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 第41‒50集|悟道法師主講

緇門崇行錄淺述|悟道法師主講

🔹有位出家人不去趕經懺,要閉關修行,過沒多久著魔了,最後發狂而死。他為何著魔❓
🔹有很多初發心的修行人在深山搭茅蓬,獨自一個人住著修道,蓮池大師怎麼看這件事❓

緇門崇行錄淺述—僧性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1/7/1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50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第九十六頁,我們從第四行:

  【僧性空】

  這個公案看起,我們看下面的文:

  【吳泗洲寺僧性空,棄應院,閉關堯封山,嘗寄予所發誓願,及稟告十方等語。予嘉歎希有。俄而魔著,遂癲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繇,蓋繇乍起信心,有信無慧故也。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參師訪道,出一叢林,入一保社,乃至窮遊遍歷,曾不休息。得意之後,方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耳。何得才離火宅,便入死關。有過不知,有疑莫辨,求升而反墮。又奚怪其然哉?頗有初心學人,結茅深山,孤孑獨君,自謂高致,雖未必魔癲,而亦頓失利益不少,明者試一思之。】

  這是蓮池大師看到當時一個公案,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出家人『性空』,這個出家人他是『吳』,就是古代這個吳,東吳(吳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在這個地方有一個『泗洲寺』,這個泗洲寺僧人法號叫「性空」。『棄應院』,這個「應院」,在明朝那個時代就是指做經懺佛事。「應」是應付,應付其他寺院的邀請去做佛事,經懺佛事。做經懺佛事,他放棄了。『閉關堯封山』,這個堯封山在古代,堯傳位給舜,天下分為十二州,每一個州都有表封一座山叫堯封山。江蘇這個地方也有一座堯封山,這座山也是人去給它取了一個名字,稱為堯封山。像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雙溪這裡取名台北靈巖山,南投也有一個靈巖山,妙公長老的道場,大陸靈巖山祖庭是在江蘇蘇州靈巖山寺,跟這個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堯封山在那個時候,每一個州都有一座堯封山。

  『嘗寄予所發誓願』,「嘗寄予」,這個「予」就是我,我們現在講我。「嘗」就是曾經,他曾經寄給我他自己所發的誓願,這一篇文,我們也叫做發願文。他個人發願,寫一篇文寄給蓮池大師,他不去趕經懺,發願要去修行,閉關修行。『及稟告十方等語』,「稟告十方」,我們現在講對外宣布,他要閉關了,不做這些經懺佛事,而且把這個發願文寄給蓮池大師。『予嘉歎希有』,「予」這是蓮池大師講,我接到這個,很難得,他不去做這些經懺佛事,發願閉關修行,這個非常難得。蓮池大師也讚歎他,這個很希有,很少,給他一番讚歎。『俄而魔著』,但過了沒多久,就聽說他閉關著魔了,到最後『遂癲狂以死』,他閉關閉到著魔,到最後發狂而死。『予甚悼焉』,蓮池大師很哀悼,這麼發心的一個修行人,怎麼會這樣?對他當然就很惋惜了。這麼難得的修行人,修到最後著魔發狂而死,非常非常可惜。

  閉關修行著魔,自古以來就有,現在更多。我們看到很多,特別是知識分子,在美國就很多,我也曾經看過到,去修禪、修密,修到最後變神經病,而且都是高級的知識分子。這個真的大有人在,現在這種情況更多,古代就有。當然蓮池大師聽到這個消息非常哀悼,『揆其繇』,「揆其繇」就是說,去探討、去追究他為什麼會著魔。是這麼發心,這麼難得,他為什麼會著魔?他的緣由是什麼?也就是說追究著魔的原因。『蓋繇乍起信心,有信無慧故也!』是由於剛開始有信心,最初發心有信心,但是沒智慧。有信無慧的緣故,所以他才會著魔。

  『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參師訪道。』「古人心地未通」,「未通」就是還沒有開悟,還沒有開悟之前不怕千里路遙遠,參師訪道,到處去參訪這些善知識,離開一個叢林,再進入一個道場。乃至窮遍天下去參訪,沒有一刻一時休息荒廢懈怠,這個就是跟善知識學習。跟善知識學習,有的一學,時間比較短的三、五年,八年、十年,二、三十年的都有,甚至有一輩子跟一個善知識,他沒離開的,這個都有。他為什麼要跟善知識?自己心地未通,還沒有開悟。沒有開悟,你很用功去修行,在古大德講叫盲修瞎練。有行無解,盲修瞎練,才會造成這個結果。有解無行,叫說食數寶,你道理都通達了,但是你沒有去修行,好像說吃你也沒有去吃,肚子也不會飽;幫人家算錢,跟自己沒有關係。所以開悟必須解行相應。

  所以參訪善知識,高明的善知識,要去參學、參訪,一個善知識。你學到一個階段,如果需要,再另外去參,善知識會告訴你到哪裡再去進修。所以參訪善知識,主要是自己心地未通,自己沒開悟,沒開悟就好像不認識路,不知道路怎麼走。不知道路怎麼走,那你就一直走,肯定走錯路。所以開悟好像你有眼睛,你看得到路,你認識路了你再去修,就不會出問題,一定能成就。如果不開悟,那這個不行,你不能離開老師。所以在《沙彌律儀》,《律要》也講不能離師太早,你跟一個師父剃度,跟他出家,不要離開他太早,除非這個師父他自己不通,那你只好再另外去找善知識。或者你跟這個師父沒有緣,他雖然通,你對他不恭敬,他也幫不上忙,你也學不到東西,所以你可以到其他道場去。你最恭敬的、你最佩服的那個善知識,你跟他學,你會有成就。

  古代善知識是這樣,他也不是說,你一定要留在我這裡。善知識也沒有絕對的標準,善知識往往有人要來參學,跟他對話,問一問,了解之後,那我們也在古代公案當中看到很多例子,善知識會跟他講,你的緣不在我這裡,你這個緣在某某地方,你去那邊親近某某大德,他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善知識,每一個人來參學,肯定跟他問這些,你的興趣在哪裡,你修什麼法門,你最尊敬的人是什麼人,你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是什麼樣的一個老師,一定是問這些。那了解之後,就知道他適合去哪裡,親近哪個大德是他最佩服的,他去,他就一定會有成就。所以不能離師太早,親近一個善知識,自己沒有開悟,不能離開。所以古人這麼辛苦的參學,都是走路的。參學,直到心地明白之後,「才於水邊林下隱居,以長保明心見性的功夫」,這個叫『長養聖胎』,明心見性了才能去閉關。

  所以古人閉關的標準是你明心見性了嗎?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閉關只有兩種人,一個是明心見性的。明心見性,沒有人認識他,他自己也不會去標榜自己,不會去宣傳推銷自己,古人不會。現代人很多都是在推銷自己、宣傳自己;古人明心見性,他也不會去炫耀、推銷自己。那怎麼辦?閉關、住山、住茅蓬,人家要去參學的,打聽哪裡有住茅蓬的,那個就是高僧。古代住茅蓬也就等於是向大家宣布他明心見性了,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參叩,這是一種人。另外一種人就是他太忙了,忙得自己都沒有自修的時間,所以宣布閉關。除了這兩種人,是沒有資格閉關的。

  蓮池大師講到這裡就很感嘆,「好不出容易出家修行,才脫離了五蘊熾盛如火宅的世俗,便盲目地閉入死關,自絕慧命」,就是自己把自己慧命斷掉了。為什麼把自己的慧命斷掉?因為自己的過失在哪裡還不明白,自己有什麼問題、錯在哪裡自己不知道,心裡的疑惑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分辨清楚,心裡有疑,所以會弄巧反拙,要求進步反而墮落了,還有什麼好奇怪的?「有很多初發心的修行人在深山搭茅蓬,獨自一個人住著修道,自以為清高了不起,雖然不一定會著魔發癲」,但是也因為這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過在哪裡,自己不知道錯在哪裡,沒有辦法去分辨他自己心中的疑惑,這個大大不利於修行。『明者試一思之』,雖然你去一個人閉關,未必是會著魔,但是『頓失利益不少』,你失去這個利益不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沒有人提醒,沒有人指點。

  這個修行,善知識好像是帶路的,這個帶路的善知識,好像你開車,他在旁邊給你指路,你還不認識路。好像我們常常也遇到,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從哪裡上高速,有人帶路帶到那邊,交流道,那你上去,你走就對了,找到了。你還沒有找到之前,你自己去找,可能不曉得要多久,可能誤入歧途。所以這個老師、善知識,他是我們法身慧命的一個關鍵。我們身命得自於父母,慧命得自於老師,這個非常重要。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印簡禪師十八歲時,元兵攻到寧遠,四眾逃難,他留下來照顧師父,師父說他還年輕讓他快走,印簡禪師為何還是不走❓

緇門崇行錄淺述—兵難不離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九集)  2021/7/1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9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九十四頁第二行:

  【兵難不離】

  從這裡看起。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文:

  【元印簡,山西寧遠人,八歲禮中觀沼公為師,十八,元兵下寧遠,四眾逃難,簡侍中觀如故。觀曰:「吾迫桑榆,汝方富有春秋,何當玉石俱焚?宜自逃遁。」簡泣曰:「因果無差,死生有命,安可離師苟免乎?」明日城降,元帥史公天澤問曰;「汝何人?」對曰:「沙門」。「食肉否?」對曰:「何肉?」史曰:「人肉」。對曰:「虎豹尚不相食,況人乎?」史喜而釋之。】

  這個公案是在元朝『山西寧遠』,『印簡』,這邊《淺述》也有註解,「元朝北京慶壽海雲印簡禪師」,他是「山西寧遠人」,八歲他就拜中觀沼公禪師為師。十八歲的時候,『元兵下寧遠』,這是宋朝末年,宋朝滅亡了後面就是元朝,元朝攻進來,攻到寧遠城。眾人都逃難了,就是在這個道場裡面很多人都離開了,逃難了,但是這個印簡禪師他「仍舊服侍中觀禪師」,還是留下來照顧他。大家都跑了,他留下來,他絲毫沒有逃離的意思。所以『觀曰』,中觀禪師說『吾迫桑榆』,「桑榆」是桑樹跟榆樹,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陽光照到桑樹、榆樹,出現那個景象,也就是比喻人到晚年了,晚年就是年紀大了。當然人一到晚年,年紀大了,我們一般講來日不長,講一句比較白的話,就是我已經快要死的人了,年紀大了。『汝方富有春秋』,一年是春夏秋冬四季,「春秋」就是你還年輕,你才十八歲,你來日方長,我是來日不多了。『何當玉石俱焚?』你何必跟我在這裡,元兵攻進來,我是老了走不動了,不想跑了,你還年輕,你何必留在這裡跟我「玉石俱焚」?玉石俱焚就是一起死,沒有必要,勸他趕快走。『宜自逃遁』,就是說你還年輕,年輕有為,來日方長,你應該趕快離開這個地方,不要留在這裡,跟我在一起受這個災難。

