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持戒、忍辱的廣義有哪些❓
🔹什麼叫決定願心❓
🔹要如何做到對這個世界不留戀、不貪戀❓
金剛經講義節要—觀慧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七集) 2024/8/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7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又是到了星期三,我們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的時間,大家能夠發心來學習先師淨老和尚節錄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的節要,這個因緣也非常殊勝、非常難得。我們上星期學習到經文: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我們經文學習到『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前面的經文,就是佛告訴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一天十二個小時,「日分」就是白天,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這十二個小時,每四個小時都是以恆河沙等身布施,那個身就不計其數了。每一天十二個小時,以這麼多的身命來布施,就是內財布施。布施的時間,「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百千萬億劫,這個時間更無法去計算了。就是每一天都是以這麼多的身來布施,布施時間無量百千萬億劫,以這個身體(身命)來布施,這個福德之大,沒有辦法去計算。布施一個身,那個福報、福德就已經很不得了了;以這麼多的身布施,實在是大得不得了,沒有辦法去計算。「而不及聞此經而生信者」,但是這麼多的身命布施,得到的福德,還不如聞《金剛經》能夠生起信心不逆的人。能夠聞《金剛經》生起信心不逆,福德超過那個無量百千億劫,每一天十二個小時,以恆河沙這樣多的身命來布施。這是什麼道理?什麼緣故?就是下面經文講,『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關鍵在「聞此經典,信心不逆」。聞,聽聞、見聞。『其福勝彼』,福德就超過那個每天十二個小時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而且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那麼長時間,超過!它的道理就是「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不逆就是不違,不違背。「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就是聞到這個經,知道沒有依照這個經來修行是不行的,這就是不違背佛在這個經的教導。「發起一一如法行之之大心」,這是信心不逆,就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其福勝彼」,其福就是後面那句經文,「荷擔如來,當得菩提」,這個福就是「果報不可思議,故非他福所可比擬」。因為能夠承擔如來的事業,也就是能夠延續佛種,能夠延續下去,那就不是布施那麼多身命的福可以相比的。經文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很細心去體會它的道理。這個就是「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下面說「持說更勝」,受持解說比前面這句經文講的,那就更為殊勝。「書寫」,我們上次也跟大家講過,就是流通經典。包括像我們老和尚講的經典,還有像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們也印出來流通。《金剛經講義》,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在華藏圖書館,早年就有印了,後來每個階段都有印。後來印的紙張我們就比較講求,用《聖經》紙來印,比較貴,但是保存的時間會比較長。印經流通就是屬於書寫,古代是書寫,我們現代是印經,包括錄音帶這些講解的。我記得大概也有十多年前,老爺酒店老闆的媳婦,老闆娘顏小姐,有一次她問我,她的婆婆躺在床上醫了十年,問我印什麼經給她婆婆消業障,迴向迴向?我就建議她印《金剛經講義》,發心一千冊,後面版權頁也印了迴向給她婆婆。這些都是屬於法施。布施供養此經,無論印經,或者流通錄音帶、錄影帶,包括現在電腦的軟件等等,這個屬於現在的書寫。受持就是「解行並進」,受持就是「不外離相布施」,布施不要著相,「利益一切眾生」,不著相。「讀誦是薰習勝解,增長勝行。」讀誦對我們解行很重要,因為讀誦不會忘記,每讀一遍就薰習一遍,讓我們這個解不斷的深入。因為不斷薰習,雖然不懂,你就一直讀一直讀,我們那個無明也會漸漸淡薄;無明漸漸淡薄,你智慧就不斷的往外透露,你對這個經義就愈來愈能夠深入的去理解。這增長勝行,讀誦增長勝行。
「為人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解說就是勸人學習金剛般若。因為解說也是很重要,有很多人他不認識,他不知道,不知道這個經的重要。如果沒有人解說,的確這個法寶我們也是當面錯過。不認識,那就不知道要去學習,不知道這部經典在講什麼,對我們學佛、我們生活有什麼樣的一個啟示?這個沒有人解說,的確我們不知道。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特別是金剛般若,金剛般若不好講,沒有真正通達的善知識來給我們說明講解,我們自己看經文恐怕看不懂。說我不懂,那就不懂,也不做什麼評論,那也還好,反正就是不懂,也不造罪業。看了不懂,用自己的意思去解經的意思,往往錯誤百出,就曲解、誤解、錯解了,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常常提到一個台大教授,台大這位教授他說他看《金剛經》,他的結論就是這個《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好像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倒來倒去。這個完全是外行,因為他沒有遇到善知識給他指導。或者遇到善知識,他不能接受,這個情況也是有,總覺得我都是一個大學教授了,我還會比你不懂嗎?如果你這樣的心態,肯定佛來了,我看他都不能接受,因為他自己以為他都懂了、他都知道,他理解的沒有錯,其實是大錯特錯!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沒有真正通達明瞭的善知識來給我們講解說明,實在講,你做到什麼教授,你是什麼博士,你也不會理解。而且如果你硬去解,就變成錯解、曲解、誤解,大有人在,自古以來就有,特別是讀書人,知識分子,錯解就更多了。那個不認識字的也還好,反正不認識字,我不懂。不懂,你就讀讀讀,你讀久了,縱然不解經義,你就這樣念,也是有功德,薰習的功德。
「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這個經很深,因為這個經是深般若,大家要知道。小乘佛法是般若,那個般若比較淺,大乘的般若就深了,《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般若。般若是大小乘共同科目,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你要出離六道,出離十法界,沒有般若是辦不到的,你怎麼苦修,只能得到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十法界,所以般若是關鍵。一樣是這樣修,事相上沒有兩樣,關鍵就是有般若跟沒有般若,有般若,你就能超越世間;沒有般若,那就變成世間福報、人天福報。
所以,「此經甚深,發心為眾解剖無謬,樂說無礙」。這個讓聽的人明瞭義趣,「啟發其信解受持之心」。我們沒有聽先師淨老和尚的講解,他老人家的節要,我們沒有看到江味農老居士的《講義》,實在講,以前我看《金剛經》,我也看了一頭霧水,不懂,真的不懂。看了《講義》之後,我們才懂得一點門道,知道它在講什麼。因為每一部經都有它的宗旨,它的旨趣。所以為人解說就是啟發他信解受持之心,啟發別人,他也能夠深信、能夠理解,然後進一步來受持,這樣才可以證實,他真的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就是我不學是不行的,沒有懷疑,就是接受佛的教誨,就是接受這個,發這個心的時候,「悲智行願,一一具足,故能荷擔如來」。所以你能夠承擔如來弘法的家業,佛種才不至於斷絕。沒有般若,佛種就斷了,縱然你像前面那樣,你身命布施,你沒有般若,佛種也沒有辦法延續下去。
若對此經信心不逆,第一個就是要信心,信心不逆就是不違背,接受佛的教導,你才會進一步去書寫、受持、為人解說,才會進一步積極的這樣去弘揚,自行化他。如果能夠信心不逆,自然他就會受持解說,會廣為弘揚。佛法究竟的義理不明瞭,就是般若的義理如果不明瞭,佛種就有斷絕的情況。我們講紹隆佛種,怎麼去紹隆佛種?不是廟蓋得很大,信徒很多,出家眾很多,一個開悟的也沒有,那沒有佛種,那只有形式,沒有實質。這個當中關係就很大了,極其重大。所以信心不逆之人,就不是那個長劫苦行的人,他沒有信心所能夠相比的。佛用這樣來顯示你信受奉行這部經,它的不可思議功德。如果沒有用這樣的一個比較、校量,我們凡夫也體會不到。
好,我們接著看第五,在一百四十二頁,《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六行第五條:
【五、觀行二門,雖然並重,而以觀慧為主。而觀慧要在實行中見。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即明此義。】
這個也是我們要留意的地方。『觀行』,「觀」是觀慧,「行」是修行,行門,我們在生活當中去實行。『觀行二門,雖然並重,而以觀慧為主。』這兩門,一個觀門、一個行門,這兩門雖然都重要,但是這兩門是以觀慧為主,觀慧就好像是主導,就是導航、主導。但是觀慧在哪裡見?『而觀慧要在實行中見』,不是離開行,另外一個觀慧,不是,觀慧就是在行當中。所以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六度就是般若智慧,觀門。前面五度,第六度的般若不能離開前面五度,另外一個獨立的,不是,般若就是在那個五度當中。前面五度有了般若,才能稱為「波羅蜜」,才能到彼岸。如果沒有般若,那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就像那個菩薩以無量無邊的身布施,布施得再多,還是不能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因為著相,著了布施的相。五度有般若,才叫波羅蜜。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如果五度沒有般若,那就好像手腳好好的,但是沒眼睛,你能走路,也能做事,但是恐怕你走路就會走入歧途,走錯路了,走到危險的地方你不知道,你就掉下去了,這是講般若的重要。所以般若,觀慧為主,觀慧就是在你實行當中看到你的觀慧,不是離開前面五度另外去看一個觀慧,不是的。
『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第一個是布施,講布施就涵蓋後面的四度,布施是為首的。「經中處處」,就是《金剛經》裡面很多地方都講到,你布施,但是不要住,無住就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關鍵就是住跟無住,我們凡夫修布施就是有住,就是住相,有了般若就能無住,我們布施就無住。布施,無住就是三輪體空,這個就稱性,跟自性就相應。我們現在布施,都是有住。我們現在布施,就是舉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布施有分內財、外財,外財就是我們身外之物,這些財物來布施,來幫助別人,外財布施。內財布施,我們發心為眾生服務,做一些義務工作,有的叫志工、有的叫義工。像現在辦一些弘揚佛法這些事情,大家發心一起來,這個當中有外財、有內財,都有。內財就是要用到你的時間,還有你的精神、你的體力、你的腦力,你要付出這些,這個就是屬於內財布施。所以內財布施也是很多方面的,就是我的身體、我的身命為大家做事。身命布施也就是說,我們為眾生服務,沒有考慮到自己這個身命,就是為大家服務、奉獻,也不怕累、也不怕苦,這個就是身命布施。
其實布施,每一個人都有在修,修多修少,都有在修。我們跟菩薩不一樣,就是我們有住,住就是住相,著相。著相,我們修布施修得再大,像前面講,無量劫身命布施,得人天福報,那福報是很大,但不能超越,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定要般若,不然你再怎麼苦行,還是不能開悟,只能得福報,得很大的福報,這個叫著相布施。在歷史上著相布施,一個具體的代表就是梁武帝,他修的布施,歷代帝王都不如他。他是以國家的資源來建寺安僧,他自己也在講經說法,但是他著相,所以跟達摩祖師就不相應,他著相布施。所以梁武帝他的果報在哪裡?生天。你看他提倡不殺生,又吃素,是他提倡的,這是他的功德。但是他著相,因此他得到的就是生天的福報,到天道去享福,享天福,不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所以無住,觀門是在行門裡面,我們要從行門裡面去見我們的觀慧。到底我們有沒有觀慧?就是我們在修布施的時候有沒有著相?著相就是我們做一些好事,唯恐天下不知,這就著相了。有的人還刻意要去宣揚,就是來宣傳宣傳,為自己打打知名度,這個都是著相。如果自己沒有這個心,別人給你宣傳,那是別人的事;你自己有這個念頭,那就是有住。我們自己要觀察自己這些起心動念,就在我們修布施的當中去看我們到底有沒有觀慧,如果沒有觀慧,我們要常常提起。有了觀慧,來修布施,才不會退。比如說,你來做義工也好,義工實在講,你要外財、內財,你要時間。或者你做任何事情,你在做家庭主婦,做一個公司行號的老闆等等,做員工,其實你有付出就是叫布施。但是不懂的人,他只是好像一個交易,我賺你多少錢,我得到報酬,他只是一個好像生意買賣。懂得佛法的人,沒有一樣不是在修六度,整個生活就是六度,六度就是我們整個生活。妳做個家庭主婦,那妳要不要做做家事?照顧家人,那妳要不要付出精神、體力、時間?那個就是布施。這樣舉一反三,你去推廣,哪一個不是在修布施?但是他不知道,就變成他只是一個好像交易而已。你懂得佛法,你做什麼行業都在修六度,沒有一個不是在修六度。《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各行各業、在家出家、男女老少,都是菩薩,菩薩的生活就是六度。菩薩的生活跟凡夫的生活不同的地方,就是菩薩他有般若,凡夫沒有,所以就很煩惱,迷惑、造業、受報。菩薩有般若,他過的日子就得到大解脫、大自在、大安樂。這個差別太大了,這個不是用形容、比喻可以比較的。
所以無住我們要練習,我們現在布施多少錢也不要耿耿於懷;我哪一天布施了多少,我為道場做了什麼事情,不要一直放在心上,怕人家不知道,這個就住相了。住相,你修也有福報,但是你不能開智慧、不能斷煩惱。所以你說做一個義工,如果你有般若智慧,那你就是這五度都在修。你布施,我們舉出一個例子,無論你來做義工,或者家裡做事,或在公司行號做事,都一樣的,都是離不開這五度,都是布施,你要付出。你在公司上班,你要賺人家幾個錢,你就不用付出嗎?你當個老闆,你就不用付出嗎?都要的,大家都需要的,大家都在修布施。持戒,戒,狹義的、廣義的都有,有明文的戒條,還有沒有明文的戒條,我們所有的規則也都包括在戒裡面。比如說我們現在辦個活動,我們那一天義工培訓,老師要講解種種這些規則,大家怎麼來做、怎麼來配合、怎麼遵守,那就是戒。那不是戒嗎?你違背這些,你就亂了,你就不能操作。這些統統包括在持戒裡面,所以持戒它廣義、狹義統統包含。
忍辱,你要有耐心,你要做一個事情,無論做什麼事情,你沒有耐心做不成。而且這個過程當中有順境逆境,也統統要忍,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心。你在做任何事情,都碰到很多狀況,你不忍就不行,不忍,我就不幹了,我走了,那事情就做不成了。你要有耐心去面對、去處理,這不就是忍辱嗎?所以忍辱,耐心處理種種的事情,都包括在忍辱裡面。忍辱除了說人家罵你、打你,你忍了,其他種種的,方方面面也都是忍,都要有耐心,遇到麻煩的事情,你要有耐心去處理,這是忍辱。你沒有忍耐,沒有耐心,你就做不下去。你有忍辱,你就會面對問題,去處理問題、去解決問題,這個當中就要有智慧。精進就是專精不雜,進步,求改進。任何事情,總是要求改進,我們辦個活動種種的,或者做個什麼事情,總是要不斷的求進步,勇往直前,不退轉。
禪定,就是心要有定力。定的層次很多,我們不談盤腿打坐入定,那個也是要相當的功夫。這個禪定,廣義的來講,就是你心裡要有一些定力,這個定就是不動搖,也就是禁得起這些境界的考驗,考驗我們的定心,特別遇到一些種種突發性的事情,這個時候也是考驗我們一個定力,所以這個定是廣義的。狹義的來講,就是我們修禪定,那個禪定,層次也很多。禪定要修也不容易,那個心,定功要很深。像觀想念佛,那個要定功;你心不定,你觀想不起來。觀想念佛叫定善,那比較不容易。我們用持名念佛叫散善;散善,跑掉了又拉回來繼續念,那就比較容易下手。你要觀想、想像都不太容易,那要有定功,不然那個境界你觀不起來,心要細、要定。我們持名念佛有這個方便,叫散善,這個我們比較能做得到。
所以五度當中有觀慧就是無住。無住,我們在生活當中慢慢練習,我們雖然一下達不到,但是我們要淡化。過去很在意,現在不那麼在意了,這就有進步,精進就有進步。到最後真的就無住,若無其事了,做什麼你也不放在心上。所以你修這個五度,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五度,你心能無住,就是你有觀慧在裡面;如果心還有住,觀慧要再加強。「經中處處以布施與無住並說,即明此義」,就說明這個。包括我們講經說法,也要無住。不然我講得很好,這個我常常聽人家講,讚歎悟道法師,你講得很好,但是都沒有人說我修得很好,大概我修得不好。講得很好,你修得不好還是不行。講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你講得很好,你要從你修行生活當中表現,才知道你有沒有那個觀慧,你有沒有做到?你做到了,那有觀慧。如果沒有做到,就是能說不能行。能說不能行,我們也讚歎,只要他說得不錯,有人聽到,他聽明白,他能行,對他也有幫助。講的人沒開悟,聽的人他開悟了,對人家有幫助,也有好處,我們也讚歎。所以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能說又能行,就是這裡講的觀行二門並重,能夠布施、能夠無住,那這是國寶級的。只會講,做不到,講的是沒錯,也可以當國師。聽他的,他做不到,你做到了,那你就青勝於藍,更勝於藍,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
我們再看第六:
【六、上來四次較顯經功,次次增勝。初次(三六節)】
這三十六節就是淨老和尚把它標出來,在三十六節當中。我們這一節是第九十九節。
【生信文中,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其福勝一大千界寶施。以明其趨向佛智,便是承佛家業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條比較長。『上來四次較顯經功,次次增勝』,「較」是比較、校量,來顯示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功德的不可思議。透過這個校量來顯示出來,讓我們明白這部經的功德利益,進一步,我們才能信心不逆,才知道這個經的重要,才會去重視。「次次增勝」,每一次校量,一次比一次殊勝。『初次(三六節)生信文中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其福勝一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是在三十六節就有校量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不如那個一念生淨信的人。對《金剛經》生起一念淨信,勝過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那個福超過,這個三十六節。
『以明其趨向佛智』,以這個校量來說明你「趨向佛智」,開佛智慧,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個就是趨向佛智。『便是承佛家業也』,我們怎麼樣去承佛家業?就是你要趨向佛智,就是你要開啟你自己的自性般若智慧,那你才能夠去承傳佛的弘法家業。這就不是說你一個衣缽,一個形式,那是一個信物。如果你不是真正大徹大悟,那個衣缽給你也沒有用,你也不能去承傳,你也不能去弘揚。這第一次。
【二次(五四節)開解文初。】
這個在前面我們都學習過。
【三次(七十節)開解文中。今第四次(九七節)。】
『今』就是現在我們這一段經文,第九十七節。
【說在深解義趣及自證之法後。明其既能信心不逆,便不必經長時之苦行,便能如我所證得者,而證得之。】
可見得這個關鍵就是在般若智慧,你要證得佛如來的法身,證得這個境界,就是要般若智慧。如果能夠信心不逆,對這個金剛般若,你就不必經過那麼長時間的苦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那麼長時間的苦行,不用修三大阿僧祇劫,要種種的身命布施,才能如佛所證得的這個無上菩提,你就不必經過那麼長時間的苦行,你也能證得佛的無上菩提,一樣。這個就是說明金剛般若它的殊勝,你就不必多修那些苦行了,不用那麼長時間去修了。這個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經是圓頓法。圓頓法,如果你能夠信心不逆,去接受,你必定會悟入,悟入之後,那你跟佛證得的是一樣的。你長劫苦行到最後,還是要證得這個;如果你現在遇到《金剛經》了,你信心不逆,那你不必要去浪費那些時間,你也很快能證得,這說明它的殊勝就是在這個地方。
我們再看第七:
【七、信心不逆,是一一如法。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故能堅決其心,實行不違,正是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人也(如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雖尚是凡夫,其功德已超長劫苦行之菩薩也。】
這條講『長劫苦行之菩薩』,就是還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菩薩有實教菩薩跟權教菩薩,權教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沒有破無明,但是他可能也斷了見思、塵沙,無明沒破,還在十法界,十法界的菩薩,不是一真法界的菩薩。『信心不逆,是一一如法』,如什麼法?如《金剛經》講的這些理論方法,如法如理來修學。『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開慧解」就是知道這個重要性,也知道這個關鍵,這是初步開慧解,已經認識到這個的重要了。過去不知道,不懂,沒有聽人家講,現在已經明白了,明白了就知道「非如此不可」,你沒有這樣修是不可以的。這個很關鍵,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把這個講得很透,我也是看了他的《講義》才明白。他說,發心修行的人不能說不多,真正用功,用苦行的,真正有道心的人有,也真有,還不少,但是修到最後退轉了,有的甚至業障現前去信外道了,這個也有。我們認識的就有,從以前圖書館看到現在,在家出家都有。有的退轉得太厲害,有的人修了一些福報,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前,迷了,迷在裡面;福報沒現前還不迷,福報一現前,迷了。特別講經說法,如果講得比較好,那名聞利養就來了。所以以前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警告,迷惑顛倒,最後你就很慘了。你怎麼能夠去通過這一關?這一關也不容易突破,多少人,多少的大法師,財色名利也突破不了。有的修到著魔發狂,變神經病的,這個也不少。退轉了,他修得枯燥無味,他沒有般若的觀慧就沒味道,念佛念不下去,不然你試看看。為什麼?他沒有觀慧在裡面,所以他枯燥無味;枯燥無味,念到最後就退心了,沒辦法再念了。所以過去新加坡居士林,我們老和尚提倡二十四小時念佛。這個過去我們在景美我也試驗過,剛開始念四字四音的,然後二十四小時念。剛開始還有幾個人來念,愈念愈少,念到最後,剩下念佛機在念,還有桌子椅子,人都跑光了。那些人為什麼跑光?他沒有嘗到法味,念得不是昏沉,就是掉舉,枯燥無味,念不下去。念不下去,就是他沒有觀慧,我看到江味農老居士這個講義,我才恍然大悟。所以江味農老居士講這個,我們要記住,他講的是真的。他說從宋朝以後,在中國佛教講觀門,只有禪門,禪宗還有在講。現在我看禪宗,有沒有在講都不知道了,在民國初年還有。其他的宗派就沒有再講般若了,因為般若不好講,怕人家誤會,乾脆不要講。不然就是淺談般若,講得很淺;講得很淺,你沒有深入,你得不到受用。或者怕談般若,乾脆不要講,都沒事。你講錯一個字就墮五百世野狐身,那也太恐怖了,不要講就沒事了,怕談,怕。另外一種人是妄談般若,他不懂以為懂,亂講,那個更麻煩。所以淺談般若、怕談般若、妄談般若,這種心態都是不對,不正確,不是佛教我們的。佛教我們要信心不逆,你不能怕,那你也不能亂講,也不能講淺,你要深談,你要深入,深入才能嘗到法味。《心經》不是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要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你不能怕。這個就是信心不逆,不然聽到《金剛經》,這個我不行,趕快跑,他就不能接受。
「由其已開慧解,知非如此不可」,就是你沒有修這個是不行的,知道這個重要性。『故能堅決其心,實行不違』,因為他知道這個重要,所以能夠堅定他的決心來學習,來實行,不違背佛的教導。『正是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之人也』,就是你初發心就如同已經成正覺了。這個括弧是先師淨老和尚把它加上去,『如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這個跟這裡講初發心便成正覺,這是《華嚴經》講的話,同樣的一個道理。如果你發決定的願心求生淨土,現在「發決定願心」這幾個字,我們看了大家都懂,會念,甚至你也會講給人家聽,也會去勸人,但是自己有沒有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我看要打幾個問號。為什麼要這麼講?這是根據我個人一個體驗跟大家分享。過去我也覺得說我都發願了,但是生了三次大病,瀕臨死亡才知道,還不是我想像的那麼一回事情,你到生死關頭,你自己控制不了。你平常沒有感覺,講講大話是可以,你真正遇到生死交關,才會進一步去了解什麼叫發願。不然我自己以為我都發願了,天天在念,好像天天都在發願,其實口頭願,有口無心。
這裡講「發決定願心」,這個字我們會念,但是你要深入去體會,什麼叫決定願心?決定就是不改變。什麼叫願?就一個字,「願」是什麼意思?願就願,我發了願,我願意去。真的嗎?所以我都常常問,真的嗎?要加上這個,是不是真的發願?什麼叫真的發願,我們有沒有搞清楚?我看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不要說在家人,出家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你沒有深入去體會,真的,你也搞不清楚。講很容易,講得天花亂墜,講得非常瀟灑,但是境界一來,一點都做不了主。這是真槍實彈,不是開玩笑的。沒有深入去體會,你這一生要解決這個生死問題,你對「願」這個字不能不搞清楚。糊裡糊塗的,願,我統統願,天天在念,不是,那是口頭願,你內心深處根本就沒有發願,這個願就厭離娑婆。發決定願心,這幾個字很容易念,但是不好懂。願,厭離娑婆,什麼叫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對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留戀,沒有貪戀。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留戀、那個也留戀,親情、名譽、地位、財產,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包括出家在家,學習佛法,講經說法,學習講經說法目的在哪裡?你參禪目的在哪裡?學教目的在哪裡?念佛目的在哪裡?這個願就是目的,志願,你的志願在哪裡?旨趣,方向目標在哪裡?所以蕅益大師念佛開示那篇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看,常常提醒自己。他就講當時很多出家人,他去學戒律,他為什麼學戒律?他要當律師,戒行精嚴,當律師。精修戒律,他發心,發願當律師。去聽經,聽經教,他發心要當法師,講經說法,將來講了,聽眾很多,法緣殊勝,當法師。參禪幹什麼?當禪師。學密要當金剛上師,念佛想當祖師,很多人想當祖師。你修福,想得到權力地位,權勢。沒有說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這樣發心來學佛法,還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你經講得再好,你參禪參到怎麼用功,念佛念幾天不睡覺,你在修福,做了多少好事,你持了多少咒,沒有想要解決生死大事,你的目標不是在這裡。
我們這樣講,很多人會講,我真的是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嘴巴在講,我也會,你內心深處根本不是要為這個事情。為什麼?你看前面講,觀行二門,觀慧要在實行中見。你生活當中,在這個當中去看,你有沒有觀慧?你有觀慧,那就不一樣。不是我們說一說就算了,我們要從自己內心深處去仔細反省,去檢點。我現在都是做深度的檢討,因為講給人家聽,先講給自己聽,先勸自己。所以「願」這個字要跟人家講清楚,不然這幾個字念一念,大家都會念,你也會講,你也會去勸人,但是自己是不是有發決定願心?沒有。願,厭離娑婆,這個信願叫慧行,就是觀慧。持名叫行行,信願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般若,《金剛經》講觀慧。行行,念佛,包括我們修六度,這些都是行。所以你對娑婆世界不留戀了嗎?都放得下了嗎?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我想大家聽經聽多了,大概也知道應該要放下,就是放不下,為什麼?因為你沒看破;為什麼沒有看破?你沒有觀慧,你沒有深般若,沒有深入,沒有深入去觀。
