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 第21-25集 |悟道法師主講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悟道法師

🔹何謂布施波羅蜜❓
🔹忍辱怎麼修❓
🔹煩惱習氣力量很強,控制不了,沒有辦法一下轉過來,怎麼辦❓
🔹貪欲多的、脾氣很大、愚痴心很重的修什麼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十波羅蜜(一)  (第二十五集)  悟道法師主講  2021/10/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在前面我們學習過十度,接下來是十波羅蜜。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十波羅蜜,第一「布施波羅蜜」,布施是放下,所謂放下身心世界,在念佛堂主七師常常提醒大家的: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所以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裡面也講到六度,說一個念佛人,一句佛號六度齊修。第一個就是布施度,祖師他的開示什麼叫布施?「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內捨六根,外捨六塵,這是真正的大布施。所以《華嚴經》講布施波羅蜜,就是身心世界萬緣放下,捨得乾乾淨淨,這叫布施波羅蜜。如果不捨乾淨,我們清淨心不能現前,自性清淨心裡面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也不能現前,所以首先要捨,布施。

  我們這堂課接下來學習,「二、持戒波羅蜜」。經云:「菩薩具持眾戒,而無所著。」波羅蜜是圓滿的意思,沒有執著,戒就圓滿。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你就證得阿羅漢。阿羅漢見思煩惱斷掉,不著相,超越六道輪迴,六道沒有了,戒律就清淨、就圓滿。如果還沒有超越六道,這個戒律還不清淨、不圓滿。超越六道,破了執著,也就是斷見思煩惱,這個戒就圓滿。章嘉大師告訴家師淨老,「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不必在形式上斤斤計較,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那麼多的形式,重實質,實質是從內心裡面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你自性裡面具足的無量智慧德能統統現前。凡夫煩惱習氣很重,我們一定依照戒律的標準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世法裡面,也就是《觀經》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戒律的基礎。這些統統做到了,做到第一福,做到孝養父母,做到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這個基礎才可以受三皈五戒,受三皈五戒那就是真的善人。這是持戒波羅蜜。所有的戒都從三皈五戒發展出去的,從三皈五戒十善,發展到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些是律儀戒;再推展,攝善法戒,凡是善的都是戒,都要去修;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幫助的,就要去做,這個統統屬於戒。所以基礎就是淨業三福第一福。

  「三、忍辱波羅蜜。」經云:「菩薩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搖動。」這是舉逆境、惡緣。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要不能忍,這日子怎麼過?這日子不好過。從早到晚,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順境、善緣要忍,不起貪愛;逆境、惡緣要忍,不生瞋恚。日常生活中修心平氣和,這要靠忍辱功夫。心平氣和,你生智慧,不生煩惱,積功累德。如果能保持三年五載、十年八年,你開智慧了,煩惱輕、智慧長,你這一生生活肯定是幸福美滿,這是從忍辱波羅蜜來的。忍辱怎麼修?無動搖,就是不受這些境界的影響。修淨宗,常常想著極樂世界是我的老家,阿彌陀佛是我們這個家的大家長,諸上善人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到這個世界來是觀光旅遊的。觀光旅遊何必認真?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過兩天就離開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心。常常想著家在西方,你就什麼都能忍。唯有什麼都能忍,我們的心才清淨,才不會被外頭境界動搖。你只要學會不憤怒、不生氣,你的身體就健康。可是外面有環境引誘你,叫你生氣,那是你的冤親債主找你麻煩。你也很聽話,一惹你生氣,你果然就生氣,脾氣就發,那你上當了,吃虧了。知道事實真相,他是來讓我生氣的,我偏偏不生氣,我還跟他笑咪咪的,歡歡喜喜的;他怎麼樣引誘我,來逗我,我如如不動,這叫真看破、真放下,在佛法講「八風吹不動」。

  我們再接著學習,「四、精進波羅蜜」。經云:「菩薩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恆不退轉。」精是不雜、不亂,進是不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叫真精進。菩薩為我們表現的普度眾生,隨心應量。我們細細觀察,那叫真精進,他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他為什麼能精進?他不為名利,他不為自己,念念都為苦難眾生,都在幫助眾生覺悟。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都是在那裡表演給我們看,演十波羅蜜、十大願王,這是世尊在世他示範給我們看的,讓我們來學習的,再說貼切一點,世尊在那裡演《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諸佛菩薩、羅漢、祖師大德住世就幹這麼一樁事情,幾十年如一日,一天都不懈怠,精進。我們自己有責任,在家學佛要做在家學佛的樣子,出家學佛要做出家學佛的樣子,我們這個小道場要給所有道場做一個樣子,佛法才能興旺。淨業三福第一個是「孝養父母」,你要把孝道做出來。夫妻之間相處,先生要把先生的本分做好,把做丈夫本分的事情做好,妻子要把做太太的本分事做好,要做出來。這是從夫妻開始。

  淨業三福、十善業道在家庭裡面落實,就是要落實在家庭裡面,從什麼地方下手?過去我們聽淨老和尚講席中的開示,常常聽到淨業三福很重要,但是早年沒有舉出具體的做法。到了十幾年前,家師淨老他就提倡儒釋道三個根,這三個根一定要從《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道》下手,在這裡把《感應篇》擺在第一個,也是有他的用意。《感應篇》講什麼?講因果教育,講因果的。現在人如果不認識因果,跟他講倫理道德,他聽不進去。唯有講因果,對現代人他還會比較重視。因此我們也想到,印光祖師為什麼一生當中他極力提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樣東西祖師一生印了幾百萬冊。當時印刷術不發達,祖師他的願望是中國十億人口,希望人手一冊,發這個大願。當時印刷術不發達,只印了幾百萬冊。這三部的寶典都是講因果教育,讓我們認識因果。如果不認識因果,勸人斷惡修善就很難,我為什麼要斷惡修善,有人幹盡壞事,他還享受榮華富貴,還做總統、做大官,作威作福,做好事的人好像沒得好報,因此他就不相信因果。實際上因果是通三世,這三部書,特別《安士全書》,這部書印祖是讚歎到極處,《安士全書》主要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周安士居士引經據典,讓我們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裡面分析得很詳細、很深入。再來就是《感應篇》,道家勸善的經典,它是善惡的標準,好像一部天律一樣。《了凡四訓》就是斷惡修善、改造命運的一個實際的經驗,現身說法。這三部書都是講因果教育。所以印光祖師當年在世,用這個因果教育來補助倫理道德教育。

  《弟子規》講的是什麼?講的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要怎麼做,一條一條列出來,怎麼樣做才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就講到因果,這《感應篇》講的,用《感應篇》來落實慈心不殺這一句。修十善業,用《佛說十善業道經》來落實修十善業。這三部典籍是儒釋道三個根,所謂根,我們不能疏忽。學習的前方便,暖身,就是我們開始要進入學習因果教育,我們淨老和尚提出,還沒有學《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包括《安士全書》之前,暖身,先學《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是前方便。印祖也是用這個來做為前方便,所以《了凡四訓》他擺在第一部,第二部就是《太上感應篇》,第三部就是《安士全書》。印祖為什麼把《了凡四訓》擺在第一個?《了凡四訓》後面都有附帶《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一篇也非常重要,這篇可以說是補助《了凡四訓》的,等於是《了凡四訓》的補充說明,非常好,都是講現世改造命運的經驗談。所以我們過去印《了凡四訓》,後面都有附帶《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在二OO六年,我也請北京陳曉旭居士她們的公司來協助,幫忙拍攝《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拍了八集的連續劇,一集四十五分鐘,拍了八集。這個片子拍出來,也得到很多學校老師、同學的歡迎。前幾年潮州謝總還把這個片子做為道德講堂的一堂功課。他辦一期的道德講堂是七天,我們是八集,也剛剛好,有一天聽個兩集,剛好七天下來,這堂課就圓滿,非常好。

  有了這麼好的基礎,就是你有這些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基礎,這些基礎具備了,你在佛法裡面隨便拈起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就是選擇大乘經典,你要選擇哪一部經或者哪一部論,自己如果不能夠選擇,就用拈鬮的,至心在佛前祈禱,請佛菩薩給我們指點,這是一種方式。看拈到哪一部經就一門深入,比如說你拈到是《金剛經》,你就一門深入;拈到《彌陀經》,你就一門深入。所以這個經典,你可以做很多鬮,就是用紙寫,包起來,好像抽籤一樣,至誠在佛前念佛、拜佛,禮拜完了之後,至誠求佛菩薩指點,拈一個鬮,拈出來看是哪一部,你就從這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有前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基礎,再選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間的薰修,快則三年,如果比較快的三年;慢則六、七年,如果時間比較慢,六、七年的時間,你就有相當的成就。自己成就必定能感化人,頭一個感化你一家,家和萬事興。在一個道場,首先要感動你這個道場的同修。不能感動,問題不在別人,問題在自己沒有修得好,自己真修好了,哪有不感動別人的道理。這是講到精進波羅蜜。

  「五、禪定波羅蜜。」經云:「菩薩於五欲境無所貪著,諸次第定悉能成就。」禪定,佛法修行的樞紐在禪定,離開禪定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離不開定,戒定慧三學,這是修學的總綱領、原則。世尊教導我們,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就是前面講的,你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包括《安士全書》,印光祖師以及我們淨老和尚用這個來代替戒律。現在的人不懂戒律,所以受了戒也不知道怎麼去持戒,把這個戒給誤解、曲解了。所以沒有這個基礎,就沒戒了;有這個基礎,戒就有了。有戒,你才能得到定。戒,它是幫助你得定,沒有戒,心就是亂的,得不到定。戒就是守規矩、規則,傳統文化的教學就是教這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包括《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你要善學。

  現在很多人學了傳統文化,學得不對,學偏了、學錯了,標榜在學傳統文化,但是自己本身就沒有依照《弟子規》、《感應篇》落實在生活上。包括現在我們淨老和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優先推廣的,首先推廣的《群書治要36O》,這些基礎都沒有。學是學了,聽是聽了,沒聽懂,沒聽懂就是有業障。聽錯了、理解錯誤了,表現出來,形式上是在學傳統文化,表現出來是完全違背傳統文化,變成似是而非,甚至很離譜的情況都有,讓一般沒有學的人看了就敬而遠之。你學了傳統文化,怎麼這個樣子?不敢來學了。這是過去蔡老師(成德法師)在講《群書治要》、《弟子規》這些開示都說得很詳細。所以現在我們要學這個戒,還是要聽講,我推薦的是聽蔡老師,現在成德法師,聽他的《弟子規》,還有《群書治要》。特別《群書治要36O》,那是非常重要。這個也是在馬來西亞漢學院,在十幾年前講的,我現在都帶一些同修來學這一部,真的非常重要。這個沒有聽懂,你去受了三皈五戒,統統得不到戒。你講《了凡四訓》也不到位,你講的根本也都沒有辦法去落實,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你有這些基礎,因戒就得定,心慢慢就定下來。心定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智慧,因定開慧。

  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是在開智慧,智慧從禪定來的,禪定從持戒來。我們再講得根本一點,持戒從淨業三福第一福來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做到了,你去受戒,受三皈五戒,才是真正持戒。淨業三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看佛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你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哪來的三皈、具足眾戒?這個都沒有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去戒場受個戒,以為自己就在持戒,大錯特錯了。像現在學傳統文化,你在開始聽講,在學習,甚至也講給別人聽,自己有沒有去做到?為什麼做不到?你對那個沒有真正理解,連解門都還沒有,何況行門,你當然不知道怎麼做,自己做錯了,還以為自己是做得很對,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禪定波羅蜜,得到禪定,於欲無貪,對五欲六塵的這些境界,也就是我們一般講財色名食睡五欲沒有貪戀,這些要放下,放下五欲,他才能夠修定。不然我們一天到晚受外面這些欲望的誘惑,心怎麼能定下來?所以放下這些才能修定,諸次第定。四禪八定,四禪八定是世間的禪定,先從這裡開始。這是一般法門修學的次第,一定通過世間禪定,然後再提升超越世間,證得九次第定,就阿羅漢的定。證得九次第定,就超越六道。四禪八定還在六道,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修定,一般的法門都是通過這些次第。念佛法門是特別法門,念這句阿彌陀佛也是修定。你看《彌陀經》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定了,心不定,怎麼會不亂?不亂就是定。所以念佛也是修定,要怎麼修?順境,貪戀起來了,「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打掉,回歸到阿彌陀佛。這個家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常講,我們過去也聽了不少,但聽了怎麼樣?這些境界現前的時候還是貪,自己喜歡的,比如說喜歡吃的、穿的,或者哪一種欲望,個人的興趣、嗜好不一樣,碰到了,碰到自己喜歡的,貪戀心馬上就起來了。起來是正常的,如果不起這個念頭,我們就不是凡夫,凡夫肯定會起。起來也不要緊,古大德跟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來不怕,怕我們察覺太慢了。念頭剛剛一起,就發現到了、覺察到了,趕快用「阿彌陀佛」這一念給它轉過來,讓我們心恢復到平靜。如果覺察太慢,我們警覺心不夠,那就隨這些境界轉了,順境,順我們的、喜歡的,我們就起貪戀心。

