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世界皆為緣生|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61-70集|悟道法師主講

🔹我們的煩惱怎麼來的❓
🔹真正透徹了解因果,也一定會見到什麼❓
🔹名字相從哪裡來❓
🔹祖師講「舌頭掛牆壁」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講義節要—身心世界皆為緣生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集)  2022/11/2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70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八十九頁。我們從倒數第二行,從第七條這裡看起。我先將這一條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七、約因果以明。大千世界為眾生同業所感。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此二皆不外因果,因果即是緣會。緣生故是幻有,幻有故是假名。有因必有果,言是名,為令眾生懍然於因果,雖性空而相有,絲毫不爽,不可逃也。】

  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學習到第六條,「約眾生以明」。這段經文是佛給須菩提開示說,「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須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條節要就是這段經文的一個註解。上一次講,「約眾生以明」,就眾生這方面來講。所謂眾生,「眾生」這兩個字的意義就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現象,稱為眾生。眾生包括有情、無情,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都叫眾生。就眾生來講,「世界終為塵境」,世界就是六塵的境界,我們整個身心世界終究它是六塵境界,塵境。「取著則心不清淨」,取就是取相,取相、著相心就不清淨了。我們凡夫總是取著這個相,認為相是實有。為什麼取著?就是認為我可以得到的,我可以佔有、我可以控制、我可以支配,這個就是取著,執著。執著就心不清淨,心不清淨就有煩惱,貪瞋痴慢。我們的煩惱怎麼來的?就是著相來的。著相就是迷惑了,迷惑、造業就受苦報。所以取著心就不清淨,「心不淨則土不淨」,心不清淨,我們居住的世界環境它就不清淨。所以穢土、淨土都是我們的心所變現的,我們心不清淨變現就是穢土,污染;心清淨,所現的就是淨土,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清淨怎麼能了生死、出輪迴?生死輪迴就是心不清淨所造成的。「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應身就是佛示現在這個世間,應身是從法身所現的,法身是本體,應身是相。現應身的相就是為眾生說法,說法目的就是要令眾生也能夠都證得本具的法身。因為法身每一個人都有,法身就是自己的自性、六根的根性,說法的目的就是要令眾生也證得法身。眾生如果取著這個應身之相,他就不能見性;著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就不能見性,著相了,迷在這個相上,那就見不到性。我們凡夫問題也就是在著相,著相不能見性。所以不可取著,不能著相,不著相,性就在相當中,就明心見性了。這一條是約眾生來給我們說明。

  第七條,『約因果以明。大千世界為眾生同業所感』。這個以因果來講,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眾生共同的業力所感應的,我們一般講共業,共同的業感召來的,感召這個世界。『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三十二相」是講佛的身相,應身的相。佛的三十二相是人間最富貴之相,這個三十二相,每一相在經典上都講得很清楚。三十二相,還有「八十種好」,八十種隨形好。三十二相第一相,足底是平的;八十隨形好,無見頂相。詳細我們可以看《佛學辭典》、《三藏法術》,這個都有詳細的列出來。每一相都不外乎因果,他為什麼得到這個好相?就是修因,積功累德,所以他得這個相。比如說我們在《彌陀經》看到,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這一相就是生生世世不打妄語,他修成這個相,舌頭伸出來可以蓋住整個臉。所以每一相都有它的因果。這個也給我們說明,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個空就是空有同時,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這個空,我們不能把它體會成什麼都沒有叫空,那叫頑空、偏空,不是經典講這個空的真實義,我們要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因為空它才能現有。三十二相是佛多劫薰修成就的,大千世界、佛的應身都不外乎因果,修什麼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因果即是緣會』,因緣聚會,果就現前。我們一般講因果,具體的講就是因緣果報,簡單講叫因果,實際上是因加上緣,它這個果就現前,果現前就有報,報就是受,就是去承受這個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因果是怎麼一回事?就是因緣聚會現出這個現相。

  『緣生故是幻有。』緣生法,它就是有而非有,有沒有這個相?有,有這些現相,但是了不可得,所以叫幻有,叫幻相。不是沒有相,有,但是幻有。就像我們在螢幕看到那些影像,我們都知道那是幻相。幻相,你不能說那個相沒有,相有,有但是它是幻相。你知道幻相,你不要去執著,那就清淨了,它什麼相都沒有妨礙。現在問題我們把它看作真有,那就去執著、去取著,我們在這個地方就生煩惱。『幻有故是假名』,幻有它就是假名。

  『有因必有果,言是名,為令眾生懍然於因果。』因果,有這個現象,佛為什麼講「是名」?「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非相就是空;「是名三十二相」,那就是有。為什麼有三十二相?修因證果。所以佛講「是名」,怕眾生講空就執著空,變成了撥無因果,撥無因果那個問題比著有更嚴重、更麻煩,都胡作妄為了,墮到惡取空去了,那就錯了。所以為什麼《般若經》從宋朝以後就很少法師講?講了怕人家誤會,變惡取空了,撥無因果。古大德講,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也不可著空如芥菜子,可見得著空比著有更麻煩。著有,他還知道斷惡修善,善因善果,還不至墮落三惡道;著空,撥無因果,造什麼惡業它都空了,沒有因果,墮三惡道去了。所以因果不是沒有,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事都離不開因果,都有因果。所以『雖性空而相有』,雖然性體它是空寂的,但那個相有,它會顯相。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不可逃也』。這也是世尊說法的善巧,說「即非」,再說一個「是名」,那我們要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即非就是它空的,是名就是它有,這是《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非就是你不要去執著,不要執著有;是名,你也不要去執著空,有這個相,二邊都不執著,這就對了。這個地方我們好好去體會。

  我們要從因果深入,也可以體會到性空。所以印光祖師在《安士全書》講,如果真正明瞭因果,他必定也是會見到自性。因為因果是有,有從空來的,它不是分割的,你真正透徹了解因果,你也一定會見到性空。所以因果教育我們不能疏忽。講因果的,印光祖師提出《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我們看看《安士全書》,知道真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真正明瞭因果就必定會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所以我們看十方諸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他成立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離不開因果。你看法藏比丘他因地怎麼修的?他住真實慧(真實慧就是般若智慧),他這個世界的成是從般若智慧去建立的。我們讀《無量壽經》第八品,「積功累德第八」,法藏比丘他修因證果,修六度萬行,《金剛經》也是講六度萬行,所以要修六度。修,不要執著,般若智慧就現前,這樣才能超越六道,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不能著相,如果你修斷惡修善著相,出不了六道;可以得人天福報,來生享受人天福報,但是不能出離六道,不著相就超越了。事相上都一樣,一樣這樣做,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一樣,但是你著相就不能超越,只能得人天福報,你不著相就超越了,關鍵就是在著相跟不著相。事相上一樣,你布施一萬塊,他也布施一萬塊,一個著相,一個不著相,果報就不一樣,不著相的他超越了,著相他會得人天福報。所以我們為什麼要修般若?因為沒有般若,前五度如盲,如盲就好像沒有眼睛,看不到路。有了般若那才叫度,度就是到彼岸,叫波羅蜜;如果沒有般若就不叫波羅蜜了,只是修人天福報。

  因果教育我們不能疏忽,學《金剛經》我們也要學因果。在大乘經典講因果的經很多,像《無量壽經》也講因果,《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十輪經》,講因果的經典也非常多。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印光祖師特別提倡因果教育。這個時代大家都不懂因果,甚至他不相信有因果,一講因果他就說迷信,一般人他不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對這個他不相信;特別看到一些造惡業的人還滿享福的,做善事的反而命運非常不好,就更不相信了。但是他不知道因果通三世,因緣果報不是馬上修馬上果報就現前,它要過一段時間。好像今年種這個水果,不是馬上種馬上就長出來,你要等到明年它才長出果。這個因種下去(種子種下去),還要加上緣,它才結這個果,結了果那就報了,你就可以去享受了。我們再看下面第八:

  【八、約空有同時並具以明。說一「非」字,是令不著有。說一「是」字,是令不著空。曰非曰是,是令二邊皆不可著。身心世界,皆為緣生,別無實法。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豈非同時並具。依正如是,其餘可知矣。二邊不著,乃斷除妄念之極致。】

  『約空有同時並具以明』,就空有同時具體給我們說明。說即非,世尊講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就是教我們不要著有,不要著這個相。『說一「是」字,是令不著空』,也不能著空,著空,沒有這個相,明明有相,不能著空。『曰非曰是,是令二邊皆不可著』,就是說二邊你不要執著,不要著有,也不要著空。『身心世界,皆為緣生』,我們這個身心世界都是因緣所生的。『別無實法』,就是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因為很多因緣聚合起來的,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像我們身心世界這些物質,就是地水火風四大五蘊假合的,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因為是假合的,『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像我們這個房子,房子它不是獨立的一個實體,它是很多因緣聚合起來,它有鋼筋、有石子、有水泥、有木頭、有磚塊,還要人去設計、去建造,才造成一間房子。這間房子你說有還是沒有?就緣生法講,非有就是說它不是一個實體,它是很多因緣(很多條件)這樣組合起來才現這個相,這個叫緣聚,它就生這個現相;緣散,這個房子舊了,要拆掉了,拆掉這個房子的相就沒有了。當這個房子建好以後,那豈不是有即非有嗎?你不能說它沒有;有,也不能說它是實有,有即非有,這個就空有不著了。

  我們舉出一個例子,任何一個事情都是一樣,都是緣生法,沒有一樣離開緣生法。特別現在科學發達,研究原子、中子、粒子。最基本的,佛經講的微塵,物質體積最小的,所有的是微塵去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集合起來,形成這個相,這個叫緣聚,因緣聚會它就現出這個相,緣散的時候那個相就沒有了。我們人這個身體也是一樣,父母的緣,我們神識來投胎,因緣聚會才生出來的,過了一段時間壞了,緣散了,它就滅了。我們常常送往生,我們認識的人當中,我們都看了不少,親朋好友、家親眷屬過世,在世的時候不是一個人嗎?你說他有還是沒有?大家去參這個。舉出一個例子,你說有,我們現在這個人,我們現在坐在這裡,是空還是有?其實我們現在有這個身體,有即非有。有,你不能說沒有,但是不是真有,是一個緣生法,緣聚它生出這個相,緣散這個相就沒有。你看人死了,送到火化場燒一燒,倒出來,那個工人打一打,一堆灰,沒有了,我們一個人的相就不見了。

  你去觀察這些我們現前的事事物物,你去觀察緣生法,你就會開悟。緣生緣滅,從這個當中去觀,我們一般比較容易入得進去。如果直接從我們自性如如不動,這個我們一般人就比較難,比較不容易,直接觀我們的自性。《金剛經》有叫我們直接觀自性的,就是你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緣生法它是一個生滅法,生滅法當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你要認識那一個,那個才是真正自己,那個不生不滅。我們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開示我們也念很多遍了,剛開始念沒什麼感覺,念久了我們再學習《金剛經講義》,慢慢也有一點體會了。中峰國師不是開示嗎?我們常常念「生自緣生」,大家記不記得?生,為什麼生出這個現象?是緣生的,就是緣生法。「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法性就是我們的自性,自性它本來就存在的,叫做本不生。「阿字本不生」,阿這個字是本不生的意思。本不生就是它本來就有,本來就有就沒有生;本來沒有,現在有了,那才叫生。所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這兩句我們參透了,這些就懂了。不過這邊要講很多,我們才能體會到中峰國師開示那兩句,要多做解釋。也就是說,生它是緣生的,我們法性不是因為那個緣生跟著生,也不會因為那個緣滅法性就跟著滅,因為法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的自性不生不滅的。性是不生不滅,但是相有生滅。相從哪裡出來?從性出來的。就像我們老和尚常常在講席當中用電視屏幕,我們透過這個比喻去體會,那個屏幕(螢幕)不生不滅,它空空的,但是它能現相,什麼相都能現。如果你常常用這個義理去體會、去參、去觀,慢慢你就會有所悟處。它那個體空的,相是有,相從哪裡出來?從空出來的。所以有即非有,當體即空。所以「身心世界,皆為緣生,別無實法」,它不是一個有實體的,沒有自性。

  『故有即非有,非有而有。』我們看螢幕上的影像,有,但是它不是真有,叫幻有,有的經典叫做妙有,真空妙有。『豈非同時並具』,「同時」就空有同時。你說螢幕現相的時候有,但是它是空的。空跟有是同時的,你不能去給它分割。『其餘可知矣。二邊不著,乃斷除妄念之極致。』二邊都不執著,就是斷除妄念最好的一個方法。我們為什麼妄念這麼多?不外乎執著,我們認為這一切真有。我們再看下面第九:

  【九、約究竟義以明。世尊說此二節,是令眾生徹底領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性體耳。】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講『約究竟義以明』,就是究竟了義來說明。『世尊說此二節』,世尊說這兩節經文,『是令眾生徹底領悟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性體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我們的性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常常看到的「不可思議」。我們念《彌陀經》,「不可思議」,大乘經都講不可思議,小乘經是可思可議的。不可思就是心行處滅,你用思惟想像達不到,叫不可思。你不可以用你的思惟想像去體會、去理解,你體會不到,體會不到真實義。不可議就是說言語道斷,你也講不出來,說不上來。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不可思議,你不可以用思惟想像,也不能用言語去議論。在禪宗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所以禪門它的教學就不讓你起心動念,很直接的,從你的起心動念給你截斷。我們如果沒有辦法用禪宗這個方法來修,那就用念佛,以念止念,念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會開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就開悟了。我們提起一句佛號,也就是放下其他的妄念,念久了也是會開悟,跟參禪就沒有兩樣。所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再看下面:

  【依正二報,唯是因緣聚合之相。】

  『依』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叫依報,正報是指我們的身體,合起來講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唯是因緣聚合之相』,「唯」就是唯有,因緣聚合的相。它沒有實體,是因緣聚合的,所有相都是因緣聚合的。

  【經謂『是名』,明其假名為生,實未嘗生。故說「非」,明其本來無生。】

  『經謂』就是經典上講,『是名』,我們看到經文,世尊講「即非、是名」,「是名」是給我們說明『其假名為生』,這個名是個假名。『實未嘗生』,說緣生也是個假名,實際上生即無生。『故說「非」,明其本來無生』,它本來就沒有生,生即無生。

  【既無所謂生,則亦無所謂滅。】

  既然沒有所謂生,也沒有所謂的滅。

  【則諸法本不生不滅。而凡夫不知,迷為實有生滅,隨之妄念紛起。是故世尊說為可憐憫者。】

  但是我們凡夫不知道,不知道事實真相,我們迷了,我們認為是真的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我們把這個假相認為是真的。所以『隨之妄念紛起』,妄念隨著就起來了。我們也常常念《心經》,《心經》我們也念得很熟悉了,「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那是給我們講事實真相。但是講真的,我們凡夫很難體會,我明明看到就有生滅。所以一般大乘經講不可思議,也不容易懂,因為跟你講無生,我們明明看到有生滅,人有生老病死。如果給我們講無常、苦空、無我、不淨,這個我們大家都會認同,因為我們現在看到就是這樣的。小乘經講的我們可以理解、可以思議的,大乘經給我們講事實真相我們就不懂了。『迷為實有生滅。』本來無生,為什麼我們現在看到有生滅?其實境界,它的真相是沒有生滅,我們現在看到生滅是怎麼一回事?我們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我們看到有生滅。原來整個世界是不生不滅,因為我們迷了,著相了,起心動念,現出這些幻相出來,有生有滅,現出這些幻相。

  佛講這個我們不容易懂,所以佛大慈大悲,在大乘經用各種比喻來給我們說明這個事情。像在《圓覺經》佛就跟我們講,我們眼睛有毛病,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花很多,實際上空中並沒有花。是因為我們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花這麼多;如果你眼睛好了,這個花也沒有了,用這個來給我們體會佛講的真相。我們現在看到這整個身心世界就像空中有花一樣,為什麼看到有花?因為是自己眼睛有毛病。我們看到是有花,實際上它沒有花,大家去體會這個意思。好像佛給我們說不生不滅,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我明明看到人有生老病死,怎麼無老死?這生老病死怎麼來的?就是我們起心動念現出的幻相。你現出這個幻相,實際上它有沒有?它還是沒有,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大乘經可以以經解經互參,我們就容易去體會這個。

  「而凡夫不知,迷為實有生滅」,迷了就以為真的有生滅,所以佛給我們講不生不滅,我們很難理解,我們也不會認同。明明看到一切都是生滅,怎麼會不生不滅?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世界都變來變去的,怎麼會沒有生滅?事實上是我們迷了,在不生不滅當中現出很多生滅出來。當我們現出這些生滅的時候,實際上它還是沒有生滅。哪一天我們起心動念放下了,你見到整個世界統統不生不滅,你看到大地眾生都成佛了,都是佛。所以生滅是從妄念起來的,我們的妄念、妄想。『是故世尊說為可憐憫者。』為什麼可憐?如果是真的有生滅那不可憐,真的是這樣;但不是真的,我們認為是真的,那真的是可憐,那就很冤枉,冤枉受這個輪迴之苦。所以我們好好去體會。我們一開始體會不到沒關係,我們常常去揣摩,你常常去觀察這個,你提起疑情,你就會開悟了。疑情就是,這個是什麼道理?你不斷去追究,叫參究,在參究當中你妄念會放下很多,參到最後妄念放下了,那你就悟入了。我們再看:

  【十、須知身心世界,本無生滅。而見有生滅相,安立生滅名者,無他。實是痴迷凡夫,妄念變現之虛相,妄念強立之名言。經云『是名』,如是、如是,此「是名」之究竟了義。】

  這一條,我們看了又更明白了。『須知』,必須要知道,『身心世界』,我們現在這個身體、我們心裡的這些念頭、我們外面的依報,整個世界,我們看到都有變化,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你看植物春夏秋冬,都是無常的,生滅變化。大乘經講的,身心世界本無生滅。小乘經講的,就我們的常識可以理解的,佛隨順我們凡夫可以理解給我們講,我們比較容易接受。佛在《八大人覺經》講「世間無常」,世是指時間,間是講空間,時間跟空間,這合起來叫世間,世間就是時間、空間,包括這一切動植物、礦物,有情世間、器世間都包括在裡面,無常。「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住的這個地球很危險、很脆弱,常常在地震。「四大苦空」,地水火風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個我們比較容易懂,講「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可以感受到,是不是?無常,真的是!都是無常,哪一件事情是永恆的?沒有,都是在生滅變化。國土危脆,我們台灣常常地震、土石流,真的,我看到就這樣,這個我們會同意。現在大乘經跟我們講「本無生滅」,你看到那些生滅,那本來沒有,那是假的,我們就搞不懂了,我明明看到有生滅,怎麼會沒有生滅?這個我們就不懂了。所以佛說法先講我們能懂的,我們常識能理解的,最後跟你講真話,跟你講真的是沒有生滅。所以須知身心世界本無生滅,它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生滅就好像空中有花,那是我們眼睛有毛病才看到有花,那空中有沒有花?它還是沒有花。我們眼睛好了看到沒有花;眼睛還沒好,它有沒有?它還是沒有。我們現在看到都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開悟,看到有生滅,那事實真相有沒有生滅?它還是沒有生滅。大家從這個比喻去體會,佛跟我們講這個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有生滅,事實真相是什麼?它還是不生不滅。

  『而見有生滅相,安立生滅名者,無他。』而我們凡夫看到有生滅相,給它安立「生滅」這樣的一個名稱。這些名稱怎麼來的?『實是痴迷凡夫,妄念變現之虛相。』我們凡夫迷了,我們妄念變現出來生滅的虛妄相,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念強立之名言』,這個妄念勉強給它安立一個名字、一個名稱。『經云「是名」,如是、如是,此「是名」』,是妄念給它立的一個名稱,所以叫「是名」,即非是名。『此「是名」之究竟了義』,「究竟了義」就是它的真實義。所以名是假名,「是名」是假名,好像我們這個毛巾,毛巾是個名稱,佛說毛巾即非毛巾,是名毛巾。你從一個去體會,任何一樁事情都可以用這兩句,你慢慢去參,你會開悟。茶杯,佛說即非茶杯,是名茶杯,這樣你就去參。你看到任何一樁都可以用這兩句,即非是名、即非是名,你這樣去參,真的會開悟。所以這兩句是究竟了義,給你講「即非」,又給你講一個「是名」。我們再看下面:

  【十一、若離於念,身心世界之名字言說,尚且無存。那有生滅之名字,又那有生滅可說。如此則泯一切相而入真實體。真如性體,從本以來,平等如如。總之起念即非,並起念之非亦非。經云『則非』,如是、如是。此「則非」之究竟了義。】

  前面這一條講是名之究竟了義,這一條講則非究竟了義。『若離於念』,「念」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起心動念。我們如果不起心、不動念,『身心世界之名字言說尚且無存』,你不起心、不動念,你身心世界這些名字言說也就不存在了。不起心、不動念,一法不立,那都不存在了,它本來就是這樣。『那有生滅之名字,又那有生滅可說?』生滅也是一個名字,說一個生、說一個滅,這都是名字,所謂名字相。名字相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念頭來的,我們起一個心、動一個念才有這個名字言說;不起心、不動念,名字言說都沒有了,不存在了。這個我們也好好去體會,這個就「則非」。我們就舉出一個名字,像毛巾,這是我們給它安上去的,我們給它叫毛巾。毛巾它自己沒有說我叫毛巾,不是,是我們人給它叫毛巾。這個叫茶杯,它有沒有說我叫茶杯?沒有。這個就叫名字相,因為人起心動念,把這個叫茶杯、這個叫毛巾,是不是這樣?我們中國人叫毛巾、叫茶杯,外國人講英文又是另外一個講法,那個也是假名,統統是起心動念。事實真相,它沒有說話,茶杯它有說話嗎?沒有,毛巾它也沒有說話。那為什麼名字言說那麼多?從哪裡來?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來的,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沒話說了。禪宗開悟,祖師講「舌頭掛牆壁」,你真正開悟了,你就不用講了。舌頭掛牆壁是什麼意思?掛在牆壁就不用講了。不用講是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要這樣去悟才會悟到那個真實相,《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是這個。「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首《開經偈》是武則天作的,但是武則天她作了這首偈,她自己也沒有解如來真實義;她如果真正解如來真實義,她怎麼還會去跟人家爭?不會了,都放下了,那都是假的。所以聽經,如果你會聽就開悟了,你離言說相,不要去執著那個言說相,不要執著心緣相,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是借我們用,只是一個工具、一個代名詞,我們也不要去執著。

  『如此則泯一切相而入真實體』,一切相沒有了,那就入真實體。『真如性體,從本以來,平等如如。』你不起心、不動念,它就平等了;起心動念,從平等當中就現出一些不平等的幻相。問題是我們起心動念,雲谷禪師給了凡開示也是這個道理。雲谷禪師給他開示,當你不起心、不動念,什麼是壽?什麼是夭?什麼是窮?什麼是通?這些都沒有了;什麼是長壽?什麼是短命?這些從哪裡來?從你的妄念,分別、執著、妄想出來的;如果你沒有這些妄想、分別、執著,它都是平等如如,都平等了,真平等。如如不動,這些差別相沒有了。『總之起念即非』,就是你起心動念就錯了。『並起念之非亦非』,我不起念,這個也不是。所以一空到底,「離四句,絕百非」。所以關鍵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是最直接的。『經云則非,如是如是』,「經云則非」就是它的真實義就這樣,如是、如是。『此「則非」之究竟了義』,這個「則非」究竟了義,就是這個真實義。好,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須知但遮無照,但泯無存,便非了義。遮中有照,泯中寓存,方是究竟了義。】

  這裡再給我們補充說明。『須知』,必須要知道,『但遮無照』,「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防止妄念,但是你沒有「照」,沒有照就不起作用;『但泯無存』,「泯」就是泯滅,沒有了,這個就不是了義。所以這個當中要仔細去體會。應該是什麼?『遮中有照,泯中寓存』,遮照同時。像鏡子一樣,它照,照得清清楚楚,但是它不落印象。鏡子無論照什麼相,它都不落印象,它本來清淨的,但不妨礙它照。這個才是究竟了義。所以這個也不能錯會,如果錯會變成偏到一邊去了,遮了就沒有照,照了就沒有遮,這就不是真正了義;真正了義是「遮中有照,泯中寓存」,這才是究竟了義。我們再看第十三:

  【十三、學人最初宜用遣蕩功夫,以除其舊染之污,使此心漸得清淨,乃有見性之望。】

  『學人』,我們學佛的人。『最初宜用』,我們初下手用『遣蕩功夫』,「遣蕩」就是排遣這些妄念,用這個功夫。因為我們打妄想,無始劫以來都打成習慣了,現在用遣蕩的功夫除掉這個舊污染,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這些污染,使我們這個心『漸得清淨』。我們的煩惱習氣用這個遣蕩功夫,慢慢的我們心清淨了,這樣才有見性的希望。這是我們初下手,就是要用這個功夫。八萬四千法門都有它的用功方法,我們念佛就是用一句佛號,用佛號來遣蕩所有的妄念,這個是比較方便,我們比較容易下手。你妄念起來就提起佛號,這個就是「遣蕩功夫」,把我們無始劫以來的污染(習氣)用這句佛號給它薰染,「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這個要講也是很多,因為用這個遣蕩功夫是禪門用的方法,教下也是用這個方法,修止觀,淨土是用念佛這個方法。

  『舊染之污』就是什麼?就是眾生知見。眾生知見是什麼?貪、瞋、痴、慢、疑,這個叫「五鈍使」;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叫「五利使」,利就是猛利,這個使就是指使。我們凡夫,好像這十個刑警押著我們,你一定要這麼做。就是你有五利使(五鈍使從五利使來的),五利使第一個是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邊見就有對立,二邊;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包括所有錯誤的知見,那叫五利使。五利使出現五鈍使(貪瞋痴慢疑),這個叫十使,也就是見思惑,這個叫眾生知見,我們眾生的知見。信願念佛就是佛知見,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佛知見,用這個佛知見去轉我們的眾生知見,這個也是很直接了。就是佛知見來薰習我們眾生知見,薰久了就變成佛知見,這個是比較方便。一般法門,禪宗、教下從我們的靈知心(自性般若智慧)去照見,這個功夫比較有難度,我們一般用念佛這個方法是比較方便。所以「學人最初宜用遣蕩功夫」,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來遣蕩。當然,如果你懂得像《金剛經》江老居士講的這些方法,來補助也是可以。古人有禪淨雙修,古人禪淨雙修的這些祖師大德很多,像中峰國師他是參禪開悟,再來念佛。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祖師,這些都是大徹大悟的。再早,永明延壽大師,他講「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都很猛了,再加上兩隻角就更猛了。就是禪淨雙修,他的成就就是理一心不亂。所以《金剛經》幫助我們達到理一心不亂,這個有幫助。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段。這個我們好好去參究,慢慢你體會,那就法味無窮、就法喜充滿。好,今天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極樂世界無衰無變,也是虛妄相嗎❓
🔹法性也叫自性、佛性、本性,名詞很多,講的是同樣一樁事,為什麼用這麼多名詞❓
🔹悟道法師分享改變命運的親身經歷

金剛經講義節要—取相執著則心不清淨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九集)  2022/11/1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9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八十九頁,我們從第五看起:

  【五、此「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兩節,合而觀之,妙義無窮。果能於此悉心體會,可於般若要旨,渙然洞然也。下明其義。】

  上一次,我們學習前面第三條、第四條的《講義節要》。這一小節的經文,佛告訴須菩提,「於意云何」,就是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就是問須菩提,可以在三十二相見如來嗎?「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一小節的經文,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來跟佛。我們在經上常看到,有時候講如來、有時候講佛,如來是就性體來講,就是我們的自性;講佛,從相來講。佛法的教學,最終目標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見到自己本性。如果我們只有見到相,沒有見到性,迷在相上面,這個不能見性,還是六道凡夫,不能超越三界六道。修得很好,果報就是得人天福報,不能出三界。著相修福,果報是人天福報;不著相修福,那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事相上是一樣的,心不一樣。你心著相,修再大的福報,也出不了三界六道,但是可以得人天福報,修的福報大可以到天上去享福。

  這段經文講,須菩提回答世尊,不也,世尊,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這就是說不要著相,你要從這個相去見到他的性。所以,「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非相就是空相,「是名三十二相」。這個也就是給我們講空有不二,我們凡夫往往會偏到一邊去,不是執著真有,就是執著空。空就沒有了,就偏空了。執著有不對,執著空也不對,因為都不是事實真相,事實是空有不二。《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在哪裡?空就在有當中,有也是在空當中。像我們看螢幕的影像,螢幕是空的,但是它能現相;那個相是妄相(幻相),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相。它不是真實相,它是幻相,幻相從哪裡來?從那個空來的,從空現出來的。好像螢幕它是空的,但是能現很多相,無量無邊,什麼相都能現。因為空它才能現一切相,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的,這個就空有不二。空在有當中,有在空當中,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不能給它分開,有就是有,空就是空,事實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這才入不二門(不二法門),事實真相是這樣。

  三十二相,亦是緣生。我們前面學習到第三條,「三十二相,亦是緣生」,也是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有即非有」,就是說有也不是真有。「故曰即是非相」,它是有,但是不是真有。就像我們在螢幕看到有這個相,但不是真有。「是名三十二相」,有這個相,不是沒有,但這個相它當體是空的。為什麼?因為它是緣生法。緣生就是各種因緣集合起來才現出這個相,緣聚則生,緣散它就滅了。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開示,「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中峰國師的開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現相從哪裡生的?從因緣和合生起來的。但是我們的法性,法性也叫自性、也叫佛性、也叫本性,名詞很多,講的是同樣一樁事,佛教用這麼多名詞,也就是告訴我們,像老子講的「名可名,非常名」,你不要執著名字相,你要從這個名字相去體會它的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這個講到性體,不是因為緣生它跟著生、緣滅它跟著滅,沒有。緣生,它也沒有生,因為它本來就存在的;緣滅了,它也沒有跟著滅,它永遠都是存在的,這個就是我們的自性。

  我們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終極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講白話一點就是認識我們自己本來面目。我們現在不認識自己,我們都把這個身體當作是我,這不是我。我們身體裡面,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覺觸、意能知,這個六根根性,才是真正的我。佛的教學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本來面目,所以叫明心見性,見性你就叫成佛了。所以成佛是每一個人本分的事情,沒有什麼不敢當的。你本來就是佛,有什麼不敢當?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才是真平等,這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本來就是平等的,我們現在為什麼這麼不平等?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不平等),實際上還是平等,但是你迷了,你看到的都是不平等。如果你開悟了,不管你是什麼身分,你都得大自在。男的也好、女的也好、老的也好、小的也好,你是白人也好、黑人也好,都得大自在。為什麼?他知道事實真相是平等的,相不一樣,性是平等的。

  所以在《六祖壇經》,盧行者那時候還沒有得衣缽,盧行者,他在家人,到黃梅去參五祖。五祖就問他,你來做什麼?他說我來求作佛的。五祖聽了:你口氣很大,很多人來,都沒有說他要來求作佛。五祖就給他講,你是南方獦獠,怎麼能作佛?獦獠,就是以前廣東、福建叫南蠻之地,比較沒有開化,比較沒有文化的地方,獦獠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原住民。他說你這個獦獠,你也要來作佛?南方的獦獠。盧行者(就是惠能大師)回答說,人有南北,佛性沒有南北。人有南方人、北方人,長得不一樣,但是佛性都一樣,平等的。所以五祖一聽,這個獦獠根性大利,叫他到碓房去舂米,去做義工,去做苦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你長得什麼樣是相,你不要著相,是你從這個相要看到性,從這個虛妄相去看到一個真實的本體,因為這個虛妄相都從那個現出來的。

  所以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就是不要去著相,相有沒有?有。即非三十二相,不是說沒有三十二相,不是,不是那個意思,即非就是說它是幻相。是名三十二相,因為他有這個相,所以叫三十二相。有這個相,但是它是空的,它當體是空的,你不要把它執著有,不要去著那個相,這樣就對了。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三十二相是佛的相,最好的相。在人間,古印度三十二相是大富大貴,最圓滿的相。所以經典上講,轉輪聖王他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他三十二相跟佛不同的,就是佛比較圓滿、比較殊勝,轉輪王的相比較粗一點。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化身所現。」這個是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的,現得跟我們差不多,只是說他的相是圓滿的,古時候講帝王之相,那有福報。這個相是福報,修福得來的。佛要度我們這些凡夫,他現應化身,跟我們差不多的,我們才見得到。佛現一個報身,我們看都看不到。上一次跟大家講,我們去四川看大佛,抬頭都看不到佛頂。你走近看,我們人站著,大概只有佛的腳趾的三分之一,你看那個腳趾都還要往上看。所以你要看到整個大佛的像,你要坐船遠遠的看,你近了,你看不到。這就比喻報身佛,不是只有三十二相,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無量無邊,我們凡夫見不到。

