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罵,如何不生氣❓
🔹何謂「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佛為什麼在龍宮講《十善業道經》❓
🔹業是從哪裡起來?為什麼有業❓
金剛經講義節要—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了不可得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O集) 2024/3/1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0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從:
【九一、別明】
這裡看起。我們看下面的經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這段經文是『別明』,再特別給我們來說明。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一切眾生』,『一切諸相』,皆是同體之性所現。故莫不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也。此義前已屢說,此是般若主旨。若非徹底明了,一切佛法,便不得明了。所有觀門行門,種種修持,便不能得力。故今更詳析說之。】
這一條給我們解釋這段經文『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我們凡夫就是著相,問題就出在著相,執著這個相是實有、真有,因此,迷在這個相裡面起了分別執著。如來給我們講,「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我們聽到眾生,就有眾生了,佛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就是不要讓我們去著那個相。你著那個相,講到眾生,又有個眾生的相,又著到眾生相了。我們凡夫不著這個,就著那個,總是要抓一個,沒有抓一個就不安心,這是凡夫的通病,我們凡夫都是這樣。『一切眾生,一切諸相,皆是同體之性所現。』就是「同體」,這個性體是共同一個。這個體就是法身,它遍一切處。這個體在哪裡?就在相裡面,不是離開這個相另外有一個體。所以我們現在有電視螢幕,就比較好比喻。電視節目相現前的時候,是從空空的屏幕現出來的。當現相的時候,它是同一個體,它沒有離開那個屏幕。但是那個相是空的,不是它自己有個相,是從那個空的出現的。
『故莫不有即是空』,當你看到這個相,當下它就是空,不是說這個相沒有才是空,『空即是有也』。為什麼說「空即是有」?我們電視屏幕開關關掉了,那你不能說它沒有了,它是隱現,或者講生滅;你等一下一開,它又有了。『此義前已屢說』,「屢說」就是屢次的說明,這個義理前面講了很多遍、很多次,不斷的說明這樁事情。不斷的說是有必要,因為我們一般的中下根器,不可能說聽個一次、二次我們就明白,總是要多聽。『此是般若主旨』,就是說這個是般若的主要宗旨。因此這個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般若的主要宗旨。『若非徹底明了』,這裡我們一定要留意「徹底」這兩個字,不是彷彿的,好像明瞭了,明瞭得不徹底,這個就不起作用,所以還是要徹底。如果沒有徹底明瞭,我們經聽得很多,實在講,所有觀門、行門,種種修行還是不得力,因為沒有真正搞清楚。好像似懂非懂,這樣的情況,這個功夫也就不得力了。因此,這個解門我們還是要徹底明瞭,徹底明瞭它就幫助我們行門功夫得力,所以解行必定相應。所以徹底明瞭就非常重要。因為般若的主旨如果沒有徹底明瞭,『一切佛法,便不得明了』。因為它是核心,我們也可以說,沒有般若那就不是佛法,都變世間法了。佛法跟世間法,世間法它沒有般若,佛法它有般若,差別在這裡。所以大小乘,乃至說世間善法,在佛法來講,都離不開般若。所以般若可以說是佛法的一個中心、一個核心,因此佛講了二十二年。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講這麼長的時間,幾乎接近一半。這個顯示般若它的重要性,前面從小乘大乘,後面接一乘,般若它是一個中心、一個核心。如果這個核心你沒有搞清楚,不要說大乘、小乘,甚至連人天善法,我們修行都有困難。所以般若它也是通一切法,世出世法,有了般若你就全部貫通了。
所以這裡講的,我們對這個也是要深入的去理解。因為「一切眾生,一切諸相,皆是同體之性所現」,我們的自性所現的,所以「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空有不二。《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在《心經》講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它是有層次的,對凡夫講「色即是空」,我們看到有,色相。佛跟我說,當體它是空的,你不要執著它真有,對凡夫講。對二乘聲聞、緣覺講「空不異色」。因為我們凡夫著有,給我們講色,色就是有,有這些色相。佛給我們講,色它當體即是空的,不要著那個相。小乘,他不著這個有,但是他就著在空。所以對二乘聖者來講,「空即是色」,空當中有色。對大乘菩薩講,「空不異色,色不異空」,那是大乘菩薩。所以對凡夫、對小乘、對大乘,《心經》這三句,就這三種層次。圓頓根性的人,他可以圓解、圓修,如果不是圓頓根器,他就有漸次去修。像天台宗空假中三觀,如果圓頓根器的人,他一心三觀,他一心,三觀他是同時的,空假中他是同時的。如果根器比較鈍的人,先修空,再入假,然後再入中,就中道了。
江老居士非常慈悲,所以給我們說明。般若主旨如果沒有徹底明瞭,一切佛法就不能明瞭;不能明瞭,我們修觀門、修行門,種種的修持,無論你修什麼法門,都不能得力。『故今更詳析說之。』因為這個緣故,再詳細來分析、來給我們說明,這個也是大慈大悲。好,我們再看:
【二、當知一切法,莫非因緣聚會,假現有相。緣聚則生,緣散便滅。正當聚會時,復起變化,無常無定。可悟其並非堅實,實是幻現之假相。此之謂「有即是空」。凡夫誤認為實,遂致取著,隨之流轉,此輪迴之因也。】
這條跟我們講六道輪迴怎麼來的,為什麼有六道生死輪迴,它的原因。『當知一切法』,這「一切法」,我們現在眼前看到這一切,山河大地,人事物,萬事萬法。這個一切法,包括精神的、物質的、不相應行法等等,都包括在裡面。這個一切法在《百法明門論》,把這所有一切法歸納一百條。前面九十四條有心法、有色法、有不相應行法,加起來九十四條,這九十四條都叫做有為法。後面六條是無為法,最後一條真如無為,那才是真正的無為,前面五條是相似無為。這個五條舉出一個虛空給我們講,虛空無為,無為就是說它沒有生滅變化。所以有為跟無為的定義在這上面,沒有生滅變化的,那就無為;有生滅變化的,那叫有為。相似無為五個,最後一個真如無為,那是真的無為,不生不滅,本來常住。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法,就是一切有為法。這一切法,『莫非因緣聚會,假現有相』。任何一法,它都是因跟緣聚在一起(聚會),然後現出這樣的一個相,這在佛經講叫緣生法。
『緣聚則生,緣散便滅。』所以在觀空,觀假相、觀緣生法,第一個就是析空觀,析就是分析,透過分析我們了解這個是因緣聚會的。第二個就是體空觀,體空觀,這個根性就比較利一點,就是告訴你當體即空,像鏡子那個相一樣,叫體空觀。這裡給我們講的都析空觀,就是分析,給我們說明這一切法,無非是因緣聚會,「假現有相」。假就不是真實,因為它是暫時現出這樣的一個相,緣聚它就生出這個現相,緣散它就滅了,就沒有了。這個講得比較粗,我們凡夫比較能夠體會。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一切,從最粗的我們去分析,深入到細的。到最細就是彌勒菩薩講,一彈指就三百二十兆個念頭過去了。一秒鐘如果彈五次,有一千六百兆,那每一個念頭都是生滅、生滅。前面那個念頭,就不是後面那個念頭,很多念頭很快速度的加起來,現出這些幻相,像卡通影片、動畫一樣,那是講到最究竟了。從現前我們可以理解的去體會,每一天從早到晚,我們仔細去觀察,沒有一樁事情不是因緣聚會。任何一樁事情都是因緣聚會,因緣聚會的時候現出這個相出來。所以緣聚則生,緣聚在一起它就生;緣散它就滅,就沒有了。
我們人,動物、植物、礦物,都是一樣。就像我們一間房子,一間房子也是緣生法,這個用析空觀來分析。我們執著有這個房子,這間房子是真的,但是如果建築師來看,他看的這個房子,幾噸鋼筋、多少水泥、磚塊幾個,要多少工人,去設計,裡面還有裝潢。你一分析,它這個相,就便是一個假相,是這麼多東西把它組合起來,這個叫緣聚。這個我們就比較能理解,好像小孩在玩堆積木一樣,堆一個房子出來了,等一下你手給它一動,它就倒下去,沒有了。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把它堆起來,一個房子出來,那個相出來了。當這個現出來的時候,它還是假相,有這個相,但是相不是真的,你不要執著那個就是真的。我們現在問題就出在執著那個相,不知道這一切法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一個桌子也是一樣,以此類推,舉一反三,一個桌子,你要木頭,工人要去裁、要去鋸,要給它磨光,然後要給它打洞、插榫頭,等等的,用這些功夫下去,然後做成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做成種種東西。任何一樣東西,無非都是緣聚緣散,包括現代的科技發明,那不是緣聚緣散嗎?你一部汽車,也是一個道理,那不是很多零件去組合起來的嗎?緣聚,有這個相,這個可以用,體相用。車子,如果你給它分解、給它拆了,它那個車子的相就沒有了,就是一堆機械的東西,鐵片、引擎等等。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車的相,那你把它分解、解開了,它那個相就沒有。所以任何人事物,植物、礦物、動物,統統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人的身體也是緣生法,父母生的,我們神識來投胎,這個緣聚在一起,生了。
這個原理我們有一個初步的概念,進一步,『正當聚會時,復起變化,無常無定』。當聚的時候,它會再起變化,不是說聚了它都統統不會變,不是這樣。好像車子,買一部新的來,然後一直開,每一天都會磨損一點,都會變化。我們人的身體也是一樣,動物也是一樣,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無常變化的。包括這個地球,也都在無常變化。我們看《八大人覺經》,佛就給佛弟子講,「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告訴我們世間無常,都一直在變化。國土危脆,我們現在住的地球,我們總是覺得這個地球是最堅固的,佛給我們講很脆弱,而且很危險。我們看看中國、外國,都有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等,我們現在感受到這種國土危脆更為明顯。你看南北極冰山都融化掉了,天災地變,國土危脆;四大苦空,地水火風,外四大,內四大。外面,整個世界就是外四大,它的基本元素就是這四個地水火風。地是固體,物質再小,它都有個體積,那個就是地;水就是濕度;火就是溫度;風就是動態。所以所有的一切離不開地水火風這個四大。內四大就是我們身體,我們身體骨頭、牙齒、指甲,包括頭髮都是地大,比較堅固的;我們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水大;有溫度是火大;我們有呼吸是風大,這叫內四大。我們為什麼生病?四大不調就生病了。所以內苦、外空,我們身體的內四大,生老病死,不是很苦嗎?外面的四大是空,是個假相,不是真有。所以「正當聚會時,復起變化,無常無定。」因緣聚會才生出這個相,這個相現前,它又開始在變化。無常,沒有永恆的、不變的;無定,沒有一定的,這個相也是會一直在變。我們大家常常照相,我看到四十年前的照片,跟我現在的照片,哪一個是我?大家想一想,四十年前那個是我嗎,還是現在?你說現在,現在又過去了,事實是沒有我,但是我們就是執著有一個我。那我們身體四大,哪一大是我?如果你說統統是,統統是就四個我。我只能一個,怎麼會有四個?這個我執。
所以『可悟其並非堅實,實是幻現之假相。』就是我們要覺悟,這一切現相並不是很堅固、很真實,實在是幻相現前之「假相」,一個幻化的。《金剛經》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非常非常重要。這首偈我們很多人都會念,包括不學佛的人,也會念,但我們沒有去觀,就不起作用。沒有去觀,我們還是執著它是真實的,在這個當中我們分別執著,又是起煩惱。所以這首偈非常重要,第一個是觀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在夢境當中,一切人事物,有自己、有別人,山河大地,有好夢、有惡夢,有苦有樂,醒過來的時候都沒有了,痕跡也找不到。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就跟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常常觀人生如夢,慢慢我們就會看破放下,就會開悟了。一切苦樂憂喜捨,一切都是夢,不要去執著。所以我們從這些因緣生法,「可悟其並非堅實」,不是堅固真實的,實在是「幻現」,幻化的一個假相。
『此之謂有即是空。』這個就是為什麼說「有即是空」。這個是特別對我們凡夫講的,因為凡夫總是認為這個實有,所以大家在那邊爭。如果大家都悟了,這個一切都是空,大概沒有人會去爭了,那天下就太平了。所以有即是空,當體即空。『凡夫誤認為實』,我們凡夫誤會認為那是真實的。『遂致取著』,因為誤認為真實,就起了分別執著,執著就放不下。因此,『隨之流轉』,「取著」就是迷惑,就造業了,惑、業、苦。惑業苦就造成六道生死輪迴的果報,所以「隨之流轉」。因為取著,我們總是要有個得,因此就造業,造業就要受報。其實六道輪迴也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為是假的,你才能夠脫離,好像夢,你會醒過來,那不是真的,真的你就不能擺脫了。因為假的我們誤會它是真的,問題是出在這裡。如果你知道它是假的,那就沒事了。人家罵的時候,也不會生氣了,因為假的,他就不會執著了。人家罵我,為什麼生氣?我們當真了。我們無量劫來就是迷在這個上面。無量劫的迷執,一下子你要放下,當然也不是很容易,因此要深入,要下功夫。我們沒有辦法一下頓捨,也要漸捨,慢慢淡化。不要像以前那麼執著,非得怎麼樣不可,不怎麼樣就要死要活的,現在想一想,沒有必要。名聞利養就是水月空花,過眼雲煙。如果你從《金剛經》這首偈去觀,那就是一場夢。像黃梁夢,《聊齋》裡面,很有名的。煮黃梁也不過三、五分鐘,他已經過了一生,打個盹,夢到年輕出仕做官當宰相,到老了,享受榮華富貴,妻子、兒女,兒孫很多,後來被人所害,滿門抄斬,結果醒過來,那個黃梁還沒煮熟,道人在旁邊跟他講,還沒有煮熟,他已經過了一生。所以黃梁夢,如果用在《金剛經》講這一首偈的時候來講,也是很具體的。其實這是舉出一個,哪一個人晚上不作夢?所以觀這個夢,佛勸我們要這麼觀,你不這麼觀,你沒看破肯定放不下。放下是嘴巴講,實際上放不下,因為你沒看破,你把它當真的,你一直去執著,怎麼放得下?所以這是製造輪迴的原因,就是在這個地方,一句話也給我們說明了。我們凡夫為什麼在六道生死輪迴?原因就是在這裡。因此,我們要觀這些是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了不可得,就不要當真。不要當真,我們過日子就是隨緣,隨緣度日。好,隨緣;不好,隨緣,都隨順各種因緣。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一切法所以有種種不同,是隨業力而異(唯識所變)。業力複雜,現相亦複雜。業力純淨,現相亦純淨。絲毫不爽。此之謂「空即是有」。凡夫不明此理,撥無因果。取著空相,無所不為,此墮落之因也。】
前面講,執著有是造成輪迴的原因,執著一切法都有,在這裡起分別執著,就有六道輪迴的現象。這條是講,著空這個病,著空比著有更麻煩,給我們說明著空也不對。你著有不對,著空也是不對的,空有都不能著,都不能執著。『一切法所以有種種不同』,這一切法為什麼很多不同?『是隨業力而異(唯識所變)。業力複雜,現相亦複雜。業力純淨,現相亦純淨。絲毫不爽。此之謂空即是有。』空它會現那個有,所以空不是沒有。空它會現那個有,有,當體它是空。
為什麼一切法會有不一樣?好像我們人長得不一樣,這個佛在《十善業道經》講得比較明白一點。《十善業道經》佛在龍宮講的,對娑竭羅龍王講的。今年是龍年,龍代表變化,千變萬化。千變萬化是什麼?無常,不定,龍不是代表這個嗎?那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人心不都是這樣嗎?人心變來變去的,千變萬化。所以佛為什麼《十善業道經》在龍宮講?也有他表法的意思。他也可以在人間講,也可以在天上講,為什麼到龍宮去講?這有他表法的用意在。在《十善業道經》,首先佛就對龍王講,你看大海這些生物形形色色,為什麼差別那麼大?為什麼都不一樣?佛給龍王講,都是由於眾生心,心造善不善所致。業因就是你的心善不善,所導致的果報,就有這個不同的現相,而且非常複雜。心思非常複雜,所以現出來的相,也非常複雜,都不一樣,這個《十善業道經》講的。在海陸空舉出水族類的,這個無量無邊,太多了。這裡講,「一切法所以有種種不同,是隨業力而異(唯識所變)。」你自己的識變的,隨你自己的業變現的,跟誰都沒關係,跟上帝也沒關係,跟閻羅王也沒關係。就是自己的心現識變的,你的心能夠現,是什麼在變?阿賴耶識,識在變。識是虛妄的,識在變;心是不變的,心能現。這些變化無常是識,識在變化,無常的,所以唯識所變。舉出水族類的眾生,種種不同,我們要以此類推,你不能死板板的,海龍王,水族類,陸上跑的、天上飛的?你要舉一反三,海陸空舉出一個,你就要聯想到陸地的、天上飛的,飛禽走獸。在水裡游的、陸地走的、天上飛的,海陸空。動物,你看野生動物,那也是多得不得了。我們就舉出一個比較常見的,就是狗好了,狗最常見。你看那個狗,牠的形狀、牠的顏色、皮膚也不一樣,有白狗、有黑狗、有黃狗,還有花狗。你看光一個狗,長得就不一樣了。現在種類就更多,有人養的寵物,那個很可愛的狗,那個大概修得比較好,比較有福報。流浪狗就可憐了,農業局都要去捕殺的,那就很可憐,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就是一個狗、一個貓也不一樣,那是畜生道,畜生道的福報也不一樣,有些畜生就受災受難的,有的去享福的,狗醫院,還有狗SPA、旅館。我去北海福座,還有墳墓比人好。真的,我們人的福報不如狗,福報比人大。過去世有修痴福,愚痴沒有智慧,就變成墮到畜生道去享福。空中飛的也是一樣,你看飛禽,老鷹、鴿子、麻雀,也是非常多。那也都是不思議業力所致,都是心造善不善,不思議業力。《無量壽經》佛問阿難,為什麼極樂世界有人可以在空中、在地上?色界天、欲界天,天人也有在空居天、地居天,有居住在地面的、有居住在空中的。為什麼都不一樣?「不可思議業力所致」,說明這一切是怎麼來的。業力就是不思議,你沒有辦法用思惟想像、用言語去議論,法爾如是,心現識變,不思議業力所致。
所以我們看動物都有牠的本能,你看鳥牠能飛,飛得很遠,牠也不用加汽油。我們人類造的飛機,你要加汽油,你沒有汽油,你就飛不起來。牠不用加汽油,你說牠是怎麼會飛得起來?人類造的飛機,你可以用思議,用科技去製造。那個鳥牠生下來,牠就有這個本能。所以一切都是不思議業力所致,這個就講清楚了。叫我們不要思議,偏偏要去思議,當然你愈想就愈不通。怎麼樣才通?你不要想,你就通了。就是不要想,你就通了;想,就打妄想,你愈想就愈遙遠。所以佛告訴我們,也是很簡單,叫你不要思議,你偏偏要思要議,就是不聽話。思議無量劫,你也想不出來。
「業力複雜,現相亦複雜。」舉出這些相,佛在龍宮講,這些相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這個相?從這個相引導我們去認識那個心。那心在哪裡?你也看不到。心在哪裡?達摩要慧可,心拿來,我幫你安。心在哪裡?找不到。心在哪裡?心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眼前看到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妙明真心所現的,那個就是我們的心。我們認為在身體裡面這個是心,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那個叫肉團心,不是那個心。我們現在能夠思惟想像,緣慮心,那個叫妄心,不是那個心。靈知心那個心,就是我們的心。我們學佛,八萬四千法門,最後就是要我們認識自己的靈知心。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得很清楚,只是我們怎麼念都不開悟,因為我們不認識那個靈知心。那個靈知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生死六道輪迴,它沒有受到污染,也沒有減少一點點。你成了佛了,它還是一樣的,在聖不增,它也沒有增加一點;在凡也沒有減少一點,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常常念《心經》,也都念到。我們那個靈知心,認識了那個心,所有問題統統解決了。我們現在就是不知道,我們都是把妄心當作我們的真心,其實妄心跟真心,妄也是從真起來的。在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開示,「只因迷悟之有差,逐致現量之不一」。它只是個迷悟,你這個真心迷了,就起了個阿賴耶識,其實那個真心它還是不變的,它也沒有減少,只是迷了。你覺悟了,它也沒有增加,它還是原來這樣。「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真心都一樣。所以我們正在很煩惱的時候,我們還是有一尊如來佛,在那邊如如不動。你怎麼起風浪,「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我們明白自心,如實知自心,就開悟了。我們學佛就是認識自己那個靈知心,教學就是教我們認識那個,那是最直接的。我們現在這個妄心,這個識,我們真心,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所以現出阿賴耶。阿賴耶,它就有因果,有善、惡、無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阿賴耶它是含藏,真心一念不覺,有阿賴耶識,就有因果報應。在十法界,都離不開因果報應,因為十法界的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都還沒有用真心,還是阿賴耶識。但是他們相似了,用得跟佛很像,但是還不是用真心,所以他們在四聖法界,我們現在是六道法界,那合起來就十法界。十法界都是虛妄的,四聖法界還是夢,我們六道法界是夢中夢。我們兩重夢,四聖法界是一重夢,他是好夢,我們是作惡夢。到了一真法界,那才是真的,用真心。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但是還有四十一品無明習氣,要慢慢讓它斷盡,才完全回歸常寂光。我們一迷,有阿賴耶識,它就會現這些因果報應,所以業力就複雜,現相也就很複雜。為什麼?心很複雜,每個人的心都不一樣。
所以《十善業道經》都講得很清楚了,都是由於眾生心造善不善所導致的,才會有這些現相。所以我們看到相,也就知道他的心,他的心就在那個相上面看。你看佛菩薩的相、阿羅漢的相也不一樣,四聖法界清淨的程度不一樣,所以他現出來的相也就不同。你看阿羅漢(五百羅漢),每個人的姿勢樣子都不一樣,但是都有慈悲相。菩薩的相就很接近。佛的相是完全一樣,佛佛道同。佛的相是最圓滿,其次菩薩,再來阿羅漢、辟支佛;再來就天,色界天、欲界天;再來人道,大富大貴人家的相,當然比乞丐好;在畜生道,相也不一樣;在鬼道,有福報的大鬼王,有沒有福報的鬼神,相也不一樣。光一個土地公,有的土地公福報很大,他那個土地公廟,比宮殿還漂亮。我們在新加坡看到一家土地公廟,蓋得比寺院還莊嚴,那土地公廟非常大,富麗堂皇,金碧輝煌,福報大。一般土地公,有比較小一點的。我們台灣也有很大的土地廟,也相當莊嚴。但我看到新加坡那一間,好像裝金的,那太大了。
最近,台中有一個里的里長,他那邊有一尊土地公,他放在里民服務中心,被人家去告。土地公就訂在牆壁,一個小小的,人家也不讓他放,結果請到三清觀裡面,在巷子裡面,黑黑暗暗的,供在那邊,一尊小小的。後來問我們那邊有個小流通處,有一個空地,那個里長是一個台中蓮社蓮友帶來,因為看到我們那邊有流通法寶。他說,這個大概是我們淨宗的。所以他們就來問我,他們要供土地公,那尊土地公不大,木頭的。我說,好!那你們自己去買一個小土地公廟,不然那個土地公也是很可憐,被趕來趕去,沒地方住。後來那個里長,他有一筆錢去買了。我就是說,人家捐錢,你負責收,我只提供這個地方給你供,其他你自己去管。所以這個也是講福報不一樣,鬼神福報不一樣,畜生道福報不一樣,天人福報也不等。種種的,統統是眾生的心不一樣,他修的不一樣,果報也不一樣,相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業力很複雜。我們從各種複雜的相,就知道眾生的心那麼複雜。「業力純淨,現相亦純淨。」如果業力純淨,你看佛菩薩、阿羅漢的相,那就很純淨。純淨純善,佛是純淨純善到圓滿了,羅漢、菩薩,他純淨純善,但還不圓滿。佛是達到究竟圓滿的純淨純善,他的相就圓滿。
「此之謂空即是有」,為什麼要說這個?因為『凡夫不明此理,撥無因果』。都空了,那沒有因果,因果也是空了,但是你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是因果不空,你還是阿賴耶識,那統統有因果。那你如果轉識成智了,十法界的因果就沒有了。你沒有轉識成智之前,都有因果,包括十法界都離不開因果,所以因果不空。所以著空就更麻煩了,「撥無因果」。撥無因果,他就胡作妄為,他以為沒有因果,空,反正統統是空,做好事是空,幹壞事也是空。是空沒有錯,但是果報不一樣。你還沒有轉識成智,因果都逃不掉。『取著空相,無所不為』,「無所不為」就盡幹壞事。『此墮落之因也』,這個墮落三惡道的因。這個比執著有更麻煩,因此空有不著,這個才是正確的。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四、業從何起,起於心之有念也。念與業時時變異。惟此同具之靈性,則從來不變不異,為一切法之本體。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相。相雖幻有,而從來不斷。故不應著有,亦不應著空也。】
這條也是給我們講,空有都不能去執著。『業從何起』,業是從哪裡起來?為什麼有業?業就是行為造作。『起於心之有念也』,我們起心動念。因為我們一念不覺,就起心動念。一念不覺,那個念很細,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與業時時變異』,業從心起,起妄念那就有業了。念頭跟業時時在變,「異」就是不一樣。我們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因為念頭不一樣,造的業當然也就不同。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我們的業就隨著這個念頭也是在變,造的業也不一樣。所以「念與業時時變異」,這個是妄念,造虛妄的業,它是有變化的,都不一樣的。我們觀察每一天的心情(情緒),也是不一樣,這些都是妄念。上午的心情,跟下午不一樣,晚上又不一樣,時時刻刻統統在變異。這個妄心,念念在變。念頭變,業也跟著變,一下想善、一下想惡,這個就造善惡業。《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起一個善念,善事還沒做,吉神就來了;起一個惡念,壞事還沒做,凶神就來了。我們很粗的念頭,我們可以覺察到的這個善惡念。善惡念,我們一下想善、一下想惡,一下吉神來,一下凶神來,統統是在變,跟我們念頭一直在變。我們在變,這個是妄念,善念、惡念統統是妄念。包括無記念,不善不惡,那個統統是妄念,虛妄的,不是真的。但是妄念當中有一個真的,它從來沒變。
『惟此同具之靈性,則從來不變不異,為一切法之本體。』這個體它就是能現相,相就從那個體現的,因為有相就有那個體。這個體它是空的,像電視螢幕,它是體,體是空的,但是那個相是從那個空現出來。有體,有相,必然有它的作用,所以叫體相用。所以『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相。相雖幻有,而從來不斷。』這個相雖然是幻化的,一直變化、一直變化,但是它不斷。我們電視機關掉,它不是斷掉,它是隱藏起來,但是它沒斷,你一打開,它隨時有。那我們看到眼前這個世界也是一樣,有生滅現象,但是它不斷。『故不應著有,亦不應著空也。』因為空有是一不是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二邊不著,就是中道,不著有,也不著空,那就是中道。我們再看:
【五、既知相由業轉,業作於心。則知一念之因雖微,其關係卻是極大。學人應於起心動念時,觀照用功也。】
這一條是我們用功一個下手的功夫。『既知』,既然知道,『相由業轉』,相由業在轉變,所以相它沒有一定。算命先生也知道,相由心生,看相的也都懂這個道理。看相算命,這個不迷信,實在講很科學,所以看相也是一門學問。相由心生,相都從心生的。既然知道相由業轉,『業作於心』。業的造作,都是從我們這個心來造作的,離開這個心,那什麼都沒有,真妄統統沒有離開這個心。真的也好,假的也好,統統是這一個心。我們能念佛也是這個心,在那邊打妄想,還是這個心,統統是這個心。所以「業作於心」。『則知一念之因雖微,其關係卻是極大。』所以我們也不能疏忽,一個念頭,好像就沒什麼,好像很微小,就不去重視它。但是我們真正要修行,都是要在那個一念之微,起心動念,那個要去觀照,這樣功夫才會得力。就是在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觀照用功。我們起了個念頭,我們要很清楚,我這個念頭是什麼樣的念頭,善念還是惡念?
