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實?真實講到究竟沒人懂,為什麼?眾生都著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是真實,這人不懂。阿彌陀佛有方便,叫我們看得到、摸得著,真實法,妙極了。這一法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名號。這句名號,真實當中的真實,念念不要把佛號忘掉。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無論是善念、邪念、惡念,不怕,不能讓它相續,頂多第一個念頭冒出來,第二個念頭就阿彌陀佛,回歸到阿彌陀佛,所有一切統統擺平了,全都化解了。這個方法妙極了,真能幫助我們一生往生極樂世界,圓滿成就佛道。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五集)
我們每天看到佛像,聽到佛經,這就是接觸了阿彌陀佛的佛光。應當要記住,「慈心作善,來生我國」,這是阿彌陀佛在呼喚我們,在把信息送給我們。「今此殊勝光益,正是此願之成就。今云命終得解脫」。最後一句經文『命終皆得解脫』,「正是願文中,慈心作善,往生極樂之意」,就這個意思。你怎麼樣得解脫?解是解除煩惱,解除障礙、業障,脫是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這叫解脫,永遠不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迴這些事情。到極樂世界真的解脫了,不是不可能,不是假話。現在人喜歡說假話,普遍說假話,說真話也沒人相信,人家都是以為你是假話,造成學佛的困難,信心不能建立。把佛的話都會變成假話,極樂世界是假話,輪迴是假話,地獄是假話,因果是假話,統統不相信了,到他臨命終墮到地獄裡的時候後悔莫及。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六五集)
我們業障實在是太重了、習氣太深了,我們轉不過來,換句話說,很想回頭回不了頭。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就來一個暫時的方便法,諸位要曉得這個方法是暫時的,對於初學的凡夫有用處,我們就要找形相的三寶作依靠,就是世法裡面講我們得找個靠山。「佛」我們找誰?找本師釋迦牟尼佛,不錯,實在說這不是釋迦牟尼佛的願望。釋迦牟尼佛希望我們跟阿彌陀佛學,你看經上讚歎的,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把阿彌陀佛讚歎到極處。我們要是以阿彌陀佛作老師,皈依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願望,釋迦牟尼佛歡喜,你真的聽話、你真的懂事。
阿彌陀佛在哪裡?阿彌陀佛無處不在。這個話又講玄了,無處不在,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他?聽不到他?接觸不到他?他真的是無處不在,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但是世尊給我們講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在,經就是佛,佛沒有離開經。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做,就是皈依阿彌陀佛、就是親近阿彌陀佛、就是學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樣樣都圓滿,阿彌陀佛沒有絲毫欠缺,是我們一生做人、修行最好的榜樣,所以皈依阿彌陀佛,佛寶落實了;皈依佛落實了,皈依法也落實了。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十三集)
「不可稱者,是妙觀察智」,稱是沒有辦法說,這個智慧妙說不出來,妙觀察。「此智觀察不可稱境」,這個不可稱也是無量無邊。觀察虛空法界萬事萬物,「謂一切法,如幻如夢」,我們在經上常讀,但是從來沒有作如是觀,也就是我們沒有把它落實。我們離開經本,還是隨我們自己的常識,自己習慣的見解,沒有把它換下來。這叫什麼?能說不能行,我們學的是佛學,不是學佛。那要是學佛?學佛就是如幻如夢,就應用在生活上,就應用在現前。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眼耳鼻舌身對外面色聲香味觸,如幻如夢。每天都作如是觀,觀久了真是這個樣子,《金剛經》的義趣統統現前,金剛般若現前,你真放下了。所有一切境緣當中, 你不再執著,你不再分別了,這就是大菩薩的境界。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一四集)
凡夫心住在哪裡?我們看現前我們社會的一般凡夫,他住在自私自利,住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住這裡。這些東西,我們現在學了佛知道,全是假的。所以他這一生到最後是一場空。佛法說得好,「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凡夫一生到最後算總帳,是業,有善業、有惡業,你是善多還是惡多?善多感得的三善道果報,惡多感得的是三惡道果報,輪迴裡頭無量劫來出不去。
佛又告訴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決定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我們細心想想佛這幾句話,真的嗎?我們從因果上去看,從早到晚,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太長了不要看,看一個星期的,大概還能記得,我起心動念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我的言語是好話多還是壞話多?我所做的事是善事多還是惡事多?你只要這樣一反省就明白了。多的力量大,先牽著你去受報。如果惡念、惡行多,那就三惡道去了;善念善行多,三善道去了。
現在這個社會,將來往生三善道的人很少很少,三惡道成批排隊進去,不知道有多少!我們自己細心去想想,那排隊裡頭有沒有我的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二集)
