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布施,還要具備哪兩種心❓
🔹逆境順境都要忍受,順境怎麼忍❓
🔹讀經三千部了為何還沒開悟?是什麼障礙了悟門❓
🔹我們要專修《無量壽經》,為何還要學《群書治要》、雪廬老人的《常禮舉要講記》、《論語講記》❓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純而不雜,有進無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五集) 2021/10/1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我們從第五行,第四段,第四條看起:
「(四)菩薩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個是《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我們淨老和尚定出來的第四個科目,就是菩薩六度,這個我們常聽。下面這段是《無量壽經》的經文,「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是《無量壽經》的經文。菩薩他怎麼修學、怎麼過日子?就是以六度。如果我們要問,菩薩他是過什麼樣的生活?菩薩過的是六度的生活。過六度的生活,生活在法喜充滿當中,也就是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提到的方東美教授跟他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也就是我們常講,法喜充滿。這是菩薩過的生活,菩薩無論在順境、逆境,他都自在,他都快樂。
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我們前面也講了很多,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今天早上也跟我們內部的同學學習《緇門崇行錄》,「悲敬行施」,就是慈悲心、恭敬心來實行布施。所以這個布施,我們看到這個公案,隋朝的靈裕法師,他是一個很具體的代表。《緇門崇行錄》是我們淨宗八祖蓮池大師他蒐集古代的這些高僧大德的行誼事蹟,把它編出來,勸勉出家人,當然在家居士也是一樣要學習。這位靈裕法師,他不但布施,我們往往只知道要布施,但是不知道這個布施當中還要具備慈悲心跟恭敬心。往往我們開始在學布施,沒有慈悲心,布施給窮人,沒有恭敬心,傲慢,「你很貧窮,你急難,我布施給你,我幫助你」。這個是好事,但是傲慢,沒有恭敬心,這樣的布施就不圓滿,將來果報也不圓滿。如果帶有傲慢心,沒有慈悲心,這樣來布施,將來果報在六道裡面是阿修羅道去享福。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世間有很多做大官的,做總統的,很多都是過去生修很大的布施。修布施,他才有那個福報。但是修布施怎麼樣?沒慈悲心,雖然有幫助人、救濟人,但是沒有慈悲心,而且很傲慢。阿修羅就是貢高我慢,貢高我慢而行布施,那這樣將來果報就是阿修羅道。修得最好的,生到天道當阿修羅,其次就到人道作阿修羅。人道作阿修羅,我們看看很多過去、現在很喜歡打仗的那些領導人,都是屬於阿修羅,阿修羅就是鬥爭、傲慢,這樣來修布施,得這樣的果報。但是阿修羅福報如果享盡,惡業造多、造大,又要墮地獄去。所以布施,我們早上剛好學習到靈裕法師這個公案,「悲敬行施」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要學習。就是布施,不但對人,對一切萬物(動物、植物)都要有慈悲心,要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啟發我們的慈悲心。慈悲心是每一個人本來就有的性德。不慈悲,那是煩惱習氣,那不是本性,那是習性,本性沒有,本性是慈悲的、恭敬的。所以慈悲、恭敬都是性德,自己自性的。不慈悲、傲慢、不恭敬,那是習性,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那是本來沒有的。所以慈悲、恭敬是本性本善,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學習布施,就以一個慈悲、恭敬心來布施。所以布施給對方,不能瞧不起對方。我布施你,你接受了布施,這個心態傲慢,這個就不對了。
第二個,持戒。菩薩這個戒它是廣義的,我們前面也講過很多,有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所以這個持戒它不是只有狹義的律儀戒,它是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又叫饒益有情戒),都包含在這個持戒裡面。除了這三大類的戒,包括我們生活上的,好像道場的公約、道場的規矩,也都是屬於戒。包括國家的法令規章、憲法,各地區的風俗民情,我們都要遵守。這個在《常禮舉要》也講到,我們也學習過,「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到其他國家去,到其他的地區環境,我們要隨順當地的這些風俗民情,人家才歡迎我們,這個也是戒。
所以持戒,心才能安忍。前面有布施、有持戒,那才能提升到忍辱,如果沒有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也不容易。持戒,前面要有布施,布施破慳貪。持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這個基礎下,才能忍。忍辱,逆境要忍,逆境就是違背我們心意的,這個我們一般人比較知道,逆來順受,要忍辱,人家侮辱我們、毀謗我們,能夠安忍,心安忍不動,這個需要有功夫。逆境,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人事物,這些人事環境都要去忍受。另外,順境也要忍,順境要忍就比逆境更難了。我們知道逆境不好忍,但是順境更難忍。所以往往逆境能夠忍辱,就成就人、磨鍊人,幫助人成長道德學問方面,在我們修行方面,幫助我們成長。但是往往我們在順境當中,不知不覺迷失掉,淘汰了。所以這個順境要忍,比逆境要更難,那個是功夫,要先透過逆境的忍辱,再提升到順境的忍辱。
所以在《群書治要》,過去蔡老師講到一個公案,就是宋朝范仲淹(范文正公),他很窮的時候,還沒有發達,還沒有做官,讀書人,窮秀才。每天他吃什麼?就是煮一鍋粥,切成四塊,一餐吃一塊,就吃那個,就是窮到極處了,就天天吃那個。有一次朋友請他吃飯,辦一桌很豐盛的宴席請他。他給他朋友婉拒(婉轉的謝絕),不去接受他的邀請。他的朋友覺得很奇怪,平常你都沒什麼吃的,偶爾我請你吃一餐比較好的,你怎麼拒絕?范仲淹就跟他朋友講,他說,我吃了你這一餐,這麼好吃的這些飯菜,我回去原來我吃的那個粥,我就吃不下去了。所以他就沒有接受邀請。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平常范文正公只有吃那個粥,逆境,很苦;朋友要請他吃大餐,順境,很快樂。所以逆境他能忍,順境他也能忍,他知道吃了這個好吃的飯菜,引起貪心,原來那些不好的飯菜他就吃不下去了,真的是這樣。所以這個是古人他格物的功夫,這個很值得我們學習效法。
另外,我又聽到有人曾經講過,說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先生,跟我們老和尚很熟悉,好朋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到馬來西亞,一定會跟他聯繫,找他交流《群書治要》這方面治國的這些方法。聽說馬哈迪先生他吃到好吃的,吃了之後,他就不再吃第二碗了。我聽到這個覺得給我很大的震撼,像我這個習氣是最貪吃的,從小養成貪吃的習氣。好吃的就多吃一點,多吃一點是怎麼樣?貪吃,貪吃到最後,胃腸都出問題了。所以馬哈迪先生這個也很值得我們學習效法,吃到好吃的,他就不再繼續貪吃了,跟我們一般人就不一樣了,他能忍,能夠忍受順境、忍受逆境。
另外,我們做事情要有耐心,也是忍辱。做一點事情沒有耐心,不耐煩,就沒有忍辱了。所以了凡先生他拜訪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就勸他自己反省。他反省了很多過失,這個在「立命之學」我們都看過。他反省他自己薄福,沒有福報,薄福之相,薄福之相的因素他列出很多條,自己反省,列出很多條。其中有一條就「不耐煩劇」,遇到比較麻煩一點的,比較棘手的事情,他就不耐煩了,他說這個是薄福之相。所以我們遇到比較麻煩的事情、比較困難的事情,要耐心去處理,這個也是培養我們忍辱,修忍辱,也是培福,自己修福。實在講,愈艱難的事情能夠完成,福報就愈大,因為你要相當大的忍耐,耐心去做,才能完成。所以方方面面,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忍。所以《金剛經》佛給我們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你能夠大忍,成就大事;小忍,成就小事;不忍,忍受不了,就不能成就。所以忍辱非常重要,在方方面面。要長遠心,這個也是忍辱。海賢老和尚的光碟講,「事非經過不知難」,事情你沒有去經歷過,不知道它困難在哪裡;經歷過了,才知道它的困難。
所以持戒跟忍辱、布施都要合起來。布施要為大家服務,為大家服務就是布施。你來做義工,內財布施;出錢,外財布施,我們一般講,出錢出力,內財、外財統統布施,為大家服務,不求報酬。持戒,海賢老和尚也講,「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這個統統是戒。你不來我這個道場,我不會怪你;一旦來了,就要遵守我的戒,我的規矩,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走到哪裡,要守哪裡的規矩,這個跟《常禮舉要》講的完全是一樣的,入境問禁,入國問俗,入門問諱。你走到哪裡,要遵守當地的(那個地方)人家的規矩、風俗習慣,要尊重。你到任何道場,每個道場它規矩沒有完全一樣,但是你走到那個道場,你要遵守人家的,不能拿我們這個道場的規矩去要求別人的道場,那就不對了。所以有很多人他不懂這個道理,往往他去哪個道場,他把那個道場的規矩拿來要求這個道場,那就不對了。所以每個道場有它的道風、學風,學習的法門不一樣,這個也是持戒,也是忍辱,這是禮貌、禮節。
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他在一九七七年去香港講經,有一次去拜訪大嶼山寶蓮寺,聖一法師的道場。他到聖一法師的道場,聖一法師他們是修禪宗的,每一天都固定時間坐香,就像我們念佛堂每一天固定念佛幾支香。修禪,每一天都有固定要坐香,坐幾支香。那一次請我們淨老和尚去講開示,我們淨老和尚是弘揚淨土法門,到了禪宗的道場,我們老和尚他懂規矩,到人家道場要讚歎人家的道場,讚歎他修學的法門,讚歎這個道場的主持負責人、指導的法師,讓親近這個道場的信眾對道場的法師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他們修學才會成就。所以請我們淨老和尚去講開示,我們老和尚就讚歎禪宗,讚歎聖一法師,讚歎道場的住眾,讚歎道場的信眾,讚歎禪宗法門,鼓勵大家好好跟聖一法師修學參禪,必定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就是規矩,這個就是戒,那也要忍辱,你要忍。不能忍不住,「我這個淨土才能成就,你那個禪不行」。如果你忍不了,那就破戒,犯了戒了,去擾亂別人的道場。在佛門常講,「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人家修那個修得好好的,你一講,你給人家的心動搖、破壞了,你就罪過了。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也做給我們看,他到禪宗道場讚歎禪,淨土一字不提。到演培法師那邊,他學唯識的,他修彌勒淨土,他讚歎彌勒淨土,讚歎唯識。各人的因緣不一樣,我們都尊重。甚至其他宗教,我們也都要尊重。我們淨老和尚就是懂這個規矩,他有布施、持戒、忍辱,這些他都有,才能夠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九大宗教平常不往來的。團結,第一個就是布施、送禮,大家建立好的關係,跟其他宗教,我們先布施。然後去到他們的教堂,也向他們的教主行禮,他們就很高興,你尊重我的宗教,當然我也尊重你的宗教了。這個就是持戒。我們到他的教堂,就讚歎他們的教主,到伊斯蘭教,讚歎阿訇,讚歎穆罕默德;到基督教,讚歎耶穌;天主教,讚歎聖母瑪利亞;到道教的道場,讚歎三清,老子。儒就不用講了,儒是教育,孔子。還有拜火教;印度的印度教,就是以前的婆羅門教;錫克教、興都教、猶太教,都尊重他們。在聯合國也把每一個宗教的經典,在這個經典上找到大家共同認同的經文,把它節錄下來,編成一套,這一套小叢書《世界宗教是一家》。所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團結這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基本的原因就是以佛法、菩薩這個六度原理原則來做,才能夠去團結。包括世間這些各國的領導人,都是以布施、持戒、忍辱。
有前面這三方面,接下來就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進是有進無退,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精進。講到精進,也是很重要,但是這個精進,我們聽了之後,可能大家還是一知半解,這個如果沒有細講,我們也無法真正懂得精進的意思。精,純而不雜;進,有進無退。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一個法門、一部經典,這個也是深入。這個是總的原則,你修學哪個法門、哪部經典,當然是依這部經,不斷的去深入,你才會成就。如果你學了太多、太雜,精神力量也都分散,就很難深入。但是我們老和尚提倡這個,有很多同修也沒有真正明白這個精進的道理,所以我們老和尚宣揚《無量壽經》以來,很多人都是精進依這部經來修。這個是沒有錯,就一部經、一個法門、一句佛號,這是精進。這是一個法門、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個一門有了,但是問題,修了那麼久,有沒有深入?這個很多問題都出來了。甚至修了幾十年了,《無量壽經》讀了一、二萬遍了,有沒有深入?沒深入,煩惱習氣還是很多、很大。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增長,甚至有人增長貢高我慢,我經讀得比你多,你讀五千部,我讀六千部,我勝過你。另外一個說我讀七千,你才六千,我比你更厲害,在比賽,變成貢高我慢,在競爭,阿修羅的心、鬥爭的心就生起來了。
鬥爭的心生起來,他怎麼會開悟?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宣講《大乘無量壽經》,勸同修要讀三千部,三千部讀下來就開悟了,真的很多人讀了超過三千部。有人去請問老和尚,他讀了三千部,怎麼還沒開悟?師父你不是說讀了三千部就開悟了?我讀了三千部怎麼還沒開悟?也曾經有人問我這個問題。後來我們老和尚回答,他說什麼叫開悟?他知道大家對那個開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是他們無法理解的。所以就講得比較淺白一點,他說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無量壽經》讀那麼多,有沒有發現自己的毛病在哪裡?有哪些毛病?像袁了凡先生,雲谷禪師勸他反省,他自己深度的反省,找出了自己很多毛病。我們《無量壽經》讀了三千遍,甚至讀了一萬遍,有沒有發現自己的毛病、習氣在哪裡?發現了,把這個毛病改過來叫修行。所以我們老和尚後來就這樣的一個回答。
也就是說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只有停留在讀誦的階段。所以我也常常跟我們淨宗同修大家分享,我說我們現在都只有停留在讀誦,我們大家都讀了,讀過了,甚至很多人會倒背了。也曾經,三十幾年前,一個同修開車載我,他跟我講,他說悟道法師,老和尚講那個《無量壽經》,我現在不但會背,我還可以從最後一個字倒背回來不會錯。我說那你不得了,能背就不容易了,你還能倒背如流。但是後面他又加了一句,他說我的煩惱妄想伏不住,控制不住。我們想一想,他能夠倒背如流,他還伏不住自己的煩惱,就是沒有修行,只有讀誦,沒有受持,沒有真正理解經義,經義的意思不懂、不知道,他就沒有辦法修行,功夫就不得力,怎麼會開悟?
