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存好心,什麼是好心?什麼是不好的心❓
🔹我們一般念迴向迴向,其實迴向是什麼意思❓
🔹言論自由的前提、標準是什麼❓
🔹勸人、建議、提醒他錯誤的,前提要先注意什麼❓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存好心 說好話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集) 2022/1/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80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五頁,我們從第五行,「四、果求」這裡看起。前面我們學習到「教依」、「理依」、「行依」,我們進入第四個小節,「果求」,我們一般講教、理、行、果。前面教是經典的依據,我們根據經典的理論,它的依據。行,根據這個理論,落實在生活上。前面教、理、行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我們要求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這個第四節是講「果求」。
我們看下面小的標題,第一「實踐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成就自身,莊嚴眾行,規範具足」。「果求」第一條,根據前面的教、理、行,我們是要求得四好,落實在這個四好。第一個「存好心」,存心要好。什麼是好心?什麼是不好的心?存好心,這個心是主要的,所謂「萬法唯心」。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三時會加放一個小蒙山,小蒙山開始一首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首偈出自於《華嚴經》,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過去我們道場有印過「十法界圖」,這個已經很久沒有印了,我們可以再印一些出來結緣。「十法界圖」它當中就是「心」這個字,然後周邊整個圓的,列出十法界。這個也就是我們放小蒙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無論哪一個法界,都是自己心造的,離不開我們的心。
心是一樣的,但是你存什麼樣的心?在六道法界裡面,人道、天道這個心就比較好,阿修羅好壞參半。他也有好心,但是他夾雜好勝、傲慢,所以阿修羅他也是屬於三善道,但是不及人天兩道。實在講,天、人、畜生、鬼道都有阿修羅,經典把他列出一道,專門是指天道阿修羅。天阿修羅有天之福,沒有天之德;他有跟天人同樣的福報,但是他沒有天人的德行。因為他也修很大的福報,但是他有夾雜貢高我慢、好勝、鬥爭,阿修羅的特性就是好鬥,鬥爭,爭強好勝。好像到寺院布施,他都要比人強,上香要上頭一炷香,出錢總是要比別人多。做好事夾雜好勝、好鬥、傲慢這樣的心態來修福,將來果報就是阿修羅。所以天道、人道的阿修羅、畜生道的阿修羅、鬼道的阿修羅,他們都有福報,但是沒有人天的德行,因為他夾雜傲慢、好勝這種心,他就沒有這個德。但是他有做好事,他如果沒有做好事、沒有布施,他也不會有那個福報。
所以存心就很重要,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講一個「心」字,你看《楞嚴經》阿難尊者「七處徵心」,這個是深入經藏了。我們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就是要存好心,什麼是好心?什麼是不好的心?我們不要講太深、講太高,我們一般可以理解的,凡是存心能夠為大家著想,這個心就好;如果存心只是想自己,自己好就好,別人他不管,自私自利,那就不好。如果為人處事,他能夠大公無私,他存這個心就是好心。我們現在學,可以從這個地方學習。我們存心只有想到我自己,還是會替別人想?這個心態就不一樣。如果起心動念,第一個就是先想到自己,他沒有去想到別人,這個就很自私。這個自私當然也不同,比如說我為我這個國家好,其他國家不好我不管,甚至損人利己,去損害別人國家的利益來利益我的國家,這個心就不好。這個講得比較大一點的,他雖然是自私自利,畢竟他還能為一個國家著想,也比一般自私自利的人心量要大。心量再小一點的,為我這個企業想,為我這個團體想,在出家人是為我這個道場想,那這個心量就比較小。再更小的,只是為我這個家庭想,沒有想到別人的家庭,沒有想到社會。但是現代人如果能想到一個家庭,那就不錯了。現在的家庭都不管,父母甚至妻兒他也不管,他只想到誰?只有想到他自己一個人,這是自私自利到極處了!那這個心就很不好,太自私了。
因此,我們要把這個心量不斷的擴大。我們一般念迴向迴向,其實迴向是什麼意思?迴自向他,把自己修的跟別人分享,現在講分享。不是只有想到我自己好就好了,旁邊的人,跟我們住在一起的,你都不管他了。所以我們要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儒家講「推己及人」、講「恕道」,忠恕之道,恕道終身可行。恕就是原諒別人,這個也是存好心。汐止拱北殿每一年都有印農民曆出來結緣,前面它會附印一篇《呂祖心經》,《呂祖心經》就是呂仙祖他講的一部《心經》。我們佛門有一部《般若心經》,這個大家都常常念;在道家,呂仙祖他也講了一部《心經》。我們讀了《呂祖心經》,就是講什麼?講倫理道德,你存什麼心?講「忠孝友悌」、「禮義廉恥」。所以存好心,我們如果從《呂祖心經》來學習,他那部《心經》不長,大概跟《般若心經》差不多,字數不多,而且它是屬於偈頌的,一句一偈的,列出很多,就是存心。這是呂祖教我們怎麼存好心,那個也是好心的一個標準,我們可以從這個來學習。深入那就《般若心經》,《般若心經》那個境界就高了,要「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以「心」這個字是世出世間法的一個總持,所謂總持法門,關鍵都在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麼統統是心造出來的。你要造天堂、還是造地獄、還是造極樂世界?你要造什麼,統統是心,離不開這個心。同樣是那個心,心只有一個,在《彌陀經》講「一心不亂」,只有一個心。你說好心跟壞心,同樣那個心。一個壞人,他以前沒有學習傳統文化,常常存惡心、存壞心;現在聽到傳統文化了,改過向善,現在存好心。大家想一想,那個心是不是換了一個,不一樣?給大家講真的,同樣那個心,只是那個心,原來惡心轉為好心了,轉惡為善;如果再提升,轉迷為悟。中峰國師講「迷悟不同」,心還是那個心,只是以前迷惑顛倒,現在覺悟了。覺悟了跟迷惑那個心是同樣的,同樣那個心,不是另外有一個心,不是,同樣那個心,只是覺跟迷不一樣。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只因迷悟之有差」,迷就是眾生,悟就是佛。同樣是那個心,眾生也是那個心,佛也是那個心,十法界一切眾生那個心都一樣的,所以稱為一心,同一個心,但是善惡、迷悟不同;轉凡成聖還是那個心,凡是那個心,聖還是那個心。就像海水一樣,海水起了風浪,如果颱風就大風大浪,如果小風就小風小浪。不管是大風大浪、小風小浪,還是風平浪靜,大家想一想,海水是不是同樣那個海水?大風大浪的海水跟風平浪靜的海水一樣不一樣?一樣,那個沒有差別,大風大浪的時候,海水還是海水,它沒變;風平浪靜,它還是海水,它也沒變。這個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得很明白。
所以我們學就是學這個存好心。存好心,我們下手處,呂祖的《心經》,我們現在一般人都可以從這個地方來學習;深入就是《般若心經》,那個是達到究竟圓滿了。這個都是好心,所以好心層次很多。心達到最好、最圓滿就成佛了,佛的心那是最好的,圓滿了。我們學佛菩薩、聖賢的存心,我們從不自私自利、不損人利己,從這樣的存心來做起,這個就是存好心。事事常常為別人想,我們這個心就會愈來愈好。
下面「說好話」,這個也非常重要。在《無量壽經》佛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一條很難修。我們看別人的過失很容易,批評別人很容易,但是批評自己就不容易了,我們凡夫都是這個習氣。所以一般經典都講身口意三業,唯獨《無量壽經》把口跟身對調,把口業擺在第一個,身擺在第二個,第三個才是意,意就是心。佛為什麼把口業擺在第一個?因為造口業,特別是造口惡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很容易犯。如果有妄語、講話不實在、騙人、兩舌、挑撥離間、分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分化一個團體、分化一個國家、分化整個世界,那個造兩舌的業就很重。惡口,講話口氣不好,講話很衝,讓人聽了心裡難受,講話很利、很刻薄,都屬於惡口。綺語,講一些花言巧語,美麗的謊言,編織得很綺麗,但是都是在迷惑人的,讓人聽了心生迷惑,那個話就不好。四種口的惡業,說的就是壞話,那個不是好話。
有一年我在澳洲,那個時候辦宗教和諧論壇,我也被邀請去參加了。剛好到澳洲,到圖文巴去,有幾個宗教代表,還有社會上的人士。澳洲是個移民國家,所以有很多國家的人在那裡討論言論自由。現在自由民主國家就是提倡言論自由,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言論。有一個男眾跟女眾,還有其他的,他們都一直在討論言論自由,討論到最後,對言論自由的定義都沒有結論,彼此都不能接受對方提出來的。提出言論自由,那言論自由,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另外一個女眾,她說你不可以這樣,你這個言論自由有沒有妨礙別人?另外一方面講,那是我的自由。這個爭議沒有結果。後來輪到我講,我就提出來,我說言論自由還是要有一個標準,不能漫無標準的說言論自由,你愛怎麼講就怎麼講。我就把佛在《十善業道經》四種善的口業跟大家說了,第一個就不妄語。你言論自由,你講話不能騙人,你去欺騙人、去詐欺就造成別人的損害,這個不可以。你也不能惡口,講話去傷人。你也不能兩舌,去給人家製造事端、挑撥離間;也不能綺語,講話去迷惑人,都不是真話。避開這四種口的惡業,你發表你的看法、發表你的言論,這樣是可以提出來大家互相交流討論。所以這個言論自由,它也是要一個標準,就是避免四種口的惡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避免四種口的惡業的前提之下,大家發表你個人的看法,互相探討交流,應該言論自由要有這個前提。
後來我講了之後,那個女眾她就很認同,她就覺得應該是要這樣。每一個人也應該這樣,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的言論自由,你去傷害別人,別人的言論自由傷害你,那你接不接受?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你去傷害別人,別人他也不能接受,那不是同樣一個道理嗎?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能接受的,你也不要去加給別人。所以這個說話是大學問。孔老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是德行,第二科就是言語。言語要學,同樣一句話你會不會講?讓別人聽起來,感受是不一樣的。總之要避開四種惡的口業,但是怎麼避開還是要學,要學講話。不要說那個話大家都會講,有嘴巴就會講,不是,要學!孔老夫子把言語擺在第二個,可見得這個言語學的重要,你要會講。所以佛為什麼在《無量壽經》把「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擺在第一個?你會講話,你將來就很有前途,會得到別人的幫助、提拔。如果一個人不會講話,常常講錯話,常常去傷害人、去得罪人,那他這個人前途就很悲觀了,前途就受到障礙,人家不會幫助他、也不會去提拔他。
講好話不是說花言巧語,那個不是好話。所以好話為什麼說要學?不學你就不知道什麼是好話。往往有人把花言巧語當作是好話,那就完全錯了。說話,我們跟別人也不要隨便開玩笑,覺得無傷大雅。如果不是開得太過火也還好,但是往往開玩笑開個沒完沒了,開過頭了,那可能就要得罪人了,甚至跟人家結怨,別人以為你在嘲笑他,被誤會了,這個我們在社會上看到過。所以開玩笑也要看情況,不可以隨便開玩笑,這個不可以。幽默,對自己可以;對別人也要看情況。
講話要得體、要得當,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該說你就要說,不該說就不要說。所以「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也不是叫你完全不要說話,是叫你少說,話不要講太多。孔夫子教人「言多必失,禮多必詐」,言多必失就是話講太多就會有失誤,就會講錯話。《弟子規》裡面也講,「話說多,不如少」,你講得太多,就是會講錯話。不要講太多,該說的講一講,講清楚就好了,不要節外生枝,說了很多,講了一大堆,到後面講出一些失誤的話出來。私下在下面,一、二個人也還好,現在面對錄像機,這個很恐怕的,一句話講得不對,錄了傳播出去,大家統統知道了,被人家看笑話。所以講話不容易,特別在公眾媒體,講話也是要謹慎、要小心。所以說話要學習,我們要講的得體,該講要講,該講你不講也不對,講太多就沒有必要。所以過去有人講,他不敢講話,因為怕講錯話。講錯了真的是,你一句話講出去了,四匹馬也追不回來,就像閃電那麼快,你也追不回來,講出去像水潑出去,也收不回來了。因此講話要謹慎,少說一點沒關係,不要說錯話,這個要謹慎。所以這個言語學很重要,我們大家要發心來學習。
說話也包括我們寫書信,像現在電腦網路、Email、電子信箱、Line、微信,常常有文字。語言文字,說話是語言,文字也是語言的一個表達,所以你寫文字也要會用詞,要得當。有一些人他用詞不當,也會去得罪人,所以這個很關鍵的。所以講話,跟我們用寫的語言文字的用詞,你對什麼對象講的,這個都要謹慎,要學習。總之,總的原則就是說好話,對人有利益的話、對人有幫助的話,那是好話;甜言蜜語,讓你聽了很高興,那也未必是好話。所以這個好話的標準,我們要知道它一個定義,就是對人有幫助、有利益的話。比如說父母教育子女,有的時候講的話不好聽,但是為了糾正他的錯誤,要幫助他,那個是不是好話?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那個是好話,為他好。反過來講,你會講一些好聽話去讚歎他,讚歎過頭了,對他不好,那個也不是好話。所以這個講話是大學問,看你要怎麼講。你要看什麼樣的對象,同樣一個對象,在不同的時機講的也不一樣,因為人的情緒千變萬化,早上起來的心情跟下午就不一樣,跟晚上又不一樣。同樣一個人都不一樣,那何況那麼多人!
