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塔有哪五種福德❓
🔹唄比丘感召醜陋的果報的公案
🔹進入佛堂應具備哪五種態度❓
🔹看經時要注意什麼❓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知福惜福再造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集) 2021/7/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六十三頁,我們從第四行,五十一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五十一、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一)後世得端正好色。(二)得音聲好。(三)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涅槃道。】
這一條是講『旋塔』,就是繞塔,佛在經典上講「旋塔」,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繞塔。這個塔是佛塔,供佛的經像、舍利,因此我們繞塔就有五種福德。這是對三寶的恭敬,旋塔、繞塔就是對三寶的恭敬。這個旋繞就是要右繞,在佛門規矩是要右繞,順時鐘右繞。右繞得福,如果左繞得罪,所以在佛門必須要右繞。我們常常看到經典上講,佛的弟子去聽佛講經說法,向佛請示問題,這個禮節就是先右繞三匝,然後再頂禮,再請問,這是古印度佛門的禮節。這個禮節也傳到中國來,所以在中國的佛教寺院,繞佛都是要右繞,不能左繞,要右繞。
繞塔有五種福德,第一種是『後世得端正好色』。「後世」是來生後世,來生換一個身體,這個身體會得到「端正好色」,就是身體的體質好,顏色,我們一般講莊嚴,這個身體好,得端正相好這樣的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從恭敬三寶得來的。第二個,『得音聲好』,「音聲」就是聲音很好,聲音美妙。這個塔,都有掛一些風鈴、鈴鐺,吊在那個塔周邊上面,風一吹,小鈴鐺聲音就非常美妙,好像樂器一樣,這個好的聲音。繞塔,聽到風吹這些鈴鐺的聲音,我們來生的聲音也會很好。在《安士全書》有一個公案,在佛經上的一個公案。有一天,好像是波斯匿王經過祇園精舍,那是佛講經的地方,他聽到裡面有一個出家眾在唱誦,誦經,聲音非常美妙。這個國王他就想見一見這位出家人,當然就去向釋迦牟尼佛啟請,請佛陀叫這個出家人來跟我見見面,我來供養二十萬金。金子供養二十萬,那很大的數字,見一面,國王就想要供養二十萬金。佛陀(釋迦牟尼佛)他說,你先供養,我再叫他出來。佛就跟國王講,他說如果你先見,恐怕你供養金就拿不出來了,所以你要先拿出來供養,然後我再請這個出家人出來跟你見面。結果這個國王也同意了,就先捐獻二十萬金給祇園精舍,給佛陀了,佛陀就請這個出家人出來了。這出家人一出來,這國王一看,人長得矮,又小又醜,大失所望。原先這個國王以為這個出家人聲音這麼好,應該人也長得莊嚴才對,怎麼長得這個樣子?看了之後真的大失所望,真的被佛說對了,佛說如果你沒有先供養,你先看了,恐怕你就會打消那個供養的念頭,讓你失望了,你會打消這個供養的念頭。
後來就請問佛什麼因緣?他說為什麼聲音這麼好,人長得這個樣子?佛就講過去世的因緣,在迦葉佛的時候,就是說一個國王要建造一個寺院,這個寺院派一個大臣去監工,寺院工程很大,時間很長,他去監工很辛苦、很累,他就埋怨為什麼這個工程做這麼久,為什麼國王要建這個寺院,他就很埋怨。等到這個寺院建好了,他看了也很歡喜,這個寺院建起來很莊嚴,看了生歡喜心,他就發心去買幾個鈴鐺,就是掛在寺院那個角落。我們現在有看到佛教的寺院上面屋頂角落有掛風鈴、鈴鐺,風吹過來,好像打擊樂器,像交響樂一樣,聽了很好聽。佛就講出這個因緣,他說當時他在做這個工程,他埋怨,心裡不高興、埋怨,所以他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後來這一生他得到的身相就不莊嚴了。因為蓋寺院它是一個莊嚴相,供人家瞻仰、禮拜、種善根,他因為做得很不高興,這一生得這樣的果報,身體長得就很不莊嚴。但是後來他又發心去買幾個鈴鐺掛在寺院的四周,供養大眾、供養佛菩薩這個風鈴的聲音,所以他這一生的聲音就這麼好。佛講出這個過去世的因緣,在迦葉佛那個時代這個因緣。所以我們看看《安士全書》裡面講的因果報應,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看國王叫他去監工,他心不甘情不願,一天到晚埋怨,這個是不好的因,建寺院是莊嚴道場,你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得到的果報就是你來生的身體長得醜陋、不莊嚴,這是惡報,不好。但是後來他又發心,看到寺院建好了生歡喜心,自己花錢買鈴鐺去掛在寺院,等於是莊嚴道場,而且這個莊嚴道場它主要是音聲,這個風鈴風一吹,撞擊的聲音非常美妙,所以這一生他的聲音就特別好。我們看看,真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善惡果報它不能互相去代替的。所以繞塔會得到音聲好,這個塔大部分都有吊鈴鐺,那我們去繞塔等於是隨喜,所以我們也會得到好音聲這樣的一個果報。
第三就更殊勝了,死了以後生到天上去,生天道了,『生天上』,這個果報非常非常殊勝。這個天道起碼生到欲界天,四王天、忉利天,生到忉利天就非常殊勝,在六道裡面殊勝的一層天了。第四,『得生王侯家』,天上的果報享完了,下生到人間,會生在帝王家,我們現在的話講叫貴族,他會投生到貴族的家庭。貴族的家庭、王侯家,也不一定就是說很有錢、很有地位,這個當然是有,主要就是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縱然大富大貴,也不是很圓滿。所以生在王侯家,在古時候他就有機會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前國王、做大官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孫要學好,所以會請全國最好的老師來教,才能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所以這個就很殊勝,那一般人可能沒有這樣的因緣,生到王侯家,他就有這個機會、有這個因緣。五,『得涅槃道』,第五個就是最後你會成佛,這是最究竟圓滿的果報。所以旋繞佛塔,有這麼殊勝的功德。所以我們台灣妙通寺道興法師,她是女眾,她在三十年前發心到雲南雞足山協助恢復佛塔寺,那個佛塔寺已經倒塌、荒廢了,把它重建、修復,也得到當地政府人民的肯定。那個佛塔寺我去過幾次,也非常殊勝,也去那邊繞過塔。所以凡是發心出資,隨喜佛塔寺的重建,長期的護持,將來果報就是這裡講的,有這五種福德。就是說你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在六道裡面,也會先得到這個福報,最後的福報、最圓滿的福報,當然就是得涅槃道,成佛了。可見得旋繞佛塔這個功德不可思議,非常殊勝。好,我們接著看:
【五十二、凡入堂,律教令具五法:(一)須慈敬尊重於人。(二)應自卑謙下,如拭塵巾。(三)知坐起俯仰得時。(四)在眾中不為雜語。(五)不可忍事應默然。】
這條是『凡入堂』,「入堂」,入佛堂,廣泛來講就是入佛的寺院,佛教的殿堂,凡入堂。在過去中國佛教,大的叢林它堂口很多。一個寺院有很多個堂口,這個堂口比如說念佛堂,也有禪堂,也有講堂,吃飯的是五觀堂,所以很多堂口,總的來講就是入佛堂。凡是進入佛堂,『律教令具五法』,這個「律」就是戒律當中,教我們要具備五法,就是五種態度。第一個,『須慈敬尊重於人』,「須」就是必須,你必須要慈悲恭敬尊重於人,不管什麼人,都必須有慈悲心、恭敬心來尊重他人,對人不能不恭敬、不尊重、不慈悲,這是入佛堂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應自卑謙下,如拭塵巾』。在我們老祖宗講,禮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所以「自卑謙下」,一個人如果能夠這樣的態度,自卑謙下,「如拭塵巾」,拭塵巾就是我們現在講抹布,擦桌子、擦椅子的抹布。這個抹布我們看,擦這些都很髒,好像很卑賤的一個東西,就是把自己身段、姿態壓低下來,謙卑,不要事事好像要高過於人,就要像擦桌布一樣那麼謙卑,供人家去擦拭。
第三,『知坐起俯仰得時』。「知坐起俯仰」就是禮節,我們該坐的時候坐,該起來的時候起來,該俯仰,我們一般佛門禮節頂禮,這些規矩都在《沙彌律儀》二十四門威儀裡面都有講到。還有世間的禮,《常禮舉要》雪廬老人編的,應對進退,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要「得時」。得時,就是說什麼時候你該坐你就要坐,該坐你不能站著,該站著你不能坐著。得時,就是你該站起來就要站起來,該坐的就要坐著,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就是你什麼時間你該做什麼事情,這個時間在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不要再去做其他的事情。這個統統包括在裡面,所以這不只是一個禮節動作而已,而是我們整個生活上的一個規範。得時,那就沒有困擾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都有個安排,或者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樣臨時的狀況,怎麼去處理,這個就是知坐起俯仰得時。知就是知道,要知道,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要在生活當中自己細心去揣摩。
四,『在眾中不為雜語』。在大眾當中,你入了佛堂,你不要自己在講話。你入佛堂,現在有很多念佛堂都要寫個禁語、止語,但是我常常看到同修,他胸前掛一個「止語」牌,看到我,一直講話講不停,這個就散心雜話。因為在佛堂裡面,無論是講堂、念佛堂、禪堂,是大家共修的地方,共修的地方你不要散心雜話。包括我們吃飯的時候,五觀堂,你也不能講話的。所以五觀堂,可以講話的一個是開示的主持方丈,一個是維那,有事情跟大家講,或者講開示,其他的人,清眾都不能交頭接耳去講話。所以「在眾中不為雜語」,不可以散心雜話。如果一個念佛堂,你散心雜話,這個念佛堂就沒辦法念了。
五,『不可忍事應默然』。因為在大眾當中,總是有一些讓人家很難忍受的事情。在佛堂當中,或者講堂當中有一些不可忍受的事情,也不能在這個當中就發脾氣,甚至吵架,這個對佛就很不恭敬,在佛像前面吵架,對佛就很不恭敬,對大家也不恭敬。所以看到一些不可忍的,「默然」,默然就是不要理他,別人有做一些不好的,不能忍受的,就不要理會他,這樣就好。有事情,出了佛堂,要處理再去處理,就避免在佛堂裡面起衝突,所以要忍,忍下來。我們再翻到六十四頁,第一行,從五十三這一條看起:
【五十三、若看經,須端身澄心默翫,不得出聲。身端則念正,心澄則理生矣。】
這條是講『看經』,看經典,看經或者讀經,必須端身,身體要坐好,就是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身體坐好,合掌。心要沉澱下來,『澄心』就是把心沉澱下來。『默翫』,「默翫」就是默默的,因為看經一般都是不出聲,就是看。看經或者看註解,看的時候就是要端身,身體不能坐得歪歪斜斜的,不能像看報紙一樣。所以看經要端身,身體要端正,心要沉靜,經默默去玩味,這個翫就是玩味。這個經義有無窮的法味,我們要細細的去玩味,才能嘗到這個無窮的法味,我們一般講得到法喜充滿。這是看經要這樣看,要恭敬,這就是恭敬心來看。『不得出聲』,看經就不能出聲,看經跟讀經、誦經不一樣,讀經、誦經是要出聲,那是大家共修的時候。如果自己一個人看,那就不能出聲,出聲可能會妨礙別人。下面講『身端則念正』,就是身體如果端正,念頭自然就正了。身會影響到心,心也會影響到身,身心是一不是二。所以『心澄則理生矣』,心如果沉靜下來來看經,道理就看出來了,理就生了,就是道理看出來了。這一條主要是講看經,應該要這樣看。看經,如果用恭敬至誠這樣的態度來看,會開悟。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常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有的人他看經他開悟?他讀經他開悟了?有的人讀了一輩子他也開不了悟,主要就是跟讀誦的人恭敬心成正比例,一分恭敬他得到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那什麼利益都得不到。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四、當惜眾僧物。《大律》云:「護常住僧物,如護己眼睛。」《行護》云:「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當賠償之。」】
這個第五十四,『當惜眾僧物』,「僧物」,出家人(出家僧)的物品,這個要愛惜。所以我們要惜福,這也是惜福,在一個道場,這是眾僧用的物。我們雙溪這道場是屬於四眾道場,有在家出家、男眾女眾,四眾道場。昨天也跟大家說了,這個僧有出家僧、有在家僧,僧是和合的意思,團體的意思。僧是眾的意思,我們念三皈依,「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團體。在佛門裡面,四個人在一起共住、共修、共學,就是一個僧團。所以一個僧團基本的成員是四個,四個以上,最少要四個,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住、共修、共學,一個僧團就是一眾,就是一個團體。僧,是在家出家通稱的一個名稱,不是只有出家人稱僧,在家人也稱僧,因為他是眾,四個人在一起共住、共修、共學,就是一眾,四個人以上,最少四個人。如果四個人以下,就不構成一個僧團基本的成員。所以僧團有大有小,但最少要四個人。
