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 第36‒40集|悟道法師主講

緇門崇行錄淺述|悟道法師主講

🔹晉道安法師十二歲出家,師父只讓他去做苦力、種田,他執勤就勞三年毫無怨色。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
🔹真心發心來學經,也要經過一些考驗,什麼考驗❓——悟道法師分享親身經驗

緇門崇行錄淺述—力役田舍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集)  2021/7/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0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尊師之行第三」,七十七頁,我們今天進入《緇門崇行錄》第三單元,是講尊師重道的一個行為。我們看下面第一個公案:

  【力役田舍】

  往下看這個文:

  【晉道安法師,十二出家,神性聰敏,而形貌甚陋,不為師所重,驅役田舍;至於三年,執勤就勞,曾無怨色。數歲之後,方啟師求經。師與辨意經一卷,可五千言。安齎經入田,因息就覽,暮歸更求餘經,師曰:「昨經未讀,乃復求耶?」答曰:「即已成誦。」,師雖異之,而未信也,更與成具光明經一卷,將一萬言,齎之如初,暮復還經。師令誦之,不差一字,方大驚歎。】

  「尊師之行」第一個公案是講到晉朝的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很有名,講經的科判從他開始的,他把經典判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當時佛經傳到中國來沒有這樣的分法,他講經說法就把這個經一開始到哪一段是序分(序分是開端,端序,開頭);主要的部分是正宗分,哪一段到哪一段;後面是流通分。當時他這個分法,在佛門當中很多人有意見,大家認為佛經來也沒有這個分法,為什麼你要這麼分法?所以很多人他不能接受。後來看到印度傳來一部經論,在印度已經有這樣的分法,那個時候大家才沒有話說,非常佩服,以後講經都採用他這個三分的分法,稱為「彌天高判」。

  這個公案是講到晉朝的道安法師。自古以來,法師用這個道安的德號很多,我們老和尚常講,台北松山寺以前的住持也叫道安法師。這是晉朝的道安法師,他十二歲就出家了,從小就出家做沙彌。『神性聰敏』,就是他的天分非常的聰明敏捷。『而形貌甚陋』,但是他長得很醜,也就是他長得那個樣子不會討人喜歡,形貌很醜。『不為師所重』,就沒有被他師父所器重。因為人往往會用相來取一個人,認為這個人長得比較莊嚴,大概他很有才華、很有能力,這個就不一定,有的人他相貌長得不怎麼樣,但是他很有能力、很有才華。道安法師就是很聰明,但是長得不怎麼樣,所以他的師父沒有器重他。不重視他,怎麼樣?『驅役田舍』,就是叫他去做苦力、做苦工,「田舍」就是去種田,去幹這些農活,種田。『至於三年』,這個三年『執勤就勞,曾無怨色』,這三年他就是依照他師父的指示,就很努力到田裡工作,這樣做了三年,很認真的做,就是很勤勞,這樣去做。「曾無怨色」,就是他從來沒有一句怨言,也從來沒有看到他臉色不高興的樣子,沒有,三年當中沒有一句怨言,從來沒有一次他的表情不高興、不歡喜,這個樣子。

  『數歲之後』,「數歲」就是再經過很多年,『方啟師求經』,那個時候才向他的師父求經,他想發心來學經典。他的師父也看到他這麼多年來,他叫他做這些苦工工作,他很認真的做,從來沒有怨言,也從來沒有看到他有不高興的時候,這個時候他來向他師父啟請,他想要學經典,他的師父就答應了。『師與辨意經一卷,可五千言』,《辨意經》是在《藏經》裡面的一部經典,這一部經,一卷有「五千言」,就是五千個字。五千言大概是一部《金剛經》這樣的字數,五千言。『安齎經入田』,「齎」就是帶著。他學經不是說他工作就不要做了,他師父只是允許他可以學經,但還是要去田裡工作,所以他就帶著經典到田裡。因為以前的經不是像我們現在印得很多,每個人可以發一本,沒有。很大的寺院才有一套《大藏經》,那國家發下來的。以前做《大藏經》是國家政府在做的,中央在做。比較小的寺院大概是半套。所以以前這個經典,你要的話你要去抄,抄一部經要抄多久!這個經書就不是很容易得到了。所以向師請經,也就是說他去出家的這個道場是講經說法的,就像我們老和尚的經教道場一樣,講經說法的,所以它就有經典。有就是說給他去讀,讀完還要交回來,因為經大概只有一本、二本。

  所以「安齎經入田」,『因息就覽』,「息」就是當中他有休息的時候他就看了,利用休息空檔來讀這個經。因為你要學經教,古代的規定都是先要讀誦,讀到你會背誦,這樣才可以。他就利用休息時間看這個經。『暮歸更求餘經』,「暮歸」就是晚上休息了,回來向他師父報告,說師父,我這個經已經看完了。他的師父說,『昨經未讀,乃復求耶?』昨天才給你經典,你都還沒有讀好,怎麼今天又要請其他的經去讀呢?『答曰:即已成誦』,他說昨天師父給我的經,我已經會背了。看一天他就會背了,那這個不是一般人,等於是看一遍,他一遍就成誦了,他就記住了。古時候因為經書少,都要靠讀誦、靠背誦,包括世間讀儒家的書、道家的書,都是要背誦。他已經成誦了。『師雖異之』,他師父覺得很奇怪,你怎麼這麼快!有的人背了好久都還背不下來;昨天才拿給你,今天你就說會背了,他覺得滿奇怪的,『而未信也』,他的師父不相信。『更與成具光明經一卷,將一萬言』,就拿一部經文更長的經給他。你說你已經會背誦了,好,再給你一部《光明經》,「一萬言」就是一萬個字。『齎之如初』,就是帶著去工作的時候他就看,看完了。白天去工作,去跟他師父請這個經就帶去田裡面,工作休息的時候他就讀,晚上回來休息就還經了,師父,我會背了,就還給他師父了。師父當然不相信,『師令誦之』,就是叫他背給他聽,『不差一字』,真的背出來,沒有掉一個字,沒有念錯一個字,「不差一字」。這個時候他的師父『方大驚歎』,那個時候才,我們現代的話講,很大的震撼,「大驚歎」,這個真不簡單。

  後來道安法師成為一代很有名的講經說法的一位祖師。所以他那個「彌天高判,千古同遵」,科判還沒有傳過來,他就已經判出來了,後來印度那個科判過來,去對照,果然印度以前就有了,所以非常佩服他這個高見。這是道安法師。

  下面是蓮池大師的一個讚歎:

  【贊曰:安,清廟之圭璋也。】

  讚歎道安法師他是天才,就像聖賢或者祖宗的宮廟裡面的寶玉一樣。『圭璋』,像寶玉一樣,這個寶玉就是無價之寶。這樣的人材叫他去耕田,他能辛勞不怨。

  【置至耒耜而服勤不怨。】

  『耒耜』,「耜」就是好像鐵鍬,「耒」就是柄,耜就像鋤頭那個部分,耒就是握的那個柄,或者圓鍬這些農具。『服勤不怨』,「服勤」就是很勤勞為寺院服務,做工作,做苦工,他沒有一句怨言。他沒有說我是來學經教的,怎麼叫我來做苦工?他沒有。他很認真的做,而且很歡喜的做,他沒有一句怨言,這個真的是不容易。現在我們有一點點才華那就不得了了,你看這個祖師,這種天分,誰能夠跟他相比?他這樣的一個尊師重道的精神。

