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不能離開觀照|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81‒90集|悟道法師主講

🔹經讀了卻不起作用的原因為何❓
🔹戒律的精神是哪兩句❓
🔹有禪定就一定能超越三界嗎❓

金剛經講義節要—念佛不能離開觀照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集)  2023/5/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90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經文,「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一段經文的《講義節要》,我們上次學習到第七條:

  【七、學佛當審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所謂「時」者,如南北朝時,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講席極盛,然不無取著文字相。故達摩東來,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對時病。】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一條,就是學佛應當審查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就是眾生的程度。眾生(也就是這些聽眾)他的根機,他是什麼樣的根機,這個要審查。『時』就是講時代、時期,就是哪一個階段。所謂時節因緣,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時節因緣。這裡舉出南北朝,『北魏南梁』,「北魏」是北邊,當時沒有統一,也就是南北分治,沒有統一。北魏佛法也很興盛,像山西大同,那個時候都屬於北魏所管轄的,那個時候皇帝都信佛,所以帶動全國人民也都來信佛了。南梁更是有名,「南梁」就是南朝,梁就是梁武帝,梁武帝那個時代,梁武帝自己都講經說法。所以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大力弘揚佛法。『講席極盛』就是講經說法盛極一時,當時的聽眾很多。因為皇帝學佛帶動,所以下面文武百官,一直到人民,學佛的風氣就非常盛了,當時的講席我們也可想而知,聽眾當然就很踴躍,很多。但是『不無取著文字相』,就是執著在文字相上面,沒有依照文字起觀照、證實相,著在文字相。雖然講席這麼興盛,但是著相了,著相講經說法,修的還是人天福報。可以得人天福報,但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個就辦不到,因為沒有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你就不能破四相。著相修福能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達摩東來』,因為針對當時的毛病,所以達摩祖師來,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禪很直接的,直指人心。『正對時病』,就是正好對當時學佛著文字相這個毛病,所以達摩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不是說不要文字,就是不要去執著在文字相上面,這是對當時的病,那個時候人的病是這個病,用達摩祖師禪來對治這個病。「正對時病」,正對當時學佛人的通病,讓大家能夠不著相,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我們今天晚上接下來學習第八條,在一百一十一頁,倒數第七行,從「八」這裡看起:

  【八、今則大都不明佛理,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持戒,一心念佛,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遣其凡情。一面懇切持名,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滿菩提願。現世修行,無逾此法。(此是江味農居士一生持修的心得。)】

  這是江老居士他一生修持的心得。他修持的宗旨就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就是教理、經教,宗就是般若,以般若做為修學的一個方法,法門他是修西方淨土。也就是說,他行門是念佛,但是在教觀方面,在教理,在觀照、觀行方面他是宗般若。所以「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修持《金剛般若》,他念佛,把這個修學的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信願念佛,求生極樂。這是他一生修持的心得。

  這一條講『今則大都不明佛理』,「今」就是指我們現代。江老居士是民國初年的人,就是印光大師這個時代的人,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這個時代的人。在我們民國初年,佛法已經很衰了,「大都不明佛理」。大都不明佛理就是大多數,可以說絕大多數一般信佛的人、學佛的人,都不明白佛經的道理。我們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多人不明白;沒有學佛的人當然不用說了,他不明佛理,學了佛的人也都不明佛理,雖然有參加法會、拜懺等等的,但是對經教的道理不明白。所以在這個時代,『正當廣勸讀經』,「讀經」也包括聽經,讀經、聽經,但是讀經、聽經人數還是少。參加法會、辦活動種種的,人就很多很多,聽經的人就很少,讀經的也不多,雖然現在寺廟做法會還是有讀經,但是不明佛理。讀經,還要解其義,如果只有讀,不解其義,那經讀了它不起作用。為什麼?不明佛理,不明白經典在講什麼道理,佛教我們什麼,叫我們要怎麼樣修、要怎麼做,不明白。這裡「正當廣勸讀經」,讀經就有解義、聽經聞法、講經說法這個意思在裡面。所以讀經,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勸我們同修,一部經讀三千遍,在宣講《無量壽經》也勸同修讀三千遍。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其他經典也是一樣,像《地藏經》、《法華經》、《楞嚴經》,大部的經,一部能讀三千遍,一個基本數。讀經,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也就是說讀經你讀到很熟悉了就會有悟處,就會開悟。累積小悟就成大悟,累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你讀個三千遍大概就能大徹大悟了。這個話是不是真的?當然是真的,一點不假。

  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他不會讀經,他是聽客人念《金剛經》他聽到了,站在那裡聽了一段,他大悟了。那個客人,讀《金剛經》的人沒悟,他站那邊聽了一下,他悟了。進去講給他聽,那個人很驚訝,我讀了這麼久都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怎麼會明白?只有聽他念了一段,還沒有念全部,所以這個客人很驚訝。他說這不是一般人,所以才幫助他去親近五祖,還出了錢替他安家,叫他趕快去參五祖。去見五祖,當面對話也沒多少。五祖說:你哪裡來的?從廣東新州來的。那個時侯,唐朝的時候,廣東、福建這邊還是沒有開發的地方,叫南蠻之地,文化水平很低的。五祖就問他:你跑到我這裡來要做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的。五祖聽了就說:你這個獦獠口氣很大。大概去親近五祖的人,還沒有人跟他講這個話,他說他來作佛。「獦獠」也就是現在講原住民,沒有文化的、偏遠地區的這些族群。六祖就回答他說: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人有南方人、有北方人,人不一樣,種族不一樣,但是佛性是一樣的,佛性是沒有分別的,每個人都一樣,都平等的。五祖聽到他的回答,這個獦獠根性大利,就不跟他講了。到廚房去做工,做了八個月也都沒有再見過面。有一天他去巡查各個部門,故意走到他那邊(碓房),他在舂米。用他的拐杖地上敲三下,給他暗示,他就知道了,五祖叫他晚上三更到他的方丈寮去。去了,果然門沒有關起來,他一推就進去了。五祖知道他根機成熟了,衣缽要傳給他,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當下就大徹大悟。他聽客人念《金剛經》是大悟,還沒有徹底;到了黃梅八個月之後,三更半夜五祖找他去,再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他才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他就跟五祖講心得報告,講了五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講了五句,五祖知道他大徹大悟了,後面不用再講了,他全明白了,就把衣缽傳給他。

  我們看這個公案,就是說六祖他得衣缽的時候,一部《金剛經》也沒聽完,還是聽人家念的,他也不認識字,他也不會念,他都大徹大悟成佛了,何況你自己認識字,讀經又讀了三千遍,那大徹大悟怎麼不可能?當然可以!所以我們老和尚講這個一點都不誇張。關鍵問題在哪裡?關鍵你怎麼讀、你怎麼聽。為什麼五祖會下那麼多人,沒有一個開悟?包括神秀,跟他最久,而且地位最高的,都在講經說法了也沒開悟。為什麼這個南方來的獦獠,沒有開化的民族,這樣的人來他大徹大悟了,他得衣缽了?關鍵沒有別的,六祖心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聽經完全是至誠恭敬的在聽,沒有絲毫懷疑,當然就開悟。如果我們也能夠以至誠恭敬的心來讀經、來聽經,也肯定開悟。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至誠恭敬,讀經會開悟,聽經也會開悟,甚至你做任何事情都會開悟。關鍵在心態,有沒有至誠恭敬的心,關鍵在這個地方。所以讀經,如果一面讀,一面分別這句什麼意思、那句什麼意思,一面讀一面打妄想,當然就不會開悟。所以讀經恭恭敬敬的讀,不要分別,不要去想這句什麼意思、那句什麼意思,不要刻意去想,你只要字不要讀錯、不要讀漏掉,至誠恭敬懇切去讀。有妄念,不要理會妄念,把心專注在讀經,這樣讀,妄念慢慢減少,智慧慢慢增長。因為你讀得清楚、讀得明白,沒有讀錯,至誠恭敬的讀,這樣讀就會消業障、會開智慧。讀經要這樣的態度來讀,所以不能一面讀一面分別。

  另外,有人讀經他的心態不對,他讀經是在跟人家比賽的,是向人家誇耀的。所以我們老和尚提倡讀經,每一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有的人很用功,有的人很懈怠。很用功的人,應該他會比較早開悟才對,為什麼也沒開悟,反而業障都增長了?因為他的心態不對,他跟人家比賽,你讀三千遍,我讀四千遍,我贏你,那這樣的心態怎麼會開悟?好勝心就起來了,貪瞋痴慢這些心都起來了。一面讀一面增長貪瞋痴慢,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障礙你的悟門,是這個問題。所以讀經是讀給自己聽的。過去有人聽我們老和尚講,讀經三千遍就開悟了,我在三十年前到三重佛學社去講《無量壽經》就有同修問我,他說我聽老和尚講,讀《無量壽經》三千遍就開悟了,我已經讀三千遍了,怎麼還沒開悟?他說不想讀了。我說沒開悟還要繼續讀,讀到開悟。這是親自遇到有人問我,去問我們師父的人那就更多了。有很多人去問:師父你說讀三千遍就開悟了,我們怎麼還沒開悟?我們都讀超過三千遍了,有的人甚至超過一萬遍了。當時我們師父上人又加以說明,說什麼叫開悟?他說讀經發現自己的毛病叫開悟,發現毛病之後把它改過來叫修行,這個就比較具體一點了。那什麼叫開悟?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毛病?如果讀了半天都是別人的毛病,自己一點毛病都沒有發現,那你怎麼會開悟?因為這些毛病就是障礙我們悟門的,你沒有把這個障礙排除掉,怎麼會開悟?所以要懺除業障,懺除業障就是改過,把過失改過來就開悟了。

  《六祖壇經》也是這麼講,六祖講「改過必生智慧」。這一句話,讀《壇經》的人往往就忽略了,沒有很注意這句話,好像這句話很平常,沒有什麼特別。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真的是大善知識,肯定不是普通人,他在《淨語》裡面都給我們點出來,他說現在大部分讀《六祖壇經》的人,大家都重視六祖講的那一首偈。神秀作了一首偈,神秀那首偈沒有開悟,六祖這首偈開悟了。這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神秀的偈子就不一樣,神秀是有著相,「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但是神秀這首偈對我們一般人來講也是很重要,因為你還著相,你就是要時時勤拂拭,好像桌子要天天擦,不擦就髒了。這個也是前方便,雖然還沒有開悟,但是對一般人來講,它還是很重要。所以夏老講,「南能北秀未容偏」,不能偏。你只偏在「本來無一物」,但是你沒有到那個境界,你心裡的物多得不得了,不是本來無一物,你心裡的物很多,你就要時時勤拂拭;你真正大徹大悟了,那才能本來無一物。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念六祖開悟這首偈,大家津津樂道,大家很喜歡談這個,但是就很少人去注意「改過必生智慧」。這個如果沒有夏老點出來,我們大部分看《壇經》的人也都會忽略過去,不會很在意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好像很平常,其實平常就是最玄妙的地方。所以我們老和尚講的也沒錯,什麼叫開悟?發現你的過失叫開悟,你把過失改過來叫修行。你把過失改過來,那你肯定就開悟了,六祖不是講「改過必生智慧」嗎?自性的般若智慧它就現前了。

  所以這裡講「廣勸讀經」,我們也不能不多說一點,多說一點我們才得受用。所以後來我們老和尚又加註解,因為很多人的確都讀了三千遍,甚至超過三千遍,四千、五千、六千、一萬的都大有人在,這些都沒開悟,有的甚至還增長煩惱,那是什麼原因?這個也是江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他也苦口婆心的勸我們學佛的人要注意修觀。你的觀念沒改過來,你還是照你原來的煩惱習氣,怎麼會開悟?還是執著自己的煩惱習氣。所以我們老和尚後來又做一個解釋說,讀經要解其義。因為上上根,像六祖那樣的,他自己也不用讀經,就聽人家念一念,而且還不要念一部,聽個幾句他就開悟了。那上上根人,這樣的人非常稀有,大概在中國佛教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到我們現在也沒有發現再有一個六祖,這樣的人非常稀有,很少。上根的人就很難得了,何況上上根?上根的人就會比較多一點,經他讀了一千遍、三千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恭敬心去讀,他就會開悟。中下根除了讀經,還要聽講。佛對眾生示現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什麼?因為上根少,上上根就更少,絕大多數的是中下根器。中下根性的人他業障重,習氣很重,疑問很多,如果你不講清楚、說明白,他不能斷疑,不能斷疑他就不能生信。所以讀經、講經、聽經,無非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就是這個目的。你疑斷掉,信心才生得起來;疑沒有斷掉,縱然信了不是真信,半信半疑。所以讀經,後來我們老和尚又講,「要解其義」,要了解經裡面講的義理。佛教我們怎麼修、教我們怎麼做、教我們怎麼存心,待人處事接物,我們能夠聽明白,能夠依教奉行,那就會開悟了。所以這裡講,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要廣勸大家來解這個義。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讀經不解義,你就不知道怎麼修行。江老居士講,你就不知道要怎麼去修觀;你不知道怎麼修觀,你的觀念是凡夫的知見,那個觀念你轉不過來,你改不過來,所以學佛一輩子也沒有什麼效果,原因都在這個地方。

  下面講,『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說現在這個時代,你不要提倡「不立文字」。現代人都不讀經、不聽經,不明理,只是參加法會、參加活動。大家可以去看,那個寺廟香火鼎盛的,人都很多,人山人海,你看看大家都去拜,有幾個人他明白佛理?包括那些寺廟的負責人。在家、出家真正明白佛理的人都不多,都很少,能夠一知半解都很難得了,何況一知半解都談不上。真正明白佛理,在這個時代也不容易。我們是有幸遇到我們淨老和尚,他講經講這麼多,長期講經,我們長期聽經薰修,我們才明白一點佛的道理。一般人他沒有這個因緣接觸到,或者接觸到不認識,當面錯過,這也大有人在。錯過,對佛理他肯定不明。現在外面講的很多,各式各樣,五花八門,那是不是真的佛的道理,我們也不知道。所以這個很不容易,我們遇到了,一定要珍惜這個因緣。這裡講,這個時代要勸人多讀經,還要勸人多聽經;如果有同參道友,大家有一定的時間在一起切磋琢磨那就更好,更能幫助我們提升。這是講時機,每一個時代不一樣,那你提倡的也就不相同了。

  下面講,『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提倡不立文字,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持戒,一心念佛』。在我們這個時代能夠修福持戒,修福是眾善奉行,做好事;持戒是諸惡莫作,戒律的精神也就這兩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一心念佛,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親近釋迦、彌陀怎麼親近?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三千多年了,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怎麼親近?天天讀經、聽經就是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遣其凡情』,「此經」就指《金剛經》,依照《金剛經》的義理觀照自己的內心。「遣」就是排遣、遣散的意思;「遣其凡情」,我們凡夫的情執、情見給它排遣、給它掃蕩。一個觀照自心,一個懇切持名,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念佛人,大家都知道要懇切持名,所以念佛道場打佛七,常年念佛的道場現在也不少,在大陸、在台灣,在海外也有。念佛道場,有的人他的確也非常用功。念佛,過去我們老和尚提倡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念佛不睡覺的,就是分三區,放念佛機,繞佛、拜佛、靜坐念佛。過去有一些同修,固定每個月就一日一夜的念佛,甚至也有一些同修,在家、出家的,在中和那邊他們也有一個小道場(小念佛堂),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那就更嚴格了,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坐下來,你也不能拜佛,你只能用走的,這個叫般舟三昧。你累了,他就在旁邊拉一個繩子,就是身體這樣靠一下,穿著海青這樣靠一下,在那休息一下,休息好了繼續再走,走九十天,如果體力沒有相當好的撐不了。所以他們修般舟三昧,但是好像還沒得到三昧。一個法師,我也認識,以前我出家了,他是在家居士,以前常常在圖書館,後來他出家去修般舟三昧,修了很長一段時間,好像也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

  我們也就不能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你看他們這些人很用功,真的我都自嘆不如,我都沒有那麼用功過,我這個人很懈怠的,但是照理講,應該他們得到一心不亂,得到三昧了,怎麼沒有得到?有一些人他還出現反效果,那個時候我看了也是很納悶,怎麼會這樣?我上次也講過了,也是他們這一批同修,有一個住在桃園,他念佛三天三夜,他還可以去開車的,後來跳樓自殺了,我跌破眼鏡,怎麼會這樣?《無量壽經》他也讀了很多,我就想讀得再不好也不至於這樣,應該業障起碼消一點,怎麼沒消反而又增長了?我一直想不通。後來有一天我突然心血來潮,以前我們師父不是講過《金剛經講義》?再把它找出來看。以前我也是不太在意這方面,粗心大意這樣看過去也看不出什麼門道,現在碰到這些種種問題再去看,發現原來江老居士他們都是修行的過來人,問題在這裡面都講出來了,這個問題出在上面「觀照自心」那一句。你懇切持名沒錯,但是你有沒有觀照自心?

  觀照自心,要怎麼觀照?這個很重要。我講觀照自心,大家也搞不懂怎麼樣才叫觀照自心;我講比較淺白一點,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這樣大家比較好懂。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如果你用心用得不對,念佛不但得不到正面的效果,反面的效果倒出現了。心態不對,你沒有把錯誤的心態轉過來,照你原來的煩惱習氣念佛,念佛功夫是提升了,但是你的煩惱習氣也相對的提升了,就壓過你這個功夫了。也就是說,我們念佛這個功夫沒有去降伏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煩惱習氣照常發作。一面念佛功夫不斷提升,但是煩惱習氣也沒有把它降伏下去,讓它同步的提升,而且你念佛功夫愈高,煩惱習氣還比這個功夫更增長。我念三天,你才兩天,那什麼心態?我慢。貢高我慢的心在念佛,念的人他自己不知道,他以為自己功夫很了得,最後的結果那就不是經典上講的了。所以這個關鍵在觀照自心,你是什麼心,這一點很重要。要認識自己,我的什麼毛病比較嚴重,念佛是來對治我們這些毛病的,降伏我們這些煩惱的。如果一面念佛功夫提升,另外煩惱習氣也同步提升,而且超過我們念佛的功夫,當然結果就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不知道去觀照自心,不知道用懇切持名來降伏自己的習氣,「遣其凡情」,用心用得不對。這句我們要多講講。當然我就照字面上這樣解釋一下,帶過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對我們真正要修行的人可能就沒有幫助了,真正要修行就要多了解一點這方面的道理,觀照自心。

  我們大家都讀《無量壽經》,我們這裡的佛堂也是常年讀誦《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修的因層次不一樣,上輩的、中輩的、下輩的。三輩往生,他們修行的功夫高下不同,有的人大持經戒,上輩;有的不能大持經戒,修福、修善,中輩;下輩,這個都做不到,但是他信願念佛。三輩有不同,但是有一段是相同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一句三輩都一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就是這裡講的觀照自心,觀照自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印度話叫「菩提」,翻譯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就是此地講的「觀照自心,遣其凡情」。你要遣其凡情(伏煩惱),發這樣的心來懇切念佛,跟佛心就相應了。不是嘴巴念念就是發菩提心了,不是這樣的,你是要觀照內心,你是不是有發菩提心?你現在是覺悟的心在念佛,還是迷惑顛倒的心在念佛?你發什麼心在念佛?

  所以清朝灌頂大師註解《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到後面他講了念佛人一百種果報,第一個就是念佛人下地獄。過去我們老和尚也很納悶,看到這一句,念佛念得再怎麼不好也不至於念到地獄去!不能往生西方,得個人天福報就很委屈了,怎麼念到地獄去了?那時候我們老和尚還剛學佛沒多久,當然對這個就不甚明白,就請問李老師,李老師說你這個問題是大問題,不是小問題,他說我不對你一個人講,到了晚上講經再對大眾講。那為什麼念佛念到地獄?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樣的心在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如果我們是發貪欲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瞋恚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愚痴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發傲慢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大家想一想,這個是不是也是發心?你發的什麼心?那這個結果就不一樣了,所以有一百種果報。所以念佛的人很多,各人發的心還不一樣。標準是發菩提心,在《彌陀經》講信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願生西方、願成佛道、願度眾生,發菩提心。所以這個菩提心怎麼發,你沒有觀照自心,你怎麼知道到底是發什麼心在念佛?往往我們發了個煩惱心在念佛,自己還以為我是發菩提心,那就完全錯了。

  所以江老居士講這個是過來人的話,真的要觀照自心,回頭觀照觀照,我現在是什麼心在念佛?標準就是我們提起這句佛號,降伏我們的貪瞋痴慢。我們老和尚也講了很多,只是我們沒有深入去體會,其實那個就是觀照自心。起一個貪心,不對了,趕快換成阿彌陀佛,那這個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把這個貪心壓下去了;我們要生瞋恚心了,觀照不對了,瞋恚心要起來了,還沒有發作的時候趕快用佛號把它代替過來。你觀照到這個心剛剛萌起來的時候,那時候壓得下去、轉得過來;如果讓它發作,那控制不了了。所以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怕這些妄念起來,怕我們覺悟太慢,跟著它跑了。如果你覺悟得快,剛剛起來,發現不對了,趕快把它轉過來,用佛號把它壓下去,這樣念佛功夫才會得力。

  這個就是「觀照自心」跟「懇切持名」,觀照自心就是發菩提心,懇切持名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兩方面都不能缺少。所以懇切持名幫助我們觀照自心,觀照自心又幫助我們懇切持名,這個是互相幫助的。我們也懂得用功這個要領,我們的功夫才會得力;功夫得力,發願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我們做三時繫念,迴向偈常常在念「同生極樂國」,大家一起到極樂世界去。『滿菩提願。現世修行,無逾此法』,就是說現在這個時代修行,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好的,沒有超過這個方法的了。這是江老居士他一生修持的心得,我們要好好來體會。我們再看:

  【九、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五度皆是行門。可見般若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則般若之絕非偏空明矣。】

  我們生長在這個末法時代,現在是亂世。在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中國佛門裡面,在家出家出了不少高僧大德,這也是過去的時代很少的,我們這個時代出現了這些人。《無量壽經》一千多年沒有善本,只有一種註解,依照康僧鎧翻譯的那本,反而日本跟韓國的法師註的還比中國的法師多,就是沒有善本。翻譯的次數多,留下來的五種原譯本內容差別太大,如果你沒有讀五種原譯本,那這個意思不圓滿;要全部讀,真的不方便。宋朝王龍舒居士開始做會集,但是他只有看到四種原譯本,有一種他沒看到。他改了原來翻譯人的文字,這也是後來祖師大德不贊同的地方,你是會集,不是你翻譯的,你不能給人家的文字改了。到清朝有節校本,也是有瑕疵,也是不圓滿,所以還是沒有人讀。民國初年,夏老居士花了十年時間重新整理,五種原譯本做一個重新的校對,避免前人的過失,把它會集出來,真的會集非常圓滿,我們讀起來非常順口,大家讀得都很歡喜。你看一千多年,到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才看到,古時候的人沒看到。祖師大德,你看在家的江味農老居士、周止菴老居士、楊仁山老居士、夏蓮老居士,包括我們最近黃念祖老居士,這是在家的大德;出家的大德,印光祖師、諦閑老法師、倓虛法師、弘一大師、慈舟法師,這些出家的大德也非常多。出家在家都很多,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這些高僧大德,這也是很難得的一個因緣,古人沒有這個因緣。我們前面講「當審時機」,這個時代機緣不一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機緣可以說古人他們沒有的,這個非常特殊、非常殊勝。我們又遇到章嘉大師,密宗的大德,我們老和尚跟他學了三年的佛;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我們老和尚跟他學經教學了十年;最近的,我們淨老和尚這位大善知識,經講這麼多,那也是古人沒有的,沒有這樣的因緣。我們這一代是在末法,實在講,在末法是很特別的一個時節因緣,你看這麼多高僧大德都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我們得到學佛的這些經典資料,這麼充足豐富,這個是我們要珍惜,珍惜這個因緣,不能當面錯過,當面錯過就很可惜。

  這裡講『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大家不要想另外有一個般若,六度般若。般若也是一個假名,但是有沒有般若?有,你不能說沒有。般若就是在五度裡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以般若不是離開五度而另外有一個般若。其實這個五度都是行門,般若是講空,五度是有;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可見般若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空不離有,有不離空,《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則般若之絕非偏空明矣』,般若就不是偏空了。所以有人很怕去談般若,這個也是江老居士特別提出來,勸勉我們不要怕,應該要學。為什麼怕談般若?因為看到有一些人妄談般若,亂講,撥無因果,做種種不好的事情,大家就怕,以為學般若就學成他那個樣子。實際上你只要持戒修福,修般若就不會像他那個樣子,就不會落到偏空去了,空有不二。所以般若不是離開五度另外有一個般若,不是這樣,不能誤會。

  所以我們現在講《金剛經》,有很多同修,修淨土的,我們修淨土就好了,修《金剛經》幹什麼?好像跟我們淨土沒有關係。實在講,般若跟哪個法門都有關係,你看五度離開般若就如盲了,怎麼會沒有關係?所以黃念老他有講一個演講,也有出書,我們好像有印出來流通,《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金剛經》講空,《無量壽經》講有,其實《無量壽經》有沒有講空?有;《金剛經》有沒有講有?有。講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修福德,那不是有嗎?有當中有空,空當中有有,空有不二。如果你這樣看,那變成般若就是專門講空了,什麼都沒有了叫空,那就大錯特錯了,那個不是空的意思。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絕非偏空。所以修淨土的人也不要怕談般若,江老居士特別強調。我們修淨土還要修般若,好像跟我們這個法門不相干,其實我們聽江老居士這麼給我們分析,無論修任何法門都不能沒有般若,沒有般若那個五度就如盲。好像人四肢好好的,有手有腳,但是沒眼睛,沒眼睛你走路就很危險;有了般若就有眼睛了,你不會走錯路了。修行就好像手腳在走路、在行,般若就是眼睛,你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哪些路可以走,哪些路不能走。如果你沒眼睛,眼睛瞎了你怎麼走?叫盲修瞎練,修到最後都沒結果。所以第十條講:

  【十、五度為般若,不為般若蜜,即不能到彼岸。】

  你看這一條講得多清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那就不叫波羅蜜了,那個禪定是世間禪定,不能超越三界,因為著了相,著了相你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你要證得須陀洹(小乘的初果)、大乘圓教的初信位都不能著相,你才能超越。不著相就要有般若,你才能不著相,沒有般若你肯定著相,不是著空就是著有,不是著這裡就著那裡。所以般若幫助我們破相,不著相,我們修任何善事統統是波羅蜜,統統可以到彼岸,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能到彼岸;我們修淨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到彼岸了。「波羅蜜」就是翻譯成「彼岸到」,我們中國的文法叫「到彼岸」。

  可見得不能沒有般若,這個非常重要,也是我們多花一點時間來深入學習,這個是有需要的。而且這個我們要常常提醒,如果不提醒,我們就忘記了。我們對這個還很生疏,很容易忘記,所以常常提醒。我們大家在一起,有這個地方大家可以來共修、來共學,這也是佛力加持。大家在一起互相勉勵,依眾靠眾,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這個也很需要。如果你功夫成熟,你自己一個人修,那就沒問題;功夫還不成熟,依眾靠眾還是需要。特別不能盲修瞎練,有一些人他就想自己修,要去閉關,種種的。當然,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你有一個階段性的,要閉一個短期的關當然是可以,讓我們身心沉澱一下,這個也是有需要的,但是也要懂得怎麼修。也要知道這些都是階段性的,階段性的有長有短,各人的因緣、各人的根器也不一樣,也是要觀照自心,觀察自己是什麼樣的根機。人總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一個根器,適合修什麼法門。我們現在選擇淨土法門,念佛大家平常也都有在念,無論念多念少,總之都有在修持名念佛。但是我們現在還很欠缺的就是「觀照自心,遣其凡情」,這個我們還很缺,我們一定要把它補助,這樣我們懇切持名,那這個功夫就會得力了。

  這段經文,講義節要一共十條,我們今天時間也到了,剛好學到這裡,第十條圓滿。下面要進入另外一段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什麼會著相❓
🔹真放下了,是什麼樣子❓
🔹戒沒有持好,能不能念佛❓

金剛經講義節要—佛所說法,法法皆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九集)  2023/5/1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9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經文:「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一段經文,我們學習到《節要》第五條,我們接下來請看一百一十一頁第三行,從六這裡看起:

  【六、佛所說法,本來法法皆圓。學者必當時時以此圓義,於自心上,於一切法上,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去其偏執之凡情。然後自己之圓解,庶幾可開。】

  我們今天從這裡看起。這一條接前面第五條講的「若於般若義趣未明,雖讀其他圓融經論,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其見地何能徹底。見未徹底,又何能圓融。」我們上次學習到這一條。這一條是給我們說明明瞭般若義趣的重要性,現在大多數學佛的人都疏忽了。江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特別提到,在中國佛教,從宋以後,除了禪宗以外,其他宗派都很少講般若了,就是怕人誤會。一般講,寧願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菜子。般若如果誤會了,執著空,執著偏空、頑空,那比執著有更麻煩。因此就不如不講,怕人家誤會,學錯了,走入歧途。因此江老居士講就有怕談般若這個問題,害怕去談般若,談到般若好像聞虎色變,好像聽到老虎一樣,聽了都害怕,但是這個是錯誤的,江老居士也給我們指出來。

  般若如果不重要,我們想一想,我們看世尊一代時教,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成道講《華嚴》,三七日,二十一天,定中講《華嚴》,一般權教菩薩、阿羅漢、凡夫,都聽不懂,不知道在講什麼。後來佛就從基礎開始,講阿含,人天小乘的教學,講了十二年,等於人天。我們一般講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佛法。小乘教,小乘就包含人天。人天教,人乘跟天乘,講了十二年阿含,這個都收在阿含部,屬於《阿含經》的小乘經典。奠定了人天小乘的基礎,後面接著就進入方等,方等就是從小乘提升預備學大乘佛法,就進入大乘了。方等經典講了八年,已經二十年了,接著就進入般若了。這個大乘經典講了八年,等於預備學習大乘的這些科目學了八年,進入般若了。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最後八年《法華》,開權顯實,導歸一乘。到《法華》,就成佛了,從權小、大乘,導歸到一乘,《法華經》就是成佛了。因為開始講《華嚴》大家不懂,到最後導入一乘法,《華嚴》是一乘教,所以前面佛講那麼多,都是方便接引眾生。般若在四十九年當中講了二十二年,我們就可想而知(般若佔一代時教幾乎接近一半),如果般若不重要,那佛為什麼那麼長的時間都在講般若?從這一點,我們應該可以理解般若的重要性。也就是因為般若一般人不容易了解,所以花的時間就長,講了二十二年。

  我們學佛沒有般若很容易落入世間法,雖然在佛門做種種好事,也持戒修福,但是著相,你著相修福那就變成人天福報,不能出三界,不能出十法界,就是不能明心見性。因為著相了就變成世間法,變世間的福報了,不能超越六道,不能超越十法界,因為沒有般若。如果有般若,持戒修福他不著相,他就超越了。關鍵差別就在這個上面,一個著相,一個不著相,著相,你修六度萬行也是得人天福報;不著相,你就超越六道十法界。為什麼會著相?因為對般若的義趣「未明」,不明瞭,因此我們修的一切自自然然就是會著相。著相,你修得再好,就是人天福報,你不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念佛法門是一個特別法門,著相也可以,只要你具足真信切願念佛求生淨土,帶業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破四相。我們不要誤會,以為說這樣就不用學般若了,我到極樂世界再來學。這個話聽起來也沒錯,但是「般若義趣未明」,我們這個《節要》節錄出來,簡要詳明,但是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有很深的義趣在,如果你沒有深入去探究,那我們就好像囫圇吞棗,根本就不懂。為什麼要講這些話?主要是說我們學佛這麼多年,這一生如果想要有一個決定的成就,我們修淨土法門,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天大家不是都掛在口邊嗎?都要念願生西方,我們天天在念,但是我們現在念的實在講(說真話,我們不要說假話)是口號。你只有口號,沒有實際的行動,那個口號也都落空了,好像你開支票,開個空頭支票領不到錢的,落空了。願生西方,那真願意去嗎?不是天天嘴巴在念「願生西方」就真的願意去西方了。這個也要講清楚,不然大家以為我這樣念一念就是發願了。那還不簡單,大家都會念,小孩子你找他來,他也會念。是不是?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找來三歲小孩子,你教他念,可能幾分鐘他也會念了,那他是不是真的願意去西方?這個只是口頭上發願。願,我們進一步來講,願捨娑婆,願生極樂,就是要心願(要出離心)。要出離,要發願,你的心願真要出離這個五濁惡世、出離這個六道輪迴,你是不是真有這個心?如果問到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說我有,我就是要了生死。那還是口號。還是口號!我真的是想要了生死,是想沒有錯,但是你有沒有具體行動?具體行動是什麼?你要真放下,你對這世間還有一樁事情留戀、牽掛,你說你願生西方,大概也想去西方,又不願意離開這裡,腳踏兩條船,這個就不是真正的發願。為什麼?原因沒有別的,就是放不下。

  大家真放下了嗎?真放下了,是什麼樣子?真放下的人,在這個世間,你就不會執著你的習氣了,你會隨緣了。我一定要怎麼樣、我認為怎麼樣,沒放下。我們人,只要是凡夫,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會執著這個我執。你不要以為說我修得很好、我沒有,不是這樣的。佛在《四十二章經》講,你還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不能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你自己看佛經,那不是佛的意思,是你的意思,自己的意思。我們可以試驗,今天一個人違反我們的意思,我們還生不生氣?如果還會生氣,這個我執還滿重的。不要以為沒有我執,都還滿嚴重的,減輕一點也就會不一樣了(不要說沒有),這破我執。我們淨土法門,沒有要求你要斷我執(這個難度真的很高),就是你要淡化,不要起現行,要把它控制住。見思惑沒斷,但是你要壓得住,你要把它伏住,好像石頭壓草,不要讓它再長起來。這樣信願念佛才有把握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去斷,你現在你要先壓住。你壓都壓不住,這個沒有把握,看你臨命終那個時候,是沒有把握的。臨命終不是我們平常講得這麼輕鬆,臨命終的時候,最後那才是見真章。平常你人好好的,當然講話都很輕鬆,講話都很大聲,我怎麼樣,都放下了;你生病在痛的時候,看你放得下放不下?這個不是說大話就算了,所以這個要有真功夫。

  雖然我們念佛法門比其他法門要容易,但是它也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伏惑(伏煩惱),這樣信願念佛,才有把握。惑如果伏不住,我們在平常還會常常起現行,我們自己要清楚,臨終沒有把握,也不是絕對說不能往生,那要看你最後那一念能不能信願念佛。平常很用功,到臨終都還很大的考驗,平常很用功在練,臨終都還不一定能打勝仗。「練兵千日,用在一朝」,平常就練。平常都沒練,那臨命終肯定失敗的,一敗塗地。平常念,念到臨命終,最後那一朝,還不一定,看最後那一念才算。當然平常你有念都比較有把握,那比沒有念當然有把握,你統統都沒有念,那怎麼會有把握?這個我們要了解。雖然不用斷煩惱(斷惑),但是要伏得住惑,不然臨命終我們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善惡種子,你自己控制不住的。它一直冒出來,冒出來看哪一個力量比較強,平常我們煩惱習氣哪一個比較強,那個會先冒出來,強者先牽。也就最後一念冒出來,你是善心,那就牽引你到人天善道;最後一念,貪瞋痴慢,就到三惡道去了;最後一念,阿彌陀佛,那到極樂世界去了,看最後那一念。所以你平常念佛念到要有功夫,臨終就是其他的種子(善惡種子)都不起現行,念佛這一念起現行,這一念最強。所以來生要往生到哪裡,關鍵在我們臨終最後那一念是生哪一個念頭,那一念在決定的。強者先牽就是力量比較強的先牽,好像欠債的,欠得最多的先要,善惡業也是一樣,哪個比較強先報,比較弱的排在後面。所以平常就練。

  我們現在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就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就是因為沒看破,就這樣。你看破了,你真的看破了,那肯定你放下是很自然的,絲毫不勉強。般若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如果我們這一生真正想要往生極樂世界,般若這方面我們也不能不明瞭,不然的話,修了一輩子,這一生還是結結緣。我在這裡,也是跟大家講真心話,因為我是過來人,自己很清楚。為什麼我現在年紀也大了,還跟大家學習這個?因為以前都是不太重視,聽經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為什麼說似懂非懂?因為碰到境界的時候你伏不住煩惱,你控制不住自己的煩惱,你對這部經就是沒有真懂。真懂,他肯定能伏煩惱,功夫深就斷煩惱,這個我們不能不明瞭。

  所以對般若義趣不明瞭,「雖讀其他圓融經論」,大乘經都是圓融經論。我們現在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讀《地藏經》、讀《心經》等等的,這些都是圓融經論。這些大經大論,《楞嚴》、《圓覺》等等的,這些大經大論,凡是大乘經都是圓融經論,沒有一部經不圓的。「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根本義就是般若,對般若的義趣,沒有在這個根本上用功夫。「其見地何能徹底」,見地就是說你的知見,你的認知、你的見解不徹底。不徹底就是什麼?沒看破,我們講這個大家比較容易明瞭,我們老和尚講看破比較容易明瞭。這裡講見地何能徹底,就是你怎麼能徹底看破?就這個意思。「見未徹底,又何能圓融」,你的知見不徹底,就是沒有徹底看破,那你怎麼能夠圓融?圓融的經論,到你這邊來了,就變成不圓融了,就是在般若義趣上還不明瞭。

  我們今天接下來,『六、佛所說法,本來法法皆圓』,本來佛講的法,沒有一法不圓,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而且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行布是次第,不一樣的,一層一層;圓融是一樣的,都圓滿。次第好像是二,圓融好像是一,不二,一多不二,那就圓融了。《華嚴》講的就圓。所以佛說法,「本來法法皆圓」,沒有一法不圓,縱然說小乘教、人天教還是圓。我們的見解沒有徹底,我們就不能圓融,我們有執著。『學者必當時時以此圓義』,圓融的經義,『於自心上,於一切法上,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去其偏執之凡情。』這就是我們用功的一個地方。這是用功的地方,圓融的義趣,要在我們自己心上,「於自心上」;「於一切法上」,一切法就是佛法、世間法,萬事萬法。「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去其偏執之凡情」,我們凡夫總是有偏、有執著,這個是凡情。我們為什麼有六道輪迴?就是因為有偏執之凡情,以輪迴心造輪迴業,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現在你要超越六道、十法界,就要去其偏執之情。我們凡夫不是執著這邊就執著那一邊,總是要執著一個,般若就是破我們執著的病。每一法要微密觀照,要怎麼觀照?實在講,觀功夫比較淺,照功夫就深了。你看「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照要離心意識,像禪宗參禪一樣,照的功夫比較高。一般觀,觀察比較粗一點,我們叫觀察;觀想功夫就比較深了,觀想心要定,但是他還是要從心意識。因為你用想,想一個人,一個人的相,在腦海(心裡)浮現出來,你想佛佛的相。這是所謂觀想、觀察,有不同,功夫的層次不同,觀照是最高的。我們現在能夠下手處,怎麼去除我們偏執之凡情?就是要用微密觀照。「微密」這兩個字,我們要深入去理解,微就是很細微;密就是很縝密。綿綿密密,就是說不斷的去提起觀照。觀照這段經文講的,這段經文講一個性、一個相,前面《節要》我們都講過。「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這是就性上講,性空寂,性是本體,「是名第一波羅蜜」,這從相上講。從相上講是「是名」,從性上講是「即非」。就是跟我們講,相都是緣生法,它沒有自性。性體雖然沒有相,但是這些相是從性出來的;那個相它自己沒有自性,是從這個性體出現的。所以從性來講就是即非,因為性它是空寂的;從相來講是有,是名就是有,有這個事情。我們就是執著在相上。為什麼叫破四相?就不要執著那個相。因為我們把這個相看作是真的,那就執著了。我們為什麼執著?我們把它當真。

