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不同,果報就不同|悟道法師開示

過去我小時候,也聽我外婆講一個故事就是有個孝子,弄一隻雞腿要給他母親吃。不小心掉到廁所,他很傷心,趕快拿起來洗一洗。好不容易,因為以前的人沒得吃。他真的是對母親非常孝順,因為只有那麼一隻,如果不給他母親吃,也都沒得吃了,就洗得很乾淨。洗得很乾淨,當然也就沒有味道了。他母親就吃了。後來得到很大的福報,原來很窮,後來發財了。

另外有一個人,看到他怎麼得到這麼大的福報,就是把雞腿掉在廁所裡面,然後拿起來洗乾淨給他母親吃,他就得到那麼大的福報。後來他就為了發財,他不是孝心,故意拿一隻雞腿丟到廁所,然後拿起來洗洗給他母親吃,後來被雷打死了。這事情是一樣的,但是他的心態不一樣,各人果報就不一樣。

節錄自:WD15-005-0053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第二次宣講)(第五十三集)

我們學佛的人,你看釋迦牟尼佛他的生活還比顏回要差,顏回還有居陋巷,還有陋巷可以居住,就是住的房子很差,但是總是有個遮雨的地方,佛連遮雨的都沒有。佛是住在哪裡?住在樹下,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大概沒有比佛的物質生活再低了。把我們平常生活、物質生活的需求降到最低了,那我們看了也會太苦了。表面看起來很苦,但是佛他得真善意樂,他那個快樂世間人體會不到,真樂,而且這個快樂是無有窮盡,在經典上講法喜充滿。法喜對我們身心是最好的營養,最好的養分。如果你每天吃的都很好,很講求營養,心裡都不快樂,那個養分也會變不好。

節錄自:WD19-013-0023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三集)

下面跟我們講「貧病夭獄」,就是講個人的,個人的遭遇,有的人很貧窮,有的人一生體弱多病,有的人短命、夭折,有的人一生受牢獄之災,個人的遭遇,這是舉出一個例子。凡是在生活當中,遇到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個人方面的,這個都是別業,個別的,自己個人造的業。「水旱刀兵」,天然災害,我們一般講天災人禍,就像現在這樣;「則自共業」,這是現在地球上這些人類共同造業所感召的,這是共業。「業熟禍至,無能幸免」,造的惡業,果報成熟了,果報現前,那就沒有辦法避免,無能幸免就是沒有辦法避免。這個給我們講出因果報應這樁事實。

所以我們知道這個世間有的人他很有錢,有的人他很窮;有的人他身體很健康,有的人多病;有的人他壽命很長,有的人很短命;有的人做大官,這個在我們現實的社會上,可以說富貴貧窮差別非常多,非常之大。如果沒有佛法三世因果這些理論,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難免很多人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怨天尤人,這是一定的。甚至怪上帝、怪閻羅王,甚至有人怪到祖宗頭上去,自然就怨天尤人。如果沒有佛法這個因果來給我們說明,那這個世間實在是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有的人那麼好,有的人那麼不好,為什麼?他不知道這個原因,怎麼會這樣?他不知道,因此因果教育就非常非常重要。

節錄自:WD21-036-0001 對中壢善果林淨土寺同修開示

出家或是在家學佛一樣,我們的道業一天比一天清淨,煩惱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這是盡孝。何況俗語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是不是真的?真的。什麼道理?他的子孫作佛,他自己作不了佛,作佛是要自己修的,佛的功德也不能分給你,但是福德可以分給你,佛有福報。一聽說是哪一尊佛的父母,那還得了,諸天鬼神都恭敬,他就佔這個便宜。縱然墮落在惡道,閻羅王也恭敬他,不敢把他放在惡道,請他到天上去享福。到哪一層天?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就不行了,再往上面去要你自己有修定的功夫,你沒有功夫,你只有福報。福報最高的可以生到忉利天宮,再往上去一定要修定功,剛才講的欲界未到定,雖然定沒修得成功,他有定,就是心地比一般人清淨,這樣才能往上面提升。自己完全沒有功夫,憑福報能生到忉利天。我們俗話講這是受到庇蔭,福報可以庇蔭別人,是這麼一回事。可見得世法裡面說人情關係,在六道裡面都有人情的關係。