  下面蓮池大師講一些感嘆的話,

  【今弟子才負寸長,禮貌衰則去矣!況田役耶?況久於田役耶?吾於是三歎。】

  蓮池大師看到這個公案,他就嘆息嘆三次,他說現在的弟子(明朝那個時候),稍稍有一點小才能,如果你講話對他比較不客氣,他就要離開了,他要離開師父,他不待了。你看明朝那個時候就這樣了,現在當然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現在做師父的人,罵徒弟罵不得,你講幾句不好聽的他就走了。在明朝那個時候就有這種情況,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這種情況當然就更多了、更嚴重了。蓮池大師感嘆,講點比較不好聽的話,他就要走了,那何況叫他去種田、去服務,他怎麼肯幹?講幾句話不中聽他就走了,你還叫他去做這些,他怎麼會去做?又何況長久的種田服勞役?那個不是一天、二天,好幾年,長期的,現在的弟子,沒有人願意這樣做。所以蓮池大師講,想到這裡,我不禁嘆息不已!蓮池大師說,很感嘆,現在這個時代,找這樣尊師重道的人很難,不容易。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當然就更難了。這個方面,的確我能夠理解,也能夠體會。學經教,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辦學習講經的講經班,也有很多人發心來學講經,到最後也沒有繼續學習,或者有的離開了,不學了。為什麼不學?因為沒有安排他練習講經,大家也就不願意再待了。因為大家去就是說,我是來學講經,要安排我練習講;沒有安排,我當然就走了,我來學講經的。

  這個學講經當中,就是說我們師父他也是觀察一個人,就是說你是不是真心發心要來學?真心要發心來學經,也要經過一些考驗,他才是真正發心要學的。怎麼考驗?就在生活當中,叫他去做事。你看道安法師,做了好幾年。所以他先叫他去做事,或者來圖書館、道場住一段時間。那個時候講經都是韓館長在指導,很多人他就不接受。當然韓館長她也不是講經的,她是管事的,當然講經不是她的專長,但是她要插一手,我們老和尚住在那裡也只能隨順她。很多法師,包括在家居士去,看到這種情況也就不願意留下來,這裡學不到,師父也沒教,都是館長在教,大家也就不能接受。館長在那邊教,她也不是真正教你講經,她只是講講,她插一手,管一管,主要就是說你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圖書館的工作大家要去做,主要是這個。有很多人他也不願意,叫他做事他不願意,那也就走了。

  那個時候我出家也是發心要學講經,在基金會學講經都沒問題,到圖書館不行,要做很多事情。還有我最不喜歡的唱念,去到那邊要學唱念,館長她喜歡唱念,我們師父也要隨順她。我心裡當然就想,師父講經當中不是說,不贊成人家去做這些經懺佛事?但是為了要學習,也得要去遷就這個環境。後來館長又叫我做當家,因為她常常不在。我們師父說,最好不要管人管事管錢。我最不喜歡的管人管事管錢,現在我全部要管,最不喜歡的唱念現在要學。後來我就想,大概我這輩子,我也沒有學講經的因緣,那就算了!想到日常法師那句話,出家人要去遷就環境,不要叫環境來遷就你。也沒有時間,哪有時間去看稿、去寫講稿?寫講稿要多少時間,我又不是那種天分很高的,一下筆就萬言出來了。你要準備要多少時間?你那些工作,你哪有時間去準備?沒有,沒有辦法、沒有時間。

  後來這樣過了幾年,本來我就想放棄了;不是不學,就是沒有那個機會去學。大家想一想,你管事管錢管人,還要做法會,那個時候圖書館人少,接電話、印經、搬書,還要打掃、做香燈,法會師兄做維那敲木魚,還要打掃、清理廁所,客人來要泡茶、摺毛巾,還要整理師父的房間。還包括圖書館外面,那個時候民生大樓那些喝酒的很多,那個時候真的是走到下面是陰森森的,走到佛堂才看到光明,喝酒的他在樓梯口那個轉角他去大便,很臭,我們都會經過,我跟師兄都要去清那些喝酒的去那邊拉的大便,你說哪有時間去學講經?後來師兄又走了,就剩下我一個;本來人就少,他又走了。後來我就放下了,這輩子大概沒有因緣學講經了。我出家的本願就是學講經,但是也沒有死心,反正當時的念頭是放下了,我專心來做事。

  後來我們老和尚講《無量壽經》,錄音帶流通出去,在新加坡、在台灣中南部,還有三重、汐止蓮社,他們那些同修也都得到這個錄音帶。一些老人家,老菩薩聽不懂國語,他們聽得懂,給老菩薩講這個經很好,但是他們聽不懂,不會念。後來汐止蓮社那個社長(那個社長現在還在),姓葉,帶了方居士,還有他的同修,幾個人來圖書館向老和尚、館長啟請,請師父是不是可以派一個法師,會講台語的去講《無量壽經》給老菩薩聽?因為他們聽師父的聽不懂。那個時候師父跟館長就說,你會講台語,你發心。那個時候我真的是抱著頭發燒,講台語講這些白話這些可以,那些經都要念文言文,生難字那麼多,那個字怎麼念?我都不知道怎麼發音。館長就說,那你要發心,你不發心你就不慈悲。那個時候真的是給我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說講國語還可以,我們有注音可以看,講台語沒有注音。後來也沒辦法了,硬著頭皮接下來,我說現在講台語,比我講國語困難十倍以上。師父說了,我也不能說我不去,硬著頭皮答應下來。答應下來之後,我就自己真的是很頭大,就是一直找,就是揣摩,因為那個經都是文言的,就是一直揣摩,揣摩以前我父親帶我去看布袋戲,以前布袋戲那個口白都是文言的,還有南管、北管,還有歌仔戲,他們講的一些都是文言的。

  後來就去請林老師來讀這個。早期我在圖書館,那個時候還不認識林老師,是請一個女眾,她好像會念台語的,讀經的,請她錄,錄了之後我就跟著那個學,就這樣。那也沒有時間準備講稿,大家想一想,我哪有時間?我要坐櫃台,要接電話,客人來要泡茶、要摺毛巾,還要煮飯。還有人家請經書,晚上師父講經還要錄音,師兄錄影,還要搬經書,經書來還要去搬,還要打掃,還要做法會、做香燈,真的是全包。現在叫大家做一樁就好了,就沒有人要幹,不要說全包了,叫你去坐一個櫃台你就不幹,就覺得現在很難。

  沒有時間,你怎麼去準備講稿?我就請問師父,講稿沒有時間去寫。複講,我不是講那麼多嗎?他說複講。複講,我記憶力也沒那麼好,聽師父講一遍就完全可以重複講出來,也沒那麼好。那怎麼辦?以前我在剛出家的時候,我也是在基金會有複講過,複講老和尚的《了凡四訓》。我當時是聽錄音帶,然後聽一句暫停,趕快寫一寫;沒聽清楚再倒帶,再聽,再寫一寫,這樣把它抄下來,然後晚上拿上去講,照單,這樣去重複的講。後來到圖書館,也沒時間去抄那個錄音帶,抄還是要時間的,在基金會比較有時間,到圖書館就沒時間了。沒時間,後來我就拜託一個居士幫我,拜託妳幫我抄師父講的《無量壽經》。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的電腦這麼發達,就是打字打出來。她也很發心,幫我這個忙,我就拿這個,拿上去就翻譯念給老菩薩聽。

  所以我這個講經,出家之後不是練習國語,是練習台語。後來新加坡的老菩薩也聽不懂,所以才叫我去新加坡講閩南語。所以學個經也不容易,很難。但是有很多我們出家眾的師兄弟,後面的師兄弟人多了,他們就比較好了,當初也沒人,後來就比較好。但是有很多人他沒有耐心,也就離開了,不想學了。所以我看到蓮池大師這個感嘆,我是感同身受,我可以理解的。現在人,你講幾句不好聽的他就走了,還要你叫他去做什麼,他才不幹!真不容易。所以現在你們學講經,你們就一定要有半天的時間、一天的時間來準備。我是沒有,我是什麼時間準備?在台上那個時間才是我的,在台下都不是我的時間,很多事情要做,要處理。所以這個尊師重道也就是說,不是只有看到頂禮、祝福,師父他要交代你的,要去磨鍊你的心性,你要能接受。當然你要能夠理解才會接受;你不理解,肯定不能接受。當時我也是有一點理解,所以有一些後面來的師兄弟,我都跟他們分享,但是他們體會不到,體會不到他也就走了,所以這個就很可惜了。