  『此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兩節,合而觀之』,這兩節,這個大千世界,「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世界,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我們凡夫,是世界就是世界,不是世界就不是世界。我們總是這樣的,都執著一邊,不是有就是空,到底有還是沒有?凡夫就是這樣執著。你說「非世界」,不是世界,怎麼又是名世界?這個道理,我們一說明大家就明白,非世界就是說,它沒有自性,它當體是空的,它是緣生法。它有這個相,不是沒有,但是它的體是空的,它沒有自性。它是很多因緣合起來,才現出這樣的相,所以當體即空。這個在天台宗講,叫體空觀,當體就是空的。如果根性比較鈍的,要從析空觀來給他分析,他才知道空的。一間房子,這個相有,根性比較利的,他知道當體即空,這很多因緣合起來的。根性比較鈍的,那明明有!還給他分析,這個房子是怎麼組合而成的?要有一塊地,要多少鋼筋、多少石子、多少水泥,還要磚塊、還要人工、設計種種的,一條一條給它分析出來,這樣組合起來才一個房子,這個叫緣生法。緣生,它有時間性的,用久了,壞了,它就滅,就沒有了,緣生緣滅。這一切世界,世界就是講我們的依報環境,我們現在住的娑婆世界(地球);三十二相是講正報,以佛做代表,講身體,身體跟我們住的這個世界(環境),都是當體即空。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不要著這個相。所以這兩節經文,六十八、六十九,這兩節經文合起來看,『妙義無窮』。

  你要從這個地方體會,『果能於此悉心體會,可於般若要旨,渙然洞然也。』「悉心體會」非常重要,我們要用心去體會。如果你有所體會,「可於般若要旨」,《般若經》主要的宗旨,就「渙然洞然」,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了。『下明其義。』我們看第六條:

  【六、約眾生以明。世界終為塵境,取著則心不清淨,心不淨則土不淨,豈能了生死出輪迴。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

  『約眾生以明』,就眾生這方面來說明。「眾生」兩個字,就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現象,這個叫眾生。所以眾生,有情無情都叫眾生,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世界,世界也是眾生,我們看這個地球,地球也是眾生。『世界終為塵境』,這個世界它總是「塵境」,六塵的境界。這個塵,前面我們學習到微塵,物質最小的單位叫鄰虛塵。世界是很多微塵集合起來的,它沒有自性,也就是說它沒有自體。『取著則心不清淨』,「取」就是取相,「著」就是執著,我們取相然後執著,心就不清淨了。不清淨就有煩惱,我們如果沒有煩惱就不是眾生了,就是佛菩薩了。為什麼佛菩薩沒煩惱,我們有煩惱?因為我們取相、著相(執著),所以就有煩惱。所以《金剛經》後面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先告訴我們,「凡所有相」,凡是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我們娑婆世界,六道十法界,這是虛妄的。一真法界、實報莊嚴土,是不是虛妄的?也是虛妄的。極樂世界也是幻相,所以佛講凡所有相,他沒有說,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除外,極樂世界例外。這是告訴我們性跟相的關係,那個相是從性現出來的,所以性它是真實的。真實是什麼?空,但是空它現有,所以空我們不要想成空空什麼都沒有那樣的概念。

  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相也要說明一下,不然我們大家還是有一點不太清楚。極樂世界無衰無變,怎麼是虛妄相?極樂世界是無衰無變,它不會變化,它永遠是這樣。永遠是這樣,無衰無變,它還是幻相,因為那個相是從性出來的,自性出來的。你看極樂世界的相、我們娑婆世界六道的相,統統是自性現出來的。自性,你明心見性,現出來的相無衰無變。我們迷惑顛倒,現出來的相就是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礦物有成住壞空,植物有生住異滅。這些相,為什麼有生滅?因為我們起心動念。相,外面的相它是沒有生滅的,我們為什麼看到生滅,那明明有生滅?外面那個相的生滅是因為我們心在動,心有生滅,那你看到外面就有生滅。你心不動了,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看到外面境界就是無衰無變,不生不滅。我們跟法身大士這些菩薩不一樣就在這個地方。四聖法界的,它還是有變化,只是變化比較小。四聖法界,還沒有明心見性,但是比我們真實,但是還不是真正的真實,它是相似。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天台宗六即佛稱為相似即佛,跟真的佛很接近,但還不是真佛,因為他還是沒有放下妄想(起心動念)。他們沒有六道生死輪迴,六道生死輪迴他們沒有了,但是他們還是在夢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還是在夢。我們六道是夢中夢,夢當中的夢。四聖法界的聖人,他還是在作夢,只不過他作的是好夢,我們六道凡夫作的是惡夢。為什麼?因為我們生死輪迴很苦,這個惡夢。四聖法界他沒有六道生死輪迴,但是還沒有真正醒過來,他還沒有放下起心動念,也就是說沒有破一品無明,所以他還是在夢中,不過他作的夢比我們好。為什麼有這些?我們六道凡夫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所以現出六道法界;四聖法界,執著沒有了,你就證阿羅漢、辟支佛;你再放下分別,分別就是塵沙惑,那就菩薩。塵沙惑的習氣也放下,還沒有破無明,那就是十法界的佛。他很接近真佛,他再把起心動念放下,破一品無明,他就證一分法身,入圓教初住位菩薩,他就到一真法界去了。我們凡夫處處著(就是取相),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是迷在相上,總是取這些相,所以我們的心不清淨有煩惱,貪瞋痴慢等等這些煩惱。

  『心不淨則土不淨』,這個「土」就是我們的居住環境,居住環境是我們心去感應來的。心不清淨,貪瞋痴慢疑造惡業,這個世界就不淨,叫穢土,不是淨土。穢土就是污染很嚴重,叫穢土。我們現在住在這個娑婆世界,《彌陀經》給我們講,叫五濁惡世,濁就是染濁,污染很嚴重。所以我們現在住的是穢土,天災人禍很多。所以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不淨(不清淨),現在全球這些大國也都意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氣候也不正常了,南北極的冰山快速融化。現在氣候不正常,像現在冬天,冬天該冷不冷,跟夏天差不多。該熱的不熱,該冷的不冷,整個氣候不正常。水質污染、空氣污染,我們吃的這些,不但吃肉是污染,現在連吃素也有農藥、化肥,也是有污染,所以這個就不淨。現在傳染病、瘟疫,這個就是不淨。這些環境不清淨,怎麼來的?不是閻羅王給我們的,也不是上帝給我們的,是人類製造出來的。你看我們現在這些垃圾(大陸叫拉基,垃圾),垃圾清淨不清淨?應該不清淨。如果垃圾場要蓋在他家的旁邊,他就會去抗議。對不對?不要弄到我們家來,在我們家旁邊污染。你家不要,你送到他家,他要嗎?他也不要。所以現在你要去找一個倒垃圾的地方,還真不好找,大家都不要。大家都不要,但是大家拼命製造。你看杯子、塑膠袋,裝一下還好好的,丟了。丟了是什麼?那就垃圾。我們人就是很奇怪,你不要,為什麼拼命製造?為什麼會去製造這些不清淨的?因為心不淨。心為什麼不淨?貪瞋痴。貪是第一個,貪欲,貪什麼?貪求物質享受,無止盡的貪。不斷的要追求物質享受,然後就是破壞地球的自然生態,浪費地球的資源,製造污染。現在各國在談,我看報紙,不都在談這個嗎?談這個有沒有效?給大家講真話,沒有什麼效果。他明明製造很多污染,他會講很多理由,為什麼?因為他要賺錢。因為大家要拼經濟,你要賺錢就會污染,你不污染就沒錢賺,就這麼簡單。所以英國工業革命,它是始作俑者,所以英國湯恩比教授他就提倡回歸傳統的農耕。它是開頭、帶頭的(工業革命),後來各國跟進。你說現在製造污染的國家要開罰單,英國第一個要開,它開始的,從它開始帶動的。

  所以「心不淨則土不淨」。反過來講,「心淨則土淨」。極樂世界,所有世界,極樂世界是最清淨的。極樂世界叫淨土,淨土就是沒有絲毫的污染,它最清淨的。極樂世界的科技,也是達到最高峰。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那時候在美加講經,那邊學科學的同修很多,我們老和尚常常講,勸這些科學家要發願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去跟阿彌陀佛學科學。他那邊科學是最高的,我們沒辦法。我們如果讀了《無量壽經》,那真的科學沒有辦法超過它的,你科學家怎麼發明,也超不過它。過去看到淨土經講的,大家都講那是講神話,現在隨著科技愈來愈發展,現在就不敢說是神話,現在覺得有可能,只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所以我們讀《無量壽經》,你看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動個念頭要穿什麼衣服,它就在身上了,你也不要去裁縫、不要去購買、不要去紡織;你要吃什麼,百味飲食自然現前,它都現在你面前。你要交通工具,蓮花,你想到哪個世界(哪一尊佛的世界)隨時可以去。身體蓮花化生,無衰無變。你吃飯吃完,它就化沒有了,能量變成物質,物質又化為能量了,也不用收拾。也不用去買一個冰箱,那不用,不用冰箱,你要吃,它就現前;不吃,它就沒有。也沒有拉基(沒有垃圾),不用去打掃,沒有灰塵。你要洗澡,要溫,水溫就適合你的意思;要比較涼,它就比較涼;我要熱一點,它就熱一點。你要從頭上淋下來,它就從頭上淋下來。你要從腳沖上來,它就從腳沖上來,也不用馬達。不用馬達,你只要動個念頭就可以了。你說我們這邊科學家怎麼能跟人家比?小巫見大巫。而且我們發明出來的,還副作用一大堆,人家那邊一點副作用都沒有,真的要去那邊學科學。現在科學愈來愈發展,就不敢說是神話了。純粹是意念,你動個念頭,它就現出來。我們現在科技只有到聲控,用語音的可以開車,用聲控,還沒有發明到我們動個念頭,車子就跑了。所以心不淨則土不淨,心不清淨我們就離不開五濁惡世,離不開這個穢土,『豈能了生死出輪迴』。我們在六道輪迴就是不清淨。

  『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為眾說法,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我們不要把它分割。三身,應身跟化身,我們前面跟大家說明過。應身就是跟我們人一樣,有父母,他有籍貫(有出生地)、有妻子兒女。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降生在古印度,他的父親是淨飯王,他的國家是迦毘羅衛國,母親摩耶夫人,妻子耶輸陀羅,羅睺羅是他的兒子,跟一般人一樣,這個叫應身。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之相,佛的應身,他是願力來的。他發願度眾生,眾生有感佛有應,他的願力。我們現在這個身也是應身,但是我們是業力來的,我們不是願力來,我們不來不行。業力來的,你不自在,不來也不行,你要走也走不了。願力來的,他來大自在,走也自在。法身是本體,法身如來所現。佛講的三身,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他一樣。佛不是說我有三身,你們統統沒有,不是那個意思。佛大慈大悲,他怎麼會來給你炫耀?給你吊胃口,只有我有三身,你們統統沒有,不是。現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三身。你現在迷惑顛倒,你不知道,佛才大慈大悲出現在這個世間,告訴我們這樁大事。《法華經》講,「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了這一件大事。所以佛現相,法身叫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翻成中文意思是遍一切處,法身無所不在,這是法身。報身盧舍那佛,盧舍那就是修到明心見性了。法身它是本體,它空寂,報身、應化身統統是從這個法身現出來,法身是本體。所以這個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將來我們明心見性了,我們也現出報身,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也會修到報身,但是報身還是從我們法身所現的。所以應身是法身如來所現,如來就是講我們的本性(性體),相是從這個性體現的。像螢幕的相,這個相是從螢幕現出來的。法身如來現這個應身做什麼?「為眾說法」,它的作用就是為眾生來說法。說法的目的是什麼?「欲令眾生,皆證本具法身」。你看講得很清楚了吧!就是要讓眾生知道我們跟佛一樣,也要證得我們自己的法身,這是佛現這個相的目的。

  『倘眾生取著此應身之相,便不能見性矣。』這個是很關鍵的。如果眾生取這個相,佛這個三十二相太好了,取這個相,執著這個相,執著取應身這個相,「便不能見性」,就是你就不能見到自性了。我們再看第七條:

  【七、約因果以明。大千世界為眾生同業所感。三十二相是世尊多劫薰成。此二皆不外因果,因果即是緣會。緣生故是幻有,幻有故是假名。有因必有果,言是名,為令眾生懍然於因果,雖性空而相有,絲毫不爽,不可逃也。】

  所謂「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在唐朝時候印度有來個高僧,叫不空三藏,密宗的大德,他叫不空。『約因果以明』,就這個因果來說明,一切萬事萬物萬法都離不開因果。「因果」,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因果教育,早在民國初年,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特別提倡因果教育。因果教育來補助倫理道德教育(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如果沒有因果教育來補助,印光祖師講,在現前這個末法時期,要勸人斷惡修善非常難,很難。因果,我們現在人講現實,某某人很現實,如果明瞭因果,才知道佛家講的是最現實的。最現實是什麼?就是講因果,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還有比這個現實嗎?因果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人天,六道裡面善惡因果,再到四聖法界、一真法界,到成佛,十善業道,十善業這十條,文字一樣(經文一樣),但是層次不一樣。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我們一般講,阿修羅下品十善,人道中品十善,天道上品十善。上品十善再加上禪定,那就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然後阿羅漢,阿羅漢的十善;緣覺,緣覺的十善;菩薩有菩薩的十善,佛有佛的十善,明心見性有明心見性的十善,一直到圓成佛果的十善。這個在《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我們淨宗九祖蕅益祖師他的玄義,把十善跟十惡註得淋漓盡致,同樣是十善,層次不一樣。好像我們世間念書,你說講國文,小學也是國文,中學也是國文,大學也是國文,研究所也是國文,那程度不一樣。

  地藏三經都是講因果。你看今天是十齋日,十齋我們這裡下午讀《地藏經》,上午誦《彌陀經》、念佛。地藏三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地藏三經都是講十善十惡,就講因果。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發明得很透徹,也很圓滿。所以我們這兩句文字很簡單,但是我們如果沒有去涉獵這些相關的經論,我們了解得也不能深入,只是一個概念。如果要深入,這些經我們多讀。歡迎大家十齋日來讀《地藏經》,我很喜歡讀經,有時候真的是有一些俗務纏身。不然讀經也是很享受的,你不要把讀經當作苦差事,你讀得有法味,那你真的是法喜充滿。這是講因果的。

  印光祖師提倡三本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講世間因果。《了凡四訓》,這是第一本。我們世間人總是希望改造命運,改善他的生活,提升他生活的品質,在精神方面、物質方面,都希望能夠改善、能夠提升,有所願望能夠滿願。《了凡四訓》就很實際,《了凡四訓》講改造命運的,包括《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講改造命運。袁了凡原來命中沒有兒子,後來有個兒子很好。壽命五十三歲,後來延壽到七十四歲,延了二十一年。原來考不上進士,後來考上進士,而且在寶坻當縣長,寶坻就是現在河北省,在北京附近,原來他命中是四川很偏僻的一個小縣長,當然就不一樣,他命運改了。自古以來,修善改造命運的人很多。看相算命也不是迷信,有的人就認為是迷信,其實有它的道理。人有命運,這個也不是迷信,怎麼會是迷信?你說人沒有命運,你認為人沒有命運,那才是迷信。人如果沒有命運,那不大家都一樣嗎?為什麼有的比較有錢,有的比較沒有錢?有的窮得要命,有的錢太多了,那是怎麼一回事?是上天不公平?

  有一年我們老和尚到加拿大去演講,有一個洋人(西洋人),不是華僑,不是華人,他也來聽講。聽完之後,他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我為什麼運氣這麼不好?常常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老和尚看他是洋人,就問他(因為洋人都信基督教),你有沒有去教堂請問牧師?我為什麼這樣,常常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當然很多方面,你要賺錢賺不到、家庭不幸福,種種的。他說有,有去問牧師。那牧師怎麼回答?他說上帝的安排。大家想一想,這個回答他沒有懷疑了嗎?他還是有懷疑,他如果沒有懷疑,他不會去聽我們老和尚講經,也不會再問這個問題,因為沒有懷疑了,就是還有懷疑。這個懷疑,我們也不難理解,他應該是懷疑上帝怎麼給我安排這麼不好?給那個人安排那麼好?當然信基督教也不敢說上帝不公平,但是心裡總是有懷疑。這個如果你沒有就因果來說明就講不通,你怎麼講,都講不通。但是因果通三世,不是就這一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我們前生造什麼業,善業多還是惡業多,那這一生我們受的果報就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知道來生我們果報怎麼樣,我們現在這一生幹的就是了,有善的、有惡的,就是我們來生的果報。我們人在四十歲以前的果報,都是屬於過去生的,四十歲以前,比如說四十歲以前你發財了,那你過去世修的。四十歲以後,那就有過去生也有這一生的,就是這個四十年你造的業善多還是惡多,就會影響到你中年以後的命運。如果你業造的不是大善大惡,它影響的幅度不大;如果比較大的,它就影響了,命運就變了。所以四十歲以後,我們這一生要負責,我們這四十年到底是在做些什麼,在修什麼?好事做得多,還是壞事幹得多,影響到中年以後。這個就是我們人生,有三世因果。

  我們老和尚他是活生生改造命運的一個例子,他四十五歲壽命就到了。他兩個戒兄,跟他同時受戒,同年紀,同時去算命,算命先生說你們三個都過不了四十五歲。到四十五歲那一年,一個二月往生,一個五月,七月我們師父病了一個月。那個時候,我們師父在基隆十方大覺寺講《楞嚴》。那個時候我有去聽,知道這個事情。你看他講經說法修法布施,他延壽了,到今年才往生,延壽了五十一年。了凡先生延壽二十一年,我們老和尚延壽五十一年,那超過袁了凡了。這個就是給我們現身說法,給我們作證轉,證明給我們看,真的命運是可以改的。但是你要正確的,懂得理論方法,如理如法修學,那每一個人都能改造命運。他真的做給我們看,所以他講經說法就有說服力,我做給你看,那些往生的相片都在。你說講古時候的沒有看到,現在他做出來給我們看,實際上一個例子,那我們就可以證實古時候這些是真的。這個是講因果。

  我也是盡量在學,但是沒有我們老和尚那麼殊勝,我修得不好。我的命運也不好,也窮,沒有福報。我的福報不如我弟弟,我弟弟他比我有福報,因為他比較肯修布施(財布施),他大概過去生都修財布施。而且他跟我大哥,他們都沒有出家,很早就吃素了,我是出家那一天才開始吃素,不一樣。所以他們身體都比我好,我身體是很差的,從小就體弱多病,過去生殺生吃肉,從小跟我父親養成吃肉的習慣,身體是很不好。後來學了佛,知道因果的果報,罪有應得。如果沒有學佛,這一生沒有遇到老和尚聽他老人家講經說法,大概我的壽命也不會很長,可能就不在世間了。我是三十四歲那一年出家,虛歲三十四歲。出家之後,過了兩年(我在佛陀教育基金會出家,過了兩年),韓館長那邊沒人,勸我過去幫忙,三十六歲過去。我記得我三十七歲,還是三十八歲,那個時候館長帶我們幾個出家眾去木柵指南宮抽籤,我抽到一支籤,我記得那一首籤有一句叫「前三三,後三三」。那一首籤,前幾年我還請人幫我找,我們悟平師好像她幫我找出來。「前三三,後三三」,我抽了這個籤,滿準的。我三十四歲出家,前面不是三十三年嗎?前三三,前三三就是在家,殺生吃肉造業,不都幹這個事情嗎?但是我出家前十五年有聽經,聽經也是一個善業。但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殺生吃肉那是惡業。但是總是有一個善業,就是喜歡聞法,後來才有出家的因緣。就是聽經聞法,才有這個因緣,後來,後三三。前面三十三,後面三十三。這一生我也是學習老和尚,學習講經說法,改造命運沒有我們老和尚那麼殊勝,但是多多少少也改一點,就是多多少少也要有一點成績。

  另外就是做三時繫念法會,這個法會也是改造命運的一個項目。我一九九六年,大咳咳到吐血,差一點就往生了。但是那一年又碰到有貴人,介紹我去萬華老古中醫去吃中藥,又好起來。二OO三年,SARS那一年也是大咳六天,也差一點往生,後來有同修拿些什麼醋給我喝一喝也好了。一九九六年那一年,我回想起來,我還帶病,病了很瘦,大家如果看到我一九九六年在新加坡講《無量壽經》那個光碟,你就知道,你看了會很恐怖的。後來我想一想,應該我那一年就該死了,四十六歲應該是該死了。又活下來,我就想,大概是有些老菩薩他要聽台語的《無量壽經》。我們台灣跟新加坡的老人家國語聽不懂,所以佛菩薩把我留下來,去翻譯我們老和尚講的《無量壽經》給一些老菩薩聽。有些老菩薩,真的他聽了我翻譯的《無量壽經》,也有好幾個真的念佛往生了,屏東長治就有一個,我不知道的當然還有。後來二OO三年那一次,我說七年前咳得沒有往生,這一次咳得差不多了,又SARS,發燒又咳嗽。後來我到澳洲去養病,第二年病得講也不能講、唱也不能唱了,咳得是快沒命了,到澳洲去養病。我們老和尚家鄉的城隍老爺,從廬江打電話到圖文巴給我們師父,就給我們師父講勸悟道法師不要養病,他說病愈養愈重,要多做三時繫念。我說唱都唱不出來,怎麼做三時繫念?但是我們師父還特別打電話來,我們家鄉城隍老爺勸你不要養病,病愈養愈重,多做三時繫念身體才會好。後來我就跟澳洲淨宗學會的這些老同修,因為第一個成立的,我跟老和尚、跟韓館長,幫他們成立淨宗學會,那些老同修都是我教他們法器。老和尚勸我做三時繫念,不要養病,我說現在你們能不能一個禮拜做一次,像圖文巴山上一樣?原來他們一個月才做一次。那些老同修都是跟我很熟悉,都說沒問題。法器、做供菜,他們都可以支援的,也都是我們台灣移民過去的。所以做了一個月,果然有好轉,我們老和尚從山上下來,看看我的臉色,你看看現在好多了,我們家鄉城隍老爺講得沒錯。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都一直做,做到現在這個百七,雙溪還在做,到處做了也好幾百場,在大陸也做百七。那一年,也是應該要死了,咳了六天,日夜咳,三分鐘咳一次,吃什麼藥沒有用,愈吃愈咳。後來我想一想,為什麼我還再活下來?大概前面階段我要講《無量壽經》台語的,二OO三年之後,要做百七繫念護國息災。

  到了二O一二年,我又有一次去美國做法會。到美國做法會,就有通靈的透露消息給我說,我大概到美國去,可能會在那邊往生。後來我就想,要去之前趕快去長庚醫院檢查身體,結果那一年去檢查,有四高。結果到美國去,到休士頓去,第一站,坐了長途的飛機,坐到那邊,休士頓淨宗學會邀請做法會。從台灣坐美國UA的飛機,從日本轉機,飛到休士頓去。飛到那邊,第二天就開始做法會了,還在調時差,所以我在一面做,念白文念到睡著了,還好醒過來,接下去沒有接錯。後來到舊金山,那個時候就很嚴重,晚上起來上洗手間,頭去撞牆壁。後來我還是勉強做,還到賭城去做,到拉斯維加斯去做法會,到奧瑞岡去做、到洛杉磯、到西雅圖。後來,北美答應了幾場,芝加哥那些地方就不敢去了,就臨時從西雅圖回來了。那一次也是真的滿危險的,但經過十年了,又活到現在。現在我想一想,佛菩薩還有什麼事要我做?我們老和尚今年往生了,三年前就臨時把我找去法國巴黎,他說他老了,他要交棒了,像接力賽一樣。他晚年辦這個傳統文化,一條龍學校,現在台南也辦了一個實驗學校,我在台北也申請一個台北華藏實驗學校,租大理國小,今年開始上課。我現在想一想,大概現在任務就要接老和尚他的弘法事業,不然十年前應該也該死了。改造命運,我們弘法利生,也得佛力加持。所以延長壽命,增長福報,這個都是佛力加持。我們一定要相信因果,在三寶裡面種福是最殊勝,大家來種一點福都是不可思議的。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條講「因果」兩個字,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講,因果很重要,所以多講一點。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離相跟不著相有什麼別❓
🔹什麼叫不可壞相?這個是什麼作用的?用在哪個方面❓
🔹這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是怎麼形成的❓

金剛經講義節要—體不變,相常變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七集)  2022/1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7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今天剛好是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往生百日,前天華藏衛視恭請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大和尚,在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給我們淨老和尚做百日,提前兩天。今天是正百日,剛好是第一百天,山上護國息災法會也有迴向,我們今天晚上這個講座,把說聽功德也迴向給我們上淨下空老和尚。我們學習的《金剛經講義節要》,也是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節錄下來的,所以今天我們習講這個《金剛經講義節要》來紀念追思我們淨老和尚也是很有意義。

  我們老和尚一生重視講經說法,為什麼重視講經說法?為什麼要聽經聞法,要親近善知識?為了就是要修行。修行就是為了要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要修行,對修行的理論方法不明白、不了解,這樣用功修行叫盲修瞎練,到最後沒有結果,甚至走入歧途,因此要講經說法,聽經聞法。什麼叫修行?就是本經講的觀照,在生活當中提起觀照功夫,斷除煩惱習氣,這叫真正修行。如果道理方法明白,沒有用功起觀照去修行,改變自己,這個叫說食數寶。說的道理都沒錯,很好,但是得不到受用。好像在銀行上班,天天給人家數錢,跟自己沒有關係。說食數寶,說吃,沒有吃也不會飽,數人家的寶物,是別人的,跟自己沒關係,得不到受用。因此要解行相應。所以一部《金剛經講義》講的就是教我們怎麼在生活當中以般若智照(般若智慧的觀照),落實在待人處事接物當中,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今天是我們淨老和尚的百日,回顧我們淨老和尚一生講經說法六十年,比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時間還長。他老人家也常常提起,世尊成道之後所做的佛事就是講經說法,不是做法會,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老同修常常聽經的應該聽得很多。為什麼佛出現在世間天天講經說法?也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帶大家打個禪七、打個佛七、做個法會。佛的法會就是講經,這個道理就是佛法知難行易,要信比較難。我們為什麼生不起信心?因為有疑惑,我們對於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不了解,有疑惑,疑惑很多。有疑,信心就生不起來。講經說法、聽經聞法,目的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道理明白了,疑就斷了,信心才生得起來。要斷疑當然也不容易,還是要長時薰習,多聽經、多讀經、多禮佛、多念佛,求佛力加持。道理明白,疑斷除,信心就生起,行就不是很難了。行就是我們平常生活,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就是我們的生活。生活當中一切的行為,依般若正智修正,這個就是修行。所以道理明白就知道怎麼修了,自己就知道怎麼修。老師指點迷津,指出一條明路,我們認識路了,知道該怎麼走,那走就是自己的事情了。老師負責帶路,帶到你認識了,後面就自己要去走了。好像上高速公路,給你帶到交流道,上去就是了,你知道了,不會走錯路,一直走就到目的了。這是講經說法,佛示現的確是四十九年天天講經說法。佛弟子跟隨佛天天聽經聞法,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有的經典講一千二百五十人,那是扣掉原始的五比丘。如果加上原始五比丘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常隨眾,佛走到哪裡,跟到哪裡。不定期來聽經的弟子,那就更多了。所以聽經聞法是我們修行的前方便,因此我們淨老和尚一生也示現給我們看,就是講經說法。

  所以今天本來我想在台南極樂寺,在五樓他老人家的客廳那裡念佛一天來追思紀念。今天星期三,排到講經,想到師父生前就很重視講經說法,剛好今天是排到講經的時間,還是依照老和尚生前的表法來學習經典,這樣來紀念他老人家,我想應該是他老人家的期待。好,請大家翻開經本,《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我們從倒數第三行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今天我們從這段看起。這段前面有一個科名,六十六,第六十六小節,這個名題是:

  【六六、不壞假名 示不著境界相持】

  就是不破壞假名,名是假的,但是不破壞,不壞。顯示不執著境界相持。我們看第一條,《講義節要》,第一條:

  【一、凡一切法,皆有差別之相。就其差別,安立名字。相是幻有,名是假名。《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

  這一段,這一小節的第一條,『凡一切法』這一句,「凡」是凡是,「一切法」,所有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不相應行法,就整個宇宙森羅萬象,萬事萬法,統統包括在裡面。我們看到這一切法,這些萬事萬法,『皆有差別之相』。相有差別,相不是都一樣,有差別相。天跟地,相也不一樣,天空,天空的相;大地,大地的相。大地上這些萬物,樹木,樹木的相;草有草的相;大海,大海的相;河流有河流的相;小溪有小溪的相,一切動物、植物、礦物,這一切,相都不一樣,有差別。萬事萬法,差別之相。「凡一切法」,凡是一切法,有為法、無為法、不相應行法,這些都有差別之相。『就其差別,安立名字』,就它的相不一樣,給它安一個名字。比如說,我們舉個例子,這個相跟那個相不一樣,這個相我們叫毛巾,那個相我們叫杯子,其他以此類推。前面,香爐,有大磬、有木魚、有佛像,擺的這些,我們眼前就很多相,不一樣,有差別,不是同樣一個相。相狀不一樣,因此每一個相就安一個名字,所以「就其差別,安立名字」。原來它沒有名字,它自己也沒有說我叫毛巾,沒有。這個毛巾是什麼?我們人給它安立的,這個叫名字,叫名字相。但是這個名字它有一個相,方便我們去辨別,分別各種事物,所以必須安立一個名字,給它安一個名字。

  下面講,『相是幻有,名是假名』。「相是幻有」,這個相叫幻相,所謂幻就是不是真相,不是實相,叫幻相。這個幻就像我們在螢幕上看的相,電視機前面屏幕現的相,有這個相,但是這個相我們大家都知道是幻相。好像我們打幻燈片,所謂幻燈片,打上去那個相叫幻相。我們眼前看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佛給我們講,這一切相是幻有,它也是虛幻的。為什麼說這個相是幻有?因為它剎那剎那在變化。我們眼前的這一切相剎那剎那在生滅,在變化。所以佛問彌勒菩薩,一彈指有幾個念,幾個識?彌勒菩薩回答:「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一彈指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常講,他說最少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後來說有的人可以彈到七次。如果以七次來算,一秒鐘就二千一百兆個生滅相過去了,那種快速我們感覺不到。微細的我們凡夫感覺不到,八地菩薩就看到了。但是我們就這些相,時間比較長一點,我們也都有明顯的感覺,你看相片就好了。大家都有照相的經驗,你把你以前小時候的照片拿出來看看,年輕的照片拿來看看,或者你十年前的照片,跟十年後的照片,你再對照一下,是不是一樣?不一樣了,很明顯的差別。它是不是一下子就變化這麼大?不是。它是剎那剎那累積起來,只是說我們感覺不到那種剎那的生滅變化,時間比較長了,我們才比較明顯感覺不一樣了。實際上是剎那剎那在變,不是一下子突然變這樣的。所以剎那剎那你就抓不住,你抓不住,所以它是一個幻相。這個幻相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看電視一樣,一切都是幻有,不是真的。不是真有,是幻有,是一個幻相。所以相是幻有,名是假名,這個名也不是有一個實體,它是一個假名,一個名稱,這個叫名字相。

  我們中國道家老子也講過,他說『名可名,非常名』。名稱,我們可以給它立一個名稱,但是它不是一個常名,「非常」也就是說無常。不要去執著那個名,你要用那個名,但是不要去執著那個名。光是台灣,像蔬菜、餐具,北中南部,每個地方叫的名稱都不一樣。你到大陸去,我們去要買個高麗菜,講高麗菜沒有人懂,他們那邊不叫高麗菜。後來我們去做百七,莊嚴師要叫人家去買高麗菜,那邊的人,沒有人聽得懂。什麼叫高麗菜?我說你就拿一顆樣本去給他看,就是要這個。後來說,他們那邊叫捲心白。還有很多東西,我們台灣的名稱,到大陸去,它不一樣。中國人的名稱,外國人的名稱,那又不一樣。光一樣東西,我們叫毛巾,那英語呢?英語怎麼講?日語怎麼講?台灣話怎麼講?客家話怎麼講?都不一樣。它東西是一樣,但是名不一樣,所以老子說「非常名」,不要去執著。所以「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佛在這裡講名是假名,是一個假名,叫名字相,意思就是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名。你不執著,但是你要用那個名。你不用這個假名,你要買個高麗菜,你說我要買菜。買什麼菜?他也不知道拿什麼給你。所以你要用這個假名,但是你又不可以去執著這個假名。你要用,但是不要去執著,這個一定叫這個名稱,那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我們隨順各地的風俗習慣,到那個地方,我們問一問他們叫什麼名稱。像我們到大陸去,買高麗菜,都要去問。我到大陸去,他們說土豆、土豆,我以為是花生,因為土豆翻成台語就是土豆(土豆就是花生)。結果我說土豆是什麼?他拿來,我們叫馬鈴薯,他們叫土豆。我們去給人家講,我說馬鈴薯,人家聽不懂,所以拿一顆給他看,這個是土豆。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講相是幻有,不要去執著,一切都是幻化的;名是假名,也不要去執著那個名,用這個名,不要去執著。我們再看下面第二條:

  【二、體不變,相常變。】

  我們先看這兩句。『體』是本體,這個「體」我們一般人不太容易體會,這個體它是遍一切處的。我們隔壁流通處,佛桌上供華嚴三聖,當中就是毘盧遮那佛,兩邊文殊、普賢。毘盧遮那是印度話,翻成中文意思是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就是到處都是,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都有,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它遍一切處,無所不在,那個叫法身,叫本體。我們的本體是遍一切處,我們的自性,性體它遍一切處。如果沒有遍一切處,你說這個體只有身體在的地方才是,你離開這個地方到其他地方就沒有了,事實上我們離開還是有,我們還是能看、能做種種事,甚至現在太空人飛到太空、月球去還是有。所以這個體不是在某一個地方,如果說在某一個地方,我們現在站在這裡,我們走了,這邊不就空一塊出來了嗎?實際上沒有,我們走到哪裡都沒有空一塊,沒有這裡空個一塊、那裡空個一塊,所以它是遍一切處的,無所不在。無所不在,這個體它不變,這個法身的體我們凡夫體會不到,所以佛常用虛空來做比喻。虛空只是做個相似、彷彿的比喻,也不是真正的,因為虛空它還是一個虛妄的,在《楞嚴經》講,它還是個虛妄的。但是在這個虛妄當中,虛空我們看它這個『體不變』,就用這個虛空來做一個比喻。三千年前虛空跟三千年後虛空,虛空還是一樣。但是這個裡面地球上萬事萬物,它的『相常變』。所謂滄海桑田、桑田滄海,海裡面的地會浮上來,現在這個地會沉下去。哪一天這個地殼變動,海底的山又浮上來,現在的山又沉下去,沉下去又變滄海,浮上來又變桑田。大家如果去高雄大岡山、去屏東那邊看,你看那個山,都有貝殼。山上有貝殼,貝殼是什麼東西?是海裡面的,那說明什麼?它以前是在海底,浮上來的。所以古人講滄海桑田、桑田滄海,地殼常常變。地形、地貌也常常變,這個相也是常變的。我們人的相,你看生老病死,也是在變。所以「相常變」,實際上是剎那剎那在變,我們抓不住,你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我們說我們得到什麼,實際上我們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般若經》六百卷講到最後,結論就是「一切法,無所有」,那不是真有;「不可得」,你得不到,你控制不了,你抓不住它;「畢竟空」,它是空的,空寂的,它本體是空寂的。所以虛空比喻作體,虛空當中的萬物常常在變化,但是虛空它沒變。從這個當中我們去體會,我們自性本體它是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不變就是它沒有變化。變化是什麼?相在變,體沒有變。佛法的教學就是教我們認識你自己的本體,你要認識你自己那個不變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我們凡夫,為什麼變成凡夫?不認識本體迷在幻相,把那個幻相當作是自己,當作是真的,就變成凡夫了。在這個當中迷惑、造業,生煩惱就是惑(起惑,這叫見思惑),起惑就造業,他造業就受六道輪迴生死的果報。這個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好像我們作惡夢一樣。夢是假的,好夢是假的,惡夢也是假的,夢醒過來,一場空。我們接著看下面:

  【體是本,相是末。】

  『本』是根本,根本它不變;枝末,相常常在變。所以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相。

  【不應捨本逐末】

  不應該捨棄根本去追逐枝末的,去追逐那個相。

  【迷相忘體,故不應著也。】

  也就是說我們不要迷在那個相裡面,把自己的本體忘記了,迷失了。迷在這個相裡面,就是我們凡夫,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五欲。迷在相裡面,把自己本體忘記了,捨本逐末。『故不應著也』,就是不應該去執著那個相。不執著那個相,我們就得大自在了。我們現在很不自在,為什麼?因為我們迷在相裡面,常常被這個相轉。為什麼不應執著?下面給我們說這個道理,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離與不著,乍看似同,細審不同。】

  這個講『離與不著』,「離」就是離開的離,「不著」就是不執著,說離相跟不著相,『乍看似同』,一樣的意思,離相跟不著相,我們乍看似乎是相同。『細審』就是你仔細去審察,它不相同,意思不相同。所以在這個地方不能搞混。下面講:

  【各不相涉曰「離」。】

  『各不相涉』,就是說體跟相它是不相干,這個相是從體現的,但是當現的時候它不相涉,這個叫『離』,這是離的意思。這樣講可能我們還不太能體會,什麼叫不相涉?相不是從體出來嗎?怎麼會不相干涉?古大德用鏡子跟珠(寶珠),像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講,「鏡光本淨,珠體絕痕,物境互彰,不違色像」,那個就是離。當你這個鏡子,我們鏡子,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相,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相,你這個相到這個鏡子或者是寶珠,它就現出那個相。當現相的時候(鏡子裡面它會現出那個相),那個相跟鏡子它是不相干的,不相涉,鏡子它還是乾乾淨淨。所以鏡子不是說相來,它就污染;相走了,它就清淨了,不是的。你相來,現那個相,它還是清淨;相走了,都沒有相了,它還是清淨,這個就跟那個相不相涉,這個叫離,離的意思是這個。所以我們看電視屏幕也是一樣,你看電視節目那麼多,五花八門,當現相的時候,你去摸螢幕,它也是乾乾淨淨的,它也沒有。所以我們看電視屏幕、看鏡子,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那個離的意思,什麼叫離?你天天常常照鏡子,每一天照鏡子,你就要提起觀照,這個體跟相不相涉,互不干涉。當現相的時候,不管現什麼相,鏡子還是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這個離的意思。所以「乍看似同,細審不同」。

  我們看這個,就是我們的心就像那個鏡子一樣,所以古大德教我們用心如鏡。外面那個相,跟我們心的本體它是不相涉的,它是沒關係,不相涉的。不相涉,我們現在硬再把它再加上一個要怎樣,執著,這個問題就是從這裡出現的。如果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很自然你就離了,它本來就是離,本來就不相涉。所以經後面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就不要取那個相。《楞嚴經》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看到那些境界相,我們現在一看,這個叫知見,你知道了、也見到了,但是你再給它立一個知。本來我們看到鏡子這個相,它就乾乾淨淨的,這個叫知見;立一個知,你再把它塗一塗,它本來就沒有,沒事的,我們給它立一個知,那個叫無明本,無明煩惱都從那個地方產生出來的。大家好好去體會這個。下面講:

  【於顯用時而不為其所縛,是為「不著」。】

  相跟體它是不相涉的,但是它有作用。比如說我們在看電視節目,無論什麼節目,好的節目、不好的節目,它就顯示它的作用。我們看的時候,『而不為其所縛』,就是不要被它束縛住,不要被它牽著鼻子走,不要被它束縛,『是為不著』,你不要去著那個相。所以《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過去我們淨老和尚早年都做貼紙,圓圓的、透明的,他叫我去做很多,那個一疊差不多這麼厚,就很多張了,把它撕開,貼在電視的螢幕角落,就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要我們看電視的時候提起這一句的觀照,不管你看到什麼,那是虛妄的,你不要把它當真,不要被它迷了。它笑你也笑,它哭你也跟著哭,那就被它迷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的本性,它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的。所以它會顯示它的作用,但是不要被它束縛住,這個叫「不著」,不著那個相。不著,你就自在;著了,你就不自在,你就生煩惱了。這個要下功夫,不然我們看電視常常會氣得半死,看到那些不如法的事情被它所縛,看到歡喜的也被它所縳了。所以我們要怎麼去練?接觸到,提起《金剛經》這一句話,不要去著那個相,我們無明煩惱會慢慢減輕。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修行人先應證體。體明必須達用,故不可壞相。雖達用,終應會歸於體,故又不可著相也。】

  『修行人先應證體』,「修行」,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我們人一出生到老死都是要修行,不斷的修。修行的層次也很多,此地講的是金剛般若,是最究竟的。修行人不能不知道,這裡的「修行人」,指學佛的人。學佛的人「先應證體」,首先應該證實自己的本體,證就是證明、證得。證體,這些理論、這些道理,我們要明白。所以一部《金剛經》就是給我們講什麼?講這個體,一切大乘經都是講這個。所謂體相用,有體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像這個毛巾,它有本體,它的質料;有這樣個相,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形狀;有它的作用,可以擦臉、擦手,這個叫用。我們人的身體也是一樣,萬事萬物都有它的體、它的相、它的作用,各有它的作用。

  所以『體明』,體是本體,本體它是不變,本體明白,『必須達用』。因為有體、有相、有作用,這個「達」就是通達,通達體相用。其實體相用是一體,一而三,三而一。所以一個毛巾,它有它的本體,它有它的相,還有它的作用,它是一,一而三,三而一,體相用。所以「體明必須達用」,『故不可壞相』,你不能破壞那個相。「不可壞相」,就是說所有一切相,我們現在講大自然的規則,不可壞相。什麼叫不可壞相?這個是什麼作用的?用在哪個方面?你不能亂用,這一點我們要明白。現代人就是不懂,所以都是破壞大自然,違反大自然的規則。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世間有世間相,你不能去破壞。不能說我不執著,看到紅綠燈,紅燈照樣衝過去,我不執著,那可以不可以?這你就壞相,這個叫壞相,你破壞這個世間相。所以不能去破壞世間相,要順應這些世間相,但是不執著,不去執著那個相,也不破壞它的相。好像看到鏡子,那些相是假的,知道假的就好了,你不要去執著它就好了,你何必去把那個鏡子敲破?有的人看電視,看到那個節目生氣,電視機把它摔壞。你不要去執著它就好,不必要去破壞它,你破壞它,你又是執著。所以『雖達用』,雖然通達這個作用,『終應會歸於體』。雖然明白了,都知道所有一切都從體出來的,總是要會歸本體,所有一切都離不開本體。電視裡面的節目,離不開那個螢幕,那個螢幕就是本體。『故又不可著相也』,所以應該會歸本體,通達這些作用,但是不可以去執著它那個相。我們再看下面第四條:

  【四、體會得但是塵多,便知「大千世界」,有即非有。依正二報,自不執著了。】

  這一條講,『體會得但是塵多,便知大千世界,有即非有』。我們這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佛在本經講,一合相,很多微塵集合起來形成這個相。小乘用析空觀,析就是分析,用分析的,分析一切的物質,它是因緣和合形成的一個假相,它沒有實體,是很多條件、很多因緣(比如說地水火風)集合起來形成這個現象。像我們人也是因緣和合的,一個身體(父精母血)、我們的神識,這個身體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合起來的。我們一個房子,我們的房子有這個相,那有很多東西把它拼湊起來的。你看一個房子(我們這個水泥的),它基本的這些條件,你要多少沙、多少石子、多少水泥、多少磚、多少鋼筋,加上人工,還要設計,屋內裝潢還要木料,等等的。一個房子,一個構造,很多東西,它是組合起來的,組合起來就形成這個相,一間房子的相。實際上你給它分析,它不是一個實體,它是很多東西組合起來、拼湊起來的,你給它拆散,它就沒有了。所以這樣分析,叫析空觀。根性比較利的就體空觀,知道它當體就是空的,這個比析空觀就更高了。當然《金剛經》講的空,那是最究竟的。這裡講,「體會得但是塵多」,就是任何一樣東西都是很多微塵。現在科學家也一直分析,佛經講物質最小的單位叫鄰虛塵,這些物質都是很多微塵集合起來形成一個相。很多微塵聚在一起,只是微塵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所以現出很多相,不一樣。你給它分析到最後,基本的物質都是一樣,《金剛經》叫一合相,一就是一樣的,最基本的單位。現在科學家發現的原子、電子、夸克,用科學儀器去分析。到最小不能再分了,這個叫「鄰虛塵」,接近虛空了。這個經典上有一層一層的分析,我們就知道很多結合起來這物質,「塵多」,我們有這個概念。「便知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即非有」,看到有這個相存在,實際上它也不是真有。有即非有就是幻有、假有,它不是實體的一個有,它是幻有。

  『依正二報,自不執著了』。「依正二報」,正報指我們的身體,依報指我們生活的環境,整個宇宙萬事萬物都叫依報,我們自己這個身是正報。依報正報都是有即非有,都是微塵集合起來。我們人這個相假的,我們看現在人一往生,去燒一燒,因為常常我們去火化場送往生。燒一燒,倒出來,我們叫骨灰。以前用木柴燒,一具屍體要燒一個晚上,有的火比較小,燒二十四小時。那個燒的骨頭(頭骨)還比較完整,只是肉、五臟六腑被燒光了,剩下骨頭比較完整。現在用電,那個高溫都七、八百度、上千度的。有的殯儀館每一天火化很多,排隊,那都燒很快。快,你就火要加熱,燒出來大部分都是碎掉,連頭骨也都破了,也都燒破了、燒碎了。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在大仙寺火化出來,也都不完整了,這些骨就是碎碎的。那我看得很多,我是常常在想,我們一個人,這一口氣不在,死了,去燒一燒,倒出來就是一些灰,不見了。這個說明是什麼?這個身體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佛叫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假的,因為它不是真的。要我們認識身體裡面有一個真的,那是不生不滅的,永遠不會消失的,那個是真的。

  我們真正認識了,就叫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你那個時候看到整個世界,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你明心見性,看到整個世界不生不滅,動物沒有生老病死,植物沒有生住異滅,跟我們現在看的不一樣,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它就不會變了。你看極樂世界,我們常常讀《無量壽經》,經典上給我們講,極樂世界無衰無變,它沒有變化,它永恆的。我們現在看這個世界為什麼一直變?因為我們心一直在變,我們心一直在動,我們不斷在動的心、不斷在變的心,看到外面整個世界統統在動、統統在變。其實世界沒有動也沒有變,是我們的心在動。所以六祖在《壇經》講,兩個出家人在爭,寺廟門前那個幡,風一吹在動,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幡動,兩個在爭執。六祖聽到了,就上前去跟他們講: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是你們的心在動,這一句可以套用在我們整個生活當中方方面面。我們現在天天在看手機,手機有沒有在動?哇!手機都在動。如果碰到六祖,六祖就會跟我們講,不是手機在動,是你的心在動,是我們的心在動,不是那個在動,它只是一個物質。物質都是我們的心現識變的,都是我們的心。

  這一條給我們講,你體會但是塵多,就知道整個世界並不是真有,依正二報自然就不會再執著了,身體也不執著了。後面還會講到歌利王割截身體,你看身體被刀一片一片的割,忍辱仙人,他為什麼不會生瞋恨心?他不著相,知道相是假的。所以佛給須菩提講說,當時如果我有四相,我一定會生瞋恨心的,怎麼能夠受得了這種奇恥大辱?無緣無故把他割截身體。所以般若正智就是照破這些虛妄相。好,這段經文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這裡講比較粗相。下面這段經文講得就比較細,粗相不執著,細相也不要執著。我們看這個科題:

  【六七、正示】

  就是從這個地方正式的來給我們開示。

  【不著微細相】

  聽到微塵,我們又執著有一個微塵,佛講,微塵你也不要執著,那還是一個相。這些粗相是微塵集合起來現出來的相,我們不執著了,但也不能去執著還有個微塵,那個也不是真的。所以就愈講愈細了。我們看經文: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好,我們看第一條:

  【一、此意比前問意更進。不但世界,並且『微塵』非微塵,微塵亦是假相假名。】

  佛給我們講這些都是微塵集合起來的假相,這個粗相我們不執著了,但是我們還執著有一個微塵。這裡就給我們講,微塵也不能執著。所以『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諸微塵」,這麼多的微塵,諸,就是這麼多這麼多的微塵,「如來說非微塵」,不是微塵,「是名微塵」。大家去參,這個參透了,你就會開悟了。《金剛經》講,「說非微塵,是名微塵」。說不是微塵,又是名微塵,意思就是我們不要去執著名,但是也要用這個名。你只要不執著,怎麼說都對;你一執著,怎麼講都不對,關鍵就在不要去執著。

  我們看這第一條:『此意比前問意更進』,這個意思比前面問的意思更進一步,更深入。『不但世界』,不但世界是假的,不要執著,我們現在看到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這一切不是真的。『並且微塵非微塵,微塵亦是假相假名』,微塵也不是真的,「微塵」這個名稱也是假名。也是一個假名,所以微塵也不能執著。不要認為這些粗相是假的微塵是真的,這裡就給我們講微塵也是假的。我們再看下面第二:

  【二、《楞嚴》云:「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此是教小乘人析空觀也。大乘人惟就性體上觀察,知無論大相小相,皆是緣生幻有,當下即空。】

  這個是引用《楞嚴經》的一段經文。《楞嚴經》講,佛告訴阿難尊者,『汝觀地性,粗為大地』。就是舉出大地,這個「性」就是它的體性、它的性質,「粗為大地」,這個大地是粗相。大地這麼大,很粗,粗相。這個粗相是怎麼形成?是很多微塵集合起來形成的。微塵,我們現在凡夫沒有天眼通,我們看不到那麼細,要透過科學儀器才能看得到。但是我們看粗一點的,那些細沙、那些泥土,你拿來手上把它捏一捏,都是比較粉狀的,粉狀一粒一粒的,那就很小,雖然沒有微塵那麼小,也是滿小的。你從這個地方可以體會,這麼大的地,就是那個小小的,很多集合起來,形成這樣的一個相。所以粗為大地,粗是我們看到的大地,細,它就是微塵,微塵組合的。『至鄰虛塵』,微塵再分析,就是到鄰虛塵,「鄰虛」就是接近虛空,不能再分了,分就沒有了。也就是物質最小的一個單位,叫鄰虛塵,在佛經叫鄰虛塵。這個是『教小乘人析空觀也』,析空觀就是一層一層給你分析,讓你知道原來它不是真的,空的,你才放得下。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因為認為這些都是真的。

  『大乘人』,根性就比較利。小乘根性比較鈍,所以用析空觀,他才容易明白。大乘人根性比較利,就從體上去觀察,『惟就性體上觀察』。就是性體上去觀察,不用去一層一層分析。從性體上看,『知』,知道,『無論大相小相,皆是緣生幻有』,就是緣生法。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因緣生」,所謂緣生緣滅,緣聚就生,緣散就滅了。「緣生幻有」,這個比較細的觀察。我們從粗的觀察到細的,我們每天生活,從早到晚,我們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事情,接觸一些人事物,我們仔細去想一想,那是不是緣生緣滅?緣聚就生了,緣散就滅了。我們晚上定這個時間習講《金剛經講義節要》,大家來聽,我在這裡講,緣聚,我們聚在一起;等一下講完,大家各人回家,散了。我們從早到晚不都是緣生緣滅嗎?所以我們從生活當中這樣去體會,無論什麼相,「大相小相,皆是緣生幻有」。這個緣生法,如果大家看《占察經》,它裡面也講得比較詳細一點。從這個地方我們深入去體會,你有深入一分,你就看破一分;看破一分,你的心自然就放下一分,這個是很自然的,絲毫不勉強。所以這個理要明,理明信深,道理明白,信心才會深入,願才會切,行才會專,這樣業才會淨,真才會顯。所以皆是緣生幻有,『當下即空』,這是叫體空觀。這個叫體空觀,當體即空,小乘用析空觀。我們再看第三條:

  【三、本非實體,故曰『非』。不無幻相,故曰『是名』。】

  這給我們說明佛說微塵,即非微塵。『非』,就是它沒有實體,它是緣生的。它沒有實體,但是並不是沒有那個相。『不無幻相』,並不是說沒有那個幻相。它沒有實體,是假的,但是它有相。像電視螢幕現出那些相,你不能說沒有,相有,但是不是真的,是幻相。『故曰是名』,「是名」,就是說沒有實體,但是它有幻相,所以才叫做微塵,名字叫微塵。所以我們舉出任何一樣東西,都是一樣的道理,你舉一反三,以此類推,這樣我們就可以明白佛講的真實義了。所以這個我們都可以套用在任何一樁事物上去體會、去講。像這個毛巾,如來說非毛巾,是名毛巾。舉出任何一個事物,你都可以套用,你去體會這個道理。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套用這一句,佛講的這個。毛巾,如來說非毛巾,是名毛巾。茶杯,如來說非茶杯,是名茶杯。有這個相,不是沒有這個相,它有這個相就有它的名稱,但是它是幻有,不要執著就對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睡覺前,可以怎麼做觀❓
🔹親近善知識主要是為了什麼❓
🔹般若智慧是每一個人都有,要怎麼開啟❓

金剛經講義節要—知一切法唯心,心外無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六集)  2022/10/26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6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八十五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從二十五這裡看起:

  【二五、必須多讀大乘,親近善知識,指示修學門徑。首先要明瞭六塵等境,唯虛無實,不為所迷。知一切法唯心,心外無法。此是遣蕩塵境之方便,漸漸乃能胸無點塵。則慧光開矣。縱有念頭,亦極微薄。然後乃能斷之。】

  我們從這條看起,這一條所講的也就是幫助我們斷除妄念的一個原則、方法。首先『必須多讀大乘』,這個「大乘」就是大乘經典,也就是讀經,此地並沒有指定讀哪一部大乘經典。「多讀」,多讀兩個字有兩個意思,兩方面的意思。第一個意思就是一部經讀很多遍,比如說《金剛經》你念個三千遍、五千遍、一萬遍,多讀,讀愈多愈好。過去家師淨老和尚也常勸同修,一部經基本讀三千遍。我們淨宗學會主修的經典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部經,我們淨老和尚常常勸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讀三千遍。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多讀,讀愈多愈好,讀到熟透了就開悟了,從小悟累積到大悟。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讀一千遍,小悟。讀誦,原則就是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經裡面的意思。讀誦經典也是一種心定,實際上也是戒定慧三學同時修學的。當讀經的時候他就不會去做壞事了,身不會做殺盜淫,口也不會去講壞話、去罵人,意要專注在經文上。讀經、念佛、念咒,同樣一個道理,所以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念佛也是一樣,念咒也是一樣。經是如來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那就是至善了。讀經的時候不會去造惡業,接受如來自性至善的語言文字薰習,那是最善的,至善,眾善奉行也都有了,,戒律的精神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讀經心要專,這是修定,定久了智慧就開了,所以讀經會開悟。但是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它的意思,那就打妄想了。這句什麼意思、那句什麼意思,不要刻意去想。就是每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不要讀錯,不要念漏掉,專心讀,恭敬心讀。當你有妄念來打閒岔,這跟念佛一樣,不要理會妄念,把注意力集中在經文上面;念佛,你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佛號;念咒,集中在咒語。這樣一直念下去,經讀一千遍,的確會有小悟,讀兩千遍就大悟了,沒有大悟也有中悟;讀三千遍,根性比較利的,大徹大悟。所以讀經是修戒定慧的,你只要至誠恭敬,不要分別、不要執著,每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讀得清楚,不要讀錯,不要漏掉,恭恭敬敬讀下去,一直念下去,念久了,遍數念多了,你自自然然會有悟處。那個悟不是刻意去想的,自然明白,你念久了,你自然明白它的意思,這就是悟。這個悟有小悟、中悟、大悟、大徹大悟。所以一部經,我們淨老和尚的標準是三千遍。《無量壽經》讀超過三千遍的人大有人在,甚至讀了一萬多遍都有。讀經,每個人得的利益也不相同,有的人讀開悟了,有的人還是沒開悟,但是種善根這個利益肯定有,消業障,這個一定有。讀經要有方法,就是剛才講的,要恭敬至誠,好像佛在面前給我們開示一樣,不敢懈怠放逸。至誠恭敬,這樣才能消業障、開智慧;如果讀經好像看小說一樣,那是種種善根,現前得不到利益。經本也不能亂擺、亂丟,要恭敬,才會開智慧。所以有經典就如同佛在一樣,那樣的一個恭敬心,我們自然能夠消業障、增福慧。所以一部經讀愈多愈好。

  另外一個意思,是讀很多種大乘經典,多讀各種大乘經典。為什麼你要讀其他的大乘經典?因為一部經總是受文字的限制,沒有辦法方方面面都說得很詳細。我們現在讀的《無量壽經》算是很完整、很圓滿,但是有一些經文,你還是要去讀其他的經典來以經解經,補充說明,你才知道這句在講什麼。像《無量壽經》講「修十善業」,就只有從不殺生到不貪、不瞋、不痴,十善的內容它提出一個綱目,細目我們就不了解了;細目,你要去讀《十善業道經》,你才知道這一句它講的內容。如果再延伸出去,《地藏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十輪經》,這三部經都是講十善十惡的、講因果的。以經解經。所以黃念老用一百九十幾種的經論、祖師的註解來註解《無量壽經》。如果沒有去讀這些大乘經,他怎麼能夠去註解?這是另外一個說法。你沒有讀其他的大乘經典,這一部經的義理你理解得不圓滿。這個也看各人根器、各人的時間,有的人有時間、有這個根器,他可以多讀;有的人他的根性比較差,他能讀一部就不錯了;甚至有的人,他一部都沒辦法讀的。所以能夠多讀,或者多聽經,這個對我們修行才有幫助。

  『親近善知識』,除了讀誦這些大乘經典,你讀一部也好,讀三部、五部也好,十部、八部也好,讀經之外還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是老師,老師給我們指點,要親近。像我們親近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雖然圓寂了,但是留下豐富的講經的影音資料,我們一輩子都聽不完。聽經,也就是親近善知識。除了親近善知識,還有同參道友也非常重要,同參道友,依眾靠眾互相切磋琢磨,這個也非常重要。所謂師友、師友,老師、同參道友都需要,缺一不可。同參道友互相勉勵、互相交流,切磋琢磨,老師來指點。像我們淨老和尚早年到台中蓮社求學,他也找了幾個同學。因為平常老師很忙,李老師還要上班,還要到學校上課,還要管蓮社、圖書館,要跟他見面,一個星期之前就要約了,他太忙了,沒時間,所以他們跟老師見面,只有每個星期三到蓮社去聽經。老師講經,也沒有很多時間跟這些同學一起交流,總是要約個時間,所以跟老師見面的時間很少。同學呢?我們老和尚他是出家人,等於是專業的學習講經,但是其他的同學都是在家人,在家人要上班,所以他們也是約一個星期聚會一次。除了聽老師講經之外,同學一個星期聚會一次,遇到什麼問題,大家提出來討論,討論能解決的,那就不用去問老師了;如果真的解決不了,再去向老師請教。因為老師太忙了,同學之間大家可以解決了,那就不用去耽誤老師的時間。所以讀誦大乘,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主要是啟請善知識『指示修學門徑』,要怎麼修、要怎麼學?要有善知識來指點。

  我們一生修學能不能成就,親近善知識也是一個關鍵。但是親近善知識,實在講也是緣分。善知識他也不會去標榜自己,不會去宣傳自己,真正的善知識都是很謙虛。我們遇到要有緣分,有緣分聽善知識講經指導,我們能夠理解,能夠理解是我們的善根;能夠理解、能夠接受、能依教奉行,那就有福德,善根、福德、因緣都要具足。有些人他有這個因緣遇到善知識,但是善知識講的他聽不懂;有的他聽了,他不生歡喜心,他不能接受。有業障,他也不願意親近真正的善知識,他把真正的善知識看作不是善知識,當面錯過,或者聽人家講些閒言閒語,不去親近善知識,那也當面錯過了。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他三個老師都有人批評。章嘉大師,說他是政治和尚,他也當總統府資政,人家也批評;李老師,人家批評就更多了;方東美教授也是有人批評。到了我們淨老和尚,批評的人就更多,批評、毀謗、攻擊。往往有一些人他不認識,聽人家這麼批評,他就不願意來親近了,這個也很多,還沒看過、接觸過。老同修,常年聽經的就了解,知道有一些人他是惡意攻擊,不會離開善知識。也有一些聽經聽了很久,聽人家批評,講一些壞話,他也就離開了,這個也有,這個就很可惜。

  親近善知識,以古人的標準,要開悟了你才能離開。開悟了,你自己才知道怎麼修、怎麼學,才認識路,否則你一生的修學盲修瞎練,沒有結果,浪費時間、浪費精神、浪費體力。所以我們一生學佛的成敗,善知識是一個關鍵,他指點你。這個也就是各有因緣,善導大師講「遇緣不同」,每個人的緣不一樣。我們總是希望把善知識介紹給人,我們很仰慕的、很恭敬的善知識,別人不見得認為他是善知識,這個就是緣分不一樣。親近善知識一個原則,也是一樣,都是恭敬至誠,所以你對哪一個善知識,對他最恭敬、最仰慕的,跟他學會有成就。如果對這個善知識,對他一點恭敬心都沒有,恭敬心生不起來,那這個善知識是佛再來也不行,你跟他學得不到利益。所以這個也是各人的緣。

  有善知識,當然也有惡知識。邪知邪見的知識,現在在這個世間也是如恆河沙,《楞嚴經》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怎麼有能力去辨別誰是善知識?這個只有求佛力加持。我們淨宗學會,我們淨老和尚也是真正的善知識,我親近他五十多年了。大家聽他講經,剛開始聽不懂,多聽幾遍你就懂了,懂了你就法喜充滿。

  這個三句給我們講多讀大乘,經典要多讀,讀一種或者讀幾種;要親近善知識,請善知識指示修學的門徑,我們才不會走冤枉路。善知識,祖師大德也都是善知識。像我們淨老和尚給我們推薦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你要學《金剛經》,他推薦這一部。這一部是民國初年江味農老居士他的集註,可以說是古來《金剛經》註解的集大成,把它會集起來,他深入了四十年。所以我們學《金剛經》,我們老和尚推薦這個《講義》,這也是善知識。老和尚給我們指點,我們看了之後,真的一點不假,真善知識。如果沒有善知識指點,就靠我們自己摸索,我們到底摸得對不對,那也不知道;有善知識指點,我們就方便了。

  這裡講,『首先要明瞭六塵等境,唯虛無實,不為所迷』。讀這些大乘經典,親近善知識,修學法門要怎麼修?「首先要明瞭六塵等境,唯虛無實,不為所迷。」這個六塵等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接觸的,我們接觸的這些境界就是五欲六塵。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是什麼?唯虛無實,唯有虛妄,不是真實的。不為所迷,關鍵在這一句,就是不被這個虛妄的塵境迷惑了。我們為什麼會迷惑?因為把它當真了。以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真有,我可以得到的,我可以佔有、我可以控制,這個就執著了,執著就生煩惱,就造業了。放不下,我們的問題就是出在這裡,把這一切當真。我們聽到經典這麼講,我們是有這個概念,實際上怎麼樣?我們還是當真,心裡還是放不下。那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要修行,要下功夫,功夫深了,你真正看到事實真相,自然就放下,絲毫就不勉強;功夫不到,還是放不下。我們聽經總是有個概念,知道這個道理,但事實上我們還是要去下功夫,去修行。這一切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知一切法唯心,心外無法。』這一切法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現出來。山河大地,這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從我們的心,唯有我們的心,心現識變。就好像我們晚上作夢,作夢的時候有自己也有別人,有善人、有惡人,有好夢、有惡夢,有山河大地。夢境很多,無量無邊,每一天作的夢不一樣。夢中的人事物從哪裡來?自己的心現出來的,沒有別人,唯有自己。我們從這個地方去理解「心外無法」,離開心沒有法。法外無心,心外無法,心就是法,法就是心。你說我們的心在哪裡?到處都是,遍一切處,這一切都我們心現的。心現的,這些虛妄的塵境我們要看破,看破就是看清楚事實真相。看破自然就放下了,知道那是虛妄的,就不執著了,不著相了;如果沒有真正看破,放不下。所以這個地方給我們講止觀的原理,止是放下,觀是看破;觀當中有止,止當中有觀。我們去觀察這些事事物物,我們看眼前這一切也不難體會,你看無常,哪一樁事情它是永恆存在?時時刻刻在變的。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事實是剎那剎那在生滅,一刻也不停的,你抓不住,你掌控不了。

  孔子講「富貴如浮雲」,好像天上那個雲,雲很快散掉,就沒有了,一生再榮耀、再富貴也都是虛妄的。我們一般人只是到死了以後才知道什麼都帶不走,實際上我們還沒死就什麼都帶不走,不是等到死了才帶不走,現在就帶不走。我們能帶走什麼?帶走業力,這個可以帶走的;你念經可以帶走,念佛可以帶走,造惡業、造善業可以帶走,「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講人死了,你是當國王,你一口氣不來,地位沒了,你的權力沒有了,你的財富沒有了,你的兵車、你的眷屬、你的國家、自己的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了,這些都跟你沒有關係了。實在講,我們晚上睡覺睡著了,這一切就跟我們沒有關係了,銀行多少錢、房子幾間、多少家親眷屬;睡著了,人家把我們扛去丟到水裡也不知道,何況身外之物?我們要常常作如是觀,這樣慢慢會看破,要這樣去觀。「首先要明瞭六塵等境,唯虛無實,不為所迷」,我們要從現實的這個去觀它虛假,知道它虛假,這樣才慢慢我們會看破。我們晚上睡覺就要這麼觀,過去淨老和尚教我們觀死,我們躺下去跟死人不是一樣嗎?所以印光大師寫個「死」字,貼在我們的寮房,我們躺下去,腳底上面一看就是「死」,躺下去就看到那個字,那就是告訴我們,躺下就是死了。我們老和尚常講,每個人每一天都要小死一次;大死沒有呼吸了,小死還在呼吸,睡醒又起來了,睡著的時候跟死人一樣。當我們睡著了,白天這一切就如夢幻泡影。就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晚上作夢,我有好多房子,我錢好多,有很多汽車、很多眷屬,榮華富貴,早上醒過來一場夢,虛妄的,不是真的。當我們晚上睡覺在作夢的時候,白天這一切也不都成了夢嗎?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確是夢,以夢做一個代表,後面是陪襯的,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觀。

