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 第21-25集|悟道法師主講

緇門崇行錄淺述|悟道法師主講

🔹智現法師的弟子站得腳疼心悶撲倒了,智現法師不關心他反而呵責,這是什麼緣故❓
🔹古人為了求法而忘身軀的公案

緇門崇行錄淺述—嚴訓侍者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21/6/1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25

  《緇門崇行錄.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請大家翻開「嚴正之行」,五十一頁,從倒數第五行:

  【嚴訓侍者】

  這個公案看起。請看下面這個文:

  【唐智正,定州安喜人。開皇十年,奉敕住勝光、仁壽,後入終南至相寺,與淵法師為侶,二十八年不涉世諦。弟子智現者,伏承法教。正凡有著作,端坐思惟,現執筆立侍,隨出隨書,累載。初不賜坐,一日足疼心悶,不覺仆地。正呵責曰:「昔人翹足七日,汝今才立,顛墜,心輕故也。」其嚴如此。】

  這個公案也是在唐朝。唐朝終南山至相寺智正法師,他是定州安喜人。定州在河北省。『開皇十年』是隋煬帝開皇十年,是隋朝,隋煬帝那個時代。智正法師『奉敕』,「奉敕」就是皇帝下的命令,他依旨奉行,依照這個聖旨;古代叫聖旨,現代叫命令。就下這個聖旨,請他去住持『勝光、仁壽』,去那邊擔任職位。古代寺院都歸國家管,而且我們從這個地方,「奉敕」就是奉皇帝之命,就是古代這個寺是直接屬於皇帝管的,不是在宰相下面,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就說明得很清楚。後來他又到終南山,終南山在現在的陝西,陝西省終南山。『至相寺,與淵法師為侶』,這個「淵法師」在《高僧傳》,這邊《淺述》有一個註解,就是他後來到終南山至相寺,跟一位解行相高京城推仰的淵法師作伴。這裡這個註解不太清楚這個淵法師,他這邊是講「《高僧傳》語」,可能是出自於《高僧傳》,在《高僧傳》裡面有記載這個淵法師。在網路上,我是看到宋朝(北宋)一位宗淵法師。這個是唐朝的,如果要進一步知道相關資料,可以查《高僧傳》。『二十八年不涉世諦』,二十八年,這個時間相當的長。到終南山至相寺跟淵法師作伴侶,就是同參道友,同住了二十八年,這二十八年,世俗的事情從來沒有過問。可見得他跟淵法師兩個,這二十八年總是在佛法當中去切磋琢磨、去深入,所以不問這些世間事情。

  下面就是講到這個公案的主題。前面這一段就是先介紹智正法師,他是唐朝時代的人,後來擔任勝光寺、仁壽寺的主持,又到終南山至相寺跟淵法師做同參道友二十八年,從來不問世事,這一段就是介紹智正法師他的經歷、他的行誼。『弟子智現者』,智正法師他有個弟子叫「智現」,秉承他的教誨,就是『伏承法教』,「伏承」就是接受,接受他教導,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正凡有著作』,「正」是智正法師,他凡是有著書;這個「著作」,這裡沒有明確寫什麼著作,我們應該也都能夠理解,總是不離佛教的經論,註解經典、註解論典,總不出經、律、論三藏。智正法師他凡是有著作,他要寫一些東西,我們現在講,有一些語錄、開示,這一類都是。『端坐思惟』,他就「端坐思惟」,古代的人都有禪定功夫,端坐思惟。這是講智正法師,他要寫他的著作,都必須端坐思惟。『現執筆立侍』,智現師他就拿筆在旁邊幫他記錄,他這個工作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祕書、文書這一類的。他講出來,他念了一段,然後他用筆寫下來。『隨出隨書』,他隨時說出來,他隨時就把它記錄下來。這是要很專心,而且速度要很快。講話速度比較快,寫比較慢。古人講話不會像現代人講話那麼快,像機關槍一樣。古人有這個修養功夫的人,他講的話都很緩慢。講話很緩慢,就是說他心平氣和在講;如果講話很快,就是代表很急躁,心浮氣躁。

  智現法師他也不很容易,你看他『累載』,「累載」就是很多年。『初不賜坐』,「初」就是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有說那你坐下來寫,他就站著寫,在旁邊侍候。『一日足疼心悶,不覺仆地』,「一日」就是有一天,他突然站得腳疼了,心悶了,撲倒在地上。我們一般的常情就是說,你身體不舒服嗎?你怎麼會倒下去?做師父也會這麼問,這個是一般平常的,一定是這樣的。但是這個智正法師,他就不是說你哪裡不舒服,怎麼會突然撲倒在地?他不但沒有去問他哪裡不舒服,去關心他、去關懷他,反而苛責,『正呵責曰』,智正法師還呵斥、責備他。我們一般人聽起來,這個好像不近人情,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腳痛心悶,所以撲倒在地,他也是很用心在記,我們一般一定也會覺得說這個智正法師不通人情。『昔人翹足七日,汝今才立,顛墜,心輕故也。』智正法師就斥罵他,斥罵什麼?「過去久遠弗沙佛時,釋迦牟尼佛為外道仙人,上雪山採藥,見弗沙佛坐寶窟中入火定放光明,見已心歡喜,信敬翹一腳立,叉手向佛一心而觀,目未曾洵,七日七夜。讚佛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界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由之超越九劫,於九十一劫中得成正覺」。這個是從《大智度論》第四卷「菩薩釋論」節錄出來這一段,這是蓮池大師舉出來。「昔人翹足七日」就是講這個公案,那個時候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在弗沙佛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是外道仙人,在雪山採藥,看到弗沙佛坐在寶窟當中入火定放光明,看到非常歡喜,歡喜到腳翹一隻起來,就好像我們現在講金雞獨立,站了七天。叉手一心觀佛,「叉手」就是合掌。「目未曾洵,七日七夜」,就是七日七夜眼睛沒有闔起來。就讚歎佛「天上天下無如佛」,這首偈。後來他就超越九劫,於九十一劫當中得成正覺。這個是智正法師給他提出經典上的這個公案,他說你看他翹一隻腳,站了七天都沒有倒下來,你才站多久就「顛墜」。這是什麼原因?「心輕故也」,你這個心輕忽、不鄭重的緣故。你這個心有鬆散,輕忽了,所以你才會倒下來。『其嚴如此』,他是這麼嚴格。

  下面是蓮池大師的讚歎:

  【贊曰:「仆地而猶加呵責,不已甚乎?噫!古人忘軀為法,少室齊腰,程門三尺,未足為過也;今坐而論道,尚有厭倦者。師嚴道尊,敝也久矣!悲夫!」】

  蓮池大師他就讚歎這個智正法師,他說跌倒了還加以責罵,實在要求很嚴格,就舉出古人為了求法,忘了身軀的典故。古人真的為了求法,他生命都可以不要。所以就舉出,「如二祖神光大師」,神光就是慧可,「求法於達磨祖師」,達摩不理他,他在外面雪地跪了三天三夜,雪積到腰部了,達摩都不理他。講出這個神光大師就是二祖慧可,後來得到衣缽叫慧可。這是講禪宗初祖,那真的是為法忘軀,你看他跪了三天還不理他,他就用戒刀把手臂砍斷一隻來供養達摩,達摩看到這樣,你何苦來?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心不安,來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說,好啊!你心拿來,我幫你安。後來神光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就跟他講,「與汝安心竟」,他當下大徹大悟,衣缽就傳給他,達摩就回印度去了。

  這個公案我們常常聽。真的,古人為了佛法,不惜身命。你看我們前面那個公案,玄奘法師為了求法,到印度去。所以我們《三時繫念》法寶讚,有一次我在天目山唱,真的想到古代這些法師,交通不便,冒著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險,到印度去取經,我們今天才有這個經可以看、可以讀。古人那種求法的精神真的是令人敬佩。這是講佛家的。

  下面又舉出儒家,儒家也有『程門三尺』。一個姓游的、一個姓楊的,兩個學人,初見伊川先生的時候,伊川先生在裡面閉目養神。「時當下雪」,那個時候下雪,冬天,他兩個人站在門外等,「不敢驚動」,伊川先生醒來一看,門外雪已經三尺厚了。所以這兩個人真正去到那邊學到東西了。

  「這兩則尊師重道的榜樣還差不多。今人坐著論道」,今人就是現代人,蓮池大師指當時明朝時代,他說現代人大家坐著,來談論這個道,「還有感到厭倦的」,還感到很累、很疲勞。所以蓮池大師感嘆,『師嚴道尊,敝也久矣!悲夫!』「唉!做師父的管教嚴格,求道的尊重從事,這些早就敗壞了,實在可悲啊!」這個話是在明朝時代講的,現在就差得更遠了。

  古人這種求法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這個也是佛法當中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對這個法沒有一點恭敬心,就得不到利益。過去我們看到雪廬老人他的講話,他說以前他們那個時代的人(他是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人),他說他們學佛法是跪著求來的,現在你要把佛法跪著給人家。以前你是求,是跪著求來的,現在你要佛法給人,你要跪著給人,人家不來求,你要跪著給他,這個是李老師講的,現在你要跪著給他。跪著給他,他要接受,那也還不錯;現在你跪著給他,恐怕都不要,現在時代是這樣,特別現在年輕一代,他沒有那個概念。我們從哪裡看?你看早年我們淨老和尚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那個時候買了圖書館開始講經,每一年暑假都辦大專佛學講座。那個時候台灣大專院校裡面佛學社,第一個是台大晨曦社,它帶動,後來台中跟上,後來全台灣的各大學都有佛學社,包括天主教辦的輔仁大學都有,那個時候學生很願意學佛。現在我問李教授,我說現在逢甲還有沒有佛學社?他說現在都沒有了,全台灣大學現在佛學社統統都收起來了。那這個告訴我們,現在大學生不學佛,現在你要跪著送給他,他都不要。所以李老師那個時候說跪著送人,人家還會要,會接受;現在你跪著送給他,他都不要。現在我們做了很多法寶,華藏做很多法寶,要送過去,人家不要,所以你也就沒辦法了,就幫不上忙了,因為他不認識法,當然他也不會去尊重這個法。

  現在聽經方便,得利於科技,你看早期有錄音帶、錄影帶、VCD、DVD,又發展到現在的播經機、電腦網路、衛星電視,那是非常非常方便,你隨時可以聽到這些佛法。但是關鍵,人接不接受,他重不重視?他如果不重視、不接受,能結個緣就算很好了。有的人他連結結緣他都不要,這個就沒辦法。所以現在聽經,能夠到現場來聽經的比較少數,還有,畢竟年紀大的比較多,年輕的比較少,一、二個。現在聽經的風氣跟以前大不相同,因為現在網路太方便了,他不用跑那麼遠。以前在我那個時代,我記得我們老和尚在台北,還沒有買圖書館,一直到買圖書館,一直到我出家,當兵兩年沒有去聽經,其他的時間,老和尚在哪裡講,我都去聽。以前都騎機車,那個時候買了景美華藏圖書館,固定一個講經的場所,都是每一天我工作回家,下班,趕快洗澡,吃過飯就騎著機車去了,剛好趕七點半去聽經,風雨無阻。所以我這樣去聽經,我們每一次開同學會,小學的同學會,吃飯的時候,他們就給我開示,他說你信佛我們不反對,但是不要太迷了,你不要迷到這個樣子,天天去聽經,你也不去交個女朋友。勸我不要迷了,不要迷得太深。所以那個時候我去聽經就是這樣一個態度,真的是風雨無阻。夏天騎機車就比較涼快一點,但冬天就很冷,有時候下雨要披個雨衣,就是跑到景美去聽經,很恭敬,很難得有這個經可以聽。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就很難,你送到他面前,他都不願意聽。有少數,一、二個有善根的,他會來聽,比較少。所以以前在景美那個時候,年輕人學佛還很多,因為有大專佛學社。好像前年,東山高中他們有辦一個活動。以前他們那邊辦也是大專講座,以前都是年輕人、老師去聽課;那個時候辦,我看都是老的,五六十、六七十的,也都是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去,年輕人沒有。所以這個法,後面的人愈來愈不重視了。

  我們聽了這個公案,也是讓我們學習對這個法,你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就是我們的心態,我們得到佛法利益的多少,關鍵我們對這個法恭敬的態度,成一個正比例。像智正法師去要求智現法師,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沒辦法,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這樣要求,那就跟人結冤仇了,他根本也做不到這個。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他早年年輕,初學佛到台中蓮社,看李老師教學,有的學生有打有罵,有的學生很客氣。他也覺得老師好像滿不公平的,怎麼對他一個特別嚴格,特別去要求,特別不客氣,對其他的為什麼那麼客氣?後來老師跟他講,他才明白。他說有的人,你講他,他能接受,你要幫助他;他有一些錯誤,你不給他提醒,對不起他。有一些人,你一講他,臉就紅了,他就懷恨在心,那你不能講,跟他結冤仇。但是也不是說不理他,因為他現在不能接受,你不能直接跟他講什麼,你要慢慢的旁敲側擊,慢慢讓他自己去體會。所以對於有打、有罵的學生,他就不一樣,知道他能接受,他不會有怨言,那就要幫助他。所以這個也是大學問。

