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46‒50集|悟道法師主講

🔹受持四句偈等、為人演說之福德為何那麼大❓
🔹怎麼樣才叫受持❓
🔹如何布施才是福慧雙修❓

金剛經講義節要—受持、為人演說的殊勝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1/12/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50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六十八頁倒數第一行。我們看這一段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這段經文就是:

  【五三、約經功校顯 顯福德勝 引河沙喻】

  『約』,以這部《金剛經》它的功德來比較,用這個比較來顯示出這部經的功德,同時也顯示持誦演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福德的殊勝。引用恆河沙來做比喻,讓我們從這個比喻的概念當中體會到這部經它的殊勝。恆河在印度很有名,恆河流域,從古印度到現在,很多人去朝拜。在印度人當中,恆河是一條聖河。有很多同修到印度去朝聖,現在恆河也是一個觀光點,所以很多外國的觀光客到印度,這個恆河也是一個重點。我們台灣、大陸有很多同修,都去印度朝聖,去朝聖也必定會到恆河。因為在經典常常看到「恆河沙」,世尊常常以這條恆河來做比喻。恆河的沙很細,有一些同修去印度朝聖,也都有帶一點恆河沙回來,用罐子裝一點。那個沙,聽說很細,像麵粉一樣。麵粉我們都知道,麵粉,你手把它捏一點起來,它很細的。不像我們一般的沙,我們現在台灣的沙就很粗,恆河的沙很細,細得像麵粉一樣。像麵粉那麼細的,你看一粒沙,體積就很小了,幾乎我們肉眼都看不太清楚。那條恆河,那麼長的恆河,那有多少沙?無法去計算。就是以那一條恆河,一條恆河的沙,所有的沙。

  『如是沙等恆河』,也就是說,這條恆河,恆河裡面這些沙,每一粒沙又有一條恆河。那大家想一想,這個有多少?那無法計算。就一條恆河的沙,我們就算不清了。一條恆河沙有多少?我們都不知道。每一粒沙,一粒沙那麼小,那有多少的恆河沙?那一粒沙又有一個恆河。佛就告訴須菩提,『所有沙數』,恆河當中所有的沙,它的數量。那個數量我們就算不清了。「沙等恆河」,就是說每一粒沙都是一條恆河。佛就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你意下如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那個恆河沙多不多?『須菩提言』,須菩提就回答世尊,『甚多』。多到無法計算,「甚多」。所以,『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你說一條恆河所有的沙,每一粒沙都代表一條恆河;那每一條恆河裡面,又有恆河沙。須菩提就回答,算那些恆河都無數,算不清楚了,何況恆河當中的沙?這個就無法去計算了。光那個恆河都多到無量,何況那個沙?那沙當然就更多了,「何況其沙」?光講恆河,有幾條恆河都算不清楚,何況恆河裡面那個沙?那有幾粒沙?這就是從這個當中讓我們去體會一個概念。下面這段講:

  【五四、明寶施福】

  說明用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請看經文: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接著世尊又告訴須菩提,也是告訴我們大家了。『我今實言告汝』,實實在在告訴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就是遍滿「恆河沙數」。那個七寶有多少?『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每個恆河沙都是三千大千世界,那有多少?不要講那麼多,就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七寶來布施;我們再不要說那麼多,就我們這個地球的七寶統統拿來布施,我們就不敢想像了。現在講,「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那恆河沙有多少?這說明那個七寶多到沒有辦法去計算。這麼多的七寶來布施,這樣得到的福報多不多?須菩提就說,『甚多』,太多、太多了。佛在這部經,用這麼多的七寶,三千大千世界(滿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最近我們在學習《還源觀》,這個我在錄影室錄的,大家在網路上可以看看。華嚴觀,一粒沙,一粒微塵,沙還是很粗的,那個講微塵。鄰虛塵,我們肉眼見不到的,接近虛空了,就是物質體積最小的。世界都是微塵集合起來的,一粒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一粒微塵裡面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沒有放大,大千世界沒有縮小,這個我們想像不到。大能容小,我們可以理解;小能容大,而且大到那麼大,小到那麼小,我們想不到。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微塵裡面那個大千世界又有微塵,那個大千世界的微塵又有世界。所以在《華嚴經》講,世界重重無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在唐朝的時候,華嚴宗的祖師講,重重無盡。皇帝聽了不能理解,什麼叫重重無盡?所以請皇帝去做一個八角亭,裡面放鏡子,做好了,請皇帝站在裡面,皇帝一站,四面八方,看到他自己的影像,一看鏡子,沒有盡頭。這個我們現在的玻璃也能夠顯示這些,我們也曾經去坐過,有的電梯,還有一些場所,那種玻璃,人一站進去,看到自己的影像,你看不到盡頭。所以皇帝一看,他就有個概念,重重無盡。所以世界的事實真相是這樣。這個地方也是顯示不可思議的境界,這麼多的七寶,滿所有恆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得福多不多?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須菩提講甚多,「甚多,世尊」。我們看《節要》:

  【一、『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

  『實言告汝』。江味農老居士他的《講義》,『說在此』,他說在這個地方,但是他主要的意思是下面經文,『意在下文』,主要的意思是在下面。在這裡講,主要的意思是在下面。『使知』,就是使我們知道。『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也就是說,佛所說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福,「更多於此」,都比這個多。『是真實語』,講真話。用這個七寶布施,他的福太多太多了。滿三千大千世界,滿所有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那有多少?那麼多的七寶來布施得的福德當然很多,多到不可計算。但是,你持誦這部《金剛經》,受持、為人演說這個福德,超過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超過那個,這個話「是真實語」。「實言告汝」,就是給你講真話。『不可不信。』佛給我們講真話。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恆河無量,河沙無邊。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作一比例。以顯持說之無為法,福德更大於此。】

  這一條講,『恆河無量,河沙無邊』。我們一般講無量無邊,那個恆河沙是無量無邊。佛是『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福德怎麼修,也不會超過這個。「有為法之極大福德」,有為法。這個是有為法最大的,修這麼大的福德,而且是極大的福德,來作一個比例。以這個有為法極大的福德,來顯示『持說之無為法』,就是受持為人演說的無為法。你受持演說無為法,福德更大於那個有為法的極大福德,更大了。這個就是用有為法最大的福德,然後來顯示無為法持說(受持為人演說)的福德更大於有為法的福德,讓我們去了解這個無為法它的殊勝。好,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五五、顯持經勝】

  就是顯示受持為人演說這部《金剛經》的殊勝。請看經文: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這裡佛就給我們講出來了。『佛告須菩提』,告訴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就是有善根,有善根的能夠接受這部經典。『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就是說不一定全部《金剛經》,你能夠受持四句偈,四句合起來叫一首偈,一首偈頌。兩句就是半偈,半首偈,我們常常聽的、很熟悉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四句就是一首偈。《金剛經》最後面壓軸的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一首偈。你持誦《金剛經》,乃至,就是說你只受持一首偈,受持四句偈等。就是《金剛經》裡面,你受持任何一首偈,或者一段,『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你受持一四句偈,你修的福德,就勝過用滿所有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超過他的福德,真不可思議,這個顯示這部經的殊勝。我們看《講義節要》這段文,《講義節要》的第一條:

  【一、『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

  佛在這裡講,『四句偈等』,這個「等」就是包括其他的。一首偈,就四句經文。因為經有長行、有偈頌,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屬於偈頌的體裁;其他就長行,長行文。比如說,六祖開悟的兩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兩句也是可以算半首偈。六祖是在那兩句開悟的,不是說只有那兩句可以開悟,《金剛經》任何一句統統可以開悟,這個要知道。像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任何一句,就是你任何一個點切入,那都貫通全經。所以這個「等」就包括其他的,不是說只有四句。所以再給我們註明一個「等」,就是包括其他的,任何一首偈,任何一段經文,都可以悟入。四句偈,就是『極言持說極少之經』,「極少」,就是說很少。你受持,「持」就是自己受持,「說」就是為人演說,自己受持,然後為人演說。說這麼少的經,福德還超過前面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福德還勝過那個。

  『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如果整部《金剛經》都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那這個福德不就更殊勝了嗎?四句偈都超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了,那整部經當然就更殊勝,「不待言」,不用講就知道了。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受持』,則能自度。『為他人說』,則能度他。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

  這一條,《講義》給我們說明『受持』兩個字,它的意思。『受持,則能自度』,這個「受」就是理解、接受、領受。你領會到了,領受、接受了,接受佛在這部經的開示。「持」是保持、執持,持,他就是修行了。時時刻刻提起觀照,這個才叫受持。這是經典講的受持,這個很重要。我們讀誦是為了受持。自己能夠受持,能度自己,受持能自度。比如說,《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要依照這樣去觀,那才叫受持。這一部《金剛般若》,在《大般若經》六百卷。我有一套《大般若經》,台中慈光圖書館館長送的,分量非常多。它的精華就兩部,一部《金剛般若》,一部《般若心經》。這兩部經,《般若心經》我們常常念,做三時繫念,我們都要念三遍,《彌陀經》念三遍。《彌陀經》講有,《般若心經》講空,空有是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部是《般若經》的精華,心要。受持就是我們對這部經,佛跟我們講「應作如是觀」,應就是應該,作就是說你要很作意的去觀。如果不作意去觀,那就沒辦法受持,所以時時去觀照,那才叫受持。

  我們學佛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我們老和尚常給我們開示,就是章嘉大師教他的看破放下。我們現在學了佛,也聽過經,知道要看破放下,但是就是放不下。過去黃念老,我曾經聽過他的錄音帶,早期那個錄音帶,二十幾年前的錄音帶,有同修問他問題,他回答。我記得有人問放下,有人說他都放下了。黃老講,沒事情的時候,都放下了,事情一來,一樣也放不下。我們想想,真的是這樣。沒事的時候,我什麼都放下了,但是不要說大事,一樁小事來都放不下。所謂放不下,就是心裡有罣礙。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看破。你真正看破,那你肯定會放下。所以《金剛般若》跟《心經》,實際上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如果這兩部經沒有認真去受持,我們真的看不破、放不下,真的是這樣。為什麼?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我們把現前這個現實的世界當作真的,真實的,你執著這個是真的。那真的,你就放不下了。所以放不下,有執著,有執著你就會生煩惱。順境起貪心,逆境起瞋恚心,為什麼?當真了。

  佛在這部經最後面,那四句偈是在流通分最後面的,我們平常講壓軸好戲,放在最後面。佛跟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好像作夢一樣。有為法,有生有滅的緣生法,這個是有為法。物質的、精神的、不相應行法,所有的一切萬法;有情、無情,全部包括在裡面;包括佛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主要是講夢,夢境。夢,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我們作夢,你夢醒過來,什麼都沒有。作夢,你夢到很痛苦,作惡夢。我常常作惡夢,我在雙溪也是作夢,有一次夢到腳趾頭被人家用刀割,割得好痛。那跟真的是一樣的,好痛!醒過來,都沒有了。昨天晚上睡覺作夢,夢到胃很痛,痛得跟我們平常白天痛的感覺是一樣的。在夢中胃怎麼這麼痛?結果醒過來就不痛了,就沒有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個是夢中在痛。那就說明什麼?那不是真的。因為夢大家都知道,夢不是真的。我們白天這一切,佛跟我們講,跟晚上作夢是一樣,晚上在作夢,白天還是在作夢。六道輪迴統統是夢,一場大夢。六道輪迴是夢中夢,你出離六道,四聖法界還是夢。要出離十法界,夢才醒過來,明心見性夢才醒過來。

  我們把這個當真的,為什麼當真的?沒有看清楚事實真相,沒有看破。所以《金剛般若》跟《心經》,觀照,就是你要作意去觀這個功夫。你有功夫了,你就漸漸能放下了,漸漸你就會淡化。功夫深了,就能完全都放下了。但是這個要作意去觀察。江老居士他提供修行的經驗,他說剛開始在觀,二十年,沒什麼效果。後來他很作意的去觀,就是從日常生活當中很小的事情。很小的事情,順心的事情、很不順心的事情,統統如夢幻泡影。不管你遇到順心的、不順心的,就要提醒這是作夢,不要當真。你心才不會取那個相,不會去執著,煩惱才能伏得住,才能壓得住。你從伏煩惱,功夫深就斷煩惱。在我們淨宗,你有能力伏煩惱,帶業往生,你可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斷。受持《金剛經》如果我們功夫淺,但是有功夫,只是功夫比較淺,比較淺,幫助我們伏惑,伏住貪瞋痴不發作。比如,以前人家罵我們一句,你就難過好多天,現在好像沒什麼事,這個就有進步了,這個功夫是在這樣用的。人家給你讚歎,給你褒獎,給你登廣告,高興得不得了,貪心起來了,貪名聞利養。你現在如如不動了,也不會高興了,心還是保持平靜,這樣慢慢有點功夫了,有進步了。從這個地方去勘驗。所以「受持,則能自度」,自度就是說你自己修得有心得。

  你自己有心得,『為他人說,則能度他』。「為他人說」,就是說你跟別人分享,分享你修學的心得,你用功怎麼用,這個就是度他。要這樣修。如果還是不行,伏不住,就要了解因果,就是要從因果,因果教育。講因果教育的經典,你從因果上去深入。你從因果上去深入,到最後也會明心見性。所以印光祖師常講,你透徹了解因果,必定能夠明心見性。因果講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的遭遇都離不開善惡因果報應,也是自己自作自受的,不要去怪任何人。像了凡先生,他就相信因果,相信命運。所以他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過得很消極,但是他不造業。但是你不知道命運,不相信命運的人,有非分之想,非分之想就很危險,可能做出種種不法的事情。你命中沒有,你硬要得到,你就用不如法的手段,那就造惡業了。造惡業,不但得不到,而且折損你原來的福報,折損你的壽命,真的得不償失。所以因果教育也很重要。《金剛經》教我們這個,它是很直接的叫你觀如夢如幻。我們可以同步來下手。

  『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為他人說就是度他,自己自度又能度他,那就是菩薩了。所以福德就很大。我們說真話,如果真要看破放下,《般若經》不能不學習,這是講我們一般,一般人。除非過去世,宿世善根很深厚的,一聽他就能放下。那也不是偶然的,他宿世善根累積得很深厚了,這一生再遇到這個緣,他就能放得下了。我們宿世善根有,不是說沒有,沒有我們也遇不到佛法,只是少。《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現在是少,那就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要多。我們現在是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那怎麼辦?你要加強,由少讓它慢慢增多。怎麼由少增多?你就要受持,《彌陀經》講,「執持名號」。執持名號,你佛就一直念,佛一直念、一直念,念到一心不亂。念多了,你的善根福德就不斷的增長,不斷增長。

  但是念佛還是要有功夫的。念佛的功夫,也就是說我們要能伏惑,才有把握帶業往生。如果惑伏不住,那還是沒把握,就是我們貪瞋痴慢這個煩惱,我們還是會發作、會起現行,這個就沒有伏煩惱。這個我們要知道,自己要清楚。所以念佛要伏惑,這個是台中蓮社雪廬老人常常跟同修開示的,要伏惑。你伏惑,你心跟阿彌陀佛就感通了。我們現在還沒有感通阿彌陀佛,就是惑還沒伏住。伏惑,我們老和尚也教我們,在講淨土經常常教我們,教了很多。講得最簡要的,就是說你一個貪心起來,趕快念阿彌陀佛,換過來;一個瞋恚心起來,趕快念阿彌陀佛,換過來,這個是最直接的。這個最直接,這個也是要像《金剛經》這裡就是講,「應作如是觀」。佛講,應就是說應該、應當,作就是你要很作意的,作意就是說你要很專注的去觀。我們講常常提起觀照,我們自己心裡這個主人翁,不要讓它睡著了,不要讓它迷糊。要常惺惺,常惺惺就是說有個警惕心在。好像守住城門那個衛兵,他都時時防患有敵人進來,所以不能打瞌睡。那我們這個心如果一下子沒有提起般若觀照,我們的煩惱(無明煩惱)就起來了,賊兵就打進來了。所以你念佛要伏惑,也是要提起觀照,不然你也壓不住。無始劫這個煩惱力量那麼大,如果沒有這樣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控制不住。「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在修,勉為其難,好難受!應該以前要發一頓脾氣的,才痛快,現在不能發,那很難過。很難過,你就要咬緊牙根把它忍下來,這樣去練。如果要再隨順我們的煩惱,那很痛快,貪瞋痴,很痛快,這個功夫就不得力,甚至退步了。所以用功就是在這上面用。

  所以受持,通所有法門。所以這個講的是一個總原則,你修禪、修密、修教、修淨土,都一樣,同樣一個原理。所以受持就是起觀(觀照)。自己修得有功夫,你就可以幫助別人。你自己有一分,可以幫助別人一分;自己修了二分,就幫助別人二分。如果自己都沒有受持,都一點心得也沒有,就沒辦法跟人家分享了。一定自己有心得,那才能跟人家分享,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別人。像江老居士,他自己在修的,他的經驗(經驗談)就告訴我們。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又能深信因果,信心清淨,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

  『布施知離相』,離相布施,離相布施就是『福慧雙修』。如果不能離相布施,只有修福,沒有慧了,得人天福報。如果離相,離相布施福慧都有了。離相,一般講三輪體空,就是不見能施、所施。心裡不要常常想我布施多少(我就是能施)、能夠布施的我、我布施給某某人,他是我所布施的對象。能跟所,那就是對立的。這個就是我相,別人就叫人相。這個當中沒有布施,也不執著布施之物。我布施他多少錢,我布施他什麼東西,耿耿於懷,放在心上,都常常放在心裡。那要把它放下,不要在心裡,這個就三輪體空了,這個就是離相布施。但是著相布施的人是比較多數,比較執著這個相。著相布施,一般世間人都是比較著相布施。特別有人布施,喜歡他看得到的。比如說,寺院一根柱子,他來發心一根柱子,把他的名字打上去,或者他的公司打上去,他覺得心裡很踏實。我有布施,你看那根柱子在那邊,而且別人都會看到某某人布施的。他很在意這個,那就是著相了。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去要求一般人他要離相,因為有的是初學的,他還沒深入。他來接觸佛法,他還不懂這些佛的道理,還不明理,就不能要求這個深入的高標準,不能這樣要求。這樣要求,恐怕他就跑掉了,不敢來學佛了。所以這個善巧方便。他要這些,那就是先滿他的願。叫他來聽經,如果他明理了,以後他就放下了,他也就不執著這個了。他不了解,他當然會執著,這個也很正常。但是我們老同修,我們想要深入,得到更殊勝的果報,那要離相。因為離相你才能超越三界,才能脫離六道,我們要往生淨土,不要在這裡生死輪迴了。一般人他是求人天福報。但是你念佛功夫如果不到家,不到位,來生還是得人天福報。但是你有修布施,你會生尊貴家。

  《無量壽經》講的,你會生尊貴家,你來生會生到富貴的家庭,能夠聞到佛法。這《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都有講,「常修殊勝梵行」。就是他沒有發願要往生,但是他也念阿彌陀佛,這樣的人是很多。我們不要說別人,可能我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你真想去西方嗎?還是嘴巴講要去?心裡根本這個世界都放不下,你怎麼去?這個世界真放下了,他就沒有罣礙,真發願要生西方。他所有修的福報統統迴向西方,他不求人天福報。但是還放不下,那肯定他就是得人天福報。如果善修得多,善事做得多,布施、善事做得多,他來生生尊貴家。阿彌陀佛還是會加持,加持你生到有佛法的地方,你再繼續修行,常修殊勝梵行,繼續念佛。我們大概就是這一類的,過去生大概我們都是在一起念,都是沒有想求往生,所以我們這一輩子才會在這裡又碰面了,大概是經上講的。希望這一生,我們要去西方,這個不好玩。六道輪迴不好玩,人天福報不究竟。我們還是要求生淨土,才是究竟。所以我們要學習離相布施。離相布施,我們一下子做不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先學這個,先不要太罣礙。我能布施,我布施多少,誰接受我的布施,這三方面,我們就不要太執著。

