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碰到了長者要停下來敬禮嗎❓
🔹為何在路上不吸煙、不嚼食物、不歌唱❓
🔹禮節要懂得活用,得看地點、情況變通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學東西都要有實有權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五集) 2021/7/1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八十三頁,我們從第五行:
【五、出門】
這裡看起。這個『出門』,就是出門在外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我們看第一條:
【一、衣冠不求華美,惟須整潔。】
「出門」,衣服、帽子也不必一定要要求很豪華美麗,不講求,現在講名牌,不要求這個。如果需要,『整潔』,整潔就是整齊清潔,縱然這個衣服不是名牌,你出門穿得整齊清潔,就是對人一種恭敬,不一定要穿得很華美。我們來聽聽雪廬老人講這一條,這一條他老人家講了很長。「只要出門離開家裡,這個人,今天刷牙、洗臉等等,固然是衛生,而衣服就有兩種作用,不光是衛生,大主意是恭敬人。譬如在家裡,天氣熱了敞開懷,要是來了客人,你拿著扇子、敞開懷,感覺對不起人,眼中無人啊!要明白這個。」穿衣服是一個禮貌,對人一個尊敬,尊敬別人。天氣熱了,我們都會把外面衣服脫掉,古時候沒有冷氣,現在有冷氣了,熱了,外衣脫掉,扇子搧涼。或者前面扣子打開,以前我們也常看過,拿著扇子搧,讓它涼快涼快。如果來了客人,你拿著扇子,敞開胸前在這邊搧,對人就不恭敬了,感覺會對人家不好意思,好像目中無人,他來了我們還是這樣的穿著,那怎麼對得起人?所以衣服它是一個禮,穿得整齊清潔,對人恭敬。
「一出門如何呢?《論語》有出門如見大賓」,這舉出《論語》裡面講。「講了必得能口中誦,口中誦是記問之學,能夠記得住,能夠說了,這個還不中用,現在連這個記問之學也沒有了,道聽塗說而已!記問之學沒用處,但記問之學能夠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溫故而知新,看舊的,來了新的就明白新的,還沒講就知道,那就算有所得了。」這段雪廬老人講,引用《論語》「出門如見大賓」,大賓是什麼?很尊貴的客人來。我們如果接待過賓客的人都知道,今天來一個什麼市長、縣長的,這個是大賓,我們就不敢隨便,不敢怠慢,怕對人失禮了。這樣的態度就是說,我們出門都要有如同見大賓這樣的一個心態,這樣的態度,所以穿著要整齊。這些都在《論語》裡面,《論語》講了,有很多人念了《論語》會講,能夠記得住,但是記得住只是記問之學,記問之學也沒用,最重要還是在生活當中去把它落實。記問之學如果能夠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溫故知新,這樣也算有心得了。
『衣冠不求華美』,「衣服不在好壞,就是破了也不要緊。你聽了這個有了心得,再看歷史,一定是兩個樣。要是沒心得,就是看了《二十四史》也沒用處,你不知道它的用意在那裡」。雪廬老人講的,這些都是很有學問的。衣服不在於好不好,就算這衣服破了也沒有關係,破了怎麼樣?補一補,洗乾淨,整齊。這個當中我們聽了之後,如果有心得,你再去看歷史,那就不一樣了。所以聽雪廬老人講,也要有心得;如果沒有心得,去看《二十四史》也沒有用處,為什麼?因為不知道那些歷史記載用意在哪裡。「這句話衣冠不求華美,古人說捉襟露肘,襟怕露了,趕緊拉衣服」,胸前這個襟,像我們穿海青,長衫這個襟,「手肘又露出來了,這又不好看,蓋了這個,露出那個,可見得衣裳很破爛」,捉襟見肘。
下面舉出歷史上一位高士,高士就是讀書人,學問很高,叫黔婁,這個在《論語》也有。黔婁他家裡很窮,他死了,家裡窮,人死了都要蓋一個布,窮到連買那個布也買不起,所以家人就拿個被子,平常蓋的棉被把他蓋上。但棉被太短,不夠長,蓋了頭,露了腳;蓋了腳,露了頭,一般人死了就是要從頭蓋到腳,那蓋不住,太短,怎麼樣也不行,怎麼蓋都不行。有一個朋友就給他們出個主意,這個被子太短了,蓋頭露腳,蓋腳露頭,不如被子把它拉斜的,拉斜的蓋,不就全部蓋到了嗎?他的太太在旁邊就說,那可不行,她說我先生一生正直無私,怎麼死了還叫他斜著呢!那個被子還蓋斜的呢?「你聽聽這一句話便可以了。」所以古人真正有很高學問的讀書人,他窮,但是他窮得有氣節,不會因為窮而改變。
「衣服不在好壞,破爛也不要緊,破了打補釘嘛。以前窮念書的,衣裳破了這個補那個,補了又補。衣服不是要求華麗,而是要求整潔,整是必須要用扣子把衣服繫起來,譬如夏天穿著香港衫,人家都敞著」,敞就是敞開,「我必得扣著,你叫我敞著我不會」。衣服,前面這個扣子要扣好,不能把扣子打開,然後前面這個拉開,那個也很不好看。
「有人說:你太落伍了!」雪廬老人講,有人說,說你這樣太落伍了。「我跟他們不一樣,我根本就沒入伍,我還沒入伍談不上落伍!」這雪廬老人的一個回答。有人說他落伍了,他說我也沒有參加那個隊伍,怎麼會落伍?參加那個隊伍,落在人家後面,才叫落伍。我沒有參加那個隊伍,怎麼會落伍?「他那個伍,伍到什麼樣子?他以為現在興這個,衣冠整齊現在是不興了,現在不興的,我就走那一條路。」不興就是什麼?我們現在講不流行,現在不流行那個。不流行什麼?不流行衣冠穿得整齊。雪廬老人講,人家不流行的,我就走那一條不流行的。人家穿得衣服不整齊,我穿得整整齊齊的、乾乾淨淨的、規規矩矩的,我就走這條路。人家流行,流行他的。「哪一條事情對社會上有利益,我就去幹,哪一條對社會上有害,我就不幹,我不管它現在興不興。」這雪廬老人他是以這個社會風氣為考量,哪一條對社會風氣有好處、有利益,能改善社會風氣,那個我就去幹;如果對社會有負面的影響,他就不幹了。的確是這樣,等於說做個榜樣給社會大眾看,自己先做。
像現在男的女的,穿的都學西洋的,真的穿的那個服裝,奇裝異服,跟西洋學的,特別是跟美國那邊學的。現在我們看到,男的、女的我都看過,好像女的還特別多,牛仔褲都穿破的,膝蓋、腳那邊都破的。比較年紀大的老人以為他怎麼連個褲子都買不起,怎麼穿到那麼破了還在穿?他不知道現在人家在流行那個。聽說那個滿貴的,現在在街上走,我們看了很多,穿那個破褲子,腿都露出來的。實在講,那個是對人不恭敬,腿都露出來。我們大概十幾年前,我們有一次到美國西雅圖淨宗學會,趙會長他一個小兒子,他是穿褲子,屁股露一半。莊嚴師就給趙太太講,妳兒子那個褲子都鬆了,妳也不給它弄緊一點,穿得屁股都露一半出來了。趙太太講,說妳太土包子了,人家現在在流行這個。大家看看,這個實在講,這個對社會不好的影響。這個就是對人不恭敬,是沒有文明的一個社會,沒有文化的一個社會。所以雪廬老人講,我們還是要穿得整整齊齊的,人家不流行,我就走那個不流行的這條路。因為不流行,對社會有好處;流行的,對社會有壞處。
「現在是殺警察、搶銀行、要紅包,這些都興」,現在流行這個,「這個我絕對不幹」。「叫洋人洋爸爸,我怎麼也不幹,活著我是一個中國人,死了我也是一個中國鬼,下生在這個地處嘛!你查中國歷史,凡是念書的大家必須知道,狐狸死在遠處,跑不回來,牠跑不回來,怎麼樣子呢?東西南北牠記得」,牠死的時候,頭朝著牠來的方向。牠是從哪個方向來的,牠死的時候,頭就朝牠來的那個方向,這樣牠死得才瞑目。「不衝著牠的窩,死也不瞑目」,牠就是沒有忘記牠的窩。「畜生尚且如此啊!我講的都是實話,你去悟吧!」這雪廬老人舉出動物狐狸,這個意思也就是教人不要忘本,現在中國人把自己中國老祖宗的文化都丟掉不要了。就是專門去學西洋的,只要是西洋的什麼都好,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這大錯特錯了。應該人家好的你要學習,不好的你不要採取,我們有比他好的要保留,這才正確。
「潔」,潔這個字,「衣服穿在身上,這身上有了汗臭氣,很骯髒的,往衣上一染,衣上染了這些就要洗洗,總之要整潔,就算盡意了」,潔就是清潔。「你的衣服一整潔,要是對待有學問的人,你是雅人對雅人,那是志同道合,那很好,不要叫人家說你閒話。俗人說你壞話、壞人說你壞話,不需要覺得羞恥,因為那些人是賊寇和小偷。我雖然穿得破爛,我賣土豆花生,一天只賣十塊錢,吃飯我就吃九塊,甚至於吃十塊,雖然沒有餘錢,但還是豐富,豐富什麼?道德豐富,天爵豐富!你一天偷一千萬,你是賊寇,誰比誰高?」這個是舉出來了,這個高,高在哪裡?在德高,德行。你去當小偷,去偷人家的錢,你一天偷了一千萬;我自己靠我的勞力,我去賺錢,只有賺十塊,但是我吃得感覺很豐富了,這樣誰比誰高?
「講書的人,有時間就多談幾句。唱戲的穿了破爛衣裳,那都有名目的,連小丑背上的衣裳都有名目,絕對沒有這個當那個講法的,這個學問可大了。現在人改聖人的書、改佛經,唱戲的唱這麼多年,就是不敢改一改劇本,戲中那件破衣服叫富貴衣。要是這一戲班子他不辦了,他要賣,照例不能全點收,不全點收不要緊,簡單檢點一些富貴衣,有這件富貴衣,他才買你的,沒有這件富貴衣他不要。」這是舉出唱京戲,以前叫平劇,現在叫京劇,京劇是在中國戲劇一個代表性的戲劇。京劇都是演教育的,就是演忠孝節義的戲劇。演戲的戲衣、戲服,演戲穿的,如果他是演一個窮人的角色,穿的補釘的、破爛的衣服,但是那個衣服在這個戲班裡面叫富貴衣。如果這個戲班它這些要拍賣給別人,別人要買,你裡面要有這個富貴衣他才買,如果沒有幾件破的富貴衣,他不買。
「你看看這件破衣裳,再想想中國的教育,現在必得處處西洋化,這是自掘墳墓,根本不要了。想要中國再延續下去,必得落實中國文化。」這個也是雪廬老人講的很感嘆的一個話,現在人自己老祖宗的傳統文化丟了,提倡什麼?提倡處處要向西洋來學習。西洋的文化有好的、有不好的,自己優良的傳統文化自己都不要了,等於自掘墳墓,自己挖墳墓了,把這個根本就不要了。如果想要中國再延續下去,這個「中國」是指中國文化,這是必須要落實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才能延續下去。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見長者,必趨致敬。】
「你到街上,長者他在前頭,咱們不必向前頭去,也不必多問,頂多在後頭跟著。他在後頭,咱們沒看見。就怕我們往那邊去,他往這邊來,這就面對面碰到了。不過這得多少變通,譬如在鄉村中、馬路上等等這個地處可以使用。」『致敬』,這個也要變通。如果你到街上,看到前面,長者是走在前面,也不必趕快跑到他前面去向他問個訊、鞠個躬,都不必要多問,你頂多在後頭,他往這個方向走,你也往這個方向走,你在他後面跟著走就好了。如果長者走在後面,我們沒看見。如果面對面碰到了,碰到了怎麼辦?譬如在鄉村當中、馬路上等等,這個地方可以使用。這個使用就是你看情況,如果比較適合的地方,當然你去給他致敬、問候一下,當然可以;如果那個地方不方便,或者人多吵雜,你就要看情況。
下面這段講到,「編《常禮舉要》,那個時候沒這麼多汽車,現在在偏僻街上,可以如此做。正走著,看見長者,我們穿過路去。趨是跑到那邊去迎著他、說句話、行行禮,或在路旁站著談話,這是向長者致敬。但是在城內就不行,來回的車輛這麼近,你必得穿過路去,穿過去就碰上車,他不安心,你也不安心!」這個要看情況,趨就是往前,如果在鄉村、偏僻的地方,沒有那麼多車,那當然可以。編《常禮舉要》那個時候汽車還少,不像我們現在汽車太多了,現在不但都市汽車多,連鄉下的汽車都不少了。所以車子多的地方,特別在大市區裡面,你就不能這樣跑過去了。如果他在對面馬路,車子來來往往那麼多,你衝過去,那個長者也擔心你危險,自己也不安心,所以這個時候也要看情況。
所以,「學什麼東西,都要有實有權,沒有叫你學呆呆板板的、學書呆子啊!學書呆子有什麼用處?」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學東西就怕學死了,連學佛也是一樣。古時候讀書的人學得很死板,人家稱為書呆子;學佛也學得死死板板的,人家看了叫佛呆子,怎麼學佛學成這個樣子!所以佛法講有權有實,實就是實際這樣你要這麼做;權就是權巧方便,變通,不要死死的執著,變通。學書呆子,那就沒有用處了,這個很重要。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登高』就是上了高的地方,高處的地方,「不論上什麼高處」,就是無論你上哪一種高的地方,比如說你在樓上,或者登山,或者以前,你在城牆上面。現在,「在街上,現在都是蓋著高樓,你上樓就是高處」,一樓到二樓就是高處了。你看到他在下面走著,「你在高處喊著:喂、喂、喂」,你不要在上面叫他。「下面那些走路的人」,如果是在市區裡面,行人很多,叫你一個熟人,他剛好走過去,你在叫他,其他的行人他也會轉頭過來,你在招呼誰?你在叫哪一個人?大家都站在那裡了,「會使人起疑惑」,就不知道你叫哪一個人。「而且在高處和低處說話,兩邊也聽不清楚,這個可要迴避。」你站在高處看到熟人、看到朋友,你喊他,喊他要跟他講幾句話,講了也不清楚,所以這個就要避免。我們在樓上看到下面的人,不要站在高的地方去喊下面的人。所以,『登高不呼』,登到高處不要去呼叫低處、下面的人,「這一招呼,大家都疑惑了」,大家也不曉得你在叫哪一個人。「以上是有聲之呼」,有聲就是你出聲音去叫。