所以六祖在《壇經》講,「改過必生智慧」。很多人讀《六祖壇經》,這一句大家都沒有注意,只有注意到他開悟的時候寫的那一首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一首偈大家能言善道,大家都會講,但是那是六祖的境界,他開悟了,那我們念他那個偈,我們開悟了沒有?我們還是沒開悟。為什麼我們不能開悟,六祖能開悟?因為六祖他有改過,六祖講得很清楚,「改過必生智慧」,你的過沒改,障礙你的悟門。佛性大家本來都有,被我們這些過惡障礙了,你把這個去掉,自性的智慧就透露出來,你就開悟了,所以「改過必生智慧」。
所以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讀誦。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勸勉我們同修,說早上讀經讀一遍是做什麼?提醒。我今天要依照經典上佛的教誨,在生活當中去依教奉行,怎麼待人、怎麼處事、怎麼接物。晚上做晚課是反省,我今天做到了幾條?還有多少沒做到?沒有做到,希望明天能把它做到。已經做到了,要保持,不要讓它失去,這個才是修行。讀經的目的是在於要修行,讀經,提醒、對照,經是我們修行的標準,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讀經的目的在此地。經不是讀給佛菩薩聽,早上讀一遍,晚上讀一遍,這樣就功課做完了,那個功課是前方便,是提醒的。不提醒,你忘記了,你不讀經、不聽經,忘了,我們無始劫的煩惱習氣馬上就現前。
所以讀誦還要受持,你自己做到了,有心得,才能夠為人演說。自己沒做到、自己沒心得,就沒有辦法跟大家來分享。所以這個精進,一門深入這個原則。一部經,能不能開悟?一部經,成佛有餘,任何一部經都能成佛。任何一個法門,也能成佛,但是要一門深入。關鍵在深入,有沒有深入?現在我們選擇一門是有,但是沒深入,為什麼不能深入?因為沒改過,所以不能深入,改過才能深入。《無量壽經》不是讀一讀,平常日常生活,心裡的思想、言語、行為都不依照《無量壽經》這個標準來修正,那念佛功夫怎麼會得力?當然功夫不得力。
過去我們都只有讀《彌陀經》,《彌陀經》講得簡單,我們真的看不懂。像《彌陀經》那一段,就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彌陀經》,這段經文相信大家很熟悉。這段經文講得簡單,關鍵在前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那不是男子、女人。像《地藏經》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也有講「男子女人」,只有講男子、女人,就是造惡業的凡夫叫男子、女人,加一個善,就跟一般的男子、女人就不一樣了。這個標準在哪裡?淨業三福是標準。淨業三福如果能做到第一福是下善,做到第二福是中善,做到第三福是上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我們看這個,還是不懂。所以《無量壽經》就是補充說明《佛說阿彌陀經》,其實這兩部經是同一部,一個講得簡單,一個講得詳細。《無量壽經》詳細,你看三輩往生,中輩往生,「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要修十善,然後晝夜思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念佛,繫念阿彌陀佛,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大家把這段經文再跟《阿彌陀經》那段執持名號那段經文,你給它做一個對比、對照,《無量壽經》這段經文等於是補充說明《阿彌陀經》這段經文。實在講,三輩往生、往生正因都是補充《阿彌陀經》這段經文,補充說明的。
我們如果沒有讀《無量壽經》,我們讀是讀了,我們自己覺得我很善,我都在念佛,我是善男子、善女人。是沒有錯,有善根,但是善根不足,不夠。《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少,有,完全沒有他不會來念佛,也不會來學佛。有,但是不夠,沒有達到標準,不夠。不夠就要修,要補充,補充到它夠了,具足了,那我們去打個佛七就成就了,前面的預備功夫要準備。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所以讀經,學習經教,修行念佛,不能囫圇吞棗、含糊籠統的,怎麼會成就?自己都沒搞清楚!這個關鍵還是要好學,自己要發心來學習,我們才會提升,才會進步。如果懶散懈怠,不精進,我們不但不能進步,而且還會不斷的退步,退轉。
所以精進,我們讀了《無量壽經》,實在講,《無量壽經》講這麼清楚,我們還是不知道怎麼修。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再提出儒、釋、道三個根,《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加上《群書治要》。我看到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這個也需要,這個要學。一門深入,如果你自己不是上根利智的,中下根的,你一定要很多補充的經典,這個沒有妨礙一門深入、一部經。是把這個來解釋這部經,以經解經。以《無量壽經》為主修的經典,其他的經典,包括世間的經典,善書典籍,統統來補充說明《無量壽經》的。《無量壽經》為主,其他是伴,它是來陪伴,來補充,讓我們理解《無量壽經》的經義。
所以我常常跟同修交流,我說《無量壽經》大家讀得很熟悉,都會背了,我就舉出一段,這個經文裡面講,「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無義無禮,我就舉出這四個字,我們大家讀得很熟悉了,大家懂?大家懂不懂?理解不理解?什麼叫禮?什麼叫義?無義無禮,無是沒有,沒有禮,也沒有義,這個是經文的濃縮,具體的講,「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現在禮義廉恥都沒有了,仁義道德也沒有了,不但沒有人做,講也沒有人講了。我們學了這部經,知不知道什麼叫無義無禮?不知道,你怎麼去修?自己一天到晚在無義無禮當中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去改過修正,我們怎麼會進步,怎麼會提升?所以我們老和尚才又提出三個根,包括《群書治要》。我是建議同修再加上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常禮舉要講記》。你不學《常禮舉要》,你不知道什麼叫禮。《常禮舉要》,我們也印很多小冊子出來流通,但是大家看一看還是不懂。如果沒有看雪廬老人的《講記》,我們真不懂。雪廬老人的《講記》還是有一點深度,一般人看了還不太理解,可以先從徐醒民老居士的《常禮舉要講記》,他講得比較淺顯,先看這個,再看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你就能看得懂。
我們沒有這些典籍來輔助,我們不懂,畢竟我們不是上上根,或者是老實念佛那樣的人。我們是半吊子,中下根的,不是上上根,也不是下下根。那你不學,你怎麼會懂?不能說我只要一門深入這部經,其他我統統不學了。不學你不懂,你不懂這部經在講什麼。所以《三字經》講,「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你不學習,你就不知道那個義理。一塊好的玉,你不去雕琢,它就不成一個器。所以《論語》開頭第一句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講,人生下來,在母親的胞胎就在學了,一直到老死,到墳墓就不用學了。一口氣在,都要學,學無止境。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也講,「廣學原為深入」。他的廣學跟一門深入,沒有牴觸的。黃念老他也用一個比喻,你要挖一個深的井,你那個口徑要挖得寬大,你才能挖得深。好像我們用鋤頭要挖深一點,那你要挖得小小的,你挖得不深。用這個來比喻,廣學原為深入,這些道理我們要懂,才知道怎麼精進。不然現在有一些人不開竅,所以只有在讀誦,無法提升到修行,這樣就很可惜了。
好,精進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實在講道理也很多,我們多講一點,我們這個是修行的,你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老和尚要我們修行的,不是講一講、聽一聽就好了。所以這個要深解,要詳細說明,大家才懂得怎麼去修。如果你那個解,解得不夠圓滿,不夠透徹,我們修行也很難下手。所以就是多些時間來做一些分析講解,是有必要的。好,今天就跟大家學習到此地。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持戒為何會變成六道裡有漏的福報❓
🔹修福最後在三惡道享福,是什麼原因❓——安世高法師同學的公案
🔹修行的道場在哪裡❓
🔹忍辱仙人被割截身體,為什麼他能忍❓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三無漏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四集) 2021/10/3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翻開課本第四頁第三行,我們從第三條「三無漏學」這裡看起。
「(三)三無漏學:起心動念,遠離三毒惡惱,必與清淨(戒)、平等(定)、正覺(慧)相應」,清淨、平等、正覺下面有個括弧,戒定慧。上一次我們學習到「六和敬」,接下來就是「三無漏學」。這個排列的順序,我們也要了解,第一個「淨業三福」,有了這三福的基礎,才能做到六和敬;如果沒有前面三福的基礎,就很難做到六和敬。這三無漏學,戒定慧,這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修學的一個總綱領,就是戒定慧三學。
這個戒,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到,起心動念,這個戒屬於菩薩的心地戒,跟小乘戒身口七支那個境界就不一樣。所謂小乘戒論事不論心,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戒有這個不同。小乘戒戒身口七支,身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小乘戒只要在事相上沒有去犯,像五戒,事相上沒有犯,起心動念不結罪,在小乘戒不結罪。小乘戒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這是小乘戒。比如說你起心動念,要去殺一個眾生,實際上沒有去殺,但是有這個心;起一個念頭要去盜,起一個念頭去邪淫,但事實上你沒有去做,在事相上沒有去做,這個就不結罪。所以小乘戒犯戒,結罪是根據現行,就是你身口造作,這樣來定的,你有實際上身口去造了才定這個罪;如果身口沒有造,這個不犯戒。這個就類似世間法律一樣,你很想去偷東西,但是實際上沒偷,法律不會判你的罪;實際上去偷,被抓到了才會判你的罪。所以小乘戒論事不論心。
大乘戒就不一樣,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這個境界高!心,他沒有起心動念,你看這裡講,『起心動念,遠離三毒惡惱』,他不貪不瞋不痴。所以菩薩他不起心、不動念,把一個人給殺了,他不結罪,這跟小乘戒就不一樣。但是菩薩起心動念,你要殺一個人,或殺害一個眾生,實際上你沒有去殺,這個要結罪。這是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他沒有起心動念,他外面造殺盜淫妄這些他不結罪,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菩薩的境界,所以菩薩在外表上做殺盜淫妄,他還是慈悲,利益眾生的,反面利益眾生。所以我們在《楞嚴經》可以看到,菩薩、羅漢在末法時期來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有示現正面的,正面就像我們現在講,學傳統文化,做善人、好人,這個當中有佛菩薩來示現;也有示現負面的,《華嚴經》我們也看到,有三位菩薩代表貪瞋痴。伐蘇蜜多女代表淫欲,貪;甘露火王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殺人,瞋;勝熱婆羅門愚痴,但是他們都是菩薩,那是示現反面的。《楞嚴經》講,佛交代這些菩薩、羅漢在末世來度眾生,也有示現正面的、也有示現反面的。示現反面的,姦偷屠販都有,屠就是做殺生這個行業的;偷是偷盜,殺盜淫妄都有。這幹什麼?度那些壞人。壞人,你沒有示現壞人的形象去度他,度不了。這個叫做「同事攝」,示現跟他一樣的,做一樣的事情,這個當中幫助他覺悟。
菩薩不起心、不動念,所以他示現在這個當中,外面看好像他也造殺盜淫妄,但實際上他沒有犯戒。他不起心、不動念,完全正面、反面統統是利益眾生,對眾生只有利,沒有害。我們凡夫就不行,凡夫會起心動念,就不行了。所以凡夫持這個戒先從小乘戒來開始,外面身口戒清淨了,慢慢這個心也會回歸到清淨。小乘戒再提升到大乘的戒,提升到不起心、不動念,內心「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遠離這些塵勞煩惱,必定與這個戒相應。
這個戒,前面我們在三福裡面也有提到過,這邊再列出來就是更深入,這個戒更深入。我們一般道場這些規約、規範,那個也是戒。在這個地方,重點是在我們的心。我們住在一個道場,接觸這些人事物,比如說道場定了規矩,包括佛定的這些戒律、威儀,有的人遵守,有的人不遵守,但是現在不遵守的人多,遵守的人很少。你真正要修的人,你住在這個地方,你生不生煩惱?自己持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你做何感想?你自己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破戒,你就生煩惱;你生煩惱,心就不清淨,這個戒就沒有了。勤修戒定慧是息滅貪瞋痴的,如果不能息滅貪瞋痴,外面這個戒持得很好,還是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還不一定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也要不貪不瞋不痴,雖然沒有斷煩惱,但是煩惱不起現行,好像伏住了,伏煩惱,沒有斷煩惱。如果夾雜貪瞋痴來修福、持戒,恐怕會到阿修羅道去享福。你戒持得很好,看到別人不持戒,你就生氣生煩惱,可能你到阿修羅道去了,甚至還有到畜生道、鬼道去享福。貪瞋痴,這個戒就不清淨。所以這裡這個戒,比前面講得要深入,這個是講到起心動念。所以還做不到斷煩惱,起碼要伏煩惱;煩惱伏不住,這個戒就不清淨,心不清淨。看到別人不持戒,自己一天到晚生煩惱,自己心不清淨,這個不能得定,心定不下來。
