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處處執著|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51‒60集|悟道法師主講

🔹妄想是真心所變的,真心不能斷,那是說斷什麼❓
🔹為什麼經典(佛)給我們講「煩惱即菩提」❓
🔹《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我們如何體會❓

金剛經講義節要—眾生處處執著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集)  2022/4/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0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七十九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的經文看起,「所以者何」這四個字。這句經文是:

  【六三、詳明所以 總標】

  這是詳細給我們說明所以然的道理。前面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就是以「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勸我們大家來受持,受持金剛般若。受(接受),包括信解;持就是行證,所謂「信解行證」。我們能夠深解、能夠接受來修持金剛般若。經文講:

  【所以者何。】

  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所以者何』四字,標詞使人注意也。下(六四—六九節)經文,皆是開示修持之法。皆是說明,『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之所以然。】

  這段《講義節要》就給我們說明,『所以者何』這四個字,標示出這個言詞,『使人注意也』。注意下面佛講所以然的道理,要把這個所以然的道理聽明白、聽清楚,要深入的去理解。所以從下面六十四到六十九節的經文,『皆是開示修持之法』,就是給我們開示要怎麼來修持金剛般若。前面講「汝當奉持」,依教奉行來修持。經文「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下面就是講出這個所以然的道理。我們再看八十頁的《講義節要》:

  【二、此一句中含有三義:(一)如何而斷。(二)從何斷起。(三)因何須斷。】

  《講義節要》第二條給我們說明,『此一句中含有三義』,就是「所以者何」這一句,包含有三個義理在。有三個義理,第一個,『如何而斷』,如何而斷就是要怎麼來斷。『從何斷起』,要從哪裡斷起,我們現在講從哪裡下手。第三,『因何須斷』,為什麼需要斷。把這個所以然的道理,佛給我們說明出來。下面我們再接著看:

  【三、「如何而斷」。斷者,斷我見也。我見是妄想之別名。妄想原是真心所變,本不能斷。所謂斷者,破之而已。】

  這一條就給我們說明前面第二條,這句經文三個意思,第一個『如何而斷』。「如何而斷」,要斷什麼?『斷者,斷我見也』。我們凡夫就是有我見,執著有一個我,這個一般稱為我執。我們總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這個叫做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就叫身見,我見就從這裡開始。身,佛給我們講身不是我,身是我所,像我們穿衣服,衣服不是我。衣服是穿在我身上,沒錯,但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我們這個身體就跟衣服一樣,是我所。我們神識現在在這個身體,現在住在身體裡面,如果哪一天我們斷氣了,這個神識就離開身體,所以這個身體不是我。這個「我」的定義,是真實的,我們可以主宰,我們可以控制,那個才是我。如果我們自己主宰不了,控制不了,也得不到,那個就不是我。我們現在執著這個身是我,那是一個錯誤的執著,虛妄的執著。這個不是真的,我們執著這是真的,這個就是我。所以佛在經上講見惑,第一關就叫身見,身見是第一個要破的。身體,我們都知道,人一斷氣死了,去燒一燒,變成一堆灰了。那我在哪裡?現在雖然還沒有死,但是也不是真的,暫時我們使用。好像衣服一樣,你常常要換的,髒了、壞了,都要換的。捨身,再換一個身,就是像換衣服一樣,所以那不是我。

  這裡是講得比較深入,『我見是妄想之別名』,「妄」就是虛妄的。為什麼叫做妄想?在這個虛妄不是真的,我們把它執著是真的。我們凡夫都有執實見,實就是說這是真實的,我能接觸到的、我能擁有的,我能感受到這一切都是真的。我們把這個認為是真實的,堅固去執著這個就是真實的,我要得到它、我要控制它、我要佔有它,這個就是妄想。妄想就是說只是自己一個虛妄的想法,我想要控制它,我想要得到它,我想要佔有它。實際上,我們控制不了,我們佔有不了,我們也得不到,所以佛給我們講是虛妄的。但是虛妄的我們又想要去得到它,去擁有它,那就叫妄想。所有的妄念,都是從這裡生出來的。佛給我們講,這個是虛妄不是真的,你不要去執著。妄想從哪裡來?妄想當然從妄心起來,虛妄的心。我們現在胡思亂想,念頭剎那剎那生滅,那個叫妄心。

  什麼叫真心?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不是講嗎?「所謂心者,心有多種,曰肉團心」,肉團心,「乃現在身中父母血氣所生者是」。父母生我們這個身體,我們大家都知道,肉團心。我們身體裡面有一顆心臟,那是肉團心,父母血氣所生的。我們身體這個心臟,我們能夠想像思惟是那顆心臟的作用嗎?不是。有一些人說心臟,我們現在能夠思惟、能夠想像、能夠想前想後,因為我們有那顆心臟,那顆心臟在想的。現在心臟移植,現在醫學發達,甲的心臟壞了,乙的心臟比較好,它可以移植到甲。移植過去,甲不會變成乙,他的思想、他的行為、他的習氣,還是他原來的,不會因為他換了乙的心臟變成乙的思想行為,不會,還是一樣。這個說明什麼?現在你能夠思惟想像,不是那顆心臟,心臟換來換去,你還是不變。現在還有換腎臟的、換肝臟的,換了,是不是都變成捐給他肝臟、腎臟、心臟那個人?不會,還是不會變成那個人。那說明什麼?能夠思惟想像的,不是你身體的東西。有的人說腦神經,實在講身體從頭到腳底,沒有一樣是。身體它只是一個工具,它是一個工具。中峰國師給我們講肉團心。我們現代的人就知道,肉團心,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我們能夠想像思惟,不是那顆心臟在想像的。第二個,「曰緣慮心,即現今善惡順逆境界上種種分別者是」。我們現在講順境、逆境,我們生起種種分別執著妄想,這個叫緣慮心。緣慮心,就不是那顆心臟。這個緣慮心,它生滅變化無常。所以緣慮心,它不是真心,叫做妄心,虛妄的。妄心從哪裡來,怎麼會有妄心?是不是有一個妄心、有一個真心,有兩個?

  這裡給我們說明,『妄想原是真心所變』。你的妄心就是真心變的,不是有兩個心(有一個妄心、有一個真心)。不是有兩個,妄心它是從真心所變的,也就是說妄心就是真心。真心怎麼變成妄心?古大德用很多比喻,最常用的就是冰跟水,波浪跟水。冰,一塊硬梆梆的,那冰融掉呢?冰融掉就是變成水了。當冰還沒有融掉,一塊硬梆梆的,它本身就是水,只是它沒有融掉。你用火把它烤一烤,熱一熱,它融掉,它就是水,所以它的本質就是水。古大德也有用這個比喻,我們妄心就像結成冰,變冰塊了。冰塊從哪裡來?它是從水來的,水凝固變成冰。你冰把它融化,它又回歸到水了,所以它本質是水,用這個比喻。另外,還有一個,波浪跟水(海水)。比如說,颱風起波浪,浪花很多,還有水泡,水泡很多,一起風,很多浪、很多水泡。水泡很多,一顆一顆的,比喻作是妄心,妄念很多很多。但是那些水泡、那些波浪是什麼?它本身也是水,也是海水。如果不起風,它就風平浪靜,就好像我們回歸自性,風平浪靜,這些就沒有了。當它在大風大浪的時候,它還是海水,不是說大風大浪這個時候就不是海水。它還是海水,只是起風浪,就好像我們起無明風。妄念起起伏伏,好像風浪很大,大風大浪,形容我們在煩惱(妄念)起伏很大的時候,那個心還是真心。所以古大德講,當你在生很大的煩惱的時候,在你的煩惱當中,有一尊如來坐在那裡。

  中峰國師也跟我們講,「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我們昨天才念的「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就是你在生死流這個大風大浪當中,你的真心從來沒動過,它還是這樣。起颱風,海水在大風大浪,它還是海水,不會因為起了颱風就變成不是海水了,它還是海水,沒變。風平浪靜,「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它還是海水。你在煩惱當中,真心還是這樣;你煩惱沒有了,真心還是這樣。所以真心就在妄心當中,不是離開妄心另外有一個真心,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所以為什麼經典(佛)給我們講「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菩提,菩提在哪裡?就在煩惱當中。你覺悟過來,煩惱即菩提;迷了,菩提就變煩惱。這一點我們首先認識清楚。

  所以你看下面講,「妄想原是真心所變」,『本不能斷』。妄想是真心現的,那真心怎麼斷?不能斷。真的就是真的,它怎麼能斷?不能斷。『所謂斷者,破之而已。』破什麼?破你那個虛妄的執著,因為我們現在那個執著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到最後面那一首偈,我們常常提起來觀照,慢慢深入去體會,就像作夢一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就像我們作夢一樣,作夢,我們不知道在作夢,就會把那個夢境當作真的,就會執著那是真的。無論白天晚上,佛跟我們講統統是在作夢。夢,我們都知道,那不是真的。但是,不是真的,我們要去執著,把它當真的,這個執著當中我們就起很多很多妄念了。所以這個妄想,「斷」是一個方便用的字,其實也不是斷。

  我們現在講「煩惱無盡誓願斷」,要把它斷掉。煩惱從哪裡來?從我們的真心出來的。真心它本來就存在的,你怎麼斷?所以講真的就是轉煩惱為菩提,這個還是我們體會比較淺的,最高的就是煩惱即菩提。你認識了,當下,煩惱就是菩提,你生煩惱那個心就是菩提心。你生煩惱的心,跟菩提心是同一個真心,但是你不知道那是真心,那是菩提,所以你就產生虛妄的執著。所以你要找真心,離開這些煩惱、離開這些妄想,也沒有真心,因為妄想從真的出來的,你要在這個當中去找到真的,去認識那個真的。所以才說煩惱即菩提,這個是最高的;但是最究竟的大家體會不到,說轉煩惱為菩提;再體會不到,說斷煩惱。斷,把它斷掉,我們就比較容易體會,這個是講得比較淺。講最深的,給你講真的,我們體會不過來,這個像禪宗的禪機一樣。我現在煩惱就是煩惱,怎麼會是菩提?我們怎麼想也不會是菩提。我現在生氣就是生氣,怎麼會生氣就變成菩提?佛給我們講真的,你現在生氣那個心就是菩提心,那個就是真心。關鍵在哪裡?你迷了,你不知道。

  所以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那些白文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唯迷悟之有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悟的關係。你一念覺悟過來,煩惱就是菩提,一點都不假;一念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其實煩惱跟菩提是同樣那個心,不是有兩個心。所以這一點在這裡要多說明一下,我們不要誤會有兩個心,有一個是真心、有一個叫妄心。其實真心、妄心是同一個,只是你迷了跟覺悟的差別,同樣那個心。所以這裡講「所謂斷者,破之而已」。破什麼?破我們的妄想執著。我們的妄想執著破了,真心本來就在,如果我們迷的時候到處找,也找不到。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常常講,緊急集合,戴帽子,以前當兵的時候,帽子戴在頭上,一直找帽子,找不到。那是以前當兵,現在我們都戴口罩。有一次,我的口罩,把它繞到這裡,找了,怎麼明明剛才還在?我還找了半天,後來我摸這裡一下,我就戴在這裡,就前幾天的事情。所以從這個例子,就想到禪宗的禪師,你看到處參訪善知識,就是找不到真心。你去參,以前都要走路,古時候的人都穿草鞋,翻山越嶺,走路。鞋子不曉得穿幾雙破掉了,形容穿鐵鞋,「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踏破鐵鞋」,就是形容鞋子穿破很多很多,好像你穿鐵的鞋子都走破了,你到處參,走很遠(很多)的路。但是開悟之後,原來就在自己心裡,「得來全不費工夫」。中峰國師給我們講「分明在目前」,你到哪裡找?目前是目前,我們就是找不到。所以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悟的境界。我們再看下面第四:

  【四、云何能破,開解而已。斷我見,並無別法,唯在徹底明理。亦即徹底開解,而見到宇宙人生之事實真相而已。】

  『云何能破』,破什麼?破妄想,破除我們虛妄的執著,我見,怎麼破?『開解而已』。「開解」,是教下的話,教下叫大開圓解,禪宗參禪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禪宗是大徹大悟,教下叫大開圓解,密宗叫三密相應,淨土叫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是一樣的。教下從言說,用語言文字說明,讓你開解,用講的,言教;禪宗,他不跟你講,用參的。所以有從教下入的,有從宗門入的。宗門,他都不跟你講,你單刀直入切進去,「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不能動一個念頭去想,想就是妄想,不能用想的。所以你念頭要起來,禪師香板就下去了。禪門講「當頭棒喝」,就下去了,把你那個妄念打掉。你要開口,嘴巴還沒有張開,香板就下去了。你要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要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反正你有想也打,不想也打;你說也打,乾脆不講也打,逼得你不曉得該怎麼辦。那個當中提起個疑情,它的妙處就在那個疑情,他碰觸到一個什麼因緣,他就豁然大悟了,禪宗是用這種方法。教下是用講的,給你說,講到你明白為止,開解(大開圓解)。像禪宗的祖師,永明大師,也是淨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他是禪宗的祖師,也是淨宗的祖師,他寫一部書,叫《宗鏡錄》。佛的《大藏經》,他把它濃縮起來,寫一部《宗鏡錄》。黃念老講,《宗鏡錄》是永明延壽大師把禪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不能用言說)用言說給你講得很清楚。那很難讀,教下要花很多工夫。你很難讀,你讀通了,就這裡講開解了。《金剛經講義》也是一樣,江老居士講這個《講義》,叫你透過解,然後去起觀照,這個就屬於教下,教下給你講。如果宗門就不是這種方法,宗門不講的,叫你去參,方法不一樣。所以「云何能破,開解而已」。如果你要從教下,你經要多看,一般根器教下是比較能夠進入。宗門,他是這樣的根器,是可以,參禪的根器,他才會開悟;如果不是那個根器,參禪也不能開悟。教下,一般中上根器的都可以。

  所以『斷我見,並無別法,唯在徹底明理』。「斷我見」,江老居士在這裡講,沒有其他別的辦法,「唯在徹底明理」,徹底明白這個道理,什麼是我見。教下就是跟你說明,禪宗不跟你講,叫你參,把你妄念打掉,直接給你打掉。教下給你講,到你明白怎麼去觀照,妄念沒有了。到達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方法不一樣。唯在徹底明理。

  『亦即徹底開解』。就是不能夠一知半解,一知半解,我們功夫不得力。一知半解,功夫不得力;要深解,深解才起作用。我們如果淺解,就達不到斷我見,要深。要深入,所以《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行般若波羅蜜要深,要深入去觀照。你行淺就不行,你的煩惱照不破;行深,深入去觀照,你就「照見五蘊皆空」。原來是空的,原來是假的,那你還要斷什麼煩惱?你知道是假的,煩惱本空。我們現在為什麼這麼煩惱?把那個看作真的,就空不了。我們就執著,我們吃虧就在這裡。所以,「亦即徹底開解」,『而見到宇宙人生之事實真相而已。』宇宙人生事實真相是什麼?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就是宇宙人生真相。所以一部《心經》就講得很清楚了。我們再看下面:

  【五、眾生處處執著,由其不知四大五蘊,以及一切法皆是緣生,如幻如化。云何可執,執之何益。】

  這條講『眾生處處執著』。我們就是眾生,我們現在就是「處處執著」,沒有一樣我們不執著。我們處處執著,最根本的執著,就是執著這個身體。『四大五蘊』,「四大」是地水火風。所有一切的物質離不開四大,四大合起來的,集合而成的,地水火風。四大,有外四大,有內四大。外四大,我們講的山河大地,固體的,都屬於地大;水大就是它的濕度,濕度是水大;火大,它有溫度,溫度就是屬於火大;風大,它是動態的,風是動的(運轉),屬於風大。外面整個自然界這些物質現象,都是地水火風形成的。內四大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骨頭、牙齒、指甲、頭髮,屬於地大。水大就是我們的血液,我們的涕唾,這是水大;骨頭、牙齒、指甲,這屬於地大;我們身體有地大、有水大、有火大,我們身體有溫度,有體溫,那是火大;我們能呼吸,這叫風大,這個叫內四大。外面四大,裡面四大。五蘊,又叫五陰,色受想行識。色就是物質,色是指物質,色蘊。蘊是蘊集,好像烏雲蘊集在一起;陰,好像陰天,遮蓋了太陽。它的意思是這樣,五蘊遮蔽我們的真如自性。

  《心經》講「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屬於精神方面的。我們人有感受,有樂受、有苦受、有不苦不樂受,有受。想,我們會去思惟想像。行就是我們的心(起心動念)念念不停,沒有暫停叫行,好像流水一直流。它沒有停的,像流水一樣,叫行。行就是它沒有暫停,我們的妄念,沒有一個暫停鍵,按暫停,沒有,它都不斷的。識就是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個叫識。合起來叫五蘊,色受想行識,五蘊。《心經》給我們講五蘊,就包括四大。五蘊皆空,就四大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要去觀照五蘊,才會照見它是空的。這個照就像鏡子一樣,我們去照鏡子,跟照相機的底片不一樣。它照見,照得清清楚楚。鏡子,男的來,現一個男的相,很清楚,頭髮幾根都照得很清楚,女的來現一個女的相;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相,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的相;大人來現大人的相,小孩來現小孩的相;一隻狗來,現一隻狗的相。什麼相來,它都照得很清楚,這個叫照見。照見,當它照見的時候,鏡子有沒有露痕跡?沒有。鏡子是空的,它照得很清楚,相照得很清楚,但是鏡子一點都沒有污染。跟照相機的底片就不一樣,照相機你一照下去,那個底片就留痕跡了。洗一張,相片出來了,它就留痕跡了。所以鏡子,跟照相機照是不一樣的。照相機照會落痕跡,那就不空,就污染了,不空。鏡子怎麼照,再多來,它照得很清楚,但是它一點也不受污染,乾乾淨淨的,照得清清楚楚。所以為什麼《心經》用「照」?其實《心經》關鍵就是這個字而已,照。照,我們的心,要像鏡子這樣照,你什麼煩惱都沒有。我們現在為什麼煩惱這麼多?我們用想的,想就是妄想,把它當真的,愈想就愈不對,愈想問題就愈多。你用觀照,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五蘊皆空,當體就空了。所以古大德常常用照鏡子,我們如果學會用鏡子這樣照,那你就會用功。你每一天看到的,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照了。眾生為什麼處處執著?

  『由其不知四大五蘊,以及一切法皆是緣生』。不知道緣生當體是空,緣就是條件,四大五蘊集合起來產生這個現象。它是一個假相,它不是真相,它沒有自性,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看到這一切現象,統統叫緣生法,各種因緣聚合起來,然後產生這樣一個現象。我們這個身體,父母精血,我們來投胎,各種緣聚合起來,我們這個身體生出來了,緣生。緣生,過了一段時間,這個緣會散壞,身體壞了。好像一個房子久了,它不能住了,壞了,你拆掉,那就散了,這個就沒有了。我們人死,現在都是用火葬的,這個很快就看出來。以前土葬的,還要六年撿骨頭,肉慢慢爛掉,才看到骨頭。現在一個多小時,就變成一堆灰了,沒有了。我們現在這樣分析,我們是不是這樣就知道四大五蘊是空?我們還是空不了,因為我們還是用想的,還是執著。你要會用功,你要深入去觀照。「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什麼苦,什麼災厄,都沒有了。如果你照見五蘊皆空,現在什麼病毒,你都沒有影響了。我們現在還怕得要死,不空,都被嚇死了,沒空,疫苗還打四、五支。為什麼?因為我們沒空。沒空就是受苦厄,你要受這個苦、這個災厄。照見五蘊皆空,就度一切苦厄,苦厄沒有了,消失了。

  因為一切皆是緣生,『如幻如化』。「如幻如化」,《金剛經》後面講「如夢幻泡影」,好像作夢一樣。第一個是叫我們去觀夢,我們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夢醒過來,一場夢,不是真的。我們白天這一切也一場夢,就跟晚上作夢一樣的,要常常這樣去觀,去觀照。如幻如化,幻是好像變魔術,幻化的。變魔術,障眼法,大家都知道不是真的,他變得就像真的。魔術,有一次我到北京去,同修請我去喝茶,一個茶樓,請變魔術的,很會變。他拿個帽子,拿一個釣桿,然後到一個觀眾面前,就在他那邊一釣,一條魚,活蹦活跳的。那個叫障眼法,我們看到一條魚,其實我們在場的人受到催眠了,其實那不是真的。但是我們明明看一條魚,活蹦活跳的,那個叫障眼法,就這裡講如幻如化。他變魔術,大家知道那不是真的,他是一個障眼法,不是真的。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都不是真的,跟變魔術一樣。我們現在是可以理解,也同意,但是事情一來,每一樣都是真的,不是如幻如化,什麼都是真的。這個人罵一句,那是真的,他真的罵我,我氣得要死,我真的很生氣。哪有空?空不了。境界一來,什麼如幻如化?都變成真的。為什麼變成真的?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能夠回頭得快,知道這是我妄念又起來了,趕快回頭轉個念,這個功夫也慢慢會得力。如果你太慢,隨著妄念一直起來,一直發展,又跟著被它轉了。所以《楞嚴經》講「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能把它轉過來,你就是如來了。我們現在怎麼轉都轉不過來,在這裡講轉,等一下碰到,又被它轉過去了。所以如幻如化。

  『云何可執』。其實這些現象對我們並沒有妨礙,沒有障礙。《華嚴經》講「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都沒有障礙。我們現在沒有障礙,為什麼變成很多障礙?因為你執著,你去執著就變成障礙了。如果知道四大五蘊以及一切法(一切法包括心法、色法),所有一切都是緣生法。因緣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那不是真的,好像幻化一樣,好像變魔術一樣,「云何可執」。你只要不執著,那什麼事情都沒有障礙了。問題是出在我們去產生執著,煩惱就從這裡起來。執著一定要得到、要去佔有、要去控制,那個就是執著。『執之何益。』我們控制得了嗎?我們這個身體,你控制得了嗎?如果控制得了,我們都希望年年十八,不要老,牙齒不要掉。我也很希望不掉牙齒,但是我牙齒快掉光了。就無我,你執之有什麼意義?因為它是假的,你執著它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利益?所以什麼叫看破?這個叫看破。看破你才放得下,你沒有真看破,那怎麼可能放得下?你把它當真的,你怎麼可能放得下?一樣也放不下。所以過去黃念老在北京講開示,我聽過他的錄音帶,三十幾年前聽過。很多同修說看破放下了,他說沒事的時候都看破放下,事情一來,一樣也放不下。所以事情來的時候,才是考驗我們到底看破多少,放下多少?沒有事情的時候說的不算。我們再看下面:

  【六、若能於一切法不執,則我見自化。】

  化我見,怎麼化?你對一切法不要執著,我見就沒有了,這個是很圓頓的法。修行有漸修、有頓修,頓修就是很直接的。你只要不去執著它,你知道它是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我見自然就化沒有了。你不要刻意去斷,你看破放下,就沒有了。

  【此真破見惑之金剛也。】

  你對一切法不要執著,這是『破見惑之金剛』。我們第一關要破的就是見惑,見惑八十八品。見惑歸納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身見,第一個,就是執著這個身是我,哪一個人不執著這個身是我?都把這個身認為是我,這就身見。見惑這五大類叫五利使,思惑叫五鈍使。貪瞋痴慢疑,這叫五鈍使。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見取見,非果計果;戒禁取見,非因計因。不是那個因,他認為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認為那個果。邪見是包括所有錯誤的見解。邊見就是偏一邊,有人執著斷滅見,有人執著常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偏到一邊去,叫斷見。一種是常見,認為人死二十年後還是人,狗死了,永遠是狗。不是,錯了,那不一定,六道輪迴。這一生修善,來生三善道;這一生造惡,來生三惡道。不是說你作人永遠作人、狗就永遠做狗,是互相輪迴的,那才是事實真相。但是有一些外道就執著,現在很多科學家執著斷滅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哪有什麼六道輪迴?斷滅見;常見,人死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又來作人,常見,都錯的。這個叫邊見,偏到一邊去了。實際上不斷不常,不一定。見惑,這叫五利使;思惑,貪瞋痴慢疑,五鈍使。如果我們對一切法不執著,『則我見自化』。這個也是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的一個助行,我們念佛是正行。我們念佛不用修到斷惑,伏惑就及格了。修其他法門,你一定要斷惑才能超越,斷見惑八十八品,才能證得須陀洹果。但是要破見惑不容易,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的瀑布。

  所以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十方諸佛世界,「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凡聖同居土這關最難突破。我們現在是住在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要超越到方便有餘土,第一個,第一關,你要破見惑。這一關你突不破,那你出離六道就沒有預期。你斷了見惑,還沒有出六道,但是不會墮三惡道,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必定證阿羅漢。你只要斷見惑,你斷思惑就有時間表了,可以預期了,最長七次往返。如果根性利的不用到七次,那是最長,就必定證阿羅漢。我們修行不是這一生才修行,我們學佛不是這一生才學佛,我們生生世世都修,從來沒有一次斷見惑,所以搞到今天,我們還是六道生死凡夫。現在遇到淨土法門,我們才有可能在這一生超越,帶業往生,橫超三界。一般法門叫豎超,你要斷,淨土不要斷,但是要伏(伏惑)。斷惑,就好像杯子裝滿沙,你把它倒乾淨,一粒都沒有了。見思惑斷了,超越六道。伏惑,就是你的見思惑一品沒斷,裡面的沙滿滿的,但蓋子你把它鎖著,倒也倒不出來,這個叫伏惑。斷惑就是說乾乾淨淨,你倒了,沒有,那叫斷惑。伏惑,就是你蓋子蓋著(伏住),倒不出來,一粒也倒不出來。伏就比斷要容易多了。我們修淨土法門,你只要伏就及格了。修其他法門,不及格,但淨土法門,這樣就及格了,所以淨土法門它可貴就在這裡。

  我們現在念佛人,雪廬老人在台中蓮社,以前給蓮友佛七開示,講用念佛來伏惑,講了很多方法。講了很多方法,他用五利使跟五鈍使。五利使見惑,歸納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五利使,他用比喻,五個刑警。五鈍使:貪、瞋、痴、慢、疑,五個刑警。那十個刑警都隨時要拉我們去三惡道,因為我們一直在生煩惱,這個刑警就把我們拉去三惡道。這個使就是指使,它指使你往三惡道去,它使你往三惡道走,它指使你、驅使你。現在如果我們用功稍稍一鬆懈,這十個刑警就來了。所以要時時刻刻提起念佛,把這十個刑警,把它壓住。那就是用念佛,把它伏住,把見思惑伏住,就是把它控制住,不要讓它發作,我們就可以帶業往生了。一起心動念就用念佛,趕快把它壓過去。

  古人有用黑豆白豆、記功過格,方法很多,念佛是一個。我們用淨宗的方法,要伏。但是伏說比較容易,也不太容易!我們正當生氣時,正在生氣,我看氣是真的,那都忘光了。那就是我們功夫不得力,我們要警覺。我們如果伏不住這個煩惱,將來就去三惡道,六道輪迴。因此《金剛經》它也是一個補助,如果我們念佛還壓不住,《金剛經》想一想,這些道理你理解了,心開意解,就化了,就幫助我們念佛得力。所以它這個也是一個助行,幫助我們念佛這個正行。所以我們要在這個當中不執著,你提起一句佛號,功夫用得深,不但伏惑,而且可以斷惑,甚至可以達到破無明,理一心不亂。自古以來,用念佛方法達到理一心的人,也有。像最近海賢老和尚,我們老和尚說根據他的判斷,海賢老和尚他念佛達到理一心了。還有夏蓮居老居士,他也到理一心,他也到理一心不亂了。近代大德示現這樣給我們看,也就是說,我們用功用得如法,用對了,也有可能達到理一心。不但事一心,理一心都可能達到。最起碼能幫助我們功夫成片,伏煩惱,這個就更容易達到。總之還是要明理。

  【故曰,『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因為這個可以幫助我們破見惑,所以應當要奉持。金剛般若,佛法實在講都離不開般若,八萬四千法門離不開般若。學佛,六度萬行,前面五度如果沒有般若就不能「到彼岸」,就沒有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從此岸度到彼岸。生死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當中你要有般若。所以你懂得般若,修行就能夠得力。如果不懂得般若,盲修瞎練,亂修一通,伏不住煩惱,有的還甚至著魔發狂,這大有人在,就是沒有般若。我們再看:

  【七、「從何斷起」。應知其則非,而離名字相。知其無所說,而離言說相。大千世界,為佛教化之境。三十二相,為佛所現之身。皆不可執,其餘可知矣。】

  『從何斷起』,要從哪裡斷起?『應知其則非』。下面講「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佛給我們講要修般若波羅蜜,又講「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這什麼意思?佛跟你講「般若波羅蜜」,你不要再去執著有一個般若波羅蜜,則非就是給你否定掉。「應知其則非」,『而離名字相』,因為般若波羅蜜是一個名字相。所以《大乘起信論》講「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所以佛他給你講一個名詞,然後就「則非」,意思就是你要離這個名字相。你不要又執著,執著在那個名字相上,那就又開不了悟了。所以『知其無所說,而離言說相』。所以佛說法即無說,說了之後,則非。說了,但是即無說,就是你要離那個言說相,你不要去執著那個相,言說相要離。

  『大千世界,為佛教化之境』。我們看到這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三十二相,為佛所現之身』,佛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不可執』,整個大千世界,你不能執著真有大千世界,但是這個要說清楚,你也不能執著沒有大千世界。你一起心一動念,不是這邊就那邊。所以這個當中就是要你言說相、心緣相斷掉,你心就清淨了。我們現在就是講這個就著這個,講那個又著那個了。沒有大千世界,沒有,你又著沒有,就跟你講有。所以跟你講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三千大千世界。大家好好去參,參了,開悟就是你的,就在這個地方。所以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也不能執著;不能執著不是說沒有那個相,你不要執著那個相。你不要執著那個相,相對你就沒有妨礙,沒有障礙了。障礙從哪裡來?從你虛妄的分別執著產生的,事實上它沒有妨礙你。自己一執著,變成到處都是有障礙了,其實是沒有,事事無礙。所以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化的這些境界,不可以執著;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身,你也不能執著。『其餘可知矣。』所以今天突然佛現身給我們看,你要不執著。如果你高興得跳起來,那恐怕會著魔,佛來現身,他不但沒有幫助你,反而讓你心不清淨。

  印光大師在《文鈔》,教我們怎麼修?念佛縱然阿彌陀佛現前,你要怎麼樣?你不要高興雀躍跳起來,那佛就不見了。要怎麼樣?印光祖師教我們見如不見。見如不見,你看見了,看得很清楚,但你不要執著。就像鏡子照,照得很清楚,但不落痕跡。你心如如不動,佛那個相就愈現愈光明;如果動,佛怕害你,就馬上沒有了。然後再到處去宣傳,如果有手機再拍起來,我見到佛,你們都沒見過。那佛怎麼會?他是要幫助我們的,幫助我們破執著,他不會幫助我們愈來愈執著,魔才會。其實魔也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沒有執著的問題,魔也是佛。所以佛來,如如不動;魔來,如如不動。所以印光祖師說,不但見佛你境界提升了,魔來,你境界也提升了。不是一樣的道理嗎?我們再看第八:

  【八、自己所修之法、所為之事,以及依報、正報等等,皆當奉此義以為觀照。】

  這一條就是說我們『自己所修之法、所為之事,以及依報、正報等等』。依報,環境;正報,我們的身體。『皆當』就是應當,『奉此義以為觀照』,要依這個義理我們來起觀照。這個義理就是什麼?「應知其則非」,不要著名字相這樣來觀照。所以佛給我們講「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你這樣去觀照,就是你這樣念也會開悟。則非,這個關鍵我們要知道,就是不要你去執著。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則非金剛般若波羅蜜(沒有金剛般若波羅蜜),你不能又執著沒有金剛般若波羅蜜。所以則非,大家好好從這裡參,這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講話只能講到這樣,你自己去參。你什麼都可以用這個套上去,任何一樁事情,這支手機,則非手機,套到任何事物。這條是毛巾,則非毛巾;這個是茶杯,則非茶杯。但是你不要說「沒有」茶杯,是茶杯,但是則非茶杯。這無法講,你去參,參到你就悟了。所以「自己所修之法、所為之事,以及依報、正報等等,皆當奉此義以為觀照」。

  【九、「因何須斷」。倘不如是觀照,斷除我見,便不能明心見性。】

  問題,為什麼要斷?你不斷,你就不能明心見性。你要明心見性,你就必須要斷。什麼叫斷?這個當中就是說你要去觀照。你也不能執著能斷、所斷,我能夠斷,那是我斷的,你又執著了。它本來沒有,你又能斷、有所斷,那又把它當真的。所以觀照,它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這個關鍵。所以它的關鍵,下面經文就會講到,「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所以我們要這樣來觀照,因為你沒有這樣觀照,你不能明心見性,你總是會有障礙。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也是很直接的,也是可以。這個也是幫助我們,一個補助,就是說我們不要去執著。念佛也是很直接的般若波羅蜜,就是你起心動念把它換成一句佛號,那也是非常直接的。你要起一個念頭,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樣也是很直截了當的般若波羅蜜,那也是般若波羅蜜。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如何體會「當體即空」❓
🔹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幫助我們修無住❓
🔹可以從哪裡去觀,白天也是一場夢❓
🔹一般人會有顧慮,錢財都布施光了,那以後生活怎麼辦❓

金剛經講義節要—應無所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九集)  2022/3/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9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七十八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從經文看起: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這個是第六十二,「示持經之法」。這段經文佛給我們開示,要怎麼樣來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這段經文講的,『以是名字』,以「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勸我們大家應當要信受奉持。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此是令人,顧名思義,因名會體。要知經義,皆是「應無所住」。所以急當斷除我見,則煩惱障除。而業障、報障,亦隨之而皆除矣。三障消除,則法、報、應,三身圓現。】

  第一條《講義節要》,第一句,『此是令人』。「此」,就是這段經文講的「以是名字,汝當奉持」,這個是佛「令人」,這個人是指當機者。『顧名思義,因名會體』,就是要令大家聽到「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看到「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文字,「因名會體」。我們看到這個名字、聽到這個名字,因這個名去體會它的經體。『要知經義,皆是應無所住』。這個「體」就是經體,要體會這個經體。什麼叫體?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它的理論基礎,它立論的一個基礎建立在什麼地方。我們要知道,這部經主要的義理是在應無所住,這個是主要的經義。我們學習過五重玄義,這個體前面也講過。這部經以實相為體,就是這部經講的是事實真相,以實相為體,所以它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實相這個上面的。經的義理,「皆是應無所住」。我們眾生無始劫以來,這個心就是處處都住,這個住就是執著的意思,處處著(處處執著)。佛為什麼勸我們應該無所住?我們這個心,我們妄心就是要住,沒有住空也要住有,這個執著斷不掉。這個執著斷不掉,為什麼會住?就是認為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現象,山河大地、人物,動物、植物、礦物,這一切我們能見到的,我們執著這個是真實的,執著這個是真的,執著真的就會去住了。這個住,我們也體會不到什麼叫住?

