很多人信佛一輩子,對佛還有懷疑|淨空老法師開示

下面第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這段文長,我們先看這一句。首先你要相信,你不能懷疑,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這懷疑。我們學佛修行為什麼不能成就?說實在話幾個人真信佛?信佛信了一輩子,對佛還打問號,到底真有嗎?誰能夠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那是真信,真信的人肯定依教奉行,果報不可思議。我們對佛就是有懷疑,你說不信還挺相信的,你說真信吧,他做不到,所以佛法真難!佛法確實知難行易,那個知是什麼?沒有疑才是知;有疑你無知,雖知,不透徹,拖泥帶水。真信、真解,所以信跟解有關係。我們凡夫真正搞清楚、搞明白,相信了,這是一般中下根性。

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他就真信,這種人非常難得,為什麼?他能夠死心塌地修行,他有成就。這裡面兩種人,我們中國古人講上智下愚,多少?上智也不多,下愚也不多。下愚他雖然不解,你教他,他就一口咬定,他真幹,說念佛,他念個兩年、三年他真的往生,瑞相稀有,他懂不懂經的道理?他不懂。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就是屬於這種人,他往生的時候,老和尚讚歎:稀有!讚歎他的成就,「講經說法的法師、名山道場的住持方丈,不如你、比不上你」,老和尚讚歎,那是真的不是假的。站著走的,還站了三天,等諦閑法師去替他辦後事,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以,信解!諸法是佛說的一切法,皆如幻夢,它不是真的,真正相信、真正理解,對於一切法你決定不執著,你也決定不分別,乃至於一切法裡不起心、不動念,你就得三昧。

節錄自:02-039-0025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十五集)

我在平常勸導大眾修學念佛法門,我講的就比較簡單,大家容易懂。什麼是善根?什麼是福德?善根是對於這個法門能信、能解,我說這是善根;能願、能行這個人有福,肯發願求生淨土,肯念阿彌陀佛依教奉行,這人有福。我這個說法簡單,大家好懂。換句話說,你遇到這個法門,因緣(三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你因緣具足,你遇到了。遇到之後那就是你的善根福德,善根是能信、能解;你讀經明白了,或者聽講聽懂了,這是你有善根。明白了、聽懂了,真的就發願。兩個世界一比較,極樂世界太殊勝,我們這個地方人天樂,樂個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試問問,你能享幾天?時間太短了。

我們一般人,學佛的人,很少人生在富貴家庭,換句話說,大多中等以下的家庭。年輕的時候苦頭吃足了,總是勤苦發憤,到中年生活才慢慢的富裕。真正能夠到享受五欲六塵之樂,總得三十歲以後,我們看很多很多人差不多都四十歲的樣子。四十歲你能享多少年?算你能活到七十歲,三十年。你真正能享受,那你是真有福報,你能夠享受三十年。可是你三十年享福當中,你要不要付出代價?福不好享,古往今來,哪一個享福的人不付出嚴重的代價?精神、體力、時間,細心盤算一下,得不償失!

節錄自:20-015-0024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二十四集)

談一談健康長壽的祕訣。有不少的朋友問過我,大概我這個形象還算是健康的,特別是在我代表大學,代表澳洲參加聯合國的會議,就遇到很多朋友問我,你是怎麼樣保持健康?我告訴他,要我們身心健康,身體要勞動,身體是個機器,不動它就會生鏽,所以身要動;心要靜,心地要清淨,念頭(叫妄想、雜念)愈少愈好,最好能保持在不生妄念的這個狀況之下,我們身心都健康。心要靜,不能動,當然不能不動,動要有限制,動的幅度要小,不能太大,這是養生基本的原則。

節錄自:21-733-0001 健康長壽的祕訣(共一集)

果然是明白了,書念通了,這個通就是我們講覺悟了。真的明白了,真的覺悟了,宇宙是一體,真的通達了,宇宙是一體,別人的快樂就是我們自己快樂,別人痛苦就是我們自己痛苦。你真正能夠體會到這一層的深義,你絕對不會加給別人痛苦,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意看到別人受苦。這就是聖賢人所以出現在世間,古今中外大聖大賢他們當年在這個世間也受盡許許多多委屈。中國的孔子,釋迦牟尼佛你看他修行、求學的時候,以及以後講經說法,弘法利生,也有很多很多的委屈;耶穌被人害死,絕對不怨恨人;佛陀說他過去在修菩薩道的時候,被歌利王割截身體,不但沒有怨恨,而且還發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這是什麼?這是道德,這就是人性本善的流露。

節錄自: 28-003-0001 仁愛和平講堂-對仁愛和平講堂的期望(共一集)  

現在社會上,人們追逐名利的情況很嚴重,員工往往一看到有待遇更高的工作機會,馬上就改換工作單位,完全沒有顧念原先的公司花費了多少精神栽培自己的這分恩德。這種見利忘義的作法是極不可取的!人類社會必須注重道義,社會才會井然有序;如果人們普遍背信棄義,損人利己,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個互害型的社會,最終甚至於可能造成社會機制瓦解。所以道義的教育非常重要,必須教育人民注重道義,將道義看得比利益更重要。必須讓大家了解,利益大眾才是真正利益自己,損害大眾最終是損害自己。

節錄自:21-783-0001 如何使社會安定和諧統一、世界和平(共一集)

信,真信,真發願,這兩個字難,這兩個字我們做到了,往生容易,決定往生,你要真信,你要真願。真願了怎麼樣?你就能把這個世間放下了。為什麼放不下?我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許許多多人有個錯誤觀念,我現在還沒離開這個世間,我對這個世間還要認真,我哪一天往生了,我才放下。這話講得是挺有道理,我們冷靜去想想它是不是真有道理?到最後一念你放不下怎麼辦?不就去不成了嗎?所以聰明人,沒去我就放下,這才算保險!所以真正念佛人他什麼都不計較,眼前一切活計,就是生活我們需要的這些,統統隨緣,得過且過。

節錄自:02-037-0019 淨土大經科註(第十九集) 

信,真信,真發願,這兩個字難,這兩個字我們做到了,往生容易,決定往生,你要真信,你要真願。真願了怎麼樣?你就能把這個世間放下了。為什麼放不下?我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許許多多人有個錯誤觀念,我現在還沒離開這個世間,我對這個世間還要認真,我哪一天往生了,我才放下。這話講得是挺有道理,我們冷靜去想想它是不是真有道理?到最後一念你放不下怎麼辦?不就去不成了嗎?所以聰明人,沒去我就放下,這才算保險!所以真正念佛人他什麼都不計較,眼前一切活計,就是生活我們需要的這些,統統隨緣,得過且過。

節錄自:02-037-0019 淨土大經科註(第十九集) 

信,真信,真發願,這兩個字難,這兩個字我們做到了,往生容易,決定往生,你要真信,你要真願。真願了怎麼樣?你就能把這個世間放下了。為什麼放不下?我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許許多多人有個錯誤觀念,我現在還沒離開這個世間,我對這個世間還要認真,我哪一天往生了,我才放下。這話講得是挺有道理,我們冷靜去想想它是不是真有道理?到最後一念你放不下怎麼辦?不就去不成了嗎?所以聰明人,沒去我就放下,這才算保險!所以真正念佛人他什麼都不計較,眼前一切活計,就是生活我們需要的這些,統統隨緣,得過且過。

節錄自:02-037-0019 淨土大經科註(第十九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