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常禮舉要》❓
🔹有人反對禮教,不要這個禮節,實際上行不通,為什麼行不通❓
🔹出家人也要學《常禮舉要》這些世間法嗎❓
🔹什麼叫學而時習之?是時常翻書複習嗎❓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五集) 2021/7/8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5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禮舉要》,第七十六頁。我們昨天剛圓滿《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也就是《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的節錄,這個「節錄」是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在美國(當時剛剛在美國、加拿大成立淨宗學會不久)那個時候節錄的。當時節錄了兩篇,就是「律要節錄」,《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節錄出來,上卷七十一條,下卷七十條;再來就是過去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他編的《常禮舉要》。最早《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只有這兩篇東西,後來又加了《無量壽經》、《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的節要。後來又加一些,現在大家看到這個小冊子,《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的前面有加了這兩部經。原來最早只有「律要節錄」跟「常禮舉要」,大家如果看到我們早期印的《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只有這兩樣東西。這兩樣東西也是我們淨老和尚一直以來都在提倡的,很早了,可以說這三、四十年都常常在提倡。
前面我們剛學習過一遍的「律要節錄」,這是講佛法,就是出世間法。《沙彌律儀》,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是出世間法;《常禮舉要》是講世間的常禮,就是世間法。一個出世法,一個世法,就是出世間法跟世間法。出世間法叫戒,戒是幫助我們出離六道生死輪迴,所以稱為出世間法。所以戒,它是屬於出世間法,幫助我們出離六道生死輪迴之法,稱為出世間法。《常禮舉要》教我們在六道裡面人道(我們現在是在人道)做人處世的禮節,這叫世間法。我記得我剛出家那一年,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年,那個時候我在台北市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剃度。那個時候,我們師父上人請日常法師住在基金會教學,主要請他教戒律。所以我一剃度,我們師父上人就叫我跟他學戒律。我剃度第二天,師父就私下跟我講,現在你跟日常法師學戒律,這是出世間法,這個當然出家人必須要學的,但是如果要弘法利生,不但要通出世間法,世間法也要通達。世間法就是禮,禮主要是講人情世故,這個也要通達。
所以師父他老人家跟我講,如果你只通出世間法,不通世間法,你就沒有辦法弘法利生,對世間這些人情世故都不懂,要弘法利生就會有障礙。所以出家人要弘法利生,必須通達出世間法,也要通達世間法。就如同六祖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實際上世間法通達了,你在世間法覺悟了,世間法就是佛法,沒有世間法哪裡會有出世間法?這個道理我們要深深的去體會。在世間法裡面,你覺悟了,那你就超越世間,叫出世間法。你迷在這個世間法裡面,不覺悟,那就變成世間法。所以六祖才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句話我們要注意世間覺,覺那個字,覺悟了。你在這個世間,你真正覺悟了,什麼叫覺悟?我們淨老和尚常講「看破了」,看破就是要覺悟。你看清楚世間法的事實真相,這叫看破、叫覺悟,覺悟之後才肯放下。放下,你就超越世間,在世間超越世間了,就叫出世間法。
所以這個世出世法,實在講是一不是二,佛法講不二門,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我們也不難體會,你沒有世間法,你講一個出世間法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世出世法,實在講它是一不是二,一樁事情。關鍵在哪裡?覺跟迷。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也講得很清楚,就是你覺跟迷的不同,所以關鍵在這個上面。我們首先對這個有個概念,我們就覺得這個我們有必要來學習了。不然現在有很多學佛的人,特別出家人,就覺得我們學佛了,出家何必學這些,這是世間的東西。實在講,我們天天早課都在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沒有講世間的理?有,佛不是講得很清楚嗎?在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這當中就講這些。你看《無量壽經》佛講得很清楚,現在這個五濁惡世的人,「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不識人情,就是他不知道人情世故,不懂禮。無義無禮就是沒有禮,也不懂什麼道德仁義禮,無就是沒有。我們現在這個末法時期,五濁惡世的確沒有。
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講,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斷了已經一百年了,從小沒人教。我們父親輩的沒人教、祖父輩的沒人教,大概曾祖父那一代還有,這個三代下來一百多年沒人教,沒人教就不懂,沒有學就不懂,不懂禮,什麼叫禮不知道,到了老死也不懂。從小沒有學,家庭,父母沒有教,家教沒有;在學校,現代的學校也沒有教這個,全世界的學校沒有這個功課;在社會上也沒有,國家也沒有,統統沒有。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就是《無量壽經》講的「無義無禮」。人無義無理,他表現的是什麼?就是魯扈抵突。魯是粗魯、魯莽;扈就跋扈。抵就跟人家常常牴觸;突是衝突,牴觸、衝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懂人情世故,現在就是這樣。佛給我們講這些話幹什麼?就是告訴我們是這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這樣。我們接觸佛法,接觸到《無量壽經》,佛這樣跟我們講,我們該怎麼辦?要學習,亡羊補牢,補習這個功課。
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晚年,這二十年來極力的提倡中國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稱為儒釋道三根,這真的是根中之根。一部《弟子規》講倫理道德,一部《感應篇》講因果,《十善業道經》,世出世間因果基礎都在十善業。我們淨老和尚提出這三個根,這三個根是基本,每個根還有補充教材。當然出家人要再加一個,除了這三個根,我們淨老和尚加一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加上這個,出家眾多一個根。前面這三個根是基本的,這三個根每一個根它還有相關的典籍,互相輔助。比如說《弟子規》,大家現在很多人發心在讀誦、在學習。《弟子規》講什麼?倫理道德的觀念,倫理就是教我們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道德就是是非善惡、真妄邪正的一個標準,所謂道德觀念,倫理道德。相關的典籍,在儒家講,我們現在看到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我們看看《常禮舉要》,這個就輔助《弟子規》。為什麼說《常禮舉要》輔助《弟子規》?因為《常禮舉要》就跟佛法的戒一樣,戒它有一條一條給你列出來,你看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一條一條很具體的給你列出來,你怎麼去做。如果沒有具體的一個規矩,實在講我們不曉得從哪裡做起,要怎麼做不知道,所以這部《常禮舉要》也輔助《弟子規》。
另外雪廬老人也講過《論語講記》,一部《論語》也是講倫理道德的,如果再廣就是《禮記》,這些延申出來典籍就很多。但是我們現在加上《常禮舉要》來輔助《弟子規》,等於是一個補充說明,說明我們怎麼具體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怎麼去做,這就很實用了。李老師非常慈悲,為了末法這些學人編了這個東西。不然《禮記》叫我們去看,我們也看不懂。李老師編得很淺顯,但是實際上我們懂不懂?我們還是不懂,要學習。所以我們淨老和尚這麼多年推廣,這二十年來極力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看到現代人學佛沒根基,學了一輩子很難有成就,念佛功夫也不得力,參禪也不會開悟,學教也不能大開圓解,戒律也學不好,關鍵沒有根。所以這個根,現在扎根就很重要了。所以二OO五年我到美國、加拿大去巡迴演講,行前我就跟師父報告去那邊講什麼,我們師父當時有節錄《十善業道經》的經文,都講那個東西。勸大家修三個根,勸我們淨宗同修補習這三個根的功課,補習,以前沒有學過,現在要補習,這個非常重要。
這是我出家當年,到今年已經三十七年了,師父當時講的話我還記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們不能忽略世間的禮。出世間的戒要重視,世間的禮也不能疏忽,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弘崇禮律」,弘揚推崇世間的禮,律就是出世間的戒律。你看《吉凶經》的經文就很明顯給我們指出來,禮跟律也缺一不可,可以說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有出世間的戒,有世間的禮,就好像鳥有兩隻翅膀,才能飛得很高、飛得很遠。
這個禮我們現代的人很陌生,講到禮、聽到這個名詞就感覺很陌生,好像沒有什麼概念。我們讀《無量壽經》,天天讀,讀了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讀誦,或者聽經、聽講,沒有進一步去思惟,沒有深入的去探討,也就不知道怎麼修。所以我們前面,「律要節錄」講聞思修,這個也缺一不可。你聽聞、見聞,就是接觸了,你自己看書,見聞;你聽講,聽聞。但是聞了之後你要思,思惟其義,這個什麼道理,我們有沒有真聽懂?有沒有真看懂?有沒有真正理解它的義理?要深入去思惟,聞了之後要去思,思惟其義,也就是說要解義,要正確的去理解經典的義理,理解之後要去落實。有解無行,說食數寶。如果只有解,你不在生活當中去做,孔老夫子講「學而時習之」,什麼叫學而時習之?學了之後,你要去時習。我們現在的話講實習,你要做個醫生,不是說你學校讀書讀出來,畢業證書拿到你就能當醫生了,你要到醫院去實習,還要實習很久,要去見習、要實習。不是說你書讀一讀,考試通過了,你就會了,不是,不會,要實習,那只是理論、方法,你要實際上,在事相上去實習。
實習之後,你才會有心得,你才會有經驗。如果你學了,你不去實習那也落空了,讀到最後變書呆子,嘴巴講了一套道理,一樁事情也不會辦,李老師講叫書呆子。你《四庫全書》都讀了也是書呆子,為什麼?一樁事情都不會辦,那不是書呆子是什麼?那就是學,沒有習。就像佛法一樣,你聞、思,你沒有修,沒有修習、沒有修學就得不到受用。所以我們學一樣東西,都是聞思修缺一不可。這個跟信願行一樣,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我們聽聞,學了《常禮舉要》,我們有沒有去思惟這個道理、方法?有沒有照這樣在生活當中來做、來實習?如果沒有,那等於零。這個非常重要!
我們在還沒有正式講《常禮舉要》之前,李老師他有個緣起。《常禮舉要》,徐醒民老居士,徐老教授(徐老居士)他也有講,這個我們華藏淨宗學會有印出來流通,對一般人看這個比較容易看得懂。過去早年,李老師在台中也有講《常禮舉要講錄》,李老師講得比較有深度,一般初學的比較不懂。徐老居士的《講記》,我們華藏印不少出來流通。我有請台北寄一些上來,我們這邊的同修大家可以有空看看,自己看。今天根據雪廬老人講的《講錄》來跟大家分享。這個《講錄》兩年前我也在微信上跟同修分享,只有錄音。後來有同學幫我打字幕,現在有字幕、有錄音,沒有錄像,因為當時只有錄音,沒有錄像。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是有錄像,我們再重新來學習,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溫故知新。所以首先跟大家做一個報告。下面我就簡單把雪廬老人這個緣起,這個緣起在我們一般流通本,《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一本是沒有。大家要看,下面流通處有個比較大本的,給小朋友看的,有注音的《常禮舉要》,它的前面就有這篇緣起,大家需要就可以請去看。
好,我就把雪廬老人的緣起的文,念一念,跟大家分享分享。「緣起:禮節這件事,在人群中,是絕不能少的;就是極野蠻的民族,亦有他們的一套禮節。人與人交通感情,事與事維持秩序,國與國保持常態,皆是禮節從中周旋的力量。」這是第一段。這一段就是講禮節它的重要,不可缺少的。不管哪一個國家,再野蠻的民族也有他們的一套。人不是獨居的,是群居的動物,群就大眾,大家住在一起,是群居的動物。群居,你看這個當中,大家住在一起要不要有個秩序?人與人之間要不要往來?一定要;國與國要不要往來?往來當中就需要這個禮,這是不能缺少的。好像我們生活一樣,你每天都要吃飯,你一天不吃都不行,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
「自從一般人,不察實際,好奇務怪,起來反對禮教,硬說禮教是吃人的猛獸,主張把他打倒以後,大家就對禮節,存了輕視的心理,自己不去做,也不肯再去教導子弟。這個問題,並不簡單,絕不是中國人單獨的問題。行得通,行不通,卻也不敢斷定了!但是現在還是行不通。」這一段雪廬老人講,自從一般人,不察實際,他沒有去觀察實際的情況,喜歡新鮮,好奇務怪,起來反對禮教。反對禮教是民國年間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什麼口號?打倒孔家店,推翻禮教。雪廬老人講了,當時那個事件他也清楚,他說五四運動,原本它是愛國運動,後來變質了,變成打倒孔家店,推翻禮教。硬說就是強詞奪理,不講理,不講理就是說禮教是吃人的猛獸。不但講,還電影演出來批評反對,好像聖人定這個禮來束縛大家,大家不得自由,要把它打倒。對這個禮,講的都是負面的批評反對,批評反對的人多了,常常講,大家對這個禮節心理當然就輕視,就不會去重視了。自己當然也不會去這麼做,也不肯再教自己的子弟、學生去做,就像《無量壽經》講的,「無義無禮」。這個問題,李老師講並不簡單,不是說你想要打倒就能打倒,也絕對不是中國人單獨的問題。到底行得通,行不通,也不敢斷定。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行不通。
為什麼行不通?下面這段就講了,「請看今天客來了,明天訪客去,這裡來饋贈,那裡請聚餐,東街慶弔,西街開會。仔細一考查,還是把那些禮節,一套跟著一套的排演。有人說這些事沒有學過,誰能曉得。」這一段,雪廬老人就指出來了,你現在要推翻禮教,不要這個禮,實際上行得通,行不通?到目前還是行不通。為什麼行不通?他舉出實際行不通的例子出來。你看現在有沒有訪客?贈送禮物有沒有?有,那就是禮,請吃飯、聚餐。『東街慶弔』,「慶」是喜事,「弔」是喪事,這個都還有。『開會』,整個在社會上,生活一些活動,仔細去看看,還是把以前那套禮節,一套一套搬出來。有些人說沒有學過,誰知道?碰到事情了,他就要去這麼做了。
「哪怕你不曉得,你只管不去做,過後請去聽吧!七言八語,訕笑譏誚,絲毫不客氣的,都發表出來了。什麼某人豈有此理,未曾受過教育、沒有常識、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沒見過場面、真討厭、極可笑、遠著他、少來往,一連串的這些名詞,就都給你加在頭上。你的前途,一切一切,也怕因此受到影響!」這一段就是哪怕你說我不懂、我不曉得,到時候你碰到這些事情,你只要不去這麼做,你說我不需要跟人家什麼禮,我不去做。好,那你不去做,後面你就去聽聽吧!什麼話都出來了,訕笑譏誚都出來了。訕謗、笑話、譏諷、諷刺,什麼都出來了,絲毫就不客氣,都發表出來了。什麼某人豈有此理,未曾受過教育、沒有常識、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沒見過世面、讓人討厭,笑話他,對他敬而遠之,不跟他往來,這些話統統出來了,都加在你的頭上,你的前途,一切一切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現在人沒有學,他不知道。不懂禮的人,不代表他心不好,他心很好,他不懂人情世故,就讓人討厭。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到,李老師講學這個禮,學了基本上就是你走到哪裡,人家不討厭你。這是學禮基本的一個目標,走到哪裡,起碼人家不討厭你,歡迎你。如果一個人走到哪裡,人家都怕他、都討厭他,這個人我看他就走投無路了。為什麼?他不懂禮。不懂禮,不代表他心不好,這個大家要知道,他可能很發心,很好,但是他不懂,不懂會造成別人的困擾;造成別人的困擾,當然大家就不歡迎他了,好像你給人家找麻煩。所以這個要學。
「再看那些反對禮教的人,見了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也是脫帽鞠躬;見了外國人,也是去拉手;不經通報,你直跑進他的房裡去,他也是不高興;他送你東西,你不說謝謝,他也是不痛快。這真矛盾,為什麼他嘴裡反對禮教,他還去拘泥這些形跡呢?可見他們是空倡怪論,自己也不能實行,專去欺騙他人,尤其是欺騙天真爛漫的青年人。深刻一點說,簡直是損害青年人的社會事業發展!」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李老師也舉出來,當年在反對禮教的這些人,他看到比他地位高的人,他也是脫帽鞠躬。他沒有學,他不是反對禮教嗎?為什麼看到那個高官來了,他很自然的就會向他鞠個躬?見到外國人,也會去拉拉手。這個你說不要,不要怎麼要有這些動作?不經過通報,你沒有跟他講一聲,你就衝到他房間,他也是不高興,「你為什麼沒有跟我講,就衝來我的房間?」反對禮教,不是應該說沒事沒事;還是有事,不高興。他送你東西,你沒有跟他說謝謝,「這個人怎麼這樣?」反對禮教的人,他也覺得怪怪,他也是心裡不痛快。這個就很矛盾,為什麼嘴裡一天到晚要反對禮教,還要去在乎這些?可見得這些提倡反對的人都是空倡怪論,自己做不到。自己做不到,專門去騙人,這就很沒良心,特別騙那些天真爛漫的年輕人,年輕人好騙。騙年輕人什麼?主要就是會影響年輕人將來他事業的發展,他的前途受到障礙。套一句佛法來講,你提倡的人要不要背因果?