  所以我早上也是有發一個給大家,華藏衛星節錄的,「小毛病隨順他,大毛病提醒他」,這個老和尚講他在台中看到老師教學的情況。現在對下一代,年輕的學佛的、在家出家的更要放寬,沒有辦法太嚴格的要求。但是我們總是看了之後,知道要提升自己,要靠自己覺悟。別人實在講,也不好一直講不好聽的話。你跟他講一些比較直白的話,那也不是一般的關係。你一定要知道,他能夠接受;他不能接受,反而就結冤仇。這個也是做人處事之道,我們都要學習。往後更年輕一代更不好教,這是必定的,大家可以去看,更不好教。所以這個原則,我們總是要掌握住。老和尚講的這段,希望大家把它留下來做為座右銘,常常提醒自己,我們現在在這個時代,待人處事接物,教學要怎麼做。現在學生你講不得的,不但不能接受,他會跟你頂嘴,他講的比你大聲,那你就不能去要求了,要求就結冤仇,這個我們也要知道;往後這個情況會更嚴重,我們也要知道。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真正的出家是什麼樣子的❓
🔹怎樣才能夠幫助在苦海裡面的人❓
🔹從玄奘法師公案中的行持,我們學習到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寺院是學習的場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1/6/1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24

  《緇門崇行錄.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嚴正之行第二」,五十頁從第三行:

  【幼絕戲掉】

  這裡看起。這個名題,『幼』是幼年,『絕』就是斷絕。『戲掉』,遊戲、掉舉。我們看這個文:

  【唐玄奘法師,姓陳氏,漢太丘公之後也。隨兄素出家,年十一,誦維摩、法華;卓然梗正,不偶時流,覩諸沙彌,劇談掉戲,謂曰:「經不云乎?夫出家者,為無為法,豈復更為兒戲?可謂徒喪百年。」識者知師德器不凡矣!】

  蓮池大師舉出這個公案。玄奘法師大家很熟悉,唐朝玄奘法師。在我們台灣日月潭有玄奘寺,也有玄奘法師的靈骨、舍利供奉在那裡。玄奘法師到印度取經,這個傳為千古的美談。他俗姓陳,是『漢太丘公之後』,「漢朝太丘長陳仲公的後裔」,他也是有淵源的,也是有他的來歷,他家族有它的歷史、來歷。早年跟隨他哥哥出家,他的哥哥『素』就是長捷法師,《淺述》這邊有講,「素」就是後來出家叫長捷法師。他很小就出家了,大概十歲,童年的時候就出家了,出家才十一歲就會讀誦《維摩經》、《法華經》。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出來,古代的寺院就是學校。你看他十一歲就會誦讀了,他幾歲出家這裡是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十一歲已經會讀這些大經,能夠背誦,能夠讀了,可能是在十歲,或者更早,我們一般講小沙彌。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古代的寺院它是一個學習的場所,就是我們老和尚講的學校,學習的一個地方。不然的話,你看他十一歲,他怎麼會認識字?他怎麼會去背誦這些大經?這還不是小部的經,大經。所以寺院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

  『卓然梗正,不偶時流』。「卓然梗正」,卓然是超凡拔俗,就是跟一般不一樣。兒童、小沙彌也很多,但他就是不一樣,他很超俗正直,梗正就是他很正直。「不偶時流」,他不會去附和那些時尚,我們現在說流行,大家都在流行什麼,他不會隨世俗去浮沉,隨波逐流,不會隨順那些世俗的習氣,不隨俗浮沉。可見得他是有來歷的,不是一般人,我們一般講再來人。

  『覩諸沙彌』,「覩」就是看到。當時在寺院出家當然不是只有他一個沙彌,很多,其他的沙彌都在『劇談掉戲』,「劇談」就是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談論一些跟佛法不相關的。「掉」就是掉舉,掉舉就是身心都定不下來,七上八下的,好像東西吊起來、舉起來。「戲」就是遊戲。所以他看到眾沙彌,有一天在這裡一起談天,遊玩、遊戲。小孩子嘛!小孩子沒有不貪玩的。我記得我小時候也很貪玩,常常放學回家跟我弟弟就跑去玩了,回來沒有做家事,結果去玩很晚回來,一進門就被我母親抓起來痛打一頓。小孩子都貪玩,看到別人家孩子都在玩,自己也喜歡玩。他不跟一般小孩一樣貪玩,這個就不是一般人了。小孩子、小沙彌好玩,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玄奘法師就很嚴肅、很正直的給這些諸沙彌講,小孩講話像大人一樣,就給他們講說,『經不云乎』,就是佛經上不是有講嗎?『夫出家者』,用我們一般比較白話講,我們為什麼要出家?我們出家到底要幹什麼?我們出家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就是「夫出家者」。

  為什麼出家?『為無為法』,為了要修學這個無為法。《金剛經》上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賢聖的位次都是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主要要達到真如無為,達到這個目標,就為了這個。我們淨老和尚講席當中常講無為法,就是你有為法放下得愈多,無為法就不斷提升,完全都放下就成佛了,究竟無為。《金剛經》講「以無為法」。『豈復更為兒戲』,就是怎麼可以把出家當作兒戲?的確我們現在看到有的出家人把出家當兒戲。我們乍聽這個話,好像怎麼會是兒戲?他的標準是什麼?就是你出家,你的目的是不是為了要達到無為法?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的目的是不是在這裡?如果目標不是定在這裡,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出家為了什麼?為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追求、享受,出家是為了這個,將來做大法師,做寺院的住持、方丈、當家,出名,利就來了。也都是在講我是為了要弘法利生,不忍眾生苦,講出來這個話聽起來是很好聽;但是如果我們再看蕅益大師的《寒笳集》,《寒笳集》講得很清楚,它說如果不是為了要了生死而出家,那個就不是真正的出家了。你說我發菩提心,弘法利生,蕅益祖師也開示,你如果不是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你說發大菩提心,蕅益祖師說我就更不相信了。現在我們聽到很多人、很多法師都是這麼講的,甚至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講的話是沒錯,都是佛菩薩發的大願,但是實際上做不到。弘法利生,佛在經上也是常講,你不能自度,你怎麼去度人?所以這個覺首先是自覺,然後覺他,再覺行圓滿。你自己都沒有覺悟,怎麼幫助別人覺悟?自己還在苦海裡面,你怎麼可能去幫助苦海的人?你必定自己先跳出苦海,然後你才能夠去幫助在苦海裡面的人。你自己還在苦海裡面,你怎麼去幫助人?自己都要靠人家幫助了。所以自度,你才能度人,這個不是講好聽話就可以了,講一講,誰不會講!

