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發菩提心|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 第1‒10集|悟道法師主講

🔹佛經常常用蓮花來表法,表什麼❓
🔹享受人天的榮華富貴,為何叫魔業❓
🔹沒有發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種種的善事,這樣是什麼業❓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關鍵要發菩提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集)  2023/6/2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10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七頁第二行,我們從:

  【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離當念。因果圓成。】

  我們從這一句論文看起。這一段講「通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這個是圓教,圓教有四十二個位次,就是從圓教初住、二住、三住,一直到十住,再上去就是十行、十回向、十地,第十一地就是等覺,再上去就是妙覺。所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是四十個位次,十一地是等覺,再上去妙覺就是成佛。所以從圓教初住位到妙覺位,這個當中有四十二個位次。「經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離當念,因果圓成。」經歷四十一個位次,在我們一般的概念來講,要經歷很長時間,這裡講「不離當念」,當念就是我們現前這一念,就在我們現前這一念,他因果就圓成了。因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這是因;妙覺是果。就在我們當前一念,因果它就圓滿了,就成就了,這句話我們的確很難懂、很難理解。在我們凡夫的概念當中,總是有個時間觀念,一個過程。當念就是當前一念,極短暫的時間,一剎那,極短暫的時間,極短暫的一念,因果就圓成了,這個的確我們很難懂,很難理解。

  頓教是不離當念,這是圓頓教講的理論,就是成佛,你一念覺就是佛,一念迷就是凡夫。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有開示這麼一段話,六祖說,「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六祖這個開示,也就是跟《華嚴》講的是一樣的,屬於圓頓教。就是我們迷惑顛倒無量劫,累劫就是無量劫,這個時間太長太長了,無法計算,用累劫來形容這個時間之長。迷,經累劫還是凡夫;一念覺,剎那就成佛了。「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開悟是剎那間的事情,不是說經過多長多長時間慢慢開悟的。當然在漸教講是有這個層次,有個層級,但是真正悟入的時候,的確統統是在一念之間,你漸修修到最後,悟入還是在一念間。頓教的修行人,他就可以直接去頓悟。一旦悟入,頓漸也都談不上了,都一樣。從頓教這個理論來講,頓教是真實說,說真諦,真實說,佛講真話,真話一般人聽不懂。不但我們凡夫聽不懂,權教菩薩、二乘聖人,他們都已經證果,超越六道了,他們還不懂、他們還不能理解,那個就是要講漸教、漸修。圓頓教就是講這一念心,我們當前這一念心。心,誰沒有?大家都有。這一念心,「剎那間可以成佛」,這跟六祖講的是完全一樣,「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頓悟、悟入那是一剎那間的事情。不是說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這個是佛方便說,在我們凡夫來講也是事實,因為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還沒有離開時空的妄念,還有時間、空間,頓教裡面超越時空了,他超越了。所以連世間的科學家也知道,時間、空間是我們人類的錯覺,事實上沒有,是我們的錯覺。這個跟佛講的就相同了,佛在《唯識論》裡面講,時間、空間這個概念叫不相應行法,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不相應行法就是我們現在話講的抽象概念。所以頓教講,這一念心剎那可以成佛,哪裡修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

  佛在經上也有講三大阿僧祇劫,甚至講無量劫,那是方便說,因為我們聽不懂,講這個方便,我們才能夠理解、才能接受,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等到你明白了就跟你講真話,講一念可以成佛,因緣成熟了就講真話。像佛陀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一開始講《華嚴》,大家聽不懂,連二乘聖人,舍利弗、大目犍連都證阿羅漢果了,如聾如盲,聽到好像沒聽到,看到好像沒看到,不知道佛在講什麼,聽不懂,聽不懂就好像聾子一樣。後來佛觀察大家的因緣還不成熟,所以先從人天小教來講解,講人天善法,四聖諦、十二因緣,提升到六度。小、始、終、頓、圓,華嚴是先講小教,再講始教,天台是講藏、通、別、圓。小乘教講了十二年,等於是小學十二年的功課,講人天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因果,先教這個;然後再教四聖諦、十二因緣,超越六道的。人天小乘講了十二年,再進入始教,開始要進入大乘,就好像小學畢業提升到中學,初中、高中。終就好像進入大學,開始念大學了,頓教也就是提升到碩士班,圓教等於是博士班、研究所。用我們世間這個學歷來做個比喻,我們知道一個概念。佛開始講《華嚴》聽不懂,講阿含十二年,後來進入大乘,講方等講了八年,八年就進入大乘的經教,般若講了二十二年,般若講的就是頓教,最後八年講法華、涅槃,回歸到圓教。因為《華嚴》是圓教,最初講的,大家不明白。所以佛四十九年辦學校,先辦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到最後講《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回歸到一乘圓教。所以在《妙法蓮華經》我們很清楚看到經文講的,說沒有什麼二乘、三乘、五乘(我們現在講到五乘佛法),《法華經》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講清楚了,講真的只有一乘法。這裡講圓頓教剎那成佛,這是圓頓,這是真的。因為眾生不懂,不懂就方便說,講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然後進入大乘、再進入一乘。實際上只有一乘,沒有三乘、沒有二乘,這個我們要明白。所以我們學習到《華嚴念佛三昧論》,彭居士他是根據《華嚴經》來編這個論,《華嚴》跟《法華》是中國佛教界公認的一乘圓教的經典。

  「不離當念,因果圓滿;所修的因也圓了,所證的果也圓了。所以,至圓至頓。」佛經常常用蓮花來表法,表什麼?圓頓。因為蓮花在植物當中,它是因果同時。一般植物都先開花後結果,就是先有因,後有果;只有蓮花,花一開,它的蓮子、蓮蓬都同時長了,同時出來。所以在佛經上我們看到都是以蓮花來表法,表圓頓的大法,圓頓大法就是因果同時,就是「不離當念,因果圓成」,表這個法。「怎麼說不離當念就能證得這麼些次第呢?」我們的概念當中,次第就是一定有次第,當念就是一念之間,很短暫的時間,怎麼說不離當念?就是我們當前這一念,同時就可以證得這麼多的次第?從初住到十住,從初行到十行,從初回向到十回向,從初地到十地,這四十個位次,然後再到等覺菩薩,四十一個位次,等覺再破一品無明就圓成佛道,究竟覺了,這明明有次第,怎麼說不離當念就證得這些次第?黃念老他舉了一個比喻,從這個比喻當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圓頓教的一個概念。他舉出我們坐電梯這個例子,比如說一棟摩天樓,一百層。像我們台北信義路這裡,我們道場附近有一棟一百零一層的,一O一大樓,一百零一算是摩天大樓了。我們從最底下這一層樓要上到一百零一層,最高的那個樓層,最高那個樓層就比喻說成究竟佛果,妙覺位。從最低的,我們就從圓教初住算起,或者再推前,從初信位這個地方算起,還是從凡夫位這個地方算起,這個就是最底下的、最低的。如果你要上一O一大樓,最高的,你坐快速電梯,現在快速電梯很快的,你這個當中不下來,就從最下面這一層直接就可以到達最高那一層了。當中沒有停下來,沒有停頓,就直接上去了,直接就坐電梯從一樓就上到一百零一樓了,就到最高層去,而且很快。特別現在這個快速電梯,一下子,兩、三分鐘就上去了。坐電梯的人一下子坐高速電梯到了最頂層,一百零一層,這個人怎麼樣?他不離開他的地方,對不對?他有沒有離開那個電梯?在電梯裡面站在東南角,他沒有離開東南角。他站在一個角落,他一步也不要動,就站在那裡,可是從平地已經上到一百層樓,上去了。這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現在大家都坐過電梯,都有這個經驗。也就是說他沒有離開那個地方,「不離當處」,坐電梯就是在那個地方,他沒有離開,從平地就直接上到最高,第一百層。就是你坐那個電梯是因,一下子達到第一百層樓是果,因也圓了,果也圓了,因果同時,他上去了。黃老這個譬喻可以幫助我們一點了解,就是他沒有離開他站的這個地方,可是他已經達到最高的目的地了。坐電梯沒有離開那個地方,一下子就上到最高那一層樓了。從他開始的出發點到目的地,他一步也不要動,就站在那裡。如果從這個譬喻我們能夠信入的話,我們當前這一念也就因果圓滿了,當下這一念。所以這個是非常殊勝的,我們有緣遇到《華嚴》這個一乘經典的理論,那個也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殊勝的,一乘圓教。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請看論文:

  【故曰才發菩提。即成正覺。如賢首品初發心功德品。廣明斯事。】

  這段論文又說明發菩提心的重要。「現在我們很多人修行已經注意到實修的重要」,實際修行的重要,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要實修,這個就很難得,知道要實修。「知道修行的重要,所以禮拜、供養、修持、念誦都很勤」,很精勤,不懈怠,就是很用功。「但是,往往有人還不知道發菩提心的重要。」這個是修行人當中,就很多人疏忽掉發菩提心,不知道發菩提心它的重要性。知道要用功修行,這個我們看到很多,有的人真的他用功,我們是不如他們。發心用功修行的人很多,但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要發菩提心,不知道發菩提心的重要性。《華嚴經》最強調的是發菩提心。我們在《無量壽經》也看到,三輩往生,各人修行的因緣、根器不一樣,分上輩、中輩、下輩。無論上中下哪一輩,「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段經文都一樣。其他你大持經戒,修福,或者沒辦法修福,隨喜,這上中下三輩,各人的根器、修行等級不同,但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可見得《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彌陀經》,對發菩提心都非常重視,特別《華嚴》是最強調發菩提心。

  《華嚴經》講到,「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個問題就很大,這個我們也要多說一說。「忘失菩提心」,把發菩提心這個事情忘記了,不知道要發菩提心。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叫覺悟,覺而不迷。沒有發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但是他很認真在「修諸善法」,斷惡修善,修種種的善事,這樣是什麼業?這在《華嚴經》的標準來講不叫善業,叫魔業,「是名魔業」,變魔業了。這個話怎麼說?沒有發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為什麼《華嚴經》沒有講是名善業,稱為魔業?這個魔的意思就是受到折磨,不能擺脫。受什麼折磨?我們六道輪迴就是受盡折磨,受生死輪迴之苦,受這個折磨,生生世世從來沒有暫停,這個就是魔。《八大人覺經》講的四魔:天魔、煩惱魔、五陰魔、死魔,這個魔就是折磨的意思。如果只有修諸善法,沒有發菩提心,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來生會得到人天福報,這一生修福,來生會往生到人天善道,得人天福報,享受人天的榮華富貴。這個在我們一般人來講很好,這個怎麼叫魔業?在六道當中人天道,享受人天福報,那是好事情,但是我們凡夫眼光看得淺,佛的眼光看得遠。你這一生修福,來生享福,人一享福就迷惑顛倒,享福的時候就造業,造惡業。我們看現在很多富貴人家浪費、奢侈,甚至造作很多惡業,有財有勢,所以他造惡業也大,影響的層面也廣。惡業造多了,福報享盡了,第三世就墮三惡道去了,到三惡道去受苦了。所以經典上也講,這個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又迷惑顛倒,又造惡業,惡業造多了,福報享盡了,第三世就墮三惡道,墮地獄去了,那不是三世怨嗎?佛看得遠,我們凡夫眼光看得短淺,只看眼前,沒有看到將來。所以我們現在看看社會上這些做大官的、大富大貴人家,有幾個人他肯修行?難!《四十二章經》講「富貴學道難」,不容易。所以你沒有脫離六道,修種種的善法只是能享受人天福報。沒有辦法生生世世都修福,人享福就很容易迷惑,除非你修行有相當的功夫,有這個警覺,不然的話,人一享福就糊塗了,糊塗就造惡業,惡業造多了,福報享盡就墮落,墮落到三途去了,這個很可怕,這個關鍵就是沒有發菩提心。

  《金剛經》講的,你著相修福得人天福報,人天福報就是三世怨。如果你離相修福,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果報不一樣。離相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覺而不迷。所以「你才發菩提心,就成佛了」,這個菩提心就很可貴,就是這個話:「才發菩提,即成正覺。」這個論文講,因為因果圓成,當念就成佛,所以你才發菩提心,當下就成正覺。因為當念就圓成,所以他發心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華嚴》之頓、之超情、之離見、之不容易懂,就在這個地方。這個我們一般人很難懂,不懂就不能接受,哪有這回事情?不能接受。因為不懂,無法理解,所以就是在這個地方,這個是超出我們凡情,我們凡夫的見解。所以《華嚴》這個圓頓就是當念成佛,超出我們的情見,不在我們凡夫的情見裡面,用我們的情見很難理解,沒辦法理解。華嚴之頓、之超情、之離見、之不容易懂,也就在這個地方,就是「才發菩提,即成正覺」,這個很難懂。黃念老講,他說「我的話,大家都能懂」,他說我講這個話,話是都能懂,「可是,這話裡頭的意思極深!跟我們腦子裡的東西是格格不入的」,跟我們一般的思想觀念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黃老也講,他說老實話,這個要慢慢的來,你現在還不能理解、不能接受,這個沒關係,慢慢來,我們現在先不要去否定,這點很重要。我們不懂,但是我們先持保留態度,哪一天我們搞懂了也就明白了。先不要去否定,否定你就不願意修學,那就很可惜,這個圓頓教的教法當面錯過了就很可惜。所以黃老勸我們,「現在先仰信」,仰就是信仰、仰慕,相信佛的話都是真實語,不欺騙人。「什麼叫仰信?」黃老這裡也引用《華嚴經》給我們說明,「《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最高的經」。《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就是佛教裡面最高層次的經典。「經上是這麼主張的。」《華嚴經》是佛講的,經典是這麼講的,我們不敢不相信佛講的,這個就叫做仰信。雖然不明白,但是我們信,佛講的的確都是事實真相,我們「慢慢再去修持,逐漸逐漸修習,真能信入」,我們真正從這個地方能夠相信、能夠悟入,我們「就進入圓頓門中了」,一下子我們也進入圓頓門當中了。《華嚴經》有一品專門講發心的功德,「初發心功德品」,初發心即成正覺,就是這一品經講的,可見發菩提心它的可貴。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論文:

  【如是念佛。能于一切處見如來身。】

  這段『如是念佛,能于一切處見如來身』,這一段也是接上面的論文講的,就是我們如果明白這個圓頓教的道理,發菩提心來念佛,就能夠於一切處見到如來身,一切處就是無論到什麼地方,都見如來。所以黃老給我們講,「這樣念佛有什麼殊勝處呢?」就是你懂得《華嚴》這個圓頓教的理論,明白之後,你用這樣的心來念佛,有什麼殊勝的地方?「這樣念佛,能於一切處見如來身,就可以在一切處見到如來。」一切處見到如來就不一定在佛堂,你在外面遊山玩水,無論你在什麼地方,沒有一個地方不是如來,就見到如來。如來就是法身佛,法身遍一切處,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時時處處就見如來。

  「下面又引《華嚴》,(本論所引均出《華嚴》)」,「本論」就是《華嚴念佛三昧論》所引用的這些經文,都是出自於《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在一般佛學院都不講《華嚴》,為什麼?《華嚴經》部頭太大了。我們淨老和尚在世,他很喜歡《華嚴》,講的時數比李老師還多。他也希望圓滿的講完一遍,但是還是沒講圓滿。早年在台北那個時候,還沒有買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之前,就已經開始在講《華嚴》了。那個時候韓館長租地方、借地方給我們師父講經,我記得以前也曾經借台北市第一百貨公司講過《華嚴》,還有好幾個地方,像李月碧講堂、志蓮精舍,很多地方,有一段時間也講到《華嚴》。後來有佛陀教育基金會,他講了《華嚴經》,也可以說是很多地方講,包括館長往生之後。在台灣早期,台南般若精舍開心法師他也啟請。他總是要想把它講圓滿,但是講到八十五歲,那個時候他回家鄉有兩、三年的時間,住在廬江實際禪寺。滿公老和尚也蓋了一棟華嚴講堂,獨立的,在寺院當中蓋一個華嚴講堂,供養我們師父在那裡講《華嚴》。講到八十五歲他就放下了,沒講圓滿就放下了,就專講《無量壽經》,他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特別講黃念老的《大經解》,重複講了四遍,第五遍講沒有幾次,他老人家就沒辦法講,後來就往生了。也是沒有講圓滿,因為這個部頭的確太大,而且現在這個時代,講經法師也都很忙,很多地方邀請,來來去去,時間沒有辦法很完整的這樣密集的講,就很難完整的去講完一部。不像在唐朝時候清涼國師、賢首大師,他們都講很多遍,聽說有講五十遍,那這個真是空前,可能也是絕後。現在連佛學院都沒有講《華嚴》了,因為分量太大。《華嚴經》在佛教經典裡面是最深入的、最高深的一部經典,大家有緣來接觸《華嚴》應當慶幸,這個因緣不容易。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論文:

  【又如光明覺品。世尊放百億光明。從此三千大千世界。遍照十方。乃至盡法界虛空界。】

  『百億』,一百億,我們看一百億是一個數字,雖然是數字,「但其本意並不限於此數,極言其多。」世尊講「百億」是表法,不是表數字。以這個數字來表法,不是限於就一百億,這是極言其多,多到沒辦法去計算,用百億來表太多了,不是說只有一百億這個數字,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釋迦牟尼佛從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我們現在是住在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區,娑婆世界,一個娑婆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國土」,一尊佛教化的一個區域、範圍。「一個太陽系(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我們地球在這個太陽系裡面,其中的一個星球,「可能說是小世界」。但是現在你說我們這個地球是個小世界,可能這個說法還不行,行不通。不是太陽系是小世界,依照黃念老講(他是學科學的),他說「大到銀河或是才是一個小世界」。「或」,他還不是很確定,說一個太陽系是一個小世界,他說這個可能不能成立,應該要一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小世界。但是他也不確定是不是一個銀河系就是一個小世界,可能還有更大,才是一個小世界。小世界,「因為它有個須彌山」,這在經典上我們常看到須彌山,太陽所圍繞的中心就是須彌山。一千個小世界就是一個小千世界。如果用銀河系來計算,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小世界;有一千個銀河系,那就是佛經上講的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成為一個大千世界。」大千、中千、小千,這個叫三千,經典上講「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所以「三千大千」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是由三個千連續乘起來,你看這個有多大!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大得不得了。這是釋迦牟尼佛國土的範圍,一個娑婆世界。這個娑婆世界有多大?三千大千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區域、範圍。所以宇宙之大,不是我們心量所能比量,我們想像不到。釋迦牟尼佛就從這個大千世界放光,從這個娑婆世界、這個大千世界放光,「遍照十方,盡法界、虛空界」,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的光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達到,這個是遍照十方,乃至盡法界、虛空界都普照。我們現在講,請某某法師來我們這裡普照普照,就是這個意思,佛光普照。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論文:

  【而文殊說頌。教人離于有無一異生滅去來種種諸見。遍一切處觀于如來。是為入佛正信。】

  這一段論文講正信的標準。根據這段論文,『文殊說頌』,教人要離,離就是離開,離開什麼?離開『有無、一異』,「一」是一樣,「異」是不一樣;『生滅、去來』,有生有滅、有去有來。『種種諸見』,這些見都是相對的,大小、長短,相對的見解,離開相對的。離開相對,『遍一切處觀于如來,是為入佛正信』,所以「正信」這兩個字也很難。「我們現在還是要增加信心,一步一步從仰信成為正信。」我們先從仰信入門,再成為正信,正信就是這段講的,要離有無、一異、生滅、去來種種諸見,這樣遍一切處觀于如來,這就是入佛的正信,它這裡正信的標準在這裡,我們從仰信再成為正信。「《資糧》裡引了截流大師《勸發正信文》。」這個《資糧》就是黃老他有講《淨土資糧》,它裡面引用了截流大師(也是淨宗的祖師)《勸發正信文》。「正信跟普通信,出入太大」,這跟普通的信(信仰、信心)差別很大。「此處正信講得很深入」,這個地方講正信,跟普通地方講的正信差別很大,這個地方的正信講得深入。要離於八樣事情,離於有無(有或者沒有),要離有無差別之見,要離這個見。「色即是空,色也即是有」,「空就是無,空也就是色,你這個有無就離了」。我們一般凡夫的見解,色就是色,空就是空,有就是有,無就是無,總是相對的;你有就不是無,你無就不是有,我們總是落在一邊。但是這裡跟我們講,就是《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無,無即是有,那你二邊就離了。所以色即是空,色也即是有;空就是無,空也就是色,這樣你有無的見解就離了。「一和異」,一是一樣的,異是不一樣的。「諸佛法身就是不一不異」,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三個。「你要從它的體性說,是一」,都一樣;「要從事相說,它就是異」,相就不一樣。像故宮珍寶館藏裡面那些金銀珠寶,金子打成種種的東西,打成一尊佛像、打成一個人、打成一個物件、一個東西,解說員他給你介紹,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就那個相來講,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都不一樣,他說不一樣很有道理,就相上來講。

  好!這一段,今天時間到了,我們下一節課再繼續來學習,下節課再從這段來講起,我們這節課先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何說一切眾生的顛倒執著全部都是「諸佛法身」❓
🔹如何體會「煩惱即菩提」❓——手指在水上寫字的比喻
🔹什麼叫「心心無所」❓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顛倒執著全是諸佛法身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23/6/2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9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看《華嚴念佛三昧論》論文第六頁,倒數第三行,從第二句看起,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一句:

  【一切眾生顛倒執著。全是諸佛法身。何以故。】

  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一段。這個話從文字上看容易懂,但是它的意義十分難懂。我們一般的概念當中,我們為什麼成為眾生?就是因為有『顛倒執著』,迷惑顛倒、分別執著。怎麼一切眾生的顛倒執著全部都是『諸佛法身』?這個話怎麼講?是什麼意思?在我們一般人的概念當中,眾生的顛倒執著就是眾生迷惑顛倒這個心,怎麼眾生迷惑顛倒全都是諸佛的法身?下面講『何以故?』什麼緣故?所以這個話是我們一般很難體會。「顛倒執著」是什麼?就是「諸佛法身」,我們眾生的顛倒分別執著就是諸佛的法身。我們不知道這個,我們不知道我們現在這個顛倒分別執著就是諸佛的法身,我們不知道,因此這些顛倒分別執著就把我們妨礙了,就障礙了,妨礙我們不能證得佛的智慧。我們如果認識了這一點,那成佛就是時間問題,早晚的事情,必定成佛。因為你真正認識眾生的顛倒執著就是諸佛,全部就是諸佛的法身。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一般講開悟了,這個開悟是解悟,成佛就是時間的問題。時間也是虛妄的,時間不是真的,是虛妄的,時間也是從分別執著所產生的一個幻相,不是真的。「至於何以顛倒執著就是佛的法身?」下面就是講何以故,什麼緣故?為什麼說眾生的迷惑顛倒分別執著就是諸佛的法身?這個話怎麼講,下面就給我們說明。因為:

  【顛倒執著常自寂滅故。】

  我們眾生的迷惑顛倒、分別執著,它『常自寂滅故』,這些顛倒執著就是常寂滅的。「其常恆的本身就是寂滅」,我們一般涅槃叫做寂滅,寂就是空寂,滅就是沒有了,沒有這些分別執著、顛倒妄想。因為分別執著、顛倒妄想它本身就是常寂滅,也就是說這些分別執著、顛倒妄想不是真的,它的本身就是常寂滅。常寂滅,經典上講就叫涅槃。妄想,顛倒妄想,分別執著,大家想一想,我這一念妄想從哪裡來的?我們起了一個妄念、一個妄想,這個妄想從哪裡來的?你能找得到妄想的來處嗎?從東來的,從西來的,從南的來的,從北來的,你說從哪裡來?你說來給我們聽一聽,從外面來的,還是從裡面來的?從什麼地方來的?從美國來的?從外太空來的?從我們這個道場出來的?還是從心裡頭出來的?你去找。你的心在哪裡?找個地方給我們看看。

  所以這個在《楞嚴經》「七處徵心」,這個很有名的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問阿難尊者,說你的心在哪裡?佛沒有問他,你的真心在哪裡、妄心在哪裡?沒有,就是無論真心或者妄心,你那個心在哪裡?阿難找了七個地方,七處,就是七個地方。心在內、在外、在中間,講了七個地方,一一被佛所推翻、否定,不能成立。交光大師註解這段經文叫「七番破處」,古大德註解的叫「七處徵心」。徵心就是你找,找心,無論真心也好、妄心也好,心在哪裡你找出來給我看看?到最後阿難找不到。

  這個心,我們看到印度達摩祖師把禪宗傳到中國來,那個是中國南北朝時代,那個時候南朝是梁武帝,他來拜見梁武帝。梁武帝自己本身也在講經說法,但是無法體會達摩祖師傳來這個最高的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他無法理解,當然就不能接受。後來達摩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等了一個慧可,他知道中國這個地方有人可以接受這個大法,所以等了一個慧可。慧可跪在雪地三天三夜,那個時候冬天,雪都積到膝蓋上,古人那種求法的精神我們真的是很佩服,不惜生命,為了就是求法。跪了三天三夜,達摩祖師睜開眼睛,開口就問他,你何苦來?你跪在這裡三天三夜,找我是為了什麼來的?達摩祖師看著他。慧可不但是跪了三天三夜,看達摩祖師都不理他,他就把戒刀拿出來,斷臂求法。連手臂都砍斷了,為了求法。達摩說何苦呢?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說好,你心拿出來。我們看到達摩祖師像,一手伸出來,那個就是給慧可講:好!你心拿出來,拿來我幫你安。這下慧可言下大悟,他一回光,一找,「覓心了不可得」,我找心找不到,了不可得。達摩祖師接著就說,「與汝安心竟」,心給你安好了,衣缽就傳給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達摩就回印度去了。這是一個很有名的公案,「覓心了不可得」,他找不到。可見得慧可的根器比阿難要利,阿難還找了七個地方,慧可一找,馬上就明白了。覓心了不可得,無論真心、妄心,在哪裡?你說不出來。你找不到來處,不曉得妄心,這個妄想從哪裡來的?你找不到來處,就「無所從來」,沒有來,你找不到它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沒有來處。再看看這個妄念、妄想過去了,這個妄想去了哪裡?它到哪去了?「亦無所去」,也找不到去處。去處你也找不來。所以無所來,也無所去,稱為如來。如來的意思,就是也沒有來、也沒有去,叫如來。所以,一個妄想就是一尊佛出現,如來,一個妄想就是一尊佛,就是一尊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稱為如來。

  這個道理跟《楞嚴經》講的道理就相通了。《楞嚴》應該讀作「首楞嚴」,這三個字是專有名詞,沒有翻譯,跟「般若」一樣,沒有翻成中文的意思,只有翻它的音。「首楞嚴的意思是什麼?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楞嚴》是經中之王,最難讀的一部經,最深入了。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個堅固是什麼?就是不生不滅,我們一般講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不生不滅,本來就不生不滅,「都是常恆的,離開生滅的,究竟的,是堅固的」。「一切事,就包括我們現在所謂的善事和惡事等等」,所有一切事,統統是堅固的。《楞嚴經》講的這個道理,跟論文這裡講的能相通。眾生的迷惑顛倒、分別執著,是什麼樣的一個情形?就是常寂滅故。常是常恆,它本來就是寂滅的,你也找不到來處,也找不到去處,那不是寂滅嗎?不就是如來嗎?所以這個道理就在這裡。

