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號功德無量|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 第21‒30集|悟道法師主講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佛號功德無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集)  2024/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30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二十六頁,倒數第四行,從「又問,華嚴法界」,這個地方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云何唯一念佛門而能普攝。】

  這個又是一個問題了。前面問了,已經回答了,這裡又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華嚴經》是講一真法界,後頭又講四法界等等(清涼國師將它分為四法界),其中密義重重無盡,這個微密的義理是重重無盡的,《華嚴》就是這些義理是重重無盡的。『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修多羅」是印度的梵語,翻成中文就是經卷,中文是指經卷。在古印度,他們不是用經卷,用修多羅,這個是音譯。過去我們在學習講經都有學習到,這個修多羅在古印度是貝葉經,用絲線穿起來的,在中國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卷。以無量經典作為眷屬,一切經典都是《華嚴經》的眷屬。《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沒有超過《華嚴》的,因此所有一切大小乘經典統統是《華嚴經》的眷屬。《華嚴》就好像樹的根本,樹幹,一切經就是眷屬,就像這些枝枝葉葉、花果。《華嚴》它是經中之王,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華嚴經》涵蓋了一切經。《華嚴經》是這麼深奧、這麼廣大,怎麼能用一個念佛法門就能包括《華嚴》無盡無邊深奧的內容?這樣能『普攝』嗎?因為《華嚴經》講的法門無量無邊,太多了,而且重重無盡,法門當中又有法門。念佛一個法門就能包括《華嚴經》講的無量無邊深奧的內容,這些都能夠普遍含攝在念佛法門裡面嗎?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華嚴》這麼廣大,這麼深奧,就能用一個念佛法門包括無餘嗎?下面是回答。

  【答。誠如所說。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門。乃能遍徹無邊法界。是故善財童子于普賢一毛孔中。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未來劫。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此念佛人亦復如是。以一念本無量故。】

  這一段是答覆前面這個問題了。答云,『誠如所說』,如同你所說的,《華嚴》教義很深。這個大家都公認的,《華嚴》教義是深廣無盡。『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但是初入道的人,求成佛,一定要有一個方便。如果沒有一個方便,實在講初入道的人,不得其門而入。《華嚴》講的教海,深廣無盡,浩如煙海,從哪裡入手?如果沒有一個方便,實在講初入道的人就很難有下手之處,所以必定要有方便。粗淺的說,「方」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就是要有一個辦法,而且這個辦法是大家都做得到的,好做的,這樣才行。如果這個辦法提出來,絕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只有極少數的能做得到,那這個也不方便大家。所以必須大家都能夠修,這樣才是真正的方便。不然那麼廣大無盡的法門,你到底要從哪一個門去進入?有一個方便門,現在提供一個方便門,入了這一個方便門,那你就能夠透徹,進入到《華嚴》無盡無邊的法界。這裡又引證《華嚴經》的例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人在觀音菩薩旁邊畫一個小孩。這個我們一般傳統,特別我們一般民俗,像過去悟道俗家,我父母他們沒有學佛(以前沒有學佛,我小時候),但是拜神、拜佛菩薩都拜,所以在廳堂都有一個供桌,當中供觀音菩薩有善財、有龍女(畫一個童男、童女),這個我們一般台灣傳統民間自己家裡廳堂供奉的,左邊就拜祖先。這個在大陸也有,這個地方念老講,現在承德的善財童子畫的是一個老頭,最特別了。他是說現在在承德(承德是大陸河北)這個地方,我們一般畫善財都畫一個童子,但他給他畫一個老頭子(老人),這是最特別的了。『童子』,菩薩有時候稱「童子」,如文殊師利童子。童子的意思,在這裡不要把他一定認為是個小孩子,這個是表法的意思。童子,他就是表示其心是赤子之心,年紀雖然大了,但是他是赤子之心,所以稱為童子。所以這個童子是表法,表他的心就像赤子一樣,像小孩一樣天真無邪。所以年紀大他稱童子是表這個意思。如果年紀小,那是依年齡來講,他是一個小孩,是童子。這裡是表法,表赤子之心,不在年紀大小。善財童子在普賢菩薩一個毛孔裡頭,他就走過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那麼多微塵數的世界。你看一個毛孔裡面,毛孔,我們眼睛都看不到,但是這個毛孔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所以他從一個毛孔裡頭,他就走過了不可說不可說佛剎那麼多微塵的世界。這是多麼廣大的世界,世界當中有微塵,微塵當中有世界,重重無盡。不可說不可說,沒辦法說,多得不得了的佛剎,佛剎裡面有微塵,像微塵那麼多的世界,都走過了,可是沒有出普賢菩薩一個毛孔。這麼多的世界無量無邊,都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毛孔裡面。以上這個說法,這是表空間,空間無限。而且是『盡未來劫』,未來劫就是表時間,就是時間跟空間『念念周遍無邊剎海』。「盡未來劫」,這表時間,「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是表空間。

  提出《華嚴經》經文裡面講的,這就回答了這個問題,所謂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為什麼一個念佛法門能夠包括全部《華嚴經》。那麼多不可說微塵數的佛世界,那麼長久、那麼多劫的時間,不是在普賢菩薩一個毛孔裡頭都包括了嘛!這一個毛孔裡頭包括了所有一切的時空、諸佛世界、盡未來劫,這個就是《華嚴》的特點。《華嚴經》講的這個我們一般很難懂,我們難懂的就在這裡,這個我們是無法理解的。我們為什麼無法理解,因為我們是在錯覺之中。愛因斯坦講,我們現在生活在錯覺的時空當中。時空,在我們的概念,科學家說錯覺,在佛法講叫妄想,虛妄的分別執著。在我們的概念裡面,這個空間、體積,認為大的能包括小的,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大的空間可以容納小的這些物質。在我們的概念,小的就不能包括大的,大的是可以包括小的。但是《華嚴經》的理論,是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多就包括一,十個手指頭包括在每一個手指頭裡面,這個就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我們一般的常識就很難理解,多就是多,一就是一,怎麼會多即是一、一即是多?那我們一般人的常識就不能理解。要是說一個手指頭包括十個手指頭,一個包括多的,這個我們腦子又不行了。十個手指頭包括每一個手指頭,《華嚴》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我們一般的頭腦就想不通了。這個地方念老又提出一個註解說,請問如何在手上畫出一個手指頭與其他部分的分界線,不能!掌上之指,彼此相連,是一個整體,一裡頭有多。這裡給我們說明,我們生出來十個手指頭,我們這個手指頭與其他的部分,我們能不能給它分個界線?不能,都統在一個手掌裡面,你不能給它切割,它連在一起的,所以彼此相連,它是一個整體,一當中有多,多當中就是一。這個是舉出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一個手指頭,一裡頭有多,多裡頭就是一。像我們五個手指頭,一個手掌連在一起,看起來有五個,實際上它是一。用這個比較淺顯的我們去體會,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你不能去給它切割,去給它分界線,它是彼此相連一個整體,一裡頭有多。

  一小時有六十分,一分鐘有六十秒,一小時有多少秒,這好懂。一秒鐘裡面有多少小時、多少年,這又不好懂了,這個不好懂了。多的包括少的,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一小時它有六十分鐘,六十分鐘就多了。一個小時裡面有六十分鐘,一分鐘有六十秒,這個好懂。一個小時有多少秒,這個我們就容易理解了,我們的常識。但是現在說一秒鐘裡面有多少小時、多少年,這又不好懂了,這個我們就搞不懂了。你說一年有幾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天有二十四小時,每一個小時六十分鐘,每一分鐘有六十秒,這個我們就好懂。但是現在說一秒鐘裡面有多少個小時、有多少年,這個我們一般人又不懂了。這種就是只有承認大它是包括小的,長時間包括短時間,多包括一,這個正是我們眾生的分別執著,我們的執著就在這裡,分別執著,這是我們的概念。在真實的本體之中,沒有這些。我們現在的這些,都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執著所產生的一個幻相。在實際上,本體當中,就沒有這些現象。所以,在《華嚴經》中,事實真相,就是一可以包括多,一個芥菜籽,芥菜籽一點點,就可以包括整座的須彌山了,這個是小可以容大。那麼一彈指,這個一彈指一秒鐘最少可以彈四次,就四分之一秒,彈四次。但是一彈指時間很短,但是它可以包括多少劫。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為什麼頓教一彈指成佛?因為三大阿僧祇劫與一彈指平等平等。長短、大小、久暫、一多等,一切平等。《華嚴經》講念劫圓融。一念就是一剎那,我們現在講一彈指,這樣一彈指,一秒鐘最少可以彈四次,有的人說可以彈五次,最多可以彈七次。我們就以四次來計算,四分之一秒,這麼短暫的時間,就包括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頓教講一彈指間就成佛了?因為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那天文數字,我們都數不出來多長的時間)與一彈指這個時間是平等的。一彈指就是三大阿僧祇劫,不但三大阿僧祇劫,這還是有個數,無量劫是平等的。有長的有短的,有大的有小的,在時間講有長久的、有暫時的,有一有多等等,這一切統統平等。

  所以《華嚴》的十玄,非常難懂就在這裡。《華嚴》講十玄門,這個十玄門,我們一般的常識無法理解,很難懂。大家一時懂不了不要緊,反正是先聽一聽,聽一聽有這個說法,經典上是這個說法。聽一聽也永為道種,也是種這個金剛種子,因為這個是佛的智慧。佛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智慧,我們聽了雖然不懂,但是也可以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將來成佛道就是依這個種子。這念佛也是如此,一個念佛法門就包括了《華嚴》無量無盡的法門。因為你懂得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那這個疑惑就沒有了。一個念佛法門是一,《華嚴》講那麼多的法門,無量無邊,那是多,那麼多都包含在這個一裡頭,這個一展開就是那麼多,無量無邊。一個念佛法門就包括了《華嚴》裡面講的無量無盡的法門,因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為這個一念本來就離開數量了,我們這個一念,起一個念,這個念本來就離開數量,它沒有數量的,不是任何數量所能局限的。它沒有數量,沒有範圍,所以離開數量,不是任何數量能夠去局限的。底下又引用杜順和尚的話,請看論文。

  【且杜順法界觀。特設三門。一真空門。簡妄情以顯理。即前念佛法身是。二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即前念佛功德是。三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元。即前念佛名字是。】

  這裡又舉出杜順和尚,杜順和尚是唐朝初年的高僧。杜順和尚他是華嚴宗第一代祖師,在我們中國佛教,他是華嚴宗的開山祖師,他是第一代了,他建立了華嚴宗,以《華嚴經》為主修的經典。杜順和尚他的著作,有一本著作叫《法界觀》,觀這個法界,華嚴法界。當時,有一個人從杜順那裡到五台去參拜文殊。這是念老講了這麼一個公案。那個時候有一個人,從杜順和尚那裡到五台山去參拜文殊菩薩,山西五台山。到了五台山,這個人他看見一個老人。這個老人就說你來幹什麼?就是你到五台山來做什麼?他就說了,我到這裡來參拜文殊,我來這裡就是來參拜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我到五台山來參拜文殊菩薩。他是回答這個老人的問話。這個老人就說,你真傻,文殊在你那裡,你到這裡來找文殊幹什麼?這個老人說,你真傻,文殊菩薩就在你那裡,你跑到這裡來找文殊菩薩幹什麼?文殊菩薩就在你那邊,在你那裡。這個人聽到老人這麼說,當然他也莫名其妙,他就說了,在我這裡,那誰是文殊?哪一個是文殊?老人就回答說,杜順和尚是文殊。你不是從杜順和尚那裡來嗎?杜順和尚就是文殊菩薩,你怎麼跑到這裡來找文殊菩薩?你不是從文殊菩薩那邊來的嗎?這個老人就這麼跟他講,所以你到這裡來找文殊菩薩幹什麼?就在你那邊,你去找過他。這個話說完,這個老人就不見了。這個人就趕緊趕回去了,原來杜順和尚就是文殊菩薩。杜順和尚,他趕回去之後,杜順和尚已經在前一天圓寂了。身分被曝露了,所以杜順和尚就圓寂了。

  古時候,這種情況只有在大德最後時刻才顯露,這個是不隨便顯露。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人間,跟我們一般人一樣,有在家有出家,男女老少都有,各行各業都有,但是不曝露身分,不說他是什麼佛、什麼菩薩、什麼羅漢來的,身分決定沒有曝露。到了因緣成熟他才說出來,但是一顯露說出來了,他就不住世了;或者有人給他曝露他的身分了,大家知道了,他也不會再住世了,那這是真的。《楞嚴經》佛有講,佛交代這些菩薩、羅漢,在末法時期來幫助眾生,示現種種身分,但是不曝露身分。一旦曝露就馬上走了,不會再住世了。不像現在有一些人,盡說我是什麼佛、什麼菩薩。現在講菩薩還不夠,還講我是佛。最近我們澳洲淨宗學院就有接到一個訊息,過去有一個女眾,現在也年紀很大了,大概七十多歲了,她說她自己是佛。到處宣傳她是佛,說了她又不走,那這肯定是假的。那是魔,不是佛,肯定是假的。講了一些話好像有根有據,實際上我們看到這一句,就可以確定她不是真佛,是魔。如果她是真正的佛,她說出來她馬上就得走,她怎麼還住在這世間?還在到處招搖撞騙。所以我們沒有用經典來對照,很容易,特別在現在這個末法時期,很容易被這些蒙騙。現在這樣的人也不少,的確有很多人不知道受他影響了,跟著他去了,那就走入歧途了。所以真正佛菩薩、阿羅漢示現,一旦他的身分人家知道了,他就走了,不住世,就圓寂了。像杜順和尚,那真的是文殊菩薩。因為這個老人給他講完,老人也不見了,老人肯定也是菩薩。他回去,杜順和尚就圓寂了。

  另外一種就是有人說出他的身分,但是他不承認,像印光祖師就是一個例子。一個高中生夢到觀音菩薩給他託夢說,大勢至菩薩都快圓寂了,你要趕快去親近他。他問哪一個是大勢至?就是印光祖師。第二天就給他父母講,請他父母帶他去拜見印光祖師。拜見印光祖師,這個學生就給印祖講,他夢到觀音菩薩給他講,你是大勢至菩薩。當場被印光祖師喝斥,罵,不許胡說,我是一個凡夫身,怎麼會是大勢至菩薩?不准他講,如果他再講就不允許他來,他不承認。所以這個事情當時也沒有傳出去,祖師不允許他去講,一直到印光祖師往生之後,他們這個事情才公布出來。公布出來,祖師已經往生了,大家才知道原來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來的,那是真的。現在自己不是佛菩薩,都自己硬說自己是什麼佛、什麼菩薩,說完他又不走。到處去宣傳他是佛,那這個我們就很確定,他是魔,不是佛。真佛,他早就走了,怎麼還留這麼多年?可見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能被騙,不能上當。所以真佛菩薩,真人不露相,他一露相,他就離開了,不住世了。

  杜順和尚講了三項,講了三個門,一個是『真空門』,「真空門」就是『簡妄情以顯理』,把咱們這個虛妄的情執都拋開,顯出本體,這個「理」就是指本體。破了妄,顯現出本體。妄破除了,本體就顯現出來。這個是什麼法門?就是前頭講的念佛法身。念法身佛,那其餘的一切無非法身,一切都是本體所現的,都是法身,分別的妄情就沒有了,唯一顯露的是法身。虛妄的分別執著沒有了,那顯現的就是整個法身。所以,禪宗有這個話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靈性的光明獨耀,「孤立無侶」,沒有什麼可以作伴。「獨」單獨的獨,「耀」就是光耀的耀,靈性的光明獨耀,我們的自性光明獨耀,沒有什麼可以作伴。根與塵全脫了,迥脫根塵,就是離開妄情以顯理。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個就是念佛法身。念法身佛,念到靈光獨耀,那就行了。第一個是真空門,這個第一個,破妄顯真,真空門。

  第二是『理事無礙門』,理跟事沒有障礙。真空本體是如此,但是還有事,還要度眾生。度眾生,眾生在事相裡頭,那就必須有佛的國土,有世界,有種種,來攝受他們才行,所以理和事要彼此無礙。理是本體,本體真空。事,就是這些事相,這是有,妙有。理跟事彼此沒有障礙,無礙。『融理事以顯用』,把這個理跟事融會在一起,以顯妙用,顯現這個妙用,理事圓融顯妙用。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有極樂世界,我們就得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來進修,以至於成佛。這就是用,用就是它的作用,它的功用。用裡頭就有事,極樂世界就是事(有這個事相,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庭台樓閣,眾鳥說法,水流聲,六塵說法,這些統統是事),所以念佛功德,這個是念報身佛,圓滿報身佛,念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念佛的報身,念報身佛,我們臨終所能見到的就是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這個程度高的人,臨終佛來接引是現報身佛來接引;程度低的人,來接引的是化身佛;再程度低,就不能看見佛來接引,是夢見佛來接,也是往生。這個在《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一心三輩,如在夢中,就是夢中見佛。看到化身佛現前,就是不是像夢中一樣,白天很清醒的時候,看到佛來了,這個就比較高。最低的就是你也不能看見化身佛來接引,而是如在夢中,像我們看有人臨終,他沒有辦法說得很清楚。如果現前見佛來接的,他會說,佛來接了,他走了。如在夢中,可能他就沒有說出來,但是他的確見到佛接引他走了,所以這是程度比較更低的,夢見佛來接。夢見佛來接也是往生,只是品位高低有差別,統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第二「理事無礙門」。

  第三是『周遍含容門』,遍滿一切法界是「周」,遍一切處是「遍」,遍滿一切處,「含容」是互相含,互相容。含是包含,容是容納,互相含,互相容,互相包容,互相容納。這叫「周遍含容門」。佛殿內三個燈,這個燈也照那個燈也照,這個燈的光遍滿大殿,每個燈也都如是。每一個燈光都遍滿大殿,光與光之間,這個燈的光包含那個燈的光,那個燈的光包含這個燈的光,互相含容。佛跟佛也都是如此,也是這樣,就像燈光一樣。在屋子裡面有好幾盞燈,這個燈的光包含那個燈的光,那個燈的光也包含這個燈的光,互相含容。所以佛與佛也都是互相含容,佛土與佛土也都是如此,佛的世界跟佛的世界也是互相含容的,這個就周遍含容了。『攝事事以顯元』,一個事把一切的事都攝在裡頭了,以顯此本元,本元就是本體。這是什麼?即『念佛名字是』。我們淨宗學會提倡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名字。不是念法身佛、不是念報身佛、不是念應化身佛,是念佛的名字,叫持名念佛。這個名字就是本元,就是法身,包含一切,周遍一切,無所不具。名字也含法身、報身、應化身,包含這一切,都包含在名字裡頭。所以,念佛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功德?它的道理就在這裡。你如果能夠接受《華嚴》這個道理,那一切佛土、一切佛、一切功德,都融入到你這一句佛號裡頭了。所有一切諸佛功德統統融入到你這一句佛號裡頭,所以你念這一句佛就是念全體的法界。所以念這個名字,名字就包含整個法界,所謂盡虛空遍法界了。咱們以什麼為宗?就是我們修學以什麼為宗旨?就是以「華嚴入名字」。《華嚴經》講的,這些重重無盡的法門、理論,這些理事等等,都入這句佛的名字裡面。「持名入華藏」,我們要生到華藏世界,你持名念佛就可以入華藏世界了。這是我們以什麼為宗?就是以「華嚴入名字,持名入華藏」為宗,做為我們修學主要的宗旨。華藏世界的一切功德就入在這個佛的名字裡頭了,你持這個佛的名字,你就入了華藏,極樂世界就是華藏。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在同一層,極樂世界可以說是華藏世界最精華區,像我們現在整個台灣,台北那是精華區;在大陸,北京它是精華區。所以持名入華藏。所以你要是相信持名入華藏,你先要理解,華藏一切功德入在這個名字裡頭了,統統在這個名字裡面,一個也沒漏。所以不要老在回頭轉腦,找找這,找找那;幹個什麼,單修某個法;幹那個事,又修那個法,忙不過來。念老也勸我們,不要這裡修一修、那裡修一修,又要修這個、又要修那個,不知道念一個佛的名字都統統有了。還要這裡找一找、那裡找一找,這裡修一修、那裡修一修,修到最後修得很雜,修到時間都不夠,忙不過來。如果懂得這個原理,你念一個佛的名字統統都有了,不用去修那麼多了,不是很省事嗎?何必那麼麻煩?

  下面又舉一個例子。當時浙江大旱,老百姓找蓮池大師,請求大師祈雨。蓮池大師說不會求雨,找別人吧!他說,我不會,我沒有求雨的方法,所以我不會。但是這個人,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太守,杭州的太守。因為蓮池大師在杭州住很久,大家只相信蓮池大師,知道蓮池大師有德行,是高僧。大家只相信他,不會想去找別的法師,就找蓮池大師,一直拜託蓮池大師來幫這個地方上求雨,很久沒下雨,都乾旱,沒水喝了。蓮池大師說不會,大家苦苦哀求。蓮池大師後來就說,我只會念佛,不會求雨。眾人就說只要能求到雨就好了,其他不會沒關係,念佛能夠求雨就可以了。後來蓮池大師也答應他們請求,你們大家就跟我來一起念佛,於是到田裡面那個田埂。蓮池大師就拿個小木魚,敲著小木魚就像我們繞佛一樣,在那個田埂帶著村民在那裡繞佛,拿著木魚走在田埂上,一邊走,一邊念。走了一邊,傾盆大雨就下來了,他走到哪裡哪裡就下雨。他不會求雨,那些儀規統統沒有,他就只有念佛,真靈,念到哪裡雨就下到哪裡,真靈。這個就是一切功德都在裡頭了。若是必須會一個求雨的方法才能求雨,會一個治病的方法才能治病,會一個驅鬼的方法才能驅鬼,那就忙不完了,那這個事情就多了。所以阿彌陀佛無上醫王,萬病總治,沒有一樣他不能治的。佛是萬德洪名,萬德萬能。我們再看下面。

  【又清涼疏分四法界。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即入事法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即入理法界。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即入理事無礙法界。非佛非心。神妙不測。即入事事無礙法界。】

  這裡舉出清涼國師,清涼是唐代的國師,他見到《普賢行願品》了,所以到他這個時候《華嚴經》才圓滿,這個經卷翻譯才圓滿。杜順和尚那個時候沒見到,只有見到《六十華嚴》。賢首見到的是《八十華嚴》。所以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等到清涼國師,他就見到全部的《華嚴》。所以清涼國師把他著的疏,分為四個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即入事法界』,這個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但是不見得人人肯做。是能做,但是不見得肯做。一心去念佛,不雜餘業,不雜其他所有的別的事業,一心就去念佛,這個就入了事法界。這個是人人可以做得到,但是不見得有人肯把它做到,做到了之後,就是入了事法界了。

  這個做得到做不到,關鍵還是在我們的信。我們為什麼信心不深,不能深入?主要還是對這個道理不明。所以夏老在《淨語》裡面講,「理明信深」,念佛的道理真正透徹明白了,這個信心就深入,斷疑生信;信心深入,願自然就切,願生西方這個願就切,那行就專,行就是念佛,念佛就專一念佛,就不再搞其他的;專一念佛業障就消了,「業盡真顯」,真心就顯露了。所以第一個還是要明理,我們學習《華嚴念佛三昧論》也就是明理,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念佛能包含一切的功德,要把這個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不會有疑惑,信心才生得起來。

  好,今天這一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還有一小部分,我們下一次,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修其他法門迴向求生極樂世界,跟修淨土法門有何不同❓
🔹疑情沒盡,疑沒有斷,怎麼辦❓
🔹為什麼以《華嚴經》來講《念佛三昧論》,為什麼不依淨土經來講❓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專一的力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九集)  2024/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9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二十五頁,第二行,從第三句「此土行人」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此土行人。縱能伏惑發悟。而未證無生。寧逃後有。不依佛力。功行難圓。必待回向樂邦。親承授記。淨諸餘習。成滿願王。斯為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其或粗窺向上。未盡疑情。尤須專一持名。翹勤發願。如子憶母。畢命為期。加以教觀熏修。助發勝智。感應道交。功無虛棄。斯則全憑一念。便攝諸門。所貴絕利一原。切忌回頭轉腦。】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一段論文講『此土行人』,「此土」是指「咱們娑婆世界」,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咱們當前,中國、地球上的修行人」,是指我們地球上的修行人,學佛的人。『縱能伏惑發悟』,這句是講我們這個地方的修行人,「縱然能夠把迷惑、無明的惑伏一伏」,這叫伏惑,伏住惑業,「這不是破了無明」,是伏惑。無明是一種惑,叫「無明惑」。迷惑有三種,見惑、思惑是第一種。要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第一個要把見思惑斷乾淨;一毫沒有斷乾淨,三界六道出不去,必定統統斷乾淨才能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第二種是「塵沙惑」,塵沙是比喻多,像塵沙那麼多,無量無邊,那個惑就太多了。也就是都在迷惑當中,迷惑太多了,這屬於分別;見思惑屬於執著,塵沙惑是分別。無明惑是第三種,那是根本。前面兩種惑都從無明惑發展出去的,無明就是一念不覺,起心動念,接著就產生分別;分別還不是很大問題,從分別當中再產生執著,那這個就嚴重,就造成六道生死輪迴,這三種惑。縱然有人修行修得好,上根利智的人他參禪,能夠把這個惑伏一伏,伏一伏惑能夠開悟。這個惑業沒斷,但是把它伏住了,伏住這個惑,這是開悟,就是「發悟」的意思,「發悟」就是開悟。縱然開悟,可是他沒有證到無生法忍。證到無生法忍,在別教來說,真正證無生法忍需要八地以上,那很不容易。所以「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個我們念迴向偈都念得很熟悉,都會唱,「但不知道悟無生有多深刻的意思」,對這一句意思不懂。悟無生是了不起的事情,一旦悟入無生,那就是八地以上,八地、九地的菩薩,悟無生法忍了。

  我們地球上的修行人,「縱然有的人開悟了,開悟就極少」,就很少,鳳毛麟角,「千個萬個難得有一個半個」,現在恐怕一億人裡頭也難得有一個半個開悟的。在中國十幾億人口,在中國這個地方,現在這個時代,能夠找到十個開悟的人嗎?恐怕不容易!這不就是很明顯了嘛!過去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這個時候還有幾位,念老講還有幾位開悟的,但是都圓寂了。現在有的人自稱他是開悟了,實際上是沒有,他誤會了,以為開悟了,實際上沒開悟。縱然開悟,這個是解悟,不是證悟。悟有解悟跟證悟,解悟是悟了,但是還沒有能夠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證悟,他就了生死了,了生死、出三界,證果了。所以一般禪宗講,解悟是第一個階段,這是上根利智的人。真正開悟了叫「見道位」,見到道了,知道怎麼修了,還有無始劫以來的這些煩惱習氣要去斷除。見道,接著就要修道,把這些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歷事練心,把它去除,這些斷盡了那就證道位了,就證果了,證入無生法忍。