我們從《常禮舉要》、從《弟子規》這些來學習,總是對人要有禮貌,講一些對他有幫助的,這個就是好話。他能夠接受,他能夠聽得進去的,縱然講一些比較不好聽的,那是好話,對他有幫助。反過來講,聽了他不能接受,你反而跟他結冤仇,那個好話就變成壞話了。不但對他沒幫助,反而跟他結冤仇,雖然你是為他好的話,那也不是好話。所以這個裡面學問可大了!我建議大家多聽聽以前蔡禮旭老師講的《群書治要》、《弟子規》這些。蔡老師教我們,你跟一個人還沒有深交,這在《論語講記》李老師也是這樣教我們,他說你是好心好意要勸他,你跟他的交情夠不夠?他對你有沒有信任?他對你的信任度到什麼程度?所以李老師當年在台中蓮社教學生,他說在這裡學了,你不要出去遇到人就去教訓人;你要勸他,你要看看他跟你交情夠不夠?你們認識多久?了解多少?如果你交情不夠深,《常禮舉要》給我們講,「交淺不可言深」,你跟他交情不夠,你不可以跟他講深入的話。你對他不了解,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他懷恨在心,跟你結怨。
甚至李老師在台中蓮社教學,他教學生都是這個原則。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給我們開示,他說有的學生,老師有打有罵;有的學生,老師對他很客氣,對他很恭敬。我們老和尚剛到台中去學習經教,看了也覺得很奇怪,不都是學生嗎?怎麼對有一些學生他就是有打有罵的,有一些學生怎麼老師對他那麼客氣?好像對客人一樣,客客氣氣的,做錯事也不會去講他,也不會去罵他。後來李老師也知道我們師父他的想法,所以叫到房間去跟他講,他說我知道你的想法,你看了會很奇怪,同樣是學生,為什麼待遇不一樣?那個有打有罵的他能接受,那個對他客客氣氣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你去講他的缺點,他不但不會感恩,他是反過來懷恨在心,跟他結冤仇,這個就沒有必要。所以我們要勸人,也要看你跟他交情夠不夠,你跟他認識多久。《常禮舉要》教我們,「交淺不可言深」,你跟他交情還很淺,你不要跟他講太深入的,交情夠了你才可以講。
雖然是好話,你要看交情,就是說你對他有建議的、提醒他錯誤的,希望他改過來這些好話,這個要看交情。如果一般對大眾的好話,這個是可以講,像講經,那佛講的。所以一般講這個,老師都是在講經當中講,因為他不是針對某一個人。佛講的,針對大家,不是針對哪一個對象在講,是對大家講的,這樣大家也就不會那麼敏感。聽懂的人,他會自己反省;聽不懂的人也不跟他結怨,跟他結結緣。因此不要以為我們都會說好話,這個大家不要誤會,看什麼對象,你要講什麼話。蔡老師講,先疏通感情,再發揮事理。你跟他交情要夠,深入了,他信任你了,你講的他能接受,你再跟他分析這些道理,你對他才有幫助。如果跟他彼此之間信任度還不夠,你好心跟他講好話,他以為你在毀謗他,那就結怨了,好話就變成壞話了。所以說話要學習。
下面講,「行好事、做好人」。好事,什麼是好事?凡是利益人的事都是好事;對自己自利的,不利人的,就不是好事。對大家有利益的,這個好事就是《了凡四訓》講「積善之方」,那個要學習。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講了八對,你要行好事也要學習,《了凡四訓》要學。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才能做好人。好人他就是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這個才是好人。所以「成就自身」就是成就自己。「莊嚴眾行,規範具足」,什麼叫莊嚴眾行?眾行是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有這個四好就莊嚴了。規範具足,「規」是規則,「範」是模範,都具足了。莊嚴眾行,規範具足,到成佛才圓滿,我們現在是在學習。
「果求」第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個簡單,沒有幾個字,裡面內容、學問非常深廣,我們一定要去深入經教,才能夠去實踐這個四好,來成就自身莊嚴眾行,規範具足。好,今天時間到了,「果求」我們就學第一條,下面第二條我們下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做超度、參加法會如何才能得到真實利益❓
🔹學出世間法,為何也要懂世間法這些人情世故❓
🔹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如果沒有人請講經說法,就要入滅了。為什麼❓
🔹為什麼要請佛住世?如何請❓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隨喜功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九集) 2021/11/1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9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五頁,我們從第一行,「五隨喜功德」這裡看起。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五願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破除我們的嫉妒障礙這個煩惱。我們凡夫都有嫉妒障礙,看到別人做好事,心裡不歡喜,生不起歡喜心。更嚴重的就是去障礙、去破壞,這是我們凡夫也是與生俱來的一個煩惱。因此我們要降伏這個煩惱,普賢菩薩教我們修隨喜功德,隨喜諸佛菩薩、諸賢聖的功德,也要隨喜一切眾生絲毫之善的功德,有一絲毫的善,我們都隨喜。
當然眾生造惡業,違反性德,我們就不隨喜。就像前面有禮敬,沒有稱讚,這個稱讚就是隨喜。隨喜善、隨喜性德;違背性德、不善的不隨喜,那個不能隨喜。凡是善的、好的,縱然善事非常小,一點點,我們也統統要隨喜。隨喜功德就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他所修的,我們能夠生隨喜心,我們都沾光了,他的功德也就變成我們自己的功德,這個便宜就佔很大了。這個做好事的人,他還辛辛苦苦的要去做,我們在旁邊看到隨喜、贊助,我們功德跟他一樣。所以我們要修隨喜功德。所以無論誰做的好事,我們都隨喜。甚至自己冤家對頭,冤家對頭的仇恨是一回事,他如果做一樁好事,也要隨喜。
隨喜功德這個也很廣,我們一般在寺院的功德箱,也常常看到「隨喜功德」。當然有一些造佛像、建寺院,或者印經書,有人發起,在做這個三寶的好事,我們也盡心盡力跟他隨喜,這個也是隨喜功德。隨喜功德也可以從這裡開始來做起,看到別人發起要印經、造佛像,我們也隨喜,這個也都是隨喜功德。更進一步隨喜,不但自己佛教,其他宗教他做好事,我們也要隨喜。一般社會的人士,他做好事,一切眾生做好事,我們統統隨喜,這樣心量就無量無邊,這個隨喜也跟著我們的心量無量無邊。
第六是「請轉法輪」。請轉法輪也特別的重要,佛在世,請佛講經說法就是請轉法輪。根據經上講,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也沒有人懂得啟請佛來講經說法,佛也不能主動去給人講經說法。那個時候佛就預備要入涅槃,因為沒有人來請法,沒有人請講經說法,就要入滅了。為什麼?因為佛住世就是要說法度眾生。如果不是說法度眾生,佛就沒有必要住世。住世是為了幫助眾生覺悟,破迷開悟,破迷開悟必定要講經說法。任何一尊佛、菩薩,都有講經說法。菩薩可以做眾生不請之友,眾生沒有啟請,他可以主動去找眾生。但是佛他的身分,他是老師的地位,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在聖賢的典籍裡面講,像《禮記》裡面講,「禮聞來學,未聞往教」,《禮記.曲禮上》都有講。這個是師道的一個尊嚴,學生要求學,學生他要主動來求學、來請問,老師給他指導、給他教導、給他說明,講經說法。所以佛的身分他就不能主動去找眾生,我來給你講個經,菩薩可以。菩薩是同學,同參道友,大家平輩,他菩薩是學長,我們是學弟,這個關係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佛他是代表師的身分,那就要尊重,要尊師重道,所以必須請轉法輪。
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佛不住世了,法師代佛說法,我們請法師來講經說法,也是請轉法輪,要主動來啟請。這個法輪主要是講經說法。現在啟請法師講經說法的比較少,我們很少見到,比較少。在我們淨宗道場有看到,因為是我們淨老和尚不斷的提倡,一般有聽經的同修知道要請法,請法師講經說法。如果不知道的寺院道場,他就不懂得要去請法(請法師講經說法),這個就比較少。一般寺院我們普遍看到的,請法師做法會的這個比較多,很少人懂得請法師講經說法。實際上做法會在佛門是附帶性的,它不是主要的,不是主流的。主流的是講經說法,教學,好像學校上課,你到學校去,要有老師、教授來上課,來講解,學生來學習,寺院道場就是學校,它是一個教育機構。現在就只變成超度亡人的一個場所,有人過世,來誦經、來超度,把這個變成主流,那就錯了。大家來超度,不懂這些理論方法,超度,實在講,也是一個心理安慰,也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利益。多少要明白一些道理,這樣來做超度、參加法會才有功德。如果統統不懂,結結緣是有,但是真實功德現前是得不到的。
佛沒有人請他講經說法,他就要入滅了,這個世間人一般人他不懂得,他也不認識,不知道要去請法,佛又不能主動說我來給你們說法,那他只好就入涅槃。這個時候大梵天王他有天眼通,他有神通,釋迦牟尼佛成道了,天人他有神通知道了,實在講大梵天王也是佛菩薩示現的。大梵天王來請法,請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佛才沒有入滅。所以大梵天王也是諸佛菩薩來示現的,唯有佛菩薩,他才認識、他才懂得來請法。但是他示現那樣的身分,他來請法,可以。示現佛的身分,你就要等人家來請法,你不能主動去「我來教你」。在佛門,在中國古聖先賢裡面,就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沒有說老師跑到你家去教你,都學生主動來求學。為什麼要這樣?如果老師跑到學生家裡去教,對老師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學生對老師生不起恭敬心,不尊重,老師再好,學生也學不到東西,也教不好,因為他心態不一樣。老師我一叫就來了,那不用,就叫他就回去。像現在的學校就是這樣的,現代學校的學生不懂得尊師重道,沒有人教,他不懂,因此不管學什麼,學不好。
大梵天王也是佛菩薩示現的,大慈大悲,來為眾生請法。所以佛就開始講經,一成道就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定中講的。不然《華嚴經》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才聽得懂,他們才有分,他們才能參與,權教菩薩、二乘聖者、凡夫,都沒有辦法參與。所以佛看到這個,《華嚴經》講圓滿,就開始講小乘《阿含經》,在人間講的,《華嚴經》是在定中講的,我們一般凡人見不到,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但是我們見不到。我們有無明障礙著,法身大士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樣才能夠參與華嚴的盛會。連權教菩薩、阿羅漢、辟支佛、天人,我們六道凡夫當然更是無法參與。所以佛就示現在人間講小乘經典,度五比丘,這裡開始講阿含,講四聖諦。講了十二年,等於小學基礎奠定了,人天小乘基礎奠定了,再進入方等,大乘的預備八年,講了八年。接著再講二十一年的般若,那純粹就是大乘經教。最後八年講《法華經》、《涅槃經》,開權顯實,導歸一乘。剛開始講《華嚴經》沒人聽得懂,從小學開始,人天小乘,然後進入大乘、般若,最後回歸到《法華》,「成佛法華」,回歸到一乘法,一生成佛,這是佛一代的時教。當時如果沒有大梵天王請法,佛就入涅槃了,我們今天就聞不到佛法。
所以一個地方沒有請法師、善知識來講經說法,這個地方就是沒有在轉法輪。如果只有做法會,大家對佛法的道理都不懂,更談不上修行,道理都不懂,怎麼修!所以做法會、辦活動,這個是形式,沒有實質,不能興教,這個佛教不能興旺。佛教要重實質不重形式,要真學、真修、真正證果的,這個佛教才會興旺。你說真修、真的證果的不要多,一個人他就能把這個教興旺起來。像釋迦牟尼佛他示現給我們看,他一個人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他成佛了。他一個人度無量無邊眾生,成立了佛陀教育,他一個人。一個人他就能度很多人,能夠幫助很多的人。
達摩祖師他來中國,也是一個人,他找不到傳人,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到一個傳人,慧可,把參禪的禪宗傳給他,他就回印度去了。一直傳到五祖都是單傳,就是一代傳一個。真正能夠承接這個大法,能夠承傳,必須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才能傳法,才能承傳這個大法。古代都是單傳一個,到了五祖傳給六祖,到六祖的手上才發揚光大,六祖下面四十三個大徹大悟。這四十三個人再去傳,更多了。這個禪宗在中國唐朝時代,大放異彩,在六祖惠能大師《壇經》裡面講,「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所以這個法重實質,請轉法輪非常重要。一個道場如果沒有請轉法輪,這個就不是實質的道場,是一個名義上的道場,因為沒有在教學,沒有講經說法。