  因此我們看到道安法師這個公案,這個我是有同感,你要學經,叫你去工作。那個時候我一直在想,師父,你在台中蓮社不是有李老師這樣教嗎?後來我們師父講,我們現在這裡沒有台中蓮社那個因緣,學講經怎麼學?在生活當中學,就是這樣。你能接受,留下來;不能接受,那你走。很多人他是無法接受,所以走的人是非常多,包括在圖書館出家的,走了很多。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尊師之行第一個,道安法師的公案,也是讓我們知道一個學習的態度,你沒有尊師重道也真的學不出來。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看地理風水、占卦相命,這不是出家人應該做的,什麼才是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
🔹佛說不必看地理風水,為何百丈大師令司馬頭陀選擇可作五百僧人修行道場的地點❓
🔹我們能不能像百丈大師那樣去找地理師❓

緇門崇行錄淺述—僧務雜術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2021/7/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39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嚴正之行第二》,七十一頁倒數第四行:

  【僧務雜術】

  我們看下面的文:

  【僧又有作地理師者,作卜筮師者,作風鑒師者,作醫藥師者,作女科醫藥師者,作符水爐火燒煉師者,末法之弊極矣。或曰:「百丈大師令司馬頭陀擇地可作五百僧道場者而得溈山。是地理家事,既而令擇溈山主人,得大祐禪師。是風鑒家事,則何如?」噫!此古聖賢為傳法利生之大機緣,非世人所測識者,而百丈司馬是何等人品,今之術士,可以藉口也與哉!】

  這一條是蓮池大師講,當時在佛門裡面出家人,『有作地理師者』,就是幫人家看地理風水的;也有『作卜筮』,占卦相命的,也有做這一方面的。做看風水地理師的,做醫藥師的(就是醫生),做女科醫師的,還有『作符水爐火』,就是給人家畫符念咒,「燒鉛煉汞師的」,就是道家的這方面。蓮池大師講,末法時期弊端實在太多了,出家人不做自己出家人本分的事情,做這些跟出家人不相干的事情,這個不是出家人本分應該做的,幫人家看地理風水,出家人不是幹這一行的。這一行有這一行的人,看相算命的、占卜的,這個也是一個行業;做醫師的,醫師有醫師的行業;符水、爐火、燒煉,這個是道教方面的事情,那不是佛教出家人應該做的事。佛教出家人應該做的事,就是學習佛經,學習戒律,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自行化他,弘法利生,這個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佛法,到了明朝末年弊端就這麼多,現在就更多了,現在有一些出家人,真的做的很多方面,跟出家人身分不相干的事情,現在這個弊端也就更多了。

  下面講,「或有人說:百丈懷海大師令司馬頭陀選擇一個可以作五百僧人修行的道場,而找到了溈山道場。這是地理師的功勞啊!」百丈大師他有請地理師來看地理風水,這個也有看風水。接著又替溈山道場找主持」,找主持的人選不容易,而找到了大祐禪師,這個是不可多得的一個僧材,這是相士的功勞,看相算命的他會看人,所以就幫百丈大師。你看「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百丈大師是中國佛教叢林的創始人,他也有找看地理的,也有找算命看相的。算命看相的他看中了大祐禪師,說這個人將來可以大闡宗風,這種僧材真的也是可遇不可求。這裡提出一個質疑的話,就說這個也是相士的功勞,溈山這個道場是地理師找的,能夠供五百僧人修行,這個話又怎麼說?這是提出一個反問的話。

  蓮池大師說唉,嘆氣了。他說,這是古聖先賢為了弘傳佛法,傳揚佛法,「普利群生而隨順的大機緣和方便啊!不是一般凡夫俗人所能了解和測度的」。我們看到一些大聖大賢他們的做法,好像沒有依照佛法,佛都勸你們不必去看地理、看風水、看相算命,依照佛經來修就可以,這個祖師怎麼去找地理師、找看相算命的算命師呢?提出這樣的一個質疑。這樁事情也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善巧方便,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這個善巧方便你要有智慧,你慈悲方便用得才不會有副作用。如果沒有智慧,就是佛門常講的「慈悲多禍害」,你很慈悲,你人很好,但是你會給道場帶來災禍,很多害處,很多損害,那個是濫慈悲造成的。所以你慈悲要有智慧,不是濫慈悲,什麼都好不行,什麼都好,有一些人他就給你胡搞亂搞,所以慈悲多禍害,他慈悲不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是建立在感情用事。「方便出下流」,下流就是很下等的,不是出家人該做的事情,不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你就破壞佛教的形象。

  所以這個是祖師大德他們有大智慧,不是一般凡夫俗人所能了解。我們照他這樣去做,他做得沒有錯,我們不懂裡面的道理,你照著這麼做,我們做就不一定是對的。何況百丈禪師、司馬頭陀這兩個人是何等人物?百丈禪師他是什麼人?不是一般的出家人,他是祖師。你怎麼可以拿一般人來跟祖師相提並論?祖師他有那個眼光,有那個手眼,有那個智慧,一般人他沒有。祖師找這些看地理、看相的,他用得可以弘法利生,一般人沒有那個智慧,你找這些,就破壞佛法,不一樣,所以這不是一般人。司馬頭陀,他看地理風水、看相算命,他也不是一般的地理師。一般的地理師多得是,看相算命也多得是,但是你要真正找到那個高明的,也不容易找。『今之術士』,就是在走江湖的這些術士,就是混一碗飯吃的,那個就叫「術士」,你找那些人,那些人不行。我們看到《了凡四訓》,孔先生給袁了凡算命算得那麼準確,所以孔先生他不是一般人,一般算命的沒有他那種學問,算得不準確,他算得很準確,絲毫都不差,所以袁了凡不得不服,他不是普通人。但是如果你去路邊去找一個看相算命的,你算算看準不準?可能他給你講個百分之二、三十就算不錯了,你很難去找到一個百分之百的他講得像孔先生那麼準。所以蓮池大師在這裡講,司馬頭陀、百丈禪師他是什麼人物?你怎麼可以拿一般的僧人跟一般的看相算命、看地理的,來跟他們相提並論?這個話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你要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你現在這些人是什麼樣的人,你能學他嗎?不行,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學自己本分該做的事情,這才是正確的。

  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下面有個總論,我們也順便給它講完。我們再看七十三頁,從第一行:

  【總論】

  這裡看起:

  【或謂六和名僧,又僧行忍辱,宜無取於嚴。不知吾所謂嚴,非嚴厲之嚴,蓋嚴正之嚴也。以嚴正攝心,則心地端;以嚴正持法,則法門立。若夫現奇特以要譽,逞兇暴以示威,與今之嚴正實霄壤焉,衲子不可不辨!】

  「嚴正之行」,到「僧務雜術」這裡就圓滿了。「嚴正之行」這個單元到這裡就圓滿了。每個單元後面他都做一個『總論』,總的來評論。這個單元是「嚴正之行」,這個嚴正之行就是嚴格,很正直。『或謂』,或許有人會提出一個疑問。『六和名僧』,僧團就是要修六和敬,所以修六和敬才是叫做僧,僧是和合眾的意思;如果不修六和,就不叫僧。『又僧行忍辱』,就是說僧應該實行忍辱,不管人家用任何無理的來對待我們,我們都要忍,僧要修忍辱波羅蜜,要修六和。『宜無取於嚴』,就是說你現在這麼嚴正,大家就不和了,恐怕大家都會有意見,如果這麼嚴正,就沒有修忍辱,你沒有修忍。就像我們前面講的孫義買酒要給工人吃,那個出家眾把它打破了,這個沒有修忍辱,那也不和。所以或許有人就問,這樣你能夠去取嚴正嗎?下面蓮池大師就做解釋了,『不知吾所謂嚴,非嚴厲之嚴,蓋嚴正之嚴』,他說明了,他說這個「嚴」不是這個人表現得很嚴格、很厲害,不是那個嚴,是嚴正之嚴,就是他是嚴格、正直的嚴,不是嚴厲。這個叫嚴正之行,所以做一個說明。

