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愛,才會愛人|悟道法師開示

「期望人人能學會自愛」,這個愛就是我們佛經講的慈悲,我們現在世間人說愛。說愛,愛心,一般人比較聽得懂。沒有學佛的人,你跟他說愛,他也知道。外國人,你跟他說愛,他也知道。大家都知道,這個愛心是好的,好心。但是這裡我們要知道,講到愛這個字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懂得怎樣去愛嗎?這就是個關鍵。如果我們不懂得,往往將貪愛、寵愛、亂愛當成是愛心,那就大錯特錯,錯誤了。所以我們的導師告訴我們,期望人人(每個人)都能學會自愛,愛就是從自己開始,自己都無法愛護自己要怎麼愛別人?你怎麼懂得愛別人?譬如說你自己都無法照顧你自己,你怎麼會懂得去照顧別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佛度眾生,他如果沒有成佛,他怎麼能夠度眾生成佛?所以首先自度才能夠度他,自己如果沒有學點本事、本領,你要怎樣去幫助人,這是做不到的。所以從自己開始,修行也是從自己開始,你自己如果沒有先去做,要叫別人做,人家不會相信的。所以自愛,從自己開始。

節錄自:WD21-019-0001 愛心遍世界 善意滿人間  (第一集)

在《論語》裡面講「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如在,對自己家裡的祖先;祭神就是祖先以外的,這些山川地神,各種正神。祭如在,就是祭祀父母,父母在我們心中,心中有父母的存在,有祖先的存在,這樣才能感應。

我們祭神,比如說祭關公,祭如在就是佛法講的觀想,我們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時。」觀自在是自己,觀世音是對他人,他受用;觀自在是自受用,觀自在,就是觀察自己在不在,叫觀自在。

觀察自己的心在不在?我自己常常觀察我的心,如果我在念經突然想到一樁事情,心就不在,心都跑到那邊去,經會念錯了。所以有時候大家聽到我念錯,那時候我的心就不在,跑到外面去。所以心要常常提醒自己,自己在不在?現在我們在做法會,心有沒有在這裡?還是身站在這裡,心跑回去家裡,心不在這裡那就妄念很多。

所以觀自在,觀察自己在不在?你現在的心在不在這裡,在不在這個上面?你念佛的時候你心在不在佛上面,這叫觀自在。觀自在是自己,每個人自己的心;念到觀自在,普陀山那尊觀音菩薩,完全搞錯了。佛是講每個人都有一尊觀世音,自己觀自在,去幫助別人叫觀世音。觀察世間眾生求救的聲音,去幫助眾生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是這樣的意思。

自己要先觀自在,自己得到自在才能幫助別人;自己都煩惱一大堆,問題都解決不了,那怎麼幫助眾生?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還能度眾生嗎?所以你要先度自己,才能度眾生,度自己就是為了要度眾生。

節錄自:WD32-036-0005 中國福清城山寺法會開示(第五集)

修還是要自己,成佛是自己成佛,不是別人他代替你成佛。臨終助念,不是替念,要搞清楚那個字,助是幫助,你臨終的人自己也要念,你自己不念,別人代替你念,不是替念,那個字要看清楚,助念不是替念。如果可以替念,佛菩薩替我們念一念,不就大慈大悲嗎?他能替我們念,卻不替我們念,那不就不慈悲了嗎?這個沒辦法代替的。信願念佛,佛菩薩是勸導,《彌陀經》勸四次,一般勸三次,四次是最多,一再的勸,勸我們要相信、要發願、要念佛這樣。我們做三時繫念也是勸導亡靈,你看中峰國師也是寫得很清楚,他不是寫我來代替你信願念佛,代替你發願往生。發願往生是你往生,他還是沒往生。所以這個信願念佛,別人代替不了,佛都代替不了,佛只能勸,給我們說明,教我們理論方法,修,要自己。

節錄自:WD32-035-0001 二O一九己亥年清明祭祖繫念法會開示(第一集)