節錄自:WD03-003-0014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 (第十四集)

我們學佛的人知道,人生從哪裡來,將來死了以後往哪裡去,經典上給我們講得非常清楚,所以學佛的人、聽過經的人就會覺得這一生來做人沒有白過了。為什麼?知道自己將來的前途,自己可以選擇將來的去處,知道人有來生、有來世,佛在經典上教導我們怎麼修學,可以得到殊勝的果報,我們學佛的人起碼了解這些事實真相。因此一個真正學佛的人,對佛法明瞭的人,縱然他在物質生活上比較缺乏,但是精神上的生活非常的充實,法喜充滿。

所以過去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是這樣教導我們,說如果「富而不樂」,就是你富貴,得到人間的榮華富貴,但是生活並不快樂,這樣倒不如貧而樂。貧就是說物質生活比較缺乏,但是精神生活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這是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這是東、西方基本上思想方向不同的地方,東方比較重視在精神的文明,西方國家偏重於物質的文明,這點我們也要認識清楚。這樣才知道我們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祖先留給我們無盡的寶藏,這個寶藏是無窮無盡的,受用無窮。

節錄自:WD21-001-0001 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緣起的開示(第一集)

大家為祖宗先寫了牌位,一定要來參加,你不參加那等於沒有拜。我們啟請的齋主也一定要參加,不參加,你啟請的人都跑掉,其他人也沒辦法代替你,這叫齋主有個主。所以這個主祭就是主,大家做齋主就是一定要參加的。所以大家來參加那才是表現出有誠意。

「所祭的對象如在目前,才能感召,別人代替則祭不如在,神不來格,不等於不祭嗎?」這就是說,你應該是當主祭的你沒有來,好像大家來這裡寫牌位,你給你家的祖先寫個牌位,你沒來,別人怎麼代替你?我也代替不了。悟道法師,你就代替我!這個不行。如果我可以代替,也不用你們寫牌位,我就在家裡替大家念一念不都好了嗎?其實佛也代替不了,佛能夠代替我們念佛,那他不用講經,那麼麻煩幹什麼?他就替我們念一念,我們大家都成佛了。有沒有這個道理?沒那個道理。這個事情,佛只能把理論方法、事實的境界告訴我們,教導我們,幫助我們。修還是要自己,成佛是自己成佛,不是別人他代替你成佛。

節錄自:WD32-035-0001 二O一九己亥年清明祭祖繫念法會開示(第一集)

我們現在讀《感應篇》還沒有心得,為什麼說沒有心得?因為我們讀了還沒感覺,沒有感覺就是沒有心得。什麼感覺才有心得?就要像袁了凡先生、俞淨意公那樣的心境,那就有心得。你看袁了凡他還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每天渾渾噩噩的,一天過一天。俞淨意公也是一樣,意惡很多,浮浮沉沉,還怨天尤人,他自己造惡業自己也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家庭嚴重變故,這樣怨天尤人。每年都寫疏文請灶王爺向上帝報告,做了這麼多好事怎麼得這個果報?這個袁了凡跟俞淨意這兩個古大德的例子,那是我們很好的一個善知識。實在講他們經歷的這個過程,我們再回頭觀察我們自己的心境,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們現在實在講,那個渾渾噩噩比起他們嚴重多了。特別現在這個時代誘惑那麼多,到處都是讓我們起心動念、生貪瞋痴慢的,這些誘惑,實在講比明朝五百年前那個嚴重太多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警覺心。實在講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用功的地方。所以讀《感應篇》,我們大家一起共修,就是大家一起來學習。