最後一段講:「我是在社會裡碰過壁的人,也是吃過無限虧的人。知道沒有禮節,萬事行不通。我深恐青年同胞,不懂禮節,也免不了到處碰壁吃虧,特意檢出通常用的幾條來,貢獻給大家,做個參考。要知禮節是不妨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一種光榮的徽章,是必要通達的!」你懂禮的人,你走到哪裡人家尊敬你、歡迎你;不懂禮,人家就討厭你,可見這個很重要。所以雪廬老人講,他也是社會上碰過壁、吃過虧。這講禮的重要。現代的人無義無禮,《無量壽經》講,「無義無禮」。現在人,人與人之間,你說住在一起,兩個人住在一起都不行,都要打架。為什麼?不懂禮,不懂人情世故,不懂怎麼做人。現在很多人很會做事,但是他不會做人,到處得罪人、到處令人討厭,你再會做事,也是前途有限。所以做人做事都要,缺一不可。所以必須要通達,要學習。所以淨老和尚勸我們淨宗同學要補習這個功課,不能不補習。不補習,實在講我們學佛有障礙,念佛也有障礙,甚至往生都有障礙,這個關鍵很大。
好,雪廬老人的「緣起」,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就進入本文,《常禮舉要.居家》。禮也就是佛家講的戒。禮節,就是有個規矩、規範。第一個是「居家」。我們看這一條,這個就跟戒條一樣,像《沙彌律儀要略》一條一條的,有條文的。
【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這一條我們看了消文釋義。第一條,『為人子』,你做一個子女、子弟,晚輩;『不晏起』,就是不能晚起,不能比長輩晚起來,父母都起來了,他還在睡大覺,這是不可以,這個《弟子規》也有講。『衣被自己整理』,現在會整理衣被的不多,小孩子父母沒教,所以一起床,整個房間亂七八糟的,亂丟。所以要教,整理衣服、被子。在大陸,雲南大理向小莉,向館長她們辦幼兒園教小孩,教得非常好,教他刷牙、教他摺棉被,甚至教他煮菜、打掃、擦地板、整理衣服棉被,那個都有錄影帶,大家可以看。我們一個大人,直到老了,都快死了,也還不會整理自己的衣服棉被,那就要很慚愧了。
『晨昏必定省』,「定省」就是一定要去問候,這叫晨昏必定省。我們看雪廬老人他的講解,「一個人要不妨礙人,自己得有團隊精神,自己能振作、能控制。早晨誰不願意多睡幾個鐘頭?不晏起,是指一定的鐘點就得起來。我到這裡多少年了,春夏秋冬我都自己整理被子帳子」。雪廬老人在台中他都自己整理,自己煮飯,自己照顧自己,他九十五歲才有兩個人去照顧他。這是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年輕人不能睡得過頭了。「以前家裡有人,我還是自己整理,我來到這裡也是一樣,可是現在老了,疊棉被就很費事了。所以說衣被自己整理,到軍隊還是教你這樣。」以前在家裡,就在他的老家山東有家人,但是他還是自己整理。到台灣來,他還是一樣。但是他講《常禮舉要》那個時候年紀很大了,都九十出頭了,當然就比較費事了,年紀老了。
「我們到一個地處就要處理這個環境,使之井井有條、整整齊齊。我有一個毛病,譬如東西未放定位,我一看那個樣子,就必須整理才出門,我都讓這些東西有一定位次。你把這個練習成了,功課也一定能做,念佛也一定一心,也能往生,你亂七八糟,一切隨隨便便,連點整齊沒有,這能行嗎?」這個跟念佛有關係了。李老師他整理東西,要整理得井井有條,動物歸原,哪裡拿的,用完要回歸到原位。東西放一定的位子,把這個養成習慣了,那功課也一定能做,念佛也一定能達到一心,也能往生西方。如果亂七八糟,就不行。
「從前內地商店,商品都有一定位子,你不信可以去問老輩的人。門口寫的牌子就跟標語似的,果真是童叟無欺,就寫上大字童叟無欺!還有一個,就是物歸原處,在商店裡頭你要拿某樣東西」,從哪裡拿的就放在哪裡,要放回去原位。「假如你從這裡拿到那裡」,你沒有放回原位,你下次要找,就找不到了。「東西藏在那裡」,如果你有固定的位子,「一百年也不會消失」,它自己不會長翅膀飛到哪裡去了,就不會找不到東西,沒有這個道理。就是東西你有固定的位子就好找,如果今天放這裡、明天放那裡,常常會忘記,到時候要找,找不到了。所以放東西要有個定位。
「為人子的起床後,整理衣被完,先見父母、早晨看父母起來了嗎?」晚上臨睡覺前,先到父母那個地方,看父母、請安問候,再回去睡覺,「這就是定省」,固定的,「日久天長就習以為常了,不必教孝啊!」什麼叫孝?這就是孝的具體表現、表達。不是一天到晚,你要孝順,那怎麼做?第一條先這麼做,孝就在其中了。你就不必特別去教他怎麼孝,就照這樣做,就是孝了。照《常禮舉要》、《弟子規》去做,就是孝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明天再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心地觀經》說修行學習有哪四種要訣❓
🔹不認識善知識,又怕找錯,怎麼辦❓
🔹《因果經》說朋友有哪三要法❓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遠行要假良朋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四集) 2021/7/7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4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六十八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看起。從六十八這條看起:
【六十八、遠行要假良朋。《心地觀經》云:「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惟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
昨天我們講到這條,這條我們只有講了第一句,『遠行要假良朋』,也就是說有好的老師,還要有好的同參道友、同學,這樣才能成就。老師指點修行的一條路,同學結伴而行,在路途當中互相勉勵,互相提攜,互相幫助,互相切磋琢磨,這樣道業、學業才會有成就。下面,『《心地觀經》云』,這是一部經典,這個在《大藏經》都可以查到這部經。在這部經裡面講,『一切菩薩修勝道』,「一切菩薩」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菩薩。菩薩修殊勝之道,這個「勝道」就是殊勝之道,就是成佛之道,這個是勝道。菩薩是修因,成佛是證果,所以成佛必須修菩薩的因,菩薩在因地,佛是果地,修因證果,這個是勝道,成佛之道就是勝道,菩薩修成佛之道。
菩薩修行要成佛,有『四種法要應當知』。這個「四種」就是數字,有四種。這個「法要」,學習的道理方法,就是重要的理論方法應當要知道。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講學習的一個要訣,如果你掌握住這個要訣,學習就一定能成就。如果沒有掌握住這個要訣,這個四種法要就是四種要訣,怎麼修學也很難有成就。這個不能疏忽,疏忽了,我們這一生又空過,又是跟佛法結結緣,這一生不能有一定的成就。這一生想要有一定的成就,那這四種法要我們就不能疏忽,而且缺一不可。
這個四種法要,哪四種?下面給我們列出來,『親近善友為第一』,這是第一個法要,很重要的,第一重要的親近善友。什麼叫「善友」?我們一般講善知識,善知識就是我們要親近的,我們一般講明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從明師受戒」,在明師的指點之下、指導之下來受戒,可見得這個受戒是明師指導;沒有明師指導,我們也不懂得怎麼受戒、怎麼持戒。這是第一個重要的,也就是說第一個最關鍵的,我們這一生修學有沒有成就,好的老師是第一個關鍵。再來就是好的同參道友,志同道合的,這個就是親近善友,親近善知識,親近好老師。你不能去親近那個一般的,不是名師,這不是那個,昨天講過了,不是名氣很大那個名師,是明白那個明。不是說這個法師知名度很高、信眾很多、道場蓋得很大,這個法師很有名,知名度很高,那是名氣的名。我們看《吉凶經》,經文都要看清楚,那個可不能看錯了,它是明白那個明,真正對佛法通達明瞭的,這樣的老師,我們去親近,他才能給我們指點一條修學正確的道路。如果不是親近真正對佛法通達明瞭的善知識,他自己也不明瞭,他也不可能給別人指導,我們去親近這些知識,對我們就沒有幫助。更不可以親近惡知識,惡知識那就更麻煩了,他給你指錯路、指錯方向,讓你誤入歧途,這一生不但不能成就,還要墮落。
所以我們也看到很多學佛的人,不能說他不用功,不能說他不發心,真發心,真用功,遇緣不好。這個關鍵還是在善導大師講的那句話,還是要回歸到他那句話,「各人遇緣不同」,各人的緣分不一樣。他沒有緣遇到善知識,或者有緣遇到善知識他不認識,他覺得這個善知識沒什麼,不值得跟他學習。結果他就去找,找到不是善知識,而且是惡知識,就是給他教導教錯方向了。我們在國內國外看到很多,在家出家的,在家居士是比較多,去學禪、學密,學了沒多久,身心不正常,到精神病院去了。而且不是說沒有讀書的,都還是高級知識分子,在美國念書的,念大學,甚至碩士、博士都有,走入歧途的這些知識分子大有人在,這個我們看到非常的惋惜,但是也幫不上忙。這個也就是說各人的緣不一樣,遇到善知識的緣他不親近,也不是沒有機會接觸到,接觸到他不親近,覺得這個很平常,沒什麼,他要去找那個比較奇奇怪怪的、比較特殊的,他對那個有興趣,跟那方面的知識有緣,跟他學了,學到走入歧途。所以在佛法的修學不但沒有成就,而且還誤入歧途,墮落了,這個非常讓人惋惜。這個還是各人的緣吧!各人的緣分。現在不是真的善知識,冒充善知識很多,很多人也不懂、不認識,往往慕名而去,結果都誤入歧途了。這個我們也不能去講,這些人勢力都很大,信眾很多,你也不能得罪。這個只有看各人的因緣了,佛菩薩也沒有辦法,各有因緣。
真正的善知識,他不會標榜自己,他也不會寫一個牌子我是真善知識,一個善知識他不可能做這種事情,人家去找他,他都會很謙虛,我不行,我沒有能力,沒有德行。他也沒有寫在身上,真正善知識不會去標榜自己,總是謙虛禮讓,這樣我們如果自己又不認識,要找善知識真的也就很難了。如果遇到有人推薦介紹,有這個因緣;如果沒有這個因緣,自己又不認識,也不敢去亂找,怕找錯了,怎麼辦?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給我們講一個方法,現在人找不到了,找古人;古人都往生,都不在了,人是不在了,但是他的著作有遺留下來,著作在。比如說我們要親近印光祖師,印光祖師當然是已經往生了,往生很久了,但是他有《文鈔》流傳後世,現在出版《印光大師文鈔全集》,我們就專看他的著作,依照他在《文鈔》給大家開示的依教奉行。自己沒有學成就,不再去看第二個善知識。或者你修禪的人,要跟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學習,他也有他的著作留下來;教下,像我們近代民國初年的這些,圓瑛老法師,上海圓明講堂,這教下的;諦閑老法師,天台宗的。這個是講經說法的大德,他們都有他們的著作,遺著留下來,你可以專去跟他學,先依一家之言,這家學通了,再去參考其他的。如果再早,我們就會推到清朝,像我們淨宗九祖蕅益祖師、八祖蓮池大師,這個也是明清我們淨宗祖師的代表性人物。他們的著作都在,蓮池大師有全集,蕅益大師也有全集,都著作等身,你可以選一個契合自己根性的來學習。這個是我們淨老和尚提供我們以後的學人,如果你不認識善知識,又怕找錯,不是真的善知識,去找到惡知識了,誤入歧途,找古人,這是一個方法,這叫私淑弟子。像我們淨宗蕅益祖師就是私淑蓮池大師的,後來他成為第九代的淨宗祖師,學得很出色,更殊勝,學得更殊勝。
我們看看蓮池大師他對《彌陀經》有《疏鈔》,蓮池大師的學生幫他再加上《演義》,一部《疏鈔》真的是博大精深。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剛開始到美國弘法,他沒有先講淨宗,講禪、講一點密的常識,禪講《六祖壇經》,永嘉大師《證道歌》,禪宗的祖師語錄。密宗常識,他親近過章嘉大師三年,也懂不少。因為當時美國學佛的人都是知識分子,起碼有個碩士,博士那就更多了。他們喜歡學什麼?學佛喜歡禪、密,這兩宗在美國很流行,很受歡迎。知識分子覺得自己高級知識分子,應該學這個,就沒有把念佛法門看在眼裡了,總認為念佛法門那是老太婆教,不認識字,她不懂得經教,只好勸她念念佛了。所以過去台中蓮社那邊也聽到有人說,台中蓮社李老師提倡念佛法門,就有人說那些老太婆教。其實這個是對淨宗不認識、不了解,沒有深入,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來給他講解說明,所以對淨土他生不起興趣,對禪、對密是特別有興趣。特別是在美國這些知識分子學佛了,學什麼?學禪、學密。因此我們淨老和尚也去了解一下那邊學佛的情況,所以一開始他不講淨宗的,講禪宗,大家聽了就很歡喜。講了一段時間,後來就是講《彌陀經疏鈔》,《彌陀經疏鈔》那個時候沒有錄影帶,就是沒有錄像帶,錄音帶三百多卷。一卷,以前是一個半小時,DDK的那個錄音帶,一個半小時。講了三百多卷,擺在那裡,一大箱。那個時候錄音帶拿到美國去流通,把當時那些學佛的同修看了就嚇呆了,一部《彌陀經》十幾分鐘念完了,能講那麼多?後來聽聽我們老和尚講《彌陀經疏鈔》,才知道《彌陀經》是最高的法門,一般人看不出來。這個時候大家對淨土才開始有了信心,就知道這個淨土不是過去大家想像那樣的老太婆教,不認識字的人在念的。所以看到家師淨老和尚講《彌陀經疏鈔》,講了三百多個小時,大家不敢以等閒視之了,所以這樣淨宗就在美國、加拿大這樣弘揚開來。後來再加上夏蓮居老居士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弘揚,大家才慢慢的認識淨宗,修學淨宗。所以早年到美國弘法的法師,沒有人講淨土經典,都是講禪、講密這些為主的,講淨土幾乎沒有,沒有人講。所以淨宗可以說是我們淨老和尚把它宣揚到美國去了,美加,後來到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現在五大洲都有了。可見得善知識是第一個重要的,我們修學成敗第一個關鍵就在於有沒有遇到好的老師,善知識的指導。
