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 第66-70集|悟道法師主講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悟道法師主講

🔹大家都會講我這個人很隨緣,其實不知道隨緣真正的意思。真正的隨緣是什麼❓
🔹大覺世尊,怎麼才是大覺❓
🔹為什麼很難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看破就是什麼?修什麼能幫助我們看破❓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淨宗修學的教與理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集)  2021/9/1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這堂課繼續來學習《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上一次我們已經跟大家學習過。《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早年我們淨老和尚編這個小冊子只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律要節錄》,就是《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淨老和尚在這個當中節錄;後面是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這是早年我們淨老和尚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只有這兩個部分內容,一個是出家沙彌戒,戒律威儀,一個是在家的常禮。出家的《沙彌律儀》,在家的《常禮舉要》,出家在家四眾弟子都必須要學習。出家眾也要學常禮,不但學《律要節錄》,也要學《常禮舉要》;在家同學學《常禮舉要》,也要學《沙彌律要節錄》。《沙彌律要節錄》,在家人也可以學習。後來家師淨老到新加坡弘揚《無量壽經》,他在這個小冊子又加了《大乘無量壽經》,還有《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再加這兩部經典。

  節要前面列出五個綱目,標題是「知恩報恩,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五個綱目是,「一、教依(一)總依淨宗五經一論」。這個「教」就是經教,就是我們淨宗同學大家學習依據的經典。這個經典總的來講,我們依據淨土五經一論。下面第二個小標題,「專依《無量壽經》夏會集本」,就是我們現在淨宗學會大家主修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依夏老居士居會集的這部經典來專修,這是我們淨宗學會同學修學的第一部經典。第二部是「《佛說阿彌陀經》蕅益要解」,就是《佛說阿彌陀經》蕅益祖師的《彌陀要解》。第三「《普賢行願品》清涼疏鈔」,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是清朝彭際清居士把它加在淨土三經之後,成為淨土四經。淨土三經,第一部《無量壽經》,第二部《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個是基本的淨土三部經典。後來清朝彭際清居士再把《普賢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當時稱為淨土四經。因為普賢菩薩到最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他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經附在淨土三經後面,印光祖師也很贊同,因為有經典的依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普賢菩薩最後這一參,圓滿成佛了。普賢菩薩怎麼幫助大家圓滿成佛?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圓滿了。所以附在淨土三經後面,成為淨土四經。後來到了民國初年,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再把《楞嚴經》,《楞嚴經》也是在佛門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講二十五圓通,每個菩薩代表一個圓通法門。大勢至菩薩他代表念佛圓通,所以就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章經文附在淨土四經後面,就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淨土五經,淨土五經是這麼來的。基本是《淨土三經》,後來祖師大德加上《行願品》、《圓通章》,成為現在的五經。一論就是《往生論》。

  再來,「(三)淨宗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文鈔》」這個也是我們淨宗同學修學必讀的典籍。淨宗祖師,祖師就很多位了,從初祖遠公大師,到近代十三祖印光祖師。印光祖師之前,像行策大師他也是淨宗祖師,蓮池、蕅益這兩位淨宗的祖師,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因為他們註了《彌陀經疏鈔》跟《彌陀要解》,可以說是註解《彌陀經》的一個特色。另外幽溪大師的《彌陀經圓中鈔》。歷代的淨宗祖師語錄也不少,像永明延壽大師他有《宗鏡錄》,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這些都是淨宗祖師語錄,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淨土集》也都有節要,把這些祖師的開示節錄進來。像清朝灌頂大師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有節要,還有《行策大師警語菁華》,善導大師的《四帖疏》,這些都是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文鈔》,現在有完整的一整套,一套我記得是六大冊,它有《文鈔》上下冊,還有《文鈔續編》,還有《文鈔三編》。這個是印祖當年在世,這些弟子把它記錄下來,整理出來,編成《文鈔》。大部分是有人寫信請問祖師,祖師給他回答,就把祖師一生的行誼、著作,把它整理出來。所以我們道場也有印《印光大師文鈔全集》。淨宗祖師這些語錄,像弘一大師,近代的這些祖師大德,還有《印光大師文鈔》,也是我們淨宗同學所依循來學習的典籍。上面是講「教依」,教就是經教。

  「二、理依」,就是依據的理論基礎。「(一)信依要解六信,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第二單元是「理依」,教理行果這個理。這個道理要信,就是依《要解》的六信。我們淨宗講信願行,一般經典講信解行證,這個信,我們大家都知道,我信佛了這個信,大家都知道,我信什麼。這個信,我們淨宗依《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他註解「信」這個字註解了六種,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講了六信,六信搞通了,我們才知道什麼才是正信,我們淨宗的正信。「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這三句經文是出自於《無量壽經》,依這個六信來受持如來甚深法藏,來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第二小節,「(二)十界一真,世出世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這個是十法界跟一真法界,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這個也是出自於《無量壽經》的經文。這個道理也很深入,也就是《金剛經》講的,「觀法如化」是什麼?《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觀法如化。所以十法界、一真法界,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自己心所現的,離開自己的心,什麼都沒有。心現識變,識是阿賴耶,八個識,識它會變,它不能現,它會變,千變萬化。現是什麼現?心現出來的。心是本體,自性,真心現出一切萬事萬物,現出來千變萬化,這個變是識在變,不是心在變,心它是現,是那個妄識、妄心在變。唯識所變,所以我們要在這個當中觀法如化。觀法如化,觀這些緣生法,因緣生法是幻化無常的,不是真的,像《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要去觀一切萬法都是緣生緣滅,如幻如化。如果能夠去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就不起心動念了。這個常寂是自性,自性是常寂的,我們講常寂光淨土。在這個三昧常寂中,「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一切法性,萬事萬法,沒有一樣不明瞭、不通達。所以能夠達眾生相,眾生這些森羅萬象,沒有一樣不知道、不明瞭、不通達,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境界。這是我們所依據的理論基礎。

  「(三)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以真實之利,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這段經文也是出自於《無量壽經》。住真實慧,什麼叫「真實慧」?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般若智慧,金剛般若,自性的般若智慧,那是真實慧,真實的智慧,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金剛般若。心是住在真實慧上,這個住,也是《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那個就是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開導教化眾生,顯示真實的境界。真實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實之際,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就證入一真法界。惠以真實之利,惠是恩惠,給予眾生真實的利益。我們現在都講利益,但我們世間人追求的利益不是真實的利益,那是短暫的、是無常的,那個利益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利益。什麼才是真實的利益?幫助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真實的利益;幫助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真實的利益。世間的一切法,那些利益,縱然求人天福報,也不是真實利益,那個在經典上講,有漏的福報。有漏,好像水桶漏水,漏光了就沒有了,你福報現前,福報花光了,也就沒有了,不究竟、不圓滿,不是真實利益。所以求人天福報,那不是真實利益,那是短暫性的利益,不是真實永恆的利益。真實永恆,最起碼也要幫助眾生超越六道生死輪迴,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證得菩薩果位,但是這個還不圓滿;一定幫助眾生成佛了,才是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到達究竟圓滿。「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這個覺海就是佛果位,海是形容比喻廣大無際、廣大無邊,這個佛稱為大覺,大覺世尊。怎麼才是大覺?於諸眾生,視若自己。知道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那就跟自己沒有兩樣,眾生有苦難,就是自己的苦難;眾生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因為一體。所以念念普利群生,沒有其他的念頭,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念念普遍利益一切眾生,每一尊佛都是一樣的。所以心心流入覺海,經典上有的翻譯成薩婆若海,就是覺海,無上正覺。

  「(四)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之心,以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之行,破除一切妄想執著。」上面這幾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下面「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之行」就是念佛。這是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新加坡弘法,他老人家把修學心得寫了一副對聯,上聯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下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後來他老人家又把這副對聯簡化一點,上聯「真誠清淨平等覺;看破放下專念佛」。在我們雙溪門口那副對聯,就是我們老和尚後來他比較簡單寫的一副對聯。比較具足的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以這個來破除一切妄想執著。

  這副對聯,我們要簡單說一說。上聯是我們自性的性德,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本性,真如自性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自性性德,人人都具足。但是現在好像我們也不真誠、也不清淨、也不平等,迷惑顛倒,沒有慈悲心,迷了。迷了,這個性德並沒有喪失,是迷失,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本來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現在變成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不覺悟、不慈悲,變成這樣。原來這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在不在?還在,現在迷了,迷了好像不在,實際上統統在,沒有喪失掉,只是暫時的迷失,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性德光明透露不出來。好像金子在礦裡面,你沒有開採出來,那個金在不在?金在,但你現在得不到受用,你要去開採,要去冶煉,黃金的本色就顯露出來,就好比我們自性顯露了,明心見性了。我們也可以套六祖開悟的時候講的五句話,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句就包含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什麼叫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就是這十個字,自性的樣子就這樣,本來面目就是這樣。現在迷了,我們不知道。迷了,要怎麼去開啟我們自性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下聯講的。所以上聯講的,下聯就是去開發性德的修學理論方法。所以以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之行,這個之行就是念佛,來破除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現在修學的功課就是要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我們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它就現前。

  妄想就是起心動念,那個很微細,不是我們現在可以覺察到的起心動念,那是很粗的念,這是講很細的念。這個細念,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有的彈得快,最快一秒鐘彈七次,七乘以三十二,二千多兆了。一秒鐘起心動念那麼快速,幾乎生滅同時,說生,它馬上就滅了,幾乎生滅同時,太快了,那個起心動念就是妄想。所以妄想不是我們現在講,我胡思亂想、想東想西那個,那個是很粗很粗的妄想,這裡講的妄想是無明。在唯識論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樣發展出來的,所以它是基本的起心動念,那個妄想。妄想,發展成分別,最嚴重就是執著,也就是我們一般講變成三種煩惱。根本的煩惱叫無明煩惱,妄想,起心動念,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源。無明煩惱發展成塵沙煩惱,分別,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塵沙煩惱再發展見思煩惱,執著,那是最嚴重的。我們就是要放下這個妄想分別執著,那很難,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你沒看破,不知道事實真相。

  所以聽經研教,幫助我們看破。特別金剛般若,般若部,金剛般若是一個代表。在《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他編的《金剛經講義》講得非常好,幫助我們看破。真的,深入《金剛經講義》,能幫助我們看破。看破就是什麼?了解事實真相。看破之後,我們才放得下;凡是放不下,就是沒看破。俗話講「看得破,忍不過」,其實忍不過還是沒有真正的看破;真正看破,他肯定忍得過,肯定放得下。所以經教薰習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所以經教不可以一天不學習,不能一天不聽經,一天不聽,我們又迷惑顛了。真正的看破放下之後,了解宇宙人生事實真相,真的看清楚、認識清楚,真放下了。再來就是《無量壽經》,現在我們淨老和尚編的是從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六品經做為淨宗暮課,就是晚課,這六品經也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實在講,整部《無量壽經》無非都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六品經,特別教我們認識我們現前住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現狀,現前的事實真相,這六品經可以說講得一針見血,這個深入之後,才能放得下。另外就是金剛般若來幫助看破放下。我們現前的功課,就是要做這個。

  看破放下之後,才會自在。你看不破、放不下,你哪來的自在?一天到晚生煩惱,哪有自在?不自在,你也肯定不能隨緣。什麼叫隨緣?大家都會講我很隨緣,我這個人很隨緣,其實不知道隨緣真正的意思。隨緣是什麼?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眾生迷惑顛倒,他不覺悟,我們要恆順,隨喜,這個叫隨緣,他有好事,我們要隨喜;壞事,不隨喜,就隨他去,不跟他計較,不跟他生煩惱,這個叫隨緣。念佛,真正看破、自在,能夠隨緣,念佛功夫才會得力,不然念佛功夫不得力。如果沒有看破、自在、隨緣,這個念佛實在講有口無心。過去雪廬老人在台中靈山寺給蓮友佛七開示,他老人家講「念佛不改心,猶如說空話」,你念佛,沒有改變你的心理,念佛好像在說空話一樣。也就是古大德講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同樣一個意思。念佛沒有改變你的心理,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樣念佛怎麼會相應?所以必須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樣念佛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得力,第一個階段功夫成片,再提升事一心不亂,再提升理一心不亂。念佛只要有功夫成片,這樣的功夫,這一生就決定有把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還沒有達到功夫成片,就沒有把握了。不是說決定不能往生,就是臨終的時候就看最後一念,最後一念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真正信願念佛?最後一念如果提得起來,那臨終一念、十念也能往生。但是沒把握,誰能保證自己臨終還清醒、還能念佛?這個就不敢說了。所以我們要取得往生決定的把握,還是平常要達到功夫成片,伏煩惱的功夫,這樣平常把這個功夫練習成就,臨終就一定有把握,不管你有生病、沒有生病,你都有把握,這是我們現前要做的功課。

  我們再看下面:「(五)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決定一生往生不退成佛」。「發菩提心」是在《無量壽經》,在《彌陀經》講信願,真信切願,求生極樂世界,發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的。所以《無量壽經》講的,跟《彌陀經》講的,是一樣的意思。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理一心,你一向專念,念到功夫成片也可以往生。達到事一心、理一心,難度比較高,我們只要功夫成片,這樣就是一心專念,或者講一心繫念。這個念佛能控制住我們的煩惱妄想,能夠伏得住,我們就能夠帶業往生,就決定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這個是我們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勉勵。以上是第二個綱目「理依」,就是道理、理論方法依據的就是這五條。