  這個地方也要補充說明,我們觀就是說你心裡不要執著,要放下。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就要放下,你不要想有明天,我記得老和尚教我們,修行人沒有明天,只有今天。你不要想明天,來日方長,不要想。只有今天,不要想明天,明天的事情明天還活著再說,活著再來處理;那一口氣不來,你又能怎麼樣?今天還活著,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該做的事要做,不是說我放下了,什麼事都不幹了,不是那個意思,你就著空了。不能著有,不能著空。你做很多事,但是你不執著,二邊都放下了。該做的你就做。佛門一句話好像聽起來很平常,但是我覺得很有深義(很深的意義),「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因為你還活著;哪一天一口氣不來,那就是要放下了。所以我們晚上睡覺不要想太多,我們還活著,能夠處理盡量給它妥善處理,不要給別人造成他的困擾,盡心盡力就好。但是也不是我們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有時候因緣就沒有辦法讓你處理得很圓滿,壽命到了你也要走。所以我們老和尚就在八十幾歲寫一首偈,這首偈好像是說,「世事塵緣沒完沒了」,很多,你說什麼時候了?沒完沒了的。因為沒完沒了,念佛求生淨土就一了百了。的確也是這樣,所以我們還在世一天就做一天。做事當然有計畫、有目標,這些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做完了就放下,不要再去想,事情來了再去繼續做。沒有到的事情也不必事先想得太多,想太多都是打妄想,計畫要怎麼做、怎麼做。當然有些事情需要計畫,但是不要把它當真。計畫你要計畫,為什麼不當真?我們常常聽說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一通電話。這世間無常,變來變去,特別現在這個時代,變化的幅度太大了。昨天新加坡的同修來,他們做生意的,也很感慨,看到現在這個時勢,以前人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說現在大概三年(恐怕三年都不到),三年河東,三年河西,這個也是我們當前的一個事實情況。你看富豪榜,前五百名常常在換名字,而且很快,所以古人講「富不過三代」,現在一代都過不了,有的甚至幾年。你看過去蔡老師講《弟子規》,幾年那個企業就沒有了。這個我們都要看清楚,眼前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實際狀況要了解。最重要,不為所迷,不要被這些迷惑了,但是我們常常被迷惑。

  下面講,「知一切法唯心,心外無法」,『此是遣蕩塵境之方便,漸漸乃能胸無點塵。則慧光開矣』。要知道這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離開我們的心就沒有這一切。「此是遣蕩塵境之方便」,遣就是遣除、遣散,蕩就是清乾淨。這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像作夢一樣,不要被迷了。但是這個也要提起觀照功夫才不會被迷,如果沒有高度的提起觀照,我們知道這個道理,還是一樣被迷。就像我們看電視,我們常常被迷,看手機也是被迷。這個是不是塵境?是塵境。那會修行的人,看這個是在修行;不會修行,看這個就被它迷了,迷惑顛倒就造業。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做了很多《金剛經》的偈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做這個圓圓的貼紙,透明的,貼在電視角落。貼在那裡幹什麼?要提醒我們同修,你看電視要提起觀照,不要被它迷了,它哭跟著哭,它笑跟著笑,知道這些是假的。你如果看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你看電視會開悟,是在修行。我只看到一個,台南南天台般若精舍開心法師,我看到他是看電視在修行。我們師父講經,說看電視也在修行,但是他老人家自己不看電視。如果我們不懂得修行、不懂得起觀照,那當然不看是最好,因為我們不懂得觀照,一看就會迷了。那個要小乘的方法,隔離,不要接觸。大乘的修法,他是接觸,但是不被它迷,這個境界就高了,就《金剛經》講的,在這個境界。

  所以我看到台南般若精舍(南天台般若精舍)開心法師,三十幾年前我去他那裡掛單,我們老和尚說他定功很深,比我得戒和尚廣欽老和尚的定功還深,我就很好奇,去掛單,我一進去就看他老人家坐在客廳看電視。他不會講國語,都講台語,他跟我們老和尚都是講台語。我進去看,看他在看什麼?看歌仔戲。我就走過去,跟他請安問好。我說師父,你在看歌仔戲,看哪一齣?他說我在修三止三觀。天台宗修三止三觀,空假中,一心三觀。我們師父說他定功很深,我很好奇,我進去看他看電視。注意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神跟一般人真的不一樣。如果沒有師父講,我第一次跟他見面,我也有眼不識泰山,也是把他當作一般法師。所以我看到他是看電視在修觀的,這個也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現在每個人大概都幾乎離不開手機、電腦,比過去看電視的機率要多,但是我們修觀的原則還是一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每一次看手機,那手機裡面都是在動,我們想一想,是那個手機在動,還是我們的心在動?我們的心在動。萬法唯心,離開我們的心就沒有這一切。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說,看到兩個人在下圍棋,你要贏,我也要贏;你圍我,我也要圍你,他們的精神都貫在那個棋子上面,心就在那個棋子上面,蓮池大師說,我只看到兩個肉柱坐在那裡。旁邊的人說,怎麼肉柱?明明兩個人!他說那兩個人,他們的心都跑到圍棋裡面。他兩個人身體坐在那邊,就好像兩個肉柱坐在那裡而已,他心不在那裡,他心在圍棋上。

  所以,知一切法唯心,心外無法。這個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下半部講了一些,也是值得我們去參照。事實上都是我們心的作用,一個事情、一樣東西,每個人看都不一樣。這一切法,這些名字相,長短、方圓從哪裡來?都是我們的心在分別。你說這個球是圓的,它自己有沒有說它是圓的?沒有,是我們講的。方圓、長短、大小,那不都是我們的心在分別嗎?那些境界有說它是長的、它是短的、它是圓的、它是方的,那境界有沒有這樣講?這顆球圓的,它自己有沒有說我是圓的?那圓的是怎麼來的?我們人給它設定的,這個是圓的。所以我們從這些去體會什麼叫一切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想生,從我們的心想所產生的;離開我們的心,什麼都沒有了。這是「遣蕩塵境之方便」,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排遣。「漸漸乃能胸無點塵」,漸漸心就不會去執著這些了,就是不會把這一切放在心上了,知道那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就像作夢一樣,我們要常常這樣去觀。

  『縱有念頭,亦極微薄,然後乃能斷之。』觀久了,妄念就減少,縱然有念頭也很微薄,這個妄念很微薄,然後就斷除妄念。妄念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真的就斷不掉了,因為虛妄的才能斷得掉,真的怎麼斷?我們念佛法門有個方便,就是以佛念來代替這些妄念,這最方便的、也最直截了當的。所以晚上我們睡覺都全部放下,就放念佛機,耳聽佛號,心裡默念。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教我們同修,我今天做了一天,晚上躺下去就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每一天作如是觀,觀久習慣了,到臨命終佛來了,我們自然就跟佛走了。把這個身體忘掉,跟阿彌陀佛的法身就契合了,換一個蓮花化身。不要執著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人家怎麼處理都好,在世你能交代去交代,不能交代無所謂,反正人死了,隨便人家怎麼處理,就不要去執著了。

  好,我們再看下面一條,第二十六:

  【二六、開智慧是轉凡入聖之樞紐。經云,「以是名字奉持」。「名字」是金剛般若。故此經所明義趣,皆是開其金剛智也。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是也。離念即是斷無明。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等覺菩薩復用此法,斷最後一分極細無明而成佛果。】

  這一條,『開智慧是轉凡入聖之樞紐』,我們凡夫開了智慧就是「轉凡入聖」,這個樞紐就是在「開智慧」,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經云,「以是名字奉持」。「名字」是金剛般若』,以這個名字來奉持。『故此經所明義趣,皆是開其金剛智也。』這部經所說明的義趣,都是開啟我們自性的金剛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每一個人都有,人人本具,個個不無,要怎麼開啟?『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是也。』你離這個,你的自性般若智慧就現前了。離,就是不要執著名字相,離言說相、心緣相(心去想)。「離念」,離四句百非,因為我們一起心動念總是落在這個四句,不是有就是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這些只要一起心動念,總離不開這四句,四句一展開就百非,四句百非。一個有、一個無、一個非有非無、一個亦有亦無,總離不開這個四句。真正悟入了,你怎麼說都對,說有說無,說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怎麼說都對;我們沒有悟入,怎麼講總是落在四句,都不對,關鍵我們都是妄念。

  『離念即是斷無明。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這些說法還是方便說;如果講真的,就是《心經》講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最直接的、最圓頓的、最究竟的說法。無明本來沒有,沒有無明,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無無明就是沒有眾生,無無明盡就是沒有佛,所以生佛兩泯即是佛,才是真正的佛。佛在大乘經講的義趣都是在這個地方,不容易體會,但是那個才是真的。《心經》我們天天在念,「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給你講真話,最直接跟你講。這裡講「分分斷」,這個是方便說,到最後還是歸到《心經》,斷到最後是什麼?「以無所得故」。你不要以為還有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以得到,那又錯了。《般若經》歸結三句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得什麼?它本來就具足,本來就有;本來沒有,現在有了才叫得,它本來就有。

  密宗講,「阿字本不生」,本不生什麼意思?它本來就存在的。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存在,本來就有,它沒有生。生是什麼?它沒有,現在生出來了。有生,它就有滅。我們這個身體,母親還沒有把我們生出來,沒有;生出來,有了。生了以後怎麼樣?就死了,死了就滅了,所以它是生滅法。我們的自性它本不生,它本來就存在,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在身體裡面這個六根,根中之性,我們把這個迷失了。迷失了,它還是在,只是迷了,你不知道,以為沒有了,實際上它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它本來就存在,本不生,不生它就不滅。所以佛家講無生,它的理論就建立在這個地方。無生就無滅,有生它就有滅。無生是不生滅法,有生就是生滅法,生滅法是虛妄的,無生才是真的。佛教我們認識你自己本來面目,現在我們是不認識自己,把外面的虛妄相當作是真的,把真正的自己迷失了,不知道。所以佛大慈大悲出現在世間給我們指點,教我們就路還家,找回自己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

  好,我們再看第二十七:

  【二七、總而言之,此兩節經旨,即是先須了徹無有定法,以清妄念之源,此是智慧。更須破除攀緣心想,以截斷妄念之流。此是能斷。作觀、念佛,乃能斷之方便。】

  這條做個總結。『總而言之』,這兩節經文的宗旨,『即是先須了徹無有定法』。我們必須先徹底了解「無有定法」,法沒有一個定法,不要執著,以這樣來清除妄念的根源。就是妄念的根源總是把這個法以為是真的,有定法,它是固定的,佛給我們講沒有定法,虛妄的,這樣來清除我們的妄念。『此是智慧』,這個是智慧。『更須破除攀緣心想』,破除對外攀緣的心,以這個來『截斷妄念之流』,像流水把它截斷,不讓它再流了。『此是能斷』,能夠斷妄念的。方法,『作觀』,你修止觀、修觀照,或者『念佛』,『乃能斷之方便』,你修觀也好、念佛也好,都是斷妄念的方便。我們修淨土,用念佛來斷除妄念。教下修止觀,我們念佛也是觀,你能夠提起一句佛號就是觀,這個我們要常常提起,現在有念佛機來提醒、來幫助。

  【二八、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如來,即是一心念佛也。求生淨土,即是一生究竟圓滿也。】

  這一小節最後一條講,『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不要忘記佛說的這些教導,佛在《金剛經》講的我們念念不忘。沒有辦法記住那麼多,我們記個一句、兩句也可以,比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是比較好記;「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也好記。或者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心在哪裡?你得不到。過去都已經過去了,你找也找不到;你說現在,現在馬上過去;未來,未來還沒到。三心不可得。《金剛經》有哪一句你參透了,全部都通了。看哪一句你參得比較得力,你就常常提起那一句。這個要在生活當中去觀才起作用;你沒有在生活上去觀,那不起作用。但是我們常常忘記了,那個人講話很衝,我們火就上來了,這個時候要趕快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的。假是假的,但是氣是真的,那怎麼辦?如果不行,那趕快念佛。如果你提起這個觀照叫智觀,智慧觀;這個觀你不得力,用念佛來給它壓。

  『念念不違如來』,不違背如來所教導的,『即是一心念佛也。求生淨土,即是一生究竟圓滿也』。要一心念佛,當我們心很亂就提起一句佛號。常常想到《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的開示,「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一句你可以套在很多方面,你在生氣的時候,瞋恨心起來,佛號投於瞋心,瞋心不得不佛;貪心起來了,佛號投於貪心,貪心不得不佛;愚痴心起來了,佛號投於痴心,痴心不得不佛;傲慢心起來了,佛號投於慢心,慢心不得不佛。它的亂心是總包括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心不平,心懊惱了,種種的,就提起佛號,好像「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就用這個方法。我們念佛人有這個方便,我們懂得一些止觀的原理,也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相輔相成。所以《金剛經講義》對我們念佛功夫能夠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特別是看破放下,念佛功夫才真正得力。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我們建議大家,念佛機現在很方便,晚上睡覺不要忘記開念佛機。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掃地的比喻——沒有念佛時似乎沒什麼妄念,為何念佛時就很多妄念❓
🔹為何不能強制去斷妄想❓
🔹水的比喻——妄想煩惱跟菩提真心

金剛經講義節要—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五集)  2022/10/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5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第八十五頁,我們從第二十三這一條看起。我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二三、妄想是眾生無始來之病根,萬不可強制。如其強制,反傷元氣。因妄想是本心之作用,不過錯用了,所以成病。只要依照佛法,將其轉換過來,歸到智念或淨念上。久久自然無念,便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矣。】

  我們今天從這段看起。這次我們講座停的時間比較長。今年五月跟去年一樣,這個疫情是高峰,全球到現前新冠狀的疫情還沒有解除。今天聽說台灣地區還是有四萬多人感染,因為這些病毒一直在變種,打了疫苗還是受到感染。因此我們在公共場所,還是必須要戴口罩、噴酒精,注意這些防範。台灣政府在上個星期四(就是十月十三日)開放了,開放外國遊客進來。因此我們道場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也恢復常態性的課程。我們看疫情的情況,有必要時再做調整,如果疫情沒有再升高,那就維持這個常態性的課程。我們天天還是要關注疫情這個事情。上一次,五月,我們五月停到現在十月了,這個當中停五個月了。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二十二條,就是「所以念佛人,於斷念一層,縱令未易辦到。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務必要做到。念佛真實功夫,真實受用,如是、如是。」這個也就把我們念佛人功夫得力的一個關鍵給我們提出來。「不應」,就是不應當住在色,住在聲、香、味、觸、法,就是心不要住六塵,我們一般講五欲六塵。住,我們必定是染污,著相就是染污,因此對我們念佛功夫就有妨礙,有障礙了。所以念佛真實的功夫也是在這裡用功,就是心不要住在六塵上面,這才有真實受用。真實受用就是這樣,就是不住六塵,不應住而生心。

  我們今天學習這一條是接上面。斷念,斷念就是斷妄想(妄念)。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大乘、小乘,主要就是教我們斷妄念。但是我們往往對妄想(或者講妄念)想斷斷不掉,無可奈何。我們相信每一個學佛的人都想斷妄想、都想斷妄念,無論你修哪個法門,打坐參禪、修止觀、持咒、念佛,都是對治妄想的。我們淨宗對治妄想就是用念佛,禪宗用參禪,教下修止觀,密宗修持咒,都是要降伏妄想。但是妄想你愈想要去降伏,它就好像愈多,這個也是我們念佛人大家都有的問題。也常常聽到同修來問這個問題,就是念佛的時候妄念紛飛,似乎沒有念佛的時候感覺沒什麼妄念,怎麼心一靜下來要念佛,這個妄念就特別多。平常沒有發現的,奇奇怪怪的妄念,這個時候也都會跑出來,好像要斷妄念妄念就愈多。有一些同修他就不敢念,好像沒有念佛還沒有這麼多妄念,怎麼愈念愈多?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多,就不敢念。他為什麼不敢念?因為他以為念佛妄念就愈多了,所以不敢念。事實上並不是因為念佛妄念增加了,不是的,是我們本來就是那麼多妄念,沒有念佛的時候沒發現。不是沒有,沒有發現,念佛的時候才發現,心靜下來念佛才發現。這個古大德也用一個比喻,好像我們屋子裡面地上有灰塵,當你沒有用掃把去掃,看起來也是滿乾淨的,好像沒有;拿掃把來一掃,灰塵飛揚起來,看到灰塵這麼多。那是不是因為掃了之後灰塵增加了?並不是的。你沒有掃,它就是那麼多;你現在一掃,它飛起來,你才發現原來灰塵這麼多。所以古大德用這個來比喻形容我們念佛,修其他法門也是同樣一個道理。參禪也是對治妄念的,修止觀也是對治妄,我們念佛也是對治妄念的。妄想,愈念愈多,怎麼辦?『萬不可強制』,這一句就非常重要了。妄念很多,你硬要把它勉強的控制下來,這個用功就不得法,就沒有得到要領。為什麼妄想你不可以強制?『如其強制,反傷元氣』,如果你要強制去斷妄想,反而傷到自己的元氣。甚至嚴重的會著魔,這個我們也見到過。

  我剛出家那一年,還沒有受戒,當時家師淨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日常法師戒律很精嚴。那個時候我們是住在台北市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十二樓是佛堂,還有一個小廚房、小餐廳,擺一張桌子。十一樓是寮房,我們住的寮房,三樓是講堂,八樓是辦公室。當時有居士來掛單,住在那裡就是日常法師、我,還有一個閻瑞彥居士,還有一位蔡崇盛居士。出家眾,日常法師的剃度弟子如道師,我,還有我大哥的大兒子,他讀國中的時候就去出家了,他比我先出家。另外還有一個居士,他還在當兵,放假來參加日常法師的精進佛七。這個精進佛七,我們不能下樓,七天都在十二樓、十一樓,我們活動空間就這兩層,不能到十一樓以下。飯就是自己煮,都是煮大鍋菜,冰箱放大概一個星期的飯菜,晚上不吃。我們那個精進七,不是說二十四小時都沒休息,還是有休息,十點睡覺,四點起床,四點半就開始誦經、念佛了,一直到晚上九點,時間是比較長一點。我記得好像念到第三天,就有人出狀況了。第一個出狀況的閻瑞彥居士,他是早期我們淨老和尚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辦大專講座的同學,他那個時候也去住在基金會參加這個佛七。他第一個有狀況,我記得好像念到第三天,日常法師在領眾,他敲引磬,我站在第二個,如道師站在第三個。他好像是最後一個,我們出家眾在前面,居士在後面。念阿彌陀佛,念念念,閻居士他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他一個人念南無地藏王菩薩。日常法師回頭一看,把引磬交給我,有問題!就把他帶到房間去輔導。大家都在念阿彌陀佛,怎麼你一個人突然念地藏王菩薩?所以去問他這個情況,你為什麼?給他導正,就是我們現在念佛,你不能念其他的菩薩,你會亂眾。後來給他輔導了之後,他就繼續念,也都還好,都一直念佛。

  另外,那個時候在當兵的這個居士,他放假,參加這個佛七。他是身體很多狀況,他都一直拔罐,拔得全身都黑青的。蔡崇盛居士他說,念到很想起來拍桌子,他很想起來拍桌子。日常法師的剃度弟子如道師,我看他念得臉都黑掉了,他狀況也是非常多,日常法師不斷的在注意他這個徒弟。我大哥的大兒子,我那個姪子,他那個時候法號叫法松,他打精進七,妄念伏不住,很多,他就去拜佛,他就磕頭,磕到都流血了。後來日常法師看了,不對勁,就叫他不要再磕了,你如果再磕下去,就不讓你打佛七了,叫他停下來。日常法師也是跟他講,你妄念多,你不能強制要去伏這個妄念。這樣反而會傷到元氣,所以「如其強制,反傷元氣」。那次佛七,我還是算比較穩定的,因為畢竟聽了十五年的經,聽我們老和尚講經講了十五年,對經教有一點基礎,所以用心不至於過猛,過度了。所以妄想不能強制。

  所以古大德教我們對治妄想,要怎麼對治?我們念佛,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我想這個是大家的通病,我很想不要有妄想,偏偏就打妄想。古大德給我們講一個方法,就是妄想起來,你不要理會它,你不要去照顧那個妄想,妄想你愈照顧它就愈多;不理會,它自然就會沒有了,我們要照顧的就是這句佛號。所以在《淨語》裡面夏老居士講,「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妄想,我們眾生本來就有妄想,妄想千般就是妄想很多,不要理會它,不要管它。妄想千般,千般是形容妄想很多,不要理會,不要去理會那個妄想。但是一句佛號要分明,每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念得明白。就是你去照顧這句佛號,念得清楚、念得明白就好了,妄想起來就讓它起來,不要理會,你不要去照顧那個妄想,你愈照顧它愈多,不理會,自自然然它就沒有了。所以妄想千般都莫管,都不要去管它;聲聲佛號要分明,把這句佛號照顧好,這樣一直念下去就好。也不要想我什麼時候會得一心不亂,你愈想心就愈亂,不要去想。只要這句佛號抓住,牢牢的抓住,一字一句,念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樣就好了。這句佛號不要忘記就好,不要理會妄想,不能去強制,你愈強制它就愈多。

  下面給我們講,為什麼不能強制。『因妄想是本心之作用,不過錯用了,所以成病。』妄想從哪裡來?從我們心裡來的。這是我們心的作用,不過就是我們錯用了,用錯了,沒用對,所以成了病。一般講錯用了心,我們錯用了心,我們凡夫就是錯用了心,心用錯了。實際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錯用了,我們『只要依照佛法,將其轉換過來』。這個關鍵就在一個轉,我們一般講轉煩惱為菩提,這個是我們在經上看過,祖師大德也講過,一個轉,轉換過來。『歸到智念』,「智念」,就是淨土以外修的都是智念。什麼是智念?就是本性的般若智慧。本性般若智慧現前,妄念就沒有了,都是智念。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靈知心」。我們自性本來那個心,就是靈知心,靈知心的念就是智念,智慧的念,不是妄念、不是妄想,你回歸到自性了。禪宗參禪,教下,密宗三密相應,這個都屬於智念。回歸到自性的般若智慧,那就叫智念,那就轉過來了。大乘經常講的「煩惱即菩提」,這個是最直截,但是這個我們聽,聽不懂。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怎麼會是煩惱即菩提?這個我們就聽不懂,我們也無法去消化這個。說轉煩惱為菩提,這個我們比較可以理解,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了;但是說煩惱即菩提,我們真的就不懂了。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怎麼會煩惱即菩提?這個我們想不通。

  所以黃念老在他的開示錄裡面引用諾那祖師的開示說,「若了解一心之旨,則自己一切煩惱,即究竟覺。」這個就是煩惱即菩提,這個我們吃不消,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通。為什麼想不通?因為我們去想就不通了。你不要想就通了,因為想就是妄想,我們起心動念就落在四句裡面,就是妄想。但是如果你了解一心的宗旨,煩惱就是菩提,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我們聽了,你去參,如果開悟了,那你就明白了;不開悟,那還是想不通。解釋就是方便說,我們還是要透過解釋去參,去悟那個弦外之音,因為它不落在四句裡面。最直截的,煩惱即菩提,我們做解釋就降一點,解釋為什麼煩惱即菩提?為什麼煩惱跟菩提是一不是二?六祖在《壇經》裡面講,佛法是不二法。你有煩惱、有菩提,那不就二了嗎?有個煩惱、有個菩提,那不就二了嗎?不二法,煩惱即菩提,就是一。我們一般人就是聽不懂,愈想愈不懂。所以古來祖師大德也知道我們不容易理解,所以透過種種的比喻讓我們對這個有個概念,讓我們透過這個概念自己去悟。你自己要去悟,悟了才是你自己的,你聽別人講是別人的。

  古來祖師大德把妄想煩惱跟菩提真心用比喻,用水,海水。海水,像現在我們台灣常常有颱風,颱風來,海水它就起波浪。大的颱風就大風大浪,小的颱風,小風小浪,沒有颱風就風平浪靜,有風浪就比喻無明煩惱。正在颳颱風,海上的海水大風大浪,這個時候的海水是不是海水?還是海水。它不是因為起了風浪就變成不是海水了,起再大的風、再大的浪,海水還是沒變,它還是鹹的,它還是海水。颱風沒有了,風平浪靜,它還是海水。海水起大風大浪,跟沒有起風浪,是一樣還是不一樣?一樣,一樣都是海水。另外一個比喻,就是用水跟冰,冰給它冷凍結成冰塊,冰是不是水?冰就是水,你把它熱一熱,拿出來退冰,它又變成水了,它本質還是水。好像那個相不一樣,但是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水,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你說冰,冰就是水,水就是冰,冰跟水是一還是二?本質講是一,你把它冷凍了,變成一個冰塊,把它融掉了,它就是水。當結成冰塊,它還是水;如果它不是水,融掉就不是水。融掉了它還是水,所以結成冰的時候它還是水,融化了它又回歸到水,所以這是一不是二。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的心。

  你煩惱從哪裡來的?菩提從哪裡來的?不都我們這個心嗎?離開我們這個心,哪有什麼煩惱、菩提?都是從心所生的,萬法唯心。我們是凡夫,我們的自性真心還是這個心,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沒有差別。所以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迷了就叫眾生,覺悟了就叫佛,覺悟跟迷都是那個心,不是另外有一個心。所以我們不要想有一個妄心、有一個真心,這樣就錯了,其實妄心跟真心是一。同樣是那個心,你墮阿鼻地獄是那個心,你成佛了還是那個心。覺悟的人怎麼樣?覺悟的人,沒有佛也沒有眾生。我們做法會常常念《心經》,《心經》上佛講,「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無無明就是沒有眾生,亦無無明盡,也沒有無明盡,那就沒有佛了。眾生跟佛兩方面都相泯了,沒有了,那就是佛了。所以「佛」,就是說出來一個相,但是我們要能夠去悟入那個實相。所以《心經》我們常常念,念了我們也不懂。不是明明給我們講無無明嗎?沒有無明。什麼叫無明?無明是虛妄的,所以叫無明。

  虛妄的,那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的問題出在哪裡?把這些虛妄看作是真的。看作真的,我們心就住,住就是去執著。什麼叫執著?我們聽佛法的術語名詞也都聽得很多,我們還是不懂它的含義,我們老和尚過去講經就講得比較具體。我們比較容易執著,你有控制人事物的念頭,有佔有人事物的念頭,那就叫執著,這個我們就明白了。我們有沒有?我們有控制、佔有、支配的念頭,那就叫執著,就叫住。「無住生心」,就不要去住,不要去執著。我們一執著,什麼煩惱都來了,妄想煩惱一大堆,都從這個地方生出來。實際上它不是真的,它是虛妄的,因為我們不知道事實真相,把這個虛妄相我們認為是真的,所以生起了堅固的執著。我們看到山河大地,宇宙這一切一切,我們都是當真。如果我們沒有當真,我們怎麼會去控制、會去佔有?你肯定會放下了。我們總是執著這個真有,所以《金剛經》到最後一個總結,就是佛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夢是第一個,作夢我們大家都有經驗,夢境當中有人事物,有好夢、有惡夢、有一般的夢,夢太多了,但是夢一醒過來,什麼都沒有,那就一場夢。如夢幻泡影,後面附帶講的,主要是講夢;幻,是幻化的;泡,好像水泡;影,影像,好像我們現在看電視螢幕那些影像。我們看電視螢幕,有人也有山河大地,喜怒哀樂,那些影像栩栩如生,但是它是虛妄的。我們現實的人生,也就像那個影像一樣,如露亦如電。主要是以夢做為一個主要的,讓我們去觀,我們現實的人生就像晚上作夢一樣。

  這個要深觀,深入去觀,觀察、觀照,我們才能看到真相。深觀就是依般若智慧去觀照,用我們自性般若智慧去觀照,這個叫智念。我們去觀就叫智念,般若智慧起觀照作用。所以《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深就是你深入的去觀照。觀照是第一層功夫,觀照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那才是用真心,用真心就是用般若智慧,我們自性本來就是這樣。觀照,常常忘記又提起來,忘記又提起來。觀照三十秒,又沒有了,妄想又起來了,發現趕快再提起來。觀照,禪宗教學人要如貓捉鼠,要提高警覺,妄念起來馬上發現,發現就沒有了。因為妄念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你提起觀照它就沒有了,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講轉煩惱為菩提,沒有妄念就菩提。

  禪還有最直接的,參話頭是根性沒有達摩祖師那個時候的人利了,那時候是觀心。達摩祖師,所有的人都不認識他,連梁武帝都不認識,梁武帝他們也在講經說法,但是他不了解達摩,所以就沒有去親近達摩。所以達摩他才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他知道中國有人可以接受禪。就是從迦葉尊者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迦葉傳給阿難,在印度傳到達摩是二十八代,達摩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他到中國來傳這個禪,他是中國的初祖,印度的二十八祖。釋迦牟尼佛拿一枝花,也沒有說話,迦葉尊者一看,明白了,笑笑,拈花微笑。世尊就講,我有涅槃妙心傳給迦葉了,以後你們統統去問他。迦葉再傳給阿難。拈花微笑,他就開悟了。是不是釋迦牟尼佛拈花人看了才會開悟?別人就不會開悟了嗎?不是,在我們中國禪宗的語錄,一百七十則公案,很多公案的,六根接觸六塵都有開悟的因緣,每個人因緣不一樣,每個人的機緣不一樣,觸動他的悟門,他就悟入了。但是他前面還是有預備功夫的,他功夫做到大概快成熟了,說不定哪個機緣他一觸動,觸動他的悟門,他就悟入了。我們老和尚是勸大家用讀經這個方法去悟入,教下用讀經,禪宗用參話頭、觀心。觀心,最直接的。

  二祖去參初祖達摩,你看他那個求法的心多恭敬至誠,跪在雪地跪了三天三夜。古人身體好,如果我們去跪個三個小時,大概都進加護病房了。跪三天三夜,達摩不理他,他就把戒刀拿來,胳臂砍掉一隻供養達摩。這個時候達摩才開口,他說你何苦?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來找我,為了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祖師就伸出手:好,心拿來,幫你安。這個時候就觸動他的悟門了,他回答:「覓心了不可得」,他說我心找不到。達摩就講:「與汝安心竟」,給你安好了。他就大徹大悟了,衣缽就交給他了,就這麼簡單。三祖也是,去參二祖,我罪很重,業障很重。他也是:你的罪拿來我幫你懺。他說:「覓罪了不可得」,罪也找不到。他說:「與汝懺罪竟」,跟達摩「與汝安心竟」一樣。這個是很直接的。還有聽人家唱歌,他也開悟了;聽人家賣豬肉,喊賣豬肉,他也開悟了;或者看花開花謝,聽到人家丟石頭去碰到竹子碰撞的聲音,也開悟了。所以任何一法,六根對六塵,都有開悟的因緣,每個人因緣不一樣。所以不一定,佛一個動作,他開悟了。你看賣豬肉的,他在喊賣豬肉,造惡業的凡夫,怎麼禪師聽到他喊賣豬一斤多少錢會開悟?