在家人,如果四個人住在一起共修、共學,也是一個僧眾,也是僧團,不過就是在家僧。這個我們要加以說明,不然大家現在看到僧這個字,第一個就聯想是出家人,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講到僧就是只有出家人,其實僧這個字,在家出家通稱,因為它是一個團體的名稱。所以所有的團體都可以稱為僧,僧是和合眾,任何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就是一個僧團、一個團體。「皈依僧,眾中尊」,眾就是大眾。團體很多,在家的團體、出家的團體,大大小小的團體很多,大眾各種團體當中,為什麼稱為眾中尊?在大眾團體當中,最尊貴的團體是什麼?就是這個團體它修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六和敬。只要做到這六個和敬,這個團體就稱為眾中尊,不管是在家團體,或者出家團體,它是最尊貴的。為什麼?因為它這個團體真正具足了六和敬這個條件,所以它是最尊貴的。如果沒有具備六和敬,那不是眾中尊,所以這個我們要懂。所以念這個三皈依,「自皈依僧,眾中尊」,就是佛勸我們要修六和敬,是這個意思。
要愛惜眾僧物,像我們雙溪這個道場是四眾,四眾都叫僧,四個人以上,就是大家一個團體。等於說這邊這個道場所使用,大家公眾用的,不是私人用的,公眾用的,這個都叫眾僧物。比如說你衛生間放一些衛生紙,那個也是眾僧物,是大家在用的。你用的這個水,也是眾僧物。你住的這個房子,也是眾僧物,大家在使用的。廚房吃的、喝的,日常生活這些用品,凡是大家在使用,大家在共用的,都是屬於眾僧物。眾僧物,你就應當要愛惜,不能浪費,不能隨便給它損壞了。比如說這部車子是道場的,這個是眾僧物,大家在使用的,如果你給它保養好,這個車子它可以用時間就比較長;如果你都不去保養,可能它使用的時間就縮短,沒有維護保養好,對眾僧物就有損失,就損害了,這個不能不知道。所以用任何公眾的物品,都要愛惜,不要浪費,也不要任意去糟蹋。惜福,為大眾惜福,也為自己惜福。所以『《大律》云:護常住僧物,如護己眼睛』,你看對常住物,你愛護常住物,就如同保護自己眼睛那樣的一個態度,不敢隨便去浪費、損壞,這個是給自己培福;反過來就損福,不知道惜福就損福了。損大家的福報,最主要的損自己的福報。
『《行護》云: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當賠償之』。《行護》裡面也講,「有損費常住三寶等物」,那都應當要賠償。我們把常住物損壞了,應當要賠償。比如說我們把常住的一個杯子摔破了,我們自己要掏錢買一個還給常住,這個要賠償。所以你有損壞到常住的,要賠償。所以過去古代叢林這個公案,一個寶壽禪師,很有名的。住持生病了,要去廚房拿薑,管廚房的寶壽說拿錢來買,這是大家的。寶壽生薑辣萬年,這個公案。住持,他是大和尚,而且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禪師,不是一般人,身體不好,需要用薑來驅寒,等於是說它那個廚房是大家用的,現在他要拿來私人用。私人用,那個寶壽禪師,他說拿錢來買,看要多少。後來他就拿錢去跟他買了,多少,他就沒有虧損到常住。所以損壞要賠償,不賠償,就損自己的福報,護法神也會記過。這一條在五戒裡面,也屬於是盜戒這一條的範圍。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五、今生不惜物,來世無受用。況常住眾僧之物,而不深加護惜可乎?】
『今生不惜物』,就是我們這一生不愛惜這些物品、物資,就一直損福,任意糟蹋、浪費,這個就是不惜物。現在很多人他不懂這個。像我們雙溪四眾弟子都有這個情況,我們用水太浪費了,我們山上這水不要錢,不要錢也要人工去拉。所以每次做法會,有一些人他都不知道愛惜這個水資源,任意浪費,這個習慣就不好。好像說你用個大的盆子,你放一些洗碗精進去,大家的就用那個來洗就好,這樣就節省很多了;如果每一個人,他一個碗他就去用個洗碗精,他就用水去沖,那要浪費多少這些水資源?所以洗一個碗,可能要給人家洗一百個碗了,他就浪費掉九十九個碗的水了,那是損福。現在有水用,你要想到沒水的時候怎麼辦,這個都要愛惜。所以我現在在台北,在這裡也是一樣,除濕機的水如果不倒掉,放在桶裡面,可以再去沖馬桶。其他的物品都是一樣,我們要懂得愛惜,要知道物力維艱,得來不易,多少人的辛苦,我們才有一滴水可以喝、一粒米可以吃,怎麼可以任意糟蹋食物、水資源,還有種種的這些用品。你今生不惜物,你一直損福,沒福報了,來生無受用。來世就無受用,來生來世你就沒有了,你福報享光了,你就會受貧窮的果報,物資就很缺乏。過去世不知道惜福惜物,來世就沒福報了。上面這兩句是講我們一般,還不是講道場,還不是講到常住物,講一般人的家庭,一般社會上的,如果不惜物,來世就無受用,這講一般。『況』,就何況,「況常住眾僧之物」?何況又是出家眾的,常住眾僧的物品,『而不深加護惜可乎』,常住眾僧之物,不加以愛護、愛惜,這樣可以嗎?「可乎」就是這樣可以嗎?一般的都不行了,那何況常住這些眾僧物?所以這一條也是惜福,這個都是累積自己的福報。這一條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修福,要造福,要惜福。不然你不修福,也不造福,也不惜福,福報很快就享光了,在諺語裡面講「祿盡人亡」,福祿享完人就死了,所以不能太浪費。我們再看:
【五十六、浴能除七病:(一)四大輕安。(二)除風氣。(三)除痹濕。(四)除寒冷。(五)除熱氣。(六)除垢穢。(七)身清目明。】
『浴』就是沐浴,洗澡,能夠除七種病。第一個,『四大輕安』,我們如果流了一身汗,去洗洗澡,那很輕鬆。第二個,『除風氣』,有一些風在體內,也可以排除,沖個熱水澡,可以排除。第三,『除痹濕』,「痹」就是麻痺,關節疼痛,「濕」就是濕氣,這個也可以排除,除濕氣、痹濕。特別你如果去泡澡,如果你到有溫泉的地方泡,那效果當然就更好了,「除痹濕」,像北投、陽明山的溫泉,你去泡那個澡,的確會幫助我們排除這些四肢麻痺,有一些關節疼痛,泡那個溫泉是有幫助。四,『除寒冷』,寒冷、寒氣會排出來。五,『除熱氣』,身體的熱氣也可以排出來。我們洗澡、流汗,那個熱氣它就排出來,寒氣也排出來,濕氣也排出來,風也排出來,中醫講的風、寒、暑、濕、燥、火,外面的六邪,這些都可以透過沐浴,或者是泡澡這樣來排除。六,『除垢穢』,這條容易明白,垢穢就是髒,洗一洗,特別夏天容易髒,流汗,汗酸味,洗一洗,骯髒就沒有了。七,『身清目明』,洗完澡、泡完澡,身體很清淨,眼睛也感到特別明亮。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他泡澡,當然天然的溫泉是最好,那個是最理想的。
「浴能除七病」,我們在家裡洗澡、在道場洗澡,也不能太浪費水,這個前面有講過。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半個月洗一次澡。在大陸寺院,特別是冬天,好像一個禮拜洗一次。有一次我到九華山佛學院主持佛七,那時候是冬天,沒有天天洗澡,因為天氣冷。但是它一個星期有一天它有燒熱水,那一天大家再去洗。它隔很多天,一定的時間再去洗,你感覺不一樣。如果你天天洗,一天洗好幾次,可能感覺不出這裡講的那種感受,身清目明、四大輕安,可能你感受不到。你一定的時間再洗,該洗的時候再洗,才能感受到這裡講的除七病那種感覺。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入佛門第一個要先皈依三寶,是哪三寶❓
🔹誦經的用意是什麼?是念給佛菩薩聽的嗎❓
🔹和尚、僧、寺等名詞的真正意思為何❓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三寶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2021/7/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9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第六十二頁,從第五行,第四十九條看起。我將這段文念一遍:
【四十九、若禮三寶,常念體唯是一。覺法滿足名佛,所覺之道名法,學佛道者名僧。則知一切凡聖,體同無二也。】
這一條是講到三寶。『若禮三寶』,這個「禮」就是作禮。我們念《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念到最後,「信受奉行,作禮而去」,這個對佛最恭敬的作禮,我們現在一般講頂禮。「若禮三寶」,禮是禮敬,三寶是佛法僧。我們到寺院,在中國佛教寺院都是有三寶。這個三寶我們在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三寶有住持三寶、一體三寶、自性三寶,還有化相三寶。這個三寶,這條講的是一體三寶。我們一般看到寺院有佛像,還有經書,還有出家人,無論男眾、女眾出家人,這個三寶叫住持三寶。佛像,泥塑木雕,或者彩繪、印的(像現在印製掛軸的佛像),或者石雕的,金銀銅鐵這些佛像,都是屬於住持佛寶;經書,《大藏經》,或者《大藏經》當中任何一部經,這是住持法寶;看到寺院有出家眾,是住持僧寶,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外面形像的住持三寶。
本師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示現成佛了。我們大家知道,佛在農曆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成為大覺,示現成佛了。佛示現成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我們這個地球有佛寶出現了。到鹿野苑剃度憍陳如,他的五個侍者,幫他們剃度出家,成為一個僧團,這個地球上有僧寶,僧寶出現了。在佛門,四個人以上就稱為僧,這個僧是和合眾的意思。在印度話為僧伽耶(我們簡稱為僧),法是達摩耶,佛是佛陀耶。中國古人用文字一向喜歡簡單扼要,所以簡稱為佛、法、僧。剃度了五比丘,我們地球上就有僧團出現,僧寶有了。為五比丘講經說法,講四聖諦法,佛開始講經了,我們這個世間就有法寶。後來佛滅度之後,五百阿羅漢把佛陀一生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把它記錄整理流傳後世,流傳到十方,所以就有法寶。佛當年在世的三寶稱為化相三寶,就是佛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八相成道,示現成佛,講經說法,度五比丘。所以佛當年在世的三寶,叫做化相三寶。佛滅度了,也沒有再繼續講經說法,佛當年剃度的佛弟子,也一個一個入涅槃了,但是出家眾還是一代傳一代,代代有出家人,流傳到現在,我們看到外面的三寶叫住持三寶。
三寶,我們佛弟子大家都知道,入佛門第一個要先皈依三寶,成為一個三寶弟子。這個三寶弟子,我們道場也常常給人皈依,很多寺院都有給人皈依。皈依三寶,一個出家眾來帶領你,教你皈依的儀式,皈依完了之後,再把三寶的意義給你講解,從哪裡回歸?回歸要依什麼?把這個三寶的意義說明、講清楚。這個就是我們淨老和尚他過去給人皈依,都有先講解三寶的意義,什麼叫皈?什麼叫依?什麼叫皈依?什麼是三寶?我們如何皈、如何依?在《三皈傳授》這本書講得很清楚,凡是已經有皈依三寶的佛弟子,這本書也是入佛門第一本必須先看的。另外一本就是《認識佛教》,《認識佛教》就比較普遍了,沒有皈依的人也可以看,也需要看,幫助大家對佛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知,不至於對佛教產生誤解、錯解、曲解。所以《認識佛教》這本書是可以提供給社會大眾,無論有沒有學佛的,甚至於信仰任何宗教的都可以看。也都必須看,因為你不看,你對佛教就不認識、就不了解,就會產生誤解,所以這個《認識佛教》是必須看的。《三皈傳授》,皈依三寶的佛弟子必須要看,不看不行。
三寶,佛法僧,外面的住持三寶,不是叫我們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皈是回歸,依是依靠,是外面的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依靠自性三寶。所以我們早晚課念三皈依,甚至我們做三時繫念法會,到最後也會念個三皈依,三皈依都是念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這個自是自性,皈依自性三寶。所以我們看到佛像,拜佛就要想到人人都有佛性,釋迦牟尼佛剛成道的時候,開口說第一句話,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時候,佛就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講了這句話,看到一切眾生,包括這些蜎飛蠕動的眾生,都有跟如來同等的智慧德相,沒有絲毫差別,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是眾生為什麼不能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當中比較詳細的,再加一個分別,也就是執著就是見思惑、分別就是塵沙惑、妄想就是無明惑,就是這三種煩惱障礙。所以自性的如來智慧德相,顯露不出來,變成六道生死凡夫,這就很冤枉,受這些虛妄之苦。