我們念佛人就是要提起淨念,淨念就是這句佛號。我們現在不會念佛,主要是口念,心沒有在念,所以就沒有感應。就是我們口念,心不念。真正心念,就是你念佛這一念代替妄念,那就是真念了。如果我們念佛當中夾雜這些妄念,還是妄念在做主,口念心不念,那就不是真正念佛。但是念佛是方便法,因為我們凡夫叫我們一下子無念,實在講難度比較高。但是用一個念來代替所有的妄念,這個我們還比較有個下手處,反正不管什麼念頭,我都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但是阿彌陀佛這一念,我們也要有觀照功夫,我這一念到底是不是阿彌陀佛?你不夾雜其他的妄念,那才算,夾雜其他的妄念,那就沒有真正在念佛。有時候我們口在念,我常常也觀察到自己,口在念,心裡都在想其他的事情,在念其他的事。念這些事情是真的,念佛是口在念,心是在念那個。所以我們要從這個當中很細微的去觀察,你才知道什麼叫真正念佛,不然我們念了一輩子,念到最後只用口念心不念,不是真正在念佛,這個就非常關鍵。因此我們這個觀照也幫助我們念佛,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那篇開示,那個也是很具體跟我們講什麼叫念佛,「如子憶母,如母憶子」,孝子思念母親,慈母思念兒子,那一種心情,心裡繫念,用那個心來念阿彌陀佛,那就是真正念佛了。如果有做人父母的人,那你應該就比較容易體會。你會不會想你兒女?雖然沒有一天到晚嘴巴掛著「兒子、兒子」,但是心裡真有,真念。念兒子是真的,念孫子是真的,念阿彌陀佛是假的,這樣還是在娑婆世界,去不了極樂世界,關鍵在這裡。希望我們同修,大家在這個地方,深入的去體會,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為何布施也是幫助我們發菩提心❓
🔹覺得賺錢不容易、自己都不夠用了還布施?如何歡喜修布施❓
🔹忍辱也是利他,怎麼利他❓
🔹大乘修行用什麼方法破我執❓
金剛經講義節要—佛法一切行門,皆為利他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九集) 2024/3/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9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一百二十九頁,我們從第一行:
【九十、結成應 總標】
請看經文: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從這裡看起。這段經文是『結成應』,「應」就是應當,應當如是布施。為什麼『應如是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菩薩布施就是「為利益一切眾生」,沒有別的,就是利益一切眾生,對眾生有利益、有幫助,所以菩薩「應如是布施」,應當如是布施。「如是布施」,就是承接上面經文講的「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就是心不應當住色來布施。舉出一個色,色聲香味觸法,前面經文都有講過了,色是一個代表,包括其他,聲、香、味、觸、法。在《金剛經》布施講得很多,很多地方都講到布施。布施是行門,布施行;「心不應住」是觀門,觀慧。不住相,有這個相,但是心不住在這個相,不執著這個相。我們凡夫總是有住相,住相就是凡夫,不住相就是佛菩薩,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這裡。關鍵就是在這個心,心不住相,這是屬於觀慧、觀門。布施就是行門,事相;觀門是講理,觀這個理。為什麼不應住相?因為當體即空,執著這個相,那就錯了。因為我們凡夫、二乘、權教菩薩、十法界的佛都還有住相,所以造成十法界。真的就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那就是虛妄的。如果講到究竟處,一真法界還是虛妄,因為有相;但是一真法界的相它不會有變化,無衰無變,像極樂世界,無衰無變。華藏世界、極樂世界,相沒有生滅,它是永恆不變。
不生不滅的相,它還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佛在《金剛經》沒有講,華藏世界、極樂世界例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真法界、十法界,所有的相都是虛妄。不過十法界,特別我們六道法界這個相,生滅變化幅度就很大。這個給我們講,都是虛妄,這個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但是一真法界它沒變化,那怎麼是虛妄?這個虛妄就是說它沒有自性,它是從自性裡面現出來的相,它不是獨立的,它是要依那個真,那真是空的。有是從那個空現出來的,不是說有一個空、有一個有,不是這樣的。有是從那個空出現的,那個空叫能現(能夠現),那些相是所現,能現是空寂的,所現的相它是虛妄的。
當體即空,心它是空寂的,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一切相。像電視螢幕空的,但是你看什麼相都從那個空現出來的。空跟那個有(跟那個相),你能不能給它分家?不行。你看電視螢幕,你能給它分開嗎?不行,它就從那個空裡面出來的。所以它現出這個相,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所以叫當體即空。當體就是空,不是說相沒有空了,現相它當體還是空的。這個道理,古大德都是用鏡子、寶珠,現在有電視機、電腦、手機,這個就更具體,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空的道理。我們錯就錯在哪裡?錯在不知道它的真相,以為它真有,就執著了,執著就住相了。住相就迷惑,迷惑就造業,造什麼業?他就是要去控制、要去佔有,希望能夠得到。我得到什麼?我得到錢財、我得到名譽、我得到地位、我得到權勢,我得到我喜歡的車子,有所得。《心經》,佛給我們講,無所得。實際上有所得也是虛妄的一個執著。這個執著,我們一起心動念,那就把真如本性變成阿賴耶,這個在經上講「一念不覺」,這就有了無明,無始無明。無始就是說它沒有開始,就是當下一念。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只因最初不覺」,所以產生這些現象,輪轉五道,迷了!因為一念不覺(就是起心動念),那是非常微細的。
早期我們老和尚依照《仁王護國經》講,我們起一個念頭,不是只有一個,那是很多很多的細念,然後產生一個粗的念頭。所以早期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這個是《仁王護國經》。一彈指,這樣就六十剎那那過去了,一個剎那就有九百個生滅,快得我們很難想像。但是後來我們老和尚看到《菩薩處胎經》,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幾念、幾想、幾識耶?」識就是精神。就是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不是一彈指六十剎那,那個三十二億百千念,三百二十兆了。我們老和尚講,最少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快的可以彈五次。彈四次,加起來最少一千二百兆;如果彈五次,有一千六百兆了。那個微細的念,七地菩薩都還發現不到,八地才發現,那個定功深,才發現最微細的那一個念。那個快得我們無法去察覺到,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察覺不到。這個就給我們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用夢來給我們講,我們可以從夢境中去體會。但是為什麼會是虛妄?這部經講得就更具體,就是那麼多微細的念頭快速集合起來,才成一個念頭。「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每一念它都有形狀,這個形就是物質,識就是精神。每一念都有物質、都有精神,這麼快速、這麼多的細念集合起來,就現出我們現在這個山河大地,身心世界就是這樣現出來的。這個現出來,現代的科技,也幫助我們理解佛經上講的。
過去我們老和尚都拿老式的電影,二十四張的底片,他常常拿這個底片。以前我們年輕的時候,有人到鄉下去播電影,露天的,用個機器這樣轉,然後打在銀幕上,那個一秒鐘它打二十四張。二十四張,它那個底片就是一張一張,都是獨立的。每一張的底片,它沒有動,但是你把它放到機器,把它快速的轉動,一秒鐘給它轉二十四張,然後連續打到銀幕上,我們看人就在動,在打架了。以前那個武俠片的,就打來打去,就動起來了,有聲音、動作,都有了。我們去看,幾乎好像是真的。我們看電影,知道那是電影,我們現在眼前的世界,就像看電影一樣的。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張,後來電視發明,聽說一秒鐘是一百張,點線面這樣打出來。現在有動畫,這個動畫本來它是靜態的,它透過科技,把它做成會動。像故宮的清明上河圖,現在也做成人會走路,原來是那張圖畫的,現在變得都會動了。那個就是動畫,其實它沒動。以前我們小時候就喜歡看卡通影片,卡通影片,大家都知道一張一張的。所以我在幾年前看到Facebook,有人發一個好像便條紙這樣一疊,然後畫一個人,用素描畫的,那都畫很多張,那就像數鈔票,一張一張數得很快。在螢幕上看的,那個人就在跑了,其實它每一張都是靜態的,數得很快,它就在跑了。現在透過科技,我們生活上看到這些,讓我們去體會經典上講的。現在這個世界怎麼來的?我們起心動念現出來的,如果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沒有了。
我們大家常常做三時繫念,第二時中峰國師開示,他引用永嘉大師《證道歌》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夢裡就是你還在生死輪迴當中,還在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作夢當中明明有六道;「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了,你夢醒過來,沒有了。就像我們晚上作夢,早上醒過來,沒有了。知道夢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所以這麼多的細念,形成我們現在這個宇宙,所以這些是虛妄、幻相,它不是真的。我們了解這些,也比較容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就是心裡沒辦法做到一下子不住,那起碼也會比較淡,不會像以前那麼執著、那麼計較,有一點點事情就一直放在心上,受不了了,因為知道是虛妄的。這個常常觀,在生活當中慢慢也會看淡,到最後就看空了,空了就沒事了。
所以我們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如果住相布施,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但是可以得到人天福報,你有修布施一定得福。修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布施一展開,我們整個生活當中所有這一切都涵蓋在裡面,都離不開這個布施。菩薩修布施,不應住色布施,我們凡夫住習慣了,都會住。
《金剛經》也有一個巧妙的方法,就是叫我們不要想自己。因為我們一起心動念,真如自性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我們的自性是真心。阿賴耶跟真心,是一不是二,不是另外有一個,不是。所以這個真妄和合,妄當中有真,真當中現出妄,就是一念不覺現出這個妄,那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一個相分、一個見分,見分就是精神(心理)的,相分就是物質的。我們整個身心世界統統是阿賴耶識現出來的,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都我們阿賴耶識現出來。實際上整個就是自己,好像夢境一樣,整個夢境就是自己。我們凡夫執著這個身就是我,這個身是整個宇宙世界的一個小部分。《楞嚴經》比喻好像是大海,大海起了小水泡,我們就執著那個小水泡是我,其他統統不是我,問題就在這裡。執著那一點,執著這個身就是我,執著我們現在這個緣慮心。《三時繫念》講緣慮心,胡思亂想這個妄心,執著這個心是我的心。這個身是我的身,這個叫身見,見就是見解的迷惑,叫見惑。見解(看法)錯了,迷了,叫見惑;思想錯了,叫思惑,貪瞋痴慢疑。現在能夠思惟想像,這個就是我的心,我們統統把這個當作我的心。在《楞嚴經》佛就給阿難否定,阿難也認為這個就是,我現在能想的。外國人有寫一本書,「我思故我在」,我能夠思惟想像,所以知道我的存在。其實那個妄,那個是執著阿賴耶的一分,整個身心世界統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所以物質、精神統統是阿賴耶識出來的,叫見相同源,同一個根源出來的。阿賴耶現,還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只是現。問題出在哪裡?前面五識也沒有問題,眼耳鼻舌身,這個也沒有問題。阿賴耶它是含藏,它什麼資料印象落進去,它都保存起來,永遠不會變樣的,它也沒有問題。前面眼耳鼻舌身也沒有問題,那個叫了別。了別,了是明瞭,很清楚。我們眼睛看,了了分明,這個都沒有問題,這個也都不造業。造業是什麼?就是第七識跟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叫分別,它不是了別,它分別。分別也還好,分別青、黃、黑、白,這個還是比較輕的。最大的問題是第七識的執著,第七執著就我,我要擁有、我要控制,這個最嚴重就第七識。所以第七識叫意根,第六叫意識。現在我們修行就是六七識轉了,五八它就跟著轉。這個在唯識宗裡面講,叫做轉識成智,主要是轉這兩個,這兩個的問題。所以我們下手就是從不分別、不執著。第一個從不執著開始,執著是最嚴重。執著就執什麼?我執,這個身體就是我,統統為我這個身體來著想,自私自利。所以大乘佛法,他修行破我執,比較巧妙。小乘破我執,就針對的這樣破,這比較困難。大乘的破我執,他就是為利益眾生,就是為眾生想,就不要為我想,你慢慢我執就淡化掉了。就是為了利益眾生,就是利他,不要為自己。實際上,利他,你自己有沒有利?當然有,其實利他就是自利。你自私自利,反而你自己得不到利,反而有害。利害,你只知道利,不知道害,你自私自利,你得到利,但是後面有個害。可能那個害處比你得的利要多、要大,得不償失!如果你利他,那這個利益就大了,其實自己得利益最大。
過去先師早期講經也常常講布施,因為他學佛第一個老師就是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教他修布施。他聽方教授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請問章嘉大師,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的能夠入進去,能夠享受到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章嘉大師給他講,有。從哪裡下手?從布施。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下手。這個也是真正善知識,他講得很簡單、很扼要,講太多了,初學也聽不懂。他講得很具體,我們老和尚他真的是依教奉行,他就有感應,他就有得利益。布施,人家有困難,我們去布施,對他有利益。其實他得的利益不多,但是我們把自己的慳貪心布施掉,那利益可大了!他得到的有限,那我們把這個慳貪的心布施了,我們得的利益不是無量無邊了嗎?所以利他,即是自利。所以大乘修行破我執,它就比小乘來得方便、來得快,而且一個轉變而已,那就不用很辛苦。小乘要破我執,這個就很辛苦,時間很長。所以大乘,《金剛經》前面講,要把所有眾生都度到無餘涅槃,要發這個度眾生的願,但是發這個願,你不能著那個度眾生的相。所以後面「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要發願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際上沒有眾生得滅度,眾生都是自悟自度。但是我們發這個願,就是破除我執的利刀,破除人我執的利刀。大乘法都是講無上甚深微妙法,我們應當從這個地方好好去體會。我們要修布施,我們學習老和尚先從外財布施,不斷的布施,布施到最後你就會有心得。在我們現前,改造命運,我們老和尚也做給我們看,他原來壽命只有四十五歲,他延了五十一年,比袁了凡還殊勝,這現代的,我們看到的。好,請看《節要》第一條:
【一、發菩提心,所為何事?為利益一切眾生耳。若不布施,與眾何益。故『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發菩提心』,我們念《無量壽經》常常念到這一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我們想要發菩提心,又發不起來,因為有障礙。發不起來就是有執著,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都是有這個念頭,第一個就是為自己想,沒有為眾生想。沒有為利益一切眾生想,這個就是業障,障礙我們發菩提心。所以實在講,布施也是幫助我們發菩提心的,幫助我們覺悟。菩提是覺悟的意思。那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覺悟?有業障,障礙住了。布施,也幫助我們消業障。如果能夠三輪體空,一文錢,他的福報,都是無可限量,無量無邊,不是在數裡頭,不著相,就超越數了。再大的數,你也不能跟無量比。所以校量布施,在《金剛經》都講得很多。「發菩提心」,就是為了要利益眾生。如果你發了這個心說我要利益眾生,你又不修布施,對眾生有什麼幫助?沒幫助。
所以『若不布施,與眾何益。』對眾生有什麼利益?因此,要利益眾生,一定要修布施,所以六度第一度就是要修布施,布施就是修福。『故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應當如是布施。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布施心不著這些相,知道這些相是空的,但是在事相上都一直在修布施。空有二邊都不著,你只要布施不著那個相,那就空有二邊都離了。如果你的心不著了,但是又不肯布施,又著空了,落到一邊去了。所以《金剛經》教我們持戒修福,修福就是布施;持戒是守規矩,守這些規則。你能夠持戒修福,你就能懂《金剛經》。你只要在持戒修福這個事相上去修,你不要去著相,那就入了《金剛經》的境界了。我們一般人要給他講無住,特別是初學的人,要他修布施也相當困難,所以還要藉這個因果。因為《金剛經》有講因果,佛為什麼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就是修布施,才會得到那個好相。所以要講因果,懂因果大家就敢布施了。我們如果沒有老和尚修給我們看,實在講,別人我不知道,我肯定也不懂得要布施。總是賺錢不容易,還布施;自己用都不夠了,還布施,這個就很困難了。
所以你如果不懂佛法、不懂這些因果,真的要修這個很困難,布施像割肉一樣,那很痛苦的。如果明瞭因果,他很歡喜布施,因為他知道修因必定得果。特別講到布施,我們也要看看《地藏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那個列出幾個布施的項目,印經、修補舊的經典,要造塔寺,你自己一個人修,還是找很多人一起來發心,將來都有果報。你獨自發心,還是找很多人一起發心,發起的人他的果報就更為殊勝,他將來做大國王,那些隨喜的做小國王,那他的果報。還有布施生產婦女、殘障,這些我們現在講慈善救濟。但是做這些,你心要不住相,那你就超越了。如果做這些好事心著相,求人天福報,會得到人天福報。那得到人天福報,實在講,跟成佛怎麼相比?印光祖師在《文鈔》開示,成佛像一顆摩尼寶珠。摩尼寶珠據說,你只要得到摩尼寶珠,你要什麼有什麼,隨你的心、隨你的意,摩尼寶珠。如果你把成佛這顆摩尼寶珠去換人天福報,印祖比喻說,換一顆糖。你一顆糖,跟一顆摩尼寶珠,那怎麼相提並論?但是不認識的人,他就是選擇那一顆糖,那就很可惜了。好,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此中是令離能施所施等相,布施一切眾生。福慧雙修,展轉利益。皆知離一切諸相,成菩薩成佛。如是布施,是為真實利益。】
『此中』,這個當中,『是令離能施所施等相』,「能施」就是我,「所施」就是人,有個對象。我是能夠布施的,你是我所布施的對象,我布施多少錢給你,那這個就有能有所了,這個就是有著相。「是令離能施所施等相」,我們現在學三輪體空,內不見能布施的我,外不見布施的對象,當中不見有所施之物。如果能夠三輪體空,那布施一文錢,那就稱性了,你跟自性相應了。我們應當從這個地方來學習三輪體空。我們現在布施還有著相,也沒關係,慢慢再放下能所,我們就無相了,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從著相開始修。我們著相修,如果修淨土,我們不要求人天福報。我們雖然還是有著相來布施,不求人天福報,把這個布施的福報迴向求生淨土。那只有淨土法門,你著相可以成就,其他的法門不行。淨土法門,你現在著相,你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去到那邊再去離相,還是要離。分兩個階段,我們淨土法門有這個方便,如果你還不懂得三輪體空,迴向淨土,到最後你也入這個境界,它是一個方便法。就是你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來生我要再來做人、要投生到有錢人家家裡、來生要來做大官、要來跟人家競選總統,求那個,你就是出不了六道。不求人天福報,甚至印光大師講,不求來生出家。現在很多出家人,他來生還要再來做出家人,他不想去極樂世界,來生還要再做大法師、來做大和尚,那他不能出離六道,不能成佛,還是凡夫。
所以我們修淨土,就是也不求來生。出家人不求來生做大法師、做大和尚,徒眾很多,廟蓋很大,那你還是在六道,那個都是屬於人天福報。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大廟的住持,那都很大福報。沒有大福報,那個廟他蓋不起來的。像我的福報沒有,不是說小福報,連小福報也沒有。雙溪那兩棟農舍,還是陳永信蓋給我們的,我兩棟農舍也沒辦法蓋,還蓋什麼大廟!我去大陸看齊素萍老居士,那蓋廟專家,真佩服!餘姚佛教居士林,她們蓋廟蓋得很莊嚴。雲南的佛塔寺,向館長她那個報恩寺,她們都蓋得很莊嚴。我說我一間農舍,我都沒辦法蓋。所以我去他們那些大廟,我只有讚歎,讚歎他們有福報,福報大。如果你著這個相,你還是人天福報。像梁武帝他蓋了四百八十座大廟,以國家的資源蓋的,他往生之後生到天道去享天福了。那他不能出六道,去享天福。他的天福應該可以享很久,因為他光提倡吃素這一條,這條福報就夠大了,他著相。他遇到達摩,他著相,跟達摩對話,他就不投機,話不投機半句多,達摩就走了,他著相。如果梁武帝不著相,那他遇到達摩,他肯定就是祖師了。
我們修淨土,就迴向求生西方,把修的這個人天福報迴向我們往生無障礙,迴向我們臨終不要有病苦來折磨。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我們求這個,求這個比較實在一點。如果臨終的時候,病得痛苦不堪,生不如死,很痛苦,佛都沒辦法念。所以我們福報放在臨終享,是最大的福報。迴向求生淨土,臨終沒有這些障礙,讓我們順利往生到西方,這是最大的福報,世出世間最大的福報。我們中國人講五福,五福最後一福就是「考終命」,就是長壽好死。中國人講好死,好死就好生。但是一般人好死好生還在六道,那好生就生到人天善道,不墮三惡道,但是還是在六道。所以我們還是要求生淨土,那才能解決問題。不求生西方,這些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如果我們還不能體會,我們把修的這些統統迴向到西方,不求人天福報,也不求人家對我的讚歎,人家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
『皆知離一切諸相,成菩薩成佛。』這是給與眾生最大的利益。如果我們能夠離相布施,能所兩忘,做給眾生看,看久了他也會了,他也學著,那他也成佛、成菩薩了,那這是給眾生最大的利益、最真實的利益。我們再看第三:
【三、『布施』,捨己利他之行也。佛法中,不但布施是利他。一切行門,唯一宗旨,皆為利他。】
『布施』,就是『捨己利他』,「捨」,我們一般講奉獻。奉獻自己,利益別人,利益他人,所以『捨己利他之行』,「布施」。佛法當中,『不但布施是利他。一切行門,唯一宗旨,皆為利他。』持戒也是利他,也是利益眾生,也是做個樣子給眾生看,做個示範。忍辱,那是不是利他?更是利他。往往我們自己沒有辦法忍辱,瞋恨心很重,看到有人修忍辱,他就是我們善知識,他提醒我們,那我們就應當要效法他,跟他學習。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他也真正在修忍辱,不是只有講一講,實際在生活上我都親眼目睹看到了,真的是難忍能忍。所以有時候我看到了,我這個脾氣要起來了,看到師父這麼修,我那個氣也就下去了。師父他都這麼修了,那我算什麼?我還氣什麼?所以這個也是利他,要做給眾生看。精進,也是做給眾生。凡事要成就一樁事情,世間法、出世間法要專精,要進步、要改進,要改過才會進步,那也是做給眾生看的。禪定,也是做給眾生看,眾生心散亂,要表現有這個定。很多人都在亂,那我們一個人心定下來,也能夠穩定整個社會。一個團體,一個道場,也是一樣,這個定也是非常重要。特別遇到一些突如其來的這些災難,心更要冷靜,更要定下來;心定了,那就能夠化解這些災難了。這個定如果講深一點,就是說不動心,就是不被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所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是定,《金剛經》講的,你不要取相。這個定,有小乘的定、大乘的定、一乘的定。最高級的定,就在生活當中,行住坐臥,這個前面我們都學習過。待人處事接物這個當中都是我們修定的處所。菩薩學處,都是菩薩修學的一個處所。智慧就是般若,前面五度都必須有般若智慧,才能到彼岸,才能得度。所以般若是眼睛,五度像手腳,那這樣才是叫六波羅蜜。所以一切行門,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就是行門;智慧是觀門,般若觀門。統統是為利他,為了利益眾生,沒有為自己。為什麼不為自己?為自己就我執,那你要破我執,你才能超越。所以利他,實際上得最大的利益就是自己。我們看第四:
【四、本經主旨,在於無住。無住之旨,在於遣執破我。而捨己利他,又遣執破我之快刀利斧也。故於觀慧則發揮無住,於行持則獨舉布施。觀行二門,相應必成。】
『本經』就是指《金剛經》,『主旨』就是主要的宗旨,修學的宗旨。「宗」是最重要的,「旨」是旨趣、趣向,你要達到什麼目的?本經的主旨,就在『無住』兩個字。『無住之旨』,無住的旨趣,『在於遣執破我』,「遣」是遣散的意思,破這個我執。實在講,大乘小乘經典,統統是破我執的,因為造成六道生死輪迴就是我執來的。『捨己利他』,就是奉獻自己,利益眾生。一切為眾生想,不為自己想,這個是破我執的『快刀利斧』,最快速的。你心念轉過來,這個就破除我執了。我們從這個地方修,我們的我執也會慢慢的淡化。
『故於觀慧則發揮無住』,「觀慧」就是說觀門,般若智慧,從無住去發揮,就是心不要住相,不要著這個相,關鍵在這個心。但是這個行門『獨舉布施』,因為布施是六度第一度,實在講布施一度也是可以涵蓋其他五度。實際如果以《華嚴經》的理論來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任何一個一,它可以涵蓋其他的多。那你舉出一個布施,那布施當中也有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你把惡的布施掉,那就是持戒。眾善奉行,諸惡莫作,那就是斷惡修善,把那個惡布施,捨掉。把瞋恚心布施了,那就忍辱;把夾雜布施了,那就精進;把散亂布施,就禪定;把愚痴布施,就是智慧。所以舉出任何一度,也都含攝其他五度。但是布施擺在第一個,就舉出布施來做一個代表,所以「於行持則獨舉布施」。這個也是跟章嘉大師教先師淨老和尚,你要很快入佛法,得到佛法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就從布施下手。所以第一個就舉出布施,那這個跟《金剛經》就相應,這個也比較具體。所以『觀行二門,相應必成。』這個兩方面,觀門跟行門相應,必定會有成就。我們修行就是在這兩個要相應,這個也是缺一不可。我們再看:
【五、度他正所以自度,利眾正所以自利。佛法妙用,正在於此。一切佛理,皆應如是領會。如但教以一切不住,而其心安忍,如如不動,便因是而成就。但令看破五蘊色身,放下貪瞋痴。而色身卻因是而健康安樂。但令修出世法,而世法亦因是而日臻治理。】
這個就是說修學佛法,對於世間法有沒有利益?那正是大利益。所以有一些學佛的人就會擔心,布施到最後,那吃飯怎麼辦?如果沒有錢了,怎麼辦?我生活怎麼過?都會顧慮這些問題,這也是人之常情。這個還是要因果補助,如果有了解這個因果報應,那你就敢布施了,但是敢布施,還是要透過這個行去驗證。像我們老和尚章嘉大師教他,他就是真的去行,他得到實際的效果,所以他講得就斬釘截鐵,毫不懷疑。我們聽了,信心就增長,我們的信心也是從這裡得到啟發的。如果他沒有做出這個效果,他講了,也是不肯定。不肯定,那我們聽的人,當然也是半信半疑,到底是不是真的?所以你道理講出來,還要透過這個行持去證實,證實這個理論所講的,是不是這樣。如果我們去行,還沒有辦法去得到這個果,這兩個因素,一個就是時間沒到,你要再多一點時間;另外一個,可能我們修的,自己這方面理解的有問題,做錯了。如果像我們老和尚這樣布施,他布施給我們看,這個路子都很正確的,我們跟著學也就沒有錯了。他布施就是印經、放生、布施醫藥,以前早年還有布施棺材。我以前還有訂一份「揚善周刊」,那就是專門講修善的。我也會去捐錢,它裡面還有一個項目就是施棺,施藥跟施棺,布施醫藥跟布施棺材,有這個項目,這些我們都可以做,還有一個放生。有一些項目,我們的確要有一些智慧去分辨。像《了凡四訓》講「積善之方」,如果我們不明白這些道理,往往修的不是真的善,你出錢出力可能是做錯了,好心,但是做錯了,這個現代社會也很多。所以要修布施,要做一點善事,還得要有善知識指導,不然自己盲修瞎練,也不一定修得對。
所以『度他正所以自度』,度他就是度自己,自他不二,他也是我心現的。所以『利眾正所以自利』,那我自己也是眾生,我跟眾生是一體,眾生得利益,我當然也得利益,自他不二。所以『佛法妙用,正在於此。』佛法的殊勝妙用,就是在這裡。布施,很多方面可以做,像布施茶水。以前我母親都是布施茶水,那個也是不會有害處的,在路邊,以前沒有商店,就一個茶壼,「奉茶」兩個字。以前我小時候,看我母親都燒一壼,放在門口給路人解渴。《安士全書》講因果,你奉獻茶水,那個因果也很殊勝的。所以「利眾正所以自利」。「佛法妙用」,就在這裡。『一切佛理,皆應如是領會。』所以佛經的道理,我們都應該這樣去領會。利他就是自利,你就不要擔心,我利他,那我怎麼辦?我們會想到,那我怎麼辦?就是說你利益眾生就是利益自己,你自己肯定也是得利益的,就不要顧慮這個問題了。
『如但教以一切不住,而其心安忍,如如不動,便因是而成就。』就是教我們一切不要住,你不要住相。「而其心安忍」,心安在這上面,那就如如不動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便因為這樣,我們就得到成就了,就成佛、成菩薩了,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但令看破五蘊色身,放下貪瞋痴。』布施就是看破,放下這個身,放下這個身心世界。其實布施,蕅益大師講「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不要執著這個色身是我,我們總是要怎麼去保護這個色身,但是也不是說叫我們去糟蹋這個色身。就是不要很刻意的要怎麼保養,要怎麼吃,要怎麼樣、怎麼樣,那個就是太執著這個色身了,隨緣就好。「看破五蘊色身」,內心「放下貪瞋痴」,因為我們執著這個色身就是自己,因為這個色身我們去起貪瞋痴。看破放下了,『而色身卻因是而健康安樂』,卻因為這樣得到健康,你放下了,反而健康了;你放不下,反而就很不健康。
東北劉素雲居士,她是一個例子。她得紅斑狼瘡,醫生給她醫到身體像個球一樣。醫生給她講,你這個沒辦法醫了,你隨時會死亡,回家去等死。她回去,她也就不管它了,反正要死就死!回去,剛好去聽到我們老和尚新加坡講的《無量壽經》,那時候講得也是很淺。她就一天聽十遍,聽經念佛,聽得很有道理。聽經,你真聽懂了,那你就放下了。聽經,也是一種布施,也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有,聽經也是有六度。所以你說她修什麼?她就一天聽十個小時。聽十個小時,她沒有耐心,能聽得下去嗎?這是忍辱。專精不雜,不夾雜,不亂聽,那聽久了,她心就定下來,所以她念佛功夫就得力。說也奇怪,她也沒有吃藥,病就好了!真的,你真的聽經念佛,聽明白了,你心開意解,你什麼病都沒有了。因為身的病都從貪瞋痴來的,貪瞋痴叫三毒,這個病根沒有了,病也就沒有了。所以你不要去執著這個色身,放下貪瞋痴,那你這個身體反而健康。這個真的,不只劉素雲一個,山西小院很多人得癌症,醫生說不行了,他們就放下了。放下,他看破放下,看破五蘊色身,讀《地藏經》,讀好了!所以過去我拍一個片子,叫「山西小院」。
『但令修出世法,而世法亦因是而日臻治理。』你要「修出世法」,你要了生死,你是消極逃避現實,好像都不管這個世間的人,不管苦難眾生,其實不是。他不了解,你修出世法,而世法會治理得更好。現在為什麼這麼亂?就是都沒有修出世法。真正修出世法,天下大治了,不會有這些災難了,不會亂了,不會有天災人禍了。所以這些我們要明白。再看第六條:
【六、能信者,皆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可轉凡成聖。中亦成大仁大智。下亦是善人君子。三皇五帝之盛,不是過也。】
『能信者,皆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能信」,這個信就是能依教奉行,真正去落實,那才叫真信。如果不能依教奉行,那個信也不是真信,這一點我們要知道。所以真正能信,都知道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真正這樣去修,『上』,高的成就,你就『轉凡成聖』,超越六道,成佛、成菩薩。如果沒有達到超凡入聖,在世間也『成大仁大智』,就像世間聖人,孔子、老子、孟子,也是世間的聖人。起碼,最下也是『善人君子』。關鍵是不是真信、真正依教奉行。
【七、不信者,皆以為厭世。信者亦認為與世法無涉。辜負佛恩,莫此為盛。是皆未明佛理之過也。】
前面講「能信」,這一條講『不信』,不相信的。前面是講能夠相信的,這個是講不能夠相信的。不能夠相信,認為佛法都是『厭世』,消極、逃避。已經信佛的人,也認為說佛法跟世間法好像沒有關係,那這個就錯了。因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怎麼沒有關係?這個六祖在《壇經》講的。所以不信,那真是『辜負佛恩,莫此為盛』。「辜負佛恩」,那太辜負佛的大恩大德了。所以這個都是沒有明白佛法道理之過,所以學佛首先要明理。
【八、發大心欲弘揚佛法者,首宜將此義,盡力宣說,徹底闡明。俾大眾漸得明了,多入佛門。則化全世界為大同國,化盡法界為極樂邦,亦不難也。願共勉之。】
這是江老居士勸『發大心』要弘揚佛法的人,首先要將這個義理,盡力去宣說,讓大家徹底明瞭佛法不是逃避、不是消極、不是厭世。雖然講出世,實際上對現前這個世法大有幫助。要多多宣講,讓大家明白之後,他就願意來學佛了。『則化全世界為大同國,化盡法界為極樂邦』,這個也不難達到。『願共勉之』,願共同勉勵。我們淨老和尚晚年,在國際上都做出來給我們看了,的確是這樣,你看提倡傳統文化。他不是勸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嗎?那也提倡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個根,《群書治要》。提倡多元宗教,要學習經典,團結宗教,這些實際上具體做出來給我們看,這個宣揚是最有說服力的。光說不練,你沒有做出來,那人家還是半信半疑;那做出來,大家就相信了。所以在廬江他辦《弟子規》,這三個根的教學,四個月得到效果,所以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去發表,大家才相信,就派代表去看。這個都是屬於布施。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到這裡剛好一段,「結成應 總標」,下面「別明」,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
🔹日常生活如何落實「無住」❓
🔹把親情這些情執放下,是什麼都不管了嗎❓
🔹同樣的布施,為何各人得到的福報都不一樣❓
🔹如何實踐「懺悔」❓
金剛經講義節要—利他即是自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八集) 2024/2/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8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一百二十九頁,從科題:
【九十、結成應 總標】
請看經文: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段經文是總結前面講的「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關鍵的字,都是講這個「住」。前面講「不應住色布施」,舉出一個色就代表所有一切境界。不應住色布施就是布施心不住這個相,不住這個布施的相,並不是說不住就不用去布施了,那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坐在山洞裡面打坐,什麼事都放下了,坐到最後變木頭、變石頭,那個就錯了。所以無住他還要生心,生心要無住。
布施我們也要常常提起,我們比較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因為講一個「布施」,實在這兩個字涵蓋一切法,包括我們整個生活方方面面的。所以布施對自己來講就是放下,對眾生來講就是利他,就是幫助別人。我們一切眾生總是一體的,因此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應該做。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也都是很多人的辛勞,我們喝一口水、吃一碗飯有多少人的辛勞。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以這個四重恩就有眾生恩,那我們要怎麼報?我們要回報,我們不能只有受恩不報恩,回報就是我們也是付出,付出就是布施。我們也付出,這個就是回報,不是坐在那邊就是給人家來布施,自己都不願意發心去付出,這個就沒有報恩了。布施這個道理也很深廣,在我們生活當中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法布施,有世間法、出世間法;無畏布施,也是有世間法跟出世間法。出世間法是究竟的無畏布施,世間法的無畏布施是暫時的讓眾生遠離這些恐怖、急難,幫助他得到解脫。比如說放生,放生就是讓眾生免於一時被殺的這種苦難、這種災難,這個也是一個無畏布施。無畏布施當中,他也有財布施、法布施。因為法就是佛法,那你為什麼做這個事情?因為佛給我們講經說法,不能殺生,殺生的因果,講那些因果就是法,就是佛法,就是法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腦力、我們的時間,來為眾生服務。我們佛法講為眾生服務,世間人只是講為人民服務,這個範圍就很小,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才圓滿。不然我們一般人說對人要愛,對動物就不愛,那這個就不圓滿了。所以一切眾生你都要愛,那就圓滿了。外財布施就是我們身外之物,這些財物來布施。內財也有我們身體的付出,比如說你去捐血,布施給一些需要的人,那也是內財。大家今天放假又來聽經,不在家裡看電視,這個也是內財布施。不然在家裡娛樂,或者是跟朋友去吃飯,去做這些事情了。所以也是一種布施(就是內財),就是你要坐公車來,或者你開車,或者走路,那也滿辛苦的。這個辛苦就是布施,這是付出。你要付出,這個就是布施。我們來聽經,你財布施,也是法布施,做影響眾,得財富、得健康長壽、得智慧,這個也都有。一個法,其實也都涵蓋三種布施了。大家來發心,道場做義工,你擦個地、搬個椅子,那也是內財布施。出一些錢(捐錢),那個是外財布施。每一個人,實在講,不學佛的人他也都是有在做布施,因為他們要去工作,要付出,做些什麼事情,那都是要腦力、精神、體力。如果他有世間這些技術,他願意教人,布施他是無條件的,心裡不著這個相,就是不住相。
前面講『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心要住在哪裡?要安住在哪裡?佛的回答,「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我現在住在很清淨的境界裡面,佛就說,那個非住。我們總是要住一個,佛的答就很妙了,若有所住,「則為非住」,就不是真正的住。你要問住在哪裡?如果你有所住,那就不是真正的住,這樣大家去參一下。還聽不明白,沒關係,好好去參。《金剛經》任何一句,都可以幫助我們悟道,你只要有一個點切入了,每一句它都可以幫我們開悟的。所以總的來講,就是無住。《金剛經》講那麼多,就是講「無住生心」,就四個字,就是佛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言詞來誘導我們去悟入。你這句不悟,那後面再講,講到開悟為止。我們心不住相,就是心不著布施的相。現在我們有同修聽經,聽到不住相,為善不欲人知,來櫃台布施,他也不要收據。那這個我們也一定要開,你不要,我們也要開。因為你要供養道場的,這個有指定專款,那就必定開收據,你不是供養個人的。供養道場、供養常住,這個就必定要開收據。收據不要也沒關係,我就放在觀音菩薩那裡。他也不留名字,我們就給他寫個「三寶弟子」,因為我們人不知道,佛菩薩都知道,就給他迴向。有時候有一些必須有人知道的,公開的,那也沒關係,你只要心不住相就好。你有拿收據,跟沒有拿收據,你心只要不住相,拿也可以,不拿也可以。那你一定不要的,那又住了,又住在那個不要的。所以這個地方大家好好去體會。就是不要放在心上,雖然這個道理我們一下子還沒有辦法完全領會,但是慢慢也會領會過來。
《金剛經》,凡是大乘經典都是圓頓法,所有大乘經典都是直接叫你開悟的,沒有枝枝葉葉的。雖然我們沒有辦法深悟,那淺悟也有淺悟的受用,也有一些作用,也有幫助。幫助什麼?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所以昨天我看YouTube的老和尚講經,現在有同修發心,節錄那個非常好。像節錄那些放在上面,那個就是法布施。法布施,當然也有財布施,他也要人力、財力;大家聽了,心安理得,遠離恐怖、顛倒、妄想,也有無畏布施,都有。我看到剪接六分鐘那個精華的,老和尚講,看不破、放不下,要多念《金剛經》跟《心經》。因為你放不下是障礙,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看破。看破,你一定放下,很自然的,絲毫不勉強。所以這個觀門跟行門,行門就是放下,放下就是布施;看破就是智慧,觀慧、觀門。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學習,我們沒有金剛般若的觀慧,的確我們要放下很難,講得是很容易。
早上有北美彌陀村同修發一個老師寫的偈子,很有道理,就是說生命已經倒數計時了,要一心念佛,放下萬緣等等,寫了大概十幾句,這個都很好,這個同修就勸大家天天念,多念幾遍。我給他回了四句,我說要真放下才行,不是念一念就可以了。那個大家都會念,念一念,你還是放不下,那也沒有用。所以我給他回夏老居士在《淨語》裡面開示的一首偈,就是「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如此念彌陀,佛在西方外」。我看到這首偈很有感觸,的確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一天到晚,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真想去嗎?口中一直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同生極樂國,但是心又留戀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叫「心戀娑婆界」,留戀、貪戀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放不下。「如此念彌陀」,這樣念阿彌陀佛,「佛在西方外」,就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為什麼?我們說都會說,但是實際上放不下,心裡還是貪戀,貪戀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還是自私自利,這個就沒放下。
真放下的,我們老和尚介紹海賢老和尚,他是一個具體的典範。因為現在很多念佛人,也就是說,我放下了,我自己去找個地方,我好好念佛求往生,他什麼事也不做了。那你真放下是可以,如果你不是真放下(沒有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也不行,也是不相應,也是沒有放下自私自利這個心。所以海賢老和尚做給我們看,就是說他天天在幹活,他也不是統統在念佛堂,都不出來。他每一天在外面幹農活,那都很辛苦的工作,做到一百一十二歲還在做,身體很好。因為他修三種布施,身體很好,佛力加持。所以做到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在挖地,這個示現給我們看,他真放下,他是真放下。他真放下,他不是什麼都不幹,他做的這些,他種了很多農作物,自己道場用不完,都是布施給窮人、給需要的人,也捐給國家。他這個就是此地講的『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他利益眾生,他不是利益自己,所以他是做一個很典型的模範給我們學習。
所以一定要把自私自利、貪戀的心放下。如果你去閉關念佛,自私自利的心沒放下,那還是障礙。要放下世間的名聞利養,名譽、地位、財富、人家的恭敬供養,這個心要放下。放下就是不住相,不住相就是放下。家族這些親情等等的,這些心中的愛染要放下。你有貪愛、有染著,有污染,這個要放下,這個情執要放下。放下,並不是說我們什麼都不管,好像冷血動物,那個也沒放下。他是放下那個,又執著另外一個。真正放下了,就是利益眾生,你家裡的人是不是眾生?你要不要利益他們?不是都不管、不照顧他們,不是這樣的。所以你還在這個世間,要敦倫盡分,盡自己的本分。我們在什麼身分、地位,盡到我的本分,做父親的,做父親的本分;做母親的,做母親的本分;做丈夫,盡丈夫的本分,做妻子的,做妻子的本分,這個敦倫盡分。印光大師在《文鈔》都在開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所以這些我們都要知道,我們知道一個概念,也才知道布施一些具體的做法。
所以布施,不只說限於我們捐財物,財物當然是主要的,先從外財布施、布施內財。所以布施有這三種,都叫布施。所以講一個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三種布施都要修才圓滿。所以布施,大家可以參照《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我們十齋日這裡都有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就是布施哪些項目,舉出一個總的項目,每個項目都還可以分很多很多項目,有印經、救濟殘障的、照顧生產婦女、鰥寡孤獨,那個就是我們社會講一般的慈善救濟。印經布施,那是法布施;修造廟宇、造佛像、供養常住、點燈、買香、買花,這些項目很多,我們就知道布施。《地藏經》講,你布施,有的人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同樣是布施,各人得到的福報都不一樣,這個就是各人發心不一樣,發的心不一樣。最大的福報是什麼?這裡講無住布施,那個福報是沒有限量的。你不住相布施,就超越了,不在人天。《地藏經》講有超越六道的,像《金剛經》講無住布施,那你就超越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如果你著相布施,在人天福報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各人發的心大小不一樣,心量大他福報就長遠、就大;心量比較小,那就比較小。所以《地藏經》也講,如果你布施能夠迴向,那你得福就大。迴向就是什麼?我們現在的話講,跟大家分享。跟大家分享,你福報就大了。如果你不迴向,那也三生受福,捨一得萬報。所以迴向跟不迴向,差別就在這裡。你同樣布施十塊錢,你迴向跟不迴向那果報不一樣,完全在你這個心,萬法唯心。所以這裡講到布施,我們要知道一個布施在事相上它有哪些項目。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大家每一天來做義工,無論你發心做哪一方面的,那不是布施嗎?都是!財布施、法布施。因為你來這裡,我們有佛法,你來這裡做,你有內財、外財布施;那是為了這個法,法供養大眾,大眾聽明白,他能夠得到解脫,那是最究竟的無畏布施。所以來我們道場修,做一點點,那也都是三種布施都有。其他不是佛法的道場,那可能就是你布施一種就是一種。這個首先跟大家提一提布施的概念,就是不住相,不住六度這個相。不是這個事不去做,是心不住相,但是在這個事就是要去布施,要去做、要去修。布施是修福,那你不住相是修慧,福慧雙修,你才圓滿。所以不住相不著有,要行六度布施是不著空,那空有都不著了,就超越了。