  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一不是佛事,為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心,好人壞人都是我們心現出來的,心現識變的,沒有離開我們這個心。好像我們晚上作夢,好夢惡夢,醒過來,好夢也是這個心,惡夢也是這個心。這個是用智念。智念,現在這個時代的人,這樣的根器很少,也不能說沒有,還是有那個根器。所以禪宗它的特殊,教外別傳,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單刀直入,那是圓頓法。所以講煩惱即菩提,這句話你聽懂了,你就開悟了。但是我們念得很多,還是不開悟。我們為什麼不開悟?總是把它看成二,我們起心動念就是相對,就有二了。煩惱就煩惱,煩惱明明是煩惱,我真的很煩惱,我真的很煩;菩提,菩提就不煩,那怎麼會一樣?很煩跟不煩,不都我們自己一個心嗎?離開我們這個心,煩不煩都談不上了。所以這裡講,「因妄想是本心之作用」。都是我們的本心,你煩惱也是你這個心的作用,菩提也是你這個心的作用。不過你錯用了,才會成病。

  所以「只要依照佛法,將其轉換過來,歸到智念」,轉就是有一些方便法,像禪宗參禪,密宗持咒,教下修止觀,都是智念。『或淨念上』,「淨念」就是我們修淨土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妄想起來,我們就用阿彌陀佛這一念淨念把它代替過來,這個我們比較用得上。我們末法時期凡夫用淨念,大家比較能用得上,用智念就比較少,不是沒有。淨念就是轉煩惱為菩提,智念也是轉煩惱為菩提,我們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把它轉過來。實在講,禪宗是教外別傳,淨土是教內真傳,其實念佛,一句佛號就是甚深般若,但我們不知道。這句佛號,如果我們認識得愈深愈清楚,那我們念得就會愈得力了,你念得就會愈踏實,就不會懷疑。

  我們這個淨念要怎麼念?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裡教我們,當妄念起來的時候提起一句佛號。就提起一句佛號,不要去管那些妄念,這句佛號,「如太阿劍,橫按當軒,如大火輪,星騰燄熾」。佛號一提起來,這些妄念都被消除了。又開示,「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們心很亂,我們現在用功就是在這個地方用,一個原則就是要提得起觀照,提起這句佛號就是觀照。往往我們都忘記了,遇到境界一來,我們就忘得乾乾淨淨了。忘記就是說明我們功夫不得力,對這句佛號不熟悉。所以古大德教我們用功的原則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妄想、妄念我們很熟悉,貪瞋痴慢疑這些妄念我們熟得不得了,你不要去提,它都會自己冒出來。我們現在用功就是把這個很熟悉的慢慢疏遠,我們這句佛號很生疏,慢慢熟悉,用功就是在這個上面用。我們自己念佛也常常忘記,或者懈怠,常常忘記,或者五欲六塵境界來了,我們也都忘記念佛了。

  所以古大德提倡依眾靠眾,大家在一起共修,互相依靠。像打佛一、打佛七,或者念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這個也都是共修。像我們這個小佛堂,大家共修念佛。我們常常會忘記,這個共修就很有需要。如果你很熟悉了,自己一個人行住坐臥都能提起佛號,那就有共修也可以,不共修也可以。我們自己還常常忘記,共修就愈多愈好,有時間就多參加,提起念佛。另外,我們得力於現在的科技,念佛機是提起我們念佛的一個工具。我們耳朵聽到佛號,心裡自自然然也會跟著默念,跟著念。佛號聽久了,也有大功德。聽久了,一直薰習我們的業識心,慢慢的我們也會把煩惱業識心轉成真心,就是用這句佛號去薰,薰習我們的業識心,我們這是煩惱心。這個就是中峰國師講的,「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把佛號比喻作清珠,把亂心比喻作濁水,那清珠投進去。這句佛號,我們認識不深,因此我們常常忘記,就不會珍惜,不去抓住來念。這個也是我們對經教還沒有深入,不認識這句名號的功德,我們認識還不夠,所以就不會很珍惜。如果認識得愈深入,我們會愈珍惜,愈會抓住這句佛號,甚至分分秒秒都不讓它空過,因為知道這句佛號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在認知、認識上還是要多加強,幫助我們認識這句名號功德利益,我們才會抓住這句佛號,不讓它忘失掉。我們常常忘失,所以常常要聽聽經或者看註解。

  你看《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講,我們在末法時期,我們不可能不受五濁影響、染污。你說我們現在在這個五濁惡世,我們不受污染不可能,除非你是再來人,不然做不到。我們是凡夫,怎麼可能不受污染、不受影響?我們也沒辦法去擺脫這個污染,你就是掉在大染缸裡面,你怎麼可能不受污染?肯定要污染。所以劫濁、見濁、煩惱濁、命濁、眾生濁。劫濁就是這個時期惡事很多,像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天災人禍,災難一大堆,這個時期(這個階段)不好的事情太多了,劫濁。劫是時間,時間沒有好壞,主要說這個時期(這個階段)發生很多不好的事情,很多災難,天災人禍。像我們現在就是,你看新冠狀病毒,病毒不是污染嗎?我們叫感染,感受到病毒的污染,你就生病了,我們不可能不受污染。見濁,就是知見的混濁,邪知邪見一大堆。你怎麼那麼幸運能遇到一個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那也是你過去世,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你才能遇到,遇到了你也才能接受、才能理解、才會相信。所以在這個五濁惡世見濁,你不可能不受邪知邪見的影響,不可能,肯定受影響。而且現在媒體這麼發達,你到處都會接觸到邪知邪見,我們凡夫怎麼可能不受這個邪見的污染、誤導?煩惱濁,就是貪瞋痴慢疑不斷增長,怨恨惱怒煩不斷的增長。人愈來愈貪,脾氣愈來愈大,愈來愈愚痴,是非不分,傲慢、懷疑,這煩惱濁。命濁就是生命非常短促,無常,生命很短促。眾生濁是整個世界的污染,現在整個地球都被破壞了。我們沒有能力去轉這個五濁惡世,現在唯有能夠轉的就是一句佛號。所以《彌陀經要解》蕅益祖師講,一句阿彌陀佛圓轉五濁惡世為五清善世。我聽到這一段註解心裡非常震撼,一句佛號圓轉五濁惡世成為五清善世。再想想中峰國師《三時繫念》的開示,「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蕅益祖師講,佛號投於五濁惡世,五濁惡世不得不清,變五清善世了。所以一句佛號圓滿的轉五濁為五清,你說這句佛號的功德,真不可思議!如果沒有看到祖師這麼一個註解給我們點出來,我們總是這句佛號大家都會念也沒什麼感覺。看到祖師給我們點出來,我們才真正受到震撼,才知道這句佛號不簡單,我們不認識。

  所以當我們這些妄想、煩惱起來,我們也沒有辦法,就是提起一句佛號,我們就常常記住中峰國師的開示,「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念佛妄想還是很多。那不要管它,你就是不斷的提起佛號,不斷的念,念久了,妄想自然就沒有了。所以祖師大德這些開示也非常重要,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所以妄想、煩惱起來不要怕,不要擔心,也不要一直回憶那個妄想,不要去害怕那個妄想,不要去照顧那個妄想,我們照顧這句佛號。現在提不起來,念佛機倒是一個很好的補助工具,我們忘記念,聽聽佛號,也聽入耳根裡面,也自然會跟著念,所以這個是一個補助。另外就是念珠也可以提醒我們念佛,你手拿著念珠。現在又做一種念珠計數器,撥一顆,一個小小的,撥一顆。我們隔壁有在流通,大家沒有,可以去請。你撥一顆,它會給你記一句,撥一顆,記一句。如果你要記數念佛,那個小小的,也很方便,放在口袋。這些工具都是補助我們念佛,念珠、念佛機,這是我們念佛人現在必備的,必備的法器,這個是法器,必備的法器。念佛機,現在佛號有很多種,可以選擇自己比較習慣念的。

  我念都是以我們做三時繫念、打佛七這個,都是六字二音、四字五音,念習慣了。有的人他習慣念四字四音,或者一字一音,像廣欽老和尚他也沒有什麼調,他就是一音。像我們老和尚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也是一音,沒有幾音,只有一音。都可以,你只要念得習慣,念得攝心就好,各人都不一樣。我們現在念佛機有很多種念佛的音調,自己可以選擇。我們共修只能選擇一種,共修不可能好幾種;你個人自己念,你可以自己選擇。另外,助念也是要看病人他喜歡聽哪一種,以臨終的人他比較習慣聽的這個為主。每個人他情況不一樣,像莊嚴師,她說四字五音她感覺太快一點,她心臟受不了。我聽是剛剛好,我的心臟剛剛好,她心臟受不了,她要聽六字二音的,所以她開六字二音,我開四字五音的。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你自己可以選擇適合你的,你聽起來覺得這個很適合我,能讓我的心靜下來,這樣你就選擇這個,所以這個也沒有定法。這個就是用淨念,淨念就是當我們妄想起來的時候不要理會妄想,趕快提起佛號。不要說我怎麼又起妄想了,怎麼樣把這個妄想趕快給它熄滅掉?你愈想妄想愈多。這個時候就提起佛號,記住中峰國師這個開示,「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你就把它投進去就對了,不要一直去在乎那個妄想,你愈在乎它愈多,就沒完沒了。你不要管它,提起佛號,一直念下去。

  『久久自然無念』,時間久了,自然妄念就沒有了,『便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矣。』就轉識成智了,念佛念到最後就轉識成智。這個是唯識宗講的轉識成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這兩個識轉成智了,前面五、八它就跟著轉。這兩個在因地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第八阿賴耶識是果上轉,六、七識轉過來,前面五個識、第八識就跟著轉了,這個在唯識宗(法相宗)講轉識成智。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條:

  【二四、今曰斷除,是除其病,非除其法。斷妄歸真,便恍然大覺,了達萬法一如,本是一真法界。本無人我差別,則萬念冰消。】

  這一條再給我們補充說明,我們前面這一條講斷妄念、斷妄想。這裡講『斷除,是除其病,非除其法』,是說主要我們錯用了心,那是病,你把它除掉,這樣就好了,不是你去除那個妄想。妄想它是虛妄,你怎麼去除?那又不是真的,你怎麼除?你真現前,妄就沒有了。好像我們眼睛有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那是虛妄的。為什麼我看到有花?因為眼睛病了。你眼睛治好了,花自然就沒有了。所以你不要去對治外面的花,那個沒有,是你自己眼睛的問題,你把你的問題處理好了,那就沒有了。斷除妄想也是一樣,明明給我們講妄想,妄就是虛妄的,它不是真的。

  所以『斷妄歸真,便恍然大覺』,「斷」,你明瞭它是妄,你就歸真了。我們現在問題出在哪裡?不知道它是虛妄的,都把它當作真的。所以佛才講《金剛經》破除我們這個虛妄的執著,講到最後就給我們做總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都是像作夢一樣,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就跟晚上作夢一樣的,常常這樣去觀。觀也要常常提起,我們晚上作夢,白天還是作夢,所有一切都是夢。六道法界是夢,四聖法界還是夢,只有回歸一真法界。我們六道是夢中夢,脫離六道,到了四聖法界,第一層夢醒過來,還是夢;脫離十法界,那才恍然大覺,一真法界,這個夢才醒過來。醒過來怎麼樣?『了達萬法一如』,「萬法」是一,『本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起了虛妄的分別執著就變成十法界,其實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好像水變成冰、冰變成水,那個意思一樣的。不是離開十法界另外有個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你迷了就變成十法界,悟了就是一真法界。

  『本無人我差別』,沒有人我差別。我們迷了,才有人我差別,計較、分別執著、鬥爭,這個都是從迷來的,覺悟了就不會,大家都和睦相處了。『則萬念冰消』,「萬念冰消」就是所有的妄念自然就沒有了,好像冰融化了,消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二十四。下面二十五,這一段也非常重要,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念佛時一直起妄念,怎麼辦❓
🔹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為什麼真信切願生不起來❓
🔹現在為什麼不敢布施?「我都布施了,明天我吃飯怎麼辦,不餓死了嗎?」有這種想法是什麼原因❓

金剛經講義節要—念佛是徑中徑又徑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四集)  2022/5/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4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八十四頁,從十九這一條看起:

  【十九、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裡講到念佛,念佛跟般若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非常密切。過去黃念老講他的老師夏蓮居老居士一些開示,夏老開示有兩句話,「般若為導,淨土為歸」,就是般若它是引導,引導回歸到淨土。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離不開般若,當然淨土法門也不例外,淨土也離不開般若。所以般若它是引導的,如果沒有般若的正確引導,我們現在話講叫導航,這個導航如果導得不對,也到不了目的,無論修哪個法門都偏差了。所以這個般若就非常重要了,我們淨土也是一樣,也需要般若。

  今天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文殊菩薩在四大菩薩的表法,他代表大智,普賢菩薩代表大行,地藏菩薩代表大願,觀音菩薩代表大悲。文殊菩薩他代表大智,就是指我們每一個人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老師。我們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也是個表法,表學佛的人。他在文殊菩薩的會下開悟,也就是說悟入自性的般若智慧,然後就叫他出去參學。五十三參有在家出家、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各種宗教,都有。邪知邪見的也有,代表貪瞋痴的三位善知識也有。也就是我們現前社會各行各業,什麼樣的人,都去參訪、去參學,成就後得智。在文殊菩薩那裡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般若是本體,後得智是般若的作用。如果沒有開悟,沒有證得般若智慧,就沒有資格去五十三參。所以在老師那裡大徹大悟了,老師叫他出去參學,成就後得智。所以今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我們來學習金剛般若,就非常相應。

  文殊普賢都是導歸淨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我們常常講,文殊菩薩也是一樣。我們淨宗第四祖是法照禪師,他去參五台拜文殊菩薩,他見到文殊菩薩了,這個不容易。因為他是有一天早餐在吃飯(缽,那時候還用缽吃飯),在缽現出五台山的那些景象,所以他就發願去朝五台山。五台山,在我們中國的山西省。五台山,我也有去過二、三次,第一次,好像在二OO一年,二OO一年那一年,東北崔玉晶居士招待,我們從北京坐火車到山西,去朝了五個台。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文殊菩薩的公案故事,也非常多。

  近代我們中國禪宗大德虛老(虛雲老和尚),虛老不簡單,參禪功夫很深,常常入定。他為了報母恩,好像從普陀山拜到五台山,從普陀山開始一直拜,都用走路的,拜了三年,報答他母親的恩德。拜到冬天的時候(又到荒郊野外),都下雪,病倒了,四處沒有住家沒有人,有生命危險。但是就出現一個乞丐來照顧他,來幫助他,照顧他,他病好了,他又繼續拜。第二次又病倒了,這個乞丐又來了,又照顧他,又把他照顧到好了,乞丐就要走了。虛老就請問:兩次都承蒙你的幫助,才沒有生命危險,非常感激。請問他家住哪裡?姓什麼?名什麼?這個乞丐就跟他講,他家就住在五台山下,就住在五台山,名字叫文吉。虛老一直拜,拜到五台山,到那邊就一直打聽,這邊有沒有一個叫文吉的?大家都說沒有,沒有聽說。後來拜到山頂,到一個寺院,向那個寺院裡面的這些出家眾請問,你們這邊有沒有一個叫文吉的?後來人家就跟他講,你講的文吉是文殊菩薩。這個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乞丐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去幫助他的,非常感動。

  四祖照公大師去朝五台,看到缽現出那個境界,就朝五台山。也是拜,拜到山上去,真見到文殊菩薩的宮殿,那個都是七寶的宮殿。見到文殊菩薩,他就請問他說,末法時期,修哪一個法門才能夠得度,超越生死?文殊菩薩就告訴他,「莫如念佛」。就是念佛,念佛法門得度生死,給他講修念佛法門。後來,照公禪師(原來是參禪)聽到這樣,文殊菩薩跟他講,末法時期只有念佛能得度(文殊菩薩自己也是念佛的,也勸人家念佛),所以回來就修淨土。禪淨雙修,修淨土,後來成為淨宗的祖師。我們打佛七都有禮祖,竹林照公禪師。文殊菩薩感應的事蹟非常多。過去黃念老講,文殊菩薩都會變化一般的人,好像聽說迎一千送八百。文殊菩薩,人家要去朝五台,他會去接;離開五台山,他又去送。但是我們一般凡夫看不出來,他變得跟一般人一樣,我們也不認識,他認識我們,我們不認識他。所以今天文殊菩薩聖誕,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般若智慧,修根本智,勸人念佛,這個就是「般若為導,淨土為歸」,文殊菩薩是一個具體的表現。他代表大智,大智就是大智慧,般若智慧。但是怎麼樣?他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念《彌陀經》、念《無量壽經》,上首的名稱都有文殊菩薩。

  所以這條講,『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源都一樣的,「歸源」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都一樣。無論你修哪個法門,到最後目的是一樣,相同的。歸源沒有第二條路,都是一樣的,但是「方便有多門」。方便就是法門,有很多,我們一般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那就太多了。為什麼那麼多法門?因為方便,眾生的根器不一樣,所以佛他講經說法,他的教學應機施教,總是讓眾生他方便來學習。如果不方便,他沒辦法學,所以那麼多的法門都是屬於方便,善巧方便。有一些眾生,你給他介紹念佛,他也不接受;你跟他參禪,他很喜歡;或者修密,或者修止觀,法門很多。他的興趣,看在哪一方面,比較契合他的根機,佛就跟他講那個法門。法門很多,目標方向是一樣。所以這個叫「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下面講,『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那麼多法門,修什麼?修斷念。斷什麼念?斷妄念。「斷」,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能夠斷念?因為這個念是虛妄的妄念,虛妄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你怎麼斷?你斷不掉。因為它是虛妄的,所以講斷也是方便,其實斷無所斷,因為它本來是虛妄的,你一覺悟它就沒有了。真的怎麼能斷?虛妄的它才能斷,所以修任何法門,到最後就是斷念,斷妄念。妄念斷了,正念就現前,從虛妄覺悟過來,那就是真的。現在是把虛妄誤以為是真的。「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為什麼說念佛一法是方便中的方便?其他的法門是方便,方便有多門,都是方便,但是念佛是方便中的方便。古大德講大乘法門是徑路,徑路就是很直接的,很近的一條路,就是你要超越六道生死輪迴去作佛,那修大乘法是徑路。修小乘就不是徑路了,修小乘,你要到作佛,那時間很長。大乘當然就比小乘要快了,就是斷煩惱的方法,大乘就比較快、比較直接,比較快速、比較方便,小乘就比較難。所以大乘法門叫徑路。大乘法門當中,禪宗又是徑中徑,套這個地方的話講,方便中的方便。徑中徑,近路當中又有一條更近的,叫徑中徑,禪。禪是什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徑中徑。那淨土法門呢?是徑中徑又徑,徑路當中的徑路,又有一條更直接的徑路,就是念佛。所以叫徑中徑又徑,徑路當中又有一個徑路,還有一個更近的路,徑中徑又徑。所以過去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一本書,叫《徑中徑又徑》,就是講這個淨土法門的。這裡江味農老居士也講,「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那是方便中方便又方便,這個是最方便的。

  為什麼?因為斷念不容易。我們可以試看看,念不好控制,我們不要讓它起妄念,它就偏偏起來。無始劫以來打妄想,這個妄念很習慣、很自然,所以斷當然很難。所以修其他法門去斷,就有它的難度了。參禪,他是斷念,是很直接、很方便,所謂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但是要有這種根器,那很快;如果不是這個根器,也是修了不會開悟。也是需要時間去薰習,而且還要遇到善知識來指導,自己也有那個心、有那個願,這樣才行。念佛就方便了,你說叫我們現在都不要有妄念,實在難。你說不要有妄念,妄念不停,連晚上作夢都沒休息。念佛就是以念止念,這個就方便了。不是都要起念頭嗎?我們如果不起念佛這個念頭,那就起其他的妄念了。所以現在佛教我們,就起一個念佛的念來代替其他的妄念,就是以念佛這一念來代替其他的妄念,這個就更方便了。叫我們不起心、不動念,那做不到,我們總是要起心動念。但起心動念都是起妄念,現在起一個佛念,起念佛這個念,這個我們就有一個下手處了。所以:

  【不念他念而念佛】

  『他念』就是其他的妄念,不要去念其他的,把要念其他的念頭轉過來念佛,歸到念佛,把所有的妄念都歸到念佛。

  【亦是轉換一個念頭。】

  『亦是轉換』,把平常打妄念轉成念佛,轉成念佛這個念頭,就是轉換成一個念佛的念頭。我們再看下面:

  【而念佛更視作觀親切。蓋作觀,可說是智念,念佛則是淨念。換一個清淨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一心念之,又是以純一之念,治向來雜亂之念。】

  這一段給我們講『而念佛更視作觀親切』,就是念佛我們要把它看作比修觀更為親切。修觀,你開始要去作觀,作觀就是去觀察、觀想、觀照,作觀,我們一般講提起觀照功夫。『蓋作觀,可說是智念』,提起觀照這個功夫,般若智照,這個是智念,『念佛則是淨念』。「智念」就是提起觀照,妄念就沒有了,或者伏住,到最後都沒有了,這是智念。如果我們作觀,我們觀不起來,念頭還是妄念紛飛,用念佛這個方法就比較方便,念佛雖然也是有念頭,但是這個是淨念。

  『換一個清淨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念佛這一念叫淨念。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講,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念佛這一念,叫「清淨念」。要念到清淨,就是念到這些妄念都伏住了,那就是清淨念。我們現在念佛功夫還不得力的時候,總是一邊念佛一邊起妄念,夾雜這個妄念。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妄念還是很容易滲透進來;但是反過來講,我們起念佛這一念,也會滲透到妄念裡面,互相滲透。我們念佛妄念跑進來,它滲透進來了;平常我們打妄念,我們起一個念佛,滲透到妄念裡面進去。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就是我們的心很亂,妄念、雜念很多,用念佛這一念,這叫淨念。在《三時繫念》,中峰國師把念佛比喻作清珠,這顆是清珠。我們的妄念就好像一缸污染的水,一個大染缸,污染的水。這污染的水混濁不清,投入一個清珠,「入水一寸,則一寸之濁水即便清潔」。清珠一直沉澱下去,水也就一直清淨到底了,用這個比喻。夏老在開示裡面講,「一句佛號無邊妙德,攪入識心」,攪就是攪和,把它滲透到我們的識心(妄識)裡面去,就是跟中峰國師講的道理是一樣,「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念佛比作觀容易。其實你提起這句佛號也是觀,這句佛號在《觀經》講是第十六觀。十六觀是什麼?持名念佛。所以「換一個清淨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

  『一心念之,又是以純一之念,治向來雜亂之念。』「以純一之念」,純一,我們要注意看「純一」這兩個字,純就是不夾雜。所以念佛三個要訣: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純就是不夾雜,不夾雜其他的妄念,不夾雜其他的。我們一般講「放下身心世界」,提起一句佛號,這樣就能夠「治向來雜亂之念」。這一條給我們講,我們如果作觀有困難,用念佛這個方法,念佛也是觀。我們再看第二十:

  【二十、佛者覺也,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覺者,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故曰,更親切。】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給我們解釋佛的意思,『佛者覺也』,「佛」是印度話(梵文),翻成中文是覺(大覺),大覺世尊。佛就是覺悟、智慧的意思。『阿彌陀佛,是無量覺』,無量壽、無量光,「無量覺」就是『念念是覺』。你只要一念覺悟過來,那念念都是覺。覺什麼?什麼是覺?『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覺悟這個。我們現在總是被妄念困擾了,我們現在學佛,也想不要起妄念,但是妄念它偏偏起來。我們總是覺得有這些念頭,有念(有這些念);佛給我們講這個念本來是沒有,「本來無念」。我們的本性它沒有念頭,因為它本來沒有念,所以說這些是妄念,那不是真的。好像虛空的花,眼睛壞掉了,看虛空都是花。看到花,那個地方的花,它本來是空,實際你眼睛有問題,看到有花。但是,你眼睛有問題的時候,看到有花,它還是當體是空的。不是說,眼睛有問題,它就真有;眼睛好了,它就沒有,不是。眼睛好了,沒有,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眼睛不好的時候,看到有,實際上它沒有,我們誤以為它有。這裡也是這個意思,我們妄念怎麼那麼多?我們本來沒有妄念,但是我們總覺得有,我念頭這麼多,怎麼沒有?佛跟我們講,本性它本來就無念。這些我們搞不懂,不懂,反正念佛就對了。

  念佛,提起這句佛號,就「念念是覺」。覺什麼?覺本來無念。叫我們去斷念,這個做不到,提起佛念把它轉換過來。所以我們佛念到沒有夾雜的時候,你心在佛號當中,就得到佛的受用了。但是我們現在問題是夾雜這些妄念,但現在妄念起來也不怕,古大德給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念起來,念念念,妄念起來,那怎麼辦?古大德也教我們,不要理會。你把注意力專注在念佛這方面,不要去專注那個妄念,不要去在乎那個妄念,不要去回憶那個妄念,不要去害怕那個妄念。不要再去回憶那個妄念,如果這樣又回憶、又害怕,那妄念就更多。念佛也不要:我念到什麼時候得到一心?現在怎麼都還沒看到佛來?這個又是妄念了。你一直想得到一心不亂,那就得不到一心不亂了,因為你這一念就是妄念。所以這一念,你只要念這句佛號就好,其他就不管,放下。你也不管見不見佛,反正就是這樣念下去。

  所以持名念佛,在《淨語》裡面講,沒有什麼奇特,你也不要計功求速,欲速則不達。你起一個我要精進念、我要拼,那都是夾雜妄念了。那要怎麼念?平平常常。禪宗講「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平平常常,就老實念,你每句佛號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就這樣一直念下去,這樣就好,這樣就對了。這個就是第一念。所以夏老開示,念佛跟辦事,都要用第一念,不要用第二念。第一念就是什麼?字句分明,平平常常,一直念下去。所以在《淨語》裡面講「妄想千般都莫管」,妄念千般(太多了),妄念一直起來,怎麼辦?莫管,你不要管它。不要去管那個妄念,你只要管這句佛號,這句佛號念每一字、每一句要清楚。所以「妄想千般都莫管,聲聲佛號要分明」,一句佛號要很清楚、很明白,不能念得迷迷糊糊的。所以這個就是中峰國師講,「念佛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妄想就是亂心,「妄想千般都莫管」,你不要管它,起來讓它起來,不要理會就好了。你只要抓住這句佛號,「聲聲佛號要分明」,每一個字、每一句念得清楚、念得明白。平平常常就這樣一直念,不管他什麼時候得一心,怎麼樣才是一心?不要想那麼多,愈想妄念就愈多,就是打閒岔。這樣念就是真精進,不是說我要來拼一個什麼,有個拼的念頭,又是妄念了。所以過去有很多念佛的同修,大家要拼,拼到晚上沒睡好覺,最後火氣很大,跟我講話口都很臭,那個用功用得不對路。所以用功要用得如法,因此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不然自己盲修瞎練,亂修一通。「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那些妄念本來沒有。就像空中的花,它是空的,你不理會它就沒事了;現在問題就是我們去理會它,我們去在乎它,就去執著那個妄念,問題是出在這裡。下面講:

  【念佛功夫,雖未能做到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即是圓初住地位。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須經久遠劫數。今一生辦到,其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

  『念佛功夫』,我們雖然沒有能做到『念而無念』。如果「念而無念」,念到這個功夫,是理一心不亂,你現在就破無明了,那個層次很高,比事一心高。「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個就跟禪宗講「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同樣的境界。念佛方便的地方就在這裡,參禪,如果你沒有參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不得受用。念佛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但能行願真切』,但是我們如果能夠「行願真切」,信願行,真信切願,行是念佛。信願行具足,那我們可以『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這個就是淨土的特色,要修到念而無念,當然是有一定的難度,不是很容易。但是我們修淨土,我們也可以達到最高的念而無念。但是如果我們功夫差,還做不到念而無念,只要我們能夠行願真切,就可以仰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接引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便同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即是圓初住地位』。就等於是理一心不亂,圓教初住位就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地方,江老居士講「圓初住地位」,有的地方講阿鞞跋致是圓教七地菩薩,那這個地位就高了。縱然是圓初住也不會退到十法界,入一真法界了,這個也不得了。這個地位已經是分證即佛,雖然是圓初住,但是他是真的佛了,他是生實報莊嚴土。

  所以淨土的特色,並不一定要像其他法門那樣的功夫,要斷煩惱、破無明,那個難度就高,那個難。淨土法門,我們沒有能力斷惑,但是我們可以帶業往生,我們斷不了惑,但是可以伏惑。伏惑,我們大家都做得到。所以念佛,它也有三層的功夫,最高的,就是上上根的,他是理念,他念到理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上上根念到理一心;上根的,他可以念到事一心,斷見思惑;中根的,可以念到功夫成片,伏煩惱,沒斷。下根,像我們大部分都下根,這個伏也是伏不住,我們一般講「口念彌陀心散亂」,我們念,但是心還是很散亂。心還是很散亂,怎麼辦?不要理會散亂,下根妄念比較多,只要我們有耐心、有長遠心,你以口薰心,就是口念來薰這個心,你念久了也會成功。念久了,不知不覺你就相應了,就伏惑了,相應了。這個跟密宗講的是同樣的道理。所以過去黃念老講修密的人(他有學密,他也是金剛上師),一般講要三密相應,身語意三密相應。三密同時相應的就難了,但是身語意其中如果你有一密相應,也可以,也能成功;只要有一密相應,其他兩個密,也會跟著相應。所以他說我們淨土持名念佛就是密宗的語密,口念,口念彌陀。但是我們現在是「口念彌陀心散亂」,一面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想東想西的,這個是下根人,下根的。但是如果你的口密,一直念、一直念,念久了,也幫助你的心慢慢它就定下來。特別我們在打佛七、共修的時候,我們總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短暫的,這個心,大家佛號念得很整齊,心就跟著佛號的聲音,它也就靜下來。有時候打佛七、念佛共修,大家可以去體驗。這樣也能成功,雖然念佛功夫比較差一點,只要具足信願也能帶業往生,沒有念到功夫成片,也可以帶業往生。所以往生淨土,它的特色,不是在你的功夫多高,其實往生極樂世界,是憑阿彌陀佛的接引,我們的發願,這是它的特色。如果是功夫,跟其他法門沒有兩樣,都靠自力,自己修的功夫。如果你念佛沒有信願求生淨土,那你念阿彌陀佛,就變成跟其他通途法門一樣,就不是特別法門,變成一般的法門,都靠自己的功夫去超越、去突破,這個變成通途法門。特別法門,它特別在哪裡?特別是他力,「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這個是它特色。

  這個就你什麼樣的功夫都可以,你功夫差的,你沒有念到功夫成片,具足真信切願也能往生,只是品位低一點。這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得很清楚,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這兩個,信願。真信、真願意去,一定是願意放下娑婆世界。所以就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不留戀這個世界。放下,真的是願意發願要求生西方,跟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相應了,如果你沒有發願,就不相應。沒有信願念佛,就把這個特別法門變成一般法門,跟其他法門一樣,要靠自己的功夫。所以印光祖師在《文鈔》特別強調信願,他說外行的人,把這個念佛的特別法門變成一般法門,那是外行的。真正內行的,知道它的特色在哪裡?就是在信願念佛,真信發願。真信發願,所謂真信發願就在一個真,你假的也不行,你是真的想往生極樂世界才行。真就是要放下。

  要放下,實在講《金剛經》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現在叫我們去極樂世界,為什麼不要去?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真的,我們現在認為這個是真的,我可以得到,我可以擁有,我可以佔有。我們就是有這個心,這個心就叫執著,我可以控制。佛給我們講,這一切都是假的。《般若經》講了六百卷,講到最後就是三句話,講了那麼多,就是三句話。「一切法」,你現在看到這一切有為法,事實是什麼?「不可得」,你得不到,你抓不住。「無所有」,無所有就好像空中花,它沒有。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有,明明有,佛跟我們說無所有,那是假的。無所有,它是空的,但是我們認為是真有,所以我們就執著了。現在世間爭來爭去、搶來搶去,為什麼爭?為什麼搶?都是執著這個是真的。如果覺悟,這個是假的,那大家就不會爭,就放下了,世界就太平了,大家就有好日子過了。現在為什麼大家爭得頭破血流?不知道它是假的,很冤枉!爭到最後,你什麼也得不到,那不是冤枉嗎?你也控制不了。你自己的身體,你都控制不了,你還能控制什麼?如果可以控制,我希望年年十八,我也希望這樣。我也不希望老,我今年七十二歲了,我二十七歲多好!現在牙齒都快掉光了。你控制不了,你也得不到,到最後是「畢竟空」,就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真信切願生不起來?就是執著現在,我們眼前的世界把它當真的,西方極樂世界再好,反正我現在還沒看到,你放不下。你放不下,跟西方就沒感應,跟阿彌陀佛的本願不起感應道交。你要放下才行,放下,願才生得起來。你放不下,發那個願是有口無心,口裡是發願要去西方,心裡貪戀這個娑婆世界。所以夏老在《淨語》裡講,「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如此念彌陀,佛在西方外」。口說極樂,一天到晚說要去極樂世界,「口說極樂邦」;但心裡呢?「心戀娑婆界」,這個世界放不下。「如此念彌陀」,你這樣念彌陀,「佛在西方外」。西方,《彌陀經》講十萬億佛國土,西方外就是比十萬億更遠。所以「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心貪戀這個娑婆世界,嘴巴一天到晚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心裡都是留戀(貪戀)娑婆世界,這樣念阿彌陀佛,跟佛都不相應,所以說「佛在西方外」。我們為什麼心戀娑婆界?沒有看破,沒看破當然放不下。所以《金剛經》它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金剛經》真的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金剛經》是般若,般若為導,它導航。我們真放下了,念佛功夫差一點,這個信願生得起來,真能往生。所以《金剛經》也是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深信發願,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般若為導,淨土為歸」,這個很重要。所以不但你修其他法門需要金剛般若,你修淨土法門一樣需要,無論什麼法門,都離不開看破放下。

  所以念佛法門有這個便宜,『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須經久遠劫數。今一生辦到,其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一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地位馬上跟阿鞞跋致一樣,這個是得佛力加持。不是靠自己修持,得佛力加持。但是我們現前的功課,般若,《金剛經》很重要,的確很重要。你沒有看破,放下實在講做不到,你真看破了,才能真放下。我們再看下面,第二十一條:

  【二一、我等幸聞此法,豈可蹉跎,交臂失之。然行願真切,必須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謂之真切。】