  『以嚴正攝心,則心地端。』如果你沒有用這種嚴格、正直來收攝我們的妄心,妄心收攝不住;如果用嚴格、正直之行來收心,我們的心就端了,端是端正,就不會有偏差。『以嚴正持法,則法門立』,你有嚴格、正確的來修持法門,這個法門才能夠建立起來,才能夠成立起來,不然也就很亂。所以有時候,像我們雙溪道場,有一些居士他要來做一些其他修法的事情,我們都拒絕了。我們現在是修淨宗,以這個為主。如果你要修什麼法門,你修禪,你去禪宗道場;修密,到密宗道場,這樣你這個法門才能確立起來。如果說統統好,都是佛講的,可能我們修到最後,每一個人修得很雜很亂,不曉得在修哪一個法門。所以這個不是嚴厲,不是說我們很凶,人家都很怕我們那個嚴厲,不是那個意思,是嚴正,要保持一個正確的,嚴格來遵守一個正確的方向,是嚴正,不是嚴厲那個嚴。

  『若夫現奇特以要譽,逞兇暴以示威,與今之嚴正實霄壤焉。』有些人他現奇特,現得很特殊,他目的在哪裡?他需要的是他的名譽,你看我這邊,我的道場這麼嚴格,大家都很讚歎,「譽」就是讚譽,很讚歎某某道場很嚴格。「逞兇暴以示威」,很凶,凡是來的人,都以凶惡、凶暴的這種態度來對待他們,大家就怕了,用凶暴來顯示自己的威嚴。如果是這樣的,跟這裡講的嚴正,「實霄壤焉」,霄壤就是天差地別,完全不是一回事,不是同樣一回事,好像天地相差太遠,不是那樣的。所以嚴厲跟嚴正分辨清楚,不能把嚴正之行變成嚴厲之行,那就錯了。所以蓮池大師在後面再做一個總論、總結,來討論嚴正之行它的道理。什麼叫嚴正,什麼是嚴厲,分辨清楚,不然怕人家誤會,把嚴正之行弄成嚴厲之行,那個就不對了,不是嚴厲,是嚴正。所以嚴正他還是有修六和,有修忍辱;嚴厲就沒有了,嚴厲就不和,他也沒有忍辱,發脾氣就發脾氣,這個不叫嚴正,是嚴厲。所以『衲子不可不辨』,「衲子」就是出家人,你不能不分辨,這個要分清楚。所以這個方面我們也要分清楚。

  「嚴正之行」這個單元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就是「尊師之行第三」,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說出家人學字畫、學詩詞是佛門的一個衰相❓
🔹古來祖師有博通儒家老莊,甚至詩詞字書者,又怎麼說呢❓

緇門崇行錄淺述—僧務外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21/7/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38

  《緇門崇行錄淺述.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嚴正之行第二》,第七十頁,我們從第六行:

  【僧務外學】

  這裡看起。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儒者之學,以六經論孟等書為準的,而老莊乃至佛經禁置不學者,業有專攻,其正理也,不足怪也。為僧亦然。乃不讀佛經而讀儒書,讀儒書猶未為不可,又至於讀莊老,稍明敏者又從而註釋之,又從而學詩、學文、學字、學尺牘。種種皆法門之衰相也,弗可挽矣。】

  這一條是僧人(出家人)『務外學』。這裡講到『儒者之學』,儒家的學問以六經為主,《書經》、《詩經》、《易經》、《禮記》、《樂經》、《春秋》。以《論語》、《孟子》為標準。學儒的人,他是把老莊,甚至把佛經禁置不學,就是說專學儒家的經典,其他老莊、諸子百家,還有佛家,這個都不學,這個是專攻一門學問,這個也是正當的道理,就是『業有專攻』,『不足為怪』。因為他學的是儒家,當然是以儒家為主。

  出家僧人也是一樣,應該「業有專攻」,才能有成就,也就是我們一般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方期有成。蓮池大師當時看到有很多出家人『乃不讀佛經而讀儒書』。讀儒家的經書也未為不可,也就是說未嘗不可以讀,因為過去出家人從小就是讀四書五經,這是國家的教育。讀儒書也未嘗說不可以,也是可以。但是又甚讀到《老子》、《莊子》,那就更多了,儒家也讀,道家也讀了。更聰明一點的人,他就還做一些註解,「又加以註解寫疏」。「還不夠又學作詩、作文章、學書法、學書信…,這些雜學,都足以障道。古來祖師有博通儒家老莊,甚至詩詞字書者」,這個是用來度眾。但是他有一個前提,就是說自己生死已經有把握,在禪宗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學這些,可以廣度眾生。不但學儒、學道,諸子百家都可以學,乃至其他宗教,統統可以涉獵,因為他自己已經生死有把握了。

  出家人主要就是能夠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是出家人主要的目的。在我們念佛人來講,就是有把握往生,往生就是了生死、成佛道。也就是說自己本分應該學的,已經起碼及格了,就是能超越三界了,有多餘的時間再來涉獵這些,來方便度一切眾生。因為度眾生,你沒有知道這些,你度不了眾生,這個是可以的。所以甚至學字、學詩、學詞,這是佛門的一個衰相,就是說自己這個生死還沒有了,那你把主要的時間都用在這個上面,那就是跟我們出家這個身分不相應了。出家人主要不是辦這些事情,這是在家人的事情。出家人你要了生死、出三界,自行化他,弘法利生,這是出家人本分的事情。本分的事情沒有做好,就是學跟自己本分的事情不相關的這些學問,那就錯了,就不對了。甚至練書法,要練得很好。所以在《沙彌律儀》下卷也講,因為我們又不是要當書法家,你寫得工整就好了。這個是出家人不適合去學這些東西。現在的出家人學的方面又更多,現代種種科學技術、種種的,學的就更多了,這些跟了生死不相關的,不是我們主要要學的。

  所以自己已經能夠對了生死有把握,我們念佛人有把握往生了,也能夠通達內典、經典,通達其他宗教的經典、其他世間的學術,這樣來弘法利生,這個是可以的,這個要廣度眾生,你沒有這些也度不了眾生。這個是我們看到祖師大德,比較具有代表就是弘一大師,他真的是多才多藝。但是出家之後,他也這些都放下了。我們看他寫的字、詩詞,他的書法有他的特色,他也以這個藝術來弘法。但是藝術弘法一個前提,就是說你自己生死,有把握能夠這一生了生死,那你再用這些來弘法是可以。因為不妨礙你自己主要了生死這樁大事,在這個前提之下是可以。如果這樁事情還沒了,就去學那些,那個跟了生死不相關的,那還是繼續搞六道輪迴,這就錯了,就一天到晚在處理世間這些事務、學這些事情,出家人放不下。放不下這些事情,那還是繼續六道輪迴,這個就不是我們出家主要的目的了。所以這個方面我們要了解。

  我們學習到這個公案,看到我們淨老和尚,他什麼經都講,連其他宗教的經典都講。但是我們仔細去聽,他是講其他宗教的經典,但是主要講的都是佛法的經義在裡面,其他宗教也都變成佛經了。而且幫助其他宗教提升,所以其他宗教的經典,如果注入佛法這個經義,那他們才能解釋得圓滿透徹,幫助其他宗教的提升,幫助其他宗教深入他們的經典。我們有能力做到這樣,是可以的。如果沒有能力,那你自己還是要守住,你自己佛法、佛經都還不通,你怎麼去通其他宗教的。所以佛經真正通達,其他典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通達,它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蓮池大師在這裡講的主要就是說,我們經典都還沒通,自己學的這個都不通了,你再去把所有的時間都去學佛經以外的這些經典,那就不對了,你出家人這個身分不對。所以就舉出儒家,如果他不讀儒家的經典,他統統來讀佛家的經典,那也是怪怪的。所以他主要是要讀他自己本身專攻的,他這個通了,再去涉獵其他的,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不能學、不能看,不是這個意思。你看,我們看蓮池大師註解《彌陀經疏鈔》,三教經典都有。祖師大德,你看哪一個不通儒、釋、道三教的?沒有。他主要講的這個意思我們要明瞭,他主要重點就是說出家人自己本分的事情為主,這個是主要的。