  沒有證到無生法忍,『寧逃後有』,這個話就很深刻。「寧逃後有」就是後面還有生死輪迴,這個沒了,雖然開悟了,還是到六道裡面,還是要生死輪迴。「對於參禪,開悟已經很難了」,要達到見道位,開悟就很難。「開悟而沒有證到無生法忍,你怎麼能逃得出後有」,「後有」就是後面的生死輪迴,你死了之後還有。「這個有是三界的有,還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去受生」,還是要到三界裡面去受生,不能超越三界,這個叫「後有」。「真正證得阿羅漢」,小乘阿羅漢,圓教是七信位菩薩,他們才真正不受後有,他沒有「人我」了。阿羅漢是小乘極果,是聖人,證得有餘涅槃,確實涅槃了,他不受後有,不再輪迴了。「升天」,如果只是升天,天沒有出三界,「那是多少劫」,還是要輪迴。只是升天,壽命比較長。道教修到天仙,修到最高的,也像印度外道一樣修到長壽天,八萬劫的長壽,壽命很長了,「但是還要落空亡」。八萬劫時間雖然很長,不是八萬歲,是八萬劫,這個時間太長了,天文數字,但還是有時間性。時間是很長很長,但是總是時間會到,八萬劫到了,「還是要墮落」,還是要再輪迴。所以這裡講,開悟的人,你沒有證得無生法忍,那你怎麼能逃得了後有?除非你已經證得無生法忍,就沒有後有了。如果只是開悟,還沒有證無生,還沒證果,那還是要輪迴。沒有逃得了後有,那就跟沒開悟的人一樣,又要輪迴了,一輪迴就不得了了,輪迴就把前世修的都忘記了,這個稱為「隔陰之迷」,會有隔陰之迷,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不依佛力,功行難圓』,如果不依靠佛的加持力,我們靠自己修行,這個功行很難圓滿。你不依靠佛的力量,靠自己修行很難超越。如同《大乘起信論》講的「弱鳥纏枝」,弱鳥只能在樹枝旁邊飛,不能飛得很遠。就是剛剛出生的小鳥,牠只能在旁邊飛一飛,牠不能飛得很遠。小孩子不能離開母親,離開母親他就活不了。所以我們眾生就得依靠佛的力量,不能亂跑、亂飛。鳥亂飛,結果飛不回來了。所以要依靠佛,如同嬰兒要依靠母親,如同弱鳥纏枝,不能亂飛。所靠佛力,就是《大乘起信論》指引的,阿彌陀佛有「勝方便」,有殊勝的方便。上面已經講了,勝方便即是依靠阿彌陀佛攝護行者,往生極樂,見佛聞法,『親承授記,淨諸餘習』,阿彌陀佛給你授記,你無始劫以來的習氣都給你清淨了。你發了大願,普賢十大願,大願之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也是大願王,這兩個願是一樣的、同等的,你的願王就圓滿成就了,可以度一切眾生成佛。這才是『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你從這一門就超出了,就是勝妙的最莊嚴之路;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就是最殊勝、最莊嚴的一條道路。「唯此一事實,就是這一條路。這就回答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這個生死的問題,除了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法門。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末法時期,不要說斷惑,我們伏惑都伏不住,都難。

  『粗窺向上』,這仍然是對禪宗說的。因為彭居士作這個論的時候,當時「禪宗極盛」,就是很興盛。在我們中國佛教寺院,大多數都是屬於禪宗的,或屬於禪寺,可見得禪宗在中國佛教,它是最盛的。但現在的人,實在講也不懂什麼叫禪,連一個對禪的常識都不懂,何況去修?那更談不上了。當時禪宗很盛,文人雅士,沒有參禪也要會講幾句口頭禪,不然語言無味。當時禪宗就看不起淨土,認為淨土是老太婆,不認識字的阿公阿婆在念的,沒有知識的人在修的,知識分子怎麼可以去修淨土?應當修禪。當時禪很流行,從唐朝六祖以後,禪就非常流行,當時的這些知識分子、有學問的人都去參禪了,就看不起淨土。「禪宗不光是在佛教裡頭居於一個統帥地位,就是儒家也沒有不看禪門書籍的」,讀書人也沒有不看禪宗的書。我們看歷代的書法家,像柳公權,他們都寫《金剛經》。所以當時一個人若沒有習禪,沒有去學習禪宗,在社會上就覺得自己很沒有水平,說話不文雅。若不懂禪,在當時是很大的一個不足。所以是當時的社會風氣,禪風很盛,不是真正參禪也要會講個幾句口頭禪。

  「禪宗裡面,你粗粗的看到一點向上的氣氛,可是自己心中的疑情還沒有斷」,感受到一些,但是自己心裡的疑情沒有真正的斷。在讚《金剛經》的偈子裡面,第一句話就是「斷疑生信」,頭一個就是要斷疑。這個「疑」不是很粗的疑,不是我們一般講懷疑那個疑,是很細的。「生信,也不是只生很粗的信」,不是很粗淺的信。所以這個都很深入的。「我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相信釋迦牟尼佛說的都是好的,相信要皈依,有因有果,我都信,這是很粗的信」,這個信心是很粗淺的信。蕅益大師註解的《彌陀經要解》,他信講了六種,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講了六信。信自,相信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佛、一切國土,都是自己自心所現的。西方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十方世界,統統是我的心所現的,這個要信。你本人跟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沒有分別,這個大家信不信?信不信我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是沒有分別的?中峰國師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我們信不信?「若能信」,我們說我信,「也只是佛是這麼說的,我怎麼敢不信!」佛這麼講,當然我相信佛的話。可是信是信,心裡頭還有點: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佛,我跟佛都沒有兩樣?這個就叫做疑,就有懷疑。雖然信,實在講半信半疑,你這個疑根沒斷;要斷疑,才是真信。「所以,極細的纖疑都永遠斷了」,細微的疑惑都斷了,那是真信。剛才講的「一位一切位」,初住就等同於佛,這個話是佛講的,我們信不信?如果腦袋當中仍然有:怎麼一回事?怎麼會一位一切位?這個疑情就仍然存在。這就是『粗窺向上,未盡疑情』,我們有一些體會,但是疑情沒盡,這個當中沒有斷疑。

  疑沒有斷,怎麼辦?「底下就指示道路:(一)專一持名,粗粗知道點向上的人,尤其更加需要」,更加需要持名。我們知道禪宗向上這個道理,我們很粗略的知道一點,我們就更加需要持名念佛。「所以,給我們大家指的路子很清楚,專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專一持名,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心持名。「(二)『翹勤發願』」,就是常發願,「願同生極樂國」,這是發願。「欣慕彌陀與極樂之心」,我們這個心,心心向著極樂世界,羨慕極樂世界,這叫欣慕,欣慕阿彌陀佛與西方極樂世界。應該『如子憶母』,時時刻刻憶佛念佛,就像孩子想母親一樣,那樣的心。並且應該『畢命為期』,念佛和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應該堅持到最後一口氣,直到生命終了為止,盡形壽。這個是要專一持名,如子憶母,發願求生淨土。『加以教觀熏修』,這是要在念佛,要發願之外,還要讀誦大乘經典。讀誦這些大乘經典,『助發勝智』,就是幫助我們發生殊勝的智慧,這是來幫助的;所謂正助雙修,這個是助修,幫助的。「上次說過,佛就是智慧。法相宗是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把八識轉為四智,轉成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個就是智慧。「念佛就是要增長自己的智慧。念佛發願是感,發智成佛是應,感應之道自然相合,故云:『感應道交,功無虛棄』」,用的工夫絕對不會白費。

  『斯則全憑一念』,彭居士回答這個問題了,就憑這一念,就是專念阿彌陀佛,『便攝諸門』,就把以前的五種都攝在裡頭了。不但攝在這五種裡面,六度萬行,一切持戒、一切禪定、一切祖師的公案、一切密咒、一切經教,統統攝盡無遺,沒有一樣漏掉。所以,我們要依這個教言。

  這裡念老也引用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的一個公案,他說「淨空法師來」,過去念老在世的時候,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到北京去看望他,總是會交流這些修行感應的事蹟,來分享。那次先師到北京見念老,也談到國外一個實際的例子,一個老太太,早年在美國。這個公案,大家如果常聽先師淨老講經,當中都曾經聽過,因為他多次提起。這個老太太在美國,她信佛多年,後來有人就勸她應該一門深入,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老太太就接受了,就專修淨土。只是三年的時間,這一天,早上要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是老太太出來做飯,但是這一天看到老太太沒有出來。推門進去(在國外,老人的門都不鎖)一看,看到老太太坐在床上打坐,走近一看沒氣了,沒呼吸了。再一看,旁邊遺囑都寫好了,在腿上。再一看,兒孫的孝服都做好了,名字也都寫好了,疊得很整齊的,疊在床上,事先都做好了。事前她知道什麼時候往生,很從容鎮定,把這些事都辦好了。別人睡覺,她就縫這些孝服。她預知時至,根據先師的判斷,最少是半年前,佛就來通知了,不然她沒有時間那麼從容,把一切都準備得好好的,遺囑也寫好了,應該在半年前就預知時至了。事情都辦好了,那一天走了,也不驚動家人。什麼時候往生的,大家也不知道。早上推門去看,已經往生了,就像海賢老和尚一樣。這個老太太端坐而化,念佛三年,專一念阿彌陀佛,就得到這個效果,這是專一的好處。

  底下這個論裡面引用中國《陰符經》的話:『所貴絕利一原』。什麼叫做「絕利一原」?《陰符經》裡面是這麼說的。《陰符》,陰間的陰,符籙的符,「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著作,楊仁山老居士主張是黃帝所著的」,三黃五帝那個黃帝所做的。「這是黃帝的作品,內容很深。楊仁山的意見:後人以為《陰符》是兵法的書,還有人以為是道教講丹學的書,那就是謬解」,那是錯誤的解讀,不是的。「在中國古老文化裡頭,它是很深入的一部書」,《陰符經》是很深入的一部書。其文云:「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原,用師十倍」,這是《陰符經》裡面的經文。就是「瞎子善用耳朵」,瞎子眼睛看不到,但是他聽的靈敏度就比一般人高;聾子聽不到,但是他眼睛好,他眼睛就特別敏銳。「絕利一原,絕利(專用)於一個根源,一件事情」,這個就是提到專一。就如「用師十倍」,就與打仗一樣,你就有十倍的兵力。所以大家把它當作兵法體會,文中「用師」是譬喻,不是打仗。「絕利一原,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瞎子耳朵靈,所以古時候的音樂家故意把眼睛戳瞎,耳朵就靈了,什麼聲音差一點都可以辨別,高一點、低一點、快一點、慢一點,他都知道;聽不到聲音的聾子眼睛好,就是絕利一原的道理。耳目最重要,你只剩了一樣,那一樣就很突出,是這個意思。「你老分神,什麼也放不下,這個我也要修,那個我也要照顧,弄得很雜。以前有一個老修行修得很不錯,專心修持幾十年,她可以隨意到天堂和幽冥去找人,她能夠預知許多未來的事。但是她最初的師父是道教的,叫她起了一個誓」,就發誓願,「她道教師父的咒語不能不念,她就不敢放棄,結果三皈依不清淨了,臨終情形不好」。所以不要搞得太雜,東一下、西一下,不要搞得太雜。

  『絕利一原,用師十倍』,專一就增加了十倍的兵力。『三反晝夜』就是相續。專一就顯出力量來了,而且你能繼續,什麼情形之下都能繼續,就等於萬倍的兵力了。夏老師常說:「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集中就是所貴的「絕利一原」,再能持久,沒有不成功的。

  『切忌回頭轉腦』,「回頭轉腦」,這個是古大德的話,禪宗的公案。「時間不夠不說了」,黃老講到這裡,講時間不夠了,就沒有說那麼多。「總之,不要徘徊觀望,這又出點什麼,那又出了什麼奇異功能。現在一個最出名的大氣功師,不說他的名字了,是上海開山的氣功師,後來得了前列腺發炎,小便不通,中毒,一天就死了。他修氣功,應當是通的,他怎麼不通?」他舉出一個例子,有一些人學了佛,要練這個、練那個,還要去學氣功,他就舉出上海一個氣功師,很有名的,後來自己得了前列腺發炎,小便不通,中毒,一天就死了。他修氣功,怎麼會不通?「所以我們不要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搖搖晃晃,走走停停」,不要這個看一下,那邊也看一下,這就耽誤時間了。「而是要勇猛前進,一往直前,這就是所貴的絕利一原」,所貴的就是專一持名,其他都放下,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下面又提出一個問題:

  【又問。子欲闡念佛法門。何不以淨土諸經為導。而力主華嚴。據果論因。恐難合轍。】

  這是又提出第二個問題,有疑問說,你要是提倡念佛,淨土宗就有很多經典(淨土三經),你幹什麼要主張《華嚴經》?「這合轍嗎?」這個合適嗎?意思就這樣,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下面是回答這個問題:

  【答。子不讀無量壽經乎。經中敘分。首述普賢行願。勸進行人。三輩往生。俱云發菩提心。終之以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縱修功德。還墮胎生。然則誠欲坐寶蓮華。登不退地。必也依文殊智。建普賢願。回向往生。今此華嚴。正當其教。至觀經上品上生者。必誦讀大乘方等經典。言大乘方等。則又莫若華嚴最尊第一。因果無差。有何紆曲。】

  這是彭居士的一個回答,回答第二個問題。淨土經當中,《無量壽經》是第一經。《無量壽經》一上來,是序分諸大菩薩的聚會。序分中諸大菩薩怎麼樣?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來的許許多多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我們大家長期讀誦《無量壽經》,對這段經文都很熟悉了。許許多多的大菩薩來到釋迦牟尼佛這個無量壽會來聽經,聽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這些來的大菩薩,都是「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都修普賢十大願王的。所以,講《華嚴》沒錯。講《無量壽經》,來的人都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華嚴》講到最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即是普賢大士之德,這不就一致了嗎?那《華嚴》跟淨土沒有兩樣。這是第一個論點,提出說為什麼以《華嚴經》來講《念佛三昧論》,為什麼不依淨土經來講?彭居士提出這個論點。

  第二個,行人三輩往生,共同的條件,不管是上輩、中輩、下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這麼兩句話,你要往生,這是必須的;也就是先決條件,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第二。三、三輩往生,不落邊地,都得發菩提心,都得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前提,要往生極樂世界,前提就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無量壽經》講往生,無論上中下三輩哪一輩,這個條件都一樣。當然,也可以稍微廣一點。這是講淨土本宗的修學理論方法。如果廣一點,蕅益大師勸參禪的人說,你並不需要把你的參禪換成念佛,你只要把你參禪的功德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一樣可以往生。這在《觀經》九品有講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後面有個一心三輩,也講到。這個就擴大了,不單是專修淨土經論的可以往生,你修其他法門,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一樣可以往生。所以參禪也可以,你持咒也可以,甚至修其他法門,或者你是世間善人,都可以。蕅益大師閉關,閉的是往生咒的關,他專持往生咒,但是往生的正宗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本宗主修的,就是持名念佛。

  「這又有一個比方」,黃老提出一個比方、比喻。「咱們考大學,你高中畢業考大學,這是最正宗的。」高中就升大學,那是一般的。「所以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等於高中畢業你考大學。」修其他法門,你持咒、修密、參禪、念經,甚至世間的善事,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講得更廣,甚至你信仰其他宗教,你只要真信發願,把你所修的善事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一樣可以往生。這是什麼?這是同等學歷。沒有高中畢業,但是你有跟高中畢業同等的學歷,那你也可以報考大學,你也能考得上。但是一個大學裡頭,班上問一問,多少是高中畢業生,多少是同等學歷?當然高中畢業生佔多數,同等學歷比較少數。所以大家要百分數多,那就是念佛,專修念佛法門。但是淨土不排除其他法門,並不是說你修其他法門就不可以往生,不是。往生的關鍵在信願之有無,你有真信發願,要求生極樂世界,那你修什麼法門,那個就是行,那個行就不只念佛法門,可以修其他法門。修其他法門,其實是廣義的念佛法門,也都可以迴向發願求生淨土,沒有排除其他的。所以有的人就絕對了,有的人他認為,你不念佛就往生不了。事實上也不絕對是這樣,能不能往生,看你有沒有信願。一般是如此,如果你不上高中,你要具備高中生的同等學歷。這個也相當的難度,你要比較辛苦,你要有智慧,或者你一邊工作、一邊自修,還要無師自通,這個是比較難,但是不是說不可以。

  一個共同點,是發菩提心,所以要智慧。菩提心初步得「大」智慧,這個「大」是絕對殊勝的意思,不是個子大。「大」智慧、「大」願力、「大」慈悲,三方面自然結合的心就叫菩提心。所以你需要智慧,要往生。

  《無量壽經》,彌勒菩薩和阿難都是當機,前半段是阿難當機,後半段是彌勒菩薩當機。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彌勒佛,釋迦牟尼佛下一尊佛就是彌勒菩薩來示現成佛,還是淨土法門。彌勒菩薩成佛,一定也會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當中,世尊對彌勒菩薩說,說:彌勒,你看到邊地沒有?怎麼其中的人不是蓮花化生,不能見佛?《無量壽經》裡面說的,為什麼有的人生到邊地?他不能見到阿彌陀佛,不能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但是他也是在蓮胎當中。《無量壽經》裡面說,「他不了佛智」,不了解佛的不思議智,不了解佛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對佛的智慧他不了解,縱然修功德、念佛,只是胎生。這個胎生是形容、比喻,就是形容不能見佛,不是蓮花化生;蓮花化生,「花開見佛悟無生」。他不能見佛,花沒開,在花苞裡面,就形容、比喻胎生。所以這個胎生不是像我們這個世間父母生的,在母親胞胎,不是那個意思。就是你生到邊地,不是在九品蓮花的池內出生的,沒有入品,這叫胎生;不是真的要像我們這個世間有個父母,那個胎生。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沒有世俗的這些事情。所謂胎生,「只是不能見佛」,他不能花開見佛。所以這麼來看的話,你要有這些智慧,不然你怎麼能了解?怎麼能發菩提心?所以念老常說,「念佛往生是易行道」。這個易行道我們也不能誤會,以為它很容易,我不要怎麼修就可以。這個易行道是與別的法門相比,這是最容易的。但是如果認為這個法門就好像悠悠忽忽、輕輕鬆鬆,鬧著玩似的就能往生,這就錯了。這一點,我們很多念佛人都要知道,你這一生真的要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是這樣念,這一生往生不了。還是需要「翹勤發願」,「翹」是殷切堅貞,「勤」是勤奮不懈,還要讀誦大乘。

  「所以要登寶蓮花,登不退地,必須依文殊的智」,文殊菩薩的智慧。文殊菩薩的智慧,第一件事,前頭講過了,就是一行三昧,一心憶佛,專持名號。要有文殊菩薩的智慧,要有普賢的大願,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迴向往生。所以要往生,要依靠文殊、依靠普賢,那麼《華嚴》不是正好嗎?《華嚴》的三聖,文殊、普賢就是左輔右弼,正當其教。《觀經》上品上生,一定要讀誦大乘。大乘方等經中誰是第一?當然《華嚴》是第一,經中之王,《華嚴》是最尊、第一。因此他就回答了,弘揚淨土為什麼要引用《華嚴經》,沒有引用淨土三經?就是這個道理,彭居士給了這個答覆。

  我們這節課時間到了,下面的問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這堂課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老分享輪迴的實例
🔹曠劫習氣要慢慢消除——海浪的譬喻
🔹學佛從恭敬開始,怎麼做❓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念法身佛,攝無不盡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八集)  2024/1/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8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二十四頁第四行,從第三句「全部華嚴」這句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大家對一對地方:

  【全部華嚴。于此結果。諸有智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輪迴無盡。嗚呼苦哉。】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到這一段,這一段還沒講完。『全部華嚴,於此結果』,全部的《華嚴經》就在這裡結果了。「諸經之王,最後給你指一個歸路」,也就是最後給你指一個歸路,「就是同歸極樂」,同生極樂國。所以全部的《華嚴經》歸到極樂,這個就結果了,究竟圓滿的結果。「《華嚴》晉朝翻譯的是六十卷,唐朝翻譯的是《八十華嚴》,現在流行的是《八十一卷華嚴》」。《八十華嚴》,怎麼又多了一卷,變成八十一呢?這是《八十華嚴》翻譯之後,印度又進來一部《華嚴》,「這個稱為《四十華嚴》,這經知道的人、見過的人都很少,因為沒有單印本。《大藏經》裡有《四十華嚴》」,一共有四十卷。

  夏蓮居老居士所印的《三種寶典》,就是《觀音寶典三種合刊》。這個我們華藏淨宗學會有印出來流通。當中的「觀自在菩薩章」,這一章經文就是出自於《四十華嚴》裡面的。「《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裡面最末的一品」,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於是祖師就把這一品挪過來,補在《八十華嚴》的後頭,這個才完全。「《四十華嚴》的末一品,補在《八十華嚴》之後,於是成為全經。《普賢行願品》來,這個經才圓滿。」整個的《華嚴》的結束,就是《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就大圓滿了。也就是說《華嚴》,到《普賢行願品》這裡就是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諸有智人』,一切有智慧的人,『決宜信入』,應當決定要相信、要入這個門」,入《華嚴》這個門,《華嚴念佛三昧》這個門。這個是一切有智慧的人決定要信入,要相信,要入這個門。『一念因循』,「還有一些事沒放下,或者有人說,等我退休嘛!或等什麼事辦完再說吧!一念因循,這一念就提不起來,這心就發不起來。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我們無量劫在六道輪迴,就是因為一念因循,「這六道輪迴就無窮無盡了」。這是「一念因循」。

  「這輪迴,過去很多人不相信輪迴」,輪迴這個事情,也是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才知道有六道輪迴。過去我們中國也沒有,因為中國的學問裡頭,你看儒家、道家這些經典,沒有講到六道輪迴這個事情,沒有說過輪迴。「其他的宗教,也沒有什麼宗教說過輪迴,這個很深」,六道輪迴這個道理很深。佛教傳到中國,學佛的中國人才知道有六道輪迴。不學佛的人他也聽說過,縱然他不相信,但是聽過有這個說法。現在資訊發達,六道輪迴的說法,全世界無論你信仰什麼宗教,或者沒有宗教信仰,也都會聽說過,所以這個道理很深。

  「現在國外證明輪迴的書多起來了,外國人寫的。」現在外國很多寫有關輪迴的這樁事情,而且外國人寫的這些輪迴,他是根據一些證據,比如說,有的小孩他就能回憶到前生他住在哪裡,父母叫什麼名字,而且還可以帶他的家人去找,找他的過去世他用過的東西、住的地方、過去世的父母、兄弟姐妹等等的,現在這些書很多。找到這些根據,就證明了佛教講六道輪迴是真實的,是事實真相,就是六道輪迴,只是我們迷了,我們不知道。所以外國人,因為他們重視輪迴這個說法、這個事情,也做了大量的調查。外國人做這些學問,他就是很認真,喜歡調查研究,把這個調查研究,「他寫出書來,證明輪迴決定不虛」。透過現在的科學來證明,的確六道輪迴是真的,不是一般人認為的迷信,是真的。

  「《淨土資糧》的初版」,這是念老講。《淨土資糧》是念老他老人家講的,它也出書了,也有音頻,現在有打成字幕。《淨土資糧》這個書,在華藏很早期就印過。這是念老他在大陸北京印的,有初版、三版。《淨土資糧》的初版、跟第三版,舉出了兩個輪迴的例子。「兩個故事內容幾乎一模一樣,可是,一個在大西北、一個在大西南」,在我們中國大西北,陝西以北、甘肅、寧夏、新疆,那邊就是大西北。大西南就是雲貴川,包括廣西,這個就是大西南。「一個孩子,兩套父母」,這個在《淨土資糧》初版跟三版都有附錄這個,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淨土資糧》。

  以下念老他是舉出西南的這樁事情。「父母生下孩子之後」,當這個孩子會說話的時候,就對父親母親說,你們不是我的父母。父母當然會很奇怪!你明明我們生的,怎麼我們不是你的父母?他說他有父母,他的父親叫什麼、母親叫什麼、家在哪裡,我要去找我的父母。當然這一生他的父母當然不理他,以為他在講開玩笑的話,父母也不管他這個事情,莫名其妙。「他到大街上,碰到人就說:求求你,你給我帶個信,我是他們的孩子,我在哪裡,叫什麼名字,我父親叫什麼。」他的前生父母住得並不太遠,他這個信就送到他前生父母那裡了。「聽得太多了,父母就研究」,他父親是個黨員,共產黨員,共產黨是不允許去搞這些。說我做這些事不太合適,因為我是幹部,身分不合,不適合做調查這個孩子這一生又投胎來的這個事情,身分不合適。「但聽得太多了,不像是假的」。當然剛開始也是半信半疑,到底是真是假?後來聽多了,就跟太太說,你跟妹妹去吧!「兩人去了,介紹了身份,主人說:歡迎,歡迎,你坐一坐,孩子在外頭,我把他叫回來。孩子一回來,看到前生的媽媽,抱著媽媽腿就哭了」,這個孩子認得他媽媽。

  「經過幾年,中年人老一點,差不了多少,還是認識。媽媽對於這個轉世的孩子,她一點印象沒有,認不出來。她還沒怎麼心動。這孩子哭了一會兒就站在旁邊,就叫:媽,我就是春耕。這一說,媽媽哭了,把孩子抱過來,春耕是她孩子的小名,於是相認了。前生的媽媽接孩子回家。快到家的時候,叫孩子自己走,他就往前跑,跑到自己家,躺到自己床上。家人還要考驗他,把他前生的和兄弟姐妹的毛衣毛褲放在一起,叫他挑出哪些是前生自己的」,挑他自己的,「他就挑出來了」。他還說他過去世怎麼死的,怎麼大家給他送葬,「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誰怎麼樣,誰又怎麼樣。中間曾經來了一個大鬼來抓他,他非常害怕。那個時候,他不自覺的,念了南無阿彌陀佛,鬼就沒有了。父母解釋,我們可沒跟孩子說這個,他念阿彌陀佛,可能是從姥姥那聽來的。所以你看,因果的事,就是如此」,這個是發生在中國。外國就更多了,我們常常看到報章雜誌報導,在美國、歐洲,輪迴轉世的很多。現在好像有一個機構專門在研究輪迴的事情,透過現代科學的一些幫助,證實了有輪迴。

  我們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到,我們達拉斯一個老同修,那個名字我一時想不起來。他到舊金山去,有一次迷路了,跑到一個老城區去了。他說到那邊,他就覺得很熟悉,他好像來過,這條街怎麼走,那條街有什麼東西,非常熟悉。後來他給我們老和尚講這個事情,我們老和尚說,你過去世大概是舊金山這邊修鐵路的,或者是礦工,來這裡工作的,所以你在那個地區你印象很深刻、很熟悉,你這一生投胎到台灣來。他好像是彰化人,現在又移民到美國來,舊地重遊,他就覺得很熟悉。所以我們老和尚給他講,你過去生大概是在這裡的華僑,來這裡做工的,你待了很久,所以對這邊的環境很熟悉。你這一生又再回到這裡來,你就不陌生了,很多路你都還記得。這個也是我們老同修當中一個例子,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常常提到這個事情。

  下面念老講,「念佛往生,要是一念因循,實在可惜」。這個是講到我們念佛往生,我們念佛人這一生主要的目標,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如果要是一念因循,這一生又錯過,實在是很可惜!念老在這裡也引用先師淨老和尚過去常講的,一個老太太修行很雜,這裡搞一點、那裡搞一點,有人就勸她,你修得這麼雜不好,年歲也大了,沒有那麼多時間修那麼多了,你就專門念佛吧!這個老太太也接受了這個意見,就專門念佛。「念了三年,一天到了吃飯的時候,她還不出來」,就推門去叫她,就看到老太太端坐,走進去一看,死了,往生了。她在腿上擺了一份遺囑,旁邊兒子孫子的孝服都疊在一起,早都準備好了,一份一份,整整齊齊,寫好名字,擺在床上。她早就知道什麼時候要走,利用家人上班上學,不在的時候,她把這些孝服都縫好了,以前老人都會做這些。所以這個老太太她很從容、鎮定、樂觀、端坐,遺囑事前也寫好了,都交代好了。她念佛,「就是三年的功夫。所以,我們要專,不能太雜了,尤其是兼扯一些外道的東西」,「連三皈依都不清淨。連三皈依都不是,就不是佛教徒。這個老太太接受了這個,三年,就這麼安詳走了」。