請轉法輪,最重要當然要有人啟請。啟請的人,當然有兩方面,一個是自己本身好學,喜歡來學習,這樣來請法,來請問,這個是最正確的、最標準的。另外一個,他自己本身都懂,他來代替、代表不懂的人來請法,這是另外一種。讓這個地方有佛法來流傳、來弘揚。如果這個善知識,沒有人請他轉法輪,沒有人請他講經說法,他就離開了。所以我們要懂得請轉法輪,這個法輪要常轉,不能讓它中斷,一代一代的交接下去,好像接力賽跑一樣,一棒接一棒,要交接下去。現在得力於科技的發達,透過網路電視來傳播佛法,我們給人家介紹聽經的頻道,這個也是現代請轉法輪的一個方式。現在請轉法輪方式,那就更方便、更多了,像我們過去流通錄音帶、錄影帶、DVD、VCD,到後來發展到晶片,現在這播經機,網路電視,大家發心來做這個講經說法的流通,這個也是請轉法輪。而且這個也不能斷,斷了大家又忘記了,所以法輪要常轉,不能停。
第七「請佛住世」。佛現在不在世,現在請佛住世,這個意義也就是請善知識,有修有學,現在要找有修有證可能找不到。能夠有修,他有真正在修行,有真正在學習的人,這樣常住在世,常住在世幹什麼?就請轉法輪。不然你請佛住世,那個佛也不是說住在這裡給大家供養,有吃有穿有住,就請他住在那裡。請他住在那裡幹什麼?就是要講經說法。你要常轉法輪,你沒有請佛住世,誰來轉法輪,誰來講經說法?現在來講,你沒有請善知識來住世、來講經說法,請轉法輪跟請佛住世也都沒有了。善知識一般都是很謙虛的,人家啟請,他還不一定就馬上答應。這個啟請的人還是要真心想學習,要誠心誠意的想學習,好學,請佛住世、請轉法輪,這個善知識他就會留下來。過去家師淨老和尚在台中蓮社求學,跟雪廬老人學習經教。那個時候老師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華嚴經》的因緣是怎麼發起?因為雪廬老人在七十歲之後,他就跟大眾宣布,他隨時可以走,隨時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那也等於是向大家公布他念佛已經可以伏煩惱,功夫成片,他可以自在往生,他可以什麼時候想往生極樂世界,隨時都可以走了。大家聽到這個信息,那時候家師淨老和尚在那邊學習,當然真正要跟老師學習的同學聽到這個就很緊張,老師講這個話,不曉得什麼時候他就走了,我們來這裡學習,學業還沒有完成,不能讓老師這麼早走,請導師多住世。後來這些同學大家就商量,我們淨老和尚他出一個點子,他想出一個辦法,他說請老師講一部大經,這大經一講,要很長、很多年,經沒講完,他就不能走。哪一部經最大?《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經一講下來,那要幾十年。因為那個時候雪廬老人在台中蓮社一個星期才講一次,星期三,一次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當中還有翻譯台語,實際上只有講一個小時,就是一個星期講一個小時。真的這部經講完,老師要活一百多歲了,那個請佛住世。
後來雪廬老人也講《華嚴經》,每個星期都講一次,固定的,他都星期三,這時間是固定的,因為他平常工作很多、很忙。後來講到九十七歲,往生前一個星期還在講。往生前,那個星期講完就沒有再講了,這個信息台中的同學給我們老和尚通知了,老和尚講,老師住世他就是為了講經弘法,如果老師不再講,就表示他住世不久了。果然一個星期後,就往生了。但是《華嚴經》沒講完,因為那部經太長,一個星期只有講一次,一個小時。那總是講到九十七歲,那也算是請善知識住世時間有延長了。如果當時沒有啟請,恐怕雪廬老人他會更早就走了,因為沒有人要學習,他就不如早一點到西方去,自己有能力,隨時可以往生,早一點去好,這邊的緣盡了,沒有人要學了,他就提早走了,不再住在這裡了。
所以我們請佛住世,也是我們同學大家好學,願意學習,這個善知識他就不會捨棄一個人。如果有一個人真正想學、好學,他就要幫助他,不幫助他就對不起他。如果都沒有人要學習,他就沒有必要住在這裡。所以這個請佛住世,就住在這個世間,或者住在一個地方、一個地區,這個也是請佛住世的一個意義。比如說某一個地區,這個地區人他不學了,善知識他要離開這裡了,那不再住在這裡。要請這個善知識常住在這裡,有人願意發心真正來學習,他就有必要常住在這個地方,來幫助大家。如果大家都不願意學習,也不能接受,他住在這個地方也就沒有意義了,也沒有必要。因為一個真正的善知識,他決定不是貪圖說這個地方供養很多,大家很尊重,生活方面給他打點得很舒適,蓋個很好的地方給他住,這樣就能把善知識留下來;如果沒有人真正願意學,蓋得再好、再舒服,他也不會住在這個地方。如果住的、吃的、穿的一般,也沒有說特別好,真正有人要學,善知識也會常住來幫助他。所以這個是我們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一個基本的態度。請佛住世,主要是要轉法輪,轉法輪就是講經說法。所以說法是佛陀教育主流的教育,就是經教,上課。說法當然形式非常多,佛菩薩示現在世間,都是說法,有用言語說法、有用身體表法,所謂身教,做給眾生看。有意輪的說法,意,心裡的說法,三輪都在說法,身口意三輪都在說法。
所以我們看《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你看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我們要注意「而為說法」那四個字。菩薩現身幹什麼?現身不是好看的。眾生喜歡什麼樣的身分,他就示現什麼樣的身分,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眾生,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身分。現身幹什麼?給他說法,說法對眾生才有幫助。你沒有說法,你現身,眾生也不懂,你對他沒有幫助。所以我們要注意那個而為說法,不管現什麼身,他都是在說法。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講經說法度眾生,如果不是為這樁事情,他也不會示現在世間。
下面,第八「常隨佛學」。我們現在讀《無量壽經》,我們淨老和尚勸我們淨宗同修、淨宗的同學跟阿彌陀佛來學,阿彌陀佛在哪裡?《無量壽經》。法藏比丘他怎麼發願,我們也跟著他發願。他怎麼修,他真正修行都在第八品,法藏比丘因地他怎麼修?修六度萬行。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具體的修行,就是二十四品、二十五品,「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再來就是三十三到三十七品,講五戒十善,斷惡修善,從這裡下手,這個都是佛在這部經教我們。我們根據這部經來學習,就是「常隨佛學」。我們淨宗要跟阿彌陀佛來學,有人說為什麼不跟釋迦牟尼佛學,要跟阿彌陀佛學?是釋迦牟尼佛勸我們跟阿彌陀佛學。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老師這樣教你、這樣勸你,你不聽,你不接受,這個就是不尊重釋迦牟尼佛,不聽話,跟老師在抬槓,在講理由。現在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所以我們選擇修學淨宗,淨宗也是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學習的,我們能接受淨宗經論,接受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的勸導,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就是常隨佛學。這是我們淨宗同學常隨佛學的一個具體落實,就從《無量壽經》這部經來學習。
「九恆順眾生」。這個恆順眾生也是大學問,十大願,標準是法身大士在修的,但是我們凡夫也是可以學習。恆順,這個恆是恆常不變,順就是隨順眾生。恆順眾生,因為眾生的種類千差萬別,眾生各人的煩惱習氣也都不相同,我們要跟眾生接觸,要去弘法利生,你沒有恆順眾生,這個障礙就很多了。在我們現前具體來講,恆順眾生就是要學《常禮舉要》,《常禮舉要》有一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走到哪個地區,要隨順那個地區的風俗人情,你要了解那個地區的風俗人情,人情世故要懂,你去到那邊要隨順、要恆順,人家才歡迎你。如果去那邊,你去給人家指指點點的,你要跟我們一樣,你不是隨順他們的,叫他們來隨順我們,恐怕走到哪裡都碰釘子,人家都不歡迎。海賢老和尚的光碟講得很平常、很平實,但是很深的道理。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你不來我這個小道場,我不會怪你。來了,既然來了就要守我戒。就是你來到我們這個道場,就要遵守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守我戒就是守我這個道場的規矩。你不能遵守,不能接受這個道場的規矩,那你何必來!海賢老和尚又講,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這個話展開來講,你走到任何地區,要隨順各地的風俗民情,他們的生活習慣你要去隨順,恆順。比如說我第一次到西班牙去,西班牙淨宗學會剛成立。他們的午餐是下午兩點,那我們在台灣、在大陸、在東南亞這些地區,都是中午十二點吃飯,午餐,但是他們下午兩點。那晚餐幾點?晚上九點,晚上九點他們吃晚餐。所以以前那個陳會長他跟我講,他說悟道法師,我恐怕你不習慣,所以他十二點就先煮給我吃,才跟我講。當時我就跟他講,那就照你這邊的習慣,你們兩點吃就兩點吃,晚上九點吃就九點吃。因為你們的生活習慣就是這樣,當地生活習慣作息就是這樣。他們下午工作,西方人他們還有一個喝咖啡時間,我們現在講下午茶。你到那個地方,你要去恆順他們的生活習慣,不能拿我們這個地方的習慣去要求他。所以這個就是海賢老和尚講的,走到哪裡守哪裡的規矩,這個叫恆順眾生。
這個恆順眾生,我們淨老和尚也做出來給我們看,你看他跟各宗教的這些領導人來接觸,各個國家領導人接觸,他所示現的,也就在生活上做給我們看。就是隨順當地的風俗民情,他的意識型態,然後才能夠跟那個地方的人交流,接著再把佛法介紹給他。所以恆順眾生是弘法不可缺少的。所以每個道場有它的規定,規約不同,那我們去到別人道場,就不可以拿我們道場的標準去要求,要尊重他們,遵守他們的,他就歡迎你了。換一句話說,別人來我們道場,我們也是希望他尊重我們,遵守我們的規矩。如果他都不遵守我們的規矩,你會歡迎他?當然不會。所以能夠恆順眾生,走到哪裡,眾生都歡喜,都能接受,那你弘法就沒有障礙。所以過去家師淨老,我剛出家的時候,他就跟我講,出家了學出世間法,但世間法你要懂,世間法這些人情世故你要知道。他說如果只有通佛法,不通世間法的人情世故,你弘法利生就會有障礙。所以你要做一個講經的法師,世出世間法都要學、都要通達,世間法講一些人情世故,就是此地講的恆順眾生,不然你怎麼去恆順?你要了解各地的民情。現在網路電視很方便,特別我們去旅行,到很多地方去旅遊,了解一下當地的風俗民情,這些資訊我們現在很容易得到。我們知道之後,知道哪個地方我們該避諱什麼,我們怎麼去隨順他們的風俗民情,他們才會歡喜,才不會討厭我們。這個都是跟常禮也有關係,《常禮舉要》很重要。
「十普皆迴向」。這個普皆迴向,普遍的迴向,這個迴向,我們常常念迴向偈,實在講,迴向,迴小向大、迴因向果、迴自向他,這三方面。普就是普遍的迴向,統統迴向,都有了。我們念佛人就是所修的一切,你看這個普賢菩薩是導歸極樂,他導歸到極樂世界。導歸極樂就是什麼意思?迴向極樂世界,跟我們修淨宗的宗旨就相應了。
「學習菩薩,修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們要學習普賢菩薩這個十大願王,來修這個大願王,我們現在凡夫也可以修。修這個願是沒有窮盡的,沒有說這個願我發幾年,以後就不發了,不是這樣。盡未來際,沒有窮盡。念念相續,修這個大願,沒有中斷,沒有間斷,身語意業沒有疲厭,沒有疲倦、厭煩,這樣的心態來學習,慢慢就跟普賢菩薩十願就相應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第三個修學的綱領「行依」,我們行門的依據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四「果求」,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今天也是我們雙溪小築第六屆百七繫念的圓滿,我們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廣修供養是要買很多的東西來供養嗎❓
🔹悟後知道怎麼修,這在禪宗叫見道位,見到道是什麼❓
🔹懺悔業障,當前我們要從斷惡修善、轉惡為善下手,要怎麼轉?具體要怎麼修❓
🔹嫉妒別人其實是障礙自己,為什麼❓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怎樣懺悔業障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八集) 2021/11/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8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三、行依」,修行的依據第五小節,「普賢十願」。請大家翻開第四頁倒數第二行,「(五)普賢十願: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我們上一次學習到「懺悔業障」這句。