  下面第三個綱目是「行依」,行就是修行。行就是什麼?具體在生活上去落實的生活行為,身口意三業行為,這個行。我們修行,行就是修行,第一個,「(一)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我們常常聽,這是行門的依據,行門第一個依據就是《觀經》的三福,我們一般講「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報,這個我們不能疏忽,我們現在雖然學佛,學佛也不能疏忽人天福,我們一般講人天福報。你要得到人天福報,要修第一福,第一福的根本就是「孝養父母」。實在講《觀經》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孝養父母」,這是大根大本,後面的這十句都是含攝在孝養父母這裡面。所以第二句「奉事師長」,奉事師長就是說跟老師學習,依教奉行,尊師重道,那也是孝養父母的具體落實表現。不是說我在家裡很孝順父母,到學校不尊敬老師,不肯依老師教導來學習,不聽老師的話,那這是什麼?這不孝父母,這個就不孝了。所以孝養父母含攝所有的,包括友愛兄弟、朋友有信等等,統統是孝養父母,孝養父母是總的大根大本,後面的統統是孝養父母,所以奉事師長也是孝養父母。你說我很孝養父母,但是我就是不尊敬老師,不聽老師的話,不肯學習,你說這樣孝順嗎?你不是違背父母的心嗎?不孝了。所以奉事師長也是孝養父母。同樣的道理,下面都是。「慈心不殺」,慈悲心不亂殺生,不故意殺生,也是孝養父母。你說我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害命,現在不但殺生還殺人,墮胎,你說你這個做法是孝養父母嗎?不孝。所以慈心不殺也是孝養父母。「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修十善業也是孝養父母。反過來,造十惡業也就是不孝。世間孝,這個四句,第一句是世出世間的大根大本。

  出世間,就是第二福。第二福第一句「受持三皈」,這一句就是世出世間法的分水嶺,我們一般講學佛跟沒有學佛的。沒有學佛的,你依照第一福來修,可以得人天福報。如果要入佛門,要具備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可以入佛門了。你要入佛門,第一個要先受持三皈依,這個大家都知道。現在皈依的人很多,但有沒有落實第一福?大概沒有,為什麼沒有?因為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斷了一百多年,現在民國一百一十年,一百多年了沒人教,我們父母不懂,祖父母也不懂,再上去曾祖父母也不懂,可能太祖父母那個時候才懂,斷了一百多年,沒人教,不懂,不知道要修這個。大家現在只學科技、知識、技能,做人處事的道理都沒學習過,不會做人做事。

  第一福,我們淨老和尚這二十年來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儒釋道三個根,具體來落實第一福的修學。用儒家的《弟子規》來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弟子規》教什麼?教倫理道德。《弟子規》以外的,像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我們上次學習過的,這個也是屬於這兩句經文。還有包括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廣的《群書治要36O》,也是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其他像《格言聯璧》,這些修心養性的,教倫理道德的典籍,都是落實這兩句。我們淨老和尚以儒家的《弟子規》,來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以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來具體落實這一句。「修十善業」,以《佛說十善業道經》來落實修十善業。前面《弟子規》、《感應篇》,實際上就是《十善業道經》的補充說明,含攝在《十善業道》裡面。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過,如果你《弟子規》、《感應篇》真正落實做到了,你修十善業就不難,就容易了。

  所以以這三個根,來具體修學落實《觀經》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第一福的基礎,實在講,我們才有資格入佛門。入佛門,有第一福的基礎來受持三皈依,那才是真正的一個三寶弟子。如果我們沒有第一福的基礎,我們現在給人家說我受過三皈依了、我是三寶弟子,實在講,這個是有名無實,不是真實的三寶弟子,只有名義、形式上的皈依,沒有實質上的皈依。因為一個三寶弟子,他必須具足「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必須具備這個條件,才能受三皈依,入佛門。所以入佛門,受三皈依,我們從淨業三福來看,第一福是入佛門的條件,我們現在統統沒有了。我們現在不但受三皈依,還受戒,出家眾還受三壇大戒。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淨宗同修要補習前面第一福的功課,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要補習這個功課。然後我們才能落實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再提升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好,這一條我們還沒講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這裡。這一條,下一堂課我們再來繼續學習,因為行門第一條非常重要,我們多一點時間來說明是有必要的。好,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稱呼的禮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九集)  2021/9/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9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九十四頁,第二行,我們從:

  【十二、稱呼】

  這裡看起。這是《常禮舉要》最後一個單元,『亥、稱呼』。「課上到這就算完了。後頭『稱呼類』,諸位自己看」。有一些同修可能沒有這個《常禮舉要》的課本,我們在這裡還是把它念一念。大家如果看視頻,有字幕,我們再看書(小冊子)也更方便一點。「稱呼」就是人與人之間什麼樣的關係,要怎麼樣互相來稱呼對方。我們看:

  【一、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台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我們跟人初次見面,不知道對方的姓名,請問貴姓,問名,說台甫。現在的人,恐怕你跟他講台甫,他也聽不懂。這個有學《常禮舉要》才知道。我們現在:請問你貴姓,你的大名怎麼稱呼?這樣一般人聽得懂。自己曰敝姓某,像我俗家姓林,敝姓林。『草字某某』,「草字」就是名字。像我俗家的名字,我父親給我取正道,草字正道,敝姓林。出家人他有內號、外號,一般內號是師長稱呼的,外號是一般人稱呼的。現在在家人只有名,沒有字。

  【二、有親戚世交者,應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後學,或稱自名。】

  『或稱自名』就是稱自己的本名。『有親戚世交者』,分彼此的名諱來互相的稱呼,稱別人『曰先生或某兄』,自己稱弟。如果年紀比我們長的,老的,稱『老先生』,自己稱『後學』,或者稱自己的名字,對長輩一個尊敬的稱呼。

  【三、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姪。】

  這個是我們現在還有,稱人家的父母,『令尊』就是你父親,『令堂』就是你的母親。令尊、令堂現在好嗎?這樣。向人稱自己的父母,『曰家嚴,曰家慈』,這是稱我們自己父母,向別人說家嚴某某、家慈某某。『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已稱晚輩某某,或者稱姪。

  【四、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這稱人家的祖父。

  【五、稱人之兄弟,曰令兄,曰令弟。向人稱自兄弟,曰家兄舍弟。稱人之姊妹,曰令姊令妹。向人稱自姊妹,曰家姊舍妹。見人之兄弟,稱幾先生,或幾兄,自稱小弟。見人之姊妹,統稱幾姐,稱自曰小弟。(書款則稱侍)】

  『書』就是落款,寫信,『侍』就是侍者的侍。人家的兄弟姐妹有很多,你排行第幾?這個是對人的稱呼請問,自己稱小弟。見人的姐妹稱幾姐,比如說大姐、二姐,自己稱小弟某某。

  【六、稱人之妻,曰令正或尊夫人,向人稱自妻,曰拙荊或賤內。見人之妻稱嫂,自稱己名。(女子可自稱妹)】

  我們稱呼別人的妻子說正夫人,現在正夫人可能大家聽不懂;『尊夫人』,這樣大家比較聽得懂。向別人稱自己的妻說『拙荊』或『賤內』,這個我們現在一般講內人,賤內。見別人的妻稱『嫂』,嫂嫂的嫂,自己稱自己的名字,女子可以自稱『妹』。

  【七、女子稱人之夫,曰尊府某先生,向人稱自夫,曰外子。見人之夫稱某先生,自以避免稱呼為佳,如必要時,只稱本人即可。】

  『女子』就是女孩子,稱呼別人的丈夫就是說『尊府某先生』,某某先生。向別人稱自己的丈夫『外子』,外子某某;「外子」,人家就知道是你的先生,你的丈夫。見別人的丈夫要稱『某先生』,自己避免稱呼為佳,如果必要說『本人』,這樣就好了。這是女子對別人丈夫的稱呼。

  【八、稱人之子,曰令郎或公子,稱人女曰令愛,或女公子。向人稱自子,曰小兒,女曰小女。見人子稱世兄,自稱弟,稱女曰世姐,自不稱。】

  這是稱呼別人的兒子『令郎』,「令郎」就是你兒子,令公子就是你家的兒子,稱『公子』。你的公子現在在哪裡高就?或是令郎現在在哪裡做事?稱別人的女兒『令愛』,或者『女公子』。向別人稱呼自己的兒子就說『小兒』,稱呼自己的女兒,小女某某,或者稱『小女』。『見人子稱世兄,自稱弟,稱女曰世姐,自不稱。』這是對人的子女的一個稱呼。

  【九、稱人之孫及孫女,曰令孫曰令女孫。向人稱自孫,及女孫,曰小孫,曰小女孫。見人之孫及女孫,稱幾公子幾小姐。】

  這個是孫子輩的,稱呼別人的孫子或者孫女就是『令孫』、『令女孫』。向別人稱呼自己的孫子,女的稱『女孫』,男的稱『小孫』,稱呼就是孫子輩的。

  【十、稱人或稱自之已故上輩,統加一先字。如稱人之故父母,曰令先尊令太夫人;稱自之故父母,曰先嚴先慈之類。】

  這一段就是稱呼別人或稱呼自己,『已故』就是已往生的,已經過世的長輩,統統要加一個「先」。稱別人的父母就是『令先尊』或者『令先太夫人』,稱自己的父母叫『先嚴』、『先慈』。

  【稱人已故下輩不必另加字,只云「以前某兄」即可,稱自故下輩,但加一亡字,或云「以前某某」亦可。】

  這個是晚輩,晚輩已經過世的,那就不用加「先」,就是稱別人的子女,已經過世了,這個時候「以前某兄」,這樣就可以。稱自己已故的下輩,自己的晚輩,加個「亡」字,或者「以前某某」人,這樣就可以了。

  【十一、稱人之姑丈姑母,曰令姑丈令姑母。向人稱自姑丈姑母,曰家姑丈姑母。見人之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交厚者,可稱老伯及老伯母。】

  稱別人的姑丈、姑母,『令姑丈』、『令姑母』。向別人稱自己的姑丈、姑母就說『家姑丈』、『家姑母』。見人的姑丈、姑母稱『老先生』、『老太太』。這個是見到他的姑丈姑母,如果跟我們平輩的就稱他「令姑丈」、「令姑母」;『交厚』就是交情厚的,我們可以稱呼他「老伯」、「老伯母」,那是交情比較深的。

  【十二、稱人之舅父舅母,曰令母舅令舅母。向人稱自舅父舅母,曰家母舅家舅母。見人之舅父舅母,稱謂仿前。】

  稱呼別人的舅父舅母也是加一個「令」,令舅父、令舅母。向別人稱呼自己的舅父舅母,就是講『家母舅』,加一個「家」,『家舅母』。看到別人的舅父舅母,就是說不是平輩的,他的長輩,他是我們朋友的舅父舅母,那我們見到他的舅父舅母,稱呼跟前面是一樣。

  【十三、稱人之岳父岳母,曰令岳令岳母。向人稱岳父母,曰家岳家岳母。見人之岳父母,稱謂仿前。】

  稱呼別人的岳父岳母也是加一個「令」,「令岳父」、「令岳母」。向別人稱呼自己的岳父岳母就加一個家,「家岳父」、「家岳母」。這個稱謂跟前面一樣。

  【十四、稱人之內姪,曰令內姪。稱人之甥,曰令甥。稱人之婿,曰令婿。向人稱自內姪,甥,婿,曰敝內姪,曰舍甥,曰小婿。】

  這個是稱呼別人的內姪。姪就是姪子,姪子就是我們朋友他的姪子,他的哥哥或弟弟的兒子,或者是子女,這是稱呼別人他的姪子稱內姪,『令內姪』。稱呼人的外甥,就是他的外甥,『令甥』。稱呼別人的女婿,就是『令婿』。向別人稱呼自己的姪子叫內姪,內甥,內婿,『曰敝內姪,曰舍甥,曰小婿』。甥、婿就是舍甥,舍是房舍的舍,婿是小婿,就是向別人稱呼自己的外甥或者是女婿,外甥稱「舍甥」,女婿稱「小婿」。

  【十五、稱人之親友,曰令親曰貴友。向人稱自親友,曰舍親敝友。】

  稱呼別人的親友,你的親戚,『令親』;你的朋友,『貴友』。向別人稱自己的親友叫『舍親敝友』。

  【十六、稱人之師,曰令師,生曰令高足。向人稱自師,曰敝業師。稱自生曰敝徒。自稱師,曰夫子或吾師。稱自曰受業,或曰門生。】

  稱呼別人的老師就說『令師』,你的老師。稱呼別人的學生,你朋友的學生,『令高足』。向別人稱呼自己的老師,稱『敝業師』,加一個「敝」。稱自己的學生叫『敝徒』。『自稱師』,我們自己稱呼老師,就是稱呼自己的老師,『夫子』或者『吾師』,自己稱『受業』,或者『門生』,受業某某、門生某某。