『不指』,「這是無聲之呼,是指在高處看看,那邊是什麼山,這是什麼水,下面是什麼人,用手指著,這也疑惑人」。就是站在上面指著下面,指指點點,人家看到了,你在指哪一個人?所以這個也不指,不要用手指去指。我們再看:
【四、路上不吸煙,不嚼食物,不歌唱。】
「這是指年輕的弟子,有年紀的老先生又例外了。從前差不多都帶著旱煙袋,這幾年不興了,時候變了,形成了現在的紙菸。從前吸菸是逍遙自在,是消遣的一種事情,並不是需要的事。吃飯是需要的事,尚且還得逍遙,吸菸更是逍遙自在,太自然了。」這個是在路上不要吸菸,以前我們在社會上也看過,現在比較少了,但是偶爾還有,一面走路,一面吸菸。雪廬老人這段講,他說這個是指年輕的子弟,年輕人,因為老先生他又例外了。他舉出以前有旱煙袋,那個是古時候抽菸有個菸斗,長長的,菸草放在那個袋子,要抽,就塞一些進去,然後點火,這樣吸。我以前小時候看到我父親也曾經吸過,看到塞那菸草,拿那個菸斗。以前我的祖父我是沒見過,我的祖父聽說吸鴉片,那個就更講求了。現在這個菸已經很少看到了,偶爾還有,現在的菸斗就比較短,在西洋也有菸斗,現在比較少見,現在都是用紙捲起來,紙菸。從前吸菸,它一種很逍遙、很自在的,是一種消遣的事情。吸菸並不是需要的,不吸也沒關係。吃飯那是必須要吃的,吃飯尚且還要逍遙,就是說吃得還要舒服,吸菸他更是逍遙自在,就太自然了。
下面這段,「念過書的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都得恭敬。念了《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街上年長的老人都是我們的長輩啊!你見他們,有這樣子嗎?可是在鄉間,對老人不一樣。老人在路上走著,路又寬,人又少,見了面也不認識,走著很疲乏,在路上吃吃菸是可以的。在路上碰到一般人,也可以有點頭之交,點個頭就可以了。這是從前的話,現在談不到了。現在住公寓,鄰居姓張姓王一概不知,誰跟誰都沒關係,什麼里仁得仁,不興這一套了」。這是講過去那個時代,在鄉下的老人,那就不一樣了,鄉下老人在路上走著,路很寬,人又少,見了面不認識,走路走累了,他就在路上抽個菸,這樣是可以的。碰到一些路人也可以點點頭,點頭之交,也就可以了,這是講以前。現在跟以前那個時代是真的完全不一樣了,現代人都住公寓了,實在講住公寓,人跟人、鄰居跟鄰居就沒有交流,彼此都不認識,人情味就沒有了,現在這個時代是這樣。不要說鄰居,說我們住的這個地方,左鄰右舍大家不認識,現在就連自己的親人、親戚,很久沒有往來,也都陌生了。自己的親戚尚且沒有往來,何況說是左鄰右舍?現在這個時代,的確不一樣了,所以就沒有里仁這一套了,就不流行這個了。里仁是什麼?大家住在這個地方,互相照顧,互相關懷,那個真正是里仁。
『不嚼食物』,你在走路的時候,不要一面走,一面吃東西。「路上有灰塵,吃到嘴裡會傳染」,這個也不衛生。「總而言之,最好閉著嘴走路。人人的鼻孔都長著毛,它是天然的保護。風一吹,閉著嘴,灰塵就往鼻子裡去,鼻毛將灰塵遮閉住。額頭上長眉毛,又不聽又不看,眉毛做什麼?但是頭上出了汗,還得靠它擋住」,這個汗才不會掉到眼睛裡面去,所以這個都有它的作用。所以走路吃東西,路上灰塵,空氣污染,特別現在汽車那麼多,你嘴巴張開,不曉得吸了多少細菌進去了!『不歌唱』,也不要一路走一面唱歌,也是因為衛生的關係。好,我們接著看:
【五、乘車見長者必下,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
『乘車』,就是坐車,你看到長輩,必定要下車跟他打招呼。「這條要活用,不是人人都有車坐」,所以講出一個,我們要懂得怎麼去活用,知道這條它的精神在哪裡。為什麼他列出這一條,這個主要是對長者的一個尊敬。為什麼下車?就尊敬,禮貌。所以不是每一個人他都有車子,「你沒念過古文上『長鋏歸來兮,出無車』,齊國孟嘗君的客卿馮諼出去還沒車啊,普通人隨隨便便的哪會有車?你坐著車,在街上,不但是長者,即便是熟人,一看到他們,你的車就得停住,下來跟大家一起走」。不但見長者,如果你坐車,看到熟悉的人,你要下車,停下來,跟大家一起走。這些都是指郊區外面,那才可以。「這在城市裡不行」,在城市車輛那麼多,「你坐著汽車,你喊汽車、公共汽車停下來,你下車行禮,那就是書呆子」。比如說你搭公車,看到路邊一個熟人,你叫那個司機,你停一下、停一下,我看到一個朋友,我先跟他打個招呼,這樣行嗎?如果是這樣,雪廬老人講,那書呆子,把書給念呆了。「你說:我是有本之學!唉呀!差了!你在城市馬路上,不論騎什麼車,都不可下車與人行禮」,這個你要懂得變通。在城市裡面車那麼多,你不要隨隨便便車子就停下來,來跟人家敬個禮,這個不可以。如果你臨時要停下來,那也危險,往往你突然剎車,後面的車不知道你要剎車,那就撞上來了。所以看地方、看地點、看什麼情況,這個要變通,你不能呆呆板板的,學了這一條都必得下來。
『見幼者亦須與之頷首為禮』,「這不是說遇見長輩」,遇見長輩當然下車行個禮,平輩也是要下車行個禮,比你年輕的晚輩,你就可以不必恭敬他了?「不恭敬是不行的。」實在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這個恭敬心它是一切恭敬,你長輩、平輩、晚輩,乃至對於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恭敬心它是平等的,這個叫一切恭敬。我們佛門拜懺,前面開始都有一切恭敬,對一切都恭敬,內心都是恭敬。但是你表現在外面,這個叫禮,這個禮就有不一樣的。禮它有分尊卑長幼,禮就不平等了,它有分的。恭敬是平等的,外面這個禮它不平等,見了長輩怎麼樣,見了平輩怎麼樣,見了晚輩怎麼樣。見晚輩,對他還是恭敬,不可以說你是晚輩,我不用跟你恭敬了,不是這樣的。恭敬心是一樣的,但是表現在禮節上不一樣。遇見晚輩,怎麼樣?「你打個招呼就可以了」,或者點個頭,你好,『頷首為禮』,跟他點個頭,這樣就可以了。也不要說見了晚輩我就不理他了,不是這樣,要點個頭。好,我們再看:
【六、夜必歸家,因事不能歸時,必先告家人。】
「早上出門,所以說是夜必歸家」,夜就是說晚上,「白天出來的時間長,晚上必得要回家」。『若因事不能歸時』,「要是你今天出去,回不來」,有事情,臨時趕不回來,或者是幫人家的忙,「某人家有婚喪嫁娶的事情,一旦請你幫忙,晚上回不來,在早上出去前,跟家裡人說明白,我今天不回來,所以說必先告家人」,告訴家裡人,跟他講一下,我今天出去,晚上不回來。「這段是單指你計畫不回來,所以才先告訴家人」,這都事先有安排,所以可以事先告訴家裡人,你早上出去,你今天不回來。「要是你臨出去前」,並沒有計畫要往別的地方,或者住別的地方,那就談不到事先告訴家人,這後頭有講,在這裡就不必說了,這個是留著後面再講。
「為什麼說這個話呢?為人子的,別人不關心,母親沒有不關心的,到了天晚,某人還不回來?說好了,等一會兒就回來,家裡的老母天然的這種心,她跑到門外頭在街上等著、看著,你回來了嗎?你不回來,她就在那裡看,那不是白看嗎?白看她還是看。她也沒上過學、沒教她怎麼會?在家裡,固然父母也打也罵,愛之深責之切,愈愛便愈責備得過火。」這個也是雪廬老人講出做人子女要體會父母的心,父母平常可能都會念他、罵他,但是是愛他才會罵他。所以要告訴家裡人。
「街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他在外頭當小偷,我們可以不管,沒關係。可是孔聖人管,佛也管,什麼緣故?普度眾生!但是咱們沒有那個學問,尤其是現在。」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出去發生車禍,或遇到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夜黑了也不回去,遭了麻煩,家人也不知;自己中了傷也說不出話來,自己又沒帶身分證,警察也弄不出所以然,那就麻煩了。若出去前,有跟家人說上哪裡」,到時候家人去那個地方找你,「有人說:他來了,他已經走了」,家人就可以尋著這個方向去問,問不到就問警察,那少很多麻煩。
好,這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下次再來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何「食不語」❓
🔹當主人請客,吃飯不能吃得太快
🔹在談話的時候要謹慎,避免讓客人誤會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餐桌禮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四集) 2021/7/1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第八十二頁,我們從第五行:
【十三、食勿響舌,咽勿鳴喉。】
這一條是講吃東西,嘴巴裡面不要出聲音,這個就比較失禮了。過去我們也看過別人,可能自己也犯了這個毛病,你在吃飯,嘴巴咬那個食物,咂咂的響,這個就不好看。『咽勿鳴喉』,吞東西也不要有聲音。我們聽聽雪廬老人講的,「你在齋堂裡看看,受過教育的,飯菜才放到嘴裡也嚼也吃」,不是張著嘴咂咂的響。「吃菜喝湯,嘴閉著,先用牙齒與嘴唇嚼」,吃菜跟喝湯,嘴巴不要張開,就是嘴巴閉著,先用牙齒跟嘴唇去咬嚼食物。一些人吃那個菜,咂咂的響,「在舌頭響個不停」,這個我們都聽過。往下吞嚥的時候,咕嚕咕嚕的,咕咚咕咚這樣吞下去,「這很不像樣子啦」。滿嘴裡響,喉嚨還在那裡咕咚咕咚,「你聽了笑,你笑什麼?因為笑他吃相不對。笑他不對是不錯,可別自己犯了這個毛病。現在吃的麵包,可以剝開往嘴裡填」。當時雪廬老人講這個課,當然底下聽眾有人聽了這段就笑了,笑什麼?笑那個人吃相很難看,笑他這樣吃是不對的。笑是沒有錯,最重要自己不要犯那個毛病。
「其次喝茶或喝酒,你看過唱京戲,喝酒都用袖子遮起來,是唱戲的為了好看嗎?其實戲上都是按照古禮編下來的,都是名人編的。」這是古禮,不是為了好看。「你們諸位看過法師講經,穿上袈裟坐上大座,在上頭是不能吃飯,但可以喝茶。從前的証蓮法師與現在道源法師」,這些都是我們台灣的老法師,從大陸來台灣的老法師,可能都不在了,道源老法師往生了,他也是我們受戒的時候,三師七證,「他們是老人啦,他們還興叢林的這一套規矩,搭上衣服,喝茶時必須遮起來。法師講經也是唱戲」,遮起來,因為一般穿海青,袖子比較寬,像我穿的是長衫,大概遮起來,喝茶就這樣喝,這是一個禮節。現在有人方便一點,如果說沒有穿海青,遮得不滿,用杯蓋這樣遮著喝也可以。總之這是一個禮節的問題。「不知道的事最好要問,不必在大眾問,可以私下問,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學問,學問,要學就要問嘛!」這個也是教我們,我們不懂的事情最好先請問別人。也不必在大眾面前問,可以在私下問一問。學問,學問,要學就得問,不問就學不會。我們再看下面:
【十四、公食以不言為原則,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十五、咳嗽必轉身向後。】
「這兩條一起說」,雪廬老人把這兩條合併起來一起講。「公共吃飯是聚餐,以不說話為原則,為什麼呢?《論語》上有食不語、寢不言,這人人都念過。」《論語》上有講到這一句,就是你吃飯的時候不要講話,不要一面講、一面吃;睡覺的時候也不要言,不要去聊天。有一些人睡覺,特別是如果一個房間兩個人睡的,兩張床,睡覺大家躺著,躺著還在聊天,躺著聊,這是不合乎衛生。所以《論語》有這兩句「食不語,寢不言」。「這人人都念過,人人不聽這一套。」《論語》很多人都念過,那是以前人人都念過,現在沒念的人多得很,大多數的人沒念過。「為什麼食不言呢?為什麼管得這麼嚴?不是管得嚴,因為吃飯時最好少說話,就是說話也是兩個人聲音低一點。若在那高談闊論什麼的,一高聲說話,你在太陽下一看,一說話,嘴裡有很多吐沫往外噴。在桌子上一高談闊論,菜就添上材料啦!所以吃飯以不說話為原則。」這個是講,如果說話你低聲講,小聲一點講也還好;如果你嘴巴還有飯菜,一面講一面吃,而且高談闊論,講到正興奮的時候,可能你嘴巴的飯菜就噴出來,噴出來在桌上大家公眾用的菜就加上材料了,這個是雪廬老人幽默的話。大家看了還敢吃嗎?所以吃飯以不說話為原則;要說,吃飽了再說。佛家比較沒有那麼嚴格,佛是規定你嘴巴當中有食物,你不要講,把你的食物都吞下去再講。不要嘴裡面的食物還沒有吞下去,然後就迫不及待的趕快講,這個就不好。
「須言亦應避免唾沫入公器中」,如果遇到必須要講的話,唾沫就是口水,你不要把口水噴到人家公眾用的菜、湯上面,人家看了,誰敢吃?「除了說話避免唾沫入公器中,還有最不像話的是咳嗽。」這個也是常有的事情,特別是老年人容易咳嗽。「現在老年人出來吃飯的比較少,年輕的多」,老年人比較會咳嗽,年輕人比較不會咳嗽。「這有什麼關係呢?」何必講這個咳嗽?「總而言之,年輕的咳嗽少」,年輕的人咳嗽就比較少,除非你是傷風感冒才會咳嗽,一般沒有感冒他不會咳嗽。「從前老人,以咳嗽表明老的狀態,以此倚老賣老。你看唱戲一出來的老生,嗯哼,就是他有老氣,上來先得這一套,這是幹什麼呢?這表示是老生。」老生,他的聲音出來就是老人的聲音。「有的咳嗽不是假咳,是真咳,這個吐沫滿嘴都是,有些懂局的用巾堵著嘴」,用毛巾堵著嘴,「這個有時也堵不嚴」,就是沒有堵好,可能咳嗽,你那些唾沫、痰都噴出來了。