  《圓覺經》上也給我們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跟這裡講的這個也是相通,一切眾生本來他就是佛。你雖然現在是顛倒執著,可是你本來成佛,你本來就是佛。因為這裡說「顛倒執著也是佛的法身」,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而且《圓覺經》說:「淫怒痴,戒定慧具是梵行」。殺盜淫三毒,戒定慧三無漏業,它們是平等的。平等就叫不二,是一不是二。所以淫怒痴,戒定慧具是梵行。

  「《維摩詰經》指示不二法門。一切相不二,把這個體會了,就入不二法門了。一切顛倒執著,都是佛的法身。一切事都是佛的法身,所以一切事究竟堅固」,你在這裡還有什麼分別對待?還有什麼叫「二」?當然入不二法門很難,但是可以由此向不二法門趨近,就是靠近。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能夠接近不二法門。「若真正能夠信、承擔,就入不二法門了。」所以這個信難,這個也是難信之法。如果真正能夠信,能夠承擔下來,就是直下承當,就入不二法門。關鍵在這個信,我們相不相信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很難懂」,因為我們一般都是落在二,不是這個、就是那個,總是相對的,落在二,所以難懂。事實上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的話,佛說「煩惱即菩提」這個話就說不通。因為是一不是二,所以說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菩提。菩提跟煩惱是一不是二。「引經據典,經上是這麼說的,但是我們怎麼去體會呢?」在這裡黃念老引用密教,因為黃念老他也是密宗的金剛阿闍梨,金剛上師,他也學密、也傳密。他引用密教大圓滿裡面說的,如果我們在水上,拿個手指頭在水上寫字,用這個來讓我們體會,我們用手指頭在水上寫個字,在水上面畫畫。大家回去可以拿個臉盆,裝一些水來試一試,你用手指頭在水上面寫字或者畫畫,大家都可以試一試。臉盆當中是水,這個水譬如我們的本心,清淨的心,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心。你在水上面寫個字,就出了個字形,這是事相,這個事相是水上畫出來的,就同水上生波一樣。你在那畫一下,就好像水生一個波,就好像船走過去,它也會有一個痕,一個波浪出來。這個波代表是妄想,水代表是本心,水就是本心,那個水起了波,那個波是妄想。但是那個波並不是另外一件東西,並不是說跟水沒有關係,因為那個波本身它就是水,波就是水裡面出來的,所以波就是水、水就是波。波不是水是什麼?雖然有波浪的形相,但是它本身就是水。並不是離開這個水另外有個波,不是,那個波就是水。從這個比喻,我們去體會這麼一個概念。所以在《淨土資糧》裡面,講這個講得比較深入,黃念老有一本著作叫《淨土資糧》,這個過去我們道場也印了很多出來結緣、流通,大家可以參考。

  但是若是水很平靜的時候,這個水很平靜,它沒有波浪,沒有起風。這個水它就可以照見月亮以及一切的形相,水就好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這個是水在很平靜的時候,它的作用就能照明。水一亂動的時候,起了風,起了浪,你在這個水面上你什麼都看不到,什麼都不能反映了。雖然它什麼都不能反映,但是它還是水,不是別的。好像我們看到颱風來,海上那個海浪很洶湧,那個海浪是什麼?它還是水,也不是別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它還是水」,雖然起了波浪,還是水。有波,波就是水。用這個波浪來代表我們的妄想,水代表真心。所以妄就是真,真就是法身,好像波就是水。「在水上寫字,這說明什麼呢?隨處出生,隨處消滅」。你在水上寫一個字,畫一痕,你寫的時候一道痕出來,你寫過之後這一道也就沒了。「沒有形跡,只是淨水。」所以有句俗話講,「船過水無痕」。我們看到那個船在水面上開過去,就會起了一痕的波浪,等到這個船過去,那個水又恢復平靜,你也找不到波浪,就沒有形跡,只是靜水。從這個地方,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到我們的妄念跟我們的真心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妄念離不開真心,真心起了妄想,妄想最後還是回歸到真心,它沒有離開真心,所以妄本身就是真,只是我們不明白,不知道它是妄,知道它是妄,我們就不受障礙了。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不知道那個妄就是真,我們不知道,不知道就產生妨礙,妨礙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華嚴念佛三昧論》幫助我們悟入這個實相,悟入真實相。

  【于此信入。諸佛法身無處不現。】

  你在這個地方能夠相信、能夠入門,就是上面講的這些道理,我們在這個地方能夠相信,能夠生起信心。能夠生起信心,就能夠入門,所以叫『信入』,「信為道元功德母」,從這個地方信入。從這個地方能夠信、能夠入,那諸佛的法身沒有一處不顯現的。你說哪個地方沒有諸佛的法身?到處都是,遍一切處,沒有一樣離開法身。諸佛的法身跟我們的法身是一不是二,也分不開。所以諸佛法身沒有一處不是諸佛法身、沒有實現的,統統是諸佛法身。好也好,不好也好,統統是法身所現。「所以,咱們有很多修四臂觀音法」,這個是黃念老他們修密有這個法門,四臂,四隻手的觀音法。「四臂觀音法大圓滿偈:所見一切皆法身」,修四臂觀音法大圓滿有一首偈頌,有一句,「所見一切皆法身」,你所看見的、你所聽見的、所接觸到的、你想到的,所有一切都是佛的法身,也是自己的法身。所以,「修這個法的人,今天聽見了此論,可以增加信心,與此論是一致的。看見所有這一切都是法身了」。這個是講修四臂觀音法的行者,修行的人聽見《華嚴念佛三昧論》,聽到這一段,也可以增加信心,增長信心。跟這裡《華嚴念佛三昧論》講的是一樣的,看見所有一切都是法身。

  禪宗也有這個話:「青青竹葉,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禪宗的祖師大德講的,「青青的竹葉,一片一片的,那是什麼?不是什麼植物的葉子,都是佛的法身」。我們看到青青竹葉,看到這些植物,一朵朵的黃花,菊花,都是什麼?「都是般若,都是大智慧」,沒有一樣不是。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切,沒有一樣不是諸佛的法身,動物、植物、礦物,這一切都是佛的法身,都是般若,都是大智慧。「所以,大居士龐婆說」,龐婆就是龐居士,唐朝很有名的居士,他們一家人統統大徹大悟,「百草頭上祖師意。各種草的頭上,都是祖師的心意。祖師的心意,都在百草的頭上」。百草,很多草,草的上面,那個統統是祖師意。什麼叫祖師意?達摩傳來那個叫做祖師意,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那個就是祖師意。各種草的頭上都是祖師的心意,祖師的心意都在百草的頭上,這些話也都是同一鼻孔通氣,一樣。所以這些是無上醍醐,無上醍醐就是最好的營養品。但是,一個不小心,無上醍醐就變成毒藥。為什麼變成毒藥?既然都平等了,持戒跟犯戒平等了,那我們就專犯戒吧!淫怒痴、戒定慧具是梵行,那我的淫怒痴就不用再去息滅了。如果這樣的理解,就變成毒藥了。應知:

  【清淨圓滿。中不容他。】

  「一切事究竟堅固,都是清淨、都是圓滿,其中沒有另外的東西了。你說另外有一個東西不是佛的法身」,那佛的法身當中就缺了一塊。佛的法身遍一切,說這個不是佛的法身,那佛的法身不就缺這麼一塊了嗎?法身是遍一切處,無處不是,無處不在,而且是『清淨圓滿』,這個裡頭不能有其他的東西去夾雜,所以稱為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這個法身當中他是清淨的。

  我們再看下面的論文:

  【念念不迷。心心無所。】

  「實相念佛也好,念佛法身也好,是個什麼境界?就是念念自心都不迷。你知道這一切,知道顛倒執著就是佛的法身,是消滅顛倒執著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這樣」。比你要去壓它,要去消除它、抵制它,種種的辦法,來得直接。所以『念念不迷、心心無所』。「一心和一心之間是相續的,沒有所。」我們凡夫就是有能有所,有能有所,變成一個相對的、對立的,一個能、一個所,就變成二。實際上是不二。所以知道顛倒執著就是佛的法身,這個真正明白了,消滅顛倒執著最好的方法就是這個,就很直接。比我們要去把妄想執著,怎麼去把它壓住、怎麼去消除它、怎麼來抵制它,用種種辦法來對治,這個方法來得是最直接的、也最徹底的,就是你知道這些就是佛的法身。所以「念念不迷,心心無所」。一心和一心之間是相續的,沒有所。這個「所」字很重要。什麼叫心心無所?我們凡夫壞就壞在「所」這個字上面。所以《楞嚴經》說:「所立照性亡」。你建了一個「所」,你能照見五蘊本空的本性就喪失了,就壞在「所」這個字。「因明立所,生汝妄能。《楞嚴經》是說:因為看見了,覺得明淨,有一個感覺,就有了對方,就成了所」,就有個對象,有個所了,有所感覺了,同時也出生了一個能夠去感覺的。一個所感覺的,一個能感覺的,那這就對立了,這個當中就有矛盾了。「所以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就是消滅這個所。」

  所以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第一句「入流亡所」,入這個聲音之流,忘掉那個所,沒有那個所,沒有對立了。觀世音菩薩能成為觀世音菩薩,是耳根圓通。觀音菩薩為什麼他能夠成為觀音菩薩?就是他的耳根圓通,什麼叫耳根圓通?就是耳根不是去聽聲音,不是去聽外面那個聲音,外面的聲音是所,我們耳根能聽,外面的聲音是所聽的,觀音菩薩他的耳根不去聽聲音,他怎麼?「他反聞自性」,反聞聞自性,聞自己能聞的這個自性。他就入流了,入什麼流?入法性之流,法性就是自性,就忘了所,所就忘了、沒了,沒有所了。此「所」是所聞。我們眾生總離不開一個能、一個所,任何事情都一樣,能見所見、能聽所聽、能嗅所嗅,這是一個所。所以「眾生一切都有所。所就指你所聞、所見、所知、所證、所恨、所愛,都是所。入流,不聽聲音就忘了聲音這個所」,聲音是一個所,那我們能聽的耳根是能,聲音是所。不聽聲音,就反過來聞自己的聞性。「一步一步的深入」,這個深入之後,「還有個所覺」,自己所覺悟的,有個所覺。有個所,就有個能,「有個所覺,就有能覺」,這個還得除去。「於是,空之。」就是把這個能覺、所覺除掉,那就空了,我空了這個能覺、所覺的,又有一個能空、所空的。又是一個能所,又是對立了,還得再消滅,空也得滅。「滅,生滅都滅完了」,空也滅了,「寂滅就現前了,就忽然出生二種殊勝。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二種殊勝」,這兩種殊勝就出現了。「忘所,這就是心心無所」,沒有所了。現在許許多多修練,練這個練那個,得到一些境界,都離不開「所」,都在所裡頭。他不知道,這不可能是究竟的。練這些,不究竟。「有所感覺,所感受」,這個都在能所裡面,那個不究竟。「所謂的進步,所謂的境界,皆是所」,你自己修什麼、練什麼,自己感覺有提升、我進步了,都還在能所這個範圍裡面,還是有能有所。

  【從此起行。】

  「所以修行應是這樣的修行,《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四字是念念無所,下四字是而生其心。」就是跟《金剛經》這句經文對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念念無所、而生其心。「而且這樣,心心不迷,念念無所,從此起行」,從這裡開始修行,修行應該是這樣修行。所以這個修行我們沒有搞清楚,我們真的是盲修瞎練。

  我們再看下面這句:

  【具足大悲。究竟大慈。】

  從這個地方起來修行,那就會『具足大悲,究竟大慈』。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這樣大慈大悲的心就生起來了。所以這個大慈大悲也是自然的,你到了這個境界,自然就是具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跟觀音菩薩就沒兩樣。

  再看下面經文:

  【于身無所取。于修無所著。于法無所住。】

  「境界就是如此。第一句,對於這個身」,『身』就是我們這個身體,對這個身體「不去取著它」,不會去取、不會去執著、不去保護它、不去留戀它。我們眾生就是迷惑,最初的迷惑就是見惑,我們最初的執著就是見思惑,見惑是最初的,見惑當中頭一個就是身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五種都叫見惑,見解上的迷惑,這個在佛學術語名詞稱為「五利使」,利就很猛利的;貪瞋痴慢疑是思惑,叫「五鈍使」,這個稱為見思惑。我們要超越六道輪迴,第一個要先斷見惑,再斷思惑。斷見惑,第一個就身見,什麼叫身見?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我們凡夫很自然,就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那就會去怎麼樣來保護這個身體,對這個身體就很留戀。我們現在人講就很怕死,貪生怕死,這個就是身見。

  第一個要破的就是身見。因此我們看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前面四個就是四念處。四念處第一個是觀身不淨,第二觀受是苦,第三觀心無常,第四觀法無我。第一個就是觀身不淨,這是三十七道品第一個。觀身不淨,也就是我們破身見的一個下手處,觀察這個身體不清淨。不要執著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不是我,是我所,這個身體又不清淨,不要執著。當然,不要執著不是說你去糟蹋這個身體,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對這個身體要知道它不是我,是我所。好像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一樣,是我所,不要過分去取著它,不要過度的去保護它、去留戀這個身體。我們現在凡夫,你看大家都是對這個身放不下,這個頭一關,身見,總是想盡辦法來保養這個身體,讓我這個身體能夠健康長壽,這個就是眾生的迷惑。所以見惑頭一見就是身見。

  所以有個練氣功的人,去拜見明真長老,明真長老第一句話就告訴他,你要去掉身見。現在練氣功,練種種的氣功,或者做瑜珈等等的很多運動,都是為了身體,為了身體健康,修的是身,修這個身體。修這個身體怎麼樣?要修的怎麼樣怎麼樣,什麼血脈通了,任督二脈都通了,道教講周天,煉丹、練氣、練出元神等等的,這個都是屬於身見,沒有離開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想盡辦法要把這個身保養好。所以道教講長生,長生就是長生不老,修這個身、練這個身,讓這個身體能夠健康長壽,這個都沒有離開身見,都在身見裡面。佛家要破身見,所以佛家講無生。三十七道品第一個觀身不淨,就是破我們的身見,對身的執著。所以現在很多人怎麼保養、噴什麼香水,你再怎麼保養、怎麼打扮,這個身還是不乾淨的,穿得再漂亮,灑再多的香水,它身體的本質就是不清淨,所以佛教我們要觀身不淨。

  『于修無所著』,這是對於所修學的法門,無所執著。阿羅漢為什麼說不究竟?阿羅漢已經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了,但是不究竟,在佛法的修學上他只有證得人空,還沒有證得法空。人空就是人我執,對人,對我們這個身體,這個我,他不執著了,人空了,但是他還執著法,有法。他知道這個身體不是我,但是那個法是真的,他執著那個法。「覺得確實有煩惱可斷、有涅槃可證」,他覺得這個法是真的,是真實的,這個叫法執。所以阿羅漢只有證得有餘涅槃,有餘就是還沒有無餘,這個還不圓滿、不究竟。因為他法執還不空,對於修證有所執,對有修有證他有執著,執著這個是真的。「于修無所著,于法無所住」,此「法」,這個法不是指修法的法,這個法是一切事,凡是一切事都歸在法這個字,萬事萬法。「這兩句就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金剛經》講的這兩句話。所以這裡「于身無所取,于修無所著,于法無所住」,就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法無所住,人我都不住了,都沒有執著了。

  「一念一念相繼,但是于身無所取,第一步從這裡做起」,要從這個地方下手,對這個身不要有取、有所著。你老愛戀這個身體,老想讓它活一千年、一萬年,這就是執著,就是貪戀,所謂貪生怕死,就是有我。這個就是身見,我的身,我要保護我的身,我要讓我的身能夠長生不老,讓它享一千年、一萬年,這個就是執著,執著這個身體,貪戀這個身體。但是有很多人就是修這個,像道家修的就是求長生。求長生能不能得到?當然可以得到,萬法唯心,只是不能出三界,壽命再長,它還是會有到的時候,不究竟。讓它延長,這個是可以辦得到的,長生是可以,但是執著這個身見不破,不能脫離六道生死輪迴。貪戀這個身體,這個就是人我,有我。「于修無所著,于法無所住」,所修的,對於一切法都沒有住了,「到了無住生心,就是地上菩薩的地位了」,登地了,就不是一般菩薩了。所以這個道理我們明白,對我們的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一段,「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不離當念因果圓成」,這個我們就留在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什麼叫念佛法身❓
🔹外道不是罵人的話,外道是指什麼❓
🔹佛怎麼成佛的❓
🔹我們既然有與佛一樣的智慧德相,為什麼現在不顯現❓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23/6/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8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六頁,我們從第二行最下面一句看起,從「如來出現品云」這句看起。我先將這段論文念一遍:

  【如來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我們今天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段講,「諸大菩薩你要知道你們的自心」,自心就自己心中,「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在你心念之中,有佛成功了。」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在我們自己這個心念當中,念念當中都有佛成功了。下面給我們講為什麼?請看下面的文:

  【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何以故』,就是什麼緣故?這個說法是根據什麼來說的?就是諸佛如來不離眾生之心而成佛,諸佛如來沒有離開一切眾生的心而另外去成佛的,沒有,就在眾生的心念當中成佛。因為諸佛如來不離眾生心,眾生心也不離諸佛如來,是一體的。再看下面:

  【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如是。】

  每一個人都有自心,自己的心。「一切眾生也都是如此」,每一個眾生都有自心,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

  【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徧。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

  這一段講,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無窮無盡的佛,這個佛不是一尊佛、兩尊佛,無窮無盡、無量無邊,隨時都在那裡成佛。「而且此心廣大周徧,無處不有」,隨時隨處都在那裡成佛。這個心有多大?實在講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它沒有邊際,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有,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到哪裡都有。所以我們這個心是遍一切處的,不是說只有在我們身體裡面有,離開這個身體,外面就沒有了,我們這樣想就錯了。這個心它遍一切處,你走到任何一個地方,任何的時候,都有這個心。所以這個心它不是侷限在一個地方,它遍一切處。如果局限在一個地方,現在坐在這裡有我的心,那我離開這裡到其他地方不就沒心了嗎?不是,你走到哪裡都有心,你坐火箭飛到外太空去還是有,你到哪裡都有,這就說明遍一切處。「永遠是不離不斷」,不離就是沒有離開,也沒有間斷,「無有休息」,沒有暫停的。所以這個心它是永恆常在,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此為第一段,下第二段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看見星星,大覺大悟,成佛了。」下面引用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成佛就是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

  【又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

  這一段是《華嚴經》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文,這個我們不能疏忽的看過,這段經文非常重要。釋迦牟尼佛他大徹大悟,成佛了,看到大地一切眾生,有情無情,不但人,連昆蟲螞蟻,這一切眾生,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智慧的,都有,跟諸佛如來都有同等的智慧德能,一點也沒有缺少。『具有』就是本來就有的,本來就具足的,「表示已經有了」。如來的智慧大家都有,不是釋迦牟尼佛有,我們大家統統沒有,只有他一個人有,不是這樣。不但每一個人有,每一個眾生都有,一切眾生都有,都有跟如來同樣的智慧德能。這個就先給我們說明,「在座的人,每一個人」,能夠承認這句話嗎?如果有人給我們講,你有跟如來同樣的智慧德能,可能有很多人講,我怎麼敢當,我不敢當,我是凡夫,我怎麼能跟佛比?可能很多人他就出現這樣的一個回應,他不敢承當。不敢承當就是他沒有讀過《華嚴經》,或者讀過,他沒有生起信心,他還不相信,他沒有生起信心。這個話是佛成佛的時候所證明的。所以佛成佛第一部就講《華嚴》,他第一句話就是這句話。所以成佛就是證實到這一點,證實每一個人都有如來的智慧。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他不是說示現只有我能成佛,你們統統不行,不是這樣的。他示現成佛就是告訴我們一樁事情,我能成佛,一切眾生個個都能成佛,跟我一樣,平等,沒有差別。

  所以佛就很多,不像其他宗教講,只有一個上帝,上帝是萬能的,那是宗教。佛教是教育,教每一個人回歸你自己的自性,你明心見性,見到你自己的自性,你就成佛。因為自性大家都有,每一個人都有,中國人、外國人、外太空人,統統有,沒有一個沒有。這句話,我們首先要先肯定下來,你要認同肯定佛講的這個事實真相,這個就是佛成佛的時候所給我們做證明的。如果佛沒有出現在世間示現成佛,給我們講這樁事情,我們永遠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有佛性,不知道自己有跟諸佛如來同樣的智慧德能,永遠都不知道。所以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跟我都一樣的。所以佛出現在世間,不是炫耀他成佛了,你們統統不行,不是!那他就變成凡夫了,凡夫才會有這種心態。佛出現世間成佛,就是告訴我們,我能成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成佛,跟我一樣,就是告訴大家這一樁事情,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成佛就是證實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有如來的智慧。

  我們肯定了之後,我們要大精進,要生大慚愧,我們都有跟如來同樣的智慧,可是我們現在怎麼墮落成這個樣子?這個也是事實,我們現在是凡夫。在這裡給我們講,『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我們有跟佛同樣的智慧,為什麼佛他都現前,我們不能現前?我們還是很沒有智慧。原因就是我們有「妄想顛倒執著」,去障礙我們原來有的智慧。現在關鍵就是把我們的妄想執著放下,那我們本能(本來的能力),我們就恢復了。所以學佛沒有別的,放下這些妄想分別執著而已。千經萬論講到最後就是教我們放下這些,不要執著,你本有的智慧德能就現前了,佛教學的目的就在這裡。所以「恢復本有就是了」。這個並不是很難,只要把這些虛妄的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恢復了、就現前了。不是一些外道,變一個小人,出元神,佛法不是這樣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他不向自己內心去求,到心外去求。心外的東西都是我們內心變現出來的,你到心外去找答案,怎麼會找得到?永遠找不到。要回頭向自己內心去求,那你就找到了。所以外道也不是罵人的話,就是他的方向不對了,應該向你自己內心去求,你到外面去求什麼神、求什麼上帝都沒有用,那個上帝也是你的心現出來的,沒有你的心哪有這些?哪有這些萬物?所以外道叫心外求法。佛就不是這樣,眾生有佛一樣的智慧,但就是因為有妄想、有顛倒執著。妄想,想的都是錯的,虛妄的,就是不是真的,都想錯了。想錯了,還執著這個錯的,把這個錯的當作是對的,還把錯的抓得緊緊的不放,這個就不好辦了,是因為這樣,所以不能證得。我們凡夫就是問題出在這裡,佛出現在世間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勸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跟佛都一樣。我們再看下面:

  【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就是這樣。這一段十分殊勝。這一段論文,十方諸佛都放光;一切佛世界都天雨妙花;一切魔宮都震動」,就像我們地球發生大地震一樣,魔王的宮殿大地震它都倒塌了,「魔王都昏倒在地。不可思議。」所以這段論文就是佛他怎麼成佛的?就是離妄想,沒有別的。把你的妄想放下,你自己本來的『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它就現前,你本來就有,只是把這個障礙去掉,你就恢復你的本能。所以這一段論文不可思議。

  「一切神通」,奇異功能都沒有辦法相比的,不能相提並論,那些神通太渺小了。阿羅漢的神通,能夠把太陽跟月亮換個位子。阿羅漢,我們看已經了不得了,但是還是小神通,菩薩神通更大。佛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是佛的神通。能夠直接的指出凡夫的心,讓凡夫見到自己的本性,明心見性,明白自己的心,見到自己的性,那就叫成佛。所以成佛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成佛的,因為你本來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印度話的音譯。所以你不能把佛看作一個神在拜,那完全搞錯了。所以佛的神通是什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接指出我們凡夫的心,讓我們明白這個心,明白自心,見性就成佛,這是佛的神通。「佛現大神通,直指」,直接給你指出來,沒有拐彎抹角,單刀直入:「念法身佛,念的就是自己的自性」。這個跟淨土宗是結合的,《觀無量壽佛經》的話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的心就是佛,是心作佛,你要作佛,當然能成佛,因為你本來就是佛。但是你現在不知道自己是佛,不知道,迷失了,迷了,不知道,變成眾生,也很冤枉。所以佛出現在世間,就是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你本來就是佛,你有佛性,跟我一樣的,我現在智慧現前了,你們還在迷惑顛倒。所以佛勸我們要覺悟,要回歸自性,不要一直再迷惑下去了,冤枉受六道生死輪迴之苦,這個很冤枉。

  「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現在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我這個心就是佛,我現在念佛,當然就作佛,「你作佛這個心就是佛」。這個就跟彭二林居士講的完全一致了。實際上說,夏蓮居老居士說,「《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三部經是一部經」,它的教理完全是相同的。「《華嚴經》是大本」,《華嚴經》分量大,八十卷《華嚴》,《九九華嚴》,那個分量很大,所以叫《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我們稱為大本。「《無量壽經》是中本」,中本《華嚴》。《華嚴經》是大本《華嚴》,《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這都是古大德講的,《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就是大本的講得最詳細,其次是中本的《無量壽經》,講得簡單一點;講得最簡要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最簡要的,《阿彌陀經》展開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華嚴經》,所以這三部經,古大德判為是同一部經。

  蓮池大師,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註解《佛說阿彌陀經》的註解叫《彌陀疏鈔》。在《彌陀疏鈔》一上來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這是形容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非常明,是靈明」。不但明,而且靈,是靈明。「非常徹,是洞徹。非常寂,是湛寂。」恆就是常的意思,常就是不間斷,沒有中斷,沒有間斷。「又用常來形容恆」,用常來形容永恆的恆,這個是「絕對的恆」。我們現在講永恆,都在相對當中,就時間比較長,就稱為永恆。這裡講的永恆是絕對的,絕對的恆,永遠都是這樣。下面講,「非濁非清。無背無向。」我們的自性,「沒有清濁之分」,清就是清淨,濁就是污染。像我們看到河水、海水,沒有污染就很清淨;受到污染就濁了,就混濁了。自性沒有清濁之分,「也沒有向背之別」,沒有正面或背面,沒有。「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這個就是給我們形容,「這個真體,不可思議的」,自性的本體不可思議,「就是每一位的自性」,每一個人的自性都是這樣的。「所以《彌陀疏鈔》、《觀經》的宗旨和此論是一樣的。這是根本:體和本。」本體,我們一般科學、哲學都講宇宙本體論,宇宙從哪裡來的?它總是有個體出現的。

