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口是說話粗魯,表情很難看。這個有,我常常遇到。我在香港講經,這一次從中國大陸來香港聽經、看我的同修有一百多人,來自各個地方的。很不容易到香港,香港入境也很難拿到,他們很熱誠的到這個地方來。我們只有四天的法會,看到我了,一個個都爭到前面來。有的送供養,有的跟我照個相,當然大家都希望往前面擠。我們的護法看到就很不高興,那個面孔就很難看:「不要這樣……!」好大的聲音,我聽到好難過,怎麼可以這樣待人?這是什麼?這是惡口。
所以在這種場合之下,我們總要設身處地替人家想:假如我是他,我希望別人怎麼對我?我應當怎樣對人?擁擠的現象不能有,勸導!和顏愛語,不可以大聲的么喝,不可以板起面孔那麼難看。教人家一看,將來人家回到中國去:「淨空法師旁邊的人都像羅剎一樣,都很恐怖。」這成什麼話!這多難聽!總要教他們回去之後:「法師旁邊、身邊都是菩薩。」你們就好了。所以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修行就在這裡修,要把這個態度改過來。
所以修行從哪裡修?就在這個地方修行。從這些地方看到什麼?看到修行功夫。決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記住!佛在經上常講:「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不要教人生煩惱,這個重要!這是機會教育,大家搞成習慣了,都不知道。秩序是要維護,還是要和顏愛語。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一0七集)
平等心,怨親平等,怎麼修法?我把我最厭惡的人,冤家對頭,這些人天天找我麻煩,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障礙我,我供他的牌位,長生牌位,每天拜佛、拜他,修怨親平等。他對我怎麼不好,我對他好,我對他恭敬。老祖宗教給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不喜歡別人對待我的,我不能同樣對待人。得真幹,從自己做起,學孔老夫子,忠恕。《論語》裡面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孔子一生做人,就用這兩個字。忠,是以真誠心待人。你看忠這個字,它會意,不偏不邪。用心要不偏不邪,待人一定要饒恕。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七五集)
古時候蘇東坡跟佛印的故事,諸位都很清楚。蘇東坡自己認為有性德,這個功夫不錯,他已經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了。他這一首詩派人送到佛印那裡,佛印禪師一看,在這首詩上寫了兩個字「放屁」,叫那個人帶回去。蘇東坡一看這兩個字,怒火就從心中生起來,要去找佛印算帳。到寺廟裡面去,佛印門關起來,旁邊寫了一副對聯「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一看這個對聯,也不進去了,趕緊乖乖的回家,不行!你的愛憎沒斷,習氣還這麼濃,這就是說你雖然學佛學了那麼多年,你的功夫不得力,沒有功夫,你不是真修!真修就是在這上下功夫。
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三六一卷)
印光大師教給我們,他是個老實人、很謙虛,說自己是中下根人,不是中上根人,煩惱習氣很重。他用什麼方法?他用十念方法。這個十念計數是暗記不是明記,佛號從一到十清清楚楚、字字分明。這個容易攝心,因為你一有妄念,這個數就記錯了,必須要記得清楚。佛號從心生出來,口裡念出去,耳朵聽進去,用這個方法攝心。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不出聲音都可以,默念也行,默念的時候還是能聽自己的聲音,從一到十。
如果初學的人從一到十還記不住,還會念念就不曉得第幾念,忘掉了,你就分兩段。兩段還是十句,第一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到五;接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六到十,句句清楚。但是不能夠這樣念,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這就不行了,不是這個念法,是暗記,心裡記得清清楚楚,但是不落痕跡,很清楚,沒有痕跡。可以分成兩段,再不行的分三段,三段是三三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定要清楚。不要計數,不要用念珠,用念珠計數分心,這心不能夠專一。
印祖一生就用這個方法念佛成就的,他把這個方法傳給我們,告訴我們,這個方法是養神(養精神)最殊勝。為什麼?人沒有妄想,散耗精神的就是妄念。真正修行人,所謂愈有功夫他心愈清淨,功夫就是清淨,功夫就是平等,清淨心裡頭沒有執著,平等心裡頭沒有分別。我們的功夫只要能做到這樣就決定可以往生,往生有把握。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一0集)
真正修善,也不必要人知道。知道,別人讚歎,這一讚歎,你的善全讚光了,功德都報銷了。沒有人知道,所以做無名英雄,那個善叫陰德,陰德報得厚,積陰德。幹不善的事情希望人宣揚,為什麼?報掉了,叫重罪輕報。做的好事也被人宣揚,輕報了,太可惜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三九八集)