「我給大家說,只要咳嗽,總得要轉身。吃飯要咳嗽,把身體轉到後面去咳嗽。」這個常禮我們要學,如果忍不住要咳,就把身子轉到後面,不要對著餐桌上那些菜咳嗽,身體轉後面去咳。現在還有一些人,我看到他要咳嗽,他就起來,走到外面去咳。這邊是給我們講,你轉個身就好了。「這還罷了」,這個就是說,咳嗽,這樣也就算了。「現在人人都知道有傳染病的,誰有生病誰沒生病,大家不曉得,必得迴避這個,這是別叫人討厭,這個大家記住。」特別全世界到現在還沒有解除新冠疫情,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大家一起吃飯,不曉得誰有被傳染,誰沒有這個傳染病,大家不知道,這可不要往菜那邊去咳,那個就很不衛生了,人家看了就很厭惡,這個我們大家都要記住。
「西餐館子有一塊白巾,中國人吃飯,都有飯單,這大家沒見過。飯單很大,有四方的,也有三角的」,這個飯單不是指菜單,是一塊布,有四方形的、有三角形的,「上面有繡花很講究。當差的都是自己帶著筷子、刀子等等,每個當差的伺候著各自的主人,古時候的行酒,那是很要面子的,毛巾等等,統統是自己帶著。桌子上,主人都擺著紙,現在也興這個,擺上紙的目的就是預備你自己某些的毛病。所以出去聚餐時,帶幾張衛生紙預備著,倘或吃飯時,嘴巴往下滴著什麼東西,弄得桌子不乾淨,拿個衛生紙自己擦擦。」現在西餐都有一塊白布,吃過西餐的都知道,那個白布就是你擦嘴巴,或者你要咳嗽捂住嘴,或者預防湯汁、飯菜掉到衣服上,西餐有這個。過去中國人吃飯也有準備這個東西,那是在社會上比較有頭有臉的人,自己都有個當差的,準備自己的一塊布、筷子。主人也會擺一些紙,讓大家備用。現在一般到餐廳吃飯,或者是你到別人家裡去,給人家請客,餐巾紙一般現在都有,現在就很普遍了。像我小時候,那個時候吃飯,去給人家請客,也沒有什麼餐巾紙,現在是有,很普遍。自己要去給人家請客,自己身上帶一個,萬一沒有,自己的可以拿出來用。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十六、勿叱狗,不投骨於狗。】
『叱』就是大聲叫、大聲罵。這個我們也看過,狗跑過來,大聲把牠喊走。這個是講吃葷的,給人家請客,像排骨就有骨,雞、魚都有骨頭,不要看到狗來了,就把骨頭丟給牠。「現在講究的是不讓動物上屋裡去,普通人家沒有這個規矩。」你去人家家裡拜訪,一般不帶自己家裡的動物去的,但是普通人家就沒有那個規矩,可能主人那邊他自己也有狗、貓這一類的。
「你在這裡請客,葷菜裡頭必須有帶骨的菜,西菜裡也有,牛排、豬排都帶著骨頭。」像牛排、豬排,都帶著有骨頭,雞、鴨這些都有骨頭,這是舉出一個。「中國菜裡頭,現在的館子沒見過,從前都有,任何盤子必須有一樣排骨,大約一寸,肉在骨頭上,排骨跟骨排在一塊。吃的工夫,用筷子夾著骨頭,用嘴把肉脫出來,將骨頭放在桌子上,你不能往地上一摔,主人還要替你善後呢!」這個是吃葷,如果吃到排骨,在古時候中國菜,盤子都有一樣排骨,肉在骨上面,排在一起,你要吃的話,你要把筷子夾著骨頭,然後用嘴巴把肉咬著把它脫下來,肉從骨頭上脫下來,骨頭就放在桌上。不要把骨頭往地上丟,丟了就髒了,主人還要打掃。
「從前做菜沒有骨頭,菜是不行的,因對客不恭敬。」這個是從前的規矩,這是講葷菜,裡面一定要有骨頭。當然我們現在吃素的沒有這些,這是講吃葷的。《常禮舉要》是對整個社會大眾講的。在古時候,沒有骨頭的菜,那表示對客人不恭敬。「而肉靠骨附近最香,這裡頭還有些講究。」以前我們在家吃葷的時候吃過,的確靠近骨頭那個肉也是最香的。你要是吃完了,「把骨頭摔在地上」。以前年輕的時候,跟著我父親去給人家請客,這個事情我也幹過,吃了骨頭,看見桌底下有狗來了,就丟給牠吃了,這個是不對的,以前沒有學過《常禮舉要》。為什麼不能丟?「狗的嗅覺最靈敏」,牠鼻子很靈敏,你丟在地上,牠聞到了,牠就跑來屋子裡面吃那個骨頭。如果來了一隻狗也還好,如果來了兩隻狗,兩隻狗搶那根骨頭就打架了。下面雪廬老人講,他說「你看狗來了,客人就算不說,主人也不能讓狗走來走去,喝斥牠:咳!狗滾出去」,不能說,這個狗趕快出去。「這若是在普通時候說,狗滾出去是可以的,在聚餐時主人要是說滾出去,是叫狗滾出去?還是罵客人呀?這個大家可要迴避,以免發生誤會。」主人在請客人吃飯,狗進來,不能把狗趕出去。有一些客人他不在乎,他也沒有什麼感覺;如果有的客人他比較敏感的,怎麼在吃飯的時候你在趕那個狗,是不是在罵我,罵我像狗一樣?要我出去?這個誤會就大了。所以這個時候不能去喝斥那隻狗,趕那隻狗滾出去;如果平常,不是請客的時候是可以。
「再說席上客人有穿好的,也有穿得不好,這個穿的不好的人一聽滾出去,他心裡就發生誤會。」這是請客人,有的比較有錢的人他穿得比較體面,比較沒有錢的人他穿得比較簡陋,衣服穿得比較沒怎麼樣。如果這個時候主人去喊狗滾出去,這個穿得不好的人一聽到滾出去,可能他心裡就一個直覺感,發生誤會,這個什麼意思?怎麼看到狗,滾出去,可能發生誤會了,是不是在罵他?這個時候當主人的看到有誤會,你在這個時候「可不能解釋說:我不是說你呀!」如果你越解釋就越糟糕,我們一般講愈描就愈黑。「這可就要注意了」,這個要注意了。所以聚餐,這些都是人情世故,要懂,這個時候哪些話不能講,要避免。
「再者不投骨於狗,明明看見有狗來,你的骨頭也要放在桌子上」,怕有另外一隻狗來搶,跟牠打架。現在這個時代比較少見,我以前年輕的時候,自己家裡請客,貓、狗進來就很常見的事情,現在很少了。除非在鄉下,鄉下你在一樓、大廳,門是開著的,可能會有狗進來。現在有很多房子,餐廳,在外面就要脫鞋,門都關著,開冷氣,除非他自己主人家裡養的狗,不然一般狗牠不進來的。
這一條,我們也要知道它的精神在哪裡。這是舉出一個例子,我們學東西總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就在吃飯的時候,哪些話你不要講。聚餐是行禮,也就是說你講話不要造成別人對你的誤會,就是這個意思,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像現在沒有狗,這一條就可以免了,不是這個意思。他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就是說你在吃飯的時候、在談話的時候要謹慎,避免講話讓客人誤會,這個要注意。這個大家自己揣摩。我們再看下面:
【十七、碗中不留飯粒。】
吃飯要吃乾淨。「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民以食為天,農田是人民命脈,所以農人的地位很高」。『碗中不留飯粒』,我出家的時候跟著日常法師,日常法師吃飯,桌上都要擺一壼開水,吃過飯,就要把開水在碗裡洗刷乾淨,那個水要喝下去。實在講,那個飯吃完了,再用開水洗一洗,喝下去,那個碗好像洗過了一樣。如果沒有開水,準備一個饅頭,像以前印光祖師就準備饅頭,把碗盤那些汁擦乾淨,把它吃下去。吃完,就是碗跟盤乾乾淨淨的,不留一些渣,也不留飯粒,這個是最好。你吃乾淨,主人看了也歡喜,表示他做的菜不錯,大家很捧場,很給面子,不要吃不乾淨。在家裡也是一樣,吃飯沒吃乾淨,碗裡面都有飯粒,一粒一粒的,我母親就會講,如果吃飯吃不乾淨,碗裡面有飯粒,將來你討老婆會討到麻臉的,像這樣一粒一粒的,難看的,用這個來哄小孩。也就是說你吃飯要把碗裡的飯都要吃得乾乾淨淨的,不要糟蹋糧食,不要浪費食物。我們再看:
【十八、不對人剔牙齒。】
「吃完了飯要剔牙,這是免不了的,但是不對人」,不要對著人,面對面,對著他去剔牙。「你凡是不恭敬的事情不對著人」,就是你對著人剔牙齒,對人是不禮貌,不要對著。你頭低一點、偏一點,不要面對面對著他,在他面前剔牙。所以『不對人剔牙』,不對著人去剔牙齒,你稍微偏一點,頭低一點。「你譬如見了人,對著人打呵欠,對著人伸懶腰這個樣子,對方看見這個就覺得你不禮貌。」這是以前,「現在不這樣了,什麼禮貌也沒有了」,現在人也不懂,什麼禮貌都沒有,現在不懂這些了。
「從前,一碰見有人對著我們打呵欠什麼的,就是今天運氣不好才碰見這個,一定不吉祥,趕緊把霉氣弄走了。」這是從前,從前你看到一個人對著你在面前打呵欠,感覺就很不舒服,感覺今天很不吉利,遇到這個倒霉事情,有人在我面前打呵欠,要把這些霉氣給它弄走。「還有一個風俗,這個茶壺嘴子不可對著人。」茶壼倒茶出來那個嘴,不能對著人。「這個事多了,這是中國迷信,現在不信這個,信洋迷信了。有了洋迷信就把中國迷信蓋了去。」雪廬老人講了,說這個中國迷信,就不信這套了。不迷中國的,迷信西洋的;迷信西洋的,就把中國迷信蓋過去了。實在講,這是雪廬老人講的,這個不是迷信,是人情世故。我們再看:
【十九、客食未畢,主人不先起。】
「這條單指對主人而言」,前面都有主人、有客人,這一條是單單指主人。「客人或許吃得慢,主人若先吃飽,就把筷子放下來什麼的,這不行!主人都不吃了,你客人還在那兒吃,哪有這麼不開竅的客人?當主人總得慢慢的吃,並且把桌上東西盡量吃完,這個好看。」這個是當主人的道理,你請客人來,當主人的要有誠意,誠意是從這個地方去表現。有的客人,他或許吃得比較慢,如果主人自己先吃飽就把筷子放下來,我吃飽了,主人都不吃了,那你客人還在那裡吃,人家主人都吃飽了,哪有那麼不開竅的人?懂局的客人,就是懂得人情世故的客人,不能再吃了,人家主人都吃飽了,筷子都放下了,我們還在這裡吃。不是趕快把自己舀的菜吃完,就放著就不吃了。但現在人也不懂這些禮貌。所以當主人的,你吃飯不能吃得太快,給客人感覺不好。所以當主人的不能吃得太快,要慢慢吃,而且盡量把桌子上的東西都吃完,這樣客人他才安心的吃。所以當客人可以先說吃飽,當主人可不能說我吃飽了,你們慢慢來,這個不是待客之道。
【二十、起席,主人遜言慢待,客稱謝。】
「用完餐,起身離度時,主人遜言慢待,主人先說對不起。這裡遜言慢待的意思,是哪裡也招待不好,這是說客氣話」,客套話,就是說慢待,不好意思,沒有好招待,招待不周,招待得不好,請多包涵,這是主人對客人的一個客套話。現在的人覺得說,為什麼要這麼講?這是禮,唯恐自己真的是招待不周;縱然招待得很周到,也要說招待不周,沒有招待好,這表示謙虛,客氣話。「洋人正好相反,對客人說:你看吧,今天我這個菜最好」,我準備多好的來請你。西洋跟中國的文化就不一樣了,跟中國文化剛好相反。西洋人送禮給人,跟中國人也不一樣,中國人送禮給人,中國人會說:「這個東西是薄禮」。沒有什麼,這個不值錢,沒什麼,薄禮,很薄,我們一般講不成敬意,是個薄禮,不成敬意,這是中國人,中國文化是這樣。「洋人說:我這把扇子是從非洲來的,好貴唷!」不是一般的,你看我送這麼貴重的東西給你。「我今天招待的菜是天下沒有的」,我招待很好的,「這是洋派的」,西洋都是推銷自己,這是西洋文化跟中國文化不同的地方,「一切都與中國反著」,反向,相反。
下面雪廬老人講了當時的一個新聞,「你再看看昨天中央日報副刊上談到那個西洋文化,就以阿根廷與英國這個事情來說,阿根廷佔領了福克蘭島,英國人少就投了降,後來英國發了兵,阿根廷就投降,這兩面都投了降」。這是舉出當時的一個例子,阿根廷跟英國爭奪福克蘭島。「但是中國可不是這個風氣,就以張睢陽為例,外頭幾十萬兵,自己敗得剩十幾個人就是不投降,賊兵破城,割他的舌頭,殺他的頭,也是不投降,這是中國的文化。」這是有氣節的,就像文天祥一樣,他就是不投降元朝。
「你看歷史,他們不夠人格。」如果你看到歷史,看到西洋這些文化,不夠一個人的品格。「我們還要全盤西化嗎?」現在中國人都說要全盤西化,就全部跟西洋人學,自己老祖宗中國傳統文化就不要了。到底文化哪個比較好?「中國再不行,在地球上也已五千年了,雖然亡國,但沒有亡族。如今卻必得要把民族滅亡了,這個也難怪呀!國家算什麼,連父母都不要了,還有什麼國家呢?談不上盡忠報國了。你看中國的張巡、岳武穆等等,洋人看他們都是傻小子,跟他們不一樣。」為什麼有那麼傻的人?把忠於國家看作是傻瓜,傻小子。要學他們,跟他們一樣,「就是要我們聽他們的話,全盤西化了」。西化就是什麼?「誰有力量,我們就投靠誰,邪說橫行,現在就鬧成這個樣子。」雪廬老人當年在台中講這個話,到我們現在更離譜了,現在人連祖宗都不認了,有很多人都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不認同自己祖宗的歷史文化,去認同外國人的,這是現在。「書歸正傳」,雪廬老人講,回歸到我們這個正題來,「起席的工夫,主人先說慢待,客人也得說謝謝,雙方禮尚往來,人家恭敬我,我恭敬人家」,這個才合乎禮。我們再看「聚餐」最後一條:
【二十一、宴畢,主人進巾進茶。】