現在我講這個情況,我怎麼知道?因為我不知道大家的情況,我是根據我自己就是這種情況,就是渾渾噩噩的一天過一天,糊裡糊塗的,不知不覺老死到了,所以現在感觸就很深,一生無所成。就是弘一大師講的,「一事無成人漸老,一文不值何消說。」弘一大師這是謙虛,用在我自己身上那是真話,那是這樣的。這個成並不是在外面的一些名聞利養,那個在佛法不是成就。佛法的成就是什麼?成績、成就就是佛經常講的煩惱輕智慧長。煩惱一天一天減輕,智慧一天一天的增長,心一天一天的開朗、開明,這個是正確的,這些講成績。真正的成就,臨終能自在往生極樂世界,那是究竟圓滿的成就,成就是在這個地方。那修其他法門要能超越三界,這個是佛法成就的標準。不是得一些世間的名聞利養,還是在六道生死輪迴,在佛法裡面的標準講那是不及格的,不及格。

節錄自:WD32-007-0024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修定伏惑,連上阿彌陀佛的WiFi(第二十四集)

以前我們在華藏圖書館出家人都住通鋪,雖然住在我隔壁都是會打呼的,但是大家感情很好。老和尚規定住通鋪,不可以一個人一間,一個人一間你在躲在房間幹什麼,大家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一個人在要做到慎獨的功夫不容易。如果你有慎獨的功夫,那沒問題,有慎獨的功夫,你一個人在房間不會打妄想,那可以。因為沒人看到,你能夠像儒家講的,一個人在房間裡面像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你有那種警覺心嗎?如果你提不起那個警覺心,很容易一個人在做什麼,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就是這樣的,我們沒有慎獨的功夫,所以必須要依眾靠眾。大家互相監督,互相提醒,互相協助,這叫依眾靠眾,大家要懂這個道理。

所以出家人,你只要看,除非他自己有慎獨的功夫,如果沒有的話,他一個人住一個房間,我敢保證他這一生不會有成就,大家相不相信?絕對不會有成就。因為他沒有慎獨的功夫,又不依眾靠眾怎麼會有成就?如果你一個人,你自己要有慎獨的功夫,自己能夠提起這個警覺心,那是可以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功夫,就必須要依賴大眾,大家互相勉勵,互相提醒。

節錄自:悟道法師晨間講話—學佛能使煩惱輕,智慧長(第五十集)WD32-007-0050

念佛最重要是信心,要發願。所以你念佛,不管你快樂的時候、受苦的時候,你很忙的時候,或者很清閒的時候,心裡時時刻刻掛念著就是阿彌陀佛。生病的時候也不能把佛忘記,生病的時候更要念,不要怕。念佛的人不可以怕死,正好我們就是要求往生,不可以怕死。所以真正發願的人,他就不怕死了。為什麼會怕死?因為不想去西方,還想留在這個世界,這個才會怕死。所以不能怕,因為這是每個人都必定要經歷的。所以死並不是很可怕,可怕的就是說我們死了不曉得去哪裡?前途茫茫,這個才可怕。現在我們知道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方向,佛勸我們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我們如果往生西方,就是一生去作佛,一了百了,作佛你就可以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個才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所以大家在念佛堂念佛,一定要很明白這個目標方向。

節錄自:二OO五年悟道法師大陸弘法—大佛寺開示

佛在經典也勸我們要讀誦受持,但是我們讀誦是為了受持,不能停留在讀誦,不受持;你只有停留在讀誦,不受持,你得不到法喜,你沒有心得,你就枯燥無味。所以讀誦,要去受持,生活當中怎麼去做。像以前李老師也是一樣,在台中,帶學生去遊山玩水,然後講課,生活也很有情趣的。這樣學才會快樂,不要學得神經兮兮的,那學那個幹什麼?我們學佛要離苦得樂,愈學愈苦,那學它幹什麼?大家說是不是?學佛是不是要離苦得樂,還是愈學愈苦?愈學愈苦,我們現在就很苦了,何必再學?應該愈學愈快樂就對了,愈學愈苦就錯了,肯定學錯了。所以以前老和尚講經常講,我們學佛要活活潑潑的,的確老和尚他的教學是活活潑潑的。特別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你學得很死板,現代人不敢學,現代人他看了就害怕,就跑了。