第二個,『聽聞正法為第二』。親近善知識了,但是你要聽經聞法,聞什麼法?聞正法。這條在現代這個時代也很難,因為一般學佛的人,沒有深入佛法的人,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的人,他沒有辦法去分辨什麼是正法、什麼是邪法,這個很麻煩。有一些在家出家的法師大德,他講的法講錯了、不對了,你也不能去給人家指指點點的,只能說各有因緣。有很多人他聽到的不是正法,的確我們看到很多。你去說他聽的不是正法,他反過來說你才不是正法,那很難分辨,到底正法的標準在哪裡?我們在三皈依裡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三皈依裡面,當然佛在世是皈依佛,以佛為師;佛不在世,就要以法為師,佛當年在世講的經流傳下來,經典在,所以經典就是正法的一個標準。同樣是正法,但是層次也不同,我們一般講佛法有五乘佛法、二乘佛法、三乘佛法,講二乘就是大乘小乘,講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講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就五乘佛法;還有一佛乘佛法,講一生成佛的。這個都是正法,但是正法它也是有層次不一樣的。總之在我們現在中文《大藏經》裡面,最近的一套《大藏經》是《龍藏》,這個經典在《藏經》找得到,當然這個經就是正法。古時候如果不是真正的佛經,不可以入藏,這個要經過當代在家出家高僧大德嚴格的審核,審核通過還要報到國家,最後給皇帝做最後裁決,皇帝批了,這部經才能入藏。如果沒有透過這樣的程序,不能隨便你拿一部就把它放進去《大藏經》,這樣不可以的,這樣是違法的。古時候要入藏的經典,經過嚴格的審核才能入藏。這個也是對後來學佛的人負責任,讓大家能夠接觸到,能夠讀誦、聽到正確的經典。
但是現代也有一些,也有人在反對這個,他講的也是好像有憑有據的,特別已經幾十年,有人就提出大乘非佛說,這個不只現在,古時候在印度就有。你看天親菩薩他們兄弟,他弟弟就是只承認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他不承認。後來才知道自己錯了,原來是造五百部的論去毀謗大乘,後來懺悔改過了,他哥哥勸他改過,他再造五百論去讚歎大乘。所以自古以來在印度就有這個爭議,現在就更多了。所以我們現在接觸到的,我們說正法,他說我們這個不是正法,那也很難去跟他辯論。但是總之我們有依據的,在中國佛教,中文《大藏經》都是經過國家認定的,這不是隨便你要拿一部經來就可以稱為佛經了,不可以的,在過去是違法的。現在言論自由,國家沒有管這個事情,所以現在人他有加什麼東西進去《大藏經》,現在人編的《大藏經》我們就靠不住了。所以我們現在聽聞正法還是以古代的,明朝,最早是宋朝有《磧砂藏》,明朝是《永樂》,那個時候有編《大藏經》,清朝有《龍藏》,日本有《大正藏》。這些經典就是我們修學的依據,就是正法的一個依據,皈依法,就是皈依經典,正法。佛法,實在講正法也要有人說,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講經說法的法師就很重要。而且講經說法的法師不能把那個法講錯,錯了給人家誤導要背因果。最起碼就是不能講錯,你講淺了沒關係,講淺只是說他修學上比較得不到受用;如果深講、長講,這個是比較有受用。不管深講、淺講,前提就是不能講錯,錯下一個字就墮五百世野狐身,這個因果背得不輕。
我們如果自己沒有把握,要學習講經,複講是一個方式,複講老師的,老師背因果,我們不必擔那個責任。複講是從阿難尊者開始,阿難尊者複講釋迦牟尼佛的,是他重複講出來的,大家記錄下來,編成經典,流傳到後世十方。所以講經說法的法師就非常重要。這些年我們看到淨老和尚弘法六十年,到前年是六十年,去年就年紀大了,沒有辦法繼續再講了,講了六十年。有法師來講解,我們才真正認識什麼是佛法、什麼是正法,不然經典擺在那裡,實在講我們自己看也看不懂。所以《華嚴經》佛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如果沒有通達的人來講解,你世間的聰明智慧再高,你也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你去看佛經,結果是什麼?錯解、誤解、曲解,把這個經的意思都錯解、曲解、誤解,那就更麻煩了。所以「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勉勵年輕人發心來學習講經弘法,就是因為看到佛法一直衰落下去,正法沒有人講。沒有人講正法,當然要聽正法的人他沒得聽,他聽到都是邪法。所以我們知道現在邪知邪見的說法很多,像《楞嚴經》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像恆河沙那麼多,一個邪師他說一種邪法,像恆河沙那麼多的邪師,這就形容到處都是邪知邪見的人在說法,不是正知正見的人在說法。
所以這個非常重要,正法就是正知正見,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見解,正知正見,正字標記,這個才是正法,你看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所以講經說法的法師,第一個是最關鍵的,你對經典的理解要正確,你不能錯解、不能誤解、不能曲解,給人家講錯了,你要背因果。縱然自己修行還不是修得很好,但是你見解不能錯,你講給人家聽等於是指導人家在修行,不能給人家指錯路;你給人家指錯路,人家依照你的指點他去走,他就走錯方向了,那就要背因果,這個不行。所以講經說法,自己也要有正知正見,你才能講正法。所以我們自己聽聞正法,吸收過來了,再把自己接收到的正法弘揚出去,現在的話叫分享,你再跟大家分享。但是你要分享正確的佛法,你不能分享那個錯誤的佛法。所以現在對佛教誤解的人太多了,不要說不學佛的人誤解,學佛的人,甚至出家幾十年都誤解,都落到邪知邪見去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這些社會大眾,要先看一本書,《認識佛教》,有沒有學佛的人都需要看。這本書不看,的確對佛教不認識,不認識,產生很大的誤會,就不願意去學佛了,這樣就很可惜。所以我們修學,聽聞正法非常重要,這是第二。所以我這一生自己也是很幸運,碰到我們淨老和尚這個因緣,十九歲開始聽經,聽到現在五十二年了。我現在還是天天在聽,不敢不聽,不聽忘記了。聽經提醒,不提醒,很容易就忘了。所以「聽聞正法第二」。
『如理思惟為第三』,聽聞正法你要去解義,聽了之後你要思惟這個義理是什麼?,要深入經藏,思惟就是深入經藏、經義,要解義。佛教我們在生活當中怎麼修,這樣要如理如法,如這個道理你去思惟。比如說佛教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為什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道理在哪裡?你要深入去思惟、去探討。像這段時間我們在山上跟同修分享《緇門崇行錄》,蓮池大師編的,現在我們學習到「尊師之行第三」。為什麼要尊師,這些都是佛在經上講的,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去深入、去思惟這些經義。佛為什麼教我們這麼做、這麼修,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道業,尊師重道。所以如理思惟是第三個。
『如法修證為第四』,「如法」就是如理如法。這個就是聞思修,你看第一個親近善友,第二個就是聽聞正法,聞你要聞,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就是你這個法有聽入心了,入到你的心,你才會去思惟。如果耳邊風,這一耳聽進去,那一耳出來,你根本沒有聽進去,你根本沒有在心裡去如理思惟;沒有如理思惟,你就不知道怎麼如法去修正;你不知道怎麼修,怎麼會成就?所以接下來,你看聽聞正法是聞,如理思惟是思,如法修證是修,聞思修三慧,缺一不可。不是聽完就算了,我們往往聽過就好了,聽完之後,你要進一步去思惟這什麼道理,明白之後,知道在生活當中怎麼去修。所以聞思修,這個是一而三,三而一。這個跟信願行一樣,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這樣才會成就。
『十方一切大聖主』,「十方一切大聖主」就是佛,十方一切諸佛。『修是四法證菩提』,修這四種法要,證得無上菩提的。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講多一點,讓大家能夠深入去體會它的重要性。我們再看:
【六十九、《因果經》云,朋友有三要法:(一)見有失,輒相曉諫。(二)見好事,深生隨喜。(三)在苦厄,不相棄捨。】
這段經文是從《因果經》節錄出來。這個《因果經》,佛法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在《因果經》裡面講『朋友有三要法』,什麼才叫「朋友」?朋友不是說我們一天到晚在一起,吃喝玩樂,大家很歡喜,這個叫朋友。在世俗裡面喝酒吃肉,那個叫酒肉朋友,那個不是真正的朋友,那個都對自己有害的,那個是惡友,不是朋友,惡友,教你造惡業的。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大家修學共同方向目標,我們現在講同修,大家志同道合來修學,方向大家都一樣的。比如說我們修淨宗,淨宗同修大家是志同道合,這是朋友。朋友當然還是有分親疏,交情比較親、比較疏。疏就是說認識還不深,但是大家志同道合是沒錯。比如說我們大家都修淨宗,我們全世界淨宗學會這麼多,這都是同參道友,都是朋友,但是有一些同修跟我們比較親近,相處時間比較長,關係比較深,有的比較沒有常常接觸,比較疏遠。所以這個也有分親疏。
這裡下面講,朋友就是說你關係已經相當一個深入了,真正朋友,你就要具備這三種要法。第一個,『見有失,輒相曉諫』。這跟《弟子規》講的「善相勸」,過要規勸,就是改過,看他有過失,給他提醒,勸他要改;有善,給他鼓勵。所以看到朋友有過失了,「輒相曉諫」,曉就是給他說明,說明這個道理,諫就是勸他。但是這個也是要看場合、看關係,關係夠我們才能講。還有一些不適合在大眾這裡讓第三者聽到的,私下規勸,因為凡夫總是還是愛面子,私下規勸,給他保留面子,不讓第三者聽到,這是朋友之道。朋友,你看到他過失,你不勸他,你沒有盡到朋友的義務,沒有盡到道義。要勸、要提醒。如果勸三次他不接受,就不要再勸了,勸三次不接受,你講第四次,他就討厭你了,這是朋友。如果對父母就不一樣,父母那個關係不一樣,你要不斷的勸,心情不好不要勸,心情好了再勸,就沒有一定是三次;朋友,要三次。這個在《論語》都有講到。
二,『見好事,深生隨喜』。看到朋友做好事,我們隨喜功德,樂觀其成,隨喜讚歎,去支持他、協助他,這個是第二個。
三,『在苦厄,不相棄捨』。「在苦厄」就是他有患難、他有苦難的時候,不要捨棄他,應該要協助、要幫助,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不是說吃喝玩樂大家在一起,他有什麼問題、什麼苦難,大家不理他了,不是朋友。真正朋友,他有苦難,不能棄捨,要幫助,這才是盡到朋友的道義。所以《因果經》給我們講朋友這個三種要法,我們要記住,要學習。我們再看下面:
【七十、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求師。須為尋師訪道,決擇生死;不宜觀山翫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