  「彭二林居士是造詣很深的居士,很稀有」,雖然是在家居士,但是他的道德學問,他的修持,這個是很難得的一個高士。在家稱高士,士農工商的士,高士;出家有道德學問,有修持,稱高僧。所以他造的這個論,「非常透徹」。這個不容易,所以彭居士他肯定是大徹大悟,他如果沒有大徹大悟,他做不出來。所以他造的這個論非常透徹,「斬釘截鐵」,直截了當,「不允許你模棱兩可」。就很直接的,斬釘截鐵,給你講出來了。不是給你講,可能是這樣,或者那樣,模棱兩可。直接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我們知道念佛有四種。念佛法身」,在四種念佛,念佛法身是指「實相念佛」,念自性天真佛,「法身就是實相」。什麼叫實相?用比較口語的話來講,叫事實真相,就叫實相。一般講佛學的名詞術語,沒有加一點補充,大家也不是很清楚。實相就是事實真相,這樣加兩個字,我們就比較好懂。「念佛法身是直指眾生自性」,直接指出眾生的自性,自性就是佛,就是法身,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從這個法身出現的。好像電視屏幕,屏幕好比是法身,所有的電視節目、所有的現相統統從這個屏幕出現的。「什麼叫念佛法身?不是要念一個什麼咒,或一個什麼;就是告訴你眾生自己的本性,你要是認識你的本性,你就是見到了佛的法身。」我們有自性,我們有法身,每一個人都有。不管你信佛,不信佛,你都有。你去信什麼教,或者邪魔外道,他也有,沒有一個沒有的,統統有,但是你不認識。不認識就是什麼?你不認識自己。現在我們說,你不認識你自己,很多人他不同意,我怎麼會不認識我自己?這個是一般人他就有這種反應。如果沒有聽佛講經,也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自己。我們現在認為什麼是我自己?這個身體就是我,我就是這個身體,我自己就是這個身體。每一個人都是這麼認為,全世界的人都這麼認為,古今中外都是這麼認為,不管哪一國的人。但是佛告訴我們,錯了,那個身體不是你,不是你自己。身體不是我,我這個身體是什麼?我所。我所是什麼?好像我們穿在身體上的衣服一樣,衣服是不是我?不是我,這個大家都知道,是我所,我所穿在身上的衣服,是我所,不是我。這件衣服是我所有的,我所,不是我,我在穿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這個身體就是我所,不是我。就跟那個衣服一樣,衣服髒了、破了、壞了,你要丟掉,換一件新的,你人沒有換,衣服換了。我們這個身體就跟衣服一樣,我們身體裡面六根那個根性,眼能見、鼻能嗅、耳能聞、舌能嘗、身覺觸、意知法,這個六根當中那個能見、能聞,那個才是真正的我,不是這個身體,所以不能錯會了。所以要是認識我們身體裡面的那個本性,你就見到了佛的法身。「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念佛法身。這就是直指」,直就是直接,很直接給你指出來,「究竟、最殊勝的成就」。實相念佛,這個很殊勝。「所謂成佛,就是成的這個。」成佛是成什麼?就是成這個。「諸佛別無所證,諸佛證得什麼?另外沒有什麼證的,全證眾生自性,他所證的全部就是眾生自性。」證什麼?證眾生的自性。佛還沒有成佛也是眾生,佛證的全部就是眾生的自性。這個說法就直接了當,斬釘截鐵。「佛證得什麼?別的沒有,就是在座每一個人的本性。」證得大家的、每一個人的本性。「佛證,就是證這個,成就這個」。

  「自性是湛寂光明。」我們的自性湛寂。「清湛極了」,清是清淨,「一點塵渣都沒有,清淨極了」。「光明無量,徧周塵剎」,光明是周遍一切剎土,「一切虛空、世界」,這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為什麼說我們眾生是迷呢?就是迷了這個本性。自己有了這個本性,不能認識」,不認識了,就是不認識自己,不認識真正的自己。「迷了這個本性」,我們這個本性都有,但是迷失了,迷了。「覺悟了」,就證到了,就是佛了。「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明瞭。一切法門,就都是為這一件事。」底下引據經文來做個證明,說明這些話是根據聖言量,是佛說的,是諸大菩薩說的,這個就有根有據了,就可以為人演說了,可以告訴別人了。把自己個人的見解隨便拿來跟人家談,時下(現在)很多人有這個毛病,這是謗法。他不根據經典,聖言量在哪裡?就在經典裡面。比如說現在講《華嚴念佛三昧論》,根據《華嚴經》,要有依據,引經據典,不能以自己個人的見解,隨便拿來跟人家講,那是你個人的,不是佛講的,不是事實真相。現在很多人有這個毛病,太多了,這個就造了謗法的業。不但在家人,出家人也很多,都不依佛經,不依聖言量,都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在講,這個是絕對不可取。我們三寶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是回歸,依是依靠、依據、依止、依循,所以佛不在世,以法為中心。如果沒有經典的聖言量做依據,不管誰講的,我們都不能聽,那是他個人的意思,不是佛講的。一個皈依三寶的弟子,這個原則大家一定要很清楚的認知,很清楚認知這個事情。

  下面,「引了《華嚴》兩段」,兩段經文,一段是「如來出現品」,「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彭居士引用《華嚴》兩段經文,一段是「如來出現品」,「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一切大菩薩應當知道你們自己的心」,佛教導菩薩第一句話就是這個話。「今天在座諸位也是菩薩摩訶薩,應當怎麼樣呢?應當知自心。」知道自己的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常有佛成正覺。」我們自己心中,每一念,念念當中,常就是說不間斷,都有佛成正覺。「諸佛菩薩在哪成正覺?」在我們心念當中成正覺了,就在眾生的心念之中成正覺。但是我們不知道,不知道是迷,「所以是凡夫在迷」,迷失了,不知道。下面講,「何以故」,什麼緣故?佛在眾生的心念當中念念成正覺,這是什麼緣故?也就是說什麼道理?「因為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一切如來都是不離這個心成正覺。」我們大家都有這個心,不是離開這個心另外去成一個正覺,不是,就是這個心成正覺。「佛的成就,就是知自心,如自心,證自心。」他知道自己的心,也就如自己的心,證得自己的心,證實了。「當時華嚴會上諸菩薩摩訶薩的心是如此」,都是這樣。「一切眾生心亦如是」,不但諸佛菩薩是這樣,他的心是這樣,我們一切眾生的心跟諸佛菩薩也是沒有兩樣,那就包括我們現在大家了,每一個人都包括在內了,沒有一個漏掉。「一切眾生心,都是這樣,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在你心念之中,都有如來在心念之中成佛、成就正覺。你的心是廣大周徧,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我們的自心,沒有斷滅,沒有停止的時候,在念念中常有諸佛成正覺。這是在華嚴會上釋迦牟尼佛教導諸大菩薩的。」我們的心沒有斷滅,沒有停止,不是說哪個時候有心,哪個時候沒有了,不是,那是妄心,真心它永遠存在,它沒有斷滅,不會斷滅的。我們晚上睡覺,我們的心還是在活動。睡覺就跟人死了一樣,人家把我們的身體扛到河裡面丟下去,也不知道。身沒有在動,但是心沒有間斷,晚上還會作夢,這說明這個心都是不斷的。從晚上睡覺,我們就可以體會人死了,這個心沒有死,這個心不會斷滅的。人死,他只是這個身體壞了,不能用,再去換一個身體,但是這個心它都不會斷滅,沒有停止。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導諸大菩薩。當時說《華嚴經》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稱毘盧遮那佛,稱盧舍那佛。其實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報身,釋迦牟尼佛現丈六金身是應化身,三身是一體的,三身一體。

  下面黃老又講,另一段話也是他常常引的,「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他常常引用經典這句話,就是「沒有一個眾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大家都有,每一個人都有。現在大家聽到有一點奇異功能,就羨慕得不得了。好像我修了多少年,都還沒有什麼,看到別人他一下子就有神通,很奇異,對他就很羨慕。其實這個不算什麼!這些神通,我們一句俗話講,叫雕蟲小技,不足為道。咱們每一個人本來就有如來全部的智慧、德相,如來全部的功德。什麼奇異的功能,九牛一毛,忽略不計,那個都談不上。我們既然有與佛一樣的智慧、一樣的德相,為什麼現在我們不顯現?為什麼我們還在迷惑顛倒?為什麼還勝不過煩惱?煩惱來了,我們還是隨著煩惱轉。黃老在這裡舉出一個例子,「例如有個老居士與街坊鬧氣,後來得病種種,煩惱還是勝不過。」這個事情哪個地方都有,舉出一個例子,以此類推,這個老居士跟街上鄰居鬧氣,起衝突,生氣了,後來氣得得病,氣得不行,是勝不過煩惱。為什麼?現在指出這個原因:「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為什麼勝不過煩惱?因為我們有妄想、顛倒,顛倒就迷惑顛倒。好像東西正的,你把它倒過來,就顛倒。好像這個茶杯這樣是正的,你把它倒過來,叫顛倒。所以有妄想,就顛倒,就錯了,就不知道是非善惡。執著,顛倒執著。執著是碰到什麼事情就抓住,就黏住了。這個是我的親人,那個是我的仇人,我所討厭的人,我怎麼樣也不要讓他好,這個執著就非常厲害,不能平等,不能怨親平等,這個就是執著。有妄想顛倒執著,就不能證得自性,自性就不能顯現,自性的智慧德能就顯現不出來,因為被妄想顛倒執著障礙住了。好像天上的太陽,陽光都一直在普照,它從來沒有中斷,一直都存在,但是如果有烏雲把它遮住了,看不到了。這些烏雲去掉之後,就恢復了,陽光就普照大地。我們的妄想顛倒執著,就像天上的烏雲一樣,把太陽光遮住了、遮蔽了。我們心裡的妄想顛倒執著,遮蔽了我們的智慧德能,智慧德能有,但是不能顯現。也沒有失去,還是存在,只是被障礙。「若離妄想」,假若你離開妄想,「一切智、自然的智慧、沒有障礙的智慧,就現前。事情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很重要,上次也講過,今天我們再重複一次,就是再講一次。重要的地方,重複多講,印象才會深刻。聽一遍,沒有什麼印象,忘記了。

  上次黃老也說,說這段話的時候,「十方諸佛都歡喜、放光,一切天女都散花,魔宮都震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此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出現在世間,主要是教我們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為了這樁大事,這是最殊勝的一件大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這樁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就是佛的知見。這就不是眾生的知見。我們眾生知見就是妄想顛倒執著,佛知見就沒有這些妄想顛倒執著。「也不是任何學者的知見,也不是任何宗教教主的知見,他們都沒有。佛的知見,最平等」。你到哪一個宗教去看,有平等的嗎?那個宗教,你去信那個教,你不可能你將來也會成為上帝,不可能。所以佛法是平等法,最平等的,因為佛就是給我們指出來,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佛性,本來具足一切智慧德能,但是因為有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問題就在這一點。到這裡大家自然會問:「這個妄想執著,我們怎麼去?」現在是要處理這個問題,問題矛盾也在這裡,焦點也在這裡。我們跟佛有同樣的智慧,但是現在不能證得,不能證得就是因為有了妄想執著,我們怎麼把我的妄想執著去掉?我要怎麼去?下面就講:

  【云何離于妄想。】

  怎麼遠離妄想?底下的話,大家要注意,這個就是彭居士極殊勝之言,「是淨土宗登峰造極的話,也是禪宗登峰造極的話,也是密宗登峰造極的話」,最高的。「從密宗看,今天能聽到這個話,等於毘盧遮那如來給大家做大圓滿灌頂。怎麼去這個妄想?」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須知一切眾生顛倒執著。全是諸佛法身。何以故。】

  這個話聽起來容易懂,『須知』,必須知道,『一切眾生顛倒執著』。我們現在就是眾生,我們現在就是顛倒執著。但是這些妄想顛倒執著,全部都是諸佛的法身,這個意思我們就很難懂了。怎麼這些妄想顛倒執著是諸佛的法身?所以這個話容易懂,它的意思十分難懂。顛倒執著是什麼?顛倒執著就是諸佛的法身。我們的確不知道,因此,顛倒執著就把我們妨礙了。如果知道顛倒執著就是諸佛法身,那對我們就不能產生障礙。但是我們現在不知道,那就形成妨礙,就不能證得佛的智慧。你認識了這一點,那成佛就是時間的問題了,時間也是虛妄的,時間也不是真的。「至於何以顛倒執著就是佛的法身?」因為:

  【顛倒執著常自寂滅故。】

  「這些顛倒,其常恆的本身就是寂滅。」這個話就很重要。我們現在,我們都是在妄想顛倒執著當中,但是妄想顛倒執著,它是常寂,『常自寂滅』。其常恆的本身就是寂滅,涅槃就叫寂滅。妄想,大家想一想,我現在打了一個妄想,我這一念妄想從哪裡來?怎麼會有這個妄想,這個妄想哪裡來?你去找看看,「你能找得到妄想的來處嗎?從哪裡來?從東邊來,從西邊來的,從南邊來的,從上面來,從下面來的,從哪裡來?你找不到來處。從哪裡來?你說給我聽聽。從外面來的?從裡面來的?從什麼地方來的?從美國來的?從外太空來的,還是從我們這裡華藏淨宗學會出來的?從心裡頭出來的?有些人講,從心裡頭出來的,我的心。你的心在哪裡?我們現在都,我的心,就是這個心臟。那個心臟不是我們的心。你找看看,你說不出來。「無所從來。」再看這一念妄想過去了,它去哪裡了?它到哪裡去了?「亦無所去」。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去處你也找不到。「所以,一個妄想,就是一尊佛出現。如來啊,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這個道理很微妙。

  這一段還沒講完,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最殊勝的方便法是什麼❓
🔹學佛、成佛的理論基礎就是建立在什麼上面❓
🔹像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就是佛的功德所成就的。成就這個幹什麼❓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最勝方便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23/6/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7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看《華嚴念佛三昧論》第五頁,第六行最下面一句:

  【略標五義以貫全經。】

  從這句看起。『略標五義』,就是以下提出五個勝義來貫徹《華嚴經》,全部的經來總攝、來總結。也就是用五個殊勝的意義來說明,貫徹《華嚴經》整部經的經義,來含攝全部的經義。也是來做一個總結,總結一部《華嚴經》是在講什麼,就是標出五個意義來給我們貫攝全部的《華嚴經》。貫攝全部《華嚴經》,也是貫攝一切經,也就是總結《華嚴經》全經八十卷。《華嚴經》有《八十華嚴》,八十卷的,稱為《八十華嚴》;後來又翻譯《六十華嚴》,六十卷的;有一些重複的地方,古大德也給它做一個整理,把它會集起來,稱為《九九華嚴》,就是變成九十九卷。如果單獨的,以八十卷的,一般稱為《八十華嚴》。一部《華嚴經》,彭居士就是把《八十華嚴》,標出五個意義來貫攝全部的經文。我們看下面,他列出來的五個經義:

  【一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門。】

  這是第一個,第一個就是「念佛的法身」。我們學佛的同修,如果常常聽經的同修,常常聽到法身。這個法身在經典裡面講,叫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叫法身,法身佛,法身它沒有形相。法身不是說是佛的法身,佛講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個佛性就是自己的自性,這個法身就是指眾生的自性。每一個人都有自性,自性在哪裡?就在我們身體裡面。我們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的法身,我們人有生老病死,動物也都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些都有變化。這些物質、精神、不相應行法、抽象概念,這些從哪裡來?都從法身來的。法身像本體一樣。

  法身是本體,本體它是空,但是空它能現一切相。這個相有生滅、有變化,但是性它沒有生滅、沒有變化,它本來就存在。不是說本來沒有,現在突然有了,叫做生。有生就有滅,像人有生就有死,這個死是從生來的,滅就是從生來的。你有出生,你就有死亡,所以死亡是從出生來的,你沒有生,就沒有死了。生死是講我們這個肉體,這個色身,這個色身有生死,但是我們的法身它沒有生死,沒有生滅,就是我們的自性。一般外面的宗教它不知道,叫做靈魂,其實那個魂不靈,如果靈了,祂就不會來六道受生死輪迴,受這些苦了。應該叫迷魂,迷惑顛倒,祂才會造成這個六道輪迴。所以佛教我們,就是要覺悟。

  我們自性就是沒有形相,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我們的自性現出來。就好像我們看電視的屏幕,我們用這個比喻,大家比較有個概念。過去家師淨老在講《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也常常提出現代的電視屏幕來給我們說明法身,用這個比喻來說明法身,讓我們對法身有一個粗淺的概念。透過這個比喻,讓我們有個概念。就好像電視的螢幕,它沒有生滅,螢幕什麼都沒有,空空的,但是所有的相,你頻道開關一打開,那它什麼相都有,無量無邊,每一個頻道節目都很多。這個相有生有滅,這個相過去就換下面一個相出來,前面一個相滅了,後面一個相又生了。這些電視畫面那些相從哪裡來?從那個屏幕出現的。開關我們關掉了,那就沒有了,那個屏幕就是空空的。所以那個螢幕它沒有生滅,它沒有相,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它現出來的。沒有那個屏幕,那也沒有那些相。

  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黃老這邊講自性,我們引用淨老和尚講《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這些理論,再來補充說明我們的自性。所以法身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自性就叫佛,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見到自己的本性,就真正找到自己。自己的自性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是永恆的,所以就叫成佛,我們要先認識清楚。

  「此論的殊勝功德,在此很突出。從法身流出報身、化身。」你看這裡講,我們如果不加以一個說明,大家就沒有什麼概念,什麼叫法身、什麼報身、什麼化身?法身它是講本體,像電視屏幕,屏幕是本體,報身、化身就像電視屏幕現出來的相。報身跟化身它就有相了,法身它沒有相,就像電視螢幕空空的,它什麼都沒有,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那個空現出來的,所以它能夠流現出報身、法身。報身是有始無終,菩薩修圓滿,證得報身。化身有生有滅,就像我們現在人的身體一樣,有生有滅,它有生滅的,這就屬於應化身。

  「念佛最後是證法身。」念佛最後證得,就是證實我們自己自性,明心見性,這個叫證法身,你見到自己的自性。我們現在凡夫是見到相,沒有見到性。其實性就在相當中,因為這些相都是從性現出來的。但是我們迷了,性就在眼前,沒有離開我們,但是我們迷惑顛倒,只看到相,沒有看到性,把這個相當作真的,我們迷就迷在這個上面,沒有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證得法身。念佛,無論修什麼法門,到最後就是證法身,佛法的學習就圓滿了。

  「佛是凡夫所仰望最高的,而佛最高的是法身」,我們要證得法身,法身就是我們自己每一個人的自性,但是我們現在不認識。我們每一天,一天到晚跟它都沒離開,但是我們不認識,我們現在只知道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不是我,是我所,真正的我是法身,那個才是真我。我們這個身體是我所,好像我們身體上穿的衣服,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我們的身體就像衣服一樣,那個法身才是真正的我。「念佛法身就是直指眾生自性。」指出眾生自己的本性,認識自己的本性,見到自己的本性,見性就叫成佛。所以人人都應該成佛,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佛性。「在學人分上,這十個字,前四個字與後六個字連不到一塊。連不到一塊,是眾生見;能融會,是佛知見。」我們現在凡夫在這個地位上,這十個字,『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前面四個字「念佛法身」,跟後面這六個字連不起來。為什麼連不起來?因為我們眾生知見,我們不知道,所以不能融會。如果知道,原來念佛也就是要回歸自性。所以「直指眾生自性」。其實念佛就是念自己的自性佛,沒有我們的自性,哪有這一切?什麼都沒有。佛的知見融會,所以我們學習就是放下我們的眾生知見,不要用我們眾生的見解去看,要依佛的知見,那就能夠融會,就沒有障礙。

  這個第一個給我們講出念佛法身,後面還會有詳細的講解,這裡是大略先提出來。

  【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門。】

  這個是第二個,第二個是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功德可以出生諸佛報身、化身這個門徑。「佛來顯現這一切佛剎、一切國土,顯現種種的佛身,這是佛的殊勝功德,佛的功德之所莊嚴、之所成就。」佛的功德它能夠顯現一切的佛剎,就是佛的世界,像華藏世界,那就是佛的功德所顯現的。顯現這一切的佛剎、一切的國土,都是佛功德所莊嚴、所成就的。「為了攝受眾生,念佛的功德。」為了要攝受眾生,攝受就是教化眾生,也啟發眾生要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功德才能回歸自性。「佛因為有這種功德,所以才能流現出這些國土、這些法門。」如果沒有這些功德,他也不能流現出來這些莊嚴的國土、莊嚴的佛剎。「而佛能夠流現這些國土、這些法門,正是佛的殊勝功德。」他有這個功德,所以第一個念佛法身,第二個就是念佛的功德。佛的功德就是佛的世界,像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就是佛的功德所成就的。成就這個幹什麼?來攝受眾生、來教化眾生。就好像我們現在世間辦學校一樣,佛成就這些清淨的世界、國土,為了就是教化眾生。

  我們再看:

  【三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

  這是第三個。「法身,報化身怎麼念呢?」我們在佛門《朝暮課誦本》也常常念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個在佛門課誦本都有念到。我們以念佛法門,修淨土法門,我們怎麼來念佛的法身、念佛的報身、念佛的化身?「念名字就夠了」。所以『三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那個名字,我們修淨土就念「南無阿彌陀佛」。

  「彭居士是大智慧」的人,這個也是佛菩薩再來的,他有大智慧。「用的字不多」,很簡要的就給我們說明了。「這五條大家若能吃得消,大家就大大的向圓人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我們要知道,我們學佛有人修漸教的、有人修圓頓教的,圓教的,圓人,圓滿的。圓修跟漸修差別在哪裡?差別在見解、知見,他認知的,他的見解。我們如果這個五條,大家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夠明白,這個叫解悟。雖然是解悟,不是證悟,但是向圓教的行人這一條路上邁進了一大步,就是往圓教行人這個路上進了一大步。

  「最勝方便門:最殊勝的方便門。」佛門有句話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佛門慈悲是根本,大慈大悲,這是根本。但是方便是接引眾生的門道,如果沒有方便,光有慈悲,也度不了眾生。度眾生首先度自己,自己也是眾生。所以這個殊勝的法門,必須有個方便的門徑,讓我們入進去,這個殊勝對我們來講才有意義。如果講得這麼好、這麼圓滿,那我們又沒有方法能夠入得進去,那也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有方便法讓我們入進去,這個就有意義了,這個意義就太殊勝了。

  黃老在這裡講:「大家有時候往往總是不滿意,盼望哪一天得個什麼法、灌個什麼頂」。黃老他也是密宗的上師,他學過密,也得到灌頂,有相當成就,對密宗這些修學的常識、這些理論方法,相當透徹明白。這個也是我們現代佛門當中,不可多得的大善知識。過去我們對密宗,總是有一個神祕感,好像這個密到底是什麼,我們也不敢輕易去嘗試,因為現在假的太多了。我們學習到這個論,這個因緣也是得自於淨老和尚的因緣,他在美國華盛頓跟黃老認識,結下這個緣。剛好他們兩位,一個在家,一個出家,同時都在弘揚夏老居士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黃老還作了《大經解》。兩個人見面,那真的是志同道合。黃老,我們淨老和尚對他非常讚歎,可以說是通家,大通家。夏老也是大通家,禪、密、教、淨都通達,這個非常不容易。他有學過密法,也學過禪,也學過教,最後回歸淨土。因此他也有很多密宗的弟子,因為他是金剛上師,所以他也傳密法。他這個密法也是跟藏地的這些祖師,像諾那祖師、貢噶上師這些大德學的,那學的都有傳承的,很正規的。有很多人學了密,一天到晚就想得一個什麼法、要灌個什麼頂,有這種情況,這是講學密的。

  現在這個地方,彭二林居士在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念佛名字這就是最勝方便」。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南無阿彌陀佛,念這個名字、名號就可以了,這個就是最殊勝的方便法,讓我們能夠很快入進去佛的法身、報身、化身。所以你念名字,三身都有了,不用一個一個去念了。念這個名號,三個都有了,這個最勝方便。

  【四念毘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門。】

  第四個就念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法身佛。『頓入華嚴法界門』。「《華嚴》是毘盧遮那佛說的。毘盧遮那佛即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一般我們稱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講應化身佛,他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的,在古印度他也示現出生,有父母,他投生在古印度迦毘羅衛國,是淨飯王的兒子。母親摩耶夫人,有父母,跟我們人一樣,到這個世間來投胎、來出生,有父母、有國籍,這個叫做應化身,應化到我們人間來了。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應化身是從法身佛出現的。

  所以念毘盧遮那佛,我們就「頓入華嚴法界門:一下就入了華嚴法界」。華嚴法界就是講「十玄、四無礙」。「四法界:理、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理無礙法界、事無礙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個叫四無礙。「十玄,重重無盡。這表示尊師重師。修行人不能忘本,本師啊。」就是你不能忘記你根本的老師,「就是要遵師之教」,要遵守老師的教導。「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佛說的。佛教我們念佛,應當發願往生,聽佛的話,才是尊師,不只是上供磕頭。」你去上供,用飲食、衣物等等供佛,在佛前頂禮、磕頭,這個是「純皮毛的表現」,這是形式。形式上的尊師,這是形式。「根本是從內心中接受佛的教化、聽佛的指示,依教奉行,這才是尊師。」如果只是在形式上供養佛,見到佛也頂禮、也磕頭,內心並沒有真正接受佛的教誨,佛講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聽了當耳邊風,也不去依教奉行,那這個不是真正的尊師。這個尊師就是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實質的尊師就是要聽話,依教奉行。過去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講,聽話、真幹。真幹就是依教奉行。如果只有形式的禮敬,沒有實質的聽話、真幹,這個不是真正的尊師,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明白。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

  這個第五個就是講到『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此處點到主題了。」這個第五個,就把主題給我們點出來了,主要就是要講這個。「念名字,念誰的名字?最後,就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名號。念阿彌陀佛的名字,『圓滿普賢大願門』。我們只要念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這個名字,「這樣就圓滿了普賢的十大願」。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一時都要念普賢的十大願。普賢的十大願王,在《華嚴經》講:「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我們淨宗同修常常念,所以對普賢大願這個我們都不陌生,常常參加法會的同修,大家都很熟悉。三時繫念第一時,都一定要在靈位前念十大願王。

  這裡黃老也提到了家師淨老和尚,他講我們老和尚,他說淨空法師,「在國外非常受人景仰,在美國、在加拿大、在台灣、在香港、在馬來西亞、在新加坡」,都受到海外很多人的景仰。我們老和尚受到景仰,主要是講經說法。「他這個人本來是念哲學的,後來學了佛,講這講那」。最早他是講《楞嚴》,我十九歲就開始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在台北市龍江路蓮友念佛團,所以我第一部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的經就是《楞嚴經》。那個時候正在講《楞嚴》,好像講了一半了。那個時候我是第一次聽,這個印象非常深刻,第一部經聽的是《楞嚴》。

  後來又講《華嚴》,《華嚴》我也聽過了一段時間,但是沒有聽得很完整。《華嚴經》,我們老和尚講了十七年,這個也相當長的時間,但是沒有講圓滿,因為當時常常出國,也斷斷續續的,講了十七年。後來他講《華嚴》當中,醒悟了,念佛了。本來,他也講過,他在台中慈光圖書館,跟隨雪廬老人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李老居士他是修淨土,因為他的老師,他的師父就是印光大師,他的淨土是跟印光大師學的,他也是在印光大師那裡皈依的,跟印光大師學的。我們老和尚年輕的時候去學經教,對大經大論很有興趣,特別是對《華嚴》,這個也是受他的哲學老師的影響。方東美教授是台大的哲學教授,給他講「佛經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在佛經當中特別提出《華嚴》。

  因為方東美教授他就是在抗戰時期,有一段時間他生病,到四川峨嵋山去養病,山上沒有報紙看,他就翻寺院櫃子裡面佛經來看。他看到《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看了,發現了,非常讚歎,原來佛經有這麼高的哲學理論在裡面,不但有理論,還帶表演。所以方教授他講「佛經哲學」,也是首先接觸到《華嚴經》,所以他特別推薦《華嚴》給家師淨老。淨老和尚當然他對《華嚴》先入為主,老師介紹的,他原來不是要學佛,他是想學哲學。是這個因緣,方教授介紹他「佛經哲學」,他才開始到寺院去借佛經來看。以前他是不接觸的,認為佛教是迷信,他是認識方教授,跟方教授學哲學,這樣入佛門的。方教授給他介紹,所以他對《華嚴》就特別有濃厚的興趣,所以講了十七年,這個不是短時間。