第一願「禮敬諸佛」涵蓋後面的九願,第一願就是第一主要的。普賢十願如果沒有第一願,那後面都談不上了。第一願「禮敬諸佛」,這個我們念一念,大家都念得很熟悉,但是內容不清楚、不明瞭。什麼叫禮敬諸佛?我天天到佛堂裡面去拜佛,這個就叫禮敬諸佛嗎?這個禮敬諸佛是形式上的禮敬諸佛。形式需不需要?需要,但是這個形式它有內容的,它不是只有一個形式。如果我們只知道到佛堂拜佛,只知道這個形式,不知道內容,只有形式上的禮敬諸佛,在佛前拜佛,買一些水果來供佛,供養燈、香這些供具,這是形式上的禮敬諸佛,但是形式當中有內容,這個形式就是啟發我們去深入內容的。我們要學習怎麼才是禮敬諸佛,不是只有在形式上。但是現在大多數學佛人都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禮敬諸佛,對於內容,佛陀的教育、教誨一無所知,這個就不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的「禮敬諸佛」。這個「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統統是諸佛。《華嚴經》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但有情眾生是佛,無情眾生也是佛,同一個種智,同圓種智。上次我們跟大家都講過,但是總是要再複習一下,溫故知新。
禮敬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過去已經成佛的、現在成佛的、將來成佛的,將來成佛就是一切眾生,都是佛。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禮敬,不是只有禮敬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你也要禮敬。禮敬未來佛跟禮敬過去佛、現在佛,他的恭敬心是一樣的,平等的,但是這個禮節不一樣,外面形式上不平等,千差萬別。你對佛頂禮三拜,對父母師長頂禮三拜,那你看到你兒子,不能向你兒子頂禮三拜,是你兒子要向你頂禮三拜,不能顛倒,這個禮就不一樣,不平等。看到人要有禮貌,你看到一隻狗,你也像對人一樣,人家看你神經有問題,怪怪的。怎麼樣對動物禮敬?愛護動物就是對牠的禮敬。像現在戒殺、吃素、放生,這個就是對動物的禮敬。樹木花草不任意去破壞,對植物的禮敬;土地不濫砍濫挖,對礦物的禮敬。我們用水不浪費,水是礦物,也是對它的禮敬。所以這個禮千差萬別,不平等,但是恭敬心是平等、是一樣的。所以在千差萬別的禮節,不同的形式,當中恭敬心是一樣,平等的,是一不是二,不一不異,不二門。外面有這些形式上的差別,內心的恭敬是一樣,沒有差別,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形式上學這個禮非常重要,但是它的核心是在恭敬心,如果你沒有恭敬心,外面的禮做得再好,那也不是真正的禮敬。最重要,要有恭敬心。
印光祖師常常勸人,「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一點恭敬心都沒有,那一點利益也得不到。禮,這個形式上的禮也是要學習,核心是要出自於內心的恭敬。實在講,你對人、對事有恭敬心,很自然他的動作表現出來就有禮貌。好像我們近代的中國人,看到自己中國人他不恭敬,不恭敬他表現出來就失禮,沒有禮貌。碰到一個外國人,他也沒有學過禮,他對那個外國人很恭敬,他也懂得去握握手,禮貌沒有學都會了。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關鍵在恭敬心,有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縱然學這個禮貌的形式,那也是假的,不是真的禮,真的禮它是建立在恭敬心這個基礎上。換句話說,真有恭敬心,那個禮很容易就學得會了;如果沒有恭敬心,這個禮你學得再好,只是外面的形式,沒有內容,那不是真的禮敬。
所以普賢十願,禮敬諸佛是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對一切就恭敬了。為什麼?這不勉強的,因為你知道是一體,一體他怎麼會不恭敬?諸佛菩薩大慈大悲,他是絲毫不勉強的,不是刻意去造作出來的,他自然的流露。他為什麼能自然流露?因為他明心見性,見到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所以他大慈大悲的心就自然流露出來。大慈大悲表現在外面也很多種不一樣,像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現身說法,他自己沒有起心動念,完全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希望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給他說法。他為什麼能夠現這個身?因為一體,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現身說法,有現善人的身,也有現惡人的身,你看那個菩薩,有慈眉善目的菩薩,這樣的相來教化眾生,有時候也現怒目金剛相。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三位善知識代表貪瞋痴,表現出來就是貪瞋痴,但是他是法身大士,明心見性菩薩示現的,度這一類人,用反面來度眾生,他還是大慈大悲。他大慈大悲的心是一樣,外面示現的形像不一樣,眾生需要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需要慈顏善目來教化的,就現這個相;有一些眾生冥頑不靈,現慈顏善目對他沒有幫助,現金剛怒目他就服了,他就接受了。
所以菩薩不管怎麼示現,大慈大悲這個心是一樣的,外面相就不一樣,千差萬別。三十二應身是三十二大類,我們不能呆呆的只看到三十二種身分,不是,每一類都無量無邊,重重無盡的。所以真正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看到大地眾生同成佛道,他怎麼不禮敬?他看到事實真相了。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沒看到,所以我們要學佛菩薩,靠近佛菩薩,我們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從這裡來學起。
第二「稱讚如來」。諸佛是講外面這個像,如來是講我們的自性性德,稱讚如來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們的真如自性是如如不動,《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來不去不來,叫如來,這個完全講我們自性的理體,體就是自性,自己的真如自性,自己的本性。講具體一點,《楞嚴經》講的六根當中的根性,根中之性,那個是如來。我們現在這個凡夫的相,佛菩薩、阿羅漢的相,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從這個體,自性真如的理體顯現出來。好像我們看到電視的螢幕,螢幕是體,體是空,但是節目都是從那個螢幕出現的。節目就太多了,無量無邊,千差萬別,那是相,那個螢幕是性,用這個來比喻。那些相從哪裡生出來?從那個性體,那個螢幕就是體,從那個現出來的。當現相的時候,你看那個電視螢幕,它是空的,現出來是有,實際上它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是有這個相,你不能說沒有,相的確有,但是是幻有,經上講妙有,真空妙有,那個有是從那個空現出來。所以空有不二,有在空當中,空在有當中,這個就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用比喻讓我們去體會自性的一個概念。
經典上,祖師大德用種種比喻,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是一種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那個真如自性的一個粗顯的概念。所以稱讚如來,如來是性德,每個眾生都有佛性,那隻狗也有佛性,螞蟻也有佛性,稱讚是稱讚他的性德。就像《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再惡的人,他本性都是善的,純淨純善,造惡業是什麼?習性,他的習性學壞了。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本性永遠不會喪失掉,習性是虛妄的,迷惑顛倒才造這個業。習性是假的,假的當然可以消除,可以解除,真的永遠不會失去。所以我們看到一切眾生,他的三業所作所為符合性德,就是符合我們如來自性的性德,那就稱讚,是稱讚他的自性;如果違反這個性德,那是習性,那個就不稱讚了。
第三「廣修供養」。你要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然後廣修供養。這個廣修怎麼說?我們現在在這裡上一炷香、供一個果,是不是廣修供養?廣修供養是要買很多很多的東西嗎?不是那個意思,這個廣是心要廣。《華嚴經》講,大千世界當中有一微塵,一微塵當中又有大千世界,重重無盡。一微塵,那是物質體積最小的,小到我們肉眼都看不到,那個要用幾百倍的放光鏡你才看得到那一粒微塵。還有我們這個身體上的汗毛,皮膚的汗毛,我們看不清楚那個毛端,一毛端、一微塵都有涵蓋盡虛空遍法界的世界,世界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統統包括在裡面。你看一粒微塵都含攝盡虛空遍法界,那廣不廣?那一粒微塵,廣。這個廣不是大小相對的那個廣,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那個廣。
如果你要學習廣修供養,你不學習《華嚴經》,你怎麼修?你東西買再多也不是廣修供養,為什麼?你心不廣。關鍵在心,關鍵在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看《華嚴經》講,一粒微塵可以容納盡虛空遍法界的世界,一粒微塵沒有放大,虛空法界沒有縮小,它能容得進去。這個現象是什麼現象?這個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遠近;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遠近就是沒有空間,性體就是一個。自性沒有相對的,所以小能容大。
大能容小,我們能理解;小能容大,我們就想不通了,所以這個叫不可思議的境界,你明心見性就看到這個事實真相。微塵裡面有世界,那麼小的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我們怎麼進去那一粒微塵?從那粒微塵裡面再進去這個虛空法界?這個虛空法界,法界當中它又有微塵,微塵當中又有虛空法界,重重無盡,看不到盡頭。誰能夠入進去?普賢菩薩能夠入微塵世界。圓教八地以上菩薩,到等覺菩薩都能入這個微塵世界,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你明白這個道理,才明白《華嚴經》講的,什麼叫廣修供養。我們在這邊上一炷香,這炷香不曉得多少微塵!你看一粒微塵都能容得下整個虛空法界,一炷香有多少微塵?明白這個道理,你供一朵花、一炷香,那很小,但是實際上怎麼樣?它是盡虛空遍法界。你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我們這個是修廣修供養;不明白這個道理,天天修廣修供養,他也不知道這是廣修供養,他的範圍就是在這麼一點點,就是我們這個佛堂,這個小講堂。就那麼一炷香,覺得不廣,應該載一卡車到處去點、去送。實在講,不明白這個道理,不要說你用持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供養,那也不是廣修供養。要懂這個道理,這個《金剛經》有做比喻。所以廣修供養在哪裡修?就在我們這裡,我們在佛前上一炷香、供一朵花、供個水果、供一碗菜,一香、一塵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廣修供養。
這個也就是心量,我們回歸到自性就無限大,重重無盡,你這一炷香當中還有香,隨拈一法,任何一法都是這樣的。在唐朝時候,清涼國師、賢首國師創立華嚴宗,當時皇帝聽講,聽到《華嚴經》佛講世界重重無盡,他想不通什麼叫重重無盡?國師就叫皇帝去做一個八角亭,然後四面統統鑲上鏡子。皇帝就去做了一個八角亭,然後鏡子都放上去。古時候是銅鏡,現在用玻璃的。然後請皇帝進去在那邊一站,看到自己身體這個相,一看進去,一個一個重重無盡。我們現在有時候坐電梯,他用那種鏡子,我們人進去一站,看到自己一排,看不到盡頭。所以那個皇帝進去一看,體會到《華嚴經》講的重重無盡的概念,透過這個例子,讓他去體會《華嚴經》講重重無盡的概念。當然這個還不是事實真相,但是事實真相實在講,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我們這個虛妄相裡面,你見到性,那就是事實真相;我們現在迷在這個相裡面,見不到性。如果我們見到性就叫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有了以上三願,我們才是真正懺悔業障,這個業障才能徹底懺悔。懺悔業障,普賢菩薩都要修懺悔業障,那我們凡夫,哪一個人說沒有業障?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那個就是業障,還要懺悔,我們凡夫怎麼可能沒有過失?所以實在講,修行這個普賢十願,第四願它是一個核心。我們從凡夫地到成佛,修什麼?修懺悔業障。懺悔業障怎麼修?從前面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是懺悔業障;後面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也是懺悔業障。實際上講,任何一願都具足其他九願,這就是《華嚴經》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要這樣理解,你才能懂一點《華嚴經》的經義。《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真實義我們才能體會到一點概念。