「宴畢,飯吃完了,主人照例的擺手絹、獻茶,這個現在還得有。總之,必得講衛生,這個手續省不下,手巾是免不了的。」手巾就我們現在用碟子放著,擦手擦臉的。現在餐廳也有,如果在餐廳吃飯,也有準備。有一些餐廳比較講究的,有擦手的手巾。「做客的工夫,主人拿著手巾來,我們可以擦一擦,擦了就別再坐在那兒,等著主人獻茶,擦了臉就可以起來了。所謂客去主人安。」主人他請客招待這一餐,時間已經很久了,主人還得吃飯,他家裡面還有很多人還沒吃飯,「我們早退也好嘛!」提早離開,讓人家好收拾。不然我們飯吃過了還待在那裡,主人要不要招待?他不能跑。所以禮要有一個節制,不要太過了。如果他茶泡好了,我們也喝個兩口就走,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喝了,或有時候喝個咖啡,不要坐太久,這條意思就這樣。也不是說,他已經泡好了,你就不用喝了,就走了。這個是還沒有泡,還沒有泡就不要坐在那邊等,我茶還沒喝,還不能走,不可以這樣。如果他已經準備好了,有一些聚餐,你到人家去做客,他還要上個水果,吃一點,意思意思就好了,就不要坐得太久,人家忙了一天,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不要耽誤太久。客人走了,主人心才安,不然他的心都掛在那裡,怕招待不好,對人失禮。做客人有客人之道,做主人有主人之道,這個都是要禮。
好,「聚餐」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辰、出門」我們明天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受邀還有正客跟陪客之分別,有哪些注意要點❓
🔹用餐取菜時要注意哪些地方❓
🔹為何聚餐時夾菜不倍於他人❓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養成好習慣,習慣成自然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三集) 2021/7/1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八十一頁,我們從四行,第五條看起,我們看這條的文:
【五、主人敬酒畢,正客須回敬主人。】
這條是「聚餐」的第五條。這一條,也就是「主人都敬酒了」,主人給客人敬酒,當然客人有正客、有陪客,正客就是主人主要請的客人叫正客,請某某人,主要他是正客;隨同正客來的有其他的陪客,或者主人這邊一些其他的客人,一起陪同,所以客人也有分正客跟陪客的不同。主人都向正客以及向陪客大家都敬過酒了,這個主人要主動的來敬酒,敬完酒請大家用餐。敬完酒,做客的客人不能沒有回應,這個叫禮尚往來。有來無往非禮,有往無來也非禮,就不合乎禮節。主人敬酒了,這個時候「正客就要回敬主人」,這個時候你是主要被邀請的客人,你要回敬。「你如果是當陪客,須知人家請的是正客,你是陪著正客,所以不要多事。正客還沒回敬,你少管,並不是你失禮,正客假如有不懂的,你再說。從前正客沒有不懂禮的,都學過。」這個地方雪廬老人再給我們說明,要知道如果你是去當陪客的,是主人這邊的陪客,或者客人這邊的陪客,我們必須要知道,人家請的主要是正客,你陪客就是陪著正客,所以不要多事。正客他還沒有回敬主人,你就少管,就不要管,這個並不是你失禮,是正客失禮,不是你失禮。正客假如有不懂的,有一些去當客人,人家主要是請他的,他不懂這個禮節,主人給他敬了酒,他也不知道回敬,如果他這個不懂,你當陪客的你懂,你可以跟他講一下,請他回敬。所以正客沒有回敬主人,陪客不能代表正客去回敬主人,這個就不對了,就失禮了,也是等於喧賓奪主。「從前正客沒有不懂禮的,都學過」,從前去當客人,也都學過這套禮節。
「從前講究禮」,以前講究這個禮,「主人送了請帖去,無論送到或沒送到,受請的客人都要給主人一個單子,寫什麼呢?敬陪末座。我陪最末了那個座位的人,這是講恭維話,這也是內行話。你要是首座主客,可以如此寫,你要是後座陪客,也寫敬陪末座,就是不識相。」也是有這個禮節,所以敬陪末座是什麼人講的?是主客,人家主人主要請的那個客人,就是正客。他是請某某人,主人送了帖子去,受請的客人都要給主人一個單子、一個回條,回條就是說「敬陪末座」,敬陪末座意思就是我接受了邀請,就是給我最後面那個位子就好了,這是一個客氣話,恭維的話,就是給我安排最後面一個就好了。這個也是內行話,敬陪末座。所以你是首座的主客,人家主要是請你的,你坐在上座的那個主客,你就可以這樣寫,寫「敬陪末座」。所以這個敬陪末座不是陪客寫的,是主客寫的。有一些人不懂,人家請的主要不是請他,他是陪客,他也寫個敬陪末座,那個就是李老師講的不識相,也就是不懂這個禮,這個我們也要知道。
「總而言之,中國是文化國,先得認字,先懂禮,今日之下這些狂徒不認字而且苛薄。」這個禮就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個情誼,人與人要敦厚、厚道,不能苛薄,苛薄就不是禮。對人不能苛薄,對人要厚,那才是禮。所以這裡特別講到中國是文化國,但是現在也不是了,這個是講以前在中國重視文化,現在都重視經濟(賺錢)、科技,科技也是為了賺錢,就不重視文化。不但中國,現在全世界大概也都是著重在經濟發展,科技的發展。主要是經濟,經商為了賺錢,追求物質享受,各國他們的傳統文化也都疏遠了,也都不相信了。中國是文化國,是傳統文化的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國家先得認字,先懂禮。要認識字,現在英國漢學院叫做文字學,要先認識這個字。先懂得這個禮節,現在的人不懂禮,不懂禮就很誑妄。「今日之下這些狂徒不認字」的,很多,而且很苛薄。他為什麼苛薄?他不懂禮。不懂禮,就苛薄了,對人就不厚道。我們再看下面:
【六、舉箸匙,必請大家同舉。】
「箸是筷子,匙是湯匙」,舉著箸匙的時候,必請大家同舉。「譬如說我是主客,主人讓我,我不舉筷舉匙,主客還沒舉箸匙,連帶的其他人也還不能吃。主人禮讓主客,主客就吃,這就是不禮貌,必請大家一起同舉箸匙。」這一點也是要注意的,箸就是筷子,匙是湯匙,一般主人就是請主客,比如說我是主客,主人讓我,如果我還沒有拿筷子、沒有拿湯匙,連帶其他的人也還不能吃,主客都還沒動。主人讓主客,讓了,主客就吃,這個也是不禮貌。應該怎麼樣?主人讓我們,如果我是主客,我也要請大家,大家一起來,就是這個意思,大家一起動筷子。現在擺圓桌的菜,就是說在面前的菜自己就先拿,大家一起來。一起動筷子,這個當主客的要懂,請大家一起來,這個動作、禮貌必須要的。
「聚餐是行禮,而不是出來吃飯,餓了不要緊,餓了回家吃去。」所以聚餐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禮節的往來,而不是說為了吃那一餐飯,如果肚子餓了,那就回家去吃吧!這個禮我們一定要懂。到大陸,到海外,在台灣,如果在外縣市,有時候同修請吃飯,我去接受邀請,我也常常跟同修分享這個禮的精神,就是說我們吃飯是一個禮節的往來,人與人之間的一個交通,不是為了吃這餐飯。如果為了吃這餐飯,跑這麼遠,大家想一想,你花多少時間?如果自己開車,要花多少油錢、多少過路費?你這些錢在北部吃一餐足夠了,何必跑這麼遠來吃?所以去那邊不是為了吃那一餐飯,這個大家要知道,為了什麼?為了行禮。人家來到我們這裡也是一樣的道理,是行禮,禮尚往來。所以聚餐是行禮,而不是出來吃飯,這個大家要記著。「當主客要讓大家,必須請大家一同舉箸,拿湯匙也如此。一上菜先別吃,先敬酒,這是正式的,前面的那些都是陪襯。」菜上來了,主人先敬酒,正客回敬,然後主人讓正客先請,正客要說大家一起拿筷子,大家一起來,回禮。
下面雪廬老人又講過去的官場,以前在清朝時候當官的。「從前官場中都穿了一身禮服,一起在桌子前頭行大禮,行對首拜,這是真行禮,絕對不是假的」。從前的官場,大家聚餐,穿了一身都是禮服,在飯桌前面行大禮,大禮就是互相對拜,這真的是行禮,不是假的,古時候就這樣。「現在中華民國行鞠躬禮,你偏要磕頭,那就不對了,因為禮從俗嘛。行完禮以後,主人就說:『請諸位寬衣』,或是摘帽子,或是脫衣,這時就可以隨便一點。」古禮是跪拜,現在中華民國政府定的,就沒有跪拜禮,就行鞠躬禮。現在政府規定行鞠躬禮,你偏偏要磕頭,那就不對了,因為禮要從俗,隨順世俗。所以在現在大家鞠個躬,在我們佛門叫問訊。主人就說,請諸位寬衣,或者你有戴帽子,帽子可以先拿下來了,或者如果冬天穿大衣,大衣可以脫下來。鞠完躬,行完禮之後,比如說去餐廳都有衣架,外衣、帽子拿下來,就可以隨便一點。「也有人說:『坐而正冠,起而更衣』,坐下就在那規規矩矩的,起來必須是為了更衣才起來。」也有人這麼說。
「更衣兩字,大家聽明白,並不是換衣服,但也可以換衣服,上廁所小解方便也叫更衣,現在更衣所各處都有」。你去,就是一定要去更衣嗎?不是的,這個更衣也就是說你去處理自己的事情,去更衣不一定你就是一定要換衣服,這個講得是比較文雅一點。如果你要上個廁所,現在廁所叫衛生間,古時候就比較文雅一點;現在,我去上廁所,那就比較粗魯一點。總之這些禮節,我們都是要學習。我們再看:
【七、用箸夾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你要拿起筷子來夾菜,只取向自己這一方的菜。」這個以前方桌,方桌擺的菜,菜的方位,東西南北都有,我們取菜就要取在自己面前的菜。「假如餐桌可以旋轉,主人他會先將菜轉到正客前。」現在有圓桌,圓桌上面又放個轉盤,就可以轉了。如果上一個菜,有時候餐廳它一道一道上的,有時候是全部都擺好的,一道一道上的菜,主人一定先讓正客來用,所以他就把那個菜轉到他面前。像我到外面給人家請客,坐在圓桌,大家都會把菜轉到我這裡。
「當正客的若懂局」,當正客的你是主要的客人,如果你懂得這個禮貌,懂局就是懂得禮貌,「他就會趕快拿起筷子來,將菜舀到碗裡去,並且再將菜往別處轉。」自己夾到碗裡了,然後再轉到別人那裡。「有時候轉到正客前,正客昂然不動,或者他吃了,也不理人,一直在那談話,其他人還吃不吃?」也有這樣的情況,有時候這個正客,菜轉到他前面,他不動。所以我去給人家請客,學了《常禮舉要》,趕快夾菜,夾完了,讓給別人,不然別人不敢動。如果菜轉到你前面,你在那邊都如如不動,別人就不敢動了。所以要懂局,人家主人轉到你這邊,就是要請你先,後面的人才能吃。所以不要坐在那裡不動,自己夾完菜,就要往其他地方轉了。或者,你不能自己吃了,也不理人,所以要轉,轉給別人,請大家一起來。有一些當客人的他不懂禮貌,就在那裡一直講話,菜轉到他面前,他還是一直講話,講個不停,大家都在等著他,到底大家要不要吃?所以這個都要懂,當主人、當客人都要懂,懂禮。
下面這一段,「縱使是修道,餓了就得吃,睏了就睡,這個誰不會?誰也不會!我活到九十三歲了還不會」。這是雪廬老人講到,縱使是修道,禪宗有句話講,餓了就吃,睏了就睡,這個誰不會?講起來大家都會,餓了就吃東西,誰不會吃?睏了就去睡覺,大家也都會,這個誰不會?誰也不會。所以雪廬老人講,他活到九十三歲了,他還不會,還不會吃、不會睡,這個也是一句真話。下面雪廬老人講,「吃西餐,我都是先看人家動手,我才動作。我不先動手,少找一些麻煩」。西餐的吃法跟中餐不一樣,西餐有西餐的禮節,西餐沒有筷子,有刀叉,還有湯匙,西餐都是這樣,要哪個先用,它也有一定的規矩。所以吃西餐,雪廬老人說,我都是先看人家動手,我才動作。看看人家怎麼吃,他自己不會先動手,就少一些麻煩。如果自己不熟悉西餐的禮節,自己先動手,就有一些麻煩。「餐桌或是圓桌或是方桌,主客拿起菜來,我也拿起筷子,怎麼吃法呢?你們大家都有學佛,念過佛經,有句話你會講吧?『譬如食蜜,中邊皆甜』,要從邊吃起。」這個餐桌是圓桌或者是方桌,主客拿起菜,我也拿起筷子,怎麼吃法?李老師舉出佛經,大家念過佛經,有一句話「譬如食蜜,中邊皆甜」,這個是在《四十二章經》。就是一塊蜜,當中是甜的,兩邊也都是甜的,旁邊也是甜的,是一樣的。這個也就是說一盤菜,如果是大盤的菜,只取靠近我們坐的位子這裡,我們夾這個地方,不要夾到對面去。這是講中邊皆甜,同樣一盤菜,都一樣,跟吃蜜一樣。這個也都有規矩的。
「從前商人是四民之末,念書的是四民之首。商店吃飯時,老闆與掌櫃的是同時吃,同一桌吃,大家一樣平等。這一盤菜上去,正中間的都沒有動,大家都吃邊邊的部分,這是商店吃飯的情形,我見過。沒有一上菜,就從中間開頭夾的,這個大家可以學學。」就一盤菜出來,你夾旁邊的,就從靠近我們這邊,旁邊的夾,不要那個筷子一進去就當中、中心那邊夾起來,這個就很難看了。所以以前士農工商,商人是四民之末,排在最後面的,念書的是四民之首,排在第一個。以前連商店吃飯,老闆跟掌櫃的一起吃,大家平等,所以這盤菜上去,大家不會去夾當中的,都是從旁邊夾,吃邊邊的這個部分,這是以前商店他們吃飯的情形。雪廬老人說他見過,沒有看到菜一上來,筷子就往當中夾起來,所以這個大家可以學學。現在吃自助餐,自助餐夾的菜,也就各人夾各人的,跟這個又不一樣了。
「各人吃各人跟前的,萬不可為了吃別的菜,要搆搆不到,就站起來,這可難看極了。人家看你這個神情就想:『他好像沒吃過東西,頭一回出來開開眼。』總之,不可站起來向別的角器取菜。」好幾盤菜,我們這邊夾不到,那邊那盤菜,就站起來翻山越嶺,把它夾過來,這個就不好看了。所以有時候當主人的,比如說方桌不能轉的,這邊的菜大家夾得差不多,然後他再換過來,這樣就比較好一點。不要站起來,就往那邊夾。我們再看:
【八、箸匙不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
筷子、湯匙,不要向碗盤頂心取菜取湯。這個也這比較容易懂,不要向當中那個頂心,旁邊舀就好了。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攪。】