  所以順境起來,回歸到阿彌陀佛;逆境、惡緣現前,心裡有一點不高興,我們要覺察得快,趕快念阿彌陀佛。但是念這句阿彌陀佛,你要能轉得過來也不容易,我們聽淨老和尚的開示就能轉過來,這個人根器也相當利,起碼也是上根的人。中下根的人還不行,為什麼?你知道是知道,但是控制不了這個煩惱習氣,控制不了。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力量很強,沒有辦法一下轉過來,因此需要修一些觀行來補助,觀就是觀念。如果能夠直接用一句佛號轉過來,當然最直截了當,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但是如果你轉不過來,就得要麻煩一些,要修一些觀行來補助。我們現在聽的《群書治要》,這個就是觀行,觀念,《弟子規》,還有過去雪廬老人在台中蓮社講的《論語講記》,這些對念佛人來講,幫助我們念佛得定的。在生活當中碰到的順境逆境,你怎麼辦?說轉就轉這是上根人,中下根做不到。你必得要有這些,這些都屬於戒學,來幫助。你要修《弟子規》,也要觀;修《感應篇》,也要觀;《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安士全書》。

  你看佛講「五停心觀」,停是停止,還有四念處觀,這個重要。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第一個部分。觀幫助我們放下,觀就是看破,看破才放得下,我們觀念轉過來了。五停心觀講「多貪眾生不淨觀」,貪欲多的,要修不淨觀。這個貪不但是男女色,貪飲食、貪華麗的衣服、貪種種的好色,都是貪,你要觀這個不淨,它是不清淨的。這個觀念轉過來了,對事實真相看清楚,你就放下了。我們現在還放不下,就是這個觀沒深入,沒有深入去觀察,所以還放不下,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看破。真正認識清楚,真正看破,那才放得下;沒有看破,放下很難,這是一般人。「多瞋眾生慈悲觀」,脾氣很大,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修什麼?修慈悲觀,對眾生要有慈悲心,天下父母心,對自己兒女都有慈愛的心,用這個心去擴展到對一切人、一切物,這個慈悲心就生起來,對治瞋恚。所以蔡老師在《群書治要》講,有人對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很反感、很厭惡,對他很生氣。為什麼?因為學習傳統文化,學不好,沒有做到,還是處處去妨礙人,然後又標榜他是學習傳統文化的老師,所以有的人看了就很難過,心裡很不高興,學好多年了。蔡老師講,要憐憫他,他也是煩惱習氣很重,業障很重。但是他學了好多年,怎麼還這樣?蔡老師又講,就是他學了好多年才更可憐,比沒有學的還糟糕。沒有學的人,說他沒有學,他無知,沒辦法,他很可憐。但是你學了,學了好多年,學了五年還這個樣子,一點改變都沒有,所以更可憐。如果以這個心態憐憫他,不跟他計較,憐憫他的無知,這個慈悲心也就起來了。憐憫心就是慈悲心,從道理上生起這個慈悲心。所以這是每一種觀法對治每一種煩惱習氣。「多散眾生數息觀,愚痴眾生因緣觀」,愚痴心很重的,修因緣觀。所以這個觀法,也是我們的補助功課,這個也不能缺少,特別對中下根器的。上上根人,當然他不用。上上根跟下下根,他們真的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就成功了,他真放得下,這樣的人可以。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上上根跟下下根是少數。中下根性的佔絕大多數,所以佛才要講經說法講那麼多,對治各種不同的煩惱習氣、毛病。包括現在的《群書治要》、《弟子規》、《感應篇》等等,這些都是。

  所以一個妄念起來,我們沒有辦法轉過來,你就要想到經裡面佛講的一些道理;如果你能夠直接把它轉成阿彌陀佛,當然這樣就可以了。你佛號一提起來,比如說貪心起來,貪心就下去了,不貪了;瞋恚心起來,一句佛號提起,瞋恚就下去了,這個也就可以了。但是這個功夫是比較高,我們還是要練習,不斷的練習。所以第一個妄念起來不要緊,就是你換得要快,如果你轉不過來,發展到第二個妄念、第三個妄念就變成業障,要轉得過來,轉不過來就不行。所以希望在第二個念頭就換成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把所有這些欲念打掉,這叫會念佛。這個也要說明一下,這個欲念,比如說你看到很喜歡吃的,貪吃了,我們發現貪欲的心起來了,要把它換成阿彌陀佛。換成阿彌陀佛,什麼叫換成念佛?念佛就是說,貪吃的心被這句佛號壓下去了,被壓住了不再起來,這才叫會念佛,把這欲念打掉。如果一面念佛,一面欲念還是照樣起來,就伏不住、壓不住,伏不住這個煩惱,沒有功夫,這個也不是真正念佛。所以這也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個功夫還是要練的,這個是很直截了當的。所有的念頭,貪瞋痴這些念頭一起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要覺照得快,你覺照得慢就不是在念佛,就隨妄念了,念佛功夫就不得力。如果是這樣的念佛,這個叫會念佛。

  古人修心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一種記功過格,在《了凡四訓》雲谷禪師教袁了凡記功過格。另外在《太上感應篇彙編》,古人有用黑豆、白豆的,起一個惡念放個黑豆,起一個善念放個白豆。剛開始黑豆多,白豆一點點,沒幾顆;後來不斷的用功,不斷的加強,惡念起來趕快把它轉成善念,白豆就慢慢增加,黑豆慢慢減少,到最後只有白豆。所以古人這樣修了三年,修成功了,瓶子他就不用了,他的心回歸到純善,這個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古大德教我們念佛的原理原則就是生處轉熟,我們現在念佛很生疏,常常忘記,我們很熟悉的就是這些妄念,煩惱妄想很熟悉,很熟悉的現在把它生疏,很生疏的慢慢讓它熟悉起來,這樣我們功夫就會進步,這才叫真正會念佛。如果這個功夫用得上,從早到晚這樣念,念個三年,你就有能力抵抗這些欲望雜念的誘惑。禪定波羅蜜我們就講到這裡。

  我們再講,「六、般若波羅蜜」。經云:「菩薩於諸佛所,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普入一切智門。」善是他會看,觀是觀察,我們天天看這些諸法,看到山河大地、樹木花草、芸芸眾生,我們看到的是假相;菩薩他會看,他看到一切諸法的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當下就是空的,你什麼也得不到。像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善觀諸法得實相印。我們一彈指,多少個念頭過去?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我們念頭剎那剎那很快的,我們凡夫發覺不到。彌勒菩薩看到最究竟了。印,是肯定的意思,印可。他看到真相了,肯定事實真相是這樣的。八地以上的菩薩能看到這個真實相,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的定功,他才能觀察到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我們怎麼會有感覺?沒有感覺,而且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他才能看到這個事實真相,七地以下看不到,聽佛說的。我們不會看,把眼前這些幻相都當作真實的,產生控制、佔有,毛病就來了。知道事實真相,一場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對所有一切現象就不會有控制、佔有的念頭,那就跟諸佛菩薩一樣,這樣才能普入智門,用現在話來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生智慧,不生煩惱。生智慧,提升自己的境界;生智慧,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普度眾生。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堂課就學習到十波羅蜜的「般若波羅蜜」,下面還有四個波羅蜜,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學習恆順眾生,可以對治什麼毛病❓
🔹恆順眾生,如果眾生造惡呢❓
🔹迴向,有哪三方面❓
🔹迴向法界一切眾生,真正的意義為何❓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自己成就,才能成就別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21/9/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4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十大願王第八願,「常隨佛學」,這堂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九願,「恆順眾生」。

  眾生就是我們凡夫,眾生有分別執著,菩薩到究竟果位的諸佛如來,還是要恆順眾生,佛菩薩度眾生要恆順眾生,要隨順眾生的習氣,要隨順眾生的煩惱。證得法身之後,證得法身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禪宗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就不起心不動念,但是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起心動念是沒有了,但是有餘習,習氣。雖然有習氣,不妨礙與十法界眾生起感應道交,證得圓教初住位的菩薩就有這個能力,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他都有能力跟十方法界眾生起感應道交,只要眾生有感,他就會有應,就會現形。現什麼樣的形?沒有一定,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我們在學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看到經文講,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為什麼?恆順眾生,沒有自己的意思,眾生想什麼樣的樣子,菩薩他就現眾生他喜歡那個樣子。諸佛菩薩跟我們感應道交是從我們的心想生,我們眾生有心想,佛菩薩沒有心想,他沒有自己的意思我要現一個什麼身,沒有,沒有起心動念。所以應,完全是順應眾生的需要,眾生這方面的需求,所以佛菩薩沒有心想,他沒有任何的意思。

  「順」這個字意思很深廣。順用在孝,孝順父母,孝要有順。所以百孝不如一順,就是父母,你對他順心,這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把孝順父母這樣的心態,把它擴大,擴大到孝順一切眾生,孝順一切眾生就像孝順父母一樣。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過去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我們在六道輪迴,互為父母、兄弟姐妹、夫妻,這個輪迴換來換去,也就是彼此的關係、身分互相轉變,有時候為人父,有時候為人子,五倫關係,每一生、每一世都在變化。所以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一切眾生也是未來的諸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將來有一天他覺悟了,他也會成佛。順的意思範圍太大,真的是盡虛空遍法界全部含攝在其中。現在人對父母的孝心生不起來,這是煩惱、業障把自己的性德障礙,將性德轉變成煩惱。見性的人不分別執著,所以見性的人能恆順眾生,你造作極重的罪業,墮阿鼻地獄,他也隨順你,因為阿鼻地獄也是自性現的,離開自性就沒有這些法相。那些相,所有的現相,十法界、一真法界的現相都是自性所現的,如果離開自性,沒有自性也不會有這些相。所以相不離性,性不離相。

  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佛,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還沒有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之前,在天台家講叫分證即佛,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他們這個地位是屬於分證即佛,一分一分的證,漸漸的證得圓滿。《華嚴經》裡面講,初住菩薩以上,這個初住是講圓教,不是講別教,圓教初住位以上菩薩統統做到了。四聖法界說恆順,還有做不到的地方,就是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這個佛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他們破見思、塵沙,但是無明還沒破。在四聖法界,佛、菩薩、阿羅漢也恆順眾生,但是還有做不到的地方,還有不能恆順的地方。不能恆順的地方,這些佛、菩薩、阿羅漢也順,但是就沒有像明心見性的大菩薩那麼圓滿、究竟,就是能夠恆順,但是在恆順當中恆順得不圓滿、不究竟。到法身菩薩的地位,他的恆順就是究竟圓滿,完全恆順,什麼都能順,眾生行善他也能順,造惡也能順。雖然能順,形相上隨順,骨子裡沒有動搖過,外面形相,這些事相他恆順眾生,你修善,恆順你善;造惡,恆順你惡,但是他內心沒有起心動念,如如不動。

  人在世間,我們第一個任務是要把過去所有的冤結化解,要建立好的關係,我們這次到人間來就沒有白來。要學諸佛如來那樣的恆順眾生,沒有條件的,我能恆順,這是真學佛。一定要依照自己怎麼想、我要怎麼做法,不可以,完全沒有自己的意思,為什麼?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跟眾生在一起就是只有恆順眾生,佛菩薩他沒有我的意思要怎麼做、我要你們怎麼做,沒有。所以要學諸佛如來那樣的恆順眾生,沒有條件的,我能隨順,這是真學佛。一定要依照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法,不可以,他就是不善也要恆順,縱然做得很惡,那就隨他去吧!隨他去也是恆順,也是順他,我們退出,不跟他在一起造惡就行了。他怎麼做,不要去批評他,不要干涉他,隨他去做。他造作的這些惡業,最後他要受惡報,他受惡報的時候他會醒悟過來。造惡業,承受那個惡的報應,是幫助他覺悟的。那個惡報可能是佛菩薩示現,讓他回頭,他能回頭就是好事。回頭,他就會真的想學好,想想過去所遇的這些人事物,自己所遭遇的這些人事物,某人你看,我作惡,他就遠離我,他沒有批評我,他會想到這個是好人,他要來找你,來向你學習,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教他了,真的是這樣。

  所以比較具體一個例子,就是廣東揭陽謝總,他是還沒有遇到我們老和尚經教光碟之前,真的都是在造惡業。他自己講,還沒有遇到老和尚之前,一百塊人民幣的好事他也沒做過,總是要去坑人、要去騙人、要去佔人家便宜,借錢他不還的,都幹這個事情。後來很多親友都遠離他,大家不敢跟他往來了。他自己也覺得,到底自己是什麼問題!後來遭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一個偶然的因緣,他家裡有人送他一片光碟,放在客廳放了三年,上面都長灰塵,從來沒有去把它動一下。有一天,很無聊的時候,那也是走投無路,大家都不理他,就忽然心血來潮,把那個光碟拿來看看,到底那是什麼內容。結果一播放,就是淨老和尚回答陳大惠老師的一些提問,那個片名叫做《和諧拯救危機》。看了這一片之後,真的他整個人生的態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看了這一片之後,受到很大的啟發,後來他就進一步去接觸我們淨老和尚的這些經教,才發現原來自己過去造惡業自己不知道。後來他真的改過自新,不但改過自新,還幫助別人,辦了道德講堂,七天一次。因為請不到老師,也沒有那麼多老師,把講傳統文化比較好的老師錄下來那些光碟,他把它編成功課。請外面的人來,提供免費吃住,但是要交手機一個星期,剛開始去參加的人不多。後來有很多人也是跟他一樣造惡業,去了一個星期,也是大轉變,真的放下過去造的惡業,回頭來做善事。後來道德講堂愈辦愈殊勝,幫助社會各階層的人回頭,真的功德無量。所以這是一個恆順眾生,就是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這一點很重要。