  好像我們現在學習《無量壽經》、《彌陀經》,在佛經裡面,我們這個是主修的經典,其他大小乘的經典,都是來補充說明這部經的。比如說《無量壽經》是補充說明《彌陀經》的,《彌陀經》講得簡單,《彌陀經》古大德稱為小本《華嚴》,《無量壽經》稱為中本《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本的《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再展開,就三藏十二部經典。《彌陀經》講得簡單,我們看不懂,不懂就讀《無量壽經》,你《無量壽經》讀了,然後再看《彌陀經》,你就比較懂得《彌陀經》在講什麼。讀了《無量壽經》還不懂,那讀《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他三藏十二部經統統來解釋這個。所以你以這部經為主,其他的大小乘經典統統是為伴的,它是來補助你深入的。佛經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的!所以其他的世間的典籍,儒、道,也是來補充說明《無量壽經》的,也是來補充說明的。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懂,賓主要分清楚。

  我們現在讀到這個公案,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疑問出現,因為老和尚不是提倡多元宗教,大家這個疑問不是馬上就來了?所以這個要加以說明,大家才不會有這種疑問。所以不是不能學,你是要以哪個為主、哪個是附帶的,你不能賓主顛倒了,喧賓奪主。這裡講的就是喧賓奪主,你主要的不學,學這個不是你主要要學的,這個叫喧賓奪主。你主要的,出家人佛經學好了,你真的開悟了,你其他世出世間的典籍沒有一樣不通達的。你這個主修的都還沒通,你就修其他的,那就不對了。好像我們在學校,你選擇的科系,你選擇是醫學系的,醫學系的書你不讀,你去讀那個物理系的,那不是不對了嗎!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所以你自己本科的學通了,你再去涉獵其他的。本科學通就大徹大悟了,了生死、出三界,我們念佛人都往生極樂世界了,那你有多餘的時間精神,再去涉獵其他的,這個沒有妨礙,而且還可以接引很多社會大眾來入佛門、來學佛,這個在弘法來講是需要的。你對世間法不通,你怎麼度眾生?眾生都是世間人,世間人就有世間法,你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你怎麼弘法利生,也不行。所以自行以佛法,是主要的;化他,佛法還要兼世間法,這一點我們大家要明白。

  這一條,蕅益祖師在《寒笳集》他也有講到,蕅益祖師,你看蓮池大師講,聰明一點,又做註解,老莊,這些又做註解了,《論語》。我們看蕅益祖師,他也有四書的註解,所以看到這一條,我們要知道他當時是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環境、哪一個背景,他講的對象是什麼,他是有針對性的。所以你看這個,你要這樣去理解,你才不會有疑惑。不然你看,現在問題就來了,不是疑惑就來了?像現在老和尚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感應篇》,那不能學,那個儒跟道的不能學了,你的問題不就出現了?所以為什麼你讀這個公案,這是明朝時代,他對當時的那些出家人講的,而且出家人又是針對這一部分的出家人講的。針對哪一些出家人講的,這個我們要這樣去看。

  所以我現在也碰到很多法師,很多法師他書法字寫得好,甚至畫畫,但是主要學的佛經他卻疏忽掉,這樣就不對了。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也講,他說你書法寫得像王羲之那樣,那你還是不能了生死。你作詩詞,作得像杜甫一樣、李白一樣,那也不能了生死,你詩詞作得再好,還是六道輪迴的事情,跟了生死不相關。右軍李杜未了生死,右軍就是王羲之,他以前官當到右軍(右將軍),字寫得好,他是書法家,有名的書法家,歷朝皇帝都收藏他的字畫,但是他還在六道輪迴。杜甫、李白,詩作得最好,有名的詩人,也是六道凡夫。在佛門裡面,最愚痴的周利槃陀伽、散亂難陀,他們學習佛法,已經了生死、出三界了。所以蕅益祖師也講,你為什麼不把這個時間來玩大乘?去學那些詩詞,跟了生死不相關,你為什麼不把這個時間用來研究大乘經典、讀誦大乘經典,你去搞那個跟了生死不相關的,那就錯了。那個也是針對出家人講的。

  所以我們出家人這個身分、這個形象,我們主要做的是什麼事情,自己要清楚。現在我們都把這個主要的忘記了。這裡是舉出一個例子,我們學了要懂得舉一反三,如果不懂得舉一反三,那我們「我不要去學這個就好了」。學其他的,像下面一個公案,「僧務雜術」,雜術就包括很多,學那個行不行?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學了很多這些事務性的,這個方面也是妨礙我們了生死。現在我們講得更實際一點,就是我們現在蓋廟、蓋道場,辦這些道場,實在講跟了生死都不相關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你廟蓋得再莊嚴、蓋再大,你也不能了生死,你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看到很多大廟,很莊嚴的廟,你看看,在裡面的人他能不能了生死?他每一天的精神都花在蓋大廟,他要維修這個大廟,維護,要管理,要操心,那這樣怎麼能了生死?這個就沒辦法了生死。但是我們出家人做了這些事情,很難放下,放不下。放不下,這一生念佛就不能往生了,結結緣而已,這個我們都要清楚,所以我們現在要看到裡面根本的問題。

  所以現在我就出一個題目,我們現在雙溪要蓋廟,阿彌陀佛來接我了,我要不要去?還是跟阿彌陀佛講,佛!那個廟還沒蓋好,我現在不能去。阿彌陀佛說,好,那你就繼續六道輪迴吧!就這樣,就是你要有一個取捨,你要選擇哪一邊?願生西方,就是你的意願以哪個為主,大家要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現在蓋寺院是附帶的,了生死是主要的,能蓋得好、蓋不好,那要看因緣,我們大家心理要有這個標準。不然晚上阿彌陀佛來了,你說不行,廟還沒有蓋好。來了,就趕快走,這個無量劫來,這是我們解脫的機會,你還不走!蓋廟,去極樂世界再來,你要蓋多少廟都沒問題,這個帳要會算。所以要放下,我們管不了那麼多了。實在講我們現在只是一口氣在,然後看不慣、放不下。真的是放不下,放不下你才會看不慣;你放下了,你什麼都看得慣了。為什麼你會看不慣?就放不下,這個我們自己要知道。

  我到雲南向小莉那邊看到黃忠昌居士的日記,有一小段,它沒有完整。他說老和尚常常講,念佛三年可以往生,他來做試驗。然後就找向小莉,就到深圳的信德圖書館,說我來這裡念佛三年,我看看三年能不能往生。那真的,他放下萬緣,三年都不出門,都在佛堂念佛。佛堂不是只有他一個,還有一些老菩薩。老菩薩習氣很多,有時候關門很大聲、吵架,他讀《無量壽經》、念佛,他要起心動念的時候,放下,門很大聲,很難過,放下。這樣他念了兩年十個月,他念成功了,他真走了。所以我看到他那個日記,確定他是往生了,因為他真的放下。如果放不下,你看到那些老菩薩那些習氣,那你一天到晚就生煩惱,你怎麼去極樂世界?所以我們現在這一生要真的去極樂世界,你什麼人都看得慣,什麼事都看得慣,好人也好,不好人也好,要統統放下。道場蓋得好也好,蓋不好也好,都好,那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往生。

  所以我們讀到這個,你要深入的去探討這個事情,不能只是在文字表面上這樣講一講。他就是說,你主要的是什麼,那你學的佛經是什麼。蕅益祖師講得更具體,你學講經,你為什麼要學講經?做法師,那不會了生死。我要學戒律,目的在哪裡?當律師,那也不會了生死。念佛,當祖師,你也不會了生死。參禪要當禪師、學密要當金剛上師,統統不會了生死,因為他不是為了了生死。你做行政事務,為了什麼?權勢,我的權力、我的勢力,不會了生死,那個叫營福,也不會了生死。如果你真為了生死,營福,你去做事,像海賢老和尚一天到晚種地,去作佛了,他為了真的要了生死。你講經也能了生死,參禪也能了生死,蕅益祖師說開悟了,你一定會開悟,你是真為了生死,你一定會開悟,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會開悟。如果你不是為了要了生死,你修什麼,統統不會開悟,都不是發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講,如果你不是為了了生死這個事情,做任何事情,我說我弘法利生,我發菩提心,他說我不相信。說我發大菩提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個大菩提心,他不是為了要了生死,蕅益祖師說我更不相信,不相信他是發菩提心。

