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人面對面談話,我們路過要從哪邊走過去❓
🔹禮有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但恭敬心是一樣的
🔹常禮學問道理很深的,舉出一個例子,要會以此類推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不高聲喧嘩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五集) 2021/8/22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九十一頁,從第一行:
【九、對眾】
這裡看起。『對眾』,「就是我們在這社會上的禮節。一個群眾社會,離不開人,禮貌就是專為對待人的。那麼在這大眾之下,該有的禮節」。我們看雪廬老人這九條。
【一、他人正談話,不在中間插言。】
『他人』就是別人,有兩個人在那邊面對面談話。「不論他兩人坐著或是站著對談,咱們不在中間插言。」兩個人在談話,無論他們是坐著在談還是站著,我們不要在人家談話當中插言。「人家的話還沒談完,咱們不可當著人家的面談著。這是大毛病!這個事情太不合法了,你說話把人家的話打斷了。你不要說有什麼急事,就是短短的說完了,人家的話也接不起來,沒有這樣子的。」人家話還沒有談完,我們就插進去,這個是不合法,不合乎禮節。他們兩個人在談話,我們當中插進去,把他們正在談的話就打斷了。縱然我們有急事,講得很短,他們兩個人講到一半打斷了,等一下要再接,有時候的確很難再接起來,這個是不可以這樣。
「現在這個情形我見了很多,一個人、二個人談著話,當著人家談話中插嘴,這個是大毛病。」雪廬老人講他看到很多人都是這樣,兩個人在談話,他第三個,他在當中插進去。他們還沒有談完,我們一定要等他們談到一個段落,他們停下來,我們再跟他們談。雪廬老人他說看了很多,我自己也看了不少,的確看過很多人是這樣的。看過這樣的,也就是要警惕我們自己。這個也不是學了之後去看別人,先看自己,自己不要犯這個大毛病。先從自己做起,自己不要人家話沒有談完,我們就進去打斷,這是一個社交禮節。
【二、兩人對談,不向中間穿走。】
兩人對談,你不能在他們兩個人當中穿過去。「兩人正站著談著話」,這個我們也常常看到,在路上或者是在客廳裡面,特別在一個公共場所碰到熟人,兩個人站著就談起來了。談起來,它肯定有一個距離,兩個人站著談話不可能靠得很近,可能一、二公尺,二、三公尺這樣的距離。他們在談,這個當中就有個空檔,我們如果看到兩個人在談,我們就不要從那個當中走過去,對人家就很失禮。「你說我沒插話啊!是沒有插話」,前面就是講插話,兩個人在談話你插嘴,這是講沒有插話,我只是走過去,「但是他們兩人對著面談」,你走過去你就妨礙人。兩個人談話,怎麼突然面前一個人走過去了,不是很奇怪嗎?「要繞著他倆的後身走」,我們要繞道,不要直直就這樣穿過去,「不能在他兩人談話的中間穿過去。這個得記住,這都是大毛病!」一個插言,一個插入,在當中走過去。所以我們看到人家談話,不要當中插過去。我們如果碰到熟人談話,要避免人家從當中穿過去,最好兩個人比較靠邊一點,不要在路當中談。比如說在一個大的客廳,在那邊談就靠邊一點,這樣可能比較能避免這個情形。總之,我們看到人家在談話,我們就不要在他們兩個人當中走過去,這要避免。
【三、不高聲喧嘩,擾亂他人視聽。】
這個也是對眾很重要的一樁事情,也是要注意的。對眾就是對社會大眾,特別在一個公共場所,對眾都是公共活動的場所。像我們道場也是一樣,比如說道場、講堂、佛堂,同修大家來,這個也是屬於一個公共活動的場所。公共活動場所『不高聲喧嘩,擾亂他人視聽』,不要像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我們看雪廬老人對這一條的講解。「你一個人講演那可以高聲,這裡不是你講演。大家在一個屋子裡談話,兩個人對談,那裡有兩個人談,這裡又有兩個人談,這就六個人談,這就亂了。」在一個屋子裡面,一個活動空間裡面,有三對人在談話,聲音就很雜,恐怕彼此在談話有時候都聽不清楚,會有干擾。
下面舉出我們佛門道場,「譬如道場,講經這一天,人到了很多,講者沒出來講的時候,場子裡嗡嗡嗡,就和下雨似的,那些談話都聽不清楚。在大眾之下,兩個人就不能夠高聲談說,這是一定的,否則聽也聽不見了」。這是舉出一個例子,譬如說道場。過去台中蓮社、慈光圖書館,李老師有講經,還有老師的學生也在那裡練講。講經這一天當然很多人來聽經,那時講演的人還沒有出來,這些聽眾,大家在那邊就彼此談起來了。談話如果聲音很高、很大,就像下雨一樣,你談我也談,整個講堂裡面大家都在談話,真的就聽不清楚,談哪些話就聽不清楚。所以兩個人談,不能高聲談。如果你要講,靠近一點,細聲、小聲談,不要高聲、大聲。這種情況,一般來道場的聽眾也還好,除非就是外面一些講演的場合,各方面來的人,有學佛的,還沒有學佛的,或者剛剛學佛的,可能這種情況就會很多。如果長期聽經聽眾,他來道場,一般也不會在講堂裡面他們去談話。特別我們看宴席,請客的時候辦了很多桌,這一桌也談,那一桌也談,高聲,你看整個會場就鬧哄哄的,談話聲音就很大。
下面雪廬老人舉出「叢林有過堂」。我們同修在台灣、在大陸,現在有一些寺院中午吃飯還是有過堂,這是以前中國佛教寺院叢林吃飯的一個規矩,叫過堂。「過堂是佛家名詞,就是多數人坐在這裡,上餐廳吃飯這叫過堂。」很多人坐在一起吃飯,這個在佛門叫「五觀堂」。古代叢林一天有五堂功課,過堂吃飯是其中的一堂,可見得吃飯也是在上課,所以過堂的規矩就很嚴格。「從前鼓山有位當家師在,鼓山寺每逢打佛七,大家坐在那裡,有專門盛飯端菜的,吃完了自己到外頭把碗洗好,放在籠子上。吃得晚也要刷碗,不過不會亂。有了秩序,辦起事來很快。沒有秩序就亂七八糟,應當十分鐘辦完的,一點鐘也辦不完。」這段就是講過堂吃飯有規矩,有人盛飯、盛菜、盛湯。這個有同修去戒堂受過戒,現代在台灣戒場還有過堂吃飯這個規矩,這個當中有行堂,他來負責給你打飯、打菜,吃完了之後自己去刷碗。所以過堂吃飯是一門功課,雖然人多,但是它有秩序,它不亂;不亂,它的效率就很好,很快的這些事情都處理完了。如果沒有秩序,的確十分鐘可以處理的事情,一個小時也處理不完,亂糟糟的。這講一個規矩、一個秩序。
「凡是受過教育的,不管是儒家的教育、佛家的教育,亂的時候萬不能成功。可以斷定一句,凡那個亂的,就是雜亂無章,無道可求。你會什麼樣的方法,斷定你絕不會成功。我會講經、作文章,講經與作文章都不能了生死,不如老太婆,這個你要記住。浮浮躁躁的心,你還靜不下,還證什麼道!」這一段就是講受過教育,這個教育可不是現在去學校念書就是教育了,不是這個教育,是講儒家的教育、佛家的教育,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不管你是儒家的教育、佛家的教育,如果你亂,那你學什麼都不會成功,萬萬不能成功。因為亂,雜亂無章,就可以斷定無論你做什麼事情不會成功。我們修道也是一樣的,凡是那個亂的,就是雜亂無章,雜亂無章就無道可求,跟道就不相應。不管你會什麼樣的方法,你只要亂,你就決定不會成功。你說我會講經、會作文章,雪廬老人講得很明白,會講經、會作文章,不能了生死。這是真話,講經是求解,解門,但是解了之後你要行,行要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生活上,行你就不能亂。如果有解無行,說食數寶。講經講得頭頭是道,做事雜亂無章,那怎麼會成就?這樣真的不如一個老太婆,她不會講經,她只會念一句佛號,但是她心清淨,她不亂,一心不亂。我們念佛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心亂糟糟的,心浮氣躁,你靜不下來,念佛怎麼會達到一心不亂?修其他法門也證不了道,不能成就。所以禮(規矩)就是戒,佛家講戒,儒家講禮。禮就是戒,戒就是禮,戒也就是講規矩。戒幫助我們得定,定了就不亂,亂七八糟怎麼得定?心定不下來;心定不下來,開不了智慧。所以守住規矩,心才會定下來;心定了,做任何事情才會不亂,才能成就。
「不高聲喧嘩」,我們看人家講話講得很大聲、很高聲,那肯定是心浮氣躁,擾亂他人視聽。「周圍有若干人,你這一躁音就了不得了。」周邊還有很多人,你在這裡講話聲音很高、很大,「喧」就是喧鬧、喧嘩,像菜市場一樣的,這個就製造噪音,這個噪音聽了讓人家心浮氣躁,心靜不下來。「叢林過堂的時候,有幾百人在餐廳吃麵條,一點聲音也沒有。」這是過去叢林吃飯吃麵,嘴巴不出聲音。如果你吃飯吃麵條,你用吸的,嗦囉嗦囉用吸的,咬東西咬出聲音,一個人出一個聲音,幾百人同時這個聲音出來,你說屋子裡面它是什麼樣的情況?你在裡面吃飯,就好像外面下大雨那個聲音一樣了。「是無教訓的人民,這就是無道之邦」,無教訓就是人民沒人教,他不懂。不教就不懂,不懂就無道,這個邦、這個地區、這個國家沒有道,沒有道德仁義禮,這就是無道之邦。我們再接著看第四條:
【四、不橫坐,不橫腿,不捫腳。】
「橫坐與橫肱不一樣」,橫肱是你兩個手肘這樣橫著。橫坐是什麼?「譬如一張長凳子可坐兩人,一個人鞋子脫掉,橫坐在那兒,人家還坐嗎?這就叫不懂人情。」長凳子現在比較少見,還有,以前我們小時候吃飯,凳子它不是獨立的一張椅子、凳子,是長的。這個長凳子一般可以坐兩個人,如果你橫著坐,只能坐你一個人,旁邊那個人就沒辦法坐了,所以不能橫著坐。或者一張長凳子,你就坐在那個當中,你坐下去,左右兩邊都剩下一點點,叫人家怎麼坐?所以這個都要注意。現在這個長凳子是比較少,總之要直著坐,你不能斜斜的橫著坐,別人就沒辦法坐了。有時候我們在坐公車,以前坐火車也碰到過,那張椅子坐兩個人,好像只有他一個人坐了。所以這個就叫不懂人情,他沒有考慮到別人。從生活上,坐椅子表現出來,懂不懂人情,有沒有想到別人?你坐,別人也要坐。
「不近人情,鮮不為大奸匿。」弘一大師講,不近人情,到處是危機,因為他到處去妨礙人。「這是蘇老泉《辨奸論》說的」,雪廬老人舉出蘇老泉《辨奸論》說的,不近人情,那這個人就是奸。這個奸跟奸臣那個奸意思不一樣,這個奸是你去妨礙人。為什麼叫奸?辦不出好事來,到處去妨礙人,去找人麻煩,這個叫不近人情,這個人就叫奸,都在妨礙人。
「我在台中幾個學校都教過書,同事們就有這個。」雪廬老人講,他在台中有到過幾個學校去教過書,在學校,一些同事就有這樣的人,就是不懂人情、不近人情,都在妨礙人的。「提倡給同學們自由,現在不興禮這套了!學生鞠個躬,他還不高興,認為太不自然了。」我們想一想,五十年前雪廬老人在世的時候,他到學校去教書,那個時候學校已經有這種風氣了。學校這些同事,這些教授、這些老師,現在提倡要給這些同學他們自由。現在不講禮這套了,講禮好像太不自然了,學生給他鞠個躬,他還不高興,為什麼要給我鞠躬?認為這個太不自然了。「你當教授也不鞠躬嗎?我也不鞠躬,我鞠什麼躬?」當教授的,對校長你不鞠躬,你叫同學也不要鞠躬,我見到你也不要鞠躬,我鞠什麼躬?大家統統不要來這一套,這樣比較自然。五十年前都是這樣,現在更是這樣的。但是有一些情況很奇怪,下面講了,「見了做大官的,他就鞠躬」。很奇怪,不是不要鞠躬嗎?見了大官的人來,或者是有什麼貴賓來,他好像很自然的就鞠個躬了。「見了洋人他就規矩了」,見到外國人他就規矩了,見到美國人、見到日本人來,他就很規矩。「就是見了我們不規矩,這是我親眼看的。」雪廬老人講,對我們自己人他都不講禮貌、不講規矩,要什麼自然,可是他見到做大官的、見到外國人,他怎麼也懂禮貌了?去握握手,等等的這些禮節都來了。雪廬老人說他親自看到的,見了自己人他就無禮,見到外國人他就很有禮貌,見了做大官的他也很有禮貌,很奇怪了。這個雪廬老人見過,我想我們大家都見過,只是你有沒有留意這樁事情而已,應該都見過。
以前花蓮淨宗學會潘前會長,他比較喜歡講笑話,有次講個笑話,他說花蓮遠東航空飛台北的這個航班,那個空姐對我們台灣這些本地的人就很沒有禮貌,那個態度很傲慢,臉色不好看。他說那時候有一個我們台灣的人坐上飛機,看到空姐對旅客是這樣的態度,然後看到空姐走過來,他就跟他講一句日本話,那個空姐態度馬上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對他可客氣了!後來他又講了一句台灣話,「我是台灣人」。這個就是雪廬老人這裡講的,對自己人都很沒有禮貌,對外國人他就特別有禮貌,很奇怪的一個現象。我們去外國,到美國去、到日本去,美國跟日本的這些空姐跟台灣的空姐剛好相反,美國的空姐對他們美國本土的人她很有禮貌,反而對我們外國人禮貌就差一點了,服務態度就沒有那麼好了。日本也一樣,日本的空姐對他們日本人可有禮貌,對我們外國人,她禮貌雖然有,但是我從她的表情、態度看出來,她是不恭敬的。總之這個都不對,這個都不合乎禮,禮是一切恭敬,那才是合乎禮。當然禮有分尊卑長幼、親疏遠近,但恭敬心是一樣的。