所以佛大慈大悲,出現在世間來普度眾生,把這樁事實真相來給一切眾生說明,每個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作佛。所以我們拜佛,就要知道我們也有佛性,在《觀經》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是什麼?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三時繫念中峰國師開示:「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這個就是「是心是佛」。我們自己的心本來就是佛,佛就是心,本來是佛,要作佛當然可以作佛。如果你本來不是佛,要作佛就不一定能作佛;你本來是佛,當然可以作佛。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然可以成佛了。因為你本來就是佛,大家都有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為大家都有佛性,都應當要回歸,依自己的佛性(真如自性就是佛性),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所以外面的佛寶是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什麼?「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也有佛性,但現在變成眾生,迷惑顛倒,我應該回歸自己的佛性。
在《六祖壇經》,六祖講佛法僧,他沒有講佛法僧,他給人家皈依講覺正淨,這是把佛法僧翻成中文意思,大家比較好懂。皈依自性覺,我們本來是本覺,《大乘起信論》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回歸自性覺,佛稱為大覺世尊,每一個人都有大覺。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跟佛一樣,佛回歸到大覺,我們也要學跟佛一樣回歸大覺。所以拜佛像是提醒我們,提醒我們自己是佛。所以不是叫我們去皈依外面那個住持佛寶,不是去皈依外面的。你皈依外面就變成外道,心外求法,錯了。外面的佛像(住持佛寶)我們見到了,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覺,也是回歸自性佛。我們念佛法門,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你念念不忘念佛,就念念覺而不迷,看到佛像是這個作用。我們要修淨土法門,釋迦牟尼佛勸我們要念阿彌陀佛,看到阿彌陀佛的像,就提醒我們念佛。現在還有念佛機,提醒我們念佛,這個就是回歸自性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所以我們入寺院,頂禮三寶,第一個拜佛。寺院有經典,我們去參加法會誦經,或者去聽經(這是有法師講經說法),或者自己讀經,經是法寶。法寶叫做達摩耶,達摩耶就是法寶。佛寶是佛陀耶,法寶是達摩耶,翻成中文就是法,法寶。念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我們在佛前念經,或者自己一個人讀經,或者大家共修,或者是參加法會誦經,經是念給自己聽的,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怎麼皈依法寶?皈是回歸,依是依靠,經典是我們修行的一個標準,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的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說法、做法,要依照經為標準,不能依照自己的想法。所以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念給自己聽的。經讀得熟悉,不忘記;聽講,明瞭經典裡面講的義理,佛的教誨我們在生活當中不斷的修行,依照這個標準不斷的修正,不斷的接近這個標準。所以這個法六祖講叫正,他就不叫法,法怕大家聽不懂,正。正字標記,正確的標準,經就是正的意思,正知正見。如果你不依經,沒有回歸到經典,根據自己凡夫的想法、說法、做法,錯了、偏差了,叫邪知邪見,偏邪了。所以經是正。所以看到經典,就要知道經是啟發我們依照經來修行,依照經講的理論方法標準來修行。不是說這個經我在佛菩薩面前念了幾遍、念了多少,功德就很大了,不是這個意思。你念了經,能夠了解經義,依照經典裡面佛的教導,在生活當中去落實,把它做到來修行,這樣才是真正的皈依法,皈依自性正。自性本來就是正知正見,迷了起妄念變成邪知邪見,現在依照經的標準把它修正過來,皈依法是皈依正的意思。
僧,在寺院有看到出家人,不管男眾女眾,南傳北傳,藏傳漢傳,只要他現出家眾這樣的形像,那叫住持僧寶。住持僧寶的形像,我們也不要去管他這個出家人他有修行,還是沒有修行;好的出家人,還是不好的出家人;是真的出家人,還是假的出家人?這個我們不要理會。我們只要看到這樣的形像,就要知道我是三寶弟子,僧的形像他啟發我們什麼?回歸自性清淨心,我們自性本來是清淨的。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了五句話,其中有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什麼叫自性?本來它是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清淨的。我們現在好像很不清淨?很不清淨是假的,本來清淨是真的。現在怎麼會變成很不清淨?迷了。所以要回歸自性清淨心,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僧,六祖講,自性淨,自性清淨心。所以看到出家人就是提醒我們,我要回歸自性清淨心,他是提醒我修清淨心,回歸自性清淨心。所以看到佛像,提醒我覺而不迷;看到經典,提醒我正而不邪;看到出家人,提醒我淨而不染,這樣就是外面的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這才是真正的皈依處,皈依自性三寶才是真正皈依處。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錯了,那變成外道了,心外求法。三世佛都喊冤枉,都把我的意思誤解、錯解、曲解了,變成迷信。所以這個都要講解、要說明,住持三寶。
這條講的就是一體三寶,因為三寶是一體的,不能分割的,不能說佛是佛,法是法,僧是僧,不是這樣。「若禮三寶」,我們禮敬三寶,我們看到佛像頂禮、看到出家人頂禮、看到經典頂禮,這是形像的禮敬,這是若禮三寶。形像上禮敬,我們心念要提起這個觀念,『念體唯是一』,三寶是一體的。『覺法滿足名佛』,這是大徹大悟,大覺,圓滿了,這叫佛。佛稱為妙覺,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還不圓滿。從圓教初住位就分證即佛,但是還不圓滿,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到妙覺才圓滿,稱究竟佛。所以這個佛在天台宗有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講了六即。一般,一切眾生理論上講,本來都是佛,都有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這個叫理即佛。這是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名字即佛,已經學佛了,開始在學佛了,聽聞到佛法,甚至聽經幾十年了,但是修行還沒有功夫,所以是名字即佛,提升到名字即佛。名字即佛,當然跟理即佛有不同的地方,理即佛,他本來是佛,但是他不知道。名字即佛就是聽聞佛法了,聽到法師講經說法,知道自己本來是佛。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知道他本來是佛,你跟他說你是佛,他說我不敢當,我怎麼會是佛?我是凡夫,所以他連名字即都談不上。名字即是講已經學佛的,有名無實,才接觸佛教,或者接觸佛教很久了,修行還沒有功夫。
修行有功夫就提升到觀行即佛,他有觀照,有修行了。觀行即佛,在其他法門還不及格,還不能脫離六道,但是能生到天道,人天善道。但是有這個功夫,在淨土法門就及格了,可以帶業往生,有把握了。相似即佛,就是證阿羅漢果以上,一直到十法界的佛菩薩。相似即佛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佛,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叫做相似即佛。四聖法界都稱為相似即佛,很相似,但還不是真佛,因為他還沒有看到真性,見到真性,就是真佛了。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還沒有圓滿,雖然沒有圓滿,他是真佛,因為他見到真性,破無明,入一真法界。好像初三、初四的月牙,一點點,但是它真的是月光。然後這個月光慢慢擴大,就好像不斷的提升,到十五就圓滿了,圓滿就叫究竟即佛。所以這個佛,天台宗講的六即,「覺法滿足名佛」,就是天台宗講的究竟即佛。
『所覺之道名法』,我們能覺、所覺,我們所覺悟的這個道理叫做法,幫助我們覺悟的這些理論方法,這些道理叫法。『學佛道者名僧』,來學習佛道的,我們一般講學習佛法,這叫僧。學習佛法,不但出家二眾(男眾、女眾)學習佛法,在家也有男眾、女眾,也學習佛法。學習佛法者名僧,所以僧這個字跟法師、和尚是通稱。和尚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名詞叫「親教師」,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叫和尚。現代一般人不懂這個名詞的意思,看到出家人就叫和尚,其實那個出家人也沒有親自教導他,跟他沒有這個關係,所以錯了。所以這個叫通稱,在家出家通稱,僧也是在家出家通稱。僧,你只要是學佛的就叫僧,在家人也有學佛,他也叫僧。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出家學佛的叫僧,在家學佛也叫僧,因為僧是和合眾的意思。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構成一個僧團,所以僧也是通稱。
這個僧,如果要講清楚一點,應該講出家人學佛法,出家僧。所以這個僧團,我們來加一個出家僧團,出家眾的僧團。居士他來學佛,他也叫僧,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他也是個僧團,叫在家僧團。所以這個僧不是出家人專稱,是出家、在家通稱。任何團體都叫僧,僧是和合眾的意思,包括其他宗教也是一樣這個意思,其他的團體統統叫僧。僧,僧團,就是我們現在講團體的意思,那團體太多了,四個人以上就構成一個團體。佛門這個僧,特別強調是修六和敬,才是標準的六和敬僧團,僧團的標準是修六和敬。如果沒有修六和敬,不可以說是六和僧團,只能說一個僧團而已,不能說六和僧團。六和僧團,你一定要達到六和敬的標準,才能稱為六和敬的僧團。這個僧在家出家通稱,這些常識我們都要懂。那一般人的概念,就是出家人才叫僧,在家人他就不會稱他為僧,實際上在家也叫僧,只要你學習佛法、學習佛道,統統叫僧。
所以在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他寫書法(墨寶)落款,他都寫個「雪僧」。當初我們看了也不懂,他沒有出家,怎麼稱僧?後來才知道,原來「學佛道者名僧」。學佛道,出家也是學佛道的,在家也是學佛道的,我們一般稱為四眾弟子。四眾弟子都是學佛法、學佛道的,所以都可以稱為僧,只是分辨出家僧還是在家僧,就是出家學佛的,還是在家學佛的,這樣大家就搞明白了。
下面講,『則知一切凡聖,體同無二也』。三寶是一體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三寶,他的自性本來是覺正淨,一切眾生本來就是這樣,現在迷了。迷了,但是他沒有喪失掉,他是迷失,不是喪失,暫時迷失掉。暫時迷失,可以恢復的。所以佛寶當中有法寶、有僧寶,法寶當中有佛寶、有僧寶,僧寶當中有佛寶、有法寶,所以叫三寶一體,「體同無二」,舉出一個就包含那兩個了,這叫做一體三寶,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現在皈依三寶的人很多,所以這個我們也要常常說明,讓大家對三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寺者嗣也,謂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故天子有九寺。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竺摩騰、法蘭二法師,以白馬馱經像至洛陽,敕於鴻臚寺安置。次年敕於雍門外別建寺,以「白馬」為名;不忘其本,復名為「寺」。】
這一條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節錄出來給我們說明寺這個名稱的意義。『寺者嗣也』,這個「嗣」是子嗣,就是我們講後代。我們都知道傳宗接代,一代接一代。所以寺者嗣也,『謂治事者』,治理事情、辦事的機構。『相嗣續於其內』,「相嗣」就是不斷的延續下來。就是這個辦事機構是個長久性的,它不是一個短期性的,所以稱為寺。所以寺院的寺跟廟不一樣,現在寺跟廟大家都把它混在一起。這個寺是古代天子(皇帝)直屬的辦事機構,所以天子下面有九個寺,直屬皇帝管的辦事機構有九個。廟它是供鬼神的,供鬼神稱為廟。寺是皇帝的辦事機構,直屬皇帝管轄,所以跟廟的性質就不一樣。現在人誤會了,把寺跟廟混在一起,以為寺就是廟,廟就是寺,其實是不一樣,廟供奉鬼神。一般中國講的廟是供奉祖先,以前皇帝祭太廟,在我們民間叫祠堂,廟就比較大。所以廟供鬼神,供自己家裡的祖先是家廟。供外面的這些鬼神,就是外面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廟,那個供鬼神的,供鬼神的稱為廟,皇帝的辦事機構稱為寺,這個不能不清楚。所以皇帝下面有九個辦事機構。