  《金剛經》到最後,那個等於是壓軸好戲,最後的經文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怎麼微密觀照?觀這一切法,都是緣生法,緣生緣滅,假的,就要這樣觀。我們現在是有個概念,精進用功,就是說你要深入,我們偏執的凡情,它就漸漸淡薄。這樣講大家也沒有辦法體會比較具體的,我們自己可以在境界上,每一天就這樣用功嗎?我們每一天,你從早到晚不都遇到這些人事物嗎?有的人,你看得很喜歡,跟你很投緣,有的你看了,你就不喜歡;事情有如意的,有不如意的,這個就是見真章了,這個就是上戰場了,真槍實彈。那怎麼觀照?你就觀照這個是假的。「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你這一句就可以套上去。就是有這個事情,但是假的。是假的,但是有這個事情,你不要去執著就對了。那不是真的,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緣生法,假的。這個道理我們同修大家都知道,但是知道是知道,跟用功不一樣,境界來的時候,我們無始劫的習氣很自然的,你該生氣就要生氣,該貪就要貪,這個不用勉強的。但是古大德教我們用功,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煩惱習氣好熟悉,你統統不要去提,它都自己會冒出來。現在你用功微密觀照這個很生疏,你這個很生疏的,要時時刻刻提起,提到很熟悉;原來那個很熟悉的煩惱,慢慢它就變生疏了。好像秤的兩頭,這一頭翹起來,那一頭就下去了,是這個道理。所以大家要在生活上去觀,不是在這裡講一講就算了。

  這個方面我們用功,為什麼不得力?關鍵還是在持戒修福。所以須菩提說,末法時期,還有人能夠受持《金剛般若》嗎?末法了!佛給他講,你不要這麼講,末法時期,如果有人能夠持戒修福,他就能夠懂《金剛般若》,他就能夠修持了。只是末法時期持戒修福的人少,當然能夠懂般若的人就少。因為持戒修福是基礎,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個慧就是般若智慧,戒定它是手段,開啟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佛講持戒修福,講布施、忍辱,這是舉出重要的,實際上就是修六度,六度都必須有般若。持戒修福,現在的人不懂得什麼叫持戒,現在我們不要講太高的戒,五戒十善我們做不到。持戒修福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不就是淨業三福嗎?現在的人持戒,總是到戒壇去受戒,受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人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在家也有受菩薩戒的。戒受了,怎麼樣?做不到,實在講受戒也並沒有得戒。但現在的人也不懂什麼叫戒,只是有一個受戒的名義,實質上並沒有得戒。對戒律的開遮持犯不懂,不懂得怎麼去受持,只是受個戒,我們現在佛門,在家出家受戒大概都這種情況。

  談到戒,只是想到有戒律條文的戒。比如說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這個戒律條文。八關齋戒,有戒律條文的。這個叫做律儀戒,有戒律條文的,一條一條,戒律威儀有列出來的,叫律儀戒。戒還有兩種,第二種叫攝善法戒,攝善法戒就是說凡是善的都要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要去做,這個叫攝善法戒,凡屬善法都要去修學的。攝善法戒就很廣了,包括世間的各國家地區的風俗民情、文化,你走到哪裡,都要尊重。攝善法戒,我們老和尚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都屬於攝善法戒。所有的善書典籍,凡是跟善相應的,統統歸十善,這個都屬於攝善法戒裡面的。包括善良的風俗民情,都是屬於攝善法戒,像李老師編的《常禮舉要》、《論語講記》;清朝那個時候印光祖師提倡的《格言聯璧》,這就是儒家古人編的;這些年我們老和尚提倡的《群書治要》,這些統統歸攝善法戒。這個就很廣了,凡是善我們都要去學、要去做。第三個,饒益有情戒,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你要去做。我們老和尚也做給我們看,四攝法,四攝法第一個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的布施作用不一樣,這個布施就是送禮。要接引眾生,你要跟他結個好緣,送他禮物,彼此建立良好的關係,然後你把佛法介紹給他,他就容易接受了。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個叫四攝法。攝眾生戒,又叫饒益有情戒,凡是對眾生有幫助的,我們要去做。所以我們老和尚做這些都屬於饒益有情戒,像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在澳洲圖文巴也是團結宗教,辦溫馨晚宴,請鄰居來吃飯,捐助醫療器材給醫院等等。這些我們現在講社會慈善的事,屬於饒益有情戒,這些也是包括在這個戒裡面。所以看到「持戒」兩個字,你不能只有看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個也要去學習。

  戒太多了,我們也是要有一個比較主要的、重點式的來學習,不然那麼多,你要從哪裡下手?所以老和尚給我們提這三個根,這個就是戒的根,有這三個根,你有十善的基礎了,你才能受三皈五戒,才能提升更高層的戒。所以現在我們在學習《太上感應篇》,剛才我們觀音佛學會林祕書長問我,《千手觀音》每一天播一集,快播完了,問我要播什麼?我們最近在學習《太上感應篇》,《太上感應篇直講》,這個就是戒,印光大師也是用這個來代替戒律。《太上感應篇》,可以先播《直講》,從第一集開始。現在我在節錄《感應篇彙編》的節要,我在道場的時候,每一天早上也跟大家分享十五分鐘,這個也可以。就是當天的可以播上去,當天的可以播,或者隔一天,來不及隔一天也可以。常態性的,就從《太上感應篇直講》第一集播,如果今天我有在,我有講,你要播今天的,那個就暫停,今天的就上去。我不在道場,星期六、星期天沒有對大家講,那你就常態的播上去。如果《感應篇直講》播完了,再去補晨間說話。因為晨間說話,這是好像漫談一樣,漫談它沒有鎖定在一個題目上,屬於漫談式的。如果不夠了,漫談講的,反正每一天都不一樣,你要怎麼補都可以,漫談。這個是有題目的,《太上感應篇》。晨間說話,漫談,範圍很廣,今天我看到什麼,看到個新聞;看到什麼人事物,有感而發的,那就沒有固定在一個講題裡面。大家比較有一個具體學習的下手處。

  什麼叫戒?《感應篇》就是戒,《弟子規》就是戒,還有《十善業》。我們老和尚講如果沒有《弟子規》、《感應篇》的基礎,學《十善業》你也看不懂;《十善業道經》你看懂了,大概一切大小乘經典你都能懂了。不要小看《十善業道經》,這個好像是人天善法,其實十善條目是一樣,層次不一樣。五戒十善,從凡夫到成佛,其實是這個的提升,都從這個地方發展出去的。這些我們要能夠理解,我們學習才有一個比較具體的下手處,不然講了這些理論好像空談。講一講,好像我們也用不上,要怎麼觀照?該生氣就生氣,你照什麼,照煩惱。這個受用,我們第一階段的效果,就是煩惱輕、智慧長,你煩惱慢慢減輕了。煩惱種類也很多,我們也要明瞭,要知道我們是凡夫,凡夫就是有煩惱。現在我們修學,主要是我們煩惱不斷減輕,我們就有進步,所謂煩惱輕,你智慧就長,這是必然的,煩惱輕、智慧長。所以修戒定慧是幫助我們息滅貪瞋痴,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如果說我們戒持得很好,但是一天到晚貪瞋痴也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你持那個什麼戒?我在家的時候,到高雄一個圓照寺,好像去受五戒。那時候會本法師當引禮,就跟我們講你們不要受一個煩惱戒回去。我說我受煩惱戒。什麼意思?沒受戒,煩惱還沒那麼嚴重,愈受戒煩惱愈重,就叫受煩惱戒。他講得也沒錯,去很多人受是受煩惱戒,不是受清涼戒。所以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所以微密觀照,有戒學的基礎,我們這個功夫比較容易提得起來。

  佛法,「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我們要抓住這個要領。行布就是次第,比如說,我們修戒,再來修定,然後開智慧,這個叫做次第。好像我們持戒,能不能用一點定?也可以。有時候用一點定來幫助我們這個戒;戒又幫助定;定又幫助開慧;慧又回頭幫助戒定,這個就叫圓融。次第當中有圓融,圓融當中也有次第分明。這樣學習你就掌握住它的要領了,就不會偏執了,就能夠圓融的來學了。比如說,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戒,那能不能念佛?可以。你不是說,等到我這個戒都持好了再來念,再來修定,那等到什麼時候?恐怕這一輩子往生了,戒都沒有持好,那都不用念了。念佛是什麼?念佛也是修定,一心不亂就是修定,但是你修這個定,它也幫助你修戒(持戒),也幫助你開智慧。其他法門,也都是有相同的一個道理,只是念佛法門比其他法門來得方便。這是真的,容易、方便,其他法門,有一些要有特殊條件,下面幾條就會講了。所以《太上感應篇》是我們當前持戒的一個基礎,還有《弟子規》也是持戒基礎,我再加一個《常禮舉要》。我自己再加上《論語講記》、《群書治要》,我不敢給人家定太多功課,怕大家都嚇跑了,但是我自己的根性差,所以要多一些補助,幫助我們多明理。明理我們來修戒,你才知道怎麼持戒,不然現在很多人都持戒,他戒持得很精嚴,但是你看他怪怪的,他那個戒就持錯了。持得怪怪的,不近人情,好像怪裡怪氣的,一個怪脾氣,那個都是持錯了。為什麼會持錯?因為他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基礎,所以他就會持得怪怪的。

  我們要知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第一福就是我們老和尚提倡的三個根,我再加上《常禮舉要》、《論語講記》、《群書治要》,再加上《安士全書》、《了凡四訓》。你對《十善業》,才知道什麼叫十善,這是第一福,人天福。有第一福的基礎,你才有資格受三皈依,還沒受戒。我們現在都沒有第一福的基礎,我們一入佛門就三皈依了,這是結緣的皈依,不是實質的三寶弟子。真正的一個三寶弟子必須有第一福的基礎,那是標準的三寶弟子。我們都不夠標準,我們稱三寶弟子,我們是有名無實。為什麼?第一福我們做不到,現在就受三皈依了,皈依證都有了。不能落實三皈依,你連五戒都不能受,要受五戒之前先受三皈依。我們現在也受三皈,也受五戒,不但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全受了,這個都是有名無實,沒有得戒。沒有得戒,我們現在講破戒也談不上,破戒,他要有戒才能破,你沒戒,你破什麼?你根本就沒有得戒,你破什麼?他是得了戒然後破了,違犯了,這個才叫破戒;我們沒有得戒,違犯了,那不叫破戒,叫造罪業。比如說殺盜淫妄,你沒有受戒,你造這個都是有罪的。實在講我們不叫破戒,我們叫造罪業,不是破戒。破戒要他有得戒了,那才叫破戒,就是他戒體毀掉了。我們根本就沒得戒,你破什麼戒?就是造罪業,不是叫破戒,這要懂。因為現在學佛的人對這些都不了解,所以常常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戒律持得很好。但是這個話也在我們講堂能講,你出去外面,到其他寺院,你可不能講,其他法師來你也不能講。「你那個戒都沒得戒」,那你就不得了了!人家會攻擊你,都要懂事。這個叫禮,要禮貌,要懂人情世故,你講話要看人。

  『然後自己之圓解,庶幾可開』,「圓解」很重要,這最可貴的,圓人修行一天,等於漸次行人修一劫,日劫相倍。不一樣,效果不一樣,要開圓解,所以花一點時間開圓解值得。我們再看第七:

  【七、學佛當審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所謂「時」者,如南北朝時,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講席極盛,然不無取著文字相。故達摩東來,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對時病。】

  我們學東西,要古為今用,我們在今天怎麼去用。學這一條,『學佛當審時機』,這個義理也是很廣的。就是我剛才講的,你要跟人家講話,你要審時機,你不能槍拿來就亂打,這個不可以的,不能無的放矢。『機是根機,機緣也。』「時機」,機跟時是兩回事,機是機,時是時。時是什麼?時節因緣,什麼時候、什麼時代、什麼階段,這個叫時。機是根機,我們自己到底是什麼根機?怎麼「審」?關鍵在這個審。法官在審判案件,「審」這一個字,就有很仔細的意思。好像你審查一些帳目,那是不是要很仔細?所以審就要仔細,仔細去審查。「學佛當審時機」,審查我自己是什麼根機、別人他又是什麼根機,所以講經說法不容易。講經說法,古大德講經要觀機說教,觀機就要看到今天晚上坐在這裡大家什麼程度。以前講經的法師都有定功,那都要打坐入定,定中觀察每一個人過去生學的是什麼,那講的就會對機。我們現在的法師沒有定功,所以李老師教講經,我們沒有定功,看看這個人長得怎麼樣子,男的,還是女的;老的,還是小的;是書讀得很多的,還是一般的,就是看對象觀察一下。還有講經的時候,也要常常觀察聽眾的表情,如果講經下面看手錶,頭張過來、望過去,或者都點頭,你講得都對。李老師說要草草收場,不要再講了。

  昨天我去參加逢甲大學,李瑞陽教授他請台中市政府一個陳參事(我們在台中清水念佛堂認識的,王邁居士他請的,去年尾牙我們去給他請客,他請陳參事來),他的書法寫得很好,也相當有名氣,在市政府。我聽李教授講,他是指揮消防的,也是市政府的官員,他很會講台灣諺語趣談。昨天他的講題「台灣諺語趣談—二十四節氣」,他用閩南語講的,有歌譜的。陳參事也很有趣,他一開頭講台灣話(閩南語),講得(像我這個年紀聽起來)太好了,李教授把上他那個科系的學生找來,那些年輕人,聽不懂。他們都聽不懂,我聽得是很有味道,他們聽得是不曉得在講什麼。後來李教授他看到陳曉平居士,我們聽打校對,她也在幫忙聽打校對,我們華藏聽打校對都她在打字。他就問盧居士,盧居士坐在後面,我就是被請去坐在前面第一排,第一排我都看不到後面的人,坐在最後面,就可以看到前面的情況。陳居士就問盧居士說,那些學生有在聽嗎?都沒在聽,都在玩手機,你講你的,我玩我的。這個也包括在時機裡面,講這些對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講很適合,我們以前從小就常常聽到這些,這些俚語、這些諺語,現在年輕人他父母也不懂,他根本聽都沒聽過,他聽了他沒感覺。我們當然就是希望年輕人也知道一些傳統的東西,但是現在年輕人都聽不進去。昨天辦得也是很好,總是我們有一個嘗試性的,也錄出來了。錄出來,不止現場的人能夠得受用,放在網絡上,可能有緣的人他聽了,這個對他就很有幫助。所以關鍵還是我們錄影,就像我們老和尚講,我旁邊也沒有人跟我學,但是我不認識的網絡上肯定很多,沒見過面的他聽得懂,他真學。所以現代透過科技無遠弗屆,可以度有緣人,不一定現場的、不一定身邊的,這個是得力現代科技的方便。這個也都是屬於時機裡面,時機,我們要理解廣義的,你不要只鎖定在一個範圍,你展開來講,你這樣才能活用。要知道自己的根機,也要知道別人的根機,知己知彼,才可以。這個也是講經說法的難處,過去我們老和尚常講,講經很大的挑戰,因為來的聽眾不一定。跟學校不一樣,學校上課年紀一樣、對象一樣、程度差不多,講就比較容易。講經,不一定,今天來明天不來;今天這個來,明天那個來;換不一樣的地方,又有不一樣的對象;他的意識形態,他的種種的觀念都不一樣。

  這個都要審時機,遇到什麼人你要怎麼講法,同樣一部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講法,講了他能理解,他能接受,對他才有幫助。所以講經要契理契機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契理就是你不能違背經義,違背經義就變魔說,魔說你聽眾很多,那你是去耽誤人、去誤導人,這個罪過,人愈多罪過愈重。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如果亂講一大堆,那不曉得墮幾世,受誤導的人愈多,罪就愈重,這個不能違背理。你契理不契機還好,反正沒講錯,我沒有害你,只是你現在得不到利益,你聽不懂。契機,大家聽得很歡喜,但是講得不對,違背經義,那這個更要不得了。最標準的就是契理契機,這個機是機緣。

  學佛當審時機,如果參禪的人,他特別要找老師,學密、參禪這個要老師。我們淨土還可以不用老師,反正念阿彌陀佛就不會錯了,佛叫我們念阿彌陀佛。參禪跟學密沒有善知識你會著魔,這兩個法門是很容易著魔的,不能沒有善知識指導,自己盲修瞎練都出問題。所以你自己如果去參禪,你要審自己是不是能夠接受禪宗那種棒喝的?參禪的人就是要大死一番,你有沒有那個勇氣?你有沒有敢死隊的勇氣?參禪要大死一番,要像敢死隊一樣,台語講準死無疑,那個才行,你有沒有那個勇氣?以前參禪的人都是大死一番,大死一番才能再活過來。大死,死什麼?死你的妄念。你找的禪師他要大徹大悟,那現在哪一個大徹大悟的?你找不到,你盲修瞎練,沒有人指導。你自己有這個根機,要有善知識,也要有那個勇氣,這樣機緣才算具足,學密也是一樣。禪跟密這兩個法門,你絕對一定要善知識,你學密要金剛上師,現在金剛上師也不好找。黃念老常講現在假的太多了,你自己也沒有能力去認識,這個是真的善知識,還是假的善知識。萬一你跟錯人了,學錯就誤入歧途了,你這一輩子就完了,不能成就還沒有關係,恐怕就著魔發狂了。這個不容易,所以要審時機,不能勉強。如果沒有這個時機,那還是念佛比較穩當。

  時就是時節因緣,『如南北朝時』,我們中國南北朝,一個南朝,一個北朝,那時候沒統一。『北魏』,北朝就「北魏」,南朝就是『南梁』,「南梁」是梁武帝,南北朝的時代,北魏南梁佛法都很興盛。我到山西大同那邊,那屬於北魏的,很多石窟,大同雲岡石窟,佛像刻很多,那個時候佛法很盛。『無不大弘佛法,講席極盛』,連梁武帝他自己也講經,他聽眾還不少,『然不無取著文字相』。但是都著在這個文字相,不懂得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都著在那個文字相裡面,都落於清談、落於玄談,就沒有實際的作用。『故達摩東來,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對時病。』那個時候,達摩祖師他來中國,也是看到這個時機點。我們現在講時機點要掌握住,這個時候來就針對你們現在佛法都有了,但是執著文字相。所以他來「不立文字」,破你執著文字相的執著。那個時候,「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對時病」,正針對當時的這個毛病。下面這一條也是講不同的時機,那就不一樣了。

  【八、今則大都不明佛理,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

  『今』就是我們今天,今天大都不明佛理。梁武帝那個時候,道理大家都明白,現在我們大家都不明白。不明白,『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藥」就是說對治,對治「空疏」,大家不明佛理的這個問題。所以『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就是現在這個時代恐怕不適宜。下面,江老居士又再給我們提出具體的我們現在人怎麼修法。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條,我們就下一次再來學習。第七、第八,下一次,我們再連起來再講一遍,那大家就比較會有印象。因為這些道理,我們多花一點時間,對我們修行比較有幫助,你了解得愈深入愈細,對我們修行幫助就愈大。所以我們現在是著重在實際上修行,所以我就不趕時間,自己道場不趕時間。《金剛經》就是說從頭到尾,當中有一段有一句,你真的用得上力,那你都能貫通全經了。你能從哪一段哪一句切入,那你就全部都貫通了。所以我們多花一點時間,細講比較會有受用,大家也比較能夠理解方方面面的。不然像剛才我講個時機,大家也都懂,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去分析,那我們可能也含糊籠統。我引導大家,你自己可以更進一步縝密的去觀察時機,你會更深入,這樣對大家修行,自行化他就有具體的幫助了。好,今天講了兩條,時間很快,一個半小時又過了。下面,下一次,我們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如何過菩薩生活❓
🔹持戒,心怎麼樣才能得定❓
🔹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卻出不了六道的原因是什麼❓

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八集)  2023/5/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8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零九頁,最後一行,從科題:

  【八二、闡義 闡明觀行離相義 約般若明】

  我們接著看這段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這一段經文是給我們『闡明』,「闡明」是說明,『觀行離相』的義理,是就『般若』來說明,說明「觀行離相」。經文講,『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一般我們直接讀這部經典,可能也不太明瞭,畢竟我們不是像六祖那樣的上上根人;如果透過這個註解,那我們就比較明瞭。所以我們中下根性還是要借助於這些註解,進一步給我們來解釋、來說明,給我們點出經典它精要的地方,我們才知道佛的真實義在哪裡,是講什麼。好,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第一波羅蜜』指般若言。『如來說』,表是約性而說。性體空寂離相,故曰『非』也。性體雖無相,而一切相皆緣性起,此第一波羅蜜亦是緣性而起。故曰『是名』。明其相不離性,仍應會歸於性也。】

  這一條就給我們說明『第一波羅蜜』。什麼是「第一波羅蜜」?「波羅蜜」是印度的梵語,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到彼岸」,到達彼岸,這是波羅蜜的意思。『第一波羅蜜指般若言。』在菩薩修六度,第六度就是指般若。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就像我們人四肢都好好的,眼睛瞎了,雖然能夠走路,但是很危險,遇到有坑洞也不知道,就掉下去了。六度如果沒有般若,前面五度如盲;般若也不能離開五度,離開前面五度,那也沒有般若,所以這個是一而六、六而一。「般若」翻成中文叫智慧,你有智慧能分辨是非善惡、真妄邪正。所以沒有般若就像眼睛瞎了一樣,你縱然手腳都很好,很容易出問題,有危險。修行人如果沒有般若,修到最後都走入歧途,不是著魔發狂就是退轉,伏不住煩惱,走入歧途了。所以般若就非常重要,般若可以說是前導,它引導我們修行的,必須要有智慧。「第一波羅蜜」就是指般若,般若波羅蜜。

  『如來說,表是約性而說』,「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本體。『性體空寂離相』,「性體」,性的本體,它是空寂,它沒有相。沒有相,那有沒有性體的存在?有。就像我們看到電波,電波它也沒有相,但是你說它有沒有?你這個頻道跟它對上了,它節目就來了。但是你看不到,看不到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有,但是它空寂。就像電視屏幕一樣,屏幕都空寂,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那個空寂的體現出來的。所以性體空寂離相,『故曰非也。』因為你這個性體裡面哪有什麼第一波羅蜜、第二波羅蜜,講出來都是文字相、言說相,性體離言說、離文字,所以這個「非」就是你不要再去著那個相。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有這個文字、言說相,好像一個工具一樣,它是指路牌,你也不能說不要。所以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實相是本體,本體離相,它沒有相,但是它能夠現相,所有的相就是從自性本體現出來的。所以你就這個性體來講就是「非」也,性體哪有什麼第一波羅蜜、第二波羅蜜?都說不上。但下面又一句,『是名第一波羅蜜』,就是體是空寂,但是有這個相,所以說「是名」。

  『而一切相皆緣性起』,這一切相都是緣這個自性而生起的相,『此第一波羅蜜亦是緣性而起』,你現在說一個第一波羅蜜,也是緣這個自性而起的,如果離開自性也沒有了,『故曰是名』。所以我們看到螢幕這個相,這個相是非相,非也。這個非是就它的本體來講,性體來講它是空寂的,空寂它沒有相,但是它能現相,能現相就說「是名」。這是舉出一個,其他你就以此類推,凡是講到什麼,這個都是套在上面。這是一個名字相,講了之後你不要去著那個相,像這個毛巾,佛說是毛巾非毛巾,是名毛巾,就這樣,你統統套上去,所有萬事萬物都一樣。就舉出一個例子,不然講出來都是有文字,都有個相。茶杯,佛說是茶杯非茶杯,是名茶杯。你就天天這樣念,遍數念多了你就會悟入。這裡給你講第一波羅蜜,什麼第一波羅蜜?想了半天,什麼是第一波羅蜜?波羅蜜長什麼樣子?愈想就愈遠了。所以我們就一個現前的事事物物,隨拈一法都是一樣的。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此節經義,深極要極。「第一波羅蜜」三句,正是說明「不驚」乃至「希有」之故。】

  前面一段經文講,「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驚就是驚恐,怖就是怖畏,聽了之後心裡很恐慌,聽到空,好像什麼都沒有了,那到底該怎麼辦?有人聽了,他聽不懂,聽了心裡就恐慌(驚怖就是恐慌),他不知道要怎麼辦,這個就是不明瞭佛說經的義趣,這個義趣他不懂。『此節經義,深極要極』,「深極」就是說它很深,深廣無邊,不是我們淺顯的知識可以理解的,要甚深般若才能夠理解;「要極」就是非常重要。所以『第一波羅蜜三句』,「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這個三句,『正是說明不驚乃至希有之故』,真正明白佛所說的真實義。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因其為諸度之母故。諸度因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蜜」。是諸度不能離般若,般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雖不別有,非無第一之名,故曰「是名」。皆明不可執著耳。】

  這個關鍵就是在不執著,不要去執著。般若就是幫助我們破執著,我們凡夫就是因為執著,所以才會六道輪迴。『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為什麼稱為第一,為什麼不叫第二?因為六度當中它是第一。我們一般講六度,『諸度』就是六度,《華嚴經》也有講到十度,十度也是六度開展出去的,開合不同,你展開就十度,把它合在一起就是六度。一般講六度比較多,比較普遍,所以這個「諸度」一般講六度。般若為什麼稱為第一波羅蜜?『因其為諸度之母故』。「諸度」就是六度,或者說十度。「諸度之母」,就好像母親一樣,母親就很重要了,這也是形容比喻。一切的佛法都從般若生的,如果離開般若,那就不是佛法了。就像母親能生小孩,如果沒有母親,這個孩子從哪裡生?沒有。母它的意思就是能夠生的意思,取這個意思,也就是說般若能生諸佛,諸佛都是從般若生的。所以稱為「諸度之母」,般若是母親,諸佛都是從般若生出來的,所以稱為「第一波羅蜜」。

  六度都稱為「波羅蜜」,我們一般第一個都是講布施,布施波羅蜜應該是第一波羅蜜,為什麼變成般若是第一波羅蜜?因為前面五度的母親是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前面五度就不叫波羅蜜,那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個修了也等於是世間的善法,可以得人天福報,因為沒有離相,著相。為什麼著相?因為沒有般若。所以著相修行,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修行,無論你修什麼苦行,再怎麼精進,出不了六道。修得很好就是生人天兩道,得到人天福報,出不了六道,解決不了生死的問題。所以這個就很關鍵,這個也說明你修行如果沒有般若,你修前面五度那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你帶著我相在修行,怎麼修都是六道輪迴的事情,出不了六道,所以佛稱為無益的苦行。佛讚歎苦行,但是不贊成無益的苦行,無益就是沒有利益,對你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沒幫助,修那些苦行就沒有意義。很沒有利益的苦行佛不贊成,浪費時間,浪費你的精神,得不到結果,那沒有意義。所以必須要有般若,這個非常關鍵。像很多修行人,我們看了非常讚歎,真有道心,真能夠修苦行,但可惜的就是不明理,帶著我相在修行,那怎麼修也不會成功,背道而馳,不會成功。這裡佛大慈大悲特別給我們點出來,般若稱為第一波羅蜜,就是告訴我們這個是最重要的,你要先明白這個,掌握到這個,你修行才會成就。所以它是諸度之母。

  『諸度因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蜜』,「諸度」就是前面五度因為有般若,所以才稱為「波羅蜜」。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必須要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就不能稱波羅蜜,也就是說,你怎麼修都不能到彼岸,還是在此岸,修來修去還是在六道裡面,出不了六道,因為你著相修行,著相了。所以『是諸度不能離般若』,前面這五度不能離開般若,離開般若就不是波羅蜜,你就不能到彼岸。『般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般若也不能沒有前面的五度,獨立的一個般若,那也不行。所以般若在什麼地方表現?就在前面五度,如果沒有前面的五度,那你講般若也是落空,這個不是真般若,真正般若是空有不二。所以般若也不能離開五度,另外有一個般若存在,不是這樣,五度當中都有般若。『雖不別有,非無第一之名』,雖然般若不能離開五度,各別有一個般若,但是並不是說沒有「第一之名」,因為它是第一重要的,『故曰是名』,所以說「是名」。『皆明不可執著耳』,空有都不能執著。所以般若不好懂的地方是在這裡,但是也不能不學習,不能不懂。有人說我要修無為法,那些有為法統統不要。大家想一想,他是真無為嗎?他還是落到有為去了。所以般若不能離諸度,諸度不能沒有般若,我們要這樣去理解、這樣去體會。我們再看第四條:

  【四、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則菩薩道、菩薩行、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也。由是可知,法法不離般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無非空其著相之病,並非壞其相也。】

  這一條也就給我們更進一步說明,般若是運用在生活上的。我們學佛的人總要知道,六祖在《壇經》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是離開世間這一切,另外有個佛法。佛法跟世間法,實在講也是一不是二,沒有世間法哪來的佛法?佛法是對世間法說的。在世間法覺悟了,那就叫佛法,不是離開所有的世間法,另外有個佛法,不是這樣的。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你在世間法覺悟了,那些世間法就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都是佛法,沒有一樣不是佛法,但是迷了就變成世間法,其實是迷悟不同。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我們常常念,「唯在迷悟不同」。其實事情是一樣的,只是一個覺、一個迷,差別在這裡。

  所以這裡講,『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也就是說,離開般若也就不是佛法了,就變成世間法。無論大乘小乘,無論佛說什麼經,大小乘經典都是般若,沒有一法能離般若。『則菩薩道、菩薩行』,「菩薩道」,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菩薩行」就是六度萬行,六度一展開就萬行,行菩薩道修六度。在《無量壽經》,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修什麼?也就是修六度,常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教化安立眾生。菩薩過什麼生活?就是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各行各業、在家出家都有菩薩,都是在修六度。這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老同修,常聽經的人心裡印象應該都很深刻。沒有一個行業沒有菩薩的,都有,就連奸偷屠販,那些都有菩薩在裡面,在行菩薩道,在度那些惡人,菩薩道、菩薩行也就在現實生活當中。

  『五德』,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對人恭敬,對一切物恭敬;儉是節儉,不浪費;讓是禮讓,不與人爭,夫子有這五德,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榜樣。『三福』是我們淨土三經《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這個我們常常講。我們常常講、常常聽,那我們講的是不是算很多?實在講也不多。為什麼?講了我們還沒做到,沒做到就不斷的講、不斷的提醒,所以講了再多遍也不算多。真正能落實,那就不用講了,大家都做到了就不用講。因此我們沒做到,或者做得不多,或者做得還不到位、還不圓滿,也是要常常提醒。也是要有個具體的做法,不然講了之後也不曉得要怎麼去做,那不就落空了?般若不能著有,也不能著空,落空就變成空談。所以菩薩道、菩薩行、五德、三福,這個也要具體在生活當中去落實。要具體落實,也要知道具體的做法,如果沒有具體做法,不曉得該怎麼做。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一福,這個我們常常講,我們也可以講一些道理給人聽,但是具體的做法,如果你沒有補充說明,恐怕我們也很難有一個下手處。像早年我們淨老和尚,淨業三福還曾經做過專題演講,我們舊的錄音帶你調出來聽,也都有把重點給我們提示出來。孝養父母,養父母的身、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奉事師長,對老師要尊重,要尊師重道;要有慈悲心,不能殺生;要修十善業,這些道理、原理原則也都有講到。但是我們一般人還是這個概念有了,應該是要孝養父母,具體怎麼做法大家還是不懂。所以到了我們老和尚晚年,大概八十歲以後,就是往生前大概二十年,特別著重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儒、釋、道三個根就是具體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過去聽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也都同意,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樣的講法對過去的人一講,他們就知道怎麼做了,因為過去的人從小他就學傳統文化,灑掃應對,一提大家就知道。現在人沒學過,聽都沒聽過,你提一個綱領,他也不曉得該怎麼做,他說我覺得我還滿孝順父母的。他說我很孝順,只是父母叫我的時候我愛理不理而已,我也沒有不孝順。大家想一想,有沒有這種情況?多得是。但是人還是有善根,你說他不孝,他還不高興,不高興就是他有善根。如果說他不孝,他還覺得若無其事,這個真的沒善根。說他不孝,他還會生氣,那表示他有善根。他也不想人家說他不孝,他也不想做一個不孝子,這說明他還是有善根。所以《弟子規》就是具體落實,這個叫行經,你要在生活當中去實行的,在家裡對父母兄長,外面朋友、領導、被領導的,一切人事物。

  《弟子規》也是我們做人處世的一個準則、一個標準,學了這個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一條沒做到。那也不能怪大家,因為民國成立以來就把傳統文化都不要了,一昧都學西方的,反正西洋的就是最好的,我們中國的就是不好,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所以都不教了。不教,現在兒女不孝父母很正常,他不懂,沒有人教他。現在我們老和尚提倡這個,慢慢大家有一點危機意識抬頭,知道兒女不教不行。但是如果不是很有堅定信心的家長,雖然他知道,但是他還是抵擋不了現實環境的大染缸,還是會隨波逐流,跟著大家一樣,這也是我們現前教育的一個很嚴重的障礙。下一代的人如果沒有教好,那有兒女不如沒有,真的是這樣。前天台中慈光圖書館許館長帶了四十個同修到山上去參訪,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在閒聊,聊著說現在不如養一條狗,狗都很聽話,兒女都不聽話,所以不要生兒女。所以現在很多人把那個狗當作他的兒女,因為狗不會跟他叛逆,講話不會跟他頂嘴。但是行不行?這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那全部都是狗也不行,都沒人,都是狗,這個世界不變成狗的世界了嗎?狗畢竟牠還是畜生道,不是人道。那怎麼辦?沒有別的辦法,我們老和尚講教育,你要去教他。你不教他,他犯錯了你能怪他嗎?你不能怪他。「不教而罰謂之虐」,這孔老夫子講,人民沒有教導他,他犯錯就處罰他,這叫虐待。

  有了第一福的基礎就能提升到第二福,「受持三皈」。三寶弟子的標準就是要有第一福,能落實第一福就有資格入佛門做一個三寶弟子。皈依三寶才能受戒,「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有了第二福就能提升到第三福,大乘菩薩福。第一福,人天福;第二福,二乘福,出世間福;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這個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念佛人能夠做到第一福,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配《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下輩往生;如果能做到第二福,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中輩往生;如果能做到第三福,信願念佛,往生淨土就是上輩往生,三福配三輩。《觀經》講到九品,九品是講到比較詳細,九品上三品(上上、上中、上下),大乘凡夫信願念佛往生的,上三品。中三品,世間的善人,還有持小乘戒(五戒、八關齋戒、比丘戒),持小乘戒,發小乘心凡夫,信願念佛往生的。下三品就是造惡業的凡夫,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趕快懺悔念佛,不然就要下地獄,這個時候一念回頭,真放下了。因為看到地獄,現在有善知識告訴他,你要趕快念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不然就掉下去了,來不及了!所以這個時候願就很懇切,什麼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就是求願往生西方,這樣感應佛來接引。所以下三品是造惡業的凡夫信願念佛往生淨土的。《觀經》講得比較詳細。《無量壽經》講三輩,《觀經》講三福,也都是鼓勵我們起碼要修個人天善法,這樣信願念佛,往生才有把握。造惡業,臨終不保險,看你最後一念,你的因緣怎麼樣,這個也不能有僥倖。佛也給惡人有回頭的機會,佛允許人懺悔,但是鼓勵我們平常就要斷惡修善,這個才是佛的本意,我們也不能誤解。

  下面講『六和』,「六和」就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一共有六條。第一條「見和同解」,就是見解、知見要能夠和。見和就是我們現在講共識,大家在一起有共同的認識,在一個團體才能在一起共修,做事業也才能共事。

  「戒和同修」,這個戒我們不要給它想到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那個戒太高,實在講我們也做不到。這個戒,我下午去法寶組看,有一個布聯,我們老和尚過去寫海賢老和尚的一段開示。海賢老和尚他講的話很平常、很平實,但是道理很深。他說「你不來,我不怪」,你不來我的道場,我不會怪你,你怎麼不來我這裡?你怎麼跑到其他的寺廟?但是你「來了就要守我戒」,你來我這個道場,你就要守我這個道場的戒。「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順便告訴你,不但來我這個道場,你到其他人家的道場,你也要守人家道場的規矩。這個就是什麼?這個就是戒。戒和同修,在一起共修,我們去到人家一個道場,你要守人家的規矩,人家才歡迎。你總不能去妨礙別人的道場;妨礙別人,你不守那個道場的規矩,那你就破壞那個規矩,你去妨礙到別人的道場。現在也很多人,你說他不發心,他掏心掏肺的,但是不懂這個道理,就是破壞人家道場的規矩,造成人家道場的困擾,這個就沒有守戒,就沒有戒和同修。

  第三個就是要「身和同住」。我們住在一個地方,大家要有規則,要和諧,不要互相干擾,叫身和。起居作息,大家要替別人想,不要只有想到自己;特別就是說公用的一些東西,也要大家互相替別人想,不要只有想到自己,這樣才能身和同住。比如說好幾個人住在一起,共用一個衛生間,共用一個浴室,自己也不能佔太長的時間,考慮到別人要用,不要進去就不管別人了,這個就不行,這是舉出一個例子。總是你要和,就是要多為別人想,不要只有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

  「口和無諍。」言語難免會有一些衝突,少講話就衝突會減少;講太多了,言多必失,話講多了必定有誤失,會講錯話。我們常常看到人跟人起很大的衝突,其實也沒什麼,就一句話講得聽了不順耳,兩個就爭吵。《弟子規》講,「話說多,不如少」;我們念佛人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也不是叫你統統不要說,該說的要說,不必要的就不要說,這樣口和無諍。「利和同均」,吃的、用的大家分享,不要自己一個人獨享。只有我一個人獨享,其他的人都站在那邊看,他心裡也是覺得不舒服;換到他有東西,他在獨享,那我們看了也不舒服,這樣就不和了。第六個「意和同悅」,就是心裡沒有疙瘩,大家在一起都生歡喜心。所以這個六和,無論什麼樣的團體都需要,世間的一個公司行號、一個企業、一間店也是要和。所謂「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興旺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家庭和諧;這個家庭要衰敗,肯定不和諧,那注定要衰敗。

  『三學』,「三學」就是戒定慧,這也是修學佛法一個總綱領,「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是三學。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編的第一個讚就是「戒定真香」,我們常常參加法會唱這個讚。唱這個讚也就是提醒我們,我們在上香的時候,無論自己上香,或者看到別人上香,看到香就要想到戒定才是真香。為什麼叫戒定真香?因為你如果沒有戒、沒有定,你點再好的香也不是真香,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告訴你,你上一般的香,或者上上好的香,如果沒有戒定,都不是真香,就是世間一般的香,我們要懂這個表法的意思。所以點香,無論點什麼香,點香是表達我們對佛菩薩、眾神靈的一個敬意,最重要的表法就是表戒、表定。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因為戒是手段,不是目的,持戒的目的是要你心定下來,過去我們老和尚講得很多。