『不橫腿』,「兩個人坐在這兒,你把腿一搭,人家擱來擱去就費事了」。坐著也不要橫著腿,特別坐火車、坐飛機,或者坐船也碰到過,就兩個位子,比如說你坐在靠窗戶的,你要出來,坐在走道這個人,他的腿伸直在橫著,你要過就不好過了。你不要斜著坐、橫著坐,腿也不能伸,「你得往後邊伸」。這個要注意,比如說兩個人對坐也是一樣,你不能把腿橫著伸出來,對面那個人他腳就要縮進去。下面也是舉出坐火車,「譬如坐火車,要是坐走道邊,你把腿一伸,有人後來要坐另一位子,看見你伸兩個腿」,你那兩個腿伸得直直的,就橫在那個走道,「有禮貌的就說」,先生對不起,讓我過一下。那個是有禮貌的,也就是對不起,請你把腿收進來讓我過,我要進去裡面。「沒禮貌的,跨過你的腿就過去。」那個不懂禮貌的,或者故意的,好,你橫著,我就翻山越嶺,我這個腳就跨過你的腿走進去。「要是你腳上被沾了土,對方說:你不讓我坐嘛!火車又不是你家裡的,是公眾的。」如果那個鞋子下面有泥土,就剛好掉在他的褲子上,當然他也就不舒服了。彼此不懂禮貌,他也會說,是你不讓我過去坐,這個火車又不是你家裡的,只有你一個人坐,大家坐的,是公家的、公眾的。「凡是叫人看不起,或是沒禮貌,皆是自找的。」你給人家瞧不起你,或者人家對你沒禮貌,這個要自己先反省自己,都是自己找來的,自己先對人家無禮,人家也對你無禮。所以人家對我們無禮的時候,我們先反省自己,我有沒有對別人無禮。
『不捫腳』,「不管穿不穿襪子,你說:我的腳天天洗。你天天洗,誰曉得的?就是不要當著人家捫腳」。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前在那裡捫腳,就是襪子脫起來,在那邊抓腳,這個就很不好看,對人很失禮。「握手是常有的禮節,雖然你今天沒洗手,這還罷了,這個捫腳可不行。自己坐那,捫自己的腳的很多,你留心看。我就常碰見這個,他高談闊論,還捫了他的腳,捫完了起來,再給我倒茶,這碗茶我怎麼喝進去?他捫了腳,我都不跟他握手。」這個捫腳,特別手去抓香港腳,也沒洗手,然後再用那個手來倒茶給人家喝,人家看到了,怎麼喝得下去?那個不衛生。你要跟人家握手,你剛才抓了香港腳,沒有去洗手,還要來跟我握手,也不敢跟他握手了。在公眾場合,這個都要避免。
【五、不隔席談話。】
『隔席』就是,我們參加過宴席,不止請一桌的人,可能有好幾桌,多的幾十桌、一百桌的都有,「隔席」就是這一桌跟另外一桌。現在宴席大部分都是用圓桌,就是這一桌跟那一桌的客人,不要我坐在這桌,他坐在那桌,我們兩個人就對著在談,隔席談話。下面我們看雪廬老人他的講解,「譬如在這個屋裡,擺著幾張桌子席位,你跟你本桌上的人談話,也要講食不言」。就是舉出一個比喻,在這個屋子裡面擺著幾張桌子,你要跟本桌、跟坐在同一桌的人談話,也要講食不言。食不言也就是說,你吃飯的時候,有食物在口中不要講話,這個是必定要這樣的,你不能一邊吃一邊講。「你在這一桌上說話,桌上的菜,被你老先生噴出來口水一攪和,這個就夠慘了。這還罷了!隔桌子談話,口水噴不過去,但是擾亂人。」你在這桌吃飯,一邊吃一邊講話,講話如果講得很大聲,噴口水,這個的確我們也看過,他就對著菜,口水就噴到那個菜裡面去。你噴出來這個口水跟菜就攪和在一起,人家看到就很慘了,這個菜加料了,加你的口水了。這個還罷了!就是隔桌談話,當然口水沒有辦法噴那麼遠,但是擾亂人,你會擾亂大家。比如說你跟對桌的人談話,你對面坐一個人,旁邊坐一個人,你要隔著這個人跟他談話,當中的人聽到你們彼此在對話,那也是擾亂人。所以在這個場合就不要隔桌談話。「你隔著席位在這裡說話」,叫那個人:「喂!喂!喂!什麼事情、什麼事情……。」講得很大聲,特別在宴席人多,鬧烘烘的,他聽不清楚你在講什麼,「那一桌的人也不曉得你跟誰說話」,是跟我說嗎?還是跟他說?「這與登城不呼是一個道理」。前面我們學習過登城門,古時候城門比較高,你登到城樓上去,看到城下走的人,你在上面不要去呼叫下面的;呼叫下面,下面很多行人在走,大家走過的人,不知道你叫哪一個,大家統統往上面看。不隔席談話也是這樣一個道理,對面那一桌也有很多人,你在這邊喊,對面那一桌,你是跟我講還是跟他講?所以這個要避免。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後方。】
以前我們也不懂這個規矩,特別在小時候坐那個凳子,你人往前傾,後面那個凳子的腳就翹起來了。所以不管坐椅子、坐凳子,凳子比較矮的,椅子比較高一點的,「有些人你要留心」。有一些人他坐凳子,他就往前傾,然後後面翹起來;翹起來,你走路不小心沒有看到,踢到就跌倒了。所以,「有些人隨便坐著椅子,他把椅凳後頭掀起來」,掀起來就是翹起來,「就跟躺椅一樣。這個椅子,腿一下子掀起,後頭走路的人,細心的會看前面」,比較細心他走路會看路,看前面有沒有什麼障礙物,他如果沒有仔細看就踢到了。你往前坐,後面那個椅凳掀起來就妨礙人了。細心的人會看,他會繞過去。「但是不在乎的人很多,一碰,碰倒了,這個不得怨人。」但是不在乎的人,不在乎就是走路沒有在看路的人,這個不在乎的他走過去,腳就碰到了;碰到了,這個也不要去怪人,你自己沒有仔細看,不小心。「他碰到人,當然會說不高興的話。」人家碰到,當然他說話就不高興了,「你那個椅子翹起來幹什麼?」讓我踢到,踢得好痛。「這些都是世故人情」,都是世故人情,你妨礙人。所以這個常禮,學問道理很深的,舉出一個例子,你會以此類推,你就概括全部的世故人情,各方面的。你不懂得世故人情,你做什麼事情、說什麼話,你統統是在妨礙別人。
「並不是開天闢地就有書,都是碰了多少釘子,經驗、閱歷才寫出來。」雪廬老人講,不是有天地就有書出來了,書怎麼來的?都是碰了釘子、碰到問題,這些經驗閱歷寫出來才有書。「《常禮舉要》前面的序可以看看。總而言之,說句苛薄話,現在人是見了洋人,就什麼規矩都有了。」看到外國人,他就規矩了;看到自己本國人,他就沒規矩。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先學習到第六,下面第七條我們下一堂課,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為何佛教傳入中國,寺院是蓋宮殿式建築❓
🔹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的案例
🔹入國不馳,入村里必下車馬——為何車不能直接開到人家門口❓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有理走遍天下,無理是寸步難行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四集) 2021/8/1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我們從九十頁倒數第二行,從第九條:
【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
從這條看起。這一條我們看到在字面上就有一個概念,『入境問禁』,「禁」就是禁忌。『入國問俗』,問風俗,每個國家地區風俗不一樣。『入門問諱』,到人家家裡,人家有什麼話、什麼事情是他們這個家忌諱的,忌諱的我們就要避免,避免去觸犯到人家的忌諱。到一個國家,我們一般講入境隨俗,要隨順那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這個持戒,這個戒有廣義跟狹義的,狹義的持戒就是有戒條明文規定的,廣義的就是包括所有國家的憲法、法令規章、風俗習慣。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我們要隨順當地的風俗民情,人家才歡迎你。像佛教傳到中國來,我們淨老和尚在《認識佛教》這一本書當中就講得很清楚,佛教發源於印度,不是中國本土的,是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佛教傳法的印度高僧,就是做到「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這個佛教做到了。佛教傳到中國來,隨順中國的民情,這個在戒律裡面有一條叫「隨方毘尼」,毘尼是戒,隨是隨順各地方風俗民情。你到那個地方,你要去隨順當地的,你不能叫當地的人來隨順我的。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來,在《認識佛教》這本書當中講到,寺院不是蓋印度廟那種形式,是蓋中國傳統宮殿式的這種形式。中國人對皇帝非常的仰慕,非常的尊重,有的人一生,以前交通不便,如果一生當中有去過一趟京城,去走一趟皇帝住的地方,比如說現在的北京,這個人如果一生去過一趟就算見過世面了,那不容易。到京城,第一個看看皇宮建得怎麼樣,當然隨便的人不能進去,在外面看看,這個總是可以。所以對這個皇宮的建築,中國人是非常的仰慕,非常的尊崇。
所以佛教是漢朝,漢明帝永平十年,請印度的高僧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弘法,佛教正式由國家派大使禮請傳入中國,這是政府正式的,現在講官方聘請的。到中國來,接待在鴻臚寺,鴻臚寺就是皇帝下面辦公的機關,鴻臚寺辦外交的,像我們現在外交部,屬於皇帝直接管轄的一個單位,一共九個寺。後來要請印度的法師長期在中國弘法、翻譯經典,那不是短時間,鴻臚寺接待總是短期性的,如果長期的當然就不適合了。特別要翻譯經典,種種的這些硬體的設備,總是沒有辦法符合這個條件,所以就另外蓋一個寺,專門給佛教法師翻譯經典、講經弘法的一個機構,這個就是在河南洛陽白馬寺。當時這個是皇帝所在地,洛陽白馬寺。所以九個寺又增加一個寺。所以寺是長久辦事機構,它不是暫時、不是短期性的,寺就是長期的。
當然皇帝蓋的,就蓋中國宮殿式的。只有寺可以蓋宮殿式的,其他不能蓋得跟皇宮一樣,佛教寺院可以。皇帝帶頭信佛,禮請佛教到中國來,文武百官、全國人民當然就響應了。所以大家對佛教這個寺院很尊重、很尊敬,縱然一生沒有到過京城,但是佛教寺院各地方都有。特別到梁武帝那個時代,光是梁武帝他建的就四百八十座的寺院,可以說全國各地都有佛教寺院。各地方的人民,看到這個佛教寺院,等於看到皇宮一樣,它那個建築跟皇宮一樣的,看到就很尊敬,也很親切感,這個是中國人的建築。因此佛教就普遍在中國生根了,跟其他外國傳入的宗教,佛教在中國生根。怎麼說生根?佛教傳入中國跟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它融合為一體,所以現在我們講儒、釋、道三教,就已經把佛教跟中國本土的儒、道融合為一體。這個也就是說佛教傳入中國,它就符合這一條了,「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完全隨順中國人的風俗習慣。所以佛教能夠在中國生根茁壯,發揚光大,反而印度現在佛教沒落了。所以佛教在現在全世界,還是在中國,特別是大乘佛教,這個也就是佛教印度的法師他們懂這個。
因此我們根據這一條常禮的原則,像我們淨老和尚,他到美國、到澳洲,他去建寺院,他不建中國宮殿式的,建宮殿式的,那些西洋人他們看到不會很親切,都不想進來,覺得是外國的。就像我們現在看到教堂一樣,我們中國人總覺得那是外國人的,沒有一個親切感,總是有一個隔閡在。這個也是其他宗教傳入中國不如佛教的地方,佛教高明,就是懂得這一條常禮,其他宗教就沒有這麼做。因此從外國傳入中國的教,只有佛教在中國生根,其他宗教也是傳了很久,總沒有辦法跟中國本土的儒、道合為一體,而且還排斥,當然就不能在中國這個地方生根、茁壯、發揚光大,也就是違背這條禮的精神。因此我們淨老和尚到西方國家去建道場,他不建中國宮殿式,因為外國人看了他不會喜歡。建什麼?像美國達拉斯佛教會,建得像白宮一樣,當地人看到,他覺得很親切,跟他們文化一樣的,他就不會排斥,還樂意進來。在澳洲圖文巴,那買天主教教堂,買教堂當道場,所以西洋人看了,他們也不會看了很刺眼,他們的教堂,只是裡面內容換一換。所以這個也是符合這一條。
