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 第46-50集 |悟道法師主講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悟道法師主講

🔹這個時代要危行言遜——雪廬老人分享親身經歷
🔹對惡人、小人要敬而遠之——舉例親近小人會產生的麻煩
🔹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
🔹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施恩求忘,受恩必報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1/7/1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常禮舉要」,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第七十九頁,我們從倒數第四行這裡看起,第六條:

  【六、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與殘疾人會面,須格外恭敬』。這一條我們從字面上來看,「與」就是我們跟這個人在一起見面的時候,相會的時候,這裡講「與殘疾人」,殘疾人就是我們現在講殘障。這個就是六根不具足,身體有殘缺,他或者是車禍斷手斷腳,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等等的,這些都屬於殘疾。有殘障疾病的人,跟他們會面,「須格外恭敬」,就是比一般人還要恭敬。

  我們來看看雪廬老人他對這條的一個講解。這條主要是講恭敬,對一般人要恭敬,對殘疾的人要格外恭敬,格外就是要特別恭敬,比一般要恭敬。「恭敬別人不可呆板,譬如鞠躬,要鞠躬七十度,你見了他,只鞠躬六十度就不行。對一般人平等恭敬,但對殘疾人要格外恭敬,這與咱們有好處,什麼好處?就是給對方的一個安慰,這不是很好嗎?他是殘疾,咱幫不上忙,咱安慰他,須格外恭敬。」這段雪廬老人講,恭敬人也不可以呆板,所以恭敬當中有它活潑的一方面,不可以呆呆板板就是一個樣。譬如說鞠躬,這個鞠躬,別人如果給我們七十度鞠躬,我們回他六十度,這個就不行了,禮講禮尚往來。所以對一般人要平等恭敬,對殘疾的人要特別恭敬,可能你對一般人鞠躬六十度,對殘疾人七十度了,就是比較特別一個表現,對他是特別恭敬。這個有什麼好處?就是我們給對方一個安慰,對方他也覺得他受到尊重了,不會因為他殘障,我們讓他感覺到對他不恭敬。所以我們對他特別恭敬,他感受到我們這分心意,對他就是一種安慰了。我們也幫不上忙,但是可以給他一個安慰,這個好處是可以做得到,所以必須格外恭敬,格外恭敬就是給殘疾的人一個安慰。

  「以前在街上出了意外,太保亂殺人,我沒得罪他,他不來找麻煩,現在這個社會不行了,現在你不得罪他,只多看他兩眼,就遭災氣。他這些人在那裡妨礙人,你看他兩眼,就有殺身之禍。我也沒說話,也沒做什麼的,看兩眼就不得了,你看這事情重要吧!現在這時局太特別,從前殺人的事情很少,國家管得太嚴,殺人必償命,不是這麼隨便。」這段雪廬老人也是講到當今社會,跟過去社會就差別很大。在以前太保流氓,你得罪他,他才會來找你麻煩。現在你在路上,你多看他兩眼,可能就招來殺身之禍。這個我們常常聽到,在新聞報紙也時有所聞,其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就是看兩眼,看不順眼,刀子拿起來就殺人。現在這個殺人好像很多,在古時候就不是這樣,古時候不能隨便殺人,殺人要償命的。古時候管得嚴格,現在就不一樣了。

  「從前雖說殺人的少,可是報復的人可不少,小事情就來小報復,大事情就來大報復。凡是有受家庭教育,家裡念過書的人,遭這個報復的很少。」這段是講以前殺人的事情就很少,不會隨隨便便去殺人,但是報復的人多了,如果小的地方得罪他,他來給你一個小報復;大的地方得罪他,大報復。但是有受過家庭教育,有念過聖賢書的人,懂得禮的人,遭遇這個報復的就很少,因為他能避免去得罪人,你不得罪人,當然就不會遭受到報復。這個總是要讀書明理,懂得禮貌、禮節,懂得禮的人,這些事情就能夠避免。不懂禮的人常常得罪人,自己也莫名其妙,不曉得為什麼人家來報復、來找麻煩,這個沒念過書,所以不知道。「譬如咱們在街上走路,從前的路不好,下雨路損是常有的事,有個人在路上不小心滑倒,他雖然沒有什麼損害,可是自己不走好總是事實,旁邊人看了就笑,這個我在台灣見過。那個滑倒人開口便罵,罵那笑的人,笑的人也沒說話,就是笑而已。他罵的不但是三字經,六字經都有,那怨誰呢?這就是沒受過家庭教育。」這段雪廬老人也給我們說明什麼是受過教育、什麼是沒受過教育,像這個舉出一個例子。旁邊那個人跌倒了,你不去幫助他一下、去關心他,你還在那邊笑,笑話他跌倒,當然那個跌倒的人他心裡就不高興了,我跌倒了,你那麼高興在那邊笑,當然開口就罵,這是舉出一個例子。為什麼?沒有受過家庭教育,就沒有讀聖賢書,不懂理,在家裡父母沒教,老師也沒教,所以他不懂,他才會這樣。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在台灣都見過,而且還不止見到一個,見到好幾個。可見得,學禮非常重要。

  「無論怎麼樣,人家滑倒就是不幸,你正可以過去幫幫忙把他拉起來,安慰他幾句,那是理所當然,表示同情嘛!即使你不能幫忙,也要裝眼瞎,你走過去就算了,萬不能笑人,這一笑就是禍。現在一笑就是禍,跟你多看他兩眼是一樣的。總之,這個時代要危行言遜。」這是講到無論怎麼樣,你看人家跌倒,人家跌倒就是不幸,你看到了,你正好可以去幫他一下,把他拉一下拉起來,安慰他幾句,這個也是理所當然,表示同情。即使你不能幫忙,如果你幫不上忙,你有急事,你趕快走過去就好了,也就算了,不要站在那裡笑話他。這一笑,災禍就來了,跟你多看他兩眼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不要去看。這個我自己也親身碰到過,有一年我記得到南京,在南京,同修請吃飯,吃晚餐,距離我們住的賓館不是很遠,走路就可以回到賓館。吃過晚餐回賓館,經過那個走廊,我看到前面有個喝酒醉的,站在那邊,我就不敢從他面前走過去,我就繞到後面走過去,他沒看到。後面跟著我走的一個同修,他就沒有跟著我繞,他就在他面前走過去,結果走過去怎麼樣?那個喝酒醉的人看到他就一直纏著他不放,後來跑回賓館,他還衝到賓館來鬧,鬧到整個賓館的那些服務人員都受不了。我經歷過一次,所以跟這裡你去多看人家兩眼,那個道理是一樣的,陌生人,我們繞過去就好了;看了,不曉得他有什麼反應,我們不知道。現在的人,你多看他兩眼,真的可能就有殺身之禍,所以這個就要避免。這個就是說要受教育,什麼叫教育?教禮,就是教育。所以李老師講,這個時代危行言遜,我們一些行為要有警覺心,提高警覺,講話也要注意。

  「以上是見殘疾人須格外恭敬,就是見了不幸的人,我們能安慰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就裝著眼瞎走過去,這個記住!」裝作沒看到,你走過去就好了,如果能幫忙就去幫忙,但見到這些人你要特別的恭敬。好,我們接著看下面一條,下面一條也是在同一頁:

  【七、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

  『於肩挑小販苦力,莫討便宜。』什麼是「肩挑苦力」?擺路邊攤的。現在比較有車子可以載了,以前都是用挑的,現在挑的還有,在大陸比較山區、郊區還是有挑的。不過現在道路都四通八達,車子就很多,除了上山路車子開不上去,只有人能走得上去,你要到山上賣東西,就要挑上去。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講做小買賣、小生意的。現在雖然有車子開出來,賣菜這一類的,這個都屬於肩挑小販。苦力,苦力就是說他給你拉車,或給你做苦工、出勞力的,不要在這些人上面去討便宜,去跟他計較。這些人賺錢很辛苦,賺得不多,所以就不要在這些人那裡討一點便宜,這個也是不合乎禮。

  「挑擔子的、拿著小籃子什麼的小販子,這些小苦力都是沒有本錢的,所以才幹小販,有本錢就開大公司當經理了。可是這些當經理的品行,沒這小販子品行好。」這一段李老師講,他為什麼當肩挑小販?本錢少。當苦力的,給人家做工的,他就靠他的勞力去賺錢,他也沒本錢。如果有本錢,他開公司做大生意,他就不會來做這個肩挑小販的苦力了。「見了肩挑小販,不要佔便宜,那些人是最苦了。他在那裡挑著擔子,被太陽曬,被雨淋,你討什麼便宜啊?這些小販最守信用,守什麼信用呢?不論下雨天或大熱天,他到什麼時候,上哪一條街,都有一定的。我們在家等著買東西,不會有『到什麼時候啦,賣什麼的小販怎麼還沒來?』的事發生,都是規規矩矩的,沒有一個不守信用。」這個講過去肩挑小販他挑著攤子去賣東西,他有規矩,也很信用,哪一天什麼時候他就會到這裡來賣,到時候他就來,所以很守信用,沒有說到時候,那個小販沒有來。如果沒有來,肯定他家裡有事,或者他生病了。如果一般正常的情況,一定那個時間他就到了。所以李老師講這個都很守信用。

  「這些大商店的信用,連小販肩挑都比不了」,的確大商人可能很多的信用不如肩挑小販他們信用好,「他們守的規矩都很嚴」。「到你們家門前去賣東西,你家裡男的也好、女的也好,無論什麼人來買」,那也絕對沒有嘻皮笑臉的。所以這個是李老師當年他在台中看到這個情況,沒有嘻皮笑臉的。「假使家裡出來個年輕小姐來買東西,這賣菜的嘻皮笑臉,對面鄰居出來看了,就是給你一耳光」,李老師說他親自見到的。所以他們都是很規矩的,規規矩矩。所以李老師說,這些肩挑小販「比在中興大學當教授的我都好」。李老師當年在台中中興大學教書,他說比我都好。「所以這個便宜討不得」,就不要在這些人那裡討便宜了。

  「你譬如買辣椒,這不值錢的東西吧,秤好了給你」,你又給他多拿了一個,多添一個辣椒,你覺得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如果每一個客人去給他買,每一個人都給他多拿一個,那這個小販他的收入就減少很多,何必對這些小販、賺這小錢的人,苛薄幹什麼?「你家裡的兒女,在外頭胡亂花錢,你反而不計較」,去跟這些肩挑小販計較那一點。所以「苛薄家庭,必出破壞子弟」,出不肖子弟,敗家子。對人苛薄,但是對自己子女亂花錢,他一點都不難過,那他的家很快就敗掉了。這個是我們要記住的。

  這個事情我也見到過,而且看到真的不止一個、二個,我年輕的時候,我們家賣過菜,所以這些情況我們都有,我碰到過。有些客人來買,比如買了一些菜,我們送給他二、三支蔥,他自己又拿了一些。這個我們常看到,他又多拿一些,已經給了,他還再拿,這個就佔小便宜。有一年,我記得好像是十幾年前,我們台灣同修大家組團去大陸黃山旅遊,有一個同修,現在已經不在,過世十四年了。他看到賣橘子的,黃山,我們走路走到山頂上,沒有汽車開得上去,因為沒有汽車的路,只有人走的路,有一些小販賣橘子、賣水果、賣飲料的,他都必須從山下辛辛苦苦挑到山上來賣。他挑到山上來賣,又是旅遊點,當然他賣的會比山下要貴。所以這位同修就跟他講,我們在山下問,這個橘子一斤才多少,你這個怎麼這裡這麼貴?後來我就給這位同修講,我說不要跟他計較,你要買就跟他買,不買就算了。我說他從山下辛辛苦苦挑到這邊,他不要算一點工錢嗎?當然他挑到山上來,跟在山下的價錢不一樣。山下車子可以到,不用人挑,我們現在在山上買,你要想到他挑這一趟路上來,很辛苦,不容易,所以多算一些錢這是合理的。我們如果需要,買當然就要貴一點,這個貴是合理的,因為他要加上挑的工錢。山下不用挑,山上要挑,所以他山上賣得比較貴,這個也是必然的。所以我就勸這位同修,不要跟他計較了,我就把《常禮舉要》這一條提出來。我說《常禮舉要》就有講到這一條,不要跟這些肩挑小販計較,他賺的都是苦力錢,不要在他的身上去佔便宜。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是七十九頁,倒數第二行: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報;開罪於人須求解,開罪於我應加恕。】

  這條『施恩求忘,受恩必報』。《弟子規》也講「報怨短,報恩長」。在《太上感應篇》講「與人不追悔」,我們布施給人的恩惠,我們不要一直記在心裡,當時對某某人幫助他什麼,我們忘記就好了。我們給人的恩惠、恩德不要記在心裡,把它忘了。但是我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必定要報答,要回報。人家對我們有恩,一滴水之恩,一餐飯之恩,都要湧泉以報,我們回報都很豐富的,這個才是做人的道理。

  雪廬老人講,「他人有需要,我們就應該幫忙」。人與人應該要互助,要互相幫忙,他有需要,我們就應該幫忙他。這在《禮記.禮運篇》上有說:「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禮記》上講的。「雖然你沒有職務,但早上你起來要掃地,掃了地回家吃飯,也對得起那碗飯!那碗飯是我自己的力量,我自己出的,可是光有你自己,你也出不來。一碗茶也是千萬人的力量,你得恭敬大家。」這個的確是這樣的,我們也有付出,所以我們吃一碗飯也沒有白吃,但是雖然沒有白吃飯,我們也要想一想,一碗茶、一餐飯,多少人的力量在裡面?所以要恭敬大家。這一天當中不能白白的過,「所以對生活缺乏的人,我們要盡點義務幫忙。為人做點事情是應該的,不必記到心裡,不可念念不忘,這是君子!」君子布施恩惠給人,他不會一直記在心裡,我對某某人我幫助他多少,不記在心裡,也不可以念念不忘,這才是一個君子。不要記在心裡,布施給人,最好就忘了。所以《太上感應篇》也講「施恩不求報」,不求報就是這裡講「施恩求忘」,我們忘記了,不要要求,以前我幫助你多少,現在你要來回報,去要求他來報答,我們不要去求別人給我們回報,我們該做的,我們去做。所以我們吃一碗飯、喝一碗茶,也是很多人辛苦,我們盡一點義務也是應該的,不要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是受恩必報:我們給人家的,講的是應該盡義務。人家替我做什麼,我受了你的恩,你有什麼事情我也不管,這樣可以嗎?」這是雪廬老人問這個話,我們接受人家的幫助,他有事,我不管,這樣可以嗎?「你該當盡你的義務,你若認為『我管這個幹什麼?』這就錯了。」所以我們應該盡義務就要盡義務,如果認為說,我何必去管這個事情?這個就不對了,就錯了。「中國人講厚道,受人恩惠,即使是一滴水,受你缺乏這滴水簡直就過不去,所以用人一滴水,要報答時,只還一滴水,那可不行,還得有本有利。滴水之恩,要湧泉以報,永遠不息,永遠不忘人家,這是中國的教育。」人家給我們一滴水的恩德,要湧泉以報,而且永遠不忘記人家曾經對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恩德,那個就是中國人的教育。「中國文化五千年,不垮台,全球找不出第二個國家來。外國人他們苛薄,可是我們不然,我們講的是厚道,這個是自堯舜都這樣,孔子講的也是這一套。」所以中國傳統的教育就是教人要厚道,不是教人苛薄。外國的教育是教現實,教苛薄。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跟外國文化就不一樣了。中國傳統文化講道義,外國文化講功利。現代大家都學外國文化,世界就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