在漢朝,『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竺摩騰、法蘭二法師』,這個是皇帝派使節去邀請,邀請他們到中原(中國)來弘法,弘揚佛法,去啟請的。正式派使節去啟請,我們現在講外交部,派外交使節去啟請,到西域,古代印度這個地方,西域。古代從現在甘肅、新疆再過去,一直到印度,這都稱為西域,佛法陸地從那邊傳過來。請了兩位「天竺」,天竺就是印度,古代印度稱為天竺國,就是現在我們講印度,有摩騰、竺法蘭,去請了兩位法師,請這兩位法師到中國來。這兩位法師把佛經、佛像、舍利用白馬馱,馱就是背著,從西域那麼遠的地方,一路走到洛陽。以前運輸不發達,都是用牲畜,馬、駱駝、驢子這些做為運輸的工具。到了洛陽,就是現在河南省洛陽,『敕於鴻臚寺安置』。皇帝,這是外國請來的法師,古代(漢朝那個時候)鴻臚寺就是現代的外交部,專門接待外賓的一個機構,就先安置在鴻臚寺。但是佛經運到中國來要透過翻譯,那翻譯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鴻臚寺它是接待外賓的,也不能長住,暫時住可以,長住就不方便了。
所以『次年』,就是第二年,皇帝就命令在『雍門外別建寺』,就是再建一個寺,『以白馬為名;不忘其本,復名為寺』。就是說佛經能到中國來,有賴於這些白馬辛辛苦苦的馱經,馱到中國來,牠功勞很大。中國人厚道,白馬,馬雖然是畜生,但是功勞很大,也要紀念牠,不敢把牠的功勞給忘記了,就這個意思,所以再建一個叫白馬寺。原來漢朝那個時候皇帝只有九個寺,現在又多建一個白馬寺,那就變成十個寺,增加一個,專門提供法師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一個機構,翻譯經典、講經弘法、流通佛法的一個辦事機構。這個機構直接屬皇帝管,所以也稱為寺。所以從漢明帝永平十年以後,中國九個寺就增加一個寺,白馬寺。所以這個寺是皇帝直屬管轄的一個辦事機構。白馬寺這個機構,主要是辦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工作。一直傳到現在,我們中國佛教建的都稱為寺,佛教都稱為寺,寺就是佛寺,佛教弘揚佛法的。
其他就不叫寺,如果不是佛教就不叫寺。其他,你看道教叫道觀,或者是宮、殿,還有廟,這個就不是佛教。道教稱為宮、殿、觀。你看木柵指南宮是供奉呂祖,道家的呂洞賓,呂祖。汐止有個拱北殿,也是供奉呂洞賓(呂祖)的,你看一個宮、一個殿,叫宮、殿。另外道家的有三清觀,北京有白雲觀,宮、殿、道觀,道家的。廟,一般供鬼神的,你看我們現在台灣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土地廟,這些都是供鬼神,稱為廟。所以這個寺,我們要知道它的由來,為什麼稱為寺。但現代的人,沒有人講解,他也就不知道了,一般都是把它看成跟廟一樣的,那就錯了。其實寺就是佛教,主要是佛教。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來,儒釋道三教已經合為一體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有很多道教的一些宮、殿,還有一些廟,它也有供佛、供觀音菩薩。在我們台北華藏,延吉街那邊有個火聖廟,供火神的。它裡面供媽祖,也有供個觀音菩薩、供個地藏菩薩。像汐止拱北殿,它是道教為主,但是左邊是釋迦牟尼佛像,右邊是孔子像,很具體的儒釋道。也就是說,佛教從漢朝傳到中國,到唐那個時候已經三教融合為一體。從這個地方我們都看得很明顯,互相學習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這一條。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一切供養中,哪種供養是最殊勝的❓
🔹成為三寶弟子的條件是什麼❓
🔹出家人可以學詩詞字畫嗎❓
🔹進入寺門有什麼規矩❓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奉事師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21/7/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六十一頁,從倒數第四行,四十五這一條看起:
【四十五、不得習學外道書;除智力有餘,為欲知內外教深淺者,可以涉躐;然勿生習學想。】
這一條,我們早上跟大家分享《緇門崇行錄》「僧務外學」,外學就是外道書,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出家人這個身分、這個形象,主要是學習佛經,學習佛經為主,不能主要要學的佛經沒有學,去學其他的,其他宗教的書,或者中國的儒、道諸子百家,學那些,這個跟自己的身分就不相應了。就是出家人應該是以學佛經為主要的,不能賓主顛倒,喧賓奪主,主要的沒有學,或者是放在其次的,去學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這樣就錯了,這個就賓主顛倒了。佛教以外的經書典籍,不是說完全不能涉獵、不能學,所以下面講『除智力有餘』,「智力」就是自己本身的智慧能力,佛經學好了,對這個經教的道理通達無礙,學有餘力,就是你有剩餘的時間、精神,可以涉獵,是因為『欲知內外教深淺者,可以涉躐』。「內外教」,「內」是指佛教本身,「外」就是佛教以外的這些宗教經典。實在講都是教育,主要是說世間法的經書典籍,跟佛教的經書典籍,要了解彼此之間的深淺。所謂「深淺」就是佛教以外的經書典籍只限於六道裡面,一般都是講人天善道,不出六道生死輪迴,沒有提到了生死這樁事情;唯有佛教,它主要是了生死出三界,脫離六道輪迴,以這個為主,所以叫做出世間法。沒有講到了生死出三界的,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那都屬於六道裡面的世間法。所謂世間法就是沒有脫離六道這個範圍,在六道這個範圍裡面的這些經典都稱為世間法。所以這個在佛教稱為外道,外道就是說佛教以外的這些宗教、學術等等的。
所以出家人當然不是以學這個為主,出家人是學佛經為主。如果為了要知道內外教,內就是佛教裡面的,佛教以外的,各個學術、宗教典籍的淺深,可以涉獵,可以了解。這個也是弘法利生的一個方便,也要了解,因為不了解,你不知道彼此之間的一個淺深、區別在哪裡,這樣講經弘法也很難去度眾生。所以通佛法,還要通世間法。所以我剛出家那一年,家師淨老和尚就給我講一句話,當時他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他給我講一句話,他說出家人要通佛法,主要要通佛法經典,也要通世間法。如果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只能自利,不能利他,也就是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不能弘法利生,就不能去幫助社會大眾來接觸佛教、入佛門,這個利他就沒有,就做不到,只能自利。所以要自行化他,必須對內外教典都能夠通達。首先要先通達內典,佛教裡面的,佛教內的經典,當然出家人這個是主要的。我們諺語也常講,「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一個教派、每一個宗教、每一個學術,它都有它專攻一門的學問。佛教當然出家人是專攻佛經,佛經通了,自然也能通世間法。所以自己經教學通了再去涉獵,那是可以。
下面講,『然勿生習學想』,就是說不要去學習這些東西。但是這個地方我們也要知道,習學就是有共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共同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在三教,包括其他宗教,乃至沒有宗教信仰的,這個教育是叫共同科目,不管你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大家都必須學的,這個叫共同科目。在共同科目還有個別科目,個別科目好像大學你選科系,有共同科目,共同要學習,不管你哪一個科系,你都要學的;但是個別科目你就要專攻,你不能學很多、學很雜,這樣你不能成就。好像你現在去念大學,大學它有分科系,科系你選擇醫學系,你就不能去念物理系,這就顛倒了,你四年怎麼能畢業?當然畢不了業。你自己本身這個科系學通了再去涉獵,有多餘的時間、精神再去涉獵,了解一下其他科系的,這個是可以的。總是要有個主伴、有個主次,這個要分清楚,不能賓主顛倒。所以這裡「勿生習學想」,這句也要有個說明,為什麼不能學,不能學就是說你不能學那個個別科目。基本共同科目,不管你學什麼教,統統要學的,這個不能沒有。比如說《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是共同科目,這個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你信仰什麼宗教,都要學的,在家出家統統要學的。為什麼?它是基礎,它是根本,它是共同科目。
我們仔細看,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它內容講的是什麼?就是《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三部典籍,當然還有包括其他的典籍,跟這個三部相關的,這些基礎我們都必須要。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人天善法,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人天善法,這是第一福,就是地基、根基,共同科目。這個不管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信仰哪個宗教,乃至沒有宗教信仰,這個第一福統統要學、要修的。縱然你沒有學任何宗教,一般人都想求人天福報,這是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想得到人天福報。人天福報能不能得到?答案是肯定,可以的,但是你要依照淨業三福第一福去修,你要孝養父母,你要奉事師長。奉事師長也不是表面的鞠躬、頂禮、問好,如果只有表面,內心根本就不恭敬師長,這個是假的,那也不是真的。跟孝養父母一樣,要出自內心真誠恭敬,那才叫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不是表面上,做個表面而已。最重要,師長的教誨能夠依教奉行,那才是真正的奉事師長;如果師長教導的,一條也做不到,你表面恭敬、供養,那也不是真的供養。所以一切供養,以修行供養是最殊勝的,依教修行,真正的奉事師長,奉事師長就是孝養父母。所以慈心不殺,才做到慈心不殺,慈悲心,不殺生,有仁慈心,修十善業,不造十惡業,這樣才能得到人天福報。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就可以提升,在學佛的人,你要超越六道。淨業三福第一福,這麼一個排列、一個順序,我們不能疏忽,不能籠統看過。你沒有第一福的基礎,肯定不會有第二福,第二福是什麼?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大家都知道入佛門第一個要受三皈依,受了皈依稱為三寶弟子,三寶弟子的條件是什麼?就是第一福,你第一福做到了,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才有資格來入佛門接受三皈依,所以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有了三皈依再「具足眾戒」,具足眾戒從五戒開始,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個戒律威儀。戒律威儀建立在三皈依的基礎上,三皈依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三皈依就是世間法跟出世間法的分水嶺,因為第二福是出世間法,聲聞、緣覺二乘福,超越六道了;你要超越六道,從三皈依開始,從「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開始。但是第二福必定是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沒有第一福的基礎,我們講得比較淺白一點,你就沒有資格入佛門受三皈依了。
現在大家也沒有具足第一福的條件,沒有具足,但是很多人不都皈依了嗎?皈依,那不是真的,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佛不承認。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勸我們學佛的同修,大家都皈依了,甚至受戒,甚至出家受三壇大戒了,但是只有形式,沒有實質,有名無實。所以勸我們要補習第一福的功課,要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補習這個功課。所以三皈依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個分水嶺,從這裡開始進入佛門。可見得你要入佛門,還要第一福的基礎,佛在《觀經》沒有講說學佛的人第一福就可以不用了,沒有,佛說第一福要先修。韋提希夫人,佛示現西方極樂世界給她看,她選擇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問佛怎麼修才能去?佛還沒有給她講十六觀法,先給她講三福,可見得三福是十六觀的基礎,你沒有三福的基礎,十六觀你任何一觀修不成,可見得三福重要。