我們來看雪廬老人他講的。「你到外國去,那兒有不同規矩,言語也不一樣。現在比從前好,現在有報紙,大概懂得些。我不大出去,我有些話不知道,普普通通的台灣話、官話,我能懂,要說起土話,我也沒辦法了,所以到市場就沒辦法。」這一段,雪廬老人講,主要是到外國去,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規矩,言語也不一樣。現在資訊比較發達,在雪廬老人那個時代,五十年前,那時候就有報紙,報紙會報導一些外國的事情,一些風俗民情,看看報紙,沒有去過,也大概有個概念,那個國家什麼樣的一個風俗。現在就更方便,電視、電腦、網路、手機,你要查什麼資料,應有盡有。所以我們現在要到哪個國家去旅行,你就手機點一點。你要到美國,你點美國,去哪個地方,哪一州,一點就統統出來,那邊的人文、風俗民情、生活習慣等等的,統統有。所以現在你出國旅行,要蒐集這個資料,那很方便,總是你要先了解一下。一般我們如果給旅行社辦,旅行社要出團之前,都會開個說明會,說明我們現在去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那邊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有什麼忌諱的。他會做個說明,讓我們到那個地方,就不要去觸犯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在我們這裡沒有什麼,到那個地方,你照我們這邊的方式去做,人家就不高興了。所以這個都必須先有個了解。雪廬老人是山東人,他跟國民政府到台灣來,他很少出遠門。他來台灣三十八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台中,他很少離開台中。來到台灣,台灣有台灣的語言、風俗民情,當然台灣有一些很普通的問候語、官話,他可以聽得懂,講一些土話他就聽不懂。所以他說他沒辦法到市場去買菜,跟台灣本地的,他們講的一些土話他也聽不懂,就不好辦了。
下面雪廬老人又舉出他們山東的一個例子。「譬如我是濟南人,縣城東邊的章丘,也就是幾十里地而已,就像彰化與台中一樣種種不同。」他舉出他們家鄉,雪廬老人家鄉在山東濟南,濟南在以前也是有縣城,這個縣城的東邊一個地方叫章丘(文章的章,丘陵的丘),距離不是很遠,就像彰化到台中,隔壁,距離不遠。雖然距離不遠,但是這個風俗習慣就不一樣了。「譬如在濟南,見了面都是你兄我弟、大哥二哥的,見了面都是稱呼你大哥。」這是在濟南這個地方,濟南這個地方大家見面,稱大哥二哥,都是你兄我弟。見了面,他都會稱呼你一聲大哥,他年紀不一定比你大,但是一個尊稱,稱你是大哥,這是在濟南。「你要是章丘人,稱他大哥,那糟糕了,那他一時就不高興,必得稱呼二哥,你這個不知道就不行,稱呼大哥就被挨罵,他也會打你。」那這個嚴重了,不但罵,可能還會打你,挨揍。就是這個距離不遠的地方,他們的這種習慣忌諱就不一樣了。在濟南你稱大哥、二哥,大家都這麼稱,稱大哥是對你尊敬。但是你到了章丘,你看到人就稱呼他大哥,那他就不高興。稱呼你大哥是尊重你,你大,但是到章丘,你稱大哥,他就不高興,必得稱呼二哥,你必須要稱他二哥。這個感覺很奇怪,大哥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稱呼二哥?你稱呼他大哥,你就挨罵,甚至會被打。
這個地方雪廬老人他沒有說明,為什麼那個地方人喜歡人家稱他二哥,不喜歡人稱他大哥,這個地方他沒有講。但以前我聽人家說過,大家有沒有看過《水滸傳》武松打虎這個故事?可能有一些人聽過,看過這個漫畫、小說。以前我小時候都看這些漫畫書,武松打虎。武松他是一個武功很強的人,他在家排行老二,他大哥的太太潘金蓮跟西門慶私通了,西門慶也是當時當地的地痞流氓,後來被武松給殺了,替他大哥報仇。武松講兄弟義氣,他是排行老二,可能是這個故事,這個典故,但是沒有印證,這個大家參考參考。總之,就是那個地方,它就是這個風俗習慣,你到那邊,你就是要順著當地,不然人家就不歡迎你。
下面就講,「譬如山東人到北京,見了北京人,在此地見面稱『先生好』,這很恭敬,可是你到北京見面稱呼『先生』,那就糟糕了,『先生』是風化區裡的稱呼,這個你得懂得。」這個又舉出一個例子,山東人到北京,在此地見面稱「先生好」,這很恭敬。比如說人家到山東來,在這個地方見面,稱你「先生好」,這個是對他很尊敬的一個稱呼。可是如果你到了北京那個地方,見面稱人家「先生」,那就糟糕了,在北京,「先生」是風化區裡面的稱呼。風化區,我們現在講八大行業,在台灣叫八大行業,那個不是好地方。所以你到那個地方稱人家「先生」,好像是給人家侮辱一樣,人家當然不高興,所以這個要懂得。這是講以前,民國初年那個時代,現在又不一樣了,現在到處稱先生,現在人不懂這些禮。雖然現在不一樣,但是現在有現在的忌諱,那也要知道。這是講一個例子,一個原則,我們要懂得這一條的精神,在這個地方講這個話可以,到那個地方講這個話就不可以,這個要知道。因為「各處有各處的不同,你總得問明白」,你要先問一問,哪些忌諱的,我們要避免。別在那裡突然給人家冒一句人家很不喜歡聽的話,這個就很重要了。
下面講,「入境,境是還在本地、指本國而言」。比如說在台灣,台灣以前從南到北,也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台北有台北的這些習慣、講的話,到南部有南部講的話,澎湖有澎湖講的話。有一些話你在台北講沒問題,到南部去講,你是在罵人,也有,現在比較不明顯了。以前我小時候,那時候很明顯,真的台灣從南到北,每一個縣市都有它不同的風俗習慣跟忌諱,同樣在台灣,不一樣。同樣在台灣,這個叫境,入境,比如說我們從台北市、新北到桃園去,到新竹、到台中、到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這都不一樣。所以這個境是指本地,本國,我們這個國家,「入境問禁」,它哪些是禁忌。
「入國問俗」,要問它的風俗習慣。「入國,就不行了,指到別國去了」,到別的國家去了,「那就與本地更不一樣了」。在我們本國,每個縣市地區,它有不同的禁忌。你到了外國,那更不相同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地緣環境、人事、文化、風俗習慣都不一樣了,跟我們本國就更不同了。這裡舉出,「外國人的酒,你拿來嘗一遍,他們就趕緊拿走,給你換一個。如果你還不開竅,又嘗一遍,還再第三遍,這個人連警覺都沒有。」這是舉出一個例子,這是外國人(西洋人)跟我們本地不一樣,外國人他的酒,如果你來嘗了一口,嘗了一遍,他就趕緊拿走了,給你再換一個。他再換一個,那你就要知道了,嘗一口,他就要趕快換了,不能再給其他人喝。如果不開竅,再嘗一次,他又換一個,還再嘗第三遍,雪廬老人說,這樣的人就很不開竅,人家這種動作你還沒有感覺,不知道問題在哪裡。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其他還很多例子,也有。
我也舉出一個例子,這個大概在二十年前了。有一次我們去澳洲,也是組團去,到澳洲布里斯本,那個時候澳洲淨宗學會已經成立了,我帶個團去那邊。有一些空檔的時間,就給同修出來走一走,有一些同修第一次去,去看看,買一點土產這些的。在路上走,有二、三個女同修,看到一個西洋人,一個太太推著一個小娃娃,推著車子,我們一般講洋娃娃,很可愛。在我們台灣,人家的小孩子抱著,很可愛,我們大人逗逗他玩,這個小孩子的媽媽(父母),他們也很樂意,我這個小孩子別人還滿欣賞的,很歡喜。所以有一些人看到小孩子很可愛,但是不認識,陌生人,看到小孩子很可愛,逗逗他玩,他的母親(父母)他不會見怪,有時候還表示一些善意,好像我們很看得起他家的小孩,心裡滿高興的。但是我看那二、三個同修,看到那個太太推的那個小孩好可愛,他們二、三個就圍上去了,逗那個小孩子玩。結果大家猜怎麼樣?她那個洋太太不高興,發脾氣了。大家很錯愕,我們在台灣逗小孩,大人都很開心,怎麼這個地方逗小孩被人家罵?後來去問當地同修,當地同修就講了,他說洋人很不喜歡別人去碰他的小孩,特別是陌生人,又是外國人,你去碰他小孩,他很不高興。你沒有經過他同意,你去碰他,那他很生氣,怎麼可以隨便碰我的孩子?你看完全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文化不一樣。雖然那次碰到這個事情,後來我就跟同修講,大家要知道,去外國,那些洋人的小孩子,如果你沒有經過他母親同意,你千萬不要自己就去碰他、跟他玩,他媽媽會很不高興。如果你想跟孩子玩一下,還要經過他媽媽同意,不像台灣這個樣子,那完全不一樣的。這個舉出個例子,我們就要舉一反三,因為這個例子太多了。凡是到其他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它風俗習慣、文化不同,都要先問一問。
「所以你上哪一國去,你得問問人。」你要問問他們。現在如果組團到外國旅行,一般都是會透過旅行社,除非你自己是自助旅行。自助旅行,你就自己要去查資料,要去了解一下,到哪個國家、哪個地區,他們的風俗習慣是什麼,他們的忌諱是什麼,要了解,避免到那個地方去冒犯當地人。如果給旅行社辦,旅行社會開說明會,如果我們有疑問,可以問旅行社,旅行社會為我們解答。所以先問一問。
下面,「入門問諱」,就是一般人家家裡,入到人家門裡面,問忌諱。你要到別人家裡就問一下,他們家什麼地方有忌諱的嗎?「你要知道他家平素的事」,平常他比較忌諱什麼,「現在人是不在乎了」。現在的人他不管那麼多了,管你什麼忌諱,現在的人也不懂禮,所以往往到人家裡去,造成別人的困擾,這個常有。反正現在人他不在乎,他也不講這個。「如家中父母等等什麼的,你得先問明白,不問明白,你去滿嘴胡說。」這舉出說家中,像他們家裡的父母,從事什麼行業,父母都健在嗎?還是父親不在了,或者母親不在了,還是雙親都不在了?這些先問個明白。你不問明白,到人家家裡,信口開河,滿嘴就胡說了,可能說的人家聽了很奇怪的話,你都說出來了,這個是要避諱的,要避免。我們舉出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學佛,我們吃素,不殺生,如果去拜訪一個人家,他家的父親是在幹殺生業的,那麼我們到他家裡去,我們就高談闊論,殺生有罪,下地獄。你說是沒錯,但是那一家人他聽了會很高興嗎?好像你到他家去罵他的。這是舉出一個例子。
下面,這是雪廬老人舉出古時候,「從前取名字都有些注意,譬如在《古文觀止.諱辯》,韓文公勸李賀考進士,為著李賀的父親叫『晉肅』,大家妒忌他,科舉考試想少一個人多一個名額,就說李賀不能下場考,因為下場就是個『進士』啊!他的父親叫『晉』」,那是同個音,晉朝的晉跟進士的進,字不一樣,音一樣,人家聽到就很刺耳,你一考就中進士,我們就少一個名額了,我們就沒機會了,你去考就肯定你上,人家聽到這個就很刺耳,所以「他得避諱」。「那篇文章,要是你來給李賀答辯答辯,你答辯得出來嗎?韓愈答辯理由很充實,甚至於打贏官司。你光學會那個有什麼用處?你們有人查《古文觀止》嗎?有查,那也不錯,能查到就不錯,就知道我不是造謠言!」這個在《古文觀止》,這個文裡面有,有這個故事,大家可以去看看。
「不管你有多麼大的學問,多少得有點理,沒理就亂七八糟。不論多少都得有理,不必在那妄作聰明,說『那個是我發明的』,那是你所見不廣。」這一段雪廬老人講,不管我們有多大的學問,總是要有一點道理,如果沒有道理,就亂七八糟了。多少都要有一點道理,也不要在那裡妄作聰明,好像什麼就是我發明的。是我們發明的嗎?是我們見識不廣,人家早就發明了。
「譬如有個小故事,一對沒主意的父子,兩個人去賣驢」,在路上走,「驢閒著,坐上一個人,也省力氣嘛!有道理,父親就讓兒子騎驢」。走了幾里路,有一個人看了說:「唉!好沒道理,你這麼大年紀了,他一個年輕人,他跑跑有什麼關係,應該給你坐」,又換他父親上去了。走了幾里路,又有一個人說:你這麼沒良心,那個驢人坐在上面,都快被你壓垮了。那又下來了。到最後怎麼辦?小孩坐也不行,老人坐也不行,最後父子倆把驢扛著,一個人扛一頭。扛到最後,過一個橋,不小心掉下去了,掉到河裡去了,完了。這個就是講,一個人他自己沒有一個主意,人家講什麼聽什麼,自己拿不定主意。
下面雪廬老人講,「今天《中央日報》」,那是講以前的事情,「說三面五層的『木造浴池』,這是我們中國《漢書》就有的,多少年的一些東西。你多麼大的能力,也出不去古人的範圍」。尤其現在人發現些東西,他發現的,其實這個古書早就有記載了,不是現在才有的,只是你見識不廣,你書讀得不多,你沒看過,以為是你發現的,其實不是,早就有了。
好,這一條,「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
【十、入國不馳,入村里必下車馬。】
『入國不馳』,「入國,你要下車馬。現在還是有這條。到人家的國土,你得有禮貌,慢慢走,不妨害人,否則顯得不恭敬」。「入國,車馬不馳,人不飛跑。」你到人家那裡去,「在台階下,主人迎你,你得趨」,趨就是趕快走。「一上台子,一進門,就不須奔馳。」主人迎接,我們趕快過去。入門,你就要慢慢走了,你不能走得太快。所以這個入國,進入了,你就不要太快。在古時候,你入這個村莊,入這個村里,你就要下車下馬,用走路的。但是現在這個是比較看不到了。『入村里必下車馬』,「現在有火車,不按此條可以」。就是你坐火車,你經過人家村里,當然不能火車停下來,你下來,那不可能的。「你自己的車,到人家莊頭上,必得下車馬來。」到了這個村莊,你要下來。「你不下來,那就麻煩了。莊子是人家的」,他們那邊的人,他會覺得你對他們不尊重,到人家地處,「當然你得有禮貌,必須下來的」。