  『又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你就敢布施了。我們現在人為什麼不敢布施?因為布施了,我都布施光了,那我生活怎麼辦?這個就是對因果他還沒有深入的信心。所以這個要看《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些都是屬於因果報應的。所以因果要能夠深信,深信因果。『信心清淨』,信心清淨了,《金剛經》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現在有信心,但是不清淨,因為著相。著相就不清淨了,有人、有我,就有對立了。所以信心清淨,老實念佛。我們現在念佛是要不斷的用功來念,要做到老實不容易。因為我們這個心不老實,雖然念佛,但是不老實,老實念佛的人他必定伏煩惱。

  像海賢老和尚,他是示範一個老實念佛的榜樣給我們看,他是老實念佛。老實念佛,他表現在生活上,就是他做很多事情,修福。修福,他得到的,他都布施。他種的糧食,救濟窮人,多的就捐給國家。他很認真做,都是在做布施,修六度。他修橋鋪路,靠他兩隻手,開闢荒地,種植糧食去布施。種玉米,有人去偷玉米,被他看到了。他說:你不要怕,你盡量把大的拔走。他就走了,布施給他。他辛辛苦苦的種,布施給他,他要,布施給他,表現布施。持戒,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他的小道場,如果你不來我這個小道場,我不會去怪你。不會去怪你說,你怎麼沒有來我的小道場,他不會去怪你。你不來我不會去見怪,但是如果你一旦來了,你就守我的戒,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你要遵守。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就是持戒。他也表現忍辱,電工要收電費,他就問:這個月怎麼電費比上個月多出那麼多?那個電工一聽,就兩巴掌給他。錢趕快掏出來給他。旁邊的居士看不下去,就要找那個電工理論。他就說算了、算了,修行人要修忍辱,不要跟他計較了。那就修忍辱。精進,他一天做到晚,一句佛號從不丟失,真精進。就一句佛號,在二六時中,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我聽他講的開示很平實,但是有大智慧。這個如果沒有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點出來,如果叫我去看,我也看不出來。我看他也是很平常的,我也看不出門道。我們老和尚看了,我們老和尚內行人,他看得出門道。像以前看台南開心法師,他來找老和尚,第一次來,我碰到了。我看他,就是一個出家人,老老的,拿一個「金瓜」來供養,那我也沒有覺得什麼。後來我們老和尚回來,跟他碰面,聽我們老和尚講,他的定功比廣欽老和尚還深。我聽了就很驚訝,比我得戒和尚定功還深。我們得戒和尚不倒單,定功不得了了,開心法師他還深。所以這個也是善知識給我們指點。所以要做到老實念佛,實在講,我們要學他那個老實,我們也學不來。但是他是老實念佛的一個榜樣,什麼叫老實念佛?他表演給你看。為人演說,就是這樣叫老實念佛。

  那我們能不能做得到像他那樣?如果我們做不到,建議大家《金剛般若》還是要學習,不能不要。這個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得很多,他說為什麼很多人學佛學到最後會退轉,甚至學到走入歧途,學到邪魔外道去了?因為從宋朝之後,講《般若經》的人就很少,怕人家誤會,所以就不敢講。如果有講,也是講得很淺。所以江老居士在《講義》講,就是宋朝以後到民國這個當中,一千多年,就很少有法師講《金剛經》,講了也是講得很淺。所以說《金剛般若》,不能淺談般若,不能講得太淺,人家得不到受用。你沒有深入,他也不知道怎麼修,不能淺談般若。不能怕談般若,怕就是害怕,不敢講,怕講錯一個字,墮五百世野狐身,不得了,不敢講,怕談般若。更不能妄談般若,有一些法師也講《金剛般若》,亂講,那叫妄談般若,講的根本就不是般若,那更不可取。不能怕談般若,不能淺談般若,不能妄談般若,要深談般若,深入的去談般若。深談般若,佛示現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幾乎佔一半,可見般若非常重要,不然佛為什麼花那麼長時間講這個?般若是慧,慧就像眼睛。六度,般若如目,目就是眼睛,前面五度就像手腳,你這個身體如果沒有眼睛,你走路就看不到了,不知道往哪裡走了?般若就是指導你修行,引導你正確修行的方向道路,般若為導,它是引導的,般若就是導航。我們現在都要導航,所以要深談般若。所以要做到老實念佛,《般若經》我們還是要深入。這幫助我們看破,看破你才能放下,不然我們現在嘴巴是講放下、放下,實在我們一樣也放不下。這個講老實話。我自己有經驗,我三次大病,我才知道我什麼也沒放下。沒有生病的時候,好像都放下了(就是黃念老講的),病一來,都一樣也放不下,所以這個我們要知道。自己沒有放下,以為自己放下了,那就錯了。

  如果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沒放下,我們趕快來補救,就是要從看破去深入,幫助我們放下。才能做到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所以李老師講伏惑。這個地方講的是修觀。持戒、修福,它也是一個助行,它是一個助行。好像我們念佛是正行,這些都是助行,幫助我們深入念佛的,幫助我們老實念佛。我們修《金剛般若》、修《弟子規》、《感應篇》、《群書治要》、《十善業道經》,了解這些因果,統統是助行,幫助我們念佛的正行,老實念佛。我們不能做到老實,要這些來補助。如果你真能老實念佛,那你統統具足了。像海賢老和尚這樣,他統統具足了,那不需要了。我們不能老實念佛,那就需要。『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往生西方就作佛了,這個果地上的福德、功德都不可思議,成佛了。我們學習江老居士,他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這個教就是研究教理,宗《般若經》;那他修行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們再看下面第四:

  【四、財施不及法施,具含多義。】

  我們看下面括弧的一、二、三、四,從一開始:

  【(一)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

  這一條說財布施。財布施,我們前面講了很多,有內財、外財的布施。布施跟接受布施的人,未必有智慧,就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很多人他出錢出力做好事,但是他未必有智慧。甚至有一些人他很發心,他很好心,拿了錢要做好事,但做錯了,他不知道。發的是好心,事情做錯了。《了凡四訓》講,「以善心而行惡事」。發的是善心,是好心,做出來那個事情做得不對,變成不好,這個就是沒有智慧。所以你要修真正的善事也要有智慧,也要學習。往往有一些人他是發了好心,我要做好事,他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好事。所以往往做的不是真正的好事,那果報就不一樣了。

  『法施,非有智不能施』,法布施,如果你沒有智慧,你就沒有辦法去修法布施。所以法布施必須要有智慧。比如說印經,一般人不懂,印經布施,一般人他不會做這個。一般人,你看社會大眾大家做的慈善救濟,這個很多人做,很多人他會發心做,做這些慈善救濟,但是他不會來印經。他不會印經,他更不會請法師講經說法,因為他不知道,因為他沒有智慧。所以我們為什麼能夠修法布施?我們現在的財,大家來華藏也是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也都有,因為我們有淨老和尚的指導。他講經說法,介紹經典,大家認識經典的功德利益,然後勸大家來印經、來講經、來受持經典。這個就要智慧,沒有智慧,他不會這麼做,他也不知道要這麼做。所以智慧很重要。這個智慧也得力善知識的指點,不然我們也不懂。經我們看不懂,叫我們印這個經,我們也不知道印經到底有什麼功德,不知道。所以必須有善知識來給我們開示、來講解、來說明,我們明白了,我們才會去做這個法布施。所以到我們道場來,來修布施、來印經、來護持道場,種種的,都是有聽經的。沒有聽經的,大概他不會跑來我們這裡,所以這個是有聽經的人。所以能夠修法布施,他就有智慧了。沒有智慧,他就不能修法布施。

  所以,『亦非有智不能受。』如果你沒有智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聽經聽得進去的人,他還是要有智慧,不然他聽不懂,聽了無法理解,他沒有興趣。所以你要法布施給他,他也要有智慧,他才能接受;如果他沒有智慧,他也不能接受。你要給他講經,他跑給你追,他沒有智慧,他不能接受,這個我真看過。我們在廬江,二OO八年在廬江做百七繫念,住在廬江縣城金剛寺,就我們老和尚家鄉。我們就是中午吃過飯休息,大概一點鐘,我們就坐車去實際禪寺做法會。住在城裡面的金剛寺,實際禪寺是在鄉下,在郊區。我們幾個出家眾,也就悅眾,他們也都很發心,都隨身帶著一些佛卡,看到人,跟人家結緣。看到一個拉黃包車的,拉車的,車停下來,法師就要送個佛卡跟他結緣。拉車的看到出家人就跑,一面跑一面喊: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我說,真沒辦法!所以他沒有智慧,他不能接受,他看到你就害怕,看到你就排斥。所以施跟受都必須要有智慧。所以智慧很重要,般若智慧特別的重要。下面列了幾個,都是講財施跟法施的一個比較,就是這段經文它的一個比較,也是講得很詳細。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跟大家講到這裡。我們下個星期三,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法喜充滿,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內財布施、做義工從哪邊開始❓
🔹工作、上班也能修布施嗎❓
🔹順境跟逆境哪個比較不好忍❓

金剛經講義節要—福慧雙嚴,功行圓滿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九集)  2021/12/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9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六十七頁,從倒數第三行:

  【五二、證以報身不住】

  這個小科題。請看經文: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段經文是給我們講報身不住,『證以報身不住』,給我們做一個印證。我們看《講義節要》,翻到六十八頁,第一條:

  【一、『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大心為因,『大身』為果。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

  這段《講義節要》給我們講,經文『有人』,『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我們一般講發大乘心、大菩提心,那就是「大道心」。發大心之人,這裡講的「有人」,就是指發大道心的人。『大心為因,大身為果』。身相是心所現,「大心」是因,當然他就證得「大身」。大身,這裡用須彌山來做一個比喻形容。須彌山我們肉眼看不到,須彌山,根據經典上講,忉利天人住在這個山頂之上,這個我們一般人間的肉眼見不到。過去有人說須彌山就是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但是喜馬拉雅山不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須彌山是很大,我們沒看到。證得大身,我們凡夫也看不到佛這個大身(就是報身)。圓滿報身佛,盧舍那佛圓滿報身,明心見性的菩薩才能見到。

  證得大身,是『多劫勤修六度萬行』。「萬行」,也可以說萬行,這個也都有相同的意思。念行(橫),是指功行,就是功夫深的意思。行(形),就是我們生活上身口意的行為。那行就太多了,用萬來形容比喻,不是只有一萬種,像我們生活當中,每一天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實在講是無量無邊。但是把它歸納起來,就不出六度萬行;也就是說菩薩,發大心的菩薩他修行,他就是修六度。六度就是菩薩他的生活,菩薩怎麼過日子,他怎麼生活?就是六度。六度,前面我們也講了很多,但是我們還是不厭其煩的常常提一提,讓我們加深這個概念。布施,在六度修布施就是對治煩惱的,布施對治慳貪。我們一般講放下。放下,我們也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他講,「放下萬緣」。但是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去理解,那也只是一個概念,只知道要放下,從哪裡放?要怎麼放?我們常常聽經,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什麼是妄想?妄想我們要怎麼去放?放得下嗎?我們分別,分別放得下嗎?我們執著,執著就比較粗。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我們要怎麼放下?六度就是一個具體的修學法,具體的。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他剛學佛差不多半年,就有人介紹他跟密宗的大德章嘉大師認識。他聽方老師(方教授)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聽了很感動,就來接觸佛教。他說第一位認識的出家人,是密宗的大德。他每一個星期,都去向他請教,也是約定一個時間,星期天兩個小時。就跟方老師一樣,每個星期天去他家學兩個小時。他後來認識章嘉大師也是一樣,他跟章嘉大師跟三年,這三年,每個星期天去他家。去他住的地方,現在台北市青田街那裡,他那個故居還在。第一天去,見了章嘉大師,就請教大師:聽說佛法這麼好,佛經是世界上所有哲學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要怎麼樣能很快的入進去?入進去,也就是說得到這個受用。請教大師:有沒有方法,讓我很快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受用?也就是方教授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章嘉大師跟他面對面,坐了半個小時,才慢慢的講,講了個「有」。聽說有,就很想快一點知道。有,到底是什麼?章嘉大師又停了十分鐘,才跟他講,「看得破,放得下」,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那要看破什麼?要放下什麼?要從哪裡下手?要怎麼做?接著又問:具體要怎麼做?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了兩個字,「布施」。布施就是菩薩六度萬行第一度,第一度就是布施。一聽到「布施」兩個字就想到,我現在窮得要命,哪有錢布施?聽到布施,就是要錢!所以章嘉大師跟他講,你不一定要很多錢,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多就沒有。他說你有一毛錢,你就布施一毛錢;你有一塊錢,就布施一塊錢。後來,他回去了,大師送他到門口就跟他講,今天跟你講了這六個字,從布施下手、布施做起,你六個字去做六年。

  所以我們老和尚回去之後(作禮而去),就真正依教奉行了,真的從那天就開始修布施。剛開始很勉強,布施錢,那個時候又窮,又沒錢布施,真的很勉強,像割肉一樣,很痛苦。但是要修,對治自己的慳貪。要修,要放下,捨不得就是要布施。所以那個時候開始走寺院,借佛經來看。寺院都有一些發心的居士會拿個本子,以前早期我們聽經都有,有人就拿個本子,他說現在印什麼經,讓大家隨喜,放生、救濟、印造佛像,或者布施醫藥,都有一些好心的居士義務來做這個事。他有一塊錢,他就隨喜一塊;有一毛,隨喜一毛,就這樣修了半年,他就有感覺了。原來他的命福很薄,壽命又不長,四十五歲,又貧窮。後來修了半年,慢慢有感應了,他需要什麼,很快就有了。修了三年之後,有很多事情可以預知,可以知道。所以不斷的修。所以布施,我們淨老和尚修得很有心得,他愈多愈施。他布施,他財富就愈來愈多,愈多就愈布施,那布施的就很多了。到後來,他在物質生活方面都不用操心,福報到晚年愈來愈大,還可以跟大家分享,還做很多公益事業(弘法利生的事業)。那就很自在了。

  所以布施,我們人人都可以修,男女老少,在家出家,統統可以修。這樣是比較具體。真正去修,才會有心得。如果沒有真正修,聽說,只是一個概念,你沒有具體這樣去修、這樣去做,那沒有心得。聽一聽,覺得是這個道理沒錯,但是沒有這樣去做,也得不到那個效果。所以還是要依教奉行,信解之後要行,行之後才能去證。去證實經上講的果報,的確是這樣的。外財布施,還有內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是我們現在說做義工,我們的身體、精神、時間,我們義務為大眾服務。那個叫內財布施,那也是施捨。內財布施當然是從自己家裡開始,由內而外,順序必定要這樣。所以做義工,到道場來幫忙打掃、整理,你回到家裡,不能家裡亂七八糟。家裡髒得要命,然後發心來道場做義工,這個也不對。所以你一定家裡要整理好,多餘的時間,再到道場來幫忙。幫忙就是做義工,內財布施。給家人服務,你整理家庭,家庭整理得好,也是布施。照顧一家人的生活,都是布施,內財布施。你會煮飯,煮給大家吃,那你內財布施。煮給家人吃,布施給家人;煮給外面的人吃,布施給大眾,這個統統是布施。所以財施,它有分內財、外財,外財就是身外之物。先捨身外之物,然後進一步內財,內財就很多方面。實際上,你去工作、上班,實際那也是布施,只是心態不一樣。如果你說我是來賺幾個錢(薪水),那就是好像一個交易一樣。但如果你的心不只是為了那個薪水,是為大家來做事,為大家來服務,你雖然領薪水,那也是布施。事情做的是一樣,但是心態不一樣,那果報就不一樣了。你是用布施的心態來做事,那你會成佛。如果不是用布施的心態來做事,來上班,那生煩惱。感覺就是賺這些錢,只是賺那幾個錢,他心裡並不踏實,不快樂,他感覺人生就是這樣。如果你是以布施來上班,雖然你也領薪水,但是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你多做一點就是你的布施。就是不要佔人家便宜,自己多奉獻一些,那個就是你的布施,那就是你修福。修福,那決定得福報。吃虧是福,不肯吃虧他就沒福報,他就賺那些錢。法布施,當然就更殊勝了。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六度,第二度持戒,持戒有廣義跟狹義的。我們廣義的來講,實在講,我們生活總是有個規則,那都是屬於戒。狹義的來講就是戒律、戒條,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有戒律條文的,那是以狹義的來講。廣義的,方方面面,風俗文化,包括像儒家講的禮,《常禮舉要》、《弟子規》、《太上感應篇》,這個統統是屬於戒的範圍,屬於戒學的範圍;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都屬於戒的範圍。另外,做事有它的規則,那也是戒。所以廣義的戒,那也是非常多。你開個車子出去,你要遵守交通規則,遵守那個規則就是戒。你不能不守那個戒,不守那個戒,你就危險了。所以持戒,我們也都是必須要的,在生活當中也必須要。學常禮,戒律威儀。儒家講的禮,也是要學習。

  忍辱,每個人都必須要修忍辱。忍耐,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事情做不成。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這個辱,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翻譯佛經,原來在印度梵文不是忍辱,是忍耐。中國人把辱看得很重,過去讀書人講,「士可殺,不可辱」。讀書人就是殺頭可以,但侮辱就不行,不能接受的。印度翻經的法師,中國人把這個看得這麼重,就把這個辱放在忍下面,就變成忍辱。也就是說,最不能忍受的(最不能接受)都能忍了,其他還有什麼不能忍,統統可以忍。實際上講忍辱也是沒有錯,你看《金剛經》講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不是侮辱到極處了嗎?所以忍辱仙人。廣義的來講忍辱,我們方方面面都要忍。逆境要忍,逆境就是比較不好的環境,我們要忍耐。但順境也要忍,順境更不好忍,因為順境容易起貪心,你要忍受不貪,比逆境更難。

  所以逆境磨練人,順境淘汰人。大家可以去看看,很多大企業,包括我們現在社會上,你看到很多大企業家,很少是富二代,富家弟子。那些創業的,以前都很窮。你看我們台灣王永慶先生,不是祖宗留很多財產給他,以前他們住在新店,踩腳踏車在送東西,賣米。他讀書,國小沒讀畢業,就是家裡窮,這個我可以體會。你看現在他做得這麼大的企業,在我們台灣排行榜也是排上名的。再來就是長榮張榮發,以前就是住在蘇澳那邊,漁港。那也是窮人家,去跟日本買一艘舊的船,這樣慘澹經營,企業做得這麼大。他是從困苦那種逆境,他才能成就那個大事業。所以我們看古今中外,都是在那種(從小貧窮)很苦的環境當中,這樣磨練出來的。下面一代,我們就看不到跟上一代一樣的。富家子弟,他自己能夠振作起來,創一番事業的,很少。為什麼?因為從小他就是享福,都在順境當中,他沒吃過苦。他在這種順境,他能夠自己去創一番事業,那不容易。所以大部分,我們看有錢的後代,都是沒有辦法像上一代那樣的成就。而且,你看下一代,第二代下去,大部分兄弟姐妹都在爭財產,我們看到很多。