  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在講席當中,也把這個經義用我們現代人聽懂的話語講出來,我們體會就很明白、很親切了。你認為一個東西是真的,你就會去執著它。什麼叫執著?你要去佔有它,你要佔有,佔為己有,這是我的。我見,我的,房子是我的,錢是我的,我的家人,我的一切。你執著這個,就是我(我執),這是我的。我的,我執這個執著起來,我們很自然就要去佔有這個東西,就要去控制這個東西,就要去得到這個東西。如果沒有聽我們老和尚細講,實在講我們對這些經義體會不深刻,也無從下手。你怎麼無所住?我們今天在自己家裡,這個房子,這是我家,我就住在這裡。不是住了嗎?我們老和尚他講的,我們大家可以從這個地方修,比較有個下手處。講這個我們也聽不懂,什麼是無所住?我們都搞不懂,那怎麼去修?我們這個觀念(念頭)很難轉過來。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的,我們可以先從這裡去修。他說,這個房子今天我住,是我的;我離開這個房子,那就不是我的。我們聽聽是有道理,但是我們怎麼住?住在這裡的時候,就執著這是我的;沒有住在這裡,還是執著是我的。我們都有很堅固執著這種念頭,這是我的,我的所有權。錢,我們老和尚講得更具體,你放在銀行,不是你的。放在銀行不是你的,你看,只是一個數字,不是你的,那是別人在運作,在用的。錢是什麼?放在自己口袋,才是自己的,因為你隨時可以用。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先從這樣去觀,離開我這個房子,這個房子就不是我的了。住在這裡,實在講,你住在這個地方,你也佔有不了,你也控制不了。

  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用現實生活很容易去體會的來給我們開示,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常常去提起觀察(觀照)。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他說睡著跟死人一樣,只是死人不會再呼吸,我們還會再呼吸,就差別是這樣。你睡著了,白天這一切,跟你就沒有關係了。我們每一天睡覺的時候,常常提起這樣的觀想,幫助我們修無住。我們仔細想一想,當我們睡著的時候,白天這一切,真的跟我們沒有關係了。睡著的時候,你跟死人一樣。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提醒同修:我們每一天都要小死一次,要覺悟。每一天都要死一次。你睡到很熟的時候,就連這個身體也不是自己的,人家把你抬去丟到海裡,你也不知道。所以當我們睡著的時候,我們白天這個身心世界,這一切就跟我們沒有關係,就變成是一場夢。我們晚上作夢,白天醒來是一場夢;我們晚上睡著的時候,白天是不是也是夢?大家去想一想這個味道,白天也是夢。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白天這一切已經沒有了,那不是夢嗎?我們好好這樣去觀,對應無所住會有一點,我們知道有個切入點。不然怎麼無住?你都耿耿於懷,你放不下。其實我們執著這些,我們能夠得到嗎?得不到。

  因為四大五蘊是緣生緣滅,剎那剎那生滅,所謂緣生法。緣生法,它是虛妄,它不是真實的。所以緣聚則有,緣散則無。緣聚它就生,生起這些現象;緣散了,這個現象就沒有。所有一切法,動物、植物、礦物,這一切都是緣生法。所以佛法講緣生,不講因生。因是一個種子,必須要透過緣,它才結這個果,因緣果報。這個緣,現在話講叫條件,各種條件聚合起來,它現出這個現象。這個條件,時間到了,它散掉了,散掉就滅了。我們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是生活在緣生緣滅、緣生緣滅,你可以從每一天去觀察。你早上醒過來,你這一天經歷的一些事情,你見到什麼人、做什麼事情,一直到現在,晚上我們大家坐在這裡。每一個時段,你仔細想一想,是不是緣生緣滅、緣生緣滅?我們現在坐在這裡,這個講堂開始了,這個緣生了;等一下時間到,結束了,大家都散掉,沒有了。這個螢幕就沒有看到人,不就滅了嗎?以此類推,你從白天,白天去工作,見到什麼人、做什麼事,哪一樁事情不是緣生緣滅?都是。緣生法,它就不是真的,它不斷在變化、不斷在生滅,它是不定的。它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去執著,也沒有什麼意義,沒有利益。你說財產多少多少,這個地球統統是你的,你能帶得走嗎?我們人活在這個世間,說實在話,只是有暫時支配的權利而已,你得不到。所以《般若經》(六百卷《大般若經》)講到最後就三句話,「一切法無所有」,它是空的,當體是空的,無所有;「不可得」,你得不到;「畢竟空」。「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畢竟空」,色法、心法,統統不可得。精神現象、物質現象,統統不可得,就像作夢一樣。

  所以《金剛經》很具體,最後一首偈可以說是壓軸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觀像作夢一樣,我們每天都要作夢,不管好夢惡夢,你醒來就是一場空。我們看到這一切有為法,就是像作夢一樣。江老居士他修這個觀,他修了二十年,還是不得力。後來,他對這首偈,忽然有一天有個悟處,他怎麼觀?他就在生活當中,很小的事情,無論是順境,或者逆境(逆境就是違背我們的,看了我們會生煩惱的),很大的事情、很小的事情,他都用這個來印證,用這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要觀這個,這個是夢境,不是真的,不要當真。他說做這樣的觀想(觀照),他漸漸的心就定下來了,看經眼睛也亮多了,念佛也踏實多了,就是漸漸的不被五欲六塵污染了。這個也是我們凡夫才有辦法下手的。如果用觀自性的如如不動,當然這是很直接的,但是我們一般執著習慣了,總認為外面這一切都是真的,怎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一個觀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觀自性如如不動,是觀自心。觀心,那個功夫上根的人比較容易修。觀自心是如如不動的,禪宗是用這個很直接的切入(悟入)這個境界。我們真心如如不動,動的是什麼?妄心。妄心不是真的。我們現在為什麼看到這些生滅變化?不是外面在變,是我們的內心在變。我們妄心在動,外面其實它沒有動,看到都是有在變化(動)。觀如如不動,就是說你在生滅變化當中,你要觀那一個不動的。

  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他是原來參禪的,後來大徹大悟,念佛回歸淨土,所以他的開示都有禪機,他的白文開示,都有禪機。中峰國師的開示,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在念,大家都很熟悉,我們念得也很熟悉。像中峰國師的開示,第一時,「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這些現象怎麼生出來?緣生的。緣生,它當體是空,我們很難體會什麼叫當體空?所以他就用鏡子、珠(古代摩尼寶珠),人在那邊,就像我們現在照鏡子一樣。古代鏡子不是玻璃,是銅的。銅鏡磨亮了,人一站,就照鏡子,銅鏡。現在用玻璃的。鏡子什麼樣的人來,它就現什麼相,來來去去,有好人、有壞人;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大人、有小孩;有男的、有女的。森羅萬象,這些現象就很多了。鏡子,什麼人來就現什麼相,那些相換來換去,來來去去,不斷在生滅,那就是生滅相。但是那個鏡子,鏡子有沒有動?沒有;鏡子有沒有受到污染?沒有。「物境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六道輪迴,造善業善報,造惡業惡報。鏡子現出來的,所有的相,就像我們現在看到這整個法界的善惡因果報應,這些都是生滅現象。但是生滅當中它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就是自性,我們的自性就是不生不滅,從來沒動的。「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講的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你在生死海中,它也沒動;你證得涅槃,它還是沒動。它從本以來,就不生不滅,如如不動。佛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本來的面目,就是在認識那一個。但是我們迷得太久了,總是認假不認真,所以冤枉在這邊造業。造業,「虛受輪轉,妄見生滅」。中峰國師開示,我們是「虛受輪轉」,就是很冤枉,在這個當中受六道輪迴之苦。

  六道輪迴不是真的,也是假的,但是我們當真。我們現在哪一樁事情,你不當真?如果不當真,人家罵你一句,你不會生氣。不是氣了半天,氣到死還在氣,不但當真,很認真。是不是?不知道那是假的,知道假的,你就不會放在心上。什麼叫住?那就叫住。不然講「應無所住」,我們聽得也是很籠統的。人家讚歎你,你會很高興,尾巴都翹起來了,那你就住了;人家罵你一句,你就很難過,你也住了。不都住了嗎?佛跟我們講「應無所住」。所以佛在世,不是我們想像中統統都遇到好人,也有遇到壞人,在僧團裡面就有六群比丘,一天到晚惹事生非;外面的嫉妒障礙、毀謗,提婆達多是最厲害的,要他的命。但是佛怎麼樣?他無住,他不執著,他不生煩惱。這是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執著的人,離不開因果。所以我們根據淨老和尚的開示,我們要在這一句來修,我們才有個下手處。還有江味農老居士講的,這個也是經驗談,觀這一切是如夢。觀也就是時時刻刻你要提高那種警覺心,不然事情一來,也就忘記了。忘記了,我們又跟著無始劫以來這種習氣,又繼續流轉了,很難再回頭。所以要時時刻刻提醒(提起),應無所住。

  這句「應無所住」,也是《金剛經》一個核心的經義。你看「要知經義,皆是應無所住」,這是核心的經義。實在講,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核心的經義都是一樣的,無論你修什麼法門。要無所住,首先我們要觀四大五陰,這是緣聚緣散的現象,它不是真的。我們如果執著這是真的,我們為什麼會住?會在這個當中生煩惱,因為認為這是真實的。很堅固執著,這是真實的;堅固的執著,你就要去控制它,你就要去佔有它,你就要去得到它。你已經佔有的,別人給你拿走,你就生煩惱了,那就住了。還有,要修應無所住,《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他有給一個居士開示一則,也是我們可以修的。他說,人家給你一文錢(明朝的時候一文錢,那是很小,就像我們現在一塊錢,現在一塊錢台幣,給你一塊錢),你會不會歡喜?給你一塊錢,你會歡喜。那一塊錢給你拿走,你會不會生氣?有的人說,一文錢,不值什麼,怎麼會給我一塊錢,我就很高興;給我拿走,我就不高興?我不在乎,人家給我一塊錢,那麼少,我不在乎,我也不會高興。人家給我拿走,拿走就拿走,我也不會生氣。覺明妙行菩薩講,如果你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無始劫以來你貪婪五欲六塵的心早就斷了。這個是我們沒有高度的觀照功夫,所以沒有覺察到。其實微細的起心動念,我們自己沒有覺察到。我們現在說一塊錢沒什麼,十塊錢呢?比較多一點,可以買一份報紙了。路上,一塊錢!一百塊,那又更多了;一千塊,不少了,買很多東西了。人家給你一千塊,你有所得,那就歡喜了;人家把你搶走了,你心裡放得下嗎?覺明妙行菩薩教人說,人家給你,你也好像沒有給你一樣;人家搶走,無所謂,好像這個跟你不相干,跟你沒關係。從這個地方,從最少的放下(捨),到妻子、家屬、國臣、國家統統可以捨。你看佛出家,不是國王都不要做了嗎?他捨掉了,布施了,就是不住,不執著那個東西。我們現在一般講既得的利益最難捨,你已經得到的利益,人家要搶走,那割肉一樣。真正修應無所住,人家要就給,好像這個跟我沒關係,身外之物。應無所住,我們要下手,還是從布施開始,從布施。

  《金剛經》講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你不要住色聲香味觸法去布施,布施不要住在六塵上面。住,就是做好事要人家讚歎,那你就住了,住在這個名上面了,就有所住了;或者要得到什麼,就有所住了。我布施,我到道場來,你要對我好一點,不然以後我不來了。以後,師父,我不理你,布施這麼多,來沒有招待好一點,這個就住了。所以從這個地方去修,修無住。出家人也是要修無住,不然在家人統統無住,出家人拼命住,你們都去西方,我們就到地獄去,這個也不對。出家人,實在講也要修無住,無住就平等,住就不平等。要怎麼修?比如說人家拿紅包給我,多少都一樣,心不分別,這個就是修無住。

  所以,在蓮池大師他的《雲棲別鈔》,他有講一些公案故事。就是有一個人要去超度,去寺院,他就找一個人家平常看不起眼的和尚。超度,一般寺院,你要請做水陸、燄口,這些法師來做一場佛事超度。他說不行,我父親給我托夢,指定要哪一個和尚,他才有辦法超度,就是要請他超度。請他超度,就去供養那個和尚。寺院就去找那個和尚,那和尚他也不會做法會、不會做法事。後來去求他超度,他答應了,他也沒有什麼儀式。那天晚上又夢到他父親跟他講,他得度了。後來去寺院致謝。大家就覺得很奇怪,法師那麼多,那一個什麼都不會,怎麼求他超度就這麼靈驗?問他,你到底什麼功德?後來才知道這個法師,人家給他多少錢,他都不看的,反正多也好,少也好,統統不在乎。不執著,那就是布施。所以接受人家供養那也是在修布施;你供養人,也是布施。接受人家供養,布施,布施就是放下的意思,你不去執著這個錢多少。所以他這個超度就有效了。

  另外一個法師,也是一樣。同樣的,也是托夢,他的家人托夢,去寺院找某某法師,找一個敲鐘的法師。敲鐘法師其他都不會,他只會敲鐘。一大早,寺院,三、四點就要起來,就要敲鐘。晨鐘暮鼓,敲鐘。他指定(托夢)要那個敲鐘的法師,才能超度他。敲鐘的法師說,我只會敲鐘,其他我都不會。就求他,幫他父親、幫他家人超度,很誠心的說,家人托夢,要你來幫我們超度,請你慈悲,請你答應。他就答應了,說好,同意了。那天晚上又作夢,真的得度了。後來大家很奇怪,他也不會做法會,他什麼功德能超度?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敲鐘的法師他的功德是什麼?就是他的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是他的身體,出家人也沒有錢,每一天早上他的職事,就是負責要去敲鐘。在大陸,如果到冬天很冷,他每一天一定按時去敲鐘,天氣冷到皮膚都凍傷,凍裂開了。北方很冷,我去住過,我知道,我們去山東住了一年多。我們知道,真的是,我穿得好像太空人一樣,那個風好像會穿透進去。我穿得好像球一樣,大概棉被都披上去了,你說那個風有多厲?就是穿透進去。所以我看到那個公案可以體會。冬天凍得皮膚裂開了,他還是敲,他就是這個功德。他這個是什麼?他修內財布施,身體是內財。像現在你義務工作,做義工,內財布施。但是他有恆心、有耐心、不辭勞苦,他就修敲鐘的法門,他也有功德。你修掃地的法門也有功德,掃地。但是你不能埋怨,不能一面做一面生煩惱,那個功德都被破壞掉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修行,沒有一樣不是。你只要無所住,統統是在修行,沒有一樣不是在修行,穿衣吃飯也是在修行。

  因為我們執著這一切法是真實的,就住了,這個住就是我見。我要得到它,我要控制它,我要佔有,我們就是這個執著。現在學佛沒有別的,就是你要放下執著。叫我們一下放,也不容易,我們總是要慢慢淡化、減輕。如果你能夠頓捨頓放,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了。你漸漸放,也漸漸成佛了。

  『所以急當斷除我見』,「我見」就是我執的一個見解。我見,我的見解,我認為這些是真的,所以我要去爭取,我要去擁有它,我要去得到它。為什麼這個執著這麼堅固?不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這是假的,你什麼也得不到。好像作夢一樣,夢境你醒過來,什麼都沒有了,你痕跡也找不到。但是不知道是在作夢,在夢中拼命要爭、要得到什麼,夢醒過來,什麼也沒有。所以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知道這個是作夢,那也就不會去執著了。就是不知道在作夢,所以就很認真、很計較。過去古代有個公案,有個老和尚,夢見一隻老虎要吃他,嚇得不行,醒過來,一場夢。後來想一想,早知道是夢,做個人情,就給牠吃吧!不知道是夢,也當真,所以就嚇壞了。所以我們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慢慢去觀,我們在生活當中遇到所有的一切人事物,從這個地方,去學應無所住,不要去住。還有我們老和尚講的,房子今天我住在這裡是我的,我離開,這個房子就不是我的了。要常常有這樣的一個觀照,也會慢慢放下。錢放在我口袋是我的,在銀行不是我的,我們就不去執著這個是我的,才能斷除我見,就是這麼斷。我們從這個地方修,還有剛才講《西方確指》,人家給你一塊,把你搶走,也是從這個地方修。

  我們老和尚也是這麼修的,以前在華藏圖書館,人家居士供養紅包,館長都把它收走了。有一些居士就覺得:這個我們要供養老和尚的。但老和尚他修布施,章嘉大師,一開始學佛就教他修布施,布施就捨。還有一次,一九九七年,韓館長往生那一年,老和尚說離開家鄉五十年(那個時候剛好開放了),他就想回去老家看看那些鄉親。也找我去,還有悟泓師,還有胡妮妮居士,我們四個人去。從香港搭飛機,先到北京,北京到合肥,到合肥就先去參訪明教寺,一個古老的寺院,很有名。聽老和尚講經的很多,因為早期我們都有錄音帶流通,居士人山人海,有的從南京、什麼地方趕過來的,那個時候交通還沒有現在這麼方便,還沒有高速公路。人山人海,我們是被圍得水洩不通,團團圍住。居士來就供養人民幣,供養放那個桌子,好像一堆山一樣,那麼多。我們老和尚摸都沒有去摸一下,他說這個我幫你們轉供養常住。就供養常住。有一些居士說,我們要供養老和尚的,老和尚連摸都沒有,統統他們收走了,心很痛。所以說應無所住,從這個地方去修,我們才有一個比較具體的。不然講了,我們也籠籠統統的,也不曉得怎麼修?你看,錢那麼多,不動心,歸常住,跟我沒關係,這個就是無所住;如果難過半天,就住了。這個我自己也實驗過,有時候會難過,但是現在就比較淡了。以前會很在乎的,但是慢慢你要讓它淡化,就不要太在乎這些。

  這樣我們才能得到解脫,才能斷除我見。我見斷了,『則煩惱障除』,你就沒煩惱了。我們現在為什麼煩惱這麼多?執著我,放不下,放不下就很苦了。放不下,實際上我們也得不到,你也控制不了,你也佔有不了。就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自己都不能控制,我們也不能佔有,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像死人一樣。你也得不到,那何況身外之物!我們要常常這樣去觀想,這樣去觀察,才能體會到無住。如果沒有從這些地方,我們也很難有個下手處。「所以急當斷除我見,則煩惱障除」。『而業障、報障,亦隨之而皆除矣』。煩惱障除,煩惱是根本,見思煩惱。煩惱障除掉了,後面就沒有業障了,業是煩惱來的,煩惱是業因。業障、報障(是果報),「亦隨之而皆除矣」,也就沒有了。『三障消除,則法、報、應,三身圓現。』這三種障礙消除,「法、報、應,三身圓現。」我們本來都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都圓滿現前,跟諸佛如來一樣。好,我們再看第二:

  【二、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時時觀照起心動念。倘於六塵少有觸著,便當機立斷,堅持不懈。至誠懇切,求三寶哀憐攝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

  『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不住還要生心。但是我們凡夫就是要住,才生心;聲聞、緣覺不住,他不生心;佛菩薩不住生心。不住,如果不生心,我們現在話講就比較消極;生心,生菩提心。菩提心生起來,自行化他的心生起來,生心。所以不住,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了,不是那個意思,這個不能錯會。就是不住生心,不住六塵而生其心。「不住六塵生心」,那就是不為自己,是為眾生,就沒有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念頭就沒有了。生心,生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生這個心。不住六塵,我們前面也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我們來修無住。比如說撞鐘的法師,他不住;但是他生心,每一天要去撞。不住六塵,我們一般的凡夫要這樣修,對一般人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不住,我都布施了,大家會有顧慮,都布施光了,我明天生活怎麼辦?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他會害怕,明天斷炊了,怎麼辦?一般人總是會擔心這個事情。

  所以過去,我記得大概三十年前了,那個時候汐止佛教蓮社,每星期我都去講《無量壽經》,講台語的,跟這些老菩薩結緣。現在汐止淨宗學會方會長他的同修,那時候他還沒有當會長,他當維那。後來汐止淨宗學會成立,葉會長比較年紀大,退下來了,由他來接。他也七十幾歲了,跟我差不多年紀。那個時候,三十年前,他同修(我要去講經)都開車到景美,載我到汐止去講經。回來道場,是一個王居士載,他們一個人載一趟。有一次,他就問我一個問題,他說老和尚講經,我們應該要修。但是他擔心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我們壽命不是很長,壽命到了,或者遇到什麼災難,我們這生還沒有修成就,生命就結束了,怎麼辦?他這就是有顧慮,這個顧慮就是住。什麼叫住?這個就住了。後來我說,你這個問題,我還是去請問我們師父上人。後來我是把這個問題去請問我們老和尚,我們老和尚講要教他因果(因果報應),先從《了凡四訓》改造命運。你不是擔心壽命不長嗎?擔心有災難嗎?勸他修《了凡四訓》,斷惡修善,多做好事,斷惡修善。所以我就把這個轉告給他,夫妻都很發心,現在年紀也都很大了,大概都六、七十,七十多了。所以不住六塵生心,斷惡修善,不著斷惡修善之相,那就是不住生心。就像持戒修福,你不要去著持戒修福的相,那就是不住生心了。不住空,也不住有,二邊都離了。這些因果報應,一般人,一般的中下根器,還是要從這裡下手。不然他心有罣礙,都布施了,明天吃飯怎麼辦?他會擔心這個問題。所以《了凡四訓》也很好,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你現在布施光了,你需要用的時候,就會來了。這個一定要相信因果,你才敢布施,不然你不敢。

  所以不住是從布施下手,因為《金剛經》重點講布施、忍辱。六度,第一個就是要布施,從布施開始。布施就是放下,放下我們的貪心。貪瞋痴,放下這個,從布施下手,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一天到晚,實在講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在修布施,你為大眾服務就是布施。布施,有內財布施,自己身體為大家服務,就是內財布施;外財布施,身外之物。這個每一個人多少都有,只是不知道。他的心不明理,所以做這些事情他煩惱重重,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如果知道這個是修行(修布施),他會很樂意在做,他沒煩惱。為什麼愈做愈煩惱?他不知道那個叫修布施,他不願意付出,叫他做一點事情,他都不幹。所以我們說不住六塵而生其心,祖師大德都做榜樣給我們看。什麼叫生心?什麼叫不住?你看六祖,在獵人隊幫獵人看守獵物,還要煮肉給那些獵人吃,但是他不住而生其心,在那個環境歷練他的金剛智慧。最近我們老和尚推薦海賢老和尚也是一樣,你看他那個環境多惡劣,但是他念佛不斷。他一天做到晚,做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前一天,還在幹活。他在修什麼?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修這些。他不但講道理,做出一個具體的行動給我們看。不是只有講,具體還帶表演,怎麼做,怎麼待人處世,這個統統是布施。所以我們從因果教育下手,從現在我們老和尚講傳統文化,這些都屬於持戒修福。我們修這個,不要去執著這個相,那你就超越了。

  所以「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知道這一切是緣生法,緣生緣滅,它不是真的不要認真,不要去計較,不要去執著,也不要想去佔有,不要想去控制,不要想去得到,你得不到。事實上你得不到,又要執著我得到它,煩惱就從這個地方來的。你想要得到它,你想要控制它,但實際上你也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就我們自己這個身體,你都得不到、控制不了,你佔有不了。身外之物,哪一樣是你的?這一切,只是讓我們暫時使用而已,暫時有個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所有權是假的。所有權狀,房子是登記我的,那也不是真的。實際上只有暫時的支配權、使用權,這樣而已。說所有權,那不是真的,哪一個人有所有權?還有,以前說移民,移民到美國、澳洲,其他國家,永久居留,發個永久居留。以前我們還是覺得永久居留,還有這個觀念,認為永久居留。後來館長往生那一年,這個給我當頭棒喝。因為館長往生那一年,她以前都是拿美國綠卡,後來她兒子給她辦美國護照,公民拿到了。所以那一年拿到了,那一年回來。一九九七,那一年回來,年初回來。回來,她說現在是美國公民了,這次在美國拿到了,回台灣了,回台灣過年。過完農曆年,她三月五號就往生。所以她辛辛苦苦申請美國護照,回來就往生了,什麼叫永久居留?哪一個人是永久居留?往生了,那一些就不存在了。所以,實在講娑婆世界沒有永久居留的,娑婆世界都是暫時居留,好像住旅館一樣。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我們今天住了,我們明天還在這裡嗎?不知道。特別現在災難這麼多,明天這個世界會變怎麼樣?我們都很難預料。現在網路的預言,印度神童常常預言,看了心驚肉跳的。

  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也常常教我們很多觀想的方法,第一個就是印光大師那個「死」字。以前在圖書館,印很多,一個人發一張。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住通鋪),這個要貼在,你躺下去床鋪,兩個眼睛看上去,就是那個「死」。他就是教我們說,你躺下去就是死了,因為每一天要小死一次,你要覺悟。所以躺下去看到「死」,我現在死了。這個字是印光大師寫的,印祖寫的。觀這個「死」字,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好計較?我現在就要死了!這個字如果觀得起來,那真的就會放下,就不住了;這個字如果沒有觀起來,還是住,還是放不下。但觀要常常提醒,不然我們常常忘記。另外,就是剛才講的,房子住是我的,離開了,就不是我的。鈔票(錢)放在我身上是我的,不放在我身上不是我的。我們現在都用信用卡刷一刷,就這樣。只是說,你要用的時候,你可以用一些錢,那也不是你的。我們在生活當中,我們可以時時刻刻觀照起心動念。所以「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時時觀照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住了,不對,趕快把它轉過來。我們根據這幾個方法,看哪個方法對我們比較有效。這個也不一定,法無定法,看哪個方法,對我們比較有效,我們就用哪一個,每一個人不一樣。這個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倘於六塵少有觸著,便當機立斷,堅持不懈』。這個是很關鍵的地方。「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觸」是接觸,「著」就是執著。你發現了,「便當機立斷」,當下,不要猶豫就立刻斷除。如果常常這樣提起觀照功夫,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堅持不懈」,堅持就是不懈怠。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至誠懇切』,因為我們業障很重,有時候這個功夫不得力,就要『求三寶哀憐攝受』。求三寶加持,我們念佛也是求三寶加持,求三寶『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幫助我們功夫能夠得力。功夫得力,就是我們目前修淨土法門,伏惑,貪瞋痴慢疑,這個惑業煩惱能控制住,不起現行,那我們就有把握往生了。這個叫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斷,我們現在功夫,伏就可以了。如果修其他法門,伏惑不能超越六道,伏惑不管用,你只能得人天福報,出不了三界。但是淨土法門就及格了,其他法門,你伏惑不及格,要斷惑才及格。所以伏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功課。

  所以我們念佛為什麼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這句非常重要,希望我們同修大家要注意這句。我們念佛為什麼不得力?都是沒有在這個當中用功,只是念,沒有在這個地方用功。所以《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就是這裡講生心。生什麼心?生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你覺悟的心,就叫菩提心。迷惑顛倒,那就煩惱心,所以我們念佛念了很多年,都沒有消息。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去努力用功,用功就這麼用。所以要會用功,要知道怎麼用功,這樣念佛才會得力。如果只是念,不懂得怎麼用功,念佛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能老實念佛,妄念一大堆,伏不住。控制不了,煩惱、妄念伏不住,我們念佛的功德都被煩惱障礙住了,被凍結起來了。所以念了很多年,沒消息,到底能不能往生也不知道,這個就是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初步就是要伏惑,伏惑就跟佛感通了。所以佛來接引我們往生西方,不是接引我們這個臭皮囊,是我們伏惑,我們這個心透出一點光,佛光跟我們的心光相應,佛光引我們這個心,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蓮花化生,這個是要做到伏惑。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蓮社佛學開示講得很多,強調伏惑,他也講了很多方法。很多方法,也是看個人,哪一種方法,我們使用比較得力,我們可以採取。希望我們同修,大家注重在這方面。注重這方面,這一生我們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地方不能不重視。好,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條:

  【三、吾人修行,必須於一切染緣,所謂六塵者,依此經能斷、奉持二義,當機立斷,堅持不懈,降伏習氣。庶幾有一心不亂之可能,而往生極樂,徑登不退,不難也。】

  這一條,也是延續前面一條來。『吾人修行』,我們修行人,『必須於一切染緣,所謂六塵者』,「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塵。『依此經能斷、奉持二義,當機立斷,堅持不懈』。我們在這個地方,修不受污染,就是要降伏我們的煩惱習氣。降伏煩惱習氣,我覺得過去蔡老師講的,《群書治要360》。這套書,我們老和尚節錄《360》,一天學一條。這個也幫助我們伏惑,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這個也是一個助修,幫助的。包括《論語講記》,這個也是李老師看到台中蓮社同修念佛都不斷退步,後來就補充講《論語》。講《論語》,他不是在一般大學的講法,針對蓮友講的,幫助蓮友念佛功夫提升。《論語講記》講的,還有《群書治要360》講的,都是降伏我們煩惱習氣很好助修的方法。我們淨老和尚晚年為什麼提倡傳統文化?就是這個道理,看到大家念佛都功夫不得力,所以用這個來補助。補助我們念佛正行,這個叫助行。

  我們煩惱習氣就是要去控制,不要讓它一直發展,要節制。像以前皇帝祭祀要齋戒三天,齋戒三天,他要變食。變食就是改變飲食,平常吃一百道,現在變成五十道。要改變,貪吃也是五欲六塵,喝的、穿的。古時候叢林,吃飯就一個菜,大鍋菜。大鍋菜,我出家跟日常法師學,老和尚叫我跟他學戒律,我吃了一年五個多月,天天吃大鍋菜。還有叢林,更少的,就是一碟,像醬油碟子這樣,一碟鹹菜。韓館長往生,我跟我們師父去新店淨業寺,寬道老和尚那個道場。有一天,寬道老和尚說,要請我們師父去吃飯,師父就帶我去了,我們去給寬道老和尚請客。以前我們給人家請客,都是比平常要豐富,結果我們去到那邊,他的請客,就是醬油碟,一碟鹹菜,一碗飯。我跟老和尚,他是主人,我們是客人,就是一碟醬油碟,就這麼大,鹹菜,一碗飯。我們去給他請客,這個也讓我長見識了。古代叢林,他就是這樣,就一個菜,不貪吃,這個也是降伏我們的習氣。所以在家我都吃得很多,吃宵夜,吃五餐。結果一出家,晚上都不能吃,而且天天吃大鍋菜,也不能吃水果,過年才有一顆橘子。真的,我不出家,在家我這個習氣很難調伏,改不過來。日常法師,我們師父說要用漸進式,日常法師:不,今天開始,頭剃就是要這樣。沒有妥協,一百八十度的。在家晚上不睡,都睡白天。十點睡覺,四點起床,四點剛剛要睡,就起來做早課了,頭都暈的。但是我說要修行就要這樣,自己要跟自己過不去,我就緊咬牙根。這樣去降伏習氣,不是講一講,那也要跟自己過不去。

  『庶幾有一心不亂之可能,而往生極樂,徑登不退,不難也。』就要降伏我們的煩惱習氣,從生活當中去降伏各方面的貪,貪名、貪利、貪吃、貪睡,統統要降伏,我們功夫才會得力。

  好,這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所以者何,我們下次再來學習,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譬如夢境,是有或沒有❓
🔹持誦經典要避開哪七種情況❓
🔹兒女不孝怎麼辦?還給我找麻煩怎麼辦❓

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智慧的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八集)  2022/3/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8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七十八頁,第三行。《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我們看第二十條,請看《講義節要》:

  【二十、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心神泰然,不為所動,條理秩然,頭頭是道。世出世法,一切盡攝,事事奉持,時時皆修,在在受用,處處皆是佛法也。】

  這是這段經文《講義節要》的最後一條。今天是普賢菩薩聖誕。我們剛剛打完佛七,佛七每一天晚上,都要念一遍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首偈也是給我們大家的警策語,就是所謂「人生苦短」。過一天,生命減少一天,如同水缸的魚,水天天減少,減少到最後,魚沒有水就死了。我們人的生命也是一樣,一天一天減少,到壽命盡了,也就過世了。所以世間沒有快樂,如果過一天,我們壽命又增長一天,那就很快樂,天天增長,我們是天天在減少。這個是就我們這個身體來講的,我們這個生命來講。今天普賢菩薩聖誕,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也都念十大願王,所以提到普賢菩薩我們都不陌生。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引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十一位,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四十一個位次的大菩薩,那不是一般的菩薩,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最後還是要導歸極樂。我們凡夫現在就直接往生極樂,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很讚歎,也很佩服。我們修了好久,才修到華藏世界,到最後還是要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比較快;你們現在在六道的生死凡夫,直接就來了。所以《無量壽經》佛跟我們講「行超普賢登彼岸」,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直接念佛求生淨土,不要再拐個彎了。所以我們紀念普賢菩薩,最好的紀念就是依照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這個是修到明心見性了,就是自己修行修到那個程度,可以說靠自力往生。我們六道凡夫要靠他力,靠阿彌陀佛的接引,我們是佔這個便宜。我們要修到普賢菩薩那個地位,那要修到哪一劫?所以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正是符合普賢的十大願王,也是最好的一個紀念。

  這個世間無常,苦、空、無常,特別現在災難很多,天災人禍。我今天早晨醒過來,才知道有地震,但是我昨天很累,我在睡的時候有感覺在搖,搖得很大,我以為是作夢夢到地震了,把它當作夢。大概是作夢,因為作夢也是會夢到地震,有很多同修夢到,我就把它當作作夢,夢到地震。今天早晨醒過來才知道(新聞在報導),昨天果然有地震,我在睡夢的時候把它當作夢境。我是有感覺,感覺在地震,怎麼搖得這麼大,有感覺。但是我沒有醒過來,因為這幾天是比較累,連續九天的法會,而且又跑到宜蘭去,所以就很好睡,沒醒過來。所以就想到《金剛經》講的,實際上白天我們碰到這些,那跟晚上作夢是一樣。我們就想到《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白天看到的,也是跟晚上作夢一樣。所以早上這個夢境,《金剛經》給我很大的啟示,對這首偈又更深一點的體會了。所以我們白天遇到的這一切,那又何嘗不是夢!

  這一條,『持此義』。我們前面再大概復習一下,「持此義」,就是第十三條講的「無有定法」這四個字。「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此義,就是這四個字,「無有定法」。佛說我無有定法可說。無有定法,它就是活潑的;有定法,那就死的。「一定是這樣的」,那就變死的,實際上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一句經文有很多不同的講法,這個是因時、因地、因人有所不同,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包括我們世間所有一切事情。關鍵要會,你真正體會「無有定法」這四個字的深義趣,這個義趣還要深入的去體會。

  所以「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你也不能執著說有,那你也不能執著一定沒有。實際上,不要執著,你說有說無,統統可以。問題就是執著了,執著有,執著無,這個就是執著,執著就錯了。比如說夢境,你說有沒有?有,作夢,有夢;是不是真的有夢?醒來就沒有了。那你說它有,還是沒有?正當在作夢的時候,有;醒過來,沒有了。所以不可執有,也不可以執無。「離四句,絕百非」。「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所以無有定法,可以用在世出世間法,套用在各方面。

  所以相就是性體的作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怎麼可以滅那個相?相是從性出來的,你不能滅那個相。比如說電視機螢幕,它的本體是空,但是它能一切相。你不可以說要把那個相滅掉,把那個相滅掉(把電視機打破)就錯了。因為性相是一體,有體必定有相,它就會現相,遇到緣它就現相;緣散,它就沒有了。好像我們開電視機,你頻道一開,緣聚了,節目統統出來了;把它關掉,緣散了,它就沒有了。沒有,不是說它就無了,也不能說它無。關掉就沒有了,沒有,也不是說它有,有無統統要放下。所以「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就著相了。

  所以「我見是無始病根」,所以必須依照佛所說的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依照佛的教導,種種的儀規,「持戒、懺悔、布施等」,要修,「求消業障」,開發本性的智慧。般若智慧是我們本來具足的,不是外面學來的。

  「體會一念心性」,跟一切眾生都是一體。所以感應就神速了,成就自然也就很容易。

  「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持此義,就是這四個字「無有定法」,你真懂得這四個字的義理,為人就是做人處世,你胸襟就能開闊通達,不惹煩惱。這個對我們現前是很重要的,我們往往遇到一些人事物,我們總是生煩惱。煩惱,不外順境逆境,順我們的心意,生歡喜,也是煩惱;違背我們的心意,生瞋恨,也是煩惱。貪瞋痴慢疑,都是煩惱。所以能夠受持這個義趣、深解這個義趣,我們在平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就不會惹煩惱,而且能得到自在。「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謹言慎行,也就是持戒,知道因果,不昧。不昧因果,不是沒有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講的空,不是我們一般觀念當中的沒有,我們觀念當中無,那不是經上講的空,那是我們凡夫的妄念。凡夫不外是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些都是分別執著,這些都是分別執著妄想。所以因果,我們實在講要從因果下手。印光祖師一生提倡因果教育,特別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往往學般若法門,他就疏忽掉因果,就是偏空了,這個是比較麻煩。所以夢東禪師講,如果你真正明瞭因果,最後也必定明乎心性。因果你真正透徹了,你也必定能解空。因為因果講有,本體是空,這個因果從本體出現的,所以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才是般若真空,這個我們都會講,但是要真正去深解,要真正深解,才是真正體會這個義趣。如果能夠深解,當然就自在,你解得一分,你就有一分自在。一分自在是什麼?我們講一個比較淺顯一點的,我們比較看得開、比較放得下。以前遇到一個事情,或者一句話,耿耿於懷,到死都還記住,那就很煩惱了。所以能夠持此義,這個就很自在,所以就沒有罣礙。

  「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持此義,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我們看到這一句,我們淨老和尚講席當中常常講隨緣,一切隨緣,什麼都好,就是這裡講的意思。特別現在這個時代,你不隨緣,你又能怎麼樣?現在真的是要隨緣,真的,你什麼都要看得慣。你看不慣,看不慣你又能怎麼樣?兒子不孝,你能叫他孝順嗎?如果給你找麻煩,你就要當還債想。印光祖師講,當還債想,你欠他的,心甘情願的還,這個債還完就好了,不要埋怨。現在這個亂世,要學隨緣。隨緣當中也不是很消極的,隨緣當中,我們老和尚現在提倡傳統文化,那就是要學習傳統文化。我們自己先學,自己學了有一點點受用,那就可以跟家人、跟大家分享,也可以勸他們,這個也是隨緣。所以這個「隨緣」兩個字,它也是活的,不能把它體會變死的。一樁事情,如果緣不具足,我們就不要去勉強。勉強,自己生煩惱,也讓別人生煩惱,因為你給別人造成壓力。所以緣不具足,就不能勉強,勉強你也做不來,只有增加彼此的煩惱。緣不具足,你就不要勉強去做,隨緣,等到緣具足再說。緣成熟了,你也不能逃避,你逃避也是不隨緣,你就要去做。所以我們雙溪蓋這個廟,我就跟韋馱菩薩啟請,我現在老了,我用不到了。「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今天還活著,明天我是不是還活著,我不知道。所以我就在申請的過程,我也跟韋馱菩薩啟請,求韋馱菩薩加持。如果這個寺院以後的人用不到,求韋馱菩薩加持,讓政府不要批准,那我們就不用蓋了。加持不要批准,駁回來,因為沒有人用得到,你蓋那個幹什麼?浪費人力、財力、物力。如果後面的人,有人會用得到,那就批准。後來批准了,我只好隨緣。所以現在才會帶大家去鏟石頭,我是鏟沒有幾下,大家都搶去做了。的確感動很多人,有很多人在網路上看到,真的深受感動,連小孩子都去鏟了。所以這個也是隨緣。所以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隨遇就是隨緣,隨我們的遭遇,就安於這個緣分吧!有緣,我們能做,我們就做;沒有這個緣,不要勉強。所以這個隨緣它也是活的,無有定法。隨緣兩個字,他不是逃避消極,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所以要知道進退,該進你要進,該退你就要退,這個都是般若智慧。所以多學習傳統文化,多聽聽蔡老師的《群書治要》,幫助我們開智慧。雖然不是開自性的般若智慧,但是對我們開啟自性般若智慧是有幫助的,這個是我們現前可以學習的。

  第二十條,就是『持此義以當大任、作大事』。「持此義」,無有定法這個義趣,你真正懂得了,你就知道怎麼去運用了。這個運用之妙在乎一心,你一心體會了,那你就可以擔當重責大任,你就可以做大事。現在的大任、大事是什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儒釋道的經典來救這個世界,這是現前的大任跟大事。為什麼能夠擔當這個大任、做這個大事?因為不著相。『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事情來他就回應。「應」,就是他不逃避,我們一般講就面對。不管什麼境界來,都要去面對,應對進退,就是「事來即應」。『心神泰然,不為所動』,「心神泰然」,心是定的,不被境緣所動搖。『條理秩然,頭頭是道』,「條理秩然」,就是凡事都有條理,世出世間法都很清楚,「頭頭是道」。無論你遇到什麼事情,你都能夠活潑去因應。

  『世出世法,一切盡攝』,「世出世法」,這一切都含攝在裡面,這樣學佛就得大自在了。所以有人學佛,學了得好像跟世間人(世間法)格格不入。其實這個是學得不對,沒有學通,所以學得跟人格格不入。實際上,大乘佛法它是活活潑潑的,我們不要去執著一個定法。不執著個定法,那我們用比較淺顯的話來講,我們就有彈性了。比如說閉關,說要閉關,特別初學的人,或者已經成就的人要閉關,這個也是看因緣,而且看個人的根器。閉關,古人也有終生在深山,他不下山的,這個傳記上都有,在《緇門崇行錄》都有。很多人要學古人,但是古人閉關,他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沒有法緣,或者有障緣,自己去閉關。但是有心的人,還是會找到他。真心要學的人,他躲得再深山,人家還是會找得到。另外,是很忙的人要閉關,現在我就很想閉關。閉關,有長期的閉關,還有階段性的閉關,短期性的也是閉關。比如說你一天持八關齋戒也是閉關,關起來,我們現在叫隔離,現在講隔離,大家比較容易體會。說關,什麼叫關?門關起來。現在不是疫情要隔離嗎?有人出國回來,要隔離兩個星期、三個星期,都不能出來,那不是閉關嗎?但是你隔離,現在有手機,你也閉不了。所以要真正閉關,我們雙溪蓋好了,以後地方比較大,有住的地方,大家如果要來,我來辦個閉關的,看有幾個人要來?說閉三年,我看一個都沒有。可能有人會報名,但是可能三天他就跑了。甚至有人上去,三天他都住不了,他就跑了。過去中壢平鎮許會長帶一些老菩薩上山,好像有一、二個老菩薩說,他們要留下來住三天。結果看到同修,人家坐車要回家了,他們說他們也要回去了,一天也沒住。所以很多事情,自己要親身去體驗,你沒有親身體驗,我們只知道想像,這個還是不切實際。所以閉關可以定一天的,一天就像八關齋戒,但是一天也要收手機,手機繳在櫃台,讓你的心清淨一天;再來提升,就三天;再來提升,就七天。不下山、不看手機,然後我們天天看傳統文化,或者聽老和尚講經,念佛。放下身心世界,讓你感受到從來沒有感受的寧靜,因為我們平常都被這些外境干擾。如果大家有意願,以後我也想來辦短期的。如果一年,大概沒有人會來,我自己也沒有把握。如果閉一年,人家去那邊又哭又頂禮,我心一軟就不行了,心要狠下來才行,所以我也沒有把握。短期性的,還可以,比如說打佛七,七天的,每個月有個七天,這樣也不錯。所以階段性的,這個就很活用了。所以學這個,「持此義」,要怎麼去用,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你要以此類推,舉一反三。所以「世出世法,一切盡攝」,所有都包括在裡面。

  任何的事情,『事事奉持,時時皆修』,任何時候都在修行。所以昨天有一個同修發line給我,好像她先生病重,醫生說:如果緊急的時候,要去搶救、要去電擊,可能肋骨會斷好幾根。我就跟她建議,如果急救存活的機率不高,就不要再去受這些折磨了,增加痛苦而已,沒有意義。不如勸他念佛,放下萬緣,求生淨土。在這個關頭就是要冷靜,不能感情衝動,情緒控制不了。遇到事情就是要冷靜去處理事情,才能把事情處理好。所以「時時皆修」,『在在受用,處處皆是佛法也』。所以哪一樣不是佛法?所以我跟她講,管控好自己的情緒就是在修行。她給我回,她要懺悔,自己情緒有時候會比較激動,會失控。我們一般人,沒有一點功夫,也常常會有這種情形,這也是我們修行的地方,怎麼調整自己。佛法是內學,不是調別人,先調整自己,自己調整好,才能去影響別人。好,這段經文,我們就學到這裡,這個第二十。

  我們再看下面,在七十八頁:

  【六一、總示名持 示能斷之名】

  這是科判的一個標題。下面經文: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這部經的名稱。因為前面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這部經要安上什麼名稱(用什麼名字),讓大家來受持?佛在這裡回答,『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在《講義節要》,沒有節錄這一段。這兩句經文,「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講義節要》沒有節錄。

