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生在哪一道都會遇到冤親債主,過去生中,多生多世累劫的冤親債主,他們在追隨、他們在尋找,遇到冤業的報怨;遇到善行的,過去在修善的,他來報恩。報恩報怨。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受人侮辱、受人欺負,不學佛的時候不服氣,你無緣無故欺負我,我要報復你,學了佛之後,就會想想,可能是我過去生中對他不起,我是這樣對待他,今天他來捉弄我,想到這裡,冤冤相報,一笑了之,我就受了,我不再怨恨他了,希望這個結就化解,來生再遇到的時候就是好朋友,說不定是志同道合,成就無量功德,都有可能。冤親債主是來找麻煩的,是來搞破壞的,甚至是來陷害我們的,我們知道了,一笑了之,報了,報了以後就沒事了,沒有怨恨心,沒有報復的念頭。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三九八集)
我們要想在一生成就,不能不認真去學習。所以物質生活適可而止,絕不去追求,尤其不能跟人家比賽,不可以跟人家競爭。什麼叫比賽、叫競爭?現在人講時髦,我看到有一個居士衣服很多,並不是破舊的,都很好,穿出去也很大方,還要做衣服,我問她為什麼?這個樣子過時了。不能穿了嗎?穿,能,穿出去別人笑話。這觀念錯了,我就跟她講,妳可以穿出去,人家笑死,笑死是他死,妳沒有死。他笑死活該,與妳不相干,妳何必怕他笑死,妳要去做那些跟他一樣時髦的,妳在浪費,妳不知道修福,妳在造業,妳知不知道?我說了很多,最後她也懂得了。這個道理你真的搞明白了,參透了,你的日子很好過。做一件新衣服至少可以穿十年,十年不要再做衣服,你就不會有這個妄想,也不會浪費。所以物質生活很容易滿足,你要知足,你快樂,你有多餘的時間,你也有多餘的財富,不必苦苦去營求。
節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七二二卷)
「至者」,至誠,至是「登峰造極也。誠之極」,真誠到極處,這叫至誠。我們這些學生跟李老師,老師對每一個人都送四個字,送給我的是「至誠感通」。告訴我弘法利生不容易,為什麼?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通,你要不通,你怎麼講?怎麼通法?你要是學習世間法,他說不要講別的,講中國第一部大書,叢書,《四庫全書》,你能不能通?真通了,這通世間法。他說佛法?佛法一部《大藏經》,能不能通?不通,弘法利生就沒分。這個東西看起來這一生通不了,分量太大了。老師就教我,是的,靠學習沒辦法通,但是什麼?求感通。感是感應,求三寶加持,求祖宗保佑。你真正是孝子,真正有至誠,肯定會感通,用這個方法。什麼方法?老師寫個誠,用誠去感通。誠上面就又加個字,至誠,至誠才能感通。至誠感通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般要多少時間?通常講十年。真誠心,至誠,待人接物全是至誠,沒有一樣不是至誠。我來研究經教至誠,待人接物我就用虛偽,這個不行,這心不能成就。一誠一切誠,決定不能有兩個心。
現在人害怕,我用至誠心待人,別人都欺騙我,那我怎麼辦?欺騙讓他欺騙,不要緊,吃虧上當也歡喜,你的心就真的至誠了。如果吃虧上當還不甘心,假的,你不是誠心,你還是虛情假意,至誠心裡頭沒有。會不會真吃虧?不會,會有補償的,那個感應裡頭有補償。那補償來的時候,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你才曉得真有感應,真有佛力加持,真有祖宗的保佑,你就真敢幹了。所以要誠之極,至誠。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六集)
學佛所得到的是什麼?清淨、平等、覺悟,這就對了。在淨土教裡面什麼叫覺悟?願生淨土就是覺悟,他不但脫離輪迴,他脫離十法界了,不覺悟的人誰能做到!「清淨平等覺」用在淨宗做經題,妙極了!淨土修什麼?就是修清淨平等覺。那我們想想,我們一年跟一年比,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清淨、一年比一年平等?這就是我們修行有功夫,佛法叫功德,這叫真正的功德。做好事不是功德,梁武帝一生做了好多好事,達摩祖師告訴他並無功德。清淨平等覺是功德,你下了功夫,什麼功夫?放下、看破,心清淨、心平等了,遇到淨土法門,搞清楚、搞明白了,決定要往生,這是你的功德,你的修功。得到什麼?得到了極樂世界。這得要真幹,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想成就功德難,太難了!大多數人還是搞六道輪迴,唯獨修淨土才叫真實功德。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0六集)
成佛恢復自己的本能而已。《楞嚴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成佛有得到什麼?沒有,你一樣都沒得到。你所得到的全是你自性本來有的,只是過去迷失了,現在恢復,所以是你本有的,不能叫得。得是什麼?得是從前沒有,這才叫得。本來有的迷失了,現在不迷它又恢復正常,這怎麼能叫得?所以說圓滿菩提,修行圓滿,到妙覺如來的果位,你什麼也沒得到,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相好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他說出來了,他開悟說了五句話,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就是沒有想到,自性裡本來具足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相好,一切無量是自己自性本自具足的,自性外面什麼也沒有。所以佛教給我們從自性求,不能從自性以外,自性以外什麼也沒有,自性外面那是魔,要從自性。佛家修行修自己的心,這個要懂得。修自己的真心,這是佛;修自己的妄心,那不是佛,那是外道。佛法是講真心,真心就是佛,真心就是菩薩。說佛是講本體,說菩薩是講這個本體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教化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也回歸到他的自性。這是佛陀教育。