這條是『古人』,古時候學佛的人,古大德『心地未通』,什麼叫「心地未通」?還沒有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個就是心地未通。心地未通怎麼辦?『不遠千里求師』,去找善知識,去學習,學到通為止。「不遠千里求師」,就是不辭辛苦,為了就是求善知識、好老師來教導、來指導。所以他要跑很遠的地方,跑很多地方去打聽,去參訪。古時候資訊不發達,一般都是走路的,穿草鞋,戴斗笠,背個包袱,不遠千里去求老師。求老師,就是不遠千里,我們現在講叫旅遊,到處去旅遊,必須是為了『尋師訪道』,為了這樁事情,『決擇生死』。「尋師訪道」為了什麼?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見性,圓成佛道,為這樁事情,不遠千里的去尋師,不是去玩。『不宜觀山翫水』,不宜就是你不可以只是去旅遊,遊山玩水,『惟圖遊歷廣遠』,只是想我的見聞很廣,我去過很多地方,哪個地方風俗民情,那些山川地理,你接觸得很多,見識很廣,就惟圖遊歷廣遠,只是想多去玩幾個地方。就像我們現在在國內國外去旅遊,想去多玩幾個地方,多玩幾個地方幹什麼?『誇示於人』,你看我去過這麼多地方,你們都沒去過。所以古人他去遊方,遊方就是參訪,他不是為了去旅遊的,他的目的是尋師訪道,尋師訪道目的為了要「決擇生死」,要了生死。所謂生死心切,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為這樁事情。所以到外面去,到各地去是尋師訪道,不是去玩,不像我們現在去旅遊,吃喝玩樂,那個不一樣。所以「不宜觀山翫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那就錯了,浪費時間、浪費精神、浪費生命,這一生不能成就,那就很可惜了。
好,《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我們到這裡就圓滿了。下面,《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後面就是「常禮舉要」,「常禮舉要」就是過去台中蓮社雪廬老人他編的,給我們同修學禮,這個也很重要。「律要節錄」出世間法,「常禮舉要」是世間法,我們淨宗四眾同修大家都需要修學,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把它編在後面。編在後面用意就是說,我們要通出世間法,也要通世間法,這是我們四眾同修,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這樣才圓滿。這個我們下一次學習的時候,我們就接著把「常禮舉要」給它學習一遍。好,今天這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我們到此全部圓滿。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交朋友有標準嗎?什麼是良朋❓
🔹孔子斷言子貢在他死後會退步,原因是什麼❓
🔹隨便幫別人擔保、做保證人,會有什麼後果❓
🔹「出必告,反必面」是尊師重道的表現,為什麼❓
🔹我們要親近明師,還是親近名師❓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三集) 2021/7/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第六十八頁第三行,從六十六這條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對對地方:
【六十六、慎無保任致愆負人。若保任彼之愆負,終成怨謗,乃自招殃累也。】
這條就是《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裡面講到這一條,這條『慎』就是謹慎、慎重。『無保任致愆負人』,就是不要去給人家擔保、當保證人,自己去負那個責任。比如說人家去借錢,他去銀行借錢,請我們去給他擔保,我們去給他擔保了,那個人他如果還不起錢,銀行要找我們,我們要替他還錢,如果還不起,那就麻煩了。所以不要去給人家做擔保,這一條主要說你不要隨便去給人家做擔保。『若保任彼之愆負』,你給人家做擔保,到後來你要替他擔負責任,受到別人的譴責,你要負責任。『終成怨謗』,後面你會招來別人的怨恨、不滿、毀謗,因為你替他擔保。『乃自招殃累也』,就是說這個麻煩自己找來的,災殃、累贅自己找來的。所以不要隨便去給人家做擔保。這一條,第一個字是一個關鍵,「慎」就是說你要慎重、你要謹慎,你要替人家擔保,你要看什麼樣情況。當然這個地方也不是說完全不可以,但是你要謹慎,你跟他這個人認識不久,他請你給他做擔保,你就替他做擔保,你了解他多少?比如說,他給人家借錢,你去做他的保證人,你跟他交情又不深,對他了解不夠,你就這樣冒然的替他擔保了,他還不起、他倒閉了,人家就向你要了。這個就是不要去給人家隨便做一個擔保人。特別你們交情不是很久、很深的,甚至交往很久的,有時候都還靠不住。這個要慎重又慎重,所以不要去給人做保證人,特別是有金錢上這種往來的,不要去給人家保證,不要自找麻煩。我們再看下面:
【六十七、凡出入往來,當先白師。乃至大事,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皆當白師,不得自用。】
這條也是尊師重道的一個具體的做法。『凡出入往來』,「出入」就是說你要出去,你要離開道場,或者離開多久要回來。在《弟子規》裡面也講,在家庭,第一個當然是父母,「出必告,反必面」。就是說要出去了,跟父母講一聲;回來,跟父母報告一聲,「我回來了」,這叫出必告,反必面。父母是一個代表,如果父母不在,你要出去,父母不在了,不用講了,不是這樣的,父母是一個代表,代表你一家人,父母不在,有兄弟姐妹、妻子兒女,你要出門,要講一聲。這在《常禮舉要》都有講到,李老師講現在的年輕人,出門他也不給父母講一聲,他覺得沒有關係;他沒有關係,他的父母就很有關係了,天下父母心,會操心、會擔心,這個兒子怎麼今天出去到現在這麼晚還沒回來,到底去哪裡了?有什麼事情?你在外面玩得可高興了,父母在家裡就擔心死了,家人也擔心,不知道你去哪裡?現在有手機好一點,可以追蹤。但是在禮節上,還是要先講一聲。好像你要出去,你要跟人家講一聲。
像我們道場,來這裡四眾弟子,父母親也不在,你跟誰講?當然第一個就跟師父講,師父不在?我們台北道場、這裡都有櫃台,櫃台就是固定有人在那邊,接電話、人員進出,櫃台那邊在記錄。所以我們住眾,你要出去,跟櫃台講一聲,我出去了,去哪裡、多久會回來;回來講一聲,大家知道你回來了。不要出去像失蹤一樣,回來就是神不知鬼不覺,大家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這就沒有禮貌了,也會造成大家的困擾。大家要知道,大家住在一起,為什麼要有禮?就是有禮則安,無禮則危。大家有禮節、禮貌,大家住在一起,大家心安:沒有禮,大家心不安。你出去了沒講,有時候有事情找這個人,不知道他去哪裡了,找不到,你不是造成別人的困擾嗎?或者打電話要找,找人,不知道他出去,找不到。這都不對,應該要講一聲,你要想到別人,不要想到自己要怎麼樣就怎麼樣,要考慮到別人,我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造成別人的麻煩。
所以我在台北,我出去買個報紙,我都跟櫃台講一聲,櫃台不在,旁邊有人,講一聲。除非統統沒人在,我們沒得講。現在手機也方便,手機先發個短信講一聲,這個也很方便。這是《常禮舉要》,「出必告,反必面」。我們在道場也是一樣。這裡講「凡出入往來」,出跟入,出去跟回來。你要往哪裡、從哪裡回來,『當先白師』,這個「白」就是報告,我們現在講報告,大陸叫會報,台灣講報告,對上(上級、長輩)叫白。長輩對下輩(上級對下級)叫告,我告訴你。對上面要叫白,我們現在講向上報告。白師就跟師長講一聲。我們道場,一般的事情,不是下面講的『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不是這些大事,平常一般例行性小事,師長在,講一聲;沒有看到,櫃台講一聲、交代一聲:我要出去了,要養成這個習慣。我們這裡也常常都出去,大家也不知道他去哪裡,有事情找他,找不到人。這個要講。
學這句,要知道這句它的精神,它的含義在哪裡。不能你只死板板的說,白師,師父不在,所以我就不用講了。一個道場,師父、住持、當家,他是一個代表,代表所有的人,所有的住眾,所以這些不在,你給其次的人講,比如說寮房有寮房長,客堂有知客。我們現在客堂等於是,櫃台就是屬於客堂,講一聲,客堂就是在管出入往來的,內部的人、外面的人。所以應當先白師,先向師長,大家報告一聲。『乃至大事』,「大事」就大的事情,要辦大的事情。「或遊方」,遊方就是說要到十方去遊歷、去參學。這裡講遊方,不是遊玩。我們現在是去玩、去旅遊,不是遊方。古人遊方是什麼意思?遊方就是到十方去參學,我們現在的名詞,有很多學生到外國去學習,叫遊學。去遊歷、去學習、去參學,這叫遊方,不是去玩。現在的人,純粹都是旅遊去玩,吃喝玩樂,他不是出去學習的。花了很多旅費,去外國一趟回來,什麼也沒學到,那個是純粹去玩的,不叫遊方。古人這個遊方,他是去遊學參方,哪一方有善知識、大德去參訪,向他請教、向他學習,叫遊方。
「或聽講」,或者你要出去某某地方有法師大德講經說法,要去聽經聞法,因為古代科技不發達,不要說很古代,就是早在四十年前,你聽經你都要到現場,你不到現場聽不到。這個四、五十年前,我剛聽老和尚講經的時候(五十二年前)都到現場去,那個時候連錄音帶也沒有。錄音帶是有,但是不普遍,很少,沒有人錄製出來流通,所以(我們淨老和尚早期他講經的,有很多當時還沒有錄音這麼普遍)你只能到現場。到現場聽,你要做記錄,自己要去做筆記,因為聽完就沒有了,法師不會講第二遍,只講一遍,你自己不記、沒有記起來,他不會再講第二遍了。所以古代,不要說古代,就是我們現在講,在我們台灣五十年前,你要聽經都必須到現場,現場可能跟道場有個距離,這個距離有的或許比較遠一點。在古時候這個道場距離有時候很遠,或者交通不便,你走路可能要走個二、三天,或者幾天才會到。到了,到那邊當然要掛單,那這就不是短時間,一、二天就可以回來了。這個也要跟師長,跟大家報告。
「或入眾」,入眾就是去辦事,到大眾當中去辦事。入眾,進入群眾,我們現在講要去大都會,大都市,要去市區買個什麼東西,處理些什麼事務,這叫入眾。「或守山」,這個守山就是守住山門。守山,有的他是去閉關,他去蓋個茅蓬,他要去自修一段時間,比如說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年的,守山,這個也要向師長報告。「或興緣事」,緣就是有因緣。我們佛法講這個緣是講隨緣,不攀緣,要隨緣。隨緣就是這個因緣來了,我們要去為大眾服務,要興辦一些弘法利生的這些事情,這些緣事。比如說,蓋寺院,蓋道場,這是緣事。造佛像、印經,或者現在講去做好事、去放生等等的,這都是隨緣來做,不攀緣,攀緣就錯了。攀緣是什麼?勉強,因緣不具足,你硬要去做,到最後很多問題。隨緣就是因緣具足,到我們手上了,你就要替大家服務了,要不辭辛勞替大家做事。比如說,人家拿錢來,他不知道做什麼,我們要替他修福。這些都屬於興緣事這方面。
你要做什麼事情也要向師父報告,事先要先報告,你要印經、要放生、要造佛像,或者你要守山、要入眾(要到市區去),或者去聽講,或者遊方,或者辦大事,都應當先向師長來報告。『不得自用』,「不得自用」就不能自己自作主張,自己要怎麼做就怎麼做,都不講的,這就對師長不尊重,不尊重師長,這個就不對。這個就是屬於比較有些特殊情況的事情,要先報告。如果例行性的,已經長時間在這麼做,就不用每一次去報告了,你每一次報告,師長很繁瑣,你也很麻煩。《論語》講,「恭無禮則勞,慎無禮則葸」,總是要有個禮節來節制,這裡列出來的就是比較特殊的事情,你出去、回來都要報告,要應當先講,不要你去做了之後再說,這就不對,應當先講。
所以過去我們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我們做什麼事情(當時韓館長她在管事)都必須先向她報告。就是我們圖書館,館長她有定一天的放香,星期一。她定下來,不在,我們也比照她這個方式,也都要向師長來會報、來報告一聲。要印經,有同修拿錢來,印什麼經先請示師長,這也是必要的。或者有人來邀請講經,先向師長報告,請示一下要不要答應,答應、同意我們就去,不同意,我們就再給啟請的齋主講,以後有因緣再說。事先都要報告。以前我們淨老和尚跟韓館長,他們申請美國綠卡,當時(在三十年前)美國綠卡你申請出來,你一年中要住半年,就是你一年當中最少你要在美國住一百八十三天,就是半年。也就是說,一年當中有半年的時間在美國,其他半年的時間主要是回來台北景美,另外就是有一些在台灣島內,偶爾其他中南部一些地方道場邀請去講演,那是短期性的。還有東南亞、香港,邀請去講演參訪,那是比較短期性的。