所以這段經文講,「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菩薩沒有為自己,為利益一切眾生。我們為利益一切眾生,那我自己就沒有利益了嗎?我們利益眾生,同時也是利益自己,利他即是自利。我們也是眾生,那利益一切眾生,不是說我們除外、我們不在眾生之內,我們也在裡面。眾生得利益,我當然也得利益,大家都好,我當然也好,這是自他二利,都利益。菩薩就是要利益眾生,要行六度,才叫菩薩。不然就像小乘自了漢,自己得解脫,他不發願度眾生,那就停留在一個階段,不能成佛。成佛要修菩薩道,菩薩是因,佛是果,修因才能證果。所以菩薩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應該如上面經文講的「如是」,如同這樣來布施,這個是真正利益一切眾生。好,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發菩提心,所為何事?為利益一切眾生耳。若不布施,與眾何益。故『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發菩提心』,第一條第一句。我們長期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上中下三輩往生修的因不一樣,有的能修上輩的;有的他做不到大持經戒,修十善,他中輩;有的更沒有能力做一些修福的事情,但是也要一樣,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上輩,這個是大持經戒,像古來高僧大德,那個是大持經戒,那是上輩往生。中輩,他做不到,但是他修福,修塔廟、造寺、燃油燈,等等的,就是他有財力來做這些修福的事。下輩,就是比較沒有經濟能力,可能就是比較有限,但是盡心盡力做。但是這三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這個三輩都是一樣的。都一樣,無論上中下三輩,統統要發菩提心,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往生西方的前提,他的先決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其他那些等於是助修,幫助你提升品位的,但是這個是主要的。這一句我們也很熟悉。菩提,什麼叫菩提心?我們實在講也搞不清楚,念我們會念,我們聽經也聽了,好像明白,又不太明白,就是不是很清楚的知道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這個菩提心在這裡要說一說,不然我們也是沒有說明,菩提心就菩提心,我們都會念,實際上什麼叫菩提心?實在我們沒有搞清楚。所以你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那現在很多人一向都是在念佛。但是有沒有發菩提心?它這個好像是考試有兩科,一百分,發菩提心五十分,一向專念五十分,這個是兩科。那兩科,起碼加起來也要六十分才及格,不能完全沒有。如果你一科就滿五十分,一科都零分,那也不行。
所以發菩提心是慧行,一向專念是行行。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開示,信願叫慧行,智慧的慧,慧行就是觀行。江老居士講觀行、觀門,就是有般若智慧,觀門。念佛,持名是行行,行門就是念佛,持名念佛。《無量壽經》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行。信願行,信願是慧行,念佛是行行,行門當中的行門。我們修行的行門就是念佛。所以菩提心,過去我也跟同修提到過,因為我們多提一提,印象會比較深刻。講個一次、兩次,可能也忘記了。菩提心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過去我也常常引用蕅益祖師這些開示。在祖師大德的開示,就是出離心也是屬於菩提心,出離就是願,願生西方。我們說願生極樂,願捨娑婆,捨就是放下,放下的心,不留戀這個世界,不貪戀這個世界。我們沒有先在這個基礎上,向上的菩提心就落空了,這個出離心雖然是比較淺,但是很具體。比如說,我們這裡講不住,怎麼樣叫不住?實在講從出離心開始。出離什麼?五欲六塵。我們剛才講的不貪戀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要出名,要人家讚歎、恭敬、供養,得到名聲、得到利益、得到財勢),也不貪染吃喝玩樂。所以你看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那就不能住。
我們喜歡吃的東西貪吃,那就住了。所以我常常反省自己,很喜歡吃臭豆腐,聽到臭豆腐,好像胃都不舒服了還想吃,這個就住了。這個比較具體,是不是?不然你講的無住、無住,什麼叫無住?弄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麼叫無住。所以我們就是不刻意去貪求好吃的,穿的、住的,不去刻意。但是隨緣,也不必說刻意要去吃那些不好的,你要刻意去吃那些不好的,又住了。好的不吃,我偏要吃那個餿掉的、臭掉的,又住了。所以無住就是隨緣,有好的,吃好的,這個因緣就這樣,我們就隨這個緣就好了。所以這個無住是一個活的,我們不能死在句下。所以過去我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我們老和尚講經常常提倡修福、惜福。有時候,人家送來的東西都壞掉、過期了,我們說惜福把它吃完。我們師父很慈悲就給我們開示,他說壞了,就不要吃了。但是損福!老人家開示,你吃了生病,叫人照顧你,更損福。所以我們學佛法,學任何事情,都要學得圓滿,要學得透徹,不能一知半解的,這個就會有很多障礙。因此,我們從這些生活當中的嗜好,慢慢淡化,有時候因緣不具足,那我們也就隨這個緣。因緣具足,我們就可以吃的、穿的,就是也吃得比較好、住得比較好,那也要隨緣。隨緣這個當中,還是要有所取捨,就像我們老和尚開示的,壞了,你要惜福,都把它吃光,那生病,人家照顧你,你就更損福,這一點我是大有體會。
所以我以前也是,剛開始跟日常法師學戒律,吃過飯,開水要洗得乾乾淨淨。我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吃過飯,就是沖得乾乾淨淨的,好像洗過一樣。有一次我到北京,人家請我吃飯,外面餐廳又油,那個可能加的料都不好的,不曉得什麼油?回鍋油,還什麼油?我吃完了,沖刷洗一洗,乾乾淨淨。有一個叫邱收居士說(給我們老和尚報告),悟道法師,在外面吃飯,碗盤到吃完,好像洗過了一樣。後來我就得了四高,四高就這麼來的。到四川去吃麻辣火鍋,湯不能喝的,我是喝光光。後來他們四川的同修跟我講,悟道法師,那不能喝的,那是夾菜起來吃,那湯不能喝,那麼油。那我是惜福,一方面自己也貪吃,自己貪吃。所以後來,我再回憶,為什麼百七做完兩年就得四高?因為這兩年大陸到處請,人家請到哪裡都是吃大餐,惜福就拼命吃,吃到最後胃病都出來了,吃到胃病都出來了。有一次到西班牙,在巴塞隆納有一個居士開一個餐廳,那個素菜也是很豐富的,在外國能吃那麼豐富也不容易。我也是惜福,他給我夾,我都把它吃完。他又給我夾,夾到最後,我說我實在吃不下了,我吃到已經到脖子上來了。我是後來,我才發現,他以為我沒吃飽。他以為我沒吃飽,因為吃光光,沒有了,趕快再加,怕我沒吃飽。其實我是吃得太飽,不是沒吃飽,是為了要惜福,要把它吃完,吃到最後,那是真的撐得很難受。所以現在我也學乖了,人家要夾菜什麼,我說我是要把它吃完,不是沒有吃飽,我吃飽了,不要再給我夾了。因為我還是凡夫,像金山活佛就沒有問題,金山活佛他吃一百碗也可以,沒吃也可以,他有神通,我不行。那我們就不能學聖賢僧的那個做法,我們還是凡夫僧,應該要照戒律來做。
其實戒律就是幫助我們無住的,所以《金剛經》講,你能夠持戒修福,你就可以悟入《金剛經》。一個持戒,一個修福,持戒就是諸惡莫作,修福就是眾善奉行。戒律當中,你看八關齋戒、沙彌戒,我們老和尚是要求到沙彌十戒。我們能夠持個八關齋戒就不錯,戒是幫助我們。所以「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就是戒幫助我們成就菩提,也就是幫助我們無住的。但是持戒,你又不能執著戒相,你執著戒相又障礙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持戒就是要守規矩,有律儀戒,像有條文的這個律儀戒,我們要遵守。還有沒有條文的,像《占察善惡業報經》裡面講的,凡是善的,歸到十善;凡是惡的,歸到十惡。凡是好的,歸十善,這個叫攝善法戒,範圍就很廣。第三大類,饒益眾生戒,凡是對眾生有利益,我們都應當去做,不做就犯戒,這叫饒益眾生戒。有三大類,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或者是饒益有情戒)。
持戒,首先要懺悔,懺悔就是改過,改過我們可以看《了凡四訓.改過之法》,改過的理論方法。大乘經典講懺悔法,改過之法很多,很多儀規、很多儀式,不同。無論你用什麼方法來懺悔,總是原則上就是改過,改過就是懺悔。比如說,我們的煩惱習氣很重,我們修懺悔法,求佛力加持來幫助我們改這些習氣毛病,求佛力加持。我們煩惱習氣改過來,那我們的菩提心就會增長。煩惱輕,智慧就長。比如說,我們要改一個過失,有時候也很難,特別是養成很久的,很長時間的習慣,真的也不容易,所以要求佛力加持,幫助我們改掉這些習氣毛病。像我們念佛也是很根本的修懺悔法。但是,「念佛不改心,猶如說空話」,這是雪廬老人講的開示。你口念阿彌陀佛,但是心裡不改,心還是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都放不下;不改,它就障礙我們念佛的功德。我們念佛都有功德,功德不會沒有,但是被凍結起來,被這些煩惱習氣給凍結起來了。等到這個煩惱習氣我們放下了,那這些功德都出現了,統統出現了。現在我們一直念、一直存款,存進銀行,但是不能拿出來用,等於好像沒有。但是不是沒有,是凍結了。
「發菩提心」,這四個字,道理很深廣,第一就是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出離心,我們講是比較具體,你要不貪戀這個世間,不留戀這個世間,這個講一講,也是很容易,但是要做到也不容易。不容易,我們還是要修,不修就不能成就,還是要修。因此這個出離心,他已經是出世法,要從世間斷惡修善這個地方下手,修十善斷十惡,從斷惡修善下手。所以印光大師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講因果教育,就是勸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菩提是覺悟,我們煩惱是迷惑,我們要覺悟,要先轉惡為善。
這個我們還是要看看《十善業道經》,我們就會很清楚。你看《十善業道經》到後面講這個十善業,一般來講就是求人天福報的。中品十善是得人道,上品十善是天道,下品十善是阿修羅。一般講就是人天福報的修因,就是修十善。但是我們出世間法,要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十善不但是求人天福報要有這個基礎,你出世間,「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此法就是十善業道,聲聞菩提,你修四聖諦、修三十七道品,這個都關於觀門,你先修四念處。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三十七道品,有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大乘的三十七道品,同樣是這些文字,但是大小乘不一樣,如果我們沒有十善的基礎,修這個也是有障礙。反過來講,你直接修四念處能夠修成了,那前面的十善當然也都包括了,因為這個比較高,高的一定包括初級的,那這個是十善的提升。《金剛經》是很圓頓的,三十七道品還是有些次第的。如果《金剛經》你懂得一句兩句,你真正能悟入,就是無上菩提;三十七道品有大乘、有小乘,有聲聞菩提、有獨覺菩提、有無上菩提。《金剛經》講的就是直接給你切入無上菩提,沒有再枝枝葉葉的,直接的,但是要真正懂得去觀。所以這些理論方法不得不講,講明白、講透徹,知道怎麼修了,那才能悟入。所以這個圓頓,它是可貴的,就在這裡。
所以佛講經說法,有漸次的、有圓頓的,因眾生根器不一樣,所以有圓頓教跟漸次教。《金剛經》是圓頓教,《彌陀經》也是圓頓教,都是圓頓教。但是你要深入才行,要深入,不深入就不起作用,所以一門深入。現在很多同修聽我們老和尚講,一門深入,大家都知道要一門深入。所以有一次有同修跟我講,我們都一門深入。我說一門是有了,還沒深入。他修一門,但沒深入。所以這個當中很多盲點,沒有跟大家點醒,大家也以為我都一門深入了。我說你是一門有了,但是你沒深入。你真深入,你就放下了,你的貪瞋痴慢,你就放下了。你還沒有放下,表示你沒深入,是在修一門沒有錯,但是沒深入,這個不能搞錯。不要以為我修一門,我就深入了,不是這樣的,要真正深入才算。所以發菩提心,我們現在講是一個概念,菩提心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出離就是要放下。出離心講得比較淺顯,你只要能夠悟入,那都是很深廣的。比如說,我們現在講不要貪吃、不要貪穿的,不要貪名牌什麼的,因為你一貪就是著了,就住了。有這個因緣,吃比較好的、穿比較好的,我們也不刻意去逃避、去拒絕,反正你就不要執著就好了,不要執著,執著就不對了。
以前我剛剛聽經的時候,十九歲剛開始聽經,還沒有當兵,我也很喜歡去看電影。以前台北市有第一百貨公司、今日百貨公司,這兩間現在都沒有了。以前我們老和尚,韓館長還借第一百貨公司那個辦公室給他講經,還沒有買圖書館的時候。有一天我去逛今日百貨公司,那個百貨公司也有唱歌表演的,也有電影院、賣百貨的,在西門町那邊,滿熱鬧的。有一天晚上我去逛,看到館長跟我們師父也在那邊看,我嚇了一跳,怎麼出家人晚上還可以出來逛百貨公司?應該住在寺廟道場,怎麼會跑到這個地方來?我就很驚訝。後來聽我們老和尚講《華嚴經》我才明白,我們老和尚說,鬻香長者他修行在哪裡修?在市廛。市廛就是市場,人最熱鬧的地方,看這些東西。看了怎麼樣?他不動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修這個。都在哪裡修?《華嚴經》就在這個地方修。小乘是遠離、隔離,怕被感染,像病毒,我們要戴口罩就是隔離。大乘的修法,他有免疫力,他不會受感染,那個高。小乘就是我還做不到,我受不了,我先不要看。但是到最後,你還是要出來考試,你才能提升,不然你永遠躲在山洞,也不是長久之計。不能總是停留在小學,也要升中學、升大學。升大學就要考試,透過考驗你才能提升。所以後來我明白了,才知道原來是這樣的,我們師父都以《華嚴經》的修學理論方法在修,那我們不懂,我們總是以小乘的。那不是說小乘不需要、不好,它是有需要,階段性的修行都需要的。
所以我們老和尚到了美國,他去很多地方。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受誘惑就是無住。無住生心,就是利益眾生,弘法利生。所以跟韓館長在台灣逛百貨公司,到美國去,他也去逛mall,mall也是百貨公司。有一次我們跟師父去,我們館長去逛女眾買的脂胭、香水,我說這個我們男眾怎麼能進去?後來我一想,我看師父,看師父怎麼樣?我看師父也是跟著去走一走,逛一逛,好像他若無其事。那我就學著師父也去走一走,看一看。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就是學習不著相,這是《金剛經》的境界。如果小乘,他是要遠離,他就是我不去接觸,因為接觸我心會受污染。大乘的修法,就是說你要去接觸,但是你要防護你的心,你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樣才及格。如果你動心,這裡也想買,那裡也想買,貪心就起來,你就受污染,你就不及格,就被淘汰了,那也是很嚴峻的考驗,那比小乘難修。所以我以前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我覺得我只要照表操課,感覺心滿清淨的。因為修小乘的戒法,我就照表操課,不接觸。後來到圖書館就不行了,才知道大乘菩薩在歷事練心,要經過很嚴峻的考驗。這個比你去修苦行更難,順境比逆境還不好修,逆境還比較好修。所以順境淘汰人更容易,往往逆境,大家都還能夠發憤。
所以『發菩提心,所為何事?』第一個出離心,第二就是菩提心。我們也可以說,第一個就是比較屬於出世的,出離,像聲聞、緣覺就是出世,求解脫,求出離六道。「發菩提心」,就是你自己出離也要度眾生,自利利他,這個才是大乘的菩提心。「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所以修十善業也是幫助我們發菩提心,你要修小乘的獨覺菩提,修三十七道品,或者修各種觀法,五停心觀、白骨觀、數息觀,十善業也是基礎。你有一種觀,你直接修成功,你沒有透過那個過程,當然你也涵蓋十善業了。一個觀修成了,你就不會去造十惡業了。所以這個道理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也講得很清楚,就是末法時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出家在家四眾弟子,修行都不能成就,就是「不能修學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不能修這個觀法,你不能觀苦、不能觀無常。像印光大師寫個「死」字,這個觀無常。不能修學苦想,觀受是苦,三苦八苦,不能修這個觀想。無我想,不淨想。苦、空、無常、無我就是四念處。又不能觀四聖諦法苦集滅道,又不能觀十二因緣法,因為聲聞是修四諦法苦集滅道的,緣覺是觀十二因緣。也不能「勤觀真如、實際、無生、無滅等法」,這是大乘,就是《金剛經》。勤觀就是很認真修這個觀法。如果你認真修這個觀法得力了,你自然不會造十惡業了。反過來講,你不能勤觀如是等法,你一定貪瞋痴慢一直起來,增長煩惱,你一定會造十惡業。因為你沒有觀小乘的、大乘的這些觀法,那你就肯定伏不住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那伏不住煩惱,「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都貪瞋痴起來,那我們肯定造惡業的。你這個觀法不得力,你就會生煩惱,生煩惱你就造惡業,那你修行就障礙了,也是障礙我們念佛往生。所以我們也不能疏忽這個觀法。如果你不修這個觀法,那我們就要從基礎修,斷惡修善也可以。斷惡修善,信願念佛也可以。所以念佛你不改心,李老師講猶如說空話。你的心裡不改,貪瞋痴這些心態不改,貪瞋痴慢。所以這個觀法要講,江味農老居士講得非常有道理,你不講,大家不懂,以為在修,無論如何苦修,那都盲修瞎練,沒有結果的,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發菩提心」這四個字,意義非常深廣。我們現在都是含糊籠統,發菩提心我們都會念,我們到底自己有沒有發菩提心也不知道。所以要深講、要細講,那大家才比較會有受用,比較能夠了解,因為畢竟我們不是那種一聞千悟的,那種上上根的。中下根器,如果你不花一點時間,常講、多講、細講,我們搞不明白,所以花一點時間還是需要的,還是必須要的。
所以我們看這個經,你看如果我們能夠勤觀,你也能夠伏住煩惱。你伏住煩惱,我們念佛當中也有它的觀在裡面,雖然講念佛不勞觀想,但是也離不開觀這個原則。比如說,我們老和尚常講,念頭一起來,我們就趕快給它換成阿彌陀佛,那這是不是觀?你沒有觀,你怎麼換得過來?你在那邊氣,就一直氣下去了,阿彌陀佛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是不是?你能轉得過來就是觀,離不開觀這個原理。說念佛沒有觀,有!止觀這個原理是任何法門都是同樣的,只是用的方法不一樣,有的用參禪、有的用持咒、有的用觀想,法門就很多了。所以修觀,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也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現在是修念佛法門,所以我們講這些《般若經》,我們回歸到我們這個法門,應用在我們這個法門,幫助我們修行這個法門。修這個觀,我們如果靠自力修行,沒有伏煩惱、斷煩惱,功夫不得力,你臨命終還是做不了主,特別是病痛來的時候,就六神無主。
我有一次到印尼雅加達去,有一些同修跟我講,他們現在都在流行修內觀。他們修這個內觀,可能他們對這些理論方法,還不是很清楚。他們怎麼觀,我是不太清楚,但是有一次我去的時候,好像是那個會長跟我講,說有個我們淨宗的同修去修內觀,但是得了癌症,癌症末期非常痛苦。他說想用內觀去給他觀,也沒辦法,觀不了。就像諦閑老法師(天台宗的祖師)修三止三觀,在《影塵回憶錄》有記錄,倓虛老法師有記錄。他臨終的時候生病了,病得不行,很痛苦,痛!痛!呻吟。他旁邊的弟子就跟他講,師父,你平常不是教我們三止三觀嗎?現在病你給它觀空,不就沒病了嗎?那諦閑老法師說,病是真的,觀是假的。我們淨土的殊勝就是什麼?就是求佛力加持,要信願,不是我們念佛功夫念到怎麼樣,但是念佛功夫也是不能夠疏忽。我們念佛,還是要有一定的一個功夫,如果我們能夠伏惑,就能夠跟阿彌陀佛感通。念佛也幫助我們信願,信願幫助念佛,一而三,三而一。跟阿彌陀佛感應,這個感應要求佛力加持就是要發願,求佛來接引,這個心要懇切,那就能感應佛來接引。佛來接引,佛光注照,那你什麼病也都沒有了,都不見了,佛力加持。我們才有辦法在臨終,才能夠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是靠佛力來加持、來接引,這是我們淨宗的一個特色。
所以我們在觀門上,信願方面,要有這個觀門來補助。所以印光大師寫一個「死」字,他這個就是觀門,這個就是觀,觀無常。但是我們觀不起來,我們觀不起來,也就是我們沒有認真去修。這個如果觀起來,自然他不會造惡業,所以勤觀。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經文裡面講的,末法眾生修行不得力的原因,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你這個觀得起來,你不會造惡業,當然就有十善;你觀不起來,你就肯定會造惡業。造惡業,你沒有斷惡修善、沒有懺悔,那就是會障礙你修行。所以我們現在斷惡修善、懺悔法門求佛力加持。我們念佛、念經也都是在修懺悔,包括聽經也是在修懺悔。我們懺悔這些理論方法也要懂,其實懺悔就是修行,改過就是修行,改過就是懺悔。所以從凡夫到成佛,實在講都是修懺悔法門,因為要不斷改,那才會不斷提升。這一條講得比較多,就是四個字,還沒有講一條,講四個字,這四個字實在是要詳細講,還有很多。因為這個沒有詳細講,我們可能對發菩提心概念不清楚,往往會認為我發菩提心了,其實沒有,所以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希望透過《金剛經》,《金剛經》如果有一句一偈聽懂了,它也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放下,我們第一個是先伏惑,我們淨宗就是你有伏住煩惱這個功夫也就算及格了,其他法門不行,其他要斷,那難度比較高。我們這個就是考十方諸佛世界的大學,阿彌陀佛這個分數最低的,二十分就可以了。其他諸佛世界,你起碼要六十分,有的可能要一百分,這個二十分就可以。
好,那今天我們就先學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住就是著相了,我們為什麼住相❓
🔹「布施」跟「布施度」差別在哪裡❓
🔹「忍辱」為什麼不好修❓
金剛經講義節要—一句佛號,圓修六度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七集) 2024/2/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二十七頁,最後一行,從小科題看起:
【八九、結成無住布施 結不應】
請翻開下一頁,一百二十八,請看第一行經文: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段經文接前面的經文而來,前面經文佛給我們開示,「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接著就給我們做一個結論,就是『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一部《金剛經》主要的宗旨,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因此「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成為中國佛教禪宗,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句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無住,而生其心就是生心,所以簡單講就是「無住生心」。經文是「應無所住」,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一部《金剛經》主要的宗旨,也是六百卷《大般若經》它的一個宗旨。什麼叫住?住就是著相了。無住,那就是佛菩薩,住就是凡夫了。
我們凡夫都是著相,我們凡夫不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佛勸我們「應作如是觀」。我們為什麼住?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一切有為法,它不是真實的。如同我們作夢一樣,如夢,夢是第一個。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晚上睡覺作了一場夢,夢境有很多種,無量無邊,有好夢、有惡夢。第二天醒過來,無論是好夢,還是惡夢,了不可得,你痕跡也找不到。但是正當我們在夢境的時候,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夢到有人對我們很好,我們很歡喜;夢到有人要殺我們,我們嚇得不得了,不知道我們在夢境裡面。為什麼會有歡喜,會有恐懼?因為不知道那是夢,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跟我們講,我們在六道十法界都是夢境,六道是夢中夢,出了六道,沒有明心見性,沒有到無住生心,還是夢,但是他們是好夢,我們六道生死輪迴是惡夢。出了十法界,那個夢才醒過來。佛勸我們就是要觀現前的這個世界,山河大地,種種的,就如同我們晚上作夢一樣。所以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跟同修分享,就是我們晚上作夢,我們睡覺了,我們進入夢鄉了,進入另外一個世界,我們白天這一切是不是成了夢境(我們在晚上睡覺作夢的時候,都是把夢境當作真的,其實是在作夢)?我們白天這一切,我的房子有幾間,我的不動產,我銀行存多少錢,我的家親眷屬、我的兒女,包括我們自己這個身體,當我們睡著的時候,就跟我們沒有關係,那就變成夢境了。所以我們晚上作夢,白天還是在作夢,夢幻泡影,的確這是這樣。但是我們如果真想通了,你就不住相了。為什麼還是住相?這個不是夢,真的,所以你放不下。放不下,苦就有得受了。順境你就生貪心,逆境你就生煩惱,生瞋恚心,因為不知道是假的。像在夢中夢到一隻老虎要吃我們,嚇得不得了,趕快跑了。如果知道是夢境,那就做個人情給他吃,因為它是假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假的,你當真了。這個叫著相,執著了,不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幻就是幻相,一個幻相,這個幻就像變魔術一樣,變魔術,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個幻相,那是一個障眼法。泡就是水泡,水泡也不是真的,它很快破了,就沒有了。影就是影像,我們看電視、看電腦,影像很逼真,但是它只是個影像,是個假相,那也不是真的。但是我們現在為什麼看電腦看得那麼入迷?我們也是把它當真的。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他就做圓圓的貼紙,最近我們也做出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另外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凡是這些有為法,在《唯識論》、《百法明門論》,精神、物質,跟抽象概念(不相應行法),萬事萬物,把它歸納一百法,一百條。九十四種是有為法,色法十一個,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法八個,不相應行法二十四個,後面無為法六個。六個無為法,前面五個是相似無為,好像我們看到的虛空是無為,但是它不是真的無為,它是相似的。最後一個真如無為,那是真正的無為法。無為就是它不會變化,不生不滅,永遠存在。但凡是會有變化,那就叫有為法,有生有滅,有生滅變化的,都叫有為法。有為法就是不是真的,就虛妄的。佛給我們開示,就是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虛妄的相,我們一執著,那我們心就迷惑了,迷惑就起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輪迴的苦報。那些輪迴的苦報也是虛妄的,但是我們夢沒有醒,我們是真有苦受。所以一著相,那就造成虛妄的六道生死輪迴的這些幻相,這些假相。我們迷在這個當中,無量劫來都不覺悟。所以佛大慈大悲出現在世,給我們開示,勸我們要覺悟,這些相是假的,不要執著。但是我們都住習慣了,不住空就住有,總要抓住一個東西,要有所住,這是變成我們的習氣了。現在叫我們一下無住,那我們就不曉得該怎麼辦?不住,我這個心要擺在哪裡?所以這就是一部《金剛經》要講的地方,就是你無住,但是要生心。小乘他不著相,他無住,但是他不能生心,他不能生去度眾生的心,他無住不能生心。還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有時候無住他就不能生心、生心他就不能無住。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像六祖那樣,他就無住生心是同時。所以我們學習就在這個地方學習。
這個地方,「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在六塵裡面舉出第一個色(就是物質),就是不要著這個相來布施。其他五度也是一樣的,「不應住色布施」。不應住色布施,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三輪體空。三輪體空,我們布施財物給別人,你不要執著某某人接受我的布施,我幫助他多少錢,沒有布施的我,我、人、當中的物都空了。但是有沒有布施?有。這是舉出一個例子,我們以此類推,我們生活當中這個就很多了,我們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放在心上,就著相布施,就住相布施;住相布施,就是你會得人天福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人天福報,還沒有出六道,可以生到人天善道,但是會很有福報,將來你會享受榮華富貴。來生大富大貴,那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脫離生死輪迴。所以住相布施跟不住相布施,差別就在這裡。住相布施就是世間法,世間的善法;不住相布施就超越世間了,就是佛法。其他菩薩六度,也都是不應當住。不應當住,你就超越了;你住,你就不能超越這個世間,只能得人天福報。好,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發菩提心,即是發六度心。不應住六塵生心,正為行布施六度耳。】
這一條,『發菩提心』。什麼是「發菩提心」?這裡也給我們說得很具體,『即是發六度心』。你發了六度的心,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發六度心」。菩薩就是修「六度萬行」,就是整個生活。菩薩怎麼過日子?就是修六度。六度,第一度布施、第二度持戒、第三度忍辱、第四度精進、第五度禪定、第六度般若。六度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到彼岸,或者彼岸到,一般講到家了。六度,如果沒有般若這一度,般若是我們自性本有的智慧,如果沒有般若,就好像我們有手有腳,但是眼睛瞎了看不到。般若如目(就是眼睛),你沒有眼睛,只有腳,你一直練這個腳,一直跑,那也很危險。你看不清楚路上有什麼東西,有沒有坑?你跑就掉下去了,那就危險了。所以般若好像眼睛,般若如目,《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開啟我們的智慧眼。一個人有了眼睛,你手腳好好的,那你走路,你看得清楚前面的路況,就不會危險了,就不會走錯路了。如果眼睛看不到,沒有眼睛,那你怎麼走?所以你沒有開啟般若智慧,修行叫盲修瞎練,你很用功修,修到最後沒結果。甚至走偏了,誤入歧途,著魔了,現在都大有人在,那沒有般若。
所以過去我跟大家也提過,早年我們在美國達拉斯佛教會,一個居士她的兒子,休士頓這個居士,她也叫阿桃,我們打佛七都來佛教會幫忙煮菜。從休士頓到達拉斯,開車也一段路,三、四個小時。她一個兒子讀哈佛大學二年級,去奧斯汀跟人家學密。學密,他是念咒念晚上的,學了半年就著魔了。所以那次我到休士頓去,她問我怎麼辦?我說我也沒辦法,我只能誦經給他迴向,我也無能為力。所以她就請我到她家,我找幾個出家眾去誦《無量壽經》給他迴向。送到精神病院也沒有用,那個治不好的。密宗,你要找到真正善知識不容易。黃念老講,密宗的上師,假的很多。你也不認識他是真是假,你跟他學,那就很容易走錯路。所以他去念了半年。後來我就問她,他是怎麼念的?她說都念晚上,念咒念到天亮。
念晚上的,我在家的時候,我曾經碰到過一次,在汐止彌勒內院。那時候我母親去那裡做義工,我有放假就去掛單,晚上住在寺院。那一次住持寬裕老法師給我安排在一個通鋪,沒有套房,木板釘的通鋪,可以住七、八個人的。他就安排我跟一個姓那的居士住,就是睡在同一個床鋪上。那個居士他就自我介紹,他說他姓那,那裡的那,他是旗人。旗人就是滿清,滿族的,他不是漢族的。他說,你晚上跟我住,我晚上要用功。我說用什麼功?他說我要念咒,我都念到天亮。晚上我開始睡覺,他開始念咒。我只好說,那沒關係,那就你念你的,我睡我的。果然沒錯,我躺下去,我睡覺,他在我旁邊念咒,念到天亮,實在講,那天晚上我大概沒什麼睡。所以休士頓那個阿桃的兒子,她說去奧斯汀念晚上的。我說我在家的時候碰到過一次,的確有念晚上的。但是念咒,如果你不是很高級的密法,都是召請一些鬼神。鬼神真有,那不是假的,我經歷太多了,經驗談。你請過來,我們有句俗話講「請神容易送神難」,你請來,你怎麼再把他請回去?請來,你請不回去,你就麻煩了。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沒有般若智慧。沒有般若智慧,你修什麼法門,都很容易有偏差。如果沒有真正善知識在旁邊指導,那很危險。好像眼睛瞎了,沒有眼睛,那你一直跑、一直跑,你跑得愈快就愈危險。所以六度,般若如目,好像眼睛一樣。人不能沒有眼睛,沒有眼睛看不到路,但是也不能沒有手腳。所以六度就好像一個人有眼睛、有手有腳,五度好像手腳,第六度就像眼睛。發六度心,就是發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了般若,布施才叫布施度,不然只有布施。只有布施,你就不能度,度什麼?度生死,度就是超越,超越生死了。如果你財布施,你沒有般若智慧,你著了相了,那只能說布施,不能叫布施度。財布施,你會得人天福報。你財布施會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個也是我們一般人所希求的。如果你著相修這三種布施,你會得人天福報,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這個是我們世間人,無論中國人、外國人都要求的。但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必須有般若,就是不能住相,不要著相。
但這個說容易,但是做也難,我們都住習慣了,叫我們無住,實在是有困難。在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要超越,就是要無住。唯一只有一個宗,你有住也可以超越,就是淨土。你住相,就是你不要住娑婆世界的相,你住極樂世界的相,那你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現在是住在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這個叫穢土,五濁惡世,污染很嚴重。我們現在氣候不正常,地球生態都統統被破壞了,受到嚴重污染。所以佛在經上講,這裡叫五濁惡世,穢土,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生理的污染,環境的污染,種種的污染,非常非常嚴重。我們不要住這個污染的世界,我們住清淨的世界,住五清世界,那我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去那邊,你還是要修無住生心,只是換個環境再去修,分兩個階段,這個是特殊的法門。其他法門都沒有例外的,你一定要在我們這個世界無住生心,你才能超越,你要修無住。起碼你要無住,才能證阿羅漢,超越六道。無住生心,才能明心見性,超越十法界。
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到,但是我們學習《金剛經》也慢慢看破放下。無住就是看破放下,放下萬緣。實際上,無住生心,古來祖師大德提倡的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南無阿彌陀佛」,其實這個是最巧妙的方法。你心裡放下萬緣,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了,空空洞洞的,只有提起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心裡統統放下了,這個就無住了。你生起念佛這個心,這句佛號明明朗朗、清清楚楚,那就生心。所以念佛是修無住生心最巧妙的方法,其他的方法,恐怕我們不是那個根器,比較用不上。但是我們要知道,無住就是放下,我們心裡那些拉拉雜雜的,那個都不要放在心上。我們現在也是可以修的,有這個方便。我們放下萬緣,提起一句佛號,放下萬緣就是無住,提起一句佛號就是生心,那這個就同時都有了,這是淨宗它巧妙之處,就是念這句佛號,無住生心。其他的法門,統統要修無住生心,這個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修。我們有一個淨宗來補助,我們修這個無住生心,更為方便。
所以『不應住六塵生心』,「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根,我們六根所對的對象就是六塵,當中就產生六識。我們不要住六塵的相而生心,不要住這個相,『正為行布施六度耳』。「不應住六塵生心」,你不住相而生其心,這個正是修布施六度。這個話我們聽起來,好像不太容易理解,我們引用蕅益大師一篇念佛開示,我們可能更能夠具體體會一點。蕅益祖師他開示說,真正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你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就是大布施。不是我今天拿多少錢去布施,拿幾百萬去布施就大布施,不是。他那大布施就是放下身心世界,就是這個世界我們都放下了。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我們沒看破。為什麼沒看破?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相統統是假的,如夢幻泡影。
所以我們早年,在二十幾年前,我們老和尚就叫我去印貼紙,圓圓的,我們現在隔壁有流通,大家可以請回去貼在電視的角落,不影響你那個畫面。的確,我們老和尚常講,你會看電視,你就開悟,你就成佛了。看電視的時候,就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要去觀那是假的,你這樣觀會開悟,為什麼?你心不會住在那些劇情裡面。比如說,你看新聞報導,我們的情緒就跟著起來了,對不對?你就住了。如果說如夢幻泡影,如如不動,但是看得清楚、聽得很清楚,也知道他們在講什麼,但我心就不住,我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就不住了,大家可以練看看。但是如果你跟著起舞了,那你就住了,要趕快回來。這個的確是《金剛經》修學在境界練心的一個方法。這是大乘,大乘教都是在歷事練心。小乘,他碰到境界,他會受影響,所以他要隔離。修小乘,沙彌戒、比丘戒,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看這些戲劇,不可以看。因為他心會受染污,他會著相,所以他先隔離。大乘就是說他有免疫力,不受這個病毒的影響,他就是要在這個地方練,修清淨心。所以我們現在看電視,先師淨老和尚講,看電視的確就是在修行,沒錯!所以他印那個給人家貼,就是教我們看電視,你就是要修。你這樣修,你會開悟,會成佛。你哪一天看到,真的都如如不動了;如如不動要生心,不是說他講什麼都不知道,那那個就不是了。你清清楚楚,但是你心不跟它動,有好的、有不好的,反正統統是假的,都是夢境,我們修如如不動,不要受它影響。但是我們知道,那是善、那是惡,我們很清楚,但是我們心不跟著起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這樣練,慢慢我們的清淨心就現前,我們的智慧也就透露出來了。看電視這樣看,這就會看,我們不會看,心情就會受影響;如果心情會受影響,建議先不要看。所以過去我們辦道德講堂,先收手機,因為你的情緒會受這些干擾,你會受到干擾,你心就不清淨,心不清淨,你心定不下來。定不下來,你聽什麼東西、學什麼東西,都沒有效果,都無法吸收,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初學的階段,如果心還會受干擾,那先不要接觸,先修小乘的,像小學生的修法,先遠離。一段時間,你心淨到一個程度,你還要出來磨鍊,還要出來考試。不然你住在深山說,我都很清淨了,但一到街上走一趟,你又不清淨了,那不及格。所以你還是要鍊,你是一個階段性的,在一個清淨的環境修,還要到紅塵裡面修,透過這些考驗,你真的不動心了,那才算及格,才算成就了。
所以蕅益祖師給我們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放下就是要首先要看破,《金剛經》就教我們看破的,你真看破,那你一定放下。你知道是作夢,那你就會放下了。如果你不知道作夢,那你就當真。蕅益祖師第二度就是「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因為你心裡不生起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就是持戒,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大持戒了。「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這個忍辱也不好修,為什麼不好修?我們著相了,逆境,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惡人惡事,我們生瞋恨心。遇到人家毀謗我們,我們生瞋恨心,這個就不能忍,這個逆境。順境,我們喜歡的會生貪,那也要忍,那個比逆境更不好忍。所以不計較是非人我,即大忍辱。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社會也沒有公理,如果你要計較,你就忍不住了,你肯定要生氣的。特別現在這個亂世,是非都顛倒,善惡也顛倒了。所以我們不要去計較,你跟他計較沒有用;不計較,忍辱度我們就能修了,不計是非人我。
我們老和尚二十多年前,到日本去參加聯合國國際和平會議,他找時間去跟當地的寺廟交流,還有接受了東京電視台的訪談,跟一個基督教的石井牧師。那一次去開聯合國世界和平會議,聯合國開和平會議,每一年花很多錢,開了幾十年,愈開這個世界是愈不和平,好像沒幫助。不但沒有幫助,愈來愈不和平,愈來愈亂。後來我們老和尚給他們提出核心的問題在哪裡。核心的問題還是在自己,他說講到最核心的,就是夫妻兩個人。夫妻兩個為什麼離婚?因為有衝突。一個家庭基本的成員就夫妻,再講到核心就是自己,自己內心,自己跟自己,你善跟惡都會起衝突。自己跟自己都會起衝突,這講到最核心了。所以他講到恐怖分子,他說你要從核心去找,他個根源在哪裡?從哪裡發生的?現在看的都是枝枝葉葉,所以核心就是家庭,找到最後就是自己個人,教育的問題。石井牧師說,我們要怎麼樣才會和平?我們老和尚就跟他講,要和平,就是別人沒有道理,也是合理的;我有道理,也是不合理的,這樣就和平了。他沒道理,我們也同意他是合理的;我有道理,他說我不合理,好!那我不合理,這樣就和平了。石井牧師說,好難!怎麼會是他沒有道理也是合理的,我有道理也是不合理的,怎麼會這樣?一定我有道理,他沒道理!那這樣就爭了。我們老和尚講得就比較具體,蕅益大師說「不計是非人我」,這一條就是不計是非人我,他沒有道理也是合理的,我有道理也是不合理的,這個就是大忍辱。石井牧師說,好難!真的很難。所以要般若智慧,如果有般若智慧,這個我們就能夠修了,大忍辱。
第四,「不稍間斷夾雜」,你不夾雜就是專精,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不再打妄想,就是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就是種種的言論、種種的知見,你不會被迷惑了。你為什麼不會被迷惑?因為你有般若智慧,你就照見,很清楚了,真妄邪正、是非善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心不著,不迷惑,那是般若智慧,就是大智慧。所以蕅益大師一句佛號,他配這個六度,就是你念這一句佛號就圓修六度,圓滿修這個六度了,這個也是圓頓法,圓滿快速修學的方法。所以這裡講,「不應住六塵生心」,你不要住六塵的相而生心,那你這樣就是修六度了。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一有所住,已為境轉。則布施等功行,必不能圓滿。故應離一切相,廣行六度,利益一切眾生。】
『一有所住』,「住」就是著相,一著相我們心就被這個境界轉。心被境界轉,依照老和尚教我們的,用看電視來測驗自己最準了。我們看的時候,我們的情緒會不會被它影響?如果被它影響,就被轉了。因為我們現在看到電視節目,特別是新聞報導,很多,有好的、有不好的,我們心都會有住,情緒就會跟它浮動,會跟著起舞了,那這個就是住了。那這個時候我們要趕快提高警覺,不能住,讓我們的心趕快用念佛把它恢復到平靜,繼續看。如果看了真不行,那不要看了,真受不了,就不要看了。因為你愈看愈難受,就不要再看了。但是我們功夫要提升,還是在境界上練,那是真的。所以「一有所住」,『已為境轉』。『則布施等功行,必不能圓滿。』如果有住,那這個「功行」就不能圓滿。不圓滿就是不能超越,我們怎麼修都是在六道,都是世間的善法,這屬於世間法,這不是佛法。
『故應離一切相,廣行六度』,「離一切相」就是無住,我不住這些相,我心裡乾乾淨淨、清清淨淨的。好像鏡子、明珠照外面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但是它絲毫不受污染。所以離一切相,「廣行六度」,廣行六度就是生心。不是說,無住,什麼都不幹,不是這樣的,你要去度眾生。你看阿彌陀佛他無住,但是他建立一個極樂世界來供養十方世界的眾生修行,他要幫助眾生。幫助眾生得度,這個就是生心。如果你無住不生心,就變成阿羅漢,變自了漢。所以菩薩無住要生心,要生度眾生的心,這個才是圓滿的。所以廣行六度,就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不為自己。我們住相,為什麼住相?就是為我。要破這個我執,我們現在起心動念,第一個先想別人,不要想自己。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我們看到我們很喜歡吃的東西,第一個念頭,不要想我要趕快把它吃掉。第一個要想到,我的父母有沒有吃?比如說,現在父母都會給兒女做生日,父母對兒女是無私的愛,奉獻,沒條件的。做生日、照顧生活,等等的。做兒女的有好吃、好玩的,有沒有去想到父母?父母給我們做生日,父母的生日,我們有沒有給他做?也要想到父母,甚至想到祖父母,想到兄弟、朋友,等等的。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凡事就是為眾生想,為大眾想,不要為自己。我們這個我執,住相就慢慢會淡化。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做到無住,但是慢慢淡化,到最後也能達到無住,就是多為眾生想。所以儒家教學是從仁下手,這個「仁」就是兩個人,推己及人,你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我不喜歡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要的,不要把這個去加給別人。我們不要,別人也不要,所以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推己及人。所以儒家它的教學,從這個「仁」字開始。我們再看第三:
【三、『佛說』二字,亦有深意。佛為過來人,乃經驗之談,非同理想。】
『佛說』這兩個字,在這裡有很深的意義在。這是講經文,「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因為佛是『過來人』,佛是果位,菩薩是因位,菩薩修六度,修圓滿那就成佛了。所以成了佛,他也經過菩薩修行的經驗,所以是「過來人」。『乃經驗之談』,就是菩薩心不應當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你這樣才能超越。『非同理想』,因為他是經驗談,我們現在講他的心得,他的心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再看第四:
【四、長老問意,在得一安住其心之方也。而一切無住,正是安心之妙方故。一切不住,即是離一切相。即是不為境轉,則其心安住而不動矣。】
你心不被這個境界所轉就是『安住』。不要再我的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要住在哪一個地方?要找一個地方來住,那又是住了,你只要不動就是無住。佛跟長老這個問答是很巧妙的,所謂善巧方便,讓你悟入。長老須菩提問的意思,『在得一安住其心之方也』。哪些方法幫我這個心安住在一個地方?問我這個心要怎麼安住。佛回答,『一切無住』。他問要安住,佛跟他說「一切無住」。一切無住,正是給你安心,安住的妙方。所以『一切不住,即是離一切相。即是不為境轉,則其心安住而不動矣。』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那你要找一個,又要一個住,你心又動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自己要好好去體會,你體會到了,你會開悟的。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這個我們如果還體會不到,我們心就安住在阿彌陀佛,也對了!這個叫「勝方便」,殊勝的方便。你懂無住是最好,如果不懂也沒關係,反正我就是住在阿彌陀佛,其他放下,那也就是無住生心了。無住生心是同時的,念佛這個方法是最巧妙的,所以我們修淨土有這個方便。我們再看第五:
【五、當知必一切無住,而後得所安住。必始終無住,而後法身常住。且並法身亦不應住,故曰不住涅槃。乃入無餘涅槃也。】
『入無餘涅槃』,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所以叫「無餘涅槃」。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他住涅槃,所以他的涅槃叫「有餘涅槃」。他住涅槃,他不住生死,但是他住有餘涅槃;我們凡夫是住生死,我們是住在生死;佛他不住生死,他也不住涅槃,這樣才能入無餘涅槃。所以這裡給我們講,『當知必一切無住』,應當要知道必定要一切無住,『而後得所安住』,而後你就得到安住了。
『必始終無住,而後法身常住。』法身它本來就常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法身。佛有三身,實際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三身,佛他證得,我們沒有證得。「法身」,在經典上印度梵語叫毘盧遮那,翻成中文是遍一切處。法是什麼?法就是萬法,法身就遍一切處,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法身的。佛的法身遍一切處,我們的法身也遍一切處。那我們現在這個叫業報身,佛有法身、報身,修行圓滿報身。像我們念讚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那是圓滿報身佛,實報莊嚴土的。還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跟我們差不多的,但相最好,那個叫應化身。我們成就了,也是一樣有這個三身,無論業報身、應化身,統統是從法身出來。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十方世界沒有一個離開法身的。法身它是遍滿一切處,毘盧遮那,叫遍一切處。法身就是整個法界,萬法都是我們的身,我們的身體這個身,就是本體。本體它是沒有邊際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找不到邊際。你往裡面找,你也找不到最裡面的,《華嚴經》講重重無盡,那個是法身,所以遍一切處。所以禪宗開悟的學人,禪師都會測驗他的學生有沒有開悟,法身在哪裡?隨便拿一個東西,那個就是了。但是我們沒有開悟,我們也學這個樣子,那不算。要真悟了,的確是這樣。但是我們現在雖然沒有悟入,但是我們有這個概念,法身它是遍一切處的。我們自己也有法身,我們也是遍一切處。如果沒有遍一切處,我們在這裡能看,那走到那裡就不能看了,不是這樣。你在地球能看,你坐火箭到太空去,你也能看。法身遍一切處,就是它沒有邊際的。
所以我小時候看漫畫《西遊記》,喜歡看漫畫。看到孫悟空七十二變,神通廣大。後來如來佛要教化孫悟空,這個太調皮了,大鬧天宮,鬧海龍王的宮殿。如來佛跟他講,你怎麼樣也不出我的手掌心。孫悟空就變一個小小的人,就跳上如來佛的手掌心。如來佛就跟他講,你的神通再廣大,也出不了我的手掌心。他說,笑話!我翻一個筋斗是十萬八千里,怎麼可能出不了你的手掌心?那就試看看。他就不止翻一個筋斗,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遠,翻了無數個筋斗,看到五座山。他說這個大概是很遠很遠了,不出手掌心,我才不相信,他寫上「到此一遊」。然後又回來了,去找如來佛了。他說,我都超出你的手掌心,不知道超出多遠了。他說,沒有!你還是在我的手掌心之內。他手給他看,你剛才寫的「到此一遊」。這個我們是以前在看漫畫,看故事。現在學了佛,才懂經典裡面講的道理。他為什麼出不了佛掌心?因為他法身遍一切處,它沒有邊際,你怎麼出去?你怎麼樣統統在法身裡面。
所以禪宗還有一個公案,就是講一個禪師,有一天在大殿(禪宗有一些超情離見,我們是不能學的,那是那種特殊根性的),他在大殿吐痰。大殿怎麼可以吐痰?這個對佛很不恭敬。那個香燈就說,你怎麼可以在大殿吐痰?這有佛!他說這個大殿是供佛的,佛在這個地方,你怎麼可以在這裡吐痰?他說,那你找一個沒有佛的地方給我吐。那是什麼意思?這樣大家知道嗎?法身遍一切處,你說哪裡沒有佛?但是,不是說叫我們不恭敬,有一些禪宗,他那種特殊的手段,要人家開悟的,那個我們不能去學,學了造罪業。像南泉斬貓,貓把牠抓來,把牠斬了,還有一個劈佛像,他那個很特殊的手段,他是看到他的開悟的因緣成熟了。那是真正善知識才行,我們照那樣去學,那可不行,造罪業了。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
法身就遍一切處,無所不在,叫做法身。法身無相,它能現一切相。法身就像電視屏幕,它是空寂的,它是空的,但是相都是從那個空出來的。所以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所以叫當體即空。《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就在有當中,有就在空當中,它是一不是二,你不能給它切割的,你沒辦法切割。像電視的螢幕,那有相,它是一不是二。但是相是虛妄的,它的本體是空,那是真的,不生不滅,沒有變化,那個相變來變去。我們看電視、看手機,一下這個節目,一下那個相,變來變去,那有生滅變化,那是虛妄相。但是那個屏幕它沒變化,它始終都是這樣,空空的。用這個來形容、比喻我們的法身就是這樣的,它空寂,但是所有的相統統從這個空寂的體當中所現出來。這個空寂的體,隱了之後它就回到空。好像電視,我們開關關掉它沒有了,你一打開它又出來了。所以隱現,隱藏起來,還是顯現出來,就是這樣。
『且並法身亦不應住』,你住就變成小乘了,『故曰不住涅槃』。『乃入無餘涅槃也』。我們再看:
【六、禪宗可二祖,問安心法。初祖曰:「將心來與汝安。」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曰:「吾與汝安心竟。」此與本經問答之意正同。會得了不可得,則安心竟矣。】
這個地方舉出『禪宗可二祖』,這個「可」就是慧可,在我們中國禪宗,禪宗是印度達摩祖師傳到中國來,他看到中國有大乘的氣象,拿了衣缽就到中國來。他也不用坐船,一葉就渡江了,他有神通。來到中國,是中國南北朝時代,梁武帝的時代,梁武帝他是虔誠佛教徒。我們中國素食就是梁武帝提倡的,其他國家的佛教徒、出家人,不殺生,但是沒有吃素。吃素是中國佛教的特色,你看日本、韓國,包括藏傳佛教,斯里蘭卡、泰國、蒙古,出家人他不殺生,但是他有吃三淨肉。梁武帝他讀《楞伽經》,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吃眾生肉。他看了很感動,因為他自己在講經,他當皇帝,自己在講經。他講經,他也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安頓二十幾萬出家人。造寺、造佛像,功德很大,特別提倡素食,這是他的功德。但是,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他不認識,所以對達摩祖師講的,他不能理解。他問達摩祖師,我造這麼多寺,安這麼多僧眾,有什麼功德?他說,並無功德。沒有功德,做了這麼多,還沒功德。他不了解達摩祖師的意思,也就是梁武帝他不知道什麼叫功德。功德就是什麼?這裡講的心不住相,就是功德。你造了那麼多寺,那叫福德。福德是什麼?人天福報。所以梁武帝他會講經,他學佛很虔誠,但是對國家的政治辦得就是疏忽了,所以後來他的部下侯景造反,被逼死了。但是他死的時候,他也生天了,他很安詳,因為他真的修了很多福德。如果他問達摩祖師說,我福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一定給他說,甚大!甚大!因為達摩祖師他的功德的標準就是無住生心,你蓋了那麼多的寺廟,你著相,你還著我有沒有功德?我功德大不大?那是著相。他福德真大,所以他雖然人家造反,他死了,他很安詳的,瑞相很好,他是生天的瑞相。就是造寺,生天的果報,還有提倡素食,這個更不得了。現在我們在學佛吃素,沒有吃魚吃肉,得利於梁武帝他的庇蔭。所以他是福德,不住相才叫功德。他不認識達摩祖師,他自己也在講經,但是他沒開悟,他修的是人天福報。我們現在看到學佛修人天福報很多,來生會得人天福報,但是超越不了六道。
所以慧可認識,這個慧可他有眼光,認識達摩。梁武帝不理會他,他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到一個慧可,站在雪地裡面,站了三天三夜,冬天下雪,都積雪了,他去站在那邊,要求法。達摩祖師問他,你是為什麼找我?他說,我為了要求法,求法不可以太傲慢,傲慢心怎麼可以求法?他就拿戒刀把胳膊砍掉,供養達摩。達摩說,你這又是何苦而來!為什麼還要砍斷自己的胳膊?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初祖』,這裡講「初祖」就是達摩。達摩在印度是二十八祖,到中國是初祖。初祖就說:『將心來與汝安。』他就伸手要跟他拿心。我們現在看到人家雕達摩祖師像,有一個手伸出來,那個就是要給慧可拿心的。你說心,好!你心拿來,我幫你安。這個時候慧可他一回光返照,『曰:覓心了不可得。』他說,我找心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遍一切處,不是在哪裡。《楞嚴經》,楞嚴會上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尊者說,不管真心、妄心,你的心在哪裡?你說給我聽。阿難尊者找了七個地方,「七處徵心」,都被佛否定了。他心慌了,到底我心在哪裡?不是在裡面、在外面、在中間。阿難可以想出七個地方,我們都想不出來,但是這些統統不對。所以阿難沒有慧可根性那麼利,慧可他馬上知道,「覓心了不可得」。心在哪裡,這個肉團心?那不是,心臟可以移殖的,甲移到乙的身上,乙不會變成甲。所以他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心給你安好了。你找不到心,那安什麼心?那就安了。他就大徹大悟。他砍斷胳膊,極端痛苦,下雪很冷,在這個當下開悟的。禪宗還有個公案,有一個參禪的,有一天碰到一個仇人,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拿刀要殺他。他趕快跑,跑到他師父那邊,他師父正在說法,躲到桌子底下。師父就跟他講,這個就是你的心。他當下,在極端恐慌之下,他就大徹大悟了。所以各人開悟的因緣不一樣,禪宗這些公案也滿有趣的。
『此與本經問答之意正同。會得了不可得,則安心竟矣。』了不可得,心就安了。我們總是要得到一個什麼,什麼都了不可得,如夢幻泡影,恐懼、歡樂、憤怒,統統歸零了,就安了,就沒事了。有一句話講,「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也是禪宗的話。
好,這一段《講義節要》,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斷疑方法有哪兩種❓
🔹佛是金剛不壞身,可以不吃不喝,為何釋迦牟尼佛每天還要去托缽❓
🔹念佛之念還是有念,不是真如本體,為何能「趨向真如之妙用」❓
金剛經講義節要—解行並進 福慧雙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六集) 2024/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6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二十六頁,我們從第四行第十六條看起。我先將這段節要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六、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染念。念佛之念,雖非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何以故?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相應故。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
我們上次學習到這個地方,經文就兩句,「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我們凡夫都是有住,凡夫住有,二乘住空,菩薩空有不住。我們的真如自性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當中我們有了一物,住就有物了,有這個東西就迷惑、造業、受苦,是我們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源,就是從住來的。所以佛給我們開示,我們要解脫這個生死輪迴之苦,就是「不應住」。一切皆不應住,都不能住,不能住塵生心。這部《金剛經》,千言萬語就是講個「無住」,「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我們凡夫在六道裡面總離不開住,心都住在六塵,這就是污染,起惑、造業、受輪迴的苦報。
這些道理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凡夫,實在講做不到無住生心;理論上我們是可以理解,但是這個事我們要做到是相當的不容易,少數根性利的人能做到,他們放得下。因此佛就開個方便法門,這個方便法門是我們人人都能修的。禪、密、教不是每個人都能修的,要看他的根器,他是這個根器可以修,他能成就;不是這個根器,他就修不成就,他不能成就。像禪要上上根人,上上根人現在不要說證悟,就解悟,這個地球上幾十億人口,能不能找到十個、八個開悟的?都很難,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連個解悟都難,證悟更不用談。在過去古時候有,像唐宋,到元明清的時候還有,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了。這個也說明《金剛經》的理論,這些我們需要知道,這個理論知道也幫助我們念佛,念佛也幫助我們深入《金剛經》。因為無住生心,我們如果用禪、用密、用教,修止觀,我們沒有那個根器修,那怎麼辦?是不是就沒辦法了?佛有『勝方便』,殊勝的方便法,讓你很巧妙的透過這個殊勝的方便法,我們也能夠入無住生心,這個法就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我們一般人看得很淺,實際上它是最高的、最圓最頓的,又是殊勝的方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關鍵在肯念,你肯不肯老實念?真肯念,你這些道理都不懂也沒關係,你只要一直老實念下去。三字真傳,老實念,就老老實實的念,你也不要管它念得怎麼樣,什麼時候得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又是什麼樣子,統統不管,你就這一句佛號,就是這麼老老實實念,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你一直念下去,不知不覺就暗合道妙了,你就跟參禪是一樣了;禪宗明合道妙,念佛是暗合道妙。
所以我們看到有一些老阿公、老阿婆,他也不認識字,他也不懂經教什麼道理,他念個三年坐著往生、站著往生,預知時至。像我們淨老和尚常講台南將軍鄉的老太太,她真的也是什麼都不懂。過去佛也拜、神也拜,也是很老實的人、很善良的人。她娶了一個媳婦,懂一些佛法,也知道念佛法門,所以就勸她的婆婆不要到處跑、到處拜了,年紀大了要放下萬緣,好好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她真的就接受了,真的在家裡就老老實實的念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要吃晚餐的時候,給她兒媳婦講,妳們先去吃,她要去洗澡,進去房間就沒有出來了。大家等了很久,看她這麼久沒出來就進去房間看,她穿著海青站著,臉向窗戶外面,走近去一看沒有呼吸,走了,站著往生。這個事情是佛光山剛開始在建設的時候,還沒有建好,剛開始建設,星雲法師請我們師父去東方佛教學院擔任教務主任,去那邊教學,教了一年,晚上休息的時候,有一個工人講給他聽的。後來去打聽,知道的確是有這個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出家人,早年鍋漏匠,我們老和尚常講的,也是不認識字。他的師父諦閑法師原來不收他出家的,後來他一直哀求,諦閑法師也沒辦法,跟他講條件,你要跟我出家,要接受我三個條件。他說他絕對可以接受,只要可以幫他剃度。第一個條件,出家你不要住在寺院。你也不認識字,五堂功課你也不會做,經文你看不懂,大家看到你生煩惱,你也不自在。第二個、不要受戒。大老粗一個,戒場的規矩很多,你去肯定被轟出來。第三個就是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趕快繼續念,無分晝夜,就是這樣念,對你一定有好處,什麼好處也沒跟他講。他真的就接受了,依教奉行,老老實實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也是念了三年就站著往生了。諦老給他在寧波鄉下找一個小廟,沒人住的,找兩個老菩薩給他燒中飯。有一天給燒飯的菩薩講,明天不用給我做飯了,我要到城裡去。煮飯的老菩薩想,師父來這裡三年都沒出過門,大概要進城去看看親戚朋友。後來過了一天,第三天他們再來,喊師父也沒有答應,結果看到他的房門也沒關,一進去看,也是臉向著窗戶,就站著,靠近一看往生了,走了!這個公案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最近的就是海賢老和尚,也是不認識字。他二十歲出家,他的師父就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念明白了統統不要講,明白就明心見性了。他真能老實念,真的,他真明白了。所以你看他往生,肯定是上上品。活到一百一十二歲,這個不容易。不認識字,他憑什麼?就是他肯念,如果不肯念就沒辦法。這個法門人人能修,每一個人都能念,就是肯不肯念、願不願意這麼老實念?如果真老實念,那跟無住生心是相應的。
這一條講,『凡夫染念不停』,我們現在念頭停不下來,而且這個念頭是染念。「染」就是污染,貪瞋痴慢疑這些念頭都是污染,不清淨的,這個叫染念,而且沒有停止。『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染念。』這個就是以念止念,用念佛的淨念來代替煩惱的染念,就是用這個方法。中峰國師也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我們每次做三時繫念都會念到這段開示。中峰國師把念佛比喻作清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把凡夫的妄念、雜念(就是這裡講的染念)比喻作濁水,念佛這個淨念就是清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個就是「勝方便」。所以『念佛之念,雖非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因為念佛之念還是有念,雖然有念不是真如本體,但是透過念佛,「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這是一個方便法。『何以故』就是什麼緣故?『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相應故。』真如是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本來它就清淨,清淨心;「佛念」,念佛它是清淨念;同樣是清淨,當然就相應。『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你一直念,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也給我們開示,念到「能所兩忘,到家之說,不容再舉」,就不用再講了,你就明白了。能念、所念都忘了,這個就是「無住生心」。因為你念,沒有妄念就無住;心裡空空洞洞,就只有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就是生心,所以這個叫「勝方便」。如果叫我們凡夫要像禪宗六祖那樣,這個對我們來講是有困難;用念佛這個方法,那大家都能做。你懂道理、不懂道理,你只要能老實念,你就暗合道妙,你暗暗的就跟無住生心相應,也不用其他的方便。好,我們再看第十七:
【十七、極樂世界,亦是幻相,然而不可不求往生。淨幻非同染幻。清淨土,本由清淨心顯現故。當知淨心淨土,本來不二。】
這一條講,『極樂世界,亦是幻相』。《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極樂世界、華藏世界,諸佛世界,無論是淨土、穢土,統統是幻相。但是幻相不是說沒有相,它是幻。為什麼幻?真跟幻,真就是空的,空寂的,空寂的那是法身,法身流現出依正莊嚴,這個就是幻相,幻相有染有淨。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用電視螢幕來做比喻,我們透過這個比喻,知道一個概念。螢幕是空的,空的是真的,它不會變,不生不滅,但是它能夠現相,那個相就是幻相。我們看電視節目,山河大地,什麼節目什麼相都有,無量無邊的,這些相是幻相,幻相是從那個空出來的,沒有那個空的也不會有這些幻相,所以空有不二,真空妙有。極樂世界是幻相,我們不能說那也是幻相,我何必要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裡就特別給我們講,『然而不可不求往生』,因為『淨幻非同染幻』,它是清淨的幻相,我們娑婆五濁惡世是污染的幻相,不一樣。
『清淨土,本由清淨心顯現故』,所謂「心淨則土淨」。為什麼我們感應穢土,極樂世界的人感應淨土?極樂世界的人心都清淨,他念佛念到心清淨了,他感應的就是淨土。我們貪瞋痴慢這個煩惱重重,感應的就是丘陵坑坎等等這些穢土,這個是心不清淨感應穢土。所以清淨土就是由清淨心顯現出來的,心淨則土淨,『本來不二』,心土不二。所以我們看到蕅益祖師的《要解》,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清淨的凡聖同居土,它沒有三惡道,只有人天兩道。我們現在住在這個地球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的世界,但是我們這裡有三惡道,所以我們這裡是穢土,凡聖同居的穢土,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的淨土。我們凡夫沒有斷煩惱,信願念佛往生西方,就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十方諸佛世界凡聖同居土就不一樣。極樂世界的特色實在講,不在上三土,就在凡聖同居土。上三土都要斷惑,生到方便有餘土要斷見思惑,生到實報莊嚴土要斷無明惑。但是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等於圓生四土,這是所有世界都沒有的。所有世界,上面的土能通下面的,下面不能通上面的;它是下面也通上面,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它這個世界很奇妙。我們凡夫往生,神通道力跟阿惟越致一樣,你說是聖人,煩惱一品沒斷;你說是凡夫,他怎麼有這些神通道力?所以蕅益祖師講,這個世界真奇妙,十方諸佛世界都沒有這個事,只有極樂世界有。所以十方諸佛統統勸他們那個世界眾生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去那邊成佛快,橫超三界,十方共讚。它的特色在凡聖同居土,不是在上三土。凡聖同居土,我們凡夫才有分,如果上三土,那我們很難一生達到那個標準。所以我們應當求生淨土,蕅益祖師在《要解》講,自心所感的淨土,應該求生。極樂世界也是我們自心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也是我們自心的,統統是我們自心的,那我們當然要捨穢取淨,這才正確。我們再看第十八:
【十八、在凡夫位,應捨染趨淨故。當知生淨土後,則供養他方諸佛,普度遍界眾生,何嘗住著淨土之相。親近彌陀,成就信根,此求生淨土之重要原因也。】
『在凡夫位』,我們現在是凡夫,具縛凡夫,我們煩惱重重,在六道生死輪迴,不得自在。所以在我們這個位次,我們聽聞淨土法門,應當『捨染趨淨』,「捨」就是要放下,放下我們這個五濁惡世,不留戀這個世界,趨向淨土。『當知生淨土後,則供養他方諸佛,普度遍界眾生』,應當知道往生西方淨土之後,我們每一天都可以供養十方諸佛,供佛聞法。一尊佛給我們講一句法,不開悟也得開悟,所以成佛就快。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你要遇到一尊佛都很難。我們就是生在佛後,還能聞到佛法,有的人生到佛前,佛還沒出世,他也聽不到佛法。在我們這個世界,你要遇到佛出世很難得。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降生在古印度,過去我們老和尚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當時的印度有三分之一的人見過釋迦牟尼佛,就看見,看見不一定跟他學,就是有見到這個人;真正跟他學的,當然就沒那麼多了。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聽說這個人,沒見過,聽說,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連聽說也沒聽說。就在印度,其他的國家就更不用談了。可見得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那是什麼樣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才能碰到佛出世,你也剛好出世,又能親近佛,又能跟他學佛,那這個是難中之難,很不容易。我們這邊不要說碰到一尊佛,你要碰到一尊阿羅漢都難!在中國的四大名山,我們去拜拜,四大菩薩我們也沒見過,可能他變一個一般人,我們不認識,他認識我們。雁蕩山,印光大師在《文鈔》講,有五百阿羅漢在那裡修行。雁蕩山我去過好幾次,在溫州,我也想去看能不能碰到一個阿羅漢?我看到統統都是人,可能阿羅漢他變一個普通人,我也不認識。四大名山都有菩薩,你看普陀山的觀音洞有人去拜,很虔誠的拜,他有見到菩薩現身,大多數人是見不到,少數人見到。你看《慈悲三昧水懺》,迦諾迦尊者他在四川,也是阿羅漢的一個道場,那也不是一般人都能看得到,有特別緣分的他能見得到。
這說明我們現在雖然是凡聖同居土,但是我們見到佛菩薩、阿羅漢很難,雖然住在一起,但是我們不容易見到。極樂世界就不一樣,極樂世界不但羅漢、佛,無量諸佛你天天都去供養。這是說什麼?供養無量諸佛,都要明心見性以上的菩薩才行,現在講的是我們凡夫,你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阿彌陀佛的威神加持,你就可以跟大菩薩一樣供養十方諸佛。現在重點就是講我們凡夫,這個才是重點。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逃避現實,小乘,沒有慈悲心,往生極樂主要是為了普度眾生。我們不到極樂世界,度得很有限;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有這種神通道力,你可以化無量身,到無量佛剎去度眾生,那才是真正度眾生。我們現在在這裡,一點辦法也沒有,我們能度幾個?一個都度不了。實在講,自己都度不了自己,度誰?這是真話。所以你要度眾生,你得先自度;你自己沒有先得度,你自己還在苦海當中,你怎麼去救苦海當中的眾生?那不可能。你自己必須先跳出苦海,回頭才能去幫助那些苦海眾生脫離苦海,這個才是正理。所以有一些人講的是很好,但是你做不到。我要學地藏菩薩,我要到地獄度眾生,發的這個願是很好,但做不到。地藏菩薩是去地獄度眾生,我們到地獄是受苦受難。你自己自度都不行,你還能幫助別人嗎?你發了這個願就變成空願,不能去落實的,那就沒有意義。所以往生極樂就是為了度眾生,不是為了自己逃避,不是。因為我們要欣慕極樂,欣慕什麼?到那邊我們就有神通道力,就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是羨慕這個。不是我們自己去那邊享受,不管這些苦難眾生,沒有慈悲心,不是那樣。如果沒有慈悲心,不能往生。所以去普度眾生,『何嘗住著淨土之相』。有一些人說,你著了淨土的相,他怎麼有住有著?有住有著,他就不會去度眾生,他就待在那裡不走了,那才叫住著;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他怎麼有住有著?這個事實我們要了解。
『親近彌陀,成就信根』,這個地方,「成就信根」很重要。這個信也是無止境的,隨著你的境界層次,信心不斷的增長。真正親近彌陀,才能成就信根。所以我們現在的信,要能達到生起切願,這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我們現前的一個條件。但是這個信還沒有根;親近彌陀,你見了彌陀,這個信根就有了。『此求生淨土之重要原因也』,為什麼要求生淨土?最重要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你能夠親近諸佛,聽經聞法,能夠普度眾生,就不著相了,就無住生心。無住就是度眾生不著度眾生的相;不著度眾生的相,那天天在度眾生。《金剛經》講,發願度盡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天天度眾生,心裡沒有著度眾生的相。度眾生就是生心,沒有著相就是無住,所以往生淨土就是無住生心。我們再看第十九:
【十九、行菩薩道,應現起莊嚴妙相之清淨土,以救痴迷著相之苦眾生。今之求生,正為速證無生,乃得現起無邊淨土也。】
『行菩薩道』,這是菩薩要度眾生。菩薩要度眾生,『應』就是應當,『現起莊嚴妙相之清淨土』,有一個清淨土。為什麼要現這個莊嚴妙相的清淨土?讓眾生能夠得到解脫,『以救痴迷著相之苦眾生』。你現這個莊嚴妙相的淨土,就是要救痴迷著相受苦的眾生。著相很苦,我們苦就從著相來的。我們眾生依照禪宗的修行方法,那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用淨土,那這個大家都可以。有一個淨土,讓我們不要著這個穢土,你要著就著淨土,往生淨土。所以必須有莊嚴的清淨土,才能救痴迷的苦眾生。因為淨土,他就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穢土是六道生死輪迴,兩個明顯的對比,眾生才知道取捨,應該捨穢土、取淨土,他才能得到解脫,才能得到大自在,也才能滿度眾生的大願。我們再看:
【二十、心淨則佛土淨,不著有也。求彌陀之接引,不著空也。此即是真修二邊不著也。】
這一條也是講這個道理。『心淨則佛土淨,不著有』,因為心清淨,空空洞洞,佛土也清淨了,不著有,求彌陀接引就不著空。如果你說不著有,那你就著空了,所以這個不著(不住相)是空有都不住。這兩句經文是「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你說我不住有,但是你住在空,那還是住;要空有都不住,才是真正的無住,不著有也不著空。『此即是真修二邊不著』,這個真的是修二邊都不著,無住生心。我們再看:
【二十一、知一心作而無礙故。性相本來圓融,染幻尚無礙,淨幻豈復有礙。知一切法心現識變,則不著不壞,性相圓融,一切無礙。】
這一條講,『知一心作而無礙故』。「知一心」,我們就是不知一心,如果知道一心,問題也統統解決了。一心就是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開示的靈知心。我們現在是把緣慮心當作我們的心,佛說,錯了!那是妄心,把妄心當作真心。你知道這個一心作「而無礙故」,那就沒有障礙了。《華嚴經》講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念佛也是有這四種,理無礙就是理念,跟禪宗參禪一樣,你念了就是實相念佛,念到一心就理一心不亂,那境界就高了,更高一層理事無礙,最高的事事無礙。我們老實念這句佛號就是事無礙,這個大家都能做到,男女老少,認識字、不認識字,統統能做到,就是我們自己要不要做,願不願意做?是不是死心塌地要去做?關鍵在我們自己。你念這個名字,把事無礙法界的佛統統念了,所以念這個名字它是非常巧妙,「巧入無生」。念清淨法身佛、念圓滿報身毘盧遮那佛、千百億化身佛,這個我們的確是有些困難,你真正懂這個道理,念那個都是層次很高。但是最後一個念名字,它是圓頓的,你這樣念念念,這些統統包含在這句名號裡頭。一心本來沒有障礙,我們自己不知道這個一心,所以就有障礙。
『性相本來圓融,染幻尚無礙,淨幻豈復有礙。』性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自性。相是什麼?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柱子、牆壁,我們人的身體、電燈泡,外面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這些統統是相。那些相從哪裡來?從我們自性來的,我們的性現出來的。性跟相本來是圓融,是一體的,那個相是從性現出來的,它怎麼會不圓融?圓融,它怎麼會有障礙?「染幻尚無礙」,染幻就是我們現在五濁惡世這些幻相,尚且沒有障礙,極樂世界的淨幻怎麼會有障礙?當然沒有障礙。『知一切法心現識變,則不著不壞,性相圓融,一切無礙。』關鍵在一個知,我們現在就是不知,真的知了就明白了,明心見性,不起心動念了。所以過去我們引用這個公案,祖師大德心很清淨的時候,他不起心、不動念,他性跟相都沒有障礙,牆壁走得出去。等一下起心動念,又有礙了,就走不進來了。這些實際的例子就是告訴我們,性相本來圓融,它怎麼有障礙?障礙從哪裡來?從我們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來的。我們現在在這個世界,這些幻相都沒有障礙,極樂世界當然沒有障礙,因為知道這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現的、我們的識變的。心現就沒問題,心現就是知見,識變就是立知,知見立知,阿賴耶識。我們真心當中起一個念,變成阿賴耶,阿賴耶有變,心現它不會變。所以實報莊嚴土它心現,它沒有識,它沒有變化,極樂世界無衰無變。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是心現的,但是我們有識在變,所以它是無常的,它不清淨。知道這一切法心現識變就「不著不壞」,你不執著,它也不會壞,『性相圓融,一切無礙』。你真的懂這個,你讀《華嚴經》就趣味無窮,才知道什麼叫做佛家的富貴。性相圓融,四無礙法界。我們再看:
【二十二、知此,則知淨土與般若、求生與離相,語別而義實無別。舍此不圖,豈非自誤。】
『知此』就是知道這個道理,就知道淨土跟般若、求生淨土跟禪宗的離相,這個話不一樣,意思實際上沒有兩樣,不二。所以我們修淨土也有般若,般若當中有淨土。般若就是我們的自心,一切都是我們自心所現的,不出我們的心外。蕅益大師講信願行,信講了六個,第一個就是信自,自就是自心,第一要相信自己的心。相信阿彌陀佛也是我自心的阿彌陀佛,我也是阿彌陀佛心裡的眾生,那就不二了,不二當然有感應,當然能往生。另外就是《觀經》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一切法唯心想生」,「一切無如心真實」,這彌勒菩薩講的。都是心想生的,最真實是什麼?就是自己的心最真實。彌陀也是我自心,觀音也是我自心,釋迦也是我自心,藥師佛也是我自心,沒有一樣不是我自心。一切無如心真實,都是心,離不開這個心,所以求往生與離相,這個意義是一樣的。
我們看到一些老太婆,她能老實念佛,她這句佛號超情離見,暗暗的跟般若就相應,妙就妙在這裡。現在關鍵就是我們要能老實念,真能老實念,一切的這些業障煩惱都能夠消除無遺。我們現在問題是有夾雜懷疑,《淨語》講,「誤人第一是多疑」,「疑能生苦苦生疑」,「疑網纏心不易知」,這個疑就像捕魚的網,密密麻麻的纏縛在我們心裡,我們不容易發現。我們念佛總是我沒有懷疑了,我都放下了,事情一來,一樣也放不下,這是真的。所以我們有懷疑,自己不知道。斷疑就是聽經聞法、深入經教這一個方式,另外一個就是老實念佛。「咬定牙關念阿彌,念得疑情連蒂斷,到此方知我是誰。」你能老實念,也能把這個疑根給它念斷,念斷就成就了。所以淨土跟般若是沒有兩樣的,好像修般若就不能修淨土,修淨土就不能修般若,不是的,般若跟淨土是一不是二,淨土當中有般若,般若當中有淨土,這個我們要知道。『舍此不圖,豈非自誤』,如果你把這個捨棄了,那不是自己耽誤自己嗎?我們再看:
【二十三、當知不應住、無所住,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即色聲香味觸,供佛度眾,乃至養此色身,皆不能廢而不用。若能不著,何礙之有,當如是領會也。】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當知不應住、無所住』,應當知道不應該住,應該要無所住。無所住『是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不除其法」就是說,不是去排除這些事相,這些物質都不要了,不是,是心無住,心不著這個相,不落痕跡。關鍵在心,不是在事,因為事事無礙,事沒有障礙你,是我們自己的心在障礙自己。所以「是但除其病」,這個病就是心住(心著),除這個心病,不是去除外面那些法,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是我們心去著那個相,是這個問題,六塵沒有問題,所以不是除那些法,不是把這些統統去掉,不著色聲香味觸法,我統統不要看了,聲音我統統不要聽了,也不要聞了,也不要吃東西,也不要去接觸,心也什麼都不想了,不是這樣的,這樣就誤會了。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心不著,不落印象。外面的事,『供佛度眾』,我們供養佛、度眾生這些事,這些都是法,都離不開六塵。你看供佛要供具,還要水杯、還要香,那不是色聲香味觸法全部都有了嗎?舉出供佛這個例子,以此類推,所有一切法,『乃至養此色身』,我們這個身體,『皆不能廢而不用』。你不能說,我這個色身不著了,那也不要吃飯了,就讓它餓死,也不要洗澡,行嗎?不是這樣的,這樣去解釋這個無住,誤會就很大了!就是你該怎麼做,還是要怎麼做,「皆不能廢而不用」。這個道理很深,「乃至養此色身」,就是供佛,你要怎麼供佛?度眾,你要怎麼度眾?這個都要有善巧方便,都要有方法,我們沒有一些方便法也沒有辦法度眾生。所以我們養這個色身,也是有學問的。
以前的人是三代學吃、五代學穿,穿衣吃飯都要學習的。我們現代人是亂吃亂穿,我們現在實在講,不會吃飯,也不會穿衣服。說不會吃、不會穿,我滿會吃的,我是美食主義者。這個不學習,真的不知道。我是跟我們老和尚,聽他老人家開示的一點常識,你吃東西,他老人家以前在圖書館就常常跟我們講,你要吃季節菜。你吃的東西,最好在你生長三十里範圍之內的蔬菜水果,對你是最好的,因為你體質適合這裡。今天胡美君去買陽明山的土橘子,那個很難看,吃得我覺得很舒服,適合我的體質,因為我是在北部出生的,我在汐止出生的,體質適合這裡的氣候、土壤,還有這些蔬菜水果。春夏秋冬都有它的季節菜,多吃季節菜,身體才健康。現在人不懂,冬天吃夏天的,夏天吃冬天的;中國人吃外國的,外國人吃中國的,亂吃一通。所以現代人病很多,醫院生意很好,不相信你去看,客滿。怎麼來的?吃出來的,病從口入,不會吃。說養色身,我們會養嗎?不會,就是在糟蹋這個色身。這些也要學習,不能廢除,不能說這個不要。是叫我們心無住,不是說這些不需要,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所以皆不能廢而不用,世間的這些常禮,人情世故,待人處事接物,種種的生活,你不能說我統統不要,我無住,不是這樣的。是你心無住,但是事你要依照這些常禮去處理,那才是真正無住。所以無住生心,他有個生心,這個不能疏忽了。
『若能不著,何礙之有』,如果你能不著相,怎麼會有障礙?障礙就是我們心裡起了執著,障礙是從這裡來的;心裡不執著,這些事沒有障礙。過去在大陸有人聽我們老和尚講,一切統統放下,他真放下了,回去房子賣了,工作辭掉了,錢統統布施了,第二天沒飯吃,去找老和尚。還沒往生,那還要吃,他現在都沒了怎麼辦?我們老和尚跟他講,你完全把我的話聽錯了,是叫你心放下,不是叫你外面事放下!事你應該怎麼做,就要怎麼做。你看釋迦牟尼佛,佛是金剛不壞身,他可以不吃不喝的。不要說佛,有禪定功夫的人就可以不吃不喝。你看釋迦牟尼佛,他每天還要去托缽,托缽是走路,而且要打赤腳。古印度修行人都打赤腳,現在泰國出家人都打赤腳。所以我們現在看雕佛像,佛沒有穿襪子的,也沒有穿鞋子的,統統打赤腳,你不相信你去看。所以有一次我進佛堂打赤腳,他說師父,要穿襪子。我說人家佛都沒穿襪子,不然你去看佛像,有沒有穿襪子?因為佛都是托缽,都打赤腳。。所以佛每一天去托缽,那很辛苦,走路,也不能坐車,除了生病,你才不用去托缽。去托缽,比我們自己家裡煮飯更辛苦,托缽要走到街上,走到人家裡,而且托得到托不到還不知道,有時候遇到不學佛的人還把你轟出來,那個都要忍辱。他每一天也是托缽,托缽是為了吃飯。所以佛托缽,他的示現就像我們凡夫,你每一天要工作上班,為了什麼?為了三餐,為了衣食。這也就是說,佛的生活跟我們是一樣的,他也要吃飯,他也要穿衣,他每天也是很辛苦,都要去托缽。就像我們每一天也要上班一樣,就是為了賺錢,為了衣食。但是托缽完了,回來就腳洗一洗,我們現在說洗澡洗一洗,就打坐修定,所以生活跟我們凡夫是一樣。一部《金剛經》,就是看佛的生活跟一般人一樣,被須菩提看出,金剛般若就在很平常的生活當中,被須菩提看出來了,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這個不能廢而不用,不執著就沒有障礙,『當如是領會』。
【二十四、念佛,生心也。離相,無所住也。此心雖空空洞洞,卻提起一句佛號,正是生無所住心也。妙莫妙於此。求生原為證無生。離相求生同修矣。】
念佛就是生心,離相就是無所住。其實你念這句佛號,心裡『空空洞洞』就是無住;一句佛號字句分明,就是生心,這就是『生無所住心』。所以念佛法門,你念這句佛號就是無住生心。『妙莫妙於此』,妙!沒有比這個更巧妙的了。『求生原為證無生』,我們求往生,原來就是為了證無生法忍。『離相求生同修』,同步的,同修。這個是念佛法門它的勝方便,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看:
【二十五、行解方便,當同時並進。若解之一面,得其方便,則可以增智慧、養道心。若行之一面,得其方便,則喜怒哀樂,或不致牽動主人翁。亦不致矜張急燥,自是自滿。不然,正念必提不起,千萬勿忽。】
這一條主要是給我們講,『行解方便,當同時並進。』有解無行就說食數寶,解了,但是你沒有去行,好像幫人家算錢,跟自己沒關係;有行無解就盲修瞎練,亂修一通,修到最後走入歧途,走火入魔。所以應當解行並進。『若解之一面,得其方便』,解這方面,我們得到方便。聽經聞法,你讀經看註解就是求解,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養我們的道心,所以解門是在行門之前。『若行之一面,得其方便』,這個「行」就是修行,修行得其方便,我們得到那個方便法。『則喜怒哀樂』,我們凡夫總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五欲,總是會牽動我們的主人翁,我們自心總是被這些干擾。「得其方便」,『或不致牽動主人翁』,就是不會牽動到我們的主人翁,我們的心能夠保持在中和這個狀態。『亦不致矜張急燥』,也不會很急燥、很誇張,『自是自滿』,自以為是,自己覺得很了不起,也不會這樣。如果不是這樣,『正念必提不起,千萬勿忽』。這個方面,也就是我們淨老和尚為什麼提倡傳統文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實在講,這也是我們行的方便,我們念佛的助行。有這三個根,我們念佛功夫肯定得力。你有一個根就會得力,有《弟子規》、《感應篇》的基礎,念佛肯定幫助我們功夫成片,伏惑,幫助我們伏住惑業。我們的惑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欲,總不出這個七情,就能夠伏住、控制住我們惑。這個也是要方便,過去雪廬老人在台中對蓮友開示,講了很多伏惑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參考,非常好,也很實用。另外聽經是解,念佛的方法是行,解行我們要並重。我們再看:
【二十六、平時於起心動念時修。更須於對遇境緣時用功,以歷事而練心。修福修慧、與眾結緣、大慈大悲、自覺覺他、平等不二。但修慧不修福,仍是我相未除,諸佛未必護念。】
『平時於起心動念時修。』修行在哪裡修?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這個當中修。起一個妄念趕快轉成佛念,無論善念、惡念,統統轉成佛念,修行就在這個當中修。『更須於對遇境緣時用功。』過去先師淨老常講,你離開人事環境這些境界,那沒地方修行了。因為有這些境緣,我們才能夠歷事練心;離開這些人事環境,那修什麼?就沒得修了。所以不是自己去躲在一個山洞裡面修,那個沒辦法修。躲在山洞,那是明心見性的才有資格去躲在山洞,你還沒有明心見性,那不行,要出來歷練。
『修福修慧、與眾結緣、大慈大悲、自覺覺他、平等不二。』我們聽經聞法修慧,也要修福,福慧雙修。修福就是為大眾服務,為大眾服務就是跟大眾結緣。比如說我們來領眾修行念佛,也是為大眾服務;廚房作菜,來做義工,或者做職工等等的,這個都是為大眾。海賢老和尚做一個很好的示範,海賢老和尚他也沒有去閉關,你看他一生都是在做農,他是農夫,修橋鋪路,一天做到晚,但是他一句佛號片刻不離。你看從早做到晚,做到他往生前一天還在挖地,他就是跟大眾結緣,他種了這麼多五穀雜糧都供養大眾了,這修福。「與眾結緣、大慈大悲、自覺覺他、平等不二」,示現給我們看。所以現在我們出家人說去閉關修行,什麼事都不做了,那你修慧不修福,『仍是我相未除』,你的我相還是沒有除掉,『諸佛未必護念』,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你福慧修足夠了,你去打個佛七就可以達到一心。所以過去我們常常在圖書館做得很煩惱,事情這麼多,像我大師兄有一次跟我講,我們出家人都沒有放假,人家在家人還有假期,我們假期是更忙,二十四小時待命,這個是為眾服務,出家人就是修福、修慧,福慧修圓滿就成佛了。不能偏,不能修慧不修福、修福不修慧,應該福慧雙修,這才圓滿。
好,這兩句經文的節要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來念佛迴向。阿彌陀佛!