  像我們送講經的光碟,都去跟人家結緣,這是結善緣、結法緣。所以送給他,他不一定馬上看、馬上聽,但是過一段時間,或者過了幾年,像謝總一樣,他是三年,他的因緣到了,他就想到要去看那個。結果看了那一片,就是他人生的轉捩點。所以與一切眾生,我們結善緣,不要跟他結惡緣,這一點很重要。恆順這是真實智慧,沒有智慧是做不到的。這個不是一般的智慧,真實智慧,開悟的智慧,沒有這個智慧是做不到恆順。恆順,在極艱難困苦對立之下,都沒有疑惑,都沒有惡念,這才是真正恆順。人家來找麻煩,甚至陷害,在極艱難困苦很對立的情況之下,心裡也都沒有疑惑,也不會起一個惡念。實在講,佛菩薩不但不起惡念,善念、惡念,什麼念頭都沒有,不起心不動念。法身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他們能真正做得到恆順眾生。我們現在是凡夫,我們怎麼學?我們做不到法身大士那樣的恆順,如果我們要學習恆順,必須要放棄成見,要放棄我們主觀觀念,嚴守道德的規範。我們不能隨順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要隨順佛菩薩教導的這些道德規範。

  恆順從哪裡做起?從孝順父母做起,要先順父母,要順父母的心、順父母的志。父母都希望兒女好,所謂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想為兒女好?都想為兒女好,這是天下父母心。但是現在這個恆順當中要有智慧,才能如理如法的恆順。否則我們現在是凡夫地,我們恆順,可能就幫父母造罪業,那就不孝了。所以也必須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要學習經教,要學習。比如現在你的父母可能對你的期望,是希望你發財,現在一般父母都是這樣期待兒女。甚至讀書,你選擇哪個科系,都要先考慮現在哪個科系比較熱門,將來畢業之後在社會上做這個行業比較賺錢,以這個為前提。這是一般人,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一般為人父母,他對於人生的價值觀,他是定在名利上,出名、得到利益,功名利祿。所以現代人是這樣的一個人生的價值觀。古時候的人,他的人生價值觀不在名利,古聖先賢教人不是在求名利,在求德行,重道義,不重名利,道德仁義,教你要做一個好人。你真正做個好人,縱然沒有錢財,你也榮宗耀祖,祖宗都得到庇蔭,對祖宗來講是一個光榮。所以這個要有智慧,要善巧方便,在恆順當中怎麼去勸諫父母,把這個觀念慢慢改正過來,這個才是真正的孝。所以在《孝經》裡面,兒女有勸諫父母的義務,父母做錯事,兒女要勸諫。當然勸諫,不能像教訓兒子一樣,態度、語氣都要柔軟。恆順眾生,就是很多事情我們現在順道德仁義這個標準,不要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從這裡學起。

  接著我們看第十願,「普皆迴向」,這是普賢菩薩十大願最後一願。這個迴向,就是回自向他、回小向大、回因向果,這個三方面的。把我們所知、所修、所行一切功德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那就跟法身菩薩一樣,這個就是迴向。我們做法會常常都有念迴向偈,講經、法會都有迴向偈。迴向也就是拓開心量,我們所修的一點點好事,也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我們現在講分享。所以把自己所修學的一切善事、功德,自己所知道的知識迴向,把它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那我們的心也就跟法身菩薩一樣,這是迴向真正的意義。迴向,簡單講就是拓開心量。我們凡夫心量很小,修一點功德,也不迴向給別人,只有想到自己要得這個功德。實在講,你迴向的願範圍愈大,你功德就愈大。你不迴向,反而功德很小,如果只有為自己,那就是自己一生而已,那福報很小。所以在《地藏經》講,如果你迴向自身利益,有三生得福報,三生得福報而已;如果你迴向法界,你就畢竟成佛,那果報完全不一樣。這個我們去讀讀《金剛經》,就可以知道。

  我們今天不求升官發財,不求這個,我們學佛主要不是求這個。求什麼?求道德仁義,就是倫理道德,我們求這個,提升自己的靈性,所以不求升官發財。我們人死了之後,換一個身體之後,一樣都帶不去,帶不去,連自己身體都帶不走,那何況身外之物?哪一樣我們帶得走的?沒有。凡是帶不走的,我們不必考慮它,就不必太在意。比如說錢財、名聲、地位、權力等等,這些都帶不走的,所以我們不必太在乎這些帶不走的。這些帶不走的東西,身外之物,在我們一生當中,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不要去操這個心。比如說有錢,有錢很好,物質不缺乏;沒有錢,也很好,只要知足常樂,日子也很好過,不要跟人家比賽,比賽誰的財富多,比賽誰的房子大。像我們出家人,跟人家比賽廟,要蓋得比人家大、比人家莊嚴,那個就沒有必要,沒有必要去操那個心,因為這些也都帶不走。你廟再大、道場再大,我們死了換個身體,也是帶不走。什麼能帶得走?德行、智慧能帶得走。我們學習道德仁義,這些德行的智慧,它會跟著我們走;還有所造的業習,能帶得走。造的業習就是善業、惡業,這個帶得走。所以古大德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到最後什麼你也都帶不走,唯一能帶得走的就是我們造的善惡業。善惡業牽引我們再去投胎,再去換個身體,換個新的環境。造善業,下一次換的身體比現在好,環境比現在殊勝,人天善道;如果造惡業,墮三惡道,換的身體就不好,不如現在,環境也惡劣,這個業帶得走,其他都帶不走。所以能帶得走的,這個要加以重視,多斷惡修善,提升我們的德行、智慧,提升我們的靈性,這些帶得走,這個要重視。我們現在念佛人,就是求往生極樂世界,念佛的功德這帶得走,其他帶不走。所以帶得走的我們要重視,不要放過,帶不走的就不要太在意。

  迴向,下面淨老和尚講到有三方面的迴向,第一個是迴向菩提,第二是迴向眾生,第三是迴向實際。「迴向菩提」,菩提是智慧,佛菩薩在這一生當中他要的是開智慧,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就《金剛般若經》講的開智慧、開悟,這個能帶得走,這是真的東西,就我們自性的,這是迴向菩提。我們迴向,求什麼?就是求智慧,所修的就是要求這個,以這個為主要的。第二個,「迴向眾生」。迴向眾生,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念念都能捨己為人。迴向菩提,自己迴向所修的一切,求無上菩提。迴向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眾生很苦。苦從迷惑顛倒來的,眾生為什麼苦?從迷惑顛倒來的。惑、業、苦,迷惑他就造業,造業就受苦報,惑業苦。為什麼會迷惑顛倒?因為你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你對宇宙人生事實真相你不了解,你對宇宙人生,你想錯、看錯、做錯了,這樣就有不善的果報現前。六道輪迴是自己的業力變現出來的,自己製造的,不是別人造一個六道輪迴給我們來受。六道是怎麼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就跟作夢一樣,你有作美夢的經驗,也有作惡夢的經驗。夢從哪裡來?不是外面來的,夢醒過來,想一想,自己心現的,都是自己造的。諸佛淨土,也是自己心造的。明白這個道理,我不喜歡惡的境界,那我就不造惡,這就不會有惡的境界出現;我喜歡清淨的世界,我就修淨土,修清淨心,淨土的世界就現前。修什麼樣的因,後面就有什麼樣的果報現前,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是幫助他覺悟,怎麼幫助眾生覺悟?用教學,教學才是真正的慈悲濟世。物質上的幫助別人,人家沒得吃,送一點吃的;沒有穿的,送一件衣服給他穿,解決他現實物質生活上的困難,但是不能永久幫助他解決,那是短暫性的,那個不是真正的救濟。幫助他覺悟,他有能力離開六道,有能力回歸到自性清淨心,回歸到實報莊嚴土,這才是真的救濟。三、「迴向實際」,那就是妄盡還源,還源還到原點就是自性,明心見性,這是我們終極的目標。佛教導我們回頭,回到原點,那是究竟圓滿佛,就迴向實際,也就是迴向究竟的佛果,那是我們淨宗講回歸常寂光淨土,這就迴向實際。第八願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第九、「力度」,華嚴十度,第九是力度,力量的力,度跟六度一樣那個度,力度。行思擇力與修習力,謂思惟諸法而修習之。力度有三種,思擇力、修習力、變化力。這是第九度,力度。有願,這才能有力。前面是發願,願是一個推動,推動力的,沒有願在推動,沒有力量。所以有願才有力,如果沒有願,那個力就出不來,所以願是力的推動。思擇力,思擇就是思惟選擇一切法門(正法)而得其力。我們思惟選擇法門,一門深入,不要求多,所謂貪多嚼不爛,你只要這一門成就,門門都通了,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通是見性,通達自性。一切世出世間法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你找到源頭,樣樣都通了。修習力,第二種力就是修習力,選擇之後,重要的是修習,學習經教,習是把你所學的經教統統用在生活上,落實在生活上,那就變成殊勝的妙行。經典是絕對的標準,我們的思想、行為跟經典對照,不一樣,你要趕快依照經典的標準,來修正自己的想法、看法,再修正自己的做法。言語、行為修正之後要真正落實,用在家庭裡面一家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應用在公司,所有員工個個都認真工作。修習力非常重要,修行能不能成就,關鍵在你能不能放得下。你對這個世間人事物有絲毫貪戀,你就做不到。要徹底放下!釋迦佛一生的財產就是三衣一缽,沒有建寺院,沒有寺廟,沒有牽掛、沒有累贅,晚上住樹下,日中一食,這是做出一個好樣子給我們看,幫助我們修行功夫成就。有絲毫牽掛就完了,前功盡棄。這是修習力。變化力,這個變化是善巧方便、神通變化,幫助別人覺悟。智慧起作用就是神通,不但你接引大眾是隨機應變,你每天接觸一切人事物,不定是什麼一個緣觸動,你豁然大悟,你明心見性,可是這個必須前面兩種力都得到,你才會有第三種,你有這種能力的話,就能夠廣度眾生。所以這個是變化力,權巧方便,教化眾生。這個是力度,有這三種,思擇力、修習力、變化力。

  下面第十度「智度」,智慧的智,智度。修自利利他之二智,與前之第六度所異者,彼為觀空理之智慧,此為照有相之智慧。這個地方特別給我們說明《華嚴》十度,十度前面六度跟一般六度一樣,第六度都是智慧,般若智慧。這個第十度它也是叫智,叫智度。這跟第六度那個有什麼不同?修自利利他之二智,與前之第六度所異者,這個就是跟前面第六度講有不同的地方。彼為觀空理之智慧,第六度是照見五蘊皆空這個智慧,觀空理。此為照有相之智慧,照有相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個照有,那個是觀空。前面第六度是根本智、實智,這一條智度就是後得智,權智。權智也就是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他權巧方便,這叫權智。權智必須有實智,才是權智;如果沒有實智,那也沒有權智。所以這個智度是權實二智。

  智度三行,智度有三行。一、「無相智」,達觀性自空。智度裡面它有包括三種,三種行,第一個是無相智,它通達觀性自空。自性空寂,它通達了。自性空,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性本空。二、「受用法樂智」,證一切種智,恆自受用,得大自在。這是第二種,自己自受用,證得一切種智,恆自受用,就自己得到大受用,得到大自在、大解脫,所以叫受用法樂智。三、「成熟有情智」,教化饒益一切眾生,成就道果,就是幫助眾生成就的智慧。自己成就,才能成就別人,這是必然的;自己沒有成就,說給別人聽,勸導別人,別人還是有疑惑。特別是煩惱習氣太重,眼前富裕的生活不肯捨離,這是大障礙。無論在人事環境、在物質環境,總有貪戀,總有放不下的,這個事情麻煩就大了。古人無論在家出家都很重視參學,就是讓你出去多看看、多聽聽、多接觸,都明白了,你才真正能看破放下。這個世間苦人多,樂人少。大富大貴的人,牽腸掛肚的事情多,晚上睡不著覺,天天吃安眠藥。你了解之後,這個世間真的沒有味道,得到大富大貴是煩惱,我們一般講貧窮,煩惱,富貴,煩惱更多,患得患失,不得安寧,所以牽腸掛肚的事情多。反而窮人他什麼都沒有,他沒有什麼好牽掛的,所以真正做到對世間所有一切境緣不再有起心動念,真的看穿了。釋迦佛遊四門,看到人間生老病死,想到自己也免不了,怎麼解決?只有修道,只有妄盡還源,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大慈大悲,幫助世間苦難眾生,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隨心應量,這就得大自在,這叫真學,這叫真實成就。

  在這一段,清涼大師舉出實際上的例子,讓我們懂得自在用。普賢菩薩的十願、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怎樣自在的落實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能跟十度、十願相應,那就是圓明自在用。當然這是法身菩薩才能做得到,這裡面所包含的超過八萬四千細行,這是真實不虛。我們今天是在凡夫位,是在六道,看到菩薩的大願大行,我們非常的嚮往。怎麼學法,就是怎麼學習?十度、十願,我們前面簡略的學過,這個十度當中,「願」這一度,我們舉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簡單的學習過一遍。我們現在看《華嚴經》講的十波羅蜜,這是文殊菩薩修的。