餓鬼,我們要對他認識,這是六道裡頭的一道,這一道他是造作惡業感得的果報。最明顯的,他感到飢餓,常常飢餓,找不到東西吃,所以稱他作餓鬼。
餓鬼道裡面有福德的,他在餓鬼道就當了鬼神,鬼道裡頭有福報的,像山神、土地、城隍,民間有很多祭祀的,有個小廟,有人祭祀、供養他,這個鬼叫多財鬼,他有福報,他不會受飢餓之苦。
但是這一類的鬼並不多,絕大多數的鬼都有飢餓的果報,所以常常要求人,求人來幫助他。我們佛門對於餓鬼的照顧很周到,許許多多經懺佛事都是布施他們飲食,為他們講經說法,讓他們減少痛苦,也幫助他們開悟,早一天能夠離開惡道。
另一個現象就是他多畏、恐怯,怯是害怕,多畏,這叫鬼。諸位要知道鬼的性質,你就不怕鬼了,為什麼?鬼怕人,是真的。你要是怕鬼的話,那你還不如鬼,這個就錯了。世間諺語有所謂「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如果遇到鬼,你大聲一叫,他馬上就嚇跑掉了,他不敢惹你。
你愈懦弱,他愈欺負你,你比他強,比他還厲害,聲音比他還大,動作比他還快,他趕快就跑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遇到鬼不要害怕。如果學佛的人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都很好,他聽到佛號就走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三八集)
「三途一報歷五千劫」,不是五千年,三途太可怕了,說時間太長了,餓鬼、地獄、畜生。「輾轉六趣,何日重逢。且重逢亦不相識,故曰會見無期」。所以人生在世要看破,要結善緣,決定不結惡緣。能不能來生再見?這是念力,念力非常堅強、非常堅定,來世還再見。祖母疼愛她的孫子,這人情,人情裡頭至深至親,真心。祖母死了以後,很可能投胎給孫子做兒子。孫子長大了,結婚有小孩了,小孩前身誰?是他的祖父母,又來了。由此可知念頭重要!這個念頭,強烈的這個念,心願念頭,要是念阿彌陀佛就決定生淨土,就這麼個道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念佛要相續不斷,不能把時間空過,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世間事全別理它,統統放下。佛的經教也不需理會,太多了,學不完。我就一心一意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之後,見到阿彌陀佛,我再學一切經教,那就不難了。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四五集)
餓鬼,我們要對他認識,這是六道裡頭的一道,這一道他是造作惡業感得的果報。最明顯的,他感到飢餓,常常飢餓,找不到東西吃,所以稱他作餓鬼。
餓鬼道裡面有福德的,他在餓鬼道就當了鬼神,鬼道裡頭有福報的,像山神、土地、城隍,民間有很多祭祀的,有個小廟,有人祭祀、供養他,這個鬼叫多財鬼,他有福報,他不會受飢餓之苦。
但是這一類的鬼並不多,絕大多數的鬼都有飢餓的果報,所以常常要求人,求人來幫助他。我們佛門對於餓鬼的照顧很周到,許許多多經懺佛事都是布施他們飲食,為他們講經說法,讓他們減少痛苦,也幫助他們開悟,早一天能夠離開惡道。
另一個現象就是他多畏、恐怯,怯是害怕,多畏,這叫鬼。諸位要知道鬼的性質,你就不怕鬼了,為什麼?鬼怕人,是真的。你要是怕鬼的話,那你還不如鬼,這個就錯了。世間諺語有所謂「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如果遇到鬼,你大聲一叫,他馬上就嚇跑掉了,他不敢惹你。
你愈懦弱,他愈欺負你,你比他強,比他還厲害,聲音比他還大,動作比他還快,他趕快就跑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遇到鬼不要害怕。如果學佛的人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都很好,他聽到佛號就走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三八集)
真心是「至誠心」,真誠到了極處,是真心的本體。換句話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處事待人接物,別人虛情假意對我,我怎麼樣呢?我要以真誠待人。「那用真誠待人,不就吃虧了」;是的,世法吃虧了,西方極樂世界佔便宜了,這個帳要會算。不怕吃虧,不怕上當,絕對不在乎。我們要去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怕吃虧,怕上當,處處跟人計較,眼前你能保住一點小利益,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成了,這個損失就太大太大了,沒有辦法計算的,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要真誠,為什麼?諸佛菩薩真誠,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不是真誠的。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首先我的心要跟他們一樣,不欺騙自己,不自欺,不欺人,這是往生西方世界先決的條件。
節錄自:無量壽經(第八集)