「於佛塔廟,斷滅燈明」,這個意思很長。事上講塔廟裡面都燃燈,你把燈熄掉了,這是事上講。理上講塔廟是道場,這個道場是做弘法利生的事業,那是放光明。每一天講經,放光明;每一天念佛,放光明;每一天參禪,放光明。只要有人在那裡真正修行,就是大放光明。我們一定要記住,有人看到的時候人得利益了,沒有人見到的時候有鬼神見到。
所以儒家講「慎獨」,你獨自一個人不能放逸,不能說沒有人看到可以隨便一點,不可以。沒有有形的人看到,有無形的人看到,無形的比有形的還多,不知道多多少倍。我們要度人也要度鬼神,我們給人做好樣子,也要給鬼神做好樣子,怎麼可以放逸?這個樣子修,我們的誠敬才修得出來,在人面前是個樣子,背著人又是個樣子,沒有誠敬。這是許多同修,修行沒有感應,修行得不到殊勝的果德,關鍵就在此地,不是用真誠心。
由此可知,道場的道風跟學風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道風、沒有學風,等於說塔廟裡面燈明被滅掉了,斷滅了。同樣一個道理,如果這個道場確實有道風、有學風,到這個道場事相上點燈的人也多,燒香的人也多,這就說明來修學的人眾多。
節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十集)
我們今天念佛學佛,應該怎麼學法?眼睛要看佛像,耳朵要聽佛號,鼻要聞佛香,口要稱名,這才行!對這些污染要有高度的警覺,家裡有家人,家人需要看電視,也不能不陪他;不陪他,你的家庭不和睦。同樣看電視,你要記住,他們這個心被電視污染,你在那裡念阿彌陀佛,觀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在那裡看虛妄!電視是虛妄,人生是虛妄,世界也是虛妄的。這樣的時候,你看電視也能修淨土,也能修清淨心,不被它污染,這才行。真正能夠功夫到這樣,這是功夫得力了,不受外界影響;也能夠勘驗自己的功夫。一句佛號決定不能夠中斷。
節錄自:無量壽經(第二十集)
我們仔細觀察,學佛的同修,男女老少,中國、外國,你細心觀察,他為什麼學佛?他學佛目的何在?大概一百個人恐怕就一百個,沒有一個例外的,求升官發財、求健康長壽、求保家人平安,求這個。我從來沒有遇到一個他是要來作佛的,一個沒遇到,聽都沒聽說過。早年我讀《壇經》,讀到六祖惠能見五祖忍和尚,忍和尚問他:「你來做什麼?」他開口就說:「我來作佛。」這個口氣了不起,跟一般人確實不一樣。今天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法藏比能大師高多了,能大師只是說作佛,他要都勝無數諸佛,「我不但要作佛,我要把所有諸佛,我要超過他」,這是真正希有的弘願。「人有善願,天必成之」,他的願望果然不錯,他成就了。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八十九集)
佛告訴我們,不是佛有這種智慧、這種能力,人人都有,個個不無。只要你肯說誠實言,你就是佛;你還說假話,你是凡夫。所以問題在你自己決定,不在別人,你想作羅漢、想作菩薩、想作佛,全都操縱在自己,與別人不相干。作佛,不是佛給我的,不是,佛給我的是個增上緣,我以前不知道這個道理,不知道這個方法,他把這個道理告訴我,方法告訴我,我只要依照這個道理、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我也能成佛,我成佛跟他一樣,沒有什麼兩樣,這就對了。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佛法是清淨的,佛法裡頭沒有高下,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平等是真理,為什麼?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哪有兩樣東西!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二四集)
我們自己學佛了,家裡面設個佛堂供養佛像,這不是供神,不是祈求神來保佑,你要是用這個心態去供佛,你已經是迷信。
供養佛像的用意有兩個。一個是報恩,知恩報恩。這一種圓滿智慧福德的教學,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我們供一尊佛像是紀念他,念念不忘這個老師,是這麼個意思。就如同我們中國人在家裡面堂屋供養祖先牌位的意思一樣,「慎終追遠」,這是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比第一個意思更重要,「見賢思齊」。看到佛像,他是凡夫修成的,我今天也是凡夫,我應該像他一樣,也要修成佛。看到觀音菩薩,我要學觀音菩薩,我要成觀音菩薩;看到阿彌陀佛,我要學阿彌陀佛,我要作阿彌陀佛。這個意思重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所以供養佛像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就在此地,你要把他當神明去看待,不但沒有功德還有罪過。罪在哪裡?提倡迷信。佛法是破迷開悟的,你跟佛唱反調,你提倡迷信,這就錯了。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一0六集)02-034-0106