  波羅蜜是梵語,翻譯中文是到彼岸,從這岸到達彼岸的意思。為菩薩修行十法,化度眾生,超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這是菩薩修行的十種方法。菩薩修行,自行化他,化度眾生,超生死苦海,達到涅槃的彼岸。十波羅蜜,第一、「布施波羅蜜」。前面六波羅蜜跟六度也是同樣一個名稱,布施加個波羅蜜。經云:「菩薩為令眾生心滿足故,內外悉捨,而無所著」。現在眾生都貪圖名利,我們要令眾生他心滿足,能滿足他?他得到很多錢了,他想再更多。菩薩真的能叫眾生滿足,不是財施,財施他永遠不滿足,增長他的貪心,用法布施幫助他,用法來布施。實在講,布施當中,是以法布施為最主要的,其他是附帶的,主要是法布施。只要法布施,那財布施、無畏布施也統統有了。法布施,幫助他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三世因果的真相給他講清楚,他就恍然大悟。宇宙人生事實真相是什麼?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果報相續,這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果變成因,因變成果,因果互相循環轉變不空。但是因果當體是空的,但是這些現相它是相續不空的。如果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貪瞋痴慢的煩惱習氣自然就化解掉。我們現在為什麼這些煩惱沒有辦法化解?實在講,對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知道、不認識。所以《無量壽經》在三十三到三十七品,講這些善惡果報,我們讀了之後,真的是一針見血。了解之後,它自然就化掉,就沒有了。

  放下才是真正的滿足,你放下財物,不再去貪求財物,那就滿足了,我們平常講知足就常樂,不知足你永遠是痛苦,不會快樂。煩惱放下了,智慧就滿足。為什麼我們現在沒智慧?煩惱障礙著。所以煩惱放下,智慧滿足了,德行也滿足了,能力也滿足了,相好也滿足了。怎麼滿足的?自性本來具足的,自性本來都一樣不缺,圓圓滿滿,本來就具足的。那個時候十法界沒有了,你所見到的境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一真法界,明心見性,那你在這個裡面不會起心動念,一切受用具足。一起心動念就壞了,起了障礙。入了這個境界,不會再起心動念,真的令眾生心滿足,一樣都不缺了。他用什麼方法?內外悉捨。每一條都是兩句,上面是目的,下面是方法。用什麼方法能令一切眾生滿足?內外悉捨,就是內外統統放下。內放下身心,外面放下世界,身心世界萬緣放下。這句我們在念佛堂常常聽主七師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所以這個叫布施波羅蜜。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也把念佛配六度來開示,所以第一度就是布施,祖師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就是跟這裡講的一樣,捨得乾乾淨淨。不捨乾淨,我們自性清淨心就不能現前,自性清淨心裡面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也不能現前,所以要捨,要布施,要放下。

  好,布施波羅蜜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二條,持戒波羅蜜,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凡夫為什麼放不下?怎麼對治❓
🔹淨老和尚大乘經教講得很多,晚年勸大家從儒釋道三個根這個根修起,什麼用意❓
🔹六和,具體要怎麼修❓
🔹世界愈來愈不和平,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自己,首先自己要先和,和什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常隨佛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1/9/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3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十大願王,我們講到第七願「請佛住世」,這堂課我們接著來學習第八願「常隨佛學」。這個太重要!「常」是永遠不間斷,要跟佛學習,跟佛學習你才能成得了佛。所以我們一般講學佛學佛,學佛也就是常隨佛學,要恆常不間斷的跟隨佛陀來學習。我們要學佛的什麼?學佛陀的放下,學佛陀的看破。看破是真明瞭,看破是從放下得來的。「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是家師淨老和尚剛開始學佛,有人介紹他認識密宗大德章嘉大師,剛開始跟章嘉大師學佛。淨老和尚因為聽了方東美教授的介紹,他才開始接觸佛教。聽方老師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打動他的心。之前對佛教不了解,排斥佛教,經過方老師的介紹,才明白原來佛教不是迷信,而且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因此他就有因緣,人家知道他學佛了,一個蒙古的親王給他介紹認識章嘉大師。第一天見章嘉大師,向大師請教,他說佛法這麼好、這麼殊勝,有什麼方法能夠很快的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利益?當時章嘉大師沒有及時回答,兩個人對面坐了大概半個小時,這個心沉澱到一定的程度,然後章嘉大師再慢慢跟他講,說「有」!講了一個字,「有」,又停了十分鐘。淨老和尚那個時候年輕,心比較急,有,怎麼不趕快說?又停了十分鐘。後來章嘉大師才慢慢講,「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放得下」,對一個剛學佛的人也不清楚,要怎麼看破?怎麼放下?從哪裡下手?於是家師他又請問章嘉大師,那要從哪裡下手?就是具體要怎麼做?又停了幾分鐘,章嘉大師才慢慢回答「布施」,講了兩個字,布施兩個字。一聽到布施,我們師父上人當時年輕,很窮,一個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大概只夠過三餐的生活,沒有多餘的錢布施,所以聽到布施就想到沒錢。後來章嘉大師就給他講,你一塊錢有沒有?一毛錢有沒有?這個倒有。你有一塊錢就布施一塊,有一毛錢就布施一毛錢,從這個地方下手,從身外之物先布施。他真的就依教奉行,剛開始修布施好像割肉一樣,後來慢慢做,慢慢就習慣了、就自然了。

  那一天章嘉大師給他講了開示,很簡短但是很重要。家師要離開了,送他到門口就給他講,今天給你講了這六個字,你去修六年,一個字修一年,「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下手。家師真的就依教奉行,愈修愈有心得。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看一部《金剛經》也提到布施,「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你就契入般若智慧了。所以就是「看得破,放得下」,這是契入佛道的祕訣。所以章嘉大師教他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布施就是從放下下手,你要是放不下,虧可吃大了;你要是放得下,你就作佛、作菩薩。佛菩薩跟凡夫沒有兩樣,一切凡夫他本來也是佛,自性都是佛,關鍵是凡夫執著不肯放下,佛菩薩把它放得乾乾淨淨,知道執著是冤家,執著可不是一樁好事情,所以一定要把它放下。

  我們學習布施、學習放下,先從身外之物先放,然後再放到自身,然後再放到自己內心的這些分別執著。放下好像脫衣服,從外面這件先脫,再脫第二件,再脫第三件。執著是最外面這件衣服,分別是第二件,妄想是第三件。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回歸到自性清淨心了。所以佛教導我們修學的,都是幫助我們漸漸的放下;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放,漸漸的放。我們凡夫都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業障習氣太重。無始劫以來養成的習氣,叫我們一下子全部放下,我們做不到。那做不到怎麼辦?你要長時間跟隨佛學習,常隨佛學。

  我們淨宗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我們要真做到。諸佛菩薩都是孝子,不孝父母,你進不了佛門。第二句「奉事師長」,佛是我們的師長、我們的老師,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就是我們學佛根本的老師,要怎樣奉事他?依教奉行。他教導我們的,我們都做到,我們都落實,這樣才叫奉事。佛要我們好好的學習,我們成佛是對佛最好的供養。我們在佛法上有成就,那一點成就就是供養佛。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這是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點點滴滴都是教我們在六道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對人對事對物,處處都不離十善業,你要從這裡先修。十善業展開,大乘菩薩修的八萬四千細行無所不包,整個佛法都包括在十善業當中。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經文不長,但是家師淨老常講,一部《十善業道經》的分量跟一部《大藏經》的分量是相等的,在天平上稱是相等的。為什麼?一部《大藏經》落實在生活上,那就是《十善業道》。你得要有智慧,靈活運用。所以這個經文,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你的智慧一通達,善巧方便,用之不盡。無論什麼事情,你用十善都能解決,十善就是代表全部的佛法。這講佛教的。

  在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這個認知不能沒有,我們才不敢輕視它。不然看到《弟子規》三個字,那小孩子在學的,我們大人不用學,實際上大人小孩統統要學。雖然也是分量不多,但是不能輕視。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你去找解決的方法,《十善業道》裡面有,《感應篇》裡面有,《弟子規》裡面有,任何一門東西都能幫助你開悟,都能幫助你成無上道。《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就是一切法。儒家的《弟子規》是法,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是法,佛家的《十善業道經》是法,是法平等就是說這樁事情。所以我們無論從哪一門進入,都要一門深入。什麼叫深入?要入到什麼程度?入到明心見性。淨業三福第一條,我們要有認知,再提升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誨,佛陀教誨總指導原則,三皈五戒。淨業三福第一福,淨老和尚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三部典籍、經典來具體落實第一福的修學。如果沒有提出這個,我們看了淨業三福的第一福,我們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要怎麼修學才符合佛在《觀經》上講的淨業三福第一福的標準;有了這三個根,我們就很具體有個下手處了。

  所以第一福是共同科目,不但是學佛的共同科目,你學儒也是共同科目,學道也是共同科目,你學習任何一個宗教,這個也是共同科目;乃至你都沒有宗教信仰,這個也是共同科目。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我們現在講人天福報,第一福就是修人天福報的基礎,那你沒有這個基礎,你人天福報得不到;換句話說,幸福美滿的人生你求不到。所以這個第一福是共同科目,無論中國人、外國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信仰哪個宗教,還是沒有宗教信仰,這個第一福是大家都要學的。所以學佛,這個第一福的共同科目我們必須具備,然後才能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就是正式入佛門,正式入佛門是什麼?大家都知道,要接受三皈依,皈依三寶,成為三寶弟子。但是三寶弟子要有第一福的基礎,要有這個條件才能真正去受三皈依。換句話說,受三皈依的條件,入佛門的條件,就是要有第一福的基礎。有了三皈依,你才能受戒,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戒律威儀,這第二福。

  所以我們再強調一句重要的話,「常隨佛學」,常隨佛學就是你不能中斷,中斷功夫就退轉,退步了,有的可能不曉得退到哪裡了。所以我們就從淨宗學會成立,家師淨老和尚提出這五個科目學起。第一個是淨業三福,這裡面就包括儒釋道的三個根。一定要從家庭做起,把父母的關係搞好,把夫婦的關係搞好,把兒女的關係搞好,學佛一家人幸福。用什麼方法?用《弟子規》、用《感應篇》、用《十善業》。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具體的做法就是儒家的《弟子規》,「慈心不殺」具體的就是《感應篇》。《感應篇》講因果教育,《弟子規》講倫理道德教育,都包含在十善業裡面。所以三福第一福就是儒釋道三個根,有了這三個根的基礎、條件,然後再「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就很容易,就不難了,沒有這個基礎就很難。好像蓋樓房,你第一層沒蓋,上面怎麼蓋也蓋不起來。這個就容易提升到第二福,提升到第二福再提升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也就再提升上去了。發菩提心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學佛,特別是大乘佛法,就是要發菩提心。我們看《無量壽經》往生正因,上輩、中輩、下輩,修行功夫、層次不一樣,但是發心是一樣的,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是一樣的,上中下三輩都一樣,乃至九品也離不開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是修學大乘佛法最高的指導原則。你發了菩提心,然後才能「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實在講,這個經文也都是前面一句通後面三句,後面的每一句也通前面的,我們要這麼來看。所以第三福,「讀誦大乘」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讀誦,讀經、誦經,包括講經、聽經,包括聽講。你看「勸進行者」,那不就有聽眾嗎?所以你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行者做什麼?勸他「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像我們淨老和尚他講大乘經典,勸大家修第一福、第二福,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不是「勸進行者」嗎?所以後面也都涵蓋前面的。我們這樣來看,這個就活了,就活活潑潑。

  我們看淨老和尚一生表演給我們看的,他一生大乘經教講得很多,到了晚年勸大家從這個根修起。特別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是很有必要弘揚的。所以先介紹大家認識大乘佛法,大家知道大乘佛法的殊勝之後,想要得到大乘佛法的功德利益,這個心生起來了,這個時候就是講基礎的因緣成熟了。大家想要進入,進入從哪裡?從基礎開始。所以這個時候再勸大家修這個,大家就能夠接受了。因為修了大乘佛法,聽了很多,修了很多年,都得不到消息,沒有效果,那大家就想要知道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基礎,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學佛缺少做人的基礎。所以家師淨老和尚,二OO五年我到美加去演講,我就請教他老人家講什麼?他說講這個,三個根。他叫我勸美加的淨宗同修要補習這三個根,就是你那個基礎課程以前沒有上過,你現在補習這個功課。

  《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你一開始可以聽《華嚴經》,不但是大乘,還是一乘,教你一生成佛的,可以。行布就是什麼?次第,從人天、二乘,然後提升到大乘、提升到一乘,這是次第。次第就是行布,行布跟圓融它有沒有妨礙?沒有,妙就妙在這裡!所以我們前面幾十年都聽淨老和尚的大經大論,到了晚年,他老人家提倡這三個根,我們大家也一起來學習,補習這個功課。所以佛法它是活的,我們一定要知道。特別在這個末法時期,一定要特別掌握《華嚴經》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特別現在的知識分子,你沒有講這些大經大論,他沒興趣聽的。一開始接觸佛法,你就跟他講《弟子規》、《感應篇》,他不能接受;勸他修十善業,跑掉了。所以用大經大論,這個很好,吸引大家進來學佛。大家真的想得到佛法的利益,真的想入進去,欲罷不能,這個時候再告訴他,你要從基礎開始,這個時候他才聽得進去。所以看我們淨老和尚一生的弘法,晚年這十幾年來,從二OO三年到現在已經十八年了,如果往前推,大概二十年了,這個二十年來知道這個緣成熟了,可以提倡了。在早期,淨老和尚也有提倡《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這個都是在講大乘經附帶提一提,勸大家要學;晚年是特別強調這三個根,重心都放在三個根這個基礎。這也是弘法的一個時節因緣不同,要有善巧方便。