我們聽淨老和尚在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的時候,在前面經題、人題,介紹翻譯這部經的法師是安息國安世高法師。安世高法師不是中國人,是安息國人(漢朝那個時候的安息),唐朝叫波斯,現在的伊朗、伊拉克、中東這個地區的人,他不是中國人。以前中東地區都是信佛教。他到中國來翻譯經典,他很有語言天才,對梵文、中文非常通達。到中國來還兩次命債,命債還完了,後來第三次來,來度他的同學,他的同學過去生跟他一起修行的。他的同學過去生也是個大法師,明經好施;明經就是對經教、經論這些道理,他很通達明瞭,是講經的大法師,而且如果人家供養一些財物,他又很喜歡布施。我們看到安世高這個同學也是很難得這樣的修行人,明經好施,但是缺點就是脾氣太大,而且他這個脾氣還不是說我們一般人的那個脾氣很大,畢竟他是大法師,他有一定的修養,但是那個瞋恚沒有伏住。這個瞋就是表現在臉上,好像面紅耳赤,這叫瞋。我們看「瞋」這個字,一個目,一個真,目就是眼睛睜得大大的,我們看到人生氣,眼睛睜得大大的,臉紅脖子粗,瞋目,瞋怒的眼神,表現在外面。「恚」是兩個土,下面一個心,表面他沒有發作,但是心裡不高興。
安世高這個同學,他明經好施,但是托缽如果托到很不好的飯菜,他內心就會有一些埋怨,有一點不舒服、不高興,覺得我修法布施,又財布施,做這麼多功德,怎麼得到的是這些?心裡就有一些不高興,還不是說很不高興,有一些不高興。這個也叫做恚,在心裡不高興,氣在心裡。我們現在的話講,有點像燜燒鍋,在心裡,那個叫恚,表面上沒有顯露出來,但是心裡不高興。就這樣一個煩惱,死了之後墮到中國宮亭湖去當龍王,就是水神,宮亭廟,很靈。因為過去生明經好施,福報很大,所以要經過宮亭湖,這些船隻一定要去殺生、去祭拜。如果船經過那裡,沒有先去宮亭湖廟拜宮亭湖神,那隻船就要翻掉,他就會興風作浪,把那個船翻了,所以很多船經過那裡,沒有人不敢不去祭拜的。但是祭拜就要殺生,殺生也是有果報,這個帳還是要算到宮亭湖神的頭上。他現在雖然有福報,但是將來福報享盡了要墮地獄。
後來安世高去,要去度他這個同學,這個宮亭湖神也知道他的同學到中國來弘法了,所以就給看廟的廟祝托夢,說你把我們廟的這些錢財全部拿給他,請他幫我做功德。那個廟祝也就記在心裡,第二天果然看到一艘船經過,裡面有一個出家人。船隻來,一定先到宮亭湖廟,這個出家人就是安世高法師。他就進去,看到廟祝,廟祝就跟他講,他說他昨天晚上做個夢,宮亭湖神要把我們這個廟的財物統統供養你,請你幫他修功德。安世高說他知道了,那個是過去世他的同學,因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裡不高興,雖然修了很大的福報,死了墮到這裡做湖神。後來安世高就接受了這些財物,然後在這個湖神的神廟裡面給他念咒、誦經、迴向。後來跟他講,他說你要現出你的原形給大家看,你要懺悔業障。後來果然這個宮亭湖神就現出原形,現出來之後,原來是一條大蟒蛇,很大,那個身長繞了整個村子。後來安世高給牠誦經、念咒,給牠超度,牠就往生了。全村的人都看到了,原來宮亭湖神是一條大蟒蛇,這個法師來給牠超度,牠往生了。牠往生之後,安世高也就把這個錢財拿走了,再上船去替牠修功德。然後看到船頭有個年輕人穿著白衣來給他頂禮致謝,後來就不見了,生天了。以後這個村就改名叫蛇村,這些村民知道,原來宮亭湖神是一條大蟒蛇。從此以後,宮亭湖就風平浪靜,船隻經過沒有去拜,也都平安無事。
從這個公案我們就知道,你戒持得很好,如果心裡貪瞋痴的煩惱沒有伏住,修的戒律、布施得到的福報,恐怕就不是在人天享福了,會到三惡道去享福,這就是有夾雜這些煩惱,不清淨。所以戒持得再好,心要清淨,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戒律是幫助我們得清淨心。如果持了戒,心不清淨,這個戒還沒有達到標準。這是一個標準,起碼要伏煩惱,就拿我們念佛功夫來講,起碼你要功夫成片。我們做不到斷煩惱,做不到事一心、理一心,起碼要伏煩惱,功夫成片,這樣我們往生就有把握。所以這個戒也是在生活當中修的。
平等是定,定也是在人事當中去磨鍊。我們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你看不慣的事情,你看不順眼的,違背自己心意的,我們俗話常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看到這些,我們心平不平?心不平,看不順眼,心就定不下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的這些經教,這些方面講得很多,你遇到冤親債主怎麼辦?別人做得不如法,我們要用什麼心來面對?他做得不如法,我們生氣了,那我們心的定就沒有了,平等(定)沒有了。
這些境緣,實在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看我們用什麼心態去看那個事情。境緣好不好,都是我們的心在起心動念。同樣一個東西,有的人他覺得很好,有的人他覺得不好。境緣它沒有好壞,外面這些境緣,人事物這些境緣沒有好壞,好壞怎麼來的?取自於我們的分別執著,我認為要這樣,認為要那樣。各人有各人的分別執著,所以同樣看一件事情,每個人角度不一樣,那就不一樣。有的人看了很歡喜,有的人看了很不高興,他很生煩惱,覺得那些人做得不如法。不如法是他的事情,我們起心動念生煩惱是我們的事情,跟他是不相干的。他做的不如法,我們就要生煩惱,讓自己心不清淨、不平等,但是外面的境緣還是沒有差別,沒有好醜,所以這個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心。所以「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關鍵我們這個心念,你自己能夠去調整,能夠做個轉變。所以這些境緣,順境逆境,也都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道場。你說道場在哪裡?就是生活當中這些人事物,有善人、有惡人,有好人、有壞人。外面這個境緣它是沒有好醜,但是我們心會分別執著、會起心動念。
所以真正修行人,再大的逆境都幫助他提升的。像《金剛經》講忍辱仙人,那是無理到極處了,歌利王拿著刀給他一刀一刀的凌遲處死,說他調戲他的妃子,其實忍辱仙人是真正的修行人。歌利王問他,你修什麼?他說修忍辱。他說好,你修忍辱,我用刀子一刀一刀給你割肉,看你能不能忍?忍辱仙人說,我能忍。他說好,那如果你忍到不能忍,你就喊我忍受不了了,我就停下來。結果這個歌利王真的是性情暴躁,暴君,真的就一刀一刀的把他的肉一片一片的割,割到見骨,問忍辱仙人,還能不能忍?如果你說不能忍,我就不再割了。忍辱仙人說,我還可以忍。結果就一直割,割到死。死之前,忍辱仙人說,我對你沒有起一毫的瞋恚心,將來成佛,我第一個先度你。你看一點瞋恨心都沒有,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所以本來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間是在彌勒佛後面,因為他修忍辱波羅蜜,提前了,變成在彌勒佛的前面,歌利王成就他早一點成佛。所以他感恩他,成佛第一個先度他。所以在釋迦牟尼佛會下第一個得度就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就是過去世的那個歌利王。歌利王翻成中文是暴君的意思,暴虐無道。忍辱仙人為什麼他能忍?這是在《金剛經》有講到,沒有四相了,身見都破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得了三昧的人,你用刀割他的身體,就像刀在劃那個水一樣,他沒有痛苦,那個不是凡夫了,凡夫做不到。
我們現在凡夫,也是要學習這個定。就在境緣當中去磨鍊,真正修行的地方要在境緣中磨鍊,這些境緣也就是給我們考試的,看看我們還有什麼煩惱。我們每一天,從早到晚都在接受考試,考試卷很多,我們常常都不及格,遇到不如意的人事物,我們平等心就沒了。但是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你覺悟得快,趕快轉成阿彌陀佛這一念,清淨念,心給它擺平,這樣也就可以。不斷的這樣練,慢慢我們的心就平等,就得到定了。這個是修定。
定前面要有戒,戒是幫助定的。戒就是我們生活的規範,還有待人處事的一些準則,像《常禮舉要》,戒律、威儀,包括《群書治要》,像《論語講記》,這些都是屬於戒,這些幫助我們得定的,目的是要得定。定的目的是要開智慧,正覺就是般若智慧現前,跟般若智慧相應,你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開了。這個三無漏學是所有法門共同的總綱領、原則,一般修學法門都是這樣來修的。
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四:「菩薩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這一條,我們念《無量壽經》也常常念,這也是取自於《無量壽經》的。「菩薩六度」的意思就是什麼?用我們現在話來講,菩薩他是怎麼過日子的?菩薩日常生活就是修六度。這裡講「恆以布施」,這個「恆」就是貫穿下去的,一直到禪定、智慧,恆就是沒有中斷的意思,恆常。
菩薩修六度,他沒有休息,就我們現在講,他沒有放假,菩薩時時刻刻在修六度,沒有放假。現代人都想要放假,菩薩沒有放假。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講,釋迦牟尼佛也沒放過一天假,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佛都沒放假,那我們放什麼假?實在講,現在人講求放假,這個跟外國人學的。這個假也是恆順眾生,但是佛菩薩放假,他有沒有休息?他沒有休息。現在人放假是什麼?吃喝玩樂,放逸。老師放假了,學生也放假了,大家去幹什麼?吃喝玩樂,不然就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菩薩沒有休息,不管他到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他都是以六度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不疲不厭。
教化眾生這個形式上就很多,六度是六大原則,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我們過去講了很多,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又分為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外財布施,身外的這些財物拿來幫助別人、供養三寶等等的;內財就是用自己的身體,精神、體力、時間來替大家服務,現在講,到道場來做義工,來幫忙整理打掃,做常住的這些事物,這是內財布施。內財布施比外財布施更殊勝,外財,我們錢拿出去就好了;內財,你要用你的時間、用你的精神、用你的腦力、用你的體力來為大家服務、為大家工作,那這個果報殊勝。這個詳細都在經典當中,所以內財比外財要殊勝。
法布施有世間法、有佛法,佛法是出世間法。世間一些善法、好的,比如說你很會做菜,人家願意學習,你可以義務的、不保留的去教人,這個也是法布施,是世間善法的布施。佛法,你懂得佛法,人家向你請教,你也不吝法,願意和盤托出告訴人,自己不保留。另外印經、造佛像,包括現在做DVD,現在已經是電腦網路的時代,在網路上來播放正知正見的法師大德講經說法,這些統統是屬於法布施。無畏布施,幫助眾生遠離恐怖、畏懼。
實際上,法布施就涵蓋財布施、無畏布施。你看法布施,你不是用外財就是內財。像出家人,他是沒有外財,沒有在經營這些事業,出家人講經說法就是法布施。布施是沒有條件的,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講,我們法寶都是公開授權大家去流通的,沒有給人家限制,也不能給某一個人去壟斷,就公開授權給社會大眾去流通,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當中它就涵蓋著財布施。所以在家、出家都能做,法布施、財布施都能做。無畏布施,現在放生、護生,這個也可以做。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做這些放生的做了一段時間,現在還有一些放生款,現在做護生。最近我們學習《緇門崇行錄》,也學習到「慈物之行」。這個慈物之行,蓮池大師舉出一些古來祖師大德他們的行誼,對物命慈悲的一些做法,我們看了之後,就現在講的護生,保護動物,這些也是屬於無畏布施。所以無畏布施,吃素、戒殺、放生,是一個很主要的項目。遇到有人有恐懼,幫助他遠離恐懼。比如說有人生病,或者像現在災難這麼多,現在新冠狀病毒的疫情全球蔓延,人人自危,這個時候我們也看到印光祖師勸全球的人多念佛、多念觀音,自然可以消災免難,這也是無畏布施、法布施都有,包括財布施也都有。所以布施,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是我們知不知道去做?願意去做,願意發心,沒有一個人不能修的,任何人都可以修。在你的工作崗位你來奉獻,為大家服務,用你的精神、體力幫忙,這個都是布施,這菩薩修的。你去廚房幫個忙,掃個地、擦個地板,那也是財布施。
持戒,六度這個戒它是廣義的,除了有戒律條文的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前面我們也講過。特別菩薩是自利利他,遇到有因緣利益眾生,他就去做,這叫「饒益有情戒」,「攝善法戒」就是凡是善的都要去做。《占察經》講,凡是善的、好的都歸十善,凡是惡的、不好的都歸到十惡。過去有人講,去受五戒,佛只有規定不飲酒,條文只有不飲酒,那抽煙可以,佛沒有規定不抽煙,所以受了五戒也可以抽煙。但是我們看了《占察經》再來對照,抽煙好不好?不好!抽煙對自己身體不好,對大眾,空氣污染,對大家也不好,所以這個也要戒。這一類就屬於「攝善法戒」所包括的,在戒律條文沒有,但是它屬於善的,那你就要去做;不是說這個戒律條文沒有,我就不去做,不是這樣的。要懂這個道理,凡是善的,都歸到十善。