  我是找到《西方確指》,有一篇覺明妙行菩薩給查定宏居士講的開示,這個也念出來跟大家分享。《西方確指》:「示查定宏曰:汝持金剛般若,當知有七不持」。覺明妙行菩薩,他是西方極樂世界再來娑婆世界。他晉朝時候是一個窮人,太苦了,聽說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他發大誓願要見佛,就念佛念了七天,他就見到極樂世界,後來七十五歲,坐化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他很快又回到我們娑婆世界,也是跟觀音菩薩一樣,化作比丘、比丘尼、國王等等身分來度眾生。在晉朝時候跟他一起修行的有八個人,八個人過去都是跟他念佛的。從晉朝輪迴到明朝,這八個人修的法門可多了,有修道家煉丹、畫符,種種的,還有駕乩扶鸞,他們在搞這一套。覺明妙行菩薩說過去在念佛,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在搞扶鸞。所以他就附在扶鸞來給他們開示,這個也是特殊的例子。一般佛菩薩是不透過這個方式,這是特殊的例子,來度他前世的同修。所以這個裡面主要都對這八個人講,後來這八個人都往生到西方了。「示查定宏曰」,查定宏可能有在受持《金剛般若》,「當知有七不持」。就是說你要持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七個方面就不要持誦。第一個,「所謂心昏散不持」。心昏散,就是你昏沉散亂,心不能集中,這個時候就不要去持誦《金剛經》。念經念得沒有精神,在那邊打瞌睡,念得沒效果;或者很散亂,心定不下來,這個時候就不持。要持就等到精神好,心比較定的時候、比較靜的時候,再來持。「有過犯不持」,有過犯就是有犯錯,這個時候不持。「入不淨處後不持」,入不淨處就是到不清淨的地方,你身體還沒有洗乾淨,還沒有洗浴(洗澡)、換衣服,就不要持。「飲酒後不持」,不要喝了酒之後再持《金剛經》。「人擾不清淨不持」,人擾就是有人在干擾,在講話,擾亂你也沒有辦法在那邊誦經。「有事將作未作不持」,就是有事情想要馬上去做,他還沒有去做,這個時候也不要持誦《金剛經》。這個時候持誦《金剛經》,又想到要做什麼事情還沒有做,心就二用了。所以有事將作未作,你事情做完了,放下,再來持誦。「心別有記憶不持」,心在記哪一樣事情,這個時候也不要持。「若堅意受持,應離此七」,如果你堅持要受持,這七方面要避免,也就是說放下,這七方面避免。「誦至純熟」,如果這個七方面都避免了,你讀誦到純熟。「即於觀心中持之」,就是能夠在觀照心中持《金剛經》,這個是讀經(讀誦)就是在修觀。「果能如是,則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如果能夠這樣持《金剛經》,功德果報都不可思議。「佛有誠言,汝須保任」,就佛都講誠實語,你必須要保任,保持。「復與汝偈:般若一經,功德無盡,拔妄想根,脫生死病。」這樣持經就功德不可思議了。持誦《金剛經》是這個原則,實際上持誦任何一部經典都是一樣的,原理原則都一樣。如果離開這七方面來持誦任何一部經典,都會有受用,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因為這段沒有節錄《講義》,前面是《西方確指》,這裡我找出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的《竹窗隨筆》有初筆、二筆、三筆,一共三個部分。在《竹窗二筆》他有講般若,說明般若的重要。有講了三方面,我來念一念,跟大家分享。般若(一):「土之能朽物也,水之能爛物也,必有殘質存焉,俟沉埋浸漬之久而後消滅。若火之燒物,頃刻灰燼」。這一段就是還沒有講到般若智慧之前,先以土、水、火來給我們做一個形容比喻。「土之能朽物也,水之能爛物也」,就是東西放在泥土裡,時間久了會腐朽掉;水之能爛物,如果你東西泡在水裡面,泡久了也會爛掉。「必有殘質存焉」,雖然爛,它還是有一些殘質存在。比如說木頭爛了,爛了,它不是完全都沒有,還有一些殘質會在土裡面,或者泡水,都會有一些殘質留存下來。「俟沉埋浸漬之久而後消滅」,俟就是等到,把它沉到水裡、埋到土裡浸漬(就浸泡)時間很久,這些殘質才會都沒有。「若火之燒物,頃刻灰燼」。土跟水,土朽物,水爛物,那就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它才會消滅。如果火之燒物,頃刻灰燼。火之燒物,一下子就燒光了,燒變成灰,就沒有了,很快就沒有了。「吾以是知般若智如大火聚,諸貪愛水逼之則涸」,涸就是乾枯的意思。「諸煩惱薪觸之則焚,諸愚痴石臨之則焦,諸邪見稠林、諸障礙蔀屋、諸妄想情識種種雜物,烈燄所灼,無復遺餘」。這個就是說到般若了,蓮池大師看到這些物質現象,就想到般若智就像大火聚一樣。「諸貪愛水逼之則涸」,貪愛水,火一直燒,那個水很快的燒乾掉了,很快就乾掉。「諸煩惱薪觸之則焚」,煩惱薪,好像木柴。經上常常比喻薪,薪柴就是木柴,把煩惱比作薪柴,就是木柴。這些煩惱如果用般若智的大火一燒,就像火燒那些木柴,一下也就燒光了。「諸愚痴石臨之則焦」,愚痴比喻作石頭,碰到大火被燒了,石頭也就焦了。「諸邪見稠林」,邪知邪見,密密麻麻的,太多了,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好像森林,很稠密的森林一樣。「諸障礙蔀屋」,障礙遮蔽光線,屋子裡面黑暗的。「諸妄想情識種種雜物」,這是形容我們內心的妄想情識種種這些雜物。「烈燄所灼,無復遺餘」,如果般若的大火聚一燒,那這些一下就不見了。「古謂太末蟲處處能泊,惟不能泊於火燄之上,以喻眾生心處處能緣,惟不能緣於般若之上。故學道人不可刹那而失般若智。」古人講太末蟲,我們現在講細菌。細菌處處能泊,泊就是停留,無孔不入,到處都有停細菌。但是牠不能停於火燄之上,停到那邊,一下就被燒掉了。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眾生的妄念,妄想的心處處能緣,我們能想東想西、想前想後、想天想地,都能緣。「惟不能緣於般若之上」,般若都緣不到。所以學道人不可以剎那而失般若智,一剎那失去般若智就不行,我們妄想雜念一直出現。這是第一個。

  般若(二),這第二個:「予病足,行必肩輿。一夕天始暝,輿人醉而躓,傾蓋,即有數男子攘臂攫予帽者,意謂內人,或有金寶嚴其首故也。已而大慚,疾走去」。第二個,蓮池大師他講,予病足。足就是腳,腳受傷了,他腳受傷。腳受傷不能走路,所以他要出行,「行必肩輿」。輿就是轎子,古時候坐轎子,轎子也是古時候的一種交通工具,人抬的,有兩個人抬、有四個人抬,大轎有八個人抬。以前我們去大陸爬山,我也坐過轎子,兩個人的。其實我是想爬山運動,那些抬轎子的(那時候大陸剛開放),一直求我們給他抬。我就跟同修講,我不忍心,他們辛辛苦苦抬,我腳好好的,我自己可以走。我說我不忍心,看他們這樣抬,我很傷心。他說師父,你不給他抬,他們才傷心。他在那邊等了半天,沒錢賺,他才傷心。我聽到這樣,我就上去了。上去坐了,我也怕怕的,拐彎的時候,有很陡的,臉要朝天。所以這是講到轎子。當然不是以前做官的人八人抬的大轎,那個很穩。蓮池大師坐的這個轎子,可能不止兩個人,最少有四個人。如果人多,可能還有一、二個人,如果路途遠,可能還有替換的,大家抬一段時間再換人。以前抬不是短程的,都是很長的路程,那就要好像換班一樣。

  一夕,一夕就是有一天晚上。可能蓮池大師要去一個地方比較遠,有一天晚上,天始暝,就太陽剛剛下山。「輿人醉而躓」,輿人就是抬轎的人,他喝了酒,那個抬的人他喝酒,喝酒就是酒醉了。酒醉抬轎,當然就不穩了,躓就是好像被東西絆倒一樣,會傾斜。所以傾蓋,傾蓋就是整個轎子傾斜,蓋子,它有一個窗戶露出來。這個時候,「即有數男子」,數男子就是好幾個男子,「攘臂攫予帽者」,攘就是捲起袖子,捲起袖子露出手臂,攫就是強力去奪取的意思,就是去搶過來,去搶蓮池大師戴的帽子。可能是冬天冷,戴帽子,然後去搶他那個帽子。「意謂」,他們是以為,「內人」,就是裡面坐轎子的人,他有金銀珠寶嚴其首,就是金銀珠寶戴在頭上做莊嚴。過去有錢人,戴金戴銀,帽子戴在頭上,以為他裡面有金銀珠寶。結果帽子抓下來,然後一摸是光頭,「已而大慚」。什麼都沒有,以為裡面坐轎子的人,可能他懷疑如果有女人坐,金釵那些的,他就去抓,那個就值錢了。結果他不知道裡面坐的是和尚,結果一抓什麼都沒有。所以就很慚愧,已而大慚,「疾走去」,趕快跑掉了。你看蓮池大師,他生活上遇到的事情,他就會把它想到般若智慧。如果一般人,今天真倒霉!碰到這個,要來搶我的東西。但是蓮池大師他不去怪那些人,知道這些人做什麼事情、目的是什麼,他就想到般若智慧的重要。

  他說以這個事情,然後就想到般若智慧。「予以是知般若智如大日輪,日輪纔滅,而盜賊奸宄出矣;真照纔疏,而無明煩惱作矣。先德謂暫時不在,猶如死人,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蓮池大師遇到這個事情,他從這個地方體會到,「般若智如大日輪」。這些人要搶他的東西,他不但沒有生煩惱、生氣去罵那些人,反而提醒他般若智很重要。就像「日輪纔滅」,太陽才剛剛下山,暗了,「而盜賊奸宄出矣」。奸宄就是奸邪,外面來的這些盜賊,奸,裡面叫宄。奸宄,內宄外奸統統出現了,他作案就利用夜晚,大家看不到,他作案就方便。日輪纔滅,日輪就比喻作般若智慧,日輪沒有照到,這些盜賊就出現了,要來搶東西。盜賊是比喻我們的無明煩惱,你不要去看外邊哪個是賊,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煩惱賊。「真照纔疏」,你真心觀照的功夫,你一疏忽(一疏失掉),「而無明煩惱作矣」。無明煩惱就是煩惱賊,它就發作了,所以「先德謂暫時不在,猶如死人」。先德就是古大德,特別是禪宗的大德講,暫時不在,就是你的觀照般若。經文是文字般若,我們依這個文字般若提起觀照般若,然後去證實相般若。這裡講觀照般若,你一疏失,暫時不在,猶如死人,好像人死了一樣。「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一剎那,一下觀照失去了,無明煩惱它就出現,好像太陽下山,黑暗,盜賊都出來了。所以,觀照的火光(日輪),要時時觀照。這是比喻形容,我們般若智(觀照般若),不可以剎那失去。所以蔡老師講《群書治要》也講到,正念不能一下子沒有,沒有,邪念統統跑出來。這個就是觀照般若,所以儒釋道其實就是在修這個。古人有儒、道這種修心的基礎再學佛,當然他很快,很快他就開悟了。這第二個。

  第三個,般若(三):「經言:暑月貯水在器,一宿即有蟲生,但極微細,非凡目所能睹,故濾水而後用。若水在火上,火不熄,水不冷,則蟲不生。予以是知般若智如火煮水,觀照熾而不休,溫養密而無間,彼偷心雜惑將何從生?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第三個,「經言:暑月貯水在器」。貯就是積藏、積蓄的意思。暑月就夏天。夏天的時候,水你放在一個器具上面,一宿它就有蟲生。「但極微細」,這個蟲很微細,我們肉眼見不到,「非凡目所能睹」。肉眼見不到,「故濾水而後用」。所以《沙彌律儀》有一條,在古時候,你要喝水,要過濾,用布囊、袋子過濾才能喝,那才是叫無蟲水。如果沒有過濾就喝,很多微細的蟲,我們見不到,那就等於殺生了。「若水在火上,火不熄,水不冷,則蟲不生」。如果你水把它放在火上面,火它不要熄滅,水也不會冷,水還是熱的,這個就不會生蟲。「予以是知般若智如火煮水,觀照熾而不休」。蓮池大師看到水,沒有火去燒熱,放一夜它就長蟲,你就必須過濾,不然你喝就是殺生了;如果你把它放在火上保溫,它就不會長蟲了。所以看到這個就知道般若智就如同火去煮那個水,般若好像火,觀照熾而不休。「溫養密而無間」,溫養就是你給它保溫,般若智你給它保持著,我們現在講保溫,密而無間,就不要讓它間斷,不要讓它涼掉了。涼掉,蟲又生出來了,你一直給它保溫著,蟲都不會生了。這形容我們的觀照般若就沒有間斷,跟我們念佛一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間斷。「彼偷心雜惑將何從生」,偷心雜惑就是我們那些妄念,他就沒地方讓它生起來了。「故學道人不可剎那而失般若智。」所以學道的人不能夠一剎那沒有般若,沒有般若煩惱妄想它就出現了。

  所以「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就是金剛般若對我們修行任何一個法門都非常重要。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怎麼樣來修金剛般若?怎麼觀照?其實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金剛般若,般若中的核心,就這句佛號。你念這句六字洪名,或者是四字「阿彌陀佛」,就是金剛般若。但是我們現在念是不是有般若?名號是般若沒錯,但是我們能夠念的這個心,這功夫不得力,就是你這個當中沒有觀照功夫。我們是怎麼樣?我們一面念一面打妄想、一面念一面發脾氣、一面念一面起貪心,貪瞋痴慢疑都出來了。念佛的功夫都被這些障礙住,念佛有念佛的功德,但是被這個障礙住了,凍結起來。也不會白念,都在阿賴耶識,金剛種子。不會白念,但是你現在得不到受用,你該生煩惱還是生煩惱,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好像你犯案了,然後被法院把你的財產貼上封條,現在凍結起來,等你這個案消了,再還給你。你現在有是有,那不能用,給你凍結起來。我們現在念佛,都是功德法財被我們的煩惱妄想凍結起來。所以我們念沒感覺,但是也沒有白念,以後你的煩惱妄想放下了,功德統統出現了。我們怎麼用念佛來修般若?用念佛來修般若,比其他法門方便多了,這個觀照原理原則是一樣的。不論用什麼法門都離不開觀照這個原理原則,方法不一樣,原理原則是一樣的。觀照就是說你要很清楚的觀察自己起心動念,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悟慢了,無明就起來了,被煩惱做主了。如果覺悟快,我們能把煩惱降伏下去,好像賊出現了,看著你,把你降伏下去,我們功夫就慢慢會得力,就有受用了。

  所以過去雪廬老人在《修學法要》,也是在佛七開示,念佛法門不要修到斷惑,伏惑我們就算及格了。斷惑比較難,斷見思惑。他舉出經典講的,見惑五利使,思惑五鈍使。細分,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使。五利使跟五鈍使,他比喻十個刑警,十個刑警,看你犯罪要帶你去三惡道受罪的。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五利使;五鈍使就是思惑,貪瞋痴慢疑,這個五鈍使,思惑。他比喻這十個,叫十個刑警,然後都是牽引我們去三惡道。因為我們五利使、五鈍使,這是十個刑警,牽引我們去三惡道。刑警好像把你抓進去監獄的,牽引我們去三惡道。現在我們念佛,起煩惱,比如說我們生氣,或起貪心,我們要警覺,我貪心起來了。喜歡,貪心起來了,就是用念佛。古大德是用白豆跟黑豆,起一個惡念,放個黑豆;起一個善念,放個白豆。一開始黑豆很多,白豆很少,後來,不對,一直用功,所以白豆一直增加,黑豆一直減少。到最後,黑豆沒有,只有白豆,他就成功了,三年他成功了。念佛法門,就是用念佛。就是你起一個妄念、起一個煩惱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十句,把它壓下去。剛開始壓,還是壓不太住,但是要勉強的壓,壓久就習慣了。以後一起來就壓下去,一起來就趕快提起佛號,壓下去。這樣打一個佛七,如果認真修,打一個佛七,就念到功夫成片(就是伏惑),那我們就可以帶業往生了。斷惑難,那個難度高,這個比斷惑容易,但容易是容易,我們還是要常常提起觀照。這個就是觀照般若,我們念佛觀照般若就是這樣觀照。比如說,現在一個人讓你生氣,你火上來了。你就說不對,瞋恨心起來,五鈍使這個刑警來了,那你要趕快念佛,把它壓下去。大家可以試看看。李老師那個時候勸台中蓮社的蓮友說,你們試看看,這個伏惑法。他在佛七講了很多伏惑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得力的,反正你能夠把煩惱把它壓下去就對了,就成功了。所以法也無定法,只要你使得上力就可以,每個人可能不太一樣。但是我們念佛是一樣的,我們是選擇念佛法門,原理原則是一樣,這也是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我覺得也是滿簡便的,關鍵就在你要提得起觀照。你沒有提起觀照,你失去觀照,那些煩惱盜賊就把你搶光、偷光了。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就是般若失照(慧心失照),那我們功夫就不得力了。所以這些方法,跟我們同修大家來共勉。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這裡。佛把這部經的名稱給我們說出來了,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佛念到見佛了,也不能開心興奮,為什麼❓
🔹怎麼樣才能感應神速❓
🔹齋戒是什麼❓

金剛經講義節要—一念心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七集)  2022/3/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七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四行,從十七這一條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七、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且體本空寂。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今天我們從這裡看起。這一條《節要》講,『一念心性』。「一念心性」,我們同修常常參加三時繫念法會,這個法會到後面有念一個疏文,疏文前面有個疏頭(疏文的前頭),先念一首偈,這首偈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兩句就是此地講的一念心性。我們一念的心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我們從經文,一般我們體會不到;上上根人他念這部經,他就能體會了。像六祖,他還不認識字,聽人家念《金剛經》,他就能體會,他就大悟了。後來到五祖那邊去求印證,五祖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時候就徹悟了,徹底覺悟、大徹大悟。有人讀《金剛經》,他也開悟了,他也能夠開悟。讀誦經典會開悟,也就是此地講的「體會一念心性」,悟入這一念的心性。讀《金剛經》會開悟,任何一部大乘經典都能開悟,甚至小乘經典也能開悟,乃至世間這些聖賢典籍都能開悟。不但聖賢典籍,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都能開悟,這個在禪宗的公案非常的多。就是世俗的這些事情,他也能開悟。所以在禪宗這些語錄裡面,過去一千七百則公案,每一個開悟的人,各人的因緣都不一樣。總離不開六根、六塵、七大,我們眼睛見到、耳朵聽到、身體接觸、鼻聞到、舌嘗到的、心緣到的,六根接觸六塵,都有開悟的因緣,每一個人的因緣不一樣。這個一念心性,我們讀經要怎麼樣可以悟入一念心性?就印光大師教人讀經,也是我們淨老和尚教人讀經的方法。我們淨老和尚教人讀經,跟印祖講的是一樣,就誠敬心讀,恭敬心,恭敬至誠去讀。恭敬至誠就是不懈怠、不懶散,提起精神恭恭敬敬的讀,誠就是你不要去打妄想。在讀經的時候,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想這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又是什麼意思,這樣就不能開悟了。要怎麼樣讀?就是你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字不要念錯、不要念漏掉,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當中你不要刻意去想它的意思。如果刻意去想它的意思,戒定慧一次圓修的功夫就破壞了,讀經就變成知識,那開不了智慧,又變成知識。如果你至誠恭敬讀,不要一面讀一面去打妄想,雖然有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妄念,至誠恭敬一直讀,這樣讀久了,你心慢慢定下來,妄念慢慢少了,最後就沒有妄念了。經一讀,妄念就相對的伏住了,這樣讀經,無論你讀什麼經典都能開悟。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把讀經這樣的一個原理原則應用在我們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你接觸任何事物也都能夠開悟。不然禪宗那些公案怎麼那麼多?他不是一種因緣開悟的,因為每個人的緣不一樣。你看,有禪師到市場,人家在賣豬肉,在喊豬肉一斤多少錢,他就聽那個肉販在喊價錢,他聽到觸動他的悟門,他開悟了。有人經過伎院(伎院就是現在講的歌廳、歌劇院),聽歌女在唱歌(我們現在講歌星,歌星在唱歌,她唱世間的歌,她不是唱佛歌,就像我們現在唱世間的一些流行歌,這一類的),他聽人家唱歌,他經過聽了,他開悟了。有人看到小孩子拿石頭去丟竹子,石頭跟竹子碰撞的聲音,他一聽開悟了。開悟的緣各人不一樣,但是那個原理原則是一樣的,就是至誠恭敬。你心定到一定的程度,至誠恭敬,六根接觸六塵,都會有觸動你開悟的一個因緣。不一定是哪一個,每一個人不一樣,時節因緣不一樣。也有人頭去撞到牆壁,他開悟了;我們去撞到牆壁,我們是痛得要命,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心態不一樣,參禪的人他就保持定的心(至誠恭敬的心)。

  我們念佛是一個方法,念佛的方法是比較方便,你有妄念起來就提起佛號。但是我們功夫還不得力,你這一念提起來,也要相當作意。我們一般說觀照,觀是要十分的作意。作意,就是你要很專注的去把它提起,不然你放鬆,等一下忘記了。所以我自己個人的一個實驗,如果你沒有很作意(很刻意)的去把它提起來,提起這句佛號,不是提起妄想,我們是不提起這句佛號,妄想它都自己會跑出來,這個不用我們提。所以古大德給我們講修行的一個原理原則,「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什麼是生?我們這句佛號太生了,參禪的人他這句話頭還很生疏,常常忘記了。所以參禪的人,他說參那句話頭,或者修觀心,那個心要怎麼樣?要有高度警覺心。好像貓要抓老鼠,牠專注的力量很集中的,然後很專注的在注意老鼠的動靜,就是要像貓抓老鼠那樣。你提起一句佛號,也是這個原理,就是說你要專注,妄念起來你趕快念佛,不然妄念都一直出來。你這句佛號,或者你是參話頭,或者修止觀,修種種法門,方法很多,不一樣,但是原理原則是一樣的。我們淨宗是用念佛這個方法,念佛也有四種,我們是用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所以妄念起來就提起佛號,這句佛號提起來。「體會一念心性」,也不容易。

  這一念心性,在夏蓮居老居士《淨語》裡面他講到,無論念佛、處世都應當用第一念。什麼叫第一念?第一念,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你每一天都有在用第一念,但是我們不知道。第一念,我們眼睛看到,你看到了,你還沒有分別執著是第一念。我們六根接觸六塵,都有第一念,每一個人都有。但是我們迷了,二念、三念、四念,千百念,統統出來了,一直發展下去。不要落入第二念,這個不容易。實在講,你說我要保持第一念,你不曉得第幾念了?所以第一念,那一念你體會不到,因為它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夏老的境界用第一念,他要求自己要用第一念。念頭的第一念,還沒有分別執著起來的時候,要用那一念,你不要用第二念。實在講我們也很難做到,我們一起來,等我們想到的時候,千百念過去了。所以夏老講用第一念,這一念,用第一念,這個我們大家就比較有下手處。他說念佛,什麼叫第一念?不要計功求速,不要一面念一面想:我怎麼到現在還沒有一心不亂?我煩惱為什麼還這麼多?那就落入第二念了。或者念佛要跟人家比賽,那就落到第二念去了。第一念,他說「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這個我們就可以做到。我們念佛的時候,一面念一面起妄念,我們功夫還不成熟,不可能沒有妄念。「妄想千般都莫管」,妄念很多,你不要去管妄念,不要理會它。我們要理會是這句佛號,「聲聲佛號要分明」,每一字、每一句你要念得清楚念得很明白,我們就是這樣念。老實念,就是平平常常,就是這樣念。只抓住這句佛號,其他統統放下,妄念起來就起來,不要理會它。不要去理會妄念,不要去回憶妄念,不要去害怕妄念,如果去回憶那個妄念、害怕那個妄念,妄念就愈來愈多。所以念佛的要領,淨宗持名念佛要領是在這個地方,不怕妄念,不怕妄想多。「止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不怕妄念多。所以念佛,不管修哪個法門,都像作戰一樣,一個人跟一萬個人,敵人有一萬個,我們只有一個人,所以用那一種精神在修行。辦事也不能落第二念,辦事要怎麼樣不落第二念?事情來我們就去應付,就很直接的去應付,不要情緒化,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意氣用事。如果你意氣用事,那就落第二念去了。保持我們這個心的平靜,這個心就是平常心。禪宗講平常心是道,道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道,你不能離開的;「可離非道也」,可以離就不是道了。所以那個道,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迷了,迷惑顛倒。所以平常心是道,你不要找什麼稀奇玄妙,念佛,你要見光、見佛、見瑞相,那統統是第二念,不曉得第幾念去了!不求。

  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也是教我們,念佛縱然你念到一心見到佛,要怎麼樣?見如不見,你見到就跟沒見到一樣,你心還是平靜的。你如果見到阿彌陀佛來,就跳起來了,那會出問題的。跳起來,那不是好事,你已經興奮、衝動了,你的定心就不見了。所以祖師都是這樣開示的,不管你修什麼法門,見如不見。如果是真佛,你心如如不動,它就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明顯,你心就愈定。如果是魔,它一下子就沒有了,那不是真的;真的,它就愈來愈明顯。所以你只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印光祖師講,縱然魔境來,也是幫助我們進步的,幫助我們成長。魔境來,你不受它影響,那你功夫不就增長了嗎?所以佛境來也是幫助我們增長,魔境來也是幫助我們增長。如果你不會用功,那就會退步,退轉了。所以保持一個平常心,一念就是平常心,那個就是道。體會一念心性,夏老用第一念,這個我們是可以下手的。妄念起來,不要理會它,我們就這句佛號把它念得清楚、念得明白,注意力注意這句佛號,不要去注意妄念(如果我們去注意妄念,我們就被妄念牽著跑了),這樣我們功夫成熟,就能夠真正去體會一念心性就是第一念。第一念,你體會到了,悟入了,這一念悟入,你有一念切入了,念念就覺了。這一念,我們迷,就是迷在這一念;悟,也是悟這一念。這一念覺悟過來,念念都覺悟了;你這一念迷了,那念念就迷了。我們現在是這一念迷了,念念也都迷了;你一覺悟,念念統統覺悟了。關鍵在這一念,我們要好好去體會這個一念。我們透過文字去體會它的真實義。這一念就是現前一念,不是過去,不是現在、未來,現前一念。我們覺悟,就是現前這一念覺悟,覺悟過來了,你念念覺悟;這一念迷了,念念就迷了。這個我們好好去體會。古大德講這個都留一半,讓學人自己去體會、去參不完全講;完全講,就把你的悟門堵死了。讓你自己,禪宗叫做提起疑情,你自己去深究、去參究,你這樣才會開悟。所以古大德教學往往他是講一半,剩下一半你自己去參,就是要你自己去悟,你自己悟才是你的。禪師講了,講了還是他的。這是教學上一個原則、一個方法。

  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眾生就是我們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沒有離開我們一念心性,就好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你說晚上這個夢從哪裡來?你一醒過來,一場夢,那夢從哪裡來?從自己心裡現出來的。夢中裡面的山河大地,有自己、有別人那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現出來的。所以你在夢中自己跟別人,跟整個宇宙環境,那是一不是二,都是從自己心現出來。我們晚上作夢是這樣,那白天呢?白天,我們現在還是在作夢,你不要以為我現在很清醒。如果你以為我們很清醒,那佛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晚上作夢,白天還是在作夢。六道輪迴是夢中夢,四聖法界是作夢,只有開悟了,一真法界,夢醒過來了。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自己一念心性,跟一切眾生本是一體。本,中文字「本」,木(就是樹木),一個木,下面加一橫,那叫本,樹根、根本。如果上面加一橫,就變成末,末是枝葉。所以一念心性是根本,這是根本,跟眾生都是一體的。『且體本空寂』,「且」就是而且,這個體它本來是空寂的。「空」,不是說沒有;「寂」是寂滅,它不動。「體本空寂」,它的本體是空寂。但是空寂當中它能現相,現相就有它的作用,所以叫體相用。體是空寂,如果能體會悟入。

  『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這個感應同時的,成就自然很容易了。這個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上跟諸佛,下與六道眾生,都起感應。你上面跟十方諸佛感應,下面跟六道一切眾生感應,像觀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身,每一尊佛菩薩都一樣的。我們自己悟入這個境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也是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為什麼?都是一體。一體,佛佛道同,都一樣,所以感應就很神速。我們現在感應好像不是神速,有很多障礙,就是我們有分別執著障礙住,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沒有障礙了,這些感應當然神速,成就自然是很容易的。我們再看下面第十八:

  【十八、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

  『持此義』,「此義」,主要是講《金剛經》,「持」是受持。受持,我們真理解了,能夠接受,能夠去保持,這個義理我們能夠掌握住了。這個義理是一個總持,梵語叫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總持。這部經講的是金剛般若,講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你開了智慧,有智慧當然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般若智慧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像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什麼苦、什麼厄,統統沒有了。度就沒有了,沒有這些了,都消失了,度一切苦厄,這是金剛般若的智慧。這個義就是《金剛般若》的智慧,跟世間的世智辯聰是不一樣。這個義如果能通達,我們不要說大徹大悟,就一個小悟,我們的受用也就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小悟有小的作用,大悟有大的作用,大徹大悟,它有圓滿的作用。我們只要有一點小悟,也就有受用。所以佛法還是很現實的,你一點小悟,那你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了。就像李老師講《論語》說,你讀《論語》,你的眼界就跟一般人不一樣,你對人生的看法(觀點)就不一樣了,差別就很大。『則能胸襟曠達』,就是心胸開闊,『不惹煩惱,而得自在』。我們現在惹了很多煩惱,我們的心胸打不開,心胸小小的,打不開,煩惱很多,也不得自在。學了這個,幫助我們拓開心量,不生煩惱。「不惹煩惱」,就不生煩惱了。這個就很有受用,不生煩惱,我們就會很自在。

  為什麼能不生煩惱?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我們常常聽,「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我講一個比較淺顯一點的,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我們看不順眼的事情,現在可以看得順眼了,那就看破了。我自己有這種感覺,以前那真的是,也是會發狂的。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是在人事上多去這樣歷練歷練,練久了,真的你還是要看破放下。不然你怎麼辦?你要怎麼樣?我就是這樣,你要怎麼樣?你氣死,我還是這樣。那我們氣死幹什麼?我們氣死對他也沒幫助,如果氣死對他有幫助,那我們氣死還值得。因為我氣死了,幫助你提升,那也值得。氣死了,對他也沒幫助,那又何必!那就不要氣了。不要氣了,怎麼樣?隨他去。這個叫隨緣。他能夠接受、他能夠回頭,那很好;不能接受,那就要隨緣。隨緣就自在,不然怎麼自在?

  所以,昨天大陸有個同修,跟我要一個「止語的好處」,我就找我們弘化網,以前記錄深圳黃忠昌居士,他念了兩年十個月往生了。在向館長她那個圖書館念佛,念《無量壽經》、念佛。他聽我們老和尚講經說,念三年就往生了,他去做實驗,是不是三年能往生?他經也真有聽進去。在那個地方,進去念佛都要止語,但是進去念佛那些人都是老菩薩,老人家幾十年一身的習氣,那不好改。你雖然規定,但是他的習氣是這樣,關房間的門、關廁所的門,很大聲,上廁所也沒有沖水。剛開始他生煩惱,後來畢竟他能夠提起觀照,他在這樣的環境閉關,但是這些種種的考驗,他真的能夠心平氣和。所以他那一篇,也很值得大家參考。你不要開口去講人家、去罵人家,止語,不能講。不能講,他也要心能擺得平。你不是嘴巴不能講,你氣在心裡,悶燒鍋,那更厲害。悶燒鍋,悶到最後就爆炸,那更嚴重,不如去罵一罵,他還舒服一點,讓他發洩發洩。所以這些功夫也要搞清楚,不然你用功用得不對路,到最後著魔、發狂,問題一大堆。所以真能看破、放下了,看破、放下就在我們生活當中這些人事物。現在我們的確也要看破放下,隨緣。現在環境就這樣,佛菩薩來也沒辦法,我們又能怎麼樣?我們只能學看破放下,修自己。修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修清淨平等覺。

  持此義,我們能夠保持這個義理常常在心中,來面對我們生活上的人事物,方方面面。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夠胸襟曠達。所以古人也常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聖賢教人禮讓、忍讓、謙讓,要讓。讓就和平了,就平了;兩方面都不讓,那就要爭。爭就是競爭,競爭升級就鬥爭,鬥爭升級就戰爭,我們老和尚常常講的。我們現在看整個世界不都是競爭、鬥爭、戰爭嗎?現在就是這一套,沒有提倡讓。讓我就吃虧了,怎麼可以?他佔便宜了,我不能接受,那就要爭了。實在講爭是兩敗俱傷,懂得讓的人有福了;爭的人沒有福,只是會製造災禍。這個講我們內心修行,「不惹煩惱,而得自在」,學《金剛般若》有這個效果。如果我們有這個效果,就可以說明我們學這個有受用了。

  『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不惹煩惱,而得自在,也不是話亂講、行為亂做,不是這樣。要懂得禮,懂得言語,「謹言慎行」,慎就是謹慎。謹言慎行,就是我們的言語跟行為要謹慎。謹言慎行就涵蓋我們整個生活,我們平常生活不都是要講話嗎?言語,包括文字,要謹慎。行為,你做事,做任何事情都是行,身的行為也要謹慎,包括我們整個生活,生活起居各方面。

  「子之所慎,齊、戰、疾。」夫子三慎:齋、戰、疾。夫子就是孔老夫子。子之所慎,孔子他之所謹慎的就是齋,齋就是齋戒,他很謹慎。齋戒,以前祭祀,主祭的,當主祭要齋戒三天。我們佛門有八關齋戒。這個齋是齋心,就是讓這個心清淨,身心清淨。所以以前皇帝如果祭太廟,祭拜祖先也要齋戒,齋戒三天。皇帝平常吃得都很好,有一百道菜,睡的地方都很好。如果齋戒這個三天,不能睡在平常睡的床鋪,不能睡得舒舒服服,要睡齋宮。宮殿的宮,齋宮。齋宮,你不要想像很華麗的宮殿,大概我們的草蓆那些,很簡單的一個床鋪,不能睡得太舒服,那叫齋宮。吃飯,不能去想好吃的,那叫變食。變食不是說我們現在蒙山施食那個變食,變食是改變平常的飲食。平常吃一百道菜,平常吃得很好,那你齋戒這三天不能吃很好,要改變平常的飲食,要吃得比較粗糙一點,不是很好吃的,五穀雜糧這一類,讓這個心不起貪。身心不起貪,那才清淨,叫做齋,這樣去祭祀就有感應了。戰就是戰爭,夫子對戰爭很謹慎。所以孔子說,我祭則得福,我戰則克。他說我祭祀我就得福報,因為我如理如法持齋戒祭祀,祖先就會降福給我;戰爭,他必定會打勝,因為他很謹慎、他有規畫。不是像子路,子路是孔子弟子當中,軍事家,很勇猛,他可以一個人抵一萬個人。子路有一天跟孔子講:夫子,如果我領軍隊的時候,要不要跟我?他這麼勇敢。孔子說,「暴虎馮河」,我不會跟他的。你那個是匹夫之勇,你去打,你未必會打勝仗,打仗不是開玩笑的。那一天我在網路上看,日本也有人要報名去烏克蘭參加打仗,台灣也有人要報名,但政府不允許。報名去就是像子路,暴虎馮河。你沒有什麼規畫,憑你一股的勇氣去打,你這樣能打勝仗嗎?只是憑個匹夫之勇,意氣用事去打,那不行的。所以要有理性,人沒有學傳統文化,沒有學佛法,不明理,看到那些新聞報導,衝動,他就要去。去怎麼打?打游擊戰,發一個槍給你,自己去打。這些人去,平常沒有在配合、沒有訓練,那是什麼?烏合之眾。大家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我小時候很喜歡看三國演義,那些烏合之眾看起來人很多,但是一打就會被打散掉了,打敗了,因為他是烏合之眾,他沒有辦法發揮他的戰力。所以慎,你看夫子說戰爭要謹慎,那不是開玩笑的。你要規畫,你的戰術、戰略,你要怎麼戰,這個都是要有詳細規畫的。像諸葛亮(孔明),就很會打仗,韓信也很會打仗。疾就是疾病,夫子對生病他很謹慎。所以李老師講,生病不要亂吃藥,藥死不如病死,生病死了,比吃藥死了好。他說以前的醫生是一藥而癒,就是一服藥下去病就好了;現在的醫生是一藥而獄,獄是監獄的獄,你一吃,吃得沒完沒了。所以不能病急亂投醫。

  我們講這個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我們在生活上「亦知謹言慎行」。這是簡單幾個字,它裡面含攝很深廣的意義,我們要知道怎麼在生活當中去做?所以我們學傳統文化《群書治要》,李老師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學常禮就要學辦事,懂人情世故,這些都是說謹言慎行。你不學這些,我們也不懂得什麼叫謹言慎行,你沒有一個規範,你不懂。「不錯因果」。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隨便,統統可以,不是這樣的。你開車出去,紅燈可以亂闖嗎?空,我就開過去,不是這樣。「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你不能破壞世間相。所以「不錯因果」。像海賢老和尚,他是我們的模範,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就是說,到他那個道場,他的道場有他那個道場的規矩;你不來我不會怪你,你來了,你就要遵守我的規矩。道場它有個規矩,沒有規矩不就亂了嗎?就亂套了。來了,就要守我戒。後面又加一句,「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每個地方,都有他們的規矩。這個就是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入國問禁、入境問俗、入門問諱,那就是規矩,禮就是規矩。「入國問禁」,你到別的國家去,你要事先打聽一下,問一下,那個國家有什麼忌諱,去到那裡,不要去冒犯人家的禁忌。「入境問俗」,每個環境、每個地區,它的風俗民情、習慣、意識形態不一樣,你要問清楚。這個當中,你也要臨時看一些狀況,你自己去變通應用,這個也是要學習的。像以前出國旅行,你也要去學習一些,了解那邊的風俗民情,那些常識、注意事項,有一些旅行社都會來開個說明會。以前還沒有很多人出國,這些說明會都需要,後來是大家常常出國,都比較了解了。但是有時候說一說,沒有去過的人,還是需要提一提。所以我記得在二OO三年、二OO四年,澳洲淨宗學會,好像淨宗學院剛剛開始的時候,二十幾年前,我們台灣也很多道場組團去參加。有同修在布里斯本街上旅遊,在路上看到有個太太推著小孩子,洋娃娃,很可愛,然後去逗他玩,他的媽媽就很不高興。後來那邊的同修講,他們西洋人跟我們東方人不一樣,你去逗他,她不高興,除非你經過她同意。不然你沒有經過她同意,你覺得很好玩,他媽媽應該會很高興,在我們台灣可能他媽媽會高興,但現在也不一定。所以這個就是禮,你要了解一下,你不了解之前,不要輕舉妄動,不要隨便去做那些事情。謹言慎行,這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在《常禮舉要》。《常禮舉要》也是講一個綱領,我們還是要在每一條當中再深入去體會,我們才能夠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知道怎麼去做。進退應對,該辦不該辦(什麼事情該辦,什麼事情不該辦),該進還是該退,這個都是禮。懂得禮你就會辦事,不懂得禮,辦不了事情,愈辦愈糟糕。不錯因果,因果不是沒有。

  所以學禪、學般若,不是撥無因果,那就執著空了,那就更不得了。所以古大德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你執著空,像芥菜子那樣,那比執著有像須彌山那麼大還嚴重。所以寧願執有,也不可以執空。執空,撥無因果,沒有善惡報應,都空了,他就執著空了。其實空的意思他誤會了,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有;但是它體是空寂的,相是有,那個用是有,不是沒有。好像我們電視屏幕是空的,它能顯相,那個相就是有。有,有當體它是空的,空有不二。空是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空的意思是指這樣,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那個空,那就變成頑空了。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唐朝有一個印度的法師叫不空三藏,來中國翻譯很多佛經,不空三藏,就是他用這個不空,意思就是不要去執著空。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什麼事情都離不開因果。因果很複雜,也很多方面,也不是單方面。所以往往我們看到果,只是看一個片面的,實際上,過去李老師講,看事情,你最少要能看八個方面,八方面。實際上,八卦,八乘以八就六十四,六十四再一直乘一直乘,那就無量無邊了。所以你一樁事情,沒有辦法看八方面,你看不完整。好像看桌子,你不能只看一個角落,其他方面你看不到。所以凡事離不開因果。