我們居士林放生部的副主任林興福居士,今天早晨往生了,他給我們示現無常。很難得,他沒有生病,早晨做早課,聽說拜佛拜下去就不起來了,就走了,課誦的時候走的。這個我們一般人講心臟病突發,很快就走了。《八大人覺經》一開頭跟我們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假的,不是真的,何必要計較?何必要分別?何必要執著?為什麼不學菩薩?菩薩一切隨緣,你說好,他跟你點點頭,你說不好,也點點頭,到底是好、是不好?他也跟你點點頭。絕對不會起心動念,絕對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叫聖人;只有凡夫才會打妄想、才會起分別、才會起執著,自找苦吃。實際上沒有這回事情,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一三九集)02-034-0139
你要是想我,你就念阿彌陀佛就好了,我也念佛,我們心心就相印了。聽經、念佛就好,天天見面。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一七四集
我們細心觀察,昨天過去了,它存在嗎?不在了,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們活動錄的這些像,再放給我們看,那是什麼?那是夢一場,也是永遠不再回來了。這不都擺在面前嗎?以前沒有錄像看不出來,現在錄像是什麼?那是夢,就在眼前。能得到什麼?什麼都得不到。事實真相就是一天比一天接近死亡,這是事實,誰都不能逃過。人的一生從出生就非常精進,一分一秒都不停止,往哪裡去?往墳墓裡去。從生到死,精進,一秒鐘都不停,這就叫人生。佛看得很清楚,你到這個世間來,就是生死、生死,永遠在搞生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
生死輪迴很苦!實際上你細心去觀察生死輪迴它的真相,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多少個生死?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念就是一個生死。每個念頭是圓滿的五陰,五陰裡頭所現的,全宇宙。一彈指,我們如果把它換算,假設一秒鐘彈五次,就是一千六百兆個生滅;每一個生滅都不停住的,它不住,幻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遍法界虛空界不離這個事實真相,我們還有什麼可求的?總而言之兩個字,佛把它描繪出來了,叫無常。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一七四集
在這個世界修行,比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還要殊勝。這就是這個世界很不好修,障礙太多了,這是強烈的在這裡鍛鍊你,就是天天大考,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帆風順,沒人考你,所以你的進步就很慢。確實他不退轉,這是真的,他不退轉,進步很慢,沒有像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大起大落,進也進得快,落也落得快,你能夠保住只進不落,這就是超過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是佛在經上講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前這個緣,一切隨緣不攀緣,佛菩薩真的會保佑,真的會加持。你真的肯幹,佛菩薩會加持你的壽命,讓你在此地大幅度的精進。所以一定要曉得,往生淨土,清淨心是真因。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七集
佛所講的,我們有沒有做?做了,做到多少?十之一、二,還有十之七、八我們做不到。做不到是什麼原因?不信!所以此地講,信憶二字不離於心。你要不信,你這個憶佛念佛做不到,唯有真正相信,你心裡頭才真的有佛。
口裡念佛,一天念十萬聲、念二十萬聲,心裡頭沒有,不信!信佛是什麼樣一個情形?你心裡頭真有佛,真的是二六時中晝夜不間斷,你心裡頭真有佛。你真的常常想佛,真的常常記住佛的教誨,你會依教奉行,即使做不到,你會很認真努力要想把它做到,這才叫信。所以不是我們一般普通人講的泛泛之信。
節錄自:大乘無量壽經一六七集
你念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一切菩薩的名號統統都包括盡了。不要再打妄想了,念這一個統統都念到了,一個都沒少。你念其他的話,念這個就漏掉那個,漏掉的太多太多!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這才真正明瞭一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遇到這個法門,知道事實真相,那才真正值得慶幸。
節錄自:往生咒講記第三集
我非常重視繼承人,所以我在五十歲就非常重視栽培接班人。我可以不講經,經不能斷掉,能講的、喜歡講的,我都把他提出來,一個個的培養他;我走了,還有這麼多人講得比我好,我很滿意。
節錄自 法音宣流-第6集
我們怎麼修?這一天過去了,絲毫印象都不留,高明。好的事、壞的事,隨它去吧!它過去了,一秒鐘過去了,這一念過去了,隨它去吧!不要去想,好的壞的都不想,好的一場空,壞的也是一場空,你去想它幹什麼?把這個念頭拿來想阿彌陀佛就對了。希望這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我們往生決定有分。
節錄自:澳洲淨宗學院餐後開示
求生淨土是我們唯一的目標,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保險了。阿彌陀佛是保險公司的大老闆,決定一生成佛,這是成究竟圓滿佛。所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確確實實是無上咒,怎麼能把它看輕!
節錄自:往生咒講記(第三集)
閻浮提眾生,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性情不定,朝三暮四,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念佛不老實,看到參禪的人就想也去打坐、也去參禪,看到學密的,他也想去念咒了,這樣的修學是不會成就的。不但念佛念不好,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學不好。
節錄自:往生咒講記(第三集)
希望我們同修,將來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蓮池海會,我們在那裡聚首,這是功德圓滿。老家在哪裡?老家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量壽,極樂世界沒有生滅;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這裡有,極樂世界沒有,這個要知道,所以它叫極樂。
節錄自:澳洲淨宗學院餐後開示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