所以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菩薩福,讀誦大乘,大乘菩薩福。佛講完了三福,給韋提希夫人說,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可不能疏忽看過。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任何一尊佛,修行要成佛,這個三福是共同科目,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這是共同科目,共同要學習的。你沒有這個三福的基礎,修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所以佛講,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大家注意看,「淨業正因」。我們修淨土是修淨業,修其他任何法門也都是淨業,你參禪、學密、學教、學戒律,也統統是修淨業,修清淨心。我們怎麼樣能得到清淨心?這個三福是正確的修因,正規的修因,這個不能沒有。
所以這個共同科目,你都要學習的。像淨業三福,不管你修哪一宗、哪一派,這個你統統要有,甚至你不是信佛的,你要得個人天福報,你起碼要修個第一福,不然人天福報你也得不到。所以所有的眾生,一切諸佛,統統必須修淨業三福,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就一切眾生,這是共同科目,每一個人必修的。選擇法門那就分科,你在這個基礎上你選參禪、你選擇念佛,像淨宗十六觀你選擇修哪一觀,那是個別的,你要參禪、學教、持咒,那是分科。分科,你選擇淨宗,你要修淨宗;選擇禪宗,修禪宗,你不能同時修禪,又修淨,又修密,又學教,學了很多,這樣修也不能成就,修到最後還是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分科就是要講究專攻,「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術業有專攻。你這個專攻,通達了,再去涉獵其他的宗派,乃至於佛教外面的,佛教以外的這些經書典籍,各宗教的經典,統統可以涉獵,包括世間所有一切學術,都可以涉獵。開悟了,沒有障礙,涉獵這些,不是自己要用的、自己要學的,為了接引眾生的方便,所以對這些要了解。接引眾生入佛門的方便,這一點我們要懂,也要加以說明。
現在淨老和尚給我們提倡學習的儒、釋、道三個根,這是基礎,這個是跟佛教講的五戒十善是相應的,這都必學的。不能說那個是外道的書,我們不用學了,很多人看到這句,他就誤會了。你看印光祖師一生提倡三本書,第一本《了凡四訓》、第二本《太上感應篇》、第三《安士全書》,這三本書不是佛經,但是講的內容跟佛經五戒十善意義完全相應的,它這個就是佛經。過去家師淨老在台北講《了凡四訓》,就有出家人提出質疑,你一個出家人怎麼講外道的書?他說什麼是外道?我沒有講外道。他說《了凡四訓》不是外道的嗎?那個也不是佛經,你出家人怎麼在講那個?我們淨老跟他回答,他說這個不是佛經,但是佛經的法印印上去了。佛經的法印是什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就是佛教的法印。佛教人什麼?教人諸惡莫作,教人眾善奉行,教人自淨其意,這個就是諸佛所教導眾生的法印。這個法印,《了凡四訓》是不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內容講的的確是這樣。「是諸佛教」,佛的法印就印上去了,法印印上去,它就是佛經,它講的跟佛是一樣的。所以佛在世的時候,經典也不是完全都是佛一個人講的,也有菩薩講的,也有阿羅漢、弟子講的,也有外道,天人、仙人講的。他們講的,經過佛的認可、佛的印證,的確他講的沒錯,佛一個認可,它就是佛經。雖然不是佛講的,但是佛同意認可,它就是佛經,因為他講的意思跟佛講的意思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現在看看《弟子規》,《弟子規》講的內容,是不是《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講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倫理道德的教育,是不是符合這兩句經文?我們仔細看,的確是,沒錯。這一部《弟子規》,就是你怎麼去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的做法,詳細的細目。淨業三福第一福,這兩句經文是綱,《弟子規》是目,目就細目,綱是一個總綱領,你怎麼樣孝養父母、怎麼樣奉事師長,具體內容就是一部《弟子規》。我們來看看對照,沒錯,有這兩句經文去印證,那它就是佛經,你就不能說它是外道,雖然是儒家的東西,但是佛承認,它跟佛講的意思完全相同。
《太上感應篇》是不是講慈心不殺?你看《太上感應篇》講,「非禮烹宰,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是不是這句的註解、這句的延伸?看一看,的確是。修十善業,《佛說十善業道經》,當然這是佛經。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言十善者,含攝一切善法;言十惡者,含攝一切惡法。講到十善,它就包含所有的善法,無論是佛講的,還是菩薩講的,弟子講的,外道仙人講的,一般世俗學術、學者講的,講的跟佛相應,都是佛法,都包括在十善十惡裡面,這個我們要了解。所以我們讀到這句,不能不加以說明;沒有加以說明,大家肯定會產生很多疑惑,這些我們也都要知道。所以印光祖師提倡這三本書,在佛教當中,特別是出家人,有很多人也不能認同,但是佛認同,佛的法印印可了。還有《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的,言十善,它涵蓋一切善法;言十惡者,就涵蓋一切惡法。這三本書是不是勸人斷惡修善?是,斷十惡,修十善,沒錯,那不就是跟《十善業道經》相應了嗎?《十善業道經》的法印也印上去了。要懂這個道理。
這條主要是說,我們主要學習的經典要先深入,你學通了再去涉獵;學不通,你先學自己本科要修的,不要學得太多、太雜了,這樣就錯了,就不能成就了。下面我們看:
【四十六、不得習學詩詞;不得著心學字求工,但書寫端楷足矣。】
這條就是說出家人不要去學習作詩、作詞,還有去『學字求工』,「工」就是說學了像書法家一樣。因為出家人本分的事情是學習經典,不是學這個,學經典為主,不是要當一個書法家。出家人學習經典,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圓成佛道、普度眾生,這出家人本分的事情,不是去當一個書法家。『但書寫端楷足矣』,就是說你的字寫得端正,楷書,「端楷」,就是不要去學草書、隸書、篆書,就不要學那麼多。學個正楷的就可以,大家看得清楚、看得懂就好,因為我們出家人不是要去當書法家。所以不必要去學這些詩詞,也不必刻意用心去學這個字,甚至有人去學畫畫,這個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如果在家有這個技能,在家書法就寫得很好,畫畫畫得很好,像弘一大師一樣,多才多藝,出家之後,我們看弘一大師他也是專主戒律佛經,這些他放下了。但是以前在家學的,有某一些部分,他這些藝術,它可以用來接引社會大眾,弘揚佛法。但是他出家了,他就是以佛經為主,這個我們也要能夠理解。所以出家人不適合去學這些,不要把時間、精神都放在這個上面。
下面我們在弘一大師《格言別錄》,他有把蕅益祖師的《寒笳集》也編進來,蕅益祖師給當時的學人、出家人開示的一篇短文,他說「每見人冗中偷閒,吟詩習字,作種種清課」。這一段就是說每見人,他常常看到有出家人,很忙的當中有偷閒,偷閒就是找一點時間,找一點時間做什麼?吟詩習字,就是吟詩作對,練習字畫,「作種種清課」,他常常看到很多出家人是在做這些事情。「豈不能偷閒玩大乘,息心學定慧邪」,蕅益大師看到就很感慨說,你找一些時間去學吟詩、寫字,做種種的清課,甚至畫畫等等的,他說你怎麼不能夠偷閒安排個時間玩大乘?這個「玩」就是玩味大乘經典,為什麼不把這個時間用來深入經教?「息心學定慧邪」,息心就是說息妄心,把這個妄心止息下來,心定下來,學定慧,這個才是出家人本分應該做的。「彼於詩字得少幻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他看到的這些出家人,為什麼他喜歡去學詩、學字等等的這些清課?因為他在這個上面有得到少許的幻味,幻就是虛幻的,虛幻的法味,他覺得這個裡面,他得到意味,所以他有興趣,很喜歡,在這個當中他得到一些幻味。這個幻就是說虛幻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吟詩作對、寫寫字,也是人生一個享受,那個享受就叫幻味,享受那個虛幻的意味。「未嘗於大乘定慧得真法味也」,就是他從來沒有在大乘經典得到真實的法味。大乘經典,那個法味才是真的,所以佛門裡也有句話講「世味哪有法味濃」,那個真法味才濃,那才是真正的法喜。世間的世味,怎麼能夠跟這個真法味相比?跟經教的法味相比?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然縱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縱不得味就是說學習這個大乘經典還沒有深入,還沒有嘗到真法味。好像我們念經,我們念《彌陀經》、念《無量壽經》,念念念,我們也還沒得到法味,還沒有得到法味就是還沒有深入,你要深入才得到法味。縱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得到法味,我們多多接觸大乘經典,縱然不得味,「亦為無上菩提而作種子」,那也是為無上菩提做一個金剛種子了。「且幼時詩字,亦向不得味中來」,就是說你年紀小的時候,古人都要讀書,也要練習作詩寫字,剛開始在學的時候也是沒味道,也是學得很辛苦。後來學學學,感受到那個意味了,也是從不得味當中來,到最後嘗到這個意味了。「安知佛法漸薰習,不於現身得受用邪」,那你怎麼知道,佛法你不斷的薰習,不能在我們現在這一生就得到受用?當然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慢慢的你就會嘗到法味了。「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詩字」,嗟嗟就是一個感嘆詞,人的精神、時間都用在,這個人是指出家人,精神、時間用在學詩、學字,浪費在這個上面,把時間、精神浪費在上面,很可惜。「吾見右軍李杜,不出生死」,你學詩字,蕅益祖師他說我看到右軍,右軍就是王羲之,王羲之他是我們中國宋朝著名的書法家,他官當到右軍。李杜,李白、杜甫,我們中國唐朝有名的詩人。書法家跟詩人怎麼樣?「不出生死」,還是六道輪迴。如果你把這個時間、精神,「用之佛法,吾見散亂艷喜,愚痴特迦,大事已辦」。「散亂艷喜」就是難陀,阿難的胞弟,他心比較散亂,但是他們學佛,雖然很散亂心在學佛,但是終究他們也超越六道輪迴了。「特迦」就是周利槃陀伽,他是最笨的,但是他鍥而不捨,在佛法裡面也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到最後他也超越六道輪迴,他們已經超越生死了。你字學得再好、詩作得再好,還是六道輪迴,不能出離生死。出家人主要為了出生死,你把時間、精神用在那個不能了生死的這些方面,那就大錯特錯了,應該把主要的時間放在研習經典、戒律這個方面。好,我們再看下面四十七,請翻到六十二頁,我們看第一行:
【四十七、對經典如對佛,不得戲笑。不得借人經看不還,及不加愛重,以致損壞。】
對經典要像對佛一樣,不能在經典前面嘻嘻哈哈的這樣開玩笑。所以我們展開經典,就像佛在我們眼前給我們開示一樣,所以要恭恭敬敬的讀誦。不能對著經典,然後跟人家開玩笑,在玩,在遊戲,那就不恭敬,不恭敬會有罪過。也不能夠借人家的經看,不還。古時候得到一本經書不容易,都用手抄的,那你一天能抄多少個字?真的,要得一本經很不容易。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印刷的成本很低,我們隨時要得到什麼經典,甚至一部《大藏經》都隨手可得,大家反而不知道珍惜。這個是古時候經書很少,要看經都要向人家借,自己沒有要向人借。給人家借經來看,不能『不加以愛重』,不能給人家損壞,不能在經典裡面給人家寫字、畫畫。『以致損壞』,這個對經典也不恭敬,也對不起人,人家經借給你,你給人家破壞,這個就不對了。所以這一條主要是恭敬,對經典的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對經典沒有一點恭敬,拿了這個經典,有的人甚至還在罵人,這個都是罪過,對經很不恭敬,得不到利益。所以佛法從恭敬中求。我們再看:
【四十八、凡入寺門,不得行中央,須緣左右邊行。緣左先左足,緣右先右足。】
這個四十八條,凡是我們入寺院的門,不要走當中。我們常常看到寺院,兩邊有左右偏門,大殿當中的中門不要從那當中走過去。現在很多學佛人不懂,一進佛寺,就從當中衝進去,對佛也不恭敬。你從右邊,或者從左邊兩邊的偏門進去。從右邊,傳統的寺院都有門檻,你要跨過去,從右邊,你要靠右側,就是你右腳先進去,再進左腳;如果你從左邊這個門進去,你左腳先進去,右腳再進去,這個規矩我們要懂。還有進到寺院,當中有一個比較大的拜墊,你不要去拜,那個是寺院住持在拜的。有的人不懂,剛學佛的居士,一進去,他看到中間那個最大的,就在那邊拜,那是不懂得佛門的禮節,這一點也跟大家提醒。你在旁邊,兩旁去拜,這樣就好。不要看到那個大的,當中那個,就跑到那邊就拜。因為過去我們的確看到有一些居士,他不知道佛門的禮節,那這個會給人家看笑話,這個人怎麼不懂佛教的禮儀。這個我們也要注意。所以大家記住,進到佛寺怎麼進去,不要從中門進去,從兩邊。從右邊,右腳先進去;從左邊,左腳先進去。進去之後,不要在當中人家住持拜的那個大拜墊拜,那個是給住持拜的,應該在兩邊,或者後面來拜。這是佛門的禮儀,這些常識我們大家也必須要懂。如果不懂的人,我們也有義務跟他提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定業不可轉,但命運可以改變,所以是從哪邊改❓