  持戒,心怎麼樣才能得定?只要求自己,不要拿戒去要求別人,你心就定了。如果持了戒,一天到晚拿戒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去要求別人,你自己戒持得再好,心也定不下來。為什麼?我戒持得這麼清淨,你們都不持戒,看到心裡就生煩惱,那你怎麼會得定?所以有很多不懂戒定慧三學原則的人持戒,用瞋恨心在持戒,看到不持戒的人,他看了就生煩惱,那你心怎麼會得定?因為持戒是要幫助我們心得定的,如果得不到定,那這個戒就沒有達到目的,這個我們要懂。所以只見自己過,不見世間過,你心就定了。自己不斷的改過,不見別人過,不要放在心上,我們心就定了,定了你就開智慧,你自性的般若智慧就現前。所以戒定慧三學我們要善學,如果不善學,學到最後得不到定,學了一肚子煩惱,這樣戒持得再好、再清淨,頂多得人天福報;如果帶有貪瞋痴,可能還要到畜生道、鬼道去享福。你看現在的哈巴狗,那個很有福報的。過去世牠也是修福,不然牠也沒有那個福報,牠的享受比人待遇還好,還專人照顧,人都沒有牠的福報大,牠也是前生修的。牠為什麼墮到畜生道?因為帶有貪瞋痴慢,帶這個煩惱修福。所以修福要不貪、不瞋、不痴,這樣修福才能得人天福報。所以修個人天福報也不容易,也不要小看人天福報。所以帶著貪瞋痴、夾雜貪瞋痴修福,恐怕都在三惡道享福,人天福報都達不到。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的六度。『十願』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在念,我們做不到,這是很高的境界了,普賢行,不是我們一般凡夫能做到。普賢十大願,這是法身大士修的,但是我們凡夫也可以學。如果能夠做到普賢十願,臨終這個身體壞了,種種都離開了,十大願王就導歸極樂。他這個跟我們現在修的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不一樣,他自己這個願就引導他到極樂世界;我們是阿彌陀佛來接我們,他是十願引導他到極樂世界,不一樣的。這是法身大士修的,這很高的層次了,不是我們凡夫能達到。但是凡夫也是可以學,大心凡夫可以學,學多少算多少。

  六度、十願也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在每天『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我們平常生活,每一天從早到晚,不是都要跟人接觸嗎?我們怎麼跟世間人相處?人來了,你怎麼對待他?人的對象很多,有自己父母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這統統是人。開商店的商人,人家來買東西,他是客人,你怎麼對待他?如果人家來買東西,你一個臉臭臭的,像欠你幾百萬,這也是待人;你像彌勒菩薩笑臉迎人,這也是待人,待人的態度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這些都是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些都不離開般若。平常生活待人處世接物,這都是般若,都是智慧,大學問,「一一無非般若」。般若不是離開現實生活,去山洞躲起來那是般若?不是。就在我們眼前生活上,沒有一樣離開般若。

  『由是可知,法法不離般若』,每一法都不能離開般若,『法法皆圓』,每一法都是圓滿的。圓滿,《華嚴經》講的是最圓滿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大能容小、小能容大,最圓滿的,所以《華嚴》是一乘圓教,教我們一生成佛的圓教。懂得這個圓頓法,修行一天等於漸次的人修一劫,日劫相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開圓頓見它的可貴,這個就需要般若才能開啟圓頓的境界。所以沒有一樣能離開般若;不離般若,法法都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的。『皆可名第一』,每一法都可以名第一,那也就不用爭了。每一個法門它都第一,不是說我這個法門第一、你那個是第二、他那個第三,這個就要爭了。茶杯也是第一,毛巾也是第一,因為功用不一樣,它能裝水,這個可以擦臉;擦臉來講它是第一,裝水它是第一,那不都第一嗎?事事物物都可以叫第一。所以這裡講的你可以套在萬事萬物,統統這個原理。「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如果套在法法,每一法都是,「如來說第一毛巾,非第一毛巾,是名第一毛巾」,統統是第一。所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每一樣都可以叫第一。

  『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非」就是說它是一個假名,你不要去執著那個名,但是你也不能不要這個名,所以說「是名」。所以我們「華藏念佛堂非華藏念佛堂,是名華藏念佛堂」,是不是?大家這個原理知道,那你隨便一個東西,你就照這樣念念念,念久了你就會開悟。因為法法都是般若,不是這個才是般若,那個就不是,不是。所以你想得到、看得到,想不到、看不到的統統是般若,沒有一樣不是般若,沒有一樣離開般若。這講出來就是一個文字相、一個言說相,是一個假名。『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你要去悟,悟如來「說非,說是名」,你要悟他的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無非空其著相之病』,無非就是要你不著相而已。我們的問題就是著相,佛就勸我們不要著相。『並非壞其相也』,就是你不要著那個相就好,不是叫你去破壞那個相。所以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你看到所有的相那是假的,你不要著那個相;但是你也不要去破壞那個相,因為相本來是假的,對你也沒妨礙,你去破壞它幹什麼?破壞它,你又著相了。有人說我不著有為法,但是執著無為法,無為法還是相,所以應該空有不二。這個地方,這一句就是你可以悟入了,所以說出來,它只是一個假名,無論說什麼只是一個假名。你說有為法,有為法是不是假名?也是假名;無為法,無為法也是假名,你著了都不對,你不著就對了。不要著那個言說相、文字相、心緣相,不著不是說叫你去破壞那個相,是不著那個相、不壞那個相,所以才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我們再看第五:

  【五、若於般若義趣未明,雖讀其他圓融經論,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其見地何能徹底。見未徹底,又何能圓融。】

  這條是再給我們講,假若我們對於般若『義趣未明』。「義趣未明」,義就是如來真實義的義理,趣就是趣向,就是它指導我們趣向什麼目標方向。義趣如果未明,還不明瞭,對般若這個義趣,什麼叫般若?般若有什麼重要性?我們怎麼來學習般若?如果對這些義趣(這些道理)不明瞭,雖然讀其他圓融的經論。圓融的經論很多,像《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最極圓頓的大經;《妙法蓮華經》,這是在中國佛教界,自古以來公認一乘圓教的經典。《華嚴》又是諸經的根本,所有一切經都是《華嚴》的眷屬,也就是說所有法門、所有經論統統包含在裡面,這是最圓融的。其他就是像大乘經,《楞嚴》、《圓覺》、《楞伽經》這些圓頓的經典、圓融的經論也很多。如果對般若的義趣不明瞭,你讀圓融的經論,實在講也看不出門道。『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既」就是既然,沒有在根本的義理上去用功,我們沒有在這上面下功夫,『其見地何能徹底?』這個「見」,我們學佛層次就是根據個人的見地,修學的成果就不一樣,有漸次見的、有圓頓見的,基本上分這兩大類,其他還有更多。像黃念老舉出諾那祖師提出來的,好像有七種見地,那統統是見。「見」這個字,它有堅固、決定的意思。堅固決定這個見解,我的見解、我的看法、我認為是這樣的,這個就叫見。我認為是這樣的,那見就很多了,一人一個見解,同樣是學佛,各人見地不一樣。在歐陽竟無他的一個著作裡面也講,「師以知見為體」,老師傳授你的就是知見。八正道第一個叫「正見」。剛才我們講六和敬,第一個就是「見和同解」。

  我們現在都知道六道輪迴因為見思惑,迷惑、造業、受報,受六道輪迴的報。見思惑第一個就是見惑,就是你見解上的迷惑。見解上的迷惑有幾種,第一身見、第二邊見、第三見取見、第四戒禁取見、第五邪見,邪見就包括所有錯誤的見解。第一個身見,就是我們總是把這個身體認為是我,這個見解很堅固。所以我們要怎麼來保養這個身體,怎麼來保護這個身體能夠長生不老,貪戀這個身體,捨不得這個臭皮囊,這統統是身見,但是很堅固,哪一個不是執著這個?邊見就二邊,不一樣的,斷常二見就二邊。這個舉出來,反正不一樣的二邊,落在一邊的都屬於邊見。有的人說,人死了就沒有了;有的人說,人死了以後再來,還是做人,一個常見、一個斷見。戒禁取見,非因計因;見取見,非果計果。邪見包括所有錯誤的見解。所以這個見是我們修行一個大關鍵。老師指導你就是見地,最可貴就是開圓頓見。你跟著老師,他是圓頓見,你跟著他開圓頓見。但這個也不一定,老師是圓頓見,學生不一定能接受圓頓見。可能學生他圓頓見,送到他那邊,他把他一轉就變成漸次見;漸次見也不錯,不要轉成邪見那就不錯了。所以也無法去怎麼講,這個關鍵還是在恭敬心,你對老師的恭敬心,我們現在講對老師的信任。你對他恭敬有幾分,他講的東西你能夠吸收(接受)幾分;如果沒有恭敬心,佛來講他也接受不了,就完全在心態,心態上的問題。

  江老居士也非常慈悲,特別給我們闡明般若的義趣,這個非常重要,宋朝以後的這些祖師大德很少這樣提出來。這個是特別提出般若的重要性,讓我們去重視般若的學習,要在這個根本義上面用功。般若是根本,如果這個根本我們能夠掌握,這個見地我們就能徹底;如果不能掌握,這個見地就不能徹底,你讀了那些圓頓經論也圓融不了,因為你根本的見地沒有徹底,所以你圓不過來。這個關鍵還是在般若,幫助我們深入這些圓融的經論,包括所有一切世間法都需要般若。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第五條。這段經文我們還沒有學完,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一切相有即非有」,有沒有這個相❓
🔹我們現在看到生滅,是什麼在生滅❓
🔹念佛念到最後念不下去、走火入魔是什麼原因❓

金剛經講義節要—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七集)  2023/5/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零七頁,倒數第三行,從第三條看起:

  【三、約性,一真法界,本無差別,本來常恆。那有我人眾壽諸相。】

  我們今天接著學習第七十九、「轉顯不著空」。《節要》,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一、第二,經文就是給我們講,「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非相就是它不是真有,而是叫幻有,這個叫幻相。幻相,我們用電視螢幕的影像,我們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一點概念。因為我相,「我本緣生幻有」,這個是因緣所生的,因緣聚合起來生起這個相。這個相它是緣生法,它沒有自體,它是因緣和合生起來的,現出一個幻有的相。當現這個幻相的時候,有即是非有,就是這裡講「即是非相」,相即非相。那相有沒有?有。但是是幻有,或者講妙有,所謂真空妙有。所以這裡講「我相即是非相」,我相就是不是真有相,是幻有,所以不能把這個相當真。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所以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一樣,也是非相,這個道理是一樣。

  「一切法相」,都是幻相,本來它就不是真實。也正是說明它「有即是空」。所謂「當體即空」,就是當現相的時候它當體就是空,但是有沒有這個相?有。因為有即是空,所以可離。譬如我們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花那個地方就是空,實際上沒有。所以何必去滅那個花,另外去找一個空?因為當下它就是空的,你就不必要去要把那個花滅掉。因為它本來就是空,何必去滅?所以「翳淨則花自無」,你眼睛好了,那花自然就沒有了。所以你不需要去滅那個相,這個道理是一樣。

  『約性,一真法界,本無差別,本來常恆。』「一真法界」,它沒有差別,本來就是永恆存在的,哪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本來它就沒有這些相,這些都是我們起了虛妄的執著。當我們執著的時候,它還是空的,並不是說我們一執著它就變成真有了,不是這樣的,我們執著它還是空。不執著,它是空;執著,它還是空,只是我們迷了把它認為真有。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事實,讓我們去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再看第四:

  【四、約相,五蘊本空,我、人、眾生,莫非五蘊假合,本來皆空。所謂壽者相,是念念遷流,剎那生滅之相續,亦即是非相。】

  第三條給我們講「約性」,性就是說我們的自性,自性本來就是一真法界,一真就是沒有差別,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這些差別,「本來常恆」。從相來講,『五蘊本空』。觀自在菩薩,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本來是空,不是照了之後才空。我們凡夫都沒有照,它還是空的,不是等照了以後它才是空。我們現在沒有照,它就真有了,真有是我們凡夫的一個迷執,我們迷惑去執著,誤以為是真有,那其實它本空。照見就是說看到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徹底見到了,那本來是空。我們現在還沒有照見,現在還是空的。所以『我、人、眾生,莫非五蘊假合』,「假合」就是說各種因緣集合起來產生的一個相,所以『本來皆空』。六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本來就是空,不是我們現在給它滅了它才空、沒有滅它就是有,不是這樣的。我們迷的時候,它還是空。覺悟了,知道是空;迷的時候,它還是空。就像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眼睛好了,就沒有了。但是當我們眼睛還沒有好看到那個花,那是不是它就有?它還是沒有。那只是因為我們有毛病,看到有花,眼睛好了,那就看到真相了。

  這裡講,『所謂壽者相,是念念遷流,剎那生滅之相續』。「念念遷流」就是「壽者相」,這個「壽」就是不間斷。念念遷流,沒有停止,剎那生滅的相續相,它不斷的相續,這個叫壽者相。念念相續,這裡講的念念,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感覺到的粗念。這個念,我們現在:我動了一個念頭,那很粗。這個念念就是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一彈指就三十二億百千念,那我們怎麼會感覺到?三十二億百千念當中的一念,念念相續不斷,很快速的,起心動念很快速的。如果這個當中有一念斷了,你就見到法身了。如果前後際斷,前念滅後念還沒有生,這時候斷了,前後際斷,那你就開悟了,見到法身了,見到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生滅,是什麼在生滅?因為我們的念頭在動,就像卡通、電影,以前舊式的,一轉動,它就銀幕人都在動了,如果那個停下來,那就沒有了。這些都沒有了,所以是念頭在動。所以「剎那生滅之相續」,相似相續相。「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它都有物質現象,也有精神現象。所以精神、物質,都是同一個根源,阿賴耶識的業相就是動相。因為它是相續這樣生滅的,所以佛說『非相』,它不是真的相,它是相續連接起來。我們如果去看那個卡通、動畫,現在動畫就是相續相,一張一張的,相續快速的動,那我們看到整個都在動了。我們用這個,我們現在可以感覺到的來體會一個概念。要看到這個細相,那要甚深的定功。這個一般講要見到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一念,那八地菩薩見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覺、佛,這五個位次有見到。所以佛講這些就是「非相」。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證到這個,但是我們知道,有個概念,知道這個相它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生滅的相,都是生滅的念頭,我們看到外面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生滅相,是這個道理。好,我們再看第五條:

  【五、《楞嚴》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其病在一「守」字。有所守,即是所執。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

  這裡是引用《楞嚴經》的一段經文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這個是比喻有一些修禪定的,禪定功夫深了,就滅「見聞覺知」,把心(在甚深禪定)定在一個地方,但是他還是『法塵分別影事』。色、聲、香、味、觸、法的法,「法塵」,意根對法塵。為什麼說他是「分別影事」?因為他『內守幽閒』,他都沒有見聞覺知了,以為這樣就是涅槃。佛說錯了,那不是涅槃,不能誤會。所以有一些修禪定修得很好的,修到最後變外道,他就是這個地方他沒有認識清楚。沒有認識清楚,就是變成「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還是在分別,以為自己證得涅槃了,其實是內守幽閒。他這個病根,就在一個『守』字。就是在一個「守」,他守在那裡,就執著在那個地方。『即是所執』,那有所守,就是有所執著。『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他「見」,見道那個見,沒有見得徹底。應該更進一步,他在這個地方,就停在那裡,就守在那裡了,所以他這個見沒有徹底。所以這個都是很關鍵的地方。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今此人既徹見我人等相即是非相,是能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故能見如不見。雖萬象紛紜,而胸次泰然。慧徹三空,真是大根器者。故曰『第一希有』。】

  『今此人』,這是舉出有這麼一個人,他既能夠徹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這個相即是非相,這個相它是幻相,所以叫非相,非相就是幻相。知道不是真有,它是一個幻相,就像我們看到螢幕一些影像,我們大家都知道那是幻相。大家現在看電影、看電視,這個大家都能夠理解的,有那個相,但是那是幻相。我們現在看這個是幻相,但是我們回到現實的生活,這些是真的,我明明看到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有我自己這個身體。佛給我們講,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就像我們看電視螢幕那個相一樣,是相即非相,有這個相,但不是真相,它是幻相。所以「今此人」,說這個人,既能夠徹底見到我人眾生壽者這些相都是非相,『是能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他就能洞徹明瞭「一切相有即非有」。有沒有這個相?有。但是這個相叫幻有,非有就不是真的有。我們凡夫一個錯誤,就是把它執著真有,執著真有我們煩惱才會這麼多,才會有這麼多是是非非,煩惱一大堆,才會有這些問題,因為都是把它當真了。我們現在雖然學了,知道有個概念,但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你執著很習慣了,這個道理是知道,但是境界現前我們還是很習慣的、很自然的去執著,就著相。用功就是在這個當中去用,用功就是提起觀照,時時刻刻要提高警覺,讓這個心能夠「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個觀照功夫不斷的熟悉,著相就慢慢淡化,我們能做到這樣就有進步了。我們做不到像六祖那樣一下就斷了,我們如果慢慢能夠淡化,這也算有進步了。所以我們在境界當中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在人事物當中,都是我們修行的地方。

  有即非有,非相,就是你不能著有,但是也不能著空,著空更麻煩。有,那你在這個相上面,你還是要有一些規則,這個就是前面經文講的你要持戒修福。不然你說空了,什麼都空了,那持什麼戒、修什麼福?那不用了,反正統統是空,修那個幹什麼?這樣就著空了,著空比著有麻煩。著空會怎麼樣?麻煩在哪裡?撥無因果。空,反正善惡因果都沒有,造惡業也是空,造善也是空,但是你執著那一個還是有。所以有一些人說什麼都空了,專門造惡業,他是不是著有?實在講還是著有,你不著,你就不會去造那些業,還造那個業,就說明你還是著有。所以著空更麻煩,就撥無因果,實際上他不是真的空。所以寧願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以著空如芥菜子。所以《般若經》當中,這個很關鍵的,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空有都不著,才是真空。所以為什麼持戒修福?持戒就是說你要守規則、守規矩,持戒的範圍很廣,廣義的。所以你總不能說這些都空的,紅綠燈也是空的,紅燈管它的,那是空,我就過去了,我車子就開過去了。大家想一想,這樣行不行?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世間相是空的,但是不破壞這個世間相的秩序,破壞了,你就擾亂大家。所以這個不著相,我們千萬不能誤會。「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有不是真有,不是真有,他就不著那個相。這個相你不執著,對你就沒有影響,你就不生煩惱,不會在這個地方起分別執著。《般若經》就是幫助我們不著相。

  知道相有即非有,『故能見如不見』。有沒有看見?看得很清楚,但是他不去執著那個相,不把那個相放在心裡,『雖萬象紛紜,而胸次泰然』。『慧徹三空』,這一切都空了,所謂空也不是說去避開這些有,就在有當中,你看到它的真相是空的,這個就是『大根器』,這個就是大乘修行人。所以大乘修行人在花花世界都在修行,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具體表演給我們看,在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在這裡歷事練心,修什麼?有即非有。小乘法,為什麼要遠離?因為我們沒有那個功夫,暫時要先遠離,不是叫你永遠的遠離。你現在還沒有基礎先避開,先遠離,等你心裡慢慢定了,定了之後還是要去接觸,還是要去接受考試。那考試不通過要再加強,要再補習,考通過,他就晉級,就提升了。所以小乘它的修學,它是個階段性的,不是永遠叫你這樣。所以小乘,你修到有小乘的基礎,你要提升到大乘;那大乘再提升到一乘,這樣才能進步。所以「慧徹三空,真是大根器者」。『故曰第一希有。』這個空亦空,空有不二,那才是真空。所以這個空,我們不能把它理解什麼都沒有叫空,是有即是空,空有不二。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八十:

  【八十、結顯名諸佛】

  請看經文: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這一小節,標題給我們舉出『結顯名諸佛』,總結為什麼名為諸佛。諸佛是什麼意思?這裡經文給我們講,『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所以諸佛是什麼?你離一切諸相就叫諸佛。離相就是不著相了,不著這個相。不著這個相,不是說我們不要這個相、我們去排斥這個相、我們要去滅掉這個相,不是的。不著,心裡不染著,不受污染,相有沒有?有,但是不受影響,不受這個相干擾、影響。《金剛經》後面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就離一切諸相了,這樣就叫諸佛。把「諸佛」這兩個字,為什麼名為諸佛,它的定義給我們說明。離一切諸相,就是名為諸佛。因為能夠離諸相,所以名為諸佛。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若能『離一切諸相』,便證法身。故曰『則名諸佛』。】

  『若能離一切諸相』,「諸相」就是所有的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能證得『法身』。「法身」,沒有相,但是所有的相都是從法身現出來的。法身無相,但是它能現一切諸相。就像螢幕是空的,它沒有相,但是你看相統統是從螢幕那個空的現出來的。我們用這個來比喻體會法身,法身是一個大銀幕,這個銀幕多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找不到邊際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法身,法身是什麼?在印度梵文經典講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毘盧遮那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遍一切處,就是說無所不在,法身無所不在。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證得法身?因為我們著相,迷在這個相上面,把這個法身我們迷失了,不知道我們的法身,迷在這個相上面。法身,那個性我們迷了,迷失了自性,不認識真正的自己。所以如果你離一切諸相,那就證得法身。所以法身在哪裡?就在當下,《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就在當下這一念,就在當處。所以法身,它沒有去沒有來,沒有古也沒有今。沒有去來,就沒有空間,遍一切處了,到處都是。沒有去來就沒有空間,沒有十方,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沒有三際,也沒有時間。所以時間、空間,在唯識講不相應行法,我們現在的話講抽象概念,是人把它設定的,實際它沒有。外國的科學家講,叫錯覺,時空是人類的錯覺,物質也是人類的錯覺。這些都是講宇宙間一些事實真相。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諸佛有二說,一為十方三世諸佛。一為初住以上,極果以前,名分證覺,亦名分證佛。共有四十二位,故名「諸佛」。】

  『諸佛有二說』,「二說」就是有兩種說法。第一種,『為十方三世諸佛』,「十方三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十方三世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一切眾生統統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一種說法,就是十方三世諸佛。另外一種說法,是初住(圓教初住位)以上,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初住以上,極果以前』,「極果以前」就是妙覺之前。在還沒有證得究竟極果以前,從初住到等覺,『名分證覺,亦名分證佛』。這個叫「分證佛」,分證佛他有四十一個位次,到等覺有四十一個位次,若加上妙覺,就四十二個位次。從初住到妙覺,那有四十二個位次的諸佛,所以這個也叫諸佛,這個是就位次來講。在天台宗六即佛叫分證即佛。這個又是另外一種諸佛,有這兩種說法。這兩種說法,就名義上來說,主要就是告訴我們,十方三世諸佛也好,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好,主要要離一切諸相,就叫做諸佛。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此人能「離一切諸相」,是已證得法身。亦即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此人』是指這個人,能夠『離一切諸相』,能夠離一切諸相,就是已經證得法身。就我們一般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位以上的菩薩,最低是圓教初住。『亦即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金剛經》講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我們現在大家都有信心,沒有信心不會來學佛,但是我們的信心不清淨。我們信心如果清淨就生實相了,我們就見到法身,就證得法身,『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要怎麼樣是信心清淨?你離一切諸相,那信心就清淨了。也就不受污染,離一切諸相了。我們再看第四:

  【四、所謂實相、諸佛,皆是假名,即皆不可執。故應一切非、一切離,信心方得清淨。】

  這些都是我們要深入的去體會、去體悟。因為能夠講出來的,能夠說得出來的,能夠說得出來你總是有名字、有言說相,就是有名字、有言說。這裡講『實相、諸佛』,這個名也是『假名』,你也不能去執著真有一個「實相」、真有個「諸佛」,如果你執著就執著在名字相。所以《大乘起信論》給我們講,你聽經要開悟(什麼叫開悟?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就開悟了),那要怎麼聽才會開悟?就要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心緣相就是你不能去思惟想像,你想不到。你一想,禪宗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動念就是你起心動念要去想一下,就不對了。所以以前參禪的人,去跟禪師參禪,一去,嘴巴張口要問,禪師香板就打下去了;他那邊思考一下,香板又下去了。不曉得該怎麼辦?說也不能說,想也不能想,那乾脆不要說不要想,又打下去了。那也不能不說,也不能不想,怎麼辦?所以它那個禪的手段就是在這個當中逼你提起疑情,它的妙處就是逼你提起疑情,你就是要參那個,參透了,你就會開悟了。這個手段是用很直接的,不允許你去想的,所以「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經典,它是有語言文字,它是引導我們入實相的,你不能執著在這個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上面,你才能悟入實相。但是這些名字、言說,這個需不需要?也需要。禪宗有一部《指月錄》,指月就是手指著月亮,《指月錄》。這是比喻,有人說月亮在哪裡?在那裡,指上去,你是要順著這個手指往上看,你就看到月亮。那不是說你就看到這隻手,這個就是月亮,不對,那個不是月亮,那個是一個工具,它是指引你去看那個月亮。你也不能說沒有這個手指(沒有藉經教)這些方便,那你也找不到真相,你也需要名字。比如說,我們華藏淨宗學會,我們這個講堂,也要有個地址、有個名義,在信義路四段三百四十一號。這些都是名字,你要藉這個,你不能看到信封,這個信封就是,不是,那是叫你要去找到這個地方。如果你沒有這個名字,你也找不到。台北市這麼大,你到哪裡去找,華藏在哪裡?沒有藉這個名字,你找得到嗎?你也找不到。所以《指月錄》,那個手指也不能不要,也就是說佛這些經教不能不要,但是你不能去執著,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分清楚。所以雖然是假名,你不能沒有這些假名,你沒有透過這個假名的方便,我們也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是什麼?在哪裡?但是你要用這個假名,你又不能去執著這個假名,不能把假名當作就是目的。好像高速公路的指路牌,你不要看到那個牌子,到高雄了。你看到,以為就到了,它是指引你,只要往前走就到了。不是看到那個牌子就停在那裡,就到了,不是這樣的。所以這些都要細心去體會,可不能錯會了。所以說經典講實相、講諸佛,都是假名,講如來藏、講自性,都是假名,都不要去執著,你只要依義不義語,意思就指哪一個,意思對了就可以。語言文字怎麼說,那個沒有關係,不要執著。

  『故應一切非、一切離』,「一切非、一切離」,就是說你空有都不能著。你不能著空,不能著有,空有都不執著,所以「應一切非、一切離」。一空到底,才是佛講真空的義趣。『信心方得清淨。』所以我們透過這個要去參,參究才會開悟。好,我們再看一百零九頁第三行:

  【八一、如來印闡 印可】

  請看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來印闡 印可』,「印」就是認可的意思,給你印證、認可。這個印,中國人都用印,印就是一個證明,給你「印可」,證明。外國人都用簽字的,中國人都用印章,那個印就是一個印可,給你證明。我們看《節要》第一條:

  【一、《天親論》曰:「驚,謂懼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怖,謂不能斷疑故。畏,謂由於驚怖,不肯修學故。」《智者疏》曰:「初聞經不驚。次思義不怖。後修行不畏。」合《論》《疏》觀之,則『不驚』即是信。『不怖』即是解。『不畏』即是受持。】

  『《天親論》』,天親菩薩造的論,解釋這個地方的『不驚不怖不畏』。《天親論》給我們解釋這個『驚』,驚嚇的「驚」,『謂懼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懼」就是恐懼、害怕,害怕這部經典好像不是正道,有這個畏懼。『怖,謂不能斷疑故』,恐怖的「怖」,就是疑不能斷。『畏,謂由於驚怖,不肯修學故』,「畏」,就是不敢去學,不敢去碰。為什麼不敢去碰,不肯修學?因為由於有驚怖。驚,就是恐怕這部經是不正確的經;怖,不能斷除疑惑,心裡疑惑很多,所以對《般若經》就有驚怖,就不肯修學了。江味農老居士在《講義》當中,對這樁事情也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他講的也是很有道理,也是都有根據的。

  在中國佛教,從宋朝以後,一直到民國(我們現在是民國),八、九百年,要上千年了,《般若經》就很少人講。修觀的只有禪宗(禪門)還有,但現在禪門也凋零了,也沒有真正的禪師在教授。教下是還有,講經說法的,學戒律的。學禪、學密,但是沒有《般若經》的基礎學這些都有障礙,都有困難。我們往往學習一個法門,學到最後也容易退轉,為什麼容易退轉?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也說得很清楚,就是枯燥無味,枯燥無味就修不下去了。比如說我們念佛,如果你念得很有味道,當然你念得不疲不厭,念到最後,念得沒味道,念得累得很(因為有的人念到生煩惱),那他當然會退。修其他法門,都一樣的。所以不管修哪個法門,都需要有般若正智來做引導,你修學才不會很死板、不活潑。你很死板、不活潑,修到最後,你就枯燥無味。修行不是蠻幹、不是硬幹,不是說我要很精進,我怎麼來念佛、來拜佛,拜到頭都磕破了。你起一念精進就是妄念,我要精進,我要拼。過去有很多念佛的人,我們要來拼幾天幾夜不睡覺的,拼到最後,我看也有修般舟三昧的,修到最後,我胃痛去扎針,我看到他也去扎針。好像還沒有得到般舟三昧,就先得到胃病,身體就失調了。那個就是什麼?那些人,他也是很有道心,他要修,但是他蠻幹、硬幹,幹到最後就是沒有結果,變成無益的苦行。修那個沒有利益的苦行,那佛不贊成。佛讚歎苦行,但是不贊成說你修那個對你修行沒有幫助的苦行,那你修那個幹什麼?浪費時間、浪費精神,那個沒有意義,佛就不贊成。佛自己也是修過無益的苦行,所以他就不贊成。你修那個浪費時間,何必?所以要修有意義的、有利益的苦行。這個沒有智慧就不行,沒有般若正智,你智慧不開。

  像修六度,智慧,中國達摩祖師傳來那個禪宗,他的禪不是第五度禪定,它是第六度般若,他的禪是般若,不是第五度禪定。六度,前面五度如果沒有般若,就像我們人有手有腳,但是沒眼睛,眼睛瞎了。眼睛瞎了,你想想看,走路恐怕前面一個洞不知道就掉下去了。所以六度,如果沒有般若這一度,五度如盲,好像一個人手腳都好好的,但是沒眼睛,亂走亂闖,那很危險,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必須有般若正智,般若智慧來引導,你就有眼睛,就不會走錯路了,你這樣修行才會有結果,不然亂修一通,盲修瞎練,這個就走不通了。般若也要有善知識指導,不然現在講《金剛經》也大有人在,但是講的我也沒去聽,我也不知道,也不敢亂聽。現在聽我們老和尚講的,我們老和尚他推薦的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都是看這個。這個也是師承,老師的傳承,傳授下來的,我們依照這個來學習。自己沒有開悟之前,不要亂看,不要亂聽,聽到最後,你就一團亂。所以沒有般若,你修什麼法門都會有障礙。有的退心,那也很正常,枯燥無味,修不下去,那這個也還好。就怕他硬要用功,用到走火入魔,這個也很多,變神經病的,醫生都治不好,一生就廢掉了,所以這個非常關鍵,非常重要。所以不聽善知識,不聽佛菩薩在經典的教導,自以為是,盲修瞎練,肯定要出問題。

  過去因為《般若經》有人誤會,所以宋朝以後很多祖師大德就避開不講,怕人家誤會,因為般若講空,很容易被人家誤會,偏空去了。所以「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無如芥子許」,就乾脆不要講。但是不講又因噎廢食,也不行,因為你沒有般若,你修行也不得其門而入。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我們念佛法門也不能沒有。所以你沒有一些般若,沒有這些觀法,你這個行,往往念到枯燥無味,念到沒味道,會退轉。為什麼念得會退?因為我們念佛沒有辦法伏住煩惱,就是伏不住貪瞋痴慢,煩惱一直起現行,控制不了,這句佛號壓不住,那你就念不下去了。如果你壓得住,你會愈念愈歡喜,怎麼會念不下去?就是壓不住,煩惱還是比較強。所以你念佛,如果你壓不住,必須要有些觀法來補助,幫助你伏煩惱。如果你這句提起來就壓得住,那就不用,就可以了。但是各人根器不一樣,有的人他一句佛號,他就能夠伏住煩惱。那是老實人就可以了,像我這個不老實的就很難。不老實是什麼?妄想特別多,疑問特別多。這講,疑!那疑你不斷,你怎麼會生起信心?斷疑才能生信。經教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的。所以江老居士講這個,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講的我也是深深自己有所體會。

  上面講,因為這樣的緣故,不肯修學,因為有驚怖。這是《天親論》解釋驚、怖、畏。『《智者疏》』,天台智者的註疏,也註解這個經文說,『初聞經不驚,次思義不怖,後修行不畏』。《天親論》跟《智者疏》,《智者疏》,天台智者大師他的註疏說,開始聽聞這部經不驚,他不驚。再來「思義不怖」,思惟經義心裡沒有恐怖。後面修行就「不畏」,不畏懼。『合《論》《疏》觀之』,把《天親論》跟《智者疏》合起來看,『則不驚即是信,不怖即是解,不畏即是受持。』合起來講就是不驚不怖不畏,就是信解受持。你信了,進一步求解,那就不畏,不畏就是不會退縮,那就是受持,信解受持,不驚不怖不畏就是信解受持。《華嚴經》講,信解行證;我們《彌陀經》講,信願行,也是同一個道理。所以信願行也是缺一不可,信解行證也是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對這個經典,信了之後要求解。有正確的一個理解了,我們進一步就要去修行,受持就是修行,透過修行來證實經典上講的結果。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聞者當知,法本無定,佛不欺人。何必驚怖疑畏,庶幾得有信解受持之望耳。】

  這條是勸勉我們,勸我們大家。『聞者』,就是聽聞、見聞,「聞者當知」就是你聽到《金剛經》、見到這部《金剛經》的人應當知道,「當知」就是應當要知道,『法本無定』。佛在本經講,佛無定法可說,法本來沒有一定的,所謂應機說法。所以沒有一定,只要契理契機,那就對了。『佛不欺人』,佛不會欺騙人。所以這個地方是勸我們要相信聖言量,有比量、現量,比量就是理論、推理,這個道理明白,信心生起來,就是這個道理講得通,信心生起來。現量就是你已經證得這個境界,那當然你不會懷疑,你已經證得了。比如說,你念佛念到心清淨,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那就叫現量。你見到了,你還會懷疑嗎?當然不會。比量就是說,你還沒見到,修行還沒有到這個境界,但是透過經教的理論去推理,那這個理講得通,就有這個事實。雖然還沒有證得,但是這個理講得通,有理就有那個事,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去證實那個事。但是這個道理是講得通的,我們現在話講這個理論可以成立的,叫比量。聖言量,我們道理也不懂,就看到經典佛這麼講,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有世界叫做極樂,釋迦牟尼佛勸大家不要打妄語,那佛當然也不會打妄語騙我們,佛說有就是有,我們相信佛的人格,相信聖言量。這個叫做信聖言量,聖人講的絕對不會錯,不會騙我們。我們現在是憑什麼信?我們是信經典佛講的聖言量。我們現在當然現量我們還沒有證得,比量我們也沒有真正搞通,我們天天讀《彌陀經》,我們相信有,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憑什麼信?憑經典,相信聖言量。所以佛不欺人,佛不會欺騙人。

  佛為什麼不欺騙人?過去我們老和尚講經常講,你要去騙人,你總有個目的,如果你沒有目的亂騙人,大概沒有這樣的人。你去騙人幹什麼?總有個目的,你要騙人家的錢、騙人家名利,你總是希望得到某一些目的,才會打一些妄語去騙人。好像商人,做不實的廣告,他是騙人的。過去早年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韓館長的大兒子,有一次給我講一個事情,他說當時一些建商,打一些不實的廣告。不實的廣告就是騙人,說他蓋的那個房子,前面一片大好風景,結果有一些人沒有去看就訂了,就買了。結果房子買下來,去前面一看,那一片大好風景是什麼?都是墳墓,大好風景!那個商人為什麼騙人?他為了賺錢,所以他騙人。黃念老講得更具體,黃念老說釋迦牟尼佛也不要我們一張選票,他也沒有叫我們要投他一票,騙你幹什麼?他主要要幫助我們成佛,他只是這個目的,何必要騙你?他也沒有要你投票給他,黃念老講這句話,那就很有意味了,凡是勸你投他一票的,就很可能會騙人。怎麼叫騙人,怎麼叫不騙人?就看他競選的時候開的支票,我當選要怎麼樣、怎麼樣,結果當選不是這樣,那不是騙人嗎?開出來的支票,他兌現了多少?所以佛不欺人,佛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三衣一缽,日中一食,他也不要名、不要利,什麼都不要,他去騙你幹什麼?他也不要名,騙你幹什麼?主要佛的目的就是度眾生,所以句句話都是誠實語。像《彌陀經》講,六方佛都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因為這些話是對我們凡夫講的,凡夫,我們沒有看到極樂世界,都半信半疑,甚至都不相信,佛就出廣長舌相。十方佛都出廣長舌相,還會騙你嗎?真有,你要相信,你信了,能夠具足信願行,你就有福了,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了。

  所以這裡講,『何必驚怖疑畏,庶幾得有信解受持之望耳』。佛他不會騙人,那我們何必去懷疑,何必有驚怖,何必畏懼?佛講的都是誠實語,我們怕什麼?所以不必要有驚怖疑畏,這樣才有機會能夠去信解受持,才有這個希望。如果你看到這個「驚怖疑畏」,有懷疑,又畏懼不敢去碰,那信解受持就沒希望了。你都不願去接觸,不願去學習,當然你永遠不能夠信解,更不可能去受持。所以一定要先把這個排除掉,驚怖疑畏要先排除掉,要相信聖言量。好,我們再看下面:

  【八二、闡義 闡明觀行離相義 約般若明】

  請看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金剛經》像這樣的經文,也很多地方都有。『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舉出一個例子,所有的都可以套用。為什麼這麼說?讓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字相。佛給我們說了,又馬上給我們掃蕩,再給我們講這個就是「第一波羅蜜」,讓我們去體會這一層。給你講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就是你不要去著那個相,不要著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

  這裡標題也給我們說明,『闡義』,「闡」是闡明、說明,『闡明觀行離相義』。這個「觀」,佛法的修學,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無非是一個「觀」字。「觀」這個字,對我們修行,觀行,行就是修行。「觀」這個字就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關鍵、一個重點,就是我們懂不懂得去修觀?關鍵在這個「觀」字。觀,我們可以講個比較粗淺的,就是觀念,我們一般講觀念。修觀就是什麼?修正,把你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你要依照佛這個正確的觀念把它修正過來,你這個叫修觀。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那是修觀,這個是比較淺白的,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修行,的確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不是修觀?我們淨土也是修觀。你看《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那不是觀嗎?我們持名念佛,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那也是觀,即念即觀。所以觀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明瞭,這樣我們修學任何一個法門,才有一個入手處,功夫才會得力。所以江老居士講說,修很多法門,修禪也好,修教修止觀、修戒律。我們念佛,禪、密,這個就是對觀行疏忽了,不講,大家不懂。所以修到最後,功夫不得力,不得其門而入,就退轉了,所以這個觀行就很重要。「觀行離相義」,觀什麼?要離相,離四相,講這個義理。『約般若』,以般若來說明、來闡明,闡明觀行離相的意義,為什麼要修觀行,闡明這個意義。這段經文就是講這個。所以我們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實際上的確無論修什麼,都是一個觀。