  「所以,有智之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就輪迴無盡,嗚呼!苦哉!可悲可痛」,這是感嘆的話。有智慧的人決定要信入,如果一念因循,後面輪迴就無盡了,輪迴就很苦、很可悲、很可痛。「輪迴雖然是虛妄,就像你作惡夢一樣」,作惡夢的時候,你非常害怕,非常緊張,就希望醒過來。因為夢是虛妄的,但是正當在作夢,你不知道它是夢,就非常恐怖,心驚肉跳。「雖然,我們入輪迴入地獄是個夢」,在夢境當中,但是沒有醒過來的時候,「你那個痛苦,你就體會那個夢境」,夢境裡面的緊張、恐怖、痛苦,「那不是很逼真嘛!現在我們就是如夢,要醒這個夢」,從這個夢當中醒過來。「怎麼才能醒?念佛往生是最好的辦法」。「在研究《華嚴念佛三昧論》開始的時候就說過,《華嚴》是經中之王,沒有比之更尊、更貴、更殊勝、更圓滿的了,所以,稱為經中之王。」這部《華嚴經》它是經中之王,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這部經裡面講了很多三昧,法門說了兩千多個。這麼多的三昧之中,「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所以,華嚴念佛三昧是王裡頭的王,極殊勝」。《華嚴經》是一切經的王,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當中的王,就王中之王,所以非常非常殊勝。這個殊勝講到極了,沒有比這個更殊勝了。「主要的內容,已做了一個粗淺的匯報。」以上念老給我們講,他做一個粗淺的匯報。「下面介紹問答。通過問答,可對內容有更深入一步的了解。」古來祖師大德都會假設一個問答,因為知道有人有某些方面的疑問,先設這個問答出來,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好,我們看這個問答:

  【或問。如上五門。為當從一門入。為是五門並入。】

  『或問』,就是說或者有人會提出這個問題,就是看了《華嚴念佛三昧論》前面講的這五種念佛法門,我們應當從哪一個門入?從一個門入,還是這五個門都並入?這個也是很自然的,一般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有五個門,我要從哪一個門入?是要一個一個入?還是選擇一個門來入就可以?我們看念老他的講解。「論上講了五種念佛」,『五門』就是五種念佛的法門。「念法身是一」,第一個就是念佛的法身,念法身佛。「念報化身是二」,念報身、念化身,報身就是盧舍那,報身佛,圓滿報身佛,應化身就是千百億釋迦牟尼佛、千百億阿彌陀佛。是念報化身佛,這是第二個念佛法門。「念名字是三」,念名字。「念本師毘盧遮那佛是四」,是第四個,念毘盧遮那佛的名字。「念阿彌陀佛是五」,念阿彌陀佛是第五個。「這五門是從一門入,還是五門一起入?我們怎麼入毘盧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或許有人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這裡做一個假設的提問。下面是答:

  【答。上根利智。了得自性彌陀。全顯唯心淨土。舉一法身。攝無不盡。然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故華嚴教指。十住初心即同諸佛。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未臻妙覺。階次宛然。至十地始終。以大願力。于一念頃見多百佛多千佛。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佛。所居之地。悉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

  「問答又比前面的內容更深入一步」,比前面的內容講得更深入。這個問答說:「『上根利智』,上根,根有上中下,有利有鈍。上根利智,根器是上等,智慧很猛利,如快刀,這樣的人,能夠『了得自性彌陀』。此了字意義很深,不是僅是理解,要比理解深入很多」。理解就一般我們聽經聞法,或者看經,對「了得自性彌陀」有理解。

  這個「了」是比理解要深入。「了是說能解決」,這個是了的意思。「真正能夠把這個問題徹底的理解了」,我們講明瞭,徹底明瞭。「不是恍恍忽忽,將信將疑,似是而非,不清不楚的」,不是這樣,是徹底的能夠的「了」,徹底的了解。就是徹底的「照」,這個《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這是頓悟。徹底的了解自性彌陀,彌陀不在我的自性以外。所以,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講六信」,第一個就信自,這是第一個。自是什麼?「自性,自身的本性」,自己的本性。每一個人都有自性,每一個眾生都有自性,「一切都是從自心的本性」,自己的妙明真心所流現出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

  「相信彌陀不是心外一個佛,就是自心的佛。你能信『唯心淨土』,極樂世界有種種莊嚴,《阿彌陀經》講黃金為地、寶池林樹、種種異鳥,這一切也都是自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都是我們自性自心所流現出來的。「如果能夠這樣單提個法身,只念法身佛,就『攝無不盡』」,就把後面念報身佛、化身佛、念名字、念毘盧遮那佛、念阿彌陀佛等等,全部含攝在裡面,「沒有欠少,沒有剩餘」,全部都含攝了,因為法身遍一切處。「所以說如果是上根利智,就是一個,念法身」,就全部都有了,都夠了。這個回答很直接,你是上根利智,你就念法身佛就好了。你能夠念法身佛,所有的報身佛、化身佛、名字佛、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統統包含在裡面,含攝在裡面,統統念到了。這個回答就很直接,念法身佛就夠了,全都有了。

  「對淨土宗來說」,以上講的就是所謂的理念。因為淨土念佛有理念跟事念。「證得念佛三昧,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功夫就淺;理一心,功夫就深。事念,就比較容易,我們凡夫每一個人都能念,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是事,念事。理念,我們凡夫就很難辦到,對這個理沒有真正通達明瞭,就沒有辦法理念了,所以一般人都是從事念下手。如果真正能夠理念,其餘的都包括在內了,這個統統包括在裡面了,因為理它就涵蓋一切,一切事當中有理。

  然而,『理則頓悟,事須漸除』,這兩句話出自《首楞嚴經》。《首楞嚴經》當中有四句,「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也就是說,理可以頓悟,事必須漸漸去消除。「在理上(在本體上),就是頓然的領悟。證悟、頓悟,則疑情迷惑都消了」,疑情迷惑都沒有了。「悟的智慧之光一照,千年暗室,一千年的黑暗,燈一亮,黑暗馬上就消了。消的過程不需要一千年」,一千年是形容、比喻我們無量劫來迷了,迷了就是黑暗。但是一旦開悟,他不需要很長時間,就好像燈在千年暗室,這個暗室已經有一千年那麼久的時間了,但你這燈一點,馬上就亮,馬上就看到了,「這個就是頓法」,比喻佛法教學的圓頓法。「這個比方非常好,理是如此」,道理是這樣,沒有錯。「事上,『事須漸除』,因次第盡」。事修,「就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消除乾淨。頓法、漸法都是不可執著這一個就反對那一個。實際上都是圓融的,頓中有漸、漸中也有頓」。這個就《華嚴經》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漸次,圓融就圓頓,這個沒有妨礙,真通達的人,圓頓當中有漸次,漸次當中有圓頓。所以過去我看《菩提道次第廣論》,它有漸次、次第,但是那個論裡面也都有圓融的道理,也都有引用《華嚴經》,大乘經的道理,也都有圓頓教的理論在裡面。所以漸次當中也有圓頓的,圓頓教當中也有漸次的、漸修的,這個不相妨礙。「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

  「事上,因為,溈仰宗的祖師溈山的話,雖然頓悟之後,見與佛齊,還有無始以來,曠劫的習氣,你得慢慢的消除,這就是事須漸除。」在六祖之後,禪宗分為五個宗派,溈仰宗就是其中的一個,溈仰、曹洞、臨濟、法眼、雲門,這五個宗。溈仰宗的祖師就是溈山,溈山祖師他的話。他說,雖然理(這個道理)可以頓悟,你的知見跟佛是一樣的,見與佛齊,但是我們還有無始劫以來的曠劫習氣,那個事要慢慢消除。「宗門還有個偈子: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契念猶侵。頓悟雖然見解同佛,跟佛一樣了,可是多生多劫以來習氣很深」。這個習氣不是短時間,多生多劫、無量劫的習氣很深,深得不得了。這裡就打個比方,「風停波尚湧」,颱風過了,但是海水的波浪還在湧上來,就是風剛停,波還在湧現。「無名的風不颳了,可是水波還在那起伏。為什麼?有慣性。水有習慣,波已經在動了,沒有風還會有波」,要過了一會兒,慢慢它才能夠停下來。「這就說明了,雖然你契理,開悟了,還有習氣同雜念,理契念猶侵。所以,事要漸修。這四句話,說明上根利智,理上雖然可以頓悟,但是事上還要漸漸去除曠劫以來的煩惱、習氣」。這個就是一般禪宗講的,你頓悟了,就是見道位了。頓悟,你就沒有疑惑了,疑情迷惑都消失了,知道怎麼修了,這個叫見道位。見道位之後,要進入修道位。所以古大德常講,「悟後起修」,悟後開始要修了,這就事上要去把這個煩惱習氣去除掉。

  「底下又引《華嚴》,《華嚴》告訴我們:十住初心,即同諸佛。這是《華嚴》最難懂的地方。修行成就四十二個位次,十住的初心,是剛開始的第一個位次。你要破無明,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有四十二品,「四十二品無明,等到等覺菩薩」,你到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破了,才成佛、才成妙覺。「《華嚴》十住中的初住」,這講圓教,最初的,圓教初住菩薩,剛剛破一品無明,「破一分無明,見了一分法身,是初住」,圓初住。圓初住,他雖然無明四十二品只破一品,但是「即同諸佛」,跟諸佛沒有兩樣了。「這是《華嚴》的道理。雖然四十二位次,在頭一個位次,後頭還有四十一個位次比他高」,可是《華嚴經》說,這圓教初住位菩薩他就跟佛是一樣了。這就是我們比較難懂的地方,非常難懂的地方。

  「所以《華嚴》說一位一切位」,你證到了一個位,就可同一切的位。這個我們一般就很難懂。所以《華嚴》說一位一切位,這個地方引證《楞嚴.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觀音菩薩忽然得了二種殊勝。在教下說這個境界是初住,圓初住,頭一個位次。「但是觀音能到他方世界現作佛身給人說法」,他初住位,他就能夠到十方世界去現身作佛給人說法了。「你看,這就是《華嚴》的道理,一位一切位。用我們的頭腦是很難理解的。」我們總是一位就是一位,怎麼會一位就一切位?這個我們一般就很難理解。「圓融之中,一切平等,而有差別;雖然有差別,一位一切位」,雖然有差別,他又是一位一切位。「所以,不落在有差別這一邊,也不落在無差別那一邊。我們眾生要是承認了無差別,那就都一樣了。要承認有差別,那就只有慢慢爬吧!有差別和無差別同時存在」,這個我們一般人就很難去理解。這個道理在念老的《淨土資糧》裡面有很好譬喻,很能幫助我們理解。他透過這個譬喻,能幫助我們理解《華嚴》講的一位一切位這個道理,這的確相當深,這個大家可以去看看《淨土資糧》。

  「雖然『五位進修,不無趣向』。五位是哪五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覺菩薩。到了等覺之後,再進一步就是佛,所以有五位」,五個位次。這是住、行、向、地、等覺,這個五位。「進修,從初住到十住,是一位」,「行、向、地」就是三位,等覺,那就是五位。「從住、行、向、地、等覺,不是沒有趣向,是向佛的位有所增進。這用我們眾生的頭腦就不懂了,他已經同於佛,他還要長、要進步,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他不是已經跟佛一樣了嗎?還要增長什麼?這個我們看起來就是跟我們的邏輯會有矛盾了,有執著,我們就是有執著,「只許那樣,不許這樣,就矛盾了」。「只許平等,不許有差別,這就矛盾。只許差別,不許平等,也就矛盾了」。實際上,差別當中有平等,平等當中有差別,那就不矛盾了。「一個佛知見,一個眾生知見」。佛的知見,差別當中無差別,無差別當中有差別。我們眾生知見,差別就不是平等,平等就不是差別,這是我們眾生知見。佛知見不是這樣,佛知見是差別中有平等,平等中有差別,這才是佛知見。

  「我們要學佛,從恭敬開始,拜佛、上供等等,這是極初的開始」,這是最初的開始。「依教奉行才是真恭敬」,真正要依教奉行,那才是真正的恭敬。我們拜佛、上供,這些是儀式,真正內容是恭敬。「最後,就是要把我們的知見變成佛的知見,就成功了。所以沒有達到妙覺以前,妙覺就是佛了,不是沒有往上升的變化」,都有!所以『階次宛然』,每個階次都是十個,「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四十個,等覺又一個,四十一品無明,還有一品無明,最後把這一品破了,就成佛了」,這個位次也宛然了!宛然就很明顯。

  「底下再引《華嚴》的話,『十地始終』,十地的菩薩從初地到十地,他一念時間之內,他所見的佛,有的只見多少百佛,有的只見多少千佛,乃至到了十地,見百千億那由他佛,百千個億的那由他佛。」「那由他」翻成中文是億,一億的億。「億在中國代表過不同的數,有的時候當十萬講,有的時候當百萬講,有的時候當千萬講,有的時候當萬萬講,目前這就當萬萬講」,一萬個萬。「十地能見百千個億億佛,這個數字大得無邊了。十地跟初地就不一樣,要大得多。所見的佛土,也『隨所見之佛而為差等』。國土也有廣、有殊勝、有微妙、有不可思議種種的情形。見的佛越多的水平,所見的佛土越殊勝、越廣大,不一樣啊!所以初住,還不到初地,就同於佛了,初地到十地所見的境界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就是說,上根利智雖然有所悟,還要知道這裡頭很有差別」。這個事理,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我們要常常來溫習這個道理,「理則頓悟,事須漸除」。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的文,我們下一次,下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成佛之後度眾生,第一件事是什麼❓
🔹什麼叫三輪體空❓——以送帽子比喻
🔹只要做到哪件事,無論參禪、念佛、持咒,乃至於修福為大眾服務也會開悟❓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發菩提心的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24/1/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7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二十三頁,從倒數第一行下面看起,從「下文云」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

  【下文云。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于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這堂課我們從這裡看起。『下文云』,這個是接上面的,觀音、彌勒,一位後補彌陀成佛的,一位後補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接下來,下面論文又講到,『其人自見生蓮花中』,「《普賢行願品》說,往生的人自己見到,自己生在蓮花之中」。這個就是臨終的景況,人這一生壽命終了了,「多劫的修行,現在大事了畢」。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也是多生多劫累積下來修行的一個成果,在這一生成熟了。多劫修行就是為了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一生遇到淨土法門繼續再修學,善根福德因緣都成熟了,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六道生死輪迴這個事情,這一生就了了,了畢。黃老常說,「咱們都是多生多劫修了」,不是說這一生才開始,不可能說這一生才遇到佛法、才遇到淨土法門、才開始念阿彌陀佛,不是這一生,過去生生世世、多生多劫已經修了很長的時間,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一生再輪迴到人道,我們又有緣在釋迦牟尼佛的會下遇到淨土法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生多劫就已經修了這個法門(修念佛三昧),希望這一生得到圓滿,希望這一生有個結果,不要再拖下去。再拖下去,輪迴六道無有了期,無有終了。生生世世就是在搞輪迴,沒完沒了,所以希望這一生能夠了,了結這樁生死的大事。「咱們臨終時,自見坐在蓮中蒙佛授記」,黃老講這品位比較高,品位低的那花開的時間就晚一點,各人情況也不一樣,「佛在授記你決定成佛」,就是在蓮花當中『蒙佛授記』,就蒙阿彌陀佛慈悲授記。授記你什麼時候會成佛,成佛在哪一個世界成佛,要度多少眾生,這是預先授記。這個是在蓮花當中就蒙佛授記,蓮華裡面就蒙佛授記品位就比較高,品位低一點的,他花開見佛時間會晚一點。這個詳細在《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佛給你授記,你決定成佛,從此可以在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無窮無盡的時間裡面,去利益眾生。成佛是幹什麼?成佛是度眾生,就是為了度眾生。「你有智慧,又見了佛,又入了無生法忍」,真正開了自性的般若智慧,到這個時候才真正能做最究竟、最圓滿、最徹底的度生工作。我們現在也想度眾生,但是非常非常有限,我們沒有能力,眾生難度,沒有那麼好度。所以講到真正度眾生,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才有這個能力,得到彌陀本願的加持,我們有跟諸佛菩薩同樣的神通道力,那去度眾生真正能夠度眾生了,所謂弘法利生。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我們在六道生死輪迴裡面,實在講發這個心,心有餘力不足,能力達不到,有這個心做不到。

  「現在我們也做功德」,但是我們還是凡夫,凡夫總是有煩惱,也難得很純,說做到純粹都是利益眾生的功德也很難,總是有夾雜,很難做到很純正的功德。「一件事情,為人籌劃解說,種種種種,就好像庸醫開藥方,病人吃了還有點副作用,有時候還留點後遺症」,我們就不是很好的大夫,就是不好的大夫,「像我就是」。我自己也有這個感受,我們常常遇到有同修來問問題,要修什麼法門,他遇到什麼問題要怎麼修,我們也會為人來解說、來籌劃,種種的。但是我們現在不是高明的醫生,就好像庸醫,很平庸的一個醫生,開了這個藥方都是一個成方,也不太會診斷,根據病人敘述的症狀去判斷,開個藥方給病人吃,有時候開的藥方,的確還有點副作用(佛法就像藥一樣,法藥),而且有的還有後遺症,這個是真的。所以我們現在給人家講經說法,幫助人家解答疑難等等的,這個都很難做到圓滿、做到究竟,只能說盡心盡力而為,因為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如果「真正見佛入了無生法忍」,那所開的方子就是最好的方子,「就沒有這些隱患」,就有利無弊。我們現在開的方子,有利有弊,有時候開的不好,還弊多於利,甚至給人家誤診,這個都會有。所以沒有到西方,真的度眾生是很有限,非常有限,對眾生的幫助是很有限。

  「所以,往生就是要見佛之後,有了智慧力,就可以隨眾生心而為利益,可以盡無量無量劫做這種事。」往生西方,見了佛之後,「花開見佛悟無生」,我們就有這個智慧能力了,就可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需要什麼我們都很清楚,所以可以盡無量劫去利益眾生,眾生必得利益。《無量壽經》講真實之利,是最真實的利益,這多偉大啊!『隨眾生心』,你不能勉強他。這裡講「隨眾生心」,隨就是隨緣、隨喜,就是要隨眾生的心,你要隨他的心,不能去勉強他。佛法從來也不勉強人,不去勉強人的,不去勉強眾生的。「不是像外道教徒一手拿著經,一手拿把劍,你信不信?不信,我宰了你。」這個是強迫式的,佛教從來不如此,佛從來不牽著別人的鼻子走,沒有。「觀機逗教」,看你是什麼根機,「現種種身,來給你說法,讓你自己生起信解的心,來救度你」。「常常有人要做壞事的時候,出現佛菩薩現身,來阻止他,都是攝護你、救度你。或者心裡忽然間良心一現,這事不能做,這都是佛放光在救度你、攝受你。這樣不久你就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就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發菩提心」。

  「成佛之後度眾生,第一件事是什麼?怎麼度眾生?」你要度眾生,度到什麼情況?「就是讓眾生發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是首要的。」粗淺的說就是一個大慈悲、大智慧、大願力,三個自然相融和為一的心。「在慈悲願力之中有大智慧,在大智慧中流出了大慈悲大願力,要有這樣的心。所以,《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忘了菩提心,你雖然是行善,還是做魔的事情。」行策大師在語錄裡面也開示(我們淨宗的祖師),他說如果你沒有信願,你雖然念佛,也做種種好事,放生吃齋,做種種好事,那只是世間善人。世間善人,做了這麼多好事,來生得人天福報。凡夫,見思惑沒斷,一享福,福報現前,容易迷惑顛倒。迷惑顛倒就造業,造惡業。福報愈大,造的惡業愈重。像有錢人、有地位的人,有錢有勢,他要做好事、積大功德也容易;反過來要造大惡業,也很容易。多數人忘記過去生自己在修福積功累德的事情,這一生福報現前,享受榮華富貴,往往就迷了,不知道繼續斷惡修善,遇到惡的因緣,他造了極重的惡業。造了惡業,造多了、造大了,過去世修的福報享盡了,命終就墮到地獄去了,墮三惡道了。所以佛在經上講,這叫「三世怨」。三世怨,就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就迷了,迷了就造罪業,罪業造多了,福報享盡了;第三生就墮三惡道去了。所以行策大師講,這個只差一闡提一步耳。就是說這一生都是造惡業,那這一生他墮三惡道、墮地獄,這一闡提沒有善根的。你這一生念佛、吃素、放生,做種種功德,做種種好事,不求往生西方,沒有發菩提心,你來生得人天福報,享福的時候又迷惑、又造惡業,惡業造滿了,第三生就墮到惡道去了,所以就稱為三世怨。因此,《華嚴經》才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把菩提心給忘了,修種種的善法,這個是魔業,不是佛業,是魔業。你忘了菩提心,你雖然是行善,還是在做魔的事情,跟佛法就不相應。因為這個事情,對於眾生的覺悟沒有好處,只是暫時得到一點甜頭而已。你做的這些善事幫助眾生,眾生是有得到一些好處、一些甜頭,甜頭就是你在物質上幫助他、接濟他,他得到一點好處,但是對他的覺悟沒有幫助。對覺悟沒有幫助,那就不是佛法。佛法主要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的,你不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只是給他一點好處,這黃老講,只是暫時得到一點甜頭,他生死的問題他不能解決,六道輪迴的事情他出不去。能夠出離六道生死輪迴,這個才是最大的利益、最真實的利益。世間這些人天福報,好像一顆糖,甜頭就是像吃一顆糖。往生西方了生死、成佛道、度眾生,這是摩尼寶珠!那不一樣。這點我們要知道。

  下面念老又講,「所以,必須要以菩提心出發,菩提心就有大智慧的心,不妄,不著相。」菩提心非常重要,菩提心前面還有個出離心,念老他在開示當中也講過,就佛法的根本修持,出離心第一個。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生起菩提心,這個才是真正的菩提心,這點我們也要補充說明一下。蕅益祖師在《寒笳集》的開示非常重要,蕅祖講如果真正生起出離生死的心,這一生真正要解決生死問題,把了生死出三界這個事情擺在最重要的,第一個,擺在首要的,你參禪會開悟,研教也會開悟(研教就是講經說法、學習經教,無論修哪一部經你都會開悟),念佛也會開悟,持咒也會開悟,持戒律也會開悟,你修福為大眾服務也會開悟。修福為大眾服務,像海賢老和尚一樣,每天都在田裡工作,也會開悟。如果不是為了了生死這樁事情,你修哪個法門,你都不會開悟,學講經,只是想做法師,沒有想要了生死,只是想將來做一個講經的大法師;參禪,希望將來得到禪師的名義。講經要做法師,參禪要做禪師,持咒想當金剛上師,學戒律想當律師,念佛想當宗師(想當祖師),修福想得到權勢、權力、威勢、地位,如果是這樣,這個就不會開悟了。修福、蓋廟等等的,你不是為了生死,你也不會開悟,廟蓋得再大也不會開悟。講經說法,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沒有了生死的心,說是發菩提心,蕅益祖師說,這個他絕對不相信。如果又有人說,他是為了眾生不想了生死,他是發大菩提心,蕅益祖師說,他更不相信了。可見得,念老他在講根本的三種修持,出離心非常重要,第一個。我們修行人到最後沒有成就,這一生不能解決生死問題,還是出離心不夠,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心不夠、不足,所以這個我們不能疏忽。我們現在看到發菩提心,就是我們要發菩提心,但是菩提心前面還有一個基礎,出離心。菩提心要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出發,這個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像蕅益祖師講的,如果你沒有心要出離生死,那個菩提心就不是真的菩提心,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瞭。

  發了菩提心,那就有大智慧,就不著相了。不著相,起碼在《金剛經》上講破四相。《金剛經》前半部講破四相,後半部講破四見,後半部講得深。前半部講破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發菩提心一個基本條件,起碼要不著相。我們現在處處著,你著了相,說發菩提心,這個不是真的。所以不能著相,不能有妄念。不然,你心念之中,總是有個我,這個我就我執、我相。有個我相,「於是你的善行只是有量的,只是福德了」,不是功德。這個叫著相修行,你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著相修行,做所有的好事都變成人天福報,福德。在古時候,南北朝時代,梁武帝(南朝梁武帝)他蓋了多少廟,根據歷史的記載,四百八十座大廟,一座廟都能容納幾千人的僧眾,所以他能夠供養出家僧人幾十萬。我們一般人是修不到他那麼大的福德,他是當皇帝,以國家的財力來蓋廟,蓋了四百八十座來安僧,安頓這些僧眾。他自己以為他功德很大,達摩來見他,他也有一點要炫耀他做的功德,蓋了這麼多寺廟,安頓這麼多的出家僧眾,問達摩祖師,他說我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大廟,供養出家僧眾,「我有什麼功德」,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回答說,「你沒有功德。」這句話等於給他潑冷水,他蓋了這麼多的廟,安頓這麼多的僧眾,還說我沒功德。說少一點他都不能接受,還給他說沒功德,這個梁武帝他就吃不消了,所以就疏遠達摩,就不再請他到宮中供養了。因為他覺得我做了這麼多好事,修了這麼多的廟,度了這麼多的出家人,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功德,怎麼說我沒功德?因為梁武帝他著相,著我,我蓋了這麼多廟,這是我相,著相修福了。所以達摩就直接指出,你沒有功德。沒有功德,他做的這些,難道是白做的嗎?不是,是福德。著相,修福,是福德;不著相,修福,就是功德。就是差別在這裡,差別在一個著相,一個不著相。不著相,你布施一文錢,也是功德。著相,你修得比梁武帝還多,那還是福德。

  《金剛經》有個比較,你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有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一四句偈。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無法跟為人演說一四句偈這個人相比,因為他這個是功德,你那個是福德,所以不能相提並論。「所以《金剛經》云:度無量眾生,實無一眾生而得滅度者。這就沒有執著了。」《金剛經》我們都有學習過,你要發願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要發這個願,把這些眾生都度到無餘涅槃。但是怎麼樣?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際上沒有眾生得到滅度,這個就沒有執著了。不然,我們會執著,我度一個眾生,度兩個眾生,度十個、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度了這麼多的眾生,你有這個念頭就著相了,著相就變成福德了。福德都是六道裡面的事情,不能超越六道;功德才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功德就是從不著相,進一步還要不著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後半部就破四見,前半部破四相,後半部講得更細了,菩薩修到破四見。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修到破四相,這個就沒有執著了。

  下面念老又舉出布施這樁事情,「例如布施應該三輪體空」,這個我們在《了凡四訓》也看到,在大乘經典也都有看到過。三輪體空又有一個比喻,用一個實例來說,就比較好明白了。「我把這頂帽子,送給他了。什麼叫三輪體空呢?內,不見給帽子的我」,沒有見到我給帽子;「外,不見接受我帽子的人」,我送給某某人了,也不見接受我帽子的這個人;「中,不見帽子」,中也沒有這個帽子,沒有見到這個帽子,但是我的確是帽子給他了,「他正缺帽子,我給他了」。「他得到好處。可是我一毫也沒有給他帽子給他好處之相」,心中不留痕跡,不著這個相,但是事實上就是給了,「這叫三輪體空」。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努力來學習的。「離開外、內、中一切相,這就是般若。」這個就舉出布施,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這個就是般若。「我們有時候做件好事,老惦記著」,老是掛在心裡,我給某某人多少錢,我幫助他做什麼事情,甚至還想到他都沒有來感謝我,希望別人都知道我做了這麼多好事,我給誰有什麼什麼好處,佛菩薩會給我什麼好的果報,有這些念頭,有著這些相,這個都把一個無量的東西就變成有量了。