  『簡泣曰:因果無差,死生有命,安可離師苟免乎?』印簡禪師他就哭泣著說,他說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生死有命。可見得印簡禪師深信因果,這一點不容易。的確死生有命,如果命中注定要死的,他也跑不掉,逃了還是會死。所以他很相信因果報應,死生有命,如果命中注定我要遭這個難而死,那我逃也沒有用,怎麼可以離開師父,自己苟免?就是說應該留下來照顧師父,大家都跑光了,我怎麼可以放棄師父,一個人在這裡受這個災難,我自己跑了?這個在道義上也講不過去。所以《禮記》講「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就是說你看到錢財,要知道這個錢財我們能不能取得?合不合理?合理的你才取,不合理的財物我們不要取,非義之財不要取,這個叫勿苟得。臨難就是遇到災難,該自己的執事,不能去逃避,要去面對。好像消防隊員要去救火,你不能怕死,要去救火;警察要抓強盜,你也不能怕死,不能自己跑掉,這是你的職務,所以遇到災難你也不能夠要去避開。所以這個就是在常禮,毋苟免。像現在這個病毒的感染,醫護人員他就是要去面對,這個就是臨難毋苟免。這個災難,他是他的徒弟,他說不可以這樣,把師父丟了,我自己逃難,這個講不過去。他就留下來,他堅持不走。他師父勸他走,他還是不走。

  『明日城降』,「明日」就是第二天,前一天他沒有跑,第二天當然就跑不掉了,元兵攻進來,投降了。這個投降,有時候上面那個領導的主帥,如果放縱官兵殺戮、搶劫,那個就很慘。城降了之後,『元帥』,元朝的元帥,『史公天澤』就問他:你是什麼人?看到他。『對曰:沙門』,修行人。你吃肉嗎?他說什麼肉?『史曰:人肉』,意思就是說你吃不吃人肉?印簡禪師就對曰,『虎豹尚不相食,況人乎?』他說老虎、豹是最凶暴的動物,牠們尚且不吃牠們同類的,何況人怎麼會去吃人肉?元帥史公聽到他這麼說,很歡喜,就把他給釋放了。這個公案也就是尊師之行的一種,就是「臨難毋苟免」,就是不捨棄。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佛門中的侍者是做什麼的❓
🔹兜率悅禪師受清素禪師的開示和啟發而大悟,為何清素禪師對他說「不要說是我傳法給你」❓

緇門崇行錄淺述—遵訓終隱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八集)  2021/7/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9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緇門崇行錄.尊師之行第三》,九十三頁第一行,從:

  【遵訓終隱】

  這裡看起。我們看下面的文:

  【宋清素,得法於慈明。在處隱眾中,兜率悅公,時在眾,因夜話,詢知為慈明侍者,大驚。明日具威儀參叩,往復開發,遂得大悟。仍戒悅曰:「吾以福薄,先師授記,不許為人;憐子之誠,忘先師之戒,子以後切勿嗣吾也。」終身陸沈,人無知者。】

  這條是遵老師的遺訓,終身隱居不出來。這是宋朝清素禪師,「得潭州石霜楚圓慈明禪師傳法後,隱居於群眾中,兜率悅禪師當時也在一起」。就是混在大眾當中,沒有人認識他,也不知道他是大徹大悟的。「有一天晚上,大家夜裡碰面談話」,談起來,『兜率悅公』,兜率悅禪師跟他談話,「問起來才知道素大師曾是慈明禪師的侍者」,這個侍者就是跟他學習的。所以這裡講這個侍者是跟他學禪的,在旁邊學習。

  這個侍者不是我們現在概念當中拿毛巾、端開水、去打掃的侍者。當然他有做這些工作,但是主要侍者他不是說這個事情做完就沒事了,不是的。所以這個侍者要說明一下,他主要是要來學佛法的,學參禪的,跟禪師就是學參禪,學參禪目的就是要大徹大悟,他來學法的。像我們道場也是一樣,為什麼大家要上課,義工護法大家都要上課?我來這裡做義工,我發心,我來護持,護持護什麼?護我們吃、喝、住,護持這個。不是護持這個人,是叫護法。那什麼叫護法?這個地方有法,我們來護持這個法,不是護持那個人。那個人有法,因為他有法,我們來護持他,是這個意思,不是護持那個人。護法幹什麼?要學法,你要學習。所以做義工,我來幫忙,我來你們道場,我來幫忙你,你人手不夠。

  所以,以前我到圖書館去,那個時候在基金會出家,住了一年五個多月。後來韓館長這邊沒人,叫我過去,後來我就過去了。過去,有一次我就跟老和尚講,圖書館現在沒人,館長叫我來這裡,我來發心,來幫忙。大家猜一猜老和尚怎麼回答?我這裡不需要幫忙。我聽了很奇怪,明明沒人,怎麼不需要人幫忙?他也不跟我講為什麼,我也不敢問。後來我想一想,大概要我去參!後來這個事情我在心裡存了好久。後來有一天,我就終於想通了,我講錯話了,我去幫什麼忙!後來我才覺悟,我才知道,應該講師父我來學習的,這就對了。你說來幫忙,你很厲害,你能幫忙。學習什麼?你泡茶也要學習,摺毛巾也要學習,客人來怎麼招待,你也要學習,統統在學習,這個叫侍者,主要就是學佛法。所以我在那邊,我跟其他出家眾就不一樣,因為我一開始沒有人,那就是這些事情我都要做。師父有客人來,在客廳坐,我就要去泡茶,要用毛巾,請客人坐。就要站在旁邊,客人跟師父對話,我就站在那邊注意聽他們講什麼。就是這個客人他問什麼話,師父怎麼去回答他,我就去注意聽這個。所以每次客人來,師父講什麼,我都不讓它輕易放過,都會豎起耳朵,豎耳恭聽,雖然站在他旁邊照顧,看他講什麼。這個侍者就是在學習的,不是幫忙的,這個後來我才搞明白。

  現在大家來道場做護法、做義工,是一樣的道理,我來幫忙,你沒人。那我套老和尚這句話講,我這裡不需要幫忙。這個話意義非常深。如果你只是來幫忙,你不是來學習,對你沒有幫助,也對不起你。居士財供養,出家人要法供養,是不是?所以我們就是說你來發心,我們要教你學習佛法,這樣就是我們出家人的責任跟義務。不然來這裡,他什麼都學不到,他也發心捐錢,也來做義工,他什麼都學不到,那個我們也對不起他。所以大家來學習的。所以要告訴大家這樣一個正確的心態,你來親近道場就是來學習的。但是現在不懂的人,他就是來幫忙,幫忙這個是世間一般的,你有事情我幫忙,我有事你來幫忙,這是世間法來講。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侍者,就說明一下。侍者當然是做這些雜務,這些事情都要做,但是最重要是學法,學習那個佛法。

  兜率悅禪師他知道這個不是一般人,清素禪師他是曾經侍奉過慈明禪師,大吃一驚。就像印宗法師碰到六祖一樣,知道他是從黃梅五祖那邊過來的,他得衣缽,就像那個例子一樣。所以印宗法師替惠能大師剃度,剃度之後,他是他的剃度師,那個時候得衣缽還沒有出家,他剃度之後,他再反過來拜他為師。這個地方這個公案也是同樣一個事情,他就「大吃一驚」,這個人隱藏這麼久,沒有被發現。像六祖,他得衣缽是藏在獵人隊十五年避難,人家不知道他。所以他「隔天整肅儀容去拜謁素大師。以後常常去請教素大師。經過好幾次的開示和啟發,悅公終於大悟」,遇到高人給他指點。

  但是清素禪師就警戒兜率悅禪師說,他說「我因為福報淺薄」,所以先師(就是我的老師)告訴我「不許傳法度眾」,你的法緣不好。今天我們有這個因緣,憐惜你的誠意誠心,被你這種誠意來感動了,忘記了先師的告誡,「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傳我的法」。不要傳我的法,這個不是說不要傳法,這個地方我們看這個也不能誤會,這要說明一下。法就要有傳人,你為什麼不傳?主要是說,如果你傳法,你不要說你在我這邊得法的,不要說我。他不要出名,就是這樣,他不願意出名。所以這個說不要說我傳法給你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淺述》這邊,這邊這個註解可能有一點不是很恰當。就是說,以後不要說,這個嗣,『切勿嗣吾』,就是說你不要說是我傳法給你。他不要出名,這樣這個清素禪師還是沒有人認識他,所以他終身隱居埋名,沒有人知道他是一個開悟的大德。大概只有兜率悅禪師他知道,以後的人把它記錄下來,以後的人才知道這個事情。所以當時一般人都不知道他是已經開悟的一個大德。這個也就是真正開悟的大德,他不重視這些名利。這一條也是尊師之行,所以尊師重道它是很多方面的,他也是遵照老師的遺訓,不敢忘記。如果沒有遇到兜率悅公,以後的人也不會知道他是開悟的人,這個就是他尊重老師的一個表現。這些尊師之行,都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地方。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懷志禪師道業有成,為何隱居而不去度化眾生❓
🔹許多人請懷志禪師去當住持方丈,為什麼他都拒絕了❓

緇門崇行錄淺述—謹守遺命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七集)  2021/7/1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7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第九十頁,我們從倒數第五行看起:

  【謹守遺命】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

  【宋懷志,金華人。幼業講,因一禪者激發,棄講參方。晚至洞山,得法於真淨文禪師。久之辭去,真淨囑曰:「子禪雖逸格,惜緣不勝耳。」志拜受命。至袁州,州人請住持揚岐,掣肘而去。遊湘上,潭牧請住上封、北禪,皆不受。菴於衡嶽二十餘年,有偈曰:「萬機休罷付痴憨,蹤迹時容野鹿參;不脫麻衣拳作枕,幾生夢在綠蘿菴。」。晚投龍安,處之最樂堂,遂終老焉。】

  這一個公案也是宋朝的時代,宋朝南嶽石頭庵懷志禪師,他是金華人,金華是浙江省金華這個地區,金華人。『幼業講』,「業」是他的學業,幼年(年輕的時候)就學習講經說法。由於一個參禪的禪師來激發他,『激』是激勵,讓他發心放棄講經,到四方去參禪。他也接受了這個禪師的啟發,後來到了洞山道場,『晚至洞山』。『棄講參方』,就放棄講經,到各方去參學,到禪宗的道場去尋找善知識參學。後來到了「洞山」,洞山是在江西省宜豐縣這個地方,是曹洞宗的祖庭。『得法於真淨文禪師』,曹洞宗的道場,祖師是洞山良价祖師,後來一直傳下來。曹洞宗現在在中國就很少聽到,現在我們比較常聽的臨濟宗,像台北有個臨濟寺,這都傳禪宗的。禪宗六祖下來有五個宗派,都是禪宗,修行方法不一樣,臨濟、溈仰、曹洞、法眼、雲門,五個宗派。曹洞宗現在日本還很多。所以他去曹洞宗的道場去參禪,「得法於真淨文禪師」,跟真淨文禪師參禪,參禪也有所得,也開悟了。