  包括蔡老師講的《弟子規》,你說《弟子規》要不要觀?也要觀,不然你只是念而已。念跟觀,又是不同的功夫。念就是說你不會忘記,觀就是說在生活當中你要怎麼做?我有沒有這樣去做?這個就是觀,觀就是提醒,觀照。我們從粗淺來講,觀行如果得力,煩惱才控制得下來,也就是說我們煩惱的病情才能夠降下來。就好像吃消炎藥一樣,消炎藥下去,發炎就降了,那就有效果了。如果愈吃愈發炎愈嚴重,那就不對了,你就修得不對,要趕快反省、調整,哪個地方不對了。念佛要不要觀?當然要觀,信願就是觀,行就是念佛。所以這個觀法不能不講,要講,不然念佛人很多,為什麼念到最後念不下去?因為沒有觀法,念到最後枯燥無味,不然就是走錯路了,走入歧途,走火入魔。也有人念佛念到去自殺,這個自古以來都有。為什麼念佛念到這樣?因為你念佛的功夫用下去,你的煩惱同步增長,而且煩惱還更強一點,把你的功夫壓下去。就好像我們身體有正常細胞跟癌細胞,污染、愛染,貪瞋痴慢,這個是癌細胞,我們念佛功夫是營養,但是你如果這個沒有降溫,你這些營養去補充癌細胞,正常的細胞沒有增長,癌細胞增長,到最後命都沒有了。所以念佛念到最後怎麼會這樣?就是沒有觀。所以早期黃念老他講,國清寺有個和尚念佛,念到聽到風聲都是佛,雨聲也是佛,什麼都是佛,念到最後,拿一個繩子上吊自殺了。他是講以前,早年大陸的事情。我也講過,我們認識的,一個以前在景美圖書館開計程車、開環保車的許居士,他念了三天三夜去開環保車,精神還很好,最後跳樓自殺。問題出在哪裡?沒有觀,就是蠻修硬幹。用功不用功?很用功,但修錯了,沒有般若智慧做引導,變盲修瞎練,功夫不得力。所以花一點功夫來深入這個是有需要的,對我們修任何法門都有幫助。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下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真正願生西方的前提為何❓
🔹具備般若根性的人,他的特質是什麼❓
🔹修布施、持戒卻不能出三界的原因為何❓
🔹有人說我喜歡生氣、脾氣不好,禪師怎麼回❓

金剛經講義節要—不著有也不著空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六集)  2023/4/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6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零六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從:

  【七八、釋顯其故 正顯不著有】

  從這個科題看起。我們接著看這段經文: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段經文是『釋顯其故』,「釋」就是給我們解釋,解釋前面這段經文講的緣故,「顯」就是給我們明顯說明解釋,什麼緣故前面講,「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我們上一次學習到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這段經文特別是指我們末法。在前面一段經文,須菩提聽佛講《金剛般若經》,他能夠聽聞是經,「信解受持」,須菩提講這個「不足為難」。因為我遇到佛,遇到佛親自來給我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我聽了之後能夠生起信心,能夠真正理解,能夠依教受持,落實在生活上,須菩提說這個不是很難,因為我遇到佛了。他主要的問題就是說,那後五百世呢?就是佛滅度後。佛出現在這個世間是應化身,跟我們人一樣,也是有生老病死,有出生也會死亡。佛滅度之後五五百歲(第五個五百年,就是兩千年以後)就進入末法了。

  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佛滅度後,頭一千年是正法時期,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只要持戒,那就能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持戒證果的人就少了,但是得禪定的、開悟的特別多。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剛剛好正法尾端,進入像法的開端,所以中國的禪風就特別盛,因為剛好是禪定成就的一個時期,第二個一千年,佛法傳到中國來。所以我們中國寺院,很多你看都是禪寺,都是標禪宗的,很少看到標淨土宗的,都是禪寺,不懂禪它也叫做禪寺。這個就是因為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正好是像法,禪定成就。到我們今天已經是末法了,照外國人的算法也二千五百六十幾年了,中國的算法是三千多年,無論中國的算法、外國的算法,我們現在都是末法,在末法頭一個一千年,往後還有九千年,法運還有九千年。

  在末法,「鬥諍堅固」,真正修道的人非常稀有,鳳毛麟角,都是在鬥爭。不但在家人各行各業都在鬥爭,我們老和尚在世的時候常講,現在人從小就教競爭,跟外國人學競爭。人本來就會爭,再教競爭,那不就爭得更厲害了嗎?爭得更厲害,競爭提升就鬥爭,鬥爭不擇手段,鬥爭再提升就是戰爭。不但在家各行各業,我們現在講很競爭,其實已經提升到鬥爭、戰爭了,那個競爭已經不是良性的競爭了,惡性競爭。惡性競爭就是鬥爭、戰爭,像現在打貿易戰,那個不是戰爭嗎?戰爭由競爭、鬥爭來的。所以現在整個世界各行各業都在爭,鬥諍堅固。就連出家人也不例外,出家人還是爭,爭道場、爭廟產、爭信徒,信徒怕被人家搶走。爭名利、地位,當會長種種的,爭這個,還是爭,出家人爭也不會輸給在家人,這個是真話。你很少看到讓的人,讓的人他真的是修行人他才會讓,不是修行人那肯定爭,爭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總是離不開自私自利、貪瞋痴慢。為什麼會有這些?因為就是有四相,你著了相,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著相你就有人我的分別,你就會自私自利,你會保護「我」。保護我的利益,那就不惜去損害別人的利益,所謂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現在人不都幹這些事情嗎?因為他不了解事實真相。

  《金剛經》就直接從理進入,這個是相當的智慧。在末法時期能夠聞到這部「深經」,這部甚深的經典,這個也不是偶然,絕對不是偶然。你隨便去抓一個人來,看他要不要聽?我常常講,不要說遠的,就我們這一棟大樓,隔壁請他來,要不要來?我們再講近一點,就是我們自己道場的人,有幾個人來聽?所以能得聞這部經,那也不容易,也「必具勝因」,必具勝因就是必定具備殊勝的因。過去世種的善根,才能遇到這個殊勝的緣分,沒有因、沒有緣他也不會來。

  聞就能生信解,能夠「持戒修福」。「持戒是斷絕染緣」,就是防止我們受污染,這個是自利的基礎,不要受污染。修福發展性德,就是利他的功德,這是慈悲心要幫助眾生。自他兩利,這樣必定得到佛力加持。對於此經能夠生信心,「以此為實」,就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如來真實義」。這一段經文就是「釋顯其故」,為什麼緣故,如來說末法有人聽聞這部經、見聞這部經,而且能夠信解受持。這個很關鍵的是「信解」,信就是生起真實的信心,解就是真正理解。他的理解沒有偏差、沒有錯誤,才是這裡經典講的信解。所以「願解如來真實義」。古今中外讀《金剛經》,誤解經義的、錯解經義的、曲解經義的是大有人在,那個就不叫信解了,他解錯了、他解偏了、他曲解了。像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台大一個教授看《金剛經》說,佛講《金剛經》都是重複的,好像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他看不懂,他看錯了,他說這兩桶水,一部《金剛經》變成兩桶水,一桶倒過來,一桶倒過去。又是教授的身分,我們師父當時年輕,他也不好說,說了,你給人家沒面子,給人家下不了台,不好意思講。所以他在講經的時候,他就是說台大有一個教授,名字他沒講,讓你們自己去猜。

  這個就是說不能錯解。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依照祖師大德的講義、註解?你自己直接講這部經,恐怕你會講錯,講錯要背因果。錯下一個字就要墮五百世野狐身,那這個因果背得也很重。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教大家學講經,就是你自己還沒開悟,要講祖師大德的註解,我們不要給它講錯,不要加自己的意思。語言、用詞、口語不一樣沒關係,依義不依語,意思不要講錯就可以了。如果有錯的話,那是註解人的錯,不是我的錯,我們就不用負這個因果責任。直接講經文,就是自己要有把握,你真正悟了。這個悟還不是說證悟,證悟就證果了,這個叫解悟,解悟後面要再去修,信解行才能證,證果。解它是引導行的,好像導航,信解是導航,導航導錯了,那你行,行到最後你達不到目的。所以在《華嚴經》講信解行證,這裡講信解,後面就有行證,這部經我們要這麼看。

  這裡科題講,『正顯不著有』,就是為什麼說這樣的人在末法是第一稀有?給我們說明這個緣故,正是顯示這樣的人他「不著有」,也就是不著相,不著法相。法相就有,非法相叫空,這一段就講不著有,他不著法相。為什麼他不著有?『何以故』,「何以故」就是什麼緣故?什麼緣故他能夠不執著,不執著這個是有?因為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一般講「我」,有人我跟法我。無四相,不著有,不著人我相,無我相。我們一般人總是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哪一個人不認為這個身體是我?大家都認為這個是我,而且非常執著。執著也是有輕有重,但總是有執著。你只要身見沒破,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你就會特別去保護這個身體。我們總是要講求怎麼吃、怎麼補、怎麼養生,練氣功等等的,打什麼針,那就是很明顯的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要保護好。問題我們怎麼保護也保護不了,保護到最後還是要死,還是要生病,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這個「我」就是什麼?「我」這個字它的定義就是,你能夠去主宰、你能夠去控制、你能夠去佔有、你可以得到,那才是我。如果你控制不了,你也不能佔有、你也得不到,佛就說這是無我。無我當中你認為我可以得到、我可以控制、我可以佔有,這就叫虛妄的執著,就是你這個執著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明明你就沒辦法控制,你認為我能夠控制,這就是很堅固的執著。

  所以佛在經上常講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不淨就是不清淨,我們這個身體不清淨。四念處教我們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為什麼觀這個?就破人我相。我們這個身體明明就不乾淨,我們認為很乾淨。怎麼會乾淨?我們這個身體就是行走的廁所,身體裡面裝的都是屎尿,沒有一樣乾淨的,只有外面一層皮包起來這樣而已。所以佛叫我們觀身不淨,第一觀,破身見,你一直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所以極樂世界,一真法界,那常樂我淨。「常」就是永恆不變;「我」,真能夠控制、能夠主宰。這個世界我們主宰不了,我們去極樂世界,想要衣服,衣服就來了。我們這裡想衣服也來不了,想什麼沒什麼,你要很認真的去努力、去經營,那不自在,辛辛苦苦的,你才能得到一點。極樂世界是清淨的,「清虛之身,無極之體」,到極樂世界就不用觀身不淨了,它是清淨的。那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也沒有苦了,也不用觀受是苦,所有的受都是樂。也不用觀心無常,大家心都在念佛,也不會打妄想,那一切法無衰無變。

  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六道、十法界,我們總是執著這個我相,下面人相、眾生相、壽著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主要是我相。有我,對面就有個人,你我他就出來了,我相、人相,那就很多很多眾生相。念頭念念不斷叫壽者相,好像流水一樣遷流不息,叫壽者相,不是很短暫的,都是這樣遷流不息。人相、眾生相、壽著相都是從我相發展出來,主要是我相,我相破了,後面也就沒有了。這是佛法講到深入的。儒家的教學教做人,因為著相著得太嚴重就是很自私。我們現在人就很自私,就只是為我想,甚至一家人,他只為他自己一身,自己家人他都不管,那是很自私。所以儒家孔子教學,道德仁義,他從仁教起。「仁」就是一個人、一個二,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比如說,這個好吃的東西,要想到我來吃,也要想到別人也要吃,那這個就是推己及人,這是世間聖人的教學,也從這裡教。佛法是深入了,就是無我相,你就不會自私自利。不會自私自利,表現出來就是大慈大悲,總是利益眾生,不是只有為我自己一個人著想,或者一家人、一個國家、一個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破相,他自然流露出來就是這樣,因為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在一體當中,我們去分別有個相出來,佛跟我們講這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是你錯誤的執著。所以不著有。那我們為什麼執著?執著這個相,認為這個相是有,真有,真的。你說這個毛巾有沒有?有。明明有,怎麼說沒有?這個很難講。明明擺在眼前就是有,你說沒有?要生起這個信心就不容易。現在科學愈來愈發展,對佛經講這個空的確是有幫助。現在科學家分析到電子、基本粒子,所有物質都是最基本的粒子形成的。經典上講微塵集合起來,只是它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也都是這些東西在排來排去,變來變去,所以現出來的相不一樣,作用不一樣,基本的都是一樣的,《金剛經》講一合相。排列出來這些相,它是個幻相,好像我們看螢幕上的影像,這些是幻相。那我們現在看到這個不是幻相,真的,佛跟我們講幻相,跟我們看電影一樣。為什麼是幻相?因為這些基本的物質,它也不是有一個實質的東西,實質的東西,現代科學家發現它是能量,能量是空的。

  有是從空現出來,它怎麼現?就是波動,波動的現象現出物質出來,現出一個幻相。這個波動就是什麼在動?我們在起心動念,我們的念頭在動,所以就有這些。我們念頭不動,你看到眼前的這一切就是不生不滅。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常用二十四張的電影底片,他拿出來那個電影底片,舊式的電影底片,以前我們小時候在路邊看的,他有個轉盤,那個機器轉轉轉,然後燈光打在銀幕上,那個人就在打架了,武俠片什麼的,在打架了,就在動了。如果那個機器一停下來,那些都沒有了。沒有就是什麼?就是不生不滅,寂然不動,沒有生滅的現象。因為你動了,才有生滅現象,等一下這個出來,等一下那個出來,有生有滅。這個是二十四張的底片,在一秒鐘開合二十四次,快速的,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都覺得好像是真的。我們老和尚常講,引用《菩薩處胎經》,佛問彌勒菩薩,我們這樣一彈指,念頭有多少?彌勒菩薩說,「三十二億百千念」。這樣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我們怎麼會有感覺?你有感覺嗎?沒有。就是這樣,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你說有多快!三十二億個百千念就是三百二十兆,速度太快了。那你一秒鐘可以彈幾次?一秒鐘就是四、五次,最快聽說可以彈到七次,七次就是二千一百兆。彌勒菩薩講這個,我們以前讀《仁王經》,佛是方便說,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那還是方便說,《菩薩處胎經》講的才是事實,真實說,這是講到最細的。

  「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你每個念頭出來,它就有個形狀,那個形狀都有精神在,形皆有識。所以現在用電影底片,還有卡通影片,一張一張的,快速的,你感覺出來在動。有一次我在Facebook看到一個,一張便條紙,大概是這樣的紙,四四方方的,那一疊,每一張都畫一個人。這樣一張一張一直跳過去,他還不是機器,就用手指這樣翻,他這樣錄下來,我們看到那個人就在跑了。那個就是以前我們看卡通影片,有沒有?卡通影片就是畫一張一張,每一張都靜態的,快速轉動,整個就在動了,我們現在叫動畫。還有我們用香,你用香也是可以,比如說你現在點一把香,然後你在空中給它畫一個圓圈。畫一個圓圈,你看空中有個圓圈的,香頭有個光,其實它有沒有光?沒有,因為你是給它畫,然後看出來有那個。我們看到這個相就認為那是有,著那個相,實際上它沒有。佛告訴我們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你現在看到這些,它是一個幻相,它不是真有。所以《金剛經》才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些都是妄相。

  我們現在如果常常聽經、常常觀察,我們不能感受到佛講的這麼深入,但是一般比較粗淺的這種妄相,應該每個人都能體會。你看大家都有照過相,我現在去翻我十九歲的照片,跟現在那差很多,差別太大了。我們從照片,你去思惟這個道理,以前那張照片是那樣的一個相,我現在是這樣的一個相,哪一個相是我?以前那個是我嗎?還是現在這個是我?你說都是,都是那不是我就很多了嗎?我只有一個,對不對?這是講時間比較長的,我們比較能夠體會。那我們老和尚講的就很近,他說你站在那邊照相,站好,眼睛看這裡,按下去,一張,好!不要動,再一張,按下去,你看起來兩張一樣,實際上我們師父講,第二張已經跟第一張是不一樣了。這個就很深入了,這個我們就比較感受不出來,但是你從比較年輕的時候、你從小時候的照片,跟現在老的時候的照片一對照,這個就很明顯的對比。所以佛給我們說無我是真的,是事實真相,不然你說哪一個是我?但是我們凡夫總是執著我。實際上沒有我,你又執著有一個我,所有的問題都從這裡出來,煩惱也都從這裡出生的。

  這些相也沒有妨礙,你不要去執著都沒事,問題就是我們誤以為是真有,去執著,所以你就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你把它當真了,怎麼放得下?這個我們還是在生活當中去修、去觀,但是要「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遇到如意的事情生歡喜心,不如意的事情生煩惱,那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觀,觀察那個是幻相。如果你能夠深觀,你功夫得力了,對於這些境緣,我們還不能一下子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但是如果你慢慢去淡化,那也就有進步了。就是說以前很在乎,執著,人家罵我一句,你非向我道歉不可,不然不放過你,這個就很執著,很著相。他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當真,他很在乎。像談戀愛的,他移情別戀去愛別人了,那哭得要死要活的,跳河自殺,為什麼?把它當真的。如果你給它觀那是假的,我們老和尚講經常講,講得也很具體,他說他很愛你,假的,不要當真,他說我恨死你了也是假的,不要當真。我們這兩句雖然很淺白,但是你能修,就是真正在修行了。《金剛經》怎麼修?就這麼修。但是現在講是很容易,境界一來還是真的,為什麼?習氣太重,無始劫執著的習氣太重。習氣太重,你還是要在境界上去練。開始要勉為其難,這樣硬去調,調得當然很難過,但是「始則勉強,終則泰然」,剛開始很勉強,慢慢就很自然了,你功夫就得力了。

  著相有著得特別嚴重的,有著得比較輕的,著得比較輕,他就自在一點;著得特別嚴重,那就特別難受。早年我們到新加坡,去那邊打佛七,聽那邊以前的李會長講,他說居士林有一個女眾,也是年紀大了,六十幾歲了,跟她先生吵架,冤親債主。她來聽我們老和尚講經,也來念佛了。後來聽說她先生也來聽經念佛,也要往生極樂世界,她說我先生如果去極樂世界,我就不去了,我不想看到他,我要去東方藥師佛那裡。什麼叫著相?這個著相就很嚴重了。她不知道到極樂世界,她就不會起這些念頭了,她也不會討厭他,也不會喜歡他,她的心是清淨平等覺。

  我們就是著有,當真了,所以我們就放不下。放下、放下,口頭上講,實際上就放不下。因此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就是修。但是修,你要有金剛般若,那才能度彼岸;如果你沒有金剛般若,那不叫波羅蜜,那個不能到彼岸,你只能得人天福報。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禪定修成功了也不過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因為你著相了,要超越就要放下四相。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因為不知道它是假的,都把它當作是真有,因此才放不下。這個道理懂是懂了,但是信心還是不足,那怎麼辦?你說假的,錢是真的吧!怎麼會是假的是不是?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怎麼會是假的是不是?講到這個,他就不敢放下。所以佛講因果,你要有因果教育來補助。像《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講因果。實際上古大德講,你真正明瞭因果,一定能夠解空。因為一部《金剛經》就講空、有,不著空也不著有,不著空就是有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相續不空、轉變不空、循環不空。雖然是幻相,但是有因果,不然《金剛經》為什麼講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就是因果。那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怎麼來的?修因證果。這個可不能偏在一邊,所以你不著有也不能著空,著空比著有更麻煩。『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們看《節要》:

  【一、上言是人便是第一希有。何以便得如此,此下三節,正釋明其所以然也。】

  上面的經文講,「是人」就是這個人,能夠「得聞是經,信解受持」,那是「第一希有」。為什麼是第一稀有?因為這個人他能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讚歎在末法這樣的人是第一稀有。『此下三節,正釋明其所以然也。』下面三節經文就是說明它的所以然,為什麼佛讚歎在末世這樣的人是第一稀有?這個讚歎也非常難得,所謂難能可貴。

  【二、末世眾生,必宿具般若根性,我法等執較薄。方能於濁惡世中得聞此法,超出常流,信解受持也。】

  『末世眾生』指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能夠「得聞是經」,「得」就是能夠得到,能夠聽聞或者見聞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特別我們能見到、聽到江老居士,我們淨老和尚註解、講解的《講義》,這個是稀有當中的稀有。我們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能夠得聞是經,信解受持,必定宿世具備『般若根性』,也就是說過去世就修過這部《金剛般若經》,而不是這一生才開始接觸的。過去世多生多世已經接觸過、學習過,這一生這個緣遇到了,把過去世宿世的般若善根再引發出來,你才會想來學習,你聽了也才會有所觸動。如果宿世沒有這個善根,沒有般若根性這個善根,他聽也聽不懂,他也不喜歡聽,聽了他就打瞌睡,他有聽跟沒聽是一樣,這就可能這一輩子才開始接觸的,所以生不起他的興趣、信心。是過去世有薰習過,這一世這個緣遇到,又開始接上去,這樣,這個的確不是偶然。所以我們大家能聞這部經,包括在網路上能夠見到的都是有緣,有這個般若的緣分,這個都是宿世種的因,這一生的緣再遇到,繼續來學習。

  具備般若根性,他的特質是什麼?『我法等執較薄。』不是說完全沒有,完全沒有我們就大徹大悟了;就比較淡薄,不會那麼重。沒有般若根性的人,我法這個執著很嚴重。我們過去世有薰習過般若的善根,對人我跟法我,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放下我執、法執,但是執著比一般人要淡薄,就說明我們有這個般若根性。『方能於濁惡世中得聞此法,超出常流,信解受持也。』就是在五濁惡世,特別又是末法時期,現在這個時代世界這麼亂,在這個亂世當中、濁惡的世界當中。濁惡就是《彌陀經》講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這五濁惡世當中能「得聞此法」,此法是金剛般若。「超出常流」,常流就是一般平常的人、一般流俗,就超出這些人。能夠「信解受持」,那這個都是過去世有薰習過深厚的般若善根,這一世才能夠得聞此法,信解受持,所以不是偶然。

  佛講這個也是鼓勵我們。我們今天得聞此法,接下來我們要先信解。我們大家來聽經聞法、講經說法就是信解,幫助我們斷疑生信,讓我們對這個經義「願解如來真實義」,就是要先解悟,這個悟就是解悟。解悟還是不能解決問題,解悟之後要修行,那才能證悟,證悟就解決問題了,信解受持。這個對我們修淨土法門也是很需要,因為有一些人:我修淨土就好了,學這個金剛般若幹什麼?好像這是禪宗的事情,跟我們淨土沒關係。其實般若它是共同科目,它不是屬於哪一宗的。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這個比例幾乎快接近一半了,說明什麼?佛法中心就是般若,如果沒有般若那就變成世間法,那不是佛法。佛法跟世間法的區別在哪裡?就是般若,般若智慧,這是佛法的一個中心,也是眾生學佛共同的科目,根本要學習的佛法。

  學般若就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老和尚常講,章嘉大師第一次見面就教他「看得破,放得下」。怎麼看得破、放得下?般若。我們也不能誤會,離開我們現實生活,另外有個什麼,那又是打妄想,錯了!就在我們現實當中。所以六度,第六度是般若波羅蜜。般若它也不是說獨立的,它有一個般若,跟五度是切割的,不是,般若就在五度當中,五度任何一度都有般若,離不開般若。講再淺一點,就是般若離不開我們的現實生活,你每天待人處事接物等等的就是般若。你在廚房燒菜也是般若,在佛堂做香燈、掃地,你看禪宗大德不都是做這個?挑水、砍柴,做這些苦力,都是般若。六祖去碓房舂米,那是重勞力,般若在哪裡?就在生活當中,生活當中你不要去著相,那就是般若,沒有一樣不是。生活當中就是六度,佛都是這樣修的。佛菩薩怎麼生活?就是修六度,自度度他。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每一個人都要修的。布施要付出、奉獻,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要守規矩,在儒家講要守禮,那範圍就很廣了;忍辱,任何事情不能忍就不能成就;要精進,不能懈怠;心要定。五度都必須要般若,五度好像腳,腳要行,要走路,第六度般若就是眼睛。我們一個人有腳可以走路,走路是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五度如盲」。如果你只有五度,沒有般若波羅蜜,那就好像一個人,你有腳,你可以走路,但是眼睛瞎了,你不曉得走哪裡去了,亂闖。因此,這就是給我們顯示般若它的重要性,般若就幫助我們看破、放下。

  我們修淨土也是,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說穿了還不是放不下。放下不是口頭上放下、放下,這要心裡真正放下才行,你信願才能生得起來。你放不下這個世界,你怎麼可能願生西方?為什麼放不下這個世界?統統當真的,那就放不下。當真的,你就有愛染,你會貪愛,你心會染著,染著你就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因為沒看破,就是你不知道事實真相。般若幫助我們看破放下的,所以你說修淨土需不需要?很重要,因為信願行,願就是厭離娑婆、願生極樂。那個「厭」不是討厭的厭,字是一樣,意思不一樣。一見就討厭,再見更傷心,不是那個意思,那個心就受污染,那不是厭的意思。那個厭的意思是你不能貪戀、不能留戀,你心不要被染著。好吃的我一定要吃到它,好的東西我一定要得到它,你心就被染著了。厭離就是說我不貪、不留戀、不受污染,那個叫做厭,厭離是這個意思。所以現在我們什麼都不能污染,你可以享受,但是不能貪戀。無論你貪什麼,貪是一樣。像我們老和尚常講,你現在學佛,世間法不貪了,但貪佛法,貪佛法行不行?不行,你還是出不了六道。但是貪佛法比貪那些世法要好,可能也會得到人天福報,得到人天福報比較好一點的,有的可能到三惡道去享福。就是要斷你的貪心,不是換貪的對象,這個話都要聽清楚。不是換對象,因為你換對象,你貪心本質上沒改變,你只是換個對象去貪,不貪那個,換來貪這個,本質上沒改變。所以都不能貪,這個叫放下。

  什麼叫放下?放下不是嘴巴在喊口號,放下、放下,喊口號沒有用,要心裡真放下,真不染著,不然你就愛染,你愛染就會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我的錢還有多少,我還有幾間房子,我的兒子、孫子,那個可多了,這叫愛染。愛染,放不下,這個叫留戀、貪戀。你厭離就是不留戀、不貪戀,無論貪什麼都不行,都要放下。你說這個風景很好,像《安士全書》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在我們台灣很多人拜,他「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也是給我們說明六道輪迴。他十七世都是做士大夫,做官,但從來沒有去虐待人民。這個是道教的,文昌帝君管讀書人的。你去看他的故事,都是因果報應。有一世他死了,然後他的神識在空中飛行,看到一座山風景很好,他喜歡這座山,所以他就在那邊當山神。我們雙溪真的風景不錯,我現在也想到這一句,不可以留戀。但是我一定要去,為什麼?我要去考驗。我心不染著這個,但是我可以享受,不染著,一染著就當山神、樹神、土地神去了,怎麼能到極樂世界去作佛?所以我看到文昌帝君當山神,為什麼當山神?他喜歡那座山。那我們現在明白了,為什麼他在那邊當樹神、當山神?就是他喜歡那個地方,他染著那個,死了之後他投胎就是去鬼神道當山神、樹神、土地神。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想到,佛為什麼制定出家人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出家人以前是一棵樹下只能住一個晚上,第二天你要搬家,不能連續住兩天。以前我們看這個,為什麼要這樣?跑來跑去,常常在搬家,天天在搬家。後來聽經明白這個道理,佛就是怕出家人他如果去選一棵樹,比較好的,他就不想離開了,他喜歡這裡,將來死了之後,他不能證阿羅漢果就當樹神去了,就在這棵樹,在當樹神了。我們現在出家人也沒有那個體力,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大概很快會進加護病房。我們這邊弄得這麼好都還感冒,你還能去住樹下嗎?現在末世,眾生的體力、體質沒有佛那個時代那麼好,那個時代真的精神、體力都好,因為那個時候雖然是五濁惡世,但比起我們現在那好太多了,那個時候福報比我們現在人大,大太多。佛陀時代喝的水就像唐朝時代的乳酪,現在講cheese,營養品。唐朝時代喝的水,它的營養、養分比我們現在吃那個cheese,那不曉得多多少倍!我們吃的不但沒營養,還要排毒。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飲苦食毒,喝的水也有毒,吃的什麼都有毒,福報不如以前的人。當然你吃這些,身體怎麼能夠跟古人比?所以現在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做到,但是你只要能夠依照《金剛經》,像江味農老居士講,他們住在上海,車很多、人很多,比我們這裡熱鬧,但是你能夠修觀,不去染著、不執著,那就沒有問題,反正你住在這裡也不貪戀,對你就沒有影響了。那佛為什麼規定出家人一棵樹住一個晚上?怕你留戀,你還放不下,如果你放下,也不需要這個戒了。所以我們也要知道怎麼修,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要怎麼修,就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去信解受持,那是真得受用。

  這段經文講「正顯不著有」,正是給我們顯示,明顯的說明不著有。因為這一切都是幻相,虛妄的,你真正知道虛妄,那你自然就不會去執著,自然你就放下了。我們再看下面:

  【七九、轉顯不著空】

  請看經文: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轉顯』就是輾轉的再給我們明顯的說明,不著有也不能著空。為什麼不能著空?『所以者何』,什麼道理?『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這個不著空。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我本緣生幻有,當其現幻相時,即是非有,故曰『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理亦如是。】

  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說明,『我本緣生幻有』,「我」就是我們這個人我,人我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怎麼來的?我們這個身體,「本緣生幻有」,因緣生的,父母的結合,我們神識來投胎,這樣的因緣生出我們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這樣的緣來生起的。緣生法,它沒有自性,所以說它是幻有,因為它是各種緣聚在一起的時候生出這個相。『當其現幻相時』,「當」就是說這個相出來了,『即是非有』。有即非有,這個叫幻有,你不要執著這個真的有;你也不能說都沒有,明明有這個相,怎麼沒有?所以也不能著空。也就是說當體即空,現這個相,但是相有體無,事有理無。就像我們螢幕看的這些相,相有,你不能說它沒有相,但是它的體沒有,你找不到,因為它是緣生法,才現出這個相。所以說有即非有,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都完全沒有。所以說『我相即是非相』,有我相,但是這個我相是非相,我不是真的,這是幻相。其他,『人相、眾生相、壽著相』,那我自己這個相是幻相,你看到別人也是幻相,看到一切眾生、山河大地也是幻相。念念執著我、人、眾生,這個念頭也是「非相」,這個也不是真的,虛妄的一個執著。故曰「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這個道理是一樣,『理亦如是』。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一切法相,皆是幻相,本非真實。正明其「有即是空」也。所以可離。譬如翳眼見空花,花處即是空處。何必滅花而別取空。翳淨則花自無。此亦如是。】

  『一切法相』,「一切法」,佛法把萬事萬物用一個「法」字來代表。所以一切法,精神的、物質的、抽象概念的,統統在一切法相,任何一法。任何一法,好像我們拿毛巾,毛巾也是一法,茶杯也是一法,那個盤子也是一法,這個當中的相就太多了。所以用「一切」就是萬事萬法,所有的一切,這叫一切法。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都是幻相,『本非真實』,它不是真實的。如果我們看到這些物質結構、這些現相都一直變化,我們從這個地方,應該大家都能夠理解。因為什麼東西都不是永恆的,都會變化,你先從這裡去觀,觀到最後就是一個幻相,它不是真實的,「本非真實」,本來它就不是真的。『正明其有即是空也』,你看到有這個相,實際上它是空的。雖然有這個相,但是它相有體無,它沒有實體,所以說它是空。不是說它沒有那個相,就是相有,是幻相。它沒有實體,它是幻相,所以叫相有體無。所以「有即是空」,你現在看到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所以可離』,「可離」是什麼意思?不要去執著,因為它不是真的,真的就被黏住了,你就離不開了。因為是虛妄的,所以可離。

  『譬如翳眼見空花』,「翳」就是說你眼睛有病,你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用這個來形容、比喻我們眾生有無明煩惱,妄念現出這些幻相。這相怎麼來的?我們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好像眼睛有病,我們現在有煩惱,有病了。所以「如翳眼見空花」,眼睛有病的看到空中有花,『花處即是空處』,看到有花的地方是空的,沒有。他看的是有,但是實際上它還是空的,實際上它沒有。所以經典上講說「煩惱即菩提」,煩惱即菩提也是同樣這個道理。我們煩惱就煩惱,菩提就菩提,怎麼會是煩惱即菩提?怎麼想也想不通。因為煩惱是我們的錯覺、我們的妄念。以前有一個禪師,有一個人說我好喜歡生氣,我脾氣很不好,那時候禪師就講,「你說我有脾氣,我的脾氣很不好,你現在馬上生個氣給我看」,一下子他生不起來。大家去參這個,你去參,參透了你就開悟了。我喜歡發脾氣,但是突然叫我們發個脾氣,我們好像發不起來,這說明什麼?我們發脾氣也是假的,好像眼看到空中的花,因為你不知道那是假的,所以你才發脾氣。那你原來有沒有脾氣?沒有。如果有的話,說發馬上發了,是不是?那為什麼發不出來?應該馬上發得出來。所以禪宗,達摩初祖給二祖安心,他說「我心不安」,「心拿來!」他找不到,他開悟了。二祖給三祖安心,三祖說我罪很重,重得不得了,請幫我懺除罪業。「好!你罪拿來,幫你懺一懺。」他也找不到,他也開悟了。我們這樣,你要生氣,你去參這個,參透你就開悟了,你會悟。所以你就知道煩惱即菩提,何必去滅煩惱?因為它本來就沒有,你滅什麼?這是最高的、最直接的開悟,煩惱即菩提,因為煩惱它本來就是空的。那為什麼現在我們都生煩惱?因為你把它當真的,所以你看到不順眼的,你馬上生煩惱。因為你不知道那是假的,知道那是假的你就如如不動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條。這個多講一點,不然我照這樣念一念,大家也不曉得是在講什麼。空空,不曉得怎麼空,所以我講得比較具體一點,大家會比較有感覺。不然空,空我也會講,但是遇到事情,什麼也空不了。

  我們下個星期可能要暫停到月底,因為我要給老和尚辦一點他的後事。我們這個月底回來,看看哪一天,我們會公布。這段時間大家可以溫習溫習,我們網路上有放上去的,大家可以點來再看看,溫習溫習。要常常溫習,溫故知新,常常溫習,不溫習就忘記了。常常溫習,幫助我們提起觀照功夫,不然在境界當中很容易就又迷了。所以要常常提醒,讓我們的般若智慧常常現前,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念佛求生淨土。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何不要怕吃虧❓
🔹 「願生極樂」這個願為什麼生不起來❓
🔹悟道法師分享母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實例
🔹持戒是斷絕染緣,持得不好有什麼方法❓

金剛經講義節要—宏揚佛法,挽回世運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五集)  2023/3/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5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零五頁。我們還是從這段經文看起:

  「七七、廣勸」,「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節要》我們學習到第二條。這段經文的標題是「廣勸」,就是勸勉我們後世的眾生,當然也包括當時。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滅度了,他正法有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個在經典上有明文記載。正法一千年是戒律成就,這個成就在佛法最低限度就是證阿羅漢,小乘阿羅漢,大乘圓教七信位的菩薩,圓教。證阿羅漢、辟支佛,或者證得圓七信,斷見思惑。證阿羅漢就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六道的分段生死超越了,不再受後有,不再到六道輪迴,所謂了生死出三界了。這是佛法講成就,這是最低一個標準,再向上提升就是菩薩。斷見思惑,權教菩薩、十法界的佛;再提升就是超越十法界,破無明,分證即佛。成就一般講就是證阿羅漢,當然也有證得菩薩果位的。基本上講,佛法出現在世間,就是要解決我們六道生死的問題,就是要了生死的。

  在正法一千年,只要如理如法的持比丘戒,他就能證阿羅漢果,所以都是以超越三界六道為一個標準,這個叫戒律成就。我們在《四十二章經》有看到,只要出家眾如理如法受持比丘戒,「進志清淨」,比丘戒持清淨,就能斷見思惑超越六道。佛滅度後一千年,只要如理如法的持比丘戒就能證果,證得阿羅漢果,當然證得初果、二果、三果,這個也很多。如果降低標準來講證得初果,小乘初果、圓教初信位,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但是他出三界的時間可以預期了;也就是說,只要證得初果,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他出三界就有時間表。只要證得初果,斷三界的八十八品見惑,思惑還沒斷,思惑沒斷就是還不能出三界,但是他證得初果叫做位不退,就是不會退到凡夫這個地位。雖然沒有出離六道,他只有在人天兩道,不墮三惡道。人天兩道,人間天上七次往返,他就必定證阿羅漢,斷思惑了;也就是說,斷了見惑,出三界就有時間表了。最長,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如果根性比較利的,不用到七次,可能五六次、三四次,或者一次、兩次,各人根器不一樣,七次往返是講根性最鈍的。所以證得初果,在佛門裡面講也算成就了,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但是出三界他可以預期了,也決定可以出三界了,所以叫證得位不退。雖然這個地位是很低,剛剛入門,小小聖,但是他就是會一直往上提升,所以他不退。位不退,不會再退到凡夫了,所以證得初果也很難得。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不是偶然的,也是過去我們生生世世常常遇到佛法,也常常修行。修行,從來沒有一次證得初果,如果有一次證得初果,我們也已經出三界,證阿羅漢了。

  三界六道最難突破的,在《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給我們講,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凡聖同居土,要斷見思惑,這一關最難突破。經上給我們講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這個四十里流是什麼概念?就是四十里的瀑布這樣沖下來,你一下子要把它截斷,讓它不要流,那你想這個難度有多高?這是形容比喻見惑這一關很難斷。因為見惑它發展成思惑,見惑有五種,叫「五利使」,思惑叫「五鈍使」。見惑,第一個就是身見,再來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五種。惑就是迷惑,錯誤的見解。這個見就是我們對一樁事情認知、決定的意思,我們一般講我認為是這樣,這個是見。「我認為」,你就決定,你有堅固的決定什麼事情,你的見解。這個見就很多,見無量無邊,但是佛歸納起來,就是不出五種邪見,五種見惑。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所以自私自利,這個是與生俱來的一個堅固執著,也很難破除。佛給我們講,這個身不是我,這個身是假的,但是我們凡夫總是執著這個身是我,這第一個。第一個就是你要破身見。

  第二個,邊見。斷常二邊,對宇宙人生的看法,他的見解,有的人說,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那叫斷見,人死如燈滅。有的人說,人死了,還是來作人,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人死了,會再來投胎,但是投胎人還是人,狗還是狗,永遠是這樣,那叫常見。那不是落斷就是落常,佛跟我們講錯了,不一定,不是人永遠作人,狗永遠作狗,六道輪迴。墮到三惡道,那個業報受滿了,過去世有修善的,他也會到人道來。人福報享盡了,惡業造多了,也會到三惡道,不是固定的。所以佛講不斷不常,沒有斷滅,也沒有永恆不變的,不斷不常。這個叫邊見,不是這邊就是那一邊。邊見如果你再擴展就很多了,不同的,凡是不同的見解就都邊見,我執著這邊,他執著那邊,那實際上都叫邊見。你只要有見,都是邊見,因為都是只看一邊。我們現在講你看一個角度,你只看一個角度。所以這個世間說真話,也沒有絕對的是非,沒有絕對的,是當中有非,非當中有是;善當中有惡,惡當中有善;禍當中有福,福當中有禍。沒有絕對,不一定,教你怎麼去看,你怎麼去掌握。這個邊見。