  「所以,發菩提心是首要的,這是本論之用。」本論就是指《華嚴念佛三昧論》,它的功用就是發菩提心。「至於宗呢?本論以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為宗。」宗是宗旨的宗。「以上所講,法身報化身無量無邊,華藏世界無量無邊的世界、無量無邊的佛菩薩、無量無邊的佛土莊嚴,都在這一個名字裡頭。所以說華藏入名字。我們念名字,不是只念幾個字,而是整個的華藏世界,依正的一切莊嚴、一切功德都在裡頭。所以持名就遍攝華藏依正一切功德。」你只要執持名號就遍攝,遍是普遍,攝是含攝,普遍含攝華嚴世界依正莊嚴,所有一切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裡面。「論云:十方三世,當念無餘。不歷剎那,成佛已竟。故云持名入華藏。」論云,就是這部《論》講的,「十方三世,當念無餘。不歷剎那,成佛已竟。」十方三世,十方是講空間,三世講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在當下這一念,都包含無餘,這一念就包含十方三世。不歷剎那,不要經過剎那那麼短的時間,成佛已竟,就成佛了。「故云持名入華藏」,所以講持名就入華藏。

  「本論的用呢?」就是《華嚴念佛三昧論》它的功用,「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極樂,一生成辦」。所以這部《論》當中,處處提起要發菩提心。這個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一樣,上中下三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都一樣的。其他上中下,有各種不同的修持,但是這兩句是一樣,可見得發菩提心它的重要。「本論讓你知道發菩提心,要一向專念,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要求生極樂。」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有的人他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沒有發菩提心,這不能往生;發菩提心,沒有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也不能往生。這兩方面就像《彌陀經》講的,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所以,「往生極樂是圓登四土」,圓登四土就是你往生任何一土,同時生四土。比如說我們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那也同時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個叫圓登四土,生一土同時都登了四土,這個不可思議。

  「初一往生,假定不能上品生,是凡聖同居土」,我們不能往生到上品,是凡聖同居土,但是四土也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的四土有界線,上面高的土通下面,下面不能通上面,有障礙。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你看我們就在這個地球,國與國之間有國境線,不能越境,都有國界,你要過去,要辦簽證,不然你不能過去,都有界線。「從凡聖同居土到方便有餘土,還要辦護照」,極樂世界就沒有這個事情。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你凡聖同居土,你到不了方便有餘土,你條件不夠。當然方便有餘土可以到我們凡聖同居土,我們到不了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也到不了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的菩薩可以到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諸佛如來,究竟回歸常寂光;菩薩分證寂光土,但是還不圓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圓生四土,不但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也可以到常寂光土,這個是其他世界都沒有這種現象,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它的特色。「所以,發菩提心,圓登四土,就是這個論的作用。」《華嚴念佛三昧論》的作用,就是要幫助我們發菩提心,圓登四土。「勸大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極樂,往生極樂,圓登四土。」如果你「有圓滿之見」,就圓頓見,這個見是見解的見。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講,圓頓根器,圓頓根器就你開圓滿的見。見很多種,有的人圓滿,有的人不圓滿,差別很多。如果你有圓滿的見,你就很快可以從凡聖同居土,上升到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是一個見的問題,知見的見。

  「到了極樂世界,悟入無生以後,到各個世界去教化眾生,教化他們發菩提心。」這是共同的,諸佛菩薩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將來我們成佛,我們也是一樣,也是教眾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樣。「這是共同的,不管你是誰,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得發菩提心。」有了這個菩提心,底下才是『隨其根性,教化成熟』。「隨其根性」,這個就有區別對待,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根器不一樣,你要傳授他法門,當然要根據他的根器、他的程度、他的興趣。所以你是學密的、那個是學禪的、那個是學淨土的、那個是學教的,不管你學什麼,禪、淨、密、教,或者學律(戒律),前提就是你要先發菩提心。「有的還要從小乘過度」,你勸他開始就修大乘,他不能接受。所以現在有很多去學南傳佛教,他學小乘,他不承認大乘是佛說,他學小乘,學原始佛教。佛也恆順,你不能接受大乘,要給你講小乘,小乘他能接受。等到因緣成熟,你覺得要再提升,再給你說大乘。所以小乘,也有一些眾生他的根器,必須先經過小乘,他才能再提升到大乘,你直接跟他講大乘,他不能接受。「由於根器不同,所以相機教導他」,相就是看他的根機是什麼樣的根機,隨機施教,應機說法。看他什麼根機,根據他的根機來教導他、來度化他,讓他能夠成熟。『乃至盡于未來劫海』,「未來劫多的像海那麼多,時間就不可說了」。時間也沒有止盡的,沒有一個盡頭。『廣能利益一切眾生』,「沒有窮盡」。「所以,我們往生後也是如此,就做這樣偉大的事情。」這是黃老講的,我們往生之後做什麼?跟諸佛菩薩一樣。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文:

  【全部華嚴,于此結果。諸有智人。決宜信入。一念因循。輪迴無盡。嗚呼苦哉。】

  《華嚴經》就在這裡結果了。諸經之王,最後給你指出一個歸路,就是回歸極樂,一個歸宿。《華嚴經》講了兩千多個法門,到最後導歸極樂,統統歸到極樂,成佛才快。「《華嚴》」,這《華嚴經》在晉朝,在我國晉朝的時代「翻譯的是六十卷」,我們一般稱《六十華嚴》,有六十卷。到「唐朝翻譯的是《八十華嚴》」,八十卷,現在流通的是《八十一卷華嚴》。怎麼多出了一卷?這是「《八十華嚴》翻譯好了以後,又進了一個《華嚴》,這個稱為《四十華嚴》」。這個《四十華嚴》,「這經知道的人、見過的人都很少,因為沒有單印本」。《大藏經》裡面有《四十華嚴》。夏老師所印的《三種寶典》,這《三種寶典》就是《觀音寶典三種合刊》。《觀音寶典三種合刊》,這三種合刊當中有《觀自在菩薩章》,就是《四十華嚴》裡面的。「《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裡面最末的一品,於是把這一品挪過來補在《八十華嚴》的後頭」,這樣才完整。《觀自在菩薩章》,早年先師淨老講過這一章經,我記得好像在善導寺講的,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四十多年前曾經講過。現在我們印觀音菩薩的三種合刊,我們都有印進去,第一部《楞嚴經》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再來就是《華嚴經》的「觀自在章」,《法華經》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個稱為觀音三經。「《四十華嚴》的末一品,補在《八十華嚴》之後,於是成為全經」,就完整了。「《普賢行願品》來,這個經才圓滿。」《華嚴經》到最後,把《普賢菩薩行願品》補在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整個《華嚴》,無論你修什麼法門,統統導歸極樂,那就大圓滿了。

  『諸有智人』,一切有智慧的人,『決宜信入』,就是說你一定要相信,不能不相信,應當決定要相信、要入這個門。『一念因循』,「因循」,就是「還有些事沒放下」,沒有放下,「或者有人說,等我退休嘛!或等什麼事辦完再說吧!」我事情還很多。「一念因循,這一念就提不起來,這心就發不起來。」所以,「這一念因循不是小事」。一念因循,你六道輪迴就無窮無盡了。這個也是很重要,我們要在這方面好好提醒自己,一念因循就繼續六道輪迴了,這個事情不是小事,大事!我們要重視。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還沒講完,因為後面念老還有一些說明。這個都非常重要,講得很平實,很容易懂,但是道理很深廣,我們要從這個地方細心深入去體會。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分享念觀音菩薩化險為夷的親身經歷
🔹無量的苦都是從哪裡所生的❓
🔹何謂三自性❓——麻繩的譬喻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當觀世音菩薩的助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24/1/1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6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請掀開《華嚴念佛三昧論》二十三頁,從第六行第三句,「而觀音彌勒」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我們對對地方。

  【而觀音彌勒。一則次補彌陀。一則次補釋迦。二聖同會。以證樂邦華藏通一無二。而彌勒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此淨土之正因也。觀音以如幻聞熏無作妙力。徧入國土。成就菩提。此淨土之極果也。】

  這一段舉出『觀音彌勒』,「觀音」後補彌陀,在極樂世界成佛的。「彌勒」是後補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後面成佛的。這個『二聖同會』,一個娑婆,一個極樂,這兩位大聖共同在一會。這個也是證明極樂邦跟華藏是『通一無二』。我們來看黃老的講記。「還有觀音、彌勒。觀音就是極樂世界補佛位的,彌勒就是這個世界補佛位的」,這世界就我們娑婆世界,當來下生彌勒佛,「當來彌勒成佛,所以,有這二位」。「五位中,一位是阿彌陀佛,一位文殊,一位普賢;文殊大智,普賢大願」,十大願王,大願。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的補處佛,他在那邊後補阿彌陀佛的,將來他補佛位。彌勒菩薩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補佛位的,就是後補佛。「這麼幾位,都在極樂聚會,以證明極樂世界和華藏世界無二,沒有分別。」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是一不是二。「所以《淨修捷要》說:大日遮那同歸光壽,華藏密嚴不離極樂。毘盧就是彌陀,華藏就是極樂。」

  所以,「彌勒作唯識觀,諦觀十方都是唯識所顯現。此識心:阿賴耶識之本體,是圓明的,圓滿的、光明的,他證入圓成實性。」這是彌勒菩薩他所修的、所成就的。所以在唯識宗,彌勒菩薩是唯識宗的開山祖師,所以他講唯識三自性。「唯識講三自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講這個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這個是唯識的最基本概念。「三自性:一個是遍計執,因為你計較、執著而有此性」,這個性是從計較、執著所產生的。「就好像一條麻繩」,那是一條麻繩,但是你給它看成像一條蛇,「凡夫都是這個境界」。它是一條麻繩,但是都把它看成是一條蛇,這是講我們凡夫都是這樣的一個境界。「本來沒有蛇,而你看到蛇」,本來它是麻繩,但是你把它看成是蛇,那就很恐怖、很害怕。如果你認出那個是麻繩,不是蛇,那你就不害怕了。這個就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的,不是自己的,依他,依這個麻繩,你把它看作蛇,我們都把它看作蛇,這樣的一個執著,就叫做依他起性。

  「什麼叫圓成實性呢?這個繩,它的本體是麻。」因為繩子是麻去把它合起來,它的本質、本體是麻,這個繩子是從麻搓出來以後變一條繩子。如果你把它反搓回去,繩子也沒有了。「所以,這個繩仍是一個虛幻顯現的像」,也不是真實的,因為其本體沒有別的,只是麻。它本體就是麻,它也沒有繩子,是你把它搓起來,變成一條繩子。「你要認識麻,你就不認為它是繩」,不認為它是繩子,就知道它是麻去搓出來的。「麻可以做成夏布,可以做成很多很多其他的東西,都是麻,更不會認為是蛇了。這就是三自性。」這是講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

  你把繩子看作是蛇,這個叫遍計執。因為你的計較、你的執著、你的認為所產生的遍計所執性。這個是把麻繩看作一條蛇,這是我們凡夫。本來它是一條麻繩,本來沒有蛇,而你看到是一條蛇。如果認出麻繩,那當然就不怕,這就叫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就是不但知道它是繩,而且知道這個繩子的本質,它只是麻去搓成的,你反搓回去,它就回歸到麻了。其實當體我們凡夫看的是蛇,它還是麻,你知道不是蛇,知道是繩子,它還是麻。這講我們的自性。所以這叫做三自性。

  「凡夫都在遍計執裡頭」,我們凡夫都在遍計執性這個裡頭。「修行好的人,就能進一步了,真正到了圓成實,那就成功了。」回歸圓成實性,就是我們本來的自性,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自己本性。「現在講這一些,也就是給大家指明一切法界、一切依正、一切一切,皆是法身。」用這個麻來比喻我們法身。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依正莊嚴,一切一切,好的、不好的,所有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種種的,都是自己的法身,也都是麻。麻可以做很多很多東西,它本質都一樣,麻。古大德很常用的,用金子,「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它本質都是金,它造出來的器具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美醜不一樣,但是本質都一樣,統統是金,金就比喻我們法身,就像此地引用的,以麻來做為我們的法身,這個意思一樣。

  所以,「都是麻呀!這譬喻,有很多很深的道理」。從這個譬喻當中,我們去理解一個概念。「圓成實性很難直接懂,但通過這個比方」,我們人(一般凡人)比較容易懂,一個譬喻讓我們有這麼一個概念。「既然是麻,你還會害怕嗎?你看見什麼都認這是麻」,這個是麻,那個也是麻,統統是麻,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作用不一樣,統統是麻,那麼你就沒有那麼多的分別了。「如果又是夏布、那又是麻繩、那又是麻線,起了分別」,那都是可以變化的,變化就很多,但是不管怎麼變,它本體就是麻。「本體就是我們的自心」,我們自己的心性,「我們的法身,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阿羅漢、一切凡聖,一切大地山河,種種國土,都是從這裡所流現的」。

  我們看到這個山河大地,虛空法界,盡虛空遍法界,種種種種的,從哪裡出來?都是從我們自己自性所現出來的,從我們自心所現的,也就是從我們自己的法身所現的,自己的本體就是法身。古大德也常常用夢做比喻,像《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夢我們比較容易體會。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無論你作好夢、惡夢,你醒過來了,做了一場夢,夢境裡面有自己、有別人,有很多人,也有山河大地,種種的,在夢境裡面都有。但是這個夢醒過來,想一想,夢從哪裡來?從外面來?不是,從自己心裡生出來的。都是自己的心,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心,無論是好夢、惡夢,統統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心,都是自己的心所現所變的。作好夢,自己的心現出這個好的境界,我們夢得很輕安、很喜悅、很快樂;做了惡夢,嚇了一身冷汗,心驚肉跳,那也是我們自心所現的,統統沒有離開我們自己這個心,那自心就是法身、本體。所以本體就是我們的自心、我們的法身,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阿羅漢、一切凡聖、一切山河大地、種種國土,都是從我們這個自心所流現出來的。我們想一想,如果沒有我們自己這個心,那這些從哪裡來?沒有我們的自心,晚上夢境從哪裡來?所以統統是我們自心所現的。

  「凡夫一妄執」,我們凡夫就是自己所現出來這些境界,不知道自己所現的,不知道自己法身所現的,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具體講是這樣。一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個當中「他就有愛、有憎」,有憎就有恨,「有取、有捨,六道輪迴,什麼苦惱都出來了,全身陷入遍計執裡頭去了」。都陷進去了,陷入到遍計執裡頭去了。所以苦從哪裡出來?也都是自作自受,我們是自己造作,自己去享受。明白這個道理,跟別人不相干,問題都出在自己本身。這一切都是我們所現的,在我們自己所現的這一切,自己去起了妄想、起了分別,最嚴重起了執著,有執著就有愛憎、有取捨,六道輪迴也就出來了。無量的苦都是從這裡所生的,整個都陷入在遍計所執這個當中。也就是說我們自心所現的,變現出來的這些境界,不知道是自心所現、自心所變,在這裡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就是自己製造苦給自己去吃,這個我們俗話講「自討苦吃」,我們凡夫的確就是這樣。現出好的境界,自己去享受;現出惡的境界,自己去受苦惱,都是自己製造給自己去承受的,自作自受,自討苦吃,這個就是我們六道凡夫的現狀。「彌勒講唯識,識心圓明,入了圓成實性,這是什麼呢?淨土的正因啦!我們也就是要了解這一切,以前講的東西就是如此,讓我們認識圓成實,原來本有的實相。所以五位裡面有彌勒,這是因啦!」這個五位,五個當中有彌勒菩薩,這個就是因,表這個因。彌勒表因,觀音表果,觀音菩薩他表法表果位,彌勒菩薩表法是表因位,就是有因有果。

  「觀音表果,由於修習如幻聞薰聞修三昧,反聞聞自性,後來就徹底把一切能所都滅了,空滅了,生滅都滅了,寂滅也就現前了,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殊勝。」這一段黃老講,觀音表果,由於修習如幻聞薰聞修三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徹底把一切能所都滅了,他反聞。我們凡夫也都是生活在能所當中,但是能所不是真實的,是我們虛妄的分別執著。所以首先空滅了,生滅都滅了,寂滅也都現前了,一層一層的,那就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得二殊勝,兩種殊勝。「於是乎種種的無畏,三十二應,現一切身來救度眾生,遍入一切國土,現高的、現低的、現鬼、現神、現佛都可以,應以何身得度者,則現何身而為說法。」這是我們看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一品經文裡面講的,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來為眾生說法。有現高級的,有現低級的,現天神、現鬼神,甚至現佛身都可以,就是眾生應該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會現什麼身來為他說法。就是應該以某種身分他才能得度,我就現某種身來給你說法。菩薩不是說我預備要現什麼身給你說法,不是,菩薩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心,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眾生他的需要。

  眾生喜歡什麼身,菩薩他就現什麼身來跟他說法,使眾生得到歡喜,你才願意跟他談,第一個要讓他能接受,他喜歡的、他需要的,這樣才能幫助眾生。這個就是讓大家來成就菩提,最終都是要幫助眾生成就無上菩提,「這個是淨土的極果」。「就希望這樣,大家都成就如觀音大士,這樣的廣度眾生、妙用無邊。」人人都可以成觀音,人人都可以成阿彌陀佛,所以觀音菩薩廣度眾生,妙用無邊。菩薩是一個代表,一切諸佛菩薩都一樣,都跟觀音菩薩一樣,舉出一個代表,我們要懂這個意思。

  在「《無量壽經》說: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這段是引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大士神光第二十八品》當中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非常重要,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這個世界,災難太多了。急難,急是緊急的,難是災難,緊急災難,還有恐怖,現在我們全球的人類都生活在恐怖當中。自從美國二OO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到今年已經第二十三年了,這個地球上的人類,這種恐怖的陰影不但沒有減輕,而且還愈來愈嚴重。再加上天災人禍,災難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最近這三、四年新冠狀病毒的疫情,雖然現在各國都解除封鎖了,但是這個疫情並沒有完全解除,還有少數。再加上人為的戰爭,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國與國之間競爭、鬥爭、戰爭,勾心鬥角,每一個國家政治內部都有他們的問題,現在是一個極為動盪不安的亂世,人類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人人自危。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常講,現在的人,縱然有錢,富而不樂,你有地位,做到總統,你沒有安全感,患得患失。全人類,有錢不快樂;有地位,沒安全感,其他的就更不用談了,那就更苦、更恐怖了。

  現在這個世界,明天要發生什麼事情,大家都很難預料,不像過去那個時代還可以預測多少年,因為那個時候人心的浮動幅度不大,所以可以預測到大概二、三十年,五、六十年,甚至百年,大概可以預測很準確的一個狀況。現在大概每一天都不太一樣,現在人心那種浮動起伏太大了,所以很難預測。很難預測,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很不確定的生活當中,今天不知道明天這個地球會發生什麼樣的大災難,不知道。所以生活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人,這個早在二次世界大戰,那時候天災人禍頻繁,非常嚴重,天災、人為的戰爭。所以當時印光祖師就提倡普勸全球人類都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消災免難。觀音菩薩表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是《無量壽經》講的,「若有急難」,緊急災難,緊急遇到困難,你沒有辦法處理,這個災難(天災人禍),在很恐怖的環境裡面,怎麼辦?這個是講你人為都沒有辦法去處理的。你很緊急,沒有救護車,旁邊沒人,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你遇到這種緊急的災難,很恐怖的時候,怎麼辦?但自歸命觀音菩薩,這個時候就要放下萬緣,一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來加持,來幫助我們解除這些急難恐怖。

  所以這裡佛給我們講得很肯定,如果有急難恐怖,你就歸命觀世音菩薩,你好好念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個不會得到解脫的,統統能夠得到解脫,這個是給我們肯定。有急難恐怖,你就要歸命,歸是回頭,我們整個身命都交給觀音菩薩。你好好念觀世音,你好好念觀世音菩薩的咒,也都可以。有的人持六字大明咒,有的人他持比較長的大悲咒,也可以。但是很緊急的時候,稱名還是最方便的。咒語能背的人當然可以,如果你咒語還不熟、不能背,六字大明咒,或者念觀音菩薩的名號,那是比較方便。所以一心歸命這麼念,一心一意,歸就是全身投靠,身命都交給觀音菩薩,這麼念沒有一個不得到解脫。「急難恐怖給你解除了」,就給你化解了,菩薩就會幫你化解了。但是對觀音菩薩要有信心,要相信,要真正相信,這樣才能夠一心歸命念觀音菩薩。如果不相信,他不會去念觀音菩薩。

  「所以,這個大士,十方一切處,任何處有人念,他隨處都救度,大慈大悲觀音菩薩。」這個在《觀世音菩薩靈感錄》,古今中外靈感的事蹟非常多,有記錄下來的還是有限,沒有記錄到的應該還很多很多。所以我們同修當中,如果你在生活當中曾經有遇到什麼困難,緊急災難恐怖的事情,應該可以寫出來,做為近代觀音菩薩的感應見聞錄,也可以幫助別人對念觀音菩薩解救災難,可以生起信心,增長信心。我個人有很多有關觀音菩薩的感應事蹟,從年輕到老,有一些我也是想把它寫出來,跟大家來分享。

  這個在我年輕的時候,十六歲開始學佛,我十六歲接觸到佛教,是我大哥(俗家大哥)他在六堵工業區,當時他在做工程的。早年六堵工業區,現在已經改為科學園區了。他在那邊做工程,認識一個趙工程師,趙工程師給他介紹佛法,送他一本道安法師著的《佛學概論》。他就拿了那本《佛學概論》回來給我們家人(兄弟姐妹)講,學佛有多好多好。但是那個書我拿來一看,好像看天書,看不懂。但是經過我們大哥的介紹,那我對佛法就很有興趣,自己一直去找這些資料。早期我都找收音機,那個時候電視機有黑白的,就少數比較經濟好的家庭才能買得起,大多數的家庭買不起。所以大部分家庭收音機是最普遍的,當時收音機很普遍。在六十年前,收音機很普遍。所以我就聽收音機,聽到淨心法師辦的電台,講台語的,賢頓老和尚、心田法師,那個時候這些長老都還年輕。

  後來趙工程師又介紹,還有一位高雄壽山寺星雲法師,那時候大家還沒有稱他大師,星雲法師。他介紹我去皈依,所以我就寫信去皈依,通信皈依,那時候交通還不便,台北到高雄,大概火車要坐一天的時間。所以星雲法師他有辦通信皈依,當時我就通信皈依,給我取個法號叫慧明。後來我就訂了壽山寺一份「覺世旬刊」,旬刊十天發行一份。後來到十九歲那一年,看到了淨空法師在台北市龍江街蓮友念佛團有講《楞嚴經》。那個時候我們家租房子住在萬華,我母親在那邊做一些賣菜,還有小說出租的這些小生意,我們當時租房子住在那裡。我就帶我弟弟,我弟弟小我三歲,他那個時候十六歲,我們坐公車去聽經,到台北蓮友念佛團去聽經。當時我們去,也都是老菩薩,大概我們兩個聽眾是最年輕的。有個老居士,大概七十幾歲,面貌很慈祥,那時候送我們一個人一本《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那個時候印得算是相當精美的,所以我對印光大師就非常深刻了,因為第一本書接觸到就《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也是我們的因緣。後來一直聽先師淨老和尚講經,到現在還在聽,他老人家往生了,我還是繼續聽。五十多年了,今年第五十五年了,超過半個世紀。這是我們學佛的一個因緣。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知道,觀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給我們說法。像我大哥那個人也是很頑固、很固執的,他也不太容易度,他年輕不信神、不信鬼。他就是要跟他做同行的,做工程的,工程師跟他介紹,他才有興趣去接觸佛教,不然別人跟他介紹,我看他也不容易接受。這個也就是此地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跟他說法。一切諸佛菩薩都一樣。

  我年輕,那時候十九歲聽經,到了二十一歲入伍去當兵,當了兩年。民國六十一年一月十二日入伍,民國六十三年一月十一日退伍,一共兩年。我當兵第一個感應就是當時要編發到部隊去,要下部隊,訓練中心在新竹關東橋,我們出了訓練中心,那一期我們大概只有培訓兩個月,外島缺兵源,就提早離開中心,到基隆這個地方等船,在基隆補充營等船。這個補充營現在不曉得還在不在?那時候我們等船等了一個多月,可以說在那邊待了一個多月。有時候放假,我就出去基隆逛街,因為我俗家住汐止,這個地緣我就比較熟悉。看到路邊以前有一些退伍軍人擺一些玩具,給人家丟圓圈圈的,你套上了,那這個就歸你了。那時候我去丟,丟觀音菩薩,小小的觀音菩薩,套上了。那尊觀音菩薩現在還供在我弟弟俗家裡面,小小的。那是我二十一歲那一年,今年七十三了,過年就七十四了,五十多年前的。所以我就念觀音菩薩,因為知道觀音菩薩。而且我們的補充營距離中正公園沒有多遠,基隆中正公園當時造了一尊很高的觀音菩薩,看著大海,現在還在,那個已經超過六十年了。

  我那天坐船,船離開基隆的港口,我就在甲板上往回看,看岸上,我父母也來送我上船離開,我就跟他們告別,然後看著那個觀音菩薩。我母親也相信觀音菩薩,那時候我母親還沒學佛。我帶著那個小觀音像就到東引島,我就供在我的床頭,求菩薩加持。我在外島東引住了七個多月,後來調防回到台北縣樹林的營區。調防,那個時候我們調防,武器、彈藥換防都要搬回來。船過去的時候風平浪靜,沒有暈船。我們調防回來,船遇到颱風,所以我那天晚上就暈船了,吐了,跑到底部甲板去躺在那裡睡覺,很難受,心裡就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念念念,也就睡著了。風浪很大。睡著了,聽到旁邊有人講,說船到了、船到了,趕快起來,我才醒過來。醒過來,船已經靠岸了。昨天吐了一個晚上,暈船暈了一夜。第二天起來就要搬彈藥,搬東西,我還是跟著大家一起搬,好像體力也沒有減少。等到那些裝備都搬完了,我回想一下,昨天吐了一個晚上,我怎麼還有這個體力去搬這些東西?後來想到我一路上默念觀音菩薩,也得到觀音菩薩的冥加(冥冥當中的加持),到了事後才感覺到。

  還有二O一四年七月一日,我們大連坐飛機到鄭州,要去德陽地區有一個寺院做三時繫念,是廬江佛教居士林徐林長介紹的,他答應他去做。但是我們飛機起飛大概半個小時遇到冰雹,我們首先不知道,飛機好像撞擊到什麼東西,那個時候飛機晃得很厲害,整個飛機往下掉,全艙的空服員、大家都驚嚇得不得了。我知道有事情了,我就趕快默念觀音菩薩,跟我同行的一些他們都念佛。結果大概十幾分鐘之後,這個飛機我覺得掉很低,掉下來還沒有掉到海裡,那就一直平飛,一直平飛就沒有再晃動一下。過了沒多久,空服員就報告,說他們飛機出了一點狀況,要折返大連,要飛回去大連。結果飛到大連,這個飛機連晃一下都沒有,很平穩。我們回到大連機場,跟我同行的馬萬龍居士,他拿了手機,我們下了飛機就往回頭拍。我在想,你在拍什麼?結果我回頭一看,看他在拍什麼,結果看到那個飛機頭整個凹進去了,駕駛艙那個玻璃幾乎快破掉了。後來才知道遇到冰雹,很危險。後來有同行的年輕人說,大師還好有你在。我想這是觀音菩薩的加持。後來我們在那個機場又等了大概六、七個小時,又從大連飛到鄭州。那時候跟我們同一班飛機去的,大概有一半人沒有再敢上那個飛機了。因為我們答應人家法會,還是要飛過去,也是平安達到鄭州去做法會了。