  『久之辭去』,跟了真淨文禪師參禪很久了,他就辭去了。『真淨囑曰』,真淨文禪師就是交代他,『子禪雖逸格,惜緣不勝耳』,就是說你參禪參得不錯,很有成就。就是你來學禪,已經學得很高超脫俗了,不是一般參禪的人,也相當有成就。也就是說相當有悟處,我們一般講,大悟。所以「大有悟地」,就是大悟。這個大悟,像六祖聽客人念《金剛經》,念到一段他就開悟,那個時候他是大悟,他就能講《金剛經》給客人聽。但是大悟,還沒有徹底,所以還要再去參五祖,五祖傳衣缽給他,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徹悟,那個時候是大徹大悟。

  這位禪師他已經大悟了,他的老師就跟他講,說你這個禪參得相當不錯了,開悟了。可惜你的因緣不是很殊勝,古來祖師大德他會觀機,觀察因緣,就是你的因緣不是很理想,你的緣法不殊勝。緣法不殊勝,如果你勉強去度化眾生,你會招引毀謗,反而造業。所以懷志禪師也稟受師命,他老師跟他講的遺命牢記在心,知道自己的因緣還不具足,還不是度眾的時候。不然的話,他小時候就開始學講經了,講經這一套他都學會了。現在參禪又有開悟了,可以說相得益彰,這個講經說法跟以前講的不一樣。一般來講,他可以大大的去弘揚佛法,弘法利生了。但是他的老師看出他的因緣不是很好,會有很多障礙,也會招來很多毀謗,所以勸他先不要出來,先去自修。

  『至袁州』,到了袁州這個地方,這個州裡的人請他去住持揚岐寺,去當住持,他知道自己的緣法不好,他也就『掣肘而去』,「掣肘」就是受人阻礙,感覺很為難,他也就離開了。『遊湘上,潭牧請住上封、北禪,皆不受』。後來再遊歷到湖南湘江這一帶,湘就是湖南,潭州的州牧,州裡的長者,這些人請懷志禪師主持上封寺或者北禪寺,這兩個寺院都要邀請他去當住持,懷志禪師他也都拒絕了。他就住在衡山的一個茅蓬,住了二十多年,就住茅蓬。古人他為什麼住茅蓬?他的緣不好,緣法不好,他要去度眾很多障礙,所以住茅蓬,不出去外面。茅蓬一住就住了二十多年,住在衡山。衡山是五嶽之一,中嶽衡山,它是五嶽之一。這個衡山,他去那裡住茅蓬住了二十多年。

  他自己做了一首偈頌,『萬機休罷付痴憨,蹤迹時容野鹿參;不脫麻衣拳作枕,幾生夢在綠蘿庵』。「萬機休罷付痴憨」,這就是萬事萬緣他看破了,「萬事看破,萬緣放下,我與世無爭」,裝成一付痴痴呆呆、憨憨直直的樣子。「我遨遊在山林中,偶而和野鹿一起玩」,住山就是跟這些動物在一起。「麻衣也不脫」,粗布麻衣,「拿拳頭當枕頭」,沒有枕頭,拳頭當枕頭,「曲肱而眠地睡覺」,就像孔老夫子一樣,他就是榮華富貴不希求了,富貴如浮雲。所以曲肱而睡,沒有枕頭,拳頭當枕頭,這樣來睡覺。

  所以他說「無量劫來淪於生死的我」,生生世世,「有幾生幾世像今生一樣,在蒼鬱山林中的茅棚渡過呢?」他是悠遊自得,知道自己這個緣不殊勝,這個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最重要他還是接受他的老師的指導,他老師勸他這麼做,他就尊重師命。禪師晚年參拜龍安照禪師,這個照禪師安排他住在寺院裡面的安樂宮。後來晚年住在一個寺院裡面,這個寺院的住持,龍安照禪師安排他住在安樂宮,就是給他當清眾,他在那裡一直住到圓寂。這個是懷志禪師,他一生就是尊師重道,接受他老師的交代、指導,這是尊師之行。

  下面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他也讚歎,做個評論:

  【贊曰:顯達,人之所欲。】

  『顯』是明顯,『達』是發達、通達。人人都想要自己能夠顯達,這是人之常情。哪一個人不想顯達?哪一個人不想突顯自己,讓自己很發達?這『人之所欲』。

  【遵遺命而力拒諸請,可不謂難乎?】

  難的地方就在這裡,這裡請、那裡請,你能不動心嗎?一請去那邊弘法利生,講經說法,去講開示、當住持方丈,很快名利就來了。懷志禪師能夠遵守他老師的遺命,老師這樣交代,他就終生奉行,依教奉行,他就拒絕了。他就『力拒諸請』,他拒絕了。『可不謂難乎』,這個就是很難,因為名聞利養現前幾個人不動心?高名厚祿擺在面前,你能不動心嗎?這就很難。所以蓮池大師講這個很難,「可不謂難乎」,這個很難,難行能行,難能可貴。

  【今人嗜名利,棄禮義。】

  『今人』就是蓮池大師講當時那個時候,到我們現在也是一樣,現在的人那是比以前的人更離譜了。現在的人嗜好名利,就是追求名聞利養,追求這個。你要出名,你要得到利,得到大家的恭敬供養、得到很多信眾的護持就是名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只是想要名利。『棄禮義』就是捨棄禮義,我們現在在講《常禮舉要》講的就是這個,道德仁義禮,禮是最下面一個底線。所以現在人,他沒有名利,他都想盡辦法要去追求名利,何況說名利來了,他怎麼可能會放得下?他肯定背棄禮義,背棄道德仁義,早就把他師父說的話忘得乾乾淨淨了。這個就很難,所以現在人就是這樣。

  【不請而往者紛如矣!】

  人家沒有請你講經,你自己就要去了。這個我們也看過,在家、出家都有,他都會主動來說,「我來你們這裡講經好不好?」人家沒請,他都要去了,何況人家來請。所以『不請而往者紛如矣』,「紛」就是很多了。

  【尚何憶乎師命?】

  他還會記住師長他的遺命?不會,早就忘記了。這是尊師之行。所以尊師之行就有很多方面,這是一個公案,他師父交代他這樣做,他就這樣去做,這也是尊師之行。

  所以我個人出家,第一志願就是學習講經,講經說法。後來到了圖書館又要管事,事情多,實在沒時間去準備這些東西,所以當時也就放棄了,既然沒有這個因緣,也就放下了。後來又再講經,也是這些老菩薩的因緣,汐止蓮社、三重佛學社,這些同修來啟請,向我們淨老和尚、韓館長啟請,派一個會講台語的法師去講給那些老菩薩聽,不然我們老和尚講國語,他們聽不懂。所以當時師父、館長就命令我去了。館長講,你不去,你就不慈悲。當時實在講我已經放棄了,沒時間。但是師父交代下來,我是硬著頭皮去,那個時候學這個台語,我感覺比國語難,經文怎麼念。但是師父交代下來,還是要依教奉行,所以是這樣的一個因緣。後來再到新加坡也是要講福建話(閩南語的),是這個因緣。

  所以尊師之行它有很多方面,我們大家可以去體會。主要是說尊重師長他的指導,尊重他的指導。你看這個懷志禪師,如果他的老師說,某個寺院請你要發心去接,他依教奉行,他這也是尊師之行,大家要這麼看,所以尊師之行它很多方面的,各人的因緣不一樣,師長他會觀機,觀察因緣。尊師之行就是尊重師父的指示、指導,這叫做尊師之行,屬於這一類的。所以這個方面,尊師之行我們是從這邊來學習。就是你對師長的一個尊重,你尊重,他教你做什麼,你就依教奉行,接受就是對他一個尊重。如果這個公案反過來講,真淨文禪師說,你去接揚岐寺的住持,他說我不要、我不行,他就不尊重了,是不是?這就是一個尊重。所以這個公案主要是說他要尊師,他不會為了名利而忘記師長的遺命,他從來沒有忘記。這個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會通禪師剃度後,鳥窠禪師讓他做事十六年,也沒有給他講佛法,為何他看到鳥窠禪師吹衣服的布毛就開悟了❓
🔹此公案提醒我們學習佛法要有什麼心?

緇門崇行錄淺述—歷年執侍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六集)  2021/7/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6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八十八頁,從倒數第二行:

  【歷年執侍】

  這裡看起。我們往下面看這個文:

  【唐招賢通禪師,少為六宮大使,因詣鳥窠求出家,窠不納,堅求,乃為剃落。執侍左右,勤劬不替,經一十六年,不蒙開示,欲辭去,窠問何之。曰:「諸方學佛法去。」窠云:「佛法此間亦有少許。」遂拈起布毛,忽大悟,號布毛侍者云。】

  這個公案在唐朝,「唐朝招賢會通禪師」,他年少的時候做「唐德宗的六宮大使」,就是宮廷跟王室之間的連絡官,但是他無意於功名富貴,他的志願、志向不在世間這些功名利祿。所以他就『因詣鳥窠求出家』,「詣」就是拜謁,就是拜見鳥窠道林禪師,求鳥窠禪師為他剃度,他想要出家。鳥窠禪師很有名,我們常常聽老和尚講這個公案,在我們中國佛教也燴炙人口,白居易去找鳥窠禪師,鳥窠禪師他是住在樹上。窠就是巢穴的意思。我們看到樹上,鳥會在樹上去做一個巢,住在那裡。鳥窠禪師他就住在樹上,所以大家稱他做鳥窠禪師。白居易請問他佛法,禪師是不是可以給他講一點玄妙的佛法讓他開悟,他慕名而去的。結果鳥窠禪師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講了這個話。白居易聽了也大失所望,我特別來拜訪,要求你給我講一些禪宗的機鋒話,看能不能言下大徹大悟;給我講這個老生常談的,大家都知道的。他說這個三歲小孩都會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鳥窠禪師就回答他,他說三歲小孩都會講,但是八十歲老翁還做不到。這個真正是大德善知識。你沒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只是要去求開悟,這個是不切實際的。鳥窠禪師講的都是實話,所以這個公案很有名。