🔹哪兩個大法是成佛最快的❓
🔹搶奪我們功德法財的盜賊是什麼❓
🔹為什麼煩惱就是菩提❓
🔹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心」有哪幾種❓
金剛經講義節要—用念佛的淨念,治住塵之染念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五集) 2024/1/3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5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若心有住,則為非住。」這兩句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學習到第十二條,「觀照功夫,下手方法,若不得力。則念佛,心中有佛即是真實功夫。」今天我們接著請看第十三條,在一百二十五頁,倒數第三行:
【十三、起心動念時,即提起一句佛號,令佛與念,水乳交融,與虛空法界,成一大光明海。但如是驀直念去,心少昏散,便振作而融攝之。】
這一條接著前面一條連續下來。《金剛經》這兩句話經文就是反顯,一部《金剛經》講的就是四個字「無住生心」。六祖惠能大師,五祖跟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言下就大徹大悟,全明白了,全都通達了,就不用再講了。我們凡夫跟佛差別就是我們有住,佛無住。這個我們一般不好懂,如果認為我現在心裡都空了,什麼都不想了,這個叫無住,那這個就誤會了,你住在什麼都不想。所以過去有人坐禪,坐了幾百年,就在那邊打坐,他什麼都不想。坐到最後,整個身體跟木頭連在一塊了,好像化石一樣,連成一塊了。也有人坐在石頭上,跟石頭連成一塊了,但是人還活著,他就坐在那邊不動,也在呼吸,也能吃東西,就是不動,就變枯木禪了。那就是修錯了,他也有相當的定功,不然沒辦法坐幾百年。但是那個功夫最高大概能生到無想天,無想天,什麼都不想,什麼念頭都沒有了。無想天,什麼都不想,就是說他空了,他誤會這個就是涅槃了,誤會這個就是無所住,但是他是住在無想,那還是住。有想是住,無想他還是住,般若不好懂就是在這裡。都怕誤會,但是不能不講,也不能不學,畢竟佛法主要就是講般若,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法了。因此《般若經》佛講了二十二年,為什麼講那麼多?不好懂。你真懂了,那你一個念頭轉過來就成佛了。成佛難不難?不難,就一念之間。經文講得很直接的,我們不懂。你真懂了,那你成佛就在剎那間,你一念轉過來就是佛。好像一個翻掌,你翻過來就是了,我們不懂就翻不過來。
像《楞嚴經》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這個知見,這是我們的自性,但是現在問題是這個知見當中再立一個知,你就有對待的,就有能有所。立了這個知,四相就出來了。《楞嚴經》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你把它建立起來,建立能所,一個對待,那不就四相都有了嗎?離就沒有了,那本來就沒有。本來沒有當中,我們把它立起來,問題就出在這裡,變成無明了。這個是很直接的,佛講這個你懂了,你馬上就剎那成佛。也不用三大阿僧祇劫怎麼修,你一念轉過來就是,這個叫圓頓法;也有漸次法,漸修的,都是佛講的,都需要,眾生根器不一樣。佛當然希望眾生趕快成佛,最好是他講了我們就馬上開悟了,那就不用那麼麻煩了。不懂,他才要一直講,才要講很多;如果懂了,那就不用再講了。禪宗講開悟了,不用講了,舌頭掛牆壁。舌頭掛牆壁,就不用再講了,你明白了。
所以「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你不住有,你就住空,我們凡夫總是要抓一個,這個就是住。無始劫的一個習氣,你總要抓一個。這個大家好好去參,參透了,你就開悟了。所以「本來無一物」,六祖講,不是本來無一物嗎?那你住就有物了。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過去先師淨老要求我要隨文入觀,那不是唱得很好聽就好了。唱一唱,念一念,這個是結結緣。經文還有這些開示,你要念到哪裡就入那個境界,入觀就是要觀照。你不懂起觀,那不得受用,那只是念。念了,不懂,念了也不懂。有的人去分別執著,以為懂了,那也是不懂。難就難在這裡,這要真懂才行,真正懂才行。所以住,他就是有一物了,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這個又有一物了。你有一個本來都沒有那一物,那個又是住了。所以你起心動念,「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能想得出來,你說得出來,你離不開四句。四句就是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你總離不開這四句,四句百非。你起心動念一開口,離不開這個四句,這個就有住了。
無住不是什麼都沒有,就像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你看這個珠(摩尼寶珠),它能照外面的相,但是珠體絕痕,它有沒有黏上去?沒有。清清楚楚,這個就叫做照,「照見五蘊皆空」。因為它沒有黏上去,好像我們照鏡子,男的來,現男相;女的來,現女相;出家人來,現出家相;在家人來,現在家相。那個鏡子有沒有黏上去?沒有,但是它能夠現相。現得清清楚楚,一絲毫都沒錯,但是那個鏡子乾乾淨淨,它本來無一物。鏡子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但是它能現種種的物。所以本來無一物,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這個不能體會錯了,這一點我們同修大家要常常記在心裡,提起來,這個就提起觀照。我們這個心,就像鏡子一樣。般若是什麼意思?般若就是我們的靈知心。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第二時的開示,心有多種,「肉團心」,這顆心臟,父母生的。再來就是「緣慮心」,在善惡順逆境界上種種分別者是,這緣慮心。第三個是「靈知心」,靈知心,「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它絲毫沒有受影響;你開悟了,「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所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現在錯就錯在把緣慮心當作我們的心,現在我們問題出在這裡。阿難,在《楞嚴經》佛問他,你的心在哪裡?我現在能夠思惟想像,這個就是我的心。佛說,錯了!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你分別六塵的影像。就是中峰國師講,那是緣慮心,那是妄心,你把那個妄心當作你自己的心,錯了!我們迷了,起一個妄念,把那個妄心認為那個就是自己的心,就錯了。所以才會起惑、造業、受報,就是冤枉受這些虛妄之苦。般若就是我們的靈知心,靈知心每一個人都有,哪一個人沒有?中峰國師不是開示很清楚嗎?「人人本具,箇箇不無」。連螞蟻都有,但就是不知道!那個心就是般若,你認識那個心,那你就成佛了。明心見性,明白自己的心,如實知自心,那你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所以成佛最快的,就兩個法門,第一個就是達摩傳來那個禪。《金剛經》就是叫你認識這個般若靈知心,如實知自心,那你一轉念就成佛了。那是最直接的,叫直指,直接指出你的心源。第二個就是彌陀大法,我們悟不了,那就彌陀大法,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這個也是一生成佛。靈知心是最直接的,金剛般若跟淨土是一不是二,你不要切割。淨土有般若,般若有淨土。淨土是相、是有,般若是空,那個有就是從空出來的,就像鏡子,問題就是你不要去執著,我們現在問題是出在執著。因此我們要認識這個心,靈知心就是般若,般若就是靈知心。靈知心在哪裡?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我們人死了,靈知心它也不變;你生了,它還是不變。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所以人沒有死,哪有死?他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現在看到生死是這個身體,這是假的,這個身體是假的。我們現在去執著這個假的,把那個真的就迷失了,不知道了。佛法的教學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的心,叫如實知自心,就是認識你的靈知心。這個靈知心,你在極端煩惱當中,它還是在照。「照見五蘊皆空」,它在照,無時無刻不照,只是我們不知道。你在極端煩惱當中,靈知心就像如來在那邊打坐,結跏趺坐,你煩惱得不得了,它在那邊如如不動,那個心。你認識了那個心,那你所有問題統統解決了,所有佛法你全部通達了。一心是什麼?就是我們這個靈知心,一心不亂那個心。你認識這個心,那你現在所有的煩惱,就是如來究竟覺。這個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通,煩惱就是煩惱,究竟覺就是究竟覺,煩惱就不是究竟覺,究竟覺就不是煩惱,我們現在總是有對待,你有能所,有對立。對就不能是不對的,不對的就絕對不是對的,這個就邊見,總落到一邊。其實這個世間事,你看對當中有不對,不對當中也有對的,事實是這樣。對就不能是不對,不對就不能是對,我們總是執著這個,凡夫就是這樣。事實不是這樣,我們要放下這些執著。實在講,你住就著相,著相就是你迷惑,起惑就造業、就受報,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六道輪迴也是假的。所以佛勸我們一切都不要住,那你就沒事了,你就解脫了。
所以一部《金剛經》千言萬語,就講兩個字「無住」,無住生心,這個要好好體會,無住不是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不是本來都沒有。這個性體,它本來無一物,它是空寂的。這個是講到真諦,真諦一法不立,都沒有。但是俗諦萬法圓彰,俗諦就是相,這個鏡子它空的,但是它能照萬物,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能現相。像電視的螢幕,它能現相。螢幕是空的,它本來無一物,但是它能現無量無邊的物。當現無量無邊的物,它還是本來無一物,這個我們不能落到一邊去。所以空有不二,叫不二門。《心經》不是給我們講很清楚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所以這個不能體會錯了,體會錯了,那就麻煩了。體會錯了,古大德講,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著空比著有更麻煩。應該空有不著,不住,不著就是不住。所以「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我們六根接觸無非就是六塵境界,不住,不住就是照。實在講我們都是在照,知見是什麼?我們看得很清楚,聲音也聽得很清楚,這個叫知見。明明白白,這個就是自己靈知心的作用,就是在照,好像鏡子在照。現在問題我們等一下來給它立知,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的問題,那個你轉過來,那你就剎那成佛了。所以《般若經》它的殊勝就在這個地方。
我們不是像六祖上上根,所以佛也不厭其煩講很多。從很多角度、很多方面,從正面、從反面講,我們要有耐心去學習體會。第一個就是靈知心,如實知自心,你知道自己這個靈知心,你當下所有的煩惱就是究竟覺。為什麼?煩惱跟菩提不都是這顆心嗎?不是另外有個心,同樣是這個心。好像冰就是水,水就是冰,你那個水冷凍起來變成冰,把它融掉,它會變成水,它的本質是一樣的。冰跟水,它本質就是水,冰好像煩惱,水好像菩提,所以大乘經常講「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菩提,這個我們就不好懂,為什麼煩惱就是菩提?因為煩惱跟菩提都是你這個心,不是有一個菩提心、一個煩惱心,不是。就是那一個心,同樣那一個,只是迷悟,你悟了就叫菩提,煩惱就是菩提;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是一回事情,關鍵在迷悟。這些我們大家好好體會,你體會到了,那學佛很有趣味的。如實知自心,這個叫佛知見,佛的知見。佛的知見,我們現在把它立一個知,立一個知就是變無明。起心動念,無明,有能有所,有對待,有四相,統統出來了。「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要好好去體會,禪門跟淨土,我們都可以同時來學習。
所以我們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他是禪宗大徹大悟,後來修淨土。所以他有一首偈講,「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這個相得益彰,禪幫助我們淨土提升功夫,淨土幫助禪,因此永明延壽大師他也提倡禪淨雙修,所以他才說「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禪宗的祖師,他是禪宗法眼宗的祖師,也是淨宗的祖師,兩個宗的祖師。他寫了一部《宗鏡錄》,過去先師淨老也印,他把佛的一大藏教用一百卷的《宗鏡錄》說明。這個就是教下,跟你講,講到你開悟。不懂,一直講,講到你開悟,這是教下。這個叫教下,止觀,給你講。禪門他不跟你講,直接,就不立文字,方法不一樣。教下,用語言文字給我們講到開悟,《宗鏡錄》它是最圓滿的,但是不好讀,你要很有耐心去讀,那個不好讀。這也是永明延壽大師他的一個巨著,過去先師淨老也提倡印《宗鏡錄》。看這個需要時間,沒有時間,我們也要抓一個核心的、重要的來修。佛法可多可少,就看我們個人的因緣。我們修觀照,觀照什麼?觀照我們這個心。我們做法會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念了半天,我們五蘊也不空,我們苦厄還是一大堆,災難一大堆。問題是我們用想的,我們是妄想,我們不會照。你照,就像鏡子一樣照,原來那些都是虛妄的,你就度一切苦厄了。我們現在用想的,把這個都當作真的,當然我們苦厄度不了,五蘊也空不了。空不了,實際上它還是空的。所以觀自在就是觀自己在不在,就是我們這個自心。
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也講,你一下子沒有觀照般若就如同死人,好像死人一樣,就被無明又來當家做主了。所以要提起觀照。觀照沒有提起,就好像你又進入黑暗了;觀照提起來,就好像太陽當空,照得很清楚。蓮池大師也提倡般若,我們淨宗八祖。所以不是說淨土宗祖師統統不提倡,你看蕅益祖師、印光祖師,都是大徹大悟的。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用一個比喻,他有一次坐轎子,以前轎子有窗簾,手可以伸進去。天黑了,沒有燈火,轎子在夜行,就有人手伸進去,去摸他的頭。摸他的頭幹什麼?他以為裡面是坐一個貴夫人,因為坐轎子要有錢人,不知道是一個和尚。貴夫人以前金釵都插在頭上,他去偷她插在頭上的釵子。結果去摸,摸到一個光頭的,什麼都沒有。後來蓮池大師(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很生活化,很有趣的)他就講,他就連接到般若,如果你一下子沒有般若觀照的功夫,就像忽然天黑了,小偷、強盜就來了,他就來偷你的東西。他就是坐在轎子,人家手伸進來,要搶他的東西,趁天黑沒有人看到,他去摸。天黑他比喻作無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黑暗就是無明,無明出現了。因為你觀照功夫失去了,無明就出來了,無明那些盜賊就來了,搶奪你的功德法財。所以他說不可須臾離觀照般若。一下子離開,就像晚上天黑了,盜賊就來了。盜賊形容、比喻作無明,煩惱賊。如果你提起觀照般若,就像白天太陽光很大,照得清清楚楚,盜賊都不敢動,就用這個來形容比喻。他把生活上遇到的,就把它連接到佛法的修行,所以這個很有趣的。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照自心,觀照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自己的心具足一切功德,如果你認識了自己的心,那你什麼功德都具足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什麼都有了。所以如實知自心,這個就是很直接的。觀照功夫如果不得力,我們修淨土,還有一個補助的方法,就是念佛。我們提不起觀照,那就念佛,你念佛就是觀照,那這個我們就比較用得上。心中有佛就是真實功夫,你心裡不要忘記這句佛號,那就是真功夫了。
所以『起心動念時,即提起一句佛號,令佛與念,水乳交融』,我們這句佛號跟我們的念頭,好像水跟乳交融在一起。我們的心跟佛交融在一起,『與虛空法界,成一大光明海』。這句佛號,盡虛空遍法界,因為法身就是遍一切處。所以我們念這句佛號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因為法身遍一切處,我們的自性也遍一切處。『但如是驀直念去』,就一直念下去。不管念得好,或者念得不好;念的功夫得力,或者不得力,只要字句清楚,明明白白,一直念下去。在歡樂當中也念,煩惱當中也念,在種種的環境,總是不忘記這句佛號,這個就是有功夫了。如果常常忘記,還是沒功夫,我們就是要在這個地方去提起。『心少昏散』,就是說如果有一點點昏沉,或者散亂,『便振作而融攝之』,就是要提起精神。在《淨語》裡面講,念佛最忌精神渙散。字句不明白,聲調念得怪怪的,這些都是念佛的忌諱。在《淨語》裡面講念佛的這些原理原則,非常重要。只要清楚明白就好,其他一切放下。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妄念。「妄想千般都莫管」,就不要管它,你就一直提起,就是一直念下去,這個也是補助我們觀照的功夫。我們現在念佛有兩個提醒的,一個就是念佛機,一個就是念珠,你摸了念珠,就自動的會念了。所以念珠(手珠),還是大家要戴一下,提醒念佛。我常常戴著,拿起來,很自然就會心裡默念。如果沒有拿著念珠,等一下跟人家講話,又忘記了。所以念珠,它也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念佛。我們再看第十四:
【十四、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超出塵外者,性體本如是故。常作此觀,令此心空空洞洞,則念佛時,便易得力。】
這一條,『常令其心等虛空遍法界超出塵外者』,因為我們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自性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整個宇宙,整個虛空法界,統統是我們的自性。所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心就是包太虛。心多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沒有邊際。「常令其心」,也就是說,常常提起我們的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在一個小範圍。整個虛空法界就是我們的心,就好像我們作夢,夢境當中,山河大地,有自己、有別人,夢境就是我們的心現出來的,整個夢境就是我們的心。我們醒過來看到這個世界,那也是夢境,整個夢境也是我們的心,沒有離開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心,這些都沒有,這是我們的心。所以叫如實知自心,這一切就是我們的心。所以「等虛空遍法界超出塵外者」,因為性體它本來就是這樣。
『常作此觀』,讓我們的心『空空洞洞』的。「空空洞洞」,一般講就是放下萬緣。要讓心空空洞洞,金剛般若也是一個幫助,幫助我們放下。我們總是執著,為什麼執著?因為我們都是把這些當真,就會在這裡計較。先師淨老他講《華嚴妄盡還源觀》,講起心動念,一秒鐘就二千一百兆的念頭過去了,這個生滅同時。這個也是《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就是它的速度太快了。我們念念當中,都一直在變,前面一念跟後面一念,就不一樣了。前面那個跟後面這個就不一樣了,所以這個當中無我,沒有一個我,前念滅後念就生了。我們起心動念就叫無明,那個念,如果你停下來,那你就大徹大悟了,前後際斷。前念滅了,後念還沒生,這個當中你斷了,前後際斷,那你就大徹大悟了。這些功夫,我們原理都要知道,我們能用多少,盡量。如果不行,我們還有念佛來補助,這個是我們兩方面都可以並存。所以你心空了,念佛當然就比較容易得力,心空了。我們再看第十五:
【十五、念即是佛,佛外無念。我與彌陀,本與十方諸佛、法界眾生,同一性海,無彼此、無差別。念念上求、念念下化。所向無前,至誠念之而已。】
『念即是佛,佛外無念』。《華嚴念佛三昧論》,清朝彭際清居士編的,根據《華嚴經》的理論,他編這個論。他的論文裡面寫念佛,有念法身佛、有念報身佛、念應化身佛,還有我們持名念佛,念佛名字。最高念法身佛;那你不會,念報身佛;報身佛又不會,念應化身佛;不會,那念名字,我們現在都念名字,持名念佛,我們現在就念名字佛。《華嚴念佛三昧論》你明白了,那也是很有趣的。你念法身佛,虛空法界一切諸佛,都念了。自己本身,跟一切諸佛法身,是一不是二。所以臨命終你念彌陀法身,這個是比較高的念佛方法,把這個身體放下,你自己的法身跟彌陀的法身就相應了,合而為一,就往生淨土了,還有念報身佛、念應化身佛。現在這些我們不會,就念名字佛。但名字佛,我們不要小看,名字大家都會念,沒什麼。但是那個沒什麼,就是最有什麼的,這是我們不懂。念名字佛,他通實相,就是暗合道妙。禪宗參禪,明合道妙,這暗合道妙。禪宗直指,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你懂了就是佛,不懂就是凡夫,就是沒有當中的。我們念佛,你就一直念下去,什麼都不懂,念到最後,暗暗當中跟實相就相應。所以一些老太婆念了三年,站著往生,她們都念到理一心。她什麼都不懂,都念到理一心了,因為她暗合道妙,因為她能老實念,她不懷疑,就這麼老實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她這樣一直念下去,自自然然她就相應了。只要能放下萬緣老實念,自然就相應了,也不必再求什麼方法,像大勢至菩薩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我們看到這個十五條,「念即是佛,佛外無念」。「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們的心、我們的念就是佛。是心是佛,我們這個心就是佛,我們本來就是佛。本來是佛,現在你念佛就是作佛,是心作佛,還是這個心。所以,念即是佛,佛外無念,佛以外沒有念,念以外沒有佛。
『我與彌陀,本與十方諸佛、法界眾生,同一性海,無彼此、無差別。』沒有差別,好像室裡面燈這麼多,燈光在一個屋子裡面,它都融在一起,沒有差別了。這個燈光就是好像法身,都交融在一起。有個別的,一個燈泡、一個燈泡,這個叫不一不異,不二。同一個性海,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無彼此、無差別」。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跟一切諸佛沒有兩樣,完全平等。所以不學佛講平等,怎麼講都不會平等。因為你不了解事實真相,你分別執著計較,怎麼會平等?根本就不可能平等。你學了佛,明白佛法的道理,那真平等,本來就平等。不平等是從哪裡來?你為什麼會覺得不平等?因為你有分別執著。本來平等當中,你把它分別執著變成不平等,是自己找的。所以沒有差別,我們跟諸佛都一樣。
『念念上求、念念下化。』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神只有一個,其他都是神的子民,你不可能成為神,那個是宗教。佛教它是教育,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你自己本來就是佛,所以這是教學。所以「念念上求、念念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菩提,到最後歸無所得,你不要有個得,我要求得菩提,你又住了。《心經》跟我們講,無所得。《般若經》講,「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不可得,你偏偏要有個得,那又住了,那個就住了。所以上求佛道,也無所得;下化眾生,也無有眾生得滅度。《金剛經》講,度無量無邊眾生都成佛了,「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他天天度眾生,但是他不著度眾生的相。我度了好幾個眾生,今天又度幾個了,這個又是住,又是著相了。
『所向無前,至誠念之而已。』「所向無前」,至誠念佛而已,至誠心念,這樣就對了。不要管那麼多,念得好、念不好,我這樣念能往生嗎?我還要念多久才會見到佛?那這個就很麻煩了。又懷疑了,念妄想了,又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心裡總是在念這些。我們現在就是念得好也好,念得不好也好,反正我們就學印光大師,念佛等死,死了這個臭骨頭,隨便人家愛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這樣就放下了。天然老僧,一個老的出家人,他說要到山上去念佛,死了之後,他的骨頭要進到普同塔,去請示覺明妙行菩薩。覺明妙行菩薩給他開示,你還怕死了這付老骨頭沒地方安頓,你還沒死這個身體就沒有用了,那死了之後,你這個骨頭還能做什麼?就勸他不要想那麼多,既然生病,好也好,不好也好,反正念到往生,這個身體隨便人家怎麼處理都好。就勸他放下萬緣,老實念佛,「至誠念之」,老實念,就不要罣礙那麼多了,這是很重要。我們再看:
【十六、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染念。念佛之念,雖非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之妙用。何以故?真如是清淨心,佛念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相應故。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
我們打妄念是染念,污染了,這個念頭不清淨。念佛也是有念,還是有念,不是無念,它叫淨念。這個就是用念佛的淨念來治我們住塵的染念,這個是『勝方便』,殊勝的方便法。我們剛才講,有兩個大法是成佛最快的,一個是如實知自心,一個是彌陀大法。我們這個染念,為什麼不得不借念佛之淨念來治這個住塵的染念?我們的染念就是起心動念,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染念我們要說一說,我們造成六道生死輪迴,第一個就是見思惑,第二塵沙惑,無明惑是根本,起心動念。染念就是十使,五利使跟五鈍使。這個使就是指使,好像人家指使你這麼做,你就照著這麼做。五利使就是見惑,知見的見,見惑。見惑的五大類,第一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凡是跟佛講的不一樣,統統是邪見。無論在家出家,你的思想觀念跟佛講的不一樣,統統是邪見。不是出家人、學佛的人統統是正見,不一定,不是這樣。沒有學佛的人,他邪知邪見,我們知道。但是學了佛的人,也不一定他是正知正見,無論在家出家。見惑,第一個就是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保養這個身體、練這個身體,執著這個身,放不下。像外道,古印度有很多練身體,練仙,練符籙、煉丹、練氣功。在中國道教,他們修仙是可以成仙,仙有天仙、地仙、人仙。《感應篇》講,你要修天仙,要立一千三百善,地仙三百善。仙是什麼?長生不老,他可以駕鶴飛升,壽命很長。修得很好,跟天人一樣,壽命都很長。但是長還是會到,縱然你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四千大劫,那不是八萬四千歲,劫!那個叫長壽天,但是時間還是會到,時間到他還是會墮落,不是無量壽,所以那個就不究竟。五利使,第一個身見,我們每一個人都執著這個身,放不下這個身體。第二個邊見,對的就不能不對,不對就不能對的,總是一邊,對立的,這個叫邊見。邪見,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統統歸在邪見;跟佛講的不一樣,統統是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是那個因,他認為是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認為是那個果,因果他搞錯了。好像印度外道持牛戒、狗戒,看到牛吃草生天,因為外道他們也有神通,看到牛吃草生天,以為吃草就是生天的因,就學牛去吃草了,結果到最後也沒生天。那個牛為什麼牠生天?牠過去也有修五戒十善,但是牠也有造惡業,那個惡業先成熟,牠要先到三惡道,那個報報完了,牠過去世修的善業成熟了,是這樣生天的,他搞錯了。他搞錯了,以為是吃草生天的,狗吃大便生天的,那完全搞錯了,不是那個果報,他認為那個果。這個就五種錯誤的見解,這個叫見惑,八十八品,這個叫五利使,利就是說它很猛利。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這個比較鈍,藕斷絲連,這個叫思惑,八十一使。五利使、五鈍使合起來,就是我們一般講見惑、思惑。
第一個就是見,見是第一個,最重要的。你要剎那成佛也是這個見,你要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成佛,也是這個見。關鍵在見不一樣,你是漸次見,還是大圓滿見?善知識傳授你的就是那個見,「師以知見為體」。見是第一個,你看見惑,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你第一個錯了,後面統統不正了。所以你沒有把見思惑,這些煩惱搞清楚,你怎麼苦修、怎麼用功,統統不相應。那個就變成無益的苦行,你修來修去,增長貪瞋痴慢,修到最後,恐怕搞不好還要到三惡道去。你怎麼修都不對,修得不對路。所以經教不能不學,不能盲修瞎練。學習的態度在謙虛,還有至誠恭敬,善知識講的他才能真正理解。如果他沒有那個心,善知識講的到他心裡,他跟你一捏就變了,就變質了。到他那邊就不一樣了,他體會不到。所以在恭敬心。恭敬心,他一聽就懂了;沒有恭敬心,他聽就變質了。講得沒錯,但是佛講的到我們這邊怎麼都變了?變成邪知邪見。他加他自己的意思,自己認為的,這個夾雜進去,知見就不正,就沒有正見。所以師以知見為體,就傳授這個見,關鍵在這個見。所以這個見很多種,凡夫執實見,執著這一切都是真的。外道有外道見,各個見解不一樣。小乘有小乘的見,小乘的見解,南傳佛教,大乘非佛說,他們的見解,他不承認大乘佛法。大乘有唯識、有中觀,也有本淨,最後是大圓滿,開大圓滿見那最可貴的。圓教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教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效果不一樣,所以這個見可貴。
我們要先認識這個染念,什麼叫染念?就是十使,五利使、五鈍使。五利使、五鈍使,你開悟了,自然就變佛知見了。五利使、五鈍使,這個叫做眾生知見。我們眾生的知見,就是一天到晚生煩惱,這個叫眾生知見。如實知自心,我們的靈知心叫佛知見,如果你認識這個佛知見,那是最直接的。眾生知見轉成佛知見了,煩惱即菩提,那是最直接的。這個我們不會,那就是用信願持名,念阿彌陀佛,這是佛知見來對治我們的眾生知見,這個就是次一等。我們不是上根利智,沒有辦法如實知自心,那就用信願持名念佛來對治我們的眾生知見。眾生知見,念佛念到最後就變佛知見,就是這樣,這個叫做「勝方便」,這個我們大家都比較容易下手。如果你真懂得靈知心,那很直接的,你就是佛知見。你悟了佛知見,眾生知見自然就沒有了。你真正開悟了,你還在生死當中就常入涅槃。這個我們也搞不懂,生死就生死,我們現在凡夫怎麼會入涅槃?事實就是這樣。煩惱慢慢就沒有了,因為你用自性的般若智慧在照。自性般若智慧現前,起作用了,它自然就沒有,「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就是我們的靈知心。這個我們不會,就用念佛,用佛知見來對治眾生知見。第一個禪門,還有教下,把眾生知見翻過來就是佛知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你就是佛知見,那就很直接的。這兩個我們都可以同時修,大家修看看,下個星期來看開悟了沒有?