  淨宗學會成立,家師淨老和尚提出五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就是淨業三福,第二個科目就是六和。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口和無諍、身和同住、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個六和。六和,我們顧名思義就是要和。現在不是講世界和平嗎?具體要怎麼修?就我自己跟別人和,這是一個前提。要求自己先跟別人和,不要要求別人跟我和。我去影響別人,不是別人來影響我,這是真學佛,真幹!所以這個和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們要修六和敬,對六和敬的內容我們也不能沒有一個概念。第一個「見和同解」,「見」是什麼?見解、看法。在一個團體、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國家、一個世界,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建立共識,共識就是見和同解,大家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認知,這是見和同解。但是這一條也不容易,每一個人的見解不一樣,你怎麼和?這個當中也就是求同存異。各有各人的觀點、看法,見解上有各種角度不一樣,在這個當中求同存異。無法每個人都完全一樣的見解,除非你成了佛,佛佛道同就完全都一樣,還沒有成佛之前都會有不一樣。縱然到菩薩的位次,初住菩薩跟二住也不一樣,何況我們凡夫?凡夫差距就更大了。

  第一個,見和同解,我們首先建立一個共識,這個共識不可能大家完全統統一樣,都沒有差別,只能說求同存異,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還有一些大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那個先擺一邊。大家共同能夠認知的,大家有共識,我們先議這個,其他的先放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同,先放著,先不要去起爭執。就像淨老和尚這些年在新加坡、在澳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怎麼跟其他各個宗教團結、交流、往來?最早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後來到澳洲圖文巴,這個城市那邊有五大宗教,他也團結起來。後來把這個成果呈現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看到非常讚歎,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不同的宗教,他們也不敢接受讓他們來辦活動。兩個宗教就打架了,現在九個宗教,不就亂成一團?後來不斷的跟他說明,讓我們辦一次看看,結果那一次,二OO六年十月,第一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辦「釋迦牟尼佛圓寂二千五百週年紀念」,泰國主辦的,然後淨老和尚去支援這個活動,也把在廬江湯池鎮辦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教育的成果呈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來就是邀請新加坡九大宗教參與出席這個活動,參與出席,每個宗教派人出來講話,大家表現團結在一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看到,說從來沒有看過的。那次表現出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很有信心,歡迎年年去辦,不但不會打架,還很和諧。

  我們現在世界最缺乏就是和諧、和平,現在看到我們淨宗學會辦出來這個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了,所以一直辦,辦到前年二O一九年。去年新冠狀病毒,還有今年,這兩年才停辦的,辦得很成功。而且家師淨老和尚還特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把各宗教的典籍,每一個宗教大家共同認同的一個共同點,這些經文都提出來。比如說《十善業道》,這個沒有人會反對的;《感應篇》、《弟子規》教人孝順父母,這個也沒有人會反對的;教人家庭和睦,哪一個人不希望家庭和睦?這個沒有人會反對的。還有一個,我們佛法講慈悲,外國人他不懂什麼叫慈悲,都講愛。我們中國儒家也講愛,仁慈博愛,講這個愛。《弟子規》講「凡是人,皆須愛」,愛不分族群的、不分國家的。其他宗教,每個宗教都有講到「愛」這個字,這個大家都能接受,一個共同點。所以先把大家能夠接受的提出來,這個建立起來就能和了,九大宗教才能團結和睦在一起。還有其他每個宗教講的有不同的地方,那個先放著,愛是每個宗教都提的,這是共同點。其他有些方面,可能每個宗教的因緣不一樣,因時、因地、因人有不同,那些不同點先放下,先擺在一邊,就這個大家的共同點,我們大家來進行交流、來進行團結。所以家師淨老和尚團結九大宗教辦得非常成功,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肯定,這個就是見和同解,我們也要知道。

  這個是講團結宗教方面。在每個方面也都需要一個見和同解,就是求同存異,我們要求大家共同點,不一樣的先放著,求同存異。在每個道場,在一個團體裡面也是求同存異。比如說佛教有各宗各派,修學法門不一樣,這個是異,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共同點都是一樣的,共同點就是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個是大家的共同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共同點。淨宗講理一心不亂,教下講大開圓解,密宗講三密相應,名詞不一樣,境界是一樣。大家修學的目標這是共同的,但是修的法門不一樣,法門不一樣,要和諧,不能不和。在二OO二年,家師代表澳洲布里斯本格里菲斯大學,第一次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那個時候在日本岡山,我也去了。參加這個和平會議,淨老和尚就發現聯合國國際和平會議年年開,但是這個世界愈來愈不和平、愈來愈亂。後來家師跟他們講,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自己,首先自己要先和,如果自己跟自己就不和,怎麼去跟別人和?所以我們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我們一般講習性跟本性要去調和,這是和的根本。自己有煩惱就不和了,一天到晚生煩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跟自己不和。所以我們要伏煩惱、斷煩惱,先跟自己和。自己不生煩惱,自己和了,才能跟外面別人和。自己跟自己都不和,那怎麼能跟外面的人和?所以這個很重要,過去沒有人講過,家師淨老和尚提出來,大家才意識到這個嚴重性。淨老和尚提到,家庭的基本成員就是夫妻兩個,夫妻都會起衝突了。你看夫妻離婚率,現在世界上離婚率很高,為什麼離婚?起衝突。為什麼起衝突?不和,這樣才離婚,和了怎麼會離婚?兩個人意見不一樣就不和了。兩個人意見不一樣,你再追,追到個人,各人有各人的煩惱,當然很難和。所以過去有人講,和很難,真的難!

  所以一個團體要修六和。佛教裡面有很多宗派不一樣,就我們淨土宗來講,一樣修淨土也不同的。修淨土是相同的,往生極樂世界的目標是相同的,但是修學依據的經典不一樣,修學的方法不同,這個就不一樣了,不一樣就沒辦法一起共修,就會起衝突,起衝突就是見解上不和,他要這樣,他要這樣。過去三重有同修也曾經發生過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念佛法門,這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現在都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當中它又有不一樣,有念六字的、有念四字的,有念六字二音的、六字四音的,有四字四音、四字五音,四字六音、七音的;音調也不一樣,南腔北調,還有念一音的,這個也不一樣,一樣修淨土,但是也不一樣。當時同修有一派提倡六字四音的佛號,另外一派要四字四音的佛號,兩邊在僵持。那個時候淨老和尚在美國,不在,所以這些同修他們兩邊的人都有來找我。我說念六字、四字都好,經典都有根據,但是一個道場共修,只能選擇一種,不可能有兩種念法。所以我就勸他們,你要提倡六字四音,你可以再去建一個道場,因為這個四字四音是他們原來就念,他們念習慣了。後來他們也接受我的建議,另外再去弄個道場,這個事情才擺平。

  這個問題在哪裡?就在見解上的不同,見解上不一樣,有的認為念六字四音好,有的認為念四字四音好,意見不一樣,沒辦法再去共修。念佛念到起衝突,那怎麼能往生?所以一個道場共修,要見和同解。所以道場那麼多,就是讓你去選,看哪個適合你。所以求同存異,我們修淨土,方向目標是相同的,但是念佛方法上,每個道場它有不同。所以在一個團體要和,第一個見就非常重要,見和同解。我們淨宗學會依《無量壽經》會集本,有的道場它是依原譯本,都好,但是你只能採取一個。只要認同《無量壽經》會集本,這個見解一樣的,歡迎到學會來共修;不能接受的,其他道場念原譯本,你去共修也很好。總之要見和同解,這個見同解了,後面就比較好辦一點。

  「戒和同修」,戒就是守規矩,道場有道場的規矩,我們現在講公約、規約這一類的。「身和同住」,大家住在一起,不要互相妨礙,要互相協助、互相幫助,身和同住。「口和無諍」,言語不要有爭論;有爭論,大家就不和諧了。所以就要修忍辱,身和同住、戒和同修、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大家在一起互相包容、互相忍讓,心裡才有歡喜。要達到這個,聽經聞法,學習不能少,少了你肯定和不來。聽經是天天聽佛勸,一天不聽,我們的習氣又起來了,又跟別人不和了。所以一個道場為什麼要長年講經說法,長年共修?就是這個道理。再來,「利和同均」,就是說生活上的利益大家平均來分配,但這個平均當中也不是完全都一樣的,那個才是真正的平,因為有的人需要有,有的人他不需要。這個東西給有需要的人,不需要的你給他也是多餘的,你可以再去幫助別人。所以利和同均,同當中有不同,不同當中有同,這個才是真正利和同均,這個我們都要明白。所以六和第一個,「見和同解」,這個非常重要。

  好,今天時間到了,「常隨佛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九願「恆順眾生」,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大布施怎麼修❓
🔹請佛住世這一願,最重要的是請什麼住世❓
🔹真正想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要對這個娑婆世界徹底放下,為什麼❓
🔹享受種種福報的時候,那是真正的在享福嗎❓
🔹念佛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有人自己有懷疑但不自知,怎麼辦❓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發真心學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21/9/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2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七願「請佛住世」,這一願家師淨老講得比較多,都是非常重要的。請佛住世,佛在世,佛的弟子請佛常住在世,來教化眾生;佛不在世,歷代的菩薩、羅漢、祖師大德,在家、出家有修有學的善知識,代佛說法。我們遇到了、認識了,也要請他們長住在世,來教化眾生。到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確真正有修有證、有修有學的善知識,也很多在我們這個世間。但是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業障深重不認識,遇到了,這些善知識講的真話聽不進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佛菩薩就只好等待因緣,善知識也是一樣,等待因緣,暫時先離開了。因此我們現在,不是說沒有這些有修有證的佛菩薩、羅漢應化在世間,有,我們眾生業障深重,見面也不認識。善知識苦口婆心的勸,聽不懂、聽不進去,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遇到等於沒遇到。我們如果真心想學習,馬上就有感應,佛菩薩就會來教導,會遇到善知識,這純粹是個感應。

  淨老和尚在這一願,最重要提醒我們,請佛住世,首先要請自己這一尊佛住世。這個開示非常重要,過去我們很少聽過,幾乎沒有聽過。在過去的時候,我們念到十大願王「請佛住世」,總是在外面請,我們到哪裡去尋訪善知識。到外面找,能不能找得到?善知識、佛菩薩都在我們眼前,我們不認識,到處找也找不到。為什麼?因為自己沒有先請自己這尊佛住世,只是要請外面的佛住世,這叫做心外求法。佛法常講,外道。外道不是罵人的話,是心外求法,方向不對,你要去找外面的善知識,也要從自己內心去求。所以你要請佛住世,要從自己內心求,先求自己這尊佛住世,就跟一切諸佛菩薩、羅漢、聖賢感應了。怎樣請自己這尊佛住世?在前面我們上一堂課學習過,自己要發願,自己發願要作佛,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如果你沒有先請自己這尊佛住世,自己都不願意作佛,一天到晚要去找佛菩薩,怎麼會有感應?佛菩薩在眼前,我們也不認識,不是沒有,沒感應,你不認識,不知道。關鍵就是沒有請自己這尊佛住世。請自己這尊佛住世,我們現在還是凡夫,要請自己住世,就要學習,學習看破放下。真正發願來學習,培養這些師資、弘法人才,發這個心、發這個願,自然跟佛菩薩就會感應了。所以淨老和尚這個開示非常重要,過去我們沒聽過。在《妄盡還源觀》我們老和尚提出來,才把請佛住世真正的意義給我們點出來。因此佛法是內學,內求,要先求自己,自然能感應外面的佛菩薩。

  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真正想在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唯一的條件就是要徹底放下,對這個娑婆世界徹底放下,一心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前提。你這個世界放不下,有貪戀,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生不起來,這個願心生不起來,跟阿彌陀佛的願就不相應,就不能往生西方了。所以真念佛求生淨土,就是要徹底放下,甚至連經教都得放下。經教,三藏十二部經,我們很喜歡學習,還是要放下,頂多念一部《彌陀經》,這是真正決定要念佛求生淨土的。念佛求生淨土,實在講,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夠了,你徹底放下,真信、發願、念佛,具足這三個條件,必定往生西方。為什麼要念一部《彌陀經》?念《彌陀經》是定心的、收心的,真正的功夫是持名,持名才是我們真正要用功的。《彌陀經》講就是執持名號,執持名號這個功德,是我們真正要用功的。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句名號,裡面還摻雜著妄想、疑惑,功德就全被破壞了。正的功夫就是在執持名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心裡真有佛。這個世界不想了,這個世界好也好、不好也好,為什麼?這是眾生的共業、別業所感的。佛在經教裡面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佛大慈大悲,怎麼會不度無緣之人?佛不是說要普度眾生嗎?怎麼只有度有緣的人,無緣的人就不度。不是不度,無緣是眾生他不相信,他不能理解,他不能接受、不肯真幹,佛來教化,對他也沒用處、沒幫助。那怎麼辦?不教了,不教他,就讓他隨業受報。佛菩薩看到這些眾生,緣還沒成熟,還是造惡業,不能依教奉行,就只好隨他去了,讓他去造業、去受報。受報,就是他要去吃苦頭,他要受苦受難,尤其死了之後到三途,到三惡道去。三惡道,特別是地獄,是最苦的。受盡苦頭,他才能回心轉意,想學、想求解脫,只要有這個念頭生起來,緣就成熟,覺得這個世間太苦了,為什麼受這個苦?受苦,他想要學習,要解決這個問題,想要求解脫,只要有這個念頭生起來,這個緣就成熟了,佛菩薩就會出現來教化他、來幫助他,你看佛菩薩多慈悲。你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見面也不會教你,為什麼?教你沒有用,有教跟沒教是一樣。佛菩薩教化眾生,也是看眾生這方面,他接受的程度有多少,如果他能接受一分,那教一分;接受兩分,教兩分;能接受十分,就教十分。完全不能接受,那就沒辦法教,隨他去了,就讓他去造惡業,造惡業他後面必定有惡報、苦報。等他惡報、苦報的苦受盡了,我們一般講苦盡甘來,苦頭吃夠了,覺悟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想繼續再受苦,這個時候佛菩薩才來教他解脫這些苦難的理論方法。