  戒取見,非因計因,不是那個因,他以為是那個因。像外道,持牛戒、持狗戒,以為持牛戒、狗戒就可以生天了,非因計因。見取見就是非果計果,不是那個果,他也認為是那個果。因果都不對了,非因計因、非果計果,戒取見、見取見。所以外道也很多戒,但是他認為那個戒,可以得到不生不滅,修到最後也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修的因錯了,他的見解錯了。他錯了,他認為是對的,他就很堅持他的見解。現在那個教很多,我聽說美國就有一百多個宗教,那很多都是錯的。最後一個是邪見,所有錯誤的見解統統歸納在邪見,錯誤的、邪惡的,這些見解都歸納在邪見。這個叫五利使,使就是指使的意思。好像刑警押著,指使你去取貪瞋痴慢疑。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就是從五利使發展出來。五鈍使,這個叫思惑。思惑是也很難斷,就是藕斷絲連。見惑是很猛利的,叫五利使,這猛利的。我們凡夫修行,如果落在五利使、五鈍使,你怎麼修都不會有結果,實在講叫盲修瞎練。不管你修什麼法門,你怎麼修,你的見解錯了就不會有結果,不會成就。要斷五利使、五鈍使不容易,你看這個見,佛法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密宗叫決定見宗。這個見,它有決定、堅固(他堅持他的見解)的意思。這個見層次也很多,我們一般凡夫都執實見,執著這一切是真實的,所以我們才會放不下,這個很難斷。執著這個身是真實的,身外之物,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金剛經》佛一句話就給我們講清楚了,這一切是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但是我們總認為是真的,所以我們才放不下。要斷這個五利使都很難,這個第一關。第一關我們最難突破,所以我們不管怎麼修、你持得怎麼樣,都是在這個十使裡面,好像你脫離不了刑警在給你指使,叫你要這樣,你就要聽他的,很難擺脫。這個就是凡夫知見,這個很難放下,不容易。所以現在我們看很多修行人,實際上都是修錯了,怎麼修你也擺脫不了五利使、五鈍使,五利使擺脫不了,五鈍使就不用談了。

  所以同居這一關最難突破,因此佛大慈大悲,才給我們介紹西方淨土。我們現在叫做眾生知見,你這個五種錯誤的見解,叫做眾生知見。要用一般法門來修,的確有它的難度,淨土就是用信願持名,信願持名就是佛知見,就是直接用佛知見把我們眾生知見換過來,這個就方便了。不然我們要去修,你對這個理沒有很透徹,實在講很難。我們學習《金剛經》也就是幫助我們破這個的。我們雖然修淨土,也是有幫助,也是需要,因為修淨土我們也要深入的去理解信願行它的意思。如果我們這一生真正想往生西方,解脫六道生死輪迴,我們不能不深入,深入就是第一個要有信,第二個要願,信、願。印光祖師給我們講,信什麼?祖師也講得很白,信娑婆的確很苦。那我們相信不相信?實在講我們也都感覺很苦,但是還沒有達到真信。相信極樂世界真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真信才能發願,才會厭離娑婆願生極樂。厭離就是願意離開娑婆世界,願意往生到極樂世界。如果我們不相信這個世界苦,不相信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不相信極樂世界是樂,那我們這個願生不起來。這個厭不是討厭,厭離娑婆就是對這個世界不留戀、不貪戀的意思,就是對這個世界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名譽、地位,好吃的、穿的,我的家親眷屬種種,這一切不留戀。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放得下,就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繫念阿彌陀佛,不再繫念世間這些事了。心裡不罣礙這些,事沒有障礙,事就是你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你為家人做事(家庭主婦),家庭的事業。這個沒有妨礙,妨礙的是我們的心,所以這個我們也要明白。信願念佛,有真信切願是念佛的動力,我們才會一向專念。我們念佛常常忘記,就是信願還不切,因為信願是表現在念佛這個行上面,所以信願行也是相輔相成。這個信當中還有包括解,信解行證,這《華嚴經》講的,《彌陀經》講信願行。如果具足信願行,也就是能夠把眾生知見變成佛知見,用佛知見來轉變我們的眾生知見,就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橫超三界。見思惑一品沒斷,就是憑著信願行,臨終蒙佛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到那個世界再去斷。只有這個法門,不斷見思惑可以超越,其他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大乘小乘,你要超越六道條件是一樣,見思惑要斷乾淨。只有淨土法門不必斷惑,具足信願行,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就橫超三界。不但橫超三界六道,也超越十法界,所以這個法門是真不可思議。

  所以我們看到經典講的,正法一千年戒律成就,持戒就成就。像法一千年禪定成就,持戒證果的人有,但是就少了,沒有像正法時期那麼多,但得禪定的多,開悟的多。所以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剛好是佛滅度一千年,剛好是像法時期,進入像法,所以禪風很盛。在中國禪風很盛,大家去看,這家也叫禪寺,那一家也叫禪寺,這是禪風很盛。像法一千年,就是佛滅度之後兩千年,兩千年之後就進入末法,「後五百歲」就是五個五百年。第五個五百年就是進入末法,就是兩千年過了進入末法。我們現在進入末法了,照中國的算法是三千多年了,在外國的算法,二千五百多年。不管外國算法、中國算法,都是末法了。末法是淨土成就,你這一生要超越六道,只有這個法門,其他法門你這一生辦不到。所以末法一萬年,只有淨土能夠得度,其他法門很難。我們上一次學習到第一條,現在末法時代了。

  第二條講,「《楞嚴經》云,此時眾生,鬥諍堅固,入道甚難」。我們現在怎麼修行?沒辦法修了,我們鬥都來不及了,修什麼。修什麼?修鬥爭。我們看到社會各行各業,不是很競爭嗎?競爭提升就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戰爭,現在不都這樣嗎?現在不管各行各業、政治哪一種政黨,都在鬥,只是不同方式的鬥。外國人講「鬥爭哲學」,人本來就會鬥了,再提倡鬥爭,那不就鬥得更厲害了嗎?所以鬥諍堅固,我們在台灣,你看選舉的時候,鬥不鬥?一天到晚鬥,鬥得你死我活,不都在鬥嗎?各行各業都在鬥爭,佛門也不例外。

  今天美國的同修來看我,一個王慧儀居士,以前我到紐約去講經,她來聽經認識的。後來聽到我們老和尚的經,我們老和尚在達拉斯建立達拉斯佛教會,她就搬到那裡去了,去那邊買房子。難得,今年九十歲了,身體很好,耳聰目明,有二十幾年沒看到了。還有康居士他們幾個,還有高雄的秋燕居士、慧蓉居士,都是以前在達拉斯認識的,這一過就三十幾年,老同修了。談到學佛的因緣,佛法的因緣,剛好我們預定六月底七月初,我們在中正紀念堂租了展館,展出我們老和尚生前的一些文物,就是原件的文物。前天我到慈光圖書館去借我們老和尚六十年前他寫的日記,十二本,保存了六十幾年。請陳筱君女士她幫我們設計,她比較專業,就是這個展館她要布置、要講故事,她在問我問題。我說康居士他們最早在那邊,問問他那邊弘法的因緣。佛教的道場,我們老和尚是第一個去建的,那個時候達拉斯華人也少,也沒有佛教道場,最早去美國的德州。後來佛光山也去了,慈濟也去了,法鼓山也去了。法鼓山最晚去的,第二個去的就是佛光山。那時候華人還少,康居士說師父,佛光山來了。怎麼辦?他說來好!我們師父說好!歡迎。他說怎麼好?我們這邊信徒就這幾個,現在來把我們信徒拉過去,我們就沒信徒了。我們師父說,沒關係!就讓他拉。他說他們那邊信徒很多,大部分都會去那裡。我們師父就講,因為那邊是人間佛教,他是辦小學,我們這是大學研究所,研究生。他那邊小學念完,他要深入,他就會找到我們這裡來,這樣很好。康居士就講出一個現實問題說,師父,那信徒如果都跑到那邊去,人家都是喜歡學人間佛教,那我們要了生死、成佛道的沒得吃了,怎麼辦?我們老和尚說,沒得吃,就念一天佛。如果念了一天,還沒有得吃,怎麼辦?念兩天。兩天沒有人送東西來,那怎麼辦?再念,繼續念,念三天。三天還沒有人送來,第四天怎麼辦?老和尚說,第四天我們就求往生,我們去極樂世界,到阿彌陀佛那裡了。

  實在講,就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不該餓死的,總不會餓死。所以我們那邊是辦學,沒有辦靈骨塔,佛光山他們有做靈骨塔。所以有一些居士,他們有家屬往生,骨灰放哪裡?我們師父都介紹他去佛光山,互相合作。這樣才是好,僧讚僧,佛法才會興盛。所以就是不要去鬥爭,要讓,要互相的尊重,他接引初機的很好,初機的就是要辦很多活動,大家比較有興趣。叫他來,坐著聽經,坐不住。聽經,這是大學的,這是大學生。小孩子幼稚園,你要辦一些活動,他才願意來。的確也是這樣,因為你想要深入才會去聽。有一些他是想來結結緣,這個也很好。透過這個結緣有一些人他想要深入,他就會去找,就找到我們這邊來。所以互相合作,都好,都需要。所以道場各種型態都需要,我們都讚歎。所以不要鬥爭,不要爭。我們不該餓死,總是會有人送一些東西來。所以康居士中午在講,大家都笑了。所以我們師父他都不擔心,居士就是很擔心,這個也難怪,因為在美國生活,實在講生活壓力比我們大。如果沒有工作,失業了,那可能他的車子也沒了,房子也沒有了,可能要靠失業救濟金過日子,所以難免他們也會擔心。但是我們學佛的人要深信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講得很詳細,「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都有命運的。所以明瞭因果報應,「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該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你怎麼鬥也得不到,命中沒有。所以鬥諍堅固,要從深信因果入門,真正明瞭因果,你就不必要去鬥,鬥了就造罪業。造罪業,還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那何必呢?是不明因果的人才會去鬥,明瞭因果,他就按正規的這樣做。有時候被鬥垮了,那也不見得是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要從這方面去看。

  所以以前我母親,我小時候大概十幾歲,我母親在萬華賣菜,對面有一個賣菜的,就兩家,他一個攤子,我們一個攤子。然後他都賣很便宜,我們怎麼賣,虧本生意沒人做,你說賣了虧本,那我何必賣?我回家睡覺不就好了嗎?還賣那個幹什麼?我賣了就要賺幾個錢,虧本生意沒人有做。我們去中央市場批發,然後你賺多少錢,都一定的利潤。但對面的怎麼他能賣那麼便宜?他就是要給我們拼倒,就是把我們拼倒,讓我們倒攤。後來真的怎麼賣也賣不過他,真的我們被他拼倒,因為都一樣的菜,大家都會問說,你們這裡怎麼這麼貴?人家那裡便宜,當然去那攤買,我們就被鬥垮了。虧本生意沒人做,他怎麼能夠賣那麼便宜?後來我們真的也是心不甘情不願,去打聽,結果知道她先生就一面去給人家批發一面去偷,偷的不用本錢。我們怎麼能賣得過他?那個偷的不用本錢,他就可以賣很便宜,我們就倒了。倒了,我母親就跑去元亨寺出家了。後來我給母親講,如果他沒有給妳拼倒,妳現在還在賣菜。我說也是好事,不然妳放不下,妳賺錢,妳怎麼會放得下?不可能。倒了,妳就沒辦法,妳只好放下了。不然叫她去出家不可能,生意做得賺錢,她怎麼放得下。不是釋迦牟尼佛,我們凡夫辦不到。所以你從這個角度看,後來我給我母親講,那個也是菩薩,不然妳現在還在賣菜。那也是不好當中也有好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從面面觀。所以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不要鬥,明瞭因果,也就沒有必要去鬥,我們就按正常的來做就好,如理如法來做。

  為什麼鬥爭?「起於執著」,就是執著。執著就是什麼?放不下。執著是起於分別,分別發展了,執著是最嚴重,就是見思惑,分別就是塵沙惑。「分別起於我見」,這個身是我,我都為我這個身,為了這個身體。所以我們練氣功,怎麼吃、怎麼補,怎麼照顧身體。當然不是說叫你去糟蹋身體,就是不要去執著。因為這個身畢竟是無常的,你怎麼保養,到最後還是你保不住。「而佛法則是專治此病」,佛法就專門治我見這個病,特別是《金剛經》,《金剛經》是專治這個病。我們學習《金剛經》也要明瞭因果,相輔相成。因為明瞭因果,我們才敢放下,這是我們一般人放下要從明瞭因果這裡下手,幫助我們放下。明瞭就是看破,看破幫助我們放下。我們再看第三:

  【三、可知今日欲補人心,挽回世運,唯有宏揚佛法。以其正是對症良方故也。】

  我們淨老和尚一生弘法,也是大慈大悲,就是『欲補人心,挽回世運』。這個「補」就是好像補習一樣,補充人心的缺陷。「挽回世運」,因為現在這個世界很亂,愈來愈亂,災難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嚴重。所以我們現在是生在一個災難頻繁的時代,在這個災難這麼多的時代,世運,就是世界也有運氣,也有命運,個人有個人的命運,家庭有家運,國有國運,整個世界有世運。像這個三年來,新冠狀病毒的瘟疫,這個就是災難,這才是其中的一個,大家都受不了了,人就死了很多,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解除。還有其他的,氣候暖化不正常,空氣污染、水污染。水災(不是做水災就是旱災)、地震、火山爆發等等,這些天災人禍,還有戰爭,這個世界我們看是愈來愈亂。怎麼去挽回?『唯有宏揚佛法』。因為佛法,『以其正是對症良方故也』,就是等於對症下藥。「宏揚佛法」,這個世界才有救,才能緩和災難、減輕災難。如果這個地球的人類都明瞭佛法、都學習佛法,斷惡修善,那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災難。如果有少數人明瞭佛法,學習佛法,念佛修善,也能減輕災難、緩和災難,所以佛法講的,對治我們現前這個世界的災難。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大慈大悲,勸我們在雙溪做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就是現在人心都壞了。災難就是人心壞了,造作惡業、不孝父母,就是造殺盜淫妄種種惡業去感召來的,所以人心不善造作惡業感召災難。佛法正是講因果,所以要挽救世運,要補正人心的缺失,唯有佛法,還有中華傳統文化。像我們淨老和尚晚年提倡的《群書治要》、《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儒釋道三個根,也就是挽回世運基本的良方。個人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婚姻的問題、事業的問題,統統在裡面。我們要接著努力來學習、來弘揚佛法。所以我們老和尚雖然走了,我們大家還是要以師志為己志,再繼承他的遺志,要繼續弘揚佛法、弘法利生,才能幫助這個世界減輕災難。我們再看第四:

  【四、鬥諍堅固之人,其障深業重,內因不具可知。加以去聖時遙,善知識少,因緣兩缺。於此深經,不但受持難、信解難。即得聞亦已甚難。倘無此三難者,非久植善根,定為佛遣可知。故曰『則為第一希有』。】

  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講,在末法時期『鬥諍堅固』這個時代。人人都在鬥爭,包括出家道場也不例外,也都在鬥。「鬥諍堅固」的人,他的業障就很深重,『內因不具可知』,內心不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知道。『加以去聖時遙,善知識少』,就是我們距離佛陀的時代很遠了,三千年了,佛不在世了,就是已經很遙遠,又加上「善知識少」。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要遇到真正善知識就很少、很稀有,不是真正善知識的多。眾生如果沒有慧根(沒有善根),他也不認識善知識,善知識也不會去標榜自己,善知識絕對是自卑而尊人。不會去標榜自己,也不會去宣傳自己,那你要認識就靠個人的善根了。有善根,遇到善知識,他能夠相信這善知識。所以「內因不具」,又「去聖時遙」,『因緣兩缺』。這個因跟緣兩方面都缺少,我們自己本身不具備、不足,外面又善知識少,這兩方面都缺少。《占察經》講「微少善根」,《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善根少了,不行,要多,多才行。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於此深經,不但受持難、信解難』。對這部《金剛經》,這個叫「深經」,就是有它的深度。無上甚深微妙法,這叫深經。「不但受持難」,讀誦《金剛經》不叫受持,你要在生活上提起觀照功夫,那才叫受持,就是在修持。你接受、修持不間斷,這個難。不但受持難,信解也難。「信解」,你有真正的信解才能受持,就是真正生起信心、真正能夠理解《金剛經》的經義(它的義理),這個也難。我們如果沒有遇到江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們老和尚沒有給我們做《節要》來方便我們學習,我們自己去看,有一些也看不懂。所以我很早學佛就接觸到《金剛經》,《金剛經講義》很喜歡,看了很生歡喜心,但看了似懂非懂,其實也沒懂,但是喜歡。信解都有難度,那何況受持?後來我們師父提倡《無量壽經》,淨土法門,那也就念佛就好了。但是我們在社團搬到這邊這些年,也是很多很多事情,也是煩惱重重,裡裡外外的。後來我都一直想,學佛學得煩惱這麼多。後來有一天我忽然想到《金剛經》,以前看的《金剛經》有一點印象,再重新把它拿出來看。後來我們老和尚也做了這個《節要》,再仔細看江老居士講的,過去走馬看花、心浮氣躁看過,也不是很能理解,現在看跟過去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們平常聽老和尚講看破放下,也會勸人,但是自己就是看不破放不下。叫別人看破放下,你們統統看破放下,我就是看不破放不下。後來想來想去,這個問題滿嚴重的,一天到晚勸人家看破放下,自己都沒看破放下,這怎麼講得過去?所以再來學習這個,這個感受跟過去有進一步的理解。所以信解也難,有幾個人真正信解《金剛經》?現在我們在電視網路講《金剛經》也不少,我也沒時間去聽,到底是不是真正有信解?也不知道。總是有人願意學是好事,但是我們希望他們都學得對,不要學錯了;學錯了,就浪費時間、浪費精神。

  『即得聞亦已甚難』,「得聞」,你聞到《金剛經》也很難,就是你聽聞、見聞這部《金剛經》也已經很難得,非常難得。這個聞有見聞、有聽聞,聽聞就是聽經聞法,聽人講《金剛經》;見聞,我們看到我們淨老和尚的《節要》,還有江老居士的《講義》,我們看到這個註解,這個也很難得。所以在座大家聽經,也是想要來了解《金剛經》,所以大家才會來。如果不想聞的人,他不會來,他也不會聽,他也不會看。所以得聞亦甚難,得聞就也相當難了。

  『倘無此三難者,非久植善根,定為佛遣可知。』如果沒有這三種難事的人,他也能受持、也能信解、也能得聞,如果不是生生世世「久植善根」,善根種植得非常深厚了,他才沒有這三種困難。「定為佛遣可知」,佛派遣的,佛一定護念。『故曰則為第一希有』,就是特別講我們這個時代有人能夠聞這部經典,聞了之後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在生活當中去受持,這個人在這個時代是第一稀有的。你深入明瞭了,對我們生活上、對我們修任何法門,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念佛,你說厭離娑婆,厭就是要放下,我們一直執著這個世界是真的,怎麼放得下?所以《金剛經》來補助也是有需要的。如果你真正看破放下,那當然可以不用;如果還放不下,這部經也不能沒有,這個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個是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假的,這個是空;一方面,「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像《了凡四訓》是講因果的,空有不二,我們才能真正看破放下。真正理解叫做看破,理解之後去受持,就是真正放下,放下就自在了。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五、居末世而得聞深經,必具勝因,方能得遇勝緣。聞便能生信開解,持戒修福。持戒是斷絕染緣,此自利之基。修福是發展性德,亦利他之功也。自他兩利,必蒙諸佛攝受。自於此經能生信心,以此為實,解真實義也。】

  『居末世』,我們現在就是居末世,『而得聞深經』,我們現在末法時期,能夠得到聽聞、見聞這部《金剛經》,「深經」,這裡專指《金剛經》。『必具勝因』,我們必定具備殊勝的因,過去生種的善因。『方能得遇勝緣』,「方能」,就是說你才能遇到這個殊勝的緣,你有這個因才能遇到這個緣,因像種子一樣。所以我們光能夠聽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題就不得了了,如果你的福慧不足,聽都聽不到。我們不要以為我們現在聽到好像很簡單,不是這樣的,你過去世沒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聽都聽不到,看也看不到,接觸不到。我們可以冷靜去看,全球世界現在七十幾億人口,幾個人聽到,幾個人接觸到?不是偶然的。不要說七十幾億,就我們這一棟大樓,我們鄰居沒有一個進來。沒有,就我們這一棟,樓上樓下,從來沒有走進來一步,大概經過看一下。所以你從這樣去想,你就知道那是偶然的嗎?不是。所以你過去世沒有深厚的善根,你不會遇到,遇到你也不會來,你也不會聽。遇到這個勝緣,也是很難得的。

  佛在《堅意經》給我們講說,你一輩子,聽法師講經,「一日可」。沒有時間,你這輩子就只聽那麼一次,一日,也可以了,也很難得了。如果一日還沒有辦法,「半日可」,半日就是半天;如果半天還不行,就「一時可」。古代印度一時就是四個小時,古代印度晝夜六時,晝三時、夜三時,一時等於我們現在的四小時。一時還不行,就是「半時可」。半時就是兩個小時,半時就是中國的一個時辰。中國是分十二個時辰,西洋是二十四小時,中國是十二個時辰,印度是六時。就是聽兩個小時也很好,這輩子就聽過一次兩個小時的經,也很好。他說兩個小時(半時),還沒有時間,「須臾可」。須臾就是三分鐘、兩分鐘、五分鐘,也可以了。「其福不可量」,聽經聞法,聽那麼一點點,他的福報就不可限量了。這是佛在《堅意經》講的。

  所以得聞深經,這個很殊勝。我們有這個因緣,也是都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大家的福報。大家有這個福報,佛力加持,我們才有一個小講堂、小念佛堂,給大家來念佛。我們要買這個房子,這也都是佛力冥冥當中加持的,那邊要改建,我們到處找,到基隆路、到對面,怎麼找都不行。找到最後佛菩薩給我們安排,你就在這一棟吧!就很方便,就在樓上樓下。最後找來找去,正在愁眉苦臉,我跟莊嚴一直找,找到基隆路,找這邊、找那邊,那個不行,都不適合。後來這邊,這一家要賣、那一家要賣,就是這個因緣。我們想一想,不是佛菩薩安排,那又是什麼?我們人力肯定沒辦法的,佛力加持。所以我們老和尚常常教我們,你發心弘法利生,一生佛菩薩給你安排,你也不要去操心。一切人事物統統交給佛菩薩,順境逆境統統是佛菩薩安排,我們這樣心就定了。所以我們館長往生,我們師父,我們就大家離開圖書館,各有各的因緣。佛菩薩給我安排來信義路住了二十五年了,就聽佛菩薩安排,也就沒有到其他地方。所以這些也都是有它的因緣,也不是偶然。所以「必具勝因,方能得遇勝緣」,這是真的,沒有這個因不會遇到這個緣,你遇到了,也如同沒遇到一樣。

  遇到之後,『聞便能生信開解,持戒修福』。這個就更進一步了,遇到了,你聽聞、見聞就能夠「生信」,就生起信心,「開解」,我們能夠理解。「持戒修福」,佛在《金剛經》給我們講說末法時期,這是須菩提問的。他說佛!現在我們生在佛世(佛在世)聽到這部經,佛給我們講這部經,我們都能夠理解,能夠信解受持。佛滅度之後,特別到末法時期,還有人能受持這部經嗎?須菩提提出這個疑問,佛就跟他講,你不要這麼講,說後五百歲,如果有人持戒修福,他遇到這部經,他能生信心。

  『持戒是斷絕染緣』,就是斷絕污染,現在這個社會污染非常嚴重,所以持戒就幫助我們斷絕這個染的緣。持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持戒斷這個染緣。『此自利之基』,這個是自己自利的基礎。持戒,包括我們淨老和尚提倡的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個都包括在戒裡面。其實這三個根是持戒的基礎,有這三個根的基礎,戒律才能持得好。持戒是自利。『修福是發展性德,亦利他之功也』。一個持戒,一個修福,持戒是自利,要求自己;修福是利他(發展性德),就是自利利他。修福就是很多方面,像我們道場印經、印佛像結緣,法師講經,包括傳統文化。以前是錄音帶、錄影帶、光碟,現在有播經機,還有做一些放生、慈善利益大眾的事。為大眾服務,我們現在講做義工,這都屬於修福。為大家服務屬於修福,做義工修福,發展性德,亦利他之功。持戒跟修福,也是跟信願行一樣,都相輔相成,都有相關,也是不能偏在一邊。所以持戒也要修福,修福也要持戒,持戒幫助修福,修福幫助持戒。有時候持戒,你還不是持得很好,修福也可以慢慢來幫助我們持戒。因為福報你修得多,所謂「福至心靈」,你就會想持戒,這個也是有相關的。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就很詳細,《地藏經》講福能除障,你福報修多了,你的業障(障礙)也能排除。如果你沒有福報要修行,也是障礙重重,甚至有的人走火入魔,這個大有人在,因為福報不夠。你看《太上感應篇》講,「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你看修個仙,他還不是出離六道,是人天善道。仙道,修長生不老,都要累積這個福報,那我們要成佛,你一點福報都沒有,那怎麼行!所以修福,福至心靈。修福第一個就是不要怕吃虧,如果怕吃虧,怕被人家佔便宜,總是要佔別人的便宜,那你肯定沒有福報。事情多做一點,好像自己吃了大虧,那是錯了,那是修自己的福報。你福報累積多了,你原來都很愚痴的,「福至心靈」,忽然就聰明了。「禍來神昧」,災禍要來,他就糊塗了,很簡單的事情,他就想不通,他的精神就昏昧,糊塗了。福能除障,所以不要怕吃虧。現在人都是怕吃虧,總是要佔人家便宜。

  所以我們要記住一句話,「吃虧是福」。以前我們老和尚常講,「吃虧是福」。弘一大師講,他學什麼?他學吃虧。人家都不願意吃虧,我學吃虧。吃虧的人有福報,那是真的。所以我當兵的時候,特別那些大學生都沒有學傳統的教育,大專生,他就讀到大學,他一入部隊,他就當預備軍官。我剛要退伍的時候,在樹林那個營區,我當炮兵,在樹林營區。有一批大專生進來了,大專的他就,我們這個小兵,但是我們是比他老資格,我們都做得比較久了,他剛進來。我們在掃地、做工作,他都不做的。我們一個副連長說不行,他不可以不做。就叫班長,要去做,那些人他就是不幹。後來我們那個班長講到沒辦法,把佛法都搬出來了,說「吃虧是福」。我說這句在佛門才聽得到,在軍隊也聽到這一句,很難得,大概他有聽人家說過。叫不動,叫他掃地,他不掃。他說我是大專生不必掃,你們不是大專的,要掃。他就怕吃虧,不然就混水摸魚。所以混水摸魚,我們在軍隊都混水摸魚,我們班長常常會講,你摸到幾條魚?他就混,這個就是怕吃虧。怕吃虧的人,我們佛法這個因果,那個人就沒福報。他不肯修福,他怎麼會有福報?所以那個肯吃虧的人,那個有福。所以「修福是發展性德,亦利他之功也。」是利他。其實發心做的人,也是做個榜樣給他們看。你都不做(他身教,身教重於言教),做給你看,這個就更有說服力。不然你自己不做,一直叫他去做,他也不幹。所以帶頭做。

  所以『自他兩利,必蒙諸佛攝受』。持戒修福,你只要能持戒修福,你對《金剛經》你就能生信心,這佛講得很清楚,「自他兩利,必蒙諸佛攝受」。『自於此經能生信心,以此為實,解真實義也。』你只要願意持戒修福,持戒就是你生活要苦一點,不能太安逸,不能太奢侈、太浪費,我們有多餘的,多做好事,多做利益眾生的事。你只要持戒修福,再來讀《金剛經》、聽《金剛經》,你自自然然對這部經能生起信心,「以此為實」,能夠真正解如來真實義。

  好,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七十八,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掃墓、祭拜,形式上還是有需要的,什麼原因❓
🔹以螢幕比喻體無、相有,體會不出來怎麼辦❓
🔹一真法界在哪裡❓

金剛經講義節要—空有同時 心物同源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四集)  2023/3/2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4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一百零三頁,倒數第三行,從第十九這裡看起:

  【十九、若知得一切法之真實狀況,莫不空有同時。則上自十方諸佛,下至一切眾生,以及山河大地,情與無情,莫不皆以淨心為體。淨心之實相,本是空有同時,謂之一真法界,諸法一如。】

  我們今天從這裡接著學習《節要》第十九條。前面《起信論》講,「因不知一法界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把為什麼有無明給我們說出來了,就是不知道法界是一,這個不知就是迷了,起了無明,「遂成眾生」。不覺念起,這個念就是妄念,就是一念妄動,那就是無明。本來也沒有無明,就是一念妄動產生無明。實際上無明本來就沒有,在《起信論》講「不覺本無」,不覺本來沒有,本來是覺;「本覺本有」,本覺你本來就有。所以不覺它是虛妄的,這個虛妄就是起一念,所謂起心動念,《金剛經》就是直接給我們指出來,我們起心動念。你不起心、不動念就不分別、不執著,因為分別、執著都從起心動念發展出來,所以它這個是從根本修。因為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沒有,本來就沒有無明。《心經》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無明就是沒有無明,無明是虛妄的,沒有;亦無無明盡,無無明就是沒有眾生,無無明盡就沒有佛了,生佛兩相泯。唯有什麼?唯有一心,就是一心,除了一心以外什麼都沒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我們常常念《心經》。

  一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十法界萬象森羅,而真如則是一也。」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現在看到這些就是一真法界,我們迷了就變成十法界。為什麼迷了?因為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產生分別執著,就變成十法界。本來是一真法界,因為分別執著就變成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分別執著,在沒有界線的你硬去把它劃分界線,有分別執著就劃分界線,因為它是一體的。講這個可能大家還不容易體會,我們講一個比較淺顯的。就像我們地球是不是一個?還是很多個?地球只有一個。地球有沒有很多國家?一百多國。地球它有沒有去劃分說,這是中國,這是美國,這是法國?地球它有沒有去劃分?地球沒有。這個是我家,這個是你家,是我們人給它劃分出來,是不是?本來是一,現在變得很多。其實很多很多,它還是一,你在那邊分別執著,計較,在爭來爭去,你還是沒離開這個地球,還是一個,都在地球。所以有一次我們老和尚到聯合國去,那些外國的友人就問他,你是哪一個國家的人?哪個國家、地區的人?我們老和尚回答很妙,他說我是地球人,沒有人反對。我是地球人,你也是地球人,你沒有離開地球。我們舉出這個淺顯的例子,你再去深入《金剛經》講的一法界,其實十方世界都是一法界。十法界,一即是十,十即是一;你覺悟了,眼前就是一真法界,迷了就變成十法界。迷的時候它還是一真法界,只是你還在迷惑,你認為有十法界,其實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關鍵在迷悟,悟了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迷了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妄想,妄想就是妄念、妄動。所以「十法界萬象森羅,而真如則是一也」,這裡給我們講得很詳細,十法界萬象千差萬別,真如(它的本體)就是一,一個法身。「即一切同體之意」,同體就是「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大家都是在同一個法身。法身在哪裡?遍一切處,到處都是,如果你真的悟入了那就見性,見到自性了。

  十九條,『若知得一切法之真實狀況,莫不空有同時』。一切法真實的狀況,空跟有是同時的,「同時」就是說沒有先後,在空間來講沒有距離,時間來講沒有先後,這是真相;就是空、有都沒有離開自性,沒有離開這個法身,空有同時。這裡都是講我們的法身、我們的自性。『上自十方諸佛,下至一切眾生』,「諸佛」,已經成佛的,諸佛,下至我們這一切眾生,『以及山河大地,情與無情』,宇宙萬有,這一切一切,『莫不皆以淨心為體』,「淨心」就是自性清淨心,這是體,這個體就是它的本體。『淨心之實相,本是空有同時,謂之一真法界,諸法一如。』這是「實相」,就是真實相,這個叫一真法界,「諸法一如」。

  我們學習《金剛經》,前面講,在這個四句裡面,我們去深入這四句,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這個叫四句。你一個人講有,這些都是有,我認為都是有的,這是一句;有人,我認為這是無,是空的,又是一句;第三個人講也有也沒有,但是你不能這樣說,就模稜兩可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也有也沒有也偏在有邊;亦有亦無,也不是。所以說一個空有同時,如果你再執著一個空有同時也是不可,又落在名字相裡面。這個四句就是說,我們只要一起心動念就落在這個四句,就是要我們離這個四句,遣這個四句,就是要我們最初那一念妄動停下來,前後際斷,你就悟入實相了。所以叫做「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透過這個語言文字去悟。語言文字它是一個指路牌,你不能再著在言說相、文字相上面。佛是這麼講,沒有別的,就是要我們去悟入實相,我們不能有一個實相可以悟入,你又落在這個四句裡面。大家去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你不是這樣就是那樣,你怎麼講都是落在這四句,就無法去悟入實相。所以佛講《金剛經》,實相即非實相,再給你講一個「即非」是什麼?給你講一個實相,你就不要再去落一個「有個實相」。這樣不是、那樣也不是,那個妙處就在這裡。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那我怎麼辦?那你就看著辦。

  以前參禪的禪師,去參禪的,禪師就問他一句話,他回答了,香板就打下去,一開口就打,後來再問不開口了,反正一開口就打。開口打,不開口也打,那就不曉得該怎麼辦了。我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那怎麼辦?他那個妙處就是讓你提起疑情,疑情就是你悟的一個關鍵。那個疑情跟懷疑不一樣,不要搞錯。要提起疑情,那是參禪的方法,我們念佛就是用不懷疑,這樣一直念下去,也就是實相了,這個就是更直接的一種方法。反正你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那什麼都離了,有也離,空也離了。這是淨宗的方法,就是一句佛號離這個四句;禪宗用參的,開悟離這個四句。淨土念佛,它的方便就是說,你參了沒悟的時候,你念佛也可以暗合道妙,你就這麼念,不知不覺你就入了實相,淨宗是有這個方便。反正你不懂,給你講了一大堆也不懂,不懂你就老實念佛,你念念念,你也就入實相,這個叫暗合道妙。所以有一些老實念佛的老阿公、老阿婆,什麼也不懂,你跟他講那麼多他也不懂;你叫他念一句佛號,他就老老實實的念,念到最後他開悟了,這個叫暗合道妙。禪宗這個參的方法,《金剛經》這個方法叫明合道妙,明白的跟你講出來,你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然後提起你的疑情,你去參。這個都可以,你明白了也可以輔助,永明延壽大師講「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也不是說你完全不能碰,也不是這個意思,但是你要懂得,如果不懂就老實念佛也可以。就像江老居士,他「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也是念佛求生淨土,但是他這個教是依般若。實在講,凡所有一切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沒有般若的,都離不開般若,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了。

  「淨心為體」,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就是一真法界,因為我們迷了就變成十法界,實際上是一真法界。知道一真法界,這個生滅就不生不滅了。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現象是緣生法,緣生法如夢幻泡影。緣生法就是說緣聚在一起,它就生出來,各種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然後就形成各種千差萬別的相,它基本的都是一個,就是自性。就像我們看到物質,物質現在科學家都研究出來了,科學的名詞叫基本粒子,最小的物質。佛法講微塵、鄰虛塵(接近虛空),那個物質是體積最小的。我們現在看到這些物質,《金剛經》就講「一合相」。一個元素(一個基本的物質),然後集合起來,緣聚就聚合起來,聚合起來,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就形成各種萬事萬物的相就出來了。它基本那個物質是一樣的,只是它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

  中午有一個同修的女兒來問我,她媽媽問我說,她死了以後花葬還是樹葬、還是海葬?又聽到有人跟她說,放在有佛號的地方會比較好。到底要放在那個有佛號的寺院靈骨塔,還是花葬、樹葬?花葬、樹葬,如果沒有放佛號,聽不到佛號。我就跟她分析,因為一般人總是會著空,著空就是省得麻煩,反正把它弄成灰,那就灑到大海;或者挖一個洞放進去,然後上面再一朵花;或者灑在樹下,塵歸塵,土歸土。反正省得麻煩,省得什麼掃墓,太麻煩了,也不要給人家佔地方,現在政府也在推廣。所以上品蓮的駱董有一次跟我講,現在政府推廣花葬、樹葬就是節省空間,而且骨灰灑在地下還可以做肥料,那多經濟!但是他說這個喪葬文化,他也是有另外一方面的一個觀點,就是子孫他沒有一個祭拜的對象。有一個墓,我趕快清明去掃墓,現在沒有了掃什麼?不用了,在家裡睡大覺就好了。掃墓是提倡孝道,教後代子孫不要忘本,不要忘記祖宗,所以這個形式有它的實質內容,有教孝。「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人不能忘本,人如果不忘本,他心地就會厚道,厚道他就不會做壞事。第一個先對父母厚,祖宗都不敢忘記,現前父母更不會忘記,這樣人心就好,社會就沒有壞人。如果這個根本沒有教孝,人心就壞了,父母祖宗他都不要了,他還管你什麼別人!跟別人好是什麼?有利害關係,他這個當中沒有道義。現在社會就這樣,所以世界亂成一團,只有講利害,完全不講道德仁義。

  所以如果你從慎終追遠來講,形式上它還是有需要的,因為形式上他有一個對象,那他每一年去掃墓,去拜拜。如果沒有,恐怕也就忘記了,不要說祖宗忘記,我看這一生的父母都忘得乾乾淨淨了。現在很多人都是沒有這個觀念。現在我們做法會,還好還有一個牌位,如果這些都沒有了還有個牌位,還知道要寫牌位;如果連寫牌位也沒有了,忘得乾乾淨淨。所以其他宗教他不懂中國人拜牌位是幹什麼,他說拜木偶,迷信!他是不了解。如果你把這個形式去掉,大家都不知道了,就很容易忘記。有那個東西在提醒都會忘記,那何況沒有?沒有,那忘記是理所當然的。就像我們為什麼要造個佛像?佛法身遍一切處,哪個地方沒有佛?都有佛。既然都有佛,那何必造佛像?是沒有錯,問題我們現在在迷惑顛倒,沒有一尊佛像,不能提醒我們,我們不知道自己是佛;看到佛像才知道自己也是佛,自己也有佛性。形式有它的內容。

  如果你就心物同源來講,物質跟心是同一個根源。《唯識論》講見相同源,見就是精神,相就是物質,物質跟精神是同一個根源,都是阿賴耶識出來的,所以叫見相同源。見相同源就是說物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你不能去分割。根據這個原理,你看這裡講,「情與無情,莫不皆以淨心為體」,任何一樣都是淨心,它的體都是淨心,就是精神跟物質都是以淨心為體,是同一個體。所以禪宗開悟,禪師測驗學生有沒有開悟,那就說自性在哪裡?真正開悟了,隨便拿一樣都是,因為沒有一樣不是你自性現的。所以遍一切處,都是同一個淨心為體,你隨便拿一樣,這一樣東西都是我們自性現的,都是一個淨心為體的,那你說這個跟我們的心有沒有關係?那不能分,有關係。

  以前我剛出家,看一本密教的書,《密教通關》,密教的書,密宗就講到,我們真的很不可思議,就是說人死了,然後把他用金剛砂念咒加持,灑在屍體上就能超生,他到淨土去。當時我看到這個很懷疑,我就不懂,那個灑上去就好了,我們念佛念得那麼辛苦幹什麼?我就去問師父,那個時候師父跟我講,你想可能嗎?如果這樣的話,什麼往生咒,那些印出來都可以賣很高的價錢,都不要念了,大家都這樣去弄就往生淨土了。這是我們師父他早年,那個時候我剛出家那一年,他老人家五十八歲,那個時候的境界跟九十歲是完全不一樣。你聽他講的經,你再調出來聽不一樣,因為後來的境界愈來愈高、愈深入了。