  當時李老師勸他學淨土,念阿彌陀佛,他沒反對,老師講的,他也沒有反對,他也贊同,但是就不是真正願意去學淨土。他學習的重點還是在這些大乘經論,特別是《華嚴》,所以其他的大乘經論也講了不少,《楞嚴經》,《楞嚴經》是最早講的,《圓覺》、《法華經》、《金剛經》、《大乘起信論》等等的。大乘經論,講了不少。後來他講《華嚴經》,他念佛,後來真正接受念佛法門,開始學念佛法門,念佛的,淨土的經典,還是從《華嚴》入的。《華嚴》講,「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說來說去,到最後都導歸極樂。這也是他講十七年的《華嚴經》,有一天他忽然想到,《華嚴經》講了兩千多個法門,這個核心的人就是善財童子。有一天他就去注意,去思考,《華嚴》講了這麼多法門,善財童子他修哪個法門?後來發現原來善財他修的是念佛法門。因為五十三參,善財從文殊菩薩那裡畢業,出來參學,第一參就參德雲比丘。那德雲比丘教他什麼?念佛,般舟三昧。這個當中又經過五十一位善知識,到最後第五十三位,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頭一尾。

  所以《華嚴經》講,「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到最後到哪裡圓滿?到極樂世界去圓滿。所以華藏世界,普賢菩薩到最後五十三參,還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去圓滿成佛。所以後來他老人家就變得專修專弘淨土法門。這個專修,也是在晚年,八十五歲那一年。八十五歲之前,還在講《華嚴》,在二OO六年到二OO八年這個當中,這個兩年他回到家鄉安徽省廬江縣實際禪寺,滿公老和尚蓋一個華嚴講堂,蓋一棟獨立的給他講《華嚴》。他就在那裡講《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記得講過最少有兩遍,講得非常精彩。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全的專修淨土,是到了八十五歲,他覺得年紀愈來愈大,來日不多,覺得修華嚴,如果不回歸專修淨土,自己這一生恐怕將來往生西方沒把握。所以他晚年還是把這個方向目標定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此八十五歲那一年之後,《華嚴》他也放下了,原來他最喜歡的,他也放下了。

  放下了,專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之前都是講經文,後來講《大經科註》、講《大經解》。八十五歲之後,一共也講了四遍完整的,講一遍完了,從頭再講,講了四遍。講到第五遍,大概九十三歲,好像講了六、七次,年紀大了,體力衰了,沒辦法講了。後來三年,身體也都老化,不能再講經,三年後,九十六歲,去年就往生了。他九十三歲年初,那年講幾次而已。到八十五歲,這個前後大概是七、八年當中,一般就是他大概兩年講一部,《無量壽經大經科註》、《大經解》,大概八年。後面第五遍就沒辦法再講,老了,沒有體力了,所以講到九十三歲這一年。

  他講的「就是夏老師」,夏蓮居老居士「這一本」,《無量壽經》的會集本,會集五種原譯的會集本。「圓滿普賢大願」,他就是從《華嚴經》裡面「普賢大願」,看到善財童子參到最後一參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他看到這個地方,就轉向淨土,導歸極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還是從《華嚴》的總結」,歸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大圓滿。所以他老人家講,他八十五歲才真正放下,這個不容易。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別申問答。豁破群疑。普與見聞。同歸一乘云爾。】

  這段是講,「除了上述五條之外,又提了幾個問答,破解群疑。」就一般的疑問,彭居士也做了幾個問答,一般人對念佛法門的一個疑問,來破解大家的疑問。「願一切見聞者,都同歸到一乘之法,都得成佛。」目的就是希望有緣見到,見聞,或者聽聞的人,都能共同歸到一乘法,一乘法就是成佛之法,都能夠成佛,目的在這裡。

  下面講:

  【一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者。】

  這個接前面列出來五種念佛,這裡開始給我們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從第一個,「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者」,念佛法身,直指眾生自性是什麼?什麼是自性?下面就詳細的解釋。

  【吾人固有之性。湛寂光明。遍周塵剎。】

  『吾人』,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自己也包括在裡面。「每一個人本有的性」,自性就是每一個人自己的本性、自性,「固有即本有」,什麼叫本有?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這個叫做本有。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自性,「很堅固、不生不滅、不會什麼時候沒有」。不是說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又沒有了,什麼時候又有了,不是這樣的,那就有生滅了。這個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也就是說「阿字本不生」,本不生的意思就是它本來就有,不是說本來沒有,那現在有了,那叫生。像我們人這個身體,本來沒有,現在人出生了,有了。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沒有,出生的時候就有,那這個就有生,有生它就有滅。我們的自性它是不生不滅,不生就是本不生,它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的。這個意義,我們一定要認真去體會清楚。所以我們學佛、成佛,它的理論基礎就是建立在這上面,成佛,成什麼佛?見到自己本性就叫成佛。那性在哪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沒有離開我們。我們身體裡面六根的根性,那個就是自己的本性。

  「此本性,『湛寂光明,遍周塵剎』。」這個本性它沒有侷限性的,它不是說這個地方有,那個地方沒有,不是。這個本性它是「湛寂光明,遍周塵剎」。「寂」是寂淨的意思,「而且用湛字形容,清湛極了。寂是寂淨。湛寂指一點灰塵、一點渣子、一點污垢都沒有」,也就是本性是清淨的。「本性就是這麼樣的湛寂光明」,本性就是這樣。六祖開悟的時候講了五句話,其中有一句話講「何期自性」,什麼是自性?自性長得什麼樣?「本自清淨」。自性本來它就清淨,本來都沒有污染,這個就是這裡講湛寂光明的意思。「而且是遍周塵剎,塵塵剎剎無量無邊的世界。」它都遍滿,真的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它沒有邊際的。比如說我們自性有一個邊際,沒有,大外面沒有邊際,小你也找不到內,找不到裡,所以這個叫塵塵剎剎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有。

  「現在可以知道,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我們現在科學家發現地球在太陽系當中的一個,一員就是一個,好像一個人員,一員。這麼多星球當中,地球是太陽系當中的一個星球。太陽系,整個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員。整個太陽系在整個銀河系,它是其中的一個。「再往上」,你去推,「不知多少銀河系、星雲」。星系,像我們看雲彩一樣,太多了。「再大是什麼?」現代科學家還不知道,但是現代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在銀河系當中,銀河系不止一個,很多很多,無量無邊。「有的天體的光到我們這裡要多少億年,以光的速度到我們這裡還要萬萬年,這個世界有多遠。」光的速度就很快,但是你看有一些天體的光到我們的地球,要經過多少億年,以光的速度到我們這裡還要萬萬年才能到達,那你說這個世界有多遠?太遠了!

  「這還是肉眼的世界,科學所了達的。」科學它透過現代這個高度的望遠鏡去看的,用我們的肉眼,我們現在身體上的肉眼去看,透過高倍的望遠鏡去觀察、去看,現在就發現銀河系太多了,不是說到哪個地方有個範圍就沒有了,沒有。幾萬億個銀河系外面去還有,大而無外。所以科學所了達的,還是很有限。「實際上是遠遠超過科學的水平」,佛經講的是遠遠超過了。「科學所能知道的就是這一小塊」,在我們看起來,這個也是不得了了。但是以佛經的角度來看科學,科學發現的還是一小塊,他們沒看到還太多太多了!「雖然說比從前的一小塊大多了」,但是跟佛經比起來,「但還是一小塊」,還是有限。

  這說明我們的自性有多大?《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個大不是大小對待的大,那個大叫做無限大,沒有限量的大。「自己的自性是湛寂光明,而且是遍周塵塵剎剎。」我們自性,再遠的地方,我們都遍滿。「現在科學所不能及的地方」,它達不到的,「以及將來也不能及的地方」,科學再怎麼發展還是有限,達不到佛經講的。可是我們自己的自性都遍達一切處,我們遍滿一切處,一切的世界都有,都包括在內了。

  下面一句:

  【諸佛別無所證。全證眾生自性爾。】

  「諸佛成了佛、證了佛。信解行證,開始要信,信了之後如實的解」,就是理解。「理解了之後就實行,行了之後,最後是證」,去證實這個事情。「諸佛證什麼?別無所證,全是證的眾生的自性。」證實眾生的自性就是這樣。「佛所證實到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本性。」佛有,我們一樣有,都平等的。「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佛證的是什麼?成了佛,證了最高的境界」,證了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眾生每一個的本性」。底下再引用《華嚴經》裡面經文講的。

  我們這堂課時間到了,下面,我們就留在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修華嚴念佛三昧有什麼用處?用途在哪裡❓
🔹往生到邊地疑城裡,五百年不見佛,只有菩薩來說法,為什麼❓
🔹圓人和不圓人的分別是什麼❓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念佛法門,諸經廣讚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3/6/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6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學習。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黃念老《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我們上一次學習到五重玄義的第三,「明宗」。

  我們這堂課接下來第四,「肆、論用。用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極樂,一生成辦為用。」論用,用就是功用,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是要有用途、用處、作用,這個用。我們修華嚴念佛三昧,它是有什麼用處?用途在哪裡?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極樂,一生成辦為用」,這是我們的功用,就是往生極樂。首先教我們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學佛的一個主要的心態,我們一般講發心,就是勸人發心,要發什麼心?要發菩提心。菩提這兩個字,是印度梵語的音譯,翻它的音菩提,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我們中國人講覺悟,印度人講菩提,菩提就是覺悟,覺悟就是菩提,你發覺悟心就是發菩提心,你的發心是覺而不迷,這個就是發菩提心。「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三輩往生這是根據《無量壽經》講的,上輩、中輩、下輩,上中下三輩,修行的層次不一樣,上輩就最高,再來中輩,再來下輩。上中下,修行的層次不同,但是要往生極樂世界,都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三輩都一樣。所以「論如此細說」,就是這部《華嚴念佛三昧論》這樣詳細的說明,就是要我們發菩提心。

  菩提心,淺顯來說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這個是最粗淺的說法。「以大智慧來說,此論所表達的就是大智慧。」此論就是這部《華嚴念佛三昧論》,所表達出來的就是大智慧。「發起此心,一向專念」,就是我們根據這個論所講的來發心,就是大智慧。發起此心,就是發起這個心,發起這個大智慧的心,來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經》所說三輩往生的共同條件」,就是這一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無論上輩、中輩、下輩,這一句是共同的。也就是《彌陀經》講的信願持名,在《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信願就是發菩提心,真信發願、求生極樂就是無上菩提心,再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經》講「執持名號」。所以我們一般講持名,就是根據《彌陀經》「執持名號」這個經文來的。「如此可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辦。」如果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成辦」就是一生就成佛,當生成就佛法。「過去多少生沒有成功的事,現在這一生成功了」。

  下面黃念老講:「我還可以斗膽的向大家說,修什麼法門,如果不求生淨土,一生成辦就沒有可能。縱然是有,那是極少的。密法,統計下來,從解放到現在,有六個人化光。中國有十億人口,解放以來四十年。四十年來,十億人之中,只有六個,一億人也攤不到一個,一萬萬攤零點六,經過四十年。北京才一千多萬人口,離一萬萬還遠啦。總之,此百分數看來,是很不容易的。」黃念老這段話也是提醒我們,在我們現前這個末法時期,無論你修哪一個法門,修禪、修密、修教、修戒律等等的,如果不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你這一生要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是不可能。你要這一生脫離六道生死輪迴,無論修哪一個法門,都必須斷盡見思惑。這個見思惑一絲毫沒有斷乾淨,六道就出不去,須陀洹果斷見惑了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超越六道,可見得這個難。幾個人一生當中修行能達到斷見思煩惱這個程度,這個太難!一生不可能辦到。還好我們蒙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慈悲,給我們宣講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你煩惱一品沒斷,只要具足信願持名,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再去斷煩惱,這就容易。極樂世界,往生到那裡都是無量壽,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縱然下下品往生,也是無量壽,不需要等第二生,一生就成辦。不但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一生成佛。

  黃老因為他也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可以說是大通家,禪、教、密、淨他都通,跟夏老一樣,通家,這個很稀有、很難得。他也講真話,密法統計下來,從解放(一九四九年)一直到現在,黃老講現在,這個也是三十年前的事情。我是三十三年前去北京第一次見黃老,就見那麼一次。那一次就是拿《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我們淨老和尚叫我拿這個文字稿去給他老人家校對,還有韓館長招待我去旅遊的這個因緣見到黃老,這個也非常難得。所以那個也是三十幾年前講的話,所以他講解放,到他那個時候四十年了,就是一九八九年(我是一九九O年去見黃老,就是我去見黃老的前一年)他講這個論。所以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九年,四十年來,當時中國人口十億人口,就是人口已經達到十億了。學密的,成就的有幾個?有六個。就是統計下來,從解放到黃老講這個論那個時候,只有六個人化光。修密修成就,就化一道紅光,身體就不見了,不用去火化,就是化一道光就沒有了,是真正大成就。黃老說有六個。六個跟十億人比,一億人也不到一個,十億人只有六個,所以是零點六,這個就是說不容易,難!不容易,也絕對不是說都不能成就,但是要成就的非常稀有、非常少。能成就的人,也不是一般人,總是再來人,過去生修得已經相當一個程度了,這一生接著修,也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從這個比例來講,真的,修密要成就也不容易。參禪要大徹大悟,更是沒聽說,我們近代只聽說一個虛老,其他我們就不清楚。虛老(虛雲老和尚)也是黃念老非常仰慕的,跟他參過禪。這個就是說明末法時期,我們想在一生當中解決生死問題,除了修西方淨土,辦不到。無論你修哪一宗、哪一派,修哪個法門,最後都要回歸到淨土,你才有可能這一生成就;如果不回歸淨土,一生是辦不到的。

  下面講,「論上說:行者誠能決定信解,知一切佛不離自性。如果真正能夠有決定的信、決定的解,知道一切佛不離開自性。」這個是根據《華嚴念佛三昧論》上說的,行者(修行的人)能夠決定信解,知道一切諸佛如來都不離自性,所有諸佛都一樣,自性就是佛。如果真正能夠有決定的信,這個信是很重要,信後面要有解,決定的解,知道一切佛不離開自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就是佛,不是到外面去找佛,自性就是佛。

  「起勇猛心,起擔荷心,要覺他;既要覺他,先要自覺。」知道一切佛不離自性,要發起勇猛心,發起擔荷心,承擔自覺覺他的一個責任跟義務,也是一個使命。要覺他,必須先自覺,如果自己不覺悟,怎麼幫助別人覺悟?那也辦不到。所以要幫助別人覺悟,首先自己要先覺悟,自己覺悟才能幫助別人覺悟,這是必然的。所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便與本師初發心時等無有異。」這一句講,就是如果這樣發心,跟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初發心的時候就沒有兩樣,「無有異」,就是一樣,沒有兩樣。「勸人發菩提心,如果信心有了,決定的信心,知道一切佛不離自性,起了勇猛心、擔荷心,就跟釋迦牟尼佛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一樣。」佛這樣發心,我也這樣發心,那就跟佛一樣。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我們也不要小看初發心,初發心的時候就成正覺了,這個就是《華嚴》的道理,所謂「因果同時」。這些道理都是「超情離見」,不是我們一般凡情可以理解,所以叫做超情離見。「如果大家都在情見之中」,情見就是我們凡夫的見解,「對於這些事就是懷疑,這怎麼行?」這個就不行了,因為用我們凡夫的情見來看這個事情,這個不行。因為我們的情見都是錯覺,錯誤的見解。「愛因斯坦說都是錯覺。佛早就告訴我們是妄想出來的」,我們看到現前這一切都是妄想,在《華嚴經》講妄想執著,愛因斯坦講錯覺。

  「而且《無量壽經》說,如果對於佛的不可稱智、無等無倫智、最上勝智,不能明瞭的話,就是往生,也在邊地。」這個對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來講就很重要,對佛的智慧要能夠明瞭、能夠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對佛的智慧有懷疑,就會往生到邊地疑城。「若對於佛的智慧能明瞭,但對於自己的善根不能生信,不能相信自己具有佛性,不能相信自己的本性就是法身,跟法身佛平等平等,無所欠少,你也只能生邊地。」第一個要信佛,我們現在一般人有一個錯誤的想法,相信佛的智慧,不相信自己也有跟佛同等的智慧,這個我們一般人都會犯這個毛病。如果對於佛的智慧明瞭,能夠相信了,但是對自己的善根不能相信,不相信自己具有佛性、不相信自己本性就是法身,跟佛的法身是一樣的、平等的,沒有缺少,如果對自己的善根懷疑,這樣信願念佛,往生西方也是往生到邊地去。這個都在《無量壽經》跟我們講的,一個懷疑佛的智慧,一個懷疑自己的善根,這樣念佛求生西方,就會往生到邊地疑城。只是邊地疑城也脫離三界六道了,不在三界六道裡面,它那邊的苦就是不能見佛聞法,要經過五百歲(五百年),讓這個懷疑慢慢消除,那個時候就能見佛聞法。

  「所以造論者的用心即在此。」這個是黃老給我們舉出來彭居士造這個論他的用意也是在這個地方,就是讓我們明瞭對佛、對自己、對佛的智慧、對自己的善根都不要懷疑,不能懷疑。不但希望大家往生極樂世界,「還希望往生的品位高一點,此即造論的苦心」,彭居士造這部論的苦心也在這裡,不但希望我們往生,還希望我們高品位往生,這個是大慈大悲。「我們今天有這個共同會聚」,我們現在共同聚會,學習黃念老的《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我們透過視頻在網路上跟大家聚會,一起學習。「也就是希望在這個地方提高一點」,也希望我們修念佛法門要提高、要提升。「這個提高一步,往生之後」,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邊就大大的提高一步,往生就不在中下品,上品了,起碼也上品下生,這個很殊勝。「如是因,如是果啊!」

  「第四個就是用」,就是勸我們發菩提心,你能夠這樣的發菩提心,依照這個論所講的道理,相信了、明白了,發這個心,就是發菩提心。這樣來發菩提心,「就跟釋迦牟尼佛當年發菩提心是一樣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果同時。「這樣往生,不會落到邊地疑城裡」,不會落到邊地疑城,「多少年不見佛」,五百年不見佛,「只有菩薩來跟你說法」。為什麼佛不跟你說?「佛跟你說,你也聽不懂」。就像華嚴會上的阿羅漢,聽佛講《華嚴經》,「如聾如盲」,好像聾子,聽不懂;好像盲了,眼睛瞎了看不到,這是形容比喻不懂。所以這個論它的作用就很殊勝,幫助我們上品往生,無論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都能幫助我們往生上品,最起碼往生上品下生,更高的就是上上品。

  好,論用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接下來學習「伍、教相」。

  「至於屬於什麼教呢?」教相就是我們現在話講,你教學的課程,你這個是幾年級的課程。像我們一般學校小學的課程,小學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中學的課程、高中的課程、大學的課程、研究所的課程,這個在佛經裡面講就叫教相。這部經、這部論它是排在哪一教,排在哪個課程。教在佛教裡面分三藏,有「經藏、律藏、論藏」,《華嚴念佛三昧論》就屬於論藏。律藏是戒律,戒藏,「經藏是定藏,論藏是慧藏」,所以經律論也就配「戒定慧」。這個三藏,論藏屬於慧藏,慧就是智慧。「所以論很重要」。「有的時候光讀經」,我們讀經不解其義,「草草的念過去」,透過這個論給你一解釋、一分析,大家對這個經義就深入了。所以「此為慧藏」,因此稱這個論是慧藏,幫助我們開智慧的。

  「在大乘、小乘中,此為大乘教,而且是一乘教。」因為佛法有分大乘、分小乘,如果分得細一點,還有五乘,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菩薩屬於大乘,聲聞、緣覺屬於小乘,像現在南傳佛教國家,屬於小乘佛教國家。小乘就是最高目標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人、天乘是修人天福報的,還沒出三界。這個稱為五乘佛法。這個論,屬於大乘,不但是大乘,而且是一乘教。因為在佛經裡面經典有大小乘的區別,人天乘的佛經都涵蓋在小乘裡面,小乘以上都屬於大乘經典,大乘經典就很多。大乘再上去就一乘,這個一乘是什麼?就是教我們一生成佛的經典,一生就去作佛,稱為一乘教,這個還在大乘之上。在中國佛教經典,公認一乘經典兩部,第一部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部就是《妙法蓮華經》。這兩部經典在中國佛教公認的一乘圓教,就是教我們一生成佛的經典,一生圓滿成佛的經典,這個叫一乘教。這個論是根據《華嚴經》來造的論,根據《華嚴經》裡面念佛三昧來造的論,所以它不但是大乘,而且還是一乘教,因為《華嚴》是一乘。

  「判教裡,天台判四教。」教就是說幾年級,我們現在講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在天台宗判四個教,叫「藏、通、別、圓」。「藏是小乘」,小乘教。「通是通於大小乘」,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通教就是說從小乘通到大乘,這個過程、這個階段的一個教學,天台宗判為通,通教。「別是大乘」,別教就是區別不是小乘,純粹是大乘教,都是大乘的教義,沒有小乘的教義在裡面,這稱為別,個別的別,這叫別教,別教就是純大乘,裡面沒有小乘的教義,都是大乘。「此論為圓教」,圓就是圓滿,什麼教統統包含在裡面,都圓滿了。這是天台宗的判教,它判別教相。佛一代時教,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這部經,佛在什麼時候講的?它講的內容,在這一代時教裡面是屬於哪一個階段的,是什麼性質的?大乘、小乘,這樣來判。

  「華嚴判為五教:小、始、終、頓、圓。」《華嚴經》多了一個。小就是小乘教,小乘人天教。始,等於是天台的通,始跟終等於是天台的通教。始就是從小乘教開始要學大乘,好像你要學大學,預科生。終,就是到了學大乘的一個階段,就是學到一個階段。始教跟終教,這個教理、教義等於天台的通教。頓,等於天台的別教,純是大乘教。圓,就是圓教,圓滿了,跟天台的圓是一樣的,全部就圓滿了。「此論屬於圓頓教。」不但頓,它還圓,圓就圓滿,沒有欠缺,一生成佛,稱為圓頓教。頓就是快速的意思,頓超,好像我們坐高速電梯。漸教,就好像爬樓梯,或者電梯每一樓都停的,那是漸。頓就是直接到達目的,這個稱為頓。不但頓,而且圓,圓滿,絲毫不欠缺。

  所以這個論,「這是最高的、最圓頓的,最殊勝」。把這個論的道理,「染入心神」,染就是薰染、薰習,薰習入我們的心,入我們的神(我們的精神),染入我們的心神。以圓頓教的最殊勝的這些道理、理論,來薰染我們的心神,你用這樣的心去念佛,「品位必高」,往生必定高品位,可以達到上上品往生,這個是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利益。如果只有頓,沒有圓,可以達到上中品、上下品,這個我們配《觀經》九品往生來對照,你會比較清楚。如果是圓頓,那肯定就是上上品。所以彭居士跟黃老都希望我們念佛人都往生上上品,我們做法會常常念中峰國師編的偈頌,「上品蓮華為父母」,志取上品。這個差別就很大。

  「還有,若真正圓解能開,就是圓人。」黃老他在講演當中這個也常常提,真正是大慈大悲,常常提,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大開圓解,學經教要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密宗講,三密相應;在念佛來講,叫理一心不亂,叫理念。我們「真正圓解能開,就是圓人」,你就是圓教的人,因為你的見解就是大圓滿見,圓教的見解,你就是圓人,圓教的人。「圓人和不圓人的分別」,圓教的人跟不是圓教的人他的差別,「修行是日劫相倍」,這個就差太多,不可同日而語。有開圓解跟沒有開圓解的,差別太大了。沒有圓解的人跟開圓解人,同樣是修行,是日劫相倍。圓教的行人修一天,「等於不圓的人修一劫」,不是圓教的人、不是開圓解的人,他修行修一劫。一劫時間太長了!根據經典講,一個增劫、一個減劫,一增一減就是一個劫,這個時間太長了,天文數字。但是如果圓解的人,他就修一天,等於沒有圓解的人他修一劫,所以日劫相倍,這個差太多了。

  所以「這是件了不起的事。大家要知道,開圓解也不是勉強的」,有時候也勉強不來,也是「要好好的發心,好好的修,見解一天天圓起來」。原來是漸修的這樣的見解,慢慢能接受圓教的理論。有些人他就是執著在漸教的修學,不能接受圓教的理論,那就是自己修行就會很長時間,很辛苦,效果不明顯,提升就很慢。如果圓解的人,他提升就快了。所以開了圓解,「別人望塵莫及」。所以開圓解的可貴就在這裡,日劫相倍。所以我們花一些時間來學習《華嚴念佛三昧論》,對我們念佛上上品往生有絕對的幫助。你有這個理論基礎,能夠接受這個理論基礎,花這個心去念佛,品位就很高。

  「以上就是論的五重玄義。」這部《華嚴念佛三昧論》的五重玄義,跟一般解釋經典,還沒有講經文之前,先講五重玄義,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以上這個論的五重玄義學習到這裡。「底下解釋論文」,我們請看《華嚴念佛三昧論》的論文:

  【念佛法門。諸經廣讚。約其總貫。略有二涂。一普念。一專念。】

  這個是論文開頭的第一段,一開頭就給我們講念佛法門,『念佛法門,諸經廣讚』。念佛,我們修淨宗的同修大家都知道,而且現在在佛教,在北傳的佛教,在中國大陸、在台灣、在日本,還有其他國家地區,修念佛法門的人很多。念佛法門在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當中,的確「諸經廣讚」,就是佛講其他的大乘經典,附帶的來介紹西方淨土這個念佛法門就很多。諸經廣讚,也就是古大德常講的「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指歸到念佛法門,廣讚,其他法門沒有像念佛法門這樣的廣讚。念佛法門是特別的殊勝,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一切諸佛如來發的願就是要度眾生成佛,度眾生成佛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無過於念佛法門,所以諸經廣讚。

  『約其總貫,略有二涂』。「二涂」就是兩個方面,同樣是念佛法門,但是有兩方面的念佛方法,一個是普念,一個是專念。「普念」就是「普念一切佛」,像我們拜千佛、拜萬佛,佛號很多。普念,比如說《法華經》講「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密宗裡面講的「南無布達雅」,這個就是念很多尊佛,稱為普念。我們過去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那個時候韓館長在世,每一年正月初一到初三,這個三天要拜三千佛,一天拜一千,三千佛。有的寺院道場拜萬佛,要拜一個星期或者十天,拜萬佛,一天念一千,要十天。所以這個屬於普念,普念一切佛。「專念」,就是專念某一尊佛的名號,叫專念。比如我們現在修西方淨土,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專念。或者有人專門念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也有人專念,比較少。還有念其他佛名號的,專念的那就更少。一般我們念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專念一尊佛的名號,這個叫專念。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有普念、有專念這兩種,兩方面。