  《節要》是節錄重要的,我們為什麼還要多補充說明?我們才能夠了解《節要》裡面它真正的含義。這裡講『我等幸聞此法,豈可蹉跎,交臂失之』,「我等」就是我們,現在大家都遇到淨土法門了,很幸運。在六道輪迴,能夠輪迴到人道,又能聞佛法,又能聞到最殊勝的淨土法門,那太幸運了。「豈可蹉跎,交臂失之」,蹉跎,就是怎麼可以耽誤?這一生遇到了,要把握住,不要當面錯過,這一生就要到西方去了。『然行願真切』,你看這裡,「行」是念佛,「願」要發願,要真、要切。『必須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謂之真切。』就是必須一心一意在念佛,就是一心一意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才叫真切。所以這裡關鍵的地方,就是「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求生。我們念佛有沒有求生這個願?我們也常常都會念「願生西方」,口頭上發願,心沒有真正發願。口頭上發願,「口說極樂邦,心戀娑婆界」,心裡還是留戀,心裡根本就不想去。嘴巴想去極樂世界,但心裡這個娑婆世界一樣也放不下,那怎麼能去極樂世界?真的要去極樂世界,就這個世界真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個才叫真切。所以這個要看清楚。我們這一生想真正念佛求生西方,這個地方不能搞假的,要真切。我們再看:

  【二二、所以念佛人,於斷念一層,縱令未易辦到。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務必要做到。念佛真實功夫,真實受用,如是、如是。】

  這個講到『念佛人,於斷念一層,縱令未易辦到』,這個就條件比較寬鬆。其他法門要斷念,那難,那的確難。但是我們念佛的人,對於斷念這一層,如果我們還做不到。『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務必要做到。』「不應住」,不應住就是放下,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享受,這些種種的,都放下。這個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所以就不應住。怎麼樣才是不住?不住就是放下,你不住在六塵上面。一般講「無住生心」,六祖就是在這一句開悟的。所以無住就是放下,生心,生什麼心?生利益眾生之心。沒有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生心就是念念為眾生,就生這個心。海賢老和尚表演給我們看,做一個榜樣給我們看,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他都放下,他穿的衣服,他也不會講究;人家送他好的東西,他隨手就轉送給人。但是為了讓信徒高興,他接受。有一次,一個信眾送他一個金戒指,初學的,不知道出家人不戴那些,送個戒指要給老和尚,叫老和尚要戴著。剛剛接觸的,他不了解。老和尚很慈悲,他趕快拿過來,就把它套在手指上,那個信徒就很歡喜,這是慈悲,接引他來學佛。他是初學,他也不懂,你不接受它,他可能:這個和尚架子那麼大,戒指要送你,你還不要。可能他就不來學佛,斷他的佛緣了。所以老和尚很慈悲,沙彌戒,不持金銀珠寶這一條戒,他拿了就戴上去。等到那個信徒走了,把戒指拿到旁邊,就拿給那個居士,出家人不戴這些東西的。因為他不懂,先讓他高興、讓他歡喜,隨後就送了,反正替他修福。這個就叫無住,他不是我想要得到它、我想要佔有它。

  所以我們不著(就是布施),有錢我們布施,跟大家分享。我們現在的話叫分享,不要自己獨享,自己獨享就變自私自利,就住了。跟大家分享,那就無住,就生心了。所以有福同享,但是你布施肯定不會吃虧。現在為什麼不敢布施?我都布施了,明天我吃飯怎麼辦,我不餓死了嗎?這個是不明瞭因果。明瞭因果,他就敢布施。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就敢布施了。所以要修布施、修無住,明瞭因果報應,這個還是一個前方便。所以一部《金剛經》,你看前面講「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布施,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一切都捨,捨了就自在。因為這一切都不是真的,所以布施,三輪體空,不見能布施的我,不見所布施的對象,當中不見布施的東西,這個叫三輪體空。這個功夫就高,超越六道了,這個叫無相布施,三輪體空。如果住相布施,我布施多少,某某人,他接受我的布施,布施了十萬塊,念念不忘,這個叫有相布施。有相布施會得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無相布施,他就超越了。無相布施就是不住了,不住。我們現在可以從這個地方來學習,學布施,不要住,不要著那個相。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不住,不住就是布施,就是放下。蕅益祖師在念佛開示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就是大布施。大布施是什麼?身心世界都放下了,都不住了,這個就大布施。所以「這兩句務必要做到」,這個我們在生活當中要去做。

  『念佛真實功夫,真實受用,如是、如是。』念佛的真實功夫,真實的受用,就是這樣。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覺明妙行菩薩有一段開示,跟這一段講的,也是相關的。有人去向覺明妙行菩薩請問,要怎麼斷這些塵欲?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人家給你一文錢,你會不會高興?人家給我一文錢,心裡很歡喜。人家給你了,給你馬上搶走,那你會不會心裡不高興?當然會不高興。那怎麼修?就人家給你,你也不要歡喜,你得到了,好像沒得到一樣;人家馬上把你搶走,你也不要生氣,這個跟我無關。從這個一文錢,人家的取捨,去學放下。你再多的錢丟掉了,一大堆鈔票丟掉了,像丟掉一包衛生紙一樣,那就無住了,這個就是無住。你現在十萬塊掉了,好像掉一包衛生紙,掉包衛生紙你心不痛,掉十萬塊,那十萬塊!你現在掉十萬塊,就跟掉一包衛生紙一樣,就無住了。所以不住生心,說白一點就是布施。

  我們老和尚剛學佛,去親近章嘉大師,請問章嘉大師:佛法這麼好,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很快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受用?章嘉大師說有。有,是什麼?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講六個字。章嘉大師如果(當時他剛學佛)跟他講,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他聽不懂,不曉得在說什麼。依義不依語,用一個言語來講,他容易體會的,要「看得破,放得下」。這個就比較容易體會,要看破放下,你要入佛法就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是個概念,要怎麼看破放下?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跟他講,布施。聽到「布施」兩個字,我沒錢。以前當公務員,勉強夠三餐,哪有多餘的錢去布施?章嘉大師就跟他講,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這個倒有。那你有一毛錢,你就布施一毛;有一塊錢,布施一塊。他聽了之後,回去真的就依教奉行,身上有一毛錢、一塊錢就布施。就到寺院,以前像善導寺那個地方,他常常去借經抄。常常有人拿個本子,要印經、放生、救濟,他就開始修布施,常常布施到空空的。剛開始在布施,也很難過,好像割肉一樣,很痛苦,但是「始而勉強,終則泰然」。就是布施,本來貧窮、短命,後來愈布施福報愈大,也沒餓死,而且福報現在比誰都大,真的沒錯,章嘉大師教的是真實法。所以這一句我們要怎麼去做到?就是老和尚他那個方式,我們就修布施、修放下。布施就修放下,你沒有辦法一下放,要漸漸放、漸漸丟,丟到最後,全部丟光了,你就自在了,你就得解脫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示現「事跟事沒有障礙」的公案
🔹提起觀照這一念還是妄念,跟平常的妄念有什麼不一樣嗎❓
🔹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眾生看佛是眾生,什麼原因❓

金剛經講義節要—自性本自清淨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三集)  2022/4/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3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八十四頁,從第三行,第十七條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我們來對一對地方:

  【十七、念是業識,性體並無是事。此明雖業識紛動,而性淨自若。能大師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我們今天從這條看起。上次我們學習到第十六,「心雖無法,而法從心生」。心是沒有法,但是一切法是從心生的。「因諸法一如,故不可說」,諸法是一如,所以就不可說了。「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真心它無念,所以不可念。沒有念,「名為真如也」。

  我們今天接下來,第十七,『念是業識』。真心無念,我們現在念頭很多,妄念紛紜,我們念頭多得不得了。念是什麼?「念是業識」。「業識」這兩個字,業,它是造作,動的;識,我們一般講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念是業識,『性體並無是事』,「性體」,我們的自性本體,沒有這些妄念,沒有這些念頭。『此明雖業識紛動,而性淨自若』,這裡給我們說明,雖然我們這個心的業識紛紛擾擾,「紛動」就是妄動,而性體它清淨自若。「性淨自若」,就是說性體它毫無影響,雖然我們妄識紛動,但是我們的自性本體它從本以來就是清淨的,跟這些妄念不相干。就好像我們看到虛空當中有萬事萬物,有很多花,種種的;但是虛空有沒有受到污染?沒有,它還是清淨的。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常常用螢幕來做比喻讓我們去體會,我們看電視節目,什麼節目都有(妄動),但是那個屏幕乾乾淨淨的,它絲毫沒有受到污染。用當前我們看到可以體會的,讓我們去體會自性清淨的一個概念。所以用這個比喻讓我們知道,雖然現在業識紛動,「而性淨自若」。自性清淨,它還是清淨,它絲毫沒有動,也絲毫沒有受到污染,因為(就是前面講)諸法一如故。諸法它是一如的,它沒有分別,所以不可說。我們為什麼可以說?因為分別。我們可以說東說西、說長說短,怎麼能說?從分別。我們是從分別,分別發展為執著,所以現在是鬥爭堅固。這個時代是佛講末法時期,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鬥爭堅固,為什麼鬥爭?各人有各人的執著,我執著這個,你執著那個,不一樣,那就鬥了。執著從哪裡來?執著從分別來的。分別從哪裡來?分別從妄想,從妄動來的,從無明來的。無論怎麼妄想分別執著,自性它還是清淨的,它並沒有受到污染。像螢幕影像現前,各式各樣的影像都有,但是螢幕它還是乾乾淨淨的,它也不留痕跡。所以說性淨自若。

  所以『能大師云』,就是指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什麼叫自性?它本來就清淨,我們現在迷惑顛倒,迷惑顛倒,它還是清淨。所以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講,「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你在生死海中,「驪珠獨耀于滄海」,驪珠就是這顆寶珠,在這個大風大浪,它還是這樣,它絲毫不受影響。這是形容比喻我們的自性,現在在六道生死輪迴這個大海當中(苦海當中),它還是清淨的。你覺悟了,成佛了,「桂輪孤朗于中天」,它還是清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就在迷悟不同。

  這裡講到諸法一如、真心無念,我過去也看過蕅益祖師他在《占察善惡業報經疏》卷下有一段,在《占察經》卷下,這段經文跟大家念一念,在這裡也可以補充這段的說明。「所言一實境界者」,「一實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如(真如),用的名字不一樣,講的是同樣一樁事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謂眾生心體」,我們眾生的心體,跟諸佛的心體完全一樣。你看這裡講「眾生心體」,對我們眾生講,我們現在是眾生。我們眾生的心體,「從本以來」,從本以來是說它本來,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自性清淨。它本來就清淨,你看六祖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本來就清淨,你看這部經也講「無障無礙」,沒有障礙。現在我們障礙為什麼這麼多?我們迷了,在沒有障礙當中,自己妄生分別執著,這就產生障礙。其實這個障礙也不是真的,如果真的有障礙,我們怎麼能消業障?消不掉。所以我們要知道,「猶如虛空,離分別故」。虛空它能容納萬物,我們在這個地球上,你看千變萬化,無常。苦、空、無常、無我,虛空它還是這樣,三千年前這樣,三千年後還是這樣。用虛空來比喻我們的自性,它本來就清淨,沒有障礙。

  下面,蕅益祖師他有《疏》。我們念的這段經文,我們還不甚理解,我們聽是聽,實在講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深入去體會,所以他再給我們疏通一下,疏就是疏通。「眾生,指十法界一切有情也。十界眾生,同一心體」。眾生就是指十法界,我們現在是十法界當中的六道法界,我們是六道法界當中人道法界。十法界一切有情,稱為十界眾生。十法界眾生,「同一心體」,這個心的體是同一個;也就是說,諸佛與一切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都是一體的。「迷之而為蜎飛蠕動」,就是你迷了,迷了變成螞蟻、蟑螂,蜎飛蠕動。這個舉出一個代表,六道眾生裡面的畜生道,畜生道最小的這些動物,蜎飛蠕動。有一些,甚至我們肉眼都看不到的,這些都是蜎飛蠕動,這是講很小的,迷了之後,他變成那個。這個當中,十法界從佛到地獄,差別現象無量無邊。迷之而為蜎飛蠕動,變成螞蟻、變成蟑螂,變成小昆蟲了,但是牠的「心體無減」。牠的心體,也沒有減少一點,這個就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悟之而為諸佛菩薩,心體無增」,這個很明白給我們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迷了,它也沒有減少一點點;悟了,它也沒有增加一點點。

  所以「以一切十界,從來無有二心,惟是一心真體」,十法界一切眾生,從來都是同一個心,沒有兩個心,同一個心體,這個心體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了。每一個眾生,心體都是一樣,盡虛空遍法界,同一個心體。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念疏文,疏頭都要念「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講我們的心體。所以從來沒有兩個心體,都同一個。「惟是一心真體」,只有一心真體。一心,只有一個心,一個真體。「又一一含生,即具心之全體,非是心之少分。」惟是一心真體,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又一一含生」,一一含生就是說每一個眾生。一隻螞蟻,很多隻、很多隻螞蟻,舉出一個,以此類推,所有的一切眾生。一個眾生,一隻螞蟻牠的心也具足全體,牠具足全體,「非是心之少分」。不是說螞蟻牠心就少一點,那一隻牛心就大一點,不是這樣的,心體是都一樣,但是那個相有大有小,千差萬別。所以不是少分,就是不是少部分。你看那隻螞蟻那麼小,牠的心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說一部分(少分),牠是全體,牠也是盡虛空遍法界。每一個人,統統是盡虛空遍法界。

  所以「良由心體絕待,不可割裂,無有方隅,不思議故。」這段講,「良由」就是因為,「心體絕待」。我們現在看,為什麼有大的有小的、有長的有短的,種種差別?這個就是對待。對待是什麼?相對,有大就有小,有高就有低,有長就有短,這個叫對待。現在的話講相對,相對論,對待。相對論是怎麼出來的?從我們的分別執著產生的。它本來是一體,你去給它劃分,你去給它畫小圈圈,就是這樣。所以心體絕待,它沒有對待。「不可割裂」,你也不能分割的,你也沒有辦法去分割的。「無有方隅」,也不是說哪個地方、哪一塊,也沒有。「不思議故」,這個不可思議。我們現在迷惑顛倒,都是分自分他,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本來它沒有,你起了一個妄念,發展成分別執著,然後就一直劃分,方隅,就劃分了。我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講,大家也比較容易體會一點。就我們這個地球,地球它自己有沒有講我這塊是美國,那一塊是中國,這塊是英國?它自己有沒有這麼講?沒有。現在這個地球,這個國家大、這個小,怎麼來的?你人去給它劃分的。它本來是一體,一個地球,只有一個,一個不是一體嗎?為什麼現在劃分那麼多?你的妄想、分別去劃分的。所以劃分出來怎麼樣?又執著了,執著就自私自利。他不知道是一體,所以就是會損人利己。所以就搶來搶去,互相搶、互相打,就是這麼來的。為什麼鬥爭堅固?就這麼來的。為什麼會這樣?迷。他不了解事實真相,必定就是迷惑顛倒,分別執著。

  下面,蕅益祖師很慈悲,又用譬喻給我們說明說:「譬如日光,遍照一切隙中,一一隙中,皆見日之全體大用,非是日之少分。」你看用日光(太陽光),太陽光,如果你房子裡面有一個空隙,太陽光就照射進來,照射進來的太陽光,就是一個縫隙的陽光;有很多、很多個空隙,陽光都會照射進去。比如說,你房子裡面,像以前我們住的木頭隔的牆壁,那都有縫隙,太陽出來,陽光會從那個縫隙照射進去。以前我們小時候住的平房,陽光如果照到屋子裡面,看到很多灰塵。它都照射進來,每一個縫隙,它都會有一道陽光照射進來。一個縫隙的陽光好像不是很大,但是每個縫隙當中的陽光,都是日光全體的大用。日光它是全體的,它不是一點一點分給你們,不是。它是全部照下去,下面有一些空隙,看好像很小,但是它是陽光全體的大用。雖然那一隙的日光不大,但是那個日光它是全體,它是從全體出來的。太陽有沒有分割?沒有。這個是比喻我們迷惑顛倒的時候變成螞蟻,變成那麼小一點點,但是牠的性體就等於是陽光一樣,它是全體的。所以那個縫隙的陽光是整個日光全體的大用,陽光普照大地,它大用。所以那一隙的陽光是全體的大用,「非是日之少分」,不是日光一小部分,不是。陽光它沒有分別,分幾分,這邊照一點,那邊照一點,不是這樣的,它沒分,它是全體。只是下面接收的這個有差別,但是陽光它是全體的。這個譬喻我們眾生,你變成蜎飛蠕動,還是有佛性,就像那個日光一樣,它是全體,雖然那麼一點點,性體它也是全部(全體),不是一小部分。

  「又一剎那中所見日光,即是亙古亙今日光,除此現前日光之外,更無過去未來日光,可別貯積何處。」這個又給我們說了,我們一剎那(一剎那就很短暫的時間)所看見的日光(所看見的太陽光),這個太陽光是不是現在才有?不是,從本以來,它就有日光,現在有、過去有,將來還是有。所以「亙古亙今」,從古時候到現在都是那個日光,都是那個太陽,三千年前是那個太陽,三千年後還是那一個。我們現前見到日光,除了現前的日光之外,也沒有過去、未來。我們只是看到現在這個,看到現在這個,沒有過去、未來的日光,就現在。所以日光沒有分過去的日光、未來的日光,都一樣。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同樣那一個,同樣那個太陽。過去這一個,現在這個,未來還是這個,這說明我們的性體。我們有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我們性體有沒有過去一個、現在一個、未來一個?沒有,同樣那一個。所以人有沒有死?沒有,他只換身體而已。所以沒有過去、未來的日光,『可別貯積何處』,「貯積」就是把它存起來。過去的日光把它存起來,未來的日光,現在先把它存起來,沒有,日光沒有過去、未來。大家從這個地方體會,太陽光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就是現在。不是說我們去把它存起來、將來再把它放出來,沒有。

  所以「夫日光僅是色法,尚爾不可思議」,你說太陽光,它還是一個色法,這個色法,我們看尚且不可思議,「況一心靈妙而不爾耶!」況就是何況。何況一心它的靈妙、它的微妙,一個色法尚且不可思議,何況我們的自性靈妙之體!當然是不可思議。這個是用日光來比喻。「又如人世歲朝,則普天下人同增一歲。秖一歲朝,人人各得其全,不可分此一歲以為多分,使天下人各得少分;又不可謂天下之人各增一歲,遂使共成多多歲朝。夫歲時僅是假法,尚爾不可思議,況一心實體而不爾耶。」這個又是用時間來比喻,用時間。一歲就是一年,「人世歲朝」。一歲就一年,朝就是早上,白天。你說過年大家都增加一歲,是不是大家同時增加一歲?沒有說我增加一歲、你還沒有,大家都同時增加。沒有說我增加一歲了,你還沒有增加,沒有,增加大家都一起增加。「則普天下人同增一歲。秖一歲朝,人人各得其全」,每一個人都是增加一歲。「不可分此一歲以為多分,使天下人各得少分」。一歲(一年),你不能去分,把它分很多,然後再給大家分一點,沒有這樣的事情。所以「又不可謂天下之人各增一歲,遂使共成多多歲朝」。今年西洋說二O二二年,大家增加一歲,同時增加一歲,沒有變成很多。大家都是增加一歲,沒有說有的人三歲、有的人十歲,沒有,都是一歲,都是一樣。這個就是說你不能去分,你怎麼去分?你增加一歲,我也增加一歲。我多一點,你少一點,這個沒有辦法去分,因為同時都是增加一歲。所以「夫歲時僅是假法,尚爾不可思議」,歲時,它也不是真的。歲就是時間,時間在唯識百法裡面講,它是屬於不相應行法。它是不相應行法,前面日光是色法,尚且是不可思議,「況一心實體而不爾耶」,何況我們這個心!

  「是故不論昏迷倒惑蠢動含靈,現前一念心體,無不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故;非待成佛之後,方證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也。」這段就是說,以上講的世間的色法,一些假法;不相應行法,時間,尚且都不可思議,那何況我們的一心(真性本體)?是因為這個緣故,「不論昏迷倒惑蠢動含靈」,蜎飛蠕動,迷惑顛倒造業受報,但是現前一念的心體,他心體有沒有變?沒有。不管他怎麼迷惑顛倒,蜎飛蠕動、墮地獄,墮阿鼻地獄他的心體還是一樣的。所以「現前一念心體」,那一念的心體,「無不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故」。從本以來,它就沒有生滅,因為它沒有生就沒有滅,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它本來就有,本來就有叫做不生。我們說無生法忍,就是沒有生,怎麼沒有生?因為它本來就有。原來沒有後來有了,那就是生。我們心體,它本來就有。我們這個身體本來沒有,現在有,生了,生它就有滅。我們這個身體是有生滅的,是生滅法,因為它本來沒有。父母生我們,生出這個身體,我們身體有生老病死,死了,燒一燒就沒有了,就滅了。身體它有生滅,因為它是緣生法,但是我們身體裡面六根的根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佛法教學是教我們認識你自己本來面目,認識你本來真正的自己。我們現在把真正的自己迷失了,不知道了,現在我們都認為什麼是自己?這個身體是自己,這個身體就是我。佛跟我們講身體,無我,叫人無我。為什麼說無我?因為它是緣生法,有生它就有滅。你要去認識身體裡面,我們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那才是真正的我,教我們認識那一個。禪宗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參禪開悟就是要悟那個。我們現在迷了,把不是真我看作真我,把真我忘得一乾二淨,冤枉在六道裡面受生死輪迴虛妄之苦。所以現在雖然迷惑顛倒,但是一念心體,無不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故。雖然迷惑顛倒,但是心體還是一樣,它還是不生不滅。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我們人死了,我們的心體不會就沒有。

  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講的,也是一樣的道理,「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他講得更簡單扼要,法性是什麼?我們的自性,心性。我們現在生是緣生,緣生講我們這個身體,身體是父母生的,父母這個緣,我們的神識來投胎,這是緣生法。生是從這個緣生的,「而法性不與緣俱生」。你的法性,不是說你這個緣具足了,法性才有,才生出來,不是,法性它本來就存在的。這個身體壞掉了,滅了,法性也不與緣俱滅,它還是在。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緣生法,緣生緣滅、緣生緣滅,因緣具足,生出這個現相;因緣散了,這個現相沒有了。所以雖然迷惑顛倒,他的心體,它還是不生不滅,離分別故。

  「非待成佛之後,方證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也。」就是我們的自性不是說等到我們成佛之後,它才不生不滅,才離分別,不是。我們現在就是不生不滅,就是離分別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迷了,諸佛悟了。中峰國師不是給我們開示得很清楚嗎?「唯迷悟之有間,故凡聖而迥異」。你迷了,你還是這樣,不是等到你成佛,才證得不生不滅,乃至離分別。蕅益祖師這個講法、中峰國師開示,這個都是很圓頓的法,直接告訴你。不然我們都說我們要修,修三大阿僧祇劫,修無量劫,然後再證得不生不滅。其實你本來就不生不滅了,但是就是我們迷了,不生不滅當中,你把它看成是生滅,現在問題是這樣。不是說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它就有生滅,其實也沒有。成佛了才不生不滅,不是這樣,你迷惑顛倒的時候,跟成佛的時候是一樣的。下面,我們聽不懂,再用比喻跟我們講,這也是大慈大悲。

  「從本不生不滅者,譬如翳目見空中華,華即是空,故有翳時,華本不生;縱翳盡時,華本不滅,以無實華可滅故也。眾生于無生滅中,妄見生滅。生實不生,滅實不滅也。」這一段,這個比喻《圓覺經》上也有說,「譬如翳目見空中華」。翳目是什麼?眼睛有毛病。空中本來沒有花,但是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都是花,其實空中沒有花。空中沒有花,是因為眼睛有毛病,在沒有花當中,他看成是有花,這個叫翳目見空中花。是因為你眼睛不好,所以看到空中有花,而空中實際上它沒有花。當你看到空中有花的時候,它還是沒有,不是說你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真的就有花了。不是,是你自己眼睛有毛病,空中沒有花。你看到有花的這個當下,它空中還是沒有花,是你自己眼睛有毛病,空中它沒有花,所以「華即是空」。我們現在迷惑顛倒,六道法界、十法界,像空中花一樣。我們迷的時候,迷時明明有六趣。「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大師開悟的時候講的《證道歌》。我們現在明明有六趣,我們現在是這樣,我們在作夢,「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醒過來就沒有了。但是正當你在作夢的時候,有沒有六趣?還是沒有。但是我們是在作夢,以為是有,好像眼睛不好,看到空中有花,其實空中沒有花,我們以為那邊有花。我自己有一個體驗,以前我身體的問題,特別年輕的時候,我常常蹲下去,起來眼睛一看,空中都是金條,金光閃閃,你要去抓,一條也沒有。滿天都是金條,但要抓,一條也抓不到。所以台語有句話講,賣藥的講的,賣藥也講中我的身體毛病,「滿天全是金條,要抓沒半條」。就是滿天看到都是金條,你要去抓,其實都沒有,就是你身體有毛病。正當你有毛病,看到有,它還是沒有。你好了,當然是沒有;你沒好的時候,它還是沒有,所以花即是空。

  「故有翳時,華本不生」,花有沒有生?沒有。所以說它是空。「縱翳盡時,華本不滅」,翳盡」就是說你眼睛好了,沒有了,那花有沒有滅?它也沒有滅。因為它沒有生,它本來是空,它也沒有滅,所以叫做不生不滅。如果你證得這個境界,叫做無生法忍,「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悟這個。所以花本不滅,「以無實華可滅故也」,真的沒有花可以滅。「眾生于無生滅中,妄見生滅。生實不生,滅實不滅也。」眾生,我們現在都是看到生滅,於沒有生滅當中,妄見生滅。中峰國師也開示得都很多,我們常常做法會,大家有聽到中峰國師的白文,我們再來聽這個你就不難理解了。所以白文大家要注意聽,不要只想唱,那個開示很重要。只想唱,一考試,中峰國師開示什麼?不知道,沒聽到。如果你有聽,這段講的你就很容易理解了。中峰國師不是講嗎?「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不是這兩句話嗎?因為我要念,我一定要聽進去。大家參加法會,你們有沒有聽,我就不知道了。所以念的人,我印象最深刻,我一定要念的,我不想聽也得聽。但是下面的坐在那邊,可以打打妄想,想家裡還有什麼事情,不見得聽得清楚。如果你沒有專心,印象就不深了。所以這些都是補充,平常做法會,這些互相補充說明,讓我們更了解什麼叫做一個心體。

  所以「從本自性清淨者,譬如煙霧騰於虛空,虛空之性原無垢染,眾生於清淨中,妄見垢染,垢染自性恆清淨也。」蕅益祖師又給我們講,「譬如煙霧騰於虛空」,煙霧騰空了,「虛空之性原無垢染」,虛空它也不受污染。虛空它不受污染,「眾生於清淨中,妄見垢染,垢染自性恆清淨也」。我們眾生在這個清淨心中,我們妄見這個世界太污染了,我們看到不清淨。但是自性它本來就清淨,本來清淨是真的,不清淨是假的,我們這樣講比較簡單,容易明瞭。就用虛空來比喻,虛空,什麼污染,像現在核子彈爆炸,輻射塵等等的,那個污染太多了。虛空有沒有污染?虛空它沒有污染。所以虛空之性原無垢染,因為它的本性,它本來就沒有污垢,沒有染污。就是說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它本來就沒有染污,所以垢染自性恆清淨。我們現在這個自性,好像我們煩惱很多,這個是垢染。煩惱很多,你的自性還是清淨的,你在那邊生煩惱,發脾氣在發狂,你的自性還是清淨的,你有一尊佛坐在那邊。

  「從本無障無礙者,譬如方圓器妄現方圓空,空體原無方圓。眾生於無障礙體中,妄見障礙,障礙即無障礙也。猶如虛空離分別故者」。「譬如方圓器」,從本無障礙。我們現在障礙好多,這裡給我們講,你本來就沒有障礙。我們現在為什麼感覺障礙這麼多?我們迷了。這個也是用比喻給我們體會,「譬如方圓器妄現方圓空」。方圓器就是說你用個器具,四方形的,你用四方形的,比如說,你做一個框框,四方形的,你從這個框框裡面,虛空是方形的;你做一個圓的,這個虛空是圓的。虛空哪有什麼方形、圓形?是你做一個四方形,你從四方形這個框架去看,虛空是方形的;做一個圓的框架去看,虛空是圓形的。虛空哪有方形、圓形的?都沒有。你有方有圓就有障礙,有個局限,但是虛空它沒有。在本來沒有障礙當中,妄見障礙。你做一個方圓器,虛空它還是那個虛空,虛空沒有說,你做一個方的,它就變成方的;你做個圓的,它就變成圓的,沒有。用這個來比喻,讓我們體會。「空體原無方圓」,空體,這個虛空,它哪有什麼方的、圓的?沒有,你做一個方的、圓的,它還是沒有。所以這個就比喻我們眾生,在沒有障礙當中,我們去虛妄分別,自己去造成障礙。「妄見障礙」,那個障礙不是真的,妄是虛妄的,不是真的。那不是真的,「障礙即無障礙也」,我們感覺有障礙,但是實際上沒有。好像你有毛病,空中有花,實際上沒有花。它沒有障礙你。

  所以「猶如虛空離分別故者」。障礙即無障礙,《華嚴經》講得最透徹。《華嚴經》講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跟事沒有障礙。事跟事沒有障礙,我們這個身體,牆壁你可以走得過去,不用開門。不可能,門鎖著,一定要拿鑰匙來。我們為什麼會有這個障礙?因為我們有分別執著,所以在沒有障礙當中,你產生障礙了。所以過去圓瑛老法師,他是我們民國初年一個佛門的大德,他專攻《楞嚴經》跟《圓覺經》這兩部經。他有兩部註解,我們淨老和尚特別推薦,你要學《楞嚴經》、《圓覺經》,先看他的註解。有一次打坐,他入定了,他就突然走出去(他想做些什麼事情,就走出去),他的門沒有開。出去之後才想:我剛才沒有開門,怎麼走出來?回頭一看,門還是關著,我怎麼出來的?他真出來了。例子好幾個,像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也有講過,還有虛老。虛雲老和尚他走路,虛雲老和尚定功很深,走路走到天黑了(比如他三點開始走,他一直保持三點那個亮度),路上碰到人:老和尚,天這麼黑了,你都沒有拿燈籠,你怎麼能看到路?他一起心動念,真的,馬上就黑了。如果沒有人去跟他講,他不起心、不動念,他就一直走(他三點走的,就是三點那個亮度)。這就說明什麼?事跟事它沒有障礙。這個叫事事無礙,《華嚴》講得最透徹。我們現在為什麼障礙?因為我們起心動念,你在動。所以猶如虛空離分別故者。

  「譬如虛空,離四句,絕百非,不可謂有,不可謂無。無分際,無動搖,無形質,無方隅,無彼此,無內外,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在無不在。離諸戲論,不可分別,一切眾生現前一念心性,亦如是也。此是直指現前一念昏迷倒惑心體本來如此。故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又云:如來成正覺時,悉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也。如此方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離現前一念,別談真心,何異離波覓水耶。」「離四句,絕百非」,這個就不可說了,也不可思,不可思議。四句,我們上次有講過,百非。這個四句,一個有、一個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個四句,都說不上,因為你說有,那一定是有;你說無,那就是沒有,它總是落在一邊。你說亦有亦無,亦有亦無,你還是落在一邊,你還有個亦有亦無,你還是落在有邊;非有非無,你還是落在無邊。亦有亦無就是也有也沒有,那還是落在有;非有非無,沒有有也沒有無,那還是落在空一邊。所以這個四句,你怎麼講,講到百非,都會落在這個四句裡面,一個有、一個無、一個非有非無、一個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沒有有也沒有無,那還不是落在空嗎?亦有亦無,那不是落在有嗎?這個叫四句,四句推下去就百非。離四句,絕百非,你要從這裡去悟。因為你說有、沒有,統統落在我們的分別執著,你一起心動念,就是落在分別執著,「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不能動一個念頭,但是我們動習慣了,不動不容易,但是這個念就是妄念。

  我們現在修就在修觀照,觀照念頭起來,不對。所以觀照,你不管落在哪一句,就要趕快提起觀照,這是妄念。這個妄念,你提起觀照,我們正在打妄念是妄念,提起觀照這一念是什麼念?這一念還是妄念。為什麼?因為你還有能觀、所觀。但是你沒有這樣,你沒有辦法下手,你怎麼修?你一定要提起觀照。提起觀照,跟我們平常迷執那個念不一樣,這個叫智念,我們平常沒有提起觀照叫迷念,我們念念都在迷。提起觀照他會開悟,他智念,到最後,他能觀、所觀也放下了,那就回歸自性了。因為這個叫智念,跟我們的迷念作用,同樣是起念沒錯,但是作用不一樣,這個能幫助我們開悟。迷念,那你就開不了悟,就是說你念念迷。妄念它是相續,一個接一個,它都是獨立的,剎那、剎那,前念滅後念生,那個速度之快,我們無法體會。所以你要去觀,觀到心很定、很靜,才能斷最初那一念無明,這個叫智念。教下修觀,禪宗他觀心、參話頭,淨宗,我們就提起一句佛號。這句佛號叫淨念,淨念還是念。我們起心動念,念一句「阿彌陀佛」,還是妄念,但是這個妄想是屬於淨念。淨念跟迷念,作用也是不一樣,一般法門叫智念,觀照智慧,提起那個念頭,智念,我們淨宗就是淨念。「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淨宗是用這個方法,用淨念。所以用智念跟淨念代替那些妄念,所以那個作用不一樣。念佛,你看中峰國師開示,念到「能所兩忘,到家之說,不容再舉;捷逕之詞,何勞挂齒」。你看這個是方便,比智念更方便。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講這些?你去分析,知道修學的原理原則,然後我們才認識,原來念佛這個方法,它是最方便。而且暗合道妙,「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它自然就開了。我們愈深入的認識,我們念佛的信心就會愈增長,就會愈懇切的念。現在為什麼念、念,就沒有了?因為認識還不夠,還要加強。