  我剛出家的時候,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有蟑螂去吃經書,我看到蟑螂菩薩,不能殺生,那就讓牠去吃,我們師父就說,你去買克蟑來噴。我說師父,我們不是不能殺生嗎?你叫我去買克蟑,那不殺生了嗎?我都還在那邊猶豫,怎麼會叫我去買克蟑?我說我們不是出家人不能殺生嗎?然後我都還沒有來得及問,我們師父就說: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認為也不要去殺牠,就把牠趕出去,驅逐出境,那你存什麼心?你驅逐出境,我們家裡不要,趕出去到隔壁家,叫他們去殺,那你是什麼存心?你存心不良!說我存心不良。後來我也是沒辦法,叫你去買就去買,好!是,遵命。買回來我就閉著眼睛,「阿彌陀佛」,我就噴。後來我們師父就講,他說你知道嗎?你殺這個蟑螂,你有功德。這個還有功德?不是造罪業嗎?他說你救蟑螂。你要知道這個蟑螂牠無知墮在畜生道,牠去咬經書破壞法寶,牠要墮地獄,你現在把牠殺了,不要讓牠造這個罪業,你不是救了牠嗎?救了牠不要墮地獄,你有功德。但是我還是怕怕的,所以一面噴就「阿彌陀佛」,閉著眼睛。這個是一件,那是師父五十八歲那一年的境界是這樣。

  日常法師,那時候我們師父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日常法師他的做法跟我們師父就有一點不太一樣,觀點不一樣。觀點不一樣,就是各人的見不一樣。我們學佛有很多種見,有圓頓見、有漸次見,關鍵在那個見不一樣。我們在十二樓的佛堂,香港袁文忠居士送的華嚴三聖,毘盧遮那佛那個底座被蟲咬了,木頭的,被蟲咬,咬得都快被咬光了。日常法師就找我們開會,我一個,他的徒弟如道師一個,閻瑞彥一個,我們四個人早餐開會。怎麼辦?蟲咬那個底座怎麼辦?怎麼處理?就是我們拿藥給牠噴死,這是一個做法;另外,就說那個底座就給蟲去吃,我們再去做一個新的。我們就投票,少數服從多數。日常法師有講,他說如果我們選擇去殺,將來這個蟲也會殺我們,我們都有分,將來要還命。我聽到怕怕的,還是不殺好,殺來殺去不是不好嗎?我們不是不殺生嗎?日常法師的徒弟如道師就說,那就殺了吧!日常法師說殺了,將來牠要報復,牠要殺你。如道師說:「將來被碰到就算我倒霉」,他說算我倒霉。後來就投票表決,投票表決我們是三票對一票,只有如道師說要殺。後來就是搬出去外面供養牠,再去做一個新的底座。

  我在基金會,兩個師父不同的一個做法,但是日常法師他是有經過開會羯摩,我們師父就是很直接叫你就是這樣,毫無疑惑的。這是觀點不同,這也根據各人的心態不一樣,當然因果也不同。你存什麼心?菩薩戒論心不論事,小乘戒論事不論心,這個也有不同的地方。這個是講「淨心之實相」。後來我們師父到澳洲,我回想起來,跟以前不一樣。我們師父在圖文巴他那個精舍,他那個精舍(澳洲很多螞蟻,都很大的,那個叮人也是很厲害),他的浴室很多螞蟻。他老人家愈老德行愈高,這就不是買那些殺蟲劑,這個時候就是要用溝通的:「螞蟻菩薩,我等一下要洗澡,請你們出去」,後來半個小時後,果然都走出去了。境界不一樣!如果他五十八歲的時候,肯定買殺蟲劑了。所以境界不一樣,當時我們師父五十八歲那年我問這個問題,如果到他九十幾歲問,可能答案不一樣。大家想,會不會不一樣?不一樣,因為境界、層次不一樣了。

  所以金剛砂,這個砂就是說這是一個物質,那個屍體也是一個物質,是不是?這個物質從哪裡來?為什麼有這個物質?因為你的心現的。跟你的心有沒有關係?有。我們的身體,心跟物是一不是二。所以現在我才懂得,原來密宗的原理就在這裡,就是一個淨心為體。那些東西是不是都是淨心為體?都是物質去組合的,緣聚緣散,所以它是一體,它就有那個作用,你有佛力加持、咒語的加持,它就有加持力。我們大家如果常常去助念,應該大家不難發現,人往生,有時候死得很難看,有時候是重病,死得很難看,念佛念八個小時,愈念臉色愈好,有沒有?這就是心跟那個物,它已經是個遺體,它是個物質,就是說你念佛這個加持力加持在他遺體上面,它也起變化。所以你有佛號加持、咒語的加持,它會起變化,起變化對那個亡者就有幫助。對亡者有沒有幫助就看那個遺體,是不是?因為有關係,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我現在終於明白了,那個金剛砂是有道理。所以當時我父親過世,他是土葬的。有一個同學,以前淡江大學的,以前大專講座他當班長,陳威延居士,已經往生很多年了,他就很喜歡去念一些咒。我說明天(六年了)給我父親撿骨頭,他就帶了一些金剛砂,棺材蓋掀起來他就念咒,就灑上去了,這個有它的道理。所以佛在經典,像這一類的經典叫不可思議,我們很難用一般的常識去理解,但是它是有根據的、有道理的,道理就是以淨心為體,就是一心。

  我們人,實在講,不但我們自性(精神)不死,其實我們這個肉體也沒有滅,它只是緣聚跟緣散這樣。緣聚就是微塵聚起來,然後形成身體種種的;緣散,去燒一燒,燒成灰,灰它還是物質,它還是有微塵,就化為微塵,緣聚的時候它又集起來,又現出這個相。所以物質還是不滅,它也沒有滅,不生不滅,無生法忍。不生不滅,它只是分散,緣聚緣散這樣而已,基本的物質它也沒有消失掉,什麼時候緣聚了又組合起來,又出現了。就跟金子一樣,你看鎔的就變成一塊,你再把它打造,它又形成各種器具。諸法一如。所以下面他又講『同體』,用金跟器比喻,這個是同體的概念,唯一就是金,能現之體;器,所現之相無量。這是什麼意思?大家都看過黃金,以黃金這個東西來給我們形容,金它就是本體,本體就是金,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它是能現之體,它能現這個相,它的本體是金子,沒有別的,就是金子。金是唯一,就是講我們的自性本體就是一,就是一個法身。用金來給我們形容比喻,讓我們去體會能現之體,相從這個體現出來的,所謂體、相、用。器是所現之相,你到銀樓裡面看黃金打造的器具,這個相就很多了,你要打什麼相都可以,你要打一個茶杯、打一個金碗也可以,打一尊佛像,打一條狗、一隻貓、一條魚、一棵白菜,那也可以,但是它的質料都是黃金。黃金是一,沒有別的,就是黃金,這個叫唯一,但是打造出來那個相千差萬別,不一樣,無量無邊的相。無量無邊的相,它的本體就是一個,就是黃金,統統是黃金打造的,那你說黃金在哪裡?每一樣都是。我們現在體會了,你說自性在哪裡?你現在看到的統統都是,因為統統是我們自性現的。體相用,有體它現那個相,相從那個體現出來的,有這個相就有它的作用。黃金去打造一個茶杯,我們可以裝茶、裝水;你打造一尊佛像,我們可以拜佛;你打造一棵樹,你可以觀賞它這個相。所以體相用,有相,它有作用,一個相它有一個作用。這個是同體。

  下面講『同時』,這個就是講空有同時。《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空有同時,它是沒有先後的,同時。所以同時,『一為無量』,一可以現無量無邊的相;『無量即一』,無量就是一。《華嚴經》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用電視屏幕來比喻,屏幕就那一個,但是裡面的節目,那個相太多了,無量無邊都可以現。它現,屏幕是一個,但是裡面現出來的相是無量無邊,那你說無量無邊是不是一?是一,那一也是無量,它可以現無量的相。所以體是一,相是無量無邊的,「一為無量,無量即一」。我們看到整個宇宙,看到我們現前這一切人事物,山河大地、有情無情,都是我們自性現的,自性是一,但現的相是無量。無量就是一,一就是無量,這叫同時。『實相,一真法界;諸法一如』,這個真實相就是只有一真法界,「諸法一如」。佛講這個都是真實說,說真實的,所以《妙法蓮華經》佛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法講三乘、五乘都是方便,方便引導我們入一乘,其實只有一乘。一乘就是這裡講一真法界,沒有十法界,這個就是講真諦,講真話。因為講真話大家聽不懂,所以講俗諦,就我們凡夫的常識能夠理解的,慢慢給我們引導入這個真諦。所以佛說法,真俗二諦說法。我們再看:

  【二十、須知一切法皆由心現。一切實者,一切法儼然在望,此語是破「執無」;一切非實者,一切法當體即空,此語乃破「執有」。若知空有同時,可見空有俱不可說,何所用其分別哉。】

  這一條講的就是不分別。我們現在的問題就出在分別,不是空,就是有,分別就是發展成執著。所以『須知一切法皆由心現』,這句是重點。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眼前這一切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這些從哪裡來?我們自己的心現出來的;如果沒有我們的心,那這些從哪裡來?就是我們的心現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瞭。就好像我們晚上作夢,夢境當中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種種的,醒過來,夢從哪裡來?就是除了自己的心以外,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心。如果你真正明瞭一心,所有的煩惱就是無上佛果。這是最高的、最圓頓的法,這個就是經典上講的「煩惱即菩提」,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為什麼?煩惱跟菩提都是你的心現的,都沒有離開你自己這個心。沒有我們自己這個心,那有什麼煩惱、有什麼菩提?都說不上了。所以唯一就是一心,就是你的心。所以佛法叫「內學」,就往內心去,就是回頭去找,你就找到答案了。所以佛法講「回頭是岸」,你要往外去找,外面那些就是你心現的,你往外面找,你永遠找不到答案;你往內心去找,你就找到了,因為是自己心現的。所以佛法叫內學。所以「一切法皆由心現」。

  『一切實者,一切法儼然在望。』「實」就是真實,有,有這些,「一切實」。實也是破無。有人去執著無,這些空,沒有,那佛就跟他講有,實就破他的無。一切法非實,不是真實,『一切法當體即空』,這是破執著有。我們凡夫不是執有,就是執空,所以佛說法主要是破執著。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他主要就針對你的執著跟你講,你執著無,那跟你說有,破你執著無這個執著。你執著空,就跟你說有;你執著有,那給你說空。主要是破執著,就是你不要執著在一邊,不要執著有,也不要執著無。『若知空有同時』,你執著一個空有同時,又是在一邊了,所以『可見空有俱不可說』。就是說,佛講這個就是要誘導我們去悟入,因為你一起心動念,不是落在這裡,就是落在那裡。『何所用其分別哉』,就是說,何必去用這些分別?這個我們好好體會,體會不到,多念佛你就會開悟,就明瞭了,暗合道妙。我們修淨土就有這個好處,不懂就念佛,懂就參,這個都相得益彰。我們再看:

  【二十一、若約究竟義徹底說之,言遣則一切遣,言不遣則一切不遣。須知凡言遣者,因執故遣,若無所執,則無所遣。故「空有同時」亦不可執,執亦應遣。】

  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這是講『若約究竟義徹底說之』。這個『遣』就是遣除、遣散的意思,『言遣則一切遣』,比如你說空,一空到底;『言不遣則一切不遣』,你說有,一切都有。『須知凡言遣者,因執故遣。』為什麼要遣?因為你有執著才要遣。『若無所執,則無所遣。』如果你沒有執著,那不用去遣什麼。我們起心動念不是著這個,就是著那個,總是落在一個。『故空有同時亦不可執』,你現在不執著空,也不執著有,那再執著一個「空有同時」,這個也不可以。你又一個起心動念,空有是同時的,這個也不能執,這個執著也要遣。現在就是一直遣,遣到最後到底是什麼?到底是有、還是空?還是空有同時?就是這個當中提起你的疑情,你一念頓斷就悟入了,就悟入實相,悟入實相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悟入,下面這一條講,我們看:

  【二十二、「情見」若空,說「空有同時」也可,即說四句又何嘗不可?若其未空,說四句固不可,即說空有同時,亦未見其可也。佛氏門中,一法不立,亦一法不捨也。】

  這個關鍵就在『情見』,我們凡夫凡情的見解叫「情見」。『情見若空』,沒有情見,說『空有同時』也可以。『說四句』,你說「有」也可以,說「無」也可以,說「亦有亦無」也可以,說「非有非無」也可以,『又何嘗不可?』所以你情見空了,怎麼說都可以,因為你不會去執著了,怎麼說都可以。『若其未空,說四句固不可』,說「有」說「無」,說「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固然是不可以,就算你說「空有同時」也「未見其可」,也是不可,因為情見未空,關鍵在這個地方。『佛氏門中,一法不立,亦一法不捨也。』「一法不立」就是講真諦,「一法不捨」講俗諦。俗諦萬法圓彰,真諦一法不立,真俗二諦圓融,這才是悟入實相。所以般若不好講就是在這個地方,很容易造成誤會,不是著了空,就是著了有。所以《金剛經》,佛就是講持戒、修福,持戒、修福就是讓我們先不要去著空,然後你持戒、修福不要去著那個相,空有同時就離了。所以空是一法不立,心中你不能有任何的一個起心動念,但是在事上萬法圓彰,這些有。所謂事有理無,理就是理體,理本空;相,相有,相從這個體現出來的。像我們看螢幕,電視那個屏幕都空的,什麼也沒有,但是它能現相,什麼相都是從那個地方出來的。這個就是相有,但是體無,它的體是螢幕,螢幕是空的。大家好好去體會,體會不出來先去念佛、拜佛,佛力加持你就會開悟。我們修淨土就有這個好處,自己不行就求佛加持,念到最後就暗合道妙。我們再看下面:

  【七六、約當來勸 慶今勸後 自慶】

  這段的科題就是『約當來勸』,「當來」就是將來,「勸」是勸導。『慶今勸後』,慶幸現在,勸後面的。自己慶幸自己。須菩提又向世尊報告: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須菩提就跟佛世尊報告說:『我今』,我現在,『得聞如是經典』,「如是經典」就是《金剛經》,能夠『信解』、能夠『受持』,『不足為難』。我現在能夠聞到《金剛經》,也能夠信解、也能夠受持,「不足為難」,不是很難。慶幸自己得聞是經。我們看下面《節要》:

  【一、『信解受持』一語,明其不但能信能解,且能解行並進而不退也。】

  這是解釋『信解受持』這四個字,這一句四個字。這句話就是說明『其不但能信能解』,他能夠深信、能夠深解。他這個信跟解都有深入的意思在,不是淺信淺解,是深解深信。而且能夠『解行並進』,同時解行並進,『而不退』,沒有退轉。這是給我們說明「信解受持」的意思。

  【二、長老身值佛世,聞法證果,能解空義。此所以自慶『不足為難』,正顯末世之十分為難。】

  這個『長老』是須菩提尊者,『身』就是他當時出生,『值』就是遇到了,遇到佛出世。遇到佛出世,聽聞佛法『證果』,證阿羅漢果,『能解空義』,能夠理解空的義理。所以須菩提在十大弟子當中,他是解空第一。『此所以自慶不足為難。』自己慶幸自己,我生到佛出世的時代,能夠聽聞佛講《金剛經》,我聽了之後能夠信、能夠理解。自己慶幸「不足為難」,就是容易悟入,因為遇到佛,佛來給我們講經說法,我們很容易悟入,這個不足為難。當時須菩提是『身值佛世』,聞到《金剛經》,能夠解空義,不足為難,但是『正顯末世之十分為難』。這就是一個對比,我們現在末法時期,能夠信解受持那就「十分為難」了。因為佛不住世了,我們有問題也沒得問,那就十分為難。所以長老慶幸自己,也顯示末法要聞這部經,要能夠信解受持十分為難。這個也是真話,你說現在能夠開悟的有幾個?全世界七十幾億人口,你看能不能找出十個?我看沒有了,億萬人當中都很難有一個、兩個,這個很難。

  現在很多寺院叫做禪寺,我遇到很多法師,都有禪寺。中國很多寺院都叫禪寺,就是禪宗在唐朝大放異彩,開悟的很多,所以很多寺院叫做禪寺。像我們這個法號就是屬於臨濟宗的,禪宗六祖以後有分五個派,我們圓山有個臨濟寺。臨濟他是一個禪師,他是黃檗的弟子。臨濟傳的兒孫最多,都是臨濟宗的。我們現在悟字輩說我臨濟宗的,什麼叫臨濟宗他搞不懂。我們接這個法,接什麼法?接那個名號。所以這個我在外面也不好講,講了人家也聽不懂。我還有遇到一個法師,他傳第幾代的,他接什麼法;接什麼法?遞了一張名片給我,那張名片就是法。所以對那個都很外行,連口頭禪也都不會講,就是很外行。但是我遇到一個尼師,她講台語的,那個口頭禪很會講,我也碰到過,很會講。很會講是口頭禪,口頭禪也是無濟於事。所以這個就十分為難,真懂的人不多,沒有遇到真善知識指導,自己也不得其門而入。我們再看:

  【三、末世眾生,既不遇佛,甚難得聞、甚難信解受持者,而竟得聞、竟能信解受持。彼真難能可貴。其根性必遠勝我,其鼓舞後學之心,拳拳極矣。】

  這個也是長老慈悲,鼓勵我們末世眾生要學般若,有鼓勵的意思。『末世眾生,既不遇佛』,佛不在了,沒有遇到佛。沒有遇到佛,『甚難得聞』,要聞到《金剛經》也很難;縱然聞(看)到《金剛經》也『甚難信解受持』。這個也是真的,你說讀《金剛經》的人也不少,但是這個也是難信之法,很難信解受持。讀《金剛經》,把經義曲解、錯解、誤解的大有人在,連大學教授都是一樣的。這是很難,『而竟得聞』,能夠聞到《金剛經》,『竟能信解受持』,「得聞」,又能夠「信解受持」,這真的是『難能可貴』。末世當中,真有人能夠聽聞《金剛經》,聽聞還能夠信解受持,那真的是難能可貴,『其根性必遠勝我』。這個意思就是須菩提講,末法時期能得聞此經,又能信解受持,他們的根性遠遠超過我。因為我是遇到佛,所以我能夠信解受持;他們在佛不在了,能夠聞到《金剛經》、能信解受持,他們的根性肯定超過我,遠遠勝過我。『其鼓舞後學之心,拳拳極矣。』就是鼓勵後學不要灰心,在末法時期你能夠信解受持,這個成就,須菩提意思就是說成就超過我,就這個意思,鼓勵的意思。這些話是鼓勵,也是真話。你在末法能夠這樣修,佛在《無量壽經》不是講嗎?你在五濁惡世修一天,等於極樂世界修一百年。所以在這麼濁惡的時代能夠修,當然他的成就也一定是相對很高,超過古人。現在這個世間誘惑那麼多,在這個末法能夠成就,那真的也是不可思議。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

  【七七、廣勸】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須菩提也是讚歎,『若當來世』,「當來世」就是將來。他是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講這個話,就是我們現在,我們現在就是須菩提當時講的來世,末法。『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能夠聽聞《金剛經》,能夠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真的是很稀有。我們看下面《節要》:

  【一、『後五百歲』,則指佛入寂後第五個五百年,即末法之初。今則三O二二】

  這是講佛滅度的時間,這是中國的算法。

  【已在第七個五百歲初。經中凡言「後五百歲」,亦不定在第五。總明其是在末法時代而已。】

  經典上講『後五百歲』,就是指佛入涅槃(就是佛圓寂)之後,『第五個五百年』。從佛圓寂那個時候開始算起,「第五個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就是五五百歲,第五個五百年,第五個五百年就是末法的初期。依照中國的算法,釋迦牟尼佛圓寂已經三千多年了。已經是『在第七個五百歲初』,就是第七個五百年,就是三千五百年。這裡講『三O二二』,這是江老居士那個時候。總之,這是「在第七個五百歲初」,第七個五百年,就是三千年後開始。『經中凡言後五百歲,亦不定在第五』,經中凡是講「後五百歲」,也不一定是在第五個五百年。『總明其是在末法時代而已』,總之就是指末法時期。末法時期,根據佛經的記載,佛滅度之後第一個一千年是正法時期,正法時期就是戒律成就,只要持比丘戒就能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脫離輪迴。第二個一千年禪定成就。佛教就是第二個一千年傳到中國來,正值像法時期,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所以在中國禪風就很盛,禪宗就是在這個時候。禪定成就,證果的人就比較少了,得定的人很多,開悟的、得禪定的,隋唐時代。第三個一千年就進入末法了,第五個五百年就是末法。外國人的算法是二千五百多年,跟中國的算法差了幾百年。無論是中國的算法、外國的算法,我們現在已經都是末法了。所以這都講,「末法時代而已」。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楞嚴經》云:此時眾生,鬥諍堅固,入道甚難。鬥諍起於執著,執著起於分別,分別起於我見,而佛法則是專治此病。】

  這是引用《楞嚴經》的經文,《楞嚴經》講:『此時眾生』,「此時」就是末法,這個時候的眾生『鬥諍堅固』。各行各業都是在競爭、鬥爭,全世界不都是這樣嗎?連佛門也不例外,也會爭,都爭來爭去。爭信徒,怕我們的信徒被人家搶走了,要爭;我們要搶別人的信徒,去爭,「鬥諍堅固」。寺廟跟寺廟、道場跟道場也是在鬥爭,鬥諍堅固。這個就是《楞嚴經》講的,如果現在大家都不鬥爭,佛不就講錯了嗎?所以佛講的,的確現在都是這樣的,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鬥諍堅固,大多數人都在鬥爭。那我們要入道,你就不能跟大家一樣去鬥爭,人家爭,我們就要讓;如果你跟著人家爭,你入道就很難,那沒有辦法。為什麼有鬥爭?『鬥諍起於執著』,見思惑,見思煩惱,起煩惱。執著從哪裡出來?『起於分別』,分別發展出來就是執著,執著是最嚴重的,見思惑。『分別起於我見』,就是起心動念,無明。『而佛法則是專治此病』,佛法就是專門治這個病的,專門治鬥爭病的。你明瞭事實真相,你就不會爭了,你自然就放下。爭就是他不了解事實真相才會爭,了解他就放下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日常生活中如何隨時布施❓
🔹如何落實「精進」?功課要怎麼定❓
🔹太和般若寺的因緣

金剛經講義節要—一句六字洪名,即是最妙行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三集)  2023/3/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3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一百零三頁,從第四行十五,第十五條看起。我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十五、如是久久體會四句皆離之義趣而力行之。便能做到應時便是休時,休時便能應時。自然二邊不著,四句皆離,此又是最妙行門。人生最高享受,如是、如是。】

  前面一條,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六度萬行,一一如法精進修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事相來講,修六度萬行,是形容我們生活當中方方面面的點點滴滴。菩薩的生活,也就是說菩薩他怎麼過日子,菩薩過日子,跟我們是沒有兩樣。世尊當時講《般若經》,也是從生活當中去示現,他並不是示現放光動地,跟其他經不同,他示現得很平常,所謂平常心是道。可惜我們大家不知道,道就是在日常生活平常當中,所謂穿衣吃飯、待人接物。菩薩修六度萬行,跟我們沒有兩樣。我們所不同的就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修六度;如果知道,沒有一樣不是在修六度。這一點我們也要做一個簡單說明,比如說布施,布施有廣義、有狹義。布施我們簡單講就是你的付出,就叫布施。我們講這個話,大家比較容易懂。布施,不就是付出嗎?要奉獻。比如說大家:我來做義工,這是布施。你每一天去上班、去工作,那是不是布施?那也是布施。你在家庭(做家庭主婦)照顧一家人,那也是布施,因為你要付出,家事要做好,這個家照顧得好,點點滴滴,那個都叫布施。所以這個布施有財布施,財布施又分內財、外財。內財就是我們的精神、體力,有時間去為大家服務,為大家服務就叫布施,這個就是布施。外財,身外之物,身外的財物幫助需要的人,我們去幫助需要的人,所以內財、外財都是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還有法布施。法,有世間法,也有佛法。世間法,比如說,我們一般講儒跟道,世間法,世間的聖賢,世間的善法。我們老和尚推廣的傳統文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講世間善法。我們自己修學,也勸人修學,這個是世間法的布施。佛法是出世間法,出離六道輪迴圓成佛道的理論方法。有人想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我們供養佛法。流通法寶、講經說法、聽經聞法,那也是布施。講經,法布施,聽經也是法布施,聽經做影響眾,影響別人,也是法布施。所以世出世法,人家願意學,自己不吝法,都很樂意幫助人,這個法布施。或者自己不會講經說法,現在網路,這些可以介紹給人家聽,那也是法布施。現在手機很方便,你自己覺得哪一句法語很好,發給別人分享,那也是法布施。這些現在沒有一個人不能做的,大家都可以做。所以財布施、法布施。

  無畏布施,幫助人遠離恐怖,人家有恐懼、有不安,我們去安慰,幫助他遠離恐怖。無畏布施,第一個是吃素,吃素我不殺生。今天食而喜的總經理來看我,來拜訪我,問我什麼地方要改進?我跟他講,我們都是支持人家開素食餐廳。原來他是開海鮮的,他要改為素食,也是很大的一個掙扎。下面的廚師都要辭職,他們不幹,後來他還是去把它轉過來,現在也好幾年了。疫情停了幾個月,現在還經營下來,那也不容易。我就跟他講,佛法,持戒第一條不殺生,吃素。他問到一些吃素的問題,人家給他的疑難,這些問題我們早就碰到過了。人家提出那些疑問說,你吃素,吃素蔬菜也有生命,你吃了不是不慈悲嗎?我說不只這樣,還有人說你呼吸,空氣都有細菌,你呼吸吸進去,你殺了多少生命?那你都不能呼吸了,不能呼吸就斷氣了。遇到這個問題怎麼辦?我們跟他分析,你遇到這個怎麼解答,首先他自己要明瞭,別人再來問他,才知道怎麼跟他回答,也是自利利他。這一類都是屬於法布施,這個也沒有一個人不能做,每一個人都會碰到的,各人有各人的緣。你會碰到你有緣的人,有緣的人他能接受你的,是有緣;不能接受,還是有緣。我們總是心存布施,就是要幫助人,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無畏布施從不殺生開始,積極的就是放生、護生,勸人吃素也是提倡不殺生一個根本的做法,因為大部分殺生都是殺給人吃的,推廣這些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

  所以第一個布施度,布施度也就是說放下,對治我們慳貪。布施度也可以涵蓋其他五度,其實每一度也都含攝其他五度,一而六,六而一。所以持戒也是布施惡業,斷惡修善;忍辱布施瞋恚,把瞋恚心布施掉,你就不生氣了;精進布施懈怠;禪定布施散亂;智慧布施愚痴,所以一個布施度,也可以涵蓋其他五度。總而言之,我們要知道菩薩的六度萬行,沒有一個人不能修。實在講每個人他都在修,只是他不知道。你看這世間人,大家都在上班工作,日常生活。我們凡夫跟菩薩所不同的就是心態的問題,一個覺悟,一個迷惑。迷惑,你天天在修六度也是眾生,你覺悟了,那你就是菩薩了,生活上也沒有改變,也是一樣,跟平常人都沒有兩樣。我們要穿衣吃飯,佛也是穿衣吃飯,他也沒有示現一個統統不吃的,坐在那裡都不動,他天天要去托缽,還滿辛苦的,還要走滿遠的,還不能坐車,還要打赤腳,不能穿襪子。大家看佛像,有沒有一尊佛像穿襪子的?沒有,都是打赤腳。這個就是生活,佛菩薩在世間,跟我們每個地區的生活環境,都是一樣的。

  一一如法精進修行。關鍵就是菩薩跟眾生不一樣,他沒有放在心上,我們眾生放在心上(就是執著放在心上)。我今天布施有多少錢,布施給誰,哪一天他應該要感恩我,這個就放在心上。如果他不感恩,怎麼辦?這個人忘恩負義,就開始罵,這個就是凡夫。菩薩他沒有需要你報恩,他做了若無其事,就是三輪體空。所以無芥蒂於胸中,沒有放在心上,這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我現在布施,幫助人,我也是盡量,有時候念頭會起來,你應該也要說一聲感恩什麼的,怎麼都沒有反應?不對、不對,我不能要求他們這樣,這個念頭就下來了。如果耿耿於懷,這個人真沒意思,幫助他這麼多,一句感恩都沒有,那我們這個就著相了。著相,你就不能超越六道,你只是能得人天善道。我們布施不要人家回報,這個才是清淨布施。你要回報,這個就恩恩怨怨,恩當中有怨,怨當中有恩,六道輪迴都是在搞這一套。所以佛勸我們放下。甚至一些事情,我們心態轉變就是布施,像家庭主婦,她明白了,她一天到晚在家裡做事,她就是布施(奉獻)。所以過去,我早期出門都坐公車,因為公車便宜,後來有很多計程車司機去念佛,去圖書館聽經,我出門我都坐計程車,計程車貴很多。那個時候我坐,我都怎麼想?我看到這些開計程車的他們來聽經,他的生活就是開計程車,我就想到如果大家都不坐他的車,他就收起來了,他那個生意就做不下去。所以我坐計程車,我是用布施的心態去坐,這樣也是布施。不然他生活怎麼辦?是不是?我們叫個車,給他賺錢,他要養家活口。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心態,你賺我的錢就要拉我,這就是一般的交易買賣。你心態一轉,那就是布施,就是菩薩;如果只是交易買賣,那就是眾生,就是這樣。所以眾生跟菩薩差別在哪裡?就那個心念(心態)不一樣。其實不都一樣嗎?不都一樣這樣過日子嗎?平常心是道。當然我不是說提倡大家去浪費,凡事我們為眾生著想,為他想這個就是布施。不要只有想自己,為眾生想就是菩薩,想自己就是凡夫,就這樣。所以那些素菜餐廳,偶爾我們帶一些人去吃,也是布施,不然他開不下去。那如果說我們自己買回來煮,多便宜,這吃,貴好幾倍!是貴好幾倍沒有錯,但是我們是提倡大眾素食運動,所以我們要犧牲一點,我們就要多花一點錢去吃,讓他有生意,不然他就關起來了。所以我們去素菜餐廳吃也是布施。是不是布施?如果說你是賺我錢,我來吃,這個就是一個商業的交易而已。但是你有用菩薩的心去為他想,那你就是布施,大家想是不是這樣?心態的問題。你說菩薩都不會去素食餐廳吃嗎?應該很多。所以一一如法精進修行,這個很關鍵的。怎麼叫如法,怎麼叫精進?精進也要大概說一下,不要雜進、亂進,盲修瞎練,那不叫精進。精,純而不雜;進就是沒有退,長遠心這麼做。一件事情,你能夠長遠心就是精進,但是很平常。大家不要以為這個平常沒什麼,平常心就是道。你每一天吃飯,都天天要吃,那是很平常,大家都要吃。但吃飯是不是道?是道,穿衣吃飯都是道。我們做任何一樁事情,你能夠持久,那不是說一下子努力了二、三天後面就沒有了,就是你天天做一樁事情,能持久就是精進。

  所以蓮池大師他講,有一個人到寺院去求超度,他父親給他託夢,某某寺院,去找某某法師,請他幫忙超度。他就寺院去問,有沒有這個法師?就是敲鐘的,那個敲鐘的法師。那個寺院的知客:「他也不會做佛事,你找他超度!我們這邊很多法師都會做佛事,你為什麼要找他?他只會敲鐘。」他說因為父親託夢,指定要他超度。後來在他要求之下,知客也答應了,就給他介紹那個敲鐘的。就去求那個敲鐘的法師說,我父親託夢,求你幫我父親超度,去哀求。那個敲鐘的也是說,我也不會超度。你只要同意就好了,你點頭說願意幫我父親超度,我父親就可以得利益了。他父親託夢跟他講,這個法師也就答應了。那一天晚上,又來託夢說,他得度了,生到人天善道去了。第二天又來致謝,來寺院跟寺院的知客、住持,當然都跟他感謝,父親託夢得度了。後來大家去研究,他是有什麼功德,他也不會做佛事?後來大家想來想去,他在做什麼?他就天天敲鐘而已。敲鐘,他都每一天敲,到時間他就去敲,無論冬天風雪多大,有時候凍到手都裂開了,他還是敲,那個就是他的功德,就天天做。

  所以我們老和尚要求我們做百七繫念,以前聽都沒聽說過,哪有百七繫念?做一天都累得不行了。以前在圖書館,一個月做一次,就感覺滿累了,都從來沒有連續三天的。一下子叫我做七百天,差一點就暈倒了。我在大陸做百七,我想我能活得了那麼久嗎?可能百七沒做完就往生了。但是百七做完了,現在雙溪做第七個百七,還是活下來了。所以持久它就有效果,這個就是精進。不是說叫你一下子很勇猛精進,後面就懈怠,那就不是精進。所以精進我們功課不要定得太多,能夠持久為主。定課宜少,散課宜多。定課不要定得太多,太多你做不完,那你就容易退。定的每一天我可以做,這樣就好。比如說,我能念十句,每一天都一定要念十句佛號,這個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如果你要說我要定十萬聲佛號,我看大概念一天,第二天就沒念了,那個就不是精進了。所以這個精進也是有方法的,不是盲進。所以黃念老在經典上,也找出一些佛鼓勵人家一個階段性的精進,農曆四月初一到十五、十二月初一到十五,這個十五天,念佛比平常多很多很多倍,鼓勵大家階段性密集的薰修,這個也是精進的一種。總之,精進就是有進無退,要有長遠心。雖然精進,不要放在心上,不要執著。

  所以「一一精進,不壞也」,不壞,這些我們統統在做,「無不相也」,沒有落空。學般若就怕落空,你這樣修不落空,把執著空這道門就把它堵起來了,那你這邊再不要放在心上,就空有都離了,你就不用擔心去落空了。

  所以「心中若無其事,不著也,無相也。」外面我們什麼事都做,但心中不去執著,這個關鍵是在這裡。但是聽經,我們要常常聽,不懂沒關係,我們耐心的聽,聽到懂。因為有一些人聽老和尚講經不執著,放下,他回去房子賣掉、工作辭掉、銀行的存款統統捐掉,然後沒有飯吃,才跑到香港去找老和尚。師父,你叫我放下,現在我要往生也往生不了,那怎麼辦?我們師父看到就搖頭,他說我講的經,你沒有聽明白。叫你放下,是放下你心裡的執著牽掛,是放下那個,不是叫你外面的事去放下,事是沒有妨礙的。那個就著空了,什麼都放下,他聽錯了、聽偏掉了。我們一般是著有,所以佛是勸我們不要執著那個有,就是你不要放在心上。你做好事,做再多的好事,你統統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著相了。我今天布施一百萬,放在心裡,著相了。我們只要不著相,都可以。比如說,我們要開收據,有人說不要不要,我們不能不要,要跟政府報帳。如果你不開收據就變成我的,我可以放在我的口袋,是不是?開了收據,我就不能放在我的口袋了,你帳要交出去,要記下來,每一年要請會計師來,還要請會計師來查帳,然後政府也會三不五時來查一查,不能不記,公私分明。你有些指定專款,護持道場,公私分明。有一些人,他不執著這個是很好。有一些人怕家人知道,家人都不學佛,帶了收據回去,她先生看到,妳今天又拿多少錢去?又鬧家庭糾紛。所以她不要,我們可以理解。你不要,我們也幫你開;你要留名字也可以,不留也可以,不留,我們就給你寫三寶弟子、多少錢,我就放在觀音菩薩那邊。收據放在觀音菩薩那邊,到時候我們要迴向,跟長生牌位一起化掉,給你迴向,我們還是要開的。我們不要執著,有出名、沒有出名,也都沒有妨礙,你要名,我們不去執著;沒有出名,我們也不在乎一定要那個名,所以二邊都不著。二邊都不要執著,不要一定要怎麼樣,就是看情況。所以這個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金剛經》特別跟我們講,佛無有定法。無有定法,有時候你也不能沒有定法,所以也不能執著沒有定法,又執著了。執著有定法,又是執著,所以這個都要離的。

  你只要懂得「一切世間法,事來即應,事過便休」,事來,事情來了,我們就去應對、就去處理,去應,去回應。人家來找你做什麼事情,那也要去應,事來即應;事過便休,事過我們心就放下。「雖休而能應」,雖然休我們能夠應,雖應而能修。所以「所謂提得起,放得下。」就是這樣修。菩薩就是這麼過日子,我們現在學菩薩,菩薩就是以這個六度來生活、來過日子、來待人處事接物。所以善財一生成佛,他怎麼一生成佛的?我們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不要說成佛,成個阿羅漢都沒有,問題我們不會修。所以佛法在會,這個很關鍵。禪宗常常測驗學人,「你會麼?」其實什麼都要會,世出世間法,都要會才行,你不會就不行。

  好,我們接著看十五。『如是久久體會四句皆離之義趣而力行之。』「體會四句」,這個四句就是「離四句,絕百非」。這個四句,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都是落在四句。你不是落在「有」、就是「無」,不然就「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總是落在這個四句裡面。落在「有」,或者落在「空」,「也有也空」,「沒有有也沒有空」,統統落在這個四句,只要起心動念,都是落在這個四句。所以不能起心動念,這個四句就皆離了。四句皆離,你說有也可以,說無也可以。就是你不要去執著,一定是有,或者一定無,或者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你一定要執著一個,那個就是四句。就是說你的念頭統統放下,那就是了,那就你怎麼說都可以了。這個大家去悟,這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言傳是一個方便法,大家去體會。透過這個指路牌你去體會,《指月錄》。體會不到也沒關係,你體會不到,反正你起念頭都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那也四句全部都離了,這個是最直接的。反正你什麼念頭都把它換阿彌陀佛,那就有無全沒有了,這個是最直接的,但是一般人他不了解。所以念一句佛號,其實六祖說無住生心,這個是很高的境界,登地以上菩薩的境界,登地了。一般三賢位的菩薩,在別教的三賢位,你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但是念佛法門它暗合道妙,這一句,不是過來人他講不出來的。你看那些淨宗的祖師大德,都參禪大徹大悟來念佛的,他才知道這個佛號它的奧妙。禪宗是明合道妙,他就是這樣參,參到大徹大悟。念佛人,你沒有辦法參到大徹大悟,你就這樣老實念,那就暗合道妙,暗暗的你就跟他一樣,這個叫暗合道妙。一個明合道妙,一個暗合道妙。明合道妙,大家還比較容易懂;暗合道妙,不懂的人就多了,不是真正的過來人給我們指點,我們也真的搞不懂。

  所以一句佛號,你只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其他的妄念就叫無住;這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句接一句叫生心,你這句佛號念的當下就是無住生心。你要修到七地、八地,那修到哪一年?這個是最直接的,你就是凡夫的心頓成佛心。淨土宗是密宗的顯說。密宗,我們不要把它想得神神祕祕,好像有什麼祕訣,私下在房間,不可以讓人聽到,不是那個意思。這個密,深密,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叫做密。我們念《彌陀經》,不都常常在念「不可思議功德」嗎?你不可以思、不可以議,那就很深密了,我們一般人就很難懂了。你也不能去想,也不能用言語去講,講不出來,要「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個就是密。所以有人去問六祖什麼叫密?六祖說「密在汝邊」,密在你那裡,在你自己心裡。你到外面哪裡去找什麼密?密就是你自己,密在汝邊,就是我們自性不可思議。你不可以用思惟想像,不可以用言語議論,這些都達不到,你只能用參的,要悟的。所以參究跟研究不一樣,研究用心意識,研究是用思用議,思惟想像;參就是你要離心意識,參就是《心經》講照。觀,你可以用心意識;照,你就離心意識了。念佛,它的方便就在這裡,它的奧妙也在這裡,但是真的夏老在《淨語》裡面講「億萬人中一二知」,一億萬人當中,大概只有一、二個人知道,真的是這樣。你真明白了,成佛很快。你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念佛即是成佛時。現在問題我們自己有懷疑,不相信,真的嗎?當下你不懷疑,念佛即是成佛時,因果同時。以果覺做為我們凡夫的修因,這個叫做果地教。密宗跟淨宗是果地教,其他宗就是因地教,修因證果。修因證果也有很多種不同,有漸修的、頓修的,像禪,它是頓(圓頓的)。

  所以講到「四句皆離之義趣」,我們可以去體會,體會不了,我們提起佛號,念久了,你自然就明白這四句是什麼意思。『便能做到應時便是休時,休時便能應時。』「久久體會」,這個地方,久久體會就是需要時間,你要時間去體會,總是我們要有耐心,耐心來體會、來學習。『自然二邊不著,四句皆離,此又是最妙行門。』我們可以一邊去體會,體會不到就念佛,再提起四句,慢慢我們就會體會到了。實際上真正念佛,你能夠提起一句六字洪名,當下就是四句皆離了,就是念佛即是成佛時,只要你不懷疑、不夾雜,念這句佛號就在阿彌陀佛的常寂光當中了。在《三時繫念》第三時,「常寂光處處現前」。我剛開始在念《三時繫念》,我們要哪一年才能常寂光處處現前?現在煩惱一大堆。現在看到我們老和尚講的經、黃念老的開示、夏蓮老的《淨語》,現在才有一點體會,原來你提起這句佛號就在常寂光當中,就在阿彌陀佛的常寂光當中,也在我們自己的常寂光當中,那你相信不相信?我們還是不太敢相信。這個也很正常,所以《阿彌陀經》佛不是跟我們講嗎?這叫難信之法。如果你真信,那成佛就很快了。所以我們有點不敢相信,這也正常,不然佛不就說錯了嗎?因為這個法門行很容易,就是念這句佛號,念了你就成佛了,真的嗎?我們就懷疑了,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大部分是這樣。一面念一面懷疑,問題出在這裡。如果你真信,《彌陀經》講成佛多久?最長七天,七天還是最笨的,才要七天。你不是那麼笨的,不用到七天,你相信不相信?我們打了幾百個佛七,還是這樣,為什麼?我們有懷疑。

  《淨語》裡面講,「疑能生苦苦生疑」,「疑網纏心不易知」,懷疑就像那個捕魚的網,密密麻麻,纏縛在我們心裡,我們不容易知道。以為自己沒有懷疑了,其實一大堆。那怎麼辦?有兩個方式,一個是經教,經教幫助我們斷疑生信,聽經聞法,講經說法;一個就是怎麼樣?《淨語》裡面講的「咬定牙關念阿彌」,就是「苦樂忙閒莫停聲」,你煩惱當中也念,你在生氣也念,在歡喜也念。你在很快樂的時候也念,生病很痛苦的時候也念,「苦樂忙閒莫停聲」,就是這樣念。我這三天去台東做法會,實在也不好過,感冒不知道,胃食道逆流,整個晚上咳痰,都不能睡覺,白天又要做法會。你不能請假的,師父,那個公告都發出去了,網路都要看。你能生病嗎?你可以請假嗎?不可以,所以要上去。上去,我就想到「苦樂忙閒莫停聲」,我就想到阿彌陀佛不是無上醫王嗎?什麼病都能治,念這句佛號就是藥。提不起來,現在的念佛機,所以我現在念佛機都帶在身上。我現在念佛機都帶著,這是能提醒念佛,就聽佛號。念佛能不能治病?都能了生死了,還不能治病?都能成佛了,還不能治病嗎?那肯定是可以。現在問題在哪裡?我們信心不夠,我們有懷疑。

  所以大陸廣東有一個寺院,那個時候我到上海,上海會龍寺的住持,那個住持帶我們上海的一個居士去那邊參觀,因為會龍寺那邊他們去給他借,請我去做三時繫念。那個住持,他們都是做經懺的,他們沒有打佛七,拜《梁皇懺》、《水懺》這些的,還有做水陸這一類的。我們去念佛(他們平常做法會參加的人不多),我們去做三時繫念,去他們寺院的人很多。這個法師就說念佛,現在有這麼多人喜歡念佛,他就去參訪念佛道場。他去參訪廣東一個寺院,那個寺院的主持,那個寺院很大能夠容納一萬多人,那個主持是什麼?他什麼功課都沒有,他只有念一句佛號。念一句佛號是什麼?你生病,神經不正常的、癌症末期的、紅斑狼瘡,反正治不好的,他說如果你願意求往生,統統可以來。反正壽命沒到,念念就好起來;壽命到,就幫助你(助念)往生。抬過去的人很多,就念。他念,他那邊也滿有趣的,你要進去念,還要把醫院檢查的報告(檢驗表)給他。他拿了,一個數據,你來這邊念,如果往生,就往生;如果念好了,有很多癌症末期的(醫生說不行,剩三個月),念好了,他就有數據了。你那個時候醫生檢查是這樣的,來這邊你沒有做其他的治療,就是念一句佛號好的。好好的回家了,那個說服力就很大。所以去的人很多,愈念人愈多,就一句佛號。念到人太多,問題就來了,大陸的政府不允許你人眾太多,人眾太多他就要給你禁止了。像謝總辦那個道德講堂,一萬多人參加。人太多,對不起!