  招賢會通禪師他去求出家,要跟鳥窠禪師剃度,鳥窠禪師他不接受,不答應。『堅求』,他堅持要求,再三要求,最後看他這麼誠意要出家,才幫他剃度,『乃為剃落』。剃度之後,做什麼?『執侍左右』,就是在旁邊照顧,做侍者,而且做很多日常生活上的工作,砍柴、挑水,什麼事情都要做。「執侍左右」,我們不要看到這一句,執侍左右就是站在他旁邊都不動的,不是那個意思,如果大家這樣去看,那就看錯了。什麼叫執侍左右,這個執就是我們現在講道場的執事,他有工作的,侍候在鳥窠禪師的左右,他什麼事情都要去做的。『勤劬不替』,殷勤不變,很勤勞,天天做事情。天天做各種工作,很辛苦,這個「劬」就是劬勞,很辛勞、很辛苦。他很勤勞,也很真心的在做事,「不替」就是都沒有變。這樣時間多久?十六年,『經一十六年』。這十六年,鳥窠禪師從來沒有給他講一句開示,沒有,就讓他去工作,就是去做事。就像六祖去拜見五祖,對了幾句話,就叫他到碓房去舂米。那都很粗重的工作,六祖身體矮小,體重輕,重量不夠,所以他腰間綁一個石頭。那個石頭現在還在廣東,所以做那個叫重勞力的。這個招賢會通禪師也是一樣,什麼事情他都要做,但是從來沒有給他開示幾句,都沒有,一句也沒有。他待了十六年,禪師也不給他講講開示,看他會不會開悟。從來沒講,沒有跟他講過一句佛法,就是只是叫他做事。

  待了十六年,他就想這裡學不到佛法,就要離開了。『欲辭去』,就要向鳥窠禪師告辭。『窠問何之』,鳥窠禪師問他,你為什麼要離開?離開要去哪裡?『曰:諸方學佛法去。』當然這是文言文,簡便。當然他一定說,我來這麼久了,師父從來沒有跟我講一句佛法。我出家是為了要學佛法,現在這裡也沒有佛法可以學,所以我想要到其他地方去學佛法去了。一定是這麼回答的。鳥窠禪師聽到他這麼說了,『窠云:佛法此間亦有少許。』他說,你要學佛法,我這邊也有一點點佛法,可以提供給你。講完,沒有講話,『遂拈起布毛』,就是拈起衣服的布毛,把它吹一吹。這個招賢會通禪師,當下看到這樣,他就大徹大悟了。這個黃念祖老居士在《大經科註》也有註這個公案,就是鳥窠禪師對兩個人,他不同的開示、不同的講法。所以這個看到鳥窠禪師吹布毛,他開悟了,當下大徹大悟了。

  下面我們接著看蓮池大師的讚:

  【贊曰:「人見侍者於布毛下悟去,不知一十六年織紝之力也。匪多載辛勤,焉有今日事?遇明師者幸毋以躁心乘之。」】

  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也很讚歎,大家只看到他開悟,他就是看到鳥窠禪師把衣服拉起來,吹吹衣服的布毛,吹一吹,他就開悟了。看起來開悟也很簡單,就這樣他吹一吹,他馬上就開悟了。但是沒有看到前面那一段,『不知一十六年織紝之力也』。這個十六年,「織紝」就好像你去織布,縫紉,這是比喻形容在這個十六年當中他很辛苦的做事,是這個力量。這個十六年他就待在那裡規規矩矩的,實在講就是修六度萬行,在修什麼?《金剛經》講的持戒、修福。守規矩,不敢亂跑,師父叫他做什麼,他就乖乖去做,很認真去做,修福。守規矩是持戒,去做事是修福。講一個持戒、修福,修福是布施,持戒,實在講,忍辱、精進、禪定,到最後他開智慧。所以這個十六年他修前面五度,到最後吹布毛,他就開智慧了,他心也沉澱到一定的程度。所以這個十六年當中,就是修六度。修布施,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又分內財、外財。你用你的體力、勞力去為大家做事,內財布施。守規矩,師父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持戒。有沒有忍辱?大家想一想,在那個道場,不是只有他一個人,還有其他的人。大家住在一起,大家想一想,你要不要修忍辱?一個人一個煩惱、一個習氣,你如果不能忍,你待得下來嗎?你要修忍辱。精進,就是有進無退。你看,「勤劬不替,經一十六年」,他沒有改變,所以他心就定下來了。他心已經定到一個程度了,所以鳥窠禪師知道因緣成熟了,已經成熟、成氣候了,一點他就通了。

  如果沒有這個十六年的修行,你怎麼點也不會開悟。所以蓮池大師講,你不能只看到這樣,大家就學那個樣子,他會開悟,你不會開悟,因為你沒有那個十六年的功夫,人家他有十六年的功夫。這個公案要從這裡去看。所以蓮池大師給我們分析評論,『匪多載辛勤』,如果沒有這麼多年的辛苦勤勞,『焉有今日事』,哪會有今天開悟這個事情?所以古人這個求法,他是真心在求法,不辭辛苦。真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遇明師者幸毋以躁心乘之』,如果遇到一個真正的明師,就不要太急躁,急於求成,希望趕快學會,希望趕快開悟。《論語》也講「欲速則不達」,好像你煮飯、煮開水,你一定要煮到時間到,它才開、才熟,時間沒到,你就要吃,那沒辦法的。所以那個火候時間一定要夠,這個就要耐心了。「躁心」,就是你很著急,那欲速則不達,你要快反而更慢。所以不能以急躁心來學佛法,不管修哪個法門都一樣,都是要有長遠心。這個長遠心就叫精進。沒有長遠心,學了三天,他就不耐煩了,不學了,一生都不會有成就。

  所以這個公案提醒我們,學習佛法,不管學哪個法門,都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這則也是屬於尊師之行,大家從這裡可以看到,他如果沒有尊師,他怎麼可能在那邊待十六年,他早就跑掉了。如果待個三年就不得了了,三年,師父也從來沒有跟他講一句開示,大概他就跑了。待十六年,他自己想,這裡都沒有佛法可聞,想要去聽聽佛法。聽聽佛法,他也是尊重師父,就是說我要離開了,我要到其他地方去學習了。來這裡這麼多年,他必定是這樣的,也不是他自己偷偷就要溜掉、跑掉了,不講一聲,他就走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也看出他的尊師之行。所以尊師之行它有很多方面。尊師之行心態是一樣的,但是在做法上、表現方面,有很多方面都是屬於尊師之行。尊師為了重道,重視自己的道業,你自己才會成就。這個是值得我們大家共同勉勵學習的。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古人學成了之後為什麼隱居❓
🔹尊師之行有很多方面的,這個公案是表哪個方面❓

緇門崇行錄淺述—迎居正寢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五集)  2021/7/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5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八十八頁,我們從第一行:

  【迎居正寢】

  這裡開始,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

  【唐石霜慶諸禪師,得法於道吾。後隱瀏陽,洞山有瀏陽古佛之語,學者多依之。道吾將化,棄其眾從諸。諸迎居正寢,行必掖,坐必侍,備極敬養之禮。】

  這個是唐朝,在湖南長沙的東部,瀏陽這個地方,石霜山有一位慶諸禪師,他得到潭州道吾宗智大師的心法,道吾傳他心印,傳他心法。禪宗就是以心傳心,傳授他心法,心印。印是印證,傳授給他,給他印證。當然古代這個時候都是開悟的人,真正開悟才能給他印證,沒有開悟不能印證。得到道吾禪師傳授他心印之後,他就到瀏陽去隱居。古人他明心見性,大部分都是隱居,有人來打聽,去行腳參方,看看哪裡有高人隱居。古時候隱居都是高人,所以隱居也是有條件的,不是隨便都可以去隱居。真正有道德、有學問,因緣不成熟,他先隱居,等待因緣。他得到心印之後,隱居在瀏陽這個地方,所以洞山有瀏陽古佛的尊稱。古人對一個人他的尊敬,就不稱他的德號,連德號都不稱,稱他住的地方,那對他是最恭敬的。像永嘉禪師,我們一般講叫大師,禪師,因為他們都是禪宗的。永嘉不是他的法號,也不是他的字號,不是別號,是一個地名,在溫州,現在永嘉它是一個地方的名稱,因為他住在那個地方。所以古人尊稱一個人,最恭敬的稱呼就是稱他住的地方;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出了這麼一個人,也是這個地方的一個榮耀,有這個意思在,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也是看到同樣的。

  『學者多依之』,就是很多學禪的人都來依止,依止就是來跟他學習,來跟著他參禪。『道吾將化』,道吾禪師他要圓寂了,要走了。當然這些都是預知時至,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走了。『棄其眾從諸』,「棄其眾」就是離開他原來住的這個地方,他就跑到慶諸禪師那邊去住,去住在那個地方。『諸迎居正寢』,慶諸禪師當然是很歡迎,迎接他來居住他的正堂。在古時候寺院叢林有一個正規的正堂,來供養,當然是安排一個最好的地方,來供養傳給他心印的老師,當然古人禮節都一定做得很周到的。

  住,他等於是當侍者,你看這裡「走路時一定扶著他」,因為道吾禪師老了,走路可能就不是很方便。人老,也怕跌倒,人老容易跌倒,因為頭一暈,你就容易跌倒,腳一軟也容易跌倒。所以他走路一定給他扶著,怕他跌倒。坐的時候,道吾禪師坐的時候,他是「必定侍候在旁邊」,他就在旁邊照顧。道吾禪師他要圓寂之前去住在他那邊,接受他的照顧。所以慶諸禪師也「極盡敬養的禮數」,這個禮他也做得很周到,這個也是屬於尊師之行。

  所以尊師之行有很多方面的,每一個公案它都有一個,他是哪一方面表現出來這種尊師之行。所以每一個公案都是尊師之行,都是尊重師長,但是每一個公案表現的方面不同;表現的方面不同,但是尊師之行是相同的,是從哪一方面他來表現他的尊師之行。所以我們看這個公案很明顯。所以方方面面都可以表現這種尊師之行。

  好,今天這個公案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清江法師為什麼離開他的師父,想去找別的老師❓
🔹想要有一點成就,哪一點很重要的❓
🔹徒弟沒有教好,當師父的要用什麼心態❓

緇門崇行錄淺述—離師悔責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四集)  2021/7/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4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尊師之行第三」,八十五頁,我們從第五行:

  【離師悔責】

  這裡看起,看下面的文:

  【唐清江,幼悟幻泡,禮曇一律師為親教師。諷誦經法,觸目而通。識者曰:「此緇門千里駒也。」嘗與師稍忤,捨而遊方,徧歷法筵。自責曰:「天下行半,如我本師者鮮矣!」乃還師所。當僧集時,負荊唱言:「某甲再投和尚,惟願攝受。」時一公詬罵,江雨淚懺謝曰:「前念無知,後心有悟,望和尚大慈,施與歡喜。」求哀再四,一公憫之,遂為師資如初。一公歿,謁忠國師,密傳心要焉。】