「就是在本地,譬如你住中正路,你到靈山寺來:回去時坐著車,一到中正路口這一頭,你就要下車。你不信,你可以去問老先生,這是恭敬莊子。」恭敬這個地方。「你父母住這個街,曾祖也都在這個街,不下車馬,你架子大啊!現在不懂這條的是年輕人。這裡頭供著的牌位都比你小嗎?」現在人真的不懂,現在人車子直接開進去了,架子很大。應該在門口,或者巷口,他就要先下車了,直接開進去,那就不恭敬。現在人不懂這些,車都直接開進去,開到你家門口去了。應該是停在外面一點,然後走進來,這樣表示一個恭敬。就像我們去寺院一樣,人家來迎接,我到大陸現在還有這個禮,請我去主法,然後住持就捧著香,在寺院門口就來迎接了,車子能夠不管他們就開進去嗎?停在外面,我得下車,走到他面前,拈個香,然後他們帶路,我跟在後面進去,再走到大殿。這是一個禮節,一個恭敬。特別我們第一次去,這個是禮節。你就直接開到寺院門口,對寺院就不恭敬。跟這個道理是一樣,到人家的村莊,人家的地方,對人家這個地方要有個尊重,到巷口外面先停車。或者現在都有停車場,你去停車場停一下,然後再走進來。
「中國書注重五倫主義,例如拜年,不光是給人家賀年,上人家去先拜壽。到了村莊,必得下來,恭敬人家。你一下來,村莊的人都懂規矩,問說:『客人上哪裡去啊?』等等,他就給你打招呼,那就是禮貌。他們會忠實地招待你喝水,餵馬或驢什麼的。你要坐著車不下來,他們就會罵說:『今天咱們視野不好,碰見失了腿的人了』」,就是沒腳,所以他才坐車進來。「怎麼失了腿呢?不能走路嘛!這還是輕的,重一點的就說:『你這車不能在那兒走,我們的路都是老路,你的車一壓,我們的路不行。你要到莊外頭走,莊裡頭沒路。」過去的人講究這個禮節,現在人也都不懂,現在年輕人不懂,直接都衝進去,這個是比較失禮。我們學這個禮,還是對人家一定的尊重,最好是停在外面,我們走進去,表示對人家的一個尊重。
「古人的話,台灣也有,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是寸步難行。』這禮是必須的!就這一點,現在還有點道。你坐著自己自用車、摩托車,這條還可以適用。」你騎摩托車,或者自己開車,這一條也還可以。你要停在停車場,或在路邊停車,然後我們再走進來,不要車子直接開到人家的門口去,顯得架子很大,這是對人的一個尊重。
好,「旅行」,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下面,「對眾」,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親友來辭行、歸來拜訪,如何回禮❓
🔹遠方客來拜訪,如何回禮❓
🔹受人之送行及餞別、接風與洗塵,如何回禮❓
🔹做壽、賀喜、發喪,哪一項最重要❓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送行及餞別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三集) 2021/8/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第九十頁,我們從第四條看起:
【四、遠行之親友辭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贈物,或宴餞。】
第四條是講『遠行之親友辭行』,遠行就是到遠地。「譬如咱們這些朋友、親戚他要出遠門」,出門也得看遠近,就是他去的地方是遠的地方,還是比較近的地方?還有去到那裡,他停留的時間長短,有的出差,一去就可能一年半載,甚至兩年都有。如果遠行的親戚朋友,人家他懂禮,他要遠行,事先會來跟我們辭行,先來跟我們告辭,這個就是禮。懂禮的親友,他特地來向我們辭行,說他要到遠方去,到遠地去,可能要多久才能回來。比如說出國,去出差,或者是旅遊,那是出遠門,或者到外縣市比較遠的地方,他來辭行,那我們可不能說「好,那你走了,我們回頭見哦!」或是「我們等你回來再見面」,可不能只有這樣。就是說親友要出遠門,他到遠地方去,可能待的時間比較長,他先跑到你家裡來辭行,你必得問哪一天走,這是必定要問的,「你要出遠門了,哪一天要走?」他大概不會說,我還沒有定日子,日期還不定,這個不可能的。他既然向你辭行,肯定他日期都定好了,他不會說還不知道哪一天,這辭什麼行?所以來辭行,一定他日子定好了,哪一天要走,事先來給我們講。我們也不要慌,不會說他今天來辭行,說等一下我就走,幾點我上飛機、上火車,他不會當天就去,沒有這個道理,如果這樣不好看,太匆促了,這種辭行就太匆促。
這是講懂禮貌的人,現在人不懂禮貌,這個事情就可能發生,我們不敢說不會有這種情況。我也曾經碰到過,有人來向我告辭,「師父,我馬上要走了」,的確他不是提前幾天來跟我們講,他在臨走之前來講,這個也有。但是懂禮的人他不會這樣的,他最少提前一個星期來告訴你,不會臨時才跟你講。如果第二天就遠行,今天來告辭,明天他就要走了,這也是一個懂禮的人,就是怕你去送他,也就是說不必去送他。但是他今天來講,明天就要走了,我們也必得去送行。他都來了,我們總是要去送一送,這是禮尚往來,人家有來,我們就有往。有來沒有往,非禮,就不合乎禮節,有往無來也不合乎禮節。所以這個禮,講禮尚往來,禮要互相往來,這樣才合乎禮節、禮貌。
禮貌不一定需要物品,不一定你要很有錢,買很多貴重的東西,不必一定要這麼做。就像我們做善事一樣,有錢能夠做,沒有錢也能做;一個錢都沒有,他也能做很大的善事。這是完全看發心,存善心、善行,那個都是善事。我們用我們的時間、精神、體力來為大家服務,這個都是善行,我們現在講義工,義務,這個不花錢。所以做善事,有錢能做善事,沒有錢也能做善事;錢多的人多做,錢少的人少做,一個錢都沒有也能做很大的善事,那是真的。這是大家要用心,如果心不在這個上頭,做那些事就沒有辦法。關鍵還是要有心,如果沒有這個心就沒有辦法了。有心,我們學禮貌,會懂禮,也能做很大的善事,關鍵在用心。這是講送行,遠行的親友來向我們辭行,我們必定要去送送。
『事前或贈物,或宴餞』,親友他一來辭行,這個禮貌你要明白,「人家一出遠門一辭行,這個時候你要看交情來餞行」,就是說平常你跟他交往的情況,來斟酌怎麼去餞行。當然有交情比較深的,還有交情比較淺的,要怎麼餞行,這個是自己斟酌。我們台灣也有這個風俗,就是老朋友要出遠門了,要很長時間才能回來,我給你餞行。這個餞行跟送行,送行就是比如說你去送到車站、送到機場,那是送行;餞行就是請你吃頓飯,咱們聚聚,請幾個朋友來陪陪,這個是餞行。要是交情很深厚的就不請陪客,只有家裡主人陪他而已,沒有請其他的朋友來作陪。交情很深厚就請到自己家裡來,自己家人煮飯菜給他餞行,這個做法就更厚道。如果像一般朋友,交情不是很深,一般我們都知道去餐廳,現在餐廳餞行就比較普遍。特別現在人,老一輩的,在家裡自己做幾個菜來招待客人,這個還可以,還有。如果年輕的恐怕就沒有了,年輕人,父母都煮給他吃,他也不會煮,常常到外面吃餐廳,自己聚餐也吃餐廳,招待朋友也吃餐廳,恐怕現在請到自己家裡來,自己家人做菜來招待,這個會愈來愈少。
「或者是來不及請客,也要送點東西。」就是說他時間滿緊迫的,或者彼此的時間安排不出來,來不及請客,也要送一點東西給他。「人家臨走,若不能送東西,不能請客,這另當別論。」有的時候是臨時走的,來給我們講,你也來不及去準備東西送他,那更不可能去請他吃飯,那就另當別論。這種情況,大部分是急事,緊急的事情,臨時接到通知,公司有什麼事情叫他趕快去辦,明天就得走;或者更急的,當天就得走,你送東西也來不及,也來不及請客,這個當然另當別論。他如果打個電話給我們講,那我們跟他祝福祝福一路順風,只能這樣做了。
「我們可以在家裡送他」,像臨時打電話,在家裡送他;如果能夠請客或宴餞,「這兩條一同辦了更好」。就是去送他,或者是請客宴餞,就是請他吃飯,這個兩方面都有,那當然更好,也去送了,也請客了。如果時間上不方便,不能兩個都辦到,「辦一個也可以」,就是請客或宴餞,可是送行這一趟是少不了的。送行,這也是看時間,我們剛才講了,他是臨時的還是事先安排的?事先安排,我們送行或者宴餞、請客都可以,有足夠時間來安排;如果臨時的,請客、宴餞就沒有時間了,送行可能也只能在電話中,像現在人都有手機,打個手機電話給他祝福祝福,祝他一路順風,這也是臨時的一個送行。
所以這一條,「遠行之親友辭行,必往送行」,必是必定,需要去送他一程。事前,在還沒有出門之前,或者贈送他一些物品,比如說他出國到一些冷的地方,送他一些暖暖包讓他保暖,或者宴餞、請客,請吃飯,這是必定需要的。這是禮貌,禮尚往來,不過現代人對這個禮不太懂,但是我們總要學習,從我們自己來做。
【五、遠方客來拜訪,須往答拜,或設宴接風。】
『遠方客來拜訪』,「舉個例子好懂,咱在台中,忽然間有福建人或日本人來拜訪,是遠方客。他要來拜訪,怎麼辦呢?他要來了,『須往答拜』,第二天你必須回拜去,這是答拜。這像說話,一人問話,一人答覆」。遠方客來拜訪,遠方客是指台灣以外的地方來拜訪。雪廬老人舉出,當時他在台中,忽然間有福建的人到他這裡來拜訪,或者是從日本來的,來拜訪,這是遠方客。他要來拜訪,怎麼辦?我們要回拜,「須往答拜」,這個答就是回答,好像人家問話、我們回答,一問一答,要答拜。第二天你必須回拜,回拜就是答拜。像遠方客來,可能他住旅館、賓館,他今天來拜訪,明天我到他住的賓館去回拜,再去看他,這個叫答拜、回拜,也就是禮尚往來,禮節是這樣的。
『或設宴接風』,「這是指遠客,遠方客人來看我們,要來拜訪,或是待在這住幾天。他或者帶土物來送我們,或是不送東西,這得看情形。不論東西多少,我們要請他,留下接風」。遠方客來我們這裡看我們,來拜訪,或者是要在這裡住個幾天,或者帶些土物來送我們,或者他沒有送我們東西,這個要看情形。他送的東西,不論是送多或送少,我們要請他留下接風。
「送人叫餞別」,他要遠行了,餞就是請吃飯這一類的,餞別。「請人到咱們這來叫接風。」人家來到我們這裡,我們要接風洗塵,俗話講接風洗塵。「這是遠客嘛」,他從遠方來了,上我們這裡來,我們要接風。接風的意思,接是迎接,風也就是說他一路風塵僕僕,走路也好,坐轎子、坐車,或者坐船來到我們這裡,我們接他,這個叫做接風。「或許他來不及,他謝了,你也不能勉強他。」他來可能他還有其他行程,我們要請他吃個飯,他給我們說謝謝,他沒時間,他下面還有行程要去跑,這個時候我們也就不要勉強,你一定要留下來,這就不要勉強。好,我們接著看第六:
【六、旅人歸來拜,須詣回拜,或設宴洗塵。】
『旅人歸來拜』,「這是指咱們本地人,在外頭做客,回來拜訪我們」。旅就是旅遊,這個人到外地去旅遊、辦事,辦公事、辦私事,他從遠方回來了,來拜訪我們,我們也必須要回拜。他今天來拜訪,我們明天再去他家回拜,這個是講本地人。
『須詣回拜』,「他來拜訪,請客、接風,早早晚晚就不要緊了,他是回來的,過了十幾天,也不要緊」。從遠地回來,回來他也不是馬上又要走,回拜的時間也就不用太著急,過個幾天或者十幾天也沒關係,因為他不會馬上走。
「從遠方回來的客人,雖然與本地人差不多,但他是來拜訪,送禮或不送禮,你都得回拜。不懂的,須領教領教那些念過書、懂禮的人,你不要領教外行,向馬克斯領教更不行。」中國的古禮,你不能去向外國人請教,他們不懂。所以要請教念過古書、念過《禮記》,懂禮的人、讀聖賢書的人,你請教他,你才會懂這個禮節。所以這個方面的禮,他是遠方回來的客人,不管有沒有送禮,他來拜訪,我們就是要回拜,這個就是禮尚往來。我們淨老和尚也表演給我們看,二OO二年我們去日本京都,拜訪當地佛教寺院的住持、領導,日本人也是學中國的禮節,也有一個回拜,這個是禮尚往來。這個當中就是要學習,有時候你要看什麼情況、該怎麼做,根據禮的精神,視實際情況,自己斟酌怎麼做。我們再看:
【七、受人之送行及餞別,達到所在地,須一一函謝。】
「人家對我們送行,或者我們走時,人家給我們餞行,這禮該如何呢?」人家送我們,我們走的時候他來請我們吃飯,來送行,我們怎麼回這個禮?『達到所在地,須一一函謝』,你到了目的地了,寫信給送的人,這些親友致謝,就是說給他們講,我已經平安到達目的地了,請大家安心,感謝大家給我這麼隆重的餞行、送行,就是寫個致謝函,一方面報平安。下面雪廬老人舉出一個例子,「譬如你們諸位是台灣人,你上日本去,或上福建去,臨走前,人家給你送過行或餞別過,不能說我到那邊,等回來再說吧!不行!你到日本或者到福建安定下來,先寫信回家,再寫給餞別的」。這個地方舉出例子,我們到福建去,或者到日本去,人家有來給我們送行的,或餞別過的,請我們吃過飯的,我們不能說到了那邊,等我回台灣的時候再說吧,這個不行,不可以這樣的,不能等你回來再跟他們講。你到日本,或到了福建,你在那個地方安定下來,家裡如果還有父母、親友,先寫信回家報平安,然後再寫給餞別的,這些外面的親戚朋友,他請我們吃飯的,我們要一一致謝,感謝他們來送行請客。