  所以直指,這一段很直指的話,「此是直指現前一念昏迷倒惑心體本來如此」。就是說一切眾生現前一念心性,離四句,絕百非,「離諸戲論,不可分別」。你說不上來,你只能用悟的,說不上來。這一念心性也是這樣,所以這個是直指,很直接的指出我們的心性,它本來就這樣。禪宗、教下,大徹大悟,大開圓解,悟什麼?解什麼?就解這個。「故云: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所以一切眾生,他本來就是圓覺。「又云:如來成正覺時,悉見一切眾生成正覺也。」如來成佛的時候,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眾生看佛也是眾生,就是迷悟,迷悟的差別。「如此方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個才是真正直接指出人心,你的心性、你的心體,見到你的真性,你就成佛了。

  「若離現前一念,別談真心,何異離波覓水耶。」如果離開我們現前這一念,我們現前這是一念,沒有第二念。我們現在覺得我們念頭好多,其實那個是妄念,不是一念心體,那是妄念。那個妄念,它不是一念心體。它是虛妄的,它是念念相續,叫相似相續相,前念滅了後念馬上就生了,因此我們修行才有個下手處。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下面這一條就有講到,若離現前一念,別談真心,何異離波覓水耶。如果你離開現前我們這一念心體,你另外去談一個真心,何異離波覓水。大海起了波浪,你說這個波浪我不要,我就要那個海水,那你到哪裡去找海水?那個波浪就是海水。如果你不談現前這一念的心體,你另外去談一個真心,那你跟離波覓水有什麼兩樣?海是有風,起風浪。你說我不要這個浪,我只要那個水,你到哪裡找?那個波就是水,只是現在起了風,所以它起了波浪,風停了,浪就沒有了。所以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所以我們現前這一念,這一念就是真心,我們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開悟了,你修行就快了,你也會很開心。這個很重要,不然我們總是落在要怎麼修,要怎麼樣、怎麼樣。所以我們看到大乘經典講無修無證,我們都聽不懂。怎麼無修無證,明明要這麼修,要怎麼修、怎麼修?修而無修,無修而修。為什麼講無修無證?無修無證就是講我們的自性本體。我們以蕅益祖師《占察經》這段的疏文來補充說明第十七條。接下來我們再看第十八:

  【十八、當知念之為物,當處起,當處滅,剎那不停。病在前念滅,後念又起,念念相續。隨滅隨起,並無實物,猶之空花,幻有無實。故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這一條給我們講『當知』,就是應當要知道,『念之為物』。我們現在這個妄念(念頭),念頭是什麼東西?什麼叫念?這個念,它就是『當處起,當處滅』。「當處起,當處滅」,等於是你說生它同時就滅了,等於是生滅同時,那就非常快速了。《楞嚴經》講「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念就是『剎那不停』,剎那很快。佛問彌勒菩薩,一彈指有多少生滅?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這樣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怎麼會感覺?念頭那麼多,所以叫「剎那不停」。受、想、行、識,行就是剎那不停。我們常常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行就是剎那不停,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所以『病在前念滅,後念又起,念念相續』,「病」,這個毛病就是前念那一念滅了,後念又起來了,「念念相續」。所以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那個叫相似相續相,一念接一念、一念接一念,很快速,形成我們現在看到這些世界。妄念快速累積起來,好像動畫卡通一樣,一張一張都獨立的,快速把它轉動,連接起來。好像我們看以前的老電影,機器轉,打上去,都在動了;機器停下來,就不動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們的念頭就像這樣,後念又起,念念相續。

  『隨滅隨起』,馬上滅,馬上又起來了,『並無實物,猶之空花,幻有無實』。它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沒有實物。「猶之空花」,好像空中(你眼睛病了)看到有花,其實空中沒有花。看到那個花,它也是幻有,是幻相,它不是真實有那個花,它是幻相,幻化的。好像變化的,變魔術,這個大家都知道,那是幻化的。所以《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幻有無實」,『故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所以說,不要怕念頭起來,只怕你覺悟太慢了。所以智念,你要起觀照,因為它每一念都是獨立的,妄念它都獨立的,它不是整個都是一個念(一個妄念)。如果妄念是只有一念,那我們怎麼修行?你怎麼斷?它斷不掉。因為每一念都是獨立的,它不是連貫的,它是各自獨立,就像電影的底片,它一張一張是獨立的。你機器給它轉,轉動很快,然後打上去,我們感覺好像是連接起來的,其實它是各自獨立。它是相似相續相,這樣連接起來的,很快速的動,我們看到這些現相出來了。其實當現相出來的時候,它還是沒有,但是我們誤以為有,所以幻有無實。因為它是妄念,它是相似相續相,它每一念都是獨立的,前念滅後念生、前念滅後念生,這樣。所以古大德才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那就不怕了,只怕我們的覺悟太慢,隨著它一直在轉。如果你覺悟把它停下來,那就沒事了。

  如果它真的是一念一直下去,那我們也沒辦法去斷,就是因為這些妄念,它都是各自獨立。一念一念統統是獨立的,就像畫卡通影片,一張一張,很快速給它動,那些人物就在動了,其實它每一張都是獨立的。大家好好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這些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虛妄的才能夠去斷,真的怎麼斷?所以這個道理我們多聽、多了解,對我們修行提升很有幫助。這個叫圓頓法,直接告訴你。所以猶如虛空,並無實物。二祖慧可去拜見達摩,跪了三天三夜,達摩不理他,還斷臂求法。求什麼法?達摩問他,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祖師他就手伸出去:好,心拿來,幫你安。這個動作,他一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心。達摩:「與汝安心竟」。就是它沒有實物,你不安在哪裡?是我們自己迷惑顛倒了。他一念回頭,「回頭是岸」是這個意思,因為回頭就成佛了,最快速的,最圓頓的大法。大家能聞到這個圓頓法,這個也不是小因緣,多生的善根。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如來無所說法,不是無說,什麼意思❓
🔹何謂離念❓
🔹時時刻刻觀照什麼,能幫助看破放下❓

金剛經講義節要—法無定法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二集)  2022/4/2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經本八十一頁,《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八十一頁,倒數第三行,從:

  【六五、示應離言說相持】

  我們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段經文的《講義節要》,還沒有講完。我們再把《講義節要》簡單複習一遍:

  【一、『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

  這一條,『有所說法否』。佛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嗎?這個意思就是,心當中是不是存有佛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的法相,你心裡有沒有這個相?佛說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心裡是不是有這個法相?這個就是「有所說法否」,如來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如來心中有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法相嗎?第二條講:

  【二、『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

  在經文裡面,我們看到有的地方講『佛』、有的地方講『如來』。講「如來」是指性德的名稱,性德稱如來。『性體空寂』,性是空寂的,性體(本體),『豈有所說之法相耶』。本體是空寂的,哪有所說的法相?性體沒有相。所以『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為什麼沒有說「佛說」?佛是性相全彰,如來是性體,性體是空寂的。所以這裡講「如來有所說法不」,意思就是在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性體有這個法相嗎?性體是空寂的,性體空,不動。我們再看:

  【三、『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無所行」、「無所得」等句,意同此。】

  『無所說』,說如來沒有說法,這個意思我們也不能把它理解做如來沒有說法。「無所說」,它是『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有說法,但「無其所說」之法,不是沒有說。我們套一句常常講的,「說即無說」,你不要以為那就沒有說法了,明明說了那麼多,怎麼沒有說法?說了四十九年,怎麼沒有說法?但是佛又講,如來他沒有說法。說沒有說法,它就是指性體,性體空寂,沒有這些法相,但在這個性體它現相的時候,它是無不相。關鍵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去執著那個言說相,不是沒有說。佛法千經萬論,無非是破執著,破我們心中那一個執著;但是這個要細心來體會,也不能誤會,誤會那就錯了。所以這裡貫下去,「非謂無說」,說『無所行』,行而無行;『無所得』,得無所得,意思跟這裡講的是一樣。從性體來講它是空寂的,但是它現相的時候,它是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所以實相。但是相從那個空寂現出來,當它現這個相,它本體還是空寂。

  就像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在開示的白文裡面講鏡子、寶珠,用來讓我們去體會什麼叫性體。大家都有照鏡子,天天照照鏡子,鏡體,它的體是空寂的。正當我們人站在那裡,現一個相出來,你不能說它沒有相。有一個人相,一個男的來站在那裡就現一個男的相,一個女的來就現一個女的相,怎麼會沒有相?它會現那個相,但是鏡子裡面什麼都沒有。空寂,空就是什麼都沒有,寂就是不動,人來來去去,萬象紛紜,來來去去,鏡子在那邊如如不動。所以不管什麼相到鏡子面前,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寂,它還是空。不是我們站在那邊,那裡面就有一個人在裡面,它只是現那個相,它那個體還是空的。你走了,相沒有了;你回來,它又有了。鏡子它不落印象,不像照相機的底片,一按下去就一個影子印在裡面。所以用鏡子、摩尼寶珠來形容、來比喻什麼是性體,讓我們透過這樣一個概念、這樣的言說去體會我們的自性它是空寂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統統叫做相,我們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物質的、精神的統統是相。但是我們的自性就像鏡子一樣,當森羅萬象現前的時候,它還是空寂。鏡子照外面的景象,它還是空寂,鏡子它沒有落任何的印象,它本來無一物,鏡子本來無一物。我們讀《六祖壇經》,「本來無一物」,我們透過中峰國師的開示去體會,什麼叫本來無一物?我們自性就像鏡子一樣,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鏡子它的確本來無一物,這個是最直接的,但是現在我們不但有一物,物太多了!實在講,我們認為萬法都是有、都是真的,當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它還是空寂的。不會說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就不空,它就不是空寂的,它還是空寂的,只是我們不知道;知道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那就開悟了。你沒有開悟的時候,它還是空寂的,不是說開悟的時候才空,沒有開悟的時候它就不是空寂的,不是這樣的。第四條:

  【四、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

  『性體自證,名為如來』,「自證」就是明心見性。你見到自己的自性,原來自性是空寂,像六祖見性,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若塵埃」。那就是『如來』,如就是如如不動。「如來」也很多意思,今佛如古佛之再來,這個也是如來。如來是每一個人的自性,每一個眾生的自性,性體都叫如來。如,它是如如不動,空寂,寂就是不動,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就是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這個就是如來。我們常常讀《無量壽經》,「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自性它遍一切處。『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性體它是平等的,『理智一如,能所一如』,它是一體的,性體是一。我們還是用鏡子來做比喻,一個鏡子,它是一,鏡子現很多,森羅萬象,現相當中有差別、有對待,種種不同,千差萬別。千差萬別,它還是一體,是從一體當中現出差別相,它的自體還是一體的。就像一個螢幕一樣,很多節目,什麼都有,它始終是那一個螢幕。它也沒動,它還是空的,什麼它都能現,中國的節目、外國的節目,美國的、日本的,哪個國家的都可以現。那些相不一樣,但是它那個體是一樣,一樣就平等了。你看相不平等,看那個體,體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能跟所、理跟智都是一如,一如就是平等。

  【五、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初未起心動念。雖終日說、熾然說、剎說、塵說,實無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故曰『如來無所說』。】

  如來不但天天說,『終日說、熾然說』,不斷的說,『剎說、塵說』,短時間的說、長時間的說。長說、短說、深說、淺說,無所不說,實在講,『實無言說之相』。為什麼沒有說?說而無說,因為如來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個念頭,我要來給你們講個什麼經;他沒有起個念頭,我要怎麼講,我來準備個講稿,沒有起這個心,沒有動這個念。正當佛在說法,他還是如如不動,還是沒有起心動念。說了很多,但是他始終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就沒有心緣相,沒有心緣相就沒有言說相、就沒有文字相。我們現在說離心緣相、離言說相、離文字相,心緣相是總,我心要攀緣,我要怎麼講,我要說什麼,你心就要去緣那個語言文字。心緣就是什麼?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著相,著了心緣相、言說相、名字相。現在就是要離心緣相、名字相、言說相,主要是心緣相。你心一起心動念,就必定落在語言文字的相,落在這個相。佛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心緣相、沒有言說相、沒有名字相,但是佛能講種種的名字、說種種的法,他心都沒動過。

  所以佛在《金剛經》講說,如來沒有說法,他的意思就是他沒起心動念。沒起心動念就沒有心緣相,心緣相就是我要講什麼。像須菩提請問釋迦牟尼佛,佛講這些經教,這一部經要叫什麼名字?佛沒有起心動念說「金剛般若」。佛沒有想一想,我應該安個什麼名字比較好?如果想,就是心緣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他沒有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那就落在這四句裡面。四句,「有」是一句,「無」是一句;「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也是一句,「非有非無」又是一句。我們只要起心動念,你這四句一定落在當中的一句。所以你要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去體會,你才能悟入。所以古大德常講「離四句,絕百非」,這個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有、沒有、也有也沒有、不是沒有也不是有,你起心動念總是會落在這四句裡頭,你落在這四句就是心緣相,有心緣相就會著名字相、言說相。第六條講:

  【六、須知此兩節經文義趣,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

  這裡又給我們說明『離念』,你不要起心動念。我們現在對離念還不太好體會。「離念」,我們現在把什麼都不想當作離念。人家來問我什麼事情我都不知道,這個是不是離念?所以《般若經》不好講就在這裡,很容易被人家誤會,錯誤那個意思。你什麼都不想,你落在無。這個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總是落在這四句,落在這四句那就著了相。我去想,著了相;我不想,我又著了一個我不想這個相,又落心緣相了。所以它這個當中你要悟,就是在這個當中你去悟,悟了它就活了;悟了才活用,你不悟就不能活用。說有,著一個有;說無,著一個無,反正我們總是落在這四句,不然非有非無,不然亦有亦無。為什麼會有這個四句?因為我們起心動念。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人家來問你什麼事情,你就很直接去回答他,絕對不會錯。像鏡子,來一照,清清楚楚。「照見五蘊皆空」,你的自性一對照,它很清楚,它不假思索,不用去思惟想像,這個叫感應,直接感應。所以早年我們老和尚在台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團講《楞嚴經》,大概五十三年前了,那時候我去聽經,就有人去問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些妄念都沒有了,人家來問我事情,我不知道怎麼辦?念到一心不亂,什麼都不知道?念到一心不亂,你念到跟般若相應,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無知就是他本性是空寂,無知,他沒有起心動念叫無知,但他起作用無所不知。如果他無知,他沒有起作用,那佛怎麼去講經說法?人家去請問釋迦牟尼佛問題,佛怎麼去回答他?怎麼幫他解決問題?佛講這麼多經,他沒動一個念頭。我們一下子體會不過來,慢慢去悶一下。這好像禪宗去參,你去參究,慢慢參參參,你慢慢會有悟處。

  【七、《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大乘起信論》給我們講,『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個境界相怎麼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起心動念,如果你離開起心動念就沒有這些境界差別之相了。我們每一天時時刻刻,我們的真心面對的這一切『唯是一心』,只有一心,沒有這些境界差別之相。這個境界差別之相從哪裡來?從我們的心緣相、名字相、言說相。如果你離這個相,它就平等了。離相就平等,我們現在不平等,就是我們心有分別執著,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你就分別執著,分別長的、短的,好的、不好的,喜歡的、討厭的,什麼都來了。如果不起心、不動念,境界它是平等。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境界沒有好壞,境界它是平等的,我們記住這一點,境界它是平等的。我們看到很多不平等,是我們心起了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實際上它是平等的。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所以『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一心」我們也不容易體會,如果真能體會到一心,那你就證得真如了。如果你真正這一切都是一心,那所有的煩惱就是佛果地上的究竟覺了。我們現在就是無法去體會一心,不了解一心之旨,一心的宗旨我們不了解。我們為什麼不了解?我們總是落在四句,起心動念。如果你離心緣相,不起心、不動念,境界就在我們眼前,是平等的。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給我們開示:「分明在目前」,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再看:

  【八、離心緣相,即是離念。「緣」指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

  這裡又給我們講什麼叫離念,『離心緣相』就叫離念。我們起心動念很熟悉,習慣了。『緣指攀緣』,心緣就是我們起心動念攀緣了,起心動念就攀緣。所以『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我們心動一個念頭,『便落於名字相矣!』這部經要用什麼名字?用金剛般若,起心動念了。佛講金剛般若,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心動念,給我們講這部經的名字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講出「金剛般若波羅蜜」,佛沒有起心動念,但是我們聽了,這個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我們就落這個相了,我們又執著這個名字相了,心又有這個法相了。所以佛又講「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這個大家去參,你現在就是用四句,到底有金剛般若波羅蜜,還是無金剛般若波羅蜜?如果你起一個念頭,「有」,不對;起一個念頭,「無」,也不對;再起一個,「亦有亦無」,也有也沒有,也不對;「非有非無」也不對。你只要起個念就「則非」,就用則非去把它清除,你就會開悟。

  再不行,你就直接念阿彌陀佛就好了,這個比較簡單一點,不然講了半天,愈講愈糊塗。佛跟我們講這個,又講一個則非,就是你心不要去著名字相。但是要不要這個名字相?不要名字相那就沒有了,不要「金剛般若波羅蜜」,你又落在無這個相了,是不是?有「金剛般若波羅蜜」,「有」,有這部經的名字;佛說則非,「無」,沒有,沒有「金剛般若波羅蜜」,那又不對了。四句裡面,不是落在有,就是落在無,不然也有也沒有,那也不對。反正你一起心動念統統不對;不起心、不動念,你怎麼講都對,你說有也對,說沒有也對。大家好好從這句去體會,體會不出來沒關係,你就念阿彌陀佛,多念你就會開悟了。我們念佛,實在講也是修般若很直接的方法,也是一個。《金剛經》是用「則非」去給它排遣,念佛這個方法就是你就提起一句阿彌陀佛,反正你要一起心動念,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個也是很直接的。我們再看:

  【九、《起信論》又云:「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

  《大乘起信論》又講,當知染淨一切諸法都是相對待的,『無有自相可說』,相對待的。為什麼有淨?因為有個染,相對的就是一個淨。一切法都是這樣,一切法實在講,它沒有對待的,對待是怎麼來的?我們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一切境界它是平等的。『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一切法,從本以來「不可說相」,因為一切法它本來就沒有名字什麼的。上次也跟大家講,我們現在看到這些東西,這個是杯子、這是毛巾、這是紙,這些名字是我們給它安上去的。它本來有沒有名字?沒有。這張紙它自己不會說,我就是衛生紙,我叫做面紙,它自己沒有這麼講,是我們人給它說這個叫面紙。這是毛巾,毛巾也是個名字,這個名字怎麼來的?我們給它安上去的。這是茶杯,它自己會不會說我叫茶杯?不會。茶杯是我們叫的,這個名字我們給它安上去的,它自己沒有說我叫什麼。所以我們現在用這些名字,也跟如來講經說法一樣善巧方便,做個工具,但你不要執著,你不要執著那個相。只是用一個權巧方便,你心裡不要去執著就是這個相,不要去著名字相;你不著名字相,這一切境界它就平等了。所以「而有言說」,都是善巧方便,「引導眾生」。它的旨趣(目的)就是幫助我們離念,因為這個念是妄念,它不是真的,虛妄的分別執著,不是真的。所以離念才能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你心去攀緣這一切法,讓我們心生滅,這個生滅心是妄心。我們迷在這個妄心上面,把虛妄的心認為是真實的,就不能證入實智,「實智」就是般若智慧。所以『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這節論文,《大乘起信論》的論文就是這個地方當作註腳,就是在這個地方。

  【十、「非識、非有、非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

  一切法都是『彼此對待相形』,雖然似乎是有,實際是無,『當體皆空』,當體它是空的,它不是真正有。這些法叫緣生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我們冷靜去看,我們從早到晚都是緣生緣滅,你看看哪一法它不是緣生法?緣生法它當體就是空的,它沒有自性,它當體是空的。緣,各種條件聚合起來就形成這個相;時間到了,緣散了,這個相就沒有了。我們從早到晚,時時刻刻都是生活在緣生緣滅這個當中,所以我們看到生滅變化,那就是緣生緣滅,緣生法。但是緣生法它是生滅相,生滅相它是虛妄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不是真的。但是這些虛妄相從哪裡來?從真心來的,從真的出現的。我們看電視螢幕,那些相緣生緣滅,一直在變,一下這個節目、一下那個節目,一齣戲從頭演到尾,那不就一直在變嗎?但是螢幕它從來沒變,它都是平等的。裡面有壞人、有好人,有種種的相,千差萬別,不平等,但螢幕它是平等的,虛妄相就是從空寂的屏幕上現出來的。

  所以『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這一句,我們常常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如果正當我們在看手機的時候常常想到這一句,你這樣去觀久了也會開悟。你看手機,什麼節目都有,你就想到這一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若太長記不住,你就記這一句,「雖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你看手機的時候,「雖似有而實無」,似乎有,實際上沒有,「當體皆空」。你在看手機不是這樣嗎?所以看手機也會開悟。但是我們不會開悟,我們把那些都當真的了。我們看的時候,我們沒有去觀似有實無,沒有這樣去觀照,我們不知不覺就迷在上面。所以修行怎麼修?就是當你接觸的時候,你提起這個觀照。你看手機是這樣,你看眼前生活一切人事物,跟看手機是一樣的。你這樣觀照,似有實無,當體皆空,似乎有,但是實際上是無,當體它是空的。如果常常能夠提起這樣的觀照,觀之久久也會開悟。

  提起觀照也幫助我們念佛,幫助什麼?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現在為什麼放不下?執著,分別執著太重了。為什麼執著?都是認為這是真有,所以我們放不下,我們真的放不下。嘴巴講放下放下,實在講是放不下,不要騙自己。所以我們是真的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為我們真的沒有看破。我們好像看破了,我都放下了,實在講也根本就沒有看破。你真看破,你一定放下的,為什麼?因為不知道這一切似有實無,當體即空,你不知道這個。不提起這個觀照,你就不能看破;你不能看破,你說放下,那不是騙別人,騙自己!怎麼放得下?所以關鍵就是我們要時時刻刻提起觀照這樣的一個功夫。我們心一起心動念,不對,當體皆空,不要去執著它。

  如果你觀照得力,有一分得力,你就會得一分自在;你觀照十分得力,得十分自在,就過佛菩薩的生活,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人生最高的享受。什麼叫人生最高享受?是不是吃好的、穿好的?那不是真正的享受,那是外境物質上的一個刺激,不是真正享受。真正享受就是你懂得去觀照,常常提起,提醒自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一下子忘記提起觀照又迷了,這個要用功,就是「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我們能夠看破放下,菩提心就生起來。菩提是覺悟,覺而不迷就是菩提,迷而不覺就是煩惱。其實煩惱即菩提,你從煩惱當中覺悟過來,煩惱就是菩提。不是離開煩惱去找一個菩提,不是的,煩惱就是菩提。你覺悟過來,煩惱統統變成菩提,統統變成智慧;迷了,智慧統統變成煩惱,其實是一樁事情。我們再看:

  【十一、當知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

  『當知』,應當知道『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亦是與彼諸法相形』,才建立這個名字,再相形建立起來的。『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怎麼可以去執著那個名字相?名字相也是跟諸法相形而建立的。所以佛講了這部經的名字,叫我們不要去執著這個名字相。我們再看:

  【十二、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

  『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這個「我」,我執都從「我見」所生出來的,執著一個「我」,這樣一個見解。法,「無有定法」,法無定法,這個是清除我見的根源。我們一定要執著有一個法,實在講,法它沒有定法。佛沒有定法可說,你認為佛有定法,那是我們凡夫的我見,佛他沒有定法,因為佛沒有我見。我要講什麼法、我有什麼法,那統統是我見,凡夫才有這些,佛沒有,佛沒有起心動念。無有定法,眾生根器不一樣,所以佛應機說法,他沒有一定的法。所以佛的教學沒有一定的,佛他教學有頓、漸、祕密、不定。頓就是圓頓法,教你快速成佛的方法,圓頓。圓頓當中又有頓跟圓,頓就是快速,快速證得佛果。像禪宗參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快速。頓,頓就是快速,頓又加上圓,那就最殊勝了。頓還不一定圓,頓再加上圓就圓頓。像念佛法門叫圓頓,圓頓的法門,不但頓,還是圓,圓滿。漸就是漸次的,漸修的,一步一步來的。

  祕密,這個祕密也不是說怕人家知道,不是。比如說,佛講經說法,有的人體會了,有的人他體會不到,體會不到的人就覺得很祕密,他無法理解,體會到的人他就沒有祕密。所以這個祕密不是不可以告訴人的,怕他聽到,不是那個意思,是他體會不到。佛在講經都公開講,都一樣的,各人根器不一樣,他理解不一樣。所以佛為什麼叫應機說法?因應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機,適合他的程度、他的興趣,他能夠理解的,然後講才契理契機,對眾生才有幫助。如果契理不契機,閒言語,講的是都沒錯,但是那個眾生他不能理解,他得不到利益,對他沒幫助。講的是沒錯,但是他聽不懂;聽不懂,整個閒言語,好像講廢話一樣,沒有意義。所以契理又契機。不像現在學校教學,大家功課都一樣,學生每一個人功課都一樣,學生就苦死了。有的人,適合他的,他學了很歡喜;有的人,不適合他的,他學得很痛苦,現在是這樣的,跟以前私塾老師教學都不一樣。中國以前古時候私塾的教學跟佛教學是一樣,儒家教學叫因材施教,他是什麼材料,你教他什麼;佛叫應機說法,因應各種不同的根機為他說法,眾生學得就很歡喜,剛好適合他,剛好他現在需要的,他能夠體會、他能夠理解的,他學了馬上就得利益。所以沒有定法。

  佛講經說法,一代時教,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也有一開始他就是圓頓的,像佛成道就先講《華嚴經》。《華嚴經》是對誰講?對法身大士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但凡夫聽不懂,阿羅漢、辟支佛,那個聖人都聽不懂。一乘道,他就講那個,講那個他聽不懂,聽不懂再講阿含,從人天小教開始講。所以他這個也不是一個定法,但是不是定法當中他也有次第、也有圓頓。《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這個是佛法,跟世間教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圓頓法沒有妨礙次第,次第當中也可以有圓頓,妙就妙在這裡。所以「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這是清除我們執著「我」這個見解的根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我見好像流水一樣,把它截斷,不要去攀緣。我們再看:

  【十三、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不了達十法界理事,唯一真如,同體平等。念念相續,未曾離念,謂之無始無明。】

  這條就是給我們講什麼叫無明,無始無明。『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不了達十法界理事』,理跟事,『唯一真如,同體平等』。在這個當中起心動念,『念念相續,未曾離念』。「念念相續」,前念滅,後念就生了,這個相續之快我們覺察不到。佛在《菩薩處胎經》問彌勒菩薩,我們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個百千念,那就三百二十兆。這樣一彈指就三十二億百千念過去了,我們怎麼體會得到?「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一念它都有形相,每一個形相它都有識,識就是精神,形就是物質。現在科學家也發現,物質從哪裡來?從波動來的,起心動念那個波動來的,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原來把精神跟物質二分法,以為精神是精神,物質是物質,現在發現原來物質是從心的念頭產生的、波動產生的。波動產生,它是一個幻相,所以心理現象、物理現象統統是幻相,就是《金剛經》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幻相。念念相續,為什麼我們看到的相都一直相續不斷?因為我們「未曾離念」,所以現出種種差別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從妄念起來的,這個相續就是相似相續相。

  我們現在看動畫,以前是卡通影片,現在是動畫,卡通影片大家都知道,它一張一張獨立,是靜態的,但是你畫很多張,快速轉動,它就在動了。我在二、三年前偶而看到Facebook,有人放一個用便條紙畫的一個人,畫一疊都是畫這個相。然後那一疊便條紙就像數鈔票,很快這樣一直過去,你看一張一張一直過去,那個人在螢幕上就在跑了。其實那個有在跑嗎?沒有,他快速的把它翻過去,然後看到那個相就在跑。我們淨老和尚是常常用電影的膠卷,以前老式的電影,我們這個年紀應該看過,老式的電影,就是一盤膠片然後轉,機器給它轉動。轉動,一秒鐘轉二十四張,二十四張底片。二十四張底片,一秒鐘轉二十四張,打在螢幕上,人就在動了;再配上聲音,人就在動了,就在那邊打架了。如果機器停下來,那個螢幕就沒有了,就空寂了,就沒有了,那個動就是機器在動。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到,我們的妄心就像那機器在動。所以我們看到外面這些,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都在變、都在動,都是有生有滅。那是不是外面境界在動?沒有,是我們的妄心在動。我們這個妄心如果停下來,你前念跟後念停下來,那外面是什麼?外面叫不生不滅,沒有,這生滅相沒有了,好像電影那個機器停下來,螢幕沒有了。

  我們每一念就像那個電影的底片,就像畫卡通一張一張的,它是靜態的,但是每一張它是獨立的,電影的膠片,每一張也是獨立的,它不是連貫的,它每一張是獨立的。我們的念頭(妄念)一念一念,三十二億百千念,每一念都是獨立的,它才能斷;如果不是獨立的,那怎麼能斷?這就變真的,那斷不了。因為它每一念都是獨立的,所以是虛妄的。但是前面那一念跟後面這一念很相似,所以叫相似相續相。相似就像剛才講卡通影片那個,第一張、第二張,好像是一樣,但是第二張就不是第一張,它是獨立的。我們的念頭也是一樣,前面那個念頭跟後面這個念頭好像一樣,但實際上是不一樣。因此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當中有一念你把它截斷了,你看到現在這個境界就不一樣,就證得無生法忍。無生就是不生不滅,境界本來它就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生滅的現象是我們的心在動,像那個機器在轉,所以都有生有滅。你心不動,停下來,它就如如不動,它就不生不滅。

  所以「念念相續,未曾離念」,從來沒有離開這個當中一念。如果你一念截斷了,無始無明就頓斷,就停下來了。禪宗用的就是這個方法,禪宗就是一下子要你把那一念斷掉,前念後念截掉。所以禪宗用的手法就是棒喝,棒喝、打罵,你要起一個念頭,你那個念頭還沒有起來,香板就下去了,就逼得你念頭不動。所以參禪的人也要遇到高明的禪師,知道這個人他是參禪的根器,用這種手段、用這種方式一下子切入,他那個妄念停了,他就開悟了。這個方法的確是快,直接的,單刀直入,但是要會。禪宗也是很多種方法,提起疑情,或者參話頭、觀心。每一個人因緣不一樣,所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會用功,說不定在什麼樣的一個因緣,你這個因緣成熟,觸動你的悟門了,你就會開悟。聽到風吹草動,鼻子聞到香,頭去撞到牆壁,人家罵你也會開悟。人家罵你,我們聽了都氣死了,還會開悟?會用功的人,這些統統能夠幫助他開悟,沒有一樣不會幫助他開悟,這個關鍵還是在要會用功。

  未曾離念,『謂之無始無明』,「無始」就是它沒有開始。你說無明,我這個無明什麼時候開始?我這個無明斷了,什麼時候又會起無明?無明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幾點幾分開始的?佛跟我們講,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我什麼時候迷的?我們總是會這麼想。覺悟了,覺悟了什麼時候又會迷?會不會這麼想?一定這麼想。但是這麼想就叫無明,你想這個就叫無明。無始,什麼叫無始?無始就是它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是什麼時候?就你當下這一念。剛才講念念,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念,一念妄動就是無明,所以當下你動念就是無明,當下。中峰國師開示一念不覺,「只因最初不覺」。最初,哪個時候?什麼叫最初?你現在這一念。它沒有開始,所以稱為無始無明。沒有開始就是當下,這一念迷了你就念念迷。你一念迷,念念都迷;你這一念覺悟過來,念念都悟了。所以沒有開始,我們要知道這個。雖然我們沒有開悟,但是知道這個概念,當下這一念迷了就叫無始無明。不是什麼時候開始迷的,現在、當下迷的。我們再看:

  【十四、今欲返本還源,故必須從根本解決,以斷其念。難哉、難哉。因其難也,故佛為說種種方便法門,令其隨順得入。】

  這條講,『今欲返本還源』,「返本還源」就是明心見性,『故必須從根本解決,以斷其念』。要把妄念斷掉,但是談何容易!我們起一個念頭要去斷,這一念就是妄念,很難。所以禪宗禪師的手段,你要想一個什麼,動一個什麼念,就打下去了,接著就不想了;不想也打下去,就不曉得該怎麼辦,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它的妙處就是在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不曉得該怎麼辦的時候提起疑情,那就是他的切入點,斷念的切入點。