  所以出家人,什麼事情是出家人主要的?就是這樁事情,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們有去感受到無常迅速嗎?真正感受到無常迅速,我們人就不一樣了,真的放下了,你一定不會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這個事情不行、那個事情不行,統統可以,因為我們要去西方了,你管那麼多幹什麼!這真放下了。所以在這個世間,我們隨緣就好,我們大家有緣在一起,盡心盡力幫助大家。幫助大家,主要是這個事情,這個才是重點,重要的。其他是小事,其他過得去就好了,不要計較。如果計較太多,就耽誤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這一樁大事了。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維摩詰居士示現生病,佛派諸大弟子去探望,為何弟子們說不能擔當這件事❓
🔹門庭高峻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門庭高峻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21/6/3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37

  《緇門崇行錄淺述.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嚴正之行第二」,六十九頁,我們從第二行:

  【門庭高峻】

  這個標題看起。請看下面的文:

  【古所稱門庭高峻者,如淨名示疾,諸阿羅漢俱云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文殊亦云: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是也。嗣後宗門諸大老,或棒或喝,或豎指,或張弓,或垂一則語,如木札羹不可味,如太阿劍不可觸,如水中月不可執捉,非久參上士,莫敢登其門者,是之謂門庭高峻也。豈駕尊示威,厲聲作色之謂哉!】

  這一則也是蓮池大師看到,當時在禪宗宗門裡面的一些情況。宗門『門庭高峻』,「門庭高峻」就是高不可攀,門庭很高峻,峻是嚴峻,像我們看到高山,很高聳,那是很難攀登上去的。這是一個形容,門庭就是門庭施設,就是每個道場有它的學風、道風,門庭施設不一樣。禪宗宗門它的門庭施設,它教學的方法就是這樣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單刀直入,沒有跟你囉嗦的。所以這裡蓮池大師解釋什麼叫門庭高峻,這當中不能誤會。所以『古所稱門庭高峻者』,古就是古大德,古人所講門庭高峻的意思。『如淨名示疾』,「淨名」就是維摩詰居士,我們大家都聽說過,有一部經叫《維摩詰經》,維摩詰是在家佛,釋迦牟尼是出家佛。所以當時印度一個示現出家佛,一個示現在家佛;維摩詰居士是在家佛的代表,釋迦牟尼是出家佛的代表。

  維摩詰居士有一天「示疾」,示疾就是示現生病了。這個生病,佛也就派下面的大弟子,目犍連、舍利弗、阿難尊者,這些諸大弟子去給他探望(探病),去看看他,現在身體哪裡不調和,生病了。『諸阿羅漢俱云』,「諸阿羅漢」就是這些弟子都是阿羅漢(證阿羅漢果),大家都說了,『我』,我們,『不堪任詣彼問疾』,「詣」就是前往,就是我們不能夠堪任(不能擔當)這個事情,去維摩詰居士那邊問候。為什麼?『文殊亦云』,文殊菩薩也說了,『彼上人者難為酬對是也』。文殊菩薩他是示現出家眾菩薩,智慧第一。他也說了,這位上人你去找他,你很難跟他應對。「酬對」就是說他跟你講一句話、問你一句話,你很難去答覆他的,你摸不著邊的。所以他們不敢去,去了到時候問我一句話,我答不上來,沒有辦法去應付他的這些問答。

  下面就舉出為什麼維摩詰居士很難去酬對,因為他門庭很高,他講的都是直指人心的話,如果我們不是那個根性,也聽不懂,摸不到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以這些阿羅漢,你看證了阿羅漢果,他也不敢去了,因為阿羅漢還沒有明心見性,他只是斷見思惑,妄想、分別、執著他斷了第一個,見惑、思惑,執著斷了,證阿羅漢,超越六道。但是還有塵沙惑,還有無明惑,所以很難應對。這裡講『嗣後』,「嗣」就是一代一代的,從佛那邊一直傳下來,佛教傳到中國來。禪宗在印度,佛傳給迦葉,迦葉傳給阿難,阿難再往下一直傳,傳到第二十八代。在印度第二十八代,達摩,達摩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達摩他再傳到中國來,達摩變成中國禪宗的初祖,二祖就是中國人,慧可,二祖以後一直到六祖都是中國人,他把這個禪傳過來了。這個傳就是「嗣後」,就是說這好像子嗣一樣,我們講後代,佛法也是這樣有傳人,它一直傳。傳到中國的這些禪宗,『宗門諸大老』,禪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些大老,「大老」就是禪宗長老。

  『或棒或喝』,我們常常也聽到佛門一句話,「當頭棒喝」,當頭一棒給你呵斥。『或豎指』,或給你比一個手勢,豎一個姆指,你不曉得什麼意思。『或張弓』,手伸開弓箭像要用箭射人一樣。『或垂一則語』,「垂一則語」就是講一句話,禪宗公案我們看很多,一千七百多則,講的話不一樣,那個沒有理路的。比如說以前高峰妙禪師去參禪,他的師父就問他,你怎麼拖一個死屍來?你怎麼拖著一具屍體來我這裡?那個時候他提起疑情了,他回去就是參一個:「我怎麼拖一個屍體?」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其他很多。禪宗那種教學方法、手段不一樣,他就是要誘導參禪的人他開悟的。但是如果不是那個根器的,他開不了悟。像禪宗,你去參,禪師問你從哪裡來?你開口一答,那個香板就打下去了;他再問,你又要答,又打下去;後面再問,問了都被打,現在不要回答就好了,不回答還是打下去。這個當中就是逼他提起疑情,他開悟的關鍵就是提起疑情。疑情跟懷疑不一樣的意思,它是疑情,參那一個。

  所以如果不是那個根器,你打死了也沒有用,他也不會開悟。所以他還是適合那種根器的,所以六祖講,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上根的都沒分,上上根才行。所以維摩詰居士也是一樣,他示現疾病,這些阿羅漢都不敢去,證阿羅漢果還不敢去。也就是像禪宗的祖師一樣,問他一句沒有理路的話,他們答不上來,不曉得該怎麼辦才好,所以大家都不敢去了。後來還是去了,還是有派舍利弗、目犍連他們這些諸大弟子,還是硬著頭皮去了。所以禪宗的這些話,它沒有理路的,你不能去思惟、去想像的,想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道理,你沒辦法去想的,它是叫你參的。

  『如木札羹不可味』,好像木片去煮羹,你吃了沒味道。『如太阿劍不可觸』,「太阿劍」,非常鋒利,你手一摸就流血了。中峰國師也講,「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如大火輪,星騰焰熾,萬物攖之則燎,觸之則傷」,就是這個意思。中峰國師他是大徹大悟的,所以他這些開示的話都是禪機。『如水中月不可執捉』,水裡面的月亮,你抓也抓不到。『非久參上士,莫敢登其門者,是之謂門庭高峻也。』宗門,如果你不是一個久參的上師,參得差不多快要開悟的,不敢隨便去了,自己參到還有一些不明瞭的,所以去參學請禪師來指點。所以當頭棒喝,他已經參到一定的程度才敢去宗門,這樣才是門庭高峻的意思,是指這個。

  後來有一些人,他就學那個樣子,所以這個禪跟密很容易被冒充就是這樣,因為它沒有理路,隨便他講,他也依樣畫葫蘆,他也隨便去講一句,其實他自己也沒開悟,講了人家是更不能開悟,也裝模作樣,也當頭棒喝。這個我記得在大陸上我也碰到過,厲聲、作色,聲音很嚴厲的,表情很嚴肅的,厲聲、作色,那是裝模作樣,不是真的。所以這就不是叫門庭高峻,門庭高峻的意思要搞清楚,真正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是要誘導參禪的人開悟的,但是每個人他的根器不一樣,每個人的因緣不一樣,所以禪師,每一個去參禪的、去請教禪師的,他跟他的對話也不一樣,不是每一個人都一樣,都不一樣。因為根機不一樣,你要契合他的機,對他才有幫助。