  前天我在三重淨宗別院做三時繫念,板橋林家花園,他媳婦曾居士,她都常常來做法會,她也跟我講了一些她們家的事情。富人後代子孫,我們現在社會上看得很多,沒有辦法像上一代那樣。上一代還沒有發達的時候,都很苦。所以順境容易淘汰人,不容易,在順境當中比逆境更不好修。逆境還能夠振作人,人吃一點苦比較能振作起來,也比較清醒。人享福容易享糊塗,人一享福就糊塗了,就造業了,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所以忍,是順境、逆境都要忍,這個不容易。我記得好像聽馬來西亞一個同修跟我講,以前馬哈迪首相(前首相馬哈迪,跟我們老和尚很好),他吃到很好吃的東西,他就不再吃了。那這個功夫很厲害,我們做不到。這個好吃,好了,可以了,他就不再繼續吃了。好吃,我們喜歡吃,我們多吃一點,我就是這樣,多吃一點。我聽到那個同修這麼講,這個人不簡單,吃到好吃的他會節制,這就是忍,他能忍受不貪吃。所以順境比逆境不好忍。

  第四個是精進,精進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深入。一門深入,一門要不斷的薰習,才能深入。如果修得太多,太雜了,那就很難深入了。精是純而不雜,進就是有進無退,也就是長時薰修,它就產生效果。

  再來就是禪定。禪定,我們現在也達不到這個禪定,特別我們現前末法時期,沒有定力了。我們現在只能說你心比較冷靜一點,那就不錯了,不要感情衝動,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就算你有一點功夫了,定談不上。現在打坐不是說他就有禪定,不是的,他是靜坐,他只是靜坐,讓這個心靜下來、沉澱下來。當然你要說他是定也是可以,但是不是經典上講那個禪定的標準,我們不能誤會。如果你得了禪定,你就有神通了。你現在沒有神通,那你是還沒有達到那個定,只是心比較沉靜,沉澱下來。定能伏惑,能夠伏煩惱,慧斷煩惱,定能伏煩惱。定種類也很多,定有世間四禪八定,外道也有定,有正定也有邪定,種類很多。一般經典上講的,世間四禪八定,世間禪定沒有出三界;阿羅漢的九次第定,那才超越三界;還有欲界未到定,就是還沒有達到色界。

  我們不要講太高,你要到色界的禪定,我們現代的人也做不到。色界禪定,他就五欲都不動心了,他可以不用吃飯、不用睡覺、不用喝水。那我們做得到嗎?這個我們做不到。但是在民國初年,我們佛門還有幾位高僧的確有禪定功夫。一個就是廣欽老和尚,廣欽老和尚大家很熟悉,他不倒單,他不吃人間煙火的,吃水果,他有禪定。我到六龜受戒,廣老一生就傳那麼一次戒,傳完他就走了。他都是坐一個小椅子,晚上他沒有躺下來睡覺,這個我們就做不到,他有定功。也有很多人要學他那個樣子,但是沒有那個功夫,就是坐在那邊睡覺,那不是定。他不用吃飯,只是吃水果這樣而已。有很多人去,也要學他,學不來。所以我們去六龜妙通寺受戒,我們不但吃三餐,吃五餐!老和尚說不行,你們要多吃一點。我們三餐之外,還有點心,吃得滿豐富的。這個老和尚也看得很清楚,知道我們是幾兩重。有一些我們受戒的戒兄弟,他們說過午不食,晚上就不吃了。但是那個時候受戒都睡通鋪,就像這一間房子空空的,然後美耐板一分的鋪在地上,然後一個人大概擠一尺半。如果你晚上起來上廁所,人家翻個身,你回來就找不到睡覺的地方,就很多人都擠在一起。我看到我隔壁那個戒兄,他說他不吃晚餐,但是三更半夜起來吃餅乾,他們肚子餓了。不聽老和尚的話,老和尚叫你們吃五餐,你們不吃,半夜才起來泡牛奶,吃餅乾,那不是一樣嗎?所以這個功夫也不能裝面子,打腫臉充胖子,修行就不實在了。所以廣老他勸我們多吃一點,因為受戒很辛苦,你要有體力,你沒有定功,你支撐不了。你跟他學,你做不到。

  台南般若精舍開心法師,他修三止三觀,他也得禪定。他得禪定,他有神通。廣欽老和尚也有神通,這個很多同修有記載。開心法師有神通,我不認識。有一年,我出家那一年,他到基金會來找我們師父,我們師父不在,他在美國,不在。第一次來,拿了一個大南瓜,我不曾看過南瓜那麼大顆的,拿來供養道場。師父不在,那個南瓜接下來,我也不認識他是何許人。我只知道我們得戒和尚,廣欽老和尚,禪定很深。第二次,我們師父回來,他又來,跟我們師父見面,請師父要講《華嚴經》,說你不講,以後沒有人講了。後來他回去之後,給我們師父一盒名片,他沒有出名。我的得戒和尚廣老是比較出名,廣欽老和尚他名氣大,大家都知道。開心法師,人家不認識,他不出名。他回去之後,我就聽師父講,師父說開心法師的定功比廣欽老和尚還深。我聽了大吃一驚,我說我的得戒和尚的定功,都沒有人能比了,他還比我們得戒和尚還深,這個我要去見識見識。所以我就趁我們師父去美國的時候,我就跑去台南般若精舍掛單。師父,我來掛單掛兩天,去那邊住兩天。結果,第一天去,他在看電視,在般若精舍看電視,看什麼?看歌仔戲。他不會講國語,他跟家師,我師父就講國語,他講台語,但是師父聽得懂,開心法師也聽得懂。我看他在看電視,我說師父,你在看什麼?我看就是看歌仔戲,我們台灣演的那些歌仔戲。我說師父,你在看歌仔戲?他說我在修三止三觀。他說在修止觀,天台宗的,修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他說我是在修行,我在修觀,修止觀。後來,我聽師父講經也常常講,看電視也是在修行,我慢慢才懂一些。

  後來沒多久,一個台北三重的年輕人去,去到那邊,被附體了,被鬼神附體。附體叫的那個聲音,我在隔壁房間聽到,毛骨悚然,那個不曉得什麼話?後來被附體的年輕人話講完了,開心法師就用台語跟他講:你對他沒有惡意,但是你不要附在他身上。你要跟他來聽經,可以,離他遠一點。他說:你說你是天人,你不要騙我,你是鬼,哪裡是天人!天有幾層,你知道嗎?天長得什麼樣子,你知道嗎?天人穿什麼衣服,你知道嗎?天人怎麼生活,你知道嗎?那個附體的被他問得都不敢講話了。後來就離開他身體,就好了。後來沒多久又一個婦人進來,她說一直想要跳樓自殺,身體很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也沒病,就是難過得一直想跳樓,來問開心法師。開心法師說:過去生妳是一個老闆娘,虐待妳的奴婢,把她虐待到她跳樓自殺。所以她的冤魂跟到妳這一生,她也要折磨妳去自殺,她才會甘願。那就問他:怎麼辦?開心法師說:妳要跟她化解,這是冤業病。我在那邊看到,第一天去就看到這兩個事情。後來開心法師請我吃飯,然後又開個電視,他們放燄口。放燄口,他請外面的法師戴五方帽,人家放燄口的五方帽,開心法師他是穿一個長衫,他是坐在那個壇場的後面,布簾後面,錄影有錄出來。前面幾個法師在那邊做法,在施食、在變食。然後他就一直指著叫我看,他說:你看你看,看那個電視的螢幕,那個沒有頭的、沒有腳的,還有洋人,還有日本鬼,很多,那麼多,你看。我說:師父,我看都是人,沒有看到鬼。他說:那麼多,你沒有看到?我說:我沒看到。師父講神通,我去看看到底他是什麼神通?我去碰到這個事情。這個在台灣我看到兩個。

  還有一個,就是銅鑼九華山,現在(以前在苑裡)大興善寺,無名比丘尼。我在家的時候,李芬芬居士,她就有一次請我跟她去,那時候坐火車去。我從汐止坐到苑裡,去請佛水,大悲水,去買桶子。去到那邊,她沒有講話,她就是送人家樹子的念珠,勸人家念阿彌陀佛。她自己不吃人間煙火。她不但沒有吃飯、吃麵這些,沒有,連水果也沒有吃,她只是喝大悲水,她只喝那個水。穿百衲衣,縫縫補補的,都打赤腳。我去看過一次,看到,她是真正修行人,而且她不拿錢,她得禪定。

  在《淨土聖賢錄》裡,在清朝也有一個,那個是在家的女眾,一個有錢人家的婢女。她持大悲咒,持到最後她不用吃飯,她就喝那個水,後來往生西方了。那個就是她持到得禪定,得禪定她就發神通。得禪定,她不需要飲食,甚至水都不需要喝。在《虛雲老和尚年譜》我們看到,虛雲老和尚他禪定很深,一打坐,一個月、半個月的,常有。他一打坐,他也沒吃沒喝,也沒睡覺,一出定精神好得不得了。這個叫禪悅為食,我們上午供說禪悅為食就是這個意思。他得禪定,禪定就是他的養分,就是他的營養。我們沒有得禪定,你就要靠飲食,你才能補充體力;有禪定的人,他用定功去補充他的體力。也不要說得到什麼禪定,不要說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就欲界未到定我們都達不到。如果打坐有一點功夫,精神也會很好。一般練國術、練武術,他們都有打坐。靜坐,他心靜到一定的程度,雖然還沒有定,但是他精神也會很好。所以我當兵的時候,我們同一連的,不同班,他第一班,我第二班,都在練武術,一大早起來就要練劍。我聽他講,他說他晚上都常打坐,打坐,他比睡覺精神好。那是有一點功夫了,但是那還不是禪定。得禪定就一定發神通,不要說到色界禪,欲界未到定你就發神通了,只是神通根據你的定功淺深,禪定功夫愈深,神通的能力就愈大,證果當然就不用說了。在台灣,我是看過這三個出家人真有禪定,那一點不假,廣欽老和尚、開心法師、無名比丘尼,這是我見過的,我自己親自見過的。沒有見過的,像慈航法師,那是肉身菩薩,也是在台灣示現的。還有章嘉大師,我們老和尚講,他是二六時中都在定中,行住坐臥都在定,他那個定就更高了。所以禪定,我們也是需要的。

  現在我們念佛也就是修禪定,念佛,你看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微妙禪。這句佛號我們念了,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那是定了。我們念佛修這個禪定,我現在就是念印光大師講的十念法,就從一到十,你記到十,再從頭一到十。我現在都練這個,有時候默念,做法會的時候,暫停的時候,默念十句。周而復始,一到十、一到十,這樣。如果你一到十都記不住,就三三四,前面記三句,再記三句,後面記四句。如果你能夠記一到十,就是記一到十。十句這麼短暫的時間,不滲透一個妄念,就比較容易一點。台中蓮社李老師他教人,他是念一百零八句,念珠一百零八顆。念一百零八顆,時間就比較長。他念一百零八顆,他這個功課,就是你念一百零八句阿彌陀佛,不可以夾雜一個妄念。如果念到一百零七,夾雜一個妄念,不算,從頭再來,一定要念到一百零八,都沒有夾雜一個妄念,這個功課才算做完。這個就更難一點了。一百零八跟十句,那一百零八時間長,妄念要滲透進來機率就大;十念,時間短,在這個短暫的十念,它比較不容易滲透進來。不過一百零八句,如果你這個一百零八句都沒有夾雜一個妄念,這個效果就等於你念三十六萬億多聲佛號。就是你有夾雜妄念跟沒有夾雜妄念,這個不在念佛的多少,就是你念的功夫,這個叫做功夫,這個就是定。我們只有這個定,我們現在能修,其他那個坐著不吃不喝不睡,我們做不到。所以末法時期,只有淨土法門,我們才有辦法修。其他法門,那高難度,那要比較特殊的,有那種根器的人,他才有辦法修。所以我們現在念佛也是修定,我們由少而多,這樣來修。而且這個定,成就又是無比殊勝的究竟圓滿。

  你看這裡講,「多劫勤修六度萬行」。最後一度就是般若,智慧就是般若。你前面五度如果沒有般若,就不能叫波羅蜜,你修這個五度,你只能得人天福報。你禪定修到四禪八定,還是沒有出三界,這是人天福報。如果般若波羅蜜就不一樣,它能斷惑,般若它能幫助你斷惑。《金剛經》是般若,幫助我們斷惑的,斷見思惑、斷塵沙惑、破無明惑,所以有般若,前面五度叫做波羅蜜。如果沒有般若,就不能叫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所以六度,般若像眼睛一樣,五度像手腳。我們人要走路、要做事,如果沒有眼睛,很危險。所以多劫勤修六度萬行。

  『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這個是指我們修一般法門,都是這樣修的。但是念佛法門,它的殊勝,它不可思議,就是念這句佛號就圓修六度了。這個難信之法,沒有人相信菩薩都要辛辛苦苦修那麼久,才會「福慧雙嚴」,念這句佛號,他什麼都圓滿了。他不敢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的確就是這樣,你一句佛號念了就是福慧雙嚴,當你念佛就是成佛的時候。念佛的時候,就是你見佛成佛的時候,這個很難信。我們就一面念一面懷疑,我怎麼還沒有見到佛?但是實際上,就是當你一心在念佛的時候,就是你見佛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你信不信?怎麼會是佛,我還是凡夫?都不信。所以《彌陀經》講,這是難信之法。行不難,所以菩薩六度萬行修三大阿僧祇劫,你就念佛念七天,就超過他了。這個不但一般人不相信,經教研究很多的人,研究愈多就愈不相信,因為這個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我們相信佛在經上講的就沒錯了。我們現在第一個就要生起這個信心。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

  一部《金剛經》講,就是不取相。後面會講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為我們自性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的。那我們現在,不動怎麼變成動得這麼厲害?就是取相。因為那個相不是真實的,我們去取就不對了,就不要去取那個相。不要取相,那我們自性就現前。其實我們取相也好、不取相也好,自性都是在眼前。也不是說我們取相了,自性就不見了,不是這樣的。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分明在目前」。分明在目前,就在你眼前,就像我們念佛就是見佛成佛時。就在眼前,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就是成佛了。你現在這一念是佛,你現在就是佛,你信不信?如果這麼一聽,心裡又懷疑了,是嗎?懷疑又來了,又不信了。你真信了,那就是這樣,一點都不假,因為你本來是佛,你現在念佛要作佛,那怎麼不是佛?關鍵在信,信願行,難信之法。如果能夠信這個圓頓教,那真的你很快就成佛了,念佛就成佛,念佛就是見佛成佛時。念念都是佛,那你念念就是成佛了。如果還不相信,不相信,佛才講很多法門,講你相信的,你能接受的,才會有那麼多法門。如果你真相信,就不用那麼麻煩了,就很直截了當了,就解決問題了。但是眾生根器千差萬別,所以經教佛才講那麼多,應機說法。講到這個都是圓頓法,所以『無論果位因地』,因果,修因的相,你得果的相,『相與非相,皆不可取』,不要去取那個相。

  【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此佛舉問之微意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是在這句開悟的。實際上《金剛經》任何一句都可以開悟,都貫通全經,不止這一句。只是說六祖在這一句開悟,那這一句就特別有名,是這個道理。我們小乘證得阿羅漢果,他無所住,但是他不生心,墮在偏空涅槃去了。那我們凡夫呢?生心,但是有住。我們凡夫就是生心有住,小乘是無住,但他不能生心。我們凡夫是生心,我發心做很多好事,但是我們都著相,著相在修福,就連修六度也是著相,就變成人天福報,不能超越,有漏的福報。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我們來講,一般人來講,這也是很困難。不要住,又要生心,我們凡夫生心就是要住,就是有住,無住就不能生心。要無所住,又要生其心,這個是不能深契,因為我們總是取個相。你聽到無住,就是起一個無住的相;聽到生心,就起一個生心的相,不是落在空就落在有,總是不能契入中道。所以還是念佛法門,才是我們一般人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佛號,你念了,不夾雜其他的妄念,就無住了。這句佛號句句分明,那就生心。所以他一句佛號,實在講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句佛號。這是很多人不知道,不知道念這句佛號就是同時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從《金剛經》契入,就是你兩方面都不能取相,不能著空,也不能著有。

  所以『此佛舉問之微意也。』「微」,就是微妙的義理。佛為什麼問這個話?就是他微妙的義理在裡面,就是不要取相,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昨天費老師也問了一個問題,她那邊現在也有幾個同修,他聽老和尚說有人去念佛,念了三年就往生,就有人去說到她那邊去念佛,他什麼都不做了。她問我這個問題,那到底對不對?後來我勸她去看海賢老和尚,我說海賢老和尚他有沒有做事?老和尚勸我們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看三百遍,海賢老和尚一天做到晚,沒有一天閒著,從早做到晚。從早上做到晚上,往生前一天晚上,還幹到天黑,他佛號片刻不曾丟失,說明什麼?他身在工作,但心裡念佛,不影響。特別在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不准念佛,念了就被打;而且還被派到生產隊去當隊長,還要帶頭去做工,他照樣念。不能念出聲,他心裡默念,還要工作,給我們說明一樁事情,就是說做事不妨礙你念佛。你有他那麼忙嗎?你的環境有他那麼惡劣嗎?沒有。他那麼惡劣的環境,他一天從早做到晚,他佛號都能片刻不丟失,可見得他念佛沒有妨礙工作。你說念佛就不能工作,工作就不能念佛,那就變成就是二邊了。所以海賢老和尚這個光碟,我們老和尚很推薦,就是在這裡。其實念佛法門它方便,就是方便你做任何的工作,都不妨礙你,那才叫方便。而且又究竟,不管你做什麼工作,你很清閒的人,當然你福報很大,有人給你處理生活的事情,你可以一天到晚都在佛堂念佛。如果你很忙,一天念十念法,也可以。所以念佛法門,實在講它是最方便的,都沒有任何障礙的。這些障礙,只是我們念佛人不明理,不明這個道理,自己產生一些疑惑、障礙。好,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非身』,有二意。一約證果,所證乃清淨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二約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

  這一條講『非身』,「非身」,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約證果』,證果來講,『所證乃清淨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這個是講證得法身,我們一般常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講證得「清淨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不是指證得報身這個相。法身是體,報身是相,相是從那個體出來的。『則非身指報身言』。這裡講,非身第一個意思,就是非身它是指報身,報身有相。盧舍那佛,盧舍那就是圓滿報身佛,法身就是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遍一切處,因為它是本體,遍一切處。

  『二曰證果,既是法身體』。就是既然是法身的本體,『法身周沙界』。我們做法會後面都會念疏文,「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就是指法身。我們的法身是周遍沙界,無處不在。毘盧遮那,翻譯成中文就是遍一切處,到處都是。『其大無外』,「其大無外」,就是它沒有一個範圍,你說大大大,大到有個範圍,有個邊際嗎?沒有。沒有邊際,這個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遍入微塵,其小無內』。微塵當中還有微塵,在《華嚴經》講,微塵是物質體積最小的,我們肉眼見不到的。那個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微塵沒有放大,大千世界沒有縮小,微塵裡面有世界。那個微塵裡面的世界,那微塵裡面的世界又有微塵,那個微塵又有世界,重重無盡。「其小無內」,你也找不到,裡面,到底到最裡面了嗎?沒有。其小無內,其大無外,這個就是法身,它重重無盡的。過去唐朝的皇帝他不懂這個,聽到國師講《華嚴經》,「重重無盡」。他也搞不懂,什麼是重重無盡?他叫皇帝做一個八角亭,然後弄個鏡子,叫皇帝站在裡面,他看到那個影子,看不到盡頭。這個大家應該有坐過那種,我也坐過那種電梯,有一種玻璃,你一進去,看到我一個人,怎麼看不到盡頭,那個就叫重重無盡,如果看那個就比較有個概念。《華嚴》講的就是這個境界,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是這樣,我們現在不知道。所以「遍入微塵,其小無內」。