比如說,你看淨業三福,前面第一福、第二福、第三福,戒律條文沒有。你說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五戒只有五條,你不能說,五戒沒有說要孝順父母,對父母就可以不孝;也沒有說尊敬師長,那也不用去尊敬師長,如果這樣學這個戒,你就學錯了。因此佛法它有律儀戒,都有條文列出來的;條文沒有列出來,它屬於善的、好的,你也要去做,都歸在「攝善法戒」。再來就是「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利益的事情要去做。像我們老和尚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多元宗教、布施、救濟,這些屬於饒益有情戒,遇到有這個緣就要去做。沒有這個緣,不能去攀緣,不能去製造緣,那就錯了!因緣成熟了,遇到了,那就應該要去做。這叫饒益有情戒,這個不能不知道。
忍辱也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金剛經》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如果不能忍,什麼都不能成就。小忍小成就,大忍大成就。忍辱也包括忍耐,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你不修忍辱,跟人就不和,常常跟人家起衝突。所以能忍自安,能夠修忍辱,自然心能夠安定下來。這個是很重要的,前面布施、持戒、忍辱,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功課。
六度也必須從布施開始,再來持戒、忍辱。這一條因為時間到了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下一次再來學習,下一次我們還是從這條看起,因為這個也很重要。我們多交流、多探討,六度我們才知道怎麼來修,在生活當中我們就會感覺得很具體,就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點點滴滴,依這六個原則來學習,我們就是在學習菩薩道了。
好,今天就跟大家講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和平的原始點是什麼❓
🔹一個吉祥的人他言語少,重要的、需要的他講,言簡意賅,為什麼❓
🔹修止語有什麼幫助❓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三集) 2021/9/2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第一行,「(二)六和敬」,這裡看起。「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一個團體,無論出家在家的團體,大家住在一起,也是必修的一個課程,就是修一個和,這個和是六和。俗話講:「家和萬事興,家亂萬世窮。」一個家庭如果和諧,這個家就興旺;一個家不和諧,這個家注定要衰敗。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團體、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同樣一個道理。現在講世界和平,世界不和平那就世界大亂、世界動亂,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了,為什麼?不和。所以這個和非常重要,大大小小的團體都要和。這個道理很深,我們淨老和尚分析這個道理,分析到原始點,原始點就在自己的內心,最原始的。本性是和的,習性不和,習性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自己跟自己不和的原點,就在自己內心的習性。上一次我們也跟大家學習分享「見和同解」,也講了不少,我們這堂課重複的跟大家簡單提一下,見就是見解,現在的話叫共識,大家要建立共識。不管哪一個團體、哪一個企業,經營的目標方向,大家也要有共同的共識,後續才能談到其他的和。如果第一個見就不和,後面就談不上了,所以見是擺在第一個。像八正道,正見也是擺在第一個。
今天跟大家再來學習分享第二個「戒和同修」,戒有廣義、狹義,上一堂課也跟大家講了不少,基本上的這些,像三皈、五戒、十善。此地講這個戒,我們也要再提醒,戒和同修,實在講這個道理是很深廣,你看三藏十二部它就佔了一藏,律藏,戒律。我們看到這個戒,就想到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是有戒律條文的,叫律儀戒。像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是律儀戒,這是從比較狹義的來講這個戒。另外還有佛在經典上的教誡,那也是戒。從廣義的來講,凡是佛在經典上講的都是戒。所以戒有律儀戒、攝善法戒,凡是善的統統要修,饒益有情戒。這個地方「戒」這個字是比較廣義的,當然它也涵蓋狹義的戒。見和同解、戒和同修,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也必須多講一點,因為講得太簡單,我們理解可能都不夠、不足,我們理解不足,就更談不上在生活當中怎麼去落實、怎麼去修。你不知道,或者知道很有限,所以解要深入的去理解,而且要圓滿的解,不能偏解,偏在一邊,我們才有辦法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因此見和同解,上一次跟大家講,我們老和尚提倡淨宗共修的《無量壽經》,夏老的會本,我們依這個為主修的經典,大家能接受,見解都相同,才可以在一起共修。如果有的人他不能接受這部經,他就不能在我們這個道場來共修了,會擾亂大家。這是講經典。
另外就是我們淨老和尚這一、二十年提倡的,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這個稱為三個根。這三個根也是戒,同時也是見,見是什麼?老和尚提倡這三個根,我們接不接受?如果我們接受,可以在一起共修,大家見解相同,大家都能接受。有的人他不能接受,那也沒辦法在一起共修,見解不一樣。見解不一樣,不能共修。見解不一樣,不代表他的見解就是不對,也有對的,也有不對的。同樣是對的,可能見解不一樣,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像《論語》上講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道都是正道,就像我們佛教裡面八個宗派,小乘兩個宗派,都是佛講的,都是正法,但是法門不一樣,就不能在一起共修,在一起共修互相會有妨礙,就不相為謀。不相為謀,並不是說,就是去排斥、去攻擊,不是這樣的。不是說參禪去攻擊念佛的,念佛去攻擊參禪的,不是這樣的意思。是說你選修的法門不一樣,你要去找跟你相應的法門經典,你找這樣的道場來修學,這樣才能一起共修。如果不一樣,就不能一起共修。像現在我們淨老和尚提出這三個根,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話,也就沒有辦法來我們淨宗道場共修了。你可以去找你喜歡、適合你的道場,你去修。這個也是見和同解,也是戒和同修。
現在我們講得比較具體一點,我們現在要落實見和同解、戒和同修,第一個總綱就是《無量壽經》,這三個根都是《無量壽經》的註解(補充說明)。這三個根是基礎,《無量壽經》都有講到。淨業三福第一福的具體落實,就是這三個根。如果沒有提出這三個根,淨業三福第一福,我們不知道從哪裡修、要怎麼修,不知道。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你接不接受?你願不願意學?如果不願意學,我們的見解上就不和,不和就沒辦法在一起共修。因為你見不一樣,你就沒有辦法同解。這個解,大家看解釋的解,理解的解。你不能接受這個,你就不去深入、去學習,不學習,你當然對這個內容就不能夠理解,你就不懂,所以就沒有見和同解。所以我們現在六和敬,實在講第一條我們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基本上大家念《無量壽經》、做三時繫念,這個大家相同,大家能接受。但是我們大家一起念《無量壽經》、做三時繫念,我們大家和不和?這個見有沒有和?不和。為什麼不和?因為不理解,你怎麼和?不理解,就沒有共識。
雖然大家接受這個,但是你不學習,你不能理解,就沒有共識。怎麼叫沒有共識?比如《弟子規》講的,我們沒有去做到,沒有這樣做。這就不和,這就沒有和,不要以為我們在一起念經就是和,沒有。你要真正去理解它的意思,理解之後把它做到,才是真正的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所以《弟子規》也是要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而且《弟子規》、《感應篇》是《十善業》的基礎。《弟子規》講倫理道德教育,《感應篇》講因果教育,有倫理道德、因果的基礎,再學《十善業道》就不難。所以這些經文不是我們念一念就好了,佛跟我們講,要「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不是念一念、聽一聽,耳邊風過去,囫圇吞棗,我們一點利益都得不到。
戒和同修,大家在一起修。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之前,難免我們見也不和、戒也不和,也沒有在修。大家在一起共修,就是要往這個標準來靠近,原來不和,現在慢慢的和。要慢慢的和,你必須要先從解門,然後在行門上了解一分要去做一分,這樣大家的距離跟這個標準就拉近了,就靠近這個距離了。在還沒有達到這個和的標準之前,難免就不和,不和就有磨擦、就有牴觸,這是難免的。是不是壞事?也不是壞事,天底下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好當中有不好的,不好當中也有好的,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發現問題出現了。比如說道場裡面,大家在一起,在家出家都會起衝突,吵架,甚至打架,甚至冷戰(冷戰就是不講話,見到他不理他),這是呈現什麼問題?不和。不和對整個團體都是傷害的,對自己、對別人都是損害。發現這個問題,我們修行就要修,修是修正,修正錯誤的行為,依佛在經典講的標準修正過來,這才叫修行。這個我們淨老和尚講了很多。修行不是念經,不是念佛、拜佛,那是修行的前方便,是提醒我們要修行的。我們現在念佛,我們總是覺得念這句佛號,我在念佛。念佛是心要想佛,要跟佛一樣,學佛就要學得跟佛一樣。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的思想、言語、行為像不像佛?不要說像佛,像不像菩薩,像不像羅漢,像不像祖師大德?我們要想這個。如果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行為表現出來的,都不是跟佛相應的,那個不叫念佛,那是有口無心,不叫念佛,這些道理要懂。
所以,念佛就要想到我現在這些行為像不像佛,佛是不是這樣?佛是怎麼樣的?《無量壽經》講的,就是佛的生活。修六度,我們像不像佛?要往這個標準來靠近,我們才會進步。所以戒和同修,也涵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無量壽經》,這個我們要知道。你有前面《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的基礎,身和同住才能辦得到。身和同住,我們大家住在一起,同住總是有一些規約、規定,這也包括在戒裡面。每個道場有它的公約、它的規矩、它的辦法,都屬於在戒的當中。你遵守常住的規矩,就是戒和同修,接著才能「身和同住」。如果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沒有,身和同住也就達不到。身和,大家住在一起,彼此互相照顧,有工作大家互相分攤,才呈現和。如果有人做得要命,有的人他看了,他都跑得遠遠的,根本就不和。為什麼會這樣?自私自利,只為自己,沒有想到別人,這身就不和。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講,「人勞我獨逸,不祥。」大家都很辛勞在做事,我就很安逸,這個不吉祥,不吉祥就損自己的福報。
四、「口和無諍」,口是言語。這一條很不容易,因為這個言語,你看我們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把身口意,它把身口對調,變口身意,「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為什麼把口業擺在第一?這是《無量壽經》跟其他經典不一樣的地方,對調過來,當然有它的用意,主要是告訴我們身口意三業,口業最容易犯。因為每一天大家都要講話,除了是啞巴,不會講話,會講話的人,大家都要講話。這個口,「口為禍福之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口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禮記》講,「吉人辭寡,躁人辭多。」一個吉祥的人他言語少,他講話,重要的、需要的他講,言簡意賅,不囉嗦,言語少。《弟子規》也講,「話說多,不如少。」言多必失,你話講太多了,必定會有誤失,會有錯誤的。這個言語非常重要,你跟人家交談,統統是言語。《弟子規》也講,「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這也是言語,你的承諾,不能信口開河。所以言語關係很大,會不會講話,關係也很大,關係一個人的前途。人與人之間起衝突,往往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就是言語他不會表達,言語不遜,這樣跟人起衝突。這都是口過,口的過失。十善業裡面講,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如果有惡口習氣的人,他就常常要爭論,講話常常得罪人。但是你很講話,花言巧語,講得很動聽,騙人,那也不行,綺語。兩舌,挑撥離間。妄語,講話騙人,這個都是口過。你把這四種口過改過來,話不要講太多,我們心會比較定。你看一個話很多的人,他心浮氣躁,他心不定,所以那個人就不吉祥。吉祥的人話不多,重要的、該講的,他講。