  像現在世界這麼亂,新冠狀病毒現在還沒有解除,有些地區還是很嚴重。今天成德法師來,明天,他到山上給他父親做一個法會。我就問他,英國的疫情怎麼樣?他說,一天最少五萬,最多十五萬。相對來講,台灣還是最輕微的,在全世界來講,還是最輕微的。這個當然都有很多方面的因因果果,不是說片面(單方面的),那有很多方面的。而且現在病毒又會變種,它不是一種,一直在變。戰爭也有戰爭的因果,發動戰爭、引發戰爭,都有責任。發動戰爭的就是比較理虧,但是引發戰爭也有責任,你為什麼引起他來打你?以前打仗都是要師出有名,不能亂打。這個當中,我們學了佛,我看新聞跟一般人看的就不一樣。一般人看,他就比較片面的。所以我看新聞,也是根據佛法的原理,多方面的,聽聽他們分析合理不合理,然後對照經典,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比較完整的資訊,比較不會偏差太多。這個當中很多原因,戰爭主要的因,古大德講「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那是主要的因。現在你引發這個戰爭,因當中要有個緣,它才結那個果,沒有緣它也不會結果。因緣聚會,他的果報會現前,果現前就受報。緣有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增上緣外面的,自己本身有三種緣,外面加上一個增上緣。所以你看,任何事情離不開因緣果報,從歷史看,古今中外離不開因緣果報。因當中有緣才結果,所以你要改造命運,你因沒辦法改,因已經種下去了,是從緣上去改。你要得好的果報,你要加上善緣。你不能把惡緣一直加下去,惡緣就是跟惡因相應,它就結惡果。你不要造惡緣,你多造善緣,善緣跟善因相應,它就先結善果。惡緣你都不給它,它就不會結那個惡果。好像你種蒺藜,有刺的,種子種下去;種一個蘋果,種子種下去。你不要有刺的,那會傷人的,不要那個,那個不要,你就不要去培養它。你不要給它施肥,不要給它加水,不要給它陽光,不要給它照顧,用石子把它鋪在上面,輾來輾去,它有那個因,它永遠長不出來。你要的那個種子,你就多栽培它,給它肥料、給它水、給它空氣、給它陽光,好好照顧,它就結果,善果結了。你沒有惡緣,有惡因,它不結果。因為它有緣,它才會結那個果。好像你欠債,討債的你要碰到,他才能討。你沒有碰到他,雖然欠他錢,也沒辦法討。現在這個戰爭,我看就是有人製造那個緣引發:你來打、你來打。如果沒有那個緣,他還不會想去打,因為你對他沒有威脅,他不會去打。你對他有威脅,他感覺到有威脅,他就要去打。所以打的人有罪,你引起去打的人也有罪,也有責任。你不這麼做,他沒什麼理由去打你。所以一般人看,你看現在新聞報的,都片面的比較多。所以兩方面都要去看,兩方面。

  講因果要看《安士全書》,《安士全書》發明因果事理,可以說相當的詳盡,引經據典,還有歷史公案。《安士全書》講因果,我們學了也是會開智慧。印光大師講,深明因果,也能夠徹悟心性。因果是有,從有入空。漢朝劉邦寵愛他的愛妾,他要封他愛妾生的兒子為太子,當皇帝。我們一般看,對他愛妾很好。但是後來他死了,他的大老婆,他那個妾被她整得很慘,兒子也被她害死了。我們一般看,呂后太殘忍了,我們看是這樣,是不是?呂后太殘忍,最毒婦人心,怎麼這麼殘忍?把她的手腳都砍掉,眼睛挖掉,太殘忍。她兒子誓言報復。她兒子就是後來再投胎的文昌帝君,他十七世轉世。後來周安士居士他發明那個事理他說,呂后去整他的愛妾,呂后當然不對,太殘忍,當然她有果報。但是為什麼會引起她這麼做?劉邦太過分寵愛她。如果劉邦不要那麼寵愛她,她就不會去遭那個果報,那就是一個緣。所以我看了這個公案,舉一反三,現在烏克蘭被打,為什麼會去打他?現在你去看新聞報導,只是譴責俄羅斯,沒有人會去譴責烏克蘭總統。所以看事情一般人就是這樣。其實兩方面都有責任,當然去打人是不對,發動戰爭要下地獄的。而且戰爭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弄得更複雜。但是沒有學中國傳統文化,他就不懂,他就會這麼幹。所以我們老和尚為什麼大聲疾呼,勸國際上都來學傳統文化?這個很關鍵,你有學跟沒有學,那差很大。而且處在高位的人,他一個政策下去,錯誤的政策下去,生靈塗炭,那都有果報的。你看,引發戰爭就要下地獄。所以「不錯因果」,這裡講很簡單的,不錯因果,不錯落因果,「而無罣礙矣」,那就沒有罣礙了。這個也是要學習。所以空有,就是《金剛經》講的持戒、修福,你先把著空這方面堵死,然後你在有這方面不要去著相,二邊同時就離了。好,我們再翻到七十八頁,第一行,第十九:

  【十九、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隨遇而安。】

  『持此義』,「此義」,跟前面都是一樣的,跟前面一樣是金剛般若,所以這個智慧很重要,『處世』。我們處在這個世間,我們明白這些般若的道理,『則知萬事皆空』,真的是過眼雲煙。大家想一想,「萬事皆空」。我們還是要引用《金剛經》最後面那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像作夢一樣,夢幻泡影;如露如電,剎那不停。它的本體是空的,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它起大風大浪,『與我何干』。我們現在處在這個世界,真的是大風大浪。大風大浪,我們的自性,如如不動。你再起什麼大浪,自性它還是不變的。所以在生死海當中,「驪珠獨耀於滄海」。我們在生死六道輪迴裡面,我們常常念中峰國師的《三時繫念》,「驪珠獨耀於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於中天」。你覺悟了,迷了,自性都一樣,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亦知人情世態』。萬事皆空,不是說你什麼都不知道。我們剛才跟大家講的這些,就是「人情世態」,我們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整個世界,離不開人情世態。所以『紛紜往復』,「紛紜往復」就是來來往往,紛紛紜紜,沸沸騰騰。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現在不看新聞,好像我們什麼事都沒有。但是也要知道人情世態,紛紜往復。『安危苦樂』,安定還是危險,受苦還是受樂,『隨遇而安』。我們現在處在這個環境,就是要這種心態來處世。也有一句諺語說「居安思危」,你在安定的時候,也要有危機意識。所以「安危苦樂,隨遇而安」。要有危機意識,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這是以前我在當兵的時候,在外島,我們班長常常跟我們講的。我們隨時會打仗,隨時會打仗,我們就知道,我們心裡也很明白,意思就是說我們隨時會死。不就這個意思嗎?只是沒有說死而已。所以一直叫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最壞的打算就是去死,當時我想就是死。但是我去坐船的時候,我在基隆等船,中正公園有尊觀音菩薩,那個時候等了一個月(然後去路邊丟圓圈,得到一尊觀音菩薩,小小的),都念觀音菩薩,一路念觀音,信了佛(那時候我已經信佛了),心裡有個依靠。《無量壽經》,佛跟我們講,「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我們現在是處在很危險的一個環境。

  這個危險的環境,上個月有個同修說,他有預知夢,三月台灣會有大地震。今天晚上慧涓又給我講,昨天晚上她睡覺夢到大地震,好恐怖!我們台灣是地震帶,當然地震都有。那怎麼辦?我們也不曉得它什麼時候會發生?大概有個預測,總是沒有辦法預測像颱風那麼準。只有念佛、念菩薩,念佛、念觀音是我們現在能夠隨遇而安唯一的方法,念佛、念觀音。所以地震來,當然也是不好玩的。總之現在世界災難很多,這個是事實,所以我們還是隨遇而安,也沒地方逃。有時候一些突發性的災難,也沒有時間讓我們準備。但是我們在平常的時候,預備一些急難的用品,民生用品還是有需要準備,你平常也要準備一點。不然如果你一緊急,沒水、沒電了,那你怎麼活?也要學學野外求生的一些常識,這些大家也要明瞭。遇到有災難,天災人禍的時候,你怎麼生存下來。如果一下子被震死了,也好。萬一沒死,那才麻煩;沒死,你這些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個生活你都需要。你不準備怎麼活?所以我也跟雙溪講,要存一些預備的,糧也要存一些。到時候,如果有什麼狀況,到山上做法會的同修,可能就要支援大家。大家起碼有得吃、有得喝,所以我也是跟他們講。這個我們老和尚很早之前,他就未雨綢繆。古人講「未雨綢繆」,現在的術語叫做「超前部署」,其實超前部署就是未雨綢繆,他要用這個新的名詞。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你要買一點衛生紙那些,準備一點。超前部署,萬一緊急要用,我們才有得用。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必須離相,那這些相都不要了嗎?能去掉這個相嗎❓
🔹我們現在智慧為什麼不開❓
🔹為何我們業障怎麼懺也懺不完❓

金剛經講義節要—我見是無始病根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六集)  2022/3/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6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請示名持」。「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這段經文。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也學習到第十條。請大家翻開經本七十六頁,倒數第二行,我們從十一這一條看起。我將這段文念一遍:

  【十一、實相顯現時,唯一清淨。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跡。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這一條給我們講實相,實相就是本經要講的,要講這個實相。『實相顯現時』,實相顯現的時候,『唯一清淨』。唯一清淨是不可思議,我們說不上來,也想像不到。如果我們動個念頭去想,愈想就愈遠了,也說不上來,這個是要去悟。《般若經》講,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所以我們不能夠執著在文字相當中。在《大乘起信論》講,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也就是平常佛門裡面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但是禪宗,教下,大乘講到究竟處就是不可思議,我們修淨土也是一樣。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實相就是事實真相,宇宙人生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你說不上來,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念《彌陀經》,都會念到「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不可思、不可議,不可思,不能用我們的心思去想像、去思惟,思惟你達不到;議是言語議論,你也講不到。不可思議,現在我們學經教,又有文字、又有言說,似乎也要有思議,這是一個前方便,像指路牌一樣。指路牌,你不能把那個指路牌當作目的地,你要循著它指示的方向往前走,那才是目的地。不能看到那個牌子就以為到了,那就是目的地,那就錯了。好像台北要到高雄,你上了高速公路,它有個箭頭指著往南是高雄。你不能看到那個牌子就以為是高雄了,那不是,你要往前直走,走到底才是目的。所以不但是禪宗,其實教下也是一樣,要體會言外之音。我們念開經偈,「願解如來真實義」。透過語言文字這個工具,我們要去悟入它的言外之音;是要去悟,你不能執著在名字相上面,那就不對了。「實相顯現時」,我們見到實相了,實相是什麼?「唯一清淨」,真的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我們要講,依照《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大師他開悟,有一句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是他在作偈頌的時候,他作的一首偈。神秀大師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這個有相。有相,實在講我們現前的境界用得上的大概是神秀這首偈,我們這個心要保持不要讓它惹塵埃。對我們現前來講,我們一般人都用得上,就是防止污染,神秀這首偈是防止污染。六祖他講是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是本來它就清淨的。所以六祖的境界,跟神秀的境界就不一樣。六祖他講的,跟《金剛經》講的一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是清淨的,哪有塵埃?那我們現在看到塵埃可多了,為什麼?因為我們迷了,不覺。你一覺過來,原來實相就在眼前,唯一清淨,沒有不清淨的。這是實相顯現時。

  『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跡』。信心兩個字,也是一個文字相。經典(經教),這些文字相;講出來就言說相;我們去思惟、去想像,叫心緣相。離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你去悟,這樣才能開悟。你不能執著在相上面,執著在相上面不能開悟。不執著相,大家也不能誤會,不執著相,那這些不要了,不是那個意思,不要了,你還是著相。你執著是執著法相,有這個法;你說不要了,那是執著非法。現在是教我們,你不要執著那個相,那個相不妨礙。相它沒有妨礙,你不執著。你可以用言語文字,使用這些工具,不執著這個相,這樣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不能誤會,不要文字相,統統丟掉。丟掉,你還是著相,你著非法相,執著空了。所以「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跡」,這個也沒有痕跡。

  『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這個是開悟了,實相顯現。禪宗的開悟,教下的大開圓解,密宗的最高境界,也是跟禪宗一樣,大徹大悟了。在一般通途的教法,就是悟後起修,禪宗講大徹大悟,叫見道位。什麼叫見道?你見到實相了。接下來不是沒事了,要修道。所以禪宗講悟後起修,悟了之後才能修。見道就好像我們見到路了,我們認識路,知道怎麼走了,你要上高速公路,知道怎麼上去。已經上去了,見道了;見道之後,你要上去走,走就是修道。所以見道他才修道,見道位就是大徹大悟。如果沒有見道,他也沒辦法修。所以每個法門它的方法都有不同,理論方法。禪宗它是頓教,頓;教下有頓、有漸,也有圓頓。宗門,它就是唯一的頓法,沒有其他的,教就很多了。這是講我們的真如自性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我們的本性。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若明佛理,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以及種種莊嚴之事。故不可斷滅其相,而曰「是名」也。】

  『若明佛理』,明佛理非常重要,明佛理就是明瞭佛法的道理。佛法的道理,淺深廣狹不同,佛法的道理可以說層次也很多。如果講到究竟,實在講是無量無邊,有大乘、有小乘、有人天乘、有一乘佛法,你看三藏十二部,那一部《大藏經》。「若明佛理」,這裡講的若明佛理是以《金剛經》為標準,以大乘經為標準。《金剛般若》通一切大乘經典,這個就不是小乘,是大乘,特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這個佛理,般若的道理,如果你明瞭了,我們現在的明瞭是屬於解。這個解就是我們透過文字言說,我們用意識心去思惟,我們現在的境界是這樣。我們透過這個,也明瞭這個道理,這叫解。悟,深入了,悟比解要深。我們初步從解,再悟,就叫解悟。解悟,有小悟,小悟累積就成大悟,大悟再累積就大徹大悟,那就見道位。見道然後修道,但是這個也不一定,有的人見道修道他同時的,頓悟他就頓證了,這樣的人也是有。像六祖那樣是頓悟頓證,悟同時他就證入了。一般頓悟之後他要修,所以《圓覺經》講得比較詳細,有頓悟頓修、頓悟漸修的,它就分很多種,各人根器不一樣。「若明佛法」這一句,根據下面講的這個道理,這是大乘的教理。

  『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隨拈一法」,就是說你隨便拿一樣東西。隨便拿一樣東西,「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任何一樣東西,它都是平等的。我們知道佛法講到最究竟是平等,佛法講的,我們現前這些人事物,這一切都是平等的。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看到太陽光。太陽光,每間房子如果有空隙,陽光都會照射進來。三千年前、三萬年前,太陽光是這樣,三萬年以後,太陽光還是這樣。現在陽光,你每間房子如果有空隙,它都能照射進來。每一個地方的陽光,跟全體的陽光,它是不是平等的?你不能說這邊的陽光跟那一間的陽光不一樣,一樣的,一樣都是陽光。古時候的陽光,跟現在的陽光一樣;將來的陽光,跟現在也是一樣,一樣不都平等了嗎?還有個例子,我們現在剛剛過年,今天是正月三十,我們大家每個人都增加一歲了。增加一歲,同時大家都增加一歲,同時的。沒有說,哪一個人先增加,哪一個人慢一點增加,沒有,是不是?大家同步的增加一歲。那也不是說,這一歲很多人去分,也沒有,沒有。大家去思考這個問題,是不是大家都一樣?一樣,那不就平等嗎?「窮其究竟,歸於平等」,都是平等的。實際上,你隨便拈一法,像我們上一炷香。我們常常在做法會,都會唱爐香讚,我們在這邊點一炷香,「諸佛海會悉遙聞」。我們這個香,這麼一點點,諸佛海會能聞到嗎?如果你明瞭這個佛理,真的是諸佛海會悉遙聞。你這邊點一炷香,它是這個相。這是一個相,相它有差別,但是相從哪裡來?它有一個體,它才能現那個相。體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萬事萬物,你隨便拿一樣東西,那不都是全體嗎?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我們這邊燃一炷香,爐香乍熱,諸佛海會悉遙聞。你明瞭這個佛理,你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隨拈一法,它都是究竟平等的。香,我們在這裡點,它是盡虛空遍法界。因為這是相,相是從那個性(性體)所生出來的。相有差別,有大有小,千差萬別,但是體是平等的,所以歸到究竟,都平等了。比如說,我們再用海水來比喻,你看海水,如果有風浪海會起水泡,水泡很多,有大有小。你看,那相不平等,有的大,有的小,不平等,又那麼多。但是水泡破了,不都是歸於海水嗎?歸於海水都平等。但是當水泡起來的時候,它還是海水,它的體是海水,那個泡是相。看那個相是不平等,實際上看它的整體,它是平等的。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去理解。

  『是知佛法,無淺非深』,你也不能說它淺,也不能說它很深,因為它『深亦可淺』,淺也可深,『直無淺深次第可說』。淺深次第還是一個差別相,反正你講出來,就是相對的。一個差別的,相對的出現了,那就不一樣了。這些差別,它的本體都是一個,都是從這個性體出來的。我們再用電視的屏幕,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大乘經典常常用這個比喻,比喻屏幕是本體。電視節目,電腦節目,那可多了,形形色色。現在那個節目內容可多了,真的是千差萬別,那些相都不一樣。不一樣,有差別,不平等,但是它從哪裡出來的?從那個屏幕出來。屏幕,不是同一個屏幕嗎?屏幕沒有差別。所以在這個差別相當中,它的體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就歸於平等,也沒有淺深次第可以說了。

  『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重點在這一句,你不要去取、不要去執著那個相。你要把那個相當作真的,那就錯了。那個相叫做什麼?叫妄相,那不是真的,是虛妄相。「曰則非」,非,就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你不要去執著有這些相,所以說則非,佛就是破除我們去取著這個相。但是我們凡夫總是會取著這些相,為什麼?因為誤認相是真的,他只看到相,沒有看到它的體。好像大海,只看到那個水泡,沒有看到大海。水泡是虛妄相,海才是它的本體。所以佛就用則非,教我們不要去取著那個相。

  『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但是要接引眾生,要啟導他能夠提升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所以佛也有講次第,也有講圓頓,也有講無修無證。我們一般的眾生聽到事實真相,我們無法理解。無法理解,有很多人也就不能接受,他就不能接受。如果你給他講有淺深次第,他覺得這樣比較合理,應該是這樣的。好像爬樓梯,你要爬第一階、第二階,這樣爬上來,才會到樓上來。你給他講沒有次第,一下子可以上來,他搞不懂,他不能理解。我們常常用坐電梯跟爬樓梯來比喻,坐電梯,一下就上來了;爬樓梯,一階一階的爬。實際上,坐電梯快速,我們把它比喻作圓頓佛法,頓就是快,很快就到達了。爬樓梯比喻作漸修的佛法,漸次的佛法。其實圓頓當中也有次第,電梯上來,他還是經過每一階、每一層,只是他快速。你用爬的,那就是比較慢,比較辛苦。所以佛說法,也是需要有一些善巧方便,啟導眾生他提升進步。所以佛講這些淺深次第,也是善巧方便。『以及種種莊嚴之事』。這樣能夠引導眾生他向上提升,這也就是說勸勉,勸導眾生、勉勵眾生能夠向上來修學。

  『故不可斷滅其相』,所以這些相你也不可以去斷滅,『而曰是名也。』不可斷滅其相,就是講什麼?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善惡因果,講因果。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雖然是虛妄相,但是他有因果。所以不要執著相,也不能執著非相,二邊都不執著,這個就是般若正智。所以佛講經,則非、是名,則非就是否定,是名又是肯定的。所以在這個當中,我們去悟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執著有,也不能執著空。聽到佛講,這個些相都是虛妄的,那就著空了,這個不對。相是虛妄,但是因果是有。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就是相,萬法皆空,講它的本體是空的,好像螢幕是空的。相千差萬別,那些節目,那些不空。幻相,它還是有幻相,不是沒有。所以你也不能去斷滅那個幻相。你只要知道它是幻相,你不要去執著它,這樣就對了。主要是叫我們不著相,不是叫我們去滅相,去去掉那個相,那你又著了一個非法相。我們再看第十三條:

  【十三、「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無有定法』這四個字,『通貫一切』。我們要是開悟,那你就很活潑了;如果不開悟,那就很呆板。「無有定法」,沒有一個定法。「無有定法」這四個字,「通貫一切」。無有定法這個意思,我們要深入去體會。我們說無有定法,法統統是不一定的,你認為統統是不一定,不一定還是一個定法,你把它定在不一定。所以無有定法,有時候是一定的,有時候是不一定,這個才無有定法。比如說,佛說的次第,你在修學的階段,次第是這樣的。但是對那個人,根器不一樣,講的又不一樣。這是應機說法,所以沒有定法。「無有定法」這四個字,也就是應機說法的意思。哪個法門,佛說哪個法適合我們,我們的程度來修學能夠理解,我們能夠用得上力的,佛就給我們說什麼法。每個人根器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一定的法。就像我們去買鞋子,能夠每一個人的鞋子都一樣大嗎?不可能吧!每一個人腳大小不一樣,所以去買鞋子,買幾號的,你能穿幾號的,那就不一定。他就不能定一個統一的標準,統統要穿哪一號的,那就變成定法了。所以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也就是說無有定法,不要執著。所以無有定法四個字,通貫一切。世出世間法,實在講無有定法。

  『會得此義,頭頭是道』。如果你能夠體會這個義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薦得少許』,如果你能夠體會不要說很多,體會一點點,那就『活潑潑地』,就很活潑了。所以過去,早年我們淨老和尚宣講大乘經典,常常講,學佛就是學得活活潑潑的。學得活活潑潑的,就能活用了。我們老和尚他也在生活上表演,做給我們看。比如說講經說法,在台灣、在大陸、在南洋、在香港、在歐美,他同樣講經說法,但是聽眾對象不一樣,那個地區環境不一樣,他的意識形態不一樣。所以你到任何一個地方,那些人事物都不一樣,要先去了解。所以在那邊對哪些對象、講哪些法,同樣一部經,講法不一樣。遇到老修,你要講深入的;遇到初學,你也可以講很淺,深入淺出。事情遇到什麼人、什麼環境,該怎麼做,那就很活潑了,你就知道怎麼去活用。所以『於深義趣,自能領會』。所以這個地方,佛法通世間法,一個道理。你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樣,也是這個原則。我們再看第十四:

  【十四、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

  因為事實是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你不可以執著真有,真有個法。也不可以執著說沒有法,如果執著有、執著無,那就偏到一邊去了,那就不是中道。不可執著有,也不可以執著無,『必須離相反照』。「必須離相」,就是說你心裡離名字相、文字相、心緣相,離相。「離相反照」,自心的本源,返照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它是如如不動的,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著外面這些相,這個心攀緣外面這些相。所以佛勸我們要離相,離相不是說你那個相統統不要了,不是;就是說你心裡面不要著相,不要去取著相,不是不要那個相,相沒有妨礙。好像我們看電視,節目那麼多,其實那個相是真的沒有妨礙我們。那現在妨礙我們的是什麼?我們去執著那個相。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他就叫我去做透明的貼紙,就是用《金剛經》的經文,做小小的圓形,大概這麼大,透明的,貼在電視機角落。那寫上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你在看電視也是在修行。所以會看電視的,他會開悟,這個也是一點不假。因為電視節目也是相,我們現在眼睛睜開,六根接觸六塵統統是相。你會看,你看電視真的也會開悟,你只要不去取著它那個相,你就開悟了。我們現在的問題,看了之後我們就著相了,心跟著它轉了。攀緣,沒有都攝六根,六根都往外攀緣,隨那個相轉,我們迷了,把自性都忘記了,迷在假相裡面。有苦有樂,悲歡離合,我們心跟著這個在轉,著相。如果你不著相,如如不動,那相沒有障礙。《華嚴經》講,「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所以「必須離相反照」,這個反就是反過來。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他是教我們「都攝六根」,都攝六根是什麼?放下,你不要去執著。觀音菩薩他是用耳根,「反聞聞自性」。反,你不要向外去攀緣,你要回頭,反過來。回頭是岸,回頭返照,往內心去照。『庶幾證入也。』「庶幾」,就是你就有機會證悟了。用功要會用功。我們再看第十五:

  【十五、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相何可滅。】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講義》給我們講,『相即性體之用』。我們看到這所有的現相,我們現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身體接觸到的(六根接觸六塵)統統是相,這些現相,「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佛法講的宇宙人生,精神、物質統統歸納,就體相用。一個本體,我們自性是本體。本體,它會現相,現相就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功用。好像茶杯,它有用,它是一個相,但是它能裝水。這個能裝水,可以喝水,這個就是它的用。毛巾,這是一個相,它可以擦臉,它的作用。這是一個相,這相從哪裡來?從本體來的。本體在哪裡?到處都是。體是什麼?空的。因為空它才能現有,所以空有不二。所以「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有這個體,必有它的作用。

  『性相一如,相何可滅』。性跟相是一如,相怎麼可以去滅?因為那個相是從性出來的,沒有性,那也不會有相了。所以,你從相當中去看性,不是離開那個相,另外去找性,不是,性是在相當中。古大德是用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到銀樓去參觀,銀樓賣黃金。黃金它可以打造很多種不同的相,比如說,你一兩黃金,或者是一斤的黃金,你可以造一尊佛像,你也可以打造一條狗,或者去打造一棵白菜,那是相。你說這個相我不要,我要黃金。黃金是體,你不要那個相,黃金也沒有。黃金在哪裡?就在那個相裡面,那個相就是黃金。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古大德用這個比喻。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舉一反三,任何一樁事情也都是同樣一個道理。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是金比喻我們的真如理體,我們的本體、我們的性體,這個是金。我們現在看到這些萬事萬物,這麼多東西,這叫器,這個太多了,無量無邊。無量無邊這些相,從哪裡來?從性體來的。所以「性相一如」,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你怎麼可以去滅那個相?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則知欲見本性,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

  明白性相一如的道理,『則知欲見本性』。「則知」,就知道,你就知道我們要見到自己的本性,『必應離名絕相』,那就必定應該要離開這些名相。所謂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這些相,離這個相。離相,『破其我見』。我們為什麼會我執?我執是從我見來的。我見,這個見有決定、堅固的作用。佛法講正見,我們世間講見解。有正知正見,邪知邪見,那個見也是很多,見也是層次很多。我們凡夫叫執實見,執著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可以看到的、我可以聽到的、我可以接觸到的、我可以得到的,我們眼前看到這些,這是真的,這是真實的,這個叫執實見,執著這個是真實的。執著這個真實,就著相了,就是我認為這個是真的。所以這個見它有堅固、有決斷的作用在。我覺得我的見解(我看到的)就是這樣,沒錯,這是真的。他就執著這個,執實見,執著這些都是真實的。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真實就產生我見了。我愛、我貪、我瞋,這個當中分別執著就起來了,著相(人我相)了。你執著這個我,對面有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我,你執著這個相了,對面人,我跟人就對立,相對的,對立起來了。我要爭取,他也執著我,也要爭取,兩個就打架了,著相了。有很多人就是眾生相,有我有人,人不只一個,很多,包括一切眾生,就有眾生相。這些相真有,真有,這個執著的心不斷,叫壽者相。念念不斷,從來沒有中斷過,叫壽者相。連續不斷的執著,這個叫壽者相。四相其實都是從我相出來,我相是從我見出來的,所以離相才能破我見。一部《金剛經》講的就是破四相、破四見,前半部破四相;後半部深入了,破四見。四見四相,我見我相它是根本,後面三個都是從我所發展出來。

  『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我見,執著我的見解,你不排除,你分別心就生出來了。分別心生出來就自私自利了,我為了我。我的利益、我的國家,現在全世界的人類不都是為了這個在爭嗎?互不相讓,天下大亂。所以「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你起心動念了,就執著那個相了。我們再看第十六:

  【十六、「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

  我們先看這一段。『我見』,執著我的見解,這個見是堅固的,決斷、堅固,決定是這樣,它很堅固。我們眾生都有我見、我相,我相從我見所生的。『我見是無始病根』,「無始病根」,是無始劫以來的病根。這個病根什麼時候開始?沒有,沒有開始,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無始,這個病根無始。無始,我們要了解它的一個定義,就是沒有一個開始。沒有開始是什麼時候?這個病根什麼時候?就當下這一念迷了。我們現前這一念,這一念迷了,你就著了相,我見、我相統統出來了。一念不覺,我們起心動念,無明不覺生三細,無明就是你一念不覺。什麼時候一念不覺?現在,但是說現在,現在就過去了。所以《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所以它是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就是現前當下。所以現在很多人講當下,會講,但什麼叫當下他也搞不懂。當下是什麼?當下統統是妄念。當下這一念迷,你就念念迷了;你這一念覺悟過來,你都念念覺了。大乘經、禪宗講的,就是講到這個。所以成佛,你一念覺悟過來,你就成佛了;一念迷了,你就是眾生,就這樣。覺跟迷是同一個心,同樣那個心,沒有兩個。這個心,你一覺悟過來,你就念念覺了。所以無始,跟過去、跟未來,都沒有關係。當前你這一念迷了,著相了,那就產生我見。「我見是無始病根」,所以我們要理解什麼叫無始,你才能夠解如來真實義。我們眾生總是執著有一個始終,有一個開始。開始、終了是什麼?就是我們虛妄的分別執著,那是虛妄的分別執著。事實真相是什麼?就是無始。所以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白文給我們講,「只因最初不覺」。「只因最初不覺」,以前我念到這一句最初不覺,最初是什麼時候?想來想去,哪一年、哪一月?剛開始(最初),哪一年、哪一月開始不覺的?後來才明白,原來什麼叫最初?你現在就是最初,現在。你當前這一念,你這一念迷,這一念就是不覺了;覺也是當前這一念。這個是無始病根。

  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必」就是說你必定要,應當依照佛所說的理論方法,我們「返觀內照」。不要去著外面的相,看到外面的相就回頭,回頭是岸,「返觀內照」,照自心。『息攀緣妄想』,就是止息攀緣妄想。我們念佛人,依照這個理論原則,就用念佛的方法,也是返觀內照。不管你看到什麼境界,順境逆境都念「阿彌陀佛」,你內心都是阿彌陀佛這一念,不要去攀緣外面的相。你去攀緣,順境的,起歡喜心,生貪,想要得到它,那個就攀緣了,那著相了。遇到不順心的,瞋恚、厭惡,生煩惱,貪瞋痴都起來了。這個就是我們要趕快念佛,讓這個心回歸到平等。就是用念佛來代替這些妄念,用這個方法,淨土是用這個方法。禪宗,他們有觀心、有參話頭;教下有修止觀。《金剛經》講的也是修止觀的方法,觀照的方法。念佛也是觀照,也是觀,你看念佛十六觀。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我們是用這個方法來「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就是止息我們攀緣妄想。我們再看下面:

  【遵依儀軌、持戒、懺悔、布施等,求消業障,開發本智。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我們要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我們也要『遵依儀軌』。「儀軌」,比如我們做法會、做早晚課,這個儀軌有很多種,每個宗派也都有它的儀軌。再來就是『持戒』,「戒」,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戒律的精神。所以我在山東海島金山寺,也跟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同學學習了一遍《五戒相經箋要》,講得比較詳細一點。這個也可以給要受五戒的同修做參考,現在網路上都可以點播,可以去點播、去搜尋。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個也是戒。三皈、五戒,出家人再加個《沙彌律儀》,這出家人的《弟子規》,這些要去受持。照這個戒去受持,這個叫持戒。持戒也要學戒,所以戒也是要講解。你真正的理解,那才能在生活當中知道怎麼去持,怎麼做。不然不懂得是持戒,還是犯戒?開遮持犯也都搞不清楚。去受戒,有這個名義,但是到底是不是在持戒,有沒有犯戒?什麼時候要開?開戒就不叫犯戒,犯戒就是違犯了。開遮持犯,一個五戒,我們都最少要學個半年。學一條,去持一條,這樣是比較務實。不要受了很多戒,那是要在人家面前,我受菩薩戒了,我是菩薩,你們統統是凡夫,那是有名無實,那不是真的菩薩。《金剛經》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還有四相,你就不是真的菩薩,你是在學菩薩。所以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每一次星期天共修念佛,那些受菩薩戒的菩薩他就比較慢來,有一些沒有受戒的菩薩,他比較早來,只有穿海青,早來就先排在前面。受菩薩戒的菩薩就比較慢,比較早來的菩薩都要被請下來,後來沒有受菩薩戒的菩薩就抗議,去給館長抗議,他說那些受了菩薩戒的菩薩,他們又不早一點來排隊,我們比較早來,排在前面,他們比較晚來,我們就要讓給他,我們就要排到後面去,他們心不平。後來館長說,不管有沒有受戒,統統不要搭衣,統統穿海青。後來到我們現在,我們延襲這個儀規,大家統統穿海青。所以過去也有這樣的一個問題。所以持戒,我們要重實質,不要重形式。

  所以五戒,他也可以一條一條受,五戒是小乘戒。小乘戒,你如果不能持這個戒,可以捨戒,你能夠持的時候再去受。現在最方便的,五戒,學一條去受一條。還有八關齋戒,這個也比較方便。八關齋戒,弘一大師在《演講錄》裡面講,不但這個是佛為在家人定一天出家人的生活,二十四小時,是為在家人定的,但是出家人也可以受這個戒,受這個戒叫增益戒(因為沙彌戒本身就有八關齋戒),叫增益戒。實在講,現在出家人也真的要受八關齋戒,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比較容易受持。這是講小乘戒。八關齋戒就是一天一夜,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你受完之後,持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時間到了,它這個戒就自動解除了,就解除了,如果你要再持要重新受。你要每一天持,就要每天受,因為它的時效只有二十四小時。所以不能說你受一次就持很多天,那不行,二十四小時到了,那個戒體就自動解除了,跟其他的戒不同。五戒,可以受一條、二條,受一條、二條,叫少分戒;受三條、四條,叫多分戒;五條全部受,叫滿分戒。我們現在講一句真話,現在這個時代你能受五戒,那是現代的聖人了。我們現在說一句老實話,我們連五戒(開遮持犯)怎麼持都不懂。我是在金山寺,在那邊做百七繫念,有時間,一個星期跟大家講一次,講了四十幾集,才知道這一個五戒就不容易了,我們都搞不懂。你講那麼高層次的戒,實在講受個名義而已,沒有實質。所以我們學習要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還是要重實質,不要去重那個形式。好像受了很多戒,排班排在前面,老資格,戒臘高。現在我都不敢跟人家比戒臘,以前早年我們老和尚在圖書館就給我們開示,他說戒臘高,罪業深。戒臘愈高,罪業愈深,所以現在統統不敢講戒臘。所以持戒,這個也是我們要好好來學,我們要務實來學。最實際的,還是學三個根,這三個根學好了,你要持個五戒十善就不難。

  下面講『懺悔』,「懺悔」是很重要的。實在講我們從凡夫到成佛修的無非是懺悔,懺悔業障。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四願,懺悔業障。懺悔也要學,我是看了《占察善惡業報經》蕅益大師的疏,還有學了《五戒相經》,才知道懺悔,實在講我們沒有學習還是搞不懂。懺悔它也分層次的,第一個就是作法懺,第二個取相懺,第三個無生懺,這個過去也跟大家講過。作法懺就是發露懺悔,在佛前、在師長大眾前發露懺悔。作法懺屬於小乘的懺,但作法懺它有分可悔、不可悔。像五戒、沙彌戒、小乘戒,它有分可悔、不可悔。可悔就是可以接受懺悔,不可悔就不能接受懺悔。比如說,殺生,你殺牛是中可悔,你殺螞蟻是下可悔。殺牛就罪比較重,殺螞蟻罪輕一點,這個可以接受懺悔。但是你去殺人就不可悔,不接受懺悔,戒體破了,不能再受戒了。像現在墮胎的,在《五戒相經》講,有一個星期,你故意把他墮掉,那就犯殺人罪了,那就不通懺悔。你在大眾面前、在佛菩薩面前發露、哭,這個也不行。必須大乘,依照大乘經論的理論方法去修懺悔,修懺悔法,修到有瑞相,像《梵網經》講瑞相。《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講,夢到佛菩薩、聞到異香,或夢見飛步太虛。《了凡四訓》講人很輕安,煩惱輕,智慧長,瑞相現前,這個業就懺了,就可以受戒了。最高的是無生懺,《金剛經》講,這是最徹底究竟的懺悔,觀罪性空。「重罪若霜露」,我們造了很重的罪業,好像晚上的霜露;「慧日能消除」,慧日就是金剛般若,這個智慧現前,什麼罪也都沒有了,都懺除了。我們學《金剛經》,也是學持戒、修福、懺悔,還有修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

  『求消業障,開發本智』。我們現在智慧為什麼不開?是有業障障礙了。業障,我們念佛,經上講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天天念,一天念十萬聲,念到一段時間了,這個罪業是不是都消掉了?蕅益祖師講,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無量無邊,你念了,消了一小部分,還有很多。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地藏經》講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你只要起心動念就是業障。起心動念是什麼?就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一個,那是業的根。所以我們一直在消業障,又不斷的製造業障,不斷的加進來,不是說停止不造了,前面那個把它消掉就沒有了。我們是一面消,一面又在製造,是這樣的,所以怎麼懺也懺不完。所以你沒有真正悟入自性,這個懺不完。一般法門都是要這樣修。淨土的特色就是帶業往生,過去有人說要消業往生,如果消業往生,我看我們沒有一個人有指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過去有人講,不能帶業,要消業。所以過去也有人去找我們老和尚,美國一個老同修,是台大晨曦社的創辦人。他到美國去,就聽人家講,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消業,我業障這麼重都沒消,那怎麼往生?心裡就很慌了,念佛念了幾十年,現在聽這麼說,不曉得該怎麼辦?所以我們老和尚到了美國,這個老同修就問他這個問題了。我們老和尚說:我們去吃飯吧!吃飯再說,不要慌。我們老和尚跟他講,如果消業才能往生,不去也罷,大概只有佛一個人,佛業障才消光。等覺菩薩都不行,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還是業。你看十大願王普賢菩薩代表等覺菩薩,他還要懺悔業障,那他也不能往生。所以如果是這樣,那極樂世界孤伶伶的只有阿彌陀佛一個。我們老和尚講得也很幽默說,那不去也罷。普賢菩薩都不能去了,我們就不用去了。所以帶業,特色在帶業。帶業是怎麼修?信願。關鍵在信願,你要發願,你要真相信,真願意去。念佛功夫差一點,品位低一點,都可以去,關鍵你願不願意去。這個要自己了,發願,佛只能勸我們,他不能代替我們發願。他只能勸,勸信、勸願、勸行,信願行三資糧。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淺深。我們要好好記住。如果我們沒有帶業往生這一條,我們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沒指望了。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那什麼業障都沒有了。「開發本智」。

  『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我們現在還在這個世界,我們盡量修,功夫你修得愈高,將來往生品位就愈高。也是要鼓勵大家提升,前面講要接引眾生,啟導進步。總是我們要向上提升。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第十七,我們下星期再來一起學習。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我們一般講,業障就是什麼❓
🔹修行什麼情況叫功夫不得力❓
🔹信願行,我有沒有信?如何知道是不是真信❓
🔹為何有人念佛念到出問題,應如何避免這種狀況❓

金剛經講義節要—信解行是一而三,三而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五集)  2022/2/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5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七十六頁。我們從第五行七這裡看起,第五行七,第七條。請看這個文,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七、剋實而論,若無功行,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

  今天我們從這一條看起。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前面第六條:「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就是信、解、行(修行)這三方面,不能一定說有一個次第,不能說一定要先信,然後再解,然後再行,這個不一定,不能說一定的;「不能定說無次第」,也不能說都完全沒有次第。不能說有次第,也不能說沒有次第。這也就是說,「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信擺在第一個,也是必然的,如果你不相信佛法,你怎麼會來研究、來學習佛法。有一些人你跟他講,他根本就不相信,他不可能來接觸,不可能進一步去了解。所以有信心對佛法去研求,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態度。有這個心,有這個興趣,要去研求佛法。研求佛法,去研究、去求解。求理解,「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必就是必須要,明瞭得佛法真實之義,這個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因為你必定要明瞭佛法真實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才知道要怎麼去修行。這個是講「此有次第也。」這個就是講有次第,就先信,信了,進一步我去求解,真正理解之後,我在生活當中去實行、去落實,去行,這個就是有次第。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接上一次我們學的這一條,就接下來。

  『剋實而論,若無功行,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這一條就是講,不一定有前後的次第。前面說次第一定是這樣,一定是有這樣的,這個有次第。這一條說也不一定有次第。「剋實而論」,剋實而論就是說實在話。說實在話,「若無功行」。這個地方念行(橫),行就是有修行,用功,他有功夫了,我們一般講他功夫得力。這也是我們學佛的同修,真正想要修行的同修,大家很關心的一個事情。我們大家念佛,或者是修其他的法門,總是覺得我功夫不得力。什麼叫功夫不得力?實在講我們就伏不住煩惱,我們的貪瞋痴慢這個煩惱降伏不下來。這個煩惱必定先伏然後斷,伏也是斷,叫伏斷。真正斷叫滅斷,滅斷就沒有了。沒有功行,也就是說我們煩惱伏不住,有可能不但伏不住反而增長。這也是我們修行人(同修)當中,我們自己也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經驗,好像退步了。比以前退步,煩惱比以前要多、要嚴重,這個就退步了。這不但沒有進步,還退步。所以這個問題就是這裡講的。剋實而論就是說實在的話,如果我們用功沒有功夫,「若無功行」,就是說功夫還不到。「則障深慧淺」,障深,我們一般講業障深重;智慧,他就很淺薄,開不了智慧。智慧是我們人人本具的,大家都有,本來都有,都具足,跟佛一樣,平等的。但是我們就是有業障去障礙住,障礙我們本具的般若智慧,我們一般講業障。總覺得業障深重,這個也是的確的,業障很深重。業障很深,我們智慧當然就很淺。「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我們業障還很深重的時候,智慧很淺薄,我們決定不能夠深入的去理解經典裡面講的真實義。這個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己檢點,自己的業障到底是怎麼樣。比如說我們聽經,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他常常講,你們聽不懂我講的。我們覺得好像都聽懂了。他說,現場來聽我講,都還會把我講的話聽錯了。聽錯了,這個是大有人在。他不是「願解如來真實義」,是錯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誤解如來真實義,這個大有人在。這為什麼?在現場聽經,講的是一樣,也沒有個別去輔導,為什麼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各人業障輕重不同。業障比較淺的,他聽明白了,法喜充滿;業障重的,聽不明白,心裡還是糊裡糊塗的,還是煩惱一大堆,各人業障淺深不一樣。業障深重,智慧當然就淺。我們一般講,業障就是煩惱,煩惱輕,你智慧就長。煩惱輕,智慧就長,那是必定的。好像天平一樣,哪一頭重,另一頭就翹起來。煩惱重,智慧就淺,一定是這樣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懺除業障,懺除業障也是我們當前的一個功課。業障怎麼懺除?實在講這部經講懺除業障是最究竟的,但是我們不能理解,就不知道怎麼去懺。所以你解經,這個就很重要了。

  下面講,『若無解行,信亦不真』。這是講,如果你沒有理解,你沒有實際在生活上去修行,你這個信心也不是真實的。這個信心不是真實的,這個信也不能叫真信。所以這個信,過去我也跟同修分析過,信我們可以分四個層次。第一個,對佛教(經教)我們還不明瞭,我們就信佛了。像現在寺廟,很多人去拜佛,甚至去皈依、受戒,甚至出家受三壇大戒了,但是他沒有解。經他會念,但是經講什麼他不懂。他也信,你不能說他不信。他也信,不信他怎麼會來念經、念佛?他怎麼會來皈依,甚至去受戒?當然他也信。完全不信的人不會來,你講他也不會接受。當然他也有信,但是這個信是叫什麼?叫迷信。迷了,糊裡糊塗,糊裡糊塗的信,但是還是信。但是,迷信佛法,比迷信其他宗教、科學、哲學要好。你迷信其他的,你迷信的對象,那個對象他也是迷。比如說,那些理論方法都是錯的,你去信,也是迷信。比如說,你信一般宗教,你對宗教不了解,你也不認識,還是迷信。有一些宗教,它本身沒有教育,只有叫你拜,叫你去做那個宗教儀式,那就是迷信。你迷信的對象,他本身也是迷,他就沒有辦法幫助你覺悟了。迷信佛教,到後面還是會引導你覺悟的,因為你迷信的對象他是覺。因為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才叫做佛,迷而不覺就叫眾生,你迷信佛教,到最後佛還是會引導你入正信。所以你對經教(聽經)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理解,像我們老和尚講《認識佛教》、《三皈傳授》,這些基本概念,我們有正確的認識。理解佛教它的本質,它教我們什麼,教我們怎麼修學,我們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這些觀念我們有正確的認知了,這個時候就叫正信。比那個完全不了解的,這個信心比他正確。因為他不了解,甚至他誤會佛教也是一種宗教,那是迷信。我們聽老和尚講《認識佛教》、《三皈傳授》,知道佛教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我們比一般那些信佛的人(不了解的人),我們的信是正信,他是迷信(迷信佛教),我們是正信佛教。所以現在有人講正信佛教徒,正信佛教徒的標準,還是在《認識佛教》這本書上面。你對佛教的本質,你是不是真正認識清楚?