  【十七、稱人之長官,曰貴某長(院部廳局等)。】

  政府單位,院長、部長、廳長、局長等等,『貴某長』,貴行政院長、司法院長這一類的。

  【稱人之屬員,曰貴部下或貴屬。】

  稱別人的下屬就是『貴部下』,你的部下,或者『貴屬』,就是你的下屬的意思,對別人的一個尊稱。

  【向人稱自長官,曰敝某長,稱自屬員,曰敝同事或敝屬,稱其某姓某職亦可。】

  向別人稱呼自己的長官說『敝某長』,加一個「敝」,某某長官。自己稱呼自己就是『屬員』,我是他的下屬,或者講『敝同事』,或者『敝屬』。『稱其某姓某職亦可』,就稱他的姓,比如說林院長、林部長、林科長,這樣也可以。

  【十八、稱人之主人,曰貴上,稱人之僕,曰尊紀。向人稱自主人,曰敝上;稱自僕,曰小价。】

  稱呼別人的主人叫『貴上』,你上面的,加一個「貴」。稱別人的僕人,就是傭人,稱『尊紀』,加一個「尊」。『向人稱自主人』,向別人稱呼自己的主人曰『敝上』,加一個「敝」,也是比較謙虛的意思,稱自己的僕人曰『小价』。

  以上這個十八條就是稱謂,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的一個關係,怎麼稱呼來認識彼此的身分地位。這個就是屬於倫理的教育,倫理就是教我們要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認識這個稱謂就相當重要。你這個稱謂出來,就能夠辨別彼此之間,他什麼身分、什麼地位、什麼樣的關係,要盡什麼樣的禮節,這個都非常重要。

  下面有兩則是附說:

  【一、稱呼一事,本甚繁雜,各地習慣,直接見面之稱,尤多不同,故難備載。本編僅錄其對外交際通常用者。】

  這一段也跟我們講,稱呼那就很多了,這個是比較常用的。所以我們入境隨俗,人家到哪裡,怎麼稱呼,我們要懂得這個原則去變通、使用。

  【二、親戚之間,稱呼甚為微細,每有錯一字而貽笑者。】

  親戚之間,稱呼也是相當微細的,常常你錯一、二個字,讓人家看笑話了。

  【茲編本為舉要,專為常用,故不詳載。】

  雪廬老人講,編這個《常禮舉要》是大略比較常用到的,其他沒有很詳細把它記載下來。

  後面在《常禮舉要講記》,雪廬老人也講了一段話,我們也就把它念一念:

  「稱呼也有一些規矩,朋友之中就有尊卑上下,現在是跟著洋人學的,有名就完了,沒字!中國是文化之邦,有名、有字、有別號。」我們講名字,在稱呼是有規矩的,在朋友當中也有尊卑上下,這樣的一個區別。現在是跟著西洋人學的,現在這一套都沒有了,有個名就完了,也沒有字。古人他有名、有字,所以叫名字,本名跟字號。字是對外的,名是自己的父母師長稱呼的。所以在中國是文化之邦,有名有字,還有別號,字號當中還有別號。像佛門弘一大師,他的別號一百多種,都是弘一大師。

  「名字誰叫的呢?名字還不只一個名,還有乳名,這個台灣也有。一下生還沒有叫什麼名,就叫小狗子、小毛子,這叫乳名。乳名是他父母、長輩叫的,外人夠不上叫」,外人是不能叫的。「叫乳名以後,能走路上戶口,這得取家名,從前叫學名。」就是你能走路了,報戶口了,在戶口名簿,那個名字就不能用乳名了,取一個比較好聽的名稱。「雖然不上學也取個學名,就是大名,學名比乳名好聽。」雖然還沒有上學,但是取個學名,就是學習的一個名稱,學名比乳名就好聽。「朋友不能叫人的學名,他的父母在他大了以後不叫小狗子、小毛子」,他長大了,就叫他的學名,老師也叫他的學名。所以這個名是他的本名,只有父母師長能稱呼。像出家人還是有這個傳統文化,你看我們出家人到戒場,戒師就稱我們的內號,我的內號叫悟道,外號叫心城。但是現代人也不懂這些了,反正叫內號叫習慣了,現在用外號,人家不知道你是誰。所以這個古禮,內號是師長父母叫的,一般都是稱你的外號。

  「四書你看看,孔子叫子路是『由也』,叫顏子是『回也』。《論語》書上另外有叫『顏淵』、『季路』,那是怎麼樣?那都是旁人記載的,並不是孔子說的,同學們只許稱字。字是如何來的呢?大概都是二十歲,一加冕加冠了,朋友送上個字,有名有字。自己要是有點技能,寫得好或是畫得好,或是還有學問好等等這些東西,自己又取些別號。所以一個人有若干種名字。」這段雪廬老人講,舉出《四書》,孔子叫子路叫「由也」,叫顏子是「回也」。《論語》上有叫「顏淵」、「季路」,那是別人記載的,那不是孔子講的。所以同學只許稱字,字就是古時候二十歲,就是成年,要舉行一個加冠禮,冠就是戴帽子,舉行一個成人禮。現在這個禮,好像在台灣還有舉行,二十歲了,戴上帽子,表示你成人了,不是童年,成人了。成人在同輩當中都會送上一個字,名是父母取的,同輩當中送給他一個字,字號。如果自己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技藝才能,你文章寫得好,或者是畫畫畫得好,或者是學問好,像現在唱歌的,他有藝名。弘一大師他的別號就多了,一百多個,那個就很多了。所以一個人有若干種名字。

  「你對朋友可以稱呼他的字,對朋友家的長輩,號、字都不能叫,你一叫你成了老前輩,跟他父母成了朋友,你的朋友就成了你的姪子了,這個我見了很多。」這個我們現在人也不懂,稱字是朋友,平輩互相稱呼的,你對朋友的長輩就不能這樣稱呼他,不能稱他的字號;你稱他的字,那你跟他的父母是平輩了,你的朋友就變成你的晚輩了。但是現在一般人也不懂這些了。

  「我也不便什麼事情都管,就有一些人嫌我太呆板,說:老早就要打倒禮教了,你怎麼還弄這一套?不合時代了。不合時代?不錯!我也知道不合時代,但是你在外頭若碰了釘子,那可合時代?學我這套,在外頭不碰釘子就是了。」這一段雪廬老人講,就是說我也不便什麼事情都去管。有一些人就認為雪廬老人他太呆板了,現在什麼時代了,人家老早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打倒禮教了,你怎麼現在還在弄這套?這套已經不合時代潮流了。雪廬老人講,我也知道不合乎時代,但是如果你不學這套,你在外面可能常常碰釘子。你合乎時代,你就常常會碰釘子,跟人家磨擦、起衝突,造成別人對你觀感不好。現代時代的確也是這樣。如果學我這一套,你在外頭不碰釘子就是了。所以我們學這個,也是要適合這個時代來使用。這個禮,不管到什麼時代也免不了,因為這講人情世故,你到什麼時代,一樣都有人情世故。

  下面這一段,「《常禮舉要》,禮有常禮,有非常禮,種種的不同」。常禮就是平常的禮,還有非常時期的禮,這個也是很多種不同。「這些禮,在日用平常所必須要的,這是常禮,人人必須有的。」這個禮稱為常禮,就是日用平常,我們都會碰到的,都是必須要的,所以稱這個為常禮,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有,因為你生活當中離不開這些。所以加個「舉要」,舉就是舉出來,要是重要的、主要的,「也不是講詳細」,不是講得很詳細。「講起詳細的都在《曲禮》上,《曲禮》一處還不行,還得參考《儀禮》」,那個禮就講得很詳細、很周詳,這裡只是舉出平常比較重要的,不是詳細的。

  「咱這個《常禮舉要》就是人人皆知。這不是說今日之下,說民國以前,鄉間放牛的、放羊的,沒念過書的,他也懂得,這可算是舉要」,這是舉出重要的。「咱們談的這個話,他們也懂,為什麼呢?自小時候都學過。」雪廬老人講,過去沒有讀書的,放牛、放羊的,他沒念過書,這些常禮他們也懂。所以像這些常禮就可以算是舉要,舉出重要的。那我們講了這些,過去民國以前的這些農夫、農民、平民,販夫走卒,他們也都懂,為什麼?從小耳濡目染,看大人就是這樣做,就學過了。

  「別以為把這個聽完了,自己就算是懂禮了,那就太荒唐。」這句話就很重要,也是很重點,為什麼?《常禮舉要》我們看很簡單,也沒什麼,念一念、看一看,這個字也會念,但是我們懂不懂它裡面的內涵、它的意思?實在講,我們不懂。必須在生活當中,你慢慢細心的去實行、去體驗,你才會懂;不是說聽一遍,我們念過一遍,我們就懂了,不是這樣的,要常常提起。每一條看起來很簡單,都有它很深的道理,這個是我們要在生活當中自己去體驗、去體會。

  好,《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這個部分,我們學習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早期家師淨老他只編《沙彌律要》跟《常禮舉要》這兩部分,早期在美國達拉斯佛教會編的,那個時候《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只有這兩部分,後來家師淨老又把它加上《無量壽經》的菁華,還有《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的節要,把這兩樣東西加在前面。我們下一次再把前面補上,就是後面我們淨老編的《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個就圓滿了。我們這裡講的就是早期我們淨老編的,就只有這兩樣東西,後來又加了兩樣,我們下次再把它補上,這個小冊子就圓滿了。

  好,今天我們《常禮舉要》就學習到這裡圓滿了,一個階段性的圓滿。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參加吉禮與喪禮需注意的禮節
🔹居喪不參加吉禮,只送儀物,為什麼❓
🔹婚禮說些開玩笑的話、鬧洞房的習俗,正確嗎❓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慶賀與弔慰的禮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八集)  2021/8/3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請大家翻開課本,《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九十三頁,我們從第二行「慶弔」,昨天我們學習到這一段。昨天前面雪廬老人講的,我們也跟大家學習了一遍,我們現在接著看「慶弔」第一條:

  【一、參加吉禮,不談衰喪話,不戚容,不啼泣。】

  『參加吉禮』,「這吉禮指的有好幾條,祭祀是這些禮節的第一條禮,所以叫吉禮」。「結婚、出嫁也在吉禮之中。再一種,現在很流行,古時候是非禮,什麼東西呢?做壽。都歸於吉禮一類。」這一段雪廬老人講,做壽不能算吉禮,古時候做壽是非禮,就是不是合乎禮的。現在人把做壽也歸到吉禮,古時候是不合乎吉禮。

  「慶弔有應辦,可以不辦,這裡說的是應辦的禮。」慶弔,有一些應該要辦,有一些可以不必要辦,這裡說的是應該辦的禮,就是應該要辦的。

  「參加吉禮,或者嫁娶,或者做壽,請你去,參加吉禮,到那談話得說吉祥話,得說好話,這叫人情世故。」就是參加人家喜慶的這些吉禮,嫁娶也好,或者現在說慶生、做壽,請你去參加,一定要說好話,要說吉祥話。不能說衰喪話,你說那些人家聽了就不吉利的話,那個不能講,這個是人情世故。「他們今天結婚,你在那兒說:『某人家人口今日不好,去年兒子結婚,到了第二年,兒子就死了。』你原來是說別家,可是人家家裡現正在辦這一套,你這套是瞎祝詞,還是故意在咒罵呢?或者談得不高興,自己在那唉聲嘆氣說:『倒霉、真糟糕。』人家在那裡行吉禮,你說誰倒霉,誰糟糕?談著談著,自己在那哭了,人家也沒叫你來弔孝。這都是不近人情。」人家辦喜事,這個吉禮,不要去講那些不好的、不吉利的,在那邊不要去談論某某人兒子結婚,第二年他兒子就死了,講得很傷心。你在那個場合,你不適合說這種話。這個都是不近人情,人家是在辦好事,不是辦喪事。那些不吉利的話、衰喪話,在這個場合避免,不能說。

  「學這些東西,無非是世故人情。今日之下世故不懂,人情也不懂。世故人情都不懂,能給國家辦事,無此道理。」學這個禮,雪廬老人講,無非是學一個世故人情。今日之下世故不懂,世間辦的這些事情不懂,對人情,人的這種感受也不懂。對世故人情都不懂,你說他能給國家辦什麼事情?說能給國家辦事,沒有這個道理。「好在我是百無禁忌,要是我有禁忌,那就不得了了。上我那兒去,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千奇百怪的一些人,我是愈忙愈會遇上這些怪事。」這一段雪廬老人講,他是沒有禁忌的,你在他那裡說一些不吉利的話,他沒有忌諱,他沒有禁忌,如果他有禁忌,那可不得了了。為什麼?認識的人,或者不認識的人,到雪廬老人那邊去,千奇百怪,什麼樣的人都有。當然這些人都是不懂世故人情,沒有學過禮,他不懂,有一些話該講的,有一些話不該講的,講一些不吉利的話,而且愈忙就愈遇到這些怪事。如果雪廬老人他有忌諱,那可不得了,怎麼受得了!好在他老人家沒有忌諱,你怎麼講都可以,他不放在心上。但有一些人有忌諱,那就不行。

  『不談衰喪話,不戚容』,「什麼叫戚容?皺眉頭,很衰喪的樣子,這個樣子也不行!人家是辦喜事,大家遇見就笑嘛!」愁眉苦臉也不行,你自己心裡有什麼委屈,你到旁邊去愁眉不展,你不要在人家的禮堂裡面,大家在這裡喜氣洋洋,你在那邊愁眉不展,讓人家看了,這個人怎麼這樣?大家會覺得很奇怪。所以「不戚容」,那個面貌表情不要表現愁眉不展的樣子。