  這個公案是唐朝襄州辯覺寺清江法師,『幼悟幻泡』,幼年的時候他就覺悟到人生如夢幻泡影,也就是《金剛經》一首偈,我們也常常聽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年紀這麼小,他就有這種悟性,的確不簡單。他就去禮曇一律師為師,就是拜師,拜曇一律師為老師。親近曇一律師,讀經,學習佛法,聽講,一過目就了解。『諷誦經法』,讀誦,他讀過一遍,『觸目而通』,這個更難得,讀過了,他對這些經義都能夠通達。『識者曰:此緇門千里駒也』,這個是形容,「緇門」就是出家人當中,他是出家人當中一匹千里馬。在古代一天能夠跑一千里的馬是最上等的馬,也是形容比喻清江法師他就是我們佛門出家人當中的千里馬,當然大家對他的期望也就很高。

  『嘗與師稍忤,捨而遊方』,有一段時間跟他的師父曇一律師有一些不投緣,「忤」就是說互相有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是稍微有一些不順意、不順心的事情,於是他就離開他的師父,到各地去行腳參方,他想再去找更好的老師來學習。所以『徧歷法筵』,各地他也都去參學,去聽講,去親近。『自責曰』,親近一段時間之後,他自己就悔責了,自己責備自己。他自己責備自己說:『天下行半,如我本師者鮮矣!』他說這個天下我走了大概一半了,但是比較起來,這些其他地方的大德,能比得上他自己的老師就很少。「鮮」就是很少,他覺得他沒有遇到比他師父更好的法師。『乃還師所』,他就再回到他師父那裡去了,回到他師父的道場。

  『當僧集時』,就是大家集合的時候,『負荊唱言』,「負荊」就是拿那個處罰的木杖,在一般佛門講香板,他就對著大眾講,『某甲再投和尚,惟願攝受』。對他的師父說,我再回來,再投靠在你的會下,再繼續來學習,惟願和尚慈悲攝受,再收留我。『時一公詬罵』,「詬罵」就是說罵得很難聽,就是沒有好聽話,就是責備話。『江雨淚懺謝曰』,清江法師就流眼淚,懺悔道歉,自己說『前念無知,後心有悟』,以前我無知,不知道,後來我覺悟自己不對了。『望和尚大慈,施與歡喜』,他還期望和尚慈悲,能夠再攝受我,繼續跟和尚來學習,希望和尚能夠布施歡喜。『求哀再四』,就是一再的哀求。『一公憫之,遂為師資如初』,曇一律師他被他感動了,也就生起憐憫心,就答應他了,「遂」就是再恢復以前這種師徒的關係,「師資如初」。『一公歿』,曇一律師過世了,往生了,他去拜『謁忠國師』,「忠國師」就是南陽慧忠國師。受到慧忠國師的器重,所以傳授他的心法要訣,也就是他得法了。這個公案也就是說他這個當中離開他師父一段時間。下面是蓮池大師的讚歎:

  【贊曰:「舍賢聖而知非,當詬罵而不退,可謂明且誠矣!終傳心印,不有繇乎!彼淺信之流,小嫌則長往不返,微呵則銜恨不忘,空遇明師,竟有何益?如逢帝王,不獲一官。惜哉!」】

  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的一個讚歎,讚歎之後一個評論。他說『舍賢聖而知非』,「舍」就是捨棄,對好的老師,他離開了,沒有繼續學習。後來知道自己錯了,「知非」就是知道錯了,錯了再回來,求他師父再收留。師父就不客氣,就罵。『當詬罵而不退』,罵了,他還是不退。『可謂明且誠矣』,這個可以說他的誠心很明顯,他回來懺悔是真的誠心的懺悔,不是假的。『終傳心印』,後來得到慧忠國師傳他心印,就是得法,傳法了。這個傳法就像禪宗,一代傳一代,也是不容易的。

  『彼淺信之流』,「淺信之流」就是說他信心很淺,對老師的信心不足,這個叫淺信,他對老師的信心不夠。對師長這種信心不夠,『小嫌則長往不返』,「小嫌」就是說有一點點不如他的意,不順他的意思,他就離開了,一去就不復返了,一去他就永遠不回來了。一點點不順他的意思,他就不願意再跟他師父學習了。『微呵則銜恨不忘』,「微呵」就是說稍微給他講幾句,他就懷恨在心,就是恨師父,微呵,他就恨在心裡。這個我們也看到很多,就是說他對師父不滿,然後他氣在心裡,他就離開道場了,就離開,就走了。所以這個離開走了,他總是對他的師父信心不夠,信心不深,所以遇到有一些挫折、委屈,他就離開了。不順他的意,他就走了,而且不但走了,他還懷恨在心,可能恨師父恨到死,他還在恨。

  所以我現在也很深的體會了,體會到我們淨老和尚他常常講,你不要去得罪徒弟,跟徒弟結冤仇,不要去罵他,能夠罵的你才罵,不能罵的,你講一點點他就恨你一輩子,甚至生生世世都恨你,就是這裡講的微呵。微呵就是稍稍講一些指責他的話,他就恨在心裡,念念不忘,那就結冤仇了。以前在圖書館我們看了很多,到現在我們道場,我們這個團體也是一樣的,也走了很多人。他為什麼走?他為什麼離開?這個我們可以理解。所以,『空遇明師,竟有何益?如逢帝王,不獲一官。惜哉!』「空遇」,你遇到一個明師,空過,當面錯過,究竟有什麼利益?他下面是個比喻,好像你碰到一個皇帝,你跟他見面,但是你卻沒有得到一官半職,那不是很可惜嗎?這個意思也就是形容比喻,可惜空過了,你遇到明師,你得不到什麼利益,好像遇到帝王,你連個小官都沒有,什麼利益都沒得到,那就很可惜,是這個意思。

  所以過去我們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也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在我們出家眾當中就有不少人,不止一個、兩個,很多。看到我們淨老和尚,他瞧不起,他離開了。他瞧不起,離開也是對的,男眾女眾都有。當時我在華藏圖書館,一樣的環境,韓館長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師父就向她頂禮,那些出家眾的師兄弟,有一些人他就瞧不起師父,就瞧不起他。有一次過年,館長要拜千佛懺,千佛懺都要敲鼓,上下引磬,敲木魚。那個時候沒有人,我要當主法,又要站在當中拜,東單也要拜,西單也要拜,別人拜一千,我拜兩千。因為我們東西單拜,這樣兩邊一千佛,我們是兩邊統統要拜,主法東單拜,你也要拜;西單拜,你也要拜。所以一天拜一千,主法實際上要拜兩千,因為東單拜一千,西單拜一千,我兩邊都要跟著拜。那個時候沒有人,一個曾居士(後來也出家了),也是女眾老菩薩,以前對我不錯,胃病,都帶我去宏恩醫院看病。她很會敲法器,她的法器敲得很好。沒有人,請她敲花鼓。中午休息,就是拜完了,她那個鼓棒就慢慢的放在鼓架上,稍微慢了一點,然後法師就瞪她一眼,意思就是說動作快一點。不行了,曾居士生氣了,哭哭啼啼到我們老和尚那邊,說法師給她瞪一眼。大家想一想,我們老和尚他怎麼樣?我們老和尚就向曾居士頂禮,頂禮三拜。他說對不起,我徒弟我沒有教好。所以有很多出家眾他看了,他就瞧不起師父。當時我的心態,我不是這麼想的。師父講經常常講你修忍辱,這個忍辱我做不到,但是師父他在表演給我們看什麼叫忍辱,不是只有講的。講我也會講,實際上碰到了,你能不能忍?你忍得下來嗎?那就很難了。

  你看菩薩六度,第一個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忍辱擺在第三個,說明比布施、持戒還難。你能夠布施、你能夠持戒,你還要忍,功德才保得住。如果你不能忍,「火燒功德林」,你就不能精進,不斷的修、不斷的燒,不能精進,你不能忍就不能精進,不能提升;你不能提升,當然你心就得不到定;心得不到定,就開不了智慧。所以六度,忍辱也是關鍵的一度,比前面還要難。前面你說守戒、布施還不是很難,到那個忍辱,而且不但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順境不起貪心,你要忍;逆境不起瞋恨心,要忍,這個就比較難。但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這樣才會成就。如果一點點的小委屈都不能忍辱、不能忍受,這個就不能成就了,一點虧也不吃,這個不能成就。

  所以我為什麼能夠以不同的心態來看這個事情?因為實在講,還是在一個明理。明理,我在家聽了十五年的經,也不是做得很好,但是總是比較明白一點道理,知道師父是在修忍辱給我們看,在表演給我們看,修忍辱,什麼叫忍辱。不然你講忍辱,生活當中沒有表演給我們看,我們也不曉得,我們也不知道。我的心態是這麼看,別人的心態那就不一樣,大法師怎麼可以隨便向人頂禮?而且又是在家女眾,他打從心裡他就不恭敬。不恭敬,他雖然住在道場,他學不到東西,老和尚講的經教他聽不入心的,不能入他的心,他有他的想法去擋住了,接收不到。所以關鍵還是要在一個明理,明白個道理。所以明理很重要,《了凡四訓》在「改過之法」裡面講明理,這個還是非常重要,要明白這些道理。所以我們要有一點成就,尊重是非常重要。尊重,第一個就是你要看正面的,因為師長有時候他也會示現一些負面,負面的可能有他的因緣,有他的特殊因緣,不得已必須要這樣,他去隨順這個環境。像以前在華藏圖書館,你要住在那邊你就要隨順,不然你就走路。所以我們不要去挑師長的毛病,我們前面在學習《沙彌律儀》也講了,「求過當自損」,你一天到晚看師父的毛病,損失是你自己。你對他生不起恭敬心,損失是自己,他講的話你聽不進去,耳邊風,你聽不入心,對你就沒有幫助了。

  「尊師之行」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我也把我自己實際的例子講給大家聽,我不是做得很好,不是說我做得很好,是盡量在做,盡量。跟古大德那是不能比的,只是說在現前我們也是盡量做到一個尊師之行。尊師主要就是要恆順眾生,隨順。有的人他這一點就很難,這一點是很難。你看我們老和尚隨順韓館長,有一些出家眾他無法接受,他不能接受的。我的一個心態,為什麼能夠在圖書館待到館長往生?我的一個心態,總是覺得師父一定有他的道理,他才會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我現在不了解而已,所以才能待得下來,不然走的也很多。走的,真的就像這裡講的,一去不復返,都跟師父斷絕往來的,一個電話也沒有,真的是斷絕往來的。以前在圖書館這樣,現在在我們這裡不是一樣嗎?所以我現在看到這裡,我就覺得很平常,以前都已經表演過一齣給我看過了。現在我們莊字輩的出家眾不是有很多走了嗎?有的好幾年音訊全無,有的還一年回來一次,有的好幾年音訊全無,一通電話他也沒打過,這裡講的一去不返。為什麼?不順他的意,他就走了。走了,也不再聯絡,也是各人的因緣。這是我們學習這個,大家自己,每一個人共同勉勵。我也沒有資格做大家的老師,那個時候莊行師在美國西雅圖剃度的時候,我就給師父報告,師父說悟字輩都不是他收的,他只是掛個名而已,後來我就給師父報告,師父你要我剃度,這些莊字輩也不是我收的,阿彌陀佛收的,在淨宗學會你們跟佛剃度。