  現在這個社會上有幾種佛教的形態,你有沒有認識清楚?那你選擇哪一種佛教來學習?正確的佛教,就是釋迦牟尼佛傳的傳統的佛教,教育的佛教,經典就是教科書。你不學習這個經教,只是一天到晚舉辦法會、活動、種種的儀式,就把這個教育變成一種宗教了。所以我們老和尚在《認識佛教》講,現在這個社會上佛教有四種形態。第一種,就是大家普遍認知的宗教的佛教,佛教是宗教。所以我們跟不學佛的人,我們也沒辦法跟他講是什麼教育,他也搞不懂,就是宗教。第二種是學術性的,把佛經當作學術來研究,像佛教大學、佛學院讀的這些,都是學者,寫寫論文,拿個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那變成學術性的一個佛教。第三種是邪教的佛教,這是拿著佛教的招牌,招搖撞騙,騙信眾的錢,這個就是變成邪教了。宗教的佛教,跟學術的佛教,還不至於害人,只是他是迷信,邪教的這種佛教就害人。第四種是傳統教育的佛教。所以我們要認識清楚,這個是最初步的一個認知。有了這個認知,正信。正信之後,你進一步有去行。

  你看這裡,解,你去行,依照經教(經典講的教導)去修行,你的解會隨著你的行不斷的深入,不斷的深入,那就是深信了。深信到一定的程度,你去證實這個效果了。你行達到經典上講的效果了,這個叫證(證果)。證果就是證實佛在經上講的結果,那叫證果。這個我們也都要說明,不然我們聽佛教的術語名詞,也搞不懂。什麼叫證果?擺在佛前那個水果,叫證果嗎?擺在佛前那個水果是表法的,果是什麼?佛是講因果。拜四果,拜三果,拜一種水果,你在《三藏法數》、《教乘法數》,都可以找到這個數字表法的意思。你要拜一種水果,初果須陀洹;拜二種,二果斯陀含;你拜三種,是三果阿那含;拜四果,就是四果阿羅漢。《教乘法數》,你一打開,都有。所以擺在那裡,它是表法。表法是告訴我們什麼?我們供那個果,我們要知道修因證果,你要去修,才會得到那個果。我們才能去證實那個結果,是不是佛講的這樣。你沒有透過這個行,你無法證實。

  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我們一般講信願行,他在開示裡面講「信行願」。大家常常參加三時繫念,都聽得很熟悉,信行願。中峰國師講,「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他說,信你沒有透過行,你這個信心不能算是真信。為什麼?你沒有去證實,你沒有證實這個信,那不算真信。所以要透過行,像我們念佛,「行者,《楞嚴經》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阿彌陀經》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你見到佛、見到極樂世界了,那你就證實了,的確有。這個時候信心絕對不會動搖,因為你已經證實,你親見了,親自接觸到了。要怎麼樣能夠去證實這個事情?要透過這個行,透過念佛。念佛的方法理論,就是《楞嚴經》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彌陀經》講的「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你一直執持這句名號。拳拳服膺叫執持,奉持。什麼叫拳拳服膺?持是什麼?這個叫持,你不持就掉下去了。你拿這個茶杯,這個叫持。持,一個提手旁。這個叫持,你可不能放鬆。你要持到一心,所以這個當中就是一直要保持下去,這個叫執持名號。所以打佛七,他都一句佛號,一直持續下去。持續的一直念下去,念到一心,這個叫持。所以中峰國師開示也非常具體,也很有道理,「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沒有透過行去證實,你怎麼能知道你相信這個事情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人家給你講,沒有那回事情,我們心裡也覺得,是!也沒看到,到底有沒有?你懷疑就來了。懷疑來的時候,你信心,就半信半疑,夾雜了。所以,為什麼講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缺一條,像前面那個錄影機三角架,缺一條就不行,它就立不住了,必定三個都要具足,它才立得住。所以,「若無功行,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這個也就是說,信而無行(就是中峰國師講的那個意思),你信了,但是沒有去透過這個行,你的解也無法深入。所以行得一分,幫助我們解深入一分;我們的解深入一分,又幫助我們行更進一步。所以解、行是相輔相成,互相幫助的,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若無解行,信亦不真」。所以沒有透過解、行,這個信心也不是真信。

  我們再看下面,『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這個是講一而三,三而一,這個就沒有前後次第,沒有我先信然後我再來解、解了之後我再來行。前面講也有次第,但是實際上,你要去深入的時候,這是同時的。也就是說信當中有解有行,我現在信,信當中同時就有解、行在裡面。不是說,信是信,解是解,行是行,這個是有次第的。這裡講比較深,就是說它是同時的,信當中就有包括解跟行,解當中就有包括信跟行,行當中就有包括信跟解,跟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那個道理是一樣的,同時都要具足的。所以「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同時(同步)的。同時就像蓮花,蓮花一開,蓮子、蓮蓬同時都出現了。所以佛經用蓮花就是取這個意思,因果同時。「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這個是講深入的,但一般初機的人給他講這個,可能他不太能夠理解。你給他講先信再解、再行,他覺得應該是這樣,沒錯。好像爬樓梯,第一階、第二階,你跟他說坐電梯這樣上來,他不太相信。坐電梯上來,他還是有經過,只是快速的經過。所以他是同時,但是他也有次第,要經過那個次第。這一條是強調信、解、行要同時並進,也強調功行的重要。也就是說我們念佛這個功行。

  所以在《淨語》裡面,實在講佛法真正難是在信,我們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佛不是跟我們講難信之法嗎?我們總覺得我都信,其實我們沒有真信,難信。為什麼?我們有懷疑。夏老居士在《淨語》裡面講,「誤人第一是多疑,疑網纏心不易知」。懷疑就像捕魚那個網,纏縛在我們心裡面,我們不容易發現。我們有懷疑,我們自己以為沒有懷疑,其實我們有疑,我們自己不知道。「疑網纏心不易知」,這個懷疑的網子,像捕魚的網,纏縛在我們的心裡,我們不容易知道。「疑能生苦苦生疑」,懷疑我們很苦惱,很苦惱又增加懷疑。疑能生苦苦生疑,這個是我們凡夫大多數人的通病。各種法門都是幫我們斷疑生信,經教也是幫我們斷疑生信的。念佛法門,他就用念佛去斷疑生信,但是要真正去用功念佛。所以「咬定牙關念阿彌」,咬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咬定牙關念阿彌,念得疑情連蒂斷,到此方知我是誰」。就念,念到這個疑根斷了,到這個時候就知道我是誰。我是誰?我就是阿彌陀佛。這中峰國師不是給我們講嗎?「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所以《淨語》夏老也給我們講,夏老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那不是一般人。他說,「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一直念,「彌陀彌陀直念去」,到最後,「原來彌陀念彌陀」。因為你自己就是阿彌陀佛。那你相信嗎?不是真正相信。你要透過一直念。如果真相信,你現在當下就是佛了,真的是這樣。信難。所以就勸我們念阿彌陀佛,當你念佛即是成佛時。

  中峰國師在後面講,「常寂光處處現前」。以前我在做三時繫念,什麼常寂光處處現前?我現在是煩惱處處現前。我到哪一天才常寂光處處現前?所以以前做三時繫念,我就是有懷疑,什麼常寂光處處現前?我現在明明就是煩惱處處現前,怎麼會是常寂光處處現前?其實我們現在煩惱處處現前,也是常寂光處處現前。大家去參,參透你就開悟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直接,如果你的根性大利,你馬上就頓悟了。佛不是講嗎?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菩提,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我們現在煩惱就是煩惱,怎麼會是菩提?關鍵還是覺跟迷,你當下覺悟了,你的煩惱就是菩提。你不能離開煩惱,去另外找一個菩提,沒有。當下你在起心動念,那個心就是如來藏。如來藏,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沒有絲毫減少,沒有。當你在生煩惱的時候,它也沒有減少。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不是一直給我們開示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我們沒有減少,沒有缺一點點,跟佛都一樣。問題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也不能理解,不能相信。其實每個人在生死海中,「驪珠獨耀于滄海」,在生死大海當中,它還是沒有減少,沒有變。你的如來藏,你在生煩惱、你在發脾氣、你在貪心,如來藏那個光還是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認識那個,佛是教我們認識自己的自心本性,佛教的教學就教這個。這個怎麼是宗教?宗教怎麼會有這個?宗教是上帝是上帝,耶穌都不能當上帝。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上帝是爸爸,上帝他能創造萬物,其他人都不行,那是宗教。所以佛教是教育,教你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生活環境事實真相。所以佛是老師,他不是神,你不能把他看作神。信、解、行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可言。中峰國師講,「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我看到夏老的《淨語》他講,你持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是常寂光現前。我看到這句,跟中峰國師那個,我才知道,當你念佛的時候,就是常寂光現前。常寂光,我們沒有念的時候,它還是現前,你不知道。所以現在要透過念佛,讓我們去悟入常寂光。

  我們再以《觀經》的經文來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因為佛就是你的心。在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也是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哪一個人沒有心?大家都有。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是心作佛。這個心是佛,當然要作佛,因為你本來是佛。你本來就是佛,當然要作佛,那是本分的事情,所以要直下承當。大乘佛法非常難得、非常可貴的地方,就在這裡,給我們講出事實真相。學小乘的,像南傳佛教,他就不相信大乘,他不能接受。不接受,他還是佛,只是他不承認。不承認我能成佛,我只能成個阿羅漢,他自己認為這樣,自己畫地自限。他只能接受佛講的小乘經典,大乘的他不承認,他也不接受,所以這個根器不一樣。實際上眾生人人都是佛,這個才是真正的事實真相。你真正相信的人,那你就有福了。以前我看信基督教的,教堂外面「信者得救」、「信者有福」,福音,叫傳福音。佛經講的是最究竟圓滿的福音,你相信不相信?你接不接受?你承不承認你自己是佛?你相信承認了,那是最究竟圓滿的福音。所以我們信難,必須透過解、行來證實我們所相信的這個事情。所以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當下就是佛,這個就叫因果同時,常寂光處處現前。當你念佛的時候,心裡只有這句佛,這一念你當下就是常寂光,當下就是佛,把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全部攬在我們自性裡面,這個是最殊勝的一個方法。我們再看第八條:

  【八、或遇有人,無端而能信佛。一聞便得明了。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而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者。此皆夙世本有功行,今遇因緣,遂爾發現,非偶然也。】

  大家今天天氣這麼冷,我原來以為(今天下雨,又冷)大概只有小貓二、三隻,想不到還有十來個。你們都不是一般人,這裡講的就可以證實了。大家來這裡學習《金剛經》,那也不是偶然的,你看我們這棟大樓住多少人?他大概來瞧一眼都不會,是不是?你說這個事情怎麼會是偶然?不可能是偶然的,都是宿世有這個善根,這一生遇到這個緣,引發我們宿世的善根,我們就繼續來學佛。宿世沒有善根,就在眼前,他看都不看一眼。所以這一條就給我們說明了。這一條跟《無量壽經》講的是同樣的,「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如果你不是過去世,生生世世修福、修慧,你要暫時聽一下,都不可能。不要說聽多久,暫時聽一下都不可能。包括我們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會在網路前聽,也不是偶然的。

  所以,『或遇有人,無端而能信佛』。就是說,或者遇到有個人,無緣無故,他會來信佛。『一聞便得明了』。他來信佛,一聽經聞法,他聽了就明白、就了解,他就能明瞭,這個我們也有見過。好像從來沒有接觸過,現在一來接觸,他就能相信,他就很歡喜,他就來聽經,一聽他就明瞭,他就能理解。『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而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者』。也有一種修行人,他剛接觸佛法,對佛法也不明白,但是他就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這樣的人我們也看到很多,特別一些年紀大的老菩薩,你勸他來念佛,他對經教也不是很懂,甚至他不懂,勸他來念,他就來念了,而且念得很用功、很精進,這個也不是偶然。『此皆夙世本有功行』,這個也是過去世他本來就修行,就有接觸過佛法,有種佛法的善根了。『今遇因緣』,「今」就是今生,這一生又遇到這個佛法的因緣。『遂爾發現』,阿賴耶識裡面那個佛法的種子,接觸到外面這個緣,又引發出來了。你看了就會歡喜,把過去世修的、接觸的引發出來。『非偶然也』,就是說不是偶然的事情。這個世間也沒有偶然的事情,都是過去世有種這個善根。我們再看下面:

  【九、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真實見到佛理,始名為「解」。真實知得皈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凡親眼見得,親身做到之事,則謂之「證」。】

  這一條給我們講信解行證。這個地方講,『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真實如法」去把它做到,我們現在的話講落實,他去落實,這個才叫行。行就是去落實的意思。落實當中就是如法,這個關鍵是在如法,如理如法。如果不如理、不如法,那也不能稱為行,所以必須如理如法。比如說念佛,念佛是行,念佛也是要如理如法,如果你不如理、不如法的念佛,常常會出現很多狀況,甚至有人念佛念到精神異常。這個關鍵不如理、不如法,業障還是相當重。總之,就是他這個行做得不如法。所以過去黃念老他在講開示(念佛的開示),他說北京有一個親戚(還是他一個親戚),他念佛、拜佛磕頭,念佛念得晝夜不停,到最後怎麼樣?自殺,去給火車撞。他就講,他念得不如理、不如法。在我們台灣也有,過去在景美華藏圖書館,以前有一批開計程車的,好像有五、六個,都是去聽老和尚講經。那天莊行師還跟我講,他那有幾個師兄弟,以前他們一起來聽經的,後來有幾個被一貫道度走了。怎麼度?他說你來修一貫道,你也可以來度一貫道的,把他們度來佛教,你先來信這個,講得也滿有道理。後來他們就不來聽經,就是學一貫道。莊行師說:我沒有跟他們去。後來他們好像又回來聽經,這個就是他知解還不堅固。後來,有一個平常念《無量壽經》、念佛念得很勤,大概十幾年前,跳樓自殺了。好像住在桃園,還是哪裡?他原來是開計程車,後來去開收垃圾的環保車。以前他們在佛陀教育基金會,還有在樹林海明寺,他們都有一個月念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不睡覺的,他們這幾個人,都是這樣念。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結果?關鍵「如法」這兩個字,如理如法。所以我們學佛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親近老師?善知識就是給我們指導,在佛門有一句話講「指點迷津」,不能去走錯路。所以你自己還不認識路,你不能離開善知識,你自己去亂闖,恐怕就危險了,誤入歧途。所以這兩個字是非常關鍵,必須真實「如法」做到,那個才叫行,才叫真正修行。如果不是真實如法,叫盲修瞎練,那就不叫行,盲修瞎練。這個是非常重要。

  『真實見到佛理,始名為解』。解跟行分不開的,你不能分割,解當中有行,行當中有解,不能分割的。「真實見到佛理」,什麼叫見到?佛法講悟,你有悟處。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徹大悟。有悟處,這個才叫解。所以解悟,這是真實見到佛理。我們開經偈念,「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理解如來在經典上講的真實義,你去錯解、誤解、曲解了,當然這個就不能稱為解。這個解它也是有個標準,你要正確的理解,不能誤解、不能錯解、不能曲解。

  『真實知得皈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講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有殊勝的功德利益,在經上講,你皈依三寶,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給你保護著。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人皈依三寶,也領皈依證了,甚至有人皈依很多個法師,皈依證都一疊。找那個名氣很大的法師,他去皈依一下,這個法師我去皈依了,那個法師我也去皈依了。那有沒有真正的皈依?大概就是一個形式的,實質上是沒有皈依。所以實質上皈依,起碼要看看我們淨老和尚講的這個《三皈傳授》。三皈的意義是什麼?皈是回歸,依是依靠、依據、依循、依止,這個是皈依。皈,回歸,這個皈的意義淺深不同。我們常常看到寺廟寫四個大字,「回頭是岸」。大家有沒有看過寺廟牆壁上,或者牌樓,它寫「回頭是岸」?一般人的理解,回頭是岸,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一天到晚做壞事,現在不做了,現在變好人了,回頭是岸,這個是我們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勸你不要做壞事,回頭,社會一般人的理解是只有到這裡,他的解只有到這裡。一切宗教都勸人家做好事,都是勸人家不要做壞事。你去問大家,大概回答都是這樣。到底什麼是好事?什麼是壞事?他也搞不清楚。他總覺得我沒有犯法、我沒有殺人放火,那就沒有做壞事了,一般人的理解只有到這裡,但是他不知道身口意業。你沒有讀佛經,或者讀儒書,或者讀《太上感應篇》,你就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一天到晚造惡業,自己還以為做很多好事。所以,「人不學,不知義;玉不琢,不成器」,《三字經》講的。你不學聖賢的經教,不學佛菩薩的經教,人就不懂這個義理。不懂,他就不知道,他絕對不會明白。所以皈依三寶,這個皈是回歸,從惡回歸到善,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反迷為悟,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覺悟了。第三步,轉凡為聖。這個都是回歸的意思、回頭是岸的意思,回頭是岸。佛法,講深入一點,就是你起碼證阿羅漢果,了生死出三界,從生死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從生死這岸回頭,回到涅槃的彼岸,也是回頭是岸。從做壞事回頭做好事,從一個壞人回歸做好人,這個是一般六道裡面的。如果超越六道,小乘他就從生死苦海回頭,回歸到涅槃這岸,回頭是岸了。最究竟圓滿,從我們眾生回歸到佛,這個也是回頭是岸。所以,皈的意思有淺深不同。依,我們依止、依靠,依三寶。三寶非常重要,這個用寶來形容、來比喻。我們世間人對寶很重視,因為得到寶物,你就發財了,所以稱為寶。但是三寶這個寶,不是世間的財寶可以來比較的。這個是無上之寶,幫助我們成佛的,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的,所以稱為三寶。三寶有佛、法、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在《三皈傳授》,我們淨老和尚講得很詳細,他都引用《六祖壇經》,惠能大師給大家授三皈依。他不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再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這是佛法僧的意思。這教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覺而不迷;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是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見;我們的自性本來就清淨不染,從來沒有染污過。我們現在在迷,有沒有染污?沒有。《心經》講「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沒有染污。所以外面的三寶,是叫住持三寶,佛像,住持佛寶;經典,住持法寶;出家人,住持僧寶。不是叫我們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叫外道,心外求法。外面的住持三寶,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是啟發我們、提醒我們,我有佛性。為什麼要住持三寶?沒有住持三寶,我們就不知道,沒有人提醒。沒有人提醒,我們不知道。所以看到佛像,也就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佛寶,不是叫你去皈依外面泥塑木雕的佛像,不是那個意思。更不是去佛菩薩面前求福(求世福)、求升官發財,也不是。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必須要依照經典裡面講的理論方法,如理如法去求,那你要求什麼,都能滿你的願。不能不如理、不如法的求,那你當然就求不得了,你就求不到,沒有感應。所以要皈依自性佛寶。經典是正知正見,我們自性本來就正知正見。我們現在迷了,很多邪知邪見。依照經典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認知、見解,對宇宙人生一些錯誤的看法把它修正過來,就正知正見。

  這個見,它就是有決定、決斷的意思,你認為、你認定的。好像一樁事情,我認為是這樣,我斷定是這樣,我相信一定是這樣,那個叫見。像我們凡夫叫執實見,執實見是什麼?我們都執著這都是真的,我摸得到、我看得到,執著這個是真實的。還有外道見,外道見就可多了,現在所有宗教,古代印度九十五種外道,各種宗教他們各有各的見解,不一樣,有斷見、有常見,那個見很多。現在的見就更多了,「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知邪見的法師,在家出家的很多,像恆河的沙那麼多,一個就是一個邪見,太多了。我們怎麼能夠在這個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能夠遇到正知正見的佛法?你說,你會是偶然的嗎?很多學佛的人,都學錯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你也無法去幫助他,一旦入了邪見,就很難回頭。《華嚴經》講「入見稠林」,稠林就是很稠密的森林。稠密的森林,你一走進去,迷路了,你走不出來了,形容比喻邪知邪見太多了。所以最好不要亂看、亂聽。現在電腦網路,邪知邪見東西太多了,你要看、你要聽,恐怕你就迷路,你走不出來了。所以要依止僧(善知識),像我們依止淨老和尚,他就是僧,他指點我們,指點我們回歸自性清淨。所以這個見,正知正見,這個非常重要。這個見,在入了佛門,也是好幾個層次。小乘的人無我見,但是他執著有法。苦集滅道,他用這個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他認為世間就是苦、空、無常、無我,這個法是真的。執著這個,這叫人無我見,但是他執著有法,法執。這個再提升就是唯識見,《唯識論》講的萬法唯識,見相同源。再提升就是中觀見,現在很多佛學院在學《中觀論》,學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八不。中觀見,那就比唯識見要高一層。俱生智見,那就禪宗的,直接叫你見法身。最後,華嚴、法華、淨土、密宗講的大圓滿見,就是佛。你就是佛,念佛就是佛,這個是大圓滿見。我們現在修念佛法門就是大圓滿見,最高的大圓滿見。所以這個見,同樣是學佛,他還是很多層次的,我們要了解。所以我們遇到一些見不同的,也不要跟他爭,爭沒有結果的。這以前我都幹過,現在我覺悟了,不要浪費那些時間,不如多念幾句佛,比較實在一點。他也不會接受,他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已經先入為主了。

  所以這個關鍵在哪裡?善導大師講的,各人遇緣不同。各人遇到的緣不一樣,所以你的成就就不一樣,各人遇緣不同。所以善導大師講,往生品位為什麼高下不一樣?一樣是念佛,但是各人遇緣不同,就關係到他品位高下。各人遇緣不同,像我們淨宗學會,遇到這個緣殊勝。你看夏老會集這個《無量壽經》多圓滿,從做人講到作佛,方方面面,都具足圓滿,這是我們遇到的緣。不能接受這個的人,他的緣跟我們不一樣,你給他介紹,他不接受,可能他還毀謗。所以各人的見就不一樣。那叫知見,他的認知,他的見解,他自己的決斷,這個不一樣。所以修行,開圓滿見的人修一天,等於漸次修的人修一劫,日、劫差別太大。一樣這樣修,一樣念一句佛號,你見解不一樣,效果不一樣。所以我們跟老和尚學《華嚴》、學《無量壽經》,這個都是大圓滿(大圓滿見);現在包括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那也是大圓滿見。他就直接告訴你,你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就是常寂光現前。那還有比這個更圓滿嗎?以前我自己想得太遙遠了。常寂光距離我太遙遠了,原來常寂光就在現前,就在當下。中峰國師不是跟我們講嗎?「分明在目前」。分明就在目前,但是迷了,你就是十萬八千里了。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講,悟了就在眼前,迷了到處找找不到。禪宗有句話講,「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踏破鐵鞋,就是還迷惑顛倒的時候,到處參訪善知識,到處找。踏破鐵鞋是形容,不是真的穿一雙鐵的鞋子在走路,這兩隻腳像鐵鞋一樣。以前都穿草鞋,以前交通不便都要走路,走很遠的路,翻山越嶺去參。哪裡有善知識,去向他學,向他請教,請他指點。所以以前叫參學,參訪、參學。參訪走很多路,走到最後,開悟的時候,才知道就在眼前。以前到處找,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來寶珠在自己衣服裡面,沒有失去,關鍵就是迷悟不同而已。所以,「真實知得歸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這裡關鍵就是真實知得。你真實知道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加個「真實知得」這四個字,就是關鍵。上面講,真實如法做到、真實見到佛理、真實知得歸依三寶之益,都講真實。這才叫信。

  『凡親眼見得,親身做到之事,則謂之證。』你親眼見得,親身做到的事,謂之證,證就是你證實了。你親眼見到了,親身做到了這個事,這個謂之證。在生活當中,這個都可以去體驗,我們親眼見得、親身做到,這個叫證。佛講三轉法輪,作證轉,這個也是證。就是證實給我們看,這個也是證。像我們淨老和尚推薦海賢老和尚的光碟,我們大家看過了,看完就見到了。我們都看到了,這個也是證。這是證實給我們看,親身做到這些事情,這個都叫做證。所以這些道理、方法,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生活當中去實踐、去體驗。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你不要離開生活去找個地方,要怎麼修,任何地方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修行也就是在人事物當中去修,就在生活當中去修。離開這些也沒得修,修什麼?所以我們生活當中,很多事情,順境、逆境都是讓我們修行的,來考驗、來磨鍊我們都是修行,會了、會修了沒有一個地方不是道場。所以海賢老和尚這個光碟,老和尚叫我們要看三百遍,主要就是要看出他的門道。他在文化大革命那麼惡劣的環境之下,念佛都會被人家打,他還能念佛。你說,還有哪個地方不能修行?我們環境也沒他那麼惡劣,他在那麼惡劣的環境都能修了,那哪一個人不能修?關鍵會不會修。禪宗禪師常常考驗學人,你會麼?你會嗎?會了,頭頭是道;不會,處處障礙。一天到晚要找哪裡,跟這個人不行,跟那個人不行,生煩惱。其實生煩惱就是要我們修行的,你沒有煩惱,你還修什麼?就是有煩惱才要修。

  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就在煩惱當中去修。離開煩惱,你要修什麼?所以在貪瞋痴慢裡面,你要修正自己,把這個心不斷的深入,不斷的覺悟,不斷的放下這些執著。執著,我們也是由淺而深。我們一般講出離心,出離就是講我現在馬上要往生,我都不管,不吃、不睡了,一般的理解,這個理解都偏差了。其實出離是什麼?叫我們放下,不要去貪戀。不要貪戀什麼?不要貪戀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些就是說可有可無,有也可以,今天有好吃的,那多吃一點,也可以;沒有,也不要去強求,這個就出離了。你不要一定要這樣,非得到不可,那就是放不下了。所以我們就是在這個當中去修,就是修放下,我們隨緣。所謂隨緣,就是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一切隨緣,不強求,這個也是出離,你就放下了。以前斤斤計較,那不得了。以前人家罵我一句,非討回公道不可;現在,算了,那你就進步了,你就放下了。以前放在心裡,放了好幾年;現在放下,忘了,那你就有提升了,就在這個地方修。所以會修,都是善境界;不會修,什麼境界都不好。所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怎麼一生成佛?會修。所以從早到晚,我們老和尚以前講《華嚴經》常講,五十三參在哪裡?你從早上到晚上,你接觸這些人事物,統統是五十三參。男女老少,在家出家,各行各業,什麼樣的人都有,那就是五十三參。參什麼?善財他為什麼一生成佛?那些人統統是佛。那些統統是佛,都是佛境界,他就成佛了。他心目當中那些都是佛,好的是佛,不好的也是佛;善人是佛,惡人也是佛。沒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看他的本性。所以你去看他的如來藏,他都是佛。你不要看他的相,你看他的性,保證你一生成佛。我們現在問題就出在看那個相,你沒有看那個性,相是假的。《金剛經》就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性是真的,你看他的性,不要看他那個相。相,善相、惡相,統統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執著,你不就很快成佛了嗎?其實成佛不用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你一念轉過來,你就成佛了。你轉不過來,真的無量劫,無量劫再無量劫,還是凡夫。六祖大師在《壇經》講,「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累生累劫迷惑顛倒,覺悟了,一剎那間他就成佛了。所以講頓教,就是這個。我們再看第十:

  【十、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證得」。經云:「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由是可知,信、解、行、證,實際為一事。此之謂平等。即此四字,便可悟「由平等見差別,由差別見平等」之理。】

  這條道理講得就很深入了。『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證得』。什麼叫「究竟證得」?無非就是解、行,解幫助行,行又幫助解。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的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互相幫助,做到究竟圓滿,就叫究竟證得。『經云』,就是《金剛經》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清淨,實相就生了。我們現在信心不清淨,所以實相在眼前,我們都看不到。實際上就在我們眼前,問題我們信心不清淨,我們有懷疑(有疑惑),所以我們用念佛來達到信心清淨。我們淨土用念佛這個方法,禪宗用參禪、參話頭、觀心,等等的,無非就是幫助我們信心清淨,實相它自然就顯露了。

  『由是可知,信、解、行、證,實際為一事』,「信、解、行、證」,就是一樁事情。信當中有解行證,解當中有信行證,行當中有信解證,證當中有信解行,它是一而四,四而一,實際是一樁事情。『此之謂平等』,所以叫平等。一樁,一樁事情。這四個字『便可悟由平等見差別,由差別見平等之理。』我們現在看到所有的現相,都是有差別的,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有在家、有出家,你看看這些相都是差別,但是他的性都一樣,平等。所以你在平等當中見到差別,在差別當中見到平等,那才是真平等。所以這個道理我們就見到了。所以這一條,我們有悟入、理解了,你就可以知道,你平等當中見差別,差別當中見平等。大家好好去參這個道理,你的心會慢慢的就會有悟處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如何親近諸佛❓
🔹懺悔業障分為哪三大類❓
🔹時常想到自己業障多重,正確嗎❓
🔹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牽腸掛肚的事情一大堆❓

金剛經講義節要—此經在處處貴,在人人尊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四集)  2022/2/1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4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我們從第五行:

  【五九、約薰習結成】

  我們接著看這段經文: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這一段講,『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也就是說有經典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有佛。『若尊重弟子』,尊重三寶的佛弟子。凡是看到佛像、佛經,都恭敬尊重。經典是佛的法身舍利,一切諸佛皆從法生,所以要尊重經典。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在那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有佛,佛弟子都應當要尊重。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經』,本有路徑之義。『典』,軌則之義。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

  《節要》第一條,首先給我們解釋「經」這個字的意思。『經,本有路徑之義』。「路徑」,我們人都要走路,開車也要有道路,古時候馬路,所以經它有路徑的意思。我們要通到佛道,通往佛的道路,必須經過這個路徑,這個路徑是什麼?就是經。我們要學佛,你不依經,等於你沒有路。你沒有路,沒有路徑,怎麼能達到無上道?所以經,「有路徑之義」。

  『典』,就是解釋「典」這個字,『軌則之義』。在此地因為是節要,如果一般講經,講經題的時候介紹別題、通題,意思就比較多。這裡比較簡要的給我們解釋「經」、「典」這兩個字的意思,所以有路徑、軌則的意思。我們開車要循這個路,遵循這個路徑、遵循這個軌則(交通規則),開火車也是要遵循這個路徑軌則,你才能達到目的地。我們學佛要圓成佛道,經典就是路徑、軌則,依循經典。所以我們修學如果不依經典,不可能有成就,經典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標準。在我們現前這個末法時期,我們都要依經典。所謂「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我們都要依經典。現在很多寺院,誦經、讀經、做法會這個就很多,但是講經的就比較少。現在也有很多在家出家法師大德講經,但是有沒有依照經典這個軌則來講?所以過去雪廬老人他也編了一個《內典講座之研究》,就是要學習講經的一個規則。依照這個規則,我們才能學得成就。不然你經拿來可能就亂講了,這個也不好,要背因果。你講錯了,要背因果,所以不能隨便講,必須依照這個規矩來講。軌則就是規矩的意思,「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學任何學問,世出世間法,剛開始都必須要有個規矩,這個規矩熟悉了,你才能去活用變通。如果沒有規矩,一下子就要方圓,恐怕就亂七八糟了。好像木匠,你要鋸一塊木頭,以前看我父親(我父親做木匠)鋸一塊木頭,要有個墨斗,拉一條線,彈一下,然後依照那條線來鋸。拉直,那個就是規矩。圓規,你要畫一個圓,以前念書的時候,用圓規,你畫了才會標準。所以我們學任何學問(技藝),都必須先有規矩,然後能成方圓。經典就是一個規矩,不能夠離開經典。現代的人,他要有創意,他自己要想一套,一個人想一套,天下大亂。《彌陀經》講「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見濁就是知見(見解)混濁,一個人一個邪知邪見,這個世間就非常的混亂。濁惡、混亂,大家聽到最後,也無所適從,不知何去何從?這個都是沒有依照經典。所以經典是我們修學的一個標準、依據,要有依據。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節要》,『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菩提」兩個字,也是印度梵文的音譯,翻它的音,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這個心覺而不迷,就是菩提心。迷而不覺,那就是煩惱心、虛妄心。所以「本經」,本經是指《金剛般若》。《金剛般若》所說的,「皆是發菩提心者」,你要發菩提心的人,「不易」,不易就是說你不能去變易,你不能去改動的。你不能沒有《金剛經》這個路徑規則,不能沒有,也不能變易這個「正軌」,就是正確的軌道你不能去改變,意思說你不能去改變這個。「共遵之覺路」,共遵就是什麼?大家共同的,沒有說哪一個人需要,哪一個人不需要。你只要要發菩提心,大家都需要,大家要共同遵守的一條覺悟的道路,覺悟的大道。我們大家長期讀誦《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大家這部經常常讀。這部經三輩往生都有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可見得發菩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發菩提心就是《彌陀經》講的信願,信願是慧行,持名是行行,慧就是智慧。菩提心是什麼?智慧,這個心覺悟、明白了,就有智慧了。可見得菩提心非常重要。《金剛經》講的,就是你發菩提心的人不能沒有金剛般若,這是大家共同要遵循的一條覺路。有了這部經,幫助我們發菩提心。

  講發菩提心,我們大家常常聽,我們如果再講一個比較貼切一點的,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看破放下。大家如果聽過我們淨老和尚講經,他老人家在講席當中常常講,章嘉大師教他,「看得破,放得下」,六個字修六年,從布施下手。所以發菩提心,也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就是發菩提心,看破就能放下了。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牽腸掛肚的事情一大堆?因為我們不覺,沒有看破,沒有認識事實真相,所以我們就放不下。我們不能看破放下,《金剛經》就很重要,它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如果你真正能看破放下,老實念佛,當然你就有菩提心。如果沒有,不能看破放下,我們沒有菩提心。只有念佛,沒有信願,那也不能往生。所以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可見得《金剛經》跟淨土關係也很密切。所以黃念祖老居士,有一本書,他講的,《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他學佛(入佛門)的啟發,他就是讀高中的時候看《金剛經》。原來對佛教很排斥的,為什麼?因為看到佛門裡面四眾弟子好像行為都不好,他看了就退心。他媽媽學佛,帶他去寺院,他去寺院看到修行人,跟外面一般人差不多,沒有兩樣,煩惱習氣都一樣,他就退心。後來他看了《金剛經》,觸動了他宿世善根,覺得佛教不是他想像的那樣,也不是他看到的那樣,真正的內容在經典。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你要真正學佛不在寺院,在哪裡?在經典,你要學是在經典裡面。你去寺院,沒有經典,那你要學什麼?就是一個硬體的在那邊,讓人家去膜拜、去上香、去做法會。如果不講經說法,大家對經典不認識、不了解,不知道佛是教我們什麼,那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了。如果經典明瞭,這個是無上之寶,我們稱為法寶。但是寶要有人介紹,我們才認識;沒有人講解、介紹,你看不懂,你不認識,把這個無上之寶當作破銅爛鐵,這個就很可惜。所以這也是要親近善知識。