  『不啼泣』,「別在那哭泣,主人看見你這個樣子,你臨走時,主人不送客這還是好的,你前腳走,後腳人家就罵你:『真喪氣,今天碰見這麼樣一個人,這個人出門就該死!』你自找的嘛!」人家辦喜事,你在那邊哭泣,哭什麼?這個很不得體。如果是這樣的,你前面走,人家後面就罵你了,這個是自己找來的,這個都是不懂禮。所以這一條,「參加吉禮,不談衰喪話,不戚容,不啼泣」,這個要特別注意。

  【二、居喪不參加吉禮,只送儀物。】

  『居喪不參加吉禮』,「居喪,家有喪事」。「從前服喪有年限,中國是三年,後來官場中為了還要辦公等等,減成二十七個月,這二十七個月都在喪中。二十七個月居喪,現在大家也不講了,連一年期限,大家也不講了。」古禮守喪三年,《弟子規》講,父母過世,三年是守喪的期限,古禮。以前做官的,如果父母過世了,你做再高的官,都要辭職,回家守孝,為父母守喪三年。後來官場當中為了要辦公事,所以在清朝的時候有縮減到二十七個月,等於是減少幾個月。這二十七個月當中,都在喪中。現在的人,不要說二十七個月(二十七個月就兩年多),現在連一年也沒有。甚至現在連七七四十九天都沒有,還有說濃縮的,把四十九天濃縮成七天,就解決了。這是沒有對父母守喪。

  「父母之喪幾年呢?從前我上學時,民國十年前還這個樣子,父母死了,『囚首喪面』,鬍子不修飾,臉也不洗,就跟監牢內的賊寇一般。若縮短居喪時間,以一百天守父母之喪。清朝時,居喪期間一百天內,頭不洗不剃,鬍子也一概不許剃,頭髮留得很長。到了民國,居喪時整個剃光頭,光頭也盡讓它長去。民國十年前,百日之內居喪,連鬍子加頭髮還這個樣子,都得看出來。五四運動以後就變了,今日之下更認不出來了。從前居喪認得出來,看百日之內穿的衣服,衣服樣式有變化,衣服是粗的布匹,連夏布都不許穿。」在過去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對父母之喪還是有這個禮,就是在這個一百天不剃頭,鬍子也不刮,穿著孝服,蓬頭垢面,就好像囚犯被關很久了。在我這個年紀,年輕那個時候也都有這個禮,像我祖父、祖母,父母過世的時候還有,現在就好像沒看到了。這是古禮。

  「現在居喪,只可憑良心用事了。從前人居喪時,不參加吉禮。」居喪期間,就是家裡父母過世了,在喪期還沒有到,不去參加人家的喜事。「親戚朋友他家有吉禮,當然給我們帖子,人家是恭敬我們,不參加怎麼辦?只送儀物,這是世故。」就是你送禮物,寄過去就好,自己本人就不去參加。「你家有喜事,我正遭不幸,我送禮去,吉禮所以送了紅包。紅套上旁邊寫上『制』字。」就是很抱歉,因為我在為父母守喪,不能親自去參加,送個禮過去。

  「現在人雖然不在乎這個,不能居喪一百日,可是在四十九日以內沒有滿七,就不參加吉禮。」現在的人雖然不在乎這個,可是在四十九天以內,沒有滿七,就不參加人家的吉禮,起碼你要守個四十九天。如果你在守喪期間,「人家結婚滿堂紅,你穿了一身素」,給人感覺很不吉祥。

  「從前在家庭之中,女子只要有丈夫,不管妳長得多麼醜,早晨起來,洗臉後,胭脂粉必得用上,但不是為漂亮而化妝,為的是丈夫與父母。你要是臉上沒有胭脂,或許丈夫不挑剔,公婆看了就不高興,嘆氣說:『唉!什麼事呀!我還活著呢!』。」也就是說,過去公婆看到這個媳婦早上起來沒有稍微打扮一下,感覺就不舒服,為什麼今天不打扮?我都還沒死,還不用守喪,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你得看情形,人家辦婚禮,你居喪還是在七七四十九日內,不參加比較好,但禮還是要送。」人家如果送帖子來,禮尚往來,你要送禮,但是自己不要去參加。所以這一條講,「居喪不參加吉禮,只送儀物」就好。

  【三、喪服不入公門,不觀吉禮。】

  『喪服不入公門』,「公門指各機關公家地處,不能以私廢公」。「喪服不是你平素穿的素衣服,而是披的麻衣,要進入公門,只可在門外等,遞帖進去說:『某人在此謝了,不能進公門。』公門是公家的,凶服不能進公門。」公門就是公家機關,你穿著這個喪服,就是不能去公家機關。如果有事,只能在門外等,遞個帖子,就是說,某人在此謝了,不能進公門。就是如果公家有同事,大家來你家參加過喪禮,你要謝,謝帖送過去就好,不要進去。你穿著喪服,不要進去公門。

  『不觀吉禮』,也不去參觀人家辦的吉禮。人家在辦喜事,你是穿著孝服,披麻帶孝,不但不能進去,連看都不許,去看看都不可以。但是現在人也不懂了,父母死了,他也不懂得穿什麼喪服,他還是穿平常的衣服。現在比較簡化,好像一塊小麻,別在衣服上面。那個別著也等於是穿孝服了,人家看到了,你衣服有別上那個,他們在辦喜事,你去感覺也不吉利,所以都不要去看。

  【四、賀婚在眾賓前,辭不諧謔。】

  「出席祝賀人的婚禮」,去向人家祝賀婚禮,「說些開玩笑的話,自古以來,這種風俗流行很久,是一種迷信」。我們在台灣也常常看過,可能大陸上也有,去給人家祝賀婚禮,有的跟新郎、新娘開開玩笑,有的人開得太過火了,這個我們有看到過。「還有晚上送入洞房時,新郎白天行禮,照應客人;晚上必得伴郎送進去,都有規矩的。京戲《龍鳳配》,劉玄德上洞房,還要周瑜送他。送到相當地處,劉備不讓他走,周瑜說:『你看那來了一個人。』劉備往那一看,周瑜就趁機偷跑了。這都有規矩的。伴郎把新郎送進去,就得退出來,就可關門休息了。另有鬧房的風俗,要是不聽不鬧,子孫不旺!這是迷信。」鬧洞房,這個在社會上很流行,沒有去鬧一鬧,子孫不會興旺,雪廬老人講這都是迷信,沒有那回事情。所以祝賀還是比較正規一點,不要講那些很過分離譜的諧謔話,就是開玩笑,不要開得太過。

  「原來『婚』沒有女字旁,是在黃昏行此禮,後來改時辰,多半是在白天。在台灣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諺語,白天行完了禮,親友不分老少,三天可進去看看。」婚姻的婚,原來是沒有女字旁的,是黃昏那個昏。在台灣有三天不分大小,就是白天行完了禮,親友不分老少,三天都可以進去新郎房間看看。

  「國家要是懂這個禮,不必撒傳單宣傳。台灣人不是中國人,難道還是日本人?是美國人?愈說愈倒霉。他講的話、供的祖先與神位,一律都是內地。他說的北方土話,濟南土話都是那兒的?看看古韻,懂得反切音,自然就明白了,用不著說廢話。」這個的確是台灣從以前到現在,有很多人都說他不是中國人。現在更是有一些人不認同他是中國人,而且還編教科書教下一代,教他們不要認同自己的父母、祖先,不要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所以現在有很多醫生,什麼族群,驗基因,教人不要認同祖先。過去到現在,有一些人都是這樣。現在更是變本加利,更離譜。這個都是教人不忠不孝,不要認同祖宗就不孝,大不孝。你的姓名從哪裡來?父母給你取的。父母的父母,自己供的祖先牌位,我們的風俗習慣,我們現在講的話,閩南話。這裡雪廬老人講,有很多是濟南的土話,如果你懂得古韻,懂得反切音,你自然就明白了。我們的歷史文化都來自中國大陸,這一點不能否認的,是事實擺在眼前。所以雪廬老人講,不用說那些廢話,那是愈說愈離譜。「台灣人供的魁星、哪吒三太子、諸葛亮、關公,這些是哪裡來的?」你看我們現在行天宮、媽祖、城隍廟、玄天上帝、土地公廟,這些從哪裡來的?都是中國大陸來的,還有仙公廟,呂洞賓、八仙,不都是中國來的嗎?「怎麼沒供伊藤博文?」所以現在人也是蒙著眼睛說瞎話。「不學無術就難以講話了」,他不學習,胡扯、亂講,這個就沒有辦法跟他講了。現在人就是這樣,台灣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這樣,你一講祖先是中國來的,他就不承認,他說是南島來的,還有從阿拉伯來的,從西班牙來的,那可多了。

  「白天不分大小,可以隨便看新娘,讚歎幾句。要不是這天結婚,長輩不可以跑入晚輩房間去,屋子都不入。京戲《鳳還巢》,太監做和事佬,到門口不進去,因對方是晚輩的緣故。現在我還上學,京戲就是我的老師,多虧了看京戲,他教了我。若不是結婚日,進去看別家的女人,說:『哦!長得真漂亮。』這是大毛病,要是從前,就給一耳光,滾出去,這些話不是你應該說的,她漂亮關你什麼事?這是諧謔。」這一段就是說,有時候你講話幽默一點,當然是可以,但是不要太過分,太過分就變成諧謔,開玩笑開得太過頭了,這個就不好。

  「今日之下,結婚禮堂裡,來賓讚歎幾句,雙方父母都在場。介紹人要如何介紹?如介紹說這對新人在赤崁樓、公園,在那兒幹什麼,你叫那兩人不知羞恥,老人家如何坐得住啊?」這個就是介紹人也非常重要。所以結婚禮堂,來賓讚歎幾句,這個介紹人也要懂得怎麼介紹,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介紹得讓人家聽了不舒服。

  下面這一段是雪廬老人講當時,當時他是講《常禮舉要講記》。「昨天(五月三十日星期日),是卓文君生日,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兩個人偷偷地離開了父母,後來他們收場很好,這是當街扯皮條。京戲上的司馬相如說話很莊嚴,卻上花臉。他做了一篇〈長門賦〉,那是扯皮條的一篇文章,要是我選文選,我都勾掉了。司馬相如做了官,回去見他的父母,擺架子,父母都不敢惹。卓文君頭一扭,不理這個。司馬相如這真是不忠、不孝……沒一點好,全世界就只有台北給他蓋情人廟。這是台灣的奇恥大辱,這要怎麼個提倡禮教法?現在人只要到美國,雖不做官,沒得博士,也不認父母,父母不敢惹他,只得說軟話。」現在兒女的確是這樣,去了一趟美國,回來父母都不敢惹他,對他兒女都要講軟話。所以這個是舉出現在這種社會風氣,完全違反禮法,教人不忠不孝,專教這個,國家社會風氣一直敗壞下去。

  『辭不諧謔』,「在禮堂上,當著人家的父母面前開玩笑,教人家怎麼下台?這是指現在而言」。「結婚之後,離開禮堂,你說幾句玩笑話沒有關係。你不能在禮堂內褻瀆,男女都在場,你是在唱淫戲嗎?」以前我看過人家結婚,的確是玩笑開得太過,這個就不適合了。所以參加婚禮,在大眾,賓客面前,「辭不諧謔」,不要講太離譜那些開玩笑的話。

  【五、臨喪不笑。】

  「說的是喪事。不論是上他家裡去,或上殯儀館,只要靈柩所在之處就算臨喪,到那不笑。人家死了人,死人是好事?還是壞事?總是要表示人情,臨喪不笑。」出殯,我們去送,現在講告別式,現在人沒有學這個禮,也不懂,所以有一些認識的朋友,或者我們佛門同修見面,大家還見面都笑。這個我們大家都要學習,我們學了《常禮舉要》,如果說同修有父母過世,我們去參加他的告別式,我們到那個告別式場,我們大家見面不要笑,念阿彌陀佛就好,不要見了笑笑,你今天好嗎?還在那邊笑臉來談話。這個在過去是不可以的,現在人不懂這些。你到告別式去笑,什麼意思?是不是他死得很好,他該死?你這麼開心。人家家裡死了人,我們還去那邊那麼開心,這個不合乎禮。你要笑,離開那個告別式場,你再去笑,在那裡不要笑。所以這一點也請我們同修大家要多注意。因為我常常去給一些同修的家屬誦經、做告別式,看到有一些同修互相見面都在笑。甚至我們出家人自己也不知道,也不懂,也跟著笑,這個不合禮。我們還是保持一個比較肅穆,念佛,如果要講話,就是講就好,不要笑。所以,『臨喪不笑』。

