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執的副作用|淨空老法師開示

親情是至樂,但是這種情執有副作用,這個副作用就是叫我們離不開六道輪迴。所以在極樂世界,給諸位說,極樂世界沒有這種親情,極樂世界有愛情。這個愛也不是我們世間人所想像的愛,因為世間人所想像的愛裡面有欲望。極樂世界的愛沒有欲望,是清淨的,是理智的,所以佛經上不用這個名詞,不用這個字彙,把它改了,叫慈悲,慈悲就是真正的愛情,理智的不是感情的,用這個來代替天倫之樂。佛法真實之利就是叫我們離苦得樂,天倫之樂在極樂世界可以享受。真的,我們過去生中,父母妻子、兄弟朋友這些親屬,有很多他們遇到佛法、遇到淨宗,念佛都往生了,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記得這一生,過去生中記不得。但是生到極樂世界,生生世世的事情都記得,那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都遇到。所以極樂世界不寂寞,到極樂世界看到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子女、親戚朋友,都在極樂世界大聚會,那是天倫之樂。只有在極樂世界有辦法聚會,他方世界就很難。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一八集)

我們這些年來接觸到很多附體,每一個附體都後悔莫及,不知道是真的,現在口口聲聲告訴我們,鬼神是真的,三惡道是真的,地獄是真的,樣樣都是真的,極樂世界也是真的,都想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業障重,沒有人帶領,善心才起,惡念又生,惡念把善心壓下去了,惡的力量大,所以他們非常痛苦、非常艱難。「由上可見三途極苦之眾生」,字字句句都是實實在在的,「以見光故,尚能息苦」,讓他受的苦暫時停一下。這些惡道眾生能夠附體跟我們透露信息,這就是佛光照他的時候,他苦停止一下,把信息漏出來,信息漏出來這是心善,勸人不能學他這個樣子,他做一點好事。他的罪還很重,附體完了之後再回到地獄去受苦,真可憐!「命終往生,故知彌陀願力,威光攝受之力,俱不可思議」。往生全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不念彌陀還念什麼?所有一切念頭裡頭,究竟圓滿的善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知道的人不多。真正知道,這句佛號放在心上是分秒必爭,我不能讓我的時間一秒鐘錯過沒念佛。口裡不念可以,心裡要念念相續,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不要有其他的雜念,不要有其他的妄念,我們才能有把握往生,真正得生。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五集)

普賢行願裡面講「法供養」,法供養講了七句,法供養裡面最重要的是「依教修行供養」,換句話說,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我們都做到了。佛教我們做我們就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我們決定不做。經典好比是劇本,我們四眾弟子好比是演員,一定要依照這個劇本來表演,覺悟六道迷惑的眾生。我們表演目的是幫助他們覺悟,所以要演得很逼真,把劇本完完全全的表演出來。換句話說,一切經典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思想,就是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行為,這叫「盡心供養」。你能做到了,說老實話你就成了佛,《地藏菩薩本願經》你完全做到了,你就是地藏菩薩,《無量壽經》你統統做到了,你就是無量壽佛。不做不行,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才叫『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功德力」是你的善心願心永遠不斷,這才能夠成就圓滿殊勝的果德。

節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十集)

「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這是舉比喻。一面鏡子不大,照到外面的現象,現象全都在鏡子當中。「千年積薪,一火燒盡」,薪是柴火,堆積在那裡,一千年累積的,很多了,可是一把火能燒盡。這個我們能理解,能相信,不懷疑。「故至心一念稱名」,關鍵在至心,至心是真心。什麼是真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至心。一念,本經告訴我們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樣的心去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一聲佛號,就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一五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