🔹風水地理是有,但榮華富貴不是從風水得的,是從哪裡得來❓
🔹會看風水地理的人,為什麼不先幫自己得到大富大貴?問題在哪裡❓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有廟無道,不能興教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21/6/3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7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五十九頁倒數第二行,從四十一這裡看起:
【四十一、《大灌頂經》佛言:「我滅度千歲後,當有比丘樂習兵法,附近國王,及諸王子,輔相臣民,以毀吾法。因是以後,當遇惡心,斷滅吾法,塔像毀壞,無有神驗,善神不復營護,故使毀壞,無人遮制。我之法化,於是漸滅。」】
這一條也是講到末法時期出家眾,比丘沒有遵守自己的本分,在這個當中學習世間的兵法。『樂習』就是喜歡,喜歡兵法。這些兵法的學習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出家人應該做的就是修行、弘法,自行化他。出家人的天職就是佛陀教育,自己學習佛陀教育,推廣弘揚佛陀教育,這個才是出家人本分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出家人不應該去學習這些兵法(軍事),那是在家人管理國家、國防的事務,不是出家人應該做的。出家人去學這個就不對了,不適合自己的身分。『附近國王,及諸王子,輔相臣民』,就是附屬在國王,以及王子下面,或者宰相、大官下面,來為他們效勞,那就不對了,這個不是出家人應該做的事情。如果這樣做,『以毀吾法』,就是毀滅佛法,佛教的形象也就被破壞了。
『因是以後,當遇惡心,斷滅吾法』,因為這樣的一個錯誤的做法,以後會遇到惡心,「惡心」就是心不善,要斷滅佛法,要把佛法毀滅,「斷滅吾法」。『塔像毀壞,無有神驗,善神不復營護,故使毀壞,無人遮制』。「塔像毀壞」有兩種意思。塔是佛塔,像是佛像。塔也包括寺院庵堂,這些殿堂,像就是佛像、菩薩像。毀壞,毀壞是有兩種,一種就是破壞硬體的,把佛像都拆下來,把寺廟拆掉、經書燒掉,這個是硬體塔像的毀壞。另外一種,就是寺院塔像還在,這些硬體表法的佛像、佛塔、佛寺,寺院庵堂硬體的形貌還在,但是裡面的出家人沒有真正在修行,甚至去做一些世間的事情。像前面講的去學習兵法,兵法是軍人的事情,不是出家人的事情。要學習兵法,就不用出家了,去當軍人就好了,就不必到佛門來,應該去當軍人才符合他的身分。當出家人去學習這些兵法就不對了,跟自己的身分不相符合,不相應。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寺院也蓋得富麗堂皇,很莊嚴,但是沒有法(佛法),沒有人修行,也沒有人弘法利生、講經說法,修行、弘法都沒有,這樣塔像這些硬體雖然還保存著,但是內容沒有了。實質的內容沒有,只有形式在,只有形式沒有實質,這個也是塔像毀壞。因為塔像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弘法利生,修行的一個地方,修行的道場,弘揚佛法。這些沒有了,內容沒有,沒有法,一個道場蓋得再莊嚴,裡面沒有法。這個也是塔像毀壞的一種,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塔像被人家破壞,被拆掉,那是在形式上的被毀壞。塔像還在,還保存得很好,裡面沒有實質的內容,沒有人修行,沒有人弘法,這個也是塔像毀壞的一種。這一種實在講,也不輸給前面那一種,雖然有這些塔像在,但是實質上沒有,甚至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變成破壞佛教形象。這樣的毀壞,比拆寺廟就更嚴重。所以「塔像毀壞」,沒有法,沒有人修行、沒有人弘法,這個塔像在,沒有神驗,沒有護法神。大家要清楚的看「護法神」這三個字,來護持的神他是護法,他不是護人,不是說有人住在那邊他就去護持,不是的;就是你這個寺院道場有法,真正有人修行、有人弘法,他是護這個法。不是護持那個人,不是護持出家人、不是護持在家人,不是護持那個人,神是護法的。所以「無有神驗」,沒有靈驗,不靈驗,去求,不靈驗了。「善神不復營護」,善神不來護持這個寺院,「故使毀壞」,就毀壞了,寺院就被毀滅、破壞了。「無人遮制」,沒有人去制止、去預防,就被破壞了。所以這個破壞,前面講了兩種,一種是硬體(形式)的被破壞,毀滅;第二個硬體(形式)的還在,但是沒有法。所以一個道場蓋得再莊嚴,沒有真正修行人,沒有真正有人在弘法利生,這個護法神也不會來護持,因為護法神是護持法。所以過去有句話講「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廟蓋得很莊嚴,沒有道,沒有修道的人,沒有真正修行人,沒有真正在弘法利生的人,這樣佛教也不能興旺。看到很熱鬧,看到香火鼎盛,人潮很多,那個不是佛教興旺之相。人潮很多,香火很盛,大家對佛教不認識,甚至對佛教誤解為迷信,把佛教曲解、錯解、誤解了,大家到寺院都是搞迷信,這個也是毀壞塔像的意思,那個不是佛教興旺之相。
真正佛教興旺之相,就是真正有修行人、真正有弘法利生的人,大家起碼對佛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至於誤解、錯解、曲解,願意來接觸佛法,道場起碼也要保持這樣的一個情況,佛教才能夠興盛起來。如果沒有,只是有塔像,香火鼎盛,那也是衰相,也是塔像毀壞的象徵,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這個寺院都是迷信,沒有真正修行人,也沒有人講經弘法,大家對佛教也不懂,只是來拜拜,求平安,甚至有一些很偏差錯誤的心理,他連賭博也是拜佛菩薩,求佛菩薩幫助他中獎、幫助他贏錢,我贏了多少錢、我賺了多少錢,我拿多少錢來布施,等於是賄賂一樣,這樣怎麼會有護法神?肯定沒有。沒有護法神,什麼來護持?魔來護持。魔王波旬來護持,護持也是很熱鬧,但是佛法衰微了,到後來被毀滅了,大家不認識佛教,大家不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了,這個就是塔像毀壞。大家如果到大陸、台灣,其他國家地區看到寺院很莊嚴,如果沒有法,不懂佛法,甚至對佛教都不認識,連出家人自己本身也不認識,這個就是塔像毀壞,當然就沒有護法善神來護持,來護持的都是魔王波旬。
『我之法化,於是漸滅』,「法化」就是佛的教法,他教學的這些理論方法,教化眾生的這些理論方法,漸漸就消失掉了。「漸滅」就是漸漸消失掉。佛的法運往後還有九千年,這是末法。末法九千年以後,就是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過去了,就滅法,就是說沒有了。縱然有經典在,大家也不懂,不懂,有等於沒有,大家不認識,就滅了。所以是正法、像法、末法、滅法,滅就沒有了。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佛法有講經教學,有修行證果的,那是正法;有講經教學,真正有修有學,這是像法;有講經的人,沒有人真正去修行,但是還是有人講這些正法,這叫末法;滅法,連講的人也沒有了,法就滅了,就沒有了,大家不懂了。末法還懂佛法的道理,有人講,有人講解說明;到滅法,講解說明的人都沒有了,大家都不認識佛教,就滅了,縱然經書在、佛像在、寺院在,實質上就是滅了,就沒有了。這個我們要明白,所以這個有兩方面。我們再看下面:
【四十二、經云:「不得仰觀曆數,推步盈虛,日月薄蝕,星辰變怪,山崩地動,風雨旱澇,歲熟不熟,有疫無疫,一不得知。」】
這是經典上講的,這是講天文地理,觀天象這方面的學問,天文的學問。出家人、比丘也不能去學這些天文地理、觀測天象。『歲熟不熟』,今年豐收,還是不豐收(欠收)?『有疫無疫』,瘟疫、傳染病這些預言,就不去學這個東西了。這也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天文有天文學家,他們專業人員的事情,不是出家人的本分事情。所以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就不需要去知道這些。看天文地理、天象種種的,總是推測、預言禍福,像我們中國傳統的農民曆都有記載。農民曆,一般像《黃帝地母經》都是記載這些,「歲熟不熟」,今年哪些比較豐收,哪些欠收,有沒有瘟疫,還有風災、水災、旱災。『澇』是水太多。『山崩地動』,就是地震,『日月薄蝕,星辰變怪』,種種這些都是專門的學問,不適合出家人來學習。這些都是預測吉凶禍福的一門學問,看相算命、觀天象,這是一門學問,世間的學問,預言吉凶禍福。我們再看下面:
【四十三、禍福之定數,由於前因;前因雖定,修善可以滅其餘殃,習惡即損其福祐,修善可補前非。世云:「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騭兩相扶。富貴若從風水得,再生郭璞也難圖。」】
這一條就是『禍福之定數,由於前因』。佛法講因果,吉凶禍福有個定數,離不開因果報應,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個是事實真相。這一生每一個人的遭遇,吉凶禍福都是前生造的業因,這一生感得的果報。前生造的業已經造了,這一生感得的果報就是一個定數。定數就是前生造的業因定了,這一生的果報一定是相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報得福,惡報得禍。善惡因果報應,都是由於前因,前世造的業因。前世,你推廣到我們這一生出生之前,以前的都叫前世。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講,一般人四十歲以前的遭遇主要是前生的定數,四十歲以前你種種的遭遇,前生的定數;四十歲以後,就有連帶這一生前四十年當中你所做的善惡業,你造的業,善業多還是惡業多,善業大還是惡業大?所以四十歲以後,有前生的,也連帶這一生前四十年造的業,它會影響到四十歲以後的命運。所以四十歲以後,我們這一生就要負責了,這一生我們這個四十年怎麼修的、做些什麼?這個四十年當中的業因就有關係了。
所以下面才講,『前因雖定,修善可以滅其餘殃』。「前因」,過去世是前因,我們這一生的果報,這一生受的果,這個都是定數。像袁了凡被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很準,是過去生造的業因,這一生感得的果報,這一生的定數。前生造的因雖然是定了,這個定數,一般算命的講定數不能改變,在佛法裡面也講定業不可轉。定業不可轉,是過去生造的你不能去改變,那個因沒有辦法去改變,能改變就是這一生的緣。因果一定是相應的,無法改變,能夠改變的關鍵在緣。「因果」就是比較簡單的講,具體的講應該叫「因緣果報」。你前面造了善因,當中還有善緣,就結成善果,受這個福報;過去造的惡因,這一生再加上惡緣,必定結惡果,受災禍。因結成果,當中還需要一個緣。因是前定,因造了就造了,你不能改變,能夠改變的就是在這個緣上去改變。你這一生,如果你在善的緣加強,惡的緣遠離,過去造的惡因會排在後面去了,看哪個強、哪個力量大,那個先報,另外那個就排到後面去了。所以改造命運,它的原理、它的理論基礎就是在這個地方,在緣。緣是在現在這一生,過去生你造就造了,定都定了,你後面怎麼去造(就是現在)那很活潑了,你要造善還是再造惡,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所以「前因雖定」,如果過去生修的不好,這一生災禍很多,雖然前因是一個定數,但是這一生努力「修善可以滅其餘殃」,過去生造的餘殃、災殃可以滅除,這一生修善可以滅除這個餘殃。
一部《了凡四訓》講的就是這個,你看袁了凡先生能改造命運,他的命運不算很好,命中沒有兒子,也沒有做大官,只能做四川一個小縣城的官。他遇到雲谷禪師給他開示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他聽明白了,依教奉行,整個命運改過來,原來命中沒兒子,後來生了個兒子,很好,後來做大官。原來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後來延壽到七十四歲,壽命延長二十一年。他沒有求長壽,但壽命也延長了二十一年,也不容易。首先他行三千件善事,先報天地祖宗之德,先報恩,前面第一個修三千件善事,報恩。第二,求兒女,因為中國傳統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是沒有求延壽,但是壽命延長了。原來只是做四川一大尹,小縣城的一個小官,後來做到寶坻知縣,寶坻在現在北京旁邊,跟四川那個偏遠地區的小縣城的職位當然就不一樣,也升官了。他的命運整個改過來,所以他是修善。第一次發願修三千件善事,十幾年才做圓滿。第二次也發願做三千件善事,三年就完成。第三次許一萬件善事,他當寶坻知縣,減糧一個政策,就圓滿了;後面愈做愈得心應手,愈容易。所以改造命運,袁了凡是一個例子。另外是《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也是改造命運一個例子。自古以來,中國、外國改造命運的人很多,只是沒有記錄下來。袁了凡先生他有記載下來,他寫這四篇文章是要教訓他兒女、子孫的,後來流通到外面,大家才知道。印光祖師對這本書特別提倡,非常重要。