  【六、里有殯,不巷歌。】

  『里有殯』,「里指咱這個街上、鄰居」。「殯表示這天發喪,棺沒出去在家裡,謂之殯。古時一切都不便,糧食都得自己生產,都有唱歌,為什麼?因工作很辛苦,推磨、揉麵,這一天這個人心緒很難了,所以做什麼事情都有歌,插秧也有歌,揉麵前也有一個梆子,隨敲隨唱。古人的歌都有用意,他的心就在歌上,你要他不唱歌便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人的大毛病,你把我這句話記住。」這個「里」,也就是我們現在講鄰居,在這個街上。「殯」就是棺材還沒有抬出去,不過現在也很少在家裡放棺材。以前傳統,家裡有長輩、父母過世,棺材都放在家裡大廳。現在都是公寓,沒地方放。所以現在人死了,特別是在醫院裡面過世了,送到太平間,然後就往殯儀館送,這個也就沒有。但是總是如果聽到鄰居有人過世了,雖然他的棺木沒有在家裡,我們也不要唱歌,不要播音樂。像現在大樓公寓,有人過世了,我們知道了,我們就避免。不知道,也就沒辦法。因為現在這個禮漸漸就沒有了,以前就是他家有人過世,會貼個白紙,然後其他鄰居會給人家貼紅紙,現在這個也還有,但是比較少了。特別在都市裡面,他家裡有人過世,他也不貼白紙,也沒有給人家家裡貼紅紙,有的地方還有。如果我們知道了,我們這個時候避免唱歌。因為人要有同情心,人家有人過世,我們要感到哀傷;你唱歌,好像很高興的樣子。人家家裡死人,你還那麼高興,讓人家聽了,心裡也很不是味道。所以這個我們要記住。

  「咱們三藏經典也沒念完,就算你都念完了,一言以蔽之,不胡思亂想,什麼事也完了。不胡思亂想,就空空如也,就成了功了。就是學三大阿僧祇劫,也辦不到不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的確很難辦到,我們不胡思亂想就破無明了,不起心動念,你才能做到不胡思亂想;你還會起心動念,肯定會有胡思亂想。雪廬老人在此地講,學三大阿僧祇劫也辦不到不胡思亂想,這是真話。因為你還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沒有了,破無明了,那才能辦得到。

  「里有殯,不巷歌,在街上走著唱歌,現在警察禁止;從前不禁止,在鄉間更是不免。只要我們鄰里鄉黨家還沒出殯,我們在街上就不唱歌。」知道人家鄰居有喪事,你就不要在街上唱歌。你自己家裡也不要放收音機放得很大聲,整條街巷大家都聽到,這個也要避免。

  「這樣的風氣,你想想是厚還是薄?這些鄰居,跟我們是一家,還是不一家?孔子說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們大家想想,這個民族團結,是不團結?光撒傳單,沒意思、沒用處。」雪廬老人也講,講這個比較務實的,就是這個風氣,我們想想看,現在是厚還是薄,人情厚還是薄?這些鄰居,跟我們是一家,還是不一家?就是說鄰居我們要看作一家人,所以這裡是一個問話,是跟我們是一家,還是不是一家?就引用孔子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看四海,人到國外,都是兄弟,都一家人。所以他家有喪事,就等於是我家裡有喪事一樣,那樣的心情,這樣人情才厚。如果他家死人,他家的事情,跟我沒有關係,那這個人情就很薄了,人情很薄。所以你們大家想想,這個民族團結,是不團結?要怎麼團結?你沒有從這個禮去教,光是撒傳單,一些標語,沒有意思、沒用處。這是雪廬老人講的。的確你撒那個傳單有什麼用?你不從這個根本來提倡,就沒有意思、沒有用處。

  【七、飯於喪家,酒不赭顏。】

  「你在喪家幫忙,你家住的遠,不能回家吃飯,在喪家幫忙就在那吃飯。內地辦喪事,出殯這一天,眾人等著送殯,賓客也多弔喪完後等著啟靈送殯,不吃飯是不行的。」在我們傳統也是都有,人家來幫忙,左鄰右舍、親戚朋友,家裡有喪事,如果有的人他家住得遠,也趕不回家吃飯,在喪家幫忙,就會留在那裡吃飯,這個喪家也要準備。所以內地辦喪事,在我們台灣也是一樣,出殯這一天,眾人等著送殯。以前比較傳統,現在也沒有,現在都是租禮堂,送完,大家也就散了。現在傳統還有,比較少,就是人家來幫忙,這個靈送出去了,來幫忙的人請他們吃飯,你不給人家吃飯不行。

  你來幫忙,「你是客,人家恭敬你,喪主會遞酒」。喪主本身他不飲酒,這《弟子規》也講,「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守喪三年期間,不喝酒、不吃肉,喪主他自己是不喝的。但是你是來幫忙,你是客人,要給你們喝酒。這個做客人的也要懂禮,喝酒不要喝得太多,大略意思意思就好了,大略喝一點就好,不要喝到臉紅紅的。這個「赭」,「赭當紅講,紅著臉,喪主出來看這個人沒品性,不懂禮」。這個辦喪事,不是辦喜事,酒喝到臉紅,那就不合禮,就失禮了。

  「不但是喝酒喝到臉紅不行,在喪主家雖可以吃飯,但是孔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連吃飯都不肯吃飽,不忍而嚥不下,這講的是真是誠。」這個是講不但喝酒不能喝到臉紅,就是在喪主家吃飯,也不肯吃飽,也是吃一點。所以這就舉出孔子講,「食於有喪者之側」,人家在那裡辦喪事,我們在這裡吃飯,「未嘗飽也」。他是有惻隱之心,同情人家有人過世很傷心,所以在那裡吃飯他也不會吃飽,吃一點意思意思。所以連吃飯都不肯吃飽,那是真心誠意的表達這種同情哀傷之情。

  【八、佩會葬徽章者,禮終即卸去,不佩帶他往。】

  「送葬徽章種種不一,如白布或花等等,都有符號,在靈前佩戴,表示哀悼之心。要是行禮完了,就把所戴徽章摘下來,不可忘了帶到別地方。」那個徽章,我們去參加過告別式,像有個別針別在胸前,那就表示是來參加這個喪禮的,別在胸前或者別在手臂上,這個都是送葬的一個徽章。那徽章很多種,有的用白布,或者用花,它都有一個符號,代表這個是喪事,是在靈前配戴,參加這個告別式,表示哀悼之心。要是這個禮行完了,這個禮已經完成了,我們離開那個告別式場,那就要拿下來,不可以忘了。因為往往有時候我們戴了,就忘記了,忘記拿下來,跑到別的地方去。跑到人家家裡去,人家家裡那一家沒有辦喪事,人家看到那個,他就不高興了,怎麼把送葬的徽章也帶到我家裡來。人家家裡又沒有死人,人家看了,當然心裡不舒服,縱然沒有講,心裡也不是滋味。

  「咱家有喪事,鄰居家門,拿一塊紅布用釘子釘上,為什麼?大家講不上來?怕鬼魂走錯了門。」咱家就是我們家裡有喪事,鄰居的家門,拿一塊紅布釘上,這個也是一種習俗。應該是喪家要去給人家貼紅紙,在台灣習俗是這樣,表示說你們家是吉祥的。

  「中國是禮義之邦,在地球上五千年了,是不會亡族的,以後可不敢說。孔家店要是永遠打倒,中國五倫還存在著,也是不會亡族。」雪廬老人講到這裡,中國是禮義之邦,中國傳統文化在地球上已經有五千多年了,這個五千多年來改朝換代非常多,總是這個文化、這些禮義還是有流傳下來,所以不會亡族,但是以後就不敢說了。以後,那真的,我們看到現在這個樣子,真不敢說了。五四運動要打倒孔家店,如果中國五倫倫常還存在著,也是不會亡族。五倫:夫婦、父子、兄弟、朋友、君臣,這個五倫關係如果維繫下來,也是不會亡族。所以這個倫理道德教育,因果教育,特別重要。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剛好學習到這裡,這個「慶弔」到這裡就告一個段落。後面,最後一個單元是「稱呼」,這個稱呼我們就下一次再來學習,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長輩贈物給晚輩,是要自己送過去,還是叫晚輩來拿呢❓
🔹為什麼送禮不該問對方要什麼東西❓
🔹人家送我們東西,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饋贈之禮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七集)  2021/8/2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7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第九十二頁,我們從第二行,十、「饋贈」,從這裡看起。我們看「饋贈」,這個就是送禮,贈送禮物。看第一條:

  【一、禮尚往來,來而不往,往而不來,皆非禮也。】

  『禮尚往來』,「這是總綱」,總的綱領,「必得要這個樣子的」,禮它是尚往來。「道德仁義,這些是不尚往來,那是你個人義務,應該辦的。」應該辦的就是說應該做的,這個就不是說禮,禮是說有來有往、有往有來,道德仁義這本來就應該做的。「這禮是最淺的」,所以道德仁義禮,禮是最後一個。禮是人與人之間的一個交際,所以這是我們現在講交際。

  禮尚往來,『來而不往』,「人家對於我們,不問是什麼禮貌,什麼禮物、禮品等等這些,我們得照樣的回去」。人家有送禮來,我們也要回禮;我們送禮到人那邊去,對方也會回個禮,就互相往來,這個叫禮尚往來。所以,『往而不來』,「我們去了,他不表示,這也不合理」。他來了,我們不往,也不行。所以必須是互相往來,互相來往,這才合乎禮的精神。

  「我們往了」,那他如果不來呢?「他不來是可以的。這個裡頭就有分別了。什麼分別?很夠得上的交情,例如是我們的至親」,很親近的親人,像一般人有結婚的,岳父岳母家,或者是自己的長輩,叔叔、伯伯,「你在遠處去看他,他是長輩」,你去看他,那是應該的。「不來回看你」,這個可以,因為你去看長輩是應該的,長輩就不需要說,晚輩來看我,我也要回去看看他,不用,這個是可以。「這有分別。若不是自家至親就不行。」如果不是我們至親,很親的人,一般的人那是要有往來,跟我們至親不一樣,這個地方有區別。所以這一條講的是我們一般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一個交際應酬,要講禮尚往來。所以「來而不往,往而不來,皆非禮也」,就沒有合乎這個禮節,所以必定要往來。

  【二、賜人不曰來取,與人不問所欲。】

  『賜人不曰來取』,「這一條講的是賜人」,這個「賜」是賞賜這個賜,「為何不說是贈人?」這個贈是贈送,我們現在講敬贈,贈送禮物。這一條講的是賜,賜就是賞賜人的,為什麼不說贈人,為什麼不說贈送禮物給人?這裡雪廬老人講,「所以我講經都是一個字一個字講,這單指的長者而言,不是長者夠不上這一句」。賜就是長者、長輩要送給晚輩的東西,這個叫賜。這個地方講賜人,你是長輩你要給人東西,「說:我賜給你東西啊!你來拿。有這樣子的嗎?長者送東西給別人,對年輕的也得給他送了去,不能說我有樣東西給你,你上我那兒拿著去吧!這個不行!」雖然說長者要送個禮給年輕人,也不能說我有個東西送給你,你到我這裡來拿,這個不合乎禮。雖然他是比較年輕,我們自己比較年長,我們要送人,我們還是要自己送過去,不能叫他來拿。所以這個叫『賜人不曰來取』,你長輩賞賜給晚輩,不能叫他你到這邊來拿,要送過去給他,這叫賜。

  「你是長者,說了這個話,我問你們大家,你去不去拿啊?你想想那個味道。你不去拿,他已說了,對不起他。去拿呢?我就這麼缺少東西嗎?這很難為情的事情。」這個就是人情世故,要感受到人情。如果你是一個長者,說了這個話,對那個比較年輕的晚輩說這個話,我那邊有個東西,請你來拿。雪廬老人問問大家,如果你是晚輩,那你去不去拿?到底要去拿,還是不要去?可以想想這個味道。如果你不去拿,那個長者他已經說了,他說有東西給我,我不去,好像對不起他,他好意要給我們東西,我們不去,拒絕,那對不起;如果要去拿,那感覺說好像我自己這麼缺少東西,要跑去拿這個禮物,這個也很難為情,好像我需要這個東西,我要趕快去拿,這個也難為情,所以這就變成兩難了。這個就是「賜人」。

  下面這一句,『與人不問所欲』,「與人,這個就不一樣了吧!」你看上面是賜人,這句是「與人」,與人就是給人。「這並不是我編的話」,雪廬老人講,這個不是他編的,他「都是查了書,錄下來的」。「與人,就是上下種種平等了。把東西送人,不問所欲。」與人,就是比如說你要送東西給人,上下就是上輩下輩、上級下級、長輩晚輩,種種都平等。這個與人就是給人,把東西送人,你要送東西給人,你不要問他,你要什麼東西?我送給你;你缺什麼東西?我送給你,不要這樣去問人。現在我們很多人沒有學這個常禮,我們常常碰到。我也常常碰到,師父,你現在缺什麼?我送你。我說沒有,現在都沒有什麼缺。除非就是很熟悉的,就是交情很深入的,你可以這樣講,你缺少什麼東西,請他幫你買一下,那個是另外一個情況。這裡講的就是我們一般的一個交際,比如說我們對一般的人,一般的同修,我們有東西要送給他,不要像這樣,你現在缺什麼?我去買送給你,不要這樣問。這樣問,人家也不好意思。所以「與人不問所欲」,不要問他你需要什麼?這是講一般的。當然我們很熟悉的同修,那個是另當別論,比如道場缺少什麼,請同修發心幫忙買一下,那個是另外一回事情。這裡講的是一般人與人之間送禮的一個禮節,不要問人家要什麼。你有什麼,你覺得應該送什麼你就送什麼,這樣就好了。