  所以我們也是要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出家,你自己立的志願是什麼?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講,出家、學講經為了什麼?做大法師,以後很出名,大家都認識我,講得很好,他學講經的目的是要做法師;學戒律,他要當個律師;參禪,他要當個禪師;學密,他要當個金剛上師;念佛,他要當個宗師、當個祖師。蕅益祖師就講了,這個跟發菩提心就沒關係,此地講的無為法就是菩提心,跟無上菩提心沒關係了,跟六道生死輪迴有關係。修福,修福為了什麼?為了我要做住持、做當家、做知客等等的,為了這個。所以蕅益祖師就講,如果你是真正發心為了生死,那就是真正無上菩提心,就是這裡講的「為無為法」,你真正要了生死,要解決生死問題,實在講出家、在家都是發菩提心。真正為了這個事情,你參禪會開悟,學講經也會開悟,持咒也會開悟,念佛也會開悟,你修福也會開悟,你去搬石頭,像海賢老和尚一天做到晚,也會開悟。所以它的關鍵在於你發的那個心,是什麼樣的一個心態。

  所以這個地方講,「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為了這個無為法,修學要達到無為法,就是無上菩提。這樁事情是很嚴肅的事情,怎麼可以當作兒童在遊戲來做這樁事情?這個話的意思就是這樣。『可謂徒喪百年』,就是說這樣浪費光陰,白白浪費大好的生命,把有限的生命光陰都浪費在這個上面,非常可惜。『識者知師德器不凡矣』,「識者」就是有智慧的人,有道德學問、有智慧的人,這個叫善知識。認識的人知道,這個小沙彌不一樣,跟一般沙彌不一樣,「德器不凡」,他的德行、器宇大不平凡,不是一般人,真正認識的人看了沒錯。你看後來玄奘法師,不但中國人大家都知道,外國人也都知道。下面是蓮池大師對玄奘法師他這個公案的一個讚歎:

  【贊曰:「童年而盛德,非天賦之獨隆,蓋宿習之不忘也。知乎此,則可以辦來生於今日矣!」】

  蓮池大師讚歎,『童年而盛德』,就是幼年就有這麼高超的德行,『非天賦之獨隆』,我們一般講他是天才,很有天賦,他的天賦非常的獨特。『蓋宿習之不忘也』,前世修學的習氣,他還沒有忘掉,這是前世帶來的。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所以一般出家人總是帶有前世的一些習氣,多多少少都有。所以出家人,縱然說剃個頭、換個衣服,過去世也曾經出過家,只是修學沒成就,落到我們今天這個地步。我從小也很羨慕出家人,小時候看到出家人穿的衣服跟一般人不一樣,飄飄若仙,看了就很羨慕。所以大家發心出家,總是跟過去生習氣有關係。過去生的習氣,這一生的因緣,我們出了家,總是有這個習氣。特別比較年輕出家的,過去世出家的習氣就更濃厚,這不是什麼天賦,過去生的習氣。不然你去找一個人來出家,看他要不要?這個不是偶然的,與過去生有關係。『知乎此,則可以辦來生於今日矣』,就是說知道這個道理,「可以辦來生於今日矣」。來生你怎麼樣?今日修的。

  這個公案,也就是說啟發我們學習。我們看玄奘法師住的道場,是個學習的場所,寺院的確是一個學校,學習的地方。如果大家不願意學習,住在那個廟、寺院,的確也是浪費信施、浪費光陰,不能把握大好時光,好好來修學,就非常可惜。所以辦一個寺院道場,要有真正發心修學的人,這個道場才能興旺。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他也常常引用雪廬老人講的話,「不怕沒有廟,只怕沒有道」,住在這裡的人都沒有道心,沒有在修道,沒有在修行,這個叫「有廟無道,不能興教」,佛教也興不起來,廟蓋得很莊嚴、很大、很漂亮,信眾很多,那也不是興旺之相,那是衰敗之相。興旺之相,就像古代叢林有二十個守則,「叢林以無事為興盛」,真正有人修行、學習,修清淨心,這個是最殊勝的。所以道場是幫助人修學,成就道業的,幫助大家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的,那才是名符其實的道場。如果沒有人真正在學習,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場。反過來講,真正有人在修學,有道,不怕沒有廟,護法神會送來。不要怕沒有廟,我們現在要擔心的是我們沒有道,我們有沒有發心來學習,這個才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一個課題。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緇門崇行錄淺述—禁拒女尼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1/6/1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23

  《緇門崇行錄.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嚴正之行第二》,四十九頁,從「嚴正之行第二」這裡看起。首先先把名題,這個標題簡單解釋一下,這個單元是講「嚴正之行」,「嚴」是嚴格、嚴肅,「正」就是正確、正當。什麼事情都有一個邪正,正就是說正確的。「行」就是行為,就是一些做法、行為。所以這個是嚴格正確的行誼。首先第一個公案是:

  【禁拒女尼】

  『禁』就是說嚴禁。嚴格禁止、拒絕出家女眾。好,我們看這個文:

  【隋靈裕,定州人。安眾兩堂,簡已未具,言行濫者斥之。女尼,誓不授戒;弘法時,方聽入寺,仍後進先出,己房不令登踐。沙彌受具,必餘師證,至時乃臨壇耳。終身布衲,裙垂踝上,四指衫袖,僅與肘齊,見衣服過度者,當眾割之。】

  這個公案也是古代隋朝這個時代,在唐之前。相州是屬於河北,古代這個州有設在河北,有設在河南。相州演空寺靈裕法師,他是定州人。定州也是河北省,跟石家莊隔壁。石家莊我去過,在河北。『安眾兩堂』,就是安頓出家眾於兩堂。「兩堂」,也叫兩序。兩堂就分做兩邊,將已受大戒和沒有受大戒的人分開住。受大戒就是他有登壇受比丘戒。還沒有登壇受比丘戒,只有受沙彌戒,這個就不能跟受比丘戒的人住在一起,要分開住。所以安頓出家眾於兩堂,受大戒跟沒有受大戒的人分開住。

  『言行濫者斥之』,「言行」就是言語行為,如果散漫,必定受到靈裕法師的責備,可見得這個法師非常的嚴格。發誓不給尼眾授戒,只在講經說法時,才允許出家女眾進入寺院來聽法、聽課,就是聽經的時候才允許進來。而且開始的時候是在男眾後面,後面再進入;結束,經講完了,女眾要先出來,然後再男眾出來。古代這個規矩。在我們台灣戒律道場,像清公和尚他的正覺精舍、圓通寺,還有在南投水里蓮因寺(懺公的道場),都是這樣,只有講課的時候可以去聽,平常就不留女眾過夜,聽完她就要離開了。他自己住的房子,都不讓出家女眾進入,就是他住的房子,他都絕對不讓女眾進入。