下面講,『習惡即損其福祐』。如果造惡業,你原來有福報,你也會虧損掉、折損掉。比如你原來有一億的財富,造了惡業被折損,剩下五千萬;你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造了惡業,原來命中有的被扣掉、折損了,做了不好的事情折福了。折福,過去生修的福很大,福還有,有一些人以為他很聰明,他用這種不如法的手段就賺到錢,其實他命中不止這些,他如果用正當的手法取得,那就更多了;但是用不如法的手法取得,好像很快會得到,但是被扣掉、減損掉了,所謂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福報就會減損。明瞭這個因果,沒有人願意去做這種損福的事情。大家都希望自己福報愈來愈增長,哪一個人希望自己的福報愈來愈少?但是不懂因果的人,他想求福,反而得禍。不明瞭善惡因果報應的理論跟事實,他不知道,所以都是想錯、說錯、做錯,就折福了,「習惡即損其福祐」。『修善可補前非』,修善可以彌補前面的一些錯誤,這是修善來彌補。所以你去看相算命,看天文、看地理、看風水等等的,看這些,這個不是關鍵,關鍵在自己有沒有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如果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好的風水自然感應。
下面講,『世云:風水人間不可無』,在人間不可以說沒有風水,地理的確有它的地理風水。但是也有一句俗話講「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的地方,也需要有福報的人他才能住,所以風水也是看人。沒有福報的人你去住福地,你也住不了,的確是這樣,所以才有這句話「福地福人居」。另外有一個說法就是風水地理也是看個人的福報,你有多大的福報,你能夠住什麼樣的地理風水,你能夠住在什麼樣的好的地理風水。根據個人福報的大小,來做一個選擇。如果一個地方地理很好,很好的地理就要大福報的人他才能去住,福地福人居。如果這個地理是一般的,就一般福報的人他可以居住,他住得很適合他。大的福地,要大福報的人去住,適合他的福報,他住得就很安穩;沒有那麼大福報的人去住,他也不安穩,他也住不了,很多事情,所以他要選擇跟他福報大概相等的一個地理。沒有福報的人,他只能住那些沒福報的地方,你弄個比較好一點的環境給他住,他住不了,沒辦法住,他住得全身不對勁,他要選擇他住得感覺很舒服、很適合他的,就是跟他的福報相等的一個地理。所以地理好壞,每一個人也不一樣,因人而異,因各人的福報大小而有不同。
所以「風水人間不可無」,人間不可以沒有風水,中國、外國都講求地理風水,這個不是沒有,地理風水也不是迷信。地理風水也是很科學的,一點都不迷信,好的環境、不好的環境當然不一樣。如果你的家住在一個屠宰場旁邊,你說那個環境好嗎?不好,接觸到都是殺戮之氣。你的房子在垃圾堆旁邊,空氣污染,你住在那邊人會健康嗎?這個就是地理,這個就叫風水,這個不是沒有,的確有,怎麼會沒有!所以孟母為什麼三遷?就是我們現在講選擇地理風水,剛開始他們家住在屠宰場旁,孟子從小一天到晚看到都是殺豬、殺牛、殺羊的,他也去學。學了之後,他將來長大做什麼?做屠宰業的,就做屠宰業的,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後來搬到墳墓旁邊,做殯葬業,從小學習殯葬,將來他做什麼?做殯葬業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出息了。因此我們看到這個,也就是說孟母為什麼三遷?後來搬到學校旁邊,學校旁邊,他就學習聖賢的教育,所以他將來成為一個聖人。這個就是風水地理,風水地理不是沒有。
但是好的風水也要陰騭,『全憑陰騭兩相扶』,「陰騭」就是陰德,積功累德。我們如果不積善修德,你得到再好的風水也沒有用,因為你沒有福報去承受那個好的風水地理。所以下面講,『富貴若從風水得,再生郭璞也難圖』。大富大貴、榮華富貴,如果是從看風水地理得到的,「再生郭璞」,郭璞很會看風水地理,他也很難圖。所以這個道理我們也不難明瞭,你說會看風水地理的人,他祖先的骨灰就葬在那裡,他們家不就發了嗎?這個道理很簡單,你能夠幫人家看地理風水,幫人家得到大富大貴,你為什麼不先幫自己得到大富大貴?問題就在這裡。你會看地理風水的人,你自己如果沒有那個福報,你自己看了很好的地理,比如說這個地理葬下去,你的後代都會當大官,但是你自己沒有那個福報、沒有那個陰德,葬下去,子孫也是不會發達。為什麼?你不是那個福報的人,你骨灰葬下去,地理也會變的,它也會改變,不是一成不變,所以這個不是從風水得的。從哪裡得來?從陰騭,陰騭就是修善積德、積功累德,這樣得來的,不是說去看風水得來的。如果說富貴從風水得到的,再生郭璞,縱然是郭璞再來也辦不到,就這個意思。我們再看下面:
【四十四、佛告阿難:「末世眾生,為諸邪師所惑,殺眾生命,欲救危厄。殺者得罪,天神地祇,悉不噉食。是故我今廣演灌頂章句,真實咒術,化諸未信,不解道者。汝當宣傳,勿令毀失。」】
佛告訴阿難尊者,『末世眾生』,被這些『諸邪師所惑』,「邪師」就是邪知邪見的老師,所迷惑了。什麼是邪師?教他殺生,殺生祈福。『欲救危厄』,殺生祈福。我們看到一些神廟,一般都是殺生去祈求福報。但是殺生,你不但得不到福,反而得到罪,反而得到災殃。所以『天神地祇,悉不噉食』。天地神祇,他們都不吃的,這個很冤枉。過去我常常講我俗家姑丈的公案,的確是這樣,他為我大表哥到神廟祈禱,我大表哥如果能撫養長大成人、結婚,他要殺一隻豬公答謝。結果我大表哥他三十歲那一年,經媒人介紹結婚了,那個時候請我父親下去,住在內壢他家裡,他請客。結婚前一天,他真的就去還願,殺一隻豬公去答謝。第二天我大表哥結婚,晚上宴席請了幾十桌,他每一桌敬酒,敬到一半突然倒地,口吐白沬,送到馬偕醫院,第二天下午就過世了。前一天辦喜事,後一天辦喪事。這個就是殺生不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得罪,「天地神祇,悉不噉食」。『是故我今廣演灌頂章句,真實咒術,化諸未信,不解道者。汝當宣傳,勿令毀失。』這是佛廣演灌頂章句,就是說咒術,來教化這些還沒有生起信心的人,不了解道的人,不知道殺生不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得到災殃,「不解」,他不了解,他不知道。所以佛大慈大悲,他來講經說法,「廣演章句」就是講經說法,念咒來教化這些眾生,讓大家了解因果。所以「汝當宣傳,勿令毀失」,要廣為流布,不要讓它毀滅消失了。佛的教誨非常重要,不能夠忘記了,不能夠消失了,眾生才有真正的福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佛法在人間,主要是為人的還是為鬼?是要度鬼神還是度陽上❓
🔹從事看相算命、看風水地理等職業的人,如何弘揚佛法❓
🔹元自實公案——原先被兇神惡鬼跟著,是如何變成善神的❓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善惡自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六集) 2021/6/2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6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第五十八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從三十八這一條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三十八、或有信心檀越請僧,欲求福以利存亡者,佛唯聽比丘,說偈咒願,乃至為諷一經,足以利彼。】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這一條第三十八條,『或有信心檀越』,「檀越」就是施主,『請僧』就是請出家人。請出家人做什麼?『欲求福以利存亡者』,這個我們一般講誦經祈福,就是現在講做法會,誦經祈福。在佛陀的時代有檀越,就是施主(在家居士)要祈福,這個祈福「以利存亡者」,「存」就是陽上的人,還在世上的人,「亡」是已經往生的人。這個在我們現在佛門很普遍,在佛陀時代就有這個事情。佛也很慈悲,滿這些檀越的祈求,他們希望為陽上的這些家屬來祈福消災,我們一般講消災免難,消除業障,利益現在還在陽世上的家屬,亡就是已經往生的家屬,希望超度他們生到善道。或者像做三時繫念,超度亡靈,勸導亡靈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就是利益亡者。所以是冥陽兩利,冥陽兩利就是陽上的人、已經過世的人,兩方面都得到利益。在佛陀那個時候就有這個事情了。
佛當時只有『唯聽比丘』,「唯」就是唯有,「聽」就是允許,佛允許比丘、出家眾『說偈咒願』,就是給他們祈福、祝禱,念咒、發願。像我們在做午供,在消災牌位、長生祿位這裡都會念:「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像這首偈就是屬於為陽上的人祈福,消災免難的。往生蓮位這邊就是念:「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這個就是叫咒願,其他念個咒、念個偈頌,發願、迴向,這個咒像往生咒這一類的。『乃至為諷一經』,「諷一經」就是誦一部經典。『足以利彼』,「足以利彼」就是說這樣可以利益檀越的祈求,就可以利益他們。
這條在《沙彌律儀》裡面講,主要是說應付經懺佛事,也就是說佛陀的時代,他沒有到居士家裡去做佛事,去做七、超薦法會,或者有一些道場辦法會,接受邀請去那邊做法會。就是我們現在講經懺佛事,在佛的時代是沒有經懺佛事;到了唐朝,這個時候也還沒有經懺佛事。經懺佛事,根據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他去請教台北松山寺道安法師。那是有大專學生請問的,在大專佛學講座,有學生問這個問題,他說為什麼佛門有這些經懺佛事?這個由來是怎麼來的?道安法師的回答,他說大概這個經懺佛事,早期佛教傳到中國是漢朝漢明帝永平十年,那個時候還沒有這些經懺佛事,還沒有,一直到唐朝初期都還沒有。我們現在到日本去看,他們寺院都是隋唐那個時代傳過去的。日本的出家人到中國來留學,把中國唐式的建築原原本本帶回去日本,建造起寺院,所以我們現在到日本看的寺院都是中國隋唐時期寺院建築的規格,他們一直保留下來,沒有改變。
也有在家居士到寺院裡面來,有人過世,或者是祈福,或者生小孩。他們出家人念經很短,大概一般十五分鐘,念一卷《心經》或者是一部《彌陀經》,念念佛號迴向迴向,發願迴向,頂多不超過半個小時。在淨土宗、在密宗,其他這些宗派道場都一樣。我有一次到東京看到有不動明王的道場,那是密宗的,它每一天固定有好像三次火供的修法,上午、中午、下午。一次多久?半個小時。它裡面有誦經,誦完經發願,誦經、念咒、發願,後面法師講幾句法語,整個時間半個小時,那大概是最長的,半個小時,就沒有像我們現在中國佛教做法會一整天的,沒有,時間沒那麼長。當時佛陀時代是這樣,到隋唐時代還是這樣,因為日本佛教都是隋唐時代學過去的,所以也可能就是學習唐代那個時候,寺院出家人為在家居士誦經、念咒、發願、迴向、祈福的這個模式,所以最長半個小時,短的大概十五分鐘。
經懺佛事根據道安法師的說法,他說應該是唐朝開元年間,那個時候唐朝發生了一個動亂,「安史之亂」,安祿山造反,等於是全國內戰,軍民都死傷得很多。後來郭子儀平定安祿山之亂之後,那個時候皇帝就下令,凡是在大的戰場,死傷軍民很多的地方都建一個寺,叫「開元寺」。所以現在我們到大陸去,看到很多寺院叫開元寺。我們台灣台南第一座寺院也叫開元寺,是唐朝開元年間這個時候建的,福建泉州也有一個開元寺。所以那個時候為了追悼這些死難的軍民,請佛教出家人辦法會,聽說水陸法會是那個時候發起的。因為那個等於是國家辦的,全國性的,追悼全國死難的軍民辦的大法會,聽說這個水陸。這個有待我們再去考據了,聽說有這麼個說法。這就是說明早期還沒有這些經懺佛事。
《梁皇寶懺》是比較早一點,是南北朝梁武帝為了超度他的妃子,他的妃子死了墮到蛇身。他這個妃子嫉妒心很重,嫉妒障礙,死了就當蛇了。寶誌公禪師跟梁武帝講,他的妃子死了,墮到蛇身去了,梁武帝也很慈悲,啟請寶誌公禪師為他妃子超度。寶誌公禪師就編了《梁皇寶懺》,給梁武帝來拜懺,替他的妃子超度。那是我們在歷史上看是最早的。水陸這個我們有待再去查證,不過這個也不是我們這裡要講的重點。後來有水陸法會、有大蒙山、有放燄口,後來又加上《慈悲三昧水懺》,這是唐朝悟達國師編的,後來祖師大德編的經懺也很多。所以唐大概中葉之後,在中國佛教才有這些超薦佛事,不過在早期也很少,超薦佛事是到明清的時代慢慢的興盛起來,慢慢的多起來,特別到清朝中葉以後。清朝早期的佛教還都是教育為主,經懺佛事是附帶的。到了清朝末年,到了民國,佛教的寺院跟現在日本寺院一樣,都是以超度、祈福為主,講經說法的很少,教學的也很少。現在雖然有佛教大學,日本有佛教大學,韓國也有佛教大學,我們台灣也有佛教大學,但是內容不是真正學習經典,還是一般的世間學科為主,就沒有像過去寺院,它真正是佛陀教育,以學習經典為主的。
所以在古時候,佛陀的時代沒有應付之事,這個我們要知道。現在專門做經懺,把佛經,無上的法寶拿來當生意買賣,好像把它當作一種職業,當作賺錢的了,這就已經是不對了,這也是佛教被社會大眾誤解的一個主要因素。現在大家看到出家人,就想到跟死人有關,哪一家的人請出家人去,肯定他們那一家有人過世了,請出家人來誦經。變成了誤會,佛經就是死了之後才需要去誦經,我們活人用不到,就不想學佛法了,誤會到這樣一個情況。實際上佛法在人間,主要是為人的,不是為鬼。如果要為鬼,佛會到鬼道去度眾生,在人間肯定主要是為人,做超度鬼神這是附帶的。現在把超度鬼神變為主要的,陽上這些人變成不重要,這個就錯了!怎麼度陽上這些人?教學,講經說法,明瞭因果,斷惡修善,這就是教人的。人修好了,你才能幫助其他的眾生,六道眾生你才能幫助。所以佛法在哪一道,它主要對象就針對那一道的眾生,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超度標準的經典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部經是佛門的孝經,你看這部經也是冥陽兩利。你要超度自己的父母、家屬,自己要修,要修福、要修慧,福慧雙修,這樣迴向父母、家親眷屬,他才能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這些我們都一定要懂。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