所以一年當中,實際住在景美華藏圖書館也不足半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外面比較多,就半年多在外面,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固定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事情,以前那個時候已經有電話,再早一點,如果不是很急的事情,用寫信的,那個要郵寄,時間就比較長。後來傳真機發明了,用傳真機就比較快,我們就不用寫信。傳過去,那邊馬上就接收到,時間也很即時,寫好了就傳過去。發展到後來,現在有電腦、手機、電子郵件、微信、Line等等這些,現在傳遞信息愈來愈方便了。所以師長雖然在美國,但是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報告的。不是說師父不在,我們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是這樣的。師父不在,我們更要該怎麼做就要怎麼做,平常做的都要去做。
所以有一年,我剛出家,出家第二年,日常法師他在美國好像舊金山那邊有道場,大覺蓮社,有個道場,所以他每一年還是要回去一次。當時我剛出家沒多久,他也還沒收徒弟,我一個人,他在的時候,每一天四點半做早課,下午一點半拜八十八佛,晚課這些,如果講經,還要去聽經、錄影、當維那,這些例行性的功課都要照常。剛出家沒多久,在家的習氣多少還會再起現行,師父不在,剩我一個人,就睡晚一點。那個時候有這種習氣上來了,但是後來我自己告訴自己,不行,師父還是會回來,我現在又回到在家的習氣,睡到七晚八晚的,師父回來怎麼辦,又爬不起來了。不可以,還是要堅持下來,所以我一個人做早課,自己煮飯,自己做早課。一個人,一手拿木魚,一手拿引磬,一個人也做早課,所以就把它維持下來。
後來館長往生了,我們師父上人叫我離開,到彰化去接會長,在景美住了十二年。住了十二年當中,我們做什麼事情不可以自作主張,要先報告,這個都是在圖書館那邊學習的。在家沒有那個因緣學到這方面,出家有這個因緣,讓我學習到這方面。剛開始去也是不懂,實在講是不懂這些規矩、這些禮貌。在日常法師那邊,戒律上的要求,他要求一些主要重點的,這些細節方面也沒有講那麼詳細,沒有像《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講那麼詳細。到圖書館去也只是聽經,這些規矩也不懂。所以剛去的時候,我也常常犯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常常挨罵,後來才明白。所以後來我就知道應該怎麼做才對,剛開始去也不懂,也就是說你要學。後來做這些事情,我就明白了,應該要先向師長報告,現在跟在家的時候身分不一樣,不能像在家那樣。在家的時候,我自己有錢,我發心要印什麼經,我去找個印刷廠。我曾經自己找過印刷廠,印了一本《壽康寶鑑》,那是自己做主,自己在家裡,自己的錢,自己去印這個。出家住到道場,就不能像在家這樣,道場有管理的人,要向師長(師父、館長)報告,要向師長報告這樣才合理,這樣才是對的。所以這些都是要學習。
後來離開圖書館,我還是一些例行性的,當然就不需要每一次都去報告,那是找師長的麻煩,自己也很麻煩。例行性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有一些比較特殊因緣,像有人邀請我,一個新的地方邀請我去做法會,大陸是最多,還有其他國家地區,那不是例行性在道場做的,或者是我們固定在台灣有哪幾個道場是會去做的,這些如果不是常常做的,一年做個一次,我還是會報告,明天要到高雄、到哪裡去做法會。這個還是會報告,這是我離開圖書館之後。特別大陸那邊的邀請,有一些沒有去過的地方,我也會先請問師父,那個時候館長不在了,請問師父,某某地方、某某道場啟請做法會,可以不可以去?師父同意,我再去,不同意我也不去了。後來有幾個地方,我們師父同意我去做法會,但是要出門前,特別是出遠門,像這裡講「或遊方」,要出遠門,出國,出遠門我都會報告一下,去大陸,明天要到哪一省、哪個寺院去做法會。或者到其他國家,到歐洲,像到西班牙、到美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日本、香港,我已經養成一個習慣,都會向師父報告,讓師父知道我現在在哪裡。這個出遠門。所以後來我們師父上人在講席當中,這一點對我也很肯定,他說現在我們道場只有悟道他去哪裡會跟我講一聲。離開道場,自己自立門戶,當然你不講也是可以,你現在自己做主了。但是為什麼還講?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尊重。當然例行性的,你不要一直去講,那也是很煩。就是說比較特殊的、第一次的,或者是出遠門的,最好跟師長(師父)報告一聲,讓他知道我們現在去哪裡。雖然沒有住在一起,但是師生的情誼是一定存在的。
這是講到這條就想到這個事情,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所以我們出門,出入往來要先報告。師父不在、不方便,給櫃台講一聲。或者對大眾,所以為什麼叢林道場白眾?白眾就向大家報告,我今天出去了,讓大家知道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這樣跟大家講一聲,這是尊重大家,尊重道場。如果都不講,對大家不尊重。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這因果報應,這一定的。所以最少最少也要給一個人講一聲,起碼要跟櫃台,這是主要的,這是算客堂,櫃台就是我們寺院的客堂。好,我們再看下面這條:
【六十八、遠行要假良朋。《心地觀經》云:「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惟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
這一條也是講出門要遠行。出門遠行,到遠地方去旅行,古人的旅行他是學習,不是只有吃喝玩樂,他是學習。縱然是旅遊,也是在學習,看看各地風俗民情,一方面跟當地人結緣。『遠行要假』,「假」就是陪伴。良好的朋友,也就是說志同道合,你出門在外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一個、二個,最少一個,結伴而行。「遠行」就是出遠門。另外一個意思,我們修行這個道路是長遠的路,不是短時間的,這也是遠行的一個意思。修行,我們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遠行的意思。這兩個意思都有。你要出遠門到遠地方去,也要志同道合,良好的朋友在一起。你要走修行這條路,也要有志同道合的『良朋』,長期在一起切磋琢磨、互相勉勵。這個「良朋」,加一個良,我們要注意看這個字眼,不能疏忽了。良就是好的,交朋友這個標準,交朋友就是說他的德行學問在我之上,這個就是我們的良朋了。交一個跟我們一樣的,這算是一般的朋友。交一個,他的德行比我們差的,你怎麼會進步?你可能還被他影響,就退步了。所以孔子講他的學生,他說子貢,他死了之後,他會退步。為什麼?他交的朋友都不是比他高的,頂多跟他一般的,一樣,甚至比他低的,當然他的德行不會提升,沒有一個好樣子給他看,他不會提升;有的同學,他就交比較好的,他會進步。所以良朋的意思在這裡。現在的人交朋友是什麼?好玩,大家現在志同道合是什麼?吃喝玩樂,到哪裡去玩,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現在的人認為這個是良朋,他跟我很談得來,以為這個是良朋。這樣的朋友,對我們的德行、學問提升沒有幫助,這就不是這裡講的良朋。所以良朋這兩個字,它的意思我們也要清楚,也不能就這樣囫圇吞棗看過去了。
所以同參道友非常重要,良朋就是好的同參道友。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過,私下也跟我們講過,他說我們修學要有所成就,好老師是第一個善知識,真正的好老師他指點我們修學正確的一個方向、道路。一個好老師、善知識是關鍵。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親近明師,明是明白的明,不是名氣那個名,音一樣,字不一樣,意思不一樣。不是說你去找一個名氣很大的大法師,大家都認識他,知名度很高,信眾很多,大家對他很崇拜,有大名氣、大名聲的法師。不是找那樣的名師,那是有名的名,名氣很大,知名度很高的法師,不是找那樣的法師。是找明白佛法,能夠指導我們修學佛法的老師,找這樣的法師,對我們修行才有幫助;不是去找名氣很大的。所以我們一生修學成敗的關鍵,第一個關鍵,老師很重要。
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可以說常常講,講了幾十年,我們常常聽到。他這一生到台灣來才開始學佛,來台灣才遇到三個老師,第一個老師方東美教授,台大(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原來他也不信佛,只是想跟方教授學哲學,聽聽他的課,做旁聽生。後來方教授介紹他佛法,特別介紹《大方廣佛華嚴經》,給他講:佛法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最仰慕的這個教授,他想跟他學的這個教授,跟他講了這個話,他才動心,才知道原來佛法不是自己想像那樣的。以前聽中小學老師都說佛教迷信,誤會了,現在遇到方老師,他才明白原來不是,佛教被人家誤解太深了。方老師這兩句話打動他的心來接觸佛法,他說如果當時不是遇到方教授,其他的人跟他講佛法有什麼好處,他不會聽,也不會接受。方教授是善知識,接引他入佛門,他才願意來接觸佛教,接觸佛經,這第一個。入門之後,方教授是接引他入門,入門之後,沒多久遇到章嘉大師,密宗的大德,前總統府資政,給他奠定佛法的基礎,三年。教他「看得破、放得下」,學布施、持戒,奠定三年。後來到台中蓮社親近雪廬老人(李老師),學經教十年。他說這三個老師缺一不可,缺一個他都不能成就。
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時間最長,十年。十年當中,跟老師見面的機會很少,老師一個星期講一次經,都是星期三,講兩個小時,一個小時翻譯台語,實際上只有講一個小時。李老師他很忙,他要講經教學,還要上班,還要當醫生,所以你沒有事先跟他約,臨時去找他,找不到人,他時間都排滿了,所以他跟老師見面的時間也很有限。但是老師指點一條明路,後續這條路很長的路要走,這裡講的遠行,怎麼辦?也不能常常跟老師在一起,就找同參道友。所以他當時找了徐醒民、周家麟,這兩個也是我們淨老和尚介紹他到台中去的。他們三個,還有其他的同學,基本上他們三個,因為其他兩個都在家人,他們還要上班,也不能夠天天在一起,也是約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他們有什麼問題互相切磋琢磨,很多問題都是他們彼此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琢磨,問題就解決、就化解了,就不用去請問老師,已經明白了。真的解決不了,再找時間去請問老師,因為老師很忙。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當時如果只有李老師,恐怕他也很難成就,為什麼?沒有好的同參道友陪伴,走這麼長遠的路,也成就不了。甚至我們師父上人還講,他說好的老師是三分,好的老師指點你修學的一條明路,但是路還是要你自己去走,這條路是很長遠的。你要到遠地去旅行,要走長遠的路;走長遠的路,你要找幾個良朋一起作伴,互相勉勵,互相提攜,這樣才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所以他說好的同參道友佔七分,你看把良朋提升到這麼重要的一個地位。所以要好的老師,也要有好的同參道友,同學。所以我們一般中國講,師友、師友。這個朋友是什麼?不是大家去吃喝玩樂,感情很好,這個叫朋友,不是,朋友不是那個意思,那只是一般的交際應酬,不是朋友。朋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同修,大家共同一起修學、志同道合的,這才叫朋友。所以朋友是這個意思。我們修行這條路是很長遠,要假良朋,互相提醒、互相勉勵、互相幫助,我們這一生學佛才能有所成就。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條就講到這一句,下面『《心地觀經》云』,我們明天再來學習。明天一天,應該《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可以圓滿告一個段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乞食有哪十種利益❓
🔹買東西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為何不住在都市、熱鬧的地方比較好❓
🔹古時候出家人為什麼要托缽?