我們要真正發願求生淨土,就是你對這個世界不留戀、不貪戀。要如何做到不留戀、不貪戀?《金剛經》就是給我們講這個的,看破放下的。哪一段哪一句,你真懂了,你放下就很自然,你深入了,自然就放下了。還是放不下,最後壓軸好戲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還是要觀,最後那個字「應」,應就是應當、應該,那是一個很強調的語氣。不是我們輕輕鬆鬆,「應作如是觀」,念完就沒有了,那觀什麼?應作如是觀,你要很作意的去觀。應作,「作」就是你要作意,你要作意去觀,心把它集中起來去觀世事如夢,要常常這樣觀。如果你這個觀行功夫得力,那你自然就放下,你就不會留戀,你願生西方那個心才生得起來。不然你說我很願意去西方,又不願意放下這個地方,又捨不得離開這裡,兩腳踩兩隻船,你說怎麼行?兩條都開了,就掉下去了,大家想是不是這樣?這是講真話。
《金剛經》跟淨土是有密切關係的,所以黃念老講,「般若為導,淨土為歸」,般若是前導,我們歸宿就是淨土。那我們在修淨土,也需要般若來引導。所以「如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這幾個字,我們要好好去深入。如果你不把它當一回事,我看這一生要往生極樂世界還是沒把握,我們說真話是這樣,你不重視這個,那還是沒把握。所以我們這個功夫還是要做,我們也必須要發心。如果你真信發願,求生淨土,佛你念得好不好都能往生,念的功夫比較深,品位高;功夫比較差,品位比較低,但是關鍵,你有沒有信願。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這蕅益大師講得很清楚。如果你沒有信願,信願不具足,縱然你這句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銅壁一樣,也無得生之理。因為你不願意,你沒有真正發願要往生,所以就不能感應佛來接引。但是你能夠念佛,當然有好處,不能往生,但是可以得到人天福報。得人天福報,來生能不能繼續修?因為人,福報一現前又迷了,你勸他來念佛,他不念了。現在你看社會上那些大富大貴的,有幾個人要來念佛?富貴學道難,都被富貴迷了,那就耽擱了。所以我們要求生淨土,這一生要解決這個問題,對《金剛經》這個方面我們也要重視,花一點時間來修學,幫助我們真正能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信願念佛,信願生不起來沒有別的,就是你沒看破、沒放下,觀行就是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這是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發決定願心,求生淨土。如果你有發決定願心要求生淨土,『雖尚是凡夫,其功德已超長劫苦行之菩薩』,這個也是真的。但是關鍵這兩句,這兩句不是我們一天到晚念願意生極樂世界,這樣就是了,不是這樣,這個不能誤會。我們要好好來體會,深入,希望這一生大家都能真正往生西方,同生極樂國,才能夠去度眾生。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學習到這裡,下面這一節還有四條,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我們現在只有見相,沒有見性。那性在哪裡❓
🔹我們見到的那個相有生滅,為什麼有生滅❓
🔹災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從「爭」來的,為什麼爭❓
金剛經講義節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六集) 2024/8/1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6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三十九頁,倒數第四行:
【九七、極顯經功 約生福顯 立喻】
這個科題是給我們標示下面這段經文的大意,就是『極顯經功』,「極」是極致、到極處,來顯現《金剛經》的功德利益。『約生福顯』,就是生起這些福報,來顯示這部經的功德。『立喻』,就是以這個譬喻來顯示這部經的殊勝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我們看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佛又告訴『須菩提』,也是告訴我們大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他修布施,都能夠以身體來布施。身布施就是內財布施,屬於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更難得,更難能可貴。這個身不是一個身、兩個身,而是以『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恆河沙」,那個身要怎麼去算!我們布施一個身、布施兩個身,那就已經很不得了了!你看『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就是十二個小時。「初日分」,早上六點到十點;「中日分」,十點到下午兩點;「後日分」,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這十二個小時,在古印度分為三分,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這是晝三時。古印度一個時是現在的四個小時。在我們中國古代是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等於現在西洋的兩個小時。古印度的時比中國大一倍,它一個時是四個小時。中國的一個時辰等於西洋的兩個小時,印度一個時等於西洋的四個小時。
初日分,四個小時。四個小時,「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布施這麼多的身,這個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我們一般人大概你一次布施一個身,也就沒有了。那這是菩薩,他能分身,他才能有這麼多去布施。恆河沙,一粒沙就是一個身,一條恆河的沙有多少?那算不清楚了。初日分是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也是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也是以恆河沙等身布施,這個講一天,這三個時,每一時都是恆河沙等身來布施。布施多久?不是布施一天,『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不是百千萬億年,「百千萬億劫」,這個我們也就很難去計算,這是形容時間極長、布施的身極多,多到我們沒辦法去算。以這麼多的身、這麼長的時間,來布施,內財布施。這個功德多大?我們也算不清楚了。
我們看一百四十頁,節要第一條:
【一、「顯經功」,即是顯般若正智,此智乃是佛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世尊歷劫以來,為眾生故,勤苦修證所得,無實無虛之法。今將此法和盤托出,而成此經。為未見性者,示以真確之圖案。指引眾生到彼岸之方針。以親身經驗告人,俾有所遵循故也。】
這個第一條,我們也是分段來說明。『顯經功』,顯示《金剛經》的功德,就是「顯經功」。『即是顯般若正智』,顯示《金剛經》的功德就是顯示般若正智。『此智乃是佛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般若正智」。般若正智不是說佛才有,是一切眾生都有。佛菩薩他已經開啟自性的般若正智,我們這個般若正智還被無明煩惱障礙住,都顯示不出來,有但是被障礙。所以佛法的教學,最終目標沒有別的,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是開啟我們眾生悟入自性的般若正智。這個智慧是本來就具足的,也不是從外面學來的,現在只是被障礙,你只要把這個障礙放下、去掉了,那我們本具的般若正智它就現前。不是從外面修來、得來的,不是,它本來就具足,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它這個理論就是建立在這個上面。因為智慧,大家「人人本具,箇箇不無」,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常常念,念得都很熟悉了,那我們對這個也有一個比較深刻的概念。這個智慧雖然我們人人本具,這個性德本來具足,但是現在迷了,也是需要修德,來讓這個自性的性德能夠顯發出來。所以「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世尊歷劫以來,為眾生故,勤苦修證所得』,那修什麼?就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修這個,這個放下了,自性本具的般若正智它就現前了。「勤苦修」,就是把這些障礙去掉、放下。「修證所得」,這個所得,實在講得無所得,因為本來具足了,本來就有;不是本來沒有,現在有了,我得到了。《心經》也跟我們講「無所得」,為什麼說無所得?因為它本來具足。這個得就是本來沒有,那現在有了,我都得到了;你本來就有,這個就得無所得。這個得也是一個方便說法,得修證所得。
佛法,佛講經說法,沒有用這個語言文字,沒有辦法跟我們講;但是講了,我們不要去執著有個有所得。《金剛經》講「即非」、「是名」,我們前面都學習過,也要把它用在這個上面,這樣我們才不會去執著一個有所得。修證所得,即非所得,是名所得,他就給你掃掉了。有沒有得?即非所得,是名所得。所以下面講,『無實無虛之法』。你說我都沒有所得,你又落在一個無所得;你說有所得,又落在有所得,我們那個起心動念都落在四句,你總是有這個。所以佛講這個經他的善巧方便,就是給你講一個即非、一個是名,讓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無實無虛之法」,也就是空有不二,不能執著有,你也不能執著空。不能執著有所得,你也不能執著無所得。你執著一個無所得,你還是一個執著,這個就落在四句裡面。所以他那個即非、是名,我們要好好去體會。這句你體會到了,那你這些就統統沒有矛盾了。我們凡夫,有所得就有所得,無所得就無所得,一定是這樣的,那就是一個執著。佛教我們就是破執著,你不要去執著,那就對了;你一執著,就不對了。我們凡夫造成六道輪迴、十法界,這個問題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一部《金剛經》破分別執著,破除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的。
『今將此法和盤托出,而成此經。』世尊也是歷劫修行,勤苦修證所得,把證得無實無虛之法「和盤托出」,就整盤拿出來給我們,就是沒有保留。和盤托出就是毫無保留的,統統拿出來。「而成此經」,此經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未見性者,示以真確之圖案。』我們現在還沒有見性,我們現在只有見相,沒有見性。那性在哪裡?性就在相當中,我們現在只迷在這個相,只看到相,沒有看到性。我們見到性,你就不生不滅,性它沒有生滅。我們現在沒有,我們現在只有見到相,那個相有生滅。為什麼有生滅?因為我們只有見到那個相,那個相叫虛妄相,是緣生法、生滅法,我們只看到這個。所以佛給我們講,那個性是不生不滅的,那我們就無法理解,因為我們只有見相不見性。所以佛法教學就是教我們終究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你自己本性。自己本性不生不滅,如如不動,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是自性。見到自性,那什麼問題統統解決了。我們迷失了自性,那問題就無量無邊。
這裡江味農老居士講,「示以真確之圖案」,「示」就是開示,我們講示現、開示。給我們開示、指示,以真確之圖案,這部經就像一個地圖。我們到一個地方,要找一個地方、一個目的,都需要有地圖。過去大家開車,要去找一個地方,要到達一個目的地,地圖都是隨身要帶的。現在是比較方便,現在有導航,導航也是一個地圖,引導我們到目的地的。這個經是指示、引導我們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指引眾生到彼岸之方針』,這給我們指點,引導我們「到彼岸」,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要到達涅槃的彼岸,就是要開啟自性的般若正智,智慧一開,這個生死的虛妄相就沒有了,你就見到真相了。我們現在只見到妄相,沒有看到真相。
『以親身經驗告人』,佛他自己修行所證得的般若正智,把自己親身修行的經驗來告訴我們,詳細都在經典裡面。當然本經是一部,那其他還有很多大乘經,像《圓覺經》、《楞嚴經》、《楞伽經》、《華嚴》、《法華》這些大經大論,也都是「親身經驗」,修行的經驗,來告訴我們凡人。『俾有所遵循故也』,就是我們有個依據可以來修行。如果沒有這個經典,我們好像出門,你要到一個地方去,沒有地圖,摸索也不曉得摸得對不對,也找不到方向。因此經典,我們三皈依,皈依法就是要依經典的指導、指引來修行,就能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目標了。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那你不能離開經典。好像你還沒有到達目的地,這個地圖不能不要;你不要,你就迷路了,你找不到了。你要到家了,那就可以放下了。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此經是佛佛傳家法寶。世尊因亟欲傳授家寶,亟欲一切眾生,皆知此經利益之大,不可思議。正所謂開自性三寶,成常住三寶。】
『此經』,是《金剛經》,金剛般若。『是佛佛傳家法寶』,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傳什麼法寶?就是傳金剛般若。八萬四千法門修到最後,目標都是一樣,都是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這部經是直接指導我們回歸自性的一部寶典,這個也沒有拐彎抹角,很直接的,圓頓教。因為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當然佛發願,希望眾生早日成佛,能夠幫助眾生早一天成佛,那是最好。這部經就可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效果,能夠幫助眾生快快成佛。所以希望一切眾生都知道這部經的利益之大,『不可思議』,所以用各種比喻來比較,讓我們去體會這部經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讓我們重視這部經典,來學習這部經典。
學習這部經典,『正所謂開自性三寶』,開啟我們的自性三寶。『成常住三寶』,這個我們在放小蒙山也都會念,我們在念午供,「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我們念午供、念小蒙山,或者大蒙山,都有念到南無常住三寶。但是念是念,不懂什麼叫常住三寶,常住兩個字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意思也不知道。這個常住就是常住真心,這個常它就是永恆不變,常住真心是不生不滅,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的。本來就有,就不生;本來沒有,現在忽然有了,那叫生。這個自性是它本來就在的,本來就有的,就不生。不生,它就沒有滅,這個叫常住。我們現在看到這些現象有生有滅,那是緣生法。緣生法,它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過一段時間,緣散了,沒有了,那就叫緣生法。這個緣生法就像海水起波浪,起了波浪,很多水泡出來,緣生,有那個相。但是沒有多久,過一段時間它破了,沒有了。沒有,去哪裡了?回歸到海水,但是海水它不增不減,它沒有生滅。你起風浪,它還是海水;風平浪靜,它還是海水。這是我們常住真心,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你成了佛,你也沒有增加一點點;我們現在是凡夫,迷惑顛倒,你也沒有減少一點點,跟佛統統一樣。所以這部經可以開啟我們眾生的自性三寶,成常住三寶。所以我們念午供,「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南無是皈依恭敬的意思,你要回歸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你回歸自性三寶,那就成常住三寶,真正三皈的目標就是在這裡。
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能住持三寶者,就極低限度言之,亦足以啟發善心,挽回世運。此經之最大宗旨也。】
這一條特別對我們現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也是非常非常重要。能夠『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啟發我們自性三寶的。我們人人都有自性三寶,但是沒有住持三寶,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三寶,一定要有住持三寶它來啟發我們,住持三寶它的功德作用就是在此地。所以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外面,心外求法那就錯了,變成外道。我們看到住持三寶,就要回歸自性,回歸自性三寶。看到佛像,佛像是住持佛寶,彩繪的、泥塑木雕的,無論哪一尊佛,見到佛像就要知道回歸自性覺。這《六祖壇經》講,自性覺,「佛者覺也」。什麼叫佛?覺悟就叫佛,迷惑就叫眾生。就是要提醒自己,要回歸自性覺,不能無量劫來到今天一直再迷惑顛倒下去了。所以看到佛像,它是提醒我們、啟發我們回歸自性覺。我們拜佛、禮佛、瞻仰佛像,就是提醒我們要回歸自性覺。看到十方諸佛成佛了,自己也有佛性,也能成佛,這個佛像的功德就不可思議,這個住持佛寶。
住持法寶就是經典,像本經《金剛般若經》,叫住持法寶。你也不能沒有經典,經典就像圖案(地圖)一樣,文字般若。這個文字般若,就是經典文字,這是住持法寶。我們要回歸自性正,皈依法就是回歸自性正,正知正見,這個標準就是經典。依照經典佛的開示來修學,我們就回歸自性法寶,回歸自性正,這個就住持法寶的功德。
住持僧寶,無論是男眾女眾、南傳北傳、大乘小乘,看到出家人的形像,這是住持僧寶。住持僧寶也不是叫我們去皈依外面這個住持僧寶,見到住持僧寶,提醒我們回歸自性清淨心。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五句話當中有一句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自性本來就清淨,本來就沒有污染。我們迷了,以為有污染,實際上沒有。你只要回歸自性,那就清淨了,它本來就清淨。本自清淨,我們要注意這個話,本來自性它就清淨。我們現在看到有污染什麼,這個實在講,就是我們的錯覺,這個科學家講,你的錯覺。在本經、《圓覺經》,特別《圓覺經》講了很多這方面的,讓我們透過這些語言文字去悟入自性的三寶。
「開自性三寶」,自然成為常住三寶。你見到自性三寶,那自性三寶它是常住不變的,常住真心。常住就是永恆,它沒有變化,不是無常,它是常住。我們現在看到我們這個心、身、這個世界統統是無常的,這是妄,這是妄心。
這一條主要是講這部《金剛般若經》是傳家的法寶,特別這部經在中國佛教發揚光大。現在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中國佛教還有在弘揚這部經,其他國家,包括印度自己本身是佛教的發源地也沒有。現在在中國地區,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這個大乘的還有。南傳是小乘佛法,當然他們沒有《金剛經》,只有小乘《阿含經》。的確大乘佛法,印度傳到中國,在全世界,在中國發揚光大,這個也是中國佛教的一個榮耀。現在全世界也都認同了,講到禪宗,就是中國六祖惠能大師傳下來的禪。
下面這句,『就極低限度言之』,就是說這個住持三寶,不要講到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這個經最低限度來講,也足以啟發我們的善心。受持這個經典,有人把持誦《金剛經》當作日課,每天誦一遍、兩遍、三遍,當早晚課在讀誦的。有人誦《金剛經》也得到很多感應,有一部書叫《金剛經持驗記》,就持誦《金剛經》得到靈驗,這些感應的記錄,記實。雖然沒有達到明心見性,但是『亦足以啟發善心』,也足以啟發我們的善根。能夠啟發善心,對『挽回世運』當然就很大的幫助。這個世界的命運,現在是多災多難,災難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現在全世界很多人也憂心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科學家是解決不了,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也解決不了這些世界災難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
我們在網路上也看到很多預言,特別印度阿南德神童,現在YouTube的網路也常常在報。之前報那個疫情的,也有一定的準確度,因此他的預言,一般人大家也不敢掉以輕心,也都會去重視。當然沒有達到百分之百的預言,我們也不否定它的準確性。因為我們有讀過《了凡四訓》,這些道理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一般人沒有讀過《了凡四訓》,可能他就不理解。他講對了,應驗了,大家就相信;講了不準,那是不是就不準?這個也不一定,有可能是不準,有可能是準,但是改變了。因為世間人善惡天天在加減乘除,如果講到更貼切的,起心動念都在加減乘除,也就時時刻刻你起心動念,統統在加減乘除。整個世運,就是這個地球上,全世界人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來感召的。如果起心動念,這個思想言語行為都是造十惡業,當然感召就是災難。但是也有少數人修十善業的,這少數人也有減輕的作用。如果能夠持誦《金剛經》,那當然對於減輕災難也有很大的幫助。
災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從「爭」來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過去先師淨老常講,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學競爭,從小就教競爭,這是西方人他教育,從小就教競爭,你要競爭你才能生存。東方這些聖哲,中國孔孟都是教禮讓。讓就有餘,爭就不足了。爭,貪得無厭,你就不足了。如果大家都讓,都有多的,都多餘的。所以這個世界的災難,根源從自私自利,競爭來的,競爭提升就鬥爭,鬥爭提升就戰爭。為什麼爭?自私自利,想要損人利己,損害別人的利益,幫助自己得到利益,那就爭了。彼此都在爭,那就造惡業,那就製造災難。《金剛經》的好處,也就是我們把這個世間看得樣樣都是真實的,就放不下,這個很自然,是真的,你想得到,我也想得到,就爭了。如果明白這個世間一切都是虛妄的,自然就能放下。實在講,爭到最後都是一場空。古大德講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能帶走的就是善惡業,業隨著自己身,牽引自己去投胎,這個帶得走,其他統統帶不走。所以這個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
所以在《仁王般若護國經》,《仁王護國經》再加上般若,我們看這個經題,它為什麼能護國?它有般若,般若就是般若正智,它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我們現在看到世界亂得這個樣子,就是沒智慧,都迷惑顛倒,想的、說的、做的統統是偏差,而且是極端的偏差錯誤,招感就是災難。我們看看現在天災人禍不是愈來愈多嗎?所以預言家,還有很多人也很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必定是核武戰爭,這個也沒有勝負,同歸於盡的,這是重大災難。所以能夠住持三寶,就「極低限度」來講,也足以啟發人的善心,「挽回世運」,只要他想來學習《金剛經》,他就有善根。如果造惡業,他想來學學《金剛經》,那這個幫助他消業障,啟發他的善心,這個有很大的功德。所以這是講最低限度,這個經對一般來講,也有挽回世運,啟發善心,是這部經最大的宗旨目標。
我們再看:
【四、顯經功中,先顯能生殊勝之福。喻云一日三時,以不可數計之身命布施。歷時長極、布施重極、行願堅極,此菩薩之行門。福德之大,豈可以數計,而不及聞此經而生信者,何故?此理下詳。】
這條講『顯經功中』,顯示《金剛經》的功德當中,『先顯』,先顯示,『能生殊勝之福』。我們剛才看那個標題,能生福,能生起殊勝的福德。這是比喻,藉這個比喻來讓我們去認識這部經的殊勝。『喻云一日三時』,一天三個時,就現在十二個小時。一天這個三時,『以不可數計之身命布施』。這個「身命」,那是沒有辦法去計算的,這樣這麼多的身命來布施。『歷時長極』,那個時間不是說布施一天、兩天,是無量百千萬億劫,這個時間也是太長太長了,「長極」。『布施重極』,這個布施,能夠外財布施就不容易,內財布施又布施這麼多、這麼長的時間,把身命都布施了,那這布施是最重的,最重的布施,也到極處了。『行願堅極』,就是說他修行,布施的願很堅定,也到極處。如果行願沒有堅定到極處,那怎麼可能布施這麼長的時間、布施這麼多的身命?這個已經都講到極處了。這個極處,我們凡夫做不到,菩薩才能做到,『此菩薩之行門』,菩薩修六度萬行,他修行的法門。
『福德之大,豈可以數計』,這裡我們看這個「福德」,他布施這是內財布施,他得到的是福德。這個福德有多大?我們沒有辦法以數量來計算,「豈可以數計」,我們怎麼可以用這個數量來計算?沒有辦法。這麼大的福德,『而不及聞此經而生信者』,菩薩修這麼大的福德,但是還不及,就是還不如聽聞、見聞《金剛般若經》而生起信心的人。你對這個經生起信心,你的福德就超過那個菩薩,「一日三時」以恆河沙身命來布施,而布施無量百千萬億劫,你的福德超過他。這個我們一般人就很難相信了,我聽了這個經,有這麼大的福德嗎?『何故?』這就打一個問號,什麼緣故?為什麼?聞此經而生信的人,他福德就超過菩薩一日三時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布施的時間是無量百千萬億劫這麼長的時間,超過。這個實在講,我們一般就是很難想像。有些人看到這個經典講的也不敢相信,但是總是佛講的有它的道理在。所以,何故?『此理下詳』,這個道理下面詳細給我們說明。我們看下面:
【九八、顯勝 約福總示 聞信即勝】
請看經文: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若復有人』,假若有一個人,他『聞此經典』。「聞」這個字,有見聞、聽聞。像我們看到這部《金剛經》,見,見到了,見聞;聽,聽說了,這也是「聞此經典」。但是關鍵是『信心不逆』,他就深信不疑,『其福勝彼』,福報就勝過布施百千萬億劫恆河沙的菩薩,以這麼多的身命在布施,勝過。
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不逆』,不違也。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發起一一如法行之之大心。是為『信心不逆』。即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
這條就是給我們解釋「信心不逆」的意思,什麼叫信心不逆?『不逆』就是『不違也』,就不違背,不違背這個經義。『聞此經,深信非依此行不可』,「深信」就是深入相信,沒有依照這個經來修行是不可以的。也就是很肯定,一定要依這個經來修行。也就是很肯定,不是說可有可無,那個就沒有深信,那個信就是比較淺。深信就是,特別我們學習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這個講義的確幫助我們對這部經生起深信。一般我們看《金剛經》也看不懂,他方便的引導我們認識《金剛經》的經義,就是讓我們知道這部經它的重要在哪裡,了解之後我們就知道,沒有依這個來修行是不可以。
我們現在講一句,淨宗同修大家都知道,念佛求往生。但是念佛是一樁事情,《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又是一樁事情。《彌陀經》講信願跟持名,這三資糧缺一不可。《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就是信願,真信發願,求生西方。真信發願,求生西方,這個信,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了六信,講得相當深入了。實在講,那個六信裡面就是有《金剛經》的經義在。發願就是願生西方,厭離娑婆。厭離娑婆,就是放得下,這個世界放得下。這些道理我們也聽了,我們聽老和尚講經,我們也聽很多,這個概念大家都有,也知道要放下。我們這些道理知道,但就放不下。放不下,實在講,沒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你沒有深入這部經,實在講你要看破很難。因為我們總是把這個世間當真實的,雖然我們口頭上也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但是內心深處,還是無量劫來執著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這個習氣我們也很難放得下。我們內心深處,這世界一切都是真實的,都是真的,一樣也不能丟的,不能丟就放不下。事情來了,我們跟一般人也差不多,我們看一般人放不下,我們自己碰到事情也是放不下,跟他差不多。我們總是比一般人沒有學佛的懂這些道理,但是不見得就是我們碰到這些事情我們就能夠放得下,不見得。為什麼放不下?實在講,還是沒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就修觀,你要常常提起,去觀照。這些有深入,信心也才會深信。
但是我們現在,如果「深信非依此行不可」,我們對這個經的學習就不放鬆,就會努力來學習這個經典。就會『發起一一如法行之之大心』,就會發起,我們現在講叫發心,發心依照這個經來修行,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生活上,一定在生活人事物當中去修,人事物環境當中有順境、有逆境,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起瞋恨心。江味農老居士,在最後面那個壓軸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講義》講他的修行經驗。就是坐在那邊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沒什麼感覺,後來他忽然領悟到,應該在平常生活人事物當中,極小的事情,我們第一個反應。順我們心,很歡喜;違背我們的,我們就很不高興,就從這個地方去觀,這是如夢幻泡影,假的,不要認真,這樣子修。他說,這樣修就有感覺了,慢慢的也就看淡了。實際上要是對境界修,所以離開境界你沒辦法修。這個就是『發決定起行之信心』,這個叫信心不逆,就是不違背,依照佛的指導來修行。
【二、『其福』,正指下文荷擔如來,當得菩提,果報不可思議。故非他福所可比擬。】