我們現在吃飯都有公筷,大家一起吃,有公筷。「菜一上來,你拿筷子在裡頭翻過來攪過去,在那調一調,這可是大毛病。現在更講究衛生,就不應該如此了。」現在人很講究衛生,所以你不能攪來攪去。公食,就是菜是大家公用的,就不應該在那邊攪,翻來翻去,這個也不衛生。
「請客時,主人跟前多放一雙筷子、一根杓子,預備這個幹什麼?預備給客搯菜。拿這一分特別的筷子,站起來夾菜給客人,主人站起來不要緊,並不是站起來夾給自己吃菜,而是站起來敬別人,這樣是可以的。」如果你是當主人的,你站起來夾菜給客人,這個是可以。你當客人,不要站起來。
「其次,公食之器不可以用自己的箸翻攪,這個事情說出來就很難看了,一些年輕人如此也還罷了。還有些老年人嘴裡還有東西吃,筷子上的東西還沒乾淨,就又上別的盤子去取菜。唉呀!我就不能吃啦!你怎麼吃法?這個記住!」這是公食之器,就是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去翻攪,那個菜是公食,不能用自己吃的筷子去那邊翻來翻去,攪來攪去。這個事情,如果這樣做就很難看,年輕人不懂就沒辦法。還有一些年紀大的人吃東西,筷子都還沒吃乾淨,嘴巴還在動,他又上別的盤子去拿菜,這個看到就很不衛生。雪廬老人講,我就不能吃了,你怎麼吃法?「自己眼前有個小碗,將眼前的幾道菜搯到你的小碗。」就是我們現在講公筷母匙,你用公筷是什麼?用公筷夾到你的碗,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去夾,直接吃,現在人看到,很不衛生。在以前,我小時候是沒有什麼公筷,都沒有,但現在人比較講求。有公筷也是好,也是比較衛生。如果有公筷,那我們就不能用自己私人用的去夾那個菜。就像我們現在吃自助餐,自助餐有夾子,你要夾菜,你要用夾子,你不能拿自己吃過的筷子、湯匙,然後去菜盤那邊夾,那個人家看了就不太敢吃了。「聚餐不是吃飯而是行禮,這樣也乾淨,也不叫人討厭,就是這麼回事。」所以要記住,聚餐是行禮,不是說為了吃那餐飯,要懂得禮節,這都是做人的道理。所以聚餐,我們用公筷、公匙,這個也比較衛生,比較乾淨,也不會叫人家看了討厭。
「不叫人討厭,這全在個人習慣。在家庭中」,沒有客人的時候也是這樣,為什麼?「習慣成自然。習慣了,在外頭不用注意,自然而然就這樣了」。所以這在家裡就要養成習慣,如果在家裡沒有養成習慣,一下到外面去,不知不覺我們在家裡一些不好的習慣自然就出來了,所以在家裡就要養成習慣。
【十、匙有餘瀝必傾盡,方再入公食器中。】
「你用湯匙取菜、取湯時,要把湯匙裡頭的剩菜剩湯」,都先放在自己的碗裡面。「有些人喝湯,或可喝乾淨。有些人喝得不乾淨,喝不乾淨還帶一些剩下的餘湯餘菜,再上盤子裡去取菜取湯,講究衛生的人,看了就受不了。」匙就是湯匙,你這個湯匙,比如說你舀一個菜、舀一個湯放在自己的碗裡面,你沒有給它弄乾淨,比如那個湯匙上面還有菜,你就再回去那邊舀湯,或者放回去,人家看了就不太舒服,看了感覺就不好。你那個湯匙,菜沒有弄乾淨,你舀到你的碗,又拿回來,講究衛生的人看了他就受不了,這個也要避免。
【十一、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自己夾的菜,放在自己跟前的碟子,或在碗裡等等」,最好都是把它吃完,才不會糟蹋東西,「最好是少取,總記得一個少字,少了當然就吃得了」。如果你夾得太多,往往吃不完。所以夾少,不夠再夾,這樣就有彈性,就有空間。如果一下夾太多吃不完,怎麼辦?吃又吃不下,倒回去又不衛生,丟掉又可惜,就會產生困擾了。所以要記得少,就不要夾太多。
「有些人好意,拿著餚菜給你,這叫多事!」有一些人幫你夾菜,有時候他就夾得很多,夾了吃又吃不完。所以也讓個人他自己要吃多少去夾多少,這樣是最好的。「主人跟前一雙乾淨的筷子,他那個筷子就是要夾菜敬客人,你何必多事夾菜給人?你老先生是有年紀的又長鬍子,鬍子看起來骯骯髒髒的,人看了就討厭,你再夾菜敬人,人家不吃嘛對不住你,吃嘛嘴裡嚥不下去。咱在這裡講書不可開玩笑,要是開玩笑那就聽不明白了。一個小姐給他夾菜,行;我這個老頭給他夾菜,就不行。這個世故人情都得要懂。」這個就叫世故人情,這裡說到夾菜,你自己是什麼樣一個身分?主人他會夾菜給客人,敬客人,是主人的事;如果你是陪客、客人,你何必多事去夾菜給人?縱然你當政客,也不要夾菜。這裡舉出,這個應該都是雪廬老人他看過的,有些老人家年紀很大了,又長了鬍子,看起來骯骯髒髒的,人家看了就討厭,如果你再去夾菜敬人家,人家不吃,真的對不起你;要吃,真的吞不下去,看了就噁心。所以雪廬老人在這裡講幽默話,說在這裡講書不可開玩笑,如果用開玩笑的口吻來說,可能大家聽不明白,像聽笑話。這裡舉出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小姐給他夾菜,這個可以,他心裡會很歡喜;他說如果我這個老頭給他夾菜,那就不行。為什麼?世故人情。這個人他對那個小姐,跟對你這個老頭,感覺不一樣,所以她行,我們就不行。
「這句『自己碗中之餚菜,不可反回公器中』,自己跟前的菜餚,不論餚指的是葷的,或菜指的是素的,都不可以吃不了」,都不可以說吃不完,然後我再把它倒回去,倒在公器當中。所以我們自己吃不了的,你不能再把它倒回去碗盤裡面,這是大毛病。「實在吃不了就擺著,剩下就是了」,你也不要再把它倒回去,倒回去,人家看了,人家還敢吃嗎?剩下,剩下雖然不好,但有什麼辦法?你吃不了,你不能吃,只可以放在自己的碗中;不要夾到自己的碗,然後再把它倒回去公器,就再倒回去大眾吃的那個盤上去。「這個《禮記》上都有」,古時候《禮記》都有。我們再看:
【十二、箸匙所取餚菜,不倍於他人。】
「這個事情我常留神,桌子上坐的客人,如果是一般粗野人,沒有一點規矩,看了看跟我一樣,我夾的菜就跟大家一樣。不懂禮的人,夾的菜、搯的東西,把菜夾過來,還沒吃上,嘴就往外張開,油湯一滴滴的就滴開了,然後把菜吃到嘴裡去,兩個腮鼓出來,這個是大毛病。為什麼?這個菜是大家吃的,你一個人想撈本,比別人多兩倍夾在嘴裡,唯恐佔不到別人的便宜,兩個腮子鼓鼓的,那很難看了。」這個是吃菜也不要夾得比別人多,比別人多一倍。雪廬老人講,他也看過,有人他都還沒吃完,嘴巴張開,嘴巴的油都滴出來了,然後再把菜吃下去,吃到兩腮鼓鼓的。這大概他一下子塞太多東西到嘴巴裡面,所以嘴巴才鼓起來。一次吃太多了,這個是很大的毛病。為什麼不能夾得比別人多?因為這是大家吃的,不是只自己一個人吃的。如果你想一個人,比別人吃得多,夾兩倍的菜放在嘴裡,好像怕佔不到別人的便宜,吃得嘴巴兩腮都鼓鼓的就很難看,吃相就很難看。
「很多人拿著筷子一夾這麼一大團,往嘴裡塞,好像內地的填鴨子。不管鴨子吃不吃,就將食物硬往牠的嘴裡塞,塞進去不叫牠動彈,幾天以後鴨子就胖了,這叫填鴨子。自己跟填鴨子一樣,這是很難看的,這個記住!」這是講填鴨子,填鴨子就是硬塞,牠吃不下這麼多,硬把食物往牠嘴巴裡面塞,硬塞,兩天那個鴨子就胖起來了。這個也很不好看。
「我們同仁在桌上吃飯,我可留心看,很不好看啊,總是失態呀!」這個同仁,以前跟雪廬老人在機關一起上班的同仁,在桌上吃飯,他有注意看,吃的樣子很不好看,總是失態。「嘴裡必得只有兩三分,容易咬嚼,有人與你說話時,雖然還有菜吃在嘴裡,也還可以說話。」如果你嘴巴塞得滿滿,人家這個時候找你講話,你也講不出話來。「其實菜在嘴裡是不能說話的」,你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這個也不好。實在講是不能說話,所以最好是不要說話。孔子講「食不語」,吃飯的時候不說話。吃飯的時候如果要說話,你要把嘴裡的東西吃完了,嘴巴裡面沒有東西才能說話。不能這個嘴巴裡面東西還沒有吃下去,然後一邊講話,這個也很不衛生,搞不好就嗆到了。所以最好吃飯不要說話。「有的人同桌吃飯他不懂得,你吃了菜他還跟你說話,你嘴裡菜少,若能嚼還可以說話,能夠敷衍過去。若把兩腮吃得都鼓起來」,話說不出來,那就很難看了。如果他還故意跟你開玩笑,問你一些話,「你若說不出來,他就問:先生,你沒聽到我的問話嗎?」這個時候你還能把菜吐出來嗎?把菜吐出來,說:「我跟你說吧。」這個就更難看了。
「記住,夾菜不倍於他人。咱就算餓了,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宴會敷衍一場就是了」,真的餓了回家再去吃吧!這些都是人情世故,常禮,大家要懂。記住,吃飯是行禮,不是為了吃那餐飯。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條。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何雪廬老人說天下莫如吃飯難❓
🔹請客有什麼注意要點❓
🔹為什麼做客要穿比較好的衣服❓
🔹一舉一動處事都是亂七八糟,這人學佛會成功的很少,什麼原因❓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天下莫如吃飯難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二集) 2021/7/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2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第八十頁,「聚餐」,我們從八十頁倒數第一行看起: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昨天我們講到這一段,沒講完,今天接著講。「在中國,不論任何事情,一律都有規矩,聚餐是行禮,更不用說了。凡事要有次序,最小的事情也得講次序。你上菜館吃飯,你若說外行話,他做的菜雖然是一樣,但是他跟內行是一個做法,對你又是一個做法。現在一切不講次序,亂七八糟,所以社會亂成這個樣子。」這一段昨天我們也學習過,雪廬老人講到在中國,這是講過去,在我們中國,不論任何事情,一律都有規矩,不管什麼事情都有它的一個規矩。所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各行各業也有行規,這個是都必定有的,沒有說哪個行業它都沒有規矩的,都有規矩。這個規矩也就是佛法講的戒律,在儒家講叫禮,禮就是規矩。佛法講戒,戒律。
雪廬老人舉出一個例子,懂規矩跟不懂規矩,懂得規矩的就是內行的人,不懂規矩就是外行。他舉出譬如說去吃飯,到餐館,餐館有餐館的規矩,如果你是內行人,這個餐館的人他聽到你跟他講的是講內行的話,同樣點一個菜,他做的跟外行的人去點菜,同樣是那個菜,但是做法就不一樣了,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就看熱鬧。這也是一個規矩,這個就是一般常禮。現在這個時代都不講求這些秩序,所以亂七八糟,所以社會就亂成這個樣子了。現在我們說『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現在沒有。現在小孩子都上桌了,還有些小孩子他搶坐上座,實在講現在真的沒有次序。大家如果去餐廳吃飯,有一些大人他也不懂,為什麼不懂?他沒有學禮,他不懂,就把小孩,就讓他去坐上座,大人坐在下座,次序顛倒。就像我們道場做法會上香也是一樣,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我們佛門就是男眾前面,女眾後面,然後再分長幼,長幼有分年齡的,還有分他的執事,還有分他的輩分,這個當中也很多方面,不是只有年齡。有的人年齡比較大,但是他輩分比較小,你排還是要排在後面。這個我們在世間法也看到很多,我們常常聽到他輩分比較高,他比那個年長的要年輕,但是輩分比他高。所以這個都是講一個禮,如果你不學這個禮,你不曉得怎麼去排!不曉得怎麼排就亂排,那就亂七八糟,就雪廬老人講的。所以要學禮才不亂,你不學禮,那肯定就亂。現在大家也習慣了,亂中有序,也就這樣了。「你們諸位要學佛,學佛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怎麼講?一心不亂,是有次序,還是沒次序?亂七八糟怎麼叫一心不亂?這個人終日在家庭的一舉一動處事都是亂七八糟,這人學佛會成功的很少,因為收不起心來」,這個心非常散亂,「他怎麼能成功呢?所以孔子才說: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在禮上走,漸漸走上了道」。就像佛法,你遵守這個戒,儒家遵守這個禮,你慢慢就上道了,慢慢就接近這個道,往這個道不斷的靠近。如果你偏離這個、不要這個,離道就很遠了。
「這聚餐頭一項是講次序。」這個聚餐不是為了吃那一餐飯,是行這個禮,頭一個是講次序,你請客,位子怎麼排?現在的人他不懂禮,不懂禮,你給他排的不對地方,他也心裡會不舒服,這個就是禮。「咱中國是方桌」,這個方桌。我小時候我們家就是方桌,四四方方的,一個方桌。「六個人一桌,依禮而言,正對門口是上座,佛與觀世音菩薩供在這裡。」這個我們進入一般人家的大廳,一般請客,以前都是在大廳,以前沒有像現在很講求,還有餐廳,都在大廳。大廳前面就有一個供桌,當中供觀音菩薩,佛與觀音供在那裡,前面就擺個方桌。「從前餐桌上座次的規矩都得學」,要學習,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地位,什麼樣的輩分,我們現在佛門裡面還有在家、還有出家,這個都要學習。「凡是上學回家,老人都會教」,教這些禮。「家有四、五口人,吃飯是在同桌,誰坐在哪裡都有一定」,你坐哪個位子都有一定,「在家裡就練習慣了」。「老人一不在家,這個位子就得閒著,沒人敢坐。」這老人,他是主人,我們現在講戶長,一家之長,當然他坐的那個是上座,他坐的那個位子沒有人敢去坐。他如果不在家,也就是把它空著,不能說他不在了,就換我們來坐!這不可以。