  我是一直在想,在台灣應該是沒問題。我也是有動這個念頭,如果有一個很大的地方,就是一句佛號,反正你醫生說不能治了,死馬當活馬醫。佛光注照,不管他能好不能好,你念佛總是幫他消業障,這個好處是肯定的。所以我也很想去參訪他們。我們做這些就是不求名聞利養,這樣才能持久;如果求名聞利養,這個也就有夾雜了。反正都是義務的,就是念佛,我們就是念佛求往生,這樣就如理如法了,不求名利。所以一句佛號,這個阿伽陀藥的確什麼病都能治,生死的大病都能治。其實最大的病是什麼?生死,還有比這個病更大的嗎?這個大病都能治了。念這句佛號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治生死的大病,但是信難。所以過去我們台灣有個老法師,也很有名,在佛教界是佛教界的泰斗,他出了一本書(我剛出家的時候),他的書名稱叫做《淨土是難行道》。有同修拿這本書給我看,《淨土是難行道》。我看了這個書的名稱,我說這個跟《彌陀經》講的不一樣,《彌陀經》佛是講難信之法,不是難行之法。所以我說他這個書的名稱,如果寫《淨土是難信道》,那跟《彌陀經》就相應了。難行道,好像跟佛講的不一樣。其實淨土是難信易行,就是說這句佛號大家都能念、都會念,很容易,特別是持名念佛,但是信難。我們不要以為我信了,「疑網纏心不易知」。往往事情沒來都信了,事情來了,一樣也不信。黃念老講的,平常都放下了,事情一來,一樣也放不下。所以這個我們要認真去體會。真能老實念,那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就這麼簡單,這個易行道,但是是難信之法,不是難行,是難信。所以我們有體會一點,我們就法喜充滿。真的,那個快樂一般人他無法理解,無法體會的。

  『人生最高享受』,這我們師父加上去的,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我們師父講的話,因為這個話是方東美教授講的,江味農老居士他沒有見過方東美教授,所以他不會講這個話,這是我們師父加進去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是、如是』。

  所以《金剛經》你體會得一些這個般若,大家來聽《金剛經》就是有般若的善根種子,你才會來聽。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有這個種子,不然你不會來。般若,實在講跟淨土是不可分的。所以黃念老他有講一個《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金剛經》講金剛般若,《無量壽經》就是淨土法門。所以三、四年前,我在台南接一個太和般若寺,那個功德主他們不是學佛的,是拜神的。他們有幾個朋友去蓋那寺院說,以後我們有空來這裡住一住,休閒休閒,大家都是拜神的,然後就蓋了一個佛堂。他說要刻什麼佛像?人家叫他刻西方三聖,他也不懂什麼叫西方三聖?刻得滿莊嚴的,觀音、地藏,刻得滿莊嚴的。刻好,他不曉得該怎麼辦?後來要交給出家人,他看了很多出家人,很多出家人去看,但是他拜神的,都要去擲筊,請示神明看這個法師可以不可以。很多法師去擲筊,擲筊都不允筊,就是神明不同意。後來莊行師的妹妹跟他認識說,那你去找我們淨宗悟道法師來,看行不行?那莊行師就跟我講,我就下去看。他又開始擲筊,他說這個三讀通過才可以,連續三個聖杯。聽說還不止三個聖杯,三次,還不是一次,還三次的三次,一共九次,比立法院那個更慎重,立法院還三讀通過,他九讀。所以後來就給我們。我去看,西方三聖,跟我們修淨土很相應。但是他的寺院又叫太和般若寺,我就知道,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叫般若、什麼叫西方三聖,還有幾尊小的神像,我們就把他當作護法。後來我就問莊弘師,你在永康帶老菩薩念佛,你住得比較近,你要不要來這裡領眾?你要我再答應,我也沒時間來。我接了,那個時候沒時間去。他說可以,我再接下來,現在弘師在那邊帶。弘師問我,我們修淨土,般若寺要不要改?改極樂寺、淨土寺?我說不要改,就般若寺,就照原來的,我想這佛菩薩安排的。極樂寺在安平,八十六號快速道路,往西那邊是極樂寺,我們這邊往東,你就高速公路下去,右轉是極樂寺,左轉是般若寺。我們左轉下去,大概五分鐘就到了,到極樂寺要二十幾分鐘。後來我看到黃念老的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我說我們這邊同一條線的,般若寺通到極樂寺,這個好像也是佛菩薩安排的,不然他那麼多法師,怎麼請到我去了,我也不認識?就這個因緣。所以我就跟弘師講說,你這個般若寺,以後我要來講講《金剛經》,最符合你這個寺院的名稱,金剛般若。所以修淨土也需要金剛般若,沒有離開金剛般若。所有的法門,都沒有離開金剛般若,般若是一切法門的中心。如果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這一點我們要明白。我們再看第十六:

  【十六、若知一切法,實亦非實,非實而實。便知一切法相即非相,非相而相矣。】

  這一條講,『若知』,假若我們知道,『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為法,《金剛經》到最後,不是跟我們講「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嗎?所以一切法,『實亦非實』。你不要去執著實實在在有這一切法,那你也不能去執著沒有這一切法。你要執著沒有,就落空;執著有,就落有。「實亦非實」,『非實而實』。「實亦非實,非實而實」,就是跟《心經》講的一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空有不二,我們只要不執著一邊就是中道。

  所以『一切法相即非相,非相而相矣。』你不要執著真有這個相,那你也不能執著說沒有這個相,明明有這個相,就是不執著就對了。「相即非相」,不要去執著真有,這真實有,我們凡夫都是執實有,因為執實以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關鍵在這個執著,執著才產生這麼多的問題。今天全世界人在爭,你爭我奪,各行各業爭得頭破血流,為了什麼?為了這個都是真的。如果真正明白這個,真的天下太平,不會有人爭了。不會有人爭了,那真的是極樂世界。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都是在著相,著相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一著相,你就有「我」了,有我就有自私自利,為我。第一個念頭就是為我,他不會為人。所以連世間的聖賢教學,他也說「推己及人」,想自己也要想別人,不能只有想到自己,太自私了,不可以。講到這個方面,又講因果。這些都是破除我執的一個前方便,讓我們明瞭事實真相,你執著這個,不但沒有好處,實在對自己是傷害最大,最大傷害就是六道輪迴,你出不去。實際上,我們什麼也得不到,什麼我們能得到?總是暫時讓我們支配使用而已,頂多是這樣。所以我們常常觀這個,慢慢我就放下了。我們晚上睡覺了,一切跟我們沒關係了,所以我們白天這些事情該做的做,提得起;我們晚上躺下去,我們就放得下,你就求佛來接引。天天這樣練,練到我們往生那一天,就很自然了。我們這樣天天來練習,過去我們老和尚都是這樣教我們。所以一切法是實亦非實,非實而實。「便知一切法相即非相,非相而相矣。」你不能說沒有相,但是你不要執著那個相。第十七:

  【十七、佛說一切法,但是幻相而無實體。體唯淨心,故曰「萬法唯心」。又曰「心外無法」。故可就諸法以明實相。因諸法之實相,即是性故。】

  『佛說一切法,但是幻相而無實體。』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用電視螢幕來比喻,讓我們去體會這個概念。螢幕,電視、電影,我們現在看電腦有相,你開關打開,也都有相,但是那個相是幻相,沒有實體。我們看到電影,似乎電影是電影,沒有實體;現在這個我能接觸到,實實在在有。佛給我們講,我們現在這個實體的就是幻相,這個我們不容易體會,所以佛才用夢幻泡影。夢我們都有經驗,我們要從夢境來體會白天這一切,我們就要常常,我現在在作夢;你不要以為我現在很清醒,不是在作夢。你沒有大徹大悟,你都在作夢。不要說我現在醒過來了,沒有,沒醒過來,那是在作夢。如果你知道在作夢,你就覺悟了。所以我們晚上作夢,白天也是作夢,晚上睡覺的時候,白天這一切不就變成夢境了嗎?我們要常常這樣觀,應作如是觀。所以有一次我在雙溪做法會,作一個夢,夢得真的很真實。夢到腳被刀割的痛得,跟我平常被刀割到痛的感覺完全是一樣的,痛得醒過來,一場夢。所以我們就常常用這樣去體會。所以這個好像泡沫一樣,這些相像泡沫,不是真的,夢幻泡影,的確是這樣。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怎麼觀?我們遇到任何事情,江老居士教我們這麼觀,你遇到順境、逆境都是如夢幻泡影,假的,不要放在心上。我們兩個人關係處理得很好,假的;兩個人鬧彆扭,假的,要這樣觀,這樣才會有感覺。如果你沒有這樣觀,沒感覺。你要坐在那邊觀,碰到事情,我們還是順境就起貪心,逆境起瞋恨心,跟原來是一樣的,沒有進步。所以我們要這樣觀,常常提起。遇到順境,我們很歡喜的時候,假的,如夢幻泡影,不要當真;遇到人家跟我們過不去,要生氣,假的,不要生氣,這樣就提升了,就進步了,要這樣觀,這樣才會有感覺。我們在生活當中,如果不能提起這個,那我們修了半天,像江老居士講,觀了二十年沒什麼感覺。後來這樣觀,他說有感覺了,看經,眼睛也比較亮了;念佛也比較踏實了,這個也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幻相無實體。

  『體唯淨心,故曰萬法唯心。』都是我們的心,這一切都是我們心現識變的。離開我們這個心什麼都沒有,就是我們的心。『又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離開心哪有法,法哪裡來?那不都我們的心嗎?你看到這麼多人,那不是你在看嗎?沒有你,這一切從哪裡來?那就是自己的心。所以『故可就諸法以明實相』,就諸法讓我們去明瞭什麼是實相。『因諸法之實相,即是性故。』相就是從性現出來的,像電影的影像是從空空的屏幕現出來的,所以性相不二,我們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下面這個是引用《起信論》,我們把它念一念:

  【十八、《起信論》云:「因不知一法界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遂成眾生。」一法界者,一真法界也。十法界萬象森羅,而真如則是一也。即一切同體之意。】

  這個是引用《起信論》(《大乘起信論》)說的,眾生因為『不知一法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所以成為眾生。眾生就是多了個無明,什麼是無明?一念不覺。什麼是一念不覺?就是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動念就不覺了。所以《金剛經》也有很直接叫我們觀,我們自性是如如不動,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現在自性是如如不動,起了無明,起無明就是去取相,起了念頭。起了種種執著,取相,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現的,在這裡分自分他,問題就是這樣。好像晚上作夢,夢中有自己有別人、山河大地,種種的。夢醒過來,這一切從哪裡來?不就自己嗎?所以這個也是同樣道理,我們常常這樣去觀。所以『一真法界』就是「一法界」,一是真。

  那十法界呢?是我們起心動念才有十法界。如果你不起心、不動念,那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就在眼前。『而真如則是一也。即一切同體之意。』就是一切同體,眾生跟自己是同體。你徹底明瞭這個事實真相,你大慈大悲自然生起來,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事實真相明瞭了,大慈大悲,他很自然就是這樣。如果我們還沒有明瞭這樁事情,還不開悟,生不起佛菩薩的大慈大悲,我們頂多是愛緣慈,喜歡的,對他慈悲;不喜歡,對他就不慈悲,大概我們的慈悲是僅限於這樣。你大徹大悟就不一樣了,一切眾生都是同體。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下面第十九條,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江老居士強調學佛必須要修觀,這個觀是什麼❓
🔹念佛會念不下去是什麼原因❓
🔹讀經讀了萬遍,卻增長執著、煩惱,為什麼這樣❓
🔹妄念從哪裡來?我們也找不到。生從哪裡來?滅往哪裡去❓

金剛經講義節要—學佛必須修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二集)  2023/3/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星期學習到《金剛經講義節要》,這個經文是「明實相」,給我們說明什麼叫實相。世尊開示,須菩提尊者他領會的向世尊做心得報告,所以說「世尊」,須菩提對著世尊講,「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這個經文就是兩句「實相」,什麼是實相?實相則是非相,就是非相就是實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金剛經》主要就是破除我們對一切法的執著。為什麼執著?認為都是真實,所以要破除我們的執著。所以佛說實相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那個就是實相。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實相、非相,實相就是非相,非相說名是實相。

  佛說法就是破除眾生的偏執,因為偏私執著,因此而造業受苦。我們知道六道輪迴就是從人我執而來的,執著有我、有人就起惑造業。迷惑,人、我分別就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些念頭統統起來。原來沒有六道輪迴,因為迷了起分別執著,產生六道生死輪迴的一個幻相。造業,愈造愈苦,愈苦煩惱就愈多,造的業就更重。所以煩惱多就多鬥爭,甚至殺人遍野。戰爭,那為什麼?就是為了鬥爭,你爭我奪,這些都是不明實相。不明事實真相,自己一個偏執的觀念,造了這麼重的業。像現在這些戰爭都是偏執,各有偏執才會引起衝突。所以世尊出世在世間就是為了救眾生這些苦,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明,勸我們看破放下。

  眾生的偏執(偏私執著)主要也是沒有智慧,沒有智慧,自己偏也不知道,自己執著也不知道。所以佛說無有定法,破偏執之病。這個法也是通世出世間法,破偏執。說這個我們一般人還是比較不容易體會,什麼是偏?什麼是執?有時候我們還是不太清楚。我們淨老和尚在世的時候,在講席當中也用現代人比較容易理解的這些言詞,還有這些事情來說明,大家就比較容易體會。所以我們老和尚也常講過說,這個世間的事情沒有絕對的是非。大家從這句很淺顯的話,你去體會這一句「無有定法」,沒有絕對的。因為每個人角度不一樣,你從那邊看,我從這邊看,各執一邊,那就要起衝突。沒有看到全體,全面的,那就偏了。好像我們這個桌子四個角,他就只有看一角,其他三個角他都沒看到,他就執著在這一個。各人看的一方面不一樣就對立了、就起衝突,就這麼來的。如果全面都看了,自然就沒有對立、衝突。所以佛說法,佛法、世間法都是無有定法,無有定法就是教我們不要去執著,如果我們再執著一個無有定法又是執著,大家要體會這個意思。我就是無有定法,你是執著一個無有定法,佛就跟你講有定法來破你這個執著,大家去體會這個意思。主要是破除你的執著,傾盡,那怎麼講都可以,只要破除執著,怎麼講都可以,都對;你一執著,怎麼講都不對,因為你已經執著了。所以說一個沒有定法,我們就執著一個沒有定法也是執著,執著一定有個法也是執著。我們從這樣以此類推,你去舉一反三,一切事情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沒有絕對的,就是看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看。所以我們要面面觀,這樣才能破除我們偏執的病根。所以這個法通世出世間法。

  學佛必須要修觀,這是江老居士在《講義》他特別強調的。這個觀是什麼?觀是教家,教家就修觀。禪宗(禪門)參究,那是宗門,教下的就是修觀。我們念佛,實際上講也不離修觀,我們看《十六觀經》就很明顯,十六觀。所以「學佛必要修觀,以觀照圓融之佛理」,圓融他就沒有偏執,沒有偏私執著,都是觀照圓融的佛理,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我們要用在生活上,這樣我們才能夠修觀。修觀就是在哪裡觀?就在我們現前生活,每一天從早到晚,這些人事物來就提起這個觀照圓融的佛理。這個觀你慢慢深入,就能轉變我們一向偏執的觀念。往往我們一般人都會講我認為怎麼樣、我覺得怎麼樣,這個就是會有執著自己的成見,這就會產生偏執。所以要修觀,觀就是面面觀,觀深入了,見理就深;觀圓,而後我們見理就圓(圓融)。「見理深則觀愈深,見理圓則觀愈圓。」這樣輾轉修習,智慧就輾轉增長、智慧就增明,愈來愈明瞭,不知不覺當中,我們這個執情就漸漸淡化了。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做到像六祖這樣一下子全部放下,但是我們從這樣漸漸修,慢慢也會進入這個境界,妄念就潛消了,我們妄念慢慢就沒有了。遣執著、斷妄念,妙用也都在修觀這個上面。修觀,要懂得這個觀法,用在生活當中那就很活潑了。所以江老居士在《講義》講,我們學佛為什麼這幾百年來(一、二百年來),修行退道心的人很多?他的結論就是從宋朝之後講《般若經》的法師就很少,就是修觀門的都很少。沒有般若,沒有修觀(作觀)改變觀念,學佛很難入門,功夫很難得力,因為我們偏執的觀念改不過來,根深蒂固,不容易改。所以修觀是應用在我們生活上,點點滴滴都在修觀。因為沒有去修觀,你這個觀念執著(偏執)改不過來、轉不過來,學到最後伏不住煩惱,我們煩惱控制不了,拿它沒辦法,我們念佛要壓也壓不住。

  過去我們老和尚也教我們,你煩惱來的時候,趕快提起一句佛號把它壓下去。我都壓不住,我氣起來的時候,佛號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我氣都來不及,還念佛?真的是控制不了。也知道這樣不對,但你就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做不了主。我們平常伏不住我們的煩惱,控制不了,臨終那就更沒有辦法,控制不了。修觀,他有比較活潑,特別是聽經聞法,實在講聽經聞法都是在修正我們觀念。我們聽老和尚講經,方方面面講得很多、講得很細,但是我們聽了之後如果沒有去作觀、去修觀,把我們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功夫也不得力。道理是聽得很多,實際上對我們修行伏煩惱這個功夫還是不得力,這樣也容易退轉,因為煩惱控制不住就容易退轉,而且不懂得作觀也會修得枯燥無味,枯燥無味你就修不下去。過去早年在景美,我們老和尚提倡念一日一夜的(二十四小時),當時也很多同修發心念一日一夜。後來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佛堂就開放二十四小時念佛,日夜一直念佛。就是分三區自由念佛,一區繞佛、一區靜坐念佛、一區拜佛。三區念佛,二十四小時,然後敲引磬、敲木魚就輪流,好像一個小時輪一班。剛開始人也滿多的,三、四百人;後來念了三個月,大概剩下一百多人;念了半年,幾十個;念到一年,好像晚上只有剩下念佛機在念。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也實驗過,剛開始第一天還有三、四十個,第二天二十來個,第三天十來個,第四天剩下我一個,沒人了,愈念人愈少。所以當時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我們老和尚說就一句佛號念到底,就是一直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但念到最後就沒人了。後來我們師父說不行,還是要聽經,一天還是要最少聽兩個小時的經。

  那為什麼念不下去?他念到沒味道,枯燥無味。為什麼念得沒味道?為什麼有人念得很有味道?這個就跟修觀有關。念得能夠伏煩惱,他就法喜充滿,他不累了,愈念愈歡喜。我們為什麼說念佛也要修觀?其實我們沒有懂一點觀的道理,到底我們是不是在念佛?我們是口在念,還是心在念?我們說老實話,我說我自己,都口念比較多。都口在念,口念得沒有錯,但是心都有妄念。所以這句佛號,如果你不夾雜妄想,念了你馬上就有感應,你就感受到佛光注照,當然就不一樣。我們有妄念,這句佛號伏不住煩惱,所以念到最後你就沒味道,你就會退心。有的人他也不懂什麼修觀不修觀,一些老阿公、老阿婆,念個三年就往生了,那是老實人,善根深厚,他念佛能伏得住煩惱,那樣的人也很稀有。像海賢老和尚,我們看他的光碟,他不認識字,也沒有聽過一次經,一部經也不會念。他剃度,他師父就教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一直念,念到明白(明白就是念到明心見性),你什麼都不要講。所以他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我們老和尚給他估計,他二十歲出家,大概念到三十歲就功夫成片了,四十歲大概就明心見性、理一心了。我們看他的光碟,他生活上的表現就是他的功夫。你看他經過多少大災大難、大風大浪,那個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如果換作我們,十條命也沒有了,活不了了。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他說電工去收費,他只是問說,這個月怎麼比上個月多那麼多錢?那個電工二話沒有就給他一個耳光,他就趕快把錢拿給他了。旁邊看的這些護法要找他理論,他說不要,修行人要修忍辱,不要跟他們計較。他一點瞋恨心都沒有,所以你看他往生多自在!我們試看看,人家給你一個耳光,而且很沒有道理的,你都不能問的,試看看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功夫。

  功夫成片就是伏煩惱,沒有斷,伏煩惱,控制住了,不發作了,這樣就有把握往生。我們不是像海賢老和尚、鍋漏匠那些老菩薩、那些老實人,你不修一點觀來幫助,真的,你念一句佛號要伏煩惱,你們我不知道,但是我這種妄想太多的是很難。所以念佛也是觀,《十六觀經》不是觀嗎?所以學佛,修行的關鍵就是在觀,沒有別的。但是這個觀也要正觀,你如果都修邪觀(《十六觀經》跟我們講要怎麼修才是正觀,怎麼修是邪觀,你不符合經典講的就是邪觀),你作邪觀,修到最後變邪魔外道。他也在觀,但是觀錯了、偏了,偏執,他以為是對的。所以江老居士講,因為沒有智慧,不知自己是偏,不知道自己是執著,以為自己是對的,然後他就堅持他的執著,修到最後就變邪魔外道。過去有一個居士(現在在澳大利亞),他也很用功,一大早就起來拜佛,當時很多人去跟他學。我是沒有功夫,但是經教聽多了,我知道這個有問題。知道這些有問題,你很用功,這個就是有行無解,盲修瞎練,那很危險,會走火入魔,這個我看也滿多的,走火入魔。

  還有讀《無量壽經》的,讀到最後煩惱不斷的增長。讀經不是消業障嗎?伏煩惱嗎?愈讀煩惱愈多,自己不知道,他自己還認為是對的,到處給人家開示,都要聽他的,甚至他都比師父更厲害,這個大有人在。《無量壽經》讀了一萬多遍,不見煩惱減輕,煩惱反而增長,為什麼這樣?所以我現在到各地去講,勸我們淨宗同修,讀誦大乘,讀誦是為了受持,我們讀了,有沒有照經典去修觀、去改正自己的毛病、習氣?那個才管用。你的毛病、習氣沒有依照經典佛的教導改正過來,始終煩惱你就伏不住。經念得愈多愈增長執著,增長我見、我執,增長煩惱,你們都不如我,貢高我慢,煩惱不都起來了嗎?因為不懂修觀,所以念到最後變邪魔,這個很可惜。現在澳洲一個居士,每一天跟阿彌陀佛開會,要我聽他的。所以對這個道理你沒有一點了解,很容易被這些誤導,他講一個神神叨叨的講得很準,你就會信他的。那個很準,鬼神護身他有一點神通,然後講你會發生什麼什麼,很準,那你聽不聽他的?所以很準,我還是不聽他的,我還是聽佛的,依照經的,依法不依人。這些都是沒有修觀,或者他觀錯了,修到邪觀去了;不修還好,愈修愈麻煩,修到最後變魔王外道了,也很有福報,也有很多人去護持他。可見得修觀的重要。

  遇到善知識也是很關鍵的,遇到善知識,你也要能夠依教奉行,要聽話,我們師父在世都講得很白,聽話、真幹。聽話我有聽,師父叫我們讀經,我不都讀了一萬多遍了,怎麼不聽?叫我念佛,我二十四小時都沒睡覺,我很聽話。是不是這樣就聽話了?不是,你要去修,那才是真正聽話。這個道理我們都不能不知道,這就是觀念的問題,修觀就是觀念的問題。所以念佛、念經念到最後,過去我也講過,也是一個居士,念二十四小時的,而且他的體力很好,念了三天三夜不睡覺,還去開車。後來聽說跳樓死了,他念到這樣跳樓,我當時也覺得很納悶。後來我聽黃念祖老居士講說北京有個居士(那個更早了,大概民國初年),他說那個念佛念到聽到風聲、雨聲統統是阿彌陀佛,後來怎麼樣?拿一根繩子上吊死了。他怎麼念佛念到最後變這樣?這個問題就是跟修觀有關係,他的觀念正確不正確。實在講,觀大家都有,就是觀念,你的觀念對不對?你的見解是正見還是邪見?關鍵在這裡。所以八正道,正見是第一個,你見解錯了、偏了,後面修的統統是偏的。正見,見就像導航,現在講導航大家比較知道清楚。你導航導得對不對?導得不對就不是你要去的目的地。所以這個見,見就是導航,好像開飛機、開船、開車,現在都要用導航,你導得不對就偏差了,你怎麼走也不對路,走入邪魔外道去了。

  所以禪宗他是開悟見道,他才修道;我們淨土有個方便是可以同時,我們現在還沒有開悟也可以念佛,信願念佛,到極樂世界見到彌陀就開悟了。但也還是要明理,你不明理還是會有問題。所以要多讀誦大乘經典,多聽經。《金剛般若》它是講原理原則,其實金剛般若它是共同科目,它不是你修禪宗才需要,其他統統不需要,不是的,金剛般若都是共同科目,無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都需要。而且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所以多讀大乘經典、多聽經,不但你修任何法門都能得到自在受用,而且對一切世間法進退應對也能夠得心應手,轉凡入聖。所以我們現在修觀,過去蔡老師講的《弟子規》、《群書治要》,這些實在講我們要修個一條、兩條也是觀,我們要去觀察,看看我們修得怎麼樣?我們有沒有去做到?修得對不對?這個理都要去深入。就修個《弟子規》、修個《群書治要》這個當中,還是有很多道理在裡面,我們不能不明瞭。不明理,你修錯了自己不知道,自己還以為是對的,就變成偏執了。江老居士勸我們清夜平旦,心靜一靜,向自己內心去觀照;對境隨緣,向一切法觀照。我們早上起來、晚上要睡覺,自己一個人,觀照自己內心起心動念。對境隨緣,對外面這些境界,就是這一切法,一切人事物就是一切法,物質、精神的,一切法,向一切法去觀照。觀照這些理論方法就很多方面,我們可以提起,都可以應用上,待人處事接物,看你遇到什麼樣的境界提起觀照,觀照要深入就受用無窮。我們如果不提起觀照,實在講我們也很難控制住煩惱,一定會隨順我們的煩惱習氣,所以修行就在這上面修。好,我們接著看第十二條:

  【十二、學人欲見實相,當靜心於「一切皆非」上領會。若領會得實相便是非相,便領會得心中少有相不相的影子,便非實相矣。修行用功下手處,即是須於未起心動念時精密觀照。】

  這一條,這個觀給我們講到最精密、最深入,我們還沒有起心動念去觀照就容易開悟,不起心、不動念,提起觀照。像惠明禪師,他是在六祖會下第一個開悟的。在俗家他是一個將軍,後來出家去參禪,在五祖那邊參沒開悟,跟五祖學了很久。後來為了搶衣缽,他第一個找到惠能,惠能把衣缽放在大石頭上,他看到衣缽就去拿,結果拿不動。他知道有護法神,這個衣缽不是用搶的,你沒有真正開悟,拿了那個衣缽也沒有用,那個時候一個念頭就轉過來。所以實在講,成佛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就在一念間。六祖講「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你迷的時候無量劫,經累劫,但是覺悟是一剎那間就覺悟了,成佛就在一念,一念轉過來。所以他念頭一轉過來,知道這個也是佛力加持,他拿不動,它是佛力加持,他那個時候的心態就不一樣了。當時只是不服,要去搶,這個時候知道不是用搶的,你真正開悟才能拿這個衣缽。所以那個時候念頭轉過來就說:「盧行者,我不是為衣缽,我是為法而來」,那時候觀念就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了,盧行者才出來。他說請開示,什麼是本來面目?那個時候心態就不一樣,很恭敬,知道他是開悟的,不敢再輕視他了。盧行者就跟他講,「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你心沒有想善、沒有想惡,在這個當中,那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他當下就大徹大悟了。所以觀照就要『未起心動念』,你不思善、不思惡,心裡沒有動念的時候去觀照,向內心去觀照。

  欲見實相,應當要靜心於『一切皆非』上去領悟。你起一個念頭,有,不對;無,也不對;也有也無,也不對;亦有亦無,也不對。「離四句,絕百非」,反正起念頭你就用個「非」去把這個妄念排遣,遣除這些執著分別,「一切皆非」。『領會得實相便是非相。』什麼叫實相?你不要去執著那是真實的,那就是實相。「實相」、「非相」就是個名字、名詞,我們透過這個名詞去轉我們的心,這個就是用功下手處。所以領會得『心中少有相不相』,你說有相,又不是有相,這些念頭都不是實相,你都落到相裡面去了。所以這個叫意在言外,你講一個「非相」,講一個「實相」,這是名字相,你不要去執著在這個名字相上面;是透過這個名字相,它是一個工具,指路牌,透過這個你去領會非相。所以有念頭起來就非,要用皆非把這個妄念給它排除掉。這是《金剛經》這樣用的一個方法,我們現在念佛,用念佛這個方法也是可以。就是你心裡起一個妄念,皆非,一切皆非,那就是實相;如果你有念頭起來,那就不是實相。所以一起念就要用「皆非」把這個妄念排除掉;再起念,再皆非,提起這個。禪宗參禪參話頭,他提起話頭方法很多,原理原則是一樣。我們念佛就提起一句佛號,那也直截了當,關鍵就是我們心念要真正轉過來,把我們那個偏執用一句佛號代替過來,跟這個也是同樣的,異曲同工,同樣的。看你用什麼方法覺得比較得力,都可以,只是說我們用念佛比較習慣。皆非,有時候你需要用一用也可以,比如說你看到一件事情,你起個念頭怎麼樣,皆非,把這個妄念放下、排除掉,這樣慢慢我們就會有心得。第十三條講:

  【十三、當知念頭不起則已,起則非之,便是離念之快刀利斧也,豈非最妙觀門。】

  不管起什麼念頭,起惡念,把它非之,這個非相是虛妄的;起善念,起善念也要非之,你這個心才會恢復到誠心。所以至誠心就是不思善、不思惡,那是至誠心;你有善念、有惡念,都是墮在二邊。善惡是相對的,分別執著就出來了。所以我們六道凡夫起心動念,不是起善念就起惡念。但是聖人教我們方便法,像道家《太上感應篇》教我們不要起惡念,起善念。你起善念做善事,果報在三善道;起惡念造惡業,果報在三惡道,總是不出六道。斷惡修善,你不要著那個相,心中不要去執著我斷了多少惡、修了多少善,不要耿耿於懷;我幫助你多少錢,你還欠我一個人情,那個叫著相,那個你會得人天福報。現在你要修《金剛經》,你就要放下,好像沒這個事情,三輪體空,沒有接受我布施的對象,中間沒有布施的財物,也沒有布施的我,能所都沒有了,分別執著,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就沒有了。所以同樣在做善事,你不著相,你就超越六道;你著相,你會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六道,差別就在這裡。事情是一樣,在外面沒有兩樣,心不一樣、觀念不一樣。

  『當知念頭不起則已,起則非之』,一起念就錯了,我怎麼又起念了?不管起什麼念,只要念頭一起來你就「非之」,不對,不能起念;不能起念,現在沒有念了,又要「非之」,不然你要入到無想天去了。所以要一直提起這樣的一個觀照,如果這個功夫我們不習慣用,你用念佛就可以了,也很直截了當。反正你起什麼念頭都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把它換過來就對了,其他統統不管,這個也是我們比較習慣的。只是說這個原理原則我們要知道,怎麼去用功?就是在這個上面用功。所以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念頭起來你要覺察得快,轉過來,那你功夫慢慢就會得力。如果覺察得慢,一直起來,控制不了,我們又不曉得被妄念牽到哪裡去了。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起個念頭要非之,我為什麼又起念了?不對了;要提起不對了,怎麼又起念了?這個就是覺,這一念就是覺。如果你不起觀照你就不覺,反正就這麼習慣,就這麼照著我們的習慣(習氣)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也是老樣子。

  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在起心動念當中修,念佛就是用一句佛號這一念把它代替過來。如果一般修行,斷惡修善,起善念,不要起惡念。我們念佛這一念叫淨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念佛是用這個方法。方法很多種,總都是排除我們妄念的。妄念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所以叫妄念。你知道它是妄念,妄念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妄念起來不知道是妄念,就跟著妄念跑,就迷惑顛倒。如果你一念提起覺照,知道這是妄念,那就沒有了,因為妄本來就是虛妄的,你說妄念從哪裡來?我們也找不到。生從哪裡來?滅往哪裡去?你去觀照這個,你會開悟。你想一想,你生從哪裡來?你從哪裡跑出來?你找得到嗎?死了去哪裡,你知道嗎?你也找不到。我們總是覺得有生有死、有來有去,對不對?這個就是什麼?妄念。佛跟我們講,沒有來去、沒有生滅。我們聽這樣,我們不相信,明明有生滅,怎麼會沒有?我明明看到就是有生滅。生從哪裡來?滅往哪裡去?你去觀這個,觀透了你也會開悟。你的身心世界從哪裡來,你觀照妄念也是一樣,妄念從哪裡來?你找它生處找不到,找它滅處也找不到。