  下面這兩句是,『開罪於人須求解,開罪於我應加恕』,對應上面這兩句的。「開罪於人須求解」,我們得罪人,我們要去向他解釋,化解。「孟子說過: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這孟子說的話。「凡是開罪於人,就是得罪了人,必得求解。我們對不起人,光是口頭上說:『對不起、道歉』還是不行呀!」現在人連說一聲對不起也談不上了。所以雪廬老人講,他自己曾經有一次見到學生騎著腳踏車,看到學生騎著腳踏車把老師撞倒、碰倒了,他在腳踏車上笑一笑就跑了,連一聲對不起他也沒講。不小心把老師碰倒了,他還笑笑就跑掉了。雪廬老人講,「這不能怨學生」,你能怪他嗎?「要求根本」,學生誰教的?老師教的,你怎麼教他的?你用什麼來教他?你教得不對、教得不好,你能怪他嗎?他連一聲對不起都不講的,還在笑。所以雪廬老人講,這個要求根本,「這種教育是老師教他這樣的!」那你怪誰?「所以開罪於人要求諒解」,求人家諒解。「你不求諒解,多看他兩眼」,他就要找你麻煩。你不求和解,下一回他就想辦法來對付你,就跟人家結怨仇了。這是開罪於人,就是得罪人,我們去向人家道歉,向人家求和解。

  如果別人得罪我呢?「開罪於我應加恕」,別人得罪我,「儒家所談就是君子、小人之別」,儒家講的這個標準,一個是君子,一個是小人,「說因果之處不明顯」,儒家沒有佛家講因果講得那麼明顯、那麼透徹。儒家用君子、小人來區別一個人他的品格,他是君子還是小人。「佛家是處處講因果,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佛家講法」,就是講因果的法則。「儒家不是這樣講,講的是君子、小人。我們受人恩惠,不報答就是小人,永遠不忘人家的恩惠是君子,這就是君子小人之別」,它的區別就在這個地方。

  「譬如我們又學佛又念孔子書,學佛頭一條,就是應知人身難得,有了人身,這才能學佛。第二是佛法難聞,得人身並不就是能學佛,而是就可以學佛了。有了這種機緣,不問你好不好,不問你是不是有人勸,不問你是不是勉強,有了這個機會就能學佛。但是必須是人,若是畜牲那可就難了。」這一段,李老師提出學佛這一條。學佛,在佛門有句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裡面學佛,在人道是最理想的。在人道學佛,你先要得到人身,人這個身體,你才能學佛。但是六道輪迴裡面,要輪迴到人道不容易,難。墮三惡道的機會多,時間長。輪迴到人道機會少,時間短暫,所以叫人身難得。第二個是「佛法難聞」,你得到人身並不就是能學佛,現在我們看地球上多少人口,七十幾億,有幾個人學佛?所以得人身並不就是能學佛,而是就可以學佛了。你得人身,你就有這個條件來學佛,不一定他就要學佛,所以要有這個機緣,佛法講因緣。也不問你好不好?就是你學佛,是不是有人勸你學佛?還是你自己發心來學?也不去問你,你是不是受到勉強?不問這個,就是有了這個機會就能學佛,不管你勉強也好,自己發心也好,別人勸也好,總是各人的機緣不一樣,但是條件必須是人。如果是個畜生,勉強牠學佛也很難,做不到。

  「我看過跳蚤學體操,但是你拿這個經典叫它看,跳蚤看不懂,這是難處!」李老師講,他說看過跳蚤在學體操,牠會做體操,但是你拿這個佛經給牠看,那個跳蚤看不懂,這個就是畜生道困難的地方。「得人身,好比上火車,已經買了目的地的車票了」,車票買好了,可以上火車了,「可是坐不坐車在乎你」。你車票買了,你要不要上去坐?如果你不上去坐,那也不行。佛法難聞,你也聞到了,你也看到了,也接觸到了,「如上車前的剪票,若沒有思、修的功夫,有什麼用處?」這個思、修就像剪票上車,你只是拿個票在手上,也不剪票,也不通過月台,然後去登車,這個也沒有用。「這一思一學,才算上了車。不思不學等於沒上車,那不叫佛弟子。從前做弟子的規矩不能隨便,要受過皈依才可稱弟子,沒受過皈依的,男的叫信士,女的叫信女。」我們一般講的信眾,你有接受三皈依的,才能稱為佛弟子;沒有受過三皈依,我們一般講善男信女,信士、信女。「從前人叫名字不能隨便,不許為了拿錢就隨便送,名字是不能隨便送的」,它有個規矩,有個禮節。

  上面這兩句,也就是說我們得罪人了,向人家解釋求諒解,向人家道歉,和解。別人得罪我們,也就算了。恕,就是原諒他吧!不要跟他計較了,這個也是處世之道。我們再看下面一條,在八十頁,第一行:

  【九、善人自當親近,須要久敬;惡人自當敬而遠之。】

  「善人必得親近,你親近他,才能學他,而且必須要久敬。若知道他是好人,卻不能恭敬他,他也是淡淡的,所謂交淺不可言深,交情不深,不可說深入的事情。」善人就是要多親近,因為你親近,你才能向他學習;你不親近他,你就沒有辦法向他學習。而且親近必須要久敬,就是要長時間的恭敬。如果你知道他是好人,卻不能恭敬他,對他沒有恭敬心,這個善人他也是淡淡的,他也不會計較,所謂交淺不言深。

  「惡人自當敬而遠之」,惡人就是壞人,「壞人他去壞,你想改他,他也改不了,改不了怎麼辦?與善人交好比入芝蘭之室,你上了屋去,聞到很香,這個屋是擺蘭花的香屋。你在裡頭住了十天半個月以後,就聞不到香味了」,這個大家有經驗,剛開始進來滿香的,你住久了好像沒什麼感覺了。

  「譬如點香,我點的都是最好的香,也聞見了香,久而久之,什麼好香在我屋裡我也聞不見。什麼緣故?久而不聞其香」,為什麼?「與之化也」,化就是跟它同化了,「鼻子的嗅覺與香合成一塊了」,跟它合在一起了。所以「書上說,久而不聞其香」,因為人你一旦入了芝蘭之室時間太長久了,當然你自己本身就變成芝蘭,你親近一個善人,你親近他久了,你也自然就變成好人了,這是一種比喻。

  「要是與惡人交,好比上漁市場去。咱們買東西如經過漁市場」,腥味,那不得了。你問漁市場的人有沒有聞到這些腥味?他說沒有,「久而不聞其臭,與之化也!」臭味也跟他同化了,跟他混在一起了,他也與這種腥味結合了。「這種傳染性很重要,既是這樣,所以惡人必得離得遠遠的。君子善人必得親近,必得恭敬他、瞻仰他」,多跟他學習。

  「惡人呢?當然要遠離」,不遠離,你就被他的惡習氣染上了,被傳染了。「所以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小人很難跟他來往。自古說這種事情,只有講一半,講得不甚透徹,不得不如此!」這講得比較含蓄。

  「咱們都是君子,小人近之則不遜,你跟他親近了,他那不恭敬的毛病都出來了,只好遠他,遠他則怨」,他就抱怨。小人你遠離他,他抱怨。例如有人抱怨說:「某人,你看看,從前與我不錯,現在他認識有錢的人,又升了官」,你看現在就不跟我來往了。親近小人就有麻煩,給你一些不痛快,以及發生一些無禮的事情。親近他,會有這些問題;遠離他,他又怨恨你。「沒辦法!近了也不行,遠了也不行,所以要敬而遠之」,對他還是要恭敬。這個遠之,就是不跟他學,不是看他來躲得遠遠的。「敬鬼神而遠之!把他當鬼神,見了就多加恭敬,既恭敬又客氣」,這樣就好了,這個也是處世之道。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處世」還有四條,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學禮是學處世,懂人情世故才不會與人結怨
🔹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話;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
🔹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口為禍福之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九集)  2021/7/1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9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七十九頁,我們從「處世」,七十九頁第二行,三這裡看起:

  【三、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話;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

  這一條也是「處世」非常重要的一條。『口為禍福之門』,這個也是我們一般常講的,「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這句話是非常經典,也是真理,真實的道理。口,每一天大家都要開口說話,話說多了,難免會講錯話,所以《論語》孔子也講,「言多必失」,就是我們話如果講太多,難免會有失誤的話,講話會有失誤、會有過失,會講錯話。往往講錯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講話是大學問,在孔老夫子的教學四科當中,言語擺在第二,第一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第三才是政事,第四是文學。可見得在儒家的教學非常重視言語的表達,一句話怎麼講,這個都要人教,要學習。所以言語要學習,沒有學習就不會講話,講話往往得罪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惹來災禍,有意無意去得罪人。所以每一句話,真不容易,三個尖,六個角,每個角度不一樣,都會傷到人,不容易。所以佛也是教我們,你看《無量壽經》把口業擺在第一個,「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一般在經典上我們看到身口意排列的順序,身是第一個,第二才是口(言語),第三是意(心理),《無量壽經》把身口顛倒過來,把口業擺在第一個,身擺在第二,意擺在第三。這部經佛這麼講,很明顯也提醒我們要注意口業,因為口業最容易犯,天天要講話,常常要講,話怎麼講這個是大學問,這個都要學的。所以口為禍福之門,在儒家也講,「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特別居在高位的領導人,你講錯一句話,可能你就把你的國家給喪失掉了;講對了一句話,你可以把這個國家興旺起來。所以這個言語至關重大,我們不得不謹慎。所以這裡講,『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所以講話我們要練習,不要講太快,脫口而出,往往旁邊他也沒有注意到有什麼人,他很隨興的就出來了,往往無意當中得罪人,到最後人家來找麻煩、來報復,古今中外這個例子很多。

  我們來看雪廬老人他的開示,「口最了不得,是禍福之門。譬如說戰國時的六國成天鬧亂子,都是蘇秦與張儀撥弄的。蘇秦與張儀什麼也沒有,東也撥弄,西也撥弄,各國互相打戰,他從中取利,現在國際上就這麼一套」。這個是雪廬老人舉出戰國時候,在我們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孔子是生在春秋那個時代,孟子生在戰國這個時代。戰國,戰國七雄就七國,七個大國。這個六國就成天鬧亂子,怎麼會鬧亂子?就是有兩個人,一個是蘇秦,一個是張儀,這在歷史上都是著名的人物,這兩個人就到處去撥弄是非。其實這兩個人什麼也沒有,但是就是那張嘴巴很會講話,去挑撥,挑撥國與國之間去爭奪,打仗。他目的是什麼?目的他再從中取利,這個當中他得到利益,去挑撥各國去打仗。現在國際上就這麼一套,現在我們看到國際上的確也是這樣,我們每天留意去看這個新聞報導,你看聯合這個、聯合那個,然後去那邊挑撥,讓你們兩個國家打起來;你們兩個國家打起來,他在當中他可以得到利益,所以現在國際上也是這麼一套。的確現在大家如果留意一下國際新聞,國際的動態,的確是這樣,都是在挑撥,國與國之間互相挑撥是非,希望你們兩個打起來,你打起來對他有好處。這個在佛經裡面講叫造兩舌的惡口業,兩舌。口的四種惡業,兩舌就是挑撥離間,唯恐天下不亂,造的業非常的嚴重。

  下面這段講,「大家現在要學孔子的謹言慎行,少說話,所謂躁人之辭多,見了面就說個不停,送到門外到街上還說,哪有這麼多話?躁人之辭多,吉人之辭寡,這在《易經》上有。一個好說話的人,一輩子沒有大發展,也辦不了好事情」。這段就是講雪廬老人勸大家要學孔子,孔子他做個榜樣給我們後世的人看,孔子怎麼樣?謹言慎行。孔子講話很謹慎,不隨便講,他的行動、行為很慎重,謹言慎行,少說話,就是話不要說太多。《弟子規》也講,「話說多,不如少」。「躁人之辭多」,就是心浮氣躁的人他話就特別多,講個不停。特別有的人講話很快、很急、很躁,很急躁,那這個叫躁人,看到人,說話說個半天也說不完,送人到門外,還說。這個我也碰到過,的確有這樣的人。以前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有一個同修女眾,年紀也相當大了,都是五、六十了。她看到人,她話講不完的,你在那邊洗耳恭聽,聽了半天,她還講不完。講完了,她要回去了,到門口她又掉頭回來再跟你講。真的,我們有碰到這樣的,講那麼多也就好了,到門口,她要回去了,她還再掉頭來,再跟你講一講。所以這個都屬於躁人,哪有那麼多話!其實講那麼多話,大多數都是廢話,講那些廢話,浪費時間,造口業,沒有意義的話就不說了。所以「躁人之辭多,吉人之辭寡」,心浮氣躁的人他話就特別多;吉就是吉祥的人,有的人他話不多,重要的講幾句就好了,他不再多說了,這樣是吉人,這個在《易經》上有。所以一個很喜歡說話的人,說不停的人,一輩子沒有什麼大發展,也辦不了什麼好事情,往往一些好事,可能他言語不慎,都被破壞了。

  下面這段講,「未說話以前,《禮記》有說要安定辭,心裡先打好稿子,何者在前,何者在後,要有次序,總之,說話要簡要詳明」。《禮記》也講到「安定辭」,安定辭就是你心裡先有個準備,等一下講話,哪些話要先講,自己心裡先打好一個草稿。心裡有個底,講話他就能夠安定,按照自己預定的順序來講,哪些話先講,哪些話後面講,這個要有次序。總而言之,說話要簡要詳明,簡單扼要、詳細明白。重點要講出來,要講明白,要讓人家聽得詳細明瞭,這是講話的一個規則。這條,「口為禍福之門,話要經一番考慮再說」,我們要說什麼話,要先三思而言,才不至於說錯話。