  所以,『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這部經典所在的處所,這個地方就是寶所。『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所有諸佛菩薩、一切聖賢,統統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一樣,從這部經覺悟(開悟)的。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一切諸佛所在之處,所以應當要尊重。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若尊重弟子』,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也。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

  『若尊重弟子』,「若」,假若尊重的佛弟子。這裡給我們說明,『是統謂』,「統」就是包括,『一切賢聖』,世出世間聖賢,『菩薩、羅漢』,每一個位次的這些聖賢,都『盡攝在內』,都含攝在裡面了。『不必分別專指也』,不必說指定哪一些弟子,賢聖、羅漢、菩薩統統包括在裡面,就不必分別。都必須要尊重。『總明此經殊勝』,總的來說明就是這部《金剛經》它的殊勝,『在處處貴』,在哪個處所,那個處所就很高貴;『在人人尊而已』,「在人」,這個人就是很尊貴,大家尊重的。此地我們也要再補充說明一下,「在處處貴」。有《金剛經》的處所,它可貴在什麼地方?我們書架擺部《金剛經》,是很可貴,沒錯。我們能不能得到《金剛經》的受用?如果得不到受用,你說可貴在什麼地方?「在人人尊」,在人,這個人大家要尊重。實在講就是一個處所,這個處所它為什麼可貴?有《金剛經》,有人在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就是說我們來講解,大家來學習,像我們講堂(小講堂),大家發心來學習,這個地方就很可貴。因為學了你才會懂,不學你怎麼會懂?好像學校,學校很好,蓋得很漂亮,但學生都沒有上課。你說那個學校蓋得那麼漂亮,它能發揮作用嗎?所以在處處貴,有《金剛經》的處所,要有人弘揚,這個地方就很可貴了。有人弘揚,人家起碼也種個金剛種子,根性利的人他大徹大悟了,當然這個地方就很可貴了。再哪一個人去受持,這個人他就是人人都尊重的。因為覺悟的人,人人要向他學習,當然在人人尊,人家都尊重他。所以這個也補充說明一下,這部經要能夠大家發心來學習,這個地方就可貴,人也就受到人尊重了。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又為勸人供養此經、讀誦此經、受持此經、廣為人人說此經也。則持說者,便是親近諸佛、菩薩等大善知識。】

  這一條也是給我們解釋前面的。『又為勸人供養此經』,「供養」,這個是法供養。法供養就是依法修行供養,這個是最殊勝的。這個最殊勝的,「供養此經」。『讀誦此經』,讀誦這部經。『受持此經』,受持《金剛經》。所以讀誦是為了受持,受持就是依照這部經來修行。『廣為人人說此經也』,自己讀誦、受持,自己修學有心得,跟大家分享。「廣為人人說此經」,來解說這部經典,讓大家能夠認識這部經典,進一步來學習、受持這部經典,得到這部經的功德利益。

  『則持說者,便是親近諸佛』,受持演說的人,就是親近諸佛、『菩薩等大善知識。』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所在之處,我們去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那就是親近諸佛。每一天聽經、讀經,就是親近諸佛,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如果我們一天沒有讀經、沒有聽經,那就一天沒有親近諸佛;沒有親近諸佛,我們都親近五欲六塵,親近社會上這些東西了。所以古人講,「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就是說你三天沒有讀聖賢書,臉都不好看,變樣子了。因為三天沒有受聖賢經教的薰習,人又受到污染了。現在這個時代,實在講不要三天,一天就面目可憎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一生給我們示現,就是他天天不離經典,這個是我們要學習效法的。天天不離經典,所以他才不會退轉。如果一離開經典,很容易受污染,就退轉了。跟佛菩薩斷線了,就受污染了。所以受持演說、讀誦這部經,就是親近諸佛、諸大菩薩。我們再看第四:

  【四、須知此經專明實相,直指本心。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依經起觀,則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

  這條給我們解釋,我們必須知道『此經』,必須知道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專明實相』。它是專門說明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講實相的。大乘經典、一乘經典,都是講實相,所謂一法印,一法印就是諸法實相。小乘有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這是三法印。這部經是講實相,『直指本心』。「直指本心」,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本心。本心是什麼?直指在佛的教學就是頓教,圓頓的教學。頓就是很直接,非常直接的,直指本心,單刀直入。直指本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很直接的,不拐彎抹角,這叫頓。頓就是快速,成佛了。本心就是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心。我們的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在做三時繫念常常念,第二時,中峰國師引用的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禪是直指本心,達摩傳的禪,就是直指本心,頓悟。頓悟,直指,大乘教當然有很多層次,這個是很直接的教你成佛。你說一生成佛,那也是太長了。直指本心,講實在話,就是一念成佛。你一念覺悟過來,你就是佛了,但是我們總是有疑惑,總是信心不足。如果現在有人說我們是佛,我們說不敢當,我是凡夫,我煩惱這麼多,業障這麼重,怎麼是佛?你會不會這樣?你就不相信你是佛,你相信你是凡夫。講你是佛,是給你講真話;你真話聽不懂,你不能接受,才給你講方便法。你是凡夫,怎麼修、怎麼修,不是佛故意要這麼講,因為你不能接受,你不能理解,所以權說。權巧方便給你說,修行要怎麼修、怎麼修,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講這個我們相信,應該是要這樣。如果直接給我們講你就是佛,我怎麼敢當?我怎麼會是佛?我們就沒有這個信心。這個也是各人根器不一樣。

  黃念老在《莖草集》,也講到一個事情。諾那祖師,密宗的上師,他講釋迦牟尼佛當時的一個公案。有一個國王就是見佛,他就請問釋迦牟尼佛。他說:佛,我當國王每一天很忙,日理萬機,管理一個國家的事務,沒有時間像你們每一天打坐(靜坐),在道場修行,我沒有那個時間,我忙得不得了。如果照你們那邊那樣修,我是不可能,沒有時間。就請問佛,有什麼方法他能夠修的,不要花時間的,像他這麼忙都能修的?佛給他說有。他說:有,是什麼?你就是佛!那個國王當下就大悟了,他就真的是佛了。旁邊一個弟子說,佛,你怎麼跟他講他是佛,教我們這麼多?根器不一樣,我講你是佛,你不相信。你不相信,信難。《彌陀經》講,不是叫難信之法嗎?我們有懷疑,你不相信。你真相信,那真是佛,沒錯。佛在《華嚴經》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你就是佛,什麼是佛?我們講的是很抽象,什麼是佛?本心是什麼?你的六根。你眼睛能夠看,你有沒有?你有沒有眼睛?有,能不能看?能看;耳朵有沒有?有,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覺觸;意知法,這六根,六根的根性就叫做佛性。那個就是佛,哪個沒有?我們不是常常在做三時繫念嗎?中峰國師在開示裡面,白文裡面講,「人人本具,箇箇不無」。那你怎麼不是佛?有什麼不敢當的?你本來就是佛,有什麼不敢當?作佛是你本分的事情。本分的事情,應該,你本來是佛,那作佛是應該的,有什麼不敢當?不明瞭這個事實真相的人,才會他覺得不敢當,這個距離我非常遙遠。實在講就他在身體裡面,怎麼很遙遠?就在你六根裡面,你每一天能看、能聽,那個就是佛性。但是我們迷了,不知道、不認識,佛才出現在世間,給我們說明這個事實真相,讓我們回歸自性。不然,自性都在,一天到晚到外面找,找來找去,你怎麼會找得到?好像帽子戴在頭上,一直找帽子,到外面一直找,怎麼找得到?最近,不是戴帽子,我也有一次,戴口罩,口罩其實我都戴在嘴上,然後身上一直找,後來發現原來在這裡。大家去參這個,你會開悟的,你去參這個。「願解如來真實義」,什麼叫真實義?這個就是真實義。說你是佛,這是真實義。

  我們再講三時繫念,因為三時繫念是老和尚指定我們做護國息災的。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第一時開示,他講的就更具體了,「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現在給你講,你就是阿彌陀佛,因為你有心。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的心,這句你聽懂,你就是佛了。你現在念這句阿彌陀佛,你就是阿彌陀佛。自性彌陀,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所以念佛,當下你就是佛;拜佛,你當下就是佛。你拜一尊佛,就同時拜十方一切佛;念一尊佛的名號,就同時包含十方一切佛的名號。這《華嚴經》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你拜佛的時候,你當下就是佛,現在就是佛了。不是說,我現在修,修到多久,什麼時候我才成佛,那叫方便說。因為你不能接受,那就給你方便說。方便說,你會接受;給你講真的,你不會接受。所以佛為什麼有頓、漸、祕密、不定?教學的方法很多。佛沒有法,佛沒有說法。這個法怎麼來?就是眾生根器不一樣,千差萬別。有人信,有人不信;信的程度,各人也不一樣,信得深、信得淺,都不一樣。所以講直指,禪宗是直指,密宗(高級的密宗)也是直指;像教下華嚴、法華,都是直指;淨土也是直指本心,「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那不是直指本心嗎?中峰國師講的不是更具體嗎?你現在念佛,你現在就是佛;你現在拜佛,你就是佛。所以直指本心,這是很可貴的,你不用拐彎抹角,不用再走那些冤枉路。這個關鍵要開圓見,在見解上的差別,最圓滿,圓頓的。在《華嚴》講小始終頓圓,圓頓,圓滿快速。華嚴、密宗、淨土,都是講圓頓大法。所謂圓頓就是一念就是佛,當下就是佛。《妙法蓮華經》講蓮花,它講因果同時,不像其他的花。為什麼經典都用蓮花?因為蓮花它不是先開花後結果。不像桃花、杏花,那些花的花落了,果才生出來,先開花後結果。蓮花不一樣,蓮花它是同時的,這個叫因果同時。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又叫蓮花世界),這個就是給我們講,你念這句佛號就因果同時,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就是佛。你相信不相信?不太敢相信,我還是凡夫,我煩惱還是很多。對不對?所以佛在《彌陀經》講難信之法,沒錯。如果你真信了,你當下就是佛,這一點都不假。

  你再看下面,『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要直下承當,你不能不敢當。我們現在都是不敢當,這裡勸我們,你要直下承當。你就是佛,你本來就是佛,你要直下承當。我們現在的毛病是什麼?我不敢當,我是凡夫,我業障很重,我習氣毛病太多了。是不是這樣?這個就不敢直下承當。所以果能直下承當,「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依經起觀』,起觀照功夫。『則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實在講,佛法說容易很容易,說難很難,難在哪裡?難在我們給它想得太難了。這部經,「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徑就是捷徑,很快,你能很快就證得菩提。不要三大阿僧祇劫、多久多久,不需要。「依經起觀」,最主要你要開圓見。我們剛才講,你就是佛,你直下承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就是佛。中峰國師給我們講得很貼切,「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你這句常常念。如果你想「我凡夫,我煩惱很多」,你就想這句「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你現在不是佛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最直截、最了當的。直指本心,沒有比這個更直截的。所以成佛難不難?不難。但是說難也很難,你不相信就很難了,不敢直下承當就很難了。「生福滅罪」,本經滅罪可以說是非常殊勝的。生福滅罪,懺除業障。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四願就是「懺悔業障」。業障我們也常常在懺,我們做三時繫念,不是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嗎?那我們業障懺除了沒有?好像業障滿多的,懺不完。

  懺悔業障,它有境界層次的。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懺悔偈,第一時,「今對佛前求懺悔」。懺悔它有三大類,第一類叫做作法懺,這屬於小乘,叫發露懺悔。做錯什麼事情,在佛菩薩面前發露,在師長、大眾面前發露,我做錯什麼了,以後我要改過,這一類叫做作法懺。作法懺,在佛陀時代,在僧團,古時候有,現在也有,比較少,就戒律的道場也有。作法懺是小乘的懺法。小乘的懺,在小乘的戒律裡面,你犯了這個戒,有可悔、不可悔。比如說你受五戒,殺盜淫妄酒,有犯下可悔、中可悔或不可悔。不可悔就是不可以接受你的懺悔,中可悔、下可悔,可以接受。比如說殺人,在《戒經》講,你故意去殺人,這個是犯不可悔。不接受懺悔,你不能再受戒了,戒破了,這個不可悔。像現在墮胎,墮胎,發露懺悔,這個罪懺不掉。所以過去在大陸辦論壇,傳統文化論壇,很多發心的大德在大眾面前發露懺悔,墮胎,發露懺悔。那也是非常難得,很值得讚歎,勇於向大眾發露懺悔。但是墮胎在小乘戒不通懺悔,發露懺悔懺不掉,那個罪業懺不掉。因為它是不可悔,殺人,那是殺人。有一個星期的,《五戒相經》講,一個星期,故意把他墮了,就是殺人,就犯不可悔罪了。你發露懺悔,這個懺不掉。必須大乘經典,像《梵網經》。大乘經典才能懺悔,大乘經典叫取相懺。像《占察善惡業報經》,他要占到清淨輪相。取相懺,這個標準比較高一點,你要懺到罪業消除有瑞相。取相就是說你要取得瑞相,晚上作好夢,夢到佛菩薩,聞到異香。像《了凡四訓》講的「或夢飛步太虛」,煩惱輕、智慧長,這個就是重的罪業(業障)消滅的現象,這個就可以再受戒。大乘經典才能接受懺悔,它的理論方法才能懺悔。小乘的經典就不行,作法懺,犯了重戒,不可悔,不能接受懺悔。第三是無生懺,那是最根本的。你看《三時繫念》,第一時是「今對佛前求懺悔」,在佛前、大眾面前懺悔;第二時,「一切罪障皆懺悔」,這取相懺,罪障消了,你有瑞相了;第三時,「一切罪根皆懺悔」,那個根,根都沒有了,那是最究竟圓滿的懺悔。《金剛經》,就是一切罪根皆懺悔,根都沒有了,這個叫無生懺,又叫大莊嚴懺。《金剛經》講的滅罪就是無生懺(大莊嚴懺),在作法懺、取相懺之上。無生懺,這個是最直接的,也最根本(最徹底)的一個懺除業障。一切罪根皆懺悔,就是無生懺。這個要怎麼懺?這個要起觀,你會起觀,你就懺除了。

  達摩來到中國遇到慧可,就是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在那邊打坐入定,坐了九年。在那邊等傳人,等到一個慧可。慧可去拜見達摩祖師,要向他求法。他很虔誠,跪在他打坐那個山洞外面,下雪。冬天下雪,跪了三天三夜,全身都是雪了,達摩也不理他。後來,他拿了戒刀,把胳臂砍斷一個,供養達摩。達摩看了說:你何苦,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就說了,他說:我心不安,求祖師幫我安心。我心不安,心不知道要安在哪裡?達摩就手伸出去:你心拿來,我幫你安。他一下子大悟了,「覓心了不可得」。心找不到,心在哪裡?找不到。達摩說「與汝安心竟」,我心給你安好了。這個就是起觀,這個是利根,他就「心了不可得」。二祖是慧可,三祖是僧燦,三祖也去求二祖。三祖去求二祖,是求懺除業障的。我罪業太重了、太多了,求祖師幫我懺罪,幫我懺除業障,教我怎麼懺除業障。二祖他也是跟達摩一樣:好,你那個罪拿來,我幫你懺。三祖說:「覓罪了不可得」。二祖是「覓心了不可得」,三祖是「覓罪了不可得」,罪找不到,罪在哪裡?二祖說「與汝懺罪竟」,罪給你懺除了。當下他大悟,就接三祖了。這個快不快?這樣就成佛了。大家好好去參這個,會開悟。所以我們在《楞嚴經》看佛問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就比不上慧可。佛就問阿難:你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阿難真的就去找,找了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了。所以慢慢跟他開示,慢慢才覺悟。像慧可就很直接,「你心拿來」,他馬上一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心在哪裡?所以這個叫安心之法,也是懺罪的根本,無生懺。

  罪性本空,無生懺,這個是最究竟、最圓滿、最徹底的懺除業障。所以我們現在學習懺悔業障,我們都可以同步的來修。我們可以作法懺,在佛前,我們做三時繫念,不都在佛前發露懺悔嗎?大家都在念「今對佛前求懺悔」,大家都在念、都在拜。我們都同時可以做的,三時繫念就是你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都有了,三時,都有了。這個就是《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你有次第,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也不礙次第。所以《華嚴》講的就圓滿,講到圓滿。所以我們在這部經,有一偈、半偈我們能夠切入,那你就悟入了。就直指本心,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是「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自性的功德無量無邊,無法用言說來稱量。所以我們依照這部經來起觀,在生活當中常常提起觀照。這段經文就是給我們講,這部經它可貴之處。我們再看下面:

  【六十、請示名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爾時』。我們看一,《節要》第一條:

  【一、『爾時』,意顯領會得綱要時,便當行持,不容稍懈。】

  『爾時』,意思就是明顯給我們說明『領會得綱要』的時候,『便當行持』。怎麼行持?就是你要直下承當,依經起觀。『不容稍懈』,不要稍微放縱鬆懈了。

  【所謂「解時即是行時」是也。】

  你解的時候,就是你在行的時候。就是修行果,解,你見解,你的解。你理解的時候,就是修行的時候,也就解行同時。就像蓮花一樣,蓮花跟蓮子同時的,它是同時的。「不容稍懈」,就不要鬆懈,就要行持。我們依照中峰國師講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句大家常常提起,不要忘記。你鬆懈就是忘記了,你常常提起,你現在念佛就是阿彌陀佛了。你不要再去想其他的,我是凡夫,我業障多重。現在業障拿出來,大家看看,長得什麼樣子?那真的,你要去找也找不到,實際上就是自己的妄念在作祟。你當下這個妄念一下斷了,你就是佛了,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沒有眾生,也沒有佛了;沒有束縛,也就沒有解脫了。無修無證,給你講真的是這樣。無縛無脫,沒有人給你綁著,自己綁自己,沒有人給你束縛。沒有眾生,也沒有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差別,平等的。我們做三時繫念不是也常常念《心經》嗎?《心經》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是什麼意思?我們為什麼叫做眾生?因為我們有個無明。為什麼叫佛?他無明盡了,他就叫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就是沒有眾生,也沒有佛。《心經》是給我們講真話,《心經》跟《金剛般若》是一樣,《大般若經》的精華。所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罪性本空,你要覓罪,了不可得。所以我們不容稍懈,關鍵就是『解時即是行時』。這個很重要,解跟行它是同時的。就像蓮花一樣,同時的,因果同時。你念佛的時候就是佛,你當下就是佛,現在就是佛。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他經請問經名,多說在全部之末。今在中間,何故?】

  我們先看這一段。『他經』,就是其他的經典,請問這部經的名稱,大多是說在這部經全部要講完的末後。都是快講完的時候才請問佛,這部經要用什麼名稱?『今在中間』,這部經講到一半,在當中。為什麼在這個當中須菩提就請問世尊,這部經要用什麼名稱?「我等云何奉持」,我們要怎麼樣來奉持這部經典?『何故』,就是什麼緣故?下面就給我們解釋了。

  【須知此經後半部之義,是從前半部開出。其義前半部中已有,不過說之未詳耳。若非長老再問,則說了前半部,便可終止。】

  把在這個地方問這部經名稱的緣故給我們說出來。我們必須要知道,『此經後半部之義』,這部經後半部的經義,『是從前半部開出』,就是前半部的經典所開展出來,展開出來的。『其義前半部中已有』,後半部它的經義,前半部當中已經有了,都有了,『不過說之未詳耳』。只不過前半部還沒有說得那麼詳細,但是已經都有說到了,只是沒有說得很詳細。『若非長老再問,則說了前半部,便可終止。』如果不是長老須菩提他再請問,佛就是說到前面半部,就可以終止,已經都說完了。所以這個緣故,在這個地方,須菩提就請問這部經的名稱。也可以說,經到這邊是可以說講圓滿了,後面是補充說明。所以在這個地方提出來,這個給我們解釋,為什麼在這個地方須菩提請問世尊這部經的名稱,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的緣故。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故此經名,雖似說在中間,仍與他經無別。請示持法,以便大眾遵依。】

  『故此經名』,這個緣故這部經的名稱,雖然似乎『說在中間』,好像說是在當中,實際上仍然與其他經典沒有差別。因為前半部實在講已經《金剛經》說完了,後半部是補充的。『請示持法』,請示這個修持的方法,『以便大眾遵依』,來依教奉行。

  【四、古人釋『持』字義,曰「任弘」。「任」是擔任,指自行。「弘」是弘揚,指勸他。】

  這是古大德解釋『持』這個字的意義,『曰任弘』。『任是擔任』,擔任是『指自行』,就是自己修行。『弘是弘揚,指勸他』。所謂自行化他。

  【五、請問經名,即是請求開示總持之法。】

  『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總持,我們一般講總的綱領。請問這部經的名稱,就是請求世尊開示,要怎麼樣總持這部經。這個理論方法,就在這部經的名稱。再看下面這一條:

  【六、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

  『信、解、行』,下面沒有講證。信解行,《華嚴》講信解行證,在淨土講信願行。此地講,「信、解、行三」,這三方面,『不能定說有次第』。你不能一定說它有一個次第,我先信然後再解,然後再行,這有次第,不能一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也不能一定說那就沒有次第。這個當中,也就是《華嚴經》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圓融就沒有次第。圓融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融,這是佛法跟世間一般學習的不一樣。你讀幼稚園也可以讀研究班的經,小朋友,你現在念《弟子規》,你也可以讀《大方廣佛華嚴經》;學《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也可以來學《弟子規》,這個就是次第跟圓融沒有妨礙。所以這裡講,也是同樣一個道理。信解行,你說沒有次第,他有信、有解、有行,次第也是很明顯,你也不能說一定是要這個次第。其實信當中有解、有行;解當中有信、有行;行當中有信、有解,一而三,三而一,你不要去切割。不要給它分割,這樣你說次第也可以,說沒有次第也可以。你說次第,次第很分明;你說圓融,一次完成,也是一次完成。跟淨土的信願行也是一樣,信當中有願、有行;願當中有信、有行;行當中有信、有願,一而三,三而一。

  所以下面講,『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這個地方講到信心,這個信心非常重要。佛法實在講成就決定在信,信是第一個,《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金剛經》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個信,告訴你,你就是佛,你信不信?你要真信,真信你就是佛了。所以這個信心必須要建立起來,要有這個信心。「而後研求佛法」,你有信心,再來研求佛法。研求佛法就去求解,你有信,你要求解。求解,『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願解如來真實義。《開經偈》,我們念「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你真正解如來真實義,你修行就是當下的事情。你看開圓見的人修行一天,等於漸次修的修行一劫。那差別太大了,關鍵在見解的問題,他的見解。你是什麼樣的見解,決定你修行的成果。所以「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這句很重要。你要真正明瞭佛法的真實之義,然後你才知道怎麼樣是真實的修行。修行是同時的,圓頓教就是這樣,解在行中,行在解當中。一般講我們初學是有次第。『此有次第也。』就是有個次第,講有次第,我們比較容易理解、比較容易接受,講這個大家比較容易接受。如果給你講沒有次第,我看我們都不敢相信。但是那才是真正的頓法,那是真實義。你不了解,沒關係,但是這個頓法你慢慢去參,有一天你會相信,那你當下就是佛了。這是講有次第。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條。下面第七條,還是講這一段延續下來的,這一條也很重要。這一段經文,這些《講義節要》都非常重要,這個當中有很多圓頓的法,我們學《金剛經》,你要抓住這個總持(就是總綱領),它是圓頓大法(圓滿快速,讓你成佛的大法)。所以你說這部經,它怎麼不可貴?你懂了,你現在就成佛了,怎麼不可貴?有什麼比這個更可貴的?所以大家要珍惜。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下星期三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身在五濁惡世,如何能夠不受五欲六塵的誘惑、污染❓
🔹什麼叫「真能讀誦」?讀誦的目的為何❓
🔹為人演說的前提是什麼❓
🔹佛門裡的外道是指什麼❓

金剛經講義節要—薰習不斷,增長定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三集)  2022/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3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年第一次接著來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今天是二O二二年(壬寅)正月初九。我們去年學習到經文「顯勝所以」,就是佛明顯給我們說受持這部《金剛經》殊勝功德的所以然,為什麼受持這部經有這麼殊勝的功德,給我們說明。「明隨說福」,就是說明隨緣來解說《金剛經》任何一句經文、一首偈(一句一偈)得的福都不可思議。比前面講的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超過太多太多,無法相提並論,給我們說明為什麼持這部經有這麼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上一次《講義節要》學習到第六條,這個經文我們再念一遍:「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這一段經文,《講義節要》我們前面學習了五條,接著請翻開七十二頁,我們看第四行第六條:

  【六、說經即是道場,便與塔廟一般無二,故皆應供養也。】

  『說經』,就是講經說法的地方,就是道場,不一定外面蓋得像寺院、塔廟那個樣子。我們大家都看過,特別在大陸,佛塔、佛的寺廟(寺院)。不一定是在寺院、佛塔,只要有「說經」的地方,它就是道場。像我們這個講堂,是在大樓裡面的,也不是大的寺院、佛塔,但是此地有說經,這個地方就是道場。甚至你在郊外,像佛陀時代,常常佛跟弟子在郊外,在樹下,大家盤腿一坐,佛就開始講經了。那都是樹木,樹林,他講經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道場。所以有說經的地方,無論是什麼環境,都是道場。還有現在網路、電視,你看網路、電視,我們一開,如果法師在講經說法,網路、電視就是道場。現在每個人家裡大概都有電視、都有網路,衛星電台你一打開,像我們老和尚講的經,電視機一打開,就在那邊講經了,那個地方就是道場。所以道場也就是任何地方,只要有說經的地方,『即是道場』。『便與塔廟一般無二』,跟我們看到的佛塔、寺廟,「一般」就是說一樣,就是沒有兩樣,是一樣的。『故皆應供養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都應該來恭敬供養。恭敬供養法寶,這個地方有說法,佛弟子都需要(應該)來供養。這條就是給我們說,說經的地方就是道場,不一定是一個寺廟的樣子、佛塔的樣子,不一定。只要有說經的地方,都是道場。我們再看第七條:

  【七、《法華》云,能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是人則為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法華》然,一切經皆然。】

  這個是《法華經》講的。《妙法蓮華經》,簡單講就《法華經》。在《妙法蓮華經》裡面,經文裡面有講到,『能為一人說《法華經》』,就是聽眾只有一個人,不是很多,一個人。你能夠為一個人,為他說《法華經》。那是不是一定要說整部的《法華經》?也不一定。這裡講『乃至一句』,「一句」,那就很短,四句合起來一首偈,還沒有半偈,還沒有半首偈,只有一句。「乃至一句」,就是只有一句,就是《法華經》裡面任何一句經文,你為一個人說,為他說一句經文。『是人則為如來所遣』,「是人」就是說這個人,就是如來派遣他的,派遣來『行如來事』。「行如來事」,就是等於代表佛來講經說法。雖然說得很少,只有一句,也是「如來所遣」,如來所派遣的,他行如來事。『《法華》然,一切經皆然。』《法華經》是這樣,任何一部經都一樣的。任何一部經都一樣,不是說只有《法華經》講一句是這樣,所有的經,任何一部經,你講一句,為一個人講,都是為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我們再看下面第八:

  【八、實相,佛之法身也。而為此經所明者。故『如佛塔廟』。塔廟必供佛像,必有經法,必有僧眾。故一言「塔廟」,即是住持三寶所聚之處。】

  這條給我們講『實相』,「實相」,這兩個字。在大乘經典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實相」、「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說我們看到宇宙這一切萬事萬法它事實的真相,簡單講叫實相。它的事實真相是什麼?這裡給我們講,『佛之法身也』。「佛之法身」,什麼是法身?佛有法身,我們也有法身。我們學佛,總是要消歸自性。佛講法身,佛有法身,一切眾生也都有法身,只是佛他證得這個法身,我們迷失了法身。法身在哪裡?法身就在我們眼前,但我們迷失了,不知道。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在印度的梵文,叫毘盧遮那,說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叫法身佛,翻成中文就是法身。毘盧遮那翻成中文意思是遍一切處,法身在哪裡?遍一切處。到處都是法身,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法身,法身遍一切處。法身它是本體,盧舍那佛就是報身佛,應化身佛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應化身,應身。他來示現投胎、出生、修行、成道、入涅槃,是應身,跟我們一般人一樣。有父母、有生長的環境等等,跟我們一般人一樣,這個應化身。化身,他是無中生有,他突然出現的,後來又消失了,又不見了,這個化身,變化身來的。本經講的實相,就是講佛的法身;講佛的法身,也就是講我們每個眾生的本體,每個人都有法身。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開示裡面,第一時開示,「人人本具,箇箇不無」。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佛給我們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如來智慧德相完全一樣,但是問題在哪裡?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因為有妄想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明明就在眼前,迷了。所以法身在哪裡?就在眼前,我們二六時中,從來沒有離開法身。講得再具體一點,就是我們六根的根性,哪一個人沒有?你的根中之性,那就是法身,那是遍一切處的,無所不在。

  『而為此經所明者』。實相,佛之法身,是此經(就是《金剛經》)所要說明的,讓我們去悟入證得自己本有的法身,就是證得實相,你去證實這個事實真相。見到事實真相,在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什麼?見到自性,也就是見到實相。用白話一點講,見到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你見到了,見到真相。現在真相在我們眼前,我們見不到,我們見到的是妄相,是虛妄相,不是實相。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相,那實相在哪裡?實相就在這個虛妄當中。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的開示也非常好,那個開示我們看懂,你再來看這個就能理解了。佛開悟了,開悟了,他看到這些生滅皆無生,無生在哪裡?無生就在那個生滅當中,在生滅當中看到無生。我們凡夫,我們是在無生當中,只有看到生滅,沒有看到那個無生。所以中峰國師用鏡子來比喻,「如鏡現像」。我們大家都照過鏡子,鏡子,人來來往往,每個人都照照鏡子,什麼樣的人來,它就現什麼樣子。來來去去,那是無常的,生滅的。來了,就現這個相;走了,這個相就沒有了,生滅相。森羅萬象,鏡子都可以現出來,這是比喻形容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就像鏡子裡面看到所有的萬事萬物一樣,萬事萬物,千變萬化,一下這個來,一下那個來。一下這個來就要走了,另外又一個人來了,不一樣,千變萬化,千差萬別,森羅萬象,都現出來。這些相是什麼?生滅相。出現了,生了;他走了,沒有了,滅了。我們這個世間不是這樣嗎?生滅變異。生滅當中它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我們只看到生滅的,我們沒看到那個不生不滅的。我們只看到鏡子那個相來來去去,有生有滅,我們沒有看到鏡子,它如如不動,它都沒有生滅。你看到鏡子,那個鏡子無生,生滅從哪裡來?從那個無生出來的。那個生滅到最後回歸到無生,回歸到不生不滅。所以「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這個我們大家念得很熟悉了。所以鏡子,比喻我們的法身。我們的法身是不生不滅的,「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都是講這個事實真相。所以「而為此經所明者」,這個事實真相,這部《金剛經》就是說明這樁事情。所以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讀中峰國師的開示這個白文,實際上《金剛經》學一學再看這個文,那我們的體會會更深入一點,會比較更深入一點。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故如佛塔廟。塔廟必供佛像,必有經法,必有僧眾』。上面講,實相是佛之法身,是這部經所要說明的。是因為這個緣故,「如佛塔廟」,如佛塔、佛的寺廟。「塔廟必供佛像」,因為塔廟它必定有供佛像,或者供佛的舍利。也「必有經法」,必有經法就是說有經典。像我們這個講堂,有經典,有佛像,也有僧眾,有出家人。這個就是什麼?『故一言塔廟,即是住持三寶所聚之處。』你看到佛像、看到經典、看到出家人,佛法僧,這個叫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我們一般皈依三寶,不是去皈依這個住持三寶,那就搞錯了。你去皈依住持三寶,就變外道了。佛法是內學,我們皈依錯了,就變成外道了。我們佛弟子怎麼會是變成外道,這個叫做門內外,佛門裡面的外道。外面沒有學佛、沒有皈依的人,那是佛門外面的外道。所謂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你不知道回頭,往你自己內心去找,你到外面去找,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你永遠找不到答案,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就變成外道了。所以,除了佛以外都是外道,凡是心外求法,就叫外道。不但不信佛的人他心外求法是外道,信了佛,皈依三寶了,甚至三壇大戒都受了,出家幾十年了,他還是心外求法,那還是外道。

  所以皈依三寶,不是叫我們去皈依外面這個住持三寶。而這個住持三寶它的作用,就是啟發我們每一個人回歸自性三寶,它是啟發我們的。提醒我們、啟發我們的,你看我們做早晚課,不是都是念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嗎?包括我們做三時繫念,到最後念三皈依,也都是念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自是什麼?自己、自性。就是外面的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是這個作用。外面的住持三寶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住持三寶,我們也不知道回歸自性三寶。你自性有三寶,你自己不知道,所以必須有住持三寶這個形相來啟發我們。看到佛像,我們才會想,這是什麼?佛。什麼是佛?我們學佛要怎麼樣學,才會成佛,才會跟佛一樣?所以佛像,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見賢思齊」。你看到孔子像,就想到孔子的一生,他的教誨,孔子是聖人,我們要學習像他一樣,向他看齊。佛已經成佛了,我們學佛,我們要學得跟他一樣,他來啟發我們的。法是經典,經典主要念給我們自己聽。經典是我們修行的一個標準,法是正知正見,正確的知見,我們依這個來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那才是真正皈依法。僧,看到出家人這個形象,不要理會他有沒有修行,他修得怎麼樣,那是他的事情,我們看到這個形象,就知道這個形象是啟發我回歸自性清淨心。我們自性清淨心本來沒有污染,現在被五欲六塵污染得很嚴重,我們要回頭。所以六祖給人家授三皈依,他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然後再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再說明。六祖當時為什麼給人皈依這麼講?肯定當時就有很多人對佛法僧,他不了解,誤會了;誤會了,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變成外道了。所以就要特別說明,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一言塔廟,即是住持三寶所聚之處。」講到塔廟,就是住持三寶所在地,佛塔、寺廟就有住持三寶。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九、說經之人,代佛宣揚,便同真佛在此。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便是住持三寶。故曰『如佛塔廟,皆應供養』。】

  這是講,『說經之人』。無論在家出家,「說經之人」,他是『代佛宣揚』,代理佛來宣揚佛經。因為佛不在世了,代理佛來宣揚。佛在世的時候,佛弟子菩薩、羅漢,他們也到外面去弘法,那也是「代佛宣揚」,也是代表佛到各地去弘法(講經說法)。說經,『便同真佛在此』,跟真的佛在這個地方就一樣了。『說此大法,紹隆佛種』,這個大法,除了《金剛經》,所有大乘經典都是大法。大法就是大乘經典,說大乘法當然不容易,說人天善法比較容易。說出世間的小乘法,那就比說人天善法要難了,接受的人就少了。你說大乘法,比說小乘法更難,因為現代很多人他不相信大乘佛法,他說大乘非佛說,他只相信小乘。所以講大乘經典,比講小乘經典更難。但是你沒有說這個大法,就沒辦法「紹隆佛種」,大乘法才能成佛。所以,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便是住持三寶』。有佛像、有經典、有說經的人,這個就是住持三寶。『故曰如佛塔廟,皆應供養。』只要有說經的地方,那跟佛的塔廟是一樣,都應該要去供養。我們再看下面第十條:

  【十、雖說說經處,意實在人。然而尊重說經人若此。倘說經人,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妄談般若,誤法誤人。其罪業之大,亦不可言喻。此又說經者所當知,應兢兢自審,不可少忽者也。】

  這條非常重要。看到前面說,說《金剛經》功德這麼殊勝,說經的地方,大家都要來恭敬供養。這個地方,特別再給我們補充說明。『雖說』,雖然說,『說經處』,雖然說說經的處所,這個處所就是地點。『意實在人』,它的意思實在是在人,主要是講人。因為說經一定要有人,法自己不會去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經典還是要人去說、去講,去弘揚,經印出來,經典它自己不會去講。所以經還是需要人去講說,去弘揚,「意實在人」。像我們淨老和尚一生講經說法,六十年。他老人家如果一生沒有講這麼多,講這麼清楚、講這麼明白,實在講佛經我們自己拿來看也看不懂。「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我們也看不懂。聽過他老人家的講解、說明、介紹,指導我們怎麼去修持、怎麼學習,我們才知道經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不然經典擺在那裡,我們也不認識。所以,意實在人,那個主要的意義是在人。

  『然而尊重說經人若此』,「然而尊重說經人」,大家對這個講經說法的人這麼尊重、這麼恭敬供養。『倘說經人』,「倘」就倘若,就是假若、假如的意思,倘若講經這個人,『非法說法,法說非法』,也就是說亂講,『妄談般若,誤法誤人』。現在這個時代是很多,但是我們不便去講。他講的不是佛法,拿著佛經,講的不是佛法,把經義曲解了、錯解了。「妄談般若」,亂講,他也拿著《金剛般若》,然後亂講一通,妄談。妄談,當然「誤法誤人」。『其罪業之大,亦不可言喻』,當然罪過太重了,妄談般若罪過是最重的。縱然淺談般若都有過失,淺談是沒有說錯,但講得沒有深入,大家得不到受用,這個都有過失,但是當然就比較輕,沒有妄談這麼嚴重。妄談是給人家誤導,誤法誤人。所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般若,自從宋朝以後就很少人談,怕談般若。為什麼?講錯一個字,就墮五百世野狐身,不敢講。講的人不敢講,他也怕去誤導人,怕聽的人他聽錯了,所以不敢講。只有禪宗還有在講這個,其他的宗派就很少了,大家害怕去談般若,就避而不談。避而不談也不行,般若在佛法當中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佛法的中心。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般若經》講二十二年。講了二十二年,幾乎接近一半,可見得它的重要性,核心在般若。如果我們學佛沒有般若,學得會枯燥無味,伏不住煩惱,很容易退轉,不然就著魔。可見得,我們沒有看到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們不知道般若的重要性。過去我們也是很害怕,不敢談,這個態度也是不對,應該要學習,當然不能學錯了。所以江老居士講,不能怕談般若,不能淺談般若,更不能妄談般若,妄談就是亂講,那更不行。應該要深談般若,要深入的去談般若,才有受用。你沒有深入,就沒有受用。所以般若也是不管修任何法門都很重要的,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你有般若來幫助念佛,你就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這裡特別給我們說經的人提出警惕,你不可以妄談般若,「非法說法,法說非法」,那個罪業很大。

  所以『此又說經者所當知』,這個也是說經的人所應當知道的,『應兢兢自審』,自己要去審查,『不可少忽』,不可以疏忽。說這部經的確不容易,你沒有深入,淺談般若還好,只是比較淺,沒有給人誤導,怕的是妄談。所以我們說經的人要注意,要注意這個提醒。好,這段經文我們學習到這裡。這段經文,主要是講說經的地方,乃至四句偈,講一句、一偈的經文,這個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去供養。講說經的處所,我們要尊重。我們再看下面這句經文,在七十三頁,科判標題是五十七:

  【五七、明盡持福 正明盡持】

  我們看「經文: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說個一句一偈,都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盡」,就是說他全部都能受持、都能讀誦。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言『受持』復言『讀誦』者,明其必能領納修持,方為真能讀誦。以經義無盡,時時讀誦、時時有悟處,薰習不斷,增長定慧,受持之力,日益進步。】

  這句經文講,「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這裡給我們說明,講『受持』又講『讀誦』,什麼叫「受持」、「讀誦」?『明其必能領納修持』,「明」是明白、明瞭,明瞭這個經義,經的真實義明瞭了。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明瞭了,明瞭經義,能夠領納、能夠領會,進一步你修持,照這部經佛教我們的這樣去修,『方為真能讀誦』。什麼叫「真能讀誦」?就是必定要明瞭,能夠領納、能夠去受持,那才是真正能夠讀誦。讀誦是為了受持,所以講受持讀誦。讀誦為了受持,所以大乘經,我們常常看到佛講讀誦受持、為人演說。所以讀誦要知道去受持,受持必定要領會、領納經裡面的意思,在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行為去落實、去修持,這個才是真正讀誦的一個目的。所以讀誦是幫助我們受持。