這一條,給我們解釋『其福』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正指下文』,下面經文,『荷擔如來,當得菩提,果報不可思議』。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無上菩提,當然果報就不可思議,這個就不是布施百千萬億恆河沙這麼多的身命所能夠來比擬的、能夠相提並論的。因為你布施得再多,如果你沒有明心見性,那你總是無法跟明心見性來相比較,那個功德、福德都無法相比,都無法相提並論。『故非他福所可比擬』,這個福報不是其他的福報可以來相提並論的。這個也是給我們顯示,這部經能生不可思議的福德,『其福勝彼』,這個福報多大,無量無邊。
我們再看下面一節經文:
【九九、持說更勝】
上面經文是講,聞此經信心不逆,其福就勝過布施恆河沙等身命的菩薩,超過了。如果受持、解說,就更殊勝。請看經文: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你聞此經典,你聽聞,信心不逆,福報就勝過前面那菩薩身命布施了,何況你能夠『書寫』。古時候就「書寫」,現在印經,書寫就抄經。『受持』,依教奉行;『讀誦』,讀誦《金剛經》。『為人解說』,為別人來講解、來說明,那這個就更殊勝了。我們看節要:
【一、發心即勝,正因其決定起行。『何況』者,顯其更勝。】
前面的經文是講他發了這個心,就這麼殊勝了。為什麼發心就這麼殊勝?『正因其決定起行』,他決定依照這個經來修行,那當然就更殊勝了。『何況者,顯其更勝』,這個「何況者」,就是顯示他更殊勝。
我們再看第二:
【二、『書寫』,為廣遍法施也。如今日發心弘揚流通,布施供養此經,無論印經、錄音帶、影帶、電腦軟件、CD等等,其功德與書寫等同。】
這一條,『書寫』是『廣遍法施』,就是法布施。古時候是沒有印刷術,經典都是以抄寫,後來才有用木刻版印刷,那個也是有限,文字刻在木版,一張一張的刷。在南京金陵刻經處,現在還有那個傳統的,我去看過,一天刷了沒有幾本,大概一個工人能夠印個十幾本經,也就很多了。這是古時候。現代印刷術發達了,大量流通。所以「書寫」在今天來講就是印經,還有做講經的錄音帶、錄影帶,包括現在電腦網路。這裡講CD,也是過去了,現在CD也是被淘汰了。過去早期錄音帶、CD、VCD到DVD。現在有播經機,那就更方便了。電腦網路,現在手機,你一點,也都能夠收聽,那現代這個都是屬於書寫,就是流通法寶。『其功德與書寫等同』,這個功德跟書寫經典是相等,相同的。這是我們現代,「書寫」的一個做法。
所以現在看到書寫,你就不一定自己去寫。除非你的書法很好,你寫下來有它的價值。如果寫得不怎麼樣,那還是印的比較漂亮。除非你書法很好,像我們老和尚他的書法好,他有他的特色。這次我到香港,開岸法師送我一本,他們香港那邊把老和尚用毛筆寫的《無量壽經》,他們把它會集起來,就印成《無量壽經》這個會集本。他說這個還沒有校對,還要再校對,他把這個目前完成的先送一套給我。這個書法寫得好,像我們老和尚寫的,有它的紀念性的意義。這個就書寫。我們如果不會寫毛筆字,或者寫得不是很好,我們就用印經的。現在印刷術發達,你要印什麼字體都有,印起來比較工整、比較漂亮。因為我也見到很多同修,他送我《無量壽經》一疊,他寫的,他寫得並不是說很理想,但是他能夠發心抄那個經也是功德無量。那他送給我,我只能自己做做紀念,留起來做紀念。那個也就沒有去印很多去送,印很多去送,不一定有人會請,因為現在經書已經都到飽和了。
因此我們現在做「書寫」,也要看我們現前這個情況,有的經書已經很多了,你印得很多,如果沒有地方去流通,你就只是放在倉庫。應該可以變通,像現在發展電腦軟件,其他的方式,從這個地方來做。因為很多同修,家裡如果它地方不大,經書印了很多,他沒有地方供,也會增加他的困擾,他那個經典不曉得擺在哪裡,隨便丟,不恭敬;那你不隨便丟,你又沒有理想的地方來供養,就會產生他的困擾。所以現在印經,我們現在就是針對比較需要的,或者已經沒有的。現在也沒有像過去印的量那麼大,每個階段做法都不一樣,一定要調整。這講到書寫。
【三、『受持』即是解行並進,所行不外離相施供,利益一切眾生。『讀誦』是薰習勝解,增長勝行。『為人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此經甚深,發心為眾解剖無謬,樂說無礙。令聞者得明義趣,啟發其信解受持之心也。足證其真是信心不逆。發此心時,悲智行願,一一具足,故能「荷擔如來」。】
『受持即是解行並進,所行不外離相施供』,解跟行並進,叫做受持。「受」是領受,接受了,能夠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解跟行同時並進。所修行的「不外離相施供」,就是布施供養不著相。『利益一切眾生』,不著利益眾生的相,一部《金剛經》就是講離四相、離四見。『讀誦是薰習勝解,增長勝行』,「讀誦」也是修行的一個方面,讀誦經典是薰習,讀一遍就薰習一遍,我們對經典的理解又深入一層,薰習得到殊勝的解悟。我們解,主要是要修行的,「增長勝行」就是增長殊勝的行門,在生活當中幫助我們修行,有正確的理解,我們的修行才正確,才殊勝。
『為人解說,是行法施以利眾』,「為人解說」這是利他,所謂自利利他,自己讀誦、受持、書寫,進一步為人來講解,來行法布施,來利益眾生。『此經甚深,發心為眾解剖無謬,樂說無礙』,這個經義深廣無盡,發心為眾生來解剖,沒有錯誤,「謬」就是錯誤,沒有錯誤。「樂說無礙」,很樂意的來為大眾來解說,沒有障礙。『令聞者得明義趣』,讓聽聞、見聞的人能夠明白《金剛經》的義趣。『啟發其信解受持之心也』,目的就是要啟發他能相信,能夠理解,能夠深解,能夠來受持金剛般若,能夠啟發他這個心。所以為人解說,就是這個目的。『足證其真是信心不逆』,這個就足以證明他真正是「信心不逆」,信心不逆是從這個地方來得到證明。『發此心時,悲智行願,一一具足』,發這個心,「悲智行願,一一具足」。『故能荷擔如來』,這是講到《金剛經》它的殊勝之處。
我們再看第四:
【四、若於此經不能信心不逆,自不能受持解說,廣為弘揚。則佛法究竟義不明,佛種便有斷絕之虞。此中關係,極其重大。則信心不逆之人,豈彼但知長劫苦行者,所能及哉。】
這一條講,『若於此經不能信心不逆,自不能受持解說,廣為弘揚』,這個也是必然的。對於這部經自己不能夠做到『信心不逆』,自然不能受持,也不能為人解說、「廣為弘揚」。不能做到受持、解說、廣為弘揚,『則佛法究竟義不明,佛種便有斷絕之虞』,佛法究竟的義理不明白,佛種就有斷絕的這種顧慮。這個「佛種」就是般若正智,傳般若正智,這是佛種。可見得這個重要,沒有般若智慧,那就不是佛法。你道場再大,信眾再多,活動辦得再熱鬧,那個統統沒有佛種,不能傳這個法。有人真正懂這個經,能夠自行化他的,這個佛種才能不斷;沒有,這個佛種就斷了。所以佛法不是看外面那些形式,信眾很多,道場很大,名氣很大,一個懂的也沒有,那這個就沒有佛種。『此中關係,極其重大』,這個當中關係就很大,這個太重大了。『則信心不逆之人,豈彼但知長劫苦行者,所能及哉』,所以能夠明瞭金剛般若,信心不逆的人,這就不是那個只知道長劫修苦行所能及的,他只知道修苦行,苦到那個身命布施,但不開智慧,那也不及,可見得開啟金剛般若智慧它的重要。這個就不是你不懂《金剛經》,那只是長劫去修苦行,跟這個不能夠相比。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說持戒修福能入實相❓
🔹要怎麼修無住❓
🔹文字般若是什麼❓
🔹老實念佛的定義是什麼❓
金剛經講義節要—心不住法的功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五集) 2024/7/3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5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七頁倒數第一行,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這段經文在科題第九十五,這個科題是「喻不住之功」,這個喻是比喻,心不住法的功德,功就是功德。我們前面學習到,「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這段經文是「喻住法之過」,就是比喻我們心住於法行布施的過失。今天這段經文是講,『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同樣是布施,就是關鍵心一個住法、一個不住法。整部《金剛經》的核心重點,就是在「無住生心」這四個字。講了很多方面,各種角度講,主要是講無住。心有住在法上行布施,好像人進入到黑暗,看不到方向,「則無所見」,都見不到。「心不住法」,就好像人眼睛好好的,『日光明照』,太陽光又照耀大地,那什麼都看得很清楚,『見種種色』,都看得很清楚。這是比喻「心不住法而行布施」的功德。
這個住,我們沒有學佛,我們住世間法,學了佛,又住於佛法。這個講住,我們一般人可能不太能體會,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他講得比較淺白,我們也比較容易懂。他老人家在講席當中常講,學佛的人不貪世間法,但是貪佛法,只是換對象。為什麼貪?就因為有住,你不住在世間法,你住在佛法,你有住就有貪瞋痴。住在佛法是善法,就是著了相,但是你不能斷煩惱,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不能破無明,修得很好可以得人天福報。所以前面在《講義節要》裡面也講,引用永嘉大師講的,「住相布施生天福」。就像梁武帝一樣,蓋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安頓二十幾萬的出家僧眾來修行,又提倡素食,自己又講經說法,但是他住相。所以他往生之後到天道去,他修的福報是夠大,人天福報。現在很多人學佛都是標榜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求人天福報的,這個就是住相。
布施的事情是一樣,事相是一樣,關鍵我們看這個經文都在心。外面做的都是一樣,布施錢財,內財、外財,這些事相是一樣,但是心不一樣。心不一樣,他的果報就不一樣。我們心住於布施,我做了多少好事,就是一直放在心上。如果住於名譽,怕人家不知道,還要登個報紙,或者還開個什麼記者會,這個都住於名譽。這些都是住於法。反正我們心一有所住,就是著相布施,著相布施得人天福報。這個人天福報,我們看《了凡四訓》又有陰德跟陽善,如果你很喜歡讓社會大眾都知道你在做好事,「陽善享世名」,你享受到世間的名望、名利,名也是個福報。「陰德天報之」,陰德,那個果報才殊勝。陰德就人家不知道的,做好事人家不知道,不知道誰做的,那是最好,那個果報現前,比那個陽善殊勝太多太多了。這個都還是屬於人天福報。《金剛經》講的這個都超越了。
所以修布施,不知道觀空,也必定隨境界所轉。你得到人天福報,人天福報還是在六道,還是要輪迴,天福享盡還是要再墮落。這一生修大福報,來生享福。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善惡都有,惡是比較多,善比較少,惡比較多。我們生生世世,每一生、每一世都有因緣果報,過去世造的這一生受,這一生造的來生再受。好像排一個表,你這一生要到哪裡,就是你前生,或者前生再前生,哪一生的果報先成熟,你就是照這個安排,你就要去受那個報。像經典上講,忉利天主他也是修大福報,生到天道去,壽命快到了,天人有神通,他知道他下一次要去往生哪裡。我們人間的凡夫,我們死了,我們不知道要去哪裡。天人知道,他知道他這一生生命結束了,來生投胎到牛的耳朵裡面一隻蟲,這個就很害怕。不知道的人他不怕,知道了他當然怕,去當一隻蟲。為什麼他的壽命結束要墮到三惡道,墮到畜生道去?過去世造惡業的果報,在這個階段、這個時候成熟。所以這個善惡果報,佛門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不能替代的,它只能排,哪個先成熟哪個先報,哪個後面成熟後面再報,這是這樣排。如果你有特殊因緣,當然它已經排定的也可以改變,改造命運就是這個原理。特殊因緣,大善大惡,它就改變了。像我們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經》後面講到,如果天人壽命快到了,「五衰相現」,就是壽命快到了,天人就很憂愁。如果遇到佛法,遇到地藏菩薩,恭敬供養地藏菩薩,他就轉增天福。他遇到這個因緣,他又改變命運了。
所以《地藏經》是我們還沒有出離六道很重要的一部經典。遇到地藏菩薩,遇到《地藏經》,地藏菩薩總是幫助我們不墮三惡道,幫助我們站穩人天兩道,在人天再提升。所以我們沒有出離六道,《地藏經》就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地藏經》看到,釋迦牟尼佛法運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之後,我們這個地球就沒有佛法了。要等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從兜率天降生到我們人間示現成佛,那個時候才會再有佛法。在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個空檔,就是沒有佛法。這個空檔,佛大慈大悲,就交代地藏菩薩來擔任這個空檔;釋迦牟尼佛的法滅了,彌勒佛還沒有出世,這個空檔當中,教化眾生的任務就交給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他教什麼?我們仔細看《地藏經》,就斷十惡、修十善,因為這是人天的基礎,就教這個。教這個,等待下一尊佛降生,遇到佛法,才能提升,才能超越。所以《地藏經》也就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修福,不知道觀空就會住法,住法你必定隨境轉。生天之後享天福,天福享盡又要輪迴,下一次,不曉得哪一生造的業在下一次成熟了,那就要去報了,決定又會再墮落。所以這裡講「入暗」,就比喻不能見性。道眼沒有開,無明沒有破,雖然學習大乘菩薩來修六度萬行,來修布施,這是盲修。盲修,就沒有眼睛,「如人入暗,則無所見」,盲修瞎練。盲修也必定會產生嚴重的障礙。我們要知道,學佛如果道眼沒有開,我們處處也都是以自己的情見。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也常講,好像我們讀經都懂了,懂得它的意思了,其實不是經典的意思,都統是我們的情見,我們自己的意思。經沒有意思,那是我們的意思,我們的情見。這個如果你搞不懂,你怎麼學佛,也出不了六道。所以不但六度修不好,而且增長我慢,而且競起貪瞋。不但不能斷煩惱,反而增長煩惱,反而擾亂佛法。這個最終會讓人家有懷疑,毀謗,這個問題就很嚴重。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學佛人要重視的一個問題。不但我們學佛,就是現在連學傳統文化,也都是這樣的情況。
前天成德法師來調身體,他要出國之前,我新莊做完法會回來跟他碰個面。他也談到,看到以前在廬江學傳統文化的很多老師,到後來也都學偏了,知見錯了;有的甚至造很重的罪業,就往生了,都不在了。他跟我講很多,在大陸、台灣、馬來西亞都有。所以這個正見就非常重要,如果見解偏差、錯誤,修行肯定會出問題。不但學佛,就學傳統文化也是一樣、一個道理,學到最後反而增長煩惱,造種種惡業。因此我們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能不用一點心來學習,一定要用一點心來學習,一定要搞清楚我們修得對不對。往往我們自己修錯了,人因為有四相,他會執著自己的見解就是對的。其實我們只要有情見,什麼都不對了,我們任何對的也是不對的。
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在講席當中也講到,以前他年輕的時候,聽圓山臨濟寺白聖老法師講經,老法師講一個公案,說兩個出家人在爭論,大家堅持己見,然後兩個人就請老和尚評評理,看誰對誰錯。結果兩個就去見老和尚,甲就說他的見解怎麼樣、怎麼樣,當然說乙不對,老和尚說,你對。乙說他的看法怎麼樣、怎麼樣,甲的不對,老和尚也說,你也對。旁邊的侍者就很奇怪:老和尚,一定有一個對、一個錯,怎麼你說兩個都對?他說,你也對。這是高層次的,這個對中下根性的人他愈聽愈糊塗了。這個就是講你真心裡面是沒有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這些利害得失統統沒有,那是高層次的。你有分別執著,當然這些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從哪裡來?從分別執著來的。分別執著不是真的,是虛妄的,但是你在迷當中,你就認為有。所以各有各人的看法,各人的角度,各人的執著。大家都認為他是對的,沒有一個人認為他是錯的,都有個人的成見。各人有各人的個性,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什麼個性?我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學佛人也學得怪怪的,他標榜戒律很精嚴。但是你看起來就不知道哪裡不對,怪怪的,這個都學錯了。
住,住於法,不但不能見性,反而增長煩惱,這個差別就太大了。我們一定要知道「執法為實之過」,當痛戒之,不要去執著。我認為那是真實的,你就住法了。我們這些道理明白了,但是還是很生疏,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這個執著很熟悉了,很習慣了。但是我們用功就是要在這上面用,就是常常提起。特別常常念念《金剛經》的經文,也提醒自己在生活上、在境界上,待人處事接物上,時時刻刻提起觀照,自己起心動念。「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自然我們功夫也就漸漸會得力。
我們看一百三十八頁,節要第一條:
【一、若能『心不住法』(無實)。而又勤布施(無虛)。是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真為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則遊於佛日光輝之中,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如佛所得也。其功德不可思議也。】
這一條給我們講,『若能』,「若」是假若,假若能夠『心不住法』,心不要住在這個法,六塵境行果,境界、我們所行的、我們想得到的果報,六根、六塵這些都是法。「不住於法」,就『無實』,不執著這個真實,就不住法。不住法,『而又勤布施(無虛)』,「無虛」就是沒有落空。這個是離四句,這個要去悟,這個我們怎麼講,你沒有悟那個境界,你一起心動念你就落在四句。四句展開就百非,四句百非。四句第一個有,第二個無,第三非有非無,第四亦有亦無,就這四句。我們一起心動念,總是在這個四句裡面。這個四句就是我們的分別執著,事實真相是我們的心在那邊執著。所以所有一切境界相都是我們的心在造作的,沒有真實的一個境界,無實。如果說無實,那統統假的,我們統統什麼都不要做了,這個就著空了,還是落在四句裡面。所以勤行布施,要修布施,布施就不著空;心不住法,不著有,無實,空有就雙離了。《金剛經》前面講不住法、不住非法,這裡沒有提不住非法,因為你勤行布施,就不住非法了,所以這個就不用提了。如果沒有布施,心不住法,那你就住在非法;就是你不住有,但是住在空。你心不住法,又勤行布施,那叫做空有雙離了。
『是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我們要去體會、要去悟的就是在這個地方,大家去體悟。我們現在不懂,不懂也沒關係,我們就是去修布施,先不要著空。你先行布施,你該做的事情就去做,慢慢去體會,你就做不要去著那個相,那你空有就雙離了。《金剛經》為什麼講持戒修福?持戒就是諸惡莫作,修福就是眾善奉行。為什麼說持戒修福能入實相?持戒修福就先把著空那道門給它堵起來,落在空比著有更麻煩。所以先不要著空,你先持戒修福,修布施,修六度,把著空這個地方先堵起來,你在修的當中,你不著相,那就雙離了。這些我們要善於去體會。
所以我們現在做什麼好事,做什麼事情,就不要一直擔心人家不知道我做多少,不然你就住法了。我來做義工,你要給我肯定一下,住法。你要肯定我的付出,你住在法了,那你就如人入暗,你就很煩惱。萬一人家不給你肯定,你不就很懊惱嗎?前面講的,不就生煩惱了嗎?修來修去,煩惱愈來愈多。所以要怎麼修無住?就是從這個地方修。平常你來做義工,你有遇到委屈什麼的,就是修六度忍辱。不然你六度去哪裡修?我們這個地方就很好修了,到處你可以受氣的,都有。所以你會修,哪一個人不是都在修六度嗎?你明白這個道理,都是在修六度。不明白,事上在修,但是心裡就是不是,你是心住在法。
所以關鍵在心,你這個觀念能轉得過來,那就是菩薩六度的生活了。我們每一天工作,待人處事接物,就是在修六度。過去先師淨老也舉出家庭主婦的例子,他也講了很多。每一個人工作崗位不一樣,統統是在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般若,沒有一個不在修。但是你不知道的話,那很苦惱,我為了就是賺幾個錢來受氣,那他大概愈做就愈心不甘情不願。明白《金剛經》的道理,你這修六度;不明白,那就是世間凡夫,不是在修六度,就是煩惱。
所以,「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我們一定要先從文字般若來理解。文字般若,並不是般若在文字上,但是你要透過這個文字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文字般若就像地圖一樣,地圖不是目的地。文字般若就經典,經典是地圖,那不是目的地。但是它有指門牌號碼,像現在導航給你指出方向,從哪裡走、要怎麼走、要走到哪裡就到了,這個地圖有門牌號碼。文字般若當然不是目的地,但是你沒有這個也不行,沒有這個,你找不到。比如說,我們華藏在信義路四段三百四十一號二樓,門牌號碼就是文字,這個你地圖找、導航找,可以找得到。如果沒有這個文字般若,你去哪裡找?你怎麼找?在哪裡?所以你要透過這個去找到那個目的。因此這個經文,我們現在在學習這個,就是文字般若。《金剛經》是文字般若,《金剛經講義》也是文字般若,我們先師淨老和尚又把它節要,也是文字般若。這個文字般若就是先師淨老他節要的,很精練,他把這個《講義》當中的精華把它挑出來,這個也要有道眼。不然我們來挑,不曉得挑哪一句,要怎麼挑?這是文字般若。我們必定要把這個文字般若搞通,我們才懂得在生活上怎麼去提起觀照般若,才能證實相般若。所以我們在學習這個經典,就是學習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幫助我們起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幫助我們證實相般若,這是必然的修學的程序。
『真為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則遊於佛日光輝之中,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我們如果能夠「起觀照般若」,就能「遊於佛日光輝之中,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如實空,如實不空,空跟不空都是如實。真實之際,就是這樣,事實真相就是這樣。但是我們凡夫總是執著空就空、有就有,就是這樣。實際上,實際上不是這樣,事實就不是這樣。事實是什麼?如實空,如實不空,那才是事實,那才是真相。我們執著不是有就是空、不是空就是有,有就不能空,空就不能有。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佛,這個「有」不是我們四句裡面那個有,是這裡講的如實空、如實不空那個有。大家去參,參這個,是不是你起心動念,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我們總是在這麼一個觀念裡面。我們如果能夠起觀照般若,我們自性的心光就透露出來了,就能夠徹底見到如實空、如實不空。
過去先師淨老用屏幕影像來形容比喻,透過這個,還是屬於文字般若,讓我們去起觀照般若,去證實相般若。我們看到螢幕的影像,那是不是如實空、如實不空?所以它那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我們的觀念,在四句裡面,什麼都沒有叫空,有就是不空,我們不都是這個觀念嗎?這個觀念就是在四句,四句是虛妄的分別執著。我們如果能夠「徹見如實空,如實不空,就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這是大自在。有體,它能現相;有現相,它就有作用。你隨便拈一法都是具足體相用,一個茶杯,有體它就有相,有相它就有它的作用,所以叫「具足體相用三大之性」。
『如佛所得也。其功德不可思議也。』我們如果能夠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跟佛所得的是一樣。所以「功德不可思議也」,這個功德不可以以我們的思惟想像,我們的言語、議論去理解的,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不可思議」這四個字你搞透了,也就開悟了。我們現在都是落在思議裡面,所以不能思也不能議。禪宗講「開口便錯」,議就是開口,你開口要議論,一講就錯了;「動念即乖」,思就是動念頭,你去想一想,那就錯了。所以禪師他的手段,你去參禪的人,不准你開口,你張開嘴巴要講,香板就打下去,那就乾脆不講,不講也打。它的妙處就在你不曉得該怎麼辦的時候,這個時候提起疑情,那就切入那個悟,悟那個境界。
一般這個悟,有悟後起修,有頓悟漸修、頓悟頓修的,這個《圓覺經》講得都很詳細。一般講,你悟就是見道位,你見到法身,這個叫素法身,你還不能像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你看到法身叫見道,你看見了。看見了,你還要修道,修道位,就要修六度萬行,淘汰無始劫的習氣,無明習氣斷盡了,你才能證得法身,才能像觀音菩薩、這些大菩薩,佛菩薩一樣,現無量身去度眾生,到十方世界度眾生。
如果能夠在觀照般若,我們見一見法身,有時候你剎那也可以見到,可能一下子妄想又來了,又被妄想無明又障礙住。但是有見過短暫的,那將來也就慢慢會增加。現在我們念佛人有一個易方便,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再加上念佛,相得益彰。就是你念佛,佛力加持,讓我們很快速的去證入法身,所以念佛也是甚深般若。因為大家不知道這句佛號是甚深般若,所以就沒辦法老實念,也不肯死心塌地的念。因此《金剛經》的補助,也是幫助我們老實念佛。禪宗它的手段方法就是明合道妙,它很明白的給你指出來,這是針對這個根器的。如果淨土,你只要能老實念,你就暗合道妙,你不懂沒關係,你只要能老實念,念念念,你就明心見性了,那就暗合,關鍵在能夠老實。
我們懂得一些《金剛經》的道理,對我們念佛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不去執著。為什麼不老實?江味農老居士在《講義》裡面也講,你這個心有污染,你怎麼會老實?就是這裡講心住法,你怎麼會老實?因此,我們很多念佛人也不知道老實念佛的定義,總以為自己念佛很用功就是老實念佛,那錯了。就像這裡講的,你沒有搞清楚,叫盲修了。這個我們也看過很多。如果你老實念,一日到七日就一心不亂。我們念好幾年,煩惱還一大堆,那肯定是不對,肯定是有問題。用功念佛,如果你沒有觀照般若,的確你自己念佛功夫提升了,但是煩惱也同步提升,而且要超過一點。好像你吃一些營養品,要幫助一些好細胞,但是那個癌細胞也同步成長,而且還更多一點。所以你沒有觀照般若,你以為自己老實念佛,其實不是真正老實念佛。不是說你很用功,你念了幾天不睡覺,你就是老實念佛。念到走火入魔、有偏差的,都大有人在,我們都看過。那我們就會覺得很奇怪,經典明明講七天就一心不亂,怎麼念了他會變成這個樣子?他就是沒有觀照般若。如果他有觀照般若,肯定幫助他念佛功夫得力了。
因此江老居士講的不無道理,他也是念佛人,他講的不無道理。我們再看看很多念佛人,到最後,很用功念佛,出了問題。所以再回頭看看江老居士他提的,的確我們不能不重視這方面的,這個觀照般若,觀照自心。你對自己起心動念對不對,你都搞不清楚,很用功,就叫盲修瞎練,如人入暗,見不到光明,煩惱愈來愈多。如果你用功用對了,肯定是煩惱輕、智慧長。好像吃藥吃對藥,病情就減輕了;如果愈吃愈重,那就吃得不對了。佛法是法藥,跟這個醫藥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住法布施,尚且如人入闇。然則住著根塵等境而不行布施者,當入何等境界,真不堪設想矣。】
這一條是講,『住法布施』,如同人走入黑暗當中,他見不到光明,也就是說你不能明心見性,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這是你住法,但是有行布施。下面這裡講,『然則住著根塵等境而不行布施者』,就是你住法而又不行布施,這樣的人。住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住法「而不行布施」,那要入什麼境界?『當入何等境界,真不堪設想矣』,的確不堪設想。一般人,世間人,他住法又不行布施,那就貪瞋,慳貪、吝嗇,那果報我們也可想而知,就是三途有分,真的不堪設想。
你住法布施,「如人入闇」,他不能明心見性,不能超越六道,但是他還能得人天福報。如果你住法而不行布施,恐怕都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這一條也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示。因此,我們現在雖然還住法,但是我們總是要學,就是因為我們有住法,才要學金剛般若。如果你不住,那不用學了。像六祖他都通了,他無住生心了,經,五祖就不用再講了,都懂了!我們現在為什麼講,為什麼聽?還不懂。還不懂,你才要學;懂了,就不用講了。禪宗的大德講,「舌頭掛牆壁」,意思就不用再講了,你都通了。
好,這段經文,這兩條節要,我們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看九六,在一百三十八頁第六行:
【九六、結成】
『結』是總結,『成』是成就。請看經文: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當來』,通指佛後,意在展轉弘揚此經,不令斷絕,利益無盡焉。】
這一條給我們解釋『當來』,當來之世。『通指』,一般是指『佛後』,佛滅度之後。『意在展轉弘揚此經』,就是一代一代,這樣展轉來弘揚這部《金剛般若經》。『不令斷絕』,不要讓它斷絕了。『利益無盡焉』,能夠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個利益是無盡的。這是勸我們發心,要弘傳此經,不要讓這個經斷絕了,沒有人弘揚也就斷了。
【二、『受』,領納義趣,即是解也,思慧。『持』,如法而行,修慧。又執持,服膺不失。『讀誦』是聞慧。】
『受,領納義趣,即是解也』,屬於『思慧』。這個「思」還不是菩薩聞思修的思,字是一樣,境界、層次不一樣。我們現在這個階段還是有思,我們現在透過這個思惟,你才能進入不思惟。「受」,就是「領納義趣」。領納義趣,就是我們讀經,或者看經、看註解,或者聽經,你能夠領會、納受這個經的旨趣。也就是說,你真聽懂了,這個叫受。就是「解」,解門,你理解了。你有正確的理解,這是「思慧」。這個解是正解,正確的理解,可不能錯解、誤解、曲解了。
聽經不容易,所以佛講經,都會提醒大眾「諦聽諦聽」,諦是審諦,你要仔細聽,你要聽清楚、聽明白,你不能聽錯,這個很重要。聽經能真聽明白的,實際上也不多。因為如果你不是去諦聽,講的人他講出這些正確的道理,恐怕到聽的人那邊轉一下就變了,就變成不對了,他錯會了。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也講過,他說有人問了很多問題,我講經你都沒有真正聽明白我的意思,都到現場來聽還會聽錯,那真的是大有人在,他聽的,他錯解了、他曲解了、他誤解了。所以這個受,領納義趣,這個我們也要很仔細去思,我這個解有沒有錯誤?我領納的有沒有錯誤?