我們看到很多道場有止語,掛個牌,「止語」。這個在我們佛七道場都有看過,在我們三重淨宗別院打佛七,也都有發止語牌。但是有一些老菩薩(老人家),我看他胸前掛個止語牌,看到我講個不完,講很多都是不重要的話。打佛七,念佛都沒時間,哪有時間講那麼多話?所以這個講話要學習,你的用詞,你的表達,還有看什麼對象,這大學問。所以孔老夫子教學四科,第一科德行,第二科就是言語,可見得要會講話,不是說你會開口,就會講話,不是,要學。你不會講話,你自己造罪業,你自己不知道。我們看到別人不會講話,我們發現別人比較容易,發現自己比較難。看到別人話那麼多,那就要想一想,我自己有沒有跟他一樣?最重要,看到別人趕快回頭看自己,別人是我們一面鏡子。所以《群書治要》也講「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你很會講別人的過失,你對檢查自己的過失必定疏忽了,只有看到別人的過失,自己的過失都沒有看到,都沒有發現。
所以我們看到有一些道場,我小時候曾經聽我母親講過,她有認識一個人,那個人很老實,就是他不會講話,講話常常講錯了,常常去得罪人。父母沒教,老師也沒有教他,不懂,他不會講話,講話常常去得罪人,在社會上碰了很多釘子。這樣的人,大概他的前途就有限了,你到處得罪人,你怎麼會有前途?後來有一次碰到我母親,他說他現在都不太敢講話。我母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一講話,就講錯話。這是過去生有造妄語、惡口,口過的業障,有造這個業。如果能夠不講話,最好。像過去在古晉報恩念佛堂,悟忍師在那邊負責,我們老和尚講,要她止語,不要講話。老和尚講,你能夠止語,不講話三年,念佛功夫就得力了。但是口中不講話,心裡妄念還是放不下。所以這個口中不講話,要達到心裡妄念放下,這樣就成功了。自古以來,止語,修行成就的例子,這個我們也看過。止語,止這個口,主要就是要調整你的心,心才是關鍵。所以有的人不會調心,他止語,他也不成功;有的人會調心,他止語,他成功了,關鍵還是在心。所以止語是幫助你心靜下來,如果這個心靜不下來,胡思亂想,那也不行。所以蓮池大師也鼓勵修行不說話,修止語。另外我們再看到《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裡面有清朝一個法師,他閉關念大悲咒,念了三年,他就得一心,他就有神通。他就要求常住給他閉關,他止語,就不講話,三年。三年,他真的有調心,不然只有不講話也不行,心亂七八糟的,還是不會成功。
在我們台灣,我看到的是苑裡大興善寺,很多人應該聽過,無名比丘尼,大家稱她救世師父。我在家的時候,我還沒有出家,四十幾年前,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當時學講經的一個李芬芬居士,她帶我去那邊取大悲水,到苑裡去,在火車站附近,大興善寺。這個無名比丘尼,前幾天我在網路上有看到,我也發給大家分享,有把她比較詳細的報導出來。她是在我出家第二年她就往生了,我去見過一次。跟她見面,她不說話,我們看到網路上報導才知道,原來有一些情況,所以後來她就不說話了。她就是簡單吃一些水果,後來她連水果也不吃,她就只有喝少許的大悲水。她也不餓,不用睡覺,不倒單,親近過汐止彌勒內院慈航法師,還有水里蓮因寺懺公。懺公對她也很讚歎,她就不講話。她就是穿補補釘釘的百衲衣,打赤腳,她只有喝大悲水。看到人,都說你是這個,她是這個,她是最卑微的。她都勸人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她都有做很多(樹籽)一百零八顆的念珠結緣。那個時候去她也贈送我一串,每一個人去都有,都勸人家念阿彌陀佛,比你是這個,我是這個。所以我們看她的行誼,再打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你看梵天請問,大悲咒是什麼相貌?講了好幾個,其中有一個就是卑下心,還有禪定,她得定了,有定功,所以她不用睡覺、不用吃飯。
這個持大悲咒,在清朝,我們在《淨土聖賢錄》也看到,有一個女子很年輕,她也是發心持大悲咒,到最後她也是什麼都不用吃,喝大悲心她就飽了。她不接受任何供養,這個無名比丘尼她不接受任何供養,信眾供養錢財什麼,她統統不要,所以這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很多人去親近她的道場,她都念大悲咒給人家治病,很多疑難雜症給她治好了,難免這些嫉妒障礙就來了,所以後來她就不接受供養。也不講話,人家罵她、侮辱她,她不回,就不說話,她真念成功了。這是我看到止語,她不說話,去,她都用手勢、用表情來表達。另外就是我們老和尚常講,黃忠昌居士,他念兩年十個月,他也是止語,他伏住內心的貪瞋痴慢煩惱,所以他念成功了。這是口和無諍。我們要學習口和無諍,《弟子規》裡面都有講到,我們怎麼修。總之話說多,不如少,不會說話,就少說一點,這樣避免不必要的一些爭論。如果有意見不同,不能接受,就不要再爭。爭得我對你錯,那就叫爭。不要去爭論,就像六祖一樣,合掌令歡喜就好了。他不能接受,也就算了,不要再講了。
第五個「意和同悅」,意是內心。意怎麼和?要沒煩惱,才能和。如果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沒放下,怎麼會有法喜?一天到晚生煩惱,患得患失,意就不和。
第六個「利和同均」。這個利,就是我們生活上用的財物這些,我們大家要平均的來分享,我們現在講分享,不要獨享,要分享,分享,大家就和諧了。這一條我們現在也可以做,人家有供養我的,我來跟大家分享。居士有些不懂這些道理,也要跟他開導。居士不懂,我們出家人自己要懂,出家自己不懂,就沒有辦法給居士開導。他做錯了一些事情,就不能給他開導了,所以出家人自己要先學、要懂,才能給居士開導。居士財供養,我們要法供養,不能給人家白吃白喝。所以這個利和同均,利益大家平均,大家分享。這些我們現前都可以做得的,人家供養我個人的,我拿出來跟大家分享。特別吃的東西,吃的東西如果人家供養太多了,你吃不完,放久了,可能就壞掉,或者變質了,也不好,不如拿來供眾,修福報、修布施多好!何必自己獨享,跟大家分享多好!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出家人出去托缽,利和同均。出家人他不接受錢財供養,不接受物質供養,佛規定托缽,衣服三件,三衣一缽。這個缽叫應量器,根據個人食量大小訂做,食量大,做大;食量小,做小,所以叫應量器。我們常聽「一缽千家飯」,你托一缽飯,托一缽飯只是一家,怎麼會變成千家?這是佛當時的僧團人數最多,就是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有的經典講一千二百五十人,一千二百五十人是沒有把原始的五比丘算進去,如果把原始的五比丘算進去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所以這些常隨眾,長時間跟隨佛身邊的這些弟子,每天都去托缽,一個人托一家,那就一千多家了。但是托缽回來不是說各吃各的,托缽回來,每一個人你缽裡的飯菜要倒在一起,把它和在一起。像我們現在講大鍋菜、大鍋飯這樣,和在一起。和在一起之後,然後個人再拿你的缽盛這個飯菜。有人托缽,托得飯菜比較好;有人托缽,托得飯菜比較不好;有的人甚至托空缽,他托不到,沒人給他。佛規定你托了七家,沒有一家要給你,你就不能繼續再托缽,你就要回來了。還有生病,不能去托缽的。你去托缽回來,混在一起,托空缽的人,你要分一些給他,跟他分享。生病的人不能出去,你也要分一些給他。
大家好壞統統混在一起,所以叫袈裟飯。衣服叫袈裟衣,袈裟衣是什麼?很多種布,很多顏色把它混在一起。袈裟飯就是很多飯菜統統混在一起,就像我們現在講大鍋菜、羅漢菜那樣。混在一起,你要吃多少,你去拿多少,你飯量大的,你多拿一些;飯量少的,你少拿一點。這個就叫利和同均。不然他們什麼也沒有,他們沒有錢,不能拿金錢,除了三衣以外,什麼都不能有,他分什麼利?你看吃的,唯有這個吃的,吃的利和同均。我們看是不是這樣?利和同均當中也有不同的,就是每個人的飯量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這個沒辦法相同。我們現在訂製的都是一樣大,實在講,缽是根據個人的飯量來訂做的,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麼大,那才是真正的缽,才是應量器,應你的食量來訂做,這才是利和同均。你看佛陀時代怎麼利和同均?其他什麼也沒有,什麼利?什麼利也沒有。唯有吃飯,每一天去托缽,這個吃飯,吃的是利和同均。
所以我們道場居士來供養,說供養某一個法師,我們也來這樣修,都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居士如果不懂,我們要跟他開導,說我們要修利和同均。不然有一些居士他不明理,他不懂:師父,我這個要供養你的。好像有人供養我:這是給你吃的。如果有一些東西,供養很多,我吃不了那麼多。你要跟他開導,就是我們跟大家分享,你的功德才圓滿。所以要給居士大德開導,不然那個居士給你指定,只有你能吃,其他不能吃,這個就破壞僧團的和諧。這樣實在講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有罪過,你變成在分化這個僧團的和諧,破壞和諧。這怎麼會是修福?那個造罪業,搞私人關係,造罪業。所以居士不懂,我們出家人有責任、有義務跟他開導。我們要給在家居士開導,首先出家人自己要懂,如果自己也不懂,也沒有辦法去給居士開導,這樣我們就對不起這些居士、護法大德。人家財供養,我們要法供養,這個就是法供養,教他佛法,這些道理我們要懂。我們現在就是沒達到這個標準,所以才要修。我們希望大家同共發心,修三福六和,不斷的往這個標準來靠近,我們這樣才會進步,團體、道場才能興隆。
好,今天時間到了,「六和敬」,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三小節,「三無漏學」,就是三學,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正知正見的標準在哪裡❓
🔹為什麼只依一個老師的指導❓
🔹想成立一個淨宗學會,有什麼條件嗎❓
🔹在一起共修的基本條件是❓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見和同解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二集) 2021/9/21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2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四頁,我們從第四頁第一行這裡看起。「(二)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個是《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三個綱目「行依」的第二個,就是我們修行的依據,第一是三福,三福我們學習過了,我們接著學習「行依」,第二「六和敬」。六和敬,第一是「見和同解」。
六和敬,就是僧團必修的很重要的一個科目。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一個僧團必須修六和敬,這樣才是真正的六和僧團。僧這個字,印度梵語的音譯翻為僧伽耶,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和合眾,簡單講就是眾的意思,眾是大眾。在佛門裡面講,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共學,就是一個僧眾,就是一個僧團。僧團基本的人數是四個人,四個人以上就是一個僧團。像本師釋迦牟尼佛剛成道,到鹿野苑度五比丘,五比丘第一個憍陳如。一共五個人,五比丘,憍陳如算是班首、班長,跟佛第一個剃度,他是第一位,後面四個,一共五個。這五個人,是他的父王淨飯王派出來去跟隨太子,去照顧太子的,照顧悉達多太子。就是釋迦牟尼佛還沒有示現成佛,他的身分是太子,他的俗名叫悉達多。後來悉達多太子成佛了,十二月八日一大早,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開始講經弘法。第一個講經,就是到鹿野苑去度他父王派出來的這五個人,去給他們說法,說四諦法,苦集滅道。這五個人也發心跟佛出家剃度。所以最早就是五比丘,五比丘就是一個僧團。
所以在佛門四個人以上,就是一個僧團,一個團體,這叫一眾,眾就是團體,四個人以上。這個眾,就是團體有大有小,最基本是四個人。如果不足四個人,三個人、兩個人,這個不構成一個僧團基本的人數。所以僧這個字是依照它的意義來講,不是屬於出家眾專有的名稱。因為眾就是團體,團體有出家的團體,也有在家的團體。在大乘佛教講四眾弟子,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男眾、女眾,所以佛的弟子有在家、有出家,稱為四眾弟子。因此在家的僧團跟出家的僧團,你只要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共學,就是一個僧團,一眾就是一個團體,這個道理我們也要明白。所以我們過去看到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有時候自己提字落款叫「雪僧」,下雪的雪,僧人的僧。以前我們看了也不明白,僧不是專門指出家人嗎?怎麼在家人也稱僧?後來才明白,原來僧這個字它是和合眾的意思,就是團體的意思,我們現在話叫團體,一個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共學,就是一個僧團,有在家僧團、出家僧團。後來我們才明白,因為雪廬老人他建立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老師、同學也很多人,所以他稱為雪僧就是這個道理。
僧這個字跟「法師」一樣,四眾通稱,出家可以稱法師,在家也可以稱法師。講經說法,或者你會誦經、會讀經,也稱為法師,所以法師也有很多種不同,做經懺佛事的也是法師。所以法師,在家出家通稱。和尚、阿闍黎,也是在家出家通稱。和尚翻成中文意思是親教師,親自指導我的老師才稱和尚。阿闍黎是軌範師,教授阿闍黎,就是我們現在講教授。所以在一個學校,和尚就像校長,阿闍黎就是校長聘請來的這些教授,如果你跟他沒有這個關係,你不能稱和尚、稱阿闍黎,這個也是通稱,在家出家通稱的、通用的。出家眾專有的名稱,像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這個在家人不能稱,這是出家人的專稱,在家人不能用這個名稱,因為你不是出家的身分就不能用這個名稱,用「法師」是可以。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來,沿用到今天,大家講到僧人就是出家人了,講到法師也是出家人,講到和尚、阿闍黎也是出家人,所以到了中國來變成這些名稱,是出家人的通稱。實際上,這個是在家出家通稱的,不是只有出家人,但是現在大家習慣了,講到僧,大家就想到是出家人,實際上在家人也叫僧。就像法師一樣,在家的法師他會講經說法,像維摩詰居士他是在家居士,他也講經說法,所以他也是法師。釋迦牟尼佛代表出家人,他講經說法是法師,所以這個是通稱。這些常識我們也要明白。