節錄自:和諧世界 從我心做起

我們學佛就是從學做人開始,如果我們人都做不好,大家想一想,你怎麼學佛?做人它是一個最基本的。從世間法來看,做一個好人,那這個好人還達不到儒家講的君子、賢人、聖人,那我們連一個好人、一個善人都做不到,還能談學佛嗎?人做不好,我們人格就喪失掉了。所謂喪失人格,就是做人的資格已經沒有了。我們都要回頭想一想,我夠不夠做人的資格?如果不夠人格,將來往生會去哪裡?人天善道沒分,就是三惡道有分。我們做人從哪裡學起?從孝親尊師,在家孝養父母,在學校奉事師長。也就是最基本的,要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我們佛弟子聽師父的話;師父的話你都不聽,你說還修什麼?在家不聽父母的,在學校不聽老師的,孝親尊師都沒有了。這是大根大本,這個沒有了,你怎麼修都是三惡道。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儒家的君子、賢人、聖人當然沒分,更何況出世間的阿羅漢、緣覺、菩薩、佛?往生西方去作佛。最起碼你也要有淨業三福第一福的條件,第一福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這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根本,從這裡學起。這個做不到,你一天經念幾部、佛號念多少,跟佛不相應,為什麼不相應?因為佛教我們的,我們都沒有去做到;甚至不願意接受、排斥,這個業障就很重了。聽不進去,聽了就生煩惱,念佛念經怎麼能跟佛菩薩相應?大家不難理解,心不相應,怎麼能往生?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沒有隨順佛菩薩、聖賢的教導,這樣學什麼佛?

節錄自:道德講堂佛學答問—答華藏職工(第一集) 

「盜惡之行,源於三毒」,就是為什麼人會有偷盜這條惡業?這個根源,還是從三毒貪瞋痴這個煩惱有關係。「貪欲慳吝,易生盜心。諸惡相資,以成盜過。」這個貪欲,欲望多,他不知足,不知足就會貪求,貪愈多愈好,往往就會產生總是想佔人家便宜那個心,自己不肯吃虧,自己有的吝嗇也不肯布施。嚴格的講,凡是有佔人家便宜的心,那個都是屬於盜,自己不肯吃虧,總是想自己多佔一點便宜,這個就是盜心。盜的行為,是有這個盜心他才會有這個行為。易生盜心,吝嗇不肯布施,這樣就容易起盜心。過去我們也有看過,菜市場有人去買菜,以前買菜,賣菜的有時候會附帶給一根蔥、兩根蔥,就不算錢的。有一些人給了一、二根,他還不夠,他自己再多拿一根,這樣他也好。像這個很小的地方,好像也微不足道,但是都是屬於盜,就是佔人家便宜。他賣菜他是有賺你幾個錢,附帶給你一、二根蔥,你再給他多拿個一、二根,多佔一點便宜,總是怕自己吃虧,這都屬於盜心。所以這個微細的地方也容易去犯。我們基本上不佔人家這些便宜,特別跟那些肩挑小販,不要跟他計較。你說他賣那個,他全部都不要本錢,他賺你就那麼多,你跟他計較那些幹什麼?像《常禮舉要》講,就不跟肩挑小販計較那個。

節錄自:無量壽經選講(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第十九集)

如果造惡業,你原來有福報,你也會虧損掉、折損掉。比如你原來有一億的財富,造了惡業被折損,剩下五千萬;你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造了惡業,原來命中有的被扣掉、折損了,做了不好的事情折福了。折福,過去生修的福很大,福還有,有一些人以為他很聰明,他用這種不如法的手段就賺到錢,其實他命中不止這些,他如果用正當的手法取得,那就更多了;但是用不如法的手法取得,好像很快會得到,但是被扣掉、減損掉了,所謂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福報就會減損。明瞭這個因果,沒有人願意去做這種損福的事情。大家都希望自己福報愈來愈增長,哪一個人希望自己的福報愈來愈少?但是不懂因果的人,他想求福,反而得禍。不明瞭善惡因果報應的理論跟事實,他不知道,所以都是想錯、說錯、做錯,就折福了,「習惡即損其福祐」。

節錄自: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第三十七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