當前我們能夠修的,懺悔業障就是改過,懺是懺除,悔是悔改、悔過。這個是華梵合譯的,懺在印度梵語叫懺摩,懺摩就是懺除的意思;悔是華文,意思是悔改、悔過。孔子讚歎顏回「不貳過」,那是真正的懺悔。所以懺悔是改過。業障,業障就太多了,你看等覺菩薩都還有業障;我們現前是具縛業力的薄地凡夫,我們通身都是業障。我們現前的懺悔業障從斷惡修善開始,所以轉惡為善,身口意三業原來在造作這種惡業,把它轉為造善業。我們現前的階段從這裡下手,這是第一關,轉惡為善。
第二個階段就是轉迷為悟,還不是證悟,是解悟,對佛在大乘經講的道理透徹明白了,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但是他煩惱還沒斷,還要歷事鍊心去斷煩惱,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但是悟後他知道怎麼修,這個在禪宗講叫見道位,他見到道了。見到道是什麼?他見到性了。但是見道了,還沒有達到,所以禪宗講悟後起修,大徹大悟之後他才有辦法修,不然他沒有見道之前,他沒有辦法去修,他要去參,參到開悟了,他才有辦法修道。開悟叫做見道,看見了,見道位,見道之後開始就修道,斷煩惱,最後才能證道,證入這個境界。好像我們從高雄要上來台北,上高速公路,這一條直直的走過來就會到達台北這個目的地了。但是你還沒有找到高速公路往北的這個交流道之前,在市區繞來繞去、找來找去,好比去參禪,尋求善知識,向人家問路,怎麼走?現在有導航、有地圖,要去找,找到入口就比喻見道,找到了。雖然還沒有達到,但是從這個方向一直走就肯定達到目的地,不會錯了,找到高速公路的入口了,這個叫見道。見道,還沒有達到,還要往上開,要走,這個過程叫修道,修到最後這些煩惱破盡了,成佛了。其他的宗派都是一樣的,你沒有見道,沒有解悟,你沒有理解,你沒辦法修。只有淨土法門特殊,你不解也能行,解跟行它可以同步的。你只要能老實念佛,這樣去行,他就能開悟,暗合道妙。只有這個法門特殊,其他法門不行,必須見道才能修道。
所以懺悔業障,這個對我們當前很重要,當前我們要從斷惡修善下手、轉惡為善下手。要怎麼轉?具體要怎麼修?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提倡儒、釋、道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從這三個根下手。不斷的去改過,依照經典裡面的教導,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去落實,把它做到,這個就是改惡為善,從這裡開始。這三個根,補充的教材就是我們老和尚也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的《群書治要36O》。我一直勸我們同學多聽聽蔡老師講的(現在的成德法師),過去他還沒有出家講的《群書治要》,講得非常的明白,等於是我們淨老和尚他老人家講的經教的一個補充說明。聽了他的這個補充說明,我們對淨老和尚講的開示更能夠進一步深入去理解。
另外還有一本小冊子也要學,就是《常禮舉要》。現在人也看不懂《禮記》、《曲禮》、《周禮》,看不懂,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很慈悲,根據《禮記》裡面的,他編一個現代人可以用的《常禮舉要》,這個要學。《常禮舉要》補充《弟子規》,另外像儒家的《格言聯璧》,弘一大師有《格言別錄》,這個也是補充《弟子規》的;包括《群書治要36O》,這個都是《弟子規》的補充說明。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感應篇》本身註解就很多,印光祖師提倡《彙編》,還有很多好的註解,也可以參考。另外《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這個也是補充說明《太上感應篇》,包括《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是補充《了凡四訓》的,《了凡四訓》補充說明《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也是補充說明《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這三本書,印光祖師一生極力提倡,印最多的,這三本書講因果教育。《弟子規》、《常禮舉要》、《格言別錄》、《格言聯璧》、《群書治要36O》,這個都是講倫理道德的教育。《太上感應篇》講因果教育,《了凡四訓》、《安士全書》、《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因果教育。修十善業,佛經;小乘的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也是補充說明《十善業道經》。佛把十善比喻作大地,基礎,沒有十善的基礎,你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你要得個人天福報也得不到。跟《十善業道經》相關的經典,你看《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十輪經》,這個都是講十善十惡的因果報應的經典。在小乘經典,《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些可以說補充十善業道,這樣的一個相關的經典、經論都非常好。
我們從經典當中來學習懺悔業障,怎麼懺悔業障?從最初步的《弟子規》。我們老和尚給我們出家人定的四個根,在家人是三個根。在家人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出家人再加上一個《沙彌律儀增註》,這個是出家人再加這個根。《沙彌律儀》在家人也可以旁聽,也可以學習。出家人四個根,在家人三個根,這個都是我們現前懺悔業障很重要的典籍,從這裡下手。《沙彌律儀》是出家人的《弟子規》,在家的《弟子規》出家人都要學習。在家人他學這三個根,他要再加上《沙彌律儀》也可以,但是出家人,我們淨老和尚定的這四個根,我們都要學。前面我們也學習過淨老和尚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個小冊子裡面的《沙彌律要節錄》,我們要深入還是從《沙彌律儀增註》,那個是比較詳細。
懺悔業障要講的就非常的多,後面實在講也是懺悔業障。第五是「隨喜功德」,隨喜是破除我們的嫉妒障礙。我們凡夫總是嫉妒障礙,看到別人比我們好,心裡就不舒服,起嫉妒心,嫉妒心嚴重的就破壞別人的好事,去障礙他,這個比較嚴重。所以普賢菩薩教我們要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就是別人做好事我們隨喜,我們功德跟他一樣,我們也沾他的光。他做得很辛苦,我們隨喜,我們的功德跟他一樣,那我們便宜佔大了!他還要辛辛苦苦去做,我們看到他做,我們來隨喜,我們功德就跟他一樣。如果明瞭這個事實真相,何樂不為?隨喜都來不及,還會去嫉妒障礙嗎?不會。實在講,嫉妒障礙障礙誰?障礙自己。懂得隨喜功德,一切諸佛菩薩、一切眾生所有的善我都隨喜,你發這一念心,那一切諸佛菩薩、一切眾生修的善,一毫的善我們都有分,你說這個便宜佔多大!善財童子為什麼五十三參,一生就成佛?道理就在這裡,他懂得修。修在哪裡修?關鍵都在我們一念的心,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心?所以我們要多多隨喜。
我們現在到寺院,有一個功德箱寫「隨喜功德」,看到這四個字,我們就要想到隨喜別人的功德。看到別人投錢,我們也隨喜。隨喜,當然我們有能力也要盡心盡力去幫助,這才是真正隨喜;我們能力達不到,我們發一念隨喜心,功德也是圓滿的。不是看到別人他捐一千,我捐兩千,在跟他比賽,那個心態就完全不對了,那個變成競爭的心在修福了,不是隨喜。隨喜,看到別人捐,我們也捐,這個是隨喜。不是一種比賽的心理,是隨喜的心態,那這樣就有功德了。所以隨喜功德很重要。
第六「請轉法輪」,這個法輪要常轉。大家如果到密宗的道場,它有那個法輪,我們大家都去轉一轉。大家去轉,不懂這個意思,那個就是請轉法輪。為什麼用那個輪一直去轉?就是說講經說法的法輪不能停,一停下來,眾生就聞不到佛法,得不到佛法的功德利益。講經弘法,弘法利生,我們要啟請,啟請法師講經也是請轉法輪。
好,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這一條,第六願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我們今天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禮敬諸佛」,除了對三寶、父母、師長、一切人要恭敬,還有什麼❓
🔹見到佛菩薩的形像要頂禮,動物也有佛性,為何不對牠頂禮呢❓
🔹「廣修供養」,為什麼這裡不講廣修布施,講廣修供養❓
🔹修善業、享福報是好事嗎❓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普賢大士之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七集) 2021/10/3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7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從「(五)普賢十願」,這裡看起。這是第三個綱目「行依」,第五小節,「普賢十願,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迴向。學習菩薩,修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個普賢十大願我們常常念,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到靈位前都會念一遍普賢十大願,所以這個十大願,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的同學都很熟悉了。「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句是出自於《無量壽經》的經文,在《無量壽經》前面第二品序分,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都是共同遵照修學普賢大士之德。普賢菩薩發這個十大願,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最後一參就是參普賢菩薩。這個參就是參學,在古大德叫參方。古大德參禪,到處參訪善知識,求善知識指導怎麼參禪、怎麼學習。
善財童子在文殊師利菩薩會下開悟,這個開悟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然後就出去參學。文殊師利在大乘菩薩,他的表法是代表智慧第一。在小乘聲聞眾智慧第一是舍利弗尊者,他是聲聞眾代表智慧第一。菩薩眾代表智慧第一,就是文殊師利菩薩。這個智慧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自性般若智慧就現前。這個智慧是根本智現前,然後去參學就是學後得智。根本智就是般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是講空,無知,但是起作用,它無所不知。我們凡夫,我們都有知,但是有所不知,我們知道的很有限,很多我們都不知道,因為我們現在用的不是自性的般若智慧,我們是用的意識心,不是大乘經典上講的般若智慧。這個智慧是世間的聰明智慧,從意識心裡面出來的,實在講這種智慧都稱為知識。善財童子他也是表法,就是在文殊師利菩薩會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老師就讓他出去參學,學後得智。到五十三參,參圓滿了,就成佛了。所以善財童子表現,就是我們凡夫一生就成佛。第一參參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參到第二十七參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在五十三參當中,等於是中心,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是中心。第五十三參是圓滿。
普賢菩薩怎麼圓滿這十大願?就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就圓滿了。修這十大願,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圓滿成佛了。《普賢行願品》,在《華嚴經》裡面的一品,專門講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的。在清朝彭際清居士把它列在淨土三經後面,成為淨土四經。把它列進去有道理、有根據,經文很明顯的,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引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四十一個位次的法身大士,到最後怎麼圓滿成佛的?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圓滿成佛。為什麼要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不能成佛嗎?當然可以,但是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快。快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那是最快的一條捷徑。淨土法門有一本書叫做《徑中徑又徑》,可能我們同修應該有人看過了,徑就是捷徑那個徑。《徑中徑又徑》,三個徑,三個捷徑的道路。第一個捷徑的道路是大乘佛法,大乘經典,這個大乘經典,成佛是個捷徑,比小乘快,小乘還要經過大乘的修學才能成佛。