  三善道是因為你做善業,墮三惡道是造惡業,造惡業要墮三惡道去消惡業,造了這個業,三惡道就是給你消惡業的。好像我們人間的監牢一樣,你犯罪被判刑,被抓進去,被判刑幾年,牢獄就是消你這個業,刑期滿了就出來。所以三惡道是消惡業。三善道是你修善有善報,你去消這個善業,享受這個福報。所以三惡道是消惡業的地方,三善道是消善業的地方。要緊的是你享受種種福報的時候不起貪戀,那你是真正的在享福,因為這個福當中也有禍,禍福相承。福報現前的時候也要會享,不會享就造惡業,福報愈大造的惡業就愈大,將來墮落就愈慘、愈嚴重。所以享福,看你怎麼享,會不會享,如果享福報對福報生起貪戀的心,生起自私自利的心,那就壞了,那善業就又變成惡業了。轉變得很快,都在念頭上,沒有智慧往往就轉錯了。如果有智慧,他都轉對了,轉得最殊勝的,是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是最殊勝。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連十方無量的菩薩都羨慕,你轉得太好了,你是怎麼轉的,一下就轉成佛,從凡夫就轉成佛?他們還在菩薩地修行,還不能提升到佛的地位,你怎麼這麼快就轉成佛?所以淨宗法門不可思議。

  於是我們請佛住世就明白了,我們發真心學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真的要開悟,真的我想證果,我不能證佛果,我也想證菩薩果位。《華嚴經》裡面的菩薩,包括沒有開悟的,初學的菩薩,五十一個位次,我們真正要發心,高的位次我們不敢想,我們想最低的位次,十信,我在這一生當中能證到圓教的初信、二信,我就滿足了。佛菩薩來不來?來,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發個願,我這一生想證初果,求佛菩薩來幫忙,肯定來,為什麼?初信位菩薩在大乘教裡面地位是最低的,就好像我們讀小學一年級。五十一個年級,就像大樓一樣,五十一層大樓,你這個是第一層。第一層,我們就有一層的基礎,再往上提升。你想證得初信位也有條件,佛菩薩要不出現,他怎麼教你?所以要真正發心。這是真正請佛住世,非常重要。還有心量更大的,初信、十信、十住,我還不滿意,我在這一生當中就要求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這是發大心,那佛菩薩非得要來幫忙不可。你只要動這個念頭,有感,佛菩薩立刻就有應。可是這個念頭要真心,不是開玩笑的,願心一發,念念不忘,要認真努力去做,於是感應會現前;要不是真幹,那就不可能。真幹是什麼?真學,念佛要真念。

  真念,念佛有祕訣,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放下萬緣。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對六塵攀緣的心放下。眼把色放下,耳把聲放下,舌(我們的舌頭)把味放下,鼻把香放下,身把觸放下,意把法放下,就是我們平常講放下萬緣。放下萬緣,你的心是定的,你就恢復到清淨心。「淨念相繼」,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今天念佛,對佛半信半疑,好像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太遙遠,沒見到,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信心不足。念佛的時候妄念很多,很多夾雜。念佛的時候門關起來,把電鈴、電話拔掉,這兩個小時念佛跟外面完全斷絕,這就對了。念佛不能間斷,這是相繼,不間斷是心裡不間斷。「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要能信得過,堅定的信心,能不能往生的關鍵在此地。念佛往生西方,不需要學很多經教。經教的用處是什麼?經教幫助念佛人斷疑生信。我如果都沒有絲毫疑惑,我具足信心,我還要不要來聽經、來學習經教?不需要,一句彌陀念到底就可以。但是這個地方我們要聽清楚,不能誤會,我沒有疑惑了,真正具足信心,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過去也常常看到很多念佛人說,我沒懷疑,我真相信,我一句佛號就一直念到底了,但念了很多年,也沒有消息。他也不聽經、不聞法,就一直念佛,但是念了很長的時間,沒消息、沒效果,什麼原因?有懷疑,自己不知道。這個疑也是六大煩惱之一,自己有疑,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沒有懷疑了,實際上自己有懷疑。

  早年我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那個時候我們師父上人跟韓館長到美國弘法,申請了美國綠卡,一年要到美國去住一百八十三天,等於一年有半年時間在美國。當時有很多同修就寫信向我們淨老和尚問問題,因為師父上人常常不在台灣,一年有半年在美國,也就沒有辦法及時回信。過去不像現在通訊這麼方便,現在有手機,那個時候還沒有,用寫信的。如果等到老和尚回台灣,可能就過半年以後的事,因此有一次我們師父上人就叫我代替他回信,有同修剛好寫信來問問題,他老人家不答,就拿給我回答。我回答,再給他老人家看,他看有一些不妥當的地方幫我修改修改,後來我再重新整理回答,改到他老人家看可以了,就代替他回答。後來幾次問的信件,都是我代替回答,然後寫下來給老和尚看,他老人家看可以了,他說以後你都可以代替我回答這些問題。有一次我接到一個同修,看她寫的好像是一個女眾,她問的問題,就是她聽我們老和尚講《彌陀疏鈔》。老和尚在講《彌陀疏鈔》就勸大家念佛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樣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成功了。這位同修她有疑問,她說不懷疑,我沒有懷疑了;不夾雜,我專修淨土、專念阿彌陀佛,我也沒有夾雜;但是那個不間斷,她做不到,因為還要上班、還要工作,沒有辦法一天到晚像念佛機一樣念個不停,第三個條件她就沒有。她說前面兩個她做到了,第三個她做不到。後來我回信,我就給她講,妳說妳不懷疑了,那何必寫信來問問題?問問題就是有疑問才問,沒有疑問,要問什麼?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不就好了嗎?所以這個不是沒有懷疑,她自己有懷疑自己不知道。

  所以夏老在《淨語》裡面講,「誤人第一是多疑,疑網纏心不易知」,懷疑好像捕魚的魚網,它纏縳在你的心裡,你自己不容易知道、不容易發現,自己有懷疑,自己不知道。所以你有懷疑,聽經教可以幫助你斷疑生信,你疑根斷了,你念佛就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在《淨語》裡面講,如果你沒有聽經教,你就一直念佛,能不能斷除疑惑?可以,但是真的要老實念。老實念,夏老提出這一句,也很重要,要知道自己有懷疑,不要認為自己都沒有懷疑了。懷疑就是不信,半信半疑。真信就是不懷疑,如果還有懷疑,就不是真信。所以夏老講,這句佛號要一直念下去,「念得疑情連蒂斷,到此方知我是誰」,還是用念佛來斷這個疑。念到疑情連蒂都斷了,到時候你就知道自己是誰,這個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第一時的開示,我們看第一時開示講,修學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信願行,信有阿彌陀佛,信有極樂世界,信自己遇到了我就往生有分,而且要信這是從自心現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才是真信。但是「信而無行,即不成其信」。你信了,現在信是信聖言量,相信佛在經典上講的,給我們介紹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自己能往生,信這個。但是信,如果你沒有透過念佛這個行,你這個信也不能成立,也就是這個信是半信半疑,有夾雜懷疑。為什麼?如果人家來問你,你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那你看到了嗎?如果人家來問我們這個,我們怎麼回答?我們有沒有懷疑?沒有看到,我們不能騙人家說看到。你如果回答說沒看到,人家說,沒看到,到底是真有還是虛妄的?你就不能確定。我們現在能夠確定、能相信,是依據經典,依據佛的聖言量,我們沒見到,但是佛見到了。佛當年在世講《無量壽經》,在人間在家出家、男眾女眾有兩萬人,現場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觀無量壽佛經》,有五百個宮女,加上韋提希夫人,五百零一個人見到極樂世界。佛以後,每一個時代,修念佛法門成就的,都見到極樂世界,都還沒有往生就見到。你看佛法傳到中國來,廬山遠公大師,我們淨宗初祖,他一生見極樂世界見三次,他到最後要往生才說。跟大家講,極樂世界在平常我就見過三次了,現在這次再見,我往生的因緣到了,要走了。遠公以後,修學淨宗法門見到極樂世界,大有人在。一直到最近的,我們老和尚介紹的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他不講,但是從他的光碟裡面,根據我們淨老和尚判斷,海賢老和尚一生見到極樂世界不止十次,聽他講的那個裡面話中有話,見到老佛爺了。因為當時在大陸,特別是在文革的時候,不能隨便講的。你念佛都被打,你還講這個,可能你就被帽子扣上去了,妖言惑眾,所以就不講。其實見到很多次,他自己知道。所以古代有,現在有,這個是不假。這個就是念到功夫成片,就有感應,就有消息了。所以要透過這句佛號一直念,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見到佛,你信心就堅定,不會再懷疑了。

  我們還沒有到這個功夫之前,要相信聖言量,要相信經典講的。我們雖然沒見過,佛見到一切諸佛世界,當然沒有問題,菩薩、羅漢、祖師大德,包括現代這些真正念佛有功夫的人,他們都見到。在經典上佛講的,是歷史的記錄,這個都可以去證實的。所以信,要透過行來證實這個信。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的,以念佛這個行,來證實我們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樁事情。願是推動行的動力,你真願往生西方,真願見阿彌陀佛,這是推動你念佛修行的一個力量。願,我們一般講志願,你的志願很懇切,就是這個方向、這個目標。願這個動力,就推動你的行,你念佛才會認真念,功夫才能夠得力。念佛功夫不得力,總是信願還不到位,還不真切,要再加強信願。真信切願,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所以《彌陀經要解》講,信願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往生品位高下是持名念佛功夫的淺深。信願行,缺一不可。信行願,中峰國師講得很有道理。信願行、信行願,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它是相關的,一而三,三而一,這個我們念佛同修一定要知道。

  生到淨土,見到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就會很快,為什麼?你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再導駕慈航,乘願再來。是不是你就離開極樂世界?不是,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大家都有神通,能夠分身、能夠化身。我們在這個世界還是凡夫,不能分身、不能化身。我們常常聽到一句俗話講,忙的時候忙不過來「分身乏術」,他就沒辦法分身,事情太多了,一個身體不夠用。所以到極樂世界,你就可以分無量無邊的身到各個不同的世界,為什麼?每個世界的眾生都跟你有緣,你過去生中在那邊住過,跟那個地方就有緣,那個地方眾生有感,你就自然有應,你就去了。你就能夠同時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普度眾生。你在極樂世界,你每天都會去供養十方十萬億諸佛如來。這個十萬億是方便說的,不是真的,是因為我們娑婆世界距離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當中要經過十萬億個佛國土,就是經過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國土,那邊就是極樂世界。所以佛說這個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十萬億佛國土,一彈指之間你就到了。你到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來,很快、很容易,不難。這個說法的意思就是在這裡。其實哪止十萬億?無量無邊。十萬億是根據我們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的距離來講,讓我們感覺到娑婆跟極樂不遠。實際上到極樂世界去,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你隨時可以去,同時可以去,都是分身去的。你在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身還在那裡沒動,分身就去了。你同時能夠分無量無邊的身到十方世界去,這才叫大自在!你羨不羨慕?想不想?想,要真幹,這一生就取得。

  我們真正想求善知識,求佛菩薩感應,沒有別的,就是自己真修、真幹,徹底放下,這個世界什麼都不在乎,佛菩薩會照顧,真有困難真會照顧。家師淨老和尚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提起章嘉大師,就是我們求佛菩薩感應,我們這邊的條件就是你真正要修行,真幹,真正徹底放下,什麼都不在乎。章嘉大師教家師修什麼?修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布施。從身外之物開始布施,從最少的錢財,一毛、一塊來布施。到最後,身外捨了,身內也捨了,連心裡也都不罣礙,那就是真正徹底的布施,心放下,放下攀緣,放下是真布施。蕅益祖師在一篇念佛開示講,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你看真正念佛人,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就是大布施。你真正修大布施,你有困難,佛菩薩都會照顧你,護法善神也會幫助你,真有困難,他就來照顧你,你就不要操心。所以章嘉大師給家師講,你真正學佛,放下身心世界,真修,真正弘法利生,你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你遇到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你自己不用操一點心。這個方法是章嘉大師教給家師的,教給我們淨老,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一生得力於章嘉大師這個教導,得到很大的受用。所以家師淨老經過許多考驗,如果不是三寶威神的加持,決定不能通過。所以老師告訴他,真修真幹,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薩照顧。他對老師有充分的信心,所以他心是定的,不論遇到什麼境界,都佛菩薩安排,何必操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因為知道全是佛菩薩安排的,佛菩薩幫助他來提升。順境裡面決定沒有貪戀,學這個,這才能提升;逆境裡面決定沒有怨天尤人,無論在什麼環境都是感恩,感謝佛菩薩的安排,就像接受佛菩薩給我的考驗,每次考驗我都能順利通過。逐漸的明白、覺悟了,身心世界逐漸也放下了,這才得大自在。你有牽掛,你的自在從哪來?你有牽掛,你就出不了六道,你就不能往生西方。