  所以當時馬萬龍居士跟我講,他說師父,你剛才有沒有感覺我們飛回來,那個飛機連晃一下都沒有?好像有一隻手托著。我想起來,的確是這樣,他沒有提起我還沒有感覺,他提起,的確是這樣。我就想到《觀音菩薩普門品》裡面講,若人從須彌山掉下來,趕快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會把他托住,用手給他托住。人從高山掉下來,會有東西給他托住,觀音菩薩當然不一定說變一隻手,有時候會有一些東西,或者是樹藤,什麼東西讓他平安的落下來。所以那個飛機飛回來,的確像一隻手托著,就沒有再晃動一下了,平安回到大連。那個網路上都還可以查的。這個也是我念觀音的一個感應,這個急難恐怖。所以那時候黃柏霖警官問我說,悟道法師,當時你害怕不害怕?當然會恐怖、會害怕,但是你光是害怕沒有用,要趕快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求觀音菩薩來幫助我們脫離這些恐怖急難的。

  所以十方一切處,任何地方有人念,他都隨處救度,所以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們願意學,就學這個。我們為什麼要念觀音?不是因為菩薩老救我,保佑我,就滿足了。我們主要是要學觀世音菩薩,我們也能這樣去救度人。」最近這兩年,我也請人去拍「認識觀世音」,也就是這個用意,就是要學習觀音菩薩的精神。「起碼我們現在應當作為觀世音菩薩的助手」,這也是我拍「認識觀世音」的一個用意。所以黃老常說,「咱們不要老在觀世音菩薩面前當個伸手派」,不能老求菩薩加持,我們也要學習觀音菩薩去幫助別人、幫助眾生。「觀世音菩薩,你給我財、給我個兒子、給我愛人、給我平安、給我什麼什麼。」就像個伸手派,老是跟觀世音菩薩要,要賜給我一點什麼東西,我們自己都不向觀音菩薩學習,怎麼對得起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們要當觀世音菩薩的助手」,千手千眼,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個助手。「現在我們要念佛求往生,就是要實現我們充當觀世音菩薩助手的願望」,我們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我沒有能力像觀世音菩薩這樣,當他的助手,往生極樂世界才有辦法。「以至於最後就跟觀世音菩薩一樣」,這個是我們真正求往生西方的目的。要學習效法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回歸極樂,這是我們主要的目標。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世界跟其他諸佛世界不同之處在哪❓
🔹貪瞋痴有粗的、有細的,粗的我們容易發現,細的不容易發現。舉例來說❓
🔹如何有大智慧❓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念佛法門橫截生死 萬流齊赴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24/1/1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5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二十二頁第三行,我們從最下面一句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

  【蓋毘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而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一得往生。橫截生死。視此娑婆。迥分勝劣。諸經廣明。今不具錄。】

  這一段論文講,這個原因就是『毘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咱們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報佛所現的報土,這個土對於二乘」,就是緣覺、聲聞,聲聞我們一般講阿羅漢,以及「對於凡夫,沒有接引之分」。我們現在是在釋迦牟尼佛教化區,就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的報土,就是《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不但凡夫沒有分,二乘也沒有分。二乘就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他們修行已經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在娑婆世界他們是生到方便有餘土,我們凡夫在六道裡面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是四聖法界,六道法界是凡聖同居土,合起來我們一般稱為十法界,有內凡,有外凡。四聖法界他超越六道,跟一真法界比起來,他還是凡夫,但是他是六道以外的凡夫,我們是六道內的凡夫;以一真法界的標準,四聖法界還是凡。所以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的實報莊嚴土,凡夫、二乘是沒有分的,沒有接引之分,因為「你不夠分,不能生」,你達不到那個條件。你要往生到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你最少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生實報土。如果我們達不到這個標準,不但凡夫不能往生到實報莊嚴土,就連二乘(聲聞、緣覺),實在講四聖法界(包括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雖然他們斷塵沙、斷見思,但是還沒明心見性,還沒破無明,他們也生不了,他只能生到方便有餘土,這個就是不夠分數。

  有很多佛國也是如此,「例如藥師佛國土,就是不容易生」。我們念藥師佛,想求往生到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淨土),也不容易。「念《藥師經》,大家看看最後,念《藥師經》最後的感應是什麼?」念到有感應了,臨命終的時候,藥師佛派八大菩薩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藥師經》的記載。你念東方,到最後倒是往生到西方了,那是因為什麼?我們還不夠條件往生東方,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條件高,要高分數你才能進去。因此我們達不到往生藥師佛淨土的標準,藥師佛也很慈悲,派八大菩薩給我們保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再去東方藥師佛的世界,那就沒問題了;不但東方藥師佛,十方一切諸佛世界你都能去,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往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世界。因此《彌陀經》、《無量壽經》,你看六方佛讚、十方佛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讚歎的,沒有一尊佛不介紹他們那個世界的眾生念阿彌陀佛,求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過去念老常說,「極樂世界是一所特別的學校」,它特別,好像我們現在考大學,考二百分就能進去了。「一個學生二百分都考不到」,那這個就不行了。雖然比較容易,但是它還是有一個最低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比較容易達到。考零分當然就不行,或者考不到二百分也不行。這個二百分,它是分兩方面,「一百分是發菩提心,一百分是一向專念」,這是《無量壽經》講的。《彌陀經》講,發菩提心就是信願,持名就是一向專念。這兩個條件你足夠了,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個個是沒有退學、沒有降班」,沒有被開除的,個個成佛,好像你念這所學校,個個將來都一定成博士。「這就是這麼一個特別的學校。為什麼辦得這麼特別?所以稱為願中之王!極樂世界超過一切世界,就在它的凡聖同居土的殊勝,十方世界之所無。」十方的諸佛世界也都有四土,上三土條件都是一樣,你要生方便有餘土,必須斷見思、破塵沙;你要生實報土,必須見思、塵沙、無明都要破,才能生實報莊嚴土;無明破盡了,才能回歸常寂光土,這是都一樣的,上三土條件都一樣。唯有凡聖同居土,西方極樂世界跟其他諸佛世界就不相同了,其他諸佛的凡聖同居土都有六道,六道有三善道、有三惡道,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只有人、天兩道,它沒有三惡道。我們讀《彌陀經》,大家做法會常常讀,「無三惡道」,沒有三惡道,就是說它只有人、天兩道,只有善道,沒有惡道,這跟一切諸佛的凡聖同居土就不一樣了。

  不但沒有三惡道,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每一個人都跟阿彌陀佛一樣無量壽,這也是十方世界凡聖同居土所沒有的。六道壽命有長有短,沒有無量壽的,只有極樂世界才有無量壽;不但無量壽,還無量光,光是智慧,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就跟阿惟越致菩薩一樣,都能夠到十方世界去作佛度眾生。雖然他的煩惱一品沒斷,他就有這種神通、道力,這個原因就是得力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的加持,不是自己修行證得的。到極樂世界,自己修行斷見思、破塵沙、無明再破一品,那個是自己修的。還沒有證得,煩惱一品沒斷,就有這個能力,是佛力的加持。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夫,一下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圓證三不退。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註解,講這個世界真奇妙,最奇妙就是這個凡聖同居土。你說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見思惑、塵沙、無明一品也沒破,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但是那個神通、道力跟阿惟越致菩薩一樣。你說他是凡夫,他又有阿惟越致的這種神通、道力、智慧;你說他是聖人,他是凡夫,他煩惱一品沒斷。所以這個世界,蕅益祖師講,真奇妙!所以一切諸佛都勸眾生要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而且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像其他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一切諸佛的四土,上面通下面當然沒有問題,下面要通上面就有障礙。比如我們凡聖同居土的凡夫,我們就見不到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就見不到一真法界的實報莊嚴土,他還沒有修到那個程度,有障礙,見不到。極樂世界圓生四土,圓生四土就是我們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也能到達方便有餘土,也能到達實報莊嚴土,也能通常寂光土,圓生四土。你說一個凡夫,他在凡聖同居土,他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個當中沒有隔閡、沒有障礙,凡夫也能同時圓生四土,圓滿的。也就是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你也同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也通十方世界的四土,這個就更奇妙了,在十方世界沒有的。我們凡夫肯定生不了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沒有破無明也生不了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無明要破盡,才能完全回歸常寂光土,這是十方諸佛世界都一樣,只有極樂世界非常特殊,這也是極樂世界它的一個特色,它超勝過一切世界,就是這個凡聖同居土。

  『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彌陀經》、《無量壽經》講的,都是凡聖同居土的依正莊嚴。「有九品,區別對待,例如不同的班級。萬流:上至文殊、普賢都求往生,下至五逆十惡以至於動物,都可以往生。」這個我們在《淨土聖賢錄》都看到過,有菩薩往生的,最明顯就是《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文殊菩薩也是導歸極樂,都是等覺菩薩,都快成佛了,他們都求往生極樂世界,那個是最上的。最下的就是五逆十惡,五逆十惡就是造極重的罪業,必墮阿鼻地獄、無間地獄,臨終遇到善友勸導,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念、十念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是在《觀經》講下下品,那個就是造極重罪業的凡夫,也能往生。一個最下面的,一個最上面的,這個當中就全部包括了,所以稱為「萬流」。如果沒有這個法門,實在講要普度眾生,這個就很難了。淨土法門的確就是普度,「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至於動物也可以往生。《淨土聖賢錄》也有記載古時候動物往生,現在我們也看到過,有公雞往生、豬往生的,這些都是從畜生道直接往生的。也有地獄道直接往生的,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他們從那一道直接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就無所不包,所以普度眾生,這個法門是最究竟、最圓滿、最方便。

  『一得往生,橫截生死』,我們一般講叫橫出三界,橫著出的,「就橫著出了生死」。「咱們要出生死,順著出來」,你要豎著。這個古大德比喻,好像一根竹竿,你要豎著,像一個蟲在底部,這比喻我們凡夫,你要從竹子出去外面,這比喻說在我們最下面這是六道,你要出六道三界,你要豎著出。這個蟲必定要往上爬,豎著出要往上爬,但是竹子很多節,咬破一個節就比喻我們斷一品惑,再往上爬,再斷一品,一直斷、一直斷,這根竹子裡面很多竹節,統統咬破了,到頂端你才能出來。這就比喻我們斷見惑八十八品,斷思惑八十一使,見思惑都斷盡了,你才能出三界。這個很辛苦、很吃力,費的時間很長,不容易出來,何況你在這個過程當中又會退轉,不是一直順著豎出。所以這個形容比喻我們修一般通途法門(一般的法門叫通途法門),無論顯宗密教、大乘小乘,你要出三界,出離六道生死輪迴,必定要把三界裡面的見惑、思惑斷得乾乾淨淨才能出得去,這叫豎出。「斷了見惑,得小乘的初果。」斷八十八品見惑,證得位不退。小乘有四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小乘斷證的層級。證得初果須陀洹,還沒有出生死,但他已經證得位不退,不會退到凡夫了,他人天(人間、天上)七次往返必定斷思惑,證阿羅漢。如果我們生生世世修行,有一世修到斷了見惑,證阿羅漢果就有時間表了、就可以預期了,因為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必定證阿羅漢。如果還沒有證得初果,無論修行功夫再高,禪定功夫再深,你沒有斷見惑,只能是得到世間的四禪八定,定功失去還是繼續輪迴,超越不了,必須要斷見惑才行。斷見惑就很不容易,我們說初果,就不容易證得。

  「見惑,纏縛很深」,我們無始劫以來迷惑得非常深。見惑,第一個是身見,「錯認身體是自己」。我們哪一個人不是把身體當作是自己,認為身體就是自己?「對於身體很愛護,想維持這個身體,想修鍊這個身體」,這都屬於身見,執著這個身。「外道都是在身見裡頭」,要怎麼養生,怎麼練氣功,要怎麼保養聖胎,怎麼練丹,怎麼通周天,練這些。練這些是什麼?保養身體,讓這個身體延年益壽、長生不死,練這個,這個都屬於身見,對這個身沒放下。「身見不破,見惑中的頭一項就沒破」,這第一關。見惑五大類,第一類就是身見,第二類邊見,第三見取見,第四戒禁取見,第五邪見,邪見包含所有錯誤的見解。第一關身見,就不容易破。

  「第二是邊見,要不就是有,要不就是無;要不就是正,要不就是邪;要不就是心,要不就是物;都落一邊。」邊見,我們現在話講叫對立,他有個對立面。你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無;有就不能無;無就不能有,總是在一邊。不是正就是邪,不是心就是物。現在唯心論、唯物論,心就不是物,物就不是心,這個統統叫邊見,都落在一邊。「上帝是聖者,凡夫是上帝製造出來的,有聖有凡」,也都是落在一邊,這種見解都屬於邊見。我們佛教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的,心、佛、眾生這三個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佛是最平等的」。「《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不二就是「消除了對待,不落邊見」。所以我們到寺院,常常看那個寺院的圓拱門寫一個「不二門」,就是入不二法門。這是第二個。

  「尚有邪見,不同於佛的見,就是邪見。」「執劣為勝,總名見取見」,執著那個不好的,以為是最殊勝的,這叫見取見,他的見錯了。「制定的一些戒律、修鍊方法,都跟佛教不合的。所要求的果實,也都是錯誤的。這種執取非理戒禁的見,叫做戒取見」,一般稱為戒禁取見,他有種種的戒律,但是不合理,這個也是錯誤的。以上五種見惑稱為五利使,見惑有這五大類。「再有貪、瞋、痴、慢、疑五樣」,見惑裡面也生出見惑的貪瞋痴慢疑,這五樣都屬於見惑。「要把粗的,欲界的十種見惑都斷了,才破見惑,得初果。把細的貪瞋痴慢,色界天、無色界天的都斷了,思惑才斷。」三界,欲界最粗的,見思惑都有,色界的見思惑、無色界的見思惑統統斷盡,才能出三界。所以貪瞋痴慢疑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不過欲界比較粗,色界比較細,無色界就更細,但是總是惑,這個沒有斷乾淨,三界出不去。「見惑、思惑都斷了,是漏盡」,漏就是惑、疑惑的意思,迷惑。「得漏盡通,出生死,到方便有餘土,證阿羅漢,這才出生死,這是豎出」,豎著出的。

  見惑、思惑一品一品斷,一層一層斷,斷到最後都斷盡了才出三界六道,你想這個難不難?「咱們這些貪瞋痴,大家自己想一想,敢說斷哪?」我們想一想,我們自己還會不會生氣?「生氣不生氣?一句不好聽的話,馬上就分別了。」一句不好聽、不中意的話,馬上心裡就起分別。「買東西,剛排到我這沒有了,很遺憾」,就很懊惱,這就貪瞋痴了。買東西要挑好的,貪!所以念老常常講,「正果老法師買東西,壞的他也要,他說我不要,就會留給別人」。我不要壞的,別人也不要壞的,所以買壞的,好的留給別人。如果我不買壞的,那這個壞的就留給別人了。這就不是貪心了。「但是說一切處貪瞋痴都沒有了,很難做到」,這真不容易!貪瞋痴有粗的、有細的,粗的我們容易發現,細的不容易發現。發現都不容易,斷就更難。這些道理、境界,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是這樣」,我們惑一品沒斷,這個叫「帶惑往生」,或者叫「帶業往生」,帶著惑業往生。「這些惑不需要你破」,你不需要一品一品的去斷見思惑,不需要,你只要真正生起正信,發了正願,你還肯念佛,發願求生淨土,臨終佛就來接引,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出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叫橫出,這個就是最勝方便。橫出,我們剛才也講個比喻,這個竹子,蟲在最底部,比喻六道。往上爬爬爬,一直咬破竹節,咬到最後牠才出來。比喻修行要斷見思惑,時間很長,很難突破,這個叫豎出。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叫橫出三界。這個蟲在最下面,但是牠不是往上豎著出的,牠從旁邊咬一個洞就出來了,叫橫出三界,這個就是最殊勝的方便。

  「底下彭居士說《華嚴》的念佛,更有殊勝之處」。

  【然他經所指。或言十念。或言一日乃至七日。或觀丈六。乃至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要之不出數量。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初發心時。即超數量。所有淨因。最為殊勝。由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遍攝眾生。與此願王體合虛空。絲毫不隔。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還同本得。】

  「要求生淨土,《華嚴》以外的這些經,或者有的說十念就往生,或者念一天至七日」,這是《彌陀經》說的。「或觀丈六、或觀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的佛身」,這是《觀無量壽佛經》的方法。「總之,都沒有出乎數量」,都在數裡面。十念,十是一個數,七日也是數,丈六金身或者多少由旬等都是數,沒有出這個數量。『未若此經,一念普觀,豎窮三世,橫亙十虛』,「此經」就是指《華嚴經》。「你這一念,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包括了」,三世統統在一念當中。十方,東、西、南、北、四個角,再加上上、下,就是十方,是講空間,三世是講時間,所有的時空也都包括在裡面了。「初發心時,你就這麼念,就是離開數量了、超乎數量了。這是一清淨的因,這個因最殊勝了。你的願和彌陀的四十八願自然就相合了,就同虛空跟虛空相合一樣,沒有一點間隔」,間開了、隔住了,沒有,完全沒有間隔。『是故不移時,不易處,任運往生』,「所以不需要等時間,也不需要你跑路,自然就往生了」。『還同本得』,「往生之後,跟你本有的是一樣的。這一切佛的國土是依報,一切佛菩薩是正報,都是你自性所流出來的。所以,到極樂世界,證明了這一切都是你本得的、本有的」,你本來自性都具足的。

  「所以,要念囉,要念極樂世界。其他的佛土很難哪!我們初機心力怯弱,《大乘起信論》教我們求生極樂,都是依止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根據《華嚴》所說的心量去念佛更殊勝。實際,《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恰好是一部經。《華嚴》是大部、大本,《無量壽經》是中本,《阿彌陀經》是小本,是一體的」,有詳細的、有簡略的。廣而言之,《華嚴經》講的最廣。我們再看下面的文:

  【下文云。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所共圍繞。】

  「這是《普賢行願品》所說,到了極樂世界,即見阿彌陀佛被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等」就包括其他所有一切菩薩,舉出這四個菩薩做代表,「和無量無邊的等等大菩薩,所共圍繞」。

  我們再看下文:

  【文殊普賢。不離此處而現彼方。隨眾生心。念念出現。故知阿彌陀佛在極樂國中。常轉此經。熾然無間。】

  這裡又指出一個問題,「文殊、普賢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兩位大士,可是他們並沒有離開此處(現在去五台之人,文殊還是有接有送)」,這念老講的,「就是不易認識」。有一些人去朝五台,也都碰到文殊菩薩。「可見文殊不離此處」,沒有離開這裡,「而顯現於彼方」。他沒有離開這裡,在另外一個地方他顯現出來。「不離咱們世界,而顯現於西方極樂世界」,他沒有離開娑婆世界,但是他顯現於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隨眾生的心,而就是在念念之間就出現了。因此,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也常轉《華嚴經》,說此經,熾然說、無間說」,沒有間斷的說。「熾然:如火放光。無間:沒有間斷、熾然無間」,時時都在說這個經,沒有間斷。

  【又此法門。非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故首文殊。非大願莊嚴。無以圓我心本具之淨果。故次普賢。】

  這段論文也是給我們講華嚴念佛三昧這個法門,『非妙智觀察』,就是如果你不是妙智觀察,那就不能明白我們自己的心本具的淨因,我們的心本來就具足。所以文殊擺在首位,我們一般講文殊、普賢,先把文殊舉出來,舉出文殊做為一個首位的,這是表因。因果,因在先,果在後。『非大願莊嚴,無以圓我心本具之淨果』,如果不是「大願莊嚴」,也不能圓滿我們自心本來具足清淨的果報。『故次普賢』,所以普賢就代表果,文殊代表因。

  下面念老講,「大家要知道,雖然自己文化不很高,對於許多現代的科學不大能懂,外文也不深,這都不是缺智慧,你只要能知道、能信這個法門就是有大智慧」。這也是給一般人的一個開示,特別是對現代人,現代人都崇尚科學,認為科學家有很高的智慧。高級的知識分子,他的文化水平很高,我們沒有那麼高的文化水平,也不太懂科學,外語我們也不懂、不深入,這些都不代表缺乏智慧,這些智慧我們本來就具足,六祖講「本自具足」;你只要能知道、能相信這個法門,你就是有大智慧。所以我們看《彌陀經》,在菩薩眾,第一個代表的就是文殊菩薩;在聲聞眾,第一個代表就是舍利弗。舍利弗在聲聞眾裡面代表智慧第一;在菩薩眾裡面,文殊菩薩代表智慧第一。這個表法的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表這個法門你能信、能願、能行,你就有大智慧。雖然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懂,他真信,他發願求生,老實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這個人大智慧,決定往生西方。所以不在於說我們這個世間的學歷多高、有什麼知識,不在這方面,這是我們自性裡面的東西。「這個法門,沒有妙智觀察」,『無以明我心本具之淨因』。「沒有妙智」,就是微妙的智慧去觀察,「連信都很難」,所以這個法門稱難信之法。行不難,念佛,特別是持名念佛這個行是最容易的,大家都能念,但是信難,所以《彌陀經》佛才講難信之法。「沒有妙智來觀察,沒有方法去明心」,明心就是見性,「沒有方法來明自己心中本來就有的清淨之因。一切都是我心本具,『是心是佛』,心是佛就是淨因」,因為有這個因,這個因就是我們的心就是佛,這個就是淨因,有這個淨因「你才作佛,作佛最後就是成佛」。所以文殊他為首,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沒有大願,就不能去圓滿自心本有的果實,清淨的果」,你就不能去圓滿。「所以必須『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修的德有了功效,性的德才顯現。所以第二個就是普賢,普賢十大願王,你要有大願」,發這個願就非常重要,我們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所以我們雖然性德這一切都具足,沒有修德,它就不能顯露出來。我們被無始劫以來這些無明煩惱、這些業障重重的蓋覆著,這好像我們自性的佛果寶藏埋在地下,你沒有去開採。你寶藏是沒有喪失,都在,但是你得不到受用,它顯露不出來,你要去開採、要去開發。這比喻說修德,性德是本來都有,但是你沒有修德,性德它顯不出來。諸佛如來就是他修德圓滿了,也就在果地上圓滿的顯露出性德了。所以「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你修有了功夫,性德才能夠顯露出來;修就好像是開發一樣,你必須要有修德。所以「性修不二」,依自性來起修,才能顯現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

  好,我們這堂課時間到了,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藥師經》最後的感應是什麼❓
🔹修其他宗教的,也能往生淨土的關鍵是什麼❓
🔹為什麼有人念佛念得很用功,念得功夫也不錯,但是臨終卻沒有看到他往生西方的一些跡象❓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極樂世界,特別的學校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3/11/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4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二十二頁,從第三行最下面一句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蓋毘盧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而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一得往生。橫截生死。視此娑婆。迥分勝劣。諸經廣明。今不具錄。】

  我們這堂課從這段論文看起。在黃老的講記講,「這原因就是毘盧報土」。這個『毘盧』就是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是報身佛,報身佛佛身很大,我們看不到。報身佛的相好,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凡夫、二乘都見不到。所以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報土,『與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我們沒有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連權教菩薩也都沒分。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就是毘盧遮那的報土,我們稱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十法界的六道凡夫沒有分。「凡夫」就是六道,從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個六道,稱凡夫,這是凡夫。「二乘」就是四乘法界,聲聞、緣覺;包括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天台宗稱為相似即佛,斷見思、破塵沙,但是沒有破無明,這在四乘法界。也就是連六道法界,合起來就十法界,沒有出十法界。釋迦牟尼佛這個娑婆世界的報土,是要明心見性的,最少破一品無明的法身大士才有分。所以《華嚴經》,是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講的,主要的對象。旁邊也接引我們四乘法界的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也接引我們六道凡夫。主要是為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來講。所以「二乘凡夫無接引之分」,我們去不了。

  「這個世界是釋迦牟尼佛報佛所現的報土。這個土對於二乘,就是緣覺、聲聞」。聲聞,我們一般講阿羅漢,緣覺叫辟支佛。阿羅漢、辟支佛都是印度的梵語音譯過來的,翻成中文,阿羅漢是聲聞,聞聲悟道;辟支佛翻為緣覺,修十二因緣覺悟的。所以聲聞、緣覺,以及凡夫,沒有接引之分。你不夠分,不夠分就是不夠資格、不夠這個條件。所以我們凡夫、二乘,包括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就是十法界的佛菩薩、聲聞、緣覺,也都不夠條件往生到毘盧遮那佛的報土。你最少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有資格往生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報土;你不夠這個條件,就不能往生。這個就沒有接引凡夫、二乘往生到毘盧遮那的報土,這個就沒有。

  還有很多佛國也是一樣,「例如藥師佛國土,就是不容易生」。它也有相當的條件,不是說我們想要去就能去,也有相當的條件。這個條件要比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條件要高很多。念《藥師經》,大家看這個經典看到最後,「念《藥師經》最後的感應是什麼?」念了很真誠,念到一心不亂,你念藥師佛念到一心了,藥師佛是不是就接引你到他的東方淨琉璃世界的佛國土?不是,藥師佛派八大菩薩,我們在《藥師經》看到有觀世音菩薩、有大勢至、有彌勒菩薩,有派八大菩薩來接引,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看經文是不是這樣?經文就是這樣,《藥師經》。你念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念到最後,「倒生到西方了」。為什麼?因為你不夠條件到藥師佛的世界,你水平不夠,條件不夠。那個起碼要斷見思惑以上的,我們凡夫怎麼辦得到?所以你進不去,考試的分數不夠。

  黃念老他也常常用現在考學校的比喻,這個比喻,我們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所以他常說,「極樂世界是一特別的學校」,特殊的學校。比如說,你現在考高中、考聯考、考大學,這一所大學你只要考二百分這個分數,你就能到這一所學校去念,到阿彌陀佛這所學校去念。「一個學生二百分都考不到,那不能要你了」,這個太差了,「太不行了」。這個二百分,黃老給它分一個比例,「一百分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你要有一百分;「一百分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樣二百分就夠了,你就可以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所學校去了。「去了之後,個個是沒有退學、沒有降班、沒有開除,個個是博士,個個成就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我們現在地球上人類很推崇的科學家,用這樣的一個形容、比喻。你到那邊不但沒有退學、沒有降班、沒有被開除,而且將來畢業出來個個都是頂尖的博士,也就是說成佛了。「這就是這麼一個特別的學校」。

  為什麼這麼特別?它特別,因為跟其他所有的佛國土不一樣,「所以稱為願中之王」。它的條件不高,就是你見思惑一品都沒斷,只要具足信願行,就能往生西方。這個發菩提心就好比是信願,真信切願,願意放下娑婆世界,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發菩提心。這個菩提也是印度的梵語,是音譯過來的,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覺悟,怎樣覺悟?《彌陀經》講信願。信是不懷疑,相信佛在經上講的這些聖言量。相信之後就發願放下娑婆世界,厭離娑婆世界,欣慕極樂世界。知道這個世界苦,只有苦沒有樂,所以一心嚮往,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娑婆世界一切統統放下,徹底放下。這個在佛七,念佛堂主七師常常講,「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放下身心世界,就厭捨娑婆,把娑婆世界這一切一切,親情、財物、名聞利養、功名利祿、子子孫孫統統放下,包括自己這個身體也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或者《無量壽經》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我們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臨終就蒙佛來接引,感應佛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