大乘佛法是成佛的捷徑,還有比這個更快的,徑中徑,就是捷徑當中又有一條捷徑,那這條捷徑是什麼?就是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直指人心,大徹大悟。禪宗稱為頓教,頓就是快速,這是很快了,但是要有這種根器的人參禪,他才能開悟,才能頓超。這個比一般大乘經教,當然要快了,所以禪宗是徑中徑,達摩祖師傳來的是徑中徑。但是還有比禪宗更快的一條成佛大道,就是淨土。淨土是當生成佛的一個法門,不要經過第二生,這一生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只是各人時間的早晚,他不會退轉,圓證三不退。禪宗頓悟,他還要修,悟後起修,有的人他頓悟頓證,有的人頓悟他要漸修,有的人要漸悟漸修,各人根器不一樣。淨宗三輩九品,九品往生,利鈍全收。大家發願,回歸到彌陀願海,入了彌陀願海,都是一生成佛,有進無退。如果參禪,頓悟之後,你還要修。頓悟頓證的有,這樣的人很少,像六祖他是頓悟頓證的,悟同時也證,同時見思、塵沙、無明惑都斷了。一般如果不是這種根器,他頓悟叫見道位,就是明白了,知道怎麼修了,會用心。沒有悟,不會用心,都是用意識心在修;悟了,他用真心在修,當然他就快了,知道用真心來修行。然後再修道位,再修。頓悟頓證的,大概只有六祖。所以這個各人根器不一樣。禪宗比大乘的這些宗派它是要來得快,所以它是徑中徑。但是淨土比禪宗更快了,禪宗要超越,你還是要斷煩惱、破無明,還是要修。淨土他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他煩惱一品沒斷,他只要能伏煩惱就可以了,能控制住就可以了,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煩惱自然就沒有了。這個人人都能修,人人都能成就,這個比禪更快,所以稱為徑中徑又徑,這是淨土法門。
我們看到普賢菩薩發十大願,導歸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往生極樂世界,那很清楚,不管你修什麼法門,修到最後明心見性,往生到哪裡?華藏世界。到華藏世界一定會遇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導歸極樂,到最後歸宿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就圓滿的佛果。我們現在修淨宗,那可以說是徑中徑又徑,我們現在就直接去極樂世界,就不用再拐彎了。你修其他法門,如果修大乘經教,修到大徹大悟,往生到華藏世界,華藏世界還要再跟普賢菩薩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那拐個彎了。如果修小乘的法門,他斷見思惑、塵沙惑,往生到十法界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相似即佛,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他要經過四聖法界,然後破了無明,再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然後再往生極樂世界,那就拐兩個彎。所以古大德說淨土是徑中徑又徑,我們從凡夫地直接就達到佛果的一條最快的捷徑。這本書很久沒有看過,早年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曾經印出來流通過,這本書的名稱就叫《徑中徑又徑》。
普賢大士之德,什麼是普賢大士之德?就是這十大願。這個十大願是法身大士修的,但是我們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可以學習。這很高的一個位次,那我們凡夫怎麼學?《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我們凡夫到成佛,這個當中次第很多。到明心見性,雖然還沒有成就圓滿的佛果,但是以天台宗六即佛來講,他是屬於分證即佛,他也是真的佛,只是他還沒有圓滿,他是真佛,他用真心。所以這些法身大士修的十大願,他們是圓滿的修,他們圓融了。圓融也不礙行布(不礙次第),次第也不礙圓融,修普賢菩薩十大願,他們也可以來修《弟子規》,人乘佛法,做人的道理,他們也可以來修這個;我們凡人也可以修十大願。這個就是次第跟圓融沒有妨礙,這是佛法跟世間學校學習不一樣的地方。研究所的學生可以念幼兒園的課,幼兒園的學生也可以念研究所的課,這在世間教學裡面好像沒有這樣的,這個當中有界線、有障礙的。佛法,它妙就妙在這裡,研究所的課,幼兒園的學生也可以學;幼兒園的課,研究所的學生也可以學。我們凡夫可以學習這十願,第一願是「禮敬諸佛」。第一願當然是第一主要的、第一重要的,也就是說,沒有第一願,後面也就不能成就了。實在講,這個十願每一願都具足其他九願,其他的每一願也具足九願。這個十願,我們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從這個順序來看有次第。但是次第當中,它有圓融,這個圓融就是任何一願都具備其他九願,這個才圓融。所以《華嚴經》這個十,它是代表圓滿數。密宗是十六,代表一個圓滿數,它不是數字,它是代表一個圓滿的數。我們這樣來理解,才是佛法真正的意義。
「禮敬諸佛」這四個字,這個敬我們都常常聽,我們對人要恭敬,對三寶要恭敬,對父母要恭敬,對師長也要恭敬,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恭敬,所謂敬人、敬事、敬物,敬就表現在你生活上面。我們世間法裡面也常聽到,敬業的精神,那什麼叫敬業?對你從事的這個行業,你盡心盡力去把它做好,盡自己的本分把它做好、做到,就是敬業的精神,那是敬。對人要恭敬心,對父母師長,對一切人,乃至一切物也要恭敬,對桌椅、板凳也要恭敬。你穿的鞋子,你給它擺好,對它是恭敬;椅子坐了之後,把它歸位,擺好,整理乾淨,擺整齊,那是對物的恭敬。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怎麼去修這個恭敬、禮敬,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禮,外面這個禮不平等,禮不平等。恭敬心是平等的,恭敬心沒有差別,一切恭敬。我們對父母師長恭敬,對一切人也都恭敬,對外面的領導、同事、朋友,家庭裡面妻子、兒女也都要恭敬。恭敬,在外面表現的方式不相同,這個禮它不平等。
禮有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這是禮。這個身分,你要行什麼禮,才是對他的禮敬。比如說,過去的兒女見到父母要跪拜,見到師長要行跪拜禮。像我們學佛的人見到佛菩薩的形像,我們要頂禮,見到師長,我們要頂禮。但是你看到一隻狗,你不能去向牠頂禮。如果你對著一隻狗,去跟牠頂禮,狗也有佛性,我們就跟牠頂禮,人家看到就覺得怪怪的,可能有人認為你這個人神經有問題。所以兒女拜父母親,父母親不能去拜兒女,這個就是尊卑長幼、親疏遠近,這些身分清楚才不亂。要怎麼樣禮敬?你對一隻狗,你愛護牠,愛護生命,像護生、放生,那是對牠的禮敬。對兒女慈悲教導,那對兒女的禮敬。這個《常禮舉要》,大家要學、要看,才懂得什麼叫禮。對桌椅、板凳,你給它擺整齊、擦乾淨;你對一雙鞋子,給它擺整齊,那是對鞋子的禮敬。乃至花草樹木,植物、礦物,愛護,不任意去破壞,都是表現禮敬的精神。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公用的洗手間,廁所有人用了拖鞋,用了之後出來,那個鞋子擺得都不整齊;用了毛巾,用完,他也沒有給它拉整齊,揪成一團,那對這個就沒有禮敬。你用了給它擺整齊,東西用完,「動物歸原」,物品動過之後,拿到其他地方用完要歸還到原位,下次找才找得到,不能亂丟。亂丟,你下次再找就找不到,忘記放在哪裡,這個就是禮敬諸佛。
所以《華嚴經》講,禮敬諸佛,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禮在外面,它不平等,恭敬心是平等的,我們要懂。禮要學,你不學禮,你不懂,不懂怎麼待人處事接物,對人常常失禮。禮很重要。我們老祖宗講,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道沒有還有德,德沒有還有仁,仁沒有還有義,義是合理的、義務的,知道該做哪一些事情,盡到什麼義務。義也沒有了,剩下禮是最後一道防線,這個禮如果再沒有,就天下大亂了。現在就是像《無量壽經》講的,「無義無禮」,道德仁義禮統統沒有了,現在這個世界就是天下大亂,災難頻繁。所以禮非常重要,我們要學習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這個我們基本要學的,這個道理很深。你看在《論語》裡面,「林放問禮之本」,孔子說,「大哉問」。大哉問是什麼?你問根本,禮的根本是什麼,其他的人都問枝枝葉葉,你卻問這個根本,這個是大哉問,問這個大問題,所以我們不要疏忽掉這個禮。所以翻譯經典的法師,翻成「禮敬諸佛」,有很深的含義在。他為什麼不翻譯成恭敬諸佛?所以這個當中我們也要深入的去了解它的含義,要學禮,內心要有恭敬心、真誠心。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華嚴經》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動物、植物、礦物統統有佛性,為什麼?這個道理就在《華嚴經》。這物質的世界從哪裡現出來?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那些物質還是我們念頭變現出來,既然念頭變現出來,它就有見聞覺知。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菩薩成佛看到大地眾生同成佛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禮敬諸佛,我們對已經成佛的禮敬;一切眾生是未來佛,也要禮敬,而且平等的禮敬,恭敬心是一樣的,只是外表上的表現不同,內心恭敬是一樣,相同。這是我們第一個要學習,我們學習,可以從《常禮舉要》來學習,我們才有個下手處。
第二「稱讚如來」,如來是性德,如來就是不來不去叫如來,這個在《金剛經》講得很詳細。稱讚兩個字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讚歎。如來是性德,凡是符合性德,比如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淨業三福,這些都屬於性德,我們要稱讚。如果違背性德,我們不稱讚。所以這個讚歎也要有學問,不能隨便讚歎人,你對的也讚歎,不對也讚歎,那不行。對的讚歎,對他有鼓勵的作用,但是讚歎也不能太過,要恰到好處。太過,可能也會讓被讚歎的人產生傲慢心,就變成害了他,所以讚歎要讚歎恰到好處。受到讚歎的人,自己也要誠惶誠恐,像《太上感應篇》講的,「受寵若驚」,自己不能得意忘形。特別是被有道德學問的人一讚歎,自己就得意忘形,自己馬上就退轉了。過去有好幾個大德學佛表現得不錯,經過我們淨老和尚一讚歎,沒多久他就變了。所以我們受到人家稱讚,我們不能自滿,不能傲慢,要更謙虛,知道自己都很不足,這個心態才是對的。我們稱讚人也是如此,該稱讚你要稱讚,他符合性德,做了好事,當然要稱讚。當然稱讚也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恰到好處。如果他造的是違背性德的,跟性德不相應的一些行為,我們有禮敬,不稱讚。
學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就是這個態度,五十三參當中有三個善知識代表貪瞋痴,其他五十位都是表演正面的,其中有三位表演反面的。好像我們演戲一樣,有人演好人、有人演壞人。總之都是教化眾生,有的從正面來教導,有的菩薩從反面來教導,無非都是要幫助眾生回頭,覺悟。這三個善知識,甘露火王他是暴君,我們現在講暴君,脾氣很大,動不動就要殺人,代表瞋恚(瞋恚心),甘露火王;伐蘇蜜多女代表貪欲、淫女;勝熱婆羅門代表愚痴。這三位善知識代表貪瞋痴,貪瞋痴違背性德,但是他們是真正善知識,那是菩薩示現的,不是凡夫,是法身大士示現。善財童子去參訪這三位善知識,有禮敬,該有的禮貌、恭敬心,跟其他善知識完全一樣,沒有差別。禮敬諸佛一樣,都有禮敬,沒有差別,平等的禮敬。但是稱讚就沒有,沒有稱讚,也沒有批評,你們怎麼表現這些貪瞋痴?他沒有批評,他只是不稱讚。遇到善的、好的,稱讚。唯有這三位,他有禮敬,他沒有稱讚。所以這個稱讚,你要去讚歎人也要學問,不能亂稱讚。亂稱讚,本來是要鼓勵人的、幫助人的,稱讚得不對,反而是害人。
第三「廣修供養」。這個供養,實在講是布施,為什麼這裡不講廣修布施,講廣修供養?這個就是禮敬諸佛的表現。你施捨給窮人,你很可憐,我施捨給你,可能這個當中他有這個布施的心,沒有禮敬的心。你有禮敬的心,這個是供養你,不是布施、施捨給你。施捨給你,你很可憐,我來幫助你,我施捨給你。菩薩不是這樣,菩薩說我供養你,因為你也是佛,是用這種心態來布施,就叫供養。廣修供養,實際上就是廣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做這些事情;印經、放生,講經弘法,做好事,造佛塔寺、救濟窮苦等等,這些慈善事業。供養,在《華嚴經》也列出七種,「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就是佛法供養一切眾生是最殊勝的。在世間法裡面,這個善法的供養,也是在世間法裡面最殊勝的。好像你幫助一個人,他生活有困難,你拿錢給他,你拿物品去救濟他,讓他度過一時的難關,這個只是暫時的。我們一般講「救急不救貧」,他一時的急難困難,我們可以幫助他,解決眼前的困難,但是長久,沒有辦法這樣一直接濟。如果你能夠教他一技之長,教他自己有謀生的能力,自力更生,對他才是真正的幫助。那就是法,世間法也是法,你教他一個技術,他自己能夠謀生,不用靠別人,你這個法的供養,比一時財物的救濟,那更殊勝。當然遇到一時的困難,這些財物的救濟是需要的。長遠來講,要以法;財物的救濟是一時的,不是長久之計。