  「這個在《禮記》你念過,我也說過,你把這些東西送人,不必問:你要什麼東西?」這個在《禮記》也有講過。雪廬老人過去也說過,你把東西送給人,不必問你要什麼東西。「若受贈的那個人說:我要什麼、什麼…有這個臉嗎?」一般人是不會這樣講的,一般人也不好意思這麼講。「這都是不近人情嘛!你送人,不管他要不要,不管他用不用,你就給他送了去。」送人,就是說是你一分的情義,也不要管這個東西到底他要不要?或者我送給他,他到底用不用?就不要去問這個,你就給他送去就是了。「比如一把扇子,你送他一把扇子」,那你說誰家沒有扇子?難道他買不起那把扇子嗎?所以你也不必問他,你家有沒有扇子?沒有,我送你一把。不要這麼問,他家裡有兩把、有十把,也不算多,各盡其道。你要送人,就送過去就好了,所以就不要去問他要什麼。這個我們要注意。

  好,我們再看下面:

  【三、贈人物品,必謙必敬。】

  這是『贈人物品』,是當面給他,當面贈送,「要是給長者,那就是獻了」。這個獻就是一個奉獻,就是獻給長者。贈送是對一個普通人,贈送是講一般平輩,普通的人,我們稱為贈送。對長輩要說敬獻。我們現在也常常看到,收到一些禮物,後面有落款寫個姓名,某某人敬贈,這個我們常看到,這是對一般平輩,一般人。如果是對一個長者,或者是長官,要寫「敬獻」,獻是對上面的。「贈送一個普通人,也要必謙必敬。」不但對長者要謙虛、恭敬,對一般人,你送他東西,也要謙虛、也要恭敬。

  「中國人懂謙虛,贈人都會說:我這東西很薄。我在台灣待多年了,人們送東西也說:薄品,請笑納。台灣人是哪裡人呢?這裡是這一套,那裡也是這一套,要怎麼解釋?不用解釋!在台灣有郡名、有言語、有文字、有風俗,都是中國的,都是大陸的。有念過書,就用不著解釋。」雪廬老人講,我們台灣的人,台灣是哪裡人?我們的風俗習慣,我們的用詞也不用解釋了,都是中國大陸來的。念過書的人,也就不用解釋了。所以台灣這個地方的人,送再好的禮物,也都是說薄品,請笑納。薄品就是說不成敬意,這個禮很薄,請對方笑納,笑納就是歡喜來接納。

  「我給大家說一樁事情,大家也就不必再考察了。例如台灣省下有縣,台灣有這一套,日本沒有這一套。這一套是哪裡來的?你查書看看,這些事情都是在大陸的一些情形。像姓張的,姓王的郡名,他不曉得,他就找他的老根。姓王的,我大概知道是天水。姓李的,很簡單,都是隴西。日本人也不是有姓李的嗎?可沒一些隴西的。這個還需要解釋嗎?要解釋,就是不讀書之過也。這都不是現在的事情。」雪廬老人講到台灣,我們現在的這些,也就不必再去考察了。台灣有的這些東西,日本那邊沒有,那西洋更是沒有。所以我們在台灣看的這一切,都是在大陸的一些事情。像舉出一個姓,以前我們傳統這種四合院有堂號,現在還有。那些堂號就是他們祖籍的所在地,祖先是從哪裡來?比如說台灣姓陳跟姓林的最多,大多數從福建、閩南遷移過來。包括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也有,印尼也有。很多都是從福建、閩南移民出去的,遷移到台灣來。所以我們看到穎川堂,我們在屏東青年活動中心,有個閩南式的傳統建築。都有堂號,一堂一堂的,這個都是在中國大陸的省分,古代的一個地名。這是雪廬老人附帶說了這些事情,這個事情也都是事實,不用去考察,也不用去講其他的,就是說事實就是這樣。

  贈送人的物品,『必謙必敬』,這一條是很重要的。我們送人家的物品,不能用一種很傲慢的態度去送人。不但對長者不可以這種態度,就是對平輩,甚至對晚輩,也都不可以有這種態度,總是要謙虛、要恭敬。送禮,謙虛,講薄品,送再好的禮物都是薄品,這是表示謙虛。這個跟西方人就不一樣,西方人送了一點小東西,這個很珍貴的、很值錢,那個文化不一樣。所以這個態度是非常重要,這個心態,送人物品,「必謙必敬」。

  我們再看第四:

  【四、贈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嫁慶壽例外。】

  贈送人的禮品,這個物品,外面要用個包裹包裝,比較好看,這是禮貌。我們在台灣,到現在還是有這個禮,比如說你送人家餅乾,有個包裝。那現在有紙袋、手提袋,如果沒有手提袋,拿個包裝紙包起來。在日本,特別講究這個包裝,大大小小的東西,它那個包裝讓你看了就生歡喜心。這個也是表示對人的一種恭敬,送人家的東西,外面包裹包裝就好看一點,這也是個禮節,所以『贈人物品,外必用包裹』。日本這種包裝紙做得非常精美,台灣做得也不錯,現在大陸上也做得很多。這個是必須要的,比如說你送人家一個東西,外面包一下。這裡雪廬老人講,「你看台灣也是這樣嘛!」台灣,的確我們送人家東西,也是都有包裝。「你送人東西,得包裝,不叫人看見,這是禮貌」,不要讓人家看見你裡面什麼東西,這是一個禮貌。「但有例外」,但是也有不包裝的,就是「婚、嫁、慶、壽是例外」。婚是結婚,嫁是嫁女兒,兒子結婚,女兒出嫁;慶就是喜慶,有慶典;壽是做壽,人家祝壽。

  「你看人家送禮儀、奠儀,就是用一個紅紙套、白紙套送去,也沒包起來藏著。那個事情是可以公開的,不止一個人如此,一律都是公開的。平素就不行,平素贈物那可得包裝。」這個是舉出婚喪喜慶,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禮儀,喜事、吉禮,你用紅的,中國傳統,紅是代表吉祥。這跟西洋不一樣,西洋那個白的代表吉祥,我們中國白的是代表喪事,喪事點白蠟燭、穿白色的,代表喪事。所以奠儀,一般我們看就是用一個白紙套;如果禮儀,是用紅紙套,一般我們說紅包、白包。吉禮,我們要包紅包,用紅色的紙袋來裝;如果奠儀,喪禮,這個叫奠儀,奠儀要用白色的,送去。你裝錢,外面沒有包裝起來藏著,這個是可以公開,讓大家知道這是送禮儀還是送奠儀,所以這個一律都是公開的。如果不是婚嫁慶壽、婚喪喜慶,平常你贈送物品都要包裝。

  好,我們再看第五:

  【五、平素贈物,座有他客,須避觀聽,遠來及初晤,可不避。】

  『座有他客』,「譬如你上人家去,人家上你家來。今天你家還有客人在,李某某來了,我有點東西要送你,座有他客,你就不能送,你要送,那個人很難堪」。這個也是要注意的,人家到你家來也好,或者你到人家家裡去也好,今天如果你家裡還有其他的客人在,某某人來了,我有點東西要送給你,這個座上,家裡還有其他的客人,你就不能在其他客人面前只有送給他。你要送了,那個人他也很難堪,就很不好意思。

  「如有生疏的客人上我那兒去,從遠道來,這沒法子,他要走,不得不送。」生疏的客人跟比較熟悉的客人有不同,生疏的客人,很難得他來,或者第一次來的客人,到我們這裡來,而且是從遠地來的,他要走了,沒有辦法,我要送禮只好要送了,不得不送。「有幾位客人,就得預備幾份禮,你若拿不出來,只給這位,那幾位臉色會很難看,這無非是禮貌。再怎麼樣也要迴避、迴避,說:嗨!我有話給你說。先別把東西拿出來,請他到別的地方去,說:我有一件東西要送給你,請你等著。就給了他,那樣可以」,就不要當面。當面,你說你拿個禮物送給一個客人,其他還有幾個客人,他們覺得也怪怪的,怎麼只有送他一個呢?我們也是客人,我們怎麼沒有?這個都是人情世故,所以要避免。如果你要送,全部都要有,那大家就沒話說了,反正每一個人都有一份。有五個人,你要準備五份禮物。如果你只有一份,那要送其中的一個客人,這個時候不能在其他客人面前送,你要把他叫到旁邊,讓其他客人沒看到,你再私下送給他,這樣是可以的,避免其他的客人沒有接收到禮物,心裡怪怪的,這個人情世故要懂。

  「你送東西,不要叫別人下不了場啊!」下不了場就是我們現在話講,你叫人家下不了台。接受的那個他也不好意思,其他的人也感覺怪怪的,那你送東西給人,不是叫他下不了台嗎?「這是必須迴避,不讓別人看。」這個要迴避,你只有一份禮物,五個客人,那你要送其中的一個,你要把那個叫到旁邊,不要當面在其他四個客人面前送。「假如人家送東西,不給我,你也不必看,他送他的東西,你在這裝不懂。還能不懂嗎?就是要裝不懂,這些都是世故人情。」如果是我們去做客,有幾個客人,主人送給其中一個客人禮物,我們在旁邊看到,我們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我們就裝不懂,裝沒看見,這樣就好了,不要讓主人跟那個客人難堪,下不了台。

  「但是有一層例外,遠來及初晤的客人,可以不必迴避。」這是講這個常禮,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外的。例外的就是遠道來的,初次見面的客人,這個可以不必迴避。「你譬如我們這兒有客人,忽然在外頭又有客人來了,哪兒來的呢?外國來的,或者日本來的,他要走,送他東西,可以不必迴避,這是例外呀!只送給遠來與頭一回見面的客人,對在座其他客人不要緊,可以不迴避。」這個其他客人他可以理解,他們也不會見怪。其他客人就比較熟悉,這個客人他是第一次來,又從國外很遠的地方來,我們就不必迴避,就送給他禮物,你遠道來難得,我們第一次見面,送一份見面禮給他,其他的客人他不會見怪,這個情況可以不必迴避,可以在大家面前送給這個遠道第一次來的客人,所以這個當中有區別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六、受贈先略謙辭後受,稱謝,逾日須往拜。】

  第六條,「人家送我們東西,先得略辭。你得聽明白,不是堅辭。略就是說:我不敢當。這樣就行了。你要是堅辭,那意思是說:不是我貪圖人家東西,人家送我東西,我不要、我不要。另一人則說:你拿著、你拿著、拿著。這很不好看」。推來推去,這我們也見過。所以這個禮貌上,就是說我們接受人家贈送禮物,『略謙辭後受』,「略」就是大概,「略辭」就是大略的辭謝一下,不敢當,受當不起。而不是堅辭,堅辭就是你堅決把它推辭掉。所以你略略的一個謙辭就可以了,說不敢當,受當不起,送這麼好的禮物給我。講幾句客套話,這樣就可以了,就接受了。如果你堅決的推辭,意思就是說,我不貪圖人家東西,人家送我東西我不要,我不要就是不要,我就不要,那個堅辭。另外這個送的人,你拿著、你拿著、拿著,推來推去,的確這樣是很不好看。所以「略微一辭就是如此,禮尚往來嘛!」你大略推辭一下,他要送,我們就收下來了。禮尚往來,如果你覺得要回禮,「你再想個法子」,想另外一個方式。「把禮物先接過來,說聲:多謝!多謝!」或者謝謝。

  『逾日』,「逾日」就是隔一天、兩天,不要當天,「隔一天、兩天,要去回拜」,就是回去拜訪。回去拜訪,也可以送一點東西,或者是接風,或是洗塵,這個就看當時的情形。「要是這個人住在這兒,不走了,你收他東西,過了一天,拿了東西回了他的禮,這請客就不必了。」一般送個禮就好了,因為這個人他長期住在這裡,他沒有離開,你收了他東西,隔一天你再拿個東西回他的禮,這個接風洗塵請客就不必了,這樣就可以了。

  好,我們再看第七:

  【七、長者賜,不敢辭。】

  『長者』是長輩,我們的上級、長輩;『賜』就是賞賜我們,物品也好,錢也好,不敢推辭,『不敢辭』就是不敢推辭。「平素見到的長者,他年紀比我們大,也沒什麼關係,只要是熟人,或是我們的長輩,賜的東西不可辭。長者賜,你說:我不要。這是大毛病。」過去我在家的時候,那時候還比較年輕,大概是二十幾歲。那個時候也沒有學習《常禮舉要》。有一年我俗家的三舅,過年包個紅包給我。當時我心裡想,我是晚輩,他是長輩,應該我包紅包來供養長輩,我怎麼可以拿長輩的紅包?我就硬把他推回去了。當時我的想法是這樣,我晚輩應該要供養長輩,長輩現在包紅包給我,我怎麼可以收?就堅決的把它推辭了,沒把它接收過來。後來我去聽經,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也講到這個《常禮舉要》講的「長者賜,不敢辭」。所以我聽到這裡我才明白,當時我以為是做對了,原來是錯的。長輩要給我們的,我們不能推辭,這失禮,這是大毛病。雪廬老人講,這還不是小毛病,是大毛病。所以後來我就知道了,凡是長輩,或者我們上級,或者我們師父上人,拿個什麼東西給我,都不敢推辭,你就收下來就對了。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需不需要,你要收下來。收下來,讓長輩歡喜,這個就是禮,不是說我們就缺那個東西,這叫人情世故。