  沙彌要受具足戒的時候,必須要請大德僧做尊證師,這個我們大家去受過三壇大戒也都知道,三師七證,這個必定要請當代高僧大德做尊證師來證明。而且要年滿二十歲,這個是『至時乃臨壇耳』。沙彌要受具足戒,『必餘師證』,必須請高僧大德來做尊證師。「至時」就是要達到二十歲,要成年,才能臨壇受比丘戒。

  『終身布衲』,就是他一生穿著粗布衲衣,那個布很粗的,布料不是很好的。『裙垂踝上』,踝就是我們兩邊腳下面兩個骨頭突出來,那個是踝,腳踝。「踝上」就是在腳踝上面。這個「裙」不是女眾穿那個裙子,就像我們現在穿長衫一樣,但是現在長衫都垂到腳踝下面。像我們現在穿的中褂,那這個就是在腳踝上面,這個叫裙,裙是指這個。這個不是說女眾穿的那個裙子。

  『四指衫袖』,他這個長袖,袖子的口只有四個指頭這麼寬,只有「四指」。『僅與肘齊』,長只有到手肘,手肘在這個地方。如果有看到人家穿衣服過於奢侈華麗的,當眾就把他衣服拿刀子來把它割掉,他很嚴格的。

  這個公案是在隋朝,距離我們現在一千多年了。在傳統寺院的確是這樣的,這樣的寺院是比較如法,男女眾也是分開的。然後聽經,包括我們現在做法會,你要聽法,才可以在一起,可以來聽課,平常沒有事就沒有在一起。因為古時候,到現在還是很多寺院都是這樣的,出家男眾道場跟出家女眾是沒有在一起的。

  好,我們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出家的真實利益是什麼❓
🔹各行各業的飯都好吃,出家這行的飯是最不好吃,什麼原因❓
🔹比丘有破惡、怖魔、乞士,三個意思。什麼樣的修行才稱得上乞士呢❓

緇門崇行錄淺述—出家的真實利益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21/6/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22

  《緇門崇行錄.清素之行第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清素之行第一」,四十三頁,第一行:

  【出家利益】

  蓮池大師的開示,我們上一次有講過,沒有錄影。今天的錄影,我們再重複來學習一遍。請看這個文,『出家利益』:

  【古德云:「最勝兒,出家好。」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此者贊歎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為利益也。】

  這一段就是古大德講,家裡如果有一個兒子出家,這是最殊勝的,『出家好』。俗話也有講,就是『一子出家,九族生天』。不但自己得到利益,也庇蔭自己的家親眷屬,九族都生天了,這是讚歎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為利益也』,但是沒有說明為什麼出家會有這些利益。這段的意思就是古大德,還有俗話都這麼講,「出家好」、「一子出家,九族生天」,這是出家的利益。但是沒有說明為什麼出家會有這些利益,下面蓮池大師講:

  【豈曰:「不耕不織,而有自然衣食」之為利益乎?豈曰:「不買宅,不賃房,而有自然安居」之為利益乎?豈曰:「王臣護法,信施恭敬,上不役於官,下不擾於民,而有自然清閒逸樂」之為利益乎?】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蓮池大師講『豈曰』,就是如果出家的利益是這麼認為的,說『不耕不織,而有自然衣食』,出家不用上班,在過去農業社會就要耕種,男子要去田裡做工、耕種,女子在家裡織布。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說你也不用去上班,也不用工作。『而有自然衣食之為利益乎?』是這個利益嗎?這是一個問詞,是不是這樣就是出家的利益?所以過去有人講,你們出家人這個行業不錯,不用交稅金,那是不是這樣的利益?

  「豈曰:不買宅,不賃房,而有自然安居之為利益乎?」豈曰,如果說我們也自己不用花錢去買房子,也不要去貸款買房子(現在有很多人,他買房子也沒有辦法一次把款付清,所以有二十年的貸款,甚至到三十年的長期貸款,這個都有。所以在家人要買一間房子,一般這種上班族的也不容易)。出家也不用去買房子,也不用去貸款,自然就有可以安住,可以安心居住,這樣是不是就是出家的利益?道場現成的,是不是這樣的利益?

  『豈曰:「王臣護法,信施恭敬,上不役於官,下不擾於民,而有自然清閒逸樂」之為利益乎?』國王大臣都來當護法,過去歷代的皇帝大多數都有信佛,沒有信佛的人是少數。因此國王大臣,當官的、當皇帝的,王宮大臣都有信佛。儒釋道三教都有學習,所以他們真正認識佛法,認識佛教,所以會以國家的資源來護持佛法。這是過去的時代,現代是沒有,現在很難看到王臣來護法。過去這個時代的確是「王臣護法」,國王大臣都來護持。

  「信施恭敬」,現代是王臣護法的很少,但是信眾來布施、恭敬供養,這到現在還是有。像台灣、大陸、香港,這個是還有,而且是比較老一代的,中年以上的,他們懂得來布施、供養。年輕一代的,可能他們就不知道了。不過現在還有,信施他會來恭敬、供養,過去的時代也都是這樣。「上不役於官」,這是我們剛才講的,不要受到官府種種的限制,就是說你也不用去交稅金這一些。「下不擾於民」,下面也不用去干擾於一般的人民,住在這種環境優美的寺院,可以享受「自然清閒逸樂」,是這樣的利益嗎?以上蓮池大師是列出來了,這是不是就是出家的利益?下面就給我們說,以上講的都不是出家的利益。下面講的話,就是講真話。

  【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又云:「他日閻老子與你打算飯錢,看你將何抵對?」此則出家乃大患所伏,而況利益乎哉?】

  古大德有這個偈,『施主一粒米,大似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就是說今生如果沒有成就道業,等於是這些施主來布施,恭敬供養這些財物,變成我們欠他的債,變成一種負債。今生「不了道」,來世要「披毛帶角還」,當畜生去還債,這聽起來就很可怕了。『又云』,又說『他日閻老子與你打算飯錢』,「閻老子」就是閻羅王,死了以後去見閻羅王,閻羅王跟我們算飯錢,我們也沒有了道,這些帳怎麼算?『看你將何抵對?』用什麼來跟他抵償,來跟他應對?講到這個地方,『此則出家乃大患所伏,而況利益乎哉?』就是說講到這個,如果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出家是『大患所伏』,「伏」就是伏藏,「患」就是災患。將來墮三惡道,這個災患就很大了。『而況利益乎哉?』何況有什麼利益?這是很大的災患,不是利益。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各行各業的飯都好吃,出家這行的飯是最不好吃。世間一般人不懂,他以為說你們出家人很好、很舒服,都是現成,人家供養、恭敬,又不用報稅,他認為出家這一行不錯。因此有一些人他也去出家,剃個頭,現個出家相,他去接受人家的恭敬供養,他不知道這些都有帳的,彼此之間有債務關係的。所以出家這碗飯是最不好吃的。不明理的人,以為出家很好、舒服,蓮池大師說那個不是利益。你現在享受那個利益,將來墮落了,隱藏著大患在後面,這個我們也不能不知道。這樣你要逃離這個大患都來不及了,何況有什麼利益?下面就講真正出家的利益,什麼是出家的利益:

  【所謂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煩惱、斷無明,得無生忍,出生死苦,是則天上人間之最勝,而父母宗族被其澤也,不然則雖富積千箱,貴師七帝,何利益之有?吾實大憂大懼而併以告夫同業者。】

  這一段就是蓮池大師跟我們講,什麼才是出家真正的利益。出家,因為你能夠破煩惱、斷見思煩惱,我們現在說淨土法門不用斷,伏煩惱,伏見思惑。斷無明,得無生忍,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出離生死的大苦。出家如果是出生死家,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才是真正的出家。出家的目的是出那個家,不是說出我們世俗的兩片大門的家,不是出那個家,這是第一道。後面你要出煩惱家、出無明家、出生死家,出這個家才是出家的真實利益。

  如果不能出離生死,談不上什麼利益。我們修一般法門(這是講修禪),你要修到這樣才能出生死。淨土條件比較低一點,可以帶業往生,就是說你能伏煩惱,信願念佛,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了生死、出三界,一生成佛道,那是真實的利益。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面就很麻煩,真的披毛戴角還,那個不好玩了。所以我們大家要拼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成就了。真的是出家了,出三界家、出六道的家、出十法界的家,到極樂世界,一真法界,那是真實的利益。那當然這樣的出家是天上人間最殊勝的,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你在世間法裡面,你做再大的好事,修再大的功德,享受人天福報,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還是在六道輪迴,那個利益小,那個利益不大,不是很殊勝。最殊勝就是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才是出家最殊勝的利益,就在這裡。當然你有一個兒子這樣成就了,他能了生死,往生西方,他的父母、家親眷屬都會受他的庇蔭,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父母家屬他們可以生天,沾你的光得到人天福報;你去成佛,他們得人天福報。

  『不然則雖富積千箱,貴師七帝』。「不然」就是說如果不是這樣。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雖然你很有錢,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寺院很有錢的,像我們在大陸去看,有很多很有名的寺院,那是非常有錢的,出家人開的那種豪華的進口車,賓士已經排不上號了,那很有錢。「富積千箱」,你很有錢。「貴師七帝」,就是七個皇帝都來拜你做老師,貴師七帝,當國師了。雖然富積千箱,貴師七帝,富貴到達極處,但是你沒有了生死、出三界,『何利益之有?』這有什麼利益?這不是出家的利益,這還是六道輪迴,出家的利益不是這個。所以出家的利益,他不是求人天福報,是要求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吾實大憂大懼而併以告夫同業者。』「同業」就是說我們同樣出家人,蓮池大師講「吾實大憂大懼」,我想到這裡,出家這碗飯這麼難吃,實在有很大的憂慮、很大的恐懼。而且他提醒同樣出家的人,你這一生要了生死、出三界,這樣才是真正出家的利益。好,「清素之行」是到這裡。下面蓮池大師還有個總論,現在這個總論在四十五頁,第二行:

  【總論】

  這個『總論』就是前面蓮池大師列出來這些公案、這些開示,做一個總結來評論,請看這個文:

  【比丘,華言乞士也,清淨自活,名曰乞士。而多求,而多畜,而多事,不亦實叛其名乎?旻師而下諸公,千載至今,流風未泯也!聞其風而不興起,尚得為比丘乎哉?】

  『比丘』是梵語,翻作乞士,乞士是其中一個意思;比丘有破惡、怖魔、乞士,三個意思。清淨修行才叫乞士,自己獨自清淨修行才叫乞士。過去出家人都是托缽,佛陀時代,現在南傳佛教國家還是有托缽這個制度。出家人他自己沒有開伙,就是一個缽,要吃飯去向人家要飯,跟乞丐一樣。他不叫乞丐,乞丐只是給人家要飯,但是這個乞丐不是一般的乞丐,士就是讀書人、知識分子,有學問的、有道德的,這樣的乞丐就叫乞士。乞士除了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其他什麼都沒有,這才是乞士、才是比丘,比丘是這個意思。

  所以『名曰乞士。而多求,而多畜,而多事,不亦實叛其名乎?』「多求」就是說出家人求很多,要錢很多、東西很多,你保存很多東西,「畜」就是把它存起來,很多。「而多事」,多事就是沒事找事,就是拉信徒、攀緣信徒,那就多事了。這樣實際上就違背,「叛」就是違背,違背比丘的名義了,就違背這個了。『旻師而下諸公』,就是前面第一個公案到後面,蓮池大師列舉出來的這些古來祖師大德,『千載至今』,就是說到蓮池大師明朝那個時代,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流風未泯也』,就是他們的風範,他們的道風、學風,流傳到明朝那個時候,還沒有消失。如果『聞其風而不興起』,「聞」就是聽聞、見聞,知道這些祖師大德他們是怎麼修的,我們聽到了、見到了,像我們看到這一本書,我們看到了叫見聞;我們透過講解,我們聽聞,這都叫聞。聞知,知就是知道,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修的,他們的高風亮節,而我們看到、聽到,如果自己不發憤圖強,『尚得為比丘乎?』那還能算是比丘嗎?這就不是比丘了。

  這個總論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因為我們現在都是出家了,大家也都去受了三壇大戒,雖然是名字,但是也去受了,三壇大戒就是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受了。雖然現在是名字比丘,但是我們也要發憤圖強,我們盡量修。雖然我們距離古大德的標準差很遠,總是我們要發憤圖強,不斷來提升。不斷的向古大德來看齊、學習,這樣才不辜負我們去受這個三壇大戒。所以想到我們去受過戒,受了戒要學戒,要學習。所以我們從這些地方,就是說我們就不要貪這些財物,這個財物實在講太多,對出家人來講是累贅、負擔,自己夠用就好。有多餘的,可以跟大家分享,布施出去這是最好,這是我們現在要學習的,我們距離古人的標準差很遠。但是我們總是要往他的標準靠近,這樣我們的道業才會進步,學業才會增長。

  好,「清素之行」到這裡是圓滿了,下面就是「嚴正之行」,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初學講經可以從哪裡著手❓
🔹夏老居士在《淨語》裡講「廣學原為深入」,幫助一門深入,究竟是什麼意思❓
🔹智者大師說,如果為了利養去弘揚佛經,也具有菩薩的名義,這個話又怎麼說❓

緇門崇行錄淺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1/6/1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21

  《緇門崇行錄.清素之行第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端午節吉祥。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清素之行第一」,四十一頁,我們從第一行:

  【講法師】

  第一行,名題是『講法師』,就是講經說法的法師。

  【或謂講法師有化物之功,無交鬼神之責,其寡過矣乎?】

  到這裡,這一段,這是蓮池大師他舉出來,『或謂』就是或者有人說,講經說法的法師他有潛移默化眾生的功德。『化物』,「物」就是萬物,我們一般講一切眾生,也就是說,講經說法的法師有教化眾生這樣的功德。『無交鬼神之責』,就是說他不像做法會,像放蒙山、放焰口、做水陸,這個主法的法師都有跟鬼神打交道,因為超度鬼神。像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法事,主要也是超薦鬼神。過去,也是蓮池大師他的著作,就是施食師(一般施食都是放大蒙山,我們現在是有加一個小蒙山,這個叫施食),施食的法師,施食的時候,他動一個妄念。我記得好像有這麼一個公案,他動一個妄念,因為施食的時候要觀想七粒遍十方,要觀想飲食重重無盡,要觀想。但是他突然動個念頭,好像動了一個:曬棉被,快下雨了,棉被在外面沒有收。鬼神看到的都是棉被,不是飲食,所以就被鬼神責備了。所以主法做超薦佛事,就是跟鬼神打交道的。跟鬼神打交道,如果做得不如法,會受到鬼神的責備,也有這個責任跟過失。『其寡過矣乎』,就是說講經說法,不要去做法會,就像我們現在說,你不要去主法做三時繫念,專門講經說法,這樣這個過失應該很少,不會像做法會的施食師他那個過失那麼重、那麼多。講經說法的法師,他不需要去對鬼神負什麼責任,他不用跟鬼神打交道,而且還有教化眾生這種功德。這一段也就是說,只要講經說法的法師他功德是最殊勝,施食師可能就不如講經的法師,因為他要對鬼神來負責。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

  下面,蓮池大師他就做個回答。上面這段話,我們也可以了解到,蓮池大師肯定他有聽人家這麼說過,聽人家這麼講,他才會講這段話。下面蓮池大師回答這個問題:

  【曰:「殆有甚焉。施食一法耳,一法猶易精,經論繁多,一一而欲精之亦難矣。故古人業有專攻,如恭法華,善華嚴之類是也。】

  這一段,蓮池大師就說,『殆』就是恐怕的意思,『有甚焉』,就是說講經說法的法師有功德,過失很少,施食的法師跟鬼神打交道,他那個過失會比較多。蓮池大師講,那就不一定,甚至(就是恐怕)有講經的法師,過失比施食師還多的,也有。下面就跟我們分析為什麼講經的法師有的過失甚至都比施食法師還多。『施食一法耳』,施食只有一法,就一個法門。『一法猶易精』,就是說他是專門在做這個施食的,也就是專攻一門。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這個一法專攻,他能夠精,專精。施食只有一法,就是這個法門,就像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就三時繫念這個法門,你長期就是做這個,這個還容易精通。

  『經論繁多』,經論那麼多,三藏十二部,『一一而欲精之亦難矣』。你說每一部經論,大小乘經論,顯宗密教,你每一部經都要去通達,這個也是很困難,不容易。古人講大通家,通宗通教,大通家,這個不是一般人。「亦難矣」,也不容易。你要通很多部經論,這個不容易。『故古人業有專攻』,「專攻」就是一門深入。『如恭法華』,有人專攻《妙法蓮華經》,他一生就是專攻這一部。『善華嚴』,就是他擅長講《華嚴經》,也是一門深入。『之類是也』,「之類」就是像這一類。

  像民國初年,在佛門裡面,江味農老居士,他四十年時間專攻《金剛經》,把自古以來《金剛經》所有的註解他都看過,《金剛經》這個版本他也校對過,不同的譯本,他也校對過。所以他寫了一部《金剛經講義》,花了四十年的時間。用四十年的時間,它變成我們近代《金剛經》註解的權威。我們淨老和尚講《金剛經》,就採用他的《講義》,還把他的《講義》做節要。另外也是一位在家大德,周止菴居士,一生也是四十年專攻《心經》。所以這個就是專攻,一門深入。一門就容易成就,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

  【今則無經不說,無論不宣,其果超越於先哲乎?】

  『今則無經不說,無論不宣』,就是說他什麼經都講,什麼論也講,在蓮池大師那個時代,尤其講經的法師,講了很多經典。『其果超越於先哲乎』,就是說他的效果、成果能夠超越古大德嗎?「先哲」是古大德。這是一個問號,就是一個疑問,你講那麼多,你真的都通了嗎?

  【遂有師承無自而臆見自用者,有好為新說而妄議前賢者,有略加銷釋而全無發揮者,皆未免於過也。】

  『遂有師承無自而臆見自用者』,就是說沒有老師的指導,用自己的見解。「自用」,就是一般講的剛愎自用,他認為是這樣的看法,他沒有老師的傳承。所以過去淨老和尚也給我們講,學講經,就是你去複講老師的,你自己不要去發揮,你自己還沒有到那個程度,恐怕根據你自己的看法去發揮就錯了,那你要背因果,所以複講老師的。複講不是照老師那個口語,他的口氣這樣講,用自己的口語講,但是那個意思沒有錯。以前我們淨老和尚就教我們這個複講的原則,你自己不要發揮,你自己還沒有悟處,你不要添加枝葉,恐怕添了,你就講錯了,要背因果了。如果你複講老師的,有錯,老師負責,你不用負這個責任。所以我學講經也是這個方式。現在有很多人學講經,他自己寫講稿,如果你參考古大德的註解,不加自己的意思,那也還好。如果加上自己的意思,恐怕沒把握,如果對,那就沒問題。講經說法一個原則,就是你講淺,講得不好,那也沒關係,不要講錯。當然你要提升,你不能永遠學講經都是講不好,就是講得很淺,那這個也不能進步,也不行。所以過去我學講經,也是用複講的方式。

  我們淨老和尚講,複講是從阿難尊者開始,阿難是複講釋迦牟尼佛講的,我們現在看的經典都是阿難複講出來的,然後透過五百大阿羅漢,大家去印證,大家以前聽佛講的,是不是這樣?如果是這樣,這一句才能記下來;如果有一個阿羅漢說,好像佛不是這麼講,那一句就不能記。所以結集經典是這樣的方式結集的。所以複講從阿難開始的,阿難尊者。所以我們現在,祖師大德有註解、講解,我們也依照那個註解來講,或者依照老師講的,我們來複講、學生來複講,不要加自己的意思,自己不要去發揮,就守住這個。講到你真的有悟處,有把握,那你可以發揮一點,這個原則,我們要知道。所以這個需要師承。我們現在看到電視上,實在講,有很多法師,出家在家的法師,在家的大德他們也講經,他們有沒有師承,我們就不知道,講經說法還是有師承的。我們淨老和尚他的老師是雪廬老人,講經說法是跟他學的,我們現在跟淨老和尚學,講經說法一脈的一個傳承。所以這個有規矩的,這個不是沒有一個規矩,然後自己隨便去發揮,自己以自己的見解來講,往往都講錯了,過失就大了。真的那個過失可能超過那個施食師了。