但是你要常常在心裡提起,涵詠。前面江味農老居士教我們這個經義要常常在心裡提起來,在生活當中常常提起,那個就是觀照、就是薰習。就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沒有的,就想這些,這個對我們成佛有幫助,其他是假的。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如實知自心,一個彌陀大法,這個成佛最快的。另外就是密宗,他們成佛也是很快,密宗也有層次不同。密宗有大手印,那跟禪宗達摩傳的一樣,密宗的恆河大手印。所以在一九九O年到北京,我們師父叫我拿《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給黃老去校對。我也請教黃老,因為他有學禪、學密、學教、學淨土,跟夏老一樣,禪、教、密、淨都通達,大通家,他們大通家。他說現在學密的人學得很淺。我說什麼叫淺?他說大家學的密都是比較低級的。我請問什麼叫低級?他說壇場很多,弄得很熱鬧,那是低級的密法。我說什麼叫高級?他說高級什麼都沒有,有時候就叫你觀一個字,「聲字皆實相」,聲音跟種子(字),都是實相。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統統是實相。所以黃老他講(他也是在夏老師那邊學的),淨土是密宗的顯說。所以禪就是直指人心,密它這個大手印,它跟達摩傳來那個禪是一樣的。他跟我講,那個是最高的密宗,最高。印度傳到中國來的那個唐密,傳到西藏叫藏密,日本的密宗是從中國唐朝傳過去,叫東密。東密、唐密只講到三密相應,還沒有講到大手印。大手印是藏密,大手印就是跟達摩傳來那個一樣的境界,就直指人心,直接的。悟就是佛,迷就是凡夫,沒有當中的。一正一反,看你能不能反得過來?大家可以修看看。
你常常想這一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楞嚴經》講的,我聽了幾十年了,我十九歲第一部聽的就是《楞嚴》。聽了,什麼也不懂,什麼叫「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就是聽一聽,現在再讀《金剛經講義》有一點體會了,不然以前我們師父講的我也聽不懂。現在聽,我們師父都講得很清楚了,我都不懂。所以過去我以為懂了,我們師父常常說,我講經沒有一個聽得懂。我就很疑惑,我都聽懂了,怎麼說我不懂?現在再聽,真的不懂。現在才有一點體會,他講的是什麼。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眼睛看是知見,這個就是我們的自性,沒問題的。你張開眼睛一看,看得清清楚楚,照。但是等一下那個意識心,第七識就來了,那個來了就變成無明了,是這樣。如果你保持這個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照。這個我們不懂沒關係,慢慢參有一天你總會開悟的。因為這個自性,你本來就是佛了,也不是本來不是,本來不是你就當然不能成佛。明明你本來就是佛,就是這個,你天天都從來沒有離開過它的,就教我們認識這一個。所以用佛知見來治眾生知見,這個就是勝方便,殊勝的方便。我們沒有辦法用禪的方法,用念佛的方法,那更殊勝、更方便,直接用佛的知見來對治我們這個五利使、五鈍使。對治五利使、五鈍使,也要講清楚,要聽清楚。這個有一個字沒聽清楚,你就又誤會了,要信願持名,那才是對治。不是說我念念,你一面念一面又不相信,也不發願要去極樂世界,那還是不行的。信願行,三資糧,淨土資糧,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開示我們就念到耳熟了。念到耳熟了,大家都會念、會背了,但是沒有真正去體會什麼叫信願行?信當中有願、有行,願當中有信、有行,行當中有信、有願。這個信也不容易,我們現在說信,這個信是無止境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是半信半疑,我們現在是有信,那你要透過這個行(念佛)來證實我們信的這個事情。你透過行,行就是你念佛要有功夫,念到心清淨了,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那當然你就信了。現在為什麼不信?沒看到。到底有沒有?到底我能不能去?是不是?這個就疑了。但是疑怎麼辦?「疑能生苦苦生疑」,「誤人第一是多疑,疑網纏心不易知」,那怎麼辦?就「咬定牙關念阿彌」,咬緊牙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這樣念,「念得疑情連蒂斷,到此方知我是誰。」原來自己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但是你要把這個疑根用念佛把它念斷。「疑網纏心不易知」,我們不要說我們沒有懷疑。
好,我們今天時間到了。
🔹持戒會生煩惱是什麼原因❓
🔹如何知道知道我們住塵的心有多嚴重❓
🔹為何逆境、苦難也是增上緣❓
金剛經講義節要—如何發起出離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四集) 2024/1/1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4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一百二十五頁,我們從第十條看起:
【十、當知念佛求生法門,正為發大道心者說,兼為餘眾耳。《起信論》云:「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往生不但信根成就。且已分證法身,分身百界,廣度眾生。】
今天我們從這一條看起。前面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這是《金剛經》講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我們凡夫就是有住,不是住空就是住有,住六塵境界。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接觸、意思想,總是都有住,住在六塵,住塵生心。佛勸我們要「無住生心」,不要住塵生心。無住生心,我們就得解脫、就得自在了。因為住塵生心,那就惑業苦,苦就來了。因為一有住,就有妄想、分別、執著,有住了;有住,我們就有愛憎,愛恨情仇這些分別執著,種種的這些迷惑(惑)就生起來了。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苦報,這就是我們輪迴六道,不能出離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住;住就是執著,你執著。不但世間法不能執著,佛法也不能執著。比如說持戒是佛法,但是你不能執著持戒那個相,你執著持戒那個相,那你看到不持戒的人,你就生煩惱,你就住了,住在那個戒相了。應當怎麼樣?你要持戒,你又不能住。你看到別人不持戒,你也就會如如不動了,也不會生煩惱,不然你看到就討厭,就生煩惱了,生煩惱就是住了。所以為什麼要有般若?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沒有般若,前面五度你修得再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不能出六道。你得到禪定,住在禪定那個相,你就不能提升,就停在那裡了。一部《金剛經》,從凡夫到成佛,就是一個無住到底,一空到底,空有都不住。這個道理很深,我們要細心來體會。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住,特別我們無量劫來煩惱習氣很重,雖然我們學了《金剛經》,也明白一點道理,但那個境界起來,我們還是住,很習慣的就是要住。修行也就是在這個當中修,在人事當中修,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這方面講得特別多。因此前面江味農老居士也講,你不一定說要打坐、靜坐才能參這個,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迎賓送客,日常工作,時時處處將自己所領會的這些義趣存養在心中,常常放在心裡,悠游涵詠,自己常常提起,不要間斷。這個跟念佛的道理是同樣的,那個就是薰習,就是觀照。因為你這個經義常常在心中悠游涵詠,常常提起,你提起一遍就加深一次印象,就是你薰習這個力量都會不斷的增加。所以這個是我們功夫得力很重要的一個地方,就是要時時刻刻提起,不要忘記了。所以不一定要打坐觀照,不一定說你坐在那邊才能觀照,你平常生活當中行住坐臥,統統可以提起觀照,這個就很方便了。如果能這樣用功,那就無明漸漸會淡化,菩提就增長,就排遣我執了,因為我們我執無始劫來都很嚴重的。
執著世間法不行,執著佛法也不行。過去先師淨老常常在講席當中講,它是破執著,不是叫你換對象。因此佛法超越這個,就是無住。這個修行方法是很親切,也很實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用得上。如果我們一定要有時間去打坐,不要做事,我看很少人有這樣的一個因緣,多數人都有工作、有家庭,免不了這些生活方面的需求,每天要做一些一定的事情。我們看到江老居士這樣的一個開示,我們也就沒有一個人不能修。特別海賢老和尚是我們的榜樣,你看他一天做到晚,往生前一天還在挖地,他自在往生。那就說明什麼?他念佛、修行,工作是沒有妨礙的,唯一的妨礙就是自己的心。你自己心有住,自己心有執著,我們自己心放不下;放不下,你在那邊打坐也是沒有用,也是解決不了問題。如果放得下,你去閉關打坐也可以,不閉關打坐也可以,都看你的因緣,這個就沒有一定的形式,但是實質上都是一樣的,就是要看破放下,無住。無住,我們就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我們具體的就是要布施,從布施下手,我們透過布施才知道我們住塵的心有多嚴重,你才會發現。你沒有實際去布施,你感受不出來,好像我都沒住,其實我們住了,很嚴重,我們自己沒有發覺,所以當我們要布施的時候捨不得,好像割肉一樣。像我們師父上人說,章嘉大師教他開始修布施,那個時候又窮,有一毛布施一毛,有一塊布施一塊,像割肉一樣,為什麼?還是有住。就用布施把那個住,比如住在錢財這個心,就把它慢慢布施掉了,那就無住了。舉出一個例子,我們就知道以此類推,舉一反三,任何統統是布施。外捨六塵,內捨六根,這個就是無住生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具體的行法從布施下手。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心有住,那就不是真正的住。佛講的法,它是雙關。若心有住,比如說,你覺得你心無住了,那個就是有住,這個大家要知道。所以你無住也不能住,才是真正無住。這個不是我說我已經無住了,那你又起一個無住的念頭,這個無住的念頭就是有住,所以要連那個念頭也沒有。「若心有住,則為非住。」六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總是有這麼多塵埃,有這麼多煩惱。如果跟我們講最直接的,就是煩惱本空,本來沒有煩惱,煩惱是我們虛妄的妄想分別執著所生出來的一個幻相。還是自己生出來的,不是本來有個煩惱,我們現在要把它斷掉,不是的,煩惱本來沒有,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自心起了分別執著,你就有愛憎了,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不知道這整個宇宙都是自己心現識變的,別人也是你自己心現的。好像我們作夢一樣,夢中你有夢到其他很多人,也有自己,還有種種的境界。那無論好夢、惡夢,你醒過來,夢從哪裡來?是不是從自己心生的?心生的,那整個夢境就是自己,整個夢境你看到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種種的好夢、惡夢,什麼夢統統是自心所現的,整個夢境就是自己這個心現的,離開自己這個心沒有這些。那我們現在看到現前的這個世界,整個宇宙,自己、他人,善人、惡人,喜歡的、討厭的,跟作夢一樣,都是我們自己心現出來的。如果知道自己心現出來的,那你分別執著自然就沒有了,知道自心就是自己的法身,這些都是從法身流現出來的。知道是一不是二,當然他就不會有這些煩惱,不會有這些分別執著,他了解事實真相了,是一體。
所以真正開悟的人,他也沒有什麼人跟他過不去,反正跟他過得去、過不去統統是自己的心現出來的,跟自己是一體的。所以佛菩薩大徹大悟,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基於這個道理。如果有分別執著,你怎麼可能去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不可能。這個也勉強不來,明明有我、有他,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怎麼可能同體大悲、無緣大慈?那不可能。這是我們凡夫,我們凡夫因為沒有見到事實真相,看到那些虛妄相。所以從夢境我們去體會,我們體會深入一點,慢慢就會知道整個是自己的法身,那些善人、惡人,地獄、十法界、佛法界,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一切世界,統統是自己這個心。我們做三時繫念念疏文,「盡虛空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統統是自己的心,離開自己的心,這些都沒有。唯有自心最真實,其他你看那些都是虛妄的,妄想分別執著,自心現的。那自心現的,最真實的就是自心,如實知自心。禪宗開悟也就是這個,密宗大手印也就是這個;達摩祖師傳來最直接、最圓頓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心了,這是最真實的,所以成佛最快是這個。
我們今天學習這一條,『當知念佛求生法門,正為發大道心者說,兼為餘眾耳』,「兼為餘眾」就是有的人他還沒有發大道心,發小乘心,還有造惡業的。《觀經》九品往生,上三品就是發大道心。在《四帖疏》,善導大師也講到九品往生,過去古大德有說這不是為凡夫講的,他反駁這些說法,說這些說法跟經義不相應,經就是為凡夫說的。有發大道心的凡夫,《四帖疏》講發大乘心,大乘心就是這裡講大道心。菩薩叫大道心眾生,或者是覺有情眾生,菩薩就發大乘心,發願要度眾生成佛。但是發了大道心,不一定是聖人,你煩惱一品沒斷。你是發了這個心,但你還是凡夫,不是聖人,你惑一品沒斷,但是發了這個心。所以善導大師的註解非常有道理,他說上三品是為接引發大乘心的凡夫,所以有這個上三品,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上中品解第一義,比如說你《金剛經》解其中的一義,一首偈你真明白了,你發這個心了,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那你是上品中生。上品中生,他這個理解就更高一點,上品上生就更高。所以修種種法門,你修持戒、念經、持咒,念三寶、念天、念施、念戒,上三品涵蓋就很多,修很多法門。但總的來講,就是你修什麼法門,它的原則就是這裡講,「正為發大道心者說」,就是為發大乘心的凡夫說的。為什麼要為發大心的凡夫說?因為凡夫還在六道生死輪迴,所以佛大慈大悲,最迫切需要救度就是六道凡夫。如果你已經證果,比如說你證得阿羅漢、緣覺、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那已經脫離六道,他到四聖法界去了,他們就沒那麼急,雖然距離成佛還很遠,但是他總是第一個階段得解脫了,就沒有那麼急迫。六道生死凡夫,一直在六道受生死的大苦,那這個就最急迫,需要去救度,這個就優先。就好像你救傷患,是不是那個最嚴重的先救?比較輕的,沒有生命危險,那個慢慢來。所以上三品是為發大乘心的凡夫說的,這個都是凡聖同居土,因為還沒有斷惑,往生西方也是往生西方凡聖同居土的上三品,上上、上中、上下。
中三品是為發小乘心凡夫,小乘心就是自了漢,他沒有發願要成佛度眾生,只是自己想求了生死。中品上生的,他持五戒,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這樣信願念佛,迴向求生淨土。中中品是持比丘戒、沙彌戒這些小乘的戒律威儀,這個是中中品,經文是這樣的。有人就有疑問,比丘戒、沙彌戒比八關齋戒、比五戒要高,怎麼反而他們變中中品?五戒、八關齋戒反而是中上品?善導大師也有解釋,他說持五戒、八關齋戒,特別是八關齋戒,因為八關齋戒只有一天一夜,他心很急迫,就像打佛七一樣剋期取證,所以這天他會用心,跟長時間就不一樣。所以他的時間短,但是功德反而大。終生持比丘戒,他的心態沒有那麼急切,所以反而是變成中中品。這個是經文這樣講,關鍵就是在你發心。法無定法,如果你持比丘戒,你也是像這個心態,很真切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你也是可以達到中上品。這是講一般的一個情況。反過來講,現在我們想想,像那些受八關齋戒的也很多,受五戒的也一大堆,不但受八關齋戒、五戒,菩薩戒就很多人去受了,有沒有這個功德?大家都有疑問,有沒有這個功德?這個問題也要深入去理解,你總是要知道他持那個戒的一個過程、一個發心,是否如理如法,也要知道這個。就像早年先師淨老講《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註解往生咒,講到往生咒,在經典上講,念三十萬遍就能見到阿彌陀佛了。當時就有一個居士,他真的找了一段時間念完三十萬遍,然後說他也沒見到阿彌陀佛。他真的念了三十萬遍,足足三十萬遍。念了三十萬遍,如果你念到一心,當然你見到阿彌陀佛。
關鍵在你有沒有達到一心?你念咒、念佛一樣,有沒有達到一心?那你念佛有念到伏住妄念,功夫成片,那就有感通了,那這個不是說你念多少了。就像蕅益祖師開示,往生品位的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他沒有說多少,他沒有說你念得多,往生品位高;念得少,往生品位低,他沒有這麼講,他講你念佛的功夫淺還是深。功夫淺,伏煩惱,我們一般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它也有層級,不一樣,都是伏煩惱,有的伏得深,有的伏得比較淺。所以功夫成片,功夫深的人也能自在往生,他還不必要達到事一心,不必要斷見惑、思惑。功夫深就是他定功深,煩惱伏得深,功夫淺就伏得淺。伏得淺也能預知時至,預知時至這個功夫也有分,如果你一年前就預知時至,那功夫就比較深;半年前就知道我半年後哪一天往生,那功夫就次一等;三個月才知道,那又次一等;一個月才知道,又次一等;十天才知道,又次一等;三天前才知道,又次一等,這個統統是預知時至。最淺的是臨終快要斷氣那個時候,知道感應到佛來了。反正能往生就好,最後一念是最重要的,最關鍵,這個我們要了解。
所以中上品、中中品是佛為發小乘心凡夫設的這兩品,這兩品就是,五戒是通在家出家,出家也持五戒,在家也持五戒。出家剛圓頂,依照弘一大師的《演講錄》,剛剛圓頂,不是先受沙彌戒。現在很多寺院出家眾剃頭,馬上給他受沙彌戒。弘一大師說,不能先受沙彌戒,沙彌戒要兩個比丘、要登壇,先受三皈五戒。出家的五戒跟在家的五戒,第三條,在家是不邪淫,出家眾是不淫欲,就是這一條不同,其他四條都一樣,這是持五戒的。持沙彌戒、八關齋戒,八關齋戒跟《沙彌律儀》差不多,一天一夜。八關齋戒,一般在受戒都有一些問難,你有沒有犯過重戒?有沒有殺生?父母有病,你有沒有把他丟下不管?如果過去有這個,就不能給你受戒。你要去懺悔,業障懺除乾淨,你才能納受這個戒體。因為受戒,他有一個戒體,就是過去造的業,輕重大小不同,如果犯了四重戒,嚴重的戒,殺盜淫妄,那你沒有懺除清淨去受,得不到戒體。戒體好像是醍醐、好像乳酪,營養品,但是你要承受這個營養品,你這個瓶子有毒,三毒煩惱,你要把它刷乾淨。懺除業障就把它洗乾淨,那你去裝,喝了才能養身體,不然你裝了還是毒藥。業障比較輕的,好像衣服髒了,你去洗一洗,洗乾淨就可以穿了。如果髒得不得了,又破,那你就破戒,破重戒。髒了叫做破輕戒,那個洗一洗,很快就可以再穿。你衣服破的,又髒得不得了,那個要費很大力氣去洗、去補,補好、洗乾淨還是可以穿,這就是形容破重戒懺悔,他就能夠再受這個戒。
在小乘戒,它有可悔、不可悔,中可悔、下可悔。你故意去殺人,不可悔;殺人未遂,中可悔,你還可以懺悔。有心還是無心的,這個結罪也不同,有的可以懺悔,有的不能懺悔。這舉出一個殺,殺盜淫妄這四重戒,如果犯了重戒,在小乘有的可以懺悔,比較輕的可以懺悔,重的就不通懺悔。在小乘戒,作法懺,你發露懺悔也不接受,你這個戒體破了,不能再受,只有依大乘經典這些理論方法去懺除業障。大乘經典懺除業障就很多,像《梵網經》,你要照那個理論方法去懺到業障消除,見到瑞相(取相懺),有瑞相你就可以受戒了。占察懺不用見到瑞相也可以,見到瑞相更好。沒有瑞相,你的清淨輪相現前,雖然沒有見到瑞相,也可以受戒,這個就比較寬了。其他很多經典,像有淨土懺、地藏懺、大悲懺、梁皇寶懺、水懺,懺儀就很多,但是那些理論方法你一定要通,你才知道怎麼懺。占察懺講得是最詳細的。懺悔法分作法懺、取相懺和無相懺,讓我們知道懺有這些層次。我們這部《金剛般若》也是懺悔,這個是屬於實相懺,最高的實相懺。「端坐念實相,是名真懺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智慧一開,罪就沒有了。所以《金剛經》講,如果受持《金剛經》會被人家侮辱、毀謗、找麻煩種種的,那是重業輕報,報完你業障就消了。
中下品是為世間善人設的。他沒有學佛,也不懂佛法,但他是世間的善人,我們一般講好人。他也是平常沒有聞到佛法,到臨命終的時候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像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講的,美國DC那個做麵包的周廣大居士,他就是臨終三天前才遇到我們華府佛教會的同修去,勸他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因為他一生是好人,年紀大了,得了癌症,醫生放棄治療了。找到華府佛教會,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她先生的病治好。剛好去碰到龔振華居士,他這個人講話太直了!一去看他,說這個世間這麼苦,你有什麼好留戀的?你趕快念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再回來度眾生。你不要再去找醫生了,也不要再去到處問神,你就放下,專心念佛,求佛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這也是一個因緣,佛力加持,他剛好碰到這樣的人,不然一般沒有學佛,我們真的不太敢這樣勸他。有的人勸他是反效果的,然後他就更恐怖,你叫我趕快去死,他的心裡更恐慌。這個周先生(他還不算居士,他還沒有皈依三寶,沒有學佛)過去世也是種了深厚的善根,這個時候現前了,他也想通了,世間這麼苦,有個極樂世界那麼好,我為什麼不去?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受苦?當下他就很樂意接受了,就真的放下,叫他家人不用再找醫生,大家幫我助念,念阿彌陀佛。他真的就是一心一意念佛,念了三天三夜,同修幫他助念,家人也助念,他一心一意求佛來接引。結果念到第三天,看到西方三聖從雲端下來接他走,大家看到,就趕快報給我們老和尚,我們老和尚都常常講這個公案。
他這個如果照《觀經》的標準講,他是中品下生,因為世間善人,平常也沒學佛,他不是佛弟子。下三品都是造惡業的。下品上生是造十惡業的凡夫,臨終地獄相現前,遇到善知識,勸他趕快懺悔,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其他什麼都不要想了。他也真聽進去了,真的接受,真的發願,願意往生西方,願意求佛來接引,願意放下這個世界。為什麼?因為看到地獄太苦了,他就放下了,逼著他不放下不可。這是一般造十惡業的。下品中生是出家人,俗話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也是真話。不守清規,破戒、犯戒,偷僧祇物、偷常住物,出家人很容易犯這些罪業。他沒有毀謗正法,還有得救。臨終也是地獄相現前,火車相現,看到火車來了,太恐怖了!這個時候也是因緣好,他頭腦還清醒,遇到善知識來勸他念佛,這樣他真發願,念佛求生淨土,命終佛也來接引。這是下品中生,下品中生造的這個業,大多是出家人比較有機會造,在家人造的機會比較少。下品下生是最重的,五逆十惡,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墮無間地獄,這是罪業最極重的。臨命終也是遇到善知識勸他趕快念佛,這個時候很緊急,沒有得考慮了,你不念佛求生西方,你馬上就下地獄去了。這個時候心非常猛切,臨終他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跟我們平常念的那個心態是不一樣的,那一念心,根據蓮池大師註解,那一念心他念就是理一心。因為取捨到了極處,看到那個地獄境界,那他當然捨了;有個極樂世界,當然那個心都向極樂世界。取捨到極處,就跟自性(理一心)相應。所以那個一念,他能夠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才有那個力量,跟我們平常悠悠忽忽的念,當然效果就不一樣。這是下三品,都是造惡業凡夫往生的。所以這個九品真的大慈大悲,上度文殊、普賢,下度五逆十惡的凡夫,當中統統包括了。
這裡說,「正為發大道心者說」,就是發大乘心。念佛法門主要說大乘無量壽,當然這是主要的對象。「兼為餘眾」,兼為餘眾就是發小乘心的、造惡業的,當然也要度。另外,餘眾還包括聖人,比如說四聖法界的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沒有明心見性的佛,佛也度。這樣我們講起來就圓滿了,餘眾就是什麼都包括,連文殊、普賢都包括。
好,我們再看下面:『《起信論》云:「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這段論文,在這裡是一段,下面又是另外一段,這個修學方法不一樣。《起信論》就是《大乘起信論》。「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就是《觀經》講的迴向發願,在《彌陀經》講,就是信願行。信願就是迴向發願,你修的功德統統迴向願生西方,你不是願來生再來做人,你的願不一樣。所以這個願是一個很關鍵的,我們一般講志願。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願,,這個願很多種類。你考大學,你的第一志願、第二志願,那不是願嗎?那個就是願。你將來想要當什麼?我要當醫生,那就是願,你的志願要當醫生。你要當工程師,那你志願當工程師。有人發願,我要出家,你的願要出家。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願,這世間的願。出世間也是要發願,發願要成佛,要度眾生,我們修淨土就是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一個關鍵。所以蕅益祖師講,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你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看你有沒有真信切願,願生西方,這是能不能往生的一個關鍵。往生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
這個信願不容易懂,字就兩個字,很簡單,但是不容易懂;講一個信,我們也不容易懂。我信,我們真信,不是那麼容易!如果那麼容易,佛在《彌陀經》為什麼說是難信之法?我們現在的信總是半信半疑。真信有它的標準、有它的條件,真願也是一樣。你要真信發願,實在講,就我們老和尚常講的,你真正看破放下,這個世間一絲毫牽掛都沒有了,那真信,真相信這個世界很苦。所以念佛的人很多,真正想了生死的人不多。了生死,你求往生就要求了生死,學佛人這麼多,有幾個人想要了生死?很少,大部分注重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我們依舊還是迷在這個上面,所以這個要了生死的心生不起來。生不起來的原因,就是被這些貪欲障礙了。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苦都是從貪欲來的。我們念佛人,無量劫來沉迷在世間這種情執(五欲六塵)裡面太久了,習氣很深,很難放下。如果沒有遇到非常痛苦、極端痛苦,那真的不容易覺悟。韋提希夫人就是一個例子,她遇到忤逆兒子要殺父、殺母,她說這個世間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她才求佛給她指點,有沒有世界永遠看不到惡人、聽不到惡聲的,我要到那個世界去,這裡我不想住了。自己親生兒子都要殺母殺父,傷心到極處了,人間的慘劇、悲劇,那是苦難到極處了,生起出離心。
我們學佛,佛法叫出世間法,什麼叫出世間法?出離六道生死輪迴的理論方法。沒有出離六道生死輪迴的叫世間法,世間法有善法、有惡法,善法幫助我們生三善道,惡法幫助我們生三惡道,總不出六道生死輪迴。出世間法,你要出離六道,你要生起出離心,要有了生死,這一生想解決生死問題這個心,這叫出離心,這是我們佛法修持最基本的。出離心有了,在這個基礎上再生起菩提心去度眾生,然後第三個是正見。我們修行,如果這一生沒有成就,還是在這個出離心不夠,放不下,我們老和尚講,就是放不下。實在講,這是真的,這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人如果碰到極端的苦難,這個出離心才生得起來。我從小就有這麼一個出離心,但不是說很切;是我父親往生那個時候,看到他苦的那個樣子,我想要去替他承擔一點都不行。那個時候我一個人照顧,從進醫院、出醫院,再照顧到他往生,我整個人都憔悴了。不得了!生死太苦了,真的刻骨銘心。所以那個時候我的出離心就很強,出世、出家,出離心就很強。人是這麼苦,這一生遇到佛法,不解決這個生死問題真的不行。那個時候我父親剛過世,這個心非常強烈,但是過了一七、二七、三七,慢慢又忘記了。後來是遇到佛陀教育基金會成立,沒有義工,我們老和尚找我去做義工。後來我們老和尚勸我要出家,日常法師也勸我出家。我還在猶豫,放不下那些世欲,就是喜歡吃肉,那個沒放下,那個習氣上來,我們這個出離心又沒有了。我出家就不能吃肉了,這一輩子就永遠不能吃了,放不下這個。後來是被簡豐文罵,被他罵了之後,好、好!可見得要放下這個習氣也不容易。這些也是個人一個經驗談。現在老了,沒有真正放下不行。我們這一生要解決這個問題,現前的功課就是出離心(也是了生死這個心)要切,但是也必須要有一個助緣。
所以人遇到逆境容易覺悟,知道這個世間苦,要趕快出離;如果很順,那就會留戀這個世間,出離心就生不起來。諸佛以苦為師、以戒為師,沒有這些苦,真的,凡夫不容易覺悟。所以諸佛必定先修苦行,他大徹大悟,在逆境修,然後才在順境修。這些都是我們一個增上緣,我們這個願才生得起來。就是要把這個世間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兒女這些親情統統要放下。統統放下,我們一定要觀想,常常要觀想人命無常。每一天到晚上,「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一步一步的往墳墓靠近。古大德給我們講,就好像死刑犯要被押去執行死刑,走近一步,死亡時間就愈接近。我們每一個人,有生必有死,每一個人不都是注定要死的?跟那個死刑犯有什麼兩樣?不是一分一秒的往死亡靠近嗎?所以佛門晚課都要念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一首念是念,如果沒有去觀,也不起作用。要念到有感覺,那才有效果。念一念沒感覺,好像我還可以活到一百二,來日方長,他沒有急迫感,沒有迫切感,不起作用,他願生西方那個心就生不起來。所以這個觀想,觀很重要,要觀。觀照的功夫比較高,你先觀這個,觀無常。印光大師他是教我們觀死,觀死跟觀無常是一樣的。印光大師說,觀想我現在就死了,想那麼多幹什麼?我已經死了。他不是說快要死了,說已經死了,這就是死盡偷心。禪宗講叫大死一番,你要大死,才能大活。我們現在妄念那麼多,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就是這個「死」沒有觀起來。所以以前師父都教我們一個人貼一張「死」,晚上睡下去,看到那一張「死」在那邊。看久了就麻痺了,沒感覺了,要看到有感覺才有效,感覺就是你這個出離心起來了。出離心就是願生西方的心,真的願意去了,願意放下這個世界,真的不再貪戀這個世界,你念一句佛號就跟佛相應。佛願意接,我們願意去,那就相應;佛願意接,我們還不願意去,當然念了很久,念到喉嚨破了都沒有感應,關鍵是在這裡。所以生死心切,出離心是我們念佛能不能往生一個關鍵,我們凡夫就是靠這個跟阿彌陀佛起的感應。至於念佛功夫淺深,那就是品位的高下,反正能往生,品位低也沒關係,縱然下下品也脫離六道了,這個重要。所以「迴向發願,即得往生」,這個就是《觀經》的修法,還有《無量壽經》、《彌陀經》都是信願念佛,或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樣往生,這是一個修法。
下面這個修法比較高,『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這個比較高,你平常「觀彼佛真如法身」。怎麼觀彼佛真如法身?阿彌陀佛真的法身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眼前所有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就是我自己的真如法身,我自己的真如法身跟阿彌陀佛真如法身是一體,你就這樣觀。臨命終的時候,你觀彼佛真如法身,把自己的身體忘掉了,你整個法身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你就入阿彌陀佛的法身,這樣也能往生。這也是一個方法,要把這個身體放掉,我的身跟阿彌陀佛法身是一體的,那你就跟阿彌陀佛相應,本來就是一體的。如果這個大家比較記不住,就中峰國師那一句,「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你就念這一句,這一句念久了,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了。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就是這句講的「觀彼佛真如法身」。不是真如法身,怎麼會是「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中峰國師講的其實就是這個,這個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大家印象深刻,你念這一句也可以。臨命終我們病得不行了,「阿彌陀佛即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就觀佛的法身跟我的法身是一體,就這樣念佛也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把這個身體放下。這是「畢竟得生,住正定故」,觀佛法身這個功夫比較高一點。像我現在在錄《華嚴念佛三昧論》,念佛的法身,念佛的報身,念佛的應身,這個叫觀三身,這是念佛;這個還不行,那就最後一個,持名念佛。反正這個不行,你就念阿彌陀佛,聽念佛機,這個是最方便的。如果你這個觀成了,你往生的品位就高了,上上品,上品蓮花為父母。
『往生不但信根成就。且已分證法身,分身百界,廣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不但信根成就」,信根無有止盡,我們不要以為我能往生,這個信根就成就;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還是跟我們講信願行,信的深度不一樣,佛法是深廣無盡的。你「分證法身」,能夠分身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你也跟觀音菩薩一樣,可以三十二應身去廣度眾生了。那個時候度眾生就像工廠量產,那不是我們的手工業了。我們現在度的都是手工業,做了一點點,那這個量產,大工廠量產,廣度眾生,那就不一樣了。我們再看第十一:
【十一、我等若離相與念佛同修,仰蒙本師及接引導師十方諸佛護念之力,則一推一挽,順風揚帆,有不速登彼岸者哉。】
『我等』就是我們大家,『若離相』,離相就修《金剛經》,『與念佛同修』,這個當然是最殊勝的,離相念佛,這個品位必定是上品,《觀經》講的上三品。能夠這麼修,就能夠『仰蒙本師』,「本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還有『接引導師』,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護念之力』。《彌陀經》講,十方諸佛都護念,「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本師在這邊推薦我們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在那邊給我們接引、給我們提攜,『則一推一挽,順風揚帆』,很順利的就到達彼岸了。這也是離相與念佛同修的一個殊勝處。離相,實在講就是看破放下,因為你真看破放下,你這個信願才生得起來。所以這些功課,我們現前第一個要做。
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觀照功夫,下手方法,若不得力。則念佛,心中有佛即是真實功夫。】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這講到我們如果修觀照功夫,下手方法如果不得力,觀照很久了沒什麼效果,『則念佛』。我們觀照念佛,如果你能熟悉了,其實並沒有妨礙。觀照,實在講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其實觀照這個功夫就是幫助我們信願,當然念佛也有幫助我們信願。念佛幫助我們信願,我們一般人,除非善根很深厚的人,就是一聽到就能老實念佛,他就能放得下。像海賢老和尚、鍋漏匠那樣,他就很認真的念,這樣的人也很稀有。一般人,理明、信深、願切、行專,最起碼你道理要搞明白。所以我們不老實,經教這些道理要搞清楚,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理明,道理真正透徹明白,信心就深入。信心還沒有深入,道理還是沒有透徹明瞭,總是解得還不夠,要再加強、要深入。無論是念佛、觀照,理明對一般人來講還是需要的。道理明白,你很自然就深入。道理明白也就是看破了,也是觀,就是我們觀念改變了。所以剛才講你觀照,觀苦空、無常、無我,這要觀。
現前的人事上,也都是給我們說法。昨天晚上我接到溫州的同修發給我一個信息,福鼎昭明禪寺住持界空大和尚昨天早上往生了。界空法師原來的法號叫界讓,是我們老和尚在新加坡辦弘法培訓班第一屆的同學。他邀請我到福鼎昭明寺做過幾次三時繫念,最近的一次是二O一六年十月,距離現在已經第八年了。他早我出家八年,他一九七六年出家,我一九八四年。他昨天往生了,我們聽到這個信息很意外,因為他年紀沒有比我大,比我小七歲,我七十三,他六十六,怎麼這麼快走?而且同修又跟我講,前天他們還有在微信聯絡,怎麼昨天(十六日)就往生了?就半個月,就往生了?她說我們去看他,也看不出他有什麼病,怎麼這麼突然就走了?她跟我講這個,我給她回,我說人命在呼吸間。你看他好好的,他一口氣不來就走了,就這樣,不一定他要病得很久才會死。我們看到很多,像法定師(我俗家的三嫂)也是這樣,她往生那一天,中午要吃飯了,她去打板,走到齋堂坐下來,頭一低就走了,那不更突然?很突然。所以人命無常,我們也看到這些,這些不都是佛經講的,就擺在眼前嗎?我們就是要去觀。看到別人往生,不知道什麼時候輪到我,我們要常常這樣去觀想,提醒自己的警覺心,提醒自己出離心、願生西方的心。
『心中有佛即是真實功夫』,這一句我們也要了解。「心中有佛」,我們大家心中都有佛,但是如果跟妄念夾雜,那就不算。你用念珠念一百零八聲,不能夠起一個妄念,起一個妄念就不算。不起妄念,那是心中有佛;起一個妄念夾雜就不算。所以不夾雜妄念,才是真功夫。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先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無益的苦行是什麼❓
🔹讀經的方法及心態❓
🔹改過有哪三個層次❓
🔹罪從哪裡來?如何懺法❓
金剛經講義節要—念佛求生西方是勝方便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三集) 2024/1/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3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新年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一百二十四頁,我們從第四行,四這一條看起。我將這段節要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四、以出世法言,要在無論修得如何久、如何好、如何完備。而決不自是,決不自滿。如此乃能達到行無所事也。】
在陽曆年,今年是二O二四,一月十日。在我們國家是中華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一月十日,農曆年還有一個月。我們在國曆年,今年第一天接著講《金剛經講義節要》。
佛法的修學就是《心經》講的無所得,因此這條講,無論修得多久,修得『如何好』,修得『如何完備』,就是各方面都修得很好,也決定不自以為是,也『決不自滿』。如果自以為是、自滿,就不能再進步了,就停滯在那個地方,也就是不能達到『行無所事』。佛法到最後就是《心經》講的無所得,「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個才是究竟。我們修行都會想要有所得,想要得一點什麼,想要得一點神通、得一點感應。得這個、得那個,有得到一些感應,都是覺得很了不起,這個就不會進步了,也是菩提道的一個障礙,到最後是無所得。所以我們修行人最怕就是要有所得,要得個什麼。如果說我要比別人強,那就更是錯了,就是我要超過你,有這樣的心就像世間人一樣,雖然是學佛,修行修得很好,但這個心態就不對了。所以修得再好,到最後就是「行無所事」,無所得,才能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心經》講到最後就是無所得,「無智亦無得」。所以這些《般若經》一定要熟讀,要熟悉,我們才會不斷的進步。我們一發現,我們有一些心態出來了,我們就要放下。不斷的放下,才能達到行無所事。禪宗講「賊入空室」,才能「死盡偷心」。這個都是屬於偷心,偷心就是偷盜的那個心,想要得一點什麼,那就是偷心。如果我們的偷心沒有死掉,這個總是一個障礙。所以禪宗用比喻,「賊入空室」,賊就是要偷東西,要打開那個門,以為裡面有什麼寶藏,想要得一點寶藏,結果門一撬開裡面空空的。空空的,你就什麼都不用偷了,這個叫死盡偷心。那你偷的心就死了,沒有了,因為是空,你不能要有所得。所以《心經》講的,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無智亦無得」。凡是有智有得,那都還不是究竟的,還不是最高層的佛法,最高層就是《心經》講的「無智亦無得」。所以在這個修行過程當中,我們多少都有一些境界、有一些功夫、有一些體悟,這個都會有,但是不能自是、不能自滿,這樣我們才會不斷的進步,要把這個放下。我們再看:
【五、無我之理,破我之法,唯有佛典最精最詳。當多讀多誦大乘經論,深觀圓觀,而得深解圓解。如《圓覺》、《楞嚴》、《楞伽》、《地藏》、《淨土五經》,皆應多讀。《華嚴》、《法華》,若不能盡讀,或讀一種。若不能全讀,或讀數品皆可。】
這一條給我們講,『無我之理』,就是無我這個道理,『破我之法』,就是破除我執的方法,『唯有佛典』講得最精確、最詳細。實在講,沒有讀佛經,我們也不知道這個「無我之理」。為什麼佛說無我,這個道理我們也不懂。世間的聖賢有講到,沒有佛講得那麼詳細、那麼明白;以及破除我執的方法,「佛典最精最詳」,經典講得最精準、最詳細。因此應當『多讀多誦大乘經論』,大乘經論就很多了,這裡給我們舉出幾種。多讀誦大乘經論,就是幫助我們『深觀圓觀』,「觀」就是觀念,我們對宇宙人生的觀念,深入的去觀照,圓融的去觀,「圓觀」。因為「多讀多誦大乘經論,深觀圓觀」,你才能得到『深解圓解』,這個是解門。《華嚴經》講信解行證,佛法我們首先要信,不信他不會來學佛。信了佛之後,你要求解,;求解你就要讀經,誦經、聽經,這個都是屬於解門。你有正確的認知跟理解,那你才知道怎麼修行。像禪宗講,有見道位、修道位,見道,看見的見,見到道了,就是開悟了。悟後起修,圓宗的悟,禪宗講悟後起修。教下,也是一樣的道理,教下叫圓解,禪宗叫開悟。道理,境界一樣,你解了之後,才知道怎麼修。如果沒有解,修行叫盲修瞎練,你修得不對,你也不知道。縱然修很多苦行,這些苦行就變成無益的苦行,就是對你沒有幫助的苦行,浪費精神、浪費時間,得不到結果。所以這個解還在前面,解了之後要去行,如果有解無行,變說食數寶,理解得再多,跟自己都沒關係。要去行,行了才能去證,證實經典上講的效果、結果,叫證果。所以關鍵,我們也都在讀誦大乘經論,但是我們現在就是缺少一個功課,就是我們沒有去深觀圓觀,因此我們得不到深解圓解。縱然我們現在有解,也解得很淺。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特別強調,特別提出來,不能淺談般若,講淺了大家不受用,雖然沒講錯,不會給人誤導,但是也得不到受用,必定要深談般若。所以關鍵在這個深,深入,深觀圓觀。我們讀經如果沒有作觀,就得不到深解圓解,所以要懂得作觀的這些原理、這些方法。
『如《圓覺》』,「《圓覺》」就是《圓覺經》,講的這些觀法,教下講止觀,禪宗講參究。『《楞嚴》』,那是二十五圓通統統是觀,最具代表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觀世音、觀自在,《心經》講觀自在,要懂得怎麼觀。所以我們功夫得力不得力,關鍵就在會不會觀,有沒有深入的去觀,這個是我們功夫得力的一個關鍵。如果我們不懂得觀,只是誦這些經典,那這是結結緣、種種善根,在現前他是得不到受用。經念的,跟我沒關係,經是經,我是我,這個就不起作用了。《楞伽經》,禪宗達摩祖師傳來的,《楞伽經》也是印心的,六祖之前,禪宗單傳,他就是以《楞伽經》來印證你有沒有開悟,悟的對不對。所以用『《楞伽》』來印證,《楞伽經》。以上這三部大經,都講這些原理原則,講這些觀法。《地藏經》,我們看都是事相,講人天、講地獄,講六道、十法界這些事相。像『《淨土五經》』,五經也都是講事相。「《淨土五經》」,基本是淨土三經,第一部是《無量壽經》,第二部是《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是基本的淨土三經。後來清朝魏源居士把《普賢菩薩行願品》加在三經之後,成為淨土四經。後來民國初年,印光祖師再把《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加在《普賢行願品》後面,成為我們現在稱的淨土五經,五經是這麼來的。在淨土三經講的都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些事相,黃金為地,七寶樓閣,八功德水,佛菩薩妙相莊嚴,講的是極樂世界的這些事相,《地藏經》是講地獄的極苦之相,一個講極樂,一個講極苦,都講事相。