佛教給我們「口和無諍」。佛知道一切眾生所有的一些誤會、結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語造成的,所謂是多言必失。話不要講得太多,太多了容易失言,容易引起別人誤會、猜疑,於是就與人結怨了;結怨之後,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有意無意當中,造成菩提道上許許多多的障難。所以古德教導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你說這個多好。當我們想說話,這個話到口邊了,「阿彌陀佛」,變成阿彌陀佛就好了,這個法子很妙。口和無諍,真正做到口和無諍,就是一天到晚見到人,歡歡喜喜,阿彌陀佛;不管人家給我們講什麼話,都說阿彌陀佛,這個好,心平氣和。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言,除阿彌陀佛之外,全叫妄語,念經也不行,念佛才能往生、才能成佛。念經還會打妄想,妄想夾雜在經文裡面,那個經念得沒有效果、沒有用處,所以古人講,「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為什麼?佛號最簡單,妄想很不容易夾雜在裡面,愈是長愈容易夾雜。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十三集)
平常念佛是練兵,境界現前是打仗,平常念得再好,境界現前不管用,這個佛是白念了。所以念佛要會念,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功。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那都是你練功夫的時候,看看你這個佛號念得有沒有效果,看看你能不能伏住煩惱,這是會念佛的人。不會念佛的人,在佛堂念阿彌陀佛,離開佛堂是非人我,伏不住煩惱習氣,這就沒用處了。所以這一點,我們大家都應當自己勉勵自己。
節錄自:學佛答問(答澳洲參學同修之三)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許多修淨土的人向他提問,這句佛號,念佛的時候心很散亂、妄念很多、雜念太多,怎麼辦?念佛實在講非常方便,不受時間控制,隨時可以念,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什麼時候都可以念,只要空下來你就繼續念。就像諦閑法師教鍋漏匠,一句佛號念到底,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就這一句佛號,一定要把妄念念掉、雜念念掉。如何才能念掉?在理上講你得放下就容易了,放不下難了。什麼都要放下,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空的,人走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得去。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帶不去的你就不要再理會它,隨它去,帶得去的抓緊住。什麼東西能帶得去?這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帶去。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一0集)
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許多修淨土的人向他提問,這句佛號,念佛的時候心很散亂、妄念很多、雜念太多,怎麼辦?念佛實在講非常方便,不受時間控制,隨時可以念,行住坐臥都可以念,什麼時候都可以念,只要空下來你就繼續念。就像諦閑法師教鍋漏匠,一句佛號念到底,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就這一句佛號,一定要把妄念念掉、雜念念掉。如何才能念掉?在理上講你得放下就容易了,放不下難了。什麼都要放下,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是空的,人走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得去。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帶不去的你就不要再理會它,隨它去,帶得去的抓緊住。什麼東西能帶得去?這一句阿彌陀佛可以帶去。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一0集)
無畏布施,幫助遇到苦難的眾生,他在恐怖災難當中,我們應該伸出援手去幫助他。無畏布施最基本的,就是不吃眾生肉。所以我接受章嘉大師的教誨不到一個月,我真的選擇素食。那個時候學佛大概半年,不再吃眾生肉,不再傷害眾生,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害牠,以後慢慢發現,這些小動物可以跟我們溝通。我移民到澳洲,在澳洲我住在鄉下,房舍不夠大,我在房子後面再蓋了一棟。蓋好之後,我第一天搬進去,睡了一覺,第二天早晨上洗手間,洗手間全是螞蟻。我沒有辦法,我就跟螞蟻合掌,螞蟻菩薩,你們從哪裡來,就從哪裡出去。牠們從哪裡來的我不知道,那是新房子,怎麼會跑進來的?我說我給你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之後,我要到這裡來用洗手間,我現在到外面念佛迴向給你們;半個小時之後回來,一個螞蟻都沒有,全走了。我們可以跟牠溝通的,很好商量,很好講話。所以蚊蟲、螞蟻、老鼠、蟑螂這些東西,統統可以溝通,不可以殺害牠,牠會跟我們合作。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二五集)
人道是三善道之一,我們現在在人道,其他道的狀況我們不知道,人道的狀況我們應該非常理解。人道好不好?有小小的樂享受,但是享受的時候無不造業,這個事情可麻煩!特別是人事環境,有意無意得罪人,自己不知道。古人所謂的言者無意,說話的人無意,聊天,但是聽者有心,聽的人以為你在罵我,你在諷刺我,你在損我,他是這樣聽法的,他心裡就有怨恨。你是無心,無心說話的時候讓別人產生怨恨,這就是造業,這個業要自己受,沒有人能代。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四五集)