  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界來是有使命的,這個使命是提升自己的靈性,這一生當中,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提升到清淨不染,不要受五欲六塵的污染,純善純淨。最難得、最殊勝的因緣是遇到淨土法門,的確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了,要知道珍惜,要好好的抓住,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那就是要認真修懺悔法,認真修懺悔法就是斷惡修善,天天讀經。當然我們修淨宗的人,《彌陀經》常念,《無量壽經》常念的。家師淨老和尚勸大家還要加念,除了《彌陀經》、《無量壽經》,還要加上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還要加念這個,這兩個分量都不多。念這個來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我今天有沒有做錯事情,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過失,拿這個對照,一對就明白了。所以這兩樣東西好像是一面鏡子,《弟子規》、《感應篇》好像鏡子一樣,每天早晚照一下,早晨照,提醒自己不犯過失;晚上照,反省有沒有違犯,有違犯的時候改過自新。用這兩樣東西幫助我們念佛,這就叫持戒念佛,不能疏忽。的確,這個我們不能疏忽了。

  實在講,因果教育在今天講是最重要的,是根本的根本,沒有因果教育,就是《十善業道經》跟《弟子規》,我們淨老和尚講他都覺得不踏實。《弟子規》講倫理道德,《十善業道經》是佛法,為什麼家師說沒有這個因果教育來輔助,這兩樣東西他都覺得不踏實,為什麼?我們很難抵得住誘惑。大的名聞利養、高名厚祿現前的時候,這時候你動不動心?恐怕保不住,先得到利益再說,倫理道德擺一邊,十善業也忘記了,但是如果《感應篇》講得是觸目驚心,如果你動了不如法的念頭,你的福祿,算,馬上就被削減掉,那就不敢去造了。因為造了,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受到損害。所以大的名聞利養、高名厚祿現前,恐怕保不住,可是懂得因果就沒有問題。懂得因果,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中有的自然有,命裡沒有,我不能要。我命中沒有這個福報,我不能去攀緣,勉強去要來,要來,不但不是福報,是災禍。今天擺一百億美金在我面前,動不動心?家師講,我能做到不動心,為什麼?知道自己沒那個命,我要拿到那個錢,恐怕麻煩就來了、災難就來了,這是真的。人要知道自己的命運,人要是知道自己的命運,你就會安分守己,就像袁了凡一樣。《了凡四訓》多讀幾遍有好處,你的心定了,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有的不要求,到時候自然來了,你刻意去求,也不過就是提前一點時間而已,何必?讓它自然,時間到了就來,多好,為什麼要提前?沒有,用什麼方法都求不到,那又何必?命裡沒有的,你得到的不是福,你得到的是災難,不敢碰,這是真正懂得因果報應的好處。

  所以人一定要安於本分,你就不會有過失,你的生活就會很快樂,就常生歡喜心,沒有憂慮,你不可能有災難。縱然遇到災難,不驚不怖,為什麼?人沒有生死,生死是肉身,這個身體;真正的自己,靈性永恆不滅,沒有生死。我們想想這一生,過去生不知道,這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害過人、沒有做過壞事,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來生也是人天善道,不會墮到三惡道去,怎麼不歡喜!縱然死,也是非常歡喜。這一生的因,是來生的果。你要想來生得什麼果報,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如果是大善,來生福報可大了;福報太大,人間沒有,那就到天上,就到忉利天去享福了。所以佛經上常講「境隨心轉」,現在災難這麼多,都是人心不善製造出來的,外面的山河大地、物質環境是從人心轉。人心善良的時候,沒有地震、颱風,也沒有這些自然災害,它不會在這裡發生,人心都善。人心不善,才會發生災難。像現在新冠狀病毒,這是大災難,人類的共業。我們對於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一定要有信心。災難之發生是不善的共業所感,太平盛世是大家善的共業所感,不在外面,都在人心。中國古聖先賢教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外面的災難發生,因是在我們內心不在外面。我們內心不善,感得外面的災難;內心善,感得外面太平盛世。你從內心裡面去找,你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人類要知道反省、懺悔、改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災難自然化解。

  好,「請佛住世」這一願,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常隨佛學」,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佛般涅槃了,不住世了,我們怎麼來落實請佛住世這一願❓
🔹希望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善知識常住世間,該如何做❓
🔹請不到善知識,不認識誰是善知識,怎麼辦❓
🔹真正發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我們現前住的這個世間要用哪種態度❓
🔹把別人的事情放在自己心上是傷害自己,傷什麼❓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請自性佛住世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21/9/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1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這堂課繼續來學習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七願「請佛住世」,上一堂課我們這一願還沒講完。

  普賢菩薩十大願,第六願「請轉法輪」,第七願就是「請佛住世」,這個兩願也是很重要的。法輪要常轉,不轉,眾生就迷惑顛倒;這個世間如果沒有佛法的法輪在常轉,這個世界就像沒有光明的世界,黑暗,所以轉法輪非常重要。轉法輪,請誰來轉?要請佛住世,佛住世才能轉法輪。請佛住世,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我們請佛常住世間;佛般涅槃了,不住世了,到我們現代,我們學習這一願,要怎麼來學?怎麼來落實這一願?我們請真正優秀的法師、居士大德,真正有修有學的這些善知識,請他來弘法利生,來教學;更重要就是培養師資,培養下一代講經弘法的人才,這個是很重要的。現前有出家法師,或者在家居士,他真正有道德、有學問、有修行,我們就要護持他,讓他能夠安居樂業,讓他生活上不會有缺乏,請他來弘法利生。這個真正有修行的、有學問的法師大德,他的事業就是修行,就是弘法,這是他主要的事業。在家當然有在家人的工作,要上班,出家人等於是專職的教員,專職的。所以出家法師,弘法是為主,護法是為輔;在家大德,護法為主,弘法為輔。因為有一些居士大德他還有工作,但是也都弘護,在家、出家弘護是一體的,四眾弟子都要互相的合作。

  有這些善知識住在世間,在生活方面我們要認真的去照顧。像過去家師淨老,跟雪廬老人學習經教學了十年,離開台中到台北來弘法,當時也得力於我們佛教界幾位居士大德的護持,生活過得比較清苦,但是總是能過得去,護持家師來講經弘法。韓館長後來認識家師,她更是全力來護持,能夠讓淨老和尚在台北地區,特別在台北市弘法很長的時間,一直到韓館長過世,他才離開台灣到新加坡去,到世界各地去。台中雪廬老人他自己有工作,他主要做護持佛法,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他老人家自己也講經弘法教學,世出世法都教。善知識,實在講他住世不住世,住在一個地方弘法,他不是說為了這個地方人對他的恭敬供養多少,主要這個地方有沒有人願意學習?有人願意學習,縱然是一個人他也教,如果統統沒有人要學了,他可能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認識、知道真正的善知識,我們就要去請他常住在世,這個就請佛住世。

  過去家師淨老還在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求學的時候,聽到雪廬老人他七十歲以後,有一次在中興大學演講,公開對大家講,他自己往生有把握了,他隨時可以走。大家聽到這個信息,當然都不想讓老師這麼早走。後來同學商量,由我們淨老和尚他代表,他說把老師留下來。老師他已經隨時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了,他現在再留在這個世間,唯一的理由就是講經弘法,如果老師不講經,他可能就不再住世了。講經,要留老師長期住世來弘法利生,就要請老師講一部大經,這個大經沒講完不能走。結果大家商量之後,要推派我們師父上人代表去請老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李老師在台中蓮社好像一個星期講一次,一次兩個小時。這個兩個小時當中,還有一個小時是閩南語的翻譯,我們在台灣講台語,實際上他只有講一個小時。這個經分量這麼大,那要講幾十年,這下大家就比較安心了,可以留老師常住在世了。所以李老師他講經講到九十七歲,往生前一個星期還講。但是《華嚴經》沒講完,他老人家就走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他請佛住世的一個例子,因為老師一生講經弘法教學,如果他不繼續講經弘法教學,就表示他不在這個世間常住,要走了,要往生極樂世界去了。

  善知識在一個地方教學,長期住世,最主要要有人學習;有人學習,就有義務去幫助他。如果都沒有人願意學,當然這個善知識他自己功夫成就了,他隨時可以往生,壽命沒有到,他也可以提前,他就提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念佛念到高層次的功夫成片,還不用到事一心、理一心,他就能自在往生了。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真正善知識他也不會去標榜自己、不會宣傳自己,我們也不認識。我們主要都是透過淨老和尚他的介紹,像他老人家在講席當中介紹李老師,我們也才認識;如果沒有他老人家介紹,我們也不認識。另外就是現在接觸到過去的錄音帶、DVD、VCD、錄影帶等等這些講經的法寶,的確也幫助了不少人,讓很多人知道淨老和尚、雪廬老人,這個宣揚的效果非常殊勝、非常好。

  所以現在佛不住世,在我們當前真正有修有學的善知識,我們也要把他看作佛的化身,他就是佛的化身。所謂代佛說法,他代表佛來講經說法,無論在家出家,只要他是正知正見、有修有學,我們都應該要禮請他常住在世,來弘法利生。這些善知識他如果不住世了,怎麼辦?總是會走。《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又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自己也是一切眾生之一,我們自己本來是佛,我們每一個人本來都是佛,只是現在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些東西放下,就成佛了。但是現在沒有放下,沒有放下,還是佛。放下了,你是究竟圓滿佛;沒放下,就是我們現在這種情況,迷惑顛倒佛,所以都是佛。天台宗六即佛講理即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是佛,從這個理論上講都是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一點不假。我們現在是佛沒有錯,但是現在迷惑顛倒,變成眾生、變成凡夫。所以我們只要自己肯放下,妄盡還源就成功了,我們就回歸到究竟圓滿佛了,回歸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樣就成功了。

  今天我們要學普賢十願第七願「請佛住世」,我們請不到善知識,有一些善知識他已經離開了,到極樂世界去了。像家師淨老現在也九十五高齡了,現在這個體力也沒有辦法繼續再講經了,其他的善知識我們又不認識。所以外面的善知識如果請不到,請誰?要請自己,因為自己本來也是佛,所以請佛住世,你要請別的佛住世難;請自己,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自己如果真願意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自己可以做得到。你要請別的佛住世難,縱然有,請也未必留得住,何況我們現在也不認識。所以我們會失望,你請別的佛,別的佛他沒有如我們的願常住在世,我們就很失望。所以要請自性佛住世,家師淨老給我們提醒這個。所以我們自己看到這一條,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總是我們趕快去請,看看哪些高僧大德、法師、居士,去外面請。外面未必請得到,所以家師淨老特別提醒我們大家,要請自己這尊佛住世,你自己就是佛,你本來也是佛,「要請自性佛住世」,那這句話就重要了。那佛在哪裡?我們的自性就是佛,六根根性就是佛,覺悟了是佛,迷惑他還是佛。所以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就叫成佛。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他展開世尊的經教,沒有學過,一看就懂,他沒有障礙。我們今天翻開經典,看了半天為什麼看不懂?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而且在我們今天的這些世界上的人類,妄想分別執著是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嚴重。有這些嚴重的障礙,所以我們看不懂,把佛的經意,自己去看不但看不懂,還錯解、曲解、誤解了,這個大有人在。所以自己看經看不懂,要透過祖師大德的一些註解來幫助。但是如果你很嚴重的分別執著,自己有很深的成見,他看註解也是看不懂,這個業障就很重了。

  所以普賢十願第四願「懺除業障」,什麼叫業障?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業障,這些放下了,業障就沒有了。業障沒有,就沒障礙,一接觸就明瞭。所以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放下就是。放下是什麼?無我,我都沒有了,哪來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是為了我。我們現在講我的利益,這個我,你有我,你就會自私自利,就有是非人我、貪瞋痴慢。無我,這個我沒有了,那這些全都沒有了,都放下了。遇到有緣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有幾個同參道友在一起好好修行,這個叫朋友。朋友不是說吃喝玩樂叫朋友,不是,那是交際應酬,真正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這個才是朋友。像孔老夫子在《論語》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有真正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在一起修行,這個很好,人不怕少,廟不怕小。所以過去雪廬老人當年在世,常提醒我們,廟不怕小,有道就靈,就叫大道場。有句俗話也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要真正有道,他就靈了;你沒有道,你廟蓋得再莊嚴、再大,也不靈,也不是大道場。關鍵在有道,有真正修道的人。