過去先師淨老他在新加坡講完《地藏經》的經文之後,他又補講玄義,《地藏經》玄義。五重玄義,青蓮法師他就把天台的觀法都列出來,我們才知道這些事相當中要去觀照。像我們唱個爐香讚,要去觀。「爐香乍熱」,要去作觀。所以供具、供品,它都是一個表法,提醒我們看到這些事相去起觀,十乘觀法。所以《地藏經》玄義講十乘觀法,依照天台宗講十乘,十個層次的觀法,也是強調你要去作觀。不然《地藏經》講供衣服、供玩具,我們拿些衣服、拿些玩具,小孩玩的玩具拿來供地藏菩薩,那就擺在那裡,不曉得什麼意思?還有取病人可愛之物,植物人,生病的人,好也好不了,死也死不了,那就取他的財物,他的動產、不動產,他喜歡的東西,供在地藏菩薩面前,然後念給那個病人聽,我把你的東西供養菩薩了。這供養菩薩是什麼意思?就勸他放下,供養了,供養出去了,放下。不然他一直執著那些東西,我有財產多少、房子幾間,還有什麼事情沒交代,牽腸掛肚一大堆,他放不下。放不下,他慳貪,死了就墮到餓鬼道去。所以勸他放下,念給他聽,把善根種子種在他的阿賴耶識,他斷氣之後,他就會到好地方去,就得到加持了。所以這些都有它的表法,有作觀的道理跟方法。我們要去觀察,它這些設施是什麼道理,為什麼要有這些?你要去了解,進一步去觀,而且要深觀,才能得深解;要圓觀,才能得圓解。
『《華嚴》』,它就五止六觀,我們老和尚講過《妄盡還源觀》。《法華經》講一心三觀,天台宗。華嚴宗是五止六觀,天台宗是三止三觀,空假中。《華嚴》跟《法華》就大部經了,那不是一般人能夠去讀誦。『若不能盡讀,或讀一種』,不能全部讀,或者讀一種。『若不能全讀,或讀數品皆可。』比如說,《華嚴經》部頭很大,那你挑幾品比較重要的來讀誦。像《法華經》,現在最普遍就是《普門品》,持誦這一品就很多人,它有二十八品,就取其中的一品。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講,多讀誦大乘經論,讀誦大乘經論,就是要懂得怎麼去觀。所以觀察、觀想、觀照,觀照是最高的。佛法的修學,得力不得力,江老居士講的,的確事實是這樣,因為我們修學沒有在這個地方去下過功夫。實在講,我們都是聽了好像懂,但是實際上沒有真正懂,因為你沒有深入去觀,那個懂就似懂非懂。因此解之後,要深入去觀、去行,解行並重。
所以我最近這些年,也常常跟我們同修分享。我說我到宜蘭念佛會去做法會,每一天也要有一個小時的講話,我也是跟大家共同勉勵,就是我們學佛都很久了,讀誦經典也讀了不少,但是不能一直停留在讀誦的階段。讀誦是為了受持,修觀就是要受持,解行。因此,要以經來對照我們的心行去修行,這樣才會進步。不然我們就永遠都停留在讀的階段,那我們的煩惱習氣也絲毫沒有減輕,這個就沒有進步,只是讀得很多,但是對自己修行並沒有提升。所以修觀是非常重要。觀,第一個就觀自己,不是去觀別人。我們現在都是去觀別人,別人這個錯了、那個錯了,那個人煩惱習氣很重,我們都觀得很清楚,自己就沒有去觀自己。所以觀自在就是觀自己在不在,要觀照自心,這個心我們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修行無非是修這個心,從世間聖賢的修學,儒家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跟佛家修行都完全是一樣的。如果你讀儒家的經典沒有修觀,沒有去格物、致知,你讀得再多,就是應付考試。雪廬老人講,從明朝到清朝,讀書人他不是志在聖賢,是志在功名富貴,就為了考試。因為以前考科舉,都考四書五經,他們讀那些是為了要考試,考試考上了,可以得到一官半職,是為了功名富貴。古人讀聖賢書是志在聖賢,後來的讀書人志在功名,明朝、清朝都是志在功名。宋朝那個時候還志在聖賢,你看出了范仲淹,這些人就比較多,到明朝這樣的人就少了,文天祥也是宋朝的人。所以讀書志在聖賢,後來是讀書志在功名。志在聖賢,聖賢也要修觀,要去改變自己。讀了《論語》,如果我們的心行沒有改變,那也是沒有進步。這些原理都一樣。我們再看:
【六、讀經,當至誠恭敬讀,悠游涵詠讀。其中緊要之句,須時時存養於心中,令與自心冥合為一,此最妙之觀門也。尤須以行持助之。持戒修福,精勤懺悔,禮敬三寶,請求加被。消除夙障,開啟正見。】
這一條給我們講讀經的方法,還有讀經的心態。讀經要怎麼讀?『當』就是應當,應當『至誠恭敬讀』,這個才會消業障。過去先師淨老勸我們同修讀《無量壽經》三千遍,他就給我們講讀經的方法,你讀經的時候就是至誠恭敬讀,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經典的意思,經沒有意思。我們總是怎麼會沒有意思?所以往往一面讀一面想,這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是講什麼,那這個就打妄想。讀經,「至誠」,至就是到了極處,誠就是一念不生,不夾雜一個妄念,這個叫至誠。至誠恭敬,這樣讀才會有感應,才有效果,才會靈驗,就靈了。所以讀經,過去先師淨老給我們開示,讀經是修戒定慧,一次完成,圓修。因為經文是佛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不同於世間一般的文字,所以經文它本身就是文字般若。因為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跟我們世間這些語言文字是不一樣的,這叫文字般若。我們要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你要至誠恭敬,你至誠心在念,恭敬的讀,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它的意思。就是讀得清楚、讀得明白,不要讀錯,不要讀漏掉。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妄念,如果有悟處,那是自然悟的。你不要刻意去想那個意思,你刻意去想,就叫打妄想。你讀,讀到自然有悟處了,那個叫悟,那不是你刻意去想的。你是讀,讀到這段明白了,那個叫悟,所以這個不一樣。所以古時候讀世間的聖賢書也是一樣,小孩子不懂,就是讀,讀到最後,讀熟了,他長大了,他就明白了。自己明白了,那就是悟,開悟了,有悟處了。所以讀經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經的意思。經是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那是至善。所以你讀經的時候,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律精神就是這兩句,那戒律就有了。你在讀經的時候,嘴巴也不會去罵人,也不會造惡的口業;心裡恭敬的讀,不起妄念,也不起貪瞋痴;身也不會去造殺盜淫,那的確你在讀經這個時候就有戒了。專心讀經,不然你會讀錯了、讀漏掉了。專心就是在修定,定在一處,特別是不能去想,就是修定。讀得清楚,讀得明白,讀得沒有錯,了了分明,這個就是慧,不要再想我要怎麼樣去開智慧。其實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中,但是一般人不懂,以為要比較奇特的、比較玄妙的,其實最玄妙就是在最平常當中。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圓修。如果這樣讀經,會開悟、會消業障,甚至至誠到極處都證果了,這個古來這些祖師大德都有。
我們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也要『悠游涵詠』,「悠游涵詠」是什麼?常常在心裡念這些經文。有時候你嘴巴念出來,或者在心裡默念這些經文,悠游涵詠。一些比較容易記住的,特別是偈頌這一類的,這容易記,長行文比較長,比較不容易記。所以古聖先賢用這種偈頌當詩歌來讀誦,這個方便我們記憶,因為字少容易記。長行文就比較不容易記,偈頌有三字、五字、七字的,這個容易記住。特別愈少字愈容易記,像《三字經》、《弟子規》,三個字的。這些重要的悠游涵詠,常常念。比如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悠游涵詠,讀。這首偈我們也常常會念,念得也滿熟悉的,但是我們只是念,因為我們沒有應作如是觀,所以佛後面那一句才是重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是不是念完就完了?不是,你念完了,你要去「應作如是觀」,你要如是的去觀,那才起作用。那我們現在就停留在念,念完就沒有,也沒有去觀,所以我們一切有為法,那不是夢幻泡影,我們都把它當成非常真實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去觀。所以江老居士講,這個都佛講的,都有依據的,不是隨便講。的確佛講要觀,「應作如是觀」。這句應作如是觀,其他的,也是要應作如是觀。你要舉一反三,不是說這一首才要如是觀,其他就不用了,不是!全部統統要。比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這些要不要觀?這個也要觀,你不觀不行,觀了你功夫才會得力。
所以,『其中緊要之句』,「緊要」,每部經都有。像《金剛經》後面最後一首偈,這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人用墨寶寫出來,或者雕刻的,掛起來了,我們大家念一念。念一念,沒有應作如是觀,那就得不到受用了。所以「要緊之句」就非常多,各人可以取自己覺得比較能有感受的來觀。這裡沒有給我們講你一定要觀哪一句,你個人覺得哪一句,對自己的啟發最明顯的,那你個人可以採取那一句來觀。『須時時存養於心中』,常常放在心裡,常常提起這句來觀照,『令與自心冥合為一』,就是跟自己心暗暗的合一了。我們的心就是在觀這個,觀就是我們的心。『此最妙之觀門也』,這個是最妙、最殊勝方便的觀門。這個是講修觀,有的人他也想觀,但是有業障觀不起來。提不起來,見思惑這些業障會來擾亂,讓你沒辦法觀。這個觀要排除這些粗重的業障,我們作觀才會提得起來。因此這個懺悔法門就是我們當前第一個功課,懺悔。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也都要念個懺悔偈,其實懺悔也是要修觀。
這個觀門,其實跟下面講的『尤須以行持助之』,這個就是觀行。觀行是相輔相成,你不能去切割。所以觀門,「尤須以行持助之」,就是行持來幫助。行持,下面提出幾個具體的行持,就是『持戒修福』,「持戒」就是諸惡莫作,不造十惡業;「修福」就是眾善奉行,凡是善就是去做。第一個,持戒修福。『精勤懺悔』,「懺悔」,也要懂得一些懺悔的理論方法。像《了凡四訓.改過之法》那一篇就是懺悔法。懺悔法,在《了凡四訓.改過之法》它講了三個層次,第一從事上改,第二從理上改,第三從心上改,它講三個層次。從事上改,那舉出例子,比如說,「前日殺生,今戒不殺」;以前發脾氣,現在抑制自己不要發脾氣,這從事上改。從事上改,因為不明理,只是從事相去壓制,這個東滅西生,不是究竟廓然之道。你壓久了,壓不住爆發出來,那又更嚴重了。這個事,只是從事上改,這個就很難,他不明理。第二是從理上改,就是道理明白,舉出不殺生、不吃肉,為什麼不殺生、不吃肉?總要明白一點道理。說眾生跟我都是一樣,同體。我們人有知覺,被一根針刺到都會痛,動物我們去傷害牠,牠也會痛,牠跟我們一樣有知覺的。我們不希望別人來殺害我們,我們也不能去殺害眾生。那些菜根、五穀雜糧都可以充飢,都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為什麼一定要去殺生吃肉?這些道理想通了,你就自然樂意來吃素、戒殺。容易發脾氣,常常想人沒有十全十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自己也過失很多,怎麼可以去要求別人都沒有過失?凡夫都是會有過失,人家包容我,那我也要包容別人。這些道理想通了,遇到這些境緣,心也比較能夠平衡下來,不會亂發脾氣,這從理上改。最高從心上改,無論善念、惡念,一起心動念就發覺,就讓這個念頭都沒有了,心保持乾乾淨淨的,那從心上改。從心上改,還是要從根本修,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你這個心是根本,心控制住了,不起貪瞋痴,身口就不會造這些惡業,心是主導的。所以從心上改,那是從根本。從身口七支去改、去戒,是從枝葉,像小乘戒就是戒身口七支,大乘菩薩戒是心地戒,戒心的貪瞋痴。所以這些道理要明白,這是《了凡四訓》講的。
懺悔法在佛經裡面也很多,特別在地藏三經的《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蕅益祖師有註解,他的註解講到懺悔有作法懺、有取相懺、有無相懺(又叫大莊嚴懺)。作法懺就是我們講發露懺悔,在佛菩薩面前、在師長面前、在大眾面前,把自己做錯的事情發露出來,求懺悔,發願要改過。作法懺,這個我們也要去深入,不是懺悔偈念一念就是懺悔了,那只是提醒,你也是要深觀圓觀,怎麼去懺悔。因為這懺悔,實在講修行就是修個懺悔,懺悔就是改過,改到完全沒有過就成佛了。還沒有成佛,你看普賢菩薩,他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那也是過,所以普賢菩薩還要懺悔業障,十大願王還要懺悔業障。所以從凡夫地到成佛,實在講,無非是修懺悔法門,懺悔就不斷改過,不斷提升。《了凡四訓.改過之法》也講得很詳細。作法懺,根據《戒經》講,像小乘戒,比如說你殺人了,在小乘戒是不通懺悔,你用作法懺,你去發露懺悔說,向大家懺悔,這個罪也消不掉,你這個戒破了,這一生就不能再受戒,那個叫不通懺悔。比如說,你殺人未遂,中可悔,這相當嚴重,但是還可以接受懺悔;但是你已經造成事實,那就不通懺悔。
像我們現在墮胎,在《五戒相經》裡面講,這個也是犯了殺人罪。在《戒經》,一個星期的胞胎,故意把他墮掉,這個都犯了殺戒。殺人,殺生的戒,作法懺就不允許懺悔了。如果你殺動物、殺牛、殺羊、殺豬,這些是中可悔;殺蚊蟲螞蟻是下可悔,這個都可以接受懺悔。你殺人,那就不行,像這個就不能再受戒了,這個小乘就不通懺悔。作法懺,它只接受懺悔到這個程度,只有大乘經典(《梵網經》、《占察經》)接受懺悔,但是要懺到有好相,有好相就是你罪業消除了,你見到瑞相、作好夢、身心輕安。《了凡四訓.改過之法》後面也講,如果你修懺悔法,修一個禮拜、三個禮拜,粗重的業障懺除了,那你身心會輕安,煩惱輕,智慧長。或夢飛步太虛,或者夢佛菩薩、聖賢,或者夢到佛放光,或者夢吐黑霧,這個都是罪滅善生的瑞相。你要懺到這個相,業障才算消除,可以再受戒。好像衣服破了、髒了,補好了,洗乾淨了,可以繼續穿。犯小乘的不可悔,只有大乘經典才接受懺悔。最高的懺法就是《金剛經》,《金剛經講義》:「端坐念實相,是名真懺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這個叫無相懺。罪從哪裡來?從心起。妄心起來,妄心沒有了,什麼罪也都消失了,都沒有了,這是最高的懺。那我們懂得從根本修,這個是最殊勝、最方便、最究竟的。如果還沒有辦法做到,起碼要明理,道理還不是很明白,那也隨事,隨我們這個事來禁止,這個都是可以彈性的這樣來修學。
要修懺悔法,你要『持戒修福,精勤懺悔,禮敬三寶,請求加被』,也要有觀,所以叫觀行。行是行持,行持來幫助觀門,觀門也幫助行持,這個我們要懂。六即佛講觀行即佛,觀跟行,觀幫助行,行幫助觀,互相幫助的。因此我們現在修懺悔法,懺悔法的理論原理原則,這些經典講了,但是方法很多種。「禮敬三寶」,也是懺悔法,「請求加被」。比如說,我們過去在華藏圖書館過年都要拜三天的千佛懺,這個是有念佛、有拜佛、有觀佛。千佛懺三天拜下來,的確身心也滿輕安的。第一天拜了是很累,一天拜一千,我們說拜一千,就是東單唱,西單拜;西單唱,東單拜。有的道場是東單拜第一尊佛,西單拜第二尊佛,那一千,實際上東西單各拜五百,實際上只有拜五百。另外一尊佛,他只有唱,他沒有拜。我們是東西單都各拜一千,足一千,那個叫千佛懺,拜懺。這個懺很多種,《梁皇寶懺》、《大悲懺》、《水懺》、《地藏懺》,懺法就很多。這個懺儀也有大同小異,自己可以採取一種來修學,這個主要是求三寶加被。禮敬三寶,求三寶加被。
『消除夙障,開啟正見。』我們宿世的業障沒有消除,我們「正見」就會被障礙。「障」就是障礙,障礙我們的正見。我們煩惱就是很重,這個現象就是常生煩惱,沒有事也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鬧情緒、生煩惱。反正心裡就不痛快,心裡就不平衡,自己生煩惱,無事常生煩惱。或聞正論而心不樂,正確的言論聽了他生煩惱。現在很多人,我們早上跟大家分享的,你現在講中華傳統文化這些,這些是正論,但很多人聽了他很排斥,他生煩惱,那就是業障深重的現象。所以他聽了這些正論,他不喜歡,這個就說明業障很重。或者你布施給人,人反而埋怨你,這也是自己的業障;還有夜夢顛倒,這也是業障。有這些現象,我們要知道,我自己業障很重,要懺除業障,這個當前的功課。這些懺儀、這些觀法,我們也都必須要了解,斟酌自己是什麼樣的根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環境,自己選擇適合自己來修的這些方法。我們再看:
【七、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讀經念佛,仰仗彌陀本願加持,除其障蔽,解行並進,久久不懈。則障漸輕,心漸空,慧開觀圓,我法二執,漸化漸除。法與非法,漸漸不著。所謂水到渠成,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這一條對我們念佛人來講特別的親切。第一句,『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我們做三時繫念,懺悔文念完,要念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我們要成佛,就是要發願度眾生。發願度眾生,這個願我們要去圓滿,《金剛經》也不能不學習。我們看前面《金剛經》講,要發度無量無邊眾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六道一切眾生,統統要度到無餘涅槃,要發這個願。發這個願,你要修觀,你發願要度無邊眾生,就不落空;但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不著有。我度了多少眾生成佛了,這個著有了。如果你不度眾生,那就著空去了。所以要度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以要發廣度眾生之大願,這個願要發。所以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也是為了要廣度眾生。我們自己要了生死,也要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這個才是菩薩的大願,才能成佛。所以這個大願要發,我們要發這個大願。接著大願發了之後,要『讀經念佛』。前面講讀經,這一條講讀經跟念佛。念佛比讀經就更方便了,也更容易。讀經跟念佛,各有特色,各人根器不一樣,有的人專讀經,有的人他有讀經、有念佛;有的人他沒有讀經,他就專念佛,也可以,因為至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我們也不能小看念佛,好像念佛就那麼簡單,所以這個就很難信。讀經也是為了讓我們生起信心。所以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念佛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究竟,但是最難信,《彌陀經》講難信之法。『讀經念佛,仰仗彌陀本願加持』,所以念佛,它也是懺悔業障的一個方法,因為至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中峰國師講得就更多了,八萬億劫,那怎麼不是懺除業障?是!也是!所以這個是仰仗彌陀本願的加持,『除其障蔽』,就是消除我們罪障蔽塞。「障蔽」就是蔽塞,這個業障蔽塞我們的心,讓我們智慧不開。『解行並進』,解跟行並進,並重。『久久不懈』,你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則障漸輕,心漸空』,這個業障就漸漸輕,心也漸漸空了。『慧開觀圓』,智慧開了,觀也圓滿了。『我法二執,漸化漸除』,慢慢淡化了。人我執、法我執,這兩種執著就漸漸的化除了。『法與非法,漸漸不著』,「法」,佛法;「非法」,不是佛法。這兩方面,不但非法不執著了,佛法也不執著了,所以「法與非法,漸漸不著」。所以我們現在學佛人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世間法不執著了,執著佛法,這個也不行。所以《金剛經》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跟非法都不能執著,所以漸漸不著。『所謂水到渠成,有不期然而然者矣。』只要用功如理如法,久久不懈,「水到渠成,不期然而然者矣」,自然到時候我們就成就了。我們再看第八:
【八、菩薩廣度眾生,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不捨塵境。以是之故,必應不住六塵生心,而後乃離一切相。相離則性顯,性顯而後乃能不動道場,現身塵剎,滿其上求下化之宏願也。】
這一條講到『菩薩廣度眾生,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不捨塵境』。我們做法會,上午供,在長生祿位念「佛光注照」這首讚之後,就會接著念,「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就生生世世不捨眾生,不捨眾生當然就不捨塵境。其實六塵,也是我們自性所現的,眾生、這些六塵境界,統統自心所現。所以你要度眾生,就不捨眾生,發願度眾生,不捨眾生,也不捨六塵,這樣才能度眾生。眾生在這個塵境當中,你不捨眾生、不捨塵境,才能去廣度眾生。所謂「和光同塵」,就是跟眾生打成一片。『以是之故,必應不住六塵生心』,不捨塵境,不捨眾生,我們必定不能住六塵生心。我們凡夫就是住塵生心;小乘,他不住塵,他不生心;菩薩是不住六塵生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後乃離一切相』。所以離相,並不是遠離這些塵境去離相,那個相你也沒有辦法去遠離,是心不著,這個叫離一切相。
『相離則性顯』,其實性相是一不是二,因為相是性現出來的。『性顯而後乃能不動道場』,我們自性顯露了,那我們才能坐在不動道場。你沒有動,而能夠『現身塵剎』,因為我們的法身是遍一切處。所以如來,無所從來,無所去。所以我們以前讀小說《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翻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那太遠了!那比飛機還快,比火箭還快,他一翻就十萬八千里了。如來說,你翻不出我的手掌心。以前我們看那個小說,還有漫畫,翻不出我的手掌心。他說,哪有?你那個手掌心才多大!我翻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了,他就一直翻、一直翻,不曉得翻了幾個筋斗,他就看到一座山,就寫「悟空到此一遊」,寫在那個上面(看到五根柱子)。結果他就回來如來這邊,他說我翻不出你手掌心,我翻出你的手掌心不曉得多遠多遠了,你知道嗎?他說沒有,你還是在我手掌心裡面,他就把手掌心寫的字給他看,你剛才寫在我手上的。我們看這個小說,這個滿好玩的。但現在學了佛,讀了這些才知道,因為法身它是遍一切處,它沒有邊際,你怎麼翻得出去?它沒有邊際,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法身。「性顯」就是見法身了,禪宗開悟第一關就是見法身,見法身就叫見道位,見到道了,見法身了。中峰國師講,「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藏豁然開」,那見到法身了。見到法身要修,所以見道位後要修道,修了才會證道,證入法身。所以初步,禪宗破初關就見法身,但是他還沒有安住在法身,他破了重關,才是安住法身。破牢關,證入法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得到理一心不亂,證入一真法界。所以這個性顯最低是圓教初住位的菩薩,他就能到十方世界去示現作佛度眾生;分證即佛,他就能夠示現十法界的佛去度眾生。「現身塵剎」,『滿其上求下化之宏願也。』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淨土講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禪宗是大徹大悟,教下大開圓解。發這個願,如果不學習金剛般若,實在講我們眾生心量拓不開,總是想法都很狹隘,眾生那麼多,我怎麼有辦法去度?這肯定有疑惑。如果你知道法身遍一切處,那沒有一個地方不能度的。我們在做三時繫念念疏文,「盡虛空遍法界」,那就是講法身。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是修行成佛,他現的一真法界叫報身。法身它是無相,它是空寂的;報身就有相,應化身也是有相,應化身他有生有滅,報身它是有生沒有滅,無衰無變,像極樂世界一樣。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十法界裡面,都有生滅的。法身流現出報身、應化身,所以三身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修學這個法門,也就非常方便。念佛法門,幫助我們就很方便了。我們再看第九:
【九、發大心,修大行,不亦難乎。雖然,有勝方便在,難而不難也。方便云何,念佛求生西方是也。】
我們看到前面要『發大心,修大行』,從凡夫來講,那不是很難嗎?我現在是具縛凡夫,哪有辦法「發大心,修大行」?的確有它的難度,『不亦難乎』,不是很困難嗎?這個道理,理論講是沒錯,但是做不到,就難了。所以『有勝方便在』,殊勝方便的法門在。因此,發大心,修大行,是『難而不難也』。是很難,但是有這個殊勝的方便法門在,這個難就不難了,我們凡夫能達到了。「勝方便」是什麼?『方便云何,念佛求生西方是也。』這個是勝方便,殊勝的方便。我們凡夫具足信願行,這三資糧,可以帶業往生。我們惑業一品沒斷,蒙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接引,我們就能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那個環境好,所以我們有進無退。到極樂世界,要發大心,修大行,那就容易了。在我們這個世界,發大心,修大行,的確是難行道。所以念佛求生西方,要發大心、修大行是易行道,比起其他法門容易。其他法門的確是難,特別我們現在末法時期,的確是相當的困難,幾乎不太可能。只有少數,鳳毛麟角,有一、二個成就的,大多數是達不到的。但是有了這個淨土法門,大多數人這一生能夠往生西方,去作佛。往生西方就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度眾生,就為了這個目的,沒有別的。所以「方便云何,念佛求生西方是也。」因為在六道輪迴,這一生修行,來生能不能繼續修都不知道,我們常常有疑惑。能夠求生西方,得無量壽,一生不退,當生成就,這個就比其他法門就容易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下次再來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如何離相❓
🔹忍辱仙人為什麼不生瞋恨❓
🔹不要著相怎麼修❓
🔹佛教為什麼不是一般宗教❓
金剛經講義節要—學佛最重要是正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二集) 2023/1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二十二頁,我們從倒數第五行,從六這一條看起。我先將這一段《節要》念一遍:
【六、永嘉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第一句「生心」也,有也,照也。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遮也。合而觀之,便是『生無所住心』,亦即是空有相即,遮照同時。第三句,即「無住而生心」也。第四句,即「生心而無住」也。合三、四句觀之,則是遮、照、空、有、無住、生心,俱不可說,而又恰恰是『生無所住心』。】
前面我們學習到經文,佛給須菩提講,也是給我們大家講,「不應住色生心」。前面的經文佛告訴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離一切相,在經文的前面我們也有看到,「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說,菩薩如果還是跟凡夫一樣有這四相,執著四相,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這個菩薩就是我們一般講「名字菩薩」,名字菩薩就是名義上是菩薩,不是真正的菩薩,或者如同《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的初發意的菩薩,初發心的。像我們一般去受菩薩戒,戒場都稱你菩薩;現在我們也是稱呼一些同修,稱他們為菩薩,但是這是一個稱謂,一個名字,也就是說我們要學習菩薩。如果照《金剛經》的標準,你要離四相,不著這個四相,那才是真正的菩薩。所以「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果你沒有離相,著相,你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一個我能夠發,那這四相都具足。所以發這個心,要離一切相來發菩提心。
下面講的就是無住發心。怎麼樣離相?不應住色生心。「住」就是著,執著的意思,我們心落了這個印象,落這個相了。我們眼見色就著色相,耳聞聲著聲相,鼻嗅香著香塵,舌嘗味著味塵,身接觸執著觸塵;意對法,對一切法都生起執著,都有住。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地方講眼、耳、鼻、舌、身,因為心就是意。「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我們凡夫就是住色生心,生種種的心。在這裡佛勸須菩提,也是勸我們大家,不應該住色生心,也不應該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是不要住。不要住,我們這個心要怎麼辦?應生無所住心。我們要知道,住是這個心,不住還是這個心,不是另外有一個心,這個概念我們一定先明白。住不住都是這個心,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心,只是我們凡夫就是有住,菩薩就無住。有住就會被污染;無住,不被污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鏡子照色相。
古大德常常用鏡子、用寶珠比喻,像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中峰國師是大徹大悟的禪師,他的開示都有禪機),他都用寶珠、鏡子,用這個來形容、來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我們這個心要像寶珠一樣、要像鏡子一樣。我們看鏡子,什麼相來,它都顯現出來,而且它是用照的。《心經》我們大家都讀得很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問題都解決了。他為什麼能夠度一切苦厄?因為他用照,就像鏡子這樣照,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它照,照得很清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但是它能顯相,能夠現這個相叫生心。當現相的時候,它有沒有被污染?沒有。這個叫無住,它沒有住,那個相沒有把它黏上去,它是空的。還有我們看電視屏幕,它是空的。有都是從那個空現出來的,那個空是本體,本體它能生萬法。六祖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法都是從空當中現出來的,所以空有同時。你看我們看這個螢幕,螢幕是空的,當現相的時候,那個節目有生有滅,來來去去的,螢幕還是如如不動。畫面那些節目,那個有生有滅,有變化,那是無常的,變來變去,緣生法,變來變去,但是那個屏幕始終如如不動。如如不動那是真的,變來變去是妄,真跟妄和合了。真跟妄合在一起,實在講是一不是二。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從這個地方去觀,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常常教我們這樣去看電視,這樣去看電視會開悟。就是空有同時,當現相,相是有,但是它的體是空的,真跟妄也合在一起了。就是你不要去執著那個空,也不要執著那個有,那就是佛教我們的無住生心。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你在用心的時候,你無心去應用,這個就是第一句,就是「生心也,有也,照也」,就像鏡子在照。觀音菩薩因地修行就是修觀自在,幫助眾生叫觀世音。我們《心經》念得這麼多了,我們也沒有度一切苦厄,我們還是很苦,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用照的,我們是用想的,愈想愈生氣,所以我們這個苦厄度不了。因為「想」那個字,心上面有個相,你著了那個相就是想。照,他就沒有想,他沒有著相。那些相它照得很清楚,但是它不住那個相;不住那個相,那個相又很清楚,都能現相,那就是生心,它能生。像屏幕空空的,但是它能現很多相出來,有很多頻道,很多節目,什麼都有。我們也可以透過古大德這個譬喻,古時候只有鏡子、寶珠,現在加上電視螢幕,這個可以讓我們體會無住生心。無住生心,前面一條也給我們講,在什麼地方練習?就是在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迎賓送客、日常工作,時時處處,你將這個義趣領會在心裡,時時刻刻提起觀照。你心不要住那個相,我們的自性它自然就是照了。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會落在四句,你總離不開四句、百非。四句,第一句,有;第二句,無;第三句,亦有亦無;第四句,非有非無。你只要起心動念,就是說心如果有住,那你總離不開這個四句。心無住,這個四句都可以講,怎麼講都對,因為它是同時的,也沒有先後。所以你看,「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你正在用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無心,就是無住生心,『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所以第一句「生心也」,生心就是有,不是沒有,他照,它起作用。
『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遮也』,遮就是沒有住。『合而觀之,便是「生無所住心」,亦即是空有相即,遮照同時。』第一句是生心,「有也」,有生心,「照也」,我們講觀想,好像鏡子,它能夠照。「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正當照的時候它沒有住,鏡子還是空空的。但是它能照見這一切現相,這一切現相都是空寂的,因為照見這些相五蘊皆空,那就度一切苦厄。我們現在沒有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我們沒有辦法照見五蘊皆空,我們還是把五蘊當作真實的,因此我們就有障礙。我們人,這個牆壁你就走不出去。你照見五蘊皆空,你就走來走去,不會碰得頭破血流,因為這些是假的,假的跟假的就沒有妨礙。不然忍辱仙人給歌利王割截身體,他怎麼會不生氣?我們不要說人家拿刀子給我們割,就給我們打一下,我們恐怕就氣到死都還記得,怎麼會不生瞋恚?為什麼?會痛,你就生瞋恚,何況肉一片一片的割?如果你會痛,你有痛苦,你很自然就會生瞋恨,不可能不生瞋恨。忍辱仙人為什麼不生瞋恨?他說我沒有著這個相,沒有著這個身體是我。他知道這是假的,身體是假的,那個刀也是假的,假的跟假的就沒有障礙。所以我們凡夫看,好可憐!他的肉一片片被割,割到就剩下骨頭。忍辱仙人給歌利王講,如果我沒有生一念瞋恨心,我的身體馬上就恢復。他講完,身體又恢復原來的了。為什麼能恢復?因為假的,所以他不著相。
『第三句,即「無住而生心」也。』無住不是說沒有生心。『第四句,即「生心而無住」也。』不是說無住,我現在空,我無住,我不能生心,什麼作用都沒有。我生心就不能無住,無住就不能生心,不是分成兩截的,它是同時的,當你生心的時候無住,當你無住的時候生心,那就同時的。我們如果有執著,執著無住就執著空,執著生心就執著有;執著二邊不著,那又執著一個中道,你怎麼講都離不開這個四句,所以都要放下。『合三、四句觀之,則是遮、照、空、有、無住、生心,俱不可說』,不可說就離四句、絕百非,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這個大家去參。『而又恰恰是「生無所住心」』,生無所住心,無住他生心,不是生心無住。如果你著空,像《莖草集》黃念老舉出一個例子,有人打坐,沉空滯寂,坐了幾百年,坐得怎麼樣?整個人跟他坐的那個樹連在一起了。他說現代還有這樣的人,他舉出兩個例子。那個叫枯木禪,枯木,好像樹木枯掉。那個枯木禪,坐在那邊不動,還在呼吸,他就是不動,他無住但不能生心,就變枯木禪,著到空去了。所以無住生心是活活潑潑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生無所住心,從這個地方我們自己去體會。這些都是屬於文字般若,關鍵我們要怎麼樣去提起觀照般若,在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去提起觀照般若。我們再看第七:
【七、當知生無住心,即是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即是生實相也。】
『生無住心,即是生清淨心。生清淨心,即是生實相。』這個實相,就是圓教初住位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入這個實相了,那個時候心就真正清淨了。這個心本來清淨,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它沒有污染。我們在迷,迷也沒有污染,我們就是感覺有污染,實際上沒有,但是我們迷了,關鍵是在迷。你看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我們的靈知心在生死海當中,「驪珠獨耀於滄海」。好像一個寶珠,它在滄海,比喻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驚濤駭浪當中,它不受影響,獨耀於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你成佛了,它還是這樣。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只是迷悟而已,我們的心本來就清淨的。這些都是講到實相,就是超情離見了,超乎常情(我們的常識),你無法用思惟想像去理解,你想像不到,因為這些都沒有離開心意識。我們這個妄心,第六意識功能很大,只能緣到阿賴耶識,緣不到真如。真如就超情離見了,不是我們的常識能夠想像的。我們再看第八:
【八、總之,『生無所住心』是離一切相之真詮,所謂圓離是也。圓離者,一空到底,亦即是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這是講到華嚴的境界了。這個離,它是『圓離』,同時離。所謂圓頓法,圓頓就是很直接的讓你頓悟,悟進去,不是漸次的、漸修的,那不一樣。圓頓教跟漸次教,修學不一樣,時間不一樣,圓教的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教修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因此開圓頓見就很可貴了。圓頓見也是靠經論長時薰修,本來我們不是圓頓的根器,薰久了也變成圓頓根器了。聽久了,慢慢你就領悟了,為什麼?因為般若智慧是每個人自性本來都有,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人人本具,箇箇不無」。我們沒有比佛差,一樣,基於這個理論。當然每一個人本來就是佛,只是現在你迷了,你不知道。佛出世,他的教學總是教我們回歸自性而已,教我們認識自己,沒有別的。我們再看下面:
【八八、反顯】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我們看這個經文,八個字,『反顯』就是反過來顯示前面講的道理。佛講經說法都很善巧,讓我們反過來,用另外一個言說來讓我們更明顯去明白前面講的這些道理。我們看第一條:
【一、本來無一物,「住」則有物矣。『有住』,即有惑業苦。「住」,即三界六道之根源。故一切皆不應住。此一部經,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無住」而已。】
這一條,『本來無一物』,我們大家去參。「本來無一物」,我們現在物太多了,無量無邊的物。實際上本來無一物,這些它本來就沒有,無一物。『住則有物矣』,物從哪裡來?從住來的,住就是著,著相。『有住』,我們有住,『即有惑業苦』。『住,即三界六道之根源。故一切皆不應住。』三界六道怎麼來的?就是有住。我們為什麼在六道輪迴?因為有住,所以產生惑業苦,迷惑、造業、受苦,造善業生三善道,造惡業生三惡道。惑業苦,迷惑了,你迷惑就造業,造業就受苦。所以三界六道的根源就是從住來的,住就是執著,分別執著。我們要超越六道,佛勸我們不應住,不應該去住相,你才能超越,你住相就不能超越。住相就是著相,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一部經,千言萬語,一言以蔽之曰,「無住」而已。』這部經講那麼多,結論是教我們無住,從各種角度、各種方面,反覆的善巧方便來啟發我們,讓我們悟入。悟這個是關鍵,不悟就是我們不會修。禪宗講悟後起修,悟了就認識路,知道怎麼修了;沒有悟,那就還不認識路,不曉得怎麼走。所以先悟,先認識路,聽經聞法,先求解悟,修才能證悟。這就是講到無住。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實具深意,因塵世眾生之環境,不離此六。住塵生心,乃無始來之積習。而欲了生脫死,必須背塵合覺,定要做到一切不住。所謂「不住」,乃不著之謂,非謂不行其法。】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六根不要住六塵,因為我們六根對的就是六塵,根塵相對,我們不要去住,就是不要去著那個相。所以經文這句,實在講它具有很深的用意,因為我們塵世間眾生的環境,我們沒有離開六塵。我們有能有所,我們眼能見,色是我們所見的,這個當中產生識,六根、六識、六塵,我們總離不開這個。我們無始劫以來住塵生心都習慣了,我們總是住,總是著相,六根對六塵境界,我們就起心動念,就分別、就執著,喜歡的生貪愛,不喜歡的生瞋恚。貪瞋痴,痴也就是無明,沒有智慧。實際上貪瞋是從痴來的,我們一般講貪瞋痴。痴毒比貪瞋的毒嚴重,痴就是無明,不明理。所以貪毒、瞋毒從痴毒來,從愚痴來的。痴比較不容易明瞭,貪瞋我們反而比較容易體會。比如說貪心,大家很容易知道,不可以貪,全世界都不可以貪,都要定法律,貪污要把他抓起來,大家都不可以,這個不好。瞋恚心,發脾氣去傷人,這個很明顯,大家知道這個不好。但是愚痴,大家都不知道。愚痴就是什麼?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他顛倒了,他分不清楚。顛倒是非,把錯的當作是對的,對的當作是錯的,你怎麼講他都聽不懂。還有,他還認為這個是對的,那個叫邪知邪見,那個比貪瞋麻煩。現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你貪心去貪污,要被判刑;瞋恨心去打人、殺人,要被判刑;愚痴去造了比這個更嚴重的罪業,有沒有去判刑?沒有。好像一個政策錯誤比貪污厲害,貪污,大概你貪個幾十萬就要被抓去關得頭髮、鬍鬚都白了;你一個政策錯誤,幾千億的錢不見了,沒有人負責,他不用被判刑,你說這個帳怎麼算?錯誤的政策比貪污嚴重,這一點世間人都不知道,也沒有刑責,這個就是愚痴。為什麼會這樣?愚痴,他不明理,顛倒了,顛倒是非。
所以人他愚痴相比貪瞋麻煩,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比貪瞋麻煩。實際上貪瞋都從愚痴出來的,像我們六道輪迴就是見思惑,前面講惑業苦,第一個見思惑,是造成六道的業因,妄想、分別、執著,執著就是見惑、思惑。見惑跟思惑,在佛學名詞講五利使、五鈍使,這個十使。使就是說他指使你,就必須這麼做,好像刑警把你押著,你就要這樣。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叫利使,這個就是很猛利的驅使你。第一個,執著這個身是我。邊見就是相對,有能有所,有我就有人,有大就有小,總是一個相對的,這個叫邊見。見取見,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是那個因,他認為是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認為是那個果,錯了,因也搞錯了,果也搞錯了。好像印度有一些持牛戒、持狗戒的,看到牛生天了,他說牛為什麼會生天?那些外道修他也有神通,但是他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到牛死了生天,他說我們要生天,學牛吃草不就也跟牠一樣生天了嗎?我們人就學牠吃草。還有持狗戒的,狗死了也生天,那些外道有神通,看到那些牛、狗,怎麼死了牠們都生天?他有錯誤的認知,認為牠修什麼能生天?就是吃草,所以人就去學牠吃草,結果人學牛吃草也沒生天。牛、狗死了生天,牠畜生道,牠為什麼生天?牠過去世有修五戒十善的業因,也有造十惡的業因,造惡的業因先成熟,那個先受報;這個報完了,他也有善的,那個成熟了,那現在從畜生道生天去了,是這樣的,不是因為牠吃草那個因,他錯了。所以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你修的不是那個果報,他認為是那個果報。第五種邪見,邪見就涵蓋所有錯誤的知見。
所以我們學佛第一個,這個見要正確,叫正見。同樣的正見也有層次不同,凡夫是執實見,執著這個是真的、是我的,這是真實的,我們執實。還有外道見,外道見,各種宗教的講法不一樣,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不一樣,總是心外求法,那很多,各宗教的。那叫外道見,認為有一個萬能的神,創造萬物的上帝,他這個教認定一個神,那個宗教也認定那也是神,兩個人信仰的神不一樣,我是真的,你是假的;他也說我是真的,你是假的,然後兩個就要打架。這些都是屬於外道見,心外求法,他沒有去明究自心,都是心外求法。第三就是人無我見,就是小乘的,知道這個身不是我,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再來就是唯識見,那就提升大乘了,唯識宗的。這個再提升,中觀見,中觀就是講八不,比唯識又更高一層。再上去就是本淨見,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最後一個大圓滿見,就是華嚴、法華,包括淨土,是大圓滿見。能夠開大圓滿見,那是最可貴的,因為圓教行人修行一天等於漸教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因此薰習圓頓經教,培養我們圓頓根器,薰習我們圓頓根器成種,將來你修行提升,那就很快速了。
