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放生池|緇門崇行錄淺述 第71-80集|悟道法師主講

緇門崇行錄淺述|悟道法師主講

🔹智者大師住在臨海一帶時,看到人民捕魚謀生,殺生的數量太大,智者大師心中不忍,於是怎麼做❓
🔹放生有一個很具體的做法是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買放生池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集)  2021/10/2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80

  《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第一百五十六頁,第三行,從:

  【買放生池】

  這個公案看起。

  【隋智者大師,居臨海,日見民以漁為業,罾網相連四百餘里,江簄溪梁六十餘所。心憫之,乃以所得䞋(嚫)施,買海曲為放生池,表聞陳主。陳主下勅禁採捕。因為立碑,詔國子祭酒徐孝克為文。辭甚悽楚,覽者悲悟,多感化焉。】

  這是隋朝國師『智者大師』,「智者大師」是天台宗開山的祖師(天台宗的創始人),在中國佛教裡面,後人稱為東土小釋迦。他的著作就非常多,《摩訶止觀》、《小止觀》、《六妙門》,這些都是智者大師的著作。天台宗主修的經典就是《妙法蓮華經》,簡稱為《法華經》。賢首宗,賢首國師創立的宗派,主修經典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兩個教下的宗派可以說在中國自古以來變成具有代表性的,特別是講經說法做這些科判、做這些講前的玄談。在天台宗是五重玄義,在華嚴宗(就是賢首宗)叫十門開啟,就是講經前,把這一部經典分為十個方面,先來分析、來講解。就正式講經文之前,華嚴宗的十門開啟,天台宗的五重玄義,等於是講這部經的大意。後人採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比賢首宗還多。在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註解《彌陀經》,他是用華嚴宗的十門開啟;九祖蕅益大師,他是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各有特色,這是講經說法的法師,大家都知道的。智者大師在日本特別受到尊崇。日本比叡山曾經與家師淨老上去參訪過。比叡山它是日本佛教的母親,不管哪一宗、哪一派要去弘法,必須上山學習十六年。那是以前,現在我們就不知道。日本人畫歷代祖師的畫像,第一代祖師就是智者大師,第二代、第六代都是中國的祖師,其他才是日本的祖師,所以智者大師在日本非常受到崇敬,到現在他的畫像還留下來。以上我們簡單介紹智者大師。

  他是隋朝時代的人,也當到國師。他住的寺院叫天台山國清寺。天台山國清寺,我也曾經去過,我記得還去買一些烏龜上去放生,上面有個放生池。當時智者大師住在臨海一帶,因為天台山是在浙江省,浙江也是沿海的省分,所以就接近海。在這一帶的地方,每一天看到人民,一些老百姓,捕魚。這海邊人的生活,都是靠捕魚來謀生,做為他們的一個職業。捕魚,我們都知道,魚網都做得很大,它這個「魚網相連四百多里」。四百多里,你看那魚網一撒出去,有多少魚類被捕抓上來。『罾網相連』,「罾網」就是用四個腳架把網放下去。這個地方,「江中設捕魚的竹牆」。『江簄溪梁六十餘所』,「簄」就是江中捕魚的竹器,竹子做的。這是專門捕魚的器具,大大小小也多到六十餘所,就是六十幾個地方在捕。就是殺生太多了,一個地方就相當多了,六十幾個地方去捕魚,實在講殺生的數量太大、太多了。

  這個事情被智者大師看到,「心中大是不忍」,他覺得這些眾生很可憐,就生起慈悲心,於是把自己所得的『䞋(嚫)施』,「䞋(嚫)」就是施主供養金,供養的錢。『買海曲』,,「海曲」是現在山東日照縣西這個地方做大放生池,他去那邊做一個很大很大的放生池。就是人家供養他的錢,他就用來買這些生物去放生,做了很大的放生池。並且「上表奏陳當時的陳後主」,陳後主等於是當地的諸侯。

  陳後主他就下令禁止在那個地區捕魚,也就是說他做了這個事情感動了陳後主。所以當地也為這個事情「立石碑紀念」,這個陳後主在那個地方也給這個事情立一個石碑把它記錄下來。「命國子祭酒」,古代最高的學府叫國子學,在北齊叫國子寺,隋朝改寺為學。北齊是寺院的寺,所以古代寺院就是學校,我們從這些依據,也都知道寺院就是學校,學習的一個地方。後來隋煬帝又改學為監,一直到明朝,好像到清朝還是稱為國子監,等於是國家最高的學府。「祭酒是功高名著者官名」,祭酒就是官位的一個名稱,也就是他的功勞很高才有這個官名,請國子祭酒。徐孝克先生作碑文,當然他的文筆非常好,那個文辭寫出來「悲愴淒涼,看到的人都哀傷感動而有所領悟」,也就是啟發大家的慈悲心,儒家講「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這是智者大師(天台宗祖師),當時他造了這個放生池,放生就是屬於慈物之行。他那個時候是隋朝時代,一千多年前,跟我們現代時空環境的轉移,現在的放生也要配合政府的法令規章,還有生態環境。總之這個是啟發我們生起慈悲心,最重要是勸導我們要戒殺、吃素、放生,現在我們更進一步要做到護生。這個護生,我們前面也看到幾個公案,所以有放生、有護生,這樣做才圓滿。實在講,勸人吃素,也是放生一個很具體的做法,因為大家去捕殺、養殖,大多數是提供給人類吃的,人如果不吃,那些人就不養,也不會去抓了。所以這些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公案它都涵蓋慈物之行的全部。

  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若有人供養食物給靈裕法師,靈裕法師會怎麼做?我們如何學習他的精神❓
🔹慈物之行,我們可以落實在哪些地方❓

緇門崇行錄淺述—悲敬行施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九集)  2021/10/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9

  《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第一百五十五頁第三行:

  【悲敬行施】

  【隋靈裕,定州鉅鹿人,十五投趙郡應覺寺出家。博通經論,名藉海內,其行施也,悲敬兼之,惠袈裟數過千領;疾苦求療者,醫藥無算。但得厚味,必先奉僧;雖禦畜類,未嘗呵唾。乃至責問童稚,誡約門人,自稱己名,號彼仁者,苦言懇切,聞者流淚焉。】

  這個公案是「隋朝相州演空寺靈裕法師」,他是『定州鉅鹿人』,「鉅鹿」就是河北省,靠近石家莊這個地方的人。他十五歲的時候就投『趙郡應覺寺出家』,到趙郡這個地方,有一間應覺寺,去那邊出家了。很年輕,十五歲就出家了。「博學多才」,十五歲出家,開始學習佛法。古時候的高僧大德,世間這些聖賢書,儒、道、佛經都學習,所以世出世法都通達。博學多才,他的學問廣博,而且才能多方面的,我們現在講多才多藝,他的才能很多。我們看到他十五歲出家,就想到《論語》,孔老夫子講他十五歲開始求學,實際上從小就開始學了。我們看到靈裕法師也是這樣的,非常好學,所以他才能夠「精通經藏和論藏」。這個就不容易,他精通兩藏,我們能夠精通一藏就不容易了,他能夠精通兩藏。經是佛講的,論是菩薩造的,像《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大智度論》、《成唯識論》。所以三藏經典,他通了兩藏。如果三藏都通,就稱為三藏法師,那不容易。所以精通經藏和論藏。『名藉海內』,就是說他名聲傳出去了,當然必定有很多地方請他講經說法,弘法利生,辯才無礙,度化很多人,所以他的名聲就很大。就像我們導師淨老和尚一樣。以前沒有這些傳播媒體,都是耳語相傳,一傳十,十傳百,如果是現代,靈裕法師也肯定跟我們淨老和尚一樣,全世界都知道,國際上聞名。所以「名藉海內」,就是說大家都知道他,他出名了。這個高僧大德出名,真的是名符其實,不是虛名,他是名符其實,他真有那個道德學問,有德行,不是虛名,是名符其實。