  大家以誰為師?我們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講,我們以阿彌陀佛為師,釋迦牟尼佛為師,《無量壽經》為師,這些都在經典。我們淨老和尚他是現身說法,做給我們看,這個很難得。所以「經師易遇,人師難求」,這些經典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到,但你要看到一個人師,一個人表演給你看的,這個很難遇到。經典,大家都可以得到,經師,經就是我們老師,現在經印得這麼多,大家得到不難。但是你要找一個人,他來做給你看的,生活當中怎麼去表現六度的,這個就不容易。所以我們淨老和尚的確他也是在做給我們看。所以他種種的示現,你還對他恭不恭敬?坐講台上,大家去頂禮,你對他很恭敬;在下面看到這種情況,你對他還能不能生起恭敬心?這個就不容易。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禪宗二祖在大雪中站了一夜、以刃斷臂這種求法的精神,我們要怎麼學習?怎麼做才會得到佛法的利益❓
🔹燃身斷臂是什麼意思❓

緇門崇行錄淺述—立雪過膝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三集)  2021/7/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3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八十二頁第一行:

  【立雪過膝】

  這裡看起。請看這個文:

  【魏神光,學解冠世。達磨大師自西域至,往師之。磨未嘗與語。一夕大雪,光立庭砌;及曉,雪過其膝,磨顧曰:「久立雪中,欲求何事?」光泣曰:「惟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品。」磨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能至,汝今以輕心、淺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光聞誨勵,以刃斷臂,置於磨前。磨曰:「諸佛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求亦可在。」光曰:「我心未安,乞師安心。」磨曰:「將心來,與汝安。」光曰:「覓心了不可得。」磨曰:「與汝安心竟。」遂傳法,為二祖。】

  這個公案我們很熟悉,大家常常聽過。這個『魏』,在魏朝那個時代,就是梁武帝那個時代,魏晉南北朝。『神光』,就是慧可,神光(慧可)大師,他的學問義解在當時是第一的。

  達摩祖師從西域到中國來,這個公案大家也常聽過。最初來,去拜見梁武帝,梁武帝當時是中國佛教的大護法,佛教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去啟請的,皇帝在護持的。當然達摩到中國來,梁武帝對他也很禮遇,因為他是一個虔誠的佛弟子,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大寺院,那個寺院都很大規模,安住僧眾二十多萬人。在中國佛教史上,堪稱在佛教護法蓋寺院最多、最龐大。另外一個就是梁武帝提倡吃素,這兩件事情,他做得是最多、最大的。但是梁武帝他還無法去理解達摩祖師傳來這個禪,這個超越世出世間法,這個是向上一著。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梁武帝當然也有一點誇耀的一種意思,就請問達摩,他說我寺院蓋了四百八十座,每一座規模都很大,安住僧眾二十多萬人,你看看我這樣做,我這樣護持佛教,這個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這個人,他也是很直截了當的回答梁武帝說並無功德,並沒有功德。梁武帝聽到那當然就很不以為然,我做了這麼多事情,我護持佛教,這麼護持,你說我沒有功德,後來也就不再理會達摩了,也就沒有請達摩在皇宮來弘法,就不理他了,等於是把他冷凍起來,不理他。後來達摩就離開了梁武帝,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

  這個公案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他講到梁武帝問達摩,說有沒有功德?什麼是功德?功德是戒定慧,一般來講,定慧那是功德。功德就是要有般若智慧,功德就是不能著相,像《金剛經》講要離相,不能著相。不能著相,你做這些護持三寶的事情,就是功德,你不著相,持戒、修福,但是不執著持戒、修福這個相,離四相,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持戒、修福才是功德。但是梁武帝不了解,如果梁武帝問達摩說,我的福德大不大?達摩一定回答,甚大甚大,你修的福太大了,修的是天福。的確,修的是天福。著相修福,你的果報是得到人天福報,不能超越六道,不能明心見性,著相修福,執著這個四相在修福,會得人天福報,所以福德就很大。那這個福德是人天福報,因為著相修福。所以福德跟功德它的定義,就在這個地方不同。

  所以《金剛經》講,就是你要持戒,你要修福,但是不要著相,把你著空這一門堵起來,然後你就是一面修福,還一面不落空,也不要執著有,不要執著我做了多少好事這些相,那這樣你就超越了,這是《金剛經》上講的。但是梁武帝他不了解,他沒有深入經義,所以他所修的都是屬於著相修福,所以他可以得人天福報。梁武帝後來政事處理得不好,也失敗了,但是他修這些福,他修得很多,在皇帝這個位置,利用國家的資源來三寶裡面種福,他修得很多。這個也就是佛法講的,各有因果,你護持三寶,修福,提倡素食,這是他的福報,得人天福報。造寺院,這個也是修天福。但是你國家這個政治,政治就是說管理,他那個管理,管理不好,最後他就亡國,這個國就亡了。所以這各有因果。後來他死了之後,肯定他生天了,因為做了這麼多好事,在三寶裡面做這麼多好事,他肯定生天,這個就是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各有因果。這是達摩祖師跟梁武帝的一個公案,膾炙人口,大家常常聽到這個公案。

  慧可他去找達摩,『往師之』,「往」就是前往,前往去拜他為師。但是達摩祖師沒有跟他講話,不理他。『一夕大雪』,就是那個時候冬天,下大雪。『光立庭砌』,他就站在門前,「庭砌」,就是階梯,站在那個地方。『及曉』,就是站了一夜,站到天亮。『雪過其膝』,大雪超過他的膝蓋了。『磨顧曰:久立雪中,欲求何事?』就是你站了那麼久,站在這個雪當中,那你要求什麼?『光泣曰』,神光他就哭泣了,他說『惟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品』,請和尚為我開示「甘露門」,佛法比喻作甘露,能夠來「廣度群品」,來廣度眾生。

  達摩就給他回答,『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能至』。這個在經典上我們也常看到,「諸佛無上妙道」,都是「曠劫精勤」的修行。而且這個修行,「難行能行」,很難做到也要去做,難行能行,能夠去把它做到。「難忍能忍」,那就是很難忍受的,也能夠忍下來,這樣曠劫,這麼長時間這樣精勤的修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能至」,尚且還達不到,這樣的一種修行,菩薩六度萬行尚且不能達到。『汝今以輕心』,他說你現在用這個輕慢心,『淺心』,這麼粗淺的心,『欲冀真乘』,「冀」就是希望達到這個「真乘」,真就是真如自性,如來的果地,『徒勞勤苦』,你這種態度,怎麼能達到!

  『光聞誨勵』,神光他聽到達摩這麼一講,這樣教誨,這樣策勵,這個叫警策,策勵。『以刃斷臂』,這個刀拿起來胳臂自斷了一隻。『置於磨前』,放在達摩祖師面前。我表達我要求法的真誠心。『磨曰:諸佛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求亦可在。』達摩看到這樣,他這樣真心的,他這個身都可以不要,身命都可以不要,為了就是要求法,一切諸佛求道,都是為法忘形,都不計自己的身命。這個就是說達摩祖師看到他這樣的一個真誠。「汝今斷臂,求亦可在」,現在看到你這麼真誠,你昨天晚上在雪中站了一夜,在外面站了一個晚上,雪都過膝蓋了,也沒有躲到屋子裡面吹暖氣,就站在外面受凍。

  講到這裡,那我們大家也要感到慚愧,我們現在一點點苦就受不了,你看祖師他求法,受什麼樣的辛苦,我們現在一點點苦都吃不了。我們讀到這個公案,我們要回到我們現在。我們要感覺很慚愧,你看人家祖師他求法他是什麼精神,我們現在是什麼態度?我在這裡講,這裡動,那裡動,一點恭敬心都沒有,你們怎麼會學到東西?一點苦也受不了,風這麼大,還要吹電風扇,叫你去那邊雪地站一個晚上,那個不可能。所以我們學習這個公案,要回到我們現前這個情況,我們應該要怎麼做,你才會得到佛法的利益?不然彼此都浪費時間。現在老師為什麼不教?因為學生他沒有心要學,講了他當耳邊風,他也沒有在聽。所以不是說不願意教,沒有人願意學。沒有人願意學,那你就浪費時間,大家都是坐在那裡胡思亂想,不曉得在想什麼。講完,講什麼也不知道,真的就學不到東西。所以學習,尊師之行取決於態度,方法還是其次,否則你學不到東西。所以你看神光是我們的榜樣,你看為法忘軀,汝今斷臂,求亦可在。你看站在雪中,站了一個晚上,不理他。又給他開示,又斷臂,這個真的是不容易。我們學習這個公案,也就是說我們要怎麼來學習,要用什麼心態、什麼態度,我們才會真正學習到佛法。所以尊師是為了重道,重視自己的道業。如果你自己不尊重你自己的道業,那就不需要尊師了,也不是老師說要你去尊重他,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明白。

  下面講,『光曰:我心未安,乞師安心』。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磨曰:將心來,與汝安。』這個也是很有名的公案,「將心來」,就是你把心拿來給我,我來幫你安。『光曰:覓心了不可得。』神光就說,我找心找不到。『磨曰:與汝安心竟。』他說,給你安好了。『遂傳法,為二祖。』就把這個衣缽傳給他,成為中國禪宗的二祖。這個是傳衣缽,中國禪宗的第二代祖師,所以這個也不是偶然的。

  下面這個是蓮池大師的贊:

  【贊曰:「二祖得法,良繇精誠已極,機緣已熟,乃爾。】

  蓮池大師的讚歎,『二祖得法』,因為沒有別的,就是他這個心,『精誠已極』,他已經精誠到極處,心精誠到極處,機緣已經成熟了,他就能得法接衣缽了,這個也叫做師資道合。

  【針芥相投,非取必斷臂也。】

  『針芥相投』,這就是說,好像磁石吸鐵針,琥珀拾芥子,一拍即合,一點即通。就不是說你一定要斷手臂!不是說你一定說模仿他這個樣子,他斷臂,我們來斷個臂。他斷臂了,他開悟了;我們大概全身都把它剁爛了,也不會開悟。那不是在外面那個形式上,是在那個心態。所以達摩也是在考驗他,要傳法給他,不能亂傳的。他是不是有這種真誠心要來求法,所以才不理他,對一般人當然不是這樣,當然他要傳法的人,他就不一樣。所以蓮池大師講,不是說一定你要去學著他去斷手臂。

  【痴人效顰。】

  『效顰』就是效法,你學這樣來斷一隻手臂。

  【將致力刀砧矣。】

  『砧』就是我們切菜墊的那個板子。那就拿刀來剁了,剁了就開悟了。其實你全身剁爛了,也不會開悟。所以下面講:

  【噫!傳法而必斷臂,則諸祖無完膚。】

  他說傳法每一個人都要去斷手臂,那你看歷代祖師,每個人都四肢不全,每個人最少要砍一隻手臂下來,每一代祖師都要切一隻手臂,那就無完膚了。不是這樣的。

  【成佛而必燃身,則列聖無噍類。】

  我們過去有看到燃身,有一些人在學這個燃身,然後點一把火,把自己身體燒掉。燒成灰了,他也不會開悟,因為他不懂那個義理。所以我有次到,好像在普陀山,看到有一個,在明朝的時候政府有規定,不可以在那邊好像身體跳下去,就成佛了。可能很多人跳下去,自殺了,就說成佛了。那個都是把佛經的意思搞錯了。所以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沒有人講,一般人,世間人聰明智慧再高,他也不能理解。如果成佛都要燃身,那所有的佛菩薩,不都沒有身體了,都燒光光了。那燃身斷臂是什麼意思?斷煩惱臂,我們有沒有煩惱?人家罵我們一句,你會不會生氣?你說我不好,我心裡就不高興,這個就是煩惱,是要斷這個,不是斷外面那個,不要把那意思搞錯了。所以要斷煩惱臂,那才是你主要要斷的,斷臂是那個意思,斷你心裡那個煩惱。這怎麼斷?那人家現在講我們幾句,我們要生氣了,我們就要去反抗,趕快,不對,把它伏下來,把它斷除。這個斷臂的意思是在這裡,你起了個貪心,看到好吃的,要多吃一點,貪心起來了,把它伏下來。我們吃飯的時候,就是在斷臂,斷煩惱。不喜歡吃的,我們就生煩惱了,快拿走,那起瞋恨心了;喜歡吃的,多吃一點,貪心,都是煩惱。沒有貪心、沒有瞋心,就是傻傻的吃,愚痴。這個都是煩惱,是斷那個煩惱臂,斷臂是那個意思。

  所以蓮池大師特別在這裡說明,因為明朝那個時候就有人誤會那個意思,佛法沒有人講不行,造成誤會、誤解,要斷那個才有用。不然你的手臂不要說斷一隻,兩隻都斷,四肢統統把它切斷,你還是心裡不滿,一肚子煩惱,一肚子不平,那有什麼用?不要說四肢都斷,你全身都把它剁成肉醬也沒有用。這個就是像《四十二章經》佛講,有一個公案,有一個比丘,他出家,年輕力壯,他的性欲很強,控制不了。控制不了怎麼辦?斷陰,就要把那生殖器拿個斧頭把它砍斷。佛知道了,就把他叫來說,你斷陰何用?你要斷心。你這個欲望從哪裡來的?從你的心生出來的,不是那個身體。所以再給他說偈,他說你去斷心。後來他才沒有用斧頭去把那生殖器砍掉,不然砍掉有什麼用?你的心還是在,將來再換個身體,不是一樣嗎?六道輪迴就這樣,這真實的,來生還是這樣,因為你那個煩惱沒斷。你斷那個身體不是根本,根本在心,斷那個心。

  【斷煩惱臂,燃無明身。】

  燃什麼?智慧火燃燒無明煩惱,把它燃燒掉,沒有了,沒有無明了,所有的煩惱都從無明生起來的,是這個意思。所以什麼燃臂、斷臂,是這個意思。

  【願禪者勉之!】

  蓮池大師講,願修禪的人,大家共同勉勵。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法曠法師為重病的師父拜懺七日七夜,師父有什麼感應❓
🔹《觀音菩薩靈感錄》、《地藏菩薩本跡靈感錄》有許多感應事蹟,感應之道的關鍵是什麼❓

緇門崇行錄淺述—為師禮懺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二集)  2021/7/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2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尊師之行第三」,八十一頁,從第一行看起:

  【為師禮懺】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文:

  【晉法曠,下邳人,早失二親,事繼母以孝聞。後出家,師沙門曇印。印嘗疾病危篤,曠乃七日七夜祈誠禮懺,至第七日,忽見五色光明,照印房戶;印如覺有人以手振之,所苦遂癒。】

  這個公案也是在晉朝的時代,這在《淺述》裡面有註明,在「潛青山竺法曠法師」,他是『下邳人』,「下邳」是在江蘇省徐州的境內,他是那個地方的人。『早失二親』,這是在家的時候父母(雙親)很早就過世了。『事繼母以孝聞』,「繼母」是他父親的第二個太太,繼母就不是親生母親,是繼母撫養他長大。他侍奉繼母以孝聞名,在家他就是一個孝子。『後出家』,後來他出家了,『師沙門曇印』,「師」就是拜師,拜老師,跟曇印法師學習。就拜他為師,跟他學習,就在他的門下學習佛法。『印嘗疾病危篤』,曇印法師曾經生病,而且這個病很嚴重。「危篤」就是很危險,有生命危險。可見得他這個病不是小病,大病。『曠乃七日七夜祈誠禮懺』,法曠法師就為他的師父七天七夜都沒有睡覺,祈禱,虔誠的禮懺(我們現在講拜懺),替他師父來求懺悔,拜懺七日七夜。古人這種精神,也實在令人敬佩。

  從這個地方,我們聽過傳統文化的一些課程,也聽到我們淨老和尚平常在講席當中常講的,真正能尊師是從孝親來的。如果在家不孝父母,他不可能對老師會尊重。如果在家不孝父母,對老師很尊敬,那不是真的。所以我們看到法曠法師「事繼母以孝聞」,不是親生的母親他都這麼孝順,以孝聞名,可見得他在家就是盡孝道;出家之後,對老師就很尊重了。所以他才能夠發心為他的師父,這樣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虔誠祈禱禮拜懺悔,這不容易!『至第七日』,這就像打佛七一樣,到第七天了,『忽見五色光明,照印房戶』。就是到第七天,忽然看見外面有五色的光明,照射到曇印法師房間的門戶,照射進去。『印如覺有人以手振之』,曇印法師他感覺到好像有人用手給他震動一下,『所苦遂癒』,就是他的病就好了。這的確是感應,好像有人在推拿、撫摸他的身體,我們現在講推拿,他的病就好了,這個純粹是感應。

  這個感應故事,我們在一般看到比較普遍的就是《觀音菩薩靈感錄》,這是最多的,也最普遍的。就古代到現代一些感應事蹟,的確有感應。另外就是《地藏菩薩本跡靈感錄》,這也是講感應。所以我那天看了《地藏菩薩本跡靈感錄》,和裕出版社印的這些公案,蒐集得相當豐富,這些感應事蹟我們也可以多看看。這些能夠啟發我們信心,的確求佛力加持是會有感應。感應之道,關鍵還是在至誠恭敬,就是有幾分的恭敬它感應幾分,這是感應之道的原理。法曠法師的公案也是尊師之行,所以尊師之行有很多種方面的表現,這是其中的一種。

  我們現在大家要迴向給父母師長,當然禮懺是一種方式,拜什麼懺都可以,主要還是在恭敬至誠心。我們念佛人,主要都是念佛,或者念觀音菩薩,或者念地藏菩薩也都可以,它是舉出一個修行的例子,這樣來修學的。所以關鍵還是在至誠恭敬,如果只有形式,當然是沒有感應。形式,因為有口無心,當然就不會有感應,所以關鍵在至誠恭敬心。這個至誠恭敬心就是從孝親來的,所以要從孝親做起才能真正去尊師。這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的,孝敬是中華文化的根本,孝又是最根本的,跟佛在淨業三福講的完全是一樣,淨業三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才是「奉事師長」。你不能孝養父母,你就不能奉事師長了。所以一切都從孝這個根所生出來的善行。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法遇法師公案的精神,我們現在怎麼去學習❓——悟道法師分享親身經驗
🔹受師長父母責備,除了順承、反省,還應該有什麼樣的心態❓

緇門崇行錄淺述—受杖自責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一集)  2021/7/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41

  《緇門崇行錄淺述.尊師之行第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尊師之行第三」,七十九頁,我們從第一行看起:

  【受杖自責】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文:

  【晉法遇,事道安為師,後止江陵長沙寺,講說眾經,受業者四百餘人。時,一僧飲酒,遇罰而不遣。安遙聞之,以竹筒貯一荊杖,封緘寄遇。遇開緘見杖,即曰:「此繇飲酒僧耳,我訓領不勤,遠貽憂賜。」遂鳴椎集眾,以筒置前,燒香致敬;伏地,命維那行杖三下,垂淚自責。境內道俗無不歎息,因之勵業者甚眾。】

  這則公案是在晉朝,在隋朝之前,這個很早了,晉朝。我們看歷史,三國以後,就是到了晉朝。晉朝法遇法師,他是拜道安法師為師(我們前面公案看到道安法師),道安法師講經說法,法遇法師跟隨道安法師學習經教、講經說法。『後止江陵長沙寺』,「江陵」是在湖北省中南部。『講說眾經』,「講說眾經」就是講了很多部經典。『受業者四百餘人』,跟他學習的有四百多人,可見得在當時也是很殊勝的。

  『時,一僧飲酒,遇罰而不遣』,「時」就是那個時候,有一個出家人喝酒,法遇法師有處罰他,但是沒有給他遷單。「不遣」就是沒有給他趕走,只有給他處罰。道安法師聽到這個消息,『安遙聞之』。他們住的寺院道場距離很遠,聽到這個消息,就『以竹筒貯一荊杖』。竹筒,竹子做的一個筒,圓形的,就像我們現在裝畫的捲筒。「杖」就是木頭做的,古代這個杖是刑罰,打人的。木頭做的「一荊杖」,就放在這個筒子、竹筒裡面,把它封起來。『緘』就是書信的封口。把它封起來,寄給法遇法師,就寄給他,當中也沒有寫什麼文字,就是把這個荊杖寄給他。

  『遇開緘見杖』,法遇法師打開這個封口,就看到這支杖,這個杖就是木頭做的,就是打人用的。『即曰:此繇飲酒僧耳』,他就講,我們這裡有出家人喝酒了,「飲酒僧」。他的師父知道了,知道我們這裡有飲酒僧,這是我的責任,『我訓領不勤』,我平常對他們的訓導帶領,帶得不好,才會出了這個事情。『遠貽憂賜』,就是說勞煩他的師父這麼遠,還為這個事情來憂慮、來操心,而且賜給他一支荊杖,寄到他的寺院來。『遂鳴椎集眾』,古代就是打板、楗椎,好像我們做法會擊眾鼓,古代就是以這個做信號,把寺院所有的人都集合到一個地方。『以筒置前』,就是把道安法師寄來的那個竹筒放在前面。放在前面,『燒香致敬』,對著荊杖「燒香致敬」,致敬就是禮拜。『伏地』,「伏地」就是法遇法師他就自己趴在地上,就命令維那打他三下,用那個荊杖打他三下。『垂淚自責』,「垂淚」就是掉眼淚,自己責備自己,自己弟子沒有教好,才會出了這個事情。『境內道俗無不歎息』,這個事情傳出去了,在這個地方上出家人,或者沒有出家的世俗,四眾弟子聽到之後沒有不讚歎的。「歎息」就是讚歎。這個法遇法師真的不容易,『因之勵業者甚眾』,勉勵來學習的人就很多了,也受了他這樣的尊師之行的一個感召。這個也就是他尊師之行一個具體的表現,這個也真不容易,真的不容易。下面我們看:

  【贊曰】

  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公案,他的一個讚歎:

  【「噫!使今人發安老之緘,其不碎筒折杖而誶語者寡矣,聖師賢弟子,千載而下,吾猶為二公多之。」】

  這是蓮池大師對道安法師、法遇法師的一個讚歎。『贊曰』就是對他一個讚歎。下面,『噫』就是一個驚歎詞。『使今人發安老之緘』,蓮池大師講,「唉!假使現代的人打開師父的封包」寄來的竹筒,「一看是笞杖」,打人的,「不打碎竹筒,折斷荊杖」,罵幾聲,「恐怕很少了」。「像這種聖人師父,賢人弟子」,雖然晉朝到明朝已經過了千年,蓮池大師他講,他仍然為這兩位大師做不可多得的一個讚歎,這真是不可多得。

  這個公案也是給我們一個啟發,蓮池大師那個時代,明朝,明朝距離我們現在五百多年,明朝距離晉朝一千多年。明朝那個時代,實在講比起我們現在的人心,淳厚太多太多了。但是當時社會風氣、佛門都已經不如從前了,跟晉朝時候比起來也是差很遠。我們現在跟明朝那個時候,又差得更遠。所以他這句感嘆,也是讓我們深有感觸。蓮池大師講,現代人如果看到他師父寄給他是一個笞杖,打人的,看到這個,就把竹筒打碎了,那個笞杖、荊杖就把它折斷,然後再責罵幾聲,再罵師父罵幾聲,如果現在人看到這種情況,沒有做這樣動作的人,那就很少了。『聖師賢弟子,千載而下』,這兩個真是不可多得,也是佛門的榜樣,四眾弟子的榜樣。

  古人這種行誼,實在講,的確值得我們讚歎學習。我們現在人,縱然做不到古人這樣,但是我們也是要學習這種尊師之行的態度。在《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就屬於奉事師長這一方面。敬師,尊敬師長是從孝親開始,對父母親不懂得孝,當然他對師長也不懂得尊重,這是必定的。你看《弟子規》講,「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你看前面這個四句做到了,他就能做到這個,所以尊師建立在孝親的基礎上。所以,你看有了《弟子規》這個基礎,他出家修行,他必定會尊重師長。因此我們淨老和尚才會一直強調《弟子規》它的重要性。現在人沒有學這個,也不能怪他們,沒有人教。但是教了,還是要他能接受。你看明朝蓮池大師那個時候,那個時候都是學這種傳統文化的,但是有的人學了,他沒有在生活當中實際上去把它做到。所以現在也不要說,師父拿一個杖寄過去處罰,現在人就是前面講的,講幾句不好聽的,他就要走了,他就受不了了,現在人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所以這個師長的一個責備,做弟子的要怎麼去順承?就像《弟子規》一樣,「父母責,須順承」,順承就是從父母開始,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這一條的精神,我們現在怎麼去學習?過去我也常常跟大家分享,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圖書館,的確對內部,我們犯錯了,做得哪裡不對,他都會責備,會指責。但是我們做弟子的人要知道,師父是為我們好,他在教我們。有的人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他也不一定表現像這裡蓮池大師講的,罵幾句。表面上是沒有口出惡言,但是心裡他不高興,他心裡對師父不滿,他那個瞋恚,瞋是表現在外面,臉上,恚是兩個土,心在最下面,他是氣在心裡,他對師父不滿,他氣師父。這個我過去也看到不少,對師父,他很不滿,只是他沒有說出來,氣在心裡。

  尊師之行,我自己也不敢說做到多好,但是總是盡量。過去,大概二十幾年前,我們淨老和尚到新加坡去弘法,那時候去講《華嚴經》。《華嚴經》(那個時候做錄音帶,那個時候錄影帶還比較少)講完,新加坡都做錄音帶,錄音帶就會寄回來台北,我們再去複製,再去拷貝流通。那個時候都給日昇錄音公司去做,日昇那個蔡老闆有一天就跟我講,他說悟道法師,這次有一卷,我們有聽過,老和尚在罵你,公開在講經的時候罵你,那一段要不要把它剪接剪掉?我就說你先拿來我聽看看,聽了之後,師父說我要去跟人家爭,這當然是一個指責的話。在外面人聽起來,師父在罵你,公開罵的,不是在私下罵的,在講經的時候罵的。我聽了之後,師父是在教我們,教我不要跟人家爭,不要去跟人家爭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師父是在教徒弟。我說這個很好,我說你不但不要剪掉,你再幫我個別流通,特別流通這一卷,做一千卷來個別流通,所以他就幫我做一千卷。做一千卷,以前錄音帶那個盒子外面寫幾個字,我就把蓮池大師去拜見遍融和尚的那個話,他三步一拜,拜到遍融和尚那邊,大家以為遍融和尚會跟他說什麼玄妙的佛法,結果遍融和尚跟他講,你不要被名聞利養給你害了。大家在旁邊聽了,就笑起來了,這麼虔誠來請法,講這句,我們平常天天聽,聽得都聽膩了。但是蓮池大師他講,他一生就是得力這句話,他一生成就就是得力這句話,所以我就把它印上去。師父就是教我們不要跟人家爭,這個你不能給它聽成是壞話,在提醒我們、在提醒我自己。

  這個我也是做給我們悟字輩出家眾,做一個樣子給大家看。後來悟威師,在澳洲,我們老和尚也是講經的時候罵他,他就學我這個樣子,就把那一卷,他也做了一千卷去流通。這就是說你對師長他講的,我們對他教我們的態度、心態,如果你對師長他不尊重,他講再好的話,你都把他聽成不好的。另外就是說,我們師父過去常常,也是公開講的,悟字輩不是他收的,他不承認我們是他的徒弟。我們有一些悟字輩的出家眾,有多人不能接受這個。這個就是個人的態度不一樣,有很多人他就不以為然,師父怎麼這麼說?明明我們戒牒都是寫師父剃度的,怎麼會說不是呢?我們老和尚主要講的就是掛名的,我們不是真正他的弟子。有一些出家眾聽了就不能接受,甚至跟我們老和尚斷絕往來,不再往來了,這個也不少。

  但是同樣我聽了,我感覺師父說的都是真話,我沒有覺得他講得不對。但外面的人聽了,你們師父怎麼這樣講?我說這樣講沒錯,別人我不知道,別人的境界,我不知道。我是凡夫,不知道別人是不是佛菩薩示現,那個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知道自己,我自己的確業障深重,不但是凡夫,還是業障很深重的。師父不承認我是他的弟子,我說這一條我絕對承認,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覺得我不夠資格做師父的弟子。不夠資格做師父的弟子,為什麼還要喊他師父呢?因為我不夠資格做他的弟子,但是他夠資格做我的老師,所以我喊他師父,他值得我向他學習,我就這麼一個態度。他是師父,沒錯,但是我還不夠資格做他的弟子,這個我絕對承認。所以這個事情,我們現在就是盡量來修,怎麼叫尊師重道,尊師之行。我們對師長有一分的恭敬心,他才會講我們。實在講,如果一個弟子,那個師父從來不敢說他一句什麼,那肯定他學不到東西的,他錯了也不會跟他講,因為怕講了得罪他,跟他結冤仇,這個我們老和尚也常常講。所以過去我覺得那我還算不錯,我還值得師父罵,有的人,都講不得的。所以我是存一個感恩之心,這樣來學習接受,這個做得是很不夠,總是我們要慢慢不斷的提升,這就是尊師之行,我們要怎麼來學習。

  我們不能去找師長的過失,《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事師五十頌我們剛剛講過,你求師過當自損,就是說你一天到晚去看師父的毛病,那損失是你自己。為什麼?你一天到晚看他的毛病,你對他就生不起恭敬心,生不起恭敬心,他講的話,你當耳邊風,聽不進去,對你就沒有幫助。沒有幫助,你自己就損失了,不是師父那邊損失,是自己這邊損失。所以他要你尊重師長,不是師長要你去尊重他,而是重視你自己的道業。尊師為了重道,為了重視自己的道業,不是那個老師希望大家都來恭敬我,那個就不是好老師了,不是那個意思,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尊師是為了重視自己的道業,你不尊師,就是不尊重你自己的道業,你道業不能成就,這一點我們要明白。

  所以我們老和尚他講什麼,誤會很多,的確過去很多誤會。我們如果有一些對師長不尊重的這種心態跟行為自己要調整過來,因為是對自己的幫助,不是對師父。你調整過來,是你得利益,是你自己得利益。對師父不滿,或者師父對你有誤會,氣在心裡,也不行。有一些人是比較嚴重,表現在外面,像蓮池大師講的,沒有罵幾句,就很少了。有的人他是不講出來,他氣在心裡,悶燒鍋,那個就是《太上感應篇》講「恚怒師父」。什麼叫恚怒師父?那個恚是兩個土一個心,他氣在心裡,他埋在內心深處。內心深處在發怒,叫恚怒師父,《感應篇》講那個會記過。這是我們大家如果學習要有成就,尊師重道是必須要的。如果不重視自己的道,當然就不會尊師了。

  尊師為了重道,這一點我們大家好好來學習。講個幾句,他就不高興,都不能講的。現在我們也是要看對象,你講了,他能接受,以後他有什麼錯,再跟他講。過去的善知識,有一些要成就一個法器,你沒有錯,但是他故意找你麻煩,他來折磨你,這個在過去這些公案都有,就是冤枉你,他就是要冤枉你。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在圖書館跟我講,他說一些出家眾來,如果受不了一點委屈,他要走,就讓他走。為什麼?他老人家下面又補充,他絕對不能成就的,你留他也沒有用。我們留他下來,不是說為了你來這裡幫我們做什麼事情,不是,你是來學習的,不是來幫忙做什麼事情、做義工,不是,來學習的。學習,你不能成就,那把你留下來,也對不起你,所以你要走,就讓你離開。所以以前我做當家,我們師父就給我交代這句話,受不了一點委屈的,要走讓他走。我現在也是用這個方式來處理,所以說你受不了一點委屈,你要走,也就可以去選擇你自己理想的道場。過去在圖書館,我也是跟這些悟字輩的出家眾這麼講,師父有交代過,要離開就讓他離開,不要去留他,因為他成就不了,他不是一個法器,受不起磨鍊,不能成就。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