  你說南泉斬貓,貓抓來,把貓殺了,那個人開悟了。如果你去學那個樣子,你也沒有開悟,把貓抓來殺了,那造殺業了,不一樣。還有劈佛像的,看起來就是跟我們一般不一樣的,非常特殊的。如果你不是真正那種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你跟他學,你就造罪業了,這個不能不懂。所以蓮池大師很慈悲,特別給我們說明,你不能不懂,裝模作樣。其實宗師他接人也是平實的,不要看到那些棒喝,棒喝他是在教學,他是有針對性的,不是說看到什麼人都是這樣,那不是這樣的,所以這些我們都要搞清楚。

  這個公案也就是給我們講,不管哪一宗、哪一個法門,最主要的就是說要有真參實學,不能只求一個表面,表面好像弄得滿像的,但是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學習還是要務實、平實的,參禪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還是要務實的,真參實學,那才有真實的受用。如果裝裝模樣、裝裝門面,這是沒有真實受用的,幫助不了自己,也幫助不了別人,這一點我們必須了解。

  好,今天這個公案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在家人不應去看出家人的過失❓
🔹在家人見僧過為何會得罪?是得什麼罪障❓
🔹比丘戒不是秘密,為何沒受比丘戒的人就不能看❓

緇門崇行錄淺述—見僧過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六集)  2021/6/2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36

  《緇門崇行錄淺述.嚴正之行第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六十八頁,我們從第三行這個大標題看起:

  【見僧過】

  我們看這個文:

  【世有言:人不宜見僧過,見僧過得罪。然孔子聖人也,幸人知過。季路賢者也,喜過得聞。何僧之畏人知而不欲聞也?蓋不見僧過,為白衣言耳,非為僧言也,僧賴有此,罔行而無忌,則此語者,白衣之良劑,而僧之砒酖矣,悲夫!】

  這一則是蓮池大師他有感而言。蓮池大師,我們看到《竹窗隨筆》也是蓮池大師他寫的。《竹窗隨筆》寫的內容很豐富,一則一則的,每一則都是修行、人生的閱歷,方方面面,他一個心得感言。或者時下在流行些什麼,有一些時弊、偏差,他都把它列出來;還有一些值得我們效法的,他也講出來。所以他的《竹窗隨筆》可以說很生活化,可以說是當時的現代化、生活化的一些語錄,非常珍貴。

  這個地方這一則,我記得在《竹窗隨筆》也有,在《緇門崇行錄淺述》,我們又看到。『世有言』,就是世俗有一句諺語,諺語就是世俗話說的,「人不宜見到出家人的過錯」。『人不宜見僧過』,「僧」就是出家人。這個地方我們看這個文,他是講僧,當然也包括尼眾,這裡沒有講僧尼過,只講僧,僧是指出家男眾,當然出家女眾也是包括在這一句。但是寺院道場,男女眾是分開的,沒有住在一起,所以蓮池大師當然在寺院、叢林道場,他開示的都是出家男眾,沒有女眾。所以我們看到這裡講,「人不宜見僧過」,那就知道了。『見僧過得罪』,「見僧過」就是說你看到出家人有過失,你自己就得罪,你就有罪了。這個話是蓮池大師他特別做一個解釋,就是世俗講的這句話,不能去看見出家人的過失,解釋這句話它真正的意思。所以他先從世間的聖人,孔子,孔子在我們中國儒家,他代表是聖人。『幸人知過』,你看孔子他是世間的聖人,他很慶幸別人知道他的過錯,他錯在哪裡。別人去把它指出來,他就覺得很慶幸,還好你給我提醒,不然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知道了,我才能夠去把它改過來,去改過。如果沒有提醒,我自己不知道,那永遠錯下去。所以孔子有人指出他的過錯,他感覺到非常慶幸,而不是不能接受,是他感到很慶幸,這是世間聖人。

  『季路賢者也』,「季路」就是子路(孔子的學生),他在孔門會下屬於賢人。賢人就是說他的修養次於聖人,次於聖人就是賢人。我們一般講七十二賢,在孔門會下,在他教學之下成就了七十二位賢人。有學成聖人的,像孟子他學成聖人,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季路他是賢人,他是賢者,次於聖人。子路他也『喜過得聞』,就是說他也很樂意的,歡喜聽到別人講出他的過失。這個是世間的聖賢,他們在修養方面的一個榜樣。這個地方舉出世間的聖賢,在佛門裡面結夏安居三個月,最後一天佛歡喜日,就是這一天在僧團裡面可以大家互相提出別人的一些過失,提醒勸勉改過。佛在一年當中,允許這一天在僧團裡面可以舉出別人的過失,平常就不行,這一天是可以舉出來。佛也帶頭做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說,我在這個僧團裡面,我有什麼過失,你們也可以提出來;我哪個地方做得不好,不對,你們也都可以提出來。所以這一天大家可以互相提出過失,大家互相懺悔、改過。這一天(七月十五)稱為「佛歡喜日」,佛就很歡喜,知道,弟子都知道懺悔、改過,道業就會進步,會提升,看了就歡喜。這是在佛門。

  此地蓮池大師他引用是世間聖賢,世間聖賢尚且是如此。『何僧之畏人知而不欲聞也』,「何」就是為什麼,世間聖賢都能夠做到這樣,為什麼我們出家人怕人家知道自己的過失,不想聽到人家說我們的過失?這個話的意思就是這樣。人家舉出我們的過失,我們應該很樂意,歡喜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的人他可能誤會了、誤解了,我們沒有那個過失,他認為有那個過失,那是他誤解,也是感謝他的提醒。沒有,我們就加勉,就是說不要犯那個過失,他提醒我們,也感謝他提醒;如果真的有,那我們就要去改。「改過必生智慧」,六祖講的。過失,過惡不知道改過來,智慧總是被自己的業障障礙了,開不了智慧。所以為什麼僧人,就是為什麼出家人怕人家知道自己的過失,而不想聽?聽了,我們心裡就不歡喜、不高興,就很排斥,如果是這樣,世間的聖賢我們都遠遠不如。

  下面,蓮池大師再說明,為什麼有這句話說,不見僧過?『蓋不見僧過,為白衣言耳,非為僧言也』。「不見僧過」,是為白衣,「白衣」就是在家人,給在家人講,在家的佛弟子。對在家佛弟子講的,大家不要見出家人的過失,你見到出家人的過失,你自己對佛法會失去信心,生不起恭敬心。你一天到晚去看出家人的過失,你對佛法自然就會失去信心了,恭敬心也生不起來了,那學佛,自己就造成嚴重障礙了。這個「得罪」,就是說罪障,是自己造這個罪業,那就有障礙。所以這個話是對在家居士講的,勸在家居士不要去看出家人的過失,是對在家白衣講的。在家白衣,你看到出家人的過失,恭敬心生不起來,對佛法沒信心,他也不會來護持佛法,那他損失就很大了。當然我們出家人也有責任,但是佛是為了預防在家人犯這個過失,所以勸在家人不要去看出家人的過失。出家人的過失,自然有出家僧團去處理。僧團沒有人處理,那還有護法神在處理,所以大家不用操心。再講得淺白一點,還有世間的法律會去處理,如果他做得太離譜,犯法了,世間的法律也會去制裁他。我們在家修行的人,在家居士,何必去看出家人的過失?這是講一般的。

  在家居士如果他是有師生關係,他也可以講。這裡是說他跟他的關係是一般的。如果這個在家居士曾經是我的老師,現在雖然出家了,我們有過失他可以給我們提出來,因為我們要跟他學,他要教我們。像我們淨老和尚他在家的時候就到台中蓮社去親近雪廬老人,雪廬老人是在家居士,他在家就是學經,後來學了一段時間,他去出家了。出家,自己覺得學得還不夠,還要回到台中繼續學,再去學個十年,那個時候回去是出家人的身分,之前他們有師生關係,所以這個關係就不是一般在家居士了。有這麼一個關係,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剃度了,而且去受了三壇大戒,回去台中蓮社看老師,老師遠遠就指著他,喊著他: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講得很大聲,他聽得莫名其妙,我都學佛這麼多年了,也都出家了,也在講經了,也去受了三壇大戒,我還不信佛嗎?我不信佛,會這麼幹嗎?後來才給他說明,什麼叫信佛。像這樣,他是有師生關係,老師有義務要跟他講,他雖然現在是出家的身分,他還要回到台中來學,老師有義務提醒他,這老師的責任。當然這個學生如果他平常就不能接受老師的指導,不能接受,當然老師也不會去跟他講,對他還是很恭敬、很客氣的跟他頂禮。所以這是師生關係,這個不是一般的。這裡講就是一般居士,你沒有這樣的一個關係,你不要去看出家人的過失。那個是有特殊關係的,他是不一樣,他也不是對大眾在講,針對他個人的一個指點、提醒。這也附帶在這裡提一提。