在佛門裡面,每天我們都念警眾偈警策自己「是日已過,命已隨減」。過一年,我們的壽命就少了一年,所以這一般人,好像年節這種慶賀,慶賀實在沒有什麼意思。諸位想想,壽命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減少,還有什麼好慶賀?如果一年一年增加,這值得慶賀;一年比一年少,還有什麼好慶賀的?畢竟還是佛陀有智慧,警惕我們要認真努力在這一生當中求得了脫生死,這就是正確的。壽命一天一天少了,那我們就格外要加緊努力。
佛法在中國,傳到中國來將近兩千年,兩千年當中,依照佛法學習、修行,確確實實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世尊為我們說的帶業往生的法門,善導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如果我們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把這個法門看作是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樁大事,為什麼?無始劫以來,哪個人不想脫離苦海?為什麼脫離不了?一個就是沒有遇到這個法門,另外一種,遇到這個法門疏忽了,還沒有把世緣放下,所以在臨終往生的時候造成了障礙。這是值得我們深深警惕的,希望我們這一生不再錯過,那就真正值得慶幸。
節錄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二十六)
修淨土的人跟佛的關係非常密切。一切諸佛讚歎彌陀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的弟子沾光,阿彌陀佛的弟子到任何佛國土去見佛,都特別優待。為什麼?佛一看到這阿彌陀佛弟子來了,要好好招待,沾阿彌陀佛的光。諸佛如來特別照顧你,這是他們對阿彌陀佛的恭敬。所以「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讚歎不是虛的,是實實在在。
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鼓勵大家到十方諸佛國土去看看,像我們現在講的去參學,現在的話叫觀光、考察,能提升自己。何況到諸佛剎土供養修福,聽經聞法修慧,這種遊步十方,福慧雙修。不是一尊佛,無量無邊佛同時去,同時化無量無邊身,所以在一時圓滿成就。
節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八十二集)
上一次我在香港,亞視來訪問我的時候,何守信先生提了一個問題,他說他從前讀書,讀過孟子主張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張性惡,「人之初,性本惡」。他說:「我搞了幾十年都搞不清楚,到底人性是善、是惡?」
我跟他說:「那是學生的見解,見解不圓滿,老師的見解就圓滿了。」老師是誰?老師是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說人之初,「性相近,習相遠」。「性相近」跟佛講的自性是一樣的,佛性;從性上看,「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叫至善。
孟子、荀子是賢人,不是聖人,所以他們講的善惡是習性,不是本性;諸佛菩薩看一切眾生是看本性,不是看習性;習性有善惡,本性沒有善惡,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我們要學佛菩薩、要學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看一切眾生的本性,不要去看習性,習性不是真的,本性才是真的。習性染上不好的習氣了,可以改的,我們要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幫助他回頭、幫助他改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什麼?所有一切眾生跟自己同一個法身、同一個本體。
這樣學佛,這樣做學問、做功夫,你才會有成就,你才能夠轉迷為悟,轉惡為善,轉凡成聖。不管你現在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你是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地位,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佛家講的金色光明。
節錄自:淨業三福
古時候犯罪是有枷、鎖、繩索這三種戴在身上,你就不自在了。這個枷鎖身體還能活動,最嚴重的是繩索的捆綁,那是真正叫你動彈不得。佛用這個來做比喻,我們的身心不自在,什麼繩索捆綁?煩惱、業障。煩惱業障從哪裡來的?從迷惑來的,不了解事實真相。佛為什麼教我們離欲?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法的反面是邪知邪見,對宇宙人生的看法錯了,想法也錯了,你的看法、想法都錯了,所以你講錯了、你做錯了。講錯、做錯、想錯這叫造業,身口意都在造業,造業有果報,業感果報,這果報就是苦,叫業繫苦。
迷惑、顛倒、造業這都是繩索,把我們捆到不能動彈,誰能幫我們解除?佛菩薩能幫助我們解除。他用什麼方法?他用講經教學,自己本身做出示範。佛真放下了,日常生活當中三衣一缽,在這個世間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做出的榜樣都是最好的典範。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九四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