「在外做客時,主人讓座,主人他讓他的,你自己得看看年齡。有些人該他上座,他再三不坐,他坐在那裡,旁邊便沒人坐了。這麼讓,那麼讓,前呼後擁,他一抽手,力量很大,一下子甩掉兩個。當初張飛讓客,很恭敬,很客氣,一下子拉過來,把客人膀子給拉斷了。」這個也是,有些人該他坐上座,他就推辭,他不坐,他再三不坐,他就是不坐。但他不坐,他是上客,他不坐,沒有人敢去坐那裡了,這個就是三推四推的,這麼讓,那麼讓,前呼後擁,人家用推的把他推上去。如果遇到一個手臂力量比較大的給他拉一下,可能就一下子甩掉兩個人,倒下去了。舉出歷史上張飛就是這樣的,叫你來坐不來坐,就把你拉過來,結果把手臂膀子給拉斷了,那力量大。這段也就是說該你坐你就坐,你不要在那邊推,你不坐,別人不敢坐。不該坐的,你就不要去坐;該坐的,你就要去坐,這個才合乎禮。
「上座必須讓長者,這長者是年紀長,如果是輩數就很難講了。」就我們剛才講過了,長者是講年紀,年紀比較大,五歲、十歲、二十歲,稱他長者。但是如果你論輩分、輩數,那就很難講了,年紀大的不一定是長者,可能是年輕的人他是長者。「譬如,有人年輕卻是祖,上了年紀反而是孫」,這個很多,那的確是這樣的。像以前兄弟姐妹多,大哥年紀大了,小弟,他們當中可能有的差三、四十歲,他大哥結婚了,他的兒子比他小弟還年紀大,這個也有,我們也見過,那個是論輩分。所以論年齡、論輩分。另外還有論他在社會上的身分地位,比如說他是當官的,他年紀不是很老,但是他是長官,或者是他社會上有什麼身分地位,或者什麼貢獻,或者他有什麼道德學問,他也不一定是年紀很大。所以《了凡四訓》講德高、位高、識高、年高,這有四種,這個都要依禮來安排,你沒有一個禮,那你怎麼辦?到底請誰?哪一個坐上面,哪一個坐下面?所以在佛門也是一樣。有一次我在澳洲淨宗學會,那個時候我有事臨時去掛單的,其他沒有出家眾,臨時台灣來一個長老,他們那些居士從來沒有接待過長老,不曉得這個禮節該怎麼辦。他來了,他要來我們這裡看看,又不能拒絕,那來了怎麼接待?剛好我在那裡,也就跟他們幫幫忙,幫忙接待了。所以這個都是禮,佛門也不例外,佛門叫律儀,就是禮。
所以,「如何入席?」這個論年紀、論輩分,「在家裡不必論,出去外面時,父子不同席,師生也不同席,這沒法讓」。在家裡就不必講了,如果你去外面做客,過去父子一起去給人家請客,但是不能坐在同一桌,兒子不能去坐在跟父親同一桌,學生也不能去跟老師坐在同一桌。所以父子不同席,師生不同席,這個不能讓。「現在打倒孔家店的,這點一概講不上。總之,看見年紀比我們大的,我們讓他。」這個也是雪廬老人他也是一個感慨的話,現在一切都談不上了,現在人大家都不懂,你不懂,我也不懂,大家都不懂。我們學了這個《常禮舉要》,反正就是看到年紀比我們長的,我們總是讓一讓,讓一讓長者。好,我們再看下面:
【二、入座後不橫肱,不伸足。】
『入座』,就是我們去給人家請客,坐下來了,坐下來之後,你兩個手臂、胳膊不要撐開放在桌上,你一撐開、一展開,如果那個位子不是很寬,一般我們一個圓桌坐十個,有時候還坐到十二個,坐到十二個就比較擠了。如果你兩個手這樣一伸出來,那兩邊的人他就沒有地方,沒有空間了,都被我們佔去了,所以不能『橫肱』。『不伸足』,也不要把腳伸到桌底下去。「這個大家必得學,人人都會出去做客。橫肱是什麼?坐在椅子上,把手肘橫伸出去。四方的桌子,一方坐兩個人,假如你橫肱而坐,他就被拘束了。不但坐席如此,就是兩個同學一張桌子,也是左手不要橫出去,否則別人很難寫。」這段雪廬老人講,我們大家平常也都會出去做客,人家請客。橫肱就是你坐在椅子上,把手肘伸出去了,橫著,別人就受到影響了。不但坐席,就是在學校,同學,以前我記得讀小學的時候,一張桌子坐兩個人,你也不能橫著,你左手也不要橫出去,橫出去可能你就影響到隔壁同學,他就很難寫字了。總是我們手要收回來,外面做客,我們要注意。
「從前做客換新衣服,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有衣服,冬天衣服更講究。穿好衣服,這是恭敬主人家,整整齊齊是恭敬人家,而不是炫耀自己家裡有錢。你譬如有公事,你必得戴上禮帽,穿上褲褂,行禮以後,才能脫這禮服。」我們要去給人家請客,就是做客,做客怎麼樣?做客你要換新衣服。換新衣服,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有衣服,不是說我到你家做客,我來炫耀一下我有新的衣服,不是這個意思。如果到了冬天,他那個衣服就更講究,穿好衣服,為什麼做客要穿比較好的衣服?這是恭敬主人家,對人家一個恭敬,穿得整整齊齊的是恭敬人家,而不是在炫耀自己家裡有錢,不是那個意思。這裡也舉出,比如你有公事,在過去,你要戴上帽子,禮帽,都要必須戴帽子,穿上褲褂,以前叫長袍馬褂,等這個禮行完了之後,回家再脫下這個禮服。所以這個看場合,看什麼場合,如果做客,這個必定要穿好一點的衣服,對人家表示一個尊敬、一個恭敬。
「你到那裡做客,一上桌就橫肱,旁邊的人受了妨礙,這吃菜時,他故意拿著菜帶著湯,滴滴答答的滴到你衣服上,那就行了。這是從前,那也是不道德的人,才沒這樣寬恕人的心胸,所以要不橫肱。」這段講你到哪裡去做客,到什麼地方做客,如果你一上桌,你習慣就是這樣橫著肱,兩個手臂這樣橫著放在桌上,那旁邊的人他受到妨礙。如果這個人他修養比較不好,他就故意夾菜,菜如果帶有菜湯,滴滴答答的,然後就從你這個上面滴過去,那不是滴到你的衣服?你手臂上穿的衣服就被滴到了,那就行了,那個意思就是告訴你,你手誰叫你橫出來?這是從前,以前有這樣的事情。但是這樣故意用這種方式去告訴旁邊這個客人,李老師講,那也是不道德,故意菜汁給人家滴到衣服,那也不道德,他就是沒有那種心胸去包容別人的過失。所以要不橫肱。
「不伸足,你坐在這桌子上,六個人同一桌」,方桌,六個人,左右兩邊各兩個,四個,一個上座,一個下座,主人坐的是下座,一共坐六個,六個人同一桌。六個人一桌,「每邊有四隻腳」,左右兩邊,左右各有四隻腳,「假如都伸開腳」,這桌底下就都是腿了。「滿了腿怎麼樣?大家腿互相交錯」,那被看到就太不像話。特別以前桌子沒有桌巾、沒有桌布,現在有些餐廳它有桌巾垂到地下,你伸了腿還看不到,以前沒有,空空的。空空的,如果你這邊也伸腿,那邊也伸腿,看過去的確不好看。所以不要伸足。
「總而言之,要把這腿一彎」,就是收回來,腳收回來,「跟我自己坐的椅子平行」,這樣才可以。「如果伸了腿,碰到沒規矩的主人家,家裡的狗在你腿上咬兩口。所以要不伸足」。去給人家請客吃飯,不要橫肱,也不要腳在桌底下伸出去。我們再看:
【三、主先舉杯敬客,客致謝辭。】
「這是入座以後,主先舉杯敬客。你是主人,得先動作請客。你先不要拿筷子吃菜,先敬酒,敬酒是用兩隻手。我是主人,要先讓正客,讓不能只讓一個,先讓了正客,再讓其他客人。這第一杯酒,主人先喝,表示自己喝了叫人看,這是主人先舉杯敬客。」這個禮節現在人沒有學,也不懂。我們常常去給人家請客,那個齋主:吃!吃!有的齋主他自己就先吃了,他還沒有請客人吃,自己先吃了,這個就很失禮,但是他也不懂,他也不知道。所以我們請客,聚餐是行禮,是進行這個禮節,你是主人,主就是你要主動,你得先動作請客,你要先主動的來請客人,請客人用餐,你不要自己先拿著筷子,自己先吃菜。一般這個順序要先敬酒,這個是社會上;我們吃素的人,他有準備茶,或者是果汁這一類的,來代替酒。敬酒是用兩隻手。如果我是主人,我要先讓正客,先敬正客,然後讓不只讓一個正客,其他陪客也要讓,先讓了正客,再讓其他客人。第一杯酒,主人就先喝,喝了就是代表歡迎,這是主人先舉杯敬客。然後酒敬過了,請客人來一起,請用餐,主人要主動請,請大家用餐。所以過去我在台灣、在大陸也都碰到過,同修他做齋主請客。請客,我們坐在那邊坐了半天,要等齋主請我們吃飯,齋主坐在那邊他都不動,坐了半天。後來齋主說:師父,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吃?我說你還沒有請我們吃,你齋主要先請我們吃。這是禮貌,你是做齋主,你要請,你要主動請師父、請同修大家來吃,你自己要主動來請。那個齋不是我打的,我不是齋主,我不能喧賓奪主,我請大家吃。所以他們也不懂,師父你沒吃,我們不敢吃,這個就是要學禮。這個時候,所以我碰到很多同修遇到,我都會一個機會教育跟他們講,你要請師父,請在家、出家同修來吃飯,你主人,你是齋主,齋主你要主動先請人家吃,你自己都不動,人家也不好意思吃。所以這個是主人要先有動作來請客人。
「你不是主人,座下還有主人及別的客人,你不要妄作聰明說:咱坐下來喝,大家來喝呀,來、來。」不是你請客的,你請人家吃、請人家喝,這個酒席是你請的客嗎?如果這樣,就叫喧賓奪主。不是你請的,你就不能夠主動去請人家吃喝。所以,「這桌酒席是人家花的錢,人家愛讓不讓是人家的事,你沒有讓的道理!這是第一次」,就第一次聚餐請客,「後來就另當別論,這是有實有權!凡事,有實在,有方便,沒有呆板的事情,你萬不可先動手,這是要緊的」。這裡這段雪廬老人也補充說,我們第一次請客、第一次見面,就必須守住這個禮節。如果是以後,如果說常常有頻繁的,這個當中有時候你看狀況,要臨機應變,不能呆呆板板的一定要這樣。比如說主人剛好有事忙,交代一下你們先用。你跟這個主人比較熟悉,有一些客人跟這個主人還沒有很熟悉,這個時候你也是半個主人,你來代表主人來招呼大家,這個就是有實有權。這個就是你要會靈活去運用。原則上就是主客要分清楚,不可以先動手,這是要緊的。
「現在是不行了,擺了桌以後,主人還沒敬酒,旁邊的人拿出酒來就先敬主人,更胡鬧,講不通。」我們現在常常看,主人不懂,客人也不懂,實在講主客都不懂,如果有一方面懂,大概也不會這樣。為什麼會客人他先去敬酒?主人都沒有請客人喝酒,有的客人他就自作聰明,喧賓奪主,變成他是主人,他來請大家,跟大家敬酒了,自己先拿出來先敬主人,這更是胡鬧。一般主人敬完酒,客人再回敬,一般順序是這樣的。「這是人家的酒拿來請客,你怎麼敬他?」他的酒,不是我們的,我們怎麼可以拿他的來敬?「這個主人預備敬酒後,客人得致謝辭。他來敬你,你先謝謝。主人要是站起來,客也得站起來。」這也是一個禮節,譬如說主人站起來跟大家敬酒,我們客人也要站起來,不能坐著。「別人給你滿酒也不管,這些都是不懂禮貌。」滿酒就是給你倒酒,倒酒,你也不要不在乎,起碼給人家說個謝謝,如果都沒有,那這都是不懂禮貌了。所以,「禮尚往來,你記著這個原則便行了,別的人來恭敬你,我們就恭敬人家」,這叫禮尚往來。人家對我們恭敬,我們要對人恭敬,這個叫禮尚往來。這個很重要,現在人不懂禮貌,到處出醜。我們再看下面:
【四、主人親自烹調,須向主人禮謝後食。】
「大家不是一起出去吃菜館,而是在主人家裡吃,或是太太,或家裡人做菜,這個更隆重,隆重到非得交情夠得上,才請到家裡面吃飯,交情夠不到,那我們這小屋不能容大神。這是夠得到交情的。」這一段就是人家主人請客,請客,現在一般大多數都是訂外面的餐廳,這個菜館就是現在講餐廳,去餐廳訂,外面吃。在從前,請客去餐廳吃的很少,都請到家裡來比較多。現在餐廳多了,還有很多人他自己不會做菜,怕菜做出來不好,也不敢請客人來家裡吃,就是在外面訂。有的人他自己就本身也很會做菜,但是不管怎麼樣,他做的菜怎麼樣我們先不管,如果主人請我們去他家裡吃飯,不是到外面餐廳,是他家裡吃。他家裡的人,或者是他太太親自下廚去煮,或者是家裡其他的人做菜,或者是他請的佣人,還是其他人的做菜,這個就更隆重了。如果主人的太太親自下廚,表示這個客人交情夠深,隆重到非得交情夠得上,交情夠得上,才會請到自己家裡來吃飯;交情夠不到的,那就我們這小屋不能容大神,就到外面吃了。這裡講是夠得到交情的,交情夠的。
所以過去台中江逸子老師,江師母還在的時候,我也常常上到江老師家去,上到他家去,很多次都是在他家裡吃飯。江師母很會做菜,外面餐廳都吃不到的,她做的菜真的外面餐廳吃不到,手藝非常好。後來江師母年紀大了,身體比較不好,後來才有到餐廳去吃。剛開始,很多次都是在他家自己做,江師母自己親自下廚。這個就是很隆重,不是一般客人,夠得到交情的,他才會請你在家裡吃飯;如果交情夠不到的,一般都是在餐廳比較多。
「上菜時,你或許不知道是主人親自烹調,或是家人做的,或是當差,或是其他人做的。」這不一樣,這個都是長學問。上菜時,你在人家家裡做客,或許你也不知道是不是主人親自烹調的,主人自己親自下廚,或者他的太太,或者是他的家裡的人做的,或者是當差,他請人,或是其他的,他的朋友來做的。上菜的時候可以問一問,「這個菜是哪一位做的?是廚房做的?或是家裡做的?這不一樣了,這個都是長學問」。這個菜做得不錯,就問一下。主人他就會給你一個回應了,是我太太做的,或者是家裡請的人做的,他會講。「從前還有更講究的,有些大闊老不吃菜館,家裡有名廚,各有各的拿手菜與專門菜,這是館子做不出來的。這時你可以問一問:這是誰做的?主人說:這是賤內做的,她在那裡調理。這是對客人太恭敬了,所以須向主人禮謝後再食。你要說:這太隆重了,真是不敢當。說了客氣話,然後可以食。」這也是個禮節,不要一看菜上來,就大口大口的吃了。