『持』,就是解了之後,你要『如法而行』。受,領納義趣,解了之後,這是思慧。「持」,就是「如法而行」,如理如法去修行,這叫『修慧』。『又執持,服膺不失』,就時時刻刻不放鬆,這個叫「服膺不失」。這個持是一個提手旁,一個寺,一個提手旁。像我這個茶杯,我這樣拿著就叫持。「服膺不失」,我現在能失嗎?我這一失,就掉下去了。所以要這樣,你要把持住,這個叫執持,不失。就是你的道理明白了,你要持,要執持,不要讓它失去。因為失去,我們煩惱妄想無明又出來了,又冒出來了。
『讀誦是聞慧』,你看聞思修。「聞慧」,就是透過讀誦,包括聽講,或者看註解,這個也是聞。聞有聽聞、見聞,我們講看,見聞,看見這個經的文字;聽聞,聽法師講解,所以聞有聽聞、有見聞。讀誦也是聽聞跟見聞都有,大家在念經,你要看經文,就是見,你眼睛要看,見;讀出來這個聲,要聽有沒有讀錯,這個見聞、聽聞。讀誦,見聞、聽聞都有,這個屬於聞慧。
【三、先言受持,是明其已開圓解,信圓持亦圓。是人深契佛旨,蒙佛加被。是人功德,惟佛證知。】
『先言受持』,就是先講受持。這段經文講,「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受持」是講在前面,後面才講讀誦。這裡這條《講義節要》講,「先言受持」,先講受持這兩個字,是說明『其已開圓解』,就是他已經開圓解了。禪宗講叫開悟了,教下叫大開圓解。他這個解是圓,不是不圓,不圓還不殊勝,圓解那就很殊勝了。密宗講大圓滿見,這個見解圓滿。所以這個解也有圓解,也有不圓滿的解。剛才講的錯解、曲解、誤解,這些就不正確了。
『信圓』,信也是建立在解的基礎上,要解。信解行證,其實信它包括解行證。像我們做三時繫念,看到中峰國師開示,「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我們說我信了,如果你信了之後,你沒有透過持名念佛的妙行,你沒有辦法去證實你相信的這樁事情。所以「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這個信(信心)不能成立,那就不是真信,就半信半疑。所以『信圓持亦圓』,「持」就是行持,你的信心已經開了圓解,你在行動上、行為上也是圓持,圓滿的受持了,一圓就一切圓了。
『是人深契佛旨,蒙佛加被。』如果「深」,這個加一個深,「契」就是契合、契會,深深契入佛講的宗旨,肯定蒙佛加被,必定蒙佛的加持。『是人功德,惟佛證知。』那這個人的功德,惟有佛能夠證明,能夠知道。一般人他不能理解,他不知道。可見得開圓解是很可貴的,開圓解。佛法的修行,如果你開了圓解,圓教的行人修一天,等於漸教的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同樣這樣修一天,你那個見解不一樣,你是漸,不圓,你的見解是漸次的漸,不是圓教的,那你修了一劫,等於圓教的行人修一天,這個差別就非常之大。可見得,開圓解非常可貴。如果不是圓頓根器,過去先師淨老早年講席當中也講過,你多聽圓頓經典,慢慢薰習,不是圓頓根器也能夠薰習成圓頓根器。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薰薰薰,薰久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就成圓頓根器了。
我們再看第四:
【四、若人能受持讀誦此經。其無明,則受真如之薰。其知見,則受佛智之薰。是皆得蒙佛如來加被,『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這條講『若人能受持讀誦此經』,受持讀誦這部經典,這個無明也必定『受真如之薰』。「真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真如自性。這個經它的功用就是啟發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就會接受真如的薰習,「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常常提起,就常常薰,聽一遍,講一遍,就薰一次。「受真如之薰」,真如大家都有,每個人都有,但是現在被藏起來。現在金剛般若,開啟每一個人真如自性的般若智慧。我們般若智慧開啟,當然受到自性真如的薰習,無明慢慢就淡薄了。
『其知見,則受佛智之薰』,這個「知」是認知,「見」就見解,見有固定、決定的意思。我們現在世界很亂,關鍵亂在哪?亂在那個見。《楞嚴經》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末法時期。邪是什麼?邪知邪見,他的見都錯了,偏差錯誤。每一個人他的見都不一樣,統統是邪知邪見,就像恆河沙那麼多,都是錯誤的知見。所以我們學金剛般若,「其知見,則受佛智之薰」,佛智慧的薰習。『是皆得蒙佛如來加被』,就得到佛如來的加被了,我們一般講加持,就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了。這個無量無邊的功德是我們自性(真如本性)本來就具足的,六祖開悟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什麼也沒缺,只是被藏起來。如來藏,寶藏都有,跟佛沒有兩樣,但是佛開發出來了,我們被藏起來了。現在佛要幫助我們開啟自性的寶藏,自性寶藏就無量無邊功德了。
【五、『皆得』者,無論僧俗男女,凡能受持讀誦,無不如是成就。即不明義,但能讀誦,亦必得之。何以故?果具有真實信心,至誠讀誦。先雖不解,後必開解。】
『皆得』就是統統可以得到,沒有一個得不到的,統統可以得到,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性。『無論僧俗男女』,「僧」就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出家的男眾女眾,在家的男眾女眾,我們一般講四眾弟子。無論你在家出家,男眾女眾,『凡能受持讀誦』,受持就是領納義趣,能夠如法修行。『無不如是成就』,你能受持讀誦,當然必定「如是成就」,必定如實這樣的成就,如經典講的這個功德。這是講明理、明義,又能夠受持。
下面是講『即不明義』,你這個義理還搞不懂,還不能理解。『但能讀誦,亦必得之』,「但」就是只要,只要你能夠讀誦,你不懂沒關係,你只要去讀誦。看著經文念叫讀,離開經本叫背誦。這個誦有背誦、有唱誦,唱誦就是我們做法會,起個腔,你念有個腔調,那個叫唱誦,好像我們做法會唱念,叫唱誦。讀就是讀誦,就是沒有腔調的,就是這樣的讀,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不明義理,但能讀誦」,只要能夠讀誦,「亦必得之」,這些功德你也必定能得到。
下面講什麼原因?為什麼不明義,只要能讀誦,也必定得到這個功德?『何以故』,就什麼緣故?『果具有真實信心,至誠讀誦。』這個關鍵就是在「真實信心」,相信佛講的話決定不虛,相信聖言量,雖然不懂,但是相信佛講的的確沒錯。「至誠讀誦」,至則真,誠則實。至誠,有的經典講至心。至誠讀誦,跟念經、念咒,原理是一樣,跟畫符原理是一樣。「一念不生謂之誠」,沒有妄念,那就誠了。我們不誠,就是妄念很多。所以讀誦《金剛經》,實際上讀誦任何經典都一樣,凡是大乘經典,都一樣。
我們看到明朝戚繼光將軍,他的部下給他託夢要求他超度,請他的主公,請他的將軍為他誦一部《金剛經》。讀一部《金剛經》迴向給他,他就脫離鬼道,超生到善道。第二天戚繼光將軍一大早起來就讀了,他的婢女送茶進來,他沒有講話,給她比個手勢,心裡動個念頭「不用」,這樣。那天晚上又夢到他這個亡僕,就是他的部下又來託夢說:將軍你今天給我誦經,我只有得到半部《金剛經》,我要一部才夠,才夠脫離這個鬼道。他說我明明誦一部,怎麼會是半部?他說你當中夾雜「不用」兩個字,只有半部,所以功德不夠。後來第二天戚繼光將軍就說,今天早上我要讀經超度,你們統統不要進來打擾我,等我讀完了再來。所以第二天就沒有人去吵他,他就《金剛經》從頭到尾讀一遍,不起一個妄念,不夾雜一個妄念,這部讀圓滿了,迴向給他的部下。他晚上又夢到這個部下來託夢,非常感謝,今天他得到完整一部的《金剛經》,他往生善道去了,來給他致謝。從這個公案,我們再看《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袁了凡念準提咒,還有舉出道家畫符的原則,他的祕訣就是不動念。不動念就靈,動念就不靈。念經、念佛、念咒、畫符,這個原理統統一樣,祕訣就在不動念,至誠就是不動念。如果你念《金剛經》念到不起妄念,雖然不懂,你這樣就一直念下去,你自然會開悟。關鍵在「真實信心,至誠讀誦」,恭敬至誠的讀。恭敬至誠讀,實在講,讀《金剛經》會開悟,那讀《阿彌陀經》也會開悟,你讀《無量壽經》也會開悟,讀《地藏經》也會開悟,原理就是有至誠讀誦。
『先雖不解,後必開解』,剛開始雖然不能理解,後來必定你能夠理解,必定開解,大開圓解。這個也是先師淨老常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讀久了、讀多了,自然你就會領悟了。不用講解,很直接的聽佛講,原汁原味的,這個最直接的。
【六、『功德』,指自利利他,紹隆佛種。皆得成就如是功德,明其皆得成菩薩,乃至成佛也。總以勸人必須受持讀誦此經,悟此心性,全性起修,全修證性耳。】
這條說明什麼叫『功德』?這個「功德」給我們講得很明白,『自利利他,紹隆佛種』。我們必定自利才能夠利他,利他也是自利,所以叫「自利利他」。「紹隆佛種」,要怎麼樣紹隆佛種?你明白《金剛經》的道理,自己能夠受持讀誦,再去為人演說,再去勸導別人,別人也能夠開悟,他也得到功德利益,那個就是紹隆佛種,讓這個金剛般若不要斷絕。『皆得成就如是功德』,都能夠成就經典上講的這個功德。『明其皆得成菩薩,乃至成佛也』,必定成佛、成菩薩。這是明心見性的佛菩薩,不是權教菩薩。
『總以勸人必須受持讀誦此經』,總是勸人必須要受持讀誦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達到『悟此心性』,悟我們自己的心性。悟後起修,悟這個心性,那就『全性起修』,依我們這個性來修行,這是「全性起修」。『全修證性』,修的目的就是證實我們的自性,依性起修,「全修證性」,這個就是功德。所以功德跟福德區別就在這裡。悟入自性,悟明本心,如實知自心,中峰國師開示講「靈知心」。我們常常念,我們搞不懂什麼叫靈知心,我們要修金剛般若,才慢慢知道什麼叫靈知心。不然我們現在只知道緣慮心跟肉團心,靈知心是哪一個不知道。學這個就要認識我們自己的真性。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一段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什麼是功德❓如何布施才有功德❓
🔹為何享福的人能夠繼續造善業的不多❓
🔹我們念佛、念咒、讀經不靈是什麼原因❓
金剛經講義節要—不住於法而行布施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四集) 2024/7/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4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我昨天才從日本回來。我們日本華藏淨宗學會護法,每次去他都會準備些小禮物,晚上來聽經的同修,還沒有拿到的,講完經再來向我領取。這個意思意思,那個不是什麼貴重的禮物,不過他們的心意,我就回來轉達一下。這是一個常禮,《常禮舉要》講,我們到一個地方去旅遊,帶一點當地的土物回來,送一下親友,這是一個常禮。所以到外面去,這個就不適合送我們台北的,像我們到台中去,我不能買台北的東西送給台北的同修。到台中去,回來要買一點太陽餅。雖然不是貴重的禮物,但是就是說也是一個心意,這個常禮。
我們今天原來是沒有安排,後來我是想這個月也都沒時間了,今天還是跟大家一起再來學習一下《金剛經講義節要》。有一天講一天,我們就盡量爭取時間。我們上一次學習到一百三十六頁,《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六頁,請看倒數第四行:
【九四、重以喻明 喻住法之過】
請看經文: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
這個小科題標出來『重以喻明』,「重」就是重複,以這個比喻來給我們說明。比喻『住法之過』,就是我們心住在法的過失,就是「住法之過」。所以佛又叫著『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菩薩有實教菩薩、有權教菩薩。如果心住法布施,就是權教菩薩,四聖法界的菩薩,這個就不是一真法界的菩薩,因為他布施,他還有住。如果「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如人入暗」,好像進入暗室。進入暗室,我們都知道沒有燈光,那是什麼都看不到,就是「則無所見」,什麼都見不到了。這個就是比喻你不能明心見性,見什麼?見性,見到自己的本性,就見不到自己本性。見不到自己本性,見到什麼?見到無明,無明就是一片好像黑暗一樣,用這個黑暗來比喻,就是因為心有住,住於法。
我們看《講義節要》,這段經文的第一條:
【一、此節是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法』謂一切法,不外境、行、果。】
我們先看這一段。『此節』,就是這一節經文。江老居士他的講義是「此科」,這一科。先師淨老就用「節」。『此節是明執實』,執著這一切法是真實的,『則布施之功德全虛』。「功德」,什麼是功德?功德就是能幫助我們破無明,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這是功德。如果執實來布施,那是得到福德。所以你看梁武帝是大施主,在中國佛教,財布施的大概沒有人超過他,他當皇帝,以國家的資源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安頓二十幾萬的出家人,這個規模都相當大的寺院,一個寺院最少也有二、三千人,造了這麼多的寺院,造寺安僧。他又提倡素食。我們要知道全世界只有中國佛教吃素,其他佛教國家它沒有吃素。好像日本佛教,那些法師也沒有吃素,他們都吃沙西米的、吃炸雞腿的,但是他們是不殺生,跟佛陀當年托缽一樣,就是人家給什麼吃什麼。像現在泰國、斯里蘭卡,一些南傳佛教國家也沒吃素。包括中國的蒙古、西藏,藏傳佛教也沒有吃素。不過現在有一些喇嘛到台灣來,我看到也不少都在吃素了。所以有一次斯里蘭卡國師強帝瑪,他辦一個活動,請我去台北市一家飯店吃飯,他們辦的都是葷的,給我弄了一個素菜。請一個西藏來的上師,看到我,他都不好意思吃了。我說你們吃你們的,沒關係,你們念咒跟牠迴向就好。看到我吃素,他就不好意思吃,我說你們就吃你們的。
所以梁武帝他提倡素食,又建寺安僧,修了這麼大的布施。達摩祖師,就是在梁武帝那個時代來到中國,第一個就是見梁武帝。梁武帝看到他從西域來的,佛教的僧人,佛教從印度傳過來的,他就覺得很自豪,他是佛門的大護法。就問達摩祖師,我建寺安僧,提倡戒殺、吃素,這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給梁武帝回答說「並無功德」,給他潑了個冷水,後來梁武帝就不理他了。後來達摩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等一個慧可,傳了法,他才回印度。當時如果梁武帝問達摩說,福德大不大?那可能就:甚大甚大!那是福德,因為他著相布施,住法布施。所以梁武帝他修得這麼大的福報,他果報會生天,去享天福,不能出離六道輪迴。所以這個功德跟福德差別在這裡,一個是住相布施,就是福德;不著相布施,就是功德。功德包括福德,福德不一定包括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
這一節經文,「明」是給我們說明。「執實」,如果執著這一切法是真實的,這樣來布施,我們凡夫總是這麼執著,一切都是真的,這樣布施就是住法。住法布施就得到福德,「功德全虛」,就是功德都沒有,沒有功德。就像梁武帝一樣,做那麼大的布施,都並無功德。所以這一節說明,「執實則布施之功德全虛」。『正是無實無虛的反面』,剛好是相反,剛好是「無實無虛的反面」。
下面講,『法謂一切法』,這個「法」就是萬事萬法,所有的一切,心理、物質,這一切境界,『不外境、行、果』。
【「境」者境界。五蘊、六根、六塵等。】
『境界』,就是我們現在『五蘊』的身心、『六根、六塵等』。
【「行」者修行。。即六度等。】
這個是『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修行。這個『等』就是包括一切,六度以外,修種種的法門。
【「果」者果位,即住、行、向、地,乃至無上菩提。】
這是指『果位』,證果。
【亦兼果報。】
除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也包括一般的『果報』。
【如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
這些都是果地上的福報,『福德、相好、神通、妙用』,包括這些,這些都是包括在果。
以上給我們說明法,不外是境、行、果。「境」就是境界,「五蘊」身心、「六根、六塵」,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六根接觸的。「行」就是修行,種種法門。「果」就是果位,包括「福德、相好、神通、妙用」等等,這些統統包括在這個果。所以境、行、果,就包括一切世出世間萬事萬法,都包括在這個法。所以佛法的名詞,用「法」這個名詞來代表一切法,一切心理的、精神的、物質的,萬事萬物,就用「法」這個字來做一個代名詞。
【二、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此住於行。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心存有一所得,便是住果。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
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說明什麼叫住法。『行六度而自以為能行』,這就『住於行』,住在行這個法上面。我們凡夫總是住,我現在開始在修六度,我能夠行六度,自己以為我能夠行,我能夠修行這個六度。有一個我能行,六度是我所行的,這是一個對待,能所,這個就是有住,住在行這個法上面。
『若有名譽等想,便住於境。』「名譽」就是名聞利養,我做好事,來行布施,就是要出名,要打知名度,希望報章雜誌、新聞媒體來報導,再來開個記者會,唯恐天下不知,那這個就是什麼?你做這些布施,就是為了要有這個好的名譽,讓社會大眾給你讚歎,稱讚你是大善人,為了這個名譽。以及其他方面的,這是舉出一個代表,名聞利養。這個就是住於境,住於境界。境界很多,舉出一個代表,其他以此類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等等的,這一切。
我們修布施,凡夫總是有這個執著,就住在這個境。這些我們都要細心去體會。我們現在說,好,那我不要住名譽,有一些同修為善不欲人知,我不要讓大家知道,這是修陰德。但是如果你心還是住在一個我不讓人家知道,那還是住法。但是那個福報比陽善大,那還是有住。跟這個《金剛經》講的,還沒有達到《金剛經》的標準,還是住。但是比一般人要高了,因為他可以不需要這些名譽。但是如果你還住一個「我不要這個名」,你又住在這個上面。這個也不能住,所以不能住空,也不能住有。你著這個名譽是著有,你不要,也不能著這個空,這個就是境,這都是境。
『心存有一所得,便是住果。』有所得就是我證得什麼果位、我得到什麼果,這個就是住在果上面,「住果」。前面《金剛經》講,小乘就離四相,像須陀洹他就沒有住了,沒有住相。須陀洹,他沒有說我證得須陀洹,你們還是凡夫,我跟你們不一樣,他沒有這個念頭。如果有這個念頭,他就不是須陀洹,他還是有住相。後面菩薩連見也都沒有了,那就更高了。所以就是你心裡「有一所得」,我得到什麼,那就是住果;我得到什麼果報、得到什麼果位,就住在這個果上面。你不住,這個果有沒有?有!現在就是你不要住,不住,這個果有沒有?有,不是沒有。所以空有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像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是不是果?是果,那你說沒有?有!「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有世界名曰極樂」,那怎麼會沒有?有,但是你不住。所以《金剛經》講的就是講三十二相,講這些報身佛,這就是修因必定有這個果,但是不住這個果上。有沒有這個果?有,不是沒有,只是心裡不住,心裡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因為自性本體它是空寂的,這些因緣果報都是隨緣所現。像電視屏幕,它是空寂的,隨緣,隨各個頻道的緣,它現各種不同的相;當現相,它還是空寂的。實際上,我們住這個相,我們覺得有所得,這是虛妄的執著,這不是真的。當我們住相、著相的時候,他還是無所得。不是說我們不著相就無所得、著相就有所得,實際上講真話,我們著相的時候也是無所得,只是我們多了一個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我們得到什麼?也是無所得,得無所得,大家從這個地方去細心體會。就好像晚上作夢一樣,所以《金剛經》後面那個夢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夢中我們都是覺得有所得,夢醒了,一場空。所以『無論心住何種,皆是住法』,住境、住行、住果,無論住什麼,都是屬於住,住法。
【三、『闇』則一無所見,仍在無明之中。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
『闇』就是『一無所見』,就是我們凡夫現在,我們就是暗,我們都是被無明所障蔽了,所以我們見不到自性。就是住法布施,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就「如人入闇,則無所見」,什麼都見不到。就是見不到事實真相,仍然在無明殼當中。
『永嘉』是永嘉大師,永嘉是在溫州,永嘉是一個地名,在大陸浙江溫州地區。大家讀過《壇經》就知道,永嘉大師「一宿覺」,他到曹溪參六祖,求六祖印證,住一個晚上,他大徹大悟,所以稱為「一宿覺」。有《永嘉禪宗集》、《永嘉證道歌》流傳於世。永嘉大師他講,『住相布施生天福』,「住相布施」,就像梁武帝,他生天了。但是『招得來生不如意』,為什麼來生不如意?因為天福享盡又要輪迴。輪迴,因為無量劫來有造善、有造惡,哪一個業因果報成熟,那個就要受報。你天的福報成熟,就先去享天福,天福享盡了,那過去如果造了惡業,再接著天福後面,墮地獄的、墮到畜生道的,這個也都有。所以經典上講,有一個忉利天主他壽命到了,忉利天人壽命一千歲,他的一天我們人間一百年。雖然壽命比人間長太多了,但是雖然長,它還是有時間性,時間到還是要輪迴。忉利天人他有神通,他知道壽命到,要墮到牛的耳朵那個蟲。你說忉利天主他在天上享天福,他有造什麼罪業?沒有,那是他過去世造的,到這個階段,那個成熟了,是要墮到牛耳朵去當蟲了。所以還好遇到佛法,遇到佛,有佛法就有辦法,所以佛就幫他化解這個業報。這個在《地藏經》也有,《地藏經》講,天人如果五衰相現,要墮落了,要供養地藏菩薩,他就轉增天福。所以一般如果沒有遇到佛法,你修布施,會「生天福」,「招得來生不如意」。
在《淨土集》,先師淨老和尚也節錄行策大師的開示。行策大師修淨土的,他說念佛人如果戒殺、吃素、念佛,做種種好事,沒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世間的善人。世間善人就修福,住相布施,來生得人天福報。人一享福,他就不知道再修了。我們就看人間,這些做大官、做總統的、大企業家,那個都過去世修福,最少修三世以上的,有的很大的企業,可能他還修到十世。你要當到一個皇帝、當國王,有大國王、小國王,你看我們這個世界有大國、有小國,大國國王那福報就大,小國王就福報小。但是人一享福,如果沒有般若智慧,沒有宿命通,很容易迷惑顛倒。你的福報現前,享福就容易迷惑顛倒,迷惑顛倒那就造惡業。現在你看看這些當大官的,他怎麼能當上那個位子,也是他過去世修的福報,他沒有修,肯定得不到。你沒有那個福報,你用盡心機,你也得不到。但是修了福報,他現在當上這個,你再看看他幹什麼事情,他幹的是好事還是壞事?統統在造惡業。造惡業,你那個福報享盡了,惡業造多了,一口氣不來,就墮到地獄去了,到三惡道去了。所以《華嚴經》講,不發菩提心而做善事,是名魔業。所以行策大師講,這個說差一闡提只一步,就這一生造惡業,來生他就墮三惡道、墮地獄去了。你這一生吃素、念佛、持齋,但是你沒有信願、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來生得人天福報;來生得人天福報,你一享福,肯定迷惑顛倒。
現在你看看,我們這社會上那些大企業家、做大官、大總統,這個都過去生修福的,沒有修福他哪來能得到那個地位?你請他來聽經,看他要不要?你請他來,「我忙死了」。甚至你請他做一點好事,他都拿不出錢來。現在真正在佛門布施,都是小康家庭。那些大企業,愈大的企業就愈吝嗇,拿了一點點小錢。他這一生不懂得修福,這個福報享盡,那來生就沒福了;如果再造惡業,那就要墮落了。所以《華嚴經》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就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享福又迷惑顛倒,又造惡業,福報享盡了,惡業造多了,第三世又墮落了。所以差一闡提只一步,差一世。所以我們修什麼福,能夠照《金剛經》來修是最好。
我們修淨土,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修到《金剛經》這樣不住相,但是我們不要住這個世間相,我們住極樂世界的相,我們住這個相可以超越。到極樂世界去就超越了,就明心見性了。所以這個方面,我們一定要知道。如果你不修淨土,你修種種布施、做種種善事,將來肯定得人天福報。不過一般信佛、學佛的人,求人天福報的還是佔絕大多數。你說來學佛的人,有幾個人他想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很少。大部分求眼前平安、家庭平安、事業順利、兒女學業進步等等這些的,求身體健康,大部分求眼前的這些人天福報的比較多,但是這個不究竟。
一般人還不想了生死、出三界,那佛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也不勉強。那你要求人天福報,佛就告訴你人天福報的修法。修人天福報,要修《地藏經》。《地藏經》講,照《地藏經》的理論方法修,如理如法的修,在六道裡面也會得到地藏菩薩的幫助,讓你不墮落到三惡道,而且幫助你提升向上,超越六道。所以《地藏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生生世世受福的,不是只有一生,要怎麼修,在《地藏經.校量布施功德緣品」,這一品就很重要。而且具體給我們列出布施的項目、怎麼布施,你在六道裡面修的福報,能夠生生世世去享福,而且都能遇到佛法,能夠不斷的修行,不斷的向上提升。這個如果在六道,地藏菩薩就滿重要,地藏、觀音就很重要。
我們遇到淨土,這一生就有機會脫離六道,就一了百了了,不要再來生來世,希望這一生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遇到淨土,的確我們不容易,修到斷見思惑,那這個有相當的難度。我們有淨土《無量壽經》、《彌陀經》,再加上《金剛經》的補助,對我們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那就有很大的幫助。信願,發願求生淨土,就是願捨娑婆、願生極樂。我們對現前的娑婆世界如果看作真實的,我一定執著放不下,放不下,我們願生西方的願就生不起來。我們都是口頭上發願,口頭願是有了,天天在念,念得都沒有錯,但是心裡那個願還沒有生起來。因為還不願意放下這個世界,還留戀這個世界,甚至貪戀這個世界,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願生西方這個願當然就能生起來,不再留戀這個世界了。
我們再看第四:
【四、不知觀空,必隨境轉。生天之後,決定墮落。】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接前面這一條講,如果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入暗就在無明當中。菩薩也是有很多層級的,我們凡夫去受菩薩戒也叫菩薩。如果諸位有去受過菩薩戒,你就是菩薩了,但是這是名字菩薩,你還沒有明心見性。如果是四聖法界的權教菩薩,那還不是真正的菩薩。如果依照《金剛經》的標準,那個是權教菩薩,斷見思惑,甚至破塵沙惑,無明還沒破,那是權教菩薩。此地講『不知觀空,必隨境轉』,我們凡夫總是隨境轉,這是特別指我們凡夫,不知道觀空。一切法是空的,這個空不是說沒有,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知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它主要是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是說沒有,不是說什麼都沒有那個空。但是我們總是執著這是真實的,我可以得到的、我可以掌控的、我可以擁有的、我可以佔有的,這個就是把它看得很真實,我們才會這麼執著。如果知道是空的,我們就不會執著了。
不知道觀空,我們必定隨這個境界轉。這個道理我們現在聽了經也知道,但是還是心隨境轉。因為我們觀空,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還很生疏,還不熟悉。但是我們執著這個實的,那無量劫來太熟悉了。知道,但是對這個觀空我們還很生疏。那我們執著真實的,這個很熟悉,你不要什麼提起,它就冒出來了,它自自然然的冒出來,這個很熟的。現在修行,就在這個地方去用功,就「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念佛,也同樣一個道理,妄念很熟悉,念佛還很生疏,生疏的我們慢慢要給它變熟悉,原來很熟悉的慢慢生疏,那這樣功夫就進步了,用功就是在這上面用。所以觀空也是要不斷常常觀,觀得很熟悉。如果不常常提起,又忘記了,我們又執著真實了;執著真實,那肯定我們隨境轉,心隨境轉。