🔹身口皆精進,為何諸佛咸憂?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生悲心,隨順佛教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二集) 2021/7/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2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六十六頁,我們從倒數第三行,六十二這裡看起:
【六十二、乞食有十利:(一)活命自屬,不屬他故。(二)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常生悲心。(四)隨順佛教。(五)易滅易養。(六)破憍慢幢。(七)無見頂善根。(八)餘善人見,當效之。(九)不與男女相親。(十)次第乞,生平等心。】
這個是講『乞食』,在古印度出家人吃飯,僧團裡面沒有自己開伙,也就是說沒有煮飯,要吃飯就是用個缽去向世俗的人家去托缽。這是在古印度佛陀時代,出家人飲食都是托缽這個制度,所以僧團裡面沒有自己煮,也沒有存放這些糧食,都沒有,每一天都要去托缽。在這個僧團,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的常隨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有的經典看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有的經典寫一千二百五十五。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最初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是最原始的五個出家眾,第一個僧團,後來長時間跟隨佛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所以講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沒有把五比丘算進去,就是算後來的常隨眾;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就是把最初剃度的五比丘算進去,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就是一個僧團,佛走到哪裡,大家就跟到哪裡,常年跟隨佛陀,沒有離開。
佛吃飯,他自己也去托缽,佛的弟子到大城裡面,各人分開路線去托缽。我們在經典上常常看到舍衛大城,那個大城裡面各自去托缽。托缽回來,回到僧團,不是各人托吃各人的,他是把缽飯菜就混在一起,混在一起,等於有的人托的飯菜好一點,有的人托的比較差一點,統統把它混在一起。混在一起,就像我們現在類似大鍋菜一樣,很多菜把它混在一起,飯菜混在一起,你吃多少拿多少。除了生病,或者是年老體弱、行動不方便的出家人,他可以不必去托缽,因為沒辦法去托缽。沒辦法去托缽,就其他的出家眾去托缽,就要分一些給他。另外就是只有結夏安居,這三個月沒有托缽,這三個月印度的雨季,出門不方便,出家人也不能穿雨衣、打雨傘,三個月都是下雨時間,出門托缽不方便。所以在這三個月就允許國王大臣、在家護法善信把飲食送到僧團來。送到僧團來,還是一樣混在一起,像我們現在大鍋菜一樣混在一起。在中國佛門稱為「羅漢齋」,就是混在一起,叫袈裟味,袈裟味它就不是單一的,把它混合起來。所以「乞食」就是托缽。
乞食有十種利益。『活命自屬,不屬他故』,這個乞食為了自己活命,延續自己的身命,我們的身體需要一定的養分才能支持。所以「活命自屬」,是為了自己活命,不是屬於他人,這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生活用乞食就沒有負擔,也不用去一天到晚想著今天要吃什麼,要買什麼菜、要做什麼菜,吃的沒有吃完又傷腦筋,不好處理,又丟掉浪費,不丟掉吃不完。乞食,這個是屬於活命,為了自己活命,不是屬於別人。就是個人一個乞食,也不用去擔心別人,就是自己去乞食,那這就是他沒有什麼負擔。
『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布施飲食給我的人,要讓他安住三寶,也就是說把三寶的功德利益說給這些布施飲食的在家居士,讓他們知道供養三寶有什麼功德利益,讓他心能安住在三寶。「令住三寶」,也就是說能夠讓他來皈依三寶,心安住在三寶上面。所以這個乞食,佛也規定,就是說在家居士供養財物,飲食屬於財物,出家人也要回饋,不能白吃,出家人沒有財富,用法來供養在家人。法,基本就是三寶,佛法僧三寶。所以出家人去乞食,施主檀越如果給了飲食,出家人就要問他,你有什麼問題?或者他沒有問題,也要給他說說法,或者念個三皈依,令住三寶,就是給他種善根。「然後當食」,然後我們就應當可以接受這個飲食了,我們有回饋,以三寶來回饋給這個在家居士。
三、『常生悲心』,這個是佛門常講「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乞食能夠讓我們常生悲心,悲心就是說發願拔眾生的苦,看到眾生苦。因為乞食就要到都市裡面,都市裡面看到的,當然有很多榮華富貴的也有,貧窮下賤的也有,看到人生百態。人生,實在講就是一個苦。看到在家人,每一天為了三餐勞祿奔波,非常的辛苦,要養家活口,所以跟這些世俗人家去跟他乞食,能夠常常生起這種悲心,希望拔除眾生的苦。
第四、『隨順佛教』,就隨順佛的教導。因為乞食是佛教出家弟子,佛當年在世他就是過乞食的生活,當然他教導弟子也是過乞食的生活。如果我們能夠實行這種乞食的制度,就是隨順佛的教導。在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有講到這一點,因為《金剛經》一開頭,就是佛入舍衛大城去乞食回來,吃過飯,洗腳,然後就打坐,生活當中被須菩提看出來,整個般若就在平常生活當中顯露無遺。江老居士講,佛教要復興,要恢復乞食的制度,他分析得的確有道理。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為什麼中國出家人就沒有實行這種乞食的制度?這個也是跟中國的國情、風俗、文化有關係。中國人,這是中國古人,不是現代的中國人,中國古人基本的道德觀念就是孝親尊師,對父母親孝順、對師長尊敬,對師長的尊敬跟父母一樣的。出家人在古時候是皇帝邀請過來的,派使節去邀請過來的。邀請過來,就是以國師之禮來接待,一個國家的老師,這樣的禮來接待。中國人最注重尊師重道,這個老師我們請他來了,怎麼可以讓他去要飯,乞食就是要飯,像乞丐一樣,拿個碗向人家要飯。乞丐在中國人的眼中,這個是最低賤的。這個老師,又是一國家的國師,怎麼可以讓他去要飯,這是對老師就很不尊敬。所以迎請西域的出家人,最早來中國的是摩騰、竺法蘭兩位法師,住的地方蓋跟皇宮一樣,就是洛陽白馬寺,跟皇帝一樣的。古代寺院,只有佛教的寺院可以蓋得跟皇帝一樣,其他的都不行,因為那個是皇帝直屬管轄的一個機構。住的也不用去樹下一宿,佛陀的時代是住在樹下,怎麼可以給老師住樹下?所以住在寺院,等於是皇宮了,當然有人煮飯來供養,那就不用到外面去乞食,衣食住行都護持,國家、皇帝來護持。印度的法師到中國來,當然他要來中國弘法,也要隨順中國人的國情,風俗文化、民情,這樣才能在中國來弘揚佛法。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從這個地方也看出來了。
但是這個事情,江老居士還是講,要回歸到佛陀時代乞食制度,這個對出家人修行才真正有幫助。因為早期這些寺院叢林道場都是國家蓋的,出家人他不用去操這個心,他只要安心辦道,自己修行講經教學就可以了。但是後面演變到今天,我們看到民國以後寺院就不是國家在護持,變成寺院出家人自己要負責了,沒錢你要去找錢,你有個寺院、有個道場要開銷,這些住眾要道糧。所以在這個寺院負責的人整天就操心這些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整天就在操心這些事情。我們想想,整天操心這個事情,怎麼有時間修行,怎麼有心情去修行,的確是造成很大的一個妨礙。如果隨順佛的教導,實行乞食制度,不必為衣食一天到晚在操心,出家人就是沒有家,不為這個操心了。現在出家人,就如同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常講,出一個小家,入一個大家。所以江老居士講,佛教要復興,還是要恢復乞食制度,就出家人要恢復乞食制度。
五、『易滅易養』,「易」就是容易,「滅」什麼?滅貪瞋痴,「易養」,我們吃飽了就好了。人家供養一缽飯,吃飽就好了,也就沒有負擔。古時候如果你缽飯吃不下的,佛有規定,就是到郊外給鳥獸吃。一般缽都是訂做的,應量器,你的食量多少訂多大,一般都能夠吃得完。
第六、『破憍慢幢』,這是第六個利益。憍慢這一條我們要特別的留意。我們現在出家人,實在講現在出家人有一些道場比較修苦行的,他憍慢幢就不會增長,做工、自己煮,這個比較好一點。如果我們出家人,都是居士來煮好,現成的,我們都不用辛苦,也不用去托缽,到時候我們就去吃就是了,這個容易養成憍慢、怠慢、傲慢。為什麼?出家人容易增長傲慢,因為「我出家人,你們居士應該拿飲食到寺院來供養,我都不用出去」,他不知不覺就形成憍慢,這個煩惱習氣就不斷增長。乞食為什麼說「破憍慢幢」?破是破除,因為乞食你拿個缽去向人家要飯,你說要飯的,你還有什麼值得驕傲?我們就去向人家要飯的。所以佛陀時代,出家人都要常常摸摸頭,頭髮都剃光了,還有什麼憍慢!托缽也是要走路,古時候印度,那時候都用走路的,要走很遠。到城裡面去托缽,然後回到僧團,大家再一起吃。如果人太安逸、太享受了,一點都不能吃苦,憍慢自然它就生長,增長。所以乞食,雖然是自己不用去煮、去操心這個,但是你要自己去向人家要,向人家要就是破除我們的傲慢。而且你要走路去,也很辛苦。有時候人家給,有的不給,有的信佛的他對你很恭敬,不信佛的,可能看到出家人還罵你幾句,這些都是修行,都是讓我們降伏傲慢。所以第六個利益就是可以破憍慢幢。
七、『無見頂善根』,「無見頂」是最高的,看不到頂了,種善根,最高的善根,這第七個功德利益。
八、『餘善人見,當效之』,「餘善人」,其他善心的人士看到,他會效法。乞食的制度,在古印度不是只有佛教才乞食,其實在古印度其他宗教都有乞食。佛教出現了,釋迦牟尼佛看到這個制度很好,所以他也採用這個制度,乞食。餘善人,就是包括其他宗教的人,善心人看到,他也會效法。
九、『不與男女相親』,因為自己做飯、煮菜,難免多多少少會跟女眾接觸,這個乞食就可以避免了。
十、『次第乞,生平等心』。這個乞食佛有規定,你一天托缽最多只能七家,這個七家就是說如果按照路線分配你應該去,從哪裡到哪裡,他會沿門托缽,他不能說有選擇性的,我去找一家飯菜比較好的,天天去那一家,這個不行,這就沒有平等心了。你要給有錢人種福,沒有錢的人也要給他種福,貧窮的人也要給他托缽、給他種福,這樣才平等。所以佛這個乞食是「次第乞」,不能跳過去的,這家不給,你再到第二家,第二家不給,到第三家。如果到第七家沒有,就不能再去托了,今天就回去了,托空缽了。托空缽也不是就沒得吃了,回到僧團,有托到飯的人會分給你。所以這個托缽,在佛門講「一缽千家飯」。你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去托缽,一個人一家就一千家了,一千二百五十五家。一千二百五十五家的飯菜合在一起,然後大家一起吃,這個叫做共享。真的你吃了那一缽飯,一千家的施主,所以這個生平等心。
這個乞食,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提倡,早年在香港,他找洗塵法師,說我們找四個出家人住在一起,我們沒有辦法像佛陀這樣樹下一宿,我們買個帳篷,人家在露營那個帳篷,去找個郊外樹下來住,然後去乞食。乞食,我們中國佛教都吃素吃習慣了,沒有辦法像印度,像現在南傳佛教國家,他們是吃肉的,他沒有吃素,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就提出說,我們到香港幾家素食餐廳,去向他們要。後來這個因緣也沒有成熟。大概在十幾年前,我們淨老和尚又在澳洲圖文巴那邊又提倡乞食,當時就有人說,西方人他怎麼知道要布施你飲食?恐怕托不到了。淨老和尚還講,他說人沒有給你,護法神會變一個人來供養你飲食,你不要害怕。後來我們道場一個出家眾莊印師,他聽到這樣,他就真的去乞食了。他去住在,他不是住樹下,住在人家廢棄的,那個山上的鐵皮屋,人家種菜的。他的家當就是都背在背包,每一天走下山,然後搭公車。他回來跟我講,他說他去乞食了。我說那你到哪裡乞食?他說找素食餐廳。他這個乞食,在山上好像住了有半年以上。那也不容易了,他有發這個心,不管怎麼樣他有這樣去做,這一點也值得我們讚歎,他的確是他去乞食,這個不容易。
這個乞食,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就是南傳,泰國、斯里蘭卡,這些南傳佛教國家還有乞食,他們每天早上帶個缽,他們那個缽特別大,給人家放菜、飲食,還有日用品也有人供養。但是他們沒有吃素,就像佛陀當年在世一樣,人家給魚吃魚、給肉吃肉,沒有選擇的,但是不殺生,吃三淨肉。這是乞食有十種利益,當然這個也是要因緣。如果乞食,以後有人來這樣帶頭,也是功德無量,的確我們出家人可以大家發心。因為往後年輕人,你要找人家來給你煮飯的恐怕就很難了,現在年輕人沒有人要幹這個苦差事。往後年輕的出家人,他也不習慣做這些廚房的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乞食是最好的一個辦法,乞食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有這個因緣,實在講我們也可以嘗試的來實行,隨順佛的教導。這是講乞食十種利益。我們再看下面六十七頁,第三行,從:
【六十三、經云:「比丘在聚,身口精進,諸佛咸憂。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古德云:「僧住城隍佛祖呵,先賢都是隱巖阿。山泉流下人間去,清水依然成濁波。」】