  【如觀佛相海經。佛不思議境界經等。但明普念。】

  這一段論文,也是給我們舉出《觀佛相海經》這部經典,還有《佛不思議境界經》,這兩部經典。這兩部經典,『但明普念』,這兩部經典「都是講普念的」。所以「剛才所說的南無佛,南無布達雅都是普念」,普念它就不是專念哪一尊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閦佛經。無量壽經等。特明專念。】

  《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這部經也是勸人專念「南無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它這部經是提倡專念,『特明專念』,就是特別標明要專念,專念一尊佛的名號。還有《阿閦佛經》,也是特別標明要專念。《無量壽經》,我們就常常念,專念阿彌陀佛。《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一樣,就是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專念。

  以上舉出經典做為依據,這個也很重要,因為造論它是根據經典的依據來造,不是造論的人他自己的意思,他有引經據典。上面說有普念、有專念,普念引用《觀佛相海經》、《佛不思議境界經》;專念引用、依據《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閦佛經》、《無量壽經》等,等就還有包括其他的,有很多,像《佛說阿彌陀經》也是提倡專念。下面講:

  【今此華嚴。一多相入。】

  這是講到《華嚴經》,《華嚴經》它是一跟多相入,互相入,一入到多,多也入到一,這個叫『一多相入』。所以「《華嚴經》一多相入,一入多,多也入一」,這是《華嚴經》的特色,其他經典沒有講到,只有《華嚴》講。

  【主伴交融。】

  一多相入,『主伴交融』。主,我們一般講,有為主的,有陪伴的,「伴」就是陪伴的。這個伴也就是我們現在講叫副的。比如說有人當主席、當副主席,副主席就是伴,主席是主。像開會一樣,主伴交融。「一切世界有主」,每一個世界都有它的主,世界的主。「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主」,以阿彌陀佛為主,「觀音、勢至、諸大菩薩」都是阿彌陀佛的伴,伴侶的伴。主跟伴互相交融,「說主,則伴在其中」,說到主,伴就包括在其中。「說伴,則主亦在其中」,如果說伴,比如說我們講觀音、勢至,那阿彌陀佛在裡面;講阿彌陀佛,我們就可以聯想到觀音、勢至,西方三聖。「彼此交融,主伴不二」,好像西方三聖,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個叫主伴交融、不二的意思。

  【即自即他。】

  「一切佛,阿彌陀佛即是釋迦牟尼佛,即是毘盧遮那佛。從阿彌陀佛看,阿彌陀佛是自佛,釋迦牟尼佛、毘盧遮那佛是他佛;他佛就是自佛。」他佛跟自佛也是一,不是二。

  【亦專亦普。】

  「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佛,說是專,也是普,此即不可思議之處。」以上就是我們學習到《華嚴經》講的,念佛是專也是普。

  下面,「略標五義以貫全經」。今天這堂課時間到了,我們就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持名念佛跟華藏世界的關係❓
🔹念佛三昧能不能入四無礙法界❓
🔹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其他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極樂不離華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23/6/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5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

  上一次我們講到五重玄義的辨體。《念佛三昧論》是以一真法界為本體。「為什麼《念佛三昧論》以一真法界為本體?因為清涼大師把《華嚴》的一真法界,分為四」,分為四個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分為四方面來說。事,就是種種的事相,我們講事情、事相,像我們看到的山河大地,男女老少,有凡夫、有聖人、有因、有果等等,這一切萬事萬物,稱為事法界,這是一個法界。「理法界,都是本體。離言思、離名相」,本體它是離開言語思惟的,用我們的言語思惟想像都達不到,也離開一切名相。本體它本來就不生不滅,叫本不生,或者叫無生,這個都是講本體。理法界就是講本體,這也是一個法界。就是事法界,一個理法界。「一切空寂而不妨示現種種的大地山河,理跟事不相妨礙,叫理事無礙法界。」理跟事(萬事萬物)彼此沒有妨礙,不會互相妨礙。就好像我們看到電視機,過去家師淨老講《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常常用電視屏幕來給我們做比喻,讓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理法界跟事法界的一個概念。事法界,就好像屏幕(電視),現在有電腦,過去電影等等的。這個屏幕它是空寂的,但是屏幕所現的種種節目,種種的色相,那很多,這個就好像事法界。無量無邊的相,萬事萬法,有山河大地、人事物等等的一切在屏幕上顯現出來。屏幕本身是空寂的,它什麼都沒有,但是這個有是從空寂當中所現出來的,所以這個有是從那個空生出來的。這些相,我們看屏幕這些相,跟電視屏幕有沒有互相妨礙?有沒有障礙?沒有。這個屏幕它一片空白,任憑種種的節目、種種的形相去發揮,無量無邊的相都能在空寂的屏幕顯現出來。當顯現的時候,彼此有沒有妨礙?沒有,屏幕也沒有缺少什麼,也沒有受到污染,它還是乾乾淨淨,正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寂。這個相,好像我們開關關掉了,這個相沒有了,看到屏幕一片空白;當現相的時候,也就是說,如同理跟事同時現前,它不相妨礙。就好像看到我們現前整個世界,一般科學家講宇宙的本體,本體是什麼?空寂。本體是空寂,離言思、離名相,本來就不生不滅。但是一切空寂當中,它不妨礙這些相,這些事的顯現。山河大地,種種人事物,萬事萬法,它不妨礙它顯現。理跟事不相妨礙,所以叫做理事無礙法界。這個是第三個。

  第四個,「還有事事無礙法界」。理跟事它沒有妨礙,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事跟事也沒有妨礙,就是這些事相跟事相彼此也沒有妨礙,這個理論是《華嚴》所獨有的。小跟大,本來就有礙,《華嚴》講無礙。這個事裡面,小跟大,它彼此也沒有妨礙,沒有障礙。在我們一般的概念當中,大小,這舉出一個例子,大可以包括小的,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大包含小的。但是小的也可以包括大的,可以容納大的,而且那個小的沒有放大,大的沒有縮小,怎麼容得進去?這個不可思議,《華嚴》講到這個理論。「多與一,人們是有礙」,多跟一,我們多就是多、一就是一,「多包括一」,一包括在多裡面,「十包括一」,但一也包括十,一也包括多。就是說像我們這十個手指頭,其中一個手指頭它就包括十個手指頭,這個常情就不好懂。「它無礙」,事跟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時間來講,「一秒鐘包括十萬年」。十萬年好長,一秒鐘很短暫,《華嚴經》講「念劫圓融」。一秒鐘還是比較長的,講到一剎那就更短了,一念。像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而且一秒鐘最少可以彈四次,有人可以彈六次,過去家師淨老常常講到這個,這個時間太快了,我們就沒有辦法感覺。那個一念,那麼短暫的一念,我們用一秒鐘彈四次,那三十二億百千念,就一千兩百八十兆,太快了。那個一念,那麼快速,那麼短暫,它可以包括無量劫,那麼短暫的時間可以包含無量劫。無量劫包含這個短暫的時間,我們可以理解,這是我們常情可以理解的。《華嚴》這個境界,我們常情就不好懂,這個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透。只有開悟,悟入這個境界,你就自然明瞭,不能去想。但是我們從這個經教裡面,我們從這個文字般若可以有個概念。「華嚴分為四法界」,四個法界,「《起信論》云:念佛完全可以入四法界。所以我們說,以一真法界為體,是有所依據的。」《華嚴念佛三昧論》,念佛三昧出自《華嚴經》。《華嚴經》是以一真法界為本體,以這個為體。一真法界有四無礙法界,四個無礙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當然念佛三昧完全可以入四法界,這是根據《華嚴經》講的。所以我們說《華嚴念佛三昧論》以一真法界為體,因為它的依據就是《華嚴經》,這是有所依據的,不是隨便講的。

  彭際清居士說,彭際清又叫二林居士。二林居士如此說,他是這麼說:「一心念佛,不雜餘業,就入事法界。」就是一心念佛,不夾雜其他法門,不雜餘業,就入了事法界。「修持是事。要一心念佛不參雜別的。」也就是說一向專念,一心念佛,不夾雜其他的。「不是念佛之外,還練氣功」,還練什麼種種的,這個就不是一心。「一心念佛,不雜餘業」,這樣念佛就入了事法界。「心佛雙泯,一真獨脫,入理法界。」念佛念著念著,「心與佛在自己心中都沒有了」,念到這樣的境界,「本有的一真獨然透露,就這一句佛號明明朗朗,就入理法界」。「寂然不動,生佛俱泯,這些事相都沒有了」,入了理法界。我們一般講理念,前面是事念,進入理念。事念達事一心,理念達理一心。「即心即佛、大用齊彰、入理事無礙法界。」這個就是更進一步了。「這個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從體起用,從性起修,全修在性,大用齊彰。一人念佛,光明徧滿全法界。」一個人念佛,這個光明就遍滿整個虛空法界。從小的方面來說,「一人念佛有四十里光明」。這個說一個人念佛,周圍四十里都有佛光注照,都有光明。這是對我們凡夫說的。「要是圓人」,對圓教的行人,這個光是遍滿一切。念一句佛號,這個佛光周遍法界,「大用齊彰,理事無礙」。「所以不起於座,分身塵剎」,沒有在他那個座位起來,他就能同時分身塵剎(塵剎就是無量無邊的世界),去廣度眾生。「一人念佛之功徧滿一切處,此大用也。」一個人念佛,他的功德就遍滿一切處,遍滿一切虛空法界,沒有一個地方不遍滿的,都遍滿,所以這個是大用,它最大的功用。「非心非佛、神妙不測、入事事無礙法界。非心非佛就離開一切了。神妙不測,此境界非凡夫所能知,事事無礙。」法身大士才能夠無礙,我們凡夫是聽個概念,這個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也沒辦法知道。這個是事事無礙的法界。

  以上講的道理,就是講「所以念佛就入四法界」,念佛三昧能夠入四無礙法界,「四法界就是一真法界」。「所以《華嚴念佛三昧論》以一真法界為體,以諸法實相為體。《淨修捷要》:『無量光壽是我本覺』,我們所念的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覺。」我們每一個眾生本來的覺性,本覺,本來有,本覺本有,我們本來就有。「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本覺本來就有,現在起心念佛,「生起念佛之心才是開始覺悟」。本來本覺我們不知道,現在起心念佛,我們開始覺悟了,「故名始覺」。「念的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本覺」,我們自己本心的覺性,「始覺就合本覺,始覺合本,此最重要」。「始覺合本覺才稱為覺悟。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就到究竟覺。」「由於一真法界為體,所以你本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起心來念佛,念什麼?就是念自己的本覺,無量光壽就是自己的本體。不是念別的,念自己的本覺、本體,就是念自己。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講得這麼清楚明白,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個始本不離,就到達究竟覺。所以念佛成佛,這是最直接的一個法門。好,辨體,我們就學習到這裡。

  下面:「參、明宗」。黃念老講,「我個人體會本論以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為宗。」念老他這個看法,讓我們認識持名念佛跟華藏世界的關係。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才能入華藏。我們凡夫不能入華藏,不但凡夫,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能入華藏,因為還沒有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入不了華藏世界。但是我們念佛人就用持名念佛,這個名字,就持名念佛,就入了華藏。所以念老說「本論」,本論就是講《華嚴念佛三昧論》。「以華藏入名字」,華藏入在這句佛號,這個名字上。「持名入華藏為宗」,宗就是主要的,主要的修學方法跟目標。整個華藏世界就是毗盧遮那佛說的法。說《華嚴經》的時候四處在天上說,三處在人間說。七處八會,或者有的地方說九會,七處九會,由於兩種譯本不同。《華嚴經》兩種翻譯的經本不同,所以有七處八會、七處九會的說法不一樣。《華嚴經》在天上有四個地方,佛在天上有四個地方說,有三個地方是在人間說的。「華藏世界講十方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莊嚴,持名就入華藏」,我們用持名念佛就入了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是一不是二,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往生到華藏世界。「持名往生,就入了華藏」,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入了華藏。「再加上一句華藏入名字」,這一句,「如果能夠信、能夠理解,這個名字有這樣殊勝的功德,信解就深入了」。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字有這麼殊勝的功德,這個實在講我們一般人就很不容易理解。因為覺得就一句佛號,這麼簡單,就能入華藏嗎?有很多人就有疑惑,但是此地給我們講的事實就是這樣。因為這個名字,這句佛號,古來祖師大德講得很多,這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我們不能看到這句名號太簡單,好像就沒什麼,如果我們這樣看,信解就不能深入。我們也要透過經教跟祖師大德的開示,好好來深入的去理解。如果深入理解,信解深入了,這個也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主要的因素。《彌陀經》講信願行,信當中包括解,《華嚴經》講信解行證。如果你沒有信解,這個願行也是不足的。所以信解還是第一個要素,第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夏老在《淨語》裡面開示,「理明信深」。道理明白了,真正透徹明白了,家師淨老過去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理論道理要徹底明瞭,徹底明瞭,信心就深入。明理就是解,解幫助我們信心深入,信幫助解,解又幫助信。信解深入了,是往生西方主要的一個因素,幫助我們願行,願行才會得力。信解深入,我們願心才會懇切,念佛功夫也才會得力。所以信解還是很重要。

  「為什麼說華藏入名字?根據此論所言:彌陀全體遮那,極樂不離華藏。」根據此論,根據《華嚴念佛三昧論》所講的,「彌陀全體是遮那」,阿彌陀佛的全體就是毘盧遮那佛。「極樂不離華藏」,極樂世界也沒有離開華藏,是在華藏世界裡面。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一切一切就是華藏世界,跟華藏世界是一不是二。「華藏依正悉入彌陀名字」,華藏世界的依正莊嚴都入到阿彌陀佛這個名字裡,「華藏世界一切依報,就是一切佛土莊嚴,一切正報,就是一切佛菩薩,都入在阿彌陀佛名字裡面」。華藏世界的依報正報都入在阿彌陀佛這句名字裡面,「所以說華藏入名字」。整個華藏世界的依報正報都入了阿彌陀佛這個名字裡面,這個叫華藏入名字。

  「持名入華藏」,彭二林居士又說,「持一佛名入全法界。持一佛名,全法界的功德都在裡面。」彭居士講,你執持一尊佛的名號,就入全部的法界。持一佛名,全部法界的功德都在這句佛名裡面,都沒有遺漏,統統在裡面。「論云:名字即法身,名字不異報化。」「一個名字」,名字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法身、報身、化身全在裡面」,三身統統在這個名字裡面。所以名字即法身,法身、報身、應化身,統統在名字,名字就是法身、報身、化身。

  「又云:此土行人」,此土行人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修行的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惑業未斷」,大多數人是這個情況,還起惑,有疑惑,「生同居土」。這一段就是給我們講,我們娑婆世界的修行人。這個修行人,以專念力,就是一向專念。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以及修諸功德,在三寶裡面做很多種功德,迴向西方。把念佛、修諸功德,一毫之善,統統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惑業未斷,見思惑沒有斷,這樣就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凡夫,見思惑一品沒斷,念佛迴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生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有四土,一切諸佛世界,每一尊佛的世界都有四土,四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是每一尊佛的世界都有這個四土。凡聖同居土,凡夫跟聖人共同居住的世界,像我們現在娑婆世界,這個地球上有凡夫、有聖人,共同住在這個世界,這個國土。像我們大家最熟悉的,在中國四大名山,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浙江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四川峨嵋山的普賢菩薩,這個四大名山就是菩薩的道場。還有浙江溫州雁蕩山,阿羅漢的道場。印光祖師在《文鈔》也有講到,有五百羅漢在那裡修行。還有雲南大理雞足山,是迦葉尊者的道場。其他還有很多名山,還有很多地方都是佛菩薩、阿羅漢的道場。在中國這個地區就特別多,示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我們見不到這些菩薩、羅漢。他見得到我們,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他如果變化一個平常人,跟我們在一起,我們也不認識,但是佛菩薩認識我們。據說去朝五台,文殊菩薩都會接待,變化一般人來接待。所以我們這個世界,聖人跟凡夫共同居住,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就是斷見思惑、破塵沙惑,還沒有破無明的權教菩薩,或者是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還沒有破無明,在天台宗六即佛,列為第四個,相似即佛。就很相似,但還不是真的,因為他還不是用真心,還沒有破無明(但是他見思惑、塵沙惑都斷了),不能入一真法界,所以是十法界的佛。十法界,菩薩叫權教菩薩,斷見思惑,也破塵沙惑,但是還有塵沙的習氣,這稱為權教菩薩。再來就是聲聞、緣覺,我們一般講阿羅漢、辟支佛,辟支佛就是緣覺,聲聞就是阿羅漢。這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就是華藏世界,一真法界,這是分證即佛。常寂光淨土,究竟圓滿,回歸到常寂光。我們凡夫惑業未斷,見思惑沒斷,但專念、修功德、迴向發願求生西方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我們一品煩惱沒斷,這個叫帶業往生。帶惑業種子,信願念佛,蒙佛慈悲接引,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

  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跟其他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不同的地方,就是其他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都有六道。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娑婆世界,凡聖同居土有六道(六道輪迴),有三惡道。但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沒有三惡道,它只有人、天兩道。所以這個跟我們娑婆世界,跟其他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就不一樣。我們常常念《彌陀經》,做三時繫念都要念《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無三惡道,沒有三惡道。這個沒有三惡道就是講凡聖同居土,西方極樂世界的特色也就是在凡聖同居土,這一點過去我們常常講。上三土都是要斷煩惱、破無明,一切諸佛世界都是相同的。西方極樂世界它的特色,它殊勝的地方,就是凡聖同居土。所以凡夫一品煩惱沒斷,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蒙阿彌陀佛神力加持,神通、道力跟阿惟越致菩薩沒兩樣,也能分身塵剎去度眾生,一品煩惱沒斷。所以有很多學經教的法師看到這個就有疑惑,他很難相信。照通途法門來修,你必定斷證功夫到那個程度,你才有那個能力,才有那個德能。你要修行斷證功夫還沒有達到,不可能有那個能力。但是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在凡聖同居土,他就有跟阿惟越致菩薩同樣的神通道力,這一點是很不可思議的。這個「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成了佛才能徹底明白,佛以下等覺菩薩都還不能完全明白。所以這個叫難信之法。

  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這個世界真奇妙,凡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他還是凡夫,還不是聖人,因為煩惱一品沒斷),他的神通道力跟阿惟越致菩薩(圓教七地菩薩)一樣,那也不能說他是凡夫,凡夫怎麼可能有這種神通道力?你要說他是聖人,他一品煩惱沒斷,那也不是。說凡夫也不是,說聖人也不是,所以這個世界真奇妙,也真不可思議,也是很難信的地方,所以《彌陀經》講這個叫難信之法。難信能信,這個不是偶然的,這個都過去生生世世在諸佛那裡種了深厚的善根,才能相信。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它主要的特色是在凡聖同居土,這個跟十方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不一樣的。因此十方諸佛都勸導他們那個世界的眾生,要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就是這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你要修到斷見思惑,不要說破無明,斷個見惑都很難突破。這一關最難透脫,這一關就是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凡聖同居土,你要突破到方便有餘土,第一個要斷見惑,見惑斷不了,後面就沒辦法。斷了見惑,出三界就有時間表了。《四十二章經》佛給我們講,人間天上七次往返,他就必定證阿羅漢。雖然還沒有脫離六道,但是脫離六道,可以預期,有時間表。但是如果還沒有斷見惑,你的功夫再好,禪定功夫再深,出離六道,還是不能預期,這一關最難突破。第一關就難突破,後面的難度當然就更高了,你在這個世界要修到七地菩薩,那真的談何容易!但是一往生,凡夫就變成七地菩薩,這個是所有世界都沒有這個事情。所以凡聖同居土,這裡講,我們這個世界的行人,「以專念力,修諸功德,回向西方,惑業未斷」,還有疑惑,生凡聖同居土。

  「第二種人欣厭既切,欣慕極樂之心,厭離娑婆的心都很切。厭離的心很要緊,很多人厭離的心沒有生出來」,這個我們反省自己,也就不難發現。我們自己口頭上說願生西方,我們對這個娑婆世界有沒有生起厭離心?還是對這個娑婆世界還是很留戀?我們對這個世界,娑婆世界的一切,種種人事物,都放不下,還是很留戀,留戀這個世界的一切,還沒有心想要出離,這個就是欣厭的心不切。這裡講欣厭既切,既切就是說既然很懇切,對這個娑婆世界不留戀,真放下了,欣慕極樂之心生起來了。「粗漏漸除」,漏就是惑業的一個代名詞,惑業叫漏,有漏。「所謂見惑、思惑」。見惑有十種:「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貪、瞋、痴、慢、疑」,斷了見惑證初果。「思惑就是貪、瞋、痴、慢」,這個比較細。見惑比較粗,我們比較容易發現。比較細的,我們比較不容易發現。「一直到無色界的貪瞋痴慢都斷了」,才證阿羅漢。所以貪瞋痴慢,有欲界的貪瞋痴慢,色界的貪瞋痴慢,無色界的貪瞋痴慢,愈上面的貪瞋痴慢愈細。一直到無色界,三界貪瞋痴慢統統斷盡,才超越三界六道,證阿羅漢果。現在修西方淨土的行人,「不去證小乘極果」,不去求證阿羅漢果,「但欣厭很切」,欣慕極樂,厭離娑婆的心很懇切,他這個粗漏漸漸消除。粗漏也就是指他的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粗的貪瞋痴慢,這個見惑也就漸漸的消除了。「並且聞法增進」,聽聞佛法,增長信心,精進不退,「這樣念佛求生」,可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講,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也有層次的,方便有餘土還是有它的層次,每一土都有三輩九品。比如說你斷粗漏,斷見惑,就事一心。思惑斷,也是事一心到了最高的。但是你能夠斷見惑,就是事一心,比較淺的事一心。同樣的,我們在凡聖同居土,念佛念到功夫成片,這個功夫淺深也不一樣,這關係到品位的高下。所以生方便有餘土就比凡聖同居土高了。

  「若修圓教為因,我們所講的《華嚴》是圓教」,以圓教做為修因,「從這裡發心」。「深達實相」,很深入的了達諸法實相。「以普賢行願」,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做自己的願,這樣迴向求生西方,那就生實報莊嚴土。「親承佛記,分證寂光。」那就不在方便有餘土,往生到實報莊嚴土了。

  「所以,此論不但希望大家持名往生,生凡聖同居土,還希望大家以圓教為因,可以上升到實報莊嚴土。生實報莊嚴土,就是大菩薩,一生大成就。上品上生,分身到無量佛國去聞法、去受記,到無量的世界說法廣度眾生,分身無量無邊。」淨土宗的成就就是如此的成就,但是必須以圓教為因。你修因是從圓教,小始終頓圓,圓教做為我們因地的修因。若沒有圓教為因,那只是前面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的成就,不能達到實報莊嚴土。此即造論之意。彭居士造這個論,就是希望把我們念佛提升到往生西方的實報莊嚴土,他造這個論目的在這裡。「把華藏入名號,華藏的一切都入名號之中,如此念,深達實相」,念念念,暗合道妙,就深達實相,「不但往生,而且品位很高」。「此即宗」,宗旨、主要的目標,「華藏入名字,持名入華藏。華藏就是極樂世界」。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明宗」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論用」,我們下一堂課,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佛三昧為什麼稱為寶王三昧❓
🔹三藏中的論是指什麼❓
🔹佛說的不可思、不可議,為什麼不可用我們的思惟去想、去議論❓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華嚴》是經中之王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集)  2023/5/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4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這個字,通題。在《大智度論》說:「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華嚴念佛三昧論》,念佛三昧出自於《華嚴經》,這裡黃老引用《大智度論》說,念佛三昧能夠消除種種煩惱,以及先世的罪業。所以《觀經》上說,至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個話我們大家要好好想一想,算一算帳。劫是極長的時間,一劫時間就太長了,我們一般講一個增劫、一個減劫,一增一減稱為一劫。一劫的時間就已經很長了,八十億個劫,那這個時間數字大得不得了,恐怕現在計算機都算不出來。就是說那麼多的生死重罪,一句佛號就能消,想一想,這才知道念佛的殊勝。

  《論》裡面說,「本來一個人就具足了法身、報身、化身。」每一個眾生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法身、具足報身、具足化身,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什麼是自性?什麼都具足,也就是說什麼都沒有欠缺,本來就具足的。所以法身、報身、應化身,我們自性本來每一個人統統具足。「一念能相應」,關鍵在相應,「就名為念佛三昧」。因為自己本來是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在要作佛,所以這個三昧就是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門,即能遍攝一切諸三昧門。」入了念佛三昧,它就包含一切的三昧。「所以,此即念佛三昧的解釋,以及念佛三昧何以稱為寶王三昧。」這個就是解釋什麼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為什麼稱為寶王三昧,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出來了。「《華嚴》是經中之王。」這個是在中國佛教大家公認的,《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華嚴》是根本。「念佛法門是法門中王。」所有法門當中,念佛法門是王,就是第一個。「念佛三昧是三昧之寶,所以念佛三昧是王中之王、寶中之寶」,所以才稱為「寶王三昧」。

  「這是一個極殊勝的因緣,能遇能聞都不偶然。」你能遇到,你能聽聞、見聞,這個都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不是偶然的。所以在《無量壽經》經文講,「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如果不是過去多生多劫修福、修慧,在佛門、在三寶裡面種了深厚的善根,「於此暫聞亦不能」,你對於這個經典,對於這個法門,你要暫時見聞、聽聞都不能,見不到、聽不到。所以如果不是往世多劫修了福、修了慧,真的,暫時要聽到一點都不可能。這個經文,《無量壽經》的經文也是給我們證明「大家能聞」,你能夠聽聞、你能夠見聞到這個經典,見聞到這個法門,又遇到善知識給我們講解、開導,這個是證明往劫修了很多福,修了很多慧。這個真的不是偶然,不是這一生才開始的。所以過去黃老也常勸大家,「多生辛苦到了今天,我們今天要叫它有個決斷,叫它成功」,不能像過去一樣沒有一個決斷;沒有決斷就是說,還沒有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過去生生世世都是這樣,都是在佛門裡面修福、修慧,聽經聞法,修財布施、法布施,這一生才有機緣再遇到這個法門,特別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個在我們中國,佛教傳入中國,《無量壽經》多次的翻譯,沒有一個善本;在我們現在,民國有了這個善本,這個因緣更是難遭難遇。所以黃老勸我們這一生要決斷,要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才不會辜負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祖師大德的苦心。所以不要再像過去一樣,還要等下回再來,要有個決斷,這一生就要決定。這個「斷」就是斷然,要發願往生,不要再等來生來世了,這一生就要去了。

  「論就是優婆提舍」,這是印度話,翻成中文叫「論」。論就是「指佛涅槃以後,佛的弟子對於佛的教義做了一些解釋,設了一些問答,這些著作稱為論」。佛講的叫經,佛的弟子、菩薩、羅漢、這些祖師大德根據佛經來解釋、來設一個問答,這些都稱為論。所以三藏裡面,經、律、論,論是三藏當中的一藏。我們比較熟悉的,像《大智度論》,我們剛才講的《大智度論》,《大智度論》這很有名。《瑜伽師地論》,這法相宗的。在藏傳佛教,黃教的,在明朝時代,宗喀巴大師他也著作了一部《菩提道次第廣論》。論就很多,三藏裡面有一個論藏,所以論很多,我們比較常聽的就大概這幾部論。「以上說明了《華嚴念佛三昧論》的論題。」因為它這個名題叫《華嚴念佛三昧論》,所以這個題叫論題。我們現在要考博士都要寫論文,這個叫論題。

  「下面介紹作者」,就是做這部論的人。「他是受過菩薩戒的大居士彭際清,字紹升,號二林居士,是乾隆年間大居士,世代宗儒」,世代宗儒就是他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儒家,學儒的,也就是讀書人。他本名叫「際清」,他的字叫「紹升」,他的外號叫「二林居士」。他是乾隆年間的人,距離我們現在也三百多年了。這個論有篇自序,《居士傳》也是他的著作,他做的。「《居士傳》最後,有自撰的『知歸子傳』」,他自己撰寫的,這個傳的名稱叫「知歸子傳」。這個傳很簡單,只說「為儒,父兄都以文學官於朝」,他的父親、他的兄長(他的哥哥),文學就是文官,在朝廷當官。「年未冠」,未冠就是還沒到二十歲。在中國傳統,滿二十歲就成年了。剛剛成年叫「弱冠」,還弱,還沒有達到壯年。這個冠就是在傳統裡面,男子二十歲舉行一個成人禮,就是已經大人了,二十歲了,舉行一個戴帽子的這樣的一個儀式,就表示從這天開始已經是成人了,不再是小孩,成年了,這一天開始就叫「弱冠」,剛剛成年,還弱。「年未冠」就是還沒有到二十歲,「就以儒言取科第」,就是他還沒有成年,他就取得科第。「他父親是尚書」,尚書就等於我們現在部長級的,「他本人是進士」,他考中進士,考中進士就可以當官了,「後為官」,考中之後也做了官。最後他不再做官,他都放棄了,專門研究佛教,著作很多。「第一部著作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對《無量壽經》做了一些刪節。」

  宋朝王龍舒居士他著有《龍舒淨土文》。王龍舒居士是宋朝時代的一個進士,他的國學底子非常好。王居士「他把四本《無量壽經》會集成一本」。會集《無量壽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王龍舒居士是第一個,第一個做會集的。他會集這本《無量壽經》,那個經的名稱他改成《大阿彌陀經》,就變成五種原譯本,多了一本出來。從漢朝到宋朝,在中國《無量壽經》有十二次的翻譯,也就是說十二本不同的《無量壽經》譯本。但是後來經過戰亂,十二種翻譯只剩下五種,其他七種有經題,經的題目還在,但是經文沒有了,經文都散失掉,沒有了,現在我們在《大藏經》看到的是剩下的五種原譯本。一般讀《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只有讀曹魏康僧鎧法師翻譯的《無量壽經》。我年輕的時候,剛學佛,讀《無量壽經》也是讀這一本,康僧鎧的本子,那個時候還沒有見到這個會集本。會集本是我出家三年後,李老師往生了,我們老和尚從箱子把李老師交給他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眉註叫我去找印刷廠來估價,印出來,印一萬本紀念李老師,那時候我們才看到這本經。後來經過我們淨老和尚多次的宣講,這個會集本在全世界大放光彩。當時就成了第六種《無量壽經》,原來五種原譯本又多了一個會集本《大阿彌陀經》。

  所以《無量壽經》從王龍舒一直到民國有九種,家師淨老和尚把這九種合印在一起,五種原譯本、四種會校本,統統印在一起,這稱為《淨土五經讀本》。就是原譯本、會校本統統印在一起,合印,這個黃老也很贊同,贊同家師淨老把九種合印在一起,這很圓滿了。第一種「漢譯」,漢朝安士高那個時候翻譯的;第二「曹魏譯」,三國時代,就是康僧鎧的;第三種「吳譯」,吳就是三國的孫權,這有三本。晉翻譯了五、六次,但是都沒有傳下來。到了唐朝翻譯《大寶積經》,《大寶積經》當中有一會是「無量壽如來會」,那是第四本,唐朝的譯本。第五種「宋譯」,宋朝翻譯《無量壽經》。從漢朝到宋朝有十二次翻譯《無量壽經》,可見得《無量壽經》原本不止一種,也證明佛當年在世,這部經是多次宣講,每次講的對象、根機不一樣,內容出入就很大,但是都是講《無量壽經》,講西方極樂世界。這十二種翻譯剩下五種,另外七種有經題,沒有經文。「王龍舒居士取四種原譯」,他只看到四種原譯本,把它會集成《大阿彌陀經》,也流行很廣,古今大德引用很多,採用他這個會集本,像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疏鈔》也有採用到王龍舒居士會集的《大阿彌陀經》裡面的經文。王龍舒居士他是站著往生的,他的《龍舒淨土文》有一個像站著,它是立畫的,站著往生。他是宋朝那個時代的進士,所以他的學問也很好。

  王居士他這本會集本,缺點就是會集本當中「有用自己的語言寫的內容」,就是加上自己的語言文字進去,這一點有毛病。如果以王居士的國學程度,當然是沒有問題,他國學程度好。但是他開了這個先例,以後的人如果也效法他,用自己的語言作為佛說的,那就變成大妄語了。他看不懂的,加上自己的語言文字進去,這個例子開得很不好。這是後人,在家出家的這些祖師大德對這個都有意見,覺得這樣做不好,不能開這個例子。因為經是別人翻譯的,不是自己翻譯的,所以要忠實的照原來翻譯的經文文字,這個才是真正叫會集;如果你改動當時翻譯人用的文字,那這個例子開得不好。當然以王居士他的程度是沒問題,會比原來更好,但是開這個例子就不好,以後的人也效法這個,這個人看不懂他加一句,那個看不懂再加一句,那個程度沒有他那麼好,改到最後這部經就不能看了。

  到了清朝,彭二林(彭際清居士)就想補救這個王居士的缺失,但是彭居士他沒有會集,他把魏譯本,就是曹魏康僧鎧法師翻譯的《無量壽經》譯本「加以刪改簡化」,做一個刪節,念的文法比較不通的、比較不順的,他給它刪改、給它簡化,變成了一個節校本,那就排在王居士後面,成了第七種《無量壽經》。到了丁福保,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在我們中國佛教也是一個大居士,丁福保居士,丁福保有編《佛學大辭典》。他也是印光祖師的弟子,我們在《文鈔》看到祖師都有給他回信。丁福保居士的《無量壽經箋註》,他就是根據彭二林居士的本子(彭際清的節校本)來做註解。第八本是魏承貫,清朝咸豐年間的人,魏居士用五種原譯本來會集。他也是想盡量不要犯王龍舒的毛病,可是不知不覺還是犯了,仍然有一些文句不是翻譯經文當中原來有的。這又是一個瑕疵,還是不完善,因此魏居士這個會集本也流通不出去。

  後來到了民國,夏老看到從宋朝到清朝,四種會校本都不完善、都有缺點。《無量壽經》號稱「淨宗第一經」,是淨宗第一部經典。在中國一千多年來,修學淨土法門的很少人讀《無量壽經》,讀的人不多,大部分讀《佛說阿彌陀經》,就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本,我們現在做三時繫念都是念《佛說阿彌陀經》。等於說這一千多年來,修淨土宗的就是依這部《佛說阿彌陀經》來修學,對於《無量壽經》這個第一經很少人讀誦,也沒有法師講解。在中國的註解只有一種,反而日本跟韓國的法師註解的還比較多,這是這部經不能廣為流通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沒有一個完善的本子。那麼多種原譯本,不知道讀哪一種好,內容差別很大,這本有的那一本沒有,那本有的這一本沒有,所以讀一種都不完整,要全部讀,的確不容易。而且法師翻譯,很多都用直譯的方式,那個文法中國人讀起來就不順暢,這個也是不能廣泛流通的原因。像《佛說阿彌陀經》,鳩摩羅什翻譯的,我們中國唐朝玄奘法師也有翻譯,翻譯他用直譯的,梵文直接把它翻成中文,這個稱為直譯,沒有按照中文的一個慣用的文法,直接翻的,中國人讀起來當然就不太順口。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他用意譯,翻它的意思,就是四依法裡面講「依義不依語」,意思翻對了就可以,它就完全符合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的文法翻譯出來。所以我們念《佛說阿彌陀經》,大家念起來很通順,很好念,念得很順暢。過去有人把《佛說阿彌陀經》翻成白話,那個大概人家看一遍就不會看第二遍了,更不可能拿來讀誦,那也讀不下去。我看翻譯出來印了很多,最後也沒人讀,現在也沒有再見到了。現在大家還是習慣念鳩摩羅什的,這是正確的。

  所以這個不容易,翻譯、會集,會集甚至比翻譯還難。會集你是拿人家的譯本來做會集,不能用你的意思去改動文字,不可以,因為這個不是你翻譯的。你只能把別人翻譯的,把它會合、會集起來,忠實的照原來翻譯的文字,不能改。夏老他就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會有第九種《無量壽經》出世,這本出來,大家公認完善了、圓滿了。夏老會集圓滿,就請慧明老和尚來印證,慧明老和尚給他印證,這本的確會集得非常好。在律宗的大德,慈舟法師也拿他這個會集本在電台講解,這是佛門的大德。會集本後來台中蓮社李老師他有講過一遍,也做了眉註。我們淨老和尚去台中學經學了十年,後來離開了,李老師就把這個眉註,這一本交給我們師父上人,一直到李老師往生才拿出來翻印,來講解,現在夏老這一本流通到全世界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能遇到這一本就非常非常殊勝,過去一千多年來都沒有善本,我們這個時代有了,這也是佛力、三寶、十方諸佛的加持。這個事情到一九四五年以後才完成,就是民國三十四年以後才完成,這個不容易,很難得。這一部經從大陸流通到台灣,台灣又流通到全世界。所以夏老當年在世他有預言,他說這本以後從國外傳回來。當時大家聽了不能理解,在中國會集的,怎麼說這一本將來會從國外再傳回到中國?當時大家不知道。後來經過文化大革命,這些經典幾乎都破壞到很嚴重的情況。後來家師淨老在台灣、在海外弘揚這一本,很多大陸的同修到國外去,有的移民過去的回大陸,看到這本經帶回大陸。這個真的,從國外再傳回去中國,應驗了他的預言。「《無量壽經》出現了善本,是現代人的福報。」所以黃念老講,他的《大經解》不但國內有在印,國內印的數量比較有限,在國外就印很多,特別在台灣。台灣印《無量壽經大經解》,家師淨老也在講這個經,介紹這部註解,前後有四次做一個完整的講解,那這個因緣就更難得。黃念老在大陸也有講解。我們淨老和尚他講最多遍的,所以也有錄音帶,還有錄像帶,現在都放在網路上,大家都可以搜尋得到,很方便。這是我們現代人,學佛的人、念佛的人,這個因緣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殊勝,我們遇到要珍惜。

  彭二林居士刪節了一種,成了第七種《無量壽經》,而且還作了《無量壽經起信論》,另外他也有《觀無量壽經略論》、《阿彌陀經略論》、《華嚴念佛三昧論》、《一乘絕疑論》、《居士傳》,還有《二林居士集》,他有這幾種著作流傳於世。他是一位深入禪宗、深入淨土的大居士,真的是不可多得。他跟蓮池大師的風格很接近,禪與淨土密切結合,所謂「禪淨雙修」。

  以上介紹著作這部論的人,他簡單的一個介紹,下面就進入辨體。我們這個釋名,五重玄義釋名,解釋《華嚴念佛三昧論》這部論,論題的名稱。「貳、辨體。本論之體就是一真法界。」這個體,用現代話講就是理論基礎,你立論的基礎根據什麼?根據什麼來立這個論?本論的體,它的本體是什麼?就是一真法界。因為華嚴宗說「一真法界」,華嚴宗把宇宙的本體名稱叫一真法界,也就是天台宗所說的「諸法實相」。天台宗說宇宙的本體是諸法實相,這個講宇宙的本體,我們一般講本體論,就是這些從哪裡來的?「諸法實相」與「一真法界」名稱不一樣,實際上都是一回事情,都是講宇宙的本體。「法界就是統攝一切萬法,所以叫法界」,萬事萬法。「怎麼說一真法界呢?體是絕待的,沒有對待」,體沒有對待,「不是二,稱為一」,一就是一體。「是真實無妄,所以叫真。」它是沒有虛妄的,它是真的,所以叫做真。「不二,離妄,統攝萬法,就稱為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不二就離開妄了,那就是真的,統攝所有萬法,所以法界稱為一真。一真法界另外一個解釋,「無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徹融攝」,這個解釋比統攝萬法又深了一步。「一切互相徹,你能徹我,我能徹你」,彼此互相交徹也。「融攝:互相融、互相攝。互相融、互相攝、互相交、互相徹,可以拿屋裡的燈光作比方」,屋子裡面,蠟燭台有光,天花板上電燈也有光,各有各有光。屋子裡面的光亮是由於蠟燭台跟全部電燈所發出來的光融在一起,誰能分別這個光,哪一塊是屬於蠟燭的光?哪一塊是電燈的光?不能分了。「所有的光,每一個光都遍滿全室」,都遍一切處,「每一處都有各各發的光」。這就叫交徹、交融,互相含攝的意思,「你攝了我,我也攝了你;你融到我裡頭,我也融到你裡頭,交徹融攝」。

  「以我們的譬喻推廣到一切法」,所有一切萬法跟這個燈光是一樣的,「一切法無不如是」,都是這樣,萬事萬法都是這樣。「這樣的一個不二不妄、一真的法界是什麼?就是諸佛平等的法身。」佛的法身是平等的,沒有說哪一尊佛的法身高一點,哪一尊佛的法身低一點,沒有,事實是都平等,十方三世一切佛,法身都是平等的。「《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身還有什麼高下?不但佛與佛的法身沒有高下,一切都不二,還有什麼高下?大平等之法。」這個法身,「從本以來就不生不滅」。所謂不生不滅,就是它沒有生,沒有生就是它本來就這樣,本來就存在。沒有生,它哪裡會有滅?它本來就存在,本來就有的。「非空非有」,你說空,它也不是空;說有,也不是有。「離名離相、無內無外」,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你找不到邊際,小你也找不到,「唯一真實不可思議」。「都沒有,那不就是斷滅了?不是,唯一真實。」這個跟外道那個斷滅見意思不一樣,我們不能錯會了。「唯一真實,那你說是不是有?」你要是想這樁事情,佛給我們講,這個不可思議。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去想,也不能用你的言語議論去議論,你想不到的,你怎麼想也想不到,不能想;也不能講,你也講不出來。所以剛一要想,動個念動要想,在禪宗裡面,多少香板就下來了。所以稱為「一真法界」,不可思議,不可思、不可議,不能用想的,用想的是打妄想。

  「一塵一毛無不是一真法界。」我們現在看到最小的一個物質,一粒微塵,肉眼都看不到;一毛端,我們身體這個汗毛的尖端,我們也看不清楚,這麼微小的一個物質都是一真法界。不但廣大無邊的是一真法界,就是極微細的電子、比電子小多少萬倍的中微子,那麼小的體積、那麼小的物質,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都是一真法界。「到了華嚴境界,小就能包括大」,一粒微塵我們看不到,但是微塵當中有大千世界。「毛端剎海」,一毛端它就能容納剎海,還是最小的體積,最小的當中可以包括大的,這麼大的世界。一般人的常情就是大能包含小,小都是在大的裡面,大能包含小;多能包括一,一在多裡面。但是《華嚴經》講「一多相即」,一當中也有多,多當中也有一。一萬包括一、包括二,一跟二也包括一萬,這個我們一般人就無法理解了。

  「又《華嚴》延促同時」,這講時間,「一秒鐘和一萬年是一樣的時間」,都同時的。愛因斯坦(西方的科學家)懂這個道理,他的一個朋友死了,他說你死了,不久我也就會來了。他說那些都是錯話,都是因為時間是人類的錯覺,物質也是人類的錯覺。錯覺就是說,它是一個幻相,《金剛經》講「如夢幻泡影」。「錯覺與妄想正好相似」,愛因斯坦說錯覺,佛經說妄想,這個話就很相似。「錯似妄,覺似想;我們說妄想,他們說錯覺。時間就是錯覺。現在時間、空間、物質這些概念都在發生變化,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佛教前途光明,不是指現在信佛的人多了,交供養的人多了,而是有大光明在前頭。」為什麼?因為科學家看到佛經,三千年前佛就講這麼清楚,就非常驚訝,我們科學發展到今天才發現這個,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完全明白了。所以佛有大智慧,而且還不用透過這些儀器。現代人這些科學家如此的努力,發明種種的儀器,才把這個實驗做出來,靠這些儀器,佛不需要。現在科學家才發現,可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已經就知道了,講的比科學更詳細、更清楚、更徹底、更明白。所以科學家接觸到佛經,特別是《華嚴經》,不得不佩服。過去家師淨老和尚在家的時候,年輕的時候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方教授跟他講,佛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特別是《華嚴經》;後來他老人家在講《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又說了,不但是最高的哲學,而且是最高的科學!這些話一點都不誇張,事實是如此。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辨體」還沒講完,留在下一次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花」含攝哪十種意義❓
🔹在佛經裡「經」有哪四個解釋?在《華嚴》中是哪十個含義❓
🔹何謂三昧❓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3/5/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3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這一堂課繼續來學習黃念老的《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到經題,《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念佛三昧論》這個論,是根據《華嚴經》來造的論。上一次我們學習到經題,「大方廣佛」,學習到這個地方。這一堂課接下來是「華嚴」這兩個字。

  「華嚴是喻」,喻就是比喻。「華」就是開花的花。在古時候古字,中華的華跟我們現在用的那個花同一個字,也就是讀音看用在什麼地方,那就不一樣。所以這個「華」就是花的意思,開花的花。在佛門裡面也常用花來表法,表什麼法?用這個比喻來表修因得果,果就是莊嚴法報化身。我們一般講莊嚴佛淨土,此地講莊嚴,莊嚴什麼?莊嚴法身、莊嚴報身、莊嚴化身,這個叫三身。

  「芬馥萬行,榮耀眾德」,這個是講花又香又好看。很多人都喜歡花,無論中國、外國都喜歡花。所以佛經用花,在《華嚴經》也是用花來比喻,來表示萬行所結的果。我們看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是因,果是一切眾德所形成的這樣的一個成果。「花喻此」,花是比喻這個道理。「一切神通,一切妙相,來作為莊嚴,此華嚴之意。」佛菩薩具足神通妙用,來廣度眾生,以這個來做為莊嚴,這個是「華嚴」的意思。

  「花也有十個涵義。」不僅代表修因證果,也有十個含義。「花不僅僅是草木之花」,這個是植物,我們一般講到花,第一個就是想到植物,花草樹木,植物的花。這裡這個花,不但是指草木之花,也包含了珍珠、金、銀、瑪瑙、硨磲、玻璃等等,金銀珠寶,在《彌陀經》講七寶,這些七寶它也是一個裝飾品。像花它是裝飾,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瑪瑙,這些七寶它也是一個裝飾品。比如密宗的佛像掛的瓔珞,密宗佛像都有掛瓔珞,這個在顯教也有,像我們看觀音菩薩像,有些佛像、菩薩像,彩繪的或者是雕塑的,也有掛瓔珞。就像我們現在出家人,像我講經掛念珠,這個是一個裝飾,莊嚴身相的一個東西。這些裝飾品,莊嚴身相的,莊嚴佛像的這些瓔珞都是七寶所成的,這個也算花。像一般的耳環、手鐲,戴在身上的裝飾品,也都是屬於莊嚴之具,這個也涵蓋花的意思裡面。

  「飄幡」,我們看那個幡,在傳統的寺廟我們可以看得到。幡如果掛在外面,風一吹,它會飄起來,這個叫飄幡。「身上披的飄幡為衣、綢緞的重裙」,這個是像密宗的佛像,顯教也有。大家如果去敦煌,看敦煌石窟,也有一些莊嚴的佛菩薩有這樣的相,身上穿的綢緞有重疊的,穿起來很莊嚴。所有一切莊嚴之具,這些珠玉金寶,也可以莊嚴身相,這個也是花的意思,花因為它是莊嚴的,來裝飾的。所以「花有二種,一種是草木的花,一種是金玉所成的花」。金玉所成的花,跟草木的花,也都可以拿來莊嚴自己的身相。

  下面給我們講花有十種含義,它含攝十種意義。「一、含實。花能結果結籽。」我們看植物,先開花後結果,花當中有果、有它的籽,所以它含著果實,這叫含實,含這個果實,它有果實,這是第一個。

  「二、種子表示含有性德。一切都是性德之所流現,由性德再出現修德。」花裡面包含的種子,表法的意思是含有性德,就是性德在裡面。因為這一切都是性德之所流現。性德就是自己的自性,一切眾生的自性,我們看到所有依正莊嚴,都是性德之所流現。由性德再出現修德,所以性修不二,因性起修,這是第二個意思。

  第三、「光淨。表示本智本來是很明顯的,花很光瑩、很潔淨、很微妙。」花本身,光瑩,光澤很清潔、很乾淨,也很微妙。我們看植物的花的確很微妙,各種花。第三個意思,這個花就表示有光,光瑩,表示清淨。這個是表我們根本智,本智本來是清淨的,這是很明顯的。這是第三個意思,表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

  第四個意思,「適悅」。誰看了花都很高興,都很歡喜,都能夠適合每一個人,這是表「順物之機,應一切眾生的機,大家歡喜」。佛講經說法叫應機說法,因應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機,各種不同的需求,來為他說法,這個是順物之機,應一切眾生的根機。大家聽了佛的說法,大家都法喜充滿,都很歡喜,這個叫適悅,合適、喜悅的意思。

  「五、引果。能結出果子。」先開花後結果,它能結出果子,這個叫引果。

  「六、端正。」有端正的意思。

  「七、無染。」沒有污染,本身就是潔淨的。

  「八、巧成。」巧就是巧奪天工,我們一般講「花開的形相很好、很美」。你說那個花開出來,誰去設計的?沒有,但是各式各樣的花開出來都很巧,大家看了都歡喜。這是第八個意思。

  「九、芬馥。」就是說花的香味很美、很香。這是第九個意思。

  「十、開敷。」開就是花開了,開展。這個表我們眾生的心開了,開就是開悟,我們一般世俗講心開意解。心開,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給我們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就是用念佛這個方法,你只要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再也不必用其他的方法來補助,就用念佛這個方法,你一直念下去,自然心就開了,這個叫不假方便,不需要再藉助其他的方便法。所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前提,能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用念佛這個方法,就一直念下去,自然就開悟,就開解了。開敷,「心被捆上了,又放開了,開敷為意」。捆上就好像被我們的煩惱妄想困住了,但是我們現在透過念佛,開敷了,又放開了。

  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地方講花,有很深廣的含義。這十種含義裡面,「有的是通於二種花的,有的只限通於草木花的」。以上就是講花有這十種含義。

  下面「嚴」這個字。「嚴是莊嚴之意」,這一句,我們佛門弟子大家常常聽到莊嚴,我們念迴向偈也都會念到「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所以這個嚴是莊嚴的意思。「萬德、萬行都圓滿了」,以這個來裝飾佛的十身,所以佛身是以這個來莊嚴。「所以佛華嚴是喻與人放在一起。佛是覺悟的人,萬德圓滿之所莊嚴。這個代表人,能證的人」,就是這個人他證了大方廣。「大方廣是所證的法。也可以說大方廣也是體,是性德。從大方廣起修,修是事,事是佛華嚴。」我們人,「有一點覺悟,便有一點莊嚴」,覺悟到最後圓滿了,又證得大方廣,這是修德。所修的又全部在性當中,這就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以上,經題七個字當中,解釋了六個字,此為別名。此為別名就是說,「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是這部經的別名,別就是個別的,就是這個名稱不同於其他的經典。每一部經典都有它個別的一個名稱、名題,不一樣,這個叫別。

  下面「經」這個字,是叫通題,叫通名。經,佛講的都稱為經。在我們中國,古聖先王所講的也稱為經,就是世間聖人,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古代聖人講的,稱為經。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在古印度他們也不叫經。佛講的,記錄下來這些語言文字,把它記錄在貝葉上,那個貝葉像芭蕉葉一樣一片一片的,就像我們中國古代那個竹簡。古印度是用芭蕉葉,然後再穿個洞,用繩子把它貫穿起來,稱為貝葉經,梵語叫修多羅。傳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把印度傳來佛講的這些佛法,也跟我們中國聖人講的一樣,都尊稱為經。所以經是聖人講的。

  「經」這個字的意思,在佛經裡面,一般的解釋是「貫、攝、常、法」。「貫」就是貫穿,它有脈絡,好像一棵樹,它整個都有脈絡,有條不紊,它的脈絡很清晰,一點也不亂,這是貫的意思,貫穿。「攝」是我們現在講有吸引力,能夠攝受人心,眾生聽了很歡喜的接受,它有攝的意思,攝受力。「常」是永恆不變,因為經一旦稱為經就是真理,就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它不會改變,這個叫常,它永恆不變,這是常。這個經,你三千年前是這個道理,三千年後還是這個道理;在娑婆世界是這個道理,在他方世界也是這個道理。它不會因為時間、空間不一樣而有所改變,所謂超越時空,所以這個是常的意思,恆常不變,因為它是事真相,這是第三個意思。第四,「法」,法就是法則、軌則的意思。好像火車走要有軌道,你開汽車,汽車有汽車的道,人行有人行的道,你要遵守這個法則、這個軌則,才能達到目的;如果不遵守,那就出亂子,那就達不到了,所以它有軌則的意思。

  到了《華嚴》又是有十個含義。這個「經」,在《華嚴經》來講有十個含義。第一個是「湧泉」,就像泉水湧出來。大家都看過泉水,像我們現在台北雙溪大埤東林寺,昨天我到山上去灑淨,看到有一個泉水源源不斷的湧出來。這個經它有湧泉的意思,就是這個經它的義理是無窮無盡的,有無量義。經義是沒有窮盡的,像湧泉,泉水不斷的湧出來,它沒有停止,沒有盡的時候。所以經有湧泉的意思。所以經你愈深入,不斷的深入,它都有新的意義出現。所以經有無量義,它不是只有一個或者幾個,無量義。用湧泉來比喻經義像泉水一樣,不斷的湧出來,無窮無盡。這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出生」。就是經裡面能輾轉出生殊勝的妙意,這個意思又出生其他的意思。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個法為什麼微妙?它不斷輾轉,這個意思又輾轉生出其他的意思,其他的意思又輾轉生出其他的意思,不斷的生出新的意思。經有不斷輾轉出生殊勝的妙意,有這樣的一個意思在,這個就很殊勝。

  「三、顯示。顯示佛的知見。」佛出現在世間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示我們悟入佛的知見,我們才能解決所有一切苦難的問題。我們現在是什麼知見?眾生知見。眾生知見都是錯誤的,對宇宙人生的想法、說法、看法都是偏差錯誤,就是知見錯誤,認知、見解不對,對宇宙人生的認知、見解偏差錯誤,導致迷惑、造業、受報,這些苦難都是從錯誤的知見而來的。因此佛大慈大悲,出現在世間,就是幫助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是《法華經》講的,顯示佛的知見。這是經的第三個意思,顯示佛的知見。