「這花錢嘛,當然花錢!社會上就是這樣子嘛。平素省吃儉用節儉,就是預備隨時報答應酬,這少不得。」花錢當然花錢,就是說你過去寄信,當然你要郵票,也要郵資,如果多幾個親友,郵資就多一點,這個當然也花錢,也要花一點時間,但是雪廬老人講,社會上就是這個樣子,人與人之間的禮節不能少。平常我們自己省吃儉用,存一些錢,也就是預備隨時做一個報答、應酬,這些禮節方面的,這個是少不得。「為什麼呢?家裡多麼窮,人家來要帳,還可以說到明天還,或再待五天,還可以推,還可以講得下去,這個應酬不行。」你欠人家的錢,還可以跟人家說我現在不方便,過幾天再還給你,這個應酬就沒辦法了。「人家星期三結婚,發了帖來了,我沒錢」,我們總不能通知人家說:「你暫且別結婚,我現在沒錢,你再等五天結婚好了,等我有錢,你再結婚,到時候我就可以給你送這份禮了。這樣行嗎?」雪廬老人提出這句問話。這個就是世間的人情世故。「你看要緊了吧!」講到這裡,那可不行,人家結婚定了,怎麼可能去延期?所以「來了一分帖子,沒錢也要賣了東西,借了錢也得辦,這是在社會上的困難處,不容刻緩,這筆帳厲害極了。假使你知道這種困難,婚喪嫁娶要自己出帖子,這種事情就得慎重又慎重」。因為這個事情是一個應酬的事情,社會上也有這些困難的地方。如果我們了解,有人可能他有這方面的困難,因此自己如果辦婚喪喜慶,要發帖子給人家就要很慎重,不能隨便發,因為發了就造成別人的壓力。
「譬如說三條事情:結婚、家裡的喪事(父母的喪事)、做壽,這三條事,你說哪一條都是要緊的,這得念書才明白呀!做壽、賀喜、發喪,這三條那一條重要?」做壽是做生日,賀喜就是人家結婚喜事,發喪就是父母死了喪事,這三條哪一條比較重要?下面引用孟子講的,「《孟子》書上有說,什麼叫大事?死了父母叫大事,這個事最大。這個帖子必得出,死了父母是天下大事」。這三樁事情,父母之喪是大事,沒有比這個更大的。所以父母過世了,這個帖子必得送出去,送給親友。送給親友,也是向親友告知自己父母過世了,因為這個是大事,死了父母是天下大事。
「從前做官與現在不一樣了」,從前做官的跟現在做官的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以前「不論做什麼大官,一死了父母」,這個官就不能再繼續做了。在古時候這個叫「丁憂」,丁憂就是父母死了,你做再大的官都要辭職,不能繼續做,要回家給父母守喪三年,這個叫丁憂。「國家有事的時候,移孝作忠,家裡老的小的可以撇開,給國家賣命去。」比如說國家有緊急的事情,或者是戰爭,移孝作忠,忠就是孝,把孝擴大作忠,家裡的老小就先放下,先替國家賣命,為國盡忠,這叫移孝作忠。「太平的時候,你對國家對得起了」,對國家也奉獻了,你在做官,「你要是死了父母,國家必得叫你回去守喪」,就是我們現在講放假,放長假,讓你辭退下來,回去守喪,「國家也對得起你」。你平常為國盡忠,父母死了,回家去盡孝,去守孝三年。「百善孝為先,孝是第一。」
「所以父母死這樁事情就是最大的」,這個叫大事。第二個就是結婚,「這比作壽還重要」。結婚也是大事,我們一般講婚姻大事,那不是兒戲。但現代人結婚是好像在玩的,好像在作戲一樣。古時候結婚是很慎重的,因為五倫開頭就是夫妻,所以婚禮是很隆重的,比做壽還要重要。「死父母是大事」,父母死了是最大的事情,「結婚是民族主義」。我們大家知道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生主義、民權主義,結婚就是民族主義。「中國的結婚與外國的不一樣,外國的結婚是戀愛」,自由戀愛。中國古時候的結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幫忙找對象,媒人介紹,介紹個門當戶對的,古時候結婚是這樣,現在中國也學外國自由戀愛了。下面舉出諸葛亮,「如諸葛亮這個人才那還了得啊!」諸葛亮真的是,現在是講頂尖的人才,不得了的一個人才。「當諸葛亮的太太,他結婚當然是這麼挑那麼挑,是他老朋友給他介紹的。挑了一個最醜的女子,誰也不要的!」諸葛亮這種人才,他討老婆討那個最醜的,人家都不要的,諸葛亮他找那樣的太太。
下面講,「你要念過《詩經》,讀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為文王太太一定很漂亮,有這種想法,這種念書人就是糊塗蛋一個」。這句我們也聽過,《詩經》裡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喜歡求窈窕淑女。大家就聯想了,周文王的太太一定很美麗、很漂亮、很動人。雪廬老人講,如果有我們有這種想法,這種讀書人就叫做糊塗蛋一個。「諸葛亮設計木牛流馬等那一些能力,都是他太太教的。」他太太是黃承彥之女,「長得很醜、沒人要。她還誰都不嫁,什麼人配給我做丈夫,一肚子草包給她去端尿盆,她都不要。諸葛亮太太是這樣子的,你知道嗎?」沒有雪廬老人講,我們真不知道諸葛亮太太那麼醜。所以古人娶太太有德、有才,不是娶漂亮的,漂亮是好看,好看不中用。所以我們真的,現代人不讀古書,沒有學問,又沒有聽有學問的人給我們講解說明,我們真不懂,我們總是憑我們的感覺,憑我們的想像想當然爾。我想應該是這樣的,窈窕淑女就是很漂亮的女子,阿娜多姿,文王的太太一定很漂亮,諸葛亮太太一定也是很美麗,我們一般人是這樣的想法,哪裡知道剛好相反。所以古人娶太太,他是以德為主,不是以那個容貌。這個是雪廬老人在這一條舉出來,附帶跟我們講這些。這個就是『受人之送行及餞別,達到所在地,須一一函謝』,要給人家致謝。我們再看:
【八、人之接風或洗塵畢,須還席。】
「我們來了,人家給我們接風」,人家來迎接我們,「或者給我們洗塵。接風與洗塵是兩回事,都是到本地來不走了。例如,你是台北人到台南去,你拜訪台南人,人家請你的客,那算是洗塵,也算接風」。這就是舉一個例子給我們講,洗塵跟接風是兩回事情,不是同一個事情。所謂接風洗塵就是到我們本地來不走了,不是馬上就走。舉出一個例子,好像我們台北到台南去,我們去拜訪台南的人,人家請客,請我們主客吃飯,那個算是洗塵,也算接風了。
「你以後待在台南一天、兩天,必須還席。這是必須的。你不能在那邊吃人家的就完了,必得還席,這才是禮尚往來。以後你在台南這地處,在各機關辦事、開會,彼此常見面,這有關係,也是禮貌。」我們到其他地方去,人家請客,我們要還席,就是回請,還席就是回請,這個是必須要。我們不能去那邊給人家請客,吃完就完了,必得要還席,要再回請,這才符合禮尚往來這條禮節。這個也是根據以後你在這個地方,譬如說你到台南去,去那邊出差、工作,在各機關辦事、開會,彼此會常常見面,這個也是一個禮貌。所以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現代人比較沒有這些概念,現在的人沒有學過禮,所以對禮節也不懂,也不講求,覺得這個很麻煩,大家統統不要往來不就好了嗎?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疏遠了,就是說他沒有一個交流,我們現在的話叫交流,交流是互相的,不是單方面的。所以這個禮,它講往來,往來就是一個交流,我往你來,你來我往,彼此互相尊重。
所以禮的精神,它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謙卑,尊重別人。尊重是互相的,我尊重你,你也尊重我,這個就叫禮尚往來,這些我們都要懂。所以禮要學,也不是《常禮舉要》這幾條看一看,我們就懂了;實在講,看一看,我們根本就不懂,如果沒有聽雪廬老人給我們這一番講解,我們真的不能夠理解什麼叫禮。所以雪廬老人就是給我們點出來了,禮主要是講人情世故,就講這個。人情世故,這個話我們常常聽;常常聽,懂不懂?不懂。什麼叫人情世故,這個就是大學問了。那你說我們現在人不要禮、不學禮,就沒有人情世故了嗎?一樣有。有,你就必得學這個禮。所以《論語》上講「不知禮,無以立」,你不懂得禮,不懂人情世故,你在社會上就沒有立足之地。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一個人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走到哪裡都碰壁、碰釘子,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莫名其妙,這就很可憐。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我我們下次再一起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出門遠行前跟回來後,要做哪些事❓
🔹遠到目的地,先拜訪當地的有關人士
🔹雪廬老人說《九扣連環》這部武俠小說比得上唐宋八大家,有些地方還超過❓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將遠行,必辭親友,祭祖辭親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21/8/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2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八十九頁,從倒數第四行,八、「旅行」,我們看第一條:
【一、將遠行,必辭親友,祭祖辭親。】
這是「旅行」,這個旅行就是我們出遠門,要去辦事,或者旅遊,出遠門,就是遠行。『將遠行』,「將」就是說還沒出門,將要出門之前,這將遠行,你快要到遠地去了,去旅行了。這裡雪廬老人講,「你是台灣人,出遠門,從台中到彰化,這談不上」。這是舉出當時雪廬老人在台中,台中到彰化很近,就隔壁而已。以前台中縣、台中市,到彰化市、彰化縣,就在隔壁。如果你從台中到彰化,這就談不上遠行了,這個是比較近距離的。你出門,從台中到彰化,這個不算遠行。「遠行,是離開台灣」,我們現在講出國,或者是我們到大陸去,離開台灣這個地方。到大陸,或者出國,這個才算是遠行。所以不是從台北到台南,台北到台南,不是這裡講的遠行。這裡講的遠行,是離開台灣這個地方,才稱為遠行。
將要遠行,要出國了,『必辭親友』,「必」這個字說必定需要的,不能省的;「辭」就是去告辭。向親戚朋友告辭,我明天要離開台灣,到某某地方去,到大陸去,或者到哪一個國家去。「還得以時間而論」,這個時間就是看你要出去多久,「要是從台北到台南,你今天去了,明天回來,這個用不到,不說說會產生誤會」。的確要說明。這個地方雪廬老人講,還是要根據你出遠門要多久的時間,比如說我們從台北到台南去,明天就回台北了,這個就不用去向親友告辭,明天就回來了,這個要說明。「你若是從台北到台南做事情,給公家辦事情,身不由己,不能夠幾天就回來,總得一年功夫,這就得辭親了。」這一段就是講你沒有離開台灣,這個不是算遠近,這個是算時間,同樣是在台灣。如果你從台北,今天下台南,明天台南回台北,這個就不用了;或者是二、三天,這個也不用(幾天的時間,這個都不用)。如果你是出公差,好像公家機關派你到那個地方去工作,這個就不是短時間可以回來了,給公家辦事情,那這個就身不由己,不是說你想回來就回來了。你也沒有辦法幾天就回來,去到那邊工作,總得待個一年半載,這個就要辭親了。就要跟親友告辭,我到台南去,短時間不能回來,恐怕要到過年,或者一年以後才能回來跟大家見面。這個時間比較長,雖然還是在台灣,這個也有必要向親友告辭,說一聲。這個都是常禮。如果沒有向親友告辭,某某人,好像很久不見了,去了哪裡?有些親戚朋友他會起這個疑問,到底某某人現在什麼情況,怎麼這麼久沒看到?所以必須要講一聲,讓大家知道。
『必辭親友,祭祖辭親』,「中國的風俗,在家每年都有清明掃墓、祭祖的日子、有祖宗的忌日,都得祭祖,還有家裡面的父母兄弟生日做壽」。現前在世上的這些親戚朋友也去告辭,然後還要去祭拜祖先,辭親,向祖先告辭,祖先牌位前上香,祭拜一番,向祖先報告,要出遠門,要去哪裡,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這個也是必要的。在我們中國的風俗,在家每年都有清明掃墓,這是例行性的,清明節,要去掃墓;也有祭祖的日子,祭祀祖先;還有祖宗有忌日,就是過世的祖父、祖母,他們的忌日要祭拜,都得祭祖。這是講往生的這些祖先、祖宗,要出遠門,要去祭拜。在陽上,家裡還有父母兄弟,生日做壽。「三節兩壽」,這個三節兩壽就「一個家庭,一年中,要有三大傳統節令」,還有「二老生日,需操辦慶賀」。這是家庭的規矩。「你這麼一出去」,就一年半載都不在家裡,「就一年啦」,出去要一年了。家裡如果父母還健在,你也就沒有辦法「對父母朝夕承歡」,就是沒有辦法晨昏定省,也見不到父母;「也不能祭掃墳墓」,就沒時間回來掃墓、祭祖。「這是基本問題」,這是自己家裡的事情,基本上有這些事情。「甚至於親戚朋友有什麼事情,你也不能去幫忙」,這個都有關係!親戚朋友,婚喪喜慶,有什麼事情,我們也沒有辦法去幫忙了,所以必須先去告辭,讓大家知道。
「中國的學問,有上有下,可都是由近及遠,這是權變辦法,什麼權變辦法呢?先辭親友,要到那裡去一年兩年才回來,比如明天要走了,先上墳,今天晚上,到明天一早,家人團聚,向祖先牌位行禮。在家這一晚上就是辭親,稱作『暫久之別』,這個我都親眼見過,現在都不行了。」雪廬老人講這段,就是在我們中國的學問有上有下,也都是由近而遠,尊卑長幼,親疏遠近,這是權變,權巧變通的辦法。你沒有辦法在家裡做這些事情,那就是要用這個權變的辦法,就是先向親友告辭,跟大家說,到哪裡要一、二年才能回來,這段時間就沒有辦法在家裡做這些例行性的事情。明天要走了,今天晚上跟大家聚餐,團聚,在祖先牌位前行禮,這個就叫辭親,暫久之別,就是暫時的久別。雪廬老人講,這個以前他都看過,現在不行了。你看雪廬老人講這個《常禮舉要》,五十年前講的,那個時候已經不行了,沒有這樣的一個禮節了。
「今天搭火車去,明天就回來了,就不必來這一套。」如果今天台北到高雄,明天又高雄回台北,那就不必要了;或者是幾天的時間,時間不長也不需要,這裡講就是時間比較長的才需要。「因為有這一套就覺得奇怪了。」你去了,明天就回來,你還弄這一套,那大家不就覺得很奇怪嗎?你很快就回來了,就不需要,這是講長時間。「這是最低限度,要離開台灣到國外去,三個月或二個月,就得行這個手續。」你要到國外出差,三個月或兩個月,這個手續就必定要辦。「常去又另當別論。」這裡又註明,如果你常常出國,也就另當別論,也不必每一次都要去這樣做。這裡講的,就是說第一次,你要遠行,或者一年當中去一次,這個就需要。如果一天到晚,三、二天就飛來飛去的,那個就不必要了。所以這個都知道要怎麼去做,怎麼變通,寫出來是一個原則,要懂得它的精神在哪裡,掌握住它的原則。
講到這裡,有人會疑惑說:「你講這個,都不一定啊?」雪廬老人講,定這一條,那這一條當中還是有一些變通。有一些人可能就會有疑惑,你講這個,好像不是一定的,好像這個當中還有一些變通。「萬事都不一定,給大家說明白,萬法無常,都要看臨時情形而動作。」所以學東西,你要學活的,你不能學死的,學死的,你就常常會有一些困擾,要活用,活學活用,它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變。萬事都不一定,特別在現代這個時代,事事變化多端,佛法講萬法無常。這個時代變化比古時候變化大太多太多了,可以說瞬息萬變,我們要去應變,都要看臨時的情形而動作,所以這個沒有一定的。就像戒律一樣,戒律有開遮持犯,佛家的戒律,如果沒有講開遮持犯,那個戒條都變死的,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這一條旅行,「將遠行,必辭親友,祭祖辭親」,這是必須要的。但是看什麼樣情況才需要,在什麼樣的情況就不需要。時間太短,不需要;常常在出國,三、二天就出國,沒幾天又回來,那個也不必要。這是講長時間,或者第一次出國,那就需要。我們再看:
【二、遠到目的地,必先拜訪有關人士。】
這是講你出遠門,「到了目的地,必先拜訪有關人士」。去到某一個地方,這是必定的,要先去拜訪相關的人士。「比如,你是台北人,要到台南做事情,你跟台南沒關係,到了台南那兒,與你有關係的人,你就去拜訪他。沒有關係不要看,有關係的要看。」這個就是有關係的人,像我們到台南去,像我們出家人,當然去看看跟我們有關係的一些道場,這是要去拜訪一下。沒有關係的就不用去看,有關係的就你要去看看。
「拜客很要緊。比如,那兒有議會,你要不拜客,你到人家那兒辦事,你這單位與那單位見了面還不認識,不認識,他們要是看了你沒禮貌,你沒來拜,到時候就不幫忙。這是必須的。」所以到目的地,先去拜訪有相關的人士,這個是必定要的。
「真正在這兒做事,除了拜客以外,還有別的舉動。」就是去拜訪,禮貌上拜訪,其他還有你要去做的一些舉動,要去跟他們交流,我們現在講交流,跟相關人士要交流。好,我們再看下面:
【三、歸來必謁親友,或略送土物。】
這是你出遠門,比如說我們去外面旅行,去旅遊,現在出國旅遊,我們到大陸去,或者到其他國家去,去旅遊,也是我們現在很普遍的,這個旅遊很普遍。過去交通不方便,現在交通太方便了,所以出國旅遊這個事情就愈來愈多。
這裡講,「辦完了事歸來,或者事沒辦完,臨時回來看,隔了一年多」。『歸來必謁親友』,「回來何必看親友?這話並沒有說全,也沒法說全,是分情形講」。你出外、出差辦事回來了,或者事情還沒有辦完,隔了一段時間,回來看看,時間也隔了一年多,一年多,時間很長了。你臨時回來也好,或者是公事辦完也好,或者我們現在說,第一次出去旅行,回來「必謁親友」,就是跟親友見見面,我回來了。回來,何必再去看親友,回來就回來了,去看親友幹什麼?雪廬老人在這裡講,這個話並沒有說全,沒有說全就是沒有說得很全面,但是也沒有辦法說到很全面,是分情形講。總是看情況、看情形,因為講出來的一條,它是一個原則,原則性是這樣,但是你還是要看情況,斟酌情況,應該怎麼做比較合乎這個禮。
「你要在外頭待得久,回來不但是拜親友,還得上墳,前面有祭祖、辭親嘛!回來就算了嗎?你看歷史,一個民族重視五倫主義,一定不會亡。上至父母,這是天倫關係,下至與不認識的人結為朋友,這是人倫,《論語》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五倫能聯絡、團結就了不起了。」這一段就是講,你要是在外頭待的時間久,時間比較長,一年、兩年了,回來不但是要拜親友,要去拜訪親戚朋友,而且還得上墳,還要到祖先的墳墓去祭拜。前面講出門要先祭祖、辭親,不是說回來就算了,回來就回來了,不是這樣。出門要祭祖、辭親、拜謁親友,回來還是要拜謁親友,再去祭祖。這個是教什麼?教一個人不忘本。所以雪廬老人教大家看歷史,一個民族重視五倫主義,這個五倫第一倫就是夫婦(夫妻),再來父子、兄弟、朋友、君臣,整個社會就是這五倫關係。哪一個國家民族,都是有這個五倫的關係,如果這個民族它重視五倫主義,重視這個,那它一定不會滅亡。上面父母是天倫,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是天倫,我們一般講享受天倫之樂,這是父母兒女大家在一起。下至,下面就是到不認識的人,你跟他結交認識做朋友,這是人倫。父母是天倫,父母、兄弟姐妹,這是天然的天倫。《論語》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個五倫擴展出去,可以說四海之內都是兄弟、都有關係,所以才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你看我們整個地球、整個世界,所有的人,彼此之間都有關係,有這個倫常的關係。這個五倫能聯絡,比如說朋友,朋友是一倫,朋友跟朋友;國與國,那是友國,國家跟國家有外交,那就是朋友了。所以這個五倫能夠聯絡、能夠團結,那就了不起了,真的就世界和平了。
下面這段是雪廬老人講,他自己看京戲的感想。「我看京戲,我也看現在的小說,不光看以前中國的小說,現在我也看《中央日報》副刊上的《九扣連環》。不論哪一篇,我看了幾幾乎乎站起來,給他三鞠躬,何必這樣子呢?這個人的文學太好了。」雪廬老人他常常看京戲,我們以前叫平劇,現在大陸叫京劇,這個也是我們中國的國粹,他常常看。因為正規的戲劇,他演的內容都是教人忠孝節義,教這個。他除了看京劇,他也看小說,不是只有看中國以前的小說,他說現代的小說,刊載在《中央日報》的副刊,有一篇小說叫《九扣連環》。這個《九扣連環》,我看到雪廬老人寫了這個,我也去找資料,電腦資料找。在幾年前,我也曾經拿給王導看,我說雪廬老人很推薦這篇,如果能夠拍成連續劇,應該很有教化的意義。後來因為很多因緣,沒有去進行這個事情。以後有因緣,也可以考慮再來做這樁事情,我覺得做這個事情是滿有意義的,把這個小說編成戲劇來表演,吸引更多的人來觀賞,特別是在教育單位。雪廬老人看了這個小說,他說不管看哪一篇,他都看了非常讚歎,看了他幾乎都要站起來向他三鞠躬了。可見得寫這篇小說這個人,雪廬老人非常肯定他寫的,讚歎這個人他文學太好了,寫得太好了。
「有一些人他不懂得,以為文學有什麼好處,他不知道好壞,無法分辨。」有一些人他不懂,現在不要說有一些人,大多數人,還不是只有一些人,大多數的人都不懂這個。現在我們為什麼說大多數人不懂?以為這個文學有什麼好處?我們可以從現在大學,大學裡面選科系,選文學系的恐怕人數就很少,不多了。像現在選中文系、國文系的,這個就比較少了。現在最熱門的,大概是科技這一類的,電子、電腦,再來就是物理、醫學,還有貿易,從商。為什麼選這些的人多?這個能夠賺到錢,把賺錢擺在第一個,哪一個行業收入多,賺的錢多,他是以這個為前提,現在最流行的。所以現在學生大部分選這個很多,貿易,做生意的,或者當醫生,聽說當醫生待遇不錯,醫院現在開了很多,都客滿,生意也很好,很賺錢。研究科學,高科技,這個現在也是很熱門的,有大的收入。選這個文學,讀那些文學幹什麼?大家就比較不重視這一塊,他不知道好壞,無法分辨。他也不知道好處在哪裡,你不學這些壞處在哪裡,現在人真的不知道,不懂。
「《九扣連環》,簡要詳明,人情世故都透闢,這是一。二、連說話、動作一切一切修養都非常到家。」這是雪廬老人讚歎《九扣連環》這個小說,它好的地方在哪裡,這邊也舉出來,簡要詳明。簡單、扼要、詳細又明瞭,這個文章是最好的,很精煉,才能達到這四個字的標準,簡要詳明。中國古人做文章,這是基本的要求,簡要詳明,不要囉哩叭唆的講了一堆,講了半天也沒講到重點,人家看了也不曉得在講什麼,那個就不好。更重要,人情世故都透闢,非常透徹這種人情世故,很精闢的來分析這些人情世故,這是它第一個特色,它的優點。二、連說話、動作,就是說你講話,講什麼話,動作要怎麼做,一切修養都非常到家。這個到家,現在在大陸流行講到位,現在講到位,大家聽得比較熟悉,過去是講到家,就你功夫到家了,你學會了,學到家了。現在講你到位了,到那個位子了。講話、動作,都非常有修養,都非常的到位、到家了。
「這還不算!說出那個話,行出那個事來,那真真是賢人。」這個就不容易了,這個說話要說出賢人說的話,那不容易。我們一般人,話都不會講,不要說說出賢人的話,說一般的好話都說不上來,常常講錯話。這個不但說出來的話很好,說出來那個話是賢人才講得出來的話。行出那個事情,就是他做出來那個事情,真正是賢人。說話跟做的,都符合賢人這個標準。達到賢人不簡單、不容易。我們一般講,達到君子就很難了。儒家修學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君子,第二個是賢人,第三是聖人,最高的。「文章也好,事情也做得好。要真的有這麼一個人出來在學校當訓導主任,那學生福氣大了。」李老師很讚歎,讚歎這篇文章,讚歎寫這篇文章這個人,文章寫得好,事情也做得好。所以雪廬老人講,要真的有這麼一個人,他願意出來在學校擔任訓導主任。這個訓導主任,以前我們念書聽到訓導主任,訓導主任很凶,現在訓導主任大概也沒辦法凶了。雪廬老人推薦這樣的人當訓導主任,肯定這樣的人如果出來學校當訓導主任,那這個學校的學生福報就大了。
「從前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教經書的人很容易得,人師難得,光會講沒用處,你得自己身體表現叫人看,經師現在也沒有了。」古時候講,「經師易得」,就是說講這些經典的老師,比較容易得到。我們現在在佛教說,講經的法師,或者誦經的法師、讀經的法師,這個都稱為經師。經師他會講經說法,會講經說法,這樣的人還比較容易得到。所以教經書的人,很容易得到。比如說教講經,或者是講經給人家聽,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得到。「人師難得」,光會講沒有用,人師是什麼?你還要做出來給人家看,你得自己身體表現叫人看。不但能講,還要去做,做出來給大家看,做個榜樣、做個示範給大家看,這樣的老師就很難求了,真的可遇不可求。經師現在也沒有了,講到經師,就是講經說法的老師,現在連講的都沒有了,何況人師!那是更不可能有了。「再說,有些教授與同學打麻將,這太不成話了,這怎麼教學生?」這是講到現在大學的情況,現在大學,這個李老師在五、六十年前講的,那個時候台灣風氣比現在不曉得純樸多少倍,但是那個時候的學校已經不行了。你看五、六十年前,這些大學教授,跟這些同學,還在一起打麻將。老師跟學生打麻將,這太不成話了,你這種行為表現,你怎麼去教學生?到我們現在,那更離譜了,你怎麼去教學生?現在聽說大學學生要選老師,對這老師不高興,就可以跟學校講,下次不要叫他來上課了。所以現在學校已經沒有尊師重道,這個概念都沒有了,不要說他去表達這個,概念都沒有了。
