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不能斷妄,真才能斷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 第81‒90集|悟道法師主講

🔹一真法界我們無法想像,科學家、哲學家也見不到,為什麼❓
🔹天天念佛、拜佛、打坐,甚至拜懺、做法會,也很用功,煩惱為什麼去不掉❓
🔹讀經、聽老師講經教誨,要用什麼樣的心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妄不能斷妄,真才能斷妄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集)  2022/12/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90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倒數第五行,從第三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

  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入無所入,名為入,因為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本來就在如來境界之中,無所謂出,無所謂入,這是就迷悟來講。這裡又用個形容比喻給我們說明,這個入跟出只是一個代名詞,所以是一樁事情,我們不能給它看成兩樁事情。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出,也沒有入。你從來沒有出,那你入什麼!也就是說本來都在如來境界之中,沒有出,哪有入?所以這個我們用電影裡面來形容比喻這樁事情,你看那個人從門進來,再從這個門走出去,那有沒有出、有沒有入?如果你是一個明白人,知道沒有出入,為什麼?統統在銀幕上,出也是在銀幕,入也是在銀幕,沒有離開這個銀幕。所以明白人就知道,他根本就沒有出入,因為沒有離開銀幕,哪來的出入。佛告訴我們,你在六道法界也好,四聖法界也好,出了六道,入了四聖法界;出了四聖法界,入了一真法界,這個出入(你在六道、在四聖法界、一真法界)從來都沒有離開自性。自性就是像電影銀幕一樣,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是盡虛空遍法界,你出也好、入也好,總是在這個虛空法界裡面。所以出入是一個假相,就像我們在電影銀幕看一個人入一個門、出一個門,進進出出的,這個就是我們錯覺產生的一個誤會。你要是真的覺悟了,知道沒有,從來沒有離開自性。悟也好,迷也好,沒有離開自己的自性。

  這裡這段經文再給我們做一個比喻,『如人迷故,謂東為西』,一個人迷了,迷了方向,他把東認為是西,『乃至悟已,西即是東,更無別東而可入也。』所以用這個來比喻,讓我們去體會。入沒有入的相,也沒有入的念頭。所以我們要體會弦外之音,這個文字它好像指標一樣,依這個文字去悟入實相。入沒有入的相,入沒有入的念頭,為什麼?法相跟法界是一體。自性,周遍法界,不生不滅,不來不去。譬如電視屏幕是自性,所有的現相都在屏幕中出現,現相千差萬別,任何一個現相都沒有離開屏幕。屏幕裡面的影像,對屏幕來說有沒有現跟不現?不現沒離開,現也沒離開。出現這個現相,或者沒有出現這個現相,就跟出入的意思是一樣的。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入沒有入的相,「入」只是一種言語的提示。我們不要以為真的有一個可以入的,這是言語的一種提示,讓我們悟入真實的境界。比如說,人迷失方向,你是迷了,你方向迷了,認錯了,但是那個方向沒有隨著你迷而改變,它還是那個方向,東還是東,西還是西。你以為東是西,西是東,是自己迷失了,自己認錯了,關鍵是你要覺悟得快。

  一真法界我們無法想像,我們愈想愈想不到,不想它就現前,就在眼前,你想它就不能現前。科學家、哲學家見不到諸法實相,原因是他們沒有離開思惟想像。思惟想像就是佛經講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全是虛妄的,妄永遠沒有辦法見到真。怎樣才能見真?把妄放下,真就現前。真在哪裡?就在當下,你從來沒有離開過,只是你迷而不覺。迷了之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造業,善業感的是六道裡面的三善道,惡業、惡行感應的是六道裡面的三惡道,無論是善與惡,你都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苦,苦海無邊。所以佛勸我們要覺悟,要出離,要出離六道,要發願出離六道。六道輪迴苦是冤枉受苦,本來沒有這些六道,自己迷了,現出這個六道輪迴的現象。所以佛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六道輪迴是個假相,好像我們作惡夢一樣,勸我們醒過來,不要繼續作惡夢,作那個惡夢沒有意義,勸我們要出離六道生死輪迴。出離,在理論上講不難,放下就是。佛門裡有一句話講,「回頭是岸」。回頭是岸,一般世間人解釋得很淺,就是一個人做壞事,現在回頭做好人了,回頭是岸。這是一般很淺顯的說法,也沒錯。不過佛教裡面這句話,主要這個回頭,是從六道生死輪迴裡面回頭,回歸涅槃的彼岸。這個也是形容,用苦海來做個形容比喻,這邊苦海,渡過這個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此岸是苦海,彼岸是涅槃,所以回頭是岸。

  為什麼不能回頭?無始劫來六道生死污染的習氣太重了,這個污染的習氣很嚴重。習氣的根是「我」,我執。這個苦難就有得受了,我執製造六道生死輪迴,自己自作自受,自己造自己去承受這個果報。不止這一生,無量劫到今生,從今生還要受到無量劫後。能夠有出期嗎?能夠有出離的期限嗎?有,只要你肯放下,不再執著我,不再有我執,六道就出去了。六道就是因為我執造成的。一般講,見思惑,見思煩惱,貪、瞋、痴、慢、疑,這個思惑;見惑,就五種惡見,第一個身見,第二個邊見,第三見取見,第四戒禁取見,第五邪見,這五種就是見惑,展開有八十八品。第一個身見,執著身體是我,我執的根源,這裡就開始了。見惑發展成思惑,所以就製造六道輪迴。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聽佛講經說法,知道這個錯了,只要肯放下見思惑,不再執著這個我,不再執著身體是我,沒有我執了,六道就出離了。

  《百法明門論》裡面講,九十四種有為法全是假的。九十四種就是有心法跟色法,心法是精神現象,色法是物質,物質現象也是假的,當體即空,不是真的存在。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現相好像是真有,好像是真實的存在,就像看電視屏幕一樣,看到電視、電影裡面人事物,森羅萬象,好像真有,但是我們都知道電影的銀幕是一無所有,放映的時候銀幕上的畫面也是當體即空。正當這個相現出來,有這個相,但是也了不可得,當體即空。所以佛用這個來做比喻,我們現前的世界,六道也好,十法界也好,就如同我們看電視屏幕上的影像完全是一樣。電影銀幕上的相,我們知道一秒鐘它放映的幻燈片是二十四張。這是家師以前講到這個地方都拿電影的膠捲,這個一捲二十四張,二十四張就是這個機器一秒鐘就轉二十四張。幻燈片張張不一樣,這個裡面一張一張的,不一樣。這幻燈一張一張都不一樣,不是相同的,沒有一張是相同的。我們在電影銀幕上看到相是相似相續相,相似是說第一張跟第二張很相似,但不是完全一樣,是很相似。它主要是相續,連續的這樣轉動,因為它移動太快,一秒鐘放映機的鏡頭開關就二十四次,一打開,一張畫面投影到銀幕上,關起來就沒有,再一打開,第二張接著出來,這樣二十四張。電影(以前老的電影)一秒鐘,幻燈片打二十四張在銀幕上,也就是說開關二十四次。這張滅了,下一張出來;下一張出來,滅了;再下一張,再出來,這樣二十四張。張張都是獨立的,不完全相同,因為移動太快,二十四張我們眼睛就被騙了,感覺上這個畫面好像真的在動。其實沒有一張是動的,統統是靜態的,完全是一張一張獨立的幻燈片,因為他把它移動太快,感覺上它在動。大家如果看過卡通影片,也是一樣的道理。卡通影片是用畫的,一張一張畫的,都是靜態的,放在機器上快速轉動。過去有人用便條紙,便條紙不是很大,畫一個人,一疊都畫一個人,好像數鈔票這樣,一張一張很快的跳過去,那個靜態的人就在跑了,就在動了。其實那每一張都沒有動,是那個手很快的把它數過去,一張一張很快過去,看到那個靜態的人像就在動、就在跑了。這些動畫的原理,都跟電影是一樣的,其實沒有一張是動的,一張一張都是獨立的幻燈片,只是它移動太快,我們感覺它在動。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感官中的宇宙,一秒鐘放一千六百兆張。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一彈指有幾念、幾相、幾個識?一彈指,這樣彈一下有多少個念頭。彌勒菩薩回答,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一彈指就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有人說彈四次,有人說彈五次。如果彈五次,一秒鐘這樣彈五次,就是一千六百兆張的底片過去了,我們現在看到這整個世界。這個也就是說我們的起心動念,一秒鐘我們起心動念,多少個念頭過去?一千六百兆個念頭過去了。這個快到我們是想像不到的,那個電影二十四張都把我們給騙了。現在是一千六百兆張,我們看到眼前這個世界是一千六百兆張,這樣連續形成的相,我們完全沒有感覺,完全不知道是假的,完全不知道自性是清淨的。我們的起心動念太快了,一秒鐘起心動念一千六百兆次(就是一千六百兆個念頭過去了,一秒鐘),我們完全不知道自性是清淨的。銀幕代表清淨、代表自性,這用電視螢幕、電影銀幕來代表我們的自性,代表清淨,因為它一塵不染,無論現什麼相它都是清淨的,沒現相清淨,當現相的時候還是清淨,它絲毫沒有受到污染,用這來比喻形容,讓我們去體會我們的自性。銀幕代表清淨、代表自性,銀幕上現出來的畫面代表阿賴耶識。銀幕是心,心它能現,能夠現這些萬法、現這些相;相現出來,我們看電視節目很多,可以說無量無邊,千差萬別,變來變去,什麼在變?識在變,心現識變。阿賴耶識它能生能滅,是個生滅法,生滅都不可得,它的時間太快了,生滅都不可得,可以說生滅是同時。拿電影銀幕做比喻,二十四分之一秒已經是不可得,我們沒辦法得到、沒辦法控制。彌勒菩薩說,這個幻相,速度太快,極其微細,不可執持。你沒有辦法去執著它,你捕捉不到;你沒有辦法去保持它,永遠不可能,動得太快。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看這個世界應該怎麼看?就像看電影、看電視,幻相你可以看,我們大家看電視,我們欣賞節目。看看電影、電視節目,電影、電視裡面現出來這些相,我們是可以看,你能不能得到?不能,你得不到。就像這個萬花筒一樣,萬花筒一個圖案,你一動它就沒有了,就換另外一個圖案,你想再找這個圖案出現,都不可能,只有一次,沒有第二次。佛告訴我們,宇宙之間現相亦復如是,在什麼時候?就在當下,整個宇宙的出現是當下一念,消失也是當下一念。宇宙消失也是當下一念,一念滅了,宇宙就消失;一念起,它又生了,這才是事實真相。不管它怎麼現,都不可以執持,你想執著它,你想去佔有它,你想去控制它,想得到,那叫造業。業也是虛妄的,也不是真的,但是怎麼樣?你要是不捨棄、不放下的話,它有果報,在虛妄相裡面,現出虛妄的果報,它有十法界,十法界就是這樣顯現的(有六道法界、四聖法界,六道裡面有三途:畜生、餓鬼、地獄),當中有苦有樂,有種種報應,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事都有因果;種種報應全是在夢中,佛說夢幻泡影。佛在《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像作夢一樣,作夢,我們都有經驗,有好夢有惡夢,醒過來都一場空,了不可得。但是正當你在作夢的時候,你真有那個感受,你不知道在作夢,迷在裡面,作好夢就好受,作惡夢就很難受,嚇得滿身冷汗,很不舒服,不知道它是夢。所以眾生可憐,眾生苦。為什麼佛說我們眾生可憐憫者?如果這一切是真實的,那不可憐,因為真的。這個不是真的,我們把它當作真的,在這邊受苦受樂,迷惑顛倒。迷惑、造業、受報,佛說這很可憐,很冤枉!沒必要,受這些苦沒有意義,勸我們要覺悟,不能一直迷惑顛倒,要覺悟,回歸自性。

  眾生可憐,眾生苦!不管你有沒有念頭求佛菩薩保佑加持,沒有念頭也有感應,為什麼?因為他跟自性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們沒有差別,一體,所以他有感覺。因為一體,所以會有感應;如果不是一體,那就不會有感應。這個感應的原理也就是在這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體的。所以一體,他就有感覺。這篇文章講的一體、二用、三遍,三遍就是自性本來就這樣。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念頭立刻「周遍法界」,為什麼周遍法界?因為我們的自性就是周遍法界,你起一個念頭,當然是周遍法界。不是說這裡才有,離開這裡就沒有了,不是,它是整個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光的速度一秒鐘三十萬公里,我們念頭沒有速度,念頭才一動立刻盡虛空遍法界,一動當下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要經過多少時間才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你當下一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而且「出生無盡」,千變萬化。就像萬花筒,三片玻璃,裡面放一點碎紙(這個萬花筒大家很容易買得到,大家可以去買一個回來轉看看),你每次轉,它的圖案都不一樣。所以你從早到晚轉幾千個圖案、幾萬個圖案,它不會有兩個是相同的。我們的自性就如同萬花筒一樣,你看現出來的這些相,自性法爾如是,就是這樣。自性出生無盡是無量無邊的世界,在佛法講是無量無邊的法界,法界是沒有數量的。「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心包太虛那就是含空,你的心量包虛空,有是萬物、森羅萬象,能生萬法,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有,都在你心量裡,沒有一樣是心外之物。我們用作夢來體會這樁事情,夢中有人事物,有自己、有別人,當我們夢醒過來,夢裡這些人事物從哪裡來?都從我們自己心裡現出來的,離開我們的心,什麼都沒有。所以沒有一樣是我們心外之物,都是我們自己心性現出來的,你是我心性現出來,我也是你心性現出來,就是一體。

  所以我們為什麼天天要讀經,要學習經教?天天讀經,就是天天接觸聖賢人;讀經就是聽聖賢人教誨,養成習慣,不知不覺自自然然遠離邪惡,隨順性德。因為佛經都是佛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些經教,當然順乎性德,我們讀經就是隨順我們的性德。從這個地方你去想,我們修行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天天念佛、天天拜佛、天天打坐,甚至有的拜懺、做法會,也很用功,但是煩惱去不掉,這個原因就是沒有經教的薰習。沒有經教的薰習,在形式上這樣修,煩惱去不掉。不但煩惱去不掉,可能還增長,所以經教的薰習就很重要了。所以有人念佛念得很用功、拜佛拜得很用功,但是他拜佛、念佛都不相應,打坐、拜懺、做法會,煩惱還是去不掉。有的甚至煩惱還增長,不但去不掉,還增長。不但沒有減輕,還更重,這個原因就是缺乏經教的薰習,不明理。我們讀經、聽經,主要為了是明理,明白道理。明瞭道理,我們修行才能夠得力;不明理,盲修瞎練,功夫不得力。很用功在修,功夫不得力,就不明道理,不知道用功的方法、理論。所以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主要是把教學疏忽了。我們有信,也有行,你不信怎麼會來學佛?當然有信,有信心;行,也很用功,甚至來發心做義工,出錢出力;行,拜佛、念佛、打坐、拜懺等等的,但是沒有解,也沒有證,毛病出在這裡。所以夏蓮老在《淨語》裡面講,第一個就是「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業障消除,心恢復清淨,我們真性就顯露出來。第一個就是要理明,道理要明白,道理就是解,解門。必須解行並進,信解行證,一而四,四而一,不能分開。

  修福報裡面,無比殊勝的福報是培養正法人才。我沒有能力,我沒有智慧,我不能教學;不能教,我們護持就可以。這個你得有緣分,有這個緣分你才能夠來護持,緣分也是福報,沒有福報也遇不到這個緣分。你真正有這個願心,那你會遇到,佛菩薩會幫助你。遇到一個年輕人,可造之才,你成就他、幫助他,給他學習的環境,就成功了。如果五十年在一個地方講經,這個地方真的是世界聞名,那個影響力太大了,而且能培養人才。法師怎麼培養?聽眾裡面選拔的,就是看他常常來聽經,記憶力好、理解力好的,這個都能夠培養成講經人才,把他挑選出來複講。就是你講過,叫他重複來講,不要加他自己的意思,就守住這個規矩,複講。我自己本身也就是這個方式學習出來的,就是複講,複講我們淨老和尚的東西,不加自己的意思。如果遇到有這樣的環境,我們要珍惜,幫助佛教培養人才,幫助年輕人、成就年輕人,能夠培養一、兩個人出來,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所以找年輕人,有德行,能信、能解、能行,你去幫助他,他決定會有成就。接受栽培的,要能有智慧、能理解,能遠離五欲六塵,這樣的人我們就可以培養。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是在十五頁倒數第四行,從第四句,「眾生迷故」這句接著看:

  【眾生迷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乃至悟已。妄即是真。更無別真而可入也。此義亦爾。不入而入。故云入也。】

  『眾生迷故』,因為眾生迷惑這個緣故,『謂妄可捨,謂真可入』。有一個妄可以捨棄,有一個真可以入,這個是迷了。『乃至悟已,妄即是真』。真在哪裡?就在妄當中,不是離開妄另外有個真的,不是,「妄即是真」。我們為什麼說妄?因為迷了,所以真就變成妄。『更無別真而可入也』,「別」就是個別。另外一個真可以入,這是眾生迷,總是以為有真可入,有妄可捨,其實妄即是真,關鍵在覺跟迷。你覺悟了,妄就是真;迷了,真就變成妄。『此義亦爾,不入而入』,這個意思、這個義理也是一樣,講個入,不入而入,『故云入也。』我們要好好去體會這個意思,這個意思不能體會錯了。理跟事搞清楚,才懂得祖師講入、講出的真實義,不是一般眾生的知見。一般眾生知見,以為可以出、可以入,錯了,入出是一不是二。根本沒有出,哪來的入?根本沒有入,哪來的出?這是什麼?原本是一體,你從來都沒有離開這個一體,這個一體就是自性。你悟了是這個自性,迷了還是這個自性,你從來沒有離開過,悟在裡面,迷也在裡面。給諸位說,一真法界在裡面,十法界也在裡面,六道三途統統在裡面,只是迷悟造成你自己不同的感受。諸佛菩薩應化在畜生、餓鬼、地獄,他沒有苦,為什麼?諸佛菩薩、阿羅漢,因為他們知道沒有出入。眾生迷,以為妄可以捨、真可以入,有一個妄可以捨去,有一個真可以進入,他能不能捨?他不能捨;他能不能入?他不能入。為什麼?他有分別心,分別心就是個妄,有執著心,執著心也是妄(虛妄的,不是真的),妄不能斷妄,真才能斷妄,真才能斷虛妄。真是什麼?真就是你放下分別執著,覺悟了。你放下分別執著,再去找一個真,那又起個妄念了。這是事實真相,你放下就是,不必再去另外找了。

  多少修學的人這一關他不能突破,也就是說放不下。所以,佛經可以讀,但是要會讀;佛的話可以聽,也要會聽。所以過去禪宗的祖師測驗學生,「會麼?」會麼意思說你會不會?會,真會,他就覺悟了;不會,又迷惑。原先被世間法迷了,現在世間法他放下了,放下怎麼樣?換個對象,被佛法迷了,迷在佛法裡面。《起信論》裡面說,讀經,或者是聽老師講經教誨,要用什麼樣的心態?第一個,要「離言說相」,聽經不要去執著他的言語,要把他的言語放下,絕不放在心上;二、「離名字相」,他講的名詞術語,菩薩、佛、羅漢、戒定慧、三途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這些術語名詞是交換意見的一個工具,你不要去執著這個;三、「離心緣相」,聽懂就懂,聽不懂不要去想,不要刻意去想,你愈想愈錯,因為你想是用分別執著的心,不是真心。佛經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真心裡面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必須我們自己也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就完全懂了。有時候自己以為聽懂了,不是佛的意思,是自己的意思。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真實義是什麼?沒有意思,有意思是凡夫的,如來真實義是清淨平等覺,沒有痕跡。那是什麼?那是你的自性,是你的真心,你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那才是真實義。所以佛不迷人,佛不騙人,是你自己不會,你不會就錯會了佛的意思,宗門教下、念佛法門,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成就也是一樣的,完全相同,問題就是你會麼?不會,你得不到;會了,你全得到了。

  六祖惠能大師為我們所示現的,那個人會了。能大師一生就聽過一次經,五祖忍和尚在半夜召見他,三更半夜傳法給他,怕別人嫉妒障礙害他,衣缽傳給他,叫他趕快走。他後來躲到獵人隊,為獵人看守獵物十五年。他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替獵人燒飯。那些畜生被獵人殺掉,他慈悲心,給這些野獸祝福;傷得輕一點的,把牠放掉。獵人吃肉,他拿一點青菜在鍋裡面一起煮,自己吃青菜,就肉邊菜。這樣十五年之後,他出來了,到了廣東光孝寺,光孝寺門外有個幡,當時印宗法師講經(印宗法師在南方很有名),在光孝寺門口掛了幡,幡就是有講經。這個幡,風一吹就飄起來,有兩個出家人看到這個幡飄起來,一個說風動,另外一個出家人說,不是風動,是幡在動。兩個人都不服氣,在那邊爭執不下,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惠能大師在旁邊聽到,就給他們講,「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他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的心動在。風沒有動,幡也沒有動,你們兩個人心動。這兩個人聽他這麼一講,就大吃一驚,真高明。後來印宗法師聽到這個事情,他講經下來之後問他,聽說五祖的衣缽到南方來了,你是不是得衣缽那個人?就問他。惠能大師當時就承認,這個是因緣成熟了,躲了十五年,把衣缽打開給大家看,真的,五祖的衣缽是傳給他。印宗法師給惠能剃度,當時他還不叫惠能,叫盧行者,給他剃度,後來法號叫惠能。所以印宗法師是惠能的剃度師,剃度完了之後,印宗回頭再來拜惠能為師,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所謂互為師徒。印宗法師是南方講經的大法師,他給惠能剃度,再回頭拜他為師,那就水漲船高,名氣就起來了,來跟他學的、聽他講開示的人就多了。

  所以惠能一生聽經大概不超過兩個小時,就是那天晚上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徹底覺悟了,全通了,後頭就不用講了,他真開悟了,會。不但《金剛經》通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都通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講的法也都通了,世出世法沒有一樣不通,為什麼?智慧是圓滿的。我們今天麻煩在哪裡?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把自己自性本來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蓋住,透不出來。智慧、德能、相好不是求的,你求不到,你去往外求求不到,是你自性本來具足,圓圓滿滿,一絲毫都不欠缺,人人都有,平等。你迷了,並沒有失掉,只是有障礙,沒有失掉,有障礙不能現前;你覺悟了,障礙沒有了,它就現前。能大師他開悟了,它就現前,怎麼悟的?放下就悟了。跟一切眾生用什麼心態去對待?就是平等心、清淨心、覺心,看眾生跟看佛是一樣。佛菩薩看一切眾生,他就是佛,造作惡業的眾生、墮阿鼻地獄的眾生,佛看到他也是佛,因為佛見到真相了。跟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沒有兩樣,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他給我們示現的。所以我們必須回歸自性,自性是清淨平等的,在這個相當中見到自己的真心。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入與不入本來平等,同一法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往生要有信願,「信」如何才是真信?「願」除了願生西方,還要怎樣❓
🔹我們的身體、錢財為什麼都不是自己的❓
🔹一切眾生沒有離開如來境界,如來是什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眾生本在如來境界中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九集)  2022/12/1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9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六行,從最下面一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更無可入也。】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前面講五止,「《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這個接前面這一段經文來。在華嚴境界當中,「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在我們眾生凡夫的概念當中,有個入就有個出,有出有入;以《華嚴經》講「實無所入」,入無所入,名為入。『此乃一切眾生本來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就是入如來境界,為什麼說實無所入?這裡給我們說明,「此乃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就包括我們在內,這個十法界一切眾生,包括到蜎飛蠕動,情與無情都包括在裡面,一切眾生本來就這樣,「無不在如來境界之中」。一切眾生沒有離開如來境界,都在如來境界之中,這個就無所謂出、無所謂入,因為本來就在如來境界當中,所以說入,實無所入。說真的,沒有所謂的入,因為本來就是在如來境界當中。如果本來沒有,然後現在入進去了,那才入。本來就在這個境界當中,現在講入,這個也是說法的一個方便;跟我們講真話,是實無所入。

  所以『更無可入也』,因為本來就在如來境界當中,還有什麼出跟入?所以一切眾生,我們也都是這樣,包括我們在內,本來都是在如來境界之中。如來是什麼?這個我們在經典上也常常看到有如來、有佛,有的地方講如來,有的地方講佛。講如來是什麼?如來是自性,沒有離開自性。好比電視屏幕,所有的現相沒有離開屏幕,屏幕就是自性,屏幕就是如來境界,沒離開。在這裡面現相,相不可得,相你得不到,但是有相,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大家現代人幾乎離不開電視,電視、電腦,包括手機,都有屏幕,用這個屏幕來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就像電視機屏幕一樣。這個屏幕就是如來境界,因為所有的一切現相,都在這個屏幕裡面顯現出來,沒有離開這個屏幕,沒有離開;在這個屏幕裡面現出來的這些相,相不可得,你得不到。我們大家常常看電視,天天在看,節目很多,各式各樣的,裡面的相都不一樣,千差萬別,森羅萬象,但是相不可得,你得不到。這個在《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幻相,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相再多,沒有離開屏幕,所以當屏幕現出這個相,我們不能說這個相進入屏幕了;電視機關掉,相沒有了,不能說相都出來屏幕了。這個電視的屏幕,那些現相沒有出也沒有入,只有隱跟現,沒有出、沒有入,關掉就隱藏起來,按鈕開關打開它就現出來,它沒有出入。用電視屏幕來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對自性有個概念,自性就像屏幕一樣。

  我們今天現的這個身相,我們現在有身體,這個身相也像屏幕現的相一樣。我們會覺得這個身體有,我明明現在有這個身體,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身相就如同電視屏幕現的相是一樣。一定要常作如是觀,為什麼?這個身體我能得到嗎?屏幕那個相我們得不到,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現在我的身體,我能得到它嗎?我能夠去控制它嗎?晚上我們睡覺睡熟了,別人把你抬走,你都不知道;被抬走丟到海裡面去,也不知道。睡著了,這個身體我們就得不到了,不但睡著得不到,我們白天清醒的時候還是得不到。你得到就不會失去,才叫得到;會消失掉的,你怎麼說你能夠得到它?好像屏幕那些現相現出來,你說我能得到這些相,沒有,沒有那個事情,正當在現相的時候我們還是得不到。我們這個身體就像屏幕那個相一樣,我現在有這個相、這個身體在,我們有得到這個身體嗎?沒有。為什麼得不到?身體這個東西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我所,在唯識的術語來講,我,我所。我們凡夫都把身體當作是我,我在哪裡?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是我,我在這裡,把身體當作我。佛告訴我們,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就像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我們的自性就像我們現在的身體一樣,自性才是我,我們的身體就像衣服一樣,是我所,不是我,這個一定要搞清楚。

  「我」的定義,就是我們不會失去的,得到就是不會失去,才叫得到。會失去,那得到什麼?歸無所得。你也不能控制,所以這個就不是我,這個身體不是我。我們睡著了,我們仔細想一想,哪一樣東西是你的?當我們晚上睡過去的時候,不要說人死了,就晚上睡著了,白天這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體,哪一樣是我們的?都沒有了,得不到,跟我們都沒關係了。我們晚上睡著的時候,白天這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體,跟自己都沒關係了。睡著了,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知道了,連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何況身外之物!哪一樣是自己的?怎麼能得到?得不到。

  所以我們也用不著蒐集,全是假的,這個世間全是假的。假就不是真的,是一個假相。《金剛經》講的是最具體、也最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有為法,有生有滅的。我們身體也是有生有滅,萬事萬物都是無常,有生有滅,有變化,精神的、物質的,都一直在變,這些都是屬於有為法。一切所有的,有生滅變化的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同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晚上睡著了作了夢,醒過來這個夢境沒有了,痕跡都找不到。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實的世界,就如同我們晚上作夢一樣。「如夢幻泡影」,第一個以夢境為主,夢,因為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後面五個陪襯的,幻、泡、影、露、電,以夢做為第一個。我們從這個夢去觀,觀什麼?觀我們現實人生,就像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晚上睡覺作夢,這個是我們大家都有經驗,所以我們如果天天做這樣的觀想,這個觀就很重要,應作如是觀。觀如夢如幻,第一個觀夢境,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富貴窮通,一切就如同我們作夢。我們白天這一切,我們銀行存多少錢,有幾間房子,自己的家親眷屬,功名利祿等等的這一切,就是一場夢。所以我們晚上睡覺睡著了,進入夢鄉,白天這一切豈不是一場夢嗎?跟我們也就沒關係了。常常這樣去觀察,如夢,晚上作夢,白天還是作夢。白天醒來,晚上作了一個夢,夢到什麼;當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進入夢鄉,白天這一切,白日夢,也是夢。所以白天、晚上,《金剛經》給我們講,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就是這樣,這個是事實真相。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所以用不著蒐集,只是暫時借我們保管,借我們看,借我們使用,頂多是這樣,我們得不到,也控制不了。

  你看世界上很大的企業家,富可敵國,死了以後一樣也帶不走,什麼都得不到。不要等到死了,就現在活著還是得不到,只是暫時有支配使用的權利而已,實際上得不到。何況財為五家共有,財是五家共有的,不是說自己的。這五家,第一家國王、政府,他要收稅金,這個國家他有一分。再來水災,你看我們台灣有颱風,颱風來了就會有水災,多少人家的房子整個淹沒,人也淹死了,財物被漂流了,少數幸運的能逃出來,一條命,什麼都沒有;逃不出來的,連命都沒有了,剎那之間什麼都沒有了。另外還有火災,一把火,億萬家財燒光。還有盜賊,強盜、小偷,人家來坑蒙拐詐騙,要你的財物,他也有一分,盜賊。再來就是最後一個最厲害的敗家子,到你家來做你的子孫,把你的家產都敗光了。你說哪一樣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自己的?特別現在災難那麼多,天災人禍,地震,戰爭,一下子什麼東西也就沒有了。

  所以我們真正看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如夢幻泡影。看清楚就是看破,看破怎麼樣?就放下了,不再執著。不再執著這一切是我自己的,沒有我,所以說全部放下。放下得大自在,念佛人最好心裡一句佛號,無論在什麼環境當中,就是一個願望、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圓滿我們的道業。我到極樂世界去求學,西方極樂世界是在大宇宙裡最好的一個環境,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老師,我到那個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我們念佛人,這是唯一的一個目標方向,其他隨緣就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只有這句阿彌陀佛我們帶得去,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我們帶得走的,其他我們什麼都帶不走。所以心裡只有佛,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其他都放下了。心地永遠保持清淨,《無量壽經》的經題講「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清淨是第一個,清淨心生智慧。六祖拜見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因為六祖他心清淨,清淨生智慧。我們是心中常生煩惱,我們心不清淨,不清淨所以生煩惱。清淨心跟佛相應,我們修淨土法門,古大德常講「心淨則佛土淨」,心清淨,感應的佛土世界就清淨。極樂世界是淨土,要以清淨心,才能感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胡思亂想是跟妖魔鬼怪相應,就錯了。我們現在都胡思亂想,一天到晚妄念紛飛,這是錯了。念佛好,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心是定的,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自利利人,一向專念就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一切眾生沒有離開自性,眾生在迷,雖然在迷,他自性沒有失去,也沒有離開自性。自性就是如來境界,自己的本性就是如來境界,你本來就在自性當中,你到哪裡入?你都在裡面了,入什麼?這裡講的入是什麼意思?這裡講入的意思,是你忽然覺悟,與性德完全相應。說一個入,這是說法方便起見這樣說一個入,實際上無所謂入,因為本來就在如來境界當中,哪有什麼出、哪有什麼入?只是我們現在迷失自性,你覺悟了,那就是入。不覺悟,迷失自性,不知道這些萬事萬物是自性變現的,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心都往外去追逐萬物,去攀緣,所謂背覺合塵,違背自己的覺性去追逐這些五欲六塵的境界,就迷了。不知道外面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現識變的,向心外去攀緣,這個在佛法講叫外道,心外求法,往心外去求、心外去攀緣,去追逐,執著。分別執著這一切,這個就變成迷了,就變成凡夫了。

  萬物是剎那生滅,你怎麼追逐?永遠追逐不到。看看好像是到手了,追求到了,比如說財富,賺到錢了,但沒多久壽命沒有了。所得到的這一切,真的像作一場夢一樣,這個身體壽命結束了,身命沒有了。身體有生滅,靈魂不滅。佛法講神識,一般外國宗教講靈魂,這個靈魂還在打妄想,還在追逐。打妄想,又追逐,又去投胎了,這個就是六道生死輪迴的由來,就是迷惑,迷失了自性。自性所現的這一切,不知道是自性所現、識所變的,往外去分別執著,去追逐這些塵境,心隨境轉。所以死了以後再去投胎,生生世世沒完沒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冤枉受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六道生死輪迴本來沒有,自己迷惑顛倒,造成六道輪迴,你說這個多苦,這個事情多可怕!沒有遇到佛法,真的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永遠都在六道裡面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只有遇到佛法的人才會覺悟、才會回頭。所以佛法三寶,在六道生死輪迴苦海當中好像一艘慈航,我們無量劫沉淪在六道生死輪迴的苦海,現在遇到三寶,現了一艘慈航,度我們到涅槃的彼岸。如果沒有佛法出現在世間,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個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永遠不能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這是聞到佛法的可貴。聞到佛法的人,現在我們看也不少,為什麼很多還不能回頭?還是繼續在沉迷?這個原因就是他聞法的力量很薄弱,它不起作用。就是聽經聞法力量太弱,抵不過無始劫以來這些業力。所以雖然聞到佛法,學了佛,皈依,甚至受戒,甚至出家了,都還不能回頭。這個原因,聞法的力量太薄弱,太薄弱,它就不起作用。凡是能起作用的,我們就肯定他決定不是這一生才聞到佛法。這一生遇到佛法他就起作用了,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他會認真來學習,來聽經聞法,這個是什麼?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至少也有十世,有十世累積這種薰習佛法的種子。過去很多生、很多世都已經接觸到佛法,聽經聞法,學習佛法了,已經累積了相當深厚的善根,這一生遇到佛法他才有感覺,他才會起作用。他一接觸就生歡喜心,他不會反對,他就能接受了。一聽他能懂,懂了之後他真肯幹,這個人是善根成熟,這一生當中成就,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他肯定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聽了很歡喜,很願意聽,還做不到,這個善根很深,但是還不成熟,所以要加強。加強聽經聞法,加強念佛,讓這個善根種子不斷的成長,到最後成熟了,這一生就成就了。

  所以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尤其遇到淨土法門,自己要珍惜。遇到佛法要能信、能解,這個很重要,這是前方便,就是要信解。最重要是放下萬緣,對這個世界不再留戀,不再幹六道輪迴的事情,不再造輪迴業,下定這個決心,這一生他就能出離六道,就能去極樂世界。真能去嗎?真能。蕅益大師講,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在於信願之有無。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個關鍵,對西方極樂世界、對自己,有沒有真信?蕅益祖師在《彌陀經要解》講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講了六信。第一個信自己,相信自己有緣遇到淨土經典、淨土法門,自己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分了。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念佛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信事,理都在經典裡面。信因、信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他講了六信。

  願,願生西方,願離娑婆,願意捨娑婆世界。我們講具體一點,願意捨娑婆世界的六道輪迴。這個捨就是什麼?放下,放下就是捨。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願意取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發願。有信、有願,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把這個發菩提心,給我們講得很具體,也很明白,就是真信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講得非常直截了當,清楚明白。如果根據其他很多的解釋,恐怕一般人愈聽愈不明白,搞不懂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祖師這樣的一個解釋,那就簡單扼要,清楚明白。真信,真相信有極樂世界,真相信自己能往生,真相信阿彌陀佛會來接引,一點都不懷疑。真願意放下娑婆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好懂,這個比較容易懂。這個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關鍵,就是在信願之有無。如果你沒有信、沒有願,你不相信有極樂世界,不相信自己能往生,不相信有阿彌陀佛接引十方眾生往生西方,不相信,當然不會發願;不會發願願生西方,當然不能往生,往生要有信願。阿彌陀佛發願,接引十方一切眾生;一切眾生也發願,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相應了。一個願接,一個願往,那就感應了。阿彌陀佛願接,時時刻刻,那個接引相,手都伸下來,隨時歡迎我們去極樂世界。他那邊願接,這方面沒有問題,現在的問題在我們願不願意去?願意去,彌陀就來接引我們去西方;如果你不願意去,阿彌陀佛也沒辦法勉強。所以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下,在於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比較深,你往生的品位就比較高;念佛的功夫比較淺,你往生的品位就比較低。這個我們要記住,淺深它不是說多少。什麼叫功夫深?他沒有夾雜,他的心真、心純。一生念佛念了幾十年,妄念還是很多,牽掛很多,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那比不上那個念得很少的人。你看他好像念得不多,但是他真能放下,他功夫深。好像念佛,佛號沒有我們念得多,但是他念得功夫得力,我們念了很多,功夫不得力,關鍵人家放下,我們沒放下,關鍵在那裡,我們比不上那個人。然後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對於自己往生,一點懷疑都沒有,這是往生淨土真正的保證。

  我們這一生能遇到淨土,是多麼幸運。不遇到這個法門,這一生想超越六道,太難!見思煩惱斷掉,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這個見思煩惱也叫做見思惑,這是六道的因,為什麼有六道?因為有見思惑,造成這個六道。這個因如果斷掉,沒有了,那果就不會現前。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斷掉了,當然不會有六道生死輪迴的果報了。就等於你作夢醒過來了,夢境沒有了,斷見思惑等於六道輪迴沒有了,等於夢醒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還是在作夢。六道是夢中夢,夢醒過來還在作夢,那個夢是四聖法界,十法界當中的四聖法界,我們六道是六道法界。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生到四聖法界還是夢,什麼原因?分別,起心動念。因為四聖法界還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如果分別、起心動念都斷掉了,十法界沒有了,超越十法界了;四聖法界再超越,就到一真法界,《華嚴經》的境界。

  入了一真法界界,算是真正醒過來。醒過來,現的是什麼境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世界真的是不生不滅,真的是極樂世界,這裡面的人都在修行,修什麼?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就是度眾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我們現在話講叫服務,度眾生,這是無條件的幫助眾生覺悟。一真法界的佛菩薩、諸佛如來,他們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他沒有起個心、動個念我要去度眾生,我現在要去度哪一個眾生,他沒有起這個念頭,沒有起念。有沒有苦樂的感覺?沒有。清淨心,完全清淨,所以苦樂都沒有,那是真樂。我們現在有苦有樂,相對的,那個樂也不是真的,叫壞苦。所以這個苦樂感受都沒有了,那是真樂,叫極樂。那就是完全覺悟明白,盡虛空遍法界跟自己是一體,這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們所證得的。

  所謂證得,就是我們自性本來就是這樣,他證實了。十法界依正莊嚴跟自己一體,都是自心所現,當然跟自己是一體。十法界依正莊嚴跟自己是一體,所以為一切眾生服務,也沒有說我為你服務這個念頭,沒有我。《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這四相。菩薩達到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沒有我、沒有人了。有我,有人,我為你服務,我替你服務,這個就有我、有人,有這個執著,有這個相,有這個念頭了。這些法身大士大徹大悟,明白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一體,自己跟眾生是一體,是一不是二,所以沒有我為你服務這個念頭。因為他們破四相、破四見了。好比我們左手有點癢,右手給它搔癢,右手有沒有說我替你服務?沒有。為什麼沒有?一體,無條件的。十法界眾生屬於病態,我身體局部生病,我這裡好好的幫助他,讓它趕快恢復,就這個意思,去度眾生就是這個意思。好像自己這個身體,身體哪個地方有疾病,我就主動的去幫助它恢復健康。佛菩薩度眾生,就如同這個意思是一樣的,自己身體有病,自己去處理。這個當中沒有什麼條件,沒有什麼代價的,很自然就去處理了。這是佛菩薩度眾生的態度,就是這個意思。證得法身,什麼是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叫法身。什麼時候你肯定所有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樹木花草、山河大地跟我是一體,那你就證得法身,你就證得清淨法身了。

  法身為什麼加個清淨?因為那些現相是幻相,不是真相。我們現在看到這所有的現相,就《金剛經》講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夢幻,幻相,好像我們看銀幕裡面這些影像,它是幻相,看電影,是幻相。我們自心現出來的這些現相是幻相,有沒有染污我們的心性?沒有。有沒有染污幻相?沒有。幻不染幻,幻相不會染污幻相,好像我們看到銀幕,種種形形色色的,有沒有染污到銀幕、染污到屏幕?沒有,屏幕它還是乾乾淨淨的,正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清清淨淨的,一塵不染。現相當中,幻相與幻相它有沒有互相污?也沒有,所以幻不染幻,它也沒有污染幻。你在一切境界相裡頭看到它的清淨相,你在動中當中看到不動,就好像放電影,你看到它那個底片了,底片沒有動,是機器在動,底片沒動。你完全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不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就不再造業,六道生死輪迴、十法界就沒有了,這些都幻相。應化在世間幫助一切眾生,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思議解脫境界現前。

  「入、出」是一個代名詞,這個裡面意思很深,我們不能把出入看作是兩樁事情。出入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出入,你從來沒有看到出,也沒有入什麼。就像電影裡面有一道門,你看那個人從門進來,再從那個門走出去,他有沒有出入?你要是明白人,知道他沒有出入,看到那個相有出入,實際上他沒有出入。為什麼?他出也好,入也好,他都沒有離開這個銀幕,他哪來的出入?我們都在這個銀幕當中顯現而已。所以佛告訴我們,你們在四聖法界也好,在六道法界也好,出入從來沒有離開自性,自性就像屏幕。所以出跟入是個假相,是我們誤會產生的。沒有出入當中,我們看到有出入,我們認為有出入,這是我們的錯覺。現在連科學家都知道時空是個錯覺,你要是真的覺悟,知道事實上它沒有;迷了,以為是有。正當我們在迷當中它還是沒有,不是說我們覺悟了它就沒有、迷了它就有,實際上,正當我們在迷當中它還是沒有。《圓覺經》比喻得很好,好像捏目見花。你眼睛捏一捏,好像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或者眼睛有疾病,看到空中有花。好像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現相一樣,就像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眼睛病好了,空中花沒有了。正當我們眼睛還沒有好,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有沒有花?它還是沒有。沒有當中我們誤以為真有,事實上是沒有,因為迷了,現出一個幻相。你覺悟了,看到真相,沒有了,知道那是假相。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個概念。

  我們念佛人,我們現前還是要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前面講到蕅益祖師講的,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的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在這裡也要做一點補充說明,這個信願行三資糧,我們不能給它切割,不能切割的。信願行,一部《彌陀經》修學的宗旨就是信願行,真信、發願,行就是念佛,它是一而三,三而一。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信願行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所以我們不能切割,我們在這個當中不能有誤會:這個關鍵在信願之有無,我有信、有願就可以往生了,也就不必行,不必念佛了。這樣還是往生不了,如鼎三足就缺一個腳,好像錄像機、照相機三角架,你缺個腳它就站不住,信願行缺一個都不行,都要具足。信願行,實際上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信當中有願、有行,願當中有信、有行,行當中有信、有願,這個才是真正的信願行,不能說沒有。所以它這個都有連帶關係的,不能去切割。

  所以中峰國師他的開示也很有道理,「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這個信沒有透過行(透過念佛),你這個信當中有懷疑,不是真信。行是什麼?引用《楞嚴經》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心不亂;我們一般講,你念到功夫成片,就跟阿彌陀佛相應了,起感應道交。雪廬老人在佛七開示也講得很多,你一相應,跟阿彌陀佛相應,你信心就堅定了;信心堅定,願自然就生起來,願生西方,自自然然就生起來。這個行,如果你沒有願的力量去推動,不會認真念佛。所以願是推動行的一個動力。所以中峰國師講信行願,也很有道理。

  好,今天這一節課時間到了,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下面一段經文,我們下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我們會攀緣、執著、分別❓
🔹我們一念感,佛菩薩馬上就應。他從哪來的❓
🔹外面的相沒有動,諸法是寂靜的,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統統在動❓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八集)  2022/1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8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四行,從當中「《華嚴經》云」這段看起: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上一堂課我們這一段還沒講完,上一堂課講到,『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如來」是從性上講,佛是從相上講。如來性體是不可思議的,就是我們每一個眾生自性本體,所以講到如來,就是指我們的性體,講佛就是講相,這個相是從性所現出來的,性相一如。所以講如來是從性體、本體來講,講佛(諸佛)從相上來講,一個講法性,一個講法相。法性、法相它是一體,相是從性現出來的。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比喻作性體,屏幕所顯現的這些影像比喻作法相,那些相是從屏幕出現的,所以相跟性它是一不是二。「其量等虛空」,我們自性,或者說心性,或者說真如,經典上名詞很多,講到性體的意思一樣。此地講如來,講我們的自性本體,或者講我們的真心,我們的心在哪裡?等虛空,也就是說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地方不在。所以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遍一切處。就是佛性它是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到處都有,不是說在哪個地方有,哪個地方沒有,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如來在哪裡?一切人、一切事都是,一切物也是,甚至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天地鬼神),沒有一樣不是,都是。十法界、一真法界都是自性本體所現的,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十法界是識變的,但這個相是從心現的。心是空寂的,遍一切處,所以無論在哪裡都能現相。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遍一切處,所以其量等虛空。

  佛菩薩對六道眾生的恩德,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因,果是永脫輪迴,離苦得樂。一出六道,就生到四聖法界,比六道的範圍大太多了,還是有苦。四聖法界,還沒有明心見性,相似即佛,權教菩薩。四聖法界的菩薩斷見思惑,也破塵沙惑,但是沒有破無明惑,所以稱為權教菩薩。如果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不是權教菩薩,是實教菩薩,他證入諸法實相。所以菩薩有實教的菩薩,有權教的菩薩。如果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叫分證即佛,真佛了,他就不是相似。相似就是還沒有破無明,但是他接近,靠近破無明了。四聖法界這些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還是有苦,那個苦就是無明煩惱還沒斷,還是真性被無明煩惱所覆蔽,也就是還有起心動念。阿羅漢、辟支佛執著沒有了,但是還有分別;菩薩分別(塵沙煩惱)沒有了,但是還有塵沙煩惱的習氣;四聖法界的佛,塵沙煩惱斷盡了,連習氣也斷了,就是還沒破無明,他們的苦就是在這裡。所以四聖法界還是有苦,只是那個苦是很輕微了,不像我們六道眾生苦這麼嚴重。

  如果四聖法界的佛菩薩,起心動念要是止住,放下了,十法界就沒有了,他們就超越十法界,就入一真法界。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就得大自在。像觀音菩薩在《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講的,得大自在了。你的活動空間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範圍了,所以其量等虛空。在盡虛空遍法界裡面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哪個世界眾生有感,你立刻就有應,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感應同時;沒有距離,立刻在現前,為什麼?跟整個虛空法界融成一體。他在哪裡?他就在現前,我們一念感,佛菩薩他們馬上就應;我們的感沒有了,他就消失了。他從哪來的?心現識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他就現什麼,不是他有意思,他沒有意思,他沒有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他就現相。我們起心動念是一個感,佛菩薩他無心,無心而應。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一切眾生入』,我能入,你也能入,他也能入,個個人都能入,一切眾生都能入。就是入華嚴境界,一切眾生都可以入,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入了,入就是融,融入了。所以這個「入」當融講,圓融的融講,融入,跟自性融合成一體,好像河水、江水流入大海,流進去大海統統是變成海水了。以前舊的河水、江水都匯合成一起,流進去,哪個先、哪個後,就沒有先後了,先後不可得。如果我們回歸自性,就像江河的水流入大海一樣,在自性裡有沒有先佛、沒有後佛、沒有古佛、沒有今佛、沒有大佛、小佛,在自性裡面這個統統沒有。『而實無所入』,你契入境界,融入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沒有入的痕跡,自然融入了,沒有痕跡。所以這段引用《華嚴經》:「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入無所入,我們好好來體會這個真實義。入無所入,我們凡夫的概念總是有個能入的,有個所入的,但是這裡跟我們講,入無所入。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又準入佛境界經云。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故。敬禮無所觀。】

  『又準』,「準」這個字的意思是依據,依據『《入佛境界經》云』,就是依據這部經講的,這部《入佛境界經》講的經文。《入佛境界經》講,『入諸無相定』,所有的相都是無相,《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相。知道一切法沒有相,你的心就定,不會起心動念,更不會有分別執著。無相定是什麼定?就是六祖大師在《壇經》講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什麼是自性?它本來就沒有動搖,也就是《金剛經》講的「如如不動」。自性它本來就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搖過,這是自性本定。自性本來就是定的,它沒有動搖過,《金剛經》講得很清楚「如如不動」,自性就是如如不動,這是自性本定。如來果地上的自性本定,每一個人都有,一切眾生都有,沒有差別。你現在還是凡夫,凡夫還是有,它沒有失去,你的自性從來沒有動搖過。沒有動搖,我們現在看到好像什麼都在動,那是我們迷了,實際上,事實真相它是沒動。我們迷在這個假相裡面,以為都在動搖,其實這些假相從哪裡出現?從自性,自性都沒動,我們迷在這個虛妄相裡面,以為它在動,實際上它沒動。所以一切萬法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見諸法寂靜』,他看到一切法的真相,我們看到是假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寂靜,相它沒動,相是虛妄的,相從沒動過。實在講,外面相沒有動,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動?我們的妄心在動,看成它在動。我們這個妄心停下來,外面的相也就不動了,你就看到真相了。

  其實不是外面的相在動,是我們的妄心在動,我們沒有用真心,迷在這個妄心,起心動念。所以外面的相是我們起心動念,本來就沒動,現在看起來都在動,實際上相還是沒有動,是我們的妄心在動。所以我們讀到《六祖壇經》,六祖在曹溪看到兩個出家人在爭執,寺廟前面有幡,幡是扁的,風一吹它就飄。一個出家人看到那個幡,風吹過來那個幡就飄了,出家人說,是風在動。另外一個出家人說,不是風在動,是幡在動。兩個人在那邊爭執不下,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六祖在旁邊聽到,就跟他們兩個人講: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他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那個幡在動,是仁者你們心在動。我們好好去體會這個話。一個是說風在動,有風它才會動,是風在動,沒有風,它就不會動了;一個說,明明是看到幡在動。六祖講,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仁者心動(自己的心在動)。這個就是什麼?它那個相沒動,是你的心在動。我們從《六祖壇經》也可以體會到這句經文它真正的含義。

  這樁事情就是禪門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說不出來,你一說就錯了;不但說不出來,你也不能去想像,你也想像不到,因為你一想就動念頭,念頭一動也錯了。不能想、不能說,這個在大乘經,我們常看到不可思議。你不可思也不可議,不可以用你的思想去想像,不可以用你的言語去議論,就不可思議。所以不能想、不能說,事實真相就在面前,從來沒有離開過。內是我們的根身,這是法相,我們這個身體;外面是我們的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自然現象,這是諸法,這個一切都是寂靜的。過去家師淨老在講《還源觀》的時候,還有講其他大經,他老人家常用電影做比喻。電影銀幕上所現的相,是真的還是假的?電影銀幕上現的相,跟佛經上講的境界完全相同。這個意思相同,電影屏幕上,你看什麼都沒有,空空的,你不放電影的時候,它一片空白,我們以這個來形容我們自性,常寂光。常寂光,就是只有光,常寂光,一切相都沒有。正當電影在放映的時候,它也沒有,這個銀幕上也沒有,也是空的。我們看電視螢幕也好,電影的銀幕也好,或者現在大家看手機這些畫面,我們一打開(電腦打開、手機打開)影像出來了。沒有打開的時候,它是一片空白。一打開,相出現了,當這個相出現的時候,它這個螢幕還是沒有,還是空。因為這個影像從來沒有黏到螢幕上,沒有說黏上去,黏上去就變成有了,它沒有黏上去,也沒有把螢幕染污。我們看到節目拉拉雜雜的一大堆,也沒有去染污到螢幕,也沒有把螢幕黏上什麼東西,統統沒有,清清淨淨的。放映機一關,你開關一把它關掉,它銀幕上什麼都沒有,它沒有落下什麼痕跡,沒有,清清淨淨的,什麼都沒有,絲毫染著都沒有。但是放映機一放出來,它能反射,它能現這個相。透過現代這個科學工具來比喻,來形容我們的自性,我們可以有個概念,能體會到一個彷彿,很像!用這個來比喻,我們比較有概念。

  自性就像螢幕上什麼都沒有,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物質現象,空空的,可是我們這個按鈕只要一動,那個相就在螢幕上現出來了,顯現出來。雖然顯現出來,你也不能說它有,你不能說它有;機器還沒有打開,沒有顯現出來,你不能說它沒有。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體會到我們自性,我們眼前看到整個宇宙,整個身心世界,就如同螢幕一樣。這個螢幕,你電視關掉了、電腦關掉了,相沒有了,沒有,你不能說它沒有,把它打開,它又出現了,出現,你也不能說它有,這個就是空有不二。「本自具足」,這是沒有顯,雖然沒有顯,但是它都具足。好像電視屏幕,你沒有打開這個開關,它什麼節目都具足,你不能說它沒有,它都具足,它只是沒有顯出來;當你開關一打開,它就顯示出來。顯示出來,就「能生萬法」,萬法就從這裡生出來的。萬法就是宇宙森羅萬象,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心。生出來,一生就同時生,同時出生,一時頓現,滅的時候也是如此,所以它這個沒有先後。好像電視屏幕,我們開關一打開,節目影像出現了,它是同時就出現,它不是一個一個來的,它是同時出現。我們現在看到現前的宇宙人生,就是同時出生的,它沒有先後,都是一時頓現,就像幻燈片打上去,一時頓現,念念都是一時頓現。這個跟世間有一些科學家講,人類進化論,那個就不一樣了。所以事實真相不是怎麼開始、怎麼進化,都是一時頓現,就像那個電影的底片,一張一張打上去,這張打出去就是一時頓現,下一張打出去還是一時頓現,它同時出生。滅的時候也是如此,好像你這個開關一關,整個就滅了,它不是慢慢的一個一個滅,不是,它同時,同時沒有了。出現,同時出現。所以用這個電視、電影的銀幕來形容比喻,讓我們去體會到我們自性現出來的這些宇宙森羅萬象,就像那個電視螢幕,開關一開,出現了;關,滅了,都是同時,同時生,同時滅。一時頓現,這個就是《華嚴經》給我們講的,滅也是一時頓滅。

  這個世界你以為是真的,到我們死的時候,神識離開身體,我們現在眼前看到這個世界就沒有了;就像作夢一樣,不是真的。其實不要等到死,我們晚上睡覺睡著了,就像死了一樣。我們晚上睡覺,當我們睡著了,我們會進入夢鄉,在作夢了,那白天我們看的這一切,到晚上我們睡著的時候,白天這一切人事物,不都也是成了夢境了嗎?跟我們就不相關了,包括我們這個身體。睡著了,睡得很熟,人家給我們扛去丟到河裡,也不知道。睡著了,就跟死了一樣,只是差一個還在呼吸,一個沒有呼吸。所以每天小死死一次。我們如果常作如是觀,慢慢我們就會體會到,《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看到這一切就是在作夢,如同那個夢沒有兩樣。所以也不必等到我們死的時候,神識離開身體,這個世界才沒有,晚上睡覺,我們白天這個世界就沒有了,我們就到另外一個法界去了,去作夢了。所以這一切,佛給我們講,不是真的。了解事實真相,你的心就不會攀緣,你不會再執著、不會分別、不會起心動念,不會迷在相裡面。我們為什麼起心動念?迷了,不知道相是假的,是我們自己妄心變現出來的假相。只要我們心不動,這個假相就沒有了,就像作夢一樣,我們也就不會在這些假相裡面去執著分別,不會去攀緣了,真放下了。

  佛告訴我們,見到事實真相,就是「入諸無相定,見諸法寂靜」。這是什麼人?八地菩薩。八地菩薩知道一切諸相無相,真正知道了。電影的膠捲,一秒鐘放二十四張,我們就被騙了。我們看電影,膠捲一秒鐘它就打二十四張上去,我們看到那個銀幕,人事物都在動,就好像真的,我們就被這個假相給矇騙了,以為銀幕上的相是真的,其實是假的。張張不一樣,二十四張的膠捲,二十四張,一秒鐘打二十四張,每一張它都不一樣。這個膠捲我們看它不是動的,它是靜的,它是靜態的,它是透過那個機器去轉動,快速轉動,然後打在銀幕上。因為快速的轉動,靜態變成在動了,其實它沒有動,它是靜的,是因為那個機器快速在轉。我們大家都看過動畫,卡通。卡通,它也是一張一張畫的,畫得很相似、很接近,然後快速給它動,那個靜態的畫就在動了,看到一個人就在跑了。其實你不給它一張一張動,它每一張都是靜態的,都沒動。所以電影的膠捲,動畫卡通,它不是動的,它是靜的。宇宙之間沒有動的東西,它是靜止的。諸法是寂靜的,寂靜,我們現在為什麼看到統統在動?因為它速度太快,你把它看成是真的。那什麼速度太快?我們的妄念,我們妄念(念頭)生滅生滅,剎那生滅,很快!我們這個念頭速度太快了,看到外面好像都在動,其實沒有動,是我們的念頭在動。就像六祖大師講的,仁者心動,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這個意義也很深。

  就是因為,你看那個電影它轉的速度快,卡通它轉動的速度快,它就在動,其實它每一張都是靜止的,當它快速轉動,我們就把它看作是好像是真的。現前我們這個世界,一秒鐘像這樣放映的速度,放多少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千六百兆張。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彈四次,有的說彈五次、六次,最多有人彈到七次,一千六百兆,大概就是彈五次,一秒鐘彈五次。彈五次,就好像電影的膠捲,一秒鐘轉動多少張底片?一千六百兆張的底片。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都看得好像是真的,現在我們看這個現實的世界,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張的底片這樣轉過去。我們怎麼知道它是假的?都是把它看作是真的。你的速度跟它的速度相等,就看到它沒動;譬如兩輛車在高速公路上,兩個人他開的速度相等,你車速,你開車的時速一百公里,一個小時一百公里,隔壁那個車時速也是一百公里,你就認為永遠在一起,因為速度相等。八地菩薩心地清淨,他能看到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在移動,看到它是單張的,就像電影底片,他看到是單張的,單張是什麼?是寂靜的,靜態的,像電影的底片一張一張,底片從來沒動過。知道事實真相,你就願意放下。不放下,那就錯了。

  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總是把這個世界看作是真的,我們被眼前這些假相給迷惑了,在這個裡面產生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迷惑、造業、受報。在這個六道生死輪迴裡面,受這些生死輪迴之苦,是很冤枉的。佛說可憐憫者,就是很冤枉,那不是真的。你本來沒有這些苦,你本來是很安樂,跟諸佛菩薩一樣自在,現在怎麼搞得這麼可憐,痛苦不堪言?這個就是諸佛菩薩明白事實真相,我們凡夫對事實真相不明白,起惑、造業、受報。起惑、造業、受報是虛妄的,但是虛妄我們把它當真,那就有苦受了。好像我們作夢一樣,作了惡夢,那很難受,不好受。為什麼不好受?把那個夢境都當真的,在這個裡面有苦有樂,種種分別、種種執著都來了,這個就是不知道事實真相。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事實真相,這叫看破。在佛法叫觀,觀照。照見五蘊皆空,就度一切苦厄了。這些都沒有在動,空的,不是真的,那什麼苦厄都消失了。

  所以下面這句講,『常入平等故』,「入」也就是住,心經常保持平等,知道事實真相,平是不起波浪。圓教初住菩薩就入這個境界,也就是脫離十法界,他就入平等法界。十法界不平等,一真法界就平等了。從此不再用妄心,妄心是什麼?心意識。心就是阿賴耶識,我們的真心迷了,就變成阿賴耶識。阿賴耶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含藏。含藏識,像倉庫一樣,存檔案資料的,我們善惡種子,點點滴滴都落在阿賴耶識保存著,這是阿賴耶。意是第六意識,分別,意就是第六意識。識是末那識,執著。我們現在的問題都出在這兩個識,一個分別,一個執著。所以轉八識成四智,這是唯識宗修行的理論,就是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前面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叫了別,它沒有分別,眼能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它沒有分別。它一接觸是了別,它沒有分別。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這些境界,傳到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起分別,這個是白的、藍的、黑的、長的、短的,分別就出來了。第七識就執著,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執著就生煩惱,見思惑就出來了。所以第六識、第七識轉了,就是分別執著放下了,就轉八識成四智,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所以轉變,八識是妄心,四智是真心,把阿賴耶轉變成大圓鏡智,這是形容,圓是圓滿,鏡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到事實真相。就像《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敬禮無所觀』,對聖人要敬、要有禮,你才能入他的境界,你才肯跟他學,你才能看出他日常生活中言談舉止,你能看到他的妙處,你聽他開示、聽他教誨能夠體悟入微,能夠悟入微妙的義理。現在這個世間,聖賢不少,不是說沒有,佛菩薩、聖賢也都會時時刻刻示現在我們人間來教化眾生。為什麼想學的人學不到?這些聖賢、佛菩薩,不是他沒教,他天天在教,天天在示現,我們為什麼沒有學會?因為我們心浮氣躁,沒有恭敬心,沒有禮貌,所以你看不到。如果你對於一切都恭敬,對待一切都有禮數,你慢慢就體會到、就見到、就聽到。諸佛如來、大菩薩、大阿羅漢從來沒有離開人間,沒有離開六道,時時刻刻在六道度眾生。就在我們周邊做種種示現,示現各種身分,都在啟發、暗示我們,旁敲側擊。我們學不會、聽不明白,原因還是在心浮氣躁,不能把心定下來,所以學不會,問題在自己這邊,不在外面。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印祖在《文鈔》給大家開示,「佛法從恭敬中求」,有恭敬心就能求得佛法真實的利益。如果沒有恭敬心,一分利益也得不到。就如同學生同在一堂上課,在一個教室上課,老師講是一樣,也沒有特別。那個十分誠敬的學生,他聽講,一接觸、一聽,他就開智慧了,所謂一聞千悟。有的人他就是聽不懂,甚至把意思給聽錯了,為什麼有這個差別?學生他的心態不一樣,恭敬心,心態不一樣。為什麼會開悟?因為自性清淨,以恭敬、清淨心來聽講,自自然然感應自性本具的理體,跟他自性就相應,就起感應道交。心浮氣躁是用妄心,妄心跟真性就不相應。真性流露出來的這些言語行為,如果沒有恭敬心,用妄心,佛菩薩示現表演出來、講出來,我們體會也都體會錯了、偏了。的確有這樣人,還不少。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當場來聽我講課,還會把我的話聽錯,真有這樣。關鍵都是心浮氣躁,沒有放下自己這些妄念專注來聽講,所以往往把那個意思都聽錯了、聽偏了,夾雜自己的一些情見,體會錯誤了。所以這個恭敬心、清淨心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條件。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總是想幫助眾生提升,可是眾生得要聽話,內心有恭敬,外面有禮(有禮貌、有禮節),你就能遇到善緣。家師淨老他從小就有這個善念,「不為自己,為眾生」,所以他從大陸到台灣來遇到三位善知識,台大的方東美教授、密宗大德章嘉大師、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這三位當代的善知識。他老人家親近李老師,那個時候是三十一歲,正好在台中開一個經學班,訓練年輕人講經,他勸我們師父去參加這個班學習。當時他不敢,覺得講經太難了,哪裡是我們能夠學的?心裡總是想,那些都是再來人,所以自卑心也很重,不敢起這個念頭。李老師看到這樣,就改口說,我們今天上課,你去看看。這堂課看完之後,我們淨老和尚就跟李老師說,他說我可以參加了。為什麼?他看到這些同學的程度比他好的只有二、三個,其他的(多數)都跟他差不多,甚至程度還有不如他的。一個女眾老菩薩,林看治老居士六十幾歲了,大我們師父三十歲,她小學畢業,我們老和尚他還讀到初中畢業,程度比她高。她小學畢業都能學,我怎麼不能學?一看到她,信心就起來,就參加學習,學講經。所以林看治老菩薩是我們師父的善知識,看到她,提起他學講經的信心。所以在台中住了十五個月,學了十三部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等;十三部經都能上台講,到台北十普寺佛學院(那時候開課,出家教佛學院一段時期),十三部經都教不完。但是自己還是感覺到不足,再回到台中跟李老師學。這個前後在台中整整住了十年,學習十年。在台中慈光圖書館、台中蓮社觀摩學習,回到台中學《金剛經》、《楞嚴經》。《楞嚴經》也是我第一次在台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團聽我們師父講的第一部經。

  所以這裡講到,只要內心恭敬,外面表現出來,自然就合乎禮節。「禮敬無所觀」,無所觀是法身菩薩,他在一切境界裡面,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叫無所觀。不是他不觀,他真的在觀照,觀照一切法,像《般若經》上所講的,一切法的真相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用《般若經》來解釋這兩句話,「見諸法寂靜,常入平等」,這就是無所觀。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下面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來講。下面賢首大師說的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仁者無敵」是什麼意思❓
🔹敬鬼神而遠之,「遠之」也不是說躲得遠遠、不敢去接觸,而是什麼❓
🔹對人、對動物植物、對山河大地都要禮敬,如何禮敬❓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何名為「入」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七集)  2022/1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7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三行下面第四句,「所言入者」,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這一段開始就正式給我們說明「入五止」,什麼是入五止?怎麼入?入五止,入就是契入的意思,我們一般講契入境界。禪宗講明心見性,教下講大開圓解,淨宗講理一心不亂,在密宗講三密相應,這個是「入」的意思,入這個境界。這篇文章是「修華嚴奧旨」,修學華嚴深奧的宗旨,這個入是入華嚴境界。

  華嚴境界是什麼?華嚴境界是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平常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聽經的老同修都很熟悉,每一尊佛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每一尊佛都有這個四土。我們現在住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講到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就不在十法界,在《華嚴經》講是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十法界,我們六道法界是凡聖同居土,四聖法界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就是一真法界,它就不是十法界。所以這個「入」字含義就很深,因為世尊講《華嚴經》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對象是所謂當機者,聽這部經主要的對象,就是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從這個地位開始,圓教初住到等覺,這個當中有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是講位次,四十一個位次,不是四十一個人,從初住到等覺,一共有四十一個位次。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位以上,一直到等覺菩薩,每一個位次都是法身大士。佛講《華嚴經》主要對象,就是這四十一個位次的法身大士,是針對他們來講的。所以聽這部經的對象,都是實報莊嚴土的菩薩,不但不是凡夫,也不是二聖、權教菩薩,是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以上,實報莊嚴土的菩薩。因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生實報莊嚴土,他的境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不在十法界。所以不但不是六道凡夫,也不是四聖法界的這些二乘、權教菩薩的境界。

  世尊講《華嚴》,『性相俱泯』,「當相即空,相盡心澄」,相盡,盡就是徹底明白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沉澱下來,心不能隨著相來轉,才能夠達到「性相俱泯」,這兩方面俱泯。性是法性,相是法相,法相是法性所現的,性跟相是一不是二,所以當相即空,是不能分割的。我們不能誤會以為性是性、相是相,實際上,性相它是一如的,它不二。因為相是從性現出來的,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的屏幕,這些影像從哪裡來?從屏幕出現的,影像跟屏幕是一,不是二,不是分開的,是一體。所以性它是空,當相即空,正當現相的時候它是空的,沒有現相是空,現相、當相也是即空。不是說這個相沒有才空,相有就不是空了,不是這個意思;主要是告訴我們這個事實,就是當相,當現相的時候它是空的。徹底明白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所以相盡心澄,它才能達到性相俱泯,性是法性、相是法相,「泯」的意思是離妄想分別執著,不再分別執著了,明白事實真相了,明白事實真相就離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凡夫跟佛差別就在這裡,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諸佛菩薩離妄想分別執著,性相俱泯。性相是一體,自己的心跟法性融成一體,自己的身跟法相融成一體,事實真相是一體。

  『體周法界』,「周」這個字是周遍的意思,周遍就是遍一切處,無所不在。前面三種周遍只舉出一種,一種周遍,三種都周遍了。「體周法界」,就是前面所講的「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雖然不是究竟圓滿佛,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就是我們平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證得圓初住位,離究竟圓滿佛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所以這個佛雖然他不是究竟圓滿佛,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但是他起作用的時候,與究竟圓滿佛幾乎沒有差別,唯一的差別是他的無明習氣沒斷乾淨。無明斷了,無明煩惱就沒有了,的確沒有了,因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一品無明就是根本無明,這個破了。為什麼有四十一個位次?無明煩惱破了沒有了,但是那個習氣還在,這個習氣還沒斷乾淨。一定要到究竟圓滿佛,這個習氣才乾淨;但是雖然沒有斷乾淨,不妨礙他弘法利生。所以證得圓教初住位菩薩,就能在百界示現作佛度眾生了,因為他的確是真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他有能力在盡虛空遍法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

  這個我們在《楞嚴經》看到,「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代表二十五個圓通法門,凡是達到圓通法門,《楞嚴經》講的這個境界,以「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做為一個代表。所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就能「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就是上與諸佛、下與眾生都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就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說的三十二應身,這個三十二應,有三十二種類的應化身,每一個種類都無量無邊。所以這個三十二應是三十二個種類,歸納三十二類,觀音菩薩是個代表,凡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法身大士,這些菩薩們個個都跟觀音菩薩有同樣的能力,都能夠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他有這個能力。這些法身大士,法身菩薩,我們一般講「菩薩摩訶薩」,這些菩薩他必須在應化當中,自自然然把無始無明的習氣斷盡。

  斷無始無明的習氣,不需要用別的方法,不要刻意要怎麼去斷,不需要;不要去理會它,自自然然它就斷盡。這個在古來祖師大德都有講過,到這個境界,跟還沒有明心見性修學就不同了。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你要發心、發願,要修行,要去斷煩惱,要用功;到了明心見性之後,那個無始無明的習氣,你用不得力,所以古大德講「無功用道」,你不必刻意要去斷,就讓時間慢慢的,它就沒有了。時間長了,它自自然然就斷盡,不需要理它,這個叫無功用道。這個無功用道,我們一般人很難體會,祖師大德也用個比喻,過去划船,人擺渡。這個划船現在還有,但是很少了,現在都是裝上馬達,機器的。我記得小時候我住在台北縣汐止鎮,那一條基隆河,每年初二,我母親就帶我們回娘家,去看我們外婆。那時候沒有橋,我三舅就在那邊擺渡,渡船,要坐渡船到對岸去。這個渡船你還沒有靠岸,這個當中要用力去擺渡,讓這個船往前走,走到接近要靠岸的時候,距離不遠快靠岸了,就不能用力去擺,用力去擺,衝力過大就碰到岸邊了;快到的時候就不能再擺,要停下來,讓這個船它自然的往岸邊靠。這個就來形容比喻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們斷無始無明的習氣,就像那個渡船快接近靠岸了,不需要用力去划,用不得力,讓它自然慢慢靠近。古大德有用這個形容比喻,這個叫無功用道,跟還沒有明心見性這個階段用功的方法就不一樣。所以不理它,自自然然它就斷盡了。斷盡之後,就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就是一片光明,只有一片光明。

  回歸常寂光,還會不會現身為六道眾生,接引這些苦難眾生?我們從經教上學習,我們知道,肯定會的。眾生有感,常寂光就有應。常寂光的心性不起作用的時候,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自性本自具足」,它本來統統具足,起作用的時候「能生萬法」。所以六祖開悟他講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本來就具足一切,一樣也沒有欠缺。「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裡來?也是自性生的。能生萬法,肯定它就起作用了,雖然起作用,「性相俱泯,體周法界」;起作用,但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凡夫把體相用分開了,分成三樁事情,體是體、相是相、用是用,這是我們凡夫一個錯誤的看法。佛菩薩,他們體相用是一,是沒有分別,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一樁事情。體當中有相、有用,相當中有體、有用,用當中有體、有相,一而三、三而一,是一樁事情,這個叫入,入了這個境界。

  『入無入相』,我們凡夫的概念,從一個出,一個入,都有這個相,入有入的相、出有出的相,有出入的相。但是這些法身大士「入無入相」,入沒有入的相。比如說我入了這個境界,我又出了這個境界,我們凡夫有出入這個概念;法身大士他入沒有入的相,並不是真的有個出、有個入,不是的。事實上是沒有出入這個相,為什麼沒有這個相?因為本來就沒有相,也就是密宗講的「阿字本不生」,它本來沒有相。我們所謂的相都是人為的,我們現在的相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就是起心動念,就是一念不覺。起心動念這個速度太快了,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這個就是起心動念,妄想。妄想發展出分別,分別發展出執著,哪來的相?這些相都是從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一個幻相,是幻相。

  這個相實際上它沒有界限,我們現在感覺都有界限,界限怎麼來的?從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來的。當我們妄想分別執著還沒有放下的時候,它還是沒有界限。但是我們凡夫,在沒有界限當中我們給它畫個界限,實際上沒有。所以法身大士入這個境界,他沒有界限;沒有界限,這種入叫做真入。有界限,有個出、有個入,凡是有出有入的那個現象,就是沒有真正的入,沒有入華嚴境界,總是還在十法界當中。十法界,有十個法界,每一個法界有個界限,有出有入,十法界是從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這個意思很深,而且一般人很難懂,很難理解。我們舉個比喻來講,譬如這個講堂,這是我們建築的房子,有個門戶。你要進來講堂,你從外面入進來,進入這個講堂;從這個門走出去,有出有入。如果這個房子拆掉,沒有房子,也沒有這個門戶了,你這邊走來走去,還有沒有出入?沒有了。我們再想想,我們的自性是多大?自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這個遍就是無所不在,不是說哪個地方有、哪個地方沒有,它是遍一切處。

  所以入是一個形容詞,為了方便說法起見,用我們眾生能夠理解的概念,給我們來講這個入,所以入是形容詞。入的意思,就是順著性德叫入,隨順我們自性,違背性德叫出。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體會,你也能體會到一些。這個界限是十法界,順著自性現的境界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這是隨順我們的自性。隨順我們的自性現出來的世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華藏世界,就是實報莊嚴土,《華嚴》講一真法界。違背性德,實報莊嚴土立刻就不見了,迷了,迷了之後現的是四聖法界、六道法界。所以十法界,是迷了自性所現出來的十個法界,事實只有一真法界,一真就是只有一,它才是真的。十法界是虛妄的,其實十法界是迷了自性、違背自性,一真法界就現出十法界。所以佛給我們講,你放下六道法界,也就是叫我們放下執著(就是見思煩惱),見思惑放下、捨棄了、斷了,就是捨棄六道了;捨棄六道入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十法界的佛。天台宗講「相似即佛」,因為他還沒有明心見性,接近明心見性,相似,跟真的佛相似,但還不是真佛,他還沒有用真心。所以佛的教學,先勸我們凡夫捨棄六道,入四聖法界;到了四聖法界,還要再捨棄,不能停在那裡,捨棄四聖法界,才能入實報莊嚴土,入一真法界;再捨實報莊嚴土,你就入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是純淨純善的自性,我們本來的自性就是常寂光。從這個地方才體現到,賢首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入」的意思。所以這個入,它的意思跟我們一般概念的「出入」是不一樣的意思,我們要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一段引用《華嚴經》的經文,再來給我們說這個「入」真正的意思。引用《華嚴經》講的,『如來深境界』,「如來」是佛的十種通號之一,有時候我們看經典講如來、講佛,如來跟佛是有什麼不同?講如來是從自性上講。我們的自性是如如不動,每個人自性都是如如不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沒有時間、空間的這些事情。從性上講,這些都是我們一般講超越時空,這個稱為如來。如來,從性上講,我們自性它就是如如不動,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稱如來。所以如來是講自性,自性是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就超越時間跟空間。超越時間,沒有先後;超越空間,沒有距離。我們現在有時間,有先有後,有過去、現在、未來;有十方世界,有距離、有遠近,這些是從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不是真的。真的是如來,真的是遍一處,這講到自性。這從性上講叫如來,我們的自性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如如不動。《金剛經》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自性就是如如不動。

  講佛是從相上講,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性是本體,講如來就是講性。講佛就是講相,從自性現出這個相,現出佛的相;我們現在凡夫,現的眾生相,所以講佛從相上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句,「禮敬諸佛」,你看他不是說禮敬如來,他說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從事相上來講。禮敬諸佛,這一句過去也跟同修分享過,「禮敬」兩個字,我們也要深入去理解。我們看這個經文是「禮敬諸佛」,禮,我們中國傳統講禮義廉恥,儒家講禮。全世界不管那一個族群,不管他是什麼樣的文化,都有他們的一套禮節。所以禮,它的意義非常深廣。在《論語》裡面,「林放問禮」,孔子說「大哉問」,你問這個太大了!可見得禮是大學問。

  所以我們看到「禮敬諸佛」,敬是恭敬,禮是禮節。這個恭敬從內心,內心恭敬就是對諸佛恭敬,所謂一切恭敬。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在經上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就包括未來佛。未來佛是誰?就是一切眾生,還沒有成佛,這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連螞蟻蟑螂都是,蜎飛蠕動,這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禮敬諸佛,是指對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恭敬。你看這裡不是用恭敬諸佛,用禮敬諸佛,這個心,恭敬心都是一樣,平等的恭敬,對過去佛恭敬、現在佛恭敬、未來佛一樣恭敬,沒有差別,恭敬心平等。加上這個禮,禮是在事相上,表現在外面這些事相,事相有差別,禮它就不平等,禮有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在事相上有這些差別。用禮節,來行這個禮,恭敬心是一樣的,恭敬心沒有差別,事相上這個禮有差別。比如說古禮,兒子看到父母要拜,這是禮,你總不能叫父母來拜兒子,這個就不合乎禮節,因為有尊卑長幼、親疏遠近。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編的一本小冊子叫《常禮舉要》,這個我們要學,我們看那個好像很簡單,它是從《禮記》摘錄出來,用現代的人他能夠理解的、能夠做的,把它列出一條一條,這個非常重要,大學問。所以禮不平等,恭敬心是平等的。所以看到這一句,我們也常常提起,過去也常常講,但是過一段時間再講到這個地方要重新提一提,不然我們恐怕會忘記。學禮非常重要,所謂禮敬諸佛,這是從相上講,根據這個禮來恭敬一切佛,這是從相上講。

  第二句「稱讚如來」,這從性上講。性上講,一切眾生他本來是佛,沒有一個不是佛。為什麼現在你不是佛?因為迷了,不知道了,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是不是佛?他還是佛,是迷惑顛倒的佛,不能說不是佛,因為你沒有離開自性。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性它能夠現,相是所現的,所現的相不能離開能現的性,所以性相它是分不開的。凡是有相的,我們都要生起恭敬心,對佛要禮敬,對人要禮敬,對一切動物要禮敬,對天地鬼神要禮敬,對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都要禮敬。為什麼?禮敬是性德,性德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無盡。

  所以對禮敬,我們要了解,凡是所有的相,不管什麼相,統統是諸佛,我們都要生起恭敬心。看到佛的像我們禮敬,對人要不要禮敬?對人也要禮貌,對人也要恭敬,像《常禮舉要》講的就是禮敬的一個準則。對動物也要禮敬,要根據這個禮,對動物,你不是說看到一條狗,然後去跟牠頂禮三拜,一般人覺得說你這個人頭腦有問題。對動物怎麼禮敬?你不要殺生,你不要去傷害這些動物,讓牠各得其所,這個就是對動物的禮敬。對天地鬼神也要禮敬,所以對所有的宗教我們都尊重,無論它是什麼樣的宗教、它拜什麼樣的神,天地鬼神也是周遍法界都有,這些我們也要禮敬。所以孔子雖然他不鼓勵去諂媚巴結鬼神,他說「敬鬼神而遠之」,你要恭敬。這個「遠之」也不是說躲得遠遠、不敢去接觸,不是那個意思。敬鬼神,就是說你要恭敬,比如說你去廟裡上個香,跟他作個揖、問個訊,那個恭敬心,對他的尊敬。遠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你不要去諂媚巴結鬼神,拜這個,你要保佑我升官發財,好像跟鬼神談條件,這種心態要遠離,是這個意思;不是說跑得遠遠的,看都不敢看,不是那個意思,這個我們要清楚。對樹木花草要禮敬,《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蜎飛蠕動,昆蟲草木,小動物,樹木花草都不可以任意去毀傷、去傷害,這對樹木花草的禮敬。對山河大地也都要禮敬,對大地你不能濫砍濫挖、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大海的污染,這個就是禮敬。

  為什麼要禮敬?禮敬是性德(自性的德能),性德是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無盡。所以普賢菩薩第一願「禮敬諸佛」,不可思議。誰做到禮敬諸佛?法身菩薩做到了,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菩薩,他真正做到禮敬諸佛。我們的禮敬還是有差別,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對我們恭敬,我們凡夫對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不恭敬,為什麼?他知道我們跟他是一樣的,都有佛性,本來都是佛,他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他對我們恭敬,看到地獄眾生,佛菩薩也是把他看作佛,那是覺悟的佛菩薩。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我們是迷惑顛倒的佛。他是覺悟的佛,我們是迷惑的佛,我們對小動物,當然更不知道要去恭敬,要去愛護,甚至還任意去殺生。所以凡夫,我們就是要學,要向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佛菩薩來學習,那才是正確的。要養成習慣,看到小動物也都能合掌稱菩薩,給牠念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念三遍,念阿彌陀佛,勸牠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永遠脫離畜生身,就跟這些眾生結緣。對待這些小動物都這樣的愛護,你對人能不愛護嗎?對善人愛護,對惡人還是一樣愛護,這個心沒有差別,心地清淨平等,也就是真誠,真誠心就能感動惡人,幫助這個惡人回頭是岸。這是講禮敬諸佛。

  第二願「稱讚如來」,稱讚就不一樣,它隨順性德的,他做的跟性德相應的,我們稱讚;違背性德的,不稱讚、也不毀謗。這個心地多厚道,做錯事情不責備你,做對的時候讚歎你、鼓勵你。佛法稱菩薩為「仁者」,仁慈的人。「仁者無敵」,仁慈的人他沒有敵人,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沒有敵對,沒有敵對是一體。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表演給我們看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一天所接觸的一切人就是五十三參,這裡面有善人、有惡人,善人是佛,惡人也是佛,他不分別的。善財童子參訪,對善知識禮敬、讚歎、供養,自己懺悔,再請法。遇到作惡的人,搞殺盜淫妄的,善財童子見到他們,有禮敬沒有讚歎,有供養、有懺悔、有請法。為什麼要跟做惡的人學呢?問題是你會不會學,你要是會學,善人、惡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善人教我們作善,你跟他學善,向他學習效法;惡人,他是從反面來教我們,你看到他作惡,看到他受惡報,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我有沒有跟他一樣造這個惡?如果我有,趕快改,他來提醒我改過;如果沒有,我也要提高警覺,不可以犯跟他同樣的錯誤,他也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沒有惡人、沒有壞事,善惡是正反兩方面的教材,會學的人統統得利益。善財童子為什麼能一生成佛?他就這麼學的。我們現在修行一生成不了佛,就是這一關沒辦法突破,善人跟他學,惡人離他遠遠的,沒有像善財對他們那麼恭敬。善財對惡人只是不讚歎,恭敬心跟對善人是一樣。對惡人不讚歎、不批評,還是那樣恭敬供養他,還是可以親近他,細心去觀察他的惡行,做一面鏡子來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一樣,這是「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虛空』,如來在哪裡?一切人都是,一切事也都是,一切物也是,甚至山河大地、樹木花草,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天地鬼神,沒有一樣不是的。這個是遍一切處,沒有一樣不是,這個叫做「其量等虛空」。在虛空法界裡面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立刻就應,這個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感應同時的;沒有距離,立刻在現前。為什麼?跟整個虛空法界融成一體。他在哪裡?就在現前,我們一念感,他馬上就有應;我們感沒有了,他就消失了。他從哪裡來的?心現識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他就現什麼,不是他有意思,他沒有意思,他沒有起心動念,我們凡夫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他就現相,隨順我們。

  好,這段文我們還沒講完,下面這一句『一切眾生入』,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參加經懺佛事、法會,怎麼做效果會更好❓
🔹為什麼佛教我們不要貪求❓
🔹佛教我們放下什麼、提起什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當相即空,相盡心澄(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六集)  2022/1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6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二行,從「五」這段看起:

  【五。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

  上一堂課我們這一段還沒講完,這一段就是講修五止門。『攝用歸體』,「用」,是指我們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用,也就是說作用。言語是用,身體造作,心裡的思想,身語意三業都是用,我們時時刻刻在用。身語意三業,覺悟的人,阿羅漢以上的聖人,他能「歸體」,回歸到自性本體。歸是回頭、回歸,體就是指自性,換句話說,都能跟自性相應,這些起用(身口意三業起的作用)不違背自性,不違背性德,這個就是佛菩薩、阿羅漢、世間的大聖大賢,他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合乎性德,也就是回歸自性本體。這些佛菩薩、聖賢,攝用歸體,他這些作用都回歸到本體、自性。那凡夫呢?我們凡夫是攝用違體,我們也在作用,但是身口意三業都違背性德。在佛法講,叫「背覺合塵」,違背自性的本覺去攀緣這些五欲六塵。這個就是凡夫攝用違體,違背性德,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自性本體完全是違背的。違背自性本體是造業,我們一般講凡夫身口意三業都在造罪業。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違背性德,違背本體(自性),造作的這一切,身口意都叫造罪業,違背本體。如果歸體,回歸到本體,回歸到自性,那就不是造罪業,就變成功德,罪業就變成功德。

  我們凡夫也能行善積德,我們一般講世間的善人,雖然能夠行善積德,但是不能歸體,還是沒有回歸到自性本體,這個就不叫攝用歸體,他還是有能所、有對立的。在我們凡夫行善積德,這叫善德,這個不叫功德,功德是你回歸自性本體,那才叫功德。善德就是沒有回歸自性本體,但是他修善。修善,這個我們在《金剛經》看到,就是修善他著相,著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著了相。著相修善,就叫善德,可以感得人天福報。這個就像梁武帝,他著相修善,他福報修得很大,所以他死了之後生天,享天福去了。為什麼他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不能明心見性?因為著相,著相修善。如果不著相修善,那就超越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所以差別就在這個地方。如果他三業造作能夠歸體,就是功德,歸體就是不著相。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福德,這些善德,能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這一點我們要明白。但在事相上,做是一樣。但心不一樣,見不一樣,他的知見不同。所以用心不一樣,那果報也就不一樣了。「入五止」、「起六觀」,這就是歸體的樣子。要怎麼樣回歸到本體?這裡教我們的方法就是入五止、起六觀,修止觀。華嚴宗的五止六觀,天台宗是三止三觀(空假中),原理都是修止觀。入五止、起六觀,就是歸體的樣子。我們把這個文對照自己的心行就非常明顯,拿這個來對照我們自己,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知道錯是覺悟,把錯誤改正過來叫修行。

  「五止」就是五種一定要放下的。止就是止息、停止,不要再繼續了,也就是放下。『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八個字是總的方向;五種止,修五種止,這八個字是總說。「當相即空」,《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有,不是真有,叫幻有。像我們看電視節目,有沒有這個相?有,但它是幻有,不是真有。「相盡」,相盡不是沒有,這個「盡」的意思是你透徹明白,明白什麼?這些相有,但是它是幻有,知道它的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明白,這個相它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就是幻相,不是真的。我們凡夫跟佛菩薩、阿羅漢不一樣,跟這些大聖大賢也不一樣,就是我們凡夫把這些相當真的,把這個假相看作是真實的,所以就迷在這個相上面。迷了之後,就生起分別執著了,這樣造成六道十法界,總是迷在相上。迷的淺深不同,所以有六道十法界這個現相。這個現相,實在講,還是虛妄的。相盡不是沒有,盡就是你透徹明白,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就開悟了。眼前我們看到這些萬事萬物,這些相,知道它的真相,它真相就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它是虛妄,你就不迷惑了,不再分別執著了,那相在眼前,我們的心怎麼樣?如如不動,我們的心就不會跟著相在變,不被相所轉,不迷在相上面。相是剎那在變,這個相(幻相)千變萬化,你的心念也跟著相剎那在變化,那就錯了。那個相是虛妄的,我們的心跟著那個虛妄的相剎那剎那它變,我們也跟著它在變,那我們就很累,很辛苦。在這個當中起了分別執著,所以你生活就活得很辛苦,跟著它動,被它所轉。

  所以這些相,它動,你看出它的事實真相,它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自己心不動,你了解事實真相是怎麼一回事情,這些幻相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不可得。你也得不到它,你也不能去控制,你也不能佔有,像作夢一樣。《大般若經》最後一個總結,「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大般若經》六百卷,分量很大,過去台中慈光圖書館許館長送我一套,分量很大。《般若經》佛講了二十二年,總結一個結論是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三句話。一切法,包括我們的身跟心,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現象,我們的心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它是幻相,不是真相,叫相盡心澄。知道這些相,它的事實真相是虛妄的,心就沉澱下來、沉靜下來了,你的心就不動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不動,你才能看到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相不盡,你的心就不能止。這個心就是妄心,不能停止下來,跟著一直動。盡是對現相徹底明瞭。現前我們六根接觸到的,外面色聲香味觸法全是幻相。這個幻相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這些影像一樣,你說這些影像有沒有?有,有在哪裡?空的。你抓不到的,你也得不到,你可以受用,欣賞它,你不能佔有,你不能控制,它一秒一秒的跳過,你沒有辦法叫它止住。凡夫不知道相是假的,在這個裡面生七情五欲,生煩惱。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覺悟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他在這個裡面,他生智慧。我們生煩惱。其實智慧跟煩惱是一樁事情,都是我們這個心,我們心覺悟了,煩惱就變成智慧,煩惱即菩提;心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是一不是二,關鍵在迷悟。

  相盡就是妄盡,我們講的「妄盡還源」,心澄就是還源,回歸到自性本源,然後你回過頭來幫助這些迷惑顛倒的苦難眾生。幫助這些眾生怎麼樣?你會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就得大自在。就跟觀世音菩薩,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度眾生得大自在。你要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那是作,有沒有幫助眾生?有,時時刻刻在幫助,但心地有沒有動?有沒有動個念頭,我要去幫助哪一個眾生?哪裡眾生需要我去幫助?心裡沒有動過,心澄。從心上講,無作,因為沒有起心動念,無作。從事上講,從相上講,有作;心無作,所以叫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沒有得失心,沒有憂慮,你做得多自在,這叫學佛。事情做成就了,眾生的福報;事情做不成,眾生福報還沒有成熟,對自己來講,心裡沒有罣礙,沒有得失。所以這個才是真正學佛,學佛菩薩、聖賢生活上的態度。先放下,然後再提起,先修相盡,先要修相盡,心澄之後要廣度眾生。心澄就是你心定下來了,止就是定,你不再起心動念。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起心動念,要廣度眾生。《金剛經》講,度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外面度很多很多眾生入涅槃,心裡乾乾淨淨,心澄了,沒有著度眾生的相,認識當相即空。眾生,你度眾生,當相即空,所以度而無度,無度而度。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如如不動,為什麼?外面現象是假相,你跟著這些假相起心動念就錯了,外面音聲也是假的,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是真的。

  總的來說,真正止是什麼?念頭沒有了是真止,不再起心動念了。我們起心動念很微細,起心動念就是無明,這是講到究竟處。講到究竟處,真正止,就是止什麼?止息起心動念,不再起心動念叫做止。就是我們最初一念不覺,那一念。這個就很細,這個起心動念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感覺到的起心動念,是一念不覺那個起心動念,那個是無明的根本。那一念如果斷掉,那就是從根本上斷。像禪宗,就是從這個根本去斷的,截斷你這個起心動念,也就是說直接破無明,無明就是妄想。這個根本沒有了,枝枝葉葉自然也就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也就沒有了。分別執著是從這個起心動念、無明發展出來的,無明是根本,分別執著都是枝末。我們一般人,不是那個上上根人,我們現在開始學,先從斷情執下手,情執就是執著。執著當中情執是最嚴重的,我們一般講感情、愛情,這個執著很重。佛在經上講,「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我們為什麼到娑婆世界六道輪迴裡面來?愛太重了,情愛,感情、愛欲,這個情執很重。所以造成六道生死輪迴,情執是第一個因素,造成六道輪迴。所以斷掉情執就叫止,我們一般中下根器的就從這裡先下手。就好像我們要回歸到自己本來的身體(自性),穿了三件衣服,最外面這一件先脫掉,這是情執,就是執著;再脫掉第二件,分別;再脫到最裡面那一層內衣,最細的妄想,我們自性本體就現前了。這個是我們一般中下根器要從斷情執先下手。所以情執斷掉就叫止,不再感情用事,就是理性的在做事,這就是三昧現前,你得定了。不再執著,心定下來了,不會隨著情執去妄動,不會隨著感情衝動,你能夠定得住。定,就生智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有了智慧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也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學習從格物開始。「格」是格除,「物」是物欲,對五欲財色名食睡,這是我們現前的五種欲望,你如何能把欲望放得下?我們生命依賴這五種欲望,要怎樣格除?我們不能完全不要,不要,我們生命就不能維持,我們還是需要。格物,意思就是適可而止,夠了就好,不要過分,不要過分去貪求。所謂知足常樂,適可而止,不要過度。「知止而後能定」,這《四書.大學》裡面講的。一個人知道格除物欲,知道適可而止,心不再攀緣貪求,這個心就會定下來。知止就是格物,不要過度,適可而止,這個就是格物,格除非分的物欲貪念。生活,錢財能過得去就夠了,不要再追求很多很多。你愈追求,你就愈痛苦,你的痛苦就來了。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這些苦從哪裡來?從貪欲來的。貪求物質的享受,貪得無厭,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了,要再更多,愈多就想要愈來愈多,貪心沒有止境,苦就來了,所有的痛苦都從這個地方產生的。

  為什麼佛教我們不要貪求?你命裡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看到人家賺很多的錢,你也想跟他一樣,他命裡有,你命裡沒有;他求得到,你求不到。他過去生有修,你過去生沒修,你拼命用什麼方法去追求,得到的還是你命裡原來有的,過去生修的。如果你命裡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沒有修,沒有種因怎麼能得果?你命中有一百年的福祿,如果你能夠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過日子,你過去修的就是這些,就這樣,你不要過分去貪求,老實過日子,那你能活一百歲。

  我們華藏有一個老同修,韓西友居士,山東人,今年一百歲了。這個老同修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就來聽經念佛,也幾十年了。人很實在,很老實,兒女也都不錯。現在每一天還到三重淨宗學會,一大早六點就去開門,去上香。他們好像住板橋的樣子,每天坐公車,一百歲還自己可以坐公車。他是一個很標準的老實人,規規矩矩,老實念佛的人。所以能規規矩矩老老實實過日子,你命裡有一百年的福祿,你能活到一百歲。如果你還能夠節儉,省吃儉用,拿來布施,那肯定超過一百歲。這海賢老和尚、虛雲老和尚也做榜樣給我們看。

  如果追求欲望、享受欲望,你得到了,你過分去追求,你原來能活一百歲,可能你過度的享用,提前的把這個福報享光了,我們叫做損福,你的壽命可能只有五十歲就死了,就變成一半了。為什麼一百年的福報,五十年就享光了,就享受完了?我們俗話講「祿盡人亡」,你福祿沒有了,人就死了。《太上感應篇》講,「算盡則死」,算就是一百天的壽命。如果你提前享受享完了,生命也就提前結束了,就是這個道理。還有人更早的,有一些人他少年就發達,一百年的福報,他三十歲就享完了,揮霍,享光了。

  所以格物,並不是叫你完全捨掉,完全捨掉,這個身體怎麼維持?也就是說粗茶淡飯,其樂融融。自己省吃儉用,如果有大福報,這個福報跟別人分享。有一些人他很缺乏、很需要,我們省一點去幫助這些人,這個也是給自己修福,累積自己的福報。自己守住清淡樸實的生活,這在古人表現給我們看的很多。你看孔子溫良恭儉讓,學生讚歎夫子這五種德行。「溫和」是講他的態度,「善良」是心地善良,表現在外面「恭敬」,敬人、敬業、敬事、敬物。對待人事物恭敬,他一定就很謹慎,所以他的事情可以做得很圓滿,做得讓人生歡喜心。「節儉」是美德,節儉是真正在享福;不節儉是浪費,損福,糟蹋自己的福報。平常養成節儉的習慣,生活就很容易過;愈是節儉,身體愈健康。「讓」,不跟人家爭,處處讓。這是孔子五德:溫、良、恭、儉、讓。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讓到底,他是王子出身,他可以繼承王位,他不要了,出家修行了,他本來是在人間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到高峰了,全部捨棄,讓。我們開始修的時候,忍讓,得忍,不忍就不能讓,所以要從忍開始。由忍讓提升到謙讓,謙虛,達到最高的境界,禮讓。這個都是屬於知止。知止而後定,你心能夠停止這些妄念,不過度的去追求,知足常樂,心就定了。在生活當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這是煩惱。煩惱助長貪瞋痴三毒,你怎麼會不生病?這個世間許多人得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從哪裡來?自作自受。要是相信佛的話,「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那什麼病也都沒有了。生活愈簡單愈好。

  佛法到今天為什麼衰?就是講經說法的人少了,這個的確是佛教一個衰相,就是寺院道場不提倡講經說法。道場不講經,特別是出家法師不講經,一般這些信眾,他沒有聽經,沒有聞法,他就不明理。學佛的人不聞法,只是來寺院燒香拜拜,求消災、求平安、求事業順利,這個就變成迷信,變成一種宗教的信仰。所以一般社會大眾看到佛教,他也是認為一種宗教,一提到宗教就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實際上這個是很大的誤會,這個誤會原因也不是短時間,大概有一、二百年,佛門寺院不提倡講經說法,很少,大多數寺院都是舉辦這些法會活動,形式上的。對這些經懺法會活動內容沒有人去講解、去說明,信眾來了跟著拜,也不曉得是什麼道理,這樣就被社會大眾看作是迷信。所以不講經說法,不聽經聞法,信佛、皈依都是迷信,因為不明理,不明道理。

  所以我們看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佛教創始的教主,佛教的創始人是從他開始的。我們看他的傳記,他成道之後,他做什麼事情?一生講經說法(天天講經說法,一天還講八個小時),講多久?講了四十九年,沒有停止過,沒有一天休息,對一個人也講,對大眾也講。對一個人講的,對幾個人講的,對很多大眾講的這些開示,開口講話記錄下來就是經典,都是幫助人的,沒有戲論,沒有雜心閒話。

  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是我們現在的人認為的宗教。在漢朝的時候傳到中國,那個時候是國家去聘請的,國家派使節去聘請西域印度的高僧來中國傳佛經,翻譯經典,來教學,所以當時是教育。所以隋唐以前,再慎重是宋朝以前,宋以前的中國佛教寺院都是教學的場所,特別在盛唐的時候,是佛教黃金時期,很多外國的在家、出家人都到中國來留學,來學習。中國的法師也到印度去取經,去留學,去學習。那個時候都是國家皇帝以國家的資源在護持,翻譯經典,講經說法,蓋寺院,像辦學校一樣,都是國家辦的。所以以前都是教學場所,都是辦教育的。無論在家、出家都是知識分子,都在研究經教。把經教裡面的理論方法變成自己的思想,把經教裡面講的這些規矩變成自己的生活,你得到受用。講經教學一直傳到清朝初年,清朝初期還保持著。到了嘉慶皇帝之後,慢慢就衰了。也就是說,嘉慶皇帝之前,寺院的講經說法,還是保持教學教育的形態。到嘉慶皇帝之後,慢慢就變了,衰了。到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寺院只有經懺佛事,沒有法師在講經說法。大家只是去拜拜,求平安,求消災,對佛經的道理都一無所知,這佛教就完了。在家的居士大德,他們辦蓮社、講堂、念佛堂、居士林,出家人就不做了,變成在家居士發心在做。現在很多這些道場,都是居士發心的。世尊當年在世把弘法、護法這個事情付托給國王大臣。國王大臣來護持,佛陀教育能夠世代相傳;國王大臣不護持,不去推動,不去提倡,佛教就變成自生自滅。清朝以後到民國,佛教就變成自生自滅,這就遇到真正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除了自己成就之外,如果有緣分,要盡心盡力護持正法。怎麼護持?講經的法師、居士,我們如果有力量,供養他,讓他衣食住行都不操心,專心研究經教。一個道場如果有三個法師、居士,一個星期講六天,每個法師講兩天,一天講兩個小時,你把人培養起來了,有個十年、二十年,都變成大法師。那個功德無量無邊,真的把佛教給救起來了。

  我們淨宗道場有很多都是利用星期天念佛,念一天,或者念兩天。現在是週休二日,也有念兩天,也有念一天的。大家來念佛,平常每天晚上講經,這個也是好事情。在我們台北華藏,白天有誦經,遇到十齋日,誦經、念佛。目前星期一到星期三都有法師講經。除了這個之外,就是在網路上直播。所以這個是我們要復興佛教,就是要注重講經說法,要注重這個,不能只有注重做法會,做經懺佛事。當然經懺佛事、法會是有它的需要,但是經懺如果能夠先請法師來講解,再來做,效果就更好了。因為來參加的居士,他明白這個道理,他懂得怎麼用心,用什麼態度來做法會,在生活上要怎麼去斷惡修善,怎麼破迷開悟,這個利益就不可思議了。所以道場有做法會,有共修(打佛七、做經懺),像我們做三時繫念這些法會,是行,這屬於行門。講解,講經說法是解門,就是信解,有了信解,才有行證。解門是天天講經,行門是天天念佛。平常信徒家親眷屬過世,我們道場附帶做這些超度佛事,就是大家集體做,那就沒有辦法單獨給一個人做一場佛事。現在我們道場,大部分都是集體的,因為人數多了,沒有辦法單獨為一個。單獨的,大概是比較特殊因緣,才有可能。所以這些我們都是一起,或者每天早晚誦經念佛給他迴向。像我們台北華藏淨宗學會,我們每一天下午固定都有誦《無量壽經》,十齋日上午誦《彌陀經》、念佛三個小時,下午誦《地藏經》。誦經念佛給他迴向就可以了。

  有一些道場,他星期天一天念佛,現在叫「佛一」,依照佛七的儀軌,精進念佛一天,也可以給這些往生牌位迴向,給延生(就是長生祿位)這些陽上的同修家屬祈福,這樣就可以了,這個很如法,有解有行。真的能這麼做,你這個道場肯定會興旺,為什麼?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你是正法道場。真正有發菩薩心的人來護持,不是做不到。力量薄弱的,像印光大師教導我們,我們財力、人力都不足,我們道場就小一點,小道場二十人。但是二十個人也要講經,不講經不行,不講經大家不明理,不知道怎麼修,也不曉得在修什麼。發心出來講經的,有人護持,有個安定生活的環境,他才能專心來講經弘法,才會有成就。如果他一天到晚忙著生活,那也就沒有時間來弘法了。所以真正護法大德居士是菩薩,提供安定環境,讓法師進修,讓法師天天弘法。現在用電視、網路,可以把講經廣泛的去傳播。但是現場聽經的利益跟看電視不一樣,相信有很多同修會有這個感觸,現場聽經還是很重要。但是畢竟能到現場來的人數還是有限,有的能來,有的人來不了,特別在海外的。我們現在利用這些科學工具,就同時直播,能來現場的來現場,不能來現場的,我們透過直播在網路上跟大家交流,這樣效果就很圓滿,也很殊勝。實在講,能夠來現場的,盡量來現場,當然也感覺不一樣。不能來現場,專心聽講,效果跟現場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現在都是要多利用這些科學工具,策畫一個現代化的講堂。現場聽眾如果人很多,三、四百人,同時有電視網路播出去。二十一世紀的道場,應該是這樣的。特別現在的人,大概手機人手一機,拿個手機就可以聽經,你要看直播的、看首播的、看重播的,都很方便。所以有時間的,盡量到現場來參加,這個當然是更好。事情繁忙的,或者住得比較遠的,在家裡收看電視。

  止觀,佛教我們放下,放下的是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東西要放下,要把它止住,停止;停止,要提起,提起什麼?提起護持正法,弘法利生,弘護是一體。佛法能不能住在世間,不在法師,法師他是弘法,就像辦學校一樣,他是教員、教師,主持佛法的是學校的校長,他是負責人,他的責任大。他辦學校,他可以邀請好的老師來上課,他自己不必上課。對老師、對學生,他都要護持。佛法能不能常住世間,他的功德第一大!他能護法就能常住世間,所以他功德就最大。在家菩薩要是不學習佛法,光是燒香、磕頭做形式,這不是真正護持。會講經說法的人很多,訓練三個月就能上台,有機緣、有能力一定要護法,護法的功德無與倫比。護法比弘法的功德更大,因為弘法的人沒有人護法,那弘不了。「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個人是菩薩,他不為自己,無論做多大的事業,他心是清淨的,他不是為名聞利養,沒有貪瞋痴慢,他到這個世間來,真正護持正法、弘揚正法。我這一生做什麼事情?就是提醒大家相信正法,知道什麼是正法,佛法是正法,不是迷信。正法有住世的必要,正法住世對大家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現在大家迷失了,看不到正法的真面目,我做這個宣傳工作。你們建道場要培養年輕的法師、居士,你幫助他就是幫助佛法,佛法遍法界虛空界,你就曉得你做的功德多大。雖然有大功德,心裡不做大功德想,這是菩薩。你救了多少人!每個法師講經說法所度的眾生功德都是屬於你的,你辦學校,你請他來。為什麼請不到?是你自己不懂佛法,如果你懂佛法,知道尊重佛法,你就會尊重法師。你會認識哪些是正知正見的法師,你會去邀請這些正知正見的法師來弘法。在家居士也可以,無論出家、在家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只要這個人真的依教奉行、依教宣講,與大眾分享自己修學的心得,自行化他,這就是如法。所以,佛說「心生則種種法生」,生菩提心,八萬四千法門就這樣興旺起來;「心滅則種種法滅」,沒有念頭,沒有發這個心,心裡只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都是為自己,聖教就滅了。

  好,這一段「入五止」,有一大段,前面這一小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給我們講,「所言入者」,什麼叫入,這節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不知道歸體,行善積德只是積善德,就不叫功德。歸體是什麼❓
🔹我們現在問題是取相,迷在這個相上面,為什麼迷❓
🔹如何放下欲望?儒家講格物,怎樣格除❓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當相即空,相盡心澄(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五集)  2022/1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五頁第二行,我們從「五」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五。自下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

  這節課我們從這裡看起。第五條,也就是第五段,就講到『五止門』。『攝用歸體』,「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用。我們每一天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都在起心動念,這個是用,功用的用,作用的用;言語是用,我們言語、講話,這個也是用;一切造作也是用,我們這個身體一切行動,也是用。身語意三業的造作就是用,它的作用。覺悟的人,這個覺悟的標準就是證阿羅漢果以上的這些聖人,他能「歸體」,就是回歸到本體。歸是回歸,體就是自性。換句話說,他整個生活都能跟自性相應,不違背自性,這就是佛菩薩,這就是大聖大賢。所以「攝用歸體」,所有的這些作用、應用,身口意三業都回歸到自性。回歸自性,這個人就是佛菩薩。

  凡夫是「攝用違體」,凡夫也有用,我們凡夫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也在講話(言語)、造作,做種種的事情,但是凡夫跟佛菩薩不同的地方,就是凡夫攝用違體,違背自性,也就是說違背性德。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自性的性德是完全違背的,一般經典講「背覺合塵」,違背這個覺,覺就是自性,背覺,去合那個六塵,違背自性。佛菩薩是「背塵合覺」,佛菩薩是反過來。所以凡夫違背性體是造業,背體就是違背自性,我們一般講違背性德,所作所為跟性德不相應,背覺合塵那是造業,就造罪業。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什麼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因為違背性德,背體。

  「歸體」是功德,那就不是造罪業,回歸自性本體,所作所為與自性性德相應,這是歸體,這是功德。凡夫行善積德,但是不能歸體,這叫善德,不叫功德。我們凡夫也有做善事,積功累德,但是不能歸體。不能歸體,就是說不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不能見自己的本性,不明瞭自己的真心本性,就是不知道歸體,雖然也行善積德,但是這個叫善德,就不叫功德。功德,你回歸自性,那才是功德。善德,感得人天福報。如果他的三業造作能夠歸體,回歸自性本體,那這是功德;功德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聖成賢、成佛菩薩,這是功德。

  這個道理,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舉出梁武帝這個公案。達摩祖師從印度到中國來,那是南北朝的時代,在南朝梁武帝執政當皇帝。梁武帝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弘揚佛法做出很大的貢獻,印經、造佛像、建寺院。當時他以國家的資源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每座寺院都有相當大的規模,這不得了!四百八十座。安置出家的僧眾二十幾萬人,梁武帝他自己也講經說法。還有一件大善事就是提倡素食,他讀到《楞伽經》說菩薩不忍吃眾生肉,他看到這段經文非常感動,所以他自己帶頭提倡素食。那個時候皇帝學了佛,信佛這麼虔誠,又提倡素食,不殺生,當然第一個響應的就是出家人,其次就是在家居士,凡是學佛的弟子都知道要吃素,沒有吃長素也吃個花素,吃六齋、十齋,或者初一、十五、早齋。所以中國佛教吃素這個運動是梁武帝提倡的,他帶頭的,一直延續到現在,中國佛教寺院出家人都是吃素,在家人吃素也非常的多。外國的佛教它就沒有吃素,但是不殺生,吃三淨肉,就像佛陀時代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現在日本、韓國,南傳的佛教國家,也都沒有吃素,但是他們不殺生,吃三淨肉。所以吃素是中國佛教的特色,非常值得讚歎,印光祖師、周安士居士非常讚歎梁武帝。但是,梁武帝他做的是善事,這裡講善德。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第一個去拜訪的就是梁武帝了。一見面,梁武帝就請問達摩祖師(知道他是從印度來的僧人,高僧),就向他請教,他說我在佛教當中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安置二十幾萬的僧眾,做了很多佛教的事業,功德大不大?你看我這樣做,功德大不大?當然梁武帝也有一點好像誇耀自己所奉獻的這個功德,就請問達摩祖師。但是他沒有想到達摩祖師給他回答,「並無功德」,這個是沒有功德的。梁武帝原本以為達摩祖師會給他讚歎一番,結果聽到他回答說沒有功德,好像給他潑冷水。後來他不再重視達摩祖師,就是不重用他了。達摩祖師就去到河南嵩山面壁九年,等到傳人慧可,禪宗的直指人心的禪傳給慧可,他就回印度去了。梁武帝他做的這一切,他不能回歸自性本體,那就是善德,善德感得人天福報。梁武帝雖然他的部下侯景叛亂,他也是被逼死了,但是根據他生前做的這一切善事,我們也肯定他必定生天了。雖然被逼死了,但是他修的福報太大,生到天道,生到忉利天,去享福去了。的確他對佛教善事做得很大,但是這個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能夠得人天福報,但是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不能明心見性。功德才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才是功德。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佛、成菩薩。

  我們看「入五止」、「起六觀」,這個就是修止觀。修止觀,真正會修就是功德,就是歸體的樣子。怎樣修讓我們回歸到自性本體?我們把這個論文對照自己的心行就非常明顯,《妄盡還源觀》這個文對照自己的心行,以這個標準來對照自己,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我們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從這個經文對照自己,就知道我們錯在哪裡?知道錯,那是覺悟了;把錯誤的這些觀念改正過來叫修行,修正的意思。「五止」,這個止就是止息、停止。「五」它是一個數目字,就是五種,有五種事情一定要放下的,這個放下就是止,停止,你不要繼續再做了。做是造作的意思,就是要放下。『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八個字是總的方向,也就是總說。總說就是這八個字,「當相即空」,我們一般講當體即空,它不是真的。這個五種止,這八個字是總說。

  《金剛經》,我們一般信佛的信眾,特別是中國佛教,外國佛教我們就不太清楚,在中國佛教信佛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金剛經》的。《金剛經》,從六祖以後,在中國佛教可以說家喻戶曉,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知道。縱然沒有去受持這部經,那也常常聽說,所以對《金剛經》大家就不陌生了,金剛般若。《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兩句在《金剛經》也是非常核心的兩句。「凡所有相」,這個凡是凡是,所有的相,凡是有相,無論是什麼相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相有沒有?有,有這個現相,不是真有,它是幻有。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現在大家看手機、看電腦、看電視、看電影,都有個屏幕。這些屏幕它能現很多不同的相,每個頻道的相不一樣、節目不一樣,一個頻道當中就有很多不同的節目,相也非常多。有很多頻道,相就更多了,如果展開,真的是無量無邊。這些相有沒有?我們看到屏幕上的這些現相,我們看電視一打開,相出來了,有沒有這個相?有。但是這個相是叫幻相,它不是真實的有,是幻相。我們現在看電視,知道這是幻相。但是現實,我們講實體,我現在看到的這些,我能接觸到的,眼睛看得到、聽得到的、摸得到的這一切相,我們都認為真有。就好像這個茶杯,是不是真有茶杯?有,真有。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真的有,因此在這個相當中就產生分別執著。一執著就生煩惱,貪瞋痴慢疑都起來了,一般講見思惑就起來了。分別是塵沙惑,分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好醜等等的,順逆境界。分別再產生執著,就造成六道生死輪迴的這些現象,這些現象是假的,也不是真的。

  我們為什麼會生起分別執著?就是因為一念不覺。這個相是我們一念不覺產生的幻相,在這個幻相當中我們去分別、去執著,起惑、造業、受報。佛在《金剛經》給我們講,我們現在眼前看到這些實體的,我們能看得到、聽得到、接觸得到的,這些所有一切的相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就如同我們看電視屏幕裡面那些影像一樣,是虛妄的。所以講到螢幕上這些影像是虛妄的我們會同意,但是講到我們現前這些物質現象、心理現象,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真的。佛給我們講,我們現前看到眼前這一切,就如同我們看電視螢幕那個相是一樣的虛妄。

  我們要去體會到這個相是虛妄的,進一步要去修止觀了。《金剛經》講的我們先有個概念,就是相有,但是不是真有,我們不能把它當真,這個相有,但是它是幻有。「相盡」,相盡不是沒有,「盡」就是你透徹明白,你的心在這個相上如如不動,你不會被這個相所迷惑、被這個相轉了,不會跟著這個相在變。《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下面兩句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不要取那個相,那個相是假的。我們現在問題就是取那個相,只要不取於相,回歸到自性如如不動,這個相就沒有障礙,沒有妨礙了。我們現在問題是取相,迷在這個相上面,為什麼迷?把它當真了,起了執著,起了執著就有障礙,起分別執著,就自己障礙自己了。

  所以我們在大乘經常常看到,佛給我們處處都在開示這個道理,特別在《般若經》。《般若經》六百卷,講很多。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四十九年講經說法,快接近一半了。為什麼用這麼長時間講般若?這個般若是最重要的。但是一般人不容易懂,因此要花這麼長時間來講。現在我們看到《大般若經》一套分量相當大,三年前台中慈光圖書館許館長送我一套,慈光他們印出來流通,分量相當大,六百卷,這麼多的分量。一部《大般若經》講這麼多,到最後總結就三句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得不到,畢竟空的,它是空的,不是真有,「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三句話。所以我們對世間這一切相,包括出世間所有的相,《金剛經》這句話我們要記在心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不要去分別執著,「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回歸自性了。我們現在把這個相當真,要去取這個相,執著這個相,要去控制、要去佔有、想要得到它,但是佛跟我們講,你得不到的;你想得到,那是妄想,不是真的。

  所以過去家師淨老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這是總有三十年以前的事情,那個時候我住在圖書館,擔任印經的工作。有一次我們淨老和尚就叫我去找印刷廠,印這個透明的貼紙。這個透明的貼紙不大,這個貼紙把它印上《金剛經》這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還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記得印這兩首偈。特別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就是貼在電視機的角落,不影響畫面,那個字是紅字,螢幕一打開,它襯托出來這個經文的字就很明顯。印這個做什麼用?就是讓我們學佛的人,現在人都離不開電視機,現在還有電腦,一打開就會看到這一首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半首偈,加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一首偈。就是教我們看電視的時候,不要被電視裡面喜怒哀樂迷了,他笑,我們跟著笑;他哭,跟著哭,我們的心就隨著它那個相在轉了。所以你一面看電視,就要知道那是虛妄的,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要取那個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電視裡面演的喜怒哀樂,你這個心不隨著起伏,如如不動,如果這樣看電視,那是在修行。如果不是這樣看,那就是一般的看電視,心隨相轉,那就不是修行。所以我們的心在這個相上面,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無論什麼相,好的、不好的,知道那是假相,那不是真的,我們不要去取那個相,不要去執著那個相,回歸自性如如不動的本體,這樣你就不會跟著那個相在變,被它轉了。相是剎那在變,我們的心也跟著那個相剎那在變,那就錯了,心被相轉,那我們就很累,你活得會很辛苦。它動,你不動,你了解事實真相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幻相根本就不存在,根本就不可得。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相是這樣,真相是這樣。一切法,包括我們自己的身跟心,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物質現象,我們的心是精神現象,無論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叫「相盡心澄」,你心不會跟著動了,因為你看到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一切法,在佛法講叫緣生法,緣生緣滅。緣,剎那剎那在生滅,在變化,它沒有一個實體可得。我們看到事實真相,叫相盡心澄,你的心就不動了。心不動,你才能看到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相不盡,你就不能止,這個盡是對現相,我們眼前看到這些萬事萬物現相,徹底明瞭這些現相的真實相。現前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外面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全是幻相,虛幻的,它不是真實的,它時時刻刻在生滅、在變化。幻相就像我們看電視屏幕上的相,用這個來比喻,我們一般比較容易去體會,透過這個比喻,再看我們現實的人生這一切,就跟電視一樣。現前我們看到了這些相,你看電視屏幕、看節目,裡面也有人、也有畫像,有說有笑、有動作,有我們喜歡看的、有我們不喜歡看的,什麼都有,這些相有沒有?有,有這個相,但是相在哪裡,你要抓抓不到,你也得不到,它是空的。

  這些相,你可以受用、你可以欣賞,但是你不能去佔有,你不能控制,它一秒鐘、一秒鐘這樣跳過去,一直在變,就是經上講剎那在生滅,你沒有辦法叫它止住。就像我們看到眼前這一切,一切都在變。我們看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我們居住這個地球,《八大人覺經》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我們看到這個世間一切,精神的、物質的,都是剎那在生滅、在變化,是無常的。一切法都是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聚就是生出來,緣散就沒有了,不斷的在那邊生滅變化,就像我們看電視節目一樣,不斷的在變。所以我們也佔有不了、控制不了,我們也得不到,你只能欣賞。如果你起了執著,想要控制它,想要得到它,想要佔有,那個就是虛妄的分別執著,這個就錯了。

  凡夫不知道這一切相是假的,所以在我們現實人生這些假相裡面,生七情五欲,生煩惱。實在講,我們現實人生就跟演戲一樣,人生如夢,好像我們作夢一樣;人生如戲,就像那個戲台上我們演了一齣戲,悲歡離合,戲演完,沒有了。所以這一切都是一個假相,無論好不好,它都是虛妄的。不知道這個假相,你看到這些節目,心跟著它轉,把它當真的,所以在這個裡面就生起七情五欲,就生煩惱。你想要去佔有,想要去控制,想要得到它,得不到,生瞋恚;得到了,生貪戀,貪瞋痴慢的煩惱統統來了。其實這些煩惱也是虛妄的,從虛妄的分別執著產生的。阿羅漢以上的聖人覺悟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他在這個一切相當中他不生煩惱,不生煩惱他就生智慧。阿羅漢破了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從初果須陀洹以上就是破四相了,到證阿羅漢果、緣覺,破了四相。菩薩不但破四相,還破四見。《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後半部更深入,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連四見也都破了,都是虛妄的。

  相盡就是妄盡,就是妄想盡了。心澄就是還源,這個心澄清下來了。那個水澄清了,它就能照萬物,照得清清楚楚,這個比喻我們的心,心像水澄清了,那就還源了,還到本源,還到我們自性的本體,回歸到自性,這個就叫成佛,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己回歸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然後你再回頭來幫助還在迷惑顛倒的這些苦難眾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自己回歸自性,明心見性,再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那跟我們凡夫就不一樣了,你就會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得大自在。你一天到晚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金剛經》的話,他不執著有眾生可以度,不執著,但是一天到晚都在度眾生,都在幫助眾生。度眾生,不執著度眾生的相,心裡清清淨淨,這個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得大自在。你要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那是作,但是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心沒有動過,心澄,澄淨。從心上講,無作,沒事,因為沒有起心動念,叫做無作。不像我們凡夫,做什麼事情先起心動念,要怎麼做、怎麼做。佛菩薩他無心,從心上講,他無作;從事上講,有作。事上有,真作,真幫忙,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從事相上,有作;心上,無作,所以作而無作,沒有得失心,沒有憂慮,你做得多自在,這叫學佛。

  學佛,就是學習佛菩薩他的心澄,心澄淨,學習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個叫學佛。首先先學放下,然後再提起。要先修相盡,心澄之後廣度眾生,自己回歸自性,才能真正去幫助眾生回歸自性。所以自己先修,自己做到了,也才能去度眾生,心澄之後就要廣度眾生了。認識當相即空,當相就是我們一般講當體即空,這個相有,但是它空的,它不是真的。你在六塵境界上如如不動,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什麼不取於相?真正明白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那個相了。不取於相,心就如如不動,回歸到自性了。外面現相是假的,你起心動念,錯了。外面音聲也是假的,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是真的,都是假的。

  總的來說,真正止是什麼?念頭沒有了,是真止。這是講到究竟了,不起心不動念,妄念截斷了,這個真正止息妄念了。這個是講到究竟處,沒有這些妄念,妄念停止了、截止了。我們現在開始學,一下子達不到,我們從斷情執下手,這是我們最粗的,最粗的煩惱就是情執,凡夫都有情執,沒有情執不會到六道來。所以我們先從斷情執,也就是斷執著,執著就是見思惑。情執斷掉,就止了。這個止,我們就得定了,就三昧現前,你心不會隨著這個情執去妄動,你能夠定得住,得三昧了。心定下來,就有智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智慧就能解決問題,能幫助自己,能成就別人。

  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學習從格物開始,這儒家的,修心的功夫從格物,物是物欲,對五欲財色名食睡,這些貪求的念頭,你如何把這個欲望放下?我們一般凡夫的生命必須依賴這五種欲望,那要怎麼格除?財我們不貪,色、名也可以不貪,但是食、睡呢?吃飯總得要吃,不吃不能維持身體,睡覺才能補充精神。這個連起來,財、色、名、食、睡,在我們凡夫地,我們不能沒有。儒家講格物,怎樣格除?就是適可而止,就是夠了就好,不要過分去貪求,這個就止了。所以在《大學》裡面講,「知止而後有定」,知止就是格物,格除這個物欲,就是對五欲不過度去貪求,只要夠就好了,就止了。生活,錢財夠用就好,能過得去就好,不再貪求,不再追求。你得到一百萬,想得到一千萬;得一千萬,想得到一億;一億還不夠,想得到十億、百億、千億,那永遠沒有止境。愈追求你就愈痛苦,痛苦就來了,求不到,那就有求不得苦。為什麼求不到?命裡沒有。命裡沒有,你怎麼求、怎麼動腦筋,用盡方法也求不到。

  「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你拼命求,沒有那個命,怎麼求也求不到。求到了,還是你命裡有的,你命當中有一百年的福祿,你不要過度的去浪費、去妄求,你能夠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過日子,那你能活一百歲。如果追求欲望、享受欲望,浪費、奢侈、過度的享受,你是享受到了,是得到了,但是你可能五十歲就死了。俗話講「祿盡人亡」,你福祿用光了,壽命就終結了,人就死了。為什麼?一百年的福報,你五十年就把它花光了,你提前享用完了。還有人更少,少年發達,他本來是有一百年的福報,他能活百歲,但是年輕發達不是好事,少年得志,他會得意忘形,亂花錢,一百年的福報可能三十歲就享完了,就沒了。所以現在年輕人早死的也很多,那是祿盡人亡,《太上感應篇》講「算盡則死」,算就是福祿,你亂用,用完了。格物,並不是叫我們完全捨掉;完全捨掉,這個身體怎麼維持?也不是這個意思,就是粗茶淡飯,其樂融融。我們一般講「知足常樂」,享受不要太過分,太過分就損福了。現代年輕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年輕人,吃喝玩樂,遊樂場所一到假日年輕人就特別多,現在沒有這個教育,所以這個就損福了。

  我們如果自己福報很大,福報可以跟別人分享,讓給別人去享,自己守住清淡樸實的生活,這個在古人,這些祖師大德、聖賢很多,都是這樣做給我們看的。像孔子溫良恭儉讓,溫和是講他的態度,良是心地善良,表現在外面是恭敬,敬人、敬業、敬事、敬物。對待人事物恭敬,他就一定謹慎,所以他的事做得很圓滿,做得讓人生歡喜心。節儉是美德,節儉是真正在享福;不節儉是浪費,糟蹋自己的福報。平常養成節儉的習慣,生活很容易過;愈是節儉,身體愈健康。讓,不跟人爭,處處讓。釋迦牟尼佛讓到底,他是王子出身,榮華富貴達到顛峰,全部捨棄,讓。我們開始修的時候忍讓,要忍,不忍你就不能讓;由忍讓提升到謙讓,謙虛;達到最高的境界是禮讓,這都是屬於知止。在生活當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這是煩惱,煩惱助長貪瞋痴三毒,你怎麼會不生病?這個世間許多人得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從哪裡來?自作自受。要是相信佛的話,「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什麼病也都沒有了。生活愈簡單愈好。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這段還沒講完,我們留在下節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菩薩怎麼代眾生受苦?我們要效法學習,怎麼代❓
🔹不能有傷害眾生的念頭,為什麼❓
🔹如果沒有提倡因果教育,所有的佛菩薩、神仙統統降臨也救不了這個世間,為什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四集)  2022/1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4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頁倒數第五行,從當中「問」這個地方看起,我先將這個文再念一遍:

  【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

  這是賢首大師假設的一個問題。下面是回答:

  【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途。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

  這是賢首大師回答這個問題。菩薩他怎麼去代眾生受苦?菩薩能代眾生苦是由於有『大悲方便力』之故,菩薩有「大悲方便力」。『菩薩』是古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翻作覺有情。覺悟的人他用智慧,不用感情;迷惑的人他感情用事,他用感情,不知道用智慧,這是覺跟迷不同的地方。菩薩他有智慧、有慈悲,所以他能夠代眾生苦;如果沒有智慧、沒有慈悲,想要代眾生苦也代不了。悲能拔苦,拔除眾生的苦因,苦因拔除了(不造那個因),苦果也就沒有了。所以苦從迷來的,從虛妄的執著來的,從妄執來的,妄執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眾生的苦是從這裡來的。『不了業體從妄而生』,不知道自己造業,這個「業體」從哪裡來?從虛妄而生的,從虛妄的執著所生的,因為不明瞭,以至無法離苦。不了解這個苦因,這個苦果就很難遠離。

  業體,這個業是造作的意思。比如說,我們平常講身口意三業,三業都在造作,這個就是行為造作。業有體、有相、有用,我們一般講業力有體相用。過去、現在一切造作落謝種子都落在第八識阿賴耶識當中,善也好、惡也好,阿賴耶它沒分別,統統收進這個倉庫儲存起來。阿賴耶是檔案室,什麼資料都在裡面,外面有善緣,引起阿賴耶善的種子,就起善行,就跟它起感應道交,惡緣來的時候,阿賴耶的惡種子也就起現行。善惡的業習種子無量無邊,佛說這些業習種子不是物質,它沒有形相。如果它是物質,有形相,那個形狀再小,我們無始劫以來造作的業習種子,盡虛空遍法界都容納不下。它沒有形相,沒有形相,不是說它不存在,它存在,它真有,但是沒有形相。這就是佛法常講的,「萬法皆空」,沒有形相,空,但是「因果不空」,它現相,這是因果不空。所以我們都知道一切現相都有業力在主宰,但業力在哪裡我們找不到,但是有。就像我們收音機、電視機收的電波一樣,電波你看不到形相,它不是物質,它是一個波動,你找不到,但是有沒有?有,你跟它接上電視機的節目都來了。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阿賴耶裡面的種子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因,為什麼有十法界?因為有十法界的種子,都有,沒有這個種子它就不起變化。業習種子全都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迷了的一個現象,我們一念不覺,迷了,自性的般若智慧就變成這些業習種子,變阿賴耶;一覺悟,這些東西就沒有,就化成智慧。你曉得它是虛妄,六道輪迴就沒有,因為你真正知道這是虛妄,你就不再分別執著,不再分別執著就不再造業了。六道生死輪迴怎麼來的?就是從我們的分別執著而來的。沒有執著,就證阿羅漢,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如果你再不分別,也不起心動念,四聖法界也沒有了,就超越十法界,就到一真法界,這就是出苦。苦是苦果,六道三途一個比一個苦,最苦是地獄,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這個三界六道、十法界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的,但是這些都是虛妄的。《金剛經》佛跟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這個一切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產生的,是虛妄的。

  佛教給我們化解問題,也就是從根本上解決,沒有對立,沒有我。沒有對立,跟眾生沒有對立。所以我們讀到這段文,就要效法學習菩薩代眾生苦,怎麼代?眾生在頭痛,我們能代替他痛嗎?不是那個意思。眾生現在迷了自性,我們要做出回頭的樣子給他看,苦是從迷來的,自己迷了,要自己覺悟,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別人代替不了。佛菩薩只能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從旁幫助我們、啟發我們,旁敲側擊,讓我們也覺悟過來,那我們的苦也就解決了。眾生的苦也就能解決,就是要做樣子給眾生看,讓眾生來模仿、來效法、來學習,他也解決問題了,也就沒有苦了。眾生現在不知不覺,以為造作一切罪業是自然的、是正常的,特別造惡業,現在人不相信因果報應,造了惡業,他覺得大家都這麼造,他覺得沒有什麼不對,很正常,很自然。菩薩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你造罪業,我不造,做給他看,去啟發他、去感動他,幫助他回頭。佛告訴我們,你能夠把執著放下,就成正覺,證阿羅漢。就是見思惑,見思惑就是從執著來的,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能夠把見思惑,這個執著放下,就證阿羅漢,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如果能夠再把分別放下,那就成正等正覺,那你就是菩薩了。如果你在一切法裡面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成無上正等正覺,就成佛了。只要放下,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樣樣都無量,全現前了。所以佛法修學不在聽得多少,學得多少,是在你能放下多少,這個重要。聽得再多,一樣也放不下,博地凡夫,佛法的好處你一點也沒得到,你依舊生活在六道輪迴,所謂生活在煩惱跟痛苦的世間,你沒有得到法喜。學佛就要學得像釋迦牟尼佛,學儒學得像孔子、孟子,學道你要學得像老莊,像老子、莊子,你才會真正得到法喜。學佛的人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心地永遠保持清淨,一塵不染。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以清淨心對待,你不要刻意去用心要怎麼去對待人,就是以清淨心自然的去對待。有人問問題,自然就答出來,而且答得很妙,妙不可言,自己都感覺得意外,怎麼會說得這麼好?這是從自性自然流露出來,不用思惟,不用思考。自己對佛法,最難的是信心,太難了。

  所以《彌陀經》講「難信之法」,佛法很難信,太難了。你真相信它,你才肯幹。你不相信,你不敢,說布施,那我統統捨盡了,我總是還要留一點明天過日子。真幹的人,他不留,明天還沒到。佛菩薩統統放下,他沒有明天。凡夫總是想明天、想明年,想得很遠,雖然捨,捨得也不乾不淨,達不到佛所講的標準,所以果報不能現前。不能現前就有懷疑,佛都是勸人為善,到底是不是真的?真的就是這樣?財布施得財富,我布施了,但是好像還沒有看到得財富,這個疑惑就來了,他就懷疑了。殊不知佛菩薩從來沒有一句話是妄語。家師淨老初學佛,認識章嘉大師,跟章嘉大師學三年。章嘉大師教他什麼?教他捨,教他放下,教他學布施,學「看得破,放得下」。章嘉大師給他講,你真正為弘法利生,不為自己,一切為正法久住,為苦難眾生,你發這個願,弘法利生,你的一生一切佛菩薩照顧你,你不要操心,佛菩薩會給你安排。家師淨老就相信大師這句話,所以他捨能捨得乾乾淨淨,佛菩薩真照顧,他所需要的,想用的,就現前,就來了,也不用操心。不用去求人,自然它就來,不可思議!到往生是六十二年,真的深信不疑,所以不去求人,不去化緣。如果處處去求人,求人很辛苦,看人臉色,求也未必求得到,那個日子就不好過。所以大師教他,你所願、所求,向誰求?向佛菩薩求,不要去求人。所以家師淨老他示現給我們看,一生不攀緣,不主動去攀緣、去化緣,全都是隨緣。隨緣就自在,所以他老人家相信佛菩薩,相信護法神,相信感應道交,相信因果報應,你有捨就有得,做出來給人看。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也學了一些,學怎麼捨,也得到了一些小感應,也證實章嘉大師講得真的沒錯,一切有佛菩薩安排,佛菩薩照顧。所以我們一九九八年離開圖書館,沒有過半年,台北市信義路四段,陳居士他就供養一個小道場,一直到現在二十幾年了,這個二十幾年在這裡也奠定了一點基礎。我回想我們師父上人他平常教導我們的,我們也在學習,的確冥冥當中有佛菩薩安排、護法神護持,所以佛菩薩安排我在這個地方,我就老實待在這裡。的確是有感應,自己也不要去操心。我們印《大藏經》,一毛錢也沒有,現在也完成八千部,後面兩千套還在做仔細的校對。印這個《龍藏》,我們老和尚叫我們印一萬套。印地獄變相圖、孔子聖蹟圖,這些經典、善書的流通,製作錄音帶提供網路衛星電視台,做這些法寶流通的事情,的確有佛菩薩加持。所以我們也沒有怎麼樣去求人,有一些我們也不可思議,我們需要用到有人會送來,我也沒有去求,也不敢去攀緣,也不會攀緣,也不會化緣,的確都是佛菩薩的感應。

  所以我們生活上不要太享受,辛苦一點是值得的,為大眾多做一點事情。為眾生做一點事,這個也是代眾生苦,應該的。眾生比我苦,苦得多了,我們至少比他覺悟得多。眾生還沒有聞到佛法,聞到佛法還不信佛的,當然比我就苦得多了,我要怎樣教他們離苦得樂,這個不能從外面去求,外面不能解決問題,從內心,內心去求。苦從哪裡來?從迷來的。迷了(就是一念不覺,迷了),迷了就有妄想,想錯、說錯、做錯,那就造業了。造作罪業所感得的果報,就是罪報,哪裡會有福報?佛在《十善業道經》上說,心善、念善、行善,這是菩薩遠離一切世間苦的祕訣,善惡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不殺生,決定不能有傷害眾生的念頭,為什麼?傷害眾生的念頭是殺業,雖然你沒有做,你那個心裡的殺沒有斷掉。就殺的心沒有斷,就是連那個心的念頭也要斷,身、口沒有造這個業,心還有,這個心也不能有殺的念頭。不偷盜,決定沒有佔人便宜的念頭,為什麼?佔別人一點點便宜那是盜心,偷盜的心。你雖然沒有偷盜的行為,但是有偷盜的心,所以要從念頭上斷才行,念頭是根,根本。不淫欲也是這樣的,從念頭上沒有才是真的,不起心動念了。凡夫都是從業力來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有傲慢的態度,自以為是,輕慢別人,輕慢眾生,蚊蟲螞蟻沒有看在眼裡,那也是菩薩,那也是未來佛,怎麼可以不恭敬?我們對牠恭敬,牠對我們恭敬。我們淨老和尚在澳洲精舍的院子種菜,周邊的地也相當大,沒有農藥化肥,小蟲會吃菜,但是跟牠們商量,劃一個小區供養這些小蟲,牠真的就很配合到那邊去吃,隔壁區的一隻蟲也找不到;果樹也有指定幾棵供養鳥,鳥就到那邊吃,不是指定的,牠就不去了。所以從這些地方,動物也懂得人情,守法,牠能持戒。鄉下這些農夫向我們請教,你們是怎麼種植的,養得這麼好?就是給樹木花草聽佛號、聽講經的經文。現在有太陽能的,還有插電的播經機,有很多道場都是這樣做,播放佛號,不然就播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播經機,拿這些供養這一切眾生。

  在《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些經文老同修聽得都耳熟了,也能念得出,就是沒做到,不能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用在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六根對待六塵境界,常常忘記,所以不起作用。忘記就提不起觀照功夫,所以就不起作用。所以要時時刻刻提起,提起觀照。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心才起貪戀的心,順境,我們人之常情,遇到順境就去貪求,就留戀,就起貪戀。這個貪戀的心一起來,就想到經上講的,《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要起貪戀的心,因為它是虛妄的(雖然是順境,是虛妄的),不貪取,不留戀。遇到惡境逆緣,瞋恚心念頭才起來,就想到《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像作夢一樣,這個瞋恚的念頭就壓下去。貪瞋痴慢這個煩惱起來,常常提起《金剛經》講的偈頌,最關鍵就是要提起觀照。觀照就是看破,就是看清楚事實真相,事實真相看清楚自然就放下,為什麼?你看出它是假的,也就不會迷在這個假相裡面。如果我們忘記,沒有提起觀照,我們還是依舊隨境界轉。所以這樣的功夫用久了,在一切境界裡面就變成自然用清淨心、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質直柔和的心就現前,他自然的,自性裡面本來就這樣的。

  所以常常想到,我來這個世間幹什麼?我這一生來這個世間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是得到人身,能夠提升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菩薩身,這就太殊勝。能不能做到?答案很肯定,能,能做到。問題是肯不肯把世緣放下,不再跟人爭,問題在這上面。你們所要的全給你,我都不要,我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除了六字洪名之外,什麼都不要,這樣的人決定得生,這世間統統放下了。這個也要從我們自己做出來給別人看,也不能去要求別人做,總之要從自己做起。自己做出來給別人看,別人看到,他感動,他跟著學,我們就度了他,就幫助他了。別人要爭的名聞利養,我們不要了,搞那些東西脫離不了六道輪迴。今天實在說,無量法門,除淨土法門之外,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很難成就。為什麼?煩惱你能斷得乾淨嗎?上上根人沒有問題,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念佛好。念佛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你能不能把世緣放下、把五欲六塵放下。人生苦短,要徹底放下,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求生淨土,親近彌陀,用現在的話講,我們就是要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徹底放下娑婆世界的人就能去,對這個娑婆世界有一絲毫貪戀那就去不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菩薩代眾生苦,就是教化眾生。教化眾生很辛苦,眾生迷而不覺,不好教。不好教也是要教,教什麼?教止觀。佛法的修學,無論哪一個法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總離不開修止觀這個原理原則,我們念佛修淨土也離不開這個原則。「止」是什麼?後面提出五種;「觀」,就是你對宇宙人生應該怎麼看法,後面也歸納六種。所以入五止、起六觀,這個就是華嚴境界,毘盧遮那佛的境界。華嚴宗修的止觀,就是五止六觀。天台宗三止三觀。依照華嚴這個五止六觀來修學,就能夠入華嚴境界。止觀兩個字在念佛人身上很重要,這個原理原則我們要明白。「止」就是停止的止,意思是放下萬緣,止息妄念。我們內心妄念很多,攀緣心,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要放下,放下萬緣。這是一般佛七道場主七師都會提起的一句話,「放下身心世界」,身就是身體;心,心裡的妄念,心裡的攀緣心,這些所有的都放下。所以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說放下萬緣,讓這個心沉澱下來、靜下來,這是止,止就是放下。觀就是提起這句名號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佛七道場主七師提起的,「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就是這樣念。一句佛號,六字或者四字的,都要念得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很清楚,了了分明。放下萬緣,提起佛號,一直念下去,這樣修淨土,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

  『心無暫替』,「暫」是暫時,「替」是代替,心不可以暫時有雜念夾雜,就是我們念佛的原則,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心一意。『因果喪亡』,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回歸自性,回歸到常寂光,因果就沒有了。佛門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跟宇宙、萬物與我自己同時出現的。因果什麼時候空?宇宙沒有了、萬物沒有了,因果就沒有了。宇宙的起源,佛法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起心就是心一動,這微微的一動宇宙就出現,一時頓現。它不是有次第的,同時,一時頓現。動念,就動個念頭,我就出現,萬物就出現,能生萬法。起心動念有先後,但是你看不出先後,速度太快,幾乎是同時。所謂生滅同時,前念生後念滅,後念生前念滅,這個生滅幾乎同時。『苦業無由得生』,苦的業體沒有了,苦斷盡了。「苦業」,有苦就有樂,這是講十法界的事情。因為你深信因果,知道善業有善果、惡業有惡報,你不願意接受惡報,那你就不會造惡業,你對於因果的道理、現象、利害清楚明白。佛教導六道眾生要把因果擺在第一。我們六道眾生都離不開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這個因果教育是第一重要的。真正明瞭因果、認識因果,斷惡修善,才真正能收到教學的效果。

  『但令不入三塗』,「三塗」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幫助眾生不墮三惡道,這要靠因果教育。在佛門裡面講因果具體代表的經典就是地藏三經,特別《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因果報應,道家的《太上感應篇》講因果,還有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儒、釋、道三教講因果的經典也相當多。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印光祖師講,如果沒有提倡因果教育,所有的佛菩薩、神仙統統降臨到這個世間,也救不了這個世間。大家不相信因果是大亂之道,胡作妄為。人人相信因果,大治之道,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總是希望趨吉避凶,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趨吉避凶,必定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如果不明瞭因果報應的理論跟事實,他就不知道怎麼去斷惡修善,還是埋頭造惡業,這個苦是愈來愈苦。所以《無量壽經》講,「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愈來愈苦。所以菩薩不令眾生入三惡道,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怎麼幫助眾生先不墮三惡道,先把人天善道的腳步站穩,再向上提升,超越六道。我們讀這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個經文裡面講得很明白。所以幫助眾生不墮三惡道,這要靠因果教育,特別在這個時代,要著重在因果教育的弘揚。只要我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十法界六道三途的果報就永遠脫離。這破無明,不但不會墮三途,我們真的會生到極樂世界,一生圓滿菩提。那個時候就如同諸佛如來一樣,應化在十法界,眾生有感,就有能力去應,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總結『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就是幫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個就是菩薩普代眾生受苦的一個德行。

  好,這段我們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雜集論云。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離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已上明四種行德竟。】

  這段引用《雜集論》講的。『於不堅堅覺』,「不堅」意思是現象是不堅固的,一切法是不堅固的。為什麼不堅固?它剎那在生滅。我們看到現前的萬事萬法,都是無常,沒有一樣是永恆的,不斷的在變,在生滅,所以不堅,不堅固,剎那生滅。『堅覺』,「堅」是堅固,「覺」是覺性。不堅講相,不堅固的法相,相有生滅,所以說它不堅,不堅固。堅覺是講性,性是堅固的,堅固的覺悟,自性覺。可是現在『深住於顛倒』,我們迷失了法性,我們把法相看錯,看到現前宇宙間人事物這些現相,以為這些現相是真實的。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認為這是真的,我看到這些現相是真的,執著這些相是真的,這個叫著相。執著這個相是真的,不知道現相是剎那生滅,它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於自性的體相用一無所知,對於自己自性的體相用,我們眾生都不知道,這叫「深住於顛倒」。這個就是我們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就是這個情況,深住於顛倒。

  現在佛菩薩教導我們『離煩惱所惱』,離煩惱、離所惱,「煩惱」是心裡的,我們自己內心是自私自利、貪瞋痴慢,這內心的煩惱,自己內的煩惱;「所惱」的是外面的環境,外面有五欲六塵、是非人我,這個是外面的。所以內有煩惱,外有誘惑,它誘惑我們生煩惱,起貪瞋痴慢。所以內外都要離,你真的這樣做,才能『得最上菩提』。內心離煩惱,外面離五欲六塵,就能得到無上菩提。「最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真正是妄盡還源。妄執盡了,虛妄的執著盡了,那我們就還源,還源到自性常寂光。身心世界,身心是煩惱,世界是所惱,你要捨得乾乾淨淨。捨,要注意,是心捨,不是事捨,這一點不能誤會。事要是捨掉,什麼都不幹,那釋迦牟尼佛何必辛辛苦苦教化眾生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天天給人講經說法,這不是事嗎?天天講經說法,很辛苦,天天幹。事沒有捨,但是心裡沒有,心不執著這個相,心裡清清淨淨,一塵不染。所以這個捨是心捨,不是事捨。給人家講經說法,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不著相。所以《金剛經》佛講,誰說佛有說法是謗佛,因為佛他心裡沒有這個相,但是天天講經說法,這是為了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菩提心,這是大慈大悲。絕對不是為自己,沒有自己,在自己分上內外俱捨,捨得乾乾淨淨,真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大乘教講「三輪體空」。無論哪一樁事情,佛菩薩示現做得圓圓滿滿,一點欠缺都沒有,高明就在這裡,所以不是什麼事都不幹。如果菩薩是在家的身分,他就示現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事樣樣做得圓滿,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大方廣佛華嚴」在哪裡?就在眼前,就是我們現前這一切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想到很遙遠,就在眼前。

  就在眼前,但是我們迷了,看不出來。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就是給我們指點,讓我們認識,讓我們覺悟。所以修學止觀,這個是我們學佛無論修哪個法門,當前的一個重要功課。特別金剛般若我們也不能疏忽,我們要修三輪體空,沒有《金剛經》這個教理的補助,我們也不容易達到。有這個概念,但是要怎麼修?對這個理論,對這個方法,沒有透徹明瞭,就沒有一個下手處。所以最近我們這段時間,也都跟同修學習家師淨老和尚節錄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的節要,我們學習這個。學習這個,對我們看破放下都很有幫助,對我們布施講三輪體空,也真正有幫助。三輪體空,做任何事情都是三輪體空,舉出布施的例子。布施是菩薩修六度第一個。布施度也含攝後面五度,但是前五度,如果沒有第六度般若智慧,前五度如盲,好像我們都在走路,但是沒眼睛,眼睛瞎了,瞎那就很危險,會誤入歧途。如果有般若智慧的前導,那就不會走錯路,一直到圓滿成佛,成無上菩提。所以每一度要有般若才能到彼岸,才是波羅蜜。所以我們學《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也需要補充金剛般若這些教理,讓我們修五止六觀,更能夠得力。這是我們這段時間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有一點點心得,提供給我們同修做參考。這個也是非常重要,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幾乎接近一半。為什麼用這麼長時間來講般若?也說明般若在佛法修學它是一個中心,我們現在講核心,是個中心。但是般若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如果不上根利智的人很難悟入,所以必須用長時間來講解,慢慢引導我們悟入金剛般若。如果有金剛般若這些教理來補助,修任何一個法門,包括世間做善事都能成就,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這點我們不能疏忽,金剛般若不能疏忽。

  好,這節課到這裡剛好是一段。下面給我們講五止門,就講到五止六觀,也是進入我們《妄盡還源觀》主要的部分了。修五止六觀,就是妄盡還源的下手處。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世尊用了哪五種比喻,讓我們了解五蘊不是真的❓
🔹佛前供花、供果是啟發我們什麼❓
🔹想要離苦得樂,首先要知道這個苦怎麼來的❓否則就像找不到病因,怎麼治病?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五種比喻,了蘊空寂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三集)  2022/11/3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3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頁第六行,從第二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

  上一堂課我們這段沒有講完,我們這節課繼續講下去,這是解釋菩薩怎樣示現教導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賢首大師這句話給我們最好的啟示,苦從哪裡來?從執著來的。你這個執著也是假的,你真的能執著得到嗎?不能。所以說我們的『妄執』是虛妄的執著,我們的執著是「妄執」。自己時刻要有警覺,我們時時刻刻要有這個警覺心,我們執著的這一切都是虛妄的,我們都得不到的,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是我們要警覺的。我們每天晚上睡覺跟死沒有差別,每天睡覺就是每天小死一次,第二天又醒過來,哪一天我們睡覺沒有再醒過來,那就是大死,死了。這個身體雖然有死,靈魂不死,靈性、靈魂還繼續在活動。如果有妄執,就會再去投胎。

  『念念遷流』,妄念停不住,前面的妄念滅了,後面妄念又起來,止不住,苦不堪言。念,不要小看它,那個念是因,必定招來果報。《十善業道經》上教導我們,念頭要善,心要善,行為要善,善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不殺生,絕不傷害一個眾生,這個眾生跟我有怨,這個眾生常找我麻煩,這個眾生侮辱我,這個眾生陷害我,這個眾生殺了我,我用什麼心態對他?善,決定不能傷害他。為什麼?他對我不善,他是迷而不覺,他還在迷惑顛倒;我今天覺悟,我明白了,明白了還要照他那樣的做法,那我自己不是又迷惑了嗎?迷的時候會幹傻事、錯事,悟的時候不會再做錯事了。悟的時候,縱然自己被殺害,還會感謝他,為什麼?我們一生修的是心善、行善、念頭善,他要不把我害死,我還得要在這裡受幾年罪。我現在被他害死,等於是他幫助提早提升,早一天生到天道去了。就像《金剛經》上講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凌遲處死,他的忍辱波羅蜜修圓滿了,好事,不是壞事。你要是真的明白,不會起怨恨心。你的財產被他奪去,你會很歡喜,為什麼?布施波羅蜜圓滿,沒有一點貪戀的心。

  菩薩教人,這個地方是總綱領,『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了」是明瞭,「蘊」是五蘊,明瞭五蘊空寂,五蘊不是真的。我們人是由於物質跟精神組合的,成為我們一個人,我們身體是物質,心理、思想這是精神,這樣組合起來的。「色」代表物質,受、想、行、識是代表精神。就像我們人的身體,這個肉身是色身,是物質;我們內心有受、想、行、識,是精神。「受」是感受,有苦受、有樂受;「想」就是有思想;「行」是不住,就是妄念一個接一個,從來沒有停過,它不會停止,也不會間斷,這個叫行,就是妄念念念遷流,前念滅、後念生,都不停的,也沒有中斷的。「識」就是阿賴耶識。就是總共有八個識,阿賴耶是含藏識,前面還有七個識,末那識、第六意識、眼、耳、鼻、舌、身,這個叫八識。覺悟,色受想行識全沒有了。六祖在《壇經》講,「本來無一物」。

  在《大莊嚴經》,世尊講五蘊有五個比喻,我們人的身心世界就是五蘊聚合而成的,世尊用了五種比喻,讓我們了解五蘊不是真的,幫助我們破身見。「五蘊,色受想行識。蘊以積聚為義,謂一切眾生皆由此五法積聚而成身。」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我們一個人,一切眾生,都是這五樣東西聚合起來,出現這樣的一個身相,所有身相都是五蘊聚合所現出來的。「故佛為瓶沙王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因為我們身心世界是五蘊聚合起來所產生的現相,所以佛為瓶沙王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世間這一切,我們的身心世界,山河大地這一切都沒有堅固的東西,也沒有真實的東西。「而以此五種為喻」,所以用這五種來比喻我們的身心世界它不是一個真實的,也不是堅固的。

  哪五種?「一、色如聚沫喻。色即眾生色身,沫即水沫。謂沫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以譬眾生色身亦如聚沫,虛假不實。」第一個,五蘊第一個是色,用水沫來比喻我們色身。我們看到水裡的泡沬、水沬,是因為風吹水聚在一起,風一吹起了水泡、泡沬。我們身體是色受想行識這五樣東西聚在一起的,就像風吹那個水,起了水泡、泡沬。什麼原因讓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聚在一起?當中有個緣。所以佛法講緣生法,緣聚,因緣聚合起來,它就生了這個相;過了一段時間,緣散,這個相就滅了,就沒有了,所謂緣聚緣散。我們再仔細觀察,我們從早到晚,一切人事物,時時刻刻也都是在緣聚緣散,緣聚它就聚在一起,等一下散了。我們從早到晚,我們所接觸的這一切人事物,我們仔細去觀察,無非是緣聚緣散。你再推廣,所有三世因果無非是緣聚緣散,在當中是緣聚在一起,所謂緣生法,時間到了,緣散了,它就滅了,就沒有了。緣是怎麼來的?緣是業力。業力也是無形的,我們眾生造作善惡業,還有包括無記業,明顯的是善惡業,善惡業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引,讓我們時節因緣到了就聚在一起,就產生業報,這個是業力在牽引的。所以一般講因果,具體的講是因緣果報,因是種子,這個當中必須有緣,這個緣就是業力,加上這個緣,它就結成果,果成熟了,報就現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現前。所以眾生身體的壽命長短是業力,是業力在牽引、在主導的。

  「二、受如水泡喻。受即領受,水泡即浮漚。謂水因風動,或因物繫忽爾成泡,須臾即沒,以譬眾生所受苦樂之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也。」這是講到精神的部分,五蘊第二個就是受,感受,受如同水的泡沬。水泡存在的時間很短暫,這個我們大家都看過,一下子它就破碎了。我們世間受苦也好、享樂也好,也是剎那之間,所以樂的境界不貪戀,無常,受苦的境界沒有怨恨;換句話說,苦樂境界現前,要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這叫真修行。我們上一堂課就講到這個地方。

  這一堂課,接下來講五蘊第三個,「三、想如陽燄喻。想即想念,陽燄即日光也。謂遠望曠野,日光發燄如水溶漾;而實非水,渴者想為水。故以譬眾生妄想,亦如陽燄本無實體,因念成想,皆是虛妄」。這個是講到想蘊,色、受、想,第三個。「想如陽燄喻」,陽是陽光,燄就是陽光出來很焰刺,這樣一個比喻。就是太陽烈日曬的時候,你遠遠看,這個地氣起伏就像水波一樣。太陽很熱,照在大地上,你會看到地上好像有水波,那是地被炎熱的太陽照,水氣上升。所以我們遠遠看,那個前面好像水一樣,或者看見什麼形狀。過去我年輕當兵的時候,在台灣雲林縣斗六受炮訓,因為我當的是炮兵,下基地受訓。六月天,天氣正熱,在西螺溪邊,那些平地都是石頭,在那邊練習。中午的時候看到太陽直曬,看到遠遠的就好像有水波一樣,但是你走近去一看,沒有了,近看就沒有了。這個是比喻眾生的妄想就像陽焰,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妄想它是真實的嗎?不是。如果是真的,就不叫妄想了,妄是虛妄的,虛妄的想像,它不是實在的。想如陽燄,就像太陽照在地上那個火焰,地上的水氣蒸發上升,看起來好像有水波,其實我們走近去一看沒有。

  所以想如陽燄,我們的妄想就像陽焰一樣。念念不忘才有想,就是想前想後、想東想西,這個叫妄想。我們凡夫都是在妄想當中,我們現在還是凡夫,煩惱習氣沒斷,不能沒有想,總是打妄想。我們還沒有辦法不想,就是轉一個想的目標,想佛、想菩薩、想佛在經典對我們的教誨。我們不能不想,那我們就來想這個,想佛菩薩、想佛在經典對我們的教導,想這個好!想這個是功德,我們一般講觀想。幫助自己,成就自己。除這個之外,想其他的,錯了,其他對我們沒有幫助。想這個對我們有幫助,對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有幫助,所以想這個就對了,想其他的就錯了。這是講第三,「想如陽燄」這個比喻。

  「四、行如芭蕉喻。行即造作之義,謂芭蕉體是危脆之物,無有堅實,以譬眾生造作諸行,亦如芭蕉之虛脆而無堅實。」這是講到五蘊第四個,行蘊,「行如芭蕉喻」,用芭蕉來比喻行蘊。樹皮剝了之後它裡面有木材,芭蕉一層一層剝到最後就沒有了。我們的行,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在世間所有一切造作都不能常住,都不能永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才真肯放下。我們現在為什麼對眼前這一切放不下?因為不知道,以為眼前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都是真的。事實上,世間東西沒有一樣不毀壞的,都會壞的,都會有變化,都是無常的。而且佛在經上給我們講,是剎那剎那在生滅,在變化。我們看,再好的建築日子久了也會毀損,不要說建築,就我們這個地球也會壞,太陽也會壞,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所以透過天文台的望遠鏡,看到整個太空當中有新成立的星球、有爆炸毀滅的星球,這個證明佛在經上講,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都在變化,沒有一樣是永恆堅固存在的,它會壞。行能幫助自己提升,這是真的。行就是念頭,如果我們念頭都是貪瞋痴慢,就是幫助自己墮落,決定不能有。

  「五、識如幻事喻。識即分別之義,幻事即幻術之事也。謂如幻巾為馬,幻草木為人,皆幻力所成,本無實體。以譬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亦無有實。」色受想行識,這個識如同幻化的事物,來比喻這個識。這個幻化是什麼?我們現在講變魔術。大家都知道變魔術是幻化的,大家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是他變的技巧讓我們看不出來,看起來感覺好像是真的,實際上不是真的,它是幻化的,它是變化的。這裡給我們講,那個識就像變魔術幻化一樣。這裡講「識即分別之義」,分別這個識是第六意識。識,實際上是八識,八個識。阿賴耶是含藏識,叫藏識,就像倉庫一樣保存很多東西,我們言語造作、念頭,點點滴滴,造作的業都落在阿賴耶識裡面。所以阿賴耶就像倉庫,叫含藏識,善惡業,包括淨業,所有的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阿賴耶識它沒有分別,它是含藏,好像我們電腦存檔,檔案都存在裡面,這個檔案都不會變的,都一直存在的。第七識是執著,執著我,我執,叫末那。末那是執著的意思,《金剛經》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直執著有個我,這個是第七識。第六識就是分別,分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青黃赤白等等,所有的分別。第六意識,它分別的功能很大,可以緣到阿賴耶;就是分別意識,思惟想像能夠去分別,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但是真如自性就緣不到了,想像不到。所以這裡講「識即分別」,識就是分別。前面眼耳鼻舌身叫了別,第六意識叫分別。所以轉識成智就是轉第六識跟第七識,這兩個轉了,五、八都果上轉,這兩個是因地轉。唯識家講「轉識成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轉識成智。所以這裡舉出一個代表,我們要知道。

  「幻事即幻術之事」,幻術就是變魔術,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這個意識的分別就像幻事一樣。「謂如幻巾為馬」,就是毛巾它就變一匹馬出來了;「幻草木為人」,把這個草木也變一個人。變魔術我們都看過,魔術師拿一些東西,變,真的一個人跑出來了。有一年,大概十幾年前,有一次我記得到北京去,同修招待去喝茶,看變魔術的。在那個喝茶的地方,一個表演的舞台,然後這個魔術師拿個釣竿,什麼都沒有,他就走到台下,到觀眾席這裡,走到客人的旁邊,他釣竿一揮一動,他身邊就真的釣出一條魚,活蹦亂跳的。大家都驚呼,這個魚牠怎麼突然跑出來呢?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是變魔術,他怎麼變得這麼真實?實際上那是幻術。「幻力所成,本無實體」,它沒有一個真實的體性。「以譬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隨境生滅,亦無有實。」我們眾生這個意識心,一天到晚在分別這個、分別那個,分別諸法。我們怎麼分別?是隨境界在生滅的。境界生,我們也跟著生;境界滅,跟著滅。亦無有實,也沒有真實的,隨境界在生滅。所以《心經》上講,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為什麼度一切苦厄?因為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他就得大自在了,因為五蘊是假的、空的,所以一切苦厄也就不存在了,那是假的。色受想行識沒有一樣是真的,叫幻色、妄心,這個是事實真相,這是佛給我們講真話。

  好,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有個問答,我們接著往下看:

  【問。眾生無邊。苦業無邊。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

  這個是賢首大師假設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自問自答,因為知道我們學佛的人,《妄盡還源觀》讀到這裡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問題也是很普遍的。『眾生無邊,苦業無邊』,眾生無量無邊,眾生受苦,這個業報也是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眾生,『云何菩薩而能普代眾生受苦?』菩薩怎麼去代替眾生受這個苦呢?這個就是問普代眾生受苦德,我們一般講代眾生苦。我們看到這一句,的確有這個疑問。眾生那麼多,菩薩怎麼普遍的去代替這些眾生來受苦呢?我們舉出一個例子,眾生肚子痛,菩薩能替他痛,讓他不痛嗎?這個似乎也沒辦法。普代眾生受苦,這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我們回答,我們請看下面:

  【答。菩薩代眾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眾生妄執。不了業體從妄而生。無由出苦。菩薩教令修止觀兩門。心無暫替。因果喪亡。苦業無由得生。但令不入三途。名為普代眾生受苦德也。】

  這一段就是給我們回答,菩薩他怎麼普遍去代替眾生受苦,這個意思給我們說出來了。菩薩能夠代替眾生苦,是由『大悲方便力』之故,是由於菩薩有大悲方便的能力,這個緣故,所以他能普代眾生苦。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拔除眾生的痛苦。『菩薩』是古印度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悟的眾生,我們有翻成覺有情,也有翻成大道心眾生,他發了大道心。覺有情,這個翻譯也很普遍,就是已經覺悟的有情眾生。我們呢?我們是迷惑的有情眾生,我們還沒覺悟,菩薩他覺悟了。覺悟的人跟不覺悟的人差別在哪裡?覺悟的人他用的是智慧,自性般若智慧,不用感情;迷惑的人他是感情用事,他用感情,不知道用智慧。我們現在一般通俗的話講,覺悟的人他理智來做事,來對人處事都是理性的、理智的;迷惑的人他感情用事,他不理智,我們講這個人很不理性,那是迷。覺跟迷,差別在這裡。

  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的聖像是什麼意思?觀音菩薩在中國四大菩薩,他代表的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最近我們拍了一些影片,也可以說是連續劇,〈尋找觀世音〉,用比較現代的這些人事物,來表達說明觀世音菩薩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讓我們透過這個影片去認識觀世音菩薩。這個都在經典裡面,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他是代表大慈大悲,地藏菩薩代表大願,文殊菩薩代表大智,普賢菩薩代表大行,彌勒菩薩代表大慈。「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觀音菩薩代表大悲。供觀音菩薩也就是天天提醒我們要慈悲待人。供養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他是代表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壞了,你要理智的。我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感情用事,不理性、不理智,包括我們學佛的人,甚至老同修,都還是感情用事。這個就是大勢至菩薩提醒我們的,你要理智。這個理智,我們大家可以去讀《印光大師文鈔》,我們看印光大師對四眾同修的開示,傳說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的,我們看他給人家的回信,印光大師的開示都是智慧,都是理智的。

  所以我們看到西方三聖,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大智慧。這個是真正供佛的意義,看到佛像,要見賢思齊。看到佛菩薩的像,他表法,他表什麼法?他啟發我們什麼?我們要向他學習,這個是供佛菩薩真正的意義。這樣供佛,天天提醒自己,天天向佛菩薩學習,你就能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不是只有拜拜,求佛菩薩保佑,更重要的要知道佛菩薩他表法的真實意義,我們要效法學習。供佛像雖然是個形式,泥塑木雕、畫像,但是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對佛菩薩的畫像也好、雕刻的像也好,泥塑木雕,或者石頭雕的,我們都要有個恭敬心,有恭敬心才能得利益。不能把佛菩薩的像當作藝術品來觀賞,因為世間沒有學佛的人,把佛菩薩的像他是當做一種藝術品、古董,那就得不到利益了。你看成它是古董,它也就是個古董而已;如果你知道這個表法的意義,對佛菩薩生起恭敬學習的心,這個利益就不可思議。所以佛像是用來幫助我們啟發性德,人人都有佛性,佛像、菩薩像都是啟發我們,看到佛菩薩像就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佛門的供具也都是表法,除了佛像、菩薩像,還有羅漢像,這個都是表法。上個星期天我們同修組了幾部遊覽車到苗栗朝聖寺,新竹的大佛王寺,參觀泥塑木雕、玉雕佛像,那很莊嚴。在朝聖寺雕了一百尊石雕的觀音像,還有五百羅漢像,大佛、大菩薩都有。我就跟同修講,這些像都有表法的,我們到寺院來參觀這些佛菩薩像、羅漢像,要知道他表法的意義,他表什麼法?他教我們什麼?我們懂得這個意義,去觀賞、去參觀,也等於是在上課,跟聽經聞法一樣。而且這些像、這些供具都是無言說法,它沒有言說的,它是給我們啟示的。我們眼根看到,它啟發我們。

  所以佛門的供具也都是表法,佛前供的花,花不是讓我們去看那個花好看的,無論我們供什麼樣的花,供在佛前,甚至我們是到花園去,在路邊看到的花,一個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的人,知道它是提醒我自己,花代表什麼意思?花代表修因,也就是因果。植物一般先開花後結果,花開得好不好,就知道後面這個果結得好不好?所以看到花就要想到果,花果,我們還供水果。我們要想到得這個果,就要知道修那個因。比如說你供一個蘋果,這個果是代表果報,你要求什麼果報,你要修那個因。你要吃一個蘋果,你要去找那個蘋果的種子去種。種了,你還要給它施肥照顧、加水,過了一年才能結果,才有蘋果吃。所以修因得果,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要什麼果就要修什麼因。比如我們淨老在世,在講席當中常講,現在全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想賺錢,賺錢得財富是果報,修因是什麼?你要修財布施,你不修財布施,一毛不拔,你將來得不到財富。大布施得大富,小布施得小富,不布施你就很窮困。所以要懂得修因得果,修什麼因你得什麼果。

  供花、供果,是啟發我們要懂得因果教育,佛在經典上教我們的,你要修什麼因才能得什麼果報,要懂得那個正確的修因。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是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三種都修,果報就圓滿;修一種、兩種,那不圓滿。所以你看到這個花,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開得好就是他因修得好、修得對,你要造好因,後來才會有好的結果,表這個意思。最重要的供具是一杯水,時時刻刻看到心要像水一樣清淨平等,供水是給自己看的,那個是佛心、真心。所以真心就像水一樣,清淨平等,清淨沒有污染,平等它不起波浪,它能照外面的景像,照得很清楚,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心清淨平等,就不會迷了,智慧就生了。如果不清淨,有污染,不平等,起了風浪,智慧就被蒙蔽了,就迷了。如果清淨平等,智慧自然就透露出來。這個是供水它表法的意思。供燈,我們知道燈是代表光明,所以我們到寺院,我們看很多寺院都給人家點光明燈,這個燈就代表光明,也代表慈悲智慧,因為有智慧才會有光明。如果沒有智慧,迷惑顛倒,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他前途怎麼會光明?前途就很黑暗了。所以供燈,燈代表光明,把自己的慈悲智慧貢獻給一切眾生,就像燈放光一樣。古時候用蠟燭,這個蠟燭表法的意思就非常明顯,蠟燭是什麼?燃燒自己,照耀別人。你看蠟燭一直點,一直少,也就是犧牲奉獻去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代眾生苦,這個就是放光。

  「妄執」這兩個字,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眾生苦從哪裡來?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來的,眾生的苦都是從這裡來的。不明了『業體從妄而生』,以至無法離苦。業是從妄想而產生的,我們眾生不知道,沒有佛出現在世間給我們講,我們不知道。不知道這個苦怎麼來的,就沒有辦法去離那個苦。就好像生病,你找不到病因,你怎麼治?那個病苦總是沒有辦法解除。所以佛出現在世,大慈大悲,告訴我們這樁事情的事實真相,從妄念而生的。這個妄就是虛妄的分別執著,業是造作,業有體、有相、有用,過去、現在一切造作,落謝種子,阿賴耶像倉庫一樣,你所造作的善也好、惡也好,阿賴耶識照單全收。阿賴耶沒有分別,它沒有分別說我喜歡的我要、不喜歡的不要,它沒有,無論你造善造惡,它那個種子都完完整整的儲存起來,好像倉庫一樣,統統收進倉庫儲存起來。阿賴耶識等於是檔案室,什麼資料都在裡面,外面有善緣,就引發阿賴耶識,那個善的種子就起來了,就跟它起感應道交;惡緣來的時候,阿賴耶識裡面惡的種子也就起來了。善惡的業習種子無量無邊,這個太多了,無量無邊,說不盡。佛說這些業習種子它不是物質,它也沒有形相。如果它是物質有形相,縱然那個形相再小,小到像微塵一樣,盡虛空遍法界也都容納不下。它沒有形相,沒有形相不是說它就不存在,它有,但是你找不到,它沒有相,但是它有。就像我們業力一樣,你找業力在哪裡?它也不是一個物質,你找不到,但是有沒有?有,它會牽引你,這個就是佛法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阿賴耶裡面的種子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因,沒有這個種子它就不起變化。所謂心現識變,這一切都從真心現出來,但是為什麼有變?不是心變,心它只是現,它沒有變,變是阿賴耶識,識在變。所以沒有這個種子,它就不起變化;有這些種子,遇到緣它就會起變化。業習種子全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迷了的一個現象,為什麼有這些業習種子?我們自性本具般若智慧,迷了,所謂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迷了產生這些幻相,這些現相是幻相,虛妄的。你一覺悟,它就沒有了,這些阿賴耶識的善惡種子統統變成智慧了,就是變成自性的般若智慧,有根本智、後得智。你曉得它是虛妄,六道輪迴也就沒有了,就像作夢一樣,四聖法界也沒有了,這就是出苦。苦是苦果,六道三途一個比一個苦,苦從哪裡來?從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如果你沒有妄想分別執著,苦也就沒有了。

  好,這節課我們時間到了,就學習到這裡。這一段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接著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法身菩薩在十法界隱顯自在,普度眾生,做種種示現,代眾生苦。他是不是真的代眾生苦❓
🔹我們修行這麼多年還不能成就,原因是什麼❓
🔹覺悟的時候,縱然被殺,還會感謝他,為什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菩薩捨身、示現、教化永不中斷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二集)  2022/11/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2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頁第四行,從最下面一句看起。從「華嚴經云」這裡看起,我先將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

  上一堂課我們這段還沒講完,我們這堂課接著繼續講。這段是說明菩薩代一切眾生苦,『廣大悲雲遍一切』,這是說大慈大悲心。「雲」表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沒有,可是你一接近,它了不可得。雲比喻相有體無(有這個相,但沒有實體)、事有理無。我們廣大的慈悲心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但是你說心在哪裡?你也找不到,那你也不能說它真有。確確實實是有,是真有,你不能說沒有心,但是你找不到,形相了不可得,像雲一樣。《金剛經》上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物質現象是虛妄,心理現象也是虛妄。佛常用「雲」這個字來表法,讓我們聽到、見到就覺悟,知道這個世間萬事萬法就像雲一樣,相有體無,了不可得。像《般若經》講到最後結論,「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六百卷《大般若經》講到最後結論就這三句話,所以佛勸我們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廣大慈悲遍一切,這個慈悲心遍滿一切。

  過去家師常提示,「慈悲遍法界」,我們這個慈悲心要擴充。我想遍法界遍不了,這個不是遍不了,是自己的心量沒拓開,自私自利障礙了。有我執就有自私,所謂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自私自利都是執著這個身體是我而來的。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叫身見。五利使第一個身見,見惑第一個身見。佛跟我們講,身不是我,這個身體是我所。但是我們凡夫都認為身體就是我,我就是身體。佛給我們講,錯了。為了自己這個身體(自身),這個範圍就很小很小,好像大海一個水泡。我們的身體在整個法界裡面就像大海一個水泡,法界就像大海,我們執著這個小水泡是我,其他那個大海統統不是我,其實整個大海都是我,那個才是真我。我們的自性才是真我,這個身體是自性當中現的一個身相,這個是我所,不是我。像我們穿的衣服一樣,衣服穿在我的身上,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我所穿的衣服。所以自私自利都是從執著這個身體是我,身見,這個錯誤的分別執著產生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造業,甚至造惡業,都是從這個地方所產生的。

  身體是一個假相,也是眾緣和合的相。假相從一念不覺而來,一念不覺就把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識是自性裡面加上迷惑。自性沒有,但是迷了,產生這個幻相。這個說話難,聽話更不容易,自性裡面什麼東西都不能加,自性要真的是迷,那就不叫真性,為什麼?真是永恆不變,那才叫真,會變怎麼是真?所以真性它是永恆不變。起心動念,佛說它叫妄想。有沒有想?有,我們心裡想東想西,起心動念,有這個妄想,但是這個想是虛妄的。你說想,在哪裡?你找得到嗎?找不到。你真要找,也找不到,不是真的,所以這些虛妄的妄想與自性毫不相關。雖不相干,如果你不覺,它就起作用了。虛妄的,我們把它當作真的,那這個我們就迷惑顛倒了,就產生業障。實際上當我們迷惑顛倒,真性還是真性,絲毫不減,還是如如不動。但是我們在迷的當中,好像一切都在動,其實真性它還是如如不動。所以如果覺悟了,就不起作用,就如同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可以應化在六道,他沒有障礙,因為他知道這些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他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叫如如不動。所以《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現在問題是取相,執著這個相,分別這個相,不知道這個相是自己起心動念變現出來的一個幻相,你不起心、不動念這些相就沒有了。當我們還沒有放下起心動念,先從不取於相,我們就會回歸到如如不動的自性。所以佛菩薩他念念見性,念念不離自性。

  對於妄想分別執著造成自性產生的幻覺,這個幻覺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包括六道三途,法身菩薩清清楚楚。法身菩薩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菩薩有四十一個位次,從初住到等覺,再上去就究竟覺,就成佛了。法身菩薩很清楚這個事實真相,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這些法身菩薩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一點都不含糊。所以他在十法界隱顯自在,普度眾生,做種種示現,代眾生苦。我們要問,他是不是真的代眾生苦?沒有。如果他真的代眾生苦,眾生很苦,我代你們受苦,他就已經墮落跟我們凡夫一樣,為什麼?他也起了分別執著。這個道理很深!現相,我們凡夫看不出來,佛菩薩示現跟我們是一樣的,我們看不出來,但是內心是不一樣,佛菩薩覺悟了,知道事實真相,他不迷;我們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把假的看作真的。佛菩薩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凡夫看佛菩薩也是把他看成是凡夫。佛菩薩看凡夫都是佛菩薩,他覺悟了,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本來都是佛。凡夫迷了,看佛菩薩也是凡夫,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可以用這個例子勘驗自己的功夫,如果看到大地眾生都是佛菩薩,那你就成佛、成菩薩了,你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諸佛如來,沒有一樣不是,你見到自性了,見到事實真相。

  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都是從自性裡面幻化出來。大家要記住,幻化不是真有。永嘉禪師《證道歌》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不但六道輪迴是一場夢,六道法界是一場夢,四聖法界又何嘗不是一場夢?用夢、用雲來比喻,都是說明這個事實真相。經典上常常用雲、用夢,《金剛經》這個是大家都很熟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看《華嚴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經》一開始,佛就示現種種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等等的。所以用夢、雲來比喻,都是說明這個事實真相。既然事實真相全部都是幻化的,它不是真的,那你起心動念就錯了。我們起心動念錯了,分別執著那是更錯了。這個十法界怎麼來的?其實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為什麼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因為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變成十法界了。起心動念,就是我們一般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就起心動念,發展出來就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根本就錯了,發展到分別執著,那就更錯了。

  經論裡面的這些教誨,真正用意在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難分難捨,我們放不下。曉得事實真相,才真正把它放下,而且這個放下是很自然的,絲毫不勉強。為什麼?事實真相真正徹底明瞭了,不再放在心上,得大自在。放在心上,那不止苦一輩子,你這一輩子沒覺悟還帶到下一輩子,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夢中有夢,輾轉受報沒有底限的。自性法爾如是,自性沒有對立,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先後是沒有時間,沒有大小是沒有空間。要回歸自性,必須放下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都錯了,一切分別執著是從起心動念來的,根本錯了(起心動念是根本,根本錯了,分別執著是枝葉,從起心動念發展出來的),枝葉哪有不錯的道理?這些話都是幫助我們看破。沒有身,這個身不是我,《金剛經》上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是沒有空間,無壽者相是沒有時間,這都是假的。徹底放下你就見性,就得大自在,這個時候自性的性德,第一德顯現出來就是慈悲,一般人講的愛心,愛心遍法界,這個宇宙就是一個愛,就是《華嚴經》上這一句「廣大悲雲遍一切」,意思很深,它裡面涵著重重無盡,古來聖哲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華嚴經》講,微塵裡面有世界,世界裡面有微塵,那微塵裡面又有世界,一重一重,重重無盡。

  菩薩幫助眾生覺悟,『捨身無量等剎塵』,沒有邊際。「剎塵」是講數量,把佛剎磨成微塵,微塵有多少?沒有法子計算。菩薩為一切眾生捨身,眾生是不是就覺悟?不見得。眾生業障深重,麻木不仁,你為他捨身他沒有感觸,他沒感覺,這樣要不要捨?要捨。一次沒有感觸,十次還沒有這樣的感觸,那一百次可能有一點感觸,一千次可能有一點感動,一萬次呢?可能他一下就明白了,度眾生真不容易!我們覺得捨身一次太難,你就曉得菩薩捨身能感動那個人,那個受感動的那個人,在他感動之前菩薩為他捨多少身,他這一次才被感動。明白這個事實,對佛菩薩引導度化我們的恩德,我們才稍稍明瞭,知恩才懂得報恩。我們看到這句「捨身無量等剎塵」,佛菩薩的恩德永遠報不完,超過父母太多太多了。那個眾生不回頭,菩薩捨身、示現、教化永不中斷,不疲不厭,「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個事實,美國的魏斯醫生是從催眠得到信息,被催眠的人回到他的過去世,一世、二世,乃至十幾世、幾十世前,得到一個結論,上帝、守護神從來沒有離開過你,無論你是行善、作惡,你永遠被關懷,你永遠被照顧,你永遠不孤單。「捨身無量等剎塵」,我們形容這一句只能講無量無邊,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照顧是無量無邊,毫無條件的。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條件的,眾生害佛菩薩,甚至要殺害,毀謗、侮辱等等,佛菩薩對眾生還是慈悲不變,還是捨身幫助眾生。我們凡夫一點點東西都捨不得,那怎麼能成就?怎麼能跟佛菩薩相應?要徹底放下。

  『以昔劫海修行力』,無量劫來修行的功德力。「劫海」是講時間。這個天文數字,沒辦法去計算,用劫海來給我們形容。劫海是講時間,時間不是用年月日來計算,用劫來計算。也沒有說中劫、小劫,那肯定都是大劫。十個銀河系這麼大的星系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成住壞空一次是一個大劫。菩薩修行多少劫?算不出來,用海水來比喻,我們看到整個海水廣大無際,佛用這個海水來比喻。『今此世界無諸垢』,這個世界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淨土,圓教初住位菩薩、別教初地位菩薩他們就是生到這個世界,華藏世界,也就是實報莊嚴土。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都住在實報莊嚴土,住在華藏世界,都住這個地方。生到這個淨土,不容易!你要往生到實報莊嚴土,最少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煩惱沒有斷,生不了那個世界。所以要生這個淨土,不容易。

  每一尊佛都有四土,有凡聖同居土,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的世界。像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球,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這個地球上有很多聖人、佛菩薩、阿羅漢,跟我們住在一起,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我們中國四大名山就四大菩薩,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四川峨嵋山的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浙江普陀山的觀音菩薩,這四大菩薩。還有浙江溫州雁蕩山的五百羅漢,天台山、雞足山,都有佛菩薩住,有阿羅漢,這個就是凡聖同居土。每一尊佛都有凡聖同居土,也有方便有餘土,也有實報莊嚴土,也有常寂光淨土,十方諸佛都有這個四土。所有諸佛的世界,沒有帶業往生的,你要生方便有餘土,你最少要斷見思惑;你要生實報莊嚴土,你不但要斷見思,還要斷塵沙惑,還要破一品無明,你才能生到實報莊嚴土。這個難度高,我們見思惑是第一關,光一個見惑八十八品,我們都斷不了,我們一生當中修行都斷不了。這個難,不容易。

  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為我們介紹西方阿彌陀佛的淨土,告訴我們這個特別法門,帶業往生。八萬四千法門沒有帶業的,換句話說,都是要把自己煩惱斷乾淨,你見思惑(見思煩惱)有一絲毫沒斷乾淨,你三界六道你就出不去。你看經上給我們講,你證得初果須陀洹把見惑斷掉了,還有思惑八十一品,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思惑也斷了,那才超越六道,所以這個不容易。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論大乘小乘、顯宗密教,你要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條件都一樣的。無論你用哪一個法門,這條件是一樣的,就是要斷煩惱,就是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真正放下,你才有分。這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真不容易,就是斷煩惱難。十方世界,條件都一樣。西方極樂世界它的特色不是在上三土,上三土,方便有餘土斷見思惑,實報莊嚴土斷無明惑,無明惑斷盡,回歸常寂光土,這個也都是相同的。西方極樂世界它的特色不是在上三土,是在凡聖同居土。我們現在在經上看到的西方極樂世界,是講凡聖同居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十方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同的地方,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只有人天兩道,它沒有三惡道。我們常常讀《彌陀經》,做三時繫念常常讀《彌陀經》,大家很熟悉,「無三惡道」,只有人天兩道。也就是我們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還是人天的身分,因為煩惱一品沒斷,信願念佛帶業往生的,到極樂世界再去斷煩惱,換一個世界,換一個修學的環境,到那邊去斷煩惱,去那邊斷煩惱就容易了,一生成佛。

  而且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十方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大大不同,它四土是相通的,其他諸佛世界的四土,上面它可以通下面,下面不能通到上面,西方極樂世界四土是在一起,這個真奇妙。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人天的身分,你同時也可以到達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也可以到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一天到晚跟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手把手。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這個世界真奇妙。我們一品煩惱沒斷,信願念佛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都是凡夫,人天的身分,但是凡夫,你怎麼能夠跟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明心見性的大菩薩)、阿彌陀佛手把手在一起?這個十方世界沒有的。十方世界,你凡聖同居土,你見不到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你見不到實報莊嚴土。但是極樂世界,你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你同時都生了,圓生四土,這個才是殊勝。如果成佛,他生到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個都是一樣的。現在最不一樣的是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他也可以同時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你說他是凡夫,也不是凡夫,凡夫怎麼會有這個能力?明心見性以上的菩薩才具備這種神通道力;你說他是聖人,他煩惱一品沒斷。所以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真奇妙!所以十方諸佛,每一尊佛都勸他們那個世界的眾生要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為什麼?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一生成佛。還沒有斷煩惱破無明,你就有跟阿惟越致菩薩同樣的神通道力,可以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去供養佛,這是所有諸佛世界沒有這個事情,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樁事情。這個事情,有一些菩薩都還不知道,所以這個法門殊勝就是在這個地方,特色也是在這個地方。

  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斷煩惱是真不容易。最粗的煩惱是執著,我們可以試試把執著放下,我們不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斷見惑,第一個就是身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惑,分開八十八品。第一個就是身見,第一個身見斷了,後面就比較容易。見惑斷了,你就是《華嚴經》上講圓教,這是講圓教,不是別教,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是在大乘,圓教初信位菩薩;在小乘是須陀洹果,在小乘證須陀洹果,這個才入了佛門。小乘須陀洹雖然沒有出六道,他還在六道裡面,但是他決定不會墮到三惡道,在經上講叫位不退,他這個地位就保持在人天兩道,不會退到三惡道。再往上,再把思惑斷掉,他就證阿羅漢果。在《四十二章經》佛給我們講,證果須陀洹,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必定證阿羅漢。只要證得初果須陀洹,圓教初住位的菩薩,出離三界六道時間就可以預期,就有時間表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證得須陀洹,也就是說沒有斷見惑,我們不管怎麼修行,你縱然得到很深的禪定,可以生色界天、無色界天,還是在六道,出離三界還沒有時間表。必定要斷見惑,這個才算入門,入了佛門,它的標準在這裡。

  大乘小乘裡面修行都有階級可循,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真正想成就,特別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內有煩惱,外有誘惑,煩惱不斷增長,外面誘惑愈來愈多、愈來愈厲害,我們要斷煩惱,談何容易。所以真正想成就,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都勸我們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發願去親近阿彌陀佛,這條路最簡單、最穩當、最可靠,成就快、成功高,無比殊勝稀有的法門。我們這一生生在末法,遇到這個法門是很大的慶幸。印光大師一生專修專弘淨土法門,也苦口婆心勸導我們,勸我們修學這個法門。誰能夠把他的話聽懂,依教奉行,這個人一生當中決定成就,往生極樂世界就作佛了。關鍵還是在你能不能真放下?對這個世界還有沒有留戀?真放下、真修,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自古以來,《淨土聖賢錄》,修這個法門成就,一般三年。真放下,徹底放下,三年,最長不超過五年就成功。我們修行三十幾年還不能成就,原因是什麼?還沒放下。不但塵世的事情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弘法利生是好事情,但是你要是不肯放下,這一生你也走不了,還是留在娑婆世界繼續搞六道輪迴,所以世法佛法統統要放下。真正要度眾生,到極樂世界再去度眾生,那就得大自在,沒有障礙了。我們現前在這個娑婆世界,就要學放下,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功課,特別年紀大的人。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謂眾生妄執念念遷流名之為苦。菩薩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故云離苦。】

  這個是解釋菩薩是怎樣示現教導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賢首大師這句話給我們很好的啟示,眾生苦從哪裡來?從執著。執著就是見思煩惱,貪瞋痴慢疑,這些煩惱。你這個執著也是假的,你真的能執著得到嗎?這個執著我們講得淺顯一點,就是你有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你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頭,你有想支配一切人事物的念頭,這個就是執著。真的能執著得到嗎?不能,所以你的執著是『妄執』,虛妄的,不是真的你執著能得到。如果能真的得到,佛也不會勸我們放下。勸我們放下,就是你執著,你還是得不到。自己時時刻刻要有警覺,我們每天晚上睡覺跟死了沒有差別。每天睡覺就每天要死一次,小死死一次他就醒過來,哪一天睡的時候沒有再醒過來,那就死了。其實我們每天每一個人都小死一次,睡著了這個身體跟自己也不相干了,人家給我們扛到大海去丟下去,我們也不知道,白天這一切跟我們就不相關了,也是一場夢。所以這個身天天死一次,小死死一次,睡覺沒有醒過來,就真的死了。

  身雖然有死,靈魂不死,靈魂還繼續在活動。就好像我們晚上睡覺,這個身體沒有在動作,也沒有講話,這些都沒有了,但是意,那個心還在活動,會作夢。如果有「妄執」,人死了,靈魂離開這個身體,他經過四十九天,又再去投胎,再去換一個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所以『念念遷流』,你的妄念停不住,前頭妄念滅、後頭妄念就起來,止不住,苦不堪言。我們凡夫苦就苦在這裡。這個念不要小看,不要小看它,那個念是因,必定招來果報。《十善業道經》上教導我們,念頭要善,心要善,行為要善,善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第一條就不殺生,絕不傷害一個眾生,這個眾生跟我有怨,這個眾生常找我麻煩,這個眾生侮辱我,這個眾生陷害我,這個眾生殺了我,我用什麼心對他?善,決定不報復,不去傷害他。為什麼?他對我不善,是他迷而不覺;我今天覺悟,我明白,明白了還要照他那樣的做法,那我不就跟他一樣,又是迷惑了嗎?迷的時候會幹傻事、錯事,悟的時候不會再做。覺悟的時候,縱然被殺,還會感謝他,為什麼?我們這一生修的是心善、行善、念頭善,他要不把我害死,我還得要在這裡受幾年罪,現在被他害死了,就早一點提升了。這經典上很多這樣的例子、公案,他修行、做好事,被害了,死了,提早生天了。就像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凌遲處死,他忍辱波羅蜜修圓滿了,好事,不是壞事。你要是真明白,不會起怨恨心。你的財產被他奪去,你會很歡喜,為什麼?布施波羅蜜圓滿。沒有一點貪戀的心,不放在心上,誰拿去都好,有人用就可以了。

  菩薩教人,這個地方是總綱領,『教令了蘊空寂自性本無』,「了」是明瞭,「蘊」就是五蘊,明瞭五蘊空寂,五蘊不是真的。我們人是由物質跟精神組合的,「色」代表物質,受想行識這是精神;「受」是感受,你有苦受、有樂受;「想」,就是我們有思想;「行」是不住,妄念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好像流水一樣不停的,它不停止,也不間斷,這個叫行;「識」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識。覺悟,色受想行識全沒有了,因為這都是虛妄的。在《大莊嚴經》,世尊講五蘊有五個比喻,讓我們了解五蘊不是真的,幫助我們破身見。「五蘊,色受想行識。蘊以積聚為義」,什麼叫蘊?蘊的意思,就是累積聚起來形成一個現相,就像我們的身體精神跟物質積聚在一起就現一個身。「謂一切眾生皆由此五法積聚而成身」,我們這個身體就是色受想行識積聚而成的,這個五樣東西合起來現出這個身相。「故佛為瓶沙王說世間諸法皆非堅實」,佛為平沙國王說世間諸法都不是堅固真實的,沒有堅固的東西,也沒有真實的東西。「而以此五種為喻」,以這五種來做比喻,比喻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都是虛妄假合的。第一個,「色如聚沫喻。色即眾生色身,沫即水沫。謂沫因風吹水成聚,虛有相狀,體本不實,以譬眾生色身亦如聚沫,虛假不實。」沫,我們講泡沫。水起了泡沬,是因為風吹水聚在一起,產生這樣的泡沫。我們這個身體是色受想行識這五樣東西聚在一起現出這個身相,什麼原因聚在一起?緣,緣聚緣散就是這樣,事實真相就是這樣。緣是怎麼來的?緣是由業力牽引的,所以眾生身體的壽命長短是業力,是業力的關係,自己造的善惡業的業力,不是誰定的,都自己造的。

  第二個,「受如水泡喻。受即領受,水泡即浮漚。謂水因風動,或因物繫忽爾成泡,須臾即沒,以譬眾生所受苦樂之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這是第二種比喻,受是屬於精神。第一個是色,「色如聚沫喻」,色就是指我們眾生這個身體(色身),像水沫一樣。第二種是受,受如水泡,水泡存在的時間很短暫。這個我們常常看到,在河邊、海邊,或者我們自己一個水桶,風一吹,起了一個泡,那個水泡存在的時間很短,一下子它就破了。我們人生活在這個世間,總是根據個人過去生造的業力不同,有的受苦、有的受樂,這個都是自己過去生造的業因果報。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受苦也好,享樂也好,無論受苦、享樂也是剎那之間,時間都是一直過去,時間像流水一樣從來不停,剎那之間也就消逝了。所以樂的境界不貪戀,無常,不是永恆的。所以對快樂的境界不貪戀,因為無常的東西,你貪戀你也得不到;受苦的境界沒有怨恨,這個苦報償還完了,那也就沒有了,就完了,所以也沒有怨恨心,總是逆來順受。換句話說,苦樂境界現前,要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這叫真修行,這個也是我們當前要做的功課。要怎麼修行?平常誦經念佛、聽經聞法,明白這些修行的理論方法,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境逢緣提起觀照,這樣才是修行。保持自己心地的清淨平等,對樂的境界沒有貪戀心,對苦的境界沒有怨恨心,順逆境界心都平等,這個就是真修行,這樣修行成就就很快。如果不是這樣修行,功夫不得力,修了幾十年,功夫還是沒有進步,甚至還退步。所以修行總是要透過境緣歷事練心,才是真修行。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還沒有講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菩薩如何救贖一切眾生❓
🔹為何提倡禮讓❓
🔹損人並不利己,自私自利反而是害自己,要以愛心去對待別人,為什麼❓
🔹我們迷的時候,真性它有沒有變❓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愛心遍法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一集)  2022/11/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81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頁,我們從第二行最下面一句看起:

  【又菩薩大悲大願以身為質。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

  我們上一堂課這段沒講完,我們這堂課繼續來講。『又菩薩』,再給我們舉出菩薩,『大悲大願』,菩薩都是「大悲大願」,悲願雙運。『以身為質』,「以身為質」就是代眾生苦。菩薩不辭疲倦,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在菩薩眾裡面最具代表的,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我們一般稱「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是大願的代表,觀音菩薩是大悲的代表,觀音、地藏這兩位菩薩他是代表悲願。每一尊菩薩都是大悲大願,只是在菩薩眾裡面舉出代表性的。文殊菩薩是表大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表大行,大行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大慈,所以彌勒菩薩又稱慈氏,大慈彌勒菩薩。菩薩都是大慈大悲大願。

  『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三惡趣」就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六道裡面,三惡道眾生最苦。極苦的是地獄,無間地獄、阿鼻地獄,那是極苦的,罪業最重的。菩薩大悲大願,特別要去救度三惡道的受苦眾生,令這些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從迷來的。所以離苦得樂是果報,遠離一切苦難,得到安樂,這是果報。因就是要破迷開悟,破迷開悟是因,離苦得樂是果。破迷開悟,菩薩怎麼去救贖一切眾生?就是要教學,教化,以佛陀教育來教導一切眾生。特別三惡道的眾生最可憐,無知,造極重罪業,墮三惡道,受極大的苦報。三惡道的眾生是最難度的,菩薩都要幫助這些眾生離苦得樂,當然人天道包括四聖法界,都要幫助。四聖法界的佛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大悲大願的菩薩都是明心見性的,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了,他們可以度十法界,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的一切眾生,這個都包括在裡面。因為十法界,三惡道的法界是最苦,最苦就優先去度,最苦的都要度了,當然其他的七個法界也都要度。最苦的,優先。

  所以這裡特別舉出,「於三惡趣救贖一切受苦眾生要令得樂」,這就是代眾生苦的德。因為菩薩他可以享安樂,為什麼這麼辛苦?為了要度這些苦難的眾生,所以要犧牲自己,不疲不厭,很辛苦的去教化眾生。菩薩很辛苦教化眾生,就是代眾生苦。就像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倡中華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現在全世界沒有這個教育了,大家不懂,所以到世界各地去推廣,跟各國領導人、跟各宗教的領導人交流、推薦,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殊勝利益。當然這個工作非常艱難,在大家不認識、不了解,中國人自己也拋棄一百多年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來推這個,當然它的難度非常之高,非常艱難,可以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果沒有大悲大願,就不會去推動這些弘法的工作。特別提倡儒釋道三教教育,就不會去推動了,很辛苦。而且還要遭人質疑,甚至還遭受人的毀謗、嫉妒、障礙,這個都要忍受,這個就是代眾生苦具體的一個表現。菩薩就是代眾生苦,菩薩教化眾生,眾生不了解,甚至還要障礙,還要殺害、陷害,這個是很苦。

  我們看民國初年這些在家出家的大德,為了弘揚佛法,自行化他,受了多少的苦難。在文革的時候,更早,民國的時候,打倒孔家店,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佛教的高僧大德,儒教的這些大儒,都遭受很大的苦難。但是他們還是堅毅不拔,還是不退初心。我們看到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文革被紅衛兵,身體骨頭都打斷了。我們最近的,淨老和尚很讚歎、推薦的海賢老和尚,在文革也是受盡苦難。在家的大德,像黃念祖老居士、李炳南老居士,佛門的這些居士,有修有學的大德,沒有一個不遭受苦難。這些都是屬於代眾生苦,他可以不去受這些苦難,為了弘揚聖教、弘揚佛法,所以在這樣的時代,真的就是代眾生苦。你沒有發這個願,不會去做這個事情。包括現在在家、出家,法師、大德,弘法利生,也都必須代眾生苦,犧牲自己的安樂。

  我們這節課接下來,這段經文還有兩句,我們把它講下去。『盡未來際心無退屈,不於眾生希望毛髮報恩之心。』這個就是菩薩他全部都是付出的,只有付出,決定沒有希望眾生對自己有回報的念頭。我對眾生布施這麼多的恩德,希望眾生給我回報,連毫髮回報的念頭都沒有,完全都是付出。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沒有條件的,沒有一絲毫眾生回報的念頭,完全沒有,不希望眾生報恩。所以菩薩全部付出,決定沒有希望回報這個念頭。有回報,那變成一種交易,我對你付出,那你要回報我什麼?就好像做生意買賣,一個交易。這個社區有聖賢的教育、有佛菩薩的教育,我們把它當作一個家庭來經營,家有家道,家道是倫理、是道德,也就是我們淨老晚年提倡的儒釋道的三個根。居住在這個地區就必須學習,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是基礎必修的課程,無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必須要學習。這個三個根就是共同科目,無論你是哪個行業,在家出家,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這是共同科目。或者你信仰什麼樣的宗教,或者沒有宗教信仰,也都要學。為什麼?你不學這個,你就得不到幸福美滿的人生,這個你得不到。學了,你就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這個也是很現實的東西,這是共同科目。這個基礎必修課程,每一個人都必須要修的。

  聖賢的典籍,在這些經典當中,我們請專家學者來教學。這個就像大學分科,科系,你喜歡學哪一部經典,儒釋道三教,包括其他宗教,都有他們專修的經典,我們請這個專家。你要學哪一部經,或者學哪個法門,專門在教這個課的,這樣的老師來教學。就像我們現在大學教專科的老師,每個科系都有他專科的老師,在大學你可以選修,你要選哪個科系來就讀,這個就分科了。基礎的課程是共同科目,大家都要學,儒釋道這三個根,都要學。到了分科,各人選的就不一定一樣,不同的科系,要請那一科的專家來教學。比如說國學,你要請國學的老師來教。兒童我們要教,而且還可以接受其他地方小朋友來就讀,我們這裡培養優秀人才,從小教起,從幼兒園教起。老人在這個地方養老,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能享受到天倫之樂。這是社區的一個規畫,這也是家師淨老在世的時候提倡的社區教育。這個社區養老育幼,教育幼小的兒童,對老人要奉養,老人能夠得到好的照顧。老人每一天看到有小孩,這個也是享受天倫之樂,不一定自己的小孩,看到別的小孩也很可愛。所以在這樣的社區就有天倫之樂,跟一般老人院就不一樣。一般老人院只有看到老人,沒有看到小孩,老人今天看這個走了,明天看那個走了,想想哪一天輪到自己?這個心情肯定不好。老人如果能看到小孩,他有生機,他看到心裡快樂。

  每一個小鎮都能像這樣來建立社區,養老育幼的社區,這個如果推廣到全世界,那世界和平就不難達到,世界上衝突自然也就沒有了。為什麼?現在我們看到世界,為什麼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都在起衝突?根源就是人心都是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利益,不管別人的利益,所謂損人利己,都是這樣的心態。損害別人的利益,給自己得到利益,這個就是很典型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現在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都是這樣的心態,這樣的做法,世界怎麼會不動亂?怎麼會沒有天災人禍?天災人禍都是人類不善的心行製造出來的。不善的心行就是什麼?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都是存這個心、幹這個事,造罪業,感召的果報就是災難,天災人禍,人與人、國與國都起衝突。如果能夠得到聖賢、佛菩薩的教育,大家明理了,知道損人並不利己,自私自利反而是害自己,要以愛心去對待別人;你以愛心對待別人,那別人他也會愛心對待我們,這是因果。所以在《大學》上講,「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家提倡禮讓,這個風氣展開,一個國家大家都懂得禮讓,不會爭了。這個世界動亂從哪裡來?從爭來的。競爭爭不到,提升到鬥爭;鬥爭再得不到,提升到戰爭,這個世界的災難、動亂就是從爭來的。現在世界上都在提倡競爭,怎麼會沒有災難?所以古聖先賢、佛菩薩都是教我們要讓,我讓,你也讓。在清朝時候,安徽六尺巷,那個就是很經典的一個禮讓的風範。彼此都能讓,這個世界衝突就沒有了,世界就和平了,人人都以愛心對待人,人人都以誠懇的心對待人,把別人看作是自己,他怎麼會去害人?《太上感應篇》講,「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看到別人得到,就像自己得到一樣;看到別人損失,就像自己損失一樣,這個推己及人。這個是怎麼樣把社會帶到安定和平、繁榮興盛、喜樂的目標,這是古聖先賢教化眾生的方向目標,也是各個宗教神聖教誨的終極目標。就是要達到這個世界安定和平、繁榮興盛,人人各得其所,這是儒家講大同世界。

  真正發心,有眼光、有抱負,捨己為人,在佛法講,為正法久住,為普度眾生,這是佛菩薩的事業。現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出現十個這樣的佛菩薩,在這個地球上如果出現十個人像佛菩薩這樣,這種胸懷來教化眾生、教化這個世界,眾生就有救。這個世界就會露出一線曙光,和平的曙光就出現了,人類幸福就有希望。我們對人要存報恩之心,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業,不求別人回報給我。別人對我們有恩,我們要感恩、要報恩;我們對別人有恩,不要求別人給我們回報,這樣你做得才自在,做得才心安理得。我不求你報答,這個當中沒有條件的。就像過去黃念老在講席當中,他舉出釋迦牟尼佛講的開示,句句是真話。他就講,釋迦牟尼佛他沒有要想在你身上得到什麼,也不希望你去報他的恩。他就講一個比較具體的,佛不需要你一張選票投給他,他何必騙你呢?都無條件奉獻的,講的話句句是真言,句句都是真實的。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接下來看,也是在第十四頁:

  【華嚴經云。廣大悲雲遍一切。捨身無量等剎塵。以昔劫海修行力。今此世界無諸垢。】

  這是舉出《華嚴經》經文裡面講的。『廣大悲雲遍一切』,這是說明菩薩代一切眾生苦,就像廣大的雲,那個雲用「悲雲」來形容,這個雲遍一切處,這是說大慈大悲的心。雲是一個表法,表非有非無。所以在經典上我們常常看到,佛經常常用雲來表法。我們在《地藏經》讀到,《地藏經》佛也會現各種光明雲,像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讚歎光明雲等等的。用這個雲來表法,表什麼法?表非有非無。這個就是《金剛經》講的,即非是名。即非,你不能說它有;是名,你不能說它沒有。所以雲表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沒有,可是當你一接近,它了不可得。這個我們大家都有坐飛機的經驗,現在交通便利,過去疫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大家出國的機率都很多,出國現在飛機是少不了的交通工具。我們常常看到飛機要起飛,我們在地面上看天空烏雲密布,等到我們飛上去也就沒有了。但你在下面看,有,有這個雲;飛上去,了不可得,你也抓不住它,它沒有一個實體的。這個雲就是比喻相有體無,《金剛經》就是在講這個,有那個相,但它沒有一個實體,實體它沒有。它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它是緣生法,因緣聚合起來,現出這樣一個相。這個相有,它的實體是沒有,實體是空的。所以當體即空,也可以說當相即空,你不能說沒有這個相,相的確有,擺在我們眼前,但是了不可得,事有理無,不要去執著。我們凡夫就執著有個實體,以為可以得到,以為我們可以控制,我們可以支配。佛告訴我們,在《般若經》上講了六百卷,最後結論三句話,「一切法」,就一切萬事萬法,「無所有,畢竟空」,它是空的,「不可得」,你得不到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事有理無。

  我們廣大的慈悲心有沒有?大悲大願有沒有?你不能說沒有。但是在哪裡?你拿出來給我看。你也不能說它沒有,確實是真有,但是在形相上你不可得,你拿不出來。像我們一般講心,大家都知道有這個心,心在哪裡?是不是我們身體裡面這個心臟?這個心叫肉團心,這個肉團心不是我們思惟想像的心。我們現在能夠思惟想像,這個叫妄心,不是真的。真的心,叫靈知心。無論真心、妄心,心在哪裡?《楞嚴經》「七處徵心」,佛問阿難,你心在哪裡?他沒有問你說,你的真心在哪裡、妄心在哪裡?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沒有。不管你是真心也好、妄心也好,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阿難找了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了,不能成立。但是心在哪裡?你不能說它沒有,真有,但是你找不到,它遍一切處,所以真有,形相不可得。就像圓周那個圓心,大家知道圓周當中有個圓心,但是你找不到。你不能說它沒有,它真的有,但是你找不到。所以事有理無,從理體上找,沒有,但是這個事相上是有。所以形相了不可得,你得不到,你找不到。

  所以《金剛經》上佛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凡就是凡是,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你看得到、看不到,凡是有相的,精神的、物質的,包括不相應行法,都是虛妄。物質現象是虛妄,物質都是生滅法,都會變化,無常。心理的現象也是虛妄的,妄念一回想東、一回想西,你也抓不住它,但是真有這些妄念,你找不到,你也得不到。你說我沒有妄念,有,我明明在起心動念,我現在想這個、現在想那個,但是要我們找出來,有沒有一個實體的讓我們看看?你找不到。你說心有沒有?有,沒有它怎麼能思惟想像?你說它有,你找又找不到;說它沒有,它又能夠思惟想像。所以佛常用「雲」這個字來表這個法,是讓我們聽到、見到就覺悟,知道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是事有理無,不要執著,不要分別。我們凡夫的毛病就是出在分別執著。

  『廣大悲雲遍一切』,廣大慈悲遍一切處,不是在某一個地方,所以慈悲一切,一切就遍一切處。佛教講度眾生,是普度眾生,普就是遍一切處,普遍。所以家師淨老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提示大家,「慈悲遍法界」,這個慈悲心它是周遍法界的。實在講,我們這一念的心性也都是周遍法界,只是我們眾生不知道,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事實真相,起個心、動個念都周遍法界,因為我們就是在這個法界當中,我們的心遍一切處。所以你做一樁事情,起個念頭,它是盡虛空遍法界。但是我們迷了,分別執著,在盡虛空遍法界裡面,我們自己給它畫個小圈圈,畫得很小,自己束縛自己,很可憐,佛稱為可憐憫者,事實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怎麼把自己畫得範圍那麼小?自己畫地自限,自己束縛自己。這個就是虛妄的分別執著。所以我們這個慈悲心要擴充。

  我想遍法界遍不了,不是遍不了,這是自私自利,自己畫小圈圈,自己障礙自己。有我執就有自私,《金剛經》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第一個就是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我們凡夫都是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這個錯誤的執著很堅固,根深蒂固,身見。有我就有人,對面就有別人;有別人就有眾生,很多人,包括動物、植物、礦物。我相,執著一個我,把這個身認為是我,人相就出來,就對立了。我相、人相就出現了,眾生相也出現了,壽者相也出現了,這四相都從我相發展出來的。有我執才會自私自利,沒有我執他怎麼會自私自利?他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他怎麼會自私自利?一切眾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自私自利也就沒有了。

  身體是一個假相,我們這個身體不是真的,不是我,是我所。像我們身上穿的衣服一樣,我們穿在身體的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我所穿的衣服。我們這個身體就像衣服一樣,不是我,是我所,它是假合的,四大五蘊合起來的一個假相。這個假相是從一念不覺而來,我們一念迷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最初就是從一念不覺,起心動念而來的。我們一念不覺,就把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是從自性迷了,一念不覺變現出來的,那不是真的,迷了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識是自性裡面加上迷惑。所以這個說法難,這樣說話就很難說明了,聽話更不容易,說不容易,聽也不容易,講真實的話大家聽不懂。自性裡面什麼東西不能加。

  自性要真的是迷,那就不叫真性。自性怎麼會迷?自性它不會迷。我們現在明明不是迷了嗎?我們自性有沒有增減?有沒有迷悟?沒有,迷悟是從我們迷了之後才講的,悟是對迷講的,它本來就不迷,也沒有什麼叫悟。所以悟是對迷講,迷是對悟講的,這個都是佛隨順眾生,方便用個假名。我們不要執著在這個名字相裡面,名字相不能沒有,但不要執著在名字相上,透過這個名字相去體會真實義。就像指路牌一樣,上了高速公路,那個指路牌,你不要認為那個指路牌就是目的,它是給你指方向的,你不要執著在那上面。你執著在上面,以為那個就是目的,那就錯了。是要尋著那個方向你往前走,就會到達目的地,不能執著在那個指路牌那裡。就是佛經講這些語言文字,你不能執著在這個語言文字上面,要透過語言文字它的指示,去體會那個弦外之音,體會那個真實義。

  所以真性它是永恆不變。我們迷的時候,它有沒有變?它還是沒有變。《心經》講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沒有增減,只是我們迷了不知道。真性是永恆不變,本來它就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忽然起了一個心、動了一個念,佛說它叫妄想。有沒有這個想?有,我想什麼,我想東想西。但是這個想是什麼?是虛妄的,叫妄想,不是真的,與真性毫不相干,不管你想什麼,你打什麼妄想,真性它還是這樣,它絲毫不相干。雖然不相干,如果你不覺,它就起作用,就發生障礙。如果你覺悟了,你明白了,它就不起作用了。就如同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六道,他沒有障礙,因為他知道這些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不會在這裡面起分別執著,為什麼?是假的,他知道是假的。他看清楚事實真相,我們一般講看破了,看出它的假相,這不是真的。看出它的假相,你就不取於相,不執著這個相,不分別這個相。我們自性本來它就是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叫如如不動。所以《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告訴我們這些相統統是虛妄的,精神的、物質的,凡是有相的都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他念念見性,念念不離自性。

  對於妄想分別執著造成自性產生的幻覺,這個幻覺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超越六道的是四聖法界,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天台家講相似即佛,他還沒有破無明,他還有起心動念,但是他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分別就沒有塵沙惑,沒有執著就沒有見思惑,他是十法界的佛,不但分別執著煩惱沒有了,習氣也斷了,十法界的佛。菩薩,十法界的菩薩,他沒有分別執著,但是還有那個習氣,沒有分別的煩惱,但是還有分別的習氣,是菩薩。辟支佛,他沒有執著,連執著的習氣也沒有了。阿羅漢,他執著的煩惱沒有了,見思煩惱沒有,但是見思惑的習氣還有。這個形成四聖法界。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包括六道三途、四聖法界。

  法身菩薩,是一真法界的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菩薩就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他看得清清楚楚。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一點都不含糊。所以他在十法界隱顯自在,普度眾生,做種種示現,代眾生苦,這是一真法界的菩薩。我們要問,他是不是真的代眾生苦?沒有。如果他真的代眾生苦,他已經墮落跟我們凡夫一樣。為什麼?他也起了分別執著。我們眾生看起來,菩薩好苦。菩薩他沒有,他心裡乾乾淨淨的。所以這個道理很深!現相,我們凡夫看不出來,佛菩薩示現這些相,在我們眼前,跟我們在一起,我們不認識,看不出來。所以凡夫看佛菩薩也是凡夫,他跟我一樣;佛菩薩看凡夫,都是佛菩薩。《華嚴經》講,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看到大地眾生都是佛,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可以用這個例子勘驗自己的功夫,我們的層次到哪個層次?如果看造作一切罪孽的眾生都是善人,他看到這些造罪業也是善人,到這個境界,你是善知識,你的眼中一切人都是善。如果看到大地所有眾生都是菩薩,那你本身一定是菩薩。看到大地一切眾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諸佛如來,那你就成佛了。

  所以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都是從自性裡面幻化出來的,幻就是虛妄的。好像我們看電視螢幕,那些影像都是從螢幕現出來的,現出來的相都是幻化的,不是真的。諸位要記住,幻化不是真有。所以永嘉禪師《證道歌》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個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在第二時中峰國師的開示,都有提到永嘉大師這兩句話。不但六道輪迴是一場夢,四聖法界又何嘗不是一場夢?四聖法界還是夢,它還沒有到一真法界,所以它還是夢,只是它是作好夢,我們六道作惡夢,夢中夢。所以用夢、用雲來比喻,都是說明這個事實真相。

  既然事實真相全是幻化的,你起心動念錯了,分別執著更是錯。起心動念就是《楞嚴經》講的「知見立知」,知見再立個知就是起心動念。經論裡面的這些教誨,真正用意在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難分難捨;曉得事實真相,才真正把它放下,不再放在心上,得大自在。放在心上,不止苦一輩子,你這一輩子沒有覺悟,還帶到下一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我們六道輪迴是夢中夢,夢中有夢,輾轉受報,沒有底限,沒完沒了。自性法爾如是,自性它沒有對立,它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大小是沒有空間。

  要回歸自性,必須放下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都錯了,一切分別執著都是從起心動念來的,根本錯了,枝葉哪有不錯的道理?這些話都是幫助我們看破。沒有身,《金剛經》上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是沒有空間,無壽者相是沒有時間,這都是假的。徹底放下,你就見性,就得大自在,這個時候自性的性德,第一德顯現出來就是慈悲,就是愛心,愛心遍法界,這個宇宙就是一個愛,就是《華嚴經》上這句話,「廣大悲雲遍一切」。一切,意思很深,它裡面含著重重無盡,古來聖哲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華嚴經》講,微塵裡面有世界,微塵裡面的世界又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面還有世界,重重無盡。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還沒講完,我們下次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