這個五種叫五利使。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那個比較鈍,叫思惑。思惑斷的時間要比較久,思惑就藕斷絲連,思惑叫鈍,比較鈍。思惑,貪瞋痴慢疑,五鈍使是從五利使產生的。所以一定要先斷見惑,這個見錯了,你怎麼修都不對,見要正確。斷見惑就是你的知見要正確,你才知道修什麼。修行人如果不懂這些,都是盲修瞎練,你用什麼功、用什麼苦行,一天吃一餐、吃一粒米,那個佛講,叫無益的苦行,因為修得不對路,你修錯了。這個都是著了相,我們現在要無住,就是不要著相。不要著相怎麼修?我們不要耍脾氣,不要說我的個性就這樣。什麼個性?我相,什麼個性!我的個性,那不是我相嗎?有我相就有人相,就有眾生相、壽者相。所以我們現在要修,就要修沒有我的個性,這樣我們才不住相。但是在哪裡修?就在生活當中修,前面講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個當中修。順自己意思的,你不要起貪痴,中峰國師講「深生痴愛」,生了貪就是生痴愛。為什麼會貪?因為你有愚痴。佛在《四十二章經》講愛與欲,「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就很簡單幾句話。他說使一個人愚痴,蒙蔽他的心智,就是他有愛,他心裡有欲,他的智慧就被障礙住。所以「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你有愛。
每個人愛的對象不一樣,但是愛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對象不一樣。所以我們老和尚講,世間法不能貪,佛法也不能貪。是不能起貪念,不是叫我們換對象。我不貪世間法,但我貪佛法,有沒有?太多了!因為凡夫執著,他總要抓住一個。我不貪這個,但是我要貪著另外一個,來代替這一個,是這樣的。這樣怎麼修?修到無量劫,修到驢年也不會成就,也不會超越,那怎麼可能?所以現在我們看,修行不究自心,都是盲修瞎練,怎麼會成就?不知道在修什麼!大概就是辦活動,熱鬧,結結緣。自己修行沒有門路,也沒有消息,那就乾脆來個人間佛教就好了,我們再來作人就好了。佛是教我們這個出世大法,成佛的大法,變成人天不是佛他出世的本意。佛教為什麼不是一般宗教?這個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如果人間佛教,我們做做慈善事業,那其他宗教也都能做。佛也不會跟人家爭,你能做,我也來做,跟你競爭,佛不會做這些事情。這個事情就是所有的宗教、哲學、科學都不知道,不能解決,佛才出世,幫助大家明白生死是怎麼一回事情。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喜歡的,我們如果起貪心,就要警覺到我住相了;遇到逆境、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就起瞋恨心,我們又住相了。關鍵不在這個事,還是在心。所以我們要了生死,必須要背塵合覺,一定要做到一切不住,你才能超越。
我們淨宗雖然不用斷見思惑,但是要伏惑,因為伏住,我們信願才生得起來;伏不住惑,我們也知道生死苦,也想去極樂世界,但這個信願生不起來。心有懷疑,願又不切,為什麼?因為我們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我們有貪欲,貪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名聞利養,妻子兒女、功名利祿,這些放不下。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所以要放下這些貪欲,就是不著了。淨土方便就是不用斷惑,斷見思惑難度比較高,但是要能夠伏惑。《金剛經》我們如果修百分之二十,在淨土就算及格,就幫助我們伏惑了。伏惑就有把握往生;如果伏不住,那就沒把握,要看臨命終最後一念,你能不能提起來念佛?就沒把握。伏惑那就真有把握,因為把欲望伏住,我們信願就生得起來。你沒有信願,蕅益祖師講,你阿彌陀佛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為什麼?沒有信、沒有願,你念佛當中還是放不下世間這一切,你沒有發菩提心。所以《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兩門功課。你真發菩提心,肯定會一向專念,所以是一不是二,都是有互相的關係。信願行也是一而三,三而一,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但是要知道往生的一個關鍵,就在信願之有無。我們願生不起來,就是我們對這個世間有欲望、有貪戀,我們放不下,所以這個願生不起來。也很想生這個願,就是生不起來,因為這個貪欲給我們障礙。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伏住惑;在淨土,伏惑就算成就了,其他法門還不算成就,要斷惑。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行之方便。以世法言,凡所當為者,自應盡心竭力,不錯因果。無論如何艱難困苦,決不可起勞怨之心。無論如何成績優良,決不可存居功之想。不幸失敗,亦決不因之煩惱憂愁,慨歎忿恨。必須此層做到,方能達到事來便應,事過即忘,得與不著相應耳。】
這一條就很具體給我們開示修行的方便,這個理論要應用在我們生活、待人處事接物、工作上面,『行之方便』。『以世法言』,以世間法來講,『凡所當為者,自應盡心竭力,不錯因果』。這段講「不錯因果」,這句就很重要了,因果不能搞錯。我們修行的方便在世間法。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離開世間法那也沒有佛法。所以「以世法言,凡所當為者」,世間事我們應當做的,「自應盡心竭力」,盡心竭力就是我們一般講盡心盡力去做,做到我們真的不行了,那就圓滿了。盡心盡力,功德就圓滿。事情不在成敗,在我們有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到盡心盡力,就是這裡講盡心竭力,竭盡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去把它做到、做好。不錯因果,因果不能搞錯了,這一句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因果教育也非常重要,現在世界這麼亂,印光祖師講,如果不提倡因果教育,實在沒救了!所有佛菩薩、聖賢、神仙統統降臨在這個世間也救不了,世間人不能回頭。唯有因果教育還能夠啟發世人,他能夠覺悟回頭,斷惡修善。如果沒有因果教育,實在講,沒有辦法。因果教育就補助倫理道德教育,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非常迫切的需要。
我們應該做的、應當做的盡量去做,如果因緣不具足,那我們功德也圓滿。《楞嚴經》講「發意圓成」,我們有這個意願要做,做成功了,眾生有福報;做不成功,那眾生無福,我們都盡到自己的心力了,這樣就功德圓滿。就像《了凡四訓》講的魏仲達,還沒有四十歲,有一天就死了,靈魂被帶到陰司去了,去見冥官。冥官用善惡天平兩邊秤,惡錄盈庭,惡的到屋頂了,善的這邊一小卷。結果一秤,一小卷的善比較重,惡錄盈庭反而比較輕。魏仲達就很奇怪,他就問冥官說,我還沒有四十歲,我怎麼可能造那麼多的惡業?這個冥官就跟他講,他說你只要動一個壞念頭,不用等到你去造惡事,冥司就已經記錄了;起一個善念,好事還沒有做,也記錄了。所以《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起心動念,起個善念,好事還沒做,馬上感應吉神來;起個惡念,壞事還沒做,馬上感應凶神來。魏仲達說,那一小卷是什麼?他說有一次,朝廷要修三山石橋,你奏疏勸朝廷不要做,因為這個沒有很迫切需要,勞民傷財,這是你的奏疏、奏摺。他說我的建議朝廷也沒接受,他還是照樣做,怎麼有這麼大的功德?冥官就跟他講,雖然朝廷沒有接受,你功德也無量,因為你的心在萬民,不在你自己,你是為國家、為人民;如果朝廷接受,那你功德就更大了。所以本來他的壽命到了,因為秤這個善比較重,又把他放回人間了。回到人間,他明白這個因果了,努力修善,後來就非常有福報。因果不能錯,所以我們修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因果是不能有錯的。
這裡講不錯因果,也是因為野狐禪的公案。因為有一個禪師,人家問他說,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結果死了之後五百世墮野狐身。到了百丈禪師那個時候,他這個野狐狸就變成一個老人去聽百丈禪師開示。有一天人都走光了,他就跟禪師講:禪師,我不是人,我是野狐狸,變作人來聽你講開示。他說我五百世前人家問我,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我給他回答不落因果,因為這樣墮五百世野狐身。請百丈禪師給他開示,要怎麼樣才對?百丈禪師說好,明天我講開示你再來,你就照原來人家那個話來問我,我給你回答。後來第二天又去了,他就照百丈禪師講的,以前人家問他的話,照原話他再問百丈禪師這個問題,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百丈禪師給他回答「不昧因果」,就是這裡講「不錯因果」。他聽到這裡就開悟了,開悟之後他就脫離野狐身了。百丈禪師第二天帶一些常住眾,拿個鋤頭、畚箕到後山去,看到一隻死的狐狸在那邊,他說這是過去五百世的出家人,他現在脫了這個野狐身,就照亡僧(在常住裡面死的出家人)那個儀軌來給他埋葬。所以不錯因果,這個很重要,不是沒有因果。
我們做任何事情,『無論如何艱難困苦,決不可起勞怨之心』,現在我們雙溪做百七就是秉持這個。時藝媒體林先生昨天來,他們那天有去山上採訪,他才知道我們做了十幾年了,他說這個不可思議,這個要多去做宣導,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做這個是不是「艱難困苦」?的確艱難困苦。那很多問題,我們很傷腦筋的事情,但是一一去面對,一一去克服。所以做百七,也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因緣。特別最好修行的地方就是在廚房,廚房就是最好修的,因為廚房那個地方常常生煩惱,常常生煩惱的地方就是最好修的。如果你要進步,我建議去廚房。你看佛菩薩示現,都是去廚房。你看阿彌陀佛、文殊、普賢、豐干和尚、寒山、拾得,不都去廚房嗎?佛菩薩來煮飯給大家吃,供養大眾。你要修,要看看寒山、拾得,看看他們怎麼修的,他修得很快樂。有人瞧不起他、譏笑他、毀謗他,怎麼樣去侮辱他,他都不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這個都是我們很實際修行的一個啟示。所以我們道場也是面臨艱難困苦,特別現在人少,也沒有年輕人,都老人家在做,我們也決定不可以生起「勞怨之心」,不要說我很勞苦,心裡就埋怨。
『無論如何成績優良,決不可存居功之想。』像我們做百七,我們也不要有居功的想法,就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也不要居功。我們從來也不去宣揚,現在因緣成熟,別人要給我們去發布,我們就隨緣。我們也沒有什麼目的,主要是息災。息災,希望大家踴躍來參與息災,那力量更大,就這樣而已。我們做這個,我們也不能居功,也沒有人會發一個獎狀給我們,沒有。如果你去捐錢,人家發個獎狀;你們還在做百七,他不笑你迷信就不錯了,他不會發一個獎狀給你,你幫助我們消災。
『不幸失敗,亦決不因之煩惱憂愁,慨歎忿恨。』只要我們問心,我們做得對不對,該不該做?如果應該做的,做的是對的,縱然我們沒有做成功,失敗也不要煩惱、也不要憂愁,不要有得失心。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常講,做成功了,眾生有福;做失敗了,眾生沒福,沒辦法。像我們百七繫念,如果繼續做,大家有福;如果因緣不具足做不成,大家沒福。所以就不要因為做不成而煩惱,「慨歎忿恨」。
『必須此層做到,方能達到事來便應,事過即忘。』無住生心要怎麼修?就這樣修,這樣就很具體,不然我們講得很空洞的。怎麼叫無住生心?這就很具體,就是這樣,這樣做就是修無住生心。「方能達到事來便應」,事情來了我們就應,事過我們就放下,「忘」就是放下。『得與不著相應耳』,這樣就能夠不著相來相應了,我們就這樣修。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別人來罵我該怎麼辦❓——禮物的譬喻
🔹「空」跟「有」同時的比喻
🔹「能、所」是指什麼?從哪裡出來的❓
金剛經講義節要—觀照的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一集) 2023/11/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0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繼續來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我們上次學習到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上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學習了前面兩條。這段時間法會比較多,所以我們也常常中斷。
《金剛經》每一段每一句,我們如果真能夠明白,能夠在生活當中去起觀照,一四句偈也能幫助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初步階段是伏煩惱,進一步斷煩惱、破無明。《金剛經》是圓頓法,是從根本修,根本就是我們的心。心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從心想生。所以不是在枝枝葉葉上修,從根本修,根本能夠修正過來,那枝葉自然也就跟著導正了。「不應住色生心」,這個經文這些字,我們都懂,但是這些義理我們還是要深入的去體會。一般我們心如果清淨,讀這部經,或者聽人家念這部經,你就會開悟了。像惠能大師,他還沒有出家,叫盧行者,是一個修行人,我們一般講,在家修行的人。他也不認識字,他是以砍柴為生的。砍柴,根據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過,他在抗戰的時期還有看過,專門砍柴來賣的。因為抗戰時期,那個時代沒有瓦斯,那只有燒灶。這裡經文講,「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前面我們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住生心。這段經文主要是講,生無所住心,這個是前面講的怕我們把它分成兩截,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實際上無住生心是一樁事情,不是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怕我們把它分成兩截那就錯了,無住不生心,就變沉空滯寂,不起作用,那不能辦事了。生心有住,那就著相。我們凡夫就是有住生心,有就是著相,住相。
所以這一段在解釋上面的經文「應離一切相」,離一切相要「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所以不是說離相不發心。心生起的時候,「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而不應住著」。這個對待,我們一般講就是能所,有一個能對待的我,有一個所對待的塵境。好像我們眼睛,我的眼睛能看,能看這些色相,色相就是所。我能看的,我所看的;我能聽的,我所聽的;我能嗅的,我所嗅的;我舌能嘗,我所嘗的;我身能觸,這個塵境是我所觸;我心能夠想像、能夠緣,這一切法是我所緣的。我們凡夫總離不開能跟所,所以世間一般人講,我們是活在相對裡面。現在我們講相對論大家都同意,我們就是相對。相對就是對立,在佛經講,叫能跟所。能跟所是一不是二,我們執著就在一當中把它分別成二,實際上是不二。你分別成二,那問題就多了,無量無邊。你看一執著,我們心裡就生煩惱,有人我,有對立的,這一切就出現了,這些對立(對待的)塵境。
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第三時開示說,你念佛念到「能所兩忘」,「到家之說,不容再舉」。念到能跟所兩忘,什麼叫兩忘?能跟所是一不是二,這個才是事實真相。我們就見到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能所沒有了。我們現在有能有所、有我有人,什麼都是一個對待,我們都生活在對待的世界裡面。佛跟我們講,對待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能所從哪裡出來的?它本來沒有,從我們一念不覺,迷了,起了分別執著了。原來它沒有,這些分別執著、這些對待,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生的,我們這個虛妄的心(迷惑顛倒的心)生起來的。講這個,我們一般也很不容易去體會,因為我們迷得太久了。我們舉出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我們這個地球,地球它自己有沒有去劃分,這裡是美國,這裡是中國,有沒有?沒有。地球它自己有沒有這樣劃?那誰劃分出來?人!人怎麼劃分?人的心,他心想的。大家從這個比較淺顯的例子,你去體會經典上講的。你一劃分出來,那問題就很多了,大家就在那邊爭了,就很多很多問題,很多很多煩惱。現在整個世界爭來爭去,搶來搶去,打來打去,造無邊的罪業,不都從分別執著生出來的嗎?分別執著就是從我們的妄心生出來,其實本來是一體,一體就沒事了。在一體當中產生虛妄的分別執著,造成種種無謂的煩惱,受六道輪迴因果報應這些冤枉苦,所以佛稱我們眾生為可憐憫者。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不可憐,這假的,假的我們把它當作真的,這個是受虛妄之苦,那就很冤枉了,所以這樣才可憐。所以像我們作惡夢一樣,我們在作夢,我們不知道是假的,總是把它當真的,才會嚇得心驚肉跳。如果你知道是假的,你根本就遠離恐怖顛倒妄想了。所以我們現在問題都是在這個上面。我們學了佛了,看了佛在經典上給我們開示,我們才明白。我們無始劫以來迷了,不知道,所以佛出世,大慈大悲給我們講了這樁事情,讓我們回歸自性覺,不要一直在迷惑。
這個講無住生心,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心生起時,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就不應住著。「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他就是從耳根。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個二十五圓通,你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回歸到自性。觀音菩薩是用耳根,耳根聞外面的聲音,他不去分別外面的聲音。這個是美妙的聲音,還是噪音?是讚歎我的聲音,還是罵我的聲音?他不去分別。他聽到聲音反聞,是什麼在聞這個聲音的?反聞自己的自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不是聞外面的聲塵,他是反聞能聞的聞性,他不去分別外面聲塵。所以觀音菩薩他修耳根圓通,他什麼時候都可以修,聽到車聲、喇叭聲,噪音、輕音樂,讚歎的聲音、毀謗的聲音,他不去分別外面,他就反聞,我是什麼在聞?回頭,這叫回頭是岸。那我們凡夫?很自然就是去攀緣,去聞這個聲塵,這個是什麼聲音?大聲小聲,種種分別,無量無邊,就出來了。這舉出一根,其他的根就是一樣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有一根返源了,「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精明就是一個自性,分成六根,六根其實是一個,不是有六個,是一個分出來的,同樣那個性。同樣那個性,如果你從一根回歸自性了,那六根都解脫了,因為它是一不是二,也不是六。所以觀音菩薩他是修耳根的,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文殊菩薩揀選圓通,他選擇耳根。這個就是不應住。觀音菩薩用耳根,大勢至菩薩是用念佛圓通。觀音菩薩用反聞聞自性,這個功夫實在講,我們凡夫要修,也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我們已經分別習慣了。當然古來也有人修成就的,但是在我們末法這個就比較困難。在末法修念佛圓通,就比較容易。現在不管我們看什麼、聽什麼,念佛圓通,就是統統念阿彌陀佛,就是用這個方法,那是大勢至菩薩用的方法。大勢至菩薩念佛跟觀音菩薩耳根圓通,也有相通的,因為我們持名念佛就是耳根去聽,所以這也是一個方便。我們看西方三聖,當中阿彌陀佛,兩邊觀音、勢至。所以修持名念佛淨土法門,就是我們同時也修觀音的耳根圓通,也修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了,這個是它的特色。這些道理我們明白一些,對我們修行一定有幫助。
如果我們能夠擺脫這個對待的塵境不去住,不去執著,不去住相,這一切相都離了。比如說,我們耳根聽到聲音不要去分別執著,那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怎麼修?人家恭維我們、讚歎我們,我們不要高興,高興我們就生貪了,你喜歡。喜歡人家給我們讚歎,那我們就很高興,這個就是煩惱,生貪的煩惱;人家毀謗我們,講我們的壞話,我們聽到就生氣,生瞋恨心,貪瞋痴都來了,這個就是因為住相了。所以人家罵我們,不放在心上,就不住相;我們放在心上,就住相。這樣講大家比較容易體會,不然講了,我們覺得也不好體會。就是人家讚歎我們,也不要高興;罵我們、毀謗我們,也不要生氣,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住,不住就跟我們沒關係了。罵是你在罵,我沒有接受,不住就是我沒有受。像佛在《四十二章經》講,佛在世的時候,去侮辱、去罵佛,甚至陷害,要佛的命的,都有。我們看到佛這個示現,我們現在遇到一些逆境,那我們也就能夠安忍了。佛都有人去罵了,那我們凡夫人家罵,這個很正常。佛都有人罵了,那我們算什麼?看到佛這個示現,我們心就能夠平衡下來。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講,有人罵佛,佛就坐著給他罵,如如不動,因為他不住相。罵完了之後,佛就請問他說,你送禮物給人,如果人家不收,你怎麼處理?他說不收,那我就帶回去了。佛就說,你剛才罵的,我都沒有接受,那只好還給你了。所以人家罵我們,我們生氣,那我們就接受了。我們接受了,那我們就吃虧了。如果我們不放在心上,那跟我們就沒關係,罵是他造業,造口業。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來體會比較具體一點,知道什麼叫不住相,我們就從這個地方來修。深入的不住相,就一切相皆離,統統離相了。雖然離相,「但應生起於所有對待的塵境,一無所住的心,乃是菩提心也」。不住相,不是說不生心,不生心就像石頭、像木頭,那就好像死水一樣,那就沒作用了。所以不住相,自然生的心是什麼心?平等、慈悲、覺悟的心,覺而不迷,這個心就是菩提心。
第二條講,「生心時即是無住時,無住時即是生心時。」無住跟生心是同時的,我們不能分成兩段。「如此,則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空有同時。」空跟有,都是同時。古大德常常用鏡子,古代銅鏡,現在玻璃鏡。鏡子它照這些外面的景象,它照得清清楚楚,有這些相,相都很清楚。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的相,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相,一切萬物萬象,它都能照,都能現。但是鏡子它沒有住相,它乾乾淨淨的,它沒有住相。沒有住相,我們看鏡子,它是空的。像我們現在看電視螢幕也是一樣的,電視螢幕就跟鏡子一樣,它能現相,但是螢幕還是空的。無論你現什麼相,無量無邊的相都能現,但是空的,它沒有住相,這個就是空有同時。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不住相,它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相,現相就是生心。它能照,它有這個功用,它能照,照得很清楚。好像我們照鏡子,照得很清楚,鏡子沒有受污染,因為它沒有住相,它還是乾乾淨淨的。但是正當我們照這個相的時候,是不是空有同時?就像我們看電視螢幕,是不是空跟有同時?它不是分開的,它是同時的。我們從這些比喻去體會經典上講的概念,實際上,這個都叫文字般若。包括這個《講義》,也是文字般若,經文是文字般若,這個《講義》、我們老和尚的講解,這個都叫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它是一個工具,它是一個方便,讓我們透過這個方便去悟入實相。這個像指路牌一樣,好像高速公路它的路標、路牌,所以文字般若也很重要。沒有透過文字般若給我們指示,我們不得其門而入,但是你不能死在這個文字上面,不能著在文字相,這個像指路牌一樣。所以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在在處處,無一非中。」這個就叫中道。「所謂圓中,則我法雙空,四句俱遣。」俱遣,就是都遣了。四句,第一句,有;第二句,無;第三句,亦有亦無;第四句,非有非無。我們起心動念總是落在這四句,我們離不開這四句。我們有,就不是沒有;沒有,就不是有,一定是這樣的。也有,也沒有;不是有,也不是沒有,我們怎麼講總是離不開這個四句。為什麼離不開?因為我們起心動念總是落在這個四句。你不起心、不動念,你四句就俱遣了。你不起心、不動念,你怎麼說都對,說有也可以,說無也可以,說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統統可以;但是你一起心動念,你怎麼講都不對。關鍵在這個地方,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四句俱遣,「乃無相之極致,方為發離一切相之無上菩提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上次學到這兩條,我們簡單複習到這裡。我們接著看第三:
【三、當知清淨心,即是本性,所謂本來面目是也。十方法界所共具,故又名一真法界。】
這一條,『當知』,「當」就是應當,應當知道清淨心,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清淨的,那我們會有疑惑,我現在煩惱一大堆,怎麼會清淨?我們不能夠理解。佛給我們開示,我們的心它本來就清淨,從來沒有污染,本來是清淨是真的。我們現在說很不清淨,煩惱很多,那個是假的,那是虛妄的。給我們說真的,你的心本來就清淨。我們一定不承認,我現在煩惱一大堆,怎麼會清淨?佛給我們開示說,你心從來沒有污染,是你迷了認為不清淨,你就是分別執著,但分別執著不是真的,那是虛妄不是真的。所以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了五句話,其中有一句就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沒有污染。六祖開悟那一首偈就是講這個,清淨心就是本性。他不是作偈嗎?神秀大師他作一首偈,「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就像菩提樹,心像明鏡台,鏡子,要時時勤拂拭,常常去擦,不要有灰塵污染上去,勿使若塵埃。這一首偈對我們凡夫來講,我們修行有幫助。你看你還沒有開悟,這首偈我們是用得上,時時刻刻提防我們這個心,不要受污染了。這個對我們凡夫的境界來講,我們修行現前是用得上,有幫助。六祖這一首,你要悟了才行,你不悟不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你要悟,你要悟了才行。六祖這首偈是什麼意思?就是你本來就清淨,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那是真的,真話。為什麼說本來無一物?你現在認為物那麼多,那是假的,那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所以六祖這個就是開悟了。
我們現在學《金剛經》就是要悟,要悟真實,如實知自心,要開悟。我們還沒有開悟,這些我們也會講,就好像鸚鵡學人講話一樣,意思牠不懂。我們也會講,但是沒開悟,我們照念。但是照念,我們目標還是自己要悟,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就是要求我們要開悟,包括世間法都要悟。所以東方的這種學問,跟西方不一樣,東方的教學重視悟性,因為悟了你能活用,你就通了。西方的教學重在記,知識,記很多,懂得很多。東方教學是要開啟你的自性般若智慧,西方的教學是增長你的知識。知識能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有限;智慧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個不一樣的。所以東方,包括世間、出世間,成就聖賢(聖人、賢人),聖就是通達明白,佛法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西方那一套學問成就學者,專家學者,他們是成就這樣的一個人才,這個不一樣。所以我們「當知」,當知這個話,我們在經典常看到。當就應當,就是應該這樣的,應當要知道,就很肯定的,應當要知道你心本來就清淨。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開示,都開示很多。我們一開始在念,也不懂,但是念久了,慢慢有一點體會了。一直重複念,不是說我們會念就懂了,我們會念不一定懂,只是會念,那個字沒有念錯,但是是不是真懂?不一定,要真懂才行。但不懂,不懂就還是念,就像念經一樣,你還沒有開悟就要繼續念。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就開悟了,有很多同修念了三千遍還沒開悟。有一個居士給我講,他說老和尚講念三千遍開悟,我都念超過三千遍,我也沒開悟,我不念了。我說你還沒開悟就要繼續念,念到開悟為止。
如果我們透過講義、註解給我們指點,這個對我們悟入如來真實義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應當要知道,雖然我們還沒有證入,但是我們也應當要知道,我們的心本來它就清淨。六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就是這個清淨心,你成佛了,它還是這樣,它也沒有增加什麼;我們現在在凡夫,也沒有減少什麼,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我們的心跟佛都是平等的,一樣,只是我們迷了,我們不知道;佛覺悟了,他明白了。佛明白了,我們不明白,差別就在這裡。明白了,叫明心見性;我們不明白,叫迷惑顛倒。我們好好去參,參這個很有法味,你慢慢去參。你看下面這句,『所謂本來面目是也』,你本來面目是什麼?你本來就清淨。所以中峰國師在開示裡面,我們也常常念,我們在凡夫的地位,在六道輪迴裡面,在生死苦海裡面,「驪珠獨耀於滄海」,驪珠就是我們的清淨心。我們的清淨心,在六道輪迴這個驚濤駭浪裡面,獨耀於滄海,它絲毫沒有動搖,清淨。「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好像月亮當空,這個給我們說明本來面目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知道煩惱很多,無量無邊,這個都是迷惑顛倒。那我們要從大乘經去體會這些是虛妄的。《大乘起信論》也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什麼叫本覺?我們每一天能看能聽的性就是本覺。我們的自性,從來沒有離開,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分明就在眼前,我們沒有離開過。但是我們迷了,迷失了,不是真的喪失了。所以我們本來面目是什麼?本來面目就是清淨,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十方法界所共具,故又名一真法界。』所以性它是一,像我們六根的根性,它是一,現在我們把它分成六根,我們要知道六根它的性是一個,「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我們不要誤會以為有六個,是一個,所以稱為一真法界。十法界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金剛經》也是講如夢。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講,我們在十法界裡面的六道法界是夢中夢,夢當中又作夢。四聖法界就脫離六道了,他還是夢,聲聞、緣覺、菩薩、佛(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斷見思、塵沙,還沒破無明,還在夢,不過他們是好夢,我們在六道作惡夢,統統是夢。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這個夢真醒過來了。我們再看第四:
【四、若相離得一分,清淨心便顯現一分。最初離得一分時,名初住菩薩。亦名正定聚。(正定,住義。聚,類義。)言其人已入聖果之類,永不退轉無上菩提,故名正定聚。至此地位,方稱信成就。由是歷盡四十一位,斷最後一分無明,清淨心圓滿現前,是名妙覺,亦稱為佛。可見由初心至果覺,功行唯一離相而已。】
這一條給我們講,『若相離得一分,清淨心便顯現一分』。我們在生活當中可以去體驗,這個地方講的是比較高,這是明心見性了。但是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在這個之前我們離相,不住相,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完全離相,我們一般講都先淡化,慢慢就會離相了。我們如果不是圓頓根器,漸漸來修。圓頓的理論常常聽、常常薰習、常常去體會,我們不是圓頓根性,也能薰成圓頓根性。你就常聽,聽久了,那你就悟入了。過去先師淨老也是常常鼓勵大家,雖然我們現在不是圓頓根性,但這個圓頓教你聽久了,印象深刻了,你就變成圓頓根器。所以這個薰習也很重要。這一條我們不難理解,「若相離得一分,清淨心便顯現一分」。好像鏡子有灰塵,你把它擦乾淨,裡面的鏡光就往外透一層,不斷擦不斷透出來,擦到都乾淨,就完全透露了。
『最初離得一分時』,這裡講離一分,是明心見性了。但是我們凡夫,還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現在是從生活當中,就是什麼事情看淡一點,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住了。我們常常患得患失,種種是非人我,常常都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們就生煩惱。如果我們還做不到都完全不放在心上,也要淡化,到後面慢慢也就不放在心上了。不放在心上,我們就得自在,得解脫了。如果你離相,初住就得大自在了,那就不是凡夫了。所以『名初住菩薩』,「初住」有別教、有圓教,這裡是講圓教。圓教初住位,『亦名正定聚』,這揀別不是邪定聚。『正定』是正確的,『住義』。『聚』,就是類的意思。你入正定這一類了。『言其人已入聖果之類』,他已經入聖流了,『永不退轉無上菩提』,所以叫正定聚。他不會再退轉,證得三不退了。『至此地位,方稱信成就。』再經歷四十一位,『斷最後一分無明,清淨心圓滿現前』,這個叫妙覺,也稱為佛。無明它是假的,其實你證入初住位,無明就沒有了,你就證入法身了。這個是講證,證入法身,入一真法界。
所以禪宗它有三關,像六祖三關齊破,那是很特殊的。一般參禪,他還是有層次的,第一關初關、第二重關、第三牢關。初關就是大悟,他見到法身了。像黃念老講,雍正皇帝他開悟了,他見到法身,破初關了,但是沒有破重關、牢關。破牢關,才證入一真法界,就初住了。所以開悟,就見到法身了。所以大徹大悟有不同層次,有破初關的,有破初關、重關的,有三關齊破的,這個不同。證得初住就是破無明,他就證入法身了。破初關,見到法身;破重關,安住在法身;破牢關,就是證入法身。這四十一個位次,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講,初住就是斷了,沒有無明。但是這個四十一個位次是什麼?無明的習氣。古大德有用一個比喻,就好像一個酒瓶,酒都倒乾淨了,酒的確沒有了,統統倒光了,但是你聞聞酒瓶,它有酒的味道,怎麼辦?你把它放著,放的時間久了,它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初住以上,『由是歷盡四十一位』,他這個時候修行不能用心,用心又變成凡夫,又有住了。他是無功用道,就是你不能用個心,我要趕快把這個斷乾淨,這個就不行,你要讓它自然的慢慢就沒有了。古大德也有用划船靠岸的比喻,以前我們坐渡船,我小時候,初二我母親要回我外婆家,沒有橋她坐渡船。坐渡船,船夫搖船,要接近靠岸他不能搖了,搖你會去撞那個岸,就是一定的距離,讓船速度慢慢減弱,慢慢它就靠近了,你這個時候不能用功去搖。有用這個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這四十一品無明他是怎麼斷的。無功用行,或者無功用道,跟我們凡夫這個階段要用功去修,不一樣。「清淨心圓滿現前,是名妙覺」,就是佛了。『可見由初心至果覺,功行唯一離相而已。』其實就是一個離相。成了佛,它本來具足,也沒有增加;我們現在在凡夫,也沒有減少。我們再看:
【五、受持此經,必將所說義趣,徹底領會。然後乃能歷事練心。尤應於行住坐臥時、穿衣吃飯時、迎賓送客時、日常工作時,時時處處,常將所領會的義趣,存養心中,優游涵詠,勿令間斷。務將經義與此心,融成一片。即此,便是薰習,便是觀照。不必定要打坐觀照也。如此用功,能使無明漸減、漸薄,增長菩提,遣執破我。此是最親切有效的修行方法,毫不費力費事,而能得大受用。】
這段非常重要。我們這段要常常提醒,有人是把它印出來貼著。但這個貼出來提醒,這個當中關鍵就是在「觀照」這兩個字。不然我們現在印了很多,如果我們沒有用心去提起觀照,我們看到等於沒看到一樣。修這個關鍵在一個觀,要能夠作觀,隨文作觀,這樣才會有感覺,才會有效果。佛法,無論什麼法門,都離不開「觀」這個字。如果不懂得作觀,你修到最後,也是枯燥無味,沒有味道,沒有感覺。所以作觀,開始功夫還不得力,要比較作意。作意就是說我們要去提起觀照,像我們念佛一樣,提起一句佛號,你不提起就忘記了。所以這個義趣非常殊勝,因為這部經講的是圓頓法,我們體會得徹底,然後才能夠『歷事鍊心』。因為我們修行在生活當中修,不是說你一定要去挖一個山洞,躲起來。所以這裡特別給我們講,『尤應於行住坐臥時、穿衣吃飯時、迎賓送客時、日常工作時,時時處處,常將所領會的義趣,存養心中,優游涵詠,勿令間斷』。這些文字,我們看了都明白,但是我們要深入去體會,我們怎麼樣在「行住坐臥時」,我們怎麼樣在「穿衣吃飯時」、「迎賓送客時」,客人來要迎接,客人走要去送,這個就是生活當中的禮節,還有日常的工作,就是我們整個生活起居,待人處事接物,點點滴滴。所以「時時處處」,任何時候,任何的處所,「常」就是說不要間斷,就是要常常提起來,在心中去領會經典裡面佛給我們講的義趣。「存養心中,優游涵詠」,將佛開示的經教,在心裡面優游涵詠,常常提起,不要讓它間斷。『務』就是務必,這個就是比較強調的一個語氣,「務」就是說你一定,要將經義跟這個心,能夠『融成一片』。『即此,便是薰習,便是觀照。』這樣來修學,就是薰習,不斷的薰習,薰習當中就能提起觀照。所以『不必定要打坐觀照也』,「不必」就是說不一定,不一定要打坐才能觀照。當然打坐也能修觀照,行住坐臥都可以。
像我們這次到福州去參訪雪峰山,雪峰山寺是中國佛教一個禪宗的老道場,一千多年了。根據他們現在的住持和尚跟給我講,他們那裡以前有一千個開悟的,就是禪宗《五燈會元》一千七百則公案,有一千七百個大徹大悟的,說他們雪峰寺就出了一千人,那就一半多了,禪風很盛。廣老今年往生了,廣老在世的時候他就跟我講過,他請我去旗山萬佛寺,旗山萬佛寺是他蓋的,是在山下,佔地很大,所以我們那邊做法會都一萬多人。一個餐廳就容納一萬多人,寺院有夠大的。廣老他就跟我講,山下要做淨土道場,念佛,接引大眾,三根普被。這一次去,傳耀法師,新的住持跟我講,要我去帶他們打佛七,因為平常他們都做經懺。雪峰山我們帶同修去參觀,他們正在打禪七。他們一季打五個禪七,春夏秋冬,五個禪七,就是三十五天。我們去,剛好他們在打禪七,打禪七要坐香,打坐。我們有去參觀禪堂打坐,打坐他前面就一排長條的椅子,後面就是通鋪,廣單。晚上睡覺就是後面那個廣單,前面比較低的那一排長條的椅子,那是打坐的,坐香的。他們參念佛是誰?念一句阿彌陀佛,誰在念佛?參這個,這是禪宗參的方法,也有人參其他的話頭。他們就是要在禪堂,他們禪堂坐香時間也滿長的,好像有七支香,還九支香?早上三點就起來,晚上好像到九點,睡的時間也不多。我去看,還有三、四個人在那邊參禪。我們這一次去,那個知客師給我們講,過去古時候,坐一支香,就有四十幾個人開悟,所以他那邊禪風還很盛,禪風很盛。他們就是觀照,參話頭,參話頭也是一種觀照的方法。他們有打坐,坐香。坐了一段時間,他們會跑香。跑香,維那、首座會起來帶大家跑。而且他們會棒喝,我們帶一些同修去,他們聽了就嚇一跳。所以我要跟大家講什麼叫當頭棒喝,這句常常聽,但是你沒碰過什麼叫當頭棒喝。我們一進去,維那、首座:進來,不要問訊,不要禮佛,也不要打招呼。因為人家在參禪,你不要去打擾,你去看看就好了。
我有一次到東北遼寧,也是一個山,那也是禪宗道場。去那邊,老和尚請我講開示,講完。老和尚講:不要鼓掌。他那個道場,他們修行的方法就是這樣,那不是外面演講。所以能夠去那邊坐香,實在講還是要有時間。你說去參加五個禪七,也要一個多月,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時間。還是少數人有這個時間,他們有時間可以去那邊打坐觀照;那沒這個時間的人,他就不能修了嗎?
江老居士這一段,給我們這個沒時間的,那就很方便了。你就不一定要去打坐觀照,你在生活當中穿衣吃飯、迎賓送客、行住坐臥,統統可以觀照,這個就方便了,這個就沒有一個人不能修了。你在這個當中,「勿令間斷」。所以修行就是在生活待人處事接物這個當中去修,這個是很實際的,這個也是我們一般講真槍實彈的。不然你在那邊坐,我空了,到時候碰到一個人給你罵一句,氣得要命,沒空!你沒有碰到境界的時候,空了;碰到的時候,你就有了,那就不空了。所以這個我們的確是要在生活當中去修,這個是真功夫,不是嘴巴講的,要在境界上去練的,叫「歷事練心」。
這裡講,你不要住色生心,不要住。不住就是不去執著,不著那個相。好像我們吃飯,你要不住,不一定要吃什麼,要怎麼吃、怎麼做,不住。我出家的時候跟日常法師吃大鍋菜,吃一年多,天天吃大鍋菜。大鍋菜就是佛陀托缽的精神,因為一缽千家飯,你不要分別執著,不要挑食,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每一個人去托缽,有的人托得到,有的人沒托到。一千二百五十五個比丘,每一個人就托一缽飯,不是托了各吃各的,不是的。他托缽回去,要把它倒在一起,然後混一混,然後大家再去裝,你有托到飲食,要分給沒有托到的;還有生病不能出去托缽的,你要分給他們吃。所以叫「一缽千家飯」,你吃那缽飯是一千個比丘去托的。所以一缽千家飯,這個也是有根據的,大家都混在一起。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講尊師重道。出家人是老師,中國人最講究孝親尊師,怎麼可以讓老師去要飯?這個像什麼話!中國的風俗就是不可以這樣,應該要供養,就有皇帝蓋寺院叢林。寺院叢林,古時候就一個菜,一個菜就是什麼?大鍋菜,很多菜都把它丟在一起。所以我出家一年五個多月跟日常法師,就是天天吃大鍋菜。日常法師規定,不能煎、不能炸,菜的纖維太硬的,也要咬一咬再吐出來,他說那個最營養。所以大鍋菜就是一缽千家飯的精神,雖然在形式上不一樣,但是那個精神。我們山上常常說廚房人不好找。我說其實很簡單,煮大鍋菜。大家受不了。我來煮大鍋菜,統統丟進去,但是大鍋菜會煮的,還是滿好吃的,那個比較不容易爛要先煮,煮得快好了,容易爛的菜再放進去。你不能把那個容易爛的先煮,煮到變水了,然後不容易爛再放下去,所以還是要會煮。吃飯的時候也是修行,我們吃飯就是不分別、不執著,就是不住相了。穿衣服也是一樣,穿衣服整齊乾淨,能保暖就好,不一定講求什麼質料,不一定。這個就是不住相,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來練習。但是不住相也要講清楚說明白,我就是跟日常法師吃一年多的大鍋菜,到圖書館館長要色香味俱全,我就生煩惱了。大家想一想,我是不是又住相了?我住吃大鍋菜的相,是不是?後來我才想通,這個也不能住。所以要隨緣,你吃大鍋菜也可以,你辦大餐也可以。反正出家人,人家怎麼供養,你就怎麼吃,就不要去挑三挑四的,不然你就住相了。也會給人家找麻煩,我一定要怎麼吃,你一定要給我們準備。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總是不去給人家添麻煩,大家方便就好。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這樣去修,待人處事接物,常常這樣提起觀照,就是不要住相。好人來,壞人來,我們總是一個平等心來對待。這個當中迎賓送客有個禮節,這個我們要學。
無住,你要生心,你不能說我無住,我什麼都不知道,那不行,那你無住就沒有生心了。你要無住,又要生心,樣樣要做得恰到好處,這個才是無住生心。不是無住,我什麼都不要了,我不要學了,不是這樣。你不能說無住,那你紅綠燈就不知道了,不能說我無住。以前就有同修念佛,聽我們師父講經,他說念到能所兩忘。他有一次,他就給我們師父報告。他說師父,我現在念佛功夫念得很深入。他在開計程車,他說我念到紅綠燈都不知道,紅燈也闖過了,而且載客人常常載錯地方。他以為我們師父會給他讚歎一番,結果被我們師父喝斥一頓。他說你把我的話都聽錯了,你怎麼可以念佛念到這樣?念到紅綠燈都不知道,那很危險。還有客人如果要趕飛機,你給他送錯地方,那你賺人家的錢,又耽誤人家時間,你怎麼對得起人?那個就是無住他沒生心。所以你生心的時候是無住,無住的時候生心,這個才是關鍵的地方。所以你不能給它分開的,這個不能誤會。所以《般若經》不好講,從宋朝以後法師講般若的就很少,怕人家誤會,誤會那就麻煩。
好,今天時間到了。下一段經文也是很精彩,永嘉大師開示的,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