  『有好為新說而妄議前賢者』,「好為新說」,標新立異。古人講的,他認為不是這樣,而且還批評、還議論以前的人講得不對,講得不好。這個我們現在也看到的確有這樣的法師,而且還在電視台講,我都聽過,他批評其他一些比較老的法師,那就「妄議前賢」。妄就虛妄,他自己不懂,而且還去批評,這個過失就更多了。你自己講不好,自己的過失,還去批評人,過失就更多。『有略加銷釋而全無發揮者』,「略加銷釋」就是消文釋義,把文字表面大概消文,很簡單的解釋一下,「而全無發揮者」,就是沒有把經義深入淺出的發揮出來,那些聽眾得不到利益,他也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也不知道這個經義。這是我們開經偈念的,「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在哪裡?不知道,沒有發揮。

  特別沒有在生活上去把它發揮出來。像我們大家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我們也看了註解,老和尚也有講。但是現代人他也聽了、看了、讀了,但是很多地方大家還是不懂。所以我有時候舉出《無量壽經》裡面幾個字,問問大家知不知道?大家很茫然。比如說,我們念《無量壽經》,「無義無禮,不可諫曉」、「魯扈,抵突」。這個大家都在念,什麼叫無義無禮?不知道。什麼叫魯扈、抵突?不知道。無義無禮就是沒有道德仁義,道德仁義禮都沒有,現代都沒有。魯扈,魯是魯莽,這個人很魯莽、粗魯;扈就是很跋扈,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抵就是常常跟人家牴觸,跟人家起衝突。所以魯扈、抵突。我們舉出一個比較簡單的,如果你講經沒有去發揮,人家聽不懂,不曉得這句話什麼意思。聽不懂,當然他就不可能在生活當中去修行,他就沒有辦法修行。『皆未免於過也』,就是說這個也是過失。如果是這樣,以上講的這三方面,他的過失比施食師還多。所以:

  【必其精研有素,博學無方,惟以明道為懷,不圖利養於己,庶幾有功而無過耳。】

  這段是蓮池大師講,『必其精研有素』,「精」就是精通,精深研究有素,而且要博學,『博學無方』。我們往往也會有疑問,不是要精研,怎麼又要博學?精,一部經就好了,為什麼下面這邊又一個博學?所以我們讀這個,這個都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像夏老居士在《淨語》裡面講,「廣學原為深入」。廣學多聞,不是要專攻嗎?為什麼又要廣學多聞?我們感覺就很矛盾,不是一部經就好了嗎?這個我過去也是常常跟同修分享,把我自己的一個心得跟大家分享。黃念老他也有加註解,因為怕人家看到夏老這句話他不懂,不是要一門才能深入嗎?現在怎麼會廣學原為深入,廣學原來是為了要你一門深入的。所以這個關鍵點就在這個地方,蓮池大師講的這個意思也是在這個地方,你聽了、看了,你不能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像講經一樣,你沒有去把那個真實義發揮出來,這個也不行。

  所以黃念老他做一個比喻,他說你看,你那個井要挖得深,以前我都用鋤頭、圓鍬去挖,那個口徑要大,才挖得深。如果口徑很小,你就很難挖得很深。像我們現在用挖土機,你要挖深一點,那個口要寬一點,你挖一點點,怎麼能挖得很深?肯定是要這樣。所以他用這個比喻,也比喻得非常好。廣學原為深入,就幫助我們一門深入。或許大家聽到這個,又不太懂了,所以還是要加以說明。我們一門、一部經,沒有錯,比如說,我們專攻《無量壽經》,或者專攻《彌陀經》(我們三時繫念是以《彌陀經》為主),我為了要深入這部經,要找其他的經論來補充說明,深入這部經典。等於是說以經解經,其他的經來註解這部經,因為一部經它總是受到文字的限制,它不可能講到那麼多。比如說,《無量壽經》,我們講「往生正因」,「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到「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十善業,這個十條列出來了,但是我們懂嗎?我們還是不懂,所以你要找《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我們看了,還是不懂,所以我們老和尚再舉出《太上感應篇》、《弟子規》,加上現在的《群書治要》,那些統統講的是十善。

  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佛給我們講,「言十善者,能攝一切諸餘善法;言十惡者,能攝一切諸餘惡法」。所以這個以經解經。你看黃念老註解《無量壽經》,用一百九十幾種經論來註解,那不是幫助我們深入這部經嗎?我們是以這部經為主,其他都是來補助我們深入這部經的。那你以哪部經為主,其他的經也都幫助你深入那部經,要懂這個道理。《華嚴經》講「主伴圓融」。所以你看,「必其精研有素,博學無方」。不但佛法你要很多來幫助你補充註解這部經,包括世間法都需要。一般講儒、釋、道都需要,祖師大德對儒、釋、道沒有不通的。

  『惟以明道為懷』,就是為了明道為本懷。明道是明心見性,主要是這個目標。『不圖利養於己』,不是貪圖名聞利養,不是對自己的名聞利養有幫助而來講經說法,這樣才有功而無過。蓮池大師講,要這樣來講經,才有功沒有過。如果你貪圖名聞利養,那叫不敬說法,過比施食師還多,還嚴重。

  【或又謂智者云:為利弘經,亦恆有菩薩之名者何也?】

  或者有人又會有這個問題,智者大師說,如果為了利養去弘揚佛經,也具有菩薩的名義,這個話又怎麼說?他為利養去弘經。

  【噫!此為具菩薩之大悲,而未臻菩薩之實行者言也,非為貪利者言也,不察此意,幾許誤哉!」】

  蓮池大師就回答,智者大師這個話是為了激勵具有菩薩大悲心腸,而還欠缺菩薩入世去度眾之行的人說的。他有這個心,但是他還沒有具體去落實,是鼓勵發菩薩大悲心的人,鼓勵他去弘法利生,不是為貪求個人名利的人說的。如果你講經說法為了我出名,很多人都認識我,我知名度很高,名後面跟著利就來,人家就恭敬、供養,名聞利養,如果貪圖這個就錯了,就不對了。所以蓮池大師也舉出來。我們聽這些祖師大德講的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往往誤會祖師大德真正的意思。所以這個蓮池大師特別又說明,他說那個是為那些真正發心的人講的,不是為貪圖名利的人講的,如果不仔細審慮這句話的意義,那就很容易誤解了。

  好,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