『生天之後,決定墮落。』「不知觀空,必隨境轉」,境轉是什麼?你福報現前,會不會隨境轉?肯定隨境轉。福報現前,享福就造業,造業造惡業,享福能夠繼續造善業的不多,大部分都造惡業。因為惡心所比較強,善心所比較弱,所以造惡業的機率就大,因此福報享盡他決定墮落,這是一點不假。現在我們就看眼前這些人,現在不要看得太遠,我們現在天天新聞報紙報導,這些不都是因果報應?現在花報都現前了。這些人沒福報?沒福報怎麼能當上那個位子?有!但是這一世不知道做好事,淨造惡業。現在花報就不好,將來果報就可想而知。所以「決定墮落」,這個決定不是嚇唬人的,是事實真相就這樣。
【『入闇』,喻不見性。】
『入闇』,就是說什麼都見不到,見不到自己的自性,好像入了暗室,什麼都看不到。這是比喻,比喻我們不能見性。
【喻此人道眼未開,無明未破。】
這是比喻修行人的道眼沒開,沒開就沒開悟。沒有開悟,那當然破不了無明,『無明未破』,無明還沒有破,這比喻入暗。
【雖學大乘行布施,既是盲修,必生重障。】
雖然『學大乘行布施』,修六度萬行,修布施度,修大布施。如果不懂得觀空,沒有金剛般若的智慧,那就是盲修瞎練,不能到彼岸。六度前面五度,如果沒有第六度的般若波羅蜜,那前面五度就不能叫波羅蜜,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不能叫波羅蜜,不能叫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因為沒有智慧,那就盲修瞎練。縱然得到禪定,也出不了六道,得到世間禪定,四禪八定還是生天,禪定也有時間性的,時間一到還是要再輪迴。所以這個就是,同樣這樣修,如果沒有般若智慧來觀空,只是得人天福。雖然學大乘的布施,盲修瞎練,『必生重障』,必生嚴重的障礙。因此般若像眼睛一樣,道眼就是眼睛,如果沒有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前面五度就有手腳,但是沒眼睛,眼睛瞎了,看不到。眼睛瞎了,你手腳很好,你一直走路,那滿危險的,用這個來比喻般若的重要。
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當知學佛,若道眼未開,勢必處處雜以情見。豈但六度行不好,且必增長我慢,競起貪瞋,反將佛法擾亂,行得不倫不類,啟人疑謗。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豈止不能見性而已。「執法為實」之過如此,我等當痛戒之。】
這一條也就是江老居士的一個苦口婆心,勸大家要學習金剛般若,要學習。我們應當知道,『學佛,若道眼未開』,道眼還沒有開,就還沒有開悟。『勢必』,「勢」就是必然的,勢就是趨勢,這個趨勢必然,必然怎麼樣?『處處雜以情見』,這個「情見」就是我執,著相,這個就叫情見。雖然修行,但是雜這個情見。現在很多修行人他不知道,他不知道這個情見。什麼叫情見?我們就不要講太深入的,第一個見惑,見惑第一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叫五利使,很猛利的見惑,八十八品。五鈍使就是貪瞋痴慢疑,八十一使。這個五鈍使從五利使發展出來的,五鈍使就是藕斷絲連,那個比斷見惑難。見惑很猛利,也不容易斷。有這個十使在,你怎麼修行,實在講,都叫盲修瞎練,增長情見,增長我執。所以現在無論在家出家,他如果沒有搞通這個,實在講,自己不曉得在修什麼。很用功在修,修得不對路,盲修瞎練,這大有人在,夾雜這些情見,必定是這樣。
『豈但六度行不好』,不但這個六度萬行行不好,這個修行肯定修不好的,因為沒有般若,道眼沒開,當然修不好。不但修不好,『且必增長我慢,競起貪瞋』,並且必定增長我慢,貪瞋痴慢反而增長。貪瞋痴慢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長。『反將佛法擾亂』,修行就修得不倫不類。『啟人疑謗』,讓人家覺得你們修行人,怎麼比那個沒修行的好像這些貪瞋痴慢還要大、還要多。的確是會讓一般人覺得修行人怎麼比那個沒修行的差,怎麼比那個沒有修行的煩惱還要嚴重,這個就是修得不對。
我們舉一個例子,過去我也常常提起,也是對我們自己自我警惕。過去早年先師淨老和尚勸大家讀《無量壽經》三千遍,這個我過去常常提到這一個,就舉出這個例子,讀三千遍就開悟了。這個讀三千遍開悟,是不是真的?那當然是真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經要怎麼讀才會開悟?要至誠恭敬,讀經的時候不能夾雜一個妄念,你這樣讀三千遍,肯定開悟。大家想一想,你讀一遍《無量壽經》,能不能從頭到尾不起一個妄念夾雜?夾雜就不靈了。所以不要說三千遍,你讀一遍就靈了,只要不夾雜一個妄念,這一遍就靈了。就像《地藏經》講的,有人讀誦《地藏經》一遍,就可以超度這些家人。但是我們讀了百遍、千遍,甚至讀了萬遍,有沒有效?好像沒效果,為什麼沒效果?因為你夾雜妄念。
這跟《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袁了凡持準提咒,那個原理是一樣的。咒怎麼樣才靈?他以符籙家畫符做一個例子,就是畫那個符。以前我們看道士在畫符,畫得很快。符籙家畫符,那個符怎麼畫才靈?他就是第一筆點下去,混沌開基,一直到這一道符畫完,這個過程不能有一個妄念夾雜。起一個妄念,這一道符就不靈了,那何況起很多妄念!所以畫符,他要很快,在這個過程不可以有一個妄念,那個符就靈了。
一部經,如果長經,我們現在念個《無量壽經》、《地藏經》也要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我們能不能不起一個妄念夾雜?這個很難。因此我們念了好像很多,好像沒有經典講的那個效果,因為我們夾雜,夾雜妄念。一部經念下來。明朝戚繼光將軍,他就是持《金剛經》的。有一天晚上夢到他的亡卒,他的部下過世,來求他念《金剛經》給他超度。第二天一大早起來,他就念《金剛經》要迴向給他那個亡卒,就是那個部下,死亡的。因為戚繼光是武將,打仗,有一個部下死了,來求他超度,知道他在念《金剛經》,所以在鬼道裡面求超度。威繼光念到一半,他那個婢女送茶進來,他正在念,看到那個婢女送茶進來,他就比個手,他也沒講話,心裡說不用,比個手,就這樣。那天晚上那個亡卒,他死去的這個部下又來託夢,他說今天我只得到半部《金剛經》,還不夠,要一部才夠超度他脫離鬼道。他說我明明念一部,怎麼會半部?他說你當中有夾雜一個「不用」,所以剩半部,不圓滿了。這個公案也是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你不能夾雜。所以第二天戚繼光他又交代,我明天要誦經超度,你們統統不要來打擾我,什麼茶、什麼統統不要送,讓我念完了,要送再送。所以第二天他就真的完整的念一部《金剛經》,沒有夾雜一個妄念。那天晚上那個亡卒又來道謝了,他說將軍我已經得到你誦《金剛經》迴向的功德,我要超生了,到人天善道去了。得度了,超度了。從這些公案我們就知道,我們現在念為什麼不靈,因為夾雜太多的妄念,不要說一個,百千萬個都出來了。
這麼長的時間你要不夾雜一個妄念,的確難度高。你能做到這麼長時間不夾雜一個妄念,當然這個功德是很殊勝,你這樣念會開悟,這就是修定。因此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咒語比較短,在短時間不夾雜一個妄念比較容易。經長,像《無量壽經》、《地藏經》都很長,這都比《金剛經》長,比《金剛經》大概長三、四倍。比較短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十五分鐘,爭取十五分鐘不要起妄念,這部《彌陀經》就靈了!往生咒不用十五分鐘,一遍往生咒,我看我們現在念得很快,大概三十秒念完一遍。短時間不起妄念,那比較容易,所以念經不如念咒。念佛就更短,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就更短了。所以古大德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這是講原理。所以你能夠至誠恭敬,什麼叫至誠恭敬?心裡一念不生謂之誠。不夾雜一個妄念,這個就是誠,至誠恭敬,你這樣念當然會開悟,修定,定到一定程度就開悟。
但是如果你不斷的夾雜,那就不行。不斷夾雜,夾雜什麼?你現在念經念得很多,同步的增長煩惱。你念的功夫提升,這個煩惱也同步提升,甚至超過。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念經的,他念得很多,但是真的是增長我慢,這個我都親眼看過的,他都瞧不起人,眼中無人,誰都看不在眼裡。他讀了三千部了,看到別人沒有他讀得多,他就瞧不起了,他覺得自己比較強。有的甚至讀一萬部,互相在比賽,那都是增長煩惱,讀經不但沒有息滅貪瞋痴,反而增長貪瞋痴,這就不對了。這樣念,不要說三千部,三萬部、三十萬部也不會開悟。
所以過去早年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彌陀經疏鈔》,講到念三十萬遍往生咒,阿彌陀佛就在眼前。有一個居士,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大概五十年前。有個居士他真的念三十萬遍,就給我們師父講,他說我真的念三十萬遍,我都有記數,但是阿彌陀佛沒看到。他沒看到。他為什麼念三十萬遍沒看到?夾雜妄念,就是夾雜妄念。所以你自己有個障礙,這個我們要知道。所以我們讀經、念經、念佛,如果不是老實念、至誠恭敬的念,那達不到經典上講的效果。但是讀總是有好處,什麼好處?修行。過去先師淨老常講,什麼叫開悟?因為很多人讀三千遍,甚至讀超過三千遍、一萬遍的,都沒開悟,而且煩惱反而增長,就請問我們老和尚,為什麼師父你說三千遍,我們都超過三千遍了,怎麼還不開悟?後來我們老和尚就開示,他說什麼叫開悟?讀經,依照經典佛的教導,發現自己的毛病,就叫開悟。發現自己的問題,就叫開悟;把毛病改過來,就叫修行。
如果我們讀,沒有辦法達到這個效果,就要依經來修行,你才不會一面讀,一面增長煩惱。這個就是你要去觀,觀察自己問題在哪裡。所以要改過,就是修行。所以六祖在《壇經》講,「改過必生智慧」,這一句大家都沒有注意看。大家只是津津樂道六祖開悟那首偈子,但是那首偈子我們念了半天,我們也沒開悟。但是六祖說「改過必生智慧」,我們是要依照這個來修,那肯定會開智慧。為什麼不開智慧?被我們的過障礙了,一天到晚造惡業,起心動念,身口意在造惡業,障礙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夾雜這些情見,有這些情見,必須依照經典佛的教誡來修正自己。不然我們往往把自己的情見認為這是佛法,這個我都懂了,我懂得比誰多;懂得比誰多,但是情見也比誰都重,同步增長,甚至超過,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那這樣反而擾亂佛法,讓一般人看到修行人這個樣子,所以「啟人疑謗」,讓人有疑惑、毀謗。
『直是於佛法道理一無所見』,「直是」就是真是,對佛法的道理一無所知,不懂。因此我們學佛,如果沒有遇到真正的善知識,真的是不得其門而入。但是遇到真正善知識,也是各人的因緣,各人善根福德因緣。遇到真正善知識,你能夠理解是善根,能接受是福德,依教奉行,這是善根福德因緣。
所以對於佛法道理一無所知,『豈止不能見性而已』,不但不能見性,反而擾亂佛法,比一般人還不如,那這個就落差太大太大了。這個是問題出在哪裡?『執法為實之過如此』。就是執著這個法為真實的,不懂得去觀空,不懂這個道理,不懂一切法它是無虛無實,你把它執為真實,這個叫執實見。執著一切法是真實的,我們凡夫就是執著這個見,關鍵在這個見。《金剛經》直接可破除我們這個執實見,這是所有凡夫都有。
所以這個見,修學佛法,世出世間法,關鍵就在見這個字,知見。見它有肯定的、決定的、確定的意思在。我的見解就是這樣、我認為是這樣,他執著這個,執著我認為的。世間的科學家、哲學家,一些宗教,像古印度九十五種外道,現在種種宗教的,那些叫外道見,心外求法;包括哲學、科學、一切宗教,如果心外求法,就叫外道見。第一個執實見,這是總的,再來外道見。外道見就很多,斷常二見在古印度就很普遍,斷常二見。有一種外道,他說人死如燈滅,六道輪迴他不承認,這個叫斷見,斷滅見。一種是常見,人死來世再投胎還是作人;狗死了,來世投胎還是做狗;牛死了,來世投胎還是做牛,他執著常見,常就是固定的。他也承認有輪迴,但是不是六道輪迴,人都是永遠是作人,那一隻雞永遠是做雞。佛給我們講,那不一定,看你造的業,六道輪迴是輪轉的,好像輪子一樣,這樣輪轉的,上上下下的,不一定,根據你的業。
外道為什麼有常見?因為外道也有一些神通,看到有些人死了他還是投胎作人,有些狗投胎還是做狗,但是他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在長遠劫,他只知這幾生的事情是這樣,或者一生是這樣,他就認定就是這樣。還有些外道,看到牛死牠生天了,他說牛為什麼生天?因為牠吃草。所以就學牛去吃草。佛說錯了,吃草不是生天的因,這就是非因計因,非果計果,不是那個因,不是那個果,他搞錯了。這是外道見,現在外道見可多了。有些宗教他認為是上帝創造萬物等等的這些,屬於心外求法,不知道這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知道,都到外面去找,外面有個萬能的神,不知道那個萬能的神就是自己。
這佛在《十善業道經》也講得很清楚,這個當中,「畢竟無主,無我我所」,「無有作者」,沒有人主宰,就是你自己造自己受。誰在主宰?你自己的心在主宰,這個一般人不懂。所以所有的科學、哲學、一些宗教,如果心外求法,他永遠找不到答案,找不到結論。他的研究那是沒有底的,他找不到底,怎麼研究他也研究不出來,因為他心外求法,向外求,不知道向內求。因此佛才出現在世間,為這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這個「執法為實」,這是我們凡夫執實見,執實再發展,外道見。小乘是人無我見,他人無我,但是他執著法我。所以這個見的層次,小乘的人無我見;唯識宗的唯識見,他不承認有什麼精神、物質,唯有識;中觀見、本淨見,最後,大圓滿見。我們學佛實在講就學一個見,如果你能開圓頓的大圓滿見,你修行一天等於漸次見的修行人一劫,同樣這樣修,日劫相倍。所以這個開圓頓見,就非常可貴了。你遇到圓頓見的善知識,那你開了圓頓見。你原來不是圓頓根器的,薰習久了、聽久了,那你就變成圓頓見了。所以師以知見為體,開圓頓見非常可貴。
我們金剛般若它是圓頓見,這是江老居士在講義當中不斷的提起。我們道眼未開,這就不能離開老師,不能離開善知識,要善知識指導。因為我們路還摸不清楚,還在摸索,不清楚。所以跟一個老師,如果你沒有跟到開悟,你不能離開,離開了,可能你會走入歧途,走入叉路去。學佛,出世大法,這不是小事,生死事大,沒有善知識指導,那你不可能自己找得到路。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不是說你世間的聰明智慧有多高,我們就能理解佛法,不能理解。沒有真正通達佛法的善知識給我們說明,我們不會理解,往往都解錯了;自己看,用自己的意思去看佛經,就這裡講「雜以情見」,你用情見來看佛經,那怎麼會不看錯?看到最後統統不是佛講的,都是自己的意思,這大有人在。
所以過去先師淨老也常講,以前台大一個教授讀《金剛經》,不懂,他不懂《金剛經》。他說這個教授還滿有名,他也不好意思說他的名字,說那個教授讀《金剛經》,讀到最後的結論說,這個《金剛經》像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倒來倒去,前後都是在重複,倒來倒去。我們老和尚說,那個教授對佛法、對《金剛經》是很外行,給內行人看了就看笑話,大學教授,又是台大。所以你沒有善知識給你講解佛法,你也不會懂。你得到什麼諾貝爾獎,得到一百個諾貝爾獎,你也不會懂,所以跟你世間法是不一樣的。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因此我們跟一個善知識,如果自己沒開悟,那不能離開老師,自己亂摸亂闖,往往走入歧途,這一生就不能成就,那就很可惜。
所以我們遇到淨老和尚的經教,我們會摸清楚一條路,最起碼我們也認定淨土這個法門決定沒錯。我一生也就是在這個師承上不敢偏離,幾十年來不敢偏離,因為自己還沒成就,你不能偏離這個。你大徹大悟了,那你就沒有限制,你什麼人都可以接觸,什麼都可以聽,聽了只會增長智慧,不會被他迷惑。你沒有到這個程度,那不行。你世間的學歷再高,也不行。但現在世間麻煩就是有學歷的,都是貢高我慢,我執特別重,那很難辦。他認為他自己的看法是對的,那就我執,增長我執。佛法是破我執的,他是增長我執,不學佛還好,愈學我執愈增長,那這個就錯了,就很可惜。
好,今天我們就學這段經文,「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我們常常記住。雖然我們現在還做不到不住於法而行布施,總是要常常提起。我們在這個修布施當中常常起觀照,不要住這個法。常常提起,到很熟悉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很自然。現在還不熟悉,總是還是住於法。就是不要怕,我們還是再接再礪的,不斷的想到就提起來,不斷提起,「熟處轉生,生處轉熟」,我們功夫就會提升進步。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明天要下台南,後天先師淨老生西二週年的紀念要開始了,三天。十三日高雄也有文物展,接著又桃園復興區的暑假的傳統文化講座,接著又新莊佛七。實在講,我這個月算一算,今天沒講,這個月就統統沒了,所以爭取有一天講一天。好,我們下次,大家再留意我們下次繼續學習的時間。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一佛乘就是教眾生一生成佛的佛法,那為什麼有二乘三乘、有大乘小乘、有五乘❓
🔹刀本身沒有善惡的譬喻——體跟相沒有善惡,我們內心的業用才有善惡
🔹鏡子譬喻——何謂寂照同時❓
金剛經講義節要—破執著的方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三集) 2024/6/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3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三頁,從九二這一小節看起:
【九二、正明真實 明說真實】
再翻到一百三十四頁,第一行,請看經文: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我們從這段經文看起。這段經文佛再告訴須菩提,對須菩提說,也是對我們大家說。這個般若會上須菩提是代表,代表大家。『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說了五種。如來的話,那是最真實的。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此明上來所說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皆由親證而知,真實不妄,以勸信也。】
到這裡是一段,我們先看這一段。這個一段開頭講,『此明上來所說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這段經文給我們說明上面所說的「無住發心」,無住發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就是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就是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要不要修布施?要修布施,但是不要住。我們凡夫修布施就是有住,這個住就變成人天福報。我們一般布施、做好事就是住相,住相也就是著相的意思,著相也就是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就是會得到人天福報。同樣是布施,但是有住跟無住,差別就在這裡,無住你就超越了,有住就超越不了六道。
這段給我們講上面所說的「無住發心,無住布施」,「諸義」就是種種的義理,給我們說明這麼多的義理。「皆由親證而知」,佛講這些不是自己猜測的,也不是自己想像的,是自己親證的,親自證入這個境界而說的。親證而知的,不是沒有親證、聽人家講的,是自己親證的。自己親證,得知「真實不妄」,以自己親證的這個境界,真實不妄的,來勸我們生起信心,這個地方也就是勸信。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上面,一般講信用、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信用。這個信也不是說,你說一說,大家就相信你,你還是要有具體的行動、具體的作為。如果你講話,跟人家約了做什麼事情,常常都失信,那大家還會相信嗎?所以這些世出世法都建立在信的基礎上。在《論語》講「人無信,則不立」,如果一個人沒有信用,在社會他就不能立足。信這個字是層級很多的,此地是講到真如實相。我們凡夫沒有證入,但是要相信聖言量,什麼叫聖言量?五種語就是聖言量,就是佛在經典上講的話,都叫做聖言量,聖言量不會有絲毫錯誤的,都是真實的。以這個來勸我們生起信心,對佛講的這些經教,我們要有信心,因為佛是從這五種真實語來講的。
【『真』謂真如,『實』謂實相。】
這就給我們解釋了真語者這個「真」,什麼叫真?就是真如,真如就是我們的自性。『實謂實相』,實相用現在話講就是事實真相。
【明佛所有言說,皆從真如實相中流出。】
這一段說明,佛所有的言說都從真如自性(實相)當中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所以佛講的叫真言,我們看到密宗又叫真言宗,就是從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不但咒是真言,顯教這個經也是真言,講的都是事實真相,都不是虛妄的,不是自己猜測的,也不是聽人講的,是自己親證的,「如是我聞」,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一點虛妄。所以佛所有言說都從真如實相中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自己明心見性,那跟佛一樣,像我們中國六祖惠能大師,他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講的跟釋迦牟尼佛講的、跟十方三世諸佛講的沒有兩樣,見性都一樣,都是從真如實相中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雖然用詞上有不同,但是都是真實語。
【故曰『真語者,實語者』。】
為什麼說佛講的話是『真語者,實語者』?因為它從自性流露出來的。我們凡夫從妄識流露出來的,我們的自性一念不覺,就把真如自性變成阿賴耶,就起心動念。前面七識,眼、耳、鼻、舌、身、末那、意識,末那跟意識就是分別、執著,阿賴耶就是起心動念,就把真性變成妄識,這個識就是虛妄的。因此我們六道凡夫那個境界就無量無邊,可以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境界。為什麼都不一樣?因為是虛妄的,每一個人的分別執著虛妄,想的統統不一樣。在《十善業道經》講,為什麼眾生相不一樣?因為「心想異故」,所以這些相就不一樣,各人想的都不一樣。佛的相為什麼一樣?因為佛都明心見性,性都是同樣的,所以就一樣。到成佛就完全一樣,菩薩還有一點不同,因為他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還有一些比較小的差別。到了成佛就完全相同,佛佛道同,就沒有兩樣。阿羅漢跟菩薩差別又很大,當然跟佛差別就更大。你看我們到寺院去看十八羅漢、五百羅漢,每個羅漢的相都不一樣。阿羅漢,一般講就是他斷見思惑,他還沒有明心見性,他出離六道,但是沒有出離十法界,就在四聖法界。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辟支佛)比阿羅漢高一級,也是沒有明心見性。四聖法界的菩薩叫權教菩薩,修六度萬行,但是也還沒有明心見性。十法界的四聖法界的佛也是沒有明心見性,但是他斷見思惑,也破塵沙惑,無明惑沒斷;他如果再破一品無明,他就入一真法界,就超越十法界了。事實上,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迷了就是十法界,悟了就叫一真法界。所以這個「真」就是真如,法身大士就悟入這個境界、證入這個境界。
【『如』者,無差別,明其無我也。】
『如』就是沒有差別,沒有分別執著就「如」;我們有分別執著就不「如」。說明『無我』,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無我才「如」。
【契證無相、無我、空、寂、平等之真如也。】
『契』是契入,『證』是證得,『無相、無我、空、寂、平等之真如』。無我就平等;我們為什麼不平等?因為有我。你有我就不平等了,就有對待,就有高下、大小等等,這些相統統出來了,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的;如果沒有我就平等了,真平等。所以我們現在世間人講平等,你怎麼講也不能平等,真平等要無我,那真平等,不然平等是一般世間人講,大概是只能做到分別不要那麼重,分別執著輕一點,那就算不錯了。你要做到真平等,也是要離四相,那才能真平等。如果還有四相在,你總是有分別執著,雖然講平等,但是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平等,這是必然的。因此佛為什麼平等?就是因為他無我,這個也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一下契入這個境界,但是我們學習了《般若經》,也要將這個我淡化,不要執得那麼重。執得那麼重,我們實在講,日子也很不好過。為什麼人家罵我們,我們生氣,氣得半天?因為有我。如果沒有我,你看忍辱仙人,刀割他身體,他都不生瞋恚。所以我們現在學習金剛般若的好處,我們常常薰修,就是能淡化我執,進一步就進入真正的無我。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相雖非體,然是體之用,用不離體也。體雖非相,體必起用,用不無相也。】
我們先看這一段。『相雖非體』,這個相雖然不是體,『然』,「然」就是但是,『體之用』,這個相是體的作用,有相就有它的作用。佛法講,整個法界無非是體相用,體大、相大、用大,那個大就是無量無邊的,太多、太複雜了,無量無邊,就是講體相用。我們提出一個例子,像毛巾,毛巾是一個相,它有什麼作用?可以擦臉,這個就是用。每個相都有它的用,有些相是給人家觀賞的,扇子可以搧涼,礦泉水的瓶子可以裝水,水可以喝的,這些每一種相,不同的相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有相必有用。如果進一步講,體跟相沒有善惡,我們內心的業用才有善惡,我們有分別執著,那就分善惡了。比如說一把刀,那個刀它本身有什麼善、什麼惡?任何一樣東西都是一樣的。但是好人拿它做好事,壞人拿它就幹壞事,那個業用就不一樣。
這裡講體,教我們從相裡面去體會那個體。「相雖非體」,相雖然它不是體,『然是體之用』,是體的作用。『用不離體也』,但是這個作用也不能離開這個體。我們這個身體是相,相從體生出來的,有這個體,必定有這個作用,體相用。體現這個相,有這個相,它就有作用。所以『用不無相也』,沒有相,談不上作用。就是『體必起用』,必會起作用,但是用不能沒有相,有這個相才有它的作用。這是讓我們去體會。所以這個體在哪裡你去找,像《楞嚴經》佛叫阿難尊者去找心,心在哪裡?找了七個地方都不是;那體在哪裡?體就在相當中,相在體當中。現在我們有電視屏幕,屏幕是體,它能夠現相,現相就有它的作用。所以你說它的體在哪裡?體是空的。相就在體當中,體就在相當中。就像古大德比喻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說金子在哪裡?銀樓擺的那些統統都是,但是金子打造的形狀不一樣,那個相不一樣,千差萬別。你說我不要這個相,我要那個金子,那你也找不到,金子就在那個相當中。以金來比作體,本體,現在我們看到這個相就好像器,很多很多器。所以「體必起用,用不無相也」,用就不能沒有相,所以體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
【說「則非」、說「是名」、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應生無所住心」,如是等等,雙遮雙照,雙冥雙存之語。】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說「則非」、說「是名」』,這個在《金剛經》佛講了很多,很多地方都講「則非」、「是名」,隨便舉一樁事情就是則非,就是叫我們心不要住那個相。不是沒有那個相,是不要去著那個相,所以用「則非」給我們排遣。你排遣,那有沒有這個名字?有,不是沒有;有,但是你不要著那個相,則非就是把我們遣蕩掉,你心裡不要住那個相。無住,你不能住法相;你要住在一個無住,住非法相,那也不行,所以它下面再跟你講一個「是名」。如果只有講「則非」,沒有講「是名」,那我們又住非法相,反正什麼一切都不是,所以下面再給你講「是名」,你悟就是在這個當中去悟、去參。這個常常念,念久了也會開悟。反正你遇到任何事情也都可以用這個方式來套上去,任何一個事物都是一樣的,都有個名字相。這個毛巾,佛說毛巾,則非毛巾,是名毛巾;佛說茶杯,則非茶杯,是名茶杯。平常事情都是可以用這樣的,隨舉一法都是同樣的一個道理,就是你不要去著那個名字相。所以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等等這些相。我們凡夫,講一個就著一個。
『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同樣一個道理,你不要住,但是不是叫你不要生心,不要生心就不起作用;你無住,生心。『說「應生無所住心」』,也不住法,也不住非法,這個叫無所住,二邊都不住,不住空、不住有。這是《般若經》,一般比較不容易去體會的地方,但是也不能不說、不能不學。佛為什麼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就是要講這麼長的時間,我們一般中下根器沒有講這麼長,搞不懂。有就不能沒有,沒有就不能有,我們一定是這樣的,一定要執著這樣的,事實上不是我們凡夫這樣的觀念,我們的觀念都是虛妄的。
說「應生無所住心」,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是「無住生心」。『如是等等,雙遮雙照,雙冥雙存之語。』一邊雙遮,空有都不著,一邊雙照,這個就叫寂照同時。「雙冥雙存之語」,不要住空,也不要住有;不要住法,也不要住非法,所以佛才會講「則非」、「是名」,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我們《般若經》如果理解錯了,很容易執著到一邊,你不著有,就執著到空去了。連空也空,三空,大三空三昧,就一空到底了。所以它這個空就不太好講,但是不能不講,不講我們就永遠不懂。