  【無形相,無數量。】

  它沒有形相,沒有個範圍,也沒有個數量,這個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本體。

  【淨名云。】

  『淨名』就是《維摩詰經》。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

  《淨名經》(就是《維摩詰經》)講,『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沒有數量。無為就沒有數,有為就有數。這個「數」就是從我們分別執著妄想產生出來的,事實真相,它沒有。就好像我們有個範圍,畫個界限,世界就是界限,時間、空間都有界限,界限從哪裡來?我們的分別執著產生出來的一個假相,一個幻相,一個錯覺,它不是真的。真的是沒有,真的沒有。你有分別執著,就畫、畫,畫小圈圈,畫到最後,剩下一點點。所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意顯約體言』,就這個體來講,沒有數量。『故說非身』,這裡講這個「非身」是指法身講的。前面那個意思,非身是指報身講的。總是報身也是從法身出現的,報身它有相,法身它沒有相。有相是從那個沒有相出來的,就像電視的螢幕沒有相,但是那些相統統是從沒有相的螢幕出現的。我們再看第四條:

  【四、不必著有,不必著無。然後修因時,便能不取我相。不住六塵,而生清淨心矣。】

  就是我們不必要執著有,也不必要執著無,你一定要執著真有,還是沒有,這個都不要去執著。我們凡夫是著有,二乘著空。凡夫著有,有就是我們執著這個世界真有。佛給我們講,在《金剛經》講,這個世界不是真的有,但是我們覺得這很真實,我摸得到,我接觸得到,我看得到的,這都是真的。佛給我們講,那是假的,但是我們不相信。我們執著這個有,這明明就是我們看到的,我接觸到的、我觸摸得到的。這個有,怎麼會沒有?佛給我們講,這個不是真有,這假有。假的,就如作夢一樣,夢幻泡影。上一次也跟大家講到一個,黃念老講的一個故事,說有個日本人作夢,夢到人家拿一壼好酒給他,日本人喝酒都要先去溫酒、去燙酒,叫他老婆去燙酒。結果他夢醒過來,他很後悔,他說夢中不要叫他老婆去燙酒,我就喝到那個酒了。結果夢醒過來,喝不到了。那就是說,作夢的時候糊塗,夢醒過來還糊塗。就告訴我們,那個不是真的。我們現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就跟我們晚上作夢是一樣的。《金剛經》後面,最後面,最後面講的是壓軸好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不必去著無,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你又執著空了。

  其實你統統不要執著,然後你修因的時候,『便能不取我相』。執著一個我,然後這個真的,這個我的,有我相,我們煩惱就來了。因為我要得到它,我要佔有它,我要控制它,實際上我們什麼都得不到,就自己這個身體都得不到了,那身外之物有什麼能得到?我們這個身體不是說等到死了,躺進棺材才是,每一天時時刻刻都在生滅,昨天的細胞,跟今天的細胞不一樣,那換了多少了?人老,不是一下突然老,他是不斷的老化、不斷老化,一點一點的老化,剎那剎那在變,那都不是真的。那個叫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它不是真有。就像我們老和尚常常用電影,以前那個老式的電影底片,二十四張,一秒鐘,每一張都是獨立的。前面一張跟後面一張很接近,叫相似。你照相機,站在那邊站好,按一張,再按一張。第一張、第二張,看起來很像,但實際上不一樣,一個是第二張了,那個叫相似相續相,它是相續的。所以我們這個相續當中,你不能說它沒有,你也不能說它有,它是一個相似相續相。

  『不住六塵,而生清淨心矣。』「不住六塵」就是說,你修就不會執著這個相了。我做了多少好事,我要得到什麼果報,就不會著這個相,那清淨心,我們本來清淨心就現前了。

  好,這段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這段經文,我們下個星期,再繼續來學習。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佛人如何才叫會用功❓
🔹生氣時念佛也伏不住,一面念佛還一面生氣行嗎❓
🔹六根對六塵境界不應住,講簡單一點,怎麼叫不住?怎麼叫住❓

金剛經講義節要—學佛必須依教奉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21/1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8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六十七頁,我們從第八行第十六條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六、學佛必須依教奉行,教義幽深,必應得其綱要所在。『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論修何法,行住坐臥,不離這個,才有入處。而自性清淨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也。】

  這一段非常重要。我們『學佛必須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我們在佛門裡面常常聽說,在經典上佛在每部經都會付囑,這個經講完了,理論方法聽明白了,接下來就是要依教奉行。依佛的教導、教誨來奉行。沒有依教奉行,我們學得很多、聽很多,懂得很多,沒有去奉行,也得不到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只能說,在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種了善根,在現前得不到受用。所以信解之後必須去行證,依教奉行,依佛的教導在生活上去實習。

  『教義幽深』,佛的經教義理非常的幽深,幽深就是我們一般不容易體會、不容易理解。這是經典我們學習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對這個幽深的教理,往往我們得不到重要的綱領,特別是大部經,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所以教義幽深,『必應得其綱要所在』。「必」就是必須,必須要、應該要得到它的綱領,重要的所在。我們一般講提綱挈領,綱舉則目張。捕魚,漁夫用魚網去捕魚,那網很大,他總是要抓住那個綱,綱抓起來,魚就被撈上來了。如果你抓不到那個綱,這裡抓、那裡抓,抓不起來。我們衣服也是一樣,衣服這個領子,挈領,就是你要拿一件衣服,你要把那個領子拿起來,那整個衣服就順了。如果你衣服拿起來,拿袖子,拿其他的地方,這個衣服就很難穿了。所以用這個來比喻綱領。提綱挈領,就是把主要的所在要掌握住,要掌握住這個教義它的綱要在哪裡。就像我們拿一件衣服,拿那個領子,要拿對地方,魚網要把那個綱抓住,用這個來形容比喻。

  這一段講綱要,就是下面這兩句經文,『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金剛經》它的綱要,就在這個地方。前面我們也學習過布施,「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所謂「三輪體空」,不著相而去行布施。這裡講「不應住色」,心不要住在色上面來生心。這個色是舉出一個代表,代表一切萬事萬物,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我們眼根見到的是色,眼根對色塵,耳根對聲塵,鼻根對香塵,舌根對味塵,身根對觸塵,意根對法塵,所以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不應住,如果一住,那我們就這個當中產生六識,六個識。不住,我們首先要先了解不住的意思,不應住這個意思,我們了解只是在理論方法上一個理解。真正用功,實在講就是在境界上去練,所謂歷事練心。我們一天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當中我們練習不住。

  如果我們住,一旦有住我們就生煩惱了,這個我們要真正下功夫才會感覺得到,感覺到自己心裡常生煩惱。但是我們知道了,發現了,實際上沒有在境界上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功夫也很難得力,功夫很難得力。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煩惱習氣很熟悉,自自然然它就出來了。你也不要刻意要去生個煩惱,它很自然就起來了,與生俱來的,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比如說,賺錢,大家都想多賺一點,這個也沒有人教你,你要多賺一點,好像接觸到了,自己就想要多賺一點了。看到別人賺很多,我也要賺很多,甚至我要比他多。這個好像不需要人家教,也不需要人家去勉強,自自然然這個貪心就起來了。你需要的,你想要的,貪心就起來了,那個就是住。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就很想多吃一點;吃到不好吃的東西,心裡就不舒服,或者不高興,那就是住。現在練這個功夫,好吃的,你也不生貪心;不好吃的,也不生瞋恨心,這就是不住的一個初步的功夫,這個還不是很深的功夫。初步功夫就是什麼?伏煩惱,伏惑,把它伏住,不要讓它發作,這個就有功夫了。

  就好像我們念佛,念佛我們念很多,常常念,也常常打佛七。我們問一問自己,有沒有功夫?沒有功夫。念得不少,念得很熟悉,也是時時刻刻在念佛,但是境界一來,佛號伏不住煩惱,伏不住就是功夫不得力。我們還是隨著煩惱,習氣起現行,功夫不得力。要功夫得力,也就是說,無論什麼心起來,我們趕快用念佛把這個念頭轉過來,讓這個煩惱淡化,把它壓下去,伏住。好像石頭壓草,草長出來,搬個石頭把它壓著,不要繼續長。所以在生活當中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我們這個功夫才能用得上。而且剛開始你要很勉強,很勉強來降伏我們的煩惱。比如說,人家講一句不好聽的話,我們一聽,第一個反應,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心裡不舒服,不高興,你怎麼這樣跟我講話?這很自然,你也不要事先準備,我要來對你生個氣,不需要,很自然就反應出來。人家讚歎我們,給我們褒獎一下,我們樂得不得了,得意忘形了。給我們一番讚歎,那也是煩惱,生貪心了,貪名。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放不下,那煩惱就起來了。

  這些煩惱起來,如果能夠馬上警覺到,古大德常常講,用功的方法,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它一定會起來,不可能凡夫沒有妄念的,凡夫必定有妄念。妄念起來,不怕,怕是覺悟太慢。太慢了,就隨著妄念一直發展下去,就控制不住了。如果覺悟得快,剛剛要冒出來,就把它壓下去,這個叫石頭壓草。你聽到人家罵你一句,剛剛氣要上來,不對,「阿彌陀佛」。這樣把它壓下去,這個叫做用功,用功就在這個地方練。看到喜歡的東西,看到喜歡的人,不對,我起貪心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這個貪心壓下去。看到一個討厭的人,一見就討厭,再見更傷心,見到,無名火就冒起來。他也是很自然反應,也不用去準備,不用準備一下,怎麼來生氣,不需要。一見到,接觸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一現前,馬上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生瞋恚心。這個時候警覺要快,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趕快把它壓下去,這個叫做會用功,用功就是這樣用。如果一面念佛還一面生氣,那也還不錯,因為總是比一生氣就把佛忘得乾乾淨淨好。但是有這樣的一個,貪心也念佛,瞋恚心起來也念佛,這個也是有進步;你再進一步就是把那個煩惱壓下去,你把煩惱伏住。煩惱伏住,我們走到哪裡,就能夠隨緣自在了。順境,我們也自在;逆境也自在,就能得自在。因為心安住在佛號上,就不要住在這些外面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住在上面那就生煩惱了。我們有這個功夫,用久了,就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伏惑、伏煩惱,也就是《彌陀經》上講的,淺的一心不亂,相似的一心不亂。真正一心不亂是事一心、理一心,那要斷惑。你起碼要斷見惑八十八品,那個是比較淺的事一心。事一心,功夫層次也不同;理一心,也有淺深不同,這個比較高。事一心、理一心,我們凡夫就不容易達到,不是說不可能,就是少數,少數人他可以達到。

  像海賢老和尚,他是念到理一心不亂。從他這個光碟,他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他的境界、他的功夫。他不認識字,但是他老實,老實、聽話、真幹,那他就有不可思議的成就。他老實,也是從他在家的時候開始。我們看他這個光碟,我們老和尚叫我們要看三百遍。他這個光碟就顯示出這裡講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他就是表演給我們看,就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他來表法。表什麼?就是《金剛經》這裡講的,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他就表這個法。所以他念到理一心不亂,我們老和尚給他肯定。從生活當中,我們看到,他用的很節省,他不奢侈、不浪費。他廟蓋得也不大,就是鄉間小廟,人家也看不上眼的,沒有貪心。不是蓋得富麗堂皇,他的廟都蓋得很平常。寺廟蓋得富麗堂皇,如果你沒有警覺心,你就很容易住,住就是執著相,貪著那個相。貪著那個相,你就捨不得,你會放不下。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講經,也講得很多。實在講什麼都不能住,這是我們當前很重要的功課。早年他在香港講經,他老人家常常給我們提醒,給我們出家眾提醒。他說香港有很多寺院,寺院佛像木雕的,有很多老鼠去咬那個木頭,在佛像的底座做老鼠窩,做在那裡。我們老和尚講經說,那些老鼠是什麼?就是過去生這裡寺廟出家的出家人,死了之後,捨不得離開,到寺院來。寺院出家人,又沒有結婚,只有動物,住在寺院的動物,牠有交配,所以就投胎到那個地方去。這是他老人家在香港看到的。最近這幾年,香港有個老居士送他一個六和園,那個房子不大。他說老是有一隻貓,牠就去坐在主人的位子。後來我們老和尚給牠看一看,他說這個貓,這個房子也換了好幾個主人,大概是以前前幾代的主人,因為牠捨不得離開那裡,又得不到人身,投到畜生道,牠還留戀那個地方。還有高雄有一個寺院,一個住持往生了,投胎到寺院附近,投狗胎,就是做狗。那個狗都來參加早晚課,參加,牠就站在主持那個位子,當中主持那個位子。早晚課還沒有結束,主持就先退下。那個狗就是大家還沒有念完,牠就走了,牠那個主持的習氣還在。後來這個寺院的住眾觀察,這個好像我們以前的主持。你看牠來,都站在那個主持的位子,而且大家還沒走,牠就先走了,跟主持一樣。後來大家就說,這個應該是前身的主持來投胎的。後來就跟牠講,現在你不是主持了,你是狗了,你要來參加早晚課,你不能先走。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提醒這些,很值得我們警惕。不住,心就清淨,住就生煩惱。

  但是要用這個功夫也不簡單,也不是說我們講一講就可以了。講一講,是理解,就是理論方法我們知道了,理解。知道,最重要,你看第一句講,必須「依教奉行」,四個字。依教奉行,這四個字,我們也要搞清楚。因為我們常常都掛在嘴邊,「依教奉行」,有沒有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要落實,你要實際上把它做到,那個才叫依教奉行。這個也不容易。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真的依教奉行,這個我們不如他。他為什麼有那麼高的成就?他就是依教奉行。他師父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真的老老實實念了九十二年。叫我們念九十二天,我看都不容易。我們打個佛七,也是若有若無的,那怎麼能跟他相比?他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他什麼事都做,在田間、在野外,修橋鋪路,他做很多很多好事。但是他一句佛號從來不丟失,行住坐臥,他都沒有忘記這句佛號。這個也不容易,是真正依教奉行。他在在家的時候,還沒有出家,他好像十八歲那一年,他二十歲出家的,十八歲那年腿好像長個惡瘡。惡瘡,我們現在講腫瘤、惡瘤。看什麼醫生都沒有用,他母親給他找遍醫生,也治不好。後來他聽說念觀音菩薩,世間的醫生治不好,聽人家說念觀音菩薩,救苦救難。他就給他媽媽講,妙藥難救冤業病。他說這個是冤業病,過去世冤親債主,世間的妙藥也救不了,他來要你的命。就跟他媽媽講,就不用再找醫生,這個世間的藥醫不好。就從早到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念了一個多月,那個病好了,永遠沒有再發作了,後來出家之後,也沒有生過病。所以深信菩薩真的是救苦救難。他念了一個多月,病念好了。他為什麼能夠念好?因為他老實念佛。

  我們為什麼念不好?我們不老實。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自己不老實,不要以為自己很老實,那就誤會了。如果我們真正老實,效果一定是跟他一樣,也不會比他差。所以老實可貴。但是要找像他這樣老實人,也難,我們學也學不來,真的不容易。在早年,我們老和尚講經常講的鍋漏匠,那個也是老實人,在《影塵回憶錄》裡面。還有曬蠟燭的法師,那個也是老實人,那真老實,也都是不認識字的。他的資質就是老實,那是很可貴的。所以這種人也好教,一個上智,一個下愚,這個好教。最難教的,就像我們這樣,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的,最麻煩。所以佛才要講經四十九年,就針對我們這些人,因為這些人是佔絕大多數。所以我們不老實,經教不能不聽,聽經學教就是提醒自己。像我上講台勸誰?勸自己。你們都是我的善知識,你們不來,我就不上來了,坐在下面打妄想了。所以這個也是一種依眾靠眾,大家互相依靠。所以老實人可貴。我們一般人,一般根器,中下根器的,那必須要經教。

  這些年我們淨老和尚講的大經大論,講得非常透徹,實在講也再找不到第二家了。他講的經比他老師講得多,現在講記給它整理出來,比《大藏經》多,講得非常透徹。但是我們聽了還是不明白,甚至還聽錯。所以現在又教我們學《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樣東西,我們依教奉行,那也就老實了。如果這三樣東西不能依教奉行,我們念佛功夫就不得力。這三樣東西,可以說是我們念佛功夫的一個補助,就是補充教材。我們念佛是正修,正修,這怎麼修?就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不要住,生心。你一住就是生煩惱,不住,那就生清淨心,清淨心就生出來,清淨心就透露出來了。你一住就被這個煩惱障礙了,清淨心本來就有,但是被障礙。所以我們現在用念佛的方法,我們修念佛法門,念佛是正行,我們內心一有住,我們警覺到了,趕快念佛把它壓下去。如果能夠這樣用功,就是從根本修,從這個心把它壓下去。剛開始很勉強,也常常被打敗,但是如果能夠堅持,不斷的這樣練,天天練,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樣來修,那慢慢功夫也會得力。但是往往我們都隨著境界轉,境界一來,我們不曉得轉到哪裡去了?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就是用這三個根,出家眾四個根來做助修。所謂正助雙修,就是來幫助我們正修的,正修是念佛,也就是說這些功課來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的,它來補助。

  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的補助教材是《常禮舉要》。大家不要小看那一本《常禮舉要》,也不要小看《弟子規》,你依教奉行,你要去落實,才算。我們不要講太高的,就是講一個比較平常的,一個禮節,你就要去把它做到位。做到位,大陸叫到位,我們一般講做到家,你要做到那個標準。這個也要有心。這個也是要在我們生活當中常常去體驗,你沒有去體驗,聽是聽,知道是知道,但是沒有去依教奉行;或者依教奉行,做得不到位,要做到到位。

  所以昨天下午美國紐約的同修來看我,他們住在台中,移民到美國,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目前還不能過去。去年請我們到紐約去祭祖、做法會,這個疫情也去不了,安排好了,也去不了,場地也租好了,就沒辦法去舉行。昨天他們從台中開車上來,來看我,我就送他下去。他們當然說不客氣,不用送了。我說還是要送,根據《常禮舉要》、《弟子規》,應該我要送到樓下,樓下我們旁邊那個停車場。停車場,他不曉得怎麼去刷卡,後來就他車子開到那個地方去刷卡,才出去。張榕居士,她跟我一起送,送他一些法寶,給他載回去。他車子開出去,就在我們樓下這裡,開出去到路上了,看他開出去了。張榕居士她說:師父,那可以了,我們回去了。我說:照《弟子規》規定,「過猶待,百步餘」。「過猶待,百步餘」,你要送到,你眼睛看不到他,他開車。走路,也是走遠了,看不清楚了,你才回來。如果他走路,有時候有同修來看我,在二樓那邊,送到下面,然後看他往捷運那邊走,走到比較遠,一百多步了,再回來。開車,就是說,如果直路,你要看他開得很遠了,看不到了,那就回來;或者他轉個彎過去了,看不到,就回來。昨天他車開了,我就跟張榕講照規定,「過猶待,百步餘」。我要跟大家講,我自己沒有先去做,很難要求人。師父,你也沒有「過猶待,百步餘」,我就很難去要求別人。所以我就跟她站在那邊。站在那邊,還沒有轉角,還看得到,張居士又說:師父,現在應該可以了吧?我說:不行,還是照規定。後來,他的車子左轉到光復南路,我說:現在可以了。