  『以經義無盡』,經的意義無有窮盡,『時時讀誦、時時有悟處』。同樣的經文,我們一直念、一直念,我們每一個時候所悟的都不同,「時時有悟處」。所以要「時時讀誦」,你每讀一遍,有一遍的悟處,遍遍都不一樣,你的體悟也不一樣。『薰習不斷,增長定慧』。經教常常薰習,不間斷,每一天都薰習,這個就增長我們的定慧。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常講,他老人家,以他自己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就是說他這一生為什麼能夠保持不受這些五欲六塵的誘惑、污染?他就是每一天不放棄經教,天天都要讀經、講經。天天薰習不斷,這樣增長定慧,如果一天、二三天沒有薰習,那就退轉了。如果一段時間、長時間沒有薰習經教,我們又不曉得迷惑顛倒到什麼情況?就是隨五欲六塵迷惑顛倒,隨波逐流,不曉得漂到哪裡去了?自己也不知道。特別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接觸的統統是誘惑,統統是污染。我們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帶一部「污染機」在身上,隨時準備接受污染。這個我們要覺悟,的確這個不是好東西,的確是不好,擾亂我們清淨心。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在這個大環境(大染缸)也很難避免。但是我們在這個大染缸當中,我們還是要注入一股清流,就像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開示的,「清珠投於濁水」。我們現在是在這個大染缸裡面,這個大染缸,水都是污濁的,五濁惡世。我們現在是身在五濁惡世,怎麼可能不受污染?不可能不受污染。所以我們要提起一句佛號,這句佛號就是清珠,大染缸裡面投入這個清珠,把這個五濁惡世用這句佛號圓轉成為五清善世。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開示的,你念這句佛號就圓轉五濁惡世,圓就圓滿,這個五濁惡世用這句佛號把它轉過來變成五清善世。就是中峰國師講的,「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所以我們在這個極端的污染當中注入一股清流,就是這個佛號。

  《金剛經》也是一樣,《金剛經》幫助我們念佛,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實在講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現在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因為我們被污染,執著,我們看不破,放不下。看不破,放不下,我們念佛功夫就不得力,不得力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很多地方,他也提醒念佛人,因為他本身也是念佛的。他「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以般若來幫助他念佛,也是很有需要。所以我們一般根器的人,的確是需要這樣的一個補助。畢竟我們不是像那種老實念佛的人,我們不是鍋漏匠、海賢老和尚那樣的人。我們不是那樣的根器,我們想老實,老實不來。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得很多,很多地方都講到,他說你的心受到污染,你怎麼老實?你怎麼放得下?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勸念佛人,也是要薰習《金剛經》,有般若的修學。我們天天讀經,薰習不斷,會增長我們的定慧。我們多讀一遍,有一遍薰習的種子。我們念佛也是一樣,你多念一句,有多一句的功德,薰習。所以夏蓮居老居士講,我們常常都忘記念佛,這是我們現在的大毛病。夏老他念佛說,佛號要搶救,搶救一句是一句,要搶救。我當時看到這個搶救,念佛念到要搶救。搶救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多念一句就是多一句的功德,多念一句是一句。你多說一句沒有意義的話,多說一句廢話,這個沒有意義,沒有幫助。多念一句,你有一句的功德,但是我們不認識,不知道這句名號它的可貴,所以我們常常忘記。現在我們都念佛機來提醒,這個念佛機,念佛機它不會停的,用念佛機。我們常常會中斷,念佛機提醒我們念佛,就像念珠也是提醒我們念佛。所以誦經、念佛、聽經都是薰習,這個都是幫助我們增長定慧的。『受持之力,日益進步。』就是說你每一天這樣薰習不斷,你每天都會進步。天天都有悟處,你就愈來愈歡喜,法喜充滿,這個就是我們學習這部經有受用了。我們學佛沒有受用,就是整天生煩惱,不是煩惱輕智慧長,是輕煩長智慧輕,那就退步了。不但沒有進步,一直在退步。我們再看下面:

  【二、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

  『若非盡受盡持』,就是如果沒有盡受盡持,怎麼能夠『頭頭是道』,為大眾隨緣而說?《金剛經》隨便拈一句,就可以隨各種因緣來給大家說,當然要「盡受盡持」。我們再看下面:

  【三、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世尊說此經法,實望人人成就,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

  這一條跟上面第二條有相關。你沒有盡受盡持,怎麼能夠頭頭是道?怎麼能為大眾隨緣而說法?這就做不到了。如來的意思,『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每一個人都能夠受持,也每一個人都可以為人演說,不一定出家人,在家人一樣可以為人演說、自己受持。你看江味農老居士,他不是出家人,他是在家人,在家居士,他真的深入《金剛經》。所以要受持,才能為人演說,你沒有真正的受持,盡受盡持,那就不能夠為人演說了。在唐朝,六祖以後,中國禪風大盛。達摩傳這個禪到中國來,那是南北朝的時代,南朝梁武帝那個時代。他來,去面壁九年,只遇到一個慧可,真正大徹大悟,衣缽傳給他。慧可一直傳,傳到五祖弘忍都是單傳,一代傳一個,只有一個。五祖傳給六祖,到六祖這裡,六祖以上的都是單傳,五代都是單傳。六祖是「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六祖傳了四十三個開悟的,他的弟子有四十三個開悟。四十三個再去傳,所以後面禪宗建立五個宗派。所以那個時候老太婆、小孩子、婦女(女人),開悟的非常多。你看唐朝龐居士,他們一家人統統大徹大悟了,往生就很自在,父親說什麼時候要往生了,女兒比他早走,說走就走。龐居士很有名,那是居士,他太太、女兒都是居士,不是出家人。還有一個法師,他寫《青龍疏鈔》,註解《金剛經》。然後他好像到外面去參學,他要去講他的註解《青龍疏鈔》,以前都挑著擔子,他那個註解用擔子挑。以前都是走路,穿草鞋,所以古時候參禪,要參方,參方都是走路。以前交通不便,都穿草鞋。他的《青龍疏鈔》,註解好了,他想要去講他的註解,挑了《青龍疏鈔》就往城裡去了。路上肚子餓了,看到一個老太婆在賣點心,他想肚子餓了,買個點心來吃。他就過去了,他說我要買一點點心來吃。老太婆問他:你挑的是什麼?他說:我這個是《青龍疏鈔》,我要去講我的註解。那個老太婆,賣點心的老太婆說:《金剛經》。那我請問你:你剛才說要買點心,《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要點哪一個心?你要點過去心、點現在心,還是點未來心?結果這個法師被那個老太婆考倒了。他的《青龍疏鈔》,註解這一大套的《青龍疏鈔》,被老太婆這麼一問,被問倒了。要點哪個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點哪個心?答不上來。賣點心那個老太婆,也是開悟的人。所以那個時候禪風很盛,老人、婦女、小孩,開悟的很多。六祖傳很多,「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所以《金剛經》,若非盡受盡持,你怎麼能為大眾演說?這個不容易。我們學習這個,我們老和尚他是用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是學老和尚他老人家節錄的,不然我們怎麼有辦法去講這個。我們也不能拿來亂講,妄談般若,到時候下地獄。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一個依據。所以如來的意思,就是人人都能受持,又人人都能為人演說。你看那個老太婆,她也是在演說,她在賣點心,那個法師碰到高人了,高人原來是那個賣點心的老太婆。他不曉得要點哪個心?所以你能夠受持,也才能為人演說。所以世尊說法,都希望人人都成佛,都成就。

  『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實在講度他也是自度,自度也是度他。《金剛經》前面講要發願,我們現在念三時繫念,我們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也要念一遍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念是念了,怎麼度?你要怎麼度,無邊?一個眾生我們就度不了,無邊怎麼度?我們就是口念,都是口念。如果你學了《金剛經》,那真的度眾生,不是一般的度眾生。你看《金剛經》講,從非想非非想天到蜎飛蠕動,蟑螂、螞蟻,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一切眾生統統要度到入無餘涅槃,統統要度到他們成佛,要發這個願。眾生實在不好度,你要發這個願,這些統統要度。但是後面又一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兩句要去參,這一句就是破除我執、我見的。叫我們發願去度眾生,眾生那麼多。我們為什麼變成凡夫?為什麼六道輪迴?都是我執造成的。我執,你就會起這個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統統從我。有我就有人,有我就有別人,有人就很多人,有很多眾生,所以我相、人相、眾生相。我執念念不斷,叫壽者相。妄念一個接一個,相續不斷,這個叫壽者相。壽者相的意思,是我們的妄念念念不斷,叫做壽者相。後面那個相都從我相發展出來的,實在講就是一個我相。《金剛經》就是破我(我執)的,你發願度眾生就是要把我執化解。所以起心動念,就是你要度這些無量無邊的眾生;起心動念,都是想去度這些眾生。不是起心動念為我想,為我想就我執愈來愈嚴重。起心動念就是要去度眾生,不知不覺我執就化掉了,就化解了,這個也是比小乘去破我執要巧妙方便的地方。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不要想我,要想度眾生。你想度眾生,也不能執著度眾生的相。我度了眾生,我發了願要度眾生,不能執著,這樣又是我相、人相、眾生相。你發願度眾生,但是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際上沒有眾生得滅度。天天在度眾生,但實際上沒有眾生得滅度,二邊都離了。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不著空,也不著有,所以它的奧妙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常常念四弘誓願,做三時繫念我們念得都很熟悉了,但是有一天我也想到,我們念這個滿空洞的,眾生我一個都度不了,無邊眾生怎麼度?但是你稍稍去涉獵《金剛經講義》,你稍稍一點體會,你就會覺得很切實,這個真的人人都能做到,關鍵是我們心裡的念頭你能轉得過來。所以「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所以沒有深入《金剛般若》,我們很難圓滿,很難圓滿自利利他。好,我們再看下面:

  【五八、正明所以 約成就正顯】

  請看經文: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彌陀經》云:「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五濁惡世中,得阿耨菩提。」甚難希有,即第一希有也。】

  這段經文,佛又告訴須菩提,『當知是人』,「當知」就是應當知道,「是人」就是這個人,就是上面講的能夠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金剛般若》,應當知道這個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這個人,不管在家人、出家人,只要你能夠依照上面講的這樣來受持讀誦,都能「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講義節要》給我們解釋,什麼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

  『《彌陀經》云: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五濁惡世中,得阿耨菩提。甚難希有,即第一希有也。』《彌陀經》的經文,我們做法會常念,大家很熟悉。說實在話,《彌陀經》這段經文,是很重要的一段經文,如果我們沒有去讀蕅益祖師的《彌陀要解》,我們也看不出來。釋迦牟尼佛他怎麼在五濁惡世成就這個甚難稀有之法?怎麼能夠在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就是念阿彌陀佛,他念阿彌陀佛成就無上菩提的。這段經文佛講,我在這個五濁惡世行此難事,說這個法甚難,很難信。大家不相信,很難信。所以現在很多人不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們不要感到很奇怪、很驚訝。我們都相信,你怎麼不相信?所以,我在網路電視看到一個法師,出家人,他在辦禪修營活動,接引很多外國人,我聽他說他不相信有西方淨土。如果我們這些年沒有聽老和尚講經,沒有常常念《彌陀經》,我們聽這麼講,我們會覺得很驚訝。一般不學佛的人不相信,理所當然,因為他不信佛,反正他什麼都不信。信佛的人不相信,我們覺得為什麼他信佛還不相信?又是出家人,他為什麼不信?我們乍聽之下也覺得怎麼會這樣?後來又想到《彌陀經》佛說,「難信之法」。我們就明白了,這個很正常,因為這個法門就很難相信。行不是很難,信難,所以稱為難信之法。所以《彌陀經》,佛講了兩遍的「難信之法」,是難信當中的難信。難信之法能信,能夠在這個五濁惡世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當然是「甚難希有」,第一稀有的。為什麼第一稀有?因為它難信。難信你能信,你成就了,當然這是第一稀有。如果大家都能信,那就不算是稀有,稀就是很少。所以我們現在聽到別人說不相信,甚至出家人講的,我們也不要感到奇怪,佛很早就講了,這難信之法。我們再看下面:

  【二、『當知是人』,福慧雙修,自他兩度,便得直趨寶所,大有成就。便知其福德,遠勝於以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之七寶布施者。】

  第二,『當知是人』,「當知是人」就是應當知道這個人。能夠受持讀誦《金剛經》這個人,『福慧雙修,自他兩度』,必定是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便得直趨寶所』,他就可以直接進入寶所,不要拐彎抹角,不要走些迂迴的路,很直接的就進入寶所。『大有成就』,這個成就不是小成就,是大成就。『便知其福德』,有大成就,就知道他的福德,『遠勝於以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之七寶布施者。』你看,無量無邊大千世界的七寶統統拿來布施,你受持《金剛經》一句一偈,自己受持又為人演說,這個福德遠遠超過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講這個,一般人他不能相信,一般人不能相信,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他不相信?因為他不理解。為什麼?大家都是看物質,有形的,布施多少,做多少好事,他覺得這個很實在。那個七寶他拿來,他物質生活就改善了,他覺得這個才是真實的。那個經文,一句經文,他感受不到有什麼利益。他為什麼感受不到?他不了解。比如說,我們現在講「慈濟」,慈濟實在就是佛教的名詞,慈悲救濟。現在的人,他慈濟停留在物質上的救濟,救急,急難,只是在這部分。這部分,大家都能夠理解的,看得到的。實在講,佛講經說法,那才是真正的慈濟。這個慈濟一般人就不懂,為什麼不懂?不理解。為什麼不理解?他沒有聽經聞法。他聽經聞法,他明理了,他就了解了,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寶,認識了。我們人的急難太多了,生活當中,這個不是根本的,我們根本的大難是什麼?生死。《無量壽經》講,「云何出離生死大難」。生生世世都在生老病死,那才是最大的災難,生死事大。那個才是真正的大災難,但一般人他不想去解決這個大災難,解決現在生活當中遇到的小災難,重視這個小災難,他不重視這個大災難。這部經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大災難,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再多的七寶去布施,他還是在六道生死輪迴。大家想想,這兩個比較,就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了。你怎麼去比?錢再多給你,你還是要六道生死輪迴。《金剛經》一四句偈,就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了,那些七寶怎麼能相比?當然這個福德遠遠超勝,一點都不誇張。你明白了,就覺得是,沒錯;不明白,你就覺得怎麼可能。所以還是要明理,聽經聞法明理,才知道這部經它的殊勝在哪裡。為什麼佛這樣來比較?就是要讓我們了解、明白。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阿彌陀佛!  

🔹菩提心是建立在哪個基礎上❓
🔹何謂法供養?法是佛說給我們聽的,我們怎麼用法來供養佛❓
🔹「代眾生苦」,怎麼代?眾生頭痛,我們也不能替他痛。那怎麼代他苦❓

金剛經講義節要—恭敬供養,尊重法故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二集)  2022/1/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2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七十一頁,《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七十一頁第五行:

  【五六、顯勝所以 明隨說福】

  從這裡看起。這個是科判的一個小標題,五十六,五十六小節。『顯勝所以』,「顯」是明顯,來說明以上經文講的,它殊勝的所以然,為什麼受持這部經為人演說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顯勝所以」,明顯說明殊勝功德的所以然,持誦《金剛經》殊勝功德的所以然,為什麼會這麼殊勝。『明隨說福』,明顯給我們說明隨緣為人演說得到的福德也是不可思議的。不一定說全部的經典,說個一句半句,那都是無量的福報、無量的福德。請看經文: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段經文給我們說明,『復次』,就是再次的給須菩提講,須菩提是我們的代表,就是給大家講。『隨說是經』,隨緣來說這部經。『乃至四句偈等』,「四句」就一首偈,「等」,一首偈,甚至是半首偈,就是有說《金剛經》當中的一偈一句。『當知此處』,就應當知道這個處所,是『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來供養這個地方,如同佛的塔廟一樣。不管什麼地方有講《金剛經》,就如同佛塔、佛的寺廟一樣。像我們這個講堂來講說《金剛經》,我們這個講堂是大樓,不是大寺廟,也不是佛塔,在這個地方講(就是你講的地方),那就如同佛的塔廟是一樣的。只要說這部經的地方,就跟佛的塔廟是一樣。我們看《講義節要》一,第一條:

  【一、『隨』者,隨緣、不限定之意。如隨人、隨機、隨時、隨處、隨眾、隨文。】

  『隨』,這裡給我們註解(解釋),「隨說是經」,隨這個字。這個「隨」,我們佛門學佛的人常用的,『隨緣』。「隨緣、不限定之意」,就沒有限定一定要多少人、一定要什麼對象,這個就沒有限定了,就是我們一般講隨緣開示。下面講,『隨人』,隨個人,無論任何人。「隨人」,隨順人,有人他想聽《金剛經》,那就隨順他來為他說這部經。像我們淨老和尚,他講經也就隨緣了,是修淨土法門為主,但是有的地方請講經,不一定啟請講淨土的經論,有的地方喜歡聽《金剛經》,有的地方喜歡聽《地藏經》,所以過去講了很多大經大論,也都是隨緣講的。那個地方邀請,他都喜歡聽哪一部經。像早年,這在四十年前,在內湖圓覺寺辦大專佛學講座。圓覺寺,嘉義吳居士帶頭啟請的,他啟請講《圓覺經》,在圓覺寺講《圓覺經》,這個就是隨緣。那一次我也去聽了,《圓覺經》。這個就是「隨人」。『隨機』,「機」就是根機。他的程度,他可以聽得懂《金剛經》,他喜歡聽《金剛經》,他能夠讀誦、他能夠受持、他能夠理解,隨他的根機來跟他講,來跟他講這部經。『隨時』,就不限定什麼時候,不一定。我們七點開始講經,到八點半,這個是固定時間的。隨時就是什麼?「隨機、隨時」是什麼?有時候你在喝茶的時候,或者吃過飯的時候,有人來找你,然後問到《金剛經》方面的,那你就茶餘飯後也可以跟他講。喝茶、吃飯以後,剛好人家問到這一方面的。隨機、隨時,隨他的根機,隨時,你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講,無論白天晚上;或者在車上,你聊天講到這個,也可以講;或者你講一些什麼事情,可以引用《金剛經》來跟他講。比如這個人很執著,你就可以引用《金剛經》講不要太執著,這個也是隨機、隨時。「隨人、隨機、隨時」,隨這個人,隨他的根機,任何時候。

  『隨處』,就是這個處所也不一定什麼地方,所以你在餐廳、在車上,或者是在走路,或者你在公園散步,或者你去咖啡廳喝咖啡,任何處所也都可以。沒有限定你一定要在什麼地方講,這個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升大座,那就不一定了。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在黃梅,他躲在獵人隊的時候,這一路上,你看他的開示,都是沒有固定的處所,也沒有一定的對象,遇到有這個緣,他就跟他講了。『隨眾』,「眾」是大眾。「隨眾」,眾人啟請,這個眾就是團體,有團體啟請。有道場啟請講這部經,就為他來說這部經,這是隨眾,隨眾人的啟請。『隨文』,這是隨經文的文義來說。「隨文」,也是觀機,隨這個文,文是文字般若,經文就是文字般若,包括這個《講義》也算是文字般若。隨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關鍵隨文入觀。隨文入觀,就是隨這個經文我們進入觀照的功夫。如果懂得隨文入觀,無論說聽這個功德利益都非常殊勝。隨文入觀,就是我們凡夫這種執著的迷情,隨文字般若來起觀照般若,改變我們的心理、改變我們的觀念,那就是隨文入觀,我們觀念轉過來了。降伏我們的我見,降伏我們的煩惱,這就隨文了。隨文作觀、隨文入觀,隨文作觀就是功夫還不得力,隨文入觀就很自然入那個境界。

  所以過去淨老和尚就要求我做三時繫念要隨文入觀,我都很慚愧,沒有辦法隨文入觀,勉強隨文作觀。作觀,你就作意,你念到那個文,你要用心去體會,當然不是去打妄想,這個關鍵在至誠恭敬,你就會有悟處。如果你去想,想的跟經義是不相干的,想的是你的妄想,不是佛的經義,不是如來真實義,自己的妄想。所以,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隨文,你要解如來真實義,這真實義是言外之音,佛法實在講關鍵就在這個地方。第一條給我們說,隨說,隨這個字,就是隨緣、不限定,隨緣講。隨這個文,哪一段經文都可以,你隨便挑一句經文,像這個《講義節要》,你挑一首偈來講,也可以。隨文,你隨便挑哪一句來講,隨便挑哪一句經文來講,這個也是隨文。比如說,我們一般最熟悉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就挑這句來講,就隨便你挑哪一句都可以,你挑這一句來講也可以。或者你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首偈,你要講半首也可以,半首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半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半首。大家學習了《金剛經講義》,你聽懂多少,有人跟你談起來,你也可以講多少。「隨人」,這個人,無論什麼人,在家人出家人,男眾女眾,都是人;中國人、外國人,也是人,所以沒有限定哪一個人。說、聽,大家都可以來學習。隨文入觀,隨緣。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此處』指說經之處。說處如此,說經之人可知矣。言處必兼言人也。】

  『此處』,經文講「當知此處」,「此處」是指說《金剛經》的處所,就是有法師說《金剛經》的處所。處所,就不限定在什麼處所,只要有說經之處。『說處如此,說經之人可知矣。言處必兼言人也。』當知此處,就是說這個地方,此處。經文沒有說「當知此處此人」,沒有這樣講。但是這裡給我們說明,「說處如此,說經之人可知矣。言處必兼言人也。」這給我們解釋此處,處所一定包括人,一個處所沒有人,那怎麼講經?誰來講?當然要有人,要有說經的人,處所它自己不會說法。這個處所要有人來說,就像我們這個講堂要有法師來說。當然說此處,就包括處所,還有說法的人,這裡給我們說明出來,不然怕我們看不懂。「當知此處」,就是這個處所,我們都要恭敬供養,對人就不必,這個就有欠缺,就不圓滿了。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說者不可著相,遠離名利,恭敬供養。聞者不可不存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

  這條也非常重要。這一條特別是指說經的法師,無論在家出家,你給人家講經說法,就是法師了。法師是通稱,出家人是法師,在家人也是法師,講經說法就是法師。智者大師在註解《法華玄義》,就講法師有五種,你會讀經也是法師,你會誦經也是法師,你會抄經也是法師。所以大家都來這裡念過經,你們也都是法師。你是讀經的法師,還是誦經的法師?你會寫經,抄經的法師,還是講經的法師?這個就比較廣了。這裡主要是講,『說者』,就是講講經說法的法師,這是針對講經說法的人,這個特別重要。講經說法的人,『不可著相』,「著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著相,也就會被名聞利養、恭敬供養所染污,會去執著這個了。執著你們要對我恭敬、要供養我,我這麼辛苦來講經給你們聽,這個就著相了。你講經說法的人,不能著這個相。你講經,人家不恭敬你,不供養你,可不能著相,也不能垂頭喪氣,好像自己講經人家都沒有恭敬供養,這個就著相了。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教我們,上講台當學生,上講台不是老師,當學生,聽眾才是老師。上講台不是老師,是學生,在學習,如果你用這種心態,也就比較會降低這種名聞利養。但是還是要提醒,要提高警覺,因為我們無始劫的煩惱(執著的習氣)不好降伏。我見、我貪、我瞋、我痴、我慢,一個我出來,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就出現了。執著這個我,就有這些煩惱,所以執著我相是煩惱的根源。有我才有人,有人才有眾生,執著不斷,才有壽者相。所以要遠離名聞利養、人家恭敬供養。人家恭敬,你也不能得意忘形,這麼多人恭敬我,自己就迷失掉了,自己就墮落了。人家恭敬,你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我們修行人,被恭敬供養、名利淘汰的非常多,因為這些是順境。特別是講經說法,名聞利養就很容易接觸到。其他修苦行的,人家也不認識他,那一類的修行人,他比較不會接觸到名聞利養。講經說法接觸到名聞利養就特別多,出名了,你的知名度高了。名跟利它是相關的,你有名,那個利也就跟著來了,恭敬供養也就跟著來了。你幾個人能不動心?不容易。如果不是時時刻刻提起般若觀照的功夫,這個一來,你馬上就迷失了,自己還不知道,這個不容易。所以你沒有深入般若,不曉得自己名聞利養迷得那麼嚴重,不知道。你要深入才發現,這個名聞利養我們迷得很嚴重。所以,「說者不可著相」,這個非常重要。這對講經說法的人,特別看到這個地方,講經說法的人很容易生起名聞利養這個心。我在講《金剛經》給你們聽,你要恭敬供養我,那就著相了,這個說的人要特別特別注意。

  『聞者不可不存恭敬』。說者不可著相,聽聞的人不可以不存恭敬,為什麼?『尊重法故』。不是尊重那個人,那個講經說法的法師也不一定是聖人,當然有佛菩薩來示現,但是你還沒有證果都是凡夫。但是凡夫講經說法,只要他講的是經典上有根據的,他講的沒有講錯,我們也要恭敬,為什麼?尊重法。尊重法,我們才能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這個功德我們會得到。『不忘所自故』,我們自己才會得到這個利益。往往說者沒開悟,講經說法那個人沒開悟,但他講的沒有錯。講的沒有錯,但是他自己沒有悟入那個境界,他沒開悟,那個聽的人開悟了。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會說不如會聽」。會聽,你聽開悟了,那個講的還迷惑顛倒,你開悟了。講的人,為什麼會迷惑顛倒?他迷在名聞利養。聽的人,他沒有名聞利養,他至誠恭敬,他開悟了。

  這個我們也可以從《六祖壇經》得到一個例子,六祖他不認識字,他怎麼會講經說法?叫他讀經,他都不會讀。他是聽人家念《金剛經》,一個客人在客棧念《金剛經》。他去賣柴,在客棧有人在念,念那個是什麼?他就聽,聽了一下,他聽了就大悟。念經那個客人他沒開悟,他念是念,他不懂。後來六祖進去再問他,你剛才念什麼?他說:我念《金剛經》。那《金剛經》講的是什麼意思?那個客人說不上來,不會講,他只會念,他也不知道那個意思。然後六祖就給他講經說法,剛才你念那一段是什麼意思。那個客人一聽,大吃一驚,他說我念這麼久都不懂這些道理,你聽我念了一段,你就講得這麼好!從來沒聽過。也就是說這個人不是一般人,所以勸他到黃梅去參五祖。說你趕快去參五祖,你這個根器大利,聽我念這一段經文,你就有這個悟處。我念這麼久,我自己都沒有悟,你聽了一段,你就悟了,這個上上根。他是砍柴,然後供養他母親。他說:我去黃梅,我母親沒人照顧。家裡沒有生活費,靠砍柴來奉養他母親。那客人也很發心,拿了十兩銀子,給他安家費。他說:給你拿回去,給你母親安家費,你趕快去黃梅參五祖。這是一個例子。

  在《經律異相》裡面,也是有講到這個公案,就是有一個老比丘,他很愚痴,但人很老實。老實人,愚不可及,這個也是很稀有的。有一天他就去問一個沙彌,那個沙彌很調皮,他就是請問他,有什麼方法,請這個沙彌教他證阿羅漢果的方法。他說:這個方法我有,你找我就對了。你只要把你的好吃的,有財物供養我,我就教你馬上證得阿羅漢果。這個老比丘很老實,他就真的一點懷疑都沒有,他說:真的?那沒有問題,我來供養你,你教我怎麼證阿羅漢。他說:好,你要供養我,我來教你。房子有四個角落,就叫他去東邊那個角落蹲一下,然後拿個香板在他頭打一下。打一下,你證須陀洹果了。他就說:我真的證須陀洹果。在那邊再打一下,證斯陀含果,二果了。好,我現在是二果了。在那邊再站一下,阿那含果了。在第四個角落再打一下,你證阿羅漢果了。那個老比丘真的就證阿羅漢果了。阿羅漢,他六種神通就現前了。就向他致謝,感謝教他證阿羅漢果的方法。小沙彌:我在跟你開玩笑的。他真的證果了。他是存心跟他開玩笑的,他看這個人這麼笨。

  就像《影塵回憶錄》倓虛老法師講,諦閑法師的道場,一個曬蠟燭的法師,就稱他曬蠟燭法師。那個曬蠟燭的法師,跟鍋漏匠同樣都是老實人。人很老實,很憨厚,笨笨的,人家就會找他開玩笑。就是找他開玩笑,他在做香燈師。以前沒有除濕機,所以寺院(特別在南方)潮濕,你看浙江、福建、廣東,這沿海都潮濕。夏天就出大太陽,所以《大藏經》就要搬出來曬,就是曬,除濕,把它曬乾,因為濕氣太重,經會長霉。以前寺院都有廣場,都拿出來曬,來除濕。有人跟他開玩笑,他說:你這個蠟燭也會長霉,蠟燭也要拿出來曬一曬。他真的就去把那些蠟燭全部搬出來曬,結果到晚上要收的時候,那個蠟燭全部融掉了。當家師看了,啼笑皆非,罵也不是。後來就報到諦老那邊去了,諦老就勸他,去阿育王寺拜舍利。因為那個當家師就是要把他遷單,他就是講一些好聽話說,跟諦老報告,你這個根性大利,你這根性不得了,你去阿育王寺,去拜舍利,一定會成就的。他真的就去了。去了,還要教他講話,他說:你去那邊,要跟人家講,將來我要學講經,像諦老和尚一樣,講經說法,弘範三界。他那個口音不標準,講成混飯三界,好像混飯吃的意思;弘範三界。那邊阿育王寺的執事也很慈悲,也就接納他。看他這個人,笨笨的,但是很老實。人很老實,就同意他去那裡了,然後他到那邊就拜舍利。阿育王寺有舍利,我去過幾次,去參拜過,有舍利。他一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下來,他真的開悟了,拜舍利拜到開悟。後來回到觀宗寺,有時候諦閑法師要講經,有事情不能講,就請他代替。他開悟之後,真的會講經,不認識字,笨笨的,真的就會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印光祖師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恭敬不是為了別人,是為自己,為成就自己的道業。所謂「尊師重道」,不是老師要你尊重他。老師要你尊重他,那個老師名聞利養,要人家恭敬供養,那不是真的善知識。你求學的學生,為什麼要恭敬老師?因為你尊重法。你看韋陀菩薩護法,他是護法,我們尊重,也是尊重法。因為一切佛都是從法生的,都要依這個法來修才能成佛,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沒有不尊重法的。所以「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下面第四條:

  【四、《大般若經》云,「帝釋每於善法堂,為天眾說般若波羅蜜法。有時不在,天眾若來,亦向空座作禮供養而去。」此即諸天遵依佛說,恭敬說經處之事實。】

  這一條是引用《大般若經》。《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剛才我搬箱子,裡面(慈光圖書館館長送我)一套《大般若經》,二、三十冊。《大般若經》裡面講,『帝釋每於善法堂』,「善法堂」是講經說法的一個講堂。我們現在講講堂,帝釋他的講堂叫做善法堂,也就是修十善,講十善的法堂。因為你要生到帝釋天(就是忉利天)要修十善,要修上品十善,你就生到這個天了,所以他那個講堂叫善法堂。帝釋,他也學佛天人也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他也學佛,當然也聽《般若波羅蜜經》,聽了之後,帝釋天主他也會為天眾來說般若波羅蜜法,講這個佛法。帝釋天主,有時候他不在,不在,他講經說法的地方,那個座椅就空著。有時候他不在,天眾如果要來聽,但是帝釋天主他不在,不在就沒有講經說法。但是天眾來了,雖然沒有講經說法,他也向這個空的座位來作禮、來頂禮、來供養才離開,『作禮供養而去』。『此即諸天遵依佛說』,「諸天」,這些天人有學佛的,他也是遵照依佛所說的。講《金剛般若》這個地方,要恭敬供養,雖然帝釋天主沒有在講,來看到他那個講堂、那個座椅,就像我們這個講堂,來沒有法師講經,也是在那邊頂禮三拜,供養、上香、供花,這樣「作禮供養而去」。這也就是『恭敬說經處之事實。』恭敬講經處所實際上的一個例子。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這個講到『法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供養」,這是對上,對長輩,對上面的稱為供養。供養有財供養,有財(財物,物質)的供養,也有法的供養。『如普賢大士所說』,比如說,我們聽佛說法,我們除了對佛的財的供養,物質方面的供養之外,我們還要法供養。法供養,怎麼供養?法是佛說給我們聽的,我們怎麼用法來供養佛?就『如說修行』,你依照佛說的這個佛法,修行的理論方法,依照這個在生活當中去把它落實,這個是法供養。再來就『利益眾生』,自己去修行,對眾生就是幫助。『攝受眾生』,「攝受」就是說接引,引導眾生來學佛。『代眾生苦』,「代眾生苦」,這個眾生苦,我們怎麼代?眾生在肚子痛,我們也不能替他痛。那怎麼代他受苦?代眾生苦,就是你要去幫助眾生,你要犧牲自己、你要奉獻自己。眾生不好度,你要修忍辱,而且你好心好意要度他、幫助他,他不了解,他反過來,他還毀謗你、侮辱你,甚至要陷害你,你都得忍受。你要度眾生就是要修六度,這個就是代眾生苦。不然你怎麼代?眾生的苦,誰有辦法代?誰都代替不了。代眾生苦的意思是這個,我們要明白。不是說眾生他在頭痛,我們可以替他痛一下,讓他減輕一下,這個沒辦法的。《無量壽經》講,「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受苦跟受樂,都是自己要去承當,沒有人代替。所以這個地方,代眾生苦是這個意思,你要度眾生、你要修行、你要幫助眾生,那你就要吃苦,修苦行,那就是叫代眾生苦。你不能去享受,那就代眾生苦。眾生,大家都在玩,吃喝玩樂,我在這邊,還要帶大家做法會、還要誦經,這麼辛苦,這個就是代眾生苦。人家放假,我們出家人不能放假,就這個意思。

  下面,『勤修善根』。「善根」,每一個人都有,善根有多有少。我們現在大家都有善根,沒有善根不會來學佛,但不多。《彌陀經》講,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就是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我們現在是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那怎麼辦?要「勤修善根」,要培養成為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勤修善根,在我們念佛法門來講,就多念佛,多念佛就是勤修善根。你帶大家念佛也很辛苦,你要跟大家一起共修,帶大家念經也是勤修善根。這個就是培養,累積你的善根福德因緣,累積淨土資糧。所以你要勤,勤就是勤奮,不能懈怠。特別年紀比較輕就要勤修,如果你年紀老了,體力衰了,你要勤修都心有餘力不足。這是我個人的體會,現在真的不行了,體力衰了,無法逞強,所以修行趁年輕。你看古大德,二十幾歲就開悟了,年輕很苦,修苦行。年輕吃點苦,沒問題,你年紀大,你就沒辦法了。你想吃苦,你也沒辦法了,你沒有那個體力了。所以老年人只有念佛,多念佛。多聽佛經,多念佛,聽經、念佛就是勤修善根。像過去,二十幾年前,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老林長,陳光別老居士,他是平常很忙,他對佛教也很護持。年紀大了,得病了,沒有辦法了,他要辭掉林長的位子。李木源跟他講,你還掛個名,比較好辦事。後來他往生前四個月,他就坐輪椅。我們淨老和尚就拿經給他聽,給他聽經,就勸他念佛。聽經念佛,他這樣聽了,也有二、三年的時間。後來預知時至,他也就往生了。所以老年人的勤修善根,就是聽經、念佛。聽經是明理,念佛是修行,這個勤修善根。年輕人更要抓住美好的光陰來勤修善根。

  『不捨菩薩業』,「菩薩業」,自行化他就是菩薩業。你發心作菩薩,你就是菩薩。只是菩薩等級很多,你初發心的菩薩,也是菩薩。菩薩戒是不能捨戒的,你發願就是盡未來際。不像你受五戒、沙彌戒、比丘戒,那個頂多是盡形壽。小乘戒,它是有時間性,像八關齋戒最短,一日一夜。菩薩戒就沒有時空的限制了,盡未來際,發了心就是菩薩。菩薩就不能捨了,你不能捨戒,小乘戒可以捨戒。菩薩戒,你不能捨戒,你生生世世都要修菩薩道,才能成佛。『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你要求無上道的心,就是菩提心。我們講白一點,你要求作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你看六祖,去黃梅拜見五祖,五祖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的。五祖說:你口氣很大,我還沒有聽到有人說要來作佛的。他來求作佛,他就是無上菩提心。那我們求往生極樂世界幹什麼?要求作佛。你作佛才能度眾生,才能圓滿的度眾生。所以「不離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不離菩提心,我們要求作佛,作佛才圓滿。

  但是這個也有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你要有出離心,出離心就是菩提心,就是你要了生死這個心。無論修什麼法門,佛法出現在世間,就是要幫助我們解脫這個生死輪迴的大事。主要是了生死的,那不是世間善法。世間善法是教你得人天福報,不能出六道輪迴。佛法,大小乘佛法,都是教我們出離六道生死輪迴的理論方法。法門很多,目標都是你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目標是這一個。如果不談了生死,那就不是佛法,就把佛法變成世間法。變成世間善法,那就不是佛法了,把出世間法變成世間善法,那個就不一樣了。所以菩提心,第一個要有出離心。特別我們淨土法門,你要有欣厭,其他法門他就不能取捨,但是淨土法門就是要取捨,捨娑婆取極樂。無論你修什麼法門,你都要有菩提心,菩提心。第一個就是你要有出離心,你要發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心,這是菩提心的初步。你自己能夠出離生死,再幫助眾生了生死,那就是化他了。如果你自己沒有出離心,你也不能幫助眾生出離六道,自己就出不了了。

  如果自己沒有出離心,說我發了無上菩提心,蕅益祖師在《寒笳集》講,我不相信。他說我不相信。他說如果沒有為了了生死,說他發了無上菩提心,蕅益祖師說,我更不相信。可見得菩提心,它是建立在你了生死這個出離心的基礎上,從這個基礎上再去提升的。所以我們學佛,我們為了什麼學佛?為何學佛?為什麼要學佛?為誰學佛?就是為自己了生死,為幫助眾生了生死,為這個。如果不是為這個,那你修了佛法,你縱然講《華嚴經》,也是變成世間法了,不能脫離六道輪迴。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講這個開示,也非常重要,真的都是對我們學佛人的當頭棒喝。他就是講到,學經教的,他的目的是什麼?將來做法師,甚至做大法師,他學經教的目的是要做法師,做大法師。參禪,去參話頭,要幹什麼?也不是為了生死,為了將來當禪師。學戒律?也不是為了生死,將來當律師。學密,學密法?也不是為了生死,為當金剛上師。學淨土,念佛?也不是為了生死,為了做一代宗師,要做祖師。現在很多人想爭做祖師,是為那個。你營福,營福就是辦行政工作,做事,替大家服務,也不是為了生死,為了權勢。為了你的權力、你的勢力、你的地位,這樣來做事的,為了權勢,他不是為了了生死。甚至包括做義工,種種的,不是為了了生死。所以這個跟菩提心就不相關,修到最後就是人天福報;如果修得不純,連人天福報也沒有,可能在惡道享福了。

  所以祖師又講,又開示說,如果你真為了生死,真發這個心,這個心就是菩提心,出離心,你參禪會開悟,你學講經會開悟,你學密會開悟,你學戒律會開悟,你念佛會開悟,你做苦工會開悟,因為定盤星正確。辨方位的羅盤,蕅益祖師講定盤星,我們現在叫做定位導航。我們現在開車定位導航正確,你從哪條路走都會到達目標。所以我們沒有看祖師這個開示,搞了半天,自己沒有發菩提心,以為自己發了菩提心。不是嘴巴念一念就發菩提心了,不是的,不能搞錯。我們念佛也是一樣,念佛你真為了生死,也會開悟。不是說念佛只是往生,不會開悟,不是。你真為了生死來念佛,你看海賢老和尚,一個字不認識的,他都念開悟了。海慶法師也是不認識字的,老實念佛,他真為生死。真為生死,他真幹,他就開悟了。不是說念佛就只能往生,不會開悟,不是的,一樣也是會開悟。關鍵你的定盤星定得對不對?你的定位導航有沒有錯誤?你定位導航定錯了,你就導到田當中去了。以前我們開車,那個導航如果錯了,給我們導到田當中去。它說到了,我們一看田當中,那就是你定位自己沒搞清楚。發菩提心是這個很關鍵,第一個你要有出離心。所以,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因為我們沒有出離心。我們說願生西方,你真願意去嗎?我願意。願意是嘴巴在講的,你心裡願不願意?那個心才算數,才算,嘴巴講的不算。嘴巴,大家會講,講得很好聽,心裡真的放得下嗎?你真願意去嗎?如果現在阿彌陀佛要來接我們去,這個世界這一切,你能放得下嗎?不行,我廟還沒蓋好。阿彌陀佛說,那來生來世再來吧!這個就是要問自己,這個不能作假。這樁事情是不能作假的,要真實心中作,那才能往生。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也開示說,世人,我們每一個人聽到死都會悚然,都會害怕。