我們再看下面:
【皆是『實語者』。】
上面講的這些都是實語,事實真相就是這樣。
【『不誑語』,佛不誑眾生。】
『誑』是欺誑,佛不會欺誑眾生。
【『不異語』,雖說種種乘,皆為一佛乘也。】
『不異』就是沒有兩樣。佛說『種種乘』就是說五乘佛法,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個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實際上『皆為一佛乘也』。說五乘就是方便說,佛在《妙法蓮華經》就講得很清楚,「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實在佛講的只有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教眾生一生成佛的佛法,唯一要講的就這個。但是為什麼有二乘、三乘,有大乘、小乘,有五乘?除佛方便說,那是善巧方便講的,最終引導你入一佛乘的,因為開始講一佛乘大家不懂,所以這是方便說。雖然講種種乘,種種的層級,最後都是歸一佛乘。所以叫「不異語」,不異語就是沒有兩樣。
【「如語」,是如其所親證者而說之也。】
這個就我們經典前面「如是我聞」那個「如」。實在講,這個「如」我們如果懂了,三藏十二部也都懂了。你講一個「如」,「如是」,就是這樣,親證說出來的。
【故五語中,如語為主。】
『如語』就是親證的,因為「如語」,所以他講的語是真語、是實語、不異語、不誑語,都是從如語來講的。所以佛講的言語文字都是從如語流露出來的,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稱為「真言」,真實的言語,不是虛妄的。這個也是讓我們生起信心,不要懷疑。
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應知真語、實語,皆是親證如此。絕非影響之談,何誑之有。言有千差,理歸一致,何異之有。殷殷勸信,苦口婆心,至矣盡矣。】
這一條講,『應知真語、實語,皆是親證如此』。「應」,應該知道、應當知道,如來他的真語、實語都是自己親證的。『絕非影響之談』,「影響之談」,這個不是捕風捉影聽說的,或者受人影響來講的,統統不是,都自己親自證得的,不是從外面去聽來的,都自己親證的。自己親證的,『何誑之有』,他怎麼會去欺誑眾生?『言有千差,理歸一致,何異之有』,言語講了很多,千差萬別,但是道理歸到一致,歸一了。無論怎麼講,橫說豎說、長說短說、深說淺說,言語千差萬別,但是理歸一致,道理都是一致的。「何異之有」,異就是不一樣的,哪有不一樣?沒有。『殷殷勸信,苦口婆心,至矣盡矣』,佛給我們講這個是苦口婆心,已經講到極致了。所有的好話佛說盡了,沒有誰講的話會比佛更好的。世間好話佛說盡,統統說盡了,真的是「至矣盡矣」。因為佛的言語都是從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
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在一百三十五頁,九十三節:
【九三、明法真實】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此是如來所證,其深無底,包羅萬象。所得之法,正指性言。猶言稱為『如來』者,以其證得無實無虛之性耳。】
這一條講,『此是如來所證』,這個「此」就是這段經文講的,『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如來所證,其深無底,包羅萬象』,這個就是《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所得之法,正指性言』,如來所得法,得什麼法?正是指自性來講的。這個自性,『猶言稱為如來者,以其證得無實無虛之性耳』。為什麼稱為「如來」?就是證得了無實無虛的自性,我們真如自性是無實無虛。
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如來』是性德之稱。『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能除一切苦,用現。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淨,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
『「如來」是性德之稱』,自性性德每一個人都有,「人人本具,箇箇不無」,一切眾生都有。『無實無虛,乃性德之容』,我們性德是怎麼樣?就是「無實無虛」。下面給我們解釋「無實」,『無實者,生滅滅已,凡情空』。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生滅的現象,生滅滅了,沒有生滅,生滅滅已,那我們凡夫這個凡情就空了,因為生滅滅了,證得無上法忍,不生不滅。『無智亦無得,聖解亦空』,這是《心經》講的,「聖解亦空」,也沒有聖解了。『「無虛」者,寂滅現前,體現』,「無虛」是寂滅現前,自性本體現前了。『能除一切苦,用現。』一個體現、一個用現,「用」是作用。寂滅現前,體現,有體必有用,有體它就起用,這個用就是《心經》講的能除一切苦,這個得大自在的作用就現前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就沒有了,這個就是用現。
『質而言之,無實無虛,猶言寂照同時』,寂跟照是同時。『寂則無實、照則無虛。心清淨,無實也。生實相,無虛也。』古大德用鏡子來比喻,因為講這些,我們一般人聽了不太容易體會,所以透過鏡子這個譬喻讓我們去體會。鏡子就是寂照同時,寂就是它不動,但是它能照。鏡子正當照外面的景象,它還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寂;但是寂不是它不能照,它能照,照得清清楚楚,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樣子,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樣子,寂照同時。那我們看看鏡子,不是寂照同時嗎?它沒有先後,同時,你人站到鏡子前,它就照了。正當照的時候它還是寂,它沒有動,但是沒有動,它照我們這個相照得很清楚。所以「寂則無實」,無實就是它是空,鏡子空空的。但是它照的時候,「無虛」,你人站在那邊,相都出來,它無虛。所以「心清淨,無實也」,鏡子乾乾淨淨的,它無實,沒有一個實體,但是它能「生實相」,相到那邊,它就現出來了。用這個屏幕也是可以的,屏幕也是跟鏡子一樣,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生實相就無虛,因為它能現相,那就無虛,它不是說無實、不能現相。它無實,它是清淨的,它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相,能現有。所以極樂世界清淨,無實;七寶行樹,種種莊嚴,那個生實相,無虛。極樂世界它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娑婆世界也是這樣,我們是穢土,那邊是淨土,實際上都沒有離開我們的真如自性。
好,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約凡夫妄心言,亦復無實無虛。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由是可知凡聖同體矣。】
前面講如來是無實無虛,那我們凡夫呢?『約凡夫妄心言』,就我們凡夫現在這個妄心來講。『亦復無實無虛』,我們現在是妄心,我們也是無實無虛。如來是無實無虛,我們凡夫也是無實無虛。為什麼?『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我們這個妄心了不可得。無論真心、妄心,在楞嚴會上佛就問阿難尊者,叫他去找心,不管是妄心、真心,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找了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了,阿難尊者心就慌了,到底心在哪裡?佛後來再慢慢講,他慢慢就悟了,就開悟了。這樁事情,還是中國禪宗二祖慧可根性利,他比阿難根性利,他去跪在雪地三天三夜,還斷臂求法,這是真誠到極處了。就為了一個什麼?達摩說,你何苦!你是為什麼?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就伸出手來,好,心拿來,幫你安。慧可就沒有像阿難去找心,他一下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他說我找心找不到,不可得。達摩就說「與汝安心竟」,他言下就大徹大悟了。
這樁事情,我們如果去讀一讀《楞嚴經》的「七處徵心」,慢慢我們也會開悟。現在講這個心,起碼我們有一個概念了,心在哪裡?你找不到。實際上心在哪裡?就是遍一切處。所以你說它在哪裡?它沒有一個處所,在哪個位置、哪個地方?沒有,所以這個心是遍一切處的。「覓心了不可得」,你也找不到,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這個叫「無實」。我們現在這個心,這個妄心在哪裡?你也找不到。真心在哪裡?你也找不到。「覓心了不可得」,無實也!但是『一念具足十法界,無虛也』。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都是一念就具足了,當下這一念,這個一念是無虛。我們懂得一念,也就開悟了,我們就是不懂得一心(一念)。我們當下這一念就具足十法界,當下這一念,十方三世不離當下。深入《華嚴經》,這個我們會更詳細的來理解。這個無虛,你說心找不到,但是一念它具足十法界,無虛就是它會現這些相出來,就無虛。但是你要找那個心,找那個體,你也找不到。找不到,但是它會現相,它會起作用。好像電波也沒有相,但是它會起作用,你不能說它沒有。你說它有,你又找不到;你也不能說它沒有,因為它會起作用,這就是無實無虛,事實就是這樣。『由是可知凡聖同體』,這個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妄心跟佛(如來)的真心沒有兩樣,我們只是在迷,佛覺悟了,差別在迷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沒有差別、沒有兩樣,悟入這個也才達到究竟平等。世間人講平等,怎麼講他也不會平等;你真正悟入了,那真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是真平等、不是究竟平等嗎?
好,我們再看第四條:
【四、全經主旨,在於「應無所住」。世尊言此之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無實觀者,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常作此觀,執情自遣。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萬不可須臾離者。】
這一觀就是講到「觀法如化」,《無量壽經》講「觀法如化」。『全經主旨』,「主旨」就是主要的宗旨,修行的要領、方向。這個主旨就是明宗、宗旨,宗是重要的、主要的。主要的修行理論方法在於『應無所住』,就是你不要住。但是我們偏偏要住,我們無量劫來住習慣了,不住也辦不到。聽佛這麼講,我們也不反對,但是我們做不到,做不到無住。這些理論,我們聽經、看經、看註解,知道這個概念,但是做不到無住,還是要住。那怎麼辦?『世尊言此之意』,世尊給我們講這些話的用意,『是令以無實之觀,成就無虛之果』。你要去觀這個無實,這個世界是無實,你真正看透了、看清楚了,無實,不是真的,那才能「成就無虛之果」。觀無實,成就無虛。
『無實觀者』,什麼叫「無實觀」?無實就是沒有這個事實。『即最後所云,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就是《金剛經》到最後,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學佛的人大部分都聽過,也常常聽,甚至我們自己也會講,大家也都很熟悉。我們也看到有很多人做木匾,把這個經文刻上去,這個我們也看過,或者寫在墨寶。但是有沒有去觀?我們念,這個不行,念一念、講一講,還是不起作用。你要觀,才會起作用。你不觀,念一念,你不用心去觀,你也不能作無實觀,你還是認為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凡夫都有執實見,執著這個就是真的,有!怎麼會沒有?執著這個是真的,這叫執實見,執著這個世界一切是真實的。因為執著這是真實,這個身體也是真實的,所以他會愛惜這個身體,會保護自己,去排斥別人;甚至自己要得利益,去損害別人,自私自利,這個煩惱統統起來,就是執著這個世界是真的。
為什麼佛說我們凡夫執著這個世界是真的?因為凡夫認為這一切我可以得到,有這個念頭,這有所得,我得到金錢、我得到名譽,得到種種種種的功名利祿,這些我可以得到的。認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我可以得到,我可以控制、我可以佔有。如果知道事實真相,這個念頭就會放下,就不會有控制的欲望,不會有佔有的欲望,也不會有所得的欲望。實際上佛給我們講,這是無我,一切法都是生滅的,無我。我們這個身體,你怎麼保養,你怎麼吃,還不是愈吃愈老?也沒有愈吃愈年輕,這是事實真相。你怎麼保養就不會死?照樣死,火葬場燒一燒就變成灰了,你說真的在哪裡?我們常常到火葬場去,人推進去燒一燒出來,剩一些灰,常常看,要開悟,就是這樣,你說實在哪裡?自己的身體就不是真實的,身外之物哪有一樣是真實的?但是我們就是放不下,我們還是執著。為什麼?因為沒有去作觀。我們只用念的,用念的不起作用,你要觀才起作用。觀什麼?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這一切法剎那在生滅的。我們凡夫粗心大意,以為這個一切法好像永恆常住的,我們觀念就是認為它是真實的,永恆的,你才會去執著。如果你觀出它是無常的,苦、空、無常、無我,你自然就放下了,絲毫就不勉強了。
《金剛經》這首偈放在最後,「即最後所云」,就是最後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放在經文最後,這個說明什麼?壓軸的。前面你統統沒辦法,講那麼多還是不開悟,到最後就是還有這一招,這一招是壓軸的,最精彩的,壓軸好戲排在最後。你前面可以悟,那很好;悟不了,最後這一首還是可以幫助你開悟的。所以「觀一切法如夢」,我們晚上睡覺,白天起來,昨天作了一個夢,知道那是夢,但是我們現在醒過來了,看到這一切都不是夢,這是真的,我是真的,眼睛睜開了,這些都是事實,都不是作夢。佛是教我們,白天的時候,你要觀跟你晚上作夢是一樣的,就要這樣觀。不是說晚上作一個夢,第二天起來,昨天作一個夢,知道那個是夢,眼睛睜開看到這一切就不是夢了。佛就是告訴我們,你現在眼睛睜開,醒過來,你看到眼前這一切,跟你晚上作夢是一樣的,如夢,跟那個是一樣的。但是你要在醒過來的時候要去觀,這樣才起作用;你不觀,不起作用。
那要怎麼觀?江味農老居士修學經驗談,也是我們很好的一個學習的地方。他說觀這一切,觀了二十年,好像沒什麼感覺。後來他就忽然覺悟到,這首偈應該在我現實生活當中去觀。現實生活當中他怎麼觀?無論順境、逆境都是用這首偈來觀。比如說一個人罵我,這是在作夢,不要當真,就這樣觀。你要氣起來就是你當真了,你那個觀就失去了。你如果這個觀提起來,你就如如不動了,罵人是作夢,不是真的,這樣就起作用了。順境也是一樣,遇到很開心的事情,這是夢,這是好夢,剛才那個人罵我是惡夢。好夢、惡夢,醒過來統統是一場夢,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就不會去計較了,日子就好過了。所以江老居士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極微小的事情,他也時時刻刻提起這一首偈,就是如夢如幻,我現在做什麼事情,如夢幻泡影。任何事情,要常常提起這個觀,才會起作用。像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天天從早到晚,接觸到種種人事物,「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當真了。
這個觀,我們還不得力的時候,要用念佛來補助,這個也是非常殊勝的。這是觀無實,這個觀配合我們念佛,也是互相有幫助。如果我們能夠觀這個如夢幻泡影,觀察這些是假的,不為所動,我們念佛功夫就得力了。所以這個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這是有觀慧在裡面。你這樣在念佛,像江味農老居士,他也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也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有觀慧在裡面。這是對我們念佛功夫的提升有幫助。往往我們念佛,遇到一些順境、逆境來,我們心還是控制不了,雖然很直接的可以用一句佛號代替過來,你就是轉不過來,往往把佛號都忘了。如果佛號不忘,一面生氣、一面罵人,還能「阿彌陀佛」,那還不錯,還沒有把佛號忘記,還不錯。就怕忘得乾乾淨淨,氣都來不及了,還念什麼佛?先出一口氣再說,這個就不曉得忘到哪裡去了。如果作這個觀,我們心在一個如如不動的情況下提起這句佛號,相得益彰。所以觀這個,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提起一句佛號。這個不但對我們修淨土,對修任何法門都有幫助。因為這是屬於共同科目,不是說你哪一宗需要、哪一宗不需要。金剛般若也是共同科目,沒有哪一宗離開般若的,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變世間法。所以「觀一切法,如夢如幻是也」。
『常作此觀,執情自遣』,常常作這個觀。我們先觀察,進一步觀想。觀想,心就要比較定,觀察就是我們心還沒有很定,但是你先觀察,用比較粗的。觀察、觀想,觀照是最高的,觀照就像鏡子,就是照,那你很快就像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上上根人,他一下子就能用照的,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的真如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這個如夢幻泡影,我們凡夫人人都能修,所以這個壓軸的放在最後面。像六祖大師他就不用,他聽到「應無所住」,他就開悟了。我們不行,我們從前面聽到後面還不開悟,最後就是這一首,這一首你認真去觀,你必定會開悟。所以「常作此觀,執情自遣」,執著的這種凡情,你就會遣蕩,遣就是排除,起碼我們會淡化。所以我們要想到某一件事情怎麼樣,我們放在心裡上有罣礙,就要提起這一句,那是作夢。常常作如夢這樣來觀,這樣我們執情慢慢會淡化。這個關鍵就是要「常作此觀」,常常提起。「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跟念佛同樣一個道理,要常常提起。
『此是破一切凡情之總觀、要觀。』這句也是給我們強調這一觀很重要,你要破一切凡情,總的觀、重要的觀,就在這一觀,觀緣生法,緣生性空。『萬不可須臾離者』,千萬不要沒有觀;沒有觀,我們又凡情在做主宰,又被它牽著鼻子走。你提起這個觀照,你自己可以做主,你不隨它轉了。這一觀非常非常重要,因此這一觀也要常常講。「不可須臾離」,就是要常常提起;沒有常常提起,忘記了。
我們再看一百三十六頁,第五條:
【五、『無實無虛』,最要之義有三。(一)是形容性德。(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故此一語,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無實無虛』最重要的意義『有三』,有三個。第一個是『形容性德』,性德是什麼樣子?是無實無虛。第二是『形容如何得性德』,怎麼樣得到這個性德。『三是形容如何修性德』,要怎麼修。所以『理、事、性、修、因、果,罄無不盡』,這個就給我們統統說得很詳細、很詳盡。『故此一語』,所以這句話,『不但將本經所說道理,賅括無遺』,本經所說的道理都包括了,沒有遺漏。『並將大小乘佛法,總括無遺』,無論大乘、小乘,也都包括在裡面了。『故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因為有為法是生滅法,無為法是不生滅法。賢聖有什麼差別?我們證入這個無為,你悟了多少、證入了多少,以這個來分層級,是以這個無為法。所以有大乘、小乘,也離不開這個無為法。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這個當中為什麼有這種差別?這些統統是無為法,他悟入的深淺、證入的深淺,這樣來區別。到究竟圓滿,那就是成佛了,統統是無為法,從凡夫地到如來果地都是修這個,都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我們要修無為法,就要觀這些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看到這是如夢,那就無為,你就不會去執著了。我們把它當真的,那真的日子不好過,這個六道輪迴也不好玩。
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不但此也,一切凡夫心相,一切世間法相,一切因果法相,亦莫不盡括無遺。此正是《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此之謂諸法實相。故此一語,真乃大乘法印。】
這一條再給我們補充說明,『不但此也』,不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凡夫的心相、一切世間的法相、一切因果的法相,也統統包括在這一句裡面。正是《法華經》講的,一切都是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統統離不開如。『此之謂諸法實相』,這就是諸法實相,諸法的事實真相就是這樣。『真乃大乘法印』,這個大乘的法印印上去了,那就確定就是這樣,絕對沒有差錯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經文,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念佛人要學《金剛經》❓
🔹《金剛經》關鍵是哪兩個字❓
🔹布施波羅蜜跟布施的差別在哪裡❓
金剛經講義節要—三輪體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二集) 2024/6/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2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講義節要》我們停了兩個多月。從四月初到五月底,我到澳洲皇家布里斯本技術學院去上佛學班的課。這個課程也是有正式學位的,等於大專的六級班。天天上課,有十個學生,後來又多了一個。一個小教室,大概我們這裡一半,剛好十個,小班。十個剛好,太多,我時間、精神都不夠,還要看他們的考試卷,改考卷。所以十個人的小班就剛剛好,那個教室也剛好裝十個人。現在我去開個頭,後面下半年,還要去上個戒律課;明年時間要長一點,大概半年要上《無量壽經》;後年要上法器課。這個班大概兩年的,我的課也給我排這個。本來是要請我去上八級班的《無量壽經》,八級班的因為政府規定要五個學生才能開課,結果只有四個,差一個。後來就從六級班開始。天天上課的效果還是會比較好,天天在薰習。
我們這個講座,主要就是時間不是那麼密集。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事情很多、很忙,他一個星期就是星期三晚上講一堂,兩個小時,兩個小時還要翻譯一個小時的台語,實際上是一個小時。所以雪廬老人講的《華嚴經》進度,我們老和尚一下子就追過去了,因為他天天講,他也不用翻譯。所以當然密集的來薰修,這個效果會比較好,我們會比較能夠深入經義。
佛法一般人他是不認識,不認識,也就是說不知道它是法寶。他不認識,寶在面前他也不知道,他不知道去取那個寶。如果認識,我看這個世間什麼寶也比不上,這是事實真相。所以經典稱為法寶,這個寶不是世間的寶能夠來比較的。你看《金剛經》不是說校量功德?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供養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那這個功德多大?那個就太大了!但是不如有人把這個經典的四句偈為人演說,你的七寶布施都無法跟這四句偈相提並論。因為世間的寶它只能讓我們暫時得到物質上的一些受用,但是解決不了生死問題。你寶再多,你還是要死,這個問題你解決不了。四句偈它能解決你生死的問題,幫助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世間什麼寶也無法相提並論的。
就像我們世間做慈濟一樣,慈濟就是做一時救急,救困難,緊急的。這個很明顯大家看得到的,大家知道這個很重要,要去做。釋迦牟尼佛我們看他一生,其實慈濟就是從經典出來的,這個名字慈濟,慈悲救濟,釋迦牟尼佛他一生做的工作就是慈濟工作。他的慈濟工作是怎麼做?天天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成道之後天天講經說法,那是真正的慈濟。所以一般現在社會大眾知道的慈濟,是救一時的困難,緊急的這些事故這方面。一般社會大眾,大家看得到的,他能夠幫助他解決一時的困難,但是解決不了他生死的問題。一般災難,跟生死這個大災難,那這就不能比了。現在我們遇到這些災難,它的根本災難都是生死,生死才是大難。《無量壽經》講生死大難,有比這個更大的災難?沒有。能夠解決生死大難,那小災難當然很容易。
因此佛法的慈濟就是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幫助他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那是究竟的慈濟,根本的慈濟,解決根本的問題。比如說我們勸人家念一句「阿彌陀佛」,他這個金剛種子非常寶貴的,他無量劫之後,他這個種子成熟了,他就會遇佛得度,帶業往生,他就去作佛,就橫超三界,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度眾生。你世間的慈濟,有什麼慈濟比這個更究竟的?有什麼慈濟可以跟這個比的?我們世間的慈濟,就救濟他一時的困難,後續的他種種的問題也解決不了。所以佛法才是究竟的慈濟,這個社會一般人不懂,他也看不到。他看到的,那邊有一個人沒飯吃,趕快給他吃,這個好事。你勸一句「阿彌陀佛」,他還不太相信,念那句佛號有什麼用?他疑問很多。因此,「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沒有人給你講清楚、說明白,你世間的智商再高,你也不能理解。所以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真的是很幸運。
好,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金剛經講義節要》這個經文是:「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如來說一切諸相,我們現在看到種種的有形無形的這一切相,即是非相。如來說的,這一切相,種種的相,即是非相。說了這些相,下面又說「即是非相」。即是非相,中文「非」這個字有幾種意思,有不對、過分、違背、錯誤的。這裡非,這裡的非是不是的意思,就是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我們用白話講就不是相,不是,說了相又不是。「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佛說一切眾生,則不是眾生,用白話講就這樣。則非眾生,就佛說一切眾生,則不是眾生。怎麼說了眾生又不是眾生?你種種的名相,你都可以套這一句偈,你常常這樣念,你會開悟的。任何一個名相,你隨便講一個,比如說,我們說茶杯,則非茶杯;毛巾,則非毛巾,種種的,統統可以套上去。你看到礦泉水,則非礦泉水,看到任何相,那都是這樣。這個就是叫你不要執著那個相,但是我們要用這個名字相,但是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字相。所以你要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這樣你才能悟入這個真實。我們總是生活在虛妄當中,這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現在的真正實際情況。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七:
【七、修二邊雙離之因,證寂照同時之果。是為究竟之利益。發大心者,如是空有雙離,以行布施。】
不著空,不著有。剛才講的,說眾生,即非眾生,就是『雙離』。這個大家好好去念,好好去悟。他不是說沒有,「即非」,不是說沒有。沒有,前面就不要說了,但是為什麼要說眾生,又即非眾生?就是你不要去執著那個相。所以:
【布施此空有雙離之妙法。】
我們現在說我要布施,我們講一個布施,佛說布施,即非布施。因為我們現在聽到一個布施,我們又著一個布施的相,反正我們就處處著。佛就是處處給你掃蕩,給你講了,然後掃蕩。但是你也不能說沒有那個名相,沒有那個事;有那個事,但是你不要執著,這樣二邊就離了。不然你總是會落一邊,有就不可以沒有,沒有就不可以有,我們凡夫就是這樣。有絕對就不可以沒有,沒有就絕對不可以有,我們凡夫就執著這個。
【則自他皆得離相見性,】
你離開這個相,你就見到性了。佛法的教學,就是八萬四千法門就是教我們見到自己的本性,明瞭自己的自心。所以:
【斷念證體,同歸性海。其利益之大,不可思議。】
所以布施,他不著布施的相,他的功德是稱性的,你布施一毛錢都稱性。我們接著學習第八:
【八、一切眾生,一切諸相,有種種義。概括為四:第一、「相」者,相狀。謂有生之類之相狀。不但指外形,兼指內心狀況。種種生類,色心相狀,差別不一,故曰種種。】