  「這是《禮記》上的。從前有君主的時候,當皇帝送你東西,你說我不要、我不要,這得要砍頭。」這個嚴重了。古代君主時代,皇帝如果送你東西,你給他說你不要、你不要,皇帝一生氣,恐怕你就要砍頭了,那問題嚴重了。你不接受他的好意,你不領情,那這個要得罪人了。所以「長者賜,不敢辭」,這個我們要記住。特別是父母送什麼東西,做子女的你要收起來。現在我們看到現代學生也不教《常禮舉要》,我不要、我不要,我就是不要嘛!父母會很傷心,長輩也會很傷心,也會難過,他要送你東西,你這樣來給他推辭。所以這個大毛病,沒有學禮,不懂;學了,我們就知道要這樣做。

  這個地方也是有附帶講一點。「禮品在包裝前,應先撕去價格標籤。」這個我們要注意,我們往往去商店買,它有標價這個多少錢。我們在包裝之前,先把那個價錢多少先撕掉,不要讓對方看到多少錢。「禮物若非本人親送,則應在禮品上附上名片。」這個也是禮貌,如果不是我們本人送過去,託人家帶過去的,我們要附上名片,表示這個東西我託人送給你的。「參加音樂會或畢業典禮,致贈花束禮節時,應附加名片。」這個是參加音樂會,或者畢業典禮,常常會有花束,送花這個禮節。比如說音樂會,一個主要表演的,你送一束花給他;或者是畢業典禮,你那個花上也要附加名片,因為才知道是誰送的。「西洋禮俗,於接受禮品後當面拆封,並讚賞致謝。切忌詢問禮物價格。」西方的禮俗,接受禮品他當面就拆開了,並且他讚歎,很欣賞來向你致謝。但是這個是忌諱去問人家說,你買這個禮物多少錢,這個不要問。「前往醫院探病時,宜攜鮮花水果。」那個是一般的常禮,去看病人,帶個鮮花,給他祝福,水果,不一定他吃,表示一個心意。

  好,這個「十、饋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就進入十一、「慶弔」。

  「婚、喪、嫁、娶這四個字,就只有一個喪是凶禮,婚、嫁、娶算吉禮,這是家家必發的禮。不論古時候、今日都有這個禮。」

  「吉禮和凶禮,這兩種禮比較起來,喪禮又屬必得行的禮,為什麼呢?這是天下的大事。」吉禮跟凶禮比較,喪禮是比較重大。「國家有國家大事,我們普通人還有什麼大事嗎?就是喪事!父母之喪是大事了!」我們一般人,這個事情是最大的,父母過世了,這是大事,沒有比這個再大過的事情了。「譬如一家有三代,頭一代談不上父母之喪,頭一代下面有二代,二代還有三代。三代對於二代就有父母之喪,也是大事。第一代對於第二代,兒子一死了,老子也有喪服,這個大家也不懂,不懂的咱就不講!喪禮必須舉行,父母之喪大事嘛!」講古禮,現在人也不懂了。對父母的喪禮,大家現在還知道要守喪三年。但是兒子比父母早死的,這個父親他也有喪服,就是他的晚輩下一代比他早死,他的父親也有穿喪服,這個現代人不懂。所以雪廬老人講,不懂,他就不講了。這講喪禮,喪禮是最重大的。

  再來,「婚禮,今日之下可以看情形,國家提倡節儉,不舉動也可以」。當時雪廬老人在世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台灣蔣經國先生擔任總統提倡節儉,如果你辦婚禮,你不辦什麼大型的活動也可以。如果「一舉動」,你要辦這些活動,勞動親友,「勞動親友,就會送禮。至親至友送禮,還無所謂」,自己很親的,叔叔、伯父、堂兄弟、表兄弟,這些送禮,當然還無所謂。「你給至親至友撒了帖子」,你發帖子,「鄰里鄉長要不給他撒帖子,有時會怪你,這個好麻煩的!」你帖子一發,你要是不寄給他,你在這個鄉里鄉鎮上,這個地方有頭有臉的人,你不給他帖子,他會覺得你瞧不起他。如果你給他寄上帖子,「他說我們夠不上交情,這是打網」,這個就很不好辦了。「所以說小姐出嫁,照禮是不出帖子,兒子娶媳婦,出帖子與否得斟酌情形。」小姐出嫁就是女兒出嫁,這個照禮,照常禮不發帖子給親友。兒子娶媳婦是可以發帖,但是你要怎麼發?這個你要斟酌該不該發?發了,就是人家要來慶賀,人家要來送禮,你要辦桌,辦宴席招待,所以這個要斟酌。

  「最討厭的是拜壽,你活了這麼大年紀有什麼可賀壽呢?你對於社會有何功德呢?要是你做的事情不錯,大家怕你死,多活一年,給社會上多盡一年的義務,也還罷了!」這個就是說做壽,就是慶壽,如果對社會有貢獻,那慶壽還情有可原。「你對社會沒有好處,並且有害,你活一天你是害群之馬,多活一天有何慶賀之處,慶賀什麼呢?」如果在社會上不但對社會沒有奉獻、沒有幫助,而且還擾亂社會、損害社會,那你做什麼壽?你多活一天,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幫助?當然這個話講得比較含蓄,就是你多活一天就多擾亂這個社會一天。

  「今日之下慶壽比過去更壞,怎麼更壞呢?現在的風氣,婚喪出帖子要錢,做壽要錢是不好意思的,其實是送錢更好,他卻不要金錢,出帖子要找大家作詩,他做主考官,大家限期交卷。現在大家連個字都認不得,和什麼詩?做白話詩還有人不會做的,這不是要命嗎?現在興這個,我情願拿幾百塊錢,我不願意交這個卷,現在這個事情最討厭!你一個人待在家裡面,要人做上幾首詩,你坐在那兒要大家給你和詩,你在那等著。勞動若干人,大家心神不安,這是最傷德的事。」

  「做壽本來就無此理,小說上有講,今日之下,大可不必!萬萬不必做詩、徵畫、徵文。在學校考試,很受苦了,你何必當主考,要大家的命?」這個是雪廬老人講,當時還有人出這樣的,他做壽就做壽了,還要人家給他作詩,他說我寧願包個幾百塊(以前幾百塊就很大了)去送個禮,也不願去作這個詩。現代人都不懂,你不是找人家麻煩嗎?所以這些都是人情世故,我們要懂,要斟酌。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後面我們明天再一堂課,《常禮舉要》就圓滿了。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禮的精神就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
🔹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這就走向滅亡了,為什麼❓
🔹常禮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每一條都有無盡深廣的義理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禮的精神自卑而尊人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六集)  2021/8/2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九十一頁,「對眾」,從倒數第二行,第七條看起:

  【七、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

  從這段看起。這一條我們看了,也容易明白。「現在到外面去,有大旅館、大餐廳,這個帽子等等東西掛好都收起來,有些地方的侍者會自動服務。」這個是在我們現代,到外面去,比較大的旅館,特別是餐廳,一般規模比較大的餐廳,它有包廂。這個過去我們也常接受同修的宴請,一個包廂,包廂裡面有掛衣架,讓人家掛衣服、掛帽子,把外面外衣脫下來,如果有戴帽子的,掛在上面。衣架有好幾個讓人家掛的,如果前面已經有人掛上去了,我們就不要把自己的帽子跟衣服再去掛在別人的衣帽之上,這對人家就失禮了,掛在別人的上面。雪廬老人列出這一條,雪廬老人根據《禮記》來編《常禮舉要》,《禮記》有很多古代的這種生活方式,當然我們現代是不一樣了。所以雪廬老人他是把《禮記》講的精神用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哪一樁事情,用在這個上面。掛在衣架,這個地方有的會有侍者,現在像餐廳、旅館,有服務生,他會來替我們服務。

  「這個事情也不全都是這樣」,就是這個事情也不全部都是這樣,也不是說每個地方都有侍者來給你服務。像我們一般坐飛機,如果坐商務艙的,一般世俗的人穿西裝,如果長途飛行,空服員他會來幫忙把你的西裝拿去衣櫃吊起來,飛機快到的時候,再拿來給你穿,衣服、帽子。當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一個服務。下面舉出,「例如你到朋友家去,看見衣架上掛著別人的衣服,你要掛到別處。」衣架上已經有別人掛著,你就不能再掛在它的上面,你要掛到其他地方去。或者我們看到落地型的衣架,它有一根一根的,這一根已經有人掛了,你就掛另外一根。你不要其他地方還有,你不掛,偏偏把你的掛在人家上面,前面那個人他如果看到,你是什麼意思?這個就不好。

  下面也是舉出,「譬如這圓圓的衣架是掛帽子的,到人家去,我的帽子就掛下一層,高的讓給人家。」這個圓圓的衣架,我們剛才講落地型的衣架,它有高低,高低大概有三、四層這樣。帽子,我們不要就掛在最高的那個,我們到人家的家裡去,我們帽子就掛在最下面那一層,高的讓給別人,這是尊重別人,自卑而尊人。這一條就是禮的精神,就是自己謙卑,尊重別人。

  「你只要練熟了,就自然而然不覺得禮節是煩冗,這個就好辦了。」這一句是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現在人沒有學過這個禮,現在開始要學《常禮舉要》,難免不熟悉,不熟悉就不習慣這麼做。此地雪廬老人講,你只要練習熟了,就是你很熟悉了。剛開始很不習慣、很不熟悉,常常會忘記,但是勉為其難,就是這樣不斷的重複,我們就這樣來做、來練,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你就不會覺得這個禮節怎麼那麼麻煩。煩就是麻煩,冗就是太瑣碎了,怎麼那麼多講求?你就不會覺得了。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習慣就好了,習慣成自然,這個就好辦了。

  「禮講究的是尊重他人,要明白這個。」禮的精神是什麼?講究的就是尊重他人,你尊重別人。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現在講的值得驕傲」,現代人講的值得驕傲,這個跟外國人學的,中國古人沒有這樣教的。古聖先賢沒有教人,你自己有一點成就就值得驕傲,沒有這樣教人的,都是自己謙卑,再高的才華、再高的成就,也自己覺得很不足。沒有像外國人,自己有一點專長、成就,就值得驕傲了。現代人都是學外國的,都學錯了,值得驕傲是什麼?傲慢。「自己先有『都不如我』的觀念,這是大毛病,是亡國之道。」如果每一個人都認為誰都不如我,我最厲害的,如果大家都有這個觀念,這個是大毛病,不是小毛病,是亡國之道。

  所以雪廬老人,你看《常禮舉要》這一條,他引申出來的義理非常的深廣,「為什麼這還會亡國?」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一句,值得驕傲,如果大家都認為自己值得驕傲,誰都不如我,大家都是這樣的觀念,這個是亡國之道。為什麼這個是亡國之道?如果「人人都存著誰都不如我的心,當大總統的就不能幹了,因為心裡想著:『這些人沒有一個比得上我大總統』,你就自己辦吧!你是總統嘛!誰比得上總統?」雪廬老人又舉出來,如果大家都存一個值得驕傲,所有的人統統不如我這樣的心、這樣的觀念,那你這個總統就不能幹了。為什麼不能幹?這些人都不如我,都不如我這個大總統,你們都不行,只有我行,那你行,你就自己辦吧!你是總統,你最大,誰比得上你?大家想一想,如果總統他什麼事情都自己幹,他這個總統還能幹得下去嗎?幹不下去了。

  「《書經》上說:『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一個是國王的王,一個是滅亡的亡,音一樣,字不一樣,意思不一樣,「自己要能處處看著環境,都是我的老師」。「韓愈的〈師說〉說:老師不在年齡。他教的是學術,不是年齡,他十三、四歲就會,你活了九十多不會,就得跟人家學。」四書五經,《書經》是其中的一部經典,我們中國傳統的經典。「能自得師者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己要能夠處處看著周邊這些環境,人事物這些統統是我的老師,都有我學習的地方。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人惡人,統統都是老師,只有他一個學生,他一生就成佛了。善人是我的老師,惡人,他也是老師。善人教我向他學習、效法,惡人教我不要學他那個樣子,我要避免他那個錯誤,那不都老師嗎?所以沒有一個不是老師,都是老師。

  這個老師,根據韓愈老師的說法,老師也不在年齡,不是年紀很大的是老師,年紀輕的是學生,這個不一定。有一些年輕人,我們還要向他學,他教的是學術,一個技術,像我們現在學電腦這些,年輕人他會,像我這個老頭子就不會了,那我還要去請教這些年輕人,還要向他學習,不然我也不懂。所以不能說我年紀大,我什麼都懂,不是。一些年輕人,特別現在的科技,他十三、四歲,他就會了,我們活到了七十多歲還不會,不會你就得跟人家學。「能自得師者王」,知道周邊都是我的老師。「謂人莫己若者亡」,大家都不如我,只有我最厲害,這個就肯定要走向滅亡了。

  「桀、紂文武雙全,文武都能的不得了」。文武都能這樣的人不得了,我們一般講一個人文武全才。一個人如果有一方面就不得了了,文的或者是武的,就不得了。文武雙全,那還得了!他兩方面都有這個才能。但是桀、紂怎麼樣?就是亡國。「宋徽宗什麼都會,就是不會做皇帝,不但亡國,還當了俘虜。」就舉出宋朝徽宗,他很多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皆能,這些藝術他都會,但是他就是不會做皇帝,不懂政治,不會做皇帝。不但國家亡了,自己也被抓當俘虜了。

  「你自己壞,也就罷了,只是社會害群之馬而已,但是你再教些兒童也學你,自害又害他人。」這個是雪廬老人有感而發,你自己不好、你自己壞,那也就罷了,你自己願意當一個社會上的害群之馬而已,就是你個人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自己壞,還要再去教那些兒童學你這個壞樣子,那你是自己害自己又害他人,又害別人,這不是自利利他,是自害害他。