  這個條件,就比其他佛國土的條件低很多。其他佛國土,最少你要斷見思惑才能去得了。不要說破無明,我們現在一個見惑都斷不掉,一品也斷不掉,很難,這個條件就難了。所以一般的法門叫難行道,難就難在這裡。特別是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彌陀要解》上講,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同居這一關,就是見思惑你要斷盡,你才能生到方便有餘土。同居這一關,見思惑,特別是第一關見惑,如果能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你一生當中能夠把這個見惑斷乾淨,雖然還沒有出離六道,但是已經入了聖位,是小小聖,他證得位不退了,也等於說他超越三界有時間表了。根據《四十二章經》佛講的,你只要斷見惑斷乾淨了,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你必定斷思惑證阿羅漢果,也就是說出三界可以預期。但是如果見惑斷不了,這一關不能突破,你修行的功夫再好、你的禪定功夫再深,這個也沒有時間表。你一定最起碼要把見惑斷乾淨,如果沒有達到這一個標準,那出離三界六道是沒有時間表,不知道什麼時候。一般的法門,它條件就是在這個地方。這個就難,我們生生世世學佛學到今天還是凡夫,就是第一關都突破不了。如果有一次突破,斷了見惑,最少現在也是須陀洹果,應該也證了阿羅漢;因為證得須陀洹果,人間天上七次往返必定證阿羅漢果,他不會再退到凡夫位了,只有往上提升,不會再退。這個難,所以叫難行道。

  我們淨土叫易行道,易就比較容易。容易,也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這個我們也不能誤會,以為我們統統不要修,念念佛就去了,也不是這樣的。他要具足信願行。蕅益祖師特別在《彌陀要解》講,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這是往生或者不能往生的關鍵。如果你沒有具足真信切願,願意放下娑婆,願生極樂世界,沒有這個願,你佛號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西方。除非你這個佛號念到斷見思惑、斷塵沙惑,念到理一心破無明了,這個也跟一般法門一樣,自己就有能力往生,就是偏重自力;雖然修念佛法門,也跟一般通途法門是相同的,那這個就沒有什麼特別了。比如說你念阿彌陀佛,你念到斷見思惑你就證阿羅漢了,你可以往生到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方便有餘土,也可以發願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方便有餘土,也可以發願到其他佛國的方便有餘土,因為你夠這個條件。這個是願,信願是淨土法門它的特別、特色。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第二時最後一段開示,特別強調信願,如果你不發願往生,「縱有功行亦成虛設」。你不發願,願生極樂世界、厭捨娑婆世界,你沒有這個願,「縱有功行」,就是你功夫念得再好,你也不能往生;縱然念到一心不亂,你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關鍵在信願,信願是往生的關鍵。行是念佛,你念佛功夫比較深,品位就高;功夫淺,品位就低。所以信願行,這三資糧。有真信切願,必定會念佛,這個行必定是會跟上來,信願是推動行的一個力量。你具足真信切願,念佛念得功夫差一點,也能往生。沒有念到一心不亂,甚至沒有念到功夫成片,也可以往生。但是如果念到功夫成片,這個是比較有把握,就是比較能夠預知時至,當然這個功夫也幫助我們信願的堅固。

  我們一定要掌握住《彌陀經》修學的宗旨。《無量壽經》跟《彌陀經》是同部。發菩提心就是信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執持名號,這個是我們淨宗特別法門的一個核心,這個我們要掌握住。我們看到很多人他念佛念得很用功,念得功夫也不錯,但是臨終卻沒有看到他往生西方的一些跡象,有的甚至還去自殺,這個我們也看過。那我們要問為什麼?第一個,念佛的功夫是很用功,但是可能這個功夫還沒有達到標準,因此臨終沒把握往生;另外就是信願不具足,放不下娑婆世界,對這個世界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沒有願。沒有信願,你就不能感應佛來接引,佛願意接,我們不願意去,那這個不能感應。佛那邊沒有問題,我們這邊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功夫不到,甚至沒有念到功夫成片,具足信願,臨終一念、十念都能感佛來接引。這個信願是往生的關鍵,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淨土的特色,其實就在信願,行就是念佛。如果沒有信願,這樣來念佛,那就跟一般通途法門就沒有兩樣,你要念到事一心、念到理一心才能超越。沒有念到事一心、念到理一心,我們一般講只能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相似的事一心,但是不是事一心,是伏惑。它把我們這個惑業伏住了,伏住就是控制住,它不起現行,這樣就有把握往生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

  我們要念到功夫成片,如果具足信願行來念,就能伏貪瞋痴慢的煩惱習氣,能把它伏住、控制住,伏惑。淨土法門就是你這樣就及格了,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黃老講的考二百分。如果你不具足信願行,也就是說,你二百分都不夠,這個還是不能錄取,它還是有一個最低標準。因此我們淨宗的學人,特別老同修,我們要知道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但是也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它還是有它的條件,條件就是信願行。行,基本的條件就是伏惑,你不能斷惑沒關係。斷那個難度就高了,如果你能斷,那你自己就有能力超越六道,你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你在娑婆世界就超越了。我們現在就是凡夫,沒有能力斷,斷不了,因此依靠阿彌陀佛的大慈悲願力,接引我們帶業往生。你現在只要有能力,有伏惑的功夫,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去斷,那就容易了,分兩個階段。但是我們現在在這個世界,就是要具足信願行,要有伏惑的功夫,我們這一生才真正有把握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達不到,信願行有,但是不夠分數,就是黃老講的不夠二百分,那這一生往生還是沒把握。看臨終最後一念是不是能夠提起念佛?如果臨終因緣好,自己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一念、十念也能往生,但是沒把握。有幾個人能把握臨終神智清楚,如果病苦一來,不能念佛,業障又現前,這一生修的也就是種善根,跟淨土法門結結緣,來生來世遇到再繼續修。

  修還是要達到這個二百分的標準,就是具足信願行才能往生。所以《彌陀經》也講,「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如果這一生就要往生,那這一生就要具足信願行。如果當生,你這一生沒有具足信願行,那來生來世,或者來生,或者過兩生、三生、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或者無量劫後才具足,你什麼時候具足就什麼時候往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叫當生,當生時間就不一定了。關鍵看你什麼時候善根福德因緣具足,具足信願行,那一生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它的特色、它的特別就是在這裡,沒有斷惑,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超越了。

  以上給大家補充這些,也都是經典祖師大德的開示,我們一定要明白。希望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不能不搞清楚、搞明白,不能不在這個地方去下功夫。

  我們再看下面這兩句,『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這個就是說極樂世界有分九品,跟其他諸佛世界不一樣。其他諸佛世界,你沒有斷見思、破無明,生不了。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有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我們現在是住在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但是我們這裡的凡聖同居土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一樣,它是清淨的,我們是污穢的、污染的五濁惡世,它是五清善世,這個不一樣。極樂世界超過一切世界,就在它的凡聖同居土的殊勝,這個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十方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都有六道,都是不清淨;雖然有不同,但是基本上有六道,不清淨。極樂世界它沒六道,我們在《彌陀經》看到,它只有人天兩道,它沒有三惡道。《彌陀經》講得很清楚,「無三惡道」,那些鳥是阿彌陀佛變化的,不是真的三惡道,不是真的畜生。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只有人天兩道,它沒有三惡道。而且雖然我們人的身分往生還是人,但是沒有生老病死,這個沒有了,無量壽,世界沒有五濁,都是五清。這個是十方世界的諸佛國土,每一尊佛的世界都有四土,凡聖同居土大同小異;只有極樂世界跟其他諸佛世界是完全不同,這個不同的就是凡聖同居土,這是極樂世界的特色。

  「極樂則九品分張,萬流齊赴」,有九品。這個九品是根據《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來的,我們一般簡稱《觀經》。經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為《觀經》。《觀經》有十六觀,我們如果常聽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講淨土經論,也常常聽到「十六觀」,這個大家都很熟悉。其他的法師大德也都有講,凡是講到淨土,《觀經》大家都聽過。《觀經》,特別日本的西山淨土宗,他們主修善導大師的註解,《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他們主修的經典。這個我們也附帶補充講講。黃老這裡講的是比較簡要,說「有九品,區別對待」。《觀經》一共有十六觀,第一觀到第十二觀叫觀想念佛,第十三觀叫觀像念佛,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個觀就是九品往生。這個九品往生,是從《觀經》第十四觀、十五觀、十六觀,所以這個九品也列在十六觀裡面了。

  前面觀想念佛,這個心要得禪定,定下來,你才能觀。因為境妙心粗,我們凡夫這個心很粗,極樂世界那個佛的報土、佛的相好,我們凡夫沒有禪定功夫,觀不成,很難!不要說後面的觀,就觀一個落日懸鼓,我們就有困難。前面第一觀到第十二觀,也不必說每一觀都要觀成,只要其中有一觀你觀成就,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比如說日觀你觀成就了,這一觀觀成,就是看到太陽下山那個紅紅的太陽還在,二六時中你面前始終一個紅太陽沒有消失掉,這一觀才觀成。這個就不容易,我們看得到的你去觀都不容易,後面那個境界依正莊嚴,佛的相好、菩薩的相好,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等等沒看過,你要根據經文這樣去觀,這個很難,觀不成。第十三觀是比較容易,你有一尊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丈六金身的佛像,看這個佛像,這個就比觀想要容易。一個佛像我們常常看,就比較容易,這叫觀像念佛。但這個要時間,你一天到晚不能離開這個像,像走開了,你沒看見,又忘記了!要把這個莊嚴的佛像,深深的印在腦海當中,這個比觀想容易。但是也有它的難處,就是你沒時間,你三餐,什麼事情都要人家幫你料理,你的工作就是看佛像,那要找這種福報的人恐怕也不多,也不方便。

  第十四觀就是上三品。修念佛法門、修各種法門,統統可以發願迴向求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沒有看《觀經》的九品,以為專修淨土才能往生,修其他法門、修其他經典都不能往生了,不是這樣的。九品,它收的機就是最圓滿的,一個都不漏。你修大乘的、修哪個宗,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甚至講到,你修其他宗教的,你如果真信發願要求生淨土,就依照你那個宗教的修法,這個功德迴向,都能往生。因為關鍵在信願,你相信不相信?你願不願意去?那是真的,這個一點不假。這個都有經文做依據的,不是隨便講的。上三品收的機,主要是發大乘心的凡夫。你是大乘心,不是聖人,不是須陀洹,還沒有須陀洹,但是你發大乘心,比如說你學華嚴、學法華、學《金剛經》大乘經經典,你大心凡夫,信願念佛,不但出三界,還可以上品往生。上中下它也分三品,有讀經的、持戒的、修六念的,這個在《無量壽經》一心三輩,就是慈舟法師註解的一心三輩,這個很有道理。所以專修淨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你修其他法門、修其他經典,你只要具足信願,你願意把這個功德迴向發願到極樂世界也可以,阿彌陀佛都收。

  中品是發小乘心的凡夫的,他不是大乘心。現在我們有看到南傳佛教國家,那是小乘。像現在斯里蘭卡強帝瑪國師,也接受先師淨老和尚的教化,他們也帶頭不排斥大乘。過去小乘,「大乘非佛說」,他不相信,現在他們也相信了、也接受了,也念阿彌陀佛了。他們發小乘心,小乘只是想求證阿羅漢果,持戒律,持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他只是想求自了。發小乘心往生的是中二品,中上品跟中中品。中上品,你持五戒、八關齋戒;中中品,持比丘戒。在《觀經》裡面也講到,比丘戒比五戒、八關齋戒高,為什麼反而比丘戒在中中品?善導大師有解釋,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用心不一樣,雖然一天一夜,他用心很急,他只有這麼一點時間,就特別的用功,特別的珍惜。所以發這個心,雖然持八關齋戒一天一夜,把這個功德迴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在九品裡面是中上品,你看他還在上品。比丘戒為什麼反而是在中品?因為比丘戒平常都在持,他的用心沒有像八關齋戒那麼急切、那麼珍惜,所以關鍵是在用心。當然你持比丘戒,如果你心跟持八關齋戒一樣,一樣可以往生中上品。這個是以一般的情況來給我們解釋。

  中下品是世間善人,也是凡夫,我們一般講好人,這個人是好人。這個好人他平常也沒機會遇到佛法,是臨終快命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給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勸他信願念佛,要相信、要發願、要念阿彌陀佛,求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在這個世界受苦了,受六道輪迴。他聽了心裡就歡喜,就馬上接受,馬上發願念佛,這樣命終的時候,佛接引他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中下品。中下品是發善心的凡夫,我們一般講善人。像先師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到,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他沒有信佛,他好人,在做麵包生意的,得了癌症,醫生宣布剩下六個月。他的家人到處求醫,找醫生,沒有辦法,西醫都宣布放棄治療了。到各處求神問卜,看看有什麼奇蹟可以來治這個癌症?後來找到華盛頓佛教會,碰到龔振華居士。龔振華居士這個人講話很直白,很直接。問到他了,他就去他家看周廣大先生。那個時候還沒有皈依,也不能稱他居士。就勸他,西方有佛阿彌陀,有西方極樂世界。勸他,你要相信、你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要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再留戀這個世界,這個世界這麼苦,有什麼好留戀的?趕快念佛,求往生。周廣大先生,他的過去世也種了很深厚的善根,這一生到臨終這個緣才遇到。平常是個好人,他一聽,馬上就接受,馬上就跟著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樣念了三天三夜,他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從雲端下來接引他,告訴大家,佛來接引了。他看到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跟佛走了。他說出來了,這個就很確定了。像周廣大先生,根據《觀經》這個九品,他是屬於中品下生,當然他往生之後品位有增高,這個也必然的。根據《觀經》來,他也是臨終才遇到,他念了三天三夜,平常他也沒有接觸到佛法,中品下生。

  所以,上三品是接引發大乘心凡夫,是發大乘心,這個都是善人,這個是上善;中三品,發小乘心及世間善人往生的,他們持戒、做善事,中三品。下三品是接引造惡業的凡夫往生的,這個我們就非常感恩阿彌陀佛,造惡業,佛也不捨棄。下上品,就指一般人,一般人造十惡業,現在我們看到全世界很少不造十惡業的,大多數都是造十惡業,臨終地獄相現前,三惡道的相現前了。造惡業肯定是墮三惡道,也是臨終遇到善友勸他信願念佛,要放下,他一聽就接受了,真放下了,真願意往生極樂世界,跟著大家念佛。這樣命終佛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下品上生,那指一般在家人。

  下中品,主要是指出家人,偷僧祇物、破戒、不淨說法。講經說法為了名聞利養,這個我們現在就很多,我們自己反省,自己也是犯了這個罪過。講經說法、做法會,甚至打佛七,都是為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叫不淨說法,心不清淨說法。偷僧祇物,偷僧祇物就出家人的機會最多,監守自盜,這最容易犯。弘一大師講,他說五戒他不敢說持全,四條戒他有把握,不殺生、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四條他有把握做到;不偷盜他沒把握,他說那個戒相很細,有時候犯了自己不知道。所以這個出家人就比較容易犯,造了這些罪業,一般古大德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一句也不是假的,這也是真話。因為你不是僧道,你沒有機會造這樣的惡業,僧道他就有這個機會造這個惡業,特別是不淨說法,心不清淨,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有功德,但是心不清淨,這個功德就被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業障障礙住了。講還是有講的功德,但是你夾雜不清淨的心,就被障礙。這個心,業力比較強,臨終還是地獄相現前,甚至念佛為什麼會到地獄去?就是心不清淨。在這個時候他如果因緣好,遇到善知識勸他,趕快懺悔,趕快放下,一念回心,佛也接引。也是要具足信願,要放下。真信、發願、念佛,這樣一念、十念也能往生。這個是專指造惡業的出家人,是臨終他才遇到,這樣往生是下品中生。

  像瑩珂法師,他不是臨終,他是在平時。所以這個就不一樣,平時他就有懺悔心,知道自己造了惡業,他就有悔過的心,知道這樣下去將來必定墮地獄。他的好處就是相信因果,真的相信自己會墮地獄,怕墮地獄。思地獄苦,就發菩提心。人如果能夠想到地獄苦,過去先師淨老請台中江逸子老師畫「地獄變相圖」,也就是勸人要思地獄苦,發菩提心。你沒有想到地獄那種痛苦,菩提心發不出來。人知道苦,他就開始覺悟了。人在苦中不知苦,那還不覺悟,還迷惑顛倒,這個就很可怕了。所以我們要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能夠思地獄苦,菩提心就能發得起來。所以瑩珂法師他是平常想到地獄苦,就趕快要求往生,才請人家告訴他有什麼方法。人家拿《淨土聖賢錄》給他看,他看了很感動,三天三夜,門關起來,一心念佛,求佛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他至誠懇切的念,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他真信切願,一點不假,真願意往生,真害怕墮地獄。

  所以瑩珂法師他這個往生就不在下中品,他平常就知道懺悔,他這個叫懺罪往生,這個不在下中品了。所以這個懺悔往生,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引用經典講的阿闍世王,年輕時候也是不懂事,聽提婆達多的唆使,殺父害母,臨終懺悔了,知道錯了。佛勸他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他真的就接受了,真信、發願、念佛求生淨土,結果往生是上品中生。阿闍世王是犯了五逆十惡,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他犯了這個五逆罪,應墮無間地獄。結果臨終懺悔,信願念佛,往生極樂,經典講上品中生,可見得懺悔的力量很大。所以我們看到經典講的是一般的情況,各人的根機,善根福德因緣不同,也不一定說造惡業他往生就一定在下三品,有的像阿闍世王他就跳到上品中生去了,這個我們也要知道。

  這節課,因為這個補充很重要,這一段我們沒講完,我們下次還是從這一段講起。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如何勸從事殺生行業的人念佛❓——以漁業為例
🔹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不成功,是哪兩個原因❓
🔹《華嚴經》既然是顯現毘盧遮那佛的境界,為什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要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專念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3/1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3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二十頁,從第六行第二個字,「又云」,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又云。或見釋迦成佛道。已經不可思議劫。或見今始為菩薩。十方利益諸眾生。或見如來無量壽。與諸菩薩授尊記。而成無上大導師。次補住于安樂剎。】

  我們今天從這段看起。這裡講,『或見釋迦成佛道』,或見釋迦牟尼佛成道。就是見到釋迦牟尼佛成道,「已經經過不可思議劫了」。釋迦牟尼佛不是我們最近三千年前在古印度的時候才成佛,他是久遠劫之前就已經成佛,倒駕慈航再到我們這個世間來說法度眾生,再示現成道,這個是示現。「又有人看見釋迦牟尼現在還是菩薩」,他在十方利益眾生。有人看到釋迦牟尼佛他現在還是當菩薩,在十方世界去利益一切眾生,菩薩利益眾生主要是說法。這個是各人所見不同,佛都是示現。因為我們看到《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每一尊佛菩薩都是三十二應身,都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現菩薩身而為說法;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示現佛身來為他說法。應以男子身,他就現男子身;女人身,他就現女人身,什麼身佛菩薩都能現。這些都是示現,各人的因緣不同,所以所見也不一樣。「或者看見如來無量壽佛給大菩薩們授記」,就是「指出他成佛的名號、成佛的時間,在什麼世界,將來就一定成佛」。授記就是時間還沒到,預先給菩薩講,你將來在什麼世界成佛,還要多久的時間,你當時能夠度多少眾生,這個都是授記。「這些菩薩就成無上大導師,都在安樂剎成為一生補處菩薩。」『安樂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念《彌陀經》都會念到「阿鞞跋致」,這個都是補處的菩薩。像現在彌勒菩薩一樣,在兜率天宮後補釋迦牟尼佛成佛的位子,這個叫一生補處,示現成佛,現在還是菩薩。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是知諸佛法界。遍攝遍融。彌陀全體遮那。極樂不離華藏。隨眾生心。見各不同。而佛本來常不動故。故末卷即以回向極樂終之。具如後文所說。】

  這段論文講,「諸佛的法界,遍攝遍融」。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法界、阿彌陀佛的法界,如同電燈的光。好像我們在屋子裡面,每一盞燈它都放光。這個燈那個燈都打開了,這些燈所放的光,你攝我,我融你,互相融,互相攝。「佛剎也如此」。就像我們屋子裡面燈光一樣,這一盞燈跟那一盞燈,燈光互攝互融。「所以,彌陀全體是毘盧遮那。極樂世界,一切不離開華藏。」所以極樂世界也是在華藏世界當中,我們娑婆世界也是在華藏世界當中。所以極樂、娑婆,實在講也都不離華藏。「隨眾生心,而各各所見不同,千差萬別,而佛本來恆常不動。」因為法身不動。

  佛是如如不動,自性如如不動。但是佛菩薩都是隨眾生的心,眾生心的想念千差萬別,無量無邊,因此眾生見到佛、見到菩薩,每一個人見的都不一樣。就像過去有人去朝浙江的普陀山,潮音洞拜觀音,聽說那裡觀音都會現身。每一個人去拜,有感應的人,見到觀音菩薩現身,同時去拜的,所見也都不一樣。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講到香港的聖一法師,還有兩位法師去拜,都見到觀音菩薩現身,聖一法師見到菩薩戴毘盧帽,其他兩個法師看到是出家人。每一個人見的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眾生的心不一樣,菩薩是隨眾生心。菩薩他沒有說我要現一個身給這個看,現另外一種身給那個看,菩薩沒有這個心。菩薩是隨眾生,你需要,你現在要什麼樣的身分,你能接受,他就現你現在需要的,你心裡想要的這個身,為你說法。這個都隨眾生心,佛菩薩心都是不動。

  以上這段文講的都是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念應化身本師釋迦牟尼佛。上面講念毘盧遮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佛都是有三身。下面: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者。】

  第五就是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圓滿普賢菩薩的大願。「第五,要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把本題真的點清楚了。「念名字,念什麼名字?最後指出」,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名字」。就念這個。為什麼這麼念?因為你就這麼念,你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一直念,或者你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你這樣念就可以圓滿普賢的大願。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是引導這些菩薩歸向極樂,極樂世界是這些菩薩的歸宿。「所以你但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圓滿普賢的大願。」說實在話,普賢十大願王,我們現在是盡量修,要修到普賢菩薩這個標準,我們凡夫一般還不太容易達到。但是不容易達到,也要學,盡量學,學多少算多少。我們主要是信願念佛,感應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這個是要求佛來接引。

  我們再看下面這個文,《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

  【普賢行願品云。欲成就如來功德門。當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于此願王。受持讀誦。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個十大願王,我們念得都很熟悉了。這個十大願,實在講「無窮無盡、無有疲厭」,修這個十大願王,沒有疲倦,沒有厭煩,就是無窮無盡的修十大願王。「對於這個願王,你要能夠受持讀誦」,這個十大願王,你要是能夠受持讀誦,「臨命終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華嚴經》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現在對這個十大願王,我們是做到讀誦,這個讀誦大家都有,但是這個受持,還要再努力,要加強,要努力。我們大部分,現在讀誦經典也好,或者念咒、念佛,特別是經典,大多數還都停留在讀誦的階段。經典讀誦是為了受持,所以我們讀誦、讀得很熟悉了,進一步要依照經典裡面教導的理論、方法在生活當中去受持,依教奉行,這個才是這裡講的。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是經專顯毘盧境界。云何必以極樂為歸。蓋阿彌陀一名無量光。而毘盧遮那此翻光明遍照,同一體故,非去來故,于一體中,要亦不礙去來故。】

  這一段文,《講記》裡面講,「設一疑問」,這是假設,有人提出這麼一個疑問。「《華嚴經》既然是顯毘盧遮那境界」,《華嚴經》既然是顯示出毘盧遮那佛的境界,為什麼還要以往生極樂世界作為歸宿?這個有假設一個疑問,《華嚴經》既然是顯現毘盧遮那佛的境界,為什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要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下面《講記》也給我們說明為什麼,「因阿彌陀佛有一個名號是無量光」,我們叫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光壽無量,因為有個名號是叫無量光。毘盧遮那是印度話音譯的,翻它的音,如果把它翻譯中文的意思,毘盧遮那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光明遍照,毘盧遮那就是光明遍照,遍一切處。「無量光和光明遍照不就是一個意思嗎?就是一個名號,同一體啊!同一體中,就沒有什麼來去了。幹嘛要從這個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但應知『于一體中,要亦不礙去來故。』」雖然在一體當中,對於去來也沒有妨礙。「這就是圓見,在一體之中,也不妨有去有來嘛!所以說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一體,我們體會不到,大家現在都在看電視,那個電視螢幕是不是一體?就那個螢幕。你看這個螢幕,它可以顯現,你中國飛到英國去,有來有去,飛來飛去,來來去去,都可以在這個螢幕上顯現。但有沒有離開這個螢幕?沒有,在這個螢幕當中不妨有來有去。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比喻,就比較有個概念,因為常寂光當中它是一體。其實不但毘盧遮那,我們現在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跟華藏世界也是一體,十方諸佛世界也是一體。一體當中,不礙你去你來,都可以來去,沒有妨礙你,無論來或者去,都在一體當中。就好像我們看到電視屏幕,你去這個國家、去那個國家,今天到這裡、明天到哪裡,在這個屏幕上都可以顯現出來,沒有離開這個屏幕,是一體!所以也不妨有來去,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是一個解釋。

  另外一方面也是大慈大悲,為了接引我們眾生。說那些大菩薩都去了,那我們凡夫還不去嗎?這也是給我們一個信心。不然有一些人說,我為什麼一定要去極樂世界?我也可以去其他世界。也就是這些大菩薩也要讓一切眾生有個目標、有個歸宿、有個方向,這樣心才不亂。如果講得太多,你心就亂了,腳踏兩隻船,到最後不曉得要去哪個世界了。所以他給你指定出一個世界,指方立相,讓你心皈依。你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想去什麼世界你都能去,你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生到一切諸佛世界。在《無量壽經》、《彌陀經》,我們不都看到嗎?所以往生極樂世界等於往生一切諸佛世界,一個代表就好了,佛也不會像我們凡夫在爭,不會爭信徒,他們都勸他們那個世界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他怎麼會跟阿彌陀佛爭信徒,爭信徒是我們凡夫,佛菩薩肯定不會的,佛菩薩都是隨喜功德。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如大乘起信論云。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此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諸法。親承供養。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這段論文就是引用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的《大乘起信論》。菩薩造的叫論,佛講的叫經,菩薩就叫論。這個是論文,《大乘起信論》的論文,這段話非常好。『眾生初學是法』,「眾生開始來學佛法」。我們當然是無量劫以來都有在修了,我們不是這一生才開始修學佛法,過去生生世世都在修,但是可惜的是我們沒有深入。每一生都有接觸過佛教,都有學習,但還是都是停留在初步,沒有進一步去深入,是初學,初學這個法。所以『欲求正信』。你要求什麼?要求「正信」。黃念老當時在北京,很多人喜歡一些比較奇怪的,所以他講這個話,說「現在有些人想求點奇異功能」,還有練氣功。這些當時黃老在世的時候,在北京那邊滿流行的。有一些人雖然學了佛,但是他還是想(好奇)去學一點奇異功能,學一點氣功。黃老說,「那才錯誤,那就走入魔途了」,就走錯路了。所以學佛,主要是求正信,求的是正信。「正:正大的、正直的、正確的,正跟邪對立。」為要求正信,為了要求正信,我們一般講正信佛教徒。要做到正信佛教徒也不容易,現在信佛的人很多,但是迷信的還是比較多。還有邪信的,信邪教的佛教,這個也大有人在,真正正信的就比較少。

  我們學了佛,初學,為了要求正信,但是『其心怯弱』,這個就是心膽小心弱,怕自己做不到。中國古代有兩句話:「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的心很危,危險的危,很怯弱。要住在這娑婆世界,住在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不能常值諸佛』,不能常常遇到佛。這個就是很擔心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學佛的人。我們還沒有出離三界六道,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這一生我們遇到佛,來生你再轉世,不曉得轉到哪個世界?不曉得要轉到哪一道?擔心憂慮不能再遇到佛法,不能常值佛,不能常常遇到佛。「釋迦牟尼佛一般人看不到了」,我們一般人看不到了,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滅度了,般涅槃了,我們現在看到只是佛像,泥塑木雕的。「可是佛菩薩的化身永遠不斷」,我們要知道佛菩薩不一定是用佛菩薩的身分來教化眾生。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得度,他就會現什麼身給我們說法,所以他現的身分不一定的。

  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早年我在家的時候,那個時候十九歲,開始聽他老人家講經。當時他就講佛菩薩很多都示現在我們人間,在我們聽眾當中,可能你坐的旁邊就是佛菩薩,你也不知道,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真的很多。這個也是肯定的,如果沒有這麼多佛菩薩、阿羅漢示現在世間來暗中幫助眾生,教化眾生,那這個地球早就毀滅了。地球人類一直造惡業,惡業造得多,善業做的少,這個都有佛力冥冥中加持,才能撐到現在這個樣子。所以,也許我們常常碰到,特別在大的集會當中,法會、聽經。所以在香港做法會,我們老和尚也講過,都很多人,大型法會最少有幾千人,七、八千,上萬人。有一些同修報名排順序,就排到很角落,邊邊的,角落。我們老和尚講,有很多佛菩薩也示現跟我們凡夫一樣來參加法會,我們不認識他,他認識我們,他可能就坐在邊邊的角落上,坐在你旁邊,你也不知道。所以做法會,我們大家聽到這個,雖然坐在很邊邊,心裡也感覺滿安慰的,可能有佛菩薩跟我們坐在很旁邊的。的確也是,只是我們凡夫,我們不認識,我們看不出來。他也不會顯得特別跟人不一樣,跟我們一樣,但是他肯定認識我們,我們是不認識。

  只是大家不認識,不認識,那你見到了就跟沒見到一樣。你沒有機緣碰見諸佛,去『親承供養』。在娑婆世界,雖然有求正信的心,有這個心想要求正信,但是心還很弱,心還是很怯弱,因緣也只有如此,於是『意欲退者』。「意欲退者」就是心裡就想退轉了,學佛,算了,不要學了。現在我們在學佛的這些信眾當中,我們看到很多,有很多人他退心了,他就退了,甚至信仰其他宗教去了,懈怠了,退了,感到很困難。現前學佛的人,這種情況也滿多的,就心怯弱,想要學佛,學佛那麼難,我們又碰不到佛菩薩,碰不到善知識,想學,提不起那個勇氣,所以很容易就退了。如果再加上這些親朋好友在旁邊再給你講一些話,那就更容易退了。如果你自己沒有一個很堅定的信念,很容易就受到影響。

  這個我自己親身有體會,我在年輕時候,二十幾歲,跟我們小學的一些同學,他們就召集兩個月就聚會一次,聚會一次是幹什麼?吃喝玩樂,就是同學會,大家聚一聚。每一次聚會,他們知道我在信佛、我在聽經,那個時候我都自己騎機車到景美華藏圖書館去聽經,風雨無阻。他們都是好意,他們也是好意,因為這些同學只有我一個學佛,他們統統都不學佛的。他們都共同對我很關心,他們就勸我,我們不反對你學佛,但是不要學得太迷了,勸我不要學得太迷了,迷得太深不好。當時我也講不過他,但是我因為有聽老和尚講經,我自己心裡就很清楚,也不會受他們這些言論的影響。他們是用他們沒有學佛的人角度來看我,怎麼常常要找你找不到,都去聽經了。要找你去玩,都說你去聽經了,所以到同學會,他們就會勸我,你不要學得太迷。我們沒反對你學,但是不要太迷。當時我心裡在想,到底是你迷還是我迷!所以也不跟他們去辯論。所以聽經,就是保持我們不退的一個動力,因為你明白這些道理。這些不學佛的人,他給你講的這些言論,你自己知道分辨,你就不會受他影響。如果你沒有聽經,沒有這個理論基礎,真的,他們這麼多人給你勸,一次不聽,兩次不聽,勸久了,你就好像滿有道理的,那你就退了。所以這些情況也是有。所以這裡講的,我也有這樣的一個體會。

  「意欲退者」,就會想退轉,好像學佛很困難。當你要退這個時候,「你要知道如來有勝方便」,就是說如來有很殊勝的方便法。因為我們總是想到學佛,太高了,太難了,我做不到。難行苦行,難忍能忍,這個我做不到,但是你要知道如來有殊勝的方便。這個殊勝方便,第三部分所講的念佛名字就是一個「成就最勝方便」。「如來有殊勝的方便,可以攝護行人的信心,這個方便就是叫你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馬鳴大士的這個話,對於我們最好了。整個這個論給我們指明了出路,指明我們修行方法:你就是專念。」專念阿彌陀佛。

  專念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學了佛,甚至受了戒,有的沒有受戒,皈依了。皈依,也吃素了,這個來念佛就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有一些人他信了佛,也聽了經,也皈依了,但是還做不到吃全素。有一些人他就給我說,我現在還沒有做到完全吃素,恐怕不能念佛。我們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就要勸他,你還是要念,雖然還不能吃素,但是你不能不念佛,念佛有念佛的功德。你還沒有做到不殺生,吃素,你再不念佛,那就更不得了了,因為念佛還有佛力加持,幫你消業障。所以在早年聯合錄音公司,以前我們老和尚都去他那個公司錄送到電台講經的錄音帶(因為電台沒有錄像,錄音,中廣,中國廣播公司),去那邊錄。後來我錄一些台語的,我也去租他們錄音室去錄。有一次林老闆就給我講,他說悟道法師,我現在認識有一個漁業電台,說有一個漁業電台它有個節目,有個空檔,免費的,有半個小時,可以提供給我們,問我,我們能不能去接受這個。因為我們是佛教,我們是佛教能不能接受漁業電台提供我們免費的這個時段來播放佛法?我說可以,很好。但是那個漁業電台,抓魚的,殺生的,這個播放我們佛教節目適合嗎?我說沒有關係,就是因為這樣才要播。我是給他講,我們播的這些內容,我們就播念佛感應故事,念佛有什麼好處,我們就播這個,你只要念佛就有好處。你先不要勸他,你不能殺生,你現在去抓魚,你會下地獄。你播那個肯定他聽不進去,現在我的職業就在捕魚的。我說我們就播念佛感應故事,就是念佛能夠消災免難,能夠保平安,你那個船出去不會遇到風浪,不會翻船,這個大家都很需要。我說就播這個,念佛感應故事,就是勸他們念佛。雖然他還在殺生,但是念佛幫助他消業障,他才能早日回頭。不然他永遠回不了頭,業造得愈來愈重、愈深,那就愈不容易回頭了。這個是我們要有善巧方便。

  所以《龍舒淨土文》它也是有這麼一個公案,有一個人他出家了,出家他要還俗,還俗去幹什麼?如果去賣個素食,那也還好,他去幹什麼?去殺雞。你說這個退到什麼程度,你出家了,還俗了,又去造殺生的業,去殺雞,每天在殺雞。但是這個人,他相信念佛法門,他雖然還俗,但是他還是一直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他沒有中斷。他每一次要殺一隻雞就說,諸佛子,你趕快去投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念佛,念念念,就把牠宰下去。這樣殺雞,他每次殺雞就念佛給那個雞迴向,念了幾年,他的眼睛長一個瘤很大,後來他就不敢再殺了,去搭一個茅蓬,自己關起來念佛,念了三年,他預知時至往生了。所以不管做什麼行業,不好的行業,無論什麼人,都應當勸他念佛。善人要勸他念佛,當然這是一定的,惡人也要勸他念佛。惡人再不念佛,他都永遠不能回頭了,也給他一個自新之路,不然他就沒救了。所以《龍舒淨土文》對初機是非常好的。所以當初我看到這個,我們現在都還沒有吃素也可以念佛,就很歡喜的接受。這是專念阿彌陀佛,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念。你看五逆十惡,將要墮地獄,都可以念。如果他真正懺悔,放下,回頭,他也就可以往生極樂。

  「《無量壽經》講一向專念,專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所修的一切善根你都把它回向,求往生彼世界,求生淨土。求生淨土是我們修行人絕不可少的事情。」我們修學淨土法門,目的就是要求往生到西方淨土,這是我們的目標。這是修淨土法門,這個當然是絕對不可少。黃老在這裡他也講到密教,因為黃老他修密、修禪、修教、修淨,是大通家。他說「密教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修『破瓦』(又名開頂法),就是往生淨土的基礎。所以,各宗都是如此,有人說禪宗都是淨土宗,亡僧火化時舉火人念的偈子,都是往生極樂世界」,都是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古來禪宗的祖師大德,有很多參禪大徹大悟之後,後來回頭就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你看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所以無論修教、修禪、修密、修戒律,往生極樂,等於是各宗各派最後的一個歸宿。連普賢菩薩都是這樣示現給我們看,引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導歸極樂,那何況我們凡夫?「所以,不管你修什麼,都要求生彼土」。『即得往生,常見佛故』,往生有什麼好處?我們常常見佛。我們在這個世界擔心不能常見佛,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們就時時刻刻見到阿彌陀佛,「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聞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都是啟發你的道心;所聞的花香,也啟發你的菩提心;喝的水也增長你的道心」,所以在極樂世界只有進步,不會有退步,就不退轉,圓證三不退。

  所以,「我們所以不成功,就是兩個原因」。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為什麼修這麼久,生生世世都在修,我們修到這一生、修到這一輩子還是這樣?這個原因就是兩個,一個是退緣多,讓我們退轉的因緣很多,你要修行,很多事情來干擾,產生障礙。一個是壽命短,壽命短暫,我們人最長不過百年,百年實在講也不是很長,何況我們還沒辦法活到那麼長。實在講,「人生七十古來稀」,要活到七十歲就很稀有了,有很多人都活不到七十就走了,時間很短暫。所以黃老講,他當時講這個已經七十多歲了,他說「我要能再活五十年,可以多做好多事,但是不允許啦!」他是剛好八十歲往生,一九九二年,八十歲往生。我去看他的時候是一九九O年四月。所以他講,「在這世上沒有多久了。好不容易到了今天,看了很多書,通過許多實踐,累積了一點點,知道一點道路了,正好用功」。正好用功,壽命到了,沒有了。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這個,「一個壽短,一個退緣多」,修行人就很難成功了。

  極樂世界的殊勝就是,「一個沒有退緣」,沒有讓你退轉的因緣;「一個壽命無量」,永遠不死,這壽命無量。凡是往生的都是壽命無量,「就這麼殊勝之方便,所以稱做大願之王阿彌陀佛」。「這個世界的淨土,我們生不了。咱們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穢土」,我們現在住的是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但是我們這個凡聖同居土是穢土,是不清淨的,污染的,五濁惡世。極樂世界,我們凡夫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同樣是凡聖同居土,但是他那邊是淨土,我們是穢土。「雖然還是凡夫,雖然還是凡聖同居」,但是我們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已經從穢土轉為淨土。同樣是凡聖同居,從凡聖同居的穢土轉到凡聖同居的淨土。其他諸佛世界的淨土,要破無明才能生到那個世界,那我們凡夫就沒有希望,很難!我們做不到。但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我們凡夫可以去,這一點就太殊勝了,勝方便無過於此。

  好,我們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跟大家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涅槃❓
🔹為什麼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何道理❓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此界妙無比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23/11/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2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十七頁倒數第二行,從「四念毘盧遮那」,從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

  【四念毘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者。】

  我們今天從這段看起。這是前面講了三種念佛,念法身佛,念報身佛、化身佛,念名字佛,就是我們講持名念佛。這裡是第四『念毘盧遮那佛』。「念毘盧遮那佛」是『頓入華嚴法界者』,「華嚴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華藏世界」。像我們過去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後來我們淨老和尚又加兩個字「視聽」,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後來又成立了華藏淨宗學會。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成立華藏淨宗學會,華藏就是出自於《華嚴經》。《華嚴經》講,一真法界叫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是大圓滿的境界。「頓入」,這裡講念毘盧遮那佛就頓入華嚴法界,也就是說頓入華藏世界。

  「頓入,是頓!我們都講圓頓之法」。佛的教學有漸修的法門,也有圓頓的法門,根據眾生的根機,佛有講圓頓的、有講漸次的。我們講圓頓之法,就不是那麼一點一點的爬上去,不是一點一點爬的方法,那個叫漸修。好像我們爬樓梯,你一階一階的這樣爬上去,慢慢爬,爬上去。這個圓頓也就是說很快速的達到頂樓。像現在的高樓,像我們台北一O一大樓,現在有高速電梯,一下子就到頂樓了。就沒有像爬樓梯,一層一層、一階一階的爬,那個很辛苦,很慢,時間也很長;如果你坐快速電梯,很快就達到最頂層了。這裡講的圓頓,我們透過坐電梯跟爬樓梯來形容、來比喻,大家就有個概念了。圓頓法就不是一點一點的這樣爬上去的,是直截了當的,直接快速達到最高峰,這個叫圓頓,《華嚴經》是圓頓大法。

  「念毘盧遮那」,這個一般念佛人很少看到。「怎麼說要念毘盧遮那呢?毘盧遮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天台宗和法相宗說毘盧遮那代表法身,盧舍那代表報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應化身)。」這是天台宗的說法。在我們中國佛教,一個華嚴宗(又叫賢首宗),另外一個就天台宗,都是圓教。「天台也是圓教,現在這麼說的人很多。」天台宗跟法相宗說毘盧遮那佛代表法身,盧舍那佛代表報身,釋迦牟尼佛是代表化身,這天台宗的說法,跟法相宗的說法,現在很多人也都是這個說法。「至於華嚴宗呢,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沒有不同。」這個跟天台、法相講的釋迦牟尼佛都是化身,這個沒有不相同的地方。但是把毘盧遮那和盧舍那都把它說在一起,說是一個名字,而有廣略的不同,就廣說跟略說不同。「總之,都是說,毘盧遮那的化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是一佛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一佛三身。應化身也是從法身、報身來的,法身流現出報身、應化身,三身是一體,一而三,三而一,這是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三身一體。

  所以昨天香港的同修,在我們華藏淨宗學會二樓流通處供華嚴三聖,當中就是毘盧遮那佛,右邊文殊師利菩薩,左邊大行普賢菩薩,問這個當中是什麼佛,我給他講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法身佛流現出報身盧舍那佛,應化身釋迦牟尼佛。所以你說那個是毘盧遮那佛,可以,你說是釋迦牟尼佛也可以,說盧舍那佛也可以,反正三身是一體。

  這裡講,「這個就是我們要憶念我們的本師」。怎麼說憶念我們本師?我們為什麼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們怎麼知道有華藏世界一真法界?我們怎麼知道有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這個都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他給我們說的。佛出現在世間對我們最大的恩德就是講經說法,八相成道之後就是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個大恩大德不是我們能夠報答的,這個報不盡的。因此我們這一切都不能忘本,也不能忘記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稱本師?就是我們這個階段的佛教,佛法的教學,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所以我們稱他為本師。也有不忘本的意思,如果沒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怎麼會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那不可能。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種恩德無法報的,說不盡的。只有自己成了佛,再去度眾生,這樣才能報恩,不是我們世間報恩能報的,這一點我們要了解。

  「我們一般只相信釋迦牟尼佛是尼泊爾的太子,出家了」,以前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的俗名叫悉達多太子。他出家修行成佛,佛號叫釋迦牟尼佛,是他成道才叫釋迦牟尼佛,我們再給他加個本師。現前在地球上的佛教徒,一般只有相信釋迦牟尼佛是尼泊爾的太子,就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的母親摩耶夫人,他的妻子是耶輸陀羅。後來悉達多太子出家成道了,後來滅度了,示現有生有滅。有生滅,這是化身所顯現的,這只是一個小片段。我們根據歷史上的傳記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是七十九歲示現般涅槃的。外國都算實歲,實足年齡七十九歲,依照我們中國人的算法,我們算虛歲八十歲,實際上釋迦牟尼佛依我們中國人的算法是八十歲。依古印度,外國都是算實足年齡,七十九歲。三十歲成道,成道之後,天天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個就是這一個階段。

  真正釋迦牟尼佛,就僅僅是這一個階段?不是,這是示現的,示現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一個小片段。《華嚴經》裡面講,「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不知道多少劫多少劫早已成佛」。其實早就成佛了,不是說現在才成佛,不是說三千年前才成佛的,但是我們一般看就三千年前成佛的,這個叫示現,他示現。「王子出家成佛,這是示現」,這是古佛再來。「釋迦牟尼佛何嘗涅槃呢?」我們世間人看佛有出生、有涅槃,有降生、有涅槃,看佛菩薩都有,阿羅漢都有,跟我們人一樣,有出生,最後有死亡,就有生有滅。

  但是釋迦牟尼佛他有沒有涅槃?「就咱們世間人智者大師念《法華經》藥王菩薩焚去兩臂的時候,他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這個是在傳記上有記載,天台宗創始的人就是智者大師,智者大師他主修《妙法蓮華經》,我們簡稱叫《法華經》,創立了天台宗。有一次智者大師念《法華經》,念到「藥王菩薩」這一品,藥王菩薩燒去兩個手臂,念到這段經文的時候,他就入定了,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就是他親自見到靈山。這個靈山就靈鷲山,簡稱叫靈山。佛在靈鷲山講經很長時間,智者大師念《法華經》念到「藥王菩薩」這一品,入了定了,看到佛在印度的靈山(靈鷲山)還在講經,還沒散會。「佛在靈山說法的法會,還在那說呢!」沒有滅,沒有示現涅槃,沒有涅槃。至於我們看到的這種生滅,佛有降生、有示現涅槃,這個生滅是因為我們凡夫有生滅的見。因為我們的妄念就是生滅,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看到外面的境界都有生滅。我們有生滅見,我們凡夫是生滅見,見到外面的境界就是生滅的現象,實際上是沒有生滅。看到佛有涅槃,實際上佛沒有涅槃,這是事實真相。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如世主妙嚴品。十方諸大菩薩及天龍神鬼所說諸頌。各出自證法門。以如來果地發人信解。令入念佛三昧。】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十方諸大菩薩及天龍神鬼所說的種種頌,都是說出自己怎麼證的法門」,自己怎麼修證,說這些法門,「勸導大眾最後都是要成佛」。「以如來果地的妙覺,來啟發尚在因地的眾生,令大眾生信得解,證入念佛三昧。《華嚴》也就是讓大家入念佛三昧。」主要是講這個,讓大家入念佛三昧。所以這個是在「世主妙嚴品」,十方諸大菩薩以及天龍神鬼所說諸頌,都是各自說出自己修證的法門。以如來果地來啟發人的信解,讓大家都能入念佛三昧,主要目的是在這裡。

  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自是說如來現相品。以及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各有十方諸大菩薩及諸世主說偈讚佛。而十地品每歷一地。必曰不離念佛念法念僧。是知諸位階次雖殊。莫不以念佛為其本行。佛佛道同。舉一毘盧攝無不盡。】

  這個是舉出「如來現相品」說的一段經文,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各有十方的諸大菩薩、諸世主都說偈子來讚佛,說偈來讚歎佛。「十地品每經過一地,菩薩都說不離開念佛、念法、念僧。所以咱們每一座法完了,念三皈依,念佛、念法、念僧。」

  這個三皈依在佛門無論顯宗密教都很重要,入佛門,大家都知道要先接受三皈依。「這個三皈依有的人不清淨,這個就很要注意了。最起碼的,信了佛,就不要再信其他什麼教主了。既皈依了法,就不要再研究、再相信別的那些個外道典籍了。」外道典籍就是教我們心外求法的那些典籍,那個就不要學了。像我們現在世間上一些書籍、一些作者講了很多很多,都是心外求法,都是屬於外道典籍,我們就不要再去相信那些了。「皈依了僧,就不要再去找牧師、阿匍等了。」你就不要再去皈依其他宗教的這些神職人員,這個才是真正皈依僧。

  「所以,從這來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階次雖然不同,都是以念佛為其本來的行持。古佛今佛,佛佛道同,舉一毘盧遮那佛,就把一切佛都攝盡了。」所以古佛、今佛沒有兩樣,佛佛道同,所以舉出一尊毘盧遮那佛,就把一切佛都含攝盡了。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故普賢十願常隨佛學一門云。如此娑婆世界毘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乃至成大菩提。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在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頭「常隨佛學」這一願,第八常隨佛學,這是第八願。「普賢菩薩所學習的娑婆世界的毘盧遮那如來,不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嗎?釋迦牟尼如來,從最初發心起,就精進不退。六度中精進度十分重要,凡夫是進一退九」。這是我們凡夫,修行進了一步,就倒退了九步,進一步又退九步。「比扭秧歌還差」,扭秧歌,在大陸過去有扭秧歌,就插秧,稻田插秧的,唱這個歌是進三步退一步,很慢。這裡講是,「進一步退九步!所以在娑婆世界修行,難啦!」很難成就,這是主要的因素,因為進得少,退得多。「每個人剛剛發了點心,就來了個障礙,或者生病,或者來了些事;好不容易有點進展,修持有點得力,就來點什麼干擾」,一些事務太多,煩雜的事情就來打閒岔,來干擾,「進一退九」,進一步,退了九步。這是我們現前娑婆世界修行的現狀,進一退九,各種因緣讓我們退轉,沒有辦法再往前精進。

  「釋迦牟尼佛是精進不退」,這個就很難得。「『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這都是《普賢行願品》裡頭的話,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身命作布施。」「投身飼虎」,看到老虎肚子餓了,就跳下去摔死,這個身體就去餵老虎,給老虎吃。「割肉餵鷹」,老鷹要捉兔子,「兔子來求救,佛就把兔子藏起來」。「老鷹就來質問,你救了牠」,我就快要餓死了。「佛就說我刺肉替牠,相當於兔子這麼多的肉,鷹說這個可以」,我就不要去抓那個兔子。身上的肉都割光了。「我們本師就是這樣的無量劫來以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身命來布施,令人感激涕零。」這個是屬於內財布施,身命都布施出去。

  「我們現在捨一點外財,大家還是很踴躍的,也就很難得了。你要說叫我們捨掉一個內臟去救度什麼人,就困難了。」不過在世間上有,有一些孝子,或者善心人士,他願意捐內臟去幫助別人。這個就很難了,就有困難了。「佛是以不可說不可說的身命而為布施。」這個我們是無法去相比的,沒有辦法跟佛相比。

  「『乃至於成大菩提,入於涅槃。』這表示布施只是開始,從布施開始,六度都圓滿,成大菩提,入於涅槃。」

  「『如是一切我皆隨學』,這樣的一切,我都跟著學。這是普賢菩薩的大願。我們也看到為什麼憶念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功德、這個恩德,無量無邊。我們過去多少生中,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蒙受了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救度,現在還正在救度我們,正在救度」,我們還沒有得解脫。「就在此時此刻正在救度我們。這都是佛恩啊!」佛恩難報,沒辦法報。

  【由我本師因地修行。廣大無邊不可思議。故所感報化。亦廣大無邊不可思議。行者誠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起勇猛心。起擔荷心。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

  「由於本師在因地中修行了廣大無邊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釋迦牟尼(就是毘盧遮那),他所感的、所證的報身、化身,也廣大無邊不可思議。」

  「『行者』指我們,行者若能真誠的生起決定的信解,能夠深信,能夠正解。理解什麼呢?『知一切佛不離自性』,知道一切佛都不離開每一個人本人的自性。所以,不是向外去求佛,一切諸佛都不離開你的自性。聽了這句無上開示,自然生起勇猛心,我的自性就是一切佛!還有什麼膽怯?還有什麼不敢呢?要『承擔』」,我們一般講直下承擔,「我心本是佛心!」我的心本來就是佛心。「敢承擔。『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你敢承當了,我的心就是佛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直下承擔,這樣就與本師初發心的時候沒有兩樣。就一直到成佛,你就跟本師釋迦牟尼佛初發心的時候沒有分別。「所以『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華嚴》、《法華》以蓮花做譬喻」,蓮花就是因果同時,這是表法,以這個來表法。「荷花的殊勝處很多,『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一點。」蓮花,我們一般講蓮花,或者講荷花。「荷花的功德其中最殊勝的就是因果同時」,你看荷花開的時候,有個蓮蓬,花開,蓮蓬就在裡頭,那個蓮子也在裡頭。「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佛的果覺已經出現,已經成功了。」蓮蓬不是在花瓣脫落之後又長出來的,一般我們看到其他的花,花開才長出它的果,花落掉,果才出來。蓮花就不一樣,所以蓮蓬它不是在花瓣脫落之後又長出來的,不是。「花正開的時候,小蓮蓬就在裡頭,小一點就是了」,同時的,這個真的是因果同時。

  因為我們一般講,因要結成果要有一段時間,但是它這個蓮花是同時的,同一個時間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就是因果同時的道理」,你初發心就跟正覺沒有兩樣了。「這就是告訴我們,行人要如此發心,主要知道一切佛不離自性。」一切佛都沒有離開我們的自性,你對這個能夠肯定,初發心便成正覺,這個就不會有疑惑了,對這個道理能夠理解。

  底下引證《華嚴經》幾段經文:

  【又如寂靜音海夜神言。我得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能入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法界安立海。見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剎所有微塵。一一塵中。有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一一佛土。皆有毘盧遮那坐於道場。於念念中成等正覺。現諸神變。所現神變。一一皆遍一切法界海。而開敷樹華夜神入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憶念毘盧遮那往昔所修行海。悉皆明見。妙德圓滿神得自在受生解脫門。入毘盧遮那無量受生海。亦見如來於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示現受生。常無間斷。】

  這段經文是引用《華嚴經》裡面「寂靜音海夜神」這段經文。「《華嚴》裡頭,各界眾生都有」,每個法界的眾生都有,可以說真的是無量無邊。「經中夜神實是菩薩」,這個夜神祂本跡,祂本來確實是菩薩。「就像過去舊社會出殯,往往有一個很高大威猛的鬼,俗稱開路鬼。」那個是在中國大陸古時候,以前人過世了,要出殯,前面都有個開路鬼,「其實那不是鬼,那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面燃大士」,這個我們現在在放燄口、放蒙山,都有一個面燃大士,一個像。像我們現在雙溪小築做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晚上第三時加一段蒙山施食,這個跟燄口施食同樣一個性質。所以我們做大型法會,在往生蓮位那邊也都有供一尊面燃大士,供牌位,還有供面燃大士的像。面燃大士,大家常常聽經的同修都知道,那是觀音菩薩示現的,不是真正的鬼。觀音菩薩示現面燃大士,在地獄當中救度眾生,也是跟地藏菩薩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這些神啦,都是菩薩。」《華嚴經》舉出來這些鬼神眾都是菩薩。「寂靜音海夜神,得到一個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已能夠入十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法界安立海。可以入多少多少世界呢?可以入一切佛剎的一一微塵中所具的十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國土。」這個是不可思議。

  「佛經常說微塵,過去人們以為是空氣中浮動的小小微粒」,以為那個是微塵,「其實錯了」。黃老給我們講,錯了,因為黃老他也是學科學的。「微塵很小」,黃老給我們講微塵很小,「比電子還要小」,我們肉眼見不到,我們看空氣當中,「一粒浮塵就太大了」。「電子已很小,現在有比電子還要小多少萬倍的中微子,可能就是佛經所講的微塵,可能還不是」,還不是佛經講的微塵,「將來可能發現更小的」。現在科學愈來愈進步,發現物質的體積,就發現到很小很小了。所以,「微塵之多之小是我們沒法想像得到的」,我們想不到,我們也看不到。「這種小東西在太空之中很多很多。」

  「微塵多得不得了」,我們肉眼見不到。「『微塵數法界安立海』,像微塵那麼多數目的法界的安立海。夜神看見一切法界安立海,所有的一切法界安立海中所有的一切佛剎,所有微塵。微塵數那麼多的法界安立海,在這海裡頭看見一切佛剎,安立海中種種的佛剎」,種種佛剎那麼多的法界安立海,「種種佛剎中所有的微塵,這多得不得了」。《華嚴經》講微塵當中有佛剎,佛剎當中有微塵,微塵當中又有佛剎,多得不得了了,重重無盡。「每一個微塵裡頭,這就不可思議—小小之中有無量的大」,小沒有放大,大沒有縮小,小當中有無量的大。「比電子還要小多少萬倍的每一個小微塵裡頭,有十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一個小微塵有這麼多佛國土。所以,這個小大完全不是人們的概念。小裡面怎麼能有這麼多佛國土?」我們的概念就是大可以容納小,那小怎麼去容納那麼廣大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那麼多的佛國土」,在一個小塵裡面,比電子還小得多,不曉得小多少萬萬倍的東西裡頭。「比一粒沙土、一粒粉末還小多少萬萬倍的東西裡頭,有不可說不可說這麼多的佛的國土。」那麼小的體積裡面,有不可說不可說這麼多的佛國土,這個我們無法去想像,這個叫不可思議。