  你說你不怕死,我不相信。如果你問我,怕不怕死?我說我很怕,我怕死了!我真的很怕死,所以現在不敢出國,就是怕死,因為現在疫情這麼嚴重,就是怕死。現在叫我去打疫苗,我也不敢打,因為聽說八百多人被打死了,我也不敢去打。所以我想一想,我很怕死。我去台南張居士說,那麼怕死,人都要死。他說他去打疫苗,問我有沒有打?我說沒有,我說我很怕死。人都要死的,怕什麼?我說我就是很怕。當然怕還是要死,也不是說怕就不用死,怕還是要死。人也不是說,你意志很堅強,你就不會死。如果你意志很堅強就不會死,那佛就不用出現在世間,給你講經說法,給我們講,勸我們怎麼了生死,還那麼麻煩幹什麼?你就意志很堅強就不會死了。再堅強,他還是會死,是不是?秦始皇也是很怕死,誰能跟他比?武力那麼強,當皇帝。當了皇帝,就更怕死了,所以才要派人去找長生不老藥。為什麼要找那些藥?怕死。誰不怕?怕死也得死,不是說你怕了就不會死,照樣死。要怎麼樣才會不死?蕅益祖師講,你放下,求生極樂世界就不會死了,無量壽就不會死了。你放不下,你肯定會死;不想死,你就要放下,就這麼簡單。眼前活計你放不下,眼前活計就是我們眼前牽腸掛肚,這個放不下。當然這個是講我自己,不是講給你們聽的,提醒我自己,要有出離心。有了出離心,我們念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你這個信願才生得起來。如果我們留戀這個世間,貪戀這個世間,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捨不得放下這個娑婆世界,你說願生極樂,你是有口無心,嘴巴在講。你那個願生不起來,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不會相應。我們修淨土,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給我們開示,你真信發願,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是無上菩提心。他講得很簡單明瞭,但是我們聽了,好像聽懂了,其實我們有沒有懂?沒懂。我剛才跟大家分享的,你大概有體會一點了,大家應該有所感受。我為什麼說怕死?因為我大病三次,都是瀕臨死亡。我還沒有大病的時候,覺得死,我不怕。當然病沒有來,講得很輕鬆;病一來就不一樣,看你怕不怕?不怕,你就不用到醫院。真不怕死的人,什麼病來,他真的就是求阿彌陀佛無上醫王,那是真幹的。但是我做不到,病一來,受不了,還要找醫生。

  所以印光祖師講,你真信發願,你念佛,真的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但是我們這個信很難,不容易,不要以為我們相信了,難信之法。《彌陀經》講,「難信之法」。為什麼難信?因為我們有懷疑。沒有,我沒有懷疑。我們自己有懷疑,自己不知道。自己有懷疑,以為沒有懷疑。所以《淨語》夏老居士講,「誤人第一是多疑,疑網纏心不易知」,「疑能生苦苦生疑」。懷疑能生苦,苦又生懷疑。疑網纏縛在我們的心,不容易知道,好像那個魚的網,密密麻麻的,纏縛在我們的心裡。所以信難,難信之法,行不難。你真信,你就會發願了。願以導行,所以信願表現在執持名號,念佛這上面。如果我們念佛不認真,不會執持名號,就是我們沒有信願。沒有信願,念佛就不會一向專念,不會一心繫念。如果真信切願,你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一樣往生,只是品位低一點。沒有一心不亂,你真信切願,能往生;你沒有信願,一向專念,不能往生。你功夫念得再好,你如果不想去極樂世界,那不能往生,道理很簡單,因為你不願意去。不是阿彌陀佛不願意接,阿彌陀佛是隨時歡迎,我們還不想去。這樣你佛念得再好,不是佛不接引,佛的手不是二十四小時都放這樣嗎?他也沒有一個時候說我暫時不接,沒有,隨時歡迎。但是我們要不要去?念佛的人很多,真正要去西方的人不多,要搞清楚這一點。所以為什麼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因為想去的人少。關鍵在信願之有無,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往生的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所以我們要在這個信願去加強。信願你真正具足了,你真信發願,這樣念佛,你馬上就相應。這個要提起,雖然淨土是易行道,但是難信之法,還是要有一定的條件。

  我四年前盲腸發炎,住長庚醫院,很難受,那時候就真想往生。隔一天,醫生說不能開刀,開刀會變腹膜炎,已經過了開刀時期。日夜打抗生素,打的、吃的,真的是受盡折磨,那時候很想往生。有一天晚上,我就夢到佛像,我們在國際會議中心,我們做三時繫念,大廳有一尊圓滿大佛像,夢到那一尊。那一尊就是在地上,就是看到那尊佛像,就很想往生。但是沒有多久,好像天上掉了一塊帆布,就把那個佛像蓋起來了,我就醒過來了。醒過來,我想一想,大概佛還要我再過一段時間吧!因為蓋起來,表示就是時間還沒到,所以我就想可能時間還沒到,不然我就很想往生,不想在世間受這個折磨了。就掉了一塊帆布蓋起來,現在暫時先不要想,其實很想往生。我聽到淨土法門,大概十八、九歲的時候,那個時候很想往生,因為那個時候生活很苦,又窮。因為窮都做苦工,聽到淨土法門,讀到《無量壽經》,在那邊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好羨慕!那個時候念佛念得有夠勤快的。那個時候,我在大同公司打工,一直工作,一直念佛,一直想求往生,佛怎麼不趕快來接我?我十九歲就很想往生了。但是那個時候遇到一個基督教的,每天給我傳教。那個時候聽老和尚講經了,十九歲就聽講經了,懂了一點佛法。我問他的問題,他都無法回答,所以我就沒有辦法接受他的傳教。如果不懂一點佛法的人,很容易被他度過去,度過去信基督教。他是很積極的,他給你傳教,他就講、講、講,你如果沒有一個道理去分辨,你就會跟著他走,因為我有聽經,有這個底子。你講這個沒道理,你說上帝創造萬物。我就問他:那上帝誰創造的?他就回答我說,上帝本來就有。我就不會聽他的了。還有一次在新生南路,那個時候在台北工專工作,傍晚的時候,兩個牧師把我拉去。他說新生南路一個美國回來的牧師很會講道,一定要我去聽。我說:我沒時間。我給你出計程車費。一個人把我拉去坐計程車,他就陪我坐,他說我給你出車費,不要你出錢。另外一個人,再去拉另外一個人。這樣把我拉過去新生南路,去那個教堂聽道。人很多,聽了大家都鼓掌。後來我聽,聽到有一句,我印象最深的。那個牧師講得天花亂墜,他說上帝多厲害,你知道嗎?把我們人的鼻子造得鼻孔朝下。如果當時給我們造這個鼻孔朝上,一下雨,我們就積水了。我聽得都快笑出來了,因為那時候聽老和尚講《楞嚴經》,「開慧楞嚴」,講那個太幼稚了,所以聽一聽,笑一笑。

  好,今天我們《金剛經》講座,到這裡是一個段落。星期三,我們再繼續來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祝大家福慧增長,身心安康,闔家平安。阿彌陀佛!  

🔹想修功德,卻變成福德,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
🔹為何有的人學佛他得到吉祥如意?有的人學佛,反而得到凶災❓

金剛經講義節要—財施為何不及法施?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一集)  2022/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1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新年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今天是二O二二年一月五日,我們又到了新的一年。二O二一年十二月,我們學習到《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這個經文在六十九頁。第六十九頁經文,我們再把這段經文念一遍: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上一次,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學習了前面三條。第一條的《講義節要》:

  【一、『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

  『四句偈』,就是四句經文合起來是一首偈,我們一般講叫偈頌。偈頌有五個字的、有七個字的。像我們常常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五個字一句。「一切有為法」,五個字的,也有七個字的。四句偈,『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就是你給人家講經,不是講很長的經,是講很短、很少的,就是一四句偈,這個很短。你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就一首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經文很少。但是如果有人為人家說這麼少的一四句偈經文,「持說」,受持、為人演說,這個福德就勝過前面以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你看以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統統拿來布施,那你說這個福德大不大?太大了。但是如果有人能夠受持、為人演說四句偈,這樣的經文,福德勝過前面以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多的七寶來布施。『則持說全經』,就是全部的《金剛經》都為人家受持、演說,當然這個福德就更殊勝了。『不待言矣』,這個就不用講了。一四句偈,福德就超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何況整部經?那個福德不曉得超過多少了。這個是一個比較。我們看第二條:

  【二、『受持』,則能自度。】

  『受』是接受,『持』是能夠去執持。你看我們念《彌陀經》,「執持名號」,能夠去持。持就是他時刻不放鬆的意思,時時刻刻提起觀照,不間斷,這叫持。這個持是一個提手旁,也就是說不能夠放下的,你要持。好像我們手持茶杯,你不持就掉下去了;你手持一個碗,那你不持就掉了。所以持就是說你要拿著,時時刻刻不能忘失掉,就像我們念佛執持名號。受持《金剛經》也是一樣,你要去觀照。你看參話頭、參究,他時時刻刻要提起。要參話頭的,他要保持他的疑情,他要提起那個疑情,時時刻刻要參那個話頭。參到妄念都沒有了,他就會開悟。我們淨土是用念佛這個方法。所以受持要如理如法,依照經典講的去受持,那就能自度,自己度自己。

  【『為他人說』】

  自己得到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那就能夠『為他人說』,為別人來演說。去幫助別人,「為他人說」。

  【則能度他。】

  就是能夠度他。要為他人說,那也必定要自己有受持。好像你自己受持有心得,那你才能跟別人分享;如果自己沒有心得,也沒有辦法跟別人分享。自己不能幫助自己,肯定也幫助不了別人,必定自度才能度他。所以:

  【自度度他,是菩薩行。】

  羅漢只有自度,沒有發願要度他。但是菩薩要自度,也要度他。

  【故福德極大也。】

  那福德就很大了。自己受持,又給人家講解,勸人家也這麼來修,那你自己得度,別人他也得度。這個福德太大了,這就不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報能夠相提並論了。第三條:

  【三、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淨,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

  布施是菩薩六度第一個,修布施,我們要學習。所以布施,菩薩修布施。我們也不是菩薩,我們就不用布施了,我們這樣看,那就不是在學佛了,那就跟我們就不相關了。學佛就是說你要向佛菩薩學習,佛菩薩他怎麼修,我們也學著他那個樣子來修。所以菩薩修六度,我們也要學菩薩來修六度,菩薩修布施,我們也要修布施。布施要知道離相。我們凡夫布施都著相,著相你修的福報修到最大會生天,生到欲界天去享福,生到四王天、忉利天。著相修福,你會生天,但是不能出離三界,不能超越六道,也就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就叫有漏福報。如果你不著相,布施知道三輪體空,知道離相,不執著一個我能布施的相、我布施多少錢、是誰接受我的布施(布施的對象)。內不見我,外不見人,當中不見布施的東西(錢財,或者物品)。不是沒有我、沒有人、沒有那個東西,有,但是你不放在心上,這個就三輪體空。我們凡夫一般布施,念念不忘,這就是著相了。但是著相修福的,著相修布施的,是大概社會上佔大多數。如果學佛的,學佛的人他也要深入《金剛經》,他才懂得要離相。不然學佛的人也很多,我們看一般寺廟,信眾很多,也有很多人真的出錢出力。出很多錢,他也修大布施,但是他還是著相,他要有個名義,在寺廟捐一根柱子,名字要把它打上去,他的公司行號要打上去,他在乎這個,著這個相。著相修福,就是得人天福報,會得人天福報,有因必有果,不能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離相修布施,那才能超越六道,這是福慧雙修,因為一方面修福,同時也修慧。因為有智慧,他才懂得離相布施;沒有智慧,沒有聽經、沒有聞法,沒有學習《金剛經》,他怎麼懂得離相布施?

  不要說一般人,就是我們看歷史上梁武帝,南北朝(南朝)的梁武帝。梁武帝他當皇帝,他是很虔誠的佛教徒,我們中國佛教吃素是他提倡的,他修的福報很大。他是大施主,以國家的資源來修布施,來建寺院,而且那個寺院規模都很大的。當時他以國家的資源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每一座寺院都不是小規模,都是大規模的,供養出家眾幾十萬人。四百八十座,建一座就不得了了,四百八十座。所以那個時候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禪宗,第一個就是去拜見梁武帝,因為知道他是虔誠佛教徒,對三寶很恭敬。梁武帝他就是著相,你看達摩一來,他就請問達摩祖師,他說:我造了四百八十座的塔廟寺院,供養出家人,供養三寶,你說我這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也跟他講真話,跟他講「並無功德」,他說並沒有功德。梁武帝聽了就心裡很不高興,造這麼多的寺院,供養這麼多的出家人,弘揚佛法,還說我沒有功德,就不理他了。後來達摩祖師才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等一個慧可,傳法給他,他就回印度了。所以梁武帝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你說他布施多少,這個福報大不大?很大。他是可以去享天福的,造作寺院都可以生天,造了四百八十座,又提倡素食,他肯定生天去享天福。這個印光大師在《文鈔》有講,還有《安士全書》,周安士居士也有講。雖然他的政權被人家搶走,但是他死了,他的福報太大了,他就生天去享天福。不能出三界,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成佛,三界裡面有漏福報,不究竟。達摩祖師跟梁武帝對答,梁武帝問達摩祖師,他的功德大不大?達摩回答是沒有功德。如果他說福德大不大?達摩一定說:甚大!甚大!就像前面講,佛問須菩提,這個福德大不大?多不多?甚多、甚多。他是問功德,他不是問福德。這裡講是福德。

  『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淨』,這個就更難得了。布施知道要離相,那就是福慧雙修。「又能深信因果」,他不落空。因為學般若,古來祖師大德,從宋朝以後不太敢講《般若經》,就怕人家誤會去執著空。空,空什麼都不要修。古大德也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寧可著相(著有),著有你還知道要修福、要布施、要斷惡修善,你還能得人天福報。如果著空,撥無因果,造惡業,將來就墮三惡道了。所以,「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所以《金剛經》講得很清楚,佛講末法時期,如果有人能夠持戒修福,他就能夠去理解《金剛經》。須菩提當年,在前面我們學習過,須菩提他就想到佛在世,親自聽佛講《金剛經》,大家能夠理解,能夠開悟。佛那個時候正法時期,聽的人會開悟;像法時期,還是很多。他說到末法,還有人聽得懂《金剛經》嗎?佛就跟須菩提說,你不要這麼講。他說末法時期,如果有人他能持戒修福,他就能懂《金剛經》。佛為什麼這麼講?為什麼講持戒修福?持戒修福就是先叫你不要去著空,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你修六度。你修六度,就是著空這道門先把它堵起來,你就不落空了。你修六度不著空,再不要去著那個相,那空有二邊就不著了。他就不會落空,也不會落有了,空有不二。所以《般若經》,就是這個地方很容易產生誤解,怕人家著空。著有還好,他還相信因果,還知道要去修福,還要修布施。著空,什麼都空,我還修什麼?統統不要修了,那就麻煩了。比著有還麻煩,不如著有,他還能修點福報,著空,他連修福也都不修。不修福就沒福報,如果再造個罪業,那不就去受罪了嗎?所以這個當中不能理解錯誤。又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就是深入的相信因果。我們在六道十法界,十法界,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都不離因果。因果它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它是相續不空、轉變不空,果變成因,因又變成果。能夠深信因果,「信心清淨」,這個也非常關鍵,非常重要。我們要深信因果,你從這個地方來學習,你在這個當中不著相,那就二邊都離了,就是中道了。所以這個不能有錯誤。

  百丈大師那時候有野狐禪,唐朝時候很有名的,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這個公案。一個禪師,人家來請問他,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結果,死了墮五百世當野狐狸。後來到了唐朝,牠去請教百丈大師,牠知道他是大徹大悟的。他過去世給人家開示,講錯了一個字墮到野狐身,求百丈大師給他開示,他脫離野狐身,百丈大師就答應了。他說你以前人家怎麼問你,你怎麼回答,你再重複講一遍給我聽。他說有人問他,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我給他回答,不落因果。百丈大師聽了之後他說,你改一個字,不昧因果。不昧,不昧因果就是因果有,但是不執著,不是沒有。不落就是沒有,沒有因果,這很容易讓人造成誤會,沒有因果,也沒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因果,我們幹好事幹什麼?壞事多做一點,反正沒有因果,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古大德就是因為這樣,怕人家誤會,所以說「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

  「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淨」,能夠深信因果,信心他就清淨了。信心清淨是不懷疑,也就是信心清淨,那才能做到『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信不容易,所以我們念《彌陀經》,佛跟我們講,這個是難信之法。淨土法門是難信中的難信。實在講佛法都難信,你看一般在講佛法,一般世間人不相信,不信的人多,信的人少,所以佛法都是難信。難信能信,這個都是宿世有深厚善根,沒有深厚善根,他不會相信的。能夠深信因果,信心清淨,「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了生死,出三界』,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不退成佛』,這個殊勝的果報功德的確是不可思議。所以從布施知道離相,把這個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淨土,這一生必定往生西方去作佛。上次我們學習前面這三條,今天我們接著就學習下面第四條。請看《講義節要》:

  【四、財施不及法施,具含多義。】

  財布施,『不及法施』,就是不如法布施,它含有多重意義。

  【(一)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

  這個跟我們說明,為什麼財布施不如法布施?為什麼法布施的福德勝過財布施那麼多,那麼大?甚至無法相提並論。這給我們說明,第一條說財布施,『施受未必有智』。就是財布施,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人,未必他們有智慧。我們的確在現前社會上,自古以來都有。現在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他很喜歡做善事,他也很樂意修財布施。大施主還是有很多,我們一般講慈善家,做好事。布施,他沒有智慧,接受布施(也就是接受救濟)的,接受布施的人,他也未必有智慧。這裡講「未必」,不是說一定沒有智慧,未必,就是他不一定有智慧。布施的人,他不一定有智慧;接受布施的人,他也不一定有智慧。我們看沒有智慧的比較多數,有智慧是少數,但是他們也修財布施。沒有智慧的布施,當然也有果報,也會得福報。這個就是佛法講的痴福,會享受痴福,因為沒有智慧。

  法布施,『非有智不能施』,這講到法布施了。你財布施不一定有智慧,你也能修,反正就是布施錢財,沒有智慧也能修。但是法布施,你沒有智慧就不能去修法布施。所以法布施,必定要有智慧,他才能修法布施。修法布施,如果沒有智慧就不能修了,可見得也不容易。財布施,沒有智慧,我們也可以去布施錢財,但是你要修法布施,你必定要有智慧。我們問自己,我有沒有智慧?我們有沒有智慧?講來講去,還是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你要遇到真正善知識,你就有智慧,善知識給你指導。如果你遇到不是真正的善知識,他沒有辦法給你指點迷津,這就不能修法布施,可能他修的法布施也是錯誤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你要修法布施,法布施,比如說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你不能亂講。你亂講,你看我們前面不是講,你跟人家講錯一個字,就要墮五百世野狐身,那怎麼得了!所以還是要有老師、善知識來傳授,你才不會錯。不然錯了,你給人家誤導,你要背因果。印經也是法布施,印經也是要人家指點,不然我們也不懂哪一部經是真的,哪一部經是假的。反正人家印跟著印,那就碰運氣,印到真的經就是法布施。如果印到假的經,現在假的經也很多,你也出錢出力,印了一大堆,那不是法布施。所以你要去印經,還有印佛像,這個也是要智慧。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佛法如果沒有真正通達明瞭的人來給我們解說、來給我們說明,你世間的聰明智慧再高,你也不能理解的。不要以為你是得了諾貝爾獎,得了十幾項的諾貝爾獎也不行,那跟佛法是不相干的,是世間法。不要以為他名氣很大,福報很大,他就有智慧,不是這樣的。

  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阿難問佛陀,為什麼有人學佛得到富貴諧偶?有的人學佛卻得到凶災?問了這個問題。那到底學佛是好,還是不好?佛就針對他的問題來跟他說了這部經,為什麼有的人學佛他得到吉祥如意?有的人學佛,反而得到凶災?把那個原因講出來。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從明師受戒,你要從明師。明師,明白那個明,不是名氣那個名,音一樣,字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你去找一個很有名氣的大法師,名氣很大的法師,他不一定是明師,他不一定有智慧,他對佛法可能是外行的。你去找就不對了,你就學不到真正的佛法了。所以第一個條件就很關鍵,你有沒有從明師受戒?要去隨順明師。每個人都說他是明師。這個就是看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了,你的善根福德因緣不足,真正明師你遇到了,你反而認為他不是明師;遇到不是真正明師,你把他認為是明師,那有什麼辦法?你也不能去講,你也講不得,真的是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

  所以你沒有智慧,你就沒有辦法去布施佛法。就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講經的時候,講到台大有個教授,他不好意思說名字,那還是有名的教授,台大的教授。現在學生只要考到台大,他就貢高我慢,他了不得,他很驕傲。教授那還得了!那教授怎麼樣?對佛法是外行的。他看《金剛經》,他自己看不懂,又不去向人家請教。不向人家請教是什麼?傲慢,貢高我慢。我是教授還向人家請教什麼?我什麼都懂。自己看《金剛經》,然後他講了一個結論,他說《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就像兩桶水倒來倒去,這桶倒過來,那桶倒過去,倒來倒去、倒來倒去。我們老和尚在旁邊聽了,差一點笑出來,不好意思講。他在講經當中講,他也不好意思講那個教授的名字,那時候人還在,講了不好意思。但我聽他講了好幾次。你說他自己都看不懂,怎麼去法布施?他為什麼不懂?他沒智慧。當教授還沒智慧嗎?他那個叫世智辯聰,不是佛經講的智慧,佛經講的智慧是般若智慧,不一樣。般若智慧才能解決問題,世智辯聰,佛在經上講八難之一,他遭難。這個沒有搞清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去修法布施。

  說實在話,我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我們淨老和尚,我也不懂得修法布施。所以我們師父上人很慈悲,教我們印經要怎麼印,祖師大德這些原理原則,都跟我們講。而且他說印《大藏經》,最好不要現代人編的《大藏經》,他有加東西進去,那個沒有經過嚴格審核的靠不住。所以建議我們印古時候的。最近的一套藏經就是乾隆時期完成的《龍藏》,還有《大正藏》,《大正藏》日本印得很多。再早就是明朝的,明朝的《洪武南藏》,這個我也買了一套。再早就是宋朝的《磧砂藏》。古代經典註解要入藏,國家要管制的,要經過當代在家出家高僧大德來審核,嚴格審核沒有問題了,它才能入藏。所以清朝雍正皇帝他對佛法很內行,他在政治方面有很多傳說,傳說也可能是編小說這些的,什麼血滴子,政治方面的。政治方面,那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政治他有一些要去做的事情。但是佛法他是內行的,他有寫了一本書,叫《揀魔辨異錄》,就是一些禪宗他知見錯誤了,他能夠把它指出來,他錯在哪裡。而且他自己也是開悟的,只是他沒有大徹大悟。根據黃念祖老居士講,禪宗要破三關,才大徹大悟。初關、重關,第三關破了,破三關他才大徹大悟。但是雍正皇帝只有破初關,只能說開悟。但是他也逼一個出家人開悟,他還沒有當皇帝,跟一個出家人對談,他逼那個出家人開悟。所以他對佛法是內行的,對三教他內行。所以還有一篇文章叫「雍正上諭」,我們老和尚有印出來,就是儒釋道難免會門戶之見,他就講出一個公道話。所以他內行,他才能管。現在都外行管內行的,他怎麼能管?沒辦法。所以法施,沒有智慧的人,他就不能去修法布施。我們自己沒智慧,我們只要跟著有智慧的人,我們也能修。所以我們現在很有幸,跟到我們淨老和尚,我們修的真的是法布施,反正我們跟著他修就沒錯了。我這輩子就是跟師父修印經,他老人家指導的,我才會去看,還有他有介紹的善知識,我也才敢去接觸,他沒有介紹的,我也不敢去亂聽。所以修法布施,我們還是要學習,要有智慧。

  『亦非有智不能受。』這個也是真的。他沒有智慧,真正的佛法,他不能接受。不要以為他學歷很高,學歷很高是他的專業領域,那方面是他的專長,那方面我們要向他請教,但是佛法他是一張白紙。所以以前我們師父叫我去美國、加拿大講經,我說:師父,人家都是起碼有個碩士,我們算什麼,要去講經!他說:他們是碩士、博士,那個專業領域,是他在那方面的專長,那個我們不懂,那方面要向他請教。我們師父老人家說:佛法,他們是一張白紙,幼稚園,你去教他們足足有餘了,我就有信心了。去到那邊,真的,師父講的沒錯。聽師父的話沒錯,對佛法他們是外行。書讀這麼高,他有沒有智慧接受真正佛法?也不一定,有的有,有的沒有,但沒有的還是多數。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早年都在美國弘法,我們師父給人家傳授三皈都不要錢,沒有什麼人來。人家說,某某地方,人家法師皈依,一個兩百塊美金。三十年前,兩百塊美金滿大的。說一個兩百,人排隊。我們師父不要錢,人家不來;一個要兩百,排隊。後來我們師父就講,這些人因為在美國,也受到美國這種功利思想的影響。你這個不要錢的,肯定沒功夫,所以不要錢。沒功夫,沒人要,沒功夫,所以皈依不要錢。人家兩百塊,那個功夫高了,價碼愈高,功夫就愈高,去的人很多。所以我們師父就搖搖頭說,現代人聽騙不聽勸,沒智慧。還有人,他也是在美國,還有人去向他請問,要求他印證。他說:法師,你來給我印證、印證,我開悟了沒有?我們師父很直接跟他回答說:你肯定沒開悟。他說:你怎麼說我沒開悟?人家上師都說我開悟了,怎麼只有你說我沒開悟?我們師父就跟他講:我都沒開悟,你問一個沒開悟的,那肯定你沒有開悟。所以講到這裡,「亦非有智不能受」,你沒有智慧,真正的佛法,你也不能接受。夏商周的無價之寶,看成是破銅爛鐵,他不懂,他不識貨。所以這裡講,「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施跟受都要有智慧。財布施就不一定,財布施,沒有智慧也可以布施,我捐錢,我有錢,我捐錢。

  【(二)財施,施得大福,受只得眼前小益。法施,施受皆得大福。】

  『財施』,布施的人,他可以得大福報。這個大福報,詳細都在經典裡面。這個施,我們還是要多講,特別在《安士全書》。《安士全書》講的,《安士全書》引經據典,引用佛經,財布施,他布施什麼樣的因,他得什麼樣的果報。你都沒有錢,你也可以修財布施。所以經典上講,一個窮人他沒有錢,他沒有辦法供齋,但是那個地方有錢的人在打齋供眾,出家人要去托缽,他用手指指那邊,那邊有人供齋。後來他當了樹神,他手指頭能出飲食。一個國王遇到飢荒,跑到荒漠去,沒得吃,碰到這個樹神,樹神變飲食給他吃。他說:你怎麼能夠變出飲食?這個地方都在鬧飢荒。他就說:過去世人家打齋,我沒有錢布施,我都用手指頭給人家指,那個地方有在供齋,勸出家人去那邊,你去托缽就有了。他隨喜功德,他有福報。所以財布施,你有錢沒錢都能修。所以財施,你就得大福報,但『受只得眼前小益』。其實施的人他福報大,接受布施的人,他只得眼前一個小利益,利益不大。但是法施就不一樣,『施受皆得大福。』布施的人得大福,接受的人也得大福,那當然法施殊勝。

  【(三)財施但益人身命。法施則益人慧命。】

  財布施是物質的,物質,『益』就是利益,利益人的『身命』,我們身體這個生命,也就是說對我們物質生活有幫助。但是法布施,『則益人慧命』。慧命是生生世世的,物質生活只有一生一世,或是一個階段。我們財布施,接受布施的人,他一時得到物質上的救濟,利益也是很短暫,那不是很長遠的。法布施,它能夠利益人生生世世,他生生世世都有智慧。所以「法施則益人慧命」,它利益人法身慧命。法身慧命比身命更為重要。我們再看下面第四條:

  【(四)財施伏貪。法施斷惑。】

  財布施,它是可以幫助我們伏住貪,但是不能斷惑。『斷惑』就是斷煩惱,法布施可以幫助我們斷煩惱。財布施可以幫助我們伏住慳貪,不要貪心一直增長。所以我們有錢多布施,就不會增長貪心。所以古人常講,「積財傷道」。財積多了,我們貪心增長。所以有錢多做好事,多布施,可以伏住貪(貪心的增長),但是不能斷,可以把它降伏住。如果法布施就幫助我們斷惑,不但伏,它還可以斷惑,斷就是沒有了。

  【(五)財施,雙方不出輪迴。法施,雙方可了生死。】

  只有財布施,布施的人,跟接受布施的人,不能出離六道輪迴。如果法布施,雙方面都可以了生死。為什麼?比如說,《金剛經》一首偈,它就可以幫助你了生死,不但了生死,成佛都有餘。或者我們勸人家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到西方,都是了生死成佛道了。布施的人,跟接受布施的人,接受勸的人,就是接受法布施的。你勸他,你是布施法(淨土法門)給他,他接受這個淨土法門,雙方統統可以了生死。你布施任何的經典、法門,它都能幫雙方面了生死,這個就不是財布施能夠去相比的。因為你財布施,布施再多,你還是在六道,生死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只能解決物質生活上的問題,生死的問題不能解決。

  【(六)財施,雙方受用有盡。法施,雙方受用無窮。】

  財布施是有限的,你再多的財,它還是有個限量,兩方面受用都有盡的時候。也就是說有福報,但是福報也有享盡的時候。福報再大,但是總有享盡的時候。法布施,『雙方受用無窮』。你了生死,成佛道,那是無窮無盡的,沒有盡頭。

  【(七)財施,施小則所益小。法施,小施可得大益。】

  這個就是比較。財布施,如果你布施很小。『施小』,兩個說法。「小」,就是說我們布施小錢,我們錢不多,布施小錢,你所得到的利益小,接受布施,他利益也小;另外方面講,就是心量小,你心量小去修布施,所得的利益也是小,小心量,這兩個說法。法布施,『小施可得大益』。法布施,你布施很少的佛法,像這裡經文講的四句偈,那很少。但是如果這個人聽懂了,他真正去受持了,他可得大益,他能成佛,他能明心見性。所以『法施』,他小施可以得大益。淨土法門就更大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六個字,或者四個字,這句佛號你老實念,你就能成佛。那很少,但是得的利益是圓滿的,「大益」。以上這七條給我們說明,為什麼佛在這部經講法布施,很少的法布施,他的福德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福德?給我們說明,我們就明白了。佛講的一點都不過分,事實是這樣,沒錯。我們再看:

  【五、菩薩攝受眾生、財施不可無。但宗旨在行法施,不以財施為究竟耳。】

  這一條也給我們說明,法布施比較重要,財布施就不要了,不是的。菩薩要攝受眾生,財施不可以沒有,不能沒有財布施。但是他的宗旨,主要是在行法布施,不是以財布施為究竟。不是說只有布施財,財布施就好了,你有財布施,最重要的要法布施給他,法布施才能幫助他解決問題,財布施是攝受眾生。在佛門有句話講,「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眾生都有貪心,所以菩薩他有四攝法,攝受眾生他用四攝法。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他也示範、表演四攝法給我們學習。你看他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在澳洲圖文巴團結宗教,到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團結所有的宗教,還有各國的領導人。他用什麼方法?就是用菩薩的四攝法。四攝法第一個是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的布施,一樣是「布施」兩個字,但是意義不一樣。六度的布施,主要對治自己的慳貪,破自己的慳貪,當然也是布施給眾生,但是主要是對治自己的慳貪。四攝法的布施,它是攝受眾生的,接引眾生來學佛四攝法的布施就是現代的話講送禮,他需要的你去幫助他。醫院缺救護車,去送給他,在澳洲圖文巴幫助那些青少年戒毒,做些社會的慈善救濟。每個宗教都有做這些慈善的,錢不夠,他就會幫助。像新加坡天主教說缺個救護車,我們師父去送一部救護車;泰國說缺個醫院,就幫助他蓋個醫院,這個就是四攝法。四攝法他做得很成功,真的都來接觸佛法了,才知道佛教原來是教育。

  所以『財施不可無』。所以我們老和尚去到哪裡,他布施的禮物,那是很多的。去一趟日本,就準備得很多,都是去結結緣,去布施。然後布施後面不是沒事了,後面他就是法施,就是法布施。跟其他宗教往來修財布施,也修法布施,法布施不同宗教,他怎麼能接受佛法?我們老和尚他有善巧方便,遇到基督教的,我講《聖經》,講你們的經,講得比你們牧師講得好,天主教講《玫瑰經》,伊斯蘭教講《古蘭經》,還有猶太教的。所以他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了一套宗教各經典的節要,他的標題給它寫「神愛世人」。透過他老人家講出來,不管哪個教的經,我聽起來統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他那個奧妙也被我看出來了。講的是你的經典,沒錯,用你的言辭、用你的話來講,不要用我們的話。所以他去跟這些外國人,各宗教講,他不講慈悲(慈悲是你們佛教的,跟我們沒關係),他就講愛,愛,大家都愛,後面一個心。其實愛就是慈悲,這樣他都聽得進去,聽得進去,那些人就得度。自度就要度他,所以這個都是屬於善巧方便。

  所以宗旨在行法布施,不是只有以財布施為究竟,不是說財布施就好了,重要你要給他佛法。但不能沒有財布施,不能說那這樣法布施很殊勝,這財就不要,不是,財還是需要的。你看我們放蒙山,蒙山施食,施食什麼意思?布施飲食,請眾生吃飯。佛門有句話講,「法輪未轉食輪先」。眾生肚子餓得要命,他哪有心情聽你講經說法。你要財布施,幫他填飽肚子,像施食。那施食後面是什麼?講經說法。他肚子吃飽了,他就有心情來聽你講經說法,他才聽得進去。他肚子餓得都快受不了了,你講的經,他怎麼能聽得進去?他怎麼有心情聽你講經?所以佛門講「法輪未轉食輪先」,就是這個道理。食輪,就是財布施,財布施,填飽,不是沒事了,這個只是幫助他解決肚子餓的問題,後面你要給他佛法,才能幫助他究竟解決問題。

  【六、金剛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見性,便可成佛。豈但自己了生死,令眾生了生死而已。直可度無量無邊眾生,皆令成佛。紹隆佛種,莫過此經。】

  『金剛般若』非常重要,『直指本性』,就直接指出我們的本性。『若能見性,便可成佛』。什麼叫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是成佛,所謂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是菩薩,都是明心見性了。所以你只要明心見性,現在不管你是什麼身分,你就是佛。所以在唐朝禪風很盛那個時候,六祖後面禪就很盛,開悟的人很多,連老太婆、小孩子統統開悟。你看龐居士他們一家人,全部都開悟的,都在家人,父母都開悟了,女兒也開悟了。所以真平等。每個人都有佛性,你只要明心見性,你就是佛了。不管你現在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在家出家,你只要明心見性,你就是佛。講真話,你本來就是佛,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佛,冤枉在作眾生,在輪迴。佛出現在世,大慈大悲,就是指出我們每一個人本來是佛。你為什麼不去作佛,在這裡作眾生,受這個冤枉苦幹什麼?沒有意義。所以《金剛般若》它就直接指出我們的本性。

  「若能見性,便可成佛」。見性,性在哪裡見?性在哪裡?性長得什麼樣子?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是大徹大悟的,大徹大悟的禪師。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性在哪裡?在你眼前。那我們怎麼沒有見到性?我們現在只見到相,沒有見到性。性在哪裡?性就在相當中,我們現在眼睛看到的,統統是相,它沒有自性,這相從哪裡來?從我們自性現出來的。自性的體是空的,空它能現有,真空妙有。所以你要見性在哪裡見?性相不二,性就在相當中。我們現在是沒有看到性,只是看到那個相。相是虛妄的,它有生滅,有變化的。所以中峰國師,我們做三時繫念,我們常常在念,「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生出來這個現象,法性它沒有生。這個現象沒有了,好像我們人出生,性它也沒有生;我們人死了,他的性也沒有滅。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相,相有生滅,但是性沒有生滅。性在哪裡?就是我們身體裡面。你每天都在用的,眼睛能看,耳朵能聞,不是你的眼睛,那個能夠見的性。不是眼睛,我們能見的,有一個能見的性,眼睛它是個工具。不然眼睛瞎了,現在有換眼角膜,眼睛壞了,他換別人的,換了,他又能用,又能看了。他如果沒有那個見性,他怎麼能看?換心臟也是一樣,現在心臟移植,甲的心臟移植到乙的心臟,乙會不會變成甲?不會。乙喜歡抽煙,他還是喜歡抽煙,不會說甲不會抽煙,換了他的心臟,他就不抽了。這是證明一件什麼?身它是相,但是性它沒有動。六祖開悟的時候,「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沒有動,但是我們現在看了,怎麼統統在動?我們的妄心在動,其實沒動。如果《金剛經》你真看懂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像作夢一樣。你能夠把這個現實的,真的看到它是夢,你就見到性了。我們現在是晚上作夢,實在講我們白天還是在作夢。我們白天看到這一切,跟晚上作夢,佛給我們講如夢幻泡影,跟你晚上作夢是一樣的。但是我們聽是聽了,我們還是沒有醒過來,這是真的!我可以接觸得到,我可以看得到。佛跟我們講那是夢,但是我們凡夫就執著這個是真實。佛說不是真實的,那是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你執著這個,你就見不到真性,真的你見不到,見到那個相。相是生滅相,都迷在這個上面,製造六道輪迴。所以明心見性,便可成佛。

  所以性在哪裡?就在你身體裡面,你的六根根性,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所以經典叫做法身,毘盧遮那,毘盧遮那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遍一切處。到處都有,大而無外,沒有邊際;小,沒有內。你看《華嚴經》講一微塵裡面,體積很小的一微塵,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又有微塵,微塵裡面又有大千世界,小小小無內,大大大無外,那叫法身,那叫遍一切處。報身就是修得的,它有生,它沒有滅。我們現在也是應身,我們現在這個身像佛的應化身一樣,有生有滅。報身,有生無滅;法身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本來它就存在,它就不會滅。滅是從生來的,沒有生,它怎麼會滅?因為它本來就存在。我們人為什麼會死?因為有生,你有生才有死,沒有生他就沒有死。我們的自性它本不生,這密宗講,「阿字本不生」。它本來沒有生,它本來就存在的,它怎麼會有滅?當然它不會有滅。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很清楚,「生自緣生」。生怎麼來的?因緣聚會生起來,它沒有自性,緣散它就滅了。但是我們的自性,生也沒有跟著生,滅也沒有跟著滅,我們的性還是永遠存在的。所以你真正明白就很開心,人哪裡有死?沒死。所以波斯匿王聽佛講《楞嚴經》,佛跟他講,你人老了,但是你六根的根性從來沒變。他真聽懂了,他開心。所以《金剛般若》如果你看不懂,再去看《楞嚴》,再看《圓覺經》、《楞伽經》、《般若經》來幫助你認識自性。所以見性便可成佛。我們現在修淨土是一個最方便的,你念佛,當下你就是佛了,這個是更直截、更了當的。你現在心裡念這句佛,你就是佛了,等一下念其他的,又變眾生了,就這樣。所以我們有幾分鐘在作佛,幾分鐘作眾生,都完全我們這個心。所以我們多一些時間來作佛,你成佛就很快了。

  所以,『豈但自己了生死,令眾生了生死而已』。所以《金剛般若》,直接指出我們的本性,直截了當,不拐彎抹角。若能見性,那就成佛了。不是只有自己了生死,度眾生了生死而已。是直接可以度無量無邊眾生統統成佛,幫助一切眾生統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紹隆佛種,莫過此經。』所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所以佛法,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了,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離不開般若,般若是共同科目。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