大家明瞭因果,因果講什麼?就是講利害關係。講倫理道德,有很多人他不太重視,他重視現前的利益。倫理道德一斤值多少錢?他不重視,重視眼前的利益,也就是我們一般講,重視現實。因果教育就是講現實,就是講利益,你不是要得利嗎?你怎麼樣才能得到?那不是你造惡業能得到的,造惡業得到的,還是你過去世修的善業福報,但是這一生如果造惡業,用非法手段取得,你過去生的福報被減掉。《太上感應篇》講,這個減,小則奪算,大則奪紀,就是扣掉你的福報。過去生福報大的,他扣了很多他還有很多,他沒感覺;福報比較差的,扣了一些,那就很明顯的感覺。好像在銀行存款,他存得很多,存了一百億,他扣掉五十億,他還有五十億;如果我們只有五千塊,被扣掉四千五百塊,剩五百,再一扣就沒了,就倒貼了。「算盡則死」,一直減掉,福報一直減掉就貧耗什麼問題都來,生病、家裡發生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統統出現了。這個是最現實的,現實問題。

節錄自:WD32-007-0010 悟道法師晨間講話—懂得一句做一句(第十集)

【二十六。孕婦果能茹素念佛。行善去惡。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身不行惡事。口不出惡言。使兒在胎中即稟受正氣。則天性精純。生後再加以教化。無有不可成為善人者。】

『孕婦』就是懷孕的婦女,果然能夠『茹素念佛』,能吃素、能念佛,『行善去惡』,眼睛不視惡色,耳朵不聽惡聲,身也不行惡事,嘴巴也不出惡言。『目不視惡色』,恐怕手機就不太能看了,手機往往會看到那個不好的。也不要去聽,身也不要去造那個惡業,講話不要出惡言,因為這些都會影響胎兒。現在母親懷孕的時候都看手機,小孩一出生那個眼睛亮晶晶的,他都會玩了。我在電視上看到,才幾個月的小孩子都會滑手機,這個一定是他母親懷孕的時候一直看,所以小孩在肚子就受到她的薰染、影響,這就是胎教。懷孕最好誦經,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誦經,也不要殺生,誦經、吃素、念佛,這小孩生下來就很好養。如果殺生造惡業,恐怕麻煩很多,這小孩原來有福報也會折福;沒有福報的,那就毛病一大堆了,像我一樣的就很多毛病。

他能夠『稟受正氣,則天性精純。』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所以在懷胎到出生到三歲,這三年是最關鍵的。母親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但現在做母親的人,都沒有接受這種胎教的教育,她不懂。所以這個胎教也要普遍去推廣,讓做母親的人知道怎麼培養她這個孩子,將來做個正人君子。出生之後再加以教化,沒有一個不能成為善人的。所以善人是教出來的,惡人也是教出來的,就看你怎麼教了,教育的重要在此地。

節錄自:淨土集—印光大師法語精華(第十一集)

我們每一天可以說起心動念都在加減乘除,所以每一天的命運也是變來變去,都在加減乘除。《感應篇》這句經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跟最後面「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我們要學習瑞巖和尚這一句,也要把《感應篇》前後這兩句合起來參。就是我們怎麼樣問自己,我自己現在心裡清醒不清醒?我們要先從起心動念是善念還是惡念,從這裡下手。什麼是善念?為公就是善的,為私就是惡念,自私自利那就惡念。凡事只想到自己,不管別人,這個叫惡,這個念頭就不善;凡是會為別人想,這個叫善。做任何事情,存心做事為大家想、為眾人想,這個念頭就善念;只是為自己想,自私自利,這個叫惡念。我們可以從這樣來檢點自己,我現在起這個念頭是善念還是惡念?