  這是最直接、最高的,一個修觀,從這個地方我們不斷去用功。像二祖,他就是參達摩,參達摩他是很誠心,斷臂求法,達摩問他你何苦?為何而找我?他說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說心拿來,幫你安。他當下一回光,「覓心了不可得」,心找不到。達摩說「與汝安心竟」,給你安好了。你心找不到,安什麼心?是虛妄的,你要安心的念頭是妄念,好像無中生有,你的妄念。大家好好去體會這個,你會開悟的。妄念它沒有生處,也沒有滅處,你找不到。三祖去拜見二祖,他說我罪過很重,要懺除業障,求祖師幫我懺除業障。他說好,你罪拿來,我幫你懺一懺。他也說什麼?「覓罪了不可得」,他說也找不到。所以這些罪業統統是我們的妄念(虛妄的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所以《金剛經》講義,「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金剛經》也是懺罪的,最直接的這個懺法。懺悔法有三種,這是最根本的,這個懺法叫做「實相懺」。一般小乘的懺悔法叫做「作法懺」,就是發露懺悔,在佛前、在師長前、在大家面前,我做錯什麼事我要懺悔、我要改過,以後不再造了,這叫發露懺悔,這叫「作法懺」。更深的,大乘「取相懺」,取相懺就是懺悔,見到好相,夢到佛來說法、作好夢,種種瑞相,身心輕安,見到好相、瑞相,這個叫取相懺,大乘取相懺就比較高了。修懺悔法,最根本的懺就是實相懺,又叫「大莊嚴懺」。所以我們三時繫念的懺悔,三遍,第一時、第二時、第三時,最後一句不一樣。第一時是「今對佛前求懺悔」,今對佛前求懺悔就是小乘作法懺,發露懺悔,然後對佛前、對大家面前懺悔,這個叫作法懺。第二時就比較深了,「一切罪障皆懺悔」,就是你的障礙排除了,見到瑞相,見佛、見光、聞到異香、晚上作好夢。像《了凡四訓.改過之法》講業障懺除,你有好相,你身心輕安,煩惱輕、智慧長,這個就叫做取相懺。所以第二時它就比較高,就是「一切罪障皆懺悔」,罪業消除了就見到好相。第三時是最高了,「一切罪根皆懺悔」。什麼叫罪根?就是起心動念,妄想。這個是實相懺。所以三時繫念,第一時作法懺,第二時取相懺,第三時是無相懺。

  一般《五戒相經》有下可悔、中可悔,有不可悔,不可悔就是不接受懺悔,比如說你故意殺人,那不接受懺悔;像墮胎,用作法懺不行,不接受懺悔,破了戒就不接受懺悔。小乘戒就是有可以接受懺悔、有不接受懺悔的,可悔、不可悔;大乘都可以懺悔,就是你要做到取相懺,那個罪業才能懺掉。最根本的就是無相懺(實相懺),這裡講實相,實相非相。所以這個也是懺悔法門,從根本懺。我們也不要怕聽不懂這些,因為薰習久了,我們原來是漸修的根器,圓頓的經教你薰久了,你也就變成圓頓的了。我們老和尚常常給我們開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長時薰修,原來是漸修的根器,你也可以薰成變圓頓根器的。圓教的人修行一天,等於漸教的修行人修一劫,那個效法不一樣,可見得開大圓滿見那很可貴的,開圓頓見。我們再看第十四:

  【十四、六度萬行,一一如法精進修行,而曾無芥蒂於其胸中。一一精進,不壞也,無不相也。心中若無其事,不著也,無相也。一切世間法,事來即應,事過便休。雖休而能應,應而能休。所謂提得起,放得下。】

  這條就跟我們講實相非相的道理。所以實相不是說什麼相都沒有,相有體無,關鍵就是要我們不要去執著。『六度萬行』,「六度萬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前五度如果沒有第六度般若智慧,前五度如盲,盲就是沒眼睛,像瞎子一樣,盲修,有的甚至修到最後走火入魔,就是沒有智慧才會這樣。你用般若智慧,正知正見修的,就成佛了;你沒有智慧來修,修到最後變魔了,差別就在這裡。所以六度,六祖講的禪定是第六度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定的禪定,不是第五度那個禪定。第五度那個禪定,世間四禪八定,那是禪定;色界天、無色界天,那是禪定;還有超越六道的,小乘的九次第定,那個禪定超越六道了。世間的禪定是四禪八定,但是你沒有智慧,你修到最後就是四禪八定,頂多修到阿修羅九次第定,不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五度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就像沒眼睛一樣,所以必須要有智慧。

  六度萬行,「萬行」就是講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那很多,用個「萬」來形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一如法精進修行』。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三皈五戒。我們不要講太高的戒,五戒十善能做到,在現在就是聖人了。像我們老和尚提倡的傳統文化,《弟子規》、《群書治要》、《感應篇》、《十善業》,這都是屬於戒學的範圍;包括李老師的《常禮舉要》、《論語講記》,這屬於戒。忍辱也需要智慧,沒有智慧,忍辱是有限度的。精進更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沒精進還好,一精進就著魔,我們看了很多,一精進就著魔。二十幾年前,我們達拉斯打佛七,一個也叫阿桃,阿桃師姐,她打佛七都去煮飯,從休士頓開車到達拉斯。她一個兒子讀美國哈佛大學的二年級,學歷也是相當高了,結果到奧斯汀去,去學密。學什麼密?學晚上不睡覺的,晚上不睡覺他就念咒。去學了半年神經失常,送到精神病院,怎麼治也治不好。我到休士頓,她找我,我說我也沒辦法,我只能到妳家去誦《無量壽經》跟他迴向迴向,其他我無能為力。後來找莊師,還有一個女眾,她們兩個女眾,一個做維那,一個敲木魚,我去當主法。結果到她家去,真的,我一進去那個磁場就不對,我真的整個毛骨悚然,就像《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的「惡鬼屯門」,我才體會到什麼叫惡鬼屯門,那種感受心驚肉跳,硬把那一部《無量壽經》念下來。後來比較好一點,但沒有辦法完全好。

  他念咒,晚上念那個咒是招鬼神的,鬼神有善神、有惡神。你召請鬼神來,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是有這句俗話,你請來容易,你要送走怎麼送走?他不走,那你就麻煩了。如果你不是真正有戒行、有德行,你找這些鬼神來,找善神來還沒問題,他不會害你,那個惡神惡鬼看到你生煩惱,你這個沒有德行的把我叫來,給你處罰。他就精神失常了,他是晚上去念咒,念晚上的。晚上念咒,我自己碰過一次,一次我在汐止彌勒內院,那時候我母親出家住在那裡,我放假都會去看我母親,騎著機車上去,去掛單一個晚上。寬裕老法師安排:今天晚上,你跟另外一個姓那的居士,你們兩個睡一間通鋪。他那個山上都是通鋪,都是木板的。我說好,那你安排。反正去那邊,老和尚安排我住哪裡,我就住在哪裡。姓那的那個居士(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出家,我在家)他說:我晚上都念咒,念到天亮不睡覺的,你恐怕會被我吵醒。我說也沒辦法。我心裡想沒關係,就安排我跟你住在一起,那就讓你吵。我們晚上熄燈,十點以後我就睡覺了,他就開始坐在我旁邊念咒,真的念到天亮,被他吵了一個晚上,還好那些鬼沒有來找我。第二天起來做早課,白天的時候跟他聊天說他是旗人(旗人就是滿洲,滿清滿族的,滿族的旗人),他說姓那,那裡的那,他姓那,他是旗人。我碰到過一次,真的。

  後來我出家了,去休士頓,阿桃說她兒子去跟人家學咒,念晚上的。我碰到過,的確有一些是念晚上的,念晚上都召請鬼神。召請鬼神,你要有功夫、你要有德行,你才能使喚這些鬼神。鬼神你無緣無故把他找來,他看到你沒有德行,他當然找你麻煩。所以就精神失常,很可惜,後來沒有辦法再去念書了。所以你說他精進不精進?晚上不睡覺,很精進,但是沒智慧,沒智慧他就偏了。不精進他不著魔,一精進就著魔。過去我們師兄要去精進念佛,師父就叫我說:叫他回來,他不精進還好,精進他肯定著魔。還好,師兄精進到半夜都在打瞌睡,所以還好沒著魔,現在我去都泡上頂好茶招待。另外一個師弟也是去精進,我說師兄都精進失敗了,他還是不相信。精進到最後也是沒辦法,還好不是很精進,現在他專門修普洱茶法門。他說師兄你來,我招待,我那個普洱茶是最好的,你在外面買不到的。找我找了好多次,我都還沒時間去嘗他的普洱茶。還有掛水晶,後來我說你不是閉死關嗎?不死就不出來嗎?現在修掛水晶的法門、喝普洱茶的法門。

  這個就是,真的江老居士講得沒錯,沒有般若智慧你想修,不得其門而入。這裡講,你六度萬行『一一精進,不壞也,無不相也』,就是你不是不著相,然後什麼都不做,那你就執著一個不著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無相就是相是空的,但不是沒有相,叫做無不相;那些相有,我們生活上有。精進,不壞,無不相。你總不能說空,那我今天不煮飯,反正空了,煮飯幹什麼?大家不要吃了,什麼都不幹了,那就錯了。無相無不相,就是不是叫你這個事放下,『心中若無其事,不著也,無相也』,是你心要放下。所以有一些居士,特別是大陸的聽經,聽我們老和尚講放下,什麼都要放下,他回去,銀行的錢統統捐光了,工作也辭掉了,房子也賣掉了,生活遇到困難,然後跑到香港說找師父,找老和尚。老和尚說,你完全把我的話聽錯了,叫你放下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要做,是叫你放下心裡那個牽掛,你那個罣礙、你那個執著,是放下心裡那一個,不是叫你這些事放下。你生活當中該做什麼就還是要做什麼,是放下心中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是叫你放下外面這些事,什麼都不要幹了!聽錯的人大有人在。你說六祖他有沒有放下?他徹底放下了。放下,幹什麼?去碓房舂米,去做苦工。他的身體小,體重輕,腰間還綁個石頭加重重量。所以「心中若無其事,不著也」,『一切世間法,事來即應,事過便休』,這個就是佛法。我們每一天待人接物處事,事來我們就應,事去就心裡放下。『雖休而能應,應而能休。』就是說休不是不能應,不是;都不能應,那佛菩薩怎麼會有感應?就是能應。我們也是佛菩薩。所以「雖休而能應,應而能休」,應又能放得下,這個就是『所謂提得起,放得下』。這個我們好好去體會,在生活當中去體會,修觀不離我們現實生活方方面面的。如果體會得一、二,我們對人生觀這些態度跟一般人就不一樣,你跟一般人的觀點就不會一樣了,我們會得到解脫、得到大自在,煩惱輕、智慧長。

  好,今天時間到了,今天講了三條。我們自己道場就沒有受時間限制,所以細談也有好處,讓我們能夠比較深入的去體會。如果在外面講個一天、兩天,那個就要講得比較簡單一點;講簡單,如果不是根性很利的人不容易體會,所以細講還是有它的需要。好,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我們下星期三再繼續來學習。阿彌陀佛!  

  

 

🔹佛用什麼來破除眾生的偏執❓
🔹怎樣才是老實念佛❓
🔹蕅益祖師開示「真正念佛人」的標準❓
🔹如何修觀能幫助我們放下❓

金剛經講義節要—學佛修觀,執情漸化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八十一集)  2023/3/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8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一百零二頁,我們從第八條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八、眾生所以偏私成執,無他,由其智慧短淺,不知是偏,不知是執。佛曰「無有定法」,以破其偏執之病根。「法」字,通攝世出世間一切法。】

  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條,經文「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這一段經文,《講義》解釋得很豐富,我們看淨老和尚他的《節要》內容相當豐富,原來的《講義》當然就更豐富了。一段經文只有兩句,裡面的義理可以說是無窮,我們透過《講義》去體會這個經文的真實義,《講義》就是給我們一個方便。這一條講『眾生所以偏私成執』,眾生都有「偏私」,偏了,偏在一邊;這個私就是有自私自利,私心、私欲,因為有偏私就會去執著。總是會偏到一邊去,偏私成執,叫偏執。偏執就是看事情他只看一方面,不能看二方面、三方面、四方面、八方面,他不能多方面去觀察。所以往往看一件事情(一樁事情),自己認為就是這樣,成為他固定的一個執著。這個執著就不容易破除了,他認為是這樣,他很堅固執著自己的看法。往往他只看一方面,他不是看二方面、三方面。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台中蓮社李老師在台中教學,教學生看事情要看多方面。他提出最少你要能看八方面,八方面就八卦,八方面,那是最少。八乘以八就六十四了,六十四再乘以八,推出去,那就無量無邊了。所以我們看一樁事情不能只看一面,我們舉出一個例子,好像我們看桌子有沒有乾淨,這個桌面上很乾淨,那桌腳乾不乾淨?下面乾不乾淨?抽屜乾不乾淨?你只看到一面很乾淨,就說全部都很乾淨,這就不符合事實了,你只是一部分、一方面的。我們看任何事情也是一樣,你不能偏執,執著在一方面,要多方面去觀察,這樣才能看到事實真相。

  所以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你看網路這些名嘴評論,很多都是一方面的,能夠評論到多方面,那就很難得了。能夠評論到二方面、三方面,那就不容易了,很多都是很偏執的,他只說一部分,一面的。我們一般講所謂「一面之辭」,只聽一面之辭。應該要去分析,他說的合不合理,符不符合事實,這個也是要去觀察,也不能聽一面之辭,所以要看多方面。你只聽一面之辭,沒有去觀察另外一方面,那往往就變成偏執了。所以在《論語》裡面孔子也是教我們,所有的人都說他很壞,那你相信不相信?你一定相信,這麼多人都說他壞,他一定很壞。孔子說不可以,你不可以就這麼認為他很壞。你要去觀察,他到底是不是這麼壞?還是人家誤會的,還是誤解的,還是要誣衊他的,是不是真的那麼壞?你要去觀察、去調查,這樣才能得到實情。所有的人說這個人好,好得不得了!那你也不能就認為大家都說好他一定很好,那也不行,你也要去觀察,他好在哪裡。所以孔子教我們,人家說這個人好;人家說這個人不好,我們不馬上肯定,也不馬上否定。就持保留態度,我來了解一下,這個就正確了,這個態度才不至於落於偏執,不然我們很容易落於偏執。特別有一些人,我們沒有跟他相處過,只聽人家講,這個是必須你要進一步去了解,這樣才能斷定這個人是怎麼樣。不能只聽一面之辭,聽大家都這麼說,你就也這麼認為。所以我們現在聽那些媒體講的,也要去看看實際情況,才能得到事實真相,才不會落於偏執。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就是用在生活上方方面面,世出世間法都是要這樣,不能偏執。為什麼會有偏執?『無他』,「無他」就是沒有別的因素。為什麼眾生偏私成執?『由其智慧短淺,不知是偏,不知是執』,就是沒智慧。沒智慧,自己偏了,自己執著,自己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他就不會偏執,他肯定是不知道,無知,他才會有偏執,這是必然的。學佛實在講就是學智慧(開智慧)。

  下面講,『佛曰無有定法,以破其偏執之病根』。佛用什麼來破除眾生的偏執?眾生不是偏這邊就偏那邊,總是偏在一邊,總是執著。所以佛講「無有定法」,佛沒有定法,不一定,沒有定法。所以佛講了很多名詞,就是破我們的執著。你看講一個自性,名詞就有多少,自性又叫如來藏;又叫真心;又叫真如。講了十幾個,十幾個名詞講的都是同樣一樁事情,那用的名詞不一樣,用的名詞不一樣就是破除我們執著名字相。所以四依法裡面,第一個依法不依人,第二個依義不依語,意思對就好了,言語不一樣沒關係。你只要那個意思講對了,講的是那一樁事情,那就可以了。不同的言語沒關係,就不要執著在那個名字相上面。所以這個就是舉出一個例子說,無有定法,你不要去執著,一定是哪一個,一定要用哪一個。佛說沒有一定的,只要意思說對了就可以。我們舉出這一個,其他我們就舉一反三,以此類推。

  下面講,『法字,通攝世出世間一切法。』佛法稱為出世法,其他都稱為世間法。所以「法」這個字,「通攝」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裡面了。這個就沒有定法,只要教學你達到目的就可以了,好像佛教學就是要引導我們眾生開悟的,你只要開悟(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法門為什麼那麼多,無量?眾生根器不一樣。只要應機,針對他的根機,對他有幫助,幫助他開悟那就可以,這個目的達到就可以。所以也不能死執著一定用什麼法。所以法沒有定法,就好像醫生開藥,藥沒有一定,藥是根據病患的病來開。所以醫生他不是說我開了藥方,你要照我這個藥方來生病,沒這個道理。我開了這個藥方,開了,你就照這個生病,就是對你的病,不是這樣的。醫生肯定是根據你的病情,他來下處方,佛法就是法藥,跟醫生開藥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沒有定法。不要去執著一定是什麼,也不要執著不一定是什麼,統統要去除這個執著,才能了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再看下面第九條:

  【九、學佛必要修觀,以觀照圓融之佛理,便能轉其向來所有之觀念,以化其偏執之病耳。觀深,而後見理深。觀圓,而後見理圓。見理深則觀愈深,見理圓則觀愈圓。如是展轉修習,智慧即展轉增明。於不知不覺間,執情漸化,妄念潛消。遣執、斷念,妙用在此。】

  這一段《講義》,也是江老居士他特別提醒我們學佛的人,『必要修觀』,「必」這個字就是肯定,必須的,必須要修觀。「修觀」屬於教下,就是要根據經教去修,去作觀。這個觀是什麼?觀念,我們現在講觀念。我們講人生觀,你對人生的觀念,你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意義是什麼?這個都是觀,你的觀念。江老居士在《講義》裡面也講到,江老居士他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就是經教,經典教理,他是以金剛般若為他修學的宗旨,就是修觀,行他是念佛求生淨土,他修觀來幫助念佛。當時(在民國初年)很多念佛人,都是勸人要老實念佛。所以江老居士在《講義》講,他也碰到過有人提倡老實念佛,如果念佛人跑去聽經,那就會被呵斥不老實。不在家裡好好念佛,跑去聽經,不老實。江老居士講老實也有它的條件,不是說你念佛了,那你就能夠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它有一個標準的,不是說我只念佛就好了,其他我統統不學了,那我就是很老實了。這不見得,為什麼?真正老實念佛,必定是放下身心世界,對這個世間不貪戀、不留戀了。這樣念佛他是真老實,他不留戀這個世間,這個世間統統放下了,放下身心世界。如果身心世界沒有真正放下,念佛還是留戀這個世間,世間種種的財色名利、五欲六塵,都還貪戀不捨,放不下,那這樣念佛不叫老實念佛。

  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講真念佛人,他念佛人再加一個真,真正的念佛人。他有個標準,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身心世界他都真的放下,不再牽掛了。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一樁事情牽掛,這一樁沒放下,這個就不老實了。真正念佛人,真念佛人,「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他不會起貪瞋痴慢這些念頭了,那就大持戒。真念佛人,「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再計較這些是非人我,就包容了。真念佛人,「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念佛人,「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那個妄念伏住了。真念佛人,「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種種法門,不再被這些所迷惑,不但世法,佛法也不迷了,那就是大智慧。下面祖師又講,「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痴慢,還是常常起來;是非人我,還放在心上;還有間斷夾雜;妄想還很多;他歧,種種的言論說法,還被迷惑,這個就不是真念佛人,就不老實。他歧所惑,大家聽了恐怕也沒有具體的一個概念,我舉出一個例子,大家以此類推。過去早年花蓮淨宗學會一些同修,大概二、三十年前,我大概一個月去一次,去那邊講個三天。有一次去,潘會長,前任,那是很早的會長,很久沒有擔任會長。他聽一個法師(去學日本本願念佛的),去聽,聽了之後疑問很多。所以我那一次去講演,他們就提出這個問題。當時我也不客氣的跟他們講,你們就是不老實,老和尚的經這麼多,你們都聽不完,你還有空去聽這個、聽那個。如果你去聽,你不會有疑惑,那也沒問題;聽了你疑問一大堆,那你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嗎?這個就是被他歧所惑了,同樣是講念佛,你搞不懂就被他迷惑了,不曉得該怎麼辦?所以我們自己還沒有能力去辨別這些是非善惡、真妄邪正,還是遵守一家之言,不要亂聽,聽了你沒有智慧去分辨,聽到最後問題愈來愈多。沒有聽問題還少一點,愈聽問題愈多,那不是更麻煩嗎?

  所以江老居士講,老實念佛也不容易。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常常舉出鍋漏匠,早期講經常引用鍋漏匠這個公案。鍋漏匠不認識字,他的剃度師諦閑法師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繼續念,給他找一個小廟。他真是老實念佛,那真放下了。可能是因為他那個環境太苦了,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全部放下了,就是一心念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這個公案常常講。最近這些年,從二O一三年開始,知道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二O一三年一月份往生的),都是引用海賢老和尚的公案。海賢老和尚也是一樣,不認識字,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都有大成就。這樣的老實人,我們是不是學他這樣,我們就能老實?你可以試看看。可以試看看,鍋漏匠去關三年都不出門,你不要說三年,三天,你看看念個三天。縱然你能念三天、念七天、念三個月,你也未必是老實。如果你的心想見佛、見光,功夫還沒成就,就想見這個、想見那個,如果見到一點點瑞相,高興得不得了,到處給人家炫耀,那就不老實了,那會著魔。這我們也看過很多個例子,海內外都看過,那也不老實。

  所以江老居士講老實,不是我們認為我很老實就是老實了,不是這樣的,他有條件的。所以過去我們在景美圖書館一個女眾(出家眾),那是年紀很大出家,法號叫悟竟(究竟的竟)。她也大概五、六十歲了,來圖書館當義工,後來請館長給她剃度。她還沒有剃度就跟我講,她說我出家,粗重的工作我來做,要學鍋漏匠;也不要去受戒,粗的活我來做,她要老實念佛。後來館長也同意,答應她剃度,住在圖書館。後來有幾個年輕的出家眾(女眾),比她晚出家的都去受戒了,她哭哭啼啼的跟館長講,她也要去受戒,她也沒有讀書。老實不容易!很多人以為說我可以做到老實念佛。她就是不知什麼是老實,她不知道什麼叫老實,認為我自己覺得很老實就是老實,不是這樣的。所以你要聽經教,要了解,要信解。信解行證,信從解生,信了,你要去解,你這個信才能真正生起來,解就是這裡講修觀。所以江老居士講,有很多人認為不老實,怎麼可以去聽經?這個話有沒有錯?我們學了要知道怎麼去用,這個也沒有定法,你也不要執著一定是怎麼樣,一定要聽經,或者一定不要聽經,你這樣就偏執了。前面不是講偏私成執嗎?這就好像大夫治病,病它會有變化的,你什麼時候、什麼病,要用什麼藥去對治,所以這個也沒定法。如果他病得奄奄一息,你叫他聽經,他哪有心情去聽?這個時候你要放下萬緣,提起一句佛號就好了,統統不要想了。是不是?他在醫院裡面都裝氧氣,呼吸都困難了,你要聽什麼經、修什麼觀?是不是?要看狀況,這個是講平時(平常)。所以你不會用藥,庸醫殺人,這個麻煩了,用得不對。所以這個我們都要懂,我們自己明白要怎麼修,也才能去幫助別人。

  平常我們是需要修觀,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叫修觀。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觀念、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根據佛在經典給我們講的標準,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觀。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叫修觀,你沒有修觀,你的觀念沒有修正過來,你不管修哪個法門,你功夫很難得力。包括我們念佛法門也是一樣,你功夫不得力,念了幾十年,一個消息也沒有,的確是這樣,這個都是不知道修觀之過。修觀雖然是教下,但是實在講也通用一切法門。教下,經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他的主流,主要的,禪宗是教外別傳,淨土是教內真傳。別就是特別的一個法門,但是也統統要有經教做基礎,所以「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你看禪宗不立文字,但是你也不能離經,離經一字,那你自己去想的,恐怕就落入魔道,錯了。所以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無論你修什麼法門,還是必須要依據這個法(就是經典),經典是我們修學的依據,不能沒有。

  『以觀照圓融之佛理,便能轉其向來所有之觀念,以化其偏執之病耳。』為什麼我們有偏執?因為那個觀念錯誤沒修正過來,沒有改正過來。所以我們修觀,「以觀照圓融之佛理」,佛理是圓融的,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個是圓融的,它沒有障礙。所以觀照愈深入,對佛理(佛經的道理)你就能圓融,就能轉變向來所有的觀念,化除偏執的病,偏執是一種病。『觀深,而後見理深。』你修觀愈深入,你經典的道理,你就愈深入,你見理就愈深愈遠。所以『觀圓,而後見理圓』,你觀圓融、圓滿,你見到的理,這些道理都是圓融的,它就沒有障礙了。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所以晚上吃藥石的時候,莊嚴在問我,什麼叫圓人?圓人就是他的見解圓融,他沒有障礙,他沒有偏執,這個叫圓人。所以圓人修行一天,等於一般的人修一劫。同樣是這樣修,開圓滿見的人,他修一天,等於一般人修一劫,所以開圓滿見是最可貴的。佛法,你看「見理圓」,就是見,見很多種。見就是什麼?見解,他認為是這樣的,有固定、確定的意思在。我認為是這樣,我的見解,「見」這個字,有確定是這樣、固定是這樣,稱為見。有很多種見,有正知正見、有邪知邪見,正知正見又有圓滿、不圓滿,這個層次也很多種。我們凡夫叫執實見,執著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這個世界都是真的。這是我們一般凡夫的見解,執實見。這是真的,因為執著這個世界都是真的,所以我們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沒看破,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假的。

  我們沒有修觀,觀不深我們就看不破,看不破我們就肯定放不下。在生活當中遇到人事物,我們總是會有牽掛、會執著、會有控制佔有的念頭。實際上,這一切法不可得,無所有,畢竟空,我們佔有不了,我們也得不到,我們也控制不了。我們自己這個身體,我們都不能控制,身外之物,哪一樣我們能控制?這是事實,眼前的事實就是這樣。但是我們聽說是這樣,也覺得沒錯是這樣,但是我們還是要執著,這個就是習氣,習慣了。習慣,怎麼辦?你修觀要深,要深入,你深入了,慢慢我們這個執情就化解了。見解很多種,我們凡夫都是執實見。《金剛經》跟我們講,這些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是我們要去觀。我們要去修觀,要去作觀,這個相是不是都是假的,都是虛妄的,好像看電影一樣?《金剛經》最後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我們常常聽,也會念,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觀。「應作如是觀」,那五個字我們沒有去做,聽說是常常聽說,我們也常常講,但是沒有作如是觀,沒有去觀。我們有去觀人生如夢嗎?如果我們還有執著放不下,那肯定我們沒有在觀,我們自己要知道。我們在生活當中,你看每一天從早到晚,人、事、物,順境、逆境種種的,這些事情,我們有沒有去觀這個是如夢如幻?如果能夠這樣深入去觀,那是夢境,不要執著,不要放在心上,那我們功夫就有一點消息了;我們還是很在乎,那就沒有在作觀了。

  所以江老居士他說,觀了二十年,也沒什麼感覺,後來有一天,他突然悟到一個道理,就是作觀不能只坐在那邊觀,他就在生活上觀。每一天從早到晚,遇到有善人、有惡人,有順心的事情、有不順心的事情,有人講話我們很喜歡聽的、有人講話我們很討厭的,那都有。他就在這個地方觀,他極小的事情,順境、逆境,他都用這一首偈去觀,如夢如幻。他說在生活上去觀果然有感覺,以前都打坐,沒什麼感覺,所以他是提供我們他的這個經驗。我們每一天從早到晚,在一切法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好像晚上作夢一樣,我們要常常這樣去觀。有一句話常講「人生如夢」,這個很多人會講人生如夢,但是就是放不下。會講人生如夢,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就說明什麼?我們還沒有真正去作觀,沒有真正去體會到人生如夢。真正體會到,你就不會放在心上了,這個就是說你把得失心,控制、佔有這些統統放下了,心裡沒有這些東西了。心上放下了,那不是叫你事放下,這個也要搞清楚。很多人他什麼事都不做了,他叫放下,坐在那裡就等吃飯,但是吃飯他沒放下。那不行,那是損福,你什麼都不做。就是說你應該做的你要去做,這些事沒有妨礙的,不論什麼事情沒有妨礙。不是叫你事不要做、放下那些事不要做,你本分的事情,你該做的,你一定要做;不是你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管。像《論語》孔子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不能去搶別人的事情,別人有請你幫忙,你可以去幫忙。你自己的事情,該做的,自己的義務、本分,都要把它做好、做到。所以這些事它沒有妨礙,會妨礙的是心,心有罣礙,有牽掛、有留戀、有貪戀,有捨不得、有放不下,那個才會礙事。那個放下了,那外面的事,都事事無礙,沒有障礙。這個也不能誤會,聽到放下,他什麼都不幹叫放下,不是那個意思;是你心裡放下你的分別執著,放下你的牽掛,放下患得患失,放下貪戀五欲六塵。所以修觀,你見理愈深入觀就愈深,見理圓觀就愈圓,開圓滿見了。

  『如是展轉修習,智慧即展轉增明。』這樣修觀,你的智慧就輾轉增長愈來愈明白了。這個「明」就是明白了,以前不太清楚,現在愈來愈明白了。以前讀經對經義不太清楚,現在愈來愈明白了,一讀就知道了,明白了。『於不知不覺間,執情漸化,妄念潛消。』「不知不覺間」,你不斷的去這樣作觀,我們執著這個情執就漸漸化解了,妄念也就不知不覺的沒有了,妄念都是從執著來的。『遣執、斷念,妙用在此。』所以關鍵就是要修觀。念佛也是觀,你看《十六觀經》,我們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念佛也是觀,不是說念佛就不是觀(念佛是念佛,觀是觀),其實念佛也是觀。你看《觀經》講的「於第一義心不驚動」,第一義就是《金剛經》講的,這個叫第一義。你能夠解第一義,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你是個大心凡夫,可以生上品,上三品。「遣執、斷念,妙用在此。」遣除這些偏執,斷妄念,它的妙用就在這個地方,就是在修觀。我再看下面第十:

  【十、多讀大乘,以廣聞見。靜意覺照,領會精微。定慧在其中矣。果能如是,不但修各種功行,皆得自在受用。對一切世法,皆得進退裕如。轉凡入聖,基於此矣。】

  這個地方講,『多讀大乘,以廣聞見。』這個地方,他就不限定讀一種大乘經典。在《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三福也講:「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大乘」就是大乘經典,哪一部經都可以,佛沒有限定我們只能讀一部,也沒有限定我們要讀很多部。我們常常聽我們淨老和尚講,一門深入,一部經念到底。有沒有錯?沒錯。一部經都可以開悟,甚至一部經也不要,一句「阿彌陀佛」就開悟了,就作佛了,關鍵是你能不能老實念佛。你讀一部經,有沒有深入經義,解如來真實義。讀一部經就可以開悟,這個原理是修戒定慧。讀經,它這個用功的方法,跟念咒、念佛原理是一樣,就是用讀經這個方法來修戒定慧。有人用念咒,念咒這個方法,念到妄念不起,他就通了;念佛也是一樣,一句佛號,降伏妄念,他是修戒定慧。讀經典,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經的意思,你去想經的意思,經沒有意思,你一想就是妄想,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你只要每一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念得清楚,懂不懂都不要理會,你在念當中忽然有所體會,那是小悟。你不是刻意去想,刻意去想就是打妄想,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句又是什麼意思,這個就是打妄想。只能在研究講記講解的時候,你可以用思惟去想,真正讀誦大乘就是跟念咒念佛一樣,它是修定的。你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修戒定慧就被破壞了。你只要每一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念得清楚,不要念錯,不要念漏掉,這樣就好。這個就修定,也是修觀的一種,就是驀直念下去。「多讀大乘」,「多讀」這兩個字,有兩種意思。多讀就是多讀幾遍,我們老和尚那時候提倡《無量壽經》讀三千遍,有人讀五千遍、八千遍、一萬多遍的,都有,這個就是多讀。就是一部經讀很多遍,這是多讀;另外一個意思,讀很多部大乘經,那也是多讀。大乘經典讀了很多部,那也是多讀大乘。

  下面講「以廣聞見」,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你多讀幾種大乘經典,增廣你的見聞。所謂以經解經,你經讀多了,你的聞見也就比較廣。我們老和尚提倡的修戒定慧,一部經讀到開悟,這是一個原理原則,修戒定慧的。這個開悟是什麼?悟那個教理。悟教理,理是真理,一經通一切經通,那個理是一樣的。真理是一個,真理沒有兩個,真理只有一個。你一部經的教理,它就是實相,《金剛經》講實相。它的體就是實相,你通一部經的教理,你就通到實相了。你實相通,你所有的經(世出世間法)也都貫通。孔子的教學也是這樣,「吾道一以貫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個理通,都全通了,老和尚教的。這個地方講,多讀大乘,多讀幾部大乘經典,這個是你沒有辦法達到教理通,要通教義。教義就是局部的,它不是全部,就是你只能通這一部經講的,這個教義是講什麼。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那就講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沒有講到其他的。所以教義它是局部的,教理它是貫通的,通教義就通一部經,一個法門;通教理,所有法門,所有的經,都全通了。我們還沒有通教理之前,你不能貫通,你讀這一部經,你懂的就是這一部經的範圍,你不能通其他的經典,你其他經典你沒辦法通。你還沒有開悟,沒辦法通,在這個情況你要增廣聞見,你就要多讀幾部經,教義的部分也需要。如果你大徹大悟,那當然全都通了,你不讀也通,你通到自性了。你沒有通到自性,只是沒有通教理,你通教義,那你沒有多讀幾部,知道這一部,不知道那一部,你沒有去讀,你不知道。教理通了,你都全知道了,全明白了。所以我們道場有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十齋日多個《地藏經》,很多人對親人往生超度都很關心,常常來問他們親人這些問題,那這個只有《地藏經》講得比較清楚。如果我們沒有讀《地藏經》,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他這個問題?

  我們看到淨老和尚晚年提倡傳統文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有同修就提出疑問,這是不是夾雜?實在講,你這個道理明白,能圓融了,那就沒有障礙,也沒有夾雜。為什麼?《華嚴經》講「主伴圓融」,你以哪一個為主,其他都是伴(伴就陪伴),幫助的。你說以《無量壽經》為主修的經典,那其他的經典都是伴,伴就是來幫助你深入這部經典。你說《無量壽經》,它有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這些義理在?有,那只是限於文字,沒辦法講那麼多。你沒有以經解經,那你就不知道它的內容,你看《無量壽經》講,若不能大持經戒,應當修善,就是一不殺生,到不貪、不瞋、不痴,就講了這十條。這十條,你沒有去看《十善業道經》,你不知道十善的內容,這只是條目,以經來解釋經。《弟子規》有沒有解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沒有《弟子規》?有,三十三到三十七品,不是教人家父母兄弟當相親愛嗎?那不是《弟子規》是什麼?但是具體的內容、具體怎麼做法,經文受到字數的限制,沒有辦法給你講那麼詳細,你要去找《弟子規》來補充說明。任何一部經都是來幫助我們深入這一部經的,以廣聞見,你這樣修,你就沒有矛盾了,你只要賓主分清楚就好了。你以《彌陀經》為主修的經典,那《無量壽經》也是助修,幫助你深入《彌陀經》。《彌陀經》講得簡單,《無量壽經》講得詳細,《弟子規》,三個根,全部統統都是幫助你深入這部經的。所以每一部經都可以為主,都可以為伴,你自己選擇哪一個為主,其他都是伴,這個就圓融了。那也不用爭,任一,不是專一,任何一種,不是只有專門一種。《華嚴》講得圓融,開大圓滿見,那就事事無礙了。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矛盾那麼多?都沒修觀,不圓融,偏執,所以才有這些問題。多讀大乘,以廣聞見。

  『靜意覺照,領會精微』,「靜意」就是心靜下來,你要「覺照」,講一個照,這個意義很深。《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觀照,這個照最深的意義就是離心意識,那是照。用心意識是想,觀想,那不叫觀照;觀察,你要思惟想像去觀。一般教下,像天台修觀,它有一些方便,你用心意識去修是前方便,最後還是要捨心意識。禪宗它是直接叫你捨心意識,直接就叫你要捨,離心意識參,那個就是照了。所以「靜意覺照,領會精微」,要去領會它精微的義理。『定慧在其中矣』,你能這樣修,定跟慧都在其中。當然戒也在其中,實在講,戒定慧三學都在其中。

  『果能如是,不但修各種功行,皆得自在受用。』這個是多讀誦大乘,幫助我們來覺照的。讀經,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在讀的時候,你就是專心去讀,不要去想。明白就明白,不明白就不明白,不要刻意的去想,你刻意去想就是打妄想,障礙你的悟門。不要想,就是一直讀下去,無論讀任何經典都一樣,都是這個原理原則。讀到你有悟處了,你自己自然明白你怎麼修,經都給你講得很清楚了。所以能夠這樣來修學,就能得到自在受用。不但在佛法,『對一切世法,皆得進退裕如。』對世間法待人處事接物,進退得宜。這個道理,也是一個道理通了,那你全部都貫通。你佛法通,世間法也都通了。世間法,你看《論語》、《群書治要》,這些典籍你也都通達了。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進退裕如」。我們現在的苦惱,該進的時候不進,該退的時候不退,常常弄得烏煙瘴氣,這個就沒智慧。所以智慧非常重要。『轉凡入聖,基於此矣。』我們轉凡心成聖,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再看第十一:

  【十一、清夜平旦時,向自心中觀照。對境隨緣時,向一切法上觀照。依此所說義,深深觀照。則受用無窮。】

  這個也是很重要的。『清夜平旦時』,「清夜」就是晚上,我們休息了,就是你下班回家休息了。清夜,像佛去托缽回來,吃過飯,腳洗一洗,打坐。晚上有個時間,你靜坐,也不一定要盤腿,因為有一些人腳不好,你沒有辦法盤腿,那你就如意坐,或者坐椅子上也可以。在「清夜」就是晚上,你心靜一靜,心靜下來,讓心沉澱沉澱。「平旦」就是早上,早上起來,你還沒有接觸這些人事物,那個時候心比較清淨。這個時候就是向我們自心去觀照,觀照我們的起心動念,這個叫回光返照,觀照我們的心源,就是讓我的心靜下來、定下來。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他也講到,我們白天紛紛擾擾,應付很多人事物,這個心塵勞很多,讀經、看什麼不是很清楚。他晚上睡一覺,起來的時候,已經休息一段時間了,心裡沒有紛紛擾擾這些事情干擾,那個時候心比較清淨,你看經,或者是你考慮事情,就比較清楚了。這個我有試過,的確是這樣。特別跟人家處理事情,一下這個、一下那個,或者一天到晚看手機,這個時候你去觀照,心還沒有沉澱下來,就比較沒有什麼感覺。所以觀照就是在清夜平旦這個時段,你看出家人,為什麼四點半要做早課?古代叢林三點就要起床,三點半就做早課。因為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有起床,大家還在睡覺,所以大地就比較清淨。這時候念咒效果就特別好,比較清淨,所以早課都是比較早。像我們雙溪是四點半,一般四點半。所以平旦清夜,向自心觀照。

  『對境隨緣時,向一切法上觀照』,「隨緣」,就是我們白天不是休息的時候,白天我們應付這些人事物,這一切境緣。「對境隨緣時,向一切法上觀照」,我們遇到的所有的,「法」就是精神的、物質的,統統是法。精神的是心法,物質是色法,統統是法。向一切法觀照,觀照什麼?大家應該知道了吧!如果不知道,那就說不過去了。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觀這個,這時候這個經文要提起來。一個人罵我們,要趕快提起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的,不要放在心上,你就不氣了。那你功夫就得力,有沒有功夫,是在這個地方去勘驗。人家讚歎你一句,你也不高興,「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你就有功夫了。『依此所說義,深深觀照。則受用無窮。』清夜平旦,向自心觀照。白天做這些事情,對境隨緣,向一切法去觀照。觀照,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論順境、逆境都不放在心上,這樣我們功夫慢慢就會得力,也就有受用了,受用無窮。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第十一條。下面,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