  所以『難哉、難哉!』如果你會了,那真的很直接,一下。所以說一念成佛,它的理論是從這裡建立的,你一念斷了就成佛了。你這一念覺悟過來,念念都是覺悟,一念覺就念念覺。我們現在一念迷是念念迷,迷跟悟關鍵就在這一念。你要斷妄念不容易,「難哉、難哉!」『因其難也,故佛為說種種方便法門。』所以佛說的法門那麼多,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器,種種的方法,然後隨順引導得入真實。那些都是手段,方法、手段,每個眾生不一樣。比如說同樣是參禪,同樣參禪也很多種方法,你看禪宗,六祖以後就有五派,那五派它的方法不一樣;淨宗也有很多種方法,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其他修止觀的法門那就更多了,那些都叫方便法。我們念佛法門用佛念,用佛這一念來治這些妄念,這個是方便中的方便。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用真心,用妄心來念佛,來對治我們的妄心,這是淨土法門它的方便之處,以念止念。禪宗要無念,我們做不到,我們用佛念來代替所有的妄念,這就是一個方便法。我們再看:

  【十五、《起信論》云:「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問曰:若如是義,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起信論》講:『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你不可說,也不可念,所以它叫『真如』。『問曰:若如是義』,這是一個問答,問「若如是義」,如果說「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這一切眾生要怎麼樣去隨順,才能夠入這個真如?『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這是回答。「若」是假若,你知道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說而無說、念而無念,這個就是隨順,隨順這些法。『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如果離妄念,那就得入了。這一切都是一個方便法,說法是一個方便法,我們透過說法這樣的引導入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要能夠去體會弦外之音。過去我們也常常用指路牌來做比喻,講經說法,經教就像我們上高速公路那個路牌,給我們指方向的,你不要認為那個路牌就是到目的了,不是的,你要依照那個路牌指示的方向往前走。我們再看:

  【十六、心雖無法,而法從心生。因諸法一如,故不可說。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名為真如也。】

  『心雖無法』,這是給我們說一切法,心雖然沒有一切法,但是法是從心生的。心它沒有這些法,但是法是從心生的,就像鏡子一樣,鏡子什麼都沒有,但是鏡子裡面它能夠現相。從空寂的本體生出來一切相,這一切諸法是一如的、平等的,『故不可說』。『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因為真心它本來就沒有念頭,我們現在起心動念叫妄心,那不是真心。但是妄心也是從真心生出來的,真妄和合,你真心迷了、動念了,就產生一個妄。但是那個妄還是依真生起來的,不是另外有一個真心、有一個妄心,你就把它分成兩個心了,兩個心就不是一心。一心就是真心、妄心,它是同一個,同那個心。妄心就是你在真心起了無明,迷了,現出一些妄相,妄相就不是真的,但這些妄相也是從真心出來的。

  「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所以要離念,如果你沒有離念,你也體會不到真心,我們怎麼想都緣不到真心。我們第六意識功能很大,可以緣到阿賴耶,真心就緣不到了。古大德有一個比喻,好像「太末蟲」,太末蟲就是細菌,很小,什麼地方都能藏。細菌,我們現在講病毒,什麼地方無孔不入。它什麼地方都能停留,但是它沒有辦法停留在火炬上,一停牠就燒死了。所以過去針炙沒有消毒的,古時候針炙那個針,針過一次它怎麼消毒?在火上烤一烤就消毒了,細菌就沒有辦法在火上生存。用這個來比喻我們的妄念,好像細菌一樣無孔不入,它到處都可以攀緣,就是緣不到真如本性,真心它緣不到。太末蟲無法緣到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像大火炬一樣。中峰國師講「慧炬熒煌」,這是形容金剛般若。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這段《講義節要》還有很多條,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看經典上有稱如來,也有稱佛,為什麼❓
🔹果地教有很多人不相信,沒有修因怎麼會得果❓
🔹做不到無雜念只有阿彌陀佛,那還能「一向專念」嗎❓

金剛經講義節要—般若的核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一集)  2022/4/13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61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三,第八十頁。最後一行:

  【六四、別詳 示會歸性體 示應離名字相持】

  我們接著看經文,在八十一頁,第一行: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這段經文是『別詳』,就是再個別來詳細給我們開示,『示會歸性體』,就是從相體會,回歸到性體。因為相是從性所生出來的,所以要回歸到性體,不要只是執著在相上面,要知道會歸性體。要怎麼「會歸性體」?佛給我們開示,『示應離名字相持』,我們要依佛的開示來受持,應該「離名字相」來受持,不要執著在這個名字相上。名,它是一個假名,它是一個工具,執著在名字相,我們就無法見性。我們凡夫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就是因為著相。第一個,佛給我們開示,應該離名字相來受持。佛給我們講金剛般若,我們怎麼來受持?就是要離名字相。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佛對須菩提講也是對我們大家講,佛給我們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給我們講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前面講要安什麼名字我們才能受持,沒有名也不行,也需要這個名。在儒家也講,「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所以名也需要,所以一部經,這部經叫什麼名稱?不能說沒有一個名稱。所以就請問佛,這部經叫什麼名字?我們怎麼來受持?佛就講,這部經就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就是這部經的名字。但是佛這段就是再給我們開示,這是這部經的名字,你可以用這個名字,但是你不要去執著名字。不能沒有名字,名字它沒有妨礙,名字需要。但是你不要去執著,關鍵是在你去著那個相,你就不能見性了,著在名字相上。名字相就像指路牌一樣,像我們開車,現在路都有路牌(路標),比如說我們上高速公路,你要往基隆、往台中、往高雄,它有個指路牌。指路牌是名字,但是你不能執著那就是你要到的目的,它是給你指個方向,你不要執著在那個地方,執著那個地方,那不是你要到的地方。所以佛說法善巧,「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關鍵在則非,「般若波羅蜜」。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則非』,令離相,所以會性也。】

  佛,為什麼說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則非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令我們離名字相,不要執著在這個名字相。知道這個名字,用這個名字,不要執著。所以離名字相,才能會歸性體。因為性無相無不相,性它沒有相,但是相是從性生出來的。

  【成佛由於修般若,而不知實由修「般若則非般若」也。】

  我們成佛,無論修哪個法門,都是由於要修般若波羅蜜。你沒有修般若波羅蜜,你不能成佛,沒有般若,你就不能到彼岸。此岸是生死,當中是煩惱,彼岸是涅槃,你沒有般若,你就不能從此岸到彼岸。所以我們從生死的此岸,要到達涅槃的彼岸,這個當中必須有般若。『而不知實由修般若則非般若也』,成佛要修般若波羅蜜,而我們不知道實際上由於修「般若則非般若也」。你是在修般若波羅蜜,但是則非般若波羅蜜,你不要去執著我在修般若波羅蜜,就不要執著那個相。

  【使修般若而未離名字相,則為四相具足之凡夫也。】

  『四相』是什麼?就是本經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都是由我相發展出來。為什麼我們有四相?因為著相。你著一個相,誰去著?我。我,就有相對立的人,眾緣和合就是眾生相,執著念念不斷,叫壽者相,四相就具足了。我們再看第二:

  【二、「佛」之一稱,乃性相全彰之名。非同「如來」,但屬性德之稱。今曰『佛說』者,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即名字以離名字也。明其雖不壞相,仍應會歸於性。】

  『佛』這個稱呼,『乃性相全彰之名』。「性相全彰」,是什麼?性跟相都有,稱「佛」,就是性相全部都彰顯。性跟相全部都彰顯,所以稱為佛。『非同如來』。我們看經典上有稱如來,也有稱佛。為什麼有的地方講佛,有的地方講如來?如果講「如來」,『但屬性德之稱』。如果講如來,它是專指性德(就是性體),就沒有講相,只講它的性。稱佛就是性跟相全部都包括了。『今曰佛說者』,你看這一段經文,「佛說般若波羅蜜」。這裡講「佛說」這兩個字,『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就是性相全彰。你說有沒有般若?有。有這個名字,這就一個相,你說出來就是一個相;但是「則非」,不執著那個相,那性跟相就全部彰顯出來,有性有相。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我們學習這個,一下子聽不懂,沒關係;體會不到沒關係,你能夠提點疑情,你慢慢去參,這樣才會開悟。所以禪宗,像會集《無量壽經》的夏老居士,他是大徹大悟的。黃念老在《莖草集》講,夏老師常常講話都講半句。為什麼講半句,不全部講?全部講會把你的悟門堵塞,要自己去悟。他只跟你點到為止,下面就要你自己去悟了,悟了才是你的。不然講了,都是佛的,那不是我們的。所以佛在這裡講的,也是一樣。江味農老居士他舉出這些《講義》給我們說明,還是要我們自己去修觀、自己去體會,這樣我們才會得到受用。為什麼佛要這麼說?講了這個名字,又教我們則非(則非就不是般若波羅蜜);明明就是般若波羅蜜,怎麼又不是?那個是叫我們不要去執著。我們大家從這個地方,好好去自己體會。我們再看:

  【三、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何況其他一切法。】

  『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因為般若波羅蜜就是成佛之法,成佛之法是最可貴的,這個是非常可貴的,幫助我們成佛。雖然幫助我們成佛,但是不可以執著那個名字相。幫助我們成佛這個法,這個名字相尚且應該離,要離這個名字相,『何況其他一切法。』「其他一切法」,這裡講出一個般若波羅蜜,我們就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所有的名字(名相)都是一樣,無論什麼名相、什麼名字,你不要去執著。我們中國老子都懂,「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它是個假名。所以我們為什麼離名字相,不要執著名字相?因為名字相它是個假名,我們給它安上去的。像這個叫毛巾,它自己說我是毛巾嗎?不是它說的,是我們給它,這個叫毛巾。如果給它安其他的名字,它就是其他那個名字,那你就不要去執著。我們中文叫「毛巾」,英文就不是,日語也不是。所以無論你用什麼名,它統統是假名。這個就是佛講的,佛說毛巾,則非毛巾;這個叫茶杯,佛說茶杯,則非茶杯。你任何一樁事情,所有的名相,就這個套上去,以此類推。你不能只有金剛般若則非般若,其他都不是則非,你這樣學就錯了。所以要舉一反三,以此類推。所有全部的名字相都是一樣這個原理原則,就是不要執著那個名字,它是個假名。不要執著,大家說毛巾,我也說毛巾,這個叫恆順眾生。大家都取這個名字,那我們就恆順眾生,不要我偏偏要另外取一個名字,跟你們不一樣的,那又執著了,又執著名字相了。所以,名我們也是需要,要去用,不要執著。不執著,你就不著相,你就不會有煩惱。為什麼煩惱那麼多?執著。所以「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何況其他一切法。」舉出這一法,所有一切法都是一樣的,那當然也是不能夠去執著。應該離這個名字相,你才能去體會性體。

  【四、不取法相,以修持一切法,則法法莫非般若。乃為『般若波羅蜜』。】

  這一條是講『不取法相,以修持一切法』,一切法,你修持無論哪個法門,『法法莫非般若』,任何一法都是般若。『乃為般若波羅蜜。』像禪宗參禪,它是般若,教下修觀是般若,密宗持咒是般若,律宗持戒是般若,修福也是般若,我們念佛也是般若。所以夏老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般若的核心,好像剝蕉皮,剝到最裡面的核心,那是般若的核心。你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般若,般若的核心,這個是最直接的。我們現在念佛是跟妄想混在一起,所以妄想混在一起,般若就被摻雜了;如果我們沒有跟妄想混在一起,這是般若。但是我們念佛有時候會短暫的一、二秒鐘有般若,一、二句。六字洪名,這個六字洪名是阿彌陀佛從因地修行五劫的一個成果。這個名號代表他果覺的全體,他修行成果的全體。這是他修成就了,全體。我們以他的果覺做為我們因地的修因,這是最直接、最快的,這個叫果地教。一般通途法門叫因地教,你要修因證果。這個我們一般人不容易體會。

  所以黃念老很慈悲也給我們說明,用比喻。他說比如我們吃饅頭,北方人都吃饅頭。饅頭,如果你要從因到果,那手續很多,你怎麼樣才能做出一顆饅頭?你要找一塊地去種麥,種麥你要除草、要施肥、要去照顧,種麥。一段時間它長成,然後收割,打成麵粉,去揉、去做、去蒸,才一顆饅頭。從修因到證果這個過程,要多少時間、多少手續,你才能吃到那個饅頭。這個叫做通途的法門,從修因,從凡夫修行到成佛,必定是這樣的過程。現在已經有人把饅頭做好了,已經做好現成的,我們只要去吃就可以了。只是吃,你頂多花個五塊錢去買一個。你買一個現成的來吃,那不是很快嗎?你自己去種、去弄,我看要一年才吃到饅頭。所以用這個比喻,我們就體會到什麼叫果地教、什麼叫因地教。但這果地教有很多人不相信,他不能接受,哪有那個道理?沒有修因怎麼會得果?所以這是從果地做為我們修因的因心,你直接去複製他果地的。我們念佛就是Copy(拷貝),就是直接他的功德全部攬在我們這裡了。你就念,你不知不覺就成佛了,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不斷的薰、不斷的薰。淨土宗跟密宗都屬於果地教,這個非常圓滿,究竟圓滿,但一般人不了解。

  這句佛號,夏老講我們這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果地覺攪入我們的識心(攪,攪亂的攪),我們八識的妄心佛號攪進去。我們念佛常常妄想又滲透進來了,但是我們念佛也可以滲透到妄想裡面去。一樣的道理,妄想能滲透到我們念佛這個心裡面,念佛也可以滲透到妄想;不過我們滲透進去就是比較短暫,希望這時間能夠加長。所以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也講得很清楚,「直饒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畢竟該」。他是參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禪師,晚年他來念佛,禪淨雙修,他講的開示都有禪機。禪淨雙修,就是永明延壽大師講的(淨宗六祖),「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老虎都已經很猛了,再加上兩隻角,那就凶猛了,這個形容比喻。「今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成佛就很快了。所以「直饒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畢竟該」,六字洪名全部都包括了;又說「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亂心,我們心太亂了,真的是亂七八糟,佛號像清珠一樣,投進去。所以我們念佛,你老是能夠保持佛念,也不一定一句頂著一句追頂,你心裡老是有佛念,我們歡樂也念、痛苦也念、煩惱也念。如果你能保持這一念不要忘記,你在歡樂的時候,沒有忘記;痛苦的時候,在生病快死的時候,沒有忘記;在生煩惱的時候,也沒忘記;睡覺的時候,也沒忘記,時時刻刻有佛念,這個就符合一向專念。沒有念到一心不亂,可以往生,沒有一向專念不能往生。

  夏老講,你這句佛號始終不忘就是證(證果的證),你始終保持六字洪名就是在常寂光,你心裡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在常寂光。我看了夏老他的開示,才體會到中峰國師在《三時繫念》第三時講的「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我看到這一句,這個距離我非常遙遠,我現在這個凡夫,什麼常寂光處處現前!那是成佛了,才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講這個不是我的境界。後來看到夏老講這個才明白,原來你心裡有這句佛號,就是常寂光處處現前。你現在忘記了,忘記念佛常寂光斷了;你想起來再念,常寂光又現前了。所以你能夠保持這句佛號不忘,就是「常寂光處處現前,大願王塵塵契會」。夏老他也是大徹大悟,不然這個話他也講不出來。中峰國師是大徹大悟,夏蓮居老居士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然他怎麼講得出來?不是過來人,他沒有辦法講得出來。他講出來,我們能夠體會、能夠接受了,他的就變成我們的了。阿彌陀佛的全部都變成我們的,他果地上的功德,都全部變成我們的。

  所以中峰國師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那講得很白了。阿彌陀佛在哪裡?我們自己就是阿彌陀佛。「彌陀教我念彌陀,口念彌陀聽彌陀,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念到最後你明心見性,原來自己也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句佛號是甚深般若,般若的核心,這個都是大徹大悟的人給我們講的,不然我們也不懂。一句佛號,我們念得若有若無的,也不知道這句佛號它的功德,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沒有這些明心見性的大德給我們指點,我們真的無法體會。我們聽到這些大德的指點,我們對這句佛號的信心就不斷的增長。所以我們要常常記住這句佛號,「苦樂忙閒莫停聲」。佛號不斷,佛光不斷,我們要常常記住,我們要把它當作一種口號來講。我們常常想得到佛光注照,你要得到佛光注照,佛聲不斷,佛光就不斷。我們這段經文學習到這裡,我們再看下面:

  【六五、示應離言說相持】

  佛給我們開示,應該離言說相,言語這個相要離。請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段經文,就是佛給我們開示應該離言說相。在《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講,你聽經「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就會聽到如來真實義了。這段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於意云何」就是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有所說法不」,如來有說法嗎?『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說「如來無所說」,沒有說。在《金剛經》佛說,沒有說法,誰要說如來有說法,那是謗佛。這個要好好去體會。我們看《講義節要》,在八十二頁第一行:

  【一、『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

  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不」?這個地方「如來」兩個字,是講性體(自性)。自性它是空寂,性體是空寂的。六祖他作了那首偈,「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裡講如來,就是講性體,性是空寂。所以如來『有所說法否』,如來是指性體,有所說法嗎?『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這個意思《講義》給我們說明了,「有所說法否」,「意謂」,意思說「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嗎?如來有所說法否就是這個意思,講了金剛般若波羅蜜,心裡面有沒有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些法相?這個叫言說相。我們再看第二:

  【二、『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

  這一條給我們又進一步的說明了。前面也講過,『如來是性德之稱』,性德的名稱,稱為「如來」。『性體空寂』,「空」就沒有,無相;「寂」是不動,如如不動。性體,『豈有所說之法相耶』,性體是沒有法相,它沒有法相。『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為什麼這裡不說佛有所說法否,為什麼不這麼講?而是講如來有所說法否,不同的地方是在這裡,因為如來是指性體。性體有說法嗎?有這些法相嗎?性體沒有。相有體無,所以這裡講「如來說」,它的意思在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再看:

  【三、『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無所行」、「無所得」等句,意同此。】

  『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我們自己好好去參,『非謂無說』。「非謂無說」,不是說都沒有說法,如果你執著沒有說法,那又是著相了。這個就「說而無說,無說而說」、「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有沒有作?有。有沒有說?有,但是說而無說。大家好好體會。所以佛為什麼說沒有說法?就是說而無說。雖然無說,熾然說、說法從不停止,他不著相,性體空寂。『無所行、無所得等句』,這個意思是同樣的。「行」是行持,所有一切行為。「無所行」,修行,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有沒有修?不斷的在修,但是心中沒有著修的相。無所得也是一樣,這個意思都相同。《心經》講無所得,「以無所得故」,這個同樣的意思。我們再看:

  【四、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

  這一條就是指我們的性體。『性體自證』,自己證得性體,『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性它是平等的,相有差別,性是平等的,『理智一如,能所一如』。那就平等無差別了,能跟所、理跟智,統統是一如,這個稱為如來。我們再看:

  【五、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初未起心動念。雖終日說、熾然說、剎說、塵說,實無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故曰『如來無所說』。】

  這一段,『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如來說法都是從真如自性當中自在流露出來的。『初未起心動念』,他沒有起心動念。如來說法,他沒有起個心動個念,我要給你們說個什麼法,沒有,沒有這個念頭。所以他沒有說,他沒有起心動念,要說個什麼法。所以如來他沒有說法,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佛說法是什麼?感應,眾生有感,佛就自然回應。眾生來請問什麼問題,那佛就針對他的問題給他說法,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佛沒有去準備(我今天要講什麼,準備講稿,講哪一部經),佛沒有,都是眾生去問問題,佛就是針對他說。佛沒有起心動念(我準備給你們說什麼),沒有,都是自然感應,自在流露出來的,機感相應。縱然無問自說,也是機感相應。雖然沒有人問,大眾因緣成熟了,他就感應,佛就無問自說,佛還是沒有起心動念。所以「初未起心動念」,關鍵在這一句,他沒有起心動念。

  『雖終日說』,他沒有起心動念,雖然他整天跟你講。你說沒有說法,一天講到晚,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講,好像沒有放假。以前二時講經,古代印度二時就八個小時了。天天都講經說法,沒有間斷。所以「終日說」、『熾然說』,「熾然說」是講了很多,『剎說、塵說』,這個太廣了。所以佛三輪都在說法,身在說法,口在說法,意也在說法,但是沒有起心動念。『實無言說之相』,因為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言說之相。『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能夠說的相沒有,所說的法,也沒有所說法的法相了。『故曰如來無所說。』能說所說都無,沒有能說所說,這個就離相了,離相離念。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須知此兩節經文義趣,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

  『念』就是心緣相,你心裡有這個相。有相,有名字相、有言說相,我們心起心動念就有相了。所以『此兩節經文』,就是前面講的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這兩節經文,『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就是讓我們奉持金剛般若的人離念,不要起心動念。『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為什麼我們會執著這些名相?因為我們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我們再看:

  【七、《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這一條是引用《大乘起信論》來給我們再做說明。我們學習《金剛經講義節要》,這個就屬於教下,教下才有這樣說的,我們從這個說當中去體會無說。如果禪宗就不是用這個方法,宗門就不是用這個方法,宗門不跟你講的,要你去參。你「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嘴巴要張開,香板就下去了;起一個念頭,香板就下去。逼得你不知道怎麼辦?那個妙處就是不知道怎麼辦,那就是要觸動你開悟的一個機緣,那是宗門的方法。教下就是即言說離言說。你體會這個,歸元無二路,開悟了都一樣,但是你還沒開悟,方法當然很多。念佛,你懂教理會開悟,大開圓解;不懂,你只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會開悟,也會成佛。只要你相信,不要懷疑,你就這麼一直念,常寂光處處現前。我們現在主要是有懷疑,懷疑就信心不夠,信願行,難信之法。所以你不能夠老實念佛,這些教理就是需要補助。佛講經說法,都是為這些中下根器的,因為這些人佔絕大多數,真正上智下愚的少數。

  『《起信論》云: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我們現在這個境界的相,我們起心動念有這些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心離念,我們不起心動念,就沒有這些境界相了。境界相怎麼來的?這個好的、那個不好;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境界是平等的。現在不平等是什麼?我們心不平等,我們起心動念,你在那邊取相分別,在那邊執著。境界相它本來就是平等,一如就是平等。你說這個是長的、那個是短的,長的、短的,怎麼來?還不是我們人去給它定的。時間、空間,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不是人去安的嗎?時空是不相應行法。境界平等,「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境界它是平等的,但是我們起心動念就不平等了。每個人的心念不同,每個人的境界都不一樣,不平等。同樣一樁事情、一個人(一個對象),每個人看的,心裡的境界就不一樣。比如說一個美人,好色的人看了,他非常喜歡,美女!如果他太太嫉妒障礙,他太太眼中看到是什麼?羅剎。境界是同樣那一個,為什麼兩個人看完全不一樣?那從哪裡來?從分別執著取相來的。如果你這些念頭都沒有,統統是平等的,「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所以同樣的水,天人看的是琉璃;魚看到了,是牠的家;我們看到是水。同樣那個東西,境界是平等的,為什麼這些感受不一樣?因為我們有取相有分別(起心動念),所以法界才會那麼多。本來是一法界,平等法界,為什麼現在有十法界?十再乘以十就一百,一百再乘以十就一千,這樣一直乘下去,就無量無邊了。每一個人有一個法界,我們同坐在這個講堂,我的感覺,跟你們的感覺不一樣,每一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每一個人的法界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心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因為取相,有分別,各人的取相分別不一樣,所以境界就不平等。所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些就沒有了。這些沒有了,煩惱在哪裡?覓煩惱不可得。「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如果這三方面的相都離了,境界畢竟是平等,「乃至唯是一心」,只有一心。一心很深,我們念《彌陀經》常常講,念到一心不亂。一心,「故名真如」。

  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一心,現在你在生煩惱,你的煩惱就是究竟覺。這個我們有沒有辦法去悟?你現在貪瞋痴慢這些煩惱就是究竟覺,你只要體會一心,什麼是一心,你現在的煩惱就是究竟佛果。佛在經上講「煩惱即菩提」,菩提在哪裡?就在你那個煩惱當中。煩惱就是菩提,這個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們不能理解?我們不知道一心,什麼叫一心。一心,我們講簡單一點,煩惱跟菩提都同這個心。不是兩個心,不是煩惱一個心、菩提一個心,就兩個,就二心了。你生煩惱這個心就是菩提心,你迷了,就變成煩惱;覺悟了,煩惱就是菩提。煩惱即菩提,這個是最高、最圓頓的法,悟了,就大徹大悟。煩惱即菩提,你現在在起煩惱,那個就是菩提,因為起煩惱那個心,它本來就是菩提心,你不知道是同樣那個心。就好像海水跟冰,比如說,結冰是煩惱,冰融化就是化成水,就是菩提。當結冰的時候,它的本質還是水,只是它現在結成冰,硬梆梆的,會刺人,煩惱會傷人,融成水就是菩提。當你在生煩惱的時候,那個心也是菩提心,也是菩提,煩惱即菩提。所以你能夠體會一心的宗旨,你現在起心動念那個煩惱,就是佛的究竟覺,這個是最高的。如果講淺一點,其次就轉煩惱為菩提,轉就淺一點了;因為我們很難體會,講淺一點,我們比較容易理解,轉,把它轉過來。最直接的,煩惱即菩提。

  現在我們去參吧!參透了,你就大徹大悟;參不透,你要老實念佛。你就記住,你煩惱的時候,這句佛號趕快提起來。「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當你生煩惱的時候,趕快提起這句佛號,當下煩惱就是菩提。我們回到淨宗的方法,這樣就最直接的,就不用拐彎抹角,不要忘記這句佛號。所以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畢竟平等,這是《起信論》講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三個相都離了,那就平等了。我們再看第八:

  【八、離心緣相,即是離念。「緣」指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

  這一條再給我們說明,『離心緣相,即是離念』。「心緣相」,「緣」就是指攀緣,我們六根攀緣外面六塵,心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去攀緣這些相。『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心一動,必定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那就落在名字相了,因為你有去攀緣。所以《金剛經》核心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緣相也好,名字相也好,言說相也好,凡所有相,無論什麼相,虛妄的,那不是真的。我們為什麼攀緣?把它當真了,攀緣就當真了。當真,你就會去執著了;一執著,煩惱就從這裡生起來。煩惱本來也是空的,不執著,就沒有煩惱;一執著,煩惱就來了,什麼煩惱都有了。所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要去取相,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引用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要離念,離心緣相。我們再看下面:

  【九、《起信論》又云:「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

  這一條也是《起信論》講的,『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舉出一個染淨,因為一個染、一個淨,就是相對的,「皆悉相待」。必定有一個相對的,才有相可說。如果你說沒有染,哪來的淨?淨是對染講的,高是對下講的,長是對短講的,這些相都出來了,這個叫「相待」。相待就是有一個相對的,才有這個名相出來。所以有染就有淨,有善就有惡,有大就有小,那就相對待的,這些名相都是從相對待而建立的。如果相對待沒有,那這些名相也沒有了。

  『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色」是物質,「心」是精神,『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不可說,這一切法,「從本以來」,就是這樣。從本以來,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叫從本以來。本來就這樣,本來是「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畢竟沒有可以說的相,因為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佛經上講「法爾如是」,本來就這樣,從本以來就是這樣。

  『而有言說者』,本來畢竟不可說相,不能在這個地方說是什麼樣的相,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言說」是善巧方便,就像工具一樣,一個工具,「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假就是假藉,藉言說,引導眾生入真實。所以佛講經說法,有言說,講了四十九年,講那麼多,這有言說。言說都是善巧方便,目的就是引導眾生悟入自性。『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真如自性。「旨趣」,旨是宗旨,趣是趣向,我們現在講方向目標。佛講那麼多,他目的在哪裡?都是為了勸我們離念,不要起心動念,「歸於真如」。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真如,當下就是真如。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我們心去念外面這一切法,我們現在心是生滅的,看到一個事情、看到一個人,就落個印象,在阿賴耶識裡面落個印象。心生滅不停,前念滅後念生。這個就是心去念一切法,你念一切法,就讓心起了生滅。原來心它是本不生,不生不滅變成有生滅,關鍵就是起念。沒有那個念,它本來就是不生滅的。有念,前念滅後念就生了,念念相續,「不入實智故」,就不能入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就是我們自性的般若智慧。

  『此節論文,正此處之注腳也。』《起信論》這一節的論文,正是這個地方的註腳。我們再看下面第十條:

  【十、「非識、非有、非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

  『非識、非有、非無』,「識」,我們講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一切法,「非識」,不是識,「非有」,也「非無」,你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對待」就是相對,才會有一切法出現,大對小,高對低,善對惡,染對淨,都是相對待的;「相形」就是互相對待,然後才有這些現相(名相)。『雖似有』,「似」就是相似,好像有;『而實無』,而實際上它是沒有。『當體皆空』,它當體是空的,只是一個假名。我們不知道,「似有而實無,當體皆空」,我們把它當作真的,煩惱就從這裡生起來。所以這是煩惱的根源,不知道這一切當體皆空,不是等到這些現象沒有才空。當這些現象還在,它就是空的,這個叫當體皆空。我們看:

  【十一、當知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

  『當知般若』,「般若」就是一個名字相,名字相建立起來了。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跟其他諸法一樣。一個名字相出來,就是相形、相對的,有般若就有煩惱,又相形了。這也是與諸法相形,因為我們著相有煩惱,所以佛講般若來破除我們這些執著。因為我們有著相,所以說般若來幫助我們破除。『安可執著名字相』,你在這又執著名字相,又不對了。所以只要不執著,知道它是當體皆空,怎麼講都對;一旦執著,怎麼講都不對,講有也不對,講無也不對。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好好體會,因為自己去體會,自己悟,才是自己的。我們再看第十二:

  【十二、前云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

  『前云』,前面講過了,前面佛講『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我見」是我相的根源,一切法,「無有定法」。法無定法,我們執著有一個定法,那就是我見。所以佛說無有定法,就是清除我們我見的源頭,把這個源頭清除掉。沒有定法,所以叫法無定法。沒有定法,它就是活的,你有定法,就變死的了。執著一個,有一定的法,這個就是我見。「我認為怎麼樣」,全世界所有的問題,統統是從這裡產生的。實際上法無定法,這一切法千變萬化,沒有一定的法。所以佛說法,沒有定法可說,沒有定法就是應機說法。佛沒有說,我一定要說什麼法,你們一定要聽什麼法,沒有。佛沒有起心動念,只是幫我們解決問題而已,你有問題,好像醫生開藥。無有定法,好像醫生開藥,根據病人的病,他開藥。醫生總不能藥方我先開好,你生病要照我這個藥方生病,怎麼可能這樣?你要照我這個方子生病,那就可以幫你治,那怎麼可能?那不可能這樣的,所以你執著那個定法就不對。所以佛是應機說法,應機就是沒有一定的。像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定法,一定要學什麼。每一個人,他的天賦、他的程度不一樣,有一些人讀書,讀得很痛苦,甚至讀到自殺的都有。以前說讀書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現在是讀書是最痛苦的,為什麼?不契他的機。所以儒家也講「因材施教」,他是什麼材料,因材施教。佛是叫應機說法,佛講那麼多法,是應眾生不同的根機,不同時候的需求,他說的法就不一樣。同樣一個眾生,比如說阿難尊者,阿難剛接觸佛的時候請問的法,跟以後請問的,每一個階段也會不一樣,因為每個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

  所以過去我剛出家的時候,在佛陀教育基金會,有一個小姐,她就來問我一個問題。她說,你們佛教為什麼經典那麼多?《大藏經》,那個時候在基金會,三樓圖書館擺了《大正藏》,一百多冊。她說,人家基督教《聖經》,才一本,你們怎麼那麼本?那怎麼讀?從哪裡讀起?我就跟她講,也不是叫你全部都讀,《大藏經》好像百貨公司的物品。你去百貨公司,你就全部把貨物都搬回家嗎?不可能吧!你去逛百貨公司,去買你想要的,買你需要的,不是叫你全部搬走。《大藏經》就是這樣,哪一部經適合你,你挑哪一部,你要挑多挑少,由你個人的興趣。而且每一個人的問題不一樣,因為佛經大多數是佛弟子問的,那每一個人問題不一樣,男有男的問題,女的有女的問題,老人有老人的問題,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問題,在家人有在家人的問題,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問題,國王辦政治的,他有他的問題。每個人的問題不一樣,他講的經怎麼可能是一本就可以?所以佛法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教學)。應機說法,所以沒有定法。如果有定法,就像那個小姐講人家基督教就一本《聖經》,沒有第二個講法。所以經典,沒有定法,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同樣一部經,對象不一樣,講法不一樣,不是一定的講法。

  所以這個「是清我見之源」。『今云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這個源流把它截斷了。我們好好體會,我們如果體會得一、二分,你會覺得很有受用;而且幫助我們淡化我執,減輕煩惱。

  好,今天時間到了。這段經文,我們還沒講完,只有講到第十二條,後面還有十六條。這段經文,我們老和尚節錄比較多,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 淨空老法師專集 https://www.amtb.tw
⭕️ 儒釋道文化教育 https://rsd.amtb.tw
⭕️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s://www.hwadzan.com
⭕️ 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https://www.tplys.com

分享至: