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不迎送|緇門崇行錄淺述 第91‒96集|悟道法師主講

🔹稠禪師一向在靜坐,皇帝來了他也不去迎接,走了也不去送行,弟子就勸他,他怎麼回答❓
🔹這個公案我們要怎麼來學習❓

緇門崇行錄淺述—駕不迎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六集)  2023/1/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6

  《緇門崇行錄淺述》。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註》第一百八十三頁,「高尚之行第七」:

  【駕不迎送】

  請看這個文:

  【齊僧稠,文宣帝常率羽衛至寺,稠宴坐小房,了不迎送;弟子諫之,稠曰:「昔賓頭盧迎王七步,致七年失國;吾誠德之不逮,未敢自欺形相,冀獲福與帝耳。」天下號為稠禪師。】

  我們看這個《淺述》,「南朝齊鄴西龍山雲門寺僧稠禪師」,這個「南朝」是魏晉南北朝,南朝齊文宣帝他常常率領左右的隨從,以及侍衛來寺院拜訪請教。皇帝帶著侍衛來,當然這個陣容我們可想而知,帶了侍衛到寺裡面請教,一般如果一個大官來我們這裡道場,我們就感覺非常榮耀。但是文宣帝帶著侍衛到寺院來,這裡面有一個禪師,稠禪師一向都在小房子裡面靜坐,所以皇帝來,他也不去迎接;走了,他也不去送行。他旁邊的弟子就勸他,就是對皇帝要恭敬一些,要屈躬去迎送,來要迎接,去要去送。這個也是一般的常禮,對一般人來講也都是這樣,何況說皇帝?弟子就勸他。

  稠大師就回答他的弟子說,「往昔賓頭盧尊者」,賓頭盧頗羅墮,「出迎優填王七步」。賓頭盧是大阿羅漢,我們念《彌陀經》常常念,是證果的大阿羅漢。這個優填王國王來了,他出去迎接,迎接幾步?七步,就是走了七步。「致使他七年失國」,就是他那個國家減少了七年,也就是說他執政,政權少掉七年。他去迎接七步,他就少掉七年。賓頭盧頗羅墮,我們念《彌陀經》,十六羅漢大弟子之一,就是「長眉羅漢」,這個註解有解。「賓頭盧」翻為「不動」,「頗羅墮」翻譯為「捷疾、利根、重瞳等」。「此人原為拘舍彌城優填王之臣,王以其精勤,使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原來他在優填王這裡是他的臣子,在他那裡當官的,優填王看他修行很精進,就叫他,你乾脆去出家。出家之後證得阿羅漢果,他「因對白衣妄弄神通」,就顯神通,跟外道比賽神通,被佛陀斥責,所以就叫他不要住在閻浮提。「使往化西瞿耶尼洲」,四大部洲之一。後來閻浮提的四眾想見他,佛就允許他再回來。回來,回到南閻浮提,佛不准他入涅槃,要「永住於南天之摩梨山,為末世四眾作福田」。

  「依《四分律.五十三》說:世尊在拘睒彌國,王優填是賓頭盧親厚之知識,王朝晡常往問訊。時有不信樂佛法之婆羅門大臣,見賓頭盧不起身迎王,以惡心諫止王。王曰:明日清旦當往,若不起,當奪其命。」有婆羅門就去說壞話,你是國王,去賓頭盧那裡,他不起身來迎接國王,這個婆羅門就惡心去給優填王講。王說,明天再去,如果他不起來迎接,就把他給殺了,當奪其命。「明旦賓頭盧遙見王來,便遠迎」,賓頭盧他證果了,有神通,知道優填王要來,那就去迎接。「王問言:汝今何意起迎我?」優填王就問,你平常都不來迎接我,你今天怎麼想到要來迎接我?「答言:為汝故起。」他說,為了你,所以起來迎接。「王言:昨日何故不起?」昨天來,為什麼你不起來迎接?「答言:亦為汝故。」他說,還是為了你。起來迎接,為了你;不起來迎接,還是為了你。「言:云何為我?」優填王就說,你什麼事情是為我?「答言:汝昨日善心來,今日懷惡心來,若我不起,當奪我命,若奪我命,必墮地獄。若起迎王,將失王位,然寧使失王位,不可使墮地獄,是故起。」賓頭盧頗羅墮就回答這個國王,為什麼昨天沒有起來、今天起來呢?你「昨日善心來」,你昨天來的時候你心懷著是善心來,沒有起來迎接你。「今日懷惡心來」,今天來,你是懷著惡意來的,如果你來了,我不起來迎接,你必定把我給殺了。「若奪我命」,如果你殺了我,你必定墮地獄,這毫無疑問,你必定要墮地獄。「若起迎王,將失王位」,如果我起來迎接你,你國王的位子就會失去。所以這兩方面評估起來,「然寧使失王位,不可使墮地獄」,寧願讓你王位失去,你政權失去,但是也不可以讓你墮地獄。墮地獄嚴重,地獄一墮五千劫,什麼時候才能出來?所以寧願讓你失去這個王位,也不要讓你墮地獄。所以起來是慈悲,不起來還是慈悲。所以,「是故起」。「王曰:幾日失王位?」他說,你現在起來迎接我,我什麼時候這個國王的位子失去?「言卻後七日必失王位」,他說因為我走了七步,七天以後你國王的位子就失掉了,就會被人家奪取了。「即如記,至第七日,慰禪王國波羅殊提王來捉王,七年鎖腳囚禁」,果然到第七天,慰禪王國波羅殊提王來抓優填王,把他關了七年。這是講出這個公案。

  下面講到稠禪師講的話,「我實在德行不夠,是比不上賓頭盧尊者」,他說我的德行實在是不夠,我當然不能跟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相比,「但不敢破壞出家人尊貴的形相,只希望皇帝因恭敬三寶而獲得福報罷了」。這是稠禪師他的行誼。稠禪師不是一般的禪師,蓮池大師這邊舉出來的禪師,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都是這樣的禪師,更不是我們一般的凡夫僧能夠相比的。他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實在講,他起來迎接皇帝也是有損皇帝的福報,因為他有那個德行。這裡稠禪師他自己謙虛,這樣大徹大悟的大德,他總不能說我也不輸給賓頭盧頗羅墮,他跟我們凡夫一樣貢高我慢了,那個絕對不是大德。這個是真正有德行的。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出家人,實在講,不要說什麼大徹大悟,連個三寶弟子就不夠資格。所以還要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的德行是怎麼樣,自己有沒有這個德行?如果你學這個,不講解清楚,養成貢高我慢,人家來了都不理人,你們都要恭敬我,這個就麻煩了。你有那個德行沒問題,你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沒有問題。現在我們出家人,連個三寶弟子都不夠資格,這個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身分。為什麼?你看淨業三福第一福,做到了嗎?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哪一條我們做到?做到了,你才有資格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你才有資格受五戒。你現在是受了三壇大戒,你就是最大的,這個貢高我慢了。

  你出家人,你看這個公案,你要衡量自己的德行。你的德行跟稠禪師、跟賓頭盧頗羅墮一樣,那是沒問題;如果你根本就不是,那你肯定是貢高我慢,增長煩惱。你坐在那邊都不起來,什麼樣的人才能這樣?要搞清楚!佛陀為什麼規定出家人要去托缽?為什麼不坐在那邊,大家拿供養來就好了。我有德行,我為什麼要出去走路,還要走那麼遠去托缽?大家有沒有去想到這個問題?既然這麼有德行,應該都是我坐在這裡,統統不要出去,不要動,你們統統送四事供養來就好了,為什麼還要托缽?天天要出去,除非你生病。托缽是什麼意思?乞食,你去向人家要飯。在世間上做乞丐是最沒有地位的,也就是告訴我們出家人,你剃了光頭,要常常摸頭,沒有貢高我慢,沒有我。而且去托缽是修行,修忍辱,你托到好的食物,你不能每一天去這一家托缽,這一家比較好,天天去這一家,不可以,明天要換了。這一家托得不好,好不好,統統要平等接受。還有不給的,還有人惡作劇,他弄不好的食物、壞掉的給你,你都要接受。這樣才能證果,大家要搞清楚。所以現在很多出家人,根本沒搞懂,修到最後自己下地獄去了,不是別人下地獄,是自己下地獄。

  看這個公案,大家想一想,我們如果沒有從這方面再去理解,那我們想一想,我們會不會貢高我慢?我們本來就很我慢,現在看到這個,不得了了!對不對?所以我們老和尚示現給我們看,就是我們出家人自己要懂得修行,自己是什麼身分,我們有沒有那個德行受人家的供養、受人家的恭敬?人家恭敬供養是要得福報,如果我們沒有那個德行,接受人的恭敬供養,接受人的頂禮膜拜,實在講是損我們的福報,我們欠人家的債,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這個公案我們要怎麼來學習?這個公案是高尚之行,什麼叫高尚?就是不攀緣。信眾來,我們都隨喜,但是不攀緣,不自己刻意去打電話、去聯絡感情,然後去攀緣信眾,特別攀緣這些有權貴的。這些有權貴的,如果你不是真正有事情,那也沒有必要去攀緣。所以這個地方是教我們不要去攀緣。這個高尚之行,如果你要學稠禪師那樣,等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像六祖那樣,那可以。總統來,你也不用去接,走了你也不用去送,因為你去接送都損他的福報,因為你有那個德行。現在我們有沒有那個德行?如果沒有,照一般常禮走就可以,不要刻意去攀緣。也不要顯得對人家很傲慢,好像我出家了是很大,你們來都要恭敬供養我,那我們出家人就墮落了,這些我們要明白。所以我們現在出家人自己修到一個死胡同去了,自己也搞不清楚,這個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所以這個高尚之行,他是有德行的人,才稱得上高尚之行。這裡的德行標準,統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現在恐怕連個小悟都沒有,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所以我們是沒有德行。大家在五觀堂,現在五觀堂那個也沒有人在念,「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就是說自己衡量衡量自己,自己的德行完全沒有資格接受人家供養。大家去五觀堂,這幾個字有沒有在觀?我看大家,一到吃飯都埋頭苦幹,吃都來不及了。吃飯要去觀想,要觀自己沒有那個德行,全缺應供。

  我們看這個,我們不能學這個。你學這個,你就肯定到地獄去。如果你是大徹大悟了,那可以;如果你沒有大徹大悟,你學這個樣子,人家他是佛祖,我們是下地獄,不一樣的,要搞懂。現在我們出家人都是學得貢高我慢,因為都是接受人家恭敬頂禮,那些居士將來都超生了,我們都下去了。因為人家一直修,一直愈來愈謙虛,我們是愈來愈貢高我慢。你想想看,我們修的,人家是超生,人家是提升,我們是往下降。所以現在出家人很可憐,你不要看到人家恭敬供養,沒有幾天就到地獄去了,墮落了。有幾個出家人能夠聽真話?過去我們老和尚就常常講真話。有一次,在三十年前,在板橋體育館,有兩個女出家眾來跟我講,叫你師父不要罵出家人,我們就去聽。她說叫師父不要罵出家人,然後她們就來聽。我說不是罵,是為我們好,你要知道什麼是好話、什麼是壞話。出家人好話、壞話都聽不懂,你說怎麼去做天人師?

  所以淨業三福第一福做不到,我們連三皈依,三寶弟子的資格都不夠。所以我們老和尚這些年為什麼一直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我們要好好從這裡扎根,修行才有基礎,才有底子。如果沒有,那都是空中樓閣,不實際的,講到最後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了生死,不是我們現在這樣修就能了生死。淨土雖然是易行道,但是也不是我們想像那麼容易。一部《彌陀經》講的就是信願行,這個我昨天晚上有發黃念老講的「再談信願行」,大家多看看。不要以為人家居士,居士都是菩薩來的。出家人比他大,這個要講真正的德行才行,不是說這個形象。所以現在出家人很難有成就,成就名聞利養是有,名聞利養這個有,成就道業是沒有,我們講真話是這樣,就連往生西方都很難。

  往生西方,《彌陀經》講要信願行,我們信願行都具足了嗎?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如鼎三足,缺一不可」。缺一條都不可以,好像攝影機的三角架,缺一條它就站不住了。願就是真正願捨娑婆,願生極樂。我們對這個娑婆世界還有絲毫留戀,還有情執,《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我們還有情執,愛恨情仇放不下,這說明我們還是留戀這個世界。這個我們自己都要很清楚,自己這一生真的要往生西方,不能幹假的,假的是往生不了,真正看破放下才行。看破放下也不是口號,不是嘴巴講一講,真的要放下才行。我們現在出家人,我們淨老和尚在世就講得很清楚,兩條路,這一生如果不往生西方,那就是地獄,沒有當中的,就兩條路。這個是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的。只要我們自己有一念認為自己修得很好,這一念就錯了,就墮落了。修得很好,動了這個念頭,他就退轉了;何況我們都沒修,那不是墮落得更嚴重嗎?實在講,我們現在過的是醉生夢死的日子,不是要了生死的,只是求名聞利養,求權力、求地位、求人家恭敬供養,不都求這個嗎?這個心從來沒有在道上。這個是我們自己都要明白的。

  所以學了這個公案,你要會學。不會的話,只有增長煩惱;不但不能煩惱輕、智慧長,你煩惱愈來愈重。要聽真話,現在要聽真話的人很難,都喜歡聽假話,恭維的話,那個是幫助我們墮落。所以我們還是要真正做一個明白人,這一生要往生西方。照我們現在這樣,那肯定去不了,現在我們都放不下,臨命終能不能放下?這個不保險。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耶舍大師不享受國王供養的公案
🔹如果出家久了,慢慢信眾多了,供養也多了,對這些供養要怎麼去處理❓

緇門崇行錄淺述—不享王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五集)  2022/12/3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5

  《緇門崇行錄淺述》。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一百八十一頁第六行:

  【不享王供】

  從這裡看起。前面我們學習到《緇門崇行錄淺述.高尚之行》,前面我們學習了兩個公案,第一個晉朝道恒法師,秦主姚興要他出來做官,他沒有接受,後來跑到山裡面去隱居起來。第二個是慧永法師,跟我們中國佛教淨土宗初祖遠公大師,當時也算是師兄弟,他是慧永,我們初祖叫慧遠,遠公大師。慧永法師他也是修苦行,就一個人,穿的也是百衲衣,旁邊沒有侍者,沒有侍從。遠公那邊,跟他一起念佛的人就很多,可以說人才濟濟。相形之下,慧永法師他就比較清高,就是很清淨,他什麼都沒有。

  我們接著學習第三個公案,高尚之行,『不享王供』,這個題目就是不享受國王的供養。一般國王的供養都是非常的豐富的,在生活上衣食住行,我們當然可以理解,受到國王的禮遇,他那個供養當然是很豐盛的。但是這位大德,他沒有接受國王的供養。國王供養很多,但是他沒有接受。請看這個文:

  【姚秦佛陀耶舍在姑臧,秦主興,遣使聘之,厚贈不受。既至,興自出迎,別立新省,館於逍遙園中。四事供養亦不受,時至分衛,一食而已。衣缽臥具盈屋三間,不以介意,興為貨之,造寺城南云。】

  這個公案,請大家看《淺述》,《淺述》有給我們做一個講解,「姚秦長安佛陀耶舍大師住在姑臧」,姑臧,這裡有括弧「今甘肅省轄」,他住在姑臧時,就是現在的甘肅省這個地方。「秦主姚興」,那時候姚秦,姚秦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翻譯《佛說阿彌陀經》的,就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他就是那個時代的人。所以大師他也是姚秦這個時代的人。秦主姚興,當時的國主姚興派遣使者去禮請他,並且贈送他很多貴重的禮物,但耶舍大師他都不收。雖然這個禮物很貴重,他沒有收。「到了長安」,古時候長安是首都,就像現在一個國家的第一都市,首都,也就是國王、皇帝住的所在地,當時建都在長安。「姚興親自出來迎接,特別建立新的官署在逍遙園的賓館中」,特別給他建一個,當然這個房子建築都很華麗、很舒適,在逍遙園的賓館當中。這個好像現在一個公園,逍遙園這個名字,顧名思義,這裡面住得就很自在、很逍遙,也就是四事供養都很豐盛不缺乏。

  「給他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都不接受」。這些生活上的必需品,吃的,還有做比較好的衣服,臥具(睡覺用的臥具,像棉被、枕頭、床鋪這一類的),醫藥,四事供養,他都沒有接受。到了吃飯的時候,「分衛翻乞食或團墮。乞食者,比丘行而乞食也。團墮就乞得之食而釋之,以西竺之法,多搏食作團墮疊缽中故也。或為漢語,謂以乞得之食物分與僧尼而護衛之,令修道也」。分衛就是他有得到食物,他不是自己一個人享受,比如說人家現在供養我們一些東西,吃的,他都分給大家吃,他不是一個人自己獨享。就是供眾,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分衛,他分到好的飲食,什麼東西他都供眾,沒有說自己一個人去獨享。他吃飯的時候,「才吃一餐」,就是日中一食,「供養他的衣服、臥具堆滿三個房間」,衣服很多,大家都一直供養他,衣服多得不得了,堆滿三個房間,「他從來不去注意它們」,他也沒有去在意,人家供養就放在房間,他也沒有很在意,看看哪一件衣服拿來穿,他都沒有去注意這些衣服。「姚興於是將它們賣了,把所得用在建造城南的一座寺。」這些東西他都沒用,就把它賣掉,去蓋一座寺院供養他,我們現在講建寺。

  我們看下面括弧,「寺梵語尾賀羅,毗訶羅。寺原為官司之名,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這個寺,就是指嗣的意思。這個寺是長久的一個機構,這是古代官署的一個名稱,在漢朝時代九個寺,後來增加一個寺。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都有講過了。這個寺,古時候是直接屬中央皇帝管的,就是皇帝下面直屬的九個辦事機構,稱為寺。寺的意思就是它是長久性的,長久性的一個機構。後來佛教傳到中國,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弘法,翻譯經典,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所以就另外再增加一個寺,在洛陽建一個寺叫白馬寺,紀念白馬馱經到中國來,感恩白馬。所以寺一直傳到現在,寺它跟廟不一樣,廟供鬼神,寺是皇帝的辦事機構。所以這個我們多看《認識佛教》就知道。治事,就是辦事的人在這裡面長久的辦理一些事務。

  「羅壁志餘曰:漢設鴻臚寺侍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舘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勅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舘,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隋煬帝大業中改天下之寺為道場,至唐復為寺。」這一段也就是給我們說明寺它的由來。漢朝時候永平年中佛法傳入中國,由鴻臚寺來接待摩騰、竺法蘭兩位法師。《四十二章經》就是第一部翻譯的佛經,翻譯中文的佛經。第二年就在洛陽建了一個白馬寺。白馬寺現在還在,有到大陸去旅遊觀光,都會安排這個景點。這個地方我也去過一、兩次,白馬寺。因為鴻臚寺是暫時接待賓客,但是翻譯佛經就不是短時間,所以就另外建一個寺來安置兩位高僧,讓他們安心在那邊弘法、翻譯經典。這是我們中國有僧寺的開始,從漢朝永平年中佛法傳入中國那個時候開始的。

  到隋煬帝大業中,這個也是到隋朝了,他就把漢朝那個時候的寺,他把它改為道場。所以我們現在說道場,也是那個時候改的,寺名稱就改為道場。到了唐朝,又把它改回來寺,一直到我們現在還都是以這個寺為名稱。所以我們現在向政府申請蓋道場,我們提出「淨宗學會」,政府民政局那邊沒有這個名稱,他們那邊只有寺院、庵堂,宮觀,庵堂就是佛堂、教堂,還有殿,這個有。學會,說這個沒有,宗教裡面沒有這個名稱。所以我們過去在中壢善果林,我們當時要去申請,就是申請一個善果林淨宗學會,政府說沒有這個名稱,只有寺院、庵堂、宮觀這些名稱。後來我就跟他們講,那就用淨土寺,用淨土寺去申請,現在就有善果林淨土寺這個名稱。這是講寺的由來。

  這個公案也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這個我們也是要學習的地方,我們現在如果你出家久了,慢慢信眾多了,供養也多了,對這些供養你要怎麼去處理?這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可以供眾。過去時代比較有名的法師,人家供養會多,或者有道德學問,人家供養會多,多了,分給沒有供養的一些出家眾。我們現在的話講,跟他們分享,不要獨享,要分享。我們要常常有這樣的心,人家供養我們好吃的,好的衣服,或者什麼好的用具,就不要獨享,跟大家共享。如果有多餘,可以賣的,那就賣,可以供養道場,或者變賣去做一些印經,或者是救濟這些善事,自己不要享受,這是高尚之行。每一個公案都有不同的因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對象,都是我們要用心來學習的地方。

  好,這一條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皇帝多次下詔要道恒法師還俗從政,他都推辭不受。有經國之才但不去做官,這是表什麼法❓
🔹我們學習這個公案,主要掌握的精神是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眾服清散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四集)  2022/12/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4

  《緇門崇行錄淺述》。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一百八十頁第二行,從:

  【眾服清散】

  這個公案看起。

  【晉慧永,與遠公居廬山,鎮南將軍何無忌守潯陽,因集虎溪,請永及遠。遠從者百餘,端肅有序;永衲衣草履,執錫持缽,松下飄然而至,神氣自若。無忌謂眾曰:「永公清散之風,乃多於遠師也。」】

  【贊曰:「遠師從者百餘,皆蓮社英賢耳,而何公尚抑揚如是;今僧畜奴僕,張蓋荷篋,趨蹌於豪貴之門,而求與為伍,何公見之,又當如何耶?」】

  這一條講到「晉朝廬山慧永法師」,慧永法師「和慧遠大師同住在江西省的廬山蓮社」。慧遠大師是我們中國淨宗初祖,住在江西廬山。「鎮南將軍何無忌鎮守江西九江,有一次在虎溪宴會。」『虎溪』,就是遠公道場,慧遠大師他廬山東林寺的界線。他就是在那裡念佛求生淨土,平常不出虎溪,沒有超過虎溪,所以虎溪也就這樣得名。只有一次,陶淵明去找他,他送陶淵明回去,兩個人談話,不知不覺超過虎溪,只有那麼一次。

  有一次在虎溪宴會,「邀請慧永及慧遠兩位大師駕臨」。這個就是鎮南將軍何無忌,他邀請這兩位大師,就是供齋,邀請這兩位大師去應供。「遠大師隨從有一百多位,個個端莊嚴肅,彬彬有禮。」跟慧遠大師去的一百多個人,每個人都很端莊。「而永大師穿著縫縫補補的舊僧衣和草鞋,手拿著錫杖,持著缽盂,從松下飄然而到,神氣自如。」慧永大師他只有一個人,而且穿的衣服縫縫補補的,拿一支錫杖、一個缽,從樹下一個人就到了。「飄然而至」,就是很飄然,飄飄欲仙,這樣他就一個人到了這個地方,參加這個宴會。看到他『神氣自若』,這個時候何無忌就告訴眾人說,「永大師清高飄逸的風格,較之遠公有過之而無不及哩!」我們這一節是講「高尚之行」,清高、高尚,這個就是說出家人他很高尚的。

  下面是『贊曰』,「讚道」就是讚歎,這個是蓮池大師他做了一個讚歎說,「隨從遠公的一百多人,都是蓮社才德兼優的人才」,這個一百多人就是我們在傳記上看,遠公大師他蓮社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不是一般人。「而何公尚且作這種褒貶和批評」,這個也就是說,何無忌對慧遠大師跟慧永大師兩個,還是做一個批評。雖然遠公大師是中國淨宗初祖,慧永大師他是一個人,這個當中也做一個褒貶跟批評。就是讚歎慧永大師他一個人飄然自若,就是出家人的一個清高的形象;遠公他很多隨從,在清高這一方面,當然就不如慧永大師。這是就這一方面來講,這個我們也要知道。如果說就度人往生這一方面來講,當然慧永大師不如慧遠大師了。這個就是說,我們看這個公案,要知道怎麼去看,就是說他是就清高這一方面來講。就這一方面,慧永大師當然是比較清高,慧遠大師顯得就沒有他那麼清高,是這樣的一個批評跟褒貶。

  蓮池大師講這個話,主要也是勸我們出家人,「如今出家人養傭人,打著傘,擔著箱子,匆忙地趕往富貴人家,去和他們攀交,何公看到這個景象,不知又會作怎樣的批評啊!」這個就是很多出家人攀緣權貴,而且出家人養傭人,這個在明朝那個時候也就很多了。出家人能養傭人,就是很有錢,錢多所以請傭人。而且出門還要傭人幫他打傘,還要幫他挑箱子,出門行李很多。要去哪裡呢?匆匆忙忙趕到富貴人家,去結交這些權貴,有地位、有財富的人,跟他們攀交,就是攀緣。如果何無忌看到,也不曉得要怎麼樣批評了!這個是蓮池大師講的話。

  這個公案,也就是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出家人最標準的形象是清高,這是我們學習效法的地方。這一部分我們也不要太過分,不要去攀緣,隨緣就好。也不要請很多傭人;請很多傭人,出家人自己也不做事,都請傭人做,花錢請人。這個如果何無忌看到,那不曉得要怎麼批評!所以這是蓮池大師對我們的開示,凡是出家人,要做一個清高的形象,這個才是出家人的本色。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皇帝多次下詔要道恒法師還俗從政,他都推辭不受。有經國之才但不去做官,這是表什麼法❓
🔹我們學習這個公案,主要掌握的精神是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避寵入山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三集)  2022/11/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3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一百七十九頁,我們從第一行:

  【高尚之行第七】

  從這裡看起:

  【避寵入山】

  【晉道恒,秦主姚興逼以易服輔贊,屢辭不允。殆而獲免,乃歎曰:「昔人有言:『益我貨者損我神,生我名者殺我身。』」於是竄影巖壑,草食味禪終身焉。】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慈物之行」,今天我們接著是「高尚之行第七」。第七種是高尚之行,高是清高,尚是我們要崇尚的,高僧大德他的行持,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第一個公案,『避寵入山』。這四個字,「避」是他逃避,「寵」就是寵愛,這個寵就是重視他、寵信他,但是他避免了,他躲入山林。

  我們看下面這個文,『晉道恒』,晉朝,我國有西晉、東晉,這個是講東晉。這個『秦主』是姚秦,姚秦又有分前秦、後秦。前秦苻堅,後秦姚萇。我們大家常讀誦的《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姚秦是標朝代,就是晉朝後面。這個大家也滿熟悉的,因為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典很多,包括《金剛經》也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他是姚秦時代那個時候的人。這個公案也是秦主姚興,這是後秦這個時候,「晉朝長安道恒法師」,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晉朝末年那個時代的人。

  後秦的秦主,姚興當皇帝,「興屢次下詔逼他還俗從政,輔佐治理天下」。姚興為什麼很多次下詔,就皇帝下聖旨要逼迫他還俗從政?他是出家人,逼他還俗從政,來幫助治理天下,為什麼要去找他?因為這個道恒法師很有學問,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多所兼通,學該內外」,內典外典他通達。內典一般指佛經,外典指一般我們世間的經典,這些學問,世間的學問。世出世間學問他都通達,所以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姚興以其神氣俊朗,有經國之才」,他能夠治理國事。我們一般人講,這樣的人是宰相之才,當宰相的。「故逼令還俗助振王業」,逼就是逼迫他,叫他要還俗,不要出家,還俗當官來幫忙治理國家。姚興好幾次都是逼著要他還俗,但是道恒法師每次都推辭不受,總是講種種理由,費了很多麻煩,跟姚興(皇帝)周旋。「終於得免」,最終就放過他。他堅持不出去當官,出家就出家了,還俗再去當官,他不走回頭路了。他終於能夠得免,姚興也知道他已經下定決心,不可能還俗了,後來就放棄了。

  最後這個道恒法師他就很感嘆的說,古人有一句話說:『益我貨者損我神』,「益我貨」就是能夠增益我錢財的,必然會損傷我的精神」。這個也是必然的,好像人家拿一些錢來供養,我們就要為這個錢去操心。如果他沒有拿錢來,我們出家人很輕鬆。拿錢來了,你還要為他這個錢,要替他做什麼、修什麼福,要替人家修福,當然我們就要勞神去處理這些錢財,對自己修行也是有障礙,很多時間都在處理這些財物,哪有時間去念佛。『生我名者殺我身』,能夠增長我的名望的,就是出名了,這個可能會造成我殺身之禍。俗話也講,「樹大招風,名大招忌」,你出名,人家就會嫉妒障礙,這個一定的;毀謗,這也跟著來,甚至會遭人陷害。這個自古以來,古今中外都不例外,名大招忌,樹大招風。於是他終身隱居山谷間,他就是不出來,隱居在山谷之間。「以草木果實養色身」,就是我們現在講,住在山上,他去採這些野菜。像我們雙溪這裡野菜也滿多的,這些草木很多,這些都可以吃的。這位法師他就是隱居在山裡,吃這些東西,「以禪悅為食養慧命,終生不出山。」他就是禪悅為食,修禪定,一生都沒有下山。

  蓮池大師把這個公案擺在第一個,也是教我們來學習的。學習這個公案的精神我們要知道,在這個因緣事相上,每一個人不一樣。因為講這個公案,我們一定要深入去探討,他是哪一個時代的人,他時代的背景。我們現在我們是什麼時代的人,我們現在的環境是什麼,這些都要很多方面去探討的。佛法分三個時期來講,正法、像法、末法。佛法傳到中國來是像法,進入像法。像法,禪定成就,得禪定很多。禪宗參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到了唐朝就很多,所以禪風很盛。所以我們現在看一般傳統的寺院都稱為禪寺,禪寺就是參禪的。你看我們淨老和尚在臨濟寺出家,臨濟寺是禪宗的,臨濟宗。你看那個牌位,傳臨濟宗。「一花開五葉」,六祖以前都單傳,到六祖惠能大師,他學生有四十三個開悟,然後建立五個派。同樣是禪宗,但是派不一樣,所謂宗派。這個宗派的建立就是參禪的方法有不同,同樣是參禪,有的觀心、有的參話頭,臨濟有臨濟的參法,曹洞有曹洞的參法,法眼有法眼的參法,溈仰有溈仰的參法。在日本,現在這五個派都還存在。所謂「一花開五葉」,就是五個派,從六祖傳下來,分五個派。

  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講,他是明末四大師,他就評估明朝的高僧大德就很少了,他說有一個琦楚石禪師可以跟元朝的中峰國師,大概可以跟他們相同,元朝又比較多了,宋朝就更多了,唐朝是最多的。他說到了他那個時候非常少了,意思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每況愈下。古代的高僧大德,我們看到這位法師,你看世出世間法都通達。所以學習這個公案,你不能囫圇吞棗這樣看過去,他住山,我們也跟著來去住。那你去住看看,他住得住,我們能不能住得住?他住山是什麼?像這一類的大德,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世出世法都通達,所以得到皇帝的賞識。你說他有沒有出名?他有出名,他沒出名,皇帝怎麼會去找他?不然我們住在雙溪,看有沒有總統來找我們?沒有。可見你說他有沒有出名?有。他這個出名,他不是自己去打廣告,不是自己去標榜,他的名是實至名歸,他有真才實學,皇帝才會去找他。所以你躲在深山,你真有修,你不用去廣告,自然人家都會知道你。你再深的山,人家都會去找,我們前面都看過。你要真有東西,真有學問、有道德。我們佛法講的,你要真有功夫才行。所以他這個時代的背景跟我們現代都不一樣了,而且他是這樣的高僧大德。他這個事件主要是教我們不要去追求名聞利養,不要去重視那個,重視那個對我們修行會有妨礙。他有能力,他不出來做官,他也是表法給我們看,表什麼法?不要去追名逐利。大家都在爭的,名利大家都在爭,我現在有了,現成的了,我們現在的話講,既得利益,你放得下嗎?以前那個皇帝比現在的總統不曉得高多少,你要追名利的人,想盡辦法去攀,還要皇帝來下詔嗎?盡量想辦法去見一面也好,或者拍個照(古時候沒有照相的),大家想是不是這樣?親近他名聞利養就來了,是不是?就好像我們現在跟一些高官照個相,就會出名了。這好不好?實在講不好,這裡給我們講,出名你就麻煩了,妨礙自己的道業,教我們不要去攀這個緣,教我們這個。

  在古代《史記》裡面也有《隱逸傳》,《隱逸傳》是什麼?隱士,就是他有道德學問,但是他不出來做官,歷史把他寫上去有哪些人,也等於是歌功頌德。他也沒有出來,他隱居,他對社會有什麼貢獻?為什麼要給他寫傳記,他沒有奉獻?他的奉獻,就是對社會他產生潛移默化這種教化的作用。他有能力,不是沒有能力。沒有能力說我不跟人家爭,那是你沒辦法跟人家爭,你爭到了,你也沒有能力去治國。像現在選舉一樣,不擇手段去選,選上了國家也治理不好,沒能力。這是有能力,賢能,這樣的人他不出來。他為什麼不出來?因為如果國家還有賢能的人,跟他差不多的,那已經有人出來做了,他就不出來爭,不跟人家爭,他去隱居了。也就是提倡禮讓,不爭。除非都沒有人了,他就要出來。有人出來做,做得我跟他差不多,甚至比我更好,那我何必出來跟人家爭。甚至自己做得比人家好,人家做得也還可以,他也不出來爭。所以幫他寫這個,他對這個社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像我們現在選舉,爭得真是不像話。古人人家請都不出來,哪有像現在選舉一樣,只有我最好,其他統統不行。古人這個話他怎麼講得出口?真正賢能的人他出不來,因為賢能的人他不會跟人家爭。你找我去,我都未必要去,他怎麼會跟人家去爭?都是禮讓。

  所以這個是教我們不要去追求名聞利養。我們還有一個學習的地方,你看道恒法師他是學問通達。在古人,不要說太遠,就是民國初年時代,這些佛門的高僧大德都有基礎的修學,到我們現在沒有了。我們不要講太遠的,就是民國初年,像弘一大師、印光大師,他們小時候都受儒家、道家這些基本教育。我們看弘一大師的《格言別錄》、《晚晴集》、《講演錄》,我們就知道他的家教好,有教傳統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我們這一代的人就比不上,我們這一代沒有這個基礎,哪有什麼道德學問?一個基礎都沒有。所以我們老和尚才提倡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從這個地方學習。這人天善法,淨業三福的第一福,我們現在人這個基礎沒有。沒有,就入佛門,就三皈依、受五戒,甚至三壇大戒都受了。受了也是落空的,三皈依都落空了,那就更不可能提升到修學大乘佛法,因為沒有基礎。好像蓋房子沒打地基,蓋不起來。古人這些基礎,特別在晉朝這個時代,這些高僧他們的修行都是更高了,那我們現代人怎麼有辦法跟他相提並論?

  所以我們學習蓮池大師的東西(蓮池大師的著作),其他的我們也要看,像《雲棲別鈔》、《竹窗隨筆》,他這個都有寫,都有講住山的、跟出山去參學的。真正住山的一個資格,在古人,在那個時代,是要明心見性。我們現在到哪裡去找這樣的人?我們現在是不是就不能住山?也是要住山,所以蓮池大師的東西要多看。要住山,但是也不能做守山鬼。守山鬼是什麼?你什麼都不通,你住在那邊都不學習。不要說什麼高的,一個《弟子規》我們都做不到了,你談什麼?《弟子規》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都做不到了,那你更高的就不用談。所以學佛要從學做人開始,人做不好,佛也成不了,這個是必定的。

  所以我們學習這個公案,主要掌握的精神就是不要去追求名利,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拉關係,有些因緣我們隨緣就好,不要刻意去攀緣,這是我們現在要學習的地方。就是說,我們現在住在山上,住在山上我們就是為了避免世俗的一些接觸,這些名利、接觸這些信眾,就避免這些世俗的人事來干擾,我們才有時間來用功修行、研究經教。如果我們再把時間浪費在攀緣信眾,那就妨礙我們道業了。所以不要去攀緣信眾,也不要去跟信眾打電話,去拉關係,你這樣,實在講,對我們出家人來講,叫做自找麻煩,你自己找自己的麻煩了。你去跟他拉關係,好,你信眾多了,你一天到晚電話接不完,事情處理不完,你這輩子怎麼可能往生西方?不可能的,我給你保證不可能,這個我們要很大的警惕。

  所以這個公案,你看「益我貨者損我神」,錢給我很多,對我們修行人是好事嗎?不要說修行人,一般世俗人都未必是好事,你錢那麼多,禍患也在後面,要你煩惱的事情在後面。所以為什麼沙彌戒有不持金錢戒?不持金錢戒是什麼?不持金錢戒也是一種布施。不持金錢戒,你跟人家就沒有爭,沒有爭錢財這個問題了,我拿都不拿了,那你怕什麼?還會去偷你的嗎?不可能。這個也是一種無畏布施,你不用擔心,你給我,我都不拿了,還會去偷你的東西嗎?還會跟你爭供養嗎?不會了。你給我,我都不要了,還會跟你爭嗎?所以這個制戒的精神在哪裡,我們要搞清楚。

  所以錢來了,真的是我們老和尚講,送來了,自己用得了那麼多嗎?用不了,用不了怎麼辦?他是來修福的,你要替他修福。但是你為大眾做這個事情,對自己修行會有妨礙,雖然替他修福,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對自己修行還是有妨礙,你一定要替他操心,這個錢怎麼用?你有很多時間就花在這個上面,我們就不得安寧了。所以有人說我們都沒錢,人家錢不送來,我說收起來。我們出家人本來就是自己的家都不要了,我們還要搞一個家那麼大,對不對?沒有供養,收起來。以前我們老和尚講的,那時候買了圖書館,他說有人供養就維持繼續下去。沒人供養,他說師父怎麼辦?沒有水電費,沒有什麼,交給市政府,捐給市政府,政府也很樂意,捐給政府就好了。我們出家人本來就什麼都不要才出家的,出家了還要這些幹什麼?有這個,就是你要替人家服務,你要去犧牲奉獻。但是犧牲奉獻,自己也要個底限,要留一點自己修行的時間。所以印光大師七十歲以後,我現在真的體會到印光大師,他說不要再給我寫信了,再寫信,決定不回。我現在看到那些信件,我是沒辦法回,太多了。特別現在的手機,一來訊息那麼多,哪有時間去看,你二十四小時都不要睡覺,你也看不完,對不對?

  我們現代的辦事,就沒有辦法不用這個,但是不用是最好,能不用是最好,或者是用,你只是簡單一個連繫,辦一些事情。聊天室的那個就避免,聊天浪費時間,聊那個沒有意義的話,沒有營養的,我們生命有限。所以印光大師這個,我是能體會,我現在深深能體會,那個時候他出名了。印光大師說,我以前沒有出名,很自在,住在普陀山,沒有人認識我,很自在。現在一出名,找的人多了,問問題的人也多了,回不完。所以我們看《印光大師文鈔》,他說以後再不回了,我一定要找一個地方長隱,念佛求往生。他都講「念佛待死」,就是我念佛等死,七十歲了,在《文鈔》我們都可以看到。所以從這些高僧大德他的一個示現,我們知道錢很多給我們,出名不是好事,我們要覺悟。不要人家錢拿來很高興,不要高興,麻煩在後頭。你錢來,你一定要為這個錢去操心,去擔心,要去保管,要怎麼做?處理這個錢,一天到晚在操這個,心都不是在念佛求生淨土,就是在這個上面,你怎麼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可能。所以統統沒有錢給我們出家人,那是最好的。我們什麼都沒有,你就沒有罣礙,我們什麼時候死都沒有關係,就很自在。很多,我們就麻煩了,這個要怎麼處理,又擔心處理不好背因果。

  這個公案給我們出家人很大的警惕,我們頭腦要清醒清醒。我們出家為了什麼?出家的目的在哪裡?要搞清楚。出家就為了了生死、出三界,六道太苦了,出家人再搞這些就顛倒了。實在講我是遇到這個因緣(老和尚弘法的因緣),不然館長往生了,我的計畫就是我弟弟那個小房子,這個莊嚴都去過,莊行師也去住過,就那個小房子,一個小錄影室。我的計畫就是現在我自在了,以前做當家,做到人家都討厭。現在我一個人,人家請我去講經,講經講完,我一個小房子住就好了,生活過得去就好了。也是為了老和尚,陳永信為了老和尚捐那個地方,這樣的一個因緣,才搞到現在這個樣子。你說我現在比較好,還是我弟弟北五堵那個小房子?我一個人住在那裡比較自在,我自己要煮,那邊市場去買一點煮的。我講講經,講經說法,聽經聞法,我很自在的,是不是?這個因緣,沒辦法。我們老和尚也講了,你有這個因緣,你也不能不替人家做事,最主要是犧牲奉獻一些。但是現在老了,我也是想要有一點時間,像印光大師講,念佛等死。這是我們出家人最重要一樁大事,不能把這樁大事忘記了,一天到晚為別人忙。印光大師講,一天到晚為別人忙,我自己的大事還沒有了,這樣就錯了。自己的大事沒了,一天到晚為別人忙就錯了,大錯特錯了,把這一生的大好因緣給耽擱了。

  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永明延壽禪師的慈物之行
🔹施食鬼神也是慈悲的表現

緇門崇行錄淺述—看病如己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二集)  2022/8/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2

  《緇門崇行錄.慈物之行第六》。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第一百七十一頁,從第四行看起:

  【看病如己。】

  我們看下面的文:

  【宋高庵住雲居,聞衲子病,移延壽堂,咨嗟歎息,如病在己。旦夕問候,躬自煎煮,不嘗不與食。或天稍寒,撫其背曰:「衣不單乎?」或暑,察其色曰:「莫太熱乎?」乃至命終者,不問彼有無,常住以禮津送。】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就是「慈物之行」最後一條。『宋』,也是宋朝,「宋朝南康軍雲居寺高庵善悟禪師」,他住持雲居寺。一聽到有出家人病重,被移到『延壽堂』。這個延壽堂,「又名涅槃堂、無常院、如意寮等,為病僧入滅之處也」。這個我們現在一般講如意寮,在宋朝的時候叫延壽堂,或者涅槃堂、或者無常院,也就是說僧人病重送到這個地方。這個現在的寺院一般都稱為如意寮,就是僧人生病住的地方。高庵善悟禪師一聽到有出家人病重,被移送到延壽堂,「就嘆息不已,好像是自己生病一樣。早晚去問候他們,親自料理飲食,煎煮藥物。藥物都自己先嚐嚐看」,有沒有毒性、有沒有副作用,這樣嘗過之後,才安心的拿給病人服用。這個可以說照顧得非常細緻。「天氣稍冷了,就關心地撫他的背」,就是給他摸摸背,手摸一摸,說:「你衣服是不是穿得太少、不夠?會不會冷?」天氣熱了,就察看他的臉色,問候是否太熱了?這個是噓寒問暖,就是連這個地方也都有去關心,去關心生病的僧人。甚至臨命終,圓寂的時候,不管這個出家人他有錢沒錢,常住都照禮數津貼送終。這個後事都是由常住來處理,照這個禮數,津貼送終。禮數,禮在世間法講尊卑長幼、親疏遠近,在佛門的禮也是有分一般僧人,或者是有執事的住持,或者長老,這個也是有分的。依照這個禮,根據他的身分地位,來給他送終。

  這條是講慈物之行,看病人生病,就像自己生病一樣,特別照顧出家人。這個照顧病人的確不容易,能夠照顧長時間的更不容易。所以這一條是慈物之行,在《太上感應篇》也講「慈心於物」,對一切萬物,人事物,都是以慈悲心來看待。這個慈物之行,前面講了很多方面,包括放生、愛護動物等等,到這一條照顧病人,這個都是屬於慈心於物,慈悲之行的一個具體的表現。這個也是讓我們讚歎的。

  下面蓮池大師他對宋高庵善悟禪師的讚歎:

  【贊曰:「經稱八種福因,看病第一,豈不以衲子無家,孤單湖海,伶仃疾苦,真可悲憐!作僧坊主,而病不於我調,死不於我殯,豈慈悲之道乎?凡住持者,宜以高庵為法。」】

  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一個讚歎,這個也是我們應當要讚歎的。『經稱八種福田,看病第一』。這個「經」是指《梵網經》上說八種福田,「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受戒本師),四、闍梨(受戒時教授威儀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此中佛與聖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八種人能恭敬供養,慈愍惠施,則能生無量之福果,故曰福田。其中照顧病人為福田中第一大福田」。這個是佛在經上講的,照顧病人是第一大福田。根據佛在經典上講的因果,發心照顧病人,將來會得健康長壽的果報,這個果報也非常的殊勝,所以這個福田,照顧病人它是第一大的福田。特別是對出家人,所以「良以出家人沒有固定的家,獨自遊化五湖四海,即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無依無靠」。出家人如果在外面雲遊,四處去掛單,的確就是一個人。古時候的寺院都可以接受十方出家人來掛單的,有的剛好來這裡寺院掛單,他生病了,這個常住就有義務去照顧他,這個是屬於慈悲之行。

  這裡講出家人離開世俗的家庭,生病了,沒有家親眷屬照顧,如果出家人不照顧出家人,那這個出家人就很可憐。所以蓮池大師講,特別是出家人,出家人更需要照顧。當然現在也有出家人發心照顧病人。這個地方蓮池大師講,當僧眾中住持的人,就是住持寺院,如果有出家人生病了,不去照顧他,生病了不管他,也不找人去照顧,不去給他看醫生,或者圓寂了,也不辦理他的喪事,這個就不慈悲。「豈是以慈悲為懷的出家人所應有的態度嗎?」這個就是蓮池大師講的,出家人應該「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出家人來到這個常住,他生病了,甚至在這個寺院他往生了,生病要照顧醫藥,往生了要給他辦後事。這個辦後事,當然依照禮,因為出家人也有禮,出家人也有分身分地位不同的,根據他的身分地位來給他辦這個喪事,辦後事。所以凡是當住持的人,應效法高庵禪師的德行和作風。這個就是蓮池大師在這裡勸導寺院的住持的人,負責人一定要照顧這個病人,他命終,要給他處理善後,這個才符合慈悲之行。

  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個「慈物之行」到這裡就圓滿了。下面還有個:

  【總論】

  我們看下面的總論:

  【仁義禮智,人之四端也,而仁為首;慈悲喜捨,佛之四心也,而慈為先。苟無慈心,雖有博學、多聞、神通三昧,悉魔業耳。或謂慈威並運,佛道也,何專尚乎慈?不知生之、殺之皆仁也,攝之、折之皆慈也;其迹則威,其實則慈也。威而不失為慈,是之謂大慈也,子毋以呴呴之恩,沾沾之惠言慈也。】

  這個『總論』就是總結來評論慈物之行。「仁、義、禮、智,是做人的四個基本條件」,這個是《孟子.公孫丑章》講的,「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就是我們一般講同情心。「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能夠明辨善惡,這是義的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也」,辭讓,我們一般講禮讓,禮,自卑而尊人,講禮讓,所以讓是禮之端。如果不讓,就沒有禮,失禮了。「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就是是非邪正能夠辨別清楚,這是智慧的開端。如果不能明辨是非,這個人就沒有智慧。仁義禮智,「而仁排第一位」,這個仁就是排在第一個。

  也就是說「慈悲喜捨」,慈悲就是仁,儒家講仁,佛家講慈悲,意思是一樣。佛門講慈悲喜捨,是學佛修行的四無量心,這個我們常常聽到,慈悲喜捨。「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門禪中之四禪。」這個四禪,四禪天就修慈悲喜捨。「慈無量心是能與樂之心」,慈能與樂,給予眾生安樂。「悲無量心是能拔苦之心」,悲能拔苦。「喜無量心是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講隨喜,看到人家離苦得樂,我們生隨喜之心。「捨無量心是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又怨親平等,捨怨親也。」這個捨就是心平等了,怨親平等。親,我對他好一點;怨,我對他就不好,這個就不平等。要修到這個捨,就是要怨親平等,我的仇人,專門找我麻煩的,我對他是這樣;自己很親的人,也是這樣,這個就怨親平等了。「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慈悲喜捨這四種心,普遍度無量的眾生,當然也招感無量的福報,所以叫無量心。「又平等普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就是平等的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俱舍論二十九曰:無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捨。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智度論二十曰: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而慈居最先。如果沒有慈心,縱然博學,多聞,證得神通三昧,不過是魔鬼而已。」這個就是佛跟魔的一個區別,魔也有神通,他也博學多聞。跟佛不一樣的就是魔沒有慈悲心,佛有慈悲心,差別在這個地方。