  好,我們再看下面,『見失意人,不說得意話;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這一條是「見失意人」,失意是什麼?失意的事情就很多了,一個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人失魂落魄,魂神都像走失了一樣,失去了,人這種心情、情緒跌到底谷。比如說這個人他經商失敗,破產了;這個人他家裡剛好有人過世;他兒子聯考考大學沒有考上,他就會很失意了。所以你看到別人他有不如意的事情,你不要在他面前講你得意的事情。看到做生意失敗的,你卻在他面前講我最近賺了多少錢,你說他聽了難過不難過?當然心裡很難過。他兒子沒有考上大學,你說我兒子考上某某很好的大學,你看那他聽了之後,他心裡做何感想、感受?他家裡有人過世,你卻說你們家兒子要結婚、要祝壽,講這些。所以見失意人,不要去說得意的話。那失意的方面就很多了,這舉出來,我們自己以此類推。

  「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老年人,這是講一般人,一般世俗沒有學佛的人,你碰到他,跟我們學佛的人講的話就不一樣。我們學佛的人、念佛的人,我們求往生西方,年紀大了,來日不多了,趕快念佛求往生,這個對我們學佛的人,念佛的蓮友,可以講。因為平常聽經,大家都知道念佛是為了什麼,就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你碰到那個沒有學佛的人,你可不要跟他講這些話,人年紀大了都會怕死,你不要跟他講往生的事情。不要講「現在老了,再活沒幾天了」,一個人生病了,老病,不要在他面前講這些衰喪話,講一些讓他心情比較好的話,他比較喜歡聽的話,祝福的話,就不要去講這些衰喪話,這也是處世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對一般人,沒有學佛的人,你可不能像對我們蓮友、同修一樣,你這樣跟他講,除非有特殊因緣,不然一般就不能講。

  我們聽聽雪廬老人他講解這一條。「現在人沒念過書,這就難怪了,又認為值得驕傲,就更不得了。洋洋得意的把今天在家吃了什麼講出來。好!那裡有兩個窮人,這一天還沒吃飯,連個豆腐渣也沒得吃,你還說我吃當歸鴨,比豆腐渣還好。殊不知一家飽暖千家怨,你飽暖,他不飽暖,就是仇家。別說你恭敬他,他還不領情,你再炫耀,那就不得了。」這一段就舉出一個例子,現在人為什麼看到失意的人他還去講得意的話?因為沒念過書,就是沒受過教育,他不懂。所以他自己有一些成就,得到哪些好處,他自己就值得驕傲,值得驕傲怎麼樣?去向人家炫耀,你不如我,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值得驕傲就更不得了,就洋洋得意的,今天家裡吃什麼好吃的,那邊兩個窮人他一天連個豆腐渣都吃不到,你在說你吃什麼山珍海味這一類的,這個真的是「一家飽暖千家怨」,你一家吃飽了,那其他的都沒吃飽,你這家就是大家的仇家了。真的,古人講的都是真理,「一家飽暖千家怨」,只有你這家吃得飽,其他一千家都沒吃飽,你這家就是這一千家的仇人了。不要說你恭敬他,他不領情,如果你在他面前再炫耀一下那更不得了,他更恨你了。

  「今日之下這個事情多了,譬如一個街上兩個鄰居考大學」,你是在東邊,他是住西邊,「同時考試」。「西家那個沒考上」,你家裡這個兒子,你考上,父母很高興,不但高興,還高興得不得了,又放鞭炮慶祝,是很好。「可是西鄰那一個就過不去」,你在那邊慶祝,他看到了,他家兒子沒考上,他正在那裡垂頭喪氣得不得了,看到人家那邊那麼得意,那你就是他的仇家了,他就恨你了。「這都是世故人情。所以說看見失意的人,不要說自己得意的話,要對失意的人表示同情」,要表示同情,去安慰他,不要在他面前炫耀。現代人沒有學過這個教育,真的不懂。

  「再者,見老年人不說衰喪話,這在台灣我可見多了。一個五十歲的人見六十歲的人說我老了、我不行了,你說是老年人,那個老年人比你年紀大,是哪一個該死啊?那個六十歲的老人聽了是絕對不高興。」這個也要避免。所以一般我們的一個常禮,我們不要在比我們年紀大的人前面說我們老了。我們七十歲的人不能在八十歲的人面前說我老了,你七十歲都老了,那我八十歲不是更老了嗎?更老怎麼樣?就差不多該死了,這個話講出來,可能對方他感受到的就是這個意思,當然他心裡就不舒服了。

  「現在還有一句話是以前沒有的,中華民國發明的一句新話:人生七十才開始。這話不知其用意如何?總而言之是不合理。原來古書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叫稀壽,為什麼叫稀壽?意思是能活到七十歲就很少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他卻說才是人生的開始,聽了不是很懊喪?」這句話我們常聽到。我今年,以我們中國虛歲來算,七十一歲了,也給同修講我是「人生七十古來稀」。有很多同修給我講,人家現代都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開始什麼?我想一想,開始老了。《禮記》講七十叫老,七十歲的老人是大衰,體力都衰了,七十叫老。開始也沒錯,開始老了。所以這個話讓人家聽起來怪怪的,「人生七十才開始」,聽起來怪怪的。

  「其次談到做壽,我最反對做壽,我說句痛快話,做壽是放警報,你們大家明白吧!怎麼放警報呢?意思是:到時候了,要預備預備!」「有一個人九十幾歲時做壽,開了一個宴會,有一位先生恭維他說:你活了快一百年啦」,看你這個樣子,你能長壽百歲。這個我們一般聽起來,你長壽百歲,這多麼好的一句話。「譬如現在說人:你身體不要緊,沒點病,即使有點病,那是百年的關係。」百年關係是什麼?年紀大了,因為年紀大了才會有這個病。「這話令人聽了應該就很高興」,你對一般人講當然很高興。比如說你對一個四、五十歲的人講,六、七十歲的人講,甚至說七、八十歲的,你說你長命百歲,他聽了很歡喜,我時間還滿長的。可是如果你對這個他是九十六歲的老人說,說你長命百歲,看看先生,你有一百年可以活,你長命百歲沒問題。「做壽的人,喝了酒正高興著,被這句話給呆住了」,為什麼?他九十六歲了,長命百歲還多久?剩下四、五年,這個時間不多了,頂多你能再活個四、五年,時間快到了!在座大家聽了也不高興。所以我也聽到有人,的確,看到九十幾歲的人,他說你長命百歲!這個我們就知道他沒有學過《常禮舉要》。這句話,你講的對象不對!如果九十幾歲的人,你給他說,他大概可以活到一百二,他聽了會很歡喜,一百二還有二十幾年,還滿長的。所以這個都是屬於處世,這要注意,就是一個人情世故,你不要讓人家討厭。所以不會講話,真的是走到哪裡都會令人討厭,人家也不歡迎你。我們再看下面:

  【四、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

  『交』就是交情,我們人與人之間,我們一般講交情,你跟某某人交情如何,交情很深還是很淺。如果交情還很淺,你不可以跟他講太深入的話。絕交了,不跟他交往了,那也不要口出惡言,所以『絕交不出惡聲』,不要講那些不好的話。雪廬老人講「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個是我們人生的現狀。我們人生,十樁事情大概有八樁、九樁不如我們的意,所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是說不如意的事情多,如意的事情大概只有一、二樁,其他都是不如意的,不滿我們的意的。所以「人之常情是思念過去,不滿現在,希望未來」,這是人之常情。對過去的事情他思念、回憶,但是對現前、現在的事情他不滿,不滿意,對人、對事、對物不滿意,希望未來,希望將來有他的理想。「一般人肚子裡有些話總要找人談談,希望別人想辦法給你解決。可是你那一肚子不高興的話,要夠到交情才可以談,夠不到交情不能談。你自己的事,那是你自己的事;若談別人的事或國家的事,不夠交情總不能談。」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人他自己有一些牢騷,心裡不平的,有一些話總是要找人來談一談,吐一吐苦水,希望別人給你出個點子,想想辦法,幫你解決這些問題。李老師講,你那一肚子不高興的話,你要跟他夠得上交情才可以談。你跟他交情,如果才認識二、三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這個不能談。起碼你跟他交往一年、三年以上的,這個交情比較深了,你才跟他深入談你心裡的話。你跟他認識還不久,你不可以把你心裡的話統統搬出來跟他講。所以夠不到交情,你不能談,你對他不了解,他對你也不了解,你自己的事是你自己的事。如果談別人的事情,或者是談國家的事情,不夠交情也不能談。特別現在,在每個國家都一樣,國家的事情是什麼?有關政治的。政治,你也要看彼此之間交情怎麼樣,你才可以跟他談比較深入的話,不夠交情不能談。「因為談了,他也往外一談,就把話傳了出去,又出了毛病。」就出了毛病,你講了,對他不了解,然後他把你講的話,他又傳給別人,這個當中就出很多問題了。現在新聞媒體,我們常常看到現代的術語叫報料,這個事情很多,鬧得風風雨雨的。「譬如你看他有什麼不好」,你看他哪個地方不好、不對,「但是才相交三個月或五個月、半年什麼的」,你跟他認識三個月、五個月,認識半年了,他有什麼不對的事,當然做個朋友是有規勸的義務,你要提醒他。你要勸他,可是你自己要有勸的資格,你有勸的資格?你講了他就會接受?你對他了解多少?所以你不要妄作聰明,不要自作聰明我要去提醒他,可能你就跟人家結怨了。

  「你說我是好心好意,他聽了是諷刺他。」你說我好心好意,要你改過,他聽了就是你是在諷刺他。「你勸他,話一說得重,他對你便恨著了。這個必得念書多,念書多你自會明白。你是好心好意的勸他,可是他以為你是謗他,口是禍福之門,這是交淺不可言深。」交情淺,不要談太深入了,你要勸人也要看情況,他能接受了,你才能勸他,有這個把握,你才能勸他。不然你勸他,就是跟他結怨,結冤仇。

  「再者絕交不出惡聲,譬如咱們相交,這個人看你怎麼也不滿意,怎麼也不行,好的、壞的猛造謠言,現在這種奇怪的人很多,這種猛造謠言的功夫我們沒有。某個人對我們沒有禮貌,我們或可有對不起人家的地方,我們省察哪裡不對,不對趕緊改,要先改自己,這是對的。我們改了,那個人還是這個樣,自反而合禮」,自己反省自己是合理的,「自己反省也能對得起人」。「可是連番好幾回,那人還是照常造謠」,還是在毀謗,「孟子說:此亦妄人也已矣」,就是說這種狂妄的人就不理他,就算了,讓他去講吧,不要理會他。所以有人講我們什麼不對,或者某個人對我們沒有禮貌,第一個我們先反省自己,我們自己有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他對我不禮貌,我有沒有對他不禮貌?先反省自己,先檢討自己,發現自己有這個問題,趕快改過來。要先改自己,這個就是正確的,不要先去要求別人,先要求自己。我們這邊,我們自己改了,他那個人還是這樣,他還是一直造謠,講我哪裡不對、不好,就孟子講的「此亦妄人也已矣」,就是不要理他了。像現在新聞網路、社會上媒體,這些就可多了,毀謗、造謠生事。我們現在台灣有一句很流行的話講叫抹黑,特別要到選舉的時候,這個事情就層出不窮了,我們也只能不理會了。因為我們自己有毛病,改不改是我們的事情,別人有毛病,改不改是他的事情,這個我們就管不著。先管好自己,別人他不改、他犯錯,那就不要理會他了。

  「你不能一上來就絕交,或可有對不起人的地方,即使不行了要絕交,也要口不出惡言,為什麼呢?人是活的,說不定將來又會在哪裡碰上,所以要預備後路。往後或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為了一件事,若有這種人在旁邊,不說別的,就這種人就行了。如果絕交時沒有惡言,心裡不慌張,也就不倒霉。」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也不要說別人有對不起我們的地方,我們就跟他絕交了,一刀兩斷,也要先想一想,我自己有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即使真的不行要絕交了,也要口不出惡言,不要講那些惡話,也不要把那個話講死了,為什麼?人是活的。那個話不要講得太絕了,口出惡言,不要講得太絕,說不定將來在哪裡又碰到了,這個也就是預備個後路,將來好見面。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教我們,你到某個地方、某個道場,人家開始對你很好,後來慢慢對你冷淡了,到最後他可能不想留你在這裡了,那你自己要看,要知道進退,看到這些狀況,你就要趕快離開了。離開,也不要去講一些不好的話,你就離開了,將來或許還會再碰面,那好見面。如果要離開,要絕交了,講一些不好的話,那將來再碰面就很尷尬,也就是這個道理。好,這一條第四條,「交淺不可言深,絕交不出惡聲」,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接著看下面: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開玩笑。】

  這也是處世很重要的一個態度,不要去侮辱別人,『侮』是什麼?欺負。『辱』就是羞辱,講一些話去羞辱別人,去欺負別人。不要去侮辱人,也不要隨便向人家開玩笑,隨便開玩笑,可能那是開玩笑的話,有的人他當真了,就反目成仇了。雪廬老人講,「現在喜好侮辱人,跟熟人開開玩笑,古人也有開玩笑,要戲而不虐!」開玩笑也有個限度,不要太過頭了。「孔子也開玩笑。子游為武城宰,聞弦歌之聲,孔子開玩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殺牛用小刀可不行,要用牛刀,就要用大刀。所以孔子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聽了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夫子不是說,只要學了道,即使百里之地,不管怎麼樣都要好好幹,不管縣的大小」。子游懂了,孔子才說;對不懂的人,孔子也不說了。他治理這個縣不是很大,去請教夫子,夫子說殺雞焉用牛刀?你殺一隻雞,何必拿一把殺牛的刀?這是開玩笑的話。

  「孔子說:偃之言是也。」說偃,你說得對。「於是孔子對同學們說:前言戲之耳!」他說前面我講的,是跟你們開開玩笑的,不是真的,開玩笑。「孔子開這個玩笑沒有關係嗎?為什麼咱們開的玩笑那就不行?」現在人開玩笑,叫人家下不了台,開玩笑開到人家下不了台。最好以不開玩笑為好,開玩笑會叫人下不了台,你就給人家很難堪,這樣的玩笑就不能開。所以開玩笑也要個適度的,不能過頭。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第五條。這個「處世」後面還有九條,雪廬老人講得比較多,這個很重要,所以講得比較多。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今天就先學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何不要談別人的缺點、短處❓
🔹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不能把自家的底外洩,為什麼❓
🔹用餐時不歎氣,不訓斥子弟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食時不歎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21/7/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七十七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從:

  【十二、食時不歎,不訓斥子弟。】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是《常禮舉要.居家》,「居家」就是在家庭裡面。最後一條,『食時不歎』,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要嘆氣。因為我們也常常聽到人家會嘆氣,但在吃飯這個時候嘆氣,實在講也不衛生,也不合乎禮。吃著飯就嘆氣,一邊吃一邊嘆氣,這不合乎禮節。『不訓斥子弟』,就是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罵孩子,要避免。我們看雪廬老人他的《講錄》,「在家裡或外頭吃飯時,不許有『哎』這種語氣,這是大毛病。在外頭請你作客,想到了別的事,並不是為這個,也不許『哎』。給主人看到,他會誤會啊!」這一段雪廬老人講,在家裡吃飯,或者你在外面,人家請客吃飯,或者你請人家,人家請你在外面餐廳吃飯,都不要嘆氣,不能一邊吃飯一邊嘆氣,「哎,什麼事情」,就不要這種語氣。所以這是大毛病。在外面,人家請你作客,想到了別的事情,並不是為了這個事情,也不許嘆氣。嘆氣,給主人看到他會誤會,誤會什麼?我請你來吃飯,你是不是不高興?就誤會了,這個也很容易引起誤會,所以吃飯的時候避免這種嘆氣。

  下面這段講,「現在吃飯講衛生,古時候吃飯不大講究衛生,講究歡喜,所以不許看書。從前我吃飯時,拿一本書看。老人不管我時,我就看書,管我時就不敢看。吃飯以後也不許看書,因胃不易消化,所以不許用心,這個大家記住,與衛生也有關係。《紅樓夢》中也有吃飯以後一點鐘以內不喝茶。」這段雪廬老人講,這一條也是講衛生。現在人吃飯講究衛生,古時候吃飯不太講究衛生,講究歡喜,吃飯的時候,心情愉快的用餐。其實你心情愉快的用餐,這就是衛生。你心情愉快吃飯,跟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飯,大家想一想,那個胃腸消化的狀況就肯定不一樣。心情愉快吃飯,胃腸的消化也很順暢;心情不好吃飯,胃腸消化也不好,所以心情會影響到腸胃。所以古時候講究歡喜,吃飯要歡歡喜喜的吃。吃飯就是專心吃飯,也不允許看書,所以雪廬老人講,在古時候他們那個時代,吃飯不許看書。實在講,一邊吃飯一邊看書,這也不合乎衛生。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從前吃飯的時候,他就會習慣拿一本書來看,但是有老人在、父母在會管,管了你就不敢看。老人不管的時候他就看看,老人在管的時候就不敢看。剛剛吃過飯也不許馬上就看書,因為胃腸不容易消化。我們剛吃過飯,血液都集中到胃部在消化,這個時候你剛剛吃飽,看書、看報紙,看這些,包括現在的這些電視、手機也都不適合。不許你吃過飯,馬上就把那個心用在其他上面去,也會影響到腸胃的這種運作,所以不許用心。但現代人他不懂這些,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分心,所以吃得也不衛生。所以雪廬老人講,這個大家要記住。這一條與衛生有關係。他也舉出《紅樓夢》,《紅樓夢》是我們中國的小說,很有名的,也有演出電視劇,以前在香港、在大陸都有演過。《紅樓夢》這本書是有名的一部文學著作。在《紅樓夢》當中也有講,吃飯後一點鐘(就一個小時以內)不喝茶。你剛吃過飯不要喝茶,實在講,也不適合喝咖啡。現在吃過飯,茶馬上倒上來、咖啡倒上來,這個對胃腸都不好。這是講吃飯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

  「再者,不訓斥子弟,以前大家庭中食時訓斥子弟情形很多,現在小家庭就不敢訓斥子弟,求子弟不訓斥父母就萬幸了。現在或可還有幾個家庭吃飯的功夫不幹別的,卻開起檢討會來教訓孩子,我到親戚家也看過這種情形。孩子放下筷子聽訓,家長訓示的聲音愈來愈大,小孩子哭了,家長大聲說:還不吃!結果一桌飯有的哭,有的吃,那就是作病。哭就不能吃,吃就不能哭,所以是不能教訓子弟。」

  這一段就是「不訓斥子弟」,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去教訓子弟。雪廬老人講,以前大家庭當中,吃飯的時候訓斥子弟的情形很多,現在小家庭也不敢訓斥子弟。所以雪廬老人講得也很有趣,他說現在求子弟不要訓斥父母就不錯了,就很萬幸了,現在是顛倒了。這個是講雪廬老人那個時候,大概也四、五十年前了,那個時候吃飯,有些家庭不幹別的,就利用吃飯開檢討會,來教訓孩子。他也到過親戚家,看過這種情況。教訓孩子,孩子就不能吃飯了,筷子要放下來。家長訓斥,罵的聲音就愈來愈大,小孩子就哭了;哭了,家長大聲就叫了,你還不趕快吃!李老師講就作病,這是毛病,哭就不能吃,吃就不能哭,不能一邊哭,一邊吃。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去訓斥子弟,你要講也等吃飽,或者沒有吃飯前,正在吃飯這個時候就避免。

  「從前佛教叢林吃飯實實在在,靈山寺當家師在的時候,還是用鼓山打佛七過堂的辦法,現在也不那樣了,不進步有什麼辦法呢?」從前佛教叢林,吃飯就是依照叢林的規矩,過堂吃飯。大家如果受戒去過堂就知道,現在還有一些道場還是有過堂吃飯,我們到埔里圓通寺,他們還是有過堂吃飯。以前台中靈山寺當家師在的時候,他是用鼓山打佛七的過堂辦法,好像現在也沒有了,李老師在講《常禮舉要》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了。過堂吃飯就不允許講話的,在過堂吃飯,只有方丈有講開示,這個也是吃過飯以後的事了。所以叢林,用過堂吃飯的就是等於上課。古時候叢林一天五堂功課,早晚課,吃飯也是一堂功課,吃飯算一堂,這古代叢林。一天五堂功課,吃飯是一堂,所以叫做過堂。我們現在叫五觀堂,過堂吃飯,食存五觀,吃飯的時候也是在上課。我們現在吃飯就沒有了,沒有做觀想,也沒有講開示,這個就沒有了。古時候都不浪費時間,連吃飯這個時間也都不讓它空過。真正在叢林住上三年、五年,人就變樣子了。

  第一個「子、居家」,如果照子、丑、寅、卯來排列,第二個是丑。李老師的《講錄》沒有丑這部分,丑這部分是一個老師編「在校」,就是在學校的一些禮節,那個不是李老師編的,好像是中興大學一個老師編的。李老師這部分他就沒有講了,他說現代學校那一套不是傳統《禮記》裡面的那一套。所以「在校」這部分李老師沒有講,他說我現在不知道現代學校是什麼樣子,所以這一部分他沒有講。不過我們現在印的一般《常禮舉要》,「在校」這一部分有印,但是「在校」這幾條不是李老師編的,是另外一個老師編的,在這裡跟大家交代一下。那我們現在學習雪廬老人李老師的《講錄》,我們就依照他講的。所以「在校」大家自己可以看看,自己可以看。我們下面接下來就接到「寅、處世」。

  好,大家請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七十八頁倒數第二行:

  【(三)處世】

  我們看『處世』的第一條。

  【一、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不要講人家的短處,『道』是講,也不要說自己的長處。不要說別人的短處,這是我們一般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往往自己就犯這個毛病,就喜歡說別人哪裡不對、哪裡不好,總是說自己怎麼好怎麼好。這是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個要避免,就不要去講別人的短處,也不要去說自己的長處,這才是處世之道。

  我們接著來看雪廬老人他的《講錄》,「短是壞話,無道人之短就是別說人的壞話」,不要去說別人的壞話。「某人那條他不行他夠不上,這個我們一概不談。今日之下你要談這個,有殺身之禍。因為現在的人和從前不同,可沒有受過好的教育。」這段雪廬老人講的,也是針對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情況來講的。在現前這個時代不要去講別人的壞話,別人縱然他怎麼壞,我們也不要去講,我們就不談了,不談別人的短處。在今日之下,你去講別人的短處,恐怕會有殺身之禍。你說別人的缺點、短處,他懷恨在心,懷恨在心就結怨仇,這就有殺身之禍了。這是現在的人跟從前的人不同,從前的人有修養,人家講短處,自己會反省,自己會檢討。現在別人說我們的短處,我們就生氣、就不高興,不就結怨了嗎?所以現在人沒有受過好的教育,我們就不能去講他的短處了。他有什麼優點,你多多去讚歎他,這是可以的。讚歎他的長處,不說他的短處,這樣慢慢社會風氣也會改善。如果一直去講人家短處,人家長處都不講,會形成不好的社會風氣,就專門互相批評,你批評我、我批評你,罵來罵去,現在社會就這樣,這不是社會正常的現象。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譬如兩人站在門前談話,一般來說,應談完了就算過去,可是現在不然!談完了出去傳某人說你什麼;這個傳話的人多說一、兩個字,話就變了質。好意變成壞意,壞意變成好意,這個不一定。從前人都講究不傳話,現在可不行,專好傳話。傳話傳什麼?好話不傳,專傳惡話,無形之中挑撥惡感」。雪廬老人舉出,譬如兩個人站在門口講話,一般來講,兩個人話講完,過去也就算了,那就是不要再去傳了,但是現在好像不是這樣的。現代人有的人喜歡去傳話,這個傳話的人傳得都會有出入的,你多說一個字、兩個字,原來那個意思它就變質了。原來是好話,可能你多加一個字、多加兩個字,就變成壞話了;那也有那個壞話,你多加一、二個字變成好話,這就不一定了。

  所以以前的人講究不傳話,在這裡講完,講完不傳出去。我們常常聽人家說,我們出到這個門口就沒有了,剛才講的就沒有了,意思就是不要再去傳了。現在可不行,喜歡傳話,特別現在媒體,無中生有的也很多。有的有那些事情,有的是沒有那些事情,沒有那些事情也傳,有那些事情也傳,所以現在叫傳媒傳媒,傳播媒體。現在傳媒,我們看傳話都傳什麼?都傳壞話比較多,傳好話就比較少。特別有一些媒體,現在說網軍,好話不傳,專傳壞話,專門給人家攻擊抹黑,都傳壞話,無形之中挑撥彼此之間這種惡劣的感覺。一句壞話、不好的話,一句謊話、妄語講多了,人家就會受影響,也會受騙、受影響,所以不要傳。在佛法講,少造口業,這個口業是口的惡業。

  下面講,「這個我有經驗。尤其學佛的人,跑這道場、跑那道場,這個道場說說,那個道場說說,來回的扯上一套,挑撥惡感,並不是有心挑撥惡感,而是在無意之中造成亂子。某人如果認為我背後說他壞話,我也不解釋,我有我的態度,愈解釋愈麻煩,我也不願意。你認為我說你壞話,你就認為如此,我也不管你。你願意和我結善緣就結下,不願意和我結交那就隨便。」

  雪廬老人講,他有經驗,過去在台中蓮社,也是我們佛教的念佛道場,這些居士、蓮友,學佛的人,有的人他是專門跑道場的,他不是只有親近一個道場。跑道場,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道場,後天又跑另外一個道場。跑道場也沒有關係,跑道場去幹什麼?就說一些是非人我,這個道場說一說,那個道場說一說;這個道場說那個道場,那個道場說這個道場,來回這樣胡扯,無意當中挑撥彼此之間的惡感。有的人他並不是說有心要挑撥惡感,而是在無意之中造成亂子,傳話傳了一、二句有出入就變質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所以雪廬老人當年在台中,我們看到他的《講錄》,就可以知道當時有很多人誤會他了。這個誤會怎麼造成的?就是傳話的人傳得不對,當事人又沒有去求證、沒有去確認,可能他就聽一面之詞,認為就是這樣,這個當中就造成誤會了。誤會,雪廬老人講,他也不去解釋,我們常常講愈描愈黑,你愈解釋就愈不清楚。他也有他的態度,就是你愈解釋就愈麻煩,所以也不願意去解釋那麼多。如果你認為我說你壞話,你認為如此,我也管不了你。你願意跟我結善緣,大家就結結緣;如果不願意,那也就隨緣,隨便就隨緣了。

  我們再接著下面這段,「前幾年,外頭有人不信,找我們裡頭的人當證人,找了去,咱們學佛的人不能打妄語,李某人到底有說這話沒有?我實在沒有,有若干人說沒有,他不信。說有,他才信。現在人不但好說瞎話,而且也不愛聽實話,這是心理變態。」雪廬老人講,就是他講《講錄》那個時候,前幾年外頭有人不信,不相信說你沒有講這個話,你沒有講我的壞話,我不相信,所以找道場裡面的人去當證人,找去了。那去給他講沒有,沒有講你這些話,實在是沒有,但是有很多人還是不信,他認為就是有,你說有,他才相信;說沒有,他不相信。所以現在人不但喜歡說瞎話,而且不愛聽實話,這是心理變態。現在人的確是這樣,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現代人聽騙不聽勸,你跟他講真話,勸他,他不接受,聽不進去;騙他,他很樂意,他就接受了。真的聽騙不聽勸,人糊塗到這種地步,現在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現在整個社會都是聽騙不聽勸,李老師說這是心理變態。

  『無道人之短』,「你只要不說別人,而某人說了你壞話,你不管他,你心裡自有天理良心為憑就好」。這個就是問自己,就是不要講人家的短處,你只要不去說別人不好的地方,而某人說你的壞話,你不要理會他就好了。你自己心裡,天理良心,自己問自己,自己的確沒有,他講壞話就讓他去講,也不要去解釋,愈解釋愈麻煩。『無說己之長』,「在這個時候尤其要緊,萬萬不能貢高我慢,你顯示你的長處,人家就不講了,你能你去做吧,就完了!現代人『值得驕傲』,一個值得驕傲的人,如果人家好心好意要你改改,結果反而反嘴起爭論,誰有這麼大功夫起爭論?只好我們不說,那最好,不必起爭論」。也不要到處去說自己的長處,這是特別要緊。我們在外面跟人家處事待人接物,這個要注意,萬萬不可以貢高我慢、自以為是,顯示自己的長處,顯示自己的優點,人家就不講你了。你能,你這麼厲害、你這麼能幹,那就你去做吧,那就完了!現在人都有流行一句話,「值得驕傲」,這個我們常聽。這句話是錯誤的,佛菩薩、聖賢沒有教我們這樣講。現代人都是流行講這個,「值得驕傲」。一個人,你做了什麼事情,你就值得驕傲?如果人家好心好意要你改一改,你哪些地方的缺點改一改,他是好意,但是反而跟你起爭論,那就不要去花那些時間了,浪費精神時間,對他也沒有幫助,因為他總是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所以只好不說,不說最好,就不必跟人起爭論,這是處世之道。