  『其行施也,悲敬兼之』,「其行施」就是說他布施,他實行布施的時候很有慈悲心,而且很有恭敬心,恭敬、慈悲他都兼顧,都有。不是說慈悲布施了但是對人沒有恭敬心,我布施給你,很傲慢,他不會,他為什麼不會?因為他明理,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佛。像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所以不敢對一個眾生輕慢,他很窮,布施給他,有慈悲心,而且對接受布施的對象都很恭敬,像恭敬佛一樣,禮敬諸佛。『惠袈裟數過千領』,惠贈袈裟給其他出家人,超過一千件。古時候要做一件袈裟的確不容易,不像現在紡織這麼發達,以前要得到一匹布真不容易。他自己有人供養他,他就轉供養。出家人比較貧寒的,比較偏僻不方便的地方,那些財物都很缺乏,所以他就做袈裟結緣,數千領。『疾苦求療者』,他不但贈送袈裟,凡是有病苦來求醫療的,他也是布施醫藥,「供給醫藥更是不計其數」。這個地方它沒有講只有布施出家人醫藥,肯定在家人就更多了。這個事情現在還是有人做,我看我們台灣高雄妙通寺道興法師他到雲南佛塔寺去復建,恢復佛塔寺。以前那個地方很窮,山上窮的人沒飯吃,都來他的寺院吃飯。沒衣服給衣服,幫他們修路,布施醫藥等等。靈裕法師他供給醫藥更是不計其數。人家供養他,「只要得到好吃的東西」,他不是自己先吃,「一定先供養大眾僧」,就是供眾。這條我們要學習,人家供養我們,我們跟大家分享,不要好吃的我自己先吃了,所以我們跟大家分享。甚至我們都可以供養別人,自己不享;自己不享,你布施,增長自己的福報。

  「雖對生畜,亦不呵斥吐唾牠們。」生畜就是這些動物,他也不會對動物呵斥、驅趕,是非常慈悲的來對待這些動物。「甚至在指責或詢問幼童,或申誡約束自己的徒弟時,都自稱自己的姓名」,就是自稱法名。這個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他對小孩子開示,或者對徒眾開示的時候,他都自稱法名。像我的內號,法名叫悟道,悟道對大家怎麼講,這樣自稱法名。「稱對方為仁者」,你是仁慈的人,對方再凶,他也稱他仁者。所以「苦口婆心,懇切誥誡」,當時聽的人都被感動流淚了,他真的是真誠的慈悲、恭敬對待一切人,而且他具體做出這些表現,才能如此的感動人。這些都是我們要向古大德來學習的。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法朗法師看到牲畜就買回來養著,他住的地方有很多鵝、鴨、雞、狗等等,法師睡覺休息時,難道不會被牠們的叫聲吵到嗎❓

緇門崇行錄淺述—贖養生命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八集)  2021/10/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8

  《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請大家翻開課本,一百五十四頁,我們從第三行:

  【贖養生命】

  這裡看起。我們往下看這個文:

  【陳法朗,徐州沛縣人。就大明寺寶誌禪師學禪,精律論,譽動京畿,聽侶雲集。所得檀䞋(嚫),用造經像、塔寺,濟給窮厄。見諸生命,即買歸畜之。鵝、鴨、雞、犬,充牣房內,見朗寢息,皆寂無聲;遊觀之時,群起鳴吠,喧於鼓吹,亦懷感之致歟?】

  這個公案是在南朝陳後主這個時代,是在公元五百五十七年到五百八十九年。這個三十二年的時間,是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在這個時代,有一位法師,這個法師是「揚都興皇寺法朗法師」,他的德號是法朗。他是「徐州沛縣人」,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他「跟大明寺寶誌禪師學禪」,寶誌禪師在南北朝那個時代,寶誌公禪師。這個禪師很有名,大家在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時候常常提到,寶誌公禪師當時度梁武帝為他的妃子編了一部《梁皇寶懺》,寶誌公禪師就是那個時代的人。這位法朗法師跟大明寺的寶誌禪師學禪,而且他精通戒律,還有論藏。律藏跟論藏他很精通,所以他的名聲,『譽動京畿』,名聲就很響亮,我們現在講他的聲望就很高、很有名,京城的人都知道,聽他講經的人很多,聽眾很多。

  他所得到的布施供養,人家供養他的這些財物,『檀䞋(嚫)』,檀越就是施主,這是印度梵語的音譯,翻成中文是施主,我們現在講齋主。「䞋(嚫)是施主供養的錢」,我們現在講供養。他接收這些施主的供養,這些財物,他「都用來造經像、塔寺」,像印光祖師一樣,一生都是印經、造佛像,或者造佛塔、造佛寺,建寺院道場,用來做這些。「救濟窮困危急的人」,還有救濟,現在講慈濟,慈悲救濟一些很急難的,地方上如果有什麼災難,很多急需要的人,他這些錢也拿去救濟。印光祖師也是一樣,平常他都是用來印經,遇到有災難,他從印經款撥出來救災。「看到牲畜就買回來養著,所以鵝、鴨、雞、狗」,這些牲畜『充牣房內』,充滿他的房間,統統這些。他住的地方,鵝、鴨、雞、狗等等這些牲畜很多,他常常買來自己養,「充滿整個房子」。

  這些牲畜看到朗大師睡覺休息的時候,都安靜不出聲。『見朗寢息』,就是他休息的時候,這些都不會叫,狗、雞、鴨、鵝統統不會叫,知道法朗法師在休息,不能吵他。朗大師如果起來去探望牠們的時候,探望這些牲畜、看看這些牲畜,這些牲畜就「一齊鳴叫著」,同時都叫起來,都很興奮,「比吹螺打鼓還大聲」。「難道是對朗大師感恩激動所致嗎?」當然這個是必定的,他的慈悲心感動了這些動物。

  這條慈物之行,現在有一些人去買流浪狗在養,有人在做這個事情,我們隨喜。所以我們現在護生款,他們沒有飼料,還有醫療,生病治療,我們現在有撥出一些做這部分,這部分也是屬於慈物之行這個項目。主要是護生、放生都是屬於慈物之行,所以兩方面我們都有做。最重要當然是啟發我們的慈悲心,我們凡夫慈悲心都被煩惱障礙,透過外面這些善舉,慈物之行;看看古大德他們的行誼,也是我們效法學習的,關鍵就是要有慈悲心。所以我們原來沒有接受放生款,但是現在我們可以設立一個護生款,護生款也可以包括放生,這個有人要發心,也可以讓他們來隨喜。

  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僧群法師為了保全動物生命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太過分了嗎❓
🔹為什麼道士、出家人自稱貧道、貧僧❓

緇門崇行錄淺述—護鴨絕飲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七集)  2021/9/2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7

  《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慈物之行第六》第一百五十二頁,我們從第六行:

  【護鴨絕飲】

  這個公案看起。

  【晉僧群,清貧守節,庵於羅江縣之霍山。山在海中,有石盂逕數丈,清泉冽然。庵與石隔小澗,獨木為橋,繇之汲水。後一鴨折翅在橋,群欲舉錫撥之,恐傷鴨,還不汲水,絕飲而終。】

  這個公案是出自於晉朝霍山僧群法師,清貧而守氣節。『清貧守節』也就是守道的意思,「清貧」就是什麼都沒有。出家人,我們一般講貧僧,貧僧也就是出家人的本色,出家人的本色就是貧。所以我們看演戲的,道士都叫貧道,出家講貧僧,就是修道的人要安貧守道,安住在貧窮,守住他的道業,不會為了貪而不守道。這個「守節」就是守道的意思,就是他的節操、他的氣節,沒有改變出家人的本色。出家人的本色就是佛當年出現在世給我們做模範榜樣的,就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其他什麼都沒有,那安貧守道最極處了,這個是出家人的本色。僧群法師他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庵於羅江縣之霍山』,「庵」是比較小的一個道場,「在羅江縣」,這個羅江縣是現在的安徽省六安市。以前我們去做百七,我也曾經去過六安市,那邊有很多居士來參加百七。他在羅江縣的霍山當中搭一個小茅棚住。『山在海中』,安徽裡面不是靠沿海,它是算內地,它這個海是內地很大的湖,像海一樣。像青海,它有個青海湖,海拔很高的,三千公尺以上,那個湖你一去看就像海洋,一望無際。這個地方講「山在海中」,就是這座山在海當中,就像一個島一樣,他就在那邊搭茅棚。

  『有石盂逕數丈』,「盂」就是容器,裝東西的;「逕」是直徑,有數丈,數丈那很大了。『清泉冽然』,「清泉」就是像我們山上的泉水;「冽」就是寒冷,那個泉水很冷。『庵與石隔小澗』,他住的這個庵,就是說這個小茅棚,跟這個石盂當中有隔一條小澗,山間流下來的溪水,這個我們住在山上都會看到。『獨木為橋』,就做了一個獨木橋,一根木頭跨兩邊,人從上面走過去。『繇之汲水』,就是很自在的,那邊取水很方便,在這個當中取水,僧群法師他就喝那個水。像我們雙溪山上,也都是喝山泉水。『後一鴨折翅在橋』,後來有一隻鴨子,牠斷了一個翅膀,站在那個橋上面,他就不能過去取水了。『群欲舉錫撥之,恐傷鴨』,僧群法師要用他的錫杖去趕走牠,恐怕又傷了那隻鴨子。『還不汲水』,「還」就是他就回去了,就沒有去取水。沒有取水,他就沒水喝了,『絕飲而終』,後來他就不喝水了,一直到他往生,就渴死了,「絕飲而終」。

  這個公案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護生。這個不是放生,是護生,「慈物之行」就是護生的。現在我們雙溪,放生款也有一部分做護生,像現在有些流浪狗沒有東西吃,我們就去護持這一塊。所以這個公案,那個鴨子斷了一隻翅膀,他也不忍心傷牠,寧願自己渴死,不傷害那隻鴨子,慈悲到極處了。所以這個公案屬於護生。

  下面是蓮池大師的讚歎:

  【贊曰:「為物命而忘己身,大慈弘濟於是為至矣!或曰:『全鵝而忍苦,可也;群之滅其生,得無過乎?』噫!至人之視革囊,夢幻泡影耳。苟有利於眾生,則棄如涕唾。餧虎飼鷹,皆以是心也,豈凡夫執吝四大者所測知耶!」】

  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讚歎,讚歎說,為了保全動物的生命而不顧自己的生命,再沒有比這個僧群法師更慈悲的。為了一隻斷了一隻翅膀的鴨子,他寧願自己渴死,沒有比這個更偉大的救濟了。「或者有人會說:為了保全鵝的生命,忍受挨打的痛苦,還算可以。」這是舉出前面,「慈物之行」第一個公案,那個比丘為了怕那隻鵝被傷害,那隻鵝吞了珍珠,比丘不敢講,然後被老闆打。忍受挨打的痛苦還算可以,就是被挨打一頓,不至於傷害生命,說這個還可以,但像群法師自己犧牲了生命,不是太過分了嗎?為了一隻鴨子,他自己就死了,這個當然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到的。

  所以這個地方,『噫』就是一個感嘆詞,我們現在講「唉呀」這個意思。蓮池大師就分析這個公案,蓮池大師說,「聖人看自己的身軀如臭皮囊,人生不過如夢幻泡影而已」。真正有修行、有證果的人,他的確是這樣的,不執著這個身。像小乘初果須陀洹,第一個就要破身見;大乘圓教初信位,見惑八十八品,第一個要破身見,不執著這個身了,這個身就像夢幻泡影。「如果對眾生有利益,則將生命如鼻涕口水一般的丟棄不顧。」他不在乎這個生命,只要他能夠幫助眾生,他犧牲自己都無所畏的。「如佛在因地修菩薩行時以身飼虎,割肉餵鷹,都是捨己為人的心腸所使然啊!」這個在經典有記載,佛菩薩,老虎沒得吃,身體就給老虎吃;老鷹沒得吃,就割自己身體的肉給老鷹吃。當然這個是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得到。所以我們看僧群法師,他也是菩薩化現來的,也不是我們一般凡夫能做得到。

  「哪是執著貪戀這四大假合之身的凡夫,所能明白的呢?」我們當然不能理解。你說給人家打一頓,這個我們還可以接受;為了一隻鴨子,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那這個不是太過分了?在我們凡夫來看,甚至被挨打,我們都感覺過分了,但是這個總是聖賢、高僧大德他們慈悲心的一個表現,真正表現出慈悲心。有慈悲心,連自己的生命也都可以為眾生的利益來犧牲。我們現在這個凡夫地位,我們是學不來,但是護生這一部分,包括我們現在學習這個公案,都可以跟大家分享,就是護生的部分也是需要做的。所以放生、護生同樣都是需要的,這一點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學習,慢慢把我們的這種慈悲心能夠啟發出來。

  這是菩薩的境界,這個是最少要破四相的境界,須陀洹果以上的才做得到,我們凡夫的確是很難做到。我們凡夫,像第一個公案,那個比丘被打,這個還可以。破四相的人,他的確對這個身體看作是夢幻泡影,他一點都不執著。過去古時候有一個禪宗大德,他作夢,夢到一隻老虎要吃他,夢醒過來,原來是南柯一夢。他就想一想,我如果知道是在作夢,夢中就做個人情,就給牠吃了!那是一場夢。我們大家去想想這個味道,我們現在在十法界裡面,六道法界是夢中夢。像這些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大修行人,的確不是我們現在的境界,的確不是。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放生、護生,慢慢啟發自己,慢慢提升自己,讓我們這個慈悲心不斷的顯露出來,我們現在能學的,先從這裡下手。

  好,這條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護生之行主要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俞淨意公早年辦文昌社,做了很多好事,為什麼沒有改變命運❓

緇門崇行錄淺述—忍苦護鵝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六集)  2021/9/2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6

  《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慈物之行第六》,在一百五十一頁,我們從第一行:

  【慈物之行第六】

  第一個公案:

  【忍苦護鵝】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文:

  【佛世,有比丘乞食珠師之門。時珠師方為王穿珠,置珠取食,而珠偶墮地,鵝吞之。珠師與比丘食,視珠不見,疑比丘竊之也。比丘欲護鵝,故任其捶擊,至於流血,鵝來舐血,珠師移怒,併擊鵝殺之。比丘不覺悲淚,珠師怪焉,乃語之故。感悟珠師,懺悔作禮。】

  這是「慈物之行」第一個公案,慈物之行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護生、放生這一項,就是《太上感應篇》講「慈心於物」,對一切萬物生起慈悲心。這個公案是忍受自己的痛苦來保護一隻鵝,這個是屬於護生。

  『佛世』,就是佛在世那個時候,「有一個比丘到珍珠店去乞食」。『乞食』就是挨家挨戶去乞食。這一天到賣珠寶的店家,到這家去乞食。『時珠師方為王穿珠』,「當時珍珠師傅剛好在為國王穿珠鏈」,就是用線去穿珠,因為珠子就像我們念珠一樣,你要用線把它一顆一顆串起來。他正在替國王穿珠鏈,這也是一個掛在身上的裝飾品。這個時候這個比丘剛好來乞食,剛好做珠寶的師傅正在為國王穿珠。『置珠取食』,「他就把珍珠放著」,就是穿到一半還沒有穿好,看到比丘來乞食,他就把沒有穿好的珠放在桌上。那個珠子,我們穿過念珠也知道,一顆一顆的,有的穿進去了,有的還沒有穿的,它就是散的。在桌上放著,他就進去拿食物供養比丘,可是這個珍珠沒有放好,珠子會滾動。『而珠偶墮地』,一顆珠,那個都是寶珠,很珍貴的,掉到地上。『鵝吞之』,有一隻鵝看到有個珠子掉到地上,牠就跑過來把它吞下去了。

  『珠師與比丘食』,穿珍珠的師傅到裡面拿食物出來供養比丘,發現珍珠怎麼不見了?當然只有這個出家人在,那個珠我明明放在桌上的,怎麼不見了?『疑比丘竊之也』,他就懷疑這個比丘是不是把我那個珍珠偷了。當然比丘他在那邊看到珠子掉到地上,被那隻鵝吞下去了,但是不敢講。這個珠師就很生氣,『捶擊』就是打,就是打這個比丘,你是不是偷我的珍珠?我是要為國王穿的珍珠,你給我偷了,要他拿出來。結果這個比丘被穿珍珠的師傅打到流血,『至於流血』。這隻鵝也很有靈性,知道這個比丘是來護著牠的。因為如果他給他講,你剛才不小心掉下去,是那個鵝吞下去,那隻鵝就被殺了,從牠肚子再把珍珠拿出來。不敢講,結果他就忍受被挨打,打到流血。這個鵝看到了也很感動,知道這個比丘是為牠被打的,趕快來給他『舐血』,用舌頭去舔東西,鵝的舌頭去舔血,把那個血舔乾淨。這個珠師,穿珍珠的師傅『移怒』,「移怒」就是本來在打這個比丘,結果看到那個鵝又來幫忙,用舌頭舔他的血,他的氣就發到這隻鵝身上了,『併擊鵝殺之』,就把這個鵝給殺了。這個比丘在那邊看了就『不覺悲淚』,不覺就很悲傷流眼淚了。

  這個時候穿珍珠的師傅也覺得很奇怪,我殺了這隻鵝,你怎麼在哭?『乃語之故』,這個時候才把這個事情跟珠師講。就是說剛才你進去拿飲食供養我,你就把國王要的珍珠,還沒有穿進去的放在桌上,就掉到地上,剛好這隻鵝跑進來,看到那個珠子就把它吞下去了,就把這個原委給他說明。『感悟珠師』,講出來之後,感動這個穿珍珠的師傅。那個穿珍珠的師傅很受感動,所以他也覺悟了,感悟。『懺悔作禮』,向這個比丘懺悔,知道自己錯了,錯怪這個比丘了。所以他悟了,悟了就是說知道自己錯了,受到感動,所以就向這個比丘來懺悔、來作禮,請他諒解。

  這個公案就是護鵝,這個就屬於護生。我們學習這個公案,屬於護生之行,這個地方講慈物之行,就是我們現在講護生、放生。像最近我們有一些放生款,有一部分做放生的,有一部分做護生的。護生,就買一些飼料,或者動物需要醫療,這一類屬於護生。像我們現在做的放生、護生,就屬於慈物之行這個項目。這個地方我們學習,它主要的核心就是有慈悲心,對一切萬物都有慈悲心。佛門常講,佛門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心人人都有,儒家講「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個是性德,人人都有。我們現在這個慈悲心似乎沒有了,好像都很不慈悲了,不但不愛護動物,還殺生,這個慈悲心好像不見了。其實這個是被自己的殺業,煩惱的業障障礙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做外面這個事相,放生、護生來啟發我們自性的慈悲心。所以我們現在做這個,主要就是啟發我們自性的慈悲心。因為我們自性的慈悲心埋沒很久了,無始劫以來就失去了,這個是迷失,不是喪失,都在,只是迷了,不知道要有慈悲心。

  所以我們去護生也好,放生也好,我們做這些事相,要知道做這些是啟發我們的慈悲心。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講,你讓眾生生煩惱,也不慈悲。如果在事相上做,沒有生起慈悲心,這個還要繼續努力。就像《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記載,他辦一個文昌社,就是做善事,做很多善事,惜字、放生、勸善等等的,做慈善救濟,這些都是好事,但是他的命運卻非常不好。後來因為他對灶神很恭敬,感應到灶神來給他指點,灶神也舉出他其中的一項,就是放生。他說放生他也都參加,都有參加放生。但是灶神舉出他的問題,就是說放生,你從來沒有生起真正去愛護動物那個慈悲心,只是跟著人家一起去放生,你那個慈悲心從來沒有生起來,這個就是一個關鍵。

  所以我們現在做放生、護生的工作,也要知道這些是事相,外面的事相,我們做這個外面的事相是提醒我們要生起慈悲心。生起慈悲心,不但對動物、對人,甚至對於植物,也都要有慈悲心。你看《太上感應篇》講「慈心於物」,「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就是你不能故意、任意去破壞。就像現在講破壞自然生態,你也不能無緣無故的任意去破壞,這個也是慈悲心,所以慈悲心是對一切萬物的。外面做的這個事相,就是提醒我們、啟發我們,就像我們做法會一樣,像做法會我們念懺悔偈,是提醒、是啟發,也不是說念完就好了,要從內心真正的知道自己過失在哪裡,要去改過,那才是真正懺悔。

  所以做這些護生、放生的事情,不是好玩的。現在很多人做放生、護生,好像當作一種娛樂。過去我們辦的這些護生、放生,還有郊遊,大家很多人喜歡參加。很多人喜歡參加,當然也不是說每一個人都那麼慈悲,但是他願意來參加,不能說他完全沒有慈悲心,只是說你慈悲心生起多少?如果說他完全沒有,他也不可能來參加,你勸他,他也不會來。像一天到晚在殺生的人,他也肯定不會來參加我們這樣的活動。所以願意來參加,雖然他還沒有生起慈悲心,我們也鼓勵。就是我們辦這樣的一個活動,主要要啟發他們的慈悲心,最重要還是要不斷給大家講解這些道理,讓參加的人他明白這個道理,進一步他知道我們要發這個慈悲心,不是說只有在事相上這樣做一做而已,真正是啟發我們的慈悲心。我們這個慈悲心真正生出來,對一切萬物都會愛護,不會去傷害,這才是我們做放生、護生主要的目的。

  好,今天這個公案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李後主召法眼禪師入宮,正好牡丹盛開,請禪師應景作詩,禪師如何應對❓
🔹如果要真正放下,那就要修什麼❓
🔹什麼事都不幹的人,他也沒放下。為什麼說沒放下❓

緇門崇行錄淺述—詠花諷諫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五集)  2021/9/2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5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忠君之行第五》,一百四十五頁,我們從倒數第四行:

  【詠花諷諫】

  這個公案看起,看下面的文:

  【後晉江南李後主召法眼禪師入內庭。時牡丹盛開,主索詩,師乃頌云:「擁毳對芳叢,繇來迥不同;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豔異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需待零落,然後始知空?」主歎悟諷意。】

  這個『諷』就是諷誦,誦詩詞,我們一般講吟詩作對,諷誦詩詞。他是透過這個來勸諫李後主。這是「五代後晉南唐」,五代十國,「南唐被宋太祖貶國號曰(江南)」。「李後主有一天召見金陵清涼院大法眼文益禪師入內宮。」古代的皇帝都有學佛,也真正能夠禮請高僧大德進宮內來說法,這是現在我們看不到的。請入內宮,當時宮廷裡面都有花園,「牡丹花盛開著」,剛好牡丹花開得很好看、開得很旺盛。南唐的李後主,他就要求法眼禪師,看看這個牡丹花開得這麼漂亮,來給它作一首詩。可見得法眼禪師,這些詩詞歌賦都很通達,於是法眼禪師用詠誦。唱詩有它唱詩的方法,這個過去台中雪廬老人他有教怎麼吟詩,詠誦詩詞。

  這個詩就是講,「穿著珍貴的毛衣,對著芬芳的花叢,這種富貴的景象和氣氛,和一般人大大的不同。但是人生歲月無情,好景不常,頭髮從今天開始會漸漸的白了,花兒看來也會不如去年的豔紅。牡丹花的美豔隨伴著早晨的露珠,更加嬌媚,但是朝露很快隨旭日而消失,花兒也日漸會枯萎,牡丹花的馨香隨著晚風吹送,更加清香,但晚風遠去,花香也漸飄零;由此看來,何必要等到花謝凋落,才體會諸行無常,萬法本空的道理呢?李後主慨然嘆息,頗能領悟這詩裡諷刺他侈華沉迷的意義」。

  這首詩念一念,你聽白話這樣講,大家可以去體會一下不同的感覺。白話就是剛才我們根據《淺述》這樣講一講。如果你念文言,就像我們誦經一樣,你體會那個意味就不相同,所以這個詩它是吟誦的。所以這一首詩也就是說萬法無常,你現在看到這個花開得很美麗、很漂亮,但是沒有多久它就會飄落、凋謝。看到人,漸漸老了,頭髮愈來愈白了。所以我們看到外面的這些植物,這些生住異滅的現象,再想到人,以及一切動物生老病死的現象,這是說明這個無常。所以法眼禪師他吟這首詩主要是勸李後主要覺悟,你現在榮華富貴能享受多久。特別在那個時代,不是太平盛世,所以實在講,得到榮華富貴,能夠享受的時間也是非常短暫的,要覺悟到無常。

  我們出家人修無常觀非常重要,一般寺院晚課都要念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維那師就提醒大眾了,「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無常就是它沒有停止的,一分一秒就是走向墳墓,它沒有說暫停的。所以無常這個事情是最精進的,它從來沒停止過的。諸行無常,行它是遷流的意思,像流水一直流,它沒有停下來,我們看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真正體會無常,才能提起道心。但是這個修無常觀也不容易,往往我們都被眼前這些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蒙蔽,感覺不到無常,所以警覺心提不起來。所以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就寫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這就是無常觀。所以印祖講,這個字念念不忘,道業必成,你修道,不管修哪個法門,都能成就,你參禪會大徹大悟,念佛會一心不亂。但是這個字提不起來,你什麼法門、什麼功夫都使不上力了,因為你沒有感覺到無常。沒有感覺到無常,你會貪戀眼前這個世界,你放不下。放不下既得的這些東西,你放不下。放不下,還是貪瞋痴這些煩惱障礙,明明知道,誰都知道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誰都知道,那知道為什麼放不下?你眼前這些放不下,既得的利益,榮華富貴這些享受你放不下,知道是知道,但是放不下。

  如果要真正放下,那就要修布施,什麼統統可以布施,身體也可以布施。所以貪戀這個世間,對這個世間有濃厚的情執、留戀,放不下。所以我們念佛信願提不起來,你念佛功夫就不得力,道理就在這裡。如果真信切願,那他念佛是分秒必爭,不管忙或者閒,再忙它這句佛號,他也始終不會丟失掉,拳拳服膺,念茲在茲。像海賢老和尚你看一天忙到晚,佛號在他心中,不曾片刻丟失,這個叫做繫念,一心繫念,你看他自在往生了。我們這一生要成就,無常觀非常重要。這是法眼禪師透過這首詩來勸李後主,花會凋謝、人會漸漸老、老了就死,這個誰都知道,但是迷於眼前的這些榮華富貴,他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不會有成就,就是法眼禪師勸李後主,不要再沉迷了,要覺悟。

  下面有個贊,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讚歎:

  【贊曰:「味詩意,忠愛油然,溢於言表,惜後主知而不用,終不免夢裡貪歡之悔耳!】

  這個『味』,就是「細細地品味這首詩的意境,覺得字裡行間,洋溢著忠心愛主的熱忱」,忠!「可惜李後主知道這個意思」,法眼禪師他誦這個就是勸他,他也知道這個意思,但是他沒有實際上去依教奉行去改過,「最後仍免不了亡國」。他沒有多久就亡國了,國家就沒有了,還不要到死,還活著的時候,國家就沒有了。到後面就後悔自己有如夢中人,在作夢的時候,他享受人生這些歡樂,貪著這些歡樂,不知道覺醒。所以李後主他在《浪淘沙》這個詞裡面有一句,「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之句」。到後來他知道這些一切都像作夢一樣,什麼都得不到。這個是當時他沒有覺醒過來。我們看了這個公案,回過頭來想我們自己,我們現在出家了,對這個無常有幾分的警覺心?如果我們仔細一反省,我們無常心可能一絲一毫都沒有提起來。我們現在的這個心念,主要還是貪戀這個世間、留戀這個世間,樣樣放不下。樣樣放不下,就表示無常觀沒有提起來;提起來,他真的就放下了。佛七的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如果無常觀沒有提起來,肯定放不下。放不下,我們跟那個李後主有什麼兩樣?一樣,貪戀夢中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我們還是沉迷在這個裡面,眼前這些東西放不下。所以這個是值得我們警惕的,看到這個,要回頭想自己。

  下面這段是蓮池大師又提出來了:

  【彼號為詩僧者,品題風月,敝精推敲,而無裨於世。以此較之,不亦黃金與土之相去耶?」】

  『彼號』就是說,有一些出家僧人他也很會作詩作詞,稱為『詩僧』。『品題風月』,風花雪月,作一般的這些詩詞歌賦。他「品題風月」,也是推敲那些精緻的,這些用什麼詞、用什麼句來作這首詩。但是作出來那些風花雪月詩詞,『無裨於事』,「裨」就是幫助,對世道人心、對修行的人,不能幫助他們覺悟。你作這些風花雪月的詩詞,對他們沒有幫助,大概只是娛樂、消遣、欣賞而已。所以蓮池大師讚歎這個,就是法眼禪師他作的這首詩,跟當時蓮池大師那個時代,有很多人號稱他是「詩僧」,出家人很會作詩的,他們作出來的詩,跟法眼禪師作的詩一比較,就好像黃金跟黃土。黃金跟黃土怎麼去比較?這也就形容法眼禪師那個詩就像黃金,當時這些號稱是詩僧的這些出家人作的那些詩,就像那些泥土,不值錢。用這個意思來形容比喻,所以黃金跟泥土那相差多遠!

  所以這一個公案提醒我們無常,我們要認真從這個地方來修。為什麼晚課要天天念?天天提醒,你一天不提醒就會忘了。印光大師那是更密集,他就乾脆貼在額頭上,他的小念佛堂就寫一個「死」字放在那裡,一天到晚就看那個字,我都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你想到死,你不放也得放,常常提起這句。這個提起來,對這個世間就不會再執著,都放下了。放下,你就不會去計較,好也好,不好也好。這個世間無常,我現在主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個世間這一切跟我就不相干了,都放下了。不相干,也不是說你什麼事都不做,那又錯了,那又沒放下了。所以標準就海賢老和尚,一天做到晚,他放下沒有放下?他真放下。你一天沒有事幹的,有沒有放下?沒放下。你不要說你什麼都不幹,你就放下了,不要搞錯!

  所以為什麼我們淨老和尚一直稱讚海賢老和尚?你看海賢老和尚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在種地,你說他有沒有放下?他真放下。人家說,師父,這麼晚了,要休息了。年紀這麼大了。他就說,好了好了,我快做好了,這些做好我就不做了。大家以為他還有一點工作做好他就要收工了,那是他的雙關語,他不做了就是說我到極樂世界去了,後面這些留給你們做了,是這個意思。後來他第二天凌晨往生了,人家叫他吃早飯沒有起來,去推開房門才知道他走了。你看多瀟灑,多自在!活生生表演給我們看。

  以前都是聽這些書上講的,現在還有錄像,那不是給我們現身說法?所以這個不能誤會,不是說你放下,什麼都不幹叫放下,什麼事跟我不相干,不是,該做的要認真去做,那才叫放下。不該做的你不要去做,該做的要認真去做,我們的本分事情要做好,要為公,要為道場。你看海賢老和尚一生奉獻,他做不是為他自己,你看種那麼多菜,道場用不完就布施給其他道場,或者交給國家,布施給地方,他在修六度。所以放下不是什麼都不幹,我們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講,放下你的分別執著,是放下你心裡那個東西,不是叫你現在什麼統統放下,不要了。不是那個意思,很多人誤會,聽錯了,他以為什麼都不幹叫放下,這個千萬不能誤會。你什麼事都不幹的人,他也沒放下。為什麼說沒放下?他還執著他這個身,他要享福,那他怎麼會放下?為大眾服務,犧牲奉獻,那才是叫放下。所以這個公案我們要學習。

  後面這個:

  【總論】

  我們看一百四十七頁,『總論』,倒數第四行。總論就是說總結來評論忠君之行,以上這些公案。

  【士君子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僧無官守也,僧無言責也,而盡忠如是,孰謂山林之下無明良喜起之義歟?人倫莫重於君父,吾故前列僧之孝,後列僧之忠,以杜釋氏無父無君之謗。】

  「總論」,蓮池大師講,『士君子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士君子」就是讀書人、君子。古時候讀書人志在聖賢,第一個階段做君子,不做小人。讀書的君子,他「處在鄉野民間,就要擔憂君主的一切」。這裡引用「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個是世間讀書人,他在鄉野民間,他就憂慮國家大事,憂國憂民。「出家人沒官職,也沒有諫言的責任而能如此盡忠」,出家人,他不是當官的,以前讀書人考上功名,他就當官了,當官他有言責,他有發言權,他有義務責任來替國家諫言,替國家做事,為人民服務。出家人沒有這些諫言的責任,他沒有這個職務。沒有這個職務,而能夠如此盡忠,出家人不是說不忠,出家人盡孝盡忠的很多。所以「誰能說山林之下出世人中沒有像君明臣良,臣子樂於效力,人君之德政興起的美談呢?」誰能說山林之下,這個出家人沒有像世間這些讀書人,賢明的君主,善良的臣子,樂於效力朝廷人君德政這些美談,不是出家人就沒有這些了。

  所以這裡引用《書經.益稷篇》:「股肱喜哉,元首起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人類的倫理再沒有比君王和父母更重要的了。」這個是人類的倫理,君是領導,父母是我們家庭的領導,君父。所以蓮池大師說,我前篇,忠君之行前面一篇,「列出出家人的孝行」,很多人說出家人,出家就不孝了,他去舉出來出家人盡孝的高僧大德很多,歷朝歷代都有。後面就接著列出出家人對國家的忠心。有一些人說出家人,你對國家有什麼貢獻?再把忠君之行,出家人對國家盡忠的這些表現,這些行為紀錄,也把它列出來,做這個的用意,就是要「杜絕世俗人說佛教不忠於君主」,對國家不忠、對父母不孝順這樣的毀謗。就是把那個口把它堵起來了,讓他們不能去講這些毀謗的話,讓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嚴重的誤會。

  好,「忠君之行」,我們學習到這裡。下面「慈物之行」,我們就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道楷禪師因何被罰流放到淄州?為何一年後皇帝又赦免了❓
🔹執法官知道楷禪師忠誠,想講個理由讓他免於受罰,然而道楷禪師回答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受罰不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21/9/1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4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一百四十三頁:

  【受罰不欺】

  我們看下面的文:

  【宋道楷,沂水人。得法後,大揚洞上之風。崇寧中,詔住東京淨因。大觀中,徙天寧,上遣使賜紫衣,號定照禪師,表辭不受。上復令開封府尹李孝壽,躬諭朝廷褒善之意,而楷確然不回。上怒,收付有司,有司知楷忠誠,問曰:「長老枯瘁,有疾乎?」對曰:「無疾。」有司曰:「言有疾,即法免罰。」楷曰:「豈敢詐疾而求免罪譴乎?」吏太息,遂受罰,編管淄州,見者流涕;楷神色自若。至州僦屋而居,學者益親。明年,勅放自便,乃庵於芙蓉湖中。】

  這條是『受罰不欺』。「宋朝東京天寧芙蓉道楷禪師,沂水人,得悟心法後,極力宏揚曹洞宗的宗風。宋徽宗崇寧年間,皇帝下書」,就下詔書命令他住持東京(又名汴京),就是現在的開封,要他去住持開封淨因寺,命令他去當住持。「宋徽宗大觀年中,遷到天寧寺,皇帝派遣使者賜大師紫衣(唐宋皇帝賜高僧以紫色僧衣),封號定照禪師。楷禪師上表推辭不接受。」道楷禪師他就上表推辭,不接受這個封號。「皇上又命令開封府尹」,開封府的知府李孝壽親自去表明朝廷要褒揚推崇道楷禪師的意思,請他要接受這個封號,「然而楷大師仍堅持不接受」。這樣就觸怒了皇上,命執法官吏要辦楷法師,執法官知道楷禪師一向忠誠,於是問他說:「長老看來形貌枯瘦憔悴,有病嗎?」這個執法官意思就是要講個理由給他脫罪,免於受責罰。道楷禪師竟然回答說,他沒有病。官吏又說,如果您回答說有病,就有理由可以免去懲罰,因為您有病就不必受到懲罰。道楷禪師說,我怎麼敢欺騙,沒有病,騙說有病,來免除罪罰呢?這個官吏聽了之後,也嘆息不已,只好去處罰他,終於受罰。

  他被罰貶到山東的淄州,貶到山東去了,就是從開封把他貶到淄州,看到道楷禪師被流放的人,「莫不痛哭流涕」。因為被貶到比較貧困的地方,以前比較不開化的地方,就像我們現在做官被降職,調到很鄉下去,調到很偏僻的地方、鄉下去了。大家就很不捨,大家對他的德行非常的敬仰,很多人看到禪師被流放,都痛哭流涕。而道楷禪師「神色自然,若無其事」,他覺得沒事。到了山東淄州,原來出家人是有寺院的,他到那邊連寺院也沒有,要自己去租個房子去住。跟他學的人,「學者更加親近」。跟他學的人,原來親近他的,也都跑到那邊去親近他;沒有親近他的人,也慕名去親近他,人數也就更多了。「隔一年後,皇帝下令」,不用限制他的自由,他可以「自由到任何地方」,他自己要選擇到哪個寺院、哪個道場都可以。古代出家人要到哪個寺院,不是說想去就可以去的,以前要有度牒、要有戒牒,可能還要有人介紹,如果官方派的,要有官方的文件,你才能夠去那個寺院住。所以他是被貶到那個地方,他要去租房子住,表示說他都不可以去住寺院,只能住在一般民間的房子,而且還要自己花錢去租,這就對他一個貶抑、對他一個處罰。後來經過一年,皇帝當然也會聽到這些消息,因為他是真正有德行,親近他、跟他學習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就赦免他的罪,就是他可以自己自由到任何寺院,都可以自己去選擇了。於是他就建一個茅庵,茅庵就是茅蓬,庵是比較小的道場,就建一個茅庵「位於芙蓉湖」,這邊有註解,「江蘇武進縣東」,這個武進我們也去過,就是「無錫縣西北,今稱芙蓉圩」,上面。

  以上這個公案就是忠君,受罰不欺。下面一百四十四頁第一行,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他有一個讚歎評論,我們接著看一百四十四頁:

  【贊曰:「榮及而辭,人所難也;辭而致罰,受罰而不欺,不曰難中之難乎?忠良傳中,何得少此?錄之以風世僧。」】

  蓮池大師的讚歎,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這個大家沒有都是想要求到的,要去求的。求到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有兩方面,一方面就是自己對國家社會真正有奉獻,上面皇帝知道了要來獎賞他,所以要給他一個封號。另外一方面,有的人他是利用關係、巴結種種的去親近上面的人,而得到名聞利養、功名利祿。道楷禪師他是自己的道風、學風,感動了皇上要封他這個封號,但是他推辭了,不接受。就像六祖惠能大師,當時是武則天當皇帝,要請他進去京城,六祖也推辭了,他說他老了、病了,沒辦法走那麼遠到那裡。後來武則天也是賜他一個紫金缽,還有祖衣,賜他這個。

  道楷禪師『榮及而辭』,他是榮華富貴來了,他卻辭掉,他不受。『人所難也』,這「是人人難以做到的」,榮華富貴來了,名聞利養來了,你要去推辭,這一般人很難做到。一般人要求都求不到了,現在送來了,還不要嗎?那不可能不要,你不接受,這是很難的。這個就是我們老和尚講,這些高名厚利的誘惑他不動心,所以他推辭。推辭,這個可以想像,不給皇上面子,要封他,他不接受,他因為推辭功名富貴而被受罰的。他不是犯什麼錯去受罰的,而是他不接受這個封號被處罰的,這個很難。「受罰而不欺誑求免」,一般人都會想避免這些刑罰,但是道楷禪師他很忠心,不欺騙上面的人,他不欺。所以他不欺誑求免罪,這個「可以說更是難中之難了」,更難了。一般人受到責罰,總是想避免。而他卻不避免,不願意去欺騙上面的人,來避免自己的刑罰,這是難中之難。『忠良傳中』,記載忠良傳記當中,怎能沒有這一則?蓮池大師講,『何得少此』,這個怎麼可以缺席?當然要把它收進來。所以記載下來做為世上出家人的借鑑。我們出家人看到就要反省,不求這些名聞利養、功名利祿,這是我們要看破放下的。所以古大德也做一個榜樣給我們後世的出家人來效法、來學習。

  好,這一則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曇宗法師為宋武帝做天台六時菩薩五懺悔法,武帝說我有什麼罪過需要懺悔?法師如何回應,讓皇帝很歡喜來接受❓
🔹勸人應該怎麼勸❓

緇門崇行錄淺述—勸修懺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三集)  2021/9/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3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第一百四十一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從:

  【勸修懺法】

  這裡看起。我們看下面的文:

  【宋曇宗,秣陵人,出家靈昧寺。嘗為武帝行菩薩五悔法,帝笑謂宗曰:「朕有何罪,而為懺悔?」】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講「南朝宋靈昧寺曇宗法師。秣陵人」,秣陵就是江蘇省南京市,古代的一個地名。『出家靈味寺』,就是他到靈昧寺來出家。『嘗為武帝行菩薩五悔法』,有一次為宋武帝做天台六時菩薩五懺悔法。這個「五悔法」在《淺述》有註明,就是「懺悔、勸請、隨善、迴向、發願」這五項。「晝夜六時修之」,晝夜六時就是日夜都沒有休息,修這五種懺悔法。

  武帝他就笑著對曇宗法師說,我有什麼罪過,需要你來代替我拜懺?這句話,不但是宋武帝,我們一般人,知道自己有過失的人就不多。真正有學佛修行的人,他才會反省檢點自己,一般人他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過失。我們看這個地方,你看這個皇帝,他也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罪過,我也沒有做錯什麼事,你為什麼要幫我懺悔?武帝就這麼回答。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文:

  【宗對曰】

  曇宗法師就回應武帝的問話。

  【「昔虞舜至聖,猶云:『予違汝弼。』湯武亦云:『萬姓有過,在予一人。』聖王引咎,蓋以軌世,陛下齊聖往古,履道思沖,寧得獨異?」武帝善之。】

  曇宗法師就回答,『昔』就是過去,『虞舜』就是堯舜,這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是古代聖王,政治辦得好,人民安樂。所以孔子他整理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經書,都根據這些歷代聖王他們的教化來做整理。像這樣的聖王,他們的態度是怎麼樣?曇宗法師就回答宋武帝,堯舜這算是大聖人了,舜尚且對禹說。禹就是大禹,舜這個王位他是讓給大禹。在大禹以前是禪讓政治,不是傳給自己的子孫,傳給子孫就是世襲的。是從大禹開始才傳給他的兒子,以後都是變成世襲的。在大禹之前,堯、舜,再早的黃帝,那個時候都是禪讓政治,去尋找、去觀察哪一個賢能的人,他能夠擔任國家的重責大任,這個位子就要讓給他,叫他來接。舜對大禹說,「我違背了正道,您當以義理輔正我」,這是出自於《書經·虞書益稷》。這是舜對大禹說的話,就是我如果什麼地方做錯,那你把這個道理講給我聽,來輔導、幫助我改正過來,這出自在《書經》。

  「商成湯、周武王也都說」,夏商周開國的皇帝也都說,「百姓有什麼罪過,都是我作君王一人引起的」,這也是出自於《商書·湯詰》、《周書·泰誓》。所以在《群書治要》講,「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人民有罪,他的罪過就是我的罪過。如果國裡有一個人犯罪,那是我沒有盡到教導他們的責任。所以古代這些聖王,人民做得不對的,都歸咎於自己的責任,自己沒有做好。這個是曇宗法師對宋武帝講,『聖王引咎,蓋以軌世』,「軌」就是軌範,給後世的領導人做一個模範來效法。所以古代聖王都是「引咎自責,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體諒」,不是苛求別人。所以這個是做為我們世間領導人的一個模範。

  接著『陛下齊聖往古』,「皇上和古代聖人一樣賢明」。你看法師他對皇上講話,他的用詞、態度,就是對宋武帝講,你跟古代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聖王,你跟他們一樣的賢明,先把他肯定。「行聖王之道更要謙虛,怎可和其他聖王不同,而不責備自己呢?」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古代的聖王,當然他自己本身做得都很好,但是下面的人做錯了,他要背這個責任,引咎自責,就是他沒有教好才會這樣,是他的責任。對宋武帝講,說皇上你跟古代聖王是一樣的賢明,你也是很賢明的君主,來實行聖王之道,當然要謙虛,就是說不可以跟古代的聖王不一樣,要跟他們一樣、向他們看齊,要效法他們、向他們學習,怎麼不責備自己?當然要反省自己,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因為天下所有的過失都會歸咎到皇上的身上來,所以他要代替皇上來修懺悔法,就是這個道理。宋武帝聽了之後,就表示非常的贊同,他很讚歎,也很認同。

  所以我們看古代這些高僧大德,這個是忠君之行,對於上面領導人他的忠心。忠心,他講話、態度都合乎禮節、合乎常禮、合乎禮。他為什麼講了會讓宋武帝很歡喜來接受?你看他怎麼講的?他是肯定他跟古代聖王是一樣的,古代聖王都會引咎自責,那何況你也是聖王,你不能跟他們不一樣,你不一樣就不是聖王。所以他這麼一講,他沒有理由去反對,當然他就接受。

  這個是勸諫的一個善巧方便。所以蔡老師在《群書治要》常講,勸人你怎麼勸?你有道理,沒錯,你怎麼勸?你的態度、你的用詞,你怎麼勸的。勸的方法不對,不但不能接受,反而變反效果。如果宋武帝說,我哪裡有錯?你怎麼會沒有錯?你自己沒有反省反省。如果這樣去勸他,他明明知道他有錯,他也不會接受,是不是這樣?所以勸諫,這個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聽蔡老師的《群書治要》,的確很多讓我們學習的地方,大家要留意這部書,對大家自行化他很有幫助,大家要發心來學習。

  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唐太宗聽到了明贍法師的名氣,迎請他入皇宮請教什麼❓
🔹唐太宗去巡察過的地方也都建立寺院,建立寺院幹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勸斷屠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二集)  2021/9/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2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忠君之行》,第一百四十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這個題目看起:

  【勸斷屠殺】

  這個也是勸導君主、領導斷除殺生。我們看下面的文:

  【唐沙門明贍,素博學懷抱經濟。太宗聞其名,詔入殿內問之。贍廣陳政要,因敘釋門以慈救為宗。太宗大悅,下敕年三善月,月六齋日,普斷屠殺,行陣之所皆置寺焉。】

  這條公案也是出自於唐朝,唐太宗這個時代。唐太宗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非常出類拔萃的一位君主,創造了中外聞名的貞觀之治。他在位的時候,政治辦得最好,政治清明。在這個時候,唐太宗也是信佛的,他也是信佛的。這裡就是講到唐朝太宗這個時代,在「終南山智炬寺」,終南山是屬於陝西省。「智炬寺僧明贍大師」,終南山智慧炬寺僧,就是這個寺院的一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的德號是明贍法師。「一向博學多聞」,『素博學』,素是向來,他學問很淵博。「懷經世濟民之才」,『懷抱經濟』,就是他的抱負,他的學問德行都很好,所以他的志向也是懷抱著經世濟民,要救世、要救濟人民,這樣的一個遠大的抱負。他有這樣的一個才能。

  『太宗聞其名』,「唐太宗聽到了他的名氣」,『詔入殿內問之』,就是「下詔書迎請他入皇宮內」,來向他請教問題。這樣的一個名義,就好像我們現在講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這一類的。皇帝,國家有重大的政策,向有道德、有學問的出家法師,來向他們請教。這個也是在古時候歷朝歷代的皇帝,對有道德學問的出家人,他非常重視。這也是我們中國傳統,一個明君他都是禮賢下士,都是禮請賢能的人來為國家出謀劃策,聽聽他們的建議。這個是古代君主,一個明君,他們做法都是這樣,很重視賢能的人。不但在家有賢能的人才,君主、領導他重視;就是出家眾,三教當中有學問、有道德的這樣的人才,他們也都很重視。從這個公案,就可以看出來唐太宗他為什麼能夠創造貞觀之治?在歷史上記載,當然他重用他的大臣魏徵,這是唐太宗一個得力的助手;其他,太宗皇帝他也很重視。你看在家、出家,只要他有道德學問,都向他請教。所以他能創造貞觀之治不是偶然的,真的禮賢下士。

  唐太宗聽到了明贍法師他的名氣。古人這個名氣,這個地方我們要補充說明一下,不是像我們現在很多人打知名度、做廣告、辦一些活動然後來宣傳,讓自己的知名度提升,這樣得到名氣,那是虛名。因為沒有真才實德,那是一個虛名,不是真的。我們常常聽人家講「浪得虛名」,不是真實的。古大德他出名,不是他自己要出名,他的道德學問夠了,就躲在深山,人家也知道他。所以鼓在內,聲在外,那個鼓是在裡面,但是你一敲,它聲音就傳出去了,鼓自己沒有跑出去。「有麝自然香,何必當風立」,有麝香的地方它自然就香了,不必刻意的跑到風頭去吹風、去出風頭,但是你自己要有真才實學,真正的德行學問才可以。所以這些法師,皇帝能夠去重視他、去禮請他,向他請教問題,當然他不是一般人。這個是皇帝主動去禮請,請教他問題。

  『贍廣陳政要』,明贍法師「廣泛的陳述為政的要領」,可見得他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弘法利生的法師,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你只通出世間法,不通世間法,那不能弘法利生。所以他是出家人,但是對這個政治他很清楚該怎麼施政,這些道理給太宗皇帝講得很清楚,要怎麼施政,政治才辦得好。可見得他不外行,內行的人。所以太宗聽到,當然就很符合他的需要,他就是在辦政治。所以「廣陳政要」,廣就是廣泛的給他陳述怎麼辦政治,這些重要的地方。世間法先跟他講了,這個是他現在最需要的,然後接著再跟他講佛法,這也是一個善巧方便。『因敘釋門以慈救為宗』,接著就講,我們佛門就是以慈悲救濟為宗旨,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把這個宗旨向太宗皇帝說明了。太宗聽了之後『大悅』,世出世間法都跟他講了,都跟他分析得很清楚,太宗聽明白了,很歡喜,歡喜就接受了,接受就依教奉行。

  所以『下敕年三善月,月六齋日,普斷屠殺』,「下敕」就是下達法令,每一年三個善月,就是三個長齋月,就是正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整個月都禁屠,禁止屠宰。這三個月禁屠,我們就知道了,這三個月大家都吃素,不能殺生,大家統統要吃素了。每個月有六齋日,這個我們前面也講過了,受菩薩戒,六齋日。《地藏經》是十齋日,這個地方是講六齋。六齋是根據受菩薩戒,受菩薩戒要持六齋,一個月要持六天的齋。在這三個長齋月,每個月的六齋日,這個時候,這個時間一律禁止屠宰、屠殺。『行陣之所皆置寺焉』,「行陣」就是「自己出巡行幸所在地」,行幸就是我們現在講,是指君主、領導人到各地方去視察,那個叫行幸。他是巡迴去視察地方,他去巡察過的地方也都建立寺院。

  建立寺院幹什麼?弘法利生。建寺院不是給人家做法會、拜拜,不是搞迷信的,是教學的。古代寺院就是學校,有寺院在一個地方,出家眾在那裡弘法利生,自利利他,教化一方,寺院的功能是這樣的,自行化他。不像現在的寺院只是做法會、辦活動,沒有講經教學,也沒有在修行,這個就不是真正寺院的本質。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把現在這個時代佛教的形態分析得很清楚,我們看了《認識佛教》這本書,就知道我們應該選擇學習哪一種形態的佛教,就是要學習教育的佛教,這個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迦出世的本懷。

  好,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玄琬律師如何勸太子減少殺生、奉持齋戒、要行仁政❓
🔹能做皇帝可見福報很大,為什麼有些皇帝下場不好,甚至亡國了❓

緇門崇行錄淺述—感悟東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21/9/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71

  《緇門崇行錄淺述.忠君之行第五》。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忠君之行第五》,第一百三十八頁,我們從第六行:

  【感悟東宮】

  這裡看起。這個題目我們看到了,也就知道感化讓東宮太子覺悟。『東』是表法的意思,古時候皇帝登基,第一個就要立太子,就是以後的接班人。這個「東」是形容他還年輕,太子年紀還小,就像太陽剛剛起來,將來他是國家的接班人,所以這個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把將來國家的繼承人,給他教化、感化好了,將來施政就利益全國的人民百姓,那個影響一個國家的人民。所以教化好東宮,將來這個國家,全國人民都受到利益了。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唐玄琬,弘農華陰人。貞觀初,帝以琬戒德朝野具瞻,敕為皇太子諸王授菩薩戒。】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這個公案的一個開頭。「唐朝京師普光寺玄琬律師」,他是專攻戒律,是「弘農華陰人」。弘農就是現在的陝西省華陰縣,他是那個地方的人。『貞觀初』年,「貞觀」是唐太宗的年號,唐朝貞觀之治在全世界是有名的,談到唐,就想到貞觀之治。唐太宗這個朝代,他的政治辦得最好,影響到全世界,很多外國人都到唐朝來留學,來學習,來歸順。所以現在我們到世界各地,有華人的街,都稱為「唐人街」,也是受到唐朝貞觀之治的影響。『帝以琬戒德朝野具瞻』,貞觀,就是唐太宗,他是一個賢明的君主、領導人,當然他是信佛的。從這個地方知道唐太宗他信佛。唐太宗因為玄琬律師的戒德高尚,戒律德行都很高尚,朝野都很瞻仰。朝就是在朝為官的,整朝的文武百官;在野就是說不是當官的,一般人民,士農工商都對他非常的仰慕。於是唐太宗就『敕』,「敕」就是禮請他為皇太子,皇太子就是東宮太子,將來繼承王位的,以及諸王,在古代君主時代都有封王,一個封地讓他去管理,在那個地方稱王。這個王就是諸侯這一類的,諸王,所謂王宮大臣。『授菩薩戒』,傳授菩薩戒,可見得當時佛教之盛,你看朝野大家都信奉,皇帝帶頭。所以他帶頭信奉佛教,以佛教,佛陀在經典的教育來教化全國人民,自己首先帶頭來學習,這個影響力就大了。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琬致書皇太子曰:「今略經中要務四條,惟願留意。一曰行慈,謂依涅槃梵行之文,含養兼濟。二曰減殺,謂東宮常膳,多所烹宰;殿下以一身之料,遍擬群寮,及至斷命所繇,莫不皆推殿下,請少殺生,以永壽命。三曰順氣,謂不殺曰仁,仁主肝木,木屬春生,殿下位處少陽,請春季禁殺斷肉,以順陽和。四曰奉齋,謂年三齋,月六齋。何者?今享大福,咸資往因,復能進德,彌增美矣!」】

  玄琬律師就寫信給太子說,「現在簡略地列出佛經要點」,有四種,「希望您用心奉持」。「一是『行慈』」,行慈就是實行仁慈的政策,「要依照『大般涅槃經梵行品』所述去做人處事」,就根據這部經典,佛的教誨,這樣去做人,去處理事務,「就可以攝受教養百姓」,百姓他就能夠歸順了。「並救濟窮苦」,貧窮,要救濟他,要幫助他,這是第一個,要行慈,實行仁慈之政。

  『二曰減殺』,就減少殺生。不能做到完全不殺生,但是要減少。就是說皇太子,東宮平常吃飯,「常宰殺烹煮很多牲畜」,殺生就很多了,一般人就不會造這麼多的殺業,但是你是東宮太子的身分,每一天吃的山珍海味,殺生就很多了。「殿下所需要的食物,要動用很多人力去營辦採購」,那真的是勞師動眾,為了他吃的,你看動用多少人去採購,去辦理。「以至牲畜喪命的原因」,要殺很多動物的生命,殺生殺這麼多,都是因為你要吃,所以大家才去殺這麼多的牲畜,都是「由您而起,請您減少殺生」,你不要殺生太過、太多,「來求長壽吧」!這是你減少殺生,『以永壽命』,「永」就是說長久,你的壽命可以延長。佛在《地藏經》也講,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殺生重的人,他就短命。所以這裡玄琬律師勸東宮太子,你減少殺生,為自己求長壽。

  『三曰順氣』,「所謂不殺生就是『仁』」,不殺生就是仁慈,『仁主肝木』,仁在人的五臟裡面,代表的是肝臟,肝臟主仁。「肝在五行屬木,木在春陽之時茂生」,木就是說在春天陽氣很旺的時候生長,生長得會很茂盛。「殿下是太子」,就是你的地位在四象中的少陽,所以「東宮稱為少陽,福居春月。所以請您在春季禁殺斷肉食,以順陽和之氣」。春季就是春天,春天這三個月叫春月,所以請你在春季,春天這三個月不要殺生,斷肉食,那就吃素了。你看以前唐朝皇帝、皇太子不能吃長素,也要吃花素,在這三個月,也就不要吃肉,不要殺生,這樣才是吉祥的。如果在春季,一年的開頭就開始殺生,這很不吉祥,這個是有凶禍的,這個時候造這個殺業就很不好,對自己、對國家都不好。所以春季不要殺生,來順應陽春之氣。

  『四曰奉齋』,「奉齋」就是說要持齋戒。奉齋「就是每年正、五、九三個月」,這三個月是四天王巡視南贍部洲的一個時間。這叫三長齋月,這三個月都要持齋,就是戒殺、吃素。以及每個月六齋日,每個月是算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這是一般受菩薩戒有這六齋日,這六天要吃素。「此日諸天眾集會,稱量世間善惡多少,見造善者擁護,見造惡者共嫌毀。」這個六天(六齋)就是諸天,天眾、天神都集會來巡察人間人的善惡,這天特別來巡視、來衡量這個世間善惡多少,善多還是惡多,還是惡多善少。看到天眾來,天神看到修善的人他就擁護,看到造惡的人就共嫌毀,嫌毀就是會懲罰。像《太上感應篇》講,「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你造惡業,他就減損你的壽命、你的福祿,給你減少。人沒有福報的時候,災殃就很多。「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人家看到都不喜歡他,災難就很多,那是造惡業感召來的。如果修善,他就感召吉祥、福報。在《地藏經》是講十齋日,多了四天,《地藏經》也是這麼講,這個十天,十齋日,現在持十齋的人也很多。這個月是地藏菩薩的「教孝月」,十齋也是四天王、諸天神眾,這一天特別來巡視,這一天特別多。平常也有,不是說平常就沒有,這一天是特別的多。所以在這個日期就避免造惡業,多修善事,增長自己的福報。

  這是玄琬律師勸東宮太子,「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您今享受大福報,都靠您過去世積功立德,修行得來的,如您今生更能修積德行,那就更完美,福報就更大了」。這一生福報享不完,來生繼續享福報。就是你這一生為什麼能夠投胎到皇宮來做太子,將來還要接皇帝的位子?過去生你修的,你過去生有修福,你才能得這個果報。這一生如果不繼續修,造惡業,福報一直減損,恐怕不要等到來生,可能這一生福報都損光了。那有很多在歷史記載的一些君主,你說他沒有福報?能做皇帝,他怎麼會沒有福報?福報很大。但是享福,迷惑顛倒,揮霍,造惡業,把過去生修的福報損光了。甚至到最後亡國了,這個歷史上記載的特別多。所以玄琬律師勸皇太子,你要修,福報就更大了。下面皇太子他就回答:

  【皇太子答曰:「辱師妙法四科,謹當緘之心府,奉以周旋,永藉勝因,用資冥佑。」】

  這個皇太子也很難得,他也很有善根,接受玄琬律師的勸導,他就回答說,「承蒙師父訓示妙法四項,我會謹慎牢記在心,時時信受奉持,永遠用這四個座右銘去警惕和做事」,以這四個座右銘來待人處世,「俾能得到上蒼鬼神在冥冥中的保佑」。如果這樣在做,天地鬼神都會來護持,他這個國家就能國運昌隆,人民安樂。他累積的福報,來生來世繼續享受這個人天福報。這是玄琬律師勸東宮太子。感悟東宮,感化,讓東宮太子他覺悟要持齋、不殺生、不能浪費,要行仁慈、要行仁政,這樣自己本身能延長壽命、福報,也會給全國人民帶來幸福安樂。所以唐朝貞觀之治它的興旺原因就是他信奉佛教,以及儒、道的教育。佛教跟儒跟道一樣,都是教育,不是宗教,不是迷信,現在人都誤會了。所以我們出家人有這個義務、責任,把佛教真正的本質向現前的社會大眾來說明,讓大家能夠真正認識佛教的本質,進一步來學習佛法,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這也是我們現前出家人的一個使命。古人都做榜樣給我們看,《緇門崇行錄》就是蓮池大師蒐集古代出家人的德行,教化眾生的一些榜樣、示範,讓我們後人來學習、來效法。

  好,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