這就是經典上佛講,『比丘』,出家眾,『在聚』,這個「聚」就是我們現在講都市,大都會,人比較多的地方;比較小的,村落,像我們雙溪街上人就比較多了,有商店,各種行業。如果大都會,各行各業,形形色色,那就非常多了。這個聚就是住在都市,大都市。一個出家眾比丘,如果住在都市,『身口精進,諸佛咸憂』。我們在這邊注意看一個關鍵的經文,「身口精進」,身就是身每天都在拜佛,口也在念佛、誦經,很精進,一天修很長時間,但是怎麼樣?「諸佛咸憂」,佛都擔憂。為什麼擔憂?就是會受到污染,雖然身口很精進,每一天都有做功課,但是在大都市你很難避免接觸這些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樣的人事物都會接觸到。身口精進,這裡講身口,沒有講到心,沒有講到意,一般我們講身口意。這個意就很難去收攝了,意根攀緣、奔馳。所以在大都市裡面的道場,縱然很精進,特別年輕的出家眾受不了誘惑,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誘惑沒辦法抗拒的。所以雖然身口很精進,但心伏不住;這些就妄心伏不住,你接觸就受到污染、受到誘惑,那就造業了,造貪瞋痴,煩惱就一直增長。所以諸佛咸憂,諸佛就感到很憂慮。
『比丘在山,息事安臥,諸佛皆喜。』這個是講比丘如果住在山上,沒有去接觸這些五欲六塵的境界,他就不會受到這些五欲六塵的誘惑,縱然他在山上沒有事情,諸佛也歡喜。當然不是說你住山,什麼事都不要做了,功課也不要做,不是那個意思,這是比喻。就是說你縱然沒什麼事情,也比在山下好,因為山下,你雖然很精進,但是你容易受誘惑,你抗拒不了。在山上,縱然沒有事情,那也可以避免這些誘惑,這樣諸佛看到就歡喜。但是這個是講古時候,現在這個時代,住在山上還是免不了誘惑。在周邊的環境是沒有誘惑,像我們雙溪都是山林,這邊沒有誘惑,沒有那些聲色犬馬,這些五欲六塵的誘惑,都是山林、樹林、草木、蜎飛蠕動這些動物。但是現在麻煩的是什麼?有電腦、有手機。電腦、手機一打開,誘惑的太多了,干擾我們最嚴重的。你走到哪裡,收得到訊號,它就干擾你,讓你心不得清淨。
總是在這條裡面,如果住山又不接觸這些,的確心很清淨。像淨老和尚常講,他五十年不看報紙、不看新聞,不看這些,他說天下太平。古人講「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時是非多」,不必要知道的事情就不需要去知道,不必去認識的人也不要去攀緣、去認識,認識那麼多人,是是非非就多了,的確是這樣,擾亂我們修清淨心。所以古大德講,『古德云:僧住城隍佛祖呵』,出家人如果住在城隍,城隍就是都市熱鬧的地方,佛祖就呵斥了,勸他們不要住在那個地方,你會受污染。『先賢都是隱巖阿』,我們最近學習了蓮池大師他編的《緇門崇行錄》,第一單元「清素之行」,我們看到這個清素之行,的確很多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祖師、禪師都是住山,住岩洞,住得很簡陋,的確我們看到。這是出家人要避免環境的一個干擾,我們才好修清淨心。
下面這是『山泉流下人間去,清水依然成濁波』,這是形容。你看山上的水很清淨、清澈,但流到山下去,跟山下的濁水混在一起,清水就變成濁水了。我們雙溪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山泉,我們在山上看山泉很清淨,但它流到山下去,山下很多水是污染的水溝,你流到那邊去,就變成「濁波」了。這形容出家人你住山心比較清淨,你一到都市去,你就被污染了,就成濁波了,就被污染了。所以出家人適合住山,這是佛的一個開示,不要去選擇住大都市的。我們現在為了有一些弘法結緣,都市就做一個下院、別院,有講經,去講一講,講完趕快回來,或者住個一晚、兩晚就上來了。除非你有比較重要的執事,特別是年輕的出家眾,盡量少接觸,這樣能保持他的道心。現在誘惑太大了,年輕人受不了。年紀大了,七老八十那就比較好一點,已經各方面都老化了。年輕人精力旺盛,真的,誘惑一來容易衝動,他就把持不住了,恐怕他很快就還俗了。真不容易,這是事實。所以出家人住山是最理想,因此我們雙溪山上,寺院蓋在山上,不蓋在都市。古時候,現在都市我們看到很多古寺,古時候那個沒人,雖然是平地,但是沒什麼人,就是比較郊區。現在不行,現在就變成大都市、大都會了。像上海龍華寺、靜安寺、玉佛寺,這三大寺院都很熱鬧的。這一條也是我們現在雙溪蓋寺院主要的一個考慮,考慮到出家眾應該住山,比較符合佛在經典的教導。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六十四、無諍貴賤,須順時價,不可減與,虧損彼利。不宜過與,浪費信施常住。】
『無諍貴賤』,這條主要是說你到山下去買東西,因為出家人住山,住山有時候也要去山下買東西,道場的需要,買東西。不管買什麼東西,也不要跟人家爭論貴賤,「無諍」就是說不去跟人家殺價、討價還價,我們也不要去佔人家便宜,但是也不能不合乎行情。所以『須順時價』,「時價」就是現在講行情,一般行情的價多少。『不可減與』,照現在一般行情的價錢,我跟你買。我們也不要貪便宜,就想要少給一點,讓商家他賺不到錢,我們出家人這樣也不慈悲,人家是以那個為生的,以那個過生活的,你不讓他賺一點錢,他怎麼過日子?所以合理的利潤,應該給就要給。所以「不可減與」,『虧損彼利』,不能虧損他應該得到的利潤。也不可以『過與』,「過與」就是太多給他了也不行。太多,比如說這個菜一斤五十塊,你給他一百塊,那太超過了,『浪費信施常住』,這個也不對,也不可以這樣的。在《常禮舉要》講,特別是肩挑小販,就不要跟他爭了,因為他賺的就是那麼一些錢,我們不要貪小便宜。當然也不能說太過分,人家應該賺的,應該給的,他開出來的價錢合乎行情,我們就買了,這樣就可以了。這條是講到市區裡面去買東西。下面一條:
【六十五、已先許買彼人物,後雖更有賤者,無得捨彼先貴,取後賤者,令先物主瞋恨,復非道人之心。】
這條就是買東西。買東西,你前面先許某人跟他買什麼東西、物品,『後雖更有賤者』,「賤」就是說比較便宜,比如說你前面那家,你跟他買一斤白菜,他開的是七十塊,你已經說要跟他買了,跟他訂了,後面你又問到一家比較便宜,他說五十塊,你不能聽到這樣,我前面那家我不買,我來買你這家,前面那家就把它取消了。所以『無得捨彼先貴,取後賤者』,不能說前面已經答應人家要跟人家買,跟人家訂好了,不能看到後面這個比較便宜,那家我就不要了,給它取消掉,來買後面這個比較便宜的,這樣不可以。這樣你會『令先物主瞋恨』,前面那個賣的他就生煩惱了,生瞋恨心,你明明跟我訂好了,你現在又不買了,去買那個比較便宜的。所以這個也不是修道人的慈悲心。所以修道人總是要常常存有慈悲心,為別人著想。這一條也就是守信用,我們出家人還是要守信用。貴,已經答應你,就跟你買;如果這家賣的是比較貴,你以後再不要跟他買就好了,這次你跟他訂了,答應了,你就必定要跟他買,不能就把它取消掉,讓這個物主生煩惱,這就沒有慈悲心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有五種人來請問佛法,都不應該為他說法,哪五種❓
🔹日常言行舉止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不得說僧中過失,為什麼❓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常攝六根,慎勿放逸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一集) 2021/7/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41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六十五頁,從第二行,五十七這裡看起:
【五十七、臥須右脇,名吉祥睡。不得仰覆臥,及左脇臥。】
這是在威儀門裡面講的睡覺,『臥』。在佛門,我們看到臥佛,佛臥的時候都是『右脇』,就是右手邊,右脇。我們生活當中,四威儀就是行住坐臥,臥就是躺下來的時候。所以這個躺下來必須要右脇,就是右邊(右手這邊)貼在床上,這個叫右臥,這樣睡的姿勢叫吉祥睡。『不得仰覆臥』,「仰臥」就是我們一般人睡覺四肢躺平,臉朝上,這叫仰臥。仰臥就不是吉祥睡,這個仰臥好像我們看到人死了,就是這樣四肢伸直躺在那裡。所以人睡了之後,就像死了一樣,每一天小死一次。如果右臥,這就是吉祥臥,這個仰臥就不是吉祥臥。但是我們一般人都習慣仰臥,都躺平下去,這個不是吉祥臥。「覆臥」是趴著睡,覆臥也不對。趴著也不是吉祥臥,實在講,趴著睡也不衛生。根據中醫講,如果右臥對肝臟比較好,對生理方面,肝臟比較好。仰臥或者覆臥,趴著睡、仰著睡,以及左脇臥,這個都不是吉祥臥,不是吉祥睡。左脇就是左邊,應該取右脇,右臥。我們看到臥佛的姿勢,就是那個姿勢就對了。這個也是要練習的,平常我們剛開始睡覺,這是右臥,但是睡著了,翻一個身又是仰臥了。這個我們現在常常就這種情況,但是慢慢練習,就是我們剛睡覺的時候,我們就養成一個習慣右側,右側這樣躺下去睡。睡著了,我們沒有辦法保持這個姿勢到天亮睡醒,就隨它去,有醒過來再把它調過來就好了。我們記住右脇臥,叫做吉祥臥,這樣的睡姿是比較不會作惡夢,所以這個睡的姿勢是非常重要,這是四威儀之一,非常重要。我們再看:
【五十八、《大律》云:「有五種人問法,皆不應為說。】
『大律』是《四分律》,就是有五種人來請問佛法,都不應該為他說法。哪五種?下面第一種:
【(一)試問。】
『試問』是什麼?我來給你考試考試,看你懂不懂,這個態度叫「試問」。他不是真的有疑問來請問的,他是來試看看你到底懂不懂,這種態度不恭敬,用試探的口氣、考試的態度來問問題,就不應該為他說法,不要跟他講,這樣不跟他講可以的。可以不用跟他講,因為他沒有誠意,他是來考試的,不是真正他有問題。
【(二)無疑問。】
『無疑問』就是說他沒有疑問,這一類也是故意問的。沒有疑問,那問什麼?問一些跟佛法不相關的,這個也不需要跟他回答。或者他已經是自己沒有這個疑問,他故意發問。這一類也是屬於試探的一種,這個態度就不對。但是另外有一種,叫「利樂有情問」,自己沒有疑問,他是代替別人來發問,這是可以的。像過去早年,淨老和尚在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辦大專佛學講座,每一次辦大專佛學講座都有一堂課是「佛學問答」。往往學生有的人他是剛剛接觸佛法,請大家有問題提出來發問,很多人也都不知道怎麼去問,是不是真正沒有疑問?有,但是不曉得怎麼問,不曉得從何問起?這個時候如果有比較資深的學長、學佛比較久的學長,看到這種情況可以代表,代替大家來問。他大概知道大家的疑問是哪些方面,其實他自己是知道的。他是代替別人問的,別人不知道怎麼問,但是確實有這個問題,他知道,但是不會問,他代替他來問,這一類在經典講叫利樂有情問。像眾生不懂得怎麼問問題,佛的資深大弟子知道了,代替他們問,這是利益眾生的,利樂有情問,那這個是可以。如果不是代替別人問,自己沒有疑問,你故意要問,這個就沒必要,這個也不需要回答,你是常常聽,你都知道了,你何必再問?就沒有意義了,這也不必作答,不必為他說法。
【(三)不為悔所犯故問。】
第三條,他不是為了懺悔他自己所犯的過失,是故意來請問的,這個也不用為他說,他不是為了懺悔自己所犯的過失,故意去問的。他不是為了懺悔所犯故問,那這個也不必說。他沒有心去懺悔,問這些,你跟他講也沒有意義,實在講彼此浪費時間了。
【(四)不受語故問。】
『不受語』,講了他也不接受,一直問,那也沒有必要為他講,這個我們過去也碰到很多。講了、說了,他也沒有聽進去、也不接受,但是一直問,這也沒有必要為他說。
【(五)詰難故問,並不得答。」】
『詰難』,就是他來找麻煩的,我們一般講找碴的,故意講一些難題來為難你,這叫「詰難故問」,故意的。這都不必要跟他回答,不要跟他說。這個有沒有?有,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講經,他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那個時候香港好像他是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暢懷法師(暢公)那裡。第一次去香港講經,講了四個月,好像講《楞嚴》。還沒有講之前,香港的同修就有給我們老和尚提醒,就香港的居士,他說香港有一批人,專門找外面來這裡講經的法師麻煩。過去有很多從外地來香港講經的,這批人就到現場來,他不是來聽經的,他是來找麻煩的,故意出一些難題去問,目的就是要把這個法師難倒,就是要他以後不敢來香港了。真有這批人,所以就有好心的居士提醒我們師父上人,說你要有心理準備,有一批人專門是來找麻煩的,問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我們師父上人似乎胸有成竹,他也覺得沒有關係。講了四個月,一個人來問都沒有,為什麼?在講席當中,把他們想要拿出來問的這些難題統統先講了,講到最後這些人也拿不出什麼問題來問,知難而退了,所以都沒有人來為難。後來講下來,這些居士說:淨空法師,你是第一個人,第一個法師到香港來講,沒有被人去問難的。過去很多法師來香港講經都被問難,人家故意來找麻煩,出一些難題來問他,讓他下不了台。
以上,這五種來問問題,『並不得答』,就不需要跟他回答。這個是可以的,不需要回答,回答也沒有意義,對他也沒有幫助,這個是問。所以我們要記住,問問題態度要恭敬至誠,真正疑問來請問,而不是以上講的這五種,這五種問就不對了。這是我們要向善知識提出問題,要避免這五種,真誠恭敬心請問,這樣才可以。如果有人他是真誠恭敬來請問問題,不是以上講這五種人,就可以跟他解答。我們再看下面:
【五十九、若為說佛法,則彼信重心生,福慧增長,超越輪迴,是即度父母出於生死苦海矣。】
這條是節錄。在《沙彌律儀要略增註》裡面,他是講你出家了,你是沙彌,回去俗家看自己的父母親,父母親還在世,是有必要一段時間回去看看父母,是可以的,回去看看父母。回去看父母,在《要略增註》裡面也特別註明,不要一回家講那些世俗的,跟佛法不相關的話。當然看見父母,難免這些家常話的問候,這些是需要的,這個世間法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主要還是要帶入佛法,讓父母得到佛法的利益,勸父母學佛。不能一回去,講道場的事情,是非人我,講自己在道場,師父多嚴格,他自己在道場受多少委屈,就不要去講這些,講這些讓父母操心,那不孝。所以應該回去問候父母,主要要為父母說佛法,讓父母真正認識佛教,進一步來學佛,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這是最重要的。『若為說佛法』,「若為說」主要對象就是父母,父母是我們世俗家庭的代表,當然這是舉出一個父母代表,當然包括其他兄弟姐妹、親朋好友,有這個因緣也要為他們說說佛法,結結緣。