  這個地方也要補充說明一下,如果對自己的子弟、學生,看對象,能接受的你要講,要給他提醒、幫助他;如果不能接受的,縱然學生也不行。現在你做老師的要講學生也要看,看這個學生他能不能接受,如果他不能接受就不能講,講了跟他結怨仇;如果能接受,不講對不起他。這些道理在《論語》都有講到。不能講的你講了,你失言;能夠講的你不講,你失人,對不起人。失人就是對不起人,失言就是不該講。所以這都要有智慧去判斷,就是避免不必要的這些爭論。

  「道是非常尊貴,大家要尊重。他來求你,你才告訴他,他不求就不告訴他。他要不信,他來毀謗,為了使他明白,你與他爭論,你把這個道看得太不值錢了。這兩句,今日之下正該如此,不說人家的壞話,咱們也要體認沒什麼能力與長處!」道這一段就是說非常尊貴,我們一般講尊師重道,自己的道業要尊重。為什麼道要尊重?尊重不是說我要擺一個架子,你來尊重我,不是這樣的意思。一般講尊師是為了重道,重視自己的道業。如果不知道尊師重道,實在講就是不尊重自己的道,對自己的道不尊重。所以他來求你、他來找你,你再告訴他。他來找你,就是他有這個誠心,他來向你請教,你再跟他講。他沒有來找你,你不要主動去告訴他;你主動告訴他,如果他不相信,他反過來毀謗你。他毀謗,為了使他明白,就在那邊爭論,這樣就把道看得太不值錢,就不尊重道了。所以要重道,這個人他能尊師重道,你跟他講,他才能吸收、他才能接受,對他才有幫助。如果不是他主動來求,我們主動跟他講,他如果不接受、聽不進去,如果你還要給他講清楚、說明白,就在那邊爭論,這個就不必要了。所以雪廬老人講,這兩句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正應該如此做,「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不說人家壞話,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也要常常體認到自己沒有什麼能力跟長處,沒有。

  我們再看下面,下面「處世」第二: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這一條,每個人的家庭,俗話也常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哪個家庭沒有問題?但是家庭的事情好不好,就特別是不好的事情,不可以向外面的人講。外人就是說我們生疏,交情不是很深的、一般的人,你不要去跟外面的人講。我們看《講錄》,雪廬老人怎麼講的,「這是出自《禮記》上的。個人的家庭好也罷、壞也罷,即使壞得不成樣子,也一概不和別人說。從前鄰居搬家的事情可說是很少,也有幾十年的鄰居,能珍惜就很奇怪了,因為鄰居最難相處;而親戚朋友雖然住得遠,但見幾次面就熟了。」

  這一條,『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是出自《禮記》。就是自己的家庭好也罷、壞也罷,即使這個家已經壞得不成樣子了,也一概不給別人講。一般俗話也講,「家醜不外揚」,家裡面的醜事不要給外面的人講、去宣揚。這裡講到從前鄰居搬家的事情可以說很少,以前的人在一個地方住,有的都住上好幾代,很少說搬來搬去;不像外國人,外國人就常常搬家。中國傳統,一般除非就是說他有特別的因緣,不然一般人家,住一個地方他都是長時間的,就很少在搬家。很少搬家,我們住家總是有鄰居,這個鄰居也有幾十年的鄰居。鄰居跟鄰居能夠珍惜就很難得,因為鄰居最難相處,鄰居不好相處。親戚朋友雖然住得比較遠,但是見幾次面也就熟悉了。特別如果你遇到有一些鄰居還是不錯,有一些鄰居並不是很好相處。就像我們現在信義路的大樓,這一棟大樓鄰居也好幾戶,有的不錯,鄰居都互相照顧;有的就不是這樣,甚至他常常來給你抗議。所以鄰居不好相處的很多。

  「總而言之,你別管人家的閒事,少一些事非,也不可把你家的底洩了,小心他上你家去搶東西。沒有那些話,他不能進去,他的心有底子才能上你家裡去。你家裡不和,鄰居便欺負你,你是自找侮辱!你家裡頭團結得很好,古人的話:『打仗還是親兄弟』,普通在街上與人私鬥,親兄弟那當然是互助。上陣還是父子兵,到了前線拼命,自己的父子他們也不救我嗎?不到時候是顯不出來。」

  這一段講,總而言之就是總說一句話,你就不要去管人家的閒事,少一些是非。就是鄰居,人家有什麼事情我們少管。為什麼不要去管?有句俗話講,「清官難斷家務事」,一個很清廉的官,他也很難去判斷人家家裡的事情,清官難斷家務事。也不可把你家的底洩了,你也不能把自己家裡那些底都洩出來,自己家裡有什麼地方不好、怎麼樣了,你講給別人聽,外面的人聽,雪廬老人在這裡講,你小心他到你家裡去搶東西。為什麼?你沒有講那些話,人家不知道你家裡的情況;如果知道你家的情況,你家裡兄弟不和,常常打架,他就可能趁虛而入。他知道你家裡的底細,所以他才敢進去。你家裡不和,鄰居就欺負你,你是自找侮辱。你家裡頭團結得很好,古人的話,「打仗還是親兄弟」。普通在街上跟人家私鬥,親兄弟看到,當然是互助。你上前線去打仗,父子兵,自己的父子能不救嗎?沒有到那個時候看不出來,到那個時候就看出來了。所以家裡不和,人家欺負。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一樣,你這個國家的人不團結,人家就欺負你,人家吃定你,不是一個道理嗎?

  「譬如我姓李,你姓李有什麼奇?」有什麼奇就是不足為奇,有什麼稀奇。「譬如這個屋子都姓張,只有兩個姓李,他在那裡罵姓李的,不但我不高興,連那個姓李的也不高興,這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同姓不同宗。罵的人說:我是說姓李的,天下皆有,不是說你。雖不是說我,可是你說姓李的,我也姓李,我就是不高興,那一個姓李的也不高興,兩個姓李的同心,不與姓張的同心。連一個姓尚且如此,況且是一家人。」舉出這個比喻,姓李。李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姓李,木子李。你姓李有什麼稀奇?姓李的多得是。就舉出一個例子,譬如這個房子都是姓張的,只有兩個姓李,那個姓張的都一直在罵姓李的,這兩個姓李的,李老師說他是姓李的,他聽了心裡也不舒服,不高興;另外一個姓李的,他聽了心裡也怪怪的,也是不舒服。你說這有什麼關係?天下姓李的那麼多,我又不是罵你。不是罵他,沒錯,但是聽到姓李,他的意識形態就起來了,他聽了心裡就不舒服。所以同姓不同宗尚且這樣的一個反應,何況是一家人?

  「譬如台灣人在台灣,誰也不認識誰,那沒關係。見了面,你請他喝碗茶,他也未必領情,但是或許你到美國,你跟他素不認識,一說台灣話,就感覺很親密,就談了去,這不是自然的道理嗎?」這段我個人有親身經驗,在二十幾年前,我們到美國去,那個時候韓館長還在世,她住在San Jose(聖荷西)。那個時候我們師父在那邊,他也自己買一個小房子,我們達拉斯打佛七都會到加州,經過那裡去住個幾天。有一天館長就找一些同修帶我們去郊遊,開車也開了一、二個小時,也滿遠的,到另外一個鄉村去,那邊有一家餐廳是台灣人開的,我們那天中午就去那邊吃飯。那個老闆聽到我講話的口音是台灣話,特別親切,就跟我談了很久。大概他在那個地方華人不多,台灣人也不多,偶爾看到有台灣人來,真稀有。他看到我去好像看到親人一樣,真的特別親,所以那一餐飯算我們很便宜。

  另外有一次,也是二十多年前了,我們有一次從聖安東尼,同修載我去那邊旅遊,回達拉斯,那一片都是沙漠。中午要吃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突然發現沙漠當中有一間店,還好還有一間。進去一看,是一個台灣人開的,我們更歡喜了,可以點我們想吃的家鄉菜了。我問那個老闆娘,妳哪裡來的?她說嘉義來的。看到我們,她也覺得很親切。這個的確,李老師講這個我有經驗。你在台灣如果碰到她,可能連跟你打個招呼也不會,但在那個地方就不一樣,這就很自然的表現出來了。

  「至於家裡的事,萬萬不能和外人說,家裡出了奸盜之事,都是你告訴別人,自己引來的。《禮記》上說『內言不出於閫』,房屋裡說的話都不許出這個門限。現在這個時候,專宣傳屋內的話。」這段話很重要,我們處世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態度,這個很重要,家裡的事情不要去講。我們現在出家了,道場跟家庭是一樣的一個道理,我們這個道場的常住眾,你也不要到外面去,去講我們這個道場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你去講不好,不好你為什麼要住那裡?人家瞧不起你,可能人家就利用你來破壞道場。這個就不要去講,好不好?自己裡面的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不要對外人說,這是處世之道。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與人同桌吃飯、在道場用餐要注意哪些事❓
🔹「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為何這條與學佛大有關係❓
🔹為什麼「行不穿堂而過」❓
🔹不但對長輩要有禮貌,對平輩也是要有禮貌,為什麼❓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身口意都要求恭敬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七集)  2021/7/1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7

  《常禮舉要講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我們從「居家」這裡看起。七十六頁倒數第一行,從六這裡看起:

  【六、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

  昨天我們學習到第五,「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就是在散步,慢慢走,沒有事的時候,我們不能走在長者前面。大我們五歲、十歲,或者加倍以上的,都是叫長者;或者他的身分地位比較高的,也就當官的,我們要在長者後慢慢走。如果有事,你要跑到前面去,不能在後面慢慢走,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所以過去我在台灣、在大陸,還有其他地方,很多同修也都很客氣,特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這些年都很多道場請我去。不知道在哪個地方,第一次去,不曉得,當地啟請的齋主,我碰到很多次,都是說師父你走前面。後來我走錯了,師父你走錯了,我說我沒有來過,第一次來,你要走前面帶路,我才知道在哪裡。你叫我走前面,你自己走後面,我不知道路就會走錯路了,所以這個也是要知道的。「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昨天這一條,這一點沒有提到,今天稍微補充一下,就是我們要帶路的人你就不能說我要走後面,你走後面怎麼帶路?這個就不行。帶路的人,我們看到很多,像奧林匹克,很多運動大會要入場的,入場的前面有個帶領的人,後面走著長官。你看那個儀隊,他要帶路,在前面開路,他走前面,後面有總統(外國的元首)、高官等等,他們就跟上來。領路的人,不能說你們是大官,你們要走前面,他不曉得怎麼走。這個也就是像我們道場維那一樣,你當維那,你一定要走前面,你要領眾,你要帶大家,帶大家繞佛、拜佛。不管誰當維那領眾,他肯定要走在前面,因為他要帶,跟這個道理是一樣,這裡做一個補充。

  好,我們今天接著來看第六,『長者立不可坐,長者來必起立』。這個不但是「長者立不可坐」,就是長輩來到我們面前,我們做晚輩的不能坐在那裡不站起來,同輩的也不可坐。這裡雪廬老人講,譬如辦公室、辦公廳裡面,同樣是課員,他跑到你辦公桌上來說話,你在那裡坐著,不站起來,這個也不禮貌。人家到你這邊來,他就算是客,這個平輩也得要有禮貌,你也要從你的坐位站起來。雪廬老人講,他為什麼講這些話?他為什麼編這個《常禮舉要》?現在的人不懂禮,所以他再把《禮記》的精神,編一個現代人適用的《常禮舉要》。因為他常常看到很多人,長官來了、同輩的來了,走到他辦公桌面前,他還是坐著,這個就不對了。除非你旁邊有個位子,他也坐下,這樣是可以的。這是不但對長輩,對平輩也是要有禮貌。

  雪廬老人講,你看看唱戲的,先出來的得讓後出來的,太太後出來,先生也得「夫人請坐」這樣,這個看唱戲的。所以過去雪廬老人講,他每一次看戲,他都看京戲,在過去叫平劇,現在叫京戲,他說看一次學一次,為什麼要學?活到老,學到老。他就舉出孔子說,到墳墓就不用學了,一口氣在,都是要上學。所以雪廬老人講,我怎麼不上學?天天要上。所以他說他有好幾個字不認識,到台灣來他才懂得。雪廬老人是山東濟南人,隨國民政府到台灣來,有幾個字他才認識。「長者立不可坐,同事也是一樣」,人家到我們這裡,各人要有各人的禮貌。

  「從前士農工商」,商是擺在最後的,商是擺在最後一個。一般鹽商,在商店裡面,幹鹽務的商人架子是擺得很大,那很有錢。「一般的商店,你到櫃台,在櫃台後的人」,平時大家都坐著。一看到有人往櫃台這邊來,一排的掌櫃全體都站起來。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在大陸以前看過這種情形。商人是四類之末,士農工商,他還這樣。普通的禮節大家都知道,這個大家可以學一學,學這個禮。好,我們再看第七:

  【七、不在長者座前踱來踱去。】

  「這一條是說不在長者座前,長者站著談話則另當別論」。如果長者他是坐著跟別人在說話,當晚輩的不是出去,就是站在一邊侍候,看看需要什麼東西,所以是可以侍候照顧。不可以長者兩個人坐在那邊對話,你在他們面前走來走去,『踱來踱去』,這個「踱」就是小步,不是很快步,就是在那邊走來走去。那是眼中無人,沒有把長者看在眼裡,所以不尊重長者。長者在那邊講話,他就在面前走來走去、走來走去。所以從前的年輕人,不是講現在的年輕人,現在的年輕人我們就不知道了。從前的年輕人,只要有長者在,就不敢在長者面前踱來踱去,不敢在那邊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對長者很不禮貌。這一點我們也要學習。在我們佛門就是「行不穿堂而過」,穿堂也是比較失禮,除非有特別的事情。如果沒有事情,比如說我們在做法會,你在這個中堂,在那邊走來走去,對佛菩薩就很不恭敬,應該稍微繞道。我們再看:

  【八、立不中門,過門不踐門限。】

  『門限』就是我們一般講門檻,在過去那個門有個門檻。現在比較少見,比較傳統門都有個門檻,一個門限。『立不中門』,我們來聽聽雪廬老人怎麼說,「在家裡不能站在門當中就是了」。在家裡,這個門當中你就那邊一站,「立不中門」,不要站在門的當中。「中門這個地處,不是我們站的」,中門這個地方,不是我們站的地方。「你若站著,別人要走必得從兩旁走,這不是明白了嘛!從前講讓路。」你站在那裡,人家怎麼走?好像我們不能站在門當中,你也不能站在路當中。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路都分左右兩邊,你不是靠右就靠左,你不能走在那個當中,這個就是舉一反三。我們站著是這樣的,那你停車也不能停在路當中,這個就是舉一反三,以此類推了。所以從前講讓路,什麼叫讓路?這個就是讓路。

  至於「門限」,現在房子有些已經沒有了。兩扇門或者有「限擋」,沒有限擋就有門限。門限就像一道牆一樣。我們現在到傳統的大寺院,特別在大陸,傳統的大寺院還有。門限高高的,你要進門,腳要跨過去。門關起來,前面還有個門限,這個我們到傳統寺院可以看到。我們要進去這個門,你就不要踏在門限這樣過去,若踏在門限過去,就高起一塊,這幹什麼?這個就很奇怪。所以過去我們小時候有個習俗,就是人家的門檻不能去踐踏,不能踏上去,不可以,要跨過去,不可以踏上去,這是不踐門限。現在門限就比較少,但是有一些傳統的,古代比較早的這種房子還有。傳統的寺院還有,如果看到門有這個門限,我們就要記住這一條,我們不要踩上去,要跨過去。好,我們再看第九: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腳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臥如弓。】

  雪廬老人說,「這條得念熟了,與學佛大有關係。為什麼大有關係?修淨土就是得一心不亂,什麼是不亂?我說的一套就這樣,永遠不改變」,就是一直不變。「我今天做什麼功課,到臨死斷氣的功夫也是這樣」,這樣就能往生。這個就是說,好像我們念佛法門,你修念佛,你就這樣一直念下去,不要今天念佛,明天參禪,後天學密,還要做一些什麼,念了很多,修得很雜,心就亂了。修太多、太雜了,心就亂了。所以要專精,專精才能得一心。如果很雜、很亂,得不到一心,你心裡就亂七八糟的。「有亂七八糟的心,就有亂七八糟的事」,這是雪廬老人講的。「你看,演戲表演的都是整整齊齊,一點也不會亂七八糟。咱們看唱戲,光看台前表演那一套,錯一點也不行。譬如用手指物」,是用一個指頭指,你卻用兩個指頭,這就不行。「到後台去更不得了,後台規矩可大了」,誰坐在哪裡,誰在哪裡坐,根據你的身分地位,坐的位子也都有一定規矩。人家那些東西擺在哪些箱子裡面,絲毫不錯。「所以人家唱戲一上場,什麼都整整齊齊,沒有錯的時候。咱們什麼時候能學到唱戲的規矩?」這個唱戲是唱京戲、平劇,傳統正規的戲曲,裡面都是學問。所以古人云:「十年可以出一個秀才、甚至出一個舉人,但十年出不了一個戲子」。以前要當個戲子不容易,那個訓練非常嚴格的。大部分以前唱戲的都是家庭很貧寒的,養不起,交給戲班去學戲,謀個生活。以前唱戲,有打有罵的,而且還要寫切結書,如果萬一被打死了不償命。所以以前要培養一個戲子不容易。但是古時候,戲子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現在演戲的人可出名了,在古時候當戲子很不容易,比讀書考秀才還難。所以雪廬老人講,十年可以培養一個秀才舉人,培養不出一個戲子。

  『立不一足跛』,「跛」是跛腳,殘廢的意思。站的時候,站就站直,兩腳站好,不要讓一腳好像殘廢了一樣,好像跛了一腳。「一個人在屋裡可不管」,孔子他在屋子裡面怎麼站?不知道。所以雪廬老人講,我們也不必說,這個我們不知道就不要說。可是孔子自己在居家,在《論語》裡面有記載,是「夭夭如也」。這個「夭夭如也」,意思是你在家裡也不必呆呆板板的,也是要很自然的。所以嚴肅也是看一個場合、場地,不是說你在外面、在家裡都是呆呆板板的,像木頭人一樣,也不必這樣,就比較自然,有時候該嚴肅就嚴肅,讓放鬆一點就放鬆一點。所以雪廬老人也評論,「後來的宋儒」,宋朝的這些大儒,他們是把這個學得死板了,就變成道貌岸然那個樣子。「所以外頭有人說你是書生」,意思就是你把書給讀生了,生是什麼?生疏了,「這個樣子吾也不贊成」。如果你太呆板了,雪廬老人說他也不贊成這樣,應該學孔子,該放鬆一點就放鬆,不要學得像宋儒那樣,要學孔子。「即使與同事談話站著,兩腳也要直直的,不是立正,就是稍息,像在眾人面前表演,不敢隨便」。如果只有一隻腿撐著身體,另一條腿就沒有站著,那就太隨便,表示對人不恭敬。《禮記》開頭三條是,「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身口意三業都要求恭敬,這個才是我們要學習的。

  這裡雪廬老人也講到一個公案,清朝的時候頭髮是梳辮子,「到了夏天把拖在後頭的辮子盤起來,叫盤辮子」,這個我們在看清朝的古裝戲都有看到,因為天氣熱的緣故。「上街去,忽然看朋友,要趕緊放下來」。因為天氣熱盤起來,看到朋友,辮子要放下來。「衣冠身體一切都整整齊齊了」,這個並不是表示自己是什麼人,不是自己在那邊擺個樣子,是恭敬人,對人的一個恭敬。「從前有一位不懂規矩的候補官,夏天時去見巡撫」,巡撫就像現在的省長,「規定是不許拿扇子」。候補官見到巡撫大人,「當時天氣很熱,又穿了一身衣裳,又不能脫」,他就偷偷拿著扇子來搧。「這位撫台大人也不好,有點做作,候補官也失了禮」。照規矩,你不能穿著官服,然後拿個扇子在那邊搧,這個就不好看了。去拜見巡撫,「當侍者端茶給客人」,撫台看到這位老兄在那邊搧扇子,就說「你老兄天氣熱」,帽子可以摘下來,這樣可以涼快一點,「可以涼一涼」。候補官聽到這樣,巡撫既然這麼說了,他熱得不行了,趕快說好、好、好,就把帽子摘下來。這個人敏感度不夠,還不覺悟,扇子還是拿著在那裡搧。這個巡撫就接著說,「天氣太熱」,你既然這麼熱,你就外面的衣服也脫下來好了,「寬寬衣服」,這樣會更涼快。依照規矩必得穿著外套,才對人不失禮,「撫台在這裡」,他是長官。這個候補官也說好、好、好,他又趕快把外面的衣服脫下來。這個時候巡撫就說:「喝茶。」這是官場的規矩,「端茶送客」。主人只要喊一聲喝茶,門口的侍者就打起簾子來就喊「送客」,就是這個規矩。當大官的人他只要站起來就行了,站起來他就往裡面走了。候補官他還在這裡,大官都走了,他都進去了,你還坐在這裡嗎?一喊送客,這個候補官就慌慌張張的,一下子又拿帽子又拿衣服,如果沒有穿好怎麼上轎?這個就現醜了,在那邊現醜了,醜態出來了。這個就是說他不懂這些禮節,碰到釘子。所以這些規矩,就是人情世故,我們都要懂。

  『坐勿展腳如箕』,這個「箕」就是畚箕,大家看到裝土的畚箕,畚箕就是左右兩邊開開的,也就是說你坐的時候,兩隻腳伸開像畚箕這樣,這一句是現代的講法,《禮記》那個時候不是這樣坐著的。現在我們這種椅子,你坐著,兩腳伸直然後攤開,這個就叫「展腳如箕」,不要把兩隻腳展開像畚箕一樣,很難看。你坐著,現在坐椅子,你把兩腳伸出去,像畚箕一樣,別人走著走著,不小心就踢到你了,不夠細心的人就被你絆倒了。這個真的有,這個真的,我也看過。不但雪廬老人他看過這個,我都看過。只要是公共地方,你不能把兩個腿伸出去,也不能盤腿,因為怕妨礙別人。譬如坐火車,我在這裡坐著,伸著腿,人家靠窗子,就會說:先生,請你把腿往後收一收吧!他要過去,他走不過去,不然他就要跨兩隻腿過去了。所以你坐火車、坐高鐵這些,也不能兩隻腳伸著,裡面座位的人他要出來就不方便了。所以這個都要替別人想,不要想自己愛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去妨礙到別人。所以你妨礙到別人,別人跟你講,我這樣又怎麼樣呢?如果別人妨礙你了,你心裡的感覺是怎麼樣?或許你就說了,我會很不高興。人家妨礙我們,我們不高興;我們妨礙別人,別人他也不高興,還不是一樣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個要練習,練習不妨礙人。有些老油條,看你不規矩伸著腿,假裝沒看見,故意往前一踢,被人家踢到了,那你要怪誰?

  『睡眠不仰不伏』,古人說「寢不尸」,仰臥,死人都是仰著。睡覺的時候仰著睡,都是張口呼吸,張開嘴巴呼吸,不好的空氣都吸進去,活不久。「不但不仰,也不伏」,伏就是趴著,也不能趴著睡,形式不規矩,而且也不衛生。必須要如佛家右臥如弓,練武術的人都懂這個道理。佛家,我們看臥佛,我們睡的姿勢,學臥佛的姿勢就對了。『右臥如弓』,右側,腿稍稍的往前彎,像弓箭這個形狀似的。練武的人就知道,「練武的人都是左手搭跨,右手托腮」,古人講衛生,就講究這個。「右手托腮是什麼用意?你常常摸嘴,嘴就往這裡來。從前食大鴉片的,必得右手托腮這樣子吃,過一陣子他再換一換,把煙斗放在在腮這裡,他來回放,如果只一個架式,這個嘴就歪了」。

  「睡覺這一托就大有關係,佛家叫獅子臥,臥佛都是右手托在右腮」。這樣呼吸不必張開嘴巴,「只用鼻子,叫做龜息」。烏龜最少活一千年,你不能活一千年,總而言之,就是不懂這些衛生。所以龜息(學習烏龜的呼吸)可以活很大的年紀,烏龜是長壽一個代表。「所以講衛生的人,講究龜息,大家可以練練」,雪廬老人勸大家練練。我們再看:

  【十、同桌吃飯不另備美食獨啖。】

  我們在同一桌吃飯,不要自己再去另外準備很好吃的,自己一個人吃,這個對大家也失禮。「在家或是公共地方,都是若干人同桌吃飯,預備什麼飯就吃什麼飯」。同桌吃飯,不能有我吃不來,你這個東西我吃不習慣,我預備我自己想吃的這個觀念,不能有這樣的觀念。「同桌吃飯,你不吃菜沒關係,若獨吃美食」,這很不好看。你自己準備一些好吃的,別人都沒有,只有你一個人在那邊吃,這個就對別人很失禮了。「咱們吃素的,這又例外,譬如我吃長素,外頭人不知道,我不說他也不做素菜,就把葷菜夾在我跟前,我不吃就是了,放在那裡,把菜偷偷放一邊」,模模糊糊的,什麼都過去了。若是給人家請客,這樣應付應付就過去了。

  「同仁們有人辦宴席,知道某人吃素,預備兩個素菜」,這是李老師過去同事請吃飯,知道他吃素,預備兩個素菜。這個時候李老師也是謙讓,請大家一起來吃。同一桌那個吃葷的,有燕窩、有魚翅、有熊掌,吃得還不夠,你這裡只有兩盤青菜豆腐,何必來吃你這個?李老師講,「就有這種不開竅的人,我見的不止一個」,他看到還不止一個人。他嘴裡吃得油膩膩的,吃魚、吃肉吃得油膩膩的,這裡吃、那裡吃,看到你這邊兩盤素菜,他也不放過,他也來吃。雪廬老人說,這種人我絕對原諒,絕對原諒他,因為他就根本沒有這種教育,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有教育的人,讓他吃他也不吃。吃葷菜的人,就不要再去吃人家的素菜。你到葷菜的地方去吃素,這個我們也常常看到,也就馬馬虎虎,那個就是敷衍敷衍,應酬,也不必跟人家要素菜。出去吃飯是一種禮節,行禮後,你吃不飽,回家再吃個飽,外面是應酬。現在有很多同修吃飯,像要請同修,有一些兒女結婚,他辦的是葷菜,但是也會辦一、二桌素菜,招待這些吃素的親友,這個現在也都有,我們都參加過。他辦一桌,也就比較沒問題。李老師講這個同是坐在一桌有葷的、有素的,他這邊就擺兩盤素的,那個吃葷的吃了那麼多魚肉,他還來吃你這兩盤蔬菜,真的是很不好看。所以這一條,同桌吃飯,你不要準備自己喜歡吃的、好吃的,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吃。我們再看下面: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惡。】

  就是你不要挑剔飯菜好不好,這個飯菜好不好不要去挑剔,這個也是禮貌。現在很多人不懂,嫌東嫌西的,他挑剔這個、挑剔那個,飯不好、菜不好,挑剔。不要挑剔,《弟子規》也是這麼教的,「對飲食,勿揀擇」,不要嫌東嫌西,挑自己喜歡吃的,不要去挑剔。我們下面來聽聽雪廬老人他講的,他說「這一條不僅是在外頭同桌吃飯要如此,在家庭裡頭也是如此,跟熟人吃飯也是如此!吃這頓飯嫌不好,你不好那要叫誰吃?這個我不吃,那就你們吃吧,理上講得過去嗎?不好的叫他們吃,好的我自己吃,這個講不通,所以是不能挑剔」。這段就是雪廬老人他編《常禮舉要》,這一條說『不挑剔食之美惡』,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明。這一條不僅是在外頭同桌吃飯要這樣,在家庭裡面也如此。古時候大家庭,在家庭你也不能挑剔,跟熟人吃飯也是如此,跟熟悉的人吃飯也是如此。