所以有些大闊老不吃菜館,大闊老就是有錢人,但是他對吃的很講求,他自己家裡請個名廚,名廚就是他的廚師很有名。每個廚師各有他的拿手菜跟專門的菜,你在外面菜館、餐廳你是吃不到。這個我也的確碰到過,在台灣沒有碰到過,在大陸我碰到過。在大陸,在上海有一個同修,有一次請我們到他一個朋友家裡去給他們請客。他不是去外面,就在他的別墅,他這個朋友也是一個大老闆,房地產的大老闆,在當地很有錢,他有專門的廚師,他做出來那些素菜,真的外面餐廳也做不出來,這個我也碰到過。所以碰到這個,我們就要先跟他,我們學了《常禮舉要》,就「這誰做的?」,我家裡某某人做的,什麼人做的。我們要先給人家說謝謝,這個太隆重了,做得太豐盛了。必須先向主人禮謝,然後我們再吃。說了一些客氣話,不敢當、太隆重了。所以先一個客套話,然後就可以吃了。
「主人聽見客人說這句話,回到後頭對家人說:客人謝謝你啦!家人也有懂規矩的,會問:我請了客,他說怎麼樣?若是說:他沒說什麼!就知道來的客是土包子,吃飯就遭難看。」客人禮謝之後,主人也會到後面去給家人說,或者是給他的廚師講,我們總是要有個表示,一個規矩,「菜煮得很好,外面餐廳也吃不到」,或者「我們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如果就是儘管吃,他也沒有說什麼,這個客人就是土包子了,吃飯就遭難看。但是遭難看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不學禮,他不懂。所以過去我們特別在大陸上有很多居士,他自己家裡有做菜,自己請廚師。像我們到阿彌陀佛大飯店,吳董他還請我們台灣的廚師去,真的去到那邊,都是做得很精緻,這個菜做得太好了,在大陸上竟然能吃到這麼好的素菜,素食的宴席。所以吳董他就會請廚師出來,我們讚歎一番,他去跟廚師講,廚師就來,也給我們打招呼致謝。所以這個都是行禮。
「吃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吾最怕吃飯。天下莫如吃飯難,世間唯有修行好,天下莫如吃飯難,你記住吧!」雪廬老人講了這一段。他說吃飯,我們吃飯有什麼難?一口一口吃下去不就好了嗎?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雪廬老人講,他最怕吃飯,為什麼?怕失禮。所以都要很小心,很謹慎。所以天下莫如吃飯難,世間唯有修行好,天下莫如吃飯難,你記住吧!為什麼吃飯難?難在哪裡?人家請我們吃飯,你好也得吃,不好也得吃;你飽了也得吃,餓了也得吃。雪廬老人講吾最怕吃飯,這句話我深有體會。人家請你吃飯,衝著你來,你是主客,其他的人是陪客,你是主客,主要是請你的。所以我在大陸上,有一些同修請吃飯,實在講每一次都是肚子還沒餓,就要繼續吃飯,而且還不是三菜一湯,都是大桌,菜很多,實在是吃不下。但是你能不去嗎?你縱然吃不下,你也要去坐一下,這個叫什麼?應酬。是吃飯,應酬之禮也不可廢,應酬的禮也不能廢掉,你就要去,去了人家心裡才舒服。他為了我們辦了一桌酒席,宴席,請了主客不去,你說那個主人、那個齋主他心裡多難過!所以我們有個出家眾莊讓師,我們去做法會,人家齋主請吃飯,他常常說:師父,我晚上不吃了,你們去吃。我說你可以說不去吃,人家不會怪你,因為他主要不是請你,你不去,大家不會見怪。我說我吃不下也得去,想一想,他主要是請我的,我不去,那個齋主他心裡的感受是什麼?他就很失望,我誠心誠意辦了這麼豐盛的宴席請你,你卻不來,他心裡多難過。所以這個就是你要去,有時候真的自己吃不下。所以雪廬老人講,吾最怕吃飯,這個我深有同感,天下莫如吃飯難,世間唯有修行好。所以大家記住了,天下莫如吃飯難。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下一段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對一切都要有恭敬心。身體容貌怎麼去表現這個恭敬❓
🔹為什麼已經會了、能背誦的,也要重複的讀、看、學習❓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切莫感情用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一集) 2021/7/1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5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八十頁,我們從第三行:
【十、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我們從這裡看起。這一條就是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特別是比較特殊的事情,要鎮靜。做不到的事情『莫妄逞能』,就是我們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精神,看看人家請我們做什麼事情,我們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把握?有把握,有這個能力,再答應。如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為了逞能、逞強,要表現自己的能力,為了面子逞能,到時候這個事情做不到,就更沒有面子了。所以遇事要鎮靜。
我們來看雪廬老人這條的講錄。「《禮記》開頭三句是: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不論幹什麼,心裡對一切都恭敬,身體容貌要像想東西時一樣。想東西是怎麼樣呢?想東西時心理就不會亂七八糟,就是那個樣子。說話要安,安什麼呢?這個安是第一要緊,你先得止,所謂知止而後有定,這才穩定了。一止一定穩定了,這才能鎮靜。」
這是引用《禮記》開頭的三句話,「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各方面,點點滴滴的,你擦個地、抹個桌子、掃地、整理桌上的東西、書擺在書架、煮飯、洗衣服、上殿,各個方方面面,所有的工作,都一切恭敬。這一切恭敬,在佛門懺儀裡面前頭都會有這一句「一切恭敬」,對一切都要有恭敬心。身體容貌怎麼去表現這個恭敬?要像想東西時一樣,好像我們在思考一樁事情。我們在思考一樁事情,就會很專注,心很專心,不會亂七八糟,就是要那個樣子。比如說我們聽課,聽老師講課,要專心的聽,這個就是恭敬,就像你在想東西一樣,你有聽進去,你專心在聽。專心了,你心裡就不會亂七八糟,一下子想這個、一下子想那個,一下要做這個事情、做那個事情,這就很亂,亂就不恭敬了。所以「儼若思」,就是那個樣子。「安定辭」就是說話要安。這個安是很要緊,我們講話如果沒有安、沒有定,這個話也是常常講得有毛病、有問題,常常講錯話,甚至亂講,這個就是沒有安定辭。安定辭,哪些話先講,哪些話後講;要講什麼,對什麼人要講什麼話。要定,必先止,所以引用《四書》講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這個才穩定。一止一定穩定了,這才能做到鎮靜。遇到事情來的時候鎮靜,特別是突發的事件,這個時候更要鎮靜,不能衝動;如果不鎮靜,衝動了,可能就把事情愈搞愈糟。
「這個鎮靜好不容易,我不說客氣話,我一直到目前還是沒有鎮靜的功夫。但是比起一般的躁人,我看起來像鎮靜,可是自己問自己,並不鎮靜。這樣不行,也不能成功,不鎮靜絕對不能成功。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鎮靜太重要了!」
雪廬老人講,他說他自己也還做不到鎮靜的功夫,但是比起一般心浮氣躁的人,看起來他是比較鎮靜。可是雪廬老人他自己要求自己,自己還是沒有做到鎮靜的功夫。特別講到《四書》講的,這個修心功夫沒有修好,做什麼事情就做不成,不能成功。所以沒有鎮靜的功夫,做事絕對不能成功。知止而後能定,止,止息妄念;定,心定下來,穩定下來,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就是思慮、考慮,在佛法叫思惟;慮而後能得。所以這個鎮靜的功夫非常重要。
「從前因為沒有學校,所以上私塾,請老師教書,一天只念三行、二行,並不多。記性好的、聰明一點的,念一念就會,你若是隨隨便便心不在焉,時間不到都不許回家,也不准亂走,坐在那裡,連下來都不許。上私塾有一種叫『出恭牌』,同學們要用時,把書放在老師的跟前,拿著牌子,到外邊去上廁所。」「出恭牌」就是上廁所。這是雪廬老人講,以前沒有像現在這種學校。在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到清朝,都是私塾,到民國初年還有,後來慢慢就改成現在的學校了。所以以前上私塾,老師教書,一天只念二行、三行,並不是很多,就是要你背,要你背書。聰明、記性比較好的學生,他念一念就會背了。但是如果你隨隨便便,心不在焉,時間還沒有到,也不許回家,也不准亂走。就是你會背了、會念了,會背、會念怎麼樣?你心要定在那個地方,不能說你會背了你先回家,不行,一定到時間才能回去。你會背了,出去玩吧,那也不可以,也不能亂走,就一定要坐在那裡,就坐在課堂裡面,連下來都不許。
上私塾有一種叫「出恭牌」,就是你要上廁所,書本放在老師面前,然後出去。「大家一看某人不在那,桌上有出恭牌,表示他上廁所去了。出恭牌,在屋裡一天也閒不住,老師本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也覺得不對了,哪有一天那麼多大小便呢?同學們上廁所前,先疏散疏散,等上完後回來,再把出恭牌放在老師桌子上,回去坐好,不到五分鐘又有人來拿。沒有出恭機會的學生,就要坐在位子」,沒有上廁所,你也不能往外跑,你就坐在那個位子上,「上到一定鐘點,才能下來」。這個是什麼?用什麼功?實在講,就是跟佛門一樣,叫修定;守住這個規矩就是戒,修戒、修定。遵守這個老師的規矩,心定下來,不亂跑。心定下來,你才有心得。
所以我們佛法跟世間儒家、道家教學的原理原則都一樣,就是修戒定慧,這個跟現在西洋教學法完全是不一樣。所以東方這個古老的教學,教人修什麼?修戒、修定,定到一定的功夫,他就開智慧了;智慧一開,他就觸類旁通。現在西方的教學是鼓勵學生動,不是靜,他是動,就是跑、玩,現在學生都是學西方這種教學法。西洋的教學法就是蹦蹦跳跳的,說這樣孩子才會活活潑潑。叫孩子坐在那邊,死死板板的,現在人不接受這個教學。實在講,這個是現在的家長不懂,不知道這種教學的用意在哪裡,不知道,不知道這個是修戒、修定,開智慧的前方便。就學西洋這些,所以現在你看幼兒園、幼稚園、小學,教什麼?教蹦蹦跳跳的。小孩本來就喜歡玩,再加上蹦蹦跳跳,心就更亂了,更定不下來了。所以這個教學,東西方不一樣。但是東西方,如果你要研究一樁事情,你心還是要靜、還是要定。比如說科學家在研究一樁事情,他也要安靜,他也要定,要專注,這個原理原則都是一樣的。所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從小就奠定戒、定的基礎,到了十五、六歲智慧慢慢開了,那個時候才講解,實在講就是跟佛門講的戒定慧三學完全是一樣的,一個道理。所以為什麼老師管得這麼嚴格,下課時間沒到,大家都要坐在那裡?坐在那裡,大家修定。
我們再看下面,「在這屋子裡念書,同學們最喜歡老師看書抄東西,最討厭老師什麼也不幹,坐在那裡東看西看,一不如意就要嘀咕了。你在那坐著,要是搖身回頭看,老師說:看什麼?一點也不讓你閒著。接著說:為什麼放著書不念?你說:書我都會了。老師就說:會了也得看。這是練你的鎮靜」。我們一般看會了就不想再看,看一遍不想看第二遍了,心開始浮躁了,心浮氣躁,心就動了。就是你要重複的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鎖定一個點。這個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分析得很清楚,好像你那個光散的,你用一張紙遮著,光線就被遮住了;如果你把這個光集中到一個點,這個光就是激光,它連鋼板都能夠穿透。這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把它定在一個地方,沒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的。制心一處就是修定,經典上叫三昧,修定。所以老師就要求,你會了,你會背了,還是要繼續看。所以過去在十幾年前,我們淨老和尚,我記得有一年在圖文巴澳洲淨宗學院,他提倡聽經的一個方式。那個聽經,那個時候是VCD,一片一個小時,這個經怎麼聽?一天聽十遍,重複的聽,聽十遍,聽十個小時。我們一般聽一遍就不想再聽第二遍了,心就開始浮動了。所以一片聽十個小時是幹什麼?修定。就像我們讀經一樣,《無量壽經》讀一遍、讀二遍、讀三遍,重複的讀。為什麼重複?這個經我都會背,為什麼還要一直讀?主要是修定,你修三昧,心定在這個上面。所以古時候私塾教學,老師也是這麼教的,學生都會了,會了還得要讀、還得要看,這個是練習你的鎮靜,心不會浮躁。