如果為他們說佛法,『則彼信重心生』,他的信心生起來,他很尊重,他相信、尊重的心生起來了。相信佛法、尊重佛法的心生起來了,他就會認真來學佛,『福慧增長,超越輪迴』了。幫助父母、家屬增福增慧,最後超越六道生死輪迴,那就是超度父母、盡孝道。這個孝道盡得才圓滿,不要去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比如說,我們修淨土,最好勸父母也能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如果父母對佛法(佛教)生起信心,信心生起來他就會尊重,他就會學習。我們念佛人,當然勸父母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父母他相信、他接受了,他老實念佛,這一生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一生成佛了。『是即度父母出於生死苦海矣』,「度」就是幫助,協助父母出離生死苦海,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回到俗家,不要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最重要勸父母信佛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這個才是最重要的話,其他都不重要。這是講到回俗家看父母,要為父母說佛法。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六十、不得左右邪視,不得雜語。若與女人語,不得低聲密語,不得多語。不得詐現威儀,假粧禪相,求彼恭敬。不得妄說佛法,亂答他問,自賣多聞,求彼恭敬。】
這一條也是一個威儀,『不得左右邪視』,這個就是眼睛不能看左看右,眼睛斜著看的,這個威儀就不好。眼神邪視,讓人家感覺心不端正,所以眼睛「不得左右邪視」,有這個習慣要改過來。『不得雜語』,「不得雜語」就是說不要講那些散心雜話。雜語就是講那些沒有意義的話,無義語,沒有意義的話叫雜語。『若與女人語,不得低聲密語,不得多語。』跟女眾講話不能「低聲密語」,低聲就小聲的,我們一般講,講悄悄話,出家人跟女眾講悄悄話,這是很不得體。人家看到很奇怪,他們兩個是講什麼祕密?怎麼低聲密語怕人家聽到,是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讓人家產生誤會。「不得多語」,跟女眾講話也不要講太多,重要的、該講的講一講就好,不要講太多,講得很多、講很長時間,就沒有必要。這是講話。
下面是講『不得詐現威儀』,「詐現」就是欺詐。用欺詐的行為,外面表現得很有威儀,『假粧禪相』,在那邊打坐入定,『求彼恭敬』。坐在路邊打坐,姿勢擺得很莊嚴、很有威儀,但是內心不是那麼一回事,內心是想求別人對他恭敬供養,他是這個心態,不是真正他有功夫,裝的,我們現在講裝模作樣,目的求得別人對他恭敬供養。這也是欺騙信眾不好的一個做法,欺騙信眾,「詐現威儀,假粧禪相,求彼恭敬」,這個也不可以。『不得妄說佛法,亂答他問』,「妄說」就是不懂的就不要講。人家問了,不懂,你隨便給人家亂答,這個是不可以,「亂答他問」。在《論語》也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知道多少,他問了,我們知道,我們跟他解答。我們不知道,就跟他講,這個我還不知道,你可以去另請高明,你再去請問高明的人,我的學問有限。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不要假裝知道,然後亂講,「妄說佛法」,亂答他問,這個是不可以,這會壞亂佛法。
『自賣多聞,求彼恭敬』,這個心態也是要求人家恭敬供養。前面是假裝一個參禪的那種禪相,詐現威儀就是戒律,看起來戒律持得很好,禪相就是他有禪定功夫,但這都不是真的,裝模作樣的,目的就求人家恭敬他。這一段就是說講經說法不能亂講,讓大家覺得他這個學問,博學多聞,了不得,這也是要求彼恭敬,求人家對他恭敬供養。總是離不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總是離不開這個。不能妄談佛法,現在有很多人妄談般若。江味農老居士他註解《金剛經講義》,他說現在人談般若都是妄談般若(妄談就是亂講)、淺談般若、怕談般若,這都是不對。佛法要不要說?要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一定要有人說,但是說法的人,一定自己要真正有把握知道的才能說;你自己沒有把握,不要亂說,亂說也要背因果。
你看禪宗一個公案,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就要墮五百世野狐身。一個字,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就是一個字之差。有人問禪師,大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後來就墮到狐狸身去了,墮畜生道,五百世做狐狸。後來這隻狐狸又遇到一個禪師,大善知識,請他開示,他以前給人家回答,人家問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他說不落因果,這樣墮五百世野狐身。請問這個禪師,他這是給人家回答得不對,要怎麼回答才對?禪師就跟他講,你以前講的,再重新講一遍給我聽。他說你改一個字,「不昧因果」,把那個不落的落改成不昧的昧。他聽完之後就脫離野狐身了,他的錯誤被糾正過來了。不落因果就是沒有因果,撥無因果,那不對,那很嚴重,著空了。所以古大德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你著有,你相信有因果報應,你還會斷惡修善、持戒修福,雖然你執著,不能超越六道,不能明心見性,但是不落三惡道,會得人天福報。著相修行,不能超越六道,但是可以得到人天福報。
所以「寧可著有如須彌山」,寧可著有,有因果,這個像須彌山那樣。也「不可以著空如芥子許」,你著空像芥菜子,執著那麼一點點,那就不得了了,撥無因果。撥無因果怎麼樣?就造惡業,反正沒有因果報應,怕什麼,無所謂。造惡業就有惡報,就墮三惡道去了,這個很可怕的,所以不能撥無因果。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一個字之差就完全意思不一樣。不落因果就沒有因果,不昧因果是什麼?因果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昧就是清楚明白。雖然當體皆空,這個體是空的,但相是有,空有不二,才是事實真相。著空、著有都不對,但是著空比著有更麻煩。所以這個般若不能不講,也不能亂講。如果不講,我們很難深入經藏。
我們看世尊一生三十歲成道,七十九歲入滅(在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入般涅槃,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面十二年講阿含,阿含部講了十二年,阿含好像小學、中學,人天善法,出世間的小乘法,後面八年是方等,方等是高中。前面通小乘、人天,後面通大乘。前面一共講了二十年,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第三階段,般若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般若談。最後面就是《法華》、《涅槃》,《涅槃》是遺教,主要是講《法華經》,八年。開權顯實,會歸一乘,《妙法蓮華經》,等於是研究所了,般若等於是大學課程,它是大學課程。可見得佛法的中心是般若,如果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就變成世間法。從小乘提升到大乘要般若,大乘要提升到一乘,也是要般若,所以般若它是中心,不能不講,但是不能亂講,講錯了,給人家誤導,那更麻煩。
所以江老居士他說宋朝以後,在佛門裡面講經的法師,講其他經典的有,講般若的就很少,縱然有人講,講得很淺,淺談般若。沒有講的,怕談般若,怕就是怕人家誤會,聽錯了,給人家誤導,自己要背因果,就不敢講,叫怕談般若。所以江老居士講,很有道理,不可以妄談般若,亂講不可以;也不可以淺講般若,你講淺了,人家得不到受用;也不能怕談般若,怕談都統統不講,人家就不懂了。佛法的中心,般若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不講。所以應該要深講、圓講,要深入的講般若,圓滿的去講般若,這才是正確的。所以這裡也講「不得妄說佛法,亂答他問」,這不可以的;「自賣多聞,求彼恭敬」,這也是要背因果的,以上這個都要避免。「詐現威儀」也不可以,好像戒律持得很好,很有威儀,但內心求人家恭敬,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粧禪相」,外面表現得好像有禪定功夫。一個示現戒律威儀,一個示現好像有禪定,一個講經說法,亂講,這些裝模作樣都是為了求得人家對他的恭敬供養,這個就不對了,不可以這樣做,要避免。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六十一、不得說僧中過失。人非聖哲,孰能無過。迦葉起舞,堯舜病諸。自無慧目,豈察他非。僧德如海,佛猶親讚。若生誹說,直招苦報。】
這一條主要是『不得說僧中過失』。「僧中」是僧團當中。不要去說這些僧團當中的一些過失,因為畢竟都還是凡夫,大家都在修,所以『人非聖哲,孰能無過』。儒家講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也就是說,僧有聖賢僧、有凡夫僧,凡夫僧他還是凡夫,怎麼會沒有過失?就是因為有過失,才要修行。聽經聞法,持戒、修禪(修行)。修行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行為有三種,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心理)的行為,身口意三業。我們做三時繫念,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身口意三業行為有偏差、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凡夫,當然三業都有過失,所以才要修行。如果沒有過失,那就不用修行,就成佛了。還沒有成佛之前都有過失,只有到圓滿成佛了,才沒有過失。等覺菩薩都還有一點點過失,他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那個就是他的過失。
所以,你看普賢菩薩示現等覺菩薩,還要帶領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第四願「懺悔業障」,懺是懺除,悔是悔過,就是我們中國人講改過的意思。過去不要再造,就懺除了;悔過,不要再犯這個過失,這就是懺悔的意思,懺悔業障。你看等覺菩薩他還要懺悔業障,等覺菩薩什麼業障?就是生相無明他還沒破,那就是他的業障。那很微細,幾乎快沒有了,但是還是業障,還要懺悔。你說等覺菩薩以下,到地獄眾生,哪一個人沒有過失?所以不能去說僧團當中的一些過失。特別回去給父母親講、家屬講,讓這些人瞧不起僧團,造罪業就更重了。
我們要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個「聖哲」就是聖賢。你還沒有成聖、沒有成賢,怎麼會沒有過失?嚴格講,在世間法講,到聖人才能說沒有過失,賢人還有過失。賢人就等於是菩薩,聖人等於是佛,這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佛陀才沒有過失,佛陀以下菩薩,菩薩以下都有過失。在世間法裡面,聖人以下賢人,再來就君子。在佛法裡面,佛、菩薩、羅漢;在世間法,儒家他的學位也三個等級,第一個君子,第二個賢人,第三個最高的聖人。孔子,我們稱他為聖,聖人。但是孔子我們看他怎麼樣?你看他是聖人,他七十歲了,他說再給我幾年,我好好來深入《易經》可以無大過,就可以避免一些重大的過失,大過可以避免了,但是小過還是有。你看聖人都要懺悔業障,何況我們凡夫?所以不要去說僧團當中一些不好的過失,講這些,自己造口業,造罪業。
『迦葉起舞,堯舜病諸。』這是舉出佛門,「迦葉」他是修苦行的,他還會起來跳舞。世間的聖賢,古聖先賢,堯帝、舜帝是聖王,我們看好像還有過失。是不是真的有過失?不是,可能我們不了解。所以孔子也講,你親自看到的事情都不一定是事實真相。就舉出一個例子,有一次孔子在陳絕糧,那一段時間他們在郊外。煮一鍋稀飯,煮好他們要先供天,就像我們佛門午供,我們還沒有吃飯就先供佛。他飯煮好了,還沒有供天,子貢在遠遠看到,顏回就把那鍋先吃掉一口了,他就去給孔子(老師)報告,說顏回煮的飯,沒有供天他就先吃了,我親眼看到的。後來孔子就找顏回來問怎麼一回事,你怎麼飯煮好了,沒有先供天,自己就先吃了?顏回就講了,他說剛才那一鍋飯飛了很多沙進去,那不能供天,所以我就把它挖起來吃掉了,那個不能供天的,大家才明白原來是一場誤會。所以沒有問清楚,這個當中很多是誤會,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都有。何況我們凡夫,『自無慧目』,我們沒有智慧,『豈察他非』,就是說你怎麼有辦法去觀察別人他真的錯在哪裡、對在哪裡?不能隨便去下一個斷語。就像剛才舉出來,你親自看到的事情都還會有出入、還會有差錯,你沒有問清楚。所以親自看的都還會看錯,那何況聽人家講一講,你就認為是這樣,那這個常常就會出現誤會,事實不是那樣。
所以『僧德如海』,這個「僧德」好像大海一樣,佛也讚僧,『佛猶親讚』,佛也讚歎僧,讚歎僧團。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講,「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不要去說僧眾的過失。「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特別我們佛教界,我們佛教界如果有什麼不好的事情,我們也沒辦法求證,我們不要去傳,聽人家講,到我們這裡為止。在佛教,僧團還是要維護自己佛教的形象,這樣對社會大眾、對眾生才有利益。如果一直去講這些僧團的過失,讓社會大眾知道,那人家就不願意來學佛,不願意來接觸了,你們佛教怎麼這個樣子?就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過很大。應該讚歎,僧團如果有一些,一點點好事,我們讚歎、隨喜;不好,不說,我們也不讚歎,也不批評,這樣就好。『若生誹說,直招苦報。』如果你生起這個誹謗,到處去講,自己就會招感苦報,這個苦報就三惡道,自己墮落,就很冤枉了。所以這個嘴,口業當中,我們可以修福,也可以造業。關鍵,我們要知道要怎麼修,這個戒就是我們一個修行的標準。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下面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