  就這一條,你要依教奉行。我們不要講太高的,就這一條,你能不能去把它做到位?而且根據蔡老師講的,你送還不能眼睛看旁邊,人只站那邊,你要目視他走。這一點,日本人做得很到位。所以,三一一那個時候海嘯,一個皈依的日本居士,請我到他家鄉去做法會。我們回來坐遊覽車,那個飯店的大堂經理,下雪,都站在雪中送,真的「過猶待,百步餘」。還有借我們寺院做三時繫念日蓮宗的,母親跟女兒,她女兒也出家了。我們車子開過去,她就站在旁邊,穿得很正式,就站在雪地那邊送。我就趕快叫遊覽車停下來,我下去跟她打招呼。你看日本人他送人,真的,這是中國文化。我們遊覽車開了,我再往回看,她還站在那裡,她眼睛還看著你,看到你車走遠了,看不到,她才回去。在台灣台中蓮社,以前李老師在,我出家的時候,跟日常法師、果清律師、簡豐文居士去看他。李老師真的是傳統的古人那種禮節,九十五歲了,看到日常法師出家人,他都頂禮,供養紅包。我們回來,他送到門口,都合掌。我們車子開到轉彎,不見了,他才回去。所以我們現在講依教奉行,我們不要講太高,講太高,眼高手低,講了也做不到,那也是講一講而已。我就舉出生活當中這一條,你做看看,你能不能做到?這個看起來不是很難的,你能做到,那你後面才能夠提升。這個比較容易的,都做不到了,那難的說做得到,那誰相信?所以我們還是要務實一點,我們學一條做一條,我們不要太誇張,要做到怎麼樣、怎麼樣,我們就很生活化的這樣來修。最重要還是在心。

  所以現在我們淨老和尚又提倡《群書治要》。蔡老師講這個《群書治要》也非常重要,他講的這些修學的理論方法,這些傳統文化,實在講都是幫助我們修行。在世間法來講,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事業做好,家庭幸福美滿,你國家政治辦得好,這是世間法。對我們念佛人來講,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往生西方,這才是我們念佛人所需要的。所以他那個是助修。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用《常禮舉要》跟《論語講記》,他晚年九十幾歲講這兩樣東西(他不是針對大學講的,他以前在中興大學講的講法不一樣),對蓮友講的,就是修行的。所以雪廬老人講,他說你們現在年紀都大了,念佛的人大概都中年以上的,學太多也沒辦法。但是他說,基本,最基本的兩樣要學會,一部《論語講記》,他老人家講的,他講《論語》就是幫助念佛的;講《常禮舉要》,幫助念佛。所以雪廬老人講,《常禮舉要》我們能做到十分之一,對我們念佛功夫就很有幫助。比如說,《常禮舉要》講「動物歸原」,就是東西我們拿動了,動就是你拿開了,原來在哪裡,要放回去原位。我現在就常常提醒自己,有時候用一用,先放這裡,不行,想到這個「動物歸原」,就趕快拿回去,這個也要提醒自己。這些幫助我們心定下來,為什麼?因為你東西有個定位,你不是這裡丟、那裡丟,等一下忘記了,你要找,找了半天,心就很慌,你心就定不下來了。所以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幫助我們心定下來。就是佛家講戒,我們遵守這個戒,儒家講禮,就能幫助我們心定。

  所以念佛功夫是在伏煩惱,這個是綱領,這個是綱要。我們念佛的功夫是伏煩惱,現在講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實在講我們聽不懂。這個講了,大家聽不懂,怎麼叫不住?怎麼叫住?講簡單一點,住就生煩惱,生貪瞋痴就是住,不生貪瞋痴就是不住,這樣大家比較容易清楚。不然我沒有住,但是貪瞋痴天天在增長。所以我們講修學就不要好高騖遠。你不要眼高手低,講得很高,實際上,這個很簡單的我們都不能去做到,講那麼高,那也是不切實際。所以更高一層的,不住色生心。不住,不是不生心,生心,生什麼心?生清淨心。住,住生什麼心?生染污心。染污就煩惱,煩惱就染污心。一樣是生心,心是同樣那個心,一個生煩惱,一個生智慧。心是同一個心,煩惱是那個心,智慧也是那個心。心沒有兩個,大家不能誤會,不能誤會以為煩惱是一個心,智慧是一個心,不是。煩惱跟智慧是同樣那個心,心你不住了,那你就生智慧了;那你住了,住了就生煩惱。沒有離開這個心,千萬不要誤會另外有一個心,這個不要搞錯。煩惱跟智慧,就煩惱跟菩提是同一個心,煩惱即菩提。你覺悟了,煩惱就是菩提;迷了,菩提就是煩惱。

  不住色,我們當然也可以在生活當中來練。色就是我們看到的,看到的,總是有我們喜歡的、不喜歡的。我們看到喜歡的,不要生貪心;看到不喜歡,也不要生瞋恚心,不要生厭惡心,心就擺平了,就不住了。聽聲音也是一樣,聲音有好聽的、不好聽的。這個聲音,比如說,讚歎我們的聲音,我們很喜歡,聽了很高興,那也生煩惱,生貪著的心了。人家侮辱我們、毀謗我們、罵我們,這個聲音我們一聽到,心裡馬上就生瞋恚心,這個就住了,住在聲上。如果讚歎也不高興、毀謗也不生氣,那就不住了。佛為什麼教我們說不要住?因為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的。所以不要去住,不要當真。香也是一樣,貪著那個香,買那些香水,種種的。喜歡那些香,那也是染著,那個也不能貪。所以這個沙彌戒,不能用香的東西,就怕你住,住那個香。八關齋戒也有,八關齋戒只是一天一夜,就是你受持八關齋戒這一天,你不能灑香水,肥皂不能用香皂,要用南僑肥皂。以前我母親用的洗衣服的南僑肥皂,那個都沒有香味的,要用那個洗。

  在《沙彌律儀》這個戒規定,這個是小乘的修法。小乘修法是隔離,像現在防疫旅館,隔離,居家隔離。隔離就是你不接觸,那你不接觸,就不會受到感染。那為什麼要隔離?因為你沒功夫。如果你有功夫,你不受影響,你有免疫力,那你去接觸就無所謂了,你可以去接觸,因為你不受他影響。你不受他影響,反過來你會影響他。教化眾生就是這樣,就是你可以去度眾生了。如果會受到影響,會受到污染,那是被度,被眾生度走了,那不一樣。所以我們現在都沒有免疫力。免疫力是什麼?就是你有功夫了,就有免疫力。你念佛功夫得力了,你就有免疫力。你功夫還不得力,那佛就勸我們,你先不要接觸,接觸你就被感染。等到你一段時間,你免疫力增強了,那再出去,再出去練。功夫練成就了,那再出去度眾生。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過去台中李老師勸學生學講經說,沒有四十歲不准接受外面邀請,四十歲以後才可以。那是六十年前,現在我們老和尚說,現在不是四十歲,現在要六十歲以後。現在根據我的看法,大概要七十歲以後。不然你出去,你沒有免疫力,實在講很容易被度走。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來,招架不住,沒有功夫。所以古時候老師都愛護學生,知道他沒功夫,不讓他出去,把他限制住,保護他。他功夫練成就,他必定叫他出去,甚至他不出去,就把他轟出去。你出師了,出師了就不能一直待在這裡,你要去幫助別人。你還沒有出師,當然不能出去,出去你就完了,這是老師的慈悲,慈悲心。所以沙彌律,我們還沒有功夫,也是必須要去遵守。比如說,你不要去看,花花世界,你不要去看。不要看,現在也很難,你說不去逛街,但是現在人手一機,你能不看嗎?我不看。不看,它會跳出來,實在也是很難。我們現在實在是有困難,但是如果會用功,也是一個很好的增上緣。

  過去早年我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我們老和尚叫我去做透明的貼紙,圓圓的,大概這麼大,這麼大。把《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做了一疊,那一疊就有好幾百張,那個撕起來貼在電視上。剛開始做,我說:師父,做這個幹什麼?貼電視,給人家貼電視。他說看電視就是在修行,修什麼?修《金剛經》。看電視,我們老和尚說,貼那個不影響畫面,就是讓他打開電視就會看到那個,就是提醒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不要當真,不要他哭你也跟著哭;笑,你也跟著笑;一生氣起來,那個電視就要把它砸掉,你就被它轉了。那個是假的!如果是假的,你看,如如不動,就是在修行,看電視在修行,那是真的,一點不假。就是這裡講,「不應住色生心」。生什麼心?生清淨心。如果我們念佛人,你看就是念阿彌陀佛,從頭看到尾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你也是如如不動,你這個念佛就有功夫了,我們心情不受裡面那個影響。在這個當中,你只要接觸,你不可能不受影響,你也不可能不起心動念,所以用功就在這個當中去用。怎麼用?你自己這個主人翁要提高警覺,好像那個守城門的,你要不能打瞌睡。

  所以我出家,我的內號叫「悟道」,外號師父給我取「心城」。心就像一座城牆一樣,以前那個守城的將士,這個就像我們以前當兵站衛兵,你不能打瞌睡,打瞌睡,敵人來,你頭被砍了,你都不知道。所以要常惺惺,常惺惺就是時時刻刻提高警覺,防範敵軍來侵犯。我們現在自己內心要提高警覺,防範煩惱的敵軍來侵犯我們。佛經裡面,把煩惱比喻作賊,煩惱賊,它來賊害我們,所以自己要能提得起來。如果常常提不起來,那暫時先隔離,讓我們心沉澱下來,靜下來。就像潮州謝總他辦道德講堂,每天都要看光碟,看這些傳統文化老師講的課,包括我拍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說晚上也排一堂課,七天,剛好一天聽一片。七天下來,效果非常好,這個是一個前方便。真正用功,還是在平常生活當中,那個是階段性的一個修行。像打佛七一樣,他七天的道德講堂,就像打佛七。所以我們現在不可能離開這些色。我想我再來做一些,因為大概有三十年沒做了,我們老和尚印的那個貼紙,透明的。我們現在手機,其實我們自己可以去寫幾個字,你一個什麼畫面,也可以把《金剛經》這句放上去,你手機一打開,一出現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提醒一下。

  你知道凡所有相是虛妄,但是最重要你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就是不住,這裡講不住,你不要去取那個相。你迷在那個相裡面,就是取那個相。你不迷在那個相,你如如不動,你就生智慧了,修行就在這個地方修。如果不行,先隔離,就是不要接觸。八關齋戒、沙彌戒,那個就是不准你去接觸,不能去看唱歌跳舞,不能去歌廳聽歌。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去聽歌。八關齋戒、沙彌戒,就是不能故意去聽。但是大乘它就沒有這個限制,小乘就是小學,你還沒功夫,先不要接觸,等你有功夫再去接觸。大乘,就是說你有這個功夫,你可以去接觸。我們看敦煌飛天,那些都是載歌載舞的,所以大乘他就開放了。小乘是保守的,因為你還沒功夫,要先隔離,你有功夫了,那就開放了。你能夠做到「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就開放了。

  所以下面講,『無論修何法,行住坐臥,不離這個,才有入處』。「無論修何法」,就是無論你修任何一個法門。你參禪也好,你修密也好,你修教、修止觀也好,念佛也好,無論你修哪一種方法,法門。這個就是一個總的原則,這是總的原則。我們念佛也是一樣的,也是修這個,所以「不離這個」,就是修這個,修不住,不住相。無論「行住坐臥」,你走路,住就站著,坐著、躺著,就不離這個,就是這樣才有個入處,「才有入處」。這些都必須提出比較具體的一些例子,我們也比較容易懂,知道說功夫要怎麼去用,怎麼去下手。

  過去雪廬老人在佛七開示,對一些蓮友的開示,這方面講得很多。我們淨宗是不用斷煩惱,伏煩惱就可以帶業往生,但是伏也是要功夫。斷,當然那個難度是高,伏比斷是容易,但也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大家可以試看看,人家罵你一句,看你會不會生氣?特別是突然來的,你第一個反應就是生氣。這個就是說我們的警覺心不夠,「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覺悟太慢了。實際上,我們沒有警覺心,我們根本就沒有提高警覺。也就是說,我們沒有站衛兵,沒有在警戒,所以敵人來都不知道,城都攻進來了,還不知道。所以現在想一想,師父給我取這個外號「心城」,想一想滿有道理的。你要防這個心,如防城牆一樣,時時刻刻不能夠鬆懈,這樣我們功夫才能慢慢得力。雪廬老人他也是教人念佛,他就教蓮友說,人家無緣無故給你打一巴掌,那你第一個反應就是念佛,這個就有功夫了。如果現在一個人突然給我們打一巴掌,那我們第一個反應,我們打他兩巴掌。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就不知道要提起佛號,這個就被境轉了。

  海賢老和尚,他真的很難得,表演給我們看。那個電工收電費,電費可能是有作弊的,因為海賢老和尚他很省,他不會浪費電的。上個月的電費多少,這個月的電費多出很多,他就問,他說這個月的電費怎麼比上個月多出那麼多?那個收電費的,沒有回答他,就給他兩巴掌。他這個有夠蠻橫,不然你也講個道理,為什麼這麼多。他回答都不回答,他的回答就是兩巴掌。海賢老和尚沒有生氣,趕快錢給他,多少?就給他了。旁邊那些居士看不下去,哪有這種道理的?要找他理論。海賢老和尚:算了!算了!他如果對我吐口水,我就讓它自己乾。修行人要修忍辱,不要跟他計較。你看海賢老和尚,那個收電費的給他兩巴掌,他心裡還是在念佛,他沒有生氣。如果換作我們,不曉得氣到哪裡去,早就控制不住。

  所以念佛,李老師教大家,也是教大家去訓練,就是人家罵你,第一個反應,你先練習念佛。剛開始可能我們一下子是生氣,如果常常提起,「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常常提起這個,這個是可以慢慢功夫會提上來。就是第一個反應,先念佛。還有說,人家拿刀子架在你脖子上,你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嚇死了!第一個念頭是這樣,這個也要練習,第一個念頭就是念佛。人家槍指著你,要給你開槍了,你第一個反應就是念佛。這些都可以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去練習。這個練習,如果你從平常這些境界上去練,練到慢慢功夫得力了,遇到境界我們就能夠做得了主,我們就做得了主。白天做得了主,夢中也就做得了主;夢中做得了主,生病的時候就做得了主;生病的時候做得了主,死的時候就做得了主,就有把握往生了。所以這個我們大家共同勉勵。

  『而自性清淨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自性清淨心,才能透露出來。我們本來就是清淨的,只是現在多個無明煩惱,本來它是清淨的。我們要靠修德,「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我們要靠這個。功夫一分得力,心透露出一分的清淨;十分得力,透露十分的清淨,這個才能透露出消息。消息是什麼?就是清淨心。我們清淨心透露出來,我們自己就很清楚,我們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也不需要去問人,問自己就最清楚了。自己心有沒有清淨?自己最清楚。跟阿彌陀佛就通消息了,你只要念佛念到伏惑,跟佛就連線了,感應道交。所以你就能見佛了,在定中見佛、夢中見佛,現前見佛,這個就是消息。我們念佛人的消息就是這個。

  『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也。』所修的法門,無論你修哪個法門,你這樣去修,也才可以期望有成就的時候,「之期」就是時候。就像說我們打佛七,打佛七,我們期望的是什麼?一心不亂。我們不要講事一心、理一心,那個太高了,我們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那個層次也很多。念佛能夠伏煩惱,就有功夫了;我們還伏不住,就是我還沒有功夫。這個都是要我們自己時時刻刻去觀察、反省、檢點,自己內心用的功夫到底得不得力?這個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事情。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這一條就學習到這裡。好,我們來念佛迴向。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怎麼樣能夠離塵欲,念佛功夫能得力❓
🔹瞋恨心的根源是什麼❓
🔹清淨在哪裡現出來❓

金剛經講義節要—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七集)  2021/1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今天是二O二一年十二月一日。我們這個《金剛經講義節要》講座,因為疫情的關係停了半年,從五月份暫停,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今天我們在信義路四段三百四十一號二樓新的佛堂,接著來學習,前面接下來的《講義節要》。我們舊的佛堂因為要重建,剛好新的佛堂也裝潢好了,所以就移到這個新佛堂來繼續講。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金剛經講義節要》六十六頁第十一段。我們今天接著講第十二,這個經文在六十六頁倒數第三行,從十二條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二、『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這一段講,『無所住』,這三個字。《金剛經》,我們學佛的同修,大多數聽過,縱然沒有學習過《金剛經》,也聽別人講個一句、二句。《金剛經》裡面,最有名的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為什麼有名?因為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的會下,五祖要傳他衣缽,給他講《金剛經》,用《金剛經》來印證他悟的是不是正確的,用《金剛經》。三更半夜都沒有人,五祖找六祖去他的寮房,等於是五祖單獨給他講《金剛經》。六祖到黃梅去參五祖,去了,就見了兩次面。第一次見面,五祖問他:你從南方來,你來我這個道場要做什麼?六祖說:我來求作佛的。五祖一聽,南方這個獦獠口氣很大,一來就要作佛。五祖知道,惠能他不是一般人,五祖知道。

  他是在廣東曹溪,在他的家鄉那裡,聽客人念《金剛經》開悟的。六祖他不認識字,平常生活以砍柴為生,就是砍木柴去賣,因為以前都是燒柴火。柴火都要到山裡面去砍,到山上砍一些木柴到市集、到街上來賣,賺一些錢奉養他的母親。他是以砍柴為生的,當然生活也是很艱苦。他是有一天砍柴到街上去賣,聽到一個客棧裡面有人在念經,他聽到這個客人在念經,他就開悟了,他明瞭那個經義了。所以他就進去,把這個經的意思講給這個客人聽。這個客人聽了,大吃一驚,我讀這麼久都不明白,你聽我念了一段,你就完全悟入這個經義了。這個客人也不簡單,知道這不是普通人,根性大利,不認識字,聽我念《金剛經》念一段,他就開悟了,還會講給我聽,我自己念了都搞不清楚。認識字的,搞不清楚;不認識字的,他明白了。從這個地方,也就是說,開悟跟你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關鍵在你的悟性,你心清淨,你一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就開悟了。所以聽人念經會開悟,我們自己念得很多,還是不開悟,關鍵我們心不清淨,他心清淨。這個客人也很發心,就拿了十兩銀子,給他做安家費,他就勸他去黃梅參五祖。當然六祖就一定是跟這個客人講,我家裡有老母親在,我去參五祖,那我老母親誰來奉養?她的生活就沒有著落了,一定是這樣的。所以,這個客人也很發心,當時他就拿出十兩銀子給他做安家費。古時候,唐朝那個時候十兩銀子是滿大的。給他做安家費,說你去參五祖,你的安家費,照顧你母親,我來協助你,你安心去那邊參,你會有大成就。所以六祖惠能也就接受了,就到黃梅五祖那裡。當然走路走了很遠,古時候交通不便,他又不是富有的人,當然走路走了很久,從廣東省走到湖北省。我們現在坐飛機,都要坐一個多小時。