  「四、繩墨。木匠用帶墨的繩子在木頭上彈出一條墨線,然後完全依照這墨線來施工。」過去我俗家父親他是做木匠的,小時候常常看到他在鋸木頭,就拿一個墨斗,墨斗拉出來,有一個小的尖尖的像釘子一樣,釘在木頭這一頭,然後線拉到那一頭,然後彈一下,就現出一條直線。要鋸這個木頭,根據這條直線鋸下去就不會歪了,就不會偏了。所以依照這個墨線來施工,就不會偏差,不會偏斜。為什麼要拉這條線?沒有拉這條線,往往這個木頭一鋸,鋸到最後就斜了、歪了,所以必須拉這個線。這個也是表示經典當中指示,它就像繩墨一樣,它是一個規矩、一個標準,我們依循這個規矩、標準,這些道理都要依教奉行,我們修學才不會走入歧途,不會偏差錯誤。所以經有繩墨的意思。

  「智者看到經題就能知道經全部的意思」,有智慧的人看到這個經題,他就知道這部經在講什麼,這部經全部的意思他都明瞭,這是有智慧的人。「忙人見經題亦能得利益」,忙人就是我們一般人,匆匆忙忙的,心浮氣躁,沒有智慧,但是看到經題也種善根,在第八識阿賴耶識落了這個經題的善根種子。你聽到《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經題,這個善根種子種在阿賴耶識,有種善根的利益,將來這個種子成熟,它就起作用了。所以智者、忙人,不管什麼人,縱然他是排斥佛教的,他看到這個經題,你幫他種善根,所謂「一歷眼根,永為道種」。「《華嚴》是經中之海、經中之王。這個經題只能很粗淺的做一個介紹。」詳細介紹,半年也講不完。過去天台宗智者大師講「如是」,講了九十天,意思還沒講完,因為有無量義,那何況《華嚴經》,何況是經中之王!《華嚴》稱為教海,像大海那樣深廣無際。所以我們在此地只能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念佛三昧。此三昧在《華嚴經》內,所以才叫華嚴念佛三昧。」這段提出來念佛三昧,這個三昧是在《華嚴經》裡面的。《華嚴經》講了很多三昧,念佛三昧是其中的一種,因為這個念佛三昧出自於《華嚴經》,所以才叫做華嚴念佛三昧。「《華嚴》裡講了種種三昧,什麼叫三昧?」三昧是印度的梵語,這是音譯,翻它的音,把印度的音用我們中文接近的那個音把它翻出來,叫三昧。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三昧的含義就是正定、正受」。所謂正定就是正常的定,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這個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三昧就揀別不是邪定,不是邪受。正定,它是正確的,正確的定;正受,正常的享受。

  正定是戒定慧。戒定慧,這個定就是六度裡面講的禪定。禪定,我們一般講三學戒定慧,講六度,第五度是禪定度。這個禪定,定有種種的定,定的種類也很多。正定,所謂正字標記,用一個正定,那相對的還有邪定,不是正定就是邪定。我們要知道有邪定,它也定,但是它偏邪了、偏差了,入了邪法。一入邪法,就不符合聖言量的法。聖言量就是佛菩薩講的,佛在經典上講的是聖言量。如果你入了邪法,就不符合聖言量的法,入了定就是邪定,跟經典講的境界,這些理論方法不一樣,那就入了邪定。所以正定揀別不是邪定,是正定,八正道裡面有正定。正受,受是受用,一般人講享受。定中就有受用,正定有正定的受用,邪定就有邪定的受用。邪定它也有受用,它也有感受,也有它的作用,但是它是邪的,偏差的。所以有很多人很快的就出現了許多奇異的事,奇奇怪怪的事情。特別現在這個時代學佛的很多,他見到光、見到佛,種種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有沒有那回事情?有那些事情,但是它不是正確的,那是邪定所產生的邪的作用。「不是佛教的法,都稱為邪法。」跟佛所教的法不一樣、不相應的,那就是邪法,那肯定是不正確的。「大家知道向上很難,趨於下流是很容易的。」這個黃念老也是苦口婆心在勸勉我們,我們要向上都比較難,上是什麼?跟佛菩薩看齊,不斷提升,靠近佛菩薩,這個比較難。但是趨於下流就很容易,跟那些邪知邪見邪定的人去跟他接觸,很容易受他影響。不是走正路,就是走邪路,是走下流,往下跑,就很容易,這樣就容易入了邪定。他也認真修行,很精進,但是修錯了,偏差、偏邪了。偏邪了,你很精進用功,得到的是邪定,不是正定。

  「所以,有的人修行說:你這不好,你開了鬼眼,通了鬼脈。」通鬼眼、通鬼脈,就跟鬼打通了,我們一般講通靈。「所以,看到許多陰間的情形,看到許多死人,他自己也出現鬼的特點。妖魔鬼怪都有通,鬼有鬼的通。」鬼神有報得的五種神通,這方面我們一般人就沒有,鬼神有這個通。我們人間牆壁擋不住鬼,地也擋不住鬼。我們人就不行,我們人你就不能從牆走過去、從地下冒出來,這個我們人就做不到,但是鬼他可以通,這是有的人他得到鬼通了。「得鬼通是進步是退步?」這個要好好想一想。許多佛教徒對這些事,還不能夠很明白,看到這個好像也是佛法,但是這個當中有很多不是真正的佛法,似是而非。「有人自己可以堅持」,自己可以堅持不去接觸這些邪定、邪神、邪鬼,但是不能勸動別人。你要勸別人也不容易,別人他能不能接受?有的人他去接觸到這方面,他就很相信這方面的,所以一談起來,鬼裡鬼氣的,佛菩薩在經典講的話他也就偏離了,這個就錯了。所以「這些東西要有分別」。我們一般平常講無分別,沒有分別,沒有錯,但是無分別當中還有分別,有分別中還無分別。所以這個都要我們細心去觀察。此處是正定、正受,區別於邪定、邪受。所以這個三昧是正定正受,不是邪定邪受,這個要有所區別。所以無分別當中還是有分別,分別當中沒有分別,這些我們都要能夠深入去體會。

  「三昧是正定、正受」,這把三昧兩個字的定義給我們說明了。「念佛三昧」,就是說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來達到三昧,達到正定正受。念佛三昧,念佛有好幾種,持名念佛也好,觀想念佛也好,實相念佛也好,觀像念佛也好。在念佛法門,念佛有這四種不同,「實相念佛」,是念法身佛,跟禪宗參禪一樣的境界,這個是最高的。第二、「觀想念佛」,想佛身、菩薩身,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詳細在《觀經》。觀想念佛,心要定,要有禪定功夫;心沒有定在一處,這個觀想很難成就。「觀像念佛」,比較容易,比觀想容易。有一尊莊嚴的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觀這個莊嚴的佛像,把這個莊嚴的佛像深深印在自己腦海裡。但是沒有時間的人常常離開佛像,看不到佛像,他就忘記了,所以這個要有時間,這個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這麼修。第四種「持名念佛」,這是最方便的,就是我們現在念出聲的,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阿彌陀佛。念佛也有各種音調的,六字二音、六字四音,這個調也不一樣,四字四音、四字五音,還有四字一音的,這個有很多種,這個都屬於持名念佛。持名最方便,也容易,一教就會了,不但方便,他還通實相,暗合道妙,這是持名念佛的殊勝之處。人人都能念,沒有一個不能念。人人都能念,不代表它是最低的,它還通最高的,這個就既方便又究竟,暗合道妙。

  我們無論用哪一種念佛的方法,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用這個方法去修,「這個是在修的因地上所謂的念佛三昧」,修念佛的方法來達到三昧。「修這個三昧,當修行有所成就的時候,得了定,生了智慧,入了一心,見了種種瑞相,此為果上三昧。」我們現在還在修因,還在修念佛三昧,還沒有得定,還沒有生智慧,如果用這個念佛三昧,無論你四種念佛用哪一種方法,你得了定,生了智慧,入了一心,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這個就是果上三昧。「當然,三昧有深有淺,得到了受用,得到了成就,就是果上三昧。念佛三昧也是《華嚴經》講的。」

  妙葉法師在《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當中說:「念佛三昧是三昧中最上的三昧。無量法門,唯念佛一門,圓攝無外。」這是圓滿含攝一切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包含在裡面。一切法是什麼?什麼禪定、什麼密法,顯宗密教、大乘小乘統統包括在裡面,這個就是《華嚴》的道理。懂得《華嚴》的道理之後,就是圓人,你開了大圓滿見的人。什麼叫大圓滿?一法就含攝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法它都含攝所有一切法,這是《華嚴》講的理論。這樣就方便了!不然就忙了,要念很多佛、很多菩薩、念很多經,忙不過來。「今天生病,趕緊念藥師;有人死了,趕緊念地藏;沒有錢用,趕緊修財神法;有點恐怖,趕緊修觀音。」這個就很忙,忙不過來了。我們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很多很多,要念那麼多,特別現在的人沒那麼多時間,那就很忙了。

  「有人說阿彌陀佛只為往生」,好像每一尊佛菩薩我們都把他分配職務了,這尊佛負責什麼、那尊菩薩負責什麼,我們現在什麼事情就找哪一尊。這是我們一般人的一個觀念,這個是不懂《華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原理,不懂這個原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個情況。好像阿彌陀佛只負責往生的,其他都不管了,不是這樣。「不知道任何一法都能包括一切法。」《華嚴》講的是任一,不是專一。所以現在很多人就有爭議了,為什麼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藥師佛?為什麼不念其他佛?《千佛名經》、《萬佛名經》,佛那麼多,他不知道這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尊佛都包括一切。所以一般人不知道任何一法都能包括一切法,「都有無量無邊的妙用,不是那麼機械」,不是那麼固定。「有的人就忙亂不堪」,他拜很多懺。一般寺院裡面這個就很多,一個月,佛事就很多種。這個也是一般信眾他們不明這個道理,所以也就念得很多、修得很多,很忙,也很亂。不知道「念佛一門,圓攝無外,悉皆具足」,念佛法門具足所有一切法門,所有一切法門統統是念佛法門。

  「此念佛三昧,如大海吞納眾流,悉無分別。」念佛三昧好像大海,接納了所有在陸地上的江、河、流、小溪、小溝的水,統統流向大海。流到大海就沒分別了,都是一體。「如如意珠,能出生無量無邊的寶,以滿眾生願,故稱如意之寶。」念佛法門就像如意珠,它能夠出生無量無邊的寶,來滿眾生的願,所以稱為如意寶。「能滿一切願,他什麼也沒有減少。要什麼給你什麼,但如意珠是不是損失了什麼?」它給你了,它有沒有損失?也沒有。「故又名為王三昧,念佛三昧又叫王三昧。」三昧中的王,因為它含攝一切,這是妙葉大師在《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裡面說的。我們淨宗九祖蕅益祖師講:「念佛三昧所以名為寶王者,如摩尼寶,如摩尼珠,出生一切諸三昧寶。」不是世間人所要的這些寶,世間所要的寶「要飲食、要湯藥、要臥具」,不是世間所要的寶。「而是,能給你一切無量無邊的三昧之寶。所以一個念佛三昧包括這麼多。如轉輪王,轉輪勝王統攝四天下。」這個意思也就是說,「統攝一切諸三昧之王」。用轉輪王來做一個比喻,轉輪王他統攝四大部洲,都歸他管;念佛三昧就像轉輪王,它能統攝一切諸三昧之王,它涵蓋所有的三昧。「蓋是至圓至頓之法門也。」念佛法門就是最圓、最頓,最圓滿,最頓就是最快速,「頓是頓然成就,一生成辦」,不用多生多劫,不用修三大阿僧祇劫。如果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這個法就不是頓法,頓法就是一生成辦,一生成佛,當生成就之佛法。「頓法是剎那成就」,一剎那就成就,「至圓滿至頓之法」。「以上是二位淨土宗大德所論。」

  下面還有舉出《大智度論》來講。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這裡還沒講完,我們留在下一堂課再來繼續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我們這堂課就學習到這裡。阿彌陀佛!  

🔹「大方廣」有哪二種說法❓
🔹《華嚴》中「佛」有哪十個涵義❓
🔹聽不懂《華嚴》,也不要灰心、退心,還是要聽,聽了有什麼好處❓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慎勿信汝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3/5/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2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學習複講。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堂課(也就是第一堂課)學習到黃念老他講《華嚴念佛三昧論》的五個因緣。所謂「一切法從因緣生」,講經也是要具足因緣,黃老他講了五個因緣。第五個因緣就是說,他「大病不死,得講此論」。就是這個因緣也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死了,那也沒辦法講了,就沒有這個機會講這部論了。所以這個因緣也特別的殊勝。所以黃老他留下來給我們學習這部《華嚴念佛三昧論》,也因為這個因緣,我們才有機會看到黃老他講的這個講記。

  我們有機會大家來學習,也是一個很殊勝的因緣。前面這個緣起,悟道也跟大家做個一番的報告。「有這些因緣,所以人人應當生出殷重心,難遭難遇之想。」因為這個因緣具足,能講這部論,這個非常難得,所以我們有緣遇到,應當生出殷重心。殷重心就要珍惜,就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因緣非常難遭遇,難遭難遇,我們要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想法也是事實,不容易,要具足這些因緣不容易。主客觀條件都要具足,缺一不可,所以有緣遇到,我們一定要有難遭難遇這樣的一個想法。

  另外黃老又提到,「當年佛在說《華嚴》的時候,在座的都是大阿羅漢,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這個是十大弟子,舍利弗、大目犍連都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連這些十大弟子,他們都已經證阿羅漢果了,但是佛講《華嚴》的時候,他們也聽不懂,「其餘更不用說了」。「這些阿羅漢們如聾如盲」,聽了不明瞭,「好像跟聾子一樣,好像跟瞎子一樣」。聾子就是說聽不到聲音;瞎子,看不到。「參與了法會,但對法會殊勝的內容,殊勝的言教,聽了與沒聽一樣」,以這個比喻好像聾子一樣,看到跟沒看到一樣,也看不懂,也聽不懂,這個是好像眼睛瞎了一樣。「因此,今天的內容」,如果我們學習《華嚴念佛三昧論》,「碰到一些道理,自己一時想不通,不要灰心,不要不滿意」,好像聽了聽不懂,不能理解,也不要退心,我們就要想到,「就連大目犍連、舍利弗都還吃不消」。我們不懂,這個很正常,他們都證阿羅漢了,都還不懂,我們凡夫不懂當然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們也不要灰心,也不要不滿意。

  「至於不明白」,聽它幹什麼?「聽了有什麼好處?」聽不明白,聽了有什麼好處?佛門常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就是這個一乘圓教的種子,這個因,你聽一句半句,落在阿賴耶識裡面,這個就是金剛種子,功德就不可思議。凡是佛講的這些經教、咒語、佛的名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也是現在不懂,將來總有一天會明白。所以這個種子,它經過一段時間,慢慢它會成長,成長的時候,慢慢就能體會了;到成熟的時候,那就入境界了。所以不懂,聽也有好處,種善根,種一乘圓教的善根。特別又提到《華嚴經》當中,王中之王的念佛三昧,這個更不可思議。

  「這裡許多文句來自《華嚴經》,今天的研究等於研究《華嚴經》,研究《華嚴經》三昧中的王,亦即經王中的三昧中的王。」這部經是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講了很多種三昧,念佛三昧又是在所有三昧當中的王,所以這部論是很重要的論,大家能夠聽到、見到,應該要有慶幸之心,「說者、聽者都生難遇之想」,說、聽都不容易。說的人、聽的人,都要生難遭難遇的想法,要想到這個很難遭遇到,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真的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

  「若說佛教經、論」,這個是講到佛教裡面的經跟論,「在開始研究之前,要應當先知道這部經、論的綱要」,綱是綱領,要就是主要的在講些什麼,對這部經、這部論,它的綱要,我們「心中先有一個輪廓」。也就是說先知道一個大概,知道這個大意,「再去看經、看論,收穫就大。」所以自古以來,在中國佛教,「天台宗經典」,天台宗是用五重玄義來解釋,就是還沒有講經之前,先講五重玄義,這是天台宗。「華嚴宗更多,十門分列」,又叫十門開啟。到第十門就講經文,就進入經文了。在講經文之前有九門,這個九門都是經文之外,還沒有正式講經文,是總結提出來。黃老他註解《無量壽經》,稱為《大經解》,就是用華嚴宗的十門開啟來註解《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稱為《大經解》,他用十門開啟,用華嚴宗的。華嚴宗的十門開啟,比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多了一倍。黃老這次講這部論是按照天台的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比較簡單,自古以來,法師大德、在家出家註解經典、經論、講解,不是用天台的五重玄義,就是華嚴的十門開啟。這個兩宗也是在中國佛教各宗各派的代表,也是講經、註經的代表。其他的宗,像唯識宗也有,但是後來的祖師大德很少採用,大部分採用天台的五重玄義,還有華嚴的十門開啟。

  這兩種,特別是五重玄義,因為它比較簡單,所以很多祖師大德都採用。像我們老同修應該都很熟悉的《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這個是我們淨宗八祖明朝蓮池大師他註解,註解《佛說阿彌陀經》。蓮池大師他註解《彌陀經》,他就是用華嚴宗的十門開啟,他前面開頭就用十門開啟。蕅益祖師是淨宗九祖,他採用的就是天台宗的五重玄義,他註《佛說阿彌陀經》,用五重玄義。這一部《佛說阿彌陀經》,這兩位祖師(前後的祖師),他們註解也都各有特色,他們採用也是這兩門。

  五重玄義,第一個是「釋名」,釋名就是解釋一部經、一部論的名題,也就是名稱、名字。這部經叫什麼經,就是有一個名題,有一個名字,一個題目,我們一般講經題。經題就是名題,一個經的名稱。「研究經論,先要把名字弄清楚」,經的名題要先弄清楚。像「日本到處都是『南無妙法蓮華經』,石頭上都是,有些大德臨終就請人念經題」。所以像日本日蓮宗的,也很多人學這個宗,他就是念經題,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所以有一些大德臨終會請人家念經題,就跟我們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樣。「所以說,名字很重要」,這個名字,就是名題,把一部經論的特點都包括進去了。看到一部經的名稱、這個題目,我們大概知道這是在講什麼。好像我們看作文,人家一篇文章,看那個題目,看題目就知道重點在講什麼內容。因此講經先講經名,大家看其他經論也應該注意這一點,就是這部經在講什麼,它是什麼名稱、名題。

  「二、辨體。」五重,這個就是第二重。這個體就是一部經、這部經「以什麼為體,本體是什麼?經中說了很多文字到底以什麼為本體」。這個體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它的立論的基礎,它的理論基礎。經典上講本體論,本體。「言說是形相,是文字相。這些相是從什麼體裡顯現出來的?」言說,語言文字,它有個相。根據這個名,這個形相要知道它是從什麼體現出來,因為相是從體現的,「知道體,才知道根本」。「所以,我們看一部書,要能抓住它的根本,知道體是什麼。」也就是我們現在話講,立論的基礎,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三、明宗。」宗是宗旨,宗旨是什麼。《阿彌陀經》的宗,這個宗叫宗趣,趣向,就哪個方向。旨是主要的。所以蕅益大師指出的一部《佛說阿彌陀經》,它的宗旨就是講「信、願、持名」四個字。「全部的內容,全部的理論,全部的修行方法,都在其中。《阿彌陀經》就是要信,發願往生。」這部經,佛講「難信之法」,難信要能信,信了之後要發願,願生彼國。要有信,要有願,還要念佛,持名就是念佛。在四種念佛當中,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一部《佛說阿彌陀經》,它提倡的是持名念佛。所以,「一經宗旨就是信、願、持名,四個字把一部經就概括了。就是要好好信、好好發願,好好持名」。這是引用《彌陀經》做一個例子,其他我們就可以以此類推,舉一反三。

  「四、論用。」論用就是「作用,講此論的作用」。講任何一部經、一部論,我們學這個經、學這個論有什麼用處?有什麼作用?我們一般講用途,它的作用在哪裡?這個就是論用,它的功用,這是第四重。

  「五、教相。講此論屬於哪一教。」教相就是佛一代時教,每一個階段的教學有不同,這部經、這部論是在佛一代時教當中,它是哪一教。就好像我們現在在學校念書,它是小學課程,還是中學的,還是大學,還是研究所的?就是要知道這個教相,它是屬於在哪一教,是「小乘教、大乘教」?大乘又有分「始教、終教、頓教、圓教」,這是華嚴宗判的這個教,小、始、終、頓、圓。天台宗它是藏、通、別、圓。

  這個教就是在不同階段的教學。「不同的教就是為了不同的對象」,所謂應機說法。「佛是隨機說法的」,隨順眾生的根機來說法,因應眾生的根機來說法。「說的內容就有分別」,就有差別。這個在小乘教這個階段的教學,佛就「不談成佛」,只談到證阿羅漢果,在這個階段,像方等十二年,人天,還有小乘教,只有講到這裡,就沒有講到作菩薩、作佛,在小乘沒有這些名稱。到始教,「闡提不能成佛」。始教就是開始由小乘要提升進入大乘。這個階段講的道理、講的經,講到可以成佛,但是一闡提就不能成佛。一闡提就沒有善根的人,他沒善根,那這樣不能成佛,這個是始教講的。到終教,佛講闡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但是要三大阿僧祇劫,那時間很長。到了頓教,「一剎那可以成佛」。圓教就是圓滿的。這個就有差別,所以先要知道這部經、這部論是屬於哪一教,這個是小乘教,還是大乘的始教、終教、頓教、圓教,這個叫教相。「一剎那成佛或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都是佛說的,但對象不同,所說便不同了。」佛講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是針對那個對象,那些對象知道成佛要這麼長時間。遇到圓頓根器的,佛就講一剎那可以成佛。這個都是佛講的。

  實在講,「時間是由於大家的妄念」,時間在《唯識論》裡面講,是不相應行法,時間、空間都是抽象概念。實際上是沒有時間、空間,是我們的妄念產生的一個幻相,實際上沒有。這個在大乘教就有講到了。所以佛「說一剎那、說三大阿僧祇劫」,說無量劫,「都是平等的」。這個入了《華嚴》的理論就知道了,「念劫圓融」,一念是非常短暫的;劫,非常長的時間。一念可以延伸到無量劫,無量劫縮短為一念,這叫念劫圓融。所以時間不是真的,連現代的科學家就知道,是人類的錯覺。所以說一剎那、說三大阿僧祇劫,就事實真相來講,都是平等的。因為它不是真的,說長說短,不都平等的嗎?所以要知道「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

  四依法裡面,「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因為了義、不了義,都是佛講的。了義教跟不了義教,這些說法有牴觸的時候,佛就給我們講,你要依了義,你不要依不了義的,這就一個取捨了。要知道這個《華嚴念佛三昧論》是了義教,《華嚴》,一乘了義。我們首先要知道這個論是了義,還是不了義的。兩種說法不一樣的時候,應該依了義教,所以要知道它的教相。所以這個教相就是讓我們判這個經、這個論,它是了義,還是不了義;它是屬於了義經,還是不了它義經,這個叫教相。

  「以上就是五重玄義」,天台的五重玄義。「有時看書、看論,不看註解倒容易,一看註解攔路虎就攔住了,因為它講五重玄義。我們現在是解剖麻雀的性質。」雖然這個論只有十五頁的短論,這個論文不長,「仍分析到其中的五重玄義」,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五重都有,我們要這樣來看。以上所講的就黃老列出五重玄義一個大概的意思。下面就是就這個五重做比較詳細的說明。

  「壹、釋名。」「《華嚴念佛三昧論》。《華嚴》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大方廣佛華嚴經》雖然只有七個字,這個經題是最全面的經題。」這個經題包含三個內容:人、法、喻,三個內容。我們一般學講經的人都知道,所謂「七例選題」。所以佛經的經題也不是隨便的,它有個體例,有七種,所以稱為七例選題。這個經題,這個七例就是有人、有法、有喻,三方面。比如說《佛說阿彌陀經》,在人、法、喻這三方面,《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的經題只有「人」,「佛是人,是本土的佛」,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是人作的,人成佛的。「阿彌陀是彼土的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此方的佛說彼方的佛」,都是佛。佛是由人而成的,所以《佛說阿彌陀經》,在人、法、喻它只有人,以人來做為一部經的經題,它只有人,沒有法、沒有喻。

  像《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它沒有人,它只有法跟喻。「金剛是喻」,喻就是比喻,用金剛來比喻。「般若波羅密多是法」,比喻這個法像金剛一樣。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這部經就有法、有喻,但是沒有人。像《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是人,「本願」是法,它有法、有人,沒有喻。「《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七字中人、法、喻具足。」也就是七例選題,它是屬於具足式的,就是具足人、法、喻,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具足式。其他就是單人、單法、單喻,像《佛說阿彌陀經》,只有以人立題。或者有的只有以法來立題,或者法、喻,人、法,人、喻,這個有兩方面的。有單的、有複的,複就是說有兩種;單的就是這三種當中其中的一種,就叫單。像《百喻經》,那是只有比喻,它沒有人,沒有法。七例選題,一般學講經的人都必須要知道。我們聽經,也需要知道,這也是一個佛學的常識。

  「大方廣有二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大講體,以常遍為意。體是大,是常,無生無滅,豎無初際,無始,找不到開頭」,未來也沒有盡頭,這個是就時間來講。大就是講這個體,我們現在的話講,宇宙的本體。這個體以常遍為意,常就是說恆常,它沒有變化。遍就是遍一切處,到處都有。這個體是大,是常,它沒有生滅,它沒有變化。從豎的來講,無始,從時間來講,它沒有開始,本來就存在的,本來就有,所以你找不到開頭,什麼時候開始有,它本來就有,所以叫無始。未來也沒有盡頭,也沒有終了的時候。所以這個就時間來講,無始無終,沒有開始,也沒有終了。在我們中國常講「終始」,它不講始終,因為這個就時間來講。

  「空間則遍滿十方一切處。」所以這個空間它不是局限在一個地方,它是遍一切處。實在講,這個大就超越時空,超越我們一般人這種時空的觀念。「此體就是如此,無生無滅,無始無終,遍滿一切處。」這個體它沒有生滅,沒有生,沒有滅,「無生無滅」就是沒有生,沒有生就本來就有,本來有,它就不會滅。我們現在講生滅生滅,為什麼會滅?因為有生,有生它就有滅;無生它就無滅,它本來就存在的。所以無始無終,遍滿一切處。「所以,大即常與遍。」這個大的意思就是恆常,無生無滅,遍一切處,這是大的意思。

  「方是以軌持為意。法是持其自相,一切法都有它本身的相。」像桃樹的桃花,它的相,它長得就是那個樣子,「保持它自己的相」。「李樹的花、葉、果子又有自己的相,自己的形式。法就是如此,一為持,各個法各有其表示的形式。」每一法都有它的一個相,它的形式。這個法就太多了,我們叫萬法,萬法不是只有一萬,是無量無邊的,各有它的一個相。比如說茶杯有茶杯的相,毛巾有毛巾的相,各有其相。「再有令人生解,提之則知其含義,軌持為意,此為方。」這個讓人家能夠生起理解,提起來知道它的含義是什麼意思,就是軌持為意,此為方。

  「廣」是言「用」,廣就是「以包博為意」,廣就是包含一切,廣博包含一切,博是廣博無邊。這是第一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大是體大,方是相大,廣是用大。第一大字代表體大。體是離開言與思的」,就是不可思議。「體是什麼?用語言,思想都不能解,是法非語言分別之所能解。」這個本體不可思議,你無法用言語去說出來,你用思惟想像也想不到。「語言就是言,分別就是思」,思惟,你一思就是分別。「那麼,此體大是什麼?」離言思,離開我們的言說,離開我們的思惟想像,我們言說思惟想像都達不到。