在佛法當中,依法修行,這個供養是最重要的,依教奉行,這是真正的供養。廣修供養,我們供養佛菩薩,買很多供品,擺得很漂亮、很莊嚴,如果沒有修行,佛在經典上教導的,我們一條也做不到,這個不是真正的供養。所以財供養不如法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是最殊勝的供養。所以我們供養有財的供養、法的供養、無畏的供養,一般講就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以禮敬諸佛的心態來修,那就是供養,實際上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心態不一樣。我們要學普賢十大願王就是要學禮敬諸佛。
「四懺悔業障」。實在講,這個十願裡面,這願可以說是一個核心。實在講,懺悔就是改過。懺是懺除,悔是悔改,懺除悔改我們的過錯。六祖在《壇經》裡面講,「改過必生智慧」。你把你的過失改正過來,你的智慧就生出來。我們現在為什麼沒有智慧?我們自己的過惡沒改,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而且還往往把自己錯誤的地方認為是對的,還很執著,就障礙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你的智慧就被障礙住了。被誰障礙?被自己障礙,被自己的過失障礙,所以知過、改過是真懺悔。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念完,我們有沒有改過?還是照樣沒改,只有口中在念。念一念,在實際生活上,自己心裡的思想、言語、身體的行為,也沒有把這些過失改正過來,那就不是真懺悔了。所以懺悔業障,我們可以從《了凡四訓》、《安士全書》,還有加上我們淨老最近這些年提倡的《弟子規》、《佛說十善業道經》、《感應篇》三個根,這是我們懺悔業障的一個標準。你沒有學習這三個根,我們實在講,自己錯在哪裡,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過失,怎麼能改過?往往認為,我都沒有過。看到別人,別人統統有過失,只有我沒有,這樣怎麼懺悔業障?業障始終存在,可能還增長。
業這個字是行為造作,我們身語意三業的造作叫業。造作之後,形成障礙,叫做業障。如果進一步講,我們造這個惡業,那當然是障礙,造善業呢?以佛法的標準來講,那還是障礙。惡業是障礙,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因為造惡業你墮三惡道,來生得不到人身。修善業,怎麼是障礙?修善業,你來生生三善道,不能脫離六道輪迴,還是要生死輪迴。而且你福報享盡又要再墮落,往往人一享福,又迷惑、又造業。我們現在看看有幾個人福報現前,他不享福的?但是一享福,他肯定會迷惑顛倒,那就造惡業。福報享盡,惡業造多了,惡報就現前了,又墮三惡道去了。所以從佛法的標準來看,修善還是不能脫離六道,都叫業障,這個都要懺除。怎麼懺除?斷惡修善,不要著斷惡修善的相,就《金剛經》講的不要著相,你斷惡修善不放在心上,不求人天福報。我們念佛人,迴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業障就沒有了,往生西方就作佛去了。如果你求人天福報,還是業障,你不能脫離六道輪迴。你著相修福,可以得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享盡,又要墮落,不究竟,所以這個還是業障。所以我們懺悔業障,斷惡修善不著斷惡修善的相,這個要學習《金剛經講義》。我們修淨土,你修任何一絲毫的善,都不要求人天福報,我這個善事,我要迴向求生淨土,跟一切眾生同生西方,這樣就超越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懺悔業障,這個很重要,我們下一堂課再進一步來跟大家交流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沒有錢怎麼修布施❓
🔹大布施如何修❓
🔹俗話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麼不如意❓
🔹修忍辱,只是忍下來而已嗎?應該怎麼修❓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最上是從心上改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六集) 2021/10/2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6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行依」,第四、菩薩六度。在《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第五行,我們上一次講到第四條,就是菩薩的六度。
「(四)菩薩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一段出自於《無量壽經》。菩薩六度,這個「度」在梵語是叫波羅蜜,波羅蜜翻譯中文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如果用直譯的文法譯,叫彼岸到。好像我們說「先喝水」,這在我們中國的文法都是這樣用的,外國大部分它是倒裝句的,講「喝水先」;我們說到彼岸,他說彼岸到,當然意思都一樣。「度」這個字,如果加上三點水,就是渡船的渡。你到彼岸,從這一岸到對岸,這個當中有大河、大海,或者大江、江河,從這一岸要到對面那一岸,就必須要用擺渡。過去我記得小時候到外婆家,那時候還沒有橋梁,我三舅都在幫人家擺渡,讓大家隨喜。我們小時候過年要跟母親回外婆家,就要坐渡船,從這一岸渡到對岸去,到彼岸去。這個渡,就是必須有渡船你才能渡得過去,這個是形容比喻。
六度又稱為六波羅蜜,主要要有智慧,就是第六度的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聰明智慧,智商很高,那個不是經典上講的智慧,那個智慧,佛經稱為世智辯聰,就是世間的才智,他有很有辯才,聰是很聰明,反應很快,智商很高,那是世智辯聰,世間的才智。這裡講的智慧,是我們每一個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這個才是佛經上講的智慧。因為佛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必須透過翻譯,梵文翻成中文,翻譯法師怕人產生誤會,所以就用音譯,他沒有用意譯,沒有翻它的意思。因為般若翻成中文是「智慧」,我們就很容易誤會,以為某人他很聰明,智商很高,他很有智慧,我們一般都是這麼講。為了區別佛講的那個智慧不是世間人所理解的這些聰明才智,不是這個,所以用音譯,翻它的音,把中文的發音跟梵文接近的,把它翻出來,音譯,要講經的時候再說明般若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再解釋它中文的意思,這是自性般若智慧。
我們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最終目標是相同的,方法門徑很多,不一樣,但是目標是一樣的,都是要幫助我們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這是共同的一個目標,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修學的方法、門徑就很多了。前面的五度,如果沒有第六度的般若智慧,就變成世間法,你會得到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不能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沒有般若智慧,就不能算度,也就是說不能稱為波羅蜜,因為到不了彼岸,波羅蜜是「到彼岸」,到不了彼岸,所以必須加上般若智慧。所以每一度它都有般若智慧,這樣才叫六度,六波羅蜜。菩薩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當然他所有的行為,六度萬行,萬是形容,我們生活當中方方面面的各種行為太多了,歸納起來就是這六大類。所以前面五度,每一度它都有般若智慧,這個是我們要學習的。
最具體的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金剛般若修學,佛在《金剛經》前半部就講,「不著色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布施要三輪體空,內不見布施的自己,外不見布施的對象,中間不見布施的財物。這個不見,不是看不見,他就不放在心上。我什麼時候、布施多少、布施給某某人,這個就三輪不空,這個就著了色聲香味觸法。所以《金剛經》教我們怎麼修布施就能開悟、就能超越?就是不要去執著,不要著那個相;事要去做,不要著相。所以在《金剛經講義》,江味農老居士也講到菩薩修六度。《金剛經》講得簡單,「持戒修福」。修福就是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有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我們身外之物,這些財物。內財就是我們為大家服務,為大家工作,為大家奉獻,像道場來做義工的在家、出家這些同學,大家來做義工,義務來服務,用自己的精神、時間、腦力、體力,這樣來為大家服務,這個就是內財布施。你幫忙擦個桌子、掃個地、清潔等等的,這個都是屬於內財布施。所以布施有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更為殊勝。布施的範圍非常的廣,很多方面,實在講,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做的,也離不開六度,只是有人知道、明白,有人不知道。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沒學佛的人他不知道。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知道怎麼修布施,講到布施,我要拿多少錢?實在講,這是布施的一個項目,還有內財布施。比如說一個家庭主婦她每一天要打理家事,做家事,從早忙到晚,要洗衣服、煮菜來供養一家人,把這個家照顧好,奉獻自己的腦力、精神、體力、時間,為一家人服務,她也在修布施。我們以此類推,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工作,工作就是一個布施。所以整個社會的人,大家都有工作,都在布施。沒有學佛的人他也不知道,他認為我來工作為了賺幾個錢,他不知道是布施。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人人都能修布施,都可以修,有錢沒錢都能修。你在任何工作崗位都能修,沒有一個人不能修的,我把我的分內工作做好,也是布施。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做了就生煩惱,為什麼要這麼做?還不是為了賺幾個錢,還要看人臉色,做得心不甘情不願,那就把布施變成煩惱了。
布施主要對治慳貪,慳吝貪惜。慳就是不肯施捨,自己有的不肯施捨。自己有財物,需要幫助的人他需要,不肯幫助他,慳吝。希望自己得到更多財物,賺錢了,要想更多,貪心無止境。布施就是對治我們的慳貪,就是把慳貪的心放下,外財。內財,太過分愛惜自己的身體,所以懶惰、懈怠、怕做事,做一點事情就怕累,愛惜這個身體,好逸惡勞,這個也是慳貪,貪圖自己的享受。所以海賢老和尚在這個光碟勸導我們,出家人要吃苦的、穿補的,要修苦行,要布施。所以海賢老和尚他的光碟也是表演給我們看,一天做到晚,他沒有為自己,他完全都是布施。他有多餘的糧食,接濟窮困的人,捐給國家,自己很辛勤的工作,他把這個身心世界都放下,都奉獻出來了,自己也沒有吃得比較好、穿得比較好,人家的供養也都輾轉去布施了,做好事,做社會的這些善事,修橋鋪路,人家有急難,幫助。這也統統是布施,也表演給我們看。
所以布施主要放下慳貪,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把念佛配六度來開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怎麼放下身心世界?放下就不要執著,不要執著內心的這些牽掛、憂慮、煩惱,這些要放下。身,自己本身身體,還有身外之物也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要了把它除掉,不是那個意思,是身心放下,心裡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放下這個。身,身外之物,需要的人我們幫助他,幫助社會大眾,幫助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服務;內財,我們奉獻我們的身體,勞力、精神、體力我們奉獻出來,這個叫放下。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幹叫放下,不是這樣的。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為什麼能活到一百一十二歲自在往生?他修給我們看,他不是用講的,做給我們看,給我們做證轉,給我們證明。愈布施他身體就愈健康,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他雖然沒有在講經說法,但是他生活當中,那些跟人家對話講的,你看他不是活生生的表演給我們看嗎?我們看到以前的公案,書本上的記載,現在藉用科學工具,錄像錄下來,我們看得更親切。你看他光碟裡面,他放生、印經、救濟窮苦,做這些事情,這就是布施。布施,他不執著。有一次居士送他一個戒指,金的,他也把它接過來,為了讓初學的人生歡喜心,他沒拒絕,收下來了,那個居士走了,他交給旁邊的人,他說我用不到這個。
持戒,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講了一句話,讓我們去深思,他就是說,「你不來,我不怪」,他說你不來我這個小道場,我不會見怪你。來了呢?「來了必須守我戒」,我戒就是我們道場的規矩,你要遵守。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我們走到任何道場,每個道場都有它的規矩,我們要去遵守那個道場的規矩,這個就是持戒。所以持戒除了有明文的戒條之外,其他這些統統屬於持戒。所以這個地方,六度的持戒是廣義的,包括風俗民情,風俗習慣,儒家講禮。這個禮,你要能夠隨順世間的禮節,在佛的戒律裡面講叫「隨方毗尼」,毗尼就是戒,要隨順各地方的這些規矩,包括國家制定的憲法、法律、規章,還有風俗民情,他們的習慣。我們看《常禮舉要》,我們前面學習過《常禮舉要》,「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到其他國家去,要先請問、要先了解這些國家有什麼禁忌,哪些禁忌我們要避免。入境,到任何一個地方,要知道他們的風俗習慣。每個地方它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我們到那個地方,隨順它的風俗習慣,那個地方的人他才歡迎我們,否則人家就不歡迎了。這個也是戒。所以此地六度的戒是廣義的,除了有戒律條文要遵守,包括這一些,所以是廣義的,它不是狹義的,這個統統屬於持戒。加上海賢老和尚講的,這就很具體了,「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你要來我這個道場,住在我這個道場,你要遵守我這個道場的規矩、規範。你不來,我不會怪你;既然來了,那你就要遵守,你看海賢老和尚他示現持戒,布施、持戒。
忍辱,他也表演給我們看。在光碟裡面講收電費的電工,那個月他看了那個費用,好像比上個月多出很多,問了那個電工一句話,這個月怎麼比上個月多那麼多?因為他們道場很節省,也不會亂用電,這個我們可以理解。那個電工二話沒有就給他打兩個巴掌。旁邊的居士看到了,跟這個電工理論,海賢老和尚就把他制止,說算了吧!他打我,就消業障,吐痰吐在我臉上就讓它乾了,不跟他計較,他也不生氣,可見得他忍辱功夫到家了。我們在生活當中,這個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因為我們走到哪裡,處處都要忍,每個環境、每個地方,都有不順人意的人事物,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俗話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麼不如意?還不是我們過去今生自己造的業?所以遇到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能夠忍辱,就消業障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導大家,消業障最快的方法就是你能修忍辱。人家無端侮辱你、毀謗你,甚至打你罵你。像海賢老和尚,問電工為什麼這個月的電費比上個月多那麼多,就被打兩巴掌,他還趕快錢掏出來給他,不跟他計較。我們如果這樣修,也真的是消業障,因為我們過去總是有造一些不善業,因緣際會要償還。人家對不起我,過去世我也曾經對不起他,一報還一報,明瞭因果,心就能夠安忍了。
在《了凡四訓》裡面講,這個人他沒有做錯事,平白無故被誣蔑、被毀謗,當然我們被人冤枉、毀謗這是一般人都無法接受的,受不了的,但是如果你能夠修忍辱,你把那個業障消掉,後面福報就來了。所以平白無故的受到毀謗、受到誣蔑、受到冤枉,他能夠忍辱,忍受這些侮辱,去承受,他業障消了,後面福報就現前,「子孫往往驟發」,子孫就發達了。所以這些毀謗好不好?從現前看是不好,從後面果報看很好。如果知道後面的果報很殊勝,就會感恩這個毀謗的人。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寫了「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對任何人都感恩,對障礙我們的人、毀謗我們的人、欺負我們的人、打壓我們的人,都感恩。因為他幫助我們成長,沒有這些逆境來磨鍊,我們很難成長。一般人看起來不好,不是好事,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那是好事,從後面果報看是好事。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一種侮辱是到極處了,他就不能提前成佛了,本來他是排在第五,賢劫千佛他是第五尊佛。因為歌利王這樣給他這種凌辱,他是忍辱仙人,歌利王很無理,他在睡午覺,宮女跑去聽仙人講開示,醒過來找不到人,結果去找,在聽仙人在講話,他很生氣,問他在修什麼?他說在修忍辱。他說好,我看你能不能忍?肉一片一片給你割,你只要說我受不了了,我不能忍了,我就停止。整個身體都把他割了,他還是如如不動,他忍辱成就了,提前成佛了,很快那個身體又恢復了。所以世間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好、不好,所謂「禍福相承」,禍跟福它是互相倚伏的,禍當中有福,福當中有禍。所以修忍辱,這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必修的功課。
在修忍辱當中,我們總是要明理,你明白道理,你才能夠安忍,不然縱然忍下來了,忍這一口氣,心裡還是不平,怨天尤人,心裡還是不平,心還是不安,所以必須要明理。這《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講到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明理是比事上改更進一層的功夫。事上改就是人家罵我,我忍下來,不跟他計較,不回嘴,這個是事上的忍,事上忍總是東滅西生,如果忍到有一天它爆炸了,累積太久了就爆發出來,所以不究竟,事上忍不究竟。從理上是遣之,把它遣散了,就是你明理了,這個道理通達了,所謂心安理得,理得心安。道理明白了,道理你得到了,像我們現在學習蔡老師的《群書治要》,我們聽明白一句、兩句,學習雪廬老人《論語講記》,學明白一句、兩句,我們真的理得心安,遇到種種事情,這個道理就能幫助我們排遣我們心裡的疑惑、憂慮、煩惱,所以第二層是從理上改,明瞭道理。《了凡四訓》也舉出幾個例子,比如說你喜歡殺生、喜歡吃肉,為什麼要戒殺、吃素?動物都有生命,我們要有憐憫心、要有慈悲心,牠也是有知覺的,也是貪生怕死的,我們人貪生怕死,動物也是一樣,跟人一樣貪生怕死,我們不能為我們的口腹,這個三寸舌頭的享受去殺害這些生命,這個罪過很重,有果報。因果道理明白了,他這個心就放下,就平下來了,從理上改。
最上是從心上改。第一層是事上改,第二層理上改,第三是從心上改,起心動念,貪瞋痴慢疑這些念頭剛剛起來,警覺得快,把它轉過來。我們念佛人用念佛把它轉過來,念經的你用經的道理去轉,持咒的用念咒去轉,修止觀的用止觀去轉,修《金剛經》的用《金剛經》去轉,都是屬於觀,觀照功夫。像江味農老居士《金剛經講義》,《金剛經》到最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算是《金剛經》末後,最後面了。江老居士他把自己修學的心得跟我們分享,他說前面二十年修這一句,怎麼觀?觀了沒感覺。後來有一天他忽然有所領悟,他說在生活當中,無論遇到大事小事,它是順境或是逆境。順境順我們心,順我們心,我們都會起貪心,這個人我好喜歡,跟他很好;那個人很討厭,就不喜歡他了。他用這一首偈來觀,觀這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不要認真,不要計較。他說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大事小事,他就用這一句去觀。後來他就覺得,這樣在生活當中去作觀,他功夫慢慢就得力了,他說透過這樣去觀照,煩惱就不斷的降伏,看經也比以前看得明白,念佛心裡也念得比較踏實。所以修學任何法門都在觀,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從事上改、理上改,在此建議大家多聽蔡老師的《群書治要36O》,分析得很詳細。我們老和尚他定的標準是一樣東西要聽三十遍,聽二十一遍才有印象。我們在生活當中自己去調整,對人、對事、對物,在心態上、行為上的一個調整,這個都是屬於觀門。忍辱,從理上改、從心上改,是比從事上改當然效果更好。
精進,海賢老和尚也示現給我們看,他工作那麼忙,一天忙到晚,都在外面工作,他的佛號有沒有丟掉?那個時候還沒有念佛機,他心裡默念,他佛號不曾片刻丟失。你看前面那個忍辱,他文革的時候被迫去做生產大隊的隊長,還不准吃素、不准念佛、不准拜佛。他有沒有就這樣不吃素、不念佛、不拜佛?他還是拜,一大早人家還沒起來,他就起來偷偷的拜,拜完了人家沒看到,醒過來,他拜完了。佛號不准念出聲,念出聲會被打,他就在心裡默念,心裡默念他不知道,所以這句佛號他沒有停過,他是真精進。所以精進,主要是在降伏妄念、煩惱,這個功夫就得力了,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他能夠精進不懈怠,這是真精進。
禪定,這個禪定,你有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心就慢慢的定下來了,修任何法門都一樣。其實六度跟三學,包括前面的三福、六和、普賢十願,實在講,無論修哪個法門是共同科目。心定下來你才能開智慧,沒有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心定不下來。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身心世界,內財、外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不佔為己有,放下。持戒,守規矩,像儒家講禮,佛家講戒,是同樣的道理,要有個規則,「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做事有長遠心,要忍耐、要忍辱,這樣才能精進。精,專精不雜;進,有進無退,是精進。像我們老和尚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是精進。透過精進,心才能定得下來。如果你不精進,學雜、學亂了,心不定,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在我們世間的教學裡面也講「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這個《格言聯璧》講的,就是你讀書的桌子不要擺太多的書,擺太多書,看到那一本也要看一下、這一本也要看一下,心就散亂了,你不能專。應該一本看完了再看第二本,這部經學完了再學第二部經。同時學了好幾種,心不定,因為不專精就不能進步、就不能提升了,學了很多、很雜,功夫不能深入,沒有深度。所以精進才能得禪定,心定下來才能開智慧,般若智慧開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前面的五度都是波羅蜜,每一度都有般若智慧。
所以菩薩他怎麼來教化安立眾生?《無量壽經》講,法藏比丘還沒有成佛,行菩薩道、修菩薩道的時候,「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教化安立眾生。也就是說我們修菩薩的六度,菩薩是怎麼過日子,他怎麼生活,怎麼待人、怎麼處事、怎麼接物?就是這個六度,自行化他。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般若智慧開了,那就住於無上真正之道。真就不是虛妄的,不是假的,無上真正之道就是無上菩提。在六度裡面,主要是要達到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這個非常重要。所以要修菩薩的六度,《般若經》要讀。這個般若,我們還沒有開啟智慧,也要學習,來幫助我們前面這個五度。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分析得很詳細,非常難得,可以說相輔相成。所以《金剛經》講,菩薩如果布施還著相,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名菩薩」,這個是《金剛經》講菩薩的標準,起碼要破四相,後半部是破四見。《金剛經》、《般若經》講空,這個空,你不能去著偏空、頑空、斷滅空,那就走錯路了。空有不二,不能著空。古大德講,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著有像須彌山那麼大,寧願著有,不要著空。著空就變斷滅空,撥無因果,那要墮落了。著有,他雖然執著前面這個五度,他還能得人天福報,比墮三惡道要好多了。當然,標準是空有都不著。怎麼樣空有不著?你去修六度,就把著空這一面堵住了;著有這方面,再般若智慧給它照破、照空,不要去著那個相,這樣空有都不著,這個才是般若智慧無上真正之道。所以《金剛經》不是叫你什麼都不要修,持戒、修福,他就能夠去了解《金剛經》的意義,就能夠契入金剛般若。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普賢十願」,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