這一條比較長。我們先看這一段,『一切眾生,一切諸相,有種種義』。有種種的意義,這個意思大概包括有四大類,『第一、相者,相狀。謂有生之類之相狀』,我們眼睛看到的森羅萬象,天地日月星辰種種的,這些都是相。「有生之類之相狀」,就是我們看到這些種種的相。『不但指外形,兼指內心狀況。』我們現在看到外面這些境界相,這是「外形」,不但是外面的境界相,而且還包括內心的狀況。我們內心,那你看不到。「兼指內心狀況」,你內心一個起心動念都有相,我們一般人看不到,但是鬼神、天神他們都看得到。你起一個念頭,善念惡念,就有相出來,所以兼指內心狀況。『種種生類,色心相狀,差別不一,故曰種種。』「種種生類」,就一切眾生,我們看十法界眾生,十法界眾生種類就太多,種種生類。
我們讀《十善業道經》,明天晚上我們學習《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佛舉出大海給龍王講,大海的水族類,體積很大的、很粗的,還有很細的,我們光看大海這些種種生類,就很多了。他有相,他也有心。這裡講「色心」,前面是講他外表的相,但是裡面還有他的心。《十善業道經》,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他為什麼有這些差別?有的長得很好,有的長得很不好?因為眾生心造善不善之所致。心念,每個人心念不一樣,有善有惡,有善惡夾雜,這種類就太多了,無量無邊。所以種種生類,十法界眾生,「色心相狀,差別不一」。你說十法界,從十法界的佛法界到地獄法界,這個差別都不一樣。前面有生之類,這一切眾生的相狀,當然也都是不一樣。你看大海的魚,種類那麼多。那舉出一個大海,那你看陸地,陸地也是很多,有飛禽,有走獸,有爬的,有昆蟲、螞蟻等等的,這些都是。再講到天人,鬼神,畜生、地獄、餓鬼,那個種類就是無量無邊的。下面講,「故曰種種」,種種就是很多。
【如是一切諸相,俗眼觀之,宛然現有,道眼觀之,除五蘊變現外,實無可得。】
《十善業道經》也有講到「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現相從哪裡來?五蘊,色、受、想、行、識。《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變現出來的,實際上『無可得』。「無可得」,就是《般若經》講的「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但是我們總是想要有所得,佛給我們講,事實真相是無所有,不可得,你得不到。如果我們可以得到的話,那我們不想老,那就不老了;我們不要生病,就不病了;我們不想死,就不死了,那個就有可得了。事實上是你沒辦法,你無法去主宰,你無法去控制,那你得什麼!你不想老,還是一直老;不想病,我現在健康食品吃一堆,還是病,一點辦法都沒有;你不想死,還是要死,這是事實真相。你能得到什麼?你自己身體都得不到了,你身外之物,你能得到什麼?佛給我們講很實際的事情,那不是給我們講一些戲論,不是跟我們開玩笑的,事實就是這樣。所以,『除五蘊變現外,實無可得。』所以:
【經言「當下即空,生而無生」。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為什麼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它的道理就在這裡,因為當下就是空。都空的,你一定要給它執著確實有這個相。我們凡夫就是執實見,因為你執著這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在這個當中會有取捨愛憎,我喜歡的、我討厭的,我要的、我不要的。不但一般世間人有這種取捨愛憎,你修行人也有取捨愛憎。我們學佛的人看到不學佛的,我們就討厭;我吃素,看他都不吃素,我們就生煩惱,那也是取捨愛憎。這些都叫執實見。所以,執著真有,這裡給我們講「實無可得」。所以過去黃念老也講一個故事,說日本有一個人作夢,有一瓶好酒,他想先溫一溫,請他太太去溫酒,溫熱再來喝。所以你去日本,他有溫酒的,一個小小的,讓你用開水去溫熱一下再喝,這樣喝了會更好。夢到有一瓶好酒,請他太太去溫酒。結果,他太太的酒還沒有溫好,他醒過來,醒過來就沒有了。醒過來他就想,那時候就不要叫她去溫酒,不就喝到了?大家去想一想這個公案,他去喝到跟沒有喝到,不都等於是一場夢,等於零,所以說不可得。
所以『當下即空,生而無生』。你看《金剛經》,佛教我們要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心理的、物質的、不相應行法,你能想得出來、說得出來的,統統是有為法,那就是如夢幻泡影,這個要深觀,要深入去觀就開悟。但是我們在作夢當中也有一些經驗,作夢我們醒過來,作了好夢也好,惡夢也好,醒來就一場空了。有一次我在雙溪做法會,夢到手指頭被刀割了痛得,就跟我們在白天一樣,割的那個痛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結果醒過來是一場夢。從這個我們就可以體會,我們現實遭遇到的這些,就如同我們晚上睡覺一樣,如夢,就是佛講的如夢幻泡影。但是如夢幻泡影要深觀,他才會入這個境界。
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度一切苦厄?當我們作夢的時候,你都是會把它當真的,因為不知道在夢,醒過來,才知道一場夢。雖然是白天醒過來知道是夢,但是當我們晚上還在作夢的時候,又把它當真的,這個叫執實見。你把它執著是真的,那你就有種種的愛憎取捨,好的、不好的,統統你都會把它執著為真實的,所以就有這些妄心出現了。其實這一切是空的,但是我們現在都空不了。觀自在為什麼他能空?因為觀自在是用照的。我們《心經》念這麼多,我們也沒有度苦厄,苦厄一樣也沒少,問題出在哪裡?問題我們是用想的,不是用照的。關鍵在這裡,你要懂得用照,那才起作用。不懂得照,用想的,沒辦法度一切苦厄。我們《心經》念得再熟,也度不了苦厄,念是念了,你跟觀照功夫都沒有關係,不起作用。現在有幾個人能提起觀照?這個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總是要知道,學多少算多少。還好,我們還有一個淨土法門,如果你不會照,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甚深般若,最深的般若,你就念這句。這句你會念,你真懂了,你會把它當寶,你一句你也不肯空過。我們現在修觀照,這些理論我們要懂,我們懂了這些,念佛會比較相應,會減少懷疑。慢慢你念到得力,疑就除了,所以這個也幫助我們。
所以黃念老有寫了一部書,《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這個也是非常重要,說明《金剛經》跟《無量壽經》的關係,《金剛經》講空,《無量壽經》講有,實際上空有是不二的。所以學《金剛經》有幫助我們念佛,念佛又幫助我們深入《金剛經》。所以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關鍵就是要具足信願行。那我們現在信願為什麼生不起來?因為沒看破、沒放下。《金剛經》就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我們信願就生了。生不起來就是沒看破、沒放下,我們留戀這個世間,為什麼留戀?把那個當真的,我們捨不得,放不下。如果你深入去,不要說觀照,你深入觀察,對我們看破放下幫助都很大。以前很計較,你要要求怎麼樣、怎麼樣,要求完美,到最後你就得憂鬱症,不得憂鬱症,大概躁鬱症也會有吧!真的是這樣。如果你學了《金剛經》,保證你不會得憂鬱症、躁鬱症。那為什麼得憂鬱症、躁鬱症那麼多?他都把它當真,而且他特別執著,那種人就很容易得憂鬱症、躁鬱症,他不知道這一切是假的。我們凡夫就是執實見,見就是見解,見就是一個人的看法。他把它定型的,固定的,我認為怎麼樣、怎麼樣,這個就是見。見的本質就是他的看法、他認為,我們現在叫做認知,他認識的、他知道的,佛法叫知見。凡夫是什麼?執實見,他執著這一切都是真的。
第二種,外道見,各種宗教,心外求法,像印度六十二種,佛經上講九十五種,包括其他的宗教。所有一切宗教這些立論,各種它的學術、它的理論,對宇宙人生各種看法,種種見解,很多種,外道見。各種宗教,外道見。第三,人無我見,這是小乘,證得偏空涅槃,但是沒有得到究竟解脫。他知道人無我,但是他執著法是有,所以他還執著四諦十二因緣。但是他得解脫,解脫分段生死了。第四是唯識見,唯有識沒有外境,外境都是唯識所變的。第五,中觀見,也叫無生見。一切諸法本不生,無生無滅。第六,俱生智見,就是法身見,禪宗參禪開悟,見到法身。你修《金剛經》,你觀照到淨念相繼,你也見到法身,但是可能很短暫的見到法身,又回到分別、執著、妄想。第七個是本淨見,就是大圓滿見,法爾如是。像《華嚴經》講的就是大圓滿見,這個見解是最圓滿、最究竟的,講到煩惱即菩提。所以基本上見就七大類,七種。一般凡人就是執實見,認為這一切都是真的,都是有,所以在這個地方去愛憎取捨。
『經言當下即空,生而無生。』「當下即空」,它生就是無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因為生而無生,所以「一切諸相,即是非相」。過去先師淨老常常用電視屏幕的影像來給我們說明這樁事情,這樁事情透過這個,我們有個概念。電視屏幕的相出現了,生了,實際上它沒生;它又關掉,滅了,實際上它也沒有滅,這我們好好去參這個道理。當下即空,所以叫生而無生。生而無生,主要是講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聚的時候,也生而不生。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在念中峰國師的開示,「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這個就是生而無生,生就是說緣生的,但是法性不是因為這個緣生,它才生出來的,它本來就有。「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它也沒有滅。所以生滅是從緣生緣滅來講,自性它沒有生滅。但是緣生緣滅也離不開不生不滅的,緣生緣滅就是從不生不滅現出來的。所以生而無生,無生而生。這就好比大海,我們自性就比喻作海水,海水現在做颱風起波浪,生了水泡的時候,那些水泡是不是海水?它有那個相出來,但那個相還是海水。海裡面起一個水泡,那個泡也是海水。不是說起了那個泡,起了那個波浪,那它就不是海水了。風平浪靜,這些泡沒有了,那也是回歸到大海。所以緣生緣滅,都離不開自性。所以生即無生,無生而生。
【此明生空之義。五蘊本身,亦眾緣和合,亦本非實。】
這是給我們說明『生空之義』,生跟空的義理。當現相生的時候它還是空的,不是說等到相滅了它才空,當這個相還存在它當體就是空。就像電視螢幕,當現相的時候螢幕它還是空,不是等到關掉才空。正在現相的時候,它當體,當下它也就是空的,但是我們凡夫就是把它看作是真實有。所以我們如果會起觀,作觀,的確像先師淨老講的,你看電視也是在修行,這個一點不假。你就照這個原理去觀,你把看電視,觀,再看到現實的人生,那都一樣。看到眼前這些,跟電視上看到的,都一樣的,這樣你就會開悟了,因為當體即空。
『五蘊本身,亦眾緣和合』,和合才現這個相。『亦本非實』,它本來就不是真實的。它就生滅變異,不是真實的,一直在變化,剎那在變化。就拿我們這個身體,你的細胞一天不曉得換多少,它不是真實的,真實它就不變。佛經講真跟妄,它的定義,不變的就是真,會變的就是虛妄的。那我們身體會不會變?你去看你十年前的照片,跟現在會一樣不一樣?不要說十年,三年就會有明顯的不一樣了,那不是說明它在變?這個變不是一下突然變這樣,不是的,它是剎那剎那一直在變,念念在生滅,你也抓不到,你也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事實是這樣。真正看清楚事實真相,那真的叫做看破放下,你也再不會去執著了,你就得大自在。所以我們今天還有跟這個過不去、跟那個過不去,就是把它當真的。如果你知道是夢,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夢到一隻老虎要吃,唉呀!就做個人情給牠吃吧!你知道是夢就這樣,那你不知道是夢,你把它當真的,那你不嚇死了!所以「五蘊本身,亦眾緣和合,亦本非實」,它本來就不是真實的。
【今人謂之分子、原子、電子、粒子、波動等是也,】
這是現代科學家的分析,他就透過分析的,這個分析跟小乘的析空觀就類似,科學家分析。古時候印度外道他也是分析,他分析到最後,他還是執著真實的,他並沒有把這個執著放下,所以他還是要受生死輪迴。就像現代科學家他分析,科學家都懂得,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一個波動。分析知道是波動,但是有沒有放下?沒有,他還是把它當真的,他的執著沒放下。所以你分析到最後,你知道了,知道了也沒用,只是知道,但是沒放下。也說明沒真正看破,因為這些科學家沒有修《金剛經》,所以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當體即空,就比科學家、小乘要高明。當體即空,不必透過分析,你就知道當體就是空的。你要透過一層一層的分析,那叫析空觀。小乘的就修析空觀,分析,一層一層分析到最後,空。大乘比較高明,就不用分析,他看了,直接看了,當體就是空。像我們看電視螢幕,你不要去分析,看當體就是空的,不是真的,那不是比較高明?所以大乘、小乘差別在這裡。小乘比科學家又高明,因為小乘他雖然是析空觀,但是他放下執著,他超越六道了。科學家,你分析到最後,你知道這個是空的,但是你放不下,你還是把它執著是真實的,你就超越不了。
【當體即空。故曰『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這個就是說明為什麼佛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他立論的基礎就在這裡。因為『當體即空』,「空」,你說有沒有這個相?有。有眾生相,但是「則非眾生」,因為它是空的,所以不是眾生。佛法主要是破執著的。
【此明法空之義。明生空,所以破我執、離我相。明法空,所以破法執、離法相。生空、法空、空空,是為三空。具此三空之正智,名金剛般若也。】
這裡給我們說明『法空』的義理,一切法它是空的。『明生空』,給我們說明眾生空,『所以破人我執、離我相』。「離我相」就是我們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破身見。破執著第一個要破身見,因為這個身不是我,但是我們凡夫總是深深執著這個身是我。佛跟我們講,身不是我,身是我所,像衣服一樣,能夠把這個放下,就破我執、離我相。這個叫人我執,我們人這個身體,人我執。你連身體天天在變化,不要等到你死,當下就是空的。我們現在就是去管,這也是虛妄的執著,其實管自己都管不了了,你能管誰?就是這個我,「我」的定義就是主宰,你能夠主宰、能夠控制的。事實真相,你什麼都不能控制,你什麼也不能主宰,你什麼也得不到。自己這個身體都不能控制,這個很實際的,但是眾生就是迷惑顛倒。如果大家都學《金剛經》,這個世間沒有災難,大家統統放下,不會去爭來爭去了。爭來爭去,爭到什麼?都是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業隨身,萬般將不去。所以學《般若經》就非常重要。「明生空,所以破我執、離我相」。
『明法空,所以破法執、離法相。』因為小乘他破人我執,知道人這個身體不是我,他放下了,但是他執著這些法是真有,他的法執沒有放下。人我,他知道是空,但是他認為法還是真有,他法執沒有放下。大乘是人執、法執統統放下,所以它叫大乘。所以,「明法空,所以破法執、離法相」。『生空、法空、空空』,一個能空、一個所空,還有個能所在,這個還是虛妄的,這個也要空,就是一空到底,『是為三空』。『具此三空之正智,名金剛般若也。』就是現在人爭來爭去,吵來吵去,《金剛經》套上去,都不用爭了。什麼意識型態,佛說意識型態,即非意識型態。什麼都是空的,你到時候你什麼都得不到的,你執著什麼?現代人不都是很愚痴?你看了就很好笑。我們再看第九條:
【九、通達眾生非眾生,則知眾生性本空寂同佛。故誓願普度一切入無餘涅槃,而無眾生難度之想。且度盡眾生,亦無眾生得度之想。何以故,眾本無眾,生本無生故。如此,方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發心之菩薩。】
這條講『通達眾生非眾生』,關鍵在「通達」,通達眾生就是「非眾生」,眾生就不是眾生,是名眾生。那你又不能說眾生非眾生,那就不是眾生了,他又跟你講一個「是名眾生」。佛說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一個即非,一個是名。不然你又要執著不是眾生,你又執著空了。跟你講非眾生,教你不要執著這個有,不要執著這個相,但是不是沒有這個相,是名眾生。大家常常去念,念久了你會開悟的,這是真的。《金剛經》佛講的不假,你常常念,你碰到什麼事情、什麼事物,常常提起這一句,你去念。你看不慣的事情就拿這句來,就放下了,不然你會得憂鬱症、躁鬱症。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人去自殺,那是什麼?憂鬱症、躁鬱症。為什麼憂鬱症、躁鬱症?過度的執著,不管他執著哪一方面,過度,過分的執著。沒有那麼執著也還好;太執著了,他就會產生這種心理現象。所以「通達眾生非眾生」,『則知眾生性本空寂同佛』,眾生的本性跟佛本來就是一樣的,本性就是「空寂」。我們現在是眾生,我們的本性空寂跟佛是一樣,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做三時繫念,都要念中峰國師的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三無差別,就本性來講,這沒有差別,佛空寂,眾生也是空寂。
『故誓願普度一切入無餘涅槃,而無眾生難度之想。』所以這個就是你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普度一切入無餘涅槃」。普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無眾生難度之想」,為什麼?因為知道眾生他本性跟佛都一樣,所以通達眾生非眾生,那也就沒有眾生難度之想。有眾生難度之想就執著有個眾生,我能夠度眾生,那些眾生是我度的、那些好難度!難度之想,剛強難化,你執著這個就會退心。但是他現在不執著,他不執著,他就沒有眾生難度之想。發願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眾生他本來就是佛。所以『且度盡眾生,亦無眾生得度之想。』哪一個眾生是我度的,沒有這個念頭,但是天天度眾生,心裡乾乾淨淨的。
下面再給我們說明為什麼度盡眾生,「亦無眾生得度之想」?『何以故,眾本無眾』,這個「眾」是什麼?眾緣和合的。『生本無生故』,「生」、「無生」,生當下它即是無生。迷,那就是有生有滅了,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悟則生滅皆無生,迷則無生皆生滅」。我們這常常念,念得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你沒有去觀,不起作用。大家念得很熟,念得很熟也有幫助,遇到有因緣提醒觀照,我們就會進一步,我們這個概念就出來了。「悟則生滅皆無生」,你開悟了,看到現在這一切,它沒有生,也沒有滅。「迷則無生皆生滅」,本來沒有生滅,你把它看成就是在生滅,我們凡夫就這樣,迷。關鍵在迷悟,境界都一樣的,境界它本來就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我們看作生滅,是我們的心有生滅,看到外面境界相有生滅,其實你悟了,這些就沒有。所以《圓覺經》講,好像空中花,人眼睛有毛病,看見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他眼睛好了,花沒有了。但是眼睛還沒好的時候,它有沒有?還是沒有,無生。這個道理我們也可以去從各個經典、各種不同的講解,讓我們去悟入這個真實。
下面講,『如此,方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發心之菩薩。』這個才是「為利益一切眾生發心」的菩薩。因此,這個《般若經》也不能不學習。我們再看第十:
【十、第二、以「眾生非眾生」之義,證明「諸相非諸相」之義。一切眾生,五蘊色身,皆是四大聚合,業力執持。清淨心中皆無此物。】
這是講「一切眾生,一切諸相」,第二個意思。『以眾生非眾生之義』,以眾生即非眾生這個義理,來『證明諸相非諸相之義』,這個道理就相通。『一切眾生,五蘊色身,皆是四大聚合,業力執持。』我們這個「色身」,這個身體,色、受、想、行、識,我們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五蘊聚合現出來的這些相,還有四大。四大有內四大、外四大。我們身體也有四大,地水火風,這是內四大。外面這些堅固的物體,有體積的,是地大,水大是有濕度,火大是溫度,風大是運轉、動作。內四大,外四大。我們身體頭髮、指甲、骨頭,這個是地大;膿血、尿液、痰、鼻涕,水大;身體有體溫是火大;我們呼吸,風大,這內四大。所以,「五蘊色身,皆是四大聚合,業力執持」,什麼在執持?我們的業,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業,這個在執持的。『清淨心中皆無此物』,我們自性清淨心沒有這些東西,這是虛妄的。我們再看第十一:
【十一、第三、「相」者,我人眾壽,四相不一,故曰『諸相』。無論取著身相、法相、非法相,皆為著我人眾壽,故曰『一切』也。經初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這個『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後面三個相就是從我相發展出來,有我就有人,人不止一個人,有很多人,那就眾生,眾生相,包括其他動物,眾生相。我們對這個相的執著,念念不間斷,這叫壽者相。『四相不一,故曰諸相』,有我相、有人相、有眾生相、有壽者相,我們凡夫總是離不開這個四相的執著,「故曰諸相」。「四相不一」,所以叫諸相。『無論取著身相』,取著自身身體這個相,或者『法相』,或者『非法相』,你不執著「身相」,執著「法相」,或者身相、法相不執著,執著「非法相」,『皆為著我人眾壽』。你只要著了一個,那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有。『故曰一切也』,所以叫「一切」,一切諸相。所以,『經初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一切相都不要住,《金剛經》關鍵就是「無住」兩個字,你不要去住那個相,你去行布施。我們凡夫總是住相。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第四、『諸相』,謂布施之人、所施之物。『一切』者,人是五蘊和合,物則品類繁多。無論施者、施物、受者,莫非因緣聚合,現此幻有,故皆曰『非』。是之謂「三輪體空」。「輪」喻此三,展轉利益,不休息也。此三皆是幻有,當體即空。又謂此三,相體幻有,性體空寂。若明當體即空,則能不著於相。若明性體空寂,則當會歸於性。總之,雖布施而不住,雖不住而恆施。是為布施波羅蜜。】
這一條給我們說明『布施波羅蜜』,什麼是布施波羅蜜。第四個,『諸相』,「諸相」是『布施之人、所施之物』。我在布施,「布施之人、所施之物」,我布施什麼,布施一百塊給你,還是布施什麼。『一切者,人是五蘊和合,物則品類繁多。』「一切者」,這個人能夠布施,這個「人」是什麼?「五蘊和合」。「物」,我們布施的東西,布施錢也好,財物也好,飲食、衣服種種的,這些都屬於物。「物則品類繁多」,物就很多,我們生活當中那個物品就很多。『無論施者、施物、受者,莫非因緣聚合,現此幻有,故皆曰非。』佛講「非」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說非?明明有,怎麼都變成非?非就是不是。人是五蘊和合,品類也很多,無論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品、所接受的人,「莫非因緣聚合」。我們仔細看每一天生活當中,人來人往,我們布施、接受布施的,都是因緣聚合現的相,「現此幻有」。這些相是幻有,虛幻的,「故皆曰非」。所以說非,就是說因為它是幻有,你能布施的、所布施的對象、當中所布施的物品,這些都是因緣聚合所現的一個幻有,所以叫做非,它的定義就是在這裡。
所以布施,不見能施的我,心裡不要有我布施多少錢給某某人,不存這個相,『是之謂三輪體空』。內不見我,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這個就是「三輪體空」。『輪喻此三,展轉利益』,這個「輪」有比喻的意思,就是輪子一直轉,「輾轉利益」,『不休息』。因此,這個利益是利益無量無邊眾生。所以佛法用這個輪來表法,表法輪常轉,眾生才能得到利益。『此三皆是幻有,當體即空。』這三方面也是「幻有」,「當體」也是空的。『又謂此三,相體幻有,性體空寂。』這個「相」,你找不到它的本體,因為它是空的。好像我們看電視,那個節目很多人,相有,那你要找它的本體沒有。所以,「相體幻有」,幻有,但是「性體空寂」。好像電視屏幕,它空的,它什麼都沒有,空寂。『若明當體即空,則能不著於相。』如果明白當體就是空的,那就能夠不去著那個相。現在相並不是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去執著那個相,這樣產生了問題。『若明性體空寂,則當會歸於性。』如果你明白性體是空寂的,你所有的相也都會歸到性了。『總之,雖布施而不住』,雖然布施,無住,不住相,『雖不住而恆施』。為什麼要「恆施」?不然你又住一個「不住」的相,那又是住相了。所以要布施,你二邊都離了。我們剛開始下手,還沒有辦法離相,你先從著相去布施,先把著空這個門堵起來。你布施、布施,你多念《金剛經》,哪一天你忽然悟入了,那你就施而無施,無施而施了。所以《金剛經》為什麼講持戒修福?修福,你就布施,布施就眾善奉行,持戒是諸惡莫作。所以不著空,不著有,二邊都離了。『是為布施波羅蜜』,這個就「布施波羅蜜」了。如果不是二邊不住,那布施就是布施,不能叫波羅蜜了。
【十三、常作正念,以為警策。應常存凡所有相,空有同時想。眾生眷屬想。萬法同體想。眾生本來是佛想。若有觀慧而不行施,則等於空談。若但行施而無觀慧,則等於盲修。】
這一條很重要,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常作正念』,要常常做這個正念,『以為警策』,來警策我們自己。『應常存凡所有相,空有同時想。』空有它是同時的,它不是分開的,當體即空。這一切法都是「空有同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眾生眷屬想』,一切眾生都是眷屬。『萬法同體想』,老子也知道,萬物與我同根。「萬法同體」,這都是我們心現識變的,跟自己是一體的。『眾生本來是佛想』,眾生本來是佛,沒有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都有佛性。『若有觀慧而不行施,則等於空談。』你懂得《金剛經》,但實際上你沒有去修布施,那等於落空了,「空談」。『若但行施而無觀慧,則等於盲修。』很認真在布施,但是不學金剛般若,等於盲修瞎練。那個布施就不能叫波羅蜜,只是叫布施而已,你能得人天福報。但是「有觀慧而不行施」,那也不行,你沒福報。所以要福慧雙修,佛叫福慧二足尊,福慧都修圓滿。你修布施,眾生才能得利益。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放下」的具體行動從何處下手❓
🔹有什麼辦法可避免人被鬼神找到❓
🔹參禪人夢到老虎要吃他的公案
🔹做午供念到的「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什麼叫常住❓
金剛經講義節要—把一切念頭轉成阿彌陀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一一集) 2024/3/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111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三十一頁,我們從《節要》第五條看起:
【五、既知相由業轉,業作於心。則知一念之因雖微,其關係卻是極大。學人應於起心動念時,觀照用功也。】
這一條接前面,我們學習了四條的《講義節要》。這段經文:「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講義》給我們發明這段經文的道理。「相即非相,生即非生」,「眾生即非眾生」,「諸相即是非相」,這個都是講生空、法空,眾生空,諸法也是空的。一切諸法都是五蘊所生的,「一切眾生,一切諸相」,都是我們自性所現的,「皆是同體之性所現」。相有體無,所以「莫不有即是空,空即是有」。這個意思前面我們也看到很多,這個是「般若主旨」,般若主要的宗旨。「若非徹底明了,一切佛法,便不得明了。所有觀門行門,種種修持,便不能得力。」所以江老居士雖然前面講了很多,這個地方再給我們詳細來分析,因為這個很重要。這個是般若的主要宗旨,也可以說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沒有般若也就沒有佛法。因此世尊《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一半。為什麼講這麼久?當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對般若的主旨如果我們沒有徹底明瞭,的確我們修任何法門都不得力,你修觀門行門,都不得力,這個是真的。所以種種修持,便不能得力。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包括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如果你對這個宗旨沒有徹底明瞭,的確修行你怎麼用功都不得力,所以我們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這個也是很關鍵。