  我們雙溪這個道場,大家來住在這裡,也是如此,也不能挑剔。我也是一樣,我在這裡,人家廚房煮什麼端出來就吃什麼,我們不要去挑剔,好不好都吃。這個才是雪廬老人他編這條的用意。就是你在家庭、在外面都一樣,我們現在在道場也是一樣,不要一天到晚嫌道場飯不好、菜不好,挑剔就不對了。所以大家到這個道場來,我們四眾弟子大家都要學習,「人不學,不知義;玉不琢,不成器」。所以要請大家來學習「律要節錄」、「常禮舉要」,就是我們道場基本上四眾弟子,這兩樣東西都要學的。這是我們老和尚編的《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要守這個規則。所以在家庭也不能挑剔,這是雪廬老人講,「除非你自己做主,你是主人,今天吃什麼菜,你自己說,廚房替你做,這就談不到挑剔二字了」。你不是做主人的,就沒有挑剔權,不好也得吃。李老師講,除非在家裡你是主人,你今天要煮什麼,你做主、你安排,吃什麼菜,你自己可以交代廚房來替你做,這個就談不上挑剔了。自己喜歡吃什麼叫廚房做什麼,就不會有挑剔這兩個字。如果我們不是做主人的,就沒有挑剔權,不是我們在做主的,我們就不能挑剔。所以雪廬老人講,沒有挑剔的權利。你在自己家裡可以,你自己做主,你自己要吃什麼,你自己可以做主。如果不是在家裡,去給人家請客,或者在大家庭裡面你不是戶長、你不是主人,或者在道場裡面,也一樣,沒有挑剔權,不是你在做主,你就不能挑剔了。「不好也得吃」,雪廬老人講,不好你也要吃。

  下面雪廬老人講,他以前住在山東濟南,過去他們在大陸是大家庭。「我家裡是大家庭」,雪廬老人講,從前他在大陸住的是大家庭,大家庭最少幾十人、幾百人。「小時候,什麼時候吃什麼菜,呆呆板板的跟法律一樣」。這是雪廬老人他想到小時候,什麼時候吃什麼菜,都一成不變,呆呆板板的,像法律一樣,一條一條定下來,就照這樣煮,這樣吃。「我最討厭的幾個東西」,這是雪廬老人講,他小時候,他很不喜歡吃的有幾樣東西,「如夏天吃金瓜」,這個金瓜現在講南瓜。但是山東金瓜是不是我們現在這個南瓜,這也有待考證。夏天吃金瓜,我們台灣南瓜就叫金瓜。雪廬老人說,金瓜,夏天他就不喜歡吃這個。為什麼不喜歡吃?常常吃,大概都吃怕了。「七月間用小白菜炒飯」,到了農曆七月,統統是小白菜炒飯,「這是我最討厭的兩條」。就是他從小在這個家裡面,我們可以理解,因為常常吃,都沒有什麼變化,吃怕了。像我們台灣以前沒得吃,日據時代,我們小時候,飯都沒得吃,吃地瓜。有地瓜吃,真的也不錯了。但是有人他從小都是吃地瓜,現在看到地瓜他就害怕,因為吃怕了。現在那個地瓜可貴了。

  所以他不喜歡吃,就是常常就那兩樣東西,都沒有什麼改變。所以李老師說,那兩樣他是最討厭的,但也沒辦法。這個時候是同桌吃飯,雪廬老人他就講,「我不大動這兩樣飯菜」,這兩個菜他都不太去吃的。「年輕時還說實話」,他年輕的時候還會講實在話,說:「唉!我不願吃這個」。但是家裡平常向來的習慣是兩天吃兩次,「但是有這一句話就行了,明明這兩天要換新的」,到時候金瓜連著四天也不變。他說兩天就要換了,結果到時候是連著四天統統吃金瓜。「那個小白菜炒飯」,雪廬老人說,「我嘴裡念得很熟」,也連續吃了十天,你討厭、你不喜歡吃也得吃。「老人做的,你不吃就餓著。」你不吃,那你就挨餓吧!

  所以這一條,雪廬老人給我們講,不要挑剔。像我們道場也是一樣,我們道場現在早上、中午都有煮,晚上是藥石,晚上道場本來就是不吃晚餐。這個藥石,過去我們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我們老和尚就教我們,就是把中午的剩菜留在晚上煮大鍋菜。如果不夠,加一點新的;夠了,就中午剩下來湯、菜,放在一起煮大鍋菜。以前師父也教我煮過大鍋菜怎麼煮。大部分都是吃中午剩下的,把它清掉,明天再煮新的,今天的就把它清掉,這也是一種惜福。當然剩下的菜不如新鮮的菜好,有的人就吃不來,可能在家裡吃好吃習慣了,來道場他就不太習慣。不過以前我們老和尚就是這麼要求。

  這一條,跟前面講的同桌吃飯,自己不單獨準備一些好吃的。這個在同桌吃飯,當然是不好看,自己一個人單獨吃好吃的,別人都沒得吃。現在我們道場這邊也是一樣,就你的寮房不要放自己吃的東西。我們到道場來幹什麼?要修行,不是來享福的,要搞清楚,我們是來學習的。要享福,回家去吧,回家享福。所以出家在家都是一樣的,你自己房間不能準備一大堆吃的東西。大家可以來我房間看看,我現在房間擺了個餅乾,那個是脂肪肝吃的,那不是好吃的,那當藥用的,再來就是藥,幾個藥用的。我自己房間沒有放電鍋、冰箱、泡麵、零食這些,大家可以來檢查。我在台北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在道場,就是要修行。什麼叫修行?自己過去不正確的行為,把它修正過來。所以在道場也不要說,我晚上不吃,我持午。持午當然是正確的,佛規定出家人要持午。但是你不要表面說我持午,我晚上不吃,你沒有來常住的齋堂吃飯,在自己房間準備好吃的,在那裡享受,冰箱放滿了東西。這個就是這兩條講的,你嫌常住煮的那個不好,自己買一些自己喜歡吃的,放在寮房自己煮、自己吃,這個是不對的。在家人不行,出家人就更不可以。所以你要吃的零食也好,就擺出來,大家吃飯的時候吃,如果你吃不完,可以帶回去吃,不要自己在寮房裡面準備得滿滿的,好像我們這個道場都沒有煮飯給大家吃,自己要去準備一樣。這是佛門的規矩。所以也不要名義上說我們持午,自己在房間準備好吃的,自己在那邊吃,別人都沒有,自己在那邊享受,這個也是不好、不對。所以偶爾有一些護法居士來,那個是好意,買一些東西來給我們吃,最好還是請他,要吃,大家都有比較好。不要說買一碗,就讓我一個人吃,這個也是不對的;或者我買一些什麼東西,我供養某一個法師,這個也不對。因為供眾,就是大家都有,這樣比較好。除非就是生病了,他生病沒辦法,有些東西他真的不能吃。所以盡量給居士講,要供養道場就盡量供眾。所以有人供養我們,我們也是拿出來跟大家分享,這樣是大家利和同均,修六和敬,我們大家都在這裡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居家」還有一條,我們明天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現在「出必告,反必面」這一條特別要緊❓
🔹「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什麼時候例外❓
🔹學禮要懂得舉一反三,視情況應用,才不會反造成困擾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懂得舉一反三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21/7/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七十六頁,我們從第四行:

  【二、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我們從這一條看起。這一條是「居家」,《常禮舉要.居家》的第二條。『為人子』,「子」就是子弟,『坐不中席』。就是在一個家庭裡面,在傳統的家庭所謂家有家規,一個家庭也有它的一個規矩。在一個家庭裡面,我們做人家的子女,座位不能去當中那個位子坐,中席,比如說我們一個桌子當中那個位子,那個上座,一般請客,請客人上座,那不是做一個子女的人到那邊去坐的。『行不中道』,走路靠左右兩旁,也不走在當中。這一條在雪廬老人講,古時候原來就是在地下鋪上席,你看這裡「坐不中席」,這是古代。古代,大概宋朝以前都是坐席子。這個席,在中國現在就很少見了,我們現在到日本、韓國還看得到。特別在日本,日本它大概在隋唐那個時代,大批的留學生到中國來留學,在家人、出家人都有,那個時代人坐的就是席子,草席。這個席,我們現在到日本去還看得到,就是現在日本人坐的那個榻榻米,那個榻榻米都鋪在地板上的,不像我們現在坐高高的椅子,它都鋪在地板上的。每一個人一個位子,都是把中國古代這種生活方式帶到日本,日本人一直保留到現在。所以我們到日本去,就知道什麼叫席,現在在中國看不到了。所以古時候就是在地上鋪個席子,當中這一段是給客人坐的。主人是坐在前頭,或者坐在旁邊,當中那個位子是給客人坐的。為人子,則不能坐在當中,做一個子弟、晚輩,不可以去坐在那個當中,這個是對客人恭敬的一個地方。就像我們現在請客,如果貴賓來,賓客我們請他上座,在一般世俗都是這樣,請他上座。上座,是對客人一個尊重。沒有客人,那個位子也是空著,在過去是這樣的,沒有客人,那個位子是空著,也不能去那裡坐。所以沒有客人來,家裡還有主人,還有家長,都沒有坐在那個地方。所以位子沒有客人它是空著,如果你跑到那邊去坐,變成你去當客人了。這個就是一個禮節。

  在我們台灣舊式的房子當中有一張方桌,旁邊兩把椅子,這是平常的一個擺設。這個方桌現在也比較少,四四方方的。我小時候,我們家還是有擺這個方桌,方形的。記得我們小時候吃飯,我母親都規定小孩子不能上桌的,夾了飯菜,在旁邊一個比較矮的小桌子,去那邊吃的。不能到了大人這個桌子上去吃,特別有客人來的時候,更不允許小孩子上去。平常擺兩張,有客人來就擺六張椅子,後頭兩個,這個當中兩個(就旁邊兩個在兩邊左右),這個是方桌。圓桌就是要看你擺的位子。所以有圓桌、有方桌,這些都是有一個規矩講求的,這個很講究。所以從前客廳擺設是一個弓字形,好像弓箭一樣,弓字形,為人子弟就是坐在兩旁。廟裡,就是寺院裡面講經的人,穿衣打坐在正當中,在那裡講開示,就是當中這個位子。這個也提到寺廟了,因為現在人也不懂這些規矩,有一些人到寺院去,他就跑到住持在拜的那個位子,他看到它那個位子很大,他就到那邊去拜了,他不懂。所以位子它有一定的。

  現在的人不懂這些禮節,不懂這些禮節,你在國際上,雖然不一定按照我們中國這種傳統,特別是在外交禮節上,那很講求的,什麼人要坐什麼位子它都有一定的,不能亂擺、亂坐的。所以我們這些年,跟著我們淨老和尚參與一些國際的活動,每一次聚餐的時候,每一個人,你要在第幾桌、哪一個位子,它都有一個名牌,根據各人的身分地位,主辦方他來安排。那也不能排錯,排錯了那對不起人,對人失禮。所以這個方面就叫禮,這個就是禮。所以我們也參與過幾次這種國際活動,不能隨便亂排的,你亂排,人家就覺得怪怪的,很奇怪。所以這個方面都很講求,所以在安排這些,海內外的這些貴賓,根據他現前的職務、身分、地位,在家、出家,安排這個座位,也要費一番心思,這個就是禮。現在在家庭裡面,父母也不太教小孩,小孩子看到有位子他就爬上去了,他也不管你三七二十一,父母也不懂,也不懂得教。有客人來的時候看到,對人就很失禮,但是現代做父母的人他自己也不懂。所以這個禮要學。

  下面這句是「行不中道」,行就是走路。前面是坐,坐在椅子上的,你要坐哪個位子,這個有一定的,你在這個家庭裡面你的輩分,是晚輩,那你應該坐哪個地方,這個都有一定的。下面是講行不中道,祭祀的時候,上台子是在這邊上、那邊下,沒有在正當中走的,就是不能走在當中。所以我們這些年也辦過幾次的祭祖活動,祭祖活動也都是從兩邊上下,除非兩邊都沒有樓梯上去。走正當中的樓梯也不是走正當中,那樓梯還是兩旁這樣上去,分左右這樣上去,也不是走那個正當中。所以你走一條路,你不能在路正當中走。為了這個規矩,李老師也苦口婆心的來教導說,「為人子的就是在學生地位上,不能在當中走」,就是做人子弟、學生,不能在當中走。進去大門、二門,不能中央走,在旁邊走這是規矩。所以從前連正門都不走,你上廟裡去不走正當中。這個廟,我們現在在寺院,現在一般傳統的寺院它還是有三個門,開三個門。寺,包括廟,你看當中有大門,兩邊左右有個偏門。但是你進到寺廟,懂規矩的人他就不走當中那個大門。我們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律要節錄」,我們也學習過,你進寺院,不能從當中那個大門就直接衝進去了,這個就有失威儀,儒家講禮,佛門講威儀,威儀就是禮。你要從兩旁,你要從左邊或者右邊都可以。進寺廟,從左邊這個門進去,你就左腳先跨進去;從右邊這個門進去,右腳先跨進去。出來也是一樣。這個就是跟這條講的是一樣的,我們前面跟「律要節錄」,你看世出世間法也都是相通的,都一樣。這個就是禮,就是威儀。

  所以雪廬老人給我們講,學了要記住,他是當時對台中蓮社蓮友講的。自己學了自己記住就好了,不允許你去教人。為什麼雪廬老人給台中的蓮友講,去聽他講《常禮舉要》,講這些規矩,教這些蓮友教自己的子弟,自己記住了,不要到外面去教別人,回家就教自己的子弟去。為什麼說不許你去教別人?因為現在社會大家不流行這套了,不興這套了,不興就是不流行了。大家現在不學禮,對禮他就不能接受,所以大家不興這一套。所以你教人,人家不接受,所以不許去教別人,回家教自己的子弟。所以雪廬老人當時也講,有人說現在的人見了長輩都是用叫的,「喂喂喂」,用叫的,「你這個老頭子要去哪裡?」現在是興這個。這個話是四、五十年前講的,現在當然比那個時候就更離譜了。現在我們看到年輕人看到長輩,連理你都不理你,現在是流行這個。所以你跟人家講常禮,他會跟你講,這個不合乎潮流,現在是什麼時代,還講這些!所以李老師講不要去教別人。如果你要給人家講這個,就是自己去找倒霉。所以你自己會了,懂了,也不能去教人。這個是過去雪廬老人他把這個話講清楚、說明白,教大家是對內部自己蓮友,你自己做。做得對不對也不必叫別人說,就是自己不行,反正就是我們只要求自己,不要去要求別人。我們再看下面第三:

  【三、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這一條就是為人子弟,這個是講晚輩。告訴的「告」這個字,在這裡念「故」,告是規勸的意思。告就是告訴,我告訴你,上對下叫告,好像政府發了公告、布告、文告等等,那是上對下的用告。『出必告』,「告」就是你要出門,你要先去父母面前去拜見,跟他講一聲我要出去了,什麼時候回來,要去什麼地方。回來,『反必面』,「反」是回來、回家,回家也不能無聲無息的,那就好像偷偷摸摸的回到家裡,父母也不知道你回來,這個也不對。所以回來也要去面見父母,見個面,說我回來了。所以你出門跟回來都要去跟父母講一聲,見個面。這條很要緊,這條雪廬老人講,你上外頭去,必得向家裡老人說,我要上哪裡去,老人就放心了。這是真的,不然你出去沒有講一聲,突然這個人不見了,突然失蹤了,不曉得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也不知道。在古時候沒有手機,現在有手機還比較方便一點,他如果帶個手機,打他的手機電話問他去哪裡了。現在雖然有手機,這個禮節還是不能缺少,還是要講一聲。如果不方便見到父母,現在比如說剛好父母不在,你要出門,現在有手機,留個言,這個也一定要的,不要說一出去不曉得去哪裡。所以講一聲,老人就比較安心了,知道你要去哪裡。這是「出必告」,告就是給父母講。「反必面」,就是你在外頭辦完事回來,先到老人面前說我回來了,然後再回到你房間。

  現在這一條是很特別要緊,為什麼?你出去了,如果沒有講,家裡的人也不知道,有人找你,老人他在家裡到處找你找不到,沒有在家,到底出去還是沒有出去也都不知道,怎麼人突然就不見了,這個是不行的。這個裡頭如果出了一些狀況,我們一般講萬一出了什麼問題、什麼事情,就不好說了,不好聽了。所以必須回來要見個面。再來,就是回來也不說,如果回來他也不講一聲,就直接跑到自己房間,門關起來,老人也不曉得你回來還是沒回來,他不知道。回來你沒有講,就回房間,他沒看到,以為你還沒有回來。沒有回來,做父母的,天下父母心,都會擔心,你在外面是不是出了事情,是不是碰到流氓,被流氓捅了兩刀,走不動了,還是發生什麼車禍被撞傷,說不出話來了,老人又照顧不到。如果真的在外面出了這些問題,沒有講,這個真的是自己就倒霉了。有時候真的會碰到問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如果要是出去有說一聲,老人他會注意到,到時候時間到還沒有回來。所以過去的父母都會靠在門邊,盼望自己的子女平安回家,在那邊等你,如果這個時間到了還等不到,他可以趕緊去打聽了。根據你跟他報告的、跟他講的,去哪個地方,他會循著這個線索去找,因為他總有個線索,知道你去哪裡,找哪些人。如果那個地方找不到,又沒有再到別的地方,可能就出問題了,趕快找警察了。如果是出了車禍,警察跟著這個線索去找,被碰傷送到醫院去了,父母就可以馬上趕到醫院去照顧。這個就是說你出門給家人講一下,讓家人知道你去哪裡,萬一有什麼問題,家裡的人才能及時去照顧。也有人會說,給父母這樣照顧,有什麼關係?我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你講這個話,你講沒有關係,你不在乎這個,你家裡的父母他可不行,你沒有關係,他關係很大。天下父母心,他關心你,你出去,看到你不回來,恐怕他連飯也吃不下了。這個是過去雪廬老人講了也很感慨,當時就有人會這樣講,吃不下是他的事情。講這個話,就講不下去了。他都沒有去考慮到做父母的人他的一個感受,他的心情。現在流行這個潮流,這個潮流是不對的,應該要改過來。這一條我們學了之後,我們總是要知道,父母是一個代表,一家人的代表,如果父母剛好不在家,你要出門,有兄弟姐妹,也要跟兄弟姐妹講一聲,不是說父母不在了就不用講了,那不是這樣的。

  所以這一條延伸到我們現代,就是你到社會上去工作上班,公司,你要出門也要跟人家講一聲,你不可以說不講。在我們道場,你要出門,那也要跟大家講一聲,起碼你要跟客堂講一聲。客堂就是現在我們講櫃台,讓他知道你出去。前面我們《律要節錄》也有這一條,就凡出入往來必白師。白師,你在寺院,師父是一個代表,我們也不能死板板的,師父在跟師父講一聲,那師父不在統統不用講,自己想走就走,想回來就回來,這樣也不對。如果師父不在,還有師兄弟,男眾寮房,女眾寮房,那你要跟寮房長,或者是彼此師兄弟,或者同修講一聲。基本上也要到客堂,客堂櫃台講一聲,讓大家知道某某人他出去了,他什麼時候出去,去哪裡,大概什麼時候可以回來,人家心裡有個底。不然如果出去都不講,一問都不知道,臨時要找這個人也找不到,或者人家打電話來要找他,找了半天才知道他不在,這樣就造成大家的困擾。所以我們要隨順好的潮流,好的潮流就是禮,《常禮舉要》,還有《沙彌律要》,這是好的潮流,我們要隨順這個;不要去隨順那個不好的潮流。好,這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接著看第四條:

  【四、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

  這也是一個禮節。這個地方說『長者』,如果按照《禮記》上講,年歲比我們大五歲,或十歲,或者是加倍,都是「長者」。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大講長者,譬如大家都是同學,你同學家裡的子弟,姪子、外甥這些就是你的晚輩。同學當中也有交情比較深厚,也有交情比較淺薄的,同樣是同學,各人交情也不一樣。交情比較厚的,就是比較深交的,這個禮可以變通,也不必過分的呆板,過於講這個禮倒顯得疏遠。這個就是大家很熟悉,交往很久了,在感情上也很深厚,你送個禮物,彼此同學之間,也就不用太呆板,我一定要雙手去把它接過來,同學之間覺得好像怪怪的,為什麼還要這樣?我們都認識這麼久了,還這麼客氣幹什麼?所以李老師在這裡講,你如果這樣,他倒反覺得疏遠。懂得這個原理原則,明白這個道理,你就可以從容了,看看對象。所以就是比我們年輕,或者是同等、同輩,他拿東西來,我們就得雙手接,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地方。如果不是很熟悉的,反正一般人講禮多人不怪,你表示得很有禮數,一般人他不會怪你,這個是講交情不深的。交情深的,就剛才講的另當別論了。即使國家對國家也是如此,這個就是國對國,前面講人對人,人與人之間,這是國與國之間也是一樣。所以孟子說,「以大事小,以小事大」。小國事奉大國,這是理所當然,我們力量抵不住它,我們比較小。大國為什麼也要事奉小國?對小國也尊重,仁也。他是有仁慈心,所以他也是尊重你,也是對你有禮貌。

  「長者與物,須兩手奉接」,不管長者他給你的時候,他給你是兩隻手給你,還是一隻手給你,因為他是長輩,我們做晚輩必須兩手把它接過來。平輩或者晚輩,我們就可以通融,如果平輩的,前面講交情比較深厚的,我們一手接過來可以;晚輩給我們,我們一手接過來也可以。特別是晚輩,晚輩如果他給我們,我們雙手去接,也會覺得好像這個禮太過了,所以你也可以單手接,可以不必兩手去接。你要兩手接當然也行,總而言之,對人恭敬是好事。如果你要是雙手接,跟他客氣一點,縱然是平輩、晚輩,也是會給他一個感覺,好像這個長者就是跟我們不一樣,就是這麼有禮數,這麼有禮貌。如果聰明,或者比較有敏感度的人,無形當中他也受了教育,這個也就是說身教,做給大家看。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晚年,大概這個五、六年當中講經,他都是在講經之前向大家問訊,以前是沒有。照這個儀規講,是可以不必,不必說你講經就向大眾問訊,是大眾向法師問訊,因為你上台就是代佛說法。但是他為什麼這麼做?現在人不懂,不懂得恭敬別人、尊重別人,所以他在那邊是表演,做給我們看的。就是要我們要學習對人家,不管什麼人,我們對人家都要恭敬,要有禮貌,縱然是晚輩、很疏遠的人,我們也對人不能夠失禮,是教我們這個。

  所以從前孩子生下來就有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都是教育;現代都不是教育,沒有這些教育,情況都不一樣了。有人會認為你太老古板了!講這些話他不一定是壞人,只是他沒有學過禮,他不懂禮節。他的心地或許是很好,只是不懂得禮貌。所以不懂禮貌的人不代表他是壞人,或許他心是很好的,只是他沒有學過禮,他不懂。雪廬老人還舉出歷史的一個例子,他說有的人很有禮貌,但是他還是壞人,他舉出漢朝的王莽,王莽篡漢,篡了十八年。他禮節可周到了,但是心很壞。所以他念的書也很多,恭敬人他也很自然,看不出他是假的,他這個是表面,所以他很有禮貌,但是心不好。禮的精神要裡外一致,就你內心跟外面一樣的,你的行為跟你心裡它是相應的,這是恭敬人,真心真誠恭敬人,那才是禮的核心、禮的精神。

  所以我們現在全世界看,最懂禮貌的日本人。我們到日本去,他這些禮節,從中國學過去這些禮節,真的這方面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一直保留到現在,從隋唐那個時代學習過去,保留到現在,可以說一板一眼做得很到位。比如說《弟子規》講的「過猶待,百步餘」,日本人做得是最到位。但是他心裡是不是對你有真正的恭敬心,那不知道了,但是反正他禮貌上,他表現的就是這麼到位,你也不得不佩服他。但是他心裡是不是真的對你有恭敬心?這個就不知道了。但是在外面這些禮貌,這個形式上他是對人很恭敬、很客氣,包括講話都很婉轉,這個禮的形式日本人做得很到位。可惜他的心不相應,有時候心還是很壞,不好,會去算計人,會想去侵佔別人,這個就不好。所以如果心好,二戰的時候他也不會發動這種侵略戰爭了,這個也就是說,這個禮形式上有,內心沒有跟形式上相應。真正恭敬人,怎麼會去欺負別人、侵佔別人?那肯定不會的。

  所以這個裡面這些千變萬化,雪廬老人講,你要學著悟!你要開悟,開悟它是活的。如果你不開悟,你學了一板一眼,死板板的,那個就是書呆子了。所以這個地方一講,我們就要能夠舉一反三,舉一隅而三隅反,以此類推,進步就會快多了。好,我們再看下面:

  【五、徐行後長,不疾行先長。】

  『徐行』,就是慢慢的散步。「徐行後長」,就是慢慢的走在長者後面,徐行後長就對了。我有一次,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我們師父上人跟我師兄,還有我,我們三個人到市場去。我這個師兄他走得很快,他走在前面。後來我們師父他老人家就停在那裡不走了。我師兄:怎麼師父沒有跟上來?後來才知道,不可以走在師父前面。應該陪著師父走在旁邊稍微後面一點,不能很快的超過去,這個就是要徐行後長。所以那一次也是給我們一個機會教育,就是說你跟師父、跟長輩走,你不能走在他前面,你走在他後面,慢慢走。這個徐行就是在散步,散步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走在長者後面,這樣就對了。那難道就不能快行?有長者在,就不能走快一點?也不是這樣,這裡講徐行,是講沒有事情的時候,沒有事,就是散步,沒有事,在走路散步,逍遙自在的在那裡走路,你就要走在長者後面。如果有緊急的事情,你還在後頭慢慢悠悠的走,那怎麼可以?長者叫你辦一件事情,那你「我跟在你後面,要慢慢走,不能走太快」,不把長者給急死了?你要趕快跑到前面去辦事。

  所以這裡李老師也講了一個公案。從前某人,幹什麼也不會,他什麼都不會,只好給人家當差。當差就幫人家去做事,不必本錢,也不用學。他要上工之前,要去上班之前,人家教他規矩,說走路你不要走在主人的前面,記住了嗎?他說記住了。說你的東西主人不用,主人的東西你可以用。你的東西主人不會用你的,但是主人的東西你可以拿來用。這個記住了嗎?他也記住了。他說主人吃東西,你可別先吃,主人吃完了,剩下的你就吃。這個要記住了。那也記住了!先記住這三條再去當差。這一天主人在路上,家裡已準備吃晚餐了,當時古時候沒有電燈,天黑沒有電燈,家裡人就叫這個當差的,「某某人,你提個燈籠去接你老爺,給他照路,因為天暗了」。這個人出去,在路上看到主人,手裡拿著燈籠,他就跑到主人的後面。主人就跟他講,你拿燈籠,你要跑在前面。不行、不行、不行,照規矩,我是要走在主人後面。那主人前面沒有燈光,就好像現在拿手電筒,你走在後面,那前面照不到,把這個主人氣得就不曉得怎麼說才好。有一天主人又出去,天也晚了,下雨了,家裡人要他拿個傘去接老爺。他拿著傘走著,在路上看到主人,主人沒有傘,主人說,你打了傘來,我們一起用!他說不行、不行,依照規矩你的東西我可以用,我的東西你不能用。這個也很新鮮!這第二回了。他就沒有一點點悟性,頭腦死板板的,都不開竅。回去之後這個主人就很不高興,太太說好話也不行,他很不高興了,這一下鬧出事情了,小孩看到大人在吵架就哭了,其他大人就趕快哄他吃奶,吃完了,奶沒有吃完,剩下,這個當差的就跑過去,去吃,為什麼?主人吃剩下的他可以吃。這個就是,好像是個笑話,但的確可能也有這樣的人。所以說你有要緊的事情,或者前面有什麼障礙,你要跑到長者前面去處理。總之,要為長者多考量。

  所以『不疾行先長』,這句是頂上面那句的「徐行後長」,就沒有事的時候,自己不可以往前頭跑。「不疾行」,疾就是快的意思,就是沒有事的時候,主人走得慢,你就跟著慢;走快,你就跟快。要是有事,主人慢走,你可不能在後面慢慢走,你要趕快跑到前面去做事。這個一條,我們也是要舉一反三。這個我們平常最常看到就坐電梯,電梯,每次大家都讓老和尚先進去,長者先。老和尚先進電梯,那電梯第一個都走在最裡面的,那後面陸陸續續人進去,擠滿了,擠滿了,電梯到了,電梯到了,大概大家也不敢出來,要讓師父先出來。那師父在後面,他怎麼出來?前面都是人擋著,師父你先請、先請。師父就講,你在前面擋著,我怎麼出去!你在外面要先出去。所以這個我們要舉一反三,看什麼情況。所以你看到一條,要學得通達,你才不會學得怪怪的,反而造成人家的障礙、不便,那就學錯了。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