  「現在教育不好,都是當教授這些人,人家好好的孩子,到你那兒去,你給人家教壞了。」現在學校的確是這樣。這個在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就講,當時他就提出來,現在的學堂是害人坑。我們想想一百年前,現在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年,一百年前印光祖師就講,現在的學堂是害人坑。到現在,那就更嚴重、更離譜了。所以一個好好的孩子送到學校去,都被教壞了,教得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學壞了,這些老師、教授有因果責任。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引用雪廬老人講的寓言,他說有一個當醫生的,庸醫殺人,墮到十八層地獄。我們一般講,十八層地獄是最苦的,最下面的那一層。這個庸醫(醫生)就很埋怨,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醫術不精,把人給醫死了,閻羅王給他判那麼重,他心裡埋怨,就在那邊跺腳、跳腳。正在跺腳,下面有人出聲音說,上面的老兄不要再跺了,上面的灰塵都掉到我頭上了。這個醫生一想,十八層不是最下面一層了嗎?怎麼下面還有,下面還有第十九層?就問他,你在世間是做什麼行業的?他說我是教書的。教書為什麼墮到第十九層,比我還嚴重?他就說誤人子弟,誤人子弟比庸醫殺人的罪還重。庸醫殺人墮十八層地獄,誤人子弟墮十九層地獄,大家去想一想這個因果,雖然這是一個寓言,但是也是事實,要負因果責任的。你拿了國家的薪水,誤人子弟,這個是要背因果的,就是你給人家的子女、子弟都教壞了。

  「什麼事情光知責備對方,絕不責備自己,不會說:『這件事情我辦錯了,早知不這樣辦,就不至害人。』能這樣想的人很少,這是什麼社會?」這一段講的也是我們一般人的通病,我自己也是犯了這個通病,有什麼事情只知道去責備別人,只是怪別人。在過去我們沒有接觸到淨老和尚提倡傳統文化的學習,我們也都會犯這個大毛病,有什麼事情都是先責備別人。別人做錯了,當然我們責備別人,我們覺得理所當然,這是你的錯,應該責備你。就是我們自己沒有先反省自己,別人錯了,沒錯,但是沒有先反省我自己有哪些地方不對,沒有,沒有做這樣的反省,就是只有會去責備別人。這是我們還沒有接觸到淨老和尚提倡的傳統文化之前,我自己這個情況也很明顯。當然聽經是有,多多少少,有時候會反省一點。後來接觸到傳統文化,對自己的反省就增加了,就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完全都是怪別人,都沒有反省自己。

  這裡說現在的人什麼事情都是只知道責備對方,絕對不會責備自己,不會說,這件事情我辦錯了,早知道就不要這麼辦,就不會去害人了。能這樣想的人很少了,不是沒有,能夠這樣想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很少了。自己做錯了事,自己也沒有反省,也不覺得自己有錯。能夠反省,知道自己做錯了,這樣的人有,不多,很少,這是什麼社會。雪廬老人講,這是什麼樣的社會?這個也就是現在社會上在各行各業都有這種情況。特別明顯,我們在國際上看到,這些國與國之間出了問題,領導人他沒有反省我哪個政策做得不對,我來反省,我來向大家發露懺悔,自己認錯、改過,以後避免再發生同樣的錯誤。我們現在很少看到,很少很少,幾乎沒有,看不到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會有認錯的,他會反省自己的,總是怪別人。自己做錯了事情,自己不負責任,還甩鍋,甩給別人,現在有很多國家有這種情況。在國際間,在一個國家裡面,政黨與政黨之間,互相甩鍋,這個也常見,那是什麼樣的社會?不負責任。

  所以這一條,我們看起來很簡單,『衣帽不加於他人之衣帽上』,我們看很容易就明白了,雪廬老人把禮的精神引申出來,我們才知道每一條都有無盡深廣的義理。「衣帽不往人衣上掛,也不往人帽子上扣。人家那個帽子很乾淨的呀!咱那個帽子裡頭還不知有什麼東西,怎麼可以蓋到人家上頭?」這個就是你把自己的衣帽掛在別人的衣帽上面,對人就很不尊重,很不尊重別人。人家那個帽子很乾淨,我們自己的帽子可能很髒,不曉得有什麼東西,怎麼可以隨便蓋到別人的衣帽上面?這個對人就很失禮。

  「古書上有說,某公家裡住了客人,到了晚上,聽客人在屋裡『咳、咳、咳』的咳嗽。這了不得了,第二天起來,連屋頂都洗了,一個人一個派頭嘛!其實那個人咳嗽,沒有吐痰。他只聽見咳嗽,想來咳嗽必定會吐痰,不曉得客人會吐哪裡,他就洗刷這屋子。」這個是古書上說的,有這樣的一個記載,某個公家裡面住個客人,這個客人到了晚上一直咳嗽,這一咳,那個主人就不得了了,客人走了,整個屋子全部都清洗了。因為他咳嗽,他也沒有看到他吐痰,吐痰才會髒,有時候咳嗽他也不一定有吐痰,但是聽到咳嗽,他就聯想到咳嗽一定會吐痰的,就是不曉得他吐在哪裡,乾脆整個統統清洗一遍,連屋頂都洗了。的確這個人就是很講究衛生,像我們現在人講的,很講究衛生。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到人家家裡去,對人要有一定的尊重,不要給人家帶來困擾,這非常重要。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八、不向人噴水吐痰。】

  「兩人對著面談話,你這一咳嗽,對著這個人吐口水,你是對著這個人,還是對著什麼?」兩個人對面談話,你如果一咳嗽,你對著這個人吐口水,你是針對這個人吐給他看嗎?還是對著什麼?總是要避開,不能對著人,就在他的前面這樣吐口水、吐痰。

  「從前唱戲的在最下等,現在唱戲是我的老師,這話怎麼講呢?我看各處的書,我學不到什麼好東西了,只有看看京戲還學得到東西。」這一段是說李老師(雪廬老人)都看京劇,以前叫平劇,現在大陸叫京劇。唱戲的,以前叫戲子,這個戲子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演員,現在講演藝人員。在過去,在中國的社會,戲子是最下等的,在社會上他的身分地位是最下面的。但是現在?現在唱戲是我的老師,雪廬老人說,現在那個唱戲的,都是我的老師。這個話怎麼說?為什麼過去的社會唱戲是最下等,怎麼現在唱戲的變成我的老師。雪廬老人的道德學問,我們是無法相比的,他說這個戲子是他的老師,當然有他的道理。就是說他看現在的書,現在人寫的書,學不到什麼好的東西。的確,現代的書,實在講,學不到好東西,就是沒有什麼內容讓我們學習的。一般的,那也還好;現在的書,有很多不但學不到好的東西,都是壞東西,看了那些都學壞了。所以只有看京戲還學到東西,看京戲,還可以學習到做人處世的學問。

  「你看京戲,兩人談話,談不對頭,就對人『呸』一聲!你見了人,吐口水等於是那個樣子。」這個我們看過平劇,如果講得不對,對方講的話,你不接受,講得沒有道理,就呸一聲,等於是吐痰,就好像吐口水一樣。這個就是你講的話太沒道理了,他不能接受,就像吐口水就吐掉了,不要了。

  「不但不可對人噴口水,對了面也不可吐痰。」噴口水,這要小心,有的人講話,他也不是故意的,就是跟人家講話,講得很高聲,我們一般有句話常講,「口沫橫飛」,意思就是講話講到都噴口水了。當然對人講話,不能把口水噴到人家臉上去,那人家是有什麼樣的感受?「對了面也不可以吐痰」,不可以在人家的面前,就在他面前吐一口痰,這個對人很不尊重。「現在是好了,不但不對面吐痰,公眾地點也不許你吐痰,你只有到外面去吐痰。人家園子打掃得很潔淨,你還吐嗎?你出來總要帶點衛生紙,實在忍不住了,你吐到衛生紙,包起來帶著,遇見垃圾箱才丟。沒有垃圾箱,在人家裡的字紙簍放下,不就行了嘛。」這個就是衛生,帶個衛生紙。吐痰不但不能對人吐,有一些環境很乾淨的,也不能吐在很乾淨的環境,所以預備衛生紙。

  「向人噴水吐痰必遭人討厭,總而言之,要恭敬人。他人恭敬不恭敬,你不必觀察,他人當小偷,我們也當小偷嗎?我們求學就是君子、小人之別,這是儒家的原則。不好的人就是小人,從前,說了個小人,那就了不得了。連鄉下放牛的、放羊的,你叫他是小人,他都不高興」,他都懂得小人是什麼意思,叫他小人是對他一個侮辱。「現在呢?」現在這個時代,「你叫我小人,小人有什麼關係,有什麼不好?只要有錢,你叫我小人,叫我小小人也行,拿錢來就行!」現在人的確是這樣的,現在人不在乎這個了,什麼君子、小人,錢最重要了。有錢,什麼都可以,管你什麼君子、小人。現在不但是一般人,一個大國國家的領導人都是這個樣子,就是我的利益,什麼不如法的手段他都做得出來,違背公義的事情他也做得出來,只要對我這個國家有利益、有好處就好了,管他是小人、君子,他不在乎這個。這個就是現代人他沒有這些道德觀念。但是佛法講有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錢財,得不償失。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亂成這個樣子,不就是現世報我們都看到了嗎?現在新聞、網路新聞報導的,我們拿佛經來對照,活生生的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儒家教學是教倫理道德,教這個,教人要做個君子,不要做小人。

  好,我們再看: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噴。】

  『呵欠』就是打呵欠。很累,打個呵欠,你要打呵欠,也不要對著人的面前去打呵欠。「這個我見了可很多,這就不說了。」雪廬老人講,這個事情他看到很多,在人的面前他就打呵欠,好像很累,這個是很不禮貌,對人很不禮貌。這個還不少,所以不要向人打呵欠。「這還不算,兩人正談著,打舒伸。打舒伸有兩種,伸腿也是舒伸,呵也是舒伸,這是極不恭敬。」呵,就是口打呵欠,它也是一種舒伸。你把兩隻腳伸出去,那也是叫舒伸。所以對著人,你不要打呵欠,把腳伸出去,不要對著人這樣,這是對人家很不恭敬。

  「我不曉得台灣的規矩怎麼樣,在內地你要照這個樣子,他會迷信:我這一天都會沒有士氣了。」這是雪廬老人講,他說在台灣的規矩不知道怎麼樣,也就是說,台灣的風俗習慣不知道怎麼樣。如果是在內地,就是大陸,不是靠海邊叫內地,靠海邊叫沿海。我們台灣是海島。內地就是它沒有靠海,在內陸裡面的地方。內地的一個風俗習慣,如果你是照這樣來表現,對人打呵欠、舒伸,內地的人他可能就很不舒服了,他會迷信,今天碰到這個事情,今天運氣肯定不好,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倒霉,才會碰到這個事情。這就造成人家的困擾,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台灣,還是其他地方,這一條,就是你不管走到哪裡,對任何人都不要對著人這樣,你要打呵欠,稍微轉個身,或者到外面。你針對著人這種動作,那是真的對人很不禮貌。

  「打噴嚏,忍不住」,就趕緊一回頭。這個我們也常常有,有時候受到一些風寒,就噴嚏要打出來。打出來,你也不要對著人,就在人家面前面對面給他打個噴嚏。如果忍不住,你就趕快回頭,回頭就是頭轉到後面去,不要對著人打噴嚏。「打噴嚏還不行嗎?衝著人家打噴嚏,這都是毛病,這個要記住。」衝著人就是面對面對著人這樣打噴嚏,你鼻水噴到人家衣服,給人家衣服弄髒了怎麼辦?所以你對人要恭敬,這個是對人一個恭敬心。禮的精神就是毋不敬,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敬別人。所以「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尊敬別人,人家也會尊敬你;你不尊敬別人,別人他也不會尊敬你。所以敬人就是由衷的尊敬人,就是從心裡真正對人的一個尊敬,因為人人都有可尊敬之處,每一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依照《曲禮》所說,雖然是做苦力的人,苦力就是重勞力的(現在講重勞力),或者小販,賣菜的、賣水果,做苦工、工人,或者做小生意賺錢的人,我們也不能小看這些人,這些人都有令人尊敬的一面。特別現在這個時代,在我們台灣地區,你看現在都要請外勞,我們請外勞,也要對人家尊重,不能說,我錢請來的,我付你錢的,就對人無禮,這個不對,不可以。我們要想一想,要感恩,要存感恩之心。以前我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跌倒,骨頭摔傷了,行動不方便,請一個越南的越勞照顧。我對她是很感恩,我常常有包個小紅包給她,所以她照顧我母親也照顧到往生。不能說,這個我請的,對她就不尊敬,這個是不可以,我們總是要感恩。至於那些有道德的人,當然更值得我們去尊敬他。如果你能夠尊敬人,你就能受人尊敬,因為敬人者人恆敬之。尊敬人是一種美德,假使你敬人人,人人就敬你。你對所有的人都尊敬,所有的人也會尊敬你,這個社會就是有禮貌、有道德的社會。我們提倡學習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主要也是在這個上面。

  好,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剛好是一個段落。下面「饋贈」這個單元,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對眾」,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