  到了五祖這裡,五祖問明他的來意,他說來作佛。五祖知道這個獦獠,獦獠就是南方沒有開化的,我們現在講原住民,獦獠。他說:你這個獦獠也要來作佛?你這個南方野蠻的人,沒有文化的地方,你又不認識字,你也要來作佛?當時惠能就回答五祖說: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五祖一聽,又更吃一驚了。相有南方人、北方人,佛性沒有,佛性都平等的,人人都有佛性。所以知道他不是一般人,但是為了保護他,叫他去做苦工,到碓房去舂米做苦工。不是一見面,你的根性大利,趕快把你升到很高的位子,傳祖位給他,不是這樣的。先給他磨練,一方面保護他,因為他是空降部隊,突然去的。跟隨五祖學習的多少人?起碼幾千人。五祖下面的上座是神秀大師,跟五祖跟最久的,大家也認為將來五祖傳法一定傳給神秀,非他莫屬,但是神秀沒開悟。衣缽不能傳給沒有開悟的人,你沒有開悟,你沒有辦法去指導別人開悟。所以也不能隨便傳,這個當中不能講人情的。所以叫他去碓房舂米,六祖他個子很小,瘦瘦的,體重不夠重。舂米,那很粗重的工作,體重要夠,身材要很魁梧的人,才有辦法舂。那他體重不夠怎麼辦?他腰間綁一塊石頭,加重他的體重。那一塊石頭還在,六祖的肉身也還在。做苦工,做了八個月。八個月統統在那邊做苦工,也沒有進禪堂,也沒有去聽五祖開示,就是在那邊做。

  有一天五祖要傳位,叫大家作一首偈子,當然大家認為這個我們不用作,非神秀莫屬。神秀是上座,跟五祖跟這麼久了,肯定是他,我們大家也不必去作。神秀他沒有開悟,但是他作也不是,不作也不是。所以他在寮房裡面心裡很糾結,心裡很困擾,到底他作不作這個偈?後來也是硬著頭皮去作這個偈,作這個偈,他也沒有留名字。這個偈作好了之後,他就想如果我這個偈五祖認證我是開悟了,那我就出來說這個是我作的;如果五祖沒有說,那也就算了。他就半夜偷偷的去把那個偈寫在牆壁上,大家都睡覺了,就把它寫在牆壁上。他寫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就寫上去,一首偈。第二天,惠能大師看到很多人在那邊看牆壁那一首偈。五祖交代你們大家都可以作偈,沒有人敢作,大家認為應該是神秀。神秀那一首偈寫在牆壁上,大家在看,大家在議論,這個偈作得好。六祖也在看,這麼多人!但他不認識字,他就問去看的人,這個牆壁寫的是什麼?請你念給我聽聽。那就有人念給他聽。他聽了之後,他知道神秀沒開悟,但他這個偈對人還是有幫助的,對修行有幫助。所以六祖說:我也來作一首偈。旁邊人說:你這個獦獠又不認識字,你也要作偈,沒有掂一掂自己的分量。六祖就講,「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所以不要看不起我們下面的人。大家聽到這樣,好,那你作來看看。他說我不認識字,你看誰會寫字幫我寫。就有一個好像是當官的,一個當官的說可以,你念,我來幫你寫。所以六祖就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寫上去了。大家也是大吃一驚,這個獦獠也能講出這一首偈來。

  大家就請五祖來看,五祖一看,知道他是開悟了,但是還沒有徹悟,開悟了。五祖為了保護他,鞋子拿起來,就把他那一首偈擦掉,說還沒開悟,把它擦掉,神秀這一首偈留著。神秀這一首偈,五祖說,照這首偈來修有大利益。那的確是有大利益,六祖畢竟是上上根人,是頓悟的,照神秀這樣修是漸悟。是漸悟的,慢慢修、慢慢修,心慢慢清淨,慢慢悟。禪宗,它傳承是頓法,是頓悟的。頓悟,那要上上根人才有辦法。所以五祖就說,照這首偈修有大利益,保留他那一首偈。神秀也知道,五祖沒有認證他是開悟了。但是認同他這首偈,對大家修行有幫助,也有大利益,並沒有否定他這一首偈,只是他還沒有真正開悟。六祖是真正開悟了,把它擦掉,說沒開悟。這個事情也就這樣暫停下來。

  再過了一陣子,有一天,五祖要傳法了,就走到碓房,去看他在舂米,等於是方丈去道場各個角落看看,跟他講了幾句話說:米熟了沒有?他說「猶欠篩在」。熟是熟了,以前有篩米的,他說還欠篩。這個就是他們的對話,別人聽不懂,不曉得他們在說什麼?這是五祖跟六祖他們彼此以心印心,他們知道。意思就是說,他是真的開悟了,但是還缺一個印證。所以五祖就在地上枴杖敲三下,六祖也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就晚上三更半夜,大家都休息了,去方丈的寮房,要傳法給他。三更半夜,晚上凌晨十二點,大家都休息了,沒有人看到,他就去了。去到五祖的房間,門沒關,他就推進去了。推進去,五祖就在那邊等他了,拿個《金剛經》,就單獨給他講《金剛經》,一對一。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徹大悟。六祖在廣東聽客人念《金剛經》,那個時候是開悟;到黃梅八個月,作那一首偈,是大悟,但是還不徹底。所以要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徹底的開悟了,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了,那叫徹悟。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到這一句他就徹悟了。他聽到這一句,他就跟五祖講心得報告,「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他講了五句。五祖一聽,徹悟了,後面不用再講了。《金剛經》講到這一句,他就全明白了,大徹大悟了,就把衣缽交給他。《金剛經》任何一句都能徹悟,不是只有這一句才能徹悟。這句為什麼這麼有名?就是因為五祖給六祖講《金剛經》,講到這一句,他才真正大徹大悟。所以這句大家都朗朗上口,這句在《金剛經》就特別的突顯出來了,是這個因緣。

  「無所住」,無所住就『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無所住就是應無所住,應無所住就是你不要去執著,不要去著那個相。我們凡夫都著相。無所住就是你不著相,不要去執著外面那個相。著相,我們簡單講,就是把外面的相認為是真的,我們現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一切萬事萬物,這些都是相,這些相我們都把它當真了。當真,我們在這個當中就產生執著,執著就產生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這些煩惱就一直發展出來了。貪著、貪求、貪取,貪你就要佔有,你就要控制,這個就是執著。人事物我有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我要得到的念頭,這個叫做著相。貪不到就生瞋恨心,我們喜歡的東西被人拿走了,你就生煩惱,你就生瞋恨心,瞋恨心從那個貪來的。

  比如說,我很喜歡吃這個東西,突然有人把我拿走,我心裡就不高興了。為什麼不高興?因為我執著那個東西,我喜歡吃那個東西。像我喜歡吃臭豆腐,喜歡吃臭豆腐,太好了,我要吃了,突然一個人把我搶走了,那我心裡就不高興了。為什麼給我搶走?瞋恨心就起來了,貪瞋痴慢就起來了。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你以此類推。這就是執著。我們現在講不執著,我們也是個籠統的概念。在覺明妙行菩薩《西方確指》,他也有給一個居士開示。他說,怎麼樣能夠離塵欲,念佛功夫能得力?覺明妙行菩薩就跟他講,人家給你一塊錢,你不要生歡喜心;等一下人家這個錢給你搶走,你也不要生氣,你若無其事。有人就說了,那一塊錢算什麼,我怎麼會生那個心?覺明妙行菩薩就說,如果你真的是這樣,你不會今天還在六道輪迴。所以自己有那個執著,自己不知道。人家給你一塊錢,很高興;給你搶走,你就不高興。高興就是貪心,不高興就生瞋恨心。無所住,也不是說講一講,我們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要去練的。我現在是時時刻刻接受考驗,大家現在會供養我紅包,好,供養紅包,很歡喜。等一下,人家給我拿走了,怎麼把我拿走?所以我現在要練習,你拿給我,我不高興;等一下被搶走,我也若無其事,好像那個跟我沒關係。這個就是練不執著,就是在這裡練。好吃的東西,正想要吃,突然被拿走了,那也若無其事。這個就是練不執著,不執著要從這裡練。

  練無所住,我們要講一些具體的修學方法,就是我們老和尚講看破放下。章嘉大師教他,「看得破,放得下」。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是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他才開始信佛。沒有多久,有一個蒙古的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他就去拜訪章嘉大師,請教章嘉大師。他聽方東美教授講,佛法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就請問章嘉大師,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我可以很快入進去?章嘉大師給他回答,有。給他回答有,有,後面停了一陣子,給他講,「看得破,放得下」,六個字。你看得破,放得下,就入進去了;你看不破,放不下,就入不進去。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要怎麼樣看破、怎麼樣放下?講了兩個字,「布施」。一聽到布施,那個時候很窮,三餐糊口就差不多了。聽到布施就是想到錢,沒有錢,怎麼布施?章嘉大師就問他,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那你有一毛就布施一毛,一塊就布施一塊。他真的依教奉行,剛開始在布施,當然也跟像割肉一樣,很勉強,但是一直布施、一直布施,布施到最後,就很自然了。所以愈布施,他原來沒有財富,後來財富慢慢增加,心也比較清淨了。菩薩六度萬行,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下手,這個學不執著。

  「亦不斷滅」,不斷滅是什麼意思?你要修。你說不執著,那我不修了,反正都是空的,你要修,你不能有斷滅。斷滅,這個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那何必要修?不需要了,那變成斷滅。還是要修,不管你用什麼方式去修。修布施,這樣就不會落入斷滅,就是不著空、不著有。你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不執著法相,也不執著非法相。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二邊同時都離了,那就是合乎中道了,這樣就能悟入。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學,學老和尚布施,我們就學這個布施。布施,我們老和尚開始從自己不喜歡的先布施,自己比較不喜歡的先布施,後來自己很喜歡的也能布施了。自己很喜歡的布施,那個功夫就比較深。比如說,有一個很貴重的東西,我們布施出去就比較捨不得。那你普通的東西布施,跟很貴重的東西布施,都一樣,這個功夫就提升了。

  所以以前我都買五塊錢的念珠結緣,五塊錢的。五塊錢的念珠結緣,這個布施心比較不會痛,五塊錢便宜,一千塊買了一堆。到大陸去人多,布施、結緣,到大陸去結結緣。有一次有同修招待,那個時候好像社團還沒有開始,一九九八年。有一個同修招待我去旅遊,到大陸去旅遊,去遊長江三峽,坐一條船很豪華,那個蘇俄的。裡面一百多個服務生,我們遊客才五十多個,一百多個服務五十多個。我出去就是買念珠、佛卡結結緣,沿路送。送到船上,看到一百多個服務生給我們服務,實在是太享受了,一個人發一串念珠,五塊錢的。全部我算一算大概差不多了,發到最後,就少一個。那個男生來,他說晚上要唱歌給我們聽的,他說我也要。那個時候念珠還滿新奇的,一九九八年的時候。那五塊的統統沒有了,剩下我手上的一串。那一串是張老居士送給我的,他說沉香的,他特別跟我交代,悟道法師,這一串一萬多塊。二十幾年前一萬多塊滿大的。他又交代一句,你千萬不能送人。後來,到那個節骨眼,我也有一點猶豫,到底要不要送?剩下這一串,一萬多的。那五塊錢送了心不痛,這一萬多的。那個時候就狠下心,把它看作五塊的,送了。所以,不執著要這樣去修,不是講一講、聽一聽,要實際在生活上對治我們這個心,這樣去修。所以要去修,才不會落入斷滅。如果你都不修,反正空的,要修什麼?那就變成斷滅了。你修,不要去執著那個相,不要去執著布施多少一直掛在心裡。你這樣修,就二邊都不執著了。

  二邊都不執著,『而生其心』。「而生其心」,這是什麼心?『而有而又,而後』,兩個意思。有「而又」、「而後」這兩個意思。「其」這個字,而生其心,其這個字,『指菩提、六度等』。這個其是指菩提、六度。『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要修六度萬行,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如是」,所發的修六度之心,才是菩提心。不執著,亦不斷滅,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心來修六度,這個才是叫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為什麼發這個心是菩提心?因為它跟自性清淨心相應。我們自性本來就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自性,它本來就清淨,它本來就沒有污染,是我們迷了,沒有污染以為有污染,實際上沒有污染。真的我們在迷的時候,好像污染一大堆,實際上自性有沒有受影響?沒有,它還是清淨的。所以我們發這個心跟自性清淨心相應,那就是菩提心了。就是我們一面修六度,就不執著斷滅相了。一面修的時候,不要去執著修的相,那就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這樣二邊都離了。執著空這個路先把它堵起來,因為古大德常講,寧願執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著空比著有嚴重太多,著空就撥無因果,什麼都不要修,也沒有因果,那就墮落了。所以著空算很嚴重的,著空,著一點點像芥菜子那樣,那就不得了了。所以寧願著有,著有,縱然是執著法相來修六度,不會開悟,但是不會墮三惡道,起碼他還可以得一個人天福報。如果他不著相,他就超越了,關鍵在這個上面,所以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無所住也不生心,這個就偏在一邊了。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三:

  【十三、「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兩句貫徹全經。】

  這兩句就貫徹全部的《金剛經》。實在講,不但貫徹《金剛經》,貫徹六百卷的《大般若經》。《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金剛經》是精華,這兩句就貫徹全經了。『不應取法』,不應該取法相,也不應該取非法相。非法相就是斷滅相,什麼都沒有了,都空了,那是斷滅相,那比取法相更嚴重。

  【此中之「應生清淨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生清淨心』,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清淨心。你「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那就是清淨心,那跟自性清淨心就相應了。六祖就在這裡大徹大悟的。

  【又是「不應取法」兩句之點睛處。】

  又是『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這兩句『點睛處』,「點睛處」是一個形容比喻。「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這兩句經文的點睛處。好像一條龍畫在牆壁,那一條龍都畫完成了,就缺少去點那兩個眼睛。那兩個眼睛給他一點,那一條龍就飛走了。所以這兩句就是,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它點睛的地方。

  【『應無所住』,不應取法也。『生其心』,不應取非法也。】

  『應無所住』,就不要去取法相,不要去執著那個相。『生其心』,就不應取非法相。「生其心」,就是你要生心,你要去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我們的生活,菩薩的生活就是六度。所以應無所住,你不能什麼事都不幹。不是,我都無所住,統統不要做了,不要做事了,就坐在那邊,坐在那邊打坐。所以祖師看到人家打坐,就拿棍子把他打起來,他說你執著在那個相。禪定在哪裡?禪定在行住坐臥都是禪定,不是只有打坐才禪定,你走路就沒有禪定,不是這樣的。所以要去做,你看六祖他是開悟的人,開悟的人怎麼樣?你看去五祖那邊做苦工,去舂米舂八個月。而且五祖傳衣缽給他,寺院裡面沒有一個人服氣的,突然一個人像空降部隊跳下來,衣缽就給他了,沒有一個服氣的。大家不服氣,五祖也知道,傳給他,肯定大家不服氣。所以三更半夜給他傳法,衣缽交給他,叫他趕快走,他船已經準備好了。五祖船準備好,叫他上船,五祖給他擺渡,就划那個船,古時候叫擺渡,三點水那個渡。六祖就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我迷惑顛倒的時候,要靠師父指點迷津,師父來度我、來幫助我,我開悟了,明白了,那自己要度自己。所以他划船,他有那個禪機在。所以五祖就好吧!那你就自度吧!就回去了。

  第二天,大家知道衣缽被那個獦獠拿走了,大家不服氣,分頭去追。被一個惠明禪師追到了,那個是一個將軍出身,後來出家去參禪。被追到了,惠能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還是在家身分。他得衣缽,還沒有出家,還是在家身分。他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惠明是一個將軍,臂力很大的,竟然那個包袱,衣缽都拿不動。他就知道,這個不是能搶的,肯定有護法神。後來他一個念頭轉了,他就說「盧行者」,惠能叫盧行者,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而來,請你出來吧!惠能就出來了,知道他轉念頭了。原來是要搶衣缽的,現在知道這個衣缽不是用搶的,你要真正得法的人,那才有用,你沒有開悟,你搶了也沒有用。所以他就為求法,那個心態就不一樣了。盧行者,惠能就出來。出來,他就向他頂禮求法,請他開示。六祖跟他講,「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聽到這句之後,言下就大悟了。所以就幫助六祖逃跑了。後面的人追上來說,有沒有看到?明明六祖往東跑,他給他指向西邊去了。六祖跑了之後,不敢出來,出來還有人要去殺害他,搶衣缽,所以不敢出來。不敢出來,他就為了掩蔽他的身分,躲在獵人隊,就是跟著獵人,一天到晚都去深山裡面打獵。打獵是殺生,要幫獵人看守獵物,如果還沒有死的,六祖當然就偷偷把牠放走。還要煮飯給獵人吃,煮飯肯定煮肉,獵人不會吃素。所以在獵人隊替獵人看守獵物,煮飯給獵人吃,服務這些獵人,做了十五年。得到衣缽的祖師!你看他做什麼工作?做這個工作。修什麼?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禪定、修智慧,修六度萬行。所以無所住。

  你看六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是那樣,做得比誰都辛苦。躲避了十五年,後來十五年大家對這個衣缽已經比較淡忘了,慢慢才出來。出來,回到廣東遇到印宗法師,印宗法師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寺院的旗桿,風一吹在動,那個幢幡,一個出家人說風在動,另外一個說,不是風動,是幡在動,兩個人爭執不休。惠能大師在旁邊聽到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是你們的心在動,它沒有動。印宗知道他不是普通人,他說北方五祖的衣缽,聽說到南方來了,你是不是得衣缽那個人?後來惠能就出示衣缽給他看,的確,他得衣缽了。所以印宗法師就給他剃度,那個時候他才出家。剃度,然後回頭來拜他為師,因為他是祖師,大徹大悟了。印宗法師在南方講經說法,名氣很大,他給惠能剃度,再拜他為師,惠能在那邊弘法利生,水漲船高。所以惠能下面為什麼能度四十三個人?這個影響力也是印宗給的。所以印宗法師也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沒有那個心量,他剃度的徒弟,又拜他為老師,這個不是菩薩做不到的。所以六祖大徹大悟,印宗法師也是大徹大悟,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肯定做不到。所以六祖,你看也修苦行,修六度萬行,這個就叫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不應取法,也不應取非法,主要就是這兩句的點睛處。我們再看第十四:

  【十四、但清淨、不生心,便是死水。佛法所不許。清淨要在「生心」中顯現。】

  『但清淨、不生心』,「不生心」就是你不去度眾生,不幫助別人,那變成小乘自了漢了。清淨,但是他不生心,不生度眾生之心,就不能成佛了。這個就像死水一樣,水要流動,活水,死水就不起作用,活水它才起作用。你清淨,要生心,它才起作用。清淨不生心,那像死水,不起作用,對眾生沒幫助。『佛法所不許』,佛喝斥小乘人焦芽敗種,只求自了,不發願度眾生。『清淨要在生心中顯現』,清淨從哪裡顯現?在生心當中。清淨在哪裡現出來?在你行六度當中顯現出你的清淨心。所以菩薩修六度,就是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舉出布施一度涵蓋後面五度。菩薩的生活就是六度,菩薩怎麼過日子?就是六度。布施,我們現在講就是奉獻,為大家服務,就叫布施。我們說做義工,就是布施。布施,關鍵都在這個心,外面的事相是一樣的,做同樣的事情,心態不一樣,他的結果就不一樣。所以無住,要生心。我們再看第十五:

  【十五、「生」者,任運而生。「無住」,無妨隨緣而住。】

  『生者,任運而生』。「任運」就是說,他自自然然的就這樣生了,他也不是刻意的,不是刻意的叫「任運而生」。我們一般講隨緣不攀緣,攀緣就帶勉強了,好像很多事情緣不成熟,你勉強去做,那這個有障礙,也做不成。所以緣不具足要隨緣,隨這不具足的緣,不要去勉強。緣成熟了,你就要去做,你也要隨這個緣去做。你不能說這個緣成熟了,到你的手上,你不做,這個也不隨緣,所以隨緣的意思在這裡。任運而生,跟這個道理也是相同。所以你看,『無住,無妨隨緣而住』,「隨緣」這兩個字,我們要深深去體會。有的人他自己該做的不做,說隨緣。那個不叫隨緣,那個叫不隨緣。該你做的,在你手上,你沒有盡心盡力去把它做好,那個叫不隨緣。不該我們做的,你去跟人家搶來做,那個也是不隨緣。所以「無住,無妨隨緣而住」。隨緣而住,不妨礙無住。

  【雖住而實無所住。】

  雖然看起來,表面上看起來有住,心裡沒住。表面上做很多事情,操煩很多事情,心裡空空蕩蕩的,本來無一物。所以清淨心中一法不立,本來無一物,什麼都沒有,但是你隨緣的時候,萬法圓彰。萬法圓彰就是六度萬行,萬是形容,就是無量無邊,有沒有妨礙、有沒有矛盾?沒有,他在修隨緣而住,不妨礙他的清淨心。他清淨心,可以隨緣而住,所以雖住而實無所住。

  【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

  『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法爾」的意思就是它自然就是這樣的。佛法講「法爾如是」,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道家也講,「道法自然」,什麼叫自然?它本來就這個樣子。任運而生,法爾顯現。你看我們人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也是任運而生,法爾顯現,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法爾如是。你沒有辦法去研究它,我們人長的這個樣子,誰設計的?誰去給他畫圖、規畫的,造出我們這樣的一個人的樣子出來?沒有。大家想一想,我們這個樣子有人去設計嗎?現在說科學家去畫圖、去設計,畫個什麼樣子。我們現在長這個樣子,誰設計的?沒有人設計,怎麼會長成這個樣子?這個就叫「法爾顯現」,本來就是這樣。法爾顯現,就是《無量壽經》講的「不可思議業力所致」,不可思議,法爾如是。不可思議,你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你也無法去議論。你無法去設計,它法爾如是。我們的自性就是法爾如是,自然顯現。《無量壽經》講,「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道家也懂,「道法自然」,才是最健康的。現代科學家是違反自然,問題愈搞愈多,他就是沒有任運而生,違反,所以災難才這麼多。

  【生而實無所生。】

  生實際上它無所生,所以這個叫生而無生。我們淨宗有一部論叫《生無生論》,就是往生,的確有往生,但是實際上無生。怎麼有往生又無生?其實生,往生,也是無生,這個道理都在大乘經裡面。生無生,我們有沒有往生極樂世界?有,但是實無生,實際上沒有生。所以古大德講,「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什麼?我們這個心是盡虛空遍法界,它沒有距離的,沒有遠近。所以大乘經常講,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些都是講我們的法性,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現在有時空的觀念,是從分別執著妄想產生的一個幻相,事實真相沒有。所以這個地方講,『生而實無所生』,有沒有生?有,實際上無所生。大家好好去悟這個其中的義理。

  【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

  『果能如是』,果然能夠如是,你去體悟,你去悟這個道理,那每一法都是顯無住生心。『法法』,你看到任何一樣都是法。物質體積最小的是微塵,最小,那是一法,一微塵能夠現整個大千世界。這些都是顯示無住生心。無論有情無情,都是般若實相,每一法都是。我們迷了,什麼都不是。你覺悟了,隨便拿一樣東西都是。那我們現在迷了,迷了,什麼都不是,你拿佛像也不是。你開悟了,你拿這張衛生紙,這個也是般若。迷了,這尊佛像給我們,我們還是迷惑顛倒,因為沒有般若,關鍵在迷悟。所以禪宗,古代禪師測悟學人有沒有開悟,就是說,你明心見性,但是自性什麼樣子?他隨便拿一個東西,拿一片樹葉,這個就是自性。禪師給他印證,真開悟了。但是我們也依樣畫葫蘆,我們拿一個這個就是自性,我們還是迷惑顛倒。我們不懂,我們好像鸚鵡學人講話,不懂那什麼意思。真開悟才行,不然我們依樣畫葫蘆,那個不算的。雖然我們依樣畫葫蘆,不算,但是是不是?事實上也是,事實是。為什麼?一粒微塵,微塵從哪裡來?微塵它有一個相,有個物質現象。我們《華嚴經》講,毛端,我們身體的汗毛很細,那個端,這是我們正報身體最小的一個體積,毛端。依報,微塵,微塵就接近虛空,我們肉眼看不到,體積最小的。但是那麼小的體積,它從哪裡來的?它是從我們的自性出來的。

  我們的自性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走到哪裡都是,那都是我們的自性。那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森羅萬象,就是我們自性現的,大到整個宇宙,小到一粒微塵,統統是我們自己自性現的。你們在座都是我的自性現的,我也是你的自性現的。我怎麼能夠現這麼多人?這個我們也想不通。但是大家都應該有作夢的經驗,大家晚上睡覺作夢,那夢裡面有沒有自己?有沒有別人?有。也有很多人,也有山河大地,有好夢、有惡夢,夢也是很多很多。你一覺醒過來,夢從哪裡來?你想一想,夢從哪裡來?自己的心現識變的。你自己心現出來,離開自己,哪有夢?我們從這個,佛在《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用夢來比喻,你在作夢。我們現在就是在作夢,我們晚上作的是小夢,那是小夢,我們現在在作六道輪迴生死大夢,這個是惡夢,大惡夢,晚上作的是小惡夢,這個是大的惡夢。你的執著放下,證阿羅漢、辟支佛,那你離開六道,這個惡夢醒了,往生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的境界現前了。四聖法界還是夢,但是它是好夢,他沒有生死輪迴,但是還沒有明心見性。你要破塵沙、破無明,這個夢又醒了,到入一真法界,那才是真正的清醒了。所以我們現在在六道輪迴是夢中夢,我們每天晚上睡覺是夢中夢又夢,三個夢。所以我們一天到晚在作夢,白天作白日夢,晚上也作晚上的夢。

  《金剛經》到最後,佛就跟我們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講了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眼前這一切就是在作夢,我們如果能夠常常這樣觀,慢慢會開悟。開悟就是你慢慢看破,,慢慢會放下,慢慢會淡化。我們沒有辦法像六祖一下子頓捨、頓悟,我們也要來個漸捨漸悟。不能一下布施,慢慢布施,也要漸漸提升,這樣才會進步。所以我們要常常這樣想,晚上作夢,白天還是作夢。當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白天這一切,我們進入夢鄉,白天這一切就是夢了。大家去想一想,是不是夢?晚上睡覺在作夢,我們白天這些人事物,也是一場夢。白天醒過來,昨天晚上作一場夢,其實晚上作夢,白天還是在作夢。所以佛跟我們講「如夢幻泡影」,我們整個六道都是夢境,四聖法界還是夢境。你要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入一真法界,那夢才真正醒過來。所以我們現在是夢中人,夢當中的人。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慢慢去體會。

  所以每一樣的東西,它都是稱性,因為它是從法性生出來。你一粒微塵那麼小,它是,這叫緣生法。緣生法,它就是很多因緣,一粒微塵,它也是有無量因緣聚合起來,才產生那個相。相就是它沒有自體,沒有自性,它不能單獨自己生出來。它不能單獨自己生出來,要很多緣聚合起來,才生出來。而且它要依這個性,它才能生出來。沒有依這個性,它就生不出來,所以那個叫做無,沒有自性。所以一切相都從性生的。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相就是自性,自性在哪裡?就在這個相裡面。古大德講,比如說,我們前面這尊佛像金色的,它是黃金打的,這個佛像是相。我們要說黃金在哪裡?就在這個相裡面,就在這尊佛像裡面,那個就是黃金。你不能離開這個相,另外去找。你說不要這個相,我要原來那個黃金,一塊一塊的。一塊一塊的,它還是一個相,一塊一塊的相,它還是有相。長的有長的相,圓的有圓的相,四方形有四方形的相,它還是一個相。黃金在哪裡?就在那個相裡面,那個相就是黃金。你說自性在哪裡?沒有一樣不是,都是。所以禪宗開悟的人說,隨便拈一法就是。我們是沒有參禪,但是我們從教下這個教理去領會,也慢慢可以悟入。禪宗他用比較特殊的方法。所以性就是相,相就是性。

  那就『物物莫非般若實相』,沒有一樣不是般若,沒有一樣離開般若。你覺悟了,那都是般若。迷了,什麼都是煩惱,那不是般若是煩惱。其實煩惱跟般若也是同一個東西,就像水跟波,波跟水。你看大海那個水泡比喻作煩惱、無明,那水泡是什麼?水泡是不是海水?是。起了風浪,大風大浪,那個浪是不是海水?是海水。因為它起了風,所以風浪那麼大,比喻那個是無明,颱風來了叫無明。颱風沒有了,回歸到平靜,無明沒有了。正當颱風正在大作的時候,起大風大浪,就比喻我們在六道輪迴裡面生死輪迴生大煩惱,像颱風來了,海水起了大浪,大風大浪。大風大浪,那個浪是不是海水?它還是海水。並不是說大風大浪來,它就不是海水,風平浪靜才是海水。風平浪靜是海水,大風大浪,它還是海水。海水它的本質是沒有變,還是一樣的,是多個風浪。我們凡夫就是多個無明,無明本來就沒有的,本來也是不是真的。所以《心經》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無明,沒有無明。什麼叫無明?它本來沒有,你把它認為有。

  好,今天時間到了。般若我們還是要深入,這個對我們修任何法門,都有幫助。所以般若,實在講它也是共同科目,不管修哪一宗、哪一派,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我們雖然修淨土,我們多少也要知道一些,對我們念佛功夫,對看破放下有很大的幫助。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第十五條。第十六,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金剛經講義節要—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21/5/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6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看經本六十六頁,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八條,我們這段經文再念一遍,「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段經文,我們淨老和尚《節要》擷了十六條。這段經文,我們學佛的同修應該都很熟悉,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聽到我們淨老和尚講。六祖惠能大師到黃梅參五祖,五祖傳衣缽給他,就是跟他講《金剛經》,講到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到這句,他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在廣東曹溪聽客人念《金剛經》,那個時候是大悟,還沒有徹悟。到黃梅去住了八個月,做八個月的苦工,在碓房舂米做苦力,這就是持戒修福。到了八個月,五祖看因緣成熟了,所以就去暗示他,晚上三更半夜到寮房去。到寮房給他講《金剛經》,講到這一段,那時候六祖就大徹大悟。五祖知道他全通達,徹悟了,後面就不需要再講了。就是給他印證講到這一句,因此我們讀到這一句,大家都相當熟悉。可能《金剛經》其他的經文比較不熟悉,對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非常熟悉了。上一次我們學習到第八條:

  【八、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乃為切實。】

  這是講用功的方法。『覺照』,一般講觀照,這個也是修行功夫得不得力的一個關鍵。佛法的修學,在《金剛經講義》江老居士講,離不開觀這個字。我們大家做三時繫念都念三部《心經》,三部《彌陀經》。《彌陀經》講有,《心經》講空,空有不二,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心經》是講「照見五蘊皆空」,觀照。在《講義》裡面江老居士也提到,學佛的人修行很多退轉,功夫不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是伏不住煩惱,因此修了很久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煩惱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他就退轉了;有的甚至退轉去信其他宗教了。在羅東有一個老同修,修到精神都不太對了,他覺得學佛、信佛沒有幫助,改信天主教去了。如果信天主教對他有幫助也很好,不管信什麼教,只要對他有幫助都好。為什麼?因為他伏不住煩惱,為什麼伏不住煩惱?不懂得修觀,就是不懂得這種修行的要領、方法。

  像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地藏經》玄義,也講到天台宗的十乘觀法。其實每一宗都離不開修觀,觀就是觀念,你的念頭要做一個轉變。我們一般講「轉煩惱為菩提」,轉不過來就會退轉,自己的煩惱、心結也解不開。所以修行關鍵在修觀,讀誦是方便我們受持,受持就是修觀(修觀行)。我們觀念能轉變過來,功夫就得力。我們念佛人也不例外,念佛人不是不用修觀。你看《觀無量壽佛經》,那不是十六觀嗎?我們持名念佛,是《觀經》第十六觀,那也離不開觀。觀,我們講簡單叫觀念(你那個念頭)。你看這裡講「起心動念處」,我現在起的是什麼心,動的是什麼念?你要去觀照自己的念頭,現在是什麼樣的念頭,是煩惱(貪瞋痴),還是不貪不瞋不痴?我們從斷惡修善這裡先下手,是善念、惡念,還是無記念?無記念就是不善不惡的。

  『在起心動念處,微密用功』,所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修我們這個心,修心。『乃為切實』,這個才是切實的功夫。經我們常常讀,但是不會修觀,不懂得修觀,所以我們還是隨著煩惱一直在轉,經等於是念了不起作用。像《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講的,「托事附法」,托是依托,這個事相(裡面附修行的方法)是個表法,教我們怎麼去觀、怎麼修。每一個宗都離不開修觀,天台,三止三觀;華嚴,五止六觀;唯識宗,唯心識觀;性宗的真如實觀;我們念佛十六觀,都離不開「觀」這個字。所以江老居士特別強調說,學佛的人很多,但是修到最後都退轉了,就是不懂觀的原理原則,不懂得修行的方法,伏不住煩惱他就退轉。這個地方,我們同修大家要用心來體會。

  【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增長戒定。】

  這是講發心。『發大悲心』,發心要發大悲心,心量大跟菩提就相應了,菩提心就是大悲心。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為什麼要度眾生?度眾生的動力是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他去度眾生?就是大悲心。你沒有發大悲心,你怎麼會去度眾生?眾生跟我什麼關係?沒有發大悲心,他就不會度眾生。所以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為什麼?因為眾生有苦難,我們要發大悲心去幫助眾生,度就是幫助、協助,協助眾生解脫這些苦、這些災難。看到眾生苦,就是自己苦,自己跟眾生是一體,所以每一尊佛菩薩都是大慈大悲,都是救苦救難。我們學佛也是學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要發大悲心。「發大悲心」,我們念四弘誓願,發了這個願,要怎麼去落實?怎麼樣才能真正幫助眾生?接下來你要成就德行,也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那就成就德行;「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才能,我們一般講德、才,德才兼備;「佛道無上誓願成」,這三願都是為了落實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要斷煩惱?我們自己煩惱沒有斷,怎麼能幫助眾生斷煩惱。眾生的苦難從哪裡來?就是有煩惱。我自己的煩惱一大堆,我怎麼去幫助眾生斷煩惱?你要落實去幫助眾生,第一個你要先把自己煩惱斷掉,然後學法門,學法門也是為了度眾生。「佛道無上誓願成」,度眾生才圓滿。所以下面三願,統統是為了眾生無邊誓願度。要落實這一願,這樣才叫切實。所以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

  『解慧增明』,「解」是解悟,理解的智慧增長,明瞭。你對經義,「願解如來真實義」,你解得愈深入,你這個解慧(解悟的智慧),悟有證悟跟解悟,我們前面是要先解悟。解悟的智慧增長,幫助我們修行,也幫助我們增長戒定。所以戒定慧三學也是有相關的,戒定幫助我們開智慧,我們開了一分智慧,又來幫助戒定的增長。這邊江味農老居士《講義》裡面是沒有這段,這段是我們老和尚加下去的:

  【夏蓮老淨語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

  這是我們老和尚加進去的,因為在《金剛經講義》是沒有這個註解。『夏蓮老』,就是會集《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的這位大德,在《淨語》裡面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過去習」,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要欺騙自己,因為斷煩惱是自己的事情。我們今天接著來看第九:

  【九、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經云,不住色等。又云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

  《金剛經》,六百卷《大般若經》是我們修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綱領,我們學佛很重要的綱領。佛法跟世間法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般若,佛法就是般若。般若是印度話,翻經的祖師怕誤會,因為般若翻成中文意思是智慧,怕誤會,以為是世間的聰明智慧。某一個人很聰明,他就有般若,不是的,那叫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才智,不是經典上講的般若智慧,不一樣。世間的聰明才智,你可以從外面去學來的,一般講知識。知識從外入,悟從內出。悟,就是般若智慧,是你自己本來就有的,不用學的,不是外面來的,你本來就具足的,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一切眾生都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現在我們有了障礙,所以種種的修學就是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

  『本性活潑潑地』。我們常常看到古來祖師大德,經典上講這些,我們聽不懂,所以用種種比喻,讓我們從這個比喻當中去體會,我們本性是什麼樣子。本性是什麼樣?活活潑潑,『無相無不相』。這個《般若經》講了很多,實際上講的就是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講這麼多?祖師大德也註解這麼多,還要引用比喻?因為我們不懂,不懂才要一直講。你看六祖他懂了,他就統統不用再講了。不懂,所以要講很多,從很多方面引導,讓我們悟入這個自性的理體。「無相無不相」,什麼叫無相無不相?無相,沒有相,但又不是沒有相。沒有相,又不是都沒有相,好像白話就是這麼講。無相就是沒有相,但是又不是都沒有相,這樣講,大家能懂嗎?我看是不懂。什麼叫無相無不相?我們無就是無,有就是有,我們凡夫都是這樣的觀念。是不是這樣?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什麼叫無相無不相?無相,又無不相,到底是有相還是沒有相?我們都搞不清楚了。因為我們不懂,懂了就不用再講了。懂了,就禪宗大德講「舌頭掛牆壁」,舌頭掛在牆壁,意思就是不用講了,你都明白了。還要一直講,就是不懂才要一直講,而且透過種種比喻讓我們去體會。

  我們看古大德最常用的比喻,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看金子,大家有去過銀樓,賣金銀珠寶那些首飾的。我們本性比喻作黃金,我們本性就是那個黃金。黃金在哪裡?你到銀樓看,凡是金子打的,那些統統是黃金。黃金它有個相,你不能說那個相我不要,我只要黃金。你到哪裡去找黃金?我不要種種的相,我要原來的黃金,原來的黃金一塊的,或者長方形的,它還是一個相。你說:這個相我不要,我只要黃金。你也找不到黃金,黃金在哪裡?就在相當中,那個相就是黃金。我們的自性哪裡?你現在看到的這些全部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那個就是我們的自性。活潑不活潑?你現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些都是我們的自心現出來,識在變,怎麼會不活潑!無相無不相。

  我們大家常常做三時繫念,《金剛經》你有一句懂了,你全懂了。中峰國師《三時繫念》都是在開示這個,只是用不同的言語、不同的文字來說這樁事情。中峰國師講,我們的自性是空的、無相,但是它能現相。現相是從那個空的當中現出來的,就好像我們看電視螢幕一樣,螢幕沒有相,它本體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相,那個相是從空出來的。所以中峰國師用摩尼寶珠,你這個摩尼寶珠,「物境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它乾乾淨淨的,無相,但是什麼東西來,它就現相,一個男的人來,它現男的相;女的人來,現女的相。它現的叫照,照得清清楚楚,藍色的來現藍色,綠色的來現綠色,黃色的來現黃色,什麼樣它都能現。我們現在是沒有看到摩尼寶珠,但是鏡子都看過,鏡子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但你什麼人來一站,你那個相就清清楚楚。古人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的相,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相,它照得清清楚楚。照得清清楚楚,鏡子它還是空的,它有沒有相?它沒有。你看中峰國師講「物境互彰,不違色像」,鏡子照物,現很多相出來。但是「珠體絕痕」,珠體它一點痕跡都沒有。鏡子也是一樣,很多相在它面前,它照得清清楚楚,鏡子有沒有污染?沒有。這就是無相無不相,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