  「離言思,就是說現前自己一念介爾之心,介爾之心就是極微小的一念之心,永遠沒有變異而包攝一切。」我們這一念心,永遠沒有變化,而可以包含,含攝所有的一切萬法,萬事萬法。「底下還要細說。此部論,此點說得很精彩。」就是這一部《華嚴念佛三昧論》,這一點講得就非常精彩。這很難得的。

  「大就是言一念之心,瞥爾一剎那一念之心,而這一心就是永遠沒有變異,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一切法都從此體生,從體流出相,流出用。一切法都從體生,體就是你的一念之心。」當前我們的一念心這就是體,所有一切法都從一念之心所生的,所以這個是大的意思,這個第二種說法,大的意思。

  「方是相大」,大是體大,方是相大。這個相大,「也是離言思,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就是介爾之心,就是大智慧光明,就是清淨自在、常樂我淨,無量無邊的功德」。方的含義就是這樣,就是如此,這個是相大,「一切殊勝之德皆此相」。我們一般講德相,就是我們介爾之心,我們這個一念心,它當下就是大智慧光明,就是清淨自在、常樂我淨,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是講相大。

  「用就橫具十界因果,十界的一切因果都不出於此。」用就講到因果,十界,從佛法界到地獄法界,十界因果都是用,它的作用。「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佛法界。」「廣度眾生」,六度萬行就是菩薩法界。「自覺」,自己了脫六道生死輪迴就是羅漢法界。「一切因果,以四諦十二因緣為因,就得聲聞緣覺的果。以六度萬行為因,就得菩薩的果。以大方廣為因,就得佛果。」

  「我們一般說大,都是一個對待的大。」對待就是有大就有小,那個叫對待。有大有小,這是對待。像一個桌子比照相機大,房子又比桌子大,還有比房子更大的東西。總之,某一件物品是大,也是小,這個就是對待的大。像我這個桌子,比鬧鐘就大,鬧鐘就小了;但是這間錄影室,那又比桌子大。所以每一件東西它有大、有小,這個是講對待的大。

  「《華嚴》之說」,《華嚴經》講這個大,大方廣這個大它是沒有對待的,不是大對小這個對待的大,它是絕對的,絕對的大,不是對待的大。「有二才有對待」,大小是二,大對小就二,這個就是對待。「到了無二,還有什麼對待?」就絕待了。「所以維摩詰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是什麼?離開了二」,就是離開了對待。「誰要能離開二,就入不二法門。」實際上講,本來它就是不二法門,是我們自己妄生分別執著。所以離開二,「不要等別人給你證明入了不二法門,離開了一切分別,就入不二法門了。以上解釋大方廣,大方廣是所證的法」。我們修行要證到什麼?要證實什麼?就是證到大方廣,證實大方廣。這個就是一般的話講,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就是大方廣。

  佛,大方廣下面就是佛。「佛是覺者。佛是最平等的,是覺悟的人。是覺圓果滿,覺都圓了」,圓滿了,稱為圓覺。「果都滿了,果頭的佛,最尊!覺滿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滿。自覺也圓滿,覺他也圓滿,覺行也圓滿,所以,成了佛。」

  根據《華嚴經》,佛有十個含義:「一、具一切智。二、具一切種智。三、離煩惱障。四、離所知障。所知障,知識分子確實要注意」。知識分子會被所知障障礙,一般「都知道煩惱障,貪瞋痴不好」,這個是比較明顯,一般都知道這個是煩惱。所知障,可能一般就不太了解。這個所知就是你所知道的變成是你的障礙,你本來不懂的、不知道的,現在懂了,懂了很多,這些所知可能就變成障礙,稱為所知障。「不成障就是智慧;成障,就是所知障」,變成障礙。自己所知道的,變成自己的障礙,這個叫所知障。道理懂得很多,但是產生障礙了,就是所知障。「所知障非常麻煩,所謂事障易遣,理障難除。」所知障是屬於理障,好像煩惱障(事障)容易排遣。這個理障,「所知成障」,就是說你所知道的、你懂的,「就有一固定的成見」,執著這個,「承認這個,不承認那個」。「要鬧派系,這宗說那宗,這一派說那派。固執一宗一家之說,不能圓融。」「這些都是理障」,就是屬於所知障。「以為就是自己這個意」,以為自己見解就是對的,其他都不對,「其實呢,不見得」。「《四十二章經》: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自己還沒有證果之前,千萬不要相信我的意思、我的想法都是對的。往往我們自己想對的,是錯的。所以為什麼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不在世了,要依法,不能依自己的意思,自己想當然爾,那是變成障礙,所知障,錯了!所以汝意不可信。「偏偏要信自己這個意」,這個妄心、這個意念,「這個意就是所知障。所知都成障礙,佛就離開這個障」。離所知障,他沒有所知障,也沒有煩惱障。

  「五、於一切法,能自開覺」,開覺就是開悟。對一切法,自然能開悟、能覺悟。「六、能讓他開覺」,也能幫助別人開悟、覺悟。「七、於一切種相,能自開覺」,對一切種種不同的相,能自己開悟、覺悟,對這一切種相不迷惑。「八、於一切種相,能讓他開覺」,也能幫助別人開悟、覺悟。「九、如睡夢覺,佛就是睡醒的人。我們就是在夢中的人,佛就是這麼平等。佛醒了,我們在作夢。作佛也是在夢中,大作夢中佛事」,這古大德講的,大作夢中佛事,「是個好夢,但是還是究竟沒醒,要知道它是夢。我們作夢都有此經驗,夢裡頭,啊!我這是作夢嘛!,這就要醒了。我們知道這是夢,那就要覺。佛就是睡夢中覺醒了」。所以如睡夢覺,好像我們睡覺,醒過來了。佛就是如睡夢醒過來,覺悟過來了,知道自己在夢中。「十、如蓮花開,蓮花開了是極其自然的。每一個花苞都要開,佛開了,我們還沒開。」

  「佛就是這十個涵義。到《華嚴》,什麼都是十。」因為《華嚴經》以十做一個圓滿數,它不是數字。像《彌陀經》它是用七做圓滿數。密宗是用十六,《華嚴》用十,所以這個不是數字。「此其特點。此為第四個字—佛,是人」。大方廣佛。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這個名題我們還沒講完,下面「華嚴經」,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的因緣
🔹《華嚴經》講哪四種法界❓
🔹黃念老為何說現在密宗修的都是比較低層的密法❓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複講—《華嚴》是經中之海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3/5/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59-0001

  《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學習複講。諸位同修,諸位大德,大家好。阿彌陀佛!

  家師上淨下空老和尚講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我們在網路上跟同學學習了一遍。今天接著我們要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分享的,就是黃念祖老居士講的《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這個黃老在世的時候講過一遍。我剛剛講的,與網路上同學學習過一遍家師淨老和尚講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講圓滿之後,就忽然想到在一九九O年,今年是二O二三年了。一九九O年的三月二十九日,當時悟道住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大陸剛開放沒有幾年,剛開放好像一、兩年,很多台灣的旅行團也都帶團到大陸去旅遊。在一九九O年之前,好像一九八九年,一九八八年那個時候,我們韓館長跟我們老和尚也都去過大陸了,特別到北京拜訪黃念祖老居士。他們好像在一九八四年,在美國華盛頓佛教會認識的,之後我們老和尚大概每一年都會到大陸,到北京去拜訪趙樸老(當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去拜訪黃念老以及一些法師大德。一九九O年三月二十九日,韓館長給我安排,跟台灣好像是雄獅旅行社,這個旅行社辦的一個大陸旅遊團,我記得當時那一團人也不少,好像有三十幾個,相當大的團隊。不是我們圖書館辦的,是旅行社辦的,參加的團員都是一般社會大眾,不是學佛的。我一個出家人去參加他們這個旅行團,這個也是在當時旅行團覺得滿特殊的一個因緣。我記得那一次到大陸旅遊的時間一共十八天,十八天在一般旅遊來講也算滿長的,十八天。

  在出發之前,我們淨老和尚聽說我要參加旅行團,韓館長安排我參加旅行團到大陸旅遊,旅遊的行程有到北京,有安排到北京。第一次到大陸,北京這個旅遊的景點,那個也是必定會安排進去的,是一個旅遊的重點。我們老和尚聽說我們這個行程有到北京,他就把黃念老的《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當時在圖書館,我們淨老和尚也請同修聽打校對(當時我們得到的是錄音帶,請同修聽打校對),整理成文字稿。我們淨老和尚聽說我旅遊的行程有到北京,就把《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的文字稿交給我(交給悟道),叫我帶到北京(旅遊到北京的時候),把這個文字稿送給黃念祖老居士校對,請他做最後一校。這個因緣,當時到了北京,我記得是四月,因為三月二十九日出發,當時還沒有直航,台灣到大陸要經過香港轉機。我記得那一次先到香港,好像到香港過一夜,有待一天,也順道在香港看看,然後從香港,我記得好像是坐火車到廣州去。然後廣州再坐飛機到廣西,從廣西到西安,西安再到北京,北京再到上海、蘇州,江浙這一帶旅遊。那一次的行程一共十八天。

  到了北京,因為白天都有安排旅遊點,我們都要跟著旅行團跑,所以北京大概好像有三天的時間。我就找一天晚上,回到賓館休息了,我就請當地的導遊,在大陸叫地陪,把地址給他,請他租個車,帶我去見黃念老。那是晚上,就晚上的時間,我記得去到他那邊好像七、八點了,是在一個胡同裡面。進到他房子裡面,在客廳桌子好幾個,也沒有書櫃,書一摞一摞的疊在桌子上。就找了椅子給我坐,我也向他請問了一些問題,當時我記得還向他請問《寶王念佛三昧懺》的儀軌,也跟他請教過。黃念老講,這個拜懺,你們一年才拜一次,不重要,念佛重要。當時他給我講念佛重要。他還跟我講,夏老師(夏蓮居老居士)在解放之前,曾經帶過一次佛七(打佛七),他說當時打佛七,感應到那些拜墊都有舍利。他說解放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佛七了,那一次的佛七非常的殊勝。另外,我也請教他密宗的方面,因為聽說他也是密宗的上師,對禪、對密、對教、對淨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講這個密,實在講就是,他根據夏蓮居老居士講的,淨土就是密宗的顯說。他說現在密宗修的都是比較低層的密法。我就請問他,什麼叫高級的密法?什麼叫低級的密法?他說低級的,就是儀軌很多、壇場很多、供品很多,他說這是低級的密法,比較低的,低層次的密法。那我說高的呢?他說高的很簡單,什麼都沒有。最高的密法,就跟達摩祖師傳來中國那個禪是一樣的境界。他說愈高級的密法愈簡單。我對密宗有一點概念,也向他老人家請教的。所以當時是因為家師淨老和尚交代悟道到北京的時候,把《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的文字稿,拿給黃念老做最後的校對。是因為這個旅遊的因緣,還有《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文字稿校對的因緣,所以跟黃念老有一面之緣,見過一次面。後來,過了兩年,一九九二年他老人家就住生了。所以我跟他只見過一次面。很可惜,當時我記得有帶照相機,但是忘記跟他照個相,留個紀念。

  所以學習過《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賢首國師的著作,我就想到三十三年前拿《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的文字稿到北京去見黃老,因為《妄盡還源觀》是華嚴宗的,《華嚴念佛三昧論》也是跟《華嚴經》有關的,我就想到來學習複講黃念老的《華嚴念佛三昧論講記》,也是做個紀念,也是一方面我們學習《華嚴念佛三昧論》,是這個因緣。所以我們在網路上能夠共同研究《華嚴念佛三昧論》,實在是一個非常殊勝的因緣,我是把這次學習《三昧論講記》的因緣做個大概的敘述。

  一切法都是從因緣生,所謂緣生法,不離因緣。這個當中有殊勝的因緣,可以分五方面來說。第一個,「我們都知道,《華嚴》是經中之海」。《華嚴》,過去家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對《華嚴》特別有興趣。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那時候當軍人,跟隨國民政府遷移到台灣來。他老人家也是很好學,因為在大陸上十歲就離開家鄉,他讀小學,跟著父親到福建建甌。後來又讀中學,南京一中,遇到對日抗戰,八年抗戰,當流亡學生,學生跟著老師跑。校長周邦道先生,也是以後在政府遷移到台灣來,在國民大會的國大代表,當時是南京一中的校長。跟著跑到大後方,跑到貴州去了,那時候政府撤退到四川、貴州、重慶,撤退到那邊,當流亡學生。後來抗戰勝利,又碰到國共內戰,就隨著政府,隨著軍隊到台灣來。他在戰亂當中,家庭的經濟有困難,沒有辦法升學,但是他很好學,所以到台灣來,他就想要繼續學習。他對哲學方面有興趣,他就打聽,在大學教哲學課的有哪些教授?後來他打聽到方東美教授,方東美教授的一些著作很適合他的口味。當時他也是選擇教授,哪個教授講的東西比較合他的口味,在佛法講叫契他的機,是他有興趣的,講的他能夠接受的,他就選擇了方東美教授。當時方東美教授是台灣大學的教授,在台大教哲學。當時他是二十六歲,很仰慕,恭恭敬敬,用毛筆寫了一封信給方教授,請方教授允許他到台大去旁聽,旁聽他的課。當時方教授接到他的信就找他去,我們老和尚就很歡喜,這個教授找他去了,應該是同意他去旁聽了。結果大失所望,方教授跟他講,你不要到學校來聽課,他聽了真的是大失所望。他這麼恭敬的心,寫信請這個教授允許他去旁聽,竟然教授不同意。當時方教授就問他,他說你是什麼大學畢業?他說我只有初中畢業,高中都沒念。方教授有一點不相信,這個信一般大學生都寫不出來,你怎麼只有初中的程度,你能寫出這樣的信?我們師父上人也很老實的向方教授報告,他的確只有讀到初中,可是他很好學,他很喜歡學習,很多方面都是自學,自己學的。

  方教授不允許他到台大去聽課,當然他很失望,教授竟然不同意。教授給他講,你不要來學校聽課,停了幾分鐘,後來再跟他講,他說這樣好了,如果你真的想學,你不要到學校來,到哪裡?到我家裡。方教授叫我們師父上人到他家去,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還是在家居士。他說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來,九點到十一點,在我家的小客廳,單獨給他上課。就一個星期上兩個小時,一對一的上課,這個很特殊,一個教授要一對一教一個學生,如果他看不上眼的學生,他不可能這樣去教學。我們師父當然就很高興,就每個星期去方教授家的客廳上課。後來方教授跟他講,為什麼不允許他到學校聽課?他說現在學校的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這個是七十年前台灣大學的情況,七十年前。七十年前那個時候人心還很淳厚,當時方教授就講,學校的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到了七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可想而知,大概不像樣了,這個我都親自看到過。現在學生不像學生,老師不像老師,這個不用講,大家也都知道了。有時候老師還要向學生妥協,還要看學生的臉色,這是沒有師生之道,師生之道沒有了,現在大學的情況是這樣。不但大學,中學、小學現在也都這樣,所以現在教不出一個好人。為什麼不允許到學校去聽課?他說你到學校,你一定會認識很多教授,一個教授給你講一套,每一個教授講的不一樣,都有道理,那你聽了很多個教授講,聽到最後,你就亂了。你到底要依哪一個?無所適從,你就學不出東西了。這個聽一點,那個聽一點,大雜燴,沒有系統,所以是這個理由不讓我們老和尚去學校。終於我們師父他明白了方教授的苦心。

  所以到他家,每個星期上兩個小時的課,從西方哲學講到東方哲學,講古印度哲學,最後講佛經哲學。佛經哲學,我們老和尚一聽很驚訝,從小在學校老師都是給他們講,佛教是迷信。所以先入為主,從小老師就這麼教的,說佛教是迷信。所以從小先入為主的觀念很深刻,認為佛教是迷信,既然是迷信,就沒有意願要去接觸,不想去接觸,因為迷信,去學那個幹什麼!去親近方教授,方教授給他講佛經哲學,他說這個佛經是迷信,怎麼會有哲學?怎麼有哲學的道理?方教授給他講,你年輕,你不知道,他說佛經不但是哲學,而且是世界所有哲學的最高峰。這句話對我們老和尚來講,對我們師父來講很震撼,他從來沒聽過,如果不是出自於他最仰慕的方東美教授講出來,其他人講,他也未必會相信。但是他對方教授,很仰慕他的德學,他的學問,從他口裡講出來對他的影響就很大,也就是說把他從原來不認同佛教轉變為認同了。方老師再跟他講,佛經裡面,特別是《華嚴經》,華嚴哲學。方東美教授為什麼他知道佛經哲學?就是抗戰的期間,有一段時間他生病,身體不好,當時都遷到大後方,就在四川、貴州那一帶,他就到峨眉山,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很有名的。他到峨眉山上去養病,調養身體。調養身體,當時在山上也沒有報紙可以看,在山下每一天還有個報紙可以看看,到山上沒有報紙看。當時也沒有這些現代化的電視、收音機都沒有,不方便。看到寺院櫃子裡面有經典,他看到有《華嚴經》,他就請《華嚴經》來看,發現原來佛經有這麼豐富的哲學,不但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就像我們儒家的《論語》一樣,孔子跟學生的對話。所以方教授接觸到佛經,第一個就接觸到《華嚴經》,所以他著有《華嚴宗哲學》。當時家師淨老和尚也送了兩本給我,那兩本書現在不曉得放哪裡,我都還要找一找,《華嚴宗哲學》。因此我們師父上人他對《華嚴經》就很有興趣,也是因為方東美教授的介紹。

  所以他老人家在台中蓮社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後來他出家了。他在家就去親近了,在家就去學了,後來他出家了。出家之後再回去台中學十年,住在台中慈光圖書館十年。在台中李老師也講《華嚴經》,一個星期講一次,講很長,這個經沒講完,李老師也就往生了。後來我們老和尚到台北來講經,離開台中之後到台北來講經,他也講《華嚴經》,一個星期好像講三次。前後一共講了十七年,但是也沒講圓滿,這也是很可惜的一個地方,後來他講了很多大經大論。當時我們老和尚也發願要把《華嚴經》講一遍,但是因緣不具足。如果講了一遍,那也是在現代佛教史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大事紀。因此,我們因為我們淨老和尚,我們師父上人他的因緣,我們對《華嚴經》印象特別深刻。《華嚴經》我在家的時候也都去聽過,只是沒有深入去研究,沒有深入。這是家師淨老和尚他學習佛法,因為方東美教授的介紹,後來學了佛,特別喜歡《華嚴經》。當時到台中學經,李老師開的課是《楞嚴經》,所以當時他從《楞嚴經》學起的。悟道個人第一次在台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團,第一次聽到我們師父講經,就是講《楞嚴經》。我去聽的時候,《楞嚴》已經講了一半,那是我十九歲那一年。後來才聽到他老人家講《華嚴》,我都是在台北市聽的,我聞法的因緣,都在台北市。

  所以,「一切法是從因緣生,不離因緣」。這個當中有很殊勝的因緣,黃老這裡他分五方面來說。上面我是把我們老和尚學習《華嚴經》,特別對《華嚴經》有興趣的這個因緣簡單跟大家做個匯報。黃老講五方面,第一個,在佛教界都知道,《華嚴經》是經中之海,把《華嚴經》比喻為海,像海那麼廣大。「海表示廣大無邊,無窮無盡;《華嚴》是經中之海,無所不攝。」《華嚴經》在佛法當中又稱為經中之王,最尊貴、最高深的。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華嚴經》可以說是一切經的根本,它是根本,好像一棵樹的根,其他的經就是樹幹、樹枝、樹葉,枝葉花果。《華嚴》是根本,所有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所以在佛法又稱為經中之王,它最尊貴、最高深的。《華嚴經》講四種法界:事無礙法界,理無礙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特別事事無礙法界只有《華嚴經》講得最清楚、最透澈。其他大乘經典講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講到事事無礙只有《華嚴》,事跟事都沒有妨礙、沒有障礙。《華嚴》的特點就是事事無礙法界,在四種無礙法界,它的特點就是事事無礙,事跟事都沒有障礙。「《華嚴經》有十玄,因此最尊。」所謂十玄門,十玄緣起,所以稱這部經是最尊、最貴的。

  「今此論名為《華嚴念佛三昧論》。」這個論稱為《華嚴念佛三昧論》。「華嚴」兩個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這部經的名稱(名題)比較長,有七個字,所以簡單取「華嚴」兩個字代表。「華嚴」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教,乃最高之法。」在《華嚴》判教,就是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學,每個階段講的經,這部經是屬於哪個層次的。《華嚴》有判為五個層次,小、始、終、頓、圓。小教,小就是人天小乘,我們現在講阿含部,阿含,佛講了十二年。始教,就進入大乘。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判教,般若他判為圓頓的教,因為諸佛都是從般若生的,般若,江老居士給它判為圓頓教。《華嚴》、《法華》就是圓教,一乘圓教,講一生成佛的教義。《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圓教,這是在中國佛教,自古以來佛教界公認的。佛教界公認有兩部經是一乘圓教經典,一部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佛初成道的時候在定中講的,那是一乘圓教;另外一部就是到最後面開權顯實,《妙法蓮華經》,講成佛的。成佛《法華》,也是一乘圓教。《華嚴》它是最早講的,也就是根本法輪。這是中國佛教公認的,兩部經典是一乘圓教。《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第一部,因為佛成道第一個講的;最後《法華經》,也是開權顯實,會歸一乘。

  所以在《華嚴經》當中講了種種三昧,「無量無邊無窮的三昧」,三昧在《華嚴經》講了很多種,不是講一種,在這部經講了很多種三昧,講了很多很多,「念佛三昧」是在這麼多的三昧當中其中的一種;但是,念佛三昧是《華嚴經》當中所有一切三昧之王。這個論就是單講華嚴念佛三昧,沒有講其他的三昧,單挑出念佛三昧,在《華嚴經》裡面挑出念佛三昧來造這個論。「經是經中之王」,《華嚴經》是一切經當中的王,佛成道第一部講的。「所提倡的三昧又是三昧之王」,《華嚴經》裡面提倡的種種三昧,念佛三昧又是在種種三昧當中的王,很自然的,這個論,這個《華嚴念佛三昧論》是王中之王。《華嚴經》是王,《華嚴經》當中念佛三昧是王中之王、殊勝當中的殊勝、尊貴當中的尊貴,「因此,稱為法殊勝」,這個法門就非常的殊勝。這是黃念老舉出第一個,講《華嚴念佛三昧論》的因緣。

  第二個因緣,「講此論要有書可讀。圓德法師印《龍舒淨土文》,將此論附印出來,有書是另一殊勝。若無書空談,沒有文字可看,講完就完了。譬如受灌頂,灌頂時很有收穫,過了幾天什麼也沒有了。現在有了書本,此為另一殊勝因緣。」在黃老那個時候的確要得到一本書,還是很難的,那個時候印刷術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那個時候大陸剛剛開放不久,要找到這個書,也不容易。特別在大陸,經過文革之後,很多佛經典籍都散失掉了。剛好有一位圓德法師他發心印《龍舒淨土文》。《龍舒淨土文》,我在家的時候,剛剛學佛沒多久,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有印這個書出來流通,外面書局也有在流通,我也請了《龍舒淨土文》來看。當時剛剛聽經沒多久,接觸到《淨土文》,看了非常歡喜。這是宋朝王龍舒居士他的著作,他編的。這個很適合初機,很適合初機念佛人來看這個書,所以這個書也值得提倡。特別接引初學的,這個很能夠攝受,一般初學的很能夠接受這個念佛法門,《淨土文》它有這個特點。圓德法師將《華嚴念佛三昧論》附印在《龍舒淨土文》裡面,這就更殊勝了。所以有書就是另一個殊勝的因緣了。如果沒有書,空談,大家沒有文字可以看、可以讀,只有靠聽,聽完也就完了,恐怕都忘記了。當時還好有一些錄音機,雖然不是很先進的,但是錄下來,總是音聲可以聽得清楚。當時有錄音機的人還是很少,有這個機器的,當時還是很少,所以文字、書本就很重要了。所以黃老就講,好像灌頂一樣,密宗灌頂,灌頂的時候感覺得很好,很有收穫,但是過了幾天,忘記了。你有書本,你隨時可以看,隨時可以複習。這是另外一個殊勝的因緣。

  第三,「現有這麼多人來聽。居士林的諸位大居士」,北京有佛教居士林,很多大居士,因為居士林就是居士共修的一個道場,稱為居士林。這個居士林在新加坡有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在餘姚(浙江餘姚)有餘姚佛教居士林,好像上海也有,這個都是大居士他們共修的一個道場。「通教寺的受戒大德」,居士林的諸位大居士,以及通教寺受戒的大德。這個通教寺也是在北京,我記得陳曉旭居士在世的時候,請我到通教寺去做過一次三時繫念。這個很多年了,這個都有十幾年了,恐怕快二十年了,我記得做過一次。居士林的大居士,通教寺受戒的大德,「想深入研究」,有這些發心的大眾,這是黃老他講這個論的條件,因為你講演者要有聽眾。否則,就像生公對著石頭講,「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生公說法,道生和尚講經說法沒人聽,他去講給石頭聽,講到石頭都點頭,這個公案很有名。所以講經就必須有聽眾。所以「有這麼多人在座,又是一個因緣」。在家、出家大德、大居士冒風雨來參加,共同成就這次殊勝的法會。這是第三個因緣。

  第四個,「居士林的提出,理事長呂老居士再三提出要談此論。此即有因有緣,我才來向大家匯報。」有人啟請,有聽眾又有人啟請(啟請的齋主),他才有這個因緣、有這個機會到居士林來跟大家報告《華嚴念佛三昧論》。

  第五個因緣,「我大病不死,得講此論,此為另一因緣。」這是黃老他講,他大病不死,所以他才能講這個論;如果死了,就沒機會講了。這個又是另一個因緣。以上黃念老這次講《華嚴念佛三昧論》五個殊勝的因緣,所以才成就這次的講座。

  「有這些因緣,所以人人應當生出殷重心,難遭難遇之想。」有這些因緣,每一個人都要生起殷重之心。為什麼要生起殷重之心?就是大家要知道這個因緣得來不容易,以上講種種的因緣,五個因緣,缺一個都不能成就。這個都具足了,才能成就這次的講座,這個是很難得的。像有聽眾,不然就像「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因緣。當時不像現在,有網路、電視很方便。現在我們在錄影室,沒有聽眾也可以,對著錄像機錄像,然後放在網路上,有緣的人他就能聽到了。這個因緣在這裡又補充,我們現在這個因緣又更為殊勝,大家不必到現場來聽講,你在家裡,或者在公司,在外面,你有空檔、有時間,現在手機都很方便,現在手機都能聽經,而且音效、效果都不錯,而且還有影像。像現在還有播經機,也有影像,聲音都很好,隨時你想聽都可以聽。現代這個因緣比黃念老那個時候的因緣都更為殊勝了。所以我們在錄影室錄影,我只對著錄影機在講,但是聽眾是盡虛空遍法界,網路上的廣大聽眾,這個因緣又是我們現代最殊勝的一個因緣,大家要好好珍惜這個因緣。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下一次,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