「古人有些文章有做得很好的,要『不以人廢言』。可是得另當別論,曹操、秦檜做的文章我不看,這些壞東西我不看。曹操、秦檜早就死了,現在還有比曹操、秦檜還壞的人,文章做得也不好,做得就算是再好,像曹操的文章很不錯,他的兒子也很好,天下之才一石,他的兒子占了八斗,咱們連一粒也夠不上,這麼好的文章,我就是不看。」雪廬老人講,古人有些文章做得的確是很好的,但是要不以人廢言,他文章寫得很好,不要這個人他不好,就不看他的,這個是叫不以人廢言,他講的話是對的、好的,我們就要看。可是得另當別論,但是雪廬老人這裡就有註解了,這個也要看情況,另當別論,不以人廢言,這句話也要有另當別論的。他就舉出來歷史上一些不好的人,曹操,曹操是大奸雄;秦檜,大奸臣,他們文章非常好,但是雪廬老人講,他就是不看他們的,這些東西他不看。曹操、秦檜很早就不在了,三國時代、宋朝的人,早就不在了。但是現在還有比曹操、秦檜還壞的人,這個不曉得壞到幾百倍、幾千倍都有,真的。所以曹操、秦檜文章就算是做得很好、再好,像曹操的文章很不錯,他的兒子也都很有才華,天下人才一石,他兒子就佔八斗。雪廬老人講,咱們連一粒也夠不上,我們連一粒米,不要說一石,一粒米我們也談不上。這麼好的文章,雪廬老人講,我就是不看。「文天祥做的文章比這些人不行」,文天祥文章做得不如這些人,不如曹操、秦檜,「唐宋八大家裡頭也沒有文天祥」。「可是他那文章,念了另有味道。」雪廬老人肯定文天祥做的文章,文章沒有他們那麼好,唐宋八大家也沒有文天祥這一家。可是雪廬老人講,他看他的文章,他念了另有一番的味道。文天祥代表忠,對國家盡忠,死都是盡忠,不改變、不變節,他的文章有他的特色。
「《九扣連環》這部小說,怎麼比得上唐宋八大家?我看有些地方就超過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很有名的文學家,唐朝、宋朝有八家。他看這個《九扣連環》,比唐宋八大家還好,「它是事相超過」,在事相上超過唐宋八大家,事相就是在行動上做出來,超過唐宋八大家。「這個小說有什麼好處?能正人心、正社會。你真看了這本小說,絕不在社會上攪亂大家。」雪廬老人可以說把這個《九扣連環》的小說,讚歎到相當高的一個地位了。這個小說有什麼好處?能正人心、能正社會,端正人心、端正社會。如果真正看了這本小說,這個人他絕對不會在社會上去擾亂大家。現在我們看看整個社會是亂成不像樣了,電腦網路講的那些話,實在講,擾亂視聽,攪亂大家。所以這個《九扣連環》,以後我們有因緣,雪廬老人讚歎到這麼高度的地位,實在講我還是有這個心,想把它拍出來。但是拍出來要深入這部小說,導演、演員都要去深入,這個是比較難的。如果有人願意發心做這個事情,能夠端正社會的風氣,真的是功德無量,值得去做。
下面講,「回來必謁親友,可是不講父母,這話怎麼講?父母要緊,還是朋友要緊?比如這邊父母,這邊是朋友,都是五倫,我都恭敬,他倆人要是起了衝突,我是袒護父母呢?還是袒護朋友?我找根本,我先恭敬父母,這還用說嗎?拋了根,那不是人,是畜生不如!國家對學校學生有這種講法,同學怎麼會學壞路了?」這段是講回來必謁親友,謁就是拜見,可是只有講到親友,怎麼都沒有講到父母?回家應該先拜見父母,怎麼只有講到親友而已?這個話又怎麼講法?到底是父母比較要緊,還是親友比較要緊?親友跟父母這邊,都是五倫,我們都恭敬。如果兩方面有了衝突,那你是護著父母,還是護著朋友?雪廬老人講,這個時候你要找根本,你要先恭敬父母,這還用說嗎?父母是根。如果這個根拋棄了,不要了,那就不是人了,是畜生不如!這個話就不好聽了。現在人,真的畜生不如,父母不要了,祖宗不要了,去認外國人做父母、做祖宗,真的畜生不如。所以國家對學校學生有這種講法,如果你這樣講,那學生還會學壞嗎?當然不會學壞。你要先從教孝開始,百善孝為先,根,尋根,他怎麼會學壞?現在就教育出了問題,不教這個,只教科技、知識,不教做人,所以整個世界亂成這個樣子。
所以回來必謁親友,『或略送土物』,「剛從遠地歸來」,可以送一些土物給親友。「有云:『千里送鵝毛』,鵝毛半塊錢也不值,可是你沒鵝,人家遠處有鵝,在乎人情,在乎心意,你得表現表現。」這個叫人情世故,「略送土物」,那個土物也不值什麼錢。我們去旅行、去玩,回來,比如說我們到大陸雲南去,那你去雲南買一些當地的土產,買一些土產回來送給親友,那可能價值不是很高的,但是親友接到這個,他不是在乎那個東西,在乎你有這個心,想到他們,是這個意思。所以有一句話說「千里送鵝毛」,你說送了一根鵝毛,那值什麼錢?半塊錢也不值,可是你這邊沒有,沒有,他千里迢迢的送來,遠處有鵝,你這邊沒有,雖然不值錢,但是你沒有,物以稀為貴,雖然不值錢,但是在乎這個心意,你就要表現表現。這個也很重要,像我們去旅行、去玩,帶一點東西回來送送親友,表示一下心意,大家心裡感到很窩心。雖然不值錢,在乎那個心意,不在乎那個東西的價值多少,這就是講人情世故,禮就是講人情世故。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條。下面第四條,我們下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敬酒與讓茶
🔹送客的禮節
🔹禮為什麼叫禮節?就是它有個節制。應該做的沒有做叫失禮,做得太過了也叫失禮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待客的禮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一集) 2021/8/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6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今天是我們中國傳統農曆七月初一,這個月在民間都有舉行普度的法會、活動,在佛門也是很多超薦普度的法會。在民間的傳說,農曆七月是鬼月,說今天七月初一開鬼門關,這是我們民間習俗的一個說法。在台灣城隍廟,今天凌晨都有一些例行性的法會、活動。在佛門,七月份是「教孝月」,教孝道的這個月。佛門的孝經是《地藏菩薩本願經》,這稱為佛門孝經。釋迦牟尼佛要涅槃前三個月,從人間上升到忉利天,特別為他母親來說法。他母親在他出生七天就往生到忉利天了,報母恩,說了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這部經稱為佛門的孝經。《地藏經》裡面講的光目女、婆羅門女超度她們的母親,從地獄超度到忉利天,所以這部經是佛門的孝經。我們儒家也有一部孝經,那是講世間的孝;《地藏經》,世間的孝道跟出世間的孝道都圓滿了。另外就是農曆七月十五,在佛門稱為「佛歡喜日」。古印度佛陀的時代,佛的出家弟子,每一年農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都回到佛的身邊,再一起進修,叫「結夏安居」,三個月。這三個月是印度的雨季,到外面去托缽、去弘法都不方便,所以佛就定在這個時間,召集這些弟子在一起來進修,在佛門稱為「結夏安居」。七月十五是結夏圓滿,這一天也叫「僧自恣日」,就是僧團裡面這一天,大家可以舉出過失,在佛前懺悔改過,佛看到弟子懺悔改過非常歡喜,所以這一天稱為「佛歡喜日」。
這一天也有特殊的意義,這一天,我們大家很熟悉的「目連救母」,這個過去也曾經拍過電影。目連就是目犍連尊者,他是神通第一。他母親過世了,墮在餓鬼道,看到他母親墮在餓鬼道沒有東西吃,非常痛苦。他很孝順,他自己去托缽,把那個飯菜他就拿到鬼道,要去供養他母親,給他母親吃,結果他那缽飯菜送到他母親的口中,他母親口中就噴火,把那個飯菜都燒焦掉了,吃不到。他非常傷心,回來求佛,有什麼方法可以救度他的母親脫離餓鬼道。佛就勸他,說在結夏安居圓滿這一天你來供僧、來打齋,把打齋的功德迴向給你母親,你母親就能脫離餓鬼道的痛苦了,超生到人天善道。因此目犍連尊者就依照佛的開示,就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供僧。我們現在在大陸、在台灣、在香港,包括東南亞其他國家地區佛教寺院,在農曆七月都有供僧、齋僧的活動。這個齋僧的由來就是從目犍連尊者來的,要救度他母親這個因緣來的。另外這一天,七月十五就是盂蘭盆法會,就是目連尊者救他母親辦的一個法會,齋僧之後請這些出家眾辦法會來超度他的母親,把他母親從餓鬼道超度出來。
七月份最後一天是地藏菩薩聖誕,所以這個月在佛教叫「教孝月」。在我們中國傳統教育裡面,教孝是大根大本,在佛門也不例外,世出世間法的教學都是從孝道開始,教孝。孝親而後他才能尊師,所以老師教學生教孝,父母教兒女教敬,要尊敬老師,兩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把一個孩子教好。今天在國曆是八月八日,一般都稱為「父親節」,在此地也祝福我們天下做父親的人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講錄」,現在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八十九頁,從第一行,「會客」第七條,從這裡看起。我先將這一條念一遍:
【七、主人必下坐,舉杯讓茶。】
這一條是會客,會客當然有主有客,有主人、有客人。我們到人家家裡去,我們是客人;人家到我們家裡來,我們是主人,所以有主有客。「譬如我是主人,頭一杯酒,主人先敬客一杯。」雪廬老人舉出一個例子,就是譬如我是主人,頭一杯酒先敬客人,這是一般世間的常禮。當然在我們佛教寺院是沒有準備這些酒,這是講一般家裡,主人要先主動的來敬客人一杯酒。這一杯酒也不是說你一口全部喝完,如果你杯子大的喝一口;如果杯子小,當然一杯喝下去是可以的。「這頭一杯要站起來接受,禮尚往來;來而不往,或往而不來,皆非禮也。」頭一杯酒,主人敬客人,主人是站著,客人也要站起來來接受。主人站起來敬酒了,我們做客的人當然也不能坐著,也要站起來,這個叫禮尚往來。來而不往,或往而不來,皆非禮,就不合乎禮節。人家有來,我們也要有往;我們有往,他也要來,這樣互相禮尚往來。所以禮節上的一個往來,這才合乎禮節,不能只有單方面,單方面就不合乎禮。「頭一杯,主人已經站起來,人家敬你,你不站起來嗎?」雪廬老人就一個問話,就是說頭一杯酒,主人已經站起來敬你了,你不站起來嗎?當然客人也是要站起來。
「讓茶呢?頭一次也是如此,若不站起來,也得雙手舉杯說:請喝!請喝!客人要察言觀色」。這個是講讓茶,一個敬酒,一個讓茶。讓茶也是如此,跟敬酒一樣,敬茶跟敬酒一樣。如果不站起來,也得雙手舉杯,那就是表示恭敬客人,雙手舉杯說「請喝!請喝!」。主人都說請喝了,客人也要察言觀色,要看,主人說請喝了,我們還不喝嗎?當然我們也要舉杯來喝了。「第二杯,主人又站起來了,客人這時要說話了,好!我們大家起來回敬主人。」這是第二杯,主人已經第一杯敬過客人了,第二杯,看到主人又站起來,這個時候做客人的就要有反應,就要說了;比如說有正客、有陪客,幾個人去作客,這個時候主客這個客人就要說話了,「好!我們大家起來回敬主人」,主人已經敬我們一杯了,那我們這杯是回敬,這個叫禮尚往來。「主人說,這是第二杯酒了,大家請坐,別再勞動了」,就不要再站起來了。這一來一往,後面就不要一直再站起來了。如果「再下一杯,主人若起來」,做客人「就可以請他坐下」,說你請坐。如果你要起來,主人要再站起來,那我們大家都要跟著站起來。「懂禮貌的,這時往下坐,舉讓舉讓就可了。」如果懂禮節的、禮貌的,這個禮就是要節制,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太過,大家都很辛苦,也不自在;不及,顯得對人不恭敬,所以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所以第二杯以後,互相敬過以後就可以坐著了,下次再敬,坐著敬就可以了。就是懂禮貌的,這個時候往下坐了,舉讓舉讓,大家客氣客氣就可以。「如若你怎麼說,我必得站起來,這個叫固執不通,喝一回就站一回,這種酒宴我受不了。」雪廬老人講,如果你怎麼說,說請坐下,還是堅持要站起來,第三杯以後,還是每一杯敬酒都要站起來,雪廬老人講這叫固執不通,太固執了!喝一回就站起來一回,大家都很辛苦,所以雪廬老人講,這種酒宴我就受不了。我想每一個人都受不了。所以禮為什麼叫禮節?就是它有個節制,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
下面講,「佛家規矩,要行三頂禮。受戒律,見了法師,不得不頂禮。一頂禮,法師說一禮就一禮,絕不必跟他二禮、三禮。你若必得二禮、三禮,依禮上說就麻煩了,『恭而無禮則勞。』無論什麼事,中國學問講究適中!」這一段雪廬老人又舉出佛家的規矩,舉出個例子。前面是講一般世俗這種宴請客人的禮節,這講到佛家、佛門。我們拜佛都是禮佛三拜,那你受過三皈五戒,見到法師,在佛門的禮節就是向法師頂禮。一頂禮,法師說一禮,一禮就一拜,你就不必跟法師說我一定要拜三拜;如果你必得拜兩拜、拜三拜,依照這個禮上來說就麻煩了。這個事情我也常碰到,有一個同修,真的他很恭敬、很虔誠,見到法師他就一定要拜三拜,特別在大陸,這種情形就很多。我也常常碰到有一些居士,看到我就頂禮三拜,我說一拜就好,他就一定要三拜。彼此都很辛勞,他拜三拜,我總不能走開,要站在那邊給他拜,他辛苦,我也辛苦。依照禮上來講,這個就比較麻煩,所以雪廬老人在這裡舉出《論語》的一句話說,「恭而無禮則勞」,恭敬但是你沒有用這個禮去節制,沒有禮節,就會很辛勞、很疲勞,彼此都疲勞。所以無論做什麼事,中國學問講究適中,適中就是不超過,也沒有不及。應該的禮節要做到,應該做的沒有做叫失禮,做得太過了也叫失禮。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八、客去必送致敬,遠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客去必送致敬』,客人要離開了,必定要送,要致敬。「客人要走了,我們主人能坐在那裡,讓客人說:不送哦!不送哦!你必得送他」,就是必須要去送,我們一般講送客,這個是必須要的。「有人認為送你嫌關係疏遠了,不送顯得密切,這是什麼話?所以世故人情不是一件很容易之事。必得致敬。」這裡雪廬老人講,也有人說我們是老朋友了,老朋友來看我,如果去送,顯得就疏遠了,好像把他當作還是很陌生的客人;陌生的客人再送,老朋友就不用了。雪廬老人講,去送反而是疏遠,不送反而是密切,這像什麼話?這個話講不通。這些都是世故人情,所以世故人情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現在人沒有學這個,實在講不懂世故人情。所以必須要致敬。