一個團體,不管在家出家,或者社會上各個團體,包括自己一個家庭,都是團體。一個家庭如果你修六和敬,這個家就興旺了;一個團體修六和敬,這個團體興旺;一個道場修六和敬,這個道場興旺;一個國家修六和敬,這個國家就興旺。整個世界都修六和敬,那就世界和平,不會有天災人禍了。反過來,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常講,「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萬事窮」。如果一個團體、一個家庭不和諧,我們很肯定的這個家一定要衰敗。唯有家和,它才會興旺;不和,肯定、注定要敗亡的,這是千古的真理。
但是我們看到當前的世界,你看現在世界這麼亂,為什麼亂?不和,全世界的人,每個國家地區的人都希望世界和平,大家和睦相處,但是這是個理想。世界愈來愈亂,原因不和。所以有一年家師淨老和尚到馬來西亞拜訪前首相馬哈迪,跟他交流,講宗教團結,世界和平的重要。馬哈迪前首相就問家師,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他問了這個話,當然是看到當前世界是愈來愈不和平。聯合國每一年開國際和平會議,不和平。馬哈迪前首相問家師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當然是很嚴肅的問題。看看現在這個世界,還會有和平嗎?對這個世界和平有懷疑,打一個問號。後來家師跟他講,當然不容易,很難。國與國之間,黨派與黨派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怎麼去和睦相處?當然這個是很棘手的問題。每個國家都為自己的利益,都要爭利,怎麼會和平?黨派跟黨派之間互相鬥爭,各人都有一黨之私,也很難和平。所以講到最後,淨老和尚講,唯一還有希望的就是宗教,宗教與宗教之間要和諧,要交流,要團結。由宗教來帶動黨派,以及國家,國與國之間,這個會影響到黨派跟國家。畢竟這個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從團結宗教開始做起,這個世界和平就有一線的希望。所以淨老和尚二十年前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現在在澳洲圖文巴團結五大宗教,又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辦了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交流,而且互相學習經典,編了一部《神愛世人》,把各宗教大家的共同點,這些經文都節錄出來,編成一套《神愛世人》,各宗教經典裡面講的,大家所認同的,都把它編出來,所以對團結宗教、世界和平也做出一個具體的貢獻。真的要從這個地方去努力、去發展、去深入,達到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講到一個團體、一個道場,四個人以上在共修的道場,修六和敬是一個目標,但是也不容易。不容易,還是要勉為其難大家去修。大家在一起就是要修,不然大家在一起不修,也沒有必要大家住在一起。大家住在一起,就是古代唐朝祖師大德建立叢林制度,提倡依眾靠眾。六和僧團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度五比丘開始,一直佛教傳到中國來,到了唐朝祖師大德建立叢林,所有的規章制度還是以修六和敬為主要的。所謂依眾靠眾,大家來共修。大家在一起共修,必須要修六和敬,這個團體才會興隆。六和敬,第一個見和同解,這是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擺在第一個。像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擺在第一個。這個見,看見的見,我們眼睛看見了,看到路,看清楚了我們才能走。這個見,就像我們現在車子、飛機、輪船的導航一樣,見就是導航的,它引導你往目的地走的一個導航。這個導航要正確,如果導得不正確,你要到台北,給你導到高雄去了,目的地不對了。過去有一些導航還沒有做得很完善,我們也坐過,坐的車子要開到某個地方,結果開到田中央去了,導航就告訴我們目的地到了,結果我們一看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導錯了。我們的見解如果錯誤,邪知邪見,導航它就有偏差錯誤了,你跟著錯誤的見解去修學,到最後得不到結果。所以首先我們要把錯誤的見解、偏差的見解,邪知邪見要給它修正過來,依照經典佛的教導把它修正過來。所以我們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法就是「皈依正」,皈依正知正見。正知正見的標準就在經典,經典是我們修正知見的一個標準,依照這個標準來修正。大家都依照一個標準來修正,慢慢大家的見解就靠近了;修正到位,大家見解就都一樣了,見和同解了。所以見和同解要依照經,依經典,不能依個人的看法、見解,我認為怎麼樣、他認為怎麼樣、你認為怎麼樣,各人的見解不一樣,到底要依誰的?到最後就無所適從了。這個很重要。
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包括修學世間法都一樣,見要正確,正見。所以古代講究師承,「師以知見為體」,老師他傳授你正知正見,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正確的看法,對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傳授你正確的見解,不至於偏差錯誤。所以要有師承,老師來傳授正知正見。如果你跟到邪師,邪知邪見的老師他傳授給你就是邪知邪見,你跟著他學就一定錯了,方向不對,偏差錯誤了,到最後沒結果,浪費生命、浪費時間,走冤枉路。所以依一個老師的指導,我們一個正確的方向目標,就不會錯。所以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家師淨老在講席當中講,你依一個老師學,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叉路;四個老師,十字路,每個老師講的都有道理,你到底要依哪一個?到最後就無所適從,一個也學不成。所以先依一家之言,先依一個老師學,你學開悟了,你再去參訪其他的善知識,這是要修見和同解的一個前提。
為什麼講這些?我們一個道場,如果你沒有見和同解,不像個道場。像我們淨宗道場,淨宗學會,包括我們現在的靈巖山寺,我們依止的老師就是上淨下空老和尚,他是我們依止的老師,就是依據他老人家指導的方向來修學。他老人家晚年提倡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一部經是夏老把五種原譯本的《無量壽經》會集起來,會集得非常完善,很圓滿,淨老和尚提倡我們淨宗學會道場主修依這部經典。其他的經典,大乘經論也都是補助、幫助我們深入這部經典;包括世間的善書、經典,也是幫助我們深入這部《無量壽經》的,像《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都是這部經的補充說明。所有的大小乘經典,乃至其他宗教的經典,也都是這部《無量壽經》的眷屬,補充說明。這是主修的一部經典,這是淨宗學會,我們淨老和尚提倡主修這一部。有的淨宗道場,它主修《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跟《佛說大乘無量壽經》是同一部,一部講得簡單,一部講得詳細。像我們三時繫念都要念《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就是補充說明《佛說阿彌陀經》的。古大德講,《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的《華嚴經》,《無量壽經》是中本的《華嚴經》,大本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就涵蓋所有三藏十二部經典,一切佛法。所以我們修這部經是主修,所有的經典,包括其他宗教典籍都是來補充說明,幫助我們深入這部經。你要依《佛說阿彌陀經》主修也可以,像三時繫念是依《佛說阿彌陀經》,中峰國師他選擇的是《佛說阿彌陀經》。
我們淨宗學會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我們主修的經典。每個道場都有它主修的經典。大家如果要到淨宗學會來,或者有些同修說他們要成立淨宗學會,過去也有同修問我,我們想在我們這個地方成立一個淨宗學會,海內外都有,問我什麼條件?要辦什麼手續?我們淨老和尚他成立淨宗學會以來,是各自獨立的,它沒有隸屬、沒有管轄、沒有組織,所以也不需要辦什麼手續。如果你要辦手續,就是你在當地政府去登記、去立案,像我們去政府單位申請一個社團或者財團,這個就要依照政府的規定去辦手續。在我們淨宗學會,我們淨老和尚沒有組織、沒有隸屬的關係,各自獨立,互相支援。唯一的條件就是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你能夠接受這部《佛說大乘無量壽經》會集本,夏老的會集本做為主修的經典;這部經你能認同,你可以接受,依照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的指導去修學,這樣就可以了,這是基本條件。如果哪一個地方能夠接受這個,你在那個地方去當地政府備案、立案,申請一個淨宗學會。所以淨宗學會沒有隸屬關係,沒有管轄權,也不必說要經過我們的批准,老和尚沒有這個,但是他是講經說法勸大家來學習這部經典,這部經典的確非常好。他在講席當中,大家如果聽了之後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依教奉行,這是成立淨宗學會一個基本的條件。如果你不能接受這個經典,那你也就不必要用淨宗學會這個名義了。
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是當年會集《無量壽經》的夏蓮居老居士他提出來的,這不是淨老和尚提出來,是夏老在民國初年他就提出來了。他會集了這個部經,他提出用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淨宗學會就是專修淨土宗學習的一個會所,在過去的時代叫蓮社或者念佛堂,念佛堂是比較普遍,蓮社也很普遍,像台灣有台中蓮社,李老師創辦的叫台中蓮社。稱為蓮社,就是修淨土法門的。念佛堂,當然也是修淨土法門的。像日本西山淨土宗、淨土宗、淨土真宗,他們都是修淨土法門,不同的名稱,同樣是修淨土,但是他們所主修依據的經典不一樣。西山淨土宗它是依《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三經之一的,註解依善導大師《四帖疏》做為他們主修的經典,這是西山淨土宗。還有淨土宗,我也去問,為什麼有這個不一樣?他們說依據經典不一樣,淨宗依《無量壽經》修的,但是他們不是依會集本,大概都是依康僧鎧這一本,還有依《佛說阿彌陀經》這一本修的。所以他們同樣修淨土,主修依據的經典也不一樣。所以你喜歡主修哪一部,你就去親近那個寺院道場。
淨宗學會,因為是夏老提出來的。我們淨老和尚在大概二十幾年前在美國華盛頓佛教會,那個時候華府的同修請北京黃念老去那邊弘法,淨老和尚擔任華府的佛教會會長,是這樣認識的。結果一談起來,原來都有關係的。李老師在台中以前也講過,黃念老是梅光羲的外甥,雪廬老人他學佛的、學經教的老師就是梅光羲,黃念老又是夏老的學生,在北京他講《無量壽經》會集本,在台灣我們淨老和尚講《無量壽經》會集本。所以在美國華府相會,見面就很歡喜,一個在大陸弘揚這部經典,一個在海外,當時我們淨老和尚到美加去講《無量壽經》會集本。那個時候黃念老就建議我們淨老和尚在海外成立淨宗學會,他說在內地要成立淨宗學會還是不方便,建議我們老和尚在海外成立。所以那個時候在美國,第一個淨宗學會就是美國淨宗學會,現在是楊一華楊會長,他還是在當會長。後來到加拿大溫哥華也成立了,也到溫哥華講過一遍《無量壽經》。後來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澳洲、香港、台灣,講這部經,世界各地,包括歐洲,紛紛成立淨宗學會。
淨宗學會這個名稱是夏老提出來的,所以主修就是夏老這個會集本,《無量壽經》會集本。如果不能接受這一部,也就沒有必要用淨宗學會這個名稱,你用其他的名稱也可以。你用其他的名稱,比如說你用蓮社,或者念佛會、或者念佛堂、或者佛學會、或者佛學社,那個也可以。你要修哪一部都可以,你要會集本也可以,你要原譯本也可以,或者修《彌陀經》、《觀經》,其他的經典做為主修的,都可以。如果淨宗學會,因為夏老提出來這個名稱,所以要紀念夏老,用他的會集本來做為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那是剛好名符其實,也是紀念夏老居士的很有意義、很具體的一個做法。所以成立淨宗學會,沒有什麼特別條件,這個是唯一的條件、唯一的前提,修淨土法門,主修的經典依這個會集本。其他的經典統統可以互參,其他經典叫伴,就是來補充說明的,不是說你只能修這一部,其他的統統不可以,他不是這樣,不是那個意思,大家不能誤會。你主修哪一部,比如說你主修《佛說阿彌陀經》,那《無量壽經》是伴,它來補充,幫助你深入《阿彌陀經》,這個就是《華嚴經》講的主伴圓融,以哪一個為主,其他統統是伴。任何一個都可以為主為伴,就圓融,就圓滿了。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
成立淨宗學會,大家在一起共修,當然要有個共識,見和同解,就是我們現在話講的你要建立共識。我們這個道場就是誦《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個是大家能接受,歡迎大家來一起共修。如果不能接受,你可以去找其他道場。其他道場,你看哪一個道場他們主修的經典,你比較喜歡那一部經典,你可以去那個道場跟他們參加共修。所以道場很多,就是要讓大家自己去選擇,選擇適合你,你喜歡修的經典跟法門。包括念佛也不例外,同樣是念佛,念佛大致上分為四大類,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就跟參禪一樣。觀想念佛,像日本西山淨土宗它是修《觀經》,從第一觀到第十六觀,第一觀「日落懸鼓」,有的是主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是看佛像,看莊嚴的佛像。持名念佛,是比較普遍、比較方便。這是修淨宗大多數採用持名念佛,古來祖師大德也都是提倡持名念佛,因為持名念佛方便、容易,而且又可以達到跟實相念佛相應,暗合道妙,所以提倡持名念佛就很多了。
同樣的持名念佛,也有不一樣的,這個同當中也有不同的。比如說有的道場它念六個字,六個字又分六字二音、六字四音,或者六字七音的,這個都有。還有那個調也不一樣,還有單一一個音的,也有,還有念四個字的。所以過去三重有一些同修也是為了這個爭執,那個時候老和尚在美國,他們到景美來找我,有兩派,一派要念六字四音,一派要念四字四音的,大家爭議,起衝突了。一派提倡念六字四音的,說這是一個法師從大陸學了傳到台灣的,說印光大師以前就是念這個音、這個調,我們也無法去考證是不是當時印祖念這個調?我們也不知道,有聽說是這樣。這個四字四音,像台中蓮社是念四字四音的。提倡六字四音這一派說,助念都是用四字四音,有一些剛剛來學佛、念佛的人聽到四字四音,他心裡就不舒服,好像聽了很恐懼,都快要死了、快要往生了,那一派一個帶頭的人他就提出這個意見。當然那個帶頭的人,他喜歡六字四音,他喜歡這個音、這個調。但是原來這一派的人堅持要四字四音,我們到圖書館、台中蓮社傳的就是四字四音。後來爭執到,把我們老和尚講的經也搬出來。我們老和尚常常在講席當中講,有人去問蓮池大師,說你老人家念佛,念六個字還是念四個字?蓮池大師講,他說他念四個字,他教別人念六個字。人家很奇怪,為什麼你自己念四個字,教別人念六個字?所以大師就說,念六個字,加上「南無」是皈依、恭敬的意思。南無是印度的梵語音譯,翻成中文是皈依、恭敬,皈依、恭敬阿彌陀佛。他說很多念佛的人他未必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加上南無比較好,加上皈依、恭敬比較好;他說我是決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前面皈依、恭敬的客套話就可以省了,我真正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最大的恭敬、最真實的皈依,就念四個字了。這是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
祖師大德提倡念六個字的比較多,你看印光大師也是提倡念六個字,夏蓮居老居士也是提倡念六個字。很多祖師大德,你看包括中峰國師,中峰國師說「六字洪名畢竟該」,「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念六個字的。印光祖師講,打佛七都念六個字,快結束的時候再念四個字的,做為結束。現在我們做三時繫念跟打佛七,我們六個字、四個字統統有。打佛七,我們繞佛用六個字,靜坐念佛用四個字的,那也就不用爭了。
所以這個兩派後來爭到,把我們老和尚講經搬出來,他說我們念四個字,我們是決定要去西方的;你們念六個字,還不想去,就是不要去西方的。後來來問我,我說如果根據《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講,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你真信切願,這是往生的一個關鍵、先決條件。行,念佛,你只要具足信願,你念六個字也能往生,念四個字也能往生,這樣就扯平了。扯平了,他們還是各有堅持,那怎麼辦?如果兩派在一起,沒辦法共修,他要念六個字,他要念四個。他念六個字,看到念四個字他就不高興;念四個字,看到念六個字他就不高興,那怎麼共修?見就不和,見解就不一樣。後來我就勸他們,我說你們要念六個字,因為原來這個道場一開始就念四個字,你們現在提倡念六個字也很好,我說你們再另外去建一個道場,喜歡念六字四音的到你那邊去,要念四字四音的留下來。後來提倡六字四音這個帶頭的同修,他就再另外去找個地方,建立一個道場。
所以一個道場,你見不同就不和,不和就不能在一起共修,這個當中很多。所以這個見是主要的,一個道場最基本的前提,依哪部經典、依哪個修行方法,以這個來做見和同解的一個基本條件,不然大家無所依。見是第一個,其他方面的事情,見解上不一定大家都一樣,但是求同存異,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先接受大家共同認識的、共同認可的,大家可以認同的,先以這個為基礎來建立共識,這樣才有辦法在一起共修。如果太複雜了,沒有辦法。所以凡是到道場來,我們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接受淨老和尚的指導。接受淨老和尚指導,各人的理解也不一樣;理解不一樣,他的見解就不一樣,那還是有差別。有的人他理解比較圓滿,有的人他比較不圓滿,所以這個當中還是有差別,跟念佛一樣,有的要這麼念、有的這麼念。你在一起共修,一定要大家一樣的,不可能一個人去念一種、一個人去修一種,這個團體怎麼共修?這個沒辦法。所以六和敬的僧團,第一個見和同解,這個是最重要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這一條因為很重要,所以必須多說一點,大家才知道怎麼去修。下面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出家人為什麼要剃光頭❓
🔹三皈依,是皈依外面形相的住持三寶嗎❓
🔹佛沒有規定不抽煙,只有規定不飲酒,那可以抽煙嗎❓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觀經》三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21/9/20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7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三頁,從第五行,「三、行依」,第三個綱要行依,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到修行的依據。「(一)《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昨天我們講到這句,這是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雖然是人天福,也是無上菩提的大根大本,從孝養父母這個大根大本開始。可見得第一福是第二福的基礎,第二福是第三福的基礎,像三層樓一樣,第一福是第一層,有了第一層才能蓋第二層,有第二層才能再蓋第三層樓;如果沒有這個第一層,上面這兩層就沒有了,蓋不起來了。所以佛在《十善業道經》講,一切人天,就是我們講人天福報,「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這個法就是十善業道。你要得人天福報,你要修十善業,不然得不到人天福報。你要超越六道,證得聲聞菩提,也要這個十善業道的基礎。獨覺菩提,也就是緣覺菩提,也是要以十善業為基礎。乃至無上菩提,無上佛果,還是以十善業道為基礎,這是根本。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是十善業道的基礎。第一福,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以這三個根來具體落實第一福的修學。這三個根落實了,第一福的基礎我們就有了。有了第一福的基礎,那就有條件可以入佛門,可以提升到第二福。
「二者受持三皈」,受是信受,持是保持。我們入佛門大家都知道要先受三皈依,成為一個三寶弟子。現在受三皈依很多,但是沒有第一福的基礎,具體來講也就是說沒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這三個根的基礎。所以現在的皈依,也是一個形式上的皈依。不但皈依,受戒也是一樣,在家居士受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出家眾有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三壇大戒都受了,但是有沒有得戒?沒有,得不到戒體。為什麼?一切的戒建立在三皈依這個基礎上,三皈依建立在第一福的基礎上,沒有第一福就不能落實三皈依,也就是說沒有條件受三皈依,不能成為一個三寶弟子。有了第一福的基礎,才能受三皈依,這個道理我們也不厭其煩的常常提起,我們也可以理解。我們受了皈依都自稱是三寶弟子,三寶弟子的標準是什麼?就是第一福。我們不能說我是三寶弟子,我不孝父母;我是三寶弟子,我不敬師長,對老師不尊敬;又沒有慈悲心,一天到晚殺生,又造十惡業。這樣的三寶弟子,佛不承認,那是冒牌的三寶弟子,有名無實,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真正的三寶弟子,就是要有第一福的基礎,這個就可以受三皈依,受了三皈依才有三十六位護法神護持,這個道理我們應該不難理解。
三皈依,我們淨老和尚在傳授三皈也講得很清楚,皈依佛,佛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是覺的意思,覺悟的意思。看到佛像,就要知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自己也是佛,但是現在迷惑了,現在是迷惑顛倒的佛,但是還是佛,本質上還是佛,只是現在迷了,不覺悟。所以看到佛像,就要提醒自己,要覺而不迷。我們起心動念,念頭錯了,趕快覺察到,回歸到自性覺。如果沒有覺察到,那就一直迷下去了,自己迷迷糊糊的,迷而不覺。所以佛像天天拜,提醒我們時時刻刻,我們一切言行要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的意思。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經典就是正的標準,比如《十善業道經》是正知正見,我們要依這部經來修,就不會錯了。我們沒有皈依三寶,就邪而不正。皈依三寶,皈依佛,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依照經典,把我們錯誤的見解思想言行修正過來,這叫皈依法。過去邪知邪見邪行,現在依照經典的標準把它修正過來,回歸到正知正見正行,這是皈依法。皈依僧,僧也是梵語的音譯,具體的稱呼叫僧伽耶。法是達摩耶,翻譯,簡稱為法。僧伽耶,僧翻成中文是清淨的意思,淨而不染,就是不受外面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污染,不受煩惱貪瞋痴慢、自私自利的污染,這叫皈依僧。回歸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一塵不染,本來就沒有污染;迷了,就污染了。現在看到出家人,就要知道出家人這個形象是提醒我們修清淨心的。
佛不在世,佛像是住持佛寶,經典是住持法寶,僧人(出家人)不管男眾、女眾,南傳、北傳、藏傳、漢傳,只要看到出家人這個形象就是住持僧寶。出家人他自己修得怎麼樣、修得好不好?那是他的事情,我們見到這個形象,就要知道這個形象是提醒我要修清淨心的。我的心本來清淨,沒有污染,現在不清淨,煩惱一大堆。現在要回歸到自性清淨心,不要受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名聞利養的誘惑、自私自利的誘惑、貪瞋痴慢的誘惑,不要受這些誘惑,就回歸到自性清淨心。所以出家人為什麼剃光頭?有一次我到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當地有一所高中學校,有一次學校排了個功課,帶了兩部遊覽車(有男生女生,還有幾位老師)來參訪澳洲淨宗學院,當時我們淨老和尚不在,我代表學院來接待他們,來跟他們交流。當時交流,我就給他們問一些問題,剛開始我是先提起佛教的精神,「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佛教第一個提倡不殺生,吃素,修十善業。後面的時間就給他們問問題,特別是學生,男生女生都有,問了很多問題。其中有個學生就問到,出家人為什麼要剃光頭,不剃不行嗎?實在講,剃光頭,穿這樣的衣服,緇衣,就是不是很華麗的衣服,這個形象是什麼?就是提醒我們不要受這些五欲六塵的污染,不要起貪心。
為什麼剃光頭?我們有句俗話講,「三千煩惱絲」,煩惱很多,我們頭髮很多,頭髮不是一根二根。經典上講,煩惱無量無邊,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煩惱再歸納,一百零八煩惱。我們念珠一百零八顆,意思就是對治百八煩惱。再歸納,二十六個煩惱;再歸納,六大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再歸納,貪、瞋、痴。我們做中峰國師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繫念法本裡面就有開示,「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諸苦就是一切的苦。苦也是無量無邊,苦從哪裡來的?從無量無邊的煩惱來的,煩惱是因,苦是果報。所以最根本的煩惱,貪。你看「諸苦盡從貪欲起」,這個貪就是無始劫以來根本煩惱,俱生煩惱,我們生下來就有,與生俱來的貪瞋痴。你看小孩還不懂事,他就貪,分糖果就會搶,貪欲。貪就有煩惱,有煩惱,心就不清淨。所以三千煩惱絲(頭髮)是比喻無量無邊的煩惱。所以出家人剃光頭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要把這些煩惱統統放下,回歸到自性清淨心。你看頭剃得光光的,很清淨,是這個意思。讓我們看到這個形象,就要想到這個形象是告訴我要修清淨心,要回歸自性清淨心,是提醒我們的。這叫住持僧寶。
提醒,就要去修行,不是說你把頭髮剃光,就沒煩惱了。頭髮剃光,煩惱一樣是那麼多,可能還更多。所以又有一句俗話講,「袈裟未著愁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還沒有出家,在家的時候,覺得事情太多了。出了家,穿了袈裟,才發現出家比在家事情就更多,意思也就是煩惱更多。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現在出家是出什麼家?是出了一個小家,入了一個大家。的確是這樣,一點都沒錯,怎麼會沒煩惱?所以,不是說剃光頭,換了袈裟,就沒煩惱,不是,要修。你不懂這個表法的道理,不知道怎麼修,怎麼會沒有煩惱?一天到晚生煩惱,煩惱愈來愈多,這個不是煩惱輕、智慧長,是智慧輕、煩惱長。不懂得修學的道理,他看到這個形象,他也不知道表法的意義,所以對他也沒幫助。如果懂得表法的意義,那就有幫助了。為什麼要有住持三寶?就提醒我們、啟發我們的。如果沒有,我們就不知道,沒有佛像,就不知道自己本來是佛;沒有經典,我們自己的語言、思想、行為錯在哪裡,也不知道;沒有出家人這個形象,我們不知道要修清淨心。所以外面的住持三寶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自性三寶才是真正的皈依處,不是叫你去皈依外面形相的住持三寶,那完全搞錯了。如果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就叫外道,就叫門內外,佛門裡面的外道,心外求法,完全把佛的意思搞錯了。
所以看到外面住持三寶的形相,就要知道那是表法,提醒我要回歸自性三寶。回歸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這是六祖在《壇經》講的。不是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外面的住持三寶是提醒我們回歸自性三寶的,它是提醒啟發的作用。所以我們恭敬外面的住持三寶,來啟發我們自性三寶,這個才是真正的皈依處,才是真正落實三皈依。有三皈依,就可以「具足眾戒」。具足眾戒,不是只有二百五十條比丘戒叫具足戒,戒很多種。戒又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叫律儀戒,有戒律條文的,一條一條,比如說五戒,五戒第一條不殺生、第二條不偷盜、第三條不邪淫、第四條不妄語、第五條不飲酒,這有條文的,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有條文的。戒律威儀,像沙彌十戒,出家人基本要受的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過去也學習過。這屬於律儀戒,有戒律條文的,一條一條明顯列出來。這是第一大類。
第二大類的戒叫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攝是含攝的意思,涵蓋、包含的意思。凡是善的都要做,所謂眾善奉行,善事都要去做,不做就違反這個戒。善事,自己有能力,自己去做;自己沒有能力,看到別人做,也要隨喜功德,要發心隨喜,或者勸勉有能力的人去做,這個都屬於眾善奉行。凡是善的,這都歸攝善法戒。《占察善惡業報經》佛給我們講,凡是惡都歸納在十惡,不好的,歸納在十惡;凡是善,統統歸納在十善。雖然沒有戒律條文,但是它是善的,它的性質是善的、是好的,統統歸十善。比如說五戒,只有戒不飲酒,沒有戒不抽煙,所以過去有人講,我受五戒可以抽煙,因為佛沒有規定不抽煙,只有規定不飲酒。不抽煙,沒有,它就歸納在攝善法戒。凡是不好的都歸到十惡,抽煙好不好?對身體不好,對自己身體,對肺部不好,對環境也會造成污染,所以這個就歸納到十惡,屬於惡的方面。你就不要抽,不要抽對你身體好,對保護環境也有幫助,所以就應該不要抽了。我們舉出一個例子,其他我們要以此類推。所以佛在戒律條文沒說到的,凡是善的,涵蓋在十善;惡的,涵蓋在十惡。這個戒有攝善法戒,你說五戒沒有說不抽煙,但不抽煙可以歸納到攝善法戒,你還是要戒比較好。
第三大類叫饒益有情戒,饒益就是對眾生有利益的、有福利的,我們現在講對眾生、社會大眾有幫助的。像我們老和尚這些年在國際上做團結宗教,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佛法,參與國際和平會議,跟各宗教、各族群進行友好團結的交流。他們有什麼需要,像醫院缺少錢,或者貧寒的家庭需要幫助,也都隨喜去樂捐,這等於是社會福利事業,這個屬於饒益有情戒。像我們淨老和尚在泰國幫他們蓋了一個醫院,也幫助他們蓋個佛教大學,幫助一些貧寒的學生,醫院幫助一些受病苦的人。在圖文巴也是做這個事情,每個月固定捐款給醫院,還有一些戒毒的,青少年吸毒,送到勒戒所去,也去支援他們,各方面的;協助天主教,提倡不墮胎,這些都屬於饒益有情戒,對眾生有豐饒的利益,利益眾生的事。遇到有這個因緣就要去做,有這個因緣不去做,就違反這個饒益有情戒。
所以這個戒律,眾戒,它有廣義、狹義的解釋。狹義的解釋就是指律儀戒,有條文的;如果廣義,除了律儀戒,還有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果講眾戒,這樣講才圓滿。所以饒益有情戒,對眾生、對弘法有幫助。對弘法有幫助,有時候跟律儀戒有牴觸,這個時候你就要開緣,開戒,不叫犯戒。我們淨老和尚有一年到北京去,那個時候黃念老還在世,他大概一段時間都會去看他老人家。那一次去住在一個賓館,賓館當然也是相當的高級,我們現在講五星級的。坐電梯的時候遇到一個同修,好像在美國認識的,他是大陸人,在海外認識的。那次他回國給他兒子辦喜事,他兒子結婚,娶的太太,對象是日本的小姐。在電梯偶然碰到了,他非常高興,佛菩薩安排,要請師父來都不一定請得到,今天怎麼這麼巧,我兒子結婚,現在在這裡碰到師父,在電梯就請我們師父老人家去給他當證婚人,去講幾句賀詞。我們師父上人就抓住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教育,不要讓它失去。他要抓住這個機會,他一口就答應了,臨時碰到的。晚上結婚的酒席,也沒有辦法去準備素桌(一般在家人都吃葷的),我們老和尚也很樂意就答應了,就去給他當證婚人。證婚的時候,大家要舉杯喝酒慶祝,我們師父也跟他們舉個小杯,給他們祝賀。因為這個男方在大陸也是很有聲望的,請來的都是高官顯貴,社會有名望的人來參與這個宴會。日本這個女方,也是名門貴族,來參加的也都是很有聲望地位的。我們老和尚看到這個機會不可讓它失去,答應下來,抓住這個機會,他覺得平常要請你們來聽經,也請不到,請了你們也不會來。今天大家來參加這個宴會,機不可失,雖然講了短短幾分鐘,簡單的把佛教是教育,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就把它介紹出去了。在場這些參加宴席的親友起碼種個善根,這不叫犯戒,這叫開緣,為了饒益眾生做的開緣,不但沒有罪,有功德。所以遇到這樣的因緣,他就不放過了。如果只是純粹去參加,吃吃喝喝,那就犯戒了,那就不一樣,那就不能開緣。你是真正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才是開緣。所以這個戒要分清楚,戒在三藏佔了一藏,也是有很深的道理,我們還是要進一步深入去理解,才知道怎麼持戒。
所以有了三皈依,就可以具足眾戒。眾戒就是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看你受哪一種的戒。你五戒全部受也叫具足眾戒,因為五戒它可以分開受,受一條、二條叫少分戒;受三條、四條叫多分戒;受五條,五條全部受,叫滿分戒。滿分戒就是具足五戒了,他一條都沒缺,全部都受了,這個也是具足眾戒。當然《沙彌律儀》,比丘戒、菩薩戒都受,當然這是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佛門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也都不違犯,這是第二福。第二福是二乘福,從人天提升到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福報,出世間的福報。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發菩提心」,大乘菩薩,我們念《無量壽經》都會念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大乘經典,不管修哪個法門,發菩提心都是共同科目,統統要發菩提心。我們修淨土,更是要發菩提心,密宗也特別強調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菩提」兩個字也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發無上覺心。這個發菩提心,我們要講一講,不然我們一般人念一念,只知道有個概念,實際上菩提心怎麼發,什麼樣才是菩提心,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所以我們不得不多做一些補充說明,讓我們比較具體知道什麼是菩提心。我們有一個認識,有這個概念,才有可能去發這個心。如果這個概念、認識都沒有,也不知道什麼叫菩提心,嘴巴講要發菩提心,心裡發的是什麼心?迷惑顛倒心,那就不是真正發菩提心,所以這個非常重要。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他是就《佛說阿彌陀經》修學的宗旨來講,《彌陀經》修學的宗旨就是信願行三資糧。所以蕅益祖師講,真信切願,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發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蕅益祖師這個解釋,我們對《無量壽經》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就更具體的了解,不會搞不清楚,對我們修淨土來講。因為這個發菩提心,在經論上也有很多種講法,《觀經》也有講發菩提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就是菩提心,那講了我們也不懂。《大乘起信論》講的,跟《觀經》也不一樣。蕅益祖師講這個,我們修淨土的人就感覺到比較親切。過去的人,蕅益祖師這麼講,大家也明白。但是不要說現在,過去在蕅益祖師那個時代,講發菩提心,講真信切願,很多人聽了好像明白,實際上也沒有明白。所以蕅益祖師在《寒笳集.梵室偶談》裡面也講,他說不管你是參禪、你是學教還是學戒律(學教就是學講經說法,學戒律做律師,參禪做禪師),或者你持咒(要做金剛上師)、你念佛,或者營福(修福)為大眾服務,關鍵就是發菩提心。如果你真正發菩提心,你修哪一個法門都會開悟。當時有很多人他發心去聽講經,聽講經的目的要做什麼?他想將來做一個大法師,講經說法的大法師,所以他去聽經、去研教,就是希望自己將來也做一個講經的大法師。去參禪的人,他的目的在哪裡?他想成為一個禪師。學戒律的人,他的目的在哪裡?他想成為一個律師,專攻戒律的律師。講經說法,想成為法師;參禪,想成為禪師;學密的人,想當金剛上師;念佛的人,想當一代宗師。營福的人,修福的人,他想得到權力、威勢,地位。營福就是為大家做事。
蕅益祖師講,這個跟菩提心就不相干,那是什麼心?輪迴心造輪迴業。蕅益祖師講,真正菩提心是什麼?真正想要了生死,發這個心,這一生要解決生死問題。你真正發了這個心,你聽經、講經,你會開悟,你參禪會開悟,你持咒也會開悟,你學戒律也會開悟,你念佛也會開悟,你營福(一天到晚做事,為了是真正要了生死,像海賢老和尚這樣)也會開悟,為什麼?真正發了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真正想要了生死、出三界,發這個心。就像印光祖師講的,把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念念提醒自己,無常!這一生要了生死,念佛人要求往生極樂世界,參禪要求大徹大悟,學教要大開圓解,學密要三密相應,學戒律要三業清淨。你發這個心,你修哪一個,你去為大眾服務,或者參禪、念佛、學教、學密,都會開悟。如果不是發這個心,你修什麼都不會開悟,因為那個不是發菩提心。後面蕅益祖師又補充,如果不是真正為了生死、出三界,不是發這個心,說這個人發了菩提心,他說他絕對不相信。他說為了要度眾生,他不發了生死的心,蕅益祖師說他更不相信。你自己都不想了生死,你幫助眾生,要幫助他去哪裡?自己都不想超越六道,圓成佛道,你弘法利生,你是弘的什麼法?利的什麼生?總離不開輪迴心造輪迴業。所以發菩提心重要。發菩提心,蕅益祖師這個話我們要記住。印光祖師、蓮池大師,這些祖師大德的話,我們要常常記在心裡,什麼叫發菩提心。我自己現在這個心到底是發菩提心,還是發迷惑心。
「深信因果」,這個深信因果也道理很深,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以念佛法門來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有比較淺的因果,現在一般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比較淺顯的因果。深入的因果在《金剛經》,深入金剛般若,深信因果,空有不二。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讀誦大乘經典,這跟前面「發菩提心,深信因果」都相關,所以要讀誦大乘。讀誦大乘,為了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所以淨土經是大乘,金剛般若也是大乘。所以黃念老講「從《金剛經》到《無量壽經》」,《金剛般若經》講空,《無量壽經》講有。《心經》講空,「照見五蘊皆空」;《佛說阿彌陀經》講有,「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你看我們做三時繫念,也要念《心經》、念《彌陀經》,空跟有是不二。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給我們講這個道理,有在空當中,空能夠現這個有,空有不二。要深入因果,必須讀誦大乘。自己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要勸進行者,要去勸導別人。行者是修行的人,勸他要精進來修學大乘經論。勸大家發心,學習大乘經典,弘揚大乘佛法,來報佛深恩。「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行依」,第一條「《觀經》三福」,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行依」,第二條「六和」,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