「辦不到的事情萬別逞能。要辦的事情先計劃,而且事前不說,先把事情看明白,心裡計劃好。一旦答應人家就得辦,辦得有始有終,這就要靠毅力了。就算碰破頭也得幹下去,務必把事情給解決了,這是我年輕的脾氣。現在有了年紀,不大這樣,多少好一點,逞能再碰頭這不行啦!」雪廬老人講,辦不到的事情莫妄逞能,就是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去逞強。你要辦事情,也要先計劃計劃,先把事情看明白,心裡計劃好。一旦你答應別人的要求,你就要給人家辦得有始有終,不能有頭無尾的。這個是要靠毅力,要負責任,就算碰得頭破血流也要幹下去,務必把這個事情處理好。雪廬老人講,他年輕就有這個脾氣,年紀大了比較好一點,就不大像以前年輕這樣了,再逞能就不行了。
「從前我管人家的閒事,人家不打官司,我去打。古人有句話說:和解不成,便是家羞。官司是我打的,沒錢,我在家裡偷東西賣了,我給你打。所以我年輕時好像太保似的,人都怕我,以後出來做事,沒有解決不了的。我閒不住,你們大家可別學我年輕那樣。」雪廬老人講他年輕時候他的個性,喜歡打抱不平,別人不打官司,他替他打,他總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打官司沒錢,家裡偷賣東西、偷錢都去打,所以雪廬老人講他年輕好像太保一樣。所以以後他出來做事情,沒有解決不了的,他閒不住。過去淨老和尚也講,雪廬老人在山東,十九歲就當縣長了,這個不容易,的確他有他的才能。
好,這一條,「遇事要鎮靜,做不到的事情,莫妄逞能」,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接下看下面這一條:
【十一、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這一條,為什麼『瓜田不納履』?人家種瓜的瓜田,像金瓜、冬瓜、南瓜,有一些瓜長在地上的,如果你從那邊經過,你鞋子的鞋帶,或者鞋子穿得不好,想要整理一下,蹲下來綁鞋帶。『李下』,在李子樹下面,不去調整你的帽子。這一條主要是避嫌疑,避嫌疑就是避免人家的誤會。你在瓜田綁鞋帶,種瓜的人遠遠看到,你是不是在偷他的瓜?你蹲在那裡幹什麼?蹲在我的瓜田幹什麼?這個就有嫌疑了,是不是在偷我的瓜?在李子樹下面整理帽子,整理帽子,手要伸上去,是不是在偷摘我的李子?遠遠看到,可能會給主人起了嫌疑的心。所以雪廬老人講,「什麼事都得避嫌疑,這個事情多了,說也說不盡。譬如在樹下走,上面長了李子,你的帽子不正,過了這棵李樹,你在樹下扶正帽子不行嗎?何必要在李子樹下扶正它?你在那裡一抬手,主人家就會想:你幹什麼?是要偷李子吃嗎?所以要躲避嫌疑」。所以你要整理你的帽子,你就不要在那個李子樹下,你走到其他的樹下不行嗎?如果被主人看到,你是不是在偷摘我的李子?這個要避嫌。「這個瓜在地下生長,走路也有掉鞋子的時候,鞋子掉了,不許我提鞋嗎?在瓜地裡你不能提鞋,出了瓜地你再提不行嗎?」所以在瓜地「不避嫌疑,人家看守瓜,老遠看著你,以為是要偷瓜,這個嫌疑也要躲避」。鞋穿得不好,要拿在手上,你出了這個瓜地再去拿,不要在那個地方拿。
「這種例子多了,我就常說,你上人家裡去,叫門裡面沒人應,別一開門就進去了。這一點我跟你們說多少回,但是現在大家還是這個樣子,事情多啦!夏天,一女子衣服不整齊,你跑了進去,這算什麼一套呢?現在人不在乎,從前人可在乎,從前那就犯了規矩」。「這屋裡沒人,你入內一下子就出去了,主人回來」,他東西沒有了,「一問鄰居,鄰居又不認識別人,看見你進去,就說:某人常常到你家裡來的,穿什麼衣服,剛才他還來過」。這個嫌疑最大,那就是他了。好了,如果小偷進去,那個小偷鄰居不認識,但是你是認識的,你進去人家就問你,某一天你去那裡,我什麼東西沒有了,那你怎麼辦?「這一條,你得類推,這就行了!」什麼叫類推?以此類推,「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像現在在都市裡面,大概也沒有瓜田跟李樹了,根據這條的精神,就是凡是什麼事情你要避嫌,避免造成人家對你的誤會,沒有必要的誤會,這個是常禮。後面雪廬老人又舉出一個,屋子裡面沒有人,你就不要進去;最好有人在,你再進去。這舉出一個例子,但是例子就很多了,不止這個例子,很多個例子。總之,我們會造成別人生起嫌疑的事情,我們就要避免,這個自己去揣摩,自己去體會。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這一條也是我們常講的,不要感情用事,多一些理智,凡事要合乎理性,智慧,不可以偏重感情。雪廬老人講,「有學問了,無論遇見什麼事情,不管是好事壞事,人家的事或自己的事,先自己坐在那邊把事情分析分析,自己當個審判官,先把事情判斷判斷,誰是誰非,判斷好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不可偏重感情,這感情是大壞事,感情衝動什麼事也辦不好」。這一段就是有學問了,無論遇見什麼事情,不管好事壞事,人家的事、自己的事,我們自己先坐下來分析分析,把這個事情判斷判斷,到底是誰是誰非、誰對誰錯。判斷好了,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就不能偏重感情,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說這個人跟我感情比較好,他不對,我也說他對;那個人跟我感情比較不好,他對,我也說他不對,這就不行。所以不能感情衝動,對就對,錯就錯,要理智的來處理這些事情。如果感情衝動,那什麼事情也辦不好。
「譬如唱京戲的坐樓殺惜,宋江待人很好,有一回殺了一位女人,被害人的母親趕過來拉著宋江。宋江逃跑,她在後頭趕,一把上前捉住宋江。有一個賣糖的叫唐牛兒,平常在宋江那兒得到好處,他一看宋大爺叫人捉住了,一下子感情衝動,說:慢著,慢著,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一切事情有我啦!」他這一大叫,宋江就趁這個機會跑開了。這個有你、有我,有什麼事情都找我。被害人母親說:好,那我就找你!宋江把我的女兒殺了,宋江已經走了,就拿你打官司!所以說不要偏重感情。這個就是偏重感情的一個例子。
「現在開會,尤其要如此,你不能用閒談的工夫,聽聽談些什麼。不管有沒有礙著你,事情到了表決的工夫,你要說瞎話,還是說實話?開會時你還沒聽明白,你看見人舉手,你也舉手,這叫欺騙人,你還沒聽明白,也可以不舉手,舉手就算數。你沒聽明白,舉個什麼手呢?」這是舉出開會,也不能感情用事。現在可以說,無論什麼團體也免不了要開會,開會如果要表決,就不能說瞎話,要說實話。所以開會議論某一件事情,你要贊成還是反對,你要先聽明白;如果自己沒有聽明白,也可以不舉手。所以沒聽明白,糊裡糊塗,人家舉手跟著舉手,這就不對了。「總而言之,理智是很要緊,尤其是我們學佛!」這就回到我們學佛的人來了。理智在我們生活當中很要緊的,我們天天要去面對很多事情,要以理智來處理,特別我們學佛的人更要理智。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一條出自於《論語》。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推給別人。「凡是加在你身上,使你不高興的事,你不要拿這個事情往別人身上加,這一個很難!」你自己不能接受的,你也不要把這個去加在別人身上,這個事情是很難。「子貢見孔子,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我亦欲無加諸人。孔子說:賜也,非爾所及也。」子貢去拜見孔子,子貢就講這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我不喜歡的事情,別人不要加在我的身上,我不能接受,我也不要把我不喜歡的事情加在別人身上。孔子就說,「賜也,非爾所及也」,就是端木賜(子貢他的名叫端木賜),說你辦不到。「孔子都說辦不到,我們現在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自不量力。」
「這一條很難說,學好了這一條就不得了」,你學到這一條就不得了了。你看孔子都說子貢你辦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做不到,所以我們現在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是自不量力,自己做不到。所以這一條就很難說了,這一條能做到,雪廬老人講不得了,連孔子都讚歎。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須造門請問。】
「凡是求人的事情,求人與借錢一樣,借錢是借物質,求人家是求人跟你出主意,這是求道。求道,得上人家那裡去,恭恭敬敬的求。必須凡求教他人的事情,必須造門請問,這才恭敬!譬如我想求王老師為我出主意,可是我忙不方便,他上我這裡才好談。是我求人家,我怎麼把他請到我這裡來?你求人家,要上人家那裡去求。」這個一段,這是雪廬老人講求人,就是拜託人的事情。你要拜託別人,你去拜託別人替你辦事,或者替你出主意,跟借錢是一樣;借錢是借物質方面的,求人家是求人家給你幫忙,或者出出主意,這是求道。這個求,你就要上人家那裡去,到人家家裡去,恭恭敬敬的求。所以凡是求教他人的事情,必須造門請問,這才是表示恭敬!所以雪廬老人也舉出例子,比如說他想請個王老師給他出主意,不能說請你來我這裡幫我出出主意,這就失禮了,應該去他那裡。
「從前有句話說移樽就教,求人時擺了一個宴,你溫了杯酒,拿著你的酒杯,上我這裡來喝酒,上這裡來幹什麼?讓你來教訓我?從前說話很婉轉,現在沒有這個啦,文言一概講不通。我有書也不能教了,叫我上學校去再教書,我也感覺很困難了。」這是講到「移樽就教」,這也是一句成語。古時候你要去拜託人,去向人家請教,擺了個宴席,你還溫了一杯酒,拿著酒杯,到他那裡來喝酒,這個叫移樽就教。
「又譬如你與我夠著交情,你今天上我那去,並且送要我一個禮,我說:你別走,你別走,我有把扇子要送給你。這個合不合理?必得是你收下他的禮後,隔一天你再送禮到他家。」這個是講送禮,比如說你跟我的交情不錯,你今天到我那邊去了,你送我一個禮物,不能馬上說你別走、你別走,我也有一把扇子要送給你。這個合不合禮?雪廬老人在這裡講,這樣就不合禮,你不能馬上就回送。必得要怎麼樣?你把他的禮先收下來,收下來之後,要隔一天以後,你再送禮到他家。說那一天你送我一個什麼禮物,今天到你家來,我也送你一個禮物,這叫禮尚往來。
「有時候同學們上我那兒送禮物,我還有點東西,跟同學說:你別走,我給你點東西吃。這你們都得吃,因為我是老師,所以另當別論。你是我的學生,所以不講這個禮貌了,這是從權」,這個權就是權巧方便,「還可以的」。「若是跟外人,絕對不允許如此。」雪廬老人也講,有時候同學到我這邊來送一些禮物給我,我這裡也有一點東西要給同學,說你們別走,給你們一點東西吃。這個你們都應當要吃,為什麼?因為我是老師,所以另當別論;就是師生關係,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客人。所以是學生,也就不講求這個禮貌,這個是權巧方便,在佛法叫開緣,這樣還可以;如果跟外面的人,那絕對不允許如此。一般的客人,你跟他不是師生關係,不可以這樣,這樣對人很失禮。
好,「處世」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接著就是「卯、聚餐」,在八十頁,「聚餐」,我們看倒數第一行: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讓長者。】
這個單元就是「聚餐」,聚餐也是非常重要,特別在我們社交方面也免不了。「在中國,不論任何事情,一律都有規矩,聚餐是行禮,更不用說了。凡事要有次序,最小的事情也得講次序。你上菜館吃飯,你若說外行話,他做的菜雖然是一樣,但是他跟內行是一個做法,對你又是一個做法。現在一切不講次序,亂七八糟,所以社會亂成這個樣子」。這一條,雪廬老人講,無論什麼事情,就是不管哪一方面的事情,一律都有它的一個規矩,現在講規則、規矩。聚餐是行禮,聚餐不是為了吃那一餐飯,是彼此實行禮節。所以聚餐也是行禮節,在進行這個禮節,這個就更不用說了。凡事要有次序,所以聚餐,位子怎麼擺,什麼人坐在哪裡,這有個順序。「你上菜館吃飯」,這個是在以前,現在可能也還有,如果你到餐廳、菜館吃飯,如果你說的話,餐廳的人聽你很外行,他給你做的菜雖然是一樣的,但是他跟內行的人是一個做法,對你又是一個做法,就不一樣了。現在人不講這些次序,現在是亂七八糟的,所以社會亂成這個樣子,真的很亂。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條我們還沒講完,明天再接著講,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