  我們依靠佛陀的經教,成功的祕訣,第一個是真信,對世尊有信心、對經典真信,修淨土的三資糧是信願行,對釋迦牟尼佛相信,決定不懷疑,對阿彌陀佛相信、對淨土五經一論相信。經我們自己看,看不懂,還得找老師幫忙,老師在哪裡?現在你到哪裡去找老師?過去雪廬老人李老師教家師淨老,現在你如果找不到善知識,你可以找古人;古人不在了,他在世的時候有著作遺留下來。所以這裡舉出兩個例子,我們學《彌陀經》有兩個助教,就是幫助我們,教我們學習這部《佛說阿彌陀經》,家師舉出一個是明朝的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他註解《彌陀經》,叫《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後來他的弟子,他的學生又把它加以註解,叫《疏鈔演義》。早年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家師也講過,大概三十五年前了,有講過《彌陀經疏鈔演義》,當時好像講了三百多卷的錄音帶,那個DDK的錄音帶,一卷是一個半小時,講了三百多卷。三百多卷就四、五百個小時,分量相當大。薄薄的一部《彌陀經》,內容那麼豐富,透過蓮池大師的《疏鈔》來解釋,我們才知道《彌陀經》不簡單。另外一個也是明朝末年的,四大師之一,就是淨宗九祖蕅益大師,他的《彌陀要解》,《要解》是他的特色。這兩種註解,可以說是《彌陀經》代表作。另外一個就是,也是在明朝,幽溪大師的《圓中鈔》。《圓中鈔》,他做的時間比蓮池大師的《疏鈔》還要早一點,但同樣是那個時代,它比較早,圓中鈔也是有它的一個特色。因為蓮池大師是淨宗八祖,蕅益大師是淨宗九祖,所以我們修淨宗的都會採取這兩個註解。蕅益大師的《要解》精要,精闢,印光大師是讚歎到無以復加,印祖說縱使古佛再來,再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這個《要解》,不能超過。所以這兩部註解各有特色,當然《圓中鈔》它有它的特色。這個兩部,因為都是淨宗祖師,所以很自然也就具有它的代表性,就是《彌陀經》註解的代表性。《彌陀經疏鈔》,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再加上他學生的《演義》,那就更圓滿,博大精深。《要解》它的特色就是精要,古大德沒有註解出來的,它註出來了,很核心的、很重要的給我們點出來,讓我們認識原來這部《佛說阿彌陀經》不簡單,古大德講小本《華嚴》,真的是名符其實。所以有這兩部註解,你就得到兩個幫手了。

  如果你要學《華嚴經》,第一個幫手,就是助教,清涼國師。清涼國師他註解《華嚴經疏鈔》,清涼國師是出家法師,他做《疏鈔》;另外一個幫手是李通玄長者,他是在家居士,他有《華嚴經合論》。這個兩部,可以說是學習《華嚴經》的一個幫助,讓我們學習有一個入門下手處。經有無量義,一定要認真去學習,認真學習是什麼?就是要依教奉行。經不是只有講,不是只有讀,不是只有聽,讀、聽、講,道理明白,要在生活上去依教奉行,那才能得到經典裡面講的如來真實義,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才能得到。修學淨土法門,就是真正發往生西方親近阿彌陀佛的心,這個心要是真,我們這一生決定成就。在《彌陀經》講信願行,真信發願,真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心要真,不真就沒有感應。如果真心、真信、發願、念佛,那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真正發心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我們現前住在這個世間的一個態度,就是要把這個世間看作是暫時的。實際上也是這樣,不是說我們硬把它看作是暫時的,你不把它看作暫時,它還是暫時的。這個世間就像住旅館一樣,不是我的老家,老家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娑婆世界、六道像住旅館,都是短暫性的,不是永久的。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移民到國外,像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澳洲、歐洲等國家,要移民,還沒有正式變成公民,它會先發一個永久居留給我們,就是你可以長期住下去。這個永久居留,實在講,哪一個人在這個地球上他是永久居留?你縱然拿到永久居留,那也不是真正的永久居留,你還是有時間性的,不過幾十年過去也就往生了,就不能繼續再居留了。

  所以過去我們也看到,有人拿了美國護照,回到台灣來。當時韓館長也是我的善知識,也是很多人的善知識,因為很多人都嚮往移民到美國,就拿綠卡、拿公民,很多人很嚮往。當時也有人勸我說要去美國拿個綠卡、拿個公民。但是一九九七年,館長往生那一年,她好像是一九九六年年底從美國回來,從美國回來,剛好那一年拿到美國護照,因為她兒子媳婦都在美國,她也剛拿到。拿到這個護照就回台灣了,到一九九七年,就是過一個農曆年,大概三、四個月,她老人家就往生了。所以她拿這個護照給我很大的一個啟示,原來人家勸我去拿美國護照,我也是有點心動,但是不是很積極。看到這樣,我這個心就冷了,我說她拿了護照,前面是綠卡,現在正式的美國公民,但是走了,那個護照留給子孫做紀念了。淨老和尚他比韓館長更早拿到美國護照,但是拿到護照也是到處跑,他也沒有永久居留在美國,也沒有。所以現在講永久居留,只是說在一個地方他住的時間比較長,長期居住,比較長,就是這樣,事實是這樣。所以的確都是暫時的,像住旅館一樣。所以這個不要執著,要放下。

  所以佛法修學,最重要的關鍵是放下,看得破,放得下。如果看得破,放不下也沒用,那個是佛學,不是學佛。學佛的條件十六個字,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你才能入門。用《華嚴經》的標準,放下這十六個字,你只是站在門口,沒有進去。你放下這十六個字,是到佛門門口了,還沒有入門。必須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證得《華嚴經》裡面講圓教初信位的菩薩,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這才是真正入門。見惑,上一堂課我們講過,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大類錯誤的見解要斷掉,你才能入門。所以前面放下這十六個字,是到門口,還沒有入門;入門還要把第一關身見先破了,然後破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才算正式入佛門。所以我們要真正修學,就是要從持戒念佛做起,把《弟子規》真正落實就是持戒。我們的業障習氣太重,自私自利這個念頭太強,想斷斷不了,怎麼辦?先求因果的教育。從《了凡四訓》入門,因果搞清楚了,再依《太上感應篇》,或是《文昌帝君陰騭文》,認真的學習,明瞭因果,懺除業障,這樣我們修學才能夠與佛法相應。真心學佛,我們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在這個世間,我們要記住,這個世間逢場作戲,人生就像一場戲,人生是一場夢,《金剛經》講得很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再計較!沒有一樣不好,跟什麼人都能夠和睦相處,為什麼?我過幾天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去,你們不去我也不能勉強你。我們以這樣的態度,我們的心多麼清淨,多麼自在歡喜。從今爾後,不再把別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別人的事情放在自己心上是傷害自己,傷什麼?把自己的清淨心變得不清淨。自己的事情都不能放在心上,那何況是別人的!心要清淨,心要無一物。六祖惠能大師講,「本來無一物」。物是什麼?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這些都是物。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沒有,本來沒有,就是空的、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裡面什麼都沒有,這是真心,這是本性。見性就成佛了,見到我們自己的本性,見到我們自己的自性,就是成佛。我們見不了性,就是因為心裡東西太多,妄想太多。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它是和諧的。為什麼不和諧?有妄想分別執著,它就不和諧。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它本來就是和諧的。真正的和諧,對一切人和諧,對一切萬物和諧,對整個宇宙和諧,裡面找不到對立、找不到衝突,這是自性清淨心。學佛不是學別的,就是學這個。心淨則佛土淨,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憑什麼到那邊去?憑清淨心。不想自己,也不想別人,就恢復到清淨。在這個世間,人還沒有走,我們可以隨緣盡分做一些有利眾生的事情,這樁事情就是為了弘揚正法,培養繼起的人才。找誰?找自己,自己真正發心。這一生住在這個世間,是提升自己的靈性,再說得具體一點,提升自己往生西方的品位,不求別的,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的差別,我們要努力爭取品位上生,我們目標爭取上上品。

  請佛住世,比較淺顯說,是我們要請善知識住世。我們要請佛住世,怎麼請法?這個世間不是真的。諸佛的一真法界,講真話,那也不是真的。在這個法界裡面,這麼多眾生出現在一起,這是什麼原因?這麼多眾生出現在一起,什麼道理?如果我們懂得了,就曉得怎樣請佛住世。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業力受生,像我們這些凡夫到這一道來,不能不來,因為業力牽引著你來。我們在六道裡面,在十法界、六道裡面我們是業報身,受業力牽引。所有一切眾生造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受生;一類是滿業,到哪一道,身相、一生所受用的,無論是物質或是精神的受用,每個人不一樣。地球上七十幾億人口引業相同,引導你到這個世間來投胎,來得人身,我們都是人,但是我們的命不同,有的富貴、有的貧賤、有的聰明、有的愚痴,千差萬別,這是滿業不一樣,滿業的果報不一樣。引業是我們持戒,引導的因就是我們過去生有持戒。比如說到人間來投胎,需要什麼條件?五戒十善,五戒,還有中品十善。如果上品的十善,就生到天道。我們這一生能做得很好,持五戒,十善修到中品,來生一定得人身。得人身,你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具不具足,那就看你的滿業,滿業是過去生當中修的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過去生財布施多,你這一生得到的財富就多,這是滿業。所以有人賺錢很容易,財源滾滾而來,那是他布施的時候他很歡喜布施,一點不勉強,所以他這一生得果報,他也一點不勉強,很容易就得到,他就過去生修這樣的因,這一生就得這樣的果報。這一生有人賺錢賺得很辛苦,那是過去生他布施的時候很勉強,心不甘情不願拿出來的,或者布施之後又後悔。所以你修什麼樣因就有什麼樣的果,有因必有果,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

  我們也看到這個世間很可憐的人,想到非洲貧窮落後,每年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那是我們人間的餓鬼道。看到那些悽慘的畫面,他也是人,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雖然他過去也有五戒、中品十善的引業,但是他沒修布施,沒修,吝嗇,不肯布施,不肯幫助別人,三種布施沒有修,所以這一生沒福報,雖然到人間來,但沒福報,受貧窮飢餓的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如果沒有在這個上面下功夫去修,而且還做許多惡業,那他感受的是惡報,都是災難。人到這個世間是業力牽引過來的,一生的受用是滿業不同。大富大貴有因緣,受苦受難也有原因。所以佛在經典上講「人生酬業」,來酬償宿業的,你就是來酬償業報,你過去生中修善,你來享福;你過去生中造不善,你來受罪。享福也好,受罪也好,不都是命裡注定的?你怎麼能怪別人,怎麼能怨天尤人?看到別人富貴,不用嫉妒,知道那是善業的果報;看到貧窮下賤,也不可以嫌棄,那是不善業的果報,自己要警惕,要好好修自己。這些境界擺在我們面前,又何嘗不是教育!真的覺悟了,沒有一法不是佛法,芸芸眾生在示現給我看,業因果報都在眼前,我們覺悟,看清楚了,我們提升自己的境界,同時也修福。苦難的眾生,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一些,尤其是鰥寡孤獨,真正能發心去照顧。這種福報,如果快的這一生就現前,花報就現前,來生果報當然更殊勝。你修很大的福報,你這一生晚年會有很多人照顧你,這一生所受的果報,佛家叫花報。花報好,就是晚年很幸福,來生的果報就比這一生更殊勝了。

  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怎麼來的?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那我們就懂得怎麼去請佛住世,用我們的心去感。真正想學佛,佛菩薩就來了。口裡叫著學佛,心裡沒有佛,那佛菩薩不會來,不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真幹,而且怎麼樣?不為自己,為眾生,我很想自己成就,也很想幫助大家都成就,發這個願好!可是自己業障深重,沒有智慧,我雖然有這個心,沒有能力教化眾生,怎麼辦?我求善知識。「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真正發心,你就會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沒有這個心願的人他遇不到;甚至天天跟善知識住在一起,他沒有得到利益,這個太多了,當面錯過。為什麼?自己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煩惱習氣放不下,那就不行,那不是真學佛。真學佛,才能感動善知識常住世間。

  這個世界太苦了!我們也算是有幸遇到這樣的環境,對學佛的人來講是好環境,這是為什麼?這個世界災難太多、太苦了,對我們學佛的人,修淨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一種增上緣。為什麼?諸佛以苦為師,如果我們感受不到苦,我們出離心就不懇切。所以現在這個世界多災多難,讓我們出離娑婆世界的心就會懇切,就容易放得下。如果這個世界很美好,在這個世界多住幾年再講往生,總是沒有那麼懇切,覺得很迫切的要往生極樂世界。現在這個世界讓你看到是這個情形,不適合人類居住,那就早一點往生吧!是把往生的意願、這個念頭,是這些多災多難的環境給我們提起來;提起來,我們求願往生的心就懇切了。只要你真信真願,這種懇切的願望,再念佛,真叫萬修萬人去,第一個條件是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還沒有去極樂世界之前,在這個世間隨緣隨分幫助一切眾生,隨喜功德,要做,不能說看到你不做,那你就沒有慈悲心,你跟阿彌陀佛的本願就不相應。我們有一天生命,還有一口氣沒斷,我們都要幫助這個世界的苦難眾生。妨不妨礙我們自己往生?不妨礙,也就是說決定不妨礙我們的清淨心。往生最重要的條件是清淨心,心淨則佛土淨,與極樂世界感應道交,如果心不清淨,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問題,這個東西不在於念佛念多少,在於清淨心,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世界太苦,看破了,看破你才放下,你對這個世界沒有一絲毫留戀。在從前,兒孫孝順,那個親情難捨;現在兒孫都不孝順。在從前師徒如父子,學生孝順老師;現在學生心目當中沒有老師,你還有什麼好牽掛的!所以我們處在這個時代也有好處,讓真正修行人對於貪戀這個世界的心斷掉,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請佛住世」這一願,淨老和尚開示得特別多,也很重要。「請轉法輪」開示得很短,這個「請佛住世」,因為鼓勵大家請自己住世,所以這就講得比較多。所以這一願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