所以淨土也不能離開般若,般若跟淨土是一不是二,不能給它切割。今天晚上我們台南太和般若寺莊弘法師一行回到華藏來。太和般若寺,當初接這個道場,弘師問我,要不要改?我說不要改,這個是現在我們很缺乏的。人家取得好好的給我們,我們用這個現成的,那這個也是佛菩薩安排。因為我們般若寺在仁德,老和尚的極樂寺在安平,所以一個般若、一個極樂,不是淨土跟般若都有嗎?這個也是佛菩薩冥冥當中一個安排,一個啟示。黃念祖老居士他有一本書,《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看到這本書,也是給我們做一個證明,證明般若跟淨土是一不是二,我們要認識、要了解。所以般若不是禪宗的專利,不管各宗各派、大乘小乘,都離不開般若,因為般若是一切佛法的中心、的一個主旨。所以佛講了六百卷《大般若經》,講得很多,講了二十二年。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起來,歸納起來就是一部《金剛般若》;一部《金剛般若》再歸納,就是一部《心經》;《心經》再歸納,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如果再歸納,就是「觀自在菩薩」;再歸納,最後就剩一個字,「照」。你照見五蘊皆空,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莊弘法師這次也代表台南淨福寺,參加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到北京、山西大同去)「兩岸人間佛教交流」,這個因緣也非常殊勝。我們般若寺在南部,我就請莊弘法師(我沒有時間),南部的一些佛教道場,有活動就請他代表出席,跟大家交流,這個也很重要。特別現在兩岸緊張,僵局,那我們民間(特別是佛教)的交流,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希望兩岸能夠和諧,這個也是很重要的,這個也是修布施。不要著相,那就是金剛般若了。所以修行,做什麼事,如果懂得觀門、懂得般若的主旨,那無非都是在修六度,所以這個很重要。
我們應當也要知道一切法,「莫非因緣聚會,假現有相」。為什麼說諸相即是非相,眾生即非眾生?我們應當知道這一切法,我們眼睛看到的這一切,莫非因緣聚會,現出一個相。假現有相,有這個相,但是不是真的。像我們看電視節目,螢幕這些影像,有那個相,但是我們知道那個相是假的。有那個相,但是那個相是假的。先師淨老和尚常常用電視屏幕這些現相,那個相千差萬別,無量無邊。我們看電視知道那些相是假的,他老人家再教我們看現實的世界,我們現在眼睛睜開看的這一切,就像看電視那個相一樣,也是假的,跟看電視那個沒有兩樣。為什麼說是假相?為什麼有這些相,這個相怎麼出現的?這個是緣聚,因緣聚合起來,它現出這個相。「緣聚則生,緣散便滅。」緣聚會了,聚在一起,它就現出這個相;這個緣散了,分散了,這個相就沒有了。這個就是「有即是空」,這個緣散就沒有了。
我們用分析的,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所以佛法有析空觀跟體空觀。析空觀就是用分析的,透過分析我們知道,的確因緣聚合起來才有這個相。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一張桌子,有這個桌子的相,那為什麼有這張桌子?因為它有很多條件(很多緣),你要木材(它的質料,它的材質是木材,木材,你要到山上去砍),還要透過工人去量、去鋸,你要做什麼樣子的,圓桌、方桌,做了,再把它組合起來。以前我父親做木匠,小時候常常看他做椅子、桌子,以前做那個方桌,也有圓桌,鋸木材,鋸一塊一塊的,有平面的平板,有椅子的腳、桌子的腳,做好了刨光,然後組合起來,現出一個椅子、桌子的相出來了。這個就緣聚了,這些因緣都具足了,有這個材料,透過木工把它製造做出一張桌子、一張椅子,這個相就出來了。但是這個用久了,壞了,它散掉,這個相就沒有了。我們從析空觀來分析,一般人就比較容易理解。你以此類推,一張桌子、一張椅子是很多條件(緣就是現代的話講條件)組合起來。我們現在講組合屋,很多材料,都把它組合起來。萬法都是組合的,沒有各自獨立的一個實體。這樣分析,我們也知道原來緣聚則有、緣散則滅,緣散這個相就沒有了。這個透過析空觀,如果根性比較利的,體空觀,就是正當它現這個相的時候,就知道它是空的,因為它是因緣聚合的,是一個假相,當體即空。所以「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所以「有即非有,非有而有」。
眾生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眾生怎麼來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受,領納;行是遷流;想,思惟想像;識是含藏,這個是心理,在唯識叫心法;色,物質叫色法。我們看到這一切萬法,都是精神跟物質和合(就是五蘊)所生的,這個就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我們稱為眾生。哪一樁事情、哪一個人、哪一個動物,不是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統統是。所以稱為眾生。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合起來,這個叫眾生。蘊是覆蓋的意思,好像陰天,烏雲蓋住太陽,太陽比喻我們的自性,蘊比喻無明煩惱覆蓋我們的真如自性。我們舉出色蘊,色就是物質,物質也沒有自體,它也是地水火風合起來的,這個四大。整個大環境,物質都是四大組合的,地水火風,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就是它有體積,最基本的就是微塵,那很多微塵集合起來,這屬於地;水就是濕度;火就是溫度;風就是運轉,動的,好像我們整個地球它是在轉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這個外四大。內四大就是我們身體,我們的骨頭、牙齒、指甲、頭髮,這屬於地大;我們身體有水,痰、尿是屬於水大;身體有溫度,屬於火大;還有我們呼吸,這個是風大,這個叫內四大。我們身體是內四大,外面的環境叫外四大,這個就是色蘊。色、受、想、行、識,這也是空的。內苦、外空。我們舉出色蘊,受想行識也是一樣,我們念頭、我們的感受,有時候歡樂、有時候痛苦,悲歡離合,那個感受有一定的嗎?沒有,也是變化無常的。心是變化無常,我們這個物質也不斷的在變化。你看我們這個環境,不斷的在變化;我們的身體,也不斷的在變化。一年前的照片,也就不一樣,還看不太出來,但是十年、十年就很明顯。如果再拿個三十年前的來看,那就更明顯了,它是剎那剎那在變,不斷的在變。所以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都是暫時存在的一個假有,假相。
所以「正當聚會時,復起變化,無常無定」。「可悟其並非堅實」,那不是很堅固、很實在的,「實是幻現之假相」。所以《金剛經》佛教我們要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不要給它當真。「此之謂有即是空。」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有,但是實際上它是空的。「凡夫誤認為實,遂致取著,隨之流轉,此輪迴之因也。」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六道輪迴怎麼來,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實際上也是一個假相,因為我們迷在這個假相裡面,誤以為是真有,起分別執著,所以起惑、造業、受報,受這個虛妄輪轉之報,這是六道輪迴的原因。所以這個原因跟誰都沒關係,這個不是上帝造的,閻羅王統統沒有關係,就是自己迷了。誤認為這些都是真實的,所以生起取著的心,執著,著相的心,就起惑、造業、受報。如果我們不著這個相,看破放下了,不再造業了,六道就沒有了。所以六道也不是真的,是假的,佛給我們講,像作夢一樣。作惡夢,這惡夢是不好受,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是夢。所以作夢,作好夢就滿快樂的,作惡夢滿痛苦的,很恐怖的,因為不知道它是夢,不知道它是假的,把它當作真的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佛給我們講這個跟作夢一樣,要常常這樣去觀。
所以過去有一個參禪的人,就是說夢到一隻老虎要吃他,把他嚇得趕快跑。一覺醒過來,才知道原來一場夢。他就想一想,早知道是夢,就做個人情給牠吃了。做個人情,因為是假的。但是你不知道這是假的,那真嚇人。不知道是假的,因為我們就是迷了,自己現出那個相,自己嚇自己。外面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妙明真心所現的,但是我們一念不覺迷了,把那個麻繩看作一條蛇,嚇壞了,其實沒有蛇,是一條麻繩。迷了,人家給你說那是一條繩子,你就不相信,我明明看到是一條蛇,我們迷了就這樣。那佛就是告訴我們,那個不是蛇,那是繩子,你誤會了,以為是蛇。就告訴我們,誤會這個相是真的,其實不是真的。如果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叫看破。看破,你自然放下,你就不會去執著了。順境也不會起貪心,逆境也不會起瞋恚心,因為統統是假的,你心就清淨,就平等了。如果不知道事實真相,那怎麼可能清淨、平等?做不到。所以這個就很重要。
「一切法所以有種種不同,是隨業力而異(唯識所變)。業力複雜,現相亦複雜。業力純淨,現相亦純淨。絲毫不爽。此之謂空即是有。凡夫不明此理,撥無因果。取著空相,無所不為,此墮落之因也。」知道這一切假相,那你也不能著空,著空又是執著了。因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把它分開。空就是空,有就是有,不是。色,它當體就是空,那空在哪裡?空就在色當中,你不能離開這些色另外找一個空,就在這個當中就是空。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電視屏幕是空,不是沒有這個相的時候才空,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的。但是,現相空有不是一體嗎?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我們要好好去參究。「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法,為什麼有種種不同?是隨業力而異(唯識所變)。我們心能現,但是識它能變,識是妄識。中峰國師講「妄識」,虛妄的,虛妄它會變,真的它不會變。業力複雜,現的相也複雜。我們每一個人長得相都不一樣,看相算命的也知道相由心生,我們知道這個相從心來的。
所以我們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佛就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佛這部經是在龍宮對海龍王講的。海龍王在大海裡面,那些水族類的眾生很多,形形色色,有大有小,有很好看的魚,有很醜陋的,什麼樣子都有。還有那個石頭魚,牠沒有動,牠趴在石頭,你就不知道牠是一條魚,動了,原來牠是叫石頭魚。什麼都有,那個相千差萬別,非常多,不一樣的,有很細的魚,有很粗的,大鯊魚、鯨魚。佛就給龍王講,為什麼這些相統統不一樣?有好看有不好看、有粗有細、有大有小,這些相怎麼來的?為什麼這些相這麼複雜,差別這麼多?都是由於眾生心善不善之所致。心造善不善,你的心起善念,你造善業,你的相就好;你起惡念,造惡業,你的相就不好。惡業種類無量無邊,善業種類也無量無邊,所以好的相,也有很多不同;不好的相,也有很多不同,千差萬別。你掌握這個原理,那也就不難理解,再多的相,無量無邊的相,離不開一切法從心想生。看到這個相,知道你心裡是想什麼,你心看不到,但是從這個相可以知道你的心,色不異空。那心在哪裡?就在你相裡面。從這個相,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心,所以你就現什麼樣的相。所以這個很科學,這個一點都不迷信,佛法沒有一點迷信。眾生造的業很複雜,所以果報也非常複雜,善當中有惡,惡當中也有善,這個當中非常複雜。如果你是純淨純善,那你現的就是純淨純善。像極樂世界純淨純善,那個相大家都純淨純善,關鍵都在心。所以十法界的眾生,從地獄到佛法界,這個相差別太多,無量無邊。成了佛,相都統統一樣,佛佛道同。沒有成佛之前,都有差別。六道差別最大,四聖法界差別比較小,到一真法界就都一樣,一就明心見性了。
「業從何起,起於心之有念也。」業怎麼來?業從心生,心動了妄念,起心動念,業跟念頭時時在變異,變化,不一樣。我們的妄心變來變去,所以我們講人都會變心,因為是妄心。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人家說我愛你,你不要當真。現在愛你,再過五分鐘,他就不愛了,會變。我恨你,那也不是真的,你也不要當真,恨過了之後,他就不恨了,因為他的心一直在變。所以四念處:第一觀身不淨,第二觀受是苦,第三是觀心無常,變來變去,因為是虛妄的。虛妄會變的叫妄心,這個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緣慮心」,就是妄心,「即現今善惡順逆境界上種種分別者是」。那個妄心,變來變去的。但是這個妄心當中它有一個靈知心,那個是真心。妄心從哪裡出來的?從真心迷了之後出來的。所以不是說有一個妄心、一個真心,不是兩個,妄心跟真心,同樣那一個。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得很清楚,只是迷悟不同,同樣是那個心,不是另外有一個心。那你悟了,你知道用真心;迷了,那就變成妄心。其實同樣是那個心,只是迷悟不同。我們迷了,我們的真心在不在?還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沒有減少一點,只是我們不知道,迷了就不知道,迷失了。所以,念與業時時在變異,所以你念頭一直在變,業也在變,業力變果報也是變。所以《了凡四訓》講記功過格,記這個功過格,加減乘除,加分減分,乘除那就幅度大。大善大惡、小善小惡,造的不同的業感應吉凶禍福,小的叫吉凶,大的叫禍福。所以這個原理我們知道了,你再看《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因果報應這些都時時刻刻在加減乘除。所以袁了凡記功過格。所以我們要改造命運,它的原理就在這裡。因為業由心生,關鍵在我們的心,我們心起什麼念頭?善念、惡念,無記念是不善不惡,它不會感召善惡果報。我們念佛是淨念,淨念就不在六道,他在西方。所以我們為什麼提倡念佛?就是我們起心動念不要念其他的就念佛,就是淨念,果報就是在西方。
「惟此同具之靈性,則從來不變不異,為一切法之本體。」這就講我們的靈知心,我們妄心當中有一個靈知心,那個真的,它是從來不變的,不生不滅,它常住。所以我們做午供,「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什麼叫常住?我們念了半天,也不知道什麼是常住,但是會念。我們的靈知心常住,它本來就有了,也不會消失的,所以叫常住。如果會消失,就不是叫常住。所以學佛,佛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我們自己的自性。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所以這個是一切法的本體。「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相。相雖幻有,而從來不斷。」相是虛幻的,但是它從來不斷,這叫不斷之無。相是假的,但是這個假相也從來沒有間斷。「故不應著有,亦不應著空也。」所以我們不應該去著那個有相,把那個相當作真的,但是也不應該去著空,著空就偏到一邊去了。應該空跟有都不著,這個才是正確的。我們前面四條複習一遍,我們接著看第五條:
『既知相由業轉,業作於心。則知一念之因雖微,其關係卻是極大。學人應於起心動念時,觀照用功也。』觀照功夫可深可淺,如果照《金剛經》來觀照,這是很深的,你會觀,你就會明心見性,就不著相了。起心動念,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依照《金剛經》來觀,我們念佛人有個方便,不管什麼念頭起來,我就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那這個也是很直接的。雖然不懂,你會把它轉成佛念,這個跟《金剛經》也相應,暗合道妙。《金剛經》,你懂得觀照的原理去觀,這個是明合道妙;不懂,你懂得念佛,也是一樣。關鍵就是起心動念,我們念佛人也是離不開觀這個原理。往往我們妄念起來,就隨著妄念跑了。古大德講,「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念佛這個佛念還不熟,不熟就是還生,生疏就是不熟,不熟常常忘記。我們的煩惱很熟悉,都不會忘記,該煩惱的時候一定起煩惱。這個說明什麼?無始劫來,煩惱我們熟得不得了,不要特別說我要來生一場氣,不需要,你遇境逢緣,不要刻意去提,它就冒出來了,這個叫很熟悉了。念佛,我們還很生疏,你常常忘記了。現在觀照用功,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那個生疏的,要把它不斷的熟悉;原來很熟悉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慢慢生疏,這樣我們功夫就會進步。這個觀照用功,主要還是在境界上用。
特別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實在講《金剛經》對我們特別重要。因為過去先師淨老和尚也常講,我們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很難,比過去三十年前要難一百倍,為什麼?過去三十年前沒有手機,現在有手機。手機給我們干擾,的確比三十年前超過一百倍;如果比六十年前(連電話都沒有),那超過兩百倍,心被干擾的程度。一天到晚看手機,我們都著那個相,我們就很累。我們老和尚勸我們,你要都攝六根,手機丟掉,電話線拔掉,電視機統統收掉。我問大家,摸良心幾個人能做得到?現在我們山上有一個莊來師,他沒有手機,他也不看電視,要在那邊念三年求往生。我也成全他,他也不接電話,他什麼都沒有。但是多數人做不到,有幾個人像他,能夠去住在那個山上?你去關看看。他在那邊,晚上都有那些動物出來,一個人住在那邊。你去住看看,看你能不能住幾天?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辦法,是不是?所以我們心還會受境界所影響,從小乘的說法,《沙彌律儀》就是禁止看這些,就是遠離、隔離。就像我們現在有病毒,要戴口罩,戴口罩就是隔離,是不是?你把它隔開,不要接觸,你就不會受感染。如果用《金剛經》的修法,就是你有免疫力,你不受影響。他不用隔離,他能夠解毒,把三毒煩惱化解掉。你要化解,你沒有金剛般若,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過去先師淨老也做貼紙,我們現在都有,貼在電視上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叫我們看電視,就要看到那一首,不要被裡面那個騙了,你要在這個當中起觀照。如果你這個當中能夠提起觀照功夫,的確看電視是在修行,那是一點不假。你觀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你是最高的修行法。但是這個要去練,要去觀。如果你沒有提起觀照,不知不覺又被它轉了。所以貼那個就是提醒我們,你要觀那個是假的,你不要跟著它轉,你心保持清淨平等覺,那你看電視真的是在修行。
關鍵就是在觀照用功,「學人應於起心動念時」,我們現在起心動念,這個時候要提起觀照來用功。真正修行就是在這個地方,不是要關起門來,去躲在山洞,真正用功是在起心動念這個時候去用功。我們再看第六:
【六、應知相即非相,生即非生。既不著有,亦不著空。如是空有雙離,以行六度萬行,乃能利益一切眾生。】
『應知相即非相,生即非生。』「相」是假相,它是空的,眾生也是空的,因緣和合而生的。『既不著有』,不執著這個實有,不把這個當真的,但是也不執著空。二乘就是執著空,凡夫執著有,這個都不是中道。應該空有都不著,『空有雙離』,二邊都離。「空有雙離」,才能夠利益眾生。你執著空,你就不願意去幫助眾生了。空有雙離,『以行六度萬行,乃能利益一切眾生』。如果你執著空,你就不願意做這些了,以為都是空的,做那個幹什麼?他就執著在那個空上面,對眾生就沒有利益。所以知道是空,但是他不著空,他就是行六度去幫助一切眾生,這樣對眾生才有利益。我們再看第七:
【七、修二邊雙離之因,證寂照同時之果。是為究竟之利益。發大心者,如是空有雙離,以行布施。布施此空有雙離之妙法。則自他皆得離相見性,斷念證體,同歸性海。其利益之大,不可思議。】
『布施』,懂得三輪體空,真的你布施一文錢都稱性。因為稱性,性體它是沒限量的,無量無邊,好像一滴水,一滴一點點,你投入大海中,那就跟整個大海就融成一體了。雖然它一點點,但是你丟入大海當中,跟整個大海都融為一體了,深廣無際。我們的自性是無量無邊,所以你修行如果稱性,跟性體相應,那你布施一文錢,功德也無量無邊。這個跟有數量的,那個數量再大,跟無量無邊比較起來,那個就有限的。無限大、無限量的,你有限的再大,你也不能跟無限的去比。所以稱性就是不著,布施,不著我是布施的、我今天布施多少錢、布施給誰。布施不著我能施,不執著我布施這個東西,也不執著誰接收我的布施,不著這個相。但是實際上,我們是做了布施,不是說不著那就什麼統統不做,那又著了空。實際上我們都在做,但是作而無作,施而無施。他心裡不落那些痕跡,這個就三輪體空,這樣布施就稱性,跟自性相應了。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地方來學習。
所以『布施此空有雙離之妙法。』為什麼《金剛經》講布施,講得特別多?我們學佛(過去先師淨老常講,章嘉大師教他的)就學什麼?學「看得破,放得下」,就六個字。從哪裡下手?從布施。如果你只是嘴巴在說,你也沒有具體行動,那也不算真的放下,所以從布施下手。所以我們從布施來修,現在大家都可以修布施。布施,我們淨老和尚他也做一個示範給我們學習。他說,他沒有錢。章嘉大師問他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這個倒有。你有一塊就布施一塊,有一毛就布施一毛。所以開始學佛,他說,要怎麼樣能夠很快入佛法,得到佛法的受用?就從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下手。他就很認真修。這個也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學習的,我們布施財物,先布施身外之物,再布施內財,為大家來服務,這個都是布施。犧牲你的假期來道場做義工,這個也是布施,這內財布施。先從外財,身外之物,先布施。布施,這個就非常重要。布施,我們剛開始還會著這個相,布施到最後,慢慢我們就離相,布施得就很自然。就是布施,你說放下,嘴巴在講,那個也不算,要具體行動。具體行動就是布施,真正在做,這個就不著空。你說我都放下、我都不執著,但是又不肯布施,那不是真的放下,你要具體行動,具體的作為。
須菩提請問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在世講這個金剛般若,我們聽得懂。佛的正法時期,大家還能懂,能夠照這樣修。如果到末法,後五百年,佛滅度五個五百年之後,進入末法,那個時候眾生的根器都很差(就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還有人會懂這個金剛般若嗎?還能學習金剛般若嗎?他的意思就是說,到了末法,金剛般若還有人能夠來受持嗎?問了這個問題。佛就告訴須菩提,你不要這麼講,你不要認為末法就沒有人能夠受持金剛般若。佛就講,末法時期如果有人能夠持戒修福,他就能受持金剛般若。持戒就是斷惡,修福就是修善。持戒就是諸惡莫作,修福就是眾善奉行,做好事,就是布施。所以你能夠持戒修福,你就能懂金剛般若。為什麼佛強調持戒修福?因為怕著空,怕著空撥無因果,以為什麼都空,造惡業也沒關係,反正統統都空。他著空,那更麻煩!所以持戒修福,著空這道牆先把它堵起來,因為著空比著有麻煩。古大德講,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所以著空比著有問題大。所以持戒修福,就是把你著空這個門堵起來,那你先著有,你再把這個放下,不要著這個相,那你就空有都離了,就不會偏在一邊。不然偏在空那邊,那更麻煩,更嚴重,都撥無因果了。所以要『離相見性』,依照佛在《金剛經》的教導,我們依教奉行,絕對可以『斷念證體,同歸性海』。我們再看第八:
【八、一切眾生,一切諸相,有種種義。概括為四:第一、「相」者,相狀。謂有生之類之相狀。不但指外形,兼指內心狀況。種種生類,色心相狀,差別不一,故曰種種。如是一切諸相,俗眼觀之,宛然現有,道眼觀之,除五蘊變現外,實無可得。經言「當下即空,生而無生」。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此明生空之義。五蘊本身,亦眾緣和合,亦本非實(今人謂之分子、原子、電子、粒子、波動等是也),當體即空。故曰『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明法空之義。明生空,所以破我執、離我相。明法空,所以破法執、離法相。生空、法空、空空,是為三空。具此三空之正智,名金剛般若也。】
這一段,我們大家都要熟記,這段要熟記。我們台南太和般若寺,實際上這些都可以打成字,我們貼起來天天看。現在我覺得這個般若寺已經弘揚般若,因為它名字給我們取好了,就是教我們要學般若,這就非常重要了。因為我們常常看到經典講,『一切眾生,一切諸相』,但是我們也是含糊籠統,不是很清楚。這裡江老居士給我們詳細來說明。『有種種義』,「一切眾生,一切諸相」,有種種的義理、有種種的意思。『概括為四』,大概包括四大類:
第一類,『相者,相狀。』就是我們看到種種的形相,有這個形相,有這個「相狀」。『謂有生之類之相狀。』生物,有生命的這些種類,各種不同的相狀。我們看人,男的女的,白人、黑人、黃種人,人也是很多種。長得骨架也不一樣,鼻子也不一樣,眼睛也不一樣,頭髮也不一樣,皮膚也不一樣,所以你仔細看,眾生相這麼多。這個就是第一類,「相者,相狀。」『不但指外形』,不但指外面這種形相,『兼指內心狀況』。我們心裡有相,叫心相,心起心動念,它就有相。「兼指內心狀況」,不但指外面的形相,還指內心的心相。你心有起心動念,它就有相,我們一般人看不到,鬼神他看到。鬼神他看不到我們外面的形相,他找人,他是怎麼找?你起心動念,他就找得到你。因為你起心動念都有相,鬼神他有五通,那就找得到。
所以過去金碧峰禪師壽命到了,閻王派兩個小鬼要抓他。他就在那邊打坐入定,不起心、不動念,鬼就在他旁邊繞來繞去,就是沒看到。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看不到。回去不能交差,去了幾次,都抓不到。後來聽寺院的人講,禪師他什麼都放下了,只有一個缽他放不下,誰要去玩他的缽,他就會出定。所以小鬼說,這下有辦法了,就去找他那個缽,給它敲一敲。結果金碧峰禪師就:誰在玩我的缽?起心動念,出定了。小鬼說:這下逮到了,走,跟我去閻羅王那裡報到。他說:你怎麼能找到我?我知道你喜歡這個缽,你不起心、不動念,我們抓不到你,現在知道你這個缽沒放下,敲一敲,你出定了(你起心動念了),我們就找得到你了,走,跟我們走。金碧峰禪師說:好,我跟你們走,缽還給我。小鬼缽就還給他。他把那個缽摔在地上,把它踩碎,他說我現在這個缽也放下了。他一坐,又入定了,小鬼又抓不到了。
另外,還有個道士,這個是《竹窗隨筆》,蓮池大師的筆記。《竹窗隨筆》,水鬼要抓替身,道士的茅蓬搭在河邊,在那邊打坐入定。兩個小鬼就在那邊講,明天有個人從這邊經過,那個人就是我的替身。他就跟另外一個水鬼講,他就可以去投生了。結果第二天,果然有一個人要過河,那個道士昨天有聽到兩個水鬼在講,就勸那個人你不要過去,過去你有生命危險,那個人果然就沒有過河。結果沒有多久,山洪暴發,水沖下來。那個人就逃過一劫了,就沒有被抓去當替身。那天晚上,又聽到兩個水鬼在講,要找替身的水鬼他就講,本來我今天就可以去投生,我找到替身了,但是被這個老道給破壞了。另外一個水鬼就說,老道給你破壞這個好事,那你為什麼不去找他麻煩?他說,我找不到。兩個水鬼就在這個道士身邊講話,道士都聽得很清楚,但是道士不起心、不動念,他就看不到那個道士。所以就是說那個鬼你人起心動念,他就知道。所以《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有起心動念,他就找得到;你不起心、不動念,他找不到你。所以心裡有相,你一起心動念就有相,有相他就找得到。
所以『種種生類,色心相狀,差別不一,故曰種種。』眾生的種類,他的顏色,他的相狀、他的心態,差別不一。所以我們人的相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心都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妄心,妄心就不一樣,真心統統一樣。所以叫「種種」。『如是一切諸相,俗眼觀之,宛然現有,道眼觀之,除五蘊變現外,實無可得。』「俗眼觀之」,就是我們凡夫俗子的眼光在看這些相,我們認為這是真有。我們如果會從《金剛經》起觀照,我們就有道眼了。「道眼觀之」,觀這一切現相,心相也好,色相也好,「除五蘊變現外」,沒有其他的,「實無可得」,那就是五蘊而已。就像房子,蓋的樣子不一樣,一個工程師去看,看到它實際上組合的這些基本條件,鋼筋、水泥、磚塊、木頭等等的,就是那些東西。你那個花樣再多,離不開那些東西。相再多,統統是五蘊變的,是它組合的方程式不一樣,但是基本的物質都是一樣,都是五蘊,離不開五蘊。那你道眼觀之,除了五蘊之外,那什麼都沒有,那些是假的。所以『經言當下即空,生而無生。』
《金剛經講義》,如果我們能夠有一點體會,對我們修行都有很大的幫助。在我們現實生活,待人處事接物,我們也會得到很多的啟示,很大的受用。所以這個空有不著。所以空,我們知道它是空,不要去著那個相,但是不是說不去修,不去做這些事情,那個就錯了。所以我們要修福,對眾生有利益、有幫助,你要去修。你不能說,空了,修它幹什麼?你這樣就著空了,那就麻煩了。所以你要去修,你不要去著那個相,它妙就妙在這裡了。你就是去做,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離了那個相,你就空有就離了。所以《金剛經》它強調持戒修福的道理,就在這裡。先把著空那一道門堵死,你先著有,你持戒修福,不要去著持戒修福的相,那就對了,這樣空有同時就離了,你就契入中道了。
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