節錄自:悟道法師晨間講話(第四二七集)

地藏菩薩到地獄度地獄眾生,那也要地獄眾生有一念懺悔之心,地藏菩薩就幫得上忙。如果他一念懺悔之心都沒有,那地藏菩薩也沒辦法,只好在那邊等待,看什麼時候他有這個念頭要改過。所以在《地藏菩薩靈驗記》裡面也有一個公案,唐朝時候有一個做官的,他死了到陰間去,看到一個大城,裡面都是大火,很多人在裡面燒,被那個火燒著。有一個出家人在那邊叫他們趕快出來,有一些人跟著這個出家人出來了;有一些人怎麼叫,他都不出來。後來做官的這個人去問出家人,為什麼有一些人願意跟你出來,出來還是不多,少數,多數人都是不出來?他說那些人在世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這個善根,所以怎麼叫也叫不動,因為他一個概念都沒有。所以地藏菩薩到地獄度眾生,還是那個眾生要有一點善根,有佛法的善根,這樣才幫得上。

節錄自: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第五集)

《賢愚因緣經》這部經典裡面很多這樣的公案。在古印度有一個人,他長的相貌像天人一樣,身體相貌很端正,身都會發光,有光焰,我們現在講這個人氣色好,紅光滿面。唯獨他那個嘴巴像豬一樣,口像豬,其他五官都很端莊、很端正,嘴巴就像豬一樣。人家問他什麼因緣?他說過去世他做好事修福,得到這樣的福報,相貌都很端正,四肢、六根具足,就是那個嘴巴像豬的嘴巴,像豬口。這什麼原因?他說過去世,他一方面修福,一方面造口業,常常講髒話,穢褻語就是現在講的髒話。所以他這生得到的果報,身體很端莊,口像豬一樣。真的是我們人的身體,每個長相都有它的因果。像佛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有它的因果。三十二相是在人間最圓滿的,貴相。古印度看相算命,一個人三十二相,他就是轉輪王,人間最圓滿的相。佛就是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相比轉輪王的三十二相殊勝。

所以我們人的身體,也是有善報、惡報,長得比較有缺陷的,那是過去造惡業;長得比較好的,這是造善業,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修的純善,那圓滿沒有缺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這個要修,修因才能得那個果報。

節錄自:無量壽經選講(三十三品至三十七品)

冤業病,冤親債主靠在他的身上,他來報復的、報仇的。像歷史上最有名的悟達國師就是一個例子,他長了人面瘡,這個在歷史的公案都記載得非常清楚,漢朝時候結的冤仇,冤家跟了他十世,到了唐朝才有機會報復。因為他十世都是高僧,戒律精嚴,有護法神保護,這個冤家不得靠近。到了第十世,皇帝送他一個沉香寶座,他起了一念貢高我慢的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皇帝都對他這麼尊敬,送他這麼名貴的沉香寶座。起了這一念,護法神離開了,跟著他的冤親債主,十世,從漢朝跟到唐朝,就附在他身上,那個腿長了人面瘡,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還要吃東西,一發作起來,他痛得就昏死過去。後來他的因緣好,遇到一位阿羅漢,迦諾迦尊者,在四川,後來他到四川去找迦諾迦尊者。

迦諾迦尊者變化一個生病的出家人,他還沒有當國師的時候,他也發了慈悲心去照顧他,把他照顧好。這個出家人跟他講,以後你有災難,你到四川某某地方來找我。他做了國師,長了人面瘡,什麼醫生都看不好,醫生也沒看過這種病,找遍醫書也沒這種記載。後來他才想到他曾經幫助一位出家人,告訴他有災難到四川去找他,那麼才到四川去。到他指定的地方,他就看到七寶宮殿,是阿羅漢住的世界,有一位童子來帶他進去,然後看到原來以前他幫助的出家人是證阿羅漢果的尊者。迦諾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給他們兩個人化解冤結,解冤釋結。這個冤結化解了,病就好了。好了之後,離開那個地方,想做記號,下次再來比較好找。但是他一出到阿羅漢道場的門口,七寶宮殿不見了,又是一片荒山。後來他才編了一本《慈悲三昧水懺》,就是化解冤結。這一類的病叫冤業病,這個看醫生看不好,沒有辦法,醫生看不好,要化解。化解就是要跟對方談條件,你要修什麼功德迴向給他,他接受了,他離開,你就好了,你病就好了。

節錄自:佛說十善業道經(第十六集)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