  「這正是《華嚴》事事無礙境界」,事跟事它沒有障礙。「夜神見法界安立海,海中有佛剎,佛剎有微塵,這都是從大具小」,從大當中有小。但是下面說,「一一塵中皆有不可說佛國,一一國中,皆有毘盧坐道場,成正覺,現神變,這是小中具大」。大中具小我們沒有問題,但是小中具大我們就想不通了。「末後又說所現神變,一一皆遍一切法界海,正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這個是超乎我們的情見,不可思議,不在我們情見當中。

  「每一個國土裡頭,都有毘盧遮那坐於道場。你看,毘盧遮那的功德不可思議!這麼多的國土裡面,每一個都有毘盧遮在那裡坐道場,念念中成等正覺。他在那成佛,現種種神變。在一個微塵裡頭有無量的佛土,無量的佛土中,都有毘盧遮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都在那成佛、說法、現神變,所現的神變遍滿一切法界海。這都是超乎咱們識量的境界了。」我們的常識、我們的心量都達不到。「這麼多這麼小的東西裡頭,有無窮多的佛國,都有咱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那成佛、說法、現神變。所現的神變,遍滿一切法界海、遍滿虛空、遍滿法界、無所不遍。我們這樣來看釋迦牟尼佛,就超過咱們老的觀念。」我們一般老的觀念,釋迦牟尼佛就是迦毘羅衛國,現在尼泊爾的一個太子出家了,出家之後去修六年苦行,後來到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就成就無上佛道。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示現般涅槃。那是我們現前一般人的常識,能夠理解的就是這一段。「現在對於佛之偉大,功德智慧不可思議,從這個地方」,我們讀了《華嚴經》之後,就往前推進一大步。

  「再如開敷樹華夜神,入了一個『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入這樣一個法門,他憶念、思念毘盧遮那往昔所修行海。本師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所修行的,這些多得不可說了,稱之為海。」這個海就是形容比喻太多了,說不盡。「『悉皆明見』,過去的事都現前,他都看見了。這是第二個神。」

  「還有妙德圓滿神,得『自在受生解脫門』。受生是自在受生,不是墮入母胎」,跟我們人不一樣。「他可『入毘盧遮那無量受生海』,到毘盧遮那無量受生境界中,示現受生。由於此受生境界無量無數,不可窮盡,所以稱之為受生海。『亦見如來於一切世界一一塵中無量佛剎,示現受生』,也可看見如來在一切世界一一的小微塵裡頭,一小微塵裡頭有無量佛剎,釋迦牟尼佛在那示現受生,『常無間斷』,沒有停止。」這些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如是念於毘盧遮那。即念是佛。即佛是念。】

  「我們能夠這樣憶念毘盧遮那的功德,其功德是遍滿虛空,遍一切處。過去的功德是無量之海,而現在與未來還在度眾生,在那受生,在多少多少世界中示現受生,在那度眾生。我們這樣憶念毘盧遮那,你所憶念就是佛,正是『即念是佛,即佛是念。』」也就是《觀經》的話(《觀無量壽佛經》經文裡面講的話),「『是心作佛』」。「這麼念就是『是心作佛』,念佛就是作佛,是心在念,是心在作,故說『是心作佛』」。「此心本來是佛」,這個心本來它就是佛,「故說『是心是佛』」,這個心就是佛。「用《觀經》這兩句話解釋正合適。」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盡十方虛空乃至針鋒芥子許。無一不是毘盧法界。是名念法界佛。亦名遍念一切佛。】

  「整個的十方虛空,乃至小到像針尖、像芥子的地方,沒有一處不是毘盧遮那的法界。這麼去念佛,是念法界佛。我們念的佛不僅僅是在地球上尼泊爾降生的釋迦牟尼佛,念的是法界佛」,盡虛空遍法界的佛,「也叫遍念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都念了。「你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念一切佛了。」

  【所以善財童子初參德雲。即聞念佛法門。最後普賢菩薩為說稱讚如來勝功德偈教人信解。依舊不離念佛法門。法界始終。更無二諦。】

  這裡舉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個很有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在他的老師文殊師利菩薩會下開悟,大徹大悟之後,文殊菩薩就叫善財出去參學,五十三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參學。一共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頭一個參的是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教他什麼?教念佛法門,就是給他說念佛法門。「最後,第八十一卷《華嚴》」,又講《八十華嚴》,是第八十一卷,「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品,他說稱讚如來勝功德偈,教人信解,還是不離開念佛法門」。所以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首:

  【偈曰。或見此界妙無比。佛無量劫所嚴淨。毘盧遮那最勝尊。於中覺悟成菩提。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所圍繞。悉已住於灌頂地。充滿十方諸世界。】

  「或有人看見這個世界奇妙無比,這是釋迦牟尼佛無量劫所莊嚴、所清淨的。咱們本師是最殊勝的世尊,『於中覺悟成菩提』,就是在此大徹大悟成就菩提的。或有人看見無量壽佛,旁有觀自在菩薩等等大士所圍繞,聽法,並且『悉已住於灌頂地』。此灌頂地是十地菩薩的境界。到了十地菩薩,諸方的如來發現某個世界有個人到了這樣的地位,佛都放大光明,一切的佛都給他灌頂。光明灌頂之後,他馬上就要成佛了。這是住於灌頂地。」

  「這些菩薩充滿十方世界,無量壽佛、觀自在菩薩是充滿十方一切世界,也就充滿咱們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說往生,還是對凡夫說的,實在說極樂世界不離當處。就好像你在北京有一個電視機,莫斯科、華盛頓、東京、上海什麼地方都可接收。一調對了,就都來了。哪裡需要你去到上海去參加音樂會,到華盛頓看美國足球」,這些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也是給我們講,「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跟這個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往生淨土,並不是你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因為這個都遍一切處,當下就是了,所謂「心淨則土淨」。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又云」,下面的一段經文,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佛人退轉是什麼原因❓
🔹求醫的譬喻——最勝方便法門
🔹念佛是否要規定自己念多少數量❓
🔹水與月、春與枝的譬喻——念不離佛,佛不異心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持名念佛 暗合道妙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3/10/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21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十五頁,最後一行,從「又如兜率偈」這一段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又如兜率偈讚品云。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前面一段引用《阿彌陀經》經文裡面講的,「《阿彌陀經》亦以執持名號,為往生正因,故知名字功德不可思議。」《彌陀經》我們常常讀誦,這一段經文大家都很熟悉了。《彌陀經》提倡的就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就是《三昧論》裡面講的名字功德,持佛的名字、念佛的名字,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在《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念阿彌陀佛得到一心不亂,決定可以往生到西方。達到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分證常寂光土;念到事一心生方便有餘土;還沒有證得一心而信願深切,持名念佛,生凡聖同居土。所以名字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這一堂課,就是彭居士又引用《華嚴經》的兩段經文。『又如兜率偈讚品云』,在《華嚴經·兜率偈讚品》裡面講,『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就是以佛為境界,不停的念佛。『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這個人就可以見到佛。「以佛作為境界,我就專念這個境界。心要住一個境」,我們心裡住一個境,一個境界,我們一般白話講一個對象,一個境界。「有了心,相對就有個境」,我們的心對著這個境界,佛就是我們相對的境,我的心來念佛,我的對象就是佛。「你專念這一尊佛」,就是一心專念,或者講一心繫念、一向專念都可以,就是專念一尊佛的名字。「不是念這麼一句,又念那麼一句」,不是念了很多。「現在很多人喜歡雜,學了一個又學一個」,念了很多佛,「這種方式不能專一」。「專一才能熟;東念一念,西念一念,什麼都念一念,你就什麼也不熟。若能專念而不休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這個專念,特別我們是真正打佛七。現在的佛七都是方便七,我們念經、念咒、又念讚、又念佛、又有迴向等等,這個是方便七。真正的佛七就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沒有,就一句佛號,那是專,最專。但是各人的根器不一樣,有的人你要他專念一句佛號,他念久了如果沒有念出法味,他念不下去,所以要加個《彌陀經》、往生咒,這是大多數一般人都必較適應這種念法。打佛七也是有念一個蓮池讚,一部《彌陀經》,三遍往生咒,然後接著讚佛偈,再六字佛號,繞佛,歸位念四字佛號,再迴向,這個當中主要都是念佛。如果最專的佛七就是一句佛號,就是根據《彌陀經》講,「執持名號,阿彌陀佛」,就念阿彌陀佛,就一句佛號,那是符合《彌陀經》講的一個標準。《彌陀經》講的就是執持名號,其他什麼都沒有,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是一直念下去,念七天,這叫專念佛。專,容易得力,但是專,你念了也要念到有法味,念到有功夫,你就不會退了,有的人念到沒有得到法味就很容易退轉,這是各人功夫不一樣,各人根器不一樣。此地是提倡專念,這符合《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講的,特別《彌陀經》,那是最專的,就是一句佛號。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賢首品云。若常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

  這一段也是引用《華嚴經》的經文,《華嚴經·賢首品》這品經文裡面講的一段,說「若時常念佛,自心不動,則常常看見無量的佛」。這是時常念佛,就是不間斷的,心裡常常有佛,念到自心如如不動,則常常看見無量諸佛。「念佛心中不動不搖,這個境界又高了。這個念佛心中如如不動,就可以常看到無量的佛」,『無量佛』就是沒有一個數字,「沒有數字能表達出來那麼多的佛」,所以講無量。「常常看到這麼多的佛,你就可以見到如來本體是常住的」,所謂常住真心,這就是如來的本體。

  「以上一大段都是說明念佛名字為什麼是最勝方便。」在各種念佛當中,念佛的名字(持名念佛)是最殊勝、最方便的一個方法。「佛的大慈大悲,就是要給眾生一個方便的方法得到救度。」這樣度眾生,眾生才容易得度,不是找了一個很困難的方法,那大多數人做不到的。是一個方便的,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那就方便了,無論根性利、根性頓,貧賤富貴,乃至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能得度,這是最方便的,就是持名念佛。「不是要你到美國找個名醫,告訴你那個方法,跟沒說一樣。」這是黃念老用一個形容比喻,告訴你美國有一個名醫很厲害,能治疑難雜症,但是一般人去不了。你給他講美國有一個名醫,他去不了,那不是等於跟沒有說是一樣嗎?用這個來形容比喻法門有一些很困難的,我們做不到。佛給我們講那個我們做不到的法門,那不是等於跟沒說一樣嗎?佛講的法門,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都一定能做得到,佛才會講。佛不會講對眾生沒有利益的這些經典,只是眾生根器不一樣,所以佛說了很多法門。佛在《大藏經》裡面講的,都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能做到的,但是有些法門是少數人能做到,不是多數人,像禪要上上根,密也要上上根,學教也要上根,中下根都比較有困難。不過教下實在講,也是上中下三根都能夠接引,這是比較主流的教義。淨土法門收的機是最廣,可以說無機不收,沒有一個人不能修的,沒有一個人不能學的、不能念的,都能夠念,無論你什麼根器都可以,上至等覺菩薩(文殊、普賢,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地獄眾生都能修,都能得度,這個當中全包括了。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果沒有淨土這個法門,度眾生就有限,就極少數能得度。有了淨土法門就能普度,普遍度一切眾生。連五逆十惡都能度,還有什麼不能度的?上至等覺、下至地獄眾生都得度。可見這個法門是微妙廣大不可思議,特別是持佛名字這個方法,又更為殊勝、更為方便、更為普遍。

  「底下就要進一步討論。《華嚴》這兩段偈子有不同,一個說是有數,所見佛的數跟心裡念的數相等;一個說是無量多的佛,這兩個差別在哪裡?」我們看下面的論文。

  【前偈論持名。故言數。後兼報化以徹法身。故言無量。雖然人知有量之數。而莫知離量之數。知即數之名。而不知離數之名。知離數之名。故終日念而未嘗念也。知離量之數。故念一佛而即遍遍攝一切佛也。】

  「頭一個偈子只說持名」,『前偈論持名』,只說持名。「有念而念,念佛一句一句的念,所以沒有離數」,沒有離開數字。「後頭心不動,雖然念而心不動,雖然念而離念,即念離念,念而無念,心不動。這種情形,就從報化兼徹到法身了」,就是念報身佛、念化身佛,也兼通到法身。通到法身就無量了,法身是無量的,沒有邊際,「所以說無量」。如果你通到法身,兼徹到法身,那就是無量。「見佛無量,並且佛是常住」,見到法身本體了。「所以人所知的是有量的數,而莫知離量之數。」我們一般人所知道的是有數量的數,而不知道離量之數,離開這個量的數我們不知。「有的人記數,一天念多少,不見得他一直在數量裡頭。」比如說有的人一天念一萬,有人兩萬,有人三萬、五萬,甚至十萬,這是有量的數,我今天念了多少佛號,這有數量的。但是雖然是記數,一天念佛念多或念少,『而莫知離量之數』,就是說他念佛不見得一直在數量裡頭。「他念的時候,他能夠離開數量,他也就離開量了,也能見到無量了。」也就是說,他從有數量的念佛,念念念,有時候也能念到離開數量,他也就離開量了,就不在數量裡頭;不在數量裡頭,他也能見無量佛了。

  我們一般人,「都知道有在數量之中的名號」,這個我們一般人知道的,我一天念一萬、兩萬、三萬、五萬。現在有人用那個計數器在計一天念多少佛號,這個大家都知道,有在數量之中的名號,我今天念多少聲佛號。「而不知離數之名」,但是不知道離數的名號。這個名號沒有數量,沒有數量就無量,沒有說幾萬、幾十萬,沒有,沒數量,幾百萬、幾千萬、幾億萬,都沒有,超越數量了。「這個名號沒有數量,它就是法身,法身有什麼數量!」法身沒有數量,所以稱為無量,不在數量裡頭。甚至你念一句佛號,通徹到法身了,雖然一句,它也無量,因為法身沒有數量。

  「所以念佛就有持名念佛、實相念佛」,我們現在採用的方法叫持名念佛。實相念佛跟參禪一樣,念實相佛,念法身佛。「念佛的好處」,我們持名念佛的好處,「就是從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是「最容易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誰都可以做的方法開始」。誰都能念,八十老翁、三歲小孩都能念,這個就方便,大家都能念。所以從持名念佛的方法開始,持佛的名字,念佛的名字,念念念,「不知不覺你也可以達到實相念佛」,這就是持名念佛它甚深微妙之處。古大德講,持名念佛是「暗合道妙」,不知不覺你就從持名念佛通到實相念佛。從持名念佛通到實相念佛,你這個時候就離開數字,就不在數裡頭了,「念佛的名字,也是離開了數的名」,無量,沒有數。「你知道離開數的名號,名號不可以數量計」,你就沒有辦法用個數字來計算,『故終日念而未嘗念』,你整天在念佛,但是未嘗在念,「所以整天念佛仍沒有念」,沒有落在數裡頭。「這與《金剛經》的話一樣:我度盡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入無餘涅槃,而沒有一個眾生是我度的,這都是般若」,達到金剛般若。「即念離念,你掐數珠也可以即念離念」,因為那是一個形式,你掐念珠也好,或者用計數器,或者心裡默計,那些都是方式、形式。「主要是終日念而未著念佛之相也」,你整天在念佛,但是你沒有去執著這個能念所念,就是一直念,不執著這個念佛之相。『知離量之數』,「念佛的時候,知道這個數是離量的,你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一佛跟一切佛無二無別,是一不是二,因為它不在這個數字裡頭。不是說我念一尊就是一尊,念兩尊就兩尊,這在數裡面,但是你念到離量就沒有這個數了,所以你念一佛就是念一切佛,就是這個道理。

  「這就把《華嚴經》裡面兩首偈,一個有數、一個無量的原因給我們說出來」,為什麼經典有這兩個說法。「一個就是簡簡單單、普普統統持名」,我們現在念佛就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六字、念四字都是持名念佛,這個就簡簡單單、普普統統,大家都能念。「一個是心不動的持念」,不動心的在念,就是沒有著相在念。「《彌陀要解》云:『從事持達理持』,先從事念」,事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事念,從事相上來念。從事念,念久了,「不知不覺變成理念。離量離數就是理念,也就是實相念佛,也即念實相。能念所念皆是實相」,能念的(我們的心)、所念的(阿彌陀佛)都是實相。「故云:即凡心成佛心」,從我們凡夫的心變成佛的心。這是持佛名字,它的殊勝功德利益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然初入此門。必依乎數。日須剋定課程。自一而萬。自萬而億。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如月在水。月非水內。如春在枝。春非枝外。】

  『初入此門,必依乎數』,我們初學要定個數。「你理解的應當高」,你的理解應當要高,「真正下手的就應當很近,要真正做到。先要重視這個必字」,必就是必定的意思,「就是一定要」,一定要這麼念。「一定要依乎數量,不可說我隨意念,想念就念。有人說我老念,但現在做不到這點,說說容易,真要做到就難了。所以一定要管自己,規定一個數。雖然告訴你以後離數,但是先從數開始,一定先依乎數。」『日須剋定課程』,「要有定課,一天是三千、五千、一萬、五萬。《彌陀要解》蕅益大師是從三萬開始,三萬、五萬、十萬」。「咱們不拘多少,開始時,各人根據自己的心願與條件」,就是你的生活環境,各方面的條件。有的人很清閒,有的人很忙碌,各人工作環境都不一樣,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心願跟條件來定課程。「由一而萬,自萬而億,漸漸增加。念了,自己喜歡念,就願意擠出時間來念,就愈念愈多。這樣的話,『念不離佛』,我心中所起的念頭都不離開佛了,到這就是好消息了。開始的時候,一定要依乎數,這麼念下去,愈念愈多,之後就自然而然念了。現在許多同修能達到這個境界,自己就念了,不要管著才念,自然而然就念起來了」,念得很熟悉了。你沒有事,停下來,自然佛號就起來了,那就比較熟了。「就這麼發展下去,念頭就不離開佛了。」

  黃念老舉出夏蓮老,夏蓮老是他的老師,他都稱他夏老師,他就是這樣。「他說:我或者念佛,或者觀想字種,或者結手印,或者想一句經文。跟人談話,手裡結著手印」,那也不礙事。「有的時候想一句經文,絕大部分的時候能念,這樣就可以任何時間都不離開佛了。」現在得力於科技的發展,有念佛機可以補助。念佛機也是提醒我們念佛,縱然你忘記、沒念了,聽到佛號也聽進去了,所以現在念佛機也是很好的一個補助我們念佛的工具。以前沒有發明念佛機,像黃念老那個時候還沒有念佛機,念佛機大概是三十年前發明的。沒有念佛機那個時候,都要用數珠來提醒念佛,手拿著數珠就念,沒有拿著珠就忘記了。現在有數珠、有念珠,又加上念佛機,那就多一層提醒我們念佛。

  『念不離佛,佛不異心』,「念不離佛,佛就跟你的心沒有兩樣了,你念念都是佛。這像什麼呢?打個比方,很好。『如月在水』,佛跟你的心,像月亮在水裡面一樣」,我們都曾經看過水當中的月亮。「月在水,並不是月亮在水裡頭。不是心裡頭擺了一尊佛,是如同一個實際的佛像在你的心裡,實際上就如同水裡頭出現月亮一樣。」『如春在枝,春非枝外。』「到了春天,花都開了。如古人有一詩句,我很喜歡它富有禪機: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花都開了,這是什麼時候?這是春天。我要看春光、春色怎麼看?不就是從這些花枝上看?從花枝上見到春光、春色。春在枝上,不然怎麼說萬紫千紅總是春?」看到萬紫千紅的這些花,就知道是春天,春天、春色、春光就從這些花枝上看到,春就在枝上面。「但從枝子裡頭,你找春也找不著。念佛人就如同這個一樣」,佛和我們的心如水月,天上的月亮照到下面的水,下面的水現出月亮,「如水與月、如春與枝」,這個是相同的,我們念佛就如同水中月、春與枝這個情形一樣。我們再看下面的文。

  【如是念佛。名字即法身。名字性不可得故。法身即名字。法身遍一切故。乃至報化不異名字。名字不異報化。亦復如是。】

  『如是念佛』就是說「這麼樣念佛的話」,就是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名字即法身』,這句佛的名字就是法身。「所以說從事持達理持。念的是佛的名字,持名,名字就是法身。念的是法身,那還不是理持?」當然就是理持,從事持達理持。「那還不是實相念佛?」就是實相念佛。「所以最高的菩薩的境界—實相念佛的境界,就可以在一個平常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持名念佛裡頭」,就是持名念佛人人都能做得到,但是它通最高的實相念佛,「讓你不知不覺達到一個最高深的境界」。從這個最粗淺的,大家都能念的,持名念佛,你不知不覺達到一個最高深的境界。這個就很方便,人人都能念,不知不覺你就跟實相暗暗的相應,暗合道妙。「所以淨土宗的最勝方便就在此地,不是任何其他佛教修行方法,什麼禪定啊,更不是氣功什麼能夠相比的。以上這種如月在水、如春在枝的殊勝境界,真正念佛的人偶爾也會達到一下」,如果你老是達到,就成功了。我們念佛,特別打佛七,或者做法會也是這樣,大家偶爾也會達到一下,念到渾然忘我,能念、所念就一句佛號,能所兩忘。偶爾我們也達到一下子,這個理念,一下子達到實相,這是很短暫的,但如果老是達到,延續下去,那就成功了。

  為什麼說『名字即法身』?「因為名字離開法身,沒有另外的自性」,所以名字沒有離開法身,名字就是法身。為什麼『法身即名字』?「因為法身遍一切。既然遍一切,法身當然也就遍在名字裡頭。」因為遍一切,所以名字裡頭也有法身。「不但法身和名字如此,報身、化身也是如此。報身、化身和名字也沒兩樣,名字和報化身也沒有兩樣。一句名字,佛的法身、報化身都有了」,三身都有了。

  「底下又引用《華嚴經》。《華嚴經》從廣義來說是經中之海,從深度來說是經中之王。」請看經文。

  【故如來名號品。謂一如來名號。與法界虛空界等。隨眾生心各別知見。則知世間凡所有名。即是佛名。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

  這段經文是在《華嚴經》裡面,「如來名號品」當中說的一段經文。在「如來名號品」說,「一個如來名號與法界相等,與虛空界相等。虛空無量無邊,我們好理解」,這個在我們常識當中,我們都能理解。「虛空有邊嗎?」沒有邊,「虛空之大是不可思議」。「我們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太陽系是銀河的一個成員,銀河又是更大的一個天體的成員,這樣天體一層一層大上去,沒有邊」,大而無外,「你看這有多大」,它沒有一個邊際。「我們看到銀河就遠得不得了」,一個銀河系距離我們非常遠,「太陽就近了」。「銀河只是一個很基層的單位」,一個最基層的單位,我們就感覺距離我們很遙遠,「基層單位還有上級,上級還有上級,沒頭」。「虛空有多大,法身就遍滿虛空。」我們一般在做三時繫念都念這個疏文,疏頭都會念「盡虛空遍法界」。『隨眾生心各別知見』,「眾生心量不同,所見也不同,而有種種事物和名字。但法身遍一切,所以世間所有的名字都是佛名,因為一切皆法身」,所有這一切都是法身。「一切的名字都是法身的名字,都是佛的名字」,所以『隨舉一名,諸世間名無不攝矣』,你隨便舉出一個名,諸世間(整個世間)的名沒有不含攝在其中,「所以一名就可以攝無窮無盡的所有名字」。因為它是從法身出來的,法身遍一切處,所以一個名也就涵蓋所有的名。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又如毘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各各不同。而一以毘盧概之。以一切諸佛皆有毘盧藏身故。古今不異故。】

  「《華嚴.毘盧遮那品》稱引古先諸佛,種種願力不同、國土不同,但可以舉出一個毘盧遮那佛來概括。因為一切佛都有毘盧遮那藏身,跟毘盧遮那的法身是同一的。」「一切佛『古今不異』」,古佛跟今佛沒有兩樣,「所以古佛和今佛,一個毘盧遮那佛可以概括」,概括古今。這以「毘盧遮那品」來引古先諸佛,古佛、今佛各各不同,古今沒有兩樣,都是法身。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如是念佛。持一佛名。全收法界。全法界名。全法界收。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亦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三世。當念無餘。不歷剎那。成佛已竟。】

  「這樣念佛,念一個佛名」,就是念一尊佛的名號,就『全收法界』,整個法界全部收進去了,收進在佛的名號當中。「所以我們念佛,我們心量就大,整個法界、整個虛空都攝在你的一念之中。」『全法界名,全法界收』,「因為所念的一個名字就是全法界的名字,當然就收了全法界。念這一句,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就超乎時間了;也不是四維上下十方了,超乎空間了」,超乎時間、超乎空間。「離開空間、離開時間,這麼念佛的話,十方三世的一切都在你這一念,就全部都在裡面了,沒有剩下」,全部念到了。『不歷剎那』,不要再經過剎那。「一彈指是六十剎那」,我們這樣一彈指是六十剎那,「不經過剎那,已經成佛了」,這形容時間之短、之快速,不經剎那,已經成佛了,「所以說淨土宗是至圓至頓的法門」。「大家都念佛,都是淨土宗,但能這麼信的人很少。大家自問一下,過去是不是這麼信的?」我們過去相信念佛法門,是不是這樣信的,相信《華嚴經》講的?「能這麼信的人很少。信最要緊了。而頓法呢,至圓至頓之法,能這麼念的話,不要再經過剎那。」一彈指就是六十剎那;六十分之一,那個叫一剎那。「就是一彈指,我們說它六十倍,都不需要經過,成佛就已經全部大功告成」,這個太殊勝了!所以能夠理解華嚴念佛三昧這個理論,成佛就是一剎那。這個叫頓法,至圓至頓成佛的方法。我們再看下面。

  【四念毘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者。】

  「華嚴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華藏世界。一真法界,一真是大圓滿的境界。」『頓入』,「頓」就是快速。「我們都講圓頓之法,不是那麼一點一點爬的方法,直截了當的。」『念毘盧遮那』,「怎麼說要念毘盧遮那呢?毘盧遮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天台宗和法相宗說毘盧遮那代表法身,盧舍那代表報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天台宗也是圓教,現在這麼說的人很多。至於華嚴宗呢?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沒有不同。但是把毘盧遮那和盧舍那說是一個名字,而有廣略的不同。總之都是說,毘盧遮那的化身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我們在經典上念到,早晚課也有,這些就是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是一體。

  「這個就是我們要憶念我們的本師。所以,我們這一切都不能忘本,我們的本師是極殊勝。」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它的核心也是教人不忘本,不忘本就是教孝、教敬,我們對老師要敬,對父母要孝,孝敬就是根本。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孝親尊師。我們學了佛,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就是我們不敢忘記這個根本,他是根本教導我們的老師,稱為「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經說法,我們怎麼知道有阿彌陀佛、有毘盧遮那佛、有藥師佛、有十方諸佛?不知道。所以本師我們不能忘記,本師是極殊勝。「我們一般只相信釋迦牟尼佛是尼泊爾的太子,出家了,後來成道了,後來滅度了,這是化身所顯現的,這只是一個小片段。」

  這個道理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這一堂課時間到了。我們下一次還是從「四念毘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者」,我們下一堂課還是從這裡接著學習。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