  「為白衣言耳,非為僧言也」,就是不是給出家人講。所以出家人在僧團裡面,出家人彼此有互相規勸的一個義務跟責任,這樣才是真正的同參道友。看到他錯了,你都不講,做好好人,這個問題就是下面講的,『僧賴有此』,僧如果依賴這個說,大家統統不能說出家人過失,他就『罔行而無忌』,「罔行」就是仗著這句話,他就胡作妄為,肆無忌憚。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這個麻煩就大了,他做了很多不對的事情,他就用這句,你不能見僧過,就罔行無忌。大家聽到這句,不能講,統統不能講,在家人不能講,出家人也不能講,他就肆無忌憚,他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大家想一想,我們一個出家僧團裡面,如果有人這樣的,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你說這個可以嗎?所以這個話「不宜見僧過」,『則此語者』,就是說這句話,『白衣之良劑』,在家人的良藥。你不要去見僧過,不要去批評出家人,不要造罪業,對在家人來講是一副良劑,避免造罪業。所以佛為什麼規定,你沒有受比丘戒的人,你不可以去看比丘戒的戒本,你不可以去看,那不是什麼祕密,因為比丘戒很微細,那些細小的戒很容易犯,很難持。為什麼佛不允許看?因為你看了之後,你就拿這個標準,一條一條去核對出家人今天這一條又犯了戒,那一條又犯了戒,他一天到晚他心裡裝的都是出家人的過失,他就造罪業了,出家人墮落,他也墮落了。不但在家人不能看,出家沙彌你還沒有受比丘戒,你也不能看比丘戒戒本,這是佛規定的。你只受沙彌戒,你只能看沙彌戒戒本,不能看比丘戒戒本。比丘戒你受了,你才能看。看了,你拿這個去批評別人,那就先批評自己,自己也沒做到。

  所以「則此語者,白衣之良劑」,就是在家人的良藥。「不宜見僧過」這句話是針對在家人講的,是在家人的良藥。但是對出家人來講,是『砒酖』,對出家人好像砒霜酖酒一樣,砒霜酖酒是最毒的,一吃一喝就死了。『悲夫』,就是很悲哀。出家人都沒有人敢去講他的過失了,他永遠錯下去,他永遠不知道改過,不知道懺悔,他就墮落了,那就很悲哀了。所以聞過則喜。在家人他不能講出家人的過失,但是我們出家人,僧團當中,大家有義務互相提出過失。這個過失提出來,這裡要補充說明,這個也是我們老和尚講的一個原則,也是佛菩薩、聖賢的一個原則。因為出家人彼此要講過失,還要看關係。還有《群書治要》講的,它的原則就是,你要勸一個人,你一定要得到他的信任。這在《論語》也講,如果他對你還不信任,對你有意見,那你不能去勸他,勸他,他會誤會你在毀謗他,你在找他的麻煩,這樣的情況,你就不能去勸他。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他勸出家人,都是在講席當中,依照佛經來講,依照經典來講。依照經典來講,他就不是針對性的對某一個人,是對大家講,他不是針對性的。不是針對性的,也有一些出家眾他聽不下去,他不能接受。我聽到我們淨老和尚講出家人的種種過失,我聽了是覺得自己真的一身過失。我聽了是好像甘露一樣,聽了真的很受用,還好師父有講,不然我們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但是有一些出家人,他就不能接受。所以曾經有一次有兩位女眾,出家女眾,年紀也不大,大概三十年前,有一次好像永和市的同修啟請,在體育館辦一個講座,有貼海報。那兩位出家女眾來圖書館請經書,她就私下跟我講,悟道法師,你叫你師父不要罵出家人,我們就去聽。她說,建議你們師父不要罵出家人,那我們就會去聽。可見得在公眾當中講到出家人過失,很多出家人他還是不能接受,他聽了他生煩惱。但是有一些,少數有善根的人,他聽了會歡喜來接受。我們淨老和尚也都是講一些真話,所以也得罪很多出家人,也得罪很多人。你要講真話就要得罪人,不然你就要講好聽的話,好聽的話對大家沒有幫助。

  像以前我在家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淨老和尚,他在講席當中也講到,他曾經到嘉義梅山禪林寺講《禪林寶訓》。《禪林寶訓》跟《緇門崇行錄》的性質是一樣的,以前禪宗叢林祖師的開示,一些做法。就有出家人打電話來說,你再講,我們就修理你,因為講到出家人的過失。古時候祖師大德,出家人過失,他們怎麼處理,《禪林寶訓》就講那個,這個就沒辦法。所以你講經要講到這些,有時候真的還是需要看場合斟酌,出家人有人聽了能接受,有人聽了不能接受。講真話,也是對大家有幫助,因為如果佛門都沒有一個人敢講真話,那佛門真的就沒有前途了。大家都講好聽的話,講一些應酬的話,那就一天一天,出家人一直墮落下去了。真的,在家居士修行都到西方了,出家人修行都到地獄去了。「地獄門前僧道多」,就是這句話,這句也是真的。所以我們出家人,也要常常反省、改過,我們來學習這個,就是反省、改過。

  我們修行戒律是標準,昨天我們也跟大家學習到「律要節錄」,戒就像繩墨,它是一個規矩。木工要鋸木頭,要用一條繩墨彈一下,你鋸了才不會歪掉。所以要先學戒,再學經,規矩在手,不會偏差。先學經再學戒,那就好像沒有繩墨,你鋸了歪七扭八,到後來還要再去修正。以前我父親在做木匠,我跟他學過,有一次我也是不用那個彈,我用目視的,結果鋸到最後歪掉了。你不知不覺歪掉,你自己不知道。所以這個功夫還沒有上手,這些規矩要先留。「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現在出家人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就是不依佛的規矩,這個戒。那依什麼?依自己的想法,依自己認為的。所以過去我跟日常法師學戒的時候,日常法師常講,現在學佛是學什麼?學「我」,學一個我執,我認為怎麼樣,我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他不依佛的戒。那就好像你鋸木頭,不彈那個繩墨,你肯定會歪掉的,不是歪這邊,就是歪那邊,你自己偏差了,你自己不知道。別人提醒,恐怕你還不接受,那就沒辦法了,那就是蓮池大師講的,那就變成毒藥,一天到晚在吃毒藥了。

  所以真正修行的人,別人說我們的過失,真正會修行的,自己改過。你要勸別人,你要看跟他的關係,他能接受到什麼程度,彼此之間的關係來講。不然你勸他沒有用,反而得到反效果,反而跟他結怨仇,這個也不對。因為你對他沒有幫助,反而加深他的罪業,這個也不對。所以我們一般講總是對大眾性的,針對性的,他是特別關係的,像我們有師徒關係的,他是針對性的來提醒我們哪些地方不對。所以這個提醒,也就是說你現在要提醒人,如果要做得比較保守一點,你給他講一句,看他願不願意去改?願意去改,後續再講。如果他聽都聽不下去,他也不願意改,我還是這樣,那你後面就不能再講了,講了可能就跟他結怨仇了。所以真會修行的人,別人提醒我們,我們去改過。不要去要求對方,你要求我,我也要求你。如果他能接受,很好,他不能接受?你不能接受,那我也不接受,這樣也錯了。這樣等於說,你不改過,那我何必要改過?你不想成佛,那我為什麼要成佛?那不是這個意思嗎?所以修行在個人,修行是自己的事情,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大家記住,修行戒是標準,沒有戒,就像鋸木頭,我試驗過,會歪掉。

  好,今天就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