【三十九、天有可禳之災患,人有可轉之禍福,所以為善則降之百祥,不善則降之百殃。故云:「一念之善,祥風和氣;一念之惡,妖星厲鬼。」稽古驗今,足為誠鑒。】
在《沙彌律儀》就是不可以學習這些看相、算命的這些書,算命、排八字,出家人不適合學習這些。算命這個事情,人有命運,這是真實的,我們看《了凡四訓》就知道,你看雲南孔先生他算命算得很準。這不是一般江湖術士,這個是有大學問的人,他是學《皇極經世》。這都是推理,算命就是術理,我們現在話講數學,數學去推理。如果算得差一點點,「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差之毫釐就是如果你數學數據差一個零,那就差得十萬八千里了,那算的可能就不準了。所以這個數,一定要算得很精準、很準確,那他就算得很準。孔先生給袁了凡先生算的就是非常準確,哪一年考試考第幾名、哪一年領米領多少,乃至生活上一點小事情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前定的。所以一般世俗講,「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也就是說一般人都受到命運的束縛,他無法擺脫命運的定數。孔先生給袁了凡算得很準,他去試驗,他也不是給他算了之後他就相信了,他寫個流年,一直算到他死了是哪一年、哪一天、哪一個時辰,在什麼地方死的,都把他算出來。他是五十三歲那一年,八月十四丑時當終於正寢,壽終正寢,壽命只有五十三歲。
他十幾歲遇到孔先生,孔先生給他算的,他都詳細的記載下來,每一年都照這樣去對照,跟孔先生算的絲毫不差,都不出孔先生算的這些範圍,哪一年領多少米、考試考第幾名,都算得很準確。後來他真的相信命運,也不打妄想了;想也沒有用,既然命是這麼定的,我想是這樣,不想它還是這樣,到時候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也不再去想那些了,所以他過的日子就非常的消極。過的日子很消極,他就跑到寺院(棲霞寺)去參雲谷禪師,是當時的禪宗大德,這也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坐了三天三夜,眼睛沒有闔起來,跟雲谷禪師兩個人面對面打坐,坐三天三夜,我們一般人看起來不得了,他的定功不得了。雲谷禪師問他:你是什麼功夫?雲谷禪師講,一般凡人不能作聖,因為妄念太多,所以他不能作聖。你現在來我這裡,跟我面對面坐三天三夜,你眼睛也沒有闔起來,也不動一個妄念,你是修什麼法門?用什麼樣的功夫?就問他這個話。
了凡先生那個時候他還不叫了凡,剛剛碰到孔先生,他的外號叫「學海」,他的本名(名字)叫「袁黃」。可見得他的號取得也很誇大,他的學問像海那麼大、那麼深。我們現代人講,這個人很自負,他自己覺得自己學問很深廣,像海一樣。遇到雲谷禪師,問他為什麼跟我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念頭?袁黃先生他就講了,他說我這個命被雲南一個孔先生算定了,他算我哪一年考試是第幾名、每一年領國家的米領多少,甚至生活上點點滴滴,很小的事情孔先生都給我算得很準確。我按照他算的這個流年實驗十幾年,絲毫不差,這十幾年下來,我的遭遇,好的、不好的,都不出孔先生算的這個範圍。所以我相信人有命運,有一個定數,我想也沒有用,我該得到多少就是多少,想多一點點也沒有,少一點也不會,到時候得到的就是那麼多。所以我就不想了,想也沒用,命中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既然命是這麼定,我就不用去想那些了,所以才能跟你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
雲谷禪師聽了就哈哈大笑,他說我原來還以為你是什麼豪傑,你什麼功夫這麼了得,原來你還是一個凡夫!袁了凡聽了就很驚訝,為什麼說我是凡夫?他說你十幾年來,你的命運被孔先生算定,你從來沒有給它轉動一點點、轉變一點點,你不是凡夫是什麼?袁了凡聽了就更驚訝,難道命還可以轉?可以改造命運嗎?進一步就請教了,命既然是定的,怎麼能改變?所以雲谷禪師才給他開示,命怎麼來的?自己作的,自作自受。自己作的,當然自己可以改,但是你要改比較好,還是改得比較不好?雲谷禪師就跟他講,給他開示,「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人的命是過去世造的,這一生的果報,佛法來講是這一生的果報。算命的是先天,一個定數,一個命運,這是算命家講的;佛法講定業是過去生造的,這一生的果報。如果你這一生命運不好,你這生修很大的善事,你命運可以改變。所以「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大善的人,這個數拘束不了他,他的命會改,把原來不好改成比較好,甚至好很多很多。如果過去世有修善,這生的果報不錯,享受榮華富貴,但是這一生不懂得繼續修福,積功累德,造很重大的過惡,造很大的罪業,原來好的命他也會改變成不好的命。這個我們從中國、外國的歷史看,這些公案、這些例子都很多。所以「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這個都講到因果了。
雲谷禪師才慢慢給他分析、給他開示,後來袁先生終於明白了,他真聽明白,發願要改造命運。明白了,原來命是自己造的,自己要去改。所以那一天在雲谷禪師那邊,得到雲谷禪師的開示,他發願要行三千件善事來改造命運,他才再取一個別號叫「了凡」,以前那個「學海」就沒有用了。了凡,了脫凡夫的窠臼,不再像一般凡人一樣受命運的束縛了。所以一部《了凡四訓》講的就是跟算命有關的。如果純粹只是算命,算得很準也沒有什麼意義,命本來就這樣,過去世造的善因,這一生享受福報;過去世造的惡因,這一生遭受災難,這就是一個果報。你算得很準,也對改造命運沒有幫助,這樣有算命、沒有算命,實在講都不重要了,算也可以,不算也可以。算了,只是說大概知道自己的命運,但是現在要找到像孔先生算得這麼精準的,的確不容易找,所以算命也就可有可無了。但是如果懂得改造命運,算命也是一個增上緣,像袁了凡他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他過消極的生活,他才會去找雲谷禪師,這也是他接觸佛法的一個因緣,接近善知識的因緣。
這裡講就是出家了,我們的身分跟在家人不一樣,我們不能去學這些看相算命的。在家人可以學,在家弟子,這我們在《印光大師文鈔》也看到,印光大師他說在家人,如果有人從事看相算命、看風水地理這些職業的,做這個行業的,他說如果你利用這個行業來弘揚佛法,就能利益眾生。因為一般去看相算命、看地理的人,他不一定是學佛的,如果你是從事這個行業,你是學佛的,你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佛法介紹給他,勸他改造命運,功德無量,你做這個行業積功累德。所以印光祖師鼓勵一個看相算命、看地理風水的,一個醫生,他說人家去找你,他肯定相信你,你給他講的話他就容易接受。你用這個機會來給他介紹佛法,特別介紹《了凡四訓》,他說那你是真的在修善積德。
過去我們台北有一個翁陽春先生,算命的,移民到美國,我們淨老和尚在美國跟他認識。後來回到台灣,他台灣也有一個算命的相命館,在台北。那個時候我住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有時候他回來,他就會去請《了凡四訓》的錄音帶跟書。那是我們淨老和尚跟他建議的,他說在你的相命館,你可以擺這個書來流通是最適合的,勸人改造命運,那你功德無量,你做這個行業就是在弘揚佛法。另外一個是醫生,病人有病一定要找醫生,醫生講的話病人也比較能接受,勸他吃素、戒殺,這個他比較能接受。所以對在家人來講,如果純粹只是一個謀生的職業,那個意義也不大;如果能夠利用這個職業來介紹佛法、弘揚佛法,那功德無量。所以印祖也鼓勵在家人,但出家人不行,出家人總不能去路邊擺一個算命攤子給人家算命,會給人家看笑話,不適合我們這個身分。
所以這裡講,『天有可禳之災患,人有可轉之禍福』。這是我們一般講天災,像現在新冠狀病毒的疫情,這天災。天災人禍現在世界非常多,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天降這些災難、災患,人要能夠去反省、懺悔、改過,禍就轉為福了,所以「人有可轉之禍」。人如果不懂得轉禍為福,繼續造惡業,那就轉福為禍了,這關鍵在人。你去看相算命,如果人不知道反省、改過、懺悔,你算也沒有意義,你去祈求佛菩薩來降福也得不到感應。所以佛菩薩真正對我們的加持就是講經說法,把這個事實真相的道理,修學的理論方法給我們說明,教我們怎麼修學,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我們依教奉行,那我們問題就解決了。你要遠離災禍、得到福報都能滿願,求長壽得長壽、求健康得健康,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官位得官位,這些人間福報都能得到;你生意做得順利,這些都能求到,但是要修善,斷惡修善。
有災難來也是一樣的道理,人類要反省,現在這個新冠狀病毒這麼嚴重,人類如果不懂得反省,還繼續造惡業,現在靠疫苗,如果疫苗打下去暫時不受感染,繼續造惡業,後面肯定更大的災難又來了,不是解決根本之道。解決根本之道還是要佛法,聖賢經典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易經》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書經》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我們就知道了,災難怎麼來的?現在新冠狀病毒這麼嚴重,人類製造出來的,人類造十惡業造得太過分了,招感這個災難。十惡業第一個就是殺生,殺生擺在第一條,現在全地球一天殺生殺多少?不但殺動物,還殺人(墮胎),一年比一年多。墮胎不但是殺人,還殺親生兒女。光一條惡業就不得了了,那何況還有九條,怎麼會沒有災難!所以不善降之百殃,根本原因是在這裡。
『故云:一念之善,祥風和氣;一念之惡,妖星厲鬼。』「故云」就是說因為這個緣故,你起一個善念,「祥風和氣」;起一個惡念,「妖星厲鬼」,就感召來了。所以《太上感應篇》到最後有兩句很重要的話,「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你起一個善念,善事還沒做,你已經感召吉神來了;你起一個惡念,壞事還沒做,你就感召惡鬼來了。所以在《感應篇彙編》講了一個公案,元自實的公案。有一個軒轅廟(軒轅廟是供黃帝的,在宜蘭也有一間黃帝的軒轅廟),有一天這個廟祝(看廟的)他早上都會起來誦經做早課,看到有一個人從廟門前走過去,後面跟了很多凶神惡鬼,跟了一排,很多;沒有多久,那個人又折返了,又從廟門口經過,這次經過看到後面跟了很多很多善神(護法神)。看到很奇怪,就把他叫來,找他來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問他,剛才你去哪裡?去做什麼?從我廟門口經過,一下又回來。
這個人就是元自實先生(元朝的元,自己的自,實在的實),他就說了,他說一個姓繆的對不起我,我剛才想去報仇,把他殺死,我恨死他了。走到他家門口,他忽然想到,對不起我的就姓繆的一個人,他家裡還有八十幾歲的老母親,還有妻子,兒女都還小,我如果報仇,把他殺死了,他的老母親誰來奉養?他的妻子、兒女誰來照顧?我殺他一個人,不是等於殺他們一家嗎?他忽然生起這一念的善心,放下報仇的念頭,算了不報了,想到這裡,善念起來了,他就又回去了,放下了。這個廟祝聽他這麼講,就跟他講,他說我明白了。他說你知道嗎?剛才你氣沖沖的要去殺那個姓繆的,你要去報復,你對他很怨恨,你那個時候怒氣沖沖,你後面跟著很多凶神惡鬼(就是這裡講的妖星厲鬼)。你到了他家,你又為他家人著想,你放下你這個惡念(報仇的念頭),起了這麼個善念,你再折返回來經過我廟門口,我看到你後面跟著都是護法善神。所以舉出這個公案,一念善,感召吉神;一念惡,感召凶神。
所以我們斷惡修善,要在這個起心動念去觀察,起個惡念,趕快轉過來;起個瞋恨心,恨轉過來,那你就祥風和氣。你對他不滿、對他恨,你那個臉的表情就看出來,妖星厲鬼就跟著你了。你看一個人心裡很不高興,表現在臉上,你就可以感受到,他肯定招感很多妖星厲鬼;一個人表情很和善,他很和氣,感召吉神。吉凶禍福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下面這一條:
【四十、富貴貧賤,好醜得失,皆由夙世自作善惡業因,故於今生報得。總別依正之果不同,唯自作善惡,則能遷之,故非人所能測。】
這一條也是接著上面來的。真的是《太上感應篇》講的,「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富貴貧賤,好醜得失』,都是夙世自己造作善惡的業因,所以這一生得到這樣一個果報,這都有前因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以這一生得報。『總別依正之果不同』,依是依報,正是正報,正報是身體,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各人好壞果報不一樣,就是過去今生造的善惡業因不同,所以果報不一樣。所以『自作善惡,則能遷之』,「遷」就是改變,你原來命運不好、環境不好,這一生努力修善,像袁了凡先生一樣,那你可以把這個不好的果報改變成好的。反過來講,如果過去生修的善事、做的好事,這一生得到福報,這一生不知道繼續做好事,去造惡業,惡業造多了、造得大了,那也會把自己原來好的命改變成不好的命。所以都是人自己自作自受,『故非人所能測』,「非人」就是鬼神,這個不是鬼神的問題,是人自己的問題。這一點我們學佛的人必須要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明天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