  「或有人會說:慈悲和威嚴並用,才是佛道的本色啊!何必專推崇慈悲呢?怎知道救他、殺他(或慈顏愛語提拔幫助,增強信心、道心叫生。怒目金剛,折銳氣、殺稜角、鈍其鋒頭叫殺)都是仁的表現,這是一體的兩面啊,攝受他,折服他,也都是慈的表現,主要都是為他好,而採取的方法不同而已。」這個是講這個慈悲,在佛門也有一句話講,「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佛門是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你慈悲如果濫慈悲,那不是真正慈悲,反而是害人。對他很好,這個就跟我們世間一般講的一樣,父母溺愛他的子女,他的子女錯了,也不教他,不給他糾正,不去培養他,不教他做人做事,就是完全寵愛、溺愛,所以有一句話講「慈母多敗子」,這個慈母她那個慈不對,她那個慈心是害到她的子女、毀掉她的子女,這個不叫慈,這個就是講濫慈悲,慈悲多禍害。所以在世間法也講慈母多敗子,如果這個母親溺愛子女,子女就變成敗家子了,那個就不是真正慈悲。所以要恩威並施,有時候威嚴,比如說父母對子女責備,子女做錯事了,給他糾正、給他責備,那也是愛護他,是要幫助他的,不是說你去恨他,那是希望他好的,這個是真實的慈悲。如果一昧的溺愛,他做錯了,也不去勸導他、不去開導他,那這個就不是真正的慈,那個是虛妄的慈悲,不是真的。

  所以這個慈,你看佛門裡面也有現慈善的相,菩薩現慈善的相,有時候現金剛怒目相,這個都是慈悲表現,總是要幫助眾生,對眾生有好處、有幫助,這是真正慈悲。所以表現出來,有慈眉善目的,也有威儀嚴峻的,內心都是充滿慈愛。「要能外表威嚴,內心充滿慈愛,才是真正的大慈悲!不要以為小小的恩情,少少的照顧就是慈愛啊!」這個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這個地方也是我們要去學習,要去分辨的,這個不能混淆不清,那就會造成慈悲多禍害,所以這個當中也要有智慧。所以仁義禮智,為什麼要有一個智?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才不會變成濫慈悲。

  好,「慈物之行」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下面就是「高尚之行」,這個我們下次再來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永明延壽禪師的慈物之行
🔹施食鬼神也是慈悲的表現

緇門崇行錄淺述—施戒放生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一集)  2022/5/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91

  《緇門崇行錄淺述》。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一百七十頁,我們從第三行:

  【施戒放生】

  這裡看起。我將下面的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五代永明壽禪師,居永明十五年,度弟子千七百人,入天台,度戒萬餘人,常與七眾授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放諸生類。六時行道,餘力誦法華經一萬三千部。開寶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焚香告眾。趺坐而逝。】

  這個公案就是講永明延壽禪師。永明延壽禪師是禪宗的祖師,也是淨宗的祖師(晚年念佛),所以有一首偈永明禪師講的,「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他原來是參禪的,參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後來修淨土,也成為淨宗第六代祖師,所以他是禪宗的祖師也是淨宗的祖師,他是禪淨雙修。他著有《宗鏡錄》,這個是把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的經教,等於把它濃縮起來。

  他是五代那個時候的人,隋唐五代十國。我們做三時繫念,後面念疏文迴向的時候,念到歷朝歷代,五代十國,那個時代的人。皇帝賜給他封號,「杭州慧日永明延壽智覺禪師」。他的公案也很有名,過去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聽淨老和尚講到這個公案。他當官,在家的時候當官,當稅務官,管財物的。但是虧空國庫,把國庫的錢拿去放生。後來皇帝知道了,要把他處死,交代監斬官看他什麼反應,看他說什麼,他有什麼話說。臨處死,監斬官就問他,你還有什麼話說?你貪了這麼多錢,皇帝判你死刑,要把你處死。他神情自若,面不改色,一點都不怕死。他說,我拿國家的錢去放生,放的生命太多了,我一條命換那麼多條命,值得了。監斬官就給皇帝報告,皇帝就找他來問話,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想要做什麼?他說,他想出家。他說他拿國庫的錢,不是他自己去享受,他是替國家修福,去放生。皇帝聽到這樣,也就釋放他,允許他出家。這個公案,我們常聽過。

  我們看《淺述》,「五代杭州慧日永明延壽智覺禪師,居住永明寺十五年」。他住在杭州,這個寺院叫永明。過去對人一個最尊稱,都沒有稱他的名號,都稱他住的地名,或者住的寺院,這是對他最尊敬的。他是住在永明寺,住了十五年,「剃度了一千七百多個弟子」,法緣也非常殊勝。「後入天台山」,天台山也是在浙江。天台山是智者大師的道場,智者大師是開山祖師,創立天台宗。後來他到天台山「為眾授戒」,就是給大眾傳戒,大約有一萬多人得戒了。「大師常為七眾」,七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授菩薩戒」,為這個七眾來授戒。菩薩戒七眾都能受,在家出家都可以受。「夜晚作瑜伽焰口施食鬼神」,做焰口,焰口在中國佛教是一個很普遍的佛事,主要是施食。另外一個是大蒙山,一般晚課是小蒙山,這一類都屬於施食鬼神,布施給鬼神飲食。「並常放生」,放生他是長年在放的。

  「晝夜六時」,晝三時夜三時就稱為六時,這是古印度把一天二十四小時分為六個時,晝三時、夜三時。白天三個時,一個時是現在的四個小時,三個時就十二個小時,白天分為十二個小時,晚上十二個小時,夜三時。也就是他日夜都是在精進的修持,日夜都在精進修持,就是沒有間斷。「功課之外閒餘時,就誦法華經」,他自己有定的功課,他的功課做完,有空閒,他就去誦《法華經》。《妙法蓮華經》,他一生「共誦了一萬三千部」。這個就不得了,一萬三千部,《法華經》分量很大,比我們誦的《無量壽經》多了好幾倍,一生誦了一萬三千多部,可見得他長年誦這部經。

  到了「宋太祖」,到了宋朝,宋太祖就是趙匡胤,他是開國皇帝。「開寶八年」,就是公元九百七十五年,那一年是乙亥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燃香向大眾告別」,他就預知時至,就向大家告別,他就盤腿(跏趺)端坐就圓寂了。

  這個是永明壽禪師他的公案,這個公案也是慈物之行,他施戒放生都是屬於慈物之行。我們一般放生是慈物之行,都是對這些動物慈悲的一個行為。放生是一個,戒就是戒殺,戒殺、放生。戒殺是止持,放生是作持。戒殺就是不殺生,不但不殺生還放生。施,這個地方講布施鬼神也是慈物之行,也是慈悲的表現。像我們放蒙山,這些都是慈悲,因為憐憫鬼道眾生沒有飲食,所以誦經、念咒、念佛,求佛力加持,讓這些鬼神能夠得到飲食,這個也是慈悲之行,慈悲心。所以放蒙山,也是慈物之行。所以對眾生慈悲的方面,我們看到這個慈物之行也很多方面,後面蓮池大師還會做一個結論。

  今天我們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這條公案我們就講到這裡。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