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輪迴心學佛還是造輪迴業,輪迴業裡面的善業。這個善有多大?不一定,完全看你的用心。如果你還有自私自利,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痴慢,你得的福很小。為什麼?講經說法,口善而已;心不善、行不善,所以你修的善不大。
古人筆記裡頭有一條公案,很值得我們警惕。它說有一位法師一生誦《法華經》,誦得非常虔誠,死了以後還算不錯,來生還得了個人身,但是是個女身,法師投了個女身。也很不幸,以後這個女子做了妓女。但是她口裡頭有蓮花的香味,這是善;過去生中一生誦《法華經》,墮落成妓女,口裡頭有蓮花香味。
值得我們警惕!我們縱然在台上講經說法,說得很好,說得很如法,我們的心不善,我們的行為不善,將來也會墮落!因為這一生講經,可能你墮落到來生,你的言語聰敏,可能你會懂得很多國家的語言,你這一生修的是這個果報;說不定也墮妓女身。實實在在果報可怕!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一一七集)
實際上講根本就沒有生死,學佛的人首先要承認這個概念,確實沒有生死,生死是什麼?是身體。身體不是我,這個一定要知道,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所有。像衣服一樣,這衣服是我所有的,它要髒了、壞了,我脫了換一件新的;身體也是一樣,用個七、八十年,老了不好用,不靈光,換個身體。你真正了解生死的真相,你對於生死一絲毫恐怖都沒有。人神識離開身體,再得一個身體,就像脫衣服、穿衣服一樣,沒有苦;把身體看作自己,離開那很痛苦。
在平常要好好的去養成這個概念,真正到生死的時候他沒有痛苦、沒有留戀,這樣換身體,會換一個比現在更好的身體。如果生死很苦,再換個身體,隨便哪個身體都去換一個,說不定就換成畜生身、換成餓鬼身,愈換愈差了。頭腦清楚的人愈換愈好,迷惑的人愈換愈差。所換的身體還不是自己,這個一定要曉得。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四集)
能把六道輪迴放下不管它,自己一心求往生,為什麼求往生?希望成佛之後回來度化這些眾生,這就完全對了。
這個世間太苦了,極樂世界享福,我到那去,為什麼去的?我不願意受苦,我願意享福,這個念頭去不了極樂世界,跟極樂世界的章程條例相違背,它不收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會收你。你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他才收你,阿彌陀佛是什麼心?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早早成佛,他是這個心。
我們聽到極樂世界福報大,都去享福去了,這不行,這念頭錯了,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去不了,為什麼?念頭不對。
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大的福報?因為那人心清淨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個個人心都清淨,心淨則佛土淨是自然感得的。阿彌陀佛帶頭,每個往生的人都是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造的,也可以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我也參加了一分,這樣才相應。
於是《無量壽經》不能不學習,學習《無量壽經》對極樂世界才真的明白,真的搞清楚,往生的憑證拿到了。現在講護照,極樂世界護照拿到,隨時可以去,想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你看多自在!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四集)
如果造惡業你到三途去了,造善業你在人天享福,這人天果報,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既然出不了六道輪迴,你一定就要想到,在六道裡面決定是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何以見得?你只要冷靜去想想,想一天,今天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之前做個反省,我這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善的多還是惡多?如果惡多於善那就是三惡道去了。一天如是,一年亦如是,十年亦如是,一輩子亦如是,肯定是幹的惡多善少。
何況事裡頭善有大善,惡有大惡,大惡、大善是看你的善跟惡的影響面有多大,時間有多長。如果這個面很大,受影響的人很多,時間很長,你的麻煩就大了。如果這個業是不善的,三途苦報時間很久很久。行善亦如是,這個善的影響面大,影響的時間長,善的果報時間長。所以論影響、論時間的延促,這是說因感果報,極小的一個念頭都不能夠疏忽。明白這個道理,肯定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不敢放逸,小心謹慎。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四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