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典要像對佛一樣,不能在經典前面嘻嘻哈哈的這樣開玩笑。所以我們展開經典,就像佛在我們眼前給我們開示一樣,所以要恭恭敬敬的讀誦。不能對著經典,然後跟人家開玩笑,在玩,在遊戲,那就不恭敬,不恭敬會有罪過。也不能夠借人家的經看,不還。古時候得到一本經書不容易,都用手抄的,那你一天能抄多少個字?真的,要得一本經很不容易。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印刷的成本很低,我們隨時要得到什麼經典,甚至一部《大藏經》都隨手可得,大家反而不知道珍惜。這個是古時候經書很少,要看經都要向人家借,自己沒有要向人借。給人家借經來看,不能『不加以愛重』,不能給人家損壞,不能在經典裡面給人家寫字、畫畫。『以致損壞』,這個對經典也不恭敬,也對不起人,人家經借給你,你給人家破壞,這個就不對了。所以這一條主要是恭敬,對經典的恭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對經典沒有一點恭敬,拿了這個經典,有的人甚至還在罵人,這個都是罪過,對經很不恭敬,得不到利益。所以佛法從恭敬中求。
節錄自: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三十八集)
《金剛經》你只要懂一首偈,四句合起來一首偈,你真會修了,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首偈你會觀了,那你成佛就有餘了。甚至半首偈,兩句就是半偈,半首偈,「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會了你就成佛了。能老實念佛的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六個字、四個字比半首偈字更少,都成佛有餘。海賢老和尚念南無阿彌陀佛,鍋漏匠也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而已。半首偈還八個字,他六個字他就作佛了,一部經也不會念。他連一部經統統不用,就一句佛號,夠了。但是他行,我們行嗎?你試看看。他為什麼行,我們不行?他老實,我們不老實,就這麼簡單。我很老實。很老實早就去作佛了,不會在這裡了,就是不老實。自己不老實還不知道自己不老實,還以為很老實。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講了一部《大藏經》,講那麼多,統統是為不老實的人講的。大家想是不是這樣?如果老實人,像海賢老和尚,一部經也沒聽過、也沒講過、也沒念過,就叫他念一句佛號,他就老老實實念,他就作佛了,老實人他一部經也不需要。我們不是像他那麼老實的人,妄想一大堆,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那你學他學得來嗎?學不來。所以佛才要天天講經說法,天天講經說法是為那些不老實的人講的,老實人根本就不用講,他也不用聽了,你就勸他念一句佛號,他就成佛了。這個說明什麼?我們這個世間不老實的佔絕大多數,老實的人很少,很稀有。如果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人大家都像海賢老和尚那麼老實,他來這裡示現成佛就很簡單了,也不麻煩,不用講經,就拿一把引罄每天帶大家念佛就好了,大家統統去西方作佛了,還要那麼麻煩嗎?不需要了。像禪宗講的,明心見性了,那不用再講了,「舌頭掛牆壁」,舌頭掛在牆壁,不用講了,你全懂了,你全做到了。那你不懂就不行,不懂你就要講,要循循善誘,要誘導他進入開悟,這個就要求解。
節錄自:淨土集(第二十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