「下頭是特別的遠方客,上頭是此處本城的客人。」上面這一句「客去必送致敬」,這是講本地的客人,下面這句是講遠方來的客人。「本地客,你送到哪兒呢?」就是說本地的客人,你要送到什麼地方?「你必得送到大門外。」古時候有大門,要送到大門外。「現在沒有大門,不能在塌塌米台子上就送行」,不能在屋子裡面榻榻米上面就給客人送了,「必得送到外頭去」,要送到門外。「如靈山寺」,這個是台中,台中有一間靈山寺,過去雪廬老人常常在那裡跟台中蓮社的蓮友講佛七開示,靈山寺以前常辦佛七。他就舉出靈山寺,「還有個院子,雖沒有前門,要送到後門去。當家師送客到牆角,因為有其他事的緣故,而客人堅請留步,又有年輕出家人願意代送,這就可以了」。舉出寺院當家師有客人來,居士來訪問,當家師當然就是事情比較多,在寺院裡面擔任重要的執事,所以他送客送到牆角。因為他還有其他事情要辦,他就沒有辦法送客人送到外面去,而這個時候客人一般都會說你忙,你請留步,另外有年輕的出家人他願意代送,替代他來送客,這樣就可以了。因為有人代替送了,當家師自己就不必再送到外頭了。
下面這段講,「可是遠方客則另當別論。咱們又以靈山寺來論,因靈山寺你們都知道。哪裡來的客呢?台北來的客!到了靈山寺談事,談完了,你不能送到門口就完了,那可不行!台中的客人,你可以送到大門口外。台北的客人可不行,你得送人家到車站上,懂得嗎?」本地的客人跟遠方客人,禮節上又有不同了,前面講是講本地的客人。台中蓮社是在台中,靈山寺也在台中,台中的客人到靈山寺去訪問,或者是到台中蓮社訪問,都是住在台中的,那個叫本地的客人。如果遠方,從台北到台中的,這個就是遠方的客人,你就不能只有送到門口,因為遠方的客人他坐火車,或者坐公共汽車、坐巴士這些交通工具,他如果坐汽車,送到汽車車站,坐火車送到火車車站,這是遠方客;還有更遠的,從國外來的,坐飛機來的,可能就要送到機場了。當然這個當中也有很多一些禮節上彼此之間的關係,各方面的,也要去斟酌。這邊是講一個原則,就是遠方的客人,原則上你要送到車站。
「這些東西愈研究愈有學問。如果他自己備有車、馬,一定要走到門口,他還不上車,他要是不上車或不上馬,牽著走,你就跟著送到城外。」這是講古時候這些乘坐的交通工具,馬是過去那個時代就比較多,現在大概都是汽車、火車,還有高鐵、捷運等等的這些交通工具。在現代的大都市,用馬來做交通工具應該是見不到了,可能在鄉下,或者比較偏遠的地區,像大陸上內蒙古他們都騎馬,西藏、雲南。但是現在這個馬匹,我們看也都是旅遊觀光點有。現在用馬來做交通工具的幾乎很少,因為現在公路、鐵路都很發達,特別自己有私人的轎車,自己開車。古時候的禮節,比如說是縣城(現在縣城也沒有像以前那種城牆了),他如果懂禮貌的,他在城內不上車、不上馬,他一定走到城外再去上車、上馬,那你主人就要送到城外去,看他上了車、上了馬,走遠了你再回來。
「鄉下與城裡又不一樣」,鄉下的環境跟城市就不一樣,鄉下「要送到莊頭外」,莊頭就是以前的村莊,你要送到村莊外面,送客要送到那裡。「客人不上車、不上馬,他就是懂禮的人」,就是客人懂得禮節,他一定到村莊外面才會上車、上馬,在村莊裡面他就不會上車。但是現在也沒有村莊,現在都是大都市,大概我們現在看到客人來,他自己準備有車子,他有司機,一開過來他就上車了,現在這個環境也不一樣。雪廬老人講是以前,大概在民國這個時代,在大陸、在台灣這些地方還有這些村莊、縣城,現在整個環境都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學這個禮,也要懂得它是這個原則,要懂得在什麼時代、什麼環境,根據這一條的原則要怎麼做。「到莊頭外了」,就是外面了,像我們現在說走到門口外面了,「請你上車或上馬」,那就請客人你上車了,「因為你客人不上車,我主人不好回去」。你不上車,你不走,我就不好意思回去。「主人若說還得送,當然那個客人就會勸你回去。」主客都要懂這個禮,主人要再送,這個時候客人就要勸主人回去,送到這裡就好了。「主人說:那你不上車、不上馬,我不能回去。你說這個,他只好上車或上馬,這都是禮貌。」就是你沒有上車、沒有上馬,我就不能回去,我一定要等你上車、上馬,這時候客人聽到這樣就趕快上車、上馬了。
「這一點要是學不好,在本國難看是小事,要在國際上是失去全國的禮貌,說中國人不懂禮貌!一個人錯誤,讓全中國臉上抹層灰。幹什麼必得問,幹什麼你得學,學禮呀!同學們,我對你們是愛之深、責之切,不愛護你們,我給你講這些東西幹什麼?為著叫你得好處。」這段是雪廬老人對當時蓮社的同學講的,也是對我們大家講的。當然李老師(雪廬老人)他是為了同學好,所以他才會講這些話,叫大家學這個禮。教大家學這個禮是愛之深、責之切,是愛護大家,所以難免有一些責備的話,不是罵人的話,是愛護的話。不愛護大家,講那些幹什麼?何必去得罪人?就是為了要給大家得到好處,因為懂禮的人,他走到哪裡大家都歡迎;不懂禮,走到哪裡都碰壁,所以學禮有這個好處。
「學什麼東西,都要學開悟。」不但我們佛法說要開悟,世間法也要開悟。「要悟,先學警覺。」你要悟,你要先學有這個警覺心,如果沒有警覺心,悟不了。「人家還沒動作,臉色一看就知道,察言觀色很重要。這個不會就沒警覺,沒有警覺那就沒辦法。」雪廬老人講,這個要警覺,看人家這些臉色、表情,察顏觀色,這個就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警覺心就沒有辦法,就是不開悟,就是不懂這個禮。
「好漢吃虧不退心,吃了多少虧還是往前幹,吃了虧都是長學問,下回什麼就都懂得了。」好漢吃虧不退心,吃虧就是碰釘子,吃了多少虧,還是要往前。吃了虧,都是長學問,吃過一次虧就增長一次的學問,下一回就懂了。現在碰釘子碰到了,下次就不會再碰了,就知道了,下回就什麼都懂了。所以不怕吃虧,吃虧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過程。以前不懂,像以前我剛出家的時候,到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實在講,也是不懂,師父上人常常給我開示,常常有些責備。當然聽了師長教訓,有時候心理難免會有一點難過,但是覺得師長都愛護我們,那我們就懂了。以前沒有學,真的不懂,自己不曉得錯在哪裡。有一次,我有個小學同學去找我,那一天我就請他們留下來吃飯。留下來吃飯很好,結結緣,但是沒有跟師父、跟館長報告,取得他們的同意,我就把他請來了。後來怎麼樣?到了吃中飯的時候,我們師父跟韓館長說唉呀!你有客人,那你招待客人,我們到外面去吃。那個時候我才警覺到這個不對了。大家都住在一起,如果沒有住在一起當然就不必要,住在一起,在一起吃飯,今天來一個客人,竟然沒有跟師父、跟館長他們先報告,真的是失禮,真的不懂。但是師父、館長他們懂禮,你招待客人,你去招待,我們避開。後來我就知道了,這個事情應該怎麼樣的程序。如果沒有住在一起,當然就另當別論。所以吃了虧、碰了釘子,的確都是長學問,下回就知道了。
「若不是人才,一碰釘子就不能幹,一幹就碰釘子,碰釘子碰到死;上了棺材還是要碰釘子,入殮。」有一些就是不開竅,碰了一輩子釘子他還是在碰,世故人情不懂,到棺材裡面,入殮了還是不懂。「你看歷史,張良與韓信,張良比較知人情世故,所以能逃過劫難。韓信逃不過劫難,這怨誰呢?」雪廬老人舉出歷史上的例子、公案,舉出漢朝張良、韓信、蕭何,這三個人是漢朝開國的功臣。但是張良他就比較懂得人情世故,所以漢朝建功立業,開國了,張良他就退了,他知道人情世故。韓信他會領兵打仗,但是對世故人情他就不懂,所以繼續留在那裡,後來皇帝對他就起疑心,你是不是要跟我爭皇帝這個位子?後來就把他殺了。不懂得進退。所以知人情世故,這個很要緊。記住張良他為什麼能逃過劫難,韓信為什麼逃不過?這個怪誰?怪自己不懂世故人情。所以學禮,雪廬老人講,就學個世故人情。我們再看:
【九、遠方客專來,須備飲食寢室,導廁所、導沐浴。】
『遠方客專來』,就是專程來。「那時鄉間沒有旅館,遠客來了,照例的問問:您還預備上哪兒去?如非路過,要趕緊給人準備屋子,人家晚上能到哪裡去呢?咱們沒有屋子,也要準備房間給人家,或者有旅館,我們幫他定旅館,沒有則要在家中住下。或者鄰居有閒屋借宿,但不可把客人讓到鄰居家中住」,你自己去借鄰居屋子住是可以的,「除非客人與鄰居夠上十二分交情,否則不能把生客往鄰居家安頓」。這個禮節也要注意,遠方客人來,如果他只是路過,當然不用給他準備住的;如果他要留下來,那就要住了。住就住在自己家裡,自己家裡房間不夠,要幫他定旅館;如果附近沒有旅館,在鄉下,你可以去借鄰居家裡。鄰居家裡也是你做主人的去借鄰居家裡住,自己那個房間讓給客人住,不能把客人送到鄰居那邊去住鄰居的家裡,那鄰居跟這個客人不熟悉,他住了也不好意思。除非鄰居跟客人也是很熟悉的,也是有十二分的交情,這個是可以,如果不是的話,就不適合安頓在鄰居的家裡了。
「當然客人來了,要先請吃飯,客人一定會說:我吃過了,我吃過了。你當然要問:在那裡吃過?有些人會餓著肚子不說。即使吃過中飯,咱要說:一路上辛苦,晚飯提早。這是人情事故。」如果過了中午,他說我吃過了,就說你一路上也是很辛苦,那我們晚餐就提早一點,恐怕你肚子餓了。人情世故。
「廁所如不乾淨,趕快清洗清洗,領著客人大小解,這也是人情。家中浴廁方便,就請客人沐浴,不方便也請洗腳,一盆洗腳水可得預備。夏天當然要洗浴,冬天一天、兩天不洗也行,但預備一盆溫水洗了腳,腳溫暖了才容易睡覺。這領導沐浴,最起碼要準備洗腳水。」這是講過去比較早期的時代,以前沒有像現在這個衛浴那麼方便,如果夏天,當然要請客人沐浴、洗澡,因為夏天容易流汗;冬天冷,一、二天沒有洗沒有關係,但是也要一個熱水、溫水讓他洗洗腳,讓腳溫暖溫暖,他比較好睡覺,這個也是不能省。現在大部分都有浴室,洗澡在現代是比以前方便太多了,有客人到家裡住,這個也都要預備。最重要廁所、浴室要整理乾淨,要給客人介紹哪裡是廁所、哪裡是浴室。我們再看:
【十、遠方客去,必送至驛站,望車開遠始返。】
遠方的客人來,你要送到驛站。以前的驛站是馬車的車站,現在講車站,火車站、公車站。「他自己有車有馬很好,自己沒車沒馬,你要送他到車站。」遠方的客人,要送到車站。「你看看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講唐朝有名的詩人李白,他上黃鶴樓送孟浩然,送他的朋友。「李太白這麼狂的人,送客還送這麼遠」,他上黃鶴樓看孟浩然那個帆船一直開一直開,他一直看一直看,看到那個船影子不見了,你看送那麼遠。這說明李白這麼狂的人,送客都送那麼遠,「你的架子比李太白還大嗎?」「在戲劇裡李太白叫楊貴妃磨墨、叫高力士脫靴,氣勢狂到這種地步,送客卻還這麼恭敬。你念的詩上哪兒去了?客人的車開走了你才回來,車不開你就別走!」雪廬老人講,李白這種這麼狂傲的人,送客人還送這麼遠,這麼恭敬。叫楊貴妃給他磨墨,叫高力士給他脫鞋子,他對客人還這麼恭敬。這個就是說,你看客人上車走了才回來。
「以前科考沒這麼容易,有人考到五、六十歲還叫做童生,人稱老童生。那個時候的童生,成了秀才就不叫童生,那就是副生了」,正副的副。「那個時候有副榜,正榜沒有他的名字,副榜上有名字了,副榜上考個第一,這時好幾縣都知道他,這個人就聞名。那時候的副榜,比起現在的文學博士,有如天地旋隔,不能講了。像我就不敢跟人家比,我說實話!」雪廬老人講,過去的童生如果考上副生,就是秀才了,他還不是正的,是副的,副榜上有他的名字。副榜上有名字,他就聞名了,好幾縣都知道他了。雪廬老人講,現在的文學博士跟以前的秀才天地旋隔。雪廬老人也很謙虛,他說不能講了。雪廬老人講,他自己也不敢跟人家相比,他說我說實在話。這個就是說讀李白這個詩,要能夠去體會這種在禮節上對客人的一個恭敬。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剛好「會客」我們學習完了。下面是「旅行」,我們下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