  『經云,不住色等』,「不住色」,就是你不要去住。你要像鏡子一樣,你照就好了,你不要去住,住就是污染了。實際上我們現在凡夫都是住,佛菩薩是無住生心,我們是有住生心。當我們有住的時候,我們的自性有沒有受到污染?沒有,它還是乾乾淨淨的。所以「經云,不住色等」,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不要住。不要住就是你要用照,不要去住。『又云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這又講到「生心」,就是給我們開示發菩提心的人,「不應」,不要住於塵相,就是叫你不要住,不是叫你心好像死水一樣。「心如死水」,你無住但是不生心,可能就變成外道,如果學佛頂多成個小乘聲聞、緣覺,小乘人無住,但是他不生心。外道也是一樣,修外道的禪定,無住得禪定,你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有的人甚至他打坐,他修死定,就是在那邊打坐,坐了幾百年。那個就是他心如死水,不起作用。修到最後變成石頭,那有什麼意思?那不對,那修錯了,修錯了就變成心如死水。所以「不應住於塵相」,不是叫你不生心,不是叫你心如死水,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不能誤會了。我們再看第十:

  【十、清淨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這一段江老居士引用《楞嚴》。首先給我們說明『清淨心是真心』,「真心」,它本來就清淨。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什麼叫自性?它本來就清淨,從來沒污染,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但是我們現在『住塵攀緣心』,住塵的攀緣心,『即是妄心』。我們修行、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學認識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現在不認識自己的心,不認識自己的真心,把妄心當作是自己的心,看錯了。學佛就是學這個,學認識自己的心。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裡面講,「所謂心者,心有多種,曰肉團心,乃現在身中父母血氣所生者是」。這個大家都知道了,肉團心就我們現在這個心臟。心臟是不是我們的真心?當然不是。心臟它是物質,心臟不是我。不是說,我的心就在這裡,心臟,那一顆就是我。不是心臟,心臟它沒有思想,它也不會分別執著,它就是我們這個身體的一個器官。所以肉團心,現在醫學發達可以移植,甲的心臟可以移植到乙的身上,但是乙的思想言語行為,他的習氣會不會變成甲?不會。他喜歡抽煙,還是喜歡抽煙,不會因為換了一個心臟他的習慣就不一樣、他的思想就不一樣變成甲了。如果是變成甲,那個心就是真的了,現在醫學發達移植過來,會不會變?不會。現在很多人去換心,證明那個不是我們的心,肉團心。

  「曰緣慮心,即現今善惡順逆境界上種種分別者是」,我們現在就是把這個心當作我們的心,我們吃虧就在這上面。善惡境界分別執著,這就是緣慮心。「曰靈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亂,歷三際以靡遷,炳然獨照,卓爾不群,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認識靈知心,那個才真正是我,常樂我淨。靈知心就是覺心,靈明覺照。我們午供念「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什麼叫常住?我們刻個佛像坐在那邊,那是常住?南無是皈依、恭敬的意思,佛叫我們去皈依、恭敬這些佛像嗎?不是。如果你這樣看,就變成外道,心外求法。外面的佛像是什麼作用?它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佛,就是告訴我們自己有佛性,你要回歸自性佛,你自性有一個常住佛。常住真心就是常住十方佛,十方一切諸佛都是回歸自心(自性)。我們學佛,就要學跟佛一樣,佛像是提醒我們、啟發我們要回歸自性。常住十方佛、常住十方法、常住十方僧,這叫皈依自性三寶。外面這個三寶叫住持三寶,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不是叫你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你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叫外道。佛法叫內學,不是叫你心外求法,叫你向內心去求,不能學錯了。清淨心是真心,就是中峰國師講的靈知心,那個心是靈明不昧的。你只要認識心,你什麼問題都解決;迷了這個心,那就無量無邊煩惱。你悟了靈知心,你剎那成佛,事實就是這樣,你要知道那個心。所以知自心,知道你自己的心,知道你自己的靈知心。你現在這個妄想煩惱的心當中,有一個靈知心。

  認識靈知心是最可貴的,你一認識這個,剎那你就成佛了,省掉三大阿僧祇劫,所以禪宗他們叫直指,頓悟成佛,就是這個道理。你不能悟就慢慢修、漸漸修,修到最後也會悟,時間要很長。所以佛的教學有頓有漸,有的人他只能接受漸次修,各人的見解不一樣,你跟他講頓的,他不能接受,他說一定要有次第。我要到一O一大樓,怎麼可能我一下子可以到?一定要第一層、第二層,一層層慢慢爬上去才會到。這種漸次的修行人,他認為就是這樣,我就要慢慢爬,爬一層要休息好久,然後再往上爬,時間要很長。當然最後也會爬得到,但是很辛苦,時間很長。如果你坐高速電梯,你一下子就到了。高速電梯有沒有次第?它還是有通過,只是它快速通過而已,不是沒有次第。所以圓頓當中有次第,次第當中有圓頓。《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你等覺菩薩也可以學《弟子規》,學《弟子規》也可以學《華嚴經》,這個就圓融。但是如果執著的人,他一定要這個次第的,那就慢慢修。所以佛無法可說,佛沒有定法,根據眾生各人根器不一樣,他的見解不一樣,他的認知不一樣。佛沒有對你講什麼、對他講什麼,他沒有預設立場,完全是眾生根器差別。開圓見的人修一天,等於漸次修的修行人修一劫,同樣這樣修,效果不一樣。所以這裡講清淨心就是真心,就是中峰國師講的靈知心。「歷三際以靡遷」,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它沒有改變。在生死輪迴當中,「驪珠獨耀于滄海」,它還是這樣,它也沒有生滅,也沒有受污染。證得涅槃,「桂輪孤朗于中天」,它還是這樣。

  我們看:『《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這個引用《楞嚴經》講的,《楞嚴經》我們大家也需要知道一些。古大德講,「開慧楞嚴,成佛法華」,讀《楞嚴經》幫助我們開智慧。《楞嚴經》裡面佛給我們講,「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顛倒就是迷惑顛倒。什麼叫無始?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也要念一遍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什麼叫無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我們在無始劫以來,無始劫就是什麼?它沒有開始。沒有開始,你一定要哪一年、哪一月開始,你找不到。明明給我們講無始,你還要找什麼時候開始,那個都是虛妄的分別執著,事實真相是無始。我們凡夫總會想,總有個開始,我什麼時候開始迷的?什麼時候覺悟的?覺悟之後,什麼時候又迷了?《楞嚴經》佛的弟子就問這個問題,覺悟了以後,什麼時候我又開始迷了?我們會不會有這個問題?我們也會有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問題,三千年前那些佛的弟子統統幫我們問了。無始是真的,為什麼叫無始?因為它不是真的,它是虛妄的。時間跟空間是不相應行法,時間空間是虛妄的。虛妄,本來都沒有的,你到哪裡去找一個開始?所以你當下迷,就是這個時候。

  所以中峰國師講,「一念不覺」。是我們一念不覺,就有這些現相;一念覺了,這些現相都沒有了。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本來就沒有。哪有什麼開始,哪有什麼結束?無始無終,它本來就存在,不生不滅。我們不是常常念這些嗎?但是講這些,有一些修小乘法的,古代印度就有,佛講這些真相,有一些小乘根器不能接受,他聽不下去。大乘根器的人,他可以聽得懂,他明白。所以在南傳佛教國家,他們只有學阿含,大乘非佛說,那不是佛講的,他不承認。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是北傳,還有西藏是藏傳,這是大乘。大乘講到真實,諸法實相。所以從無始來,無始就是它沒有開始,就是當下、現在。現在你迷,就是無始,就是你一念不覺,所以它沒有開始,當然也沒有終了。無始它就無終,有始才有終,有生才有滅,這都是相對的。相對的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真實是無始。無始劫以來,種種顛倒,迷惑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諸修行人,就是各種宗教的修行人,包括佛教裡面,他修行不能得成無上菩提。

  「乃至別成聲聞、緣覺」,這個是佛門的,修成阿羅漢、辟支佛,聲聞就是阿羅漢,緣覺就是辟支佛。阿羅漢,印度話;辟支佛,印度話,翻成中文就是聲聞、緣覺。這個是小乘的聖人,他們已經超越六道,但是他沒有明心見性,只有破執著,他還有根本無明,還有分別,但是他執著沒有了,他變成小乘了。「以及外道」,外道就是得到禪定,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成無上菩提,他很用功修行,修錯了,修得不對。什麼不對?用心用得不對。修成外道、修成二乘,這個就是種種顛倒,沒有認識自己的真心,所以修到最後就變成二乘、外道。這個迷惑顛倒在哪裡?「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就是不知道這兩種根本,錯亂修習,修錯了、修亂了,修到最後就變成二乘、外道。

  這兩種根本,第一個,『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一個,「無始生死根本」,這裡又講無始,生死的根本沒有開始,你一念迷了,就現出這個相;你覺悟了,這些相就沒有了,它沒有開始。為什麼沒有開始?因為它是虛妄的。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我們作夢夢醒來,夢也就沒有了,我們在夢境當中,也沒有幾點幾分開始作夢,沒有,反正夢了就是夢了。時間是不相應行法,《唯識論》裡面講不相應行法,它是抽象概念,它沒有一個實質的東西,空間也是一樣。所以生死根本就是無始,它沒有開始。「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則汝今者,與諸眾生,就是講我們這些眾生、講阿難尊者,用攀緣心為自性,把攀緣心當作自己的自性。

  這在《楞嚴經》講的就是「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攀緣妄心就是根本無明,無明本。知見再去立個知,立知就叫無明,那是無明的根本。像中峰國師講,「珠體絕痕,物境互彰,不違色像,彼色像之去來,猶業果之儼然也。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我們用鏡子、用珠子來比喻,鏡子照外面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這個叫知見,你見到沒有?見得很清楚;知道沒有?知道,很清楚。但是鏡子它沒有染,它沒有再去立一個知,它沒有染。你看照藍色的,它出現藍色;綠色的,出現綠色的;紅色的,出現紅色的。立知,就是照的時候它藍的,你跟著藍了;它綠的,你跟著綠了;它紅,你跟著紅了,那就叫無明本。那個無明本是虛妄的,迷了,叫一念不覺,那是無明本。事實上有沒有染?沒有。知見再立一個知,好像沒有染當中有污染。實際上沒有,實際上它境界還是照得清清楚楚,這個就是形容我們的心,你六根見六塵境界清清楚楚。

  這個是性宗講的。這兩句你悟進去,你現在就成佛了,你成佛快不快?很快。但是你迷了,你不知道,修(不要說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還是凡夫。所以六祖在《壇經》講,「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你迷了,知見立知,你迷了,經累劫(無量劫)還是眾生。但是你一旦覺悟了,剎那之間,剎那之間你就成佛了,這叫頓悟成佛,在大乘經都是在講這個。所以我們現在把攀緣心認為是自性,把這個當作自己的心。這個叫知見立一個知,你給它立一個知。所以它照得清清楚楚,照得清清楚楚是什麼?它沒有污染,它本來就沒有污染。鏡子跟摩尼寶珠有沒有住?它沒有住,它只有照,它沒有住。我們本來就是無住生心,現在在無住生心當中我們住,現在問題就出在這裡。本來就是無住,我們迷了之後變成有住。事實真相,當我們迷的時候有住,我們自性有沒有受到污染?還是沒有,所以那個徹底是虛妄的。這個大家去參,悟了你就成佛。所以我們錯用心了,把攀緣心認為是自己的本心,那就錯了,那是知見立知。你只要不是知見立知,那就跟諸佛菩薩一樣,無住生心。所以無住生心,我們從這個地方好好去體會。這個是性宗的講法,它比較直接,所以叫直指人心,根器比較利的人,聽他能悟入。

  如果根器稍鈍,就要從唯識再去分析,讓我們慢慢去悟入這個真相。像唯識學講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唯識學就給我們分析,前五識的作用叫了別,第八識叫含藏,它收檔案的,你什麼樣它就收怎麼樣,它都沒有扭曲的,你什麼資料進來,我就照原原本本存檔,它就是這樣。前面五識叫了別,了別就是知見,就是你看見了沒有?看見了。我們現在看到外面的景象,我們透過這個眼根,眼根就是一個物質,我們的眼睛就好像照相機一樣,它是個機器,我們透過鏡頭看到外面的。看到外面,這個當中有個眼識,識就是了別的作用,讓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叫照,了別。但是我們現在問題出在哪裡?眼、耳、鼻、舌、身,這叫了別,它沒有問題,第八識是存檔也沒有問題。現在問題是出在第六意識跟第七識末那,因為外面看到了,很快的,幾乎沒有空檔,就傳到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不是現場,它是從前五識傳達進去的,很快的到第六意識它就起分別,第七識它就起執著。分別這個、分別那個是第六意識,叫緣慮心,就是這裡講的攀緣心。中峰國師講緣慮心,善惡順逆種種分別者是,那個就是第六意識心,分別。第六意識的作用就是分別,第七識是末那就執著,分別出來,送到第七識,這個我喜歡、這個我討厭,貪瞋痴就起來了,煩惱就是第六分別、第七執著產生的。只要這兩個識轉了,「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這個六祖在《壇經》講的。五八都果上轉,你只要轉這兩個就好了,前五識跟第八識跟著轉。這個在唯識宗講的,叫「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用唯識學再分析一下,我們就可能對這個心就比較容易有一些體會了。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這個攀緣心不是我們的自性,這個不是我們的真心,這個是妄心。但是妄心也是從真心出來,就是你真心迷了產生一個虛妄的,但是真心還是沒有變,沒有受污染。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條就是跟我們講,「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是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無始就是無生的意思。我們念佛迴向不是常常念嗎?「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悟那個無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無生就是無始。有生就有一個開始,有開始就有終了,有生它就有滅。但是有生有滅,它不是真的,它是虛妄的,它是幻相,那不是真的。真的,它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它本來就存在的。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它本來就這樣,本來就存在,本來就不生,它也沒有滅,本來它就清淨的。所以「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我們生了之後,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我們不知道回頭回歸自性的清淨心,都是往外面去攀緣。外面是什麼?外面是我們的心現出來的,你到外面去找,怎麼會找得到答案?所以世間的各個宗教家、科學家、哲學家找這個宇宙的本體,找了幾千年也沒有結論。佛早在三千年前就給我們答案了,你們找的方向錯了。心外求法叫外道,外道不是罵人的,你找的方向不對,你要回頭,向你內心去找。所以佛門講「回頭是岸」,主要是這個意思。但是我們現在佛門說回頭是岸,大概是不要去做壞事,回頭做一個好人,這叫回頭是岸,當然都講得通。但是真正的回頭是岸,是叫你回歸你的自性,那叫回頭是岸。回頭是岸是什麼?你要從生死的彼岸回頭,回歸到涅槃的此岸。這是講我們的清淨心,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心,如果我們認識自己的心,那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我們再看第十一:

  【十一、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

  這一條給我們講,必須要知道『住塵之心是識』。我們住在六塵,我們心住,我們有住,住就是迷了,起了無明。我們就住在塵,住在塵這個心叫識。像中峰國師講,「諸佛悟之,假名惟心;眾生迷之,便成妄識」。迷了就變成識,悟了就是自己的真心。『因其攀緣,名之曰妄』,對外攀緣,所以叫妄心。不知道自己的自性,這個叫妄心。

  『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妄心也是真心變出來的。它怎麼變?因為『不達一真法界』,法界本來就是一真,沒有十法界,十法界是迷了,自己去分別執著造成很多虛妄的界限。這個都是從分別執著出來的,它本來沒有界限,是我們眾生有分別、有執著就變成有界限,原來它沒有界限。我們就講一個比較近的,我們這個地球,地球它自己有畫一個界限嗎?地球它自己有沒有畫這個是美國、這個是中國、這個是英國,有沒有?地球它自己沒有去畫界限。現在怎麼國家那麼多?人畫出來的。人從哪裡畫出來?他的分別執著,這是我的,那是你的,一天到晚在那邊爭。如果明白事實真相,那真的就世界和平了,大家都放下分別執著,不但是一家是一體!現代的話講生命共同體,大家都活在這個地球上,那就會怎麼樣?就像佛菩薩一樣,大慈大悲,互相幫助。就不會我坑你、你坑我了,就不會了,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因為了解事實真相。現在為什麼這麼亂?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很冤枉,在這個當中造惡業、受苦報,佛講可憐憫者!「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就是不知道自性,在沒有分別的一真法界當中,硬要去把它分別人我出來,就變成十法界。其實十法界也是虛妄的,那也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叫一真,一才是真。所以禪宗講「識得一,萬事畢」,你認識這個一,那什麼事情都沒有了。我們念佛講一心,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就是認識我們一個自性。我們在六根當中去認識自己的自性。

  在《楞嚴經》裡面這個講得很詳細,所以多讀《楞嚴》的確會開智慧。《楞嚴經》到中國來不容易,偷渡過來的,般剌密諦法師大慈大悲,印度國家規定這個不能出口的,其他的經典可以出口,這一部不可以,國寶。古代印度人他們也吝法,所以現在反而印度佛法都沒有了。所以《楞嚴經》講二十五圓通,文殊菩薩揀選圓通,揀選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因為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你從一根回頭,「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任何一根,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加起來二十五。你見色聞聲,你統統可以回歸到自性,回歸到自性就是一真。我們這個自性它是沒有生滅的,那是靈知心,它沒有生滅,不生不滅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這章經文講得很詳細,有長行文,又用偈頌來講。像聞聲,不是去聞外面的聲塵,你去聞外面的聲塵就攀緣了。觀音菩薩他怎麼修?他修反聞。你聽到聲音,你不是聞外面,是反過來聞自性。「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那個叫做反聞,觀音菩薩用這個方法修成佛的。「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就是講我們這個性,我們的聞性它沒有生滅,聲音生起來,我們這個性在;等一下聲音沒有,我們的聞性還是在。我們的聞性不會隨著聲音生了才有,滅了就沒有。外面的聲塵生滅,有生有滅,我們的自性它沒有生滅。它始終存在,叫無生,無生無滅就是我們的自性。

  所以我們學佛學到最後,就是悟無生法忍。你悟了無生法忍,你再看到整個世界跟現在就不一樣。你看到整個世界是怎麼樣?一切動物沒有生老病死,植物沒有生住異滅,礦物沒有成住壞空,你看的跟現在不一樣。所以《心經》才講,「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我們現在看到有生有滅,這是虛妄的,那不是真的。看到真相,那是不生不滅,當然他就遠離恐怖、顛倒、妄想。好像我們做個惡夢,醒過來夢沒有了,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體會不到也沒關係,你就執持名號,念久了你也會開悟。所以不要分別執著。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

  這一條是『無所住』,而生其心,『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兩個意思。所以「無所住」,是不執著、也不是要斷滅。無住,但是你要生心。我們用珠子來比喻,我們去體會,珠子它無住,它沒有受污染,清清淨淨的,無住;但是什麼境界一來,它能照,它不是沒有。但是照的時候,它有沒有住?它沒住,無住又能照,無住生心。『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義。』這有兩個意思